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洁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政府数字化平台现状4篇

发布时间:2022-11-15 19:40:03 来源:网友投稿

政府数字化平台现状4篇政府数字化平台现状  新余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余市政府数字化综合办公平台建设方案的通知  文章属性  ?  【制定机关】新余市人民政府  ?  【公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政府数字化平台现状4篇,供大家参考。

政府数字化平台现状4篇

篇一:政府数字化平台现状

  新余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余市政府数字化综合办公平台建设方案的通知

  文章属性

  ?

  【制定机关】新余市人民政府

  ?

  【公布日期】2012.06.25?

  【字

  号】余府办发[2012]36号

  ?

  【施行日期】2012.06.25?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

  【时效性】现行有效

  ?

  【主题分类】机关工作

  正文

  新余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余市政府数字化综合办公平台建设方案的通知

  (余府办发〔2012〕36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市直有关单位:

  《新余市政府数字化综合办公平台建设方案》已经市八届人民政府第19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二年六月二十五日

  新余市政府数字化综合办公平台建设方案

  为构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政府,提高机关工作效率,优化政务环境,降低行政成本,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新余市政府数字化综合办公平台建设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以完善人口、法人单位、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宏观经济等四大基础数据库为基础,建设数字化协同办公系统平台,通过市政府各部门业务信息系统的改造和接入,将

  “天网”工程、网上审批电子监察系统、“数字城管”、应急指挥管理系统等信息系统,整合到数字化协同办公系统平台,构建数据共享、协同办公的数据

  中心和数据交换中心,打造集智能办公、智能监管、智能服务、智能决策四位一体的政府数字化综合办公平台。

  二、建设原则

  ㈠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坚持统一规划,根据总体框架,明确建设各阶段所要完成的任务,分步实施,注重实效。

  ㈡统一标准,资源共享。各专业数据库和专业信息系统之间的技术接口使用统一标准,保持数据库的开放,实现信息共享。

  ㈢承前启后,重点先行。做好原有信息化业务系统的衔接、升级和整合。按照轻重缓急,突出重点,有序推进。

  ㈣先进实用,保障安全。技术设计方案要坚持实用性和先进性相结合;同时,要加强安全防范,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保障安全稳定运行。

  三、主要任务

  ㈠建设数字化协同办公系统

  以安全性、先进性、易操作性、可维护性、标准化、开放性、扩展性、经济性和实用性为原则,利用已建成的市政务信息网络平台,基于“云计算”的三层架构模式,以通用政务应用需求为指引,建设面向政府各部门全业务的数字化协同办公系统。主要建设内容为:

  1.统一办公平台。搭建起覆盖市、县(区)政府各部门的统一数字化协同办公平台,实现行政办公、个人办公、文件管理、移动办公、会议管理、督查督办、后勤管理、档案管理、电子签章、统一身份认证、公共信息管理等功能。整合基础数据库和有关业务系统,实现信息共享。

  2.有效沟通平台。系统使所有部门、工作人员保持实时联系,及时进行工作交流,并可查证沟通记录,有效减少乃至杜绝工作人员之间工作的推诿、拖沓。

  3.工作流转系统。为政府各部门提供更加完备的监督和控制功能。在文件的

  流转过程中,上级领导可以随时了解文件的当前状态,并及时反馈给当前处理人,甚至更改各种不正常的状态,使各个部门、人员之间真正达到协同办公以及对过程控制和监督的目的。

  4.任务布置与执行体系。通过系统功能,政府各级领导可以随时布置任务,查看任务的执行情况;任务执行人可以通过此平台执行任务,并填写任务的完成情况。

  ㈡整合全市信息化业务系统资源

  通过整合信息化业务系统,将重要数据接入数字化协同办公系统的市长综合办公功能模块,方便市长查阅各类统计数据,辅助市长决策。

  1.整合“天网”系统。通过接口的方式调用现有公安“天网”视频系统以及交警道路监控系统资源,实现图像的调用、查询和切换等,方便实时查阅视频资源,提高综合治安和社会管理效率。(市公安局负责开放接口)

  2.整合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对每一项服务事项的受理、承办、审核、批准和办结等5个环节进行全程监督,确保服务时效和质量,并将项目办理情况和电子监察数据接入协同办公系统。(市监察局负责与省监察厅协调,开放接口)

  3.整合“数字城管”系统。通过接口方式调用“数字城管”的城市监控视频和城市管理统计数据,方便对城市重要设施和人口密集地段进行视频监控,实时了解城市管理现状,强化城市管理。(市城管执法局负责开放接口)

  4.整合应急指挥管理系统。通过接口方式调用应急指挥管理系统的监控视频和应急处理过程,方便对突发事件进行辨别、处理和反应,对事件处理全过程进行命令部署、实时沟通、跟踪和处理,以最短的时间对危机事件做出最快的反应,有效地动员和调度各种资源,进行决策指挥。(市应急办负责开放接口)

  5.整合政府信息和公共服务资源。整合市政府网站、市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和市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专栏平台的政府信息和服务资源,建设阳

  光权力运行网,将梳理出来的资源加载到该系统,成为全市所有单位进行信息发布、对外服务的综合门户。(市信息化中心负责开放接口)

  6.整合其他业务系统。据调查,目前全市建有上百个信息化应用系统,其中重点业务系统30个。力求通过整合资源,逐步实现重要应用系统接入协同办公系统,消除信息孤岛。

  ㈢建设和完善四大基础数据库

  人口、法人单位、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宏观经济等四大基础数据库,是电子政务建设的基础。建设和完善四大基础数据库,既能解决跨部门信息共享的问题,更好地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

  1.完善全市人口基础数据库。以公安人口数据为基础,逐步整合计生、人保、民政、统计等部门中与人相关的基础信息,完善全市人口基础数据库。(市公安局牵头,市人口和计生委、市人保局、市民政局、市统计局配合)

  2.建设全市法人单位基础数据库。通过市级数据交换中心,将分散在不同政府部门业务系统中的法人基础信息进行有机整合,实现跨部门、跨系统的数据交换和信息沉淀,从而建立起完备的法人基础信息数据库。(市质监局牵头,市工商局、市民政局、市编委办配合)

  3.完善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数据库。在“数字新余”地理空间框架基础上,根据需要,完善基础地理与区划综合、自然资源综合、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和突发事件应急反应综合、资源安全动态评估预警综合、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综合、区域规划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综合、重大基础设施及生态工程监测综合等信息库。(市国土资源局负责)

  4.建设宏观经济基础数据库。以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为基本框架,对市政府有关国民经济行业主管部门负责搜集的社会经济数据资源进行持续地收集、整合、存储和管理,建设全市统一的宏观经济基础数据库。(市发改委牵头,市工信委、市商务局、市农业局、市人保局、市财政局、市统计局、市金融办配合)

  5.建设全市数据中心和交换中心。建设全市统一的数据中心和交换中心,管理各类数据资源、基础数据库和共享目录,提供数据检索、定位和共享服务;建立和完善管理认证、授权、密钥发放等基础功能,提供安全认证服务;管理各类数据异常变动,提供实时预警等服务。(市信息化中心负责)

  四、实施步骤

  政府数字化综合办公平台建设是一项高技术、高投入、牵涉面广、周期较长的系统工程。根据我市实际,分三期建设:

  ㈠建设数字化协同办公系统(2012年6月-2012年12月)。主要任务是:研究开发符合新余实际的数字化协同办公系统软件;配置好市政务信息网网管中心配套的网络设施,完成基础软硬件平台的搭建,建成数字化协同办公系统;对市政府各部门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在市政府各部门推行数字化协同办公系统,逐步实现无纸化办公。

  ㈡整合信息化资源(2013年1月-2013年7月)。主要任务是:完成县区数字化协同办公系统的建设和人员培训,实现县区无纸化办公;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完成“天网”、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数字城管”、应急指挥管理、政府信息和公共服务资源等业务系统与数字化协同办公系统的整合和单点登陆,消除信息孤岛;完成编制信息资源共享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

  ㈢建设和完善四大基础数据库(2013年1月-2013年12月)。主要任务是:调研四大基础数据库数据标准,整合有关部门信息资源,建设和完善人口、法人单位、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宏观经济基础数据库,解决跨部门信息共享问题。

  五、保障措施

  ㈠加强组织领导。为保障政府数字化综合办公平台建设工作顺利进行,成立市政府数字化综合办公平台建设协调领导小组(见附件),负责推进政府数字化综合

  办公平台建设工作。协调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信息化中心,负责综合办公平台建设的具体工作。

  ㈡提高思想认识。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建设政府数字化综合办公平台的重要性,把平台建设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并安排专职工作人员,做好本部门的各项工作,以保障政府数字化综合办公平台建设的顺利实施。

  ㈢保障信息安全。政府数字化综合办公平台建设要与安全防护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强化技术防范,严格安全管理,切实提高防攻击、防篡改、防病毒、防瘫痪、防窃密能力。落实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和等级保护制度,坚持涉密信息不上网,上网信息不涉密。

  ㈣加强技术培训。在政府数字化综合办公平台建设过程中,要做到建设与技术培训同步进行,使机关工作人员学会使用数字化协同办公系统、数据交换和综合办公平台等软件。各部门都要确定一名技术人员,经过技术培训,能够处理一般性网络及办公软件故障,确保综合办公系统的有效运行。

  ㈤落实建设经费。根据政府数字化综合办公平台建设进展情况,按招投标确定的所需经费,由市财政安排解决。

  附件:新余市政府数字化综合办公平台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名单

  附件:

  新余市政府数字化综合办公平台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

  胡高平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副组长:

  贺为华

  市政府副市长

  喻国杰

  市政府秘书长

  成

  员:

  傅明明

  市政府党组成员、市监察局局长

  廖茂侦

  市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

  敖新春

  市政府副秘书长

  黄小基

  市发改委主任

  刘

  祖

  市公安局常务副局长

  徐绍荣

  市财政局局长

  钟兆辉

  市国土资源局局长

  丁颖文

  市城管执法局局长

  杨

  峰

  市质监局局长

  邓小勇

  市信息化中心主任

  张荣华

  市委保密机要局副局长

  罗振平

  市政府应急办常务副主任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信息化中心,邓小勇兼办公室主任。

篇二:政府数字化平台现状

  范文.范例.参考

  对电子政务的现状、发展趋势及现存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方案

  一、电子政务的产生与基本内容

  90年代后,随着国际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在政府公共管理中的应用,电子政务、电子政府等一些新的概念也很快产生,其含义是指在政府内部办公自动化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起网络化的政府信息系统,并通过不同的信息服务设施如网络、电脑以及电话等工具,为企业、社会乃至公民个人提供政府信息和其他公共服务,并且打破了传统政府管理受到时间、空间限制的界限,改变政府管理方式。

  1.电子政务的基本内容

  (1)政府间的电子政务

  政府间的电子政务是上下级政府、不同地方政府、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的电子政务。从发达国家的实践来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

  电子法规政策系统

  ②

  电子公文系统

  ③

  电子司法档案系统

  ④

  电子财政管理系统

  ⑤

  电子办公系统

  ⑥

  电子培训系统

  ⑦

  业绩评价系统

  (2)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

  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是指政府通过电子网络系统进行电子采购与招标,精简管理业务流程,快捷迅速地为企业提供各种信息服务。主要包括:

  ①

  电子采购与招标

  ②

  电子税务

  ③

  电子证照办理

  ④

  信息咨询服务

  ⑤

  中小企业电子服务

  (3)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

  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是指政府通过电子网络系统为公民提供的各种服务。主要包括:

  ①

  教育培训服务

  ②

  就业服务

  ③

  电子医疗服务

  ④

  社会保险网络服务

  ⑤公民信息服务

  ⑥

  交通管理服务

  ⑦

  公民电子税务

  ⑧

  电子证件服务

  当然,电子政务的上述业务内容并不是一出现就具备了的,而是在电子政务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当中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的。

  二、全球的电子政务发展现状

  1.国内的电子政务的现状

  WORD格式整理版

  范文.范例.参考

  对于我国来说,电子政务这个概念与电子商务一样是从国外泊来的。我国的电子政务的发展过程基本上是与我国自己的信息化历程同步的,具体来说,我国的电子政务是循着“机关内部的办公自动化”—“管理部门的电子化工程”—“全面的政府上网工程”这一条线展开的。

  从总体上看,与其他国家的电子政务的发展特点基本相同,但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就具体而言,我国的电子政务又与其他国家的有所不同,具体表现在:

  (1)我国的电子政务的起点较低。这是由于我国总体上的信息化水平不高,因此,我国的电子政务的发展是从办公自动化开始的;而西方国家的政府机关的办公自动化早在20世纪的60-70年代就完成了,而我国则基本上从20世纪80年代才刚刚起步。

  (2)我国的电子政务发展不平衡。由于我国地域广大,各地区的发展水平的差距较大,这些差别主要是表现在地区差别、城乡差别、行业差别上,因此我国的电子政务在发展过程中,则是在中央政府的“推动”和需求的“拉动”下从一些行业管理部门开始的。另外,我国的电子政务发展的不平衡表现为东部沿海地区、大城市发展较快,与这些重点部门和地区相比,我国的其它地方政府和行业部门的电子政务发展相对迟缓。

  (3)我国的电子政务的目标和出发点更具有多样性。由于我国正处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中,政府对经济特别是企业的管理方式要进行彻底的改变,以及各级政府机构的精兵简政。这些客观环境的变化,必然造成对政府政务活动的影响,因此我国的电子政务的发展势必要满足或保障这些目标的实施。实际上,我国的电子政务的发展目标不仅仅是提高效率和树立形象的问题,其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如何进一步促进政务活动的改革。

  2.国外的电子政务的现状

  (1)美国的电子政务发展现状

  美国的政府网站建设已经相当完善和成熟。美国联邦政府一级机构已全部上网,州一级政府也全部上网,几乎所有县市都建有自己的站点。美国的政府网站内容非常丰富,以人口调查站点为例,用户可以通过直观地图的形式,查看到州一级甚至县一级人口的极其详尽的统计数据,包括当地从事各种职业的人口组成等等。

  (2)加拿大的电子政务发展现状

  加拿大的电子政务虽然起步较晚,但进程较快。在电子政务建设方面,加拿大政府大力推广和加大电子政务在各行业的应用,不仅实现了教育、就业、医疗、电子采购、社会保险等领域的政府电子化服务,而且根据需要不断增加和集成新的政府门户网站,先后建立了加拿大政府门户网站、加拿大出口资源网站、加拿大青年网站等诸多政府网站。

  (3)法国的电子政务发展现状

  法国政府部门的网站内容很丰富。从部长栏中,可查到部长简历、部长办公室主要人员,部长活动日程、讲话、新闻发布等,其他栏目有宏观经济数据、企业生活、公众生活、欧洲与世界、地区经济,还有远距离服务、实用信息、论坛、资料摘要等。网民如果需要WORD格式整理版

  范文.范例.参考

  订阅新闻,只须填写网上的表格便可免费发送。此外,各部门也有内部网络,供部内有关人员查询。

  (4)英国的电子政务发展现状

  英国的成年网民中,有18%的人使用政府机构网站获取服务或官方文件等信息,政府机构网站的总数目前已达1000多个,每星期的访问请求超过2000万。人们现在可以通过网络使用多项政府服务而无须再排长队。以“英国在线”为例,该网站自2000年12月开通以来,已经整理了1000多个政府机构网站的信息,帮助用户迅速、方便地寻找所需网站,帮助用户获取关于就业、理财、旅行、生活等方面的政府信息与服务。其后它又开通了一些新的网上政府服务。

  (5)德国的电子政务发展现状

  尽管德国开展的电子政务项目还不多,但一些与企业及百姓密切相关的事务,如申报纳税、企业增值税号的查询、企业向统计局上报外贸统计资料、大学生申请优惠贷款等都可直接在网上操作。按照计划,德国将逐步推出350项网上业务,与公民有关的事务除了必须面谈的之外,都可上网办理。

  (6)日本的电子政务发展现状

  日本的电子政务工程主要有五大方面的基础建设。①政府机关(中央和地方)内部因特网以及情报信息化的基础作业。②综合行政互联网的相互连接。③申请、发出手续的在线化。④地区情报信息基础作业。⑤居民户口管理互联网系统的建设。从上述五大方面的基础建设项目内容可以看出,电子政务对硬件的功能要求非常高,对高速信息平台的容量和载体通过能力要求非常大,只有以光纤为主要材料的超级宽带网才能承担。现已进入实用化的宽带网,再加上日本第三代移动电话已开始提供服务,预计日本电子政府的建设步伐将会大大加快。

  (7)韩国的电子政务现状

  韩国在实施电子政务的过程中,围绕下述工作重点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建设工作。①建立、完善电子政务的法律与制度保障。②实现政务信息数字化,建立公用电子资料库。③重视政务信息的公开。④政府信息公开。⑤再造行政业务,提高公务员的能力和素质。

  (8)电子政务的全球发展总体现状

  从电子政务在全球的发展来看,表现出这样一些特点:

  第一、电子政务在各国的发展起步时间大致相同,即大多数的国家都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前后;

  第二、电子政务的发展目标基本上都是指向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树立政府形象等方面;

  第三、电子政务的出发点基本上都是以满足国民对政府经济事务的管理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要求为主。

  WORD格式整理版

  范文.范例.参考

  三、我国电子政务现存的问题

  1.观念上的误区

  (1)OA就是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是指政府机构利用现代网络通讯技术,实现高效、透明、规范的电子化内部办公、协同办公和对外服务的过程。而绝非只是简单的政府上网、“三金工程”或办公自动化(OA)。它所需要的早已不是安装几台电脑(PC),连接打印机和扫描仪,处理文件和打印报表,甚至也不仅是建立门户网站,收发电子邮件,无纸化办公等。

  (2)电子政务是上级的指令

  对电子政务的理解不能仅仅被动地停留在指令的执行层面。上级部门做了网站,我也照猫画虎来上一个;上级部门设计了哪些栏目,我也机械照搬拷贝(COPY)过来。这种执行任务的认识思路和上下对口的设计模式,完全忽视了行政工作的不同特点,使电子政务流于形式,可谓认认真真走了过场。

  (3)电子政务是一种补充

  政府办公方式的转变让很多人在心理上难以适应,许多人在心理上不愿接受电子政务的洗礼,他们认为电子政务只是政府信息部门的职责,是传统政务管理的一个补充,是非主流业务,不愿利用网络完成文件的形成和实现其功能,他们留恋并习惯于传统公务文书形式,宁愿手写文件并亲自呈送领导。在许多人看来,只有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才最可靠。

  (4)项目资金应用于购买设备

  “轻调研重上马”、“轻计划重实施”是电子政务建设中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因为国家为电子政务建设进行的专向拨款数额越来越大,所以资金来源已不再是主要困难。但这些资金应该首先用于调研、计划、培训等基础性准备工作。否则,再先进的设备也难以发挥其作用。更何况IT领域里设备更新速度极快,盲目建设很可能会带来资源的极大浪费。

  2.信息资源的利用缺陷

  (1)“死库”资源开发

  从目前情况看,我国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存在着“五多五少”现象,即原始信息多,加工整理信息少;孤立分散的信息多,交流共享的信息少;传统载体方式信息多,电子载体方式信息少:行政性开发的信息多,市场化开发的信息少;静止状态的信息多,动态反馈的信息少。在国内数以千计的信息库中能保持不断更新和有效利用的只占一成左右,其他一些信息库均处于瘫痪与半瘫痪状态。实施电子政务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激活这部分“死库”,使它们能够借助政府的力量或市场的作用,逐渐产生社会和经济效益。若能充分利用好这部分巨大的信息资源,实现信息流通和共享,必然会有力促进电子政务的发展。

  WORD格式整理版

  范文.范例.参考

  (2)“信息孤岛”现象

  与西方国家以“区域性管理为主导”的网络体系不同,我国采用的是“区域管理与行业管理并存”的网络体系,且在具体实施中多以纵向的网络建设为主,逐渐形成了网络分离和条块分割的局面。在这样的网络结构中,链路备份困难,带宽难以共享,网络难以互联,管理投入过大,由此引发了“信息孤岛”问题,造成各种资源的极大浪费。为了更好地利用有限的信息资源,应更多采用横向区域体系为主导的网络建设方针,为网络互通和信息共享创造有利的条件。

  (3)网站信息陈旧

  我国的电子政务的发展水平目前还处于比较初级的层次,政府网站无论是在信息的完整性和实用性方面,还是在沟通的及时性和公开性方面都还离公众的期望有很大差距,普遍存在资料缺少价值,不能及时更新、内容平淡重复,实用信息缺少,网页质量不高等缺陷。一些政府网站仅仅满足于把一些法律、法规、政策、条文从纸上搬到网上,除了这些红头文件之类的政府公文,看不到其他什么像样的信息,而且多偏重介绍和宣传的静态功能,忽视政务信息的动态特征,缺乏与用户进行沟通的有效手段。

  3.发展不平衡

  (1)数字鸿沟

  尽管从世界范围看,数字鸿沟算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现象,但在中国这个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因为最需要政府提供服务的人往往就是那些无法上网利用信息、无力应用高科技手段的社会弱势群体,所以,数字鸿沟的出现同样困扰着电子政务的实施。若数字鸿沟的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将有可能进一步加大社会资源占有上的差距,导致“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局面,加速贫富的分化。尽管我国的上网人口已经超过了3200万,但数字鸿沟仍是一个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应该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软硬件环境方面的差异使得绝大多数社会低收入家庭不能够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享用电子政务提供的“公共物品”。

  (2)地区不平衡

  一些落后地区在建立电子政务的过程中会遇到比其他地区更多、更复杂的困难。首先是资金投入不足。建立电子政务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这笔钱对发达地区来说也许算不了什么,而落后地区多为吃饭财政,要用钱的地方很多,常常是捉襟见肘。对他们来说,如何解决在电子政务上的投资是一个非常令人头疼的问题;其次是技术条件落后。由于教育水平和经济能力的限制,落后地区的电脑普及率和上网率低得令人惊奇,有相当多的人根本没有能力或没有机会去认识和享受现代科技带给他们的生活变化,电子政务缺少社会利用的基础条件;再者是行政基础薄弱。建立电子政府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政府的内部管理WORD格式整理版

  范文.范例.参考

  和外部服务都应具备一定的基础性条件,否则,没有科学化的管理和规范化的操作,政府电子化就是在沙滩上盖高楼。

  (3)部门不平衡

  根据有关专家的观点,中国的电子政务将经历四个发展阶段,即政府信息公众化、准电子政务、区域电子政府和统一电子政府。在每一个阶段电子政务的功能和服务对象都会有一定的差别。从全国范围来看,还有很多基层的政府机关根本就没有建网,更谈不上搞什么电子政务了;即使是那些建立了网站的政府机关,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不仅功能少、质量差,而且实用性、互动性不强。网页之间的连接渠道不畅,电子政务还难以形成网络;总体来看,部门间的不平衡是非常明显的,许多政府部门还都徘徊在电子政务的第一阶段,只有少数部门和领域开始从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迈进。对这些机构而言,对上网信息进行深层加工,加强与用户的交流和沟通,建立网上的办事渠道,是它们面临的主要任务。

  4.短期效应问题

  (1)急功近利

  目前,我国的政府上网工程虽呈轰轰烈烈之势,但其中许多已建成的政府网站表现出一些急功近利的现象,极易导致短期效应的弊端。一些地区和部门为了赶时、出政绩,仓促地建立网站、注册域名、买进硬件设备、配备相关软件,但热闹过一阵子之后,许多事便无人问津。这不仅有悖于国家建立电子政务的初衷,而且容易造成人、财、物等资源的极大浪费。政府网站的建设不是要给上级领导和普通百姓“做秀”,而是要在网络上真正建设一个信息丰富、内容实用、服务快捷、互动性强的电子政府。这不是“毕其功于一役”的事情,而是需要循序渐进、长期不懈的艰苦努力。

  (2)忽视整合

  目前,在没有对已经建立的行业或部门网络系统进行有效整合的同时;一些机构就开始急着上新的信息化项目,许多旧的矛盾还没有解决,又不得不面对一些新的问题。这将使未来的整合工作面临更大的困难。比如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围绕“金”字头所进行的一系列重要信息化工程,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起到了一种示范作用。但是,由于这些工程基本上都是在不同的行业或部门内部进行的,所以就为当前的互联互通带来了一定困难。如果对这些已经积累的问题不以为然,那么搞得不好,就可能使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陷入新的误区。

  (3)不重维护

  目前,许多政府部门在做电子政务规划时,重视工程建设投入而忽视系统运营维护。在建设的资金与人力投入上有明确规划,但对于系统建成后的运营与维护则缺乏人、财、物的相关投入和制度保障,特别是在涉及到系统的安全运营与长期维护的问题上没有给予足够重视,成为电子政务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极大隐患。

  WORD格式整理版

  范文.范例.参考

  5.资源浪费现象

  (1)重复建设

  由于存在一些体制上的弊端,我国的地区分割、部门分割现象较为严重,从而导致了大量信息网络的基础设施盲目仿效和重复建设的现象。这既给各政府垂直机构之间的信息沟通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又违背了区域性网络的“一个大脑和一套神经系统”原则。从而不仅增大了建设地区性统一政府网络的难度,而且在人力、物力上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如何克服体制弊端,整合现有资源,节约投入成本,防止多重建设,避免各自为战,成为政府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发展中面临的重要挑战。

  (2)缺乏调查研究

  许多政府部门在实施电子政务建设的过程中,对自身所处的综合信息环境缺乏了解和评估,导致电子政务系统脱离本部门实际和客观环境,引起资源浪费或资源不足等问题。要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就需要在电子政务系统建设之前认真进行调查研究,细致考虑实际需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力求避免一哄而上。搞电子政务别总想一口吃成个胖子,做事情要量力而为,渐进而行,不能犯那些心血来潮的错误。

  (3)缺少统一规划

  我国电子政务的基本架构为“三网一库”(办公业务网、信息资源网、社会公众网和信息资源数据库)体系。以往的信息建设不重关联,自成体系,信息资源分散,共享程度低,以致影响了计算机的整体应用。在目前缺乏统一规划和统一技术标准的情况下,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有一哄而上的迹象。如果这种势头得不到及时的制止,可能会给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要推动政府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搞好整体规划,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避免出现各地区、各部门、各层级自成体系、各自为战的状态。

  (4)不重成本

  电子政务本身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要求相当数额的资金投入。降低电子政务运营成本是实施电子政务的重要目标之一。如果大量针对电子政务的投资产生不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那就失去了建立电子政务的实际意义。之所以会出现花钱大手大脚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电子政务的资金多来源于政府财政。因此,相对于电子商务而言,电子政务在资金投入方面所受到的约束要少得多。但是,政府财政不是免费的午餐,它来源于纳税人对国家的贡献,政府机构在实施电子政务时,应以效益为本,“开源节流”,充分利用现有线路和网络资源,不要使电子政务成为增加政府预算开支的又一负担。

  6.法律法规滞后

  WORD格式整理版

  范文.范例.参考

  从总体上说,中国电子政务法律法规建设仍然明显滞后于电子政务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许多亟待法律规范的事项并没有相应的法律规范;许多现有法律规范中的具体规定,不能适应电子政务发展的要求,有的甚至与电子政务的发展相抵触。主要表现为以下问题:

  (1)电子政务的法律效力问题

  电子政务是否与有形政务处于同等法律地位?网络行政行为是否与传统行政行为具有同样法律效力?如果是,两者之间又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对于这样一个关乎电子政务根本性质的定位问题,中国法律并没有做出根本性的明确规定。这一问题不解决,势必会影响电子政务长远发展。如果网络行政行为不具有传统行政行为的法律效力,相对人也就没有服从的义务;如果法律不明确规定电子政府的法律地位,而电子政府的行为有对相对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了损害,相对人将无从寻求法律救助。

  (2)网上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问题

  行政行为合法是行政行为有效的前提。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主要有四个,即主体要件、职权要件、内容要件和程序要件。目前,中国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网络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特别是没有规定网络行政行为不同于传统行政行为的、特殊的程序性要求。这就给认定网络行政行为的效力造成了极大困难。

  (3)电子政务的技术标准化问题

  目前,中国电子政务建设中的重复建设、各政府部门网络系统之间不相兼容的现象较为严重,一些地区和部门进行封闭式建设,很少考虑与其他地区和部门的信息共享与互操作性,制造了一个又一个“信息孤岛”。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之一是中国电子政务建设标准不统一。如果不同的政府职能部门采用不同的技术标准和传输协议,那么将来跨系统的信息沟通必然出现问题。由于法律的稳定性、强制性和较高的效力等级,这些技术标准最好由法律予以规定,以避免中国电子政务建设中的重复建设以及信息部共享等问题。

  (4)政务信息公开问题

  由于发展时间较短、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等原因,中国电子政务的建设目前大都只处于初级阶段。在这一阶段,政府信息公开立法成为电子政务法制建设中最重要的和最基础的任务。中国现有法律的一些规定显然不适应电子政务发展的要求,需要进行修改,其中比较典型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同世界上许多国家先后制定的《阳光下的政府法》、《情报自由法》、《政务公开法》不同,中国在没有制定政府信息公开法时,早在1988年就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对于保密范围、泄密责任等做出了较为系统的规定。该法特别确立的“凡不宣布公开的事项皆推定为保密”的原则,与电子政务下行政公开的要求无疑有着较大的抵触。因此,应当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使其能够适应电子政务发展以及政府公开行政的要求。

  (5)公民隐私权保护问题

  WORD格式整理版

  范文.范例.参考

  电子政务具有强大的数据或者信息的汇聚能力,因此,在网络技术高速发展以及政府信息日益公开的情况下,如何加强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成为电子政务立法中不可忽视的问题。政府在管理和运用各种信息的过程中,出于故意或者过失,公民的隐私权极易被侵犯,这在要求全面保障公民权利和自由的今天是不能被允许的。因此在电子政务立法中多角度地规定如何保护公民隐私权,应当引起立法者的高度重视。

  (6)电子政务的安全问题

  政务活动关乎党政部门、各社会机构乃至整个国家的利益,因此,政务信息比商务信息更为敏感,在安全性方面的要求更高。电子政务安全问题不仅涉及到技术措施,例如公钥基础设施(PKI)、内外网的物理隔离等,而且涉及到一系列法律问题。法律应当明确规定电子政务的安全标准、具体措施以及对于不能达到者的惩戒措施,明确规定政府工作人员因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使电子政务安全系统遭到破坏的法律责任,明确规定对于侵入电子政务系统的黑客的刑事制裁措施。

  (7)电子政务建设的资金问题

  电子政务的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没有资金的保障很难进行。中国目前关于电子政务建设资金的来源、预算、使用以及监督等事项,基本上没有法律的统一规定,这将不利于电子政务建设的长期性与连贯性。因此,以法律规定的方式保证电子政务建设的资金要求,也是立法者不得不考虑的事项。

  7.网络安全问题

  (1)外部防范

  电子政务不同于电子商务,它涉及到很多党政机关的重要文件,其中有些内容甚至关系到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而且政府作为社会管理机构,如果因为电子政务系统瘫痪而造成业务流程的停顿,带来的损失和波及的范围将会非常巨大。因此,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在安全性方面有着很高的要求。

  电子政务作为政务活动在信息时代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在系统安全方面面临着多种威胁与挑战。第一是黑客的入侵和计算机犯罪;第二是计算机病毒的蔓延和破坏;第三是网络自身的脆弱性。

  由于政府网络涉及面广,参与人员多,开放性强,技术水平不平衡,管理手段有差别,所以很容易出现安全方面的漏洞。从目前情况看,一些系统在防火墙的安装与维护,防病毒软件的及时升级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容易把政务内网中流动的信息暴露在危险之中。

  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需要与电于政务平台的开放性要求是实施电子政务过程中最难以平衡的一对矛盾。政府是为公众服务的,提供信息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电子政务倡导的就是利用网络优势加速信息的沟通,使公众能够更好地享受政府提供的服务。在这种情WORD格式整理版

  范文.范例.参考

  况下,如何处理好系统安全性和信息开放性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一项重要的挑战。

  (2)内部防范

  一般而言,网络安全更为重视如何防范外部的入侵,如建立网关和防火墙,内外网的物理隔离,设计防病毒软件等。但堡垒是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的,政务信息更容易从内部窃取。机构内部的安全隐患问题同样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内部人员泄密的问题一般会有两种情况,一是工作人员违规操作,造成对政府安全的威胁;二是工作人员违法犯罪,发生故意窃密行为。

  根据国家信息主管部门相关要求,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平台一般采用政务内网、政务外网和互联网三网模式。其中政务内网与外网之间采用物理方式隔离,政务外网与互联网之间采用逻辑方式隔离。之所以不惜成本对政务内、外网采用物理方式隔离,主要还是考虑要将安全隐患降到最低。为了确保网络安全,一般都要布两套线、安装两套网络设备、购买两套服务器。但是根据统计,核心政务网出现的犯罪,75%以上都是内部人员所为。外部难以侵入的时候,就往往会通过内部人员实施犯罪。因此,机构内部的网络安全问题始终是电子政务建设中非常重要也是极其敏感的问题,特别是那些处于网络核心部位的机构和部门,更应该对网络安全问题引起高度重视,逐步建立和完善内部的安全机制。网络内部的安全隐患,其实主要还不是技术层面上的问题;更多的还是管理层面的问题。硬件设备的改进固为重要,但更需要受到关注的还是公务员的安全意识和法制教育。

  四、我国电子政务现存问题的解决方案

  1.发展中国家如何规划和管理电子政务项目

  正如所有的政府和企业运作一样,有效的管理对于电子政务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能够在预算范围内及时地提供一个项目,能够在政府机构间有效地协调以及监视私营部门的合作伙伴都有赖于有力的管理。因此,在启动一个电子政务计划之前,应首先在全国和地方两个政府层面上建立起管理机制来。

  (1)考虑在政府内部建立电子政务小组

  电子政务的启动一般包括大量的资源、计划以及人事方面的保证。如果没有特定的团队自始至终进行监督,是很难进行管理的。比如,一个部门内部的电子政务活动应该制度化,以确保长期的稳定性以及对新的运作模式的支持。这样的团队必须获得足够的预算、人力资源和行政上的支持,从而更好地履行职责。

  (2)确保项目管理小组充分的权威

  没有来自政治领导的权威,负责电子政务实施的官员就无法确保计划得到有效执行。监督电子政务实施的正式的、法定的权威机构同样是必需的。政府应考虑在某一部下设一WORD格式整理版

  范文.范例.参考

  个中央的电子政务机构,或者使它成为一个独立的实体。应在政治层面和项目管理层面上设立专门小组,以对项目成功负责。

  对那些跨部门的项目,为了项目的实施,管理小组成员应是来自各个机构的有权威性的代表,这将有利于保持信息交流与报告渠道公开,确保信息共享,便利于建设跨部门、跨机构的共同的技术设施、通用的政策、标准及其安全体系。

  (3)制定工作计划以实施电子政务中的优先项目

  仅仅有构想和优先权是不够的,一个详细的工作计划会有助于那些负责实施电子政务的机构和官员们把握好方向。工作计划应重点关注至少6个关键因素:

  内容开发:包括应用系统的开发、公开的标准、本地语言界面、用户指南和电子学习材料。

  能力建设:人力资源和培训计划必须在各个层面上实施。

  连通性:本地网络和因特网连接必须应用到相关的机构和企业中。

  网络法律:提供一个法律框架以支持电子政务政策和项目的目标。

  公民界面:必须有一个合适的服务传递渠道的组合,以确保电子政务对广大用户来说是可以利用并负担得起的。

  资本:电子政务业务计划必须确认收入流,包括用户收费、捐赠以及预算,以有助于保持财政上的平衡。

  (4)为关键的利益相关者持续参与确立一个机制

  虽然全国性的远景规划完成了,利益相关者的角色也并未就此结束。他们对电子政务来说是宝贵的资源。收集反馈信息——尤其是从用户那里——是十分重要的,要搞清楚哪些是成功的决定因素以及哪些部分需要重新思考或重新设计。

  政府可以考虑为每个电子政务项目设立一个顾问委员会,这个委员会应由用户和其他对项目实施具有关键作用的非政府部门的人员组成。顾问团体可以包括私营部门的合作伙伴、非政府部门的专家、前政府官员或民间社团。

  (5)电子政务管理不仅仅是实施项目,它意味着为能力建设做出规划

  在包括政府高官在内的各级官僚机构层次上培训雇员应该是工作计划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与此相对应,主要的目标听众通常也需要一些简单的培训,以更好地使用新的电子政务系统。这一培训也应该是管理设计中的一个部分。

  2.从观念上走出误区

  要从上级到下级、从政府内部到政府外部都真正理解电子政务的涵义和电子政务的实质——“政务”,而非“电子”,让大家充分感觉到“办公自动化只是电子政务的一个方面”,使大家不仅重视“把资金用于购买设备”,而且重视实际的动手能力;不仅仅是把WORD格式整理版

  范文.范例.参考

  原有的设计照搬照抄地拿来,而是在其中加入创新的成分,从而使我国电子政务更好地实现。

  3.标准打破“信息孤岛”

  新的电子政务标准并不意味着要推翻原有的系统,而是要去整合原有的政务信息体系,使之走上标准化、规范化的道路,以此提高各个政府信息单元的运作效率。

  当前,由于我国电子政务是在各级政府、不同部门中零散进行的,缺乏统一规划,使得大部分建成的电子政务系统模式不统一,彼此之间很难实现互联互通,一个个“信息孤岛”由此诞生。而电子政务标准化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解决目前的“信息孤岛”问题。这是一个异常庞大和复杂的工程,电子政务的建设必须要在统一的标准下进行统筹规划。目前已经出台的几个标准就是要解决信息整合中最紧迫的问题。例如“电子政务数据元标准”可以解决各部门之间基础数据的传输与共享问题;“基于XML的电子公文格式标准”则可以使不同部门能够在统一的格式下读取共享文档。

  此外,电子政务建设有很多个性化的内容,只有建立标准才能降低成本,企业可以据此批量生产,政府也更容易选择。所以标准对一个领域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4.法律规范电子政务

  环顾世界电子政务法规建设现状,可以说电子政务的立法是当今世界立法的重点所在,同时,世界各国电子政务法律体系目前还处于无统一规范、不断修订的不成熟阶段。我国在电子政务立法方面应遵循以下原则:

  (1)坚持技术中立原则

  对信息技术领域的信息立法要解决一个共同问题,那就是如何使千变万化、一日千里的信息技术适用于一定的、稳定的法律法规。达到这样的要求的法律会与技术实现良好的包容共生关系。一方面,不同体系和模式的技术方案会在抽象的法律规范上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而另一方面,法律的良好的包容性又会为技术的发展留有充分的空间,不会把新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为异物而排斥于外。所以,中国电子政务法律法规建设应该遵循技术中立的原则,以适应技术发展不断变化的要求。

  (2)政府积极推进原则

  如美国通过政策和法律明确规定了政府在国家信息化发展中的宏观规划指导作用,从战略的角度使用立法规划的手段对国家的信息化建设予以支持,动员企业和其他机构成为信息化建设的主导力量,建立全民参与信息化发展的机制。中国的信息化立法建设同样要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带动企业和其他机构参与信息化建设,从而形成全民自发的进而成为自觉的信息化发展运动。

  (3)全球一体化原则

  WORD格式整理版

  范文.范例.参考

  从各国的电子政务立法趋势可以看到,电子政务发达国家愈来愈重视立法在国际范围内的统一性和标准化。中国在推动电子政务立法的过程中也应该注意与国际接轨的问题,应当积极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在电子政务方面的立法,既要尊重国际标准和惯例,又要体现中国特色和国情。

  (4)重点突出,层层推进原则

  尽管中国已经出台了一些与电子政务有关的法律法规,但现行政策法规仍然难以适应电子政务发展的需要,立法方面还有相当多的空白。如信息公开法、个人隐私权保护法、数据库保护法、计算机犯罪法以及计算机安全监督法等电子政务正常运作所需的配套法规都急需制定。但是,由于法规出台的程序复杂性、严肃性等,在推行电子政务过程中,只能对必不可少的环节和呼吁最多的方面先行重点立法,然后逐步推进。如政府信息公开是电子政务中首先面临的问题,中国对此正在抓紧立法。

  (5)中央与地方相结合原则

  中国各地方的电子政务发展水平很不平衡,对立法的要求也不同。政府在立法时可以考虑“抓大放小”。政府可以制定出总体性的指导性法规,各个地方根据国家的法律精神,结合自己本地区电子政务的发展情况,在不违反上位法的情况下,制定适合本地区的电子政务法规。

  5.电子政务的安全目标和安全策略

  电子政务的安全目标是,保护政务信息资源价值不受侵犯,保证信息资产的拥有者面临最小的风险和获取最大的安全利益,使政务的信息基础设施、信息应用服务和信息内容为抵御上述威胁而具有保密性、完整性、真实性、可用性和可控性的能力。

  为实现上述目标应采取积极的安全策略:

  (1)国家主导、社会参与。电子政务安全关系到政府的办公决策、行政监管和公共服务的高质量和可信实施的大事,必须由国家统筹规划、社会积极参与,才能有效保障电子政务安全。

  (2)全局治理、积极防御。电子政务安全必须采用法律威慑、管理制约、技术保障和安全基础设施支撑的全局治理措施,并且实施防护、检测、恢复和反制的积极防御手段,才能更为有效。

  (3)等级保护、保障发展。要根据信息的价值等级及所面临的威胁等级,选择适度的安全机制强度等级和安全技术保障强壮性等级,寻求一个投入和风险可承受能力间的平衡点,保障电子政务系统健康和积极的发展。

  五、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战略

  WORD格式整理版

  范文.范例.参考

  目前人们对电子政务的认识还处在不断深化的过程中。从世界各国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做法来看,大家对于电子政务的理解主要有三种,与此相适应,所制定的电子政务发展战略也主要有三种模式。

  1.以电子行政(E-Administration)为核心的战略模式

  该模式从技术发展的角度,将电子政务看成是以现代的信息和通信技术在政府领域的应用,以及由此带来的政府工作的流程再造乃至政府管理方式和制度的变革。而电子政务战略,实际上就是政府不断地采用先进的信息和通信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推动政府管理变革,以提高政府绩效。因而,这个战略的核心在于“电子化”,即不断采用先进的信息和通信技术,而战略的目的在于通过电子化推动政府管理的变革,以提高政府的效能。

  2.以电子服务(E-Service)为核心的战略模式

  该模式从公共管理的角度来看,将电子政务看成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的创新,即利用现代的信息和通信技术来实施公共管理、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新型途径。因而,电子政务的事实,要以政府管理和服务创新为出发点,根据公共行政发展的规律来规划和推行电子政务,以弥补传统政府管理和服务的不足、实现政府管理和服务的改革和创新、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3.以电子社会(E-Society)为核心的战略模式

  该模式从信息化的角度,将电子政务视为国家信息化的一个重要领域,视为政府领域的信息化,它与社会事业信息化、国民经济信息化一起构成国家信息化的完整体系。因而,发展电子政务,必须将其纳入国家信息化的整体战略之中,从国家信息化的整体战略高度来规划和推行电子政务。

  六、结语

  近年来,电子政务已经成为许多国家追求的目标和关注的焦点。***同志在中共十六大报告中谈到今后的奋斗目标时强调今后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为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目前,从政府官员到社会公众,从企业老总到新闻媒体,“电子政务”一词的点击率居高不下,反映了人们对电子政务的热情与期盼。

  从长远来看,走信息化之路是电子政府的必然,也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我们处在这样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传播方式方法多种多样,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也越来越广,所以必须适应这个大潮流,建立我们自己的信息网络系统,以便更好地实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对电子政务现状、发展趋势及现存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方案》正是本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从电子政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开始研究,从中找出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尽管电子政务代表了政务实施发展的趋势和方WORD格式整理版

  范文.范例.参考

  向,但是,建立和完善电子政务系统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工程,何况政务本身也在衍变、发展,改革中深层次的问题还将不断暴露出来。再加上我国目前现有的条件所限,制约因素客观地存在并产生作用,因此,电子政务建设的道路不会是一条平坦的道路,任重而道远,而对电子政务发展中存在问题的不断深入研究也将成为电子政务不断向前发展强有力的推动力。相信只要我们正确分析、判断形势,科学合理地决策,并充分利用一切国内外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经过各界人员共同努力,一定会使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健康发展,建成有中国特色的电子政务。

  WORD格式整理版

篇三:政府数字化平台现状

  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建设推进方案

  为加快推进我县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实现精细化、数字化、信息化、人性化管理,努力形成科学合理、管理规范、运行正常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根据中央、省市有关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目标要求,结合我县城市管理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构建“大城管”格局为手段,以信息化为核心,围绕标准化管理、精细化作业、人性化服务的城市管理要求,在全县建立监督、处置、作业、管理、执法、监督、评价有机衔接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达到管理区域精细化、管理内容数字化、执法事件处置标准化,推进城市管理运作模式和工作机制的转变,提高城市管理效能和现代管理水平。

  二、工作范围、目标任务和工作原则

  (一)工作范围

  在县城建成区内,对涉及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建设工地、公用设施等违规行为进行管理。

  (二)目标任务

  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通过信息化管理内在的系统性、网络性、程序性和透明性,推进城市管理资源的优化整合,有效促进城市管理手段和模式的创新,转变政府职能,构建统一的城市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形成统一指挥、监督有力、沟通快捷、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反应快速、处置及时、运转高效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提高城市管理综合水平,为广大群众提供快速、优质、高效的综合服务,实现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科学化、严格化、精细化、长效化”。

  (三)工作原则

  1、稳步有序原则。要结合本地实际,统一规划、稳步推进。在起步阶段,应以强化市容和环境卫生的日常管理为基础,分阶段逐步完善管理系统和管理内容。

  2、执行标准原则。信息系统的建设、单元网格建设、城市管理部件和事件分类与编码、地理编码的制定等,统一执行行业标准。

  3、资源整合原则。要本着节俭、务实、高效的精神,充分挖掘、整合、利用城市现有数字化资源,对人员、设备、信息等进行整合,避免重复建设。

  4、因地制宜原则。要注重对系统建设的研究分析,结合自身实际,注重创新、敢于超越,尤其要突出管理效果,阶低运行成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工作内容

  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建设内容应含以下方面:分为标准规范建设、数字化平台建设、城市管理基础建设、网格化城管信息系统建设、“城管通”系统建设、视频监控接入显示系统建设、GPS定位平台和评价考核监督体系等。

  (一)创新城市管理理念

  建设智慧城市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建设,是通过各领域智能化应用、充分信息整合与互联共享等各方面的协同运作,提升城市基础设施的运作效率,提升城市运行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建设数字化城管平台,一要注重顶层设计先行。从顶层为数字城管建设把住关,实现资源共享,避免重复投资;二要统筹布局,逐步推开。确立县域一体、分步实施策略,先满足建成区主要地段需求,后完善拓展服务区域,形成以县城核心区为引领,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区域梯次跟进的协调发展局面。

  (二)建设综合性城市管理业务应用系统

  按照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立足我县城市管理现状,创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新模式、新形态。以城市综合管理为核心,以行业安全、管理应用为导向,利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统筹排水、污水、供热、燃气、路灯、道路桥梁、交通、环卫等行业,将城市建筑、街道、管网、环境、交通、人口等方面的实施运行情况数据化,依托xx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建设,打造xx县城市管理数字化业务应用体系,发挥城市管理信息化的整体效能,建立数字化大城管的新格局。

  (三)引进专业技术人员,提升在职人员素质

  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建设具有涵盖面广、技术要求高、实用性强的特点,相关领域和专业需要高素质、强能力、较高层次的人才。与数字城管建设要求相比,我县相关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较大差距,缺乏信息化人才培养方面的院校和科研机构,对外引进信息化人才力度也不够,信息化专业人才的数量明显不足。要通过提高待遇、适当扩增编制等方式引进专业技术人员,并与提升在职人员素质等多种方式相结合,逐步建成相对成熟的城市管理信息化专业人才体系。

  (四)推进市场化运作管理机制

  资金是制约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政府要鼓励和放宽社会力量进入城市管理服务各个领域,吸引各类市场主体加入城市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运营市场。可采取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逐步将部分公共服务外包给有资质的、专业性的社会组织,将政府部门的职能逐渐由参与实施向监督考核转变,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

  与、市场运作的新格局。政府还可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形成合力”的要求整合使用相关专项资金,确保智慧xx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

  四、实施方法与步骤

  按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分步实施的原则逐步建设,具体工作分三个阶段实施:

  (一)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20年12月-2021年9月)

  1、成立xx县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领导组。

  2、调查、调研、拟定xx县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建设方案,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3、设立“xx县数字化城市管理指挥处置中心”,并配备相关人员。

  4、全面启动和负责数字化城市管理项目建设,进行项目的立项、评审、审批、招投标等工作,尽快投入使用。

  (二)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21年9月-2021年10月)

  1、城市管理部件普查、数据建库、单元网格划分等地理信息系统建设。

  2、制定操作标准、规范;完善城市管理运行工作程序。

  3、信息系统平台、硬件及网络环境、呼叫中心、指挥处置中心大型显示屏幕设备、无线采集系统和系统集成等城市管理指挥处置中心建设。

  4、组建信息采集员队伍;培训人员;系统试运行。

  (三)第三阶段:完善验收阶段(2021年11月-2021年12月)

  1、完善管理运行工作程序和运作机制。

  2、建立考核、评价体系。

  3、查漏补缺对信息系统进行完善和必要的扩充修改。

  4、组织系统验收。

  五、组织机构

  为按期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建设任务,由xx县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xx局,负责承办领导小组交办的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xx局负责人兼任。

  六、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是城市管理改革创新的重大举措。全县要充分认识到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真抓实干,务求实效。

  (二)明确任务,加强协作。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是一项全局性工作,相关人员要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严格按照工作分工,积极主动,密切合作,高标准、严要求,按时完成工作任务,不得以任何借口和理由耽误工作进展。利用现有城管执法力量组建城市管理日常信息采集队伍,作为信息采集网络的主要力量。

  (三)创造条件,搞好保障。数字化城市管理建设要在人、财、物调配使用上主动创造条件,特别是要给予资金保障,项目建设经费主要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和县人民政府的支持,并吸引各类市场主体加入城市管理服务运营市场,确保顺利完成此项市级目标任务,准时通过验收。

  (四)落实责任,保障实施。县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领导组办公室要及时跟踪工作进展情况,对参与此项工作不力影响工作进度的,要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篇四:政府数字化平台现状

  机关事业单位档案数字化现状分析及优化措施

  摘要:在当今这种信息科技快速发展的数字化时期,对机关事业单位各方面的工作要求将日益提升,机关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才可以实现精细化高标准管理的要求。所以,积极践行和完善机关事业单位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积极创新档案管理工作模式和方法,是机关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重要责任和义务。

  关键词:机关事业单位;档案数字化;现状;措施

  引言

  数字化技术应用到机关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当中,能使档案管理工作更好地运行。想要更好地将数字化信息技术运用到档案管理工作当中,可以加大资金投入,对数字化档案设备进行优化。数字化档案管理保密制度建立,防止信息泄露。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管理技能。优化信息化服务,满足社会对档案信息服务的需求。对机关事业单位档案数字化管理方式进行改变,使机关事业单位的档案信息化工作得到有效开展。

  1数字化档案管理的意义

  信息技术时代改变着人类的生活与工作方式,人们生活节奏逐步加快,工作效率日益提升,同时也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经济国际化趋势的推进。机关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模式一直以来以纸质文书为主,这早已赶不上精细化的社会经济发展脚步。因此积极探索实施数字化档案管理模式,这不仅是信息技术精细化发展的必然内在要求,同时也已经是当今信息化技术时代发展的新常态趋势。信息数字化档案管理工作的成功实施,已经有效地促进了我们国家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对于促进当前国民经济健康较快发展产生着一定的积极作用。档案管理所涵盖的内容比较多,范围比较宽,信息量也比较

  大。档案信息既体现着机关事业单位各个管理部门在其管理发展过程中的真实情况,也涉及着机关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的所有重大决策、专业信息和技术信息等等,能够对将来的管理发展计划提出关键的决策基础。

  2机关事业单位档案数字化现状分析

  2.1档案数字化建设相关制度规范不健全

  目前,我国档案数字化建设发展历史不长,还未到达成熟阶段,有许多标准细则还有待完善,甚至有些单位并无相关标准规定,这就造成档案数字化工作者在具体操作中存在处理标准不一、处理结果不够规范等问题,因此制定统一完善的档案数字化制度规范,以利于档案工作的有序长久发展显得十分必要。

  2.2人事档案数字化管理制度滞后

  面对各个行业运用高效、便捷的数字化管理模式,现有的机关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存在许多问题,甚至阻碍机关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个别机关事业单位人事档案没有跟上数字化时代的步伐,还是依靠陈旧的档案管理方式,这种制度在管理形式和方法上与数字化管理制度不相符,制约了档案管理和服务利用。在现有制度的框架下索引、整理、保存等工作程序没有办法与机关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数字化管理制度相衔接。这就需要我们根据数字化档案发展的要求以及自身工作实际,制订出与时俱进、完善合理的人事档案数字化管理制度。

  2.3档案数字化标准执行缺乏统一要求

  《纸质档案数字化规范》侧重对纸质档案数字化提供技术指导,未对档案数字化流程、扫描模式及分辨率作出统一规定,加之档案主管部门也未对机关档案数字化提出具体要求,致使机关档案人员对档案数字化各环节工作把握不到位,档案目录数据项目著录不全,扫描模式多种多样,分辨率标准不一,质量参差不齐。

  3提升机关事业单位档案数字化水平的优化措施

  3.1制定具体制度细则,保证有章可循

  相关部门应加快建章立制的步伐,统一工作标准,做好新修订《档案法》配套的档案信息化相关法规、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的立改废释工作,出台相关制度、方案、细则,机关事业单位档案部门根据相关制度标准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具体制度细则。各单位档案数字化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相关制度标准,并将其付诸实践,同时还要建立健全相关监督管理方案,保证机关事业单位档案数字化的实施效果。

  3.2明确档案数字化的方案

  一是成立专门的档案数字化工作小组,确定专人负责;二是明确档案数字化的工作流程、安装系统、确定外包服务单位、消毒、整理等以及注意事项。开展档案数字化工作,要以延长档案的使用寿命为基础,使档案更好地为人们服务。三是做好相关软件功能的保证,档案管理软件的开发可以进行外包,并且邀请相关的人员进行长期的维护,在出现问题的时候,第一时间能够找到相关的负责人,并且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实现当前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

  3.3建立健全的档案数字化保密制度

  想要做好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就需要建立健全的档案数字化保密制度。机关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严密性较高,因此对机关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保密性有着较高的要求。在对机关事业单位档案进行管理时,无论是单位的档案文件,还是个人的档案文件都要具有保密性要求。档案文件中包含着单位许多重要信息,如果档案数据出现泄露就可能会被不法分子所利用,从而产生严重后果。

  3.4提高档案数字化服务水平

  《“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提出要推进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促进档案信息资源共享规模、质量和服务水平同步提升。档案从藏到用的转变一个重要的特点是由关注档案的实体到对档案内容的利用与分析,如何从海量信息中找到有价值的信息是档案数字化之后的关键问题。通过新技术的发展,使得档案工作的利用效率得到提升,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思索如何针对不同群体提

  供个性化服务、使海量档案资源得到更好发掘等成为我们新的课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将档案资料服务于社会。

  3.5加大档案管理硬件设施投入

  加大机关事业单位的档案设备、数字化装备和基础设施的投入,才能让人事档案资料得到有效管理,共享信息资源。对机关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投入,不应局限于工作部署及年终总结,要落到实处,要舍得投入并引进各种先进技术设备,建立一套完善的档案网络信息管理系统,这是档案进行数字化管理的重要的硬件设备和物质基础,同时也是主要的信息传输与共享方式。

  3.6多方向加强人才培养

  一是通过开展继续教育加大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力度,结合数字化档案管理的新标准、新要求,培养要与发展需求相适应,还应对计算机﹑硬件设施操作等基础能力加以培训。二是可优先选拔计算机能力熟练的人员作为档案管理人员,入职前要对其进行档案管理业务的专项培训。这样一来,能使档案管理人员即能熟练运用计算机设备开展档案管理工作,还可以解决数字化档案管理中可能会发生的问题。三是机关事业单位还可对外招募全能复合型管理人才,同时,单位可通过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采取建章立制的方式,建立激励机制,提高工资酬劳,提供晋升空间,纳入考核评比。

  结束语

  加大档案数字化管理投入,真正做到档案基础落实。在进行档案数字化管理的过程中,各个部门要对档案工作进行积极的部署以及研究,真正解决档案数字化中存在的问题,对档案管理中需要的人员和设备进行积极配置,真正地将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吴艳群.浅论机关事业单位数字化档案管理工作[J].传播力研究,2019,3(36):70.

  [2]张黎一.机关事业单位数字化档案管理工作策略探究[J].科技风,2019(26):217.

  [3]刘逸冉.浅论机关事业单位数字化档案管理工作[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4):248.

  [4]范日金.基层机关事业单位档案数字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8(34):117-118.

  [5]卢秋蓉.机关事业单位数字化档案管理现状与优化对策[J].办公室业务,2018(08):167.

推荐访问:政府数字化平台现状 数字化 现状 政府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