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洁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新文化运动新在哪14篇

发布时间:2022-11-13 12:25:02 来源:网友投稿

新文化运动新在哪14篇新文化运动新在哪  新文化运动的历史事件介绍  新文化运动在发展起来之后,所倡导的新思想有多个方面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新思想就是对文学改革方面的新思想。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文化运动新在哪14篇,供大家参考。

新文化运动新在哪14篇

篇一:新文化运动新在哪

  新文化运动的历史事件介绍

  新文化运动在发展起来之后,所倡导的新思想有多个方面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新思想就是对文学改革方面的新思想。具体的过程是这样的,因为受到外来新思想的影响,先是对封建统治的批判,之后便转向了文学上的批判,其中主要是针对封建思想下所产生的那些比较的文学内容,因此便提倡简化用词,理解起来更容易,也就是要支持白话文的使用,逐渐替代那些古文言文的写作模式,这是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中最重要的一个成就。

  在新文化运动中白话文的使用次数越来越多,其他一些组织以及报社也开始学习新文化运动中提倡的这种写作模式,于是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就接受并开始使用白话文,这从侧面就表现出来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也是传统古典文学的一个标志性的结束。

  在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后,中国开始了又一个新的文学时期,那就是从新文化运动开始时所发表的一些文章都被称为现代文学。这是中国文学历史的一大进步。

  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虽然从表面上看只是一个文学的变革,但从深层次来讲,反映出来此时的中国已经对追求自由以及人权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些具有跨时代的意义都是新文化运动所产生的积极意义。除此之外,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还是一个走进世界潮流的表现,因为文学革命中提倡使用的白话文,不仅方便国人理解,而且可以走向世界。与外国的文学有了进一步的联系。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场意义非凡的运动。这场运动从开始到结束都有它的发展过程。

  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情况具体是这样的,起初是一些接受过新式教育的革命人士在意识到了中国封建统治是严重阻碍了社会发展,他们在思想上统一之后,便开始了运动的筹备阶段,首先是通过对孔子的继承还是批判开始的,因为当时有些人支持封建统治思想,也尊崇孔子的思想,可以陈独秀等人为代表的新兴知识分子,却不同意这种观点,因为他们认为要顺从个人内心的想法,也就是为人类提供更多的自由。他们在这同时创办了属于他们自己的报刊,主要宣传他们的思想,这样新文化运动便轰轰烈烈的开始了。

  紧接着便是新文化运动思想的传播,主要内容都是围绕推翻封建统治的,而且还引进了一些新思想,像民主,男女一视同仁,支持科学发展,这些思想的传播,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置于了顶端,同样他们一直在报刊上宣传他们的新思想,步伐加快以后,便开始对文学形式进行新的改革,那就是要反对封建的那种古文言文,要用直白的话语来表达各种思想,这深层含义也是主要为了推翻封建统治,来引进资本主义发展,剔除其中的陋习,这样一来,那些有为青年也意识到了这场运动的意义之大,便有更多的人加入了这场运动中,大力宣扬运动的中心思想。

  此时新文化运动的发展队伍壮大起来,思想也传播的更为广了。

  近代新文化运动前期主要有哪些活动?新文化运动前期内容的实质,是资产阶级文化向封建旧文化宣战的过程。

  自辛亥革命以后,中国涌现出一大批“睁眼看世界”的近代知识分子,他们满怀报国热忱,开始重新思考这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其中,尤以鲁迅、陈独秀、李大钊等一些具有留日背景的进步文人为代表。这期间,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在日本发展迅速,无数进步人士积极投身同盟会发起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使得科学、民主的思想得以广泛传播,对中国的新文化运动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因此,可以说新文化运动前期,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它的逐步推进,注定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掀起一场天翻地覆的思想变革。

  在进步思潮的影响下,新文化运动前期涌现出许多积极倡导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专制愚昧的刊物,诸如鲁迅主编的《新青年》、胡适创办的《努力周报》,以及陈独秀与李大钊联合创办的《每周评论》等,皆为启蒙近代民主思潮,挑战封建传统道德观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呐喊声。

  新文化运动有着极其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它为近代中国民众带来了一场思想意识领域的全面洗礼,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和后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起到了前期导向作用,也为推动中国的文化繁荣与科技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篇二:新文化运动新在哪

  的

  内

  容,结

  合

  上

  一

  节

  课

  的

  知

  识

  思考: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状况如何?(学生回答,问题稍难,一些学生可

  能回答不上或不正确,此时可以进一步提问)

  1、辛

  亥

  革

  命

  没

  有

  实

  行

  真

  正

  的

  民

  主

  共

  和

  制

  度。教师提问:辛亥革命的果实最终被袁世凯篡夺。袁世凯上台后都做了些什

  么事呢?

  学

  生

  答

  :

  袁

  世

  凯

  当

  上

  临

  时

  大

  总

  统

  后

  先

  炮

  制

  出

  一

  部

  《

  中

  华

  民

  国

  约

  法

  》。

  教师提问:这部约法有什么问题呢?

  学生答:把总统的权力扩大到皇帝的程度。

  那

  么

  也

  就

  是

  袁

  世

  凯

  实

  际

  上

  是

  皇

  帝

  了,这

  样

  原

  来

  的

  中

  华

  民

  国

  就

  只

  剩

  下

  一

  块

  空

  招牌了。因此在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革命派想要建立的民主共和制度有没有真

  正实行?

  学生答:没有。

  这

  便

  是

  新

  文

  化

  运

  动

  在

  政

  治

  上

  的

  背

  景

  。(

  板

  书

  :

  辛

  亥

  革

  命

  没

  有

  实

  行

  真

  正

  的

  民

  主

  共

  和制度)

  2、民

  族

  资

  本

  主

  义

  的

  进

  一

  步

  发

  展。辛

  亥

  革

  命

  后,世

  界

  上

  发

  生

  了

  一

  件

  很

  重

  要

  的

  事

  情

  —

  —

  1914—

  1918年

  的

  第

  一

  次

  世界大战。这段时期,由于帝国主义忙于在欧洲战场上的火拼,暂时放松了对中

  国的侵略。这样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便得到了一次喘息的机会,出现短暂的春天,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

  阶级的力量也进一步壮大,他们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采取可以促进资本主义

  发展的措施。因此,这些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的资产阶级就

  形成了资产阶级民

  主激进派,成为了这次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倡导者。所以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

  展

  形

  成

  了

  新

  文

  化

  运

  动

  的

  经

  济

  基

  础

  和

  阶

  级

  基

  础

  。(

  板

  书

  :民

  族

  资

  本

  主

  义

  进

  一

  步

  发

  展)

  3、民

  主

  共

  和

  国

  观

  念

  深

  入

  人

  心。教

  师

  提

  问

  :袁

  世

  凯

  为

  了

  当

  皇

  帝,除

  了

  制

  定

  《

  中

  华

  民

  国

  约

  法

  》外,还

  做

  了

  什

  么事?

  学

  生

  答

  :

  下

  令

  全

  国

  人

  民

  “尊

  崇

  孔

  圣

  ”、“恪

  守

  礼

  法

  ”,并

  率

  领

  文

  武

  百

  官

  在

  北

  京天坛上演了一场“祭天”的丑剧。

  教

  师

  提

  问

  :

  袁

  世

  凯

  为

  什

  么

  要

  “祭

  孔

  ”,掀

  起

  “尊

  孔

  复

  古

  ”逆

  流

  ?

  因为孔子的儒家思想中有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等这样的内容,比如所谓的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也就是下面的官员要听皇帝的,儿子要

  听父亲的,妻子要听丈夫的。实际上就是为他当皇帝制造舆论。那么当时的人们

  还能不能接受袁世凯的这种做法?学生齐答:不能。为什么不能?因为辛亥革命

  后民主共和国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再加上当时西方启蒙思想的进一步传入中国,宣

  传

  “自

  由

  、平

  等

  、博

  爱

  ”,人

  们

  已

  经

  不

  能

  够

  再

  容

  忍

  这

  种

  旧

  思

  想

  了。这

  便

  是

  新

  文

  化

  运

  动

  思

  想

  方

  面

  的

  背

  景

  。(

  板

  书

  :

  民

  主

  共

  和

  观

  念

  深

  入

  人

  心)

  这

  时

  候

  资

  产

  阶

  级

  民

  主

  激

  进

  派

  就

  想

  :为

  什

  么

  我

  们

  想

  要

  的

  资

  产

  阶

  级

  民

  主

  政

  治

  没

  有建立起来,没有实行真正的民主共和制度?就是因为对旧有的封建思想文化批

  判得不够彻底,所以中国想要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不但要进行政治革命,还必

  须进行思想革命。因此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二、经过

  1、开

  始

  :

  时

  间

  、标

  志

  、代

  表

  人

  物

  、主

  要

  阵

  地

  、指

  导

  思

  想

  学

  生

  活

  动

  :请

  同

  学

  们

  在

  书

  上

  找

  出

  这

  场

  新

  文

  化

  运

  动

  开

  始

  的

  时

  间

  、标

  志

  、代

  表

  人

  物

  、主

  要

  阵

  地

  和

  指

  导

  思

  想

  。(

  板

  书

  :

  开

  始

  :

  时

  间

  、标

  志

  、代

  表

  人

  物

  、主

  要

  阵

  地

  、指导思想)

  学生回答。

  教

  师

  总

  结

  并

  强

  调

  :

  时

  间

  是

  1915年,标

  志

  是

  陈

  独

  秀

  在

  上

  海

  创

  办

  的

  《

  新

  青

  年

  》

  杂志,注意:《新青年》杂志原名是《青年杂志》。

  在课本50页有这两副图,了解一下:

  关于陈独秀大家可以通过图和介绍简单了解一下:他早期接受的也是封建式

  的传统教育,也曾经参加过科举考试,在考场上他发现很多考生都像我们今天所

  说的呆头呆脑的人,没有什么真本事,这些人如果当了官中国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从此,他对封建制度深恶痛绝,并且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代表人物有四个:陈独

  秀、李大钊、胡适、鲁迅。主要阵地就是《新青年》,指导思想是“民主”和“科

  学”,当时被陈独秀形容成两位先生:德先生和赛先生。因为这两个词的英文分别

  是

  democracy禾口

  scienee.

  2、前期

  (1)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教师引导:下面请大家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如果你处在当时的社会,已

  经接受了了民主共和国的思想,面对袁世凯的专制和独裁,你会怎么做?

  学生回答。(学生可能回答得不全面。)

  我们看看资产阶级民主激进派是怎么做的。袁世凯想搞专制独裁,他们

  就赶紧宣传民主。也就是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板书:提倡民主,反对专制)什

  么是民主?也就是提倡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和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反对封建独裁,实际上就是反对袁世凯的专制独裁。

  (2)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袁世凯说:我是天的儿子,是上天派下来管你们的。然后就天灵灵地灵灵地

  烧香拜鬼神,大搞迷信活动,资产阶级民主激进派赶紧宣传科学。也就是提倡科

  学,反对迷信。(板书: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科学指的是自然科学和看待事物的

  观点。也就是用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社会,反对圭寸建愚昧和迷信。

  (3)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什么是旧道德?就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刚才说了比如所谓的三

  纲。为什么新文化运动要把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呢?因为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

  传统道德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精神工具,不然袁世凯为什么要大肆地搞“祭孔”,就是为了他当皇帝的需要。所以要实现民主政治就必须要否定封建礼教。

  什么是新道德?就是男女要平等、个性要解放等等。它实际上就是告诉

  人们,我们每个人都要独立自主,要有独立的思想,不要什么都把古人抬出来,反对盲从封建权威,比如在家里妻子一定就得听丈夫的吗?不是,人与人之间的

  平等的,要解放自己,自由发展。

  (4)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旧文学就是指以前的文言文、八股文。也就是说写文章要用自己的话,不要

  动不动就模仿古人,什么内容都没有。

  教师问:这个四提倡四反对直接针对谁的思想?

  学生回答。

  直接针对的是孔教,也就是孔子的儒家思想。这样,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生

  气勃勃的思想潮流。

  文学革命(板书:文学革命)

  另外,在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的过程中,资产阶级民主激进派还进行了

  一场文学革命。请同学们找一找:他们是如何进行文学革命的?

  学生回答。

  首先,胡

  适提倡用

  白话文代替文言文。1917年

  他在《新

  青年》上

  发表《文

  学

  改良刍议》,提出

  用白话文代替文言

  文,文学革命由此开始。胡适

  曾经到美国留过

  学,回国后就在北

  京大学当教授。他曾经给学生出过一道题(课本

  53页的日积月

  累

  ):

  请

  用

  文

  言

  文

  拟

  一

  份

  委

  婉

  拒

  绝

  别

  人

  的

  电

  报。结

  果

  学

  生

  交

  上

  来

  的

  作

  业

  中

  最

  少

  的

  用

  了

  12个

  字

  :

  才

  疏

  学

  浅,恐

  难

  胜

  任,不

  堪

  从

  命。胡

  适

  说

  这

  份

  电

  报

  如

  果

  用

  白

  话

  文

  的

  话

  只

  要五个字:干不了,谢谢!非常简单明了。为此胡适提出了文学改良的一些具

  体主

  张,第

  51页的读一读他提出了八项要求,请同学们来概括一下这八项

  主张的

  主要意思。(

  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

  接下来,陈独秀发表《

  文学革命论》,明确提

  出“文学革

  命”的口号,号召进

  行文学形式和内容上的全面革新。新青年从第四卷起也采用白话文和新式标点符

  号。

  在文

  学革命的时

  候,鲁

  迅的成就是最突出的。鲁

  迅:他

  最早的时候在日本

  学医,结果有一次他看到这样一个电影:一个中国人被日本人抓去要枪毙,因为

  这个中国人当了间谍,结果刑场周围站了一圈的中国人都在袖手旁观的看热闹。

  演到这个画面的时候鲁迅旁边的日本人就开始狂喊“万岁”,另外

  有些日本人就指

  着鲁迅说;看看,中国人就是这个样子,迟早有一天要灭亡!这件事使鲁迅大受

  刺激,从此弃医从文,希望从思想上唤醒麻木的中国人,并且在新文化运动的时

  候充当了主力军。

  鲁迅的文学作品很多,大家也学过不少,请你们总结一下鲁迅作品有什么特

  点?尤其是与新文化运动之前的文言文相比。

  学生回答:都是白话文,通俗易懂,有标点符号,文笔犀利,思想深刻。

  鲁迅作品中最有名的算是《狂人日记》和《阿Q正传》。鲁迅的文学成就非常

  高,甚至在今天人们进行的世纪文学

  60家的评选中鲁迅也能稳居榜首,为什么他

  的影

  响力如此

  之大?

  学生回答:因为鲁迅通过文学作品对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给人的精神造成的

  摧残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提出了改造国民性的问题。

  他把反封建的革命内

  容和新文学的形式结合起来,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成为中国近代伟大的文学家

  和思想家。

  (5)

  颂

  扬

  十

  月

  革

  命,宣

  传

  马

  克

  思

  主

  义。新文化运动到了后来又有了新的发展,下面我们来看“新世纪的曙光”。

  大家

  想一想,是什么事件使中国人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

  学生回答: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1917年,十

  月

  革

  命

  使

  中

  国

  人

  看

  到

  了

  “新

  世

  纪

  的

  曙

  光

  ”和

  民

  族

  解

  放

  的

  希

  望。李

  大钊等人就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

  李大钊是如何宣传马克思主义的?

  学生回答: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

  上发表《庶民的胜利》

  和《布尔什维

  主义的胜利》

  热情颂扬十月革命。

  李大钊还预言:试看将来的

  环球,必

  是赤旗的

  世界

  !所以新文化

  运动到了后

  来,开始转向对俄国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介绍和宣传。

  后期(板书:后期)

  前面这五个方面是新文化运动前期的内容,新文化运动到了

  1919年五四运动

  以后,是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要内容。

  在这部分内容中,我们要注意新文化运动的四个代表人物:陈独秀、胡适、鲁迅和李大钊和他们的贡献,课本中给出了这些代表人物的肖像,要求大家会识

  别:

  陈独秀

  鲁迅

  胡适

  李大钊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我们学完了,下面请同学说一说,新文化运动的“新”究

  竟体现在哪里?

  一是批判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思想,二是宣传了马克思主义。

  三、意义

  学完了一个新的历史事件,同样还要分析它的意义。新文化运动有什么意义

  呢?

  学生回答。

  第一,它是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第二,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

  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但是,它也有局限性。它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否定和绝对否定的偏向。

  教师问:难道说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一点值得我们今天去继承去发扬的东西

  吗?

  学生齐答:有!

  比如儒家思想中的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的精神我们今天仍然应该学习。

  教师问: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呢?

  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今天这节课的重点掌握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意义。

  板书设计:

  一、背景

  1、辛亥革命后没有实行真正的民主共和制度

  2、民主共和国观念深入人心

  3、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二、经过

  1、开始:时间,标志,代表人物,指导思想

  2、内容

  前期:(1)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2)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3)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4)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文学革命

  (5)颂扬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

  后期

  三、意义

  课后反思:

  本节课从内容上看属于思想文化方面,对于初中生来说比较枯燥、难懂。因此

  如何让学习内容变得通俗易懂,让课堂不会陷入沉闷的境地显得尤其重要。因此

  在教学设计上,我尽量设计简单通俗的问题来调动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从而

  让课堂活跃起来。

  不足之处:还可以加入更生动更形象的内容让学生通俗地理解思想文化内容;

  在处理本课难点“如何认识新文化运动在近代中国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

  和作用

  上因时间关系略显粗糙和生硬,应一步步引导学生回答。

  第二节新文化运动(教师讲解参考用)

  背景

  1、政治:①辛亥革命失败,中国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②袁世凯专制独裁、复辟帝制。

  2、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根本原因)。

  3、思想: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而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二、兴起:

  1、兴起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2、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阶级属性:前期是资产阶级激进派;后期李大钊等转变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

  3、运动中心:北京大学。(原因:①蔡元培的学术方针,②新文化运动的干将

  汇集北大)

  4、学术方针:蔡元培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其实质是让新文化占领封建文

  化的阵地。

  5、指导思想:民主和科学。(前期)

  、内容

  (直接原因)

  基本内容

  前

  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

  提倡科学与民主,⑴陈独秀:①科学与民主是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两大因素。

  期

  反对愚昧与专制。

  ②从历史进化观点,说明民主制取代君主制是不可抗拒潮流。

  ⑵李大钊:①妄想复辟的人都是国家公敌。

  ②批判尊孔复古就是反复辟。

  4曰

  提

  倡

  反

  ⑶共同:①对专制主义和尊孔复古的思想逆流进行了猛烈批判。

  对

  提倡新道德,②强调人们要用理性和科学的眼光去衡量一切。

  ⑴陈独秀:三纲五常完全违反了自由、平等、独立的原则。

  ⑵鲁

  迅:在《狂人日记》指出圭寸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⑴胡

  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

  ⑵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建设平易、新鲜、通俗的新文

  学。

  原因: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概况:李大钊:

  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后

  ①是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的第一人;

  期

  宣传马克思主义。

  ②歌颂十月革命: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

  利》。

  ③宣传马克思主义: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四、评价:

  1、性质:一场资产阶级的反封建的文化启蒙运动(思想解放运动)。也是一场

  文学革命运动。

  2、意义

  ⑴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形成百家争鸣局面,马克思主义在中

  国广泛传播。

  ⑵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唤起人们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

  社团代表性

  是少年中国会;刊物影响较大《新潮》,《国民》,推动启蒙运动不断高涨。

  ⑶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

  白话文的使用是突出的例子。(以

  上具体见教材)

  3、局限:(犯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的错误)

  ⑴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

  把一切中国文化都看做是落后的,甚至把

  一些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也当做封建文化加以否定。

  ⑵而把一切西方文化都看做是进步的。这种形式主义的偏向,产生了许多消极的

  影响。

  ★☆探究:新文化运动“新”在何处?

  前期:彻底批判圭寸建思想。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探究:新文化运动为什么要把斗争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你如何认识

  “打倒孔家店”这一口号?你认为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⑴原因: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正统思想,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已经成为封建文化

  的象征。

  ⑵认识:①对于反对袁世凯的封建专制独裁,有进步意义;

  ②全面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是偏激的、片面的。

  ⑶对待:对传统文化应该是批判地接收,在继承的基础上求得发展。

  ★☆探究:19世纪晚期到五四运动(1919)前后,哪些阶级先后提出了哪些救国

  方案?结果怎样?

  派别

  抵抗派

  “师夷长技以制夷”

  变法改革,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

  维新派

  亡。

  革命派

  暴力革命,推翻清王朝,建立资阶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

  主张

  激进派

  提倡民主、科学,实行真正的民主政治。

  ★☆探究:近代前期中国思想界向西方学习的历程

  第一阶段一一器物阶段(抵抗派和洋务派)

  1、时

  间: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

  2、主要内容:主要学习以船坚炮利为中心的西方物质文明,即“器物”变革;

  3、代

  表: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中体西用”);

  4、指导思想:“中体西用”;

  5、特

  点: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封建统治,挽救民族危机,开始“器物”阶段。

  第二阶段——制

  度

  阶

  段(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

  1、时

  间: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辛亥革命;

  2、主要内容:

  主要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变革旧的封建体制;

  3、代

  表:

  康有为、梁启超(君主立宪政体方案)、孙中山(民主共和方案);

  4、指导思想:

  由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发展为“三民主义”;

  5、特

  点: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政治制度

  ,挽救民族危机

  ,但没有对封建文化彻底

  批判。进入“制度”阶段

  第三阶段——思想文化阶段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传播)

  1、时

  间:

  新文化运动时期;

  2、主要内容:

  前期“三提倡三反对”,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3、代

  表: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4、指导思想:

  前期是民主和科学,后期是马克思主义;

  5、特

  点:前期彻底否定封建传统,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进入思想的核心阶段。

  但前期存在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的偏向,也没有与工农群众运动相结合。

  ★☆探究:近代前期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____________以下无正文__________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notforcommercialuse.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Nurfurdenpers?nlichenfurStudien,Forschung,zukommerziellenZweckenverwendetwerden.Pourl"etudeetlarechercheuniquementadesfinspersonnelles;pasadesfinscommerciales.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TO员BKO

  g^A.nrogeHKOTOpMeno^b3ygoiflCH6yHeHuac^egoBuHHuefigo^^HMKOMMepqeckuxqe员

  EX.ucno员

  B30BaTbCEB

篇三:新文化运动新在哪

  新文化运动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播放课件: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视频和欧洲的启蒙运动视频。

  同学们!历史上任何一次大的政治变革的爆发必以意识形态领域的思想启蒙为先声的。例: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是西方资产阶级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欧洲的启蒙运动是西方资产阶级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为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创造了思想条件。

  2、利用图表,复习旧知:

  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的反帝反封建革命就是民主革命,根据领导阶级不同,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义革命两个时期,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近代中国先进分子在探索强国道路中出现了哪些政治派别,其主要观点是什么?结果如何?说明什么?

  政治派别

  主要观点

  结果

  说明

  抵抗派

  洋务派

  早期维新派

  维新派

  革命派

  (解题思路:抓住鸦片战争以来抵抗派、洋务派、早期维新派、维新派和革命派这几个派别的主张、做法来说明)

  3、导入新课:

  戊戌变法前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宣传和辛亥革命前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以及辛亥革命后的政治、经济状况决定了中国将爆发一场大的政治革命运动,而这场政治运动的前奏必然是一场文化运动,它就是我们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新文化运动。(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授

  随着历史条件的成熟,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历史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期。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不是突然的。在旧民主主义革命后期,孕育着新的革命的到来的条件,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新文化运动。

  (一)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1、出示图表:

  思考:①辛亥革命之后,中国仍然处于封建军阀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北洋军阀对外妥协卖国,对内残酷压迫人民,造成严重的民族危机。新文化运动的政治、经济基础是什么?

  ②袁世凯上台后,大搞专制独裁,在思想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袁世凯尊孔的目的是什么?

  背景

  政治

  北洋军阀统治前期

  激进民主主义者要求

  经济

  思想文化

  (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出示图表:

  时间

  新

  文

  化

  1915运

  动

  年

  兴起标志

  前期指导思想

  民权、平主要阵地

  主要活动基地

  主要代表人物

  等思想、《新青年》

  进化论和的创办

  民主、科学

  《新青年》

  陈独秀

  李大钊

  北京大学

  胡

  适

  鲁

  迅

  ①要求:边读边想,划出要点。

  2、课件引导

  ▲1915年,正是袁世凯复辟帝制时,《新青年》旗帜鲜明反封建,立即引起国内知识界的关注。为什么改名《新青年》呢?

  陈独秀安徽怀宁人。中共主要创始人之一,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1915年,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新青年》),标志新文化运动的开始。提出

  “民主”与“科学”口号,倡导“文学革命”。五四运动后,由激进民主主义者转向马克思主义者,为发起成

  立中国共产党做了大量工作。

  ▲《新青年》的主要撰稿人还有谁?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是什么?为什么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

  李大钊: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新文化运动主要代表人物。1916年任北大教授,参加《新青年》编辑工作,积极宣传进步思想。十月革命爆发后,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

  蔡元培:著名教育家。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聘请陈独秀、李大钊等具有新思想的学者到北大任教,使

  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基地。

  ▲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期间,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新旧思想在北大斗争十分激烈。究竟用什么思想来冲破封建的罗网、启迪国民呢?

  (三)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影响

  1、出示图表

  内容

  分析

  提倡民主,民主

  反对专制

  提倡科学,科学

  反对愚昧、迷信

  提倡新道(1)旧道德

  前期

  德,反对旧(2)《狂人日记》

  道德

  提倡新文(1)胡适:《文学改良刍学,反对旧议》

  文学

  (2)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马克思主义

  (1)《庶民的胜利》

  后期

  (2)《布尔什维主义的胜(新利》

  发(3)《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展)

  (4)《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

  影响

  1、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前期最重要)

  2、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3、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

  为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所接受,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最重要的成果)

  ①要求:边读边想,划出要点。②汇报

  2、课件引导

  ▲民主与科学

  △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民主指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在《青年杂志》第一卷中,陈独秀指出民主就是人权。科学指自然科学,也包括从西方传入的社会科学理论,以及对事物的科学态度。“德先生”(Democracy)和“赛先生”(Science)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口号。“国人欲脱蒙昧时代,羞为

  浅化之民地,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于人权并重”──陈独秀陈独秀说的“蒙昧时代”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要提出民主与科学的口号?

  △陈独秀还认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同学们如何评价这一观点。(学生自由选择同伴进行讨论,汇报)

  民主:是指法兰西式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当时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认为辛亥革命并没有建立起真正的民主政治,他们大张旗鼓地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坚决反对专制,希望以此来争取实现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科学:是指自然科学和看待事物的科学观点。陈独秀认为“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

  有两轮”。当时,在《新青年》杂志上刊载了许多宣传无神论、运用自然科学知识来驳斥神鬼迷信的文章。

  ▲道德

  △当时,尊孔复古宣传很嚣张,尤其是1916年,康有为等上书北洋军阀政府,要求定孔教为“国教”,并列入宪法,正引起激烈的争论。所以,批判以孔孟之道为代表的封建礼教成为新文化运动的突出问题。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旧道德指什么?

  旧道德:主要指三纲五常(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为中心的孔子之道儒家伦理学

  孔子是数千年来封建帝王实行专制统治的护符,儒教对人民思想的束缚比专制帝王加于肉体上的淫威更其严重。

  ──李大钊

  说。

  △新文化运动中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为什么他们把矛头指向孔子?

  △李大钊指出,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鲁迅《狂人日记》“吃人”的含义是什么?

  小结:新文化运动不仅是一场思想革命,还是一场文学革命。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文学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文学革命的内容有哪些?

  文学革命不仅提倡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从文学形式上进行改革,还主张从内容上加以改革。新文化运动的干将们都投入了这一场文学革命。白话文很快在全国推广开来。鲁迅的《狂人日记》等是白话小说的典范。

  四、研究性课题:

  利用各种途径,收集资料讯息,结合所学知识和相关的社会、科技、生活、时政热点问题(如:社会主义的民主与科学,或江泽民、刘军宁、克林顿、普京等人在北大的讲话。)如何看待北大精神,谈谈自己的看法。学生可以独立或合作完成。

篇四:新文化运动新在哪

  第九课

  新文化运动

  【导入】

  师:上课!

  师:各位同学我们的这种课堂礼仪体现的是一种怎样的师生关系?

  老师今天想给各位同学介绍一种不一样的课堂礼仪——近代北大的课堂礼仪!

  我们一起来演示一下。

  这又是一种怎样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思想观念的外在表现形式,近代中国从专制等级到民主平等思想的转变,得益于思想解放运动的开展,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近代著名的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

  【新课】

  一、背景

  新旧冲突

  写日记是表述自己人生经历和所思所想的一种重要形式,日记也是我们研究历史的重要史料,今天我们就通过对觉民同学几篇日记的研读和思考,回到那段万象更新的岁月。

  请同学们看第一篇日记:

  你是怎样解读这些新闻的?请政治组、经济组和社会组讨论后发表看法,评判组补充总结。

  由此我们知道当时最需要变革的是什么?

  那么怎样进行变革呢?觉民很迷茫,老师读了一封觉民的姐姐觉慧写给老师的信,使觉民豁然开朗。那么这是一封怎样的信呢?我们一起

  来看看觉民的第二篇日记

  二、概况

  新意盎然

  姐姐的信中提到了哪件事?

  信中是如何介绍新文化运动的?

  三、内容

  吐故纳新

  觉民去了北大,会有哪些遭遇呢?下面我们来看第三篇日记

  当时的中国有哪些“病症”?有哪些医治的“药方”?请四组的同学找出“病症”并“开方”。

  由这幅对联我们了解到当时中国的病症一是什么?

  陈独秀先生给了我们什么药方?

  鲁迅先生的小说告诉了我们当时中国的第二个病症是什么?

  陈独秀先生给了我们什么药方?

  看到这个故事我们有什么感受?由此认识到当时中国的病症三是什么?

  请结合刚才我们的介绍,开出第三个药方。

  下面我们来看当时中国的第四个病症

  胡适和鲁迅先生给了我们什么药方?

  请结合我们前面所了解,归纳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在新文化运动后期,陈独秀和李大钊,特别是李大钊先生受俄国十月革命影响,开始将马克思主义介绍到中国。

  四、影响

  焕然一新

  请阅读觉民的第四篇日记和材料,说说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新文化运

  动?

  请同学们对照表格对本课进行总结。

  新文化运动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就让我们用一首饱含深情的歌曲来歌颂这一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篇五:新文化运动新在哪

  新文化运动:最早提出向俄国十月革命学习的是李大钊。

  背景:

  1.政治力量:辛亥革命失败后,中国仍然处于封建军阀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北洋军阀对外妥协卖国,对内残酷压迫人民,造成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激化和发展,预示着一场新的革命风暴必将来临。帝国主义列强支持袁世凯称帝,加紧侵略中国。袁世凯死后,军阀割据混战愈战愈烈,国家情况越来越坏。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为改变这种局面继续寻找新的出路。

  袁世凯上台后,大搞专制独裁,在思想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李大钊指出,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

  2.经济方面: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以更好地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基础)。

  3.思想文化方面: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和留学风气日盛,西方的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中国,而辛亥革命又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但是袁世凯上台后,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这就是中国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所不能容忍。新文化运动应运而生。

  分期和特点:以十月革命为界。

  前期:

  以宣传民主和科学为突破口,以提倡新文学、新道德为手段,以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为目的。

  后期:

  有了新发展,以介绍宣传十月革命,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主要内容,提倡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

  影响:1.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2.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3.为五四运动爆发作了思想准备。

  4.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5.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启发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使他们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这是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成果。

  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背景:

  国内:新文化运动起了思想解放的作用;工人阶级在一战期间得到壮大;人民对北洋军阀统治不满。

  国外:十月革命的影响;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直接导火线)。

  条件:1、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壮大。2、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潮流。3、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评价:(1)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学生、工人和广大市民发动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不仅规模之大遍及全国,而且斗争方式是崭新的。(2)在五四运动中,爱国的青年起到了先锋的作用。(3)在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现实意义: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光荣传统

  五四运动的精神,最根本就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当代中国的广大青年,要继续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光荣传统,努力担当起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

  特点:

  (1)最早由学生、工人、市民掀起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2)青年学生是运动的先锋。

  (3)工人阶级是运动的主力。

  (4)李大钊、陈独秀是运动的领袖。

  (5)启导人民觉悟,团结革命力量,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6)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彻底性,斗争取得胜利。

  (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伟大的开端。

  (8)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五四运动也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体现了鲜明的民主和科学精神”

  一、从民主和科学的含义来看: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所谓“民主”。就是民主精神和民主政治制度。其实,说到底就是人民当家作主,反对任何形式的压迫、歧视和专制。既然祖国是我们的祖国,天下是我们的天下,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山东主权的转让,那就不仅是政府的事,也是每个炎黄子孙的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所以,当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来,学生、工人、市民等纷纷奋起抗争,游行示威、罢工、罢市,要求公平待遇,要求世界公理,反对帝国主义压迫,维护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尊严。这不正是中国人民对民主的呐喊吗?

  所谓“科学”,就是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具体的科学技术知识。换言之就是实事求是,追求真理。鸦

  片战争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就前赴后继为救国救民不断探索。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虽一次比一次激进猛烈,但都先后失败,中国出路何在?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连同其它各种社会思潮在中国广泛传播,但先进的中国人在经过反复的研究、比较和鉴别后,最终在五四运动前后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救国救民的思想武器,五四运动中,李大钊、陈独秀等进步知识分子奋笔疾书,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文章,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从此中国革命就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这一伟大选择也正体现了中国人民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二、从五四运动爆发的思想根源来看:五四运动也是新文化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1915年以《新青年》为阵地,以北京大学为主要活动基地的新文化运动兴起,运动围绕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等主要内容向几千年来的封建礼教、封建文化发动了猛烈抨击,这就在中国满布阴霾的天空中,响起了一声春雷,不仅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而且使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营造了广泛的舆论环境,启发了民众的觉悟。正因如此,当总统府外交委员会事务长林长民向国民大声疾呼“山东亡矣!国不国矣!”的时候,率先起来的就是接受了新文化运动洗礼的北京大学的师生们,他们成了五四运动的先锋。这就充分说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为五四运动的爆发提供了思想基础。

  三、从五四运动爆发后的指导者、组织者及运动中骨干来看: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干将陈独秀、李大钊、胡适、蔡元培、鲁迅等也是五四运动爆发后的主要指导者、组织者和支持者,他们所培养的一大批具有新思想的热血青年,许多成为五四运动的骨干(如邓中夏、张国焘、高君宇等)。陈独秀首倡“民主和科学”,在五四运动中十分活跃,正如他自己所说“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社会发展之必然的产物,可蔡元培先生、胡适之和我是当时在思想言论上负主要责任的人。”李大钊面对五四爱国运动的巨大洪流,以笔作枪为启蒙而献身,在《秘密外交与强盗世界》一文中正确地指出“卖国的不仅是曹汝霖、章宗祥、陆中舆几个人,所以单是打死几个人,开几个公民大会,是达不到目的。我们必须把这强盗世界推翻。”显然,这对于五四运动坚持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方向是大有益处。鲁迅,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站在反帝反封的新文化运动的最前列,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蔡元培,北京大学校长,五四运动爆发后,多方奔走设法营救被捕学生,并于5月8日以辞职相抗议。等等事实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五四运动是新文化运动的延续和发展。

  第四,从五四运动的影响来看

  :五四运动既巩固了新文化运动的前期成果,又极大地推动了新文化运动向深广发展。一方面,五四运动把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的思想由知识分子推广到全国民众,使提倡新思想、新文化成为一种风气。同时,又促进了文学革命的深入和广泛发展,白话文学从此建立,民众普及教育得到发展,使中国科学和教育的发展进入一个崭新阶段。另一方面,五四运动促进了学生运动和劳工运动抬头,女权运动兴起,催生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在中共的协助下,孙中山改组了国民党,反军阀、反帝国主义的思潮得到发展。再一方面,五四运动波及全国二十多个省,一百多个城市,比新文化运动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它的伟大功绩在于“启导广大人民的觉悟,准备革命力量的团结”,促进了全国民众的思想解放,西方的各种新思想陆续传入中国,其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对中国的思想和政局带来巨大影响。

  由此可见,五四运动也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体现了鲜明的民主与科学精神。救国救民是五四运动的目的,而民主与科学仅仅是激发人民去革命、去奋斗、去牺牲、去追求救国救民真理的手段。可见,民主与科学意在救国救民,而救国救民则源于爱国爱民,正因如此,爱国爱民在民族危机深重时必然会表现出慷慨悲歌式的救国救民的爱国壮举。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一,北洋军阀统治

  从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算起,到1928年12月,张学良宣布“改旗易帜”归附国民党政府为止,共计十六年。约为四个阶段。

  1912-1916年,袁世凯统治时期;1916-1920年,皖系军阀控制北京政权时期;1920-1924年,直系军阀控制北京政权时期。1924-1928年,奉系军阀控制北京政权时期。

  军阀统治的实质是实力之下的武治。它比寻常的封建统治带有更多的黑暗性和动乱性。

  政治领域的动荡和思想领域弥漫着尊孔复古思潮。

  民国初年的社会危机

  军阀是一种封建势力,但又有着异常的特点:一是军阀手里,本是国家统治工具的武装、军队变成了私有之物;二是私有的武装、军队又分割地方,形成了私有的地盘,没有无军队和无地盘的军阀。

  二、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1、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919年五四运动以前的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标志新文化运动开始。

  2、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

  (1)基本口号:民主与科学

  当时提倡的民主:一是指民主精神和民主思想,二是指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当时提倡的科学:一是指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以及认识和判断事物的科学方法,二是指具体的科学技术、科学知识。

  (2)主要武器:进化论观点和个性解放思想。

  (3)基本内容: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把批判的矛头集中指向封建主义的正统思想——孔学,因而排孔、反孔成为观念形态革命的起点。

  民主和科学与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处在一种不相容的境地。科学与民主——现代价值的重建目标,反传统的理论依据。

  3、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1)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并没有因为批判孔学就否定正规的全部传统文化。(2)指出:孔学不等于全部国学,也没有否定孔学的历史作用,更没有把孔学说的一无是处。(3)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中国文化必须现代化的重大课题。

  (4)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思想启蒙运动和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5)客观上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4、五四以前的的新文化运动的局限

  (1)在思想武器上批判孔学并不能为人们提供一种思想武器去认识中国。

  (2)在思想认识上,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的地位,没有提示根本改造中国现存的基本社会制度的必要性。夸大了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3)在思想方法上,并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存在形式主义看问题的偏向。

  (4)在范围上,局限在城市的一部分知识分子,未和工人农民发生联系。

  5、新文化运动的后果:

  1、在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的矛盾已经比较充分地暴露出来。2、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极端形式对资本主义制度不可克服的矛盾的进一步暴露。3、中国人学习西方一再碰壁,给中国人民极大的刺激,从而对资本主义方案产生了更大的怀疑。

  对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的可行性的怀疑,推动了中国先进分子探索新途径;为他们接受马克思主义了思想土壤;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必须运用新的思想武器。

  三、十月革命在中国的传播

  1、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推动了中国先进分子开始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对中国思想界最大的影响:它提供了一个将社会主义由理想转化为实践、由理想转为现实的可操作的范式,即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就是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就是列宁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一国革命首先胜利的理论。

  十月革命推动李大钊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

  2、十月革命推动了中国先进分子的转变

  第一,认识到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第二,新生的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义和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中国,有力地推动中国的先进分子向往社会主义。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与俄国对华宣言的鲜明对比。第三,十月革命给予中国先进分子以新的革命方法的启示。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是资产阶级的启蒙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民主和科学的思想得到了弘扬,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俄国十月革命后,新文化运动有了新的内容。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启发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使他们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和推动革命的思想武器。这是新文化运动的最重要成果

篇六:新文化运动新在哪

  八年级历史

  新课标

  人教版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第9课

  新文化运动

  教学设计者:宁晋县

  唐邱中学

  蔡艳

  设计思路: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新文化运动中的主要人物。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从史料中寻找有效历史信息,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引导学生借鉴历史关注现实,来达到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的。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兴起标志、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3、认识到民主与科学在当代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怎样让学生理解新文化运动矛头直指孔教。

  教学准备:课前教师准备课件视频,学生收集资料分组预习制定板书设计等活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才疏学浅,恐难胜任,不堪从命。”胡适说可以用更简便的白话文只需五个字:“干不了,谢谢”,他解释说,“干不了”含才疏学浅,“谢谢”表示感谢并暗示拒绝。五个字,简单明了通俗易懂。

  那么白话文如何流行于世的?胡适为什么要提倡白话文呢?新文化运动又是怎么一回事儿呢?它对后世有什么影响呢?

  小黑板展示学习目标: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及兴起标志

  (2)、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

  (3)、认识民主与科学的现实意义

  授课与活动:

  1、教师讲述新文化运动的含义以及为什么将这次运动称之为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与旧文化相对而言,是对千百年来的历史沉积而成的封建文化的批判,新文化即西方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又叫“新学”或“西学”。旧文化即指中国的封建文化。那么为什么会在二十世纪初的中国产生这样一场新文化运动呢?

  师:请大家回顾一下辛亥革命的最大成果是什么?

  学生: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中华民国成立后,从西方传入的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思想观念受到知识阶层的肯定,那么袁世凯是怎么做的呢?(多媒体展示袁世凯登基、祭孔图片)什么是孔孟之道呢?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回答:孔孟知道三纲五常,通过讨论认识到实质为历代君王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

  2、引导学生思考课本动脑筋“新文化运动是不是几个青年凭空捏造出来的?”

  学生分组讨论自由抒发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从史料里寻找有效历史信息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

  教师点拨: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为实现其独裁专制把孔教作为复辟帝制的工具,只是违背民主潮流的倒行逆施,必然会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陈独秀等人发起的新文化运动正是全国人民饭封建斗争意识的集中体现。

  3、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多媒体播放新文化运动有关图片,同时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口号?代表人物?

  学生分组完成:《青年杂志》的创办;民主

  科学;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多媒体展示代表人物,通过视频及课本知识,请学生以四个代表人物的身份发言

  (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有利于增强学习自信心,认识到每个人在新文化运动中的观点和突出贡献)

  4、引导学生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概括为“四提倡四反对”即:(学生齐读)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5、陈独秀《警告青年》中提到两位先生“德先生和赛先生”就是指的新文化运动民主和科学这两面旗帜,那么在我们当代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民主和科学过不过时呢?

  (学生分组讨论)

  教师点评:今天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同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仍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坚持民主的原则,社会主义就可能健康的发展,在一些迷信思想尚存的现在,提倡科学是很有必要的。

  6、新世纪的曙光

  教师口述并提出问题:是什么事件让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呢?新文化运动后期又有了怎样的新发展呢?

  学生思考回答:十月革命

  教师讲解: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李大钊等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很快就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转变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李大钊1918年发表的《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热情歌颂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20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1918年底,李大钊在北京创办了《每周评论》。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一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就立即把它和中国的反帝反封建的群众运动结合起来,以马克思主义为精神武器,教育和组织人民,将革命推进到一个新时期,这个新时期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7、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新文化运动,它是属于哪个领域里的一场运动呢?那么对于这件历史事件我们应该怎么正确客观的评价它呢?

  教师:你怎样评价新文化运动?(学生讨论、回答,各组发表见解)

  教师总结:

  .意义:它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不足:运动中存在着绝对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和对西方文化绝对肯定的做法是不正确的。

  8、我们的先辈们为了救国救民,追求真理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我们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应该怎么做呢?

  学生思考,(借鉴历史关注现实,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的。)

  9、课堂小结:(小组展示预习设计板书,多媒体投影仪展示)巩固练习

  新文化运动

  背景:中华民国建立后,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在中国受到欢迎。

  袁世凯在文化领域里推行尊孔复古的反动政策。

  新旧思潮发生了激烈冲突。

  开始标志: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

  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内容:前期

  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进行思想和文学革命

  后期

  宣传马克思主义。

  性质: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作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教学反思:

  新文化运动时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在学习中应该肯定它的积极意义,讲解过程中也要客观的评价使学生能够正确的理解它本身的局限性。在教学中注意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应当鼓励学生学习探究和继承新文化运动先驱者的勇于探索的精神,将民主和科学的两面旗帜举得更高,为维护祖国进步积极创新,担负起时代赋予青年的历史责任和使命,努力学习!

篇七:新文化运动新在哪

  传播优秀Word版文档,希望对您有帮助,可双击去除!

  新文化运动“新”在哪里?新文化运动开始于1915年《新青年》的创办,一直延续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历时七年之久。通常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界分为前后期。新文化运动掀起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的潮流,在中国民主革命运动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新文化运动到底“新”在哪里?

  新文化运动之所以新,首先在于其指导思想新。新文化运动兴起于20世纪初的中国,是在资产阶级的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相继失败的情况兴起的。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认为中国要真正建立民主政治,必须彻底批判中国的封建思想和伦理观念,他们用欧洲启蒙运动所宣传的民主、平等思想和达尔文的进化论为武器,对传统的封建思想进行了猛烈地抨击。陈独秀第一个提出“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这个口号。《新青年》明确宣告:“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在当时,这个口号不仅新鲜,而且反对专制,反对愚昧迷信的进步性理是显而易见的,对科学事业发展起了推动作用。新文化运动发展到后来,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使社会主义理想在一个大国内变为现实,它给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以巨大的鼓舞和启发。他们抛弃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迫切地期待以俄国为榜样来改造中国。在中国大地上,李大钊第一次举起社会主义的大旗。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宣传成为思潮的主潮,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所接受,成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新的指导思想。

  其次,新文化运动之所以新,在于其内容新。前期新文化运动与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都属于资产阶级反封建性质的斗争,目的都是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在方法上都是向西方学习,但主张上各有侧重。维新变法运动主要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政体,挽救民族危机;辛亥革命则主要是学习西方的共和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无论维新变法还是辛亥革命都是要建立民主政治的表层结构。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要建立近代社会深层次的政治文化,即近代民主生活背后的价值观念体系。以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人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以《新青年》为阵地,明确提出“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把斗争的锋芒指向维护封建制度的孔教,新文化运动向前迈了一大步。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可见,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启蒙运动,也是近代中国民主思想发展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第三,新文化运动之所以新,在于其形式的新。新文化运动不仅是一场思想革命,还是一场文学革命。中国近代史上,严复、章太炎宣传西方“平等”、“民主”、“革命”思想时,影响并不大,反对的人也不多。原因之一就是严复、章太炎用的是艰涩的古文,或是半白半古文,因而大大削减了他们革命思想、思想的影响力。而陈独秀、胡适倡导白话文,提出了对文学作品从内容到形式进行变革。1916年《新青年》先后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文学革命由此开始。可见新文化运动不仅在思想,道德,文学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的思想解放运动,而且对传播思想的手段——文学作品的写作形式也进行了革命。新文学的创作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希望将这场运动引向全社会的强烈愿望。这就给了广大的人民群众群众一种便捷的工具,民主与科学凭藉这对翅膀飞遍社会的各个角落,其影响力成千上万地扩大了。所以这场运动不仅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而且是一场文学革命。

  第四,新文化运动之所以新,在于其产生的历史作用。新文化运动之前,各派在宣传各自主张时,都没有彻底批判封建思想。洋务派搞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强调维护封建正统思想观念不动摇;康、梁维新派“托古改制”,披着孔子的外衣去干那“离经叛道”的事业;革命派大造革命舆论,进行推翻清朝统治的革命斗争,拿起的主要思想武器并不是1/2

  传播优秀Word版文档,希望对您有帮助,可双击去除!

  “民主”、“科学”,而是带有浓厚的“反满革命”的色彩,什么“扬州十日”、“嘉定屠城”等等。新文化运动民主主义激进派把斗争矛头直指封建礼教,提出打倒“吃人的礼教”的口号,这是戊戌变法时的维新派和辛亥革命时期的革命派所不敢说的。新文化运动猛烈地抨击了具有二千年历史的封建专制的理论基石——以儒家为代表的旧道德、旧文化,使人们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在新文化运动中,中国知识分子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洗礼,启发了民众的觉悟,这对五四爱国运动起宣传动员作用。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启发了先进知识分子,使他们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中国、改造社会和推进革命的思想武器。这是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成果。

  总之,新文化运动以“民主”、“科学”为旗号,以儒家传统道德为其矛头所向,以新文学为其进行思想解放斗争的工具,深入的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为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开辟了新的天地。

  -----精心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八:新文化运动新在哪

  第10课

  新文化运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

  2.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主要标志、新文化运动的旗帜、主要阵地、主要内容、历史意义。

  3.理解新文化运动新的含义。

  能力目标

  1.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分析,指导学生从历史背景出发,联系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与影响,从而提高其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指导学生阅读书中有关白话文的材料,培养学生对于历史新事物的鉴别和理解能力。

  德育目标

  1.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认识到,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从而增强在新时代条件下民主与科学的意识。

  2.通过学习本课,感受新文化运动中主要代表人物在反封建斗争中的勇敢精神和先锋作用,激发学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使命感。

  ●教学重点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新文化运动倡导的思想,在今天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仍具有现实的意义,学生应重点掌握。

  ●教学难点

  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斗争锋芒指向孔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机地引导学生认识孔子的思想,分析儒家的“纲常伦理”以及封建统治阶级利用儒家维护其统治的本质,从而使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分析方法。

  ●教学方法

  1.联系讲解法。这一节课的内容是中国近代化探索的最高阶段。因此,必须联系前三节课的内容讲解,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深刻理解近代化探索的历程。

  2.讲述法。对于新文化运动中主要代表人物的生平可以采用此法。

  3.举例分析法。对于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必须通过对典型例子的分析,才能加深学生的理解。

  4.整合教材。指导学生对“新文化运动”进行有机的整合,以提高梳理知识、驾驭知识的能力。

  5.切入评价法。可以找一个适当的切入点,引导学生对新文化运动作出评价。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导入]它们之间的关系确实是这样的。由此,我们可以看中国的近代化探索有一个由浅到深、由表及里的过程。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了解中国人民是如何在文化层面上进行近代化探索的?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过,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但不久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即被袁世凯窃取。袁世凯就任中华民1/5

  国临时大总统后,不断破坏共和。孙中山等人为维护共和作了不懈的努力。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活动愈演愈烈。思想领域里的准备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为了反对袁世凯称帝,在思想领域里对封建制度进行批判,新文化运动应运而生。下面我们看具体内容。

  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但并没有摆脱西方列强的侵略;维新派鼓吹民权,革命派主张共和,但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中国的前途在哪里?一些先进的中国人想到要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过渡:同学们,请看课本导入框中的内容。框中的图是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的《青年杂志》封面。它从第二卷起改称《新青年》杂志。从第四卷起,《新青年》改用白话文和新式标点符号,刊登新体诗。《青年杂志》的诞生,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那么,新文化运动是在什么情况下兴起的?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对后世有什么影响?我们这一节课就来学习。

  感知理解

  一、《新青年》的创办

  [教师引导]同学们,请看课本导入框中的内容:“它从第二卷起改称《新青年》杂志。《青年杂志》的诞生,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也就是说,《新青年》的创办,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那么,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是什么呢?请同学们看课本,从中找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有关背景知识。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

  回答一:中华民国建立后,从西方传入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受到知识阶层,尤其是青年学生的欢迎。

  回答二: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袁世凯,为实现独裁和专制,颁布《中华民国约法》,规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

  回答三:从1915年起,进步的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通过对辛亥革命失败教训的认真思考,认定要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根本改造国民性。

  回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主要是新旧思潮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总结]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一是西方民主思想的进一步传播;二是尊孔复古思潮的泛滥;三是要建立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教师引导]上面三点中,哪一点是根本的?

  [学生回答]要建立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教师引导]那么请问,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前提是什么?

  [学生回答]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教师引导]课本上提到“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袁世凯,为实现独裁和专制,颁布《中华民国约法》,规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我想问的是袁世凯为实现独裁和专制与尊孔的关系。这个问题可以留到后面回答。但有一点就是:新文化运动是反孔的,而新文化运动又是在袁世凯破坏共和、专制独裁愈演愈烈的情况下兴起的。因此,在“尊孔”与“专制、独裁”之间必然有联系。

  [教师小结]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政治上:袁世凯专制独裁、破坏共和,为维持专制独裁,提出了“尊孔”。经济上: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希望建立一个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思想上:民主思想进一步传播,但思想界的“尊孔”逆流也不断涌现。在这种情况下,由知识分子中的先进人物发起了旨在反对封建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新文化运动。

  2/5

  ①袁世凯独裁、尊孔、破坏共和

  ②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要建立一个真正的共和国

  ③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尊孔暗流涌动,新旧思潮冲突

  动脑筋:“新文化运动是几个青年空造出来的”。判断一下,这种说法对不对?

  答案:不对。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袁世凯,为实现独裁和专制,颁布《中华民国约法》,规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之本”,借以孔教作为复辟帝制的工具。这是违背民主潮流的倒行逆施,必然会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陈独秀等人发起的新文化运动,正是全国人民反封建斗争意志的集中体现。

  2.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第二段大字内容,从中找出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标志、代表人物、旗帜、主要阵地、基本内容等要素。

  [学生回答]①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新青年》杂志的创办。②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是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③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是“民主”和“科学”。④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为《新青年》杂志。⑤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有:四个提倡,四个反对。即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教师讲述]同学们,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中心是北京大学。在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人物,那就是大名鼎鼎的蔡元培先生。”

  [教师讲解]蔡元培的治校方针,实际上为新思潮、新文化开拓了阵地。他当了北大校长后就骋请新文化的倡导者陈独秀任文科学长,李大钊任图书馆主任。还有胡适、刘半农、钱玄同、周作人、鲁迅以及一批留学回来的自然科学家都先后到北大任教。但同时,北大也有一批以刘师培,辜鸿铭为代表的所谓旧派教授。因此当时,经常有这样的情况:上一节课的教员西装革履,下一节课的教员则长袍马褂。比如辜鸿铭,他讲的是英国文学,脑后却拖着一条辫子,因为他是拥护满清帝制的。……

  新文化运动兴起是以《新青年》的创办为标志的,这又是陈独秀的功劳。下面我们重点介绍陈独秀。

  1915年9月,《青年杂志》创刊。新文化运动由此揭开了序幕。《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名《新青年》,随主编陈独秀迁至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中最重要的核心刊物。

  陈独秀在创刊号上发表了《敬告青年》一文,指出新陈代谢是宇宙间的普遍规律,他认为“人身遵新陈代谢之道则健康,陈腐朽败之细胞充塞人身则人身死;社会遵新陈代谢之道则隆盛,陈腐朽败之分子充塞社会则社会亡。”由此,向青年提出了六点希望:

  一、自由的而非奴隶的。

  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

  三、进取的而非隐退的。

  四、世界的而非锁国的。

  五、实利的而非虚文的。

  六、科学的而非想像的。

  同学们,这六点希望包含了民主、科学、开放、革新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陈独秀号召20世纪的新青年,彻底清除做官发财的思想,“精神上别构真实新鲜之信仰。”他主张当今的教育方针是:

  3/5

  第一,当了解人生之真象。

  第二,当了解国家之意义。

  第三,当了解国家与社会经济之关系。

  第四,当了解未来责任之艰巨。

  陈独秀期望培养出一代“意志顽狠,善斗不屈,体魄强健,力抗自然,信赖本能,不依他人为活,顺性率真,不饰伪自文”新国民。

  同学们,一个国家,一旦发生了亡国灭种的危机,那么,不论这个文明曾经有过怎样的光荣,都不能不使人深刻反省它的积弊。看来,到新文化运动爆发时,不得不承认,我们珍爱的文化传统必须进行一番认真的清理和变革了。鲁迅说:“不能革新的人种、也不能保古的。”确实是这样的。现在请大家结合课本上所提到的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即四个提倡、四个反对,讨论一下,“新”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或者“新”的含义是什么?

  [学生回答]回答一:“新”是针对旧的。新的含义应该是用资产阶级的文化去反对封建的文化。

  回答二:新道德应是资产阶级的道德,旧道德应是封建的道德。

  回答三:新文学指白话文,旧文学指文言文。

  回答四:新文化运动的核心是“民主”与“科学”,针对的是专制与迷信。

  回答五:新文化运动中“新”的含义应是顺应历史潮流的,与时俱进的。而不是保守的、陈腐的。

  [教师讲述]在辛亥革命之后到五四运动前,原来儒家的纲常名教、封建道德,还是统治着人们的头脑。辛亥革命之前,民主、共和的舆论准备是很不够的,传统道德秩序并没有崩溃,解冻,否则,也就不会有1916年的袁世凯称帝,也不会有1917年的张勋复辟。皇帝虽然退位,而人们头脑中的皇帝尚未退位。辛亥革命吃亏的地方就是不像法国大革命前那样有一个启蒙运动。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从戊戌变法时就很有名的杨度,帮助过孙中山的革命,坚决拥护改革,他竟然也上表劝袁世凯称帝。还有康有为,维新运动中的激进人物,他主张把孔教定为国教,列入宪法,重新像两千年前汉武帝时代那样独尊儒家,康有为同样也拥护帝制。这才引起了五四一代知识分子的忧患。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一文中说得很明白:“腐旧思想布满国中,所以我们要诚心巩固共和国国体,非将这班反对共和的伦理文学等等旧思想,完全洗刷得干干净净不可。否则不但共和政治不能进行,就是这块共和招牌,也是挂不住的。”新文化运动就是在这样一种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实际上是从思想战线角度为辛亥革命补上了它缺少的一课。

  [教师提问]同学们,课本上有一句话应该引起大家的注意,那就是,“向尊孔复古的逆流展开了猛烈的进攻,从而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尊孔与专制之间有什么关系?

  [教师引导]同学们,要想搞清这个问题,我们需先看一段材料。

  “天下有二大患焉:曰君主之专制,曰教主之专制。君主之专制,钤束人之言论;教主之专制,禁锢人之思想。君主之专制,极于秦始皇之焚书坑儒,汉武帝之罢黜百家;教主之专制,极于孔子之诛少正卯,孟子之拒杨墨。”

  [教师讲解]同学们,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吴虞犀利地指出了儒教与专制的关系,特别对封建专制统治者借作护命符的孔子学说进行了勇敢的质疑和批判,打破了封建圣人的偶像,因此被胡适称为“四川省只手打倒孔家店的英雄。”

  同学们,关于新旧道德的问题,旧道德指的是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孔子之道儒家4/5

  伦理学说(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通常指仁、义、礼、智、信)。因此,要宣传民主与科学,必须批判旧道德。

  同学们,我们说,新文化运动的组成部分是文学革命。现在请同学们讨论一下,为什么文学革命在新文化运动中的地位如此重要。

  [学生回答]回答一:要宣传新思想,宣传民主与科学,必须用文学的形式。用文言文去宣传西方的民主和科学知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回答二:新文学应是新文化运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文学应是新文明的先声。因此,怎么样用通俗易懂的文学形式去宣传新文化,就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5/5

篇九:新文化运动新在哪

  新文化运动知识点总结

  1、背景:

  1西方民主思想进一步传播。

  2袁世凯定“孔教”为国教,新旧思潮发生激烈冲突。

  3要建立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2、开始标志: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

  3、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见书第41页照片。

  4、旗帜:“民主”与“科学”

  5、内容:

  1前期,宣传资产阶级文化,四提倡四反对。

  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2后期,宣传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马克思主义。

  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来颂扬十月革命,为扩大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李大钊在北京创办了《每周评论》

  6、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新文化运动是进步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思想领域发动的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它批判封建专制思想,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1.开始时间:1915年

  2.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3.两面旗帜:“民主”和“科学”。

  4.主要阵地:《新青年》。

  5.主要内容:前期:“四提倡、四反对”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李大钊

  6.对象:封建专制的尊孔复古思想。

  7.性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8.地位和作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不过,新文化运动中也有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这一直影响到后来。

  1、兴起的原因:1912年4月1日是,孙中山解职,袁世凯就任大总统,中国进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北洋军阀政治上进行反动统治,镇压革命,文化上推行尊孔复古的反动政策,因此,在这时一股新的思想解放运动即――新文化运动掀起了。

  2、开始的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识图,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提出民主和科学的口号,新文化运动开展起来。

  3、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和胡适等激进的民主主义者,4、口号: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5、内容:①前期——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②后期——歌颂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1918年,李大钊第一个高举社会主义大旗在《新青年》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论文。从此,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用马克思主义为精神武器,教育和组织人民,将革命推进到一个新的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又是一次文学革命

  6、作用:①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②促使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③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提供了思想基础。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篇十:新文化运动新在哪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新文化运动“新”在何处

  作者:霍双喜

  来源:《中学政史地·初中》2010年第09期

  新文化運动是中国文化史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历史课程标准要求掌握的重要内容。新文化运动为20世纪早期中国文化界中,由一群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革新运动。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有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向尊孔复古的逆流展开猛烈进攻,从而在社会上掀起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运动。那么,同以前的文化运动相比,新文化运动“新”在何处?

  首先,新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新。五四运动发生前,中国正处于北洋军阀统治的黑暗时期。军阀势力利用封建传统思想禁锢人们的头脑,推崇作为封建专制制度精神支柱的孔孟之道,借以维持自己的统治。严酷的现实引发当时先进知识分子的反思,他们认为,辛亥革命由于忽视了思想文化战线上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致使革命的成果遭到严重的破坏,因此,为了完成改造社会的历史使命,必须“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之囹圄”。新文化运动在前期以资产阶级民权、平等思想为指导,对传统的封建思想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新文化运动发生前,资产阶级维新派(改良派)和革命派,在宣传各自的政治观点时,都没有彻底地批判封建思想。经过新文化运动,封建思想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批判,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新文化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的传入,更成为新世纪的曙光,启发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使他们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将其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和推进革命的思想武器,这是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成果。

  其次,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新。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是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迷信。“德先生”,即“Democracy”(民主)的音译;“赛先生”,即“Science”(科学)的音译。陈独秀认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这表明新文化运动与以前向西方学习的思潮相比,已经由技术、制度层面深入到思想文化层面。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两大旗帜,在中国起了深远的影响,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在新文化运动中,中国知识分子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洗礼,这为新思潮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也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事业的发展;白话文革命也是对旧文化的巨大改革,能够使语言和文字更紧密地统一起来,为广大民众所接受,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再次,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和启蒙运动,沉重打击了封建正统思想的权威,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五四运动以后的新文化运动,更是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及各种社会主义流派的思想运动,使旧民主主义的文化运动,转变为由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以后,全国各地的进步报刊和进步社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这些报刊和社团的活动,传播了马克思主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新文化运动全方位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

篇十一:新文化运动新在哪

 精品--

  新文化运动“新”在哪里?新文化运动开始于1915年《新青年》的创办,一直延续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历时七年之久。通常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界分为前后期。新文化运动掀起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的潮流,在中国民主革命运动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新文化运动到底“新”在哪里?

  新文化运动之所以新,首先在于其指导思想新。新文化运动兴起于20世纪初的中国,是在资产阶级的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相继失败的情况兴起的。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认为中国要真正建立民主政治,必须彻底批判中国的封建思想和伦理观念,他们用欧洲启蒙运动所宣传的民主、平等思想和达尔文的进化论为武器,对传统的封建思想进行了猛烈地抨击。陈独秀第一个提出“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这个口号。《新青年》明确宣告:“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在当时,这个口号不仅新鲜,而且反对专制,反对愚昧迷信的进步性理是显而易见的,对科学事业发展起了推动作用。新文化运动发展到后来,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使社会主义理想在一个大国内变为现实,它给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以巨大的鼓舞和启发。他们抛弃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迫切地期待以俄国为榜样来改造中国。在中国大地上,李大钊第一次举起社会主义的大旗。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宣传成为思潮的主潮,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所接受,成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新的指导思想。

  其次,新文化运动之所以新,在于其内容新。前期新文化运动与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都属于资产阶级反封建性质的斗争,目的都是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在方法上都是向西方学习,但主张上各有侧重。维新变法运动主要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政体,挽救民族危机;辛亥革命则主要是学习西方的共和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无论维新变法还是辛亥革命都是要建立民主政治的表层结构。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要建立近代社会深层次的政治文化,即近代民主生活背后的价值观念体系。以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人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以《新青年》为阵地,明确提出“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把斗争的锋芒指向维护封建制度的孔教,新文化运动向前迈了一大步。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可见,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启蒙运动,也是近代中国民主思想发展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第三,新文化运动之所以新,在于其形式的新。新文化运动不仅是一场思想革命,还是一场文学革命。中国近代史上,严复、章太炎宣传西方“平等”、“民主”、“革命”思想时,影响并不大,反对的人也不多。原因之一就是严复、章太炎用的是艰涩的古文,或是半白半古文,因而大大削减了他们革命思想、思想的影响力。而陈独秀、胡适倡导白话文,提出了对文学作品从内容到形式进行变革。1916年《新青年》先后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文学革命由此开始。可见新文化运动不仅在思想,道德,文学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的思想解放运动,而且对传播思想的手段——文学作品的写作形式也进行了革命。新文学的创作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希望将这场运动引向全社会的强烈愿望。这就给了广大的人民群众群众一种便捷的工具,民主与科学凭藉这对翅膀飞遍社会的各个角落,其影响力成千上万地扩大了。所以这场运动不仅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而且是一场文学革命。

  第四,新文化运动之所以新,在于其产生的历史作用。新文化运动之前,各派在宣传各自主张时,都没有彻底批判封建思想。洋务派搞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强调维护封建正统思想观念不动摇;康、梁维新派“托古改制”,披着孔子的外衣去干那“离经叛道”的事业;革命派大造革命舆论,进行推翻清朝统治的革命斗争,拿起的主要思想武器并不是“民主”、“科学”,而是带有浓厚的“反满革命”的色彩,什么“扬州十日”、“嘉定屠--精品

  精品--城”等等。新文化运动民主主义激进派把斗争矛头直指封建礼教,提出打倒“吃人的礼教”的口号,这是戊戌变法时的维新派和辛亥革命时期的革命派所不敢说的。新文化运动猛烈地抨击了具有二千年历史的封建专制的理论基石——以儒家为代表的旧道德、旧文化,使人们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在新文化运动中,中国知识分子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洗礼,启发了民众的觉悟,这对五四爱国运动起宣传动员作用。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启发了先进知识分子,使他们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中国、改造社会和推进革命的思想武器。这是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成果。

  总之,新文化运动以“民主”、“科学”为旗号,以儒家传统道德为其矛头所向,以新文学为其进行思想解放斗争的工具,深入的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为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开辟了新的天地。

  --精品

篇十二:新文化运动新在哪

 新文化运动“新”在哪里?

  新文化运动开始于1915年《新青年》的创办,一直延续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历时七年之久。通常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界分为前后期。新文化运动掀起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的潮流,在中国民主革命运动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新文化运动到底“新”在哪里?

  新文化运动之所以新,首先在于其指导思想新。新文化运动兴起于20世纪初的中国,是在资产阶级的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相继失败的情况兴起的。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认为中国要真正建立民主政治,必须彻底批判中国的封建思想和伦理观念,他们用欧洲启蒙运动所宣传的民主、平等思想和达尔文的进化论为武器,对传统的封建思想进行了猛烈地抨击。陈独秀第一个提出“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这个口号。《新青年》明确宣告:“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在当时,这个口号不仅新鲜,而且反对专制,反对愚昧迷信的进步性理是显而易见的,对科学事业发展起了推动作用。新文化运动发展到后来,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使社会主义理想在一个大国内变为现实,它给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以巨大的鼓舞和启发。他们抛弃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迫切地期待以俄国为榜样来改造中国。在中国大地上,李大钊第一次举起社会主义的大旗。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宣传成为思潮的主潮,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所接受,成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新的指导思想。

  其次,新文化运动之所以新,在于其内容新。前期新文化运动与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都属于资产阶级反封建性质的斗争,目的都是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在方法上都是向西方学习,但主张上各有侧重。维新变法运动主要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政体,挽救民族危机;辛亥革命则主要是学习西方的共和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无论维新变法还是辛亥革命都是要建立民主政治的表层结构。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要建立近代社会深层次的政治文化,即近代民主生活背后的价值观念体系。以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人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以《新青年》为阵地,明确提出“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把斗争的锋芒指向维护封建制度的孔教,新文化运动向前迈了一大步。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可见,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启蒙运动,也是近代中国民主思想发展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第三,新文化运动之所以新,在于其形式的新。新文化运动不仅是一场思想革命,还是一场文学革命。中国近代史上,严复、章太炎宣传西方“平等”、“民主”、“革命”思想时,影响并不大,反对的人也不多。原因之一就是严复、章太炎用的是艰涩的古文,或是半白半古文,因而大大削减了他们革命思想、思想的影响力。而陈独秀、胡适倡导白话文,提出了对文学作品从内容到形式进行变革。1916年《新青年》先后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文学革命由此开始。可见新文化运动不仅在思想,道德,文学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的思想解放运动,而且对传播思想的手段——文学作品的写作形式也进行了革命。新文学的创作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希望将这场运动引向全社会的强烈愿望。这就给了广大的人民群众群众一种便捷的工具,民主与科学凭藉这对翅膀飞遍社会的各个角落,其影响力成千上万地扩大了。所以这场运动不仅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而且是一场文学革命。

  第四,新文化运动之所以新,在于其产生的历史作用。新文化运动之前,各派在宣传各自主张时,都没有彻底批判封建思想。洋务派搞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强调维护封建正统思想观念不动摇;康、梁维新派“托古改制”,披着孔子的外衣去干那“离经叛道”的事业;革命派大造革命舆论,进行推翻清朝统治的革命斗争,拿起的主要思想武器并不是“民主”、“科学”,而是带有浓厚的“反满革命”的色彩,什么“扬州十日”、“嘉定屠

  城”等等。新文化运动民主主义激进派把斗争矛头直指封建礼教,提出打倒“吃人的礼教”的口号,这是戊戌变法时的维新派和辛亥革命时期的革命派所不敢说的。新文化运动猛烈地抨击了具有二千年历史的封建专制的理论基石——以儒家为代表的旧道德、旧文化,使人们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在新文化运动中,中国知识分子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洗礼,启发了民众的觉悟,这对五四爱国运动起宣传动员作用。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启发了先进知识分子,使他们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中国、改造社会和推进革命的思想武器。这是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成果。

  总之,新文化运动以“民主”、“科学”为旗号,以儒家传统道德为其矛头所向,以新文学为其进行思想解放斗争的工具,深入的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为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开辟了新的天地。

篇十三:新文化运动新在哪

 精品资料欢迎阅读

  新文化运动“新”在何处?

  新文化运动是由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蔡元培、钱玄同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的激进知识分子发起的一次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和文学革命运动。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1916年改名《新青年》),并任主编,发表文章《敬告青年》,提倡民主与科学的口号,拉开了新文化运动大幕。这次运动沉重打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传统礼教,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推动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那么,新文化运动新在何处?

  新领导:前期领导者为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后期为马克思主义者。

  新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为其奠定经济基础。

  新思想:前期的指导思想是西方的民主与科学及达尔文的进化论;后期则是马克思主义思想。

  新内容:前期以宣传民主与科学为突破口,以提倡新文学、新道德为手段,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后期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要内容,提出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

  新成果: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篇十四:新文化运动新在哪

 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是怎么样的

  新文化运动是由胡适、陈独秀、鲁迅、钱玄同、李大钊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当时称为新式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下面是

  分享的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是怎么样的,一起来看看吧。

  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场意义非凡的运动。这场运动从开始到结束都有它的发展过程。

  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情况具体是这样的,起初是一些接受过新式教育的革命人士在意识到了中国封建统治是严重阻碍了社会发展,他们在思想上统一之后,便开始了运动的筹备阶段,首先是通过对孔子的继承还是批判开始的,因为当时有些人支持封建统治思想,也尊崇孔子的思想,可以陈独秀等人为代表的新兴知识分子,却不同意这种观点,因为他们认为要顺从个人内心的想法,也就是为人类提供更多的自由。他们在这同时创办了属于他们自己的报刊,主要宣传他们的思想,这样新文化运动便轰轰烈烈的开始了。

  紧接着便是新文化运动思想的传播,主要内容都是围绕推翻封建统治的,而且还引进了一些新思想,像民主,男女一视同仁,支持科学发展,这些思想的传播,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置于了顶端,同样他们一直在报刊上宣传他们的新思想,步伐加快以后,便开始对文学形式进行新的改革,那就是要反对封建的那种古文言文,要用直白的话1

  语来表达各种思想,这深层含义也是主要为了推翻封建统治,来引进资本主义发展,剔除其中的陋习,这样一来,那些有为青年也意识到了这场运动的意义之大,便有更多的人加入了这场运动中,大力宣扬运动的中心思想。

  此时新文化运动的发展队伍壮大起来,思想也传播的更为广了。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高举“民主”和“科学”两大旗帜的新文化运动在胡适、鲁迅、陈独秀等一批接受过西方先进文化思想的人的带领下顺利而有序地进行着。考究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就可以发现,新文化运动的发动并非偶然,它是有道理有基础的,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兴起的一个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使新文化运动的形成和发展成为必然。辛亥革命以后,西方先进的文化思想在中国得到进一步传播,一部分文人作家的思想得到了启蒙。像多骨诺米牌那样,这一小部分新思潮的力量将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更多的人心里。新文化运动只是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其作用在于加速推进民主共和思想的普及。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胡适等人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批判,反对文言,提倡白话。当时胡适还曾写过一首白话诗《蝴蝶》,这被看做是新文化运动发展的又一阶段。

  在政治和经济方面,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也有其复杂性。当时,帝国主义加紧了对旧中国的侵略,军阀统治下的中国也越来越暗无天日。被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军阀这三座大山压着的中国不堪重负,摇摇欲坠。在这个时候应运而生的新文化运动正是中国进行反帝反封2

  建斗争的体现。经济上,民族资产阶级重新登上政治舞台,实行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这是顺应民意,顺应社会发展的。

  陈独秀与新文化运动的关系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革命家、伟大的民主主义者陈独秀,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倡导者,亦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那么陈独秀与新文化运动究竟有何渊源呢?说起陈独秀与新文化运动的渊源,最早要追溯到其在日本留学的经历。

  青年时代的陈独秀是一名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他曾在1901年因为反清反帝制宣传活动而遭到清政府通缉,逃亡日本。留学日本期间,他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参加过辛亥革命,更积极投身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斗争,并在多次革命运动中起到过先锋和带头作用。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旗帜鲜明地倡导科学与民主,以文人身份正式向封建主义及其意识形态发起了进攻。这便是陈独秀与新文化运动最初的交集。

  1918年,国内民主思潮在各类运动中得到了进一步普及,与此同时,更多的进步文人加入到倡导新文化运动的行列中。在此期间,陈独秀与李大钊联手创办了《每周评论》,在提倡新文化的同时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从此,“南陈北李”名声日盛,更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人。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各地青年纷纷走上街头游行请愿。陈3

  独秀亦亲自在北京街头散发《北京市民宣言》,继而遭到逮捕。

  在整个五四运动中,陈独秀多方奔走,屡遭厄运,却始终不渝地战斗在反帝反封建与倡导新文化的革命前沿,为日后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在中国的深耕和传播起到了无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新文化运动究竟新在哪里民国初年,一场文化改革的运动悄悄发芽,这场文化改革有着非常巨大的影响力。我们今天的说话以及写作方式都与这场运动息息相关,这场运动史称新文化运动,相比于传统文化,新文化运动新在哪里呢?新文化运动新在哪里?首先在它的领导阶级上面,这次文化运动的领导者是资产阶级群体,他们和维新派和革命派是不相同的。其次,这次文化运动的提倡的内容不一样,新文化运动提倡人们要学习科学知识,反对封建迷信,认为封建迷信毒害了许多百姓;提倡人们要学习西方的民主社会,反对统治中国几千年的独裁专制制度,反对任何独裁制度的复辟;并且由于白话文简单易学,没有文言文的高不可攀。新文化运动也号召广大人民群众使用白话文交流。新文化运动还新在前期运动是以达尔文的进化论为主要思想,后来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它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那么除了指导思想和内容与其他文化运动不同,新文化运动新在哪里呢?最主要的还是运动的基础,新文化运动的基础是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由于20世纪初期的经济得到了短暂的发展,知识分子不断地增加,他们成为了这次文化运动的主要参与和支持者,后期新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转变为马克思主义,工人阶级也成为了这次运动的4

  基础,积极参与到新文化运动中。

  新文化运动的主张1915年,在中华大地上发生了一场文化改革的运动,这场文化改革使得中国的古典文化走向没落,开启了白话文的新篇章,反对影响人们遵守了几千年的传统,这场运动被人们称为新文化运动,那么这次新文化运动的主张是什么呢?辛亥革命后,袁世凯为了称帝,开始大力倡导儒家经典,与封建势力同流合污,这被当时许多资产阶级所不能忍受,因此以陈独秀等人为代表的激进主义者发动了一场文化革命。他们在这场新文化运动中提出了哪些主张呢?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接受了西方进步思想的影响下,他们发起的这场运动提倡人们要学习科学知识,反对封建迷信,认为封建迷信毒害了许多百姓;提倡人们要学习西方的民主社会,反对统治中国几千年的独裁专制制度,反对任何独裁制度的复辟;并且由于白话文的通俗简单,文言文的复杂难懂,新文化运动也主张人们学习简单的白话文,而抛弃晦涩文言文。

  新文化运动的主张得到了知识分子,特别是广大青年学生的支持,他们纷纷参与到这场文化革命运动中,反对中国的封建压迫的儒教文化,宣扬西方的民主,自由的文化。在中国的文化界形成了一次新的思想解放潮流,使得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新文化运动的主张广受知识分子的欢迎,也使得中国普通百姓的思想得到解放。

  新文化运动后期内容介绍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的进步思想,而马克思主义是何时在近代中国广泛传播的?据有关资料记载,是在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后期。

  五四运动爆发后,新文化运动进入后期阶段,此时,引导俄国大革命取得硕果的马克思主义为近代中国探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起到了重要的参考作用。

  这一年,李大钊同志在《新青年》报刊上连续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作品,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这也成为近代中国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从此,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开始为普通中国民众所接受,它在唤起近代中国民主意识的同时,也带来了历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此后,陈独秀、沈尹默等一大批新文化运动的得力战士纷纷发文响应,一时间,掀起了新文化运动后期的又一场思想变革潮流。

  在新文化运动后期的漫长岁月中,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逐渐成为社会主流和舆论导向,越来越多的进步文人加入到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化阵营中,使得五四之后的中国文坛气象更新,民主、自由、平等的观念被更多有识之士所接受。

  马克思主义的进步思想,在新文化运动前期“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的基础上,更注入了结合当时社会变革,积极探索强国之路的理论依据,为日后新民主主义观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思想与理论基础,对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推荐访问:新文化运动新在哪 新文化运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