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洁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精确性在西方文化的体现(17篇)

发布时间:2022-11-22 19:05:04 来源:网友投稿

精确性在西方文化的体现(17篇)精确性在西方文化的体现  【浅论中西文化本质差异】中西文化差异  什么是文化?这个问题一直是古今中外文人墨客争论的焦点之一。所谓文化,是指一个社会的整体的生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精确性在西方文化的体现(17篇),供大家参考。

精确性在西方文化的体现(17篇)

篇一:精确性在西方文化的体现

  【浅论中西文化本质差异】中西文化差异

  什么是文化?这个问题一直是古今中外文人墨客争论的焦点之一。所谓文化,是指一个社会的整体的生活方式,也可以说是一个民族的全部的活动方式,文化包括了人类所共享的一切产物。文化是人类生活的真实写照,是人类在历史发展中对野蛮和愚昧等所产生的行为进行否定和再否定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精神和物质财富的总和,是各个民族、国家和地区等在漫长的历史经验中所产生的相对稳定的价值体系和原则。文化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以及不同的民族和国家等,其具有不同的文化表现,文化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它是在不断对旧文化的批判、继承和发展中逐渐发展的。

  文化在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之中延续着,同时又散布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正确认识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各自的发展历史,认识中西方文化的独特本质以及相互关系,对了解中西文化两者之间的异同就尤为重要。

  一、从文化的基本型态分析来看,中国文化是一元文化,而西方文化则是多元文化。

  这种文化型态的差别可以在中西方的社会结构中得到印证。古往今来,中国实行统一的王权制,在历史的长河中,尽管中国古代出现过三国鼎立的局面,但中国历史总体的趋势是归于统一,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即便是出现了分裂时期,这种分裂状态也不是政权结构的分立,而是一个王权的分裂;因此,在与此相对应的中国文化中,中国的文化自古就包涵着大一统的观念。与此相反,西方从古希腊时期开始,就实行了分立的城邦制,可以说,希腊没有一个统一的国家,它是由许许多多相对独立的城邦来组成的。希腊也曾经有过帝国,如“雅典帝国”等,但这种“帝国”实际上并不是一种统一的王权,其本质只是一种盟主的“联盟”而已,并没有形成如中国的周天子那样的,以君权神授所表现出的最高王权。因此,就希腊来说,它没有形成由某个行

  政首脑为中心的统一领导的政府。

  除了上述所讲的中西文化差异在形态上面的不同体现之外,这种差异在宗教和神话方面也会产生差异,例如,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从字里行间似乎可以看到的是一个猴精大闹天宫,妖魔鬼怪横行,但实质上这部小说所反映的却是一个以西天佛祖如来为中心的秩序世界,凡界有一个至高无上的王权,天界也有一个至高无上的玉帝,孙悟空就算多神通广大,还是要乖乖地陪伴唐僧去取西经,并最终使自己融入这个秩序世界,成为神佛中的一个。而西方的神话中,所谓的众神之王宙斯,其实是一个有名无实、卑鄙好色的男人。翻开《希腊神话故事》,每一篇说的都是众神分两派,借凡人之手勾心斗角,相互报复的文章。

  二、从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分析来看,中西文化的差异体现在:中国文化强调整体性,即“天人合一,”西方文化这突出独立性,即“天人相分”。

  中国文化极度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现实生活中最具这种思维表象的就是《太极图》,在《太极图》中,白象征着阳,黑象征着阴,阴阳相交,相互渗透融合。另外,在中国文化的主流——儒家学说中特别强调了天人合一。这里的“天”是指相对于人而言的客体世界。其中,以《周易大传》为代表的“天人协调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因此,“天人合一”不仅是一种人与自然的关系学说,更是一种关于人生理想和人生最高觉悟的学说。

  和中国文化相反,西方国家的生活理念是基于个人、社会相对而立的这样一种根本性原则而存在的。西方人固有的思维模式是“天人相分”,这种思维模式成为了西方文化的一条主线。例如,基督教的思维定式,它所反映的是每个基督徒与上帝之间的直接的信仰关系。在西方文化中,它强调征服自然,战胜自然,西方文化认为:人与自然的对立实际上是“自我”与“非我”的对立。这种观念在人们的生存只有靠征服自然来获得的时候才会更深入人心。也正是由于这种观念,西方人自古就更具有科学性和理性;同时,“天人相分”的思维模式是把

  代表自然万物的“天”当作客观对象来进行研究和评价的;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科学和理性一直不发达,也是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

  三、从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上分析来看,中国文化强调群体本位,西方文化注重个人本位。

  中国文化产生于农业经济,农业经济相对稳定,在农业经济中,农民自给自足,生活相对稳定,在农业经济下,社会结构相应具有稳定性,社会关系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所以我们通常在研究中国文化时,注重研究人与人之间的稳定关系,而在这关系的研究中,我们也通常采用“地位”二字来进行说明。其中,以儒家学说为代表的中国文化中,在探讨人与人的关系时,就提出了“仁”的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并相应的用“礼”来进行了补充和说明。儒家学说中特别强调家庭要素,认为家庭是社会结构的重要因素,而“孝悌”则是家庭要素中的基本范畴,儒家特别强调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相处,并认为个人命运是与家庭命运紧密相连的。

  与中国文化所不同的是,西方文化是建立在工商业经济基础之上的,工商业推崇自由竞争,并且要求有物质和人员的流通,在商业中,时机与时间是最为重要的。因此,其人民多懋迁服贾,不畏迁徙。西方文化重视个人本位,强调人的权利和自由,西方文化中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工商业竞争中的公平公正,因此西方人喜欢独立,追求自身奋斗,独立自主,自求奋斗,谋发展。由此可见,西方家庭相对于中国家庭而言更平等、民主许多,但西方家庭中所强调的个人本位虽然有利于个体潜力的充分发挥,但也容易导致个人对家庭的责任和义务的淡漠。

  四、从价值取向上分析来看,中国文化强调伦理本位,西方文化奉行契约法治。

  中西文化差异深受中西历史背景、地理环境以及经济基础等因素的影响、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轮理性国家,具体表现为政治伦理化和伦理政治化,以儒家学说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很早就建立起了伦理价值观念体系,其核心是“仁”和“义”,并提出了诸如忠孝廉节等思想,“君

  子义以为上”,“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这些语句都集中反映了中国文化的价值取向。中国文化的这一价值观念,在培养了中国一代又一代的舍利取义,甚至舍生求义的仁人志士上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它给人们形成了正面的价值导向,但是它也具有不利的一些影响因素,例如,这种观念容易使人形成一种只重视人情世故,而忽略法制等的错误理解,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国文化是深深扎根于伦理土壤中的常青树,其所形成的礼法规定等都是这棵常青树的累累硕果。

  西方社会是以工商业经济为基础的,西方社会盛行个人本位主义,西方文化中人们追求最大利益,他们认为私有财产和个人权利是不可侵犯的,是神圣的,他们追求自己的快乐和幸福,这种观念行对于中国文化中追求“大爱”的观念而言,充分体现了西方文化所追求的“小爱”,相对于中国文化中芸芸众生的大爱,西方文化的“小爱”更加注重爱自己,爱家人或者是对某个个体的爱等。与此相对应,在西方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主要靠各种经济利益关系来维系,而不是靠道德修养来维系的。这种个人主义的盛行难免出现一个现象,就是人人强调自我利益,容易产生个人利益的冲突,引发矛盾。可见,西方人崇拜金钱和法制就好像崇拜上帝一样。这也是法制观念在西方深入人心的一个原因。

  五、从对外关系上分析来看,中国文化体现出保守性,西方文化凸显开拓性。

  自古以来,中国领土的北部长期处于一种持续性干旱的过程中,这种源自气候而导致的干旱和草原周期性的枯萎,形成了北方民族的强悍,促使他们不断南下,由他们带来的不断的毁灭性的南侵,使得万里长城由此而生,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长城精神更是与中国人内心深处心心相印的精神沟通,而这种精神沟通即“防御思想”,从而在中国文化中体现出保守性。这一点与西方不同,在西方,西方文化崇尚武力,崇尚英雄。西方人的开拓意识较强,他们喜欢冒险,他们的思想不是保守型的,而是进攻型的,是开拓型的。西方有着历

  史悠久的远征传统,从希腊神话里的“金羊毛”开始,到中世纪的十字军东征到近代的海外扩张等等,都是明显的证明。

  除了上述所的讲的之外,中西文化差异还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例如,在中国的象棋里,“王”是不可以离开的,也不可以越雷池一步。在中国的兵书里,“不战而屈人之兵”成为用兵善战的最高境界。与中国象棋所不同的是,国际象棋里原来是有“皇宫”的,但是当火药发明以后,国际象棋里就没有“皇宫”了。国际象棋中,“王”可以移动,如果必要,甚至还可以“御驾亲征”。由此可见,中国文化从来都不是黩武的。究其原因,与中国人性情息息相关,中国人性情平稳,对人、对己、对事物多持中庸的温和态度。无论是儒家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观念,还是道家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理论,这些都是中国人性情平和的典型标志。可以说,西方文化精神里的那种重意志,重渴念,以主体一方吃掉客体(对象)一方,而中国文化精神中则是以主体的虚怀应和客体的虚无。中国文化的精神,不仅是“一种温柔的、恭敬的东西,更是一种温而能厉,威而不猛,恭而能安的东西。”

  既然中西文化有着诸多的差异,在这个知识文化全球化浪潮中,就存在一个如何正确对待中西文化差异以及如何交流的问题。中西文化各有千秋,本无所谓优和劣,因此,我们在学习西方文化时,要正确地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要知道我们学习西方文化,西方国家也在学习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的产生融合中原文化之外的中国其他各民族文化,因此具有很强的溶缩性;同时,中国文化也充分吸收了西方文化的精髓,当前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中,初中课程中的几何、物理、化学、英语、生物等等,基本上都是依据西方思维方法来编写的。再例如,平面几何从点、线、面的概念到一些公理等都完全是按照严格的逻辑程序进行判断和推理而形成一系列定理和公式的,这些都是典型的吸取西方文化的体现。

  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其开放性和包容性。中国文化的发展一方面,不能一味地固守本位文化,敝帚自珍;另一方面,也不能毫无选择地

  全盘西化,中国文化的发展应该走文化交流的中西融合之路,充分吸收外来文化精华,大大促进自身文化传统的更快更健康发展。

  学习和借鉴西方文化,首先坚守自己民族文化的大本营。在这个基础上,加入西方文化的精髓,这样,民族文化才能不失本色,并保持着继续前进发展的状态。因此,一个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就在于既能保持其文化传统,又能充分吸收各种适应时代要求的外来文化,并顺利的超越其传统文化。所以,在学习西方文化时,必须中西文化进行理智、全面和客观的比较,平等地、广泛地进行中西文化的交流,增进相互了解、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取长补短,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中西文化交流,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促进中国文化的全面进步。

篇二:精确性在西方文化的体现

  中外文化比较

  中外文化比较所说的是中国同西方一些国家在文化等方面的不同。我认为中外文化最大的差异在于他们的人文与审美观念的不同。

  中华文明和西方文明的起源不同,又经历了相对封闭而又漫长的发展过程,所以在对事物的认识和自身的思考方式等方面中外文明有着较大的不同。

  中华文明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经历了许许多多朝代的更替,其中对中华文明发展影响最大的便是儒家思想。儒家思想重视“德治”,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儒家思想对古代封建统治影响很大,很多朝代都将其视为正统学派而加以传播,导致儒家思想在中国人民的思想中根深蒂固。经历了这么多年的时间,在现在中国人身上仍然能看到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影子。

  儒家思想本身有着许多不可取之处。首先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正是这种老套而又古板的政治理念,造就了不平等的社会。二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种封建的等级制度是儒家思想更为“卑鄙”的“三纲”理论,它把人分为了三六九等,而这种划分是与生俱来的。甚至到今天,在中国农民的孩子一出生就是农村户口,在医疗、教育、就业等方面的生存和发展机会都远不如城市户口的孩子。这种论出身,论血统的伦理思想是儒家思想的遗存。第三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种看似合乎礼仪的规定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们的活动。而在真正的民主社会里,只要不违反法律法规所指明的条款,人们就可以做他们想做的事,看他们想看的东西,说他们想说的话。最后便是以期盼明君来麻痹人民。在古代中国,当权者不是来自人民的授权。如果遇到一个暴君,受苦的便是人民。

  就算是遇到一个君主修身养性,可谓“明君”,但他仍然是一个独裁者。再加上历朝历代的更替都要经历一番血雨的洗礼,人民的生活更加困难。世界上也有不靠血腥镇压,不用靠屠杀人民,不用靠恐怖统治而上台的政府,但这些政府多数出自不受儒家思想影响的欧美国家。也许这些国家的统治者自身涵养并不高,但国家可以治理的井井有条,这正是民主制度同专制制度的天壤之别。

  当然,儒家思想更多的不是这些不可取之处,它所强调的“善”、“仁”等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同时,儒家思想也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导致了民族创新能力不强,这也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文明上从领先到落后的原因。

  我们再来看看西方的文化。西方的文明主要来自于希腊文明,罗马文明和基督教文明三大源流。这三大文明才百川归海,汇入西方近代文明之中。所以说,西方文明是一种多元文明。西方文明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多元文化的融合使它不断注入新鲜的血液,这也使它充满活力与生机。西方文化最大的特点是崇尚自由。在西方文化中,“自我”的观念深入人心,这种强调个人自由,不受约束的观念使他们的思想更加开放,创新能力更强。这便是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最大的不同之处。

  中西文化的区别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可以体现出来。例如饮食习惯、交流方式等等。这里就以中西教育的不同来谈。中国的教育注重的是给学生们不断地灌输知识,把学生培养成一个个学习机器。而西方的教育所注重的是能力的培养,这样培养出的才是真正的学生。教育首先是一个名族的希望,有希望的民族一定是能够不断创新的民族,在这一点上中国的教育可以说是失败的。中国的学生从小就喜欢遵循“规则”、“标准”。这本身没错,但是刻板

  的遵循原则就使得他们缺乏大胆的想象和创新。这与长期形成的教育模式有关,也与中国文化的那种“保守”有关。但可喜的是,这种情况正在发生改变。学生的思想更加开放,创新精神也被我们所提倡。这也是世界的文化融合所带来的结果。

  而中国文化中的这种保守也有一定的好处。中国人有钱总是喜欢存起来,存在银行中才觉得踏实。中国人一般不会贷款去买房,去买车。

  而西方的消费观念与我们不同,在他们看来贷款买房、买车是一件很普遍的事,他们习惯以“享受”为先。正是西方人的这种“超前消费”的理念才导致了今天的经济危机。因为从很大程度上讲西方社会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的一种关系上的,而这种信任一旦出现问题,其影响就像多美诺骨牌一样使西方经济遭受重创,使如今西方许许多多的人失业甚至无家可归。

  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别还可以体现在语言上。语言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无论是字音、字形还是语义中外的语言都有很大区别。第一,语音的差别。汉语有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单音节,一个音一个字,或者一个字一个音,而且大部分都是开音节。另外,汉字每个字有韵调,有“一二三四”声,很规则,而且声音很响亮。西方的语言文字主要是单音节,同时还有多音节的,这些多音节词成为与中国语言文字区别的关键特征。此外,西方语言文字还有轻音节或是重音节,用轻重音表示语调。第二,字形的差别。我们注意到,汉字的结构是方块型、建筑型,是立体的,笔划上下左右都可以通,象形的味道非常浓,它诱导我们把字本身和外部自然界联系在一起。所以,我们说汉字是自然界存在外貌的浓缩和简化的形式。西方的文字是符号化的像蚯蚓一样弯弯曲曲的文字,实际上是一种逻辑联系,即事物之间的联系,有很强的人文性,把人的轨

  迹打在文字上面。中西两种文字的外形的差异,造成了不同文化的潜在因素。西方很多语言学家认为,汉字或汉语是一种描述性、艺术性的东西。因此,中西两种文字系统的差别表现在诗词上是一目了然的。第三,语义的差别。中国文字和印欧语系文字语义上的差别,来自于语音和语形的差别。还是以诗词为例,中国文字的多义性造成中国文化的概括性强、综合性强的特点。西方语言文字,定义性的功能相对强一些,由于条分缕析的能力强,就会促使人们走到求真的路上去,尽量模仿自然。因此,西方文字表意精确性比较高,这也造成西方文化的精确性。

  这种种问题和中外文化的不同有着很大的关系。虽然中外文化之间有着这种种的差异,但在如今这个信息交流越来越快捷、越来越频繁的社会,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融合也越来越深入。民族与国家的接线慢慢被淡化,中外文化的差异在慢慢缩小。但是,这种差异是不可能消失的,现在各个民族之间还是有自己鲜明的特色的。

  ——511语教2班

  余丽琴41号

篇三:精确性在西方文化的体现

  2008.01(上旬刊

  文化视角下的中西时间观及行为差异

  □赵惠瑕王丽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2摘要时间观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自发形成的。由于社会实践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安排时间的思维也不一样,因此,来自不同文化的人对待时间的观念也不一样。从文化视角分析各民族时间观的不同极其行为方式的差异,有利于从根本上把握其成因,提高交际质量。

  关键词中西时间观差异比较行为比较

  中图分类号:G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94(200801-138-02文化本质上是人化的特殊表现形态,大而无形,无处不在,制约影响着人们的一切行为、思想观念。同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与交际中被赋予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不同的民族拥有不同的文化特质,因此,民族相互交流的过程也可视为文化碰撞的过程。文化是需要人类的各种行为来表现的,其各异的信息往往需要借助一定的途径传递,除了有力的思维外壳语言外,还需要借助许多非语言行为,时间是其中重要的传递途径之一。时间在文化系统中既可是视为观念意识,也可视为一种无形的语言形态。时间本身是客观的,但同时它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特定的顺序、结构和意义,不同民族由于受到不同的时间规范的制约,对时间有着不同的理解与看法,形成丰富多彩的时间观。从中折射出的文化意蕴颇具特色,可以窥见不同民族成员的文化特色、行为方式及在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交际的特点。

  一、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与西方近代工业文化时间观的差异

  中国历来是农业大国,土地、农业是传统中国文化形成、建构的根本。农耕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特色,厚重而深刻。以农为本,以耕为生农民对季节的体察和感受格外细致入微。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季节的更替、气候的变化与人们的生计休戚相

  关。“节气歌”既是长期生产实践中酿就的智慧结晶,也是中国农民感知时间的独特方式。二十四节气对于农民来说几乎是不可变更的自然规律,但历年节气日气候状况可能各异,这种生活经验反映在思想观念上表现为时间的感性认识在此形成一个变幻的周期。因此,中国哲学中非常注重从天人合一的角度对时间的流动变化进行描述,对于时间的考察方式多是从实际经验出发,注重整体过程与变化之间的关系。从大层面上把握时间的走向,却由于生活方式的局限无法对时间进行分割式的分析,具有模糊性与哲理性并存的特征。同时,在长期的农业生活中,受制于天时的循环变化影响,形成了时间观上循环倾向。这种时间观认为,时间像一个圆圈,世界上万事万物在经历了一个时间周期之后又回复到原来的状态。这种循环观念与汉民族传统的道家思想和阴阳五行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古人认为,万物乃天地化育所得,生成、生长、演化、循环等生命的概念,是中国宇宙论的基本概念。宇宙生命是一个大循环。个体生命之死,只是回到宇宙整体生命这个大熔炉中,投入整体的生命再造之中。①汉文化的时间观在形式走向上具有否定之否定意味,辩证法的实质却表现得不够浓厚。循环的时间观多强调重复与归一,即时间向自身复归,并沿着自身的永恒轨迹作周期性的圆弧式运动,如昼夜交替,季节的往复、月份的轮流,等等。这种环形时间观根深蒂固,使中华民族形成顺应天时、无为闲适的心理状态,人们多从社会层面、人际关系中寻找悠然自得,和谐美满的生活状态。对于时间线性流动关注的不足导致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发展创新意识不强,过多从积累角度将时间赋予经验性的内容,重视时间的逝去,而对未来关注不够。导致在传统文化中,崇古薄今,成为人们的普遍心态。路易?加迪等人认为:“对先祖,甚而那久远的死者的尊敬、赞美和崇拜,在中国人心理和行为中产生了结构性的影响。种族的绵延和往日的回忆,存在于帝王(比之其他国家的帝王,他们深切地感到自己对先祖托付的事业负有重大的责任和那怕最卑微的国民的心灵中。……尽管无政府状态和个人主义在中国大地不时地非常活跃,但从未能持续很久;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着这样一个民族,这样一个国家,它的自我意识一直为对历史的深切关怀所增强。”②

  与农耕文化遥相呼应的是西方传统的海洋文化。开放而具包容性的大海孕育了西方积进、敏锐、精密的时间观。西方哲学史上对于时间问题有着极具思辨性的思考。亚里士多德认为:“所有的时间的段落都是无限可分的。如果对一时间段落进行

  不断分割,最终会达到一个不可分割的极限,这就是刹那。这样的时间已经不是时段,而是没有延续过程的最小时间单元,如同线段上的点。他认为,刹那是“未来时间的起点和过去时间的终点”,“时间离开了刹那就不能存在也不可想象。”③这种点式状态的时间走向重视瞬时状态和持久方向性别,具有单一性和不可回复性的特征,重视时间点的位移,形成西方线性时间观倾向。对于变化,西方哲学一般重视细节与变化状态关系的分析,而非中国哲学思维,从整体与大方向上把握时间与变化的辩证关系。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有一句名言:“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其意思是在时间这条河流中一切事物变化得十分迅速,转瞬之间此物已非此物。它是什么,马上已非什么。因此他说:“我们走下而又不走下同一条河,我们存在而又不存在。”即认为由存在到不存在的变化仅只是极短的瞬间,这就是人们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原因。④可见,西方思维多重视时间的不确定性,以此决定了西方哲学史上多用“瞬间”、“刹那”或“此刻”这类时间概念表达时段,极具精确性。在西方人思维中,变化是不确定的,同时也是不可逆的,时间于他们意识中的存在方式不具有形态上的多样循环性,只是线性的前行,描述时间的三个向度过去、现在、未来、具有清晰的涵义与不同的表达意向与地位:过去的已经过去,无法把握与掌控,现在的可以握入手中,但也正在消逝,而未来才是可以规划和努力争取的,是充满无限可能性的。这种时间取向表现为西方人总是不太依恋于过去,相比东方社会,他们受到过去经验事实羁绊较少,整个社会在单向时间的驱使下始终处于高速变动与不断创新状态,具有活力、生命力与创造力,但同时僵化而单一的时间观念也使人们面临着时间压迫与人际关系紧张的双重压力。正如霍尔所说:“在西方世界,任何人都难逃单向时间的铁腕的控制。事实上,社会及商业生活甚至于性生活都受时间的操纵。时间完完全全地编织人们生活的网络。尽管人们对这一点毫无意识,它实际上决定和协调我们的一切,它微妙地规定和协调我们与他人的关系。”⑤相比于东方农耕文化时间观念重视生活质量与人际关系而言,西方工业社会线性时间观念更多表现为对于效率的把握,更加重视时间来的副效应,如产品的创新,业绩的提高等等。这种差异造成了两中两种社会截然不同的民族个性与发展模式,西方前行与把握当下的时间意识虽然缺少稍许灵活度与人文关怀气息,但具有更多开拓与进步因素,这与当下西方文明模式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的趋势不无关联。

  二、中西文化时间观差异下的行为比较

  (一时间序列观下的行为差异

  时间序列可以简单理解为对于事件轻重缓急及实施次序的认识,是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产物。中国人受传统意识环行时间观的影响,没有过多重视时间序列问题。在行事过程中却无意识表现出重过程、重铺垫的倾向,多从大处着手把握全局,然后深入细节与重点,时间序列意识不强。对于许多艺术与文艺作品,中国人大都喜欢有一个不错的开头、曲折的情节,最重要的一个圆满的结尾,因此,中国人常说:“好戏还在后头。”而对于时间序列的模糊意识更多表现为日常生活交流中。中国人会上发言习惯一点点设好铺垫,营造环境,说明意义与道理,使听者有思想准备,而关键处通常是归

  文化研究132008.01(上旬刊

  非洲又大量出现疟疾,世界卫生组织宣布要彻底消除疟疾,要用好的药物抗疟疾,一个日本公司生产了一种药物,世卫组织就花了很多钱去购买,然后运到非洲,把药物分发到村落里去。非洲当地有一种植物本来就具有抗疟疾的作用,但是因为把新药引入这个地区以后,种植这种植物的利润就下降了,导致很多种植者倒闭,这些植物没人种了,一种自然的预防疟疾的药物就没有了。自从世界卫生组织行动之后,疟疾的发病率高了五倍。这是什么原因呢?可见,现实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系统思考意义重大。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因环境问题而起,并为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而形成的一种整体性思维方式,将有利于环境的经济发展模式、社会行为、政治制度、科技支撑和文化纳入到有机统一的科学发展框架下,是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的集合。从政府层面来讲,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要确立正确的政绩观和建立健全有利于环境友好的决策体系,包括政绩考核制度、绿色国民经济核算

  制度、战略环境评价制度和公众参与制度。将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消耗、环境损失和环境效益纳入经济发展的评价体系,支持和引导合法的民间环保组织,使其成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力量。

  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需要完善配套的法律法规体系、政策支持体系、体制与技术创新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这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当前,要突出解决六大关键问题:一是大力倡导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伦理价值观念。我们应理直气壮地宣传我国传统文化中那些优秀的环境伦理观,反对不符合国情、大肆铺张浪费的思想观念。要使人与自然和谐的原则渗透到所有一切社会管理工作之中。

  二是建立健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决策体系。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新型的社会发展状态,要创造向新的社会发展阶段转型的必要的政治保障条件,特别是建立领导干部环保政绩考核制度、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制度、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公众参与制度。

  三是建立以循环经济为重要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具体体现。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实行清洁生产,在产业和工业园区进行生态化设计与改造,努力实现废物的循环利用,实行环境标识、环境认证和政府绿色采购制度,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

  四是积极倡导环境友好的消费方式。大力倡导适度消费、公平消费和绿色消费。通过环境友好的消费选择带动环境友好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同时,通过生产技术与工艺的改进,不断降低环境友好产品的成本,形成绿色消费与绿色生产之间的良性互动。

  五是大力发展和应用环境友好的科学技术。立足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和应用环境友好的科学技术,形成资源消耗少、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高、废弃物排放少的生产和消费体系,使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和利用能够控制在生态环境可自我更新的范围之内。

  六是不断培育环境友好的文化氛围。树立尊重自然的价值观和道德观,通过教育、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等支持和协助,使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念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奉行的价值观。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要通过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准则,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1]经济日报.[2]隋喜文.环境友好古今谈.[3]韩耿明.环境友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纳得出,标志词往往是“以此,所以”等等。平时交谈与对话中,也先习惯寒喧一番,从无关紧要的话题说起,迂回地扯至主题上。因此,不少西方人认为中国人说话爱兜圈子,不好捉摸。其实,这只是中国人由于时间序列意识的淡薄约定俗成的言语习惯而已。

  西方人对于时间序列意识较强,通常非常重视关键问题的第一放置顺序。对西方文化影响深厚的《圣经》中,头生的都具有特殊的权利,先到的就是重要的,这种思想对西方文化影响甚深,这也与西方传统的思辨线性时间观有关。⑥最明显体现于西方人的信件写日期不是按照年、月、日的顺序,而是先写日,后写月,最后再写年。西方人认为开头是最重要的,他们习惯于把信息量最大的成份先摆出来予以强调,因此西方人书写时,每句话字母的开头都是大写的。西方人的文章中,主题句一般放在段落的开头。接着才是具体的论证、说明。反映在商业谈判或一般的交往中,西方人不会基本像东方国家一样,花时间在饭桌上进行个人主要问题以外的交流,先增加相互间的情感,然后再进入实质阶段的谈判。他们往往单刀直入,直接谈生意,表明自己的观点,这一点常常使东方人感到西方人缺乏人情味,不讲人际关系等等。

  (二时间模糊性与精确性观念下的行为差异

  由于中西方时间运行模式基本理念的完全不同,因此在时间的把握、使用上,东西方存在模糊性和精确性之差别。中国人强调的是对时间的适应,强调生活至上,西方人看重的是对时间的安排,强调时间利用性与工具性。中国人更讲究事情或技能、修养的水道渠成,厚积薄发,在时间的使用上体现一种模糊原则,强调状态的完成,却较为忽视具体耗时,比如制订计划通常长远而富有远景向往意义,实施步骤却不够具体与详细,主要是为了适应时间弹性变化的需要;完成某项工作时,朋友突然来访,中国人一般会放手头事情招待朋友;在中国文化系统中,习惯于把时间约定看成是一个可以达到却不局精确性的目标,在同一时间里可以做几件事。常见的现象就是在医院的大厅里所有的患者在焦急的等候过程中可能已经电话处理完某件私事。因此,中国人对待时间基本上采取的是一种“适时观”。即在必要时自能随其所需而伸缩,因而中国人在时间的使用上显得灵活、有弹性,不那么呆板,但也显得过于拖塌,效率低下。

  西方由于很早就具有时间分割的思辨理念,因此擅长对时间进行精确安排,甚至可以说每时每刻都有安排。每件事都用事先计划好的时间来处理,精确而有效率,处理完后,时间又会有新的安排。因此在西方,不会安排好自己时间的人通常是被人所摒弃的。这就是为什么美国人去赴约,结果却发现约会者心不在焉地在干别的事,会觉得难以理解的和接受的原因。他们的做法是一件一件地,按照安排做好每件事情。这种对于时间精打细算的生活习惯造成西方对于预约程序的重视。预约是他们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做法。看病、去朋友家拜访、开会等交际私人活动均需要要预约。这即是对别人时间的节约,也是对自己时间的珍惜。因此,准时的观念在西方人的生活中是被十分看重的。一个人如果不知道守时,就常被看作是傲慢或不负责任。

  三、结语

  中西时间观的差异归根揭底源于文化意识上的无形差异,制约着也规定着两种不同文化民族的生活方式。如今,人类已走入新世纪,时间依然是“上帝亲手上紧发条

  的大钟”⑦机械而单向度运行着,但人类文化融合的趋势却越来越明显,并且摆脱了机械性与分割状态走向自我整合。在时间观念上,最重要的是需要寻找到某个契合点既能发挥西方观念中对于时间高效的利用率,又能吸取东方时间观念精华,对于时间的把握游刃有余,不至于被异化。因此,如何按自己的意愿支配时间,求得人文的最终回归是摆在现代中西方人面前的又一课题。

  注释:①吴国盛.时间的观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48.②热尔马诺?帕塔罗.基督教的时间观.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168.③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译.古希腊罗马哲学.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第277.④于希谦.从时间观的差异探讨中国与西方传统思维方式的区别.云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0(1.⑤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73.⑥罗朝秀.时间会说话.文化艺术研究(中旬刊.2007.3.⑦吴国盛.技术时代的时间意识.方法.1997(1.(上接第123页文化研究

  !!!!!!!!!!!!!!!!!!!!!!!!!!!!!!!!!!!!!!!!!!!!!139

篇四:精确性在西方文化的体现

  中西文化差异之我见

  

  驻马店市委党校

  胡志翔

  摘

  要:中西文化是两种不同的文化体系,正确审视它们各自的特色和差异,是维护和发展我国民族文化、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的需要。中西文化的差异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语言文化差异;思维方式差异;价值观念差异。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中西文化有融合趋势。

  关键词:中西

  文化

  差异

  中西文化是两种不同的文化体系。基督教文化构成了西方文化的一条主脉,儒家的伦理文化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一条主脉。中国文化在古代日本、朝鲜及东南亚各国曾占据重要地位,而源于希腊、盛行于欧洲的西方文化(主要是指欧美文化)则与中国文化有着根本的不同。正确审视中西文化各自的特色和差异,积极地促使中国文化融入全球化的潮流,这不仅是维护和发展中国民族文化的需要,也是增强我国文化的总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的需要。

  中西文化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语言文化差异

  在对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同一词语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含义相差甚远。

  如dragon(龙),在中国古代,龙是皇帝的象征,是权利、吉祥的表现,是中华民族的化身,炎黄子孙骄傲地自称为“龙的传人”。而在西方文化中,dragon是贬义词,在西方神话中,它是使人恐惧的妖魔、怪兽;在《圣经》故事里,它是罪恶的化身。比利时蒙斯市有一个打龙节,龙被视作恶魔,被传说中的保护神圣?米歇尔杀掉,故设打龙节庆贺除灾并感谢米歇尔。所以,中国的“龙头企业”会把老外吓一跳,他们纳闷中国怎么会有生产怪兽头的企业?还有汉语成语“望子成龙”,也会使他们目瞪口呆,中国人怎么希望自己的孩子变成“魔鬼”“怪兽”呢?因此,“亚洲四小龙”在译成英文时就要把“龙”转译成“虎”,因为虎在西方人的眼里才是“朝气蓬勃、坚忍不拔、努力奋斗、充满希望”的人。

  特定的地理环境也会产生不同的生态文化,给相同的词汇带来不同的含义。例如东风(eastwind)和西风(westwind),在汉语中东风是温暖的,明朝蓝茂有诗"东风破早梅,向暖一支开";唐代韩愈有诗"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可以见证;西风是寒冷的,毛泽东的“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可以见证。但是对于英国人来说,则正好相反,东风是从欧洲大陆北部吹来的风,和我国的西风乃至北风相似,因此它包含了“寒冷”“凄凉”的意思;而西风则是来自于大西洋的暖湿空气,相当于我国的东风或春风,含有“昂然春意”的意思。英国大诗人雪莱的《西风颂》就是一例。

  二、思维方式的差异:

  (一)整体综合与个体分析

  我国著名学者季羡林认为东西方思维模式明显不同:东综合而西分析。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汉民族倾向于把世界看作一个综合的整体,崇尚“天人调和”、“天人合一”的信念,务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一致,不善于将事物割裂开来看待,而习惯于从总体上融会贯通、辨证把握。他们虽看到物我、人我之间的矛盾,但总是力求相互协调,化解矛盾。这种在统一中存对立或一元统一的宇宙观可以说是所有中国古代思想流派(儒、道、佛等)都认可的根本思想。中国古代的阴阳学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由阴、阳的交感、共振、屈伸、推移而生成。老子更将阴阳升华为解释宇宙本源的“道”、“无”、“一”,由此化生出世间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传统儒学则以“究天人之际”为最大学问,以追求“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这种从整体上把握世界的思想观点在上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已逐渐渗透到中华民族的文化之中,成为了汉民族所习惯的整体思维框架。

  而英语民族(以及其他西方民族)则倾向以分解的观点看世界,倾向于将事物进行分解剖析以求充分了解。他们将重点放在事物的部分而非整体。他们强调物我、人我之间的界限划分,将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本体与现象、物质与精神对立,强调差异分析,尽力把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搞得清楚透彻,泾渭分明。这种从对立中求统一或二元对立的观点,或主对立而不主调和、重分解而不重合一的倾向,是西方文化的特点。以矛盾律和排中律两个公理为基础的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思想将这一点表现得最为清楚。

  (二)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模糊”与“精确”)

  东西方在认识世界的途径上大相径庭。汉民族认识世界时注重直觉感受与切身体会,对事物善于作整体的思考和“即事见理”式的品味,使得感性与理性、直觉与思辩、经验与良知以及情与理、知与行、身与心等诸方面都能协调、均衡地发展。这种重直觉的形象思维与整体思维有着内在的联系。整体思维使汉民族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融契无碍的境界。这种境界所达到的内心和谐又使人以一种直觉眼光来看待一切,这样的思维不免就带有一定的模糊性(其实世界上难有绝对一清二楚的事情)。如《论语》中多处讲到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概念“仁”,但“仁”的本义究竟是什么,孔子没有明确说出,这使得后来的学者众说纷绌中医上有种说法叫“医者,意也”,意思大概是中医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全凭经验。中医所讨论的寒、热、湿、脉理、筋络等无不显得有些玄乎,不能解释得很清楚明白,由此可看出汉民族思维方式的模糊性。

  西方人则惯于以分析的眼光来看问题,注重客观验证,充满理性精神,喜好对事物作细密解剖和层层推衍,透过表象研究事物的本质,从而形成高度发达的抽象思维,以及一整套的逻辑推理方法。比如,西方很早就出现了系统完整的百科全书,对动植物的分类研究也达到了相当的高水平。其基础在于西方人长于根据事物的异、同及其相互关系区分不同的类别、次类别等,进而以此为基础进行深入考察。

  (三)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

  中国人在哲学上强调“天人合一”,“和为贵”,“求同存异”,或者“求大同存小异”。中国社会“强调绝对的和谐,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乃至整个宇宙之间的洽和无间”。追求“天人合一,孝悌忠义,不尚争斗”。中国人攻击他们的对手或复仇,常以不致人于死地为限度。有许多俗语表达了这种态度,“不要得寸进尺”,“不要把退却看成软弱”,以及“不要逼人太甚”等。中国人一般不愿意“孤注一掷”或“走极端”。而西方人强调“天人相分”。他们把人和自然对立起来,认为自然是人类征服的对象,甚至人与人,人的灵魂与肉体,也是分裂的、对抗的,这就使西方的思维方式带有强烈的对抗性、求异性的色彩。

  中国中庸之道的思维方式在把握事物上往往采取模棱两可、适可而止的态度,缺乏大胆创新的精神。而西方的许多科学大师都具有创新精神,如克劳修斯发现热力学第二定律、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原理等。正是这种勇于创新的思维方式以及义无返顾、坚持到底的科学精神,在科学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并使科学家走上了成功之路,达到光辉的顶点。

  三、价值观念上的差异

  西方文化以个人主义和自我为核心,强调个体本位,张扬主体性。在英语中只有I永远是大写的。西方的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不能等同于汉语词语的个人主义,它强调的是个人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并无贬义。它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种意识:第一,个人奋斗意识。为自己而奋斗,靠自己来奋斗。我们看过的美国西部牛仔电影,还有《老人与海》等文学作品,都体现了这样一种个人奋斗意识。

  第二,独立意识。西方人独立意识较强,并且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冷眼旁观孩子摔倒哭泣,鼓励他们自己爬起来。小孩一到18岁就主动离家,自谋路。第三、创造意识。西方崇尚标新立异、不与人同。第四,权利意识。西方人权利意识普遍较强。

  西方文化在长期的发展中,一直色彩浓重地描述着这种追求独立人格、个性解放、强调个人主义的画面,这一方面促使西方文化异军突起,人才辈出,成绩卓著;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意识形态的混乱,个人主义的无限膨胀。南京大学张风阳教授提出:“西方个性张扬(个人主义的张扬)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中国文化讲集体本位和人伦责任。儒家文化培育了中国人自施自律,集体本位的价值观,形成了中国人谦和、礼让、重社会责任的优良的民族文化传统。它主张仁者爱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仁义礼智信;主张约束自己,三省吾身,达到至善;主张言必信,行必果,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等等,强调在个人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将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在自己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优先尊重他人利益。这种价值观念一方面保证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促进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稳定,使中华民族千年延续,但另一方面也禁锢了人的个体性、创造性的发挥,不利于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的建立。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中西文化也在不断的碰撞、渗透,并出现融合趋势,但基于历史原因形成的这些差异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还会继续存在。

  由于中西方历史文化的不同,由此产生的中西方文化也存在诸多差异,本文笔者试从中西方饮食,姓名称谓,社交礼仪,服饰,宗教信仰,迷信与禁忌七大方面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

  谔谔士

  于2007/1/217:05:29发布在

  凯迪社区>文化散论

  (中国)

  1思维——辩证逻辑、整体综合、混沌模糊

  、得意忘形

  2伦理——孝、孝道、孝文化,百行孝为先

  3道德——人性本善、仁爱

  4政治——王道、仁政

  5处世哲学——中庸、含糊、不偏不倚

  6人际国际关系——和为贵、和而不同

  7制度——三纲五常式稳固的等级制

  8价值观——群体高于个体,家庭家族高于个人

  9宗教观——祖先崇拜代替上帝佛祖真主等神崇拜

  10人性观——强调社会性一面,收敛克制束缚节制乃至禁锢人性本能欲望一面

  11音乐——幽冷娴静悠长简约

  12休闲放松——纵情山水,踏青‘咏而归’、琴棋书画

  13男女之爱——羞涩含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方)

  1思维——形式逻辑、分解分析、明析透彻、量化

  2伦理——有一般的孝敬,无孝道、孝文化

  3道德——人性本恶、原罪

  4政治——霸道、民主

  5处世哲学——彻底、明确、极端

  6人际国际关系——弱肉强食、丛林法则

  7制度——优胜劣汰、物竞天择式动荡的等级制

  8价值观——个人为中心、个体先于群体

  9宗教观——神崇拜高于一切人类

  10人性观——放纵崇尚本能欲望等动物性一面

  11音乐——交响摇滚热烈躁动

  12休闲放松——狂欢节式

  13男女之爱——大胆直露

  一孔一得之见,抛砖引玉之举。。。

  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是以群体为本位的整体主义,而西方传统文化价值现是以个人为本位的个人主义.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两种文

  化价值取向在某些方面有互相融合的生长趋势.一是现代民主的发展取向--科举与选举的融合;二是现代治理国家的制度取向--礼制和法制的融合;三是现代国家权力制衡结构的发展取向--五权分立制;四是科学研究方式上的革命--"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融合;五是协同性思维的产生--整体性思维与个体性思维的融合.

  东西方文化差异产生的根源究竟在哪里,是在地理,是在人种,还是在上帝?这个追根溯源的问题,我无法回答。我想探讨的,只是科技革命开始自欧洲而非中国的原因。这一原因毫无疑问,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造成的,并且在之后拉大了这种差异。

  古希腊与古中国

  古希腊是城邦文明,而城邦的一大好处就是聚集了众多的人口。而奴隶制又将广大市民从日常劳动中解放出来。这些解放了的闲人们中,总有一些天生喜欢研究学问,热衷于思考古人流传下来的种种问题。民主的城市管理制度,又可以使他们自由地在城中集会演说,开展辩论。这大大促进了思想文化的交流。而古代的中国是以村落居多,城市则都是王城。村落里的要么如奴隶、农民终日劳动,要么无所事事如奴隶主、地主却无处与人交流思想;王城之中,要么研究如何升官发财,要么为人奴役、受着政治压迫。伟大思想的产生难上加难,其传播则几乎无法进行。

  中国与古希腊都是文明古国,都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在这些文明中最具表象象征的就是他们的科技和艺术。科技,我将其理解为科学和技术。我认为,中国文化中更多的是技术而非科学,真正的系统科学起源于古希腊。中国古代发明创造众多,但受农业经济以及政府“重农”政策的影响,很大一部分的科技成就是与农业有关的。例如适合我国农业生产的二十四节气令,各式各样的水车、播种工具。这些发明精巧绝伦,是古代人民千年智慧的结晶,但是,我国古代的科技不能形成一种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因此,不能称为科学,应该是技术。即使是某些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知识体系,但是却不具有代表性。

  科学是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

  识体系,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研究万物本原的工作才会促使认识方法的提高,直至产生正确的认识方法------科学。

  我们知道,古希腊的大哲们,多数研究的是自然哲学,他们更乐于探讨的正是万物本原。他们认为:研究物质世界的构造和法则、探索外界事物的本质不能够说没有意义,但对于哲学家来说,应该有比树木、石头和星辰更有价值的问题,这就是心灵问题,道德问题,知识问题。这些问题和人息息相关。

  但在中国思想最活跃的百家争鸣时期,又有几家去关注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呢?我们的大哲先贤们研究的都是社会哲学,“争鸣”的都是些“齐家治国平天下”、“兼爱非攻”、“清静无为”、“道法者治”??我们与西方相比,在发展文化根基阶段,就已埋下了科技落后的种子。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有压迫就有反抗,不同形式的压迫产生不同形式的反抗。

  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压迫主要来自于统治阶级的压榨或民族压迫,属于社会关系范畴。而儒家思想(并不等同与封建礼教)作为一种自有其道理的处世哲学,对人来说,算不上是过于什么真正意义上的压迫。并且儒学不是宗教,也不要求每个人都将其作为一种信仰,只有当一个人想要当官发财时才会自愿的研习之,而且对于很多人来说,它是帮助人改变命运的法宝。因此人们首先反抗的,总是压迫感更强的东西——过度剥削和民族压迫。其结果不外乎是改朝换代和一段时期的轻徭薄赋。如此轮转反复,直到西方的枪炮敲开我们的大门,让我们的有志之士看到,哦,原来还有民主、自由和科学!

  而处于宗教压迫下的欧洲民众则更在乎他们思想上的重压。这一压迫使欧洲人开始思考宗教的真伪,而这一过程中,就产生了对哲学、自然、人的探索,出现了天文、物理、数学、化学、生物等一系列学科,让科学出现在人们面前。

  中西文化差异之我见

  2011-08-0801:05:01|分类:

  学术文章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从直观表面来看,中西文学的差异首先表现在文学体裁的差异上.中国文学在"意境"说(重表现)的文学理论的影响下,自古抒情性文学体裁就十分发达;与之相反,西方文学在"典型"论(重再现)的文学理论的影响下,则是叙事性文学体裁较为发达.究其原因,这主要是中西方语言文化的差异直接造成的,它首先主要表现在双方的语言观(言意观)上.这就是说,导致中西文学巨大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乃是中西语言观(言意观)的不同,也即言意观的不同。而事实形成东西文化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差异也是精彩纷呈的。

  一:中西文化中人们关于自然界和世界观的不同认识造就了不同的文学差异。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即所谓“靠天吃饭”。农业、土地与民生息息相关,所以就形成了“天人合一”这一中国文化的精髓。即把人与自然视为和谐统一的整体,人类文化与天命自然统一。

  这种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使中国人习惯于崇尚自然、行于自然;不违天命、顺其自然的处世哲学和宿命论,而在人与天地万物协调共存的世界中,则存在着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发展变化。中国的儒家与道家哲学就深深体现了这种观点。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归于道”等,这就是汉民族的循回式思维方式,比如在语言表现法中有回环式: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及递进式表达: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所以,中国人表达事物总是按时间和事理发展顺序由因到果、由先到后、由大到小进行阐述,这种思维模式可称为具体一般型表达。习惯于问题解决型模式),它们不仅在语言上如此,在文化艺术、经济活动中也都占有统治地位。也就是说中国人擅长具象思维。

  西方人恰恰相反,他们一向将人与自然分隔开来,认为思维是独立于自然之外的客观事物,讲究“人物分立”,人能够通过斗争征服自然、改造自然。

  中西文化的不同,根本上体现的是世界观、宇宙观上的差异。在中国,一般把宇宙的起源和发展视为一种健动不息的自然过程,而人则是宇宙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人要适应宇宙的流程,也就是“天人合一”。使我们的古先帝西起沙漠东至大海将沿河流域的人民在治水斗争中凝聚一起形成了一个伟大的民族,铸造了一个治水的伟大时代,造就了一种古老的东方文明。而在西方,却试图为宇宙寻找一个不变的绝对存在,并从这种绝对存在出发规定万事万物的基本性质。作为西方文明源头之一的犹太——基督教神学,就把上帝作为时间和万物的创造者,是上帝拯救了诺亚,从而演绎了西方文明。

  这种突破原有平衡取得新的跃进和突变,是西方文化的突出特征。因而在哲学上表现为充满躁动和遐思,在文学上对骑士精神进行歌颂,在艺术上张扬运动精神和阳刚之美。而在思维方式上则表现为片面的掘进,用哲学家的语言就是一分为二,同中求异。这凝聚了东方文化典型的思维特征为综合,积淀了东方文化的核心为稳健和娴静,用哲学家的语言就是合二为一,异中求同。因而中国哲学的整体观念年深日久,中国文化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成为底蕴,中国美学的阴柔之美成为崇尚。它就像大海深处,有美丽的珊瑚,飘曳的海草,也有悠闲的海鱼,同波涛汹涌的海面相比,构成了一幅娴静多彩的图画。这就是东方文化的境界。

  从深层次看则体现了西方文化讲究天赋人权,强调个体本位,张扬主体性,而东方文化更强调礼治,讲集体本位和人伦责任的差异。西方文化在长期的发展中,从古希腊文化的民主思想,到文艺复兴发展到极致,色彩浓重地描述着追求独立人格、个性解放、强调个人主义的画面。这一方面促使西方文化异军突起,人才辈出,成绩卓著;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意识形态的混乱,个人主义的无限膨胀,形成了自我表现的个人主义价值观。而中国自省、自律,从集体本位主义出发的礼治思想和重义轻利的文化观,形成了中国人谦和、礼让、重社会责任的优良的民族文化传统。这种文化长期积淀而形成的君义臣忠、父慈子孝、夫唱妇随的外儒内法的社会结构和人伦责任,一方面保证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促进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稳定,使大民族千年延续,但另一方面也禁锢了人的个体性、创造性的发挥,不利于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的建立。此外,西方重横向夫妻关系,东方重纵向血缘相承。

  二:中西文学的差异是中西文化的差异造成

  历史潮流中的文化差异造就了中外的文学差异。总的来说中国古代文学侧重于封建与封建实例以及冲破牢笼追求自由,例如《西游记》、《红楼梦》等,当然了中国古典小说很出色的还有讽刺小说,如《儒林外史》……但到了近代由于中西文化的冲撞以及国家的巨大变化,使得文学形式有了很大的转变,作家们更乐于表达他们的愤懑,还有对社会现象的抗议。而对于外国文学来说,他们都比较近似于哲学的、“空想的”、……当然了,由于各国的文化背景,特别是政治背景的不同,外国的文学表达形式还是有一定差异的,但有一点他们都比较追求人性的解放,导致了他们的笔法也都比较。

  三:中西方人的思考问题的方式不同,造成了中西文化的差异

  据最新阅读调查,最受读者喜爱的中国作家依次为金庸、巴金、鲁迅、琼瑶、贾平凹、老舍、古龙、冰心、余秋雨和曹雪芹。当然文学史另有五四新文学以来“10大家”的几种排名,几乎所有的中国文学机构、作家批评家、读者都以为,诺贝尔文学奖应该给“以其文学成就来看最有资格”的那一位,所以上个世纪80年代发生过100人提名巴金、艾青这种在西方看来近乎闹剧的中国特色的“提名”,近年海外华人又炒过王蒙等人。

  但诺贝尔奖和许多西方的文学奖恰恰不给这类“总分最高”的作家。虽然巴金总的文学成就可能更显著,但假若当年有人提名李劼人《死水微澜》,却更有可能获奖。只要那些西方评委认为《死水微澜》的艺术成就高于巴金的《家》或者具体的某一部长篇就行了。换句话说,外国的文学奖给的是一线或接近一线作家中写出一部出类拔萃作品的那一个。而不像我们那样“选”一个文学代表人物。

  诺贝尔文学奖不给文学流派主帅只给偏将是有迹可寻的。比如法国“新小说”派,最有代表性的领袖公认是罗伯-格里耶,结果获奖者是西蒙;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最有影响力的本来是博尔赫斯,但马尔克斯凭借

  巨著《百年孤独》夺冠;“意象派”的创始人、写出长诗《比萨诗章》的庞德是不会得奖的,反而是他帮删改的《荒原》成就了其作者艾略特。除了政治因素,在文学观念上,西方人看中的往往不是从已有的文学里学会了什么而是提供了新元素的作家,更看重一部拔尖的作品。打个比方,他们不给“总分状元”,只给“单篇”状元。

  这跟东方思维比较“大一统”,西方比较强调“个人”有关系。例如翻译,中国介绍西方某国的诗歌,翻译家一个人恨不得译完该国的代表诗人。而外国介绍中国当代诗歌,翻译者只译他个人喜爱的几个诗人的诗,而并不管这个诗人在中国是不是在所谓公认排名最前面的几位。

  最近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获诺贝尔文学奖,但号称“和他很熟”的中国人在书店里却卖不到他的书。按照市场嗅觉敏锐的中国书店的常例,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书,一般在其获奖第二天就会出现在书店一楼最显眼的位置,甚至给予专柜的待遇,但是克莱齐奥没有。不是书店不想卖书赚钱,而是实在没书可卖,因为就在并不遥远的2006年,一些书刚刚被出版方收回,化了纸浆,重新变了纸拿去印书。因为克莱齐奥的书,实在不好卖。

  事实上在中国,诺贝尔奖和图书销量越来越没有关系这个现实,正在被广泛认同。

  有意思的是,克莱齐奥在国外很受欢迎,尤其在他的祖国法国。这就是中西文化的差异吧,西方作家的一些思路和表述,是东方人理解不了的,不理解就读不下去,人家才不管你是不是诺贝尔奖得主。

  我们根据中西文化差异的源头,启发我们思索走向西文化的特质和精髓,促使我们相互借鉴、彼此“扬弃”。使“娴静”的中国传统文化与“跃动”的西方文化相映,使东方的责任意识和西方的权利思想相辅,从而生成绚丽多彩的人类文明图画

篇五:精确性在西方文化的体现

  中西文化比较语法差异

  摘要:

  由于中西方文化具有较大的差异,因此中西方语言应用和语法的差异也较大。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特殊的文化背景、语言结构、交际模式和修辞原则等,即中西方文化语法具有不同的规律。本文主要从文化比较的角度对中西方文化语法差异进行了分析,并针对中西文化语法表意、结构、思维和表述等方面的差异性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以期进一步明确中西文化的本质差异,体现中西方文化精神的差异。

  关键词:

  文化比较;汉语语法;西方语言语法

  汉语最初没有所谓的基本框架,直到西方相关语言理论传输到中国后,才逐渐有了汉语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框架。虽然汉语语法是基于西方理论而逐渐形成,但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的巨大差异性,如传达意义、思维方式、历史背景等,因此汉语与西方语言的语法特征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为了能够进一步明确中西方文化语法的差异,本文从中西方文化比较的角度探讨了汉语与西方语言的语法差异,以期使人们更进一步明确汉语和西方语言的语言性质,了解两种语言的本质。

  1中西文化语法表意差异

  世界上很多语言都分有阴性、阳性、中性、单数、复数等,但汉语与这些语言不同,汉语在被创造时,没有固定的语法规则,即对过去式、未来式、单数、复数等规则没有要求,主张对称性和公正性。语言作为人类传达和表达意义的重要方式,汉语和西方语言对形式的依赖方式存在较大的不同。在西方文化中,西方语言具有客观性,主张以客观明确的态度认识世界,因此西方语言表达的意义对形式的依赖程度较为深刻,语法表达也更为精确。而在中国文化中,汉语具有主体性和综合性,主张将主体与世界联合在一起认识世界,更加注重表达个体内心的领悟,因此汉语表达的意义对形式的依赖程度较小。人们可以发现汉语表达常常有很多言外之意,与西方语言明确的表达方式存在不同,汉语语法相对而言更为灵活。我国古文学家、教育家钱基博曾经表示"我国文章尤有不同于欧美者,盖欧美重形式而我国文章重精神也。";这句话表明西方语法过于注重形式,虽然表达更加精确,但缺乏灵活性,而灵活性则正是汉语的显著特征。汉语由于没有单数、复数的问题,但西方国家语言则存在单数、复数的问题,因此很多翻译工作者在翻译过程中会存在很大的困扰。当代著名作家王蒙表示,他在给小说《夜的眼》取名时,更加看重这个名字的神秘感和多层次含义,如表示为夜本身的眼或夜行人的眼等,具有模糊的表意,给读者更加充分的想象,然而这篇小说在翻译成其他语言时,翻译工作者更关注的问题时"眼";是单数还是复数。结合小说《夜的眼》

  所表达的意境可以看出,"眼";既可以是单数也可以是复数,因此给翻译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困扰,但这也体现出汉语与西方语言存在的差异。汉语语法没有严格的形态变化,表意也主要是靠语言环境进行理解。西方语言语法的形态变化比较丰富,且表意更加精确。西方语言造句需要利用各种手段将词、分句等连接起来,使语言结构更加完整。如主句和从句会采用who、what、taht等连接起来。在西方语言中,介词是比较重要的词句连接形式,如to、in等,而汉语则可以直接不用介词或省略介词。另外汉语在表达时,更加注重意会,且遵循事物的发展顺序。人们在利用汉语进行表达时,会留给听者一定的想象空间,且因果有序,以还原事物的初始状态为目的。而西方语言在表达时,需要明确主体对事物主次的分析,通过确定重点,再进行表达。

  2中西文化语法语境差异

  在中国语言文化中,人们在进行某一句词语、句子的理解时,需要结合该词语、句子与其他词语、句子的关系和语言环境等。汉语思维具有全面性和整体性等特征,人们难以直接根据语言单位本身明确该语言的意思。在西方语言文化中,每一个语言个体都存在独立性,每一个句子则是由独立的个体连接和叠加后,产生意思,因此西方语言主要是通过个体综合后,理解句子的意思,与语言环境及其他个体的联系并不紧密。汉语主要是通过对整个大环境的理解来分析每个个体的含义,对环境的依赖性较强,而西方语言则主要是通过对个体的理解,来看待整个大环境的表述意义,对环境的依赖性较低。对环境依赖性较强的语言有汉语、日语、韩语等,对环境依赖性较低的语言有英语、德语等。在中国、日本和韩国等地区进行交流时,双方信息主要是通过语境进行意思的传达,并注重维护交谈氛围。在美国、英国、德国等地区进行交流时,在不同的交谈氛围中有非常明确的语言边界,如工作与私人生活存在非常明显的界限,且交流状态比较直接。在中方文化教育中的人群,会难以适应西方文化教育人群的说话方式,会认为他们说话过于直接,不考虑听者的感受,而西方人则会认为中国人说话模棱两可、难以理解。人们在利用汉语进行表达时,需要听者明确说话者的言外之意,即听者把握着双方的信息交流,而在西方文化中,交流比较直白,则是由说话者把握着双方的语言交流。在中西方两种不同的文化环境下,汉语文化更加注重意会,西方语言则更加直白,两种语法在语境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别。

  3中西文化语法思维差异

  汉语属于象形语言,西方语言属于有声语言,本质上存在明显的差别。由于汉语是从具象的事物中演变而来,因此汉语思维具有明显的具象性特征,而西方语言不具有形象化特征,因此其主要具有抽象性和概念性等特征。在汉语文化中,人们常常会采用具象且感性的语言描绘事物,形象的传达该事物给人的感觉。相比较而言,汉语中关于颜色的词语比西方语言要多,表明汉语对事物的形容更加细致和形象。西方语言文化中,更加倾向抽象的意义表达,如"Shehithimontheface";,该句话是指"她打了他的脸";,具有比较抽象的层次分析特征。在汉语思维中,人们对语言会采用比较感性的思维进行理解,西方语言思维中则更加注重客观的分析,属于逻辑严密的理性语言。

  4中西文化语法表述差异

  在汉语环境中,人们需要对所有的词语、句子和语言环境有一定的分析后,才能够对整个表达有更加明确的理解,而且汉语的表达属于先后顺序,具有循序发展的特征。在西方语言环境中,人们通过词语、句子准确的表达和句式的形态等,进行对整个表达的理解。中国人在刚开始接触西方语言时,会难以适应西方语言的语序和结构,如汉语表述"某教师学识渊博、讲课细致,受到了广大学生的喜爱";,而换做英语语序则为"学识渊博、讲课细致的某某是一位受到广大学习喜爱的教师";,该句子可以看出汉语格局与西方语言格局存在较大的差别。汉语表述具有时间流淌性特征,而西方语言表述则具有空间静止性特征,因此翻译工作者为了汉语的动态性,在汉译英时,经常会采用动词翻译英语的介词。在中国文化中,人们习惯整体思维,从大方面逐渐思考到小方面,且小方面之间有存在一定的相互依赖性。另外人们在汉语思维下,主要是以人的角度去观察和认识世界,而在西方语言思维下,人们还会从物的角度去认识世界。人们在利用汉语写文章时,文章的形式、结构等都可以以作者的主观意识进行改变,具有比较随意的特性,如作者在表达一件事情时,可以直接采用一句话将该件事表达清楚,对于逗号、句号的要求并不严格。而在西方语言文化中,对句号、逗号的要求比较统一,主要是由核心动词确定句界。翻译工作者在进行英汉翻译时,需要将原句句式改变为具有动态性质的汉语句式,让汉语思维人群更加容易理解该句子,并增添阅读的流畅感。

  5结语

  综上所述,翻译工作者想要做好翻译工作,需要明确中西方文化语法的差异,如思维差异、表述差异等。中西方语言存在本质上的差别,而且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对中西方语法差异性的影响较大,其中英语注重语法严谨和逻辑分析,而汉语注重意会表达,差异比较明显。

篇六:精确性在西方文化的体现

  中外文化比较

  中外文化比较所说的是中国同西方一些国家在文化等方面的不同。我认为中外文化最大的差异在于他们的人文与审美观念的不同。

  中华文明和西方文明的起源不同,又经历了相对封闭而又漫长的发展过程,所以在对事物的认识和自身的思考方式等方面中外文明有着较大的不同。

  中华文明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经历了许许多多朝代的更替,其中对中华文明发展影响最大的便是儒家思想。儒家思想重视“德治”,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儒家思想对古代封建统治影响很大,很多朝代都将其视为正统学派而加以传播,导致儒家思想在中国人民的思想中根深蒂固。经历了这么多年的时间,在现在中国人身上仍然能看到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影子。

  儒家思想本身有着许多不可取之处。首先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正是这种老套而又古板的政治理念,造就了不平等的社会。二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种封建的等级制度是儒家思想更为“卑鄙”的“三纲”理论,它把人分为了三六九等,而这种划分是与生俱来的。甚至到今天,在中国农民的孩子一出生就是农村户口,在医疗、教育、就业等方面的生存和发展机会都远不如城市户口的孩子。这种论出身,论血统的伦理思想是儒家思想的遗存。第三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种看似合乎礼仪的规定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们的活动。而在真正的民主社会里,只要不违反法律法规所指明的条款,人们就可以做他们想做的事,看他们想看的东西,说他们想说的话。最后便是以期盼明君来麻痹人民。在古代中国,当权者不是来自人民的授权。如果遇到一个暴君,受苦的便是人民。就算是遇到一个君主修身养性,可谓“明君”,但他仍然是一个独裁者。再加上历朝历代的更替都要经历一番血

  雨的洗礼,人民的生活更加困难。世界上也有不靠血腥镇压,不用靠屠杀人民,不用靠恐怖统治而上台的政府,但这些政府多数出自不受儒家思想影响的欧美国家。也许这些国家的统治者自身涵养并不高,但国家可以治理的井井有条,这正是民主制度同专制制度的天壤之别。

  当然,儒家思想更多的不是这些不可取之处,它所强调的“善”、“仁”等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同时,儒家思想也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导致了民族创新能力不强,这也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文明上从领先到落后的原因。

  我们再来看看西方的文化。西方的文明主要来自于希腊文明,罗马文明和基督教文明三大源流。这三大文明才百川归海,汇入西方近代文明之中。所以说,西方文明是一种多元文明。西方文明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多元文化的融合使它不断注入新鲜的血液,这也使它充满活力与生机。西方文化最大的特点是崇尚自由。在西方文化中,“自我”的观念深入人心,这种强调个人自由,不受约束的观念使他们的思想更加开放,创新能力更强。这便是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最大的不同之处。

  中西文化的区别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可以体现出来。例如饮食习惯、交流方式等等。这里就以中西教育的不同来谈。中国的教育注重的是给学生们不断地灌输知识,把学生培养成一个个学习机器。而西方的教育所注重的是能力的培养,这样培养出的才是真正的学生。教育首先是一个名族的希望,有希望的民族一定是能够不断创新的民族,在这一点上中国的教育可以说是失败的。中国的学生从小就喜欢遵循“规则”、“标准”。这本身没错,但是刻板的遵循原则就使得他们缺乏大胆的想象和创新。这与长期形成的教育模式有关,也与中国文化的那种“保守”有关。但可喜的是,这种情况正在发生改变。学生的思想更加开放,创新精神也被我们所提倡。这也是世界的文化融合所带来的结果。

  而中国文化中的这种保守也有一定的好处。中国人有钱总是喜欢存起来,存在银行中才觉得踏实。中国人一般不会贷款去买房,去买车。

  而西方的消费观念与我们不同,在他们看来贷款买房、买车是一件很普遍的事,他们习惯以“享受”为先。正是西方人的这种“超前消费”的理念才导致了今天的经济危机。因为从很大程度上讲西方社会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的一种关系上的,而这种信任一旦出现问题,其影响就像多美诺骨牌一样使西方经济遭受重创,使如今西方许许多多的人失业甚至无家可归。

  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别还可以体现在语言上。语言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无论是字音、字形还是语义中外的语言都有很大区别。第一,语音的差别。汉语有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单音节,一个音一个字,或者一个字一个音,而且大部分都是开音节。另外,汉字每个字有韵调,有“一二三四”声,很规则,而且声音很响亮。西方的语言文字主要是单音节,同时还有多音节的,这些多音节词成为与中国语言文字区别的关键特征。此外,西方语言文字还有轻音节或是重音节,用轻重音表示语调。第二,字形的差别。我们注意到,汉字的结构是方块型、建筑型,是立体的,笔划上下左右都可以通,象形的味道非常浓,它诱导我们把字本身和外部自然界联系在一起。所以,我们说汉字是自然界存在外貌的浓缩和简化的形式。西方的文字是符号化的像蚯蚓一样弯弯曲曲的文字,实际上是一种逻辑联系,即事物之间的联系,有很强的人文性,把人的轨迹打在文字上面。中西两种文字的外形的差异,造成了不同文化的潜在因素。西方很多语言学家认为,汉字或汉语是一种描述性、艺术性的东西。因此,中西两种文字系统的差别表现在诗词上是一目了然的。第三,语义的差别。中国文字和印欧语系文字语义上的差

  别,来自于语音和语形的差别。还是以诗词为例,中国文字的多义性造成中国文化的概括性强、综合性强的特点。西方语言文字,定义性的功能相对强一些,由于条分缕析的能力强,就会促使人们走到求真的路上去,尽量模仿自然。因此,西方文字表意精确性比较高,这也造成西方文化的精确性。

  这种种问题和中外文化的不同有着很大的关系。虽然中外文化之间有着这种种的差异,但在如今这个信息交流越来越快捷、越来越频繁的社会,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融合也越来越深入。民族与国家的接线慢慢被淡化,中外文化的差异在慢慢缩小。但是,这种差异是不可能消失的,现在各个民族之间还是有自己鲜明的特色的。

  ——511语教2班

  余丽琴41号

篇七:精确性在西方文化的体现

  第五章

  西方文化和艺术的精神特质

  文化和艺术是人类的心灵世界的表达,西方与东方的中国大不一样,西方人从一开始就认真地讨论“世界是什么”、“世界从哪里来”、“世界是否可以认识”等问题。他们愿意用完美庞大的体系一次性、全面地解释清楚世界的内容结构和来龙去脉。因此,西方人构筑了一个庞大、严密、分工明确的科学体系来一层层、一步步揭示世界。在西方人看来,人类似乎可以理性规划并建设地球的未来,人类可以自觉地掌握自己的命运。

  然而,现代人类在自然科学领域的重大发现,大都在转化为造福人类生活的工具之前,快速地转化为自我屠杀的方式。而那些改造世界的“工具化理性”和“理性的工具”则快速消耗着人类居住的星球的能源和资产,迅速恶化着人类的生存环境。于是,人类的理性可信度在现代的西方受到怀疑,心灵体验逐渐变得复杂和混乱,西方文化艺术开始变得标新立异、奇形怪状、花样百出。由此,在西方的思想史上,人类的高贵与独特渐渐被剥夺、消解,在这一过程中,西方当代文化和艺术就像心灵的镜子,映照出不再“和谐”与“典雅”的一系列心理状态。

  第一节

  西方艺术的文化社会背景

  每一个文化问题都会涉及艺术史的知识,而且与思想背景、文化观念、社会情境、价值态度、技术手段等因素密切相关。亚里士多德说:“人是理性的动物”。但在世界各民族中,理性思维能力的强弱却互有差别。古希腊人建立的人本主义世界观和理性主义思维方式是西方文化的传统基因。古希腊人征服自然的经验中逐渐认识了自然的规律,并从混沌的自然现象中看到了宇宙秩序的表现形式。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公元前582-507年)把一切自然现象归结为数学的法则,从而建立了完整的理性主义思想体系,并为西方文化的发展奠定了理性主义基调。

  一、西方传统写实主义的文化背景

  图5-1米开朗基罗《创造亚当》

  古希腊人对数学的信仰表现在其文化的各个领域,这一信仰在艺术中更是得到了突出表现。古希腊艺术家根据数的规律,赋予艺术作品比例、大小、结构和节奏等要素。在古希腊人看来,一个整体的各个部分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而“美”就来源于比例的和谐。这种几何标准成为西方形式主义美学的基石。

  对于西方人而言,理性主义是一种融入血液中的难以改变的遗传基因,探索未知是一种本能的“内在需要”。在文艺复兴时期古希腊人建立的理性主义观念体现为对自然科学原理的研究与运用,并由此经过数百年艺术家们的不断探索,在对透视学、人体解剖学的深入研究的条件下,西方人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写实艺术表现体系。这种艺术追求逼肖客观自然物象的“幻象”,忠实“逼真的再现自然”的信念。

  但随着19世纪光学研究的新成果的出现,即色是光的产物,物体的颜色是由于光电照射而产生,受不同光的支配,同一物体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这一时期出现了印象主义,信奉光学研究的成果,着眼于表现自然物体的外观在人的视觉上留下的印象,焦点透视的准确性被忽视,物象实体和细节描绘的精确性被降低。由此使西方传统写实艺术体系出现了裂缝。

  二、西方现代形式主义美学观与工业文明

  图5-2达利

  图5-3达利《记忆的永恒》

  《记忆的永恒》是萨尔瓦多·达利在1931年创作的油画作品。画面描绘三个停止行走的时钟被画成像柔软的面饼一样,一个叠挂在树枝上,一个呈90度直角耷拉在怪气的生物上,还有一个软表搭在怪物旁边的平台上。在荒凉的海湾背景下,像是一个时间已经绝对停止的世界。达利称自己在《记忆的永恒》这幅画中表现了一种由弗洛伊德所揭示的个人梦境与幻觉,是自己不加选择,并且尽可能精密地记下自己的下意识,自己的梦的每一个意念的结果。

  众所周知,人与自然、人与人(政治)、灵与肉(宗教)这三重关系,既是人类生命存在的全部内容,也是人类所有物质和精神文化的总主题。随着历史的发展,在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历史演变,到资本主义社会,西方进入工业文明阶段。此时,宗教已被抛弃——德国哲学家尼采作出了“上帝死了”的宣判,民主政治得到实行——经济发展成为人类面临的核心课题。因此西方现代文化不再以表现神话和宗教为主旨,也少有表现社会和政治内容,而是将探索自然奥秘作为中心主题。于是西方传统文化艺术形式的抛弃、对新的艺术形式的追求成为必然。

  其中,在色彩心理学的基础之上,野兽派通过形与色的经营追求纯视觉的美感和愉悦。而毕加索的立体主义所表现的就是爱因斯坦所发现的相对论空间。二者都是对西方传统空间观念的背叛,反映了现代人西方人观察世界的新方法。超现实主义依据佛洛伊德的“梦幻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建立的一个非理性主义艺术流派,表现虚妄无凭、荒诞不经的梦境,但实际上仍然是真实与幻想、理性

  与非理性的对立统一体。超现实主义艺术的目的在于探索作为“内在自然”的人类生命的奥秘。事实上,西方现代文化艺术的非理性表达,正是源于其理性的哲学思考,艺术家们的偶发行为的背后存在着清醒的意识和明确的目的性。

  从立体派开始,西方现代艺术不仅将一切与机器工业文明密切相关的运动、力度与速度等因素作为一种美学追求,而且直接将机器作为文化艺术的题材。现代科技文明正是来自西方人对科学主义的信仰与热爱,不少艺术家本身就是名副其实的科学家和工程师。

  20世纪最典型的艺术样式是抽象主义作品,揭示的是人类肉眼看不见的宇宙的宏观和微观世界内有的真实,充分体现了西方工业文明时代的特有文化内涵,是西方人站在人本主义立场上,以理性主义的眼光来观察、认识和探究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代表了西方人借助科学手段探索宇宙及其奥秘的新成果。

  “求真”是西方现代文化艺术的本质特征。西方现代文化艺术与传统文化艺术的根本区别不是风格的不同,而是在于两者关注人类的生命课题的不同:现代文化艺术摆脱了政治、宗教的束缚,只关心自然性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意识形态的一部分,文化艺术从来不只是被动地反映客观现实、记录人类生命状态,它总是主动地变革现实、表达人类的生命意志。

  三、西方后现代艺术与自由民主思想的实现

  在西方,一个事物名词前加上“后”字前缀,不仅有时间上的位置关系,在词义上亦具有了反对的性质。与现代艺术相对,西方后现代艺术的表现形式及其思想背景有以下三方面特点。

  1.回到具象。当西方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力高度发达导致生产力过剩的时候,西方人的科学崇拜意识便日渐淡化,抽象艺术随之受到冷遇,而关注心灵、关注社会的文化艺术创作重新得到提倡。

  2.回归大众。“人人都是艺术家”,从孤芳自赏的象牙之塔中走出来,从自我中心主义的圣坛上走下来,后现代主义艺术家全心全意地与社会合作,竭力消除艺术与大众的距离。

  3.多元并存。统一的标准,规范的风格及确定的形式都不复存在,后现代艺术走上了一条反对极端、追求折中、不尚单一,提倡融合的多元化道路。由于不再有统一的样式和共同的风格,因而也不存在至尊的权威。有人说,现代艺术遵循的是君主等级制,只有到了后现代主义时期,文化艺术才真正实现了自由民主体制。

  思考题:

  1.说说西方传统写实主义的文化背景

  2.简述西方当代“人人都是艺术家”观念是如何形成的?

  第二节

  西方艺术的精神特质

  我们把西方的文化艺术的发展分成六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反映着人类心灵的现实,展现出西方文化美学思想的不同标准与追求。

  一、阳光:西方早期艺术的纯美和童真

  古希腊时期毕达哥拉斯提出“美是数的和谐”,亚里士多德提出美的本质在于“整一”。这一时期哲学家们对艺术精神的普遍观点都是崇尚着和谐、整齐和简单,成为西方古典艺术追求的目标,生成和强化整一的条件是:秩序、匀称、明

  确和完整。所以,西方古风时期艺术的精神特质安宁和单纯。因为,此时的艺术还没有技术和表达方式是自觉,没有心灵叛逆,没有精神的痛苦挣扎,有的只是潇洒自在、自由驰骋,宛如鲜活的生命在苏醒,有的只是简单的和谐与美丽。

  在古希腊美术中,静态的和谐制导古风时期的美术有一种严谨的壮美,而动态的和谐制导西方古典时期的美术呈现一种动态平衡的壮美,就像《掷铁饼者》如此大的动态,亦不失稳重和自然——安静平和的心灵追求,使得西方早期艺术在表现激情时也不会走向崇高或者丑陋。

  图5-4古希腊雕塑《休息》

  二、虔诚:西方中世纪圣神的崇拜和信仰

  中世纪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时代,由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67年)数百年后,在世界范围内封建制度占统治地位的时期,延续至文艺复兴后资本主义抬头的时期止。这是宗教统治一切都时代,这一时期的艺术充满宗教的神圣意味,透露着人类对上帝或他者的迷信和崇拜。

  这种充斥宗教情怀的东西其实在古罗马时期就显现出风貌,他们用万神殿创造一个内部环境,通过与外部世界的隔绝,建造高高伸展的穹窿和天界神灵心灵相通。这种建筑方式,在中世纪的基督教建筑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中世纪的艺术,不仅在内容上表现宗教主题,而且在表现形式上同样弥漫着浓郁的宗教气息,充盈着虔诚的信仰与歌颂,因而就是表现沉重的悲伤亦不会过于猛烈和张扬。这个时代,神性的光辉、信仰的虔诚掩盖了人性的美丽,长期而集中地表达信仰,逐渐使艺术表现变得单调、空洞、呆板,更重要的是人类的精神被神性压抑甚至戕害。于是,在宗教势力略显疲弱、市民阶层稍有壮大之时,文艺复兴全面展开,人类自身的魅力逐渐灿烂展开。

  三、古典:文艺复兴对人性的推崇和表达

  文艺复兴是在14世纪的意大利开始的一场复杂的文化运动,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其主要特点是:全面复活古代的意趣和志向,在艺术方面成为人类进步的发动机。因此,“复兴”社核心,这时的思想和艺术追求自觉地与中世纪一刀两断,而与古代传统一脉相承,艺术的表达手段和技巧成为艺术家们有意的探索和尝试。

  文艺复兴的主旨是复兴古代艺术风格以表达“人性光辉”,科学精神、理性思想、对人的表现成为文化的主流。实际上,文艺复兴就是一场艺术家们具有“自觉意识”的运动,“理性”成为人类新的骄傲。

  值得一提的是,文艺复兴是艺术实践的繁华年代,艺术创作表现出的非凡才能和成绩至今仍无法超越,但在美学理论上却没有非常突出的观念和成绩,我们只能在一些作品或者言论中找到这些美学意图来了解其精神特质:1.通过艺术向神学示威;2.通过科学研究更细致地模仿自然;3.为诗歌不再屈从神和教会的独立性做辩护。

  四、浪漫:18-19世纪欧洲的积极和自信

  18-19世纪的欧洲,在理性主义被极力推崇的光辉之下,在对人类自信满满的感觉下,人类的情感爆发出激情热烈的画面和姿态,充满了美好而大胆的想象,场景和技巧都显示出对人类能力的充分自信,即使是表达悲伤和苦难,也流露着恣意的想象和自信的描绘。

  浪漫主义反映在艺术各个领域,其产生的哲学基础是当时流行的德国古典哲学和深受启蒙思想影响的空想社会主义。它强调主观、天才和灵感,强调人性的自由和解放。浪漫主义是人类一次狂放不羁的精神盛宴,因此,在艺术上表现出对古典专制的“逆反”,抛弃了希腊、罗马的古典范式,宣告人和人性先于一切、高于一切都地位。

  在艺术创作上,浪漫主义表现出对于历史的兴趣和对社会现实中重大事件的关注,同时受风靡一时的东方时尚的影响,还表现出对东方异国情调的向往。强调艺术家的主观创造性,反对纯理性和抽象表现,强调具体的、具有特征的描绘和情感传达;反对类型化和一般化,主张个性化;反对用古代艺术法则束缚艺术创作,主张自由奔放热情的主观描绘;反对刻板的造型和过分强调素描为主要造型手段,强调光和色彩的强烈对比;构图的自觉性更加明显,画面变化更加复杂多样,在空间的处理上充分展示力量的平衡和呼应,以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塑造艺术形象,抒发艺术家的美学追求和社会理想。

  图5-5德拉克洛瓦《萨达纳巴尔之死》

  图5-6鲁本斯《抢夺留西帕斯的女儿》

  五、现实:西方18-20世纪的揭露和批判

  这个时期正是西方开始残酷而不公的原始积累的殖民主义时期,以金钱为代表的利益成为驱动人们行为的最有利工具。西方社会开始显出深刻的矛盾,这些矛盾彰显着理想与现实、美与丑、善与恶的对立,生活的动荡使人们开始怀疑人文主义理想的存在,开始明白自己的贪婪、无耻、阴暗和残酷。所以,带有批判和揭露意味的现实主义,在此时期出现并繁盛,激情满怀的浪漫时代被一个冷静的现实表达所替代。

  现实主义是人们通过对世俗和现实的日益细致的观察,对世界和生活的认识也逐渐清晰和深刻,于是,“真实感”代替了对理性的盲目推崇,也代替了对感性的热烈迷恋。艺术家们开始了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展现,这意味著,人类的理性

  学会了通过自己的眼睛“直接看到”生活的现实,作出符合实际的判断。

  六、荒诞:西方现代艺术的怀疑和失望

  进入20世纪,西方战胜神性的喜悦早已远去消散,对理性自信而引发的激情也逐渐冷却。进入当代,两次世界大战,摧毁着人们的肉体、生命和家园,同时摧毁了人们对人类理性的最后信任。因为当人们给理性完全自由的时候,却引发了混乱和荒诞。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地拥有了“苦恼”,残酷、丑恶、贪婪,现实的恶劣充斥着人类的心灵。于是,整个现代艺术忽然变得纷纷扰扰、五花八门、莫衷一是。各种主张、各种流派、各种方法层出不穷,再也没有能够统一人类精神世界的思想或信仰,每一个灵魂都面临着解放的狂喜和迷惘。每一个群体都选择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对人生的理解。

  现代艺术在表现形式上日渐多变甚至夸张怪异,宁静、典雅、优美、温和的画面和情绪一再被分解破坏。也许,只有这种叛逆的形式才能准确传达乖戾的现代心绪。同时,艺术在内涵上也开始刻意追求意义的消解,平面化、复制化、破碎化成为自觉的追求。

  至此,人类心灵完成了一次最彻底的精神解放,只是,这解放同时也意味着被流放。

  图5-7波普艺术《玛丽莲·梦露双联画》

  图5-8毕加索《梦》

  思考题:

  1.简述西方艺术的精神特质及其流变。

  2.在科技越来越发展的今天,美术与科学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密,他们是怎样互相作用和产生影响的?

篇八:精确性在西方文化的体现

  〔一〕群体主义与个体主义

  在国际商务活动中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个人本位的竞争观与群体本位的和谐观的差异:

  西方从事商务工作的人员具有很强的个人奋斗意识和

  竞争意识,强调个人的作用,通常个人也有足够的权利来处理各类日常和突发事务。企业鼓励雇员个人奋斗

  不断创新,个人能力是以个人的实际经营业绩为根底,将个人能力与企业报酬和

  补偿结合为一体。

  而中国的企业文化往往更加强调个人利益服从群体利益,企业利益服从

  国家利

  色。个人的成就由企业和国家共同分享。个人的成就不是看他个人的能力如何出

  众,而是看个人为企业和国家的公众福利事业作出了多少奉献。

  和谐作为一个极

  具深刻历史传统的文化

  价值观念,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表现为公平、均富和稳定。

  〔二〕权力距离

  权力距离是指一个社会中的人群对权力分配不平等这一事实的接受程度。接受程

  度大的国家,权利距离大,社会等级清楚,倾向丁自上而下的决策方式。接受

  程度低的国家权力距离小,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比拟平■等,倾向丁自下而上的决策

  方式。虽然在美国的?人权宣言〉〉中早就赋予了

  “人类生来平■等〞的根本思想。

  而事实上,每种文化中的所有个体都不能享受平等的社会地位与权利。不同文化

  中的人们因其个人财富、年龄、性别、教育、体力、成就、家庭背景和职业等等

  而享受不同的对待。不同的是,在“高权势距离〞文化中,每个人按照社会等

  级次序都有自己所受保护的地位,社会等级制度和不平等是合理而有效的,权威

  有权为任何目的而使用任何手段。中国等东方国家届丁

  “高权势〞文化。而所谓

  “低权势〞相信社会应尽可能缩小等级差异,人们要敢丁挑战权威,消除等级制

  度,只有在出丁法律的目的才可动用权力。

  澳大利业、丹麦、新西兰和美国等西

  方国家届丁

  “低权势〞文化。

  在调节和处理商务纠纷方面,中国人习惯丁回避法律,着重从

  伦理道德上考虑:解

  决。一些人重吏治,轻法制,习惯丁

  “后台〞交易,认为这种“摆平〞方法理

  所当然。商务纠纷发生,首先希望赢得舆论支持,不习惯利用法律。西方人恰恰

  相反,更多从法律上考虑问题,惯用法律手段处置纠纷,不以良心和道德为转移。

  西方文化是契约文化,他们非常重视契约的精确性,也非常尊重契约的权威,契

  约一旦生效就会严格执行。可是在

  东方文化的传统中,更注重的是信誉和信任。

  而这种差异的背后实际是价值观的差异,是重

  规章制度还是重人情的差异。

  在如何对待雇员与企业的关系方面,西方企业注重法律、注重契约的观念渗透到

  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合同或企业规那么以及既定的工作方案程序和规定具有至高

  无上的地位,企业或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可以有权取消所有

  不成文的规定。东方文

  化的传统伦理思想所注重的那么是人伦情谊关系,追求心理上的认同与和谐。

  〔三〕不确定性躲避

  所谓不确定性躲避就是指人们忍受模糊或者感到模糊和不确定性的威胁程度。在

  任何一个社会中,人们对丁不确定的、模糊的、前途未卜的情境,都会感到面

  对的是一种威胁,从而总是试图加以防止。弱“不确定躲避〞文化易丁容忍非传

  统的行为举止,善丁通过不确定因素和模棱两可的局面来应对压力和不安的情

  绪,所以人

  们在沟通中更加积极主动,灵活性也更强,而且在交流中更能应对

  自如,像这样的国家有丹麦、牙买加、爱尔兰和美国等等。而在强“不确定躲避〞

  文化中,人们习惯生活在确定性强的环境中,追求稳定的生活与工作环境,认为

  变革会带来动乱不安环境,并把躲避冒险作为其

  核心价值观,这样的国家有希腊、葡萄牙、乌拉圭、日本和中国等。应该注意的是,不确定性躲避应区分具体的领

  域〔或指向〕,不能笼统地一概而论。

  〔四〕男性度与女性度

  男性度与女性度主要用丁社会上居丁统治地位的价值标准,比方在男性气质突出

  的国家中,社会竞争意识强烈,成功的尺度就是财富功名,工作优先丁其他职

  责,人们崇尚用一决雌雄的方式来解决组织中的冲突问题,其文化强调公平、竟

  争,注重工作绩效;而在女性气质突出的国家中,生活质量的概念更为人们看

  中,人们一般乐丁采取和解的、谈判的方式去解决组织中的冲突问题,其文化强

  调平等、团结,认为人生中最重要的不是物质上的占有,而是心灵的沟通。研究

  显示,斯堪的纳维业半岛

  国家文化柔性较强;日本和奥地利文化刚性最强。美国

  是男性度程度较强的国家,企业的重大决策通常由高层做出,员工由丁频繁地变

  换工作、对企业缺乏认同感,因而员工通常不会积极地参与管理。

  中国是一个女

  性度的社会,注重和谐和道德伦理,崇尚积极入世的精神。

  〔五〕高背景文化与低背景文化

  乂叫“强环境〞文化和“弱环境〞文化。

  在跨文化沟通中,强环境和弱环境文化

  涉及沟通与沟通环境的关系问题人们在强环境文化中交流时,有较多的信息量或

  者蕴涵在社会文化环境和情景中,或者内化丁交流者自身,相对地说,语言本

  身负载较少的信息量。这就意味着,在强环境文化中,环境〔包括形体语言〕比

  言语更能表达交流者的意思,这也就说明了为什么中国人有时“没说出的〞要

  比“说出的〞更为重要。而在弱交际环境文化中,交流过程中所产生的信息量的大局部由显性的语码负载,即直接用言语表达和传送,相对地说,只有少量的信

  息需要通过环境来表达。中西方在这方面的差异是非常悬殊的。

  中国文化屈于强

  交际环境文化,西方届丁弱交际环境文化。在跨文化沟通和交流中,表现为言语

  对话、非口头语言沟通、空间距离、时间观念等等的差异。这就是为什么在中国

  交际时重“意会〞,而美国人交际时重“言传〞的缘故。

  所以,中国人往往含蓄、内隐,反响很少外露,人际关系紧密,时间处理高度灵活;而美国人往往外显、明了、反响外露,人际关系不密切,时间高度组织化。

  〔六〕时间价值取向

  时间价值取向是指某一文化成员对待时间流逝所持有的价值观,主要涉及两个层

  面:一个是关丁时间的导向,即一个民族和国家是注重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另

  一个层面是对时间的利用,即时间是线性的--------应在一个时间里做一件事,还是时间是非线性的-----在同一时间里可以做多件事。

  中国文化关注过去和现在,较少注重未来;美国文化那么很少关注过去,主要着眼

  现

  在和未来。在以过去为导向的文化中,过去的经历和发生的事件是最重要的,所以人们要尊重传统和祖宗传下来的智慧。

  在解决现实问题时,在历史的长河中

  寻找“药方〞总是正确的。在以将来为导向的文化相信明天或者将来的某一时间

  是最重要的,目前所从事的工作不是为了履行而履行,而是为了将来潜在的利益。

  欧美有许多国家便届丁这种重视将来的文化。时间价值取向的不同反映在商务活

  动中,美国人更讲究方案性,时间观念很强,视时间为有限的资源。

  二、中西方商务文化的差异成因

  中西方商务文化存在着差异是不争之事实,这种差异带来的影响也有目共睹。因

  此,对中西方商务文化的比拟研究其最重要的就是要找出差异的根本原因

  ,这样

  才有利丁人们自觉地以平■等宽容的气度和海纳白川的开放胸襟去直面差异、沉着

  应对。

  笔者认为商务文化是人类为社会生存和开展在设计、生产、经营和消费商品的实

  践活动中形成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商务文化是人类社会商务实践的产物,脱离了具体的商务运作环境,其文化功能就无从谈起。人类的文化传统、生存的文化环境、文化模式等,都会对商务文化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篇九:精确性在西方文化的体现

  商务礼仪之中西方时间观的差异对比

  一、概述

  商务礼仪是人们在商务活动中长期形成的一种行为准则。由于不同国家间文化传统的差异,世界上各个国家间的商务礼仪文化也是既有其国际性,又有其民族性。以儒家道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和以基督教义为核心的西方在文化上存在的巨大差异,就必然导致中西方商务礼仪千差万别。随着我国的国际商务活动日益频繁,我们必须了解不同文化下商务礼仪的差异,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这样才能避免交际障碍,消除文化冲突,实现更加有效的交际。概括来讲,造成商务礼仪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中西文化中不同的时间观、价值观、饮食观、语言习惯及非语言习惯等。为此,本文着重解析中西方时间观的差异及解决对策。

  二、时间观的概念

  “时间会说话。它比有声语言更坦率,它传达的信息响亮而清晰”(E.T.Hall,1995)。从古希腊与中国的大哲学家们开始,时间问题就一直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也一直是令哲学家们感到非常头疼的问题。他们曾无数次想抛弃它,但都未能如愿——它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无处不在,如幽灵般徘徊于一切哲学的空间。

  时间是客观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之一,是物质形态交替的序列。“时间是一种特殊的生命形式,个体对时间的感知和体会是站在历史与文化背景上通过实践自发形成的,是人类感知世界、阐释人生的方式。”人们对于客观时间的感知和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所以它具有客观性和可感知性。文化是时间中的文化,时间是文化中的时间,所以时间具有文化性。在不同

  文化背景下的不同民族对事件的不同理解与看法,便形成了丰富的时间观。

  时间观作为非语言交际要素之一,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已越来越受众多学者的重视。在跨文化交际中,时间观常常直接影响人与人之间的思想表达和信息交流,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会本能地只用自己的“时间语言”与对方交流,而且还会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处理安排时间的方式是正确的。这必然会引起跨文化交际中的差异、误会甚至冲突。所以我们应该比较不同文化在时间态度和时间行为方面的差异,并了解它们的形成渊源和解决途径,使交际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中西方时间观的差异

  (一)时间认知之哲学基础差异—干支法与“二元”思维模式

  中国传统计时采用的主要是干支法。10个天干和12个地支组成60对干支。干支两两交叉,可用于年、月、日、时辰的表述。中国文化自古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之一,中国文化赋予了时间更多抽象神秘的含义(张立文,2001)。天时往往通过某种不可知的力量影响事物的发展。“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使中国文化在感知事物时强调主客一体,导致中国人对时间的感知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对客观时间的感知界限往往比较模糊。最明显的是汉语语法构词系统中没有表示过去、现在、将来这些时态变化的语法标识,表达时间的常用词汇常常采取模糊表达方式,如“过了半天”,“一小会儿”,“好长时间”等等,大多需要说者和听者依靠特定语境才能准确理解。

  西方文化采取的则是“二元”思维模式,将主体与客体明确分开,研究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这种哲学观使西方人对时间的认识更加注重对

  自然时间和物理时间的探讨,具有很大的客观性。在西方文化中,年、月、日是严格按照天体星球的运动来计算的。西方人很早就意识到时间中的过去、现在、将来,并对此有所区分。与汉语截然不同,西方语言大多需要通过动词复杂变位表示动作时间的明确差别。例如,英语时态有过去时、完成时、将来时、进行时等等。同时,钟表的发明使得计时往往精确至分和秒这样的单位,使西方人更严格遵守时间,注意时间的有效利用和节约。

  (二)时间观形态差异—循环时间观与线性时间观

  时间的形态是人们对时间的传统认知,主要有两种,即循环时间观(circulartime)和线性时间观(lineartime)。循环时间观认为时间像一个圆圈,世界上的事物在经历了一个时间周期之后又会回到原来的状态。线性时间观将时间看成延伸的直线,反映事物形态序列不断更新、延展、流动的过程:过去不断走向现在,现在不断走向未来,未来不断走向更远;时间的形态是连续的,方向是唯一的、不可颠倒的。

  古代中国人习惯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的悠闲生活。这种田园文明把人与自然界看成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由此形成了中国“天人合一”的循环时间观。这就意味着,时间的变化与自然界运动速率相协调,是一种始终沿着自身做永恒周期性圆弧式或螺旋式运动,如昼夜交替、季节往复、月份轮流、年龄更替、植物的周期生长、农时劳作更替等(贾玉新,1997)。这种循环的时间观让中国人觉得时间很富有,可以较随意支配时间,做什么事都不着急,这便养成了不紧不慢的做事方式。如教师上课,一个重要内容没讲完,可以拖一段时间再下课;中国婚宴请柬上的时间很少有人去遵守,赴宴早到者与晚到者相隔有一个

  小时之长,一场宴席可以持续两三个小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说“请慢走”、“请慢用”,也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时间观念。

  西方文化深受传统和基督教的影响,强调理想化的外在时间观,把时间看做一根没有尽头的直线,做线行的单向持续运动,永不停息,一去不复返。在西方基督教文化中,由于基督降临被认为是全部历史中最重大的事件,它不可以重复出现,因此被当做时间的原点。而基督教的原罪论和末日审判论基本上奠定了历史不可循环的基调。汪天文教授(2004)说:“线性时间论认为时间是物质形态普遍固有的延续性和一般顺序的统一性,它反映事物形态序列不断更新、延展、流动的过程,未来不断走向现在,现在不断走向过去,过去不断走向更远的过去,整个序列做线性排列,时间形态是光滑的、连续的,方向是唯一的、不可颠倒的。”线式时间具有单一性和不可回复性的特征。因此,在西方人的思维中,变化是不确定的,同时也是不可逆的,时间于他们意识中的存在方式不具有形态上的多样循环性,只是线性的前行。唐智霞教授(2011)也提出,线性时间观认为事件是由过去、现在、将来构成的连绵不断的系统,是有始有终的,是能够用时钟或日历来衡量的。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名言“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其大意是在时间这条河流中一切事物变化得十分迅速,转瞬之间此物已是彼物。

  (三)时间取向差异—过去时间取向与未来时间取向

  时间取向是时间观中的重要内容。通常人们根据其文化在时间连续体上的侧重点来确定立场,指导自己的行为。时间取向不仅意味着一个民族对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看法,而且也表现出其对时间的重视程度。美国人

  类科学家FlorenceKluckhohn与FredStrodbeck(1960)把不同的文化群体的时间取向分为三种:过去时间取向(pasttimeorientation)、现在时间取向(presenttimeorientation)和未来时间取向(futuretimeorientation)。一般而言,时间取向与民族的历史背景有关。如曾剑平(2000)所言:“传统包袱过重的民族注重历史和过去,一般为过去的时间取向。而历史较短的民族则往往为现在或将来时间取向。”

  具有过去时间观的人,总是将过去的事铭记于心,将过去的经历作为现在和将来行动的指南。中国五千多年来的悠久历史使中国人向来以历史、祖先为荣;深刻影响中国人思想的儒家文化历来重视传统,注重历史,主张把过去的经验和教训作为现在行事的重要参考。法国学者路易·加迪(1998)在《文化与时间》一书中提到:“对祖先,甚至那久远的死者的尊敬、赞美和崇拜,在中国人心理和行为中产生了结构性的影响。”故而有成语“前车之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等等。所以,中国人倾向过去时间取向,在做事情时通常要考虑这件事过去有没有人做过,有什么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喜欢引经据典、追本穷源。古时,“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宇宙观被认为是一种美德,而标新立异往往会被斥为离经叛道,因此循规蹈矩、墨守陈规已成为一种社会规范。人们崇拜祖先、敬老尊师,重视经验和年龄,因为这些都与“过去”有关。

  相较而言,西方人则是以未来为时间取向的。他们强调未来,期待着未来会比现在更为精彩,这可以在其所信仰的宗教上找到原因。深受基督教“原罪说”影响,西方人认为,回归过去,如同走向“原罪”,后退是没有出路的,只有向前超越才有希望。所以他们把“跟上时代”(Keepingupwith

  thetime)、“关注未来”(Keepinganeyeonthefuture)作为行动的指南。人们普遍相信:机会人人均等,历史无足轻重,只要努力奋斗,就可获得成功;变革意味着进步,新事物总是优于旧事物。因此西方人很少循规蹈矩,很少崇拜祖宗,也不像中国人那样尊老敬师。汉语称呼中的“老”、“大”等常表示敬意的词,在西方意义却大相径庭,在他们的心目中,“老”就意味着青春已逝,是不中用的代名词,如果确实要称呼,就必须用“Respected…”或“Senior…”。西方人认为每个人都应靠自己的奋斗来改变命运。尤其是美国人,他们历史比较短,只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对他们来说,回顾过去没有什么意义,他们崇尚个人独立与奋斗,坚信只要目标正确、坚持不懈,将来就一定能获得成功。

  正因为这两种时间取向的差异,汉英两种语言文化的人们,在用“前”与“后”分别指称过去和未来时,他们采取了不同的观点。中国人习惯于面对过去看问题,故而有“前所未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空前绝后”、“后来者居上”、“继往开来”等说法。而英语民族的人正好相反,如英语Butwearegettingaheadofthestory.汉语应译成“不过,我们说到故事的后头去了”;thelatestnewsbulletin,不宜译成“最后的消息”而应译成“最新的消息”;Thelatestormhaddestroyedmanyhouses.应译为“不久前的一场暴风雨摧毁了许多房屋”。因此在跨文化交际时,我们应注意两种语言表达上的不同。

  (四)时间制式观差异—多向计时制与单向计时制

  不同文化对时间的使用习惯也不相同。美国人类科学家Edward·Hall(1982)根据自己的观察,在《超越文化》(BeyondCulture)

  一书中把不

  同文化对时间的使用分为两种范畴,一种是遵守多向时间制(Polychromictime),另一种是遵守单向时间制(Monochromictime)。多向时间制把时间看成是分散的,提倡同一时间内做很多事,有很多事情可以同时出现,事物、交易的完成可以不受日程、计划和安排的限制,灵活性较强。单向时间制强调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内做一件事,重视计划、安排、时间分段,行事果断干脆,把时间看成是可以分割但不能重复、有始有终的一条直线。

  传统的中国文化注重整体,善于综合性思维,因此趋向于采用多向时间制式。中国传统的时间观来源于古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体悟,把时间与天象紧密联系起来。尽管中国也有“一寸光阴一寸金”的谚语,但在内容和实践的精确程度上与西方文化是截然不同的。因此人们在用时、计时、守时等习惯上也比较随意和模糊。在钟表传入中国之前,古人用鸡鸣报晓、阳光投影等方式来确定时间的早晚,用沙漏、燃香等方法来计时,对事件的计算也只是大致的、模糊的,时间观念不是很强。比如汉语口语中的“一袋烟的功夫”、“掌灯时分”都反映出这种模糊的时间观念。中国人善于同时计划多件事,亦可同时与多人谈话。中国人在做事时,注重审时度势,行动的每一个步骤经常是依据周围环境随机决定,不受时间表的制约,因此灵活性很强,计划性较差。因此,中国人在进行社交活动时很少提前预约,走亲访友经常是随时随地串门而不必事先打招呼;即使预约了一句“不见不散”也意味着时间可以拖延,没有确定的时间期望值,只是人们对活动结果的一种愿望,是最没有时间效应的守时方式,但又是最富有人情味的守时方式。在商店里我们经常会看到,售货员可以一边给第一个顾客结账,一边取出商品给第二个顾客看,甚至还向第三个顾客打招呼。这样的情形在西方国家是极为少见的,甚至是西方人所不能接受的。

  西方人很懂得“心无二用”的道理,习惯于在特定的时间段内只做一件事,当计划或安排的时间结束,不论这件事是否完成都必须停止,不能影响下一阶段的安排,讲究计划的周密性与严谨性。所以在西方社会里,calendar,schedule,diary,annual,accountingleader等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它极客观地操纵人们的社会生活,时刻决定他们做什么,不做什么,什么必须先做,什么可以留到最后一分钟。美国人深受时钟的“铁腕”控制,他们甚至称自己是slavetonothingbuttheclock(时间的奴隶)。正如Edward·Hall(1982)所说:“在西方世界,任何人都难逃单向时间的铁腕的控制。事实上,社会及商业活动甚至性生活都受时间的操纵。时间完完全全地编织人们生活的网络。”也就是说,在西方,不论社会生活还是商业活动都要受时间的主宰。时间本身深深制约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时间也协调着西方人的人际关系。不遵守预约通常会被视为以自己为中心、不顾他人或没有礼貌的表现。这体现在跨文化的商业活动中,西方人要求严格依照时间表办事,而中国人更讲究人际关系的和谐与事情发展的水到渠成,不允许时间表碍事,所以双方的交易常常就因为deadline而功败垂成。

  中西方人们对时间制式的不同态度,在跨文化交际中往往会导致误解和冲突。如西方人讲求实际、直截了当,不会以长时间闲谈来营造氛围、建立关系;中国人恰恰乐于花费大量时间进行闲聊,以建立和谐友好的关系。再如西方人对待约定非常严肃认真,不守时是极不礼貌的行为。如果不能充分了解这一点,而是想当然地以本国时间制式观念去进行跨文化交

  际,就必然会造成交际障碍。唐智霞教授曾提过:“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人好像时间的主人,而西方人好像时间的奴隶,实质上,这是中西文化中人的主体觉醒上的差异,即西方人能更好地支配时间,而中国人却通过事件被时间约束。”

  (五)时间序列观差异—重过程与重开头的时间序列观

  时间序列可以说是思维方式的产物,是时间观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时间序列的选择方面,中西方人的言与行都存在一定差别。

  中国人写日期采取年、月、日这样由大到小的顺序,西方人则恰好相反。中国人写信的地址顺序为国家、省、市、县(或区)、街道、门牌、收件人。而大多数西方人则完全反过来,认为收件人最重要,所以收件人放在最前面,采取的是门牌号、街道、市、省、国家的顺序,如:203AliceStreet,NewYork,U.S.A.写日期和写地址这两种排列方式,反映了中西方人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时间观念:中国人重过程,过程优先,从大到小,一切事情都喜欢循序渐进,认为只有第一阶段通过了,才能进入第二阶段。如寄信行为,如果一封信不寄到一个国家,就不能进一步到达某省、某市,更无法送到收信人手中。因此信的地址应遵循由大到小的顺序。西方人重开头,开头优先,从小到大。西方人习惯把信息量最大的、时序最近的排在最前面予以强调,因为他们认为开头最重要。同理,在西方书面语中,每句话的开头都必须大写。有学者甚至认为,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响亮的开头之所以产生那么强烈的效果,就是因为它迎合了西方人重开头的文化传统。

  在日常交往中,如打电话,中西方对时间序列的选择也有明显的差异。

  中国人打电话时,一般是拨打电话的一方负责明确双方身份,如“喂,是***吗?”,“请问是***家吗?”等。如果需要通报姓名,也是拨打方自己先报名。假如有人打电话来,我们拿起电话说“喂”,对方却问:“你是谁?”这时我们肯定会大为不悦。然而在西方国家,却往往是接电话的一方先报上姓名。可见,谁先开口,中西方文化各有自己不可言明的时序规则。

  经贸与商务谈判中,也能反映中西方人对时间序列选择的差异。西方人在谈判时通常喜欢直截了当地提出自己的观点,摆出问题,然后逐渐加以论证;中国人则喜欢一点一点地摆出理由,让对方有思想准备,然后再归纳观点,提出实质性问题。所以西方人常常抱怨中国人是老兜圈子,而中国人则认为西方人谈判的方式令人感到唐突和莽撞。此外,中国人习惯于在说可能会让使对方感到不舒服的话之前,先说些好听的话,起缓冲的作用;西方人则习惯于直来直去,不喜欢绕弯子。

  (六)时间品性差异

  时间的品性是时间本质及现象在现实社会中所表现出的性质,时间品性在不同的社会文化中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中西方文化中的时间品性差异主要表现在时间的秩序性与无序性、时间的精确性与模糊性、时间的即刻性和持续性方面。

  1、时间品性之一:时间的秩序性与无序性

  时间序列可以理解对于事物轻重缓急及实施次序的认识,是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产物。

  西方文化中,时间具有明显的秩序性。他们非常重视关键问题的第一放置顺序,先到的就是重要的,凡事讲究先来后到,这也与西方传统的线

  性时间观有关。在西方的交往和商业活动中,他们直接切入实质,而淡化实质之前的交流;在书信往来的地址书写序列上,西方人把与收信人联系最紧密的部分写在最前面,接着才是城市、国家;在西方人的文章中,主题句一般放在段落的开头,接着才是论证、说明;在接受服务上,排在末尾的总统并不比排在开头的普通百姓更具优势。

  中国文化中,平常的学习、工作、商业活动中,人们往往花很多时间在人际关系、人情交往方面,然后才迂回地扯至主题上;在书信往来中,地址书写上是大地点套小地点;在中国人的文章中,往往是旁征博引后道出主要内容和观点;在接受服务方面,中国没有排队等候的习惯,现在虽然有了这种现象,但一旦权势人物出现时,秩序就会被打破。这是中国人由于时间序列意识的淡薄而约定俗成的言语行为习惯。时间的无序性问题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特殊性,“中国社会是伦理本位的社会,社会组织从伦理情义出发,人情为重”(梁漱溟,2005)。

  2、时间品性之二:时间的精确性与模糊性

  时间的模糊性与精确性品性主要表现在时间的把握和使用上。

  西方文化很早就具有时间分割的思辨理念,并把时间看成一条伸向未来的道路,“这条道路分成各个独立部分(一次一个)。不会安排时间的人被人瞧不起,是不切实际的人”(Edward·T·Hall,1991)。因此,西方人擅长对时间进行精确安排,每件事都有事先已经计划好的时间来处理,精确而有效率。因此预约成为西方人在时间精确性表现上的一种文化。看病、会朋友都要预约,并且西方人约会一般会约定起始时间,“准时的观念在美国人的生活中被十分看重。一个人如果不知道守时,就常被看作是傲慢或

  11不负责任”(Edward·T·Hall,1991)。

  中国文化注重和谐,重视人情关系,强调“中庸”,因此,中国人强调对时间的适应,在时间的使用上体现一种模糊原则,时间的精确性被多向时间思想所代替,在同一时间内可以做几件事情,并且可以随时调整做某事情的时间。正如儒家“适时”说强调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讲究“时机”和“时运”(罗朝秀,2007);强调状态的完成,却忽视具体耗时。此外,中国人一般会约定开始时间,而会在双方认为合适的时间结束约会。可见,时间上的模糊性使得中国人在时间的使用上显得更灵活、富有弹性。

  3、时间品性之三:时间的即刻性与持续性

  时间的持续性和即刻性是指在某件事情、某项活动中所用时间的长短。一件事情所花时间的长短在中西两种文化中有不同的理解。

  西方人珍视时间价值,因为西方的线性时间观使他们认为时间一去不复返。因此西方人有一种强烈的时间紧迫感,他们把守时(punctuality)看成是一种社会美德,他们采用较短的单位来计量时间,在时间的安排和使用上比较精确,强调时间的秩序性、精确性与即刻性。并且在西方人看来,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因此非常珍惜自己的时间,重视时间的即刻性,做事风风火火,重视效率,强调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实现效率最大化。一个有效率的人是受人尊重的,因此他们创造各种各样的提高效率的装置,如生产线、各种各样的即时食品等。美国有句名言:Procrastinationisthethiefoftime.(拖延就是偷盗别人的时间)中国人的时间观是根植于农耕文化基础上的。时间确实飞逝,但就像春夏秋冬交替、日月轮回一样来回旋转进行,人们认为失去的时间可以补

  12回。这就使人们产生了时间充裕的感觉。所以中华民族往往坚持多元时间观,在守时、计时和用时上具有相当大的持续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时间的持续性,做事讲究十平八稳,事情或活动所用的时间越长越能显示出重要性。“只要功夫真,铁棒也能磨成针”、“业精于勤,荒于嬉”等是这种思想的写照。在当前,“研究研究”、“考虑考虑”等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工作中的常用语,造成一种做事不讲求效率的形象。这些现象表现了时间持续性上的“拖”文化,已经成为制约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障碍。

  四、中西方时间观形成差异的渊源探究

  人的时间观念来自何处?简单地回答,来自人类观察感知到的自然时间或物理时间。人们的社会历史条件、宗教信仰、人文环境等的差异也影响着对时间的理解。我试从以下四方面对中西方时间观的差异进行探源。

  (一)历史原因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上下五千年,有着灿烂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四大发明,丝绸之路及中国曾作为世界大国的辉煌历史,值得每个中国人骄傲和自豪。正因为从老祖宗那里得到荣耀和自豪,中国人就倾向于往后看。中国有句俗话,“以史为鉴”,从盘古开天地开始的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的历史渊源,这期间经历了诸多古老的发明、战争的爆发、朝代的兴衰等古人留下的很多经验和财富,给我们子孙后代提供了太多的参考价值。中国人向来有种定势思维,认为好的事情总发生在过去,并且一去不复返。所以中国百姓中“从一而终”、“厚古薄今”、“祖宗之法不可变”等观念根深蒂固,也都是不思变革和过去取向的表现。

  西方人则极少回顾过去,一切着眼于未来,未来取向有着重要的价值。

  13例如,美国不像其他民族那样注重历史与传统,他们普遍相信人人机会均等,只要努力奋斗,就可获得成功。AmericanDream早已深入人心,他们相信未来是可以驾驭的,或至少是可以受他们影响的,现在所发生的一切都只不过是为更美好的未来做准备而已。因此,西方人很少循规蹈矩、崇拜祖宗,年龄和经验也不会作为受人尊敬的资本,人人都必须靠个人奋斗改变命运。

  (二)宗教信仰原因

  “人之初,性本善”,即人类美好的东西总在过去,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性开始堕落(贾玉新,1997)。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一贯主张回归自然,回归过去。其创始人老子创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宇宙发生论的时间观,还提出“周而复始”的命题。“周而复始”意味着,从时间的一个循环圈到另一个循环圈可以无限地进行下去。在道教主张的时间观和时间哲学中,一方面,时间之流是周行循环,有始有终的;另一方面,周行或循环不断进行下去,时间又是无始无终的,于是时间有了自己的无限进程。儒家也是持这一观点。孔子主张克己复礼,温故知新,其时间观念带有较重的过去倾向和循环形态。中国后来发展的佛教讲究的“因果轮回”也是一种循环的时间观。

  西方人以美国人为例,普遍信仰基督教,《圣经》中最重要的两句话刚好与《三字经》相反:“人之初,性本恶。(InAdam"sFall,wesinnedall.)”基督教主张“性恶说”和“原罪说”。每个人出生时都有原罪,“回到过去”就意味着“回到原罪”。所以每个人都试图洗清自己的过去(theoriginalsin),带着希望走向未来。只有走向未来、远离过去才能摆脱有罪之身。这就奠

  14定了西方人的时间观。

  (三)传统文化原因

  中国的传统文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孔子认为周朝的一切都好,主张恢复其典章制度。“恢复”即意味着向后看,向前人学习。其次,孟子认为,人先天具有向善的要求和为善的能力。强调人们要从善性出发,并固守其善良的本性。这种文化容易使人向后看,向善的本性复归。此外,儒家文化历来重视历史,主张研究过去来指导现在和未来。汉武帝独尊儒术,使儒家学说成了两千多年来中国社会统治地位的官方学术,并对历朝历代的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传统的儒家思想规则、方法等也延续至今,为大家所认同,变成了一种集体无意识,规定着人们的行为。

  对西方人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基督教文化了,此点已在上文中阐述,在此就不再赘述了。

  (四)民族性格原因

  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人的性格趋向内向和保守。中国人喜欢依据前人的经验来做事情。他们认为经过时间洗礼的古老经验是值得信赖的经验,过去的东西就是财富。因而古老、年长、悠久意味着受到人们的尊敬,经验、资历在社会生活中显得非常重要,年纪大就是智慧的标志。俗话说“嘴上无毛,办事不牢”,“姜还是老的辣”。以史为鉴,回顾历史,从中取得经验的做法在中国很流行。

  相反,西方仍以美国为例,人们常说美国是年轻人的天堂,是老年人的坟墓。在生命的历程中,丧失了作为时间标志的年龄优势则意味着处于劣势。而且美国人比中国人更加外向和开放。因为从英国来到美国的移民

  15先驱正是具有革新精神的清教徒,在英国经历了黑暗的压迫残酷的统治后,他们来到美国寻求光明的未来,他们相信未来肯定更美好,所以,他们努力工作来创造一个崭新的世界。这个“向后看”的传统被后代延续下来。

  五、解决跨文化交际中不同中西方时间观的途径

  不同民族的时间观是在不同文化基础上自然而然形成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文化现象。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民族性格和交际行为。而且人们对时间语言的运用往往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是无意识的。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会本能地运用自己的时间观与另一个民族的人交往,在此情况下,如果只坚持自己民族的时间观,对其他民族的时间观不予以了解和尊重的话,必然会引起误解和冲突。为了避免因时间观不同带来的跨文化交际障碍,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了解差异,正视不同

  了解差异是实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的前提。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要不断增强跨文化意识,多渠道多途径地学习和了解不同文化中的人们对时间的态度及其支配使用时间的方式。同时还要理解分属不同文化的人由于所处的地理、历史、社会环境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形成的时间观当然也各有不同,在跨文化交际中应对对方的言行举止有一个理性的认识。

  (二)学习和借鉴

  文化无优劣之分,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长处与不足。随着社会进步,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我们也应学习和借鉴西方时间观中的有益成分。我们要不断增强时间价值观,不断提高时间紧迫意识,做事要讲求效率;交谈开会时不要漫无边际地闲谈,而要直入主题,切中要害;走亲访友也要

  16事先预约,迟到、失约都是不礼貌的、不负责的行为。同时我们还应深刻地认识到,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必须立足现在,着眼未来,而不是沉湎于过去的辉煌。

  (三)尊重和容忍

  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会本能地运用自己的时间观与另一个民族的人交往,而且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处理时间问题的方法是绝对正确的,其他民族应当按照本民族的文化来交际,这就是跨文化交际中的“民族中心主义”。在这种意识的指导下,不可能有平等的沟通,文化冲突就会不可避免。所以在跨文化交际中,当双方的时间观念不同并由此引发冲突时,要站在不同文化背景及社会习俗的立场上给对方充分的理解,在不影响交往和损坏自己的利益的前提下对对方的违反了自己时间观的行为要尽量容忍。

  (四)解释

  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单靠一方理解另一方,对另一方采取宽容的态度,也不利于进一步的长期交往。应该在彼此尊重的同时,双方将自己的时间观向对方作出解释,例如:美国人在和中国人合作时,不妨事先解释一下,一定要严格按照时间表的进程办事。

  (五)用发展的观点看待现代中西时间观

  时间观是文化差异中一个比较稳定的因素,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自改革开放以来,中西方人们交往日益增多,无疑将会对各自的时间观产生一定的影响。近些年来,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剧,中国人旧有的时间观发生了不少变化。突出表现在现在的人们开始习惯把时间量化,提高工作计划性,时间紧缺意识增强。对于任何一个民族来说,1只有不断向前超越才有希望。我们应该以辩证的、发展的观点看待中西方不同的时间观。既要看到时间观念中的普遍性,也要看到其中的特殊性。

  六、中西方时间观的嬗变与融合

  一种文化的时间观是在长期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一定时期内会保持相对稳定,但并非一成不变。生活条件的改善、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交往日益增多,这些无疑都会对各自的时间观产生微妙的影响。中国加入WTO

  后,受全球经济一体化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都发生了许多变化,这一切都在表明中国人传统的时间观受到一定的冲击和挑战,一种全新的时间观开始逐步形成。尤其是中国新一代青年人的时间观在一定程度上受西方时间观的影响,逐渐融合,出现趋同现象。

  (一)过去取向向未来取向转化

  新世纪的世界瞬息万变,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只有不断向前超越的民族才有希望。现在很少有中国人再沉湎于地大物博、历史悠久的自我陶醉之中;面向未来、面向世界、改革开放、开拓进取,已成为社会时尚。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年龄、经验、师长等权威开始受到挑战;倚老卖老、排资论辈的做法逐渐被人嗤之以鼻。“移风易俗”、“勇于创新”、“把握机遇”、“与时俱进”的观念已深入人心。时不我待,人们在正视自己过去或辉煌或暗淡的历史的同时,都在着手为未来制订各种计划与目标,并为之忙碌地工作着。

  (二)时间价值观与效率性增强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程度的提高,源于农耕社会的模糊时间

  1系统开始逐步向更严格、精确的现代时间系统迈进。人们的时间价值观大大增强,时间紧迫意识不断提高。时间就是金钱、效益就是生命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人们开始习惯把时间量化,做事讲究效率,以最大限度实现个人价值。人们的生活节奏也随之加快,一方面更加务实,感情淡薄了;另一方面彼此更尊重个人时间,不随意打乱他人的生活秩序,时间观的社会协作性大大增强了。

  在21世纪,一种建立在理性、务实、效率的现代观基础上的线性的、以当下为核心并面向未来的时间意识逐渐融入到中国文化中。同时,西方人对中国文化传统中的时间观的理解和接纳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中西方的时间观正开始走向嬗变与融合。

  七、结语

  礼仪是在一定社会中人们约定俗成、共同认可的行为准则或规范,礼仪文化是这种行为准则或规范的总和。时间是礼仪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不同的文化孕育了不同的时间观念与时间行为。时间观是无声的语言,栖存于文化的深层结构之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时间观的差异反映了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的心理倾向和文化积淀,反映到跨文化交际中,必然会引起人际交流的冲突与障碍。但中西方时间观念作为各自文化的深层因素,其定势与偏见有其根深蒂固的一面,短时间内难以消除。它们的差异不仅表现在非言语系统的表达层面(词汇、句法、语域等),而且更多的潜移默化地作用于人们的思维、言语和行动中。在全球化语境下,深入了解不同文化的时间观念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风俗、信仰及价值观念等,由此当中西方人们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可以尽量避免因时间观

  1差异所引起的冲突和障碍,从而取得跨文化交际的成功。

  2参考文献

  [1]E.T.Hall.TheSilentLanguage[M].北京: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5.[2]E.T.Hall.MonochromicandPolychromicTime[A].LarryA,Samovar,RichardPorter.A

  Reader.WadsworthPublishingCompany,1982.

  [3]Samovar,LarryA.跨文化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4]陈磊,王琳.从中美影视作品中不同的时间取向看中美文化差异[J].考试周刊,2011(46).[5]方燕妹.时间观的来源[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4).[6]高华伟.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的时间观念[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6.[7]葛志宏.东西方时间与跨文化比较[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4(6).[8]韩银燕,钱鑫.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时间观念差异对比[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9]侯静华.跨文化交际中的时间观[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6.[10]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0.[11]黄慧霞,董剑桥.中西方时间观的差异对比[J].苏州大学学报,2002(3).[1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13]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4]刘喜芳.从跨文化交际看中西方时间观差异[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业学校学报,2009.[15]刘喜芳.中西时间观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反映[J].新闻爱好者,2009.[16]路易·加迪.文化与时间[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17]罗朝秀.时间会说话—中西时间观之比较[J].文教资料,2007(3).[18]吕敏.跨文化交际中不同时间取向的根源探究[J].新西部,2008(18).[19]唐智霞.中西方时间观念的跨文化比较[J].郑州航天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0]汪天文.三大宗教时间观念之比较[J].社会科学,2004(9).[21]温莉.中西时间观之比较[J].考试周刊,2009(16).[22]闫春宇.文化视角下的中西时间观[J].科教导刊,2010.[23]杨发青.中西时间取向的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3).[24]杨小红.跨文化交际中的时间观念[J].深圳大学学报,2001.[25]曾剑平,廖晓明.时间观与民族文化[J].南昌大学学报(人社版),2001(3).[26]张广斌.时间与时间观的文化学研究:东西文化比较视角[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9(3).[27]张金宝.从时间观角度剖析不同文化[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2).[28]张劲松.东西方时间观与跨文化交际[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9]张立文.和合之境—中国哲学与21世纪[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0]赵佳.小议跨文化交际与中西时间观[J].法制与社会,2008(3).[31]郑立华.时间观与跨文化交际[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0(1).[32]周志浩.文化全空缺视野下的中美时间观比较与跨文化交际[J].文教资料,2009.

  21

篇十:精确性在西方文化的体现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对比分析

  摘要: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中西方文化存在许多差异:整体性和个体性的差异;中西方言谈的差异;价值观与道德标准的差异;社会关系的差异;社会礼仪的差异;社会习俗的差异等。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是极其必要的。

  关键词:文化;中国文化;西方文化;差异

  TheAnalysisofDifferencesofChineseand

  WesternCultureFENGJian-min

  XULi-hongDepartmentofFoundationalEducation,YantaiNanshanUniversity,Yantai,Shandong265713Abstract:Cultureisasocialphenomenon,isaproductwhichpeoplehavebeencreatingforalongtime.Anditisahistoricalphenomenon,socialandhistoricalsediment.Accuratelyspeaking,cultureishistory,geography,traditionalcustoms,lifestyle,literatureandart,criterionofconduct,modeofthinking,valueconceptofacountryoranation.TherearesomedifferencesbetweenChineseandwesternculture,suchasdifferencesinintegrityandindividuality;differencesinChineseandwesternconversation;differencesinvalueconceptandmoralcriteria;differencesinsocialrelation;differencesinsocialceremony;differencesinsocialcustomsandsoon.ItisnecessarytoknowthedifferencesofChineseandwesternculture.

  Keywords:culture;Chineseculture;westernculture;difference

  文化一词起源于拉丁文,意思是耕作土地(故园艺学在英语为Horticulture),后引申为培养一个人的兴趣、精神和智能。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1871年)一书中,首次把文化作为一个概念提了出来,并表述为“文化是一种复杂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由此可见,文化的覆盖面极为广泛,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又具有民族性。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表现在诸多方面:

  一、整体性和个体性的差异

  东方人强调整体性和综合性,而西方人则重视个体性。比如中医和西医,中医强调的是整体,西医则不一样,从解剖学的角度来说,它重视整体中的局部。整体思维和个体思维之

  间差异还表现在交往中,比如在很多报道中,一位中国人到西方人家里吃饭,当主人问今天

  吃中餐还是西餐时,客人很客气的说道:“随便。”“客随主便。”西方人对这样的答复难以理解,他们说一听到这个词就头疼,不知道怎么弄好。我们思维方式深处,认为客随主便是礼貌的表现,是对主人的尊重,可西方人不这样看,这就是区别。反过来看,欧洲人到中国来,你问他今天干什么,他一定不会说“随便,”一定会明确表明自己的愿望。

  二、中西方言谈的差异

  在中国,对别人的健康状况表示关心是有教养、有礼貌的表现。但对西方人的健康表示关心,就不能按中国的传统方式了。一个中国学生得知其美籍教师生病后,会关切地说“youshouldgotoseeadoctor!(你应该到医院看看)。”不料,这句体贴的话反而使这位教师很不高兴。因为在这位教师看来,有病看医生这种简单的事情连小孩都知道,用不着任何人来指教。如果就某种小事给人以忠告,那显然是对其能力的怀疑,从而大大伤害其自尊心。

  中国人在饭桌上的热情好客经常被西方人误解为不文明的行为。因西方人认为:客人吃多吃少完全由自己决定,用不着主人为他加菜添酒,而且饮食过量是极不体面的事情,因此客人吃饭后,主人不必劝他再吃。一位美国客人看到中国主人不断地给他夹菜很不安,事后他抱怨说“主人把我当猪一样看待。”

  中国人路遇熟人时,往往会无所顾忌地说:“啊呀,老兄,你近来又发福了!”或者以关切的口吻说:“老兄,你又瘦了,要注意身体啊!”而西方人若听你说“youarefat(你胖了)”或“youaresothin(你又瘦了)”,即使比较熟悉,也会感到尴尬和难以作答。

  三、价值观与道德标准的差异

  1.个人荣誉感与谦虚谨慎

  西方人崇拜个人奋斗,尤其为个人取得的成就自豪,从来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荣誉感以及在获得成就后的狂喜。相反,中国文化不主张炫耀个人荣誉,而是提倡谦虚。中国人反对王婆卖瓜式的自吹自擂,然而中国式的自我谦虚或自我否定却常常使西方人大为不满。“YourEnglishisverygood(你的英文很好),”

  “No,no,myEnglishisverypoor(不,我的英文很差)”;“You’vedoneaverygoodjob(你的工作做的很好),”

  “No,Idon"tthinkso.It"stheresultofjointefforts(不,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这种谦虚,在西方人看来,不仅否定了自己,还否定了赞扬者的鉴赏力。这种中国式的谦虚在资本主义的竞争市场是行不通的。

  2.自我中心与无私奉献

  西方人自我中心意识和独立意识很强,主要表现在:(1)自己为自己负责。在弱肉强食的社会,每个人生存方式及生存质量都取决于自己的能力,因此,每个人都必须自我奋斗,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2)不习惯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不过问他人的事情。(3)正由于以上两点,主动帮助别人或接受别人帮助在西方常常是令人难堪的事。因为接受帮助只能证明自己无能,而主动帮助别人会被认为是干涉别人的私事。

  中国人的行为准则是“我对他人,对社会是否有用,”个人的价值是在奉献中体现出来的。中国文化推崇一种高尚的情操——无私奉献。在中国,主动关心别人,给人以无微不至的体贴是一种美德,因此,中国人不论别人的大事小事,家事私事都愿主动关心,而这在

  西方会被视为“多管闲事。”

  3.创新精神与中庸之道

  西方文化鼓励人们开拓创新,做一番前人未做过的、杰出超凡的事业。而传统的中国文化则要求人们不偏不倚,走中庸之道,中国人善于预见未来的危险性,更愿意维护现状,保持和谐。

  4.个性自由与团结协作

  西方人十分珍视个人自由,喜欢随心所欲,独往独行,不愿受限制。中国文化则更多地强调集体主义,主张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主张同甘共苦,团结合作,步调一致。

  四、社会关系的差异

  1.平等意识与等级观念

  西方人平等意识较强,无论贫富,人人都会尊重自己,不允许别人侵犯自己的权利。同时,人人都能充分地尊重他人。在美国,很少人以自己显赫的家庭背景为荣,也很少人以自己贫寒出身为耻,因为他们都知道,只要自己努力,是一定能取得成功的。正如美国一句流行的谚语所言:“只要努力,牛仔也能当总统。”(Ifworkinghard,evenacowboycanbepresident.)

  新中国虽已建立了近六十年,但传统的君臣、父子等级观念在中国人的头脑中仍根深蒂固。父亲在儿子的眼中,教师在学生的眼中有着绝对的权威,家庭背景在人的成长中仍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2.核心家庭与四代同堂

  美国式的家庭结构比较简单:父母以及未成年孩子,称之为核心家庭。子女一旦结婚,就得搬出去住,经济上也必须独立。父母不再有义务资助子女。这种做法给年青人提供最大限度的自由,并培养其独立生活的能力,但同时也疏远了亲属之间的关系。

  中国式的家庭结构比较复杂,传统的幸福家庭是四代同堂。在这样的家庭中,老人帮助照看小孩,儿孙们长大后帮助扶养老人,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依赖,互相帮助,密切了亲情关系。然而,这种生活方式不利于培养年青人的独立能力。

  五、社会礼仪的差异

  中国人见面喜欢问对方姓名、年龄、单位及收入等。而西方人很讨厌人家问及年龄与收入等个人私事。中国人路遇熟人总爱寒暄道:“吃饭了吗?”“到哪儿去?”“上班呀?”等。在我们看来这是一种有礼貌的打招呼用语,而若你跟西方人这样打招呼“Haveyouhadyourmeal(吃过饭了么)?”

  “Whereareyougoing(你去哪儿啊)?”

  他们则会认为你想请他吃饭或者干涉其私事,会引起误解。西方人见面,通常招呼道:“Hello(嗨)!”

  “Howdoyoudo(你好)!”

  “Niceday,isn"tit(今天天气很好,不是么)?”

  对于别人的赞扬,中国人通常表示谦虚,并有一套谦虚之词,像“惭愧”、“哪里”、“寒舍”、“拙文”等。而西方人总是高兴地回答“thankyou(谢谢)”以表接受。中国人用“谢谢”的场合较西方人少,尤其是非常亲近的朋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不常说“谢谢。”而西方人整天把“thankyou”挂在

  嘴边,即使是亲朋好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也常如此。中国人收到礼物时往往放在一边,看也不看(生怕人家说贪心)。而西方人收到礼物时要当着客人的面马上打开并连声称好。中国人殷勤好客,一杯杯地斟酒,一遍遍地上菜,客人不吃不行,不喝也不行,使西方人觉得难以对付。而西方人的习惯是:Helpyourself,Please(请随便用)!中国人送客人时,主人与客人常说:“慢走!”“小心点!”“再见,走好啊!”“你们进去吧!”“请留步”等。

  而西方人只说:“Byebye(再见)!”

  “Seeyounexttime(下次见)!”

  “Goodnight(晚安)!”

  六、社会习俗的差异

  1.对女性的态度

  美国妇女和中国妇女的地位都不高,但美国妇女却有幸能享受许多传统的骑士习俗,尊重妇女的礼节在美国社会随处可见:男士为女士开门;扶女士下车;在马路上,男士走外侧,女士走内侧,以给女士提供保护;女士进餐厅时,所有的男士都要起立;餐桌前,男士要为女士拉开椅子,等女士站好了位置再把椅子送回女士的身后,请她就坐。

  中国社会对女性的照顾和礼节似乎要少一些,且有一些专家注意到:汉字中带“女”字旁的有相当一部分含有贬义,如“妖、奸、奴、妒”等。

  2.对婚姻的态度

  西方人的婚姻观与中国人的婚姻观有着极大的不同。因为他们认为:婚姻纯属个人私事,任何人不能干涉;同时婚姻不属于道德问题。一个人有权选择和他/她最喜欢的人生活在一起,一旦发现现有的婚姻是一个错误,他/她有权作第二次选择。如果夫妇一方爱上了第三者,任何一方都不会受谴责。在他们看来:强迫两个不相爱的人生活在一起是残忍的。

  中国人的婚姻相对来说比较稳定。这是因为中国人把婚姻当作人生的头等大事,每个人都谨慎对待,认真选择,一旦决定了,就不会轻易改变。而且中国人一向把婚姻当作一个严肃的道德问题,喜新厌旧,或是第三者插足都被认为是极不道德的。

  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它能帮助我们正确理解西方人的言行,在交际过程中,充分了解对方,尊重对方的习俗,以取得最佳的交际效果。

  综上所述,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还表现在许多方面,但简单加以概括其实并不复杂:反映到思维方式上是抽象和具体的差别,反映到生活态度上则似乎可以理解为西方人更加实用,中国人多少更偏重一些精神感受。像中文里的名片,法文里直译就是访问用的卡片,而航空母舰在法文里译为载飞机的军舰等等,都是从实际用途出发来造词的,这就是文化的差异。但是,差异带来的并不总是分歧,它恰恰给文化艺术大师们留下了广阔的创作空间,如能从中找到一个准确的结合点,那不仅会给两个民族,而且也会给整个世界带来一种更具包涵意义的和谐与美丽。中西方的文化有着很多的差异,也存在着很多分歧,其中的很多习俗也产生了很多笑话。但是,不同的文化中的相同点就是这些都是人类的文化发展历程,这些文化的差异不能说谁优谁劣,这是客观形成的,它们的存在必将引起人类文化的继续发展,在当今世界,任何民族和国家都不可能丢掉或摆脱自己的传统文化。因此,来自外部的强加或内部的叛离,都不利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让我们共同来维护各种文化的发展,维护国家的安定,东西方的文化互相促进,互相学习,这样,人类的文化历程会走得更好。

篇十一:精确性在西方文化的体现

 [东西方企业文化的差异]比较东西方企业文化的差异性

  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产生、发展、演变,都与社会文化及其它文化,诸如民族文化、地域文化、行业文化、社区文化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东西方在企业文化建设上的共同点都是以人为本,以市场为导向,以承担社会责任为宗旨,都具有很强的民族特征。但是,由于各自的历史发展与文化背景不同,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也具有不同的特点。东方人善于按照“天人合一”的模式进行思维,几千年的文化传统使人们难以割断历史的脐带,总是按照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统一起来考虑,不愿违背最基本的价值准则。

  由于特定的文化背景,以中国和日本为代表的东方企业文化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⑴、求同心理,强调集权式管理;

  ⑵、企业社会化,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

  ⑶、人本管理,重视人的精神作用;

  ⑷、情感伦理突出,倡导在组织内形成一种温馨和谐的家庭气氛;

  ⑸、政治管理,政治制度与经济制度相混同,强调组织的整体控制能力;

  ⑹、仁和哲学,善于用含糊与微妙的管理艺术,淡化组织冲突。

  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企业文化则强调科学性和精确性,讲究效率,重视质量、技术等物质要素,鼓励个人奋斗,英雄主义与个人主义突出,具有创新和进取精神,在管理上制度比较完善,规则意识很强。

  从上述文化特征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东西方企业文化的主要差异有以下三方面的不同:

  一是对待人与自然关系的态度不同。东方文化主张“天人合一”,强调人应顺应自然、少私寡欲,与自然应和谐相处;而西方主张“天人二分”,认为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是两个彼此独立的;

  二是对待个人与团体的关系不同。东方文化是建立在以“情感”为纽带的“家本位”文化基础上的,提倡集体主义和团队协作,鼓励群体发展与团结进取,人与人之间以“仁、义、礼、智、信”为道德总则,以“三纲五常”为行为规范,以“和气生财”为职业要求,以“情感、道义、责任、纪律”为社会约束,形成了伦理、等级分明的工作关系,这种关系互补效应好,整合功能强,有利于企业综合功能的发挥;

  三是经营思想与管理方式的不同。西方文化以理性思维为主,习惯于先行动后思索,管理以结果为导向。而东方文化,则以情感管理为纽带,寄情于理,移情于法,考虑“后果”,注重效果,偏重于人的作用与价值实现。由此可见,中外企业在各个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都自觉不自觉地运用了非经济因素,尤其是用文化的因素,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凝聚企业力量。

篇十二:精确性在西方文化的体现

 第五章

  西方文化和艺术的精神特质

  文化和艺术是人类的心灵世界的表达,西方与东方的中国大不一样,西方人从一开始就认真地讨论“世界是什么”、“世界从哪里来”、“世界是否可以认识”等问题。他们愿意用完美庞大的体系一次性、全面地解释清楚世界的内容结构和来龙去脉。因此,西方人构筑了一个庞大、严密、分工明确的科学体系来一层层、一步步揭示世界。在西方人看来,人类似乎可以理性规划并建设地球的未来,人类可以自觉地掌握自己的命运。

  然而,现代人类在自然科学领域的重大发现,大都在转化为造福人类生活的工具之前,快速地转化为自我屠杀的方式。而那些改造世界的“工具化理性”和“理性的工具”则快速消耗着人类居住的星球的能源和资产,迅速恶化着人类的生存环境。于是,人类的理性可信度在现代的西方受到怀疑,心灵体验逐渐变得复杂和混乱,西方文化艺术开始变得标新立异、奇形怪状、花样百出。由此,在西方的思想史上,人类的高贵与独特渐渐被剥夺、消解,在这一过程中,西方当代文化和艺术就像心灵的镜子,映照出不再“和谐”与“典雅”的一系列心理状态。

  第一节

  西方艺术的文化社会背景

  每一个文化问题都会涉及艺术史的知识,而且与思想背景、文化观念、社会情境、价值态度、技术手段等因素密切相关。亚里士多德说:“人是理性的动物”。但在世界各民族中,理性思维能力的强弱却互有差别。古希腊人建立的人本主义世界观和理性主义思维方式是西方文化的传统基因。古希腊人征服自然的经验中逐渐认识了自然的规律,并从混沌的自然现象中看到了宇宙秩序的表现形式。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公元前582-507年)把一切自然现象归结为数学的法则,从而建立了完整的理性主义思想体系,并为西方文化的发展奠定了理性主义基调。

  一、西方传统写实主义的文化背景

  图5-1米开朗基罗《创造亚当》

  古希腊人对数学的信仰表现在其文化的各个领域,这一信仰在艺术中更是得到了突出表现。古希腊艺术家根据数的规律,赋予艺术作品比例、大小、结构和节奏等要素。在古希腊人看来,一个整体的各个部分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而“美”就来源于比例的和谐。这种几何标准成为西方形式主义美学的基石。

  对于西方人而言,理性主义是一种融入血液中的难以改变的遗传基因,探索未知是一种本能的“内在需要”。在文艺复兴时期古希腊人建立的理性主义观念体现为对自然科学原理的研究与运用,并由此经过数百年艺术家们的不断探索,在对透视学、人体解剖学的深入研究的条件下,西方人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写实艺术表现体系。这种艺术追求逼肖客观自然物象的“幻象”,忠实“逼真的再现自然”的信念。

  但随着19世纪光学研究的新成果的出现,即色是光的产物,物体的颜色是由于光电照射而产生,受不同光的支配,同一物体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这一时期出现了印象主义,信奉光学研究的成果,着眼于表现自然物体的外观在人的视觉上留下的印象,焦点透视的准确性被忽视,物象实体和细节描绘的精确性被降低。由此使西方传统写实艺术体系出现了裂缝。

  二、西方现代形式主义美学观与工业文明

  图5-2达利

  图5-3达利《记忆的永恒》

  《记忆的永恒》是萨尔瓦多·达利在1931年创作的油画作品。画面描绘三个停止行走的时钟被画成像柔软的面饼一样,一个叠挂在树枝上,一个呈90度直角耷拉在怪气的生物上,还有一个软表搭在怪物旁边的平台上。在荒凉的海湾背景下,像是一个时间已经绝对停止的世界。达利称自己在《记忆的永恒》这幅画中表现了一种由弗洛伊德所揭示的个人梦境与幻觉,是自己不加选择,并且尽可能精密地记下自己的下意识,自己的梦的每一个意念的结果。

  众所周知,人与自然、人与人(政治)、灵与肉(宗教)这三重关系,既是人类生命存在的全部内容,也是人类所有物质和精神文化的总主题。随着历史的发展,在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历史演变,到资本主义社会,西方进入工业文明阶段。此时,宗教已被抛弃——德国哲学家尼采作出了“上帝死了”的宣判,民主政治得到实行——经济发展成为人类面临的核心课题。因此西方现代文化不再以表现神话和宗教为主旨,也少有表现社会和政治内容,而是将探索自然奥秘作为中心主题。于是西方传统文化艺术形式的抛弃、对新的艺术形式的追求成为必然。

  其中,在色彩心理学的基础之上,野兽派通过形与色的经营追求纯视觉的美感和愉悦。而毕加索的立体主义所表现的就是爱因斯坦所发现的相对论空间。二者都是对西方传统空间观念的背叛,反映了现代人西方人观察世界的新方法。超现实主义依据佛洛伊德的“梦幻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建立的一个非理性主义艺术流派,表现虚妄无凭、荒诞不经的梦境,但实际上仍然是真实与幻想、理性

  与非理性的对立统一体。超现实主义艺术的目的在于探索作为“内在自然”的人类生命的奥秘。事实上,西方现代文化艺术的非理性表达,正是源于其理性的哲学思考,艺术家们的偶发行为的背后存在着清醒的意识和明确的目的性。

  从立体派开始,西方现代艺术不仅将一切与机器工业文明密切相关的运动、力度与速度等因素作为一种美学追求,而且直接将机器作为文化艺术的题材。现代科技文明正是来自西方人对科学主义的信仰与热爱,不少艺术家本身就是名副其实的科学家和工程师。

  20世纪最典型的艺术样式是抽象主义作品,揭示的是人类肉眼看不见的宇宙的宏观和微观世界内有的真实,充分体现了西方工业文明时代的特有文化内涵,是西方人站在人本主义立场上,以理性主义的眼光来观察、认识和探究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代表了西方人借助科学手段探索宇宙及其奥秘的新成果。

  “求真”是西方现代文化艺术的本质特征。西方现代文化艺术与传统文化艺术的根本区别不是风格的不同,而是在于两者关注人类的生命课题的不同:现代文化艺术摆脱了政治、宗教的束缚,只关心自然性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意识形态的一部分,文化艺术从来不只是被动地反映客观现实、记录人类生命状态,它总是主动地变革现实、表达人类的生命意志。

  三、西方后现代艺术与自由民主思想的实现

  在西方,一个事物名词前加上“后”字前缀,不仅有时间上的位置关系,在词义上亦具有了反对的性质。与现代艺术相对,西方后现代艺术的表现形式及其思想背景有以下三方面特点。

  1.回到具象。当西方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力高度发达导致生产力过剩的时候,西方人的科学崇拜意识便日渐淡化,抽象艺术随之受到冷遇,而关注心灵、关注社会的文化艺术创作重新得到提倡。

  2.回归大众。“人人都是艺术家”,从孤芳自赏的象牙之塔中走出来,从自我中心主义的圣坛上走下来,后现代主义艺术家全心全意地与社会合作,竭力消除艺术与大众的距离。

  3.多元并存。统一的标准,规范的风格及确定的形式都不复存在,后现代艺术走上了一条反对极端、追求折中、不尚单一,提倡融合的多元化道路。由于不再有统一的样式和共同的风格,因而也不存在至尊的权威。有人说,现代艺术遵循的是君主等级制,只有到了后现代主义时期,文化艺术才真正实现了自由民主体制。

  思考题:

  1.说说西方传统写实主义的文化背景

  2.简述西方当代“人人都是艺术家”观念是如何形成的?

  第二节

  西方艺术的精神特质

  我们把西方的文化艺术的发展分成六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反映着人类心灵的现实,展现出西方文化美学思想的不同标准与追求。

  一、阳光:西方早期艺术的纯美和童真

  古希腊时期毕达哥拉斯提出“美是数的和谐”,亚里士多德提出美的本质在于“整一”。这一时期哲学家们对艺术精神的普遍观点都是崇尚着和谐、整齐和简单,成为西方古典艺术追求的目标,生成和强化整一的条件是:秩序、匀称、明

  确和完整。所以,西方古风时期艺术的精神特质安宁和单纯。因为,此时的艺术还没有技术和表达方式是自觉,没有心灵叛逆,没有精神的痛苦挣扎,有的只是潇洒自在、自由驰骋,宛如鲜活的生命在苏醒,有的只是简单的和谐与美丽。

  在古希腊美术中,静态的和谐制导古风时期的美术有一种严谨的壮美,而动态的和谐制导西方古典时期的美术呈现一种动态平衡的壮美,就像《掷铁饼者》如此大的动态,亦不失稳重和自然——安静平和的心灵追求,使得西方早期艺术在表现激情时也不会走向崇高或者丑陋。

  图5-4古希腊雕塑《休息》

  二、虔诚:西方中世纪圣神的崇拜和信仰

  中世纪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时代,由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67年)数百年后,在世界范围内封建制度占统治地位的时期,延续至文艺复兴后资本主义抬头的时期止。这是宗教统治一切都时代,这一时期的艺术充满宗教的神圣意味,透露着人类对上帝或他者的迷信和崇拜。

  这种充斥宗教情怀的东西其实在古罗马时期就显现出风貌,他们用万神殿创造一个内部环境,通过与外部世界的隔绝,建造高高伸展的穹窿和天界神灵心灵相通。这种建筑方式,在中世纪的基督教建筑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中世纪的艺术,不仅在内容上表现宗教主题,而且在表现形式上同样弥漫着浓郁的宗教气息,充盈着虔诚的信仰与歌颂,因而就是表现沉重的悲伤亦不会过于猛烈和张扬。这个时代,神性的光辉、信仰的虔诚掩盖了人性的美丽,长期而集中地表达信仰,逐渐使艺术表现变得单调、空洞、呆板,更重要的是人类的精神被神性压抑甚至戕害。于是,在宗教势力略显疲弱、市民阶层稍有壮大之时,文艺复兴全面展开,人类自身的魅力逐渐灿烂展开。

  三、古典:文艺复兴对人性的推崇和表达

  文艺复兴是在14世纪的意大利开始的一场复杂的文化运动,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其主要特点是:全面复活古代的意趣和志向,在艺术方面成为人类进步的发动机。因此,“复兴”社核心,这时的思想和艺术追求自觉地与中世纪一刀两断,而与古代传统一脉相承,艺术的表达手段和技巧成为艺术家们有意的探索和尝试。

  文艺复兴的主旨是复兴古代艺术风格以表达“人性光辉”,科学精神、理性思想、对人的表现成为文化的主流。实际上,文艺复兴就是一场艺术家们具有“自觉意识”的运动,“理性”成为人类新的骄傲。

  值得一提的是,文艺复兴是艺术实践的繁华年代,艺术创作表现出的非凡才能和成绩至今仍无法超越,但在美学理论上却没有非常突出的观念和成绩,我们只能在一些作品或者言论中找到这些美学意图来了解其精神特质:1.通过艺术向神学示威;2.通过科学研究更细致地模仿自然;3.为诗歌不再屈从神和教会的独立性做辩护。

  四、浪漫:18-19世纪欧洲的积极和自信

  18-19世纪的欧洲,在理性主义被极力推崇的光辉之下,在对人类自信满满的感觉下,人类的情感爆发出激情热烈的画面和姿态,充满了美好而大胆的想象,场景和技巧都显示出对人类能力的充分自信,即使是表达悲伤和苦难,也流露着恣意的想象和自信的描绘。

  浪漫主义反映在艺术各个领域,其产生的哲学基础是当时流行的德国古典哲学和深受启蒙思想影响的空想社会主义。它强调主观、天才和灵感,强调人性的自由和解放。浪漫主义是人类一次狂放不羁的精神盛宴,因此,在艺术上表现出对古典专制的“逆反”,抛弃了希腊、罗马的古典范式,宣告人和人性先于一切、高于一切都地位。

  在艺术创作上,浪漫主义表现出对于历史的兴趣和对社会现实中重大事件的关注,同时受风靡一时的东方时尚的影响,还表现出对东方异国情调的向往。强调艺术家的主观创造性,反对纯理性和抽象表现,强调具体的、具有特征的描绘和情感传达;反对类型化和一般化,主张个性化;反对用古代艺术法则束缚艺术创作,主张自由奔放热情的主观描绘;反对刻板的造型和过分强调素描为主要造型手段,强调光和色彩的强烈对比;构图的自觉性更加明显,画面变化更加复杂多样,在空间的处理上充分展示力量的平衡和呼应,以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塑造艺术形象,抒发艺术家的美学追求和社会理想。

  图5-5德拉克洛瓦《萨达纳巴尔之死》

  图5-6鲁本斯《抢夺留西帕斯的女儿》

  五、现实:西方18-20世纪的揭露和批判

  这个时期正是西方开始残酷而不公的原始积累的殖民主义时期,以金钱为代表的利益成为驱动人们行为的最有利工具。西方社会开始显出深刻的矛盾,这些矛盾彰显着理想与现实、美与丑、善与恶的对立,生活的动荡使人们开始怀疑人文主义理想的存在,开始明白自己的贪婪、无耻、阴暗和残酷。所以,带有批判和揭露意味的现实主义,在此时期出现并繁盛,激情满怀的浪漫时代被一个冷静的现实表达所替代。

  现实主义是人们通过对世俗和现实的日益细致的观察,对世界和生活的认识也逐渐清晰和深刻,于是,“真实感”代替了对理性的盲目推崇,也代替了对感性的热烈迷恋。艺术家们开始了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展现,这意味著,人类的理性

  学会了通过自己的眼睛“直接看到”生活的现实,作出符合实际的判断。

  六、荒诞:西方现代艺术的怀疑和失望

  进入20世纪,西方战胜神性的喜悦早已远去消散,对理性自信而引发的激情也逐渐冷却。进入当代,两次世界大战,摧毁着人们的肉体、生命和家园,同时摧毁了人们对人类理性的最后信任。因为当人们给理性完全自由的时候,却引发了混乱和荒诞。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地拥有了“苦恼”,残酷、丑恶、贪婪,现实的恶劣充斥着人类的心灵。于是,整个现代艺术忽然变得纷纷扰扰、五花八门、莫衷一是。各种主张、各种流派、各种方法层出不穷,再也没有能够统一人类精神世界的思想或信仰,每一个灵魂都面临着解放的狂喜和迷惘。每一个群体都选择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对人生的理解。

  现代艺术在表现形式上日渐多变甚至夸张怪异,宁静、典雅、优美、温和的画面和情绪一再被分解破坏。也许,只有这种叛逆的形式才能准确传达乖戾的现代心绪。同时,艺术在内涵上也开始刻意追求意义的消解,平面化、复制化、破碎化成为自觉的追求。

  至此,人类心灵完成了一次最彻底的精神解放,只是,这解放同时也意味着被流放。

  图5-7波普艺术《玛丽莲·梦露双联画》

  图5-8毕加索《梦》

  思考题:

  1.简述西方艺术的精神特质及其流变。

  2.在科技越来越发展的今天,美术与科学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密,他们是怎样互相作用和产生影响的?

篇十三:精确性在西方文化的体现

 常见的颜色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差异

  摘要:在人类的语言中,存在着大量有关颜色的词汇,如黑色、白色、红色、黄色等。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体现了不同文化的异同。但由于民俗、地域以及价值观等文化背景的不同,英汉两个民族对各种颜色在视觉上和心理上所产生的联想、象征的意义也不尽相同,这就使得中西方民族在颜色词的具体使用和理解上存在差异,造成了文化的误读。为了区分它们的异同,减少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误解,本文将分析中西方主要颜色词语的象征意义。

  关键词:

  颜色

  象征意义

  文化背景

  跨文化

  Abstract:Inthehumanlanguage,therearealotofwordsaboutcolor,suchasblack,white,red,yellowandsoon.Asthecarrierofculture,languagereflectsthesimilaritiesanddifferencesofdifferentcultures.Butduetotheculturalbackgrounddistinctiononfolkways,areaandthevalue,theassociativeandsymbolicsignificanceforminginvisualandpsychologicaldiffersfromChinesetoEnglishpeople,whichmakesthewesternethnicdifferenceinthecolorofthewordandthespecificuseoftheunderstanding,soculturalmisreadingiscaused.Inordertodistinguishtheirsimilaritiesanddifferences,toreducethemisunderstandingof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thispaperwillanalyzethemaincolorswords’meaningsbetweenChineseandWestern.Keywords:

  color,symbolicmeaning,culturalbackground,interculture

  0前言

  在人类语言中,颜色词所表现出的独特魅力已得到了语言学家的首肯。在汉英语言中,表示各种不同颜色或色彩的词很丰富。我国与绝大多数英语国家由于地理位置、自然现象、历史背景、审美心理等千差万别,因而对颜色的感受和表达也不尽相同。同样,颜色的象征意义在中西方文化之间自然又会产生很大的差异。

  导致英汉颜色词文化差异的原因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颜色的意义是基于封建统治、封建迷信及封建社会原始、落后的科学、教育状况而形成的,所以许多颜色的意义具有相当强烈的政治化和神秘化倾向。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附着在颜色身上的封建迷信观念已逐渐消失,人们更多地将颜色的意义作为一种文化习惯来传承。英语中的颜色意义则更多地得益于西方民族的开放性及科学、教育的普及,少了神秘,多了些理性,这

  使其语义、词义理据更易追踪。

  1.1自然环境和历史背景不同

  中西方民族在生活环境和文明类型上具有很大差异。中国是起源于黄河流域的农业文明,尊土的情结使中国人崇尚黄色。农业民族主要靠天吃饭,阳光对农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于是在远古的中国产生了太阳崇拜,红色就被赋予了喜庆、吉祥、热烈的文化内涵。英国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暖夏凉,年温差较小,西方的先民们主要靠航海和商业谋生,所以对蓝色的大海和天空、白色的云彩格外偏爱。

  1.2.思维和认知方式不同

  中国人比较注重形象思维,往往是整体把握,对事物的特征进行形象化的联想得出颜色的象征意义。而西方人善用抽象思维,所以西方人更多的是抽象化地分析事物的具体颜色,来象征与该事物直接相关的文化含义。除此之外,中国哲学讲“虚”,中国文化注重神似;而西方哲学讲“实”,西方文化讲究科学、精确。

  1.3.社会文化背景不同

  由于中英两国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颜色词就体现出了鲜明的民族性。在英汉文化中各自有许多丰富的典故。汉文化中的大多数典故来自《诗经》《楚辞》《红楼梦》等古代名著、神话传说或戏剧等;英文化中的典故多出自代表西方文化源头的《圣经》、希腊和罗马神话、莎士比亚戏剧等。

  1.4.政治背景和宗教信仰不同

  自古以来颜色就用来代表一些政治团体或者社会阶层。在古代,黄色代表皇族,是高贵的象征,因此黄帝的龙袍称为“黄袍”,赐给朝廷有功之臣的是“黄马褂”。然而在西方国家,紫色是神权的象征,尤其是在基督教国家。它们君主的皇袍,主教以及牧师的教袍都是紫色的。

  2主要颜色词语意义差异比较分析

  在不同的文化中,颜色词语有不同的象征意义,掌握主要颜色词语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差异,可以减少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失误,可以保证沟通顺利地进行。下面将对比分析中西方文化中的红色、橙色、黄色、绿色、蓝色、黑色和白色。

  2.1红色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差异

  在我国文化中,红色是幸运的代名词,红色象征着纯洁、欢乐和庆祝;红色是喜庆、欢快、昌盛的颜色。中国人的传统是使用红色表达幸福、好运和繁荣,因此中国文化中大部分与红色有关的词语都是褒义的,如大红大紫、红日、红火、大红囍字、红盖头、大红袄、大红花、大红蜡烛等,象征着喜庆、成功、吉利、温馨。在中国文化中,红色还表示美丽或象征美女,如人面桃花相映红、红颜知己等都是形容女子貌美的词句,如指女子盛装为“红装”或“红妆”,把艳装女子称为“红袖”,指女子美丽的容颜为“红颜”等[1]。这与古代对日神的崇拜有关,它传递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福与憧憬。有些情况下,红色表示贬义,如:红色表示危险。总体来说,红色在汉文化中,贬义要比褒义少。

  在英语国家,红色也往往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英语里有red-letter

  days,一般指圣诞节或其他节日,这些日子在日历上是用红色标示的,所以red-letter的转义就是“值得纪念的”,但black-letterday却不是“平常的日子”,而表示“倒霉的一天”;又如topaintthetownred表示“痛饮”、“胡闹”,多指夜生活中的狂欢作乐行为,而不是“把全城染红”。此外还有rollouttheredcarpetforsb.意思是“(铺展红地毯)隆重地欢迎某人”。英语中的becomered-faced或herfaceturnedred同汉语中的“脸红”一样,表示“不好意思”、“难为情”或“为难”、“困窘”。

  但是,在西方文化中红色的象征意义更多地具有贬义,因与血液的颜色联系在一起,所以多表示残酷、狂热、灾祸、血腥、暴力等。如aredbattle血战,seered生气,red-headed狂怒的,red-lightdistrict红灯区,red-ruin战祸,red-handed正在犯罪,redskin对北美印第安人的贬称,RedAlert红色警报,冷战时期暗指如果苏联不被消灭,红色政权将会给世界带来动荡和灾难等等。

  无论在汉语中还是在英语中,红色都象征革命或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例如:RedArmy红军,bothredandexpert又红又专和redguard红卫兵。又如:Red本身就是指共产党人或含有贬义的激进分子和RedCross红十字会[2]。

  2.2橙色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差异

  橙色在中西方文化中是象征意义最一致的颜色。橙色使人联想到金色的秋天、丰硕的果实,给人们一种富足、快乐和幸福的感觉。在自然界中,橙柚、玉米、鲜花、果实、霞光、灯彩,都有丰富的橙色。橙色因其明亮、华丽、健康、兴奋、温暖、欢乐、辉煌的色感。

  在英语中,橙色既表示颜色,如Vermilion橘红,Pureorange淡橙,Redorange红橙,Brightredorange浅红橙,Deeporange深橙色等,也表示交通信号,如trafficorange交通橙,还有万圣节的颜色,著名的万圣节杰克南瓜灯就是用橙色的南瓜制成的。

  2.3黄色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差异

  黄色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代表色,也是汉民族崇尚的颜色之一。中国人是黄种人,古代有“黄帝”,因此我们又常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把适合举行重大仪式的日子称为黄道吉日。在旧时,黄色象征着皇权,所以故宫以黄色为主调,突出皇权的威严[3]。因为黄色象征着中央政权和国土之义,所以黄色便为历代封建帝王所专用,普通人是不能随便使用“黄色”的,如“黄袍”是天子的“龙袍”,“黄钺”是天子的仪仗,“黄榜”是天子的诏书,“黄马褂”是清朝皇帝钦赐给文武重臣的官服[1]。而当下,汉语里提及黄色,人们往往会联想到“黄色书籍”、“黄色笑话”等作为贬义的词语,这实际是在中西方文化交融中受西方文化影响的结果。黄色原来并无腐化堕落之义,传到中国之后,才有了反动、色情、淫秽等含义。“黄”有时也用来指“失败、不成功”之意。如男女恋爱关系结束了,就可以说我跟他“黄”了。一件事情若没有成功的希望,也可以说,这件事“黄”了。

  黄色在西方文化中常常表示贬义的意思,因为黄色往往令他们联想到《圣经》故事中,犹大为了30枚银币出卖了耶稣,而他一直穿黄色的衣服。因此,黄色往往在西方象征着背叛、胆小、卑怯和病态。如yellowdog卑鄙的人,yellowstreak胆怯,yellow-livered胆小的[4]。Heistooyellowtostandupand

  fight他太软弱,不敢起来斗争。此外,美国的《世界报》曾用黄色的油墨来印刷低级趣味的漫画以获得销量,人们便把这种不健康的刊物称为“yellowpress”黄色刊物。黄色还常常用以提示、警告。Yellow指空隙预备警告。足球比赛中,yellowcard指“(表示警告的)黄牌”。

  2.4绿色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差异

  绿是大自然的生命之色。绿色是植物的生命色,是春天的树木、嫩叶和大自然的颜色。绿色具有安全、平静、舒适的感觉,表示和平、宁静、生命、成长、生机、希望、青春、环保等。一提到绿,人们总能联想起和暖春风、骀荡春光。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绿色通常具有两重含义。首先是正义的,如人们常称聚集山林、劫富济贫的人为“绿林好汉”。除了表示正义外,绿色还带有贬义,例如在唐代之前,头上戴绿头巾就是地位极其卑微的象征。至唐代,绿头巾演变为一种侮辱性的头饰。元代以后,凡乐工、伶人、娼妓等地位低下之人,更是常绿头巾。于是人们便以“戴绿头巾”一词来讥讽妻子与他人有淫行的男子。而到现在发展成了“戴绿帽”。

  西方人常用绿色表示没有经验、缺乏训练、知识浅薄等。如greenhorn则表示“没有经验的人”或“新到一个地方不了解当地习惯的人”,这一词语经常用于形容移民并带有轻微的贬义色彩[5]。

  另外,绿色的意义跟青绿的草木颜色有很大的联系。阿思海姆说:“绿色唤起自然的爽快的想法。”它是植物的生命色,象征着青春、活力,如inthegreenwood在青春旺盛的时代,inthegreen血气方刚,agreenoldage老当益壮,而且表示新鲜,如greenrecollection记忆犹新,keepthememorygreen永远不忘,agreenwound新伤口,agreenoldage老当益壮,toremainforgreen永葆青春。它也象征自然、和平、友善、顺利,如greenhouse温室,inthegreentree身处佳境,agreenwinter温暖的冬天,greenlight批准、许可,greencard绿卡等。绿色也表示幼稚、没有经验,如agreenhand生手,asgreenasgrass幼稚,agreenborn没有经验的人、易受欺骗的人。绿色还有妒忌的意义,如greenwithenvy充满妒嫉,agreeneye妒嫉的眼睛等[6]。

  2.5蓝色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差异

  蓝色是冷色调的基本色。蓝色是最冷的色彩,给人冷冷的感觉。蓝色非常纯净,通常让人联想到海洋、天空、水、宇宙,给人美丽、冷静、理智、安详与广阔的心理感受,象征永恒。

  中国文化中蓝色的自然意义、心理感受意义和象征意义基本一致,人们经常用“你的心胸像蓝色的大海一样宽广”,“你的思想像蓝天一样深邃”等句子,就是引述了蓝色的直接意义。

  蓝色是英语民族最喜欢的颜色之一,它的象征意义很多。美国和英国的国旗中的蓝色就意味着忠诚和坚毅。阿斯海姆在评析蓝色时说的,“蓝色象水那样清凉”,是“阴性或消极的颜色”[7]。具体来说,它象征高贵、高远、深沉、严厉,如blueblood名门望族,blueribbon最高荣誉的标志,bluenose严守教规的卫道士,bluelaws严格的法规;它又象征忧郁、沮丧,如feelblue不高兴,ablueoutlook悲观的人生观,Thingslookblue事不称心,blueMonday不开心的星期一;它也象征猥亵、下流,如bluemovie色情电影,bluerevolution性解放,bluetalk下流言论;它还有突然、迅速的意思,如outoftheblue

  突爆冷门,havetheblue晴天霹雳。此外,blue在英语中与其它词汇搭配,还有另外的意义,如comeoutoftheblue爆出冷门,bluestreak一闪即逝的东西,Onceinabluemoon非常少的、千载难逢,aboltfromtheblue晴天霹雳,intotheblue非常非常远,Truebluewillneverstain真金不怕火炼,bluechips优良股票。

  2.6紫色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差异

  紫色是由最冷的蓝色和最暖的红色调配出来的颜色。紫色也因此具有一种冷暖对立和复杂多变的心理感知意义,具有高贵、悠久、深奥、理智、神秘、冷漠、冷静、温馨、浪漫等多种象征意义。

  在中国儒家文化中,红色是正色,紫色是偏色。孔子在《论语·阳货》中说:“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受此影响,《汉书·王莽传》云:“紫色蛙声,余分闰位”,把王莽篡汉说成是以紫夺朱,蛙声打鸣。清时之文人曾骂满清王朝为“夺朱非正色,异姓尽称王”[8]。尽管紫色是偏色,但仍然是富贵之色,如北京故宫称为紫禁城,大红大紫是红到极致的意思,紫气东来是祥瑞的象征。

  在西方文化中,紫色代表尊贵,是古罗马皇族的专用颜色。在基督教中,紫色代表至高无上和来自圣灵的力量,代表神圣、尊贵、慈爱。天主教称紫色为主教色,主教穿紫色,红衣主教穿朱红色。紫色也代表哀伤,有人说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处死时就穿着紫色衣服,等待耶稣的诞生的主要颜色是紫色。一些古老的节日中会用到紫色花,因为人们相信紫色花能够保护他们不头疼、不被人灌醉。紫心勋章,是美国政府授予作战中负伤或阵亡士兵的勋章,表达对士兵所作贡献的尊重和敬意。紫色也表示胆识与勇气,具有隐晦、忧郁、高贵、神秘、深沉、成熟、浪漫等象征意义,如apurplepassage辞藻华丽的章节,Hewasborninthepurple他出身于王室等。

  2.7黑色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差异

  黑色有神秘、死亡、暗藏力量的感觉,又具有高贵、稳重、庄重的意义。但是,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大多数情况下,黑色都容易引起一些不好的联想,会和死亡、不幸、恐怖、阴险、罪恶、邪恶、犯罪这些意义联系在一起。

  在中国文化中,黑色是死色,表示悲哀、死亡,让人厌恶、畏惧和避讳。在丧葬仪式上,棺木漆成黑色,死者的亲属朋友戴黑纱,用以表达心中的哀伤。黑色也有阴暗、阴险、下流等象征意义,如黑心肠、黑幕、黑帮、黑手、黑道、黑市、黑钱等。

  在西方文化中,黑色在圣经里象征魔鬼、邪恶、痛苦与不幸。黑色表示邪恶、犯罪,如blacksheep害群之马、败家子,blackbook黑名单,blackart妖术,blackleg骗子,blackguard恶棍、流氓,blackmail敲榨、勒索等。黑色也表示死亡、不吉利、不健康,如blackwords不吉利的话,ablack-letterday凶日,blackdeath黑死病,blackflag海盗旗、死刑旗。黑色还象征沮丧、愤怒,如blackdog沮丧情绪,BlackHumor黑色幽默。另外黑色还可用于表示程度,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如blackcold严寒,blackfrost严霜,blackrefusal完全的拒绝,blackdespair绝望的神情等等。

  2.8白色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差异

  在中国文化中,白色属于禁忌词,反映了人们在物质上和精神上的憎恶。它代表疲惫的、没有生机的事物,是亡故的征兆。例如:在办丧事时,中国人穿白色孝服办“白事”,胸襟别白色的小花表达对死去亲人的悼念。白色也象征腐朽、反动、落后,如白色恐怖、白色政权等。白色还象征失败、愚蠢、无利可得、地位低下、奸邪、阴险,如白痴、白忙、白丁、白脸奸雄等等。此外,人们把智商低的人成为“白痴”,战争中一方投降则成为“打白旗”,上述词语中的白色象征愚钝、失败;白色还有地位低、经历学识低等含义,如“白衣”,“白面书生”。

  不过,近年来,中国年轻人开始接受西方观点,在婚礼上出现白色婚纱,白色的象征意义才有所改变。

  然而,西方文化中的白色有着不同于中国文化中的特殊意义,如:纯洁的百合花色。在西方文化中,白色是圣经中上帝、天使、幸福、欢乐和美德的象征,具有美好、高雅、纯洁、希望、幸福、快乐的意义。在圣经故事里,天使总是长着一对洁白的翅膀,头顶上悬浮着银白色的光环。西方童话故事中有一位SnowWhite白雪公主,她是聪明、善良、美丽的化身。在经典芭蕾舞剧《天鹅湖》中的黑天鹅代表邪恶、欺诈和仇恨,白天鹅则代表善良、纯洁和美好。还有如awhitesoul纯洁的心灵,awhitespirit正直的精神,whitemen高尚、有教养的人,whitehand廉洁、诚实,whitemarket合法市场,whitelie善意的谎言,awhiteday吉日,White-House白宫,whitecollar白领阶层等等。白色也有表示不好的象征意义,如whitehorses白浪,whiteelephant无用的东西,whitenight不眠之夜等等[9]。另外,在西方的经济领域,白色也有多种涵义。如:whitesale大减价、whitewar(没有硝烟的战争)表示经济竞争。

  结语

  综上所述,英汉文化在颜色词意义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在它们的深层,积淀着大量的文化信息,含有鲜明的国俗及民俗语义。颜色词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文化间的差异又会造成词不达意,甚至引起误会、反感,达不到目的。另外,越来越多失去“颜色”的颜色词也随着时代与经济的发展出现在中西方文化的各个领域,让我们认识到这是颜色词使用的流行趋势。可以说,颜色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因此,深入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学习中西方颜色词的妙用和新用,掌握颜色词正确使用的重要性,根据不同语境运用颜色词,进而提高我们的语言能力和更好的实现跨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夏征龙.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2]朱文俊.人类语言学论文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3]庄恩平.东西方文化差异与对外交流[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4]王同忆.英汉辞海[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0[5]凌原.现代汉语词典(汉英双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6]杨柳.文化差异与翻译的求同存异[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2005(5):10-15.

  [7]于建平.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中词义和词义理解的影响[J].中国翻译,2000(3):27-29.

  [8]秦艳荣.从英汉颜色词解决中西文化[J].考试周刊,2010(26):100-122.

  [9]张培基.

  英汉翻译教程[M].2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3:59-65.

篇十四:精确性在西方文化的体现

 三、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体现在哪里

  文化的核心是观念的共识,在当前的世界上,有两种不同的观念的共识,那就是东方文化的整体性和西方文化的个体性,它们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结果。不同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文化观念,产生了不同特性的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

  1、如果说东方文化是偏精神的,那么西方文化相对就是偏物质的,这里称之为“西方物质文化”。

  西方文化的发展远比东方文化的发展要简单得多,他的内容变化是由神学到哲学,最后到科学。西方的神学与东方的神学不一样,东方的神学建立在深刻的经学上,而西方的神学没有很深刻的思想,就只是以敬仰美好的神来净化心灵,没有东方神学中那种很强的精神理念上的指导。所以西方神学思想并不影响政府的管理思想,这个问题在东方就完全不一样了,特别是在中国,经学和理学思想是政府管理思想的基础,杂糅其中的神学思想也会渗透到政府的管理思想中。

  2、西方神学与东方神学的最大区别在于:西方神学不排斥物质,东方神学极力排斥物质。这种文化内涵上的差异,导致西方物质文化的产生,由此带来了西方工业生产和经济发展意识。东方文化由于排斥物质,也就产生不了工业生产和经济发展意识。

  西方哲学文化的产生,是西方物质文化产生的前奏和思想准备,也是西方文化理性思维的开始。从神学文化走向物质文化,西方的哲学文化起到了过渡作用。在西方哲学文化中,要解决的最主要的问题是,物质是第一性的,还是精神是第一性的?是物质决定精神,还是精神决定物质?这种哲学上的大辩论,最终把西方文化从神学的混沌思维中解脱出来,建立了偏重于物质的理性思维,也就是物质文化的思维,这是西方文化中的一大进步。

  在这期间,科学文化的产生有力地支持了唯物论,并因此而把神学思维撇在了历史的后面,神学从此而成了一个名存实亡的文化“摆设”。

  3、西方的物质文化是以科学思维为基础的。哲学文化解放了西方人的思维,同时孕育出了科学思维,也孕育出了科学理论。“分子论”的诞生,宣告了西方物质文化的产生,因为这是西方人物质思维的开始,物质思维是以探索物质构成和崇尚物质光华为思维特征的。

  4、东方人的思维是物性思维,以“阴阳论”为基石,注重对事物属性及其功能的分析,优点是宜于看到物质与精神的运动共性,掌握事物运动与人之间的关系,根据这种关系作出预测和运筹,借势运力,寻找最佳决策,讲究思维能力;西方人的思维是物质思维,以“分子论”为基石,注重对事物内部构成的发现,掌握事物内部与外部的关系,优点是宜于根据事物结构创造新事物和新功能,讲究创造才能。所以,“分子论”成为东西方文化的分水岭。

  5、从思维方式上来说,中国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多民族的国家。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是以儒家为主、兼有诸子百家各学派的文化。这种传统文化的特点之一是强调整体的定性思维方式,这与西方文化强调个体局部的实证思维方式大不一样。西方主要是基督教文化。儒家哲学体系里强调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首先是修身第一位,也就是讲究道德文化;西方的哲学思想强调的是分析,所以分别形成了侧重整体思维或个体思维的差异。如果把东方的文明比做一个充满感性的女性,那么西方文明就是理性的男性,东方人重视的是精神上的忠孝道义,西方人重视的是物质上的快捷便利;东方人喜欢看事物的整体,西方人则喜欢化整为零。我们中国人总是强调“和为贵”,“天人合一”等,而西方则讲究多样的标立新说。我们思维方式里经常有意会性;他们是一种直观性。这之间没有什么优与劣,只是发展的方向不同,适应的对象不同罢了。

  6、两种不同的文化,造就了两种不同的教育制度。极其鲜明的对比体现了处在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孩子,先说西方的教育,他们的主体是过于培养孩子的自我能力和素质,从小时就锻炼他们自己的生活能力,比而较之,除了环境因素外,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中国文化的背景太深,很难改变这种传统。还有,中国的素质教育过分强调应试能力的培养,往往忽视了对能力的培养及自我能力的提高,这就在根本上造成了中国学生在国际竞赛的水平很高,而生活则远不及人。我想,两种不同的教育制度并不能说明孰好孰坏,这只是两种文化及社会制度的产物,他们各有好坏,我们应该互相吸取对方的好的方面,使得教育在不同的土地都得到良好的发展。

  7、关于时间观念,西方人一般都是很守时的。德国人的守时是出了名的,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约好几点的事情就是几点,不存在前后五分钟的误差。对于习惯了用定性的方法来描述事情、凡事喜欢说

  “差不多”、“还可以”的中国人来说,他们的思维方式是机械式的,如同机器一样精确,也如同机器一样不尽人情、不知变通。

  8、东西方对义利观也是不同的。一般来说,西方人重利轻义,东方人重义轻利或义利兼顾。东方人的意识就是义字当先。当然,这也只是针对东方的绝大

  多数而言的。在东方比如中国人的生活中,谦让是一种美德,而西方人对此不知如何是好;西方人在多数时候为了利益可以牺牲自己的义。

  9、关于饮食习惯的差异,对比注重“味”的中国饮食,西方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如果将宴会的交谊性与舞蹈相类比,那么可以说,中式宴席好比是集体舞,而西式宴会好比是男女的交谊舞。西方人认为菜肴是充饥的,所以专吃大块肉、整块鸡等“硬菜”。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他们讲究一天要摄取多少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然而即便口味千篇一律,也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而中国的菜肴是“吃味”,中国人是很重视“吃”,“民以食为天”这句谚语就说明我们把吃看作与天一样重要。所以中国烹调在用料上也显出极大的随意性:许多西方人视为弃物的东西,在中国都是极好的原料,外国厨师无法处理的东西,一到中国厨师手里,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致。与中国饮食方式的差异更为明显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动自由,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用将所有的话摆在桌面上,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但各吃各的,互不相扰,缺少了一些中国人聊欢共乐对美味追求。中国人吃饭使用筷子,而西方用的是刀和叉子;中国人在一起吃饭是是将菜放在盘子里大家一起吃,而西方不同;中国人请客吃饭一般是邀请人付款的,而西方比较重视

  AA制。这种差异似乎在随着科学的发展而变的模糊,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以不再只注重菜的色、香、味,而更注重它的卫生与营养了。还有,人们因为越来越繁忙的工作,觉得中餐做起来太麻烦,不如快餐方便等,这样一来在饮食上差异也就不太分明了。

  中西方的文化有着很多的差异,也存在着很多分歧,其中的很多习俗也产生了很多笑话。但是,不同的文化中的相同点就是这些都为人类的文化发展历程,这些东西文化的差异不能说谁优谁劣,这是客观形成的,它们的存在必将引起人类文化的继续发展,在当今世界,任何民族和国家都不可能丢掉或摆脱自己的传统文化。因此,来自外部的强加或内部的叛离,都不利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民族文化也相互交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我们共同来维护各种文化的发展,维护国家的安定,东西方的文化互相促进,互相学习,这样,人类的文化历程会走得更好。

篇十五:精确性在西方文化的体现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中西方文化比较》题库答案

  1.

  首先,文化可以看作具有多层次结构的有机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它可以涵盖人类有史以来所进行的全部社会性活动及成果,既包含人类所有的历史遗产,也包括还在不断演化和创造中的整个文化进程。从形态入手对文化加以划分,可以将它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技术文化等几大块。倘若从意义层面对文化进行剖析,又可以将文化分为表层文化现象和深层文化要素。无论对文化作怎样的阐述和分类,我们仍然需要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研究。其次,民族性和地域性是文化的重要特征。不同的人类群体由于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的差异以及地缘因素带来的不同的文化共生关系的影响,常常会形成不同的价值系统、思维模式和行为倾向。第三,文化还具有规则性。它可以依靠明确外显的规范(如法律、制度、习俗及文化产品等)或隐含的形式(如思维模式、心理惯性、价值系统等)来引导或约束个人行为,促使某种既定的行为准则得到特定社会中大多数成员的自觉遵从。第四,文化是历史继承的,它能够通过代代相传的不断积累形成特定的文化传统。第五,尽管我们已承认每一种特定的文化都具有维护其持续性和稳定性的内在力量,但我们还是要指出:一定民族的文化形态是可以变迁的。

  2.

  一种文化背景下的哲学,往往强烈地体现着此种文化群体的思维方式。而思维方式因人而异,文化背景不同的人之间,其差异更为明显。中西哲学不同的思维方式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重直觉与崇尚逻辑。“天人合一”精神是中国哲学精神的体现,它将世界视为独立与人之外的纯粹客体,不重视对客体一般本质的抽象及对普遍真理的认识,而讲究结合理智、情感、意志等多种心理机制来对世界、对生活、对人生进行体验。此种体验中虽然包含认知的因素,但更多采用的是一种非逻辑思维,无需遵循概念、判断、推理的一般程序和思维规律,即一种直觉思维。西方哲学既遵循“主客二分”模式,相应地就需要主体运用概念、判断、推理、分析的逻辑思维,借助理性,从感性、现象、个别的材料中抽取本质、一般的东西,从而越过客体之现象,抵达现象背后的本质、本体,也即普遍真理。第二,重模糊与尚精确。与直觉思维方式相关,中国哲学在把握客观世界是表现出瞬息而现、灵活多样的特点,注重定性而非定量分析,也即运用的是模糊思维。相比之下,西方人崇尚科学和理性,注重思维活动的严格性、明晰性和确定性,注重思维方式的数学化、形式化、公式化、符号化和语言的逻辑性,思维方式也必然带有精确性。第三,重整体与尚个体。中国的“天人合一”既不把世界看作独立于人之外的纯粹客体,也不抛弃对象的感性及个别存在,同时也不停留或执著学习资料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于感性存在,它是理智、情感、意志等多种心理机制合为一体对人生、对世界进行的体验,一种整体性而非分解式的把握,与对象由外至内融为一体。西方“主客二分”的框架决定了西方人眼中的主体和客体相对立,主体的任务在于解释客体的“是”和“何以是”,所以需要明确区分主体和客体。

  3.

  中西方哲学侧重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如下三方面:第一,重现实与尚抽象。中国哲学本于“天人合一”,重精神之探求,其关注的重点在于主体,人自身。重现实人生由是成为包括中国哲学在内的中国文化思想的主要特点。西方哲学既讲究“主客二分”,重在认识和研究区别,对立于人的自然,故此种认识及研究的终极目的即探求真理,以便用真理来指导自己改变、征服自然。第二,重宁静与尚动态。“天人合一”之根本在于追求一种永恒的整体和谐,而此整体和谐就意味着必须防止出现随着时间延续可能导致的天赋,所以,最稳妥的方式便是视时间为环形模式,这样,历史也便得以在循环往复之中实现和谐。“主客二分”

  执着于求索真理实则已对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所表现出的动态做了规定。赫拉克利特曾说过“一切皆流,无物常新”。第三,重逍遥与尚拯救。中国的“天人合一”决定了中国人无论道家,还是儒家均说明了人必须顺承于天,把两者并列来看,能为我们勾勒出一条中国思想的基本线索,那就是如何自儒而道,从政治失意经摸索、辨认而重新确立精神方向,寻觅到“逍遥”这条充满逸情之道的线索。西方哲学的“主客二分”模式,在认识论上对现象与本体截然的分割、对立,也为虚构的上帝、神、天国、来世等等超验的彼岸世界与经验的此岸世界、现世和来世的分割提供了依据,而这种对两个世界的分割概念,正是宗教及神学思想产生的重要根源。

  4.

  中西宗教的主要差异可以从如下几方面阐述:第一,中西宗教的主导思想不同。中国宗教是人本主义和自然主义的宗教,以人或自然为中心;西方宗教是信仰超越的宗教,以神为中心。第二,中西宗教的出发点及目标不同。中国宗教以现世现生的生存与幸福为出发点和归宿,西方宗教以彼岸世界为现世人生价值的目标。第三,中西宗教的内外差别不同。中国宗教是“内在超越”的宗教,西方宗教则是“外在超越”的宗教。中国宗教有天人同一之说,超越者是内在于人当中,为人的心、性。而西方宗教则是“外在超越”的宗教,超越者是外在于人及世界之外的人格神——上帝。前者天人圆融,后者神人对峙;前者的天亲切,后者的上帝高高在上;前者天人同一或不即不离,后者神人之间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泾渭分明。

  5.

  中西宗教差异可以从以下几个范畴说明。1)罪与乐。西方宗教以“罪”为学习资料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观念基础,忽略尘世生活,注重追求超越此间的“精神天国”。中国宗教则执著于现实人生,更实用理性,并处处呈现一种乐观主义的情绪。2)仁与爱。仁是整个儒教体系的精神与价值所在,爱在基督教的主流传统中,也是其他概念得以发挥合适功能的基础;仁是人们得以建立自己道德品质的基础,因为仁既是善德源泉又是善德力量,爱为信仰、希望等其他基督教原则留下了空间,使这些概念与原则具有了重大的意义和价值。3)对于“创造”的理解。西方宗教把上帝当作世界的创造者,在《圣经·旧约·创世纪》中,上帝首先被设想为在混乱中找出秩序的人,或在分崩离析的威胁下创造秩序的人。对创造性的理解中国传统中世界的起点被理解为一个阴阳交替的变化过程,中国宗教不像西方宗教那样强调创造者的超越性,而是强调创造过程的生生不息,永恒变化。

  6.

  中国绘画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追求体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中国画的工具材料主要是笔、墨、纸绢和颜料等,具有独具的特性,对形成中国画独特的艺术形式有很大影响。其次,中国画以线条、水墨为绘画之根本。中国画始终以线条为造型手段,用线条来界定物象的形态特征,用于表现物体的造型和质感机理。此外,中国画还强调线条和书法契合,使线条本身有了极强的艺术表现力,中国画的笔法和墨韵是浑然天成,相辅相成的。最后,中国画重写意,追求超然物外的自由心境,文人气息浓。中国画不拘泥于直观的真实,而是偏重于写意表现——以画家的主体精神与想象力来描写对象的意趣和神韵。西方绘画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追求体现在如下四方面:首先,西方绘画以油画为主,其工具材料主要有笔、画刀、颜料、画布等。其次,西方绘画以空间体积和光影色彩为造型手段。西方绘画强调视觉的真实性,要求真实地再现所处对象的空间环境和对象的体积感,并具体采用块面组合、光影、色彩等基本的造型手段,来获得逼真再现的效果。再次,西方绘画重写实,突出理性精神。西方绘画偏重于对客观物象的真实摹仿与再现。画家站在与所描绘对象相对的位置上,以求真的态度冷静理智地去观察和研究对象,寻求描摹再现的逼真肖似,形式的逼真程度成为衡量绘画作品优劣、得失的主要尺度。最后,西方现代绘画在突破中走向多元。理性精神和科学技术,促成了西方写实性绘画的极度发展,为创新和探索提供了更高的基础,同时也直接或间接地引起了西方绘画的变革,并向多元化发展。

  7.

  中西方建筑艺术的差异首先是材料的不同:传统的西方建筑长期以石头为主体;而传统的东方建筑则一直是以石头构架的。不同的建筑材料、不同的社会功用,使得中国与西方的古典建筑有了不同的“艺术语言”。西方的石制建学习资料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筑一般是纵向发展,直指上苍的。这样一来,能否将高密度的石制屋顶擎入云霄,便成为建筑艺术的关键所在,而执行这一任务的柱子也便成了关键中的关键。所以,西方建筑的“基本词汇”是柱子。与西方的石制建筑不同,中国古代的木制建筑以斗拱为“基本词汇”。所谓斗拱,是将屋檐托起的交叠的曲木,它可以将纵向的力量向横向拓展,从而构造出多种多样的飞檐。同西方建筑的屋顶一样,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句式”,飞檐也有许多类型,或低垂,或平直,或上挑。其次,中国建筑在气质上更重精神,重意境;西方建筑则重物质,重外观。前者是群体的统一,内在而含蓄;后者是单体的突出,外在而暴露。最后,西方建筑充满着宗教神秘主义的情绪,而中国的建筑则是儒家文化的反映。

  如果说儒家哲学是统治中国封建社会的总的理论,与此相对,基督教神学则是欧洲封建社会的总的理论,是它包罗万象的纲领。

  8.

  道教的诞生把中国人对“生”的迷恋推向了一个高潮,道教信奉神仙,他们认为神仙一般都生活在名山大川,为了能更好的和神仙进行接触,他们刻意地对建筑进行设计,以其能使建筑和周围的环境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最为明显的代表就是历代皇帝修建的皇家园林,比如颐和园。在房屋的布局上,古代中国崇尚“中”字形,即建筑按中轴线对称,这样的建筑布局同样是受到道教建筑的影响,而把它发扬到极致的是皇家和宫殿,著名的北京故宫就是这类建筑的代表。就整体而言,重要建筑大都是左右对称的,然后整个建筑群再按中轴线对称。

  9.

  中西方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教育传统及思想。在中国,儒教教育占据了中国传统道德的主导地位,因此长期以来儒家的教育思想是中国教育思想的主流。传统的中国儒家教育注重人性道德。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也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他将儒家思想融入他的教育方针中,希望通过正名、尊王、从周、复礼、德化的路径,恢复社会的正常秩序,实现庶、富、教的思想。儒家的目标是改良社会状况,以改善现实人生。中国的传统教育注重对人的教育,引导人们认识自身,认识社会,教导人如何成其为人,如何做有价值的人,是一种入世、世俗的教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对做人的基本要求,“达则兼具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几千年来中国知识分子恪守的信条。人本主义与神学结合是西方教育的主要特点。相比中国传统教育,西方教育起步较晚,西方公认的第一位大教育家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以他为首的希腊学者建立了思想活跃、独立自由、不迷信权威的学术教育传统。这一传统也被他后来的学生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继承,他学习资料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们都敢于超越自己的老师,另辟蹊径,创立自己的理论。这种敢于超越前人、独立自由的学术思想促进了西方科学技术、文化的发展。

  10.

  中国的六艺”与西方的“七艺”,两者根植的文化土壤不同,反映在具体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内容上存在明显差异,但也有共同点如下:第一,两者的产生都源于功用价值。中国“六艺”的产生是和早期人们生活需要和发展紧密相连的,对当时社会的发展有现实意义。“礼”是为了规范人们的道德,维护社会秩序;“乐”满足人们抒情的需要;“射”“御”是为了从事狩猎活动,获取食物;“书、数”是为了传授生产劳动技能。西方的“七艺”中,文法、修辞、逻辑是为了培养高素质的政治家、商人和外交家,满足希腊民主政治的需要。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则是为了训练军事人员,满足实战的需要。第二,两者都以整体素质的培养为目的。“六艺”与“七艺”注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

  的人才,两者中都包含了德、智、体方面的教育内容。“六艺”中“礼、乐”是德育,“书、数”是智育,“射、御”是体育。

  “七艺”中的“三艺”-算术、几何、天文是智育教育,音乐陶冶心灵、启迪心智,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都偏重于人文学科的发展“六艺”以“礼、乐”为核心,贯彻伦理道德的教育,除了“数”之外,其他五艺都是人文学科。西方的“七艺”在形成早期,古希腊人也只注重“三艺”——

  文法、修辞学、逻辑学(辨证学)的发展,而忽视了包含自然科学的四艺。第四,都具有强烈的阶级性

  中国夏、商、周时期,学校由国家开设,教育是奴隶主贵族的权利,“六艺”教育史为奴隶主政权培养官吏,为巩固政权服务。古希腊、罗马的“七艺”教育也是为贵族开设,培养保卫城邦的良好公民,当时的教育被贵族所垄断。“六艺”与“七艺”教育从产生开始就带有浓厚的阶级色彩。

  11.

  中西方学校教育有如下差异:传统的中国小学教育采取的是初级阶段打基础、高级阶段做学问的相互脱节的分阶段的教育模式。强调大量背书,不停地练,死记硬背,抑制了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但是中国的基础教育在国际上称得上是最棒的。中国的大学是严进宽出,学生经过中考、高考的层层选拔才能进入大学。可进入大学后,由于缺乏以前的竞争机制,有很多大学生不再像中学一样好好学习,混文凭的人不在少数、毕业生缺乏适应社会需要的真正本领,走上工作岗位后,一切都得从头学,学校教育与社会需要严重脱节。相比之下,西方的初等教育注重能力培养,从小鼓励孩子从小做研究,培养孩子研究能力,重视学生的可接受性。重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及思考问题的习惯和方法,从而为进入一个重视创造性思想的社会做好准备。但弊端在于学生基本功不扎实,性格放任,学习资料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纪律涣散。在西方,许多国家的大学是宽进严出,只要能够支付得起费用,谁都可以上大学,但在大学里充满了竞争,经过一次次的筛选、淘汰,最后留下的学生才能顺利毕业。这样以来中西方的毕业生所具有的能力会呈明显的不同。

  12.

  中西方家庭教育差异主要有如下几方面:西方家长尊重和理解孩子的心理和选择,而中国家长往往要求孩子顺从家长的意思,拥有较强的支配欲。西方家长普遍认为孩子从出生那天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意愿和个性。西方家长让孩子自己动手,而中国家长则层层保护和溺爱。西方家长让孩子自由发展,自己给自己设定目标,而中国家长通常只注重学习,往往为孩子设定目标。西方家长鼓励孩子创新、探索,而中国家长往往满足于“克隆”,前者鼓励孩子去超越前人,后者教导孩子在前人面前止步。

  13.

  中西神话的不同的渊源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时间不同。中国属于自发性强的独立起源的第一代文明,神话的自发性特别强。而希腊神话则是属于继承性强和派生型的第三代文明,所以它能吸收和承袭各个先于自己的先进文化圈的许多遗产。二是地理环境不同。中国属于以农业立国的古老内陆国家,整个民族相对比较封闭、内向一些,所以自发的农耕的内陆文明创造了中国的神话。而希腊处于地中海沿岸,是一种海洋文明,文化开放且多元化,具有海外贸易和海外殖民的传统,所以更容易广泛汲取其他民族文化要素,包括神话要素。三是保存和流传过程不同。中国古代的文化带有强烈的自发倾向,自发而复杂的象形文字系统发展缓慢,使用起来不像希腊等国家借助其民族文字形成的拼音文字系统那么方便。而文字在春秋战国时期是作为诸子百家表达他们哲学思想和政治理念的工具。希腊神话却大部分是由民间唱诗的歌手所传承的,后来又经过诗人和戏剧家的加工创作,在此过程中他们往往加入个人的想象和润色,而且由于他们的生活和职责又要求他们必须以故事情节和内容丰富取胜。

  14.

  中国神话和希腊神话的差异表现在如下几方面:一、神性观不同。如果以西方文化作为标准,从现有的资料看,中国神话没有神系和主神。中国上古神话较零碎和混乱,缺乏一个完整的系统,没有主神和以他为核心的神际关系网,也没有一个全宇宙性的主神。从中国文化的立场出发,中国古代神话实际上属于非西方神话的类型之一,其中神和人的关系呈现出和西方神话神人对立关系的不同面目。希腊神话则神系清晰,不仅有丰富、完整的系统,而且有确定的主神和以他为核心的神际关系网络。二、道德伦理观不同。希腊学习资料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神明因为其感性化的特征而成为希腊人和后来的西方人所向往的美之理想,中国神明则由于其历史化的变形而成为中国人世代敬仰的道德楷模。希腊神话喜欢表达客观与健美的个性,而中国神话则体现一种道德规范与伦理符号。三、政治观不同。中国神话的禅位让贤机制与希腊神话的内在自我否定机制区别很大。中国诸神是会死亡的,他们通过禅位与让贤的和平方式实现统治权的转换。而希腊神界统治权的易手通过禁忌——放逐——反叛——取代的途径完成,其中暴力的反叛和否定是神系延续、进化和发展的契机,传达一种进化的思想。四、所体现的民族精神不同。中国神话体现的是一种道德规范与伦理符号,致使其民族精神有明显的伦理倾向,集中体现在中国民族精神的基本要素是对社会政治等世俗生活方面的“德”的尊崇。在整个希腊神话中,天神是具有超人的神力,而伦理道德水准极低甚至不及凡人,所以希腊神话所体现其民族精神的基本要素是对“力”的崇拜和追求。此外,中国神话的气氛沉重、形象威严、气象壮阔,体现了中华民族坚韧执着,具有强烈责任感的民族精神与性格;而希腊神话的姿态质朴、风韵自然,极富艺术感染力,也反映了西方人那种崇尚自由的乐观性格。

  15.

  16.

  服饰文化是一种整体文化。它是指服装、饰物、穿着方式、装扮,包括发型、化妆在内的多种因素的有机整体。服饰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素质的物化,是内在精神的外观,是社会风貌的显示。由于历史条件、生活方式、心理素质和文化观念的差别,中西方的服饰文化有着较大的差别。中国传统服饰文化观念的特色体现如下1)善于表达形与色的含蓄;2)注重精细的艺术手法和工艺表现;3)注重气派稳重的氛围效果;4)注重服饰文化的民族性;5)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西方服饰文化观念有如下特色:1)崇尚人体美;2)服装是为了吸引异性对自己的注意;3)突出表现个性4)追求感官刺激。

  17.

  各种语言都有特写的称谓系统和使用规则。同汉语比较,英美称谓形式与使用规则有一些特点,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1)在亲朋好友、兄弟姐妹之间,通常要以直呼其名,这样并没有不尊敬对方的意思,反而使人觉得很友好、很亲切。在不少美国家庭,子女甚至可以直呼父亲或母亲的名字。2)如相互不太熟悉,或者对方有一定的身份,可在姓前加Mr.,Mrs.,Miss,Ms.3)有下列重要职称、头衔、军衔、爵位的,可作为称呼。如:

  Doctor,Professor,Captain,Mayor,Chairman,Dean,Governor,PrimeMinister,President。

  4)同样,学习资料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除了小孩的亲长辈如伯父、叔父、舅舅、姑父和姨夫可以叫uncle外,共他关系不能称uncle,而叫Mr.+姓;aunt也是如此,一般只能向亲戚如伯母、婶母、舅母、姑姑、姨母叫aunt,其他关系很少叫aunt,而知道结婚的叫Mrs.+姓,不知道结婚的则叫Ms.+姓,或Miss+姓。

  18.

  19.

  整体而言,中国传统婚俗比较讲究“礼节”。古代婚礼分为六个阶段,俗称“六礼”。在西方,男女自由恋爱的方式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具体来看,中西婚礼习俗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差异。一、颜色与氛围差异。中国婚礼仪式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把象征着吉祥和兴旺的红色贯穿始终。新娘一般都穿红色的礼服。家里到处都贴有红色的喜字,新人身上佩戴红花,新房里的物品也大都是红色,象征了新人幸福吉祥。现代婚礼虽有简化,但主要色彩依然传承。西方婚礼是属于浪漫型,整个婚礼从开始到结束充满了浪漫气息。新娘一般都会一直穿着白色的婚纱,代表圣洁和忠贞。新娘的捧花、周围环境的装饰都是以白色为基调的。

  从氛围上看,在我国,越是嘈杂的声音越被认为热闹,新人们才能得到越多人的祝福,因此在婚礼那天是鞭炮声不绝;而在西方,教堂里播放的婚礼进行曲是柔和安详的,在音乐播放期间,整个教堂没有任何其他声音,婚礼在一中非常严谨的气氛中完成。二、观念差异。中国传统的婚姻观念,来自于其伦理道德。在中国传统的观念中,婚姻具有非常神圣的意义,男女婚姻乃承天地阴阳之性配合而成。“天作之合”的婚姻观是出于中国传统世俗婚姻观归于天的思想。西方婚姻伦理观是源于希腊文化和希伯来基督文化的交融,由此而发展到现代自由恋爱的婚姻伦理关系,其核心内容是为爱而牺牲。西方的婚姻是十分重视个人自由意志的展现,是人性自然的发展,完全由人的自然倾向和自由选择所把握。

  20.

  整体上看,中国与西方国家在节日上的差异主要表现有:第一是节日习俗的起源与目的不同。从起源上看,中国的节日主要源于岁时节气,原始崇拜。禁忌迷信、祭祀、宗教与神灵信仰等方面,主要目的则在于祈求自身的吉祥幸福;西方主要源于宗教及相关事件,也有为自己祈福的成分,但更主要的是缅怀上帝、求其保佑。第二是节日习俗的主题与内容不同,中国主要以吃喝为主题,许多节日有相应的节日食品;西方国家主要以玩乐为主题,许多节日都少有相应的节日食品。中国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西方节日:圣诞节、万圣节、感恩节、复活节、情人节。

  学习资料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21.

  22.

  中西价值观念因其环境适应性、历史背景和哲学基础的不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风格。这些差异在诸多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总体来说,中国的价值观更注重群体意识,讲求“利他”的精神;西方人更注重个体意识,偏向“利己”的思想。思维模式上,西方价值观强调以个人为主体和中心,也就是有突出的“利己”思想。这种思维方式以实现个人利益、维护个人尊严等作为出发点,支配各种社会人际关系的调节,进行价值评价,并产生出相应的行为方式和态度。中国数千年的历史已逐渐形成一种特有的民族价值观,尤以儒家文化为典型,倡导的是“利他”精神,强调民族内的统一性,并在很大程度上以此来判定人的行为的好与坏。思维模式的不同,使得中西方人的行为模式也有其相应的特色。首先,强调个人至上的西方国家表现出直接、果断和有野心。美国人从小就被教育要自信、独立、做事干净利落,缺乏自信心或进攻性的人是很难被社会接受的。中国人向来推崇的是做事“三思而后行”,考虑问题一定要周全,要做到彬彬有礼、温文尔雅,尤其是将有野心视为不良的行为。家庭观念上,西方国家,由于个人利益至上家庭观念很淡薄。在英美家庭,“家”是高度私人的领地,更享有法律上的保护。各人的卧室必须经过敲门获准其他家人才可进入。另外,造访他人时必须提前约定,做客时不可在主人房内擅自走动,四处张望,或随意翻动屋内的摆设,否则便是对个人权利的侵犯。在这一点上,中西方之间的冲突尤为明显。中国人特别珍视家庭的亲情,喜欢不分你我,对父母做到百依百顺,兄弟之间要同心协力、情同手足。家人之间没有任何隐私,“亲情”氛围尤为浓郁。中国人历来喜欢宾客满堂,对待客人像自己家人,做客时也可较随意。人际关系上,在交际中形成的人际关系也会因文化不同而有所区别。中国人在人际关系中较重感情,而西方人则偏向于实际。西方人也受历史背景和经济环境的影响形成了外露、直率、独立、自由、有冒险精神、崇尚平等的民族性格。

  23.

  电影中体现的文化差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打招呼的方式存在差异。影片,一开始便有体现。二、对待亲情方面的差异;我国的群体性文化,非常重视家庭亲友关系,把它视为组成社会的细胞;而在西方国家,崇尚独立自主自强自立。中国人重视传统的君臣,父子,论资排辈,等级森严,而在英美国家,长辈与晚辈间地位平等。影片中体现在主人公许大同对父亲的孝学习资料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顺。大同重视和父亲的亲情关系,不忍心年迈的老人在法庭上接受质疑,于是果断坦然地把罪名背负在自己身上。二、道德价值观方面差异;电影中,在法庭上有一段关于孙悟空的辩论。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代表正义的英雄,代表着中国的传统价值观和美德,这个英雄却被美国律师反诬为野蛮、暴力的象征。美国人认为孙悟空大闹天宫,砸烂人家东西,偷吃人家仙桃,是典型的野蛮侵犯别人的行为。另外,大同的儿子与其老板的儿子打架,他不分青红皂白,随手给儿子耳光,上司不解,问起原因,大同说是出于对上司的尊重,这让他的上司大为不解。三、思维方式上差异;“刮痧”是中国民间流传广泛的一种医疗手法,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从未想过这会引起一场轩然大波。电影正式从这个细小的切口进入,将矛盾纠结在东西方不同文化碰撞的主题上。四、法律冲突;根据影片中案件经历的整个过程来看,双方当事人的法律价值观念典型地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法律文化体系,当事人之间的内心冲突的根源和对抗方式的不同,反映了中西方法律在价值观层面的差异。西方人注重证据,擅长用理性的思维方式分析事情。影片中老板因为出庭作证说了实话,遭到许大同破口大骂,为了证明大同的父亲给孙子背上的刮痧而留下的伤痕不是故意的虐待,他放下工作,去体验刮痧,并明白了刮痧是一种治疗方法,并不会对人产生任何危害。也正是因为这个证据的提出,才是大同一家最后团聚。五、人权的方面的差异。西方人强调人权,影片中,简宁当年分娩时的医生在法庭上提出,在情况危急时医生询问大同时,他让医生保大人,不顾孩子,她认为东方人不顾孩子的行径非常野蛮。而许大同的解释是“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但在西方人看来,这是不尊重一个新生儿的权利,虽然孩子未降生,但在他们看来已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学习资料

篇十六:精确性在西方文化的体现

 分析阅读背景下中西文化思维方式对解题的影响

  摘要:在不同的思维方式影响下,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方式等会有显著的差异,所以其在解题的过程中,具体的题目解构也会深受思维方式的影响。从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在阅读背景下,学生接触到题目后会使用自己的固有思维对题目进行判断,因为中西方文化思维方式的差异,具体的题目判断方向存在差别,所以相同的题目,具体的解答会走向不同的方向。简单来讲,明确中西方文化思维方式的差异,并明确其在阅读背景下对解题的影响,这于实践有突出的指导意义。文章分析相关的内容,旨在为实践工作开展提供指导和帮助。

  关键词:阅读背景;中西文化;思维方式;解题;影响

  中西文化差异的影响是显著的,而且表现在多个方面。就目前的教育教学来看,在阅读背景下,学生们面对同样的题目,使用中西文化思维方式进行解读,无论是题目解读的方向还是解读的深度均会表现出显著的不同,这种不同实际上就是文化思维差异的作用结果。深入了解中西文化思维方式差异,并研究其在阅读背景下对解题的具体影响,这对于解题方式分类与运用有突出的指导意义。

  1.

  中西文化思维方式

  从目前的研究总结来看,中西文化思维方式的差异是显著的,基于具体的分析明确二者的差异,这对于思维方式的特点认知和作用价值探讨有突出的意义。

  对西方文化思维模式进行具体的分析会发现其如同直线切割、细分明析,注重抽象推理,所以在西方文化思维中,最为核心的思维方式为分析性思维。总体来讲,西方文化思维方式具有的显著特点有分析性、逻辑性、抽象性、认知性、精确性、对象性等。

  [1]

  和西方文化思维模式进行具体的比较,中国文化思维模式犹如圆环内封,综观合察,寻求直觉顿悟,其具有非常突出的综合性,所以在中国文化思维中,综合性思维是核心。就中国文化思维的具体分析来看,其突出的特点是整体性、直觉性、形象性、伦理性、模糊性和意向性。

  1.

  中西文化思维方式对解题的影响

  基于具体的思维方式差异分析可以发现,中西文化思维方式的侧重点是有显著差异的,这对于阅读背景下的解题会产生显著的影响,以下是对影响的分析。

  第一是解题完整性影响。从中西文化思维方式进行具体的阅读题目分析会发现基于两种思维方式进行具体题目的讨论,二者的结果是有显著差异的。以《天净沙

  秋思》为例。这首元曲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以及断肠人均为意象,如果是按照西方文化思维进行具备内容的解读,这首散曲仅仅是进行了几种对象的整合,由此构成了一幅画面。但是基于中国文化思维进行这首散曲的解读,其会重视散曲中的具体意象,但是更重视的是意象所构成的一个大环境。简单来讲,这首散曲中的每一个意象都是可以单独存在的,但是中国文化思维强调的是整体,是综合,既然实现了多种意象的同时出现,势必有其深意,所以将这些意象进行组合后会发现其构成的画面孤独感强烈,在这种感觉基础上载配合相关的修饰,画面感会更强烈,情感熏陶也会更加的深刻。简单来讲,西方思维重具体,而中国思维重整体,所以在题目解答的时候,西方思维更加强调具体描写对象的分析,而中国思维更加重视所有意象的整合分析,基于这样的差异,在《天净沙

  秋思》的意境分析和情感解读方面,中国思维更具优势。

  第二是解题精确性影响。在阅读实践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说明文或者是逻辑分析能力比较强的文本。就此类文本的具体问题解决来看,中西方思维的应用差异也是非常明显的。就西方思维的具体利用来看,因为其重视逻辑推理,所以其能够更快的找到文本中的具体内容,并基于分析思维和逻辑推理构建起具体内容之间的联系,通过联系构建,文本内容的分析解读准确性和深入性会明显的提升。反观中国思维的应用,其在问题分析的时候强调的是模糊性、意向性以及直觉性,所以在利用中国思维进行问题解读的时候,很多学生会凭借自己的直觉进行判断,[3][2]

  但是要让其找到事实依据,其便会犯难。简言之,在文本的具体解读中,西方思维应用下会基于分析和逻辑推理构建事实关系,从而实现问题解决的针对性,但是中国思维在很多时候凭借直觉做判断,在分析和推力方面表现较弱,所以在题目解决精确性以及逻辑性方面,西方思维的优势更加明显。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不同的思维模式对学生文本阅读的影响是不同的,对具体问题的思考也是有显著差异的,因此在实践中明确两种思维方式的具体差异与特点,并在实践中基于特点总结思维方式对阅读解题的影响,这对于实践工作开展意义显著。

  参考文献:

  [1]谢秀珍.外贸英语电子邮件书写变化探析——基于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文化思维差异的视角[J].大学教育,2019,000(003):122-124.

  [2]冯培华.浅析中西方文化与思维方式差异[J].文存阅刊,2018(13).

  [3]张植晟.关于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分析[J].校园英语,2018(41).

  [4]李昕芮.浅析跨文化交流背景下的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J].中外交流,2018(48).

  作者简介:安建梅,1979年4月,籍贯:定襄,女,最高学历:本科,职称:中小学一级,职务:教师,研究方向:高中英语学习,毕业院校:忻州师范学院

  单位:山西省定襄县定襄中学校。

  [4]

篇十七:精确性在西方文化的体现

 浅析中西文化差异的原因及主要表现

  摘要:中西民族的思维方式,由于受不同的自然和人文条件影响,客观上存在差异。东方民族的思维方式呈圆形,以直觉体验为工具,强调整体性;西方民族的思维方式呈线形,以逻辑实证为手段,强调部分分析。了解这些差异对我们的英语学习大有裨益。

  关键词:思维方式

  差异

  原因

  表现

  1.了解思维方式的必要性

  人类的思维是在生产实践活动作用下人脑发展到高级阶段的机能,是人类历史长期发展的产物。思维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来观察和反映客观世界,也对客观世界进行分析和综合。某个民族将长期以来对现实的认识凝聚成经验和习惯,借助语言形成思想,又赋予思想以一定的方式,就形成了这一民族所特有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其深层的表现有情感、意志等暗流及更深的以潜意识存在的观物态度,而其浅层的表现则为语言。

  思维方式是沟通文化和语言的桥梁(连淑能,2002:39),与两者都密切相关:一方面思维方式体现于民族文化的所有领域,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和交际文化,尤其体现于哲学、科技、文学、美学、艺术以及宗教、政治、法律等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思维方式的差异,正是造成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另一方面,思维方式又是语言生成和发展的深层机制,语言又促使思维方式得以形成和发展。语言是思维的主要工具,是思维方式的构成要素。思维以一定的方式体现出来,表现于某种语言形式中。思维方式的差异,也正是造成语言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要研究语言的特征及其转换,要研究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要研究不同民族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就必须深入研究与语言和文化均有密切关系的思维方式。

  2.中西思维方式差异的原因

  从地理和文化的角度看,全世界可以分为东方和西方两大区域。导致它们思维方式差异的原因很多,本文主要归纳为三个方面:

  2.1我们认为首先是东方西方哲学对语言的态度截然不同的缘故。

  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明走上了“受指主义”的轨道。中国的第一位大思想家老子在他的著作《道德经》中不遗余力地否定语言的终极表达功能:“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他甚至否定语言是知识的来源:“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最后用反诘的形式做出判断:“名与身孰亲?”答案当然是“身”(受指)高于“名”(能指)。“名实之辨”更是儒家的看家本领,它的思维立足点是“实”(受指),用“循名以责实”的方法达到道德教化的目的。儒家否定语言的客观真理性,要看说话者本人的道德修养,即“道德”高于“文章”。尽量用超分析性、超逻辑演绎性的思维方式,很少论证和说明,文字向内凝缩,意义朝外涨溢,强调“言不尽意”、“得意忘言”。超越语言符号的限制,“事实胜于雄辩”,中国人对语言和能指的高度不信任和怀疑,直接导致了精神生活方面的内省传统,社会制度方面的人治传统以及知识艺术领域的寓

  言(传授技术后就把语言忘掉)。

  而与之相对的传统西方哲学的根本立足点是“能指”主义,对语言高度信任。大家知道,西方文明的两大源头分别是希腊哲学—数学传统和希伯莱宗教—律法传统。而“能指”主义在这两者之中都得以充分体现:希腊第一位大哲学家同时又是发现勾股定理的大数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是“数创造了整个宇宙”,而数是一切人类符号中最能指代的符号。柏拉图则认为世间一切事物是从“理念”即纯能指中派生出来的;希伯莱旧约第一篇《创世纪》开宗明义:“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上帝说出一个词,就有了一个对应物,说出了一切词,就有了一切物。总之是先有词后有物。在西方人眼里,语言就像上帝一样全知全能,世上根本不存在用语言和数学表示不了的东西。这种对语言和能指的高度信任和崇拜,直接导致了西方人精神生活方面的告解传统,社会制度方面的法律传统以及知识艺术领域的辩论传统。“真理越辩越明”,可以说西方世界的能指主义世界观及思维方式导致了西方文明的一切。

  2.2中西民族的思维方式受经济制度的影响也是恒久而深刻的。

  中国的传统经济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春秋战国后随着私有制的产生出现了地主和自耕农,个体劳作的生产方式一直延续到近现代。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征使人们缺乏对外界的联系,视野狭窄,思维闭塞。在这种农业社会中,人们意识到丰收离不开风调雨顺,生存离不开自然的恩赐,进而悟出了“万物一体”、“天人合一”的意识,不象西方那样以自然为认识对象,而是把自然人化,或者把人自然化,使思维对象指向自身而非自然。所以中国传统思维注重内向自求,重心术:“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封建君主专制下实行的是“家国同构”的政治制度,以家庭伦理道德规范外推为国家统治秩序,是“人治”。以家庭为重的观念使人们在群体行动中容易服从某些特定的权威,不喜欢坚持个人的权利。这种“农业文明性格”造就了东方人注重伦理道德,求同求稳,以“和为贵,忍为高”为处世原则。

  西方文化的发源地希腊半岛及其附近沿海地区的手工业、商业、航海业的发展,引起古希腊哲学家对天文、气象、几何、物理和数学的浓厚兴趣,逐渐形成了西方注重探索自然奥秘的科学传统。随着手工业的发展,注重加工程序、技巧、分析、比较而言的工匠传统大大发展。到了近代,西方试验科学迅速发展,与此相适应的思维方式便具有很强的实证性。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由于受到大工业生产方式所特有的组织性、科学性、民主性的陶冶,“公平理论”、“自我实现理论”、“竞争精神”是西方人思维方式的典型特点。这种“工业文明性格”造就了西方人有较强的斗争精神和维护自身利益的法律意识,以独立、自由、平等为处世原则。

  2.3“五方水土不同,而思想遂因以各异”(陈独秀)。地理环境对思维方式的影响同样不可低估。

  中国是封闭的大陆型地理环境,较少受到来自大自然的压力,人们做事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受“天人合一”哲学观的影响,不认为人和自然是对立的,不以自然为客体。同时,广袤的陆地形成了中国人博大的胸怀,表现为惊人的忍让与超然。“世界上如果有一个国家不屑于打仗,那就是中国。”(罗素)然而,居住在大陆封闭环境下的人们,由于缺乏与其他文明的交流和竞争,眼界狭窄,内向保守,形成了狭隘的民族中心主义和文化独尊意识。封闭的大陆型地理环境使中国人的思维局限在本土之内,善于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喜欢“以史为镜”而空间意识较弱。这种内向型思维导致了中国人求稳好静的性格,对新鲜事物缺乏好奇,对未知事物缺乏兴趣。

  而西方国家大多数则处于开放的海洋型地理环境,工商业、航海业发达,自古希腊时期就有注重研究自然客体,探索自然奥秘的传统。同时,海洋环境的山风海啸、动荡不安,也构成了西方民族注重空间拓展和武力征服的个性。居住在沿海地带开放环境下的人们,由于经常与外界交流和竞争,思维对象倾向于外界,思维视野不受地域限制,偏向于重视空间,同时也注重现在和未来。正如近代学者梁启超所言,濒临河海的民族“精神勇猛”,有“活气”,敢“进取”。外向型思维导致了他们求新、求变、好动的性格。

  3.中西思维模式差异的主要表现

  如前所述,既然生成中西方文化的哲学观念、经济制度以及地理环境如此不同,而两者又各自固守着极富个性的文化本位,坚持着自己对自然和社会的特殊的认知方式,不可避免地,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内部机制和外部表现自然大相径庭。傅雷先生曾经说过:“……东方人与西方人之思想方式有基本分歧,我人重综合,重归纳,重暗示,重含蓄;西方人重分析,细微曲折,挖掘惟恐不尽,描写惟恐不周。此两种Mentalities彼此殊难融合交流。”英国作家RudyardKipling亦有诗篇TheBalladofEastandWest表达东西方之大不同:

  Oh,EastisEast,WestisWestAndneverthetwainshallmeetTillEarthandSkystandpresentlyAtGod’sgreatjudgmentseat

  …

  3.1圆型思维和直线型思维

  RobertKaplan(1966)提出了文化思维对话语模式的影响,认为西方的思维是直线型,而东方人的思维是螺旋型的。中国传统的宇宙观强调“天人合一”:“夫大人者,以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乾卦·文言》),追求物我不分,万物有情,天人同体同德的“圆满”境界。所以中国人在说话、写文章的时候,把思想发散出去了还要收回来,让它落在原来的起点上。这样的圆型思维导致了汉语的螺旋式结构,即以反复而又发展的螺旋形式对一种问题加以展开,尽量避免直接切入主题,讲究“起、承、转、合”的八股文章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反之,西方宇宙观主张“天人相分”,认为事物之间是独立的,一切都在向前发展变化。所以直线型思维的人认为说话、写文章的时候直接表达必定优于间接表达,并且说话人的立场应保持一贯,不要用无关的信息掩盖真实的观点。因此英语语篇一般按直线展开,通常包含四个部分:导入、主题、支撑、结论:切入主题后就开门见山地先陈述段落的中心思想,即主题句,再分数点对主题进行阐述,最后得出结论。整个语篇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表达的思想要做到与语义直接相关,要用一定的连接手段将各个部分衔接起来,形成直线流动的实体。

  3.2整体性思维与解析性思维

  “以整体性为特征的‘元气论’和以个体性为特征的‘原子论’分别对中西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

  影响,前者横向铺开,注重事物的相互关系和整体把握;后者纵向深入,注重事物的分析解剖和个体研究。”(连淑能;2002:48)中国人的整体观念根源于对自然界的朴素认识,按照自然界的本来面目把它当作一个整体来观察。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不可分割,互相影响,互相对应,把一切都放在关系网中从整体上综合考察其有机联系。这种思维方式善于从客观的具象出发,通过类比联想对客体进行抽象,寻求其普遍性。这种多方向的类比联想包括了从个体到个体,从个体到一般,从一般到一般和从一般到个体的思考,因此具有鲜明的综合整体特征。虽然这种整体观念比较容易把握事物发展的全貌,但难以揭示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从而只能得出停留在现象上的结论。

  而在西方人那里,爱利亚学派的“二元论”导致了物质与精神的分离,主体(人)和客体(自然)是主客二分,天人对立的,主体的任务就是解释客体的“是”和“何以是”。所以他们明确区分主体和客体,人和自然,精神和物质,现象和本质,并分别做出深入的分析研究。原子论者更提出了物质无限可分的观念。这种人与物质互相独立,物质又可分并有自己内在运动规律的思想深入到西方人的血液之中,积淀成一种思维模式:他们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思考,从已知推导未知,象解析几何题那样,一丝不苟地论证,然后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这种步步为营,严密精确的解析思维正是西方哲学的特征所在,直接导致了西方文明理性主义和重知主义的发展。从古希腊哲学的“分析时代”到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再到20世纪的“分析时代”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当然,其缺点在于太过孤立、片面地看待事物,缺乏想象力。

  3.3直觉经验性思维和逻辑实证性思维

  中国传统思维注重实践经验,因而借助于直觉体会,通过知觉从总体上模糊而直接地把握认识对象的内在本质和规律,即“以经验为基础,通过由此及彼的类别联系和意义涵摄,沟通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社会达到协同效应。”(李宗桂,1994)。中国人对事物的认识只满足于对经验的总结和对现象的描述,而不追求对感性认识的深层思考与对现象背后事物本质的哲学思辨。传统的中医理论,如春秋战国时代名医扁鹊发明的望、闻、问、切四诊法就属于典型感性直观和经验判断的例子。直觉经验性思维着重用“模式”和“类比”的推理,一般是从一种基本模式出发,通过一系列的意象组合和直觉判断的矛盾运动,逐步拓展和深化,直到认识完成,逐渐逼近其中的本质意义,达到“目击道存”。这种思维机制与生活保持着直接联系,不向分析判断的抽象思辨发展。大自然呈现在自己面前的只是一个感性的现象世界,不可分析,只可感觉。可见中国哲学讲求实用,“中了悟而不重实证”,用直觉顿悟的内心体验的思维方式去悟出自然法则,而不用概念和语言去描述也不用逻辑推理去论证。

  而西方思维则具有浓厚的实证、理性和思辨的色彩。古希腊早期的哲学家们在自然界的各种观察和实验中渗透着理性思维与哲学思辨的成分,在收集和整理材料的基础上,利用理性思辨的力量对世界进行了解说。近代西方哲学家们从对主体世界确定性质的探索,到主体思维确定性质的考察,借助自然科学的成果,依赖理性的力量,以实证或思辨为武器力求回答我们如何认识、我们能够认识什么的问题。到了19世纪,康德以批评理性的精神,全面探索科学以及形而上学能够成立和存在的条件;黑格尔从客观唯心主义出发,用辩证法思想重新确立了理论对现象世界本质的可知性,重新架起了现象世界和自在之物之间彼此过渡、转化的桥梁。

  逻辑实证性思维是对现象背后隐含的深刻原因的精心探索与深入挖掘:“我们应求取原因的知识,因为我们只能说明在证明一切事物的基本原因之后才能说知道了这事物。”

  4.结

  语

  正如卡尔·普利布兰姆在《思维方式之矛盾》中所指出的:“世界各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和睦的关系之所以受到阻碍,不仅是由于语言的复杂多样,更是由于思维模式的差异,就是说,是由人们确定知识来源和进行有条理思维方法上的差异造成的。”由于种种历史、地理、人文因素的冲击和沉积,中国和西方的思维模式经历了不同的演变过程,形成了各自鲜明的特点。既然语言体现思维方式已为人们所共识,那么学习一门语言而不知其思维特点就会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困境。在学习英语时了解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有利于我们实现对英语从感性到理性质的飞跃,排除东方思维负迁移的影响,培养起英语思维能力,以英语的思维方式学习英语,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推荐访问:精确性在西方文化的体现 精确性 体现 文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