诚洁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关于廉洁的红色故事16篇

发布时间:2022-11-17 08:35:03 来源:网友投稿

关于廉洁的红色故事16篇关于廉洁的红色故事  革命伟人的廉洁教育主题班会  活动目的:  通过活动,使廉正之风走进校园,深入学生的心底,从小培养学生的廉正意识,增强自觉性,树立正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廉洁的红色故事16篇,供大家参考。

关于廉洁的红色故事16篇

篇一:关于廉洁的红色故事

  革命伟人的廉洁教育主题班会

  活动目的:

  通过活动,使廉正之风走进校园,深入学生的心底,从小培养学生的廉正意识,增强自觉性,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培养学生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做一个诚实守信、正直无私、自律自强的好孩子,为他们奠定终身廉洁做人的品德基础。教学重难点

  :培养廉洁自律的意识,懂得诚信为人。

  教学方法

  :

  讨论、交流、评议等形式相结合

  教学准备

  :

  收集有关古今中外廉洁自律的故事。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树立意识

  1、师: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大国。在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文化哺育着中华儿女。中华民族是一个诚实守信、勤俭节约、正直无私、自律自强的民族。古往今来有多少清廉的干部,俭以养德,廉以立身,为国为民,流芳百世。

  讲述故事《两袖清风的于谦》

  2、师:听了这个故事,你想说什么?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故事?讲给大家听一听。

  3、交流故事。(如:司马迁拒礼;周恩来无私奉献;包公刚正不阿??)

  二、联系生活,辨析行为

  1、学生表演:

  一位学生看到同学有很多漂亮的荧光笔,他羡慕极了。趁大家都不在教室,他打开了同学的文具盒,拿起笔,自言自语地轻声说起话来:真漂亮啊!如果我有了它们,画的画就更漂亮了!现在大家都不在,我把它们拿走吧!可是,这样做行吗?

  2、师:这位同学正在犹豫着,快点告诉他怎么办吧!

  3、小结:这就是我们身边的故事。请同学们记住一句话:不是自己的东西绝对不能拿,我们不能随便贪小便宜,要做一个廉洁的好学生。

  4、(生交流自已身边的廉洁小故事,如:捡到东西时,购买东西时多找钱,差同学给优秀同学东西让其帮完成作业等情况,师随机点评)

  5、情景辨析,下面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1)出示:

  ①学校的东西我很喜欢,但我不能把它带回家。()

  ②老师用来奖励的奖品就放在讲台上,我表现不好,也自己上台去拿一个。()

  ③今天是我做值日,我给自己多发奖品。

  ()

  ④今天是我的好朋友值日,我偷偷地要他多发奖品给我。()

  ⑤又轮到每月的班干部选举了,我事先叫好朋友都投我的票。()

  ⑥我对学习好的同学犯错从来不管,对学习差的同学犯错,我就告状。()

  (2)小组讨论,然后交流,并且要说明理由。

  (3)师小结: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讲廉洁,其实就是要我们实事求是,做一个不弄虚作假的学生,做一个诚实的学生,做一个有原则,讲信用的学生。

  (4)一起读一读:诚实勇敢、知错能改;自幼廉洁,不贪小便宜;实事求是,公平公正。

  三、活动巩固,升华情感

  1、举行

  《拍卖会》

  活动

  (1)宣布竟价规则:假定每个同学手上都有五百元,最高价买断者得到此品质。

  (分别拍卖:第一项品质是“自信”,底价为“五十元”。第二项品质为“诚信”,底价为100元。)

  (2)学生竞价。

  (3)请出价最高者说说为什么买这项品质?

  2、欣赏演讲《诚信,为人的美德》。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是一种高尚的思想品德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宋庆龄,在这些伟人中,哪个不是诚信的人,其中宋庆龄奶奶是我们最熟悉的,她也是中华民族杰出的女性之一。

  在宋庆龄当了国家的副主席后,她诚信的高尚品格仍不变。一次,她去幼儿园对小朋友许下承诺,“六一”儿童节那天和小朋友们一起过节日。可是那天天气突变,刮起了大风,下起了大雨,老师和同学们都以为宋庆龄奶奶不会来了,当她们失望地望着窗外灰蒙蒙的天时,宋庆龄奶奶的车奇迹般地出现在校园门口,孩子们惊喜地笑了,老师用激动的心情紧紧握住了宋庆龄奶奶的手,宋庆龄奶奶对老师说了一句话:“既然我说了,就得守信。”

  宋庆龄奶奶走了,但她却把一笔无比宝贵的精神财富--诚信留给了世人,纵使时光流逝,这笔财富闪耀着永恒的光辉。

  从宋庆龄奶奶的故事中,我们明白了,诚信是诚恳,诚信是守信,诚信是一句承诺,诚信是许诺后的行动,诚信更是一根坚强不屈的脊梁。你想成为一个高尚的人吗?你想有所作为吗?那么,请你首先拥有做人的美德——诚信吧!

  四、总结:

  师:今天,跟同学们一起开展了这个有意义的活动,让我感慨万千,一个有信誉的人,面容上有自尊,目光里有自信,行动中有把握,生活中有朋友。愿诚信的种子撒满你们心的空间;愿廉洁之花开遍我们大地。

  让我们从小学做人,做一个诚实守信,堂堂正正的人。

  老师相信在今后的生活中、学习中也能看见你们用实际行动更好地实现自己的诺言。有信心吗?

  板书设计:

  以廉为本、诚信做人

  诚实勇敢、知错能改、自幼廉洁

  我要做到:不弄虚作假

  不贪小便宜

  实事求是

  公平公正

  教学后记:

  对学生进行“敬廉崇洁,诚信待人”的教育,是一项功在长远的启蒙养成成教育,要想做到廉洁诚信,就要从生活中每件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通过今天这节课,学生时明白怎样做才是廉洁、明白诚信待人的重要性,从而使同学

  们认识到“廉洁”对社会发展的重要。课后,同学们热情高涨,一致渴望学习历史上的廉洁人物,把他们当作生活中的榜样,下决心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建立健全人格品质。

篇二:关于廉洁的红色故事

  清明节主题队会

  三(7)中队

  郑敏

  活动时间:2013年4月2日

  活动地点:本班教室

  参加人员:全体学生

  主持人:钱彦霖

  呼筱菡

  活动目的:

  1、通过队会,让学生对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有更具体、详实的了解。

  2、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我校精神文明建设。

  3、通过教育,让学生感知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先烈们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活动准备:清明节来历和风俗等资料的介绍

  活动过程:

  全体立正!出旗!奏乐(放录音)!敬礼!

  礼毕!请坐下!

  引入:师朗诵: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师问:同学们还记得这首诗吗?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对,是《清明》。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清明时节忆先烈”革命传统教育主题班会。希望同学们能够在班会中有所收获。

  主持人甲:春天,万物复苏,盎然春意。

  主持人乙:春天,是最令人向往的季节。

  主持人甲:人们总不会忘记,祭扫烈士墓,缅怀革命先烈,主持人乙:看烈士事迹,学烈士精神,踏上红色之旅。

  主持人甲:看到了吗,聆听了吗,感受到了吗?

  主持人乙:革命烈士的英勇和今天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二、介绍清明节:

  主持人甲: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年的4月4日是什么节日吗?

  主持人乙:对,那天是我们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清明节是我们中国人传统的纪念祖先的节日。说起清明节的来历,我们就会想起一个人——介子推。下面,让我们来听一听介子推的故事吧。

  传说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晋文公),大肆封赏所有跟随他流亡在外的随从。惟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带了母亲隐居绵山。

  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他想,介子推孝顺母亲,一定会带着老母出来。谁知,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介子推母子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死了。晋文公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的柳树树洞里的衣襟上,题了这样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这就是寒食节的来源。寒食节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人们便将寒食与清明合而为一了。现在,清明节取代了寒食节。

  ?

  清明节习俗的介绍

  同学们都搜集了哪些关于清明节习俗,能来介绍一下吗?

  主持人甲:谢谢为我们做的介绍,现在,我又多了解了一些关于清明节的知识了。

  主持人乙:自古以来,清明扫墓不光是纪念自己的祖先,对历史上为人民立过功,做过好事的人物,人民都会纪念他。清明节祭扫烈士墓和革命先烈纪念碑,已成为我们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一种形式了。

  四、播放《歌唱二小放牛郎》。

  主持人乙:王二小真了不起,年纪虽小却那么勇敢。

  主持人甲:先烈们,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险时刻,是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长城,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进行着拼搏。

  主持人乙:是他们把对国家.对劳苦大众的爱化作战斗中同敌人拼杀的精神力量,不怕牺牲,勇往直前,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主持人甲:下面,再让我们聆听一个关于夏明翰的故事。

  五、诗歌朗诵《英雄赞歌》:

  鲜花

  像灿烂的火把燃烧在眼前??

  五星红旗

  像熊熊的烈焰映红了苍穹??

  面对庄严的墓碑

  我们心如潮涌

  面对先烈的英灵

  我们热泪盈眶??

  耳边,仿佛还震荡着激烈的枪炮声

  眼前,好像还弥漫着战斗的浓浓硝烟??

  永远不会忘记

  身先士卒,革命志士逞英豪

  永远不会忘记

  力战顽敌,一片丹心照乾坤

  一个声音高喊着

  勇往直前,战斗不息??

  是你们

  使天空变得晴朗高远

  是你们

  使大地变得瑰丽斑斓

  是你们

  使阳光变得灿烂辉煌

  是你们

  使春风变得和煦温暖

  高亢的国歌在耳边响起

  鲜艳的国旗在空中飘扬

  听,革命先烈

  鲜红的热血

  谱写的英雄赞歌

  是多么的嘹亮,多么激昂??

  主持人甲:先烈们的故事,我们记在心里,我知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先烈们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主持人乙:先烈的爱国精神让我们动容,更应在我们身上延续。让我们继承先烈的遗志,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共创美好明天!

  主持人甲主持人乙:我宣布,《清明时节忆先烈》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师:今天,在《清明时节忆先烈》的主题班会中,我们同学既了解了清明节的一些知识,又知道了一些为祖国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先烈的事迹。我们都不应该忘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先烈们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希望你们能发扬先烈们的革命精神,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做一个正直无私的人,长大为祖国做贡献。

  (1)到了清明节,最主要的一项活动就是祭祖扫墓了。这一习俗相沿已久,据史书记载,秦汉时,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古人有描写清明扫墓的诗,唐代杜牧的名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些诗句都十分真切地反映了当时清明扫墓时的情景和氛围。

  为什么要在清明扫墓呢?这大概是因为冬去春来,草木萌生。人们想到了先人的坟茔,在祭扫时,给坟墓铲除杂草,添加新土,供上祭品,燃香奠酒,烧些纸钱,或在树枝上挂些纸条,举行简单的祭祀仪式,以表示对死者的怀念。

  (2)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我主要向大家介绍一个放风筝的习俗。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在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六、“忆先烈英雄”故事会。

  每组推荐一个人来讲事先搜集好的英雄故事。

  辅导员总结:今天的活动非常成功,希望同学们在这个以纪念为主题的情绪节日中,过得开心,过得有意义!

  呼号。大队长:全体起立,请辅导员老师带领我们呼号!

  辅导员: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队员:时刻准备着!

  退旗:(播放退旗曲。全体队员静立、敬队礼,目送队旗退出会场)

  队会结束。

  忆先烈英雄故事

  沂蒙革命先烈廉洁故事

  三年级7班----钱彦霖

  赵博(1941年11月13日牺牲,终年35岁)

  赵博同志曾任鲁南区党委书记兼鲁南军区政委。他始终把自己看作革命队伍中的普通一员,从不搞特殊化。他身患肺结核、胃病、关节炎等多种疾病,?为了照顾他的身体,?上级发给他一瓶鱼干油丸,而他却不肯服用,马上派人送到医院,给伤病员补养身体。在一次战斗后,部队缴获了一部分小麦,后勤部门悄悄给赵博留下100公斤,赵博知道后,不讲情面,对有关人员进行了严厉批评,并派人磨成面粉,?送给党校改善生活。有人说他是老一套,他回答:“这个老一套是党的优良传统,万万不能丢。”

  赵博同志有很强的群众观念,对违犯群众利益的行为从不姑息。有一次部队行军,经过敌占区青竹湖一带。他发现身后的马正在吃大田里的大豆,立即批评了警卫员小任,教育他说:“不论在根据地还是在敌占区,都要紧密依靠群众。”当时有个县长贪污腐化,群众影响极坏,经查实后,赵博立即召开区委会议,?给予这个县长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开除党籍的处分。

  忆先烈英雄故事

  常恩多(1942年8月9日病逝,终年47岁)三年级7班----杨丽红

  常恩多原任国民党百十一师师长,后于重病中率部起义,?病逝前一天将部队交给了党和人民。他一生廉洁清苦,家庭陈设就象一家普通老百姓。在南通驻防时,?居室只有一床一桌,每天吃的是高梁米饭、菠罗叶饼、小豆腐等东北乡土饭食。在他病危嘱托后事时,不提妻子和孩子,却关切地询问遭国民党顽固派逮捕后越狱逃走的三三三旅旅长、中共地下党员万毅什么时候回部队。他把仅有的60?元钱送给了服待他一年多的徐文斌,又把一套呢军装送给跟随他19年的副官刘唱凯。

  忆先烈英雄故事

  邱少云的故事

  三年级7班----田博屹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斗英雄;1931年出生于四川铜梁(今重庆市铜梁县)。13岁那年被国民党军队抓去当兵,1949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1951年3月25日,邱少云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员,跨过了鸭绿江。

  1952年10月,邱少云所在的连队接受了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消灭平康和金化之间的三九一高地的敌军。然而三九一高地地形独特,易守难攻。在敌军和我军阵地之间还有三千多米宽的开阔地,是敌人的炮火封锁区。在这样长距离的炮火下冲击,必会导致我军较大伤亡,影响战斗的顺利进行。上级决定采用隐蔽作战,在发起攻击的前一天夜里,把部队潜伏在敌人阵地的前沿,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要使几百人在敌人眼皮底下隐蔽二十多个小时而不能有一个暴露目标。邱少云和他的战友们毫不畏惧,争相请战。临行前,邱少云下了钢铁誓言:为了战斗的胜利,甘愿献出自己的一切。

  深夜,五十多名身披伪装茅草的战士,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在那蒿草丛生的开阔地埋伏了下来。

  11日清晨,三九一高地上敌方那层层的铁丝网和一簇簇不暴露我军潜伏秘密,观察所里的指挥员当机立断,下令用炮火将这股敌人全部歼灭。

  次日中午,敌人的燃烧弹引燃了他身边的草丛,这时,他只须打滚翻身即可避免烧身。但为了避免暴露目标,他严守潜伏纪律,忍受着烈火烧身的剧痛,坚持一动不动,像一块巨石。直至壮烈牺牲,保证了整个战斗的胜利。

  黄昏来临,出击的时间到了。战友们怀着满腔仇恨,高呼着为战友报仇的口号,排山倒海般地向敌人冲运河。才过了二十分钟,敌人全部被消灭,三九一高地上飘扬起胜利的旗帜。

  战斗结束后,同志们在邱少云潜伏的位置上,看见他用双手在地上抠出的深深的土坑??

  1952年10月12日,邱少云牺牲。

  40多年来,邱少云的英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然而,人们却不知道,这样一位惊天地、泣鬼神的战斗英雄,却差点成了无名英雄。

  次日中午时分,敌人向潜伏区打来几发燃烧弹,烈火烧着邱少云的衣服、鞋袜,直至烧遍他的全身,可他至死都是一动不动。

  牺牲时,他年仅26岁。

  忆先烈英雄故事

  葛振林:传奇人生

  三年级7班----李梦雅

  60多年前,他在河北狼牙山的纵身一跃,被定格为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上最悲壮的一幕。2005年3月21日晚11时11分,在湖南衡阳169医院,狼牙山五壮士最后惟一的幸存者葛振林因肺功能、心功能、肾功能衰竭,经抢救无效,心脏停止了跳动,享年88岁。他充满血与火的人生从此永远定格。

  葛振林出生在河北省曲阳县党城乡喜峪村。他1937年5月参加革命,1940年2月入党,参加过湘西剿匪和抗美援朝,历任参谋、连长、省军区警卫营长、衡阳军分区后勤处副处长等职。离休后一直住在衡阳警备区干休所安度晚年。

  离休后的葛老仍发挥余热,担任了驻地10余所中小学的校外辅导员,经常去学校热心为孩子们说故事,讲传统、谈理想。他还先后到北京、河北、河南、湖北、广东、广西等10多个省(区)的部队、机关、学校和厂矿,义务做革命传统教育报告400余场次,听众40多万人次。

  去年11月11日,葛老因病入院接受治疗,当时被诊断为“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支气管哮喘、冠心病、陈旧性肺结核、前列腺肥大”等多种病症。在医务人员的精心治疗下,病情曾有所好转。但今年3月15日老人病情突然加重,医院在向衡阳警备区干休所下达病危通知书的同时,组织医务人员全力抢救,并分别从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及长沙、衡阳等军地医院请来呼吸科专家会诊。

  葛老病重的消息传出后,社会各界给予深深关注。衡阳市委书记徐明华、市长贺仁雨,衡阳警备区司令员杜兆清、政委许金池等领导均赶到医院看望。葛老病逝

  后,当地群众纷纷敬献花圈,前往殡仪馆悼念。

  忆先烈英雄故事

  抗战英烈:赵尚志

  三年级7班----图玛热斯

  赵尚志(1908―1942)辽宁朝阳人。1925年考入哈尔滨许公工业学校。同年“五卅”运动中,积极开展募捐、抵制日货等活动。同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因参加反帝爱国斗争,被校方以“不守校规”之名开除学籍。同年11月,赴广州考入黄埔军校。1926年3月,蒋介石制造“中山舰事件”后,曾积极参与抗议活动和营救被捕的中共党员。同年夏到哈尔滨,领导进步青年进行革命斗争。1926年底至1930年4月,曾2次被捕,在狱中受尽酷刑,始终坚贞不屈。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经营救出狱。1932年初,负责中共满洲省委军委工作。曾与杨靖宇等到工厂、学校宣传抗日,组织工人、学生参加抗日义勇军。1933年10月,任珠河反日游击队队长。1934年2月后,历任东北反日联合军司令、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司令、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等职。在东北地区早期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作出了重大贡献。1942年2月12日,率部袭击梧桐警察分驻所,战斗中,为内奸打伤,昏迷中被敌逮捕,后英勇牺牲。时年34岁。

  忆先烈英雄故事

  黄继光(1930~1952)

  三年级4班----孙宇乐

  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农历1930年11月20日出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一个山村,他自幼家境极为贫寒,六七岁时父亲因受地主欺压,病恨交加而死。黄继光从小就给地主扛长工、割草放牛。1949年冬,家乡解放,村里组织起农会,黄继光不但成为农会第一批会员,积极斗争地主,还当上了村里的民兵。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国内停止复员并大量征兵。1951年3月,中江县征集志愿军新兵时,黄继光在村里第一个报了名。体检时,他因身材较矮开始未被选中。来征兵的营长却被黄继光参军的热情所感动,同意破格录取。

  到朝鲜前线后,黄继光被分配到第十五军第一三五团二营六连任通讯员。1952年4月,部队到五圣山前沿阵地接防,本想杀敌立功的黄继光却被分配到了连队后勤。经过副指导员细致的思想工作,黄继光明白了后勤工作的重要性,样样工作都干得很出色。1952年7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经上级批准,他荣立三等功一次。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开始。10月19日夜,黄继光所在的二营奉命反击占领597.9高地表面阵地之敌。当攻击部队受阻、伤亡较大时,已任营通讯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主动请战,消灭敌人火力点。在战友负伤牺牲、自己所携弹药用光的情况下,黄继光毅然用自己的身躯堵住了敌人枪眼,为冲锋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通路,牺牲时年仅22岁。

  黄继光的英雄壮举,获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最高荣誉——他被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特等功,并授予“特级英雄”称号(另一特级英雄是杨根思);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黄继光最后长眠于沈阳市北陵烈士陵园。

  忆先烈英雄故事

  《抗日小英雄王朴》

  三年级4班----罗羽柔

  王朴生于1929年,牺牲于1943年,河北省完县人。他生长的太行山石岭下的河北省完县野场村,11岁时被大家推选为儿童团团长,牺牲时只有14岁。王朴诞生在村里一户贫苦农民的家庭里。在他开始懂事的时候,日本强盗发动了“七七”芦沟桥事变,侵占华北,战争的火焰烧到了他的家乡太行山。日寇烧杀抢掠的凶残行为,在王朴幼小的心灵燃起民族仇恨的烈火。

  有一次,野场村的乡亲们全被日寇赶到村子里,王朴也是其中一个,日寇拿着一份由汉奸金珠子提拱的村干部和抗日军属名单,叫汉奸翻译把他们一个一个拉出来,然后狗汉奸龇牙咧嘴地问王朴:“你就是野场村的儿童团团长王朴吧?”。王朴理都不理这个狗汉奸。“你一定知道八路军的东西藏在那里,说出来就放你回家。”“不知道!就是知道也不会告诉你鬼子和狗汉奸!”王朴面不该色得回答。日寇猛地抽出了东洋指挥刀,指着王朴的胸口,狂叫道:“你的小八路,快快的说,你不说死了死了的!”王朴面对日本鬼子强盗的刺刀,想起了“五不誓言”,想起了张喜子和秀大伯,更想起了自己领着儿童团团员宣言的誓言“头可断,血可流,秘密不可泄!”于是把牙一咬,昂首挺胸,面对死亡,毫不畏惧。就这样,王朴英勇的为自己的祖国献出年轻的生命。

  忆先烈英雄故事

  刘

  胡

  兰

  三年级4班----藤诗桐

  1、(1932年-1947年1月12日),原名刘富兰。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人。1945年进中共妇女干部训练班,1946年被分配到云周西村做妇女工作,并成为中共候补党员。

  1946年12月21日,刘胡兰参与暗杀云周西村村长石佩怀的行动。当时的山西省国民政府主席阎锡山派军于1947年1月12日将刘胡兰逮捕,因为拒绝投降,被铡死在铡刀之下,时年15岁。随后,刘胡兰被中共晋绥分局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

  1947年3月26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曾亲笔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忆先烈英雄故事

  朱德的扁担

  三年级4班----桑晨

  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一支红军队伍到井冈山跟毛主席会师。山上是红军,山下不远就是敌人。

  井冈山上出产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的茅坪去挑粮。从井冈山上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

  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白天挑粮,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了一根扁担,写上“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八个大字。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

  忆先烈英雄故事

  王

  二

  小

  三年级4班----滕诗桐

  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沫源县出现了一位全国闻名的抗日小英雄,他的名字叫王二小。牺牲时才七岁,在日本鬼子扫荡一条山沟的时候,为了掩护几千名老乡和干部,他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气急败坏的日本鬼子把王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干部和老乡脱离了危险,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牺牲了。王二小的动人事迹很快传遍了解放区,每一个老乡都含着眼泪,歌唱二小放牛郎,《晋察冀日报》在头版报道了王二小的英勇事迹。晋察冀边区的文艺战土方冰和劫夫很快创作了后来传唱全中国的著名儿童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忆先烈英雄故事

  《抗日小英雄王朴》

  三年级2班----赵明阳

  王朴生于1929年,牺牲于1943年,河北省完县人。他生长的太行山石岭下的河北省完县野场村,11岁时被大家推选为儿童团团长,牺牲时只有14岁。王朴诞生在村里一户贫苦农民的家庭里。在他开始懂事的时候,日本强盗发动了“七七”芦沟桥事变,侵占华北,战争的火焰烧到了他的家乡太行山。日寇烧杀抢掠的凶残行为,在王朴幼小的心灵燃起民族仇恨的烈火。

  有一次,野场村的乡亲们全被日寇赶到村子里,王朴也是其中一个,日寇拿着一份由汉奸金珠子提拱的村干部和抗日军属名单,叫汉奸翻译把他们一个一个拉出来,然后狗汉奸龇牙咧嘴地问王朴:“你就是野场村的儿童团团长王朴吧?”。王朴理都不理这个狗汉奸。“你一定知道八路军的东西藏在那里,说出来就放你回家。”“不知道!就是知道也不会告诉你鬼子和狗汉奸!”王朴面不该色得回答。日寇猛地抽出了东洋指挥刀,指着王朴的胸口,狂叫道:“你的小八路,快快的说,你不说死了死了的!”王朴面对日本鬼子强盗的刺刀,想起了“五不誓言”,想起了张喜子和秀大伯,更想起了自己领着儿童团团员宣言的誓言“头可断,血可流,秘密不可泄!”于是把牙一咬,昂首挺胸,面对死亡,毫不畏惧。就这样,王朴英勇的为自己的祖国献出年轻的生命。

  忆先烈英雄故事

  刘

  胡

  兰

  三年级2班----李想

  1、(1932年-1947年1月12日),原名刘富兰。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人。1945年进中共妇女干部训练班,1946年被分配到云周西村做妇女工作,并成为中共候补党员。

  1946年12月21日,刘胡兰参与暗杀云周西村村长石佩怀的行动。当时的山西省国民政府主席阎锡山派军于1947年1月12日将刘胡兰逮捕,因为拒绝投降,被铡死在铡刀之下,时年15岁。随后,刘胡兰被中共晋绥分局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

  1947年3月26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曾亲笔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忆先烈英雄故事

  朱德的扁担

  三年级2班----陈雨宣

  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一支红军队伍到井冈山跟毛主席会师。山上是红军,山下不远就是敌人。

  井冈山上出产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的茅坪去挑粮。从井冈山上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

  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白天挑粮,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了一根扁担,写上“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八个大字。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

  忆先烈英雄故事

  王

  二

  小

  三年级2班----卓甜甜

  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沫源县出现了一位全国闻名的抗日小英雄,他的名字叫王二小。牺牲时才七岁,在日本鬼子扫荡一条山沟的时候,为了掩护几千名老乡和干部,他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气急败坏的日本鬼子把王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干部和老乡脱离了危险,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牺牲了。王二小的动人事迹很快传遍了解放区,每一个老乡都含着眼泪,歌唱二小放牛郎,《晋察冀日报》在头版报道了王二小的英勇事迹。晋察冀边区的文艺战土方冰和劫夫很快创作了后来传唱全中国的著名儿童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忆先烈英雄故事

  常恩多(1942年8月9日病逝,终年47岁)三年级2班----买吾兰江

  常恩多原任国民党百十一师师长,后于重病中率部起义,?病逝前一天将部队交给了党和人民。他一生廉洁清苦,家庭陈设就象一家普通老百姓。在南通驻防时,?居室只有一床一桌,每天吃的是高梁米饭、菠罗叶饼、小豆腐等东北乡土饭食。在他病危嘱托后事时,不提妻子和孩子,却关切地询问遭国民党顽固派逮捕后越狱逃走的三三三旅旅长、中共地下党员万毅什么时候回部队。他把仅有的60?元钱送给了服待他一年多的徐文斌,又把一套呢军装送给跟随他19年的副官刘唱凯。

篇三:关于廉洁的红色故事

  1.陈毅的“补品”

  1928年冬,担任红四军政治部主任的陈毅,到二十八团传达红四军军委会议精神.他赶了一夜路,直到第二天中午才到。

  二十八团党代表何长工笑着说:“陈毅同志,今天我请客.”这话被侦察班的战士听到了.其中有几个从旧军队改编不定期来的战士议论开了:“听见没有,陈主任来了,就特别招待”

  。“当官的总比当兵的吃的好一点嘛”!“不会吧”,另一个战士严肃地说:“前不久,我们不是听说人家讲过陈主任和战士同甘共苦的故事吗”?

  大家想起了那个故事

  :陈毅带着队伍来到一座高山上

  身单衣,一双草鞋,几天喝不上一口粥

  煮,大家一样,都吃野菜拌饭。

  ,正值下大雪.陈毅和战士们一样

  ,一

  .这时炊事班不知从哪儿弄来了点米

  ,大家高兴地围过去

  ,

  七嘴八舌,都说应该给陈毅同与做一碗白米饭吃.陈毅却坚持要炊事员把这点米和野菜拌在一起

  “百闻不如一见

  ,这回我们要亲眼看看”。大家把脚步放得很轻,赶支团部窗外,透过薄薄的窗户纸往里看,只见何长工拿出一个小纸包,笑着说:“吃吧,这东西你一定爱吃.”陈毅问:“什么呀?”“这是冬天最好的

  “补品”.我是湖南人,你是四川人,我晓得,都是爱吃这种“补品”的.”陈毅看了看小包里的东西,笑道:“我们一起补吧.”

  他们究竟吃的是什么

  ?有的战士急不可耐地用手指戳破窗户纸

  ,一看全愣了,原来,陈毅.何

  .

  长工和大家一样

  ,吃的是南南瓜汤

  .红米饭,小纸包里的是一些辣椒面

  ,,

  2.毛泽东从严治党的故事

  1937年10月,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抗大第六队队长黄克功,因向陕北公学女学员刘茜求婚不成,开枪将其打死.为维护法律尊严,边区高等法院依法判处黄克功极刑.毛泽东亲自给边区高等法院院长雷经天写信,说“共产党与红军,对于自己的党与红军成员不能不执行比较一般平民更加严格的纪律”

  6.朱德不做“特殊党员”

  抗日战争时期,朱德虽身为八路军总司令,但却处处自己当做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来看待.他经常

  说:“党内不能有特殊学员.”在那段艰苦的岁月里,如何何对待经济困难,成为当时突

  出的政治问题.1939年2月,毛泽东代表党中央

  ,在生产动员大会上发出

  “自己动手

  ,丰衣足食”

  的号召.为了响应这一号召

  ,朱德所在的党小组根据党总支的要求

  ,也开会给小组成员安排生

  .

  产任务,同志们看到朱德工作很忙便没有通知他开会

  ,也不打算分配他生产任务

  没想到,会后的第二天,朱德就找到党小组长问:“昨天的会为什么不通知我参加呀”“我们看您太忙,不打算给您分配什么生产任务,所以,,.”哎,那怎么行?毛主席号召我们自己动手,克服困难,这么

  大的事,也有我一份呀.”接着他又亲切地说:“在我们党内每个人都是普通

  党员,党内不能有特殊党员.以后,这样的会议都要通知我参加.”根据朱德的要求,党小重新开会研究了生产任务分配问题,给朱德和一名炊事员.一名警卫员分配了种机关二亩菜地的任务从此,每天傍晚,人们都能看到朱德总司令和炊事员.警卫员一起抬水.浇地.薅草.

  .

  12.周恩来向农户道歉

  抗战胜利后的延安

  ,生活仍很困难

  .有一次,警卫班几个战士凑在一起

  ,想给周恩来副主席弄点

  吃的补补身子.警卫战士小魏出了个主意

  ,拿四双破布鞋去农户家里换了一条.周恩来知道后

  ,严肃批评小魏说:“四双旧鞋能换到一条狗吗?老百姓之所以跟你换,是因为他们相信共产党,我们决不能侵犯老百姓的利益.”第二天,周恩来带着小魏找到农户家里,向农户道歉,并亲自付了钱.

  13.毛泽东用稿费还“债”

  1961年秋的一天,在一次会面时

  ,毛泽东对章士钊说

  :“共产党不会忘记为她做过好事的爱国

  者

  .当年你支援留法勤工俭学的那笔款两万元,是我经手借的,一部分给了去欧洲的同志,一部分带回湖南开展革命活动.”章士钊说

  “区区小事,何足挂齿.再说,这笔钱在当时是向社会名流

  募捐的,我不过是尽一份力罢了.”毛泽东诙谐地说:“有借有还嘛,现在我有稿费可以还

  “债”了.”从那以后,每年农历正月初二,毛泽东的秘书都会把2000元人民币送到章士钊家,直到1971年整整十年.后来停了一年,毛泽东发现了,便对秘书说:“

  这钱不能停,还要还“利息”呢?”

  于是1973年春节,他的秘书又从他的稿费中取了2000元送给章士钊.这时章士钊因病住在北京医院,接到这份“礼物”时,他激动得双手发抖,对家人说:“主席既讲信义又清廉,真不愧为人民的好领袖啊!”

  14.

  “交情是交情,公事是公事”

  列宁的一生,无论是处理党和国家大事

  ,还是处理同志间的关系都坚持党性原则

  ,只讲真

  理,不讲面子.他的一句名言是

  :“交情是交情

  ,公事是公事.”

  1913年,列宁在一封信中谈到是否对“前进派”联合的部题时告诉高尔基说

  派”联合的的问题时告诉高尔基说

  那么一切个人的东西立刻就会烟消云散

  斗争主要是指同“前进派”

  ,如果“前进派”能从历史的惨痛中吸取教训

  ,如果“前进

  ,回心转意,

  ,否则,“那就请勿见怪

  :交情是交情,公事是公事.我们

  .列宁这里所说的

  .

  不惜任何牺牲向诽谤马克思主义或歪曲工人政党政策的各种企图进行斗争

  ,同时也包括了同高尔基的错误观点的斗争

  我们知道,列宁同高尔基之间交往密切,友谊深厚.但是,列宁并没有因此而对高尔基思想上

  的弱点放弃批评和斗争,同时,也没有因为这种批评和友谊.相反恰恰是这种同志式的批评

  和怕要的斗争使高尔基更加布尔什维克化了

  15.毛岸英的一封家书

  毛岸英赴朝参战前的

  1950年10月24日,曾给他表舅向三立

  (杨开慧的表弟

  )写了一封长

  ,毛泽东之所以不同于蒋

  ,正在

  ,凶们的友谊更加真挚和纯洁了

  .

  信,信中说

  “:新中国之所以不同于旧中国

  于此: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时代已经过去

  ,共产党之所以不同于国民党

  介石,毛泽东的子女妻舅之所以不同于蒋介石的子女妻舅

  ,除了其他更基本的原因以外

  .”

  ,靠自己的劳动和才能吃的时代已经来临了

  “反动派常驻骂共产党没有人情,不讲人情,如果他们所指的是这种帮是这种帮助亲戚朋友.同乡种“人情”.那便是对人民的无限热爱.对劳动大众的无限热爱,其中也包括自己的父母子女亲戚在内.当然,对于自己的近亲,对自己的父,母,子女,妻,舅,兄,弟,姨,叔,是有

  同事做官发财的人情的话,那我们共产党正是没有这种“人情”,不讲这种“人情”共产党有的是另一.

  一层特别感情的

  .如果这种特别感情超出了私人范围并与人民利利益相抵触时

  站在后者方面,”

  ,共产党是坚决

  从这封信可以看出毛岸英反对特殊化

  ,反对利用职权为亲友牟取私利

  ,提倡为政清廉的高尚

  ;

  思想品德.

  16.毛泽东交伙食费

  毛泽东一生生活俭朴,对吃穿住用从不讲究,即使是外出视察,也是轻车简从,饮食简单,从不超过标准,且交足伙食费.1965年5月22日,毛泽东重上井冈山,吃的是红米饭.素炒苋菜.豌豆炒肉丁等家常饭菜.5月29日,毛泽东离开茨坪宾馆财务室会计雷良钊天天开惯了发票.他噙着热泪认认真真地在交款人一栏中写下“首长”二字,然后依次天出3张发票,票证为“江西省井冈山管理局交际处”.住宿时间7天,每天伙食费2.50元,共17.50元,交粮票23斤购米款每

  斤

  0.12元,计2.76元.发票开具时间为:1965年5月29日.

  17.彭德怀的“三原则”

  彭德怀是功勋卓著的开国元勋

  不铺张,彭德怀十分高兴地说

  ,有一次,他南下检查战备和国防工程

  ,回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

  ,爱人民之财.管“公”

  .熟人挡回去.有这三

  家做客.许世友在桌上只摆上四样菜

  :炒豆芽.土豆丝.烧豆腐.炒肉.对许世友的不客套,不摆谱,

  :“我们都有是

  “出家人,都应该爱国家之财

  的人要牢守三条:第一自己不贪,第二不给人家送,第三敢把厚脸皮的上司

  条,才能保得住“公”!才能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崇俭朴

  令人敬佩.我们每个同志都要像他们那样从自身做起

  20.决不能搞特殊化

  ,大公无私,吃请从简,不花公家一分钱,

  ,坚持原则,自觉抵制公款吃喝风.

  1963年周恩来总理和邓颖超同志到苏州看望病中的陈云同志

  员送了一些

  “苏式糖果”,邓颖超立即要随行人员付钱

  不能搞物殊化.你们做接待:工作的同志要切记这一点!”

  21.廉洁无私

  解是成本价时,总理一定要按市场价补上,并严肃地对接侍人员说

  .当周总理离开苏州时,接待人

  ,总理还要来发票,问是不是市场价,当了

  :“我们是人民的勤务员,决

  抗美援朝时,彭德怀的妻子浦安修因公出差顺道探望他

  特产和一匹夏布.彭德怀老总让人把湖南土特产分成若干份

  还剩一点布,他让妻子交给在北京的后勤部长

  ,带来了黄克诚同志送的一些湖南的土

  ,分送给作战.机要等部门和同志.

  ,后来左权同志

  ,精打算下来,还

  ,决定盖两间小平房

  .彭德怀总司令和住房又旧又小

  的女儿也住到他家,住房就更困难了.彭总夫妇经反复商量

  活多少人!不盖了!”

  23.廉洁的党员

  陈毅的父母想回四川老家安度晚年

  需一千多元,彭总一听就说:“一千多元,能买多少小米?能买一万多斤!这要多少农民的劳动!又能养

  .陈毅给负责陪送的同志约法三章

  :一.把两位老人直接送

  到妹妹家,不要惊动省委

  .二.找普通的房子住

  ,不向机关要房子

  ;三.安家事宜,自行解决.

篇四:关于廉洁的红色故事

  廉洁故事读后感精选

  清正廉洁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推崇的一种人格境界,它要求人们诚信、廉洁、正直。

  不久前,我读到一个公孙仪拒鱼的故事。战国时期鲁国相国公孙仪特别喜欢吃鱼,人们争着送鱼给他,但均被拒之门外。他的弟子们劝们说:"你既然喜欢吃鱼,就该收下人们送来的鱼,为什么不接受呢?"公孙仪深刻地分析到:"正因为我喜欢吃鱼,才不肯接受鱼。如果接受了别人的鱼,到时候就要迁就别人。迁就别人,就是徇私枉法。徇私枉法,就难免被罢官。如果我的相国职务没有了,这些人也一定不会再给我送鱼了。到那时我又没薪俸自己买鱼,还能再吃到鱼吗?"

  读了这个故事,我联想到了现在的社会。当今社会上,有的人当了官,把自己的亲戚朋友也拉上了官位;有的人当了官,不断贪污人民的财产;有的人当了官,假公济私、只收礼不办事。这些人的行为是多么可耻啊。

  当然大多数的官员都是像公孙仪那样,乃"出淤泥而不染"的为政清廉者。他们把清廉视作为官的操守、修养和人格。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应该学习他们严于律己的精神和清正廉洁的品质,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让"清正廉洁"永远驻留在我们心里,让我们做个诚实、正直的学生吧。

  今天,我读了一个感人的小故事--《孔繁森廉政故事》。透过短短的几行方形黑体小字,让我看到了一个一心为民、清正廉洁、两袖清风的好干部。

  孔繁森收留了三个震灾中认识的孤儿。但是生活拮据的他根本没有多少钱,于是他到血库要求献血。1993年,妻子到西藏探亲,由于看病,妻子将返程的路费花光,向孔繁森要钱,但他东挪西借还是不够,最后妻子就自己找熟人借了钱。回到济南后,女儿向妈妈要学钱,妻子一听,眼泪刷刷地流了下来--自己身上剩下的钱,根本不够,哪里还有钱给女儿交学费!孔繁森每次都将自己的工资用来给群众买药,最后他因车祸牺牲,人们在他的遗体上找到的现金只有8元6角。

  读了孔繁森的廉洁故事,我深受感触,想想孔繁森的生活是都么的拮据,省吃俭用,再想想现在社会上贪官的风流日子,如果每一个官都能像孔繁森那样清正廉洁那该有多好啊!其实,我觉得,不管男女老少,都应该拥有廉洁的品质。1

  我们小学生是祖国建设事业的接班人,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所以我们更要学会廉洁,从小做堂堂正正的人,以廉为荣,以贪为耻。

  古人云: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让我们时时刻刻以别人为镜子,从自己做起,做一个廉洁、正直的人。这样,这个社会才能成为一个廉洁、美好的社会,中国才能成为一个廉洁之国,早日实现中国梦!

  廉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种值得学习的精神。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从古至今,就有许多人以身作则,怀着崇敬的心情,最近,我读了《以廉为宝》这个故事,令我感触颇深。

  《以廉为宝》讲的是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叫子罕的司城,他为人清正廉洁,受人爱戴。有一天,有一个人拿着一块玉雕师傅认为的宝玉去献给子罕,子罕不愿意接受说:"我以廉洁为宝,你以玉为宝;你把玉给了我,我们就都丢失了自己宝贵的东西,不如你留着玉,我们都能各有自己认为宝的东西。"是呀,以廉为宝,一个人若拥有了廉洁的高尚品质,才真正意义上拥有了一件价值连城的宝物,那是何等弥足珍贵!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子罕凭借着自己的行为得到了后人的爱戴和赞许,这比任何宝物都珍贵。我们应该把子罕作为榜样,学习他为人正直、光明磊落、廉洁自律的品德和他不谋私利、清明廉洁的精神。凡事不要为了一己私利或只顾满足自己的贪欲,平白无故地拿别人的东西,做出丢失廉洁和对不起自己良知的事情。

  我们要时刻谨记--廉洁方能聚人,律己方能服人,身正方能带人,无私方能感人。作为一名小学生,从小事做起,同样要做到廉洁。要以诚信、友善为待人之道,廉洁为做人之本,热心、无偿地帮助同学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不接受同学给予的任何回报。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我们要将廉洁的传统美德传承下去,将廉洁文化发扬光大。

  今天我读了《以廉为宝》这个小故事,感触特别深,故事讲述了春秋时,宋国司城子罕清正廉洁,受人爱戴,有人得到一块宝玉,请人鉴定后拿去献给子罕,子罕拒不接受,说:"您以宝石为宝,而我以不贪为宝。如果我接受了您的

  玉,那我们俩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倒不如我们各有其宝呢?"

  读了故事,我深深感受到生活中我们要不贪图别人的财物,要做一个廉洁自律,光明正大的人。

  有一次,我和妈妈在逛商场,那个商场人好多好多。突然,我看到一个陌生叔叔的手机从他的口袋里掉了出来,于是我立刻跑过去把那部手机捡了起来,可是等我想还给那个叔叔的时候他已经不见了,我心想:到底是我自己拿着呢还是还给那个叔叔呢?我认真思考后,还是应该还给那个叔叔吧!于是我和妈妈一起去找商场的广播台,跟工作人员说了事情的经过,并把那个陌生叔叔的外形和穿着也描述了一番,广播台工作人员认真记录以后就开始播报了,广播声立刻在商场中回荡起来了:请身穿红色外套黑色长裤单跨手提包的男子您可能遗失了随身物品,请尽快到一楼服务中心领取!过了一会儿,有个男子急匆匆的奔跑过来,说:"是不是有人捡到一部苹果手机?"于是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我把手机归还给失主,他笑眯眯地对我说:"太感谢你了!"我高兴地说:"不用谢!"

  廉洁就是清白高洁,不贪污,廉洁就应该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不收不劳而获的礼物,不对任何不是自己的东西产生不好的想法,这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简单的小事。世上没有不劳而获的奖励,也不会天上掉馅饼,只有劳动才会有丰满的收获。我以后还会这样严格要求自己,廉洁自律,拾金不昧!

  廉洁、正直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具备的品质。就像公仪休一样,不贪别人的礼物。既使自己再喜欢,也不能不劳而获。公仪休这种廉洁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有一天,公仪休正和学生子明说自己很喜欢吃鱼,过了一会儿,某大夫的一位管家送来两条大鲤鱼,说是主人吩咐,送给公仪休大人补补身子。公仪休见状,连忙摇手说:"不了,谢谢你家大人的盛情,我一闻到鱼的腥味就想呕吐,请你务必转告你家大人。"管家走后,子明不解地问公仪休:"老师,您不是很喜欢吃鱼吗?有人送鱼来,您又不要,为什么呢?"公仪休语重心长的说:"正因为我喜欢吃鱼,所以才不能收这份礼。你想:如果我收了人家的鱼,那就要按人家的意思办事,这样难免要违反国家的法纪。如果我犯了法,成了罪人,还吃的上鱼吗?"子明听了,恍然大悟。

  从古至今,卑鄙小人们嘴上说正义,手底下却不知干了多少坏事。有多少贪官为了钱财而冤枉好人,又有多少小人看中了人家的家财万贯而诬陷别人,夺取钱财?被揭发了不是痛哭流涕,便是死鸭子嘴硬不认账!秦桧这样的奸臣就是典型的例子。他害死了带兵出征的岳飞,从中获得报酬,使自己的国家灭亡。换一个角度去想,如果秦桧不害死岳飞的话,而是协助岳飞一起保卫祖国,那结果就大不一样。我们要学习公仪休廉洁不贪的品质,不要见钱眼开,这才是所谓的正直。

  正义是浇灭掉山中邪火的大雨,正义是抵挡住野心炮火的盾牌,正义是直插入邪恶胸膛的匕首,正义是所有爱好和平人的守护神。我们要坚持廉洁、正直,学习公仪休的品质。

  周末的时候,我读到了一篇历史小故事:周总理饮食清淡,每餐一荤一素,吃剩下的饭菜都要留到下一餐再吃,从不浪费一米一叶。每次总理吃完饭以后,总会夹起一片菜叶把碗底一抹,把残余的饭吃干净,再把菜叶吃掉。吃饭时,偶尔掉落在桌上的一粒米粒,马上拾起来吃掉。国务院的工作人员对他如此节俭感到迷惑不解,总理说:"我吃的已经比人民群众吃得好多了!"开国初期,国务院经常召开会议,有时会议过午还不结束,食堂便提供工作餐。周总理规定工作餐标准是"四菜一汤",饭后交钱交饭票,谁也不能例外。"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在三年困难时期,周总理和全国的人民群众同甘共苦,艰苦朴素,有什么吃什么,一起度过了那段艰难困苦的岁月。

  读了这个小故事以后,我感到十分惭愧。因为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它凝聚着多少劳动者的心血和汗水。每一个人都应该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都应该爱惜粮食,而作为学生的我们,更不应该浪费粮食。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粮食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再想到这次四月份刚刚结束的春游,我们小组在草地上野餐:草地上铺满了包装完整的零食,什么牛肉干,薯片,蛋糕面包的乱七八糟的散落了一地,没吃完的都不要了。清晨妈妈起来辛辛苦苦烧的蛋炒饭吃了两口就扔掉了,饮料喝不下了就随意倒在垃圾桶里等等。虽然现在的生活条件比过去好多了,但是前有国家领导人爱惜粮食廉洁自律,而我们作为国家的小主人更加不应该肆意浪费粮食,这种行为本身就是对他人劳动的不尊重。

  作为在学校食堂用餐的我们,更应该将所打的饭菜吃得干干净净,吃干净盘子里的每一粒米和每一口菜。不够再去盛饭,不偏食,不挑食。如果跟随父

  母去饭店里吃饭,也应该量力而行,吃多少点多少,实在吃不下了就打包,做到"光盘行动"。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作为祖国的新一代,我们要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立志向,接好班,为国家的未来做贡献,我们要把廉洁美德记在心!5

篇五:关于廉洁的红色故事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老一辈革命家守纪律讲规矩的故事

  作者:齐雄

  来源:《党员文摘》2015年第11期

  毛泽东遇上为难事

  1954年3月2日,毛泽东给秘书田家英写了一封批示信,内容是这样的:

  李淑一女士,长沙柳直荀同志(烈士)的未亡人,教书为业,年长课繁,难乎为继。有人求我将她荐到文史馆为馆员,文史馆资格颇严,我荐了几人,没有录取,未便再荐。拟以我的稿费若干为助,解决这个问题,未知她本人愿意接受此种帮助否?她是杨开慧的亲密朋友,给以帮助也说得过去。请函询杨开智先生转询李淑一先生,请她表示意见。

  原来,是有人请求毛泽东推荐李淑一去国家文史馆当馆员。

  李淑一是柳直荀烈士的遗孀。柳直荀是我们党的先驱者,参加过南昌起义,先后任红二十五师、鄂西北独立团、洪湖独立团、红八师政委,为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作出过巨大贡献;另外,柳还是新民学会成员,是毛泽东的挚友。可以说,柳直荀既有大功于革命,又遗厚谊于领袖。如今,烈士的遗孀“年长课繁,难乎为继”,给这样一个人推荐一个工作,对毛泽东来说,应该不是什么为难事吧。而且以柳直荀为中国革命作出的巨大贡献,以李淑一能诗善文的才气,再加上与毛泽东、杨开慧的深厚友谊,于情于理,毛泽东举荐李淑一为文史馆馆员,实属正常。

  然而,毛泽东踌躇再三,最终作出了一个决定:“未便再荐”,愿以自己稿费相助。

  毛泽东之所以为难,是因为对如此有功、有谊、有才之人,自己竟然不能为其推荐一个工作,保障其有一个安稳的老年生活。之所以“未便再荐”,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毛泽东心中时刻牢记并恪守着“规矩”二字。

  周恩来对妻子也不说的秘密

  “在党内几十年政治生活中,我亲眼看到的一个始终严格遵守党的保密纪律的共产党员——周恩来同志。”这是1982年6月,在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61岁生日前夕,邓颖超回忆起她和周恩来一起走过的峥嵘岁月时,有感而发。

  邓颖超说,她和周恩来恋爱的时候,都不知道对方是共产党员。他们在通信中,从不提党的纪律不许说的事情,仅仅谈论自己和朋友们的思想认识,倾吐自己的理想,诉说对革命的向往。直到周恩来回国后经组织沟通,才知道彼此都是党员。结婚后,周恩来和邓颖超也常常相

篇六:关于廉洁的红色故事

  军营基层清正廉洁的故事

  由崂山区纪委监委发起,区档案馆承办,联合推出了《红色廉洁故事》系列,旨在通过崂山革命先辈的清廉事迹,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缅怀革命先辈、坚定理想信念、弘扬优良传统、勇于担当作为,凝聚起推动崂山高质量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王毅

  王毅,青岛市崂山县中韩村人,1913年出生于小农商家庭。1932年体育专科学校学习,毕业后从事教育工作。1937年10月,经西安八路军办事处介绍去陕北,在青年训练班学习三个月,后考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编入军事二大队学习五个月。曾在冀中区办事处、东北抗日救国总会华北分会工作,由康克清(朱德夫人)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1月到达昌平后,历任侦察员、地方工作员、县游击大队政治指导员和昌延联合县党委宣传部长等职,这期间他积极开展群众工作。不幸,在昌平黄坎村被伪满州军逮捕,1942年5月越狱逃出,经组织审查恢复党籍。1946年又被察哈尔省公安厅以特嫌扣压,遣送回崂山原籍劳动。1982年恢复党籍和公职,1992年病逝,享年八十岁。

  王毅对下一代的教育工作非常关心,经常义务到学校给学生们做革命传统报告,讲革命故事,要求学生们牢记革命前辈的功绩,学习他们崇高的精神和高尚的品质,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夏日傍晚,王毅在桥头乘凉,身边总是围着许多青少年听他讲革命故事,但他讲的都是别人的故事,从不讲自己的事。1986年,北京市昌平县、延庆县邀请王毅编写党史,他重回根据地特别高兴。临走时,王毅把身上的钱全部送给了当地的孩子们,勉励他们要好好学习,长大为祖国争光。

  作为老党员王毅过着非常俭朴的生活。有人看到两位老人日常生活仍然节俭,就说:“您老现在有工资保障了,应该把生活适当地改善一下了。”王毅笑着说:“这不很好吗,比以前睡草窝吃树叶强多了。”村里人都记得王毅总是穿着一件深青色的家织粗布夹衣,甚至有人猜测他那件衣裳里缝着金线,其实就是一件普通的衣服,这件衣服他穿了四五十年,一直到他去世前还经常穿。他家的房子破旧不堪,也不舍得修一修,总说怕给组织添麻烦。王毅生活上虽然很简朴,但是他经常把自己积蓄下来的钱捐给灾区,接济周围生活困难的人家,资助困难家庭学生上学。

  王毅始终不忘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一直生活简朴、廉洁自律,无论在任何环境下,都坚定履行党员义务和职责,永远为人民服务。

篇七:关于廉洁的红色故事

  1.陈毅的“补品”

  1928年冬,担任红四军政治部主任的陈毅,到二十八团传达红四军军委会议精神.他赶了一夜路,直到第二天中午才到。二十八团党代表何长工笑着说:“陈毅同志,今天我请客.”这话被侦察班的战士听到了.其中有几个从旧军队改编不定期来的战士议论开了:“听见没有,陈主任来了,就特别招待”。“当官的总比当兵的吃的好一点嘛”!“不会吧”,另一个战士严肃地说:“前不久,我们不是听说人家讲过陈主任和战士同甘共苦的故事吗”?

  大家想起了那个故事:陈毅带着队伍来到一座高山上,正值下大雪.陈毅和战士们一样,一身单衣,一双草鞋,几天喝不上一口粥.这时炊事班不知从哪儿弄来了点米,大家高兴地围过去,七嘴八舌,都说应该给陈毅同与做一碗白米饭吃.陈毅却坚持要炊事员把这点米和野菜拌在一起煮,大家一样,都吃野菜拌饭。

  “百闻不如一见,这回我们要亲眼看看”。

  大家把脚步放得很轻,赶支团部窗外,透过薄薄的窗户纸往里看,只见何长工拿出一个小纸包,笑着说:“吃吧,这东西你一定爱吃.”陈毅问:“什么呀?”

  “这是冬天最好的“补品”.我是湖南人,你是四川人,我晓得,都是爱吃这种“补品”的.”陈毅看了看小包里的东西,笑道:“我们一起补吧.”

  他们究竟吃的是什么?有的战士急不可耐地用手指戳破窗户纸,一看全愣了,原来,陈毅.何长工和大家一样,吃的是南南瓜汤.红米饭,小纸包里的是一些辣椒面…….

  2.毛泽东从严治党的故事

  1937年10月,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抗大第六队队长黄克功,因向陕北公学女学员刘茜求婚不成,开枪将其打死.为维护法律尊严,边区高等法院依法判处黄克功极刑.毛泽东亲自给边区高等法院院长雷经天写信,说“共产党与红军,对于自己的党与红军成员不能不执行比较一般平民更加严格的纪律”

  6.朱德不做“特殊党员”

  抗日战争时期,朱德虽身为八路军总司令,但却处处自己当做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来看待.他经常说:“党内不能有特殊学员.”在那段艰苦的岁月里,如何何对待经济困难,成为当时突出的政治问题.1939年2月,毛泽东代表党中央,在生产动员大会上发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为了响应这一号召,朱德所在的党小组根据党总支的要求,也开会给小组成员安排生产任务,同志们看到朱德工作很忙便没有通知他开会,也不打算分配他生产任务.

  没想到,会后的第二天,朱德就找到党小组长问:“昨天的会为什么不通知我参加呀”

  “我们看您太忙,不打算给您分配什么生产任务,所以…….”哎,那怎么行?毛主席号召我们自己动手,克服困难,这么大的事,也有我一份呀.”接着他又亲切地说:“在我们党内每个人都是普通党员,党内不能有特殊党员.以后,这样的会议都要通知我参加.”根据朱德的要求,党小重新开会研究了生产任务分配问题,给朱德和一名炊事员.一名警卫员分配了种机关二亩菜地的任务.从此,每天傍晚,人们都能看到朱德总司令和炊事员.警卫员一起抬水.浇地.薅草.

  12.周恩来向农户道歉

  抗战胜利后的延安,生活仍很困难.有一次,警卫班几个战士凑在一起,想给周恩来副主席弄点吃的补补身子.警卫战士小魏出了个主意,拿四双破布鞋去农户家里换了一条.周恩来知道后,严肃批评小魏说:“四双旧鞋能换到一条狗吗?老百姓之所以跟你换,是因为他们相信共产党,我们决不能侵犯老百姓的利益.”第二天,周恩来带着小魏找到农户家里,向农户道歉,并亲自付了钱.

  13.毛泽东用稿费还“债”

  1961年秋的一天,在一次会面时,毛泽东对章士钊说:“共产党不会忘记为她做过好事的爱国者.当年你支援留法勤工俭学的那笔款两万元,是我经手借的,一部分给了去欧洲的同志,一部分带回湖南开展革命活动.”章士钊说“区区小事,何足挂齿.再说,这笔钱在当时是向社会名流募捐的,我不过是尽一份力罢了.”毛泽东诙谐地说:“有借有还嘛,现在我有稿费可以还“债”了.”从那以后,每年农历正月初二,毛泽东的秘书都会把2000元人民币送到章士钊家,直到1971年整整十年.后来停了一年,毛泽东发现了,便对秘书说:“这钱不能停,还要还“利息”呢?”于是1973年春节,他的秘书又从他的稿费中取了2000元送给章士钊.这时章士钊因病住在北京医院,接到这份“礼物”时,他激动得双手发抖,对家人说:“主席既讲信义又清廉,真不愧为人民的好领袖啊!”

  14.“交情是交情,公事是公事”

  列宁的一生,无论是处理党和国家大事,还是处理同志间的关系都坚持党性原则,只讲真理,不讲面子.他的一句名言是:“交情是交情,公事是公事.”

  1913年,列宁在一封信中谈到是否对“前进派”联合的部题时告诉高尔基说,如果“前进派”联合的的问题时告诉高尔基说,如果“前进派”能从历史的惨痛中吸取教训,回心转意,那么一切个人的东西立刻就会烟消云散,否则,“那就请勿见怪:交情是交情,公事是公事.我们不惜任何牺牲向诽谤马克思主义或歪曲工人政党政策的各种企图进行斗争.列宁这里所说的斗争主要是指同“前进派”,同时也包括了同高尔基的错误观点的斗争.

  我们知道,列宁同高尔基之间交往密切,友谊深厚.但是,列宁并没有因此而对高尔基思想上的弱点放弃批评和斗争,同时,也没有因为这种批评和友谊.相反恰恰是这种同志式的批评和怕要的斗争使高尔基更加布尔什维克化了,凶们的友谊更加真挚和纯洁了.

  15.毛岸英的一封家书

  毛岸英赴朝参战前的1950年10月24日,曾给他表舅向三立(杨开慧的表弟)写了一封长信,信中说“新中国之所以不同于旧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不同于国民党,毛泽东之所以不同于蒋介石,毛泽东的子女妻舅之所以不同于蒋介石的子女妻舅,除了其他更基本的原因以外,正在于此: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时代已经过去,靠自己的劳动和才能吃的时代已经来临了.”

  “反动派常驻骂共产党没有人情,不讲人情,如果他们所指的是这种帮是这种帮助亲戚朋友.同乡同事做官发财的人情的话,那我们共产党正是没有这种“人情”,不讲这种“人情”.共产党有的是另一种“人情”.那便是对人民的无限热爱.对劳动大众的无限热爱,其中也包括自己的父母子女亲戚在内.当然,对于自己的近亲,对自己的父,母,子女,妻,舅,兄,弟,姨,叔,是有

  一层特别感情的.如果这种特别感情超出了私人范围并与人民利利益相抵触时,共产党是坚决站在后者方面,”

  从这封信可以看出毛岸英反对特殊化,反对利用职权为亲友牟取私利,提倡为政清廉的高尚;思想品德.

  16.毛泽东交伙食费

  毛泽东一生生活俭朴,对吃穿住用从不讲究,即使是外出视察,也是轻车简从,饮食简单,从不超过标准,且交足伙食费.1965年5月22日,毛泽东重上井冈山,吃的是红米饭.素炒苋菜.豌豆炒肉丁等家常饭菜.5月29日,毛泽东离开茨坪宾馆财务室会计雷良钊天天开惯了发票.他噙着热泪认认真真地在交款人一栏中写下“首长”二字,然后依次天出3张发票,票证为“江西省井冈山管理局交际处”.住宿时间7天,每天伙食费2.50元,共17.50元,交粮票23斤购米款每斤0.12元,计2.76元.发票开具时间为:1965年5月29日.

  17.彭德怀的“三原则”

  彭德怀是功勋卓著的开国元勋,有一次,他南下检查战备和国防工程,回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家做客.许世友在桌上只摆上四样菜:炒豆芽.土豆丝.烧豆腐.炒肉.对许世友的不客套,不摆谱,不铺张,彭德怀十分高兴地说:“我们都有是“出家人,都应该爱国家之财,爱人民之财.管“公”的人要牢守三条:第一自己不贪,第二不给人家送,第三敢把厚脸皮的上司.熟人挡回去.有这三条,才能保得住“公”!才能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崇俭朴,大公无私,吃请从简,不花公家一分钱,令人敬佩.我们每个同志都要像他们那样从自身做起,坚持原则,自觉抵制公款吃喝风.20.决不能搞特殊化

  1963年周恩来总理和邓颖超同志到苏州看望病中的陈云同志.当周总理离开苏州时,接待人员送了一些“苏式糖果”,邓颖超立即要随行人员付钱,总理还要来发票,问是不是市场价,当了解是成本价时,总理一定要按市场价补上,并严肃地对接侍人员说:“我们是人民的勤务员,决不能搞物殊化.你们做接待:工作的同志要切记这一点!”

  21.廉洁无私

  抗美援朝时,彭德怀的妻子浦安修因公出差顺道探望他,带来了黄克诚同志送的一些湖南的土特产和一匹夏布.彭德怀老总让人把湖南土特产分成若干份,分送给作战.机要等部门和同志.还剩一点布,他让妻子交给在北京的后勤部长.彭德怀总司令和住房又旧又小,后来左权同志的女儿也住到他家,住房就更困难了.彭总夫妇经反复商量,决定盖两间小平房,精打算下来,还需一千多元,彭总一听就说:“一千多元,能买多少小米?能买一万多斤!这要多少农民的劳动!又能养活多少人!不盖了!”

  23.廉洁的党员

  陈毅的父母想回四川老家安度晚年.陈毅给负责陪送的同志约法三章:一.把两位老人直接送到妹妹家,不要惊动省委.二.找普通的房子住,不向机关要房子;三.安家事宜,自行解决.

篇八:关于廉洁的红色故事

  我身边的廉洁小故事

  廉洁,顾名思义就是不贪污,不受贿。普遍人都认为廉洁是做官的人的事情。和我们平民百姓没有关系。但我个人认为:廉洁其实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小事。比如:助人为乐,诚实守信,无私的奉献,邻里相互信任等。我来和你们说说发生在我身边的小事吧!

  广州是一座美丽的省会城市,它有着花城的美称。当你走在绿树成荫的,宽广的柏油路上,你就会看到许许多多的穿着红色马甲的义工们,他们会为初来乍到的人们,指引着他们所要寻找的道路;他们会牵着年长的老人们,带领他们走过长长的斑马线。他们会力所能及地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他们这种乐于助人的精神,为美丽的花城增添一道靓丽的风景。

  我们的班主任是张老师,她是一位既严肃又和蔼可亲的中年女性。每当有同学没按时完成作业时,她就会皱着眉头,板着脸,语重心长地对着他们说:“同学们,我很痛心,放假了两天,你们竟然没有完成作业。做作业是为了巩固你们所学过的知识。孩子们,一寸光阴一寸金,等你们长大了就没有这么好的学习条件了。你们的父母为了给你们创造物质条件,现正顶着烈日,冒着寒冬与酷暑,辛勤地工作着。他们就希望你们学有所成,将来就不用像没有文化的他们,那么辛苦地工作着。还可以为国家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下课时她又会摸着我们的头,拉着我们的手,细声细语地和我们说着各种做人的道理。还会笑容满面地和我们做着各种好玩的游戏。这就是我们尽心尽责的张老师,她像辛勤的园丁,不分日夜地呵护着我们成长;带领着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欢快地畅游;用她慈祥的母爱,细心地陪伴着我们。

  我的家乡在福建,我和妹妹是随进城务工的父母来到广州的。我的邻居是一家广州本地人,他们很热情,经常邀请我和妹妹去他家玩。我妈妈也会做些我们老家的小吃让他们品尝。我们回老家的时候,都会跟他们打招呼,让他们帮我们看着家。节假日的时候,我们两家都会结伴出去游玩。我们相处得其乐融融。

  广州,在许许多多热爱这座城市的广州人和外地人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把羊城的明天建设着更加廉洁,更加美好的。让花城这张城市名片名扬海内外的。

篇九:关于廉洁的红色故事

  廉洁小故事

  廉洁小故事(一):

  孔繁森廉洁小故事

  新时期共产党员的楷模孔繁森,更是一位一尘不染两袖清风的好干部。这位模范干部收留了三个震灾中认识的孤儿。由于生活拮据,他到血库要求献血。在外人眼里,一个共产党的中高级干部生活如此清贫真难以想像。1993年,妻子到西藏探亲,去的路费由自己筹措。由于看病,妻子将返程的路费花光,只好向孔繁森要钱,他东挪西借才勉强凑了500元,而回程机票当时是每个人800元。妻子不忍心让丈夫为难,就自己找熟人借了一些。回到济南后,他妻子去看上大学的女儿,女儿一见面就对妈妈说:“学校让交学杂费,我写信给爸爸,爸爸让我跟您要。”他妻子一听,眼泪刷刷地流了下来———自己身上剩下的钱,连回家乡聊城的车票还不够,哪里还有钱给女儿交学费!孔繁森把工资中的相当大一部分用于帮忙有困难的群众,平时根本就没有攒下几个钱。他给群众买药,扶贫济困时出手大方,少则百十元钱,多则上千元。他因车祸牺牲后,人们在他的遗体上找到的现金只有8元6角,在场的每个人都流了泪。

  廉洁小故事(二):

  姚崇不徇私情

  唐朝开元年间,吏部尚书魏知古要去洛阳一带考察官员政绩。宰相姚崇有两个儿子在那儿当官,离京前,魏知古特地到姚府辞行,不料姚崇对他十分冷淡。魏知古是姚崇一手提拔起来的,他到洛阳之后,私下接见了姚崇的两个儿子。姚崇之子请求他在皇上面前为自己美言。

  玄宗皇帝接到魏知古的奏折,见他极力赞扬姚崇的儿子,便宣姚崇进殿,对姚崇说:“你的两个儿子很有才干,政绩不错,朕有意提升他俩。”姚崇坦然地说:“我这两个儿子才识平平,又不善理政,不足以提拔。”唐玄宗见姚崇能秉公处事,十分高兴地说:“魏知古徇私妨碍公事,辜负了你对他的教导,我也不能原谅他。看来只有罢了他的官以正朝纲。”

  姚崇复奏道:“我教子不严,罪该受罚。如果陛下因此事贬谪魏知古,那人们就会说他是当了我的替罪羊了。”唐玄宗听后十分赞许,遂令魏知古改任工部尚书。姚崇历任武则天、唐睿宗、唐玄宗三朝宰相,有“救时宰相”之称,是中国历史上的名相。个性是在玄宗时期,对“开元之治”贡献尤多,影响极为深远。

  廉洁小故事(三):

  子罕以不贪为宝

  春秋时期,宋国有人得到一块精美的玉石,想献给司城子罕。子罕拒不理解。献玉的人以为子罕怀疑玉石是假的,便说:“这块美玉我请玉匠给鉴定过,他说是块宝玉,所以才敢拿来献给你。”子罕回答说:“你以玉为宝,我以不贪为宝。如果我收了玉石,你失掉了宝,我也失去了宝。所以,我们还是各存其宝为好。”

  廉洁小故事(四):

  包拯拒礼为开廉洁

  宋仁宗时,朝野上下弥漫着一股送礼之风。包拯对这股送礼收礼之风历来持反对意见,几次上疏皇帝,请求颁昭禁止官员之间的送礼收礼的现象,以开廉洁之风。

  这一年正是包拯的60大寿,寿辰前几天,,他就命儿子包贵及王朝、马汉等站在衙门口拒礼。可谁知,第一个送寿礼的就是当朝皇帝,派来送礼的是六宫司礼太监。老太监到了门外,执意要面见包拯,要他接旨受礼。这下可难住了包贵,万岁送来的礼不收,这不是抗旨不遵吗可父亲命他又不敢违,无奈只好请老太监将送礼的缘由写在一张红纸上转呈父亲。老太监提笔在红纸上写了一首诗。

  “德高望重一品卿,日夜操劳似魏征。今日皇上把礼送,拒礼门外理不通。”

  包贵让王朝把诗拿到内衙呈父亲展视。不一会儿,王朝带回原红纸交付老太监。只见原诗下边添了四句。

  “铁面无私丹心忠,做官最怕叨念功。操劳为官分内事,拒礼为开廉洁风。”

  六宫司礼太监看罢,半晌无语,只好带着礼物和那红纸回宫交差去了。

  廉洁小故事(五):

  共和国三位总理的廉洁小故事

  据《光明日报》2005年1月29日报道介绍,1958年7月,周恩来总理到广东省新会县视察,风尘仆仆,日夜操劳,确实辛苦。时任该县的县委书记党向民同志看到眼里,急在心里,感到实在过意不去,就在周总理离开新会的前夕,悄悄地安排为总理设宴送行。宴会地点,就安排在县委院内的一间小屋里;厨师,就是县委伙房的灶事员,而且没什么美酒佳肴,只是些瓜菜而已。尽管这样,在吃喝将近结束时,周总理语重心长地说:“党向民同志,你一月有多少收入,我清清楚楚。这样一顿饭,你请不起,还是让我出钱,算我请客吧!”周总理随即示意他的秘书,把300元人民币交给了县委的司务长。

  朱镕基总理“罢宴”——不离开宴会厅,单独吃工作餐。

  据媒体报道说,一次朱镕基总理开完会,被主人带到宴会大厅,他穿过摆满了美酒佳肴的不下百桌的酒宴大厅,先是来到他所应坐的首席座位,但他没有就坐,而是又走到宴会大厅的一个角落,要设宴人就在这个大宴会厅的一个角落里另摆一桌,由他和他的秘书,吃工作餐。由于朱总理不肯就坐大雅之处,而就坐在众人的一边吃工作餐,致使上千宾客都不再吃酒宴了。

  温家宝总理“罢宴”——提前打招呼,谢绝摆宴自个吃。

  据2004年7月21日《人民日报》网报道介绍,“十六大”之后,温家宝总理的第一站到了贵州。在吃饭的问题上,他对自己和随行人员要求个性的严格,谢绝基层同志的宴请。他对个人吃饭有“三条标准”,即:第一,不让任何人陪吃,自己默默地进食;第二,要求饭菜够吃即可,不得剩下;第三,关于饭菜的质量提出十二个字:“清清淡淡,汤汤水水,热热乎乎”。

  廉洁小故事(六):

  领导干部必读的四则廉政小故事

  “廉洁使人坦荡,奢贪使人悲戚”,作为领导干部必须要以廉为荣、以奢为耻、廉洁自守、克己奉公。以下四则小故事值得一读。

  其一为“新鞋踩泥”。《松窗梦语》的作者张瀚初任御史时,曾去参见都台长官王延相。王延相没有大谈为官之道,只给张瀚讲述了自己的一次乘轿见闻:一天,乘轿进城,路遇大雨。一轿夫脚穿新鞋,从灰厂到长安街,留意翼翼择地而行,生怕弄脏了新鞋。进城后,路面泥泞渐多,轿夫一不留意,踩入泥水坑中,由此便高一脚低一脚地随意踩去,不复顾惜了……王延相说:“为官之道,亦犹是耳,倘一失足,将无所不至矣?!”张瀚听了这个“新鞋踩泥”的故事后,“退而佩服公言,终生不敢忘”。此后多年,他严谨从政,廉洁为官,之后升任被称为“朝中第一官”的吏部尚书,建树颇多,名留青史。

  其二为“子罕辞宝”。《左传襄公十五年》载文:春秋时,宋国有个人得到一块玉石,将它献给掌管工程的大臣子罕。子罕不肯理解。献玉石的人说:我以前把这块玉石拿给玉工鉴定过,他认为这是一块宝玉,因此我才敢献给您。”子罕说:“我把不贪图财物的这种操守当作是宝物,你把玉石作为宝物。如果你把宝玉送给了我,我们两人都丧失了宝物;还不如我们都保有各自的宝物。”故事中,子罕恪守“不贪为宝”的信条,巧妙拒玉,寓意深刻,真正给人教育和启迪。

  其三为“公仪休拒鱼”。《淮南子道应训》记载了一个公仪休拒鱼的故事:战国时期鲁国

  国相公仪休爱吃鱼,有人投其所好送鱼给他,公仪休不收。问其原因,他说:“正因为喜欢吃鱼,所以不能理解,此刻我作为国相,能够用自己俸禄买鱼吃,如果此刻收了鱼而丢了官,谁又会送给我鱼呢?所以我不能理解啊。”公仪休“好鱼而不贪鱼”,实乃其深知“贪赃、枉法、丢官、受惩罚”之间的内在联系,愿每位领导干部任前任中都时刻不忘认真算一算政治帐、经济帐、家庭帐。

  其四为“灭官烛看家书”。据宋周紫芝《竹坡诗话》记载:北宋时期有位州官,为人极其廉洁。一天晚上,有人从京城送来一封上司的来信。他猜想这必须是朝廷有什么重要指示,立刻命令公差点上蜡烛阅读。谁知读了一半,他又命令把官家的蜡烛吹灭,把自己买来的蜡烛点上,继续往下看。公差很纳闷,难道官家买的蜡烛不及他自己出钱买的亮吗?之后才明白,那封信有小半是关于他留在京城家属的状况,他认为这是私事,不能点官家的蜡烛。在有些人看来,为了半封家书,竟然换烛再读,实在有点“小题大做”。但正是这样的小事,却更能从细节上表现出一个人的品质,更足以让当今存在公“话”私打、公车私用、公请私吃、公费私游等等凡此种种揩公家油的一些领导干部汗颜。

  为官之道,尽在其中矣。

  廉洁小故事(七):

  毛泽东的廉洁故事

  据主席身边的警卫员回忆,1929年1月,红四军下井冈山,迂回于赣南、闽西之间,毛主席行军,战士们沿途没见他骑马,可部队中的伤兵、病号、掉队的战士们都骑过他的马。虽说毛主席是前委书记,但他同战士们同吃一锅饭,同吃一盆菜,没有丝毫区别。

  1932年,红军打到漳州,警卫员住在毛主席那里。一眼看见他脚上穿的黑线袜子,已经洗成又薄又稀的灰色袜子了,主席发现他盯着他的袜子看,就把脚一伸,说:“这双袜子还是1929年下井冈山后你替我买的,已经换过两次袜底了,你看还是好的。但是再不能换袜底子了,袜面也太稀薄,经不起洗了。”主席说着,还有些舍不得的样貌。毛主席行军中惟一御寒的一条毯子,也不知用了多少年,上面的毛已基本上掉光,差不多是一个麻袋片了。部队并不是没有像样的毛毯,但是他硬是不要。

  此刻想想,那时的毛主席已是红军的领导核心,毛主席的廉洁,在当时是少有的。

  廉洁小故事(八):

  勤俭一生—老舍廉洁故事

  在北京的西城,有一个小胡同,叫“小羊圈胡同”。“小羊圈胡同”十分小,全是低矮的草棚一样的房子,住的老百姓都是些穷苦人家。每逢刮风下雨,小胡同里低洼的地方就成了水塘。冬天,那里奇寒无比,屋里和屋外一样冷,缸里的水常常冻得结成冰。那里的老百姓吃的东西,常常是盐拌小葱,冬天是腌白菜帮子,有的人家长年只能从菜市场里找些烂菜叶子。

  1899年2月3日,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代表人物老舍就降生在这个小胡同里。老舍上面有4个姐姐和3个哥哥,他最小。由于生活艰苦,长大成人的只有5个——大姐、二姐、三姐、三哥和老舍。老舍出生时是狗年,姑母就给他起了个很不好听的名字——小狗尾巴。老舍的妈妈靠拼命地给人洗衣裳,来养活一大家人。由于长年地洗衣裳,妈妈的手始终都是鲜红和微肿的。而晚上,她还要在一盏小煤油灯下,做白天接下来的缝纫活。过年了,老舍喜欢到大街上看人家放焰火,看人家穿新衣、戴新帽。每当他看到街上谁家又宰了两头大猪,谁家又弄了一大筐冬天看不到的水果,妈妈总是说:“孩子,我们家的饺子肉少菜多,是北京城最好吃的,不要去看人家的了。别看咱们家穷,可咱们要穷出志气来,让别人看到咱的腰不是泥做的,硬着呢。”穷要穷出志气来,这句话深深地印在了老舍的心里。

  老舍上小学那年,已经出嫁多年的姐姐,给小弟弟做了一双新袜子。她兴高采烈地给老舍穿上了,看着弟弟一蹦三跳地去上学了。但是弟弟放学回来时,她发现弟弟的脚上却是空

  空的。她问老舍:“弟弟,你的新袜子呢”老舍从书包里掏出那双新袜子,说:“老姐,我一出校门就脱掉了,我怕穿坏了。我上学时穿,放学了就脱掉。姐姐,我要和那些有钱人家的孩子比学习,不是比阔气。”

  第二天上学,老舍仍穿着以前穿的旧袜子,头抬着上学去了。走着走着,老舍想,我把鞋也脱下来,不就能够少磨些鞋底吗于是,大街上多了一个光着脚走路的小小读书郎。一天中午放学回到家,老舍问正在洗衣服的妈妈说:“有没有吃的”妈妈正在洗衣裳,头也没抬地说:“没有啊,我还没有时间做呢。”老舍听了,扭头又回学校去了。中午当别的孩子在玩耍,在家里吃饭的时候,他一个人在教室里埋头写作业,头也不抬地写,他期望这样能让自己忘记饥饿。下午上课,他仍然若无其事地和同学有说有笑。穷人的孩子个性看重自己的尊严,他不期望自己因为贫穷而被人看不起。

  梅花香自苦寒来。老舍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培养了勤俭节约的精神,树立了远大的志向。当他功成名就之后,仍然持续着勤俭的好习惯。一次,朋友邀请他参加一个舞会。舞会是一个隆重的场合,穿着自然要讲究一些,但是老舍只有两套灰布中山装,洗过几次后,就显得旧了,穿在身上像个清洁工。老舍就穿着这套衣服进了舞会,他对投来不解目光的朋友说:“对不起了,这已经是我最好的衣服了。

  老舍以是中国的大文豪,但他依然那么的勤俭,那么的廉洁。这都是儿时培养了精神。

  廉洁小故事(九):

  古代廉吏拒贿故事四则

  明时,周新担任司法按察使后,一天,有人给他送来一只烤鹅,他坚决不受,但送礼人已经抢先出门了。于是,周新叫家人把烤鹅挂在屋子后面,以后凡是送礼者,他就让家人领着去看那只已经风干了的烤鹅。从此,再没人自讨没趣了。

  立檄拒礼

  康熙19年,于成龙改任直隶巡抚。大名县县官遵循旧习,在中秋节前给他送了一份“中秋礼”。于成龙严词拒收,还特地颁布了《严禁馈赠檄》,通报了大名县县官的送礼行为,并明令所属官员,今后如果发现逢年私送者,“决不宽恕”。

  棒打送礼

  南北朝时,南朝的中书通事舍人顾协,虽位高权重,但为政清廉。他曾说:“送礼纳贿,必然徇情枉法,吏治怎能清明?”有一次,他以前的一位门生因有事相求,送礼向他行贿。顾协怒不可遏,责令将这个门生重打二十大板,赶出了门外。

  厚谢婉拒

  宋时,刘温臾在朝中身居要职,一个自称他门生的人送给他一车粮草,刘温臾推辞不掉,当即答谢回赠他一套华丽的衣服,其价值高于一车粮草的数倍,那人见达不到送礼行贿的目的,只好将粮草拖了回去。

  廉洁小故事(十):

  侯鸣珂杖妻拒贿

  同治四年春,侯鸣珂调任孝义厅抚民同知。厅衙小吏余言吉,不甘忍受无油粗饭,向一百姓勒索了10斤猪油,自食5斤,将其余5斤暗送侯鸣珂夫人杨芝香。鸣珂得知后大怒,当即将余言吉削职为民,并下令其妻杨芝香将5斤猪油还给百姓,并以受贿罪杖四十。杨芝香当场声泪俱下,后悔莫及。侯鸣珂怒斥其妻:“知过并非无过,尔不杖股四十,尔不会以此为训。”衙役听罢,只得按他的命令,打了侯夫人四十大板。

  同治六年九月,车家河保正杨建武贪污赈银,被人告发。侯鸣珂在察访中,杨建武托人偷将5两麝香装在他的行囊里,并附一信,上写:“侯大人:吾以兄、弟、妹三户冒名顶领赈银800两,愿与大人平分。再送上麝香5两,请免死罪。”第二天,侯鸣珂即令人将信重抄在一张大纸上,并将5两麝香用纸包好,上写:“贿物麝香5两”,让杨建武一手举着抄好的

  信,一手举着麝香,在车家河、厅城、石嘴子游街三日,第四日即判杨建武死刑。

  在“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封建社会后期,侯鸣珂却出污泥而不染,百姓大加赞颂,离任时送“仁德如春”大匾,近万人含泪相送。

  廉洁小故事(十一):

  中国古代十大清官

  在封建社会中,民间对好官称为清官。在正式的典章史籍中,对好官一般不称清官,而叫“循吏”、“良吏”、“廉吏”等等。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官僚机构的国家,从司马迁的《史记》开始,就出现了对官僚的类型化评价。好官的标准是什么?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侧重点。司马迁的标准是:行教、清廉、守法。在崇尚法家政治的战国、秦及汉初,守法是最主要的好官标准。到了"独尊儒术"时期,推行教化又成为好官的标准。但因教化的成效很难考核,从三国未年开始,根据司马懿的思想,清、慎、勤成为正式的为官标准化,清官也就逐渐成为好官的代名词。

  封建社会的清官,其实都是统治阶级的代表,都是为维护封建统治服务的。只是,比之于贪官而言,他们毕竟对人民有益,为人民做过一些好事,对社会历史起过必须的作用,也更为人民所称道;他们廉洁奉公、公正执法的一面,对这天的法治建设与廉政建设,仍不乏学习、借鉴好处。因此,我们从中国古代的清官中,选取了其中最具代表好处的十人作一简要介绍。

  西门豹,春秋战国时期魏国人。当时邺地是魏都的重要门户,且是战略要地,但天灾人祸不断,民不聊生。魏王特派西门豹担任邺县令,治理邺地。西门豹到邺地后,微服私访,询查百姓疾苦,利用“河伯娶媳妇”事件,智惩三老、廷椽和巫婆,用事实教育百姓,破除迷信。同时,修建漳河十二渠,治理漳河水患,发展农业生产,使邺地百姓逐步富庶起来。西门豹为官一生,清正廉明,造福百姓,死后,邺地百姓专门为他在漳水边建造了祠堂,四季供奉。

  赵广汉,字子都,西汉时期涿郡蠡吾县人。曾任守京兆尹、颍川郡太守、京兆尹。在颍川郡任太守期间,是赵广汉前期治理的最佳阶段,他不畏强权,精明强干,刚到任的几个月时间,就做了两件大事:一是打击豪门大族的势力,缓和社会矛盾;二是加强地方管理,转变当地的不良风气。其威名由此流传,《汉书》本传中就把擅长处理政务说成是他的天性。赵广汉在担任京兆尹时,表现出高度的职责心,处理各项公务,往往通宵达旦。并且善于思考,讲究办事效率。在其治理期间,京兆地区政治清明,官属和百姓无不交口称赞。但京兆尹的职责在于管理京城,因在天子脚下,日常处理政务容易得罪皇亲国戚和当朝显贵,所以,虽然赵广汉算得上是一位京城行政官中的佼佼者,也仍然落得被腰斩的下场。赵广汉任京兆尹期间,为官廉洁清明,威制豪强,深得百姓赞颂。

  黄霸(?-公元前51),字次公,西汉时期淮阳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史学家班固评论说:“自从汉朝建立以来,要讲治理百姓的官吏还是数黄霸第一。”黄霸还在年少时,就立下了做一名好官吏的志向。由于汉时并无科举制度,汉武帝为缓解财政困难,发布诏令,凡是向国家贡献财产的给官做。黄霸便用粮食换了一个卒史。从政后,奉公守法,以廉为本;体察民情,以劝课农桑为重。个性是黄霸断案,崇尚仁政,反对酷刑;对疑案坚持从轻处理;主张对犯罪实行外宽内明,教化为先,把重点放在防患于未然上,所以,黄霸为官,百姓拥护,朝廷满意,属下悦服。黄霸也因此从一年俸二百石的小史,一向升到了朝廷的丞相。其中,以在当时的大郡--颍川郡任太守的政绩最为突出。此前,颍川郡是一个豪强地主称霸一方,百姓流离失所的地方,他到任后,大刀阔斧,布施恩德,安置流民,重视农桑,施行教化,经过几年的精心治理,颍川出现了太平安定,吏治清明,生产发展,“田者让畔、道不拾遗”的太平景象,皇帝因此下诏称颂黄霸是良吏中的最优秀者。

  徐有功(?-702),本名徐弘敏,唐朝长安人,是唐代最著名的专司审案的官吏。在古

  代,大多数官职都是行政司法混一的,只有在朝廷才有专门的审案官,但在官僚体系中地位极低,也难有作为。徐有功虽长期担任专职审案官,却因敢于严格守法,犯颜直谏,执正、平反成百上千冤案,救活人命多达万人以上而名留青史。徐有功先后任过蒲州司法参军、司刑寺(即大理寺)司刑丞、秋官(即刑部)员外郎、郎中侍御史司刑少卿等职。徐有功为官之时,正值武周时期,上有武后作乱,下有酷吏网罗,执法守正彼为不易。由于徐有功前后执正大案六七百件,救活人命数以万计,因而难免得罪酷吏、奸臣,频遭弹劾、推审,但最终皆因找不出他贪赃或徇私枉法的证据,使他三次被控死罪,三次被赦,两次被罢官又两次复出,尽管如此,他仍持志不渝,不阿谀奉承,一心执法守正。也正因如此,使徐有功能成为历史上罕见的一位名留青史的专职"法官",被当时人誉为"自古无有"的好官。

  狄仁杰(公元607-700),字怀英,唐朝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市西南)人,应试明经科(唐代科举制度中科目之一),从而步入仕途。从政后,经历了唐高宗与武则天两个时代。初任并州都督府法曹,转大理丞,改任侍御史,历任宁州、豫州刺史、地官侍郎等职。狄仁杰为官,如老子所言"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为了拯救无辜,敢于拂逆君主之意,始终持续体恤百姓、不畏权势的本色,始终是居届堂之上,以民为忧,后人称之为"唐室砥柱"。他任掌管刑法的大理丞,到任一年,便处理了前任遗留下来的17000多件案子,其中没有一人再上诉伸冤,其处事公正可见一斑,后人据此编出了许多精彩的传奇故事,连荷兰也有人以此为题材,编了一本《大唐狄仁杰断案传奇》。

  陈希亮,字公弼,北宋时期眉州青神(今属四川)人,原籍京兆(今陕西西安市)。他从进士及第开始,为官30余年,先后任过知县、知州、知府、转运史等地方官,也曾到首都开封府及朝廷任职,不论是在地方还是京城为官,陈希亮嫉恶如仇,不思考个人的祸福进退,为平民百姓称颂,使王公贵人害怕。后因辛劳过度而逝世,享年64岁。著名文学家苏轼,自称平生不为人作行状墓碑,但他十分敬佩陈希亮的为人,担心陈希亮的事迹失传于后世,而破例写下了《陈公弼传》。

  包拯(公元999-1062),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是历史上最有名的清官。他从青少年时代起,就开始立志要为国家出力,“竭忠死义”。包拯仕途的起点是知县,后历任知府、转运使等地方行政长官;担任过监察御史等监察大臣、户部副史等掌理国家财政的高级官员、都部署等军事要职;当过外交使节出使辽邦;最有名的是做过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所以后人称他为包待制、包龙图、包学士。他在开封任知府虽仅一年多的时间,但死后,开封百姓却在开封府署旁边建了一座包公祠,以纪念和供奉他。包拯一生清廉简朴,从不讲究排场,即使做了大官,穿着仍与布衣时一样;对贪污深恶痛绝,在给仁宗的奏疏《乞不用赃吏》中说“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他一生严于律己,身体力行,他在端州任知州,整顿吏治,打击贪污,深受百姓欢迎,离任时当地精制一好砚相送,他都婉言谢绝,“不持一砚归”;他一生铁面无私,不避权贵,执法如山。对皇亲国戚、宦官权贵的不法行为,一律极力主张绳之以法。大力平反冤狱,是包拯生前与死后深为百姓所赞扬和称颂的主要资料。

  包拯在当时和后世都享有盛名,个性在死后,作为清官的典型形象,被不同体裁的文艺作品大肆渲染,使之带有神奇色彩。随着国际上文化交流的进展,包拯这个历史人物和艺术形象还赢得了世界的声誉。虽然史料中的包拯与艺术作品中的形象相差悬殊,但包拯的一生,既能得到封建最高统治者的赏识,也受到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下层人民的拥护和爱戴,作为清官确实是十分典型的。

  况钟(公元1383-1442),字伯律,号如愚,明朝江西靖安县龙冈州人。况钟一生出色政绩在苏州知府任上,他直接减轻官粮,实行折征的办法减轻百姓负担,稳定和发展经济。同时,整肃吏治、端正风气,注意清理冤狱,为民伸冤。他排了一个日程表,每一天勘问一个县的案,周而复始,从不间断。在刚到任的八个月中,就清理了1500多件案子。经他审

  理过的案子,无论大小,都能基本做到百姓不叫冤枉,土豪不敢再为非作歹。此刻,只要一提起况钟,人们立即就会想到《十五贯》故事里那位甘冒风险、敢于伸张正义、为民伸冤的清官。除此之外,他还做了兴修水利、举办学校、推荐贤才等造福一方的好事。况钟任职十三年间,三次离任三次留任,替苏州百姓办了不少实事,最后积劳成疾,病逝于苏州任上。当地百姓为纪念况钟,在他死后,苏州和七个县都建立了祠堂。

  海瑞(公元1514-1587),字汝贤,海南琼山县人。他生活的年代,正是明王朝由盛及衰的转折时期。表面一片升平,其时危机四伏。海瑞年青时,便对社会问题表现了极大的关注。在户部供职时,出于对国家财力的忧虑,为进谏迷信道教、一心求仙而纵容各地大兴土木修建庙坛道观的嘉靖帝,以六品小官身份抱着必死决心毅然上疏。这次他呈上的奏疏便是有名的“直言天下第一事疏”,后人称为《治安疏》。奏疏递上后,海瑞即被入狱,好在不久嘉靖病逝、新帝在丞相徐阶的劝说之下,才得以获赦,官复原职,并逐步升至应天十府巡抚等职。之后,他为匡正时弊,严肃法纪,主持制定了贪污满“八十贯绞”等严刑。他铁面无私,对一向有恩于他的老丞相徐阶也毫不留情,将徐家仗势多占的40万亩良田退还原主,将欺压良民的徐阶的两个儿子及20多个家人依律问罪。纵观海瑞为官,历经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多次冒死进谏,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的根本利益,但他严于执法,除暴安良,生活清廉,同情百姓,招抚流亡,注意发展生产,兴修水利,限制大地主无止境的盘剥,改革落后的风俗习惯,等,得到了百姓的广泛拥护,其行为具有不可否认的历史进步作用。

  汤斌(公元1627-1687),字孔伯,别号荆岘,晚又号潜庵,祖籍保南睢州(今睢县)。主要政绩在康熙朝,官至内阁学士、江宁巡抚、礼部尚书等。汤斌为官一生,除著书立说,发展理学学说外,几乎所有精力都集中在河务和漕运的治理上,并注意为百姓减轻负担、赈灾救施、兴利除害,从而始终躬身实践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民本”思想,为变“满目榛荒,人丁稀少”为“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做出了必须贡献,其为官清廉,,,,至死仅遗,,,俸银八两,连买棺材的钱都不够,真正可谓是一代清官。

  廉洁小故事(十二):

  清廉父子胡质、胡威

  三国及西晋初期,胡质、胡威父子俩都以清廉著称于世。

  在曹操当政时,胡质还只是个不起眼的小吏,日后他之所以官职显要,既不靠逢迎拍马,也不靠贿赂开路,而是靠自己的清正廉洁和勤勉政绩。魏文帝曹丕在位时,胡质任东莞太守,他在东莞九年,政通人和,上下称颂;到荆州任刺史后,他的政绩依然卓著。他任职之处,构成了“广农积谷,有兼年之储”的富庶局面。公元250年,胡质病逝时,“家无余财,惟有赐衣书箧而已。”朝廷思其一生为官清廉,体恤民情,特下诏褒奖其清廉品德,并“赐其家钱谷”。

  胡威受父亲胡质的影响,年少时就有继承和发扬其父的清廉美德的志向。有一年,胡威从洛阳去探望在荆州当刺史的父亲。由于胡质为官清廉,其家自不富裕,以至于胡威去看望父亲时,没有一车一马,也没有仆人随从,只有他独自一人骑着毛驴上路。途中住宿客栈时,胡威自己劈柴、做饭、放驴。同住客栈的得知他是荆州刺史胡质之子后,无不惊讶而钦佩。在荆州小住几天后,胡威向父亲辞行,胡质很想拿点什么东西表示一下做父亲的心意,翻来翻去,总算从家里翻出了一匹绢。他对儿子说:“儿啊,父亲虽官居刺史,但我一生只食俸禄,这匹绢你拿着,就算父亲给你的路上的盘缠吧。”可没想到胡威不但不领情,反而责问父亲:“人们都说您清正廉洁,为官不贪不占,那不知此绢从何而来”胡质先是一愣,然后解释道:“这是我节余下来的。”胡威这才放下心来。

  之后胡威历任徐州刺史、青州刺史等职,他也同父亲一样廉洁自律,克己奉公,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晋武帝司马炎听说胡氏父子为官清廉的事迹后,很感动,立刻召见胡威,对他父子两人

  的廉洁奉公行为大加赞赏。期间,司马炎问胡威:“你和你父亲相比,谁清廉”胡威答道:“我不如我父亲。”晋武帝又问:“为什么”胡威回答说:“我父亲清廉不愿意让人明白,我是恐怕别人不明白,所以我比我父亲差远了!”

  太康元年,胡威去世。因他政绩突出,为官清廉,朝廷特追赐他为镇东将军。

  廉洁小故事(十三):

  白居易怒打行贿人

  唐朝贞元年间,著名诗人白居易考中进士后,被派往陕西周至当县令。

  他刚上任,城西的赵乡绅和李财主就为争夺一块地跑到县衙打官司。为了能打赢官司,赵乡绅差人买了一条大鲤鱼,在鱼肚中塞满银子送到县衙。而李财主则命长工从田里挑了个大西瓜,掏出瓜瓤,也塞满银子送了来。收到两份“重礼”后,白居易吩咐手下贴出告示,明天公开审案。

  第2天,县衙门外挤满了看热闹的百姓。白居易升堂后问道:“你们哪个先讲?”赵乡绅抢着说:“大人,我的理(鲤)长,我先讲。”李财主也不甘示弱说:“我的理(瓜)大,该我先讲。”白居易沉下脸说:“什么理长理大?成何体统!”赵乡绅以为县太爷忘了自己送的礼,连忙说:“大人息怒,小人是个愚(鱼)民啊!”白居易微微一笑说:“本官耳聪目明,用不着你们旁敲侧击,更不喜欢有人暗通关节。来人,把贿赂之物取来示众。”

  衙役取来鲤鱼和西瓜,当众抖出银子,听审者一片哗然。白居易厉声喝道:“大胆刁民,胆敢公然贿赂本官,按大唐律法各打40大板!”众百姓无不拍手称快。至于这些行贿的银子,白居易就用来救济贫苦百姓了。

  廉洁小故事(十四):

  范仲淹教子节俭

  范仲淹不但自己节俭奉公,居官清廉,对子女要求也甚为严格。他任参政知事后,可谓位高权显,薪高禄厚,他召子孙儿女及家人于庭堂,当范仲淹看到满堂儿孙一个个衣着朴素,袖藏经卷时,心里很高兴。告诫子孙说:“贫贱时,无以为生,还得供养父母。吾之夫人亲自添薪做饭。当今吾已为官,享受厚禄,但吾常忧恨者,汝辈不知节俭,贪享富贵。”子孙们个个点头称是。

  范仲淹的次子范纯仁结婚,范仲淹主张一切从简。有的说其媳妇将饰以锦罗帷幔,范仲淹大不高兴,立即传训其子说:“罗绮非帷幔之物,吾家素清俭,安能以罗绮为幔坏吾家法,若将帷幔带入家门,吾将当众焚之于庭。”最后,范仲淹媳妇不得不朴素、清简地结婚成亲。范仲淹严教子女朴素俭约,对其子孙影响颇深。其子纯仁曾深有体会地说:“惟俭能够养廉,唯恕能够养德。”其品德颇受后人推崇!

  廉洁小故事(十五):

  为了父母辞官职

  包公即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父亲包仪,曾任朝散大夫,死后追赠刑部侍郎。包公少年时便以孝而闻名,性直敦厚。在宋仁宗天圣五年,即公元1027年中了进士,当时28岁。先任大理寺评事,之后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县,因为父母年老不愿随他到他乡去,包公便立刻辞去了官职,回家照顾父母。他的孝心受到了官吏们的叫口称颂。

  几年后,父母相继辞世,包公这才重新踏入仕途。这也是在乡亲们的苦苦劝说下才去的。在封建社会,如果父母只有一个儿子,那么这个儿子不能扔下父母不管,只顾自己去外地做官。这是违背封建法律规定的。一般状况下,父母为了儿子的前程,都会跟随去的。或者儿子和本家族的其他人规劝。父母不愿意随儿子去做官的地方养老,这在封建时代是很少见的,因为这意味着儿子要遵守封建礼教的约束--辞去官职照料自己。历史书上并没有说明具体原因,可能是父母有病,无法承受路上的颠簸,包公这才辞去了官职。

  不管状况如何,包公能主动地辞去官职,还是说明他并不是那种迷恋官场的人。对父母的孝敬也堪为当今一些素质底下的人的表率。以前的故事讲的最多的是包公的铁面无私,把包公孝敬父母的事情给忽视了。

  廉洁小故事(十六):

  禹王戒酒

  大禹王一生俭朴,他为了治水,以前三过家门而不入。一年春天,禹的女儿游春,半路上被一股特殊的香味吸引,寻香来到了一个叫仪狄的人家里。

  仪狄会用各种果品、粮食酿造出又香又醉人的美酒。禹王的女儿品尝后,感到浑身舒畅,便把仪狄请到王宫里酿酒,以孝敬治水操劳的大禹。有些人趁大禹不在,经常饮酒作乐,很多事情都被耽搁了。之后,大禹治水成功归来,品到女儿进献的美酒后,飘飘欲睡。酒醒之后,大禹感到喝酒容易误事,便召集臣子说:“酒虽好喝,但难免会误事。”又断言:“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于是,他下了一道戒酒令,不准人们再酿酒、饮酒。这便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道戒酒令。

  仪狄回家后,舍不得他那套酿酒技术,并一代一代传了下来。商纣王为了饮酒作乐,专把仪狄的传人喊到王宫超多酿酒,把酒装到花园里的大池中,把肉挂在树枝上,成天沉浸在酒色中,史书上说是“酒池肉林”。结果,商朝不久就亡了国。后人说:“禹王戒酒传天下,纣王酗酒失天下。”

  注释:《战国策魏策二》记载了,仪狄造酒和大禹下达中国第一道戒酒令一事。《梁王魏婴觞诸侯于范台》条:“鲁君兴,避席择言日:‘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称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日: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

  廉洁小故事(十七):

  公仪休不受鱼

  公仪休是战国初期鲁国宰相,他坚持奉职循理,以德治国,始终不变,使朝廷大小官员自守清正,既不与百姓争利,也不妄取小惠。

  公仪休有一嗜好,就是个性喜欢吃鱼。宰相爱吃鱼,自然就有人主动给他送鱼。一天,有一送鱼者带着一筐上等新鲜鱼,给公仪休送来。但他坚辞不受。送鱼者大为不解地问:“听说宰相喜欢吃鱼,特意给您送来,不知为什么您又不收呢”公仪休笑了笑,对送鱼者说:“正是因为我个性爱吃鱼,所以我才坚决拒绝理解任何人馈送的鱼。道理很简单,我身为宰相,而宰相的俸禄足够我自己买鱼的开销,假如这天我因理解别人的鱼而被罢免官职,那谁还给我送鱼呢这就是我不受鱼的原由啊!”

  廉洁小故事(十八):

  刘宠克己奉公

  东汉会稽郡太守刘宠因为官清廉,政绩卓著,被调往京城任职。

  临行之前,但见几位白发老人,蹒跚而至,结伴前来,说是要为太守送行。刘宠听说,连忙谢过,老人们说:“以前为官者贪钱恋物,常常闹得鸡犬不宁,百姓寝食不安。自从您任太守,官吏克己奉公,百姓安居乐业。今日太守要走,大家实感难舍难离,特来专程相送,以表心意。”说着,每人托出一百文钱,要交给刘宠留着途中使用。

  刘宠听罢,十分感动地说:“父老们如此过奖,我实在愧不堪言。大家的心意我领受了,这钱我不能收,还是请带回去吧!”老人们情真意切,执意赠送。刘宠无奈,只得从每人手里拿了一文钱收下,老人们这才谢作别。刘宠见老人们渐渐远去,遂将收下的那几文钱轻轻地投进了河中。此事很快传开,人们纷纷称赞刘宠,有人为他起了个美名,叫“一钱太守”。据说,如今浙江绍兴市北面的钱清镇,就是当年刘宠投钱入河的地方。

  廉洁小故事(十九):

  黄金难换心

  明代李汰任朝廷主考官时,有一年在福建主持科举考试。一天深夜,有位求情者送去一包黄金,请他给予通融,当即遭到李汰的回绝。李汰还挥笔写下一首表露心迹的拒礼诗:“义利源头识颇真,黄金难换腐儒心。莫言暮夜无知者,须知知乾坤有鬼神。”

  廉洁小故事(二十):

  赵轨清廉若水

  隋朝时,赵轨曾任齐州别驾,东面邻居家有桑树。有一年,桑葚熟了,又大又红的桑葚落在他家的院子里,满地都是。他叫家人把桑葚捡起来,送还给邻居,并告诫儿子说:“我并不是要以此来求取名誉,只是觉得这不是自己的,享用了心里也会不安。”

  赵轨在齐州为官四年,每年考核,政绩都是最好,得到皇帝的嘉奖,被征入朝任职。离开时,父老乡亲们都洒泪送别。一位长者代表百姓捧着一杯清水,颤巍巍地敬奉到赵轨面前,说:“别驾在此任官,从不受贿纳物,有如水火不相交。如今您要走了,我们不敢以壶酒相送,您清廉若水,特献上一杯清水为您饯行。”赵轨十分感激,接过杯水,一饮而尽。

  之后,赵轨任原州总管司马,注意严格约束部下,对百姓秋毫无犯。有一次,赵轨领人结队夜行部下不留意,马踏入田中,踩坏了禾苗,他即令停止前进。天亮后,查到了田主,赔偿了损失后才率队起程。原州的百姓、官听说此事后,无不感动,并从此以赵轨为榜样,注意自己的操行。

  廉洁小故事(二十一):

  苏轼耕种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21岁中进士,前后共做了40年的官。做官期间,他总是注意节俭,常常精打细算过日子。公元1080年,苏轼被降职贬官来到黄州,由于薪俸减少了许多,他穷得过不了日子,之后在朋友的帮忙下,弄到一块地,便自己耕种起来。为了不乱花一文钱,他还实行计划开支:先把所有的钱计算出来,然后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均分成30小份,每一天只用一小份。钱全部分好后,按份挂在房梁上,每一天清晨取下一包,作为全天的生活开支。拿到一小份钱后,他还要仔细权衡,能不买的东西坚决不买,只准剩余,不准超支。积攒下来的钱,苏轼把它们存在一个竹筒里,以备意外之需。在困境、逆境中,苏轼以勤俭节约来维持生活、度过难关,不失为良策。

  廉洁小故事(二十二):

  朱元璋办寿宴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其故乡凤阳还流传着四菜一汤的歌谣:『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韭菜,着实甜香;小葱豆腐,好处深长,一清二白,贪官心慌。』朱元璋给皇后过生日时,只用红萝卜、韭菜,青菜两碗,小葱豆腐汤,宴请众官员。而且约法三章:今后不论谁摆宴席,只许四菜一汤,谁若违反,严惩不贷。朱元璋虽为一国之君,但他率先垂范,倡导廉洁之风。

  廉洁小故事(二十三):

  杨震拒金

  东汉时,杨震在赴任途中经过昌邑时,昌邑县令王密山来拜访他,并怀金十斤相赠。杨震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说:“天黑,无人知晓。”杨震说:“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王密这才明白过来,大感惭愧,怏怏而去。

  廉洁小故事(二十四):

  以廉为宝

  春秋时,宋国司城子罕清正廉洁,受人爱戴。有人得到一块宝玉,请人鉴定后拿去献给子罕,子罕拒不理解,说:“您以宝石为宝,而我以不贪为宝。如果我理解了您的玉,那我们俩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倒不如我们各有其宝呢?

  廉洁小故事(二十五):

  两袖清风

  明朝的于谦,为官清廉,“两袖清风”的故事就发生在他身上。一次,他要进京办事,一些同僚劝他:“你不向上司献金玉,带上土特产,如绢帕、蘑菇、线香之类,也是送个人情啊!”于谦听罢赋诗一首:“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天朝去,免得闾阎话短长。”这便是成语“两袖清风”的。

  廉洁小故事(二十六):

  比尔盖茨的故事

  比尔盖茨是世界富翁。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位世界首富没有自己的私人司机,公务旅行不坐飞机头等舱却坐经济舱,衣着也不讲究什么名牌;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他还对打折商品感兴趣,不愿为泊车多花几美元……在生活中,比尔从不用钱来摆阔。一次,他与一位朋友前往希尔顿饭店开会,他的朋友推荐将车停放在饭店的贵客车位。比尔不同意,他的朋友说:“钱能够由我来付。”比尔还是不同意,原因十分简单,贵客车位需要多付12美元,比尔认为那是超值收费。

  对于自己的衣着,比尔从不看重它们的牌子或是价钱,只要穿起来舒服就行。一次,比尔应邀参加由世界32位顶级企业家举办的“夏日派对”,那次他穿了一身套装,价格还不到歌星、影星一次洗衣服的钱。但比尔不在乎这些,很高兴地穿着这套衣服参加了这次会议。平日里,比尔会选取便裤、开领衫,以及他喜欢的运动鞋,但是这其中没有一件是名牌。

  比尔与妻子都十分疼爱自己的孩子,但是比尔从不会给孩子们一笔很可观的钱,当小儿子罗瑞总是抱怨父母不给自己买他最想要的玩具车。比尔认为在钞票中长大的孩子,他们的养尊处优终将会让他们一事无成。所以他公开表示,他不会将自己的所有财产留给自己的继承人。他说:“我只是这笔财富的看管人,我需要找到最适宜的方式来使用它。”他认为每一元钱,都要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廉洁小故事(二十七):

  节俭的周总理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总理是个生活勤俭节约的人。在重庆的八年,他工作比大家忙,睡得很少,但生活却和大家一样,照例是三钱油,五钱盐。有些时间个性忙碌,每一天只能睡二、三个小时,同志们担心他的健康,吃饭时给他加了个炒榨菜,而周恩来同志却语重心长地说:“八路军在前线打敌人,吃的还是窝窝头,我们在后方,没有理由更多享受。”1961年12月4日,召集专门委员会对当时第二机械工业部的一个规划进行审议,会议从上午开到中午还没结束,周总理留大家吃午饭。餐桌上是一大盆肉丸熬白菜、豆腐,四周摆几小碟咸菜和烧饼。周总理同大家同桌就餐,吃同样的饭菜。

  1962年夏,周总理到辽宁省视察工作,刚一住下,他就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交给负责接待的同志,说:“上面写的东西都不能做。”原先,这张单子开着20多种禁吃的菜名,鸡鸭鱼肉之类都包括在内。正是这一桩桩、一件件小事,铸就了他们伟大的人格魅力,使之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我党我军光荣传统的化身!

  廉洁小故事(二十八):

  毛主席的睡衣

  一代伟人毛泽东主席,在他生前用过的一百多件日常生活用品中,有一件穿过20多年、已补过73次的睡衣。身边的工作人员多次提出给他换一件新的,他都执意不肯,直到逝世前夕,他老人家还是穿着这件补钉缀补钉的睡衣。在国民经济困难时期,他老人家首先倡导不吃肉、不吃水果,常常是几个烤芋头就是一餐饭,与全国人民同甘共苦。

  廉洁小故事(二十九):

  丰田公司的节约管理

  号称“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的日本丰田公司,十分注重节约,在成本管

  理上从一点一滴做起,劳保手套破了要一只一只的换,办公纸用了正面还要用反面,厕所的水箱里放一块砖用来节水。一个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节约意识竟如此强烈,令人赞叹。

  廉洁小故事(三十):

  陈毅的“补品”

  1928年冬,担任红四军政治部主任的陈毅,到二十八团传达红四军军委会议精神.他赶了一夜路,直到第二天中午才到。二十八团党代表何长工笑着说:“陈毅同志,这天我请客.”这话被侦察班的战士听到了.其中有几个从旧军队改编不定期来的战士议论开了“听见没有,:陈主任来了,就个性招待”。“当官的总比当兵的吃的好一点嘛”!“百闻不如一见,这回我们要亲眼看看”。大家把脚步放得很轻,赶支团部窗外,透过薄薄的窗户纸往里看,只见何长工拿出一个小纸包,笑着说:“吃吧,这东西你必须爱吃.”陈毅问:“什么呀”“这是冬天最好的“补品”.我是湖南人,你是四川人,我晓得,都是爱吃这种“补品”的.”陈毅看了看小包里的东西,笑道:“我们一齐补吧.”他们究竟吃的是什么有的战士急不可耐地用手指戳破窗户纸,一看全愣了,原先,陈毅.何长工和大家一样,吃的是南南瓜汤.红米饭,小纸包里的是一些辣椒面…….

  廉洁小故事(三十一):

  唐朝宰相卢怀慎

  唐朝的宰相卢怀慎清正廉洁,不搜刮钱财,他的住宅和家里的陈设用具都十分简陋。他当官以后,身份高贵,妻子和儿女仍免不了经常挨饿受冻,但是他对待亲戚朋友却十分大方。

  他在东都(洛阳)担当负责选拔官吏的重要公务,但是随身的行李只是一只布口袋。他担任黄门监兼吏部尚书期间,病了很长时间。宋璟和卢从愿经常去探望他。卢怀慎躺在一张薄薄的破竹席上,门上连个门帘也没有,遇到刮风下雨,只好用席子遮挡。卢怀慎平素很器重宋璟和卢从愿,看到他们俩来了,心里十分高兴,留他们呆了很长时间,并叫家里人准备饭菜,端上来的只有两瓦盆蒸豆和几根青菜,此外什么也没有。卢怀慎握着宋璟和卢从愿两个人的手说:“你们两个人必须会当官治理国家,皇帝寻求人才和治理国家的策略很急迫。但是统治的时间长了,皇帝身边的大臣就会有所懈怠,这时就会有小人乘机接近讨好皇帝,你们两个人必须要记住。”过了没几天,卢怀慎就死了,他在病危的时候,以前写了一个报告,向皇帝推荐宋璟、卢从愿、李杰和李朝隐。皇帝看了报告,对他更加惋惜。

  安葬卢怀慎的时候,因为他平时没有积蓄,所以只好叫一个老仆人做了一锅粥给帮忙办理丧事的人吃。玄宗皇帝到城南打猎,来到一片破旧的房舍之间,有一户人家简陋的院子里,似乎正在举行什么仪式,便派人骑马去询问,那人回来报告说:“那里在举行卢怀慎死亡两周年的祭礼,正在吃斋饭。”玄宗于是赏赐细绢帛,并因此停止了打猎。

  另外人们传说:卢怀慎去世时,他的夫人崔氏不让女儿哭喊,对他说:“你们的父亲没死,我明白。你父亲清正廉洁,不争名利,谦虚退让,各地赠送的东西,他一点也不肯理解。他与张说同时当宰相,如今张说收受的钱物堆积如山,人还活着,而奢侈和勤俭的报应怎样会是虚假的呢?”到了夜间,卢怀慎又活了,左右的人将夫人的话告诉了他,卢怀慎说:“道理不一样,阴间冥司有三十座火炉,日夜用烧烤的酷刑来惩罚发不义横财的人,而没有一座是为我准备的,我在阴间的罪过已经免除了。”说完又死了。

  于谦的《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中体现的是刚烈之气。于谦自幼聪敏,读书过目成诵,仰慕古代正气凛然的仁人志士。1421年,于谦考中进士。在出按江西期间,3年时间就昭雪冤狱数百人,黎民百姓称之为“于青天”。后又出巡河南、山西等地,体恤民间疾苦,变革害民弊政,远近称颂。离职之时,山西、河南吏民上书请留于谦者以千数。

  1448年,蒙古族瓦剌部南侵中原,英宗轻率迎战,结果发生了“土木堡之变”,全军覆

  没,英宗被俘,蒙古军进逼北京。国难当头,于谦挺身而出,拥立英宗之弟朱祁钰为帝,并击溃蒙古军,保住了明朝的江山社稷。没成想之后英宗重登皇位,十分怨恨于谦,以“意欲谋反”为由,将于谦判处死刑。行刑那天,几万市民沿途泣立,与这位忠良诀别。于谦遇害后,遗体由子女运回杭州葬于三台山麓,于谦遂与岳飞天天相向而望。

  就当时来看,于谦对“土木堡之变”的态度确实是冒着很大风险的。全国精锐之师葬送在土木堡,京师守御力量极为薄弱,如果保卫京城失败,整个皇室被俘,于谦将成为千古罪人,但为了国家和民族,他甘愿冒这个风险。朱祁钰监国,权力受限,为了取得抗敌胜利,他不得不拥立朱祁钰为帝。旧帝尚在,拥立新君,而宫廷矛盾早已很深,这些于谦当然也很清楚,但为了国家和民族,他也甘愿冒这个天大的风险。国难当头,于谦没有临难退缩、明哲保身,他的所作所为不是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而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只要是国家和民族的需要,哪怕“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土木堡之变”,如果没有于谦力挽狂澜,英勇反击,也许大明江山将丧失大半;如果没有于谦“社稷为重,君为轻”的严正宣言,蒙古人也不会轻易将英宗放回。但是,在矛盾复杂的封建朝廷,于谦的挺身而出与一腔耿直,却将他卷入了一场皇室争夺权位的你死我活的争斗之中。所以,于谦保住了大明王朝的江山社稷,却没有保得住自己的身家性命。

  铁骨铮铮、忠心赤胆的于谦尽管以杯具告终,但于谦“甘洒热血写春秋”的爱国爱民情怀,却给后世树立了一个楷模和丰碑,给我们铸造了一个伟大的民族之魂。

  廉洁小故事(三十二):

  孙中山遗嘱

  孙中山曾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等职,可谓官高权重。然而,他为公而忘私,一生清廉,临终时只留下自己用过的一些衣物以及2000本书籍和一所住宅。住宅还是旅居加拿大的华侨为他募捐购买的。他在《家属遗嘱》中说:“余因尽瘁国事,不治家产,其所遗之书籍、衣物、住宅等一切均付吾妻宋庆龄,以为纪念。余之儿女已长成能自立,望各自爱,以继余志。此嘱。”

  廉洁小故事(三十三):

  孔繁森廉洁小故事

  新时期共产党员的楷模孔繁森,更是一位一尘不染两袖清风的好干部。这位模范干部收留了三个震灾中认识的孤儿。由于生活拮据,他到血库要求献血。在外人眼里,一个共产党的中高级干部生活如此清贫真难以想像。1993年,妻子到西藏探亲,去的路费由自己筹措。由于看病,妻子将返程的路费花光,只好向孔繁森要钱,他东挪西借才勉强凑了500元,而回程机票当时是每个人800元。妻子不忍心让丈夫为难,就自己找熟人借了一些。回到济南后,他妻子去看上大学的女儿,女儿一见面就对妈妈说:“学校让交学杂费,我写信给爸爸,爸爸让我跟您要。”他妻子一听,眼泪刷刷地流了下来———自己身上剩下的钱,连回家乡聊城的车票还不够,哪里还有钱给女儿交学费!孔繁森把工资中的相当大一部分用于帮忙有困难的群众,平时根本就没有攒下几个钱。他给群众买药,扶贫济困时出手大方,少则百十元钱,多则上千元。他因车祸牺牲后,人们在他的遗体上找到的现金只有8元6角,在场的每个人都流了泪。

  廉洁小故事(三十四):

  白居易怒打行贿人

  唐朝贞元年间,著名诗人白居易考中进士后,被派往陕西周至当县令。

  他刚上任,城西的赵乡绅和李财主就为争夺一块地跑到县衙打官司。为了能打赢官司,赵乡绅差人买了一条大鲤鱼,在鱼肚中塞满银子送到县衙。而李财主则命长工从田里挑了个大西瓜,掏出瓜瓤,也塞满银子送了来。收到两份“重礼”后,白居易吩咐手下贴出告示,明天公开审案。

  第2天,县衙门外挤满了看热闹的百姓。白居易升堂后问道:“你们哪个先讲?”赵乡绅抢着说:“大人,我的理(鲤)长,我先讲。”李财主也不甘示弱说:“我的理(瓜)大,该我先讲。”白居易沉下脸说:“什么理长理大?成何体统!”赵乡绅以为县太爷忘了自己送的礼,连忙说:“大人息怒,小人是个愚(鱼)民啊!”白居易微微一笑说:“本官耳聪目明,用不着你们旁敲侧击,更不喜欢有人暗通关节。来人,把贿赂之物取来示众。”

  衙役取来鲤鱼和西瓜,当众抖出银子,听审者一片哗然。白居易厉声喝道:“大胆刁民,胆敢公然贿赂本官,按大唐律法各打40大板!”众百姓无不拍手称快。至于这些行贿的银子,白居易就用来救济贫苦百姓了。

  廉洁小故事(三十五):

  刘少奇的廉洁故事

  1942年麦熟的时候,大树村熊老爹家隔壁住下了一个高个子、约莫三十来岁的干部。这干部到村后,每一天晌午,拿张报纸到熊老爹菜园里去看。逢着熊老爹没事,他就唠家常,还帮着熊老爹薅草。日子久啦,比一家人还亲。熊老爹心里可乐呵呵的,逢人就夸,说他懂穷人们的心思。

  一天,这干部到熊老爹菜园里来买菜。熊老爹正在摘黄瓜、刨小葱,忙得团团转。这干部二话没说,就帮着熊老爹一齐摘,一齐刨。待把菜弄好了,才从袋里摸出一卷票子递给熊老爹,说是菜钱。熊老爹一看,就动了气,两手一推,说:“同志啊!你这就见外啦。自己种的,还能说要钱?你三天两头地帮俺弄地,别说你来拿,俺送也得送给你呀!”这干部见老爹高低不肯要,就坐下和老爹磨蹭了一会儿,只好拿着莱走了。

  到了傍晚,熊老爹想吸袋烟,摸着烟袋里有卷东西,不像烟丝。掏出一看,嗨,还不是那票子!熊老爹气又来了,冲着他老伴说:“这个人,他高低给钱,我高低不收,他又把钱放在我的烟袋里啦!”说着,就要给送回去。大娘说:“别啦!天不早啦!再去抹黑碰门的,惊动人家。明儿待他来看报,再给他不得啦?”这老爹才把票子叠了又叠,放进贴肉的小口袋里。可巧,打从这天起,熊老爹在家等了一天、两天、三天,但再也不见那干部来看报了。到了第四天,熊老爹等不及了,就出门找去。才出门,就见村上三个一堆儿、五个一圈儿地谈得正欢。老爹上去一打听,都说那干部就是刘少奇同志。三天前就走啦!

  这一下,可把个熊老爹乐坏了。他一口气奔回家,捏着那一卷票子,对老伴说:

  “你晓得这卷票子是谁的?——刘少奇同志的!”当下,熊老爹就叫老伴给他小褂上缝个口袋,缝在左襟靠胸口的地方。他把票子装在小口袋里,袋口又别了根儿别针。

  打从这天起,熊老爹那件褂子再也不离身了。干活热了,别人对他说:“老爹,热啦,把褂子脱了吧。”熊老爹说:“我不热,我褂子上有宝贝。”累了,别人对他说:“老爹,累啦,歇会儿干吧。”熊老爹说:“我不累,我褂子上有宝贝。”这卷票子就一向靠在熊老爹的心上,从没离开过。

  廉洁小故事(三十六):

  坚强的老战士”徐特立

  徐特立,1877年出生,湖南长沙人。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被选为湖南省临时议会副议长。1912年创办长沙师范学校,任校长。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4年回湖南创办长沙女子师范学校,后任校长。

  1927年5月,在大革命遭受严重失败的白色恐怖中,徐特立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任革命委员会委员、起义军第二十军三师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1928年在莫斯科中山大学个性班学习。1931年11月,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教育部代部长,兼任苏维埃大学副校长。1934年他以57岁的高龄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表现了老英雄的大无畏的革命气魄。

  新中国建立后,1949年10月—1954年9月,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他以古稀之龄朝气蓬勃地投身于新中国的建设中,致力于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党中央曾评价他“对自己是学而不厌”,“对别人诲人不倦”,“中国杰出的革命教育家”。毛泽东称赞他是“坚强的老战士”,“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刘少奇称赞他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周恩来称赞他是“人民之光,我党之荣”。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之后,徐特立关注的第一件事,就是持续党的优良作风。他认为自己作为一名老党员,一名党的高级干部,就应时刻不忘持续党的优良作风,个性是持续“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的工作作风。他关注的第二件事就是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他孜孜不倦地从事学术研究,发表了很多精辟的见解及深刻的论述,这些大都收集在《徐特立教育文集》和《徐特立文集》中。

  徐特立是中共第七、八届中央委员。1968年11月病逝于北京。

  廉洁小故事(三十七):

  自报财产留清名———一代名相诸葛亮的廉洁故事

  三国时期,蜀国境内“刑法虽峻而无怨者”,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蜀国名相诸葛亮严于律己,一身清廉使然。诸葛亮一生“抚百姓,示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深为其所动,之后跟随刘备征战南北,奇功屡建。刘备死后,诸葛亮“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蜀国国事,事无巨细,每必亲躬。他5次亲率大军,北伐曹魏,与曹魏短兵相接。他严格要求子侄辈,不以自己位高权重而特殊对待。他亲派侄儿诸葛乔与诸将子弟一齐,率兵转运军粮于深山险谷之中。为此,他专门给其兄诸葛谨写信说,诸葛乔“本当还成都”,但“今诸将子弟皆得转运”,“宜同荣辱”。马谡失街亭后,他引咎自责,上疏后主刘禅,“请自贬三等”,从此更兢兢业业、勤勉有加。“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揽焉;所啖食不至四升。”长期的废寝忘食使他心力交瘁,积劳成疾,年仅54岁便英年早逝。诸葛亮以他的实际行动验证了自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诺言。

  诸葛亮生前,在给后主的一份奏章中对自己的财产、收入进行了申报:“成都有桑800株,薄田15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诸葛亮去世后,其家中情形确如奏章所言,可谓内无余帛,外无赢财。

  诸葛亮病危时,留下遗嘱,要求把他的遗体安葬在汉中定军山,丧葬力求节俭简朴,依山造坟,墓穴切不可求大,只要能容纳下一口棺木即可。入殓时,只着平时便服,不放任何陪葬品。这就是一代名相诸葛亮死后的最高要求,其高风亮节实为可圈可点。

  廉洁小故事(三十八):

  沂蒙革命先烈廉洁故事赵博

  赵博同志曾任鲁南区党委书记兼鲁南军区政委。他始终把自己看作革命队伍中的普通一员,从不搞特殊化。他身患肺结核、胃病、关节炎等多种疾病,?为了照顾他的身体,?上级发给他一瓶鱼干油丸,而他却不肯服用,立刻派人送到医院,给伤病员补养身体。在一次战斗后,部队缴获了一部分小麦,后勤部门悄悄给赵博留下100公斤,赵博明白后,不讲情面,对有关人员进行了严厉批评,并派人磨成面粉,?送给党校改善生活。有人说他是老一套,他回答:“这个老一套是党的优良传统,万万不能丢。”

  赵博同志有很强的群众观念,对违犯群众利益的行为从不姑息。有一次部队行军,经过敌占区青竹湖一带。他发现身后的马正在吃大田里的大豆,立即批评了警卫员小任,教育他说:“不论在根据地还是在敌占区,都要紧密依靠群众。”当时有个县长贪污腐化,群众影响极坏,经查实后,赵博立即召开区委会议,?给予这个县长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开除党籍的处分。

  廉洁小故事(三十九):

  常恩多

  常恩多原任国民党百十一师师长,后于重病中率部起义,?病逝前一天将部队交给了党和人民。他一生廉洁清苦,家庭陈设就象一家普通老百姓。在南通驻防时,?居室只有一床一桌,每一天吃的是高梁米饭、菠罗叶饼、小豆腐等东北乡土饭食。在他病危嘱托后事时,不提妻子和孩子,?却关切地询问遭国民党顽固派逮捕后越狱逃走的三三三旅旅长、中共地下党员万毅什么时候回部队。他把仅有的60?元钱送给了服待他一年多的徐文斌,又把一套呢军装送给跟随他19年的副官刘唱凯。除去伴随他多年戎马生涯的一条旧军用被和一条旧军毯,他没有给妻子和孩子留下任何财物。

  廉洁小故事(四十):

  父子清廉

  三国时,胡质在魏国任州郡长官近三年,死后家无余财,只有朝廷赏赐的衣服和数箱书籍而已。对他的廉洁操守,人人称道。胡质在荆州任刺史时,其家眷都在京都。一次他的儿子胡威到住所去看望他,等回家时,胡质拿出一匹绢给他,让他路上做盘缠。胡威跪在父亲面前说:“爹爹为官一向清正,不知此绢从何而来”胡质说:“吾儿不必怀疑,此绢是我的俸禄所余。”胡威谢过父亲的赏赐,遂骑驴上路。一路上,他在打尖住店时都是自己放驴,自己砍柴做饭。

  之后胡威也官任刺史,政绩卓著,清名遐迩。入晋以后,晋武帝接见了他。晋武帝谈起当年胡质的生平事迹赞叹不已,遂向胡威道:“你的清廉和你的父亲比起来怎样?”胡威答道:“不如吾父。”晋武帝问:“为什么呢?”胡威说:“臣父清廉惟恐人家明白,臣清廉惟恐人家不明白,所以臣和家父相差甚远。”

  廉洁小故事(四十一):

  林则徐拒贿拾遗

  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林则徐被任命为江南监察御史,巡视江南各地。他到澎湖群岛寓所刚歇下,有个自称“花农”的人献上一盆玫瑰花,还说是要请林大人换个大盆栽花。林则徐心知有异,一脚踢翻花盆,盆里现出一个红包。包里是一只足有半斤重的金老鼠和一纸信笺,笺上写着:“林大人亲收,张保敬献。”林则徐当场将张保行贿的金老鼠没收,上缴国库。

  道光十九年(1839年),林则徐赴广州查禁鸦片。5月间,英国商务代表义律请林则徐到他的私邸参加宴会,并将一只精致方盒捧送给林则徐:“请大人笑纳我们的小小见面礼。”林则徐接过来打开一看,大红软缎衬垫上放着一套鸦片烟具:白金烟管,秋鱼骨烟嘴,钻石烟斗,旁边是一盏巧雅孔明灯和一把金簪,光彩夺目,起码值10万英镑。林则徐道:“义律先生,本部堂奉皇上旨意,到广州肃清烟毒。这套烟具属于违禁品,本当没收,但两国交往,友谊为重,请阁下将烟具带回贵国,存入皇家博物馆当展品吧!”义律被讽刺得无地自容,只好将礼品收回。

  林则徐1820年赴湖北接任时,由襄阳发出《传牌》,云:“伙食一切,亦已自行买备,沿途无须致送下程酒食等物。所属官员,只在本境码头接见,毋庸远迎。”1830年他离京赴粤查禁鸦片,行前,从良乡县向广东省发出《传牌》,云:“此行并无随带官员供事书吏”,“并无前站后站之人”,“所有尖宿公馆,只用家常饭菜,不必备办整桌酒席,尤不得用燕窝烧烤,以节糜费。此非客气,切勿故违。至随身丁弁人夫,不许暗受分毫站规、门包等项。需索者即需扭禀,私送者定行特参。言出法随,各宜懔遵毋违。”

  从《传牌》令可看出,林则徐升任出差途中,一不准下属远迎:二不准摆酒席;三不准索贿受贿。林则徐这种廉洁正派的作风,确实值得称道。他是一位鸦片战争时期的民族英雄,而他那种堂堂正正做人的品格和廉洁正派的作风,更值得后人久久怀念。

  廉洁小故事(四十二):

  包公的千古魅力

  到合肥和开封的人都会去拜谒包公祠。合肥是包公的故乡。开封的包公祠也十分庄严肃穆,游人不断。开封不仅仅因为它是北宋国都和中国七大古都之一而闻名于世,也因为包公曾任开封府尹(相当于今首都市长)而辉映日月。

  包公名拯,历任县、州、府地方长官和监察御史、天章阁侍制、龙图阁直学士、三司使(相当于财政部长)等朝中官,官至枢密副使(副宰相级大臣)。历代此类官宦经历和官级的人不计其数,官至宰相和身为帝王者也成千上万,但象包公那样家喻户晓,老少皆知,光照千古的“青天”却是十分稀少。近千年间,包公的知名度一向居高不下,从史书诗文、小说戏曲、民间故事直到影响电视,包公的形象随处可见,就连欧美和日本也有译制、改编上演的包公戏,足见包公也是一位风靡全球的“国际名人”,长期为祖国争光,为同胞争气。在开封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上百个人的名字,只有包公的名字被游人摸得竟然看不清了。自古以来大官不少,但真正在人民心中留下位置的,包公是第一位的。

  世世代代的中外游人,为什么硬要摸一摸“包拯”二字?当然是因为他们对包公太崇敬太怀念了。

  那么,包公的千古魅力究竟何在呢?

  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包拯雅号“黑包公”,其实历史上的包拯长得并不黑,只因为他做人不随波动逐波,坚持原则;做官不巧言令色,刚直不阿,横眉冷对一切明里暗里干坏事的大小官吏,嫉恶如仇,除恶务尽,所以人称“黑包公”,意指他执法如山,敢唱“黑脸”。

  包公是封建官僚,未必能象书上说的“爱民如子”,但他对劳动人民即有很强的同情心,忧国忧民,以“兴利除害,济世益民”为己任。按旧制,百姓告状不得直入开封府大门,而要透过府吏转达,府吏便乘机勒索,看钱说话,造成一些冤假错案。包公调往开封任府尹后,立刻命令大开正门,让老百姓直接到大堂申诉。从此。府吏便不敢再欺上瞒下,包公亲倾听申诉,快速取证,“秉公办案”。旧衙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积弊当即扫除一空,官吏敲诈勒索,徇私舞弊的恶风立即被煞住,原先多年的冤假错案统统被纠正。百姓高呼“包青天”,贪官痛骂“包黑子”。

  京城的官宦富豪依仗权势,在惠民河两岸霸地筑堤,大造豪宅园林,甚至圈占水面,搞得河水受阴,严重威胁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惠民河变成了“害民河”。包公上任后,迅速发动百姓把那些“违章建筑”全部拆除,又疏通河道,广种花木,惠民河焕然一新。老百姓对“包青天”感恩戴德,但是那些权贵却对“包黑子”恨得咬牙切齿。

  包公在京在朝期间,到处流传着一句民谣:“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一是说穷苦小民打官司,无钱无人给通关节不用怕,自我阎罗王包老大人为你做主;二是说大官富豪足然有钱有人通关节,但什么关节也通不到包公那里。“阎罗王”是佛教说的地狱之神,铁面无私,阳间任何请托关节也休想通到他主管的“阴曹地府”。

  据史书记载,包公做官二十余年,历任二十余职,不管是升是降是平调,都不改初衷,一生正大光明,铁面无私,所以政绩突出,官声极好,赢得了千古清名,万民颂扬。

  黑脸一沉,皇帝也怕他三分

  包公唱黑脸,只看事不看人,即使应对皇帝身边的宦官、靠山铁硬的皇亲、手操生杀予夺大权的“真龙天子”,他也“照黑不误”。宋仁宗皇帝因宠爱张贵妃而提拔其伯父张尧佐为三司使,包公就带头上奏:“张尧佐是个凡庸之辈,靠贵妃得宠这层特殊关系才一步登天。这不知遭到多少人背后讥骂,可陛下为什么非要护着一个张尧佐而违天意、逆人心、自酿危机呢!”又说:“历代外戚,即使有才者,明君也不肯轻易给他实权,何况无才者!……请陛下撤掉张尧佐,另求贤才!”宋仁宗无奈,只好照办,但又抵抗不了枕头风,不久又授予张尧佐宣徽使之职。宣徽使是皇帝近侍高官,与副宰相级的枢密使同列,所以张贵妃个性看重此职,曾再三叮嘱宋仁宗必须咬住不放,宋仁宗满口答应。包公寸步不让,立即率同僚七人

  入奏。宋仁宗一见这阵势,不禁“龙颜大怒”,与七位谏官舌战朝堂,吓得胆小朝臣直打哆嗦。张尧佐见众怒难犯,慌忙声明辞去宣徽使之职,宋仁宗也怕为此丧失人心,赶紧顺水推舟以示“虚心纳谏”,并且下诏,以后皇亲国戚不得担任任何有实权的高官。

  张贵妃眼巴巴地盼望佳音,一见宋仁宗回宫便急问道:“宣徽使……”宋仁宗埋怨她说:“宣徽使宣

  徽使,你就明白个宣徽史,咋就不明白包拯是个御史!”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一个人在皇帝面前都敢唱“黑脸”,其他场合可想而知。自古以来,只有那些不怕丢官、不怕坐牢、不怕杀头、只怕国家受害百姓遭殃的人,才敢唱“黑脸”。幸运的是包公生逢比较开明的宋仁宗,加之具有高明的斗争策略,才得以安居高位,享其天年。假如碰上听不得一点反面意见的皇上,早就被杀头了。

  外甥打舅舅,认法不认亲

  包公首次响亮地喊出了“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八个大字,流传至今。要做到这八个字,只能先从自身做起。他平时办案执法没有私人请托条子,没有亲朋好友因私事打扰,为秉公执法而“六亲不认”。

  他调任庐州(含合肥)知州时,家乡亲友个人笑逐颜开,以为能够大沾其光,纷纷跑去拜望,不料全都吃了闭门羹。他娘舅觉得外甥来当官,自己犯点事也总会得点照顾,但包公照例开庭审讯,按律责打七十大板。从此以后亲戚朋友都格外留意,谁不敢仗势胡来。“外甥打舅舅──不认老娘亲”,此事轰传四方,老百姓拍手叫好,亲友们有的骂包公六亲不认,不近人情,成心沽名钓誉。包公坦然自若,挥毫赋诗一首: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秀干终成栋,精钢不做钩。

  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

  史册有遗训,无贻来者羞!

  末两句意思是:史书中记载着圣贤的教诲,我要身体力行,决不违背,免得给后人留下耻辱。这是包公一生做人做官的真实写照。

  包公对子女管教严格。他的长子官居通州(州府官员之一种),政声亦好,英年早逝;幼子在包公去世时年仅5岁,包公留下的家训是:“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意思是说,后世包家子孙在外做官,如果有违反家法规定而受贿、贪污者,生不得让他回到包氏宗族来,死不得葬在包氏祖坟中。据说包子孙都能严守祖训,无一贪官。

  历代清官廉吏无不淡泊利禄、清心明志,包公尤其如此。包公年轻时中进士,即被任为朝官和知县,却为侍养年老双亲而推辞。父母去世后很久,他已四十来岁了,经乡里父老苦劝才出去做官。他苦读经史,修身养志,数十年如一日,做官后身体力行,即使贵为大臣也不改平民生活和平民作风,衣食同百姓时一样,从不搞特殊。当时端州(今广东省肇庆市)盛产名贵的“端砚”,制度规定每年务必进贡必须数量给朝廷,历任知州大都另征数十倍于定额的“端砚”献给各类权贵,以求升官发财,搞得端州百姓叫苦连天。包公做端州知州后,下令只按定额征收,不得多征一方,百姓奔走相告,一片欢呼。他离任时,吏民精制一方最好的“端砚”相赠,公包婉言坚辞。“不持一砚归”,当时就传遍端州内外。

  廉洁小故事(四十三):

  焦守云自述:父亲焦裕禄的生前身后事

  提及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同志,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必须会记起他那张双手叉腰笑盈盈地站在泡桐树下的照片。他虽然已经去世多年,但他的形象在人们的心目中依然清晰而伟大。

  今年是焦裕禄同志诞辰80周年。在此之际,笔者采访了曾得到过毛主席、周总理、江

  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的焦裕禄同志的女儿焦守云。谈及父亲的生前身后事,焦守云是那样的动情,以下是她的深情自述。

  父亲焦裕禄去世已经39年了。他老人家去世的时候,我才11岁,父亲留给我的印象在岁月的流逝中也时而清晰,时而朦胧。如今的我已是近天命之年的人了,每每回想起童年记忆中的父亲以及他和母亲之间的那种挚爱深情,总会在内心深处涌起一股浓浓的思念之情,那种对父亲的追思常常使我泪湿襟衫。

  生活中的父亲是个多才多艺的人

  父亲是山东淄博人,他身高180米,皮肤黝黑,说话幽默风趣。父亲虽然工作起来不要命,但却是个富有生活情趣的人。生前他对生活的无限热爱,曾强烈地感染着他身边的每一个人。当年,母亲就是循着父亲那悠扬的二胡声来到他身边的。就是此刻,当我们兄弟姐妹们聚在一齐的时候,母亲还常对我们讲:“就从多才多艺这个角度来说,你们哪个也比不上老焦。”

  父亲喜欢拉二胡,闲下来的时候,他拉二胡,母亲伴唱,其乐融融。父亲嗓音不错,又喜欢唱歌,解放初期搞土改的时候,父亲在歌剧《血泪仇》里扮演的男主角把十里八乡的乡亲们感动得泪水涟涟。1955年,父亲曾在大连起重机厂实习过一段时间,那时,每逢周末厂里经常举办舞会,父亲陪同苏联专家跳舞,父亲娴熟的舞技让外国专家们都赞叹不已。父亲的文笔很好,时常在报上发表赚些稿费来改善生活。就是之后他在兰考做县委书记时,许多文件也是他亲自撰写,并且他还经常指导通讯员写稿。

  父亲的乐观、幽默是出了名的,即使在除“三害”最艰苦的时候,他依然的谈笑风生。他还善于编顺口溜来鼓舞大家,经常是不假思索就溜出一段令人发笑又让人奋进的段子来。至今,和父亲当年一齐在兰考战天斗地治风沙的同事们,一提起父亲的幽默开朗,就让他们怀想不已。

  也许是父亲留给母亲的印象太完美了。当初,饰演父亲的演员李雪健一走进家门,我母亲连连说:“不像,不像,这哪里是老焦的样貌,他个子太矮,人也长得太胖,皮肤又太白了。”

  听了母亲的话,李雪健急了:减肥!大白菜梆子一吃就是三个月,功夫不负有心人,没想到,李雪健很快就把自己减掉了二三十斤,化妆时化妆师又把他的皮肤给抹黑,摄像时也尽量把李雪健拍得个头显高一些。

  李雪健也真不容易。当时的他曾对我母亲说:“我外形不像,就用心来演。”之后,他成功了,把一个焦裕禄演得感天动地,母亲也被感动了,直说:“雪健这孩子,也真难为他了。”李雪健也很激动,在“金鸡奖”、“百花奖”的颁奖仪式上,他动情地说出了一句大实话:“"苦’和"累’都让大好人焦裕禄受了,"名’和"利’都让傻小子李雪健得了。”

  父亲在世的时候很爱整洁。衣服虽旧,但清清爽爽。胡子虽然很浓但每日却刮得干干净净。但是当初李雪健塑造的焦裕禄,却给大家留下了一个又憨又粗的印象:一袭破棉袄、一条破围布、胡子拉碴。母亲对此看不下去了,说:“老焦不是这样貌。”剧组就赶快让李雪健换上一套干净的黑呢子制服,就连李雪健自己也觉得舒服一些了。

  父亲生前爱吸烟,而且练就了一个绝活:就是讲话的时候,他能够让烟嘴在唇边自由滑动,这样能够抽烟、讲话、双手翻记录本三不误。之后有几位饰演我父亲的演员刻意模仿这个高难动作,都是欲学不能,只好作罢。

  父亲去世很多年了,但他留给人们的印象却是鲜活的。他热爱生活却少有时间享受生活,他的生命如此灿烂却又如此短暂。他孝敬老人、爱妻子、爱女儿,却又给我们留下了多少遗憾,此刻,我们家里甚至连张全家福都没有。

  可恶的病魔选取了父亲后,父亲同病魔进行了坚强的斗争,他放不下兰考人民的“除三害”大业,病中的他仍坚持工作。他办公的时候,用一把刷子一头顶着肝部,一头顶着藤椅,时间长了,藤椅上顶出了个大窟窿!这把让千人万人落泪的藤椅,这把让江总书记都热泪盈眶的藤椅,至今仍保留在父亲的纪念馆里。

  父亲去世前,向组织上提出的惟一要求是:“把我运回兰考,埋在兰考河岸上,我要看着兰考人民改变面貌。”由于种种原因,父亲的遗愿没有实现,他的灵柩安放在郑州烈士陵园。

  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的发表,帮父亲实现了这一遗愿,父亲最后回到了他战斗过的兰考。迁坟这天,兰考县城万人空巷,人们扶老携幼从四面八方涌向父亲的墓地,悲痛的人们呼喊着:“老焦,你回来了。”

  江总书记握住母亲的手,动情地说:“这些年你不容易,不容易啊!”

  父亲去世后,留下的那是一个怎样的家啊!年迈的奶奶老年丧子,憔悴的母亲中年丧夫,我们姊妹6个幼年丧父,好像全世界的灾难都压在了我们的头上,而这些,全由母亲一个人咬牙挺了过来。为了父亲生前那份沉甸甸的重托,母亲付出了一生的代价!

  母亲徐俊雅性格内向,沉默少语,做事从来不事张扬。但母亲有文化,有潜力,任过兰考县副县长、县人大主任等职。她1950年与父亲结婚,两人共同生活了不到14年,父亲去世时,母亲刚刚33岁。

  父亲的去世,使母亲的精神支柱一下子轰然倒塌。埋葬父亲的时候,她肝胆欲碎,几次往父亲的棺木上撞击,被身边的人死死拉住,我们姊妹几个连惊带吓,一个个围在母亲身边嚎啕大哭。过后,母亲常对我们说:“要不是为了老焦临终嘱托,我就随他去了。”

  父母的感情很好,父亲工作起来不知疲倦,母亲心疼父亲,就把家务活全包了下来,在家里,她连一双袜子也没让父亲洗过。冬天天冷,为了让父亲多睡一会儿,母亲就把他的衣服一件一件地套起来,放在两层被子的中间焐热了再让父亲穿。父亲患病后期被病折磨得痛苦异常,母亲常常一个人躲到走廊上偷偷哭泣。父亲去世后的头几年,我们的日子是在母亲的泪水浸泡中度过的。

  我们姊妹多,各自之间相差两岁,像阶梯一样紧挨着。当时最小的弟弟才3岁多,加上奶奶、姥姥两个老人,一家9口全靠母亲每月50多元的工资和上级给我们每个月13元的抚恤金艰难度日,生活的拮据可想而知。

  我清楚地记得,有一次母亲为了给我们改善生活,到街上去买鸡蛋,鸡蛋贩子接过母亲递来的10元钱,说一下子找不开钱,你能不能在那里等一下,我换开钱就回来找给你,母亲信了鸡蛋贩子的话,就在原地等他回来,哪知,等了好久,却不见那小贩的踪影,母亲这时才明白上了当。回到家来,她悲哀地哭了好几次,十元钱,在当时但是一大家人一星期的生活费啊!

  那个时候,我们最怕过春节、也最怕清明节。父亲去世后,我们过了一个又一个没有鞭炮没有欢笑的春节。那几年,每年的除夕夜,母亲都是流着泪包一整夜的饺子。大年初一给我们下完饺子后,她却不吃不喝地躺上一整天。我们心里清楚,母亲是在想念父亲啊!每到清明节,母亲手把着我们的小手给父亲扫墓的时候,她有几次哭得昏倒在父亲的墓前,不得不让人搀着她回家,那情景让每一个人都心痛。有时,哥哥没衣服穿了,母亲就流着泪把父亲穿过的旧衣服找出来,然后再用剪刀、针线把衣服改小,母亲边做活边流泪,有几次竟泪眼模糊得被针刺破了手指。在我的记忆里,自从父亲去世后,母亲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没穿过。她始终牢记着父亲临终前的嘱托:“我死后,你会很难,但日子再苦再难也不要伸手向组织上要补助,要救济。”

  母亲还有一个习惯。就是多年来,无论她住在哪里,她总是把父亲的遗像搬到那里,每日里总是看了又看,擦了又擦,就这样苦守着父亲。我们家离父亲的墓地很近,只要她在家里,一早一晚她总是到父亲的墓地上走一走,在我们做儿女的看来,她和父亲有很多的话要说,要倾诉。

  母亲对我们要求很严格。每逢父亲去世周年纪念日时,儿女们会天南海北地聚到一齐纪念父亲。母亲每逢此时,都要开一个家庭会议,她经常给我们说:“你们要是做错了事,别人不会说你们是我徐俊雅的孩子,而会说你们是焦裕禄的孩子,所以,在外边你们必须要时时记住你们是焦裕禄的孩子,更不要打着父亲的名号来为自己谋私,那样会糟蹋了你们父亲的一世英名。”“焦裕禄的孩子”这句话,在生活中像一把尺子,度量着我们的日常行为。这么多年来,我们这一大家人没有一个人在人生的道路上被别人说三道四。1991年,江泽民总书记到兰考视察时,听了我对母亲这么多年来的状况介绍后,他紧紧地握住母亲的手,动情地说:“这些年你不容易,不容易啊!”总书记的话,使得母亲泪如雨下。

  母亲今年72岁了,身体也渐渐地衰弱了,但她仍在为宣传父亲奔走忙碌,为教育下一代尽心尽力。她说,让更多的人了解父亲、学习父亲是她终身的工作。而我的父亲,长眠在兰考已经39年了,39年来,他的墓前有春天的桐花,夏天的麦穗,秋天的瓜果,冬天的苍翠,纯朴的兰考人民及慕名而来的人们用各种各样的方式纪念父亲,看着兰考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想父亲在九泉之下也就应安息了。

  我的兄弟姐妹们

  我们兄弟姐妹6人,三男三女,如今最小的也人到中年了。身为焦裕禄的子女,我们有着英雄人物后人的光荣,但也有着不为人知的难处。

  英雄模范人物的后人,站在一个人人看得到的光环之下,我们的一举一动别人都能看得很清楚,但各种各样的目光有时也让我们很不自在。在父亲去世这么多年来,我们经历了风风雨雨,变得越来越成熟了。那些年,各种政治运动风起云涌,我们仍踏实地生活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这天,“焦裕禄精神过时了”的议论,也没有动摇过我们的信仰,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越来越理解了我们的父亲,越来越感受到父亲的伟大。

  过了不惑之年的我们,同样也是食人间烟火的普通人。像其他人一样,我们也面临着“票子”、“房子”、“孩子”等种种生活中的难题。家中一样有人下岗,有人待业。虽然也有人当上了“七品”县官,但大多数都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踏踏实实地工作着。但是,生活中的我们无论过得好与不好,我们都不会挖掘父亲这座“金山”。

  当年被父亲送进又脏又累酱菜厂工作的大姐守凤,早些年为了给孩子一个“机会”,提前退休,此刻她的儿子、儿媳都已下岗,至今一家三代仍在一齐吃老两口的“大锅饭”,大姐夫是复旦大学的老毕业生,但经受过生活磨练的大姐平静地应对着这一切,从来没什么怨言。

  大哥国庆,此刻税务部门工作,他不但工作作风严谨,而且颇具大哥风度,他在部队时曾多次立功受奖。中央电视台曾报道过他的事迹。他做什么事都十分认真,是我们的表率。有一次记者采访他,问他为什么叫焦国庆,他说:“我就叫焦国庆,一向都叫焦国庆”,其实他只要说一句自己是国庆节出生的就行了,但他就这么认真。此刻他惟一的女儿还待业在家。

  我在兄弟姐妹中排行老三,但就应说我最幸运。我曾受到过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我的儿子余音喜欢音乐,得到过吴雁泽等老一辈歌唱家的指点,此刻的他已经是中国音乐学院的大三学生了。他说,他要把外公的艺术特长发扬光大。

  从小深受父亲宠爱的妹妹玲玲,因为想甩掉“娇气”,把自己的名字改为守军,她1972年入伍,至今仍在部队里“锻炼”。从小就胆小的她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还立过功呢!她的儿子去年考进了西南政法学院,成为焦家的第二位大学生。

  老五跃进是开封杞县的县长,人们都亲切地叫他“小焦书记”。他是我们家“官”做得最大的一个。其实他也是一步步干出来的,他干过生产队长、村团支部书记、乡长等职务。他思想新潮,敢想敢干,前年在北京王府井卖大蒜卖出了名气,之后又将大蒜卖到了国外,去年又把杞县的产品卖到了上海。

  最小的弟弟也是从农村基层一步步走出来的。他下过乡,做过副乡长,凭着基层工作多年经验丰富和踏实肯干的品质,2000年被调进了省公安厅。他长相酷似父亲,父亲去世的时候,他还不到4岁,之后有位导演想让他演我父亲,因我母亲不同意只好作罢。他当过几年刑警队长,有勇有谋,曾让一些犯罪分子闻风丧胆。我们姊妹6人都是共产党员,我们都能够无愧地对父亲说,我们都是您的好儿女。

  如今的焦家已经四世同堂,是一个27人的大家庭,这个家庭温暖幸福。父亲要是还健在的话,今年该是80岁了!父亲啊!您知不明白,这么多年,您的儿女们是多么的想念您啊!

  廉洁小故事(四十四):

  历史家训重廉洁

  在封建社会里,贪官污吏比比皆是,为官贪赃枉法、以权谋私者屡见不鲜。然而,在中国历史上家训重廉洁的例子也不胜枚举,颇值得这天的为官者学习借鉴。

  东汉的乐羊子在路上拾到一个金饼,回家后告诉了妻子。妻子说:“有志人不喝"盗泉’水,廉洁人不吃施舍的食物,何况拾到别人遗失的钱财呢?”乐羊子听了十分惭愧,立刻把拾来的钱丢到野地里去了。乐羊子离家外出学习,刚去一年就跑了回来。妻子问其原因,乐羊子说:“想家啊!”妻子听了就拿刀走到织布机前对乐羊子说:“这布从一根丝开始织到一寸,从一寸织到一丈、一匹。这天如果中途割断这机上的线,那就前功尽弃了。学业如果半途而废,跟这个道理又有何不同呢?”乐羊子受到了感动,回去完成了学业,七年没回家。乐羊子在外求学期间,他的妻子在家辛勤劳动,奉养婆婆。

  刘歆是刘向的儿子,年少得黄门侍郎要职。刘向及时写了《戒子歆书》教子为官。他引用董仲舒富有哲理的名言,引用齐顷公成功失败的故事,要求儿子牢记历史教训:“深处要职,在道贺声中,要保护清醒头脑,兢兢业业处理政务,建立功勋,切不可恃高官显位,骄奢淫逸,走一败涂地的道路。”

  晋代的陶侃幼年丧父,家中贫穷,其母湛氏靠纺织供养他读书,并教导他结交比自己强的人。晋武帝晚年,陶侃在县里当小官,掌管捕鱼的堰。一次,他送给母亲一锅熟鱼,湛氏很不高兴,批评他说:“你在外当差,把公家的东西送给我,这是不孝顺,反而使我为你担心啊!”陶侃听了母亲的教诲,十分后悔,此后再也不敢占公家的东西。之后,陶侃成为一名很有作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这与他母亲的谆谆教诲是分不开的。

  南梁的徐勉曾任黄门侍郎、吏部尚书,权重位显,是南唐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其父徐融也任过国相,可谓世为显宦。但他一向牢记古训,清廉正直,不用职权之便经营产业,甘居贫素。他认为给后人留下精神遗产要胜过万贯家财。他在诫子书中明确告诫儿子“以清白遗子孙”,教育儿子要继承清正廉洁的家风。“吾家世清廉,故常居贫素,至于产业之事,所未尝言,非直不经营而已,薄躬遭逢,遂至今日,尊官厚禄,可谓备之。每念叨窃若斯,岂由才致?仰籍先代风范及以福庆,故臻此耳,古人所谓以清白遗子孙,不亦厚乎?”这则教子篇为世人所传诵。

  唐朝监察御史李畲的母亲,做人清白廉洁。一次李畲差手下人把领的俸禄米送回家,他母亲让人把米量了一下,竟比应得的数量多出三石。她问为什么米多了,令使回答说:“给御史量米时照例是不把冒尖的部分刮平的”。她问应付多少脚钱,令使说不收钱。李母听了十分生气,就付了脚钱,又把多的米送回去,并为此责备了李畲。李畲追查了管米仓的官吏,按法律问罪。各御史听说这件事,都感到很惭愧。

  宋代的包拯以刚正不阿而闻名古今。他立下家法告诫后世子孙,书文立碑规定:“后世子孙凡做官的,若贪赃枉法,以权谋私的人,活着不得入家门,死了不得葬到祖宗坟地。”包孝肃公家训云:“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其下押字又云:“仰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

  宋朝的欧阳修在《与十二侄》中,教育做官的侄子,在公务面前要“尽心向前,不得避事”,即使临难赴死,亦应勇为。并告诫侄子为官守廉,禁购官府的物品:“欧阳氏自江南归明,累世蒙朝廷官禄。吾今又蒙荣显,致汝等并列官常,当思报效。偶此多事,如有差事,尽心向前,不得避事。至于临难死节,亦是汝荣事。但存心尽公,神明亦自佑汝,慎不可思避事也。昨书中言欲买朱砂来,吾不缺此事。汝于官下宜守廉,何得买官下物!吾在官所,除欲食物外,不曾买一物,汝可守此为戒也。”

  历史上王吉休妇的故事广为流传。王吉年轻的时候在长安求学,东边的邻居家种了一棵大枣树,枝繁叶茂,伸到王吉家的院子里,王吉的老婆就从树上摘枣子给王吉吃。王吉之后明白了,十分生气,休掉了老婆。东邻听后,心中过意不去,砍掉了这棵树。邻里都称赞王吉的品行,编出了“东家有树,王阳好去;东家枣完,去妇复还”的歌谣。

  历史上有个叫李际阳的人在外做官,家中的李母听说儿子居官不爱财,只为百姓服务,欣喜快慰之余写了《遗子弟书》。她用从古以来有志之士都是竭尽全力为别人服务的事例鼓励儿子效法先贤圣哲,继续廉洁奉公,兴利除弊,“更当勉力多为”,“只要认得理真,力所可为”,不要顾及外人非议而终止。她告诫儿子:“行后不见一信,某多疑人也,这番我心甚挂牵,不比往时。昨闻人云:尔不好钱,只是以身借人,似乎不得时人欣羡,我心窃喜,但恐非尔所及也。”在“千里为官只为财”的封建社会里,李母教子做官莫贪财,教子尽心公务,为民众多谋利的精神,实在难得。

  廉洁小故事(四十五):

  刘伯坚:“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

  带镣长街行,蹒跚复蹒跚;

  市人争瞩目,我心无愧怍。

  带镣长街行,镣声何铿锵;

  市人皆惊讶,我心自安详。

  带镣长街行,志气愈轩昂;

  拼作阶下囚,工农齐解放。

  这首题为《带镣行》的诗是革命烈士刘伯坚在英勇就义前写下的。

  刘伯坚,1895年1月9日生于四川省平昌县,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党员,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刘伯坚1920年赴法勤工俭学,1921年与周恩来、赵世炎等人发起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1922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曾任中共旅比(利时)支部书记、中共旅欧总支部书记。1923年,刘伯坚进入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为中共旅莫支部和旅莫共青团负责人。1926年回国,遵照中共中央指示,应邀在冯玉祥部任政治部部长。离开冯部后,任中共湖北省委组织部长,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长。1928年,再次被派往苏联学习军事,并出席了中共第六次代表大会。1930年回国到中央苏区,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政治部主任、中央军委秘书长,曾当选为中华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1931年底,参与领导和指挥了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宁都起义,并担任由起义部队改编的红五军团政治部主任。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后,刘伯坚奉命留在苏区坚持斗争,任赣南军区政治部主任。1935年3月4日,刘伯坚率部队突围时不幸负伤被捕。他在狱中给家人的信中写道:“弟被俘时就决定一死以殉主义并为中国民族解放流血”,“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一切听之而已”,嘱咐妻子和家人:“最重要的诸儿要继续我的志向,为中国民族的解放努力流血,继续我未完成的光荣事业。”1935年3月21日,刘伯坚在江西省大余县金上被敌人杀害,壮烈牺牲,时年40岁。

  廉洁小故事(四十六):

  唐朝宰相卢怀慎的故事

  唐朝的宰相卢怀慎清正廉洁,不搜刮钱财,他的住宅和家里的陈设用具都十分简陋。他

  当官以后,身份高贵,妻子和儿女仍免不了经常挨饿受冻,但是他对待亲戚朋友却十分大方。

  他在东都(洛阳)担当负责选拔官吏的重要公务,但是随身的行李只是一只布口袋。他担任黄门监兼吏部尚书期间,病了很长时间。宋璟和卢从愿经常去探望他。卢怀慎躺在一张薄薄的破竹席上,门上连个门帘也没有,遇到刮风下雨,只好用席子遮挡。卢怀慎平素很器重宋璟和卢从愿,看到他们俩来了,心里十分高兴,留他们呆了很长时间,并叫家里人准备饭菜,端上来的只有两瓦盆蒸豆和几根青菜,此外什么也没有。卢怀慎握着宋璟和卢从愿两个人的手说:“你们两个人必须会当官治理国家,皇帝寻求人才和治理国家的策略很急迫。但是统治的时间长了,皇帝身边的大臣就会有所懈怠,这时就会有小人乘机接近讨好皇帝,你们两个人必须要记住。”过了没几天,卢怀慎就死了,他在病危的时候,以前写了一个报告,向皇帝推荐宋璟、卢从愿、李杰和李朝隐。皇帝看了报告,对他更加惋惜。

  安葬卢怀慎的时候,因为他平时没有积蓄,所以只好叫一个老仆人做了一锅粥给帮忙办理丧事的人吃。玄宗皇帝到城南打猎,来到一片破旧的房舍之间,有一户人家简陋的院子里,似乎正在举行什么仪式,便派人骑马去询问,那人回来报告说:“那里在举行卢怀慎死亡两周年的祭礼,正在吃斋饭。”玄宗于是赏赐细绢帛,并因此停止了打猎。

  另外人们传说:卢怀慎去世时,他的夫人崔氏不让女儿哭喊,对他说:“你们的父亲没死,我明白。你父亲清正廉洁,不争名利,谦虚退让,各地赠送的东西,他一点也不肯理解。他与张说同时当宰相,如今张说收受的钱物堆积如山,人还活着,而奢侈和勤俭的报应怎样会是虚假的呢?”到了夜间,卢怀慎又活了,左右的人将夫人的话告诉了他,卢怀慎说:“道理不一样,阴间冥司有三十座火炉,日夜用烧烤的酷刑来惩罚发不义横财的人,而没有一座是为我准备的,我在阴间的罪过已经免除了。”说完又死了。

  注:卢怀慎(?—716),滑州灵昌(今河南滑县西南)人,武则天时任监察御史,后历任侍御史、御史大夫,玄宗开元元年(713)为宰相。卢怀慎自知才能不如另一宰相姚崇,因此凡事避让,在任期间的政绩只在于荐贤举能,任宰相三年后病故。卢怀慎为官廉洁,家无储蓄,门无遮帘,饮食无肉,妻儿饥寒,生活得很贫穷。他是唐代比较清廉的一位宰相。卢怀慎的儿子卢奂在广州作太守时,不为当地的奇珍异宝所动,能持续清廉节操,也受到当时人的称赞。玄宗嘉其美政,为其写有赞词:“专城之重,分陕之雄,亦既利物,内存匪躬,斯为国宝,不坠家风。”

  廉洁小故事(四十七):

  一张借条

  交通局副局长姓名,单名一个“正”字,刚好同历史上有名的清官包拯同名,但是音同字不同,包副局长是正直的正,包公是拯救的拯。包副局长今年五十有三,再两年就要退下来了,目前老婆在司法局工作,儿子大专毕业后开了爿电脑公司,一家人其乐融融,生活相对安定。

  上星期六下半天,包副局长同夫人从菜场买菜回来,走到家门口发现摆了一只小小的纸箱,虽然包装并不考究,但看得出来是一件礼品。作为一名勿大勿小的干部,包副局长也时时会收到一些礼品,但一般送礼品都是亲自上门,今日咋会来了个无名礼品呢?副局长拎起礼品盒一看,上面写着:包副局长亲收,落款是:内详。再拎拎份量,重顿顿。二夫妻把盒子拿到屋里,一时为难了:因为此刻社会上五化八门事体经常有听得到,说勿定这只盒子是敲诈信、毒品、甚至爆炸品也有可能。讲到那里再来简述一下包副局长为人,从部队副营级转业到地方已经将近廿年,由于勿善于交际,不打麻将、不沾烟酒,勿上歌舞厅,所以连朋友也勿多,也有人分析其为了样样勿爱好,所以当来当去只能当副职。当副职其实也有好处,做勿了大主意,得罪人缺,也勿想啥好处,包副局长认为自己既然与历史上名官名字差勿多,在行为上也要差勿多,尽了一个共产党员本份,工作上也说得过去。此刻眼眼叫弄出一只勿明勿白礼品盒,二夫妻商量以后决定等儿子小强回来再讲,此刻后生总比上年纪人脑子活络。

  等到儿子回家,天已经暗下来了,一家人作了周密安排,思考到了各种可能,虽然包副局长没啥仇人,但不得不防。最后决定由包副局长亲自打开盒子,由夫人在旁边准备三条湿毛巾,万一打开是毒品用来闷嘴巴,儿子抱了一床被头,如果是爆炸品么准备扑上去。一家人准备妥当,副局长当过兵,一眼也勿紧张,只见其上前慢慢解开盒子,里面是一只小盒子,再解开,露出了黑色的一瓶东西,拿出来一看,是一瓶雀巢咖啡。再把咖啡打开里面掉下来二张纸条,一张是手写借条,上面写的:今暂借人民币现金壹拾伍万元,待后归还,借款人:包正。2006年4月4日。另外一张是打字条:包局:借条归还,借款一笔勾销,有关工程承包的事您看着办吧!我是谁您就应有数。

  看着自己亲手写的借条,包副局长呆了,夫人也呆了,儿子更加呆了。因为包副局长最近正主管一个投标项目:投资二仟万修一条公路,三天后就要开标了,为了这次竞标,有关的十几个工程队想尽办法来打通关节开后门,因为这可能是包副局长任职期间所管的最后一个大项目,所以一些工程队也是脑筋动足,方法用尽。此刻应对这张借条,包副局长在老婆、儿子复杂的目光中把自己关过了房间……

  三天之后,工程如期开标,由包副局长亲自主持,经过公开投标,一家名为“入云建筑有限公司”的单位中标,并且当场签约。会议结束辰光,包副局长请参加会议的有关部门领导、公证人员、其它工程队老板留步,作了一点说明,并且拿出了这张十五万元的借条:各位,这是一张看起来是我亲手写的借条,上面的金额是十五万,被借的单位就是刚刚中了标的入云公司,而且是4月4号下午三点钟的的确确在本市某工商银行用现金支付的。入云公司为了得到这笔业务动足了回扣的脑筋,违心愿地付出了十五万钞票,我看在座的许多老板在参加各类投标竞标时或多或少地也可能采用过种种类似的方法,好像此刻这种做法大作!我这天要告诉大家的就是我为啥收了回扣而且还堂堂皇皇把工程交给其做呢?这不是我贪脏枉法吗?勿是!这是入云公司配合反腐败立功,所受到的奖励!

  原先自从那天接到莫名其妙的借条后,包副局长就对借条的产生了怀疑,因为其绝对没收过这笔钞票,更勿会出这种借条,当天就报了警,警方根据状况对所有参加投标的公司进行了调查,没一家公司承认有这回事,而且信誓旦旦讲,如果勿相信能够查帐。只有入云公司肯配合,而且带给有关依据,因为这家公司已经吃尽了这种非法竞争的苦头,这次警方一调查立刻用心配合,很快查到了借条的。原先这借条出自包副局长儿子小强之手,其因为参加地下六合彩赌博,输掉了几十万钞票,无处可借时,就想到了老爸这颗摇钱树,人家都讲有权勿用过期作废,其根据自己对父亲笔迹的了解程度,采用模仿、复印、粘贴等手法,向有关参加投标的公司打电话要回扣,其也晓得这些公司即使付了冤枉钞票没中标也勿会话出来,因为还有下笔生意要做,勿敢交怨,这样既利用父亲名声收钞票,而又勿会出马脚,退一步讲即使被发现,父亲肯定也是拳头打出外,手板挽进里,没没落算了。想勿到小强这次如意算盘彻底破产,入云公司全部交待,包副局长大义灭亲,经过公安部门核实验证作案事实,小强电脑公司被查封,本人因诈骗刑事拘留,所有冒名非法骗来的资金,按有关规定赏还。

  这就是:当代包拯,大义灭亲,共产党本色,廉政扬美名。

  廉洁小故事(四十八):

  牛玉儒:一位市委书记的政治遗产

  25岁当公社党委书记,32岁拥有副厅级职衔.48岁任省部级高官——牛玉儒最清楚,手中不断加重的权力该怎样用。

  2004年8月14日.原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呼和浩特市委书记牛玉儒因积劳成疾,不幸英年早逝。消息传来,老百姓扼腕痛惜。

  谋事不求官

  1996年11月。牛玉儒从自治区政府秘书长的位子调任包头市长。这是一次“平调低任”。

  人们纷纷议论和猜测:犯错误了领导不喜欢了他却不以为然。

  当时国企改革和社保事业发展进入攻坚时期,包头有很多企业不愿意交社保金、养老金。牛玉儒说.在保障民生问题上不能患得患失.并采取有力措施,使企业的社保养老金收缴从过去不到50%提高到93%。曾任市长助理的道尔吉说.“这个人正直啊,他在错综复杂的经济社会矛盾中从来不回避矛盾,敢负责。”

  到2000年9月.包头市完成的居民楼房建设面积相当于前46年的总和.城市绿化覆盖率达30%,当年获评“迪拜国际改善居

  住环境最佳范例奖”,并在2002年获得“联合国人居奖”。

  与牛玉儒共事十几年的任亚平说,只要给他一个岗位,他就十分珍惜手中的权力,“他总是竭尽所能把事情办好”。

  用权于民

  2003年4月的一个傍晚,呼市新世纪广场.一位中年人招手上了王玉海的出租车。“他让我随便走,我以为是外地人呢。”王玉海说。他说是新来的市委书记。他问我哪条路最堵车,道路就应怎样拓宽

  “牛书记抓城建不搞花架子,他是把城市当作自己的家来装点。”从包头起就与牛玉儒共事的孙建华说。

  牛玉儒的骨灰从北京运回呼市那天.清晨6点有不少市民等在路边;葬礼那天下着雨,出租车司机、退休工人等3000多市民自发赶来,聚集在吊唁厅门外。

  牛玉儒曾被亲戚视为“绝情”:步步升迁,他从未用手中的权力给家人谋过利。他的5个兄妹除了二妹在包头.其余都在通辽老家。两个妹妹和妹夫先后下岗。

  “伯乐相马”的标准

  牛玉儒从不隐晦自己的用人原则:手脚干净,想干事,能干成事。他对干部的任用标准也是从“事”上看起。北京支援内蒙古的博士团成员张伯旭现任呼市挂职副书记。曾任北京市电子办副主任的张伯旭.原本是到呼盟挂职当副市长,却被牛玉儒“截流”了。牛玉儒说要把电子信息产业打造成与乳业、电力鼎足的呼市支柱产业.张伯旭被牛玉儒的胆识所打动。很快,张伯旭与台湾建鼎集团洽谈,引进了初期投资20多亿元的汉鼎光电项目。预计明年投产,并在当年实现产值80亿元,2006年实现产值200亿元。

  2004年4月26日.牛玉儒住进北京协和医院等待手术。他要求节日长假期间手术,“能够少耽误点工作。”

  8月10日.牛玉儒开始昏迷。他最后一次睁开眼睛是在一个早上.妻子谢莉在他耳边轻轻喊:“玉儒.八点半了,要开会了。”他竞猛地一动.睁大了双眼。

  清廉家风

  呼和浩特市原市委书记牛玉儒同志的事迹传遍了长城内外,他的思想和行动令人深受感动。尤其是他清正廉洁、不享特权的高尚行为更是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大公无私的高尚情怀。

  很多同志在学习牛玉儒先进事迹时深有体会地说,牛玉儒能勤政为民、鞠躬尽瘁,成为党的好干部,人民的贴心人,与他的清廉家风是分不开的。

  牛玉儒的父亲是一位正直的老党员,儿子当了“大官”还不忘提醒儿子。一次,老人看了京剧《铡包勉》,心有感触,忙给牛玉儒写了一封信:“我们家世世代代都是农民,只有你当了领导,必须要清廉,像包公一样,堂堂正正!”

  在父亲的教育和影响下,牛玉儒为民谋利、清正廉洁的信念更坚定了。多少年来,牛玉儒为与他素不相识的老百姓办过无数实事、好事,可在亲戚中却“六亲不认”。但身为老党员的父亲理解他:听说朱玉儒果断拒绝了亲人们的相求,老人却感到欣慰。他在电话中劝道:“玉儒,亲戚越骂你,老百姓就会越信任你……。”

  清廉家风源于做好亲人的思想工作。牛玉儒的5个兄妹,至今全是普通百姓。妹夫几年前下岗,妹妹打来电话求助,牛玉儒说:“这事三哥我不能管,下岗是个普遍问题,你们要自己多想想办法,给别人带个头。”

  二哥的孩子想找份工作,有人说:“你叔叔在自治区当领导,让他说句话不就行了”二嫂千里迢迢找来。牛玉儒把二嫂接到家,热情款待。但一听这事,一口回绝:“这样的事不要找我!”二嫂当时就哭了。事情最终还是没办成。最后,孩子靠自己努力,进了一家企业工作。牛玉儒得知后十分高兴。

  不少老家的亲戚朋友听说牛玉儒当大官了,去找他办事,他总是婉言拒绝,然后让妻子好好招待,领他们上街逛逛,带上路费,送他们上车。

  牛玉儒对每一个亲朋都一视同仁,大家也就逐渐理解了,不难为他了。

  清廉家风源于家人的支持。对家人,牛玉儒约法三章:不准开门,不准收礼,不准说情。无论任自治区副主席,还是做市委书记,牛玉儒家门前总是“访客”不断。倘是送礼的,家人劝其把礼品拿走,有事到办公室说;若是上访户在家门口等,牛玉儒就让爱人把他们让进来,沏茶倒水。妻子谢莉佩服丈夫那投入的工作热情,从不理解到理解,别人谈起焦裕禄、孔繁森这些公而忘私、忘我工作的典型,认为生活中不可能有这样的人时,她就会在心中默默地辩解:“有的,有的,真的有这样的人!”

  家庭是每一个人的“港湾”,也是社会的“细胞”。父母的言谈举止,思想品行,随时都影响着子女。牛玉儒成长为党的好干部,人民的贴心人,固然与他个人的主观努力密不可分,但与父辈的教育、亲人的理解、家人的支持也是分不开的。任何一个家庭都要受社会制约,又反过来影响社会。所以对一个领导干部来说,家风与工作作风紧密相关。家风如何。也是表现一个领导干部党性的一个侧面。

  经验教训向人们警示,家风不正,带来的后果不堪设想;以权谋私、贪赃枉法、徇私舞弊、索贿受贿、欲壑难填。如胡长清、成克杰、李嘉廷、慕绥新、王怀忠之流,都与家风不正有直接关联。

  时代和人民要求我们广大党员个性是党员领导干部,不但要有为人民服务的过硬本领,还要有清廉的家风。牛玉儒同志的清廉家风是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廉洁小故事(四十九):

  海瑞巧治胡公子

  海瑞(1514-1587),字汝贤,号刚峰,广东琼山人,回族。明嘉靖举人,历任淳安、兴国知县,户部主事、吏部右侍郎、应天府巡抚、南京右佥都御史等职。

  明朝嘉靖年间,社会风气腐败。达官贵人经州过县,除了酒肉招待之外,还要送上厚礼。那礼帖上写的是“白米多少石”、“黄米多少石”。但其实,这“白米”、“黄米”都是隐语,指的是白银多少两、黄金多少两。这样的风气蔓延开来,连一些公子衙内飘过,地方也要隆重接待。

  一天,总督胡宗宪的儿子,带着一队人马来到淳安。驿站官员不明白来者是谁,接待上稍有怠慢,惹得胡公子大怒,当场命令家丁,把驿吏五花大绑,吊在树上,用皮鞭狠狠抽打。淳安知县海瑞听说后,立刻赶到驿站,见光天化日之下竟有如此无法无天之举,顿时义愤填膺。他大喝一声:“住手!”立即命令给驿吏松绑。胡公子的手下见“半路杀出了程咬金”,呼啦一下把海瑞团团围了起来。胡公子趾高气扬,挥着马鞭,说:“你明白大爷是谁吗”

  海瑞理直气壮、义正辞严,指斥道:“不管你是谁,都不准在我管辖的地方胡作非为!”

  胡公子手下的家丁威吓说:“狗官,你瞎了眼!这是胡总督胡大人的公子!”

  海瑞一听,心中早已有谱。他冷冷一笑,说:“哼,以往胡大人来此巡查,命令所有地方一律不得铺张。这天看你们如此行装威盛,如此胡作非为,显然不是什么胡大人的公子,定是假冒的!”说时迟那时快,海瑞挥手喝令将胡公子捉下,驱逐出境,并把他沿途勒索的

  金银财物统统充公。

  事后,海瑞立刻给胡宗宪修书一封,一本正经地禀告说:“有人自称胡家公子沿途仗势欺民。海瑞想胡公必无此子,显系假冒。为免其败坏总督清名,我已没收其金银,并将之驱逐出境。”

  胡宗宪是一代抗倭名将,他收到信后并不怪罪海瑞。就这样,海瑞巧妙地制服了胡公子的巧取豪夺。

  海瑞一生刚正不阿,在老百姓当中流传着这样一段称颂他的歌谣:

  “海刚峰,不怕死,不要钱,不吐刚茹柔,真是铮铮一汉子!”

  “不吐刚茹柔”,意思是不吐出硬的、吃下软的。它高度评价了海瑞不吃软怕硬的硬骨头精神。

  廉洁小故事(五十):

  董必武:人民公仆党的“老牛”

  董必武总是把自己视为人民公仆,以党和人民的“老牛”自勉,他常说:“我们的党是为群众利益服务的,如果不为群众服务,还要组织共产党干什么?”他赋诗吟唱:“革命原非为个人,支持群众得翻身。”他不仅仅严以律己,而且对子女及亲友要求很严格,教育他们正直做人,勤奋学习和工作,绝不允许有任何特殊的行为。建国后,家乡的亲友以为他在北京做了“大官”,便要求他帮忙解决工作、升学以及购买拖拉机、钢材等等。他一律加以拒绝,并谆谆教育他们:“我受党的委托,人民的信任,参加国家领导,是各项政策制定的参加者,也是维护者,决不能利用职权给自己的亲属批物资”,“革命不是做官”。1975年他在北京逝世。叶剑英在董必武追悼会上说:“董必武同志真正做到了一辈子做好事,不愧为无限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篇十:关于廉洁的红色故事

  1.陈毅的“补品”

  1928年冬,担任红四军政治部主任的陈毅,到二十八团传达红四军军委会议精神.他赶了一夜路,直到第二天中午才到。二十八团党代表何长工笑着说:“陈毅同志,今天我请客.”这话被侦察班的战士听到了.其中有几个从旧军队改编不定期来的战士议论开了:“听见没有,陈主任来了,就特别招待”。“当官的总比当兵的吃的好一点嘛”!“不会吧”,另一个战士严肃地说:“前不久,我们不是听说人家讲过陈主任和战士同甘共苦的故事吗”?

  大家想起了那个故事:陈毅带着队伍来到一座高山上,正值下大雪.陈毅和战士们一样,一身单衣,一双草鞋,几天喝不上一口粥.这时炊事班不知从哪儿弄来了点米,大家高兴地围过去,七嘴八舌,都说应该给陈毅同与做一碗白米饭吃.陈毅却坚持要炊事员把这点米和野菜拌在一起煮,大家一样,都吃野菜拌饭。

  “百闻不如一见,这回我们要亲眼看看”。

  大家把脚步放得很轻,赶支团部窗外,透过薄薄的窗户纸往里看,只见何长工拿出一个小纸包,笑着说:“吃吧,这东西你一定爱吃.”陈毅问:“什么呀?”

  “这是冬天最好的“补品”.我是湖南人,你是四川人,我晓得,都是爱吃这种“补品”的.”陈毅看了看小包里的东西,笑道:“我们一起补吧.”

  他们究竟吃的是什么?有的战士急不可耐地用手指戳破窗户纸,一看全愣了,原来,陈毅.何长工和大家一样,吃的是南南瓜汤.红米饭,小纸包里的是一些辣椒面…….

  2.毛泽东从严治党的故事

  1937年10月,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抗大第六队队长黄克功,因向陕北公学女学员刘茜求婚不成,开枪将其打死.为维护法律尊严,边区高等法院依法判处黄克功极刑.毛泽东亲自给边区高等法院院长雷经天写信,说“共产党与红军,对于自己的党与红军成员不能不执行比较一般平民更加严格的纪律”

  6.朱德不做“特殊党员”

  抗日战争时期,朱德虽身为八路军总司令,但却处处自己当做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来看待.他经常说:“党内不能有特殊学员.”在那段艰苦的岁月里,如何何对待经济困难,成为当时突出的政治问题.1939年2月,毛泽东代表党中央,在生产动员大会上发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为了响应这一号召,朱德所在的党小组根据党总支的要求,也开会给小组成员安排生产任务,同志们看到朱德工作很忙便没有通知他开会,也不打算分配他生产任务.

  没想到,会后的第二天,朱德就找到党小组长问:“昨天的会为什么不通知我参加呀”

  “我们看您太忙,不打算给您分配什么生产任务,所以…….”哎,那怎么行?毛主席号召我们自己动手,克服困难,这么大的事,也有我一份呀.”接着他又亲切地说:“在我们党内每个人都是普通党员,党内不能有特殊党员.以后,这样的会议都要通知我参加.”根据朱德的要求,党小重新开会研究了生产任务分配问题,给朱德和一名炊事员.一名警卫员分配了种机关二亩菜地的任务.从此,每天傍晚,人们都能看到朱德总司令和炊事员.警卫员一起抬水.浇地.薅草.

  12.周恩来向农户道歉

  抗战胜利后的延安,生活仍很困难.有一次,警卫班几个战士凑在一起,想给周恩来副主席弄点吃的补补身子.警卫战士小魏出了个主意,拿四双破布鞋去农户家里换了一条.周恩来知道后,严肃批评小魏说:“四双旧鞋能换到一条狗吗?老百姓之所以跟你换,是因为他们相信共产党,我们决不能侵犯老百姓的利益.”第二天,周恩来带着小魏找到农户家里,向农户道歉,并亲自付了钱.

  13.毛泽东用稿费还“债”

  1961年秋的一天,在一次会面时,毛泽东对章士钊说:“共产党不会忘记为她做过好事的爱国者.当年你支援留法勤工俭学的那笔款两万元,是我经手借的,一部分给了去欧洲的同志,一部分带回湖南开展革命活动.”章士钊说“区区小事,何足挂齿.再说,这笔钱在当时是向社会名流募捐的,我不过是尽一份力罢了.”毛泽东诙谐地说:“有借有还嘛,现在我有稿费可以还“债”了.”从那以后,每年农历正月初二,毛泽东的秘书都会把2000元人民币送到章士钊家,直到1971年整整十年.后来停了一年,毛泽东发现了,便对秘书说:“这钱不能停,还要还“利息”呢?”于是1973年春节,他的秘书又从他的稿费中取了2000元送给章士钊.这时章士钊因病住在北京医院,接到这份“礼物”时,他激动得双手发抖,对家人说:“主席既讲信义又清廉,真不愧为人民的好领袖啊!”

  14.“交情是交情,公事是公事”

  列宁的一生,无论是处理党和国家大事,还是处理同志间的关系都坚持党性原则,只讲真理,不讲面子.他的一句名言是:“交情是交情,公事是公事.”

  1913年,列宁在一封信中谈到是否对“前进派”联合的部题时告诉高尔基说,如果“前进派”联合的的问题时告诉高尔基说,如果“前进派”能从历史的惨痛中吸取教训,回心转意,那么一切个人的东西立刻就会烟消云散,否则,“那就请勿见怪:交情是交情,公事是公事.我们不惜任何牺牲向诽谤马克思主义或歪曲工人政党政策的各种企图进行斗争.列宁这里所说的斗争主要是指同“前进派”,同时也包括了同高尔基的错误观点的斗争.

  我们知道,列宁同高尔基之间交往密切,友谊深厚.但是,列宁并没有因此而对高尔基思想上的弱点放弃批评和斗争,同时,也没有因为这种批评和友谊.相反恰恰是这种同志式的批评和怕要的斗争使高尔基更加布尔什维克化了,凶们的友谊更加真挚和纯洁了.

  15.毛岸英的一封家书

  毛岸英赴朝参战前的1950年10月24日,曾给他表舅向三立(杨开慧的表弟)写了一封长信,信中说“新中国之所以不同于旧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不同于国民党,毛泽东之所以不同于蒋介石,毛泽东的子女妻舅之所以不同于蒋介石的子女妻舅,除了其他更基本的原因以外,正在于此: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时代已经过去,靠自己的劳动和才能吃的时代已经来临了.”

  “反动派常驻骂共产党没有人情,不讲人情,如果他们所指的是这种帮是这种帮助亲戚朋友.同乡同事做官发财的人情的话,那我们共产党正是没有这种“人情”,不讲这种“人情”.共产党有的是另一种“人情”.那便是对人民的无限热爱.对劳动大众的无限热爱,其中也包括自己的父母子女亲戚在内.当然,对于自己的近亲,对自己的父,母,子女,妻,舅,兄,弟,姨,叔,是有

  一层特别感情的.如果这种特别感情超出了私人范围并与人民利利益相抵触时,共产党是坚决站在后者方面,”

  从这封信可以看出毛岸英反对特殊化,反对利用职权为亲友牟取私利,提倡为政清廉的高尚;思想品德.

  16.毛泽东交伙食费

  毛泽东一生生活俭朴,对吃穿住用从不讲究,即使是外出视察,也是轻车简从,饮食简单,从不超过标准,且交足伙食费.1965年5月22日,毛泽东重上井冈山,吃的是红米饭.素炒苋菜.豌豆炒肉丁等家常饭菜.5月29日,毛泽东离开茨坪宾馆财务室会计雷良钊天天开惯了发票.他噙着热泪认认真真地在交款人一栏中写下“首长”二字,然后依次天出3张发票,票证为“江西省井冈山管理局交际处”.住宿时间7天,每天伙食费2.50元,共17.50元,交粮票23斤购米款每斤0.12元,计2.76元.发票开具时间为:1965年5月29日.

  17.彭德怀的“三原则”

  彭德怀是功勋卓著的开国元勋,有一次,他南下检查战备和国防工程,回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家做客.许世友在桌上只摆上四样菜:炒豆芽.土豆丝.烧豆腐.炒肉.对许世友的不客套,不摆谱,不铺张,彭德怀十分高兴地说:“我们都有是“出家人,都应该爱国家之财,爱人民之财.管“公”的人要牢守三条:第一自己不贪,第二不给人家送,第三敢把厚脸皮的上司.熟人挡回去.有这三条,才能保得住“公”!才能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崇俭朴,大公无私,吃请从简,不花公家一分钱,令人敬佩.我们每个同志都要像他们那样从自身做起,坚持原则,自觉抵制公款吃喝风.20.决不能搞特殊化

  1963年周恩来总理和邓颖超同志到苏州看望病中的陈云同志.当周总理离开苏州时,接待人员送了一些“苏式糖果”,邓颖超立即要随行人员付钱,总理还要来发票,问是不是市场价,当了解是成本价时,总理一定要按市场价补上,并严肃地对接侍人员说:“我们是人民的勤务员,决不能搞物殊化.你们做接待:工作的同志要切记这一点!”

  21.廉洁无私

  抗美援朝时,彭德怀的妻子浦安修因公出差顺道探望他,带来了黄克诚同志送的一些湖南的土特产和一匹夏布.彭德怀老总让人把湖南土特产分成若干份,分送给作战.机要等部门和同志.还剩一点布,他让妻子交给在北京的后勤部长.彭德怀总司令和住房又旧又小,后来左权同志的女儿也住到他家,住房就更困难了.彭总夫妇经反复商量,决定盖两间小平房,精打算下来,还需一千多元,彭总一听就说:“一千多元,能买多少小米?能买一万多斤!这要多少农民的劳动!又能养活多少人!不盖了!”

  23.廉洁的党员

  陈毅的父母想回四川老家安度晚年.陈毅给负责陪送的同志约法三章:一.把两位老人直接送到妹妹家,不要惊动省委.二.找普通的房子住,不向机关要房子;三.安家事宜,自行解决.

篇十一:关于廉洁的红色故事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

  女纪委书记的红剪刀廉政先进事迹

  导读:本文是关于女纪委书记的红剪刀廉政先进事迹,希望能帮助到您!

  女纪委书记的红剪刀廉政先进事迹

  在**的办公桌上,有一把红色把柄的剪刀,这是**省**市纪委的传家宝。1996年,她就任**市纪委书记时,前任书记**把这把剪刀亲手交到了她的手中。10年来,**每天用它剪拆人民来信,每一剪都那么认真,一丝不苟。她说,人民来信是老百姓和我们联系的纽带,这里有民心,有期盼,有冤枉,让我们纪委来主持公道,伸张正义,这是多大的信任啊!近5年来,**市纪委共立案查处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696件,镇局级领导干部案件36件,为国家、集体挽回经济损失5000余万元。**和她领导的**市纪委成为**百姓心中“不倒的红旗”。

  “有案不查就是失职”

  身为纪委书记,**一直认为,剪开了群众的举报信,就接过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有案必查是自己的天职,有案不查或者查不好,就是自己的失职。

  2003年初,根据群众举报,**市**镇原党委书记储某、副镇长许某有重大违纪问题。在此之前,**已查办了好几起涉及部门“一把手”的案子,但涉及乡镇党委书记的还是第一起。

  案子刚立,说情人员便接踵而至。有的说,见好就收,你已查了那么多“一把手”案子,可以对组织和群众有交代了;有的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

  说,不要光想查案,也要考虑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甚至还有的威胁说,小县城就这么大,低头不见抬头见,放一马算了。

  但**偏不信邪,对同事们说:查,一查到底,我做你们的坚强后盾!经过半个月的艰辛调查,最终查清了储某、许某两人分别贪污受贿22万元和10万余元的犯罪事实。

  2003年,**和同事们又先后突破**市医保中心原主任毛某等5名正科级“一把手”腐败案件,小城**的百姓对此拍手称快。

  5年来,**市纪委共立案查处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696件,镇科级领导干部案件36件。同时通过办案,为350余名党员干部澄清了问题,保护了他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我们一定要尽可能帮他们解决问题”

  **说,群众写封上告信不容易,我们一定要尽可能帮他们解决问题。她坚持严格执行来信来访接待日制度,亲自审阅每一封人民来信。逢她值班,工作再忙,事情再多,她都雷打不动坚持接访。

  在一次信访中,她了解到一位叫胡春生的老人,年轻时被错判为反革命,经历了5年徒刑、20年支边,两度婚变的坎坷人生,平反时已经隔了35年。当时他老年鳏居,无儿无女,生活没有着落,老人先后向各级部门寄出上百封信,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在接手这一信访件后,眼睛湿润了,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她当即召集纪委分管领导和有关同志专门研究这一信访问题,并派人到老人所在镇、村走访调查,在查核了事情原委后,亲自与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

  镇、村、司法、民政等部门协商,终于将胡春生安排到了当地敬老院,过上安定有靠的晚年生活。

  近5年,经**亲自批办的群众来信达423份,亲自接待的上访群众313人次。她还在市纪委实行信访“双下乡”制度,变群众上访为机关干部下访,几年来先后“下访”70余次,接待群众400余批次,帮助群众解决济困、助残、孩子上学等实际困难120多个。

  **说,群众利益无小事。纪检监察干部身在第一线,就要时时刻刻与人民群众心连心。

  **市**镇原党委书记、现**市卫生局局长张国强说,2003年夏天,**市遭遇了多年未遇的洪涝灾害,**分工联系的**市**镇因连续暴雨导致河水暴涨,她立即组织相关单位赶赴抗洪现场,在大雨中指挥干部群众加筑河堤,转移群众生产生活物资。

  由于汛情紧急,她顾不上自己的身体,在近半腰深的水里一泡就是好几天。因在受到污染的汪洋中走村串户,她的脚上、腿上长满了水泡。有人劝她回城里“用电话指挥指挥就行了”,“男人都吃不消,何况女人?”**回答:“我是一个女人,但我还是共产党的纪委书记。洪水一天不退,群众安危一天不解决,我就一天不离开。”在她的带领下,通过干群的日夜奋战,终于保住了近千农户的生命财产安全。

  **说,老百姓就是我的衣食父母,群众把我记在心里,我就要把人民的利益捧在手上。在她看来,平常时刻能看得出来,困难时刻能站得出来,危难时刻能豁得出来,这才是共产党员应有的本色。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

  为躲“慰问”,她住进了儿科病房

  多年来,**始终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古训时刻警醒自己,告诫自己。

  1999年,她生病住院,为了怕被人知道去“慰问”,她“秘密”地住进了市医院的“小儿科”病房。为了不给组织添麻烦,她悄悄地把自己的妹妹找来照顾,直到出院,纪委机关的同志才知道她住院动了胆结石手术。

  这几年来,**多次向市纪委上交各类礼金礼品折价款、公车私用费等,用实际行动严格执行了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

  **是当年从**常州到**插队的知青,现在虽然家离常州只有几十公里,但却很少有时间回家探望,年老体弱的父母只能由弟弟妹妹代尽孝心,为此**常常心怀愧疚。但尽管如此,前些年,当**下岗的弟媳和妹婿、在家待业的堂弟和外甥满怀希望来找**帮忙时,**却劝慰他们:“我这个岗位很特殊,请你们理解,只要肯吃苦,哪里都有饭吃。”

  有时候,连**的爱人严川喜也觉得**不懂亲情。**对他说:“纪委书记是监督人的人,决不能让人说闲话。我有私事找别人,人家犯事来找我,关系网口子一开,就没法收拾了。”

  **认为,在党员干部和群众心目中,纪委书记往往是公平和正义的象征,如果自毁形象,怎能管人,怎能服众?她说,人不能没有亲情,但又不能为亲情所困。人生如骑自行车,因此身子要端正,眼睛要向前,脚下要用力,关键在于要永远保持一份平衡心态。

  **的付出与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她领导下,**市纪委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

  先后开展和实行了机关干部养老保险资金专项清理、纪检监察工作目标管理、信访直查快办、土地批租四轮终结制、派驻机构负责人述职述廉、行政行为评价、基层干部“双述双评双公开”等20余项新举措,有力推动了工作的开展。

  **市纪委先后有15项创新经验被省纪委推广介绍,获得12项省市纪检监察先进集体称号,有116人次被省市纪委表彰。如今已担任**市政协主席的**先后被授予全国纪检监察先进工作者和全国纪检监察先进工作者标兵的光荣称号。

篇十二:关于廉洁的红色故事

 清明节主题队会

  三(7)中队

  郑敏

  活动时间:2013年4月2日

  活动地点:本班教室

  参加人员:全体学生

  主持人:钱彦霖

  呼筱菡

  活动目的:

  1、通过队会,让学生对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有更具体、详实的了解。

  2、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我校精神文明建设。

  3、通过教育,让学生感知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先烈们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活动准备:清明节来历和风俗等资料的介绍

  活动过程:

  全体立正!出旗!奏乐(放录音)!敬礼!

  礼毕!请坐下!

  引入:师朗诵: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师问:同学们还记得这首诗吗?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对,是《清明》。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清明时节忆先烈”革命传统教育主题班会。希望同学们能够在班会中有所收获。

  主持人甲:春天,万物复苏,盎然春意。

  主持人乙:春天,是最令人向往的季节。

  主持人甲:人们总不会忘记,祭扫烈士墓,缅怀革命先烈,主持人乙:看烈士事迹,学烈士精神,踏上红色之旅。

  主持人甲:看到了吗,聆听了吗,感受到了吗?

  主持人乙:革命烈士的英勇和今天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二、介绍清明节:

  主持人甲: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年的4月4日是什么节日吗?

  主持人乙:对,那天是我们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清明节是我们中国人传统的纪念祖先的节日。说起清明节的来历,我们就会想起一个人——介子推。下面,让我们来听一听介子推的故事吧。

  传说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晋文公),大肆封赏所有跟随他流亡在外的随从。惟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带了母亲隐居绵山。

  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他想,介子推孝顺母亲,一定会带着老母出来。谁知,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介子推母子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死了。晋文公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的柳树树洞里的衣襟上,题了这样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这就是寒食节的来源。寒食节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人们便将寒食与清明合而为一了。现在,清明节取代了寒食节。

  ?

  清明节习俗的介绍

  同学们都搜集了哪些关于清明节习俗,能来介绍一下吗?

  主持人甲:谢谢为我们做的介绍,现在,我又多了解了一些关于清明节的知识了。

  主持人乙:自古以来,清明扫墓不光是纪念自己的祖先,对历史上为人民立过功,做过好事的人物,人民都会纪念他。清明节祭扫烈士墓和革命先烈纪念碑,已成为我们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一种形式了。

  四、播放《歌唱二小放牛郎》。

  主持人乙:王二小真了不起,年纪虽小却那么勇敢。

  主持人甲:先烈们,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险时刻,是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长城,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进行着拼搏。

  主持人乙:是他们把对国家.对劳苦大众的爱化作战斗中同敌人拼杀的精神力量,不怕牺牲,勇往直前,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主持人甲:下面,再让我们聆听一个关于夏明翰的故事。

  五、诗歌朗诵《英雄赞歌》:

  鲜花

  像灿烂的火把燃烧在眼前……

  五星红旗

  像熊熊的烈焰映红了苍穹……

  面对庄严的墓碑

  我们心如潮涌

  面对先烈的英灵

  我们热泪盈眶……

  耳边,仿佛还震荡着激烈的枪炮声

  眼前,好像还弥漫着战斗的浓浓硝烟……

  永远不会忘记

  身先士卒,革命志士逞英豪

  永远不会忘记

  力战顽敌,一片丹心照乾坤

  一个声音高喊着

  勇往直前,战斗不息……

  是你们

  使天空变得晴朗高远

  是你们

  使大地变得瑰丽斑斓

  是你们

  使阳光变得灿烂辉煌

  辅导员: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队员:时刻准备着!

  退旗:(播放退旗曲。全体队员静立、敬队礼,目送队旗退出会场)

  队会结束。

  忆先烈英雄故事

  沂蒙革命先烈廉洁故事

  三年级7班----钱彦霖

  赵博(1941年11月13日牺牲,终年35岁)

  赵博同志曾任鲁南区党委书记兼鲁南军区政委。他始终把自己看作革命队伍中的普通一员,从不搞特殊化。他身患肺结核、胃病、关节炎等多种疾病,?为了照顾他的身体,?上级发给他一瓶鱼干油丸,而他却不肯服用,马上派人送到医院,给伤病员补养身体。在一次战斗后,部队缴获了一部分小麦,后勤部门悄悄给赵博留下100公斤,赵博知道后,不讲情面,对有关人员进行了严厉批评,并派人磨成面粉,?送给党校改善生活。有人说他是老一套,他回答:“这个老一套是党的优良传统,万万不能丢。”

  赵博同志有很强的群众观念,对违犯群众利益的行为从不姑息。有一次部队行军,经过敌占区青竹湖一带。他发现身后的马正在吃大田里的大豆,立即批评了警卫员小任,教育他说:“不论在根据地还是在敌占区,都要紧密依靠群众。”当时有个县长贪污腐化,群众影响极坏,经查实后,赵博立即召开区委会议,?给予这个县长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开除党籍的处分。

  忆先烈英雄故事

  常恩多(1942年8月9日病逝,终年47岁)三年级7班----杨丽红

  常恩多原任国民党百十一师师长,后于重病中率部起义,?病逝前一天将部队交给了党和人民。他一生廉洁清苦,家庭陈设就象一家普通老百姓。在南通驻防时,?居室只有一床一桌,每天吃的是高梁米饭、菠罗叶饼、小豆腐等东北乡土饭食。在他病危嘱托后事时,不提妻子和孩子,却关切地询问遭国民党顽固派逮捕后越狱逃走的三三三旅旅长、中共地下党员万毅什么时候回部队。他把仅有的60?元钱送给了服待他一年多的徐文斌,又把一套呢军装送给跟随他19年的副官刘唱凯。

  忆先烈英雄故事

  邱少云的故事

  三年级7班----田博屹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斗英雄;1931年出生于四川铜梁(今重庆市铜梁县)。13岁那年被国民党军队抓去当兵,1949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1951年3月25日,邱少云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员,跨过了鸭绿江。

  1952年10月,邱少云所在的连队接受了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消灭平康和金化之间的三九一高地的敌军。然而三九一高地地形独特,易守难攻。在敌军和我军阵地之间还有三千多米宽的开阔地,是敌人的炮火封锁区。在这样长距离的炮火下冲击,必会导致我军较大伤亡,影响战斗的顺利进行。上级决定采用隐蔽作战,在发起攻击的前一天夜里,把部队潜伏在敌人阵地的前沿,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要使几百人在敌人眼皮底下隐蔽二十多个小时而不能有一个暴露目标。邱少云和他的战友们毫不畏惧,争相请战。临行前,邱少云下了钢铁誓言:为了战斗的胜利,甘愿献出自己的一切。

  深夜,五十多名身披伪装茅草的战士,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在那蒿草丛生的开阔地埋伏了下来。

  11日清晨,三九一高地上敌方那层层的铁丝网和一簇簇不暴露我军潜伏秘密,观察所里的指挥员当机立断,下令用炮火将这股敌人全部歼灭。

  次日中午,敌人的燃烧弹引燃了他身边的草丛,这时,他只须打滚翻身即可避免烧身。但为了避免暴露目标,他严守潜伏纪律,忍受着烈火烧身的剧痛,坚持一动不动,像一块巨石。直至壮烈牺牲,保证了整个战斗的胜利。

  黄昏来临,出击的时间到了。战友们怀着满腔仇恨,高呼着为战友报仇的口号,排山倒海般地向敌人冲运河。才过了二十分钟,敌人全部被消灭,三九一高地上飘扬起胜利的旗帜。

  战斗结束后,同志们在邱少云潜伏的位置上,看见他用双手在地上抠出的深深的土坑……

  1952年10月12日,邱少云牺牲。

  40多年来,邱少云的英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然而,人们却不知道,这样一位惊天地、泣鬼神的战斗英雄,却差点成了无名英雄。

  次日中午时分,敌人向潜伏区打来几发燃烧弹,烈火烧着邱少云的衣服、鞋袜,直至烧遍他的全身,可他至死都是一动不动。

  牺牲时,他年仅26岁。

  忆先烈英雄故事

  葛振林:传奇人生

  三年级7班----李梦雅

  60多年前,他在河北狼牙山的纵身一跃,被定格为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上最悲壮的一幕。2005年3月21日晚11时11分,在湖南衡阳169医院,狼牙山五壮士最后惟一的幸存者葛振林因肺功能、心功能、肾功能衰竭,经抢救无效,心脏停止了跳动,享年88岁。他充满血与火的人生从此永远定格。

  葛振林出生在河北省曲阳县党城乡喜峪村。他1937年5月参加革命,1940年2月入党,参加过湘西剿匪和抗美援朝,历任参谋、连长、省军区警卫营长、衡阳军分区后勤处副处长等职。离休后一直住在衡阳警备区干休所安度晚年。

  离休后的葛老仍发挥余热,担任了驻地10余所中小学的校外辅导员,经常去学校热心为孩子们说故事,讲传统、谈理想。他还先后到北京、河北、河南、湖北、广东、广西等10多个省(区)的部队、机关、学校和厂矿,义务做革命传统教育报告400余场次,听众40多万人次。

  去年11月11日,葛老因病入院接受治疗,当时被诊断为“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支气管哮喘、冠心病、陈旧性肺结核、前列腺肥大”等多种病症。在医务人员的精心治疗下,病情曾有所好转。但今年3月15日老人病情突然加重,医院在向衡阳警备区干休所下达病危通知书的同时,组织医务人员全力抢救,并分别从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及长沙、衡阳等军地医院请来呼吸科专家会诊。

  葛老病重的消息传出后,社会各界给予深深关注。衡阳市委书记徐明华、市长贺仁雨,衡阳警备区司令员杜兆清、政委许金池等领导均赶到医院看望。葛老病逝

  后,当地群众纷纷敬献花圈,前往殡仪馆悼念。

  忆先烈英雄故事

  抗战英烈:赵尚志

  三年级7班----图玛热斯

  赵尚志(1908―1942)辽宁朝阳人。1925年考入哈尔滨许公工业学校。同年“五卅”运动中,积极开展募捐、抵制日货等活动。同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因参加反帝爱国斗争,被校方以“不守校规”之名开除学籍。同年11月,赴广州考入黄埔军校。1926年3月,蒋介石制造“中山舰事件”后,曾积极参与抗议活动和营救被捕的中共党员。同年夏到哈尔滨,领导进步青年进行革命斗争。1926年底至1930年4月,曾2次被捕,在狱中受尽酷刑,始终坚贞不屈。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经营救出狱。1932年初,负责中共满洲省委军委工作。曾与杨靖宇等到工厂、学校宣传抗日,组织工人、学生参加抗日义勇军。1933年10月,任珠河反日游击队队长。1934年2月后,历任东北反日联合军司令、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司令、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等职。在东北地区早期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作出了重大贡献。1942年2月12日,率部袭击梧桐警察分驻所,战斗中,为内奸打伤,昏迷中被敌逮捕,后英勇牺牲。时年34岁。

  忆先烈英雄故事

  黄继光(1930~1952)

  三年级4班----孙宇乐

  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农历1930年11月20日出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一个山村,他自幼家境极为贫寒,六七岁时父亲因受地主欺压,病恨交加而死。黄继光从小就给地主扛长工、割草放牛。1949年冬,家乡解放,村里组织起农会,黄继光不但成为农会第一批会员,积极斗争地主,还当上了村里的民兵。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国内停止复员并大量征兵。1951年3月,中江县征集志愿军新兵时,黄继光在村里第一个报了名。体检时,他因身材较矮开始未被选中。来征兵的营长却被黄继光参军的热情所感动,同意破格录取。

  到朝鲜前线后,黄继光被分配到第十五军第一三五团二营六连任通讯员。1952年4月,部队到五圣山前沿阵地接防,本想杀敌立功的黄继光却被分配到了连队后勤。经过副指导员细致的思想工作,黄继光明白了后勤工作的重要性,样样工作都干得很出色。1952年7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经上级批准,他荣立三等功一次。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开始。10月19日夜,黄继光所在的二营奉命反击占领597.9高地表面阵地之敌。当攻击部队受阻、伤亡较大时,已任营通讯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主动请战,消灭敌人火力点。在战友负伤牺牲、自己所携弹药用光的情况下,黄继光毅然用自己的身躯堵住了敌人枪眼,为冲锋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通路,牺牲时年仅22岁。

  黄继光的英雄壮举,获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最高荣誉——他被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特等功,并授予“特级英雄”称号(另一特级英雄是杨根思);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黄继光最后长眠于沈阳市北陵烈士陵园。

  忆先烈英雄故事

  《抗日小英雄王朴》

  三年级4班----罗羽柔

  王朴生于1929年,牺牲于1943年,河北省完县人。他生长的太行山石岭下的河北省完县野场村,11岁时被大家推选为儿童团团长,牺牲时只有14岁。王朴诞生在村里一户贫苦农民的家庭里。在他开始懂事的时候,日本强盗发动了“七七”芦沟桥事变,侵占华北,战争的火焰烧到了他的家乡太行山。日寇烧杀抢掠的凶残行为,在王朴幼小的心灵燃起民族仇恨的烈火。

  有一次,野场村的乡亲们全被日寇赶到村子里,王朴也是其中一个,日寇拿着一份由汉奸金珠子提拱的村干部和抗日军属名单,叫汉奸翻译把他们一个一个拉出来,然后狗汉奸龇牙咧嘴地问王朴:“你就是野场村的儿童团团长王朴吧?”。王朴理都不理这个狗汉奸。“你一定知道八路军的东西藏在那里,说出来就放你回家。”“不知道!就是知道也不会告诉你鬼子和狗汉奸!”王朴面不该色得回答。日寇猛地抽出了东洋指挥刀,指着王朴的胸口,狂叫道:“你的小八路,快快的说,你不说死了死了的!”王朴面对日本鬼子强盗的刺刀,想起了“五不誓言”,想起了张喜子和秀大伯,更想起了自己领着儿童团团员宣言的誓言“头可断,血可流,秘密不可泄!”于是把牙一咬,昂首挺胸,面对死亡,毫不畏惧。就这样,王朴英勇的为自己的祖国献出年轻的生命。

  忆先烈英雄故事

  刘

  胡

  兰

  三年级4班----藤诗桐

  1、(1932年-1947年1月12日),原名刘富兰。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人。1945年进中共妇女干部训练班,1946年被分配到云周西村做妇女工作,并成为中共候补党员。

  1946年12月21日,刘胡兰参与暗杀云周西村村长石佩怀的行动。当时的山西省国民政府主席阎锡山派军于1947年1月12日将刘胡兰逮捕,因为拒绝投降,被铡死在铡刀之下,时年15岁。随后,刘胡兰被中共晋绥分局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

  1947年3月26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曾亲笔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忆先烈英雄故事

  朱德的扁担

  三年级4班----桑晨

  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一支红军队伍到井冈山跟毛主席会师。山上是红军,山下不远就是敌人。

  井冈山上出产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的茅坪去挑粮。从井冈山上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

  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白天挑粮,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了一根扁担,写上“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八个大字。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

  忆先烈英雄故事

  王

  二

  小

  三年级4班----滕诗桐

  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沫源县出现了一位全国闻名的抗日小英雄,他的名字叫王二小。牺牲时才七岁,在日本鬼子扫荡一条山沟的时候,为了掩护几千名老乡和干部,他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气急败坏的日本鬼子把王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干部和老乡脱离了危险,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牺牲了。王二小的动人事迹很快传遍了解放区,每一个老乡都含着眼泪,歌唱二小放牛郎,《晋察冀日报》在头版报道了王二小的英勇事迹。晋察冀边区的文艺战土方冰和劫夫很快创作了后来传唱全中国的著名儿童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忆先烈英雄故事

  《抗日小英雄王朴》

  三年级2班----赵明阳

  王朴生于1929年,牺牲于1943年,河北省完县人。他生长的太行山石岭下的河北省完县野场村,11岁时被大家推选为儿童团团长,牺牲时只有14岁。王朴诞生在村里一户贫苦农民的家庭里。在他开始懂事的时候,日本强盗发动了“七七”芦沟桥事变,侵占华北,战争的火焰烧到了他的家乡太行山。日寇烧杀抢掠的凶残行为,在王朴幼小的心灵燃起民族仇恨的烈火。

  有一次,野场村的乡亲们全被日寇赶到村子里,王朴也是其中一个,日寇拿着一份由汉奸金珠子提拱的村干部和抗日军属名单,叫汉奸翻译把他们一个一个拉出来,然后狗汉奸龇牙咧嘴地问王朴:“你就是野场村的儿童团团长王朴吧?”。王朴理都不理这个狗汉奸。“你一定知道八路军的东西藏在那里,说出来就放你回家。”“不知道!就是知道也不会告诉你鬼子和狗汉奸!”王朴面不该色得回答。日寇猛地抽出了东洋指挥刀,指着王朴的胸口,狂叫道:“你的小八路,快快的说,你不说死了死了的!”王朴面对日本鬼子强盗的刺刀,想起了“五不誓言”,想起了张喜子和秀大伯,更想起了自己领着儿童团团员宣言的誓言“头可断,血可流,秘密不可泄!”于是把牙一咬,昂首挺胸,面对死亡,毫不畏惧。就这样,王朴英勇的为自己的祖国献出年轻的生命。

  忆先烈英雄故事

  刘

  胡

  兰

  三年级2班----李想

  1、(1932年-1947年1月12日),原名刘富兰。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人。1945年进中共妇女干部训练班,1946年被分配到云周西村做妇女工作,并成为中共候补党员。

  1946年12月21日,刘胡兰参与暗杀云周西村村长石佩怀的行动。当时的山西省国民政府主席阎锡山派军于1947年1月12日将刘胡兰逮捕,因为拒绝投降,被铡死在铡刀之下,时年15岁。随后,刘胡兰被中共晋绥分局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

  1947年3月26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曾亲笔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忆先烈英雄故事

  朱德的扁担

  三年级2班----陈雨宣

  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一支红军队伍到井冈山跟毛主席会师。山上是红军,山下不远就是敌人。

  井冈山上出产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的茅坪去挑粮。从井冈山上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

  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白天挑粮,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了一根扁担,写上“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八个大字。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

  忆先烈英雄故事

  王

  二

  小

  三年级2班----卓甜甜

  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沫源县出现了一位全国闻名的抗日小英雄,他的名字叫王二小。牺牲时才七岁,在日本鬼子扫荡一条山沟的时候,为了掩护几千名老乡和干部,他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气急败坏的日本鬼子把王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干部和老乡脱离了危险,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牺牲了。王二小的动人事迹很快传遍了解放区,每一个老乡都含着眼泪,歌唱二小放牛郎,《晋察冀日报》在头版报道了王二小的英勇事迹。晋察冀边区的文艺战土方冰和劫夫很快创作了后来传唱全中国的著名儿童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忆先烈英雄故事

  常恩多(1942年8月9日病逝,终年47岁)三年级2班----买吾兰江

  常恩多原任国民党百十一师师长,后于重病中率部起义,?病逝前一天将部队交给了党和人民。他一生廉洁清苦,家庭陈设就象一家普通老百姓。在南通驻防时,?居室只有一床一桌,每天吃的是高梁米饭、菠罗叶饼、小豆腐等东北乡土饭食。在他病危嘱托后事时,不提妻子和孩子,却关切地询问遭国民党顽固派逮捕后越狱逃走的三三三旅旅长、中共地下党员万毅什么时候回部队。他把仅有的60?元钱送给了服待他一年多的徐文斌,又把一套呢军装送给跟随他19年的副官刘唱凯。

篇十三:关于廉洁的红色故事

 邓小平爷爷勤俭节约小故事

  邓小平爷爷勤俭节约小故事,30年代初,邓小平任中共瑞金县委书记。当地人民的生活还很艰苦,一些生活用品奇缺。邓小平一再倡导干部们要艰苦朴素,并处处以身作则。

  一次开完县委会议后,邓小平回到宿舍翻看文件。正在扫地的工作人员小吴抬头忽然发现邓小平的裤子都几乎缩到小腿肚子上了。“邓书记,您都可以不用挽裤腿??河了!”小吴笑着说。“这可是我最时髦的裤子!虽短些,可还是挺好的嘛!”邓小平认真的样子逗得小吴咯咯直乐。事实上,作为县委书记的邓小平并非真的连新裤子也穿不起。只是在当时艰苦的情况下,邓小平不想自己搞特殊化。那条灰白色的裤子是他唯一一条没有补丁的裤子,只有在参加重要活动时才舍得穿。但是时间久了,裤脚磨破了,他就让妻子把破的地方卷进去缝好。时间久了,裤子自然变得越来越短。

  小吴扫完地,又走过来问道:“邓书记,我发现您那条花格毛巾都用了整整两年了,还没有破,而我的那条毛巾用了不到半年,现在已经不能用了,您一定有什么使用毛巾的窍门吧。”“有!你以后看我怎么洗脸就知道了!”邓小平笑着回答。以后几天,小吴惊奇地发现邓小平在洗脸时不是拧毛巾,而是用手挤毛巾。“毛巾是线织成的,拧来拧去很容易拧断。用手挤,水顺着线纹流下去,不是比拧更好吗?”小吴这才明白,邓小平这么做原来是为了节约,她感到一阵惭愧。于是,她不仅自己使用了这个窍门,还把窍门告诉给了其他人。

  一块“上海表”

  有一次,刘少奇到上海视察工作。他在火车上休息时,摘下手表,放在茶桌上。旅途中,由于火车颠簸,那只上海牌手表滑下茶桌掉进了痰盂里。李太和趁机说:“反正这表也够旧的,早该换新的了。正好到上海,买块新的得了!”刘少奇却摇摇头说:“这表捞出来洗洗还能戴,即使出了毛病,到上海修理正好方便。”李太和帮忙把刘少奇的手表捞出用水洗过后,刘少奇看看这表没出毛病,于是又继续戴上。此后,他一直没有丢弃,直到去世,他还戴着这块从痰盂里捞出来的上海表。

  毛泽东的故事

  20世纪50年代初期,作为中国最高领袖,毛泽东的家庭和寻常百姓一样凭借各种定额的票证购物。

  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珍藏着毛泽东的两张购货证。一张封面“姓名”一栏为蓝色墨水笔迹写的“李德胜”(毛泽东转战陕北时的化名)三字,单位一栏为蓝色打印字“中共中央办公厅警卫局”,发证日期为“1964年1月1日”,证上盖有红色圆形“北京市西城区百货管理处票证专用章”;一张是1965年“北京市个人购货证”,封面“姓名”栏同样为蓝色墨水笔迹写的“李松前”(毛泽东化名之一)三字,单位及盖章与上相同。

  毛泽东遗物中有粮票156张。毛泽东每月粮食定额为24斤。据他身边工作人员回忆,毛泽东每餐米饭只要一两左右,因工作繁忙忘记用餐,时常是靠芋头、红薯充饥,所以一天也不过三两,总能节余一些粮票给正在长身体、吃得较多的李敏、李讷等子女。

  毛泽东遗物中,还有两张肉票,是1963年11月的。当时,中国遇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平常爱吃红烧肉的毛泽东表示要与人民同甘共苦。他曾多次说:“我不吃猪肉和鸡了,猪肉和鸡要出口换机器。”工作人员觉得他日理万机,耗神耗力,劝他吃些肉时,他坚决不同意,“全国的老百姓都是这样,我一个人吃了不舒服啊!”早在新中国成立以前,毛泽东就大力提倡反对贪污腐败。他在阅读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后,为李自成的失败唏嘘不已:“实则自秦国以来两千余年推动社会向前进步者因骄傲而腐败,因腐败而亡国。一个含辛茹苦、冲锋陷阵、流血流汗打出来的政权,居然没几天就糟蹋殆尽,真可谓‘打江山18年,坐江山18天’。这个悲惨的结局令人胆寒,这种‘错误’谁犯得起?”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再次告诫全党不要滋长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要谨防“糖衣炮弹”的攻击。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也是三令五申,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作风。但是总有这么一些人因贪欲胆大包天,在毛泽东身边也曾出现这样的人,某些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无偿或低价收受地方送的一些水果、茶叶、丝绸等土特产。

  毛泽东听说这件事时,正是1959年9月,身在庐山。随后,毛泽东让汪东兴着手进行深入调查,汪东兴带领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进行了批评与自我批评,从思想认识的源头上解决问题。汪东兴又把毛泽东身边工作人员收受土特产的具体情况,印成一份材料呈报给毛泽东。很少发脾气的毛泽东看到汇报后,大发雷霆:“我的话你们就是不听,遇到暂时困难都过不去,脱离了群众,你们必须回到人民群众中去!”按照毛泽东的要求,一些工作人员调出了中南海。毛泽东又拿出自己的稿费,指示按照实际收受情况,一共退赔了3万多元!

  在一般人眼中,毛泽东开会或视察工作,属于公务性质,完全可以由当地免费接待。但是,在毛泽东看来,必须付清自己在相关单位和地方的生活费用,无论是在人民大会堂开会或是外出考察,毛泽东都坚持自己付粮票。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现保存有毛泽东交粮票收据93张,涉及上海锦江饭店、湖南省委接待处等数十家单位。从1964年7月23日到9月22日的两个月间,毛泽东便

  给人民大会堂交纳便餐粮票5.5斤。

  从延安时期起,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各地的人们,乃至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领导人和人民给毛泽东赠送了不计其数的礼品,其中如1964年中非共和国总理送的一颗两个人都抬不动的大象牙和瑞士总统送的两块金表等都是非常珍贵的礼品。然而无论是多么珍贵的礼品,毛泽东总是要求身边工作人员一律造册上交国库。他说:“这是送给国家主席的,如果我不是国家主席,就不会有人给我送礼了。如果你当了国家主席,他们也会送给你的。”

  在毛泽东看来,利用个人特殊身份和地位,贪图享受、中饱私囊的做法是与共产党的宗旨和人民的利益背道而驰的,他的一生始终保持着廉洁奉公、朴素节俭的作风。

篇十四:关于廉洁的红色故事

 清明节主题队会

  三(7)中队

  郑敏

  活动时间:2013年4月2日

  活动地点:本班教室

  参加人员:全体学生

  主持人:钱彦霖

  呼筱菡

  活动目的:

  1、通过队会,让学生对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有更具体、详实的了解。

  2、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我校精神文明建设。

  3、通过教育,让学生感知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先烈们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活动准备:清明节来历和风俗等资料的介绍

  活动过程:

  全体立正!出旗!奏乐(放录音)!敬礼!

  礼毕!请坐下!

  引入:师朗诵: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师问:同学们还记得这首诗吗?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对,是《清明》。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清明时节忆先烈”革命传统教育主题班会。希望同学们能够在班会中有所收获。

  主持人甲:春天,万物复苏,盎然春意。

  主持人乙:春天,是最令人向往的季节。

  主持人甲:人们总不会忘记,祭扫烈士墓,缅怀革命先烈,主持人乙:看烈士事迹,学烈士精神,踏上红色之旅。

  主持人甲:看到了吗,聆听了吗,感受到了吗?

  主持人乙:革命烈士的英勇和今天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二、介绍清明节:

  主持人甲: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年的4月4日是什么节日吗?

  主持人乙:对,那天是我们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清明节是我们中国人传统的纪念祖先的节日。说起清明节的来历,我们就会想起一个人——介子推。下面,让我们来听一听介子推的故事吧。

  传说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晋文公),大肆封赏所有跟随他流亡在外的随从。惟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带了母亲隐居绵山。

  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他想,介子推孝顺母亲,一定会带着老母出来。谁知,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介子推母子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死了。晋文公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的柳树树洞里的衣襟上,题了这样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这就是寒食节的来源。寒食节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人们便将寒食与清明合而为一了。现在,清明节取代了寒食节。

  ?

  清明节习俗的介绍

  同学们都搜集了哪些关于清明节习俗,能来介绍一下吗?

  主持人甲:谢谢为我们做的介绍,现在,我又多了解了一些关于清明节的知识了。

  主持人乙:自古以来,清明扫墓不光是纪念自己的祖先,对历史上为人民立过功,做过好事的人物,人民都会纪念他。清明节祭扫烈士墓和革命先烈纪念碑,已成为我们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一种形式了。

  四、播放《歌唱二小放牛郎》。

  主持人乙:王二小真了不起,年纪虽小却那么勇敢。

  主持人甲:先烈们,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险时刻,是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长城,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进行着拼搏。

  主持人乙:是他们把对国家.对劳苦大众的爱化作战斗中同敌人拼杀的精神力量,不怕牺牲,勇往直前,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主持人甲:下面,再让我们聆听一个关于夏明翰的故事。

  五、诗歌朗诵《英雄赞歌》:

  鲜花

  像灿烂的火把燃烧在眼前??

  五星红旗

  像熊熊的烈焰映红了苍穹??

  面对庄严的墓碑

  我们心如潮涌

  面对先烈的英灵

  我们热泪盈眶??

  耳边,仿佛还震荡着激烈的枪炮声

  眼前,好像还弥漫着战斗的浓浓硝烟??

  永远不会忘记

  身先士卒,革命志士逞英豪

  永远不会忘记

  力战顽敌,一片丹心照乾坤

  一个声音高喊着

  勇往直前,战斗不息??

  是你们

  使天空变得晴朗高远

  是你们

  使大地变得瑰丽斑斓

  是你们

  使阳光变得灿烂辉煌

  是你们

  使春风变得和煦温暖

  高亢的国歌在耳边响起

  鲜艳的国旗在空中飘扬

  听,革命先烈

  鲜红的热血

  谱写的英雄赞歌

  是多么的嘹亮,多么激昂??

  主持人甲:先烈们的故事,我们记在心里,我知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先烈们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主持人乙:先烈的爱国精神让我们动容,更应在我们身上延续。让我们继承先烈的遗志,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共创美好明天!

  主持人甲主持人乙:我宣布,《清明时节忆先烈》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师:今天,在《清明时节忆先烈》的主题班会中,我们同学既了解了清明节的一些知识,又知道了一些为祖国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先烈的事迹。我们都不应该忘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先烈们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希望你们能发扬先烈们的革命精神,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做一个正直无私的人,长大为祖国做贡献。

  (1)到了清明节,最主要的一项活动就是祭祖扫墓了。这一习俗相沿已久,据史书记载,秦汉时,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古人有描写清明扫墓的诗,唐代杜牧的名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些诗句都十分真切地反映了当时清明扫墓时的情景和氛围。

  为什么要在清明扫墓呢?这大概是因为冬去春来,草木萌生。人们想到了先人的坟茔,在祭扫时,给坟墓铲除杂草,添加新土,供上祭品,燃香奠酒,烧些纸钱,或在树枝上挂些纸条,举行简单的祭祀仪式,以表示对死者的怀念。

  (2)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我主要向大家介绍一个放风筝的习俗。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在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六、“忆先烈英雄”故事会。

  每组推荐一个人来讲事先搜集好的英雄故事。

  辅导员总结:今天的活动非常成功,希望同学们在这个以纪念为主题的情绪节日中,过得开心,过得有意义!

  呼号。大队长:全体起立,请辅导员老师带领我们呼号!

  辅导员: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队员:时刻准备着!

  退旗:(播放退旗曲。全体队员静立、敬队礼,目送队旗退出会场)

  队会结束。

  忆先烈英雄故事

  沂蒙革命先烈廉洁故事

  三年级7班----钱彦霖

  赵博(1941年11月13日牺牲,终年35岁)

  赵博同志曾任鲁南区党委书记兼鲁南军区政委。他始终把自己看作革命队伍中的普通一员,从不搞特殊化。他身患肺结核、胃病、关节炎等多种疾病,?为了照顾他的身体,?上级发给他一瓶鱼干油丸,而他却不肯服用,马上派人送到医院,给伤病员补养身体。在一次战斗后,部队缴获了一部分小麦,后勤部门悄悄给赵博留下100公斤,赵博知道后,不讲情面,对有关人员进行了严厉批评,并派人磨成面粉,?送给党校改善生活。有人说他是老一套,他回答:“这个老一套是党的优良传统,万万不能丢。”

  赵博同志有很强的群众观念,对违犯群众利益的行为从不姑息。有一次部队行军,经过敌占区青竹湖一带。他发现身后的马正在吃大田里的大豆,立即批评了警卫员小任,教育他说:“不论在根据地还是在敌占区,都要紧密依靠群众。”当时有个县长贪污腐化,群众影响极坏,经查实后,赵博立即召开区委会议,?给予这个县长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开除党籍的处分。

  忆先烈英雄故事

  常恩多(1942年8月9日病逝,终年47岁)三年级7班----杨丽红

  常恩多原任国民党百十一师师长,后于重病中率部起义,?病逝前一天将部队交给了党和人民。他一生廉洁清苦,家庭陈设就象一家普通老百姓。在南通驻防时,?居室只有一床一桌,每天吃的是高梁米饭、菠罗叶饼、小豆腐等东北乡土饭食。在他病危嘱托后事时,不提妻子和孩子,却关切地询问遭国民党顽固派逮捕后越狱逃走的三三三旅旅长、中共地下党员万毅什么时候回部队。他把仅有的60?元钱送给了服待他一年多的徐文斌,又把一套呢军装送给跟随他19年的副官刘唱凯。

  忆先烈英雄故事

  邱少云的故事

  三年级7班----田博屹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斗英雄;1931年出生于四川铜梁(今重庆市铜梁县)。13岁那年被国民党军队抓去当兵,1949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1951年3月25日,邱少云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员,跨过了鸭绿江。

  1952年10月,邱少云所在的连队接受了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消灭平康和金化之间的三九一高地的敌军。然而三九一高地地形独特,易守难攻。在敌军和我军阵地之间还有三千多米宽的开阔地,是敌人的炮火封锁区。在这样长距离的炮火下冲击,必会导致我军较大伤亡,影响战斗的顺利进行。上级决定采用隐蔽作战,在发起攻击的前一天夜里,把部队潜伏在敌人阵地的前沿,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要使几百人在敌人眼皮底下隐蔽二十多个小时而不能有一个暴露目标。邱少云和他的战友们毫不畏惧,争相请战。临行前,邱少云下了钢铁誓言:为了战斗的胜利,甘愿献出自己的一切。

  深夜,五十多名身披伪装茅草的战士,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在那蒿草丛生的开阔地埋伏了下来。

  11日清晨,三九一高地上敌方那层层的铁丝网和一簇簇不暴露我军潜伏秘密,观察所里的指挥员当机立断,下令用炮火将这股敌人全部歼灭。

  次日中午,敌人的燃烧弹引燃了他身边的草丛,这时,他只须打滚翻身即可避免烧身。但为了避免暴露目标,他严守潜伏纪律,忍受着烈火烧身的剧痛,坚持一动不动,像一块巨石。直至壮烈牺牲,保证了整个战斗的胜利。

  黄昏来临,出击的时间到了。战友们怀着满腔仇恨,高呼着为战友报仇的口号,排山倒海般地向敌人冲运河。才过了二十分钟,敌人全部被消灭,三九一高地上飘扬起胜利的旗帜。

  战斗结束后,同志们在邱少云潜伏的位置上,看见他用双手在地上抠出的深深的土坑??

  1952年10月12日,邱少云牺牲。

  40多年来,邱少云的英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然而,人们却不知道,这样一位惊天地、泣鬼神的战斗英雄,却差点成了无名英雄。

  次日中午时分,敌人向潜伏区打来几发燃烧弹,烈火烧着邱少云的衣服、鞋袜,直至烧遍他的全身,可他至死都是一动不动。

  牺牲时,他年仅26岁。

  忆先烈英雄故事

  葛振林:传奇人生

  三年级7班----李梦雅

  60多年前,他在河北狼牙山的纵身一跃,被定格为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上最悲壮的一幕。2005年3月21日晚11时11分,在湖南衡阳169医院,狼牙山五壮士最后惟一的幸存者葛振林因肺功能、心功能、肾功能衰竭,经抢救无效,心脏停止了跳动,享年88岁。他充满血与火的人生从此永远定格。

  葛振林出生在河北省曲阳县党城乡喜峪村。他1937年5月参加革命,1940年2月入党,参加过湘西剿匪和抗美援朝,历任参谋、连长、省军区警卫营长、衡阳军分区后勤处副处长等职。离休后一直住在衡阳警备区干休所安度晚年。

  离休后的葛老仍发挥余热,担任了驻地10余所中小学的校外辅导员,经常去学校热心为孩子们说故事,讲传统、谈理想。他还先后到北京、河北、河南、湖北、广东、广西等10多个省(区)的部队、机关、学校和厂矿,义务做革命传统教育报告400余场次,听众40多万人次。

  去年11月11日,葛老因病入院接受治疗,当时被诊断为“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支气管哮喘、冠心病、陈旧性肺结核、前列腺肥大”等多种病症。在医务人员的精心治疗下,病情曾有所好转。但今年3月15日老人病情突然加重,医院在向衡阳警备区干休所下达病危通知书的同时,组织医务人员全力抢救,并分别从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及长沙、衡阳等军地医院请来呼吸科专家会诊。

  葛老病重的消息传出后,社会各界给予深深关注。衡阳市委书记徐明华、市长贺仁雨,衡阳警备区司令员杜兆清、政委许金池等领导均赶到医院看望。葛老病逝

  后,当地群众纷纷敬献花圈,前往殡仪馆悼念。

  忆先烈英雄故事

  抗战英烈:赵尚志

  三年级7班----图玛热斯

  赵尚志(1908―1942)辽宁朝阳人。1925年考入哈尔滨许公工业学校。同年“五卅”运动中,积极开展募捐、抵制日货等活动。同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因参加反帝爱国斗争,被校方以“不守校规”之名开除学籍。同年11月,赴广州考入黄埔军校。1926年3月,蒋介石制造“中山舰事件”后,曾积极参与抗议活动和营救被捕的中共党员。同年夏到哈尔滨,领导进步青年进行革命斗争。1926年底至1930年4月,曾2次被捕,在狱中受尽酷刑,始终坚贞不屈。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经营救出狱。1932年初,负责中共满洲省委军委工作。曾与杨靖宇等到工厂、学校宣传抗日,组织工人、学生参加抗日义勇军。1933年10月,任珠河反日游击队队长。1934年2月后,历任东北反日联合军司令、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司令、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等职。在东北地区早期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作出了重大贡献。1942年2月12日,率部袭击梧桐警察分驻所,战斗中,为内奸打伤,昏迷中被敌逮捕,后英勇牺牲。时年34岁。

  忆先烈英雄故事

  黄继光(1930~1952)

  三年级4班----孙宇乐

  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农历1930年11月20日出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一个山村,他自幼家境极为贫寒,六七岁时父亲因受地主欺压,病恨交加而死。黄继光从小就给地主扛长工、割草放牛。1949年冬,家乡解放,村里组织起农会,黄继光不但成为农会第一批会员,积极斗争地主,还当上了村里的民兵。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国内停止复员并大量征兵。1951年3月,中江县征集志愿军新兵时,黄继光在村里第一个报了名。体检时,他因身材较矮开始未被选中。来征兵的营长却被黄继光参军的热情所感动,同意破格录取。

  到朝鲜前线后,黄继光被分配到第十五军第一三五团二营六连任通讯员。1952年4月,部队到五圣山前沿阵地接防,本想杀敌立功的黄继光却被分配到了连队后勤。经过副指导员细致的思想工作,黄继光明白了后勤工作的重要性,样样工作都干得很出色。1952年7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经上级批准,他荣立三等功一次。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开始。10月19日夜,黄继光所在的二营奉命反击占领597.9高地表面阵地之敌。当攻击部队受阻、伤亡较大时,已任营通讯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主动请战,消灭敌人火力点。在战友负伤牺牲、自己所携弹药用光的情况下,黄继光毅然用自己的身躯堵住了敌人枪眼,为冲锋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通路,牺牲时年仅22岁。

  黄继光的英雄壮举,获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最高荣誉——他被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特等功,并授予“特级英雄”称号(另一特级英雄是杨根思);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黄继光最后长眠于沈阳市北陵烈士陵园。

  忆先烈英雄故事

  《抗日小英雄王朴》

  三年级4班----罗羽柔

  王朴生于1929年,牺牲于1943年,河北省完县人。他生长的太行山石岭下的河北省完县野场村,11岁时被大家推选为儿童团团长,牺牲时只有14岁。王朴诞生在村里一户贫苦农民的家庭里。在他开始懂事的时候,日本强盗发动了“七七”芦沟桥事变,侵占华北,战争的火焰烧到了他的家乡太行山。日寇烧杀抢掠的凶残行为,在王朴幼小的心灵燃起民族仇恨的烈火。

  有一次,野场村的乡亲们全被日寇赶到村子里,王朴也是其中一个,日寇拿着一份由汉奸金珠子提拱的村干部和抗日军属名单,叫汉奸翻译把他们一个一个拉出来,然后狗汉奸龇牙咧嘴地问王朴:“你就是野场村的儿童团团长王朴吧?”。王朴理都不理这个狗汉奸。“你一定知道八路军的东西藏在那里,说出来就放你回家。”“不知道!就是知道也不会告诉你鬼子和狗汉奸!”王朴面不该色得回答。日寇猛地抽出了东洋指挥刀,指着王朴的胸口,狂叫道:“你的小八路,快快的说,你不说死了死了的!”王朴面对日本鬼子强盗的刺刀,想起了“五不誓言”,想起了张喜子和秀大伯,更想起了自己领着儿童团团员宣言的誓言“头可断,血可流,秘密不可泄!”于是把牙一咬,昂首挺胸,面对死亡,毫不畏惧。就这样,王朴英勇的为自己的祖国献出年轻的生命。

  忆先烈英雄故事

  刘

  胡

  兰

  三年级4班----藤诗桐

  1、(1932年-1947年1月12日),原名刘富兰。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人。1945年进中共妇女干部训练班,1946年被分配到云周西村做妇女工作,并成为中共候补党员。

  1946年12月21日,刘胡兰参与暗杀云周西村村长石佩怀的行动。当时的山西省国民政府主席阎锡山派军于1947年1月12日将刘胡兰逮捕,因为拒绝投降,被铡死在铡刀之下,时年15岁。随后,刘胡兰被中共晋绥分局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

  1947年3月26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曾亲笔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忆先烈英雄故事

  朱德的扁担

  三年级4班----桑晨

  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一支红军队伍到井冈山跟毛主席会师。山上是红军,山下不远就是敌人。

  井冈山上出产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的茅坪去挑粮。从井冈山上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

  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白天挑粮,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了一根扁担,写上“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八个大字。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

  忆先烈英雄故事

  王

  二

  小

  三年级4班----滕诗桐

  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沫源县出现了一位全国闻名的抗日小英雄,他的名字叫王二小。牺牲时才七岁,在日本鬼子扫荡一条山沟的时候,为了掩护几千名老乡和干部,他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气急败坏的日本鬼子把王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干部和老乡脱离了危险,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牺牲了。王二小的动人事迹很快传遍了解放区,每一个老乡都含着眼泪,歌唱二小放牛郎,《晋察冀日报》在头版报道了王二小的英勇事迹。晋察冀边区的文艺战土方冰和劫夫很快创作了后来传唱全中国的著名儿童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忆先烈英雄故事

  《抗日小英雄王朴》

  三年级2班----赵明阳

  王朴生于1929年,牺牲于1943年,河北省完县人。他生长的太行山石岭下的河北省完县野场村,11岁时被大家推选为儿童团团长,牺牲时只有14岁。王朴诞生在村里一户贫苦农民的家庭里。在他开始懂事的时候,日本强盗发动了“七七”芦沟桥事变,侵占华北,战争的火焰烧到了他的家乡太行山。日寇烧杀抢掠的凶残行为,在王朴幼小的心灵燃起民族仇恨的烈火。

  有一次,野场村的乡亲们全被日寇赶到村子里,王朴也是其中一个,日寇拿着一份由汉奸金珠子提拱的村干部和抗日军属名单,叫汉奸翻译把他们一个一个拉出来,然后狗汉奸龇牙咧嘴地问王朴:“你就是野场村的儿童团团长王朴吧?”。王朴理都不理这个狗汉奸。“你一定知道八路军的东西藏在那里,说出来就放你回家。”“不知道!就是知道也不会告诉你鬼子和狗汉奸!”王朴面不该色得回答。日寇猛地抽出了东洋指挥刀,指着王朴的胸口,狂叫道:“你的小八路,快快的说,你不说死了死了的!”王朴面对日本鬼子强盗的刺刀,想起了“五不誓言”,想起了张喜子和秀大伯,更想起了自己领着儿童团团员宣言的誓言“头可断,血可流,秘密不可泄!”于是把牙一咬,昂首挺胸,面对死亡,毫不畏惧。就这样,王朴英勇的为自己的祖国献出年轻的生命。

  忆先烈英雄故事

  刘

  胡

  兰

  三年级2班----李想

  1、(1932年-1947年1月12日),原名刘富兰。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人。1945年进中共妇女干部训练班,1946年被分配到云周西村做妇女工作,并成为中共候补党员。

  1946年12月21日,刘胡兰参与暗杀云周西村村长石佩怀的行动。当时的山西省国民政府主席阎锡山派军于1947年1月12日将刘胡兰逮捕,因为拒绝投降,被铡死在铡刀之下,时年15岁。随后,刘胡兰被中共晋绥分局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

  1947年3月26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曾亲笔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忆先烈英雄故事

  朱德的扁担

  三年级2班----陈雨宣

  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一支红军队伍到井冈山跟毛主席会师。山上是红军,山下不远就是敌人。

  井冈山上出产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的茅坪去挑粮。从井冈山上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

  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白天挑粮,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了一根扁担,写上“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八个大字。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

  忆先烈英雄故事

  王

  二

  小

  三年级2班----卓甜甜

  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沫源县出现了一位全国闻名的抗日小英雄,他的名字叫王二小。牺牲时才七岁,在日本鬼子扫荡一条山沟的时候,为了掩护几千名老乡和干部,他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气急败坏的日本鬼子把王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干部和老乡脱离了危险,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牺牲了。王二小的动人事迹很快传遍了解放区,每一个老乡都含着眼泪,歌唱二小放牛郎,《晋察冀日报》在头版报道了王二小的英勇事迹。晋察冀边区的文艺战土方冰和劫夫很快创作了后来传唱全中国的著名儿童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忆先烈英雄故事

  常恩多(1942年8月9日病逝,终年47岁)三年级2班----买吾兰江

  常恩多原任国民党百十一师师长,后于重病中率部起义,?病逝前一天将部队交给了党和人民。他一生廉洁清苦,家庭陈设就象一家普通老百姓。在南通驻防时,?居室只有一床一桌,每天吃的是高梁米饭、菠罗叶饼、小豆腐等东北乡土饭食。在他病危嘱托后事时,不提妻子和孩子,却关切地询问遭国民党顽固派逮捕后越狱逃走的三三三旅旅长、中共地下党员万毅什么时候回部队。他把仅有的60?元钱送给了服待他一年多的徐文斌,又把一套呢军装送给跟随他19年的副官刘唱凯。

篇十五:关于廉洁的红色故事

 发生在身边的廉政廉洁小故事

  【篇一:发生在身边的廉政,廉洁小故事】

  我身边的廉洁小故事廉洁,顾名思义就是不贪污,不受贿。普遍人都认为廉洁是做官的人的事情。和我们平

  民百姓没有关系。但我个人认为:廉洁其实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小事。比如:助人为乐,诚实守信,无私的奉献,邻里相互信任等。我来和你们说说发生在我身边的小事吧!

  广州是一座美丽的省会城市,它有着花城的美称。当你走在绿树成荫的,宽广的柏油路上,你就会看到许许多多的穿着红色马甲的义工们,他们会为初来乍到的人们,指引着他们所

  要寻找的道路;他们会牵着年长的老人们,带领他们走过长长的斑马线。他们会力所能及

  地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他们这种乐于助人的精神,为美丽的花城增添一道靓丽的风

  景。

  我们的班主任是张老师,她是一位既严肃又和蔼可亲的中年女性。每当有同学没按时完成

  作业时,她就会皱着眉头,板着脸,语重心长地对着他们说:

  “同学们,我很痛心,放假了

  两天,你们竟然没有完成作业。做作业是为了巩固你们所学过的知识。孩子们,一寸光阴

  一寸金,等你们长大了就没有这么好的学习条件了。

  你们的父母为了给你们创造物质条件,现正顶着烈日,冒着寒冬与酷暑,辛勤地工作着。他们就希望你们学有所成,将来就不用

  像没有文化的他们,那么辛苦地工作着。还可以为国家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下课时

  她又会摸着我们的头,拉着我们的手,细声细语地和我们说着各种做人的道理。还会笑容

  满面地和我们做着各种好玩的游戏。这就是我们尽心尽责的张老师,她像辛勤的园丁,不

  分日夜地呵护着我们成长;带领着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欢快地畅游;用她慈祥的母爱,细

  心地陪伴着我们。

  我的家乡在福建,我和妹妹是随进城务工的父母来到广州的。

  我的邻居是一家广州本地人,他们很热情,经常邀请我和妹妹去他家玩。我妈妈也会做些我们老家的小吃让他们品尝。

  我们回老家的时候,都会跟他们打招呼,让他们帮我们看着家。节假日的时候,我们两家

  都会结伴出去游玩。我们相处得其乐融融。

  发生在身边的廉政小故事

  一、王宗璞的故事

  那天,我和科里的几个干警到街道搞预防职务犯罪宣传。我们刚把宣传画挂上,就来了不少参观的群众,大家指指点点议论纷纷,很是热闹。我们为自己的宣传活动能达到这样好的效果而高兴。

  不一会儿,母亲来了,她提着一个空菜篮子,仔细地观看着每一幅宣传画,眉头紧锁,神色凝重。转眼中午快到了,前来观展、咨询的人几乎走完了,母亲还没有要走的意思。我提醒她该回家做饭了,母亲看了我一眼,极不情愿地走了。看着母亲那略显蹒跚的背影,我知道母亲总是以我的工作为荣,她把支持我的工作当做最大的乐事。

  晚上回到家,母亲问我要白天的宣传画,我没有多想,就把剩下的都给了她。母亲很高兴,把宣传画挂在了她卧室的墙上。但是从那天以后,我明显地感觉到母亲和以前不一样了,变得忧心忡忡,满腹心事。我问她,她只是说:“你要好好干工作!”

  今年2月,院里进行人事调整,我被安排到反贪局担任副局长。因为工作忙,我就更少过问母亲的事了。上星期的一天夜里,已经凌晨1点多钟了,我在单位加完班回家,竟然发现在外地工作久不回家的弟弟睡在院外的水泥台阶上,我赶忙叫醒他,问他为什么不回家睡觉。弟弟委屈地说:“我嗓子都喊破了,就是没人开门。明明听见咱妈的说话声,可她就是不开门;打你的手机关机,家里电话也没人接,咱家到底出啥事了?”我说:“没出什么事呀!你嫂子回娘家了,你侄女住校晚上不回来,可是妈在家呀。”

  正说话间,母亲起来了,看到她的小儿子在外面受冻,心疼得不得了。我问母亲:“你没有听见有人叫门吗?”母亲说:“咋听不到呢?可我以为,那是想找你办事的人趁晚上送礼来了,我哪里敢开门,谁想到是他小子呢!”弟弟说:“哥哥才多大的官呀,犯得着这样草木皆兵吗?”母亲恼了,瞪着弟弟,提高了嗓门说:“官小就可以随便接受人家的东西吗?你没看多少人都是先收小礼,收着收着胆子就大了,最后就敢收大礼了,贪污贿赂就是这样弄起来的。我可不想为了贪图人家一点点东西,叫我的娃去蹲监狱。”

  母亲这话讲得怪有水平,我觉得很耳熟,可一时想不起在哪里听过。弟弟见母亲生气了,虽然没有反驳,却露出很不以为然的样子。母亲更加气恼了,她指着弟弟说:“你娃这思想就很危险,需要好好学习学习。”母亲把“学习”两个字咬得很重,她又说:“我看你哥他们单位搞的预防职务犯罪宣传就很好,你也要好好学学,懂得当官的

  要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实实办事,要把手中的权力用在正路上,多为老百姓办点好事,不能去干那些昧良心的坏事,省得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

  这些话从已经65岁且只有小学文化水平的母亲口里说出来,真让人吃惊不小,我终于知道了母亲的良苦用心。原来母亲看预防职务犯罪宣传画展除了是在支持我的工作,她自己也在学习。不仅如此,她还把这些教材搬回了家,从那些鲜活的案例中、从那些犯罪分子的

  母亲及家人的眼泪中受到了最大的教育——那就是千方百计要教育自己的子女做一个遵守法纪的人,做一个有良心的人,做一个清白的人。

  母亲临睡前又把我拉到跟前,像下了很大决心似的对我说:“其实我最担心的是你,你干反贪工作,求你的人一定多,你可要好好干。咱们一家人平平安安比什么都好,钱财是身外之物,挣得够花就行了,可不要为了钱毁了自己,毁了一家人。”

  母亲的话让我落泪,我父亲去世早,母亲辛辛苦苦拉扯我和弟弟长大,她老人家平生最大的愿望就是我们能平平安安、快快乐乐地活着。以前我总没有把她的话当回事,可是现在我明白了母亲为什么经常紧锁眉头,为什么在我担任了反贪局副局长后总是旁敲侧击地告诉我要好好工作,为什么总是天不黑就把院门关上……

  我是搞反贪工作的,预防职务犯罪的话我也经常对周围的群众讲,对各部门、企业的领导干部们讲,对企业职工、农村干部甚至对犯罪嫌疑人讲,可唯独没有对自己讲过,母亲给我补上了这堂课。她使我意识到,应该接受廉政教育、把廉政警钟自始至终敲到最后的,除了领导干部,还包括我们这些搞廉政工作的人。

  孔繁森的故事

  新时期共产党员的楷模孔繁森,更是一位一尘不染两袖清风的好干部。这位模范干部收留了三个震灾中认识的孤儿。由于生活拮据,他到血库要求献血。在外人眼里,一个共产党的中高级干部生活如此清贫真难以想象。1993年,妻子到西藏探亲,去的路费由自己筹措。由于看病,妻子将返程的路费花光,只好向孔繁森要钱,他东挪西借才勉强凑了500元,而回程机票当时是每个人800元。妻子不忍心让丈夫为难,就自己找熟人借了一些。回到济南后,他妻子去看上大学的女儿,女儿一见面就对妈妈说:“学校让交学杂费,我写信给爸爸,爸爸让我跟您要。”他妻子一听,眼泪刷刷地流了下来

  ———自己身上剩下的钱,连回家乡聊城的车票还不够,哪里还有钱给女儿交学费!孔繁森把工资中的相当大一部分用于帮助有困难的群众,平时根本就没有攒下几个钱。他给群众买药,扶贫济困时出手大方,少则百十元钱,多则上千元。他因车祸牺牲后,人们在他的遗体上找到的现金只有8元6角,在场的每个人都流了泪。

  怀念我的战友毛岸英:从来不以毛主席的儿子自居

  赵南起

  毛主席的儿子也得抗美援朝?

  1950年10月19日,我跟随彭德怀司令员,开赴朝鲜战场。志愿军总部最初设在朝鲜北部山区的大榆洞,居住条件十分简陋。大榆洞有一个废弃的金矿,矿洞口不远处,一栋两间的简易房,是彭德怀的办公室,彭总在那儿吃住和办公。离此不远处是一栋三间的房子。中间的大房间是大通铺,十五六个参谋住;两头各隔开一个十几平方米的小房间:东头是作战处的处长丁甘如和副处长杨迪住;西头是我和毛岸英住。我住这个房间本来是不够条件的,但由于毛岸英是俄语翻译,我是朝语翻译,两个人住一起,工作起来方便一点。就这样,我升格了。

  毛岸英是1950年10月22日晚上入朝的。他先住进去,第二天我才搬进岸英同志的房间。这是一个13平方米的小住处,放着两张行军床,有火车硬卧那么宽。我发现里面已经住了一个人。他身材比我高一点,大概一米七八左右,挺魁梧,长得也帅。我俩年龄相仿,都是20多岁,但是他看起来举止庄重,显得很成熟。因为是初次见面,我就先介绍了一下自己,然后问他:?您贵姓啊??他看了我一眼,说?我姓毛?,也没说叫什么。我说:?跟你住一个屋我很高兴,希望你能帮助我。?我先把自己的经历说了一下:我是干什么的,怎么来的,等等。然后他说:?不瞒你说,我叫毛岸英。?那个时候也没电视,我从广播里听到过这个名字,觉得耳熟,但也不敢乱猜。他看

  【篇三:发生在身边的廉政,廉洁小故事】

  我身边的廉洁小故事范文一:身边的廉洁小故事

  四(2)王晓迪

  廉洁,自古以来便是一种难得可贵的品质。如果人人廉洁,可以产生巨大的反响——社会和谐共处,国家繁荣富强。不廉洁则会产生恶劣的影响,导致国家腐败,民不聊生,拖垮整个国家。因此,自古以来每个朝代的领导人都提倡廉洁的作风。

  不管男女老少,都应该拥有廉洁的品质。我们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更要学会廉洁,每件事情都能反应出一个人是否拥有廉洁的品质。从入学到现在,我是班里的骨干,包青天的故事时常鞭策着我,每天都反省自己是否廉洁,对待同学是否一致不求回报的帮助,是否铁面无私。也观察同学是否廉洁。

  记得今天我和一位数学课代表发生这样的事情。有一天,我去检查卫生,托一个同学帮我拿书包。没想到她忘了帮我收数学本。第二天早上,当组长要收我的作业时,发现我没交作业,便把我的名字交给科代表。过了一会儿,科代表走到我的跟前,问:“你为什么没交作业本?”我告诉她没做作业的原因后,她便要求我把作业补做。可当我翻开书包时,作业本居然荡然无存。我急得像热窝上的蚂蚁,坐立不安。接着,我跑去哀求她把我的名字划掉。可她却说:“不行,我不能因你是班长,就答应你的事。”我又对她说:“只要你答应了这次,我辅导你的语文学科的知识,行吗?”她回答很干脆:“为了我自己的利益,而违反班规。那以后就会有数不清的同学也跟你一样诱惑我,帮她们掩护错误。这样的班级能评上优秀班吗?”经过这件事,我从她的身上看到了正直、廉洁的高尚品质。在

  我的心目中,它不仅是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还是个小小包青天呢!

  古人云: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让我们时时刻刻以别人为镜子,让我们时时刻刻寻找到自己身上的缺陷,让我们从自己做起,做一个廉洁

  、正直的人,让这个社会成为一个廉洁

  、美好的社会,中国才能成为一个廉洁之国,更加繁荣富强

  !原文地址:身边的廉洁小故事

  四(2)王晓迪

  廉洁,自古以来便是一种难得可贵的品质。如果人人廉洁,可以产生巨大的反响——社会和谐共处,国家繁荣富强。不廉洁则会产生恶劣的影响,导致国家腐败,民不聊生,拖垮整个国家。因此,自古以来每个朝代的领导人都提倡廉洁的作风。

  不管男女老少,都应该拥有廉洁的品质。我们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更要学会廉洁,每件事情都能反应出一个人是否拥有廉洁的品质。从入学到现在,我是班里的骨干,包青天的故事时常鞭策着我,每天都反省自己是否廉洁,对待同学是否一致不求回报的帮助,是否铁面无私。也观察同学是否廉洁。

  记得今天我和一位数学课代表发生这样的事情。有一天,我去检查卫生,托一个同学帮我拿书包。没想到她忘了帮我收数学本。第二

  天早上,当组长要收我的作业时,发现我没交作业,便把我的名字交给科代表。过了一会儿,科代表走到我的跟前,问:“你为什么没交作业本?”我告诉她没做作业的原因后,她便要求我把作业补做。可当我翻开书包时,作业本居然荡然无存。我急得像热窝上的蚂蚁,坐立不安。接着,我跑去哀求她把我的名字划掉。可她却说:“不行,我不能因你是班长,就答应你的事。”我又对她说:“只要你答应了这次,我辅导你的语文学科的知识,行吗?”她回答很干脆:“为了我自己的利益,而违反班规。那以后就会有数不清的同学也跟你一样诱惑我,帮她们掩护错误。这样的班级能评上优秀班吗?”经过这件事,我从她的身上看到了正直、廉洁的高尚品质。在

  我的心目中,它不仅是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还是个小小包青天呢!

  古人云: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让我们时时刻刻以别人为镜子,让我们时时刻刻寻找到自己身上的缺陷,让我们从自己做起,做一个廉洁

  、正直的人,让这个社会成为一个廉洁

  、美好的社会,中国才能成为一个廉洁之国,更加繁荣富强

  !

  范文二:在这个世界上,每天都发生了许许多多的小事情。然而,这些事情有好的,有坏的,有令人深思的,也有令人兴奋的

  我们每个人也无时无刻都在演绎着大大小小的道德故事。

  有一次,我和妈妈坐213线路的公共汽车去八卦岭。那天早晨,天气特别冷,风呼呼地刮着,刮在脸上,像刀割一样。忽然,在洪湖公园这一站的时候,车停了下来。上来了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她嘴唇苍白,走起路来很吃力的样子。这时,车里挤满了男女老少。过了一会儿,车上响起了广播:“请您主动给残疾人、老人、孕妇、抱婴者让座”。可这广播好像透明的,车上的男女老少个个还是无动于衷。过了一会儿,僵局终于被打破了。这时,我听到了一个稚嫩的声音:“老奶奶,您来我这边坐吧!”她的声音是那样的清脆。我顺着声音望去,只见一个大约10岁的小妹妹,搀扶着老奶奶,一步一步的扶到她的座位上,把座位让给了老奶奶坐。“谢谢!

  谢谢!你真是个好孩子!”老奶奶一边向小妹妹道谢,一边一个劲的夸她。小妹妹听了,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记得还有一次,在翠山路上,我看见一位老人,虽然这只是一段很短的路,但老人吃力得骑一辆装满猪肉的三轮车。虽然老人很用力,但车子仍慢悠悠的向前移动。这时,一位小弟弟马上跑过去,帮他推车。老人顿时感到轻松了很多。三轮车在他们的努力下爬上了坡。

  老人笑了,他也笑了,旁边的花朵也笑了。就像>这首歌的歌词一样: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这两件事情虽然已经过去很久了,但在我心中却记忆犹新。

  范文三:罗租小学

  四年级一班

  赖卓彤

  廉洁,自古以来便是一种难得可贵的品质。如果人人廉洁,可以产生巨大的反响——社会和谐共处,国家繁荣富强。不廉洁则会产生恶劣的影响,导致国家腐败,民不聊生,拖垮整个国家。因此,自古以来每个朝代的领导人都提倡廉洁的作风。

  不管男女老少,都应该拥有廉洁的品质。我们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更要学会廉洁,每件事情都能反应出一个人是否拥有廉洁的品质。从入学到现在,我是班里的骨干,包青天的故事时常鞭策着我,每天都反省自己是否廉洁,对待同学是否一致不求回报的帮助,是否铁面无私。也观察同学是否廉洁。

  记得今天我和一位数学课代表发生这样的事情。有一天,我去参加竞赛,托一个同学帮我拿书包。没想到她忘了帮我收数学本。第二天早上,当组长要收我的作业时,发现我没交作业,便把我的名字交给科代表。过了一会儿,科代表走到我的跟前,问:“你为什么没交作业本?”我告诉她没做作业的原因后,她便要求我把作业补做。可当我翻开书包时,作业本居然荡然无存。我急得像热窝上的蚂蚁,坐立不安。接着,我跑去哀求她把我的名字划掉。可她却说:“不行,我不能因你是学习委员,就答应你的事。”我又对她说:“只要你答应了这次,我辅导你的语文学科的知识,行吗?”她回答很干脆:“为了我自己的利益,而违反班规。那以后就会有数不清的同学也跟你一样诱惑我,帮她们掩护错误。这样的班级能评上优秀班吗?”经过这件事,我从她的身上看到了正直、廉洁的高尚品质。在我的心目中,它不仅是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还是个小小包青天呢!

  古人云: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让我们时时刻刻以别人为镜子,让我们时时刻刻寻找到自己身上的缺陷,让我们从自己做起,做一个廉洁

  、正直的人,让这个社会成为一个廉洁

  、美好的社会,中国才能成为一个廉洁之国,更加繁荣富强

  !

  范文四:住在尼斯德堡的一位老人曾说过:“能让我们的心灵感到深深震撼的只有两样东西:一样是我们头顶灿烂的星空,另一样则是我们心灵的准则。”

  而廉洁,又是怎样一个心灵呢?

  是像陶渊明那样吗?满腹经纶,却不肯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入山后自耕自食,自得其乐,为后人留下一股清新宜人的田园之风。

  小

  荷

  作文网

  是像于谦那样吗?在六十寿宴那年,一一回绝了众人送来的厚礼,不外乎皇上送来的那只玉猫金座钟。

  ……

  我有一位姨夫,他在老家当一高官,因为掌管着许多事情和一切权力,所以来找他帮忙的人络绎不绝。有的人请他吃饭,有的人给他送礼,但是姨夫都不为所动,并且很快地一口回绝,毫无商量的余地,弄得对方总是很尴尬。

  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妈妈带我去姨夫家玩。我和表姐在房间里玩积木,正玩得高兴,突然从门外传来一阵敲门声,我急忙起身想要去开门,表姐赶忙拉住我,说:“别去了,肯定有事来求爸爸办事的。”听了表姐的话,我又坐了下来,可是耐不住强烈的好奇心,就把门打开了一条小缝。

  只见进门的是一位伯伯,大概四十岁左右,个子不高,体型有些微胖,由于外面下雨的原因,他的衣服有些湿了,雨水顺着衣角“滴答滴答”的落到地上,他的手里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边走边向姨夫微笑。

  “老赵,你怎么来了啊?”姨夫看见有人来了,急忙迎了上去。

  姨夫看见伯伯手里的袋子,眉头皱了起来,问:“老赵,你说你来就来呗,还带这些东西来干啥?”

  “小刘啊,你看看啊,你都当上大官了,我还是贫民一个,好歹我们也同事一场,就帮忙提拔提拔吧。”伯伯用卑微的口吻恳求姨夫。

  “不行,不管什么事情,我都希望是清清白白的,不能这么做。”姨夫摇了摇头,一口回绝了他。

  过了几分钟,伯伯挤出一丝苍白的微笑,放下东西准备告辞,姨夫急忙拉住他,“这些东西你拿着吧。”

  “不了。”伯伯没说什么,转身走下了楼梯。

  躲在房间里的我清清楚楚地看到了这一切。那时年幼的我还看不懂其中的意思,现在我长大了,完完全全明白了姨夫当时的所作所为,姨夫虽然是一个平凡的人,但却做出了极其不平凡的事。

  我们不能让心灵受到任何的污染,所以,请固守你的廉洁!固守你的品格吧!因为它们,是你生命的底线。

  范文五:我身边的廉洁故事

  姚亦翀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踏进了中学的校门,我们更应该注意廉洁的所在和重要性。

  “廉洁

  ”亦作“廉絜”。谓不贪财货,立身清白、廉是清廉,就是不贪取不应得的钱财;洁是洁白,就是指人生光明磊落的态度;清楚一点的说,廉洁就是说我们做人要有清清白白的行为,光明磊落的态度。

  汉代王充《论衡》中有“案古纂畔之臣,希清白廉洁之人”之句。屈原《楚辞》中有“联幼清以廉洁兮”之诗。

  一个朝代的兴起和一袋子上时期的兴盛,首先是廉政和廉吏的兴起和兴盛,当这个朝代或时期廉政被腐败压倒,廉吏被贪官欺侮,那么,它的丧钟也就敲响了。而敲钟人——新朝代或新时期的空气必定是沁人心脾的:廉政之风大利,廉政之吏大用。

  在我们身边也有许多廉洁故事。

  众所皆知,现在的社会烧烤满天下,连初中的大门口也未能“幸免”。新闻上经常说,大部分的烧烤都存在食品安全问题。如果不加节制地吃,身体就会沉受不住。

  这些全是那些黑心的烧烤老板为了自己的利益,选择那些已经发霉或变质的食物来代替那些好的食物。撒上香粉,就能把臭气掩盖得无隐无踪。这种烧烤老板做生意不讲诚信,不够光明磊落,更没有一点廉洁的意识。如果他们也能知道“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个道理就不会去做这种不诚信的买卖了。

  廉洁校园是我们每一位有良知的人都期盼的,并且都在身体力行。

  现在有许多中学生在学校里不好好学习,却在网吧里天天混日子,跟社会上的人结交。甚至向比自己小的孩子勒索,要钱。从此走上犯罪的道路。

  我国现代教育家陶行知,一生执教,持俭守节,他“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种高尚的人格魅力,为学子们所敬重,为学子们所效仿,成为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垂范世人的楷模。他的这种从教的做风,所产生的道德影响力,深刻地影响了一批又一批学生的道德情感和精神世界。而许多老师也正有这样的风格。

  清正廉洁,从小做起。不贪财货,光明磊落才是基本的做人之道。“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是我们应该时刻牢记的。愿廉洁之花在世界的各个角落盛开。

  范文六:我身边的廉洁故事

  廉洁,就像一朵圣洁的莲花,盛开在人们心中,香远益清。

  曾经,县里给贫困户发放补助,有些村干部就建议可以留一

  部分分给干部,外公就严厉地拒绝提议:

  “群众选我们当干部,是信任咱们,如果我们贪图便宜,伤的是人心,坏的是风气!

  ”并且亲自带领党员干部把补给逐一发放给每户困难户,使他们感

  受到了党的温暖,帮他们度过生活的难关。

  像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外公一直两袖清风,一心为民,赢得村民的一致好评!

  这个社会需要像外公这样的好干部,如果每个为官者,都能

  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廉洁奉公,让圣洁的莲花遍地开放,那么,我们的国家一定会飞跃发展,繁荣富强!我身边的廉洁故事

  廉洁,就像一朵圣洁的莲花,盛开在人们心中,香远益清。

  曾经,县里给贫困户发放补助,有些村干部就建议可以留一

  部分分给干部,外公就严厉地拒绝提议:

  “群众选我们当干部,是信任咱们,如果我们贪图便宜,伤的是人心,坏的是风气!

  ”并且亲自带领党员干部把补给逐一发放给每户困难户,使他们感

  受到了党的温暖,帮他们度过生活的难关。

  像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外公一直两袖清风,一心为民,赢得村民的一致好评!

  这个社会需要像外公这样的好干部,如果每个为官者,都能

  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廉洁奉公,让圣洁的莲花遍地开放,那么,我们的国家一定会飞跃发展,繁荣富强!

  范文七:身边的“清风老人”坊上小学

  包拯说:“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有人觉得:廉洁,是高不可攀的星辰,遥不可及。有人觉得:廉洁,是不可或缺的空气,如果缺少了它,人类就生活不下去。但很多人都不明白,到底怎么样才能算是廉洁。

  是像陶渊明一样吗?学识渊博,满腹经纶,却不肯为五斗米而折腰。解下官印,弃官回家,自耕自食,为后人留下一股清新宜人的田园之风。

  是像于谦一样吗?在六十大寿那一年,把所有贺礼的拒之门外,甚至是皇上送来的那只玉猫金座钟。

  叩开历史之门,倾听历史之声,那遥远而悠长的回声萦绕在我的耳畔,让人感到梦一般的幻想。或许,近在咫尺的身边的故事,更能产生一种熟悉感。

  以前的我总认为“廉洁”与我们隔着千山万水,其实不然,正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廉洁是天山雪莲,只有在天寒地冻的季节里才会盎然绽放,于是,我们苦苦地追寻着,追寻着那一缕“芳香”。但却不知道她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我奶奶只是一个普通的平民,脚上永远穿着一双灰白的布鞋,在这五彩斑斓的世界里,它显得有些不合群;衣服一年到头穿来穿去也就那么几套。太阳的痕迹还残留在她的脸上,留下了一道道不可磨灭的皱纹。她总是很节俭,平常掉在碗外面的饭粒她都要捡起来吃,即使是刚烧起来的菜还有很多,她也会把那些剩菜剩饭默默地吃完。星期天,妈妈不上班,中午烧了香喷喷的一桌菜,我们都盛了热腾腾的饭,可奶奶却从冰箱里拿出冷饭冷菜,家里的人都劝她,先吃刚烧起来的饭菜,现在的日子不比从前,把剩菜剩饭倒了。可她就是不听,说现在虽然衣食无忧,可我们仍不能浪费,冷饭冷菜热热照样好吃。我们默默地听着,无奈地摇摇头。

  奶奶不仅自己生活节俭,同时要求家人也能勤俭廉洁。记得爸爸在浬浦初中当校长的时候,有位家长为了孩子想走走后门,但被爸爸拒绝了。那人见此路不通,就把目光转向奶奶,给奶奶送了一箱晶莹剔透的葡萄,还有一箱鲜红透亮的柿子。柿子是奶奶和我最爱吃的水果了。奶奶说只要把柿子握在手里,软软的,只需轻轻撕掉一点皮,放在嘴边一吸,就会吸到比蜜还甜的红色汁水,从嘴角一

  直甜到心里。那人向奶奶说明了来意,我奶奶婉言谢绝了,礼物也被送回。别人都说她太傻,放着好吃的东西不吃,不是傻是什么呢?可是奶奶却只是抿了抿嘴唇,笑了一笑,并没有说什么。那人也因为奶奶坚决的态度而知难而退了。

  王安石说“非吾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奶奶,只是一个平凡之人,但却有着不平凡的举动,这举动让我们的眼睛有些湿润了,其实只要心正,那么廉洁自在我心中。

  范文八:我身边的廉洁小故事

  浉河区一小六一班:陈鹏辉

  我的妈妈是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连续多年担任班主任和数学教学工作。妈妈常对我说:“儿子,凡事都要认真做!”确实,在我的眼里,妈妈一直是一个勤奋努力、任劳任怨、廉洁奉公的好教师。

  记得去年三月的一个周末,我家来了一位阿姨:三十多岁,脑后扎一个马尾巴,衣着略显褴褛,神情忧郁,她不停地对妈妈说着话,妈妈也神情严肃地听着,不时点点头。我出于好奇故意坐在门边偷听她们的谈话内容。

  “刘老师,您知道,我家彬彬平时学习是很认真的,只是底子薄,成绩一直不理想,我家的条件您也知道,供他上学不易啊!请您平时一定多多照顾一下我的孩子,让他坐在前排吧,马上就要上中学了,他的成绩我实在是担心啊!”说着还拿出一个厚厚的红包,一叠钱从红包口露了出来。妈妈见了,急忙把钱塞进了红包,又把红包放进她的手里说:“您怎么能这样呢?彬彬是我的学生,他有任何困难我都会尽全力帮他啊!快把红包收回去!”接着妈妈耐心地开导她:“您一定要对彬彬有信心,多鼓励他!班里的孩子多,您儿子的个字又最高,我怎么能徇私舞弊呢?这样做对其他孩子不公平啊!”那位阿姨起身谢过妈妈就离开了。可妈妈还坐在沙发上沉思了很久

  从那以后,妈妈中午不在家午休了,吃过饭就去了学校,晚上也经常是下班很久才回家。后来我才知道妈妈是在给彬彬和其他几个学生无偿补习呢。那年暑假,那位阿姨和彬彬来我家报喜了,彬彬终于上了理想的中学。临走时,彬彬含着泪对妈妈说:“谢谢您,刘老师!没有您牺牲那么多休息时间为我们补习,就没有我们的今天啊!我会常来看您的!”

  教师节前后,妈妈接到了许多学生打来的电话!各种精美的贺卡像雪片一样飞来。我问妈妈:“学生怎么那么喜欢您呀?我都有点嫉妒了!”妈妈笑笑说:“那是因为你妈妈有人格魅力啊!”我不由自主地对妈妈产生了一股敬意,并暗下决心:长大后一定要做一个像妈妈一样的有良好品质、有人格魅力的人!

  (辅导老师:浉河区一小

  席英)

  范文九:人人都说:把当官的排成一排,隔一个枪毙一个,其中肯定有漏网的;全枪毙了,也有冤枉的。我家没有什么当官的亲戚,所认识的那些人也都是小老百姓,我原以为“贿赂”这个词离我太远太远,可是我没有想到我们身边也有“贿赂”,更有拒绝贿赂的令人尊敬的普通人。

  那是一个晴朗的日子,我和妈妈进了离家不远的一家服装店。妈妈和店老板挺熟,于是,一进门,妈妈就和店老板在柜台边聊天,我就开始看起店起的衣服来。

  和我一样在看衣服的还有几个穿着中学校服的学生,他们似乎在聊着一些什么事。好奇心促使我走到了她们旁边,听起她们聊天来。这几个女孩子是初三的学生,她们的班主任是一个深受人学生爱戴的好老师。那天报名后,她们老师叫了班上几个同学去班里帮班里打扫卫生,顺便把破旧的桌椅板凳搬到杂物室。叫去的同学正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教室里走进了一位提着好几袋礼品的女人,那女人身上戴着好多首饰,脸上还戴着一副墨镜,看得出应该是一位非常有钱的人。她来到教室后摘下了墨镜,看看正在教室里打扫卫生、搬着桌椅的人,好像显得很不屑。正在收拾图书角的老师见进了陌生人,走过去问那位女士有什么事,那女的瞟了老师一眼,很傲慢地说:“我找这个班的班主任。”

  “我就是。”老师很平静地说。

  那女的一听,双眼发亮,脸上一下子就变得笑脸如花了,她放下礼品赶紧握着老师的手说:“原来陈老师就是您啊!我是刚才给您打电话的***的妈妈啊!哎呀,您告诉我您在教室,你怎么做这些事情啊!找个人做不就行了吗?我还以为是学校的工人呢!”

  说着,她赶忙收回手,又提起礼品,说:“陈老师,我们找个地方聊吧!”

  陈老师急忙说她今天忙,教室没收拾好,有话就在这儿说。

  那人无奈,只得打开坤包,拿出一个信封,边往陈老师手里塞边说:“老师,我今天是有备而来的。您也知道,我们***成绩不好,有点调皮。快毕业了,我们也挺担心他的。陈老师,你就先给他换个好座位,把他安排到成绩最好的人身边,让班上同学多帮助帮助他。再想想办法,无论如何也要把他成绩搞上来。这是我们感谢你的。”

  看着那厚厚的信封,看着那几大袋礼品,教室里的同学都在心里猜测陈老师会怎么做。只见陈老师把那信封往一个礼品袋里一塞,提起礼品袋,往那女的手上一送,直接说:“对不起,你请回吧!”

  范文十:我身边的廉洁小故事

  人人都说:把当官的排成一排,隔一个枪毙一个,其中肯定有漏网的;全枪毙了,也有冤枉的。我家没有什么当官的亲戚,所认识的那些人也都是小老百姓,我原以为“贿赂”这个词离我太远太远,可是我没有想到我们身边也有“贿赂”,更有拒绝贿赂的令人尊敬的普通人。

  那是一个晴朗的日子,我和妈妈进了离家不远的一家服装店。妈妈和店老板挺熟,于是,一进门,妈妈就和店老板在柜台边聊天,我就开始看起店起的衣服来。

  和我一样在看衣服的还有几个穿着中学校服的学生,他们似乎在聊着一些什么事。好奇心促使我走到了她们旁边,听起她们聊天来。这几个女孩子是初三的学生,她们的班主任是一个深受人学生爱戴的好老师。那天报名后,她们老师叫了班上几个同学去班里帮班里打扫卫生,顺便把破旧的桌椅板凳搬到杂物室。叫去的同学正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教室里走进了一位提着好几袋礼品的女人,那女人身上戴着好多首饰,脸上还戴着一副墨镜,看得出应该是一位非常有钱的人。她来到教室后摘下了墨镜,看看正在教室里打扫卫生、搬着桌椅的人,好像显得很不屑。正在收拾图书角的老师见进了陌生人,走过去问那位女士有什么事,那女的瞟了老师一眼,很傲慢地说:“我找这个班的班主任。”

  “我就是。”老师很平静地说。

  那女的一听,双眼发亮,脸上一下子就变得笑脸如花了,她放下礼品赶紧握着老师的手说:“原来陈老师就是您啊!我是刚才给您打电话的***的妈妈啊!哎呀,您告诉我您在教室,你怎么做这些事情啊!找个人做不就行了吗?我还以为是学校的工人呢!”

  说着,她赶忙收回手,又提起礼品,说:“陈老师,我们找个地方聊吧!”

  陈老师急忙说她今天忙,教室没收拾好,有话就在这儿说。

  那人无奈,只得打开坤包,拿出一个信封,边往陈老师手里塞边说:“老师,我今天是有备而来的。您也知道,我们***成绩不好,有点调皮。快毕业了,我们也挺担心他的。陈老师,你就先给他换个好座位,把他安排到成绩最好的人身边,让班上同学多帮助帮助他。再想想办法,无论如何也要把他成绩搞上来。这是我们感谢你的。”

  看着那厚厚的信封,看着那几大袋礼品,教室里的同学都在心里猜测陈老师会怎么做。只见陈老师把那信封往一个礼品袋里一塞,提起礼品袋,往那女的手上一送,直接说:“对不起,你请回吧!”

篇十六:关于廉洁的红色故事

 清明节主题队会

  三(7)中队

  郑敏

  活动时间:2013年4月2日

  活动地点:本班教室

  参加人员:全体学生

  主持人:钱彦霖

  呼筱菡

  活动目的:

  1、通过队会,让学生对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有更具体、详实的了解。

  2、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我校精神文明建设。

  3、通过教育,让学生感知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先烈们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活动准备:清明节来历和风俗等资料的介绍

  活动过程:

  全体立正!出旗!奏乐(放录音)!敬礼!

  礼毕!请坐下!

  引入:师朗诵: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师问:同学们还记得这首诗吗?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对,是《清明》。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清明时节忆先烈”革命传统教育主题班会。希望同学们能够在班会中有所收获。

  主持人甲:春天,万物复苏,盎然春意。

  主持人乙:春天,是最令人向往的季节。

  主持人甲:人们总不会忘记,祭扫烈士墓,缅怀革命先烈,主持人乙:看烈士事迹,学烈士精神,踏上红色之旅。

  主持人甲:看到了吗,聆听了吗,感受到了吗?

  主持人乙:革命烈士的英勇和今天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二、介绍清明节:

  主持人甲: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年的4月4日是什么节日吗?

  主持人乙:对,那天是我们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清明节是我们中国人传统的纪念祖先的节日。说起清明节的来历,我们就会想起一个人——介子推。下面,让我们来听一听介子推的故事吧。

  传说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晋文公),大肆封赏所有跟随他流亡在外的随从。惟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带了母亲隐居绵山。

  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他想,介子推孝顺母亲,一定会带着老母出来。谁知,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介子推母子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死了。晋文公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的柳树树洞里的衣襟上,题了这样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这就是寒食节的来源。寒食节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人们便将寒食与清明合而为一了。现在,清明节取代了寒食节。

  ?

  清明节习俗的介绍

  同学们都搜集了哪些关于清明节习俗,能来介绍一下吗?

  主持人甲:谢谢为我们做的介绍,现在,我又多了解了一些关于清明节的知识了。

  主持人乙:自古以来,清明扫墓不光是纪念自己的祖先,对历史上为人民立过功,做过好事的人物,人民都会纪念他。清明节祭扫烈士墓和革命先烈纪念碑,已成为我们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一种形式了。

  四、播放《歌唱二小放牛郎》。

  主持人乙:王二小真了不起,年纪虽小却那么勇敢。

  主持人甲:先烈们,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险时刻,是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长城,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进行着拼搏。

  主持人乙:是他们把对国家.对劳苦大众的爱化作战斗中同敌人拼杀的精神力量,不怕牺牲,勇往直前,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主持人甲:下面,再让我们聆听一个关于夏明翰的故事。

  五、诗歌朗诵《英雄赞歌》:

  鲜花

  像灿烂的火把燃烧在眼前……

  五星红旗

  像熊熊的烈焰映红了苍穹……

  面对庄严的墓碑

  我们心如潮涌

  面对先烈的英灵

  我们热泪盈眶……

  耳边,仿佛还震荡着激烈的枪炮声

  眼前,好像还弥漫着战斗的浓浓硝烟……

  永远不会忘记

  身先士卒,革命志士逞英豪

  永远不会忘记

  力战顽敌,一片丹心照乾坤

  一个声音高喊着

  勇往直前,战斗不息……

  是你们

  使天空变得晴朗高远

  是你们

  使大地变得瑰丽斑斓

  是你们

  使阳光变得灿烂辉煌

  是你们

  使春风变得和煦温暖

  高亢的国歌在耳边响起

  鲜艳的国旗在空中飘扬

  听,革命先烈

  鲜红的热血

  谱写的英雄赞歌

  是多么的嘹亮,多么激昂……

  主持人甲:先烈们的故事,我们记在心里,我知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先烈们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主持人乙:先烈的爱国精神让我们动容,更应在我们身上延续。让我们继承先烈的遗志,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共创美好明天!

  主持人甲主持人乙:我宣布,《清明时节忆先烈》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师:今天,在《清明时节忆先烈》的主题班会中,我们同学既了解了清明节的一些知识,又知道了一些为祖国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先烈的事迹。我们都不应该忘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先烈们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希望你们能发扬先烈们的革命精神,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做一个正直无私的人,长大为祖国做贡献。

  (1)到了清明节,最主要的一项活动就是祭祖扫墓了。这一习俗相沿已久,据史书记载,秦汉时,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古人有描写清明扫墓的诗,唐代杜牧的名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些诗句都十分真切地反映了当时清明扫墓时的情景和氛围。

  为什么要在清明扫墓呢?这大概是因为冬去春来,草木萌生。人们想到了先人的坟茔,在祭扫时,给坟墓铲除杂草,添加新土,供上祭品,燃香奠酒,烧些纸钱,或在树枝上挂些纸条,举行简单的祭祀仪式,以表示对死者的怀念。

  (2)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我主要向大家介绍一个放风筝的习俗。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在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六、“忆先烈英雄”故事会。

  每组推荐一个人来讲事先搜集好的英雄故事。

  辅导员总结:今天的活动非常成功,希望同学们在这个以纪念为主题的情绪节日中,过得开心,过得有意义!

  呼号。大队长:全体起立,请辅导员老师带领我们呼号!

  辅导员: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队员:时刻准备着!

  退旗:(播放退旗曲。全体队员静立、敬队礼,目送队旗退出会场)

  队会结束。

  忆先烈英雄故事

  沂蒙革命先烈廉洁故事

  三年级7班----钱彦霖

  赵博(1941年11月13日牺牲,终年35岁)

  赵博同志曾任鲁南区党委书记兼鲁南军区政委。他始终把自己看作革命队伍中的普通一员,从不搞特殊化。他身患肺结核、胃病、关节炎等多种疾病,?为了照顾他的身体,?上级发给他一瓶鱼干油丸,而他却不肯服用,马上派人送到医院,给伤病员补养身体。在一次战斗后,部队缴获了一部分小麦,后勤部门悄悄给赵博留下100公斤,赵博知道后,不讲情面,对有关人员进行了严厉批评,并派人磨成面粉,?送给党校改善生活。有人说他是老一套,他回答:“这个老一套是党的优良传统,万万不能丢。”

  赵博同志有很强的群众观念,对违犯群众利益的行为从不姑息。有一次部队行军,经过敌占区青竹湖一带。他发现身后的马正在吃大田里的大豆,立即批评了警卫员小任,教育他说:“不论在根据地还是在敌占区,都要紧密依靠群众。”当时有个县长贪污腐化,群众影响极坏,经查实后,赵博立即召开区委会议,?给予这个县长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开除党籍的处分。

  忆先烈英雄故事

  常恩多(1942年8月9日病逝,终年47岁)三年级7班----杨丽红

  常恩多原任国民党百十一师师长,后于重病中率部起义,?病逝前一天将部队交给了党和人民。他一生廉洁清苦,家庭陈设就象一家普通老百姓。在南通驻防时,?居室只有一床一桌,每天吃的是高梁米饭、菠罗叶饼、小豆腐等东北乡土饭食。在他病危嘱托后事时,不提妻子和孩子,却关切地询问遭国民党顽固派逮捕后越狱逃走的三三三旅旅长、中共地下党员万毅什么时候回部队。他把仅有的60?元钱送给了服待他一年多的徐文斌,又把一套呢军装送给跟随他19年的副官刘唱凯。

  忆先烈英雄故事

  邱少云的故事

  三年级7班----田博屹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斗英雄;1931年出生于四川铜梁(今重庆市铜梁县)。13岁那年被国民党军队抓去当兵,1949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1951年3月25日,邱少云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员,跨过了鸭绿江。

  1952年10月,邱少云所在的连队接受了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消灭平康和金化之间的三九一高地的敌军。然而三九一高地地形独特,易守难攻。在敌军和我军阵地之间还有三千多米宽的开阔地,是敌人的炮火封锁区。在这样长距离的炮火下冲击,必会导致我军较大伤亡,影响战斗的顺利进行。上级决定采用隐蔽作战,在发起攻击的前一天夜里,把部队潜伏在敌人阵地的前沿,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要使几百人在敌人眼皮底下隐蔽二十多个小时而不能有一个暴露目标。邱少云和他的战友们毫不畏惧,争相请战。临行前,邱少云下了钢铁誓言:为了战斗的胜利,甘愿献出自己的一切。

  深夜,五十多名身披伪装茅草的战士,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在那蒿草丛生的开阔地埋伏了下来。

  11日清晨,三九一高地上敌方那层层的铁丝网和一簇簇不暴露我军潜伏秘密,观察所里的指挥员当机立断,下令用炮火将这股敌人全部歼灭。

  次日中午,敌人的燃烧弹引燃了他身边的草丛,这时,他只须打滚翻身即可避免烧身。但为了避免暴露目标,他严守潜伏纪律,忍受着烈火烧身的剧痛,坚持一动不动,像一块巨石。直至壮烈牺牲,保证了整个战斗的胜利。

  黄昏来临,出击的时间到了。战友们怀着满腔仇恨,高呼着为战友报仇的口号,排山倒海般地向敌人冲运河。才过了二十分钟,敌人全部被消灭,三九一高地上飘扬起胜利的旗帜。

  战斗结束后,同志们在邱少云潜伏的位置上,看见他用双手在地上抠出的深深的土坑……

  1952年10月12日,邱少云牺牲。

  40多年来,邱少云的英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然而,人们却不知道,这样一位惊天地、泣鬼神的战斗英雄,却差点成了无名英雄。

  次日中午时分,敌人向潜伏区打来几发燃烧弹,烈火烧着邱少云的衣服、鞋袜,直至烧遍他的全身,可他至死都是一动不动。

  牺牲时,他年仅26岁。

  忆先烈英雄故事

  葛振林:传奇人生

  三年级7班----李梦雅

  60多年前,他在河北狼牙山的纵身一跃,被定格为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上最悲壮的一幕。2005年3月21日晚11时11分,在湖南衡阳169医院,狼牙山五壮士最后惟一的幸存者葛振林因肺功能、心功能、肾功能衰竭,经抢救无效,心脏停止了跳动,享年88岁。他充满血与火的人生从此永远定格。

  葛振林出生在河北省曲阳县党城乡喜峪村。他1937年5月参加革命,1940年2月入党,参加过湘西剿匪和抗美援朝,历任参谋、连长、省军区警卫营长、衡阳军分区后勤处副处长等职。离休后一直住在衡阳警备区干休所安度晚年。

  离休后的葛老仍发挥余热,担任了驻地10余所中小学的校外辅导员,经常去学校热心为孩子们说故事,讲传统、谈理想。他还先后到北京、河北、河南、湖北、广东、广西等10多个省(区)的部队、机关、学校和厂矿,义务做革命传统教育报告400余场次,听众40多万人次。

  去年11月11日,葛老因病入院接受治疗,当时被诊断为“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支气管哮喘、冠心病、陈旧性肺结核、前列腺肥大”等多种病症。在医务人员的精心治疗下,病情曾有所好转。但今年3月15日老人病情突然加重,医院在向衡阳警备区干休所下达病危通知书的同时,组织医务人员全力抢救,并分别从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及长沙、衡阳等军地医院请来呼吸科专家会诊。

  葛老病重的消息传出后,社会各界给予深深关注。衡阳市委书记徐明华、市长贺仁雨,衡阳警备区司令员杜兆清、政委许金池等领导均赶到医院看望。葛老病逝后,当地群众纷纷敬献花圈,前往殡仪馆悼念。

  忆先烈英雄故事

  抗战英烈:赵尚志

  三年级7班----图玛热斯

  赵尚志(1908―1942)辽宁朝阳人。1925年考入哈尔滨许公工业学校。同年“五卅”运动中,积极开展募捐、抵制日货等活动。同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因参加反帝爱国斗争,被校方以“不守校规”之名开除学籍。同年11月,赴广州考入黄埔军校。1926年3月,蒋介石制造“中山舰事件”后,曾积极参与抗议活动和营救被捕的中共党员。同年夏到哈尔滨,领导进步青年进行革命斗争。1926年底至1930年4月,曾2次被捕,在狱中受尽酷刑,始终坚贞不屈。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经营救出狱。1932年初,负责中共满洲省委军委工作。曾与杨靖宇等到工厂、学校宣传抗日,组织工人、学生参加抗日义勇军。1933年10月,任珠河反日游击队队长。1934年2月后,历任东北反日联合军司令、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司令、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等职。在东北地区早期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作出了重大贡献。1942年2月12日,率部袭击梧桐警察分驻所,战斗中,为内奸打伤,昏迷中被敌逮捕,后英勇牺牲。时年34岁。

  忆先烈英雄故事

  黄继光(1930~1952)

  三年级4班----孙宇乐

  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农历1930年11月20日出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一个山村,他自幼家境极为贫寒,六七岁时父亲因受地主欺压,病恨交加而死。黄继光从小就给地主扛长工、割草放牛。1949年冬,家乡解放,村里组织起农会,黄继光不但成为农会第一批会员,积极斗争地主,还当上了村里的民兵。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国内停止复员并大量征兵。1951年3月,中江县征集志愿军新兵时,黄继光在村里第一个报了名。体检时,他因身材较矮开始未被选中。来征兵的营长却被黄继光参军的热情所感动,同意破格录取。

  到朝鲜前线后,黄继光被分配到第十五军第一三五团二营六连任通讯员。1952年4月,部队到五圣山前沿阵地接防,本想杀敌立功的黄继光却被分配到了连队后勤。经过副指导员细致的思想工作,黄继光明白了后勤工作的重要性,样样工作都干得很出色。1952年7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经上级批准,他荣立三等功一次。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开始。10月19日夜,黄继光所在的二营奉命反击占领597.9高地表面阵地之敌。当攻击部队受阻、伤亡较大时,已任营通讯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主动请战,消灭敌人火力点。在战友负伤牺牲、自己所携弹药用光的情况下,黄继光毅然用自己的身躯堵住了敌人枪眼,为冲锋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通路,牺牲时年仅22岁。

  黄继光的英雄壮举,获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最高荣誉——他被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特等功,并授予“特级英雄”称号(另一特级英雄是杨根思);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黄继光最后长眠于沈阳市北陵烈士陵园。

  忆先烈英雄故事

  《抗日小英雄王朴》

  三年级4班----罗羽柔

  王朴生于1929年,牺牲于1943年,河北省完县人。他生长的太行山石岭下的河北省完县野场村,11岁时被大家推选为儿童团团长,牺牲时只有14岁。王朴诞生在村里一户贫苦农民的家庭里。在他开始懂事的时候,日本强盗发动了“七七”芦沟桥事变,侵占华北,战争的火焰烧到了他的家乡太行山。日寇烧杀抢掠的凶残行为,在王朴幼小的心灵燃起民族仇恨的烈火。

  有一次,野场村的乡亲们全被日寇赶到村子里,王朴也是其中一个,日寇拿着一份由汉奸金珠子提拱的村干部和抗日军属名单,叫汉奸翻译把他们一个一个拉出来,然后狗汉奸龇牙咧嘴地问王朴:“你就是野场村的儿童团团长王朴吧?”。王朴理都不理这个狗汉奸。“你一定知道八路军的东西藏在那里,说出来就放你回家。”“不知道!就是知道也不会告诉你鬼子和狗汉奸!”王朴面不该色得回答。日寇猛地抽出了东洋指挥刀,指着王朴的胸口,狂叫道:“你的小八路,快快的说,你不说死了死了的!”王朴面对日本鬼子强盗的刺刀,想起了“五不誓言”,想起了张喜子和秀大伯,更想起了自己领着儿童团团员宣言的誓言“头可断,血可流,秘密不可泄!”于是把牙一咬,昂首挺胸,面对死亡,毫不畏惧。就这样,王朴英勇的为自己的祖国献出年轻的生命。

  忆先烈英雄故事

  刘

  胡

  兰

  三年级4班----藤诗桐

  1、(1932年-1947年1月12日),原名刘富兰。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人。1945年进中共妇女干部训练班,1946年被分配到云周西村做妇女工作,并成为中共候补党员。

  1946年12月21日,刘胡兰参与暗杀云周西村村长石佩怀的行动。当时的山西省国民政府主席阎锡山派军于1947年1月12日将刘胡兰逮捕,因为拒绝投降,被铡死在铡刀之下,时年15岁。随后,刘胡兰被中共晋绥分局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

  1947年3月26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曾亲笔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忆先烈英雄故事

  朱德的扁担

  三年级4班----桑晨

  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一支红军队伍到井冈山跟毛主席会师。山上是红军,山下不远就是敌人。

  井冈山上出产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的茅坪去挑粮。从井冈山上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

  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白天挑粮,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了一根扁担,写上“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八个大字。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

  忆先烈英雄故事

  王

  二

  小

  三年级4班----滕诗桐

  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沫源县出现了一位全国闻名的抗日小英雄,他的名字叫王二小。牺牲时才七岁,在日本鬼子扫荡一条山沟的时候,为了掩护几千名老乡和干部,他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气急败坏的日本鬼子把王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干部和老乡脱离了危险,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牺牲了。王二小的动人事迹很快传遍了解放区,每一个老乡都含着眼泪,歌唱二小放牛郎,《晋察冀日报》在头版报道了王二小的英勇事迹。晋察冀边区的文艺战土方冰和劫夫很快创作了后来传唱全中国的著名儿童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忆先烈英雄故事

  《抗日小英雄王朴》

  三年级2班----赵明阳

  王朴生于1929年,牺牲于1943年,河北省完县人。他生长的太行山石岭下的河北省完县野场村,11岁时被大家推选为儿童团团长,牺牲时只有14岁。王朴诞生在村里一户贫苦农民的家庭里。在他开始懂事的时候,日本强盗发动了“七七”芦沟桥事变,侵占华北,战争的火焰烧到了他的家乡太行山。日寇烧杀抢掠的凶残行为,在王朴幼小的心灵燃起民族仇恨的烈火。

  有一次,野场村的乡亲们全被日寇赶到村子里,王朴也是其中一个,日寇拿着一份由汉奸金珠子提拱的村干部和抗日军属名单,叫汉奸翻译把他们一个一个拉出来,然后狗汉奸龇牙咧嘴地问王朴:“你就是野场村的儿童团团长王朴吧?”。王朴理都不理这个狗汉奸。“你一定知道八路军的东西藏在那里,说出来就放你回家。”“不知道!就是知道也不会告诉你鬼子和狗汉奸!”王朴面不该色得回答。日寇猛地抽出了东洋指挥刀,指着王朴的胸口,狂叫道:“你的小八路,快快的说,你不说死了死了的!”王朴面对日本鬼子强盗的刺刀,想起了“五不誓言”,想起了张喜子和秀大伯,更想起了自己领着儿童团团员宣言的誓言“头可断,血可流,秘密不可泄!”于是把牙一咬,昂首挺胸,面对死亡,毫不畏惧。就这样,王朴英勇的为自己的祖国献出年轻的生命。

  忆先烈英雄故事

  刘

  胡

  兰

  三年级2班----李想

  1、(1932年-1947年1月12日),原名刘富兰。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人。1945年进中共妇女干部训练班,1946年被分配到云周西村做妇女工作,并成为中共候补党员。

  1946年12月21日,刘胡兰参与暗杀云周西村村长石佩怀的行动。当时的山西省国民政府主席阎锡山派军于1947年1月12日将刘胡兰逮捕,因为拒绝投降,被铡死在铡刀之下,时年15岁。随后,刘胡兰被中共晋绥分局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

  1947年3月26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曾亲笔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忆先烈英雄故事

  朱德的扁担

  三年级2班----陈雨宣

  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一支红军队伍到井冈山跟毛主席会师。山上是红军,山下不远就是敌人。

  井冈山上出产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的茅坪去挑粮。从井冈山上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

  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白天挑粮,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了一根扁担,写上“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八个大字。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

  忆先烈英雄故事

  王

  二

  小

  三年级2班----卓甜甜

  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沫源县出现了一位全国闻名的抗日小英雄,他的名字叫王二小。牺牲时才七岁,在日本鬼子扫荡一条山沟的时候,为了掩护几千名老乡和干部,他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气急败坏的日本鬼子把王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干部和老乡脱离了危险,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牺牲了。王二小的动人事迹很快传遍了解放区,每一个老乡都含着眼泪,歌唱二小放牛郎,《晋察冀日报》在头版报道了王二小的英勇事迹。晋察冀边区的文艺战土方冰和劫夫很快创作了后来传唱全中国的著名儿童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忆先烈英雄故事

  常恩多(1942年8月9日病逝,终年47岁)三年级2班----买吾兰江

  常恩多原任国民党百十一师师长,后于重病中率部起义,?病逝前一天将部队交给了党和人民。他一生廉洁清苦,家庭陈设就象一家普通老百姓。在南通驻防时,?居室只有一床一桌,每天吃的是高梁米饭、菠罗叶饼、小豆腐等东北乡土饭食。在他病危嘱托后事时,不提妻子和孩子,却关切地询问遭国民党顽固派逮捕后越狱逃走的三三三旅旅长、中共地下党员万毅什么时候回部队。他把仅有的60?元钱送给了服待他一年多的徐文斌,又把一套呢军装送给跟随他19年的副官刘唱凯。

推荐访问:关于廉洁的红色故事 红色 故事 廉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