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洁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部门预算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9篇

发布时间:2023-07-25 21:44:01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部门预算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XDYX2022.02科学管理事业单位预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刘新梅(太原市杏花岭区财政国库支付中心摘山西太原030009)要:预算编制作为关系到事业单位总收支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事业单位的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当前,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存在多种问题,影响事业单位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主要对预算编制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关键词:预算编制;问题;对策1.前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资产经营质量和管理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无论是事业单位还是非营利事业单位,只要有资产运营,就要关注资产运用的经济效益;只要有资产流动性,就必须改进财务会计。这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规律,也是财务会计的基本准则。由于事业单位全方位深化改革创新,单位预算编制管理办法越来越规范,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因此,本文主要目标是进一步完善财务预算编制计划,确保事业单位相对有限的资产得到灵活运用。题。此外,一些事业单位的人事预算,在没有准确的预算数据信息的情况下,更难获得保障。通常在实施过程中,会计调整必须在年末进行,最终导致下一年财务会计数据信息反映的信息不实的情况。也就是说,支出预算基本上是一个接一个的环节,在制定之初就应该综合考虑。3.3预算单位对部分预算认识不够许多事业单位对财政预算的认知不足,忽视数据的收集整理,单位领导缺乏基本的责任感。他们觉得支出预算主要是财务部门的工作,而忽略了自己的工作。实际上,预算是根据数据来确定分配和计划在未来某个时期内实现的目标,必须按照我国现行的相关政策逐步报批、逐步总结,所有的工作都要求细致、准确,它是一个综合了业务流程、资产和成本的综合管理系统,各部门要通力合作,做好各项工作。3.4内控制度不健全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是导致预算支出超预算的主要原因。编制部门预算是指按照预算分配各预算单位的工作。但自财务预算实施以来,部分事业单位并未按要求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完善支出管理方式,严格控制支出。以往的工作经验管理方式和预算资产的运用,支出的随机性比较大,导致单位预算执行不切实际,不仅影响单位预算编制的严肃性,而且削弱了单位预算编制的刚性。3.5不够重视政府采购政府采购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效率低,是导致政府采购项目资产大量过剩的一个重要原因。不少事业单位对政府采购项目预算编制认识不足,敷衍了事,导致政府采购项目实施各个阶段效率低,同时造成政府采购项目资产大量盈余和减少。3.6机构设置简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现阶段,一些事业单位还没有设立专业的预算管理部门,而是将预算管理任务交给财务核算部门,将预算管理与财务会计合二为一,不仅影响了预算管理的质量,还降低了现代营销中旬刊1212.事业单位实施预算编制的现实意义预算编制工作一直是事业单位最重要的工作职责。预算编制的有效运用,不仅可以合理反映事业单位存量资金收支的变化,而且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调整的具体情况。在建立健全的财务计划管理制度时,应纳入财务计划管理制度、物业建设和设备等相关内容。计划就是资产预算,作为事业单位财务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明确反映了各事业单位有关国有资产处置收支计划的支出预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事业单位资产收支的整体经营规模及业务流程等。因此,体现了事业单位处置国有资产的调整和变化方案。3.事业单位预算编制的不足3.1收入的预算数值与实际数值出入较大许多事业单位在预算编制环节缺乏早期调查和分析,只根据上级下达的指标值,理想地将指标值进行二次分配。或者选择去年增加数量的方法来确定预算的金额,缺乏专业的管理方法,甚至没有考虑到补助收入、经营收入等费用,导致实际指标值非常大。3.2支出预算基本上没有考虑全面在事业单位预算编制环节,要全方位兼顾职工工资和福利,削减“三公”预算,将个人和家庭补助分类细化。如果只是机械地根据上一年的执行情况来设定预算,就会出现问

  科学管理XDYX2022.02财务会计效率。由于预算管理属于新的专业知识,技术人才非常缺乏,只能由原有的财务人员承担,使预算编制的质量得不到保证。3.7事业单位内部沟通协调不畅,影响工作效率和质量预算编制所需的原始统计数据无法及时准确获取,对预算编制造成不利影响,无法按时按质执行,无法获得预算执行的实时数据,使下一步预算执行和综合预算分析受到影响,最终影响预算管理的整体效率和质量。3.8预算执行缺乏刚性无论预算编制实施了多少,如果在实施过程中出现失误,预算管理就形同虚设。事业单位必须严格遵守其预算。在预算的执行中,有的因为日常任务的变化而无法执行,有的则是因为领导干部的随意性和预算的临时变动,预算执行没有考虑预算计划,造成比较随意的情况。预算执行刚性控制不力,导致部分工作目标的预算资产被挪用,进而影响各项工作的正常进行。事业单位的业务流程无法通过预算得到有效控制,预算管理也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4.解决事业单位预算编制问题的对策4.1提高对预算编制的重视程度预算编制工作直接影响到明年各项工作是否正常进行。要进一步加强团队之间的相互配合,做好内部协调,把预算工作当作大事来抓。同时,预算编制工作的直接负责人要加强基础知识学习培训,掌握相应的专业技能,参加各类学习培训,掌握政府部门宏观经济信息和政策,提高工作效率,确保预算编制合理、合法、真实有效、具体实用。4.2降低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事业单位的财政预算主要以真实可靠的数据为基础,必须以大量的准备为前提。对大宗办公设备、办公用品、特种设备,要采用政府采购,突出主管部门的引导作用。根据新采购的项目,编制总数量和自有资金,编制政府部门采购文件的目录和明细。对于项目建设和重点支出,必须申报支出项目,并提交新的项目论证报告。遇到政府部门规定的新硬性支出项目时,必须做好预算,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事业单位要把握实际预算情况,参考以往预算执行情况,计算新支出项目的支出范围和规格,整合下一年的工作目标和分配,做好预算工作。这种联合制定预算和执行项目计划的内外部专家评审的方法,可以改进预算的各个阶段,有利于单位预算编制的顺利开展,促进财务预算健康发展。4.3强化预算编制方式和审批力度只有加大预算审批力度,预算才能做到一致并真实有效。对于严格按照预算内容计算的新项目,必须用预算来反122现代营销中旬刊映整个项目的执行情况。实际方法是控制对基本费用和业务费用的各自计算。对于新建项目,必须根据预算的内容独立核算。同时,该预算将作为下一次财务预算结果的依据和参考。预算单位要明确,要更有动力,确保预算与具体执行的一致性。4.4增加预算执行控制范围,完善考核制度保证预算的执行,离不开各单位的协调和勤勉。预算执行监督机构要加大对预算执行状况的控制力度,事业单位要习惯性地开展内部控制检查,降低会计操作风险。对检查中表现突出的事业单位,给予奖励和表彰;对发生问题的事业单位应当对相关人员进行追责,并限期整改。完善的考核制度,有利于保证预算的实施和资产的高效运用。4.4.1预算编制前期准备改进预算编制管理方法的主要目的是规范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因此,各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过程要认真、准确,预算编制程序要规范。事业单位要对各项支出做出合理决策,制定合理的预算计划,然后向有关部门报告。审查通过后,预算管理联合会将启动决定。为完成事业单位的总体目标,需要完善费用预算和岗位责任制,对各部门进行合理管理。同时,逐步完善奖惩制度,进一步将责任落实到人,建立考核的主要指标,合理安排相关人员的考核。为此,在更加全面的预算中实施责任管理制度,尽可能激发人员的积极性,确保事业单位总体预算目标的顺利完成。在进一步加强预算管理的实施、监督和评价工作中,必须进一步强化预算管理的法制观念,进而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4.4.2加大对财务计划的中后期考核一是对财务部门预算进行合理控制,提高执行中的刚性控制能力,从而扩大财务计划有效控制范围,改进资金配置,不断提高预算执行效率。严格遵守相关要求和规定,从而最大限度提高资产的利用效率,加强对财务计划制定全过程的合理把控,确保合理降低费用预算和经营风险。二是对事业单位预算编制进行收集整理,进而推动数据库的建设。在事业单位预算编制方法的环节中,预算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从根本上影响执行结果。因此,事业单位在制定预算编制的过程中,必须完善对其实际执行情况的收集和整理,作为今后同类型项目工作的参考。三是对预算管理执行过程中的监督制度进行合理完善,预算监督全面、合理、合法。事业单位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增加监督管理的范围。各单位还需要及时采取抽样检查的方式,对预算支出明细进行合理监督。同时,事业单位也要建立较为完善的预算监督体系。

  4.4.3中后期预算的合理评价与反馈考核管理是单位预算编制管理的重中之重。预算中后期的评估和反馈有助于发现过去工作中的问题,并在以后的工作中尽量避免这些问题。同时,有利于预算支出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最终提升事业单位评价的准确性。4.5完善预算管理组织架构,提高预算编制人员素质事业单位应建立专业的预算管理部门,便于部门预算编制的统筹考虑,不便于成立的也需要明确预算管理的综合部门,最好与财务核算单位分设机构,有利于相互监督和约束。4.6提高资金运用的效益充分利用单位预算外(包括工作收入、经营收入等)资产。实行单位预算外资产收益动态管理,全方位及时掌握预算外资产收益情况,减轻预算内经济负担,同时提高流动性运用的清晰度,提高各项资产的利用效率,做好重点申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项目资金拨付后可立即执行,防止项目资金闲置。同时,提高政府采购项目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和采购各阶段的高效性。4.7做好前期预算编制基础工作做好预算编制基础工作,为预算编制和审批提供支持,完善数据库基础建设。逐步建立各单位基础数据库,全面掌握各单位的组织、人员构成,检查各单位的财政占用情况、资源使用情况、质量及分布情况,为下一步工作奠定基础。启动创建事业单位PPP项目库,借鉴较发达地区和省市的做法,落实新项目前置工作,严格落实科技项目申报、审查和跟踪管理计划。同时,进一步优化政府采购项目预算编制,扩大采购范围,全面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降低部门成本。4.8建立内部沟通协调制度,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预算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工作,单独进行预算管理是不可能的。只有在事业单位各部门之间建立了顺畅的沟通协调体系,预算管理单位才能及时获得合理的数据信息,进而编制高质量的预算,为工作任务提供实时的预算执行数据信息。4.9加强预算执行,严格修改程序预算编制重在执行。只有加强预算管理的刚性,才能保证预算的质量。要始终坚持“先有预算,后有支出”的预算管理标准,严防无预算支出情况。对于部分必要环节产生的费用,没有分配预算的,必须严格按照规范的程序对预算进行调整,经批准后实施。4.10加强《预算法》等法律法规宣传,提高思想认识提高对预算管理的认识,首先要加强对《预算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宣传,让主要领导深刻认识预算管理的必XDYX2022.02科学管理要性。其次,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全体人员了解单位的预算编制,在事业单位内部营造“先费用预算,后费用;无费用预算,无费用”的预算管理氛围,为预算编制的顺利进行打好基础。4.11推进管理信息化预算管理工作量大,必须为专业工作提供强大的互联网服务支持和详细的成本预算基础信息数据库查询。各项成本预算的财政资金支出和效果必须均衡。利用专业信息技术加快预算信息化基础建设,直接将评价信息发送至预算监督机构,明确提出相应问题解决方案,及时调整资金支出,以提高新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完善公共新项目和资金配置。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各种信息的宣传和传递,信息越来越透明和公开,可以让预算管理越来越简单。5.结语现阶段,大部分事业单位已将预算管理纳入事业单位的综合智能管理系统。但由于单位预算规章制度不健全、人员工作素养欠缺、监督机制不完善等原因,预算编制还需要加强改进。要对部门和单位预算编制中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并一一落实。根据预算管理制度的逐步完善,增加预算执行的刚性,引进预算工作成果,不断提高预算编制能力。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任重而道远,只有不断发现问题,制定预防措施,尽快解决,预算编制才能走上良好发展的轨道。参考文献:[1]刘扬.我国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及管理的优化探讨[J].财会学习,2020,(06):101+103.[2]张俪蒙.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与执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纳税,2020,14(14):176-177.[3]王莹.浅析事业单位预算编制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审计与会计,2020,(09):36-37.[4]齐英梅.基层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及管理探讨[J].财会学习,2019,(10):48+50.[5]王思京.科学事业单位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差异问题研究[J].管理观察,2019,(11):147-149.[6]谢华.事业单位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管理中的难点和对策[J].财经界,2019(17):25-26.[7]郎新颖.完善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及管理的思路研究[J].财经界,2019,(18):31-32.[8]贾巧梅.事业单位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管理中的难点和对策[J].财会学习,2019,(25):65-66.作者简介:刘新梅(1969—),女,汉族,山西省原平市人,本科,中级会计师。现代营销中旬刊123

篇二:部门预算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百度文库

  部门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

  要部门预算执行在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部门预算作为预算执行的前提也成为各单位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本文主要从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对策来分析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

  部门预算是部门依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及其行使职能的需要由基层预算单位编制逐级上报、审核、汇总经财政部门审核后按程序依法批准的部门综合收支计划。实行部门预算是我国建立公共财政框架的基本要求也是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下文主要是从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执行的几个方面来做几点讨论。

  部门预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能为行政事业单位开展工作提供资金保障。集中有效财力能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展开不仅能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工作正常运转同时还能有效保证与行政事业单位相关的经济政策的顺利实施。2能为行政事业单位合理安排资金做好铺垫。部门预算作为一个单位或者一个项目的资金预算在整个活动中占据着很大的主动性作用所有的活动都是根据预算安排进行的科学的部门预算

  是行政单位合理安排资金的基础。3部门预算也是一种较好的监控途径。行政事业单位不仅能通过部门预算使日常工作有序有效进行同时还能使这些预算行为成为财政部门和其他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进行有效监控的途径。部门财务预算关系到一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百度文库

  个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运营现状关系到行政事业单位是否有效利用部门资金投入还能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进行有效地评判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问题和不足1预算执行与预算编制存在较大差异

  掌握信息与预算单位存在不对称财政部门难以准确掌握各预算单位的职责对单位自编项目不能提出很好的建议有的单位缺乏工作预见性主观臆断编制项目项目预算与工作计划脱节一些支出项目超支严重而另一些支出项目结余过大因此结余的项目造成大量资金闲置同时需要用的项目又没有纳入当年预算中造成项目支出完成情况与年初预算存在很大差异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未能完全显现。2未按规定执行项目支出预算

  资金的使用效益和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性。有的单位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挪用项目资金用于职工福利或其他日常开支未经批准自行调整项目支出预算未

  经批准将国家建设项目资金用开其他项目对政府投资的基本建设项目搞超概算投资包括未经批准擅自增加建设内容、提高建设标准、扩大建设面积造成实际投资超出概算等现象削弱了部门预算的控制力。3预算执行分析不够全面深入

  行分析仅停留简单的数据汇总没有从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反映财政支出状况未对财政支出结构及变化趋势进行判断未实现部门预算与执行分析的有机结合不能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则是相当复杂的既有制度缺陷、认识方面的原因也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百度文库

  有专业水平不够等因素的影响具体来说可分为四个方面1预算编制欠规范

  在预算编制过程中没有合理地编报预算出现少报、漏报其他来源收入的情况有的单位多报人员编制或实有人数造成基本支出预算不真实、项目支出预算明显超过实际需求造成“小项目大预算”项目预算编制不细化项目预算未落实至具体执行单位和具体项目拟动用的上年结余而未编入预算等现象导致大量资金闲置和

  浪费。2预算执行不到位

  落执行部门预算。有的单位没有严格按照预算的口径进行经济事项的铺排、严格控制支出仍按照以往的经验管理和使用预算资金支出随意性较大造成部门预算执行不到位弱化了预算约束的刚性有的单位预算编制人员与预算执行人员缺乏沟通造成预算指标内容与核算内容分离功能科目与经济科目混淆项目核算张冠李戴等也会影响预算执行。

  3预算执行分析不深入

  算收支状况发现和解决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保证预算顺利执行。一些单位对预算执行分析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为分析而分析没有达到应有效果另外一些单位财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未按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对各经济事项进行明细核算会计核算未能满足预算执行分析对基础数据的需求。1加强预算编制管理夯实预算执行基础

  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有着根源性的影响具体可从三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是强化预算编制的真实性即部门预算收支的测

  算要以履行部门职能的需要为依据每一项收支项目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百度文库

  数字的测算须依据实际或计划的基础数据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测算。二是提高预算编制的合法性部门预算编制须符合预算法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符合国家有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方针、政策在法律赋予部门的职能范围内。三是注重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完整性。即部门预算须遵循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稳妥可靠采取有效的程序和方法合理安排各项资金达到综合预算、不偏不漏。2增强法治意识强化预算执行的严肃性

  强预算执行管理的重要意义牢固树立“分配与管理并重、投入与绩效并重”的理念加强领导充实必要人员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制度和规范建设部门预算一经批复各预算单位必须严格遵照执行按预算安排规定的项目和用途使用预算资金不能突破支出预算并要确保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部门一般不作调整确实需要调整的应当按照程序报批不能擅自调整。3加强预算执行分析提高运行效率和使用效益

  面完成的重要手段是整个财政预算执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单位要高度重视预算执行分析工作认识到做好财政预算执行分析工作的重要意义牢牢把握预算执行分析工作真实性、及时性和全面性的要求及时跟踪预算执行动态变化过程重点研究预算执行

  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强化预算执行全过程的管理提供详实准确的预算执行数据并准确预测预算收支的发展趋势进一步提高财政预算的管理和决策水平。

  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等为核心的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百度文库

  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深刻认识部门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对推进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工作的改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至关重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作者单位长沙大河西先导区管理委员会1张新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92周友

  任增利行政单位预算执行中的几个建议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23张曙明浅谈部门预算执行中的问题与对策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184《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指南》审计署行政事业审计司编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篇三:部门预算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部门预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部门预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年初,我们对部分省直单位2006年部门预算执行和2007年部门预算编制情况进行了检查。从检查的情况看,省直单位自2000年实施部门预算改革以来,部门预算编制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编制原则基本统一;二是编制程序基本规范;三是编制内涵基本突破。但是,通过检查暴露出部门预算编制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一、部门预算编制中存在主要问题

  1.编制方法落套,与实际差距较大

  按照预算改革的要求,实施部门预算必须改变预算编制内容,实行“综合预算”,改变预算编制方法,实行“零基预算”,做到预算内外资金统筹安排,废除过去“基数加增长”的做法,根据部门的职能和事业发展需求以及现有公共资源的配置情况编制部门年度预算收支。但部门在实际编制过程中由于多年的惯性,加上实施“零基预算”和“综合预算”必需做的大量调查、核实、计算等基础工作受人力、财力和时间诸多因素的影响没有到位,部门领导和相关人员对预算改革的认识还有差距,所以,导致各单位在部门预算编制中仍然没有摆脱“基数加增长”的旧模式,部门之间苦乐不均的现象仍然存在。从所检查的6个单位编制的2007年部门预算来看,同样是省直机关,剔除不可比的项目支出和一次性的基本建设预算支出后,单位与单位之间人均预算支出相差甚大,有的近10万元,有的则不到6万元,而实际支出结果又往往大大超出预算,这6个单位2006年的人均实际支出则分别达到了12万元至18万元。

  2.支出定额标准偏低,人员经费核定不准

  由于受财力影响,目前各单位普遍存在支出定额标准过低、实际支出严重超标的现象。如我省党政机关现行差旅费定额标准为年人平3400元至3800元,按照现在的价格水准,出省一趟基本上就花完了,其他项目定额也普遍偏低。人员经费也按规定只有国家公务员及比照公务员执行的全额事业单位人员财政预算才安排,可实际执行中,由于事业单位特别是差额事业单位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改革没有及时跟上来,很多不应纳入财政预算安排的人员被纳入预算或从财政的专项经费中再自行调剂安排,造成大家都来争吃“财政饭”。这次检查的某个厅下属的一个自收自支的二级单位,21名职工,2006年全年开支579万元,人平27.57万元,远远高于省直厅级机关的支出水平,而且这些经费大多是从有关财政专项经费中自行提取安排的,且既未纳入部门预算又未通过国库集中支付。据了解,这种现象在我省省直单位中还比较普遍,急需加以解决。

  3.基本支出与项目支出界定不清

  现有规定对基本支出与项目支出之间的界定不太明确和具体,有些费用,如课题研究费、专项检查经费是列入基本支出还

  是列入项目支出,难以划分;有些费用在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之间出现了人为的调剂空间,如差旅费,两边都可以列,因此,带来了如下两个问题:一是盲目填报。如“其他工资福利支出”中的临聘人员工资填多填少就没有明确规定;二是虚列项目支出。下达给单位的经费控制数除保证基本支出和必需的项目经费后仍有结余的,单位担心资金被财政收走,即采取虚列项目占用财政资金。这样一来,造成单位编报的部门预算不真实,同时也给财政部门审核预算带来了困难。

  4.项目支出不细,科目填报不准

  一些单位为了使自己花钱更方便,采取打“擦边球”的办法,在填报项目时笼统、模糊,如有的单位在“项目名称”都是填写“系统会议费”,至于到底是什么会议、会议规模有多大等无从知晓;同时有个别行政单位也存在科目填报不准的问题,由于原有经费基数较低,在保证“工资福利支出”与“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之后就基本没有结余,因此,只好在“一般商品和服务支出”中随意填报几项充数,与实际明显不符。

  二.完善部门预算编制的几点建议

  1.科学制定支出定额标准,严格核定人员经费,增强预算执行的严肃性

  首先,要合理制定“一般商品和服务支出”的定额标准。这一块经费反映的是行政事业单位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和完成日常工作而发生的带有共性的、最基本的日常公用支出,其各项目

  标准的制定是否合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部门预算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因此,应当深入调查分析,既考虑工作需要和国家财力可能,要兼顾可操作性,在现有定额标准普遍偏低的情况下,对省直各单位实行分类分档,制定一个既科学又合理的支出定额标准。其次,要彻底解决非公务员争吃“财政饭”的问题。一要严格按照编制与有关规定核定现有公务员及按公务员管理的人员经费;二要对超编人员临聘人员经费来源与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严格堵塞人员经费编制漏洞;三要在事业单位改革前,对非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按公益性、半公益性和经营性三种类型进行归类梳理,分别采取不同的财政政策,在人员经费方面作出一个统一而明确的规定,解决人员挤占项目经费和争吃“财政饭”的问题。第三,明确划定基本支出与项目支出的界限。按照基本支出解决单位正常运转、项目支出解决事业发展的基本原则,根据“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资金安排顺序,对单位预算安排首先应尽力确保基本支出,然后才考虑项目支出,改变过去单位之间那种基本支出安排不足、项目支出安排不细的通病,同时,在科目设置上应尽量避免基本支出与项目支出二者之间交叉现象;第四,强化预算约束。部门预算经人大批准、财政下达后,不得随意调整和零星追加,已批复的预算其资金拨付由国库支付部门直接办理,取消部门预算处室审核环节,这样既明确了责任,又提高了办事效率。预算执行中,财政部门只对已纳入年初预算的待分配资金和政府决定的事项按程序办理追加外,对单位要求另

  外追加的事项,原则上在编制下一年度预算时再予统筹考虑。另外,为鼓励单位节约使用财政资金,对单位挤占或挪用基本支出造成经费缺口的一律不予弥补,基本支出有结余的,结转下年继续使用,项目经费有结余的,编制下年度预算时,优先安排该部门新增项目支出。

  2.规范收费行为,加大非税收入管理

  第一,进一步治理和整顿收费行为,强化非税收入的预算管理,是深化财政预算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对符合国家政策的收费项目,应切实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严格收支行为,对不符合规定的乱收费行为,要加大查处力度,严肃财经纪律。第二,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完善财政配套改革。一要扩大预算管理范围,逐步将政府非税收入全部纳入财政预算管理,二要改进预算编制方法,专户管理的非税收入要更多的纳入预算管理,已纳入预算管理的,其收支应尽量细化到具体项目,三要继续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在非税收入收支编制到项目之后,应逐步过渡到收支脱钩,全面实现政府税收与非税收入的统筹安排,3.推行部门预算审查制度,加大财政监督检查力度

  第一,建立与推广部门预算编制审查制度。目前的部门预算是由单位按照财政部门下达的预算控制数编报完成后,由财政主管处室审核报人大批复后再正式下达,这中间缺少监督约束机制,建议财政主管处室批复前,每年由财政监督检查部门牵头会同相关部门预算处室按有关政策与规定对部分单位上报的部门

  预算进行一次联合审核,确保所编预算更加科学、合理、合规。第二,加大预算执行检查力度,确保预算的顺利执行。财政监督部门在保证对财政资金使用实施全面有效监督的基础上,还应加大对资金总量大、专项资金多的重点部门、重点行业及重点项目的检查力度。第三,适时开展重大项目资金使用的绩效评价与监督。财政资金的使用规范是前提,安全是基础,有效是目的,当前最关键的是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问题,一方面是财政资金供给总量不足,另一方面却是大量的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甚至存在贪污挪用、挤占浪费现象。因此,检验财政支出投入的必要性与合理性、确认资金使用和运作程序的规范性、监督财政支出的经济性和有效性、适时开展财政资金使用的绩效评价与监督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第四,强化非税收入征管稽查,防止跑、冒、滴、漏。非税收入作为财政收入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税收收入不可或缺的补充形式,在财政收入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开展

  非税收入的征管与稽查,对于发展社会公益事业、加强国民经济宏观调控、建立公共财政与高效廉洁的政府体系、推进政府改革、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预算编制上,应将单位的所有收入和支出全面完整地纳入部门预算统筹安排、综合平衡,健全非税收入监管机制,确保严格执法,做到应收尽收。

篇四:部门预算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财务管理FINANCIALMANAGEMENT浅谈部门预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文/郭爱华

  部门预算由政府各个部门编制,反映政府各部门所有收入和支出情况的政府预算。部门预算的实施,严格了预算管理,增加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是防止腐败的重要手段和预防措施之一,是当前财政改革的重要内容。这几年来,部门预算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建立了部门预算的基本框架,规范了财政资金的使用用途。但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在部门预算的编制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亟待完善。在部门预算编制中,主要存在着以下的问题:一是部门预算的编制不够严格,质量不能够保证。没制定统一的标准和编制方法,资金安排与实际支出项目资金的匹配度不高,没按照部门预算的编制要求,由基层预算单位编制,采取逐级上报审核汇总的方法进行编制。不重视基础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对业务费招待费等一些费用采取打捆包干的编报办法。项目资金的具体使用单位和资金金额没能在预算编制中体现,给有分配权的资金单位提供了调配,拖延甚至滞留的机会。

  二是部门预算的编制不完整不全面,不能全面的反应预算单位的收支情况。有的县市区在预算编制中,只是编进了预算外的行政性收费收入,没有把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纳入预算管理,政府全口径预算体系还不够健全。形成了有名无数据的情况。支出不能反应出合理预计范围内的支出,没有正确的反应政府采购预算。三是财政待分项目支出预算编制不够细化。项目支出沿袭了以往切块打捆的编报方法,尤其是基建等大额项目预算细化度不够,预留资金较多,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再逐步分配细化到具体单位和项目上,实际上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和随意性。年度预算的细化程度严重偏低是预算支出进度较慢的根本原因,而各县区财政为了完成预算数,导致支出集中体现在第四季度,影响财政均衡支出。四部门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虽然我国财政法制化建设进程逐步加快,财政部也制定了一些具体财政支出领域的绩效评价方法,但在法律约束力等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而且各个绩效评价办法的要求不尽相同。县区财政部门开展绩效评价工作时制定的绩效评价办法和方案对绩效评价的内容、指标和标准设计、绩效评价的操作规程、评价结果的应用等方面规定的不够详细,致使一些县区财政部门绩效评价工作开展不普遍、不规范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规范部门预算编制的责任分工,保证预算编制的时间,成立专门的预算编制小组,增强工作合力。各部门预算编制单位要高度重视部门预算的编制工作,关注的重点也不能只是预算结果,而是要关注预算本身数据的准确性。预算编制单位以及财政部门要挑选业务熟练的精英强将成立专门的预算编审小组。认真扎实做好预算编审工作的基础工作,确保预算编制工作的顺利完成。二、提高预算编制的质量,细化预算编制。预算单位依据《预算法》及有关法律的规定,依照法律编制部门预算,参照上一年同期的预算支出数额安排必须支付的本年度部门基本支出、项目支出,以及对下级政府的转移性支出。要加大预算年度收支计划的论证,要依照批准部门认可的编制依据和方法计算编制,增强对部门预算的预见性有根有据,对于一些变动较大的预算要写出详细的文字说明,并附有相关依据。同时预算编制单位也要对预算的及时和有效性进行监督。增强预算的约束力,对预算执行结果进行分析和考核。要制定科学合理的预算支出标准,推行财政资金分配的因素化、标准化、数量化测算工作方式,各预算单位要建立完善的项目库。由财政部门和有关部门部门审核,经人大部门批准后,编制出精准的预算。部门预算编制要细化到“项”级科目和落实到具体执行项目。一定要做到早下手早准备,用充足的时间做到预算编制的细化。预算编制一经批准,要严格组织实施,非经法定的程序不得作出调整。三、预算编制的内容要全面,资源信息要共享。各单位要根据本单位行使职能的需要及事业发展规划合理分析、预测可能取得的各项收入,准确填报各项税收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转移性收入和其他收入。也应将预算单位的结余资金纳入预算。部门预算的支出要随着国库收支分类改革后的科目进行编著,尽快熟悉预算编制的口径。将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纳入预算的编制范畴,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的规定执行。要加大国有资产管理,推进和清理工作预算编制工作的相结合。政府采购预算的编制要与部门预算同步编制,要按照要求将政府采购预算细化到政府采购集中目录,避免造成政府采购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没有资金的保证,出现临时采购临时打报告申请资金的情况,要做到无预算不支出,不做赤字预算。四、各级政府、部门、单位应当对预算支出情况开展预算编制绩效评价,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跟踪督导,增强部门预算的透明度。财政、审计以及纪检监察部门要联合制约,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对于不严格按照预算编制使用的项目资金,要采取公开曝光,责令限期改正,严重的要收回财政资金。确保部门预算安排的重点支出和重大投资项目支出一定要严格按照法律程序执行。对于三公经费、招待费会议费等支出等重点公务消费要单独执行预算公开制。并在年底要公开预算执行情况以及有关依据,接受政府监督、社会监督。明确公开的渠道和方式。采取在政府信息网信息公开平台和财政信息网发布。延长政府预算公开时间。明确公开的内容。公开的内容应包括预算编制、绩效评价、财政监督、财政政策、财政项目、补贴发放,公开内容要经得起审计和监督以及社会公众参与质疑。部门预算执行与安排情况报告在县级人大通过后的法定时间内公布,县级部门预算应在县级人大常委会审批后的法定时间内公布。把项目绩效评价与下一年度的预算资金分配相结合。财(作者单位:山东省单县财政局)72Copyright?博看网www.bookan.com.cn.AllRightsReserved.

篇五:部门预算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部门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刘

  涛

  来源:《现代审计与经济》2010年第06期

  部门预算是全面反映政府部门收支活动的预算,是经财政部门审核后提交立法机关依法批准的涵盖部门各项收支的综合财政计划。其突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一个部门一本预算”,即部门的各项收支均应纳入其内。二是具有法定性,一经批复不得擅自改变。三是将部门预算支出增设为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细化了资金内容。通过部门预算的推广普及,对于控制预算支出规模、明确财政资金的用途和强化财政资金的使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在近几年对部门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过程中,发现还存在一些机制、操作方丽的问题,影响着部门预算作用的发挥。

  一、部门预算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部门预算概念不清。通常意义,财政下达经人大批复的部门预算,非经特殊事由,不得突破。然而部门年度实际收到的财政资金,远多于年初经人大批复部门预算资金额度,多出部分主要包括:财政追加的专项资金,新增人员的工资津贴,财政专项安排的政府采购项目资金以及上级部门拨入的资金。财政部门通常在下达年初部门预算后,通过预留的切块资金向部门追加预算,追加的预算既有涉及基本支出的,也有涉及项目支出的,还有使用更为严格用途的专项资金(也可理解为项目支出)。如此下达财政资金,笔者认为有三个不利方面:一是不利于人大对政府预算的监督。对部门预算进行审查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权,是人大监督的重要内容,也是人民管理国家事务、当家作主的具体体现。作为财政部门提交的政府预算报告理应细化预算支出,促进人大对政府预算的监督。同时增加预算的刚性,维护人大监督的权威性:二是不符合财政部门对部门预算改革的要求。财政部门要求编制部门预算要做到“一个部门一本预算”,即部门的各项收支均应纳入其中,具体则分为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预算。基本支出预算采用定员定额方法,项目支出预算采取项目库管理方式。实际操作中,各类追加的资金混淆了以上概念,不利于部门预算的推行。三是不利于审计监督。审计监督就是在规范的部门预算基础上,对其真实性、合法合规性、以及效益性进行分析、评价和提出意见和建议。如果部门预算不规范,势必增加审计难度,加大审计成本。

  (二)部门预算编制不清。财政部要求从2007年起,实行政府收支分类改革,财政预算支出要同时按功能性分类和经济性分类进行编制,作为预算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部门预算支出编制也应如此。但在实际操作中,财政部门的预算支出只按功能性分类进行了编制,未按经济性进行分类,部门预算支出编制也同样如此。因此,在审计过程中,我们普遍遇到的是财政对某

篇六:部门预算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部门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部门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随着部门预算改革的不断深化,部门预算的编制和执行逐步走向规范。但近年来,从部门预算审计结果和调研情况来看,仍然存在着预算编制脱离实际、支出随意性大、行政经费挤占项目支出、财务管理不到位等主要问题。本文从四个方面对目前部门预算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项目申报前期测算不科学,预算脱离实际。

  各预算部门申报的项目,应该建立在科学测算、整体评估、切合实际的基础上。但各部门为了在年初争取更多的财政资金,想方设法将项目做多、预算做大,等财政批复、甚至资金到位后,才具体安排使用计划。因缺乏前期的详细调研和科学测算,使得预算脱离实际需要。实际执行之后,有部分项目还需要改变实施计划,而造成资金暂缓使用,形成了大量的资金结存;有部分项目资金可能有富余,就提高开支标准、扩大支出范围,或挂暂存款后挪作他用,或结余沉淀在部门单位;有部分项目资金又可能不够,造成项目不能按时按质按量完成,需要继续向财政部门申请资金,影响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部门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资金支出随意。

  编制部门预算要求完整、科学、细化,目的是在各预算单位之间统一口径、公允分配,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共同提高公共财政的服务质量,促进公共财政效益的最大化。但部门单位普遍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没有严格按照预算来安排财政资金的使用,支出管理制度不健全。有些单位认为,资金到达本部门后,就拥有了安排使用的完全自主权,无需控制、无需节约,支出随意性大,大手大脚花钱,既造成公共财政的损失浪费、又滋生腐化风气。必须建立

  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较好的控制预算开支的量和度,做到财尽其用,用得其所。

  (三)公用经费定额标准体系不健全,项目支出被挤占。

  部门单位的公用经费由财政部门按照定额编制预算,定额标准体系的不健全从根源上导致了公用经费支出的不规范和项目化。主要表现在这样三个方面:一是定额没有随市场变化。近几年来,物价不断的上涨,部门正常运转的各项支出也有所提高,但定额标准并未相应调整,原来的标准早已不能满足现在的需要。二是定额没有考虑部门差异。各个部门单位由于职能性质的不同,开展工作的方式不同,对公用经费的需求也不尽相同,而定额标准在各部门之间并没有差异,导致贫富失衡。三是定额没有考虑不可预见因素。部门在实际运转过程中,会有一些突发事情等不可预见因素,需要扩大公用经费的开支,而定额之外并没有相关的预备经费。为保证部门职能的持续运转,有些部门不得不在定额之外,从项目中列支公用经费,既影响了项目的实施,又扰乱了财政资金的管理秩序。

  (四)部门对下属单位管理不规范,财务缺乏监督。

  事业单位的改制不完整,定性模糊不清,造成部门对其所属二、三级单位及行业协会的管理不规范。人、财、物方面的管理体制不到位,权、责、利之间的关系不明确,机构运营和财务管理缺乏监督机制,灵活性大,存在乱收费、违规出借资金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损坏部门形象,扰乱公共秩序。有部分下属单位会计基础力量薄弱,对资产的核算、处置、管理不规范,造成国有资产的部分流失和公共资源的浪费。甚至一些学会、协会、工会未按照相关的规定单独建账核算,而在机关中挂账,出现机关在下属单位列支经费,占用下属单位资源的现象。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为进一步规范部门预算执行,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效益,预算改革任重而道远,对现阶段出现的问题,应着重从体制机制层面寻求解决对策。

  (一)增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预算编制是预算执行的基础和依据,是严格预算执行的第一道关口。各部门预算单位编制年初预算要根据自身职能目标拟定,参考上年度预算执行情况、相关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和本年度的收支预测,按照规定程序多方征求意见。项目申报前期要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严格论证项目实施的充分性和必要性,合理测算所需财政资金的多少,必须有足够的测算依据,准确评估财政资金投入使用的效益,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预算编制要实事求是,切实可行,要尽可能完整,要细化到项目及具体的事项。预算一经确定,应严格按预算执行,减少预算调整,如因不可抗力等客观因素确需调整,必须按法定程序报经同级人大批准。

  (二)建立健全部门单位内部控制制度。

  为了严格预算执行,保障部门单位顺利履行行政管理职能,防范财务风险,确保财政资金使用安全,控制铺张浪费,必须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首先是要完善建章立制,内部控制不是局限在作用于财务管理层面,而是要建成一套环环相扣的动态监督机制,在全局业务运作过程中发挥作用。其次是要提高内部控制意识,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让单位所有职工都参与到内部控制的执行中,营造出内部控制的氛围。再次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重视事前审计,在事前提出建议供领导参考,提早纠正违法违规行为,以免造成重大损失。最后要实行关键岗位职工定期轮岗,形成职工的有序流动,防范风险。

  (三)建立完善的公用经费定额标准体系。

  公用经费是保障部门预算单位机构正常运转和履行行政职能的物资基础,是部门预算的核心部分。建立完善的公用经费定额标准体系,能够从源头上节约政府的运行成本,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并促进预算的公平分配。完善公用经费定额标准体系,关键是要建立科学的动态调整机制。首先定额标准要和国家方针政策、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随物价水平的波动而自动调整;其次要以新的三公经费及差旅费标准为政策依据调整定额标准;再次要坚持区别对待的原则,根据部门预算单位具体职能的不同,制定不同的定额

  标准,实现相对公平;最后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以前年度的公用经费使用情况作出相应调整,以节约开支。

  (四)加强主管部门对所属二、三级单位的财务监督。

  近年来,一级部门预算单位财务管理逐步走向规范,违反财经纪律问题的情况明显减少,但所属二、三级单位在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加强对下属单位的财务监督是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责,是防范财务风险的重要途径。首先主管部门要提高重视程度,把对所属单位的财务管理作为对部门领导的考核指标;其次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所属单位对所属单位负责人和财务人员定期组织财经制度及法规知识方面的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和财务管理水平;最后要定期对下属单位的财务情况进行检查,一旦发现不规范的问题及时纠正,促进规范管理。

篇七:部门预算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财税金融]当前部门预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素有“经济宪法”之称的出台20年后的首次大修,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表决通过,并于20XX年1月1日起施行。新预算法与时俱进,对预算内容的完整性、预算编制的科学性、预算执行的规范性、预算监督的严肃性和预算活动的公开性等重大问题作了明确而严格的规定,规范了预算行为,强化了预算约束,加强了对预算的管理和监督,为依法理财、提高理财能力提供了重要保障。

  一、当前部门预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作为政府预算重要内容的部门预算,新规定各级预算支出要按照厉行节约、讲求绩效等原则编制,提出了硬化支出预算约束、全面规范预算执行等具体要求。一年多来,XX认真贯彻执行新,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要求,严格控制“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严守资金管理的政策底线和法律红线,切实做好部门预算工作。积极推进预算公开和绩效评价,在部门预算编制的合理性、支付制度的科学性、资金使用的效益性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推进了依法理财、依法行政,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在总体情势趋好的情况下,也发现部门预算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部门预算批复偏迟

  往年的部门预算批复一般在预算年度的4月份,相对较迟,而在批复之前无法形成序时的支出进度,造成部门预算执行信息滞后,使财政部门无法进行实时有效监督,增加了部门预算执行偏差的机率。成因主要有:

  一是部门预算单位领导重视不够、编制人员业务素质不高。部门预算单位没有按部门职责分工和年度工作目标计划,将编制工作有效组织细分到相应部门,财务部门不能及时有效归集相关编制信息。同时,一些单位编制人员业务不精,编制质量不高,不但增加了财政部门人员审核的工作量,而且也相应增加了反复性,加上部分编制人员责任性不强,报送不及时,影响了财政部门编审进程。

  二是财政部门在布置和编审环节还有待完善。布置时间相对较迟,布置对象又都是单位和部门的财务科长及财务管理员,在参会人员不如实全面向单位领导汇报的情况下,不易引起单位领导的重视,从而影响整个部门的编制工作。财政部门内部在编制程序流程相应环节的顺畅性上、审核机制的完善性上和相应数据的汇总汇报上,紧密性不够强、节奏感不够快,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编审的及时性。

  三是未与人大形成每年相同时段适时汇报的机制。往年布置和汇报的时间选择上不尽科学,一般在9月下旬布置,之后适遇国庆长假,增加了单位编报人

  员的懈怠情绪。财政部门10月底勉强收齐编报材料,12月底或1月初完成近200家单位预算审核、数据汇总、形成汇报资料,这时既是公历年年底又临近农历年春节,方方面面工作都比较忙,形成一个向区政府、区人大汇报的“时间盲区”,转瞬就到三、四月份,致使部门预算批复“不得不迟”。

  (二)预算约束力偏小

  执行的主体责任意识不强,预算编制质量偏差,执行弹性大,相应控制机制又不尽完善,是造成预算约束力偏小的主要原因。具体表现在:

  一是预算单位责任意识不强,对新的认识、理解、重视不够。一些部门领导认为预算编制是财务人员和财政部门的事,交给会计去办就可以了,自己不需要参与;有些单位领导虽对预算编制予以关注,但关注的重点不是预算本身准确性的高低,而是编制的预算能否为单位争来最大的“盘子”;有的财务人员也认为预算就是预算,难保科学性、准确性,追加追减很正常,没有认真按财政部门要求编制,影响部门预算编制的质量。

  二是预算单位不懂政策、马虎应对。编制方案、要求说明,年年布置、年年弄不清,“反正工资少不了,定额不用愁,项目糊到多少是多少”的心理趋势,严重影响了部门预算编制的质量;一些单位没有按要求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支出管理和支出控制松懈,随意性较大,造成部门预算执行不实;有的单位存在先要资金,再做项目的思想,对项目没有经过严格的遴选、论证、审核,走形式不重实质,有的小项目大预算夸大资金需要量,使预算失实。

  三是不能如实准确反映预算执行情况。部门预算执行情况最终是通过预算单位的基础会计资料进行记录和反映的,由于现行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关于收支科目的规定与部门预算编制的要求存在差异,使得预算单位形成的会计资料不能直接地、准确地反映本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部分会计人员随意使用会计科目,核算质量差,不能正确反映具体项目的实施进度。

  (三)资全使用绩效偏低

  一是在预算管理工作中,重分配、轻管理的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资产管理与部门预算管理结合不够,影响预算编制的准确化和科学性;支出管理方面,年初预算到位率低,预算执行进度慢、项目支出管理不严,引发财政资金闲置、浪费、效益低下等问题;支出预算编制和执行落实脱节,领导不过问,财务人员认为这是领导的事情,做什么、做多少不闻不问,形成编预算和项目实施“两张皮”。

  二是有些单位把关不严,预算不细,影响预算的有效控制和约束。如一些项目的子项目设置不全、资金构成不合理,预算执行中对照性差,有的单位只好改头换面挤列支出;有的单位支出随意性大,不按预算走,应列的未列、应支的未支;有的单位编制人员在单位内部不沟通、不联系,年度工作不了解,计划和项目实施内容把握不准,“闭门造车”主观编项目预算,“我编我的、你干你的”,预算编制与实际工作严重脱节、支出进度与工作计划严重脱节,甚至项目如何实施、什么时候完成、有什么具体要求等等,编一套、做一套,趋向平行、难有交集。这些都客观造成了项目支出完成情况与年初预算间的差异,影响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是部门预算编制的监督和绩效考核机制尚不完善。没有建立对部门预算编制质量和项目绩效的考核机制,部门预算编制的质量如何,部门决算与年初部门预算的差异程度有多大,特别是项目支出预算尚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绩效考评追踪问效机制。财政部门在财务管理、部门预算质量方面缺乏沟通、督导的有力举措,部门预算单位我行我素,漠视责任、不顾质量、轻忽管理的状况还有一定的面。

  二、规范部门预算编制和执行工作的着力点

  部门预算是政府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上述问题的存在,或多或少地影响了政府预算的准确性、科学性,也直接关系到部门下一年度经费需求的保障程度、各项工作能否正常开展和相应任务是否能顺利完成,进而影响到整个政府预算的执行质量。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势必影响新的全面贯彻执行,势必影响政府、财政和部门预算执行的全面规范,势必影响政府形象、影响依法理财和依法行政的全面推进。所以,解决“三偏”问题十分迫切,也十分重要。为此,笔者认为需要解决和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努力实现提速、提质、提效“三提”目标,从而切实有效解决部门预算中的“三偏”问题。

  (一)转变理念

  部署有方

  一是认清形势,转变理念。“规范政府收支行为,强化预算约束”、“加强对预算的管理和监督”是新的本质,预算法已从过去的政府管理法转变为规范政府法、管理政府法,已从过去“帮助政府管钱袋子”转变为“规范政府钱袋子”,政府从管理监督的主体,同时也转变为被管理、被监督的对象。这是一个质的变化,也是角色的转换。同时,各部门、各单位也是本部门、本单位预算执行的主体,对执行结果需负主体责任。

  因此,各部门、各单位要切实做好新的学习宣传工作,全面理解新,准确把握新的原则和规定,增强预算法治意识,自觉把新的各项规定作为预算管理活动的行为准则,从总认为单位部门预算的钱,就是我掌控的钱,我说了算的惯性思维中释放出来;从不适应、不舒畅、不愿面对预算公开的阳光,始终想拥有自由裁量的“小九九”虚幻中挣脱出来,认清形势、转变理念、转换角色,敢于面对现实,敢于革自己的命,在部门预算编审、执行过程中,按新的要求,放下身

  段、规范自己,公开自己、接受监督、接受约束,让科学合理说了算,让公开、公正、公平说了算,让规范、标准、原则说了算。

  二是科学组织严谨布置。由区政府组织各部门、各单位主要领导及会计人员参加的部门预算编制工作会议,编发工作方案,精心部署安排部门预算工作,财政部门安排专职人员对部门(单位)会计人员进行了系统培训;同时,预算单位负责人要加强对部门预算编制工作的领导,加强单位内部预算执行科室与财务部门之间的协调,确保部门预算支出标准、文本格式、信息管理等方面的规范统一;布置时间适当提前到8月底前完成,9月底前各部门预算单位完成编报工作,11月中旬财政完成审核、汇总工作,12月完成向区人大汇报和下年度部门预算批复工作。

  三是强化对部门预算单位编报工作的管理。拟订编报工作规范,前置上报条件,资料不全、编制不符要求的一律实行退回制度;在规定时间未完成编报工作的,一律实行通报制度,并报区人大各案;对一些“老大难”单位,区人大一起参与对其部门预算编制情况的现场会审,由被审单位主要领导现场汇报;同时,将部门预算编制工作作为监察部门效能问责的通报项目之一,加强引导、提领责任,坚决刹住“松、散、惰、拖”之风。

  四是早筹划、早安排,增强各单位部门预算的预见性。各单位对下一年度的各项业务要有充分的估计,早准备,早谋划,早安排,在编制预算时一定要考虑上年总的支出水平和财政部门下达的控制数,不能盲目地铺摊子,争项目。同时,要准确把握部门的工作重点,对所申请的各项资金进行合理排序,让财政部门了解业务部门的主要任务,统筹兼顾,保证重点。

  (二)完善规程

  科学编审

  严格按照新要求做好预算编制工作,提高预算编制科学性、完整性、准确性。

  一是编前准备,确保可靠。认真、细致、全面制订部门预算编制方案,同时制订相应汇审办法,明确每年汇审、汇报时点,适时选择将部门预算编制到主管部门,减少财政的编审工作量;布置落实摸清基数工作,预算单位要开展对人员、资产等基础数据的清理核查工作,摸清人员构成及资产底数,预算收支数字依据必须充分,确保部门预算基础数据的真实完整与准确。

  二是全面规范,精细编审。各部门、各单位应当按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预算支出标准和要求,以及绩效目标管理等预算编制规定,根据其依法履行职能和事业发展的需要以及存量资产情况编制预算;项目支出和专项业务费编制,必须有政策依据,或区委区政府为完成特定任务的明确要求,根据自己的职能职责,参照往年结合当年,合理安排细化预算,做到我单位有什么职能,一年开展哪些

  工作,每项工作的量和持续时间,工作的对象范围等有的放矢、心中有数;财政对每个预算单位项目支出预算的规模和数量、标准和金额以及项目立项依据进行审核,建立专项业务费与特定项目的动态监督定期评估和退出机制,执行期满的原则上要予以取消,要清理、整合、规范项目和专项业务费,避免范围、对象、目标重复,或预算的随机性、碎片化,杜绝部门预算单位为既得利益千方百计护盘子情况的发生;同时加强对结转项目的审核,建立结余资金与预算安排衔接制度,做到结余资金收回和结转有机结合。

  三是严肃预算,强化约束。严格控制预算的调整和追加事项,部门预算一经人大批准,必须依法严格执行,年中不是区委、区政府确定的项目,原则上不予追加,强化刚性约束;同时为方便人员工资调整,提前适当预留难于分解的项目资金,可适当增加不可预见费的安排数;完善升级区财政信息化系统,加强财政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推行预算编制、执行管理电子化,建立完善人员信息库,通过系统自动生成人数、工资等基本数据,实现预算单位只编报项目支出预算的目标,切实提高预算的精准性,强化预算约束力。

  四是编审公开,制约裁量。财政部门要拟订预算评审制度,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要正确理解和行使预算审核的职责和权限,通过审核环节的公开,接受人大、部门预算单位和效能、审计等单位和部门,甚至是社会有关人员的现场听证监督,减少人为因素影响,促使自己严以用权、谨慎审核、公正对待,提高编审的公平合理,同时可取到对财政、编制单位实时监督的作用,制约裁量,实现预算分配资金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提升财政预算管理水平和预算编审的公信力。

  (三)加强对接

  规范执行

  为切实抓牢、抓好部门预算执行环节,提高预算的可控力和执行力,区财政局部门间以及部门预算单位内部要加强对接,确保部门预算执行“不走样”。

  一是预算批复事宜要及时有效对接。对接年初部门预算项目审定情况,在预算经本级人大批准后,财政部门需在20日内尽快批复预算,使各预算单位有预算可及时执行;各主管部门在接到财政部门的批复预算后15日内向所属各单位批复预算;部门预算批复后,由预算科向国库科和支付中心具体介绍项目的变化情况,以及同一项目经济科目间调剂使用的注意事项、把握的尺度等等,使项目预算审定安排的初衷明明白白地呈现给国库科和支付中心人员,进而有效地体现在执行过程中,切实提高预算执行的准确性。

  二加强财政内部部门预算管理信息的对接。对接财政局预算科、国库科和支付中心三部门对应人的日常管理信息。预算科答呈区政府复办意见等追加项目实施的要求和用途,收入与支出不匹配的单位情况,预算执行中遇到的问题等等,三部门对应人即时对接,使支出审核更具针对性,用款计划下达、预算调整更具合理性,切实提高预算执行的预见性。

  三是加强财政和预算单位对接。主管部门作为预算执行主体,要切实履行管理职责,监督指导所属单位规范执行预算,加强预算执行分析,及时、准确、全面地向财政部门反馈执行情况和有关问题,与财政部门共同做好预算执行工作;同时,加强用款计划管理,提高项目支出用款计划与项目进度管理的协调性,提升用款计划精细化管理水平;对接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决算情况与预算的偏差程度,取决于执行过程的掌控,支付中心按时审核部门预算单位生成的支出进度表,国库盯紧收入完成情况,对收入和支出与计划和时序要求偏差大的进行预警,相关信息及时向预算科反馈,实现财政三部门对单位预算执行情况的有效对接,实现共同管控。

  四是加强部门预算单位内部的有机对接。各部门和单位要建立健全各项内部控制制度,确保内部控制制度运行的有效性,形成有效制约的机制,保证会计核算的正确性和安全性,以防会计信息失真;同时,对预算执行过程中的资金使用情况实行追踪问效,预算执行与单位工作落实情况对接,确保按时序、按计划开展年度各项工作,使工作的落实与相应形成的支出和资金使用计划有效对接。

  (四)健全机制

  绩效管理

  一是健全预算支出绩效评价机制,实现对资金到位、使用和项目效益情况的跟踪检查,最终实现预算资金的有效配置。制定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将部门经费与绩效评估直接挂钩,对发展性项目支出采用必要的方案评估和成本一效益分析;实行支出进度和预算安排额度挂钩机制,对支出进度慢的非资本性和特定专项项目,无特殊情况的,压缩下一年度预算盘子,同一项目二年内未发生支出的,取消预算安排;建立资产配置动态核实机制,对预算单位资产配置的申请,均须区财政国资部门出具该单位资产动态管理和所有情况,并按其意见确定是否安排,提高预算编制和资产管理的结合度;健全预决算分析结果应用机制,加大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和决算的审核力度,通过决算全面反映预算执行情况,强化决算结果的应用,将决算结果和预算执行分析考核结果,作为编制下年度部门预算的重要参考依据,促进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管理。

  二是健全支出日常跟踪监督机制。建立健全部门预算执行过程监督预警、反馈和通报机制。对需要预警、通报的事项及时预警、通报,并要求单位在收到预警、通报的3日内,书面反馈落实情况;对预算单位的支出是否合法合规,有无降低公共服务质量等行为进行有效跟踪;财政还要对部门政府采购预算执行过程实施监督,督查预算单位开展政府采购活动,是否严格按批准政府采购预算和政府采购规范执行,并完善固定资产信息系统,建立完善监管预警平台,加大对

  大额支出、异常支出的实时预警力度,必要时可中止项目的执行。

  三是健全预算约束和规范公开机制。各部门、各单位的支出必须以经批准的预算为依据,未列入预算的不得支出,必须支出并需要进行预算调整的,应当在预算调整方案中作出安排;各部门、各单位的预算支出应当按照预算科目执行,严格控制不同预算科目、预算级次或者项目间的预算资金的调剂;推行预算单位部门预算内部编审公开制度,按国家规定,规范公开部门预算信息,逐步公开政策制定、项目评审、资金分配、绩效评价等决策过程和依据。

  四是健全部门联动监督机制。进一步加强人大监督,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审查批准预算并监督预算执行,报送人代会审查和批准的预算草案要进一步细化,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功能分类编列到项、经济性质分类编列到款;财政部门负责监督检查本级各部门及其所属各单位预算的编制、执行,并向本级政府和上一级政府财政部门报告预算执行情况;政府各部门负责监督检查所属各单位的预算执行,及时向本级政府财政部门反映本部门预算执行情况。

篇八:部门预算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是国家在社会经济领域中开展行政、公益、社会服务等各项活动的组织形式,对于实现国家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目标具有重要作用。在行政事业单位中,预算管理是重要的管理手段之一。然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如管理不规范、资金使用不透明等,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与发展。本文将分析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管理不规范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不规范、不科学的问题,如预算编制不合理、计划指标不具参考价值、预算管理部门缺乏统一监管等一系列管理问题。这些问题导致预算执行不透明,难以出现较好的预算控制效果,影响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

  2.资金使用不透明

  资金使用不透明是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重要问题之一。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属于“黑箱”操作,财务数据不对外公开,对于资金使用的真实情况存在难以监督的现象,难以形成良好的预算管理效果。

  3.预算执行不到位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预算执行不到位的问题。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执行中出现较大的资金闲置,导致了财务使用效率低下;同时,过度依赖上级补贴,忽视自身的财务运转,导致了预算执行效果不理想的现象。

  二、对策措施

  1.加强预算管理规范性建设

  应开展预算管理规范性建设运动,建立一套科学、严格的预算编制及执行程序体系,详细规定预算编制及执行的各项要求,加强对各级行政事业单位的监督管理。

  2.完善预算编制体系

  应完善预算编制体系,建立科学的计划指标,确立合理的预算数额,具体明确预算到位的时间、步骤,制定具体的拨款流程和监测机制。

  应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的监督管理,及时发现、纠正存在的问题,并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评估,确保预算执行到位。

  4.公开财务数据

  应从制度上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监督,根据企业公开度标准,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数据进行规范化管理,使财务数据在合理范围内得以公开,重要信息得以透明,为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提供客观可信的数据基础。

  综上所述,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众多问题,对策措施核心在于建设规范的预算编制、执行体系,加强对预算执行的监督管理,以及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数据透明度和公开度,才能有效解决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水平,为实现国家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目标提供坚实支撑。

篇九:部门预算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部门预算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所谓部门预算,是政府部门依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及其行使职能的需要,由基层预算单位编制,逐级上报、审核、汇总,经财政部门审核后提交立法机关依法批准的涵盖部门各项收支的综合财政计划。部门预算制度的改革具有增强预算资金分配上的民主性和科学性、增加收支透明度等优点,但在现行的部门预算管理改革中也遇到不少问题:

  (一)部门预算效率低下。首先是部门预算透明度低,法治性难以体现。我国实施部门预算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建立具有计划性、归一性、公开性与法治性的政府预算制度。然而实践表明,法治性问题是部门预算改革中存在的最为严重的问题。表现在目前政府预算实际决定权仍不在人代会手中,部门预算缺乏应有的公开性,部门预算还是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其次是尚未建立科学的支出标准和预算定额体系。科学的支出标准和预算定额是部门预算制度的核心,但目前仍未建立起来,致使公共服务成本脱离实际,部门预算效率低。具体表现在:公用经费与专项费用划分标准不明晰,预算执行随意性大;基本支出预算中的公用经费定额较粗,细化预算管理目的难以实现;制定定额的依据不充分,估算定额现象较为普遍,由于定额脱离实际,部门预算难以编准编实。定额管理的不规范,导致财政分配缺乏准确的基础数据支持,也使部门公共服务水平受到影响。再次,预算博弈负效应使部门预算效率大打折扣。部门预算是在总体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对不同部门可支配资源的安排、配置和调整。本部门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动

  机是部门预算博弈的原始起源,由预算博弈而产生的边际效用大于为此付出的边际成本的诱人前景是其存在的现实因素。因此正常情况下,预算博弈的一方——部门争取尽可能多的预算是一种理性选择,其上报部门预算时往往高报预算,而博弈的另一方——预算的审批者出于法律所赋予的职责,采取对上报的部门预算进行审核和削减的策略同样也是理性选择的结果,但其对部门上报预算的削减受制于所掌握的信息。受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的限制,削减幅度的合理性成为审批部门最棘手的问题:削减少了,没有履行好职责,浪费了财政资源;削减多了,会给部门工作造成困难,并可能引发部门的逆向选择行为(如部门为增加预算外收入,擅自提高服务收费标准或乱设收费项目)。

  毕业论文

  (二)财政与部门间的关系难以理顺。部门预算改革的本质特征就是改变了原来按财政资金性质和部门交叉管理的方式,以部门为依托构建新的预算管理体系。从近几年的部门预算改革实践看,财政部门与政府其他部门的关系还没有很好地理顺。(1)部门预算是以部门为主的“被动”预算。我国目前的部门预算主要是依靠部门来编制的,财政部门只是在部门上报预算的基础上,根据财力状况酌情砍压,最终汇总编制财政总预算。相当多的人将其视为部门预算的巨大优点,认为将具体的预算编制工作下放给部门,有利于财政部门腾出时间进行宏观管理。究其实质,则是财政部门无法全面掌握部门的预算资源、预算需求,客观上造成了以部门意见为转移的局面。(2)财政内部各处

  (科)室存在着“自我扩张”意识。部门预算改革一个重要的配套措施就是理顺财政内部的管理体制,对各业务处(科)室职能重新界定,一个预算单位只对应一个财政业务处(科)室,实现预算分配管理主体一元化。在这种情况下,分管业务处(科)室站在各自不同的角度,为分管部门争资金、争项目,而不是站在财政全局的角度,对部门上报预算进行严格的审查。经各业务处室审核后初步汇总编制的财政预算要大大高于当年可用财力,预算处只好根据当年财力状况逐个儿与业务处室谈判,有的地方甚至只好使用“基数法”,根据各业务处室上年分配资金额度适当增长后切块到处室,以确保财政预算总额不突破。财政内部的这种“自我扩张”机制,客观上降低了预算的编制效率。(3)预算分配权不统一,事业单位退出机制不畅。目前在财政部门之外,还有部分部门具有预算分配权。多重预算管理分配权不仅与市场经济与公共财政的要求不相适应,还影响到部门预算编制效率,提高了部门预算编制、执行、决算过程中的交易成本。对事业单位而言,则存在着改革滞后、退出机制不畅的问题,最典型的就是目前各地普遍存在的“差额改全额”的现象。在以前收费、罚款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的时期,各地增设了很多依赖收费生存的事业单位,这些单位可以说是“因费而生”。随着国家对收费项目的清理、取消,很多赖此生存的事业单位失去了经费来源,这些“因费而生”的单位本应“清费而灭”,却借取消收费之机改成了财政全额拨款单位。

  毕业论文

  (三)缺乏部门预算编制监督和绩效考核机制。(1)人大对部门预算的监督流于形式。目前人大审议部门预算的时间很短,在如此仓促的时间内,很难认真、逐项地审议部门预算,只能对预算进行总体性、一般性审查,最终流于形式。长期以来我国人大对政府财政的监督一直较弱,部门预算改革也没有从根本上扭转这一局面。在人大对部门预算的审批权缺位情况下,仅仅由财政部门自发改革,这场改革也是不彻底的,更不能提高到“革命”的高度。(2缺乏对部门预算编制质量和项目绩效的考核机制。尽管部门预算改革在全国各级部门广泛推开,但对部门预算的编制质量、部门决算同年初部门预算的差异程度,却鲜有人进行详细考究。从这个角度看,部门预算改革还不够深入和彻底,形式上的改革恐怕要多于内容上的改革。同时,部门预算特别是项目支出预算尚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绩效考评、追踪问效机制,在具体编制过程中,由于项目缺乏可比性,可行性论证也不够充分,难以分轻重缓急排列次序。对于财政预算安排项目的实施过程及其完成结果进行绩效考核尽管也是大势所趋,但各级财政部门对此普遍缺乏经验,而事实上也存在较大难度。

推荐访问:部门预算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对策 预算 部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