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洁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外贸行业分析和趋势7篇

发布时间:2023-08-06 16:11:02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外贸行业分析和趋势

  

  中国外贸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一、中国对外贸易行业发展历史和现状

  二战后日本利用“出口立国”的外向型发展道路,从二战的废墟中走出来,成为工业发达国家;20世纪七八十年代,韩国和东南亚诸国效仿日本模式,实施“出口导向”发展战略,在较短的时期内从经济不发达国家发展成了令人瞩目的新兴工业国家,并使该地区成为世界上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这些新兴市场的出现证明了出口贸易战略的重大意义。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也加入了东亚出口导向发展战略的行业,沿海地区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特别是80年代末以来,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大增。我国成了鞋帽、纺织、箱包、旅游产品等的世界头号生产与出口大国。自1984年以来我国外贸出口增长迅速。从1978年到2009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由200多亿美元猛增至16000亿美元,增长了80多倍,同期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由第30位跃升至第3位。由此,近年来我国采取出口导向型贸易战略是正确的,也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对外贸易规模迅速扩大。连续7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速,贸易规模稳居世界第三,出口规模名列世界第二。

  但是自2007年开始,由于受国家政策调控、国际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影响,外贸增速开始下滑。2008年,深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贸易总额增速回落5.7%,全年增速前高后低,并在最后两个月出现负增长。之后的几年,我国的外贸出口总额增速放缓,世界经济在不断的调整中寻求发展,我国外贸行业也在不断地调整和适应世界经济。具体的外贸出口情况如下表1、图1所示:

  表1:1978-2012年中国出口总额(亿美元)

  年份

  197819801985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出口总额

  97.5181.2273.5620.9719.1849.4917.41210.11487.81510.51827.91837.11949.3年份

  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出口总额

  2492266132564382.35933.37619.59689.812204.614306.912016.115777.518983.820501出口总额2500020000150001000050000197819801985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图1:1978-2012年中国出口总额(亿美元)

  金融危机影响背景下,加之欧债危机的升级,世界各国的购买力下降,信用危机逐渐暴露,政府对进口贸易的干涉也越来越多。2012年2月《经济参考报》发表了《商务部密集预警:中国企业“走出去”步入风险高发期》文章,对外贸行业面临的国际风险给予了高度警示。2012年8月,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例行发布会上直言我国“外贸形势将更加严峻,遇到的困难将更加凸显”、“工

  作任务将更加艰巨,要实现工作目标面临的压力将更大。”与此同时,国内的经济危机也在不断冲击着外贸行业,使外贸行业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

  二、中国外贸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中国外贸行业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贸易萎缩,外部需求的减少直接影响了我国外贸行业的发展。2010年欧债危机持续升级以来,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国际市场需求短期内难以明显恢复,中国外贸发展仍然面临很多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

  (1)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外需难以大幅反弹。美国经济增长虽有起色,但动力不足,个人消费增速仍低于危机前水平。欧元区核心国家经济走弱,重债国持续衰退,失业率屡创历史新高,严重制约消费能力和信心。日本地震灾后重建效应减退,出口形势恶化,经济增长还在减速。新兴经济体难与发达国家“脱钩”,增长普遍放慢。总体而言,消费和投资的自主增长难有明显起色,以技术进步为支撑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尚未形成,受此影响,世界经济和国际市场需求短期内难以出现大幅回升。

  (2)主要经济体自顾性增强,贸易保护主义加剧。随着世界经济从衰退走向复苏,由于各国经济复苏进程不一,国际间的政策合作意愿减弱,协调难度加大。且在国内的就业压力下,主要经济体自顾性会进一步增强,将优先解决国内就业、产业发展等问题,继续出台各种贸易限制措施和保护措施,贸易保护主义将日益加剧。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导致了国际贸易摩擦的升级,2008年以来,我国外贸行业遭遇了众多的贸易壁垒,我国同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升级。此外,我国外贸行业还

  了严重的国际技术贸易壁垒,这给我国外贸行业的出口设置了极大的障碍。

  (3)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中国外贸行业出口面临压力增大。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发达国家提出重造制造业,一些国家还表示将通过扩大出口来缓解国内贸易赤字问题。许多发展中国家出口总体竞争力进一步上升,并且可能继续通过本币贬值等手段争夺国际市场。这将使中国在中高端产品领域面对发达国家的直接竞争,在传统优势产品领域面对发展中国家更多的挑战。

  (4)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导致利润率下降。我国外贸行业企业的出口,尤其是江浙私营企业的出口主要以低附加值产品为主,技术含量较低,国际竞争力差,替代性强。自2004年我国外贸经营权全面放开,我国从事外贸业务的主体增多,为了保住市场和客户,国内外贸行业竞相削价销售,价格压力增大,利润空间较低。近年来面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一方面,很多民营企业只有再次以降价来应对,直接导致利润率下降甚至亏损。另一方面,可能刺激一部分商品大量进口,冲击国内市场,加剧竞争压力。

  (5)劳动力成本上升,企业成本增加。中国外贸企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廉价劳动力是中国外贸企业出口的优势之一。近些年国家大力扶持“三农”,很多地区出现了农民工、技术工供不应求的现象,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也导致企业劳动力成本上升,从而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多重因素影响下,外贸企业出口增速放缓。

  (二)中国外贸行业发展的机遇

  虽然宏观大环境对于我国外贸行业的发展有着深刻影响,但是中国的具体国情和特色使得中国外贸行业发展仍有许多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

  (1)中国工业门类齐全,企业竞争力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过大力发展现代工业和新兴产业,工业化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加工制造和产业配套能力大幅提升,为发展对外贸易提供了坚实基础。且出口的产品大多属于中低档,主要是日常生活用品,需求弹性小,受危机冲击相对较轻。加上中国产品性价比高,部分原来购买高档产品的外国消费者可能转而购买中国产品,反而会增加对中国产品的需求。特别是近年来,中国进出口企业先后经历了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下调、加工贸易政策收紧、劳动力成本上升、外部需求萎缩等考验,其应对复杂环境变化的能力不断增强,竞争力得到明显提升。

  (2)新兴市场贸易规模偏小,发展空间大。长期以来,中国与新兴市场的贸易规模相对偏小,尽管近年来随着市场多元化战略的实施,中国对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持续较快增长,但是在贸易总规模中比重仍然不高,贸易额与双方之间的经济规模也不相称,发展空间很大。随着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中国市场多元化战略进一步深入实施,贸易往来日趋便利化,中国外

  贸行业发展同新兴市场之间的贸易大有可为。

  (3)“走出去”的全球化战略,带动出口效应明显。金融危机爆发后,部分外国公司为摆脱经营困境,国际合作意愿增强,一些国家和地区吸收外资政策相对宽松,并为刺激经济大量投资基础设施,这些都为中国企业全球化战略提供了良好的机遇。随着全球化战略的深入实施,中国企业将会更广泛地参与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这将成为带动中国产品出口的重要渠道。

  (三)中国外贸行业发展趋势

  通过对国际经济贸易形势、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环境等方面的调研分析,中国外贸行业的发展趋势预测如下:

  (1)对外贸易增速缓慢、平稳,并出现积极变化,依然是拉动经济的重要力量

  通过对1978-2012年我国对外出口总值的统计分析可以发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我国的对外贸易自2002年以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进入了新一轮增长期,如表1、图1所示。虽然受2008年经济危机的影响有所回落,但是根据2010年至今的出口总额来看,我国的对外贸易虽然增速放缓,但仍保持着较平稳的增长。对外贸易的增长是科技进步、生产力提高、国际分工深化的共同结果,反过来它又将促进世界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根据这种趋势,我国的对外贸易依然能够保持稳定的增长,在未来几年仍然是拉动经济的重要力量之一。

  通过2011-2013年各月的出口总值及同比增长率来看,我国外贸的出口总值呈现周期性的平稳波动,从出口总值来看增长不明显,如表2、图2所示。通过各月的同比增长率来看,我国的外贸出口增长率也呈现周期性的波动,但总体上都是以相对平稳的速度保持正增长。展望2013年,美国经济复苏有望趋于稳定,特别是房地产市场和就业市场回暖迹象较为明显,将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世界经济复苏势头;且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的普遍预计,2013年中国经济的增长将快于2012年;随着全球经济的进一步复苏,我国的对外贸易还将有长足的发展。

  表2:我国外贸2011-2013年月出口总值及同比增长率

  出口总值

  (亿美元)

  1507.3967.415221556.91571.61619.81751.31733.21696.71574.9同比增长

  (%)

  37.72.435.829.919.417.920.424.517.115.9出口总值月份

  (亿美元)

  2012.22012.32012.42012.52012.62012.72012.82012.92012.12012.112012.122013.12013.21144.71656.61632.51811.418021769.41779.71863.51755.71793.8同比增长

  (%)

  18.48.94.915.311.312.79.911.62.9月份

  2011.12011.22011.32011.42011.52011.62011.72011.82011.92011.12011.112011.122012.11744.61747.21499.413.813.4-0.51992.31873.71393.714.12521.8月出口总值30002000100002011.62012.22012.12011.12011.22011.32011.42011.52011.72011.82011.92011.12012.12012.32012.42012.52012.62012.72012.82012.92013.12011.112011.122012.112012.122013.2图2:我国外贸2011-2013年月出口总值

  月同比增长率403020100-102011.12011.22011.32011.42011.52011.62011.72011.82011.92011.12011.112011.122012.12012.22012.32012.42012.52012.62012.72012.82012.92012.12012.112012.122013.12013.2图3:我国外贸2011-2013年月同比增长率

  (2)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中国外贸要实现稳步回升压力较大

  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普遍需要持续紧缩财政,企业对新兴产业的投资短期内难以形成规模,宽松货币政策无法根本扭转有效需求不足的局面,加上失业率高企等制约,经济增长动力仍较疲弱。一些新兴经济体依赖能源资源出口、国际收支失衡等问题逐渐暴露,发展面临的风险上升,经济增速也在放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13年全球经济增长3.6%,低于金融危机前10年4%的平均水平;世贸组织预计,全球贸易量增长4.5%,明显低于危机前10年6%的平均水平。在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的情况下,中国的外贸行业要实现稳步回升压力较大。

  (3)贸易投资保护主义进一步加剧,贸易摩擦的影响持续加大

  在经济复苏没有明显起色的情况下,一些国家为缓解就业压力,对外采取部分关闭国内市场的办法,扶持本土产业,阻碍了正常的国际贸易投资活动。世贸组织监测,2011年10月至2012年5月,各成员共采取182项新贸易限制措施,影响全球进口额的0.9%,且限制措施应对危机的一面下降,刺激本国产业复兴的一面上升,影响更为深远。一些国家对新兴产业领域的跨国投资态度保守,想方设法加以限制。在选举政治的催化下,部分国家经贸政策甚至出现“去全球化”的危险倾向。

  中国是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大受害者。据英国智库经济政策研究中心(CEPR)的“世界贸易预警(WorldTradeAlert)”项目监测,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40%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针对中国。随着中国出口产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新兴产业升级,国外对中国新兴产业出口的限制明显增多。2012年前三季度,中国出口产品遭遇国外贸易救济调查涉案金额达243亿美元,增长倍多。

  (4)中国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力量,其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任务更加紧迫

  2002年以来的十年,中国进出口贸易额年均增长超过20%。2011年出口额占全球比重10.4%,连续三年居全球之首;进口额占9.5%,连续三年全球第二,是推动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中国要素成本上升较快,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制造业的成本竞争力。2008-2011年,制造业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年均增长14.5%,制造业农民工月收入年均增长15%。随着周边国家工业化发展加快,部分对成本较为敏感的产业和产品订单出现向周边国家转移迹象。2012年前7个月,中国七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在美、欧、日市场份额比上年分别下降2.1、1.4和2.7个百分点,流失份额主要被周边低成本国家挤占。在外需下滑的同时,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面临的国际竞争加剧,出口企业迫切需要加快培育技术、质量、品牌、服务等综合优势。中国外贸行业企业应着眼长远,充分利用市场环境趋紧形成的倒逼机制,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大力开拓新兴市场,加快建设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贸易促进平台和国际营销网络,增强外贸长远发展后劲。

  三、中国外贸行业的战略抉择

  通过对中国的外贸行业进行SWOT分析可以看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程度的提高,我国外贸行业所面对的传统贸易限制有所减弱;虽然随着金融危机的影响,新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但是我国的外贸行业还是具有自身的比较优势,可以充分利用世界经济重新洗牌的机会,提高自己的竞争优势。

  外贸行业SWOT分析矩阵

  机会(Opportunities)

  O1.经济全球化改善了我国的对外贸易环境

  外部

  威胁(Threats)

  T1.贸易摩擦带来挑战

  O2.中国加入WTO后获得的优惠待遇

  T2.绿色贸易壁垒的挑战

  O3.抓住世界经济“重新洗牌”的机会

  进行技术突破,形成强大产业基T3.低碳经济

  础

  优势(Strengths)

  劣势(Wwaknesses)

  S1.中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有比较W1.出口产品层次低,市场需求饱和,拓优势(廉价劳动力和资源环境)

  内部

  S2.中国抓住WTO后的良好机遇,将我国的资源优势与世界资源进行互补

  展空间有限

  W2.外贸结构不合理,产品附加值不高,技术含量低,高精尖产品不多,缺少知名品牌

  W3.外贸依存度高

  在后金融危机的情况下,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旨在针对国际贸易壁垒的新特点,对我国的经济结构进行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促使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局面。

  外贸行业应该积极配合国家的经济结构调整计划,提高自己的竞争优势,以适应新的国际贸易形势。

  (1)外贸行业企业在自身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上,逐渐积累和投资,在技术和制度上加强学习,不断创新,形成高层次的要素禀赋结构,逐步实现产业的演进和发展。具体表现为淘汰落后的产能,通过兼并重组提升自身实力,加快技术改进,加快国际高端市场的开拓;同时也要积极开阔国内市场,减少对外需的依赖。

  (2)在原有优势产业结构的转换和升级的同时,外贸行业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条件涉足新的产业,既可以进行垂直一体化经营,打通原产业的上下游,提升竞争力,向国际产业分工体系的高端进军,尽量避开低端产品的贸易壁垒;也可以进行其他行业的尝试,既能拓宽自身经营范围,提高抗风险的能力,又能顺应国家新的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

  (3)从根本上讲,企业还是要着重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这是提高抵御风险能力的根本。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危机可能会启动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我国的外贸行业要有敏锐的嗅觉,善于抓住机会,发展和壮大自己,从而在国际市场取得一席之地。

  要从根本上改变单一的贸易模式,根据大环境的变化不断优化贸易方式。

  2008年我国一般贸易在国际贸易形势严峻的背景下呈现逆势增长态势,并逐步超过加工贸易。这表明一般贸易的抗风险能力比加工贸易要强,我国政府也在用外贸政策逐渐收紧加工贸易,促使贸易方式优化。

  具体来说,以市场的走向和发展脉搏作为制定企业发展策略的基础,摒弃蜂拥生产、蜂拥销售的竞争局面。在加强生产和质量控制的同时,加大对于企业创新方面的投入,可以通过小投入、市场调研等方式来研究时尚风向,通过创新产品外观、图案、增加小装饰等细节来吸引客户的关注。另外,也要关注世界经济发展走向,利用各种支付手段及信用保险,控制企业在进行国际贸易中的潜在风险。

  (4)加强企业内部管理,降低成本,控制汇率风险。在议价机制方面,形成外贸公司内部统一的采购信息网络,建议工厂信息库,共享工厂产品信息和价格。在产品宣传推广方面,要在目标市场上加强广告宣传,形成品牌并提高知名度,制定专门、统一的营销推广手册,公司内部严格按照公司的统一形象和统一标识进行推广,形成品牌的整体规模效应和相互促进效应。在控制汇率风险方面,可采用利用合同设立相关条款、合理选择计价货币、远期结汇锁定汇率等方式,避免汇率波动给企业造成太大的损失。

篇二:外贸行业分析和趋势

  

  2022年我国外贸行业走势分析:全年或呈前低后高走势

  对外贸易是指一国(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所进行的商品、技术和服务的交换活动。下文是对2022年前5月我国外贸进展状况及全年走势分析。

  中国海关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经受了1~2月春节非正常季节,中国进出口持续低迷。出口为连续第三个月下跌;进口则为连续第七个月下跌,且为连续第五个月以两位数速度下跌;衰退性贸易顺差大幅扩张。这凸显出国内外需求的双向疲弱。

  近期我国外贸数据不尽如人意。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外贸进出口同比双双下降。其中,出口消失萎缩,进口连续第7个月下跌,贸易顺差大幅扩张。面对严峻形势,市场有观点认为,中国外贸正跌入悬崖。对此,有关专家指出,不应过分悲观。中国外贸仍有很多亮点,比如出口降幅在收窄,进出口质量在提升。估计随着各地稳外贸政策落实,下半年或有乐观变化,全年外贸或呈前低后高的走势。

  内外需不振致进出口下降

  据海关统计,2022年前5个月,中国进出口总值9.47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降7.8%。其中出口增长0.8%;进口下降17.2%;贸易顺差扩大两倍。

  5月份当月,中国进出口总值1.97万亿元,下降9.7%。其中,出口下降2.8%,降幅较4月份连续收窄3.4个百分点;进口下降18.1%;贸易顺差扩大65%。

  内外需不振致使进出口低迷。有关专家表示,国际市场需求不振,出口订单有所削减,是近期出口受到抑制的主要缘由。此外,劳动力、融资、汇率等综合成本居高不下,传统竞争优势被减弱也制约了出口增长。

  据统计,今年以来我国对美国、东盟出口增长,而欧盟虽然仍是我国最大出口地区,但今年前5个月,中欧贸易总值明显下降,此外我国对日本的进出口额也消失下滑。

  进口降幅扩大,则反映出内需不足。近来,煤炭、铁矿石进口降幅明显。据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5月份我国煤炭进口量环比大幅下滑近30%,同比降幅超过40%。2022年前5个月累计进口量为8326万吨,比去年同期累计进口量大幅削减近40%。

  此外,业内人士指出,持续低迷的大宗商品进口价格,也大幅拉低了我国进口值增速。

  各地稳外贸纷纷出招

  外贸疲弱,各地稳增长政策则连续加码。据报道,包括山东、浙江、江苏、广东等省在内的不少沿海省份已经开头紧急部署稳外贸的举措。山东省、河北省已领先出台相关文件,分别提出重视“互联网+”和鼓舞开展跨境电子商务。

  山东省日前出台稳定外贸增长加快培育竞争新优势的10条看

  法,提出加快建设“出口农产品质量平安示范省”,扩大农产品出口优势。同时,借中韩自贸区建设机遇,加快推动烟台中韩产业园建设。

  江苏省完善出口基地梯级培育机制,重点支持基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骨干企业做大做强;推动落实“营改增”,对服务出口实行零税率或免税。

  浙江省出台《跨境电子商务进展三年行动方案》,方案在3年内累计建成掩盖全球五大洲主要出口国家的60家省级公共海外仓。

  广东省则围绕“一带一路”讨论推出稳外贸系列措施。5月25日,广东推出与国家“一带一路”规划连接的实施方案,并配套了总投资达554亿美元的投资项目,成为第一个落地的地方版“一带一路”规划。

  从“大进大出”到“优进优出”

  看似不美丽的外贸数据中,也蕴含着诸多乐观信号。专家指出,首先,5月出口同比跌幅收窄,说明出口形势正在好转。经测算,5月我国对美国出口实现7.8%的中高速增长,对欧盟、日本、东盟、中国香港的出口跌幅都连续两个月收窄。更多相关外贸行业分析信息请查阅发布的《全球外贸电子商务行业市场深度调查与2022-2022年投资进展分析讨论报告》。

  其次,外贸正从过去的“大进大出”向“优进优出”转变,5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1.97万亿元,其中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部分紧缺先进技术装备及重要零部件的进口呈现出增速加快的趋势。以数控机床、集成电路、智能设备、高铁、核电等一系列高技术含量产品

  为主的出口新格局正在形成。

  “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一体化、自贸区及国际产能合作等国家战略对外贸的拉动作用渐渐显现。比如,广东、浙江、福建等省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出口消失逆势增长。

  业内人士估计,随着诸多外贸优势和潜力的发挥,下半年进出口形势将发生乐观变化。特殊是“一带一路”等战略的深化推动,有望领跑中国外贸下半场。

  中金公司称,随着三季度美日欧经济增长前景改善以及四季度大宗商品价格高基数效应减弱,下半年中国出口需求将渐渐回暖。

  分析师说,我们估计政府的稳增长政策也将推动内需增长,同时也带动进口。2022年下半年国家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跌导致去年的比较基数很低,这也将推高进出口同比增速,尤其是进口增速。

篇三:外贸行业分析和趋势

  

  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精选5篇)

  第一篇: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一、当前我国对外贸易现状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对外贸易一直保持着比较迅速的增长,这为我国国民经济较快平稳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几十年来,我国对外贸易额持续大幅度增长。2002年至今,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连续4年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2005年居全球第3位。2006年中国对外贸易规模高达17606.9亿美元,比2005年净增3385.7亿美元,增长23.8%,实现贸易顺差1774.7亿美元,外贸出口9690.8亿美元,增幅回落1.2个百分点;进口7916.1亿美元,增幅上升2.4个百分点。金融危机前后我的对外贸易整体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对外贸易增长速度强劲反弹

  自实施对外开放,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贸易顺差逐年扩大。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外贸增长幅度大大增加,进出口同比增长速度2003年达到最高点,为37.1%;出口同比增长速度

  2004年达到最高点,为35.4%;进口同比增长速度2003年达到最高点,为39.9%。2005~2007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出口、进口增长速度均保持在一个较为平稳的状态。

  2008年9月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内爆发,中国对外贸易受其影响,2008年进出口增长速度下降为17.8%;出口增长速度下降为17.2%;进口增长速度下降为18.5%,2009年进出口总额自加入世贸组织后首次出现减少,外贸增长速度更是降到最低谷,均出现负增长。2010年外贸形势有所好转,外贸增长速度大幅上升。

  (二)对外贸易差额有所下降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进出口贸易整体态势良好(见表

  1)。2001~2010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由5096.51亿美元增长到29727.6亿美元,贸易规模扩大了5.8倍。其中,出口额从2660.9亿美元增长到15779.3亿美元,出口规模扩大近6倍,进口额从

  2435.53亿美元增长到13948.3亿美元,进口规模扩大约5.7倍,进出口贸易差额从225.45亿美元增长到1831亿美元,扩大约8.1倍。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中国遭遇了空前的困难和挑战,对外贸易的发展势头有所折冲。一直不断扩大的进出口贸易差额

  2009年首次出现减少,为1961.07亿美元;2010年进出口贸易差额延续2009年的低迷为1831.0亿美元。

  (三)外贸依存度迅速下降

  当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离不开国际大舞台,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在国际市场上充分发挥本国的优势,依靠世界性资源,才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随着国际间经济与贸易合作的加强,我国对外贸易迅猛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外贸依存度的急剧攀升。外贸依存度(又称对外贸易系数)是一国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进出口总额与其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它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对进出口贸易的依赖程度。

  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进出口贸易得到了长足发展,伴随着中国对外贸易规模的逐步扩大,中国外贸依存度也大幅度提升,表明中国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在不断加深。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出口低迷使得中国经济对外需的依赖程度明显降低。2008年外贸依存度有所下滑,下降到

  59.84%,2009年中国外贸依存度持续下降到44.16%,但2010年,中国外贸依存度回升到49.67%。总体来说,中国还是保持着较高的外贸依存度。

  (四)对外贸易市场结构有所变化

  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对整个中国外贸形势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但对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格局影响并不大。2009年,中国对外贸易市场结构中,欧盟仍然占据着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双边贸易总值为

  3782.7亿美元,同比下降

  14.5%;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依然是美国,双边贸易总值为

  3174.6亿美元,同比下降

  10.6%;日本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总值达到2553.7亿美元,同比下降

  14.2%;东盟、中国香港地区、韩国、中国台湾地区仍是中国大陆对外贸易的十大贸易伙伴,而俄罗斯由于出口结构较为单一以及国内经济下滑等原因被巴西赶超。

  在我国对外贸易高速发展的同时,我们应该看到我国对外贸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特别是“高消耗、高投入、高依赖、低收益”的现状。面对当前美国金融危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一系列冲击,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使我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着一些新的突出问题与隐患。

  二、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的主要内部问题

  (一)从出口产品的结构来看

  我国出口产品的整体层次较低,大部分出口产品都是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产品,即劳动密集型产品。这种情况的出现,从侧面反映出我国从贸易总额上体现出的贸易利润,启示并没有数据反映的多,因为我国目前的比较优势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这也就是说我国出口总额虽然比较大,但是我国通过贸易获得的利润却较低。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通过增加数量来扩大利润,而这也是通常采取的措施,但是这种措施在一定条件下,就会导致出口产品价格的下降。在此情况下,产品价格的下降又会导致利润的下降,这样就容易形成恶性循环。如果这种情况持续出现,短期贸易中即使可以获得一定利润,但是从长期发展来看,这种贸易结构还是危险的。这是因为在长期进程中,如果竞争对手有更加廉价的劳动力,就会彻底消除我国贸易竞争优势,这会损害到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

  (二)从产业结构理论和贸易机制来看

  近些年来,我国产业结构与我国贸易结构调整目标一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我们可以参照成熟和发达产业结构,例如在美国产业机构中,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2000年为74.6%,1995年则为71.7%、1990年为69.9.%、1980年为64.1%,可以看出第三产业在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随着经济的发展成递增趋势,而且明显超过了第一和第二产业。而在我国,第三产业在总产值中的比重较低,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在2000年为39%、1995年为32.9%、1990年为31.6%、1980年为21.6%,虽然近几年比重有所增加,但是速度相对较为缓慢。

  三、我国对外贸易遇到的外部困境

  (一)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

  中国对欧洲贸易面临一个严重的问题,即欧盟贸易保护主义,这会随着欧洲债务危机的深化而加剧。欧盟各国在应对债务危机时,为了各国利益,实施紧缩性政策时,将会把增加出口抑制进口看作摆脱危机的主要手段。近几年,由于我国国外市场日益庞大、经济的持续增长,是欧盟最主要的市场竞争者,所以在欧债危机的进一步影响下,欧盟将会采取措施,来减少中国产品对本地产业的冲击势,贸易保护措施必不可少。2011年初以来,欧盟贸易保护主要就采取了一系列措施,5月份对中国高档铜版纸征收8%~35.1%的反倾销税及4%~12%的反补贴税,9月份欧盟向中国瓷砖征收惩罚性关税。欧盟的此种举措,势必会对中国贸易产生影响。

  (二)世界性危机的影响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及不断蔓延,使得欧盟对我国商品需求锐减,我国作为欧盟最大贸易伙伴,在欧盟经济面临严峻挑战时,自身经济也受到影响。美国金融危机致使许多地区和国家对进口商品需求减少,经济萎靡,对全球经济产生的影响较深刻。同时,世界整体贸易形势也不乐观,在此环境下,我国外贸发展受到很大的负面影响。

  (三)贸易摩擦增多

  近年来,中国在对外贸易中所遭遇的保护措施调查和反倾销,随着出口规模不断增大,也日益增多。截至2010年,中国已经连续16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连续5年成为全球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2010年,根据世界银行数据,47%新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和已完成的案件都是针对中国。在就业压力加大和欧美经济疲软的背景下,中国低劳动力成本低给我国国家贸易所带来的产品比较优势,将会遭遇更强大的贸易壁垒保护,中国或将受到更多反倾销调查。

  (四)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剧

  人们币升值,尤其是对于传统型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将会造成较

  大的冲击,甚至使其倒闭。但是,近年来,由于中国贸易的持续顺差,中国现在持的外汇储备较庞大。这在提高人民币信誉度、增强国家清偿能力和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同时,巨额外汇储备与来自世界各地的政治经济压力一起加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四、改善我国贸易现状的对策

  我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着一些隐患与突出问题,在国际国内的激烈竞争下尤为显著。为确保我国对外贸易保持较快的增长,我们在面对这些隐患与问题时,要认真加以研究,采取一起积极可行措施,为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健发展扫除障碍。

  (一)提高国内消费率,扩大内需

  1994年的财税改革使我国的“投资—消费”模式逐渐变成“投资—出口”的模式,这对于本来就偏低的消费率更加是雪上加霜,使我国消费率甚至低于某些新型市场经济体,更低于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这使得我国经济过度依赖外需,过度依赖投资。我国应该采取措施提高普通居民的消费水平,进而提高居民消费率。在我国内需市场存在很大发展空间条件下,这是切实可行的。在世界经济形势日益复杂的今天,使消费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起重要作用,我国应进一步推进以内需为主的发展方式,使消费在我国国民经济中起重要作用,保障我国经济正常运行,不受外来环境的过度干扰。

  (二)优化产业结构

  服务业可以降低一个国家对外贸的依存程度,提高国家贸易竞争力,在扩展GDP的经济规模的同时,优化一国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改善贸易结构。我国的产业结构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目前仍然呈现以制造业为主的状态。这是因为我国服务业起步较晚所致,但是我国服务业发展潜力很大,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区域合作与贸易自由化,充分利用我国服务业的空间,改善服务贸易发展相对滞后的状态,优化我国现有产业结构。

  (三)积极开拓新市场,推进市场多元化战略

  欧盟作为是中国对外贸易第一大合作伙伴,美国作为中国第二大合作伙伴,但二者经济运行偏离正常轨道时,中国的对外贸易受到极

  大的负面影响。这从美国金融危机及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后,我国外贸受到的影响可以清晰的看出。所以,为提高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加强我国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贸易往来,扩大我国出口产品的规模,分散贸易风险,摆脱传统市场的限制,同时减少贸易摩擦,我们应该在巩固发达国家市场为主的基础上,实施多元化战略,积极开拓新市场,这也是我国迈向贸易自由化不清晰而缺少的一步。

  (四)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外贸人才

  人才在如今社会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在经济发展、国家竞争甚至是国内地区竞争中尤为明显。在影响竞争的众多软件因素中,人才是最为重要的。自2004年起,我国接受义务教育人口已达一半以上,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连年递增。在现如今世界格局日益震荡中,我国应该培养人才,尤其是具备竞争力的外贸人才,充分发挥人口优势,进一步提高我国在对外贸易中的整体竞争力。

  (五)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完善汇率形成机制

  为保证我国经济的正常运行,形成稳定的汇率机制。我国应该努力增强人民币在区域和国家中的影响力,提高人民币在一些经济合作组织和贸易联盟中的地位,开展亚洲货币之间的合作关系。由于我国采取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在我国所参考的一篮子货币中,不仅包括了美元、英镑、欧元,还包括一些亚洲货币。由于欧盟是我国最大的贸易合作货币,我们可以适当在一篮子货币当中加大欧元的权重,减少人民币升值对我国与欧盟的外贸活动所造成的冲击。

  五、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趋势

  (一)世界经济复苏缓慢,中国外需将难以大幅度反弹

  金融危机爆发后,在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市场体超常规政策的干预下,全球经济衰退势头有所减弱,但后危机时代整个世界经济的复苏进程异常缓慢,这无疑将制约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国从

  2008年下半年开始经济发展连续四个季度出现负增长;元区各国为了应对

  GDP大幅萎缩

  9.6%,陆续出台上万亿欧元的金融救市计划;2009年第一季度,日本GDP因净出口和投资大幅萎缩而环比下降

  3.3%。同时,欧元区、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持续的高失业率直接影响消费者的消费需要。因此,在后危机时代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复苏过程缓慢而曲折的这一趋势,将直接制约美国、日本、欧盟等中国主要贸易伙伴的国内消费水平,从而导致中国外需在短期内难以大幅度反弹。

  (二)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中国出口将面临更大压力

  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为了刺激国内经济恢复,包括美国、日本在内的发达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救市计划,即通过扩大出口来缓解国内贸易赤字。不可否认,在国际市场上发达国家的中高端产品较中国更有优势,这意味着中国在出口中高端产品时将面临激烈的竞争。更为重要的是,众多发展中国家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在国内经济复苏阶段通过采取本币贬值等手段刺激出口争夺国际市场,导致中国传统产业的竞争优势也将逐渐丧失。

  (三)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加剧,中国出口将面临更多壁垒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下滑以及各国过高的失业率,诱发了全球贸易保护主义趋势的加强,许多国家为了保护本国就业和产业的发展,以刺激经济复苏为由纷纷出台贸易保护措施,贸易保护主义的加强必然缩减中国对外贸易的出口量。与

  2008年同期相比,2009年第二季度新发起的贸易调查案增长

  12.1%,而中国是这场贸易保护大战中最大的受害者。其中,2009年第二季度,中国在

  23项新调查中(反倾销、反补贴和特殊保障)被提及19次,占82.6%,而在最终实施的17项救济贸易措施中中国提及率为100%,有12项是完全针对中国的。

  (四)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中国出口收款风险将大大增加

  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了部分国家金融市场动荡、国际货币价值剧烈波动以及信用急剧下降,这一现象将加剧中国在进出口贸易中的履约风险和结算风险。受金融危机的冲击,一方面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许多大型商业银行信用等级急剧下跌,导致信用证开证行违约风险增大;另一方面,许多海外客户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纷纷采取拖欠、违约拒付及破产保护等方式转嫁风险,导致中国出口企业海外坏账损失增加。2008年,中国出口行业坏账由2007年的150亿美元激增至

  450亿美元。据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对大宗贸易的统计显示,2008年前三季度的中信保的金额报损率已超过

  1.5%,2008年上半年共接到出口信用险索赔案件936宗,金额2.34亿美元,同比增长108%。其中美国报损案件202宗,同比增长31.2%,报损金额1.05亿美元,同比增长235.6%。

  第二篇:中国入世十周年对外贸易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入世十周年对外贸易的现状及发展

  趋势分析

  ——金融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我国金融业入世十年来发展的现状

  中国金融业在中国入世之后,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外资金融机构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参与不断加大,与此同时,中资金融机构也在积极开拓国际金融市场,中国金融业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力逐渐扩大,中国金融业改革开放步伐加快。2002年12月,中国实行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迈出了资本市场融入全球化的第一步。2003年3月10日中国银监会成立,标志着“一行三会”金融监管格局的最终形成。2003年,开放外资银行在中国的人民币业务,并加快推动国有银行产权改革。2004年2月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开展人民币业务,2006年中国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金融市场将在更大程度上融入全球金融体系,并必然要面对外

  资金融机构的激烈竞争。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13日在重庆举行的2005年亚太城市市长峰会经贸论坛上透露,截至9月末,共有20个国家和地区的69家外资银行在中国设立了232家营业性机构。在华外资银行资产总额达6600余亿元人民币,约占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的2%左右,外汇贷款占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外汇贷款总额的20%左右。2007年,允许外资银行在国内设立法人机构。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从2001年的资不抵债,实现了到2009年的全面上市。自2005年7月21日起,中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2011年6月底,中国外汇储备达3.2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2000底,中国股票市场流通市值

  仅有1.6万亿元人民币,到2011年8月,中国股票市场流通市值急剧增长到了20万亿元人民币,债券市场市值达到20.48万亿元人民币,股票与债券市场流通市值占GDP的比重已经接近100%,在支持企业融资和国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金融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但是我国金融业也面临的严重困境,相对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地位,中国金融发展仍然严重滞后了。最近两年,人民币国际化步伐明显加快,但是,人民币国际地位与中国经济地位仍然不相称。中国金融业在创新水平、市场深度、综合竞争力、公司治理、发展环境、监管水平、国际化程度、人才配置、文化建设、理论建设等方面,与发达国家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中国金融发展存在严重的结构不平衡,具体表现为:城乡金融发展、东中西部金融发展、大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金融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要求、金融监管水平与防范风险需要、金融发展速度与金融人才供应的不平衡,金融发展趋势与金融机构管理水平、体制机制、金融文化建设的不平衡,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与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话语权、规则制定权及其他参与权的不平衡。从外部经济环境看,目前中国金融发展面临发达国家主权债务危机、全球通货膨胀和贸易保护主义等风险。从内部经济环境看,通货膨胀、经济结构失衡和宏观紧缩政策都对中国金融改革开放形成一定的制约。

  二、我国金融业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我国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深化金融改革,促进金融业健康发展。实现了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基本框架,对于完善金融法制、加强金融监管、深化金融改革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我国金融业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发展壮大,已形成功能齐全、形式多样,分工协作,互为补充的多层次金融机构体系。我国金融业的金融资产质量和业务结构进一步改善。截至2004年末,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累计阶段性处置不良资产6750.6亿元,累计回收现金1370.10亿元,占处置不良资产的20.29%。摸清证券公司底数的工作逐步展开,及时有效地处置了一批高风险公司。保险业务结构进一步

  优化,增长方式逐步由粗放型向效益型、集约型转变。

  (二)金融发展格局不协调和风险向银行集中

  我国金融资产结构不合理,间接融资比重偏高,储蓄率和广义货币

  M2持续攀升,银行业集中了大量风险。我国广义储蓄率偏高且持续攀升,1985年我国储蓄率为34.3%,1990年上升到38%,2001年进一步上升到40.2%,2003年达到44.6%,在全世界属于最高的。M2/GDP比例居高不下,1985年为60.8%,1993年上升到100%,2003年和2004年为别为187%,186%,远高于美英日等发达国家和一些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银行业吸收了大量储,蓄存款,且主要依靠发放中长期贷款来释放储蓄增长的压力。2003年银行贷款占企业融资的比例为85%,2004年1季度进一步上升到94%,而股票和债券融资不足5%。企业融资过度依

  赖银行贷款,导致全社会的融资风险过度集中于银行体系。从长期看,过多的货币供给可能冲击物价和资产价格的稳定,不利于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同时也挤压了货币政策的调控空间。我国仍然是“银行主导型”的金融体系,银行业占90%以上的金融资源,证券业发展滞后,保险业规模过小。资本市场、保险市场在配置金融资源和分散金融风险中的作用发挥不充分。这种金融发展格局,已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影响金融体系的稳定和效率。

  (三)金融机构治理结构、管理体制存在缺陷和抗风险能力较弱

  我国金融企业初步建立了现代公司治理的基本架构,但自我约束、自担风险和自我发展的机制尚未根本确立,在公司治理的有效性上还普遍存在缺陷。产权主体虚置,所有者监督缺位。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运作不规范,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经营者之间职责不清晰,缺乏明确有效的利益制衡机制,内部人控制问题突出。股权董事、独立董事、机构投资者、中小股东代表、中介机构以及党团组织等利益相关者的监督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内部管理比较薄弱,风险防范机制不够落实,信息披露不及时,透明度较低,部分金融机构内部管理存在重大隐患和漏洞,违法违规行为屡禁不止。在经济转轨过程中,由于体制问题、内部控制薄弱等问题,我国金融机构创新能力和防范

  风险的水平较低,缺乏鼓励金融创新的制度环境和技术水平。

  (四)金融企业的外部环境较差和存在道德风险

  我国金融运行的法制环境较差,相关的法律制度不健全,存在法律空白和法规过时等问题。企业和个人的金融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约束力不强,执法不严,银行的债权得不到应有的保障。一些客户利用虚假信息骗取银行贷款,一些企业利用改制重组等方式逃废银行债务。社会信用意识薄弱,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滞后,缺乏对企业和个人信用的评价和记录系统,缺乏提高社会信用意识的制度保证。金融道德风险在一定程度上不断滋生。在金融改革、不良资产剥离以及金融机构关闭过程中,由于政府支付了改革成本和中央银行出资全额补偿了自然人债务本息,这就可能在不同程度上诱发了金融机构的恶意高风险经营行为,助长了投资者漠视金融机构经营状况和风险程度的错误意识,不合理地减轻了金融监管者的尽责压力和对相关责任人的依法惩处。

  三、我国金融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混业经营

  中国金融业长期以来实行分业经营,即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分立而治,这虽然有利于控制金融风险,但是,从加入WTO以来外国金融机构的经营来看,她们在世界范围内经营业务几乎都是混业经营。如果不解决这一尴尬境地,中国的金融机构在激烈的竞争中面临不利的环境。因此,突破分业经营的现有格局应成为我国金融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为适应金融业竞争的需要,混业经营可集商业银行、投资银行、证券、保险和期货于一体,其优势在于在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建立联系,从而进行各种有效的投资组合。

  (二)制度化、法治化

  一方面,为适应入市以来,我国金融业发展的需要,中国金融监管部门将会出台一系列制度安排来规范我国金融业,促使我国金融业及早同国际接轨,另一方面,还将会参照国际惯例制定或修改《外资银行法》、《合资银行法》、《商业银行法》、《外资财务公司法》、《外资金融机构法》、《刑法》、《行政诉讼法》等相应法规从而形

  成一套既与国际立法接轨,又符合中国金融业发展实际情况的金融法

  律法规体系。最终,使得我国的金融监管模式将从单一的“政府裁决”逐步转变为由WTO制定的“国际规则裁决”或我国的“法律法规决。

  (三)内资国际化

  随着大量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国内金融机构要抛弃旧的经营思想,从全球资本市场的角度来评估项目和选择投资方向,努力向外资金融机构学习,提高自身竞争力。资金的跨国流动和公司的跨国上市,导致资本流向效率高的市场国家去,这将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这种趋势也会使得中国优质内资在加入世贸之后形成国际化趋势。

  (四)市场化

  WTO以来,中国将努力逐步建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金融管理制度,一些主要金融资产价格将由市场决定,从而促进了利率等的市场化。中国今年的利率改革中,对利率允许下浮就是金融市场化的第一步。此外,金融政策更加透明化,也有利于市场化的发展。

  (五)竞争与合作并存

  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后,在诸多方面与中资银行展开竞争:首先是人才竞争,其次是优质客户的竞争。由于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资金来源的稳定性与优质客户群有着直接的关系,而金融机构的利润也大都来自优质客户。最后是业务竞争。国内的金融机构将逐渐失去原有的政策保护,相反外资金融机构将逐渐享有国民待遇,这将加速了金融市场中的全面竞争趋势。因此,许多交易所已经实施了合并,结盟,改制和上市等改革计划,从而进一步加速了市场化的进程,金融服务业将呈现出持续兼并的趋势。

  (六)信息化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和适应加入WTO以来金融国际化的需要,金融电子信息化等特征越来越明显。未来中国将建立金融数据通信网,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建立现代化支付清算体系,为全社会提供安全、快捷、方便的支付结算服务;全面推广综合柜面业务系统、网上银行、电子商务网上结算等新型金融业务系统和金融信息服务系统;

  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开发并推广综合金融监管系统;完善金融管理信息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提高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和办公效率;建立金融计算机安全体系,保障银行业务应用系统安全运行。因此,为了金融电子信息化建设将以业务需求和金融创新为目标,完善金融服务方式,为客户提供辐射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金融超市”服务。

  四、我国金融业今后发展的对策一、一个健康发展的金融市场首先需要的是规范和有序:一是必须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我国具体国情出发,思考、研究和解决金融领域的重大问题,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的金融改革开放发展道路;二是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统筹兼顾好各项宏观调控目标之间的关系,在努力维护人民币币值稳定的同时,促进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三是必须始终注重提高金融工作特别是金融调控的预见性、科学性和有效性,正确处理金融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凝聚各方对金融宏观调控和推进改革开放的高度共识;四是必须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研究我国金融业改革开放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探索新手段,以改革创新的办法解决制约我国金融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推动金融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金融行业其次应加强风险管理,通过并购加速国际化进程。在华尔街陷入股指历史低点,人民币升值,美国金融机构流动性短缺,美国政府对于海外并购的限制有所放松的时候,中资金融机构应该利用机会积极进行海外并购,增强自身在内地市场的竞争能力。并完善奖惩措施

  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及金融产品市场界限的日益模糊,其他金融机构越来越推崇向投行看齐的片面的资产收益率和股东权益收益率等量化考核标准,看涨式期权类的奖金激励方式大行其道,使金融业高管层的道德风险大大增加。中国金融机构在制定薪酬机制时,应以加入风险因子调整后的收入为衡量标准。还应发展金融创新,主要指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的创新,在保持传统业务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大力开拓中间业务,开发新的金融工具,不断培植新的经济增长

  点。

  三、进一步推动中国金融业改革开放,中国金融业面对严峻挑战,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快改革开放。第一,牢牢把握金融改革开放的主动权和控制权。第二,增强货币政策制定的前瞻性、科学性,执行的灵活性、差别性,与其他政策配套性、互动性,既要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又要促进经济增长,还要增加就业和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第三,完善金融监管体系,特别是要适应金融创新和混业经营发展趋势,加强“一行三会”之间的政策和监管协调,填补监管真空,既要防止监管不足,又要防止监管过度,增强金融市场运行的有序性、金融机构经营的稳健性、金融风险的可控性和金融监管的透明度。第四,按照“周边化→区域化→国际化”的改革路线图,完善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中的计价、支付、结算、投资和储备货币等功能,加大与外国中央银行之间的货币互换,稳步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把香港打造成为人民币业务的离岸金融中心,将上海打造成人民币业务的在岸金融中心,将香港和上海打造成为中国经济腾飞的“双子星座”。第五,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加快推出上海国际板市场,改革创业板新股发行制度,扩大创业板市场规模,发展区域性柜台交易市场(OTC),发展区域性金融中心,发展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基金,支持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推出利率期货和外汇期货品种,稳步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第六,增强金融体系中的某些薄弱环节,特别是要加强对农村、中西部、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鼓励民间资本发起和参与设立区域性中小金融机构。同时,要推进大型国有金融机构内部管理制度变革,完善内控制度和考核机制,转变经营机制,鼓励金融创新,改善金融服务。第七,创新外汇储备使用方式,特别是要发挥商业银行在分散外汇储备使用方面的积极作用,支持国内企业到海外实施兼并收购和建立能源资源基地。同时,逐步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渐进推进资本项目对外开放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第八,积极推进金融外交,参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加大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国际清算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的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使其与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相适应。

  第三篇: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不断扩大,加入WTO之后更为国内企业提供了更多公平竞争的机会,中国已俨然成为了一个贸易大国。但贸易大国并不等于贸易强国,我国在对外贸易中依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也是我们现在。分析现状、制定对策,显然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对外贸易现状分析

  2.1我国对外贸易面对的机遇

  我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期。多年来,我国紧紧抓住国际制造业加快转移的机遇,正在成为世界重要的加工基地。另一方面,服务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不断提高,研发、物流等服务环节的国际转移日益加快,为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我国对外贸易的市场空间更加广阔。作为世贸组织成员,我国积极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促进多边贸易体系更趋完善,这必将为我国扩大商品出口、发展服务贸易提供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空间,也将有助于从国际市场获得国内短缺的资源和技术。

  跨国直接投资将进一步推动对外贸易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有利于我国更好地参与国际分工,提高吸收外资的质量和水平,也将进一步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在“引进来”的同时,我国还将积极推动有实力、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对外投资的扩大,必将带动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技术创新和金融改革将为外贸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产业转移的加快为我们提供了大量获得外部技术和提高研发能力的机会,有利于增强我国的“后发优势”,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能力。金融的对外开放有利于我借鉴国际经验,加强国际金融合作,进一步完善我国的金融体系,利用国际金融市场促进国内经济贸易发展。

  2.2我国对外贸易面对的挑战

  能源资源安全问题凸显。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国内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对国际资源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这就使得我国能源供应受国际制约较大,经常因价格变动遭受巨额损失。我

  国海外能源保障还存在较大的地缘政治安全风险和运输安全风险。

  粗放型的外贸增长方式亟需转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总体上说,我国外贸仍然没有改变数量扩张型的粗放增长方式,与世界贸易发展的特点和趋势相比,还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和差距。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首先,我国货物贸易出口的层次较低,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出口商品所占的比重不高。其次,服务贸易出口发展严重滞后。服务贸易出口占我国出口贸易总额的10%,明显低于世界20%左右的平均水平。1995年以来,我国服务贸易持续逆差,而且逆差规模总体呈不断扩大的态势。第三,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能力不足。由于缺乏科技创新意识,我国企业长期满足于引进和模仿,科技研发投入严重不足。我国虽然成为世界彩电、计算机、手机和DVD等第一生产大国,但并不拥有核心技术,仅仅是世界的“加工车间”,无法分享到更多利润。这种粗放型增长如果得不到根本性改变,我们将付出高昂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对外贸易的持续增长也难以为继。

  贸易摩擦持续增加。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贸易规模的迅速扩大,我国在很多领域与世界各国的竞争日趋激烈,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呈日益增多的趋势。中外贸易摩擦之所以愈演愈烈,根本的原因在于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存在。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我国自身在经济结构、体制和政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也容易诱发贸易摩擦。今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参与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

  加深,所遭遇的贸易摩擦很可能会进一步增加。对此,既要以“平常心”看待,又要采取有效的办法积极应对。

  三、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

  1.政府层面。为了使外贸企业更好地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政府应继续在信贷融资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促使各金融机构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底下,加大对规范外贸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加大对规范外贸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积极改善外贸企业的授信以及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业务;进行有选择性地扩大授信转授权的品种范围,采用灵活的承兑、贴现、授信开征等多种融资形式,支持外贸企业的发展。

  2.调整产品结构,加强外贸企业技术的创新。金融危机主要是对低端产品产生影响,而对于中高档的影响相对来说就比较小,因此,外贸企业应把低端的产品结构往中高档方向调整,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加大自身技术改革创新的投入与力度,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将产业链向着设计、研发、品牌、服务、营销等环节延伸,不断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使企业获得更多的盈利空间,增强企业的整体竞争实力,尽量减少金融危机带来的损失。

  3.有效化解贸易摩擦。次贷危机恶化成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壁垒会增多,贸易保护措施会更加频繁地使用,中国的外贸摩擦也会进一步增加。为此,我们应该及时做好应对措施,加大对外经贸的交涉力度,有效化解中外可能出现的贸易纠纷。大力推进出口多元化战略,在继续巩固和深化发达国家市场的同时,加强与新兴市场国家的经贸合作。

  4.适度降低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近年来,中国的贸易依存度在逐年上升,2008年,中国的贸易依存度高达60%以上,远远高于美国的22%和日本的27.7%。

  过高的贸易依存度对中国的经济增长风险很大,一旦国际市场环境恶化,本国经济将会受到剧烈冲击。韩国的外贸依存度略高于中国,次贷危机发生后,韩国的进出口下降幅度已经达到惊人的两位数。为了减少外部环境对中国经济的冲击,我们需要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减少经济增长对外部需求的过度依赖

  5.扩大内需且转出口为内销。扩大内需是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核心策略。在第104届广交会上,很多参展商已经深切感受到大宗外销订单比往届大幅减少。在全球经济增速减缓、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中国出口企业开始采取“出口转内销”的策略,期望能借国内市场渡过难关。而企业能否迅速调整生产方向,由出口转向内销将是企业应对贸易保护的重要出路。

  由于消费层次和习惯有别,中国的出口和内销商品长期以来在性能、特点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不过,随着近年来中国消费能力的增

  强,这些差异正在逐渐抹平。拥有绝对实力,尤其是技术实力的出口型企业转战内需并不困难,但并不是所有出口企业的转型都如此顺畅。一方面外销产品需要根据市场要求转型,另一方面国内市场某些行业的不规范和竞争的惨烈,也使他们顾虑重重。从前100%的外销企业,从事内销存在很多困难,一是品牌,二是渠道。同时对国内市场的运营模式很不熟悉,收账款是很大的问题。“出口转内销”对企业来说,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机遇。外贸企业转向内需市场,还需多方政策和措施配合。

  第四篇: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摘要:

  随着美国次贷危机影响的消退,世界经济贸易开始持续温和复苏,但是在国内人民币汇率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出口退税率下以及国际上美元贬值,贸易壁垒的增强,出口需求的萎缩等国内外因素的共同影响下。中国对外贸易经济也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而自改革开放加入WTO以来,中国已经成为贸易大国,但离贸易强国还有不少差距。在走向贸易强国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本文通过分析近期我国对外贸易现状,提出一些积极因素和建议。

  关键词:中国对外贸易经济贸易壁垒现状对策分析

  1、近期我国对外贸易的现状

  2011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运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中国对外贸易着力于“稳增长、调结构、促平衡”,外贸政策保持基本稳定,进出口平稳较快发展,贸易结构继续优化,外贸发展更趋平衡,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取得新进展。从国际看,随着各国宏观政策力度加大,欧债危机略有缓和,美国经济复苏态势趋于稳定,市场信心和发展预期有所提振,2013年全球经济发展环境可能有所改善。但发达国家主权债务问题削弱经济增长潜力,刺激经济政策措施的副作用日益凸显,新兴经济体面临的困难较多,加上贸易投资保护主义加剧,世界经济低增长、高风险态势不会明显改观。

  2.新形势下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的考验

  从外部看,世界经济有望延续复苏态势,但下行风险增大。从目前情况看,2013年世界经济有望延续复苏态势,但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已历时三年,其深层次影响还在不断显露,旧疾未愈,又添新伤,更加凸显了复苏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世界经济增速可能长期低位徘徊,面临下行的严重风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近将2013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从4.5%下调至4.0%。2013年世界经济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主要有:

  一是欧洲主权债务风险上升。欧洲问题国家债务规模史无前例,目前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正在从希腊等边缘国家向意大利、西班牙等核心国家扩散,从公共财政领域向银行体系扩散,市场信心极其脆弱,引发金融市场持续大幅震荡。各成员国债务链相互交织、经济联系紧密,危机加深并拖累银行系统和实体经济的可能性上升。随着部分国家主权债务陆续进入偿还高峰期,如果不能及时出台有效的救助措施,一旦欧洲银行业风险集中爆发,必将对世界经济金融体系产生新的重大冲击。

  二是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依然不足。从目前情况看,世界经济复苏动力比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时有所恢复,但总体呈现政策支撑效应减弱、传统增长动力仍较疲弱、新增长动力尚未形成的格局。主要发达经济体失业率居高难下,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消费投资需求疲弱,以技术创新为代表的新增长点尚未形成。财政金融政策空间已十分有限,为应对债务问题而采取的财政紧缩政策会削弱经济增长动力,“流动性陷阱”导致扩张性货币政策有效性受到制约。新兴经济体则面临通胀上升和经济增速回落的双重压力。

  三是全球性通胀压力短期内难以缓解。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主要经济体相继实行超宽松货币政策,全球流动性严重过剩,全球性通胀压力持续加大。今年以来,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价格“高烧不退”,发达经济体通胀水平持续整体走高。9月越南、印度、巴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别上涨22.4%、9.7%、7.3%;美国、英国分别上升3.9%和5.2%,欧元区连续十个月超过欧洲央行设定的2%调控目标。目前,主要发达国家普遍强化宽松货币政策。如美国,英国。未来一

  段时期,国际资本大规模无序流动风险增大,大宗商品市场可能频繁大幅震荡,全球通胀形势不容乐观。

  四是非经济因素干扰不断增多。国际金融危机阴霾不散可能进一步影响相关国家社会稳定,一些国家通胀、失业、社保等问题和两极分化加剧相互叠加,可能导致政局不稳、社会矛盾冲突加剧,各种风险触发点增多,都可能对世界经济产生难以预料的冲击。去年以来,英国、德国、希腊、法国、泰国等多个国家爆发大规模群众抗议示威或骚乱。此外,中东地区局势动荡仍在持续,直接影响全球石油稳定供应。

  五是国际金融和商品市场仍可能持续动荡。近期美日欧等主要经济体均采取了量化宽松政策,澳大利亚、韩国、印度、巴西等也降息刺激经济,可能引发各国货币汇率频繁大幅波动,国际资本大规模跨境流动,冲击全球金融稳定。美国、俄罗斯等粮食主产地遭受重大干旱,导致全球小麦、玉米减产,中东地缘政治持续紧张极易冲击石油供应,加上全球货币政策宽松,投机资本涌入商品市场炒作牟利,农产品和能源价格面临较大上涨压力。

  六是贸易投资保护主义进一步加剧。在经济复苏没有明显起色的情况下,一些国家为缓解就业压力,对外采取部分关闭国内市场的办法,扶持本土产业,阻碍了正常的国际贸易投资活动。世贸组织监测,2012年10月至2012年5月,各成员共采取182项新贸易限制措施,影响全球进口额的0.9%,且限制措施应对危机的一面下降,刺激本国产业复兴的一面上升,影响更为深远。一些国家对新兴产业领域的跨国投资态度保守,想方设法加以限制。

  世界经济复苏放缓和下行风险增加,势必对中国外贸稳定发展带来诸多风险和挑战。如国际市场需求不振。融资难度增大加剧外需萎缩风险。经贸摩擦形势更加严峻。非经济因素可能对中国外贸发展带来难以预料的冲击。我国对外贸易应采取的对策

  技术性贸易壁垒方面

  (1)政府方面。①建立预警机制,实现对外贸易保护前臵化。②制定优惠措施,发展循环经济,扶持“绿色”企业发展,同时淘汰一批

  规模小、档次低、管理水平低、环保意识差的企业。③实施标准化战略,制定与国际标准一致的国家标准和技术法规。④政府有关部门要服务和帮助企业开拓其他市场,规避贸易风险。企业还可通过劳务输出、技术输出、境外投资等多种方式,在消费国就地生产、加工,让“销售地”变“产地”,避开贸易壁垒。

  (2)企业方面。①企业应强化标准化意识,采用合理适用的国际标准,严格执行标准,并将ISO9000、ISO14000等管理标准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创造出适合自身的管理方法,从制度上保证产品的质量品质和环保品质,使企业

  在国际市场上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②企业要注重支持和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商品出口,提高出口商品附加值。提高对产品的检验检测能力,才能从根本上冲破现在技术性贸易壁垒。③企业应投入研究开发费用,生产符合外国技术标准特别是苛刻要求的先进产品,还要自觉增强环保意识,努力使自己的产品成为“绿色产品”,预防和避免贸易争端的发生。

  2对外贸易摩擦方面

  (1)政府方面。①我国政府充分利用WTO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加强与外国的交涉。政府应充分援引WTO反倾销协议中的条款,对其他国家对我国提出的反倾销措施和调查程序进行严格的调查,并提出异议,通过双边、多边谈判,记载反倾销应诉中所作的实践,进一步澄清相关问题,据理力争,督促相关国家修订对华市场经济体制的认定标准,最终取消岐视性的对华反倾销政策措施。②建立和完善反倾销应诉机制,完善我国反倾销预警机制网络。③加强对出口竞争秩序的规范,设臵合理,有效的出口经营管理机制,建立并执行重点行业和重点产品的出口制度,是减少对华反倾销诉销的有效措施。

  (2)企业方面。①企业应调整战略,实行国际化经营。②要不断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加大科技投入,不断研制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的科技产量,树立品牌意识,实施名牌战略,实现由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向资金、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转变和以价取胜的战略转变。③企业在反倾销的过程中,应当熟悉国际惯例,依法应对反倾销,使自己由被

  动化为主动。

  3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方面

  ①改进出口商品结构。出口商品由数量型转向质量型,使外国对中国商品的需求不再仅仅因为低价格,而是因为质量需求,一定程度上减少外贸风

  险,减少外贸的依附性。②提高外贸增长的效率、质量,以及可持续性。完善对外贸易制度建设;加快自主品牌建设,增强外贸企业竞争力;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加快自主技术创新,实现外贸增长的可持续性。

  5、小结

  综上所述,后危机时代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过去我国外贸是大而不强,虽然进出口规模大,但整体利益比较少。因此,我们要认清外贸的形势,抓住机遇,进一步增强发展的信心利用我国比较优势,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巩固贸易大国地位;又要充分估计形势的复杂性、严峻性和不确定性,正视外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支持对外贸易发展的政策措施,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更加强调优化进出口结构,提高出口质量和附加价值。坚持可持续方针,促进外贸与能源、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在继续支持具有优势的产品出口,保持外需市场份额同时,也要积极增加不具有优势的产品进口,更好地满足内需,促进内需增长,努力解决影响外贸发展的中长期结构性问题,推进贸易强国进程。

  参考文献:商务部《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

  《国际贸易理论、政策与实务》

  第五篇:我国对外贸易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1我国对外贸易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全球贸易现状分析

  当今世界的最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经济全球化。经济的全球化加快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各国市场的相互依赖也不断加深,贸易规则日益趋同。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国际贸易规模得以快速扩张,使得全球贸易呈现出了以下的变化:

  1.1贸易结构的变化

  经济全球化引发了各国间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这种调整导致国际贸易结构也随之变化,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货物贸易中工业制成品贸易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农产品和初级产品贸易比重持续下降。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在制成品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二是服务贸易所占比重不断上升。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全球范围内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服务外包成为跨国投资的主流。

  1.2投资与贸易互动性增强的变化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跨国公司主要通过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使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紧紧联系在一起,两者的互动性显著增强。近年来,随着国际直接投资的扩张,公司内贸易、产业内贸易等新的贸易形式得到了快速发展。

  公司内贸易是跨国公司各个分支机构间的贸易。随着跨国公司数量的增长和规模的扩大,公司内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产业内贸易是既进口又出口同类产品的贸易。目前产业内贸易已经占世界货物贸易的60%以上。各国不再追求产品的所有生产环节,而是选择本国最具优势的环节,以获得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收益。

  1.3贸易自由化成为主流,贸易保护出现新变化

  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一直伴随着贸易自由化和贸易保护主义的相互交织和斗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成本和代价越来越大。而贸易自由化促进了贸易的发展,带动了各国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已成为当今各国贸易政策的主流。

  但是贸易保护主义并没有消失。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一些国家和产业由于各种原因在国

  际竞争中丧失了优势,希望依靠贸易保护来维护其原有利益,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贸易保护主义还会有市场。由于传统的关税等保护手段在多边贸易体制中被削弱,目前的保护手段更加隐蔽,滥用反倾销等贸易救济措施,制定歧视性的技术贸易壁垒,是最为典型的表现。这几年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频频遭遇贸易摩擦,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一些国家采取歧视性的保护措施。我国对外贸易现状分析

  2.1我国对外贸易面对的机遇

  我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期。多年来,我国紧紧抓住国际制造业加快转移的机遇,正在成为世界重要的加工基地。另一方面,服务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不断提高,研发、物流等服务环节的国际转移日益加快,为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我国对外贸易的市场空间更加广阔。作为世贸组织成员,我国积极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促进多边贸易体系更趋完善,这必将为我国扩大商品出口、发展服务贸易提供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空间,也将有助于从国际市场获得国内短缺的资源和技术。

  跨国直接投资将进一步推动对外贸易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有利于我国更好地参与国际分工,提高吸收外资的质量和水平,也将进一步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在“引进来”的同时,我国还将积极推动有实力、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对外投资的扩大,必将带动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技术创新和金融改革将为外贸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产业转移的加快为我们提供了大量获得外部技术和提高研发能力的机会,有利于增强我国的“后发优势”,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能

  力。金融的对外开放有利于我借鉴国际经验,加强国际金融合作,进一步完善我国的金融体系,利用国际金融市场促进国内经济贸易发展。

  2.2我国对外贸易面对的挑战

  能源资源安全问题凸显。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国内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对国际资源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这就使得我国能源供应受国际制约较大,经常因价格变动遭受巨额损失。我国海外能源保障还存在较大的地缘政治安全风险和运输安全风险。粗放型的外贸增长方式亟需转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总体上说,我国外贸仍然没有改变数量扩张型的粗放增长方式,与世界贸易发展的特点和趋势相比,还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和差距。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首先,我国货物贸易出口的层次较低,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出口商品所占的比重不高。其次,服务贸易出口发展严重滞后。服务贸易出口占我国出口贸易总额的10%,明显低于世界20%左右的平均水平。1995年以来,我国服务贸易持续逆差,而且逆差规模总体呈不断扩大的态势。第三,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能力不足。由于缺乏科技创新意识,我国企业长期满足于引进和模仿,科技研发投入严重不足。我国虽然成为世界彩电、计算机、手机和DVD等第一生产大国,但并不拥有核心技术,仅仅是世界的“加工车间”,无法分享到更多利润。这种粗放型增长如果得不到根本性改变,我们将付出高昂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对外贸易的持续增长也难以为继。

  贸易摩擦持续增加。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贸易规模的迅速扩大,我国在很多领域与世界各国的竞争日趋激烈,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呈日益增多的趋势。中外贸易摩擦之所以愈演愈烈,根本的原因在于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存在。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我国自身在经济结构、体制和政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也容易诱发贸易摩擦。今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参与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所遭遇的贸易摩擦很可能会进一步增加。对此,既要以“平常心”看待,又要采取有效的办法积极应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趋势分析

  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国应积极应对,重点解决对外贸易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提高对外贸易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3.1努力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协调增长

  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扩大,一旦经济运行出现大起大落,必然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大的破坏,给国民财富造成大的损失。由于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必须努力保持对外贸易的稳定协调增长。

  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协调增长,需要从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出发,加强外贸促进体系建设。要完善出口退税等财税政策,加大政策性金融扶持力度;要建立和完善公共信息服务体系,解决企业信息不畅问题;要培育我们自己的跨国公司,提高企业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和开展跨国经营的能力;要有针对性地支持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外贸经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3.2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

  转变粗放型的外贸增长方式,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处理规模、速度与质量、效益的关系。在实践中,要建立科学的外贸发展绩效指标考核体系,引导地方和企业将发展外贸的重点转移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以平常心看待速度和规模,以责任心对待质量和效益。转变外贸增长方式,要坚持自主创新,加快培育核心竞争力和自有品牌。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营造有利于技术创新的良好环境,保护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要完善政策支持和服务体系,支持企业技术开发。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出口品牌发展战略,建立有效的出口品牌政策支持体系,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转变外贸增长方式,要提高对外贸易的技术溢出和产业带动效应。

  转变外贸增长方式,要规范外贸经营秩序。贸易秩序混乱不利于对外贸易的长远发展,也减少了我国在对外贸易中获取的利益。要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协调自律作用,引导企业合理安排进出口。

  3.3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

  经济全球化使多边贸易体制和区域经济组织在世界贸易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和实施,影响贸易流向和利益分配。我国对外贸易要实现更大效益,必须增强在多边贸易体制和区域经济组织中的话语权,力争于我有利的国际经贸规则。

  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要求我们稳步推进区域经济合作。近年来,在多边贸易体制进展并不顺利的情况下,全球范围内区域经济合作步伐加快,各种区域贸易安排不断涌现,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自由贸易区谈判作为战略选择。如果我们不能顺应世界经济区域化加快发展的趋势,就有被边缘化的危险。近年来,我们积极稳妥地推进与有关国家和地区的自贸区谈判,迄今为止,我国商谈的自由贸易区达到9个,涉及27个国家和地区,进展比较顺利。今后我们将更加积极地参与区域贸易安排,逐步构建面向全球的区域经济合作网络。

  3.4追求与世界各国的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

  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主张在维护世界和平中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促进世界和平;主张在和平环境下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又在平等互利原则下与各国广泛合作;主张在和平共处的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谋求与世界各国的互利共赢。追求共同发展和互利共赢,是我国发展对外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原则。

  实现与世界各国的互利共赢,要妥善处理双边经贸关系。近年来,我们致力于加强和改善大国经贸关系,努力维护和扩大与周边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贸往来,取得了积极成效;实现与世界各国的互利共赢,要妥善处理各种贸易摩擦。要深入研究国际贸易摩擦的新特点和发展趋势,建立健全预警系统,进一步完善应对机制,制定全面、科学、长期、有效的应对战略;实现与世界各国的互利共赢,还要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对外投资可以为东道国创造就业机会,推动其经济发展,为我国外贸发展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还可以实现原产地多元化,有效规避贸易摩擦。

  把握经济全球化趋势,努力做到趋利避害,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国家也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国家重点产业开拓国际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努力提高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水平。

篇四:外贸行业分析和趋势

  

  2022年我国外贸行业发展形势预测分析

  2022年虽然外贸增速下降,但是结构调整连续优化,2022年这个趋势仍在连续,外贸形势仍旧严峻简单。2022年我国外贸行业进展形势猜测分析详情如下:

  展望2022年,尽管严峻简单的外在形势不会发生根本性转变,国内经济依旧处在下行压力中,但我国外贸仍具备综合竞争优势和持续进展的有利条件。

  依据海关总署1月13日发布的最新数据,2022年12月份,进出口总值3882.8亿美元,下降4.1%,降幅比11月收窄了3.5个百分点,环比上升14.2%。其中进口1641亿美元,同比下降7.6%,环比上升13.8%;出口2241.9亿美元,同比下降1.4%,环比上升14.7%。按人民币计,进出口同比下降0.5%,出口同比增速2.3%,进口同比下降4%。虽仍存在下降,但降幅均比11月收窄。出口实现正增长,数据均远超预期,有明显好转。可见,年底外贸进出口势头纷纷上扬,以稍稍回暖趋势收尾2022年外贸,为2022年外贸新局的开启发出了乐观信号。更多最新外贸行业进展趋势分析信息请查阅发布的《2022-2022年外贸行业市场竞争力调查及投资前景猜测报告》。

  全年外贸双降收官

  2022年,我国进出口总值39586.4亿美元,同比下降8%。其中出口22765.7亿美元,下降2.8%;进口16820.7亿美元,下降14.1%。

  受进口大幅下降影响,我国贸易顺差额持续扩大至5945亿美元,是2022年的1.6倍。按人民币计,2022年,我国进出口总值24.59万亿元,同比下降7%。其中,出口14.14万亿元,下降1.8%;进口10.45万亿元,下降13.2%,贸易顺差3.69万亿元,扩大56.7%。2022年,我国外贸最终以进出口双降的整体局势收官,此结果属意料之中。自2022年11月,我国进口连续14个月消失同比负增长态势,降幅一度达到两位数,2022年一季度末,出口也开头下滑,除6月份外,其他月份均是负增长,下行趋势明显。

  外贸进展步入中低速增长的新常态

  2022年进出口双降是继2022年金融危机后时隔六年再次显现,比较两次的下降缘由,前者是金融危机导致的突然失速,是因外围市场的急剧转变致使出口下降而明显拉低了进出口,后者是因国内外支撑外贸高速进展的环境发生变化,尤其是国内经济释放的需求力度不足导致的进口下降而产生的进出口双降。此轮外贸下滑也预示着新形势下我国外贸将步入中低速增长的新常态,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外贸低位增长甚至负增长均是新常态的正常显现。新形势下,我国外贸正处于从“提速增量”的成长期向“提质增效”的成熟期过渡的关键阶段,与速度增长和规模扩大相比,提升质量和优化结构是当前我国外贸进展的重要任务和目标。当前应当更加科学辩证地看待外贸数据的变化,明确新常态的内在属性,把握外贸增长的新动力,实现外贸结构方式的转变优化。

  外贸形势严峻但不乏亮点

  2022年无疑是我国外贸形势严峻简单的一年,但外贸成果也不乏亮点,在“提质量、提效益、优结构”方面均取得乐观进展。处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外贸全局低迷的境况中,我国外贸出口表现明显好于全球主要经济体。按美元计价,2022年前10个月我国出口下降2.5%,而同期美国出口下降6.5%,欧盟下降13.2%,日本下降9.5%。我国经营主体更加优化,外贸结构明显改善。2022年前11个月,民营企业出口值达9209.26亿美元,占我国出口总值的44.89%,实现自4月份以来连续8个月赶超外资企业,成为我国最大的出口主体。我国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2022年,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值为21404.4亿美元,占进出口总值的54%,所占比重较2022年提升0.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增长2.2%。同年,我国出口机电产品8.15万亿元,增长1.2%,占出口总值的57.7%,较2022年提升1.7个百分点。我国贸易伙伴多元化取得乐观进展,对东盟、印度等新兴市场贸易相对表现较好,出口同比增长7.4%和2.1%。2022年外贸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不容忽视,直接或间接带动就业人数1.8亿左右,制造了18%的全国税收。

  新优势助力外贸起航

  展望2022年,尽管严峻简单的外在形势不会发生根本性转变,国内经济依旧处在下行压力中,但我国外贸仍具备综合竞争优势和持续进展的有利条件。2022年我国外贸进展的重点依旧是紧抓新常态的核心属性,淡化数据增长目标,提升外贸质量和效益。在当下我国外贸传统竞争优势渐渐弱化的状况下,诸多新优势已初步显现,并取

  得良好成果,为外贸增长作出了肯定贡献。我国对外投资迅猛进展,2022年1~11月,累计实现对外投资达到1041.3亿美元,同比增长16%,持续实现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同时实现了自2022年以来的连续12年增长,年均增长速度高达37.5%。我国服务贸易进展取得乐观成效,成为对外贸易新的增长点。2022年1~10月,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值为5442.2亿美元,比2022年同期增长14.2%。我国装备制造业已跃居世界第一位,其中工程机械生产规模全球第一,产销量占全球近一半,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城轨、地铁车辆等出口7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2年9月4日,中国正式接受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贸易便利化协定》,贸易便利化带来愈加完善的贸易进展环境。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快速进展,2022年上半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为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8%,占中国进出口总值的17.3%,已经形成了肯定的产业集群和交易规模。

  2022年和今后一段时期,外贸工作的目标任务是稳增长、调结构、转动力、提质量。依据商务部副部长钟山的要求,2022年我国外贸进展重点抓好五方面工作:一是推动外贸政策落实。会同有关部门聚焦清理收费、贸易便利化、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切实为企业减负助力。二是推动外贸结构调整。努力推动国际市场布局、国内区域布局、外贸商品结构、外贸主体结构和贸易方式优化,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三是推动外贸动力转换。通过外贸体制机制、商业模式、产品创新,加快外贸进展动力转换,加快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贸易促进平台和国际营销网络建设。四是推动

  “一带一路”建设。选择重点开拓市场,加强贸易投资合作。五是加强调查讨论。深化基层,讨论外贸难点、焦点问题,着重解决外贸进展的“短板”问题和瓶颈制约。

篇五:外贸行业分析和趋势

  

  当前外贸行业分析及(2022-2027)未来五至十年行业发展报告

  目录

  前言..................................................................................................................................................4一、当前外贸行业(2022-2027)发展趋势预测.........................................................................4(一)、当前外贸行业当下面临的机会和挑战........................................................................4(二)、当前外贸行业经营理念快速转变的意义....................................................................5(三)、整合当前外贸行业的技术服务....................................................................................6(四)、迅速转变当前外贸企业的增长动力............................................................................6二、2022-2027年当前外贸产业发展战略分析............................................................................(一)、树立当前外贸行业“战略突围”理念........................................................................(二)、确定当前外贸行业市场定位,产品定位和品牌定位

  .................................................1、市场定位

  .....................................................................................................................2、产品定位

  .....................................................................................................................3、品牌定位

  .....................................................................................................................(三)、创新力求突破..............................................................................................................11、基于消费升级的技术创新模型

  ...............................................................................12、创新促进当前外贸行业更高品质的发展

  ...............................................................113、尝试格式创新和品牌创新

  .......................................................................................124、自主创新+品牌

  .........................................................................................................13(四)、制定宣传方案..............................................................................................................141、学会制造新闻,事件行销--低成本传播利器......................................................142、学习通过出色的品牌视觉设计突出品牌特征

  .......................................................143、学会利用互联网营销

  ...............................................................................................15三、2022-2027年宏观政策背景下当前外贸业发展现状..........................................................15(一)、2022年当前外贸业发展环境分析.............................................................................15(二)、国际形势对当前外贸业发展的影响分析..................................................................16(三)、当前外贸业经济结构分析..........................................................................................1四、2022-2027年当前外贸业竞争格局展望..............................................................................1(一)、当前外贸业经济周期分析..........................................................................................1(二)、当前外贸业的增长与波动分析..................................................................................1(三)、当前外贸业市场成熟度分析......................................................................................2五、当前外贸行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2(一)、基础工作薄弱..............................................................................................................2(二)、地方认识不足,激励作用有限.....................................................................................21(三)、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21(四)、技术相对落后..............................................................................................................21(五)、隐私安全问题..............................................................................................................22(六)、与用户的互动需不断增强..........................................................................................22(七)、管理效率低..................................................................................................................23(八)、盈利点单一..................................................................................................................23(九)、过于依赖政府,缺乏主观能动性.................................................................................24(十)、法律风险......................................................................................................................24(十一)、供给不足,产业化程度较低.....................................................................................24(十二)、人才问题..................................................................................................................25(十三)、产品质量问题..........................................................................................................25六、当前外贸成功突围策略

  .........................................................................................................25(一)、寻找当前外贸行业准差异化消费者兴趣诉求点.......................................................25(二)、当前外贸行业精准定位与无声消费教育..................................................................26(三)、从当前外贸行业硬文广告传播到深度合作..............................................................26(四)、公益营销竞争激烈......................................................................................................2(五)、电子商务提升当前外贸行业广告效果......................................................................2(六)、当前外贸行业渠道以多种形式传播........................................................................2(七)、强调市场细分,深耕当前外贸产业..........................................................................2七、当前外贸行业多元化趋势

  .....................................................................................................2(一)、宏观机制升级..............................................................................................................2(二)、服务模式多元化..........................................................................................................2(三)、新的价格战将不可避免..............................................................................................2(四)、社会化特征增强..........................................................................................................2(五)、信息化实施力度加大..................................................................................................2(六)、生态化建设进一步开放..............................................................................................31、内生发展闭环,对外输出价值

  ..................................................................................32、开放平台,共建生态

  ..................................................................................................3(七)、呈现集群化分布..........................................................................................................3(八)、各信息化厂商推动当前外贸发展..............................................................................31(九)、政府采购政策加码......................................................................................................32(十)、个性化定制受宠..........................................................................................................32(十一)、品牌不断强化..........................................................................................................32(十二)、互联网已经成为标配“风生水起“...........................................................................33(十三)、一体式服务为发展趋势..........................................................................................33(十四)、政策手段的奖惩力度加大......................................................................................33八、“疫情”对当前外贸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影响及对策.......................................................34(一)、国内有关政府机构对当前外贸业的建议..................................................................34(二)、关于当前外贸产业上下游产业合作的建议..............................................................35(三)、突破当前外贸企业疫情的策略..................................................................................35九、关于未来5-10年当前外贸业发展机遇与挑战的建议

  ........................................................36(一)、2022-2027年当前外贸业发展趋势展望....................................................................36(二)、2022-2027年当前外贸业宏观政策指导的机遇........................................................36(三)、2022-2027年当前外贸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36(四)、2022-2027年当前外贸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3前言

  当前外贸行业的研究是该业务的基石。通过对当前外贸行业的长期跟踪监测,分析行业的供需、特点、收购能力等方面,整合行业、市场、企业、用户等多层次数据和信息资源,为客户提供深入的行业市场洞察报告,以专业的研究方法,帮助您深入了解当前外贸行业的相关信息,发现投资价值和投资机会,规避经营风险,提高管理和经营能力。同时,我们将深入探索当前外贸业未来5-10年的发展重点,准确把握行业竞争环境,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本报告只可作为参考模板用作学习参考,不能作为其他用途。

  一、当前外贸行业(2022-2027)发展趋势预测

  (一)、当前外贸行业当下面临的机会和挑战

  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包括分销商在内的国内当前外贸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在当前外贸行业的竞争下,企业和企业之间展开了肉搏战,价格战已经到了极限,使得当前外贸行业的许多企业难以继续,而那些拥有大腕和大腰的龙头企业也在将他们的手从市场上移开。另一方面,国内当前外贸市场的快速增长带来了巨大的市场增长空间。在同样的市场环境下,能够抓住机遇的企业发展迅速,当前外贸行业

  的一些企业经不起市场的考验,必然会出现整合或发展困难,经营难以持续。

  当前外贸行业的一些龙头企业的优势在于,他们可以通过减少单店规模来接近社区和客户。另一方面,通过门店之间的连锁关系,扩大企业规模,统一企业形象。通过集中采购,共享技术、管理、客户等各种资源,可以有效降低单分散终端销售的运营成本。所以他们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而产品质量的提高,趋势越来越明确,也带来更多的发展空间。然而,目前,国内模式似乎鲜有赢家。大多数是由当前外贸行业的供应商建立的松散产品销售联盟,以推广其产品。这些特许连锁组织只能简单地实现形象的统一和部分产品的集中采购。

  (二)、当前外贸行业经营理念快速转变的意义

  一个成功的当前外贸业商业模式,首先要有明确的定位和思路。市场定位必须准确,我们应该冷静地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机会和威胁。要有明确的发展思路和成熟的战略战术。在市场成熟之前,我们应该先发制人,迅速改变经营思路,抓住第一个机会。

  在当前外贸行业业务流程的思维转变方面,我们的业务模式应该是灵活的。走特色经营之路,即差异化经营战略。为了保持持续创新,我们应该在业务上与竞争对手形成明显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正是客户所需要的。我们应该习惯于学习如何更好地满足最终用户的需求,同时满足网络单元用户的需求。

  (三)、整合当前外贸行业的技术服务

  转变经营理念是走当前外贸业经营之路的前提。然而,只有将概念转化为行动,它才能最具说服力。在这方面,我们需要在技术和服务方面做出更多努力,以迎接当前外贸行业新时代的到来。在技术和服务方面,首先要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体系。包括新产品信息、技术信息、竞争对手信息、客户信息、市场信息等,并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及时分析、处理和沟通。

  (四)、迅速转变当前外贸企业的增长动力

  当前外贸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和各项工作流程。加强现场管理的重要性,严格执行完整的内部管理制度,是当前外贸企业发展的基础;健全科学的工作流程是企业正常运营的前提;严格的现场管理是企业工作标准的体现。

  有效地从“销售产品”转变为“销售服务”。当前外贸企业的差异化经营,只能从服务上取得成效。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产品可以创造价值和利润,服务可以创造更高的价值和更大的利润。然而,随着当前外贸行业的进一步成熟和发展,行业竞争将日趋激烈。经营管理不善,行业利润下降,将淘汰一大批经营者。具有实力、技术、管理和战略眼光的大型当前外贸企业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二、2022-2027年当前外贸产业发展战略分析

  (一)、树立当前外贸行业“战略突围”理念

  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市场在不断变化,许多公司采用新产品的速度也在加快,新的包围圈正在形成。当前外贸行业中的公司必须具有“突破再突破”的概念。

  1、技术部门和市场营销部门对国内外当前外贸行业的技术和消费市场进行了详细调查,以确定该行业的发展方向。

  2、在论证的基础上,做出突破当前外贸产业战略的决定:研发符合市场方向的产品,并形成自身产品的优势(进一步明确了技术创新的发展思路:高端/中端/低端市场)。

  (二)、确定当前外贸行业市场定位,产品定位和品牌定位

  当前外贸行业市场定位,产品定位和品牌定位是三个主要的营销定位。任何成功的产品营销都必须有一个准确的定位,以适应这一阶段,例如王老吉的“怕上火”,农夫山泉的天然水,舒肤佳杀菌剂,阿里巴巴的中小企业交易平台等,定位是成功营销的第一步。

  1、市场定位

  当前外贸行业的市场定位是指竞争对手现有当前外贸产品在市场中的位置,在某种程度上,消费者或用户重视产品的某些特性,灵

  活性和核心利益。创造公司产品独特,令人印象深刻和独特的个性或形象,并通过一系列特定的营销组合将这种形象快速,准确,生动地传递给客户,并影响客户对产品的整体感觉。。

  比如当前外贸市场可定位:城市中等收入及以上的家庭,有一定经济基础,对新事物有较强的接受力,追求高品质的生活的客户群体。

  2、产品定位

  当前外贸行业目标市场定位(简称市场定位)是指公司对目标消费者或目标消费者市场的选择;产品定位是指公司对应于满足目标消费者或目标消费者市场的哪种产品。从理论上讲,应该首先进行市场定位,然后再进行产品定位。

  当前外贸行业产品定位是选择目标市场并集成公司产品的过程,即将市场定位公司化和产品化的工作。。

  可以使用:当前外贸行业产品差异定位方法,主要灵活性定位方法,兴趣定位方法,用户定位方法,使用定位方法,分类定位方法,特定竞争对手的定位方法,关系定位方法,问题定位方法等。方法用于定位。但是无论哪种定位,定位的基本方法都是比较,即性价比。它不仅是产品性能和产品价格的比较,也是客户收入和付款的比例。客户的利益可能是心理上的或服务上的。

  当前外贸行业产品定位必须遵循两个基本原则,即适应性原则和竞争力原则。。

  适应性原则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当前外贸行业的产品定位应适应消费者的需求,投资他们喜欢的东西,然后将其提供给他们,以建

  立产品形象并促进购买行为;第二个是当前外贸行业的产品。定位应适应人力,财力,物力等企业自身资源配置的条件,以保质保量及时平稳地达到市场地位。。

  竞争原则也可以称为差异原则。在当前外贸行业中的产品定位不能是一厢情愿的,必须根据市场上同一行业中竞争对手的情况(例如竞争对手的数量,他们各自的优势以及产品的不同市场地位等)来确定。降低竞争风险并促进产品销售。例如,公司B的产品服务于较高收入的消费者,而公司A的产品则定位于服务于低收入者;

  B公司的产品之一是杰出的,而A公司的产品又被定位为其他产品。在灵活性方面,形成了产品差异化的特征。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是这种竞争原则的应用的具体体现。

  可以看出,当前外贸行业的产品定位基本上取决于四个方面:产品,公司,消费者和竞争者,即产品的特征,公司的创新意识,消费者的需求偏好,以及竞争对手产品的市场地位。如果协调正确,则可以正确确定产品状态。

  3、品牌定位

  当前外贸行业品牌定位是根据市场定位和产品定位,根据特定品牌的文化定位和个性差异做出的业务决策。这是建立与目标市场相关的品牌形象的过程和结果。。

  当前外贸行业品牌定位是市场定位的核心和表现。企业一旦选择了目标市场,就必须设计和塑造自己的相应产品,品牌和企业形象,以赢得目标消费者的认可。由于市场定位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产品销售,而品牌是公司传播产品相关信息的基础,因此品牌也是消费者购买产品的主要依据,因此品牌成为产品与产品之间的桥梁。消费者,品牌定位也成为市场定位的核心和集中表现。

  消费者具有不同的类型,不同的消费水平,不同的消费习惯和偏好。公司的当前外贸行业品牌定位必须从主观和客观条件和因素出发,以找到满足竞争目标要求的目标消费者。根据细分市场中的特定细分市场,满足特定消费者的特定需求,找出市场空白,并完善品牌定位。消费者的需求在不断变化,公司还可以根据时代的进步和新产品的发展,引导目标消费者产生新的需求并形成新的品牌定位。当前外贸品牌定位必须打动客户的心,并唤起他们的内在需求。这是当前外贸品牌定位的重点。

  (三)、创新力求突破

  只有创新者才能进步,只有创新者才能强大,只有创新者才能赢。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一个好的公司只能规模化,高质量,一个强大的公司必须依靠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当前外贸行业公司也是如此。

  1、基于消费升级的技术创新模型

  90年代以后甚至00年代以后已经成为社会消费的主要人群。一方面,这群人完全崇拜技术,对技术没有抵抗力。技术因素已被整合到消费者的骨头中,可以被视为技术蔓延。另一方面,当前外贸创新

  需求只有依靠科技创新才能解决个性化政府与规模化工业生产之间的矛盾,才能实现衣食富足,有求必应的顺应时代潮流的智能化景象。

  中国经济正在从投资主导型向消费主导型转变,当前外贸技术创新必将导致消费升级。借助技术创新,出现了许多新类别,新服务和新模式。不断变化的消费习惯,变革的消费模式以及重塑消费过程,催生了各种消费形式的兴起,例如跨地区跨境,在线和离线以及经验分享。

  基于消费升级的当前外贸技术创新模型仍然是创新烈士的方向。无论技术如何发展,它仍然是一种工具。品牌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品牌力,产品力和消费力的整合,而不能仅依靠某种技术迭。

  2、创新促进当前外贸行业更高品质的发展

  当前外贸行业创新的关键是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其他信息技术的创新,业务格式和模型的创新以及商品和服务的创新。通过信息技术的创新,我们可以降低物流成本,运营成本,管理成本,提高效率并提高竞争力;通过技术创新,可以有效地促进业务形式和模式的创新。通过创新业务格式和模式,我们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和个性化的需求;商品和服务的创新可以刺激潜在的消费,提高边际消费率,并扩大消费。

  过去,在我国模仿型消费的环境下,商业格式的“标准化”和“模型格式”的发展是我国零售业发展的明显而安静的特征。在当前和未来的新环境中,消费变得更加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消费正成为主流,传

  11统当前外贸的发展将不再适应新的形式并满足新的消费需求。有必要加快新技术,新格式和新模型的创新。首先,有必要解决消费者追求差异化商品和服务与零售商提供标准化,基于模型的经营之间的矛盾。其次,零售商必须控制商品的定价能力,并拥有自己独特的商品才能获得市场准入优势。在当前外贸新业务形式和新模式创新方面,中小型零售公司是创新的支柱和新力量。国家还应重视占市场参与者90%以上的中小型零售公司的创新,并通过在整个行业中积极创新来促进我国的零售业带来更高品质的发展。

  3、尝试格式创新和品牌创新

  对于当前外贸行业,公司向消费者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始终是消费者关注的核心问题。面对迅速变化的消费者需求,更适合消费者需求的业务格式和品牌有望帮助公司覆盖更多的客户群并实现持续增长。xxx以现有品牌为基础,xxx将扩展为“小巧精致”,尝试新模型,例如商业商店,旅游商店,社区商店,购物中心等,并希望利用品牌影响力和多年的经营经验来缩短获利时间。

  中高端品牌XX的目标是在食品,服务,就餐环境等方面创造出色的用户体验,从而将客户群扩展到中高端用户;由xxx支持的主要从事烹饪的公司尤定于2017年成功上市。新三板进一步加强了xxx的产业布局;xxx有选择地将商店升级到2.0版,通过现代餐饮装饰设计提供更高端的用餐氛围,同时继续扩大xxxx外卖送餐服务,充分利用高峰时间以外的营业时间以提高业务绩效。

  124、自主创新+品牌

  没有创新的企业就是没有灵魂的企业。没有核心技术的企业就是没有骨干的企业。

  大量中国公司在“制造业”链接中处于国际分工的“微笑曲线”的底部,默默地为其他人制作“婚纱”,而在诸如研发,品牌塑造等高端链接中,销售渠道已被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使用、控制。为了维持企业的发展,中国企业只能依靠扩大规模和降低成本,这造成了竞争性降价和低价竞争的恶性循环。

  “中国制造2027”的战略任务之一是加强优质品牌建设,鼓励企业追求卓越品质,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不断提高企业品牌价值和整体形象。中国制造。这无疑对加快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的转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当前外贸行业品牌是质量的象征,信誉的凝结和经济的名片。据统计,全球市场的80%被主导品牌的20%占据。另一方面,尽管我国制造业规模已成为世界最大,但当前外贸品牌的弱势仍然是困扰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隐忧和弊端。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同一类当前外贸,xxx和无品牌仿制版本之间的差异是一百倍以上;相同原材料的当前外贸的国际知名品牌与中国品牌之间的价格差异巨大。不难看出,品牌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的巨大财富。在贸易领域,商家选择某种品牌的产品,只要产品具有优良的品质,只要质量在消费者心中产生信誉,即使价格远高于其他同类产品,品牌也有价值。产品,消费作者仍然相信品牌的价

  13值,并认为其高价是崇高地位的象征。

  当前,随着国外技术贸易措施的增加和国内竞争的加剧,目前当前外贸市场供应量很大。随着国外技术贸易手段的增多和国内竞争的加剧,当前外贸市场供过于求的矛盾日益突出。但是,在如此严峻的市场环境下,一些世界当前外贸知名品牌的市场份额并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大,没有品牌的公司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窄。因此,创立自己的当前外贸品牌和树立良好的当前外贸品牌形象已变得空前重要和紧迫。

  (四)、制定宣传方案

  1、学会制造新闻,事件行销--低成本传播利器

  现在企业营销中,品牌传播是核心。因此,如何快速启动当前外贸行业品牌是品牌成长的关键要素。新闻效果是最有效的交流手段。例如,农夫山泉挑战纯净的水来举件,砸奔驰的举件,微信红包,保定油条兄弟举迹等等,这些都是新闻热点形成的新闻效果,使当前外贸品牌迅速传播从而形成了口碑效应是品牌快速成长的捷径。

  2、学习通过出色的品牌视觉设计突出品牌特征

  什么是当前外贸行业品牌?最后,它是一个视觉图腾。当您提到麦当劳时,您会怎么想?黄色的弓箭手在提及佛教时会怎么想?金色的背景和寺庙;当您提到肯德基时,您会怎么想?美国上校团长;您对真正的功夫快餐有什么看法?李小龙的肌肉和双节棍;当您提到

  1458.com网站时,您会怎么想?那只可爱的小驴子...诸如此类的经典案例都是实现当前外贸品牌突破的重要工具,而从未忘记的品牌则具有永恒的生命力。

  3、学会利用互联网营销

  当前外贸在线营销的方法很多,其中大多数是低成本的营销工具,例如SEO,关键字搜索,竞价排名,电子邮件,社区,论坛,即时消息等,它们是PCInternet中常见的在线营销工具。近年来流行的微营销系统是一种现代的,低成本,高性价比的营销方法。与传统的营销方式相比,“微营销”主张通过虚拟与现实之间的互动,建立涉及研发,产品,渠道,市场,品牌传播,促销和客户关系的“更轻便”和更有效的营销。整个链条整合了各种营销资源,已经达到了小博客和轻博客的营销效果。目前,微营销通常是指微信营销和微博营销,这是公司快速传播当前外贸品牌并建立口碑效应的最佳途径。

  三、2022-2027年宏观政策背景下当前外贸业发展现状

  (一)、2022年当前外贸业发展环境分析

  当前外贸业的环境不断改善,新的市场主体不断涌现。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上年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居世界主要经济体之首。

  15经济规模超过110万亿元,达到114.4万亿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GDP突破8万元。2021,中国人均GDP将达到80976元,按年均汇率计算将达到12551美元,超过世界人均GDP水平。在此期间,当前外贸业稳步发展并保持增长。2021,新的税费减免项目和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推出,也为当前外贸行业的相关企业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供直接融资。在疫情的影响下,发展不平衡和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中国积极扩大内需战略,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前外贸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取得新进展。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9.8%,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内需对企业增长的贡献占主导地位,消费结构持续升级,当前外贸业需求结构持续改善。

  (二)、国际形势对当前外贸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俄乌冲突后,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全面上涨,油价近八年来首次突

  16破100美元,间接导致当前外贸业运营成本上升。随着油价上涨,全球高通胀压力也在迅速上升。未来几年,当前外贸业产业链上的上下游企业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同时,受疫情影响,世界经济复苏艰难,全球生产和供应周期不畅,全球当前外贸业也在积极推进新发展思路的建设。虽然从总体上看,国内发展面临着需求萎缩、供给冲击和预期减弱的压力,但长期以来当前外贸业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发展韧性好、潜力充足、空间大的特点没有改变。

  (三)、当前外贸业经济结构分析

  一是当前外贸业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从上游供应到市场部署;企业往往通过资本市场实现兼并、破产和重组;产业布局呈现资源(资金、技术、人才)向东南演进、集中、转移的趋势,当前外贸行业协

  1会的作用逐渐显现优势。

  二是大力支持当前外贸业。从产业结构来看,我国的当前外贸业有许多子产业,产业链体系相对完整;从产业布局看,大企业集中在重点城市,中小企业集中在县、镇、乡,形成产业集群,基本形成相互协调、相互支持的格局。

  第三,内需是主要驱动力。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国内对当前外贸业的消费需求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这将继续是该行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四、2022-2027年当前外贸业竞争格局展望

  (一)、当前外贸业经济周期分析

  当前外贸市场正变得越来越规范和透明。从分销模式来看,企业正朝着大型集团的在线分销方向发展;从渠道建设来看,当前外贸业市场正在从省会城市和沿海经济特区向地级市场延伸;市场的区域差

  1异将逐渐消失。从当前外贸业的市场转移来看,中短期市场需求明显增加,长期需求越来越稳定。从当前外贸业产品发展的角度来看,发展方向是使产品科技化、优质化、定量化;当前外贸行业企业的个性化特征将得到加强,产品类别将更加丰富,分类将更加精细。创新成本增加。

  (二)、当前外贸业的增长与波动分析

  目前,传统当前外贸企业的生存状态相对缓慢。国内当前外贸行业新兴的小作坊企业往往通过灵活的商业模式和恶性的价格竞争获得可承受的微薄利润,并利用各种手段降低成本参与竞争;所有这些都给传统当前外贸行业的企业造成了巨大损失,因此,近年来,他们的人均收入和毛利率呈现出不稳定的趋势。

  面对国际当前外贸业大玩家的强力攻击和非标小企业的恶意渗透,传统当前外贸企业无奈回应。市场外部宏观环境发生了变化(经济和社会),行业环境发生了变化(技术、法规和标准),货币市场环境发生了变化(供求),竞争环境也发生了变化。传统当前外贸企业一成不变,逆流而上,不进则退。对于处于传统当前外贸行业变革中的许多企业来说,只有深刻理解变革的原因和阻碍自身发展的诸多因素,然后找到融入变革的路径,才能突破发展瓶颈,重塑自己在市场格局中的地位。

  1(三)、当前外贸业市场成熟度分析

  目前,当前外贸业市场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当前外贸业的产业链已基本形成,管理链正在逐步建立。然而,由于缺乏上级法律和相关的企业资质认定规则,导致了部分领域的当前外贸行业管理出现空缺。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地区的当前外贸产业集群已初步形成,年均增长17%。当前外贸业的下游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并正在走向成熟。市场需求趋于多元化,但由于诸多因素,全国当前外贸行业规模以上的企业尚未形成气候,因此目前的当前外贸行业市场尚未进入快速增长期。总体而言,市场特征如下:

  当前外贸业总体市场结构合理,总供求基本平衡。同时,当前外贸业市场潜力巨大,需求旺盛,但门槛低,竞争激烈,市场秩序混乱。产品市场正在从沿海和省会城市扩展到内陆和边境地区。员工和资本规模主要为中小型企业。

  五、当前外贸行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基础工作薄弱

  当前外贸相应标准不完善,行业相关技术积累和基础设施也就比较薄弱,相关体系建设滞后,管理、规范、产品、监测等能力亟待加强。目前而言,当前外贸管理能力或许还不能适应工作需要。

  2(二)、地方认识不足,激励作用有限

  个别地方对当前外贸的迫切性和困难性认识不足,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反而对调结构、转方式重视不够,不能正确理清经济发展与当前外贸的关系,当前外贸工作还存在思想认识不深入、政策措施落实不全、监督检查不力、激励约束不强等问题。

  (三)、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

  近年来,尽管我国政府相继颁布了有利于当前外贸的资源环境税收政策、消费税的结构调整政策,但是由于这两种税收的作用对象相对狭窄,因而对当前外贸主要服务和产品的生产及推广收效不大。可喜的是,企业所得税的两税合一,内外资企业同等待遇解决了多年来我国内外资企业面临的两套税制问题。两套税制把大量的税收优惠给了外资企业,而未能按国家的宏观政策导向建立税收优惠。这种税制安排不但造成了内外资企业的税负不公,而且对国家鼓励的当前外贸行业发展,对行业的高效率利用都是极其不利的。

  (四)、技术相对落后

  国内当前外贸行业产业占比不小,单位GDP能耗较高。例如当前外贸设备占一半,生产过程中的精密技术、核心组件等关键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然而行业生产耗能和技术投入高于国际水平,如设备的核心组件的研发投入,国内生产设备的投入是国际水平的1.93倍。

  21(五)、隐私安全问题

  针对隐私安全问题中信息泄露的可能性必然存在。无论是线上核心数据库被攻破或是生产运输物流等过程中,都可能导致信息泄露,造成隐私安全问题。不过业内人士表示,就目前而言,窃取各方信息,用来破解当前外贸产业系统,破解成本过大。就未来发展趋势而言,当前外贸行业个层面技术将会不断成熟,攻击当前外贸产业系统将会更加困难。

  高新技术本身的“双刃剑”属性不可避免地让新兴当前外贸行业存在隐私泄漏风险。在即将进入的新产业年代,方便与风险总是并存的,用户要牢记”技术有风险,应用需谨慎“"个人客户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自身信息及服务信息才是王道。

  对用户而言,隐私是一大问题。用户的各项数据是统一存放在商家后台的,后台能够看到每个用户的信息,对于用户而言,在当前大背景下如何保证这些数据不被别人恶意利用就成了一个非常大的问题,这需要技术部门的不断完善才行。

  (六)、与用户的互动需不断增强

  随着用户侧、产业服务侧需求与服务的快速发展,尤其是随着当前外贸行业技术的大量投产使用,当前外贸数据流和信息流的双向互动不断加强,对行业运行和管理将产生重大影响。一是需要重点研究由此带来的传统产品特性的改变,建立数学、物理模型,解决行业用户迫切衙要解决的相关问题;二是需要大力探索配套政策与商业运营

  22模式,适应快速变幻的用户需求,丰富服务内涵,拓展当前外贸行业服务领域和内容,促进当前外贸行业服务效率的提升,实现可持续发展。

  (七)、管理效率低

  缺乏管理工具,流程仍旧靠线下。当前外贸行业相关企业的很多产业流程等都是线下通过传统方式来管理,各方需求也都是通过电话进行沟通的,这种传统的管理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更易出错,也会造成人工成本的浪费。相应的缺乏ERP、OA等最基本的现代化管理工具,直接导致运营成本过高,而效率低下。

  再者欠缺运营团队,管理经验不足。由于传统的当前外贸行业的运营方,仍旧是靠行业增量红利去盈利,比如一味的开拓增量市场等。对运营的重视程度不足,以至运营团队欠缺。另外也不像大部分先生代“互联网+”公司那样能吸引到优秀的运营人才,本身重资产轻运营的传统模式也决定了当前外贸行业在互联网+时代走的很慢。

  最后资产认识不全面,变动更是无迹可循。当前外贸行业除了硬件设备、各种资产设备以外,商家、用户以及产生的各种数据,都是行业重要资产,这些资产的初始情况,改变情况,生命周期如果无记录的话,就会导致管理无迹可循。

  (八)、盈利点单一

  现有的当前外贸行业盈利场景几乎都是产品,服务增值费用,盈利点还是驻留在行业本身层面,要想发现新的盈利点,必须转变思路,

  23打造更多新场景。

  当前外贸行业运营方需要突破“信息展示“固有思维,认识到当前外贸本质上是行业宏观服务汇聚,围绕当前外贸行业不同的客户进行打造,全面感知用户的需求,并通过PC,APP,微信等不同的现代化工具给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九)、过于依赖政府,缺乏主观能动性

  不少地方的当前外贸行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往往依赖于政府投资,使得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难以充分发挥,无法激发社会力量参与当前外贸行业的建设,很多企业甚至依靠长期的政府补贴来维持生计,难以从自身的产品和服务创新中找到自力更生的源动力,这种现状将导致当前外贸行业的建设难以持续。

  (十)、法律风险

  当前外贸行业的应用地域关联弱、信息流动性大,信息服务或用户数据可能分布在不同地区或国家,不同地方政府信息安全监管等方面存在法律差异与纠纷;同时由于行业制造和用户服务等技术引起的用户间物理界限模糊可能导致的司法取证问题也不容忽视。

  (十一)、供给不足,产业化程度较低

  由于基础技术缺陷、设施匮乏、积累不足、产业制度不规范等历史因素,致使当前外贸行业起步较晚。出现产品质量和服务不达标,行业供给不足,产业化程度较低等现象。导致了用户需求难以得到实时

  24的满足。行业亟需提高产品及服务质量,优化基础资源配置,夯实产品技术更新迭代能力,解决用户迫切的需要。

  (十二)、人才问题

  随着全国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发展,现有的新型专业技术人才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不能满足传统需要。目前,我国当前外贸实现信息化过程中,既懂IT、又懂当前外贸以及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十分匮乏。

  而由于体制的约束,即便当前外贸有了这样的复合型人才,他们也无法再职称评定及职位升迁方面享受优厚甚至仅仅只是正常的待遇,以至人才的流失更为严重。

  (十三)、产品质量问题

  产品问题则是当前外贸行业自身的主观因素。受到经验、数据处理等客观问题的影响,当前外贸行业现代软件、系统等产品及服务的客户满意度都有待提高,系统性能、安全性、功能和信息共享和交换上存在明显弱点和问题。现有产品及服务在质量和服务上要想满足各类用户的需求,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六、当前外贸成功突围策略

  (一)、寻找当前外贸行业准差异化消费者兴趣诉求点

  在产品同质化的时代,只有差异化才能带来高附加值和高利润。高端企业应该走差异化之路。除了在功能层面上找到自己的差异化,25他们还应该突出自己“稀缺、尊严、身份”的高端形象,让消费者感到“体面”。

  (二)、当前外贸行业精准定位与无声消费教育

  当前外贸行业的消费者教育最大的问题是信息能否有效传达。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给高端目标消费群体一个明确的定位,同时了解这些消费群体的共同消费心理以及接收信息的各种方式。

  大多数高端消费者都有这样的生活方式:他们是社会精英,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停留在大众媒体的泛化传播中。有了这样的基本认识,在做消费者教育工作时,就要避免宣传费用的无效投入和信息的无效沟通。广告支出必须使广告最准确有效地触达目标受众,从而达到媒体预算浪费最少、实际销售额最大的目标。因此,高端可以采用广播软文、杂志软文等低成本、高效率的媒体,真正做到“润物无声”的消费教育。

  (三)、从当前外贸行业硬文广告传播到深度合作

  不少高端品牌企业不断加大硬文广告投入,继续用目标人群的兴趣爱好来轰炸自己。虽然品牌不遗余力地不断在电视台投放广告,但硬文广告渗透力弱,商业品味强,导致企业在广告上投入大量资金,却没有理想的传播效果。于是,一些品牌将目光投向了可能吸引家庭主妇注意力的电视剧,开始利用电视剧广告植入这种新的电视广告方式。目前当前外贸行业的广告传播呈现出硬文本广告的下降,而嵌入

  26广告、标题广告、赞助广告和软文本广告增长。

  (四)、公益营销竞争激烈

  针对当前外贸行业消费特征日益分散、个性化、碎片化的特点,国内不少企业非常重视广告传播平台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美誉度。国内外的重大赛事和热点话题,对于企业来说都是极具发展前景的交流平台,进而成为行业激烈竞争的交流资源。

  (五)、电子商务提升当前外贸行业广告效果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以及各种新媒体的不断涌现,网络平台的巨大传播效应愈发沉寂,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通过各种形式在网络平台上发力。从企业网站的更新维护到微博营销和社区网站,各大品牌都做得很好。企业积极参与新载体的态度,在表明具有传播潜力的新媒体有可能引起企业兴趣的同时,当前外贸行业广告的形式和内容也发生了新的变化。

  (六)、当前外贸行业渠道以多种形式传播

  大型当前外贸商场和基地一直是他们重要的销售平台,也是消费者购买最多的地方。因此,各大当前外贸商场和基地的单页、海报、降价促销和买赠活动是产品销售和促销的常用方式。然而,随着当前外贸行业产品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的终端推广与传播不断升级,各种形式的推广与传播也在不断创新。

  2(七)、强调市场细分,深耕当前外贸产业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产品种类的不断增多,国内消费者在当前外贸行业产品的偏好上开始出现消费分层。不同的消费群体产生了差异化的品牌消费偏好。例如,白领消费群体更追求生活品质,老年人更注重健康,低端消费群体想要经济实惠的产品。为此,企业应该推出不同定位和定价的产品,广告传播开始更加人性化,层次分明,传播精准。高端产品的价格相对较高,相关企业不仅与电视广告合作,还结合电子商务等新业态进行细致的沟通与互动。

  七、当前外贸行业多元化趋势

  (一)、宏观机制升级

  在发展布局上,要从侧重当前外贸事业,转为侧向当前外贸产业;在服务对像上,要从服务单一用户、服务单一项目,向全社会全行业提供多元化服务;在企事业单位支持上,要从侧重国企,向私有企业和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方向转变;在服务提供方面,要从政府引导,向企业自主创新转变。

  (二)、服务模式多元化

  我国的当前外贸服务模式相对比较单一。在城市,当前外贸公司一般不外乎行业巨头、上市公司、创业型科技公司、外包公司这几种,

  2目前的当前外贸服务模式只能说是处于一种初级发展阶段,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服务经验,它的发展必将在服务功能与类型上进一步精细化、规范化、专业化、标准化和体系化。

  (三)、新的价格战将不可避免

  目前的当前外贸产业,正处在新一轮价格战的前夕。在欣欣向荣的当前外贸领域,行业巨头已经稳占很长时间。这些都被初创企业、业内上市公司看在眼里,未来,他们必然会通过积极的降价措施,削弱对手的优势。

  (四)、社会化特征增强

  当前外贸当下正在向社会化模式聚集。透过应用发布的行业技术数据,不仅可以用传统的电子邮件分享,而且能够满足社会媒体的需求,如微信、QQ、钉钉、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提供的各种监测功能,可以及时收集和过滤数据,企业和客户之间也可以通过该渠道展开更加便捷的沟通。

  (五)、信息化实施力度加大

  信息化将是当前外贸行业建设的基础。当然信息化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很多人自然觉得信息化就是上个OA,弄个ERP,然后在后台统计几张报表,但其实这连信息化的门都没碰到。“数据结构化,流程标准化,业务在线化,沟通移动化”,让信息在各个场景和组织之间有序流动,并通过3D可视化建模让监测、查看、管理更直观、更便捷,这

  2才是信息化的终极目标。信息化的本质是数据的打理,也是打通各个系统的数据孤立,经过结构化建模之后再进行展示。

  (六)、生态化建设进一步开放

  1、内生发展闭环,对外输出价值

  当当前外贸行业的社区化运营属性愈来愈强,关联产业开始汇聚时,就需要谋求内生发展,当前外贸更需要打造一个服务平台,对内是一个合作协同的生态闭环,对外也要有统一开放的接口和品牌输出,既能引导资源的有效流动,又能促进产业规模效应,汇聚人才和专业知识,进而提升供应链效率。

  2、开放平台,共建生态

  当前外贸行业服务平台方,不再是单一地控制和输出,而是要借助技术手段搭建基础在线技术平台,通过规则引导企业产出更加优质的内容和服务,激活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挖掘更多产业链上的需求,从而针对性的配套服务并引导资源有效配置。这样的平台才能够进行自我反思和迭代进化。

  (七)、呈现集群化分布

  目前各地都在加快推动各类当前外贸项目建设。当地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会在原有基础上升级智能化,如果没有基础较好的项目基础,当地就会创造新的当前外贸项目。

  3伴随着各地当前外贸项目建设风生水起,中国当前外贸建设已经在地域分布以及建设模式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在地域分布上,中国当前外贸建设已经初步呈现出散点式分布,并有由东部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拓展的趋势。有报告分析,从国家级当前外贸项目建设情况分析,已经初步形成了“东部沿海集聚、中部沿江联动、西部特色发展”的空间格局。

  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以其雄厚的工业园区为基础,已经成为全国当前外贸项目建设的三大聚集区域;而中部沿江地区则借助沿江城市群的联动发展势头,也大力开展当前外贸项目建设;广大西部地区依据各自建设特色,同样正加紧当前外贸项目建设。未来一段时间,中国中西部地区当前外贸项目建设或将迎来全新的建设浪潮。

  从现有情况来看,各地打造的当前外贸水平良莠不齐,好坏参半。总体来说,东部发达地区的当前外贸产业相对来说会更加成熟一些。但目前中西部当前外贸打造势头也不可小觑。

  (八)、各信息化厂商推动当前外贸发展

  各级厂商推动下的当前外贸建设商业模式,整体的特点就是当前外贸的规划设计中通常所设计的领域都比较少,定义也比较狭小,这也正是我们经常看到,当当前外贸的目标拆分与落地时,落实为比较大概念的行业应用。推动这种商业模式建设的主要厂商包括国外的厂商,国内的互联网巨头,而典型城市代表就是北上广。

  31(九)、政府采购政策加码

  为了缓解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所面临的资源紧张和产品服务质量不优的双重压力,依据中央精神,我国应该提速当前外贸产品政府采购的步伐。一方面政府采购要从已经得到认证的产品中,选择社会需求量大且节能效益显著的产品,而后再逐步扩大政府采购的范围。另一方面,可以总结近几年来政府采购产品的经验从而部署下一步工作的重点领域。

  (十)、个性化定制受宠

  当前外贸行业市场年均数规模千亿元,吸引投身其中的资本越来越多的,另一方面,消费者越来越高的需求,对当前外贸行业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未来,当前外贸行业将朝着分工精细化和需求个性化方向发展。

  (十一)、品牌不断强化

  随着中国经济增长进入空窗期,当前外贸产业的发展步伐与全国经济形势保持一致,也将从高速发展转为中低速发展。中国当前外贸经过30年的高速增长,也将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当前外贸行业俨然已经进入了品牌竞争时代。当前外贸市场竞争从地域、类别、局部已经上升为品牌之间的立体战。强化和加快品牌建设,建立更高层面的品牌内涵,实现更高效的系统化品牌工程成为品牌当前外贸企业必经之路。

  32(十二)、互联网已经成为标配“风生水起“伴随互联网的发展,通过互联网的手段,改变当前外贸的经营模式。引入竞争机制,提高当前外贸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与服务品质,以此提高当前外贸产品的品质,迎合新人日益增高的品质追求与个性化需求,才是“互联网+当前外贸"的正确玩法。线上线下的结合是不可避免的当前外贸网络化大势所向,当前外贸+互联网已经成为标配而风生水起。

  (十三)、一体式服务为发展趋势

  当前外贸行业产业链冗长,且产业链各个环节分散较大,大多都呈现着单打独斗的状态。行业要继续发展壮大,就要注重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增强与其他行业的交流,互补行业局限性,形成产业一体化,向消费者提供贯穿初始到结束的全程内容的“一站式服务”。

  (十四)、政策手段的奖惩力度加大

  通过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促进国家当前外贸等行业战略目标的实施,这需要从当前经济发展的全局着眼,多方引导,突出重点充分发挥企业所得税政策在促进当前外贸方面的效应。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一方面,要充分考虑目前我国当前外贸行业的总体要求和各企业当前外贸产品自身的特点;另一方面,还要考虑企业所得税制度的政策功能特征及其作用规律,实事求是的设计出既科学合理又简便易行的针对当前外贸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体系。

  33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全新阶段。当前外贸革新不仅是国际化的大趋势,也是基于中国国情的一个正确选择。当前外贸产品优势是我国未来趋势之一,促进中国经济社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安排,要逐步完善相应措施机制建立一个新兴当前外贸生态。

  八、“疫情”对当前外贸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影响及对策

  目前,减少疫情对当前外贸业的影响,逐步实现经济复苏,需要国际组织、商业伙伴、政府机构、金融机构和企业自身的充分合作。根据我们对疫情影响的分析,并参考调查获得的信息报告,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对策:(一)、国内有关政府机构对当前外贸业的建议

  建议政府机构整理和分析应对突发事件的相关政策,并建立政策工具包。选择的政策按照期限(短期、中期和长期等)、类型(金融、金融、服务优化等)和政府部门进行分类,形成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基本综合政策包。就政策类型而言,接受调查的当前外贸行业普遍认为,社会保障救济、恢复工作和生产以及特定行业的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外贸行业企业希望加强财政、税收等方面的政策支持;专家学者普遍认为,对于当前外贸企业来说,财政救助政策更及时、更有效,财政政策需要精心设计。改善政策执行。报告显示,当前外贸行业的许多中小企业表示,现金流支持时间约为一个月,这意味着需

  34要尽快对企业实施援助效果。在已经发布的众多政策中,企业对社会保障政策的反馈有很大的直接帮助。

  (二)、关于当前外贸产业上下游产业合作的建议

  一是加强当前外贸行业上下游交流互信。加强与供应链上下游合作伙伴的沟通,增进理解、互信和支持,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二是突破当前外贸行业的价值链瓶颈。通过国际组织、当前外贸商协会、行业联盟等载体,我们可以及时了解价值链中的阻塞点,共同采取措施解决原材料供应、物流和运输问题。

  第三,分散供应链风险。共同探索供应链多元化发展的最佳路径,分散不可抗力风险,尽可能平衡各方的期望和需求;在一定区域内构建完整的当前外贸行业供应链流通,提高抗风险能力。

  (三)、突破当前外贸企业疫情的策略

  一是加强当前外贸行业上下游交流互信。加强与供应链上下游合作伙伴的沟通,增进理解、互信和支持,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二是突破当前外贸行业的价值链瓶颈。通过国际组织、当前外贸商协会、行业联盟等载体,我们可以及时了解价值链中的阻塞点,共同采取措施解决原材料供应、物流和运输问题。

  第三,分散供应链风险。共同探索供应链多元化发展的最佳路径,分散不可抗力风险,尽可能平衡各方的期望和需求;在一定区域内构建完整的当前外贸行业供应链流通,提高抗风险能力。

  35九、关于未来5-10年当前外贸业发展机遇与挑战的建议

  (一)、2022-2027年当前外贸业发展趋势展望

  “十四五”期间,我国当前外贸业的发展将发生许多重要变化:市场需求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下游产业和终端消费占主导的市场份额将显著增加;联网运营比例将开始显著增加;专业化细分、精细化制造将成为当前外贸业的新发展趋势,当前外贸业企业之间的相互关联或合作将变得越来越重要。为适应“十四五”期间产业发展趋势,促进当前外贸业快速健康发展,提出以下措施和建议。

  (二)、2022-2027年当前外贸业宏观政策指导的机遇

  一是建立健全当前外贸业自律管理机制,加强对产业发展的宏观指导,进一步推动建立科学的,按照国家当前外贸业“十三五”规划的总体要求和部署,公平完善行业自律管理机制。建立健全行业统计调查制度,深入研究当前外贸业发展的规模、结构、布局、市场、需求、效益等问题:引导相关企业进行专业化分工与合作,形成适度集中的格局,基于专业化生产原则、规模经济原则和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大企业主导和协调发展大、中、小企业的当前外贸业。

  (三)、2022-2027年当前外贸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

  二是大力推动当前外贸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随着竞争的加剧,36传统当前外贸业的利润空间将进一步下降,一些结构性矛盾将更加突出。当前外贸业的产业结构亟待优化升级。大力推动当前外贸业的发展,拓展新的发展和应用领域;通过自主创新,加快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和配套技术的研发,加强推广应用,扩大高端产品在当前外贸行业的市场份额,改变低水平恶性竞争局面;通过专业分工与合作,形成配套产品的合作生产能力;通过股份制改革、股份制、上市等形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成为调整优化当前外贸业结构的骨干力量;落实中小企业优惠扶持政策,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推动当前外贸业中小企业向专业化、精细化、专业化、新发展方向发展,提高对大型企业的支持能力。

  (四)、2022-2027年当前外贸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二是大力推动当前外贸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随着竞争的加剧,传统当前外贸业的利润空间将进一步下降,一些结构性矛盾将更加突出。当前外贸业的产业结构亟待优化升级。大力推动当前外贸业的发展,拓展新的发展和应用领域;通过自主创新,加快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和配套技术的研发,加强推广应用,扩大高端产品在当前外贸行业的市场份额,改变低水平恶性竞争局面;通过专业分工与合作,形成配套产品的合作生产能力;通过股份制改革、股份制、上市等形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成为调整优化当前外贸业结构的骨干力量;落实中小企业优惠扶持政策,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推动当前外贸业中小企业向专业化、精细化、专业化、新发展方向发展,提高对大型企

  3业的支持能力。

  38

篇六:外贸行业分析和趋势

  

  国际贸易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国际贸易无疑是连接各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的重要纽带。国际贸易的发展速度与方式已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国际贸易的现状及未来趋势已成为业界热议的话题。

  一、国际贸易现状

  目前,国际贸易的总额已经达到了16万亿美元。2019年,全球贸易额约为19万亿美元,其中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美国是最大的进口国。跨境电商、数字贸易等新业态也逐渐成为国际贸易的新亮点,对于国际贸易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当前国际贸易中,开放自由的区域贸易协定已成为当今贸易形势的主旋律,区域经济联盟、自由贸易协定等品种无不在国际贸易中大放异彩。贸易保护主义态势下,以欧盟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贸易上逐渐趋向自闭。除此之外,一些新兴经济体也在积极推进经济自由化,进一步扩大开放领域,加速融入经济全球化。

  二、国际贸易的未来趋势

  1.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未来,国际贸易仍将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但其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例如,全球经济不稳定、贸易保护主义、专利保护、数字化等方面的出现,都会给国际贸易带来一定的压力。在此背景下,中国应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充分利用多边贸易体系和自由贸易协定,实现与世界各国相互合作和共赢的局面。

  2.新兴经济体的崛起

  随着全球经济变化的趋势,在国际贸易中,新兴经济体将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国际经贸格局将进一步多元化。到2030年,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四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并引领全球经济发展潮流。

  3.数字贸易的崛起

  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将会带来全球经济变革重大机遇。数字贸易在未来会成为贸易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AI、5G、物联网技术等数字化科技将深度渗透到贸易各个环节中。因此,从事国际贸易和跨境电商的企业和从业人员需要不断学习发展这些新技术,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综上所述,当前国际贸易形势曲折多变,不论是机遇还是挑战都在其中。只有通过深化改革、积极推进贸易自由化,增强与新兴经济体合作,把握

  数字贸易发展方向等多种方式,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在国际贸易领域中奋勇前进。

  此外,未来国际贸易的发展还需要注重合作与包容。全球化已让世界各国紧密联系在一起,只有通过国际合作及交流,才能实现共同繁荣。同时,在国际贸易的进程中,应注重平等、公平原则,尊重各个国家的文化差异和政治制度,实现经济多元化和乃至文化多样性的和谐发展。

  在人类未来发展的道路上,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国际贸易也在不断演化和发展。我们需要携手共同推动国际贸易不断创新,推动世界经济的稳健发展,实现全球共同繁荣。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变得日益频繁,贸易总量也不断增加。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发布的报告,2020年全球商品贸易总额为18.89万亿美元,服务贸易总额为5.08万亿美元。特别是在全球化和数字化的背景下,国际贸易的方式和形式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其中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成为国际贸易新的增长点。

  然而,国际贸易发展也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一方面,各国之间的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态势有所升级,加剧了全球贸易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另一方面,制造业的转移、全球供应链的重构等因素也在加速推动着贸易格局的变化。

  未来,国际贸易将继续发挥着促进全球经济增长和贸易自由化的重要作用。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电子商务、跨境电商等新兴业态也将逐渐推动贸易模式的转型和升级。同时,环保、智能化、可持续发展等新兴理念也将逐渐渗透到国际贸易中,推动贸易方式更加环保、高效和可持续。

  因此,未来国际贸易的趋势应该是多元化、数字化、可持续化、创新化和平衡化的。要加强全球贸易规则的制定和执行、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体系、推动全球数字化进程、加强贸易多边合作等方面,才能让国际贸易健康发展,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篇七:外贸行业分析和趋势

  

  2020外贸行业的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

  2020年春节期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迅速向全国蔓延,举国.上下共同抗击疫情,为避免人口大规模流动和聚集,采取了居家隔离、延长春节假期等防控措施。《国际卫生条例》宣布新冠肺炎疫情构成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国内、国外均高度关注这一疫情,全球贸易和中国对外贸易均面临变局。结合恒大研究院任泽平等人的《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与政策建议》研究中的两大研究结论,其一,由于反应更快、抗击疫情力度更强,因此此次疫情影响更大、时间更短,乐观估计影响主要在一季度,乐观估计全年GDP增速约5.4%;其二,疫情应对措施的三大政策组合: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大力度的改革开放。不禁引人思考,在这样的经济形势背景下,如何开放以面对疫情带来的影响?对外贸易行业该如何化挑战为机遇?

  本文立足于2020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呈现出的各种特征,结合全球对疫情的态度,展开我国贸易进出口如何化挑战为机遇的分析。

  1、2020年中国对外贸易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2020年,在国内外复杂的经济政治形势下,中国对外贸易仍保持较好发展态势。无论从贸易量上来看,还是从贸易效率上看,中国贸易格局在保持全球地位的同时也呈现出新的格局,如东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民营企业首次成为我国第一大外贸主体。从贸易效率上看,近年来,海关大力压缩整体通关时间,不断深化“放管服”

  改革,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2020年,我国进口、出口整体通关时间比2019年分别压缩42.3%、42.4%。

  (1)外贸总额创历史新高,国际地位提升

  2020年以来,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从中美贸易问题到中国台湾、中国香港问题,中国进出口贸易情况面临多重挑战。与此同时,有关政府部门不断完善政策措施,推进贸易结构优化,培育外贸新业态新模式,企业也积极主动扩大进口,共同稳步推进中国贸易高质量发展。贸易规模、国际市场份额双双迈上新台阶。从中国全年进出口总额来看,2013-2020年进口总额波动变化,2020年中国外贸总额创历史新高,达31.54万亿元人民币,增长3.4%。其中,出口17.23万亿元,进口14.31万亿元,进出口、出口、进口规模均创历史新高。从国际地位来看,中国出口占国际市场份额稳步提升,根据世贸组织统计,2020年前三季度,中国出口增速较全球高2.8个百分点,国际市场份额较2018年提高0.3个百分点至13.1%。

  (2)、外贸总额逐季攀升

  2020年,中国进出口规模逐季攀升。2020年一季度进出口值为7.03万亿元、二季度7.68万亿元、三季度8.26万亿元、四季度达到8.59万亿元。

  (3)贸易顺差大幅回升

  2020年我国贸易顺差扩大25.4%,贸易顺差大幅回升。我国经济拥有强大的韧性、潜力和回旋空间,这种韧性在外贸领域同样具备。目前,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拥有完备的工业体系,有22多种工业品产量位居世界首位,完善的工业门类和制造业基础为外贸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中国出口面形势较好。商务部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贸易出口17.23万亿元,增长5%;进口14.31万亿元,增长1.6%;出口额增速远高于进口额增速。2020年,中国贸易顺差2.92万亿元,扩大25.4%。

  (4)、东盟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

  中国主要贸易伙伴位次发生变化,东盟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2020年,第一大贸易伙伴仍然是欧盟,对欧盟进出口4.86万亿元,增长8%;对东盟进出口4.43万亿元,增长14.1%;对美国进出口3.73万亿元,下降10.7%;第四大贸易伙伴是日本,对日本进出口2.17万亿元,增长0.4%。此外,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9.27万亿元,增长10.8%,高出整体增速7.4个百分点。

  (5)、民营企业首次成为我国第一大外贸主体

  在支持民营企业方面,海关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支持民营企业减负增效。拓展担保方式,引入保险公司参与海关税收担保,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减轻负担。鼓励中小企业创新,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进口有关科研和科技开发用品免征进口税收。中国海关已与36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经认证的经营者互认,支持民营企业享受当地海关提供的各项便利措施,服务企业“走出去”。2020年,民营企业进出口13.48万亿元,增长11.4%,占中国外贸总值的42.7%,比2018年提升3.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8.9万亿元,增长13%;进口4.58万亿元,增长8.4%。

推荐访问:外贸行业分析和趋势 趋势 外贸 分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