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洁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基于工作过程护理基础技术(16篇)

发布时间:2022-11-21 08:10:05 来源:网友投稿

基于工作过程护理基础技术(16篇)基于工作过程护理基础技术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  一、患者入院护理  (一)工作目标。  热情接待患者,帮助其尽快熟悉环境;观察和评估患者病情和护理需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基于工作过程护理基础技术(16篇),供大家参考。

基于工作过程护理基础技术(16篇)

篇一:基于工作过程护理基础技术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

  一、患者入院护理

  (一)工作目标。

  热情接待患者,帮助其尽快熟悉环境;观察和评估患者病情和护理需求;满足患者安全、舒适的需要。

  (二)工作规范要点。

  1.备好床单位。根据患者病情做好准备工作,并通知医师。

  2.向患者进行自我介绍,妥善安置患者于病床。

  3.测量患者生命体征,了解患者的主诉、症状、自理能力、心理状况,填写患者入院相关资料。

  4.入院告知:向患者/家属介绍主管医师、护士、病区护士长。介绍病区环境、呼叫铃使用、作息时间、探视制度及有关管理规定等。鼓励患者/家属表达自己的需要及顾虑。

  5.完成入院护理评估,与医师沟通确定护理级别,遵医嘱实施相关治疗及护理。

  6.完成患者清洁护理,协助更换病员服,完成患者身高、体重、生命体征的测量(危重患者直接进入病房)。

  (三)结果标准。

  1.物品准备符合患者需要,急、危、重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2.患者/家属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护理服务满意。

  二、患者出院护理

  (一)工作目标。

  患者/家属知晓出院指导的内容,掌握必要的康复知识。

  (二)工作规范要点。

  1.告知患者。针对患者病情及恢复情况进行出院指导,包括办理出院结账手续方法、出院后注意事项、带药指导、饮食及功能锻炼、遵医嘱通知患者复诊时间及地点、联系方式等。

  2.听取患者住院期间的意见和建议。

  3.做好出院登记,整理出院病历。

  4.对患者床单位进行常规清洁消毒,特殊感染病人按院内感染要求进行终末消毒。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护理服务满意。

  2.床单位清洁消毒符合要求。

  三、生命体征监测技术

  (一)工作目标。

  安全、准确、及时测量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为疾病诊疗和制定护理措施提供依据。

  (二)工作规范要点。

  1.告知患者,做好准备。测量生命体征前30分钟避免进食、冷热饮、冷热敷、洗澡、运动、灌肠、坐浴等影响生命体征的相关因素。

  2.对婴幼儿、老年痴呆、精神异常、意识不清、烦躁和不合作者,护士应采取恰当的体温测量方法或在床旁协助患者测量体温。

  3.测腋温时应当擦干腋下,将体温计放于患者腋窝深处并贴紧皮肤,防止脱落。测量5-10分钟后取出。

  4.测口温时应当将体温计斜放于患者舌下,用鼻呼吸,闭口3分钟后取出。

  5.测肛温时应当先在肛表前端涂润滑剂,将肛温计轻轻插入肛门3-4厘米,3分钟后取出。用消毒纱布擦拭体温计。

  6.发现体温和病情不相符时,应当复测体温。

  7.体温计消毒方法符合要求。

  8.评估测量脉搏部位的皮肤情况,避免在偏瘫侧、形成动静脉瘘侧肢体、术肢等部位测量脉搏。

  9.测脉搏时协助患者采取舒适的姿势,以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腹按压桡动脉或其他浅表大动脉处,力度适中,以能触及到脉搏搏动为宜。

  10.一般患者可以测量30秒,脉搏异常的患者,测量1分钟。

  11.发现有脉搏短绌,应两人同时测量,分别测心率和脉搏。

  12.测量呼吸时患者取自然体位,护士保持诊脉手势,观察患者胸部或腹部起伏,测量30秒。危重患者、呼吸困难、婴幼儿、呼吸不规则者测量1分钟。

  13.观察患者呼吸频率、节律、幅度和类型等情况。

  14.危重患者呼吸微弱不易观察时,可用棉花少许置鼻孔前,观察棉絮吹动情况,并计数。

  15.测量血压时,协助患者采取坐位或者卧位,保持血压计零点、肱动脉与心脏同一水平。

  16.选择宽窄度适宜的袖带,驱尽袖带内空气,平整地缠于患者上臂中部,松紧以能放入一指为宜,下缘距肘窝2-3厘米。

  17.正确判断收缩压与舒张压。如血压听不清或有异常时,应间隔1-2分钟后重新测量。

  18.测量完毕,排尽袖带余气,关闭血压计。

  19.长期观察血压的患者,做到四定: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

  20.结果准确记录在护理记录单或绘制在体温单上。

  21.将测量结果告诉患者/家属。如果测量结果异常,观察伴随的症状和体征,及时与医师沟通并处理。

  (三)结果标准。

  1.护士测量方法正确,测量结果准确。

  2.记录准确,对异常情况沟通及时。

  四、导尿技术

  (一)工作目标。

  遵医嘱为患者导尿,患者能够知晓导尿的目的并配合。

  (二)工作规范要点。

  1.遵循查对制度,符合无菌技术、标准预防原则。

  2.告知患者/家属留置尿管的目的、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配合。

  3.评估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合作程度、膀胱充盈度、局部皮肤等。根据评估结果,选择合适的导尿管。

  4.导尿过程中严格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避免污染,保护患者隐私。

  5.为男性患者插尿管时,遇有阻力,特别是尿管经尿道内口、膜部、尿道外口的狭窄部、耻骨联合下方和前下方处的弯曲部时,嘱患者缓慢深呼吸,慢慢插入尿管。

  6.插入气囊导尿管后向气囊内注入10-15毫升无菌生理盐水,轻拉尿管以证实尿管固定稳妥。

  7.尿潴留患者一次导出尿量不超过1000毫升,以防出现虚脱和血尿。

  8.指导患者在留置尿管期间保证充足液体入量,预防发生结晶和感染。

  9.指导患者在留置尿管期间防止尿管打折、弯曲、受压、脱出等情况发生,保持通畅。

  10.指导患者保持尿袋高度低于耻骨联合水平,防止逆行感染。

  11.指导长期留置尿管的患者进行膀胱功能训练及骨盆底肌的锻炼,以增强控制排尿的能力。患者留置尿管期间,尿管要定时夹闭。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操作满意。

  2.操作规范、安全,未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3.尿管与尿袋连接紧密,引流通畅,固定稳妥。

  五、胃肠减压技术

  (一)工作目标。

  遵医嘱为患者留置胃管,持续抽出胃内容物,达到减压。患者能够了解有关知识并配合。

  (二)工作规范要点。

  1.遵循查对制度,符合无菌技术、标准预防原则。

  2.告知患者/家属留置胃管的目的、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配合。

  3.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患者鼻腔是否通畅,有无消化道狭窄或食道静脉曲张等,患者是否有以往插管的经验,根据评估结果选择合适的胃管。

  4.准确测量并标识胃管插入的长度。

  5.插管过程中指导患者配合技巧,安全顺利地插入胃管。

  6.昏迷患者应先将其头向后仰,插至咽喉部(约15厘米),再用一手托起头部,使下颌靠近胸骨柄,插至需要的长度。如插入不畅,应检查胃管是否盘曲在口腔中。插管过程中如发现剧烈呛咳、呼吸困难、紫绀等情况,应立即拔出,休息片刻后重插。

  7.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

  8.调整减压装置,将胃管与负压装置连接,妥善固定于床旁。

  9.告知患者留置胃肠减压管期间禁止饮水和进食,保持口腔清洁。

  10.妥善固定胃肠减压装置,防止变换体位时加重对咽部的刺激,以及胃管受压、脱出等,保持有效减压状态。

  11.观察引流物的颜色、性质、量,并记录24小时引流总量。

  12.留置胃管期间应当加强患者的口腔护理。

  13.胃肠减压期间,注意观察患者水电解质及胃肠功能恢复情况。

  14.及时发现并积极预防和处理与引流相关的问题。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护士操作过程规范、准确、动作轻巧,患者配合。

  3.确保胃管于胃内,固定稳妥,保持有效胃肠减压。

  六、鼻饲技术

  (一)工作目标。

  遵医嘱为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灌入流质液体,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水分和药物。

  (二)工作规范要点。

  1.遵循查对制度、标准预防、消毒隔离原则。

  2.告知患者/家属鼻饲的目的、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配合。

  3.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鼻腔是否通畅、有无消化道狭窄或食道静脉曲张、以往是否有插胃管的经历;评估患者的消化、吸收、排泄功能和进食需求。根据评估结果选择合适的胃管和鼻饲时机。

  4.如需插胃管先准确测量并标识胃管插入的长度。插管过程中指导患者配合技巧。昏迷患者应先将头向后仰,插至咽喉部(约15厘米),再用一手托起头部,使下颌靠近胸骨柄,插至需要的长度。如插入不畅,应检查胃管是否盘曲在口腔中。插管过程中如发现剧烈呛咳、呼吸困难、紫绀等情况,应立即拔出,休息片刻后重插。插入适当深度并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

  5.鼻饲前了解上一次鼻饲时间、进食量,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以及有无胃潴留,胃内容物超过150毫升时,应当通知医师减量或者暂停鼻饲。

  6.鼻饲前后用温开水20毫升冲洗管道,防止管道堵塞。

  7.缓慢灌注鼻饲液,温度38℃-40℃。鼻饲混合流食,应当间接加温,以免蛋白凝固。

  8.鼻饲给药时应先研碎,溶解后注入。

  9.对长期鼻饲的患者,应当定期更换胃管。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护士操作过程规范、准确、动作轻巧,患者配合。

  3.确保胃管于胃内,固定稳妥。

  七、灌肠技术

  (一)工作目标。

  遵医嘱准确、安全地为患者实施不同治疗需要的灌肠;清洁肠道,解除便秘及肠胀气;降温;为诊断性检查及手术做准备。

  (二)工作规范要点。

  1.评估患者的年龄、意识、情绪及配合程度,有无灌肠禁忌症。对急腹症、妊娠早期、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禁止灌肠;肝性脑病患者禁用肥皂水灌肠;伤寒患者灌肠量不能超过500毫升,液面距肛门不得超过30厘米。

  2.告知患者及家属灌肠的目的及注意事项,指导患者配合。

  3.核对医嘱,做好准备,保证灌肠溶液的浓度、剂量、温度适宜。

  4.协助患者取仰卧位或左侧卧位,注意保暖,保护患者隐私。阿米巴痢疾患者取右侧卧位。

  5.按照要求置入肛管,置入合适长度后固定肛管,使灌肠溶液缓慢流入并观察患者反应。

  6.灌肠过程中,患者有便意,指导患者做深呼吸,同时适当调低灌肠筒的高度,减慢流速;患者如有心慌、气促等不适症状,立即平卧,避免发生意外。

  7.对患者进行降温灌肠时,灌肠后保留30分钟后再排便,排便后30分钟测体温。

  8.清洁灌肠应反复多次,首先用肥皂水,再用生理盐水,直至排出液澄清、无粪便为止。

  9.灌肠完毕,嘱患者平卧,根据灌肠目的保持适当时间再排便并观察大便性状。

  10.操作结束后,做好肛周清洁,整理床单位。

  11.观察排出大便的量、颜色、性质及排便次数并做好记录。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护士操作过程规范、准确。

  3.达到各种灌肠治疗的效果,无并发症发生。

  八、氧气吸入技术

  (一)工作目标。

  遵医嘱给予患者氧气治疗,改善患者缺氧状态,确保用氧安全。

  (二)工作规范要点。

  1.评估患者病情、呼吸状态、缺氧程度、鼻腔情况。

  2.告知患者安全用氧目的及注意事项,强调不能自行调节氧流量,做好四防,即防震、防火、防热、防油。

  3.遵医嘱,选择合适的氧疗方法。

  4.遵医嘱根据病情调节合适的氧流量。

  5.使用氧气时,应先调节氧流量后应用。停用氧气时,应先拔出导管或面罩,再关闭氧气开关。

  6.密切观察患者氧气治疗的效果,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7.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用氧安全。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确保吸氧过程安全。

  九、雾化吸入疗法

  (一)工作目标。

  遵医嘱为患者提供剂量准确、安全、雾量适宜的雾化吸入。

  (二)工作规范要点。

  1.遵循查对制度,符合标准预防、安全给药的原则。

  2.遵医嘱准备药物和雾化装置,并检查装置性能。

  3.了解患者过敏史、用药史、用药目的、患者呼吸状况及配合能力。

  4.告知患者治疗目的、药物名称,指导患者配合。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

  5.调节适宜的雾量,给患者戴上面罩或口含嘴,指导患者吸入。气管切开的患者,可直接将面罩置于气管切开造口处。

  6.观察患者吸入药物后的反应及效果。

  7.雾化吸入的面罩、口含嘴一人一套,防止交叉感染。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操作过程规范、安全,达到预期目的。

  十、血糖监测

  (一)工作目标。

  遵医嘱准确测量患者血糖,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二)工作规范要点。

  1.遵循查对制度,符合无菌技术、标准预防原则。

  2.告知患者监测血糖的目的,做好准备。评估患者穿刺部位皮肤状况。

  3.确认血糖仪的型号与试纸型号一致,正确安装采血针,确认监测血糖的时间(如空腹、餐后2小时等)。

  4.确认患者手指消毒剂干透后实施采血,采血量充足,应使试纸试区完全变成红色。

  5.指导患者穿刺后按压1-2分钟。

  6.将结果告知患者/家属,做好记录并通知医师。

  7.对需要长期监测血糖的患者,穿刺部位应轮换,并指导患者血糖监测的方法。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操作过程规范,结果准确。

  十一、口服给药技术

  (一)工作目标。

  遵医嘱正确为患者实施口服给药,并观察药物作用。

  (二)工作规范要点。

  1.遵循标准预防、安全给药原则。

  2.评估患者病情、过敏史、用药史、不良反应史。如有疑问应核对无误后方可给药。

  3.告知患者/家属药物相关注意事项,取得患者配合。

  4.严格遵循查对制度,了解患者所服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以及某些药物服用的特殊要求。

  5.协助患者服药,为鼻饲患者给药时,应当将药物研碎溶解后由胃管注入。

  6.若患者因故暂不能服药,暂不发药,并做好交班。

  7.对服用强心甙类药物的患者,服药前应当先测脉搏、心率,注意其节律变化,如脉率低于60次/分钟或者节律不齐时,暂不服用并及时通知医师。

  8.观察患者服药效果及不良反应。如有异常情况及时与医师沟通。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帮助患者正确服用药物。

  3.及时发现不良反应,采取适当措施。

  十二、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技术

  (一)工作目标。

  遵医嘱准确为患者静脉输液,操作规范,确保患者安全。

  (二)工作规范要点。

  1.遵循查对制度,符合无菌技术、标准预防、安全给药原则。

  2.在静脉配制中心或治疗室进行配药,化疗和毒性药物应在安全的环境下配置。药物要现用现配,注意配伍禁忌。

  3.告知患者输液目的及输注药物名称,做好准备。评估患者过敏史、用药史及穿刺部位的皮肤、血管状况。协助采取舒适体位。

  4.选择合适的静脉。老年、长期卧床、手术患者避免选择下肢浅静脉穿刺。穿刺成功后,妥善固定,保持输液通道通畅。

  5.根据病情、年龄、药物性质调节速度。告知患者注意事项,强调不要自行调节输液速度。

  6.观察患者输液部位状况及有无输液反应,及时处理输液故障,对于特殊药物、特殊患者应密切巡视。

  7.拔除输液后,嘱咐患者按压穿刺点3-5分钟左右,勿揉,凝血机制差的患者适当延长按压时间。

  11(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操作过程规范、准确。

  3.及时发现不良反应,采取适当措施。

  十三、密闭式静脉输血技术

  (一)工作目标。

  遵医嘱为患者正确安全地静脉输血,操作规范,及时发现、处理并发症。

  (二)工作规范要点。

  1.遵循查对制度,符合无菌技术、标准预防、安全输血原则。

  2.告知患者,做好准备。评估患者生命体征、输血史、输血目的、合作能力、心理状态和血管状况。告知患者输血的目的、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

  3.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输血核对必须双人核对,包括取血时核对,输血前、中、后核对和发生输血反应时的核对。核对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血袋号、血型、血液数量、血液种类、交叉试验结果、血液有效期、血袋完整性和血液的外观。发生输血反应时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录及受血者与供血者的血型,并保留输血装置和血袋。

  4.建立合适的静脉通道,密切观察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立即停止输血并通知医师及时处理。

  5.血制品应在产品规定的时间内输完,输入两个以上供血者的血液时,应在两份血液之间输入0.9%氯化钠注射液。

  6.开始输血时速度宜慢,观察15分钟,无不良反应后,将滴速调节至要求速度。输血时,血液制品内不得随意加入其他药物。

  7.输血完毕,贮血袋在4℃冰箱保存24小时。

  12(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护士操作过程规范、准确。

  3.及时发现输血反应,妥善处理。

  十四、静脉留置针技术

  (一)工作目标。

  正确使用留置针建立静脉通道,减少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

  (二)工作规范要点。

  1.遵循查对制度,符合无菌技术、标准预防、安全静脉输液的原则。

  2.告知患者留置针的作用、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3.评估患者病情、治疗、用药以及穿刺部位的皮肤和血管状况。

  4.选择弹性适当血管穿刺,正确实施输液前后留置针的封管及护理,标明穿刺日期、时间并签名。

  5.严密观察留置针有无脱出、断裂,局部有无红肿热痛等静脉炎表现,及时处理置管相关并发症。

  6.嘱患者穿刺处勿沾水,敷料潮湿应随时更换,留置针侧肢体避免剧烈活动或长时间下垂等。

  7.每次输液前后应当检查患者穿刺部位及静脉走向有无红、肿,询问患者有关情况,发现异常时及时拔除导管,给予处理。

  8.采取有效封管方法,保持输液通道通畅。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护士操作过程规范、准确。

  13十五、静脉血标本的采集技术

  (一)工作目标。

  遵医嘱准确为患者采集静脉血标本,操作规范,确保患者安全。

  (二)工作规范要点。

  1.遵循查对制度,符合无菌技术,标准预防原则。

  2.评估患者的病情、静脉情况,准备用物。若患者正在进行静脉输液、输血,不宜在同侧手臂采血。

  3.告知患者/家属采血的目的及采血前后的注意事项。

  4.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5.采血后指导患者压穿刺点5-10分钟,勿揉,凝血机制差的患者适当延长按压时间。

  6.按要求正确处理血标本,尽快送检。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护士操作过程规范、准确。

  3.采取标本方法正确,标本不发生溶血,抗凝标本无凝血,符合检验要求。

  十六、静脉注射技术

  (一)工作目标。

  遵医嘱准确为患者静脉注射,操作规范,确保患者安全。

  (二)工作规范要点。

  1.遵循查对制度,符合无菌技术、标准预防、安全给药原则。

  2.在静脉配制中心或治疗室进行配药,药物要现用现配,注意配伍禁忌。

  3.告知患者,做好准备。评估患者过敏史、用药史,以及穿刺部位的皮肤、血管状况。

  144.告知患者输注药物名称及注意事项。

  5.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6.根据病情及药物性质掌握注入药物的速度,必要时使用微量注射泵。

  7.静脉注射过程中,观察局部组织有无肿胀、严防药液渗漏,观察病情变化。

  8.拔针后,嘱咐患者按压穿刺点3-5分钟,勿揉,凝血机制差的患者适当延长按压时间。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护士操作过程规范、准确。

  十七、肌内注射技术

  (一)工作目标。

  遵医嘱准确为患者肌内注射,操作规范,确保患者安全。

  (二)工作规范要点。

  1.遵循查对制度,符合无菌技术、标准预防、安全给药原则。

  2.告知患者,做好准备。评估患者病情、过敏史、用药史,以及注射部位皮肤情况。

  3.告知患者药物名称及注意事项,取得患者配合。

  4.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及注射部位,需长期注射者,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

  5.协助患者采取适当体位,告知患者注射时勿紧张,肌肉放松。

  6.注射中、注射后观察患者反应、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

  7.需要两种药物同时注射时,应注意配伍禁忌。

  8.根据药物的性质,掌握推注药物速度。

  15(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护士操作过程规范、准确。

  十八、皮内注射技术

  (一)工作目标。

  遵医嘱准确为患者进行皮内注射,确保患者安全。

  (二)工作规范要点。

  1.遵循查对制度,符合无菌技术、标准预防、安全给药原则。

  2.皮试药液要现用现配,剂量准确。

  3.备好相应的抢救药物与设备并处于备用状态。

  4.告知患者,做好准备。评估患者病情、过敏史、用药史,以及注射部位皮肤情况。

  5.告知患者药物名称及注意事项,取得患者配合。

  6.告知患者皮试后20分钟内不要离开病房,不要按揉注射部位。

  7.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处理各种过敏反应。

  8.正确判断试验结果。对皮试结果阳性者,应在病历、床头或腕带、门诊病历醒目标记,并将结果告知医师、患者及家属。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护士操作过程规范、准确。

  十九、皮下注射技术

  16(一)工作目标。

  遵医嘱准确为患者皮下注射,操作规范,确保患者安全。

  (二)工作规范要点。

  1.遵循查对制度,符合无菌技术、标准预防、安全给药原则。

  2.告知患者,做好准备。评估患者病情、过敏史、用药史,以及注射部位皮肤情况。

  3.告知患者药物名称及注意事项,取得患者配合。

  4.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及注射部位。需长期注射者,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

  5.注射中、注射后观察患者反应、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

  6.皮下注射胰岛素时,嘱患者注射后15分钟开始进食,避免不必要的活动,注意安全。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护士操作过程规范、准确。

  二十、物理降温法

  (一)工作目标。

  遵医嘱安全地为患者实施物理降温,减轻患者不适。

  (二)工作规范要点。

  1.告知患者,做好准备。评估患者病情、意识、局部组织灌注情况、皮肤情况、配合程度、有无酒精过敏史。

  2.告知患者物理降温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3.嘱患者在高热期间摄入足够的水分。

  4.操作过程中,保护患者的隐私。

  15.实施物理降温时应观察局部血液循环和体温变化情况。重点观察患者皮肤状况,如患者发生局部皮肤苍白、青紫或者有麻木感时,应立即停止使用,防止冻伤发生。

  6.物理降温时,应当避开患者的枕后、耳廓、心前区、腹部、阴囊及足底部位。

  7.半小时后复测患者体温,并及时记录患者的体温和病情变化,及时与医师沟通,严格交接班。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护士操作过程规范。

  二十一、经鼻/口腔吸痰法

  (一)工作目标。

  充分吸出痰液,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确保患者安全。

  (二)工作规范要点。

  1.遵循无菌技术、标准预防、消毒隔离原则。

  2.告知患者,做好准备,如有义齿应取出。

  3.评估患者生命体征、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氧疗情况、SpO2、咳嗽能力、痰液的颜色、量和粘稠度、按需吸痰。

  4.选择粗细、长短、质地适宜的吸痰管。吸痰管应一用一换。

  5.吸痰前后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2分钟。

  6.调节合适的吸痰压力。

  7.插入吸痰管时不要带负压。吸痰时应旋转上提,自深部向上吸净痰液,避免反复上提。每次吸痰时间小于15秒。

  8.吸痰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痰液情况、心率和SpO2,当出现心率下降或SpO2低于90%时,立即停止

  1吸痰,待心率和SpO2恢复后再吸,判断吸痰效果。

  9.吸痰过程中应鼓励患者咳嗽。

  (三)结果标准。

  1.清醒的患者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并配合操作。

  2.护士操作过程规范、安全、有效。

  二十二、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法

  (一)工作目标。

  充分吸出痰液,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确保患者安全。

  (二)工作规范要点。

  1.遵循无菌技术、标准预防、消毒隔离原则。

  2.告知患者,做好准备。

  3.评估患者生命体征、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呼吸机的参数、SpO2、气道压力、痰液的颜色、量和粘稠度,按需吸痰。

  4.选择粗细、长短、质地适宜的吸痰管。吸痰管应一用一换。

  5.吸痰前后给予100%的氧气吸入2分钟,如呼吸道被痰液堵塞、窒息,应立即吸痰。

  6.调节合适的吸痰压力。

  7.吸痰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痰液情况、心率和SpO2,当出现心率下降或SpO2低于90%时,立即停止吸痰,待心率和SpO2恢复后再吸。判断吸痰效果。

  8.插入吸痰管时不要带负压。吸痰时应旋转上提,自深部向上吸净痰液,避免反复上提。每次吸痰时间小于15秒。

  9.吸痰过程中应鼓励患者咳嗽。

  1(三)结果标准。

  1.清醒的患者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并配合操作。

  2.护士操作过程规范、安全、有效。

  二十三、心电监测技术

  (一)工作目标。

  遵医嘱正确监测患者心率、心律变化,动态评价病情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二)工作规范要点。

  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皮肤状况。

  2.对清醒患者,告知监测目的,取得患者合作。

  3.正确选择导联,设置报警界限,不能关闭报警声音。

  4.嘱患者不要自行移动或者摘除电极片、避免在监测仪附近使用手机,以免干扰监测波形。

  5.密切观察心电图波形,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8.嘱患者电极片处皮肤出现瘙痒、疼痛等情况时,及时告诉医护人员。

  9.定时更换电极片和电极片位置。

  10.停用时,先向患者说明,取得合作后关机,断开电源。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护士操作规范。

  二十四、输液泵/微量注射泵的使用技术

  (一)工作目标。

  遵医嘱正确使用输液泵/微量注射泵。

  2(二)工作规范要点。

  1.遵循查对制度,符合无菌技术、标准预防、安全给药原则。

  2.告知患者,做好准备。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年龄、病情、心功能等情况及药物的作用和注意事项、患者的合作程度、输注通路的通畅情况及有无药物配伍禁忌。

  3.告知患者输注药物名称及注意事项

  4.告知患者使用输液泵/微量注射泵的目的、注意事项及使用过程中不可自行调节。

  5.妥善固定输液泵/微量注射泵,按需设定参数。

  6.随时查看指示灯状态。

  7.观察患者输液部位状况,观察用药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异常情况及时与医师沟通并处理。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护士操作规范。

  21

篇二:基于工作过程护理基础技术

  精品word完整版-行业资料分享

  危重患者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工作流程、应急方案

  危重患者护理常规:1、危重患者入院后,护士应立即将其安置在抢救室并平移至床上,给予舒适的卧位。

  2、立即给予氧气吸入,测量生命体征,必要时心电监护及留置导尿。

  3、迅速建立静脉通路,严格掌握输液速度及配伍禁忌,合理安排输液顺序,正确执行医嘱。

  4、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等病情变化,每15--30分钟巡视一次;备齐各种抢救物品及药品,发现病情变化立即报告医生,随时准备配合抢救。认真做好护理记录,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

  5、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翻身叩背,及时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意识障碍者头偏向一侧,必要时行气管内插管、气管切开或呼吸机辅助呼吸。

  6、保持各类管道通畅,应注意妥善固定,安全放置,防止扭曲、受压、堵塞、脱落。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并做好记录。

  7、确保病人安全:对谵妄、躁动或意识障碍者应注意安全,合理使用保护性用具;牙关禁闭、抽搐的病人,可用牙垫,防止舌咬伤。8、补充营养和水分:危重病人机体分解代谢增强,消耗大,对营养的需求增强,而其消化功能减退,为保证其有足够的营养和水分,应设法鼓励进食,对不能进食者尽早给予鼻饲或完全胃肠外营养。

  9、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各种护理并发症的发生:

  (1)眼部护理:对眼睑不能自行闭合或眼睑闭合不全者应做好眼部护理,可涂眼药膏或覆盖油纱以保护角膜。

  (2)口腔护理:每天2--3次,以保持口腔卫生,防止发生口腔炎症、口腔溃疡等并发症。

  (3)皮肤护理:

  每1--2小时翻身一次,按摩受压处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及床铺平整、干燥。

  (4)保持肢体良好的功能位,适当应用体位垫,每2小时按摩肢体1次,预防肌腱、韧带退化,肌肉萎缩、关节僵直、静脉血栓及足下垂的发生。

  (5)预防泌尿系感染:有留置导尿者,应保持留置导尿管通畅,防止尿液逆流;尿道口擦洗每日2次,必要时给予膀胱冲洗。

  10、保持大便通畅,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便秘者可给予人工通便或缓泻剂,必要时给

  精品word完整版-行业资料分享

  予灌肠。

  11、做好心理护理,限制探视人员。

  12、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做到床头交接班。

  危重患者护理技术规范

  1、评估:评估病人病情,随时准备抢救。

  2、准备:(1)护士准备:着装整洁、态度严肃。有急救意识,戴帽子口罩。反应敏捷。

  (2)用物准备:抢救车(急救药品、物品)、气管插管、深静脉导管包。吸痰装置、除颤仪、简易呼吸气囊、按压板、喉镜等。

  (3)病人准备:体位符合要求。清醒病人予以解释。

  (4)环境准备:整洁、安静,适合抢救,清理无关人员。

  3、操作要点:

  (1)抢救人员分配;

  ①主抢救:站立于病人床旁,配合医生进行气管插管、人工辅助呼吸、除颤、深静脉穿刺、吸痰、各种抢救药物的应用,保持各种管道通畅,防止脱出,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②辅助护士一:传递抢救物品,配制抢救药品,保持有序状态

  ③辅助护士二:负责一切抢救医嘱执行,抢救过程记录。

  (2)评价抢救:

  ①抢救成功:继续给予特别护理,并给予多脏器功能监护,并由特护护士完善病房管理及表格书写,辅助护士负责抢救物品补充,抢救仪器维护,整理用物等。

  ②抢救无效:当班护士进行抢救过程记录、督促医生完成抢救医嘱、整理病历,辅助护士完成尸体料理、整理用物、抢救仪器、设备、病室、床单元消毒等

  (3)整理、记录:处理用物、污物,洗手、记录。

  4、观察及注意事项:

  (1)态度严肃认真,动作迅速、敏捷,确保抢救工作有序进行。

  (2)做好各项导管护理。

  (3)严格执行医嘱。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皮肤护理。

  (5)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

  精品word完整版-行业资料分享

  危重患者护理操作流程:

  危重病人

  置于抢救室

  心跳呼吸骤停

  安置适宜卧位

  通知本科医护人员

  根据病情需要给予适当的处

  理:吸氧、吸痰、心电监护

  CPR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准确给药

  ICU死亡

  制定护理计划,解决病人

  现存或潜在护理问题

  尸体料理

  太平间

  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变化,

  有异常及时通知医师

  配合医师做好抢救工作

  及时做好护理记录

  危重病患者处理应急预案

  建立危重病人管理工作机制

  1、建立危重病人日报制度

  危重病人是临床科室、医护人员重点管理对象,也是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重点对象。各科室危重病人,每日应由住院医师填写危重病人日报表,向医院报告,下达的病重、病危通知单应有登记和家属签字,并及时送医务科,必要时可口头或电话向医务科报告危重病人的情况。

  2、建立、健全抢救组织

  医院成立由各科主任组成的抢救网,各科成立由业务骨干组成的抢救小组,抢救组织成员应随叫随到。

  精品word完整版-行业资料分享

  3、业务院长全面掌握全院危重病人情况,有重点地巡视危重病人,参加或组织指挥全院性重大抢救和各科危重病例临床讨论、会诊等,及时解决管理工作中的各种重大和特殊问题。

  4、医务科要将危重病人视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重点,深入病房了解危重病人情况,核查考核治疗小组对危重病人质量控制措施落实情况,帮助临床医生及病人解决一些协调、支持等具体问题,组织科间协作救治和会诊讨论,随时向业务院长汇报重大情况。

  5、医院总值班加强夜间危重病人诊治的组织、协调工作,及时解决值班医师诊治工作遇到的困难。

  二、严密观察和监护病情变化

  对危重病人而言,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是一项极其细致而又重要的诊疗活动,要求医护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仔细的工作态度,注意及时捕促病情变化情况,为挽救病人生命赢得宝贵时间。

  1、加强护理观察和监护

  2、各科医师要加强对危重病人的查房,及时掌握病情变化情况,对病情转归趋势作出判断,并依据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措施。

  3、要充分运用现代检测、监测技术,对危重病人进行连续的定期的检测、监测,及时指导诊疗工作。

  三、提高应急能力

  危重病人的病情变化可能骤然恶化,需要争分夺秒地及时处理或抢救,否则,就会失去抢救时机,付出难以弥补的代价。因此,保证危重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对危重病人管理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提高危重病人救治应急能力,主要从以下几点抓落实。

  1、建立和保持畅通的通信呼叫系统

  2、保持抢救物质、装备处于完好状态

  3、加强一线医护人员抢救技能培训,如心肺复苏技术、气管插管、静脉切开术、吸痰、洗胃、心电监护等抢救技术,一线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保证病情突然恶化的危重病人,能在一线医护人员发现时,及时在现场得到救治。

  四、组织指挥

  1、组织者应有较强的技术能力和一定的管理能力,要善于计划、组织和协调、控制,做好病人家属与抢救人员的思想工作。一般情况下,抢救的组织指挥由本科的科主任或主任医师负责,特殊情况时,如临时现场抢救等原则上由本科在场最高职称医师负责。

  2、遇大批伤病员入院抢救时,院长应亲自组织指挥,但技术性决策仍应分散各科自行决

  精品word完整版-行业资料分享

  定。

  3、组织指挥者在抢救过程中,要善于团结不同专科的技术人员一道工作,当情况严峻、意见不一时,在搏采众长的同时,应分秒必争,当机立断。

  4、参加抢救人员必须服从组织者的统一指挥,组织者应对参加人员的工作迅速作出临时分工,人员不足时应及时申请支援,使抢救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篇三:基于工作过程护理基础技术

  护理操作规范及流程(总5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第一部分

  基础护理操作规范及流程

  一、面部清洁及梳头技术服务规范

  (一)

  工作目标

  使患者面部清洁、头发整洁,感觉舒适。

  (二)

  工作规范要点

  1、遵循节力、安全的原则。

  2、告知患者,做好准备。根据患者的病情、意识、生活自理能力及个人卫生习惯,选择实施面部清洁和梳头的时间。

  3、按需要准备用物。

  4、协助患者取舒适体味,嘱患者若有不适告知护士。

  5、操作过程中,与患者沟通,了解其需求,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6、尊重患者的个人习惯,必要时涂润肤乳。

  7、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

  (三)

  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患者面部清洁,头发整洁,感觉舒适。

  3、患者出现异常情况,护士处理及时。

  面部清洁及梳头技术操作流程

  二、床上洗头技术服务规范

  1、评估。

  (一)工作目标

  2、准备用物

  操作准备

  3、按规定着装、洗手、戴口罩。

  保持患者头发清洁、整齐,感觉舒适。4、用物齐备,携至床旁。

  (二)工作规范要点

  查对解1、遵循标准预防、节力、安全的原则。

  告知患者操作目的,以取的配合。

  2、释

  2、告知患者,做好准备。根据患者的病情、意识、生活自理能力及个人卫生习惯、头发清洁度,选择时间进行床上洗头。

  温,根据病情放平床头及床尾支架。

  洗脸

  2、垫治疗巾与枕上,将微湿小毛巾包在右手上,3、准备用物,房间温度适宜,选择合适的体位。

  1、将脸盆放于床旁桌上,倒入热水2/3满,测试水3、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

  1、查对。

  为患者洗脸及颈部。

  3、拧干毛巾再一次擦洗一遍。注意擦净耳廓、耳4、操作过程中,用指腹部揉搓头皮和头发,力量适中,避免抓伤头皮。观察后及颈部皮肤褶皱处。

  患者反应并沟通,了解患者需求。

  1、纸放治疗巾上,协助患者将头偏向一侧。

  2、将头发从中分为两股,左手捏紧一股头发,由5、注意保护伤口和各种管路。

  梳头

  发梢梳到发根,长发或遇到打结时可用50%酒精湿润后再小心梳理。

  6、清洗后,及时擦干或吹干头发,防止患者受凉。

  3、操作者转至对侧,同法梳好另一侧头发,将脱落头发用治疗巾包好撤下。

  7、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

  1、协助患者整理好病员服并取舒适卧位,整理病床单元。

  2、评估患者一般情况及护理后的效果。

  3、洗手,整理用物

  整理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哪呢过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护理过程安全,患者出现异常情况时,护理处理及时。

  床上洗头技术操作流程

  1、评估。

  三、床上温水擦浴技术服务规范

  2、用物准备

  (一)

  工作目标

  操作准3、按规定着装、洗手、戴口罩。

  1、使长期卧床不能自理的患者清洁、舒适、预防皮肤感染。

  4、用物齐备,推至患者床旁。

  2、促进皮肤表面血管扩张,增进血液循环、增强皮肤新陈代谢和预防褥疮。

  3、观察和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活动肢体,防止肌肉痉挛和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并满足其身心需要。

  1.

  查对。

  (二)

  工作规范要点查对解

  2.

  告知患者操作目的,以取得配合

  1、遵循标准预防、消毒隔离、安全的原则。

  2、告知患者,做好准备。观察皮肤的清洁度及有无异常改变。

  释

  1.

  垫小橡胶单、大毛巾于枕上,松开患者衣领向3、准备用物,房间温度适宜,保护患者隐私,尽量减少暴露,注意保暖。

  内反折,将中毛巾围于颈部,以安全别针固洗头

  4、保持水温适宜,擦洗的方法和顺序正确。

  定。

  5、护理过程中注意保护伤口和各种管路;观察患者的反应,出现寒战、面色苍白、呼吸2.

  协助患者取适当卧位。

  急促时应立即停止擦浴,给予恰当的处理。

  3.

  调节水温,将头部置洗头盆内。

  6、擦浴后观察患者的反应,检查和妥善固定各种管路,保持其通畅。

  4.

  松开头发,用棉球塞两耳,用眼罩和纱布遮住7、保持床单位的清洁、干燥。

  双眼。

  (三)

  结果标准

  5.

  洗头。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2、患者感到清洁、舒适、身心愉快。

  6.

  洗毕,用毛巾包裹头发,取下眼罩,除去耳内棉球,擦干患者面部。

  3、护理过程安全,患者出现异常情况时,护理处理及时。

  7.

  一手托头,一手撤去洗头盆等用物,协助患者

  床上温水擦浴技术操作流程

  取舒适体位。

  四、足部清洁技术服务规范

  8.

  评估。将头发吹干,梳理整齐。

  1、(一)

  工作目标

  2、1.

  用物准备。协助患者整理好病员服,并取舒适卧位,整理

  保持患者足部清洁,增加舒适。

  操作准备

  3、按规定着装、洗手、戴口罩。

  病床单元。

  整理记录

  4、(二)

  工作规范要点

  2.

  用物齐备,推至患者床旁。洗手,整理用物。

  1、遵循节力、安全的原则。

  2、告知患者,做好准备。评估患者病情、足部皮肤情况。根据评估结果选择适宜的清洁1、查对。

  方法。

  2、告知患者操作目的,以取得配合。

  查对解释

  3、按需要准备用物及还环境,水温适宜。

  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

  3、4、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若有不适告知护士。

  5、操作过程中与患者沟通,了解其感受及需求,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发现异常及时处1、环境准备,按需给予便器,保护患者隐理。

  私。

  6、尊重患者个人习惯,必要时涂润肤乳。

  将准备好的温水盆(41-46℃,2/3满)放擦浴前准备

  2、7、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

  于床旁桌上。

  (三)

  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依序行温水擦浴:上肢--胸腹部—同法温水擦浴

  擦洗对侧—取侧卧,颈、背、臀部—穿1、撤去浴巾,穿好衣裤,整理床单元。

  上衣—换水、换盆、换巾—清晰会阴部

  2、足部清洁。

  3、患者出现异常情况时,护士处理及时。

  足部清洁技术操作流程

  1、评估。

  五、口腔护理技术服务规范

  2、用物准备。

  (一)

  工作目标

  3、按规定着装,洗手、戴口罩。

  操作准4、用物准备齐全,携至床旁。

  去除口腔异味和残留物质,保持患者舒适,预防和治疗口腔感染。

  (二)

  工作规范要点

  1、向患者及家属解释。

  1、遵循查对制度,符合标准预防、安全原则。

  2、评估患者足部情况。

  2、告知患者,做好准备。评估患者的口腔情况,包括有无手术、插管、溃疡、感染、出解释评估

  血等,评估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3、关闭门窗,调节室温。

  4、盆内倒入热水2/3满,测试水温40-50℃

  3、指导患者正确的漱口方法。化疗、放疗、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可以用漱口液清洁口腔。

  4、护士协助禁食患者清洁口腔,鼓励并协助有自理能力的患者自行刷牙。1、卧床患者足下铺橡胶单及浴巾,双足放于

  5、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若有不适马上告知护士。盆中。

  选择体位

  6、如患者有活动的义齿,应先去下再进行操作。2、坐位患者,将双足直接放于盆中。

  7、根据口腔PH值,遵医嘱选择合适的口腔护理溶液,操作中应当注意棉签干湿度。昏迷鹿禁止漱口;对昏迷、不合作、牙关紧闭的患者,使用开口器、舍钳、压舌板。开1、侵泡足部,注意各足趾间及踝部的清洗。

  口器从臼齿处放入。

  2、用干毛巾擦拭足部。

  清洗足部

  8、操作中避免清洁、污染物的价差混淆;操作前后必须清点核对棉球数量。

  3、必要时用润肤乳擦拭皮肤。

  (三)

  结果标准

  4、用剪刀修剪指甲,磨光边缘。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5、协助患者穿袜。

  2、患者口腔卫生得到改善,粘膜、牙齿无损伤。

  3、患者出现异常情况时,护士处理及时。

  1、撤下橡胶单及垫巾,协助患者采取舒适卧

  口腔护理技术操作流程

  位。

  2、整理床单位,清洁用物,向患者告知注意整理记录

  六、失禁护理技术服务规范

  1、操作人员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事项,评估患者一般情况及护理后效果。

  操作准(一)

  工作目标

  2、用物准备齐全。

  3、洗手、记录。

  对失禁的患者进行护理,保持局部皮肤的清洁,增加患者舒适。

  1、核对患者。

  (二)

  工作规范要点

  解释评估

  2、评估患者病情、意识情况。

  1、遵循标准预防、消毒隔离、安全的原则。

  3、向患者、家属做好解释工作,写作患者取2、评估患者的失禁情况,准备相应的物品。

  舒适体位。

  3、护理过程中,与患者沟通,清洁到位,注意保暖,保护患者隐私。

  4、根据病情,遵医嘱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如小便失禁给予留置尿管,对男性患者可以1、将治疗巾围于患者颌下,置弯盘于患者颌采用尿套技术,女性患者可以采用尿垫等。

  下。

  5、鼓励并指导患者进行膀胱功能及盆低肌的训练。

  检查

  2、湿润口唇,协助清醒患者漱口。

  6、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

  3、观察患者口腔情况。

  (三)

  结果标准

  1、根据患者口腔PH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值悬着环视的口腔护理溶液。

  2、患者皮肤清洁,感觉舒适。

  擦洗

  2、用压舌板轻轻撑开患者颊部,止血钳加紧

  失禁护理技术操作流程

  棉球按顺序清洁口腔。

  1、评估。

  2、用物准备。

  1、清点棉球。

  操作准3、按规定着装、洗手、戴口罩。

  2、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

  4、携用物至患者床旁

  整理

  3、按规范处置用物。

  七、床上使用便器技术服务规范

  (一)

  工作目标

  对卧床的患者提供便器,满足其基本需求。

  (二)

  工作规范要点

  协助患者采取适当卧位。

  准备患者1、遵循标准预防。消毒隔离、安全的原则。

  1、戴手套,将弯盘放于患者两腿之间,脱去对侧2、评估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及活动情况,帮助或协助患者使用便器,满足其需求。

  裤子,被盖遮盖对侧肢体,清洁会阴部(由上3、准备并检查便器表面有无破损、裂痕等。注意保暖,保护患者隐私。

  到下,由外向内,最后清洗肛门。)

  4、护理过程中,与患者沟通,询问患者有无不适主诉,及时处理。擦洗会阴

  2、用湿巾纸彻底清洁肛周,会阴部及肛周皮肤褶5、便后观察排泄物性状及骶尾部位的皮肤,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皱处可涂擦护臀霜。6、正确处理排泄物,清洁便器,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

  3、皮肤损伤者根据病情给予药物涂擦。

  (三)

  结果标准

  4、按需要选择失禁护理用具。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5、为患者更换衣、裤、床单和被套。

  2、患者皮肤及床单位清洁,皮肤无擦伤。

  6、清洁完毕后脱手套。

  床上使用便器技术操作流程

  7、按院感要求处理患者用后物品。

  八、协助患者更衣技术规范

  1、评估。

  (一)

  工作目标

  2、用物准备。

  1、为患者患上干净尿垫、纸尿裤,撤去浴巾及一操作准3、按规定着装、洗手、戴口罩。

  协助患者更换清洁衣服,满足舒适的需要。

  次性尿垫,整理衣裤,扫床并整理床单位。

  4、用物备齐,携至患者床边。

  整理记录

  2、观察患者反应,向患者交代注意事项,指导患(二)

  工作规范要点

  者进行提肛运动。

  1、遵循标准预防,安全的原则。

  1、核对患者。

  3、清洁用物,洗手、开窗通风。

  查对解释

  2、告知患者,做好准备。评估患者病情、意识、肌力、移动能力、有无肢体偏瘫、手2、告知患者操作目的,以取得配合。

  4、记录。

  术、引流管及合作能力等。

  3、关闭门窗,屏风遮挡。

  3、根据患者的体型,选择合适、清洁衣服,保护患者隐私。

  4、根据患者病情采取不同的更衣方法,病情稳定后可采取半坐卧位或坐位更换;手术或1、根据病情协助患者取适当卧位,臀下垫一卧床可采取轴式翻身发更换。

  次性尿垫。

  5、更衣原则是:

  2、将衣服反折至患者腰部以上,协助患者将放置便器

  (1)

  脱衣方法:无肢体活动障碍时,先近侧,后远侧;一侧肢体活动障碍时,先健侧,裤子脱至膝盖。

  后患侧;

  3、协助患者屈膝,检查各种管路是否固定妥(2)

  穿衣方法:无肢体活动障碍时,先远侧,后近侧;一侧肢体活动障碍时,先患侧,善。

  后健侧;

  4、一手托患者腰部,协助其抬起臀部,另一6、更衣过程中,注意保护伤口和各种管路,注意保暖。

  手放便盆于患者臀下,盖好被子,告知患7、更衣可与温水擦浴、会阴护理等同时进行。

  者不要用力排便。

  (三)

  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1、排泄毕,擦拭会阴及肛周皮肤。

  2、护理过程安全,患者出现异常情况时,护士处理及时。

  2、一手托起患者腰部,协助其抬起臀部,另取出便器

  协助患者更衣技术流程

  一手置患者臀下取出便盆。

  九、协助患者床上移动技术服务规范

  3、再次清洁会阴及肛周,观察骶尾部皮肤情1、评估。

  (一)

  工作目标

  况。

  2、用物准备。

  协助不能自行移动的患者床上移动,保持患者舒适。

  操作准3、按规定着装、洗手、戴口罩。

  4、用物齐备,携至床旁。

  1、撤去一次性尿垫,协助患者穿裤子,扫床(二)

  工作规范要点

  整理

  1、遵循节力、安全的原则。

  查对解释

  并整理床单位,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检1、查对。

  查和妥善固定各种管道,保持其通畅。

  2、告知患者操作目的,以取得配合

  2、观察排泄物的性状并做好记录,发现问题3、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

  及时留样并告知医生,必要时送检。

  3、倾倒排泄物,清洗便盆。

  4、清理用物,洗手,开窗通风。

  1、遵循更衣原则,选择合适的穿脱衣方式。

  2、告知患者,做好准备。移动前要评估患者的病情、肢体活动能力、年龄、体重、有无约束、伤口、引流管、骨折和牵引等。

  3、固定床脚刹车,妥善处置各种管路。

  4、注意患者安全,避免拖拉,保护局部皮肤。

  5、护理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有异常及时通知医师并处理。

  (三)

  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卧位正确,管路通畅。

  3、护理过程安全,患者局部皮肤无擦伤,无其他并发症。

  协助患者床上移动流程

  十、协助患者翻身及有效咳痰技术护理服务规范

  1、评估。

  (一)

  工作目标

  2、用物准备。

  操作准

  协助不能自行移动的患者更换卧位,减轻局部组织的压力,预防并发症。对不3、按规定着装、洗手、戴口罩。

  4、用物齐备,携至床旁。

  能有效咳痰的患者进行拍背,促进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二)

  工作规范要点

  1、查对。

  查对解释

  2、告知患者操作目的,以取得配合

  1、遵循节力遵循节力、安全的原则。

  3、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

  2、告知患者,做好准备。翻身前要评估患者的年龄、体重、病情、肢体活动能1、妥善固定各种管道。

  2、根据患者情况单人或双人移动患者取需要体力、心功能状况,有无手术、引流管、骨折和牵引等。有活动性内出血、咯协助患者移位。

  3、观察患者反应。

  血、气胸、肋骨骨折、肺水肿、低血压等,禁止背部叩击。

  动

  4、查看皮肤情况。

  5、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协助采取适当卧位。

  3、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患者翻身的频次、体位、方式,选择合适的皮肤减压工具。

  1、协助患者整理病员服并采取适当卧位,整理床单元。

  4、固定床脚刹车,妥善处置各种管路。

  2、洗手,整理用物。

  整理记录

  3、完成护理情况。

  5、翻身过程中注意患者安全,避免拖拉患者,保护局部皮肤,正确使用床挡。烦躁患者使用约束带。

  6、翻身时,根据病情需要,给予患者拍背,促进排痰。叩背原则:从下至上、从外向内,背部从第十肋间隙、胸部从第六肋间隙开始向上叩击至肩部,注意避开乳房及心前区,力度适宜。

  7、护理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有异常及时通知医师并处理。

  8、翻身后患者体位应符合病情需要。适当使用皮肤减压用具。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卧位正确,管路通畅,有效清除痰液。

  3、护理过程安全,患者局部皮肤无擦伤,无其他并发症。

  协助患者翻身及有效咳痰技术操作流程

  操作准备

  1、按规定着装、洗手、戴口罩。

  2、用物准备齐全,携至床旁。

  1、解释并告知患者,了解患者需求。

  2、评估患者病情,听诊肺部呼吸音,确定痰液明显区域。

  1、关闭门窗。

  2、移动枕头置操作侧。

  3、患者双上肢交叉放于胸前。

  4、将患者翻身至侧卧床。

  1、叩击背部肺区。

  2、叩腋前线至腋后线之间的肺区。

  3、听诊评估咳痰效果。

  1、整理床单位。

  2、告知患者下次翻身时间,准确记录,特殊情况进行交班。

  解释评估

  协助侧卧

  协助患者排痰

  整理解释记录

篇四:基于工作过程护理基础技术

  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教学在护理学基础课程中的应用--以“肌内注射”为例

  李莉

  【期刊名称】《卫生职业教育》

  【年(卷),期】2016(034)01【摘

  要】为培养医院所需的技能型护理人才,针对中职生特点,我校以护理专业的专业课为试点,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教学理论,将教、学、做、考、评五位一体的教学形式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基于护理职业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理念。以真实工作任务和工作情境为载体来组织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使学习内容与工作岗位无缝对接,帮助学生做好“实习就工作”“毕业就上岗”的准备,以提高就业竞争力。

  【总页数】3页(P81-82,83)

  【作

  者】李莉

  【作者单位】成都铁路卫生学校,四川

  成都611741【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G424.1【相关文献】

  1.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引导文教学法的设计与实施路——以电工电路的分析与应用教学为例[J],陈斗

  2.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情境教学在"数控编程"课程中的应用[J],杨翠丽;姬红旭

篇五:基于工作过程护理基础技术

  仅供个人参考

  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

  (试行)

  一、特级护理

  项目

  项目内涵

  1.整理床单位

  (一)晨间护理

  2.面部清洁和梳头

  3.口腔护理

  1.整理床单位

  2.面部清洁

  (二)晚间护理

  3.口腔护理

  4.会阴护理

  5.足部清洁

  (三)对非禁食患者协助进食/水

  1.协助患者翻身及有效咳嗽

  (四)卧位护理

  2.协助床上移动

  3.压疮预防及护理

  1.失禁护理

  (五)排泄护理

  2.床上使用便器

  3.留置尿管护理

  (六)床上温水擦浴

  1.协助更衣

  (七)其他护理

  2.床上洗头

  3.指/趾甲护理

  (八)患者安全管理

  1次/2小时

  必要时

  需要时

  需要时

  2次/日

  1次/2-3日

  需要时

  1次/周

  需要时

  1次/日

  1次/日

  备注

  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仅供个人参考

  二、一级护理

  项目

  A.患者生活不能自理

  项目内涵

  1.整理床单位

  (一)晨间护理

  2.面部清洁和梳头

  3.口腔护理

  1.整理床单位

  2.面部清洁

  (二)晚间护理

  3.口腔护理

  4.会阴护理

  5.足部清洁

  (三)对非禁食患者协助进食/水

  1.协助患者翻身及有效咳嗽

  (四)卧位护理

  2.协助床上移动

  3.压疮预防及护理

  1.失禁护理

  (五)排泄护理

  2.床上使用便器

  3.留置尿管护理

  (六)床上温水擦浴

  1.协助更衣

  (七)其他护理

  2.床上洗头

  3.指/趾甲护理

  (八)患者安全管理

  B.患者生活部分自理

  项目

  项目内涵

  1.整理床单位

  (一)晨间护理

  2.协助面部清洁和梳头

  1.协助面部清洁

  (二)晚间护理

  2.协助会阴护理

  1次/日

  1次/日

  1次/2小时

  必要时

  需要时

  需要时

  2次/日

  1次/2-3日

  需要时

  1次/周

  需要时

  备注

  1次/日

  1次/日

  备注

  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仅供个人参考

  3.协助足部清洁

  (三)对非禁食患者协助进食/水

  1.协助患者翻身及有效咳嗽

  (四)卧位护理

  2.协助床上移动

  3.压疮预防及护理

  1.失禁护理

  (五)排泄护理

  2.协助床上使用便器

  3.留置尿管护理

  (六)协助温水擦浴

  1.协助更衣

  (七)其他护理

  2.协助洗头

  3.协助指/趾甲护理

  (八)患者安全管理

  1次/2小时

  必要时

  需要时

  需要时

  2次/日

  1次/2-3日

  需要时

  三、二级护理

  A.患者生活部分自理

  项目

  (一)晨间护理

  2.协助面部清洁和梳头

  1.协助面部清洁

  (二)晚间护理

  2.协助会阴护理

  3.协助足部清洁

  (三)对非禁食患者协助进食/水

  1.协助患者翻身及有效咳嗽

  (四)卧位护理

  2.协助床上移动

  3.压疮预防及护理

  (五)排泄护理

  1.失禁护理

  1次/2小时

  必要时

  需要时

  1次/日

  项目内涵

  1.整理床单位

  1次/日

  备注

  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仅供个人参考

  2.协助床上使用便器

  3.留置尿管护理

  (六)协助沐浴或擦浴

  1.协助更衣

  (七)其他护理

  2.协助洗头

  3.协助指/趾甲护理

  (八)患者安全管理

  B.患者生活完全自理

  项目

  (一)整理床单位

  (二)患者安全管理

  需要时

  2次/日

  1次/2-3日

  需要时

  项目内涵

  备注

  1次/日

  四、三级护理

  项目

  (一)整理床单位

  (二)患者安全管理

  项目内涵

  备注

  1次/日

  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

  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仅供个人参考

  一、整理床单位

  (一)工作目标。

  保持床单位清洁,增进患者舒适。

  (二)工作规范要点。

  1.遵循标准预防、节力、安全的原则。

  2.告知患者,做好准备。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体重、意识、活动和合作能力,有无引流管、伤口,有无大小便失禁等,采用与病情相符的整理床单位的方法。

  3.按需要准备用物及环境,保护患者隐私。

  4.护士协助活动不便的患者翻身或下床,采用湿扫法清洁并整理床单位。

  5.操作过程中,注意避免引流管或导管牵拉,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发现异常及时处理。与患者沟通,了解其感受及需求,保证患者安全。

  6.操作后对躁动、易发生坠床的患者拉好床栏或者采取其他安全措施,帮助患者采取舒适体位。

  7.按操作规程更换污染的床单位。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床单位整洁,患者卧位舒适、符合病情要求。

  3.操作过程规范、准确,患者安全。

  二、面部清洁和梳头

  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仅供个人参考

  (一)工作目标。

  使患者面部清洁、头发整洁,感觉舒适。

  (二)工作规范要点。

  1.遵循节力、安全的原则。

  2.告知患者,做好准备。根据患者的病情、意识、生活自理能力及个人卫生习惯,选择实施面部清洁和梳头的时间。

  3.按需要准备用物。

  4.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嘱患者若有不适告知护士。

  5.操作过程中,与患者沟通,了解其需求,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6.尊重患者的个人习惯,必要时涂润肤乳。

  7.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患者面部清洁,头发整洁,感觉舒适。

  3.患者出现异常情况,护士处理及时。

  三、口腔护理

  (一)工作目标。

  去除口腔异味和残留物质,保持患者舒适,预防和治疗口腔感染。

  (二)工作规范要点。

  1.遵循查对制度,符合标准预防、安全原则。

  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仅供个人参考

  2.告知患者,做好准备。评估患者的口腔情况,包括有无手术、插管、溃疡、感染、出血等,评估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3.指导患者正确的漱口方法。化疗、放疗、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可以用漱口液清洁口腔。

  4.护士协助禁食患者清洁口腔,鼓励并协助有自理能力的患者自行刷牙。

  5.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若有不适马上告知护士。

  6.如患者有活动的义齿,应先取下再进行操作。

  7.根据口腔pH值,遵医嘱选择合适的口腔护理溶液,操作中应当注意棉球干湿度。昏迷患者禁止漱口;对昏迷、不合作、牙关紧闭的患者,使用开口器、舌钳、压舌板。开口器从臼齿处放入。

  8.操作中避免清洁、污染物的交叉混淆;操作前后必须清点核对棉球数量。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患者口腔卫生得到改善,粘膜、牙齿无损伤。

  3.患者出现异常情况时,护士处理及时。

  四、会阴护理

  (一)工作目标。

  协助患者清洁会阴部,增加舒适,预防或减少感染的发生。

  (二)工作规范要点。

  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仅供个人参考

  1.遵循标准预防、消毒隔离、安全的原则。

  2.告知患者,做好准备。评估患者会阴部有无伤口、有无失禁和留置尿管等,确定会阴护理的方法等。

  3.按需要准备用物及环境,保护患者隐私。

  4.会阴冲洗时,注意水温适宜。冬季寒冷时,注意为患者保暖。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患者会阴清洁。

  3.患者出现异常情况时,护士处理及时。

  五、足部清洁

  (一)工作目标。

  保持患者足部清洁,增加舒适。

  (二)工作规范要点。

  1.遵循节力、安全的原则。

  2.告知患者,做好准备。评估患者的病情、足部皮肤情况。根据评估结果选择适宜的清洁方法。

  3.按需要准备用物及环境,水温适宜。

  4.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若有不适告知护士。

  5.操作过程中与患者沟通,了解其感受及需求,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6.尊重患者的个人习惯,必要时涂润肤乳。

  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仅供个人参考

  7.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足部清洁。

  3.患者出现异常情况时,护士处理及时。

  六、协助患者进食/水

  (一)工作目标。

  协助不能自理或部分自理的患者进食/水,保证进食/水及安全。

  (二)工作规范要点。

  1.遵循安全的原则。

  2.告知患者,做好准备。评估患者的病情、饮食种类、液体出入量、自行进食能力,有无偏瘫、吞咽困难、视力减退等。

  3.评估患者有无餐前、餐中用药,保证治疗效果。

  4.协助患者进食过程中,护士应注意食物温度、软硬度及患者的咀嚼能力,观察有无吞咽困难、呛咳、恶心、呕吐等。

  5.操作过程中与患者沟通,给予饮食指导,如有治疗饮食、特殊饮食按医嘱给予指导。

  6.进餐完毕,清洁并检查口腔,及时清理用物及整理床单位,保持适当体位。

  7.需要记录出入量的患者,准确记录患者的进食/水时间、种类、食物含水量等。

  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仅供个人参考

  8.患者进食/水延迟时,护士进行交接班。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患者出现异常情况时,护士处理及时。

  七、协助患者翻身及有效咳痰

  (一)工作目标。

  协助不能自行移动的患者更换卧位,减轻局部组织的压力,预防并发症。对不能有效咳痰的患者进行拍背,促进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二)工作规范要点。

  1.遵循节力、安全的原则。

  2.告知患者,做好准备。翻身前要评估患者的年龄、体重、病情、肢体活动能力、心功能状况,有无手术、引流管、骨折和牵引等。有活动性内出血、咯血、气胸、肋骨骨折、肺水肿、低血压等,禁止背部叩击。

  3.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患者翻身的频次、体位、方式,选择合适的皮肤减压用具。

  4.固定床脚刹车,妥善处置各种管路。

  5.翻身过程中注意患者安全,避免拖拉患者,保护局部皮肤,正确使用床档。烦躁患者选用约束带。

  6.翻身时,根据病情需要,给予患者拍背,促进排痰。叩背原则: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仅供个人参考

  从下至上、从外至内,背部从第十肋间隙、胸部从第六肋间隙开始向上叩击至肩部,注意避开乳房及心前区,力度适宜。

  7.护理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有异常及时通知医师并处理。

  8.翻身后患者体位应符合病情需要。适当使用皮肤减压用具。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卧位正确,管道通畅;有效清除痰液。

  3.护理过程安全,局部皮肤无擦伤,无其他并发症。

  八、协助患者床上移动

  (一)工作目标。

  协助不能自行移动的患者床上移动,保持患者舒适。

  (二)工作规范要点。

  1.遵循节力、安全的原则。

  2.告知患者,做好准备。移动前要评估患者的病情、肢体活动能力、年龄、体重,有无约束、伤口、引流管、骨折和牵引等。

  3.固定床脚刹车,妥善处置各种管路。

  4.注意患者安全,避免拖拉,保护局部皮肤。

  5.护理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有异常及时通知医师并处理。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卧位正确,管道通畅。

  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仅供个人参考

  3.护理过程安全,患者局部皮肤无擦伤,无其他并发症。

  九、压疮预防及护理

  (一)工作目标。

  预防患者发生压疮;为有压疮的患者实施恰当的护理措施,促进压疮愈合。

  (二)工作规范要点。

  1.遵循标准预防、消毒隔离、无菌技术、安全的原则。

  2.评估和确定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程度,采取预防措施,如定时翻身、气垫减压等。

  3.对出现压疮的患者,评估压疮的部位、面积、分期、有无感染等,分析导致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并告知患者/家属,进行压疮治疗。

  4.在护理过程中,如压疮出现红、肿、痛等感染征象时,及时与医师沟通进行处理。

  5.与患者沟通,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及压疮护理的健康指导。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压疮的危险因素,对护理措施满意。

  2.预防压疮的措施到位。

  3.促进压疮愈合。

  十、失禁护理

  (一)工作目标。

  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仅供个人参考

  对失禁的患者进行护理,保持局部皮肤的清洁,增加患者舒适。

  (二)工作规范要点。

  1.遵循标准预防、消毒隔离、安全的原则。

  2.评估患者的失禁情况,准备相应的物品。

  3.护理过程中,与患者沟通,清洁到位,注意保暖,保护患者隐私。

  4.根据病情,遵医嘱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如小便失禁给予留置尿管,对男性患者可以采用尿套技术,女性患者可以采用尿垫等。

  5.鼓励并指导患者进行膀胱功能及盆底肌的训练。

  6.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患者皮肤清洁,感觉舒适。

  十一、床上使用便器

  (一)工作目标。

  对卧床的患者提供便器,满足其基本需求。

  (二)工作规范要点。

  1.遵循标准预防、消毒隔离、安全的原则。

  2.评估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及活动情况,帮助或协助患者使用便器,满足其需求。

  3.准备并检查便器,表面有无破损、裂痕等。注意保暖,保护患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仅供个人参考

  者隐私。

  4.护理过程中,与患者沟通,询问患者有无不适主诉,及时处理。

  5.便后观察排泄物性状及骶尾部位的皮肤,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6.正确处理排泄物,清洁便器,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患者皮肤及床单位清洁,皮肤无擦伤。

  十二、留置尿管的护理

  (一)工作目标。

  对留置尿管的患者进行护理,预防感染,增进患者舒适,促进功能锻炼。

  (二)工作规范要点。

  1.遵循标准预防、消毒隔离、无菌技术、安全的原则。

  2.告知患者,做好准备。评估患者病情、尿管留置时间、尿液颜色、性状、量,膀胱功能,有无尿频、尿急、腹痛等症状。

  3.按需要准备用物及环境,保护患者隐私。

  4.对留置尿管的患者进行会阴护理,尿道口清洁,保持尿管的通畅,观察尿液颜色、性状、量、透明度、气味等,注意倾听患者的主诉。

  5.留置尿管期间,妥善固定尿管及尿袋,尿袋的高度不能高于膀胱,及时排放尿液,协助长期留置尿管的患者进行膀胱功能训练。

  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仅供个人参考

  6.根据患者病情,鼓励患者摄入适当的液体。定期更换尿管及尿袋,做好尿道口护理。

  7.拔管后根据病情,鼓励患者多饮水,观察患者自主排尿及尿液情况,有排尿困难及时处理。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患者在留置尿管期间会阴部清洁,尿管通畅。

  3.患者出现异常情况时,护士处理及时。

  十三、温水擦浴

  (一)工作目标。

  帮助不能进行沐浴的患者保持身体的清洁与舒适。

  (二)工作规范要点。

  1.遵循标准预防、安全的原则。

  2.告知患者,做好准备。评估患者病情、生活自理能力及皮肤完整性等,选择适当时间进行温水擦浴。

  3.准备用物,房间温度适宜,保护患者隐私,尽量减少暴露,注意保暖。

  4.保持水温适宜,擦洗的方法和顺序正确。

  5.护理过程中注意保护伤口和各种管路;观察患者的反应,出现寒战、面色苍白、呼吸急促时应立即停止擦浴,给予恰当的处理。

  6.擦浴后观察患者的反应,检查和妥善固定各种管路,保持其通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仅供个人参考

  畅。

  7.保持床单位的清洁、干燥。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护理过程安全,患者出现异常情况时,护士处理及时。

  十四、协助更衣

  (一)工作目标。

  协助患者更换清洁衣服,满足舒适的需要。

  (二)工作规范要点。

  1.遵循标准预防,安全的原则。

  2.告知患者,做好准备。评估患者病情、意识、肌力、移动能力、有无肢体偏瘫、手术、引流管及合作能力等。

  3.根据患者的体型,选择合适、清洁衣服,保护患者隐私。

  4.根据患者病情采取不同的更衣方法,病情稳定可采取半坐卧位或坐位更换;手术或卧床可采取轴式翻身法更换。

  5.更衣原则是:

  (1)脱衣方法:无肢体活动障碍时,先近侧,后远侧;一侧肢体活动障碍时,先健侧,后患侧;

  (2)穿衣方法:无肢体活动障碍时,先远侧,后近侧;一侧肢体活动障碍时,先患侧,后健侧;

  6.更衣过程中,注意保护伤口和各种管路,注意保暖。7.更衣可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仅供个人参考

  与温水擦浴、会阴护理等同时进行。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护理过程安全,患者出现异常情况时,护士处理及时。

  十五、床上洗头

  (一)工作目标。

  保持患者头发清洁、整齐,感觉舒适。

  (二)工作规范要点。

  1.遵循标准预防、节力、安全的原则。

  2.告知患者,做好准备。根据患者的病情、意识、生活自理能力及个人卫生习惯、头发清洁度,选择时间进行床上洗头。

  3.准备用物,房间温度适宜,选择合适的体位。

  4.操作过程中,用指腹部揉搓头皮和头发,力量适中,避免抓伤头皮。观察患者反应并沟通,了解患者需求。

  5.注意保护伤口和各种管路。

  6.清洗后,及时擦干或吹干头发,防止患者受凉。

  7.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护理过程安全,患者出现异常情况时,护士处理及时。

  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仅供个人参考

  十六、指/趾甲护理

  (一)工作目标。

  保持生活不能自理患者指/趾甲的清洁、长度适宜。

  (二)工作规范要点。

  1.遵循标准预防、节力、安全的原则。

  2.告知患者,做好准备。评估患者的病情、意识、生活自理能力及个人卫生习惯,指/趾甲的长度。

  3.选择合适的指甲刀。

  4.指/趾甲护理包括:清洁、修剪、锉平指/趾甲。

  5.修剪过程中,与患者沟通,避免损伤甲床及周围皮肤,对于特殊患者(如糖尿病患者或有循环障碍的患者)要特别小心;对于指/趾甲过硬,可先在温水中浸泡10-15分钟,软化后再进行修剪。

  6.操作后保持床单位整洁。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护理过程安全,患者出现异常情况时,护士处理及时。

  十七、安全管理

  (一)工作目标。

  评估住院患者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措施,预防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二)工作规范要点。

  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仅供个人参考

  1.遵循标准预防、安全的原则。

  2.评估住院患者,对存在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并向患者进行指导,如跌倒、坠床、烫伤的预防等。

  3.根据评估结果对患者进行安全方面的指导,嘱患者注意自身安全,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4.提供安全的住院环境,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不安全因素,降低风险。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患者住院期间无因护理不当造成的不良事件发生。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

  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仅供个人参考

  一、患者入院护理

  (一)工作目标。

  热情接待患者,帮助其尽快熟悉环境;观察和评估患者病情和护理需求;满足患者安全、舒适的需要。

  (二)工作规范要点。

  1.备好床单位。根据患者病情做好准备工作,并通知医师。

  2.向患者进行自我介绍,妥善安置患者于病床。

  3.测量患者生命体征,了解患者的主诉、症状、自理能力、心理状况,填写患者入院相关资料。

  4.入院告知:向患者/家属介绍主管医师、护士、病区护士长。介绍病区环境、呼叫铃使用、作息时间、探视制度及有关管理规定等。鼓励患者/家属表达自己的需要及顾虑。

  5.完成入院护理评估,与医师沟通确定护理级别,遵医嘱实施相关治疗及护理。

  6.完成患者清洁护理,协助更换病员服,完成患者身高、体重、生命体征的测量(危重患者直接进入病房)。

  (三)结果标准。

  1.物品准备符合患者需要,急、危、重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2.患者/家属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护理服务满意。

  二、患者出院护理

  (一)工作目标。

  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仅供个人参考

  患者/家属知晓出院指导的内容,掌握必要的康复知识。

  (二)工作规范要点。

  1.告知患者。针对患者病情及恢复情况进行出院指导,包括办理出院结账手续方法、出院后注意事项、带药指导、饮食及功能锻炼、遵医嘱通知患者复诊时间及地点、联系方式等。

  2.听取患者住院期间的意见和建议。

  3.做好出院登记,整理出院病历。

  4.对患者床单位进行常规清洁消毒,特殊感染病人按院内感染要求进行终末消毒。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护理服务满意。

  2.床单位清洁消毒符合要求。

  三、生命体征监测技术

  (一)工作目标。

  安全、准确、及时测量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为疾病诊疗和制定护理措施提供依据。

  (二)工作规范要点。

  1.告知患者,做好准备。测量生命体征前30分钟避免进食、冷热饮、冷热敷、洗澡、运动、灌肠、坐浴等影响生命体征的相关因素。

  2.对婴幼儿、老年痴呆、精神异常、意识不清、烦躁和不合作者,护士应采取恰当的体温测量方法或在床旁协助患者测量体温。

  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仅供个人参考

  3.测腋温时应当擦干腋下,将体温计放于患者腋窝深处并贴紧皮肤,防止脱落。测量5-10分钟后取出。

  4.测口温时应当将体温计斜放于患者舌下,用鼻呼吸,闭口3分钟后取出。

  5.测肛温时应当先在肛表前端涂润滑剂,将肛温计轻轻插入肛门3-4厘米,3分钟后取出。用消毒纱布擦拭体温计。

  6.发现体温和病情不相符时,应当复测体温。

  7.体温计消毒方法符合要求。

  8.评估测量脉搏部位的皮肤情况,避免在偏瘫侧、形成动静脉瘘侧肢体、术肢等部位测量脉搏。

  9.测脉搏时协助患者采取舒适的姿势,以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腹按压桡动脉或其他浅表大动脉处,力度适中,以能触及到脉搏搏动为宜。

  10.一般患者可以测量30秒,脉搏异常的患者,测量1分钟。

  11.发现有脉搏短绌,应两人同时测量,分别测心率和脉搏。

  12.测量呼吸时患者取自然体位,护士保持诊脉手势,观察患者胸部或腹部起伏,测量30秒。危重患者、呼吸困难、婴幼儿、呼吸不规则者测量1分钟。

  13.观察患者呼吸频率、节律、幅度和类型等情况。

  14.危重患者呼吸微弱不易观察时,可用棉花少许置鼻孔前,观察棉絮吹动情况,并计数。

  15.测量血压时,协助患者采取坐位或者卧位,保持血压计零点、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仅供个人参考

  肱动脉与心脏同一水平。

  16.选择宽窄度适宜的袖带,驱尽袖带内空气,平整地缠于患者上臂中部,松紧以能放入一指为宜,下缘距肘窝2-3厘米。

  17.正确判断收缩压与舒张压。如血压听不清或有异常时,应间隔1-2分钟后重新测量。

  18.测量完毕,排尽袖带余气,关闭血压计。

  19.长期观察血压的患者,做到四定: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

  20.结果准确记录在护理记录单或绘制在体温单上。

  21.将测量结果告诉患者/家属。如果测量结果异常,观察伴随的症状和体征,及时与医师沟通并处理。

  (三)结果标准。

  1.护士测量方法正确,测量结果准确。

  2.记录准确,对异常情况沟通及时。

  四、导尿技术

  (一)工作目标。

  遵医嘱为患者导尿,患者能够知晓导尿的目的并配合。

  (二)工作规范要点。

  1.遵循查对制度,符合无菌技术、标准预防原则。

  2.告知患者/家属留置尿管的目的、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配合。

  3.评估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合作程度、膀胱充盈度、局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仅供个人参考

  皮肤等。根据评估结果,选择合适的导尿管。

  4.导尿过程中严格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避免污染,保护患者隐私。

  5.为男性患者插尿管时,遇有阻力,特别是尿管经尿道内口、膜部、尿道外口的狭窄部、耻骨联合下方和前下方处的弯曲部时,嘱患者缓慢深呼吸,慢慢插入尿管。

  6.插入气囊导尿管后向气囊内注入10-15毫升无菌生理盐水,轻拉尿管以证实尿管固定稳妥。

  7.尿潴留患者一次导出尿量不超过1000毫升,以防出现虚脱和血尿。

  8.指导患者在留置尿管期间保证充足液体入量,预防发生结晶和感染。

  9.指导患者在留置尿管期间防止尿管打折、弯曲、受压、脱出等情况发生,保持通畅。

  10.指导患者保持尿袋高度低于耻骨联合水平,防止逆行感染。

  11.指导长期留置尿管的患者进行膀胱功能训练及骨盆底肌的锻炼,以增强控制排尿的能力。患者留置尿管期间,尿管要定时夹闭。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操作满意。

  2.操作规范、安全,未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3.尿管与尿袋连接紧密,引流通畅,固定稳妥。

  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仅供个人参考

  五、胃肠减压技术

  (一)工作目标。

  遵医嘱为患者留置胃管,持续抽出胃内容物,达到减压。患者能够了解有关知识并配合。

  (二)工作规范要点。

  1.遵循查对制度,符合无菌技术、标准预防原则。

  2.告知患者/家属留置胃管的目的、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配合。

  3.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患者鼻腔是否通畅,有无消化道狭窄或食道静脉曲张等,患者是否有以往插管的经验,根据评估结果选择合适的胃管。

  4.准确测量并标识胃管插入的长度。

  5.插管过程中指导患者配合技巧,安全顺利地插入胃管。

  6.昏迷患者应先将其头向后仰,插至咽喉部(约15厘米),再用一手托起头部,使下颌靠近胸骨柄,插至需要的长度。如插入不畅,应检查胃管是否盘曲在口腔中。插管过程中如发现剧烈呛咳、呼吸困难、紫绀等情况,应立即拔出,休息片刻后重插。

  7.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

  8.调整减压装置,将胃管与负压装置连接,妥善固定于床旁。

  9.告知患者留置胃肠减压管期间禁止饮水和进食,保持口腔清洁。

  10.妥善固定胃肠减压装置,防止变换体位时加重对咽部的刺激,以及胃管受压、脱出等,保持有效减压状态。

  11.观察引流物的颜色、性质、量,并记录24小时引流总量。

  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仅供个人参考

  12.留置胃管期间应当加强患者的口腔护理。

  13.胃肠减压期间,注意观察患者水电解质及胃肠功能恢复情况。

  14.及时发现并积极预防和处理与引流相关的问题。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护士操作过程规范、准确、动作轻巧,患者配合。

  3.确保胃管于胃内,固定稳妥,保持有效胃肠减压。

  六、鼻饲技术

  (一)工作目标。

  遵医嘱为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灌入流质液体,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水分和药物。

  (二)工作规范要点。

  1.遵循查对制度、标准预防、消毒隔离原则。

  2.告知患者/家属鼻饲的目的、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配合。

  3.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鼻腔是否通畅、有无消化道狭窄或食道静脉曲张、以往是否有插胃管的经历;评估患者的消化、吸收、排泄功能和进食需求。根据评估结果选择合适的胃管和鼻饲时机。

  4.如需插胃管先准确测量并标识胃管插入的长度。插管过程中指导患者配合技巧。昏迷患者应先将头向后仰,插至咽喉部(约15厘米),再用一手托起头部,使下颌靠近胸骨柄,插至需要的长度。如插入不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仅供个人参考

  畅,应检查胃管是否盘曲在口腔中。插管过程中如发现剧烈呛咳、呼吸困难、紫绀等情况,应立即拔出,休息片刻后重插。插入适当深度并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

  5.鼻饲前了解上一次鼻饲时间、进食量,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以及有无胃潴留,胃内容物超过150毫升时,应当通知医师减量或者暂停鼻饲。

  6.鼻饲前后用温开水20毫升冲洗管道,防止管道堵塞。

  7.缓慢灌注鼻饲液,温度38℃-40℃。鼻饲混合流食,应当间接加温,以免蛋白凝固。

  8.鼻饲给药时应先研碎,溶解后注入。

  9.对长期鼻饲的患者,应当定期更换胃管。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护士操作过程规范、准确、动作轻巧,患者配合。

  3.确保胃管于胃内,固定稳妥。

  七、灌肠技术

  (一)工作目标。

  遵医嘱准确、安全地为患者实施不同治疗需要的灌肠;清洁肠道,解除便秘及肠胀气;降温;为诊断性检查及手术做准备。

  (二)工作规范要点。

  1.评估患者的年龄、意识、情绪及配合程度,有无灌肠禁忌症。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仅供个人参考

  对急腹症、妊娠早期、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禁止灌肠;肝性脑病患者禁用肥皂水灌肠;伤寒患者灌肠量不能超过500毫升,液面距肛门不得超过30厘米。

  2.告知患者及家属灌肠的目的及注意事项,指导患者配合。

  3.核对医嘱,做好准备,保证灌肠溶液的浓度、剂量、温度适宜。

  4.协助患者取仰卧位或左侧卧位,注意保暖,保护患者隐私。阿米巴痢疾患者取右侧卧位。

  5.按照要求置入肛管,置入合适长度后固定肛管,使灌肠溶液缓慢流入并观察患者反应。

  6.灌肠过程中,患者有便意,指导患者做深呼吸,同时适当调低灌肠筒的高度,减慢流速;患者如有心慌、气促等不适症状,立即平卧,避免发生意外。

  7.对患者进行降温灌肠时,灌肠后保留30分钟后再排便,排便后30分钟测体温。

  8.清洁灌肠应反复多次,首先用肥皂水,再用生理盐水,直至排出液澄清、无粪便为止。

  9.灌肠完毕,嘱患者平卧,根据灌肠目的保持适当时间再排便并观察大便性状。

  10.操作结束后,做好肛周清洁,整理床单位。

  11.观察排出大便的量、颜色、性质及排便次数并做好记录。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仅供个人参考

  2.护士操作过程规范、准确。

  3.达到各种灌肠治疗的效果,无并发症发生。

  八、氧气吸入技术

  (一)工作目标。

  遵医嘱给予患者氧气治疗,改善患者缺氧状态,确保用氧安全。

  (二)工作规范要点。

  1.评估患者病情、呼吸状态、缺氧程度、鼻腔情况。

  2.告知患者安全用氧目的及注意事项,强调不能自行调节氧流量,做好四防,即防震、防火、防热、防油。

  3.遵医嘱,选择合适的氧疗方法。

  4.遵医嘱根据病情调节合适的氧流量。

  5.使用氧气时,应先调节氧流量后应用。停用氧气时,应先拔出导管或面罩,再关闭氧气开关。

  6.密切观察患者氧气治疗的效果,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7.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用氧安全。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确保吸氧过程安全。

  九、雾化吸入疗法

  (一)工作目标。

  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仅供个人参考

  遵医嘱为患者提供剂量准确、安全、雾量适宜的雾化吸入。

  (二)工作规范要点。

  1.遵循查对制度,符合标准预防、安全给药的原则。

  2.遵医嘱准备药物和雾化装置,并检查装置性能。

  3.了解患者过敏史、用药史、用药目的、患者呼吸状况及配合能力。

  4.告知患者治疗目的、药物名称,指导患者配合。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

  5.调节适宜的雾量,给患者戴上面罩或口含嘴,指导患者吸入。气管切开的患者,可直接将面罩置于气管切开造口处。

  6.观察患者吸入药物后的反应及效果。

  7.雾化吸入的面罩、口含嘴一人一套,防止交叉感染。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操作过程规范、安全,达到预期目的。

  十、血糖监测

  (一)工作目标。

  遵医嘱准确测量患者血糖,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二)工作规范要点。

  1.遵循查对制度,符合无菌技术、标准预防原则。

  2.告知患者监测血糖的目的,做好准备。评估患者穿刺部位皮肤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仅供个人参考

  状况。

  3.确认血糖仪的型号与试纸型号一致,正确安装采血针,确认监测血糖的时间(如空腹、餐后2小时等)。

  4.确认患者手指消毒剂干透后实施采血,采血量充足,应使试纸试区完全变成红色。

  5.指导患者穿刺后按压1-2分钟。

  6.将结果告知患者/家属,做好记录并通知医师。

  7.对需要长期监测血糖的患者,穿刺部位应轮换,并指导患者血糖监测的方法。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操作过程规范,结果准确。

  十一、口服给药技术

  (一)工作目标。

  遵医嘱正确为患者实施口服给药,并观察药物作用。

  (二)工作规范要点。

  1.遵循标准预防、安全给药原则。

  2.评估患者病情、过敏史、用药史、不良反应史。如有疑问应核对无误后方可给药。

  3.告知患者/家属药物相关注意事项,取得患者配合。

  4.严格遵循查对制度,了解患者所服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以及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仅供个人参考

  某些药物服用的特殊要求。

  5.协助患者服药,为鼻饲患者给药时,应当将药物研碎溶解后由胃管注入。

  6.若患者因故暂不能服药,暂不发药,并做好交班。

  7.对服用强心甙类药物的患者,服药前应当先测脉搏、心率,注意其节律变化,如脉率低于60次/分钟或者节律不齐时,暂不服用并及时通知医师。

  8.观察患者服药效果及不良反应。如有异常情况及时与医师沟通。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帮助患者正确服用药物。

  3.及时发现不良反应,采取适当措施。

  十二、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技术

  (一)工作目标。

  遵医嘱准确为患者静脉输液,操作规范,确保患者安全。

  (二)工作规范要点。

  1.遵循查对制度,符合无菌技术、标准预防、安全给药原则。

  2.在静脉配制中心或治疗室进行配药,化疗和毒性药物应在安全的环境下配置。药物要现用现配,注意配伍禁忌。

  3.告知患者输液目的及输注药物名称,做好准备。评估患者过敏史、用药史及穿刺部位的皮肤、血管状况。协助采取舒适体位。

  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仅供个人参考

  4.选择合适的静脉。老年、长期卧床、手术患者避免选择下肢浅静脉穿刺。穿刺成功后,妥善固定,保持输液通道通畅。

  5.根据病情、年龄、药物性质调节速度。告知患者注意事项,强调不要自行调节输液速度。

  6.观察患者输液部位状况及有无输液反应,及时处理输液故障,对于特殊药物、特殊患者应密切巡视。

  7.拔除输液后,嘱咐患者按压穿刺点3-5分钟左右,勿揉,凝血机制差的患者适当延长按压时间。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操作过程规范、准确。

  3.及时发现不良反应,采取适当措施。

  十三、密闭式静脉输血技术

  (一)工作目标。

  遵医嘱为患者正确安全地静脉输血,操作规范,及时发现、处理并发症。

  (二)工作规范要点。

  1.遵循查对制度,符合无菌技术、标准预防、安全输血原则。

  2.告知患者,做好准备。评估患者生命体征、输血史、输血目的、合作能力、心理状态和血管状况。告知患者输血的目的、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

  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仅供个人参考

  3.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输血核对必须双人核对,包括取血时核对,输血前、中、后核对和发生输血反应时的核对。核对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血袋号、血型、血液数量、血液种类、交叉试验结果、血液有效期、血袋完整性和血液的外观。发生输血反应时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录及受血者与供血者的血型,并保留输血装置和血袋。

  4.建立合适的静脉通道,密切观察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立即停止输血并通知医师及时处理。

  5.血制品应在产品规定的时间内输完,输入两个以上供血者的血液时,应在两份血液之间输入0.9%氯化钠注射液。

  6.开始输血时速度宜慢,观察15分钟,无不良反应后,将滴速调节至要求速度。输血时,血液制品内不得随意加入其他药物。

  7.输血完毕,贮血袋在4℃冰箱保存24小时。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护士操作过程规范、准确。

  3.及时发现输血反应,妥善处理。

  十四、静脉留置针技术

  (一)工作目标。

  正确使用留置针建立静脉通道,减少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

  (二)工作规范要点。

  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仅供个人参考

  1.遵循查对制度,符合无菌技术、标准预防、安全静脉输液的原则。

  2.告知患者留置针的作用、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3.评估患者病情、治疗、用药以及穿刺部位的皮肤和血管状况。

  4.选择弹性适当血管穿刺,正确实施输液前后留置针的封管及护理,标明穿刺日期、时间并签名。

  5.严密观察留置针有无脱出、断裂,局部有无红肿热痛等静脉炎表现,及时处理置管相关并发症。

  6.嘱患者穿刺处勿沾水,敷料潮湿应随时更换,留置针侧肢体避免剧烈活动或长时间下垂等。

  7.每次输液前后应当检查患者穿刺部位及静脉走向有无红、肿,询问患者有关情况,发现异常时及时拔除导管,给予处理。

  8.采取有效封管方法,保持输液通道通畅。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护士操作过程规范、准确。

  十五、静脉血标本的采集技术

  (一)工作目标。

  遵医嘱准确为患者采集静脉血标本,操作规范,确保患者安全。

  (二)工作规范要点。

  1.遵循查对制度,符合无菌技术,标准预防原则。

  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仅供个人参考

  2.评估患者的病情、静脉情况,准备用物。若患者正在进行静脉输液、输血,不宜在同侧手臂采血。

  3.告知患者/家属采血的目的及采血前后的注意事项。

  4.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5.采血后指导患者压穿刺点5-10分钟,勿揉,凝血机制差的患者适当延长按压时间。

  6.按要求正确处理血标本,尽快送检。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护士操作过程规范、准确。

  3.采取标本方法正确,标本不发生溶血,抗凝标本无凝血,符合检验要求。

  十六、静脉注射技术

  (一)工作目标。

  遵医嘱准确为患者静脉注射,操作规范,确保患者安全。

  (二)工作规范要点。

  1.遵循查对制度,符合无菌技术、标准预防、安全给药原则。

  2.在静脉配制中心或治疗室进行配药,药物要现用现配,注意配伍禁忌。

  3.告知患者,做好准备。评估患者过敏史、用药史,以及穿刺部位的皮肤、血管状况。

  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仅供个人参考

  4.告知患者输注药物名称及注意事项。

  5.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6.根据病情及药物性质掌握注入药物的速度,必要时使用微量注射泵。

  7.静脉注射过程中,观察局部组织有无肿胀、严防药液渗漏,观察病情变化。

  8.拔针后,嘱咐患者按压穿刺点3-5分钟,勿揉,凝血机制差的患者适当延长按压时间。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护士操作过程规范、准确。

  十七、肌内注射技术

  (一)工作目标。

  遵医嘱准确为患者肌内注射,操作规范,确保患者安全。

  (二)工作规范要点。

  1.遵循查对制度,符合无菌技术、标准预防、安全给药原则。

  2.告知患者,做好准备。评估患者病情、过敏史、用药史,以及注射部位皮肤情况。

  3.告知患者药物名称及注意事项,取得患者配合。

  4.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及注射部位,需长期注射者,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

  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仅供个人参考

  5.协助患者采取适当体位,告知患者注射时勿紧张,肌肉放松。

  6.注射中、注射后观察患者反应、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

  7.需要两种药物同时注射时,应注意配伍禁忌。

  8.根据药物的性质,掌握推注药物速度。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护士操作过程规范、准确。

  十八、皮内注射技术

  (一)工作目标。

  遵医嘱准确为患者进行皮内注射,确保患者安全。

  (二)工作规范要点。

  1.遵循查对制度,符合无菌技术、标准预防、安全给药原则。

  2.皮试药液要现用现配,剂量准确。

  3.备好相应的抢救药物与设备并处于备用状态。

  4.告知患者,做好准备。评估患者病情、过敏史、用药史,以及注射部位皮肤情况。

  5.告知患者药物名称及注意事项,取得患者配合。

  6.告知患者皮试后20分钟内不要离开病房,不要按揉注射部位。

  7.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处理各种过敏反应。

  8.正确判断试验结果。对皮试结果阳性者,应在病历、床头或腕带、门诊病历醒目标记,并将结果告知医师、患者及家属。

  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仅供个人参考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护士操作过程规范、准确。

  十九、皮下注射技术

  (一)工作目标。

  遵医嘱准确为患者皮下注射,操作规范,确保患者安全。

  (二)工作规范要点。

  1.遵循查对制度,符合无菌技术、标准预防、安全给药原则。

  2.告知患者,做好准备。评估患者病情、过敏史、用药史,以及注射部位皮肤情况。

  3.告知患者药物名称及注意事项,取得患者配合。

  4.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及注射部位。需长期注射者,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

  5.注射中、注射后观察患者反应、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

  6.皮下注射胰岛素时,嘱患者注射后15分钟开始进食,避免不必要的活动,注意安全。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护士操作过程规范、准确。

  二十、物理降温法

  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仅供个人参考

  (一)工作目标。

  遵医嘱安全地为患者实施物理降温,减轻患者不适。

  (二)工作规范要点。

  1.告知患者,做好准备。评估患者病情、意识、局部组织灌注情况、皮肤情况、配合程度、有无酒精过敏史。

  2.告知患者物理降温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3.嘱患者在高热期间摄入足够的水分。

  4.操作过程中,保护患者的隐私。

  5.实施物理降温时应观察局部血液循环和体温变化情况。重点观察患者皮肤状况,如患者发生局部皮肤苍白、青紫或者有麻木感时,应立即停止使用,防止冻伤发生。

  6.物理降温时,应当避开患者的枕后、耳廓、心前区、腹部、阴囊及足底部位。

  7.半小时后复测患者体温,并及时记录患者的体温和病情变化,及时与医师沟通,严格交接班。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护士操作过程规范。

  二十一、经鼻/口腔吸痰法

  (一)工作目标。

  充分吸出痰液,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确保患者安全。

  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仅供个人参考

  (二)工作规范要点。

  1.遵循无菌技术、标准预防、消毒隔离原则。

  2.告知患者,做好准备,如有义齿应取出。

  3.评估患者生命体征、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氧疗情况、SpO2、咳嗽能力、痰液的颜色、量和粘稠度、按需吸痰。

  4.选择粗细、长短、质地适宜的吸痰管。吸痰管应一用一换。

  5.吸痰前后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2分钟。

  6.调节合适的吸痰压力。

  7.插入吸痰管时不要带负压。吸痰时应旋转上提,自深部向上吸净痰液,避免反复上提。每次吸痰时间小于15秒。

  8.吸痰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痰液情况、心率和SpO2,当出现心率下降或SpO2低于90%时,立即停止吸痰,待心率和SpO2恢复后再吸,判断吸痰效果。

  9.吸痰过程中应鼓励患者咳嗽。

  (三)结果标准。

  1.清醒的患者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并配合操作。

  2.护士操作过程规范、安全、有效。

  二十二、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法

  (一)工作目标。

  充分吸出痰液,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确保患者安全。

  (二)工作规范要点。

  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仅供个人参考

  1.遵循无菌技术、标准预防、消毒隔离原则。

  2.告知患者,做好准备。

  3.评估患者生命体征、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呼吸机的参数、SpO2、气道压力、痰液的颜色、量和粘稠度,按需吸痰。

  4.选择粗细、长短、质地适宜的吸痰管。吸痰管应一用一换。

  5.吸痰前后给予100%的氧气吸入2分钟,如呼吸道被痰液堵塞、窒息,应立即吸痰。

  6.调节合适的吸痰压力。

  7.吸痰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痰液情况、心率和SpO2,当出现心率下降或SpO2低于90%时,立即停止吸痰,待心率和SpO2恢复后再吸。判断吸痰效果。

  8.插入吸痰管时不要带负压。吸痰时应旋转上提,自深部向上吸净痰液,避免反复上提。每次吸痰时间小于15秒。

  9.吸痰过程中应鼓励患者咳嗽。

  (三)结果标准。

  1.清醒的患者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并配合操作。

  2.护士操作过程规范、安全、有效。

  二十三、心电监测技术

  (一)工作目标。

  遵医嘱正确监测患者心率、心律变化,动态评价病情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仅供个人参考

  (二)工作规范要点。

  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皮肤状况。

  2.对清醒患者,告知监测目的,取得患者合作。

  3.正确选择导联,设置报警界限,不能关闭报警声音。

  4.嘱患者不要自行移动或者摘除电极片、避免在监测仪附近使用手机,以免干扰监测波形。

  5.密切观察心电图波形,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8.嘱患者电极片处皮肤出现瘙痒、疼痛等情况时,及时告诉医护人员。

  9.定时更换电极片和电极片位置。

  10.停用时,先向患者说明,取得合作后关机,断开电源。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护士操作规范。

  二十四、输液泵/微量注射泵的使用技术

  (一)工作目标。

  遵医嘱正确使用输液泵/微量注射泵。

  (二)工作规范要点。

  1.遵循查对制度,符合无菌技术、标准预防、安全给药原则。

  2.告知患者,做好准备。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年龄、病情、心功能等情况及药物的作用和注意事项、患者的合作程度、输注通路的通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仅供个人参考

  畅情况及有无药物配伍禁忌。

  3.告知患者输注药物名称及注意事项

  4.告知患者使用输液泵/微量注射泵的目的、注意事项及使用过程中不可自行调节。

  5.妥善固定输液泵/微量注射泵,按需设定参数。

  6.随时查看指示灯状态。

  7.观察患者输液部位状况,观察用药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异常情况及时与医师沟通并处理。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护士操作规范。

  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仅供个人参考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notforcommercialuse.Nurfürdenpers?nlichenfürStudien,Forschung,zukommerziellenZweckenverwendetwerden.

  Pourl"étudeetlarechercheuniquementàdesfinspersonnelles;pasàdesfinscommerciales.

  только

  длялюдей,которыеиспользуютсядляобучения,исследованийинедолжны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вкоммерческихцелях.

  以下无正文

  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篇六:基于工作过程护理基础技术

  危重患者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应急处理步骤、汇报程序、工作步骤、一、危重病人护理常规:1、危重患者入院后,护士应立即将其安置在抢救室并平移至床上,给舒适卧位。

  2、立即给氧气吸入,测量生命体征,必需时心电监护及留置导尿。

  3、快速建立静脉通路,严格掌握输液速度及配伍禁忌,合理安排输液次序,正确实施医嘱。

  4、亲密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等病情改变,每15--30分钟巡视一次;备齐多种抢救物品及药品,发觉病情改变立即汇报医生,随时准备配合抢救。认真做好护理统计,正确统计液体出入量。

  5、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翻身叩背,立即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意识障碍者头偏向一侧,必需时行气管内插管、气管切开或呼吸机辅助呼吸。

  6、保持各类管道通畅,应注意妥善固定,安全放置,预防扭曲、受压、堵塞、脱落。严密观察引流液颜色、性质、量,并做好统计。

  7、确保病人安全:对谵妄、躁动或意识障碍者应注意安全,合理使用保护性用具;牙关禁闭、抽搐病人,可用牙垫,预防舌咬伤。8、补充营养和水分:危重病人机体分解代谢增强,消耗大,对营养需求增强,而其消化功效减退,为确保其有足够营养和水分,应设法激励进食,对不能进食者尽早给鼻饲或完全胃肠外营养。

  9、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多种护理并发症发生:

  (1)眼部护理:对眼睑不能自行闭合或眼睑闭合不全者应做好眼部护理,可涂眼药膏或覆盖油纱以保护角膜。

  (2)口腔护理:天天2--3次,以保持口腔卫生,预防发生口腔炎症、口腔溃疡等并发症。

  (3)皮肤护理:

  每1--2小时翻身一次,按摩受压处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及床铺平整、干燥。

  (4)保持肢体良好功效位,合适应用体位垫,每2小时按摩肢体1次,预防肌腱、韧带退化,肌肉萎缩、关节僵直、静脉血栓及足下垂发生。

  (5)预防泌尿系感染:有留置导尿者,应保持留置导尿管通畅,预防尿液逆流;尿道口擦洗每日2次,必需时给膀胱冲洗。

  10、保持大便通畅,养成良好排便习惯,便秘者可给人工通便或缓泻剂,必需时给灌肠。

  11、做好心理护理,限制探视人员。

  12、严格实施交接班制度,做到床头交接班。

  二、处理急危重症患者步骤

  1.门诊值班医师碰到急危重症患者,在给必需初步诊疗同时,通知病区值班医

  师,值班医师据患者病情请示上级医师后可决定是否入院。如患者无足够经济

  能力,经请示院方(白天为医务科、门诊

  部,夜间为院总值班)为抢救生命,可予抢救性诊疗,包含入院手术。

  2.转入患者,应从起源科室取得充足医疗资料,了解病情及诊治经过。并明确患

  者账目情况,留心家眷心态,警惕已经潜在医疗纷。

  3.立即完成首次病程录、转入录,8小时内完成住院病历,明确主管医师,做好

  监护,住院医师随时查看巡视患者,出现病情改变随时统计。当日主治医、副

  主任医师立即查房,组织诊疗抢救,并立即向上级医师或科主任汇报。当日及

  时或晚交班时进行全科讨论,认真做好统计。

  4.白班经治医师向夜班医师及听班医师书面和床边交班,并做好交班统计。值班

  医师及听班医师应认真查看患者,掌握病情。

  5.以后,住院医师每日最少

  2次查房,天天最少

  1次病程统计。主治医师每日查

  房,3天内有科主任或副主任以上医师查房,病历应立即反应病情改变,关键

  诊治过程,如上级查房,会诊等内容,并妥善安全保留病历。

  6.必需时通知医务科或院领导,方便调配医疗设备,组织全院会诊、院外教授会

  诊。对潜在医疗纠纷,严重欠费等情况,应立即向医院。

  三、汇报程序

  1.各值班医师在接诊危重患者后,要快速抵达患者身边问询病史和查体,做出初步

  诊疗,快速完成生命体征测量和统计。医师快速开出医嘱交护士实施,病情紧

  急可先下口头医嘱由护士复述后实施,抢救结束后立即据实补记。在紧急处理后

  立即完成入院统计、首次病程录、抢救统计等资料。并向患者家眷具体通知病情、初步诊疗、诊疗方案和风险程度等,听取患者家眷对抢救诊疗意见,取得其合作。

  2.大出血、休克或心肺功效不全等,如值班医师处理有困难,应在立即进行紧急抢

  救同时,快速汇报本科上级医师抵达现场参与抢救。要快速向科主任汇报,科主任要立即调动本科人员,并和相关科室联络参与抢救。

  紧急情况下可口头或电话会诊,但应据实补记会诊统计。

  3.在发生医疗纠纷或可能发生医疗纠纷前兆示,值班医师药快速汇报上级医师和科

  室主任到场处理,做好病历统计等文书工作,听取患者及其家眷意见和要求。

  然后组织本科相关人员进行讨论,写书面意见向医务科汇报。

  沙雅县维吾尔医医院

  护理部

  危重病人护理操作步骤:

  危重病人

  置于抢救室

  心跳呼吸骤停

  安置适宜卧位

  通知本科医护人员

  依据病情需要给合适处

  理:吸氧、吸痰、心电监护

  主动抢亲密配合

  死亡

  快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正确给药

  制订护理计划,处理病人

  现存或潜在护理问题

  尸体料理

  严密观察病人病情改变,有异常立即通知医师

  配合医师做好抢救工作

  立即做好护理统计

篇七:基于工作过程护理基础技术

  枣庄科技职业学院医学技术系护理专业建设实施方案

  为落实学院护理专业建设规划,完成建设目标,特制订专业建设实施方案。

  一、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一)建设目标

  根据护理职业岗位的要求,参照护士职业资格标准,深化学院实践基地建设,形成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二加强二巩固二融通一提高”的人才培养方案。即“加强人文教育、加强能力培养,巩固医学基本理论,巩固实践技能,院校融通,教学情境融通,全面提高护理人才的综合素质”的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综合能力训练的“技能训练三步走”的实践教学模式。

  (二)建设措施

  1.健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体系.护理专业学生从入学开始,逐渐增加接触临床的时间,通过在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实验实训和实习,不断增强学生的职业感悟、职业意识、职业认同感、职业能力和职业习惯,提高学生融入职业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2。实施严格的考证制度。护理专业学生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书"和“护理专业毕业证”,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3。实行毕业生跟踪调查,了解市场反馈信息,培养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才。

  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建设

  (一)建设目标

  (共8页)

  完善校院合作办学模式,按区域经济、行业发展需求不断调整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与护理岗位深度融合,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完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体系及课程体系管理监控制度.

  (二)建设措施:

  1。职业素质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诚信作风,实践能力、专业技能以及敬业精神。始终坚持以德立人,把对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突出社会公德、伦理道德和职业道德教育,促进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对人文领域相关问题的关注与思考,使之在获取人文知识同时,培育人文精神,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

  2。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护理专业课程体系。在对枣庄市及周边城市各级医疗机构临床一线护士岗位进行调研的基础上,聘请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专家和行业专家对护理专业工作任务、岗位能力进行分析,再由学院教师与课程开发专家共同确定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构建以人的生命周期为主线,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创建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职业能力为引领的课程标准。

  3.以创建精品课程为出发点,大力推进课程建设。在三年内,力争校级精品课程达到3~4门,省级精品课程达到2门,国家精品课程达到1门。努力开发创建以优质核心课程为基础的高职护理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继续建设6门优质核心课程,确保专业主干课程达到优质核心课程标准.

  (共8页)

  三、师资队伍建设

  (一)建设目标

  培养护理专业带头人和专业骨干教师,打造一支职称结构合理、学历层次较高、“双师型”比例高、专兼职结合的教学团队。

  (二)建设措施

  1。引进培养高层次专业带头人。通过参与或主持专业课程开发与教材编写、临床实践及培训等途径,使之成为具有较高护理视野,在护理行业有一定影响力,能把握护理专业发展方向,并对专业发展进行总体规划和实施的专业带头人。

  2。“双师素质”骨干教师培养。选拔数名基础理论扎实、教学能力较强、具有护理教学经历的教师作为专业“双师素质”骨干教师培养对象进行重点培养。通过到医院进修提高教育教学及实践能力。能胜任课程建设与教学教改。

  3。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严格执行兼职教师试讲制、聘用制。为保证护理教学质量,学校每年举办兼职教师培训班,要求兼职教师与校内对应学科教师结对,互相听课、评课,共同提高.从教学附属医院实习医院选择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临床一线工作5年以上的医护人员作为兼职教师,使专兼教师之比为1:1,承担专业核心课程部分的课堂教学任务;负责学生见习、教学实习的现场指导和带教工作。

  四、教学条件建设

  (一)建设目标

  从教材开发、实践教学、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教学条件的建设。建立严格的教材选用制度,确保优质教材进课堂。加大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为专业教学实现课堂和临床“零距离"(共8页)

  提供保障.并不断完善学校、附属医院,实习医院联动的护理专业实习教学管理体系。

  (二)建设措施

  1.开发教材。建立严格的教材选用制度,鼓励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自编教材,与医院护理专家共同开发紧密结合的实训教材,确保优质教材进课堂.

  2.实践教学。加强“院校融通”必须充分体现在校内实训环境和设施改造的投入上,使之更贴近医疗机构的真实环境。建设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特色鲜明的校内实训基地。在现有基础上扩大护理实训基地面积,争取2012年新建护理实训大楼,建筑面积将达到5000㎡。构架仿真医院。

  (2)加强实训中心的管理制度。在建立健全实训管理制度、指导教师值班制度的基础上,构建师生共同参与的开放式管理模式。实践基地对学生实施全程开放,使学生在课余时间也可以根据各自的学习进度及相关技能掌握情况,自主选择实训项目,及时进行实践技能的强化训练。

  3。实习基地建设.我系护理专业共有1家附属和29家教学医院,辐射山东各地市、上海、北京.在此基础上,3年内力争新增5家省内外实习医院和6个社区实践基地。

  五、教学方法、手段的优化改革

  (一)建设目标: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进行基于护理过程的教学设计与课程开(共8页)

  发.根据行业发展需要和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教学内容。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方法。根据临床护理情境设计情境式教学。

  (二)建设措施:

  1。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方法,转变传统教学理念。采用PBL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手段,要求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对重点、难点、图示、操作等内容运用多媒体(电子教案、CAI课件)进行教学,多媒体教学达到50%。

  2.根据临床护理情境设计情境教学,按照“展示病例→病例分析→找出健康问题→选择护理措施→制订护理方案→实施方案→观察、记录→分析评价"的护理工作流程组织实施。在校内护理实践基地,模拟各种临床护理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认识工作任务和培养职业能力.

  六、教学管理

  (一)建设目标

  完善各项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教学管理监测、评价和保障体系,在校、系二级管理的模式下,充分发挥二级系部的管理职能,加强对教学环节的质量控制,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和标准.(二)建设措施

  1。在教学过程中,将进一步建立期中、期末教学检查制度,教学听课制度,师生交流会制度,学生评教制度、专业教师之间相互评教制度等多项教学质量监控制度。

  2。加强教学档案的整理工作,按照教学运行过程,分别将教学资(共8页)

  料分类管理,如: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实践教学、校外实习、学生成绩、专业特色等。

  七、专业建设进程

  根据总体目标,制定三阶段的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共8页)

  高效。根据护理专业的特点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掌握中国护理事业发展的动态和方向,把握师生员工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特点,分层次、有重点地大力开展师生人生观、价值观及护理观的教育。

  (二)加大政策扶持,促进师资的引进和培养

  1.引进和培养相结合。针对目前护理学专业师资学历层次较低现状,根据目标要求,充分利用学院的优惠政策,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主动吸收、挖掘人才,力争“十一五”末师资队伍数量、结构及层次有一个较大的提高。加快现有师资的培养与提高,制定切实有效的计划,分期分批进行培养,使其尽快提高护理专业的教学能力与水平。

  2。重点提高,优先培养,造就护理专业教学骨干。鉴于护理专业人才力量相对不足的情况,“十一五”期间把培养有潜质的中青年教师作为战略任务来抓。

  (三)加大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建设

  为实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才这一目标,今后一个时期要在积极争取学院经费投入的基础上,切实抓好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确保其先进性和综合性。同时扩大校外实习基地的数量,确保学生实践实习效果。

  (四)多途径全方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1.学生管理工作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素质成为学生自身要求与追求的目标。

  2。通过邀请护理专家作报告、开座谈会等形式,巩固学生专业思想,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随时帮助解决思想上的困惑和心理上的不适,帮助学生作好未来职业选择。

  (共8页)

  3。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强化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增强其沟通能力、学习能力

  、创新能力、方法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

  (五)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改革

  紧密结合职业教育特点,以适应护理工作发展趋势、满足区域性社会需求要为目标,加快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的改革。建设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结构,开设护理伦理学、护理心理学、护理美学等,突出护理专业特点。在实践教学模式上强化“技能训练三步走”:即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综合能力训练.增加与护理工作密切相关的公共卫生知识、康复指导、保健、老年护理、社区护理等内容。

  护理专业将以“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为目标,坚持和谐发展、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观,全力推进并实施学院“十一五”建设发展规划及“护理专业建设发展规划”,坚定发展目标,勇于开拓进取,加强体制建设、人才建设和专业建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为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护理技能型人才而不断努力!

  (共8页)

篇八:基于工作过程护理基础技术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护理专业护理学基础课程开发调查分析

  胡哲;张静;解廷墨;许继艳;高燕;宋启慧

  【期刊名称】《卫生职业教育》

  【年(卷),期】2016(034)01【摘

  要】目的了解护理学基础课程基础护理技术教学与临床应用间的差异,为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护理专业护理学基础课程开发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与我院合作的实习医院,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护理学基础课程基础护理技术临床应用相关情况调查.结果

  开展临床基础护理工作调研,能够及时了解临床现状,有助于优化教学,缩小教学与临床间的距离.结论

  通过临床调研,及时更新教材内容,体现临床要求,实现教学与临床的有效衔接.

  【总页数】2页(P87-88)

  【作

  者】胡哲;张静;解廷墨;许继艳;高燕;宋启慧

  【作者单位】包头医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

  包头014030;包头医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

  包头014030;包头医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

  包头014030;包头医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

  包头014030;包头医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30;包头医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

  包头01403【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G423.04【相关文献】

篇九:基于工作过程护理基础技术

  护理基本技术的教育教学方法研究

  作者:高颖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7年第30期

  高颖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永州425006)

  摘要:护理基本技术是护理学基础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是我国高校培养专业化护理人才的必要学习课程。本文从护理基本技术课程的重要性以及建设体系出发,对护理基本技术的教育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护理基本技术;教育教学;方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0-0194-02一、护理基本技术的发展背景

  护理基本技术是基础护理学的前身,最初本门课程的建设主要集中于基本的注射技术、输液技术以及卫生环境技术等基本护理技术的学习。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国家对护理专业的重视以及大力支持,护理基本理论体系、护理临床实验技术、护理教育教学体制得到了一定的完善与发展。近年来,健康教育已经成为了国家、社会的重点关注对象之一,护理基本技术与护理理论体系也在不断的改革与完善过程中,护理健康教育理念、护理技术发展的重要性、护理系统理论体系、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以及护理专业的辐射带动作用研究已经成为了目前护理专业研究的重要内容。

  二、护理基本技术课程介绍

  1.护理基本技术课程的开设目标。护理基本技术课程的开设符合国家护理开发项目的发展方向。从宏观看来,通过开设护理基本技术课程,旨在培养一批专业化的应用型实干护理人才,不断丰富护理基本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目标、规范教学管理方式,争取将护理基本技术课程建设成为高校护理专业的一流学习科目。从微观看来,护理基本技术课程开设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医院以及护理相关专业输出专业化的护士人才,建立一支技术过硬,自身素质强,服务贴心到位的应用型护理队伍,不断开拓护理行业的建设道路,描绘护理行业的发展蓝图。

  2.护理基本技术课程的发展特点。护理基本技术课程是一门特殊的医科类学习科目,它虽然没有临床专业的缜密性,也没有医院管理专业的全局性,但它却拥有自身发展的显著特点,具体特点概括如下:(1)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统一。护理基本技术课程不同于一般的高校专业课,护理专业的从业对象是相对弱势的疾病患者,他们需要更多的关爱以及更加贴心优质的护理服务,因此,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有一定的职业操守和自身素质,要切实对护理对象付出真心,不可敷衍了事,态度不端不正。(2)护理教学资料完善全面。护理基本技术课程是一门应用型学习科目,要想实现教育教学的现代化以及完整化,护理教学资料的完善与全面是学好护理基本技术课程的前提条件。这里所说的护理教学资料并不单单指护理专业的配套指导教材,还包括先进的实验器材、丰富的模拟资源库、全面的文献查阅资源以及高质量的护理教师团队等辅助学习资料与对应学习手段。(3)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基于护理基本技术课程的建设特点,本课程以培养专业化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以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为实现手段。在教学理念建设过程中,注重培养护理人员的职业操守,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在教学方法上,注重护理手段的创造创新,注重合作式和启发式教学方法的使用。

  三、护理基本技术课程的教育教学方法

  1.充分运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1)“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本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并不是简单地将教师、学生、实际应用实践三者强行的融合到一起,而是将三者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的穿插,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加入适当的实验操作,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加入适当的理论研究。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具备过硬的专业本领,还要有良好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不但要掌握所学知识,还要学会举一反三,提高自身的创新思维和具体的实际操作能力。(2)具体实施步骤与实施方法。“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要有规范的实施步骤和正确的实施方法,这里针对具体的临床案例,提出了基本的三步运行法。①课前准备阶段。这一阶段以教师为实施主体,教师根据学生的基本特点和教学基本内容设置不同的案例对象,在上课之前提前将设计好的案例交给同学们进行预习、思考,让学生自行设计护理步骤,找到护理方法,以备课上讨论实践。②课堂及时修正。采用流水化作业的实施步骤,学生提出护理意见,教师在学生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对学生护理的缺点和不足进行及时的改正,并为学生演示正确的护理步骤,以此加深学生对护理知识的理解。③严格考核与评估。护理专业的学生在真正走上护理岗位前,要进行严格的考核与评估,考核分为笔试、临床实践和面试三大部分的内容,笔试试卷采取百分制,学生要达到80分以上的优秀成绩才能进行临床实践项目;在进行临床实践考核时,考核队伍由专业的医师和授课教师组成,学生达到各位评审的平均成绩才可以通过考核,最后面试通过才能最终走上工作岗位。(3)“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作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推动学生形成专业的护理技能。相对于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图片的展示以及视频模拟实验增加自身的实际操作技能,进而针对具体的临床案例,提出个人独到的见解,进行充分的研究思考,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通过具体的探索以及团队交流,切实改正自身的错误实践观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推动建设精品课程体系。针对护理基本技术教育教学课程的完善与发展,我们提出了精品课程建设体系。所谓精品课程就是对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配套设施进行改革与完善。(1)完善理论教学体系。理论教学体系的完善主要在于对教育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改变传统的理论教学方法,在每一章节的护理学习中加入实践操作和护理技师的人际沟通交流等学习内容,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加强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人际沟通能力,为将来的就业打好坚实的基础和做好必要的准备。(2)完善实践教学体系。许多高校在课程建设过程中都提出了加强实践化教学的教育方法,但如何实现实践化的教育教学发展要求,是值得我们探讨的关键问题所在。要增加实验的设计性,学生在进入医院实习之前,可以独立设计护理小手册,把基本的护理知识和护理常识写入手册,通过一定的宣传与推广,让人们了解基本的护理知识,这也是实践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3)引进先进设备,拓宽实习渠道。由于护理基本技术课程的特殊性与较强的实际应用性,对教学设备的要求较之一般课程要高的多,因此学校要加大投资力度,引进先进的教学模拟设备,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基础学习条件。同时,要加强实验、实习基地的建设,除了学生课上的模拟实验,实验室的实际操作,学校还应该与更多的医院基地建立合作关系,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入医院等相关场所感受真实的操作环境、学习真正的操作技术,增强自身应对突发问题的能力。

  3.充分利用网络进行护理基本教学。(1)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护理基本技术教育教学中充分引入多媒体技术是指对多媒体教学课件、多媒体视频等具体先进网络技术的应用。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多媒体视频进行实际护理案例的动态实验过程演示,可以将专家的实际操作过程通过视频的方式制作出来,并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在学生面前,实现学生与专家的近距离接触,方便学生学习先进的操作手法以及独特的教育理念。(2)建设专门的知识网站以及微信公众号传播平台。专门的知识网站以及微信公众号传播方式是现代化教育教学推广的关键手段之一。在实际的护理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专门的护理网站向人们传播基本的护理知识,以此丰

  富人们的护理常识,而网站的维护者可以由护理专业的学生担任,这样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护理知识体系,也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民意,了解人们基本的日常护理需要。同时,通过微信公众号定时推送护理知识和护理常识,可以有效引起人们对护理专业教育的重视,扩大护理专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以便于从侧面稳固护理专业的发展地位。

  四、结语

  在护理基本技术课程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重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任何教育教学方法都有一个共同的发展目标,那就是培养专业化的应用型护理人才,要想实现护理专业“做”的质量性与完备性,就必须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效结合起来。本文深入剖析了三种基本护理教学方法,都主张将理论与具体的实践相结合,以此提高医护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应对紧急护理问题的应变能力。

  参考文献:

  [1]赵玲莉.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22):54-55.

  [2]沈宁.统一思想———创立新的护理教育理论体系[J].中华护理杂志,2001,35(10):613.

  [3]夏雅雄,方仕婷.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护理基本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5,04(30):07.

篇十:基于工作过程护理基础技术

  《护理基本技术一》复习范围

  1、护理学是一门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为理论基础,研究有关预防保健、治疗疾病及康复过程中的护理理论、知识、技术及其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应用学科。

  2、护士条例中规定护士应该承担的义务是:依法进行临床护理义务、紧急救治患者的义务、正确查对、执行医嘱的义务、保护患者隐私的义务、积极参加公共卫生应急事件救护的义务。

  3、责任制护理是由责任护士和辅助护士按照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全面、系统和连续的整体护理。功能制护理是以完成各项医嘱和常规的基础护理为主要工作内容,其工作分配以日常的工作任务为中心。整体护理是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将临床护理与护理管理的各个环节系统化的工作方式。

  4、简述纽曼保健系统模式中三层防御系统的功能:弹性防线,功能:防止压力源入侵,缓冲、保护正常防线,在维持机体的稳定性和完整性,保证机体的正常状态及功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正常防线,功能:调节机体各方面的因素,对压力源做出适当的调节,维持机体的健康稳定状态。抵抗防线,功能:维持机体基本能源结构的正常状态或更高的稳定水平。

  5、护理专业的特征:为人类和社会提供至关重要的有关健康的服务。实践者接受高等教育并持续保持高标准的职业水平。具有独特的知识体系并通过科学研究不断发展。护理活动具有自主性,有伦理准则和道德规范。护理工作把本专业作为终身的事业。

  6、评判性思维是指个体在复杂的情境中,能灵活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问题及其解决方法进行选择,识别假设,在反思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推理,做出合理判断和正确取舍的高级思维方式。

  7、健康是指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良好的社会适应

  能力和道德健康。疾病是机体身心在一定内外因素作用下出现的一定部位的功能、代谢或形态的改变,表现为机体内部及集体与环境之间平衡的破坏或偏离正常状态。

  8、法律的功能:建立并维持社会共同的生活和秩序、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巩固和完善政权对全社会的统治、通过设定国家对物质保障的义务。

  9、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要素所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综合统一体。按系统性质分为自然形态和人造系统,按系统的复杂程度分为次系统和超系统,按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分类分为闭合系统和开放系统,按系统的运动状态分为动态系统和静态系统,按组成系统的内容分类实体系统和概念系统。

  10、需要是有机体对其生存与发展所表现出来的依赖状态,是个体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个体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马斯洛的人类基本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包括空气、水分、食物、排泄、休息和睡眠等。安全的需要:生理上的安全和心理上的安全。爱与归属的需要:指个人需要去爱和接纳别人,同时液需要被别人爱,被集体接纳,得到组织、团体的认可。自尊的需要:包括自尊、被尊重和尊重他人。。自我实现的需要:指个人的能力和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报复。

  11、正确应用纽曼的保健系统模式中的三级预防系统:初级预防:当怀疑或发现应激源确实存在而压力反应尚未发生时,采取的护理措施。目的:防止压力源侵入正常防线,保持机体防御系统的稳定性,促进与维护人的健康。措施:采取减少或避免与压力源接触、巩固弹性防线和正常防线的措施来进行干预。二级预防:当个体表现出压力反应时采取的治疗措施。目的:减轻和消除反应,回复个体的稳定性并促使其恢复到强健状态。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给于增强抵抗防线的护理干预。三级预防:指个体经积极的治疗控制症状后,或个体个防御系统达到相当程度的稳定时,采取的护理措施。目的:进一步维持个体的稳定、减少后遗症、防止复发。措施:帮助护理对象彻底康复、重建机体功能的平衡。

  12、压力是个体对作用于自身的内外环境刺激做出认知评价后引起的一系列非特异性的生理及心理紧张性反应的过程。压力源是指压力的来源,又称应激源或紧张源,指任何能够对个体产生压力反应的刺激。

  13、自理是指人们为了维持生命、健康和幸福而进行的一系列自我照顾活动。

  14、护理程序是一种系统的、科学的为护理对象确认和解决对现存的或潜在健康问题的反应的工作方法。

  15、护理诊断是关于个人、家庭或社区对于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以及生命过程所产生的反应的一种临床判断,护理诊断提供了选择护理干预的基础,已达到护士职责范围的预期效果。

  16、相关因素是指影响护理对象健康状况,倒置健康问题的直接因素、触发因素或危险因素。

  17、合作性问题又称潜在并发症,是指护士无法独立预防的一些生理并发症,这些并发症需要护士进行监测,并需要与医务人员共同处理以减少发生的问题的描述。

  18、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最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颁布并实施于2002年9月1日。医疗事故的分级: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

  19、住院患者常见的压力源:环境的陌生、疾病的威胁、缺少信息来源、丧失自尊、与家人分离、经济问题。

  20、护理学的任务是减轻痛苦、维持健康、恢复健康及促进健康。

  21、护理的实践范畴包括临床护理、社区护理

  、护理教育、护理管理及护理科研五个方面。

  22、南丁格尔的经典著作是医院札记和护理札记。中华护理学会成立于1909年。

  23、护理理念是护士对专业的信念、理想和价值观,即护士对护理的信念、理想和所认同的价值。

  24、护理的工作方式个案护理、小组制护理、功能制护理

  、责任制护理和整体护理。

  25、护理程序包括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和评价五个步骤。

  26、人类的基本需要包括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27、人的外环境包括生态环境、人文社会环境和治疗性环境。

  28、护士素质的内容有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和心理身体素质。

  29、护理学的四个基本概念人、健康、环境和护理。

  30、人具有生物和社会双重属性。人的自我概念的组成包括:身体心像、角色表现、自我特征和自尊。。

  31、压力-适应理论在护理中的应用:患者面临的压力及护理:住院患者常见的压力源:环境的陌生、疾病的威胁、缺少信息来源、丧失自尊、与家人分离、经济问题。帮助患者减轻压力的方法:协助患者适应医院环境、指导患者用适当的方法应对压力、及时提供疾病的相关信息、锻炼患者的自理能力、保持患者良好的自我形象、调动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护士面临的压力与适应:护士面临的压力源:工作环境复杂、紧急的工作性质、工作负荷过重、复杂的人际关系、高风险的工作、自我价值下降。护士缓解工作压力的对策:妥善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建立社会支持系统、正确对待压力、健康的生活方式。

  32、系统的基本属性包括整体性、目的性、相关性和动态性。

  33、资料收集的方法方法有:交谈、观察、身体评估和查阅。

  34、护士的仪表和举止中护士持治疗盘肘关节呈90度。

  35、影响健康状况的因素包括:生理因素、心理精神方面的因素、社会因素和自然环境因素。

  36、人的外环境包括生态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和治疗性环境。

  37、影响人成长和发展的因素是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宗教和文化等。

  38、纽曼保健系统模式中的三层防御系统是:弹性防线、正常防线和抵御防线。

  39、罗伊将环境中引起机体反应的刺激分为主要刺激、相关刺激、固有刺激。

  40、人类成长发展的过程主要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41、护理用语的要求:语言的规范性、语言的情感性和语言的保密性。

  42、奥瑞姆自理模式的核心是自理缺陷结构。

  43、创造一个良好的治疗性环境要考虑两方面的因素:安全和舒适。

  44、自理需要包括普遍性的自理需要、发展的自理需要和健康不佳时的自理需要。

  45、护理学的特点是:科学性、社会学、技术性、服务性。

  46、纽曼保健系统模式中的三层防御系统是:弹性防线、正常防线和抵抗防线。

  47、护理措施的类型有独立性护理措施、协作性护理措施和依赖性护理措施。

  48、自理能力的形成收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判断能力、决策能力和实施能力

  49、护理的内涵照顾、人道和帮助。

  50、护理诊断基本上由名称、定义、诊断依据和相关因素。

  51、纽曼保健系统模式对护理学的四个基本概念的阐述:纽曼的健康照顾系统模式是一个综合的、动态的模式。人:纽曼认为人是多维的、整体的开放系统,包括生理、心里、神会文化、宗教信仰、生长发育等多个层面,各个部分之间及与环境的压力源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持续互动,是一个动态的人。环境:纽曼将环境分为内环境、外环境、和创造性环境。内环境指个人的内在因素。外环境指人际间的、社会压力源等个以外的因素;创造性环境是指人在不断适应内外环境刺激过程中,有目的的为自身系统的完整、稳与安全自发产生的变化环境。健康:纽曼认为健康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是从疾病到强健连续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任何时间点上,当个体身体、心理、社会文化宗教信仰、生长发育等收到环境中的应激源刺激时,其健康程度与机体的储备能量有关。护理;纽曼将整体护理作为护理工作的指导思想,通过有目的的护理干预,帮助个体减少压力源,或避免对身体有危害的不利状况,最大限度的使护理对象的健康维持在平衡和谐状态,是个体、家庭、群体都获得并保持尽可能高的健康水平。

  52、按系统的运动状态分类分为静态系统和动态系统。

  53、适应的层次包括生理适应、心理适应、社会文化适应和技术适应。

  54、护理中的人包括个人、家庭、社区和社会四个层面。护理学的四个基本概念的核心是人。

  55、论述在护理实践中护士应该如何应对新的法律问题:患者权利及要求带来的法律问题。随着我国法制体制的不断完善,保护消费者权益活动进一步开展,消费者保护自己权益的意识也日益增加。因此,为了避免法律问题的发生,护士应明确并尊重患者的权利,并有义务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整体化的护理服务,不做损害患者合法权益的事,并以法律的形式保证患者的权利。护士角色功能变化带来的法律问题。随着护理专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护理学理论及科研的不断完善,以及公众对护理需求的不断增加,护理人员的角色及功能的范围正在扩大。现在发达国家不仅有普通的执业护士,而且有各科的临床护理专家、自由职业者等。这就向传统的护理工作的合法执业范围提出了挑战,也就需要制定或更新有关的护理法规,使护士能在合法的条件下承担新的角色或实施更多的功能。科技发展带来的法律问题。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新的诊疗技术及手段层出不穷,由此也产生了新的法律问题,护士在处理这些问题时,应以医院的制度和国家的法律为依据,防止产生法律纠纷。职业保险。参加职业保险可被认为是对护理人员自身利益的一种保护,它并不摆脱护理人员在护理纠纷或事故中的法律责任,但实际上却可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其为该责任所要付出的代价。同时在职业范围内,护理人员对其患者负有道义上的责任,决不能因护理的错误而造成患者经济损失。参加职业保险也可以为患者提供这样一种保护。

  56、护理系统学说包括全补偿系统、部分补偿系统和辅助教育系统。

  57、护理目标的陈述公式为主语+谓语+条件状语+行为标准。

  58、护理诊断的类型分为现存性护理诊断、危险性护理诊断、健康性护理诊断及综合性护理诊断。

  59、在以病人护理为中心的阶段,恩格尔提出了现在医学模式。

  60、人类的基本需要层次论是马斯洛提出的。

  61、人类作为复杂的社会生物体其范围包括生理适应、心理适应、社会文化和技术适应。

  62、护患关系的基本模式包括主动—被动型模式、指导—合作型模式和共同参与型模式。

  63、护士执业注册的有效期是5年。护士条例于2008年5月12日开始实施。

  64、现代医学模式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65、护理措施分为独立的、相互依赖的、依赖的三个护理措施。

  66、护理理念发展的阶段是禁欲主义阶段、浪漫主义阶段、实用主义阶段、具有人文色彩的存在主义阶段。

  67、护理记录单常见的记录格式有PIO格式和SAOPE格式。

  68、我国第一所护士学校在1888年福建省福州创办的。

  69、护理诊断的陈述方式一部分陈述P(健康的护理诊断的陈述)、二部分陈述PE(危险的护理诊断的陈述)、三部分陈述PES(现存的护理诊断的陈述)。

  70、病人的主观资料看不见摸不着病人的主观感受

  71、护理伦理的基本原则包括自主原则、不伤害原则、公正原则和行善原则。

  72、在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阶段出现了以人为中心实施整体护理

  73、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经典著作是《黄帝内经》

  74、、奥瑞姆自理模式的核心是自理缺陷结构,奥瑞姆自理理论中的全补偿护理系统适用患者在体力上精神上完全没有自理能力的人、患者身体无自理能力但神志清楚对环境所发生的事情能知道、患者存在精神障碍无法面对自己的自理需要做出正确的判断与决定。

  75、指导糖尿病病人自行注射胰岛素时,最好的健康教育方法是演示示范法。

  76、纽曼将压力源分为个体内的、人际间的和社会的压力源。

  77、最丰富的非语言信息来源是面部表情

  78、护理诊断排序的类型是首优问题、中优问题、次优问题。

  79、1854-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中,由于南丁格尔的贡献,英军伤员死亡率由50%降至2.2%.南丁格尔创建世界上第一所正式的护士学校是在1860年

  80、纽曼的三级预防系统的分类和作用。

  81、生理适应包括代偿性的适应和感觉适应

  82、护理伦理的基本原则自主原则、不伤害原则、公平原则、行善原则。自主原则中最能代表尊重患者的自主的方式是知情同意权。

  83、目前导致我国人口死亡的第一因素是恶性肿瘤

  84、现代护理学的发展阶段中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阶段的特点:护理已成为一门专门的职业,护士从业前必须经过专门的训练。护理从属于医疗,护士是医生的助手。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是执行医嘱和完成各种护理技术操作,缺少主动性。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套较规范的疾病护理常规和护理技术操作常规。护理还未形成独立的理论体系,护理教育类同于医学教育,较少突出护理的特点。现代护理学发展阶段中以患者为中心的阶段它的护理特点:护理已发展成一门专业,并逐步建立起护理的专业理论基础。护理和医疗是合作关系,医护双方是合作伙伴。护理工作的内容从单纯被动执行医嘱和护理技术操作,扩展到主动运用“护理程序”对患者实施全身心的整体护理,多层次满足患者健康需求。护理学逐渐形成独立的学科理论知识体系,建立起以患者为中心的教育和临床实践模式。现代护理学发展阶段中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阶段它的护理特点:护理学成为一门综合自然、社会和人文科学的应用学科。护理工作的场所从医院扩展到家庭和社区,工作的对象从患者个体扩展到社会群体,工作的范畴从阶段性疾病护理扩展到对人生命全过程的护理。护士角色多元化、护士不仅是医生的合作伙伴,还是照顾者、管理者、教育者、咨询者等。护理教育形成从中专、专科、本科到硕士、博士的多层次、多规格、系统化的教育体系。

  85、构成护理程序的框架的理论是系统论。

  86、《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理管理办法》的实施完善了护士注册及考试制度,其颁布

  的时间是1994年1月1日。现代护理学的创始人是南丁格尔,世界上第一所护士学校建立在英国圣托马斯医院。我国第一所护士学校成立的时间是1888年。

  87、专业的特征:以满足社会需求为服务目的、有系统完善的教育体制和培训制度、有完善的理论基础、有良好的科研体系、有专业的自主性

  88、护士在医疗护理活动中依法享有的权利:护士享有获取物质报酬的权利、安全职业的权利、学习培训的权力、获得履行职责相关的权利、人格尊严和人身安全不受侵犯的权利、获得表彰奖励的权利。

  89、应对及应对机制的说法1、应对机制可以分为以问题为中心的和以情绪为中心的两种

  、以问题为中心的应对机制不能改善情境、从长远的角度看,短期应对机制不能有效地处理现实问题,甚至对人具有破坏性、应对可以是有效的也可以是无效的90、以分组的方式对病人进行全面的护理的工作方法为小组护理。护理工作内容和范畴的转变:护理教育高层次化、护理工作社会化、护理工作市场化、护理工作国际化、中国护理的特色化。

  91、护理诊断构成的三个要素是名称、诊断依据/相关因素、定义。护理诊断排序是护理计划阶段的工作。

  92、病因预防又成为一级预防

  93、个案护理的特点护士责任明确但耗费人力。

  94、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生理需要包括空气、水、食物、排泄、清洁、休息、活动、避免疼痛等。

  95、护理措施分为独立性的护理措施、相互依赖性的护理措施、依赖性的护理措施。共同参与型模式的工作方法适用于所有清醒患者。

  96、压力源的分类:躯体性压力源、心理性压力源、社会性压力源、文化性压力源、96、护士的非语言行为沟通常用的有面部表情、专业性皮肤接触、倾听和沉默,其中最能真实的反映人们内心活动的部位是面部表情。最容易被误解的非语言沟通类型是触摸。

  97、有关疾病对患者和家庭的影响,患者行为和情绪的改变主要受患者的角色改变的影响。对人体健康影响最为深远又最能被控制的因素是生活方式。在健康教育过程中,健康教育内容的实用性对护理对象健康行为发生起最重要作用。

  98、压力学之父是塞利。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理论是恩格尔提出的。提出自理模式的护理专家是奥瑞姆。

  99、健康-疾病连续体模式认为健康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100、主观资料和客观资料的区别:客观资料是看得见、摸得着或可用仪器设备检测得到的资料。主观资料看不见摸不着病人主观的感受描述。

  101、在人类成长与发展阶段中,幼儿期的年龄段是1~3岁

  102、健康教育:根据学习需求选择合适的健康教育方法。对人体健康影响最为深远又最能被控制的因素是生活方式。

  103、器官捐赠符合法律要求的是凡18岁以上个人生前自愿死后可捐赠其身体或器官。

  104、人的应激反应中最常见的情绪反应是焦虑。压力源按性质分为躯体性、心理性、文化性、社会性的压力源。

  105、护理用语的要求语言的规范性、语言的情感线和语言的保密性。

  106、107、角色适应的种类角色行为缺如、角色行为强化、角色行为冲突、角色行为减弱、角色行为异常。

  108、疾病可对患者及其家属造成的影响:个人行为与情绪方面的影响、个人自主性与生活方式的影响、对个人和家庭经济的影响、对身体形象多产生的影响。家庭角色的改变、对自我概念的影响。

  109、举证倒置:是指当事人提出的主张,由对方当事人否定其主张而承担责任的一种举证分配方式。

  110、南丁格尔对护理学的贡献:开创科学的护理事业、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的贡献、创建世界上第一所正式的护士学校、撰写著作,指导护理工作、推动国际医疗护理和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

篇十一:基于工作过程护理基础技术

 提高基础护理质量及护理业务技术管理的内容和方法

  基础护理是临床工作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病人住院的全过程需要基础护理服务,在一定意义上,基础护理时衡量护理质量的核心和标准,因此,抓好基础护理,提高护理质量是护理管理者的管理目标。近年来,由于护患双方的价值观、需求观都在发生变化,病人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和期望值越来越高,而医护人员也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实惠心理,从而导致基础护理质量有下滑的趋势。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应采用相应的管理办法,经过3年实践,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实施方法

  将重塑价值观作为体现护士价值观的切入点:首先,做好护士入科教育,使每一位护士上岗前均认识到基础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树立基础护理与专科治疗同等重要的意识,摒弃重治疗轻护理的思想;其次,通过高年资的护士的献身说法,列举基础护理促进病人康复的典型案例,激发护士对基础护理工作的动力和成就感;三是护士长言传身教,对护理事业执着,对工作负责、热忱,树立良好的形象感染护士;四是定期举办基础护理经验交流会,使护士认识到基础护理具有丰富的科学的内涵,激发护士科研创新的热情。通过以上方法,使护士认识到价值观不能以金钱来衡量,护理工作的目的是让病人早日康复,让病人感受到实惠,得到病人的认可。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才能产生持久的工作激情。

  将流程再造作为提高基础护理质量的创新点:①实施基础护理过程流程化。将整体护理的理念运用到基础护理的实施过程中,进行流程再造。从主动评估病人开始到提出护理问题,制订护理措施,进行医护沟通,执行医嘱及护嘱,进行效果评价并记录,直到再次评估,使整个过程流程化。②基础护理操作流程再造。教材上部分护理技术操作过程过于繁琐、机械、不贴近临床。因此,将基础护理中常见的护理操作,如口腔护理、会阴擦洗、皮肤护理、床上洗头等制作成既贴近临床,又易于护士掌握的流程。如教材中的口腔护理规定了棉球的个数,擦洗的先后顺序,使操作过于机械、枯燥,在流程再造中以口腔护理清洁无遗漏、动作轻柔熟练、病人感觉舒适为原则,让护患双方都满意为目的,同时也避免了操作的随意性,确保了操作质量。③排班程序化。为了满足病人基础护理在早晚间需求量大的时段性,改变传统的排班方式,将基础护理人力主要集中在早、晚班,各班次固定2名护士做基础护理,2个月后进行轮换,做到定班次、定人员、定内容、定指标,确保基础护理的连续性和质量持续改进。

  将强化培训作为提高基础护理技能的控制点:为了使每位护士都能规范地掌握各项护理操作,我们应采取定计划、定人员、定时间、定目标进行多种形式培训。将基础护理培训计划纳入科室年度工作计划,培训内容不仅限于基础护理操作,还拓展到专科护理、沟通技巧、职业礼仪、社会人文科学知识等方面,培训由专人负责,每周星期一晚上为固定培训时间,结合培训内容进行定期考核,要求人人达标。采取新护士岗前培训与上岗要求相结合,如基础护理质量不达标不能单独上岗;以老带新与现场点评相结合;情景训练与现场考核相结合;将疑难护理问题上报护理部,采取护理会诊的形式进行科室间交流、学习,相互提高;定期进行网上查新,学习、了解当前护理新理论、新方法及新产品的应用等,不断更新护理知识,提高操作技能。

  将检查督导作为护士长工作的重点:护士长是科室护理工作的组织者和管理者,科室基础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反映了护士长的综合管理能力。因此,护士长必须加强责任心,认真履行职责,明确工作重心,使基础护理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并为基础护理工作的实施提供有力保障。①采用基础护理三级质量控制体系。基础护理由护士长、护理组长、护士实行三级质量控制,采取抽查与全面检查、随机检查与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法,使基础护理质量始终处于监控状态,确保

  各项护理措施落到实处,保证基础护理质量。②明确护士长的工作重心。护士长每天的工作一定要明确重心,病人重要的检查要过问,问检查前准备工作及健康教育落实是否到位;重要的治疗要过问,问特殊交代的事项及配合要点是否明确;重要的病人要过问,问危重病人的治疗及护理措施落实是否到位;重要的环节要到场,如床头交接班、危重病人抢救及节假日查房等环节;重要的记录要查看,看医嘱本、治疗本及护理记录本等,以便了解病人的治疗及护理的工作量,及时、合理地调整人力、物力。③护士长保障要有力。规范的物品与操作加以人文关怀三者相结合,可提供高质量的基础护理。护士长不仅要做好基础护理硬件设施准备,如床上洗头车、翻身床、气垫床、口腔护理盘等护理工具及基础物品保障工作,还要做好软件方面的保障,给予护士更多的人文关怀,如关心、体贴护士,尽量满足护士的排班要求,尽力解决护士工作及生活中的困难,提供定期外出参观学习及交流的机会,适当组织一些文娱活动,使护士以良好的心境投入到工作中。

  效

  果

  能提高护士的工作主动性:通过加强基础护理质量,能使病人得到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护士在病人的肯定和基础护理的实效中感到自身价值被认可,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主要表现在工作繁忙和清闲时一个样,节假日与平时一个样,护士多与少时一个样,护士长在与不在时一个样。

  融洽医护患关系:在落实基础护理的过程中,护士通过与病人沟通,及时为其解决问题,掌握病人的病情及心理状况,真心为其排忧解难,在密切护患关系的同时也搭建了医护间沟通的桥梁,医护患之间多一些关心、理解,使三者关系变得更加和谐。

  活跃护士群体学习氛围:基础护理新知识、新技术及新产品的使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使护士感受到学习的紧迫性,参加各种学习,定期上网查新、更新知识,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共同的目标加强护士之间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表现在生活中互相关心、体贴,工作中互

  相帮助、理解,对科室及医院的公益活动更加热情,形成良好的群体氛围。

  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通过基础护理质量管理,树立良好的服务品牌。

  讨

  论

  树立良好的护士职业形象:由于受传统观念及社会不良风气影响,社会上一些人轻视护理工作,甚至部分病人及其家属存在重医轻护的思想,造成护士心理不平衡,使部分护士丧失了职业情感,加之现行的收费价格与护理人员的劳务价值有相悖之处。部分护士认为,基础护理付出时间多、辛苦且不增加经济效益,造成了护士对基础护理工作产生消极情绪。通过改变护士的价值观,使其走出认识上的误区,真正了解自己的职业内涵,从服务理念上逐步渗透到行为,让病人真正感受到护士的服务,用行动来改变他们对护理工作的误解,树立护士的良好职业形象。

  促进护理质量的全面发展: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为病人提供良好的就医环境和生活服务、完成常规治疗等属于基础护理范畴,基础护理工作的质量反映了医院护理水平的高低,反映了医院管理质量的优劣。

篇十二:基于工作过程护理基础技术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基于工作过程与职业标准融通的护理专业实训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作者:冯永军

  来源:《科教导刊》2014年第31期

  摘

  要

  开发基于护理工作岗位工作过程的护理专业实训课程体系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结合我院实际,对基于工作过程与职业标准融通的护理专业实训课程体系建设进行了探索,并对课程建设的实施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工作过程

  典型工作任务

  职业标准

  实训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NursingProfessionalFacility-basedTrainingCurriculumSystemConstructionBasedonWorkProcessandProfessionalStandardsFENGYongjun

  (XilingolVocationalCollege,Xilingol,InnerMongolia026000)

  AbstractAnimportantfactorinthedevelopmentoftrainingcurriculumsystembasednursingcareworkistoimprovetheworkprocessqualityofpersonneltraining.Inthispaper,theactualhospital,professionalnursingtrainingcurriculumsystemconstructionprocessandtheprofessionalstandardsbasedonworkcarriedouttoexplorethefacility,implementationandconstructionofcurriculumrecommendations.Keywordsworkprocess;typicaltask;professionalstandard;trainingcurriculumsystem

  教育部[2006]16号文件提出要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在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这一系统工程中,实训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与实施成为一个核心的问题。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开发实训课程,是突显职业教育特色的突破口。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素质,提高毕业生工作适应能力,我们在护理专业的实训课程体系建设中,开展了基于工作过程与职业标准融通的实训课程体系建设研究,现总结如下。

  1护理工作岗位对护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分析

  卫生部统计资料表明,2009年我国卫生人员总量已达778万人,每千人口拥有注册护士1.39人。我国《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卫人发〔2011〕15号]中提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出,注册护士要从1.39/每千人增加到,2.07/每千人(2015年)、3.14/每千人(2020年),到2015年,注册护士达到286万人,到2020年,注册护士达到445万人。在措施中提出大力培养与培训护理等紧缺专门人才,合理扩大紧缺专门人才的医学教育规模,落实国家关于护士配备的相关标准,并作为医院评价的重要指标,加强专科护士和社区护士培养,有助于改变我国医护比例失调的现状,并有助于缓解护理人力短缺的问题,缩小同国际水平的差距。而陈旧的课程设置、单一的教学模式、双师型教师的匮乏等,已不适合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无疑给高职护理教育的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严峻的挑战。同时也存在新入行的大中专毕业生专业感情不深,普遍缺乏钻研精神和团结协作态度,跳槽现象比较普遍,特别是年轻护理人员。

  从调查结果分析得到的启发之一是护理行业依然缺乏大量的技能型专业人才,特别是在当前“优质护理服务工程”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形势,人才需求将出现一个高峰;二是人才培养不仅要注重专业,而且要注重人文、品德、思想等方面的综合培养;三是医院渴望毕业生能马上上岗,因此要进行实训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必须与临床第一线接轨;四是必须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道路,将护理工作过程与相应的职业标准渗入到护理专业实训课程体系中。

  2开发基于工作过程与职业标准融通的护理专业实训课程体系的必要性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关注的是工作能力的获得,工作能力来源于工作过程并依附于工作过程,护理人员只有理解了工作过程,具备对工作过程进行反思的意识和能力,才可能完成工作任务。但是,目前护理专业实训课程体系建设过于注重结果形式,忽视过程建设,缺乏足够的调研、设计过程,在课程设置方面,还是没有突破传统的学科框架,尤其是在课程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过程的相关度低,实训项目不能体现临床实际工作情境等问题。因此,应努力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格局。通过基于工作过程对职业岗位工作任务进行慎密的分析,界定职业岗位所必备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行为规范,并在课程结构中体现职业资格标准,在课程层面融合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从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①

  3基于工作过程与职业标准融通的护理专业实训课程体系开发思路

  3.1工作过程与典型岗位群分析

  课题组在对本区域医疗卫生机构及我院学生在北京实习就业的医院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并与护理管理人员、临床一线护理人员及已就业的毕业生进行交流、研讨与分析,明确了不同护理岗位的工作过程,确定了本专业学生就业的岗位(群),并对每个岗位(群)的要求及其所需要的能力进行了分析。

  本专业主要面向基层培养护理人才,其就业岗位主要为:一是各级各类医院从事临床护理(岗位群),二是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事社区护理(岗位群)工作;三是老年医疗服务机构从事老年护理(岗位群)工作。护理职业岗位服务面向与执业要求见表1。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表1护理职业岗位(群)

  注:注*者为必备资格

  3.2典型岗位工作任务分析

  由行业专家、医院护理专家、骨干教师组成的专家论证会通过对典型岗位工作任务、典型岗位工作过程的分析,进一步分析得出护理专业的典型岗位工作过程。具体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见表2。

  3.3职业能力分析

  典型工作任务是医疗卫生机构为完成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但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②因此对护理人员基于岗位任务进行职业能力分析。职业能力是指一个人完成任务,或从事与职业有关活动所必备的本领,表现在所从事的各种工作和职业相关活动中,并在其中得到发展的一种心理特征。护理专业中的每个岗位(群)都有许多典型工作任务,根据一致性和完整性的原则,将典型工作任务归纳整合并进行分析(见表3)。

  3.4实训课程方案的形成

  专家论证会遵循职业成长规律和认知学习规律,依据知识与能力递进的原则,将学习领域进行序化,构建基于工作过程、融通职业标准、层次化的课程体系。③在专业能力课程群中,依据护理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将护理专业实训领域中的能力目标及学习内容进行有机融合,在实训框架内构建多个“项目”的主题实训单元,形成实训课程方案,内容包括课程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队伍、评价体系等一系列问题。如根据专业特点,专门开设了护理专业技术实训课程,且全部为实训内容,在教学实施中可以在标准化“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室内实行基于岗位工作过程的一体化教学。

  表2护理典型工作任务

  4基于工作过程与职业标准融通的护理专业实训课程体系实施

  要使课程真正满足护理工作岗位的职业岗位和学生职业发展需要,如何实施是关键,在坚实的校企合作基础上,走工学结合是必由之路。

  (1)学校与医院(以下简称“院校”)共同研讨人才培养方案、编制实训课程标准。人才培养方案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融合行业职业资格标准和技能鉴定标准,构建基于业工作过程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选择、优化、确定教学内容,将行业通用岗位职业能力及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要求与课程标准有机结合。课程标准是体现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教学的依据,因此编制课程标准,进行课程内容的系统化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必须体现校企合作。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专业骨干教师、行业专家、课程专家根据区域卫生医疗发展特点,用人单位观念、学生的教育层次等情况,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建设建议等方面的实训课程标准。

  (2)院校共同开发课程内容。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护理行业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将对应职业岗位所需的能力作为主线,按工作过程的不同工作任务和工作环节进行能力分解,细化成不同的能力点,同时参照执业资格标准,将其转化为由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所构成的实训课程内容。同时,建立按工作过程以培养能力为主线,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结构,进行学习情境设计。如“基础护理技术”这一学习领域,按照护士的工作过程(患者入院治疗的过程),“患者入院→病情观察及分级护理→生活护理→用药护理→危重患者的护理→出院护理(或临终护理)”来设计相应的学习情境使学习项目具体化,融合执业护士资格考试大纲要求明确每一学习情境下的学习任务。

  (3)创新教与学方法。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训课程教学中,结合不同工作环境下的典型任务所需的职业能力,将教学项目分为真实项目和单元项目,一门课程围绕一个真实项目或多个单元项目开展教学,以项目为导向,④按照护理程序的“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五个工作过程来开展教学,让学生置身于模拟的“工作过程”中学习。在学生掌握岗位技能的同时,合作精神、团队能力、创新设计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职业标准等职业素质也得到培养。

  (4)师资队伍的建设。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训课程建设对师资队伍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通过建立“校院互聘”机制,建立专兼结合的制度保障体系。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实现教师在思维方式、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符合护理的工作过程,同时加大医院兼职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管理、组织形式、课程评价等方面培训,真正实现专任教师医院实践有效性和制度化与医院参与人才培养工作全程化良好而稳定的格局。另外通过激励机制使得教师能积极投身于课程改革,扎扎实实做好实训课程的建设工作。

  (5)院校合作建设教学资源。基于工作过程的护理专业实训课程体系建设在教学资源的建设需要体现校企联合、工学结合的特色。在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方面,与护理工作岗位结合,院校联合建立高仿真化的实践基地,满足职业教育教学需要;在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方面,要建立与护理工作岗位对口的实习基地,满足学生的临床见习、顶岗实习、就业等实践需要;在课程建设方面,学校老师要与行业兼职教师共同研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教学内容与编写特色教材;在实训课程教学方面,与行业、医院的护理人员共同收集典型案例、共同设计教学项目、共同参与教学过程、共同命题与评价学生,以提高教和学的效率。

  基于工作过程课程模式的开发是当前各高职高专院校课程改革的热点,它打破学科体系、突显行动体系,并充分融入行业、企业元素。⑤实训课程体系的构建应充分考虑工作过程与职业标准相融合,并贯穿于工作任务分析、典型工作任务的提炼与归纳、职业学习情境建构,教学内容重构与序化,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方法手段改革与评价方式中来,真正体现“工学结合”的实训课程体系建设。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构建与行业标准及岗位能力相衔接的高职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NJSC14380)

  注释

  ①③冯传平,郭争鸣等.基于工作过程与职业标准融通的中药制剂技术课程建设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3.22:9-11.

  ②李慧,武昕.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模式改革尝试[J].卫生职业教育,2009.15:111-113.

  ④赵志群.论职业教育工作过程导向的综合性课程开发[J].职教论坛,2004(2)

  ⑤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篇十三:基于工作过程护理基础技术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百度文库

  危重患者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工作流程及应急预案

  一、危重病人护理常规

  1、危重患者入院后,护士应立即将其安置在抢救室并平移至床上,给予舒适的卧位。

  2、立即给予氧气吸入,测量生命体征,必要时心电监护及留置导尿。

  3、迅速建立静脉通路,严格掌握输液速度及配伍禁忌,合理安排输液顺序,正确执行医嘱。

  4、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等病情变化,每15--30分钟巡视一次;备齐各种抢救物品及药品,发现病情变化立即报告医生,随时准备配合抢救。认真做好护理记录,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

  5、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翻身叩背,及时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意识障碍者头偏向一侧,必要时行气管内插管、气管切开或呼吸机辅助呼吸。

  6、保持各类管道通畅,应注意妥善固定,安全放置,防止扭曲、受压、堵塞、脱落。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并做好记录。

  7、确保病人安全:对谵妄、躁动或意识障碍者应注意安全,合理使用保护性用具;牙关禁闭、抽搐的病人,可用牙垫,防止舌咬伤。8、补充营养和水分:危重病人机体分解代谢增强,消耗大,对营养的需求增1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百度文库

  强,而其消化功能减退,为保证其有足够的营养和水分,应设法鼓励进食,对不能进食者尽早给予鼻饲或完全胃肠外营养。

  9、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各种护理并发症的发生:

  (1)眼部护理:对眼睑不能自行闭合或眼睑闭合不全者应做好眼部护理,可涂眼药膏或覆盖油纱以保护角膜。

  (2)口腔护理:每天2--3次,以保持口腔卫生,防止发生口腔炎症、口腔溃疡等并发症。

  (3)皮肤护理:

  每1--2小时翻身一次,按摩受压处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及床铺平整、干燥。

  (4)保持肢体良好的功能位,适当应用体位垫,每2小时按摩肢体1次,预防肌腱、韧带退化,肌肉萎缩、关节僵直、静脉血栓及足下垂的发生。

  (5)预防泌尿系感染:有留置导尿者,应保持留置导尿管通畅,防止尿液逆流;尿道口擦洗每日2次,必要时给予膀胱冲洗。

  10、保持大便通畅,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便秘者可给予人工通便或缓泻剂,必要时给予灌肠。

  11、做好心理护理,限制探视人员。

  12、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做到床头交接班。

  危重患者护理技术规范

  2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百度文库

  1、评估:评估病人病情,随时准备抢救。

  2、准备:(1)护士准备:着装整洁、态度严肃。有急救意识,戴帽子口罩。反应敏捷。

  (2)用物准备:抢救车(急救药品、物品)、气管插管、深静脉导管包。吸痰装置、除颤仪、简易呼吸气囊、按压板、喉镜等。

  (3)病人准备:体位符合要求。清醒病人予以解释。

  (4)环境准备:整洁、安静,适合抢救,清理无关人员。

  3、操作要点:

  (1)抢救人员分配;

  ①主抢救:站立于病人床旁,配合医生进行气管插管、人工辅助呼吸、除颤、深静脉穿刺、吸痰、各种抢救药物的应用,保持各种管道通畅,防止脱出,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②辅助护士一:传递抢救物品,配制抢救药品,保持有序状态

  ③辅助护士二:负责一切抢救医嘱执行,抢救过程记录。

  (2)评价抢救:

  ①抢救成功:继续给予特别护理,并给予多脏器功能监护,并由特护护士完善病房管理及

  表格书写,辅助护士负责抢救物品补充,抢救仪器维护,整理用物等。

  3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百度文库

  ②抢救无效:当班护士进行抢救过程记录、督促医生完成抢救医嘱、整理病历,辅助护士完成尸体料理、整理用物、抢救仪器、设备、病室、床单元消毒等

  (3)整理、记录:处理用物、污物,洗手、记录。

  4、观察及注意事项:

  (1)态度严肃认真,动作迅速、敏捷,确保抢救工作有序进行。

  (2)做好各项导管护理。

  (3)严格执行医嘱。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皮肤护理。

  (5)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

  二、处理急危重症患者流程

  1.门诊值班医师遇到急危重症患者,在给予必要初步治疗同时,通知病区值班医

  师,值班医师据患者病情请示上级医师后可决定是否入院。如患者无足够经济

  能力,经请示院方(白天为医务科、门诊

  部,夜间为院总值班)为抢救生命,可予抢救性治疗,包括入院手术。

  2.转入患者,应从来源科室获得充分医疗资料,了解病情及诊治经过。并明确患

  者账目情况,留意家属心态,警惕已经潜在的医疗纷。

  3.立即完成首次病程录、转入录,8小时内完成住院病历,明确主管医师,4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百度文库

  做好

  监护,住院医师随时查看巡视患者,出现病情变化随时记录。当日主治医、副

  主任医师及时查房,组织治疗抢救,并及时向上级医师或科主任汇报。当日及时或晚交班时进行全科讨论,认真做好记录。

  4.白班经治医师向夜班医师及听班医师书面和床边交班,并做好交班记录。值班

  医师及听班医师应认真查看患者,掌握病情。

  5.以后,住院医师每日至少

  2次查房,每天至少

  1次病程记录。主治医师每日查

  房,3天内有科主任或副主任以上医师查房,病历应及时反应病情变化,重要

  诊治过程,如上级查房,会诊等内容,并妥善安全保存病历。

  6.必要时通知医务科或院领导,以便调配医疗设备,组织全院会诊、院外专家会

  诊。对潜在医疗纠纷,严重欠费等情况,应及时向医院。

  危重病患者处理应急预案

  建立危重病人管理工作机制

  1、建立危重病人日报制度

  危重病人是临床科室、医护人员重点管理对象,也是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重点对象。各科室危重病人,每日应由住院医师填写危重病人日报表,向医院报告,下达的病重、病危通知单应有登记和家属签字,并及时送医务科,必要时可口头或电话向医务科报告危重病人的情况。

  55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百度文库

  2、建立、健全抢救组织

  医院成立由各科主任组成的抢救网,各科成立由业务骨干组成的抢救小组,抢救组织成员应随叫随到。

  3、业务院长全面掌握全院危重病人情况,有重点地巡视危重病人,参加或组织指挥全院性重大抢救和各科危重病例临床讨论、会诊等,及时解决管理工作中的各种重大和特殊问题。

  4、医务科要将危重病人视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重点,深入病房了解危重病人情况,核查考

  核治疗小组对危重病人质量控制措施落实情况,帮助临床医生及病人解决一些协调、支持等具体问题,组织科间协作救治和会诊讨论,随时向业务院长汇报重大情况。

  5、医院总值班加强夜间危重病人诊治的组织、协调工作,及时解决值班医师诊治工作遇到的困难。

  二、严密观察和监护病情变化

  对危重病人而言,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是一项极其细致而又重要的诊疗活动,要求医护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仔细的工作态度,注意及时捕促病情变化情况,为挽救病人生命赢得宝贵时间。

  1、加强护理观察和监护

  66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百度文库

  2、各科医师要加强对危重病人的查房,及时掌握病情变化情况,对病情转归趋势作出判断,并依据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措施。

  3、要充分运用现代检测、监测技术,对危重病人进行连续的定期的检测、监测,及时指导诊疗工作。

  三、提高应急能力

  危重病人的病情变化可能骤然恶化,需要争分夺秒地及时处理或抢救,否则,就会失去抢救时机,付出难以弥补的代价。因此,保证危重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对危重病人管理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提高危重病人救治应急能力,主要从以下几点抓落实。

  1、建立和保持畅通的通信呼叫系统

  2、保持抢救物质、装备处于完好状态

  3、加强一线医护人员抢救技能培训,如心肺复苏技术、气管插管、静脉切开术、吸痰、洗胃、心电监护等抢救技术,一线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保证病情突然恶化的危重病人,能在一线医护人员发现时,及时在现场得到救治。

  四、组织指挥

  1、组织者应有较强的技术能力和一定的管理能力,要善于计划、组织和协调、控制,做好病人家属与抢救人员的思想工作。一般情况下,抢救的组织指挥由本科的科主任或主任医师负责,特殊情况时,如临时现场抢救等原则上由本科在场最高职称医师负责。

  2、遇大批伤病员入院抢救时,院长应亲自组织指挥,但技术性决策仍应分散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百度文库

  各科自行决定。

  3、组织指挥者在抢救过程中,要善于团结不同专科的技术人员一道工作,当情况严峻、意见不一时,在搏采众长的同时,应分秒必争,当机立断。

  4、参加抢救人员必须服从组织者的统一指挥,组织者应对参加人员的工作迅速作出临时分工,人员不足时应及时申请支援,使抢救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危重患者护理操作流程:

  置于抢救

  安置适宜卧位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准确给药

  8心跳呼吸骤根据病情需要给予适当的通知本科医护处

  理:吸氧、吸痰、心电监护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百度文库

  ICU

  99CPR

  死亡

  尸体料太平间

  制定护理计划,解决病人

  现存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变化,有异常及时通知医师

  配合医师做好抢救工作

  及时做好护理记录

篇十四:基于工作过程护理基础技术

 第一章

  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

  第一节

  护理程序(历年常考,而且常结合案例运用。考试重点和难点为护理程序的概念、护理评估、诊断和护理计划)

  1.护理程序是以促进和恢复病人的健康为目标,进行的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的护理活动,通过对护理对象进行主动、全面的整体护理,使其达到最佳健康状态,是一个综合的、动态的、具有决策功能和反馈功能的过程。

  2.解决问题论为确认病人的健康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及评价效果奠定了方法论的基础;信息交流论赋予护士与病人交流能力和技巧的认识,从而确保护理程序的最佳运行。

  3.护理程序一般可分为五个步骤,包括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计划、实施和评价。

  4.评估虽然是护理程序的第一步,但是在护理程序实施过程中,还应对病人随时评估,评估贯穿护理程序的全过程。

  5.资料的直接来源:护理对象本人,是健康资料的直接来源。包括病人的主诉以及护士对他的观察、体检所获得的资料。

  6.资料的间接来源是护理对象的家属或护理对象有关的亲密人员;其他卫生保健人员;护理对象目前或既往的病案记录及各种检查报告;医疗和护理的有关文献资料。

  7.交谈是通过与护理对象或其家属、朋友的交谈来获取护理诊断所需要的资料信息,同时也可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交谈可以分为正式交谈和非正式交谈。正式交谈是指预先通知病人,有目的、有计划的交谈。

  8.为保证资料的真实、准确,护士需用客观资料对主观资料进行核实。护士在整理资料的过程中,需要分析资料,找出异常的、有临床意义的资料,确定相关因素及危险因素,为确定护理诊断做准备。

  9.记录的资料必须反映事实,不能有护士主观的判断和结论;客观资料的描述应使用专业术语;资料记录应全面、及时、准确地反映护理对象的情况,反映不同专科疾病的特点。

  10.护理诊断是关于个人、家庭或社区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或生命过程反应的一种临床判断,是护士为达到预期目标或预期结果而选择护理措施的基础,而预期目标或预期结果是由护士制定的11.护理诊断一般由四部分组成,包括名称、定义、诊断依据和相关因素。

  12.相关因素是指影响护理对象健康状况、引起健康问题的直接因素、促成因素或危险因素,包括病理治疗方面、生理方面、情境方面、年龄方面的因素等。

  13.护理诊断常用的陈述方式:公式陈述法,又叫三部分陈述,多用于陈述现存的护理诊断。公式陈述,又叫两部分陈述,多用于“有危险的”护理诊断。P(问题)陈述法,多用于健康的护理诊断。(P:问题

  E:相关因素、病因

  S:症状和体征)

  14.医护合作性问题是指由护士与医生共同合作才能解决的问题,多指因脏器的病理生理改变所引起的潜在并发症。

  15.护理诊断与医疗诊断的区别:护理诊断的决策者是护理人员,而医疗诊断的决策者是医疗人员。职责范围不同,护理诊断属于护理职责范围内,医疗诊断属于医疗职责范围内。

  16.根据马斯洛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优先解决低层次的需要,再解决高层次的需要。

  17.根据问题的轻、重、缓、急,将多个护理诊断按其紧迫性和重要性进行排序,把对患者生命和健康威胁最大的问题放在首位。

  18.首优问题:是直接威胁患者生命、需要立即行动去解决的问题,排在首位。如“心排出量不足”、“气体交换受损”等。

  19.中优问题:虽不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但能造成躯体或精神上的损害的问题。如“体温过高”、“有感染的危险”等。

  20.次优问题:指与此次发病关系不大,但在护理过程中可稍后解决的问题。如对于阻塞

  性肺气肿患者,伴有肥胖,存在的“营养失调:高于机体需要量”等。

  21.目标应是通过护理措施达到的,目标应与医疗工作相协调。应让护理对象参与目标的制定,可增强护理对象对自身健康的责任感。对潜在并发症的目标,护士的重点是监测其发生、发展,并积极配合抢救。

  22.护理实施通常发生在护理计划之后,但对急诊患者或病情突然变化的患者应立即采取紧急救护措施,然后再书写完整的计划。

  23.护士在执行医嘱时,要明确其意义,但对有疑问的医嘱应先澄清后执行;护理措施必须保证安全,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24.护理评价贯穿于护理活动的全过程之中。包括护理评价方式,护理评价内容。是将病人的健康状态与预期目标进行有计划地、系统地比较,并作出判断的过程。

  25.评价目标实现程度:实现的程度一般分为:完全实现、部分实现和目标未实现。

  26.评价步骤:全面收集资料,进行分析;判断护理效果是否实现;分析目标未实现的原因;对已经完全实现的目标及解决的问题,可以停止原来的护理措施;对仍旧存在的护理问题,修正不适当的护理诊断、预期目标或护理措施;对新出现的问题,重新完成收集资料、作出护理诊断、制定预期目标及护理措施。

  27.护理病案包括病人的基本资料、护理诊断、预期目标、护理措施、评价效果,这些信息均以书面形式记录。一般包括以下5方面的内容:病人入院护理评估单、护理计划单、护理记录单、住院病人护理评估单、病人出院护理评估单。

  28.护理记录单:记录病人的健康状况和护理措施的实施情况。书写时可采用格式进行记录:P:病人的健康问题;I:针对病人的健康问题所采取的护理措施:O:经过护理后的效果。

  29.住院病人护理评估单:护士对病人的定期评估内容。病人出院护理评估单:包括健康教育和护理小结。

  30.护理小结:在病人住院期间,护士进行护理活动的概括性记录,如护理目标是否达到,措施是否落实,效果是否满意,问题是否解决。

  第二节

  医院和住院环境

  一、医院的概念、任务和种类(历年常考。重点难点为医院的任务、医院按技术水平划分的三个不同等级及要求)

  1.医院是以向病人或特定的人群提供防病治病等医疗护理服务的医疗机构。服务对象不仅包括患者和伤员,也包括处于特定状态的健康人、以及完全健康定期检查的人。

  2.医院的任务是“以医疗工作为中心,在提高医疗质量的基础上,保证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完成,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同时做好扩大预防、指导基层和计划生育的技术工作”

  3.医院按功能与任务的不同,以及技术质量水平和管理水平、设施条件的不同,可划分为一、二、三级。每级分为甲、乙、丙等,三级医院增设特等,共分三级十等。

  4.一级医院:如农村、乡、镇卫生院、超市街道卫生院等,是向社区提供卫生服务的基层医院。二级医院:如一般市、县医院,省、直辖市的区级医院和具有一定规模的厂矿、企事业单位的厂矿职工医院。三级医院:如国家、省、自治区、市直属的市级大医院,医学院的附属医院。

  二、门诊部(历年常考。重点难点为门诊护理工作的项目和急诊护理工作的内容)

  1.门诊护理工作中的预检分诊:护士接诊时应热情主动,首先简要询问病史,观察病情后,作出初步判断,给予合理的分诊。做到先预检分诊,再指导病人挂号就诊。

  2.遇到紧急情况,如高热、剧痛、呼吸困难、出血、休克等病人,应立即采取措施,安排

  提前就诊或送急诊室处理;门诊结束后,护士回收门诊病案,整理、消毒环境。

  3.急诊护理工作的预检分诊:急诊科,应有专人负责出迎病人。预检护士要掌握急诊就诊标准,通过一问、二看、三检查、四分诊的顺序,初步判断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时分诊到各专科诊室。

  4.遇有危急病人应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和抢救护士;遇有刑事案件、交通事故、法律纠纷等应立即通知医院的保卫部门或公安部门,并请家属或陪送者留下;遇有灾害性事件应立即通知护士长和有关科室。

  5.急救药品应做到“五定”,即定数量品种、定点安置、定人保管、定期消毒灭菌及定期检查维修,保证急救物品完好率达到100%。

  6.医生到达前护士应根据病情快速做出分析、判断,进行紧急处理,如测血压、止血、给氧、吸痰、建立静脉通道、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等。

  7.在抢救过程中,如为口头医嘱,护士必须向医生复述一遍,当双方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抢救完毕,在6小时内及时请医生补写医嘱和处方。各种急救药品的空安瓿要经两人查对,记录后再弃去。输液瓶、输血袋等用后要统一放置,以便查对。

  8.急诊留观时间一般为3~7天。留观室的护理工作包括:护士及时进行入室登记,建立病历,书写病情报告;积极主动巡视病人,密切观察,正确执行医嘱,认真完成各项护理工作,同时做好心理护理。

  三、病区(历年必考,为重点内容。重点难点为病区的物理环境的具体要求,常用几种铺床法的目的、方法及步骤)

  1.病区病床设置应有利于治疗、护理及维护病人的隐私权,两床之间的距离不少于1米。

  2.白天病区较理想的声音强度应维持在35~40。声音强度达到50~60,可产生相当的干扰。长时间暴露在90以上的环境中,可导致疲倦、焦躁、易怒、头痛、头晕、耳鸣、失眠以及血压升高等。超过120时,可造成听力丧失或永久性失聪。

  3.为保持病区安静,护理人员应做到四轻: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开关门轻;应定期注润滑油并检查治疗车的轮轴;病室的门、窗、桌、椅脚应钉上橡皮垫;向病人及家属宣传保持病室安静的重要性,共同创造良好的休养环境。

  4.一般病室适宜的温度为18~22℃;婴儿室、手术室、产房等,室温调高至22~24℃为宜。病室相对湿度以5060%为宜。

  5.温度过高时,利于细菌的繁殖,可增加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同时,机体蒸发作用减弱,出汗受到抑制,病人感觉闷热,尿液排出增多,对心肾疾病患者不利。

  6.温度过低时,空气干燥,水分大量蒸发,可致口干舌燥、咽痛、烦渴等,对气管切开、呼吸道感染、急性喉炎的病人尤为不利。

  7.病室应定时开窗通风,每次30左右。但冬季通风时要注意保暖,避免吹对流风。

  8.光线不足可出现眼睛疲劳、头疼、视力受损,影响病人的活动,甚至发生意外。避免阳光直接照射眼睛,以引起目眩等不适;午睡时应用窗帘遮挡光线。夜间睡眠时,可打开地灯或罩壁灯。

  9.绿色使人安静、舒适;白色反光强,易刺激眼睛产生疲劳,易使人感到冷漠、单调;浅蓝色使人心胸开阔、情绪稳定等。

  10.防止和消除一切不安因素,如病室、浴室、厕所地面应防滑,减少障碍物,并设呼叫系统;走廊、浴室、厕所应设置栏杆。对烦躁不安、意识不清、婴幼病儿、偏瘫等病人,应使用床档、约束带等进行保护。

  1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应尊重病人,不论病人的年龄、性别、职位、信仰、文化背景、经济状况及远近亲疏,都要一视同仁。

  12.铺好的病床要求舒适、安全、实用、耐用。

  13.备用床的目的:保持病室整洁、美观,准备接收新病人。移开床旁桌距床约20,移床旁椅至床尾正中,距床尾约15;枕头四角充实,开口背门。

  14.病室内如有病人进行治疗、护理或进餐应暂停铺床;动作要轻、稳,以免尘土飞扬;遵循节力原则;备齐物品,按序放置,避免多次走动;铺床时,身体尽量靠近床边,上身保持直立,两膝稍弯曲,两脚左右或前后分开,扩大支撑面,有利于保持身体的稳定性。

  15.暂空床的目的:共暂时离床的病人使用;保持病室整洁;迎接新病人。在备用床的基础上,将床头盖被向内反折1/4,再扇形三折于床尾;必要时加铺橡胶单、中单,上端距床头45~50。

  16.麻醉床的目的:便于接受、护理麻醉手术后病人;保证病人安全、舒适,预防并发症;保护床上用物不被血渍或呕吐物等污染。

  17.铺麻醉床时,根据病情铺橡胶单、中单,如需铺在床头,上端与床头平齐,下端压在中部橡胶单和中单上,铺在床尾,下端与床尾平齐;盖被纵向呈扇形三折于床的一侧,开口向门;枕头横立于床头开口背门;床旁椅放在盖被折叠同侧;将全身麻醉护理盘放置于床旁桌上;输液架放置于床尾,其他用物按需放置。

  第三节

  入院和出院病人的护理

  一、入院病人的护理(历年常考,较为重要。重点难点为入院的过程及护理措施;分级护理的内容)

  1.病人或家属持门诊或急诊医生签发的住院证到住院处办理入院手续。住院处接收病人后,立即电话通知病区护士做好接收新病人的准备。

  2.对于危、急、重症病人以及即将分娩者可酌情免浴;对虱、虮者,先进行灭虱处理,再进行卫生处置;对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应送隔离室处置;贵重物品和病人换下的衣服交家属带回,或暂时存放在住院处。

  3.护送病人入病区,根据病情可采取步行,也可选用轮椅、平车或担架护送。护送过程中要注意安全、保暖,必要时的治疗(如输液、吸氧等)不能中断;对外伤病人要注意卧位。

  4.用蓝黑墨水或碳素墨水笔填写住院病历眉栏及各种表格,用红色水笔在体温单40~42℃横线之间相应入院时间栏内,纵行填写入院时间,按顺序排列住院病历:体温单、医嘱单、入院记录、病史和体格检查单、病程记录、各种检验检查报告单、护理记录单、住院病历首页、门诊或急诊病历,填写入院登记本、诊断小卡、床位卡或床头卡;进行入院评估,填写入院护理评估单。

  5.病人如病区后,护士应立即与护送人员进行交接,对语言障碍、意识不清的病人或婴幼儿等,需暂留陪送人员,以便详细询问病史;病人入病室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积极配合抢救,作好护理记录。

  6.特级护理适用于病情危重,需随时观察,以便进行抢救的病人。需安排专人24小时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

  7.一级护理适用于病情危重,需绝对卧床休息的病人,如各种大手术后、休克、昏迷、早产儿等,要求每15~30巡视病人一次,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病情危重,需绝对卧床休息的病人。

  8.二级护理适用于病情较重,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如大手术后病情稳定者以及年老体弱、慢性病不宜多活动者等,要求每1~2小时巡视病人一次,观察病情。病情较重,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

  9.三级护理适用于病情较轻,生活基本能自理的病人,如一般慢性病、疾病恢复期、手术前准备阶段等,要求每日巡视病人2次,观察病情。病情较轻,生活基本能自己的病人。

  护理级别

  适用对象

  护理内容

  特级护理

  病情危重,需随时观察,以便进行抢救的病人。如严重创伤、复杂疑难的大手术后、器官移植、大面积烧伤,以及某些严重的内科疾患

  ①安排专人24小时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②制定护理计划,严格执行各项诊疗及护理措施,及时、正确、逐项填写特别护理记录单。③备齐急救药品及用物,以便随时急用。④认真细致地最好基础护理,严防并发症,确保病人安全

  ①要求每15~30巡视病人一次,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②制定护理计划,严格执行各项诊疗及护理措施,及时、正确、逐项填写特别护理记录单。③备齐急救药品及用物,以便随时急用。④认真细致地最好基础护理,严防并发症,满足病人身心两方面的需要。

  ①每1~2小时巡视病人一次,观察病情②按护理常规进行护理③给予必要的生活及心理支持,了解病情动态,满足病人身心两方面的需要。

  一级护理

  病情危重,需绝对卧床休息的病人,如各种大手术后、休克、昏迷、瘫痪、高热、大出血、肝衰竭、肾衰竭、早产儿等

  二级护理

  病情较重,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如大手术后病情稳定者以及年老体弱、慢性病不宜多活动者等

  三级护理

  病情较轻,生活基本能自理的病人,①要求每日巡视病人2次,观察病情②按如一般慢性病、疾病恢复期、手术护理常规进行护理③给予卫生保健指导,前准备阶段等

  督促病人遵守院规,满足病人身心两方面的需要。

篇十五:基于工作过程护理基础技术

 图式理论与基础护理操作技能教学策略研究

  操作技能的获得有其心理学基础,已有无数研究证实,在操作技能的教学过程中,懂得操作技能形成的过程与特点,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基础护理教学中,操作技能的学习占有重要的位置,熟练掌握基础护理操作技能是作为合格护士必备的条件,也是护理质量的基本保证。随着认知心理学对操作技能研究的不断深入,施密特提出的图式理论极大丰富了对操作技能的研究,同时对基础护理操作技能的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图式理论

  施密特(R.A.Schmidt,1975)在研究操作技能的过程中,大量吸收了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引用了图式的概念,提出了一个操作技能学习的理论—图式理论。

  所谓图式是指从具体细节内容中概括出来并被重新赋予结构化组织的知识,而不是零碎的知觉碎片[1]。施密特使用图式的概念旨在强调所储存的是结构关系,即概括化的一般性原理,而不是详细的具体的细节,因而该理论认为建立有效的动作图式即减轻了知觉与记忆的负担,又大大增强了图式对各种动作任务的适应性。而图式的形成,是学习者在动作练习或实践中发挥认知作用的结果。

  施米特的图式理论认为,图式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从有关的经验中或经历中抽取重要的信息,并将这些重要的信息组成一套法则。操作者从每一次的运动经历中抽象出四个方面的信息:一是与反应有关的最初条件的信息,如机体所在的位置,作出反应的环境条件等,这些信息都是在反应作出之前的一些信息;二是作出某一反应所需的信息,它们是对运动的具体要求,如方向、速度、力量等等;三是反应的感觉结果的信息,运动实际作出时和作出后通过各种感觉系统所得到的反馈信息;四是反应结果本身的信息,这是通过对比实际操作结果与预想结果而产生的,随着反应被不断地练习,这些抽象的信息被综合成用于控制反应的图式[2]。运动图式实际上由回忆图式和再认图式构成,每一图式有其自己的作用。回忆图式负责确定所需要的反应,该图式将具体的反应指令加到运动程序中,并使运动得以执行。回忆图式本身是一个运动程序。再认图式使操作者通过对比实际感觉反馈信息与预期感觉反馈信息,进而评价最初运动的正确性,然后作出运动矫正,上述信息来源间的关系见图[3]。图式理论的主要特征是它为预测在新反应情境中的成功操作提供了一条途径。

  初始条件

  理想结果

  过去的反应规格

  回忆

  图式

  过去的实际结果

  再认

  图式

  过去的感觉结果

  反应规格

  预期的感觉结果

  二、有助于建立基础护理操作技能图式的几种教学策略

  1.变式练习策略

  基础护理操作技能的学习是为了满足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同一项操作常会面临不同的工作情景,这需要操作者有良好的顺应能力,而图式理论在早期的练习分配研究基础上,又进一步强调了变式练习的意义。变式练习,即不是重复练习某一个单一的操作,而是着眼于某一类操作技能,练习的内容和形式作多种变换[4]。经研究发现,在多种情景下进行练习相对于不变的练习条件而言,能更好的促进操作技能的学习[5]。因每一次动作任务的变换都形成一个动作“起点条件—输入—输出”的关系式,每变换一类动作任务,就形成一种动作图式,这样形成的图式就适用较多类型的动作任务,以后就可以应付多种新情景。如学习现场徒手心肺复苏操作时,为了让学生真正熟练掌握该项操作,就不能只对放在床上的模拟成人进行操作,而应在不同的情景下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如对不同年龄病人的复苏(成人、儿童、婴儿)、对不同状态病人的复苏(溺水、电击、怀疑有颈胸椎骨折的病人等)等。

  2.认知控制策略

  基础护理操作技能的学习不能只是一味的机械模仿,教师应同时注重学生理解操作,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还可以怎样做,这样今后学生就具有举一反三的能力,来应对临床各种复杂情景。图式理论认为要发挥动作学习的正迁移作用,学习者必须主动、自觉地发挥认知的能动性,在头脑中存储了关于操作的抽象图式[6],就能确认当前的情景是否可以在自己的经验中找到相应的动作图式,而作出有效的动作反应,尤其是遇到较为生疏的动作情景时,更应充分发挥认知和知觉的作用,故在实验教学中,学生越是漫不经心,不动脑筋,学习效果就越差。如在学习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时,学生如不理解无菌操作的原则,只是机械模仿老师,表面看起来好像掌握了这6项基本操作,但在实际临床工作中,这些基本操作往往是其中若干项贯穿在其他操作过程中,并且操作用物常有变化,如不理解就会无所适从,出现错误,给病人健康带来安全隐患。

  3.有机练习策略

  图式理论认为,从每一项个别的动作任务,到许多类型动作任务构成的任务群,都有其内在的有序结构,而通过练习或实践所形成的相应的动作图式也是井然有序的,即构成分类有序,层次分明、程序化的图式系统。要形成这种结构化的图式,学习与练习的过程也必须合理有序。

  根据时间分配上的不同,可以将练习分为两种形式,集中练习是指连续的练习,直到掌握某种操作技能为止,中间不安排或安排较短的休息时间。分散练习是指把练习分成若干阶段,在每个阶段之间插入适当的休息时间。许多研究表明,分散练习优于集中练习。

  根据练习方法的不同,可以将练习分为部分练习和整体练习,当操作技能较为复杂时,可按动作先后顺序进行分解,分别进行部分练习,最后再进行综合练习,以获得完整的操作技能,如静脉输液步骤较多,可先分解为在治疗室配液---在病房输液----巡视、换药、拔针三部分进行练习,最后再综合成完整的操作。当操作技能较为简单或其结构严谨、完整、需要细心整合时,则不应分解,而应进行完整的操作练习。

  4.非身体练习策略

  操作技能的练习以身体练习为主干,以心理练习和观察学习为两翼。图式理论比其他的操作技能学习理论更加强调这两翼的作用。在操作技能形成的初期,观察学习比身体练习更重要,教师在进行基础护理操作技能教学时,要注重高效的操作演示和讲解,鼓励学生积极主动观察操作的过程、结构和要领,以便提高身体练习的效率。而在操作技能形成的后期,心理练习是进一步提高操作水平的有效手段,许多研究证实,在操作技能学习中,心理练习与操作技能改进有一定的相关。我们曾在教学中作过心理练习的实验对照研究,结果显示进行了心理练习学生班级的基础护理操作的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班。因学生在进行心理练习时是对所学操作过程作系统回忆,并可以在心理琢磨动作的微妙之处[7],可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思维活动,经过思维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具体化的加工过程,揭示动作的本质规律,这样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图式。

篇十六:基于工作过程护理基础技术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急救护理学课程改革

  李丽;凌敏

  【期刊名称】《卫生职业教育》

  【年(卷),期】2016(034)024【摘

  要】建立在工作过程教学理念基础上的急救护理学课程改革,其教学内容直接指向急危重症护理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构建以工作过程顺序为主线的项目课程,实施"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总页数】2页(P156-157)

  【作

  者】李丽;凌敏

  【作者单位】大连大学护理学院,辽宁

  大连116001;大连大学护理学院,辽宁

  大连

  116001【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G423.0【相关文献】

  1.关于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改革的探讨——以Oracle数据库应用开发课程改革为例[J],任艳

  2.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改革的探索r——以泉州理工职业学院数字媒体专业课程改革为例[J],苏康敏

  3.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中职课程改革研究

  ——以机械专业为例[J],廖一茗

  4.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超声检查技术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J],简燕进

推荐访问:基于工作过程护理基础技术 护理 过程 基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