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洁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从民主的形式和实现情况来看我国的民主建设的途径(9篇)

发布时间:2022-11-23 13:35:03 来源:网友投稿

从民主的形式和实现情况来看我国的民主建设的途径(9篇)从民主的形式和实现情况来看我国的民主建设的途径从民主的形式和实现情况来看我国的民主建设的途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历程与基本经验  [摘  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从民主的形式和实现情况来看我国的民主建设的途径(9篇),供大家参考。

从民主的形式和实现情况来看我国的民主建设的途径(9篇)

篇一:从民主的形式和实现情况来看我国的民主建设的途径篇二:从民主的形式和实现情况来看我国的民主建设的途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历程与基本经验

  [摘

  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邓小平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江泽民、胡锦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的指导下,我国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完善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民主政治建设步入了法律化、制度化的轨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显著特点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道路。坚持在渐进发展中有重点突破的路径建设民主政治制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这也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经验。本文将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的实践过程,分析和总结社会主义民主在中国的成功经验。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在理论上找到了跳出历代统治者由兴而亡的“周期率”的根本出路,即人民民主。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形成和提出,成为新中国建国立国的理论基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

  涛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出发,结合当代中国的实际和时代特征,创造性地发展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创立和发展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就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的指引下,使民主法律化、制度化的过程。改革开放30年来,党和国家在民主政治的法化、制度化方面进行了不懈探索和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打下了坚实的法制基础。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是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开始起步的。从邓小平提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开始,我国一直致力于推进符合中国国情的政治体制改革。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我国对政治体制进行了全方位、多层面的改革,除了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外,还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要求,推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发展。列宁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思想。他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和民主的关系,提出了一个著名论断:“没有民主,①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阐明了社会主义必须实行充分的民主这一马克思主义民主学说的重要原理。为社会主义国家民主政治建设指明了方向。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

  ①列宁全集:第2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一)邓小平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

  邓小平深刻地总结了历史经验教训,科学地阐明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极端重要性、我国应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等一系列重要问题,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

  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性。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列宁提出的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必须实行充分的民主这一重要思想,深刻地总结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及我国历史上缺乏民主的沉痛教训,对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要地位进行了反思,鲜明地提出了“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②这一科学论断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高到关系整个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高度来认识,是重大的理论突破,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2.社会主义民主必须法制化。邓小平精辟地阐明了发展民主的正确途径,就是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提出了发展民主必须加强法制的方针。他明确指出:“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两方面是统一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这是三中全会以来中央坚定不移的基本方针,今后也决不允许有任何动摇。”③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作为党的基本方针,这在我们党的历史和社会主义建设史上还是第一次。

  3.政治体制改革是实现民主政治的必由之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目标如何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应该走什么样

  ②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③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的道路作出了精辟的论述。率先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邓小平指出:“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总的目标是三条:第一,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第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第三,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④在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明确地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概括为政治体制改革的总目标,指出:“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就是兴利除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⑤党的十四大又重申:“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目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绝不是搞西方的多党制和议会⑥制。”并把这一目标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要内容加以论述。

  (二)江泽民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的发展

  自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承了邓小平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并研究新的时代特点,根据中国的国情进行了理论创新,创造性地发展了这一理论。

  1.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江泽民继承并发展了邓小平关于民主与社会主义、民主与现代化建设不可分割的思想,首次提出“政治文明”这一科学概念,并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确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发展社会主义

  ④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⑤

  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

  ⑥

  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

  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始终把人民当家作主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发扬人民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也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

  2.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江泽民进一步发展了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明确指出:“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就是要兴利除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⑦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进一步强调:“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⑧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把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推进到新阶段。

  3.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就是要发展党内民主,健全党内民主制度,以不断促进人民民主的发展。他指出:“发展党内民主,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和各级党的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⑨为党内民主制度的改革和建设指明了方向。江泽民还深化和发展了邓小平所提出的政治体制改革的三个目标的思想,提出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总的目的是“五个有利于”。把我党对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三)胡锦涛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的新发展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承并创造性地发展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提

  ⑦

  江泽民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⑧

  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⑨

  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

  1.扩大民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的一个重要目标。党的十六大报告勾画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民主有了新的更高的期待。胡锦涛提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公民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无疑是扩大人民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基础。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一个至关重要的工作就是开展公民意识教育,提高全社会政治素质。此时,“公民意识”一词首次出现在党代会的报告中,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2.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性工程。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把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作为社会主义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这种提法在我们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还是第一次出现。并要求推进和完善厂务公开,政务公开、村务公开,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

  3.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路径。在新的实践中,胡锦涛又进行了新探索、新提炼、新概括和新部署。他在论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时,提出首先要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其次要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胡锦涛明确指出,“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

  会和谐。”⑩这一导向性论述,指出了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路径。对如何发展党内民主,他进行了具体阐述,提出要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实行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地方各级党委常委会向委员会全体会议定期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的制度;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多种实现形式等新思路。

  4.坚定不移深化政治体制改革。胡锦涛进一步发展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提出了新观点。他强调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特别提出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并对此提出了新要求、作出了新部署,就是:“抓紧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11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这是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和行政效能的重大举措,为进一步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指明了方向。

  三

  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特点和成功经验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道路

  民主简而言之就是主权在民,民主政治中蕴涵着诸如民主、平等、和平、人权、法治、权力制约等共同标准和共同价值取向。在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既须遵循人类政治文明的共同的基本法则,又

  ⑩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1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要坚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原则。而最为关键的是必须要有中国特色,即必须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充分了解并紧密结合中国的实际,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始终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党的十三大报告明确作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概括,党的十四大报告又进一步强调,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目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通过30年来在实践中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探索,我们的民主政治制度既借鉴吸收了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其中包括吸收和借鉴了资本主义民主的合理形式,如政务公开制度、舆论监督制度、民意测验活动等。但我国的民主政治发展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基本政治制度。我们的民主政治制度本质上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是由最广大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是以人民民主专政作为可靠保障的民主,是以民主集中制为根本组织原则和活动方式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二)坚持在渐进发展中有重点突破的路径建设民主政治制度

  渐进发展是和平时期社会变革和社会进步的状态和基本要求。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期,革命是通过群众运动完成的。进人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的民主政治发展没有重蹈历史的覆辙,走的是渐进的新路子。正如邓小平所强调的:

  “要先从一两件事上着手,不能一下

  子大干,那样就乱了。”12也就是说,要把保持政治稳定,始终作为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坚持的前提;把现行的社会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水平、现实的政治力量作为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走过了一条渐进式的道路。正是由于我们选择了渐进发展、重点突破的建设民主政治制度的路径,30年来,不仅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向纵深推进,而且实现了经济快速、持续增长,政治稳定,社会不断进步,人民安居乐业,人民的物质、文化、政治需要逐步得到满足。

  (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我国建立的这些根本政治制度在本质上是社会主义的,贯彻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原则。这种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历史和人民的正确选择,是不能动摇、不可改变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的前提下,针对我国原有政治体制的缺陷,根据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对民主政治制度的进行自我调节、自我完善、自我发展。30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对民主政治制度进行自我调节和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既坚持和完善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又改革和完善了各项具体政治制度。从制度上保证了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经济管理的民主化、整个社会生活的民主化。人民民主的内容不断扩大、形式不断丰富,党和国家的活力、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发挥,促

  1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进了生产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保持了国家政局稳定和社会安定和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①列宁全集:第2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②1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②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③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④

  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⑤1江泽民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⑤2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⑤3江泽民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⑥

  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相似文献(1条)1.王胜军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2005

篇三:从民主的形式和实现情况来看我国的民主建设的途径

  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路径分析

  ”[摘要]民主化是当今世界政治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也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对于如何建设我国的民主政治,学者们观点不一。本文在遵循渐进主义逻辑的基础上,从考察我国学者的相关理论观点入手,分析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的若干基本问题,并就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路径选择给出相关建议,即由保护型民主到可治理型民主;由强制性民主到诱致性民主;由党内民主到人民民主;由协商民主到选举民主。

  [关键词]民主政治;路径;保护型民主和可治理型民主;强制性民主和诱致性民主;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协商民主和选举民主

  当今世界,不论是对民主政治持何种态度的人都必须面对这样一个基本事实:民主化是今世界的一个基本发展趋势,民主政治体制代替极权政治体制正在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潮流。但是围绕这一潮流的争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无论从应然层面还是从实然层面,不同论者从未达成一致。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各国的民主化实践也是喜忧参半。对于我国而言,党和政府已经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远景目标。因此从操作层面讲,我国的民主政治已经不存在是否应该进行的问题,我们应考虑的问题是如何赋予“民主”以恰当的定位,以及如何开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本文就依此思路展开分析。

  本文在分析相关理论观点的基础上,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若干基本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就民主政治建设的路径选择给出对策性建议。

  一、学术界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模式的探索

  任何一个关注我国民主进程的学者,几乎都会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有自己的思考,大家也提出了各式各样的学说,影响较大的有如下几种。

  1.党内民主说。此种观点主张通过发掘中国共产党组织原则和组织体制中契合现代民主观念的因素,自党内启动国家民主政治进程,从党内民主逐渐过渡到人民民主。很自然的,这种观点为官方所认可,在学术界也有相当多的支持者。但

  也有不少人对这种自党内民主推动人们民主的观点持怀疑或否定态度。反对者主要认为,中国共产党的核心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在执行过程中导致的往往是集中而非民主。而且“变革不可能从控制最严的地方开始。”【1】因此,党内民主很难行得通。

  2.宪政民主说。此一说依据的是对西方经典民主理论的继承和重构。其认为民主政治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有赖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民社会的形成。民间力量的壮大会形成多元化的权力制衡结构,并最终反映在宪法中,形成宪政民主模式。刘军宁在区分了初级宪政和高级宪政的基础上,认为中国已经具备实现初级宪政的条件。【2】虽然从长远来看,国家步入宪政民主是一种必然,但是宪政民主模式倡导的民主政治演变过程是基于对西方社会的考量。对于中国而言,尚存疑问之处是,西方式的民主生成路径是否必要,是否充要?西方式的民主生成过程是否一定会重演?

  3.合作主义国家模式说。康晓光在《论合作主义国家》中认为暴力、财富、知识和劳动构成了人类社会的主要资源。合理的国家权力架构即是这四种主要资源的分立和制衡。也就是合作主义国家。合作主义国家的首要原则是权力、资本、知识、劳动都实行自治。【3】对于熟悉了西方民主理论的读者来说,康晓光的合作主义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但合作主义国家模式说将权威主义国家看作是一种恒常的政体形式,而国际和国内学术界更加倾向于将权威主义政治看作是一种阶段性的和过渡性的政体形式,它终归要走向民主政体。而且就现实操作而言,知识、资本的自治并非易事,对于理性的双方来说,资本与权力的结合要比二者的分立更符合双方的利益。特别是中国有长期的官本位传统,资本和知识的自治更是近于空谈。

  5.国家制度建设说。王绍光、胡鞍钢等人认为,中国的政治转型应当着眼于强化和改善公共权威并使之民主化而不是盲目地取消和限制公共权威,换句话说,应当将现有国家机器民主化、制度化、程序化,大力加强国家制度的薄弱环节,建立一个有很强的良治能力的政府。基本的国家制度建设应优于大规模的民主化。【5】这一模式有一个隐含的命题即是,即民主政治与政府的有效性是分不开的。没有有效的政府,便没有真正的民主。民主化可以不需要任何特定的先决条件,但一个有效的政府却是民主强化的前提条件。【6】可以看出,国家制度建设说并未拒斥民主,而是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前提下,将民主政治与社会发展、社会公正等其它价值目标共同考虑。

  6.增量民主说。俞可平提出增量民主的政治体制改革思路。根据他的总结,增

  量民主概念包括如下要点:强调程序民主;把公民社会的存在视为民主政治的前提;推崇法治;充分肯定政府在民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7】可以看出俞可平是在西方民主理论与我国政治现实间进行某种调和,“增量民主”具备概念意义上的新鲜度而缺少实质性的新内容。增量民主体现的渐进思想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如何达致增量民主,学说本身并未言明。

  综合各种理论就会发现,上述各种学说的思考基点都是国家而非个人,这和西方学者的研究是有本质区别的。学者们都希望以自己的理论构建为国家的稳定发展开出妙策良方。无论是宪政主义还是保守主义者,民主作为一种普遍价值都是得到肯定的。不同模式的区别在于,从国家长治久安的角度考虑,民主是否比稳定、发展、正义等其它价值目标更具优先性。可以这样认为,上述不同学说其实是强调了民主政治建设的不同方面,并无明显的优劣之分。不同学说只是在不同的层面游弋,很少有根本性的冲突。这些有缺点的论说之所以是可取的,是因为任何一种学说、任何一种思想,若虑之周全必失之深刻,若虑之深刻则必失之周全。这是人类认识的有限性决定的。

  在某种意义上,前述的不同论说都在试图把握一个问题,即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需要着重考量的关键性变量是什么。正是在此一问题上,不同学者做了不同的取舍,党内民主说取一党执政,宪政民主说取市民社会,合作主义国家说取阶级构成,咨询型法治政体说取法制化,国家制度建设说和增量民主说则对关键变量作多元的认知。本文亦倾向于多元主义的观点,即认为不存在单一的关键性变量,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是不同关键变量综合作用的结果。一国的制度变革必然要根植于本国的特殊的国情。这些独特国情也就构成了制度变迁中的关键性变量。对我国而言,国情的特殊性主要是如下几个方面:其一,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领土广阔的超大型国家;其二,我国有着数千年连绵不断的专制主义传统;其三,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其四,不同地区的发展呈现出严重的不均衡态势。正是由于这些独特国情,我国的民主政治发展必将而且已经呈现出不同于一般西方模式的独特景观。也正是在围绕独特国情产生的一些个性问题上,尚存在若干基本问题有重新探讨的必要。

  二、中国民主政治建设若干基本问题的探讨。

  1.建构主义还是演进主义

  前面提到的几种模式学说,都或多或少的带有建构主义的色彩,即试图按照自

  己的理想对未来的政治制度进行设计和规划。尽管它们都尽可能的使自己的学说能够涵盖不同的情况,但是人类的认知能力的有限性决定了人类把握历史走向能力的有限性。根据已然的经验得出的应然预测并不能逻辑的推导出未来的实然状况。因此理性的变革都是建立在演进主义哲学的基础上的。当然,演进主义和建构主义并不存在泾渭分明的界限。但是为了强调演进主义的逻辑,本文在分析时不使用“模式”这一说法而代之以“路径”。“路径”较“模式”更具开放性,它只是提供了一个发展的方向而未限定发展的框架。一般来讲对于政府而言,推动一项改革,都是为了应对当前的环境变动造成的合法性危机或是为了获得新的合法性资源。因此变革必然是走一步看一步的。中国现在的情况亦是如此。民主政治之所以成为一种迫切的现实诉求,根源在于现有制度已经产生了许多自身不能调试的积弊。改革开放的今天,经济和社会发展已经从改革初期的共赢局面,日益变成一种零和博弈。腐败现象层出不穷,贫富分化日益严重,种种社会问题都很容易使得人们归因于制度的不公。与此同时,国际上发达国家的民主政治成为一种强劲的制度竞争。使得民主政治已经成为一种急切的社会要求。是否建设民主政治,民主政治发展的是否好,成为党和政府维持和发展合法性资源首要考虑的问题。正因如此,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必然会着眼于对危机的应对和解决,民主政治建设也必然要遵循演进主义的逻辑。

  2.内在制度还是外在制度

  制度经济学将制度定义为“广为人知的、由人创立的规则,它的用途是抑制人类可能的机会主义行为。”【8】

  从广义上讲,制度分为内在制度和外在制度。所谓内在制度是指群体内随经验而演化的规则,而外在制度则指外在的设计出来并靠政治行动由上面强加于社会的规则。【9】本文分析的当然是一种外在的制度路径。但是外在制度的发挥作用及启动变革,必然不能脱离对内在制度的考量。对我国而言,内在制度首要考虑的即是如何对待传统的问题。我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传统,使得我国缺乏建立民主政治所必须的社会心里机制。由于儒家思想的熏陶束缚,中国传统政治带有了浓重的道德泛化和道德至上的倾向。这种对政治以伦理学方式加以限制的做法不仅没能够限制集权以及腐败等问题,反而强化了中国传统政治的非科学、非民主性质。人们已经习惯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阶级划分,习惯了中国式的权力运作模式。以此来讲我国的传统中可能存在很多不利于民主政治发展的因素。但是传统是一个涵盖极广的概念。传统本身也并不必然代表保守性,传统之所以成为传统是因为它适应了长时段的历史演变。因此传统应是一个开放的概念。具有相当的包容性,我们应该做的一点就是科学的评估传统的诸方面,并力图找出传统与民主的相容相生之处。

  3.自下而上还是自上而下

  无论何种民主模式,都有一个必须考虑的问题,即是可行性问题。西方的民主政治发展的过程在总体上讲是自下而上的过程。西方世界地理条件的多样性决定了其经济的小规模性和开放性。这使得西方国家的社会先于国家取得了合法性。在民主发展的每一阶段,变革几乎都是先从社会开始的,国家一般是作为接受的一方。而在中国的情况则完全不同。社会从未取得相对于国家的独立地位。国家处于绝对的支配地位。现在中国共产党作为我国的执政党依然秉承着这种中央集权的管理模式。虽然政府方面已经逐渐的放松对社会的控制,中国政治也相应出现了由全能政治向权威政治乃至民主政治过渡的表征,但民主政治的发展仍然不能绕开党和政府这一环节。撇开这一现实谈国家制度建设探讨国家民主政治问题无疑是无本之木,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党和政府的对民主改革的认同,对改革的资源支持都是必不可少的。虽然变革很难从控制最严的地方开始,但是没有党和政府的支持和参与,民间民主政治的发展必然是先天不足的。因此本文不仅赞同党内民主推动人们民主的观点,而且认为合理的改革路径必然是自上而下的,没有上层的程序民主,没有上层的民主化政治,基层民主也很难落到实处。

  4.单一主义还是多样主义

  上述的各种论说都未涉及一个基本的事实,即中国是一个不均质的社会。不平衡性广泛的存在着。中国的区域差异、城乡差异甚至到了危及社会公正的程度。东部发达地区、沿海地区、城市地区从人民的文化水平到可利用的社会资源等方面都有着相当的优势。当然这并不是说主张西部地区农村地区暂缓或停止民主政治建设而是希望民主政治建设中正视这种不平衡性。一方面探索不同的民主政治建设方式以包容我国社会的不平衡性,另一方面对落后地区的民主建设给予更大的资源支持以支付民主建设的高昂成本。不均质社会的现实可以导出两个相关的结论。其一,全国的民主政治发展不可能是同步的,必然有先后,有轻重。其二,不同地区对于民主的要求是不同的。严格说来民主并非单指选举民主。它包括许多丰富的内容。自由民主、协商民主、审计民主等都逐渐纳入民主政治的范畴之中了。因此,不同地区自然会有适合优先发展的民主类型。

  三、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路径选择

  对应前面对我国民主政治四个基本问题的探讨。本文提出四点相关的路径建议。

  其一,由保护型民主到可治理型民主。

  在古典民主理论框架下,民主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其首要的目的在于对人与人之间平等自由权利的维护,是一种保护型民主,其着眼点在于公平和正义。而现代社会中民主越来越多的被作为一种治国方式,它所追求的不仅是正义,不仅是从结果上对公民的民主权利进行保护,而且更加重视民主的决策过程本身,更加注重民主作为一种治理形式所具有的效率意义。这样的民主即是可治理型民主。【10】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之所以成为一种迫切的制度要求,原因在于不民主的制度不仅是低效率的更是不公正的。也就是说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更多的是出于保护性的目的。但是对于一国人民而言,所需要的不仅是自由、民主的生活,同样需要国家对于个人福祉的保护和发展。对人民福祉的保护和发展,也就成了国家以及政府凝聚力的来源和合法性的依托。因此一个国家不仅应是民主的也应是有效率的。根据第三世界国家的现代化经验,一个以经济发展为其首要合法性依托的政府,一旦国内经济发展减缓或停滞,那么其政权必然面临危机。而且根据前面提到的王绍光等人的分析,一个没有效率的政府也很难保证民主政治的稳定。因此我国民主政治合理的路径必然是首先完善保护型民主,之后逐渐发展出可治理型民主。

  其二,由强制性民主到诱致性民主。

  这里借用了制度经济学中“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的说法。【11】根据西方国家的经验,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完善根源于市民社会的形成和壮大。经济的发展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逐渐促成了强大的中产阶级和市民社会。市民社会自身又逐渐发展起一套民主治理模式。此种民主形成方式即可称为诱致性民主。在诱致性民主的形成过程中,国家居于被动地位只是被动的接收民间民主制度的成果。而就我国而言,远未形成像西方那样发达的市民社会。数千年封建专制传统以及建国后数十年的政府办社会的历史积弊”,使得我国的社会力量十分薄弱。无论从实力上还是从意识上都远未具备自发形成民主机制的条件。市民社会的培育和壮大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一过程在西方国家尚且经历了数百年时间,对于社会力量先天不足的我国来说,自然也急不得。但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又是一项迫切的政治诉求,因此我国的民主建设只能主要的依靠国家强制性的制度安排。以强制性民主保护诱致性民主的发展。可以看出,此一路径建议是

  对前面内在制度与外在制度分析的合理推论。当然,为了使强制性民主确实为民主,还要遵循法律的规定,使民主安排有法可依,依法进行。

  其三,由党内民主到人民民主。

  对于如何开展党内民主的问题,存在的争论并不比其它论说间的争论为少。“党内民主激进派”认为,党内民主的核心,是党内应该尽快允许党内不同意见群体的合法存在,并在党内建立不同派别彼此合法竞争的机制与制度。而“党内温和派”则认党内民主的重点并不是首先要求在党内实现多元化,而是主张把民主程序政治的一些理念与活动规则带入到党内来。【12】党内温和派的若干观点与政府的考虑有着很大的共同之处,因此温和派的观点是党内民主论的主流观点。作为此种观点的代表,中共中央主办的理论刊物《求是》杂志上曾经发表了一篇《以党内民主推进人民民主》的文章。文章中提出了建设党内民主的若干建议:①健全切实保障党员和各级党组织民主权利的各项制度,进一步拓宽党内民主渠道,使党员对党内事务有更多的了解和参与;②健全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探索党的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发挥代表作用的途径和形式,在试点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实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③完善党委内部的议事和决策机制,正确处理常委会与全委会的关系,充分发挥全委会的作用;④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完善候选人产生办法和差额选举办法,切实体现选举人的意志。⑤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等。【13】可以说这些提法很大程度代表了政府方面的意见。从长远的观点看,党内民主的开展必然是从温和派的主张起步的,因为这样既可以使得党的组织原则和实际运作能够跟民主要求合理衔接,也使得党内民主改革在可控的范围内。但是随着党内民主的发展和完善,党内不同利益团体的分化竞争就会被纳入合理的制度空间。激进派的预想就会自动的成为现实。

  其四,由协商民主到选举民主。

  上述路径建议力求体现如下特点:首先,不追求对前人研究的反驳及匡正。因为建立一种普适的框架既无可能也无必要。其次,不追求体系的完备性,而强调现实的操作性。当然对体系完备性的弱化并不代表本文的路径选择的是毫无相关性的,相反,本文提出的四点建议都对应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需要考量的关键变量。当这四点建议作为一个整体存在时,才能对我国的独特国情有一个相对契合的把握。

  四、结语

  很明显,本文的思路是渐进主义的。渐进主义改革之所以是可取的,是因为其能通过一次一次的微调,逐渐增加民主的存量,可以把民主改革产生的成本分割到能够承受的程度。而且,渐进主义的改革也是执政者所能采纳的唯一选择。但是我国的民主进程充满不确定性,许多影响因素是我们不可提前限定的。因此我国的民主改革必然是“摸着石头过河”。正是在此种意义上,任何关于民主建设路径的建议也都只具有相对价值。但正是这种相对价值的逐渐积累,最终必将汇成民主政治的滚滚浪潮。

  AnalysisonthePathsofChineseDemocraticPoliticsConstruction

  Abstract:Democratizationisthebasicpoliticaltrendofcontemporaryworld.TheconstructingofsocialistdemocracyalsobeesoneofthemostimportantsubjectsofChina.Butforhowtocarrythroughourdemocraticpoliticsconstruction,peoplehavenotachievedanagreementyet,andsomedifferentmodelshavebeenbroughtforward.Basedongradualismtheory,thispaperfirstlyreviewssomeinfluentialmodels,andthenanalysessomebasicmatters.Finally,thispapermakesaseriesofsuggestionsaboutthepathsofourdemocraticpoliticsconstruction.Theyare:fromgovernabledemocracytoprotectivedemocracy,fromimposeddemocracytoinduceddemocracy,frominner-Partydemocracytopeople’sdemocracy,andfromdeliberativedemocracytoelectoraldemocracy.

  Keywords:democraticpolitics,path,governabledemocracy&protectivedemocracy,imposeddemocracy&induceddemocracy,inner-Partydemocracy&people’sdemocracy,deliberativedemocracy&electoraldemocracy.

  【2】

  刘军宁:《共和、民主、宪政——自由主义思想研究》,102-135页,上海三联书店,199【3】

  康晓光:《论合作主义国家》,《战略与管理》,20XX年第五期

  【4】潘维:《民主迷信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XX年2月

  【5】胡鞍钢、王绍光主编:《第二次转型——国家制度建设》,第380页,清华大学出版社,20XX

  【6】胡鞍钢、王绍光主编:《第二次转型——国家制度建设》,第337页,清华大学出版社,20XX【8】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第116页,商务印书馆,20XX【10】赵成根:《民主与公共决策研究》,16-31页,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XX

  【11】科斯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经济学派论文集》,第386页,三联书店,1994【13】甄小英、李清华:《以党内民主推进人民民主》,《求是》20XX年第12期

  【14】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第56页,华夏出版社,198【15】陈家刚:《当代西方协商民主理论》,《学习时报》,20XX年1月5日第218期

篇四:从民主的形式和实现情况来看我国的民主建设的途径

  [中国的协商民主]

  摘要:协商民主呼吁公民应该恢复积极参与公共事务治理的历史传统,并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政治技术的支持下,通过所谓平等、理性、深思熟虑的协商来提升民主质量,进而有效应对全球化、现代化、多元化带来的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实践主要在于:党的领导为协商民主发展提供了健康保障;中国的民主制度为协商民主发展创造了制度前提;以人为本的理念为协商民主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内涵;中国的协商民主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具有民主主体的广泛性,民主内容的丰富性,民主机制的程序性,协商民主机制服务于根本民主制度。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就高举民主的旗帜,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浴血奋战,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破天荒地建立了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民主制度。新中国建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和完善,人民群众充分行使各项民主权利,开创了当家作主的崭新局面,保障和促进了各项事业的发展。在民主政治建设的伟大进程中,民主的制度建设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和意义,同时各种民主机制,包括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等民主机制也逐步成熟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巩固和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

  一、协商民主的逻辑与价值

  从本源和根本上讲,民主首先是一种国家制度和国家形式,但从更为宏观的意义而言,这并不是民主的全部。民主是一个复合存在,具有不同的形式和内容,在不同的层面体现出不同的结构和功能。与不同的主体结合,表现为不同性质和不同类别的民主。运用于政治过程的不同环节,便会形成诸多民主的运行机制。在某种意义上讲,协商民主、程序民主、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等,相对于本质上的民主制度而言都是机制,即保障民主制度实现的途径和方法。古今中外民主建设的实践告诉我们:国体意义上的民主具有决定性地位和作用,是检验国家性质的关键与根本标准,没有这种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其他层次、程序的民主便不会真正创立和运作,至少会大打折扣。民主制度决定着民主机制的运行方向和实现程度,规定着民

  主机制的价值取向,民主制度从根本上体现民主的属性和类型,作为一种根本的国家制度在特定历史时期、在社会阶级结构没有发生质变的情况下具有相对稳定性。民主机制相对于民主制度而言,具有一定的从属性和灵活性,服从、服务于民主制度。在民主建设的进程中,如果没有健全的机制,民主制度难以真正落实,极有可能成为空中楼阁。民主机制虽然是民主制度的衍生物和具体实现形式,但在实践中又往往不是被动地决定于或是适应于民主制度,而是有机地融入到发展过程之中,能动地为民主制度的实现提供渠道、途径和方法。只是在不同的制度范围内效果不同而已。

  对协商的关注贯穿于民主的发展历史之中,协商“几乎和民主本身一样古老”。在历史上协商的方式之所以受到论者的推崇,是他们希望用所谓的精英理性来限制大众的“民主”活动,防止“多数人暴政”。而现代协商民主理论则试图通过在自由宪政民主体制之中注入协商因素,在精英协商之中注入更多的“大众”因素,以此来应对民主面临的各种挑战。到20世纪90年代,协商民主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思潮。无论是民主主义者、保守主义者、自由主义者、共和主义者还是批判主义者都对其进行过阐述。最早的协商民主实践可以追溯到雅典城邦民主时代,当时平等公民以公民大会为载体通过理性协商进行集体决策。之后,亚里士多德认为协商是公民公开辩论和商讨法律的过程。当然,现代协商民主的兴起不仅仅是因为协商传统的传承,更是民主发展逻辑的必然结果。是在对“竞争性”民主机制反思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大多数资本主义社会,竞争性民主机制是通过投票为核心的“利益聚合机制”、以政党竞争为核心的“政治参与机制”、以政治家为核心的“政治决策机制”、以权力制衡为核心的“政治监督机制”来保障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具体落实。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西方民主机制进入了一个过度依赖选举民主而忽视参与民主,过于推崇精英民主而架空大众民主的死胡同。僵化的竞争性民主机制逐步与利益多元、阶层分化、矛盾凸显、风险不确定的现代社会相脱节,愈发不能满足公民利益表达和政治参与的强烈诉求,进而导致资产阶级民主制度面临严峻的合法性危机。

  在反思竞争性体制弊端的基础上,协商民主呼吁公民应该恢复积

  极参与公共事务治理的历史传统,并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政治技术的支持下,通过所谓平等、理性、深思熟虑的协商来提升民主质量,进而有效应对全球化、现代化、多元化带来的挑战。具体来说,协商性的民主机制试图在以下几个方面服务于民主制度的巩固和发展:民主决策过程中的协商机制企图拓宽利益表达渠道,夯实民主决策的合法性基础;民主管理过程的协商机制的目的在于增强政府的治理能力和公民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民主管理水平;民主选举前的协商过程拟在引导公民偏好的理性表达,提升民主选举的质量;民主监督过程的协商机制设想通过制衡行政权力的滥用,将民主监督落到实处;民主参与过程的协商机制旨在推动公民个体、公民组织和公共部门之间的交流,培养公民通过制度化的方式解决权益争端,提升公民政治参与意识与能力水平,进而形成有利于民主发展的政治环境。从总体上看,协商机制试图通过民主过程的各个环节,整合多样化机制的民主功能,促进民主制度的整体、均衡发展。然而,理想并不等于现实,理想成为现实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民主建设的历史与现实无可辩驳地证明,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就在于是否具有真实的民主制度。

  二、协商民主在中国的伟大实践

  虽然民主机制具有能动性和灵活性,但归根结底民主机制还是由民主制度决定的。作为本质意义的民主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并不存在统一的模式,而会依据民主政治存续的时间空间、享受民主权利主体的不同,形成不同的民主制度。不同的民主制度也就决定了特定民主机制不同的作用基础、发展空间和现实可能性。资产阶级民主以资本为基础、以金钱为保障和润滑剂的制度设计,从根本上限定了协商民主主体和内容的范围,绝大多数社会成员被排斥在协商民主之外;由于以选举投票为核心的竞争性民主机制可以有效掩盖资产阶级统治的实质,在政党轮替执政掩护下保证资产阶级的长久统治,因此竞争性民主就必定成为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所能采取的最好政治外壳”,相应地,协商民主机制却没有很大的实践空间。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作为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和最高类型的新型民主。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积极探索和创立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效机制,借鉴一切有利于实现

  社会主义民主的民主机制。从而也使协商民主机制日益成为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设过程中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并在中国的民主发展历程中体现出西方协商民主机制无法比拟的独特作用和价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深深地植根于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坚定不移地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政治发展道路,取得了非凡的成就,由此证明了:竞争、对抗性的民主机制并不是实现民主的唯一方式,协商、合作性的民主机制同样可以成为发展中国家的民主政治模式,这是中国对人类民主政治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成功实践主要得益于以下几方面条件:

  其一,党的领导为协商民主健康发展提供了根本保障。在西方,竞争性、对抗性民主机制是资产阶级民主的主要实现形式。在竞争性体系中,政党和政治派别为了争夺权力和利益使相互诽谤、相互对抗、相互排斥、相互攻击成为一种政治常态,而由此引发的激烈政治对抗更是可能进一步触发民族冲突、宗教冲突、区域冲突等深层次的社会矛盾,进而导致协商丧失基本的社会基础。因此,西方现实政治过程中的“协商”往往充斥着偏执的利益纷争,导致其陷入无休止的分歧之中,最终无法达成协商的目的。尤其对于处在社会剧烈变革、矛盾集中爆发时期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盲目引入西方式的竞争性体制很可能导致社会的撕裂与动荡,削弱甚至摧毁民主协商的社会共识,进而从根本上损害民主政治本身的合法性和权威。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始终坚持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政治发展道路。其中,党作为领导核心是协商民主的重要保障。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以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宗旨,组织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充分行使管理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的权利,并通过健全和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使各项权利落到实处。在这样的领导核心下作用的协商民主机制就便于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最大程度地整合多元的利益诉求。此外,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和活动原则还包括在民主的基础上,通过“集中”的方式,根据实际情况汇集、分析各种意见,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科学民主决

  策。历史和实践证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可以有效避免协商民主陷入无休止的协商,使府际协商、社会协商、基层协商等多样化的协商方式都实现理性化与高效化,为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发展开辟有效的路径。事实上,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建立和推行了包括各政党合作协商在内的协商民主机制,在面临各种重大问题时一般不单纯采用利益竞争的方式,而是结合“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这种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有机结合的方式,在包容多方利益诉求的同时,长期有效地保持了社会的稳定,并在逐步传播社会主流价值的过程中,凝聚社会共识,为协商民主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其二,中国的民主制度为协商民主的发展创造了制度前提。在西方,协商民主作为一种完善竞争性民主的理念尚处于理论探讨和局部实践的阶段,虽然协商民主论者试图将协商“应该应用于那些制定基本法律、法规的政府机构”,但在过于强势的竞争性民主机制的阴影下,其在现实中很难融入制度化的民主过程,因此协商民主在西方常被人诟病为清谈之学。尤其是它的民主制度基础有两个根本性问题始终无法解决,那就是它的民主究其本质而言毕竟是少数人的民主,因此导致协商也是少数人之间的利益博弈。同时,在其私有制经济基础上,主要的社会阶级群体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对立和冲突,而这种对立和冲突又是无法通过协商的方式得到根本解决的。相较而言,我国的民主制度及其基础,决定了社会成员尽管也存在具体利益的差异,但其根本利益却是一致的,这就为协商民主的发展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前提和制度平台,便于解决组织资源、人力资源和财政支持等问题。在整体民主制度框架内,通过协商民主产生的决策、政策通过制度化的渠道,转变为国家的法律或政策,为协商民主的发展提供了宽广的制度空间。在长期的探索过程中,中国逐步形成了从政党到国家、从国家到社会、从中央到基层的全方位的协商机制,协商的功能也突破了政治协商的界限,延展至公民权益维护、社会权益分配和公共产品供给等涉及人民生活的多方面内容。

  其三,以人为本的理念为协商民主的发展赋予丰富的内涵。西方

  以选举和投票为核心的竞争性民主体制,虽然部分地在形式上解决了实施民主的问题,但是竞争性民主机制本身也发生了异化,其“参与性”逐步丧失。“人”在竞争性体制中被异化为选票,公民的情感、个性、价值观和多元偏好被简化为选票数量的数学运算,民主过程则变为政治家竞争和交易的舞台。在这种体制中,公民基本上被排斥在政治决策和政府治理的过程之外,公民彰显价值的唯一途径也许就是“用脚投票”,这也进一步加剧了西方国家面临的合法性削弱、政治冷漠、民主价值衰落等危机。而在中国,维护社会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和人民的主体地位一直是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根本原则之一。协商作为公民行使政治权利、表达利益诉求、参与政治决策、监督政府管理等重要形式,在提升公民政治意识、增强公民参与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的利益诉求日益多元、利益矛盾也呈加剧趋势,在这种社会剧烈变化的态势下,“以人为本”的政治理念与协商机制相结合,不仅深化了现有的协商机制,而且催生出多种多样的协商形式,表现在:民主协商议题日益拓展政协与党委、人大、政府之间的协商机制逐步规范和常态化;村民或居民会议、民主恳谈会、社区论坛等基层协商机制层出不穷;民主听证会、利益协调会等社会领域的协商机制不断完善;企业协商、劳资对话等经济领域的协商异军突起网络协商、远程协商等新型协商机制不断创新等等,这些都为协商民主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形式,注入了不竭的动力。

  三、中国协商民主的特点和经验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从中国国情出发进行的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民主协商始终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机制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周恩来就曾指出,在民主制度中特别重视协商机制的作用,是我们的优势和优点。同时,这也是注重民主的实质性参与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题中应有之义。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大大丰富了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理论和实践宝库的内涵。中国推进协商民主机制建设的实践,得到了持续的制度和其他相关资源的保障与支持,在探索创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机制方面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主要表现为:

  其一,协商民主主体的广泛性。社会主义民主从根本上是最广大人民群众享有民主权利的政治制度,这一本质要求理所当然地贯穿于各项民主机制当中。早在创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之初,我国就已经建立起了一系列涵盖国家与社会、政府与群众、人民团体与群众、群众与群众、执政党与参政党、中央与地方等全方位、多领域的民主协商机制。与西方国家的协商民主不同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参与民主协商的主体更为广泛,囊括了来自各阶级阶层、各类政治活动主体的力量,因而也就能够在最大限度上抑制西方式协商民主可能存在的过分依靠社会组织、特别是利益集团主体所必然导致的精英化色彩过浓的问题。协商民主的本质特征之一就是应当拥有来源广泛、权利平等的参与主体。当代中国的实践证明,要保证协商民主始终沿着捍卫民主政治实质性参与的轨道健康发展,而不至于迷失自我,蜕变成一种西方代议制民主的简单衍生物。同时,协商主体的广泛性又成为进一步确保主体具有平等权利和使协商结果合法化提供了前提条件,这从根本上是符合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原则,也为协商民主在中国的发展创造了牢固的民意基础。

  其二,协商民主内容的丰富性。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生命所在就在于具有丰富真实的内容。在广泛主体参与的支持下,中国的协商民主机制并未将目光局限在为民主政治制度解决一个合法性基础问题的层面上,而是力图将平等协商、求同存异、和谐共赢的精神贯彻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等诸多领域当中。在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建设成就当中,协商民主机制具有政党协商参政、政府与公众协商制订、推行公共政策、中央与地方协商权力分配以及依托社会组织协调具体经济社会权益分配等丰富内容。衡量协商民主建设的成效不仅限于理念是否更新和宏观机制是否建立,而且以在许多具体的问题领域协商是否成为各方首选的参与机制为标准。显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机制通过深入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协商机会及其运作实效反映出来,这有助于吸引更广泛的主体倾向于使用体制内协商的方式来解决许多实际问题,证明了中国式协商民主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日益成为化解社会矛盾冲突,创造和谐稳定政治局面的有效机制。这种民主协商机制还有助于在协商互动的过程中提高政府和政策的权威,提高政府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和社会各方介入公共政策过程的能力,培养广大参与主体理性参与、彼此尊重、平等协商、和谐稳定的政治文化。在坚持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在最大程度上反映、融合多元利益诉求,带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协商动力在一个良好的民主协商氛围中探索针对具体问题的灵活多样的解决方法,真正实现协商民主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其三,协商民主机制逐渐制度化、程序化和法制化。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实践过程中,一条基本经验就是要使协商依照法定的、制度化的程序进行。在实践中,协商民主所面临的挑战除了精英化危险之外,还包括运行成本控制、协商结果实效化等问题。面对这些挑战,只有依托制度化、程序化和法制化建设,使协商在事前有章可循,协商过程中透明公开,及时使协商进入制度化、法制化轨道,逐步成为具有实际约束力的共识性规范,才有可能真正树立起协商民主机制的权威和公信力,使其成为人们政治参与的一种常态方式。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推动中国协商民主发展的原因之一就是坚定地奉行制度化、程序化和法制化的原则,尊重科学、尊重法制和程序的权威。多年来发展协商民主实践中得出的宝贵经验逐渐积累、沉淀,进而总结出更适合中国国情的协商民主建设,使协商民主成为民主过程、政策过程的必要和法定程序,成为一种更加精致和缜密的程序。

  其四,协商民主机制与其他民主机制协调配合。协商民主机制在我国民主政治发展中并不是一种整体替代方案,也不可能代替其他民主机制。虽然选举民主机制存在着某种缺陷,但在体现公民政治权利、丰富政策选项、训练制度化政治参与习惯和对公共权利主体民主监督压力等方面的价值仍然是值得肯定的。又如,民主监督制约机制有助于防止公共权力滥用和异化,在各方的良性互动中提高政府和政策的权威,提高政府管理现代社会公共事务和社会各方介入公共政策过程的能力。而协商民主机制则在于培养广大参与主体理性参与、彼此尊重、平等协商、和谐稳定的政治文化基础等方面大有可为。总之,对协商民主机制的重视,并不意味着要对其他民主机制价值的否定,恰恰相反,中国的协商民主之所以能够成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机制,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在大力充实协商民主机制内容的同时,也始终不曾

  放松其他相关民主机制的探索和创新。从一个完整系统的角度来认识和发展民主政治,使各种民主机制相互协调配合,相得益彰,服务于巩固民主政治基础,促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目的。

  其五,协商民主机制始终服务于根本民主制度。在我国的民主政治体系中,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占据核心和关键的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成就从根本上都应该首先归功于旗帜鲜明地坚持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正确方向。无论是在国家层面还是在基层民主建设层面,协商民主机制的运作始终都围绕着巩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实现社会主义民主这一根本目标进行。就其本源而言,选择协商民主作为发展中国民主政治的途径之一,也是因为社会主义根本民主制度需要更多、更通畅的运作渠道,需要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参与需求提供更有效的形式。也正是在保持根本民主政治制度稳定性的前提下,才得以探索出丰富多样的具体协商形式,培养出积极理性参与的公民与自治社会组织,塑造出更为和谐的政治文化,进而使协商民主成为一种更具实践深度、广度、有效性与常态性的民主机制。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协商民主机制的成功首先还是应归功于根本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也只有在这种制度前提的保障下,中国式协商民主机制才能超越西方式协商民主仅仅作为对代议制民主机制的有限补充的层次,创造出一种符合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新模式。因此,在推动协商民主机制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强调协商民主机制服务于根本民主制度,从而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持健康、稳定、持续的良好发展趋势是必须明确坚持的。

  (作者:郑慧,来源:《社会科学研究》)

篇五:从民主的形式和实现情况来看我国的民主建设的途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建设

  摘

  要:党的十八大报告围绕“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举措、新要求,不仅进一步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自信,而且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目标要求,同时还对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作出了新部署,包括进一步明确了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任务、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基本内涵、阐明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关键、提出了“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的明确要求、明确了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具体任务、重申了坚持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策略选择,是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党的十八大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民主政治

  政治发展道路

  政治体制改革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涵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民主政治形式的最高发展阶段。这是由社会主义本质所决定的。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通常有以下原则和要求:一是在国体意义上,必须有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进行统治和管理的国家政权。“首先无产阶阶革命将建立民主制度,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二是在国家结构形式意义上,必须建立统一而不可分割的共和国。“无产阶级只能采用单一而不可分的共和国的形式”,以便有利于凝聚社会政治资源,加强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统一和团结。三是在政体上,必须摆脱资本主义民主政治中议会制的窠臼,建立自己的利益表达和利益综合机构。四是利益配置结果和执行机制上,必须建立廉价政府。五是在监督机制上,必须保证利益配置结果的执行,真正体现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中大多数的意志和利益。

  然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一个在实践中,随着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和时期,以及在不同的民族国家,它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般原则要求,在中国当代以及今后相当长的历史发展阶段和时期中的具体体现。如国体特色,我国现行宪法规定,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又如,政体特色,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再如,政党制度特色,我国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即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作为不同社会主义劳动者和爱国群众的代表,在承认共产党领导地位的前提下,参与国家权力以及配置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利益的重大活动。我国的基层民主制度在实践中,主要有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村民委员会为基本形式的村民自治制度、城镇居民委员会为基本形式的城镇居民民主管理制度等。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涵,就是要围绕这些利益配置环节

  和内容,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社会安定,形成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二、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

  1、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1)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2)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3)依法治国是当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人民民主专政

  1)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两者辩证统一,不可分割。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就是无产阶级专政。

  2)人民民主专政的形成和发展: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前,人民民主专政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②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人民民主专政已经成为无产阶级专政。

  3)人民民主专政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①人民民主专政在最广大的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只对极少数人实行专政。②从党派之间的关系看,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③从概念表述上看,人民民主专政的提法更全面、更明确地表示出人民民主和人民专政这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

  三、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条件,总的来说,是建国以来最好的时期之一。首先,在思想认识上,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对建设民主政治的重大意义已经有了足够的认识和共识。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更是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同时,科学地比较了现实中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的民主政治类型,说明了党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性和长期性也有了足够的认识。其次,从客观条件来看,世界仍处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我国的周边环境也相对安定,这对我们进行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难得的环境条件。最后,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各国之间联系的日益紧密,也为我们学习和借鉴他国经验创造了良机。而在国内方面,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获得了巨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尤其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公民的民主权利日趋完善、公民的民主意识大大增强,这些都对我们进一步推进民主政治建设非常有利。

  那么,今后一个时期、尤其是当前,影响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不利因素有哪些呢?

  一是民主政治的建设和发展水平离不开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的影响。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我国现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还不高,仍处于并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种情况不可避免地制约和决定着社会成员的受教育水平和政治素质以及民主法制的完善程度。一方面,从一般群众到领导干部,现代民主和法制意识淡漠的现象仍大量存在;另一方面,我国现行政治体制、机制和程序中,还存在着不少的弊端,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从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干部制度方面来说,主要的弊端就是官僚主义现

  行政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民政、民族工作的重大事项”。但是具体在一个省、市、县,哪些才算是“重大事项”,组织法没有列举,其他的法律性规定也没有作补充说明。这就给重大事项决策主体和决策范围模糊的问题留下了法律缺口,使一些地方党委提出的“主张”,必须经人大的没有去经过,而不必经人大的事项却走了人大的法定程序。所以,需要加以规范和完善。

  第三,切实完善选举制度。行使选举权是人民当家做主最直接的体现。早在建国初期1953年,我国就颁布了第一部选举法,“文革”结束后不久,1979年又制定了第二部选举法,经过多次修订,廓定了我国目前的选举制度。应当说,目前的选举制度是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的,但仍有需要完善的地方。例如:一是扩大直接选举范围,逐步缩小间接选举的问题;二是更加充分地尊重和保障选民和代表的选择权,适度引入竞争机制问题;三是建立和改进人大代表联系选区和选民制度,以及逐步实行人大代表的专职化等问题。我们要尊重选举的规律,依靠健全的法律,循序渐进地改进和完善我国的选举制度。

  第四,在全社会、尤其是在公职人员中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民主法治、自由平等理念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是长期缺乏的。各种各样的社会潜规则,更对公平正义意识造成了极大危害。要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多种传媒,积极宣传在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中涌现出的新事物、新典型;积极探索和创造实现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新机制、新方式、新途径。尤其在公职人员中要树立“行政机关的权力是有限的,除非法律授权”,“公民的权利是无限的,除非法律有限制”等民主法治的基本观念;要克服依利行政、依情行政、依权行政、依人行政等不良意识,变过去重权力、轻义务为服务行政、授益行政、福利行政、契约行政、指导行政,亦即是将依法行政中“法”所包含的对公民各项权益的保护具体化。国家要为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提供制度保障,广大公职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在树立、弘扬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方面,更要发挥先锋模范和表率作用。

  五、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自信

  胡锦涛同志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复兴道路,是极为艰巨的任务。九十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我们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探索、开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程中都作出了历史性贡献。简要地说就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并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党中央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强调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同时要求全党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中国特社会主义道路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其基本内涵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就表明:在“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包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道路,是这五条基本道路的统一体。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当然包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当然包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而形成、发展而发展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发展道路”这个概念,是江泽民同志2002年5月31日在中共中央党校省部级领导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是的讲话中提出的。他在这篇重要讲话中,在谈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时明确指出:“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党的十六大正式将“政治发展道路”写进了大会报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优越性。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自己选择的政治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将坚定不移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推向前进。”此后,胡锦涛同志又先后提出了“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概念,并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主要内涵。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自信,是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历史经验和新的实践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始终高扬人民民主的光辉旗帜;新中国成立以后,更是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认真总结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正反两方面经验,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这条政治发展道路是在坚持“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前提下,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为基本制度框架,以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为根本目的,以政治体制改革为根本动力和基本实现方式,其本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这条政治发展道路,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仅就党的十七大以来的五年而言,诚如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所总结的那样:“民主法制建设迈出新步伐。政治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基层民主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成绩显著。爱国统一战线巩固壮大。行政体制改革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取得新进展。”同时,“党内民主进一步扩大”。

  六、进一步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目标要求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既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建国六十多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教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充分发扬民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在稍后召开的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邓小平同志更是提出了“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著名论断,强调“继续努力发扬民主,是我们全党今后一个长时期的坚定不移的目标”。此后,党的十二大把高度民主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根本任务之一;党的十三大把建设高度民主作为总体目标之一纳入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党的十四大进一步强调要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使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没有一个较大的发展;党的十五大强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党的十六大则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起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党的十七大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在基础上,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强调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同时重申了包括“民主”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的根本目标,即“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发展目标,同时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目标的一个必经的发展阶段。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以及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总目标在现阶段的具体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政治建设方面的目标,党的十六大确立的是: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新要求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公民政治参与有序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入落实,全社会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基层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所以要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一个方面的重要目标,从根本上说是由全面小康社会的需要和民主政治的功能所决定的。我们所要全面建设的小康社会,是一个“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显然,这样的小康社会,并不仅仅是一个生活水平的指标,而应是社会的全面进步状态。从全面小康社会的结构上来说,它应该是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文都达到较高水平的社会。从民主政治的功能上来说,它对全面小康社会发挥着维持功能和保障功能。具体地说,全面小康社会中人们日益增长的对民主权利的要求,需要通过日益丰富的民主形式和渠道来满足;全面小康社会所需要的社会规范和调节机制,需要完备的法制来提供;全面小康社会所需要的全面的秩序,需要通过有效的政治控制和协调机

  制来维持;全面小康社会所需要的良性社会结构,需要不断创新的政治机制来建构和维持;面小康社会所需要的社会的生机与活力,需要通过合理而有效的治理方式来维持;全面小康社会所要求的公共权力的规范运行,需要通过一定的制度和机制来保证;等等。所有这些,都有赖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有赖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并取得重大进展。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包括民主政治建设在内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以及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包括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在内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均已如期实现。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八大报告不仅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根本目标,而且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也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这就为我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指明了具体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3]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2年11月18日。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4、16页。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9、14页。

  [6]《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8、176页。

篇六:从民主的形式和实现情况来看我国的民主建设的途径

  .

  .

  .

  .

  必修一

  第20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说课稿)

  我说课的容是人教版高一年级历史必修1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20课《新中国的政治建设》。我将从五方面来谈一谈对这一课的理解和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

  人类政治文明史的发展历程说明,政治的建设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一个发展的过程。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也是如此。本课主

  要讲述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在政治建设方面取得的三项巨大成就: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初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教材从背景、容、影响等方面分别向大家介绍了三项政治制度的渊源和发展,对于我们加深对国情的认识,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将有积极的意义。

  2、课标要求:

  概述中华人民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政治的特色。

  3、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程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同时,针对高一年级学生具备一定基础知识但掌握不牢固,对历史知识有选择地感兴趣的特点,我对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如下:

  (1)、知识与能力:

  ①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或掌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共同纲领”;新中国的首都、国旗、国歌,中华人民国成立的概况,政协的作用和职能、派参政的主要任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第一部《中华人民国宪法》的诞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处理少数民族的基本原则,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能力目标:通过新中国成立的一系列历史资料,培养学生阅读材料(文字、图片、影视等),以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并借助形象思维以感知历史,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类型的史料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分析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三权分立制度的对比,培养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形成多角度发现与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和历史比较能力。

  1/6.

  .

  .

  .

  (2)、过程与方法:

  ①注重文史结合,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类型的史料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分析方法。

  ②运用历史比较法,引导学生归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西方三权分立制度的区别。

  ③借助问题探究与教师引导相结合;历史性与现实性相结合;课本知识与课外经验相结合。通过学生合作,师生交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表各自的见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对中华人民国成立的史实学习和视频播放,感受“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自豪。认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成长中的事物,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以与为实现科学而奋斗的求真精神。

  ②通过对三大基本政治制度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是中国历史和现实要求的必然结果;把握新中国建立以来建设发展的基本脉络,展望中国政治发展的美好前景;培养学生追求的科学精神和为国家制度建设而努力的历史责任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4、教学重点的确定与处理:

  本课的主题是新中国的政治建设,这个问题的掌握对以后学习中国政治建设的进程有很大帮助,并且学生能力的提高也有赖于对它的认识,所以确定“三大基本政治制度”是教学重点。对重点的处理我是通过自主学习法、互动讨论法,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的特色。最后老师归纳总结。

  5、教学难点的确定与处理:

  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要求使用了三个动词:概述、阐述和认识,“概述”和“阐述”属于SOLO分类评价法中单点结构层次,而“认识”属于关联结构层次,所以我把“认识我国政治的特色”作为本课的难点。对此,我采取的方法是把我国的政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分别与西方的政党制度、议会制度进行比较,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的特色,那就是人民当家作主。

  6、课时安排

  1课时

  二、学情分析

  学情是设计教法、学法的依据之一。

  本课容理论性较强,大部分同学对本课容不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和现实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6.

  .

  .

  .

  三、教学策略——教法与学法

  1、教法: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发展,我采用了“自学—互动—质疑—指导—总结”的互动教学模式,在此模式下,为了“激其情,发其智”又使用了情景教学法、活动教学法,图示教学法等,让学生在思考和讨论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学法:我本着促进学生自主性发展的根本目标,主要采用以下三种学法:

  (1)、自主学习法:导学提纲,知识框架的构建等可用此法。

  (2)、合作学习法:把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组员之间相互提问题,使之在不断的思考、讨论中,加深对教材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

  (3)、体验性学习法:在学习新中国诞生时,通过观看视频《开国大典》,使我和每一个学生都有“经历历史”的感觉,使学生获得极为丰富的情感和精神历程。

  四、教学过程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发挥师生双主体作用,因此我按照互动教学模式,把教学过程分为课前导学、课堂教学、课后沉思三部分。

  1、课前导学

  根据教材容设计了导学提纲让学生预习,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安排学生调查少数民族的具体知识,并让有条件的学生网络查阅各民族党派的情况,既能拓宽视野,又能帮助理解教材。

  2、课堂教学

  (以多媒体为教学辅助手段,主要分四个环节)

  (1)、整体感知、确定目标

  (约5分钟)

  设计此环节的目的是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先由学生浏览全课,共分三目,给每目提出系列问题,然后师生共同确定目标。

  (2)、自主构建、展示交流(约10分钟)

  设计此环节的目的是完成基础知识的识记,即完成第一环节确定的目标,让学生掌握课本最基本的历史知识。识记方式是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框架,提前告诉学生要展示。(多媒体展示知识框架)

  学生成果展示方式有:每组一名学生黑板板书、小组交流互补或学生回答,有不同意见的学生与时补充,尊重学生的回答,与时给予鼓励,表达以人为本和学生是课堂主体的新课程理念。

  (3)、重点探究、难点解惑(约22分钟)

  3/6.

  .

  .

  .

  此环节在上一环节的基础上,师生互动,质疑解惑,目的是进一步挖掘教材,培养学生能力,能力目标、德育目标以与难点的突破在此环实现,学生提出有疑惑的问题,老师与学生合作解决。

  主要的途径是,老师提出问题,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资料,图片、表格。

  问题一:中国的政党制度有那些显著特征?

  ((1)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中国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2)各党派是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的亲密友党和政党,而不是反对党或者在野党;(3)各党派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问题二:我国为什么不采用西方的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历史抉择:(1)从历史上看:西方制在中国行不通(辛亥革命的教训);(2)从国家性质看:人民专政决定了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从代表阶级利益看: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4)从经济基础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与公有制经济基础相适应。)

  问题三:我国的政党制度与西方的政党制度有何本质区别?(根本政治制度、政党关系、利益宗旨)

  问题四: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的议会制度有什么不同?(经济基础、阶级本质、组织原则、政党活动)问题五: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我国的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不平衡。少数民族地区地大物博,人口相对稀少,经济发达程度低;汉族聚居地区,人口密度过大,经济发达程度高于少数民族地区。各民族在社会政治、经济结构以与教育程度上存在较大差别,在发展繁荣的过程中需要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优势互补、互相依存,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必由之路。)

  问题六:民族区域自治与特别行政区间的区别?(社会制度、实施群体、主要作用、享有权力)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讨论,老师点拨比较的角度、补充小结。

  (4)、自我总结、自我评价

  (约5分钟)

  设计此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体验成功感,每一节历史课都是学生才华自我展示的舞台,学生从基础知识、意志、能力等方面说收获,老师系统知识框架,多媒体板书,然后多媒体展示《随堂检测》考查学生掌握情况。

  4/6.

  .

  .

  .

  3、课后沉思(约3分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认为我国的政治建设有那些特色?

  学生思考后发表看法,老师点拨总结:

  充分表达人民当家作主,实行的是社会主义政治,符合中国国情实际等,使学生认识到只有符合国情实际的政治建设,才能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朝着健康、有序的方面发展。这样使本课的历史意义升华为现实意义,从而最终达到历史课的教育目的。

  五、板书设计:

  一、新中国政治建设的前提:新中国成立

  1、筹划---新政协会议的召开

  2、成立---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

  3、意义

  二、新中国政治建设的容:

  1、政党制度----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发展历程:

  ①初步确立:1949年政协(容)

  ②1954年一届人大召开

  ③1956年新阶段

  (2)、特点:

  (3)、作用:

  2、政体(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1)、产生方式:

  (2)、确立:

  (3)、特点:

  (4)、地位

  3、民族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1)、含义:

  (2)、建立原因:

  (3)、原则:

  (4)、实行状况:

  (5)、意义

  5/6.

  .

  .

  .

  三、小结:特色

  总之,我的教学设计力求表达新课程理念,以史实为基础,以问题为载体,以情境为主线,以活动为实现方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全体学生经历一个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完善情感、升华人格的自主学习过程。

  6/6

篇七:从民主的形式和实现情况来看我国的民主建设的途径

  论我国民族地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及实现途径

  【摘要】民族地区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期共铸中国梦的伟大思想号召下,大力发展民族经济,提高干群参政素养,完善民族民主政治建设制度,实施性基层民主政治的需要,也是实现民族地区基层民主政治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基础民主政治建设

  民族地区

  中国梦

  实现途径

  基础民主政治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漫长而又浩大的工程。由于我国是一个五十六个民族共同构建的中华大家庭,我国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就不可避免的涉及到民族地区的民主政治建设。鉴于我国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民族地区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日益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注。在共铸中国梦的伟大号召下,加强民族地区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更好更快的实现基层民主政治成为新时期的当务之急。

  一、我国民族地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以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目标,依靠群众,确立了基层民主原则,开创了民族地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形式。建国后,在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为民族地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创造了制度环境。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成为党领导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重要措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党对民族地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逐步形成科学体系,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向着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推进。在当前构建中国梦的伟大号召之下,我们党和国家领导更加注重民族地区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实现民族地区基层民主提供了新的契机和动力。

  二、实现民族民主政治建设的有效途径

  (1)大力发展民族经济,为中国梦下的民族政治建设奠定物质基础。构建“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必须大力提倡民主政治建设。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社会经济长足发展,基层民主政治的建设问题也日益提上日程。从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矛盾到邓小平的改革开放,从江泽民的“三个代表”到胡锦涛的和谐社会,再到当下的“中国梦”,无一不在大力提倡民主政治建设,注重民族地区的政治发展。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政治建设必然离不开强有力的经济作支撑。要加强我国民族地区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必须直面我国民族地区的现实状况,从实际出发,从根本上解决民族地区的民主政治建设问题。我国是以汉族为主体、由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大家族,各少数民族多聚居于边疆地区,由于深居内陆,对外开放较晚,交通不便等原因,经济起步晚,发展速度慢,使得边远民族地区在经济起步一开始就落后于其他地区。其次,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民族地区与其他发达地区的差距不断增大,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帮助民族地区发展经济,经济增长率日益上升,但实际的经济增长值仍然难以与其他地区相比。经济的滞后必然导致教育的落后和思想的顽固,从而使民主政治建设难以顺利进

  行。因此,若要真正实现民族地区的基层民主政治,必须大力推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民族地区的民众思想觉悟,发展民族教育事业,提高民众的主体素质和参政意识,让民主政治从根本上起步,从民众心中滋生出民主意识,让其自发的关注政治,从内心自愿参政议政,共同为民主政治的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客观环境和深厚的群众基础。

  (2)提高干群参政意识和素质,为中国梦下的民主政治创设民主政治氛围。民族地区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相对缓慢,实现途径看似困难重重,但是要完成共铸中国梦的伟大宏图,就必须从提高干群参政意识和参政素质着手,为民族地区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创造一个民主的环境氛围。

  由于民族地区多处于偏远的边疆,不仅是经济发展难以与发达地区相提并论,在教育事业、民主政治等环节的发展也相对落后。由此而引发的一系列干部素质相对较低、群众参政意识薄弱等问题,都严重阻碍了民族地区民主政治建设的步伐。因此,要想彻底改变民族地区民众参政散漫的现状,就应该毫不犹豫的从提高干部素质以及群众的参政意识做起,在共建和谐社会、共铸中国梦的伟大号召下,彻底改变部分干部独断专行的腐败作风,禁止任何人为一己之私而损害民众的参政权利,禁止在诸如选举、分粮等事件中出现以公谋私、自鼓腰包等行为的发生,让每一个干部都深入学习和了解国家政策,在心中自发树立起“依靠群众、为了群众”的思想意识,不摆官腔,不吃官宴,真正从群众的实际情况出发,为群众解决难题,更要从长远目标出发,高瞻远瞩,为群众谋取最大限度的利益,要能够倾听群众心声,关注民生,关注群众的意见,对于那些有利的意见和建议要认真考虑并采纳,对群众的不满要虚心接受并及时改正,对于民族问题要认真对待,真正做到让人民能够当家作主;同时,要加强政策宣传和民主教育,让群众深刻认识到参政议政不仅是他们参与国家大事的途径,是发挥自身作用的一项权利,更要让他们意识到这是作为中华儿女的一项义务,是每一个中国人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命运的直接体现,让每一个群众都深入了解我国的各项民主政策和制度,充分利用他们手中的权利维护自己的利益,保证基层民主政治的顺利进行。其次,更要发挥民主监督的作用,认真、主动、积极参与,让民族地区的权利一样在阳光下顺利进行。

  (3)完善民族民主政治建设制度,共铸中国梦的伟大蓝图。作为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民族地区的基层民主政治需要强有力的物质基础作支撑,需要民族地区的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更需要完善民主法治,制定相应的政策和制度,为民主政治的实施提供政策保障,让群众有信心、有条件参与政治,让干部有依据、有约束的实行民主政治。从建国伊始,我国就在实施和改进一系列有利于民主政治建设的法律法规及政策制度,但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民族地区的民主政治建设制度还有待完善。因此我们必须牢记依法治国的宗旨,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树立正确的民族观、价值观,完善民族地区的政治法规,让人民参政有法可依,让民主政治真正走进民族地区,从干部选举到政务公开,都要有严格的法律保障,不仅保证人民群众的参政权利不受非法侵害,更要为提高民众的参政意愿和参政意识打下坚实的政策基础。同时,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各项法律法规,让干部们从内心自发自愿的为群众谋利益,依据每一项政策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此外,进一步完善民主政治建设制度,可以避免某些不法分子钻法律的空子,利用法律拐角中饱私囊,损害人民利益。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时期共铸中国梦的伟大号召之下,加快民族地区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成为当务之急。本文认为,在建设民主政治的过程中,民族地区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实现途径有三:第一,要大力发展民族经济,为中国梦下的民族政治建设奠定物质基础;第二,提高干群参政意识和素质,为中国梦下的民主政治创设民主政治氛围;第三,完善民族民主政治建设制度,共铸中国梦的伟大蓝图。如此,从经济、政治、法制三方面着手,团结一心,让群众信得过干部、信得过政府和群众,让干部真正提高自身素质,担负起应有的责任,真正做到服务群众,让民主法治在民族地区畅行无阻。

篇八:从民主的形式和实现情况来看我国的民主建设的途径

  从实际出发推进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2014-03-08《求是》房宁

  民主政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根据本国的历史和国情,探索和建设符合本国社会发展要求的民主制度,是许多国家面临的重大课题。中国的现代化和民族复兴伴随着对民主政治的追求和探索,民主政治是推动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由于中国历史与国情的特殊性,中国的民主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随着中国的发展、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的发展经验和模式日益引起世界的关注,系统地总结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经验,既是继续发展和完善中国民主政治的需要,也是对于外部关注中国民主政治的一种回应。

  一

  西方宣扬民主是“普世价值”,刻意回避各国民主政治实践之间的差异。实际上,各国的民主制度都是与自己的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紧密结合的,各国走上民主政治道路的原因是具体的,有差别的,民主政治在各国近现代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也不尽相同。

  英国民主政治最早起源于统治集团内部的政治斗争。因此,“权利保护”成为英国民主的起点和重点。法国民主政治起源于法国社会内部各阶级阶层之间的矛盾,发端于下层阶级反抗上层阶级的斗争之中。因此,争取自由成为法国民主长久的主题与特色。美国民主诞生于独立战争,由于历史和地理条件等特殊因素,美国独立建国时较之

  欧洲国家有更大的制度选择和建构空间,使得许多源于欧洲的民主观念与政治原则在新大陆上表现更为突出。

  中国民主政治的起点是外来殖民主义侵略引发的民族生存危机,救亡图存是中国近现代包括民主在内的一切政治建设的历史起点和逻辑原点。在挽救民族危亡和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产生了民主政治的诉求,出现了最初的民主实践。新中国建立后,寻求国家的快速工业化,建立富强的新国家成为新的历史任务,民主政治成为调动人民建设国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政治机制,民主政治建设的主题从救亡图存转变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

  民主政治是人民的选择,但选择不是任意的,人们只能在历史任务和国情条件等客观因素设定的可能性空间中进行选择。中国的历史和基本国情深刻地影响和决定着当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当代中国面临的根本任务仍然是快速实现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中国的基本国情要求在工业化、现代化阶段的政治制度与体制,必须能调动和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建设国家、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同时又能集中民力和民智,有利于在全国范围内合理有效调配资源,保卫国家安全和保障社会安定团结。对于当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来说,只有满足国家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这两方面基本需求,才是一个可供选择和有生命力的制度,才是一个真正为中国人民所需要的制度,因而也才是一个真正民主的制度。

  二

  经过长期奋斗和探索,中国人民已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找到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道路,初步掌握了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规律,这就是把坚持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当前,中国共产党正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一活动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增强了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生动实践。在中国,离开了共产党的领导,民主政治就失去了主心骨,人民当家作主就成了一句空话。

  在长期探索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程中,我们取得了一些丰富而重要的经验。

  第一,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把保障人民权利与集中国家权力统一起来。权利保障是中国民主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改革开放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充分的经济、社会自由,权利的开放和保障,激发了亿万中国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资源禀赋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条件下,由于人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中国经济出现了历史性的飞跃。中国民主建设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国家权力的集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权力的根本途径和实现形式。中国共产

  党的长期执政地位,即“共产党领导”是国家权力集中的制度体现。权力的集中,保证了中国实现更具效率的集约化发展。

  第二,在工业化阶段,选择协商民主为民主政治建设的重点内容。协商民主是中国民主的重要形式。工业化阶段是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革和转型的时期,社会矛盾大量存在,易于发生冲突和动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诸多经验证明,在工业化阶段实行竞争性的选举,开放社会参与的权力通道,可能会导致阶级与群体斗争的加剧,引发社会冲突和动荡。

  在工业化阶段重点发展协商民主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经验。重点发展协商民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选举民主给工业化进程中的社会增加社会矛盾和冲突的可能性,有利于减少社会矛盾,扩大社会共识;有利于提高民主质量,避免片面性,把“服从多数”和“尊重少数”统一起来;有利于提高决策效率,降低政治成本。

  第三,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循序渐进扩大和发展人民权利。保障人民的权利是民主政治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但人民权利的实现和扩大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民主政治之路充满了坎坷和曲折,甚至遭遇“民主失败”,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民权利的急遽扩大超过了政治制度和体制的最大承载能力,形成了权利超速现象。

  马克思主义的权利观认为,权利不是观念的产物而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它是伴随着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而不断扩大和增长的,并

  非与生俱来,也不是单纯靠政治斗争争取来的。权利在本质上是历史的、相对的。人们只有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才有可能享有相应的权利。因此,中国发展人民权利的根本之道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人民权利的发展创造条件,带动人民权利的扩大和发展。这是中国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权利意识不断上升的复杂社会环境中依然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经验之一。

  第四,在民主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中,采取问题推动和试点推进的策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改革策略被形象地称为“摸着石头过河”,即从实践中的问题出发而不是从观念出发,尽可能地通过实验、试点,逐步推广。这是中国改革和民主建设一项成功策略。政治体制改革和推进民主政治责任重大,也具有高度的风险。改革一旦失误,后果严重,甚至难以补救,各国历史上这样的教训不少。改革过程中存在一些失误是难免的,但只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则可以承受,失误或失败还可以加深我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有利于找出更加科学、正确的方法。

  三

  回溯历史,观察现实,无论在西方还是发展中国家,探索和建立适合自己国情的民主形式都不会一帆风顺,而要受到诸多历史与现实条件的制约。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之路也是如此。对于中国民主的未来发展,我们既要坚定不移又要客观冷静,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以往经验,实现积极稳妥的发展。在今后一个时期,考虑到工业化发展

  的阶段性等诸多历史与现实条件制约,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的总体策略应该是积极稳妥地扩大和推进有序政治参与和民主协商,建立、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

  第一,分层次扩大有序政治参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参与是民主政治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政治参与的主要途径是政策性参与,即通过民意征询系统,把国家的法律与政策建立在征询和反映人民群众意愿的基础之上,通过征询人民群众的意愿,使党的执政方略和各级政权的政策法规能够准确反映和代表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实行分层次的政治参与是保证政治参与有序性的关键。民主政治需要有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但信息不对称、经验不对称和利益局限性在客观上限制了人民群众进行政治参与的范围和能力。分层次政治参与方式是克服和超越群众参与局限性的根本方法,它以利益相关性、信息充分性和责任连带性为标准设计和确定政治参与的主体、对象和方式。通过区分不同的政治事务,以利益相关程度、信息掌握程度和责任连带程度为尺度,引导相关性强的群体及代表进行分层次的政治参与。这既从总体上保证了人民群众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又可防止参与的无效与混乱。

  第二,推进协商民主,提高协商民主质量。党的十八大首次确认协商民主概念,提出完善协商民主的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推进协商民主的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作为未来民主政治建设的重点。发展协

  商民主,需要进一步扩大协商民主范围,推进协商民主的体制化、制度化建设,提升协商民主的质量。在未来发展中国式协商民主的进程中,社情民意的客观、准确、全面的发现和反映机制是一项重要相关制度,应纳入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议事日程,加速建设中国的社情民意调查系统。

  第三,建设和加强权力制约和民主监督体系。权力制衡的基本原理是相同或相似的权力主体间的相互监督和制约,而民主监督的基本原理是授权者或被代表的主体对于委托者或代理人的监督和制约。权力制衡和民主监督是两个性质不同、功能相近的制约与监督政治权力的管理机制,在未来的民主建设中需要进一步加强。

  历史和现实经验一再昭示,推进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根据自身实践经验而不是根据“本本”或西方的价值理念,这是建设和发展中国民主政治的根本之道。经过长期反复的实践探索,中国已经形成适应当前发展阶段、符合未来发展要求的比较系统的民主政治制度体系。我们坚信,只要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道路继续探索前进,中国的未来将是光明的,大有希望的。

篇九:从民主的形式和实现情况来看我国的民主建设的途径

  第20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一年级历史必修1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我将从五方面来谈一谈对这一课的理解和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

  本课主要讲述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取得的三项巨大成就: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初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教材从背景、内容、影响等方面分别向大家介绍了三项政治制度的渊源和发展,对于我们加深对国情的认识,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将有积极的意义。

  2、课标要求:

  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3、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程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同时,针对高一年级学生具备一定基础知识但掌握不牢固,对历史知识有选择地感兴趣的特点,我对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如下:

  (1)、知识与能力:

  ①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或掌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共同纲领”;新中国的首都、国旗、国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概况,政协的作用和职能、民主派参政的主要任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诞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处理少数民族的基本原则,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能力目标:通过新中国成立的一系列历史资料,培养学生阅读材料(文字、图片、影视等),以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并借助形象思维以感知历史,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类型的史料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分析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三权分立制度的对比,培养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形成多角度发现及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和历史比较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注重文史结合,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类型的史料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分析方法。

  ②运用历史比较法,引导学生归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西方三权分立制度的区别。

  ③借助问题探究与教师引导相结合;历史性与现实性相结合;课本知识与课外经验相结合。通过学生合作,师生交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表各自的见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学习和视频播放,感受“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自豪。认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成长中的事物,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为实现民主科学而奋斗的求真精神。

  ②通过对三大基本政治制度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是中国历史和现实要求的必然结果;把握新中国建立以来民主建设发展的基本脉络,展望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美好前景;培养学生追求民主的科学精神和为国家民主制度建设而努力的历史责任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4、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建国初期“三大基本政治制度”的建立

  5、教学难点:

  本课的难点:“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色,那就是人民当家作主。

  6、课时安排

  1课时

  二、学情分析

  学情是设计教法、学法的依据之一。

  本课内容理论性较强,大部分同学对本课内容不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和现实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策略——教法与学法

  1、教法: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发展,我采用了“自学—互动—质疑—指导—总结”的互动教学模式,在此模式下,为了“激其情,发其智”又使用了情景教学法、活动教学法,图示教学法等,让学生在思考和讨论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学法:我本着促进学生自主性发展的根本目标,主要采用以下三种学法:

  (1)、自主学习法:导学提纲,知识框架的构建等可用此法。

  (2)、合作学习法:把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组员之间相互提问题,使之在不断的思考、讨论中,加深对教材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

  (3)、体验性学习法:在学习新中国诞生时,通过观看视频《开国大典》,使我和每一个学生都有“经历历史”的感觉,使学生获得极为丰富的情感和精神历程。

  四、教学过程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发挥师生双主体作用,因此我按照互动教学模式,把教学过程分为课前导学、课堂教学、课后沉思三部分。

  1、课前导学

  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了导学提纲让学生预习,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安排学生调查少数民族的具体知识,并让有条件的学生网络查阅各民族党派的情况,既能拓宽视野,又能帮助理解教材。

  2、课堂教学

  (以多媒体为教学辅助手段,主要分四个环节)

  (1)、整体感知、确定目标

  (约5分钟)

  设计此环节的目的是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先由学生浏览全课,共分三目,给每目提出系列问题,然后师生共同确定目标。

  (2)、自主构建、展示交流(约10分钟)

  设计此环节的目的是完成基础知识的识记,即完成第一环节确定的目标,让学生掌握课本最基本的历史知识。识记方式是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框架,提前告诉学生要展示。(多媒体展示知识框架)

  学生成果展示方式有:每组一名学生黑板板书、小组交流互补或学生回答,有不同意见的学生及时补充,尊重学生的回答,及时给予鼓励,体现以人为本和学生是课堂主体的新课程理念。

  (3)、重点探究、难点解惑(约22分钟)

  此环节在上一环节的基础上,师生互动,质疑解惑,目的是进一步挖掘教材,培养学生能力,能力目标、德育目标以及难点的突破在此环实现,学生提出有疑惑的问题,老师与学生合作解决。

  主要的途径是,老师提出问题,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资料,图片、表格。

  问题一:中国的政党制度有那些显著特征?

  ((1)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中国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2)各民主党派是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的亲密友党和政党,而不是反对党或者在野党;(3)各民主党派参加国家

  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问题二:我国为什么不采用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历史抉择:(1)从历史上看:西方民主共和制在中国行不通(辛亥革命的教训);(2)从国家性质看:人民民主专政决定了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从代表阶级利益看: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4)从经济基础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与公有制经济基础相适应。)

  问题三:我国的政党制度与西方的政党制度有何本质区别?(根本政治制度、政党关系、利益宗旨)

  问题四: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的议会制度有什么不同?(经济基础、阶级本质、组织原则、政党活动)问题五: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我国的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不平衡。少数民族地区地大物博,人口相对稀少,经济发达程度低;汉族聚居地区,人口密度过大,经济发达程度高于少数民族地区。各民族在社会政治、经济结构以及教育程度上存在较大差别,在发展繁荣的过程中需要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优势互补、互相依存,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必由之路。)

  问题六:民族区域自治与特别行政区间的区别?(社会制度、实施群体、主要作用、享有权力)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讨论,老师点拨比较的角度、补充小结。

  (4)、自我总结、自我评价

  (约5分钟)

  设计此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体验成功感,每一节历史课都是学生才华自我展示的舞台,学生从基础知识、意志、能力等方面说收获,老师系统知识框架,多媒体板书,然后多媒体展示《随堂检测》考查学生掌握情况。

  3、课后沉思(约3分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认为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有那些特色?

  学生思考后发表看法,老师点拨总结:

  充分体现人民当家作主,实行的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符合中国国情实际等,使学生认识到只有符合国情实际的政治建设,才能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朝着健康、有序的方面发展。这样使本课的历史意义升华为现实意义,从而最终达到历史课的教育目的。

  五、板书设计:

  一、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前提:新中国成立

  1、筹划---新政协会议的召开

  2、成立---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

  3、意义

  二、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容:

  1、政党制度----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发展历程:

  ①初步确立:1949年政协(内容)

  ②1954年一届人大召开

  ③1956年新阶段

  (2)、特点:

  (3)、作用:

  2、政体(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1)、产生方式:

  (2)、确立:

  (3)、特点:

  (4)、地位

  3、民族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1)、含义:

  (2)、建立原因:

  (3)、原则:

  (4)、实行状况:

  (5)、意义

  三、小结:特色

  总之,我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新课程理念,以史实为基础,以问题为载体,以情境为主线,以活动为实现方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全体学生经历一个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完善情感、升华人格的自主学习过程。

推荐访问:从民主的形式和实现情况来看我国的民主建设的途径 民主 途径 形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