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洁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振兴乡镇 >

乡村振兴与农村现代化现状3篇

发布时间:2022-11-13 21:20:03 来源:网友投稿

乡村振兴与农村现代化现状3篇乡村振兴与农村现代化现状  浅谈乡村振兴与乡村规划  摘要: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宏伟目标,农村富不富、美不美将是衡量乡村是否实现全面振兴的重要标准。乡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乡村振兴与农村现代化现状3篇,供大家参考。

乡村振兴与农村现代化现状3篇

篇一:乡村振兴与农村现代化现状

  浅谈乡村振兴与乡村规划

  摘要: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宏伟目标,农村富不富、美不美将是衡量乡村是否实现全面振兴的重要标准。乡村振兴任重而道远。规划引领乡村振兴是关键所在。

  关键词:乡村振兴;村庄规划;管理;保障

  一、引言

  乡村振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突破

  “三农”抓“三农”的总抓手。在本世纪中叶,使十几亿人口的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宏伟目标,这是人类史上从未有过的壮举,农村富不富、美不美将是衡量乡村是否实现全面振兴的重要标准。

  二、南阳乡村规划现状问题概述

  从现实情况看不容乐观,乡村振兴任重而道远。以我们南阳为例,南阳是典型的农业大市,辖区2.6万多平方公里,耕地1326.8万亩,是全省耕地保有量最多的地级市。全市人口约1200万,最新数据显示常住人口为971.31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的9.78%,常住人口总量在河南省18个省辖市中居第二位,城镇化率为50.59%;乡村常住人口约480万人,占49.41%。经过30年来的改革开放,全市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农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由于受传统习俗的影响,农民经济宽裕后首先改善居住条件,于是乡村房屋新建、改建量大、面广、速度很快。但由于乡村规划缺失、房屋设计凌乱、政府管理不到位,乡村快速建设中的许多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一是乡村建设无规划。地方多年禁止审批农村宅基地,农民多以自己责任田为依托想建哪就建哪,毁坏耕地建房屡见不鲜,导致新建的房屋横七竖八、杂乱无章,尤其是沿路建设十分突出。更有甚者建新不拆旧,一户占两宅或多宅,较

  为普遍。我市2009年到2016年通过城乡挂钩拆除农村居名点约7.23万亩,但根据地籍变更调查数据,2006年到2016年,我市农村居民点没有减少,反而净增量约达17.26万亩,农村居民点规模突破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2020年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的控制目标。

  二是房屋的建筑形式缺少规范。农民建房多以自己老宅或自己责任田面积、位置确定,沿路建设居多,造成房屋的大小形状各异,高矮不一,外观设计五花八门,墙体颜色不统一,千奇百怪,七零八落。

  三是房屋建设没有与本村的历史、文化、习俗、传统相结合,照搬城市住宅建设模式,导致村庄风貌遭到破坏,乡村不像乡村;或者没有和村庄所处自然条件、自然景观相结合,导致自然景观被破坏,后续的公共设施无法配套等。

  四是盲目地拆毁了原来富有民族特色、地方风格的老房子,导致原本十分美丽、富有个性的传统村落逐渐消失,失去了村庄原有的乡土特色和文化积淀。

  五是房屋建设与村庄公共设施的建设没有统一布局。排水、道路等户与户之间自发随意简单对接,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大多数村庄没有统一供水系统,以自备井为主,也没污水排放系统,垃圾堆放点,污水、垃圾自由倾倒、排放;村村通和村庄内的道路修建比较窄,不能回车,极易造成拥堵。基本谈不上生活空间、生产空间、生态空间的有序安排布局,无法满足当代农民现代化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

  六是产业发展无规划。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硬核,重点依靠乡村的地理位置、自然禀赋、历史特点、资金来源、现实条件、群众意愿等确定产业方向。虽然近年来广大农村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取得了有益的经验和案例,但对于乡村振兴来说远远不够。

  三、提升乡村规划的措施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实现乡村振兴,实现农村的现代化,使乡村成为美丽宜居的乡村,使农民过上美好现代的生活,就必须解决乡村规划问题,必须有科学的规划来引领未来乡村的发展。

  “纷繁世事多元应,击鼓催

  征稳驭舟”。笔者认为乡村规划要引领乡村振兴,服务好乡村发展首先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首先,要认清对象,明确乡村规划的定位。乡村又称非城市化地区,通常指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上产生的、相对独立的、具有特定的经济、社会和自然景观特点的地区综合体。在某种程度上说乡村是构成社会的较小单元,在行政划分上应属于乡或镇的组成单元,可以使行政村或自然村,也可以是几个行政村或自然村的组合体。乡村的这种属性决定了乡村规划应属于末端规划,也就是实施规划,在各级规划中乡村规划的实施性最强。乡村中除农业外,还包括工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商业、服务业等物质生产和非物质生产部门的经济活动,是生态环境、土地、交通、水利、村庄、农综、土地整治等专项规划实施的最后落脚点,所以乡村规划不能是简单某一类或某一方面的规划,应是多规融合的局部空间规划。

  其次,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乡村不仅是从事农业生产和农民聚居的地方,而且也是一个经济生活的整体,在文教、风俗等多方面具有独立活动的性能,所以乡村规划要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贯穿生态理念,重视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必须切实保护、充分挖掘乡村文化,体现文化内涵,反映地域特色,做好现代元素和传统文化的巧妙结合。真正做到“留得住青山,记得住乡愁”。同时,要着重坚持产业兴村,必须以乡村的自身条件和周边环境,为振兴乡村的产业把好脉,谋划好当前和长远。

  第三,确保规划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当前大多规划的一个普遍且突出问题是朝令夕改。规划刚刚批准实施就有要求规划调整,更有甚者,上报待批期间就有要求规划调整的事件发生。究其原因主要是领导意志印痕较深,也有规划自身刚性过强,弹性不足,重点是行政行为较多。因此,要强化规划实施的法律保障和法规政策的执行力,确保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一届领导接着一届领导干,一张蓝图绘到底。

  第四,强化各方面的保障和支持。一是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落实必要的建设资金。二是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广泛吸纳社会力量,投资收益相适应,推广政府和社会合作模式。例如经营绿色农产品公司可参与农村垃圾污水处理项目,人畜

  粪便等腐化处理后是优质有机肥料使其获益等,还可以与乡村旅游、土地整治、特色产业相结合,使社会的闲散资金发挥应有的作用。三是要强化政策支持。重点是农村建设用地整治规范及标准体系,环境保护设施建设用地、标准、规范,对环保企业的支持、扶持等。

  第五,注重人才的培养储备和管理。规划引领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主要是专业人才。一方面是规划编制人才,当前进入大数据时代,IP技术空前发展,社会实践应用空前广泛,大数据的运用成为提升规划科学性的主要手段之一。诸如类似的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理念,如何熟练巧妙运用到规划编制中需要人才,研究挖掘乡村文化需要人才。作为自然资源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议省厅加快组织系统内规划师的培训,培养一批懂规划、爱规划、钻研规划的技术人才和规划管理人才。另一方面,规划的实施更需要人才。规划引领乡村振兴科学规划是前提,规划实施才是关键,规划实施好,首先是理解规划,其次要求强力的手段和科学的方法,这当需要有才能的人去实现。同时,对人才的管理也很重要,目前还没有一套完善的对规划编制单位管理的制度和规范,缺乏对规划编制单位的监督和考评手段,已严重影响到精品规划的产出和实施。

  四、结语

  规划引领乡村振兴对于我们国土空间规划人来说,既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梦想无疆,凿路前行,站在新时代的风头浪尖我们要立足现实,以击鼓奋进的士气、跳起摸高的勇气、顺势而为的锐气和危难崛起的虎虎生气,为乡村振兴事业做贡献。

  参考资料:

  [1]韩立达等.基于乡村振兴视角下的农村产业用地案例研究[J].土地科学动态,2018(2):36-39.

  [2]赵钿.新农村规划设计的探索与思考[J].小城镇建设,2005,000(012):90-91.

  [3]张红岩,张克强,刘志军.乡村振兴推动下的乡村产业规划浅析[J].砖瓦世界,2019,000(018):8.

篇二:乡村振兴与农村现代化现状

  ..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背景、现状及对策

  一、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背景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正式提出。报告将之列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坚定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

  党的十九大以来,总书记多次提及乡村振兴战略,从不同层面对推动这一重要战略的落实提出具体要求。

  1、2017年11月,总书记就旅游系统推进“厕所革命”工作取得的成效作出重要指示时指出:“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是城乡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不但景区、城市要抓,农村也要抓,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具体工作来推进,努力补齐这块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

  ——厕所问题,是一件“小事”,也是一件“大事”。

  “小康不小康,厕所算一桩”。在总书记高度重视和关心推动下,一场“厕所革命”逐步从城市扩展到农村,置于城乡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高度来部署推进。厕所革命,成为推动乡村振兴、树立文明新风的重要发力点。

  2、2017年12月,在考察时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能光看农民口袋里票子有多少,更要看农民精神风貌怎么样。”

  ..下载可编辑

  ..

  ..

  ——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是农民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关键所在,也是决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质量的关键所在。

  当月,“研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政策”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召开。在会上,总书记深刻阐述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问题,对贯彻落实提出明确要求。“三步走”的目标任务、“七个坚持”的基本原则、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八个“要”……会议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系列重要部署。

  3、2018年1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乡村振兴是一盘大棋,要把这盘大棋走好。”

  ——下好这样一盘大棋,讲究的是充分观局谋势、通盘考量。乡村振兴的成功实施,并不能只靠发展农村,更需要站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高度精准把握。因此,在此次集体学习时,明确将乡村振兴置于“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优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空间布局”的高度,强调要“突出抓好”。

  4、2018年2月,在考察时强调“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加快农村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推动城乡一体化的重大战略,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把生活富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心任务,扎扎实实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

  ..下载可编辑

  ..

  ..

  ——总书记提出“扎扎实实”这四个字的要求,言简意深。“实干”,也是推进工作一以贯之的要求和标准。这个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正式发布。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第20个、新世纪以来第15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

  5、2018年3月,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乡村振兴应该怎么干?提出五个“振兴”——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强调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总书记为我们搭建起了乡村振兴的“四梁八柱”。

  6、2018年4月,在考察时强调:“乡村振兴不是坐享其成,等不来、也送不来,要靠广大农民奋斗。村党支部要成为帮助农民致富、维护农村稳定、推进乡村振兴的坚强战斗堡垒。”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这句总书记在2018年新年贺词里的“金句”,激励着亿万国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靠的仍然是这两个字——奋斗。

  ..下载可编辑

  ..

  ..

  7、2018年5月,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

  “确保到2020年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好基础。”

  ——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在农村最为突出,最艰巨最繁重的脱贫任务也在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推动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摆脱贫困是前提。

  这个月,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和《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这两份具有行动指南意义的重要文件同时审议,正是总书记对于“要把脱贫攻坚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起来”这一要求的直接体现。

  8、2018年6月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要积极培养本土人才,鼓励外出..下载可编辑

  ..

  ..

  能人返乡创业,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选好配强党组织带头人,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组织保证。”

  ——在考察时强调

  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亟待广大人才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乡村,也始终是各类人才干事创业、发挥才能、实现作为的广阔天地。

  9、2018年7月

  “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让乡村振兴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在此次重要指示中,对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划重点”:

  ——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

  ..下载可编辑

  ..

  ..

  ——坚持乡村全面振兴,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

  ——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

  ——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激发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激活乡村振兴生动力,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从实施途径到目标效果,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重要涵就蕴含在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中。把握好这些重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也就找准了方向。

  ..下载可编辑

  ..

篇三:乡村振兴与农村现代化现状

  乡村振兴视域

  下农村基础

  教育发展现状及应对策略探究

  摘

  要:乡村振兴是我国因地制宜提出破解农村、农民、农业问题,促进农业发展的关键举措。由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与顺利开展离不开高素质、高质量的优秀人才。因此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能够为我国更好地推进农村产业发展、经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力保障。然而我国农村教育在现代化、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却存在着办学经费紧缺、师资队伍稳定性差、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严重影响到我国农村教育的健康发展。对此,本文结合乡村振兴与农村教育的理论内涵,探析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教育的发展现状及成因,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1.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教育的理论内涵

  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我国社会市场经济与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了显著提升。而城市化与现代化的建设,使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重点,逐步倾向于“农村”,而只有通过构建城镇与农村“和谐共生”与“互利互补”的发展状态,才能使农村拥有人文文化、地域文化、生态环境、百姓生活、经济生产等多种功能,使农村在我国社会市场经济发展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所以加大保障、留住人才、发展经济,能够为我国形成城乡协同发展、社会持续发展的理想目标,提供支持和抓手。而乡村振兴是以大力发展乡村经济为抓手的,是增进城乡关系,提高城乡协同发展质量的关键,对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拥有难以替代的功能和作用。

  1.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现状

  1.

  经费紧张、设施设备较差

  教育环境差是我国乡村教育最显著的发展特征和发展现状。

  由于我国大部分农村在经济建设、文化发展与产业改革的层面上,都存在明显的不足。导致乡村教育的基础设施、配套设施,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致使农村教育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无法发挥出应有的功能和作用。然而在教育体制变革的背景下,财政性拨款的比重逐渐下降,杂费和学费逐渐成为农村教育重要的经费来源。长此以往,将导致农村教育不断出现基础设施差、经费长期紧张等问题。譬如某农村教育机构很多设施教学设施常年未修、配套设备老旧故障。

  2.2

  教师专业性、稳定性差

  首先是农村教师的专业性。农村教师是农村教育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和关键,教师的专业水平、学历高低,直接关系到农村教育的质量。但相较于城市教师,乡村教师的学历层次普遍偏

  低大部分乡村教师的学历都处于大专和中专的层次上。而城市教师没有获得职称的仅占9%左右,职称获得率相对较高。由此可见,农村教师的专业化程度要明显低于城市教师。其次是农村教师的稳定性。一支稳定的师资队伍能够为农村教育工作提供诸多的支持和帮助,能够成为农村教育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保障,充分表明我国农村教师变动和流失的情况较为明显。

  2.3

  农村基础教育教学质量较差

  在国家扶持、政府关怀的背景下,我国农村教育事业已经获得明显的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譬如在教学上,能够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充分地结合起来,注重能力培养与理论教育之间的关系,能够通过简单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破击传统的教学问题。但相较于城市教育,农村教育还存在诸多的不足,无法充分地发挥农村教育应有的功能和作用。而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很多农村教育机构都难以运用现代教育模式、教育体系,提高人才培养的实效性和有效性,无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和专业能力。

  1.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基础教育的问题成因

  1.

  政府重视程度有限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各级主管部门及农村居民都保持着较高的热情,能够积极地参与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各项工作环节中。然而由于部分乡村干部在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没有对乡村振兴的未来发展有清晰的认识和了解,难以明确乡村教育在助力和推动乡村振兴上的作用,导致其对乡村教育的支持力度不够明显。致使教师培养、学生教育在很多层面上,都存在着发展的问题。譬如相关政府部门没有将充足的资金和资源投入到农村教育的全过程,而是沿袭传统的发展经验和步骤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而要想切实破解此类问题,就需要相关政府部门明确乡村振兴与乡村教育的内在联系,提高对乡村教育的重视力度。

  3.2

  教师招聘与教师待遇

  首先是农村教师的专业性。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教育机构为满足教学需求,往往通过放低标准的方式,吸引一批热衷农村教育事业的专业教师。而由于在传统教师招聘体制上的影响,农村学校所招收的教师在专业能力、授课质量上

  存在明显的不足。其次,在福利保障与薪资待遇上,农村学校为教师提供的福利保障、专业培训及薪资报酬相对有限,无法充分激发教师参与教育活动的积极性,致使农村教师的稳定性较差,难以形成相对稳定、相对坚固的师资队伍。

  3.3

  缺乏完备的资源供给

  无论是农村义务教育还是农村职业教育,如果缺乏对教学模式、教学体系及教学方法的创新,将导致农村教育质量无法得到有效的改善,难以切实地帮助农村学生结合时代发展与经济建设的整体要求,提高知识学习的质量与效率。而在教学理念与教学思想的传达上,农村教育机构及相关政府部门却对教育资源缺乏正确的认识。导致教育资源供给主要集中在“教学经费”和“硬件设备”等层面上,从而忽视教师培训资源、教师培养资源、现代教育资源的供给力度。

  1.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基础教育的应对策略

  4.1

  加大乡村振兴与农村教育的联系

  首先,应围绕乡村振兴的发展需求,明确人才培养方向,提高相关政府部门对农村教育的重视程度。在这个过程中,相关政府部门能够在资源供给和经费支持上提高重视程度,能够结合乡村振兴对专业人才的发展需求,构建相应的保障

  机制,使农村教育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获得更快的发展。其次,做好战略规划,明确农村教育在乡村振兴中的功能和作用,突出农村职业教育的辅助功能和农村义务教育的基础作用。从而结合不同类型的农村教育,形成相对清晰的资金投入、资源分配机制。

  4.2

  强化农村师资队伍的保障体系

  农村教师的专业性和稳定性是影响农村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对此,我们需要从教师选拔、招聘及待遇等层面出发,提高农村教

  师的稳定性和专业性。首先是提高农村教师的选拔门槛,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农村教育机构由于经费有限,往往通过放低教师选拔门槛的方式吸引优秀的人才;加强教师培训。通过构建竞争机制和拓宽培训渠道的方式,整合校内外培训资源,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其次是提升农村教师的待遇,增强农村师资队伍的稳定性。

  4.3

  加强农村基础教育资源供给力度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加强农村教育资源供给力度,能够切实提高农村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优化教育改革效率,使农村教育更契合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然而在理论研究的层面上,教育设备设施、教育经费及教学资源是最为常见的农村

  教育资源,我国相关政府部门能够通过政策扶持、资源配给的方式,满足农村学校在此方面的发展需求。然而在宏观层面上,现代教育理念、思想、理论、模式及方法等隐性教育资源,能够切实拉近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的水平,使农村教育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推荐访问:乡村振兴与农村现代化现状 振兴 乡村 现代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