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洁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药品监管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建议(15篇)

发布时间:2022-11-19 18:30:04 来源:网友投稿

药品监管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建议(15篇)药品监管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全省深化“放管服效”改革持续创优营商环境会议精神,持续优化药品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药品监管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建议(15篇),供大家参考。

药品监管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建议(15篇)

篇一:药品监管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全省深化“放管服效”改革持续创优营商环境会议精神,持续优化药品监管领域营商环境,为市场主体提供最大便利、更优服务,大幅提高市场主体办事的便利度和可预期性,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工作目标

  按照“对标先进、争创一流”目标要求和“三无”“三可”(“无差别、无障碍、无后顾之忧”,“可预期、可信赖、可发展”)营商环境建设要求,围绕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迫切的问题,对标国内优化营商环境先进省(区、市),着力解决药品监管领域存在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持续优化药品监管领域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企业和群众办事体验,提高便利度,增强获得感,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二、工作步骤

  专项行动自2021年10月开始,至2021年12月底结束,共分动员部署、自查自纠、优化提升三个阶段。

  (一)动员部署(10月31日前)。制定工作方案,建立

  工作台账,夯实工作责任,深入宣传发动。畅通企业群众问题反映渠道,广泛收集市场主体对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建议。

  (二)自查自纠(11月1日至11月30日)。围绕按照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及“证照分离”全覆盖改革部署要求,结合药品行政审批工作实际,聚焦优化营商环境相关政策落地、企业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解决等,深入开展自查自纠。重点围绕: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按照“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四种方式分类改革推进情况;政务服务“好差评”通报等反映的问题,工作人员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特别是“吃拿卡要”等,形成问题清单,建立整改企账,认真自查自纠,深入查找推进优化营商环境中的薄弱环节。

  (三)优化提升(12月1日至12月31日)。对专项行动开展情况进行全面“回头看”,对发现的问题深刻分析、制定整改举措,明确整改标准,并及时总结,建立预防长效机制,推动实现企业反映问题有效解决,营商环境整体有效提高。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要切实把市场监管领域优化营商环境纳入

  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研究、主动谋划,以专项行动为契机,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和优化提升工作,着力推动药品监管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改善。

  (二)完善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工作措施,切实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做好工作进展情况、问题清单、整改台账等信息报送,重大问题随时报告。

  (三)抓好宣传解读。进一步加强对已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措施的宣传解读,着力提升政策知晓度和可及性,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参与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工作的良好氛围。

  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切实加强作风建设,努力提高服务企业水平,全力打造良好营商环境,结合我局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全力提升优化营商环

  境水平为目标,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制度建设、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以优化营商环境的新成效凝聚起工信工作发展的新动力,为助推我县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二、主要内容

  (一)加强作风建设,提高服务质量

  严格按照**县贯彻落实《中共**省人民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实施意见》政策措施情况要求,在整治干部作风、提升政务服务、解决基层“好狠”问题、规范执法行为等方面,进一步严肃工作纪律,解决突出问题,提高服务质量。

  1、整治干部作风方面,着力解决以下三方面问题。

  (1)工作状态方面。工作不积极、不主动,事业心责任感不强,标准不高,思想涣散等问题;工作自由散漫,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纪律松弛,在岗不在状态、在其位不谋其政,不安心工作等问题。

  (2)工作担当方面。遇到问题绕着走、碰到矛盾躲着走,不敢担当、不愿担当,被动应付、疲沓拖拉等问题;领导干部逃避个人责任,不表态不推进,把责任往上推。

  (3)工作实绩方面。工作只看不干,只喊不做,无进展、无实效等问题;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部只能上不能下等问题。

  2、惠企政策落地不到位方面,着力解决执行政策“挂着空档踩油门”,把好端端的政策架空落虚,不给好处不办事等问题。

  3、“放管服”举措不到位方面,着力解决简章不简事、执法不规范、重复执法、交叉执法、执法扰民、执法任性、多头执法以及滥用自由裁量权、索取好处等问题。

  (二)加强制度建设,提高服务效率

  全面落实各项工作机制,使全体党员、干部增强立足岗位的责任意识和争创一流的领先意识,规范行为,转变作风,服务群众,在本职岗位上尽职尽责,提高服务效率。

  1、推行权责清单制。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及时调整

  权责清单并向社会公布,不断完善权责清单动态调整机制。

  2、推行一次性告知制。对咨询和办理工信业务事项的企业和社会群众,经办人员必须一次性书面告知所办理事项的依据、时限、程序和所需的全部资料。

  3、推行限时办结制。编制各项工信业务办理流程图和时间表,缩短办理时限。中小微企业认定,企业技改备案等相关业务要在法定期限内办结,办结率达到100%。

  4、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制。建立健全监督检查运行体系,优化检查实施细则,合理确定检查频次,持续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

  5、推行责任追究制。加强对履职的监督,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而影响机关工作效能、耽误基层群众办事甚至发生违规违纪问题的,按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三)加强能力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制定完善服务措施,积极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合力为全县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各类企业提供服务,体现服务的主动性、连续性和全面性,提高服务水平。

  1、实施产业链融链壮链工程。深入实施“4+N”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行动,十亿企业培育工程。全力推进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提质升级。推进有色金属加工、机电汽车、化工建材、食品加工、纺织服装、教育装备、等传统特色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校具产业园”、“电了产业园”、“中医药产业园”标准厂房建设,优化企业集聚发展平台。强化龙头骨干企业培育工程,通过龙头企业牵引吸附

  一批产业企业促进集群发展,进一步延伸产业链,降低企业生产要素成本。

  2、开展精准服务。深入实施县领导挂点重点企业帮扶活动,继续推行企业特派员制度,不定期深入企业开展调研,摸清企业存在的问题,开展精准帮扶工作。

  3、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深入开展“两宣一帮”,收集整理企业反应的问题,维护企业正当权益,帮助企业破解难题。配合人社部门做好农民工作工资追付工作,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保障企业用工队伍的稳定。

  4、开展凝核强基行动。加强重点项目及重大技改项目日常调度,推进项目建设。积极争取国家、省级专项资金,引导扶持项目建设。鼓励企业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引领企业自主创新。指导企业参加省级优秀新产品评选,鼓励企业创建申报省级、国家级技术中心及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基地创建,不断提升企业市场竞争能力,为产业升级提档积蓄力量。

  5、促进两化融合。加大企业上云行动,力争实现规上工业企业全覆盖。强化数字经济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深入实施全市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6、开展运行监测分析,针对主导支柱产业、重大项重

  点企业每月坚持开展调研,及时收集相关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科学施策,帮助企业破解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做好企业发展要素保障工作。协同县应急局督促指导企业开展安全生产,促进企业平稳发展。

  三、组织领导

  成立由局长任组长,各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各股室所负责人为成员的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对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的整体推进落实和督促检查。

  四、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股室所要把思想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精神上来,凝心聚力,提高政治站位,要结合工作实际,强化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将全面提升营商环境落到实处。

  (二)重拳出击,真打实查。各股室要按照要求,围绕加强作风建设、制度建设、能力建设的主要内容,开展“四查四看”,即查服务意识,看是否存在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对基层和群众敷衍塞责,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问题;查履职尽责,看是否存在职责不清、知行不一,工作消极应付、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查办事效能,看是否存在程序

  复杂、环节繁多,推诿扯皮、办事效率低下,公开不及时、不到位等问题;查行为规范,看是否存在利用职权吃拿卡要,拿原则做交易、不给好处不办事、收了好处乱办事等问题。

  (三)加强配合,分工协作。各股室要按照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沟通,齐抓共管,形成工作合力,全力推动整治工作有效开展。

  (四)严肃纪律,狠抓落实。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宣传纪律、保密纪律,严格遵守各项工作程序,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强化责任担当,注重整改实效,确保整治工作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篇二:药品监管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我国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建议张

  威

  【摘

  要】〔摘

  要〕营商环境是制约投资行为的客观条件,主要包括经济政策的明确性、要素供给的支撑性、政府服务的便利性、法治体系的完备性、要素资源的流动性、市场体系的公平性及市场准入的统一性。当前我国的营商环境仍存在很多不足:政策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透明度不足,执行不一致;劳动力成本上涨,土地供给数量下降,获得贷款便利性差;政府与市场及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尚未理顺;法律法规有待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有待提高;贸易管理及外汇管理仍不便利等等。优化我国的营商环境,必须合理放宽束缚企业经营发展的制度性限制,全面改进政府职责中的短板、障碍与不作为,努力降低企业要素成本与税费负担,牢牢守住关乎国家经济安全与稳定的底线。

  【期刊名称】理论学刊

  【年(卷),期】2017(000)005【总页数】13【关键词】〔关键词〕营商环境;要素环境;企业税费负担;服务型政府

  一、营商环境及其指标构成

  关于营商环境的具体概念,学术界未形成统一的定义,从不同角度学者们给出了不同的解释。例如有学者认为,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或国家推动和限制商业活动的法律法规,由监管程序的复杂程度、法律制度的完善程度以及政府的透明度构成;又有学者将气候、地理、经济政策、历史经济条件等可能影响经济发展的多种因素都纳入营商环境的概念之中,把营商环境归纳为自然的、历史的、地理的、经济的以及政府的影响力*朱芮:《营商环境对跨国公司在华投资

  意愿的影响研究》,东华大学硕士论文,2016年。。虽然对于营商环境的具体概念没有统一的定义,但都将营商环境公认为是制约投资行为的客观条件,是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时所面临的外部条件。

  最早对营商环境评价进行专门研究的是美国学者依西阿·里特法克和彼得·班廷,他们在1968年发表的《国际商业安排的概念构架》一文中提出了评价投资环境的“冷热分析法”,该方法从投资国及投资主体的立场出发,以政治稳定性、市场机会、经济成长状况、文化一元化程度、法令性障碍、实质性障碍、地理及文化的差异七个投资环境因素,对投资国进行评价,并由“热”(投资环境优良)到“冷”(投资环境不佳)逐一排序。此后,美国学者斯托博构建了评价一国营商环境的“等级尺度法”,以资本外调、外商股权、歧视和管制、货物稳定性、政治稳定性、给予关税保护的意愿、当地资金的可供程度、近五年的通货膨胀率这八个指标来评估营商环境*吴建安:《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环境研究》,对外经贸大学硕士论文,2002年。。

  目前全球最著名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出自世界银行的《营商环境报告》。2002年,世界银行着手对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对189个经济体以及所选地方城市的营商法规及其执行情况进行客观评估。世界银行通过收集相关数据,对各经济体在不同时期的营商监管环境进行比较分析,以实现对内资中小企业的较全面考察,评估在企业生命周期内的适用法规。为了充分体现出开设和经营一个企业所需要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世界银行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选取了十个指标:开办企业、申请建筑许可、获得电力供应、注册财产、获得信贷、投资者保护、缴纳税款、跨境贸易、合同执行和办理破产。

  构建一国营商环境的评价体系,首要前提是对一国经济形势和发展阶段有明确

  的认知,这决定了哪些营商环境指标是重要的,哪些则是作用较小的。当前,我国经济正逐步由过去30多年年均接近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向7%左右的中高速增长转换。从整体上看,到2020年为止,中国经济将处于一个中高速的经济增长阶段*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课题组:《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新挑战与新机遇》,《经济研究参考》2015年第1期。。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结构将不断得到优化升级,经济增长动力将逐步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由此,结合当前经济形势,从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出发,确定营商环境的构成如下:

  1.经济政策的明确性。一是政策的稳定性,即政策的推出和实施有着一套完善的程序,有着系统的政策设计和制度化框架,新政策和制度的执行有一个过渡期,大体能够保持一个连续稳定,而不是频繁推出朝令夕改的政策。二是政策的透明度,即政策的推出和实施有着预告和论证过程,采用标准的信息发布渠道(如网站等),公布和推出与政策有关的所有信息,并具有及时澄清和解释的经常机制。三是政策的合理性,即政策具有公平性,政策内容能够满足企业发展的正常要求。其中,尤其是确保相关政策的实施和执行不会在本土企业和外资企业之间造成不公平的差别待遇。四是政策的执行性,即所有已推出的政策,配套有相关实施细则,以及关键领域的详细规定和指南,确保相关政策在各地能够真正被落实执行,并在执行过程中保持各地区和各部门的统一性。

  2.要素供给的支撑性。一是要素的可获取性,即企业能否通过当地市场,获取经营行为所必需的要素,包括土地、劳动力、资金、电力、水等。二是要素获取的便利性,即企业获取上述要素所需要的步骤和时间,包括所需向相关机构办理的程序总数和所需的总天数等。三是要素获取的成本,即土地、资金、劳

  动力、电力、水等要素的价格,以及企业为获取这些要素所需要付出的额外成本。四是基础设施配套,即配套设施的布局和建设规模,包括厂房、仓库、办公设施,通信、供水、供气、供电、防灾减灾等配套基础设施,铁路、公路、民航、港口等物流基础设施等。五是税费成本,即包括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城建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企业综合税负成本,以及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水利建设基金、文化事业建设费等企业所需缴纳的政府费用。

  3.政务服务的便利性。一是企业设立和注销的便利性,企业从注册到正式运营以及从启动注销程序到正式注销所需完成的步骤,花费的时间和费用,包括企业所需办理的程序总数、所需的总天数、所花费的费用等。二是企业投资项目审批的便利性,企业从申请项目开工到正式获批所需完成的步骤,花费的时间和费用,包括企业所需办理的程序总数、所需的总天数、所花费的费用等。三是企业日常经营行为的便利性,企业各类日常经营行为,包括获取相关经营许可证、缴纳税费、缴纳社保等所需要经过的环节、面临的前提条件、花费的时间和所需的相关费用。

  4.法治体系的完备性。一是商事法律制度的完善性,包括商事法律法规是否符合国际通行规则,是否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特别是商事合同纠纷司法效率是否高效、商事纠纷非诉讼解决机制是否健全。二是执法行为的规范性,包括各级行政管理部门是否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执法权力机构框架是否顺畅,执法部门是否采用统一标准,是否公平对待各类市场主体。三是创新活动的保护力度,包括知识产权和数据安全的司法政策体系是否完善,知识产权和数据安全的司法惩处力度,知识产权和数据安全的维权成本,知识产权和数据安全司法救济的时效性。

  5.要素资源的流动性。一是资金进出的便利性,经常项目是否可兑换,真实合规的经常性国际支付和转移(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及股息、红利等对外支付和转移等)能否正常进行,以及进行资金支付转移所涉及的费用、环节和时间。二是人才进出的便利性,外籍人才及团队、家属、家政服务人员申请签证及出入境所涉及的费用、环节和时间,相关签证的有效期,永久居留准入标准及审批期限,工作签证的人员范围等。三是货物进出的便利性,不仅包括企业进出口贸易装运货物所涉及的费用、环节和时间,而且包括企业跨境调拨研发设备和研发物资所涉及的时间和手续等能否满足其研发需要。四是信息获取的便利性,在保证国家安全的前提下,一国的信息是否是开放的,各类型企业能否公平获取相关信息资料,获取信息是否存在人为阻碍。

  6.市场体系的公平性。一是标准的公平性,标准化体系、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和检验检测制度是否符合《世界贸易组织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中的原则,是否能够保证所有主体平等的准入权利,是否实行透明的检验检测认证和监管,是否与国际标准存在较大差异。二是信用体系的有效性,全社会征信体系是否健全,信息公示系统中归集的信息是否正规完整翔实,个人企业能否便利获取相关信息,失信惩戒体系和守信激励体系是否完备。三是优惠政策的平等性,各类市场主体能否享受相同的优惠政策,包括税收、科技创新、就业、土地、人才、资金等优惠政策,各类产业扶持举措是否面向所有市场主体。

  7.市场准入的统一性。一是市场准入的明确性,针对外资的与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不符的管理措施,或业绩要求、高管要求等方面的管理措施,是否提前以清单方式列明;针对民资的禁止进入领域,是否提前以法律法规明确。二是市场准入的一致性,在明确外资和民资禁止或限制进入的领域之外,是否对进

  入市场的企业在包括注册资本、生产规模、技术水平、控制污染和卫生标准、经营条件、结算办法等方面规定相应的资格条件和取得资格的程序上保持一致。三是市场准入的透明性,民资和外资的市场准入是否存在隐性障碍,准入政策执行过程中是否有地方限制性条款,准入审批是否有内部规则,相关操作过程是否透明。

  二、我国营商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营商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具体可从政策环境、要素环境、政务环境、法治环境、贸易环境、投资环境等六个大的方面来分析。

  (一)政策环境

  1.政策稳定性有待提升。我国政策的出台往往是由于新情况出现而作出的临时性对策,是应急性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政策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既无法保证政策的科学性,也降低了政策的可信度。从国际对比情况看,中国“政策不稳定性”影响因素指标有一定波动,与国际主要国家如美国、日本、德国、新加坡等相比更不稳定(见表1)。

  2.政策透明度有待提升。根据《美国对中国履行WTO承诺评估报告2015》,在中国投资的外国公司对实施措施的透明度不足表示担忧。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2016—2017》显示,中国政策制定透明度指数从2013年的全球第46位上升到2016年的全球第40位,虽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但仍低于主要发达国家。2016年我国政策制定透明度指数为4.6,低于美国、日本和德国(见表2)。

  3.政策执行存在不一致。根据中国美国商会2017年1月发布的《中国商务环境调查报告2017》,受访企业表示法律法规解释和执行不一致仍然是其面临的最大挑战,超过半数受访企业感觉长期以来对外资和内资企业的政策执行不一致,外资企业遭受不公平待遇。

  (二)要素环境

  1.劳动力成本上涨,供给数量下降。一是劳动力成本持续上涨。2006年至2015年间,我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工资总额在10年间增长了3.6倍。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从20856元增长到62029元。通过对比工资总额指数和GDP指数可以看出,在2000—2015年间,工资总额指数从2000年开始一直高于GDP指数,表明我国工资总额的增长速度一直高于GDP的增长速度。二是劳动力供给数量有所下降。据联合国人口司预测,中国15—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在经历建国后几十年的快速增长后,在2015年前后达到顶点,此后将逐渐下降。《中国劳动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我国的劳动参与率在2007年达到峰值后开始趋于下降。人口以及劳动参与率这种变化的后果就是劳动力供给增长速度不断放缓,从1980年的3.22%左右下降到2015年的0.26%*耿德伟:《劳动力成本上升对我国竞争力的影响及对策》,《宏观经济管理》2013年第3期。(见图1)。

  2.土地供给数量下降,价格提高。一是土地供给数量呈下降趋势。据国土资源部统计,我国国有建设用地供应2013年之前为逐年提高,但是在2013年出现拐点,呈现逐年下降的发展态势。2014和2015年我国国有建设用地供应面积分别下降18.8%和12.5%(见图2)。二是土地价格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从土地成本来看,我国土地综合地价水平值呈现持续上涨态势。2007—2016年,我国主要城市平均综合地价由1751元/平方米增长到3826元/平方米,年均增速达到9.6%。

  图22010—2015年我国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情况

  3.获得贷款便利性差,融资成本高。一是获取资金不够便利。根据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2016—2017》显示,2016年中国获得贷款便利性指数为4.5,在调查的138个国家中排名第36位,高于韩国,但低于新西兰、新加坡、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说明企业在中国获得资金支持的便利性偏低(见表3)。二是融资成本高。根据《2015年全国企业负担调查评价报告》,融资问题是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66%的企业反映“融资成本高”,“资金压力紧张”。从间接融资成本来看,2016年中国的贷款利率是4.3%,高于美国的贷款利率3.64%;从直接融资成本来看,以中小企业板发行上市为例,中介机构服务收费中,券商承销费用一般在800万至1600万元之间,会计师事务所的财务审计费一般在80万至150万元之间,律师事务所的律师费用一般在70万至120万元之间,资产评估机构评估费用一般在10万至50万元之间,保荐机构的保荐费用一般在200万至400万元之间。总计上述费用,企业境内发行上市的综合融资成本大约占融资总额的5%至8%。

  4.电力获取时间长,电价高。据埃森哲与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发布的《新资源经济城市指数报告2015》指出,中国经济增长导致的资源损耗、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等资源环境成本高达GDP的12.3%,能源安全、水资源保障、环境承载力已成为制约发展的关键因素。一是电力获取时间长。根据世界银行2017年营商环境指数,中国在获得电力这一分项指标中排名97位,与前沿水平的距离为68.73,获得电力程序为5.5个,获得电力时间为143.2天,落后于相关国家(见表4)。二是工业用电价格约为美国的两倍。电力价格方面,多数省份的工业用电在0.7元/度~0.8元/度的范围内(2015年4月

  数据)。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统计,美国工业平均电价6.67美分/千瓦时,换算之后是0.45元人民币/度,约为中国工业电价的一半。

  5.整体税费负担重。一是税负结构中非税收负担重。从税收负担来看,我国企业宏观税负结构中,小口径下企业税负*小口径企业税负主要指企业所缴纳的各类税收;中口径的企业税负将企业缴纳的专项收入和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也纳入其中;大口径的企业税负是在中口径的基础上,进一步将企业缴纳的社会保险费也纳入进来。占企业整体税费负担的比重相对较低,但是以非税收形式存在的企业“费负”负担较重。从2010—2015年的平均数来看,在企业宏观税负结构中,税收负担占企业整体税费负担的55.3%,仅为一半左右,专项收入、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占企业整体税费负担的33%,社会保险费占11.7%(见图3)。二是综合税负高于其他经济体。从企业税负的国际比较来看,中国的企业税负与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基本持平,低于以间接税为主的发达经济体,但若加上行政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等,中国的企业税负则全面超过其他各类经济体,即便把企业社保负担计算在内,中国企业的税负水平仍然高于其他经济体(见表5)。

  (三)政务环境

  1.政府与市场关系尚未理顺。根据《欧盟企业在中国建议书》,欧盟对研发支持的重点是私营领域、高校及政府研究实验室,寻求技术突破的路径应该由私营领域、高校及政府研究实验室来选择,欧盟的科研项目,比如“地平线2020”计划,对全球各国各地区的申请者开放。与此相反,中国的习惯做法是规定具体的技术路径,要求创新活动按照规定路径实现,并对设立的多项专项资金制度设置申请限制。

  2.部门之间的关系尚未理顺。我国对行业管理来自于功能主义和专业分工,这种条条分割使得各个部门在治理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相对稳定的部门利益,同时由于职责交叉、权限不明,部门治理之间也缺乏相对清晰的边界与明确的责任归属。以中介服务业为例,不同部门对从业人员和机构有不同的资质要求,并且要求机构专营,一些中介机构不得不设立多个相对独立的机构,分别取得不同的资质许可来完成业务组合。而根据国际经验,英国伦敦、美国纽约和中国香港等城市,是综合执业还是专项执业,由中介服务机构自行选择。

  3.服务型政府建设水平有待提升。从服务型政府打造来看,简政放权有待进一步推进,政府整体管理水平不高,仍然存在着办事效率较低和相互推诿的情况,一些政府部门还没有真正实现从“管控”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一是企业设立退出机制有待完善。随着简政放权和相关制度推进,企业注册便利化已有很大改善,但与其他国家相比仍存在很大改善空间。根据《2017年全球营商环境报告》,在新开展业务难易程度的排名中,中国排名第127位,办完各项手续大约需要四周,而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平均耗时为9天(见表6)。另外,企业退出市场机制的便利化仍存在严重不足,由于地方政府考虑到就业、政绩和社会稳定等原因,破产难仍是营商环境中政务环境建设的重要薄弱环节。在企业办理破产难易程度排名中,中国位列第53位,落后于日本、德国和美国。其中破产平均时间为1.7年,破产成本为资产价值的22%(见表7)。二是审批便利化程度有待提高。中国行政审批决策时间长,行政审批效率低。2016年,中国商业获批手续个数为11个,排名第122位(见表8);商业获批天数为31.4天,排名第121位(见表9)。

  (四)法治环境

  1.法律法规有待完善。根据《美国对中国履行WTO承诺评估报告2015》,在互联网相关服务领域,中国还没有制定有利于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法律框架,识别“电子签约”工具的有效性并强调在线隐私和安全重要性的法律已经提出但尚未发布。根据《欧盟企业在中国建议书2015/2016》,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关于非居民企业间接转让财产企业所得税若干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7号),新增加了有关非居民企业间接转让股权所得的企业所得税管理规定,但是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

  2.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有待提高。我国在知识产权具体保护方面仍是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突出短板,特别是在商业秘密、专利、著作权、职务发明的奖励和报酬以及商标等领域,仍存在很大的上升空间。根据《中国美国商会2016年度白皮书》,由于中国在产品审批时要求披露的信息较多,损害了商业秘密的价值,妨碍了跨境技术转让,抑制了研发方面的投资。另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在线售假问题依然严重,电子商务平台的知识产权保护体制仍是未来重要挑战。

  (五)贸易环境

  1.贸易管理仍不便利。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15年,在189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排在第98位,较2013年下降了30个位次。中国的贸易便利化水平在全球排位中出现不升反降的现象,主要原因在于海关文件比较繁琐。根据世界银行报告显示,2015年,出口平均需要8个文件,需耗费21天,出口一个集装箱需要花费823美元,而进口平均需要5个文件,需耗费24天,进口一个集装箱需要花费800美元(见表10)。

  2.人员流动仍存障碍。从我国对人员流动的实际管理来看,自然人流动过程中面临经济需求测试、签证制度和执业资格认证等壁垒,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员

  流动的难度,损伤了经济体的开放度与活跃度。一是对自然人流动的市场准入限制,目前在我国申请就业证的外国自然人必须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二是签证制度,目前我国法律法规的七类签证中仅有两种与自然人流动直接相关,造成实践中比如实习生等合理的自然人流动找不到对应的签证类型等问题。与一些国际组织及自由贸易协定、自由港的人员流动做法相比,我国的人员流动自由度明显较弱。

  3.外汇管理仍不便利。我国一直实行比较严格的外汇管制措施。从世界范围来看,外汇管制阻碍着自由多边结算体系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的正常进行,限制资本外流和限制投资收益回流的做法也会影响外商对该国投资的积极性。根据《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每天每人只能换等额5万人民币的美元和其他外币,同时,如果跨境汇款1万美元及等值外币也都需要上报。相比较来看,美、德等发达国家资金自由更加便利,外汇管制对商业投资的阻碍更小。

  (六)投资环境

  1.部分行业市场准入门槛高。目前,我国在若干领域仍存在诸如出资规模限制、设立主体限制、软硬件标准等方面的政策门槛,具体包括增值电信、医疗机构银行服务、保险业、保险经纪、水上货物运输、律师服务、资信调查、演出经纪、娱乐场所、电影院等。从第一、二产业来看,我国对第一、二产业的平均限制程度高于日本、韩国、德国、英国、俄罗斯和印度等。从第三产业来看,与美国相比,除航空领域外,我国在第三产业的其他领域的限制程度高于美国。目前,美国在分销、批发、零售、地面、酒店餐饮、其他媒体、保险、商业服务、法律、会计审计、建筑、工程、房地产投资等领域完全取消限制。我国在

  第三产业的所有领域的限制程度均高于日本。目前,日本在酒店餐饮、其他媒体、金融服务、银行、保险、商业服务、法律、会计与审计、建筑、工程、房地产投资等领域已经完全取消市场准入限制。

  2.行业隐性壁垒较多。针对一些服务业领域和制造业的服务环节,尽管已经从政策上允许外资进入,列为外资鼓励类领域,但是仍存在着行业和人员资质、用地、备案、消防等进入门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外资进入。以建筑设计为例,存在如下障碍:一是外资设计企业在申请设计资质时,无论其规模、经验与国际业绩记录如何,外资设计企业的初始申请只能为乙级或以下。二是外资建筑企业受到资本金和部分专业岗位人员配备的管理。中国法律不接受使用银行担保、履约保证或母公司担保等标准金融工具充当成立外资建筑企业的保证金。对于某些关键职位要求的最少人数,只有本地具有相关执业资格的专业人员可纳入计算范围,而具有相应资质的外籍员工不算在内。

  三、优化我国营商环境的基本原则及政策建议

  优化我国的营商环境,必须恪守以底线思维确定开放边界、以辩证思维发挥最大效能、以系统思维加强整体谋划、以战略思维统揽全局方向、以法治思维构建制度体系、以精准思维推进优化进程等六大基本原则,同时在放、改、减、惠、守五个方面做文章。

  (一)基本原则

  优化完善我国当前的营商环境,需要从企业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和实际需求出发。但企业和政府对于营商环境的要求是天然存在矛盾的。从企业的角度看,最优的营商环境就是百分之百放开市场以及政府对其所有行为都是零监管,这显然既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也是无法构建起真正完善的营商环境。因此,我国政府必须对于营商环境有着正确的认知,对于大方向有清晰判断,有改善营商环境明确的基本原则。

  1.以底线思维确定开放边界。坚持底线思维,把握开放的边界底线。在外资市场准入方面,必须做到有守和有为的统一,既需要以开放发展理念为指导,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在服务业、制造业、采矿业等重点领域进一步放宽外商投资准入限制,同时也要对于开放的底线有科学的认识,对于那些将产生区域性、行业性、系统性风险乃至危及国家经济安全的领域,坚决不能开放,在扩大开放中管控风险、守住底线。

  2.以辩证思维发挥最大效能。坚持辩证思维,把握便利化与监管之间的度,提速要适度,监管要到位。一方面要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不断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减少行政审批事项,积极提升投资便利化、贸易便利化、商事制度便利化以及取得要素资源的便利化,努力营造高效活力的市场环境。另一方面也要保证监管到位,完善监管制度建设、厘清监管职责、突出监管重点,不能取消的审批一律不取消,不能减少的监管一律不减少,不能压缩的时限一律不压缩,着力提升事中事后监管水平。

  3.以系统思维加强整体谋划。坚持系统思维,把握优化营商环境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优化营商环境涵盖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和全局性工作,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理顺营商环境纷繁复杂的方方面面,凝聚优化营商环境的共识,实现营商环境各领域各环节各方面优化举措的良性互动、协同配合,提升系统性。

  4.以战略思维统揽全局方向。坚持战略思维,把握优化营商环境的大方向。对于优化营商环境这一重大工作,要有战略判断、战略部署和战略重点,要在中

  央大方向的指导下积极发挥各部委和各地方政府的能动性,进一步明确国家相关部委和各地方政府在优化营商环境中的职责,中央定下的底线不能突破,中央明确的方向要尽早推进,在把握全局方向做到上下一致。

  5.以法治思维构建制度体系。坚持法治思维,把握处理和解决各类营商环境问题的方式方法。将法律法规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基本准绳和最优方法,将优化营商环境纳入法治轨道,切实通过完善健全法律法规,区分市场与政府的功能界限,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突破重大利益藩篱、提升政府履行职责水平,实现营商环境优化的体系化、制度化、法律化。

  6.以精准思维推进优化进程。坚持精准思维,把握优化营商环境的重点环节和具体细节。从实际发展诉求出发,以重大问题为导向,从复杂的因素中找出影响营商环境优化的重点内容、关键变量和薄弱环节,据此确定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具体着力点,明确具体目标、发展重点、工作机制、推进方式和时间表,及时出台配套的细则和指南,避免原则性的要求和空洞的口号,把具体优化工作做细做实做到位,在一个个具体的点上实现营商环境的整体优化。

  (二)政策建议

  1.放:合理放宽束缚企业经营发展的制度性限制。一是逐步放宽部分行业市场准入门槛。放开会计审计、建筑设计、评级服务等领域外资准入限制,逐步放宽银行类金融机构、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的外资准入限制,推进增值电信、医疗机构、水上货物运输、律师服务、资信调查、演出经纪、娱乐场所、电影院等行业有序开放,逐步降低其在出资规模限制、设立主体限制、软硬件标准等方面的政策门槛。二是加快清理行业隐形壁垒。各部门根据自身行业主管职责,加快梳理内外资企业进入

  相关行业差别待遇的管理规定,加快清理人员资质、企业资质、保证金、招投标、权益保护等方面的外资进入障碍。三是尽快放宽外籍高端人才进出的制度性规定。制定外籍高端人才进出实施细则,开通外籍高端人才及其团队、家属申请签证绿色通道,适度放宽对签证有效期、永久居留准入标准及审批的限制。

  2.改:全面改进政府职责中的短板、障碍与不作为。一是提升政策的稳定性和透明度。除非涉及国家重大安全事项,制定和修改与企业投资相关的重大政策,应全方面听取内资和外资企业的意见和建议,避免出现中短期内政策的颠覆性变化,保持各项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进一步落实法规清理长效机制,推进各部门各地方定期开展清理工作,并及时发布当前实行的以及废止、失效的规范性文件。二是提升政策执行的一致性。对于多头管理的行业,要明确各部门的职责边界,及时出台政策配套实施细则或指南手册,为各地方执行政策提供标准指导。同时,强化国家政策法规严肃性,任何地方和部门不得擅自突破国家政策法规,尤其是不得擅自增加对企业投资运营的限制。三是促进各类所有制经济公平参与市场竞争。除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外资需要额外提供的信息外,对内外资企业实施统一的业务牌照、资质取得、登记注册等领域相关标准、程序和时限。重点推进医疗、教育、文化、养老等社会事业领域改革,加快实行公共资源开发利用竞争性配置,在可以实行市场化运作的公共服务领域,创新政府、民间资本、境外资本的合作模式。四是积极稳妥推进行政综合执法。分阶段、分步骤整合执法主体,在有基础、有需求的地区,率先探索设立跨部门、跨行业、统一的综合行政执法机构,充实和加强执法力量,重点推进食品药品安全、工商质检、公共卫生、安全生产、资源环境、农林水利、交通运输、城乡建设管理等重点领域综合执法。相关部委应加强信息互联互通,给予地方综

  合执法工作的支持。五是加快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借鉴和推广自贸试验区和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已探索成熟的公共信用信息体系,在国家层面加快推进统一完善的信用体系建设,明确各地建立健全信用信息系统的时限。加快征信系统建设,完善以奖惩制度为重点的社会信用体系运行机制,强化行政监管性约束和惩戒,建立各行业黑名单制度和市场退出机制。结合企业自律,建立利益相关方申诉制度、社会举报奖励制度和处罚违规结果信息社会共享机制,建立市场监管的信息共享及公开平台、部门协同机制,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市场监督服务机制。六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知识产权纠纷解决多元机制,在全国有条件的地区增设地方知识产权法院,明确其管辖知识产权纠纷的区域范围,力争覆盖全国所有省份、直辖市和自治区。以最高人民法院为牵头单位,会同有关单位加快推进建立国家层面的知识产权上诉法院。探索商业模式等新形式新形态的知识产权保护方法,探索知识产权保险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合作交流,推动相关国际组织在华设立知识产权仲裁调解分支机构。七是提升政府机构服务能力。在自贸试验区、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等改革试验的同时,推进国家部委层面的改革进程,推进不同主管部门、不同地区之间的系统对接、信息共享和协同管理。当前可重点聚焦以下领域:简化企业投资审批手续;探索工商注册和商务审批一表申报、“一章审批”服务模式;进一步明晰投资项目审批涉及的权利清单、收费清单和责任清单,简化各阶段、各环节的运行流程,促进行政审批标准化、规范化;实行“一口受理”服务模式,加快企业准入“单一窗口”从企业设立向企业工商变更、统计登记、报关报检单位备案登记等环节拓展,逐步扩大“单一窗口”受理事项范围;尽快推行社会保险全国联网,实现对参加全民参保登记地区的数据全覆盖,为企业用工创造

  良好环境。

  3.减:努力降低企业要素成本与税费负担。一是继续推进税制改革。大幅度降低和压缩间接税,缩小间接税税基,降低间接税税率,删减间接税税目,合并间接税税种,将目前占我国税收收入总额70%的增值税、消费税、资源税等间接税,逐步调整到60%左右;提高直接税比重,将所得税、契税、土地使用税等直接税占比由目前的30%左右提升到40%左右*盛松成、梁斌:《我国企业税负亟待降低》,《21世纪经济报道》2016年3月1日。,切实降低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税负。二是加快清费立税进程。在全国范围内加大清理和规范收费基金工作力度,取消、停征、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务性基金。切实将适合税收形式征缴的收费项目、基金项目改为税收,适时将一些无法改税的收费项目并入到税改系统中统筹实施。尤其是在企业反映较大的物流等关键领域,加大降税清费力度。同时,健全地方税体系,确保地方财源稳固。三是增加对企业税收补贴。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增加企业补贴和税费优惠,给予地方政府更大税收优惠权。在企业收入下降时,允许地方政府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对投资实行税收抵免政策,如根据企业新增投资规模,直接一次性扣减企业所得税,可以在投资周期中更早地扣除折旧成本,减少企业所得税支出等。四是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鼓励设立行业发展基金、企业资金池等融资渠道,探讨设立贷款利息浮动区间。解决民营及小微企业融资困境,探索设立针对民营及小微企业的信用评级,对行业领先或优质民营企业提供担保及贷款优惠政策。加强政策性银行对行业领先及技术创新的民营企业贷款支持力度。探索扩大保险机构产品覆盖范围,灵活机动地为企业提供所需的保险产品。

  4.惠:出台惠及企业生存发展的支持政策和保障措施。一是出台支持劳动力培

  训的优惠政策。借鉴美国、德国高级技工培训经验及支持措施,设立政府培训基金,加强企业高级技师与高校、培训机构间合作,针对行业需求,聘请行业高级技师培训大量高校毕业生及一线技术人员,解决企业用工瓶颈。二是出台支持产业项目用地的优惠政策。各地根据自身的产业发展实际需要,对鼓励类项目可优先供应土地。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承担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重大战略的重点项目,由各地统筹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报国土资源部备案。对于承担国家战略的重大项目,可将工业用地出让年限由20年提高到50年,对于承担地方重大战略的项目以及研发总部等,可采取“带项目出让”的方式供应土地。经规划批准,企业可以缴纳土地出让款的方式,提高项目用地的建筑容积率。三是出台支持研发活动的优惠政策。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下放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的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促进技术类无形资产交易,建立市场化的国有技术类无形资产可协议转让制度,实施支持个人将科技成果、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入股和转让的政策。建立连通国际的技术和知识产权交易平台,鼓励外资将更多知识产权技术和成果在我国国内的知识产权交易平台进行交易。根据对等原则,允许外资参与政府科技计划项目,享受与国内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同等的政策。四是量身定制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临时优惠政策。研究实施差异化支持政策,体现政策精准性。针对内陆沿边等一些具备承接沿海产业转移条件的地区,在产业发展起步阶段允许缓缴土地出让金、调整“五险一金”缴费比例、优惠电价等临时性支持政策。尽快采取以实际控制人为标准确定企业性质的方式,对我国返程投资企业给予内资企业待遇。五是向中西部地区倾斜优惠政策。加大力度支持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探讨出台高速公路、铁路、航空物流补贴制度,降低物流成本。加大力度支持中西部地区企

  业吸引、留住国际高端人才及其团队,探讨在国际专家个人所得税减免、保险保障、科研创新支持等领域出台优于东部地区的政策。加大东部地区结对帮扶力度,深挖中西部地区资源能源、产业基础优势,开展错位竞争,完善产业链条。

  5.守:牢牢守住关乎国家经济安全与稳定的底线。一是涉及国家军事安全的重要区域不能开放。以中央有关军事单位牵头,会同相关部门,对当前涉及军事安全的区域进行梳理,对其开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评估。建立开放区域内部负面清单制度,将评估为不可开放的区域纳入清单之中,清单内的区域一律不得开放,并对负面清单定期进行评估调整。二是涉及国家发展安全的重要产业不能开放。关系到国家安全的测量、测绘、地图编制、环境地质调查等不能放开,关系到意识形态的义务教育、新闻机构、出版、广播电视等不能放开,关系到信息安全的数据跨境传输、使用当地生产的服务器作为数据处理设备等管制规定不能取消,涉及到农业安全的稀有和特有的珍贵优良品种、转基因品种的研发、养殖、种植不得放开,关系到人种健康安全的人体干细胞、基因诊断与治疗技术开发和应用不得放开。三是完善风险防范制度。重点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体系的系统性。进一步完善外商投资国家安全审查、反垄断审查机制。进一步加强部门协同监管,推进统一市场监管和综合执法模式。完善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功能,加强政府监管信息基础平台建设。完善社会参与监督机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的作用*肖林:《国家战略与国家试验》,《文汇报》2016年9月10日。。

  [责任编辑赵丽娜]

篇三:药品监管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营商环境(huánjìng)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营商环境存在问题及建议

  营商环境(huánjìng)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当前,全国各地将提升营商环境作为(zuòwéi)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某某作为西北欠兴旺(xīngwàng)民族地区,实现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过程,也是不断建设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huánjìng)的过程。通过调查,对制约某某营商环境提升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营商环境的概念

  最早对营商环境评价进行专门研究的是美国学者依西阿里特法克和彼得班廷。他们在年发表的《国际商业安排的概念构架》一文中提出了评价投资环境的“冷热分析法〞。该方法从投资国及投资主体的立场出发,从政治稳定性、市场时机、经济成长状况、文化一元化程度、法令性障碍、实质性障碍、地理及文化的差异等七个投资环境因素,对投资国进行评价。此后,美国学者斯托博构建了评价一国营商环境的“等级尺度法〞,从资本外调、外商股权、歧视和管制、货物稳定性、政治稳定性、给予关税保护的意愿、当地资金的可供程度、近五年的通货膨胀率等八个指标评估营商环境。世界银行公布的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十个方面:开办企业;

  办理施工许可证;

  获得电力;

  产权登记;

  获得信贷;

  保护少数投资者;

  纳税;

  跨境贸易;

  合同执行;

  破产办理等。

  目前,学术界对营商环境的概念并未形成统一的定义,不同的研究领域从不同角度作出不同的解释。但是,社会各界一致认为营商环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软实力、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表达,有利于吸引人才、资金和技术,促进各类企业投资创业,从而不断激发市场活力。良好的营商环境就是吸引力、创造力和生产力。

  营商环境是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的政治要素、经济要素、社会要素和法律要素等方面的综合。它主要指企业在开设、经营、贸易、纳税、关闭及执行合约等方面遵循政策法规所需要的时间和本钱等要素。而营商政务环境是指企业在成立、生产、运行到停止经营的全过程中,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运

  用行政权力为企业提供设立、运营、税费、投融资、权益保护等各个方面的效劳效率和效劳水平的总和。

  二、某某优化营商环境的现状分析

  年,某某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加快推进审批的新要求,围绕企业注册准入准营和建设工程,压缩审批事项和流程进行改革。

  〔一〕深化“放管服〞协同改革,降低制度交易本钱

  截至年上半年,自治区本级政府部门行政职权由项压减为项,清理压缩事项达某某%。实现“四十四证合一〞,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某个工作日。推进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开展名称自主申报和简易注销改革。年,全区新登记市场主体某某万户,增长某%。集中受理的某某个主项个行政审批和公共效劳事项,不见面率达%。市场竞争环境不断优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不断推进,企业年报公示率达%。

  年,某某《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年某月某某日〕,自治区召开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自治区党委书记石泰峰强调要打造审批更少、流程更优、效劳更好、监管更严的营商环境。会议发布的《自治区年优化营商环境总体方案》提出某某个专项行动方案共多项具体措施,聚焦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的痛点、难点、堵点,在开办企业、办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获得电力、获得用水用气供暖、登记财产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具体规定,这是一套优化营商环境的“组合拳〞。

  〔二〕减税降费,深化供应侧改革

  年某月,某某税务局印发《关于落实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的通知》,按某某%“顶格〞减征地方各项税费,成为全国最早落实地方税种减免政策的省区之一。截至年一季度,某某全区税务系统共组织各项收入亿元,落实各项减免税政策共计减免税费某亿元,各项减免税政策覆盖自治区小规模纳税人、个体工商户共计某某万户,覆盖面到达%。持续的减税政策在就业和有效缓解企业现金流压力等方面产生积极作用。

  〔年某月某日〕起执行的降低社会保险费率新政策,预计可为企业和个人减负约某某亿元。其中,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降至某某%,可为全区某万家企业减负某某亿元;

  失业保险缴费比例继续保持某%,可为全区某万家缴费企业减负某亿元;

  工伤保险缴费比例继续以基准费率为根底下调某某%,可为全区某万家缴费企业减负某亿元。

  〔三〕降低企业融资本钱

  年某月,某某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设立某某回族自治区政策性纾困基金的通知》,决定由自治区政府出资某亿元,引导和撬动金融机构、社会资本出资某某亿元,设立总规模某某亿元的政策性纾困基金,支持某某民营经济健康开展。

  某某再担保集团在国内首创了“代偿援助+损失分担〞模式。“损失分担〞模式是指担保机构出现损失时,由再担保集团分担某某%,地方政府分担某某%,银行分担某某%,最后由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分担某某%。

  年,某某工业和信息化厅协调财政,将工业企业贷款风险补偿金规模扩大到某某亿元;

  整合资金余万元设立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金。制订《自治区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金使用管理暂行方法》,明确银行为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发放贷款发生风险时,企业以资产抵押贷款的风险补偿金可以分担某某%的风险,企业以保证保险方式贷款的风险补偿金可分担不高于某某%的风险。

  三、某某营商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某某在营商环境建设中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兴旺省份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达在以下方面。

  〔一〕中央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落实不及时、不到位

  中央为了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推进放管结合、优化效劳的改革,某某自治区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跟进。但是,精细效劳力度缺乏,有些政策过于原那么、不易落地。调查中了解到,有些企业反映,个别地方依然存在审批繁琐,国企与民企、大企业与小企业待遇不一的问题。政策连续性缺乏,行政权力运行尚待标准。

  〔二〕“放管服〞改革还需加强,营商软环境有待改善

  政务效能有待进一步提升

  局部职能部门不能按照承诺的期限予以办理办结,企业办事重复跑路的现象依然存在。有些政务大厅部门窗口只是“收发室〞“中转站〞,存在“人进事、权未进〞的问题。有的部门窗口工作人员没有履行一次性告知义务。另外,有些中小企业反映局部涉企政策不清楚,也不知道找哪个部门去问。

  “信息孤岛〞问题突出

  受体制机制影响,“多套系统〞并存现象普遍,信息资源共享难度大。比方,某某市除使用“行政审批效劳系统〞外,还使用各级部门的某某个系统〔国家某个部委的某某套全国通用系统;

  自治区市场监管、生态环境某个厅局的某套系统,市本级住建、自然资源、应急管理共某套系统〕,这严重影响审批效率。

  〔三〕政府信用有待提升

  某某靠投资拉动经济开展,各级政府为了经济开展,大力招商引资,但是出现招商引资承诺不兑现、政策不连续问题,这严重影响某某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信用形象。人民网—某某频道发表过系列文章,如〔年某某月某某日〕发表了《县借环保督查关停先进招商工程,民企开展信心受挫》;

  〔年某某月某某日〕发表了《未征先占,补偿款十年追讨不来谁之责?》。某某日报理论评论部塞上论坛于〔年某月某日〕也发表了《招商前后:说变脸就变脸,谁还敢来》的评论,批评某某地方政府“官本位〞做派。

  〔四〕减税降费对某某产生负面影响

  持续减税措施产生的负面影响

  持续的减税政策,大大改善了税收营商环境。但是,据某某税务内部信息,年,根据国家出台的减税降费政策测算,全年税收收入减少某某亿元,其中地方级某某亿元。据财政快报统计,年某某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到达某某%。税收收入占某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三分之一。某某是投资拉动型经济,年某某提出要“确保投资规模恢复性增长〞,税收收入的下降对财政收入捉襟见肘的某某来说,地方根底设施建设资金的投入将会受到影响。

  降低社会保险费缴费标准产生的负面影响

  年社会保险新政策执行后,预计某—某某月,可为企业和个人减负约某某亿元。其中,养老保险可为全区某万家企业减负某某亿元;

  失业保险缴费可为全区某万家缴费企业减负某亿元;

  工伤保险缴费比例可为全区某万家缴费企业减负某亿元,加上个人缴费局部的某某亿元,共计某某亿元。

  虽然,社会保险费有了大幅下降,但是,企业缴纳的社会保险费负担依然较重。法律规定五险一金的名义费率合计:降费前,用人单位某某%,个人某某%;

  降费后,用人单位某某%,个人某某%,企业缴费仍居高不下。社会保险费成为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和许多灵活就业型的中小企业开展的羁绊。

  〔五〕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突出

  受经济下行影响,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更为突出。一是中小企业规模较小,大多为轻资产运营,不符合金融机构的风险偏好,获得银行融资支持的难度较大,例如银行规定不动产抵押〔营业房〕贷款比例某某%,土地抵

  押贷款比例某某—某某%,机器抵押贷款比例某某%。中小微企业根本没有土地、厂房、设备、营业房等固定资产做抵押物,而且贷款程序繁琐,额度低难办理。调查中有企业反映“国家扶持小微企业开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好,结果小微企业去银行申请贷款,银行说和个人贷款要求一样,这么好的政策我们享受不上〞。三是融资担保、信用等金融效劳机制不健全。一些企业存在长期拖欠银行贷款本息的情况,致使担保机构不愿也不敢与中小企业打交道。澎湃新闻以“某某银行年净利润下滑超某某%,不良率达某某%〞为标题,对某某银行的盈利能力和资产质量做了负面报道。面对银行资产不良率的增加,中小企业的融资更难。

  四、优化营商环境的对策建议

  〔一〕大力推动制度创新

  改革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并非一蹴而就。制度创新一定要根据本区域外部环境的具体变化而与时俱进。某某在学习借鉴兴旺地区先进经验的同时,要围绕在优化营商环境过程中企业遇到的各种难题,有针对性地解决企业的堵点和痛点问题,因地、因时、因事制宜,不断推动制度创新。

  〔二〕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

  继续推进清单管理制度,切实加强行政效能监察;

  消除来自政府的各种歧视,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提高政府的行政效劳能力;

  标准政府的各项收费行为;

  创新政府监管方式,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那么,构建良好的营商环境。

  〔三〕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保证地方经济开展

  其一,将减税政策落到实处,改变经济落后地区的税收负担重于经济兴旺沿海地区的局面,真正发挥税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其二,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对某某的财政补助,改变“恒者恒强,弱者恒弱〞的区域经济开展“马太〞态势。某某是经济欠兴旺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可借鉴年分税制后实行的税收返还政策,向中央争取更多的财政补助,以保证地方投资的稳定增长。

  〔四〕加快“信用某某〞建设

  加快信用政府建设,政府在职权范围内作出符合法规的承诺和条件必须按期兑现,绝不允许出尔反尔或者“新官不理旧帐〞;

  大力推动诚信社会建设,完善信用体系,健全信用制度;

  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探索建立“处处守信、处处受益,一处失信、处处受制〞的信用长效机制。

  〔五〕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首先,建立健全效劳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体系,例如,年某月,某某财政厅、中国人民银行某某中心支行联合印发的《某某回族自治区政府采购合同线上信用融资管理暂行方法》,及时解决了中小企业政府采购合同融资需要。其次,可以用企业和企业主本人的信用等级作为融资贷款的条件〔税款、社会保险、职工工资以及企业和企业主发生的各种费用〕,以降低金融行业的贷款不良率。其三,完善和推广某某再担保集团的“代偿援助+损失分担〞模式。

  〔六〕完善问责和考核机制

  (2)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营商环境存在问题及建议

  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当前,全国各地将提升营商环境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

  (3)〔六〕完善问责和考核机制

篇四:药品监管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优化营商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3篇

  营商环境是制约经济活力,影响经济实力的基本因素。良好的营商环境是衡量一个地区核心竞争能力和潜在发展能力的重要标志。

  马龙区围绕“三区一地”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强化“一部手机办事通”推广运用,稳步有序、积极推行“证照分离”改革,竭力优化营商环境,着力提升行政效能和服务质量,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落实中央政策不到位。中央为了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马龙区也积极跟进,并出台了系列配套政策,但缺乏实用操作性,部分政策落实不到位,政府优化服务、精细服务力度不足,有些政策过于原则、不易落地。依然存在审批繁琐、内外资待遇不一致等问题,相关政策连续性不足,行政执法的依据和设定还有待全面梳理,行政权力运行尚待规范。二是政府法治化水平相对较低。当前,政府的公权力过大,行政化的经济干预政策、领导式的政府管理模式仍然对营商环境的优化起到了较大的阻碍作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社会主体对政府的不信任。同时,部分领导干部在工作中不敢为、不愿为、慢作为,存在谈商色变,使得政商关系由以前的“脸难看、门难进”,变成了“饭不吃、礼不收、事不办”。政商之间缺少了必要的互信,这也是制约

  营商环境建设的突出问题。三是干部思想解放不够,开放意识不强。部分干部缺乏对外开放意识,只看到了招商引资中给予投资者在用地、税收、基础保障等方面的优惠,没有从项目入驻后对地方经济发展、就业带动、产业拉动、市场培育和后续贡献等方面去算账,一说到相关项目,就把困难和风险摆在前面,给企业设门槛,给自己找退路,面对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中的矛盾问题,生搬硬套条条框框,“不能办”的借口多,“怎么办”的方法少。四是部门办事效率不高,“一盘棋”意识不浓。单位、部门、行业间协作不够,服务不到位。项目审批互为前置,甚至存在推诿扯皮现象。另外,少数部门业务人员岗位变换频繁,工作交接跟不上,导致办理同一个项目相关手续时,出现企业往返多次都办理不了,而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却没有给出一个规范的办理要求,态度冷漠傲慢,让企业无所适从。说到底,还是大局观念差、服务意识差、办事效率差的“三差”问题没有真正解决。

  优化营商环境,就必须破除思想的禁锢和制度的藩篱,在思想、制度和服务上下功夫。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为地方发展作支撑。实行“一个项目、一名区领导、一班人马、一套政策、一抓到底”的招商项目定向定责分包服务责任制,按照“从简从快、一次告知、集中咨询、限时办理、超时问责、联审联办、疑难会商、上报事项协助报批”的要求,对投资审批事项全程代办,简化办事流程,无偿为外来投资者提供“一条龙”审批、“亲情式”服务。并定期开展回访活动,主动上门服务,让客商在马龙投资省心、经营安心、发展舒心。二是加大放权力度,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加大简政放权力度,秉承“应办尽办”的原则,拿出“说办就办”的效率,实现“一次办成”的目标,达到“办就办好”的效果,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要完善“首问负责”的受理机制;健全“一次办成”的办理流程,对审批事项再清理、再精简,实现“一口受理、一次办成”;业务要精通,选派优秀工作人员为群众提供服务;工作要勤奋,做到爱岗敬业;纪律要严明,坚决杜绝工作时间玩手机等作风散漫行为。三是加大整治力度,打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要维护市场秩序,严肃查处各类破坏市场秩序和营商环境违法违规行为,做到“有熟人没熟人一个样、外地人本地人一个样、大企业小企业一个样、国有民营一个样、内资外资一个样”;要加强治安整治,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制售伪劣商品、恶意欠薪、强买强卖等行为;弘扬法治精神,依法打击借征地、拆迁、补偿向投资者索要钱物、强揽工程、强行供料、强买强卖、阻挠建设等妨碍企业正常经营、侵害企业正当权益等违法犯罪行为。四是加大诚信力度,打造重商亲商的人文环境。要重商,一定要认识到无商不富,商业发展、企业发展与每个人息息相关;要重企,深入做好切实营造尊重企业和企业家的良好氛围;要重才,加强孵化器等平台载体建设,大力引进人才,吸纳高校毕业生在马龙创新创业;要重信,政府要带头做到言必行、行必果,作出的符合法规的承诺和政策必须及时

  兑现。五是加大廉洁力度,打造既亲又清的政商环境。要坦坦荡荡同企业家打交道、交朋友;真心真意为企业家解难题、办实事;时时处处要亲、时时刻刻要清。做该做的事情,并把事情做好,为企业提供周到服务,是“亲”的意义所在,也是“清”的目的所在。只有“亲”和“清”都到位了,才能搞好政商关系,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

  一、存在的问题

  (一)观念的问题。构建亲清的政商关系,核心是思想观念的转变。为了转变“官本位、权本位、我本位”的思想观念,我们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使命初心,提出了“贴心代办”理念,树立人民是主人,干部是公仆,我们都是老百姓的勤务员的思想,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个个代表政府形象,强力推进“贴心代办,一次办好”改革,真正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店小二”式服务。

  (二)体制的问题。推进营商环境建设是一项大的系统性工程,从上级来看,由发改部门牵头考核,同时涉及市政府职能办、市政府审改办、行政审批服务局及相关职能部门。目前,推行的各项改革单兵突进,存在碎片化问题。辽宁省的做法是成立营商环境建设局,出台了《辽宁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依法推动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我们学习借鉴辽宁省的做法,成立营商环境建设局,牵头推进全市营商环境建设工作。

  二、意见建议

  (一)建议持之以恒的抓好“一次办好”改革。“一次办好”改

  革,用小切口解决大问题。去年一年改革,效果初显。建议省委、省政府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持不懈地抓好“一次办好”改革,不断进行“版本升级”,真正创出品牌,推动干部转变思想观念,助推实际问题解决。

  (二)建议进一步优化体制机制。在体制机制方面进行探索,比如设立营商环境建设局,牵头抓全市营商环境软硬环境的建设。具体来说,企业准入和服务群众方面由便民服务局负责,现有企业的服务方面由营商环境建设局和企业发展服务中心负责,硬环境建设由发改局负责,营商环境建设工作已初步破题,建议上级给予指导帮助,我们进行试点探索,待形成可复制推广经验后,全面推开。

  (三)建议以点带面实施县域集成改革。将改革重心从单兵突进转向行政管理体制、经济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开发开放体制、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社会事业体制等领域改革协同并进,健全完善政务服务、基层治理、社会救助、生活服务体系等县域治理体系,软硬环境一起建,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实现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良好的营商环境对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城市的发展呈现多元化的局面,尤其是在疫情背景下的经济模式下,不仅需要大规模的外资进入,同时也需要本地的创业群体,依托本地的资源大力发展经济,才能吸引更多的投资,来促进地区的发展。当然,优化营商环境的效果是显著的,不过,仍然存在着一

  定的“短板”,还在影响着企业家们投资的信心、创新的热心、做实业的专心以及高质量发展的恒心。因此,优化营商环境还需要进一步努力。

  一、存在的问题

  一是政策的便利性有待加强。企业投资项目申报要有一定浮动标准。如,江苏省地区总部企业申报分上半年和下半年进行,瞬联软件科技(南京)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8月23日,当时并不符合2018年地区总部申报要求,但2019年的申报标准为当年1月1日以后成立的企业,导致该公司2019年也没能参加申报。企业建议能否把申报期延长,能够让类似他们这种下半年成立的企业,在第二年通过自身努力达到当年标准的也能参加申报。

  二是营商软环境还比较欠缺。现有的招商激励政策不够灵活,优势不明显。虽然出台了一系列招商扶持政策,但有些没有完全落到实处,影响了企业的投资积极性。

  三是招商人才还比较匮乏。懂项目、懂经济、懂政策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相对缺乏,在重大项目跟踪对接上显得力不从心,影响了项目建设质量和效率。另外招商人员的行动迟缓,投入的精力不大,服务意识不强。

  二、下一步对策建议

  一是积极优化营商环境。积极落实“放管服”改革措施,全面实施外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依法简化项目落地流

  程。利用网络平台搭建政企沟通桥梁,建立“雨花外资企业”工作群,由专人负责、提供政策解答、发布市场资讯、网上业务培训,真正做到24小时在线服务。

  二是出台相关激励政策。根据我区稳外贸、稳外资措施和《雨花台区扶持中小微企业稳定发展10条政策》、《雨花台区应对疫情影响推动稳定发展30条服务措施》的要求,拟由区政府、区内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型企业、银行等三方合作,设立“南京市雨花台区外贸综合服务试点企业出口退税资金池”,支持有潜力的外贸综合服务类企业为我区外贸进出口企业提供更加便捷服务,确保我区外贸进出口稳步增长。

  三是优化净化服务环境。要强化政府服务意识,公开涉企服务事项及办事流程,编制发布办事指南,为企业办事提供明确指引。提高办事效率,实行首办责任、限时办结。实现企业与政府的互动交流、合作对话是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的基础,政府要大力推动各种公正透明的政商互动平台和机制建设。建立健全服务民营企业发展问题投诉处理机制,切实维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对行政审批涉及的中介服务事项进行全面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

  四是创新优化招商方式。整合招商网络、资源信息、项目信息共享等三大服务平台,避免各责任单位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各自为战,浪费资源;加强项目载体政策支持,制定对楼宇(园区)引进外资的奖励办法;推出招商人员激励政策,采取市场化招商、全员招商,制定招商人员奖励办法。

篇五:药品监管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精品资料欢迎阅读

  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优化营商环境

  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一)观念的问题。构建亲清的政商关系,核心是思想观念的转变。为了转变“官本位、权本位、我本位”的思想观念,我们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使命初心,提出了“贴心代办”理念,树立人民是主人,干部是公仆,我们都是老百姓的勤务员的思想,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个个代表政府形象,强力推进“贴心代办,一次办好”改革,真正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店小二”式服务。

  (二)体制的问题。推进营商环境建设是一项大的系统性工程,从上级来看,由发改部门牵头考核,同时涉及市政府职能办、市政府审改办、行政审批服务局及相关职能部门。目前,推行的各项改革单兵突进,存在碎片化问题。辽宁省的做法是成立营商环境建设局,出台了《辽宁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依法推动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我们学习借鉴辽宁省的做法,成立营商环境建设局,牵头推进全市营商环境建设工作。

  二、意见建议

  (一)建议持之以恒的抓好“一次办好”改革。“一次办好”改革,用小切口解决大问题。去年一年改革,效果初显。建议省委、省政府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坚持不懈地抓好“一1精品资料欢迎阅读

  次办好”改革,不断进行“版本升级”,真正创出品牌,推动干部转变思想观念,助推实际问题解决。

  (二)建议进一步优化体制机制。在体制机制方面进行探索,比如设立营商环境建设局,牵头抓全市营商环境软硬环境的建设。具体来说,企业准入和服务群众方面由便民服务局负责,现有企业的服务方面由营商环境建设局和企业发展服务中心负责,硬环境建设由发改局负责,营商环境建设工作已初步破题,建议上级给予指导帮助,我们进行试点探索,待形成可复制推广经验后,全面推开。

  (三)建议以点带面实施县域集成改革。将改革重心从单兵突进转向行政管理体制、经济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开发开放体制、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社会事业体制等领域改革协同并进,健全完善政务服务、基层治理、社会救助、生活服务体系等县域治理体系,软硬环境一起建,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实现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篇六:药品监管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优化营商环境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市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进行了很多的努力和尝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离总书记X.X重要讲话和中央X号文件精神,关于“加快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和公平开放统一高效的市场环境”,“到X年,营商环境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到X年,营商环境跻身全球前列”的发展目标还有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落实“放管服”改革实效与群众期盼存在一定差距。部分行政审批事项,名义上进了政务服务中心,实际上还有“两头办理”现象。有些部门迟迟不敢“放权”,尤其对专业性、业务性强的行政审批事项,担心出现“接不住”或“接不好”现象,或者有些审批事项放开了,有效的监管手段却跟不上,简单的一放了之或以罚代管。有些事项办理环节还存在办事流程多、审批时间长、手续繁琐、资料重复提供、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不强、遇事推诿、素质不佳等问题。

  (二)企业经营成本高,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突出。目前我市金融、担保、信用、咨询中介、投资信息等产业的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尚未形成政府、银行、基金、保险、担保等机构紧密协作的机制,信贷产品种类少,企业融资渠道单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缓慢,银行考虑自身风险有钱不敢贷,企业用钱贷不着,融资成本居高难降。此外

  我市物价、房价、租金、人工等企业成本较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经营发展。

  (三)便利化大数据整合共享工作还需深入开展。我市经过两轮的政务服务便利化大数据整合工作,便利化大数据整合已经逐渐“破冰”,但离“全贯通、全标准、全归集、全在线”的标准还有较大距离,人口信息、法人信息等关键基础要素仍存在信息壁垒,已经整合的数据也存在要素不齐全、数据可用性不强、共享频率不到位等问题。另外,我市使用省级系统的部门较多,协调省级平台开放数据共享协调难度较大。

  (四)政商沟通渠道不够顺畅。有些部门在制定和执行涉及企业切身利益的政策时,缺乏有效的政企沟通机制和反馈机制。如有些政策制定时未广泛征求企业的意见建议;有些政策出台的公开程度不够,政策宣传解读不足,企业不了解详情,影响了政策落地的实施效果。

  (五)专业人才缺乏,配套服务体系尚未完善。我市在法律、金融、财务、科技、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服务基础薄弱,服务经济发展所需的尤其是符合国际标准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税务所、仲裁机构等力量不足。同时有些企业反映招工难、用工难、留人难,我市在人才招聘、城市就业培训服务上措施不多,社会组织和行业协会对企业的支持帮扶力度不大。

  二、意见建议。(一)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政府行政效能。一是增加简政放权含金量,充分激发社会创业创新活力。贯彻落实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放开市场准入,扩大“证照分离”改革事项,推动重点产业领域开放,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优化审批流程,深化“多规合一”改革,推进“联合图审”、“极简审批”,细化审批服务事项标准化规范,缩减项目审批办理时间,提高审批服务效率。

  二是提高办事服务效率,提升群众办事满意度和获得感。坚持“最多跑一次”事项梳理,对办事流程进行优化整合,最大限度方便办事群众。优化政务平台建设,规范业务操作,推进全市政务服务“一窗办理”、“一网通办”,完善“不见面审批”事项,促进部门之间协同作战,集成服务,推动企业和群众办事从找“部门”向找“政府”转变,解决互相推诿、流程模糊等问题。

  三是加大执法监督力度,促进市场竞争更加公平有序。全面落实“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监管制度,加强审批事项事中、事后管理。建立健全纵向联通,横向协调的监管体系,科学确定多部门联合检查事项,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最大程度减少对企业经营的干扰。强化对行政执法依法履职情况的监测、评价和考核,促使执法监管工作更加公平、科学、高效。

  四是加强和规范中介服务机构管理,推动中介机构健康发展。完善中介服务市场清退淘汰机制,将中介机构诚信状况与登记机关监管、银行授信、政府招投标等挂钩,倒逼中介机构提高服务质量。

  (二)加快信息的整合共享和应用,提升政府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一是加快“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提升服务质效。通过整合服务资源,打破政务信息交换共享的壁垒,推动服务资源整合联动,实现一体化、智能化、个性化的政务服务,让信息多跑腿,群众少跑路,切实增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二是优化公共服务,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加快构建政务服务“一张网”,推进各类服务事项预约、申报、办理、查询等全流程网上运行,实现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证件联用、信息联通、服务联动”。

  三是升级信息平台,增强技术支撑。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不断改进政务服务平台功能,真正做到让民众通过登录网上办事大厅,可以轻松完成在线审批、网上办证、业务查询等办事手续。

  四是大力推动实体政务大厅、网上政务平台、移动客户端、自助终端、服务热线等综合运用,促进线上线下一体运行,最大程度便民利民。

  (三)推动金融业多层次高效率发展,着力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一是优化融资结构和金融市场产品体系,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做好对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和金融支持,增强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二是清理规范中小企业融资时强制要求办理的担保、保险、评估、公证等事项,减少融资过程中的附加费用,降低融资成本。三是建设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包括区域性股权市场、公(私)募基金、风险投资资金等,更好地支持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和产品。助推扶持更多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鼓励企业参与资本市场融资,拓宽融资渠道。四是注重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加强各类账户之间的资金流动管理,建立金融机构定期报告和信息披露制度,开展金融风险专项整治,确保金融业安全、高效、稳定运行,同时加强金融诈骗防范宣传与教育,提升全民金融诈骗防范意识与能力。

  (四)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一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信用管理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二是建立企业、个人公共信用信息数据库,建立健全社会信用“红、黑”名单制,实现部门、区域信用信息共享。三是完善联合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对诚信企业和个人在办理行政审批、公共服务、招投标、贷款等过程中给予“绿色通道”、“容缺受理”、“减少检查”等激励措施,对失信企业和个人依法依规进行限制、禁止或惩戒,提高失信成本。

  四是建立公开、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按规定向社会公众披露信用信息,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五是加强诚信文化宣传,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诚信主题专题教育,普及社会信用法律法规政策知识,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褒扬诚实守信先进典型,提升全民诚信文明素养。

  (五)坚持人才培养和引进“两轮驱动”,突破智力支撑不足瓶颈。一是选对人才,用好人才,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不拘一格选拔使用人才,注重“岗位”“实干”意识,不为“虚名”“学历”所累。二是对现有人力资源,加强教育培训,着重培养新技能,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做到人尽其用,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以适应当前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需要。同时围绕X的需求积极引进人才,特别是优先引进本地缺乏和急需的人才,优化人才结构,为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提供人才保障。三是增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拓宽人才招聘渠道,着力解决企业招工难、用工难问题。四是加快干部队伍的交流,分批次选派更多优秀青年骨干到先进地区挂职交流,开阔视野,拓展思维,学习先进经验,借鉴优秀做法,提升创新意识。五是营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发展人才的良好环境。加快“五网”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物流、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网络通信等城市配套设施建

  设,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质。同时探索更为灵活的人才激励机制,如住房补贴、子女就学、股权激励、个人所得税款返还等激励政策,鼓励吸引人才留在X。

  (六)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全力支持企业发展。一是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建立市场“负面清单”制,政府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做到“不错位、不越位、不缺位”,企业做到守法经营、依法纳税、提升核心竞争力,尽到应有的社会责任。二是主动作为、提高能力、靠前服务。主动深入企业调研了解情况,充分发挥各类协会、商会等组织机构的作用,真心实意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着力破解发展难题,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三是建立诚信、法治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减税降费利民惠民优惠政策,兑现各项承诺协议,营造公平、开放、透明、稳定、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建立法治的市场经济,充分保障企业合法权益。四是强化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整治为官不为。对企业做到无事不扰、有事不拖、有求不推、有难不避。对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服务企业“推拖绕”,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及不廉洁用权、搞权钱交易等违规违纪违法行为,坚持以“零容忍”的态度,依法依规严肃查处问责。五是畅通政商联系沟通机制。建立公共信息平台,完善建议、投诉和反馈处理机制,及时回应企业诉求。六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对一些在创新路上非主

  观故意的失误行为,与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为敢创新担当者撑腰鼓劲,营造支持改革、鼓励创新、宽容失误的环境,保护好干部和企业家的创新积极性,提升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让企业吃下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定心丸”。

  (七)开展营商环境评价工作,积极营造全社会参与的良好氛围。一是加大对评价指标涉及部门的业务培训和指导,准确掌握评价指标的内容及评价方式,同时及时向调查对象答疑解惑,保障各项数据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二是引进第三方评价力量,对标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定期对我市营商环境情况进行评价,查找短板与不足,研究相应措施,提出改进建议,促使我市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三是增强做好营商环境试评价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把营商环境评价纳入各部门的重点工作,加大宣传报道力度,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营商环境建设大格局,达到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优,确保我市营商环境水平持续不断向好。四是重视对评价结果的运用。健全完善营商环境评价考核机制,将营商环境评价结果与各部门绩效考核挂钩,倒逼相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推动各项工作发展。

篇七:药品监管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优化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和建议范文(精选3篇)

  一、工作作风漂浮。一些同志对优化营商环境认识不深,对经济转型开展信心缺乏,在经济新常态下,还有许多不适应。有的同志消极怠政,不怕不亲,只怕不清,不敢也不愿深入企业,接触企业家;有的同志用会议落实会议,用文件落实文件,用表态代替行动,实那么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矮子;有的同志也到企业转一转,蜻蜓点水,走马观花,不解决实际问题。种种表现,归根结底还是作风问题,典型的“中梗阻〞,各项政策措施落不到实处,企业的困难问题得不到解决,营商环境得不到优化,我们谈何招商引资?谈何转型升级?谈何经济开展?优化营商环境,需要我们进一步转变作风,以强烈的责任意识、担当精神和求真务实的作风,深入企业,实实在在、真真正正为企业,为投资者排忧解难,遮风挡雨,保驾护航。

  三、解放思想不够。我们前段时间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我们整体的营商环境和兴旺地区相比,还有很大提升的空间。主要原因就是我们解放思想不到位,因循守旧,胆子不大,步子不快。我们有的部门提出了“最多跑两次〞效劳理念,和以前相比确有进步,但是和沿海城市相比,我们的步子落下了。杭州把“最多跑一次〞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牛鼻子〞,不动产登记已经实现了引领全省的“杭州速度〞,投资工程审批实现了全方位优化、全流程提速,商事制度改革实现了“商事登记一张网〞,公民个人办事实现了“简化办、一证办、网上办、就近办、全时办〞。而我们有的部门还停留在“两集中、两到位〞这个最根本的要求上,和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部门实质授权不到位,部门之间工作不协同,局部单位的办事窗口仅仅是“收发室〞,办事企业和群众来回跑,多处跑,“两头受理、体外循环〞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这样的政务效劳谈何营商环境?谈何筑巢引凤?

  四、办事效率低下。工程审批难、落地难、推进慢是制约营商环境的一个关键因素。从沿海一些兴旺地市经验来看,实行并联审批,推出联合审图、联合竣工验收等新举措,从立项到开工,政府投资工程控制在7个月以内,企业投资的工程控制在5个月以内、产业类工程控制在4个月以内,实现总审批周期再提速30%。通过“最多跑一次〞改革,实行“一窗通办〞,构建“一窗受理、集成办理〞新模式,整合各个窗口设立“综合受理窗口〞,建立“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效劳模式,让企业和群众办事只跑一个窗口。而我们现在企业建设工程审批还存在部门多、环节多、要求多,加上有些部门执行政策不灵活,导致工程从立项到审批少那么半年,多那么一年,有的企业办理工程审批手续,从选址批复开始到开工建设用时达两年之久。

  五、政策支持落实难。我们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来吸引企业进行工程投资建设。但是,在招商引资中承诺的税费减免等相关优惠政策到兑现时,雷声大,雨点小,存在减少或取消优惠的情况。有的企业家表示,他们并不在乎税费方面的优惠政策,只是希望不要随意承诺,承诺就要践诺,否那么就会造成企业对投资环境的担忧,有损企业的开展意愿。

  第二篇:优化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工作作风漂浮。一些同志对优化营商环境认识不深,对经济转型开展信心缺乏,在经济新常态下,还有许多不适应。有的同志消极怠政,不怕不亲,只怕不清,不敢也不愿深入企业,接触企业家;有的同志用会议落实会议,用文件落实文件,用表态代替行动,实那么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矮子;有的同志也到企业转一转,蜻蜓点水,走马观花,不解决实际问题。种种表现,归根结底还是作风问题,典型的“中梗阻〞,各项政策措施落不到实处,企业的困难问题得不到解决,营商环境得不到优化,我们谈何招商引资?谈何转型升级?谈何经济开展?优化营商环境,需要我们进一步转变作风,以强烈的责任意识、担当精神和求真务实的作风,深入企业,实实在在、真真正正为企业,为投资者排忧解难,遮风挡雨,保驾护航。

  三、解放思想不够。我们前段时间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我们整体的营商环境和兴旺地区相比,还有很大提升的空间。主要原因就是我们解放思想不到位,因循守旧,胆子不大,步子不快。我们有的部门提出了“最多跑两次〞效劳理念,和以前相比确有进步,但是和沿海城市相比,我们的步子落下了。杭州把“最多跑一次〞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牛鼻子〞,不动产登记已经实现了引领全省的“杭州速度〞,投资工程审批实现了全方位优化、全流程提速,商事制度改革实现了“商事登记一张网〞,公民个人办事实现了“简化办、一证办、网上办、就近办、全时办〞。而我们有的部门还停留在“两集中、两到位〞这个最根本的要求上,和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部门实质授权不到位,部门之间工作不协同,局部单位的办事窗口仅仅是“收发室〞,办事企业和群众来回跑,多处跑,“两头受理、体外循环〞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这样的政务效劳谈何营商环境?谈何筑巢引凤?

  五、政策支持落实难。我们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来吸引企业进行工程投资建设。但是,在招商引资中承诺的税费减免等相关优惠政策到兑现时,雷声大,雨点小,存在减少或取消优惠的情况。有的企业家表示,他们并不在乎税费方面的优惠政策,只是希望不要随意承诺,承诺就要践诺,否那么就会造成企业对投资环境的担忧,有损企业的开展意愿。

  第三篇:优化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一是政策的便利性有待加强。企业投资项口申报要有一定浮动标准。如,江苏省地区总部企业申报分上半年和下半年进行,瞬联软件科技〔南京〕成立于2022年8月23日,当时并不符合2022年地区总部申报要求,但2022年的申报标准为当年1月1日以后成立的企业,导致该公司2022年也没能参加申报。企业建议能否把申报期延长,能够让类似他们这种下半年成立的企业,在第二年通过自身努力到达当年标准的也能参加申报。

  二是营商软环境还比拟欠缺。现有的招商鼓励政策不够灵活,优势不明显。虽然出台了一系列招商扶持政策,但有些没有完全落到实处,影响了企业的投资积极性。

  三是招商人才还比拟匮乏。懂项LI、懂经济、懂政策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相对缺乏,在重大项U跟踪对接上显得力不从心,影响了项U建设质量和效率。列外招商人员的行动缓慢,投入的精力不大,效劳意识不强。

  一是积极优化营商环境。积极落实“放管服〞改革措施,全面实施外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依法简化项U落地流程。利用某络平台搭建政企沟通桥梁,建立“雨花外资企业〞工作群,由专人负责、提供政策解答、发布市场资讯、某上业务培训,真正做到24小时在线效劳。

  二是出台相关鼓励政策。根据我区稳外贸、稳外资措施和《雨花台区扶持中小微企业稳定开展10条政策》、《雨花台区应对疫情影响推动稳定开展30条效劳措施》的要求,拟111区政府、区内外贸综合效劳平台型企业、银行等三方合作,设立“南京市雨花台区外贸综合效劳试点企业出口退税资金池〞,支持有潜力的外贸综合效劳类企业为我区外贸进出口企业提供更加便捷效劳,确保我区外贸进出口稳步增长。

  三是优化净化效劳环境。要强化政府效劳意识,公开涉企效劳事项及办事流程,编制发布办事指南,为企业办事提供明确指引。提高办事效率,实行首办责任、限时办结。实现企业与政府的互动交流、合作对话是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的基础,政府要大力推动各种公正透明的政商互动平台和机制建设。建立健全效劳民营企业开展问题投诉处理机制,切实维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对行政审批涉及的中介效劳事项进行全面清理,标准行政审批中介效劳。

  四是创新优化招商方式。整合招商某络、资源信息、项訂信息共乍等三大服务平台,防止各责任单位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各自为战,浪费资源;

  加强工程载体政策支持,制定对楼宇〔园区〕引进外资的奖励方法;

  推出招商人员鼓励政策,采取市场化招商、全员招商,制定招商人员奖励办法。

篇八:药品监管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营商环境(huánjìng)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营商环境存在问题及建议

  营商环境(huánjìng)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当前,全国各地将提升营商环境作为(zuòwéi)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某某作为西北欠兴旺(xīngwàng)民族地区,实现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过程,也是不断建设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huánjìng)的过程。通过调查,对制约某某营商环境提升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营商环境的概念

  最早对营商环境评价进行专门研究的是美国学者依西阿里特法克和彼得班廷。他们在年发表的《国际商业安排的概念构架》一文中提出了评价投资环境的“冷热分析法〞。该方法从投资国及投资主体的立场出发,从政治稳定性、市场时机、经济成长状况、文化一元化程度、法令性障碍、实质性障碍、地理及文化的差异等七个投资环境因素,对投资国进行评价。此后,美国学者斯托博构建了评价一国营商环境的“等级尺度法〞,从资本外调、外商股权、歧视和管制、货物稳定性、政治稳定性、给予关税保护的意愿、当地资金的可供程度、近五年的通货膨胀率等八个指标评估营商环境。世界银行公布的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十个方面:开办企业;

  办理施工许可证;

  获得电力;

  产权登记;

  获得信贷;

  保护少数投资者;

  纳税;

  跨境贸易;

  合同执行;

  破产办理等。

  目前,学术界对营商环境的概念并未形成统一的定义,不同的研究领域从不同角度作出不同的解释。但是,社会各界一致认为营商环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软实力、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表达,有利于吸引人才、资金和技术,促进各类企业投资创业,从而不断激发市场活力。良好的营商环境就是吸引力、创造力和生产力。

  营商环境是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的政治要素、经济要素、社会要素和法律要素等方面的综合。它主要指企业在开设、经营、贸易、纳税、关闭及执行合约等方面遵循政策法规所需要的时间和本钱等要素。而营商政务环境是指企业在成立、生产、运行到停止经营的全过程中,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运

  用行政权力为企业提供设立、运营、税费、投融资、权益保护等各个方面的效劳效率和效劳水平的总和。

  二、某某优化营商环境的现状分析

  年,某某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加快推进审批的新要求,围绕企业注册准入准营和建设工程,压缩审批事项和流程进行改革。

  〔一〕深化“放管服〞协同改革,降低制度交易本钱

  截至年上半年,自治区本级政府部门行政职权由项压减为项,清理压缩事项达某某%。实现“四十四证合一〞,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某个工作日。推进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开展名称自主申报和简易注销改革。年,全区新登记市场主体某某万户,增长某%。集中受理的某某个主项个行政审批和公共效劳事项,不见面率达%。市场竞争环境不断优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不断推进,企业年报公示率达%。

  年,某某《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年某月某某日〕,自治区召开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自治区党委书记石泰峰强调要打造审批更少、流程更优、效劳更好、监管更严的营商环境。会议发布的《自治区年优化营商环境总体方案》提出某某个专项行动方案共多项具体措施,聚焦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的痛点、难点、堵点,在开办企业、办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获得电力、获得用水用气供暖、登记财产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具体规定,这是一套优化营商环境的“组合拳〞。

  〔二〕减税降费,深化供应侧改革

  年某月,某某税务局印发《关于落实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的通知》,按某某%“顶格〞减征地方各项税费,成为全国最早落实地方税种减免政策的省区之一。截至年一季度,某某全区税务系统共组织各项收入亿元,落实各项减免税政策共计减免税费某亿元,各项减免税政策覆盖自治区小规模纳税人、个体工商户共计某某万户,覆盖面到达%。持续的减税政策在就业和有效缓解企业现金流压力等方面产生积极作用。

  〔年某月某日〕起执行的降低社会保险费率新政策,预计可为企业和个人减负约某某亿元。其中,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降至某某%,可为全区某万家企业减负某某亿元;

  失业保险缴费比例继续保持某%,可为全区某万家缴费企业减负某亿元;

  工伤保险缴费比例继续以基准费率为根底下调某某%,可为全区某万家缴费企业减负某亿元。

  〔三〕降低企业融资本钱

  年某月,某某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设立某某回族自治区政策性纾困基金的通知》,决定由自治区政府出资某亿元,引导和撬动金融机构、社会资本出资某某亿元,设立总规模某某亿元的政策性纾困基金,支持某某民营经济健康开展。

  某某再担保集团在国内首创了“代偿援助+损失分担〞模式。“损失分担〞模式是指担保机构出现损失时,由再担保集团分担某某%,地方政府分担某某%,银行分担某某%,最后由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分担某某%。

  年,某某工业和信息化厅协调财政,将工业企业贷款风险补偿金规模扩大到某某亿元;

  整合资金余万元设立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金。制订《自治区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金使用管理暂行方法》,明确银行为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发放贷款发生风险时,企业以资产抵押贷款的风险补偿金可以分担某某%的风险,企业以保证保险方式贷款的风险补偿金可分担不高于某某%的风险。

  三、某某营商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某某在营商环境建设中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兴旺省份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达在以下方面。

  〔一〕中央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落实不及时、不到位

  中央为了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推进放管结合、优化效劳的改革,某某自治区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跟进。但是,精细效劳力度缺乏,有些政策过于原那么、不易落地。调查中了解到,有些企业反映,个别地方依然存在审批繁琐,国企与民企、大企业与小企业待遇不一的问题。政策连续性缺乏,行政权力运行尚待标准。

  〔二〕“放管服〞改革还需加强,营商软环境有待改善

  政务效能有待进一步提升

  局部职能部门不能按照承诺的期限予以办理办结,企业办事重复跑路的现象依然存在。有些政务大厅部门窗口只是“收发室〞“中转站〞,存在“人进事、权未进〞的问题。有的部门窗口工作人员没有履行一次性告知义务。另外,有些中小企业反映局部涉企政策不清楚,也不知道找哪个部门去问。

  “信息孤岛〞问题突出

  受体制机制影响,“多套系统〞并存现象普遍,信息资源共享难度大。比方,某某市除使用“行政审批效劳系统〞外,还使用各级部门的某某个系统〔国家某个部委的某某套全国通用系统;

  自治区市场监管、生态环境某个厅局的某套系统,市本级住建、自然资源、应急管理共某套系统〕,这严重影响审批效率。

  〔三〕政府信用有待提升

  某某靠投资拉动经济开展,各级政府为了经济开展,大力招商引资,但是出现招商引资承诺不兑现、政策不连续问题,这严重影响某某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信用形象。人民网—某某频道发表过系列文章,如〔年某某月某某日〕发表了《县借环保督查关停先进招商工程,民企开展信心受挫》;

  〔年某某月某某日〕发表了《未征先占,补偿款十年追讨不来谁之责?》。某某日报理论评论部塞上论坛于〔年某月某日〕也发表了《招商前后:说变脸就变脸,谁还敢来》的评论,批评某某地方政府“官本位〞做派。

  〔四〕减税降费对某某产生负面影响

  持续减税措施产生的负面影响

  持续的减税政策,大大改善了税收营商环境。但是,据某某税务内部信息,年,根据国家出台的减税降费政策测算,全年税收收入减少某某亿元,其中地方级某某亿元。据财政快报统计,年某某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到达某某%。税收收入占某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三分之一。某某是投资拉动型经济,年某某提出要“确保投资规模恢复性增长〞,税收收入的下降对财政收入捉襟见肘的某某来说,地方根底设施建设资金的投入将会受到影响。

  降低社会保险费缴费标准产生的负面影响

  年社会保险新政策执行后,预计某—某某月,可为企业和个人减负约某某亿元。其中,养老保险可为全区某万家企业减负某某亿元;

  失业保险缴费可为全区某万家缴费企业减负某亿元;

  工伤保险缴费比例可为全区某万家缴费企业减负某亿元,加上个人缴费局部的某某亿元,共计某某亿元。

  虽然,社会保险费有了大幅下降,但是,企业缴纳的社会保险费负担依然较重。法律规定五险一金的名义费率合计:降费前,用人单位某某%,个人某某%;

  降费后,用人单位某某%,个人某某%,企业缴费仍居高不下。社会保险费成为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和许多灵活就业型的中小企业开展的羁绊。

  〔五〕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突出

  受经济下行影响,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更为突出。一是中小企业规模较小,大多为轻资产运营,不符合金融机构的风险偏好,获得银行融资支持的难度较大,例如银行规定不动产抵押〔营业房〕贷款比例某某%,土地抵

  押贷款比例某某—某某%,机器抵押贷款比例某某%。中小微企业根本没有土地、厂房、设备、营业房等固定资产做抵押物,而且贷款程序繁琐,额度低难办理。调查中有企业反映“国家扶持小微企业开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好,结果小微企业去银行申请贷款,银行说和个人贷款要求一样,这么好的政策我们享受不上〞。三是融资担保、信用等金融效劳机制不健全。一些企业存在长期拖欠银行贷款本息的情况,致使担保机构不愿也不敢与中小企业打交道。澎湃新闻以“某某银行年净利润下滑超某某%,不良率达某某%〞为标题,对某某银行的盈利能力和资产质量做了负面报道。面对银行资产不良率的增加,中小企业的融资更难。

  四、优化营商环境的对策建议

  〔一〕大力推动制度创新

  改革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并非一蹴而就。制度创新一定要根据本区域外部环境的具体变化而与时俱进。某某在学习借鉴兴旺地区先进经验的同时,要围绕在优化营商环境过程中企业遇到的各种难题,有针对性地解决企业的堵点和痛点问题,因地、因时、因事制宜,不断推动制度创新。

  〔二〕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

  继续推进清单管理制度,切实加强行政效能监察;

  消除来自政府的各种歧视,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提高政府的行政效劳能力;

  标准政府的各项收费行为;

  创新政府监管方式,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那么,构建良好的营商环境。

  〔三〕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保证地方经济开展

  其一,将减税政策落到实处,改变经济落后地区的税收负担重于经济兴旺沿海地区的局面,真正发挥税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其二,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对某某的财政补助,改变“恒者恒强,弱者恒弱〞的区域经济开展“马太〞态势。某某是经济欠兴旺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可借鉴年分税制后实行的税收返还政策,向中央争取更多的财政补助,以保证地方投资的稳定增长。

  〔四〕加快“信用某某〞建设

  加快信用政府建设,政府在职权范围内作出符合法规的承诺和条件必须按期兑现,绝不允许出尔反尔或者“新官不理旧帐〞;

  大力推动诚信社会建设,完善信用体系,健全信用制度;

  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探索建立“处处守信、处处受益,一处失信、处处受制〞的信用长效机制。

  〔五〕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首先,建立健全效劳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体系,例如,年某月,某某财政厅、中国人民银行某某中心支行联合印发的《某某回族自治区政府采购合同线上信用融资管理暂行方法》,及时解决了中小企业政府采购合同融资需要。其次,可以用企业和企业主本人的信用等级作为融资贷款的条件〔税款、社会保险、职工工资以及企业和企业主发生的各种费用〕,以降低金融行业的贷款不良率。其三,完善和推广某某再担保集团的“代偿援助+损失分担〞模式。

  〔六〕完善问责和考核机制

  (2)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营商环境存在问题及建议

  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当前,全国各地将提升营商环境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

  (3)〔六〕完善问责和考核机制

篇九:药品监管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其它】

  一、存在的问题

  (一)观念的问题。构建亲清的政商关系,核心是思想观念的转变。为了转变“官本位、权本位、我本位”的思想观念,我们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使命初心,提出了“贴心代办”理念,树立人民是主人,干部是公仆,我们都是老百姓的勤务员的思想,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个个代表政府形象,强力推进“贴心代办,一次办好”改革,真正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店小二”式服务。

  (二)体制的问题。推进营商环境建设是一项大的系统性工程,从上级来看,由发改部门牵头考核,同时涉及市政府职能办、市政府审改办、行政审批服务局及相关职能部门。目前,推行的各项改革单兵突进,存在碎片化问题。辽宁省的做法是成立营商环境建设局,出台了《辽宁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依法推动营商环境建设工作(转载

  于::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我们学习借鉴辽宁省的做法,成立营商环境建设局,牵头推进全市营商环境建设工作(转载于::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二、意见建议

  (一)建议持之以恒的抓好“一次办好”改革。“一次办好”改革,用小切口解决大问题。去年一年改革,效果初显。建议省委、省政府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坚持不懈地抓好“一次办好”改革,不断进行“版本升级”,真正创出品牌,推动干部转变思想观念,助推实际问题解决。

  (二)建议进一步优化体制机制。在体制机制方面进行探索,比如设立营商环境建设局,牵头抓全市营商环境软硬环境的建设。具体来说,企业准入和服务群众方面由便民服务局负责,现有企业的服务方面由营商环境建设局和企业发展服务中心负责,硬环境建设由发改局负责,营商环境建设工作已初步破题,建议上级给予指导帮助,我们进行试点探索,待形成可复制推广经验后,全面推开。

  (三)建议以点带面实施县域集成改革。将改革重心从单兵突进转向行政管理体制、经济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开发开放体制、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社会事业体制等领域改革协同并进,健全完善政务服务、基层治理、社会救助、生活服务体系等县域治理体系,软硬环境一起建,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实现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进一步规范政府履职行为。围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厘清政府职责和市场边界,出台和实施政府部门权责清单制度,做到“清单之外无权力”“法无授权不可为”,规范和约束政府履职行为,提高政务效率。

  2.进一步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严格落实以公平为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平等保护各类产权,严格保护物权、债权、股权、知识产权及其他各种无形财产权,依法保护企业经营者人身和财产安全。坚决纠正涉企冤假错案,依法及时处理产权纠纷案件,稳定和改善市场主体预期,充分激发和增强各类经济主体创业创新动力。

  3.进一步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保障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金、技术、人力资源、土地使用权及其他自然资源等各类生产要素和公共服务资源,建立健全便捷高效的要素交易机制,依法促进各类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发挥市场在要素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实现要素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

  4.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缩减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清单之外不得另设门槛和隐性限制,各类市场主体享受平等的准入标准和优惠政策。推进产业政策由差异化、选择性向普惠性化、功能性转变,全面清理违反公平、开放、透明市场规则的政策文件。

  5.制订出台《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聚焦审批服务、创新创业、投资贸易、法治保障、政商关系等重点内容,对接导入发达国家和先进地区的理念标准,推进制度创新、政策集成、资源整合、流程再造,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效率,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一)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政府行政效能。一是增加简政放权含金量,充分激发社会创业创新活力。贯彻落实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放开市场准入,扩大“证照分离”改革事项,推动重点产业领域开放,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优化审批流程,深化“多规合一”改革,推进“联合图审”、“极简审批”,细化审批服务事项标准化规范,缩减项目审批办理时间,提高审批服务效率。

  二是提高办事服务效率,提升群众办事满意度和获得感。坚持“最多跑一次”事项梳理,对办事流程进行优化整合,最大限度方便办事群众。优化政务平台建设,规范业务操作,推进全市政务服务“一窗办理”、“一网通办”,完善“不见面

  审批”事项,促进部门之间协同作战,集成服务,推动企业和群众办事从找“部门”向找“政府”转变,解决互相推诿、流程模糊等问题。

  三是加大执法监督力度,促进市场竞争更加公平有序。全面落实“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监管制度,加强审批事项事中、事后管理。建立健全纵向联通,横向协调的监管体系,科学确定多部门联合检查事项,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最大程度减少对企业经营的干扰。强化对行政执法依法履职情况的监测、评价和考核,促使执法监管工

  只做精品

  作更加公平、科学、高效。

  四是加强和规范中介服务机构管理,推动中介机构健康发展。完善中介服务市场清退淘汰机制,将中介机构诚信状况与登记机关监管、银行授信、政府招投标等挂钩,倒逼中介机构提高服务质量。

  (二)加快信息的整合共享和应用,提升政府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一是加快“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提升服务质效。通过整合服务资源,打破政务信息交换共享的壁垒,推动服务资源整合联动,实现一体化、智能化、个性化的政务服务,让信息多跑腿,群众少跑路,切实增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二是优化公共服务,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加快构建政务服务“一张网”,推进各类服务事项预约、申报、办理、查询等全流程网上运行,实现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证件联用、信息联通、服务联动”。

  三是升级信息平台,增强技术支撑。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不断改进政务服务平台功能,真正做到让民众通过登录网上办事大厅,可以轻松完成在线审批、网上办证、业务查询等办事手续。

  四是大力推动实体政务大厅、网上政务平台、移动客户端、自助终端、服务热线等综合运用,促进线上线下一体运行,最大程度便民

  只做精品

  利民。

  (三)推动金融业多层次高效率发展,着力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一

  是优化融资结构和金融市场产品体系,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做好对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和金融支持,增强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二是清理规范中小企业融资时强制要求办理的担保、保险、评估、公证等事项,减少融资过程中的附加费用,降低融资成本。三是建设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包括区域性股权市场、公(私)募基金、风险投资资金等,更好地支持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和产品。助推扶持更多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鼓励企业参与资本市场融资,拓宽融资渠道。四是注重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加强各类账户之间的资金流动管理,建立金融机构定期报告和信息披露制度,开展金融风险专项整治,确保金融业安全、高效、稳定运行,同时加强金融诈骗防范宣传与教育,提升全民金融诈骗防范意识与能力。

  (四)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一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信用管理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二是建立企业、个人公共信用信息数据库,建立健全社会信用“红、黑”名单制,实现部门、区域信用信息共享。三是完善联合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对诚信企业和个人在办理行政审批、公共服务、招投标、贷

  只做精品

  款等过程中给予“绿色通道”、“容缺受理”、“减少检查”等激励措施,对失信企业和个人依法依规进行限制、禁止或惩戒,提高失信成本。四是建立公开、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按规定向社会公众披露信用信息,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五是加强诚信文化宣传,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诚信主题专题教育,普及社会信用法律法规政策知识,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褒扬诚实守信先进典型,提升全民诚信文明素养。

  (五)坚持人才培养和引进“两轮驱动”,突破智力支撑不足瓶颈。一是选对人才,用好人才,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不拘一格选拔使用人才,注重“岗位”“实干”意识,不为“虚名”“学历”所累。二是对现有人力资源,加强教育培训,着重培养新技能,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做到人尽其用,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以适应当前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需要。同时围绕X的需求积极引进人才,特别是优先引进本地缺乏和急需的人才,优化

  人才结构,为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提供人才保障。三是增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拓宽人才招聘渠道,着力解决企业招工难、用工难问题。四是加快干部队伍的交流,分批次选派更多优秀青年骨干到先进地区挂职交流,开阔视野,拓展

  【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篇十:药品监管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最新资料欢迎阅读

  基层建议: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环境建议

  基层建议: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一)观念的问题。构建亲清的政商关系,核心是思想观念的转变。为了转变“官本位、权本位、我本位”的思想观念,我们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使命初心,提出了“贴心代办”理念,树立人民是主人,干部是公仆,我们都是老百姓的勤务员的思想,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个个代表政府形象,强力推进“贴心代办,一次办好”改革,真正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店小二”式服务。

  (二)体制的问题。推进营商环境建设是一项大的系统性工程,从上级来看,由发改部门牵头考核,同时涉及市政府职能办、市政府审改办、行政审批服务局及相关职能部门。目前,推行的各项改革单兵突进,存在碎片化问题。辽宁省的做法是成立营商环境建设局,出台了《辽宁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依法推动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我们学习借鉴辽宁省的做法,成立营商环境建设局,牵头推进全市营商环境建设工作。

  二、意见建议

  (一)建议持之以恒的抓好“一次办好”改革。“一次办好”改革,用小切口解决大问题。去年一年改革,效果初显。建议省委、省1最新资料欢迎阅读

  政府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坚持不懈地抓好“一次办好”改革,不断进行“版本升级”,真正创出品牌,推动干部转变思想观念,助推实际问题解决。

  (二)建议进一步优化体制机制。在体制机制方面进行探索,比如设立营商环境建设局,牵头抓全市营商环境软硬环境的建设。具体来说,企业准入和服务群众方面由便民服务局负责,现有企业的服务方面由营商环境建设局和企业发展服务中心负责,硬环境建设由发改局负责,营商环境建设工作已初步破题,建议上级给予指导帮助,我们进行试点探索,待形成可复制推广经验后,全面推开。

  (三)建议以点带面实施县域集成改革。将改革重心从单兵突进转向行政管理体制、经济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开发开放体制、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社会事业体制等领域改革协同并进,健全完善政务服务、基层治理、社会救助、生活服务体系等县域治理体系,软硬环境一起建,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实现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篇十一:药品监管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优化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观念亟待转变,内生性动力尚未形成。我们与先进地区的差距,表面上看是服务创新、技术应用、功能配套等方面的差距,根本还在于我们思想观念特别是开放意识、市场意识、法律意识、服务意识上的差距。公共利益部门化、部门权力个人化,政府与市场角色错位的现象还不同程度的存在;以权力代替法律,以惯例代替法律,以人情代法律的情况时有发生,领导干部对市场主体地位和作用、对法治重要性、对职能权力属性的认识不到位,群众至上、企业至上、尊重市场主体、尊重法律规则的意识亟待加强。

  (二)简政放权的“含金量”还不够高,事中事后监管服务还不到位。一是些审批事项仍在政府体系内部打循环。二是政府部门重审批、轻监管,重处、轻服务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三是全市并联审批和网上审批工作进展不平衡,“一件事”、“亲清在线”平台建设进展缓慢。四是企业与政府沟通的渠道还不顺畅,机制还不健全。

  (三)一些惠企政策落地存在障碍,民营企业市场准入限制仍然较多。一是惠企政策的发布渠道还比较分散,公开形式单一,市场主体知晓度不高,极大地抑制了政策红利效应发挥。二是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在市场准入以及获取各类生产要素等方面仍然面临一些不合理的差别待遇。

  (四)涉企收费依然较多,中介服务市场有待进一步范。

  -1-

  一是企业生产成本偏高,挤压了企业赢利空间。二是“收费养人”的问题在一些基层部门仍然存在,各类检査收费和罚款依然禁而难止。各种认证、评估、检查、检测等中介服务收费不规范,标准不公开。“红顶中介”还普遍存在于一些服务行业和领域,群众意见很大。

  (五)金融服务体系作用发挥不够,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突出。一是金融服务体系建设面对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不能形成推动中小企业脱困发展的支撑力量。二是资本市场发展程度不高,金融主体创新能力不足。三是金融机构整体合力不强。没有形成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金融合力,加重“融资难、融资贵”。

  (六)城市人文、法治环境仍有巨大提升空间。一是城市人文环境建设不够。城市信用建设后,没有形成人人讲文明、人人树诚信的氛围以及奖惩措施。二是法治环境不完善,目前产权保护工作机制、服务性行政执法机制、健全商事纠纷机制等等仍处于起步探素阶段,对营商环境的优化、助推不够。

  二、进一步优化我市营商环境的意见建议

  (一)转变思想认识作风,创新工作服务方式。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自觉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着力破解“本领恐慌”,坚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践行“用脚步丈量城市”工作法,聚焦企业和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强化创新意识,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2-

  (二)深化简政放权改革,切实提高管理水平。一是坚持市场优先和社会自治原则,切实做到各项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实际成效上相得益彰,发挥出行政审批体制改革的整体合力。二是建立完善行政审批动态评估、管理和调整机制,用有力的“放”和有效的“管”,进一步提高放权的协同性、联动性,对确需保留的审批事项,要认真进行方式流程再造,切实做到前置条件减少、审批手续简化、审批时间缩短。三是在人才、经费、技术、装备等方面给予基层更多保障,确保基层能够接得住、管得好,努力提高简政放权的“含金量”。

  (三)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有效提升优化服务效能。一是实施“智慧政务”工程,以“信息技术+制度创新”推动政务流程再造、政府管理体制变革,重构行政审批和政府服务流程及标准。二是下大力打通数据壁垒,打通政府部门内部之间数据孤岛,除特殊规定外,推动企业开办、税费纳、用电报装、不动产登记、水气供应等事项一网通办。

  (四)打破部门利益化格局,稳步推进中介机构健康发展。一是积极引导政府投资项目以价方式选择中介机构,保障企业投资项目自主选择中介机构,促进中介服务市场公平竞争、良性健康发展。二是坚持推进政社分开,不断深化事业单位和中介组织改革,深入整治“红顶中介”,真正从源头切断中介收费和行政职权的利益关联,打破“中介性质、行政保护、行业垄断”的部门利益化格局。三是完善中介市场清退淘汰机制,将中介诚信状况与登记机关监管、银行授

  -3-

  信、政府招投标等挂钩,倒逼中介机构提高服务质量。

  (五)加快金融机构体制机制创新,缓解“融资难、融资贵”。一是加快商业银行改造,助推科技企业发展。创新商业银行还贷模式,降低倒贷成本。规范民间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减少高利贷利滚利的现象。二是发挥政府基金作用,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建立科学合理政务引导基金运作机制。

  (六)以诚信、人文、美丽为目标,努力营造宜居宜业典范城市环境。一是健全信用运用机制。利用大数据对企业、对市民进行信用画像,推进智慧信用出管。要制定信用信息清单,在个人积分入户、保障房申请以及公共源交易、产业扶贫资金申请、工程招投标等领域,查询和使用相关主题的公共用信息,完善信用信息安全保护机制。二是充分挖掘XX历史文化文明,多媒多层次宣传,XX市的历史文化独一无二。要充分发挥“特”的作用,为厚植、增加城市软实力服务。

  (七)准确把握《条例》内涵,完善工作体系。一是以“放管服”改革要求,统筹优化营商环境政策体系。根据各部门三定方案确定的职能,围绕审批有据、服务便利、监管有效、信息平台关键点,自上而下系统梳理研究本部门的工作重点,拿出统一高效的政策体系和工作方案,实现同一业务在监管审批上“步调一致”、在创新服务上“各展本事”,避免出现标准不一、就事论事、形成不体系。二是组建专业优化营商环境咨询团队。学习借鉴北京、上海的做法,依托

  -4-

  高校或研究机构,分领域组建专家团队,下沉到基层开展调研和“坐诊”,有针对性的指导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和评价工作。

  -5-

篇十二:药品监管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优化营商环境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

  第一篇:优化营商环境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

  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州节能减排监督管理局积极主动服务,主动帮助企业解决突出问题。局长余艳杰同志带队对新疆昌吉高新海天水务有限公司和新疆超源化工有限公司开展了现场调研工作。

  新疆超源化工有限公司自复工复产以来,由于污水处理站长期未满负荷运行,处理能力达不到设计能力,应急池内废水液位长期处于较高状态,切实存在一定环境安全风险隐患。为帮助企业降低环境风险,推进问题整改,州节减局聘请相关行业专家对企业存在问题进行了“把脉问诊”,通过专家指导帮助,现该企业污水处理能力得到了提升。

  近日,该局就前期存在的问题召集新疆昌吉高新海天水务有限公司和新疆超源化工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召开了跨区域企业座谈会,并就有效解决问题提出了具体措施。

  局长余艳杰同志就如何强化营商环境工作进行了强调:一是更新思想观念,主动“靠前”服务。一线执法人员深入企业开展监督检查工作,积极了解企业现实环境优势,与企业换位思考,真正做到想企业所想,帮扶企业所需,送法上门,指导企业准确掌握环境保护政策法规要求及行业治污标准。二是健全政企沟通机

  制,完善服务工作双落实。积极动员执法人员主动作为,拓宽企业反馈、交流问题渠道,定期组织相关人员深入企业开展座谈,了解企业实际困难,主动听取意见建议,帮助企业解决发展经营面临的实际困难,努力营造和谐发展的营商环境。

  第二篇:优化营商环境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

  一、工作作风方面

  1.贯彻党中央、自治区党委、市委、县委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相关工作情况;

  2.对县委优化营商环境行动中的承诺事项完成情况;

  3.对待企业行政审批卡、推、拖等情况;

  4.对企业群众办事减少阻碍,优化营商环境情况;

  5.办事拖拉、工作敷衍塞责情况;

  6.处理问题和矛盾,责任担当情况;

  7.工作人员遵守工作纪律情况。

  二、政务服务方面

  8.简政放权情况,审批环节、审批事项、受理条件按程序、按规定执行;

  9.政策透明,对管理服务对象提出的政策咨询,给与明确答复;

  10.办理程序公开,对承担的行政审批项目的依据、条件、程序、资料要求、办理时限、承办人、负责人、办事纪律、办事结

  果等及时公开;

  11.岗位职责公开,公开栏设置单位职责、部门职责、工作人员职责,窗口工作人员亮姓名、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

  12.收费标准公开,按照要求制作公开栏公开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标准;

  13.监督公开,按照要求公开投诉举报方式和电话,或对外公布的办公、咨询、投诉举报等服务电话要畅通;

  14.是否设置限制性条款,为企业平等进入市场设置附加条件、歧视性条款和准入门槛情况;

  15.水电气暖等公共服务领域搞垄断服务、捆绑服务情况。

  三、执法监管方面

  16.对本地区、本部门工作人员损害营商环境行为监管情况;

  17.监管部门选择性执法、向企业乱收费情况;

  18.在服务企业中按照相关规定履职尽责情况;

  19.监管部门监管失职情况;

  20.中介服务管理规范情况;

  21.在审批、监管、处罚、服务方面履职情况。

  四、便利化改革方面

  22.推进“一站式”服务,让企业群众少跑路;

  23.流程优化、材料精简、精简办事程序;

  24.严格执行首问责任制,把应办事项转给他人要跟踪落实;

  25.严格执行一次性告知制;

  26.数据共享,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推进“不见面审批”。

  第三篇:优化营商环境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

  按照《全市开展“更新思想观念、克服顽瘴痼疾、优化营商环境”集中整顿活动的实施方案》要求,对照“凤岐茶社”事例,现将查摆问题清单和整改措施公示如下:

  一、查摆问题情况

  1.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认识程度还有待提升,少数审计人员还存在审计是监督部门,“优化营商环境”与己无关的思想认识偏差,对重大、重点项目主动服务、全程服务、优质服务的意识、能力和水平不足。

  2.走访基层、帮扶企业实地考察与调查研究不够深入具体,主动宣传和服务的意识不足。

  3.“优化营商环境”与审计工作结合不够紧密。审计工作中,对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措施落实情况以及“放管服”“一次办成”“减税降负”等改革推进情况关注不够。

  二、整改措施

  一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审计促改革促发展”,根据全市重点工作任务,深入开展重大政策落实、重要资金使用、重大项目落地的跟踪审计,提高审计监督的针对性、有效性,以高质量审计服务高质量发展。

  二是强化监督、优化环境。紧紧围绕全市“1+474”工作体系,深入开展全市营商环境改善情况审计调查,同时在财政审计、经责审计、企业审计、民生审计、投资审计中,认真查找营商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整改建议,督导解决问

  题,促进被审计单位的营商环境得到明显改进。

  三是严肃纪律、严格执法。切实做到依照法定内容、权限、程序、范围和操作规范进行审计,依照法律规定,报告、通报或公布审计情况和审计结果,努力塑造公平正义、公开透明的良好审计形象。

  第四篇:优化营商环境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优化提升营商环境行动的相关工作部署,按照国家和省、市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提升优化营商环境行动的相关工作部署要求,镇沅县从“健全机制、夯实基础、优化流程、专项督查、提高服务”等几个方面入手,营造快捷、高效、规范、透明的营商环境,推动全县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提高思想认识,强化工作落实。

  坚持把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___*法》作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和推动镇沅高质量跨越发展的历史使命来抓,将《条例》、《办法》贯彻落实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列为各级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计划,认真组织开

  展专题学习,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全县各级各部门抓好《条例》、《办法》贯彻落实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成立了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召开深化“放管服”改革暨营商环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3次,小组成员单位联席会议5次。结合镇沅实际制定了5个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制度,以制度管理推进改革实效。

  (二)减环节降耗时、优化服务流程。

  推进行政许可及公共服务事项集中办,将县内32个部门实施的232项行政许可事项、207项公共服务事项统一到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梳理“一件事一次办”政务服务主题事项52个,通过推行联合审、联合办、联合批,将涉及多个部门的外部流程优化为一个窗口内的内部流程,解决便民事项窗口功能单一。推进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实行企业开办“一窗通”,全面推进“不见面”办事,拓展“互联网+政务服务”,提供“24小时不打烊”在线行政审批服务,积极探索多个相关联事项“一件事一次办”,推动更多事项到“一部手机办事通”集成办理。将企业营业执照办理、公章刻制、涉税办理、社保登记4个环节并联成1个办理,实现企业开办时间3个工作日内完成。2020年全县共登记内资企业1731户,比去年年底增长30户,增长1.8%。信用监管力度明显加强。“双随机、一公开”全流程整合,抽查市场主体367户均处于正常生产经营状态,各类市场主体信息公示1579户。将不动

  产转移登记压缩在5个工作日内办结,抵押登记业务在2个工作日内办结。精简报送办税资料和流程,实现70%以上涉税事项一次办结,办理时间再压缩10%以上。持续深化“银税互动”,利用纳税信用评价结果,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企业精准放贷,2020年镇沅县共为48户企业发放纳税e贷__.10万元。减轻企业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企业可在5%至12%的区间内确定缴存比例,增加网上业务办理,缴存企业和职工可手机上办理住房公积金查询、提取、还款等业务。认真落实国家出台的降低企业用电成本政策措施,对符合条件的__户一般工商业用电客户实行优惠让利电价政策,累计让利296.51万元;引导大工业电力用户和一般工商业电力用户积极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今年完成交易电量相对减少电费1594.51万元,平均每度电降低电价0.1元,有效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最大简化用水报装流程,对供水方案进行优化,企业用水报装费用压缩比例达20%以上。在建成区范围内,打造“半小时”服务圈,建成区管网报修、居民水表报修基本实现30分钟到场。同时增开短信提醒、微信公众号办理等便民渠道。

  (三)落实项目审批承诺制、压缩审批时长。

  推行投资项目审批告知承诺制,简化优化投资项目审批流程,完善审批事项办事指南,规范审批事项各要素、办理流程和办理信息数据格式,优化审批流程,按照“一网通办”的要求,投资核准(备案)项目完全实现网上审批,核准项目办结时间从原来2个工作日缩短到10个工作日;外商投资企业备案登记1.5个工作日办结,审批5个工作日办结。申报的投资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地方规划,符合受理条件的即报即批。按照建设工程审批制度改革的目标,将政府投资项目压缩至120个工作日以内,社会投资项目压缩至90个工作日以内。小型项目、带方案出让土地、区域评估的园区内项目压缩至30日内。全力协助企业快速推进项目审批,一次性告知办理人必须提交的材料清单,引导好业主通过网上进行项目申报。

  (四)加大稳岗力度、减轻企业负担。

  对暂时生产经营困难且恢复有望、坚持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适当放宽其稳岗返还政策认定标准。2020年,发放1182人失业补助金623万元;发放161人失业保险金,75.4万元;代缴94名失业人员医疗保险19.16万元;拨付1285人价格临时补贴96.47万元;拨付53人技能提升补贴13.9万元;失业保险稳岗返还83户、失业保险计划稳岗返还惠及职工人2027人、失业保险计划稳岗返还228.64万元。2020年2月起至6月,对参保企业缴纳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中的单位应缴部分实行减半征收,减征期限为5个月。2月和3月已征缴医保的企业,按减半政策予以退款,同时职工个人账户划账不受影响。全县共有107家企业办理医保减征业务,减轻企业费用负担333.50万元。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提升金融服务小微企业能力。推出小微快贷、微捷贷、纳税E贷等线上信贷产品,提高小微企业融资效率;对贷款到期企业开展展期、无还本续贷等业务;引导金融机构减利让费,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五)强化法律监督、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牢固树立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司法理念,认真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加强对涉民营企业刑事案件立案侦查活动的监督审查,做到既要依法打击犯罪活动,又要对涉案民营企业负责人慎用强制措施,维护民营企业正常经营秩序,最大限度减少办案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加大辖区内8个商品交易市场监管,__野生动物保护专项整治行动。检查网站、网店354个次,线下检查网站、网店4个次,未发现网络交易违法行为;办理动产抵押登记8份;检查各快递末端网点66个,对存在取件二次收费违规行为的24个快递末端网点已责令改正。查办食品及农产品类案件8件,罚没款入库__元;办结药品案件4件,罚没款入库5673.3元。力求实现“办一案、助一企、防一片”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为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六)强化督查检查,建立健全机制。

  研究制订县优化营商环境考核评价办法,对全县9个乡(镇)和38个县级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开展营商环境建设工作专项督查工作,建立营商环境常态化督导落实工作机制。落实好服务保障企业各项措施,建立企业维权服务长效机制,畅通维权服务渠道,认真做好企业投诉举报受理工作,及时查处损害营商环境的违法行为。对牵头部门牵头作用发挥不到位,责任部门主动性不够,未及时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县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未建立各项营商环境工作机制的进行通报,督促相关部门认真加以整改,切实推动营商环境工作形成制度化长效化。

  二、存在的问题

  (一)部门之间统筹联动协调不够,缺乏推动各项工作的强大合力。

  随着“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深入推进,各部门服务企业、服务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服务流程不断缩减,但是部门政策、法规要求不一,各种服务流程依然十分繁琐,企业办证难等问题依然不程度地存在;各部门项目资金分散难以整合,缺乏助推重点项目、重点产业、重点工程及重点企业的强大资金合力。

  (二)民营企业总量小,扶持政策落实有差距。

  镇沅中小企业基础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县内中小企业规模达不到省、市扶持条件,导致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大;地方财力困难,投入扶持民营企业发展资金较少,部分小微企业享受扶持政策不足。综合企业服务体系不健全,创业初期成长缓慢。同时,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等问题依然突出,严重制约了我县民营企业的发展。

  (三)建设工程审批改革不够深入、网办系统融合不足。

  建设工程审批制度改革虽然已经启动,但没有取得大的突破,在建设工程审批制度提升方面没有形成有效的机制支撑。

  涉及部门在横向纵向沟通上还存在沟通不畅、沟通不及时、合力不足等问题,企业多头跑、往返跑甚至没有头绪跑的情况依然存在。由于住建系统建设项目审批单独在云南省建设工程信息网站上进行审批,审批平台与政务服务平台没有进行对接,造成网上审批流程不够简化。

  三、工作相关措施

  (一)以测评效果为导向,优化提升营商环境。

  按照优化营商环境第三方测评的相关工作要求,围绕测评中的17个指标和普洱市“红黑榜”考核反馈的具体问题,持续推进反馈问题整改工作。以营商环境测评成果客观、量化检验“放管服”改革及优化营商环境成效,极力攻坚薄弱环节,努力推动改革深化和落实,引导形成优化营商环境的良性竞争,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取得新进展。

  (二)完善和落实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措施。

  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措施,制订培育发展规划,加强对民营经济的引导,促进民营经济向多个行业和领域拓展。强化服务,加强企业管理,为民营经济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舆论环境和法制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不断改进投融资方法,拓宽思路和渠道搭建融资平台,切实解决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资本瓶颈问题。

  (三)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以制度管理推进改革实效,打造“提供证明少、审批效率高、服务质量优”的政务环境为目标,进行刀刃向内的行政审批改革。按照“办事不求人、审批不见面、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的改革思路,推进线上“一张网”,线下只进“一扇门”“一次办结”改革的措施,整合部门职能打破各自为政的格局,有效提高审批质量和效率,营造良好的政务服务环境。

  (四)密切联系企业、加强挂钩协调服务。

  落实各级领导干部挂钩联系企业制度,成立由分管领导任组长的工作组,深入重点企业开展工业攻坚,采取一月一分析、一月一调度、一月一通报工作机制,列出问题清单、倒排解决时限。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大走访,结合企业遇到实际问题,全方位、多角度开展政策宣讲,着力提高政策知晓度和参与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第五篇:优化营商环境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

  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提升全区营商环境,结合《市2020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现将我区2020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任务部署如下。

  一、营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完成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及“互联网+监管”系统的建设对接。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加快我区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和改造工作,完成政务服务门户、事项管理、电子印章、电子证照、数据共享等8项对接任务,确保如期实现

  与国家、省、市政务服务平台的深度对接融合。加快“互联网+监管”事项的认领和梳理工作,汇聚各部门监管业务系统、投诉举报等各类监管数据,编制全区统一的监管事项目录清单。加强审批服务标准化建设。推进同一事项的名称、类型、依据、流程、时限、材料、表单、收费、编码等要素基本一致,同层级政府同一工作部门的事项数量基本相近,做到横向可比对、纵向可衔接。聚焦办理量大且企业和群众关注的重点领域、重点事项,按照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的要求,逐项编制标准化工作规程和办事指南,推行一次告知、一表申请。科学细化、量化审批服务标准,压减自由裁量权,完善适用规则,探索同一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构建和完善形式直观、易看易懂的办理流程图(表),实现网上可查、电话可询,为企业和群众办事提供清晰指引。对“四级十同”政务服务事项要素网上录入情况进行全面核查,推动实现要素录入全覆盖、无遗漏、无差错。纵深推进“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改革。按照全市统一部署,梳理政务服务高频事项,持续公布“最多跑一次”事项。对政务服务事项申请材料进行专项清理,实现企业和群众到政府办事提供的材料减少60%以上;持续分批公布“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事项目录,实现85%的政务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结合群众办事堵点疏解行动、优化营商环境等工作,重点围绕企业群众反映突出的证件证明材料多、重复提交等问题,梳理各部门高频证照,推动业务办结时同步签发电子证照。在相关政务服务事项受理、审批

  等环节开展电子证照应用。推广“集成服务”。完善实体政务大厅“一门”“一窗”改革。根据“一门”“一窗”改革的具体措施和认定标准,持续推动实体政务大厅“多门”变“一门”,不断完善“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工作模式。除对场地有特殊要求的事项外,审批服务事项进驻综合性实体政务大厅基本实现“应进必进”,70%以上审批服务事项实现“一窗”分类受理。推行“集成套餐”服务,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对办“一件事”涉及的多个审批服务事项打包,为不同类型的企业和群众提供量身材料的套餐式、主题式集成服务,取消各类重复提交的证明材料,推行一表申请。

  二、营造更具活力的创新创业环境。推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层公共服务平台“三化”建设深度融合。区级服务平台规范化建设完成率达到95%以上,街道完成率达到90%以上,社区完成率达到60%以上,全区“三化”建设完成率达到60%以上。深入实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和知识更新工程。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培训,2020年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人数达2800人次以上。积极探索“互联网+调解仲裁”工作。按照上级部署,有序开展“互联网+调解”试点工作。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达到90%以上,调解成功率达到60%以上。推进创新开放合作。引导和鼓励新型研发机构发挥体制机制优势,突破传统发展思维与模式,以区本土产业技术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展研发与技术服务,不断提升服务辖区产业发展能力。扩大科技贷风险资金补偿池规模,逐步完

  善科技贷业务流程,加快天使投资基金建设,探索启动“成果贷”、种子基金业务,促进财政资金最大化利用。

  三、营造开放便利的投资贸易环境。打破针对民间投资的隐性门槛。依托在线平台推介发布一批吸引民间资本投资的重点项目。争取老工业基地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符合条件的入库民间投资项目。继续规范有序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按照上级重大项目实施方案联审机制方案,进一步推动重大项目规范有序实施。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经费,督促项目实施单位完善重大项目入库信息,配合做好重大项目监测服务平台运行工作。优化投资项目审批流程。全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压缩,实现全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与上级政务服务平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互联互通。对区级审批环评文件的建设项目审批权限,进一步优化调整。积极落实上级关于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发布投资审批领域统一的审批服务工作规程和办事指南。配合市发展改革委做好全面梳理发改系统省、市、区三级政务服务事项,形成区级基本目录。编制完成投资项目审批事项实施清单、工作规程和办事指南,持续做好在线平台审批事项动态更新和信息维护。推动施工许可一站式办理。全面推行建筑工程施工许可“一个窗口受理,后台信息流转”,实现施工许可一站式办理。深入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继续实行“单一窗口”政务服务免费申报制度。完成出口退税等国家标准版新增功能落地应用,货物、舱单、运输工具申报应用率达到100%,其他业务应用率全

  面提升。一是建设完善公共服务功能,进一步发挥公益性、均等化通关政务服务主平台作用:提升“一点接入”服务功能;推广舱单和运输工具申报应用;延伸金融保险服务;扩大应用服务范围。二是全面升级信息化水平,进一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提升国际贸易全流程电子化水平;完善口岸大数据和效能监测服务;持续加强平台运维保障。促进外商投资便利化。继续落实外资企业设立商务备案与工商登记“一口办理”工作。建立全区外商投资企业投诉联系协调机制,妥善处理外商投资企业投诉案件,及时回应、解决外商投资企业反映的问题。进一步加强重大外资项目推进工作。强化跟踪服务,做好外资项目从签约、筹建、开工到竣工的协调服务工作,将符合条件的重大外资项目纳入市重大建设项目范围,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问题。开展与现行开放政策不符的法规文件清理工作。配合区人大做好与现行开放政策不符的地方性法规清理工作;组织各区直有关部门做好清理与现行开放政策不符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有关工作。

  四、营造宽松有序的企业经营环境。建立健全社会化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持续完善以省级以上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为支撑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积极引导智造工业共享云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为中小企业提供良好的信息、技术、创业、培训、融资等社会化服务。推进纳税便利化改革。对税务证明事项进行全面清理,没有法律法规规定的证明事项一律取消。推进“一网”办税,大力推广电子

  税务局,依申请业务网上办税达到98%。推行税(费)制度分类指引,方便便捷查询所需制度,增强政策服务精准度。减轻税费负担。积极推进电子退库、更正、免抵调业务,开展新办纳税人“套餐""式办税。全面推行统一的税收业务规范,确保国家减税降费政策落实到位。降低企业用电成本。在营业场所公示客户工程典型造价手册,为客户免费提供10千伏及以下受电工程典型设计和造价咨询服务。为客户提供用能咨询、用能综合设计、节能增效等综合能源服务,围绕重点领域积极引导客户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有效降低企业用电成本;积极为中小企业推广电e贷、电e盈电费小额贷存款服务,提供灵活的综合客户服务。实行差异化环保监管。按照上级工作安排,综合考虑企业污染物排放水平、物料产品运输结构、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厂容厂貌、信用情况5大类指标,评选绿色环保引领企业。凡被评上的工业企业,不再实施错峰生产,坚决防止“一刀切”和管控简单化,鼓励企业加快绿色转型升级,促进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工作。落实融资担保业务风险补偿政策,引导担保机构扩大小微企业等融资担保规模,降低担保费率。依据政务服务事项国家、省级、市级基本目录,梳理规范政务服务事项,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创新融资方式,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鼓励辖区内银行保险机构探索发展信用融资、普惠金融和“双创”金融模式,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健全融资协调服务机制,持续加大对民营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在全区推进政

  府采购合同融资工作,缓解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的供应商,特别是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五、营造竞争高效的市场环境。提升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水平。编制区级公共信用信息目录,建立工作推进机制,实现公共信用信息及时、完整、全量归集共享。推动社会保障、交通运输、水电气暖、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和邮政电信等公共服务领域信用信息全量归集至全市统一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加快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监管机制。推动各部门建立市场主体信用档案,对相关主体进行公共信用综合评价。推进信用惠民便企。全面落实市个人信用积分,在社会保障、公共医疗、公共交通等领域推出区个人信用积分创新应用,并形成典型经验。推动信用助力民营企业融资。完成与金融机构共享纳税、社保、行政处罚、水电煤气等融资相关信用信息,加强金融机构对守信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加快完善信用联合奖惩机制。推动上级联合奖惩系统“全流程”嵌入我区政务服务平台、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确保联合奖惩工作落地生效。加强督促检查,推动各地各部门实施信用联合奖惩并及时反馈奖惩案例。营造良好信用环境。持续推进政府机构失信问题专项治理。加大诚信宣传力度,定期发布诚信“红黑榜”。

  六、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坚定不移服务保障经济健康运行。完善便民利民工作机制,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做好金融和房地产领域案件审理,严防风险传导扩散。提升知识产权审判水平,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深化环境审判“三审合一”,推动环境质量持续变好。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司法服务与保障,平等全面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采取活查封、分期履行等对企业生产经营负面影响最小的司法措施,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产业转型升级。依法审理涉企业的破产及改制纠纷案件。积极推进破产审判专业化、信息化建设,综合运用重整、和解、清算等手段,促进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帮助和支持企业转型升级。准确界定企业改制中的产权关系,对于产权有争议的挂靠企业,在查明投资事实的基础上明确产权,防止非法侵害企业主体合法权利。同时依法适用破产程序中的关联企业合并破产、行使破产撤销权和取回权等手段,查找和追回债务人财产,避免恶意“逃废债”。

  七、加强营商环境组织保障。建立高规格领导机制和工作推进机制。成立区营商环境评价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区营商环境评价工作,协调推动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召开工作推进会。召开全区做好迎接营商环境评价工作推进会,安排部署全区优化营商环境评价工作,确保在评价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加强经验交流。建立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常态化经验总结推广机制,及时总结各级创新做法,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组织开展经验交流活动。开展业务培训。组织参加优化营商环境业务培训,聘请专家在全区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业务培训,帮助各级各部门吃透国家优化营商环境政策精神,指导做好营商环境整改提升工作,提升服务企业、优化营商环境业务水平。

  第六篇:优化营商环境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

  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州节能减排监督管理局积极主动服务,主动帮助企业解决突出问题。局长余艳杰同志带队对新疆昌吉高新海天水务有限公司和新疆超源化工有限公司开展了现场调研工作。

  新疆超源化工有限公司自复工复产以来,由于污水处理站长期未满负荷运行,处理能力达不到设计能力,应急池内废水液位长期处于较高状态,切实存在一定环境安全风险隐患。为帮助企业降低环境风险,推进问题整改,州节减局聘请相关行业专家对企业存在问题进行了“把脉问诊”,通过专家指导帮助,现该企业污水处理能力得到了提升。

  近日,该局就前期存在的问题召集新疆昌吉高新海天水务有限公司和新疆超源化工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召开了跨区域企业座谈会,并就有效解决问题提出了具体措施。

  局长余艳杰同志就如何强化营商环境工作进行了强调:一是更新思想观念,主动“靠前”服务。一线执法人员深入企业开展监督检查工作,积极了解企业现实环境优势,与企业换位思考,真正做到想企业所想,帮扶企业所需,送法上门,指导企业准确掌握环境保护政策法规要求及行业治污标准。二是健全政企沟通机制,完善服务工作双落实。积极动员执法人员主动作为,拓宽企业反馈、交流问题渠道,定期组织相关人员深入企业开展座谈,了解企业实际困难,主动听取意见建议,帮助企业解决发展经营

  面临的实际困难,努力营造和谐发展的营商环境。

篇十三:药品监管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精品资料欢迎阅读

  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优化营商环境

  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一)观念的问题。构建亲清的政商关系,核心是思想观念的转变。为了转变“官本位、权本位、我本位”的思想观念,我们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使命初心,提出了“贴心代办”理念,树立人民是主人,干部是公仆,我们都是老百姓的勤务员的思想,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个个代表政府形象,强力推进“贴心代办,一次办好”改革,真正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店小二”式服务。

  (二)体制的问题。推进营商环境建设是一项大的系统性工程,从上级来看,由发改部门牵头考核,同时涉及市政府职能办、市政府审改办、行政审批服务局及相关职能部门。目前,推行的各项改革单兵突进,存在碎片化问题。辽宁省的做法是成立营商环境建设局,出台了《辽宁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依法推动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我们学习借鉴辽宁省的做法,成立营商环境建设局,牵头推进全市营商环境建设工作。

  二、意见建议

  (一)建议持之以恒的抓好“一次办好”改革。“一次办好”改革,用小切口解决大问题。去年一年改革,效果初显。建议省委、省政府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坚持不懈地抓好“一次办好”改革,不断进行“版本升级”,真正创出品牌,推动干部转变思想观念,助推实际问题解决。

  (二)建议进一步优化体制机制。在体制机制方面进行探索,比如设立营商环境建设局,牵头抓全市营商环境软硬环境的建设。具体来说,企业准入和服务群众方面由便民服务局负责,现有企业的服务方面由营商环境建设局和企业发展服务中心负责,硬环境建设由发改局负责,营商环境建设工作已初步破题,建议上级给予指导帮助,我1精品资料欢迎阅读

  们进行试点探索,待形成可复制推广经验后,全面推开。

  (三)建议以点带面实施县域集成改革。将改革重心从单兵突进转向行政管理体制、经济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开发开放体制、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社会事业体制等领域改革协同并进,健全完善政务服务、基层治理、社会救助、生活服务体系等县域治理体系,软硬环境一起建,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实现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篇十四:药品监管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优化营商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3篇

  优化营商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1近年来营商环境显著改善,但仍存在审批部门各自为战、期刊杂志指定摊派、社会监督机制缺乏等问题,疫情背景下必需仔细加以解决,为企业回暖雪中送炭,现简要报告如下。

  一、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

  (一)开办环节,审批部门各自为战,缺乏信息共享机制。目前审批繁琐、吃拿卡要等显性问题已大幅改善,但部分隐性问题仍存在。一是审批部门之间各自为战,缺乏信息共享机制;二是部分手续办理互为前置条件,少数干部严格按程序执行,敏捷度不够,不敢为、不愿为;三是公职人员和民营企业家缺乏深层次接触,工作人员在工作时间外很少接触管理服务对象,导致部分信息不对称。

  (二)经营环节,期刊杂志指定摊派,加重企业本钱负担。一是存在期刊杂志指定摊派现象,部分企业每年均订购部门指定的期刊杂志,而部门摊派任务由上而来,各政府部门每年杂志费用几万元不等;二是部分企业参与学会、协会、讨论会、培训会等,或在重大活动中赞助捐赠,变相收取费用。

  (三)监管环节,政府监管惩罚为主,社会监督机制缺乏。一是政府部门"双随机、一公开"执法监督检查机制仍旧不完善,部分部门流于形式,社会监督机制缺乏,检查随便性大;二是因突发安全事件,导致突发检查、多头检查、频繁检查问题存在;三是政府监管惩罚为主,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等社会信誉监督格局还未完善。

  二、优化营商环境的建议

  (一)开办环节突出优化服务,营造良好环境。一是实行"局所联动、全域通办",全面下放个体工商户的登记权,最大限度方便申请人办事。二是推动园区企业办事不出园。将涉及园区的22个审批事项,分别实行直接授权、派专人定时入驻等方式全部集中到园区办理,变"企业办"为"政府办",确保企业办事"不出园"。三是加强窗口规范化建设,畅通部门信息共享机制,以"资料齐备马上办、资料不齐指导办、紧急项目加班办、特别项目跟踪办"为服务标准,压缩企业开办时间至3天;四是坚持惩办与爱护并重,既要创建勇于担当的气氛,又要建立容错机制把试验失误与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

  (二)经营环节精简杂志订阅,提升信息有效性。一是订阅杂志类型多样化市场化,加大企业选择范围,订阅与自身相关的期刊杂志,削减资源浪费;二是加大惠企减负政策宣扬解读力度,帮助企业知晓并应享尽享政策红利;三是完善企业负担举报查处和反馈机制,加强新闻言论和社会监督。

  (三)突出放管结合,强化信誉监管。一是建立信誉信息公示制度,公示市场主体的登记注册、行政惩罚信息,全部社会公众均可登录方便、快捷查询。二是严格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执法监督检查机制,安全环保合并检查,构建起市场主体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的社会共治格局。三是建立健全政府失信改良机制。如发生政府失信行为时,要依据失信行为对企业进展造成的损失状况和社会影响程度,对具体失信状况主动书面说明缘由并准时整改。

  优化营商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2"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期,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的进一步稳固期;是推动经济社会进展再上新台阶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还是落实新进展理念要求爬坡过坎的攻坚期;是国际经济政治格局深刻调整改变带来的严重挑战期,更是维护我国国家利益和经济安全的关键期。无论从底线思维还是战略思维角度衡量,优化营商环境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重点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

  优化营商环境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更加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完善治理体系和提高治理效能的需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改变的背景下,为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必需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强调"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及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构建更加系统完备、更加成熟定型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根据这一要求,我们的营商环境还存在不少问题。必需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政府与社会关系、市场与社会关系,在关键性基础性重大改革上有突破有创新,解放、创造和爱护先进的生产力,重点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创新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完善市场经济法律制度,以高水平的开放推动深层次市场化改革,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淌、价格反应敏捷、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的要求。这是建设一个好的市场经济体制,表达制度优势,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增添治理能力,提高治理效能的迫切需要。

  优化营商环境是政府精准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添进展动力和活力,持续推动经济健康进展的需要。改革开放后很长一段时间,地方政府为了推动经济进展,对直接投资、招商引资有极大的热情,GDP的高增长几乎是"一俊遮百丑",这让我们看到了许多粗放增长的场景,但也遗留了很多问题,比方一些优惠政策突破底线,圈地囤地不开发,野蛮开采矿产,破坏生态环境等。党的十八大以来,为适应经济新常态的趋势,党中央强调在新进展理念引领下,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进展。转变进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不仅仅是市场的事情,也需要政府更好地发挥作用。优化营商环境是经济进展的重要条件。优化营商环境当然对招商引资和GDP增长有帮助,但优化营商环境不仅仅是为了招商引资,也不仅仅是为了GDP增长,而是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在稳住经济基本盘的前提下,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促进经济持续健康进展。优化营商环境的主体是政府,政府自身也需要精准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更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一方面,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取决于政府在多大程度上放权、减权、减利,这是一场刀刃向内的向市场放权、给企业松绑、让群众便利的政府自我革命。另一方面,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也是政府的职责,应从事前审批型政府、经济进展的竞争者,转向服务型政府。这也是对政府增添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效率、加大公共服务供给的"大考"。

  优化营商环境是爱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维护国家产业和经济安全,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需要。当前,国际经济、政治、文化、安全等各方面都在发生深刻调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演化,世界进入动乱变革期,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增加。经济全球化遭受逆流、一些国家爱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盛行,民粹主义、种族主义等思潮活跃,社会骚乱此起彼伏。美国作为守成大国为维护其世界霸权和领导地位,实行多种措施遏制中国进展,不断对中国进行政治误导、战略遏制和全面施压,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不利的影响。面对当前全球化遭受逆流、全球化倒退等国际经贸环境的深刻改变,我们必需在一个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中谋求国家进展,做好较长时间打长久战的思想预备和工作预备。要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互相促进的新进展格局,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加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必需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并提高竞争力。如今这方面已经出现了不利的状况,有些产业链供应链断裂了、脱钩了,有的外企、民企走了,低端的产业、企业死掉了,高端产业、企业却进不来。应对这些问题和困难,一方面要"卧薪尝胆"式的创新,解决"卡脖子"问题,实现自主可控,真正本土化;另一方面,要增添对外资的吸引力和对现有外资企业的粘性,使之不情愿离开中国。这两个方面,都取决于是否能创造世界最优的营商环境。营商环境好了,就可以对冲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

  将来的竞争,从肯定意义上说就是营商环境的大比拼,国际竞争也是营商环境的竞争。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要通过优良的营商环境呈现出来。[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优化营商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3托克托县各镇党委、政府、纪委,县委各部委办局,县各委办局、各人民团体、各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各派驻纪检监察组:

  为推动我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取得新成效,托县纪委监委充分发挥监督职能,强化优化营商环境监督执纪问责,改良干部工作作风,压紧压实主体责任。现对一起优化营商环境问题典型案例通报如下:

  托县农业综合开发中心(原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副主任赵海平以权谋私问题。赵海平在担任县农业综合开发中心(原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副主任分管产业化进展股期间,为盛德农业合作社申报农业项目补贴提供帮助,在项目资金下拨后,收受盛德农业合作社法人吉德成17000元现金并用于日常消费。2020年9月30日,托县监委给予赵海平降级处分。

  全县各级党组织要学深悟透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主动主动作为,扎实改良工作作风,要切实扛起主体责任,加强干部教育、监督和管理,敢于较真碰硬,常抓常管常严。全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履行好监督一起,曝光一起,绝不姑息,用作风建设新成效助力全县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

篇十五:药品监管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优化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和建议范文(精选3篇)

  第一篇:优化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工作作风漂浮。一些同志对优化营商环境认识不深,对经济转型发展信心不足,在经济新常态下,还有许多不适应。有的同志消极怠政,不怕不亲,只怕不清,不敢也不愿深入企业,接触企业家;有的同志用会议落实会议,用文件落实文件,用表态代替行动,实则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矮子;有的同志也到企业转一转,蜻蜓点水,走马观花,不解决实际问题。种种表现,归根结底还是作风问题,典型的“中梗阻”,各项政策措施落不到实处,企业的困难问题得不到解决,营商环境得不到优化,我们谈何招商引资?谈何转型升级?谈何经济发展?优化营商环境,需要我们进一步转变作风,以强烈的责任意识、担当精神和求真务实的作风,深入企业,实实在在、真真正正为企业,为投资者排忧解难,遮风挡雨,保驾护航。

  二、担当意识不足。哪里发展环境优,服务质量好,投资回报率高,企业就到哪里发展,投资就往哪里集聚。有的企业反映“脸好看、门好进、事难办”,“张三推李四,李四推赵五”,互相推诿扯皮情况还不同程度存在。有的企业反映,能办的拖着办,可办可不办的不给办。遇到问题绕着走、躲着走,下级部门请示工作没有答复、没有音讯、装聋作哑的领导干部还大有人在。简政放权触及部门权力时,抱住法律法规规定说事,“雷池越不得、奶酪动不得”的观念,在一些部门领导思想中根深蒂固。部门派驻窗口人员不符合规定,还存在轮岗、顶岗现象,影响到窗口服务质量的提升,影响了窗口服务的形象。

  三、解放思想不够。我们前段时间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我们整体的营商环境和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提升的空间。主要原因就是我们解放思想不到位,因循守旧,胆子不大,步子不快。我们有的部门提出了“最多跑两次”服务理念,和以前相比确有进步,但是和沿海城市相比,我们的步子落下了。杭州把“最多跑一次”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牛鼻子”,不动产登记已经实现了引领全省的“杭州速度”,投资项目审批实现了全方位优化、全流程提速,商事制度改革实现了“商事登记一张网”,公民个人办事实现了“简化办、一证办、网上办、就近办、全时办”。而我们有的部门还停留在“两集中、两到位”这个最基本的要求上,和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部门实质授权不到位,部门之间工作不协同,部分单位的办事窗口仅仅是“收发室”,办事企业和群众来回跑,多处跑,“两头受理、体外循环”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这样的政务服务谈何营商环境?谈何筑巢引凤?

  四、办事效率低下。项目审批难、落地难、推进慢是制约营商环境的一个关键因素。从沿海一些发达地市经验来看,实行并联审批,推出联合审图、联合竣工验收等新举措,从立项到开工,政府投资项目控制在7个月以内,企业投资的项目控制在5个月以内、产业类项目控制在4个月以内,实现总审批周期再提速30%。通过“最多跑一次”改革,实行“一窗通办”,构建“一窗受理、集成办理”新模式,整合各个窗口设立“综合受理窗口”,建立“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服务模式,让企业和群众办事只跑一个窗口。而我们现在企业建设项目审批还存在部门多、环节多、要求多,加上有些部门执行政策不灵活,导致项目从立项到审批少则半年,多则一年,有的企业办理项目审批手续,从选址批复开始到开工建设用时达两年之久。

  五、政策支持落实难。我们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来吸引企业进行项目投资建设。但是,在招商引资中承诺的税费减免等相关优惠政策到兑现时,雷声大,雨点小,存在减少或取消优惠的情况。有的企业家表示,他们并不在乎税费方面的优惠政策,只是希望不要随意承诺,承诺就要践诺,否则就会造成企业对投资环境的担忧,有损企业的发展意愿。

  第二篇:优化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工作作风漂浮。一些同志对优化营商环境认识不深,对经济转型发展信心不足,在经济新常态下,还有许多不适应。有的同志消极怠政,不怕不亲,只怕不清,不敢也不愿深入企业,接触企业家;有的同志用会议落实会议,用文件落实文件,用表态代替行动,实则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矮子;有的同志也到企业转一转,蜻蜓点水,走马观花,不解决实际问题。种种表现,归根结底还是作风问题,典型的“中梗阻”,各项政策措施落不到实处,企业的困难问题得不到解决,营商环境得不到优化,我们谈何招商引资?谈何转型升级?谈何经济发展?优化营商环境,需要我们进一步转变作风,以强烈的责任意识、担当精神和求真务实的作风,深入企业,实实在在、真真正正为企业,为投资者排忧解难,遮风挡雨,保驾护航。

  二、担当意识不足。哪里发展环境优,服务质量好,投资回报率高,企业就到哪里发展,投资就往哪里集聚。有的企业反映“脸好看、门好进、事难办”,“张三推李四,李四推赵五”,互相推诿扯皮情况还不同程度存在。有的企业反映,能办的拖着办,可办可不办的不给办。遇到问题绕着走、躲着走,下级部门请示工作没有答复、没有音讯、装聋作哑的领导干部还大有人在。简政放权触及部门权力时,抱住法律法规规定说事,“雷池越不得、奶酪动不得”的观念,在一些部门领导思想中根深蒂固。部门派驻窗口人员不符合规定,还存在轮岗、顶岗现象,影响到窗口服务质量的提升,影响了窗口服务的形象。

  三、解放思想不够。我们前段时间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我们整体的营商环境和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提升的空间。主要原因就是我们解放思想不到位,因循守旧,胆子不大,步子不快。我们有的部门提出了“最多跑两次”服务理念,和以前相比确有进步,但是和沿海城市相比,我们的步子落下了。杭州把“最多跑一次”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牛鼻子”,不动产登记已经实现了引领全省的“杭州速度”,投资项目审批实现了全方位优化、全流程提速,商事制度改革实现了“商事登记一张网”,公民个人办事实现了“简化办、一证办、网上办、就近办、全时办”。而我们有的部门还停留在“两集中、两到位”这个最基本的要求上,和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部门实质授权不到位,部门之间工作不协同,部分单位的办事窗口仅仅是“收发室”,办事企业和群众来回跑,多处跑,“两头受理、体外循环”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这样的政务服务谈何营商环境?谈何筑巢引凤?

  四、办事效率低下。项目审批难、落地难、推进慢是制约营商环境的一个关键因素。从沿海一些发达地市经验来看,实行并联审批,推出联合审图、联合竣工验收等新举措,从立项到开工,政府投资项目控制在7个月以内,企业投资的项目控制在5个月以内、产业类项目控制在4个月以内,实现总审批周期再提速30%。通过“最多跑一次”改革,实行“一窗通办”,构建“一窗受理、集成办理”新模式,整合各个窗口设立“综合受理窗口”,建立“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服务模式,让企业和群众办事只跑一个窗口。而我们现在企业建设项目审批还存在部门多、环节多、要求多,加上有些部门执行政策不灵活,导致项目从立项到审批少则半年,多则一年,有的企业办理项目审批手续,从选址批复开始到开工建设用时达两年之久。

  五、政策支持落实难。我们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来吸引企业进行项目投资建设。但是,在招商引资中承诺的税费减免等相关优惠政策到兑现时,雷声大,雨点小,存在减少或取消优惠的情况。有的企业家表示,他们并不在乎税费方面的优惠政策,只是希望不要随意承诺,承诺就要践诺,否则就会造成企业对投资环境的担忧,有损企业的发展意愿。

  第三篇:优化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一是政策的便利性有待加强。企业投资项口申报要有一定浮动标准。如,江苏省地区总部企业申报分上半年和下半年进行,瞬联软件科技(南京)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8月23日,当时并不符合2022年地区总部申报要求,但2022年的申报标准为当年1月1日以后成立的企业,导致该公司2022年也没能参加申报。企业建议能否把申报期延长,能够让类似他们这种下半年成立的企业,在第二年通过自身努力达到当年标准的也能参加申报。

  二是营商软环境还比较欠缺。现有的招商激励政策不够灵活,优势不明显。虽然出台了一系列招商扶持政策,但有些没有完全落到实处,影响了企业的投资积极性。

  三是招商人才还比较匮乏。懂项LI、懂经济、懂政策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相对缺乏,在重大项U跟踪对接上显得力不从心,影响了项U建设质量和效率。列外招商人员的行动迟缓,投入的精力不大,服务意识不强。

  二、下一步对策建议

  一是积极优化营商环境。积极落实“放管服”改革措施,全面实施外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依法简化项U落地流程。利用*络平台搭建政企沟通桥梁,建立“雨花外资企业”工作群,由专人负责、提供政策解答、发布市场资讯、*上业务培训,真正做到24小时在线服务。

  二是出台相关激励政策。根据我区稳外贸、稳外资措施和《雨花台区扶持中小微企业稳定发展10条政策》、《雨花台区应对影响推动稳定发展30条服务措施》的要求,拟111区政府、区内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型企业、银行等三方合作,设立“南京市雨花台区外贸综合服务试点企业出口退税

  资金池”,支持有潜力的外贸综合服务类企业为我区外贸进出口企业提供更加便捷服务,确保我区外贸进出口稳步增长。

  三是优化净化服务环境。要强化政府服务意识,公开涉企服务事项及办事流程,编制发布办事指南,为企业办事提供明确指引。提高办事效率,实行首办责任、限时办结。实现企业与政府的互动交流、合作对话是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的基础,政府要大力推动各种公正透明的政商互动平台和机制建设。建立健全服务民营企业发展问题投诉处理机制,切实维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对行政审批涉及的中介服务事项进行全面清理,行政审批中介服务。

  四是创新优化招商方式。整合招商*络、资源信息、项訂信息共乍等三大服务平台,避免各单位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各自为战,浪费资源;

  加强项目载体政策支持,制定对楼宇(园区)引进外资的奖励办法;

  推出招商人员激励政策,采取市场化招商、全员招商,制定招商人员奖励办法。

推荐访问:药品监管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监管 药品 建议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