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洁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财政支持农业的效果分析(4篇)

发布时间:2023-07-28 12:00:11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财政支持农业的效果分析

  

  财政支农对农业经济的影响

  摘要:农业是我国经济的根底,关系着民生大计。农业经济的健康开展,对于经济的开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想要实现稳步开展,需要有政府财政的大力支持。本文就财政支农对于农业经济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加强财政支农的措施和倡议。

  关键词:财政支农农业经济影响作用

  过去的经济开展中,为了实现社会工业化,对于工业的财政支出远远大于农业方面的投入。随着经济的开展,我国的工业根底得到强化,而农业相对开展比拟落后。农业的生产积极性较低,工农业开展的明显不协调。因此国家以及地方财政需要加大对于支农的支出,对于促进工农业的协调开展,推动农业经济的稳步开展,有着重要作用。

  一、财政支农对农业经济的意义

  财政支农支出的资金是农业开展的一项重要资金来源,对于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是财政支农可以弥补农业经济开展弱势。在农业产业开展过程中,受到很多限制因素。而财政支农支出可以用于建设农业根底设施,降低气候、土壤等对农业经济的影响;二是农业作为我国经济的根底,开展滞后,也会对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产生不利影响。而农业的开展,不能单纯靠农业自身的开展,而更需要财政支农支出的资金支持,实现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开展。

  二、财政支农支出对于农业经济的影响

  财政支农支出对于农业经济开展影响很大,主要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首先,加大财政支农支出可以促进农业的增长,有关学者对财政支农对农业的影响进行研究,得出35%的农业经济的增长,依靠国家有关的财政支农政策的推动,财政支出对于农业的增长的影响不是短期性的,而是长期性的。其次,加大财政支农支出可以改善农业经济的开展环境。财政支出用于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建设大型的农业灌溉和收获等根底设施,给农民提供农作物种植、管理和收获的资金支持,以及对农业经济管理方面的支持。完善农业根底设施建设,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和管理,去除农业经济开展的障碍,对于促进农业的开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有着重要作用。最后,是加大财政支农支出还可以帮忙农业开展实现产业化,有利于农业经

  济扩大规模,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现阶段我国农业开展产业结构很不平衡,技术含量低,现代化程度与其它兴旺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加大财政支农的支出,改良技术,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和制度,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健康开展。

  三、强化财政支农支出的措施

  (一)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

  结合地方经济开展状况,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的机制,是加强财政支农支出的重要措施。我国农业地区开展不平衡,要实现农业经济的稳步开展,要了解不同区域农业开展的特点,建立与当地农业经济开展相匹配的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

  (二)加强财政支农资金支出的监督

  农业资金是要促进农业经济的开展,需要加强对支农资金的支出监督,首先要建立完善的监督机构,加强对资金的支出和核查,切实把握资金的去向。其次,要提升监督人员的综合素质,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体现监督人员的价值。

  (三)建立多元化资金融资机制

  随着经济的快速开展,很多行业的开展都需要财政的支持,而在农业方面的投入一直处在相对较弱的局面。资金缺乏,给农业的持续开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而通过建立相应的多元化的财政支农资金融资机制,实现支农资金的富余。

  (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对财政支出进行强化改革,还需要优化支农结构。支农结构的繁琐或者不完善,会影响整个资金的到位效率,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开展。优化支农结构,实现发挥支农作用的最优化,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来完成。第一是建设完善的支农结构环节,保证结构顺畅运行;第二是加强结构环节的紧密性建设,强化各环节的衔接工作,弥补在运行中的支缺陷,促进整个机构体系的运行效率。

  四、结束语

  随着农业地位的提升,加大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经济的健康开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有关部门应该积极掌握和了解农业开展的根本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对农业的财政支出。充沛发挥财政支农支出在农业经济开展的作用,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经济的综合开展,提升农业经济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阳.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的分析.中国市场,2008,(29):99-100.

  【2】张京华.黑龙江省财政支农对农业经济的影响分析.东北农业大学,2008.

篇二:财政支持农业的效果分析

  

  财政支农现状与问题分析

  摘

  要

  随着我国公共财政政策框架的逐步建立,财政支农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我国财政支农工作存在总量投入不足、政策导向作用不强、科技投入占比低、支农方式不佳、管理体制不完善,资金使用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因此要借鉴国际经验,完善我国财政支农政策。这些政策包括:逐步加大国家财政支农力度,建立多元化支农体制,优化财政支农结构,调整财政支农方向以及完善财政支农管理体制。

  张亚吉

  (天津农学院

  经济管理系)

  1引言

  农业天生的弱质性及战略产业的特质使其资金支持系统不同于其他产业。农业的资金投入不仅依赖金融体系,更需要财政的资金支持。即便是农业高度发达的美国,解决农业问题也是通过国家补助、政府免税、社会资金倾斜和市场手段引导等措施完成的[1]。

  我国小规模的农户家庭经营模式、农户收入水平较低及农村金融资源匮乏的现实更使得农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不可能完全依靠市场来完成,还依赖国家给予的财政支持。然而,我国财政支农支出规模太小,无力保证农业健康、快速、长期发展。因此,通过对我国财政支农现状与问题的分析,提出完善支农支出规模与结构的对策建议,有助于提高财政资金的利用效率,对于促进农业、农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财政支农的现状与成效

  2.1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了农村各项事业发展

  2021年以来,围绕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一系列强农惠农的财政政策陆续实施。这些财政政策总体上可分为两类,即以“少取”为特征的税收政策和以“多予”为特征的支出政策。其中,以

  “四减免”为主的税收政策成功地实现了全面取消农业税、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的目标,以“四补贴”为主的支出政策则有效地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粮食生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同时,通过支持“六小工程”、“两免一补”、“三奖一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等惠农政策,促进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2]。2021年,财政增加了直接补贴额度,扩大了补贴范围,加强了补贴力度,提高了粮食最低收购价,增加了防汛抗旱、动物防疫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支持了农村金融服务的发展,进一步调动和保护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此外,还

  通过支持“家电下乡”、“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加大农村财政减贫力度等方式,拉动了农村消费。2.2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致富

  在促进农业生产方面,2021年财政预算安排了165亿元用于对粮食生产大县的奖励,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同时,预算安排资金1022.8亿元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了农村基础设施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2021年对农民的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达到1274.5亿元,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3]。在2021年,我国粮食产量10616亿斤,实现“七连增”,且从2021年以来连续四年产量超过1万亿斤。2021年至2021年六年共增产粮食2002亿斤,年均产量超过1万亿斤,达到10042亿斤。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达到5000个,比去年增加了2400个,覆盖了所有农业县,部分主产区已开始展开整乡整县整建制试点,使大面积平衡增产成为了可能;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样保持5年连续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5000元大关实际增幅6%以上,与1978年相比增加了近35倍,增速达8.0%高于近5年7.5%的平均水平,达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水平[4]。

  2.3提升了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2021年财政预算安排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资金2723.2亿元,比2021年增长96.5%,其中,支持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发展方面的支出611.4亿元,用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的支出90亿元[5]。由于财政支农资金重点投向农村社会领域,农民享受的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从而提高了资金投入的有效性。到目前为止,我国约有1.4亿农村中小学生享受了免除学杂费和免费教科书政策,1100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享受了生活补贴,逾8.15亿农民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4284万农村困难群众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2.4启动了农村潜在的巨大需求

  据测算,农民消费每人增加1000元,全国就能增加内需9000亿元,而增加“三农”投入,转化为消费的比例大约为40%。更为具体的测算数字尤其令人振奋:2021年国家计划投入农机具购置补贴100亿元,可增加农机工业销售产值约635亿元;从90亿元增加到150亿元的“家电下乡”补贴,可以拉动内需1000多亿元;在被称为“超市下乡”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中,中央财政投入已带动地方财政和社会投资约180亿元,吸纳农村人口就业约110万人,增加农村市场消费近900亿元;从2021年到2021年,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要在3年内向农村投放1100亿元的偿债资金,这笔资金直接增加农村需求1000多亿元,考虑到产生的乘数效应,总共将拉动农村内需4000多亿元[6]。2.5财政支农资金增长机制不断完善

  目前,我国新增教育、卫生和文化支出主要用于农村;耕地占用税税率提高后新增收入主要用于“三农”;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新农村建设;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用于基本农田建设和保护、耕地开发、土地整理;从水电和矿产资源开发收益中安排资金扶持“三农”;利用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手段,优化农村金融资源配置和吸引农民资金投入。此外,随着财政政策从“稳健”转为“积极”,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

  构的重要性愈发明显,而加大对“三农”的投入是优化支出结构的首要安排,是积极财政政策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的物质载体。由此可见,财政支农资金规模进一步扩大,有利于建立健全稳定的财政支农资金增长机制,有利于贯彻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7]。3财政支农支出存在的问题3.1财政支农资金投入不足

  尽管近年来政府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的增长幅度较大,但与中国农业的重要地位和发展要求相比,政府对农业的支持总量仍是低水平的。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情况如表1所示。

  表1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变化情况(单位:%,亿元)

  年份

  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

  财政支出总额

  用于农业的支出占财政支出总额的比重199020002001307.841231.541456.733083.5915886.5018902.59.987.757.712002202120212021202120212021202120211580.761754.452337.632450.313172.973404.704544.106720.4122053.1524649.9528486.8933930.2840422.7349781.3562592.6676299.9389575.07.177.128.217.227.856.847.268.81数据来源:根据2001-2021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

  虽然中国的财政支农支出的绝对规模扩张了,但其相对规模却没有明显改善,远远没有达到我们财政支持三农的现实需求,规模与现实需要存在较大差距。20世纪90年代以来,虽然国家财政支农支出的绝对额从1990年的307.84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7620.41亿元,但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整体上却呈现下降趋势,1990年为9.98%,2021年下降到了8.81%[8]。因此,财政农业投入的上升空间还很大。

  3.2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结构不合理

  政府财政农业支出用于人员供养及行政开支部分大体维持在70%左右,而用于建设性的支出比重不高。在财政农业建设性资金中,用于大中型带有社会性的水利建设比重较大,而农民可以直接收益的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比重较小。在政府农业投入中,一些关系农业发展全局的基础性、战略性、公益性项目,如农业品质改良、重大病害控制、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或者没有财政立项支持,或者缺乏足够的投入保障。财政支农支出中用于农业科技的投入数量小、比重低,对农村社会发展方面的投入远远不够,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从表2可以看出,我国农业科技三项费用投入不足,农业科研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农业科技三项费不仅绝对额比较少,而且占财政支农支出的比重也较小。由于科技投入较少,使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受到限制。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约为40%,发达国家早已达到70%-80%。如果我国的农业科技储备增加,成果转化率提高,那么农业潜力将会得到进一步的释放[9]。

  表2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概况(单位:%、亿元)

  年份

  合计

  支农支出

  农业基本建设支出66.71414.46480.81423.80527.36542.36512.63504.2农业科技三项费3.119.7810.289.8812.4315.6119.9021.42农业救济费16.2640.4147.6844.3879.8085.87125.38182.04农业支出占财其他

  政支出的比重19902000200120022021202120212021307.841231.541456.731580.761754.452337.632450.313172.9221.76766.89917.961102.701134.861693.791792.402161.35―――――――303.89.987.757.717.177.129.677.227.85数据来源:根据2021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

  3.3政府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不完善

  从中央和地方财政承担农业投入的结构看,大多以地方财政的投入为主。地方财政一直占据着财政支农支出的主体地位,说明中国财政支农支出主要由地方财政负担。从世界各国中央财政支农支出的份额看,许多国家中央财政在财政支农中担负着主要责任,比较而言,中国中央政府财政承担的财政支农职责偏小。当前财政支农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中存在着财权、事权划分不清问题。中央和地方支农支出的责任划分涉及到政府与市场边界的清晰界定以及各级政府职能的合理划分,难度较大。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既是中央政府

  的事权,也是地方政府的事权。什么项目应由中央政府投资,什么项目应由地方政府投资,对此没有明确的界定。这种体制增加了资金安排使用过程中的随意性,地方政府想方设法把支农职责压在中央一级。

  财政农业支出实行分块管理,部门分割严重,有限的资金不能形成合力。目前政府对农业的投入渠道较多,农业财政支出分部门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是,不同渠道的投资在使用方向、实施范围、建设内容、项目安排等方面有相当程度的重复和交叉,但由于分属不同部门管理,因而不同程度地存在条块分割、相互之间协调不够、重复投入等问题。这种体制造成了政府各部门之间职责不清,多头管理,力量分散,不利于统一监督、管理和协调,不能形成合力[10]。3.4财政支农方式不佳,政策工具缺乏灵活性

  财政支农方式不佳突出表现在农业补贴过多地用于流通环节。2000-2021年,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篇三:财政支持农业的效果分析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年第34卷第04期(总第504期)财务·金融财政支持农业科技发展的现状与对策邵培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广州?510006)[摘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强调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对于解决目前的农村发展问题有积极的作用。对我国目前的农业发展实践做分析会发现其存在着科技水平低、生产效率低下、现代化水平不足等显著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的影响了我国农业的现代化、规模化和标准化、机械化发展,所以针对问题强调农业生产改革与进步现实意义显著。总的来讲,农业生产现状问题的出现与财政支持的力度有显著的关系,就农业科技发展来看,农业科技投入大,回报周期长,如果没有稳定的财政支持,相关科技研发的资金会出现明显问题,而资金问题会导致科研速度的放缓,这对于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有显著影响,所以基于现代化农业和科技农业发展的需要,强调财政支持是非常必要的。文章分析研究财政支持农业科技发展的现状以及具体对策,旨在为实践提供指导和帮助。[关键词]财政支持;农业科技;发展;现状;对策[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三农”问题是现阶段社会发展实践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因为只有“三农”问题解决,城市和农村发展的矛盾才能得到有效缓解,社会经济发展状态才会有显著的提升。就目前的“三农”问题解决来看,一个重要的措施是实现农村生产的规模化、产业化和机械化。就农村生产的规模化、机械化和产业化实践来看,其需要先进的科技做支撑,所以在目前的农村发展实践中需要强调科技因素的投入。国家财政支持对于推动农业科技发展有重要的作用,而农业科技发展又会促进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提升,从而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因此从农村现代化发展角度做分析,强调国家财政支持意义重大。现阶段,国家财政对农业生产的支持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是也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基于问题总结现状,并就问题解决对策做讨论,这于实际而言意义显著。着明显的弱质性问题,此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农村现代化无法实现。1.2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我国现阶段的农村生产表现出了非常明显的生产力低下问题,就该问题的具体分析来看,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我国农业生产商品率非常低。农民的人均收入比较少。对我国农业生产进行具体的分析会发现虽然目前在积极的实施土地流转,但是农业生产实践中以家庭为主的生产单位依然占据着绝对优势地位。家庭为单位的生产组织形式规模小、科技水平不高、抗风险能力比较差,而且产品的质量、商品率等均无法得到保证,所以农民的收入水平十分有限。在目前的我国,部分地区通过土地流转实现了规模化种植,而且成立了合作社等具有比较高抗风险能力的组织,这些组织在农业生产实践中表现出了突出的价值。尽管如此,我国农业生产的商品率依然远远的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第二是农业经济结构存在着非常显著的不合理性。在农业生产实践中,要有效的提升农业农村经济的现代化水平,需要对农村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基于科技农业角度进行分析,在农村生产实践中,需要划分自给农业和商品农业,其中的商品农业主要是为了生产市场需要的农产品,所以在生产中需要基于规模、品质、高效等要求进行生产。为了达到相应的要求。先进的技术需要得到广泛的利用,比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节能灌溉技术、无土栽培技术等等,这些技术的应用改变农业生产的传统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和产出效果,这样,农村种植实效会显著的提升。总的来讲,目前的农村生产力水平低下与科技力量投入不足有显著的关系,所以在未来发展中需要加强科技力量投入。1现阶段农业生产存在的具体问题对现阶段的农村发展和农业生产进行具体的分析发现其存在着四个方面的突出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的影响了农村现代化进程和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水平。总结分析具体的问题,这对于目前的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方向确定有突出的指导意义。1.1农业生产具有弱质性对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做具体的分析会发现其存在着明显的弱质性问题。就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实践来看,土地、人口以及资源之间的矛盾比较的激烈。就现阶段掌握的资料分析来看,在城市化进程中,不同地区的农村表现出了不同的情况。比如有的地区出现了大量的荒地,一方面是因为农村人口在减少,另一方面是许多人认为农业生产赚不到钱。还有的地区农民有比较强烈的种地意识,但是土地分散、资源也不够集中,所以农业生产效率极其低下。不仅如此,对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环境做分析可知,在中西部地区的部分农村,生产条件十分恶劣,所以存在着明显的投入高于产出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出现打击了农村生产的积极性。总的来讲,目前的农村生产存在1.3城乡差距扩大,农民增收缓慢对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情况做总体分析会发现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经济都在显著发展,但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远远的落后于城市发展的速度。从目前的资料分析来看,目前的农村[收稿日期]2020-10-23[作者简介]邵培德,男,江苏苏州人,正高职称,研究方向:财税理论与政策。-75-

  财务·金融生活环境以及农民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但是相比于城市而言,各方面的差距在明显的扩大,比如收入水平、教育水平、科技水平以及社会文化生活水平等等。另外,目前的社会物价增长比较快,但是农产品的价格涨幅却十分的有限,这种情况使得农民生产无法真正的获得收益,所以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速在放缓,这种情况的出现加剧了农村和城市的差距,所以呈现矛盾表现越来越强烈。1.4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对现阶段的农村生产做具体的分析可知,生态环境问题也是目前农村发展实践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对现阶段的农村生产实践做分析,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3个方面:(1)水流失情况严重。在目前的农村地区,尤其是山区农村,植被砍伐等情况的加剧导致了水土流失面积的扩大。(2)耕地质量的显著下降,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大量的化肥、农药使用导致了土壤肥力的显著下降。(3)水源?涵养功能的下降。山区农村出于种植和生活的需要进行植被砍伐导致了山体的裸露,植被的减少不仅影响了水土涵养,还为其他灾害的发生埋下了伏笔。现阶段,滑坡、泥石流等的频繁发生均和水源涵养功能的下降有显著的关系。总的来讲,在目前的农村发展实践中,出现生态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科技水平无法满足农业生产的具体需要。比如测土配方技术的利用可以改善土壤质量下降的情况,生态技术、工程技术等的利用可以解决自然灾害等问题。换言之,科技发展在农村实践中的作用是巨大的,但是目前的农村发展在科技利用方面还存在着显著的问题。2财政支持对农业科技发展的影响就上文的分析来看,目前的农村发展存在着显著的问题,而就问题的解决来看,投入先进的科技实现农业生产的现代化、专业化和标准化可以有效解决问题,但是农业科技发展需要资金的支持,但是目前的农村发展普遍缺乏资金,所以需要加强财政对农业科技的支持。就目前的分析来看,财政对农业科技发展的支持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财政支持可以使科技研究有更加充足的资金,这样,农业技术发展等会保持更好的势头。将先进的科技应用到农业生产实践中,使其转化为农业生产的实际动力,这样,农业生产的整体水平会有显著提升。比如在生产实践中,利用农业育种技术选育高产、优质且具有抗病性的优秀作物品种并在实践中推广种植,这样,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会有显著的提升,科技价值会得到全面展现。(2)财政支持可以实现科技推广站的大范围建设。农业科技推广站的具体作用是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指导,这对于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技术化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在过去,因为不重视或者是资金等方面的原因,农业科技推广站的建设效果不好,服务范围也十分有限。在财政支持的情况下,农业科技推广站得到普遍建立,推广站的专业化、技术化水平有了显著提升,其服务范围和能力得到增强,如此一来,农业生产的科技化水平会有显著进步。3财政支持发展农业科技的对策从上文的具体分析来看,财政支持在发展农业科技方面有突出的作用,因此加强农业科技发展实践中的财政支持非常重-76-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年第34卷第04期(总第504期)要。就目前的实践分析来看,在农业科技发展实践中,财政支持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第一需要加强对财政支持农业科技发展项目的管理。就现阶段的农村生产实践来看,农业科技贵精不贵多,因为目前农业生产实践中的从业人员整体水平虽然在提升,但是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对技术的掌握有效,所以在实践中,基于不同地区农村发展的现状做针对性的技术分析与利用,这才是目前农业生产实践中科技利用的有效手段。针对区域科技利用的具体情况和涉及范围确定财政支持的具体项目,并对项目的具体内容等做明确,然后实施管理,这样一来,项目管理水平提升,财政支持资金的利用率也有了显著的提升。总的来讲,在实践中强调项目管理,重视农业科技的成熟性和规范性应用,这对于农业生产实效提升帮助巨大。第二需要在实践中做好财政支农资金监督。就具体的监督工作实施来看,主要执行如下措施:(1)依法强化人代会对政府农业投资的监督,确保按《农业法》规定的财政支农投资比重列入本级预算,并跟踪监督预算的执行情况。同时,将财政支农资金列入对干部考核的目标责任,以此启动支持农业的政府行为。(2)加强审计监督。对支农项目专项资金的挤占和不到位的,要如实通报和限期纠正,对把专项资金挪作他用的单位和个人,要追究其责任,视不同情况进行严肃处理。此外,还要搞好社会和舆论监督,做到支农投资额公开、支持项目公开、资金落实情况公开,督促政府农业投资全额到位。总的来讲,做好支农资金的监督,明确资金在技术发展方面的利用,这对于科学应用支农资金,发挥支农资金的价值来讲重要性显著。4结语综上所述,“三农”问题是目前社会发展实践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对三农问题展开分析与讨论有积极的意义。就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在农村问题解决的实践中,强调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升,提高农村生产的效率和质量,这对于农民增收而言意义显著,所以强调农业生产技术进步意义显著。财政支持使农村科技发展获得了大量的资金,对于农村生产的科技支持力量提升帮助巨大。[参考文献][1]?胡娅琴,伍伶俐.湖南省农业科技金融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J].商业经济,2020(02).[2]?曾小艳,郭兴旭.湖北省农业科技的金融支持现状与对策[J].中国商论,2019(05).[3]?赵海浪.乔利乡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广西大学,2018[4]?于婷.宝应县"互联网+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扬州大学,2018.[5]?苏柱华,李伟锋.科技创新驱动广东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18(08).[6]?赵萌.山东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2020(04).[7]?邓郁,乔宏.河北省农业科技园区金融支持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2019(06).[8]?吴正锋,何进尚,杨伟强.宁夏回族自治区花生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山东农业科学,2019(02).

篇四:财政支持农业的效果分析

  

  财政支农工作情况调研报告3篇

  财政支农工作状况调研报告改造赐予财政贴息、对农户的培训、营销服务以及研发新品种新技术、开展基地建设和污染处理赐予财政补助等。

  要加大粮食生产的支持要把促进粮食生产作为财政支农政策的重中之重,目前,财政支持粮食生产政策主要有,取消和降低农业税税率,对种粮农夫实行干脆补贴,对粮食生产特殊是水稻生产实行良种补贴,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和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向粮食主产区集中,对一部分粮食主产区实行大型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土地出让金集中一部分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补贴等,与财政有关的粮食生产政策还有优质粮产业振兴工程、粮食的最低收购价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要合理确定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优先依次将有限的政府财力运用到农村急需所用之处。公共财政覆盖农村必需分阶段、分区域地排出优先依次,应当先保障农村社会稳定和农夫基本生活须要,后创建条件促进农村发展;先保证纯公共产品,后供应准公共产品和混合产品。

  整合财政支农投入、完善资金管理体制

  对现有农业项目、资金进行整合对于目前由不同渠道管理的农业投入,尤其是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文秘站:]资金投入,要加强统筹协调和统一支配,防止项目重复投资或投资过于分散,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效益。能够归并的支出事项建议由一个职能部门统一负责。同时要对各分管部门的职能和分工加以明确,以确保农业财政资金的有效配置。合理划分中心和地方政府的财政在农业和农村发展中的事权。

  进一步完善资金管理体系在财政支农资金安排上,应建立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注意资金的绩效评价,建立资金运用的反馈制度,同时不断扩大政府选购

  的范围,使各项资金安排方式纳入规范化管理制度之中;在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上,首先要仔细执行农业财政资金的预算,不能留有预算缺口或虚列支出。其次要主动推动部门预算,推动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选购

  各项财政改革,对于农业财政专项资金项目,应当进行可行性探讨和评估论证,明确管理责任,确定专人负责;在财政支农资金监督上,财政部门应当利用本系统内监督机构和审计部门的力气,对于农业财政资金运行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监控,必要时聘请中介机构进行审计,逐步形成有效的农业财政资金监督检查机制;在投资责任上,总的原则是根据项目规模和性质实行分类管理。凡属地方项目或中心补助投资的地方性项目,其投资、建设、管理和职责完全下放给地方。属于中心项目的,均由中心政府或有关部门负责,也可通过某种方式托付地方建设或管理。

  调整支出结构、提高支出效益

  逐步削减对流通环节的补贴,增加对种粮农夫的干脆补贴,削减交叉和中间环节,提高农业财政资金运用效率:是逐步将主要农产品市场风险基金(如粮食风险基金)转为对农夫的收入的干脆补贴;是在主产区建立对农夫运用先进技术的干脆补贴制度。这种补贴方式,一方面可以形成对农夫收入的干脆补贴,另一方面激励、支持农夫、农业生产者运用优良品种。随财力的增加逐步扩大,可以在重点产区建立良种推广补贴制度;是逐步将一部分农产品出口补贴转为对农夫的干脆收入补贴。要抓住粮食仍供大于求的有利时机,增加对农夫退耕还林还草的补助。对渔民和牧民生态移民和转产转业等,也应赐予干脆补贴;是接着加大对受灾地区农夫的收入补贴。

  实行区分对待的政府投入政策,加大不发达地区的农村财政投入政策。我国东部及沿海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水平较高,对中心、省级财政依靠程度低,而西部和老少边陲地区经济发展落后,政府财力及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水平相对低,因此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力度应因地制宜、区分对待,中心财政和省级财政相应担当不发达地区农村的农村财政投入比重,包括加大干脆财政投入、财政补贴、国债资金支持的力度等等。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推荐访问:财政支持农业的效果分析 财政 效果 支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