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洁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襄州区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仅供参考)

发布时间:2023-05-22 14:11:02 来源:网友投稿

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区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12年政府工作回顾2012年,面对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在区委坚强领导下,在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襄州区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仅供参考),供大家参考。

襄州区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仅供参考)



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2年政府工作回顾 

2012年,面对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在区委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下,我们团结带领全区人民,按照经济发展速度高于全市平均水平、高于我区上年水平的要求,实干苦干,勇于担当,敢为人先,克难奋进,胜利完成了区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0亿元,同比增长13.5%;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2.5亿元,增长47.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90亿元,增长4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1亿元,增长16%;外贸出口1.3亿美元,增长32.5%;利用外资6000万美元,增长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00元,增长13.5%;农民人均纯收入10100元,增长18%。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增长加速、质量提高、民生改善、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 一年来,我们把做大总量作为首要任务,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 

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投资1.2亿元,推进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工业经济快速增长,预计规模工业总产值420亿元,同比增长29.2%;增加值125亿元,增长26%。企业成长工程实现历史性突破,新登记企业673家,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58家,新增30家;产值过亿元企业80家,新增9家,过10亿元9家,过20亿元2家,过30亿元1家。鹰牌轴承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兆山机械等4家企业5个产品被认定为省级名牌。百盟集团、万宝粮油、仁杰粮油跻身湖北民营企业100强。申请专利450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家,我区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科技创新先进县(市、区)”。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投资2亿多元,完成襄阳国际物流园一期1平方公里土地平整,光彩、乾通等4个物流项目全面开工,完成投资69亿元;物流企业达到257家,新增84家,预计实现营业收入316亿元,增长48.2%。商贸服务业快速发展,限额以上商贸企业达到225家,新增22家,个体户新登记8853户,增长51.5%。汽车4S店发展到22家,汽车及零部件经销店100多家,形成汽车商贸长廊。鹿门山旅游开发稳步推进,收储开发用地2000亩,孟浩然纪念馆建成完工。 

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建设投资3.2亿元,农产品加工产业园核心区“三纵三横”道路等基础设施基本完成;高标准完成491186户池阳新村主体工程;对陈湾、陶岗、陶王岗、陶河社区361户进行立面整治;53.8平方公里现代农业示范片全面建设。粮食总产146万吨,增长9.5%,实现“九年增”,保持“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殊荣。扶持壮大正大、金旭等项目,加快畜牧产业规模发展,预计猪、牛、羊、禽分别出栏160万头、25.4万头、42.8万头、2116万只,同比增长11.2%3.3%8.7%10.4%,畜牧生产可望实现全省“七年冠”。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54家,新增1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465家,新增126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3家。新流转土地5万亩,规模种植达到23万亩。农机保有总量9.1万台,新增8000台。村级集体经济收益过100万元的村达到11个,过50万元的34个,过5万元的达到90%。我区再次被授予“全省农产品加工业‘四个一批’工程先进县”,三农综合考评获全省第一名。 

—— 一年来,我们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抓手,项目建设实现新跨越 

坚持大招商、招大商不动摇,“大员上阵、精兵突击、全民参与”招商氛围更加浓厚。区“四大家”领导率先垂范,全部奋战在经济建设第一线,先后外出招商180多次,拜访企业300多家,签订投资合作协议150余份;召开企业发展协调会、项目建设现场会380多次,解决难题400多个,加速推进项目落地,创造了项目建设的“襄州速度”。 

全年新签约项目61个,总投资567亿元,新注册项目44个,总投资76亿元。其中,投资过亿元项目37个,过10亿元6个,过50亿元4个。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20亿元,增长18.8%,利用省外资金110亿元,增长38.2%。 

利用迁村腾地、低丘缓坡改造等政策机遇,向上争取用地指标8720亩;通过财政投入、城投融资、BT模式等方式,筹措园区建设资金10亿元,为项目落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全区投产项目56个,总投资59亿元;续建项目50个,总投资255亿元;新开工项目55个,总投资278亿元。63个过亿元项目挂图作业,10个省市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62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33%。新开工、新建成、新投产项目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安排项目秘书106名,提供“保姆式、一站式”服务。严格执行工业项目“零收费”,为近百家企业减免规费503万元。 

—— 一年来,我们把“两改”作为城区建设主线,攻坚克难实现新突破 

市委、市政府加快建设“两个中心、四个襄阳”,对新一届区委、区政府提出了更高要求,能否如期完成市委、市政府安排的东津新区、火车东站、春园北路等重点建设项目征迁任务,是对区委、区政府的重大考验。面对征迁工作中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时间要求十分紧迫、历史遗留问题非常棘手的严峻形势,我们采取果断措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选派思想正派、作风过硬的精干队伍,组建指挥部,发扬“五加二、白加黑”精神,坚持“公平、公正、公开”阳光征迁,赢得群众理解支持,圆满完成市区两级十大征迁任务。提前完成东津新区核心区“四村一组”1226户居民征迁任务,区委、区政府被市委、市政府授予“襄阳功勋奖”。火车东站建设征迁任务如期完成,征迁农户685户、企事业单位11家,确保了东站顺利建成运营。春园北路建设拆除商铺109家,搬迁大型设备20多台,为打通春园北路创造了条件。襄阳国际物流园一期征迁287户,为打造区域性物流中心奠定了坚实基础。滨江滨河片区征迁977户、21家单位,加快了城中村改造步伐。武钢长材项目征迁2家企业、1家社区、54户居民,确保了央企对接重点项目落地建设。原七巧板公司家属院115户职工征迁顺利完成,影响企业改制和项目建设长达10年之久的遗留问题妥善解决。全力支持深圳工业园建设,172户居民征迁任务按时完成。五洲博览城项目区内196户居民、12家企业在较短时间内拆除到位。潘台社区征迁居民68户、个体企业9家。其他项目征迁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在规划的主城区内全年共征迁3000多户、150多万平方米,实现了安全征迁、和谐征迁,创造了全市乃至全省征迁史上的奇迹。这些重大成绩的取得,显示了区委、区政府积极作为、果敢决策、勇于担当的信心和决心;凝聚了战斗在征迁工作一线的党员、干部实干苦干的艰辛努力和辛勤汗水;体现了广大群众舍小家、顾大家,支持襄州发展的主人翁精神。 

围绕“两改”工作,加快主城区建设进程。五大片区改造项目投资78亿元,开发楼盘222栋、228万平方米,还建房建设投入13亿元,还建面积51万平方米,全市“两改”工作现场会在我区召开。市政工程建设投资2000多万元,修建改造9条城市道路,总长2500米,疏通排水设施1.8万米,安装供水主管道2400米。投资800万元,对城区主次干道进行绿化、亮化。投资2000多万元,建设城区垃圾压缩处理站,新增一批环卫车辆和环卫设施,城市管养机械化作业率达到55%。大力开展“五城同创”,建设文化墙13处,集中整治主干道门店招牌、污染源、泥巴路,城区环境卫生、交通秩序明显改善,出店经营现象基本杜绝。 

—— 一年来,我们把聚财理财作为重要支撑,保障能力得到新提升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再创新高,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达到12.5亿元,同比净增4亿元;纳税过千万元企业达到19家,过亿元企业1家。财政全年累计投入各类建设资金1.7亿元,发放惠农补贴2亿多元,落实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8500万元、科技三项费1380万元,为企业提供贷款担保9000万元,投入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资金3421万元,公务员津补贴、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和村组干部工资整体提标。加强政府投资领域资金全程审计,核减工程价款8095万元。 

大力实施信用镇、信用村、信用企业、信用农户创建活动,金融信用环境持续优化,连续五年被评为“全省金融信用县(市、区)”。引导金融机构优化金融服务,加大信贷投入,预计全年贷款余额105亿元,存款余额215亿元,同比分别增加30亿元、50亿元;存贷比44.3%,同比提高3个百分点。中小企业贷款53亿元,融资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 一年来,我们把改善民生作为根本目的,社会事业开创新局面 

教育基础设施累计投入1.7亿元,新建公办幼儿园21所,改扩建城区学校6所,改造农村薄弱学校7所,改造维修校舍1.2万平方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顺利通过省政府验收。新农合参合率保持100%,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补偿比例达到75%,提高10%;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规范运行,村医每人每年3000元补助发放到位。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1‰以内,出生政策符合率上升0.87%,出生人口性别比下降2%。开展大型广场文化演出12场,公益演出360场,农村电影公益放映5000余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二氧化硫排放量、化学需氧量分别削减2%1.5%。 

完成云湾、红星、洪山头三个社区规划设计,启动近4万平方米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10万多名60岁以上农村老人每月55元的基础养老金发放到位,城乡居民综合参保率达到96%,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城镇“五险”新增参保1.45万人次,累计征收社保费3.25亿元,发放社保资金3.72亿元,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人平月增资203元。被征地农民参保4521人,1119人享受养老金待遇。新增城镇就业8215人,转移农村劳动力9530人,开发公益性岗位267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下降0.4个百分点。发放城乡低保资金6100万元,救助贫困对象3.6万人次。改造100户困难群众危房。集中供养“五保”对象1624人。建设保障性住房700套,发放住房补贴1840万元。 

路桥建设投资1.3亿元,修建国、省、县道51公里,通村公路129公里,维修加固桥梁5座。水利建设投资4.4亿元,除险加固水库21座,更新改造泵站13处,治理河道29公里,新建水厂3个,延伸管网300公里,开挖机井249口,“三万”活动新挖堰塘2572口。移民安置投入1.1亿元,政策补助资金发放到位,后期扶持项目全部完成。实施土地整理项目3个,改造中低产田5万亩,建成高产农田8万亩。完成成片造林9000亩,四旁植树120万株,森林抚育6万亩。实施农村新社区建设项目13个,迁村腾地3500亩。

十大民生工程除区医院、三大中心等项目因受市规划审批和建设方案调整等客观因素限制,需跨年度实施外,其他项目全部完成。 

—— 一年来,我们切实把维护稳定作为政治任务,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成效 

着力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进“零点防控行动”,严厉打击违法犯罪,破获刑事案件1491起,刑事案件发生率继续下降,6起命案全部侦破,命案发生率创历史新低;加快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接入探头360个,形成多层次防控体系,人民群众安全感进一步增强。健全完善三级维稳联动机制、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群体性突发事件处置机制,全力消除各类不稳定因素,全市信访法治化现场会在我区召开。开通“12345”政府公共服务热线,开展领导干部大接访活动,化解信访积案,赴区以上信访批次和人数分别下降30.1%30.2%。人民调解员敖大焕当选十八大代表和湖北法治人物。“六五”普法顺利推进。食品药品专项整治成效显著,我区被评为全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区”。扎实开展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 

—— 一年来,我们把自身建设作为永恒主题,服务水平得到新提高 

制定完善政府工作规则,促使政府工作运行规范化、议事民主化、决策科学化。认真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及社会各界监督,及时办理人大代表建议、议案和政协委员提案245件,办结率100%,满意率98%。行政服务提速提质,精简审批事项177项,服务中心接待办事群众10余万人次,7.5万件审批服务事项全部办结。健全政府信息公开网络,促进政务公开。强化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规范政府采购和建设工程招投标,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不断完善。扎实开展政府执行力建设等活动,行政效能不断提升。 

人民武装和国防动员工作进一步加强,统计、物价、人防、气象、供销、石油、烟草、电力、邮政、通信、档案、史志、对台、老龄、扶贫、残联、双拥、妇女儿童、民族宗教、外事侨务、驻外联络、机关事务管理等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 

所有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区委坚强领导,离不开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更离不开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和社会各界关心帮助。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我区建设与发展的广大干部群众及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2012年,我们在推进襄州科学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广大干部群众跨越赶超、加速崛起、建设美好襄州的精气神,折射出我区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气场。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只要这样一步一步、一年一年扎扎实实干下去,襄州一定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一定会早日实现!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实践,奋斗异常艰辛,成绩来之不易,我们深刻感悟到: 

——敢于担当是攻坚克难的成功基石。在困难面前,我们敢闯敢试;在矛盾面前,我们敢抓敢管;在风险面前,我们敢作敢为,以科学的决策、坚定的信心、更足的拼劲,实现项目突破,发展提速。 

——激情创新是拼搏奋进的不竭动力。我们始终保持昂扬斗志,坚持用开放的思维、改革的举措、市场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难题,创新理念,超常运作,激情创业,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注入新活力。 

——实干苦干是富民强区的重要保证。我们坚持不说空话,多干实事,不事张扬,狠抓治庸问责,强化效能建设,在项目落地、征地拆迁、手续报批、工程建设等方面强力推进,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 

——公平正义是和谐发展的根本途径。对社会关注的重大事项、历史遗留问题,我们坚持公平公正,阳光操作,赢得人民的支持和信任,让群众真心实意投入发展,参与发展,维护和谐稳定大局。 

——团结协作是事业成功的制胜法宝。在区委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下,我们团结社会各界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广大干部群众聪明才智,形成同心同德、众志成城、共谋发展的强大合力。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我区经济总量相对较小,工业仍然薄弱,农产品深加工没有根本性突破,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镇域经济发展不够;工业大项目引进不多,要素制约趋紧,园区功能配套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有待提速;“两改”工作难度加大,背街小巷脏乱差还比较严重;不同群体利益诉求增多,改善民生任务艰巨,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压力较大;项目抓落地、工作抓落实、办事抓效率有待进一步加强。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解决,努力在新起点上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决不辜负人民期望。 

二、2013年政府工作安排 

2013年是深入贯彻十八大精神、开启新征程起步之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攻坚克难的重要一年,更是区政府履职担责、推动发展的关键一年。做好政府工作,保持经济社会发展良好态势,意义十分重大。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抓好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着力发展现代农业,着力抓好城区“两改”,着力发展镇域经济,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推进“一主两翼多极”全面协调发展,在全省县域经济第一方阵中争先进位。 

主要目标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0亿元,同比增长13.5%;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5.5亿元,增长23.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20亿元,增长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8亿元,增长17%;利用外资7000万美元,增长16.6%;外贸出口17500万美元,增长34.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00元,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11515元,增长14%。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强化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增强跨越发展支撑力 

明确招商工作目标。主攻大项目、好项目,积极主动沟通对接、协调服务,招大商,招真商,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效益,在引进重特大工业项目和世界500强、国内500强、行业100强企业方面有突破性进展。围绕产业招商,着力引进农产品精深加工、汽车核心零部件、高端纺织、现代服务项目。力争全年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50个,其中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0个,510亿元项目10个,15亿元项目30个,协议资金450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50亿元,其中利用省外资金130亿元。 

拓展招商引资渠道。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瞄准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地区,在区域招商上打开新局面。通过投资环境推介会、经贸洽谈会、诸葛亮文化旅游节等平台开展投资推介。继续开展小分队招商、驻点招商、以商招商、网络招商,在专业招商上实现新突破。不断调整、补充、优化、储备各类招商资源库,在精准招商上有新成效。 

优化招商服务环境。不折不扣落实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全面实施项目代办制、一站审批制、全程服务制,压缩审批时限,提高审批效率。重大项目一事一议,为投资者提供个性化服务。完善招商引资项目评审机制,确保项目引进、考察、初审、评审、签约等环节的程序性和时效性。营造亲商、重商、安商社会氛围,形成吸引投资的强力磁场。 

健全招商激励机制。强化“一把手”招商,各单位“一把手”外出招商时间不得少于整个工作日的四分之一。招商要有公心,以无私公正客观的态度考察评价项目。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在经济目标考核中的比重,严格兑现奖惩。工作安排优先考虑招商引资,经费预算切实保障招商引资,工作机制更加有利于招商引资,在全区范围内形成“领导示范、全民参与”的招商格局和“重招商、争先进”的浓厚氛围。 

(二)坚定不移狠抓项目建设,推进工业转型升级 

加快项目落地。完善“四大家”领导包保责任制、项目建设督办制,对亿元以上项目,编制建设路线图,实行挂牌督办。严格落实项目服务秘书制,选调一批综合素质高、懂业务、责任心强的年轻干部,组建项目秘书队伍。将有限的优势资源向大项目、好项目集中。尽快推动本邦LED节能灯、凯航恒辉等新签约项目开工建设;加快天润-东莞工业园、新襄棉、成都新光等重点项目建设速度;确保鼎鼎电气、安华纺织、博腾机械等项目投产见效。力争项目新开工50个,新建成50个,新投产50个。 

加快园区建设。破解要素瓶颈制约,通过积极向上争取、低丘缓坡改造、清理闲置土地等办法,解决园区用地指标,集约节约用地;建立完善多元化投入机制,力争融资10亿元,用于园区建设。加快推进经济开发区建设,完成“三纵三横”骨干路网、变电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基础设施,推进316国道改线工程。加快洪山头工业园土地平整,启动经十一路和南纬四路、南纬六路延伸段建设。打造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特色凸显、产业集聚的发展平台。 

实施产业培育工程。加大支柱产业培育力度,垂直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加快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争创精品名牌。农产品深加工业重点支持鲁花、正大等龙头企业技术改造、扩大产能,着力打造全省农产品深加工中心。纺织服装业重点支持际华3542、新襄棉等优势企业整合资源,提档升级,将襄阳纺织工业园打造成千亿级园区。汽车改装及零部件产业重点支持新中昌、康豪机电等龙头企业快速扩张,打造汽车改装及零部件加工中心。装备制造业重点扶持兆山机床、时瑞达等企业。确保农产品深加工、汽车改装及零部件、纺织服装、装备制造业产值分别达到200亿元、130亿元、80亿元、70亿元。 

实施企业成长工程。推进“百家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实施扶优扶强战略,将万宝粮油培育成产值过50亿元企业,将襄阳鲁花、正大农牧等培育成过30亿元企业;将武钢长材、仁杰集团等培育成过20亿元企业;支持长源东谷等6家上市后备企业上市发展,力争实现上市企业零突破。力争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88家,新增30家;产销过亿元企业100家,税收过千万元工业企业10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50亿元,增加值150亿元。 

实施精细服务工程。深入实施“四大家”领导包百家重点企业、百名局长包百家企业成长、百名干部包百家企业驻点服务、引进百名优秀人才的“四百工程”,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加强政、银、企对接,引进股份制银行在襄州设立分支机构;加快小额贷款公司、信用担保机构建设,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三)强力振兴镇域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科学编制发展规划。按照“一年重点突破、三年明显变化、五年根本改观”的时间节点,围绕“发展充满活力、产业特色鲜明、四化协调发展、支撑作用明显”的总目标,高标准制定镇域经济发展总体规划、集镇控制性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农村新社区建设规划,引领镇域经济有序发展。 

突出差异化发展。因地制宜选准产业发展方向和突破口,依托各自区位、资源、交通、产业优势,发展特色经济。把伙牌、双沟打造成全省新型工业明星镇;古驿建成新型工业拓展区、物流基地和特色农业种植基地;黄集、黄龙建成商贸物流重镇和城乡一体化示范镇;张家集建成现代农业示范镇;峪山建成全省生猪养殖第一镇;石桥建成水产养殖大镇;龙王建成襄阳粮谷和休闲旅游宜居镇;朱集、程河建成蔬菜大镇。提升“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水平。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严格落实《关于激发镇域活力,推进“四化”同步发展的意见》,重点在财力支持、用地支持、金融支持、项目资金整合等方面有重大突破,生产要素向镇级倾斜。鼓励各镇走出去招商引资,促进全民创业和回归创业,坚持大中小项目一起抓,内资外资一起引,迅速掀起招商引资热潮。综合运用领导挂点帮扶、部门包点服务、重大问题现场办公等方式,帮助解决发展难题。 

制定完善奖惩激励机制。调整镇域经济考核模式,实行差异化考核,加大对镇级的奖励力度,使考核奖惩成为推动镇域发展的“指挥棒”和“助推器”,掀起“比、学、赶、超”热潮,加快形成“一主两翼多极”发展格局,形成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以新型信息化为动力、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四化”同步发展新局面。 

(四)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努力建设农业强区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巩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地位。注重发展城郊型农业,建设蔬菜、瓜果、花卉、苗木、优质烟叶等板块基地。建设品质、产业、安全、生态畜牧,重点推进正大百万头生猪、金旭爵士、安辉畜牧等项目,确保生猪出栏170万头,保持全省畜牧领先地位。大力引进种植、养殖、加工企业,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力争新增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3家以上。扩大土地流转规模,促进农业标准化、规模化、企业化生产。探索农业技术推广新模式,健全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升农村经济组织化程度,力争新增国家级合作社1-2家,省级合作社3-5家。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力争集体经济收益过100万元的村达到20个,过50万元的50个以上。

全力推进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建设。加快建设示范区“四大板块”,重点完成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入驻农产品加工、物流企业8家以上。整村推进陈湾、陶岗、陶王岗、陶河四个村庄环境整治,抓紧完成池阳新村建设,打造滨水宜居、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的现代农村新社区。加快现代农业示范片建设,入驻农业项目10个以上。通过土地质押融资、引进社会资本、土地增减挂钩等方式,解决建设资金、土地等问题,不断创新示范区机制体制,全力争创“全国一流、全省领先、全市样板”的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 

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启动唐白河流域防洪治理工程;协调服务丹江口水库南水北调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着力解决鄂北岗地水资源匮乏问题。除险加固小(Ⅱ)型水库21座,整修渠道500公里,硬化渠道250公里,整治当家堰1500口。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和高产农田建设力度,确保农作物丰产高产。坚持植树造林,绿化家园,完成成片造林8000亩。 

强力推进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建设。把土地增减挂钩作为破解用地指标瓶颈、拓展建设空间、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科学规划,全面实施。捆绑涉农项目资金,鼓励社会资金投入,重点推进黄龙镇刘岗新社区建设,把双沟镇吴河村、龚咀村,程河镇邓岗村,峪山镇金寨村、蒋岗村,张家集镇宋营村建成土地增减挂钩和农村新社区建设示范村。力争每个镇实施12个迁村腾地项目,腾地400亩以上,全区迁村腾地5000亩。 

(五)抢抓机遇发展现代服务业,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突破性发展大商业。大力推进城区“三大商圈”建设:依托西湾片区民发世界城、百洋欧典、紫荆花园建设,打造滨江滨河商圈;依托百盟城市广场、天润未来城建设,打造春园东路商圈;依托火车东站、五洲博览城、温哥华1792建设,打造火车东站商圈。繁荣发展餐饮娱乐等服务业,加快引进建设星级酒店、商务写字楼、大型购物中心,改变购物、娱乐、餐饮、就医出区的现状。抓住襄阳中心城区专业市场外迁机遇,建设大型农产品交易市场。加快汽车4S店建设。促进商贸服务企业提档升级,力争限额以上商贸企业新增20家。 

突破性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全面完成襄阳国际物流园一期1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本昌、光彩、乾通、东风合运等物流项目建成运营;确保一期还建房建成入住。启动二期建设,推动新加坡国际物流园、海尔物流等项目落地。细化完善财税、土地、金融等扶持政策,促进生产性服务企业做大做强,力争综合营业收入突破400 亿元。 

突破性推进“两改”工作。重点实施市政府批准的清河口片区、航运社区、化肥厂等10大“两改”项目,引进国内知名房地产企业参与“两改”,促进主城区开发建设全面开花。改造开发总面积达到200万平方米,销售收入过100亿元。加快还建房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 

突破性发展文化旅游业。加快推进鹿门风景区开发建设和小清河、唐白河旅游开发,积极融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充分利用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突出的区位优势,开发历史游、文化游、休闲游,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提升“农家乐”档次和品位,形成特色旅游,促进旅游服务业发展。 

(六)加速推进城市化进程,提高综合承载能力 

加快城市建设步伐。按照 “全覆盖不留空白、高标准不留败笔、严要求不留遗憾”原则,抓好规划编制,确立“两轴、两带、三片区”的城区发展格局。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投入,修建长征路小清河桥,维修改造航空路,建设火车东站交通网络,打通断头路,刷黑主次干道。加快截污干网、商贸城排水管网改造和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加大城市土地收储力度,拓宽融资渠道,筹措城市建设资金。加强工程质量管理,严把项目设计关、施工关、监理关,确保每项工程都建成优质工程、精品工程、靓丽景观工程。 

塑造良好城市形象。以“五城同创”为抓手,深化“城管革命”,推行数字化、精细化管理。完善老城区环卫设施,强力推进“八项集中整治”,实施“硬化、美化、绿化、亮化”工程,深入开展“环境美好示范路”和“环境美好示范小区”创建活动,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升城市品位。严格土地管理,坚决查处违法占地,严厉打击河道非法采砂行为,强力推进“三无”船舶整治。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整合资源,做活土地文章,增加资金投入,推进中心城镇建设,加快镇域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功能集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按照35平方公里、35万人的标准,建设12个城区新型标准化社区,每个镇建设一个新社区、2-3个宜居村庄。以“整治村庄环境、建设美丽家园、促进生态文明”为主题,扎实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村洁万家”活动,加快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乡村。 

(七)倾力改善民生,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优先发展教育,普及学前教育,办好均衡的义务教育、具有特色的高中教育;加大教育投入,改善教学条件。积极鼓励科技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完善区、镇、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繁荣文艺创作,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就医环境,探索多种付费方式,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加强人口计生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优化人口结构。推进节能减排,改善生态环境。 

提升社会保障水平。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进“阳光工程”、“雨露计划”, 积极扩大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扩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覆盖面。加强社会救助,不断完善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困难群众救助、医疗救助、自然灾害应急救助等社会救助体系。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棚户区改造,缓解群众住房困难问题。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健全社会矛盾大调解体系,推进信访法治化建设进程,完善信访接待制度,畅通信访渠道,健全信访网络,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大力化解矛盾纠纷,全力维护社会稳定。牢牢抓住打、防、管等关键环节,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加强对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吸毒人员、刑事解教人员、流浪未成年人、留守人员等特殊群体和重点人员的分类服务管理;加强综治平安建设宣传、排查、整治力度,不断提高群众安全感和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强化社区管理,加强社区服务中心和管理队伍建设,健全社区服务网络,丰富社区服务内容,拓展服务领域,强化服务功能,逐步实现社区服务社会化、现代化。健全突发公共事件预警机制和应急处置机制,提高应急管理水平。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加强民兵预备役建设,提高非战争应急军事行动能力。切实贯彻民族宗教政策,做好民族宗教工作。 

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让广大民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集中力量办好十件实事: 

1、总投资10亿元,建设9.6万平方米的新行政服务中心和襄州城市商业广场(延续性项目),2013年投资亿元,完成1.5万平方米主体工程建设。 

2、总投资4亿元,在城区新建一所14万平方米、1000张病床的三级综合医院(延续性项目),2013年完成投资2亿元,完成 9万平方米主体工程建设。投资3000万元,在城区新建一所容纳1000名学生的公立小学。 

3、投资6130万元,续建襄阳汽车客运东站,完成3.4万平方米主体工程建设;投资5000万元,建设县乡道路20公里、通村道路130公里。 

4、投资2200万元,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实施平安城市治安视频监控二期工程,建设防控体系基础设施、警务平台和指挥系统,充实应急处突力量和防控队伍。 

5、投资3000万元,在城区建设2所公厕、2个垃圾中转站,每镇建一个垃圾中转站,配备一台垃圾清运车。 

6、投资6亿元,建设公租房890套、经济适用房400套;改造城市棚户区,新建住房1500套,改造工矿棚户区,新建住房240套。 

7、投资4700万元,新建供水工程4处,延伸管网200公里,解决9.5万人饮水安全问题。 

8、投资1.2亿元,实施唐白河洪山头段北岸4.7公里堤防加固工程。 

9、投资6400万元,实施城区三个社区建设工程和十个农村新社区改造工程。 

10、投资4000万元,实施全民创业工程,城镇新增就业7000人,其中为下岗失业人员担保创业贷款2700万元,为4000名就业困难人员发放社会保险补贴1300万元。 

上述项目的实施,必将极大地提升襄州形象,广泛惠及百万人民。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面对历史重任、时代挑战、竞争态势,我们将以建设人民满意政府为目标,以提高行政效能为核心,以推动工作落实为根本,奋力开创政府工作新局面。 

(一)建设与时俱进的创新政府。用党的十八大精神武装头脑,统筹全局,牢牢抓住经济建设中心不动摇;坚持把襄州放在全省乃至中部地区大格局中谋划发展,增强忧患意识和竞争、进位意识,用开放理念应对机遇挑战;坚持对全局性、根本性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敢于担当,敢于创新,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工作激情,创造性地推进工作。 

(二)建设依法行政的法治政府。进一步健全完善规章制度,形成规范有序的政务运转机制。加强政府法制工作,坚持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提高政府依法管理社会的能力。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高效办理人大代表建议、议案和政协委员提案。积极推进信息公开,促进行政权力透明运行,提高政府公信力。 

(三)建设求真务实的高效政府。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勇于担当的作风,脚踏实地,恪尽职守,不断提高政府执行力。深入推进治庸问责,创先争优,着力解决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切实改进会风、文风,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办实事、优服务、促发展上,敢于直面困难,善于化解矛盾,全力抓好落实,让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成为政府工作的鲜明特色。 

(四)建设勤政为民的清廉政府。坚持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府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工作重点向社会关注的焦点、群众遇到的难点倾斜。严格执行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完善教育、制度、监督三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强化重点领域监管,强化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监督,强化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规范资金使用行为。厉行勤俭节约,严控公务开支,降低行政成本。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监督,树立廉洁勤政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站在新起点,谋求新发展,实现新跨越,是全区人民的共同期待,更是我们的光荣使命和神圣职责,让我们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团结依靠全区人民,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扎扎实实地推进全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为早日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附:名词解释 

1、一主两翼多极—— 一主就是建设张湾主城区;两翼就是建设襄州经济开发区暨襄阳纺织工业园,建设襄阳国家级农业综合示范区暨襄阳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多极就是以黄集、伙牌、古驿、黄龙、双沟等为重点镇,龙王、石桥、朱集、程河、张家集、峪山等为特色镇,构建多点支撑的发展格局。 

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指政府凭借国家政治权力,以社会管理者身份筹集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主要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持国家行政职能正常运转、保障国家安全等方面。为了避免与预算体系中其他预算收入混淆,从2012年起,各级政府一般预算收入改称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在口径上与2011年以前的“一般预算收入”相同。 

3、四村一组——指西岗、田寨、史台、六两河四村和张湾社区一组。

4、三万活动——指省委、省政府开展的以推进农村发展为主题的惠民活动。第一轮为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第二轮为万名干部进万村挖万塘,第三轮为万名干部进万村洁万家。 

5BT模式——BT是英文Build(建设)和Transfer(移交)的缩写,意即“建设-移交”,是政府利用非政府资金进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采用的一种投资建设模式,是指项目发起人通过与投资者签订合同,由投资者负责项目的融资、建设,并在规定时限内将竣工后的项目移交项目发起人,项目发起人根据事先签订的回购协议,分期向投资者支付项目总投资及确定的回报。 

6、两改——指棚户区改造和城中村改造。享受规划、土地、税费、资金、房屋征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7、两轴、两带、三片区 ——两轴即围绕航空路和邓城大道形成城市发展轴;两带即小清河沿岸自然风光带、唐白河—汉江商业生态居住带;三片区即东津新城起步区、张湾主城区、襄阳国际物流园片区。 

8、五城同创——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9、八项集中整治——即门店招牌整治、户外广告整治、临街建筑立面整治、市政设施整治、交通秩序整治、沿街为市整治、拆墙透绿整治、建筑工地与渣土清运整治。 

10、城镇五险 ——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推荐访问:政府工作报告 州区 襄州区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