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洁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新常态下乡村发展动力的转型与城乡规划的应对7篇

发布时间:2022-11-15 08:50:04 来源:网友投稿

新常态下乡村发展动力的转型与城乡规划的应对7篇新常态下乡村发展动力的转型与城乡规划的应对  分析城乡规划视角下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重要的战略部署,旨在促进我国新乡村地区的发展,目的是发展乡村经济,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常态下乡村发展动力的转型与城乡规划的应对7篇,供大家参考。

新常态下乡村发展动力的转型与城乡规划的应对7篇

篇一:新常态下乡村发展动力的转型与城乡规划的应对

  分析城乡规划视角下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重要的战略部署,旨在促进我国新乡村地区的发展,目的是发展乡村经济,加强城乡之间的共存,并更有效地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在城乡规划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期提供给相关管理者一定的参考。

  关键字:城乡规划;乡村振兴;策略

  前言: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了振兴村庄的战略,确定了工业繁荣、生态宜居、地方文明、善治和生活富裕的共同要求。此后,“乡村振兴”成为工业研究和社会问题的热点。作者认为,与十六大提出的新乡村建设战略相比,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容进一步完善,因为中央乡村劳动力会议的讲话表明,不实现乡村农业现代化,国家就不会实现现代化。同时,中央乡村劳动会议提出了2020-2035-2050年期间分三个阶段振兴乡村居民点的时间表,即在2020年前建立制度框架:即到2035年实现农业现代化;到2050年,乡村全部转化为现代化。更重要的是,会议确定了振兴乡村社区的七个优先事项。仅限于专业活动,笔者仅就城乡关系转变、乡村产业结构改革以及农业人口数量和质量改善的具体途径进行了初步探讨。

  1.

  实现乡村振兴的意义

  1.

  加强城市和乡村之间的联系,大大加强城市之间的相互作用,城市建设是乡村经济发展和乡村地区发展的催化剂,是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保证。其次,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引发城乡之间原有壁垒的破裂,将城乡视为一个有机整体,通过统筹规划和城乡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了城乡之间的资源快速流动,支持了城乡发

  展的协调步伐。彻底摆脱传统的城乡规划思维,创造新的自然-空间-人类模式。第三,重点是人类生存的概念,在城乡规划中考虑和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的需求,使其能够在城乡地区正常生产和生活,从而显著提高乡村地区人民的生活质量。,增强他们对原生社区的归属感,积极参与乡村建设,为家乡的快速发展创造强烈的满足感和自豪感,这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第四,使用最先进的技术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和产品质量,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和生计。

  新乡村建设、城乡一体化等战略在实施逆向工业农业、城市乡村地区等方面具有积极的历史意义,但仍将乡村地区置于城市的从属地位,被动接受城市发展的溢出效应和辐射效应。城市仍然是乡村发展的动力。反过来,使村庄与城市平等的乡村振兴战略以乡村工业、空间、人口为基础,激励自下而上的乡村发展。

  此外,目前乡村劳动力、资本、土地和其他投入从乡村地区流向城市地区不受阻碍,反之,劳动力从城市流向乡村地区也很困难。经过多年的发展,集体所有制已成为最后和最大的政治障碍,需要通过深化集体所有制改革和扰乱乡村社区的岛屿地位,消除乡村控制城市资源构成部分的主要系统性障碍。

  二、创建田园城市村综合体,作为乡村复兴的载体

  在实施村庄振兴战略时,可以使用具有相对优势或特点的住区,而不是地点条件、资源条件、发展基础和其他支持点;可以将村庄的自然资源、特色作品、人文风格、历史文化等联系起来并加以收集建立一个单一和统一的牧区,容纳工业和人口,吸引各种资源和城市流动的流入,将大大扩大村内发展的机会。

  由于乡村地区的城市基础设施,除通信外,在天然气、上游和下游水、废水处理等领域的建设水平相对较低,与城市的差距很大,从而明显阻碍了人口集中和乡村工业发展。自然形成基础设施作为具有自然垄断特征的产业是不现实的,只能由政府作为主导力量进行。当然,在处理具体项目时,可以引入要加入的社会资本

  乡村基础设施的复盖面将大大提高村庄的生活质量,从而补充简短的重点发展清单。只有人们舒适和舒适地生活在村庄里,他们才能带来高质量的工业、文化和其他主要的发展要素。

  三、农业现代化与鼓励新的活动形式,加强乡村地区的经济活力齐头并进

  乡村和城市最大的区别在于工业,所以复兴农村的关键是工业的复兴,而农村的主要工业是农业,可以说没有结构性、经济性、高效性的农业,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农村振兴。

  1、推进农业供给改革推进农业现代化

  众所周知,寻求增加化肥和农药的产量和产量不再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最佳途径。应鼓励农民改变发展结构:通过调整作物、牲畜和生产结构,生产更多满足市场消费者当前需求的产品,如绿色有机食品,创造优质品牌和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从而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技术上,农业现代化也很重要。在政府层面,要加强装备和技术支持,构建农业产业结构、生产和组织管理技术的现代体系,开发销售促进体系,促进粮食一体化、农、牧、渔、畜一体化。只有通过彻底的现代化,农业才能成为充满活力的产业、体面的工作和振兴农村的坚实基础。

  2、发展新型农村商务、农业旅游等

  村庄振兴不能脱离一至二至三个一体化工业,其中电力、知识农业和农业旅游在短期内最有希望。

  总的来说,电商知识农场是改变农业组织的一种手段,包括电力贸易商扩大农产品的分销渠道,智能农业提高了农业生产管理的效率。农民可以使用计算机或手机来监测作物生长、控制肥料和灌溉大片农田,或在网上分发和销售,从而大大提高农业效率和营销。

  农业旅游通过发展旅游业、培育农产工业综合体,如环境旅游、乡村旅游、导游、休闲旅游和其他行业,扩大了农业工业链和供应链。

  此外,可利用一些村庄小规模和不适宜居住的农业等特点发展光伏产业。太阳能不仅可以应用于太阳能,还可以应用于温室加热、灌溉等农业技术。尽管目

  前有关的工业标准并不理想,造成环境破坏问题,在发展过程中与农民发生争端,但不可否认的是,光电等新的工业具有巨大潜力,应当成为振兴村庄的重要工具。

  四、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

  1.从准确减少贫困开始,加强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确切地说,减贫是“授人以渔”,通过公共投资调动社会资本,并通过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工业项目和技术支持等措施吸引农村人口参与生产。如数据所示,贫困的准确减少影响到穷人,并直接惠及农村人口,但这将从根本上解放和继续发展农村地区的生产力,并将大力支持这些地区的振兴。

  2.提高农村公共服务的安全性

  与公共投资占主导地位的市政基础设施不同,贸易、文化、教育、体育、金融等公共服务。主要关注市场参与者的贡献和发展。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可以导致社会资本的更大参与,特别是通过土地和税收优惠。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增加乡村第三产业的比重,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就业岗位,提高乡村地区的适宜性,对于吸引人才和产业进入乡村地区至关重要。

  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该国当前城乡发展差距的重要办法,是一个非常复杂和系统的项目,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和其他方面。从城乡规划的角度来看,本文提供了关于加强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人口质量和服务潜力的初步研究,这些通常与经济发展有关。

  结束语:从城市规划和乡村规划的角度来看,执行乡村复兴战略需要许多方面的充分支持,加强生态系统建设,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和新产业,保护和充分利用遗产这将有助于广泛传播文化,同时考虑到村庄的特点,城乡地区可以同步和协调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黄世霞.城乡规划视角下的乡村振兴战略路径解析.市政工程,2021-02.

  [2]邵永旺.城乡规划视角下的乡村振兴战略路径解析.市政工程,2020-11.

  [3]周双双.城乡规划视角下的乡村振兴战略路径解析.市政工程,2020-04.

  [4]李,建.城乡规划视角下的乡村振兴战略路径解析.市政工程,2019-12.

  [5]张爱民.城乡规划视角下的乡村振兴战略路径解析.市政工程,2021-01.

  [6]刘娟.城乡规划视角下的乡村振兴战略路径初探.建筑设计及理论,2018-12.

  [7]王英洁.城乡规划视角下的乡村振兴战略路径分析.工程地质学,2020-04.

  [8]张浩.城乡规划视角下乡村振兴战略路径分析.市政工程,2020-12.

  [9]林哲波.城乡规划视角下乡村振兴战略路径分析.市政工程,2020-11.

  [10]李学海.城乡规划视角下的乡村振兴战略研究.工程地质学,2020-05.

  作者简介:郝玉雷,1981年2月生,男,汉族,安徽省阜阳市,大学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国土空间规划、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相关

篇二:新常态下乡村发展动力的转型与城乡规划的应对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的转型

  摘要:城镇化建设与城乡规划是党中央、国家关注的重点,也是我国社会发展与体制改革不可获取的一部分,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发展和落实,对于我国的城乡规划理念、模式、方法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对于促进我国城镇化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新时代城镇化发展之下,城乡规划编制人员应该转变思想观念,采用先进理念和技术,深入研究以往案例,保证城乡规划差异化发展,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城乡规划的顺利实施,为我国城乡规划转型奠定基础。

  关键词:城镇化;城乡规划;以人为本

  经济与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城镇化发展逐步和世界接轨,同时也让城市规划发展以及经济增长为基调,因此,城乡规划转化为增量型与蓝图型,国际环境不断变化、市场经济结构不断他调整,在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逐步放缓之后,我国的经济发展必须要从原有的粗犷型发展转化为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特别是很多经济发达的地区,城乡经济发展的差异愈加明显,周边自然环境的日益变化,资源枯竭日益严重,不同地区的转型需求日益提高,所以传统城镇化发展应该不断的改进,否则将难以符合当前社会发展需要,积极转型是必然道路。

  1新型城镇化发展之下城乡规划转型分析

  从实际情况出发,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就是城镇居民,所以进行城乡二元结构调整依然是主流,让区域、城市内部都做出改进,符合时代的发展,让城乡发展相结合,利用资源优势,发挥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和自然环境保持和谐,落实生态文明政策。新时代的城镇化发展,就是以城镇化发展为基础,要做出根本上的改变。因此,城镇化发展道路应该积极做出调整,坚决落实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提供城镇发展的动力,让原有的工业发展经济促进城镇经济的发展,为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更加顺畅。因此,新时代的发展目的并不是盲目扩张城镇区域,而是从完善城市功能的角度出发,重点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品质,通过城镇化的发展带动周边区域乡村的发展,让城市组成结构更加科学、合理,中心城

  市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让小城镇达到协调一体化发展,城镇化主体形态转化为城市群。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从制度上也能够实现顶层与基层协调发展的政策。

  2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转型的要点

  新型城镇化发展之下,开展城乡规划,其要点不仅仅是满足城市增长,而是逐步的实现经济和环境平衡的科学化发展。从这个方面出发,城市规划方案的制定者,在规划方案设定时应该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重点保持区域协调、城乡统筹的发展,环境与生态空间的协调发展,保证各项措施有效落实,充分利用政策的引导性作用。

  上层建筑是实现城市资源合理化配置的关键性措施,严格落实可以达到城镇空间资源合理化配置,从宏观与微观角度出发实现监管水平的提升,因此,城乡规划应该从下述几个方面出发:第一,实现区域的协调化发展,让区域规划从中心城市转移到中小城市方面,构建出和谐的小城镇发展群体,达到协调一体化的发展,保持城市功能的有效联系,然后配置城市资源,让新型城镇化发展顺利的进行,重视功能、结构的相互联系,所以和传统的城乡规划存在一定的差异。第二,做好城乡协调处理。因为城镇化发展到最终目的是经济社会的一体化,所以发展不只是将农村地区转化为城市,也不是让城镇和乡村的经济实现无差别发展,最重要的是应该让先发展的城镇带动落后的农村地区,让城乡达到协调、互补的发展,深入研究和分析不同的主体与规律,让各种主体都能够进入到发展道路中,同时还要重视城乡发展上的区别,让发展更加协调,比如空间、产业方面。第三,城市内部优化。城乡规划发展不仅仅是从单纯的空间扩张进行,而是达到城乡协调化发展,在发展中展现出城市的高水平、高效率,并且可以解决内部发展的矛盾与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转型的应对措施

  3.1促进城乡协调的差异化发展

  目前我国的城乡发展规划的前期目标就是让空间、生态符合协调化发展的要求,要想达到这一要求,充分保护城镇中已有的生态与农业资源,防止经济发展

  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基础,所以在城乡发展中要充分尊重自然,构建生态文明新体系,无论任何时候城乡规划的制定和实施,都要将环境保护作为重点内容进行,而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重视区域层面与生态管制和协调。在城镇生态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资源区域中,禁止有任何其他损坏环境的行为存在,并且严格落实各项详细的规划,保证调控、监管、协调各项工作顺利的实施,实现统一的规划和管理,在发展的同时,还要做好环境保护工作,让空间和环境良好发展,促进资源优化和利用,保障人们生活质量,促进居民积极性的提升,为最终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做出必要贡献。

  3.2将小城镇的发展当作规划战略重点

  乡镇经济的发展还是要以来农村群体,小城镇应该主动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让农村保持现代化的发展。因此,将中心城镇作为城乡发展的主要阵地,作为战略发展要点,对于全面推动小城市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从当前实际情况分析,我国小城镇发展速度相对缓慢,规划时还重视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实现阶梯化的发展。结合小城镇的特色,建设综合性小城镇,积极和大城市保持良好的互动,构建和谐发展体系,为城乡一体化化做出贡献。此外,还应该利用产业集群,发扬当地的文化与特色,带动周边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3.3分类推进村庄的发展规划

  村庄规划与发展对于新型城镇化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不同类型的村庄制定出不同的发展规划,半城镇化的区域和农业重点发展区域分离设置,要分开规划。不同的城镇化采取差异化发展战略,有些村民集聚且有意愿按照城镇化发展的村庄,应该严格执行城镇化发展模式,并且重点推进城镇发展模式,结合实际情况做出改进和调整,展现出乡村独有的生态特色,充分保护生态环境,让人口得以集聚,扩展生存与发展的空间,达到全面化发展的要求。

  4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城镇化的发展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并且不断的实现城镇化发展,不断地做出转型与发展,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发展理念,选择应用先进技术和方式。当前我国的城乡规划的模式发生很大的转变,转型是

  必然的,结合不同区域情况实现统筹发展,使得城镇内部结构得以优化,实现城镇一体化的发展,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为今后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贾宇.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规划转型思考[J].建筑·建材·装饰,2019,000(005):122,126.

  [2]马宏科.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的转型思考[J].门窗,2019,163(07):169-170.

  [3]刘晨,白鹏.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转型面临的挑战及出路探索[J].中国房地产业,2019,000(005):8.

  作者简介:邓伟民(1995-12),男,汉族,籍贯: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城乡规划

篇三:新常态下乡村发展动力的转型与城乡规划的应对

  城乡规划视角下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分析

  摘要:自从我国实施了乡村振兴的有关战略以来,使得农村的社会经济也获得了更快的发展,也给农村地区的经济建设以及环境建设提出来了更多的要求。一定要从城乡规划的角度出发,考虑土地资源利用率的有效提升,从而实现对于农村地区空间资源的合理使用,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对乡村的环境进行改善。在当前新的时代背景下一定要抓住在乡村振兴这个过程当中的一些发展机遇和发展的关键点,有效得加强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生态环境系统的有效建设,从而尽快地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使得城乡经济可以协调发展进步。

  关键词:城乡规划;乡村振兴;实现路径

  从城乡规划的这一视角出发,能够了解到城市和乡村应该处于同等的地位,乡村的建设和城市的建设相互独立,同时也相互影响,但是乡村的建设不是对城市有严重依赖的。乡村地区需要对基础设施进行完善,对居住环境进行优化,进行改善,从而有效的解决当下存在的三农问题,有效的提高农村地区的居民生活质量。在这种情况下人口流动就得到了控制,不再是单向的流动,在乡村地区拥有的人才数量就会不断的增加,产业结构相应的也能够得到发展,得到调整,有利于人和自然两者之间的和谐相处和进步。下面将从多个角度对乡村振兴的实施策略进行分析,目的是希望能够为更多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有效的借鉴,尽量的使得城市和乡村两者之间的关系得到一定的转变。

  1城乡规划理论内涵以及对乡村振兴实现的重要意义

  1.1城乡规划理论内涵

  近几年来乡村规划理论正在逐渐的发展,不断的完善,对于各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有了新的见解和新的措施。所谓的城乡规划,主要指的就是需要将城市和周边的乡村两者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从而有效的打破城乡之间存在着的限制。

  通过对建筑以及各种公共设施进行较为合理科学的设置,尽量的避免出出现重复建设的问题,这样城市和乡村容纳的人口数量也可以更多,能够有效的改善城乡地区的环境质量,也能够改善拥堵现象,为城乡协同发展起到正确的引导。城乡规划工作本身还有综合性的特征,对于各个工程项目的有效建设所起到的作用,也是指导性的,非常的关键,需要根据这些基础设施建设重要的程度对建设的计划进行制定,合理的对建设的时间进行安排,确定在其中需要投入的各种资金的资源数量。在这种情况下,土地资源利用率就会得到有效的提升,相应的各个方面的建设也可以达到统一,城乡的有效发展即将迈入新的阶段。

  1.2城乡规划理论对乡村振兴实现有着促进性作用

  在当前新的时代背景下,乡村地区居民的生活问题受到的关注是比较多的,传统的乡村建设理念很显然不符合当下时代发展进步的需求。城乡的规划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两者之间的融合变得非常的必要,十分的关键,这将会给乡村的有效建设和发展带来更多的活力。

  首先能够确保城市和乡村两者之间的关联性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影响得到进一步的加深,城市的有效建设对于乡村经济的发展所起到的助推性作用,同时也非常的明显。乡村的有效发展对于城市是有一定积极作用和影响的,这为区域之间的有效协同也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还可以使得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壁垒直接被打破,尽量的将城市和乡村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对当下城乡资源的统筹规划,以及更加科学合理的配置利用,使得资源可以在城市以及乡村两者之间快速充分的流动。乡村以及城市的发展可以保持协调性,尽量的避免出现传统的城乡规划思维造成的一些负面的问题。同时在这种情况下也创建了自然,空间,人类的新的发展格局,需要了解到的是在这个方面所进行的各种建设工作还需要关注到人本思想的突出。城乡规划工作开展的这个过程当中需要深入的对社会公众的需求进行考虑,并且尽可能的满足了他们的各方面需求,确保社会公众无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生活都能够更加的舒适,对于生活质量的提高有一定的保障,也会使得乡村的居民对于家乡的归属感更加的强烈。当这些村民看到日益发展不断建设的家乡时,也会有更加强烈的自豪感能够主动的参与到家乡的建设工作当中去,对于社会和谐的稳定有一定的维

  护作用。在进行乡村建设的这个过程当中,对于先进技术手段的应用也比较重要,可以使得农业的生产效率水平得到提高,农民的收入得到增加,三农问题也可以直接通过这种方式被解决。在各种先进技术手段以及各方面措施有效落实的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也会逐渐的达成目标。

  2城乡规划视角下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

  为了能够确保在城乡规划的这一角度下所实行的乡村振兴战略可以顺利的落实下来,应该找到其中的切入点,尽量的使用最少的资金成本取得最好的工作效果,使得乡村的面貌可以得到改变,可以得到创新,更加充分的展现出城乡规划理论所具备的价值和作用。

  2.1加强乡村生态系统的建设

  一直以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对于环境所造成的破坏和影响都是非常严重的,我国的自然灾害出现的更加的频繁,水土流失也变得更加的严重,可以种植农作物的耕地数量也在不断的减少,所以导致一些依靠农业为生的乡村居民不得不背井离乡。在这种情况下,很显然我国在未来的发展将会受到非常严重的影响,无法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为乡村生态系统的有效建设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也提供了一定的指导,面对这些政策地方政府应该积极的做出一定的努力,制定更加科学的环境标准,对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健全,帮助环境工程的有效展开。针对乡村环境的具体状况制定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使得自然生态可以得到有效的修复对于生态系统的平衡性也是一种科学的维护,周边的生态环境相应的也会变得更加的舒适,乡村建设更加会得到人才方面的保障。乡村生态系统的建设并不是短期的工程,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乡村居民努力的去保护,也需要地方政府提供一定的支持,制定各项科学的策略和措施,调节区域的气候,尽量的降低自然灾害出现的次数,使得乡村真正的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随着当下乡村建设的有效开展乡村人口的数量肯定会逐渐的增加,但是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所能够提供的公共服务设施却存在着一定的不足状况。这些不足状况逐渐的暴露出来,需要地方的政府以及乡村居民做出一定的改变,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有效的完善这些基础设施,满足乡村地区人民生活的日常需求,给他们提供更加完善,更加全面的服务。乡村居民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落地生根,将乡村作为更加温暖的港湾。

  首先设施的有效建设需要有更加充足的资金,如果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肯定达不到目标,地方政府可以通过一些经济方面的策略吸引社会资本加入投资的队伍当中去,筹措大量的资金,提供服务,支持乡村基础设施的有效完善,给居民带来更多的生活便利。

  其次对于这些设施进行完善的过程当中,还需要及时的淘汰掉一些无法使用的落后的设备,利用一些科技含量相对比较高的基础设施进行替代,使得基础设施的覆盖率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让乡村居民可以享受更高质量的服务,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产业的发展速度就会逐渐的加快。

  最后乡村的公共服务设施所涵盖的方面还是比较多的,影响到了乡村居民的个人利益,所以通过基础设施的有效建设,还可以为乡村的居民提供更多就业的机会,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所开展的乡村地区的有效建设将会呈现出更加繁荣的景象,乡村地区人民的生活将会变得越来越好。

  结束语

  从城乡规划的视角出发,能够了解到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现需要各方都提供一定的支持,做出一定的贡献,有效的落实各项措施,为乡村居民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从而为乡村地区社会经济的有效发展提供足够的动力,也可以促使乡村地区达成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发展得到有效的协调。

  参考文献

  [1]曾雯,张小林,李智.乡村振兴视角下县域尺度城乡融合发展评价

  研究[J].池州学院学报,2018,32(3):1-5.

  [2]陈运.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成都村镇规划体系建设研究[J].成都行

  政学院学报,2017(6):9-11.

篇四:新常态下乡村发展动力的转型与城乡规划的应对

  困境与破局:乡村振兴的动力转换与实现路径

  作者:董玮

  秦国伟

  来源:《中州学刊》2020年第11期

  摘

  要:當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面临传统动力制约的瓶颈,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资本有机构成、农业部门剩余价值率、农业部门利润率长期偏低,亟须完成以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为核心的新增长动力的转换,重构乡村生产力布局、重组经济社会发展要素、重塑城乡关系与工农关系。应从政府和市场双重角度,以改革创新强化制度性供给,优化公共资源、社会资源及

  制度资源的配置方式,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和部门利润率,摆脱农业发展的低水平均衡,实现乡村发展动力转换和全面振兴。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业资本;动力转换

  中图分类号:F3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20)11-0077-05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在工业化的辐射带动下,以机械化、化学化、电气化、水利化作为发展的主要动力。随着我国逐步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农业机械化、化学化、电气化、水利化基本完成。随之而来的是农业污染、食品安全、增收乏力、农村凋敝等问题不断显现,反映出旧动力在应对新矛盾上的乏力。当前,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财政增收的压力逐步加大,财政支持农业农村的力度虽然不减,但增幅逐年放缓,依靠财政资源投入的“输血式”振兴也面临压力。农业农村的发展与振兴必须寻求新的内生动力,谋求一种自身的内生式发展,从而保证发展的可持续性。

  一、乡村发展的动力演进与乡村振兴的现实困境

  1.改革开放以来乡村发展的动力演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发展的内在动力发生了多次变换。从动力来源及可适环境的匹配性来看,我国乡村发展动力演进①大致可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一是1978年至198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是推动乡村发展的主要动力。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极大地提升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农业生产效率,解决了粮食产量问题,加之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乡村经济得到初步发展。二是1988年至1998年,伴随着农村改革红利的消减,农业机械化水平、化肥农药利用率大幅提高,农业生产技术进步显著,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自发性土地流转推动农业生产经营向市场化、规模化、产业化转变,基层党组织建设和乡村治理体制的完善进一步加快了乡村发展建设。三是1998年至2003年,国家大幅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但实施粮食顺价销售未带来显著成效,粮食流通体制回归市场化,农产品市场体系初步建立,小农村社经济逐渐向市场经济转变。2001年加入WTO后,中国农产品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在国际市场的压力下,中国农业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推进。四是2003年至2012年,我国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市场,粮食价格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政府加大财政支农力度,逐步减免农业税费,并进行种粮直接补贴,实行农业价格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幅提升,农产品产量、农民收入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农业投入要素随之快速积累。与此同时,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开始建立并逐步完善,逐渐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五是2012年至今,实行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完善了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提高了农村土地资

  源的配置效率,促进了农业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大,农村公共事业稳步发展,乡村居民福利水平显著提升,生产方式的转变改善了乡村生态环境。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农业补贴政策指向不断精准化,我国逐步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

  总体来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乡村向城市输入了大量的资本和劳动力,乡村地区人口结构、经济结构、地域空间格局不断发生变化,加剧了城乡的不平衡发展以及农业农村的不充分发展。现阶段,需要发掘乡村新的发展动力,重构乡村生产力布局、重组经济社会发展要素、重塑城乡关系与工农关系,依托工业化、城镇化的外部支持与乡村发展内生动力的交互作用,构建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机制。

  2.现阶段乡村振兴面临的现实困境

  当前,我国乡村振兴新旧动力转换正面临着一系列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与现实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与困境,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任务与当前农业发展动力不足之间的矛盾。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提出:“综合考虑国内资源环境条件、粮食供求格局和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同时,该意见强调要更加注重农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更加注重农业可持续发展。然而,在当前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转型时期,农产品价格提升空间收窄,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增速下降,农民稳定增收难度不断加大;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水平和农业综合生产效益仍然较低。2017年,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为4630美元,仅为日本的115%、美国的926%。②我国农业生产规模相对分散、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农业发展动力不足。

  (2)国际贸易形势转变与我国农业传统农业产业竞争力不足之间的矛盾。在国内外农产品市场深度融合的趋势下,我国农业生产成本日趋攀升,主要农产品国内外市场价格倒挂,部分农产品进口量逐年增加,传统优势农产品出口量逐年减少。与此同时,一些农产品面临供求结构性失衡问题,大豆供需缺口逐渐扩大,玉米产量增速超需,部分农产品库存积压,有竞争力的优质专用农产品供给不足。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为23∶1,与发达国家的37∶1相比差距较大。③结构调整存在生产和经营惯性,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仍是短板。

  (3)农村劳动力加速转移就业与农村发展人力资本不足之间的矛盾。2018到2019年,我国乡村就业人员减少943万人,城镇就业人员增加828万人。与此同时,第一产业对GDP的贡献率降低了0.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上升了2.4个百分点。2016年年末全国乡村实用人才总量接近1900万人,占乡村就业人员总数的比例不足5%。④当前,乡村人才梯队出现断层,单一生产型人才占比较多,缺乏具备综合素质的复合创新型人才,农村劳动力结构无法满足农村产业融合的现实需求。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农业兼业化、农村空

  心化、农民老龄化已成为现实难题,农业从业人员结构变化与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矛盾日益突出。

  (4)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深度贫困地区脱贫内生动力不足之间的矛盾。按每人每年2300元(2010年不变价)的农村贫困标准计算,2019年年末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为551万人。⑤他们多集中于生态环境脆弱的偏远山区、省际交界的边缘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等深度贫困地区。因远离经济增长极,交通运输落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薄弱,这些地区内生发展动力严重不足,实现收入持续稳定增长难度加大。

  (5)农业农村绿色发展要求与农村资源环境可持续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以生态环境友好和资源永续利用为导向,推动形成农业绿色生产方式,实现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然而,现阶段我国农业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2014年我国人均可再生内陆淡水资源为2062立方米,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35%,且存在地下水超采问题;2016年我国人均耕地为0.09公顷,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47%⑥,且部分地区耕地基础地力持续下降,农业资源硬约束加剧;工业和城市污染向农业农村渗透,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加剧,农产品安全风险增加;农业资源利用率低,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

  (6)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农村基层治理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強农村基层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也对乡村治理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然而,2016年,我国建有综合服务站的村占比只有14.3%,村党组织书记兼任村委会主任的村占比为30%,有村规民约的村占比为98%,集体经济强村比重只有5.3%。⑦现实中农村基层治理体系缺失,与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的要求存在明显的能力差距。

  二、乡村振兴困境成因:传统动力作用消减

  工业化前期,以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水利化为主要动力的传统农业发展动力本质上是通过工业资本注入方式来提高农业资本有机构成的,从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农村升级发展。但在工业化中后期,这一传统动力已面临动力消减、后劲不足的现实问题,长期的化学化发展虽然提高了农作物产量,但土壤板结、食品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农业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的障碍,乡村发展的传统动力已经不适应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新要求。从政治经济学理论视角来看,决定农业劳动生产率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生产力。其表现在科技层面,体现人与物的关系。科技发展带来生产工具的改进,继而带来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在农业生产领域,农业科技的创新发展以及农业科学研究成果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情况决定了农业生产率的高低。二是生产关系。其表现在制度层面,体现人与人的关系。制度的内在规定性是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即资源的配置方式,初始配置和交换方式会影响社会福利分配的公平。如果某一部门(如农业部门)的收益能力长期被抑制,那么该部门会表现

  出生产萎缩和技术改进低迷,即人与人的关系制约了人与物关系的改进。在农业部门,农业劳动组织形式和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的管理水平也间接影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本文参考吴未双⑧的方法,利用宏观统计数据,按照剩余价值率和部门利润率计算方法,计算2003—2018年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本有机构成、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见表1)⑨,比较其与第二产业部门、第三产业部门的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的情况,由此分析2000年以来尤其是实行工业反哺农业政策以来我国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变化情况以及影响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我国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传统动力不足,既有工业社会发展的普遍性原因,也有社会体制发展带来的特殊性原因。究其根本,农业部门内部问题是发展动力不足的深层原因。

  1.农业科技创新动力不足,农业劳动生产率长期偏低

  农业劳动生产率是衡量农业劳动者生产效率的重要指标,反映平均每个农业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农产品量或产值,或生产单位农产品消耗的劳动时间。本文采用每年度第一产业产值年增加值与第一产业就业人数的比值来计算农业劳动生产率。结果显示,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不断提高,由2003年的4687.3元/人增加到2018年的31960.2元/人,增长了5.8倍。但这一数值与美、日等农业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1980年日本农业工人人均增加值已达11358美元,美国为12167美元。⑩可以说,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仍处于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起步阶段。一方面,这与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动力不足有直接关系。农业的大型机械化、智能化、数字化能力不足。另一方面,这与我国人多地少、小农户数量较多的基本国情有关。受制于户籍制度影响,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能力较弱,农业劳动组织管理滞后,从而导致新兴资本注入力量不足。劳动力尤其是小农户转移入城不够,也致使农业劳动生产率长期偏低,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也较弱。

  2.新兴产业资本注入动力不足,农业资本有机构成(c/v)偏低

  马克思将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的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称为资本的有机构成,农业资本有机构成在数值上等于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消耗的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值(c/v)。从表1中可以看出,我国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从2003年的36.662上升到2018年的64.296,已有较大幅度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我国农业资本有机构成偏低的因素主要包括:其一,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水平低。目前我国农业生产过程的专业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不高,低成本、易推广的技术准备不足,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尚未在农产品耕、种、管、收等环节得到推广应用,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发达国家的一半左右,农业生产机械化率仅为70%左右,农业技术应用长期处于低水平均衡状态。其二,农业粗放式经营。我国耕地、水资源等自然资源利用率均较低。全国耕地面积由2011年的13523.86万公顷减少到2015年的13499.87万公顷;2015年,全国耕地平均质量等别为9.96等,中等及低等耕地占全国耕地面积的70.5%;目前,我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542,与发达国家0.7以上的利用水平存在较大差距。[B11]我国亩均化肥用量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2.7倍,有机肥利用率均不足40%,农药平均利用率仅为35%。[B12]粗放型的生产方式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还造成了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降低了农产品的产量与质量。

  (4)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深度贫困地区脱贫内生动力不足之间的矛盾。按每人每年2300元(2010年不变价)的农村贫困标准计算,2019年年末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为551万人。⑤他们多集中于生态环境脆弱的偏远山区、省际交界的边缘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等深度贫困地区。因远离经济增长极,交通运输落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薄弱,这些地区内生发展动力严重不足,实现收入持续稳定增长难度加大。

  (5)农业农村绿色发展要求与农村资源环境可持续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以生态环境友好和资源永续利用为导向,推动形成农业绿色生产方式,实现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然而,现阶段我国农业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2014年我国人均可再生内陆淡水资源为2062立方米,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35%,且存在地下水超采问题;2016年我国人均耕地为0.09公顷,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47%⑥,且部分地区耕地基础地力持续下降,农业资源硬约束加剧;工业和城市污染向农业农村渗透,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加剧,农产品安全风险增加;农业资源利用率低,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

  (6)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农村基层治理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农村基层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也对乡村治理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然而,2016年,我国建有综合服务站的村占比只有14.3%,村党组织书记兼任村委会主任的村占比为30%,有村规民约的村占比为98%,集体经济强村比重只有5.3%。⑦现实中农村基层治理体系缺失,与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的要求存在明显的能力差距。

  二、乡村振兴困境成因:传统动力作用消减

  工业化前期,以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水利化为主要动力的传统农业发展动力本质上是通过工业资本注入方式来提高农业资本有机构成的,从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农村升级发展。但在工业化中后期,这一传统动力已面临动力消减、后劲不足的现实问题,长期的化学化发展虽然提高了農作物产量,但土壤板结、食品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农业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的障碍,乡村发展的传统动力已经不适应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新要求。从政治经济学理论视角来看,决定农业劳动生产率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生产力。其表现在科技层面,体现人与物的关系。科技发展带来生产工具的改进,继而带来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在农业生产领域,农业科技的创新发展以及农业科学研究成果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情况决定了农业生产率的高低。二是生产关系。其表现在制度层面,体现人与人的关系。制度的内在规定性是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即资源的配置方式,初始配置和交换方式会影响社会福利分配的公平。如果某一部门(如农业部门)的收益能力长期被抑制,那么该部门会表现

  出生产萎缩和技术改进低迷,即人与人的关系制约了人与物关系的改进。在农业部门,农业劳动组织形式和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的管理水平也间接影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本文参考吴未双⑧的方法,利用宏观统计数据,按照剩余价值率和部门利润率计算方法,计算2003—2018年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本有机构成、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见表1)⑨,比较其与第二产业部门、第三产业部门的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的情况,由此分析2000年以来尤其是实行工业反哺农业政策以来我国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变化情况以及影响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我国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传统动力不足,既有工业社会发展的普遍性原因,也有社会体制发展带来的特殊性原因。究其根本,农业部门内部问题是发展动力不足的深层原因。

  1.农业科技创新动力不足,农业劳动生产率长期偏低

  农业劳动生产率是衡量农业劳动者生产效率的重要指标,反映平均每个农业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农产品量或产值,或生产单位农产品消耗的劳动时间。本文采用每年度第一产业产值年增加值与第一产业就业人数的比值来计算农业劳动生产率。结果显示,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不断提高,由2003年的4687.3元/人增加到2018年的31960.2元/人,增长了5.8倍。但这一数值与美、日等农业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1980年日本农业工人人均增加值已达11358美元,美国为12167美元。⑩可以说,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仍处于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起步阶段。一方面,这与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动力不足有直接关系。农业的大型机械化、智能化、数字化能力不足。另一方面,这与我国人多地少、小农户数量较多的基本国情有关。受制于户籍制度影响,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能力较弱,农业劳动组织管理滞后,从而导致新兴资本注入力量不足。劳动力尤其是小农户转移入城不够,也致使农业劳动生产率长期偏低,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也较弱。

  2.新兴产业资本注入动力不足,农业资本有机构成(c/v)偏低

  马克思将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的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称为资本的有机构成,农业资本有机构成在数值上等于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消耗的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值(c/v)。从表1中可以看出,我国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从2003年的36.662上升到2018年的64.296,已有较大幅度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我国农业资本有机构成偏低的因素主要包括:其一,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水平低。目前我国农业生产过程的专业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不高,低成本、易推广的技术准备不足,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尚未在农产品耕、种、管、收等环节得到推广应用,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发达国家的一半左右,农业生产机械化率仅为70%左右,农业技术应用长期处于低水平均衡状态。其二,农业粗放式经营。我国耕地、水资源等自然资源利用率均较低。全国耕地面积由2011年的13523.86万公顷减少到2015年的13499.87万公顷;2015年,全国耕地平均质量等别为9.96等,中等及低等耕地占全国耕地面积的70.5%;目前,我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542,与发达国家0.7以上的利用水平存在较大差距。[B11]我国亩均化肥用量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2.7倍,有机肥利用率均不足40%,农药平均利用率仅为35%。[B12]粗放型的生产方式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还造成了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降低了农产品的产量与质量。

  (4)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深度贫困地区脱贫内生动力不足之间的矛盾。按每人每年2300元(2010年不变价)的农村贫困标准计算,2019年年末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为551万人。⑤他们多集中于生态环境脆弱的偏远山区、省际交界的边缘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等深度贫困地区。因远离经济增长极,交通运输落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薄弱,这些地区内生发展动力严重不足,实现收入持续稳定增长难度加大。

  (5)农业农村绿色发展要求与农村资源环境可持续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以生态环境友好和资源永续利用为导向,推动形成农业绿色生产方式,实现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然而,现阶段我国农业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2014年我国人均可再生内陆淡水资源为2062立方米,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35%,且存在地下水超采问题;2016年我国人均耕地为0.09公顷,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47%⑥,且部分地区耕地基础地力持续下降,农业资源硬约束加剧;工业和城市污染向农业农村渗透,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加剧,农产品安全风险增加;农业资源利用率低,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

  (6)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农村基层治理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农村基层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也对乡村治理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然而,2016年,我国建有综合服务站的村占比只有14.3%,村党组织书记兼任村委会主任的村占比为30%,有村规民约的村占比为98%,集体经济强村比重只有5.3%。⑦现实中农村基层治理体系缺失,与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的要求存在明显的能力差距。

  二、乡村振兴困境成因:传统动力作用消减

  工业化前期,以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水利化为主要动力的传统农业发展动力本质上是通过工业资本注入方式来提高农业资本有机构成的,从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农村升级发展。但在工业化中后期,这一传统动力已面临动力消减、后劲不足的现实问题,长期的化学化发展虽然提高了农作物产量,但土壤板结、食品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农业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的障碍,乡村发展的传统动力已经不适应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新要求。从政治经济学理论视角来看,决定农业劳动生产率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生产力。其表现在科技层面,体现人与物的关系。科技发展带来生产工具的改进,继而带来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在农业生产领域,农业科技的创新发展以及农业科学研究成果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情况决定了农业生产率的高低。二是生产关系。其表现在制度层面,体现人与人的关系。制度的内在规定性是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即资源的配置方式,初始配置和交换方式会影响社会福利分配的公平。如果某一部门(如农业部门)的收益能力长期被抑制,那么该部门会表现

  出生产萎缩和技术改进低迷,即人与人的关系制约了人与物关系的改进。在农业部门,农业劳动组织形式和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的管理水平也间接影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本文参考吴未双⑧的方法,利用宏观统计数据,按照剩余价值率和部门利润率计算方法,计算2003—2018年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本有机构成、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见表1)⑨,比较其与第二产业部门、第三产业部门的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的情况,由此分析2000年以来尤其是实行工业反哺农业政策以来我国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变化情况以及影响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我国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传统动力不足,既有工业社会发展的普遍性原因,也有社会体制发展带来的特殊性原因。究其根本,农业部门内部问题是发展动力不足的深层原因。

  1.农业科技创新动力不足,农业劳动生产率长期偏低

  农业劳动生产率是衡量农业劳动者生产效率的重要指标,反映平均每个农业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农产品量或产值,或生产单位农产品消耗的劳动时间。本文采用每年度第一产业产值年增加值与第一产业就业人数的比值来计算农业劳动生产率。结果显示,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不断提高,由2003年的4687.3元/人增加到2018年的31960.2元/人,增長了5.8倍。但这一数值与美、日等农业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1980年日本农业工人人均增加值已达11358美元,美国为12167美元。⑩可以说,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仍处于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起步阶段。一方面,这与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动力不足有直接关系。农业的大型机械化、智能化、数字化能力不足。另一方面,这与我国人多地少、小农户数量较多的基本国情有关。受制于户籍制度影响,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能力较弱,农业劳动组织管理滞后,从而导致新兴资本注入力量不足。劳动力尤其是小农户转移入城不够,也致使农业劳动生产率长期偏低,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也较弱。

  2.新兴产业资本注入动力不足,农业资本有机构成(c/v)偏低

  马克思将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的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称为资本的有机构成,农业资本有机构成在数值上等于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消耗的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值(c/v)。从表1中可以看出,我国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从2003年的36.662上升到2018年的64.296,已有较大幅度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我国农业资本有机构成偏低的因素主要包括:其一,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水平低。目前我国农业生产过程的专业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不高,低成本、易推广的技术准备不足,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尚未在农产品耕、种、管、收等环节得到推广应用,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发达国家的一半左右,农业生产机械化率仅为70%左右,农业技术应用长期处于低水平均衡状态。其二,农业粗放式经营。我国耕地、水资源等自然资源利用率均较低。全国耕地面积由2011年的13523.86万公顷减少到2015年的13499.87万公顷;2015年,全国耕地平均质量等别为9.96等,中等及低等耕地占全国耕地面积的70.5%;目前,我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542,与发达国家0.7以上的利用水平存在较大差距。[B11]我国亩均化肥用量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2.7倍,有机肥利用率均不足40%,农药平均利用率仅为35%。[B12]粗放型的生产方式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还造成了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降低了农产品的产量与质量。

  (4)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深度贫困地区脱贫内生动力不足之间的矛盾。按每人每年2300元(2010年不变价)的农村贫困标准计算,2019年年末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为551万人。⑤他们多集中于生态环境脆弱的偏远山区、省际交界的边缘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等深度贫困地区。因远离经济增长极,交通运输落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薄弱,这些地区内生发展动力严重不足,实现收入持续稳定增长难度加大。

  (5)农业农村绿色发展要求与农村资源环境可持续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以生态环境友好和资源永续利用为导向,推动形成农业绿色生产方式,实现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然而,现阶段我国农业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2014年我国人均可再生内陆淡水资源为2062立方米,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35%,且存在地下水超采问题;2016年我国人均耕地为0.09公顷,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47%⑥,且部分地区耕地基础地力持续下降,农业资源硬约束加剧;工业和城市污染向农业农村渗透,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加剧,农产品安全风险增加;农业资源利用率低,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

  (6)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农村基层治理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农村基层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也对乡村治理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然而,2016年,我国建有综合服务站的村占比只有14.3%,村党组织书记兼任村委会主任的村占比为30%,有村规民约的村占比为98%,集体经济强村比重只有5.3%。⑦现实中农村基层治理体系缺失,与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的要求存在明显的能力差距。

  二、乡村振兴困境成因:传统动力作用消减

  工业化前期,以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水利化为主要动力的传统农业发展动力本質上是通过工业资本注入方式来提高农业资本有机构成的,从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农村升级发展。但在工业化中后期,这一传统动力已面临动力消减、后劲不足的现实问题,长期的化学化发展虽然提高了农作物产量,但土壤板结、食品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农业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的障碍,乡村发展的传统动力已经不适应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新要求。从政治经济学理论视角来看,决定农业劳动生产率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生产力。其表现在科技层面,体现人与物的关系。科技发展带来生产工具的改进,继而带来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在农业生产领域,农业科技的创新发展以及农业科学研究成果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情况决定了农业生产率的高低。二是生产关系。其表现在制度层面,体现人与人的关系。制度的内在规定性是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即资源的配置方式,初始配置和交换方式会影响社会福利分配的公平。如果某一部门(如农业部门)的收益能力长期被抑制,那么该部门会表现

  出生产萎缩和技术改进低迷,即人与人的关系制约了人与物关系的改进。在农业部门,农业劳动组织形式和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的管理水平也间接影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本文参考吴未双⑧的方法,利用宏观统计数据,按照剩余价值率和部门利润率计算方法,计算2003—2018年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本有机构成、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见表1)⑨,比较其与第二产业部门、第三产业部门的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的情况,由此分析2000年以来尤其是实行工业反哺农业政策以来我国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变化情况以及影响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我国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传统动力不足,既有工业社会发展的普遍性原因,也有社会体制发展带来的特殊性原因。究其根本,农业部门内部问题是发展动力不足的深层原因。

  1.农业科技创新动力不足,农业劳动生产率长期偏低

  农业劳动生产率是衡量农业劳动者生产效率的重要指标,反映平均每个农业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农产品量或产值,或生产单位农产品消耗的劳动时间。本文采用每年度第一产业产值年增加值与第一产业就业人数的比值来计算农业劳动生产率。结果显示,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不断提高,由2003年的4687.3元/人增加到2018年的31960.2元/人,增长了5.8倍。但这一数值与美、日等农业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1980年日本农业工人人均增加值已达11358美元,美国为12167美元。⑩可以说,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仍处于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起步阶段。一方面,这与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动力不足有直接关系。农业的大型机械化、智能化、数字化能力不足。另一方面,这与我国人多地少、小农户数量较多的基本国情有关。受制于户籍制度影响,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能力较弱,农业劳动组织管理滞后,从而导致新兴资本注入力量不足。劳动力尤其是小农户转移入城不够,也致使农业劳动生产率长期偏低,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也较弱。

  2.新兴产业资本注入动力不足,农业资本有机构成(c/v)偏低

  马克思将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的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称为资本的有机构成,农业资本有机构成在数值上等于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消耗的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值(c/v)。从表1中可以看出,我国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从2003年的36.662上升到2018年的64.296,已有较大幅度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我国农业资本有机构成偏低的因素主要包括:其一,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水平低。目前我国农业生产过程的专业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不高,低成本、易推广的技术准备不足,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尚未在农产品耕、种、管、收等环节得到推广应用,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发达国家的一半左右,农业生产机械化率仅为70%左右,农业技术应用长期处于低水平均衡状态。其二,农业粗放式经营。我国耕地、水资源等自然资源利用率均较低。全国耕地面积由2011年的13523.86万公顷减少到2015年的13499.87万公顷;2015年,全国耕地平均质量等别为9.96等,中等及低等耕地占全国耕地面积的70.5%;目前,我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542,与发达国家0.7以上的利用水平存在较大差距。[B11]我国亩均化肥用量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2.7倍,有机肥利用率均不足40%,农药平均利用率仅为35%。[B12]粗放型的生产方式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还造成了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降低了农产品的产量与质量。

篇五:新常态下乡村发展动力的转型与城乡规划的应对

  新常态趋势下我国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新常态下,城市规划可以对城市布局进行有效优化,同时也可作为对城市空间结构合理安排的基本参照,必须学会协同城市各职能体系协同发展,推动城市空间一体化战略布局的有效实施[1]。因此就社会大环境来说,城市规划可以全面打破传统格局,创建多元化且具有融合性的规划思路,将各区域发展目标、城市发展战略与空间布局结合起来,以适应当前的新常态。本研究主要分析与探讨新常态下我国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城市规划的最新发展空间。

  关键词:新常态;城市规划;问题;对策

  在新常态的趋势下,城市规划只有积极创新规划模式、规划理念,紧跟时代发展趋势,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规划方案、规划目标。当然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必须要始终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深入研究和努力学习,加深对城市发展规律的掌握及社会改革的认知,适当完善自己的能力结构与知识储备,从而更好地面临新常态下城市规划的发展变化。

  一、新常态下城市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转型

  社会发展新常态下,我国城市产业发展进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与挑战,比方说,国内城市和城市间存在不同的产业结构,为实现经济的迅猛发展,需要大众对产业结构展开优化与升级。就像习总书记在大会中所提到的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为确保能够顺利实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需要国家与相关部门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而且还要在城市规划中正确应用走出去理念[2]。新常态下,国家为了实现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学会对创新技术的有效应用,促进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而要想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就必须招揽大量人才,由此就需要国家全面推动现代教育,创建相对健全完善的现代化教育体制,同时还要创建与完善国家养老机制,以推动我国新兴产业的产生与发展。

  (二)大数据时代对城市进程的推动

  随着近些年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与进步,信息化社会中,互联网对大众在城市中的工作与生活具有支配作用。作为连接人和社会、人和人的一个综合体,城市可通过数据加以解析,以提升城市规划本身所具有的智慧性。社会发展新常态下,城市规划与发展面临着大数据时代所发出的挑战,大众在城市规划过程中,一方面带给信息行业更多新的挑战,另一方面也带给社会信息化更多新的挑战。新常态社会大背景下,智能化的城市发展趋势对城市和时代接轨极为有利,而怎样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就需要大众合理、科学安排,转化现阶段的生产生活方式,推动城市的和谐共赢与发展。

  (三)城市规划的群众基础不断增加

  一般城市规划的操作主体主要是政府相关部门,而人民群众并不存在参与权,由此就很容易导致城市发展过程中政府社会公信力的下降。随着近些年社会的迅猛发展,相关政府单位逐渐学会在公众平台中规划城市发展方向,并积极鼓励更多群众参与城市规划,由此就有助于城市规划民主性的提升[3]。然而,因为复杂的发展环境与较多的不确定性因素,极易导致城市规划过程中出现不合理现象,最终导致政府部门工作难度的增加,继而使城市规划工作的挑战性越来越大。

  二、新常态下我国城市规划策略

  社会新常态为城市规划带来了更多机遇与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在城市规划中

  不断拓展思路、转换理念,以期能够在新时代寻求更大城市发展新空间。

  (一)城市的绿色生态规划

  低碳、生态、绿色、循环利用能源等概念,不仅是现阶段社会发展的热词,同时也是今后城市发展的主流。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下,先后涌现出大量标榜着绿色生态的城市规划类型,很多相关学科也不断拓展领地。相对比来说,尽管城市规划行业备受社会关注,然而,更需要系统积极应对城市规划问题,仅仅将绿色生态当做城市规划方向还远远不够。实际上,水资源、能源等循环与节约利用和城市规划相关性极为密切。传统城市规划过程中,绿色生态类规划所关注的开发强度、空间形态、设施配置以及功能布局等前提下,还增加了对土地、气候、能源以及环境问题的考量,要求在合理规划功能布局、空间形态、设施配置以及开发强度等的过程中,还要对土地集约利用、环境保护以及能源的有效利用加以同步考虑,便在规划设计方案中全面体现出来,由此就要求城市规划人员和给排水、能源、环境以及气候等人员展开密切合作,从而实现城市的绿色生态规划目标。

  (二)城市存储空间

  现阶段,我国存量空间更新规划需求呈现平稳上升趋势,有学者认为,再开发利用存量空间是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与转型的金矿。一方面应该重视存量空间规划的潜力,另一方面也应该意识到,与传统增量空间规划相比,存量空间规划相对比较复杂,要求规划师必须具备更为强烈的地域场所意识,应该在对区域现状深入调查的前提下,制定因地制宜问题解决方案。功能方面,应该不断改善与健全区域公共服务,严格遵循缺什么、补什么原则,满足大众所需要社区服务、绿地以及停车场等内容前提下,不断完善与提升城市既有功能。空间方面,应该重点保护历史遗迹,尊重周边环境,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城市的创新塑造,确保每个项目均可成为织补环境、联结周边以及提升空间品质的重要节点。工作方面,应该深入研究城市规划方向,对城市周边、基地以及环境保护等要素加以综合考虑,从而实现平面协调性、空间立体性、文化延续性以及风貌整体性的和谐统一。

  (三)互联网+的兴起

  我国互联网规模居于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第一的美国,但是移动互联网已居于世界首位。而且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电子商务市场,互联网购物规模和增长速度是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一方面对社会组织与经济变革具有推动作用,另一方面也对城市网络与城乡关系具有重塑作用,比方说淘宝村,让以往信息不畅、交通不便的偏远乡村能够通过互联网,实现了当地经济的迅猛发展。所以,互联网+时代,智慧城市规划既是规划类型的一种,同时还属于一种规划思维,必须将其当作城市规划的崭新命题加以学习。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与智能终端普及,规划应用大数据就是现阶段城市规划的一个热门话题。大数据一方面能够促进城市规划的科学化,另一方面还有助于动态追踪城市规划过程,促进城市规划自静态蓝图式转化为动态过程式。对大数据技术加以综合应用,不断提升城市规划水平,应用大数据,实现多规融合、城市增长模型研究、城乡规划评估以及智慧规划选址等。城乡规划工作人员一方面必须深入探索互联网+环境下的城乡变化,另一方面还要对现代技术手段进行综合应用,以进一步增强我国城乡规划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三、总结

  经济迅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我国逐渐进入常态阶段,新常态下的各行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变革。总而言之,社会发展新常态背景下,城市规划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这就需要大众积极面对所存在的挑战,对城市进行合理规

  划,在合理规划城市过程中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与方案,从而促进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岚,崔曙平.新常态下城市规划的新空间[J].城市规划,2016,40(4):9-14.[2]邵斌.新常态下城市规划的新空间[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34):00128-00129.[3]杨鹏君.新常态下城市规划的新空间[J].城市建筑,2017(9):37-37.

篇六:新常态下乡村发展动力的转型与城乡规划的应对

  城乡规划视角下的乡村振兴战略路径探微

  Summary: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在十九大报告做出的重大战略举措和重要战略部署,目的在于发展农村经济,提升我国整体经济水平,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的城镇化进程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不断推进,城乡规划作为城镇化工作的重要内容,对我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城乡规划视角下的乡村振兴战略路径进行探微,以供参考。

  Keys:城乡规划;乡村振兴战略;路径;

  :F320:A:

  导言:

  城乡规划是各级政府统筹安排城乡规划和乡村交通居住消防绿化,以及生活生产环境的建设,发展布局空间,并且合理节约利用自然资源,体现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要认识到进行城乡规划不仅是为了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更是体现了其具有的公共政策属性。在此背景下

  想要实现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政府部门深入研究当地的实际发展状况,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发展方案,结合国家的总体方针政策优化发展方案,这样才能达到合理进行乡村布局的目标。

  1城乡规划视角下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

  1.1加快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

  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是彻底解决贫困区域人们的生活问题,对贫困区域人们生活质量进行改善。城乡规划的重点就是借助城市的力量来带动乡村的经济发展,通过城市经济与乡村经济的平衡来发展乡村的特色产业,提高乡村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为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提供保证。

  1.2满足“三农”工作需求

  在城乡规划视角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使得乡村内部的很多资源与能源都得到了有效的开发和利用。找到乡村的发展优势,就容易提升乡村的经济效益。另外,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还可以通过各种科学技术与先进理念的应用来提高农业的发展水平,增大农产品的产量,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农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有了保障,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国家建设,为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2城乡规划视角下乡村振兴需要解决的问题

  2.1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欠发达,制约了产业的兴旺

  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缺乏带动力强的合作组织,尤其是在大量的乡村青壮年劳动力外流、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的今天,显得尤为突出。城乡规划需要遵循相应的原则,以体现出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而服务的本质,当前中国的城市

  化脚步正在加快,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既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凸显出了各种矛盾,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城乡规划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主要方式之一,通过城乡规划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动产业发展,更好地解决农民的生活问题,实现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目标,也就实现了农民富、农民强的乡村振兴战略目标。

  2.2没有优化功能布局

  在乡村发展过程中,如果不制定专门的村庄建设规划,乡村就会无序建设,导致土地利用较为粗放,在一些地区,当地基层部门为了避免这种现状,会采取“一刀切”的措施,禁止任何形式的建设,这更加导致了乡村功能难以完善。而城乡规划强调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想要在城乡规划视角下实现乡村振兴目标,就应当从基本国情出发,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优化乡村的功能布局,从而建立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乡村新风貌。

  2.3乡村地区老龄人口数量多,老龄化问题突出

  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结构的变化,也导致乡村地区老龄化程度高,随之产生了老年人口问题。乡村养老矛盾突出,在大多数乡村地区,由于青壮年劳动人口外出务工,老年人自我养老模式难以发展,进一步加剧老龄化矛盾。而城乡规划视角下的乡村振兴,要求处理好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通过乡村规划,能够更好地处理乡村地区的老龄人口养老困难的矛盾,也能够建立起有效的自我养老模式,在促进乡村经济增长的同时更好地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

  3城乡规划视角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路径

  3.1重视城乡新关系的构建

  新时期,农村生产力大有转移至城市的趋势,致使相对落后地区的生产力每况愈下。对此,集体所有制改革便能展示过人之处,突破农村集体封闭的局限,从制度层面着手加速农村生产力向城市化的转变。但农村产业、人口及基础设施的发展难免会受城乡差距扩大影响,对此,只有将更多基础设施投入生产应用环节,才能助力形成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的农业经营主体。城乡关系的改变主要依赖工农互助和城乡互补,进而保障人口流动性,提升其消费能力,为农村发展提供充足动力。

  3.2展示乡村地区的特色产业

  城乡经济差异主要体现在产业发展差异上,对此,有关部门应重视培训活动,转变农民的发展理念,利用生态及资源优势,激发农村经济发展的活力。就政府管理层面来看,若想顺利完成农业现代化,势必要依赖新技术,并获取人才支持,进而构建出科学、全面的现代农业产业及经营体系。另外,只有保障各类农业发展走向正轨,农民就业问题及农村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阻碍才能迎刃而解。若想实现农业科技创新,主要在于激发从业人员的创新积极性,同时采取相应举措支撑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鼓励社会投资作为促进乡村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最终目的便是引进生态旅游,争取完善乡村旅游一体化模式,使农产品、手工制品等物件都能折射出乡村特色及旅游文化的身影,达到拓展产业链的目的,最终提升产业价值。

  3.3加强乡村地区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农村闲置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农村的特色文化资源如特色民居、新农村和原生态的自然村,农业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乡

篇七:新常态下乡村发展动力的转型与城乡规划的应对

  城乡规划视角下的乡村振兴战略路径解析

  摘要: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基于对于乡村规划的角度来阐述乡村振兴对于当下解决乡村发展的问题,并且探索建立新型的城乡关系实现,城镇和乡村的双要素流动下,推动农业现代化以及新业态方式的不断双向发展,从而能够加强乡镇地区的人口素质等方面能够培养出更多的人才路径,为乡村振兴提供基础。

  关键词:城乡规划;乡村振兴;路径

  引言

  国家对于城乡规划指的是各级政府,能够合理的安排城乡规划以及乡村的道路交通绿化,和生活生产环境的建设等等,但这样的建设中不断的去发展布局,并且能够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降低,破坏生态保护环境,传播生态理念,在整个乡村实施的过程中,要清楚的认识到乡村,振兴规划不仅仅是为了能够促进社会的公平,而更是为了体现社会的公共属性,在这样的背景下实现乡村振兴,需要政府部门相联合,共同推入,因地制宜,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发展给予制定相关的发展方案,结合当前国家在发展中的大战略,然后进行合理的乡村振兴布局,以达到振兴乡村的目的

  1“乡村振兴”战略的解读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到了乡村振兴战略,明确这一战略的主题,总要求是,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在此后乡村振兴成为社会各界研究的重点,当然,对比十六大提出的新农村建设战略,乡村建设在内涵上就更高一步的发展从中央到地方,都在时刻重视农村农业的发展,如果说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因此可以看出乡村振兴战略在我国的规划中所占的地位之高。

  同时中央对于乡村振兴计划给出了三步走的时间表,即2020年,形成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2025年,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2050年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最为重要的是,在实施乡村振兴中,有七大重点县于一些比较关于专业的方面,仅仅从城乡关系农村产业结构改革,人口,质量等方面进行初步的探索。

  城乡规划视角下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

  首先,对于相对来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可以有效的弥补,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在整个小康社会的建设过程中,三农问题一直是国家的首要问题是关系到国际,根本民生的问题,因此在整个乡村振兴的实施过程中,解决三农问题是重要工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进行城乡合理统筹规划,能够保障人们的生活得到保障,在物质和精神方面都能够得到满足。因此,让农村地区的发展,让农村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小康,这才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

  其次对于乡村振兴战略来讲,它有利于保障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能够为他提供充足的物质基础,当前我国社会也处在百年之未有大变局的重要历史发展时期,在整个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要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要不断的,开启社会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因此城乡规划下对于乡村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能够奠定丰厚的基础。

  最后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在整个实施的过程中,主要是为了解决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提供了一些选择,到十八大以来,中国的社会矛盾已经发生,转变在这种背景下,进行乡村战略,可以有效的缓解当前我国的社会矛盾。

  3城乡规划视角下的乡村振兴战略路径

  3.1创建新型城乡关系,保证城乡间的交流互通

  在乡村振兴的战略过程中要建立起统筹城乡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等制度策略的问题,从而能够为城乡和谐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城市为农村的发展提供主要动力,首先,农村地区要加强对于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对于农村的文化金融商业等多方面,囊括的对基础设施的升级和改造,其中对于农村市场的投入,是整个农村公共服务地区,所建设的主要任务,政府及相关部门对于市场的。研究出更多的汇集村民的土地优惠措施。使村民能够积极的参与到整个乡村振兴战略中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其次,在农村的基础设施中,要进行大力的扶持,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目前我国的农村技术设施建设水平远远落后于城镇,整个农村的发展非常的缓慢。以往的农村发展过程中,对于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没有受到过多的关注,因此导致整个基础设施的建设进程非常的缓慢,目前政府及有关部门正在全力支持关于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无论是在资金人才,等各方面都加大投入,通过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在逐步的完善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体系,大力提高整个农村地区的建设水平,此外,为了给农村基础设施,带来更多的资金可以适量的引入一些社会资源,给予政策上一些优惠,能够让社会资本参与到基础设施建设中来。农村的基础设施率,覆盖率达到相应的标准之后,可以有效的提高农民生活的质量有利于乡村振兴的顺利进行。

  3.2发挥城镇乡村一体化优势,提高城乡内生发展能力

  在农村,集市是农业经济的中心,也是整个城乡在沟通中的纽带。我国乡村人口,数量依然占我国主体部分。是当前的小城镇建设总体较为落后,不能够吸引和容纳大量的人口,实施乡村振兴规划战略,可以根据本地的地理环境文化特色,资源等,以乡镇为重要支点将乡村的各种资源结合时下流行的现代化产业,将连接达到一体的特色产业,形成以点带面以区辐射整个农村地区的发展格局,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城乡发展体系,及乡镇田园综合体与能够保护环境下发展的发展体系。同时注重保护生态环境,然后吸引资源要素流入,承担产业人口的转移等等,这有利于城乡之间缩小发展差距,有利于增强农村的发展动力。

  3.3培育农村新业态,促进乡村现代化发展

  在农村地区,要着重进行培育农村的新业态,通过新业态的发展带动整个农村地区的现代化发展,这是农村地区与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区别,因此在整个乡村战略的过程中,要着重加强对于农村的产业帮扶,以及帮农村的产品走出去,通过电商等方式,有利于传播相同产品,这有利于农村现代化的建设,有利于构建科学高效的农村发展体系,有利于将农村的产业体系推向市场。

  在以往的农村建设过程中,利用打农药等方式,严重的污染了当地的农村环境,这种方法,不能够适应当今现在,农业的发展需求,因此对于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农村的教育培训,努力使村民学习,新时代背景下的发展理念,促使他们能够向新发展理念转换。可以引进相关的农业人才在农村地区,进行种植养殖方面的培训,帮助他们改善现有的生产结构,在农村农业供给上进行改革,生产一些市场主流的产品,比如说可以创作一些优质的农产品品牌,大力鼓励一些产品进入市场,对于政府来讲的话,要推动农村地区实施现代化必须加强对于人才和技术方面的供给,使得农村地区能够利用新技术来强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另外就是要在农村发展旅游业,通过建立旅游休闲以及电商等新兴产业,通过合理的布局,我国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健康布局能够使乡村战略高效的实施,为了推动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我们可以尝试在农村地区推广智慧农业旅游休闲电商等这些新兴产物,除此之外在互联网方面应该提高互联网对于农业发展的优势之处,通过互联网平台,将农村地区的优质产品能够传播到更远更多的地区,帮助打通销售渠道,是智慧农业在建设的过程中解决销售途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整个农村地区的生产管理工作。

  4.总结

  在乡村规划整个振兴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关注对于经济的发展,还应该关注人文的效益,应该将积极发展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不断的满足人们日益需求的精神需求,同时加强推动乡村信息产业发展结合,乡村的特色产业与电商优势,使整个乡村的特色发展战略。增加农民收入,从而能够为振兴乡村战略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熊斯斯,冯斗.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广西城乡融合发展路径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05):20-22.

  [2]李凌宇.城乡规划视角下的乡村振兴战略路径解析[J].中国住宅设施,2019(09):39-40.

  [3]祁作峰.乡村规划设计路径探索[J].城乡建设,2019(09):45-46.

  [4]赵伟.乡村振兴背景下河源市乡村地区发展路径探析[D].广东工业大学,2019.

推荐访问:新常态下乡村发展动力的转型与城乡规划的应对 常态 转型 乡村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