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洁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李大钊与新文化运动(9篇)

发布时间:2022-11-18 15:45:04 来源:网友投稿

李大钊与新文化运动(9篇)李大钊与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说课稿-百度文库  新文化运动》说课稿  、教材分析  1、地位作用:  本课选自人教版新编高一历史新教材上册第五章第一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李大钊与新文化运动(9篇),供大家参考。

李大钊与新文化运动(9篇)

篇一:李大钊与新文化运动

tle>《新文化运动》说课稿-百度文库

  新文化运动》说课稿

  、教材分析

  1、地位作用:

  本课选自人教版新编高一历史新教材上册第五章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有重要地位

  (1)从近代抗争史的角度看,它是旧革命的总结、新革命的曙光:

  它对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深刻反思,带来了对封建旧文化的彻底批

  判,并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做好了思想准备。

  (2)从近代探索史的角度看,它是旧思想的发展、新思想的肇始:

  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先进的中国人从师夷长技、君主立宪、实业救国

  与民主共和,发展到了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民主与科学;随着俄国十月革

  命的发生,在新文化运动的后期,更加进步的社会主义思想成为改造中

  国的思想武器。

  通过本课的学习,一方面能使学生建立完整的近代思想发展史的知

  识结构;另一方面对学生正确认识其发展规律具有关键作用。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新文化运动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背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

  和领袖人物以及发展概况。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李大钊和新文化运

  动的发展。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2)能力目标:

  ①

  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本节所述文化名人的经典著作及其相关内容,得出自己的独到认识,从而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解读、判断、运用历

  史资料的能力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以及交往能力。

  ②

  结合本节内容,理解一定社会文化现象由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决定的原理,使学生进一步认清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

  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以此提高学生运用辨证唯物主

  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理解历史问题及评价历史人物的能

  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①

  通过对本节历史人物的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和学习,那些在历

  史的关键时刻为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挺身而出的人物所拥有的孜孜以求

  的探索精神和热情洋溢的爱国情操。

  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爱国主

  义精神。

  ②

  通过对新文化运动所弘扬的民主科学精神的学习,使学生明确,作为中国未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对民主和科学的追求,也是个人

  健全人格、正确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体现,以此培养学生的

  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

  ③

  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自主进行学习,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养

  成关怀国家、民族和社会发展的思想品质,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

  3、教学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精神实质。

  4、教学难点:新文化运动影响的全面评价;归纳近代思想演进。

  二、教材处理

  1、将教材内容分成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内容、影响三部分,以优

  化教材知识结构。

  2、适当补充一些历史原文资料如:

  《敬告青年》、《狂人日记》、《庶

  民的胜利》等,增加知识容量,培养学生的阅读史料的能力。

  三、教法学法

  1、问题讨论式教学法

  著名心理学家米勒说过,“教师应该较少阐述事实,较多提出问题,较少给以现成答案,要指出所教课程的戏剧性及美妙性,引发美感”

  励学生积极思考,深入探究,在讨论分析基础上

  知识系统化。本节内容的教学主要采用此法。

  2、依据多元智能理论,在处理不同具体问题情景时采用情景设置式

  教学法、比较发现

  式教学法、启发诱导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式,配合问题讨论,培养学

  生分析、比较、综合、归纳、概括等多元思维能力。

  。问

  题讨论式教学法正是这一原则的体现。它以问题情景的创设为出发点,指导和鼓的出结论,使

  四、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包括新文化运动各领袖人物的图片资料,重

  要历史文献资料选段,教学过程中所需问题、情景的设置,本节知识体

  系建构及板书设计,反馈练习及研究性学习课题等,作为课堂教学的辅

  助手段,增加课堂教学的形象性和直观性和课堂知识容量,提高课堂学

  习效率。

  五、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教师设题:

  (1)

  结合材料分析新文化运动发生的历史可能性和必然性

  背

  景)。

  (2)

  结合材料,深入了解陈独秀、蔡元培、鲁迅、胡适和李大钊

  及其著作,将发现所得与教材观点相印证或对教材提出自己的批判性认

  识。

  (3)全面评价新文化运动;分析新文化运动的精神实质。

  ★此环节以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积极探究的方向,体现

  教师的主导地位,同时凸现本课重点难点内容。

  2、学生准备:

  学生按兴趣选择题目,分组查找资料进行研究,得出自己的认识。

  (即

  ★以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搜集、整理、分析、应用历史资料

  的能力,以及互助协作精神。体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

  学理念。

  课堂教学

  1、新课导入:

  情景导入:

  (情景设置)当历史的车轮驶入

  20世纪初,勤劳勇敢的中国人面

  临的仍然是破败的山河、颓败的经济、失败的革命、衰败的文化……

  (教师导入)当资产阶级革命派效法西方改造中国旧社会的革命理

  想被军阀统治的黑暗现实撕成碎片之时,器物和制度层面深入到社会文化心理层面,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人们开始由

  最终迎来近代百年继甲午戊

  戌变法之后的第二次民族思想大解放一一新文化运动。

  ★此环节采用情景设置与教师导语相结合导入新课,让学生在体味

  近代历史的沉重感时,激发他们献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历史使命

  感和历史责任感。

  2、新课学习:

  逐步设疑导学:

  利用多媒体课件依次创设问题情景,分解本课重难点,激活学生思

  维。

  ①

  历史背景: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结合以往所学史实分析归纳)

  问题1:辛亥革命后中国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三方面的状况;

  次革命运动的失败。)

  问题2:回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简单历程(

  年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战期间)

  问题3:西方启蒙思想与尊孔复古逆流斗争的实质是什么?(阶级

  斗争)

  ★培养学生史论结合、综合分析、归纳概括和把握历史发展基本线

  索的能力,以及从哲学角度解释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阶级分析方法,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②

  兴起与概况:

  课件展示《新青年》书影,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鲁迅等新文

  化运动主将的图片资料,以及《敬告青年》

  《狂人日记》《庶民的胜利》

  等名作的资料选段,学生阅读教材内容,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问题4: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的阶级属性是什么?(前期是

  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后期的李大钊等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

  问题5:比较辛亥革命前和新文化运动中对西方启蒙思想的利用。

  (政治、思想方面和系统性。)

  问题6:陈独秀认为中国革命多次失败的原因是由于几千年封建文

  化毒害的结果是否正确?(不完全正确。本因是中西之间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综合对比。)

  ★要求史论结合,全面分析,同时给学生以充分自由的思维空间,各抒己见,)

  19世纪60—

  70

  (历

  扬学生个性思维之特点。

  ③

  内容及发展:

  学生分组讨论,各个突破,教师适时启发点拨,引导学生围绕以下

  四个问题解决本课重点内容。

  问题7:根据课前的准备,回答新文化运动所提倡的民主、科学和

  新道德以及反对的旧道德到底是什么?(资产阶级政治民主、自然科学

  和社会科学、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封建主义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

  (注意阶级性和辨证的观点。

  问题9:如何认识俄国十月革命后在中国介绍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

  地位;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是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

  (不是主流;马列主)

  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结合,适合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

  学原理分析历史问题,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④

  意义及评价:

  问题10:结合课前准备,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评价新文化运动的

  历史影响。(积极:思想解放、准备五四运动、宣传社会主义;消极:

  前期未结合群众斗争、形式主义偏向、绝对褒贬、资本主义范畴。

  问题11:概括新文化运动的精神实质。

  等。)

  ★学生在讨论中受到启发,既培养了学生运用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全

  面客观地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又激跃了学生思维,提升了学生的创新

  思维能力。

  3、课堂小结:

  知识总结:(教师启发诱思)

  由辛亥革命所唤起的对中国社会的美好希望,同民国初年中国社会

  的黑暗现实之间形成一种巨大的落差,这种落差导致了一次巨大的思想

  解放潮流。新文化运动正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它以西方先进思想为武器,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全面的理性批

  判。它不仅是一次反传统主义的运动,更是一场现代价值的重建运动:

  它倡导民主与科学,力图重建民族精神的核心;它标榜新道德,力图建

  构新的伦理和价值判断模式;它提倡新文学,力图改造反映民族精神的

  外在表现方式。新文化是对千百年来形成的旧文化的扬弃和超越,它体

  现了以个性解放为核心的近代人文主义精神。)

  (民主、科学、爱国、求是)

  问题8:如何全面认识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

  对旧文学?★通过讨论分析,培养学生运用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一切从实际

  出发等哲作为民主科学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新文化运动后来宣传的社会

  主义思想,正是引领中国人民走上独立、自由和富强之路的光

  辉旗帜。

  ★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知识内容进行理性分析,提升

  学生

  历史思维能力,体现新课程理念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

  教材总结:(学生自主探究)

  要求每个学生按自己的理解以任何形式设计本节知识结构。

  ★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思维特点,体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多元

  智能理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与运用。

  六、板书设计

  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围绕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内容、影响,采用纲要图示法板书,既优化教材知识结构,又突出重点和难点,简要

  而明晰。

  七、教学评价

  ?考虑到学生知识储备、理论修养及学习能力的差异,在问题情

  景和反馈练习中设置了不同的思维含量,引导鼓励学生整体进步,体现

  新课程理念下历史教学的激励功能,促使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内驱力。

  ?教法学法的选择、教学环节的构建及反馈课题的设置,试图体

  现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与历史课题研究和历史研究性学习的衔接,及人文素养。

  实现传

  统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与更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

  化素质

篇二:李大钊与新文化运动

tle>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李大钊-百度文库

  作者:赵荣文

  作者机构:中共北京市委党校,中国北京100037出版物刊名:党史博采:理论版

  页码:23-24页

  年卷期:2018年

  第1期

  主题词:新文化运动

  李大钊

  论战

  摘要:自辛亥革命失败以后,中国社会思潮涌现,出现了很多思想和主义。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爆发后,新文化运动就不在是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潮的阵地,而是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地方。在这种环境下,中国共产党人李大钊就成为宣传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在此期间,李大钊与其他的思潮进行了论战,其中最有影响力的就是与胡适的论战。那么,在五四后期的新文化运动中,李大钊是如何宣传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这就是现在所要研究的问题。

篇三:李大钊与新文化运动

tle>马作文之李大钊与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百度文库

  李大钊与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

  〔摘要〕李大钊是党的主要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在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运动中起着主要作用。他参与发起思想启蒙运动,为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创造了基本前提;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并发起创建中国共产党,推动早期马思主义思想运动的发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初步阐述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基本构想,谱写出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的最初华章。

  〔关键词〕李大钊;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复兴;思想启蒙

  〔中图分类号〕d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8048-(2017)04-0092-08

  化所作出的主要贡献进行系统分析、论证,以缅怀和学习他的精神和思想,同时也期盼能够对推动李大钊与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尽绵薄之力。

  一、参与发起思想启蒙运动,为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创造了基本前提

  “旧者不蹦,新者何由而建,幻者不灭,真者何由而成?”〔1〕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新的思想传入中国,是以否定旧的不合理的思想为前提条件的。辛亥革命的失败和北洋军阀的统治,使人们陷入深深的绝望和苦闷之中。特别是当时泛起尊孔复古思潮,宣传封建伦常,要求将孔教定为“国教”,攻击民主共和与自由平等的现代理念。面对封建复古思想的反扑和民主制度的巨大危机,李大钊和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发动了新文化运动,同封建思想展开了猛烈的斗争,为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的兴起提供了合适的土壤。

  1.高扬反封建旗帜,冲决禁锢人们思想的闸门,为早期马克主义思想运动扫除思想障碍

  孔学是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孔学因为与封建君权相结合而政治化,封建君权因与孔学结合而伦理化,因而孔学是封建专制统治的精神支柱。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对孔子及其学说的批判,抓住了反封建的核心。针对当时的尊孔思潮,李大钊指出:不应当迷信孔丘,而应相信真理。孔子生于专制之时代,是“数千年之残骸枯骨”〔2〕,“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3〕他坚决反对一切迷信和偶像崇拜,宣传“真理之权威”。在此基础上,进而批判了整个封建伦理道德。他说:“古今之社会不同,古今之道德自异”。〔4〕孔学代表封建“专制社会之道德”“已不适于今日之时代”;批判孔子所代表的旧道德,“乃掊击专政政治之灵魂也”〔5〕。李大钊对封建道德的批判,态度十分坚决。他表示,为了促进新道德的确立和旧道德的迅速崩溃,“虽冒毁圣非法之名,亦所不恤矣”!〔6〕他勉励青年要与旧的传统思想决裂:必须“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之囹圄”,〔7〕“涤荡历史之积秽”,〔8〕不要让“僵尸枯骨”束缚自己。李大钊坚决而彻底的反封建思想的战斗精神,点燃了思想启蒙的火炬,冲决了禁锢人们思想的闸门,激发了人们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追求真理、革新进取的开拓精神,为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准备了条件。

  2.提倡民主和科学的现代价值理念,破除专制和愚昧,为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奠定理论基础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民主和科学,即所谓拥护“德先生”和“赛先生”。新文化运动不单单是一场反传统的运动,更是一场在文化心理层面的价值重构运动,民主和科学就是这场运动追求的现代价值理念。这种全新价值理念的提倡,为中国从思想文化领域走向现代化的大门,提供了新的血液和新的动力。

  新文化运动时期,李大钊发表文章,抨击复古专制,鼓吹自由和民主,成为和陈独秀齐名的主将。他指出,民主是世界潮流,“时代之精神”,〔9〕“人的自主之本能”。〔10〕中国长期动乱不止,“乃君主专制之祸耳”。〔11〕这与世界潮流、人的自由、平等本性相违背。“君与民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是故君主生而国民死,专制活而自由亡”。〔12〕因此,国人应以“断头流血、万死不辞”〔13〕的精神为民主、自由而斗争。在李大钊看来,自由最主要的是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然而,“在吾国,自我之解放,乃在破孔子之束制”〔14〕。在封建纲常名教的禁锢下,“群之人视彼性圣之嘉言懿行,正若天经地义,莫敢或违”〔15〕,“失却自主之人格,堕于奴隶服从之地位”。〔16〕为此,他号召人们积极行动起来,紧跟世界潮流,破除对圣贤经训的迷信,争取思想言论自由,个性解放。尽管李大钊这时提倡的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但在当时却是反对封建专制的强有力的武器。这为他后来主张的“庶民的民主”、“劳工的民主”奠定了理论基础。

  “科学”是新文化运动举起的又一面大旗。李大钊十分重视自然科学,号召人们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他指出:“二十年以前,洋海

  始通,西学输入,缙绅先生尚持天动地静之说,而以为其技淫巧焉。今地球环绕太阳之理,声光化电之学,虽在童騃,亦粗知其义矣。”〔17〕科学能帮助人们认识真理,破除愚昧和迷信。他说:“余信世界文明日进。此真理者,基于科学,寻其逻辑之境,以表现于人类各个之智察,非传说之迷信所得而蔽也。”〔18〕他强调要用科学的精神和科学方法认识事物。认识事物,“一再查事之精,一再推论之正。二者交备,则逻辑之用以昭,而二者之中,尤以据乎事实为要。”〔19〕惟其如此,才可达到“真实之境”。列宁曾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以事实而不是以可能性为依据的。”〔20〕由此可知,五四以后的科学思潮发展成两个方面的内容,即自然科学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科学,绝不是偶然的。

篇四:李大钊与新文化运动

tle>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新文化运动知识拓展(李大钊)素材新人教版-百度文库

  第九课

  新文化运动知识拓展(李大钊)

  北京香山万安公墓内的李大钊烈士陵园,是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修建的。在墓碑上有中共中央撰写的碑文。碑文指出:李大钊同志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无产阶级的革命前途无限忠诚。他为在我国开创和发展共产主义运动的大无畏的献身精神,永远是一切革命者的光辉典范。

  李大钊,字守常,河北省乐亭县人,生于1889年10月29日。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学习政治经济。1913年冬,李大钊怀着忧国忧民的情怀,东渡日本,考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当日本帝国主义向袁世凯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后,他积极参加留日学生总会的爱国斗争,他起草的《警告全国父老书》的通电迅速传遍全国,他也因此成为举国闻名的爱国志士。1916年李大钊回国后,积极参与正在兴起的新文化运动。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鼓舞和启发了李大钊,他先后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和演说。他宣称:“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1919年,他又发表了《新纪元》、《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再论问题与主义》等几十篇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

  1920年3月,李大钊在北京大学发起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0月,在李大钊发起下,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建立。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李大钊代表党中央指导北方的工作。在党的二大、三大和四大,他都当选为中央委员。

  1926年3月,李大钊领导并亲自参加了北京人民反对日、英帝国主义和反对军阀张作霖、吴佩孚的斗争。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制造了“三?一八”惨案,北京一片白色恐怖。李大钊在极端危险和困难的情况下,继续领导党的北方组织坚持革命斗争。1927年4月6日,奉系军阀张作霖勾结帝国主义,闯进苏联大使馆驻地,逮捕了李大钊等80余人。李大钊备受酷刑,在监狱中,在法庭上,始终大义凛然,坚贞不屈。4月28日,军阀不顾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对和谴责,悍然将李大钊等20位革命者绞杀在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内。李大钊第一个走上绞架,从容就义,时年38岁。

篇五:李大钊与新文化运动

tle>新文化运动调研报告-百度文库

  新文化运动

  调研报告

  宋志化130122101|近代史|2014年10月18日

  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后来改名为《新青年》。这标志着新文化运动开始。本文将以时间为线索介绍新文化运动,并介绍主要人物。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1913年6月袁世凯亲自发表“尊孔令”,1914年又发布《大总统祭圣告令》:本大总统躬膺重任,早作夜思,以为政体虽取革新,而礼俗要当保守环球各国,各有所立国之精神,秉诸先民,蒸为特征。中国服循圣道,自齐家、治国、平天下,无不本于修身。

  这些虽然说明了袁世凯对孔子的尊重,但他真真的目的是恢复帝制,自己想成为皇帝。因为孔子宣传君权神授,主张伦理纲常,对袁世凯复辟非常有利。

  从1912年起,中外反动者便在全国各地成立“孔教会”、“尊孔会”、“孔道会”等,宣扬“有孔教乃有中国“。此时以陈独秀、李大钊、鲁迅为代表的激进民主主义者进行了猛烈的轰击。他们发起了一次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大张旗鼓地宣传资本主义阶级民主思想,同封建尊孔复古思想展开了激烈的斗争!1915年九月十五日《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新文化运动开始。

  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1-

  早期的新文化运动主要是反封建,宣传资本主义。1916年初,袁世凯称帝,自此之前,美国人古德诺发表了《共和与君主论》,杨度发表了《君宪救国论》等文章,散布中国宜于实行君主制,没有君主便要灭亡的谬论。《新青年》针对这种情况,陈独秀发表了《一九一六年》,《吾人最后之觉悟》。李大钊发表了《民彝与政治.》,《青春》等文章。

  1918年1月出版第四卷第一号时改为白话文,采用新式标点符号,刊登一些新诗(我觉得新诗并没有古诗来的有韵味,现在的诗随便几句话就可以说是诗歌!)。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在《新青年》的影响下,一些进步刊物也开始改用白话文,很快影响到全国的报纸,开始出现了白话文的副刊。

  接下来新文化运动的目标发生了变化,新文化运动马上要进入到后期。起因便是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影响了全世界,也照亮了中国革命的道路。此后《新青年》以大量篇幅宣传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和社会主义理论。次年十一月李大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著名论文,欢呼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2-

  其实新文化运动的目标发生变化不是突然改变的,李大钊等知识分子在宣传资本主义的同时也发现了资本主义国家如美国发生的矛盾,意识到资本主义也不一定适合中国。俄国的十月革命给他们了启发,考虑到两国相似的情况,他们觉得社会主义更适合中国,于是整个目标便发生了变化!但以胡适为代表的温和派,则反对马克思主义!

  1915年五月四日前夕,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批判中国文化(这点是新文化运动的弊端),并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此后便爆发了大家熟知的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便被人们淡忘。

  -3-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人物——李大钊。

  李大钊,字守常,河北乐亭人,生于1889年10月29日。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并东渡日本。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参与宣传马克思主义,筹建中国共产党······1926年4月6人被北洋军阀逮捕,28日同20位革命者被绞杀在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内。时年38岁!2009年李大钊被授予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通过各种途径我们都可以看到李大钊是一个无私奉献的爱国主义人士。生于动荡的年代,觉察到了中国存在的危机,具有敏锐的眼光,通过自己的笔为中国带来了资本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发起人之一。

  我在这里特别想说的是李大钊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中的贡献。总的来说李大钊即是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也是五四运动的领导者!上文说过新文化运动一开始是宣传资本主义的,后来在发展过程中发现了资本主义的不足,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很多矛盾。后来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具有政治远见的李大钊发现社会主义更适合中国。这一转变的意义是非同一般的,-4-

  此后的五四运动就以此为主题,也促成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以此说来李大钊可谓“功德无量”。

  可惜的是李大钊英年早逝,很多荣誉都是在死后才得到的。在近现代,党中央的领导多次进行纪念李大钊的相关活动,给予了李大钊很高的评价。不知道是什么力量一直鼓舞着他为构建新中国而努力奋斗,我从百度百科中看到的李大钊的个人事迹并不多,对他的评价全是褒义的,俗话说人无完人,想必他的缺点早已在历史长河中消失了。我感觉他是和鲁迅一样级别的人物,文学方面少了点,政治能力多了点!总的来说,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新文化运动之前是向资本主义发展,之后是向社会主义发展,这应该是最重要的地方。

  注:材料来自百度百科和课本,深度整理得。

  -5-

篇六:李大钊与新文化运动

tle>高中历史第5单元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李大钊简介素材新人教版-百度文库

  李大钊简介

  李大钊,字守常,河北乐亭人,生于1889年10月29日。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1913年毕业后东渡日本,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战乱动荡的年代,艰辛备尝的生活,使李大钊从小养成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沉稳坚强的性格。1915年,日本帝国主义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李大钊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抗议斗争。他起草的通电《警告全国父老书》传遍全国,他也因此成为著名爱国志士。“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1916年李大钊回国后,到北京大学任图书馆主任兼经济学教授,积极投身于正在兴起的新文化运动,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一员主将。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鼓舞和启发了李大钊,他以《新青年》和《每周评论》等为阵地,相继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再论问题与主义》等大量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著名文章和演说,阐述十月革命的意义,讴歌十月革命的胜利,旗帜鲜明地批判改良主义,积极领导和推动五四爱国运动的发展,成为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我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

  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后,李大钊与赵世炎等人在北京组织5万余人的示威,有力地支持了上海人民的反帝斗争;1926年3月,李大钊在极端危险和困难的情况下,积极领导并亲自参加了北京反对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三一八运动,号召人们用五四的精神、五卅的热血,不分界限地联合起来,反抗帝国主义的联合进攻,反对军阀的卖国行为。

  李大钊的革命活动,遭到北洋军阀的仇视,他们下令通缉李大钊。1927年4月6日,奉系军阀张作霖勾结帝国主义。在北京逮捕李大钊等80余人。在狱中,李大钊备受酷刑,但始终严守党的秘密,大义凛然,坚贞不屈。4月28日,北洋军阀政府不顾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对和谴责,将李大钊等20位革命者绞杀在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内。

篇七:李大钊与新文化运动

tle>【同步素材】李大钊、陈独秀、胡适和新文化运动-百度文库

  【同步素材

  】李大钊、陈独秀、胡适和新文化运动

  李大钊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五四运动主要组织者领导者,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河北乐亭人。

  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1913年东渡日本,1914年考入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留日期间,积极参加反对袁世凯的活动。1916年5月回国,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1918年1月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6月与王光祈等发起组织少年中国学会,任《少年中国》编辑主任。不久又担任《国民杂志》社指导、《新潮》社顾问。

  从1918年下半年起,相继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讲演和文章,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1919年8月发表致胡适的公开信《再论问题与主义》,批判以胡适为代表的改良主义思潮。1920年3月在北京大学组织中国第一个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并在北京会见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商讨筹中国共产党。

  同年秋发起建立北京共产主义小组。11月建立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自1920年7月任北京大学教授,同时在女子高等师范、师范大学、朝阳大学、中国大学等校任教。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任中共北方区负责人。领导北方各地工人运动。1922年8月参加中共西湖会议,会后到上海会见孙中山,说明中共关于实行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主张。1923年6月在广州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会,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共三大后,多次与孙中山会谈,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

  1924年1月出席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5个主席团成员之一。参加大会宣言的起草工作,并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后组建国民党北京执行部和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北方分会,领导北方的国民党工作。

  1924年6月率中共代表团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同年冬回到北京,负责中共北方区委工作,领导了国民会议运动和关税自主运动,并派中共党员到冯玉祥的国民军中工作,领导内蒙人民的革命斗争。1925年1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继续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

  1926年领导北京人民开展反对日、英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张作霖、吴佩孚和段祺瑞卖国政府三一八运动。1927年4月6日被奉系军阀张作霖逮捕,28日被害。主要著作收入《李守常文集》、《李大钊选集》。

  陈独秀

  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原名庆同,字仲甫。安徽怀宁人。早年留学日本。1903年参加拒俄运动,旋又助章士钊主编报纸,曾参加反对清王朝和反对袁世凯的斗争。

  1915年创办《新青年》杂志,举起民主与科学的旗帜。1917年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1918年和李大钊创办《每周评论》,提倡新文化,宣传马克思主义,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20年,在共产国际帮助下,首先在上海建立中国共产党发起组,进行建党活

  动。1921年7月,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局书记。后被选为中共第二、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

  长,第四、第五届中央委员会总书5年领导五卅运动。在国共合作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执行共产国际指示,放弃对于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中等资产阶级的领导权,尤其是放弃对于武装力量的领导权,对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的进攻采取退让政策,犯了严重的右倾投降主义路线错误,使革命遭到失败。

  1927年,在中共“八七”会议上被撤消总书记职务。其后,他坚持错误,对革命前途悲观失望,接受国际托洛茨基派的观点,要求中共中央接受托派路线,即坚持城市为中心的国民会议运动和工人运动,反对农村武装斗争,并在党内进行分裂活动,组织托派组织。1929年11月,被开除出中国共产党。12月,与彭述之等81人发表《我们的政治意见书》,攻击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同时,在上海建立托派组织“无产者社”,出版《无产者》刊物,宣传托派观点。

  1932年,在上海淞沪会战中,支持抗战,谴责蒋介石卖国独裁,被国民党政府逮捕。1937年8月出狱,拥护国共合作和国民党领导抗日,与托派中央决裂,在武汉联络民主人士和抗日军队,试图组织“不拥国、不阿共”的第三势力。1938年,被王明、康生诬陷为日本间谍,从此与中共彻底决裂。1942年5月,于四川江津病逝。主要著作收入《独秀文存》、《陈独秀文章选编》等。

  胡适

  (1891-1962),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现代学者,历史学、文学家,哲学家。胡适早年在上海求学,初步接触了西方的思想文化,受到梁启超、严复思想的较大影响。

  1906年考入中国公学,1910年考中“庚子赔款”留学生,赴美后先入康乃尔大学农学院,后转文学院哲学。1915年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师从哲学家杜威,接受了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并一生服膺。1917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加入《新青年》编辑部,撰文反对封建主义,宣传个性自由、民主和科学,积极提倡“文学改良”和白话文学,成为当时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

  “五四”时期,与李大钊等展开“问题与主义”辩难;从1920年至1933年,主要从事中国古典小说的研究考证,同是也参与一些政治活动,并一度担任上海公学校长。抗日战争初期出任国民党“国防参议会”参议员,1938年被任命为中国驻美国大使。抗战胜利后,194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49年去美国,后去台湾。

  1954年,任台湾“光复大陆设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57年,出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1962年,在台湾的一个酒会上突发心脏病去世。胡适是个学识渊博的学者,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等诸多领域均有不小的建树。就对孔子和儒学的研究而言,在1919年出版《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中,胡适首先采用了西方近代哲学的体系和方法研究中国先秦哲学,把孔子和儒学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用“平等的眼光”与诸子进行比较研究,破除了儒学“独尊”的地位和神秘色彩,具有开创性的影响。

  胡适著作很多,又经多次编选,比较重要的有《胡适文存》、《胡适论学近著》、《胡适学术文集》等。

篇八:李大钊与新文化运动

tle>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第21课《新文化运动》教案-百度文库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第

  21课《新文化运动》教课设计

  第21课新文化运动

  【新课标要求】:

  概括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商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教课目的】:

  (1)知识与能力

  :

  ①新文化运动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背景。新文化运动盛行的标记和领袖人物以及发展概略。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李大钊和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②经过指导学生阅读本节所述文假名人的经典著作及其有关内容,得出自己的独到认

  识,进而培育学生收集和整理解读、判断、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和创建性学习的能力以及交往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经过对本节历史人物的学习,使学生充足认识和学习,那些在历史的要点时辰为民族的前程和命运自告奋勇的人物所拥有的孜孜以求的研究精神和热忱洋溢的爱国情操。

  ②经过教师指导学生自主进行学习的整个过程,知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和养成关心民族、国家、社会的看法。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

  :

  经过对新文化运动所弘扬的精神的学习,使学生明确,作为中国将来存在和发展的重

  要门路,对民族和科学的追求,也是个人健全人品、正确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要表现,以此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修养。

  【学习要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精神实质

  【学习难点】:新文化运动影响的全面评论;归纳近代思想演进

  【教课过程】:

  新课导入:

  导言式和问题式导入

  :当历史的车轮驶入

  20世纪的时候,勤奋英勇的中国人面对的仍

  然是破败的河山、衰颓的经济、失败的革命、衰落的文化

  当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对民主

  共和的美好向往的时候,但是却被军阀统治的丑陋现实撕成碎片,始由器物和制度层面深入到文化心理层面,最后形成有一次民族反省。

  题)

  紧接着教师应环绕

  “新”字奇妙地来设计问题启迪学生思虑,如:为何那时会出现

  “新文化运动?”“新”表此刻什么地方?“新”在当时和此后有什么影响?“新”是相对于什

  么而言的?

  “新”是怎么样在新民主主义阶段获得新的发展的?要修业生思虑这些问题,并激励他们来解决。

  2、新课学习:逐渐设疑导学

  :

  向西方追求真谛的人们开

  (导入新文化运动课

  背景:(1)教师能够指引学生回首

  “维新派同封建固执派的论战”,“民主革命思想的流传”,“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思虑辛亥革命后,为何会出现袁世凯复辟帝制?从中认识新

  文化运动的必需性。

  (2)联合过去所学,以史实说明辛亥革命后国家状况一每日坏下去;

  败。)

  (3)回忆中公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简单历程;

  (19

  世纪

  60—70

  年月、19

  世纪末、一战期

  反对

  (历次革命运动的失

  间。)能够指引学生联系

  “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季”,使学生认识中公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

  步发展,民族财产阶级力量的加强,使得他们激烈要求在中国推行财产阶级民主政治,封建军阀统治。而新文化运动正是反应了这类政治要求而盛行的思想文化运动。

  1/3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第

  21课《新文化运动》教课设计

  (4)

  指引学生勾画出“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三者关系内在联系的轨迹,认识其必定性。

  同时教师还可设置问题

  “新文化运动是

  ‘情绪主义’的产物,是几个青年凭空假造出来的吗?”由学生判断这类说法的正确与否,对运动的盛行进行深层次的领会。

  (5)思虑西方启发思想与尊孔复古逆流斗争的实质是什么?

  动的出现既是当时特定历史期间经济、国经历长久的物质、思想准备基础上的必定结果。

  (6)从哲学角度,解说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

  政治反作用于经济;思想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应。)

  (经济决定政治和思想文化;

  (阶级斗争。)

  所以,新文化运

  也是近代中

  政治、思想文化诸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盛行:(1)盛行标记、代表人物、主要阵地、口号(利用多媒体协助教课剪接人物电

  影放映在学习中感觉新文化运动中主要代表人物在反封建斗争中表现出的无畏的研究真谛

  的精神,激发建设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的使命感。)

  (2)

  新文化运动盛行的地域从上海到北京说了然什么?(经济发展、政治中心、简单流传、影响力大。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的阶级属性是什么?(先期的财产阶级激进

  民主主义者;后期的李大钊等人拥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

  (3))

  )

  启迪思虑陈独秀以为中国革命多次失败的原由是因为几千年封建文化迫害的结果

  能否正确?(不完整正确。主因是中西之间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综合对照。

  内容:早期内容(三个倡导,三个反对)

  (1)依据课前的准备,回答新文化运动所倡导的民主、科学和新道德以及反对的旧道德

  究竟是什么?(财产阶级政治民主、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财产阶级的人道主义、封建主义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

  (2)如何全面认识倡导新道德、反对旧道德;倡导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注意阶级性和辨证的看法。)

  (3)教师联想旧知识,师生共同议论,一定孔子和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期间的作用。教

  师引用近期学术界对于孔子与儒家思想踊跃作用的信息。

  由此,教师又一次点拨学生:

  如何

  理解新文化运动中

  “打垮孔家店”的口号,如何认识孔子的儒家思想与这一口号之间的对峙与矛盾?

  (4)归纳新文化运动三个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理性剖析。

  发展:宣传十月革命、介绍马克思主义

  如何认识俄国十月革命后在中国介绍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为何说社会主义是

  中国将来的发展方向。

  (不是主流。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联合,合适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

  影响:

  (1)联合课前准备,从辩证唯心主义角度评论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影响。

  发问近代中国有

  哪几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它们对封建思想有如何的冲击?新文化运动在这此中的地位和作

  用又是如何的?对

  “新文化运动中,一些先进分子在批评封建正统思想的过程中,文化的某些想法,存在着绝对否认或绝对一定的片面性”

  化运动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以此惹起学生的再考虑,文化运动有进步性,也有限制性,但它的踊跃性是主要的。

  对东西方

  这句话应如何理解?如何对待新文

  激起学生的创新认识。

  进而明确新

  (进步性:思想解放、宏扬民主

  与科学、准备五四运动、宣传社会主义、文化普及和繁华;限制性:先期缺少民众斗争、形式主义倾向、资本主义范围。

  )教师指导学生掌握历史评论方法,即把评论的历史对象置于

  当时当地的历史条件下,辨证地进行评论,重申史论联合。经过评论,史观和辩证法正确地评论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方法。

  使学生学会运用唯物

  (2)拓宽思路,提出对新文化运动意义的创新认识:

  归纳新文化运动的精神实质。

  (民主、科学、爱国、求是等。

  )联合

  培元中学校训“真谛

  、自由、服务”进行德育教育。

  2/3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第

  21课《新文化运动》教课设计

  3、学习延长--研究活动:新文化运动时,提出“打垮孔家店”的口号适不合用今日?你以为应当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活动提示:

  本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剖析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条件下,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已经成为封建文化的象征,理解在新文化运动的特定历史

  为发展新文化,提出“打垮孔家店”

  的口号拥有进步意义,但不合适今日,今日对传统文化应当是在继承优秀文化的基础上求得

  发展。鼓舞同学畅所欲言,注意史论联合,培训辩证思想及口头表达能力。

  4、讲堂小结

  知识总结:

  由辛亥革命所唤起的对中国社会的美好希望,同民国初年中国社会的黑暗现实之间形成

  一种巨大的落差,巨大的落差致使了巨大的浪潮。

  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它对以西方先进思想为武器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全面的理性批评,统主义的运动,更重要的是一场现代价值的重修运动:它以民主、造反应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方式。

  但它不只是是反传

  科学相呼吁,力争重修民

  它表现

  族精神的核心;

  它标榜新道德,力争成立新的伦理和价值判断模式;它倡导新文学,力争改

  新文化是对千百年来形成的旧文化的扬弃和超越,新文化运动此后宣传的社会主义思想,了以个性解放为核心的近代人文主义精神。

  作为民主科学精神的继承和发展,人民走上独立、自由和兴盛之路。

  教材总结:

  要求每个学生按自己的理解以任何形式设计本节知识构造。

  析问题的技术和方法。

  5、反应实践

  :作业:任选以下

  1题,课后达成小论文:

  主要让学生依据课

  终于引领中国

  件及板书提示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建立知识的整体性、构造性和系统性,揭露规律,掌握分

  ①联合过去所学评论中国近代思想的新陈代谢。

  ②仿效历史经验,从随意角度就中国此刻发展献策。

  【讲堂互动】

  读图探史

  赐教材(林则徐图像)

  、(万木草堂原址)

  、陈独秀画像。

  (1)上述三图目睹了鸦片战争后,中国思想领域内的三次变化历程,请依据所学知识,归纳说明三图所反应的向西方学习的重视点。

  (2)图二与图三对比,二者在批评儒家纲常礼教方面各有什么特点?畅所欲言

  新文化运动时,提出“打垮孔家店”的口号对不对?你以为应当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教后记】:本课主要讲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

  ,宣传新思想,改造旧中国.容量大,但知识较集

  中.先让学生清楚新文化运动的背景,而后再分别叙述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最后要点剖析新文化运动的重要意义。要特别重申,最好让学生自己剖析后得出结论。

  3/3

篇九:李大钊与新文化运动

tle>高中历史第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李大钊简介素材新人教必修-百度文库

  李大钊简介

  李大钊,字守常,河北乐亭人,生于1889年10月29日。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1913年毕业后东渡日本,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战乱动荡的年代,艰辛备尝的生活,使李大钊从小养成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沉稳坚强的性格。1915年,日本帝国主义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李大钊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抗议斗争。他起草的通电《警告全国父老书》传遍全国,他也因此成为著名爱国志士。“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1916年李大钊回国后,到北京大学任图书馆主任兼经济学教授,积极投身于正在兴起的新文化运动,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一员主将。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鼓舞和启发了李大钊,他以《新青年》和《每周评论》等为阵地,相继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再论问题与主义》等大量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著名文章和演说,阐述十月革命的意义,讴歌十月革命的胜利,旗帜鲜明地批判改良主义,积极领导和推动五四爱国运动的发展,成为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我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

  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后,李大钊与赵世炎等人在北京组织5万余人的示威,有力地支持了上海人民的反帝斗争;1926年3月,李大钊在极端危险和困难的情况下,积极领导并亲自参加了北京反对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三一八运动,号召人们用五四的精神、五卅的热血,不分界限地联合起来,反抗帝国主义的联合进攻,反对军阀的卖国行为。

  李大钊的革命活动,遭到北洋军阀的仇视,他们下令通缉李大钊。1927年4月6日,奉系军阀张作霖勾结帝国主义。在北京逮捕李大钊等80余人。在狱中,李大钊备受酷刑,但始终严守党的秘密,大义凛然,坚贞不屈。4月28日,北洋军阀政府不顾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对和谴责,将李大钊等20位革命者绞杀在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内。

推荐访问:李大钊与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 李大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