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洁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近代女子教育的发展11篇

发布时间:2022-11-15 09:25:02 来源:网友投稿

近代女子教育的发展11篇近代女子教育的发展  近代中国女子教育思想发展演变的历史考察  张素玲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上海201204)摘  要:中国近代女子教育思想的发展大致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近代女子教育的发展11篇,供大家参考。

近代女子教育的发展11篇

篇一:近代女子教育的发展

  近代中国女子教育思想发展演变的历史考察

  张素玲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上海201204)摘

  要:中国近代女子教育思想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肇端、形成和发展成熟三个阶段。从戊戌时

  期强国保种的时代需求中萌生的倡兴女学的思想,到辛亥革命时期对培养女子国民教育理想的追

  求,再到新文化运动时期对女性独立人格的思考和如何真正获得平等的受教育权的探索。纵观其

  发展脉络,可以发现,女子教育思想的演变总是与时代的主题紧密相联,是社会变迁的一个缩影。

  关键词:近代;女子教育;思想

  中图分类号:G5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964(2008)02-0064-05

  中国进入近代以后,伴随着救亡图存的时代召

  唤与迅猛而来的西方文化的冲击,兴起了女子教育。

  近代女子教育从萌芽、产生、发展到最终纳入学制系

  统是与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的宣传倡导密不可分

  的。在此过程中他们对女子教育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和追求,提出了种种精辟独到的见解。尽管由于时

  代和阶级的局限,使某些观点失之片面,但总体看

  来,这些思想的形成不仅有力地推动了近代中国女

  子教育的发展,使女子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一部分

  正式纳入了学校教育的轨道,同时也为妇女自身的

  解放奠定了深厚的思想文化基础。近代中国女子教

  育思想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肇端、形成与发展成熟三

  个阶段。本文试图通过对其进行历史考察,以期探

  讨近代女子教育的发展状况,进而对现代女子教育

  的发展提供启迪和借鉴。

  一、近代女子教育思想的肇端

  探讨近代女子教育的演变,其视野应从太平天

  国的女子教育开始。太平天国吸取了西方基督教的

  某些教义和中国传统的平等平均思想,主张男女在

  政治、经济、教育上的平等,“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

  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1]92。在此基础

  上给予了女子教育以前所未有的关注。太平天国规

  定女子也可参加考试并享有和男子一样的教育权,在当时的南京就可以看到妇女随便游行或乘马于通

  衢大道,彻底改变了从前卑弱的姿态。然而太平天

  国女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还不具备近代教育的性

  质,没有也不可能成为近代女子教育的真正发端。

  中国最早出现的女子学校是外国人在中国兴办

  的女子教会学校。1844年英国“东方女子教育协进

  会”的阿尔德赛女士在宁波设立了近代第一所女子

  学校,中国境内女子教会教育自此开始。至1860年,在上海等通商口岸共创办了12所女校。但在浓

  厚的封建观念笼罩下,早期教会女子教育的实践并

  未进入中国人尤其是思想家的视野。直到19世纪

  六七十年代,伴随着外强中弱的刺激和御辱强国的

  呐喊,发达的西方女子教育才为早期改良派所重视

  并开始关注近代中国女子教育问题。改良主义者郑

  观应赞扬“泰西女学与男丁并重,人生八岁,无论男

  女,皆须入塾”[2]865的做法,并进而提出了效法西方

  广设女学的具体要求,“通饬各省,广立女塾,使女

  子皆入塾读书”[2]866,展示了与传统女学相异的中国

  女学发展前景。宋恕也盛赞西方不分性别的普及教

  育制度,并以此作为兴女学的佐证和参照。他主张:“下教育令,民男女六岁至十三岁,皆须入学,不者

  罚其父母。”[2]867早期改良主义者的这些主张,尽管

  囿于思想与认识水平以及当时中国社会的具体历史

  条件所限,还留于肤表并缺乏理论根基,然而它毕竟

  是中国近代倡导女子教育的最早呼声,为日后女子

  教育思想的形成埋下了重要的伏笔。

  戊戌时期,中华民族又一次面临亡国灭种的危

  机。要承担起保国保种的时代使命,需要整体民族

  的觉醒,如时人所体认的:“夫天下之治,本非一人

  收稿日期:2007-12-28作者简介:张素玲(1970-),女,河南舞阳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中国教育史、领导教育研究。

  ·64·

  之力,人人共此心,男女共此志。”[3]95这一时期登上

  中国政治舞台的维新派敏锐地注意到“教会所至,女塾接规”所包含的深刻社会含义并引发了将兴办

  女子教育作为维新变法的重要内容。他们不仅从天

  赋人权的文化观出发,批判中国传统社会男尊女卑

  的思想,主张男女平权,“男女皆人类,同属天

  生”[4]177,因此女子应同男子一样享有平等的教育

  权。而且更重要的是,把女子教育纳入了救亡图存

  的轨道,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他

  们看来,兴女学一方面是为了唤起妇女的觉醒,另一

  方面是为了达到“强种”而保国。从而把倡兴女学

  与社会的政治改革融为一体,这无疑增加了女子教

  育的现实紧迫性。基于此维新派对女子教育问题进

  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

  首先,从价值的层面上,他们对影响深远的女性

  价值观“女子无才便是德”进行了剖析批判,明确认

  定兴女学是强国富民的必由之路。在这方面梁启超

  的言论最具代表性。他说:“女学最盛者其国最强,不战而屈人之兵,美国是也。女学次盛者,其国次

  强,英、法、德、日本是也。女学衰,母权失,无业众,智民少,国之所存者幸矣,印度、波斯、土而其是

  也。”[5]43认定女学之兴衰与国之强弱息息相关。之

  所以如此,是因为在他们看来,女子在家庭中扮演着

  特殊角色———妻子和母亲,承担着相夫教子的重任,尤其是作为母亲,妇女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着下一

  代的成长发展,因而不可视女子为无足轻重之物。

  从而将女子教育价值提高到了优化人种改造国民的

  高度来认识。

  其次,从经济的角度提出了独立自养的思想,并

  认为教育是实现此一目的的基本途径。维新思想家

  已开始认识到女性要摆脱男权社会的束缚,首先要

  取得经济地位的独立,否则,受养于人,只能屈居人

  下时时受制于人。而要去其女性自身的依赖性,获

  取自身的解放“非使女子各有职业不可,欲女子各

  有职业,非大兴女学不可”[6]。不止如此,他们还认

  为,妇女无学不仅使自身受压迫处于社会底层,而且

  导致国贫民弱。维新思想家梁启超从“生利分利”

  的角度,认为中国积贫积弱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女子

  皆为分利之人,妇女分利是由于无职业,而无职业又

  是由于无学而无法就业,因而强调通过教育使女子

  从分利之人成为生利之人。

  再次,从女子教育的培养目标上,梁启超在《论

  女学》中充分发挥了郑观应“佐子相夫”的思想,把

  女子教育的目的归纳为:“上可相夫,下可教子,近

  可宜家,远可善种。”以这种思想为指导,戊戌时期

  创办的近代中国第一所女学堂的宗旨就是:“以彝

  伦为本,所以启其智慧,养其德性,健其身体,以造就

  其将来为贤母为贤妇之始基。”[7]可以看到,这时的

  女子教育主要还是以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为理论依

  据,仍然把家庭作为女子的活动天地,要求女子不仅

  要有传统的美德,而且要识文断字,掌握一定的文化

  知识,以便在家庭中既可做相夫的贤妻,又可做教子

  的良母。尽管这一思想尚未摆脱封建伦理道德“三

  从四德”、“三纲五常”的束缚,其封建的痼结昭然若

  揭,但是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对于虚妄的传统女子

  教育仍是一个极大的超越。

  总之,维新思想家从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出发,将女子受教育的状况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结合在

  一起,体现了社会发展对女子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历史的进步性,标志着近代女子

  教育思想的初步形成。也正是在这种思想的影响

  下,当时的进步人士和觉悟了的妇女们把兴女学看

  成是改造社会、救亡图存的重要手段,一时掀起了兴

  办女学的热潮。当然这一时期的女子教育实践与男

  子教育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在指导思想上还是

  把女子教育视为培养“贞静、温顺、贤淑”的女性的

  一种手段,但毕竟开了近代中国女子接受学校教育

  的端绪,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二、近代女子教育思想的形成

  辛亥革命时期是近代女子教育思想的形成时

  期。戊戌变法失败后,改良运动退出了中国的政治

  舞台,资产阶级民主运动开始蓬勃发展,民主思想广

  为传播,西学的人权观、民权观和女权观随资产阶级

  革命家和思想家的宣传、译着等滚滚而来,天赋人

  权、男女平权的思想已深入人心。在此基础上,激进

  的革命派从妇女解放、女权革命的高度来认识女子

  教育,超越了戊戌时期女子教育思想的局限,获得了

  理解女子教育问题的新视角,其核心内容之一就是

  对女子教育价值的重新界定。激进的革命人士们认

  为,女权的实现必以教育为先决条件,因而极为关注

  女子教育问题。孙中山说:“教育既兴,然后男女可

  望平权。”“女界知识普及,力量乃宏,然后可与男子

  争权,则必能胜也。”“处于今日,自应以提倡女子教

  育为最要之事。”[8]357在被誉为当时最激进的鼓吹女

  权思想的《女界钟》一书中,作者金天翮就大力倡导

  女子教育,认为女性应恢复的诸种权利中,首项便是

  入学的权利。1905年丹忱在《女子世界》上的撰文

  也颇具代表性,他认为恢复女权必以开展女子教育

  为预备,并从六个方面论证了两者的关系:(1)先兴

  教育而后女子能力强;(2)先兴教育而后女子见解

  ·65·

  张素玲:近代中国女子教育思想发展演变的历史考察

  深;(3)先兴教育而后女子善交际;(4)先兴教育而

  后女子富于公德;(5)先兴教育而后女子明于大义;(6)先兴教育而后善于抉择。女子六方面的变化皆

  取决于教育,所以,“惟兴教育而此女权堕落之病根

  可以洗除净尽”[9]583。可以说将女子教育价值强调

  到了极致。

  如果我们把上述视女子教育为实现男女平权先

  决条件的观点与此前维新派的思路相比较,可以发

  现其侧重点已有很大不同。维新派在中国女子教育

  发展史上虽有极重要的历史功绩,但是,也正如上文

  所述,由于他们所具有的文化与政治特质,因而使其

  女子教育思想有着明显的局限性。例如,他们在必

  须采取“西人之法”以求中国女学勃兴的主张下,把

  中国女学纳入了“相夫教子”的轨道;在救亡图存的

  旗帜下通过教育唤醒的是女性为人妻、人母的义务

  意识,这就相对淡化了女性作为人的权利意识。资

  产阶级革命家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出发,以民

  主、自由、天赋人权、甚至女权主义为武器,向中国传

  统的大男子主义发起了猛烈的攻击,提出女子不仅

  应有“国民之母”的地位,而且应具有“女国民”的地

  位,“阴阳相配,男女各半,国民二字,非但男子负此

  资格,即女子亦纳此范围中”[10]457。他们认为国民

  之母说侧重于女子在相夫教子中的责任与义务,而

  女国民说则要强调“男女有平等的权利”。这实际

  上是对女性价值的重新定位。在此观点指导下,对

  维新时期教育目的的批判与反思以及对新时期教育

  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就成为时代的课题。在他们看

  来,所谓贤妻良母,则专注于女子应尽之义务,结果

  使女子依然未摆脱附属地位,与前不同的仅仅是掌

  握了一定的知识,而这一定的知识也并非如男子教

  育那样可以授以种种知识,只是一些普通的知识而

  已。所以,这种教育依然是男尊女卑思想在教育领

  域的反映,根本无法实现男女平权。资产阶级革命

  派人士陈以益曾尖锐地指出:“今之贤母良妻,先与

  之女子以少许之教育,而仍奴之,此所高等下女教育

  也。”[9]682一些女性对此更是慷慨陈词:“说什么母

  教,说什么内助,还是男子的高衙奴隶,异族的双料

  奴隶罢了。”因此号召女子们要“撇脱贤妻良母的依

  赖性,靠自己一个人去做那惊天动地的事业”[11],而

  女子教育亦要将培养女子国民作为终极目的,学校

  亦要创办成造就女子国民的阵地。金天翮在《女界

  钟》中激烈反对当时一些改良主义者提倡的把女子

  培养成相夫教子的贤妻良母的思想,提出教育应把

  女子培养成革命的新人,提倡女子应该像男性一样

  进入公共领域,发挥“女国民”的作用。燕斌在《中

  国新女界杂志》发刊词中强调:“本社最崇拜的就

  是女子国民四个大字。”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

  蔡元培也把“铸造国民为目的”作为创办爱国女学

  的宗旨。

  辛亥革命时期的女子教育思想因其对平等的女

  子教育权利的关注而使其对女子教育的思考上升到

  了较高的层次,是女子教育思想形成的重要界碑。

  它强调要摆脱贤妻良母的局限,以鼓励女子参政,伸

  张女权,造就完全人格的国民为宗旨,具有了不同于

  传统教育的新成分。以此为指导,女子教育获得了

  巨大的发展,民国以后女子学校和女学生数量逐渐

  增加,到1916年,男女学生的比例为24∶1,比1907年的比例上升了一倍多,这一时期培养出来的女知

  识分子使中国妇女素质发生了变化,并为当时的资

  产阶级革命运动造就了人才,有力推进了资产阶级

  民主革命的进程。

  三、近代女子教育思想的发展与成熟

  新文化运动时期是近代女子教育思想的成熟时

  期。这一时期女子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是要求真正

  实现男女在受教育权利方面的平等,其典型的体现

  就是提出了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实现男女同班同校;在教育的培养目标上,主张以造就女性的独立人格

  为最终旨归。

  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作为一场在思想领域进

  行大变革的社会运动,对妇女问题给予了前所未有

  的关注,从而为女性解放及女子教育的发展提供了

  更为适合的环境。综观这一时期的社会文化背景,其中一核心的内容即是对封建的伦理纲常进行猛烈

  的批判,提倡女性人格独立、个性的自由与解放。陈

  独秀猛烈抨击“儒家三纲之说”,指出封建道德中的

  忠、孝、节“皆非推己及人之主人道德,而为以己属

  人之奴隶道德也”[12]。鲁迅在对妇女所受的痛苦进

  行无情的剖析后指出:“私有制度的社会,本来把女

  人当作私产,当作商品,一切国家,一切宗教,都有许

  多希奇古怪的规条,把女人看作一种不吉利的动物,威吓她,使她奴隶般的服从,同时又要做高等阶级的

  玩具。”[13]27伴随着对桎梏广大女性的封建制度、伦

  理道德的揭露与批判,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积极

  宣传妇女解放,主张还原女性作为人的本貌。陈独

  秀曾大声疾呼:“自负为一九一六年之男女青年,其

  各奋斗以脱离此附属品地位,以恢复独立自主之人

  格。”[12]恢复女性作为人的价值是女性获得教育权

  的必要前提。因此,可以说,只有以“人的觉醒、人

  的发现”为主旨的新文化运动才给女性教育权利的

  获得带来真正的转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女子教

  ·66·

  第28卷

  第2期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4月

  育思想渐趋成熟,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思想体系。

  其一,揭示了女子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指出社会

  革命是实现女子教育权利的前提。五四时期新文化

  运动的倡导者们已深刻地认识到女子教育不是一种

  孤立的社会现象,它与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有

  着密切的联系。李大钊指出:女子教育是受政治经

  济制约的,欲解决女子教育问题,必须改变男女不平

  等的社会现实。他预见到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教育

  “无论它是什么种族,什么属性,什么阶级,什么地

  域,都能在政治上、经济上、教育上得一个均等的机

  会,去发展他们的个性,享有他们的权利”[14]。此

  外,他们还指出,女子教育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教育问

  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它不仅受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的制约,而且与一定社会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社

  会心理等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因而女子教育的实

  现需要全社会的觉醒,需要思想文化深处的变革,其

  中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旧有观念的更新尤为重要。

  其二,在教育目的上,提出要培养具有独立人格

  的女性。五四时期的先进知识分子认为,妇女解放

  的实质就是人格的解放。因此,他们公开抨击贤妻

  良母主义的女子教育,认为如果教育单单是为了培

  养贤妻良母,只能造成具有知识的顺婢良仆,只能成

  为男人的附属品。因而胡适提出“超贤妻良母”主

  义。在他们看来,今后的女子教育要“注力于人格

  的陶冶,女子人格思想的充分发达;先认识自己人格

  的存在,有独自的价值和权威,进而把丈夫和子女也

  视为和自己同等的人格者,自行树立自己的理想,自

  觉自己的价值”[15]137。这一观念的提出标志着女子

  教育正从闺阁女子的装饰物转为引领女子掌握谋生

  技能,以自立于社会的开始,从而从根本上动摇了传

  统的教育体制,为女性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其三,平等的受教育权是实现女子独立人格的

  前提。五四时期推行男女平等教育之关键是冲破封

  建的伦理道德,实现男女同校。胡适的见解在当时

  最为独到,他指出当时贤妻良母的教育实际上只给

  女子一点初等教育而不许她受高等教育,只教她读

  一点死书而不许她学做人的生活。要补救当时女子

  教育的失败,就要“多给她一点解放的教育。解放

  的教育是:无论中学大学,男女同校,使他们受同等

  的预备,使他们有共同的生活”[16]91。这种从根本上

  改革女子教育的主张,颇能代表思想界进步人士的

  思想,并很快得到广泛的响应,当时的《新青年》、《星期评论》、《星期日》、《女界钟》、《妇女杂志》、《少年中国》等报刊纷纷发表文章,对男女应否同校

  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在这场讨论中,有主张

  男女同校的,也有反对男女同校的。反对男女同校

  的认为:男女各有应尽的天职,若男女共同教育,是

  使女子背弃天职;男女共同教育,则社会内部的事

  业,将无人去做;女子智力柔弱,不能和男子受同等

  的学科;男女共学,将有男子尽化为女子之患;男女

  间的道德难维持。今天看来,这些反对理由荒谬而

  可笑,可在当时充满男女有别的封建观念的年代,要

  男女同校同学确是一件惊世骇俗的大事。鉴于此,赞成男女同校的人,在提出自己主张的同时,都对反

  对者进行认真全面的反击。在他们看来男女同校实

  利大于弊。第一,男女同校可以节省经费,振兴教

  育。第二,可以提高女子的受教育程度,有益于女子

  的社会事业。第三,有利于打破歧视妇女的习惯。

  第四,有益于养成女子的独立品格。第五,可以减少

  男女间的不道德行为。男女同校后就可以减少男女

  间的好奇心,又可以养成互以人格相尊重的习惯。

  第六,男女同校后,男女社交就公开了,为自由婚姻

  创造了条件。第七,男女为取得均等地位,有同校的

  必要。经过这场广泛激烈的讨论,主张男女同校的

  新思想逐渐占了上风,并且被更多的人所理解和接

  受,尤其是唤醒了更多妇女的觉醒,冲刷了传统习俗

  在女性心理上造成的自卑感,为男女同校扫清了思

  想障碍。

  如何实现男女同校?落实到实践中,主要是从

  争取大学开放女禁开始的。1920年,在社会进步舆

  论和蔡元培的支持下北京大学正式招收女生,成为

  全国第一所招收女生的大学,开了全国风气之先。

  大学开放女禁,要求女学生必须有同等的知识方可

  录取,因此,女子中学教育势必要进行改革。五四运

  动前,女学教育侧重于师范、家政、园艺、桑蚕等科,而数、理、化、英文等课程异常薄弱,使女学生在学业

  上无法与男学生竞争。于是,争取女子与男子受同

  等中学教育的呼声不断高涨。1921年在北京、广

  东、湖南等的一些中学先后开放女禁。在这种形势

  下,1922年教育部实行学制改革,公布《学校系统改

  革案》,确立了男女同校的单轨制教育,从根本上废

  除了男女分校的双轨制教育。这一举措标志着男女

  平等在教育制度上得以初步确立。

  从维新运动到五四运动,短短20多年,近代女

  子教育从发端、形成到一步步成熟,可以发现,近代

  女子教育思想的产生及实践是与近代中国革命的发

  展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维新派的鼓吹宣传为女子教

  育的兴起提供了良好的思想文化氛围,革命派的强

  力推动将女子教育的实践引向了深入,知识女性的

  积极参与把女子教育和社会革命有机地融为一体,·67·

  张素玲:近代中国女子教育思想发展演变的历史考察

  从而为女性解放奠定了思想文化的基础。当然,不

  可否认,由于近代中国正处于新旧制度交替、新旧思

  想混杂的大变革的时代,所以,关于女子教育的思想

  及其实践也不免存在许多局限。例如,在女子教育

  问题上大多是关注资产阶级妇女,而有忽视劳动妇

  女的倾向;在教育宗旨上偏重于“贤妻良母”主义等

  等,这些是应该予以否定的。

  近代女子教育的思潮已成为历史。然而回望历

  史却可以使我们得到诸多启示:首先,一定的教育思

  想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女子

  教育思想的形成亦不例外。古代的小农经济只能产

  生依附于男性的传统女教;近代化的工业社会必然

  产生张扬女性独立的“自养、自知、自强”的女子教

  育思想,因此环境的再造对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至

  关重要。其次,女子教育的发展需要女性自身主体

  意识的觉醒,女性自身的不懈努力和积极参与是理

  论付诸实践同时也是女性获得解放的关键因素。这

  些无疑对新时期的女子教育事业具有借鉴意义。

  [3]

  中国妇女运动历史资料(1840-1918)[G].北京:中国

  妇女出版社,1991·

  [4]

  董宝良.中国教育史纲(近代部分)[M].北京:人民教

  育出版社,1990·

  [5]

  梁启超.论女学[M]//饮冰室合集(第1册).北京:中

  华书局,1954·

  [6]

  师

  竹.论女学之关系[J].云南,1909,(18)·

  [7]

  女学会书塾开馆章程[J].女学报,1898,(9)·

  [8]

  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2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2·

  [9]

  朱有王献.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2辑下册)[G].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10]

  论文明先女子[G]//李又宁,张玉法.近代中国女权

  运动史料.台北:龙文出版社,1995·

  [11]

  苏

  英.苏英在苏英女校开学典礼会上的演说词

  [J].女子世界,1905,(12)·

  [12]

  陈独秀.一九一六年[J].青年杂志,1916,(5)·

  [13]

  五四时期妇女问题文选[G].北京:生活·读书·新

  知三联书店,1981·

  [14]

  李大钊.李大钊文集(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第28卷

  第2期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4月

篇二:近代女子教育的发展

  LiaoningNormalUniversity(2012届)

  史学论文写作

  题

  目:民国初期的女子教育

  学

  院:

  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专

  业:

  历史学(师范)

  班级序号:

  2班9号

  学

  号:

  201221012531学生姓名:

  何媛媛

  指导教师:

  李玉君

  2015年6月

  目

  录

  摘要(关键词)

  ......................................................................................................................................1前言

  ..........................................................................................................................................................1一、民国初期女子教育持续发展的背景..............................................................................................1二、民国初期女子教育的发展概况......................................................................................................1(一)女子学校教育..........................................................................................................................1(二)女子社会教育..........................................................................................................................2(三)女子家庭教育..........................................................................................................................3三、民国初期女子教育的特点和社会影响..........................................................................................3(一)女子教育的特点......................................................................................................................3(二)社会影响

  ..................................................................................................................................3参考文献

  ..................................................................................................................................................4

  i

  民国初期的女子教育

  [摘要]

  在中国近代妇女史的研究中,近代妇女运动和思想解放占有重要地位。民国初期,女子教育活动在此前的基础上继续进行,并取得了许多新的成就,出现了许多可喜的新亮点,为中国的妇女解放和现代新女性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近代女子教育制度的确立,是近代中国妇女最早获得的女权。民国初期女子教育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妇女的整体素质。

  [关键词]

  民国初期

  女子

  教育史

  前言

  在中国近代妇女史研究领域中,学者们通常将目光聚焦在近代妇女运动和解放思想方面,这些内容是中国妇女进步的反映,也是历史发展的客观事实,值得探讨。而这些问题的切入点,一般认为是不缠足运动和兴女学运动。其中不缠足是形体上的解放,女子教育则是思想解放的前提,是妇女进步的关键所在。

  在思想复杂、局势动荡的民国初期,女子教育活动在此前的基础上仍继续进行着,取得了许多新的成就,为中国的妇女解放和现代新女性的产生作出了突出贡献,并从不同侧面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本文试以民国初期的女子教育为题,讨论此期的女子教育问题和女子教育与妇女运动及妇女生活的关系,从妇女的侧面展示历史。

  一、民国初期女子教育持续发展的背景

  女子教育在封建社会几经反复、几经曲折,其传承与嬗变的轨迹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逐渐被重视的。

  中国古代女子教育的形式几乎是数千年一贯制,直到近代女子教育史上的骤变———经正女学的诞生才有所突破。据《礼记》记载,西周时期女子教育由家庭承担,家庭是她们“破蒙的学校”,也是“毕业的学校”。自西周以降,家庭始终是女子受教育的主要场所,这种抱残守缺、凝滞不变的形式,束缚女子教育达2000年之久。

  自中国被动地卷入近代世界体系后,在中西方对抗与交流中,社会变迁的速度比以往有所加快。社会发展需要新知识、新人才。人们开始讲求新式教育,而新式教育强调普及和实用。在这种情况下,20世纪初期女子教育应运而生。

  这一时期的女子教育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并取得突破,与所处的时代是分不开的。

  首先,女子教育的发展与资产阶级的提倡和实践有密切关系。中国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自形成一种政治力量后,对妇女教育问题也给予了重视,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指出妇女受教育与否事关国家的前途,天下积弱之本,必自妇女不学始。所以他们积极提倡女子教育。

  女子教育的发展是近代女权运动强烈呼唤的重要产物。20世纪初期,女权运动的重要内容就是争取教育权。中国妇女争取教育权的斗争,对女子教育的合法地位的取得,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另外,近代女子教育也是西方在华教会兴学活动的客观产物。众所周知,西方教会来华兴办学校的直接目的是为其传教,为其经济、政治侵略服务,最终目的是要实现中国的基督化,但其客观上,也促进了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兴起。

  近代女子教育制度的确立,是近代中国妇女最早获得的女权。民国初期女子教育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妇女的整体素质。

  二、民国初期女子教育的发展概况

  (一)女子学校教育

  中国新式女子教育是在晚清之际兴起的,其表现就是女子教育开始走出家庭教育的民国初期的女子教育

  圈子,出现社会化、普及化的趋势。最早的女子学校是1844年由英国“东方妇女教育促进会”派出的阿尔德赛女士在浙江宁波创立的。这一举动既是西方教会在华创办女学之始,也开创了近代中国女子学校教育的历史。直到1898年6月,中国人自己创办的女子学校才在上海产生。女子学校在1907年以前增长很慢,进入民国,女子学校有了较大发展。

  1.教会学校。

  经过学校数量少、程度低、学生以贫民子女为主的初期阶段后,教会学校在民国时期形成了从小学到大学规格齐全的教育体系。1919年国内共有基督教中学265所,3年后增加到291所,其中女子中学为82所。天主教创办的女子学校在1920~1921年就达2615所,学生53283人。至1925年,各类教会女校的学生已达116251人。

  教会女校一般都设有自然科学方面的课程,同时还设立了一些介绍西方社会科学的科目,其中有圣经、国文、算术、地理、世界历史、天文、生理、音乐、体操、物理、化学、英语、动物学、植物学、生物学、人文地理、代数、几何、三角等等课程,这些科目是中国传统女子教育未曾有过的,为在读女生和中国女界接触民主和科学开辟了一个渠道。

  2.自办教育。

  1912年1月19日颁布的《普通教育暂行办法》14条标志着民国教育的开端。1912年2月,上海女子政法学堂开学,标志着女学教育开始培养从事国政的人才。3月,上海女子护士学校成立。3月20日,中国第一个女学教育领导机构———湖北女子教育总会成立,该会以“扩张女学,补助共和,期达于完全美满之目的”为宗旨。此外,女子中学、各类女子职业专科及教会和私立女子大学相继建立,说明女学教育已开始摒弃“贤妻良母”主义,培养新型女知识分子,中国女子的素质随之开始发生变化。

  据统计,1916年全国女中学生仅724名,1922年增加到3249名,1925年增加到7956名,1928年达24870名,前后短短12年,增加33倍有余。除教会学校外,1922年全国入高等学校的女生已达665人,925年增加到972人,1928年达到1835人。

  3.留学教育。

  20世纪初,女子留学教育也出现了。开始是女子以个人自费形式出现。民国成立后,美日为了达到进一步侵略中国的目的,利用庚款等形式发展中国留学教育,同时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急需向外国学习,这样中国女子留美留日人数便有所增加。由学校派遣女子留学也规范化了,如1914年清华学校开始利用美国庚子退款每隔1年选派10名女学生留美。随着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及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开展,女子留学欧洲的人数也不断增加,成为一支与国内女子高等教育并行发展的教育队伍。

  (二)女子社会教育

  从19世纪末期报刊等印刷媒介的兴起与繁荣,到20世纪初期广播等新媒介的出现及其不可遏制的发展势头,大众传媒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愈来愈重要,不仅成为人们离不开的精神食粮,而且其信息传递功能和宣传教育功能也已经影响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和生活习惯。

  自戊戌维新中国第一份《女学报》问世,经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妇女报刊的创办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掀起高潮,1898~1922年所出版的妇女报刊就有近80种。这主要是指以妇女理论、妇女生活、妇女解放实践为主要内容的专门性妇女报刊,若将1898~1949年整个民主革命阶段创办的妇女报刊,以及其他各类报纸和期刊开辟的有关妇女的副刊、专栏、专页、专号,各女子学校创办的校刊、校报都计算在内,数量就更为可观。综观各妇女报刊的出版宗旨,尽管其侧重和篇幅各不相同,但整体而言,大都包含了以民国初期的女子教育

  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传播新思想、抨击旧观念、传授科学知识、探讨妇女问题。

  (三)女子家庭教育

  此期的家庭教育依然是以传统教育为主,其目的仍不外乎培养贤妻良母,维护封建礼教。中国古代虽无女子学校教育,但是有女子家庭教育,而且家庭教育是女子教育的主要形式。近代女子家庭教育和古代女子教育在内容思想、宗旨目的、类型方式以及理论根据上没有本质的差别。

  民国初期的女子家庭教育教材非常庞杂。考察这些教材,可以看出它们的思想纲领不外乎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其目的在于培养所谓的贤妻良母,“使女子坚定执行封建礼教的信念,从而为君、父、夫三位一体的男权中心社会提供更为牢固的观念和行为结构”

  三、民国初期女子教育的特点和社会影响

  (一)女子教育的特点

  大量的历史事实表明,民国初期女子教育的兴起和发展促进了女性身体和精神的解放,不断改造着中国传统的伦理习俗,为女性的发展创造着宽松的社会环境,同时提高了女性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为实现男女平等奠定了基础。此期的女子教育与民国前的女子教育相比,有如下新的特点:

  1.教育价值观的演进。

  虽然中国女性温柔敦厚、吃苦耐劳、勤俭持家的优良传统和文化性格与传统女子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封建社会的女子教育强化的是女子对男子顺从与服侍的义务。

  近代以来,列强的侵略使一些开眼看世界的中国人痛定思痛,认识到女子是富国强兵的极大人力资源。这时女子教育的价值,已经从训练统治者和男子寻欢作乐、生儿育女、传宗接代的工具提高到了优化国民素质的高度了。

  2.教育内容的拓展。

  从《列女传》、《女诫》到后世的《闺范》、《女训》、《内训》等封建时代的女子教科书,都不厌其烦地讲述“卑弱”、“夫妇”、“敬慎”、“妇行”、“专心”、“曲从”和“淑姝”七个方面的内容,这严重束缚了女子才智的发展,强化了“女子无才便是德”。

  民国初期,女子教育内容形成了既保留女子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家政等内容,又照顾到女子性别的差异特色。

  另外,随着女子教育的社会化,女子报刊、妇女团体等新的社会宣传工具也不断推出新内容,大力倡导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社交自由等新理念,为知识女性展示自我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为保障妇女大众的权益提供了有力的舆论支持,为社会关注女性架起了一道桥梁。

  3.教育形式的更易。

  自西周以降,家庭始终是女子受教育的主要场所,传统单一的教育形式的打破,是在宁波女塾创办以后。民国初期,女子教育的形式更是多种多样,家庭教育仍在继续,同时出现了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后二者逐渐成为女子教育的主流形式。在学校教育中,不单单有细分的教育单位,另外在自办教育中,从办学主体看,出现了官立、公立和私立并举的现象,而私立又可分为官员、乡绅、新式知识分子创办;就性别来说,既有男子也有女子创办女学;就创办者的政治属性划分,既有洋务派创办,也有立宪派创办,还有革命派创办。办学主体的多样化使得办学宗旨和教育形式都有区别。女子留学更是前无古人的新的女子教育形式。

  (二)社会影响

  民国以前的中国是一个父权极强的封建社会,系统教育是男子独享的特权,而女子民国初期的女子教育

  教育是一个国家进步的标志,马克思曾说“社会的进步可以用女性的社会地位来精确衡量。”所以民国初期的女子教育的发展不论是在妇女解放史上还是在中国教育史上,甚至在中国历史上都有着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民国初期女子教育的发展启迪了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为近代妇女解放运动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民国初期女子教育为近代中国教育制度的确立、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民国初期女子教育促进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推动了中国社会文明化的进程。

  民国初期的女子教育是在新旧思想激烈交锋中,冲破封建专制主义教育的藩篱而创兴,又逐步摆脱“贤妻良母”模式而走向近代化的,它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它的创兴和发展是中国教育史上的重大创举,引起了中国教育制度的重大改革,这是中国教育的进步。它不仅提高了中国女子的整体素质,而且对妇女的解放,壮大新的社会力量,乃至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推动社会进步都起着重要作用。

  民国初期的女子教育是中国现代女子教育发展的重要阶段。在清末萌芽的基础上,民国初期的女子教育呈现出学校、社会教育发展迅速的特点,在教育价值观、内容和形式等方面都有所突破。民国初期女子教育的发展,改变了中国女性的存在形态,她们用新知识充实和武装自己,勇敢地冲破浓厚的封建阴霾,对变革社会风气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作出了贡献。

  参考文献

  [1]

  梁启超:《变法通论·论女学》.载《饮冰室合集·文集》.中华书局.1989年版.

  [2]

  司德敷:《中华归主》(中国基督教事业统计1901~1921)(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3]

  刘巨才:《中国近代妇女运动史》.中国妇女出版社.1989年版.

  [4]

  张海钟:《教育理论与高师教学改革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5]

  吴俊生《中华民国教育志》.台湾:中华文化出版事业委员会.1955年版.

篇三:近代女子教育的发展

  畅谈中国近代女权运动的发展

  中国的女权主义,是指女性争取与男性平等,体现女性自我精神与能量的一种女性思想、社会言论及政治协助行为。

  男女平等是女权主义最基本的目标,在争取与男性平等的同时,女性还要注重自我的价值表现,展示女性的独特魅力,挖掘并发挥女性的社会力量,为社会各阶层女性的思想与行为解放而努力,要将全世界妇女的利益放在同一个起点,协助官方处理女性主义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男女平等

  维新

  女子教育

  天赋人权

  妇女解放

  一、传教士东来与近代中国男女平等思想的萌蘖

  鸦片战争后,随着《望夏条约》和《黄埔条约》的订立与1723年禁教令的废除,西方传教士纷至沓来,仅1843-1853年10年间,来华传教会组织就由20多个增至165个。来华传教士一般是“用宗教的鬼话来遮盖掠夺政策的人”[3](214),但出于“布道”的需要,他们又“充当历史不自觉的工具”,给中国带来了近代新闻、教育、医疗、图书事业等种种文明,其中也包括了近代西方政治思想、女权运动信息和男女平等思想。尤为注意的是,“新教徒中,很多人明确信奉男女平等原则,而且决心投入一场十字军运动,以争取中国妇女的平等权利”[4](627),另外,相当数量的来华新教传教士和部分天主教教士本人即是妇女,她们来到中国后,对于中国妇女问题更敏感,将男女平等思想输入中国,也成为很自然的事。

  来华传教士将西方男女平等思想输入中国的方式主要有二种:一是通过对西方近代文明和社会状况的介绍,来传递男女平等的信息。诸如,介绍西方人“既娶妻不准纳妾”,“欧美两洲女子亦都以读书为先导”;英国女子从军、美国女医生外出、美国妇女发起“禁烟运动”等。二是通过兴女学和戒缠足的具体活动,开通中国社会风气,改善中国妇女地位。关于女子教育,传教士利用其创办与主编的《万国公报》、《中西闻见录》等刊物,介绍欧美和日本女学,利用基督教“上帝创世,男女并重”的教义,不遗余力地宣扬“女学愈先,国势愈强,欧洲之成效昭然矣”[5]。与此同时,传教士在通商口岸还创办了一批教会女校,到1896年,由1849年的3所增至308所。缠足陋俗,也是教会抨击的重点。他们依据“上帝生人,不分男女各予两足”的宗教观念,认为,女子缠足“实超越于上帝矣,”此事“亦失爱主爱人之道”,“大获罪于上帝”[6]。为此,传教士们通过办教会学校和成立不缠足会来推广不缠足之举,其中上海“天足会”的活动影响较大。上述这些思想和活动,虽带有浓重的宗教色彩,但扩大了中国人的眼界,尤其对那些感世忧时的志士仁人起着启迪作用。梁启超曾对此发出这样的感叹:“彼士来游,悯吾窘溺,倡建义学,求我童蒙。教会所至,女塾接轨。夫他人方拯我之窘溺,而吾人乃自加其梏!譬有子弗鞠,乃仰哺于邻室,有田弗耘,乃假手于比耦。匪惟先民之恫,抑亦中国之羞也。”[7](101)显然,来华传教士所开展兴女学、戒缠足等活动,成为早期维新派和维新派汲取思想养分的来源之一。

  事实上,以王韬、郑观应等为代表的早期维新派,由于从事洋务运动,接触外国人,最先感受西方男女平等观念。王韬是早期维新派中亲履欧洲大陆的。他于1867-1870年应英国传教士理雅各邀请在英国译书,其间游历了英法等国,他发现那里的“女子与男子同,幼而习诵,凡书画、历算、象纬、舆图、山经、海志,靡不切究穷研,得其精理。中土须眉有愧此裙钗者多矣”[8](107)。郑观应没有赴西洋考察的经历,但他通过当买办和办洋务,与西人接触,对西方妇女也有了初步的了解。他说:“泰西女学与男丁并重,人生八岁,无分男女,皆须入塾,训以读书、识字、算数等等,塾规与男垫略同。”[9](288)西方社会“男女平等”的感悟无疑引发了早期维新派对中国妇女问题的思考。在他们看来,妇女缠足和女子无学是中国妇女解放的最大障碍,因而对此抨击最为激烈。缠足“酷虐残忍,殆无人理”,是“合地球五大洲万国九万余里”绝无仅有的陋俗,它既造成妇女“迫束筋骸,血肉淋漓”的惨状,又使她们难以操持家务,遇水火盗贼只能坐以待毙[9](289)。对于女子教育问题,早期维新派认为,中国之所以轻视女子,溺杀女婴,全是“由女学坠废所致”。基于此,他们吁请政府“通饬各省,广立女塾,使女子皆入学读书”。可见,在早期维新派中有相当一批自觉或不自觉地注意到男女不平等问题。

  严格来说,早期维新派对于妇女问题的认识,也只限于情感激动层次,尚没有形成明确的男女平等思想。他们之中虽有个别人接触到一点天赋人权,但他们总体上还跳不出“中体西用”的圈子,他们尚未以“天赋人权”学说作为认识妇女问题的理论武器。不过,早期维

  新派兴女学、废缠足等思想和行为,的确对封建观念和现象造成了相当的冲击,在近代男女平等思想演进中也起了前驱先路的作用。这充分表明,一种新的妇女观正在萌动,中国近代男女平等思想正在酝酿之中。

  二、西学的译介与中国近代男女平等思想的初步形成

  戊戌时期,康有为等人结合“开民智”的需要,大量译介西学,据马祖毅《中国翻译史——“五四”运动以前部分》的统计,整个戊戌时期,翻译东西报纸和书籍的报馆达30余家。其中严复所译介的斯宾塞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人尽其能而彼此竞争,则社会总体受益”思想,强调发挥个体能动性,进一步引发了中国人对妇女问题的思考,使人们幡然醒悟:处在大地交通、诸国并争的时代,中国若继续贬抑女性,自弃半数国民的智慧力量,无疑是变相自戕。与进化论同样重要的是“天赋人权”这一17、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形成的民权理论,尽管“这个理想的王国不过是资产阶级的理想化的王国,……被宣布为最主要的人权之一的是资产阶级的所有权”[10](57),但在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中国,天赋人权说为兴民权提供了理论依据,也催人猛醒:“天地生人也。阴阳平等,无有偏毗”[7](99),重男轻女是“至暴乱无理之法也”[11](304)。此外,这一时期中国人对域外妇女状况的了解也较前增多,如严复在《论沪上创兴女学堂事》说欧洲“妇女皆能远涉重洋,自去自来,故能与男子平权。我国则苦于政教之不明,虽有天资,无能为役。盖妇人之不见天日者久矣。”[12](469)论及女子问题,他们常常进行中西对比:

  “泰西诸国,凡格致、算学、医学等事,半出于女子,于是为男子助。中国视为无用之物,而饮食衣服,悉仰给焉,于是为男子累。一助一累,相去远矣。”[13]这些介绍,把中西妇女现状的悬殊差距触目惊心地呈现在人们面前,使国民产生紧迫感,而对那个时代的先觉者维新派来说,这种介绍的延伸便是“保国”、“保种”“保教”的时代课题,进一步阐述在中国实行男女平等、劝戒缠足、发展女子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正是在这种“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的社会氛围下,此前尚属朦胧的男女平等思想,至此豁然开朗,成为一个新时代的里程碑。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其一,维新志士的妇女观已经初步渗入近代人权思想。梁启超宣称男女生而平等:“男女中分,人数之半,受生于天受,受爱于父母,匪有异矣。”由此谴责不将女子以人相待的传统性别制度:“男子之强悍者,相率而倡扶阳抑阴之说,尽普天下之女子而以同类相待。是故尘尘五洲,莽莽万古,贤哲如鲫,政教如海,无一言一事为女子之计。”[7](27)所以,他在《上海新设中国女学堂章程》中规定女学堂由女子自己掌握管理权。严复也热情地宣扬天赋人权,指出:“民之自由,天所畀也,吾又乌得而靳之。”[12](35)由此他抨击传统性别制度对妇女“待之以奴婢、防之以盗贼,责之以圣贤”是人为的不平等。谭嗣同在《仁学》中的主张较明显体现了人权与平等的思想,他的“仁以通为第一义”,而“通之象为平等”,就是指上下平等,男女平等;对封建礼教的“重男轻女”,他怒斥为“至暴乱无理之法

  也”。基此,他明确提出,“男女同为天地之菁英,同有无量德之大业”,理应“平等相均”[11](304)。从近代人权观念和平等观念来考察中国妇女问题,这是戊戌时期男女平等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

  其二,维新先觉者对待妇女问题,大大超越前人止于同情,怜悯窘境,而是使之更富有社会意义,并付诸实践。与早期维新派不一样,维新思想家们对妇女问题的认识,已不再仅仅局限于对女性的怜悯,而更多的是使之更富有社会意义,更多的将妇女解放问题置于国强种进的高度中来考察,以激发国人的爱国热情,扩大其社会影响。比如,对于缠足恶俗,维新派认为,缠足不仅“废天理”、“削人权”、“害家事”、“伤人伦”、“损生命”,更为严重的是“戕种族”:“盖人生得半于母气,今在母先损其胎元,禀赋已薄,则躯干不伟;孱弱多疾,则志气日颓。本实先拔,无怪枝叶之凋;鱼肉自戕,若待刀砧之供。此风盛行,华夏之旧,积世逾弱。反是以观,种族之戕,又奚堪设想乎?”[7](60),缠足有害于立国强种,因此,他们大声疾呼“欲救国,先救种,欲救种,先去其害种者而已,夫害种之事,孰有如缠足乎?”[7](71)在女子教育方面,康梁等维新派在初步考察世界上一些先进国家的妇女状况后,意识到妇女教育不仅仅是妇女自身的问题,而且事关国家强弱。妇女教育发达的,其国力就强;反之,其国力就弱。基此,他们反复强调女子教育是“天下存亡强弱之大原”,欲强国“则必由妇学始”[7](79)。正是基于上述体验和感悟,维新思想家们掀起了史无前例的不缠足运动和创设女学堂活动,并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连封建统治集团中的洋务派和开明派也参

  加进来。张之洞就是一位热心主张戒缠足的洋务官僚。显然,维新思想家们妇女解放观,已较少早期维新派那种怜悯之情,而是基于对国家与民族的忧患意识的理性认识。这也是男女平等思想形成的又一标志。

  其三,少数先进女性初步觉醒。维新派兴女学、戒缠足的宣传与活动,极大地促使了少数先进女性的觉醒。她们在投身创设女学堂和不缠足运动的过程中,公开提出了男女平等、男女同受教育、婚姻自主等的思想。其女子参政权思想引人注目。新会女子卢翠理直气壮地提出了女子参政的政治要求:首先“设贵妇院于颐和园”,作为最高妇女参政机构;然后再由贵妇院举12人分任各省,设立女学部,并随时举荐一些高等女学生及闺嫒,“入贵妇院授职理事”,通过女科举选拔人才进入贵妇院及其下属机构,参与政事等等[7](143-144)。卢翠女士虽然只是希望贵族妇女和新兴资产阶级妇女参与政事,但在那个专制时代能如此关注女子切身的政治利益,无疑是一个大胆的创新,不过由于超前而显得呼声微弱。列宁曾指出:“工人的解放应当是工人自己的事情,同样,女工的解放也应当是女工自己的事情。”[14](73)缺乏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女性解放也将成为一个空洞的口号。少数维新女性在时代的感召下率先觉醒,明确提出了颇有时代特色的男女平等思想。毫无疑问,这是近代男女平等思想形成的不可缺少条件。

  当然,囿于客观社会条件的限制,戊戌时期男女平等思想带有明显不成熟性,突出表现在其思想存在重义务、轻权利的倾向。维新派

  追求的直接目标是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而不是争取妇女的权益。因此,他们重视的是妇女在挽救民族危亡中的作用,强调的是妇女为救亡图存尽义务、做贡献,而相对淡化了女性作为人的权利意识。这与西方女权主义者在“天赋人权”召引下呼唤女权相比属于两种不同的意境,这种倾向直至辛亥时期才得到了彻底的改观。

  三、西方女权理论的输入与中国近代女权思想的确立

  1901年的《辛丑条约》把中国逼向强邻环列、虎视鹰瞵的境地,向外国追寻救国良方更为国人所趋。据马祖毅统计,从1901-1911年,以“译”字报刊或书社名称者多达23种,有关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及哲学、历史、教育等方面著作大量译介和出版,特别是由马君武翻译的《斯宾塞女权篇·达尔文物竞篇》、约翰·弥勒的《女人压制论》、第二国际的《女权宣言书》等一系列西方女权理论问世,对辛亥时期妇女解放思想的深化起着理论指导作用。其中,《斯宾塞女权篇·达尔文物竞篇》一书,立足于“自然法权”和进化论,来论证男女平等、男女同权的道理。约翰·弥勒的《女人压制论》更注重妇女的公民权。他将妇女公民权分为五个部分:有监督与组织政府之权,有过问国事之权,有出任政府高级职务之权,有享有与男子一样的公民权。第二国际的《女权宣言书》对女权的认识和划分则更显合理,将女权划分为:教育权、经济权、公民权和政治权五种权利,声称使妇女获得这五种权利为其目标之一。这些女权理论的输入对20世纪初年性别思想的深化有着显著的指导意义。关于这一点,《女子世界》杂志曾形象地描述道:“约翰·弥勒,斯宾塞尔,‘天赋人权’、‘男

  女平等’学说,既风驰云涌于欧西,今乃挟其潮流,经太平洋汩汩而来。西方新空气,行将渗漏于我女子世界,灌溉自由苗,培泽爱之花”[15]。从那时起,思想界文学界大多用“男女平权”和“女权”这一新的话语,来置换戊戌变法前后形成并流传的“男女平等”这一话语。

  正是在西方女权理论的广泛影响下,近代中国男女平等思想也跃上了男女平权的新阶段。金一,时称“中国女界之卢骚”,是近代中国最早提出较系统的女权思想的杰出男性代表,他于1903年写成的《女界钟》一书,是中国第一部提倡女权的妇女专著。该书最大特色在于对女权作了系统的阐述。他把女子应当享受的基本权利定之为:交友、营业、掌握财产、出入自由、婚姻自由等六种权利。认为权利和个人的关系,就象“空气之于天地”,至关重要,决不允许任何人侵犯。一旦被侵犯,就要“竭一身之力,以战斗之”。值得注意的是,金一主张用暴力去争女权。他认为,在当时专制政体下,女权“终不可以向圣贤君主之手乞而得焉”,必“自出手腕,拼死力以争已失之权利”,“苟不得此权利,则虽酿四万万胞男女之脑血、心血、颈血以购之”,在所不惜。其结果,争女权自然直接与反清爱国革命相联系,从而使戊戌时期含有资产阶级人文主义精神、具有改良色彩的妇女解放思想获得了民主革命意义上的升华。激进分子柳亚子痛斥那些反对女权的人为女界的“直接公敌”,是社会的“蟊贼”,他毫不含糊地指出,“夫权利云者,与有生俱来,苟非被人剥夺,即终身无一日可离”[16],并无任何条件。此外,围绕女权,丁初我、陈以益等

  男性先进分子在各自主编的《女子世界》、《神州女报》等刊物上发表大量文章,鼓吹女权,使戊戌以来的女权思想日益趋向成熟。

  尽管男性在女权思想的形成中充当了先锋,但女权思想只有为妇女所掌握,化为妇女自己的思想武器时,才会体现出它的价值。事实上也是如此。辛亥前十年间,以留日女学生为主体的先进女性群体掀起了一个传播女权思想的热潮,在女权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0世纪初年先进女性群体在认识“天下兴亡,匹妇亦有责”的同时,更注重女子的天赋人权。她们以不容置疑的语气宣布:“同是为人,同受天赋人权利,而尔独放弃之。凡放弃自由者,必与侵人自由者同罪。”[7](251)有的以生动的语言表达了自由平等权利的向往与憧憬:“不自由毋宁死,不自立毋宁亡,精神所至,金石为开。起——起——起,我女界当树独立之帜,而争平等之幸福也。兴——兴——兴,我女界当撞自由之钟,而扫历史之秽史也[7](214)。”有的女子刊物甚至发出了“女权不复,勿宁死”的口号。凡此种种都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女性争自由、复女权的强烈愿望,标志着压抑数千年的中国女性权利意识的苏醒。

  综观这时期先进女性发表的大量文章及演说,其女权思想有四方面的特点:

  其一,对妇女的各项权利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先进女性以天赋人权说为思想武器,猛烈抨击传统性别制度对女性的摧残和压抑,强烈要求“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女性自己。具体说来,有五方面要求。一是要求女子身体健康权。在她们看来,男女同有天赋之权力,同有争存之能力,而缠足使女性成为“废人”、“病夫”,“乃愚乃顽,乃怯乃惰”,严重侵犯女性身体健康权和发展权,因此,欲争女权,首先就应铲除缠足陋习。“近今同胞尚不能保全其肢体而摧残削弱之,遑论权利”[2](868)。二是要求女子受教育权。她们认为,欲实现女权有赖于女子知识水平的提高,昔日男女之所以不得平等,其根源在于“学之不足”。学不足,则无以自养,无以自立,无以有自己的思想。女界开化且难,何言平等?因此,“欲倡平等,乌可不讲求女学?女学不兴,则平等永无能行之日”[7](302)。三是要求婚姻自由权。先进女性认为中国传统婚姻制度实为买卖婚姻、专制婚姻,它坏子女之品性、坏夫妇之爱情,为“神州之一大污点”。因此,欲平男女之权、夫妇之怨,须“自婚姻自由始也”[7](256),深信只要“力倡婚姻自由,……再济以(女子)学问”,女子定可自立,女权定可恢复,“国家也自然顽固”[7](258)。四是要求女子经济独立权。她们认识到,妇女经济不独立是失去人格独立的关键,是女子受压迫的一个重要原因,妇女“不能自食,必食于人;不能自衣,必衣于人”,妇女一旦获得经济独立权,“不逮十年,女界中殆无不兴之学,亦无不复之权矣”[7](246)。五是要求女子政治参与权。一些进步知识女性深信,妇女参政是解决妇女问题的先导,欲求社会之平等,必先求男女之平权;欲求男女之平权,非先与女子以参政权不可。正是基于上述认识,先进女性掀起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旨在争自由、复女权的各项社会活动。戒缠足,兴女学,办实业,乃至投身反清革命,进而要求女子参政权,要求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一幕接一幕,一浪高一浪,正是这一认识的具体实践与深化。

  其二,将兴民权与复女权,把民权革命与女权革命结合在一起。与讨论妇女的各项权利的同时,觉醒的先进女性还把争女权与兴民权、女权革命与民权革命有机结合起来,强调女界欲实现男女平权,就首先必须像男子一样勇尽爱国之义务和责任,共谋国家独立和昌盛。秋瑾的女权思想颇有代表性,她在《勉女权歌》里唱出来了妇女“爱自由”更要“恢复江山”的共同心声。歌词写道:“吾辈爱自由,勉励自由一杯酒,男女平权天赋就,岂甘居牛后?愿奋然自技,一洗从前羞垢。若安作同俦,恢复江山劳素手。”[15](117)在弹词《精卫石》中,秋瑾还写道:“扫尽胡氛安社稷,由来男女要平权。人权天赋原无别,男女还须一例担”。号召“四万万男女无分彼此”,“同心协力”,为推翻清王朝共同战斗。诸如救国图亡,“女子岂甘人后”;“天下兴亡,匹妇亦有责”;“不尽义务,焉得权利”等等,更屡见于先进妇女的演说和文章中。所有这些,均显示出先进女性的政治觉醒,也是先进女性投身爱国运动、参加反清斗争、掀起参政运动的思想基础。

  其三,强调女权应通过切身的努力而非坐等施舍去实现。觉悟的先进女性对此深有感触。她们认为,欲实现男女平权,首要的是从思想深处消除依赖之劣根,确立“天下事靠人是不行,总要求己为是”[15](130)的信条。龚圆常在《男女平权说》中深刻指出:“男子之倡女权,因女子之不知权利而欲以权利相赠也”。龚氏认为,这种单方面的赠予,并不能使女性真正与男性占有同等权利:“夫既有

  待于赠,则女子已全失自由民之资格,而长戴此提倡女权者为恩人,其身家则仍属于男子”[7](191)。忆琴的《论中国女子之前途》更提出:“女子曷不自谋恢复,曷不禁他人之越俎,而增我新中国之光彩乎?”[16]这些说法看似不情之论,却恰好显示出论者意识的前卫性与深刻性。她们已经认识到女子应该承担的责任。女权不能只依靠男子给予,施舍的权利很容易丧失;妇女解放必须由女性自己参加,才能够真正完成。只有这样,不但外在与内在的枷锁可以一并破除,女子因会因为权利的得来不易而加意珍惜,女权的全面实现与长久握有始有保障。

  不难看出,在西方女权理论的影响下,近代中国妇女解放思想至20世纪初年已发生显著的变化:由男女平等到男女平权,进而直指女权,实际越来越加强、突出了对妇女应得权利的强调。此一内涵指向,使得男女平等不再只是学理问题,而且有了行动的必要;对妇女权益的关注,也因而从最初的呼吁身体健康权、教育权,转向直接要求参政权。这一路径清晰地再现了西学东渐影响下的近代中国男女平等思想上扬的轨迹。

  近代中国女权思想是国人面对创巨痛深的历史变局而产生的救亡图存的时代召唤与迅猛而来的近代西方文化在特定的历史的时空点上交叉碰撞的产物,有融合中西的特点。所谓西,就是强调女权是人权的一部分;所谓东就是将政治变革与女权革命,把兴民权与复女权联系起来,并成为实现男女平权的重要保证。这种中西融合特点贯穿于近代女权思想演进之始终。

  近代女权思想的产生与发展,对中国社会近代化和妇女解放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它打破了封建纲常对人们的束缚,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促使传统妇女观的变革与更新。同时,在实践上,有力地推动了不缠足运动、兴女学运动的开展,加速了社会风气的进化,女性作为弱势群体的地位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与提高。总之,近代女权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既是社会变迁的产物,同时也是推动社会转型的重要力量。

  近代中国女权思想缺乏欧洲文艺复兴式的启蒙基础,加上其思想武器主要是西方天赋人权说,本身存在着不可克服的弱点,所以从总体上看,近代女权思想仍存在种种局限,到袁世凯复辟时期甚至还发生过逆转。

  新文化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成为东来西学的主要内容,“民主”和“科学”成为时代潮流。以李大钊、陈独秀、向警予等为代表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分子,既批复古又反对把妇女解放引向资产阶级女权主义轨道上去,提出了一个以提高妇女社会地位为根本出发点,以建立社会主义自由平等的社会制度为根本目标,以政治革命为根本途径,以劳动妇女为根本依靠力量的理论体系,从而正确揭示出妇女解放的科学规律。这一理论体系的形成与确立,标志着近代中国妇女解放思想已跃上了一个新境界、新层次。

篇四:近代女子教育的发展

  试析民国时期女子高等教育的特点及影响

  自鸦片战争后,西方的近代科学技术、政治理论、价值观念不断渗入中国。女子基础教育随之兴起,到民国时期发展女子高等教育的条件成熟,近代中国女子高等教育得以发展。民国时期女子高等教育有着它自身的特点和影响。女子通过接受高等教育促进了平等意识的觉醒,她们认识到了自身存在的社会价值,不再把自己的活动范围局限于家庭,更多的是通过从事社会职业来实现理想,提高妇女社会地位,推动中国妇女解放的历史进程。

  标签:民国时期;女子高等教育;影响

  [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女子师范教育归属于一个特殊的教育形态。鸦片战争后,外国传教士为了方便传教,在中国创办了许多教会女子学校,民间女校也纷纷出现,从而促使近代女子师范教育制度的正式确立。女子师范教育制度在民国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并完善。民国时期女子高等教育有着它自身的特点和影响。

  一、民国时期女子高等教育的特点

  (一)男女同校学习

  与民国之前相比,此时女子接受高等教育除了教会创办的高等学校外,还通过男女同学方式得以实现。男女同学一词,最早出现在美国。男女同校学习是教育民主化的产物,是近代教育的结果。1906年6月,上海《申报》已展开对这个问题的讨论。1911年,学部已经规定了男女同学办法,但因辛亥革命的发生而没来得及实施。1912年,蔡元培主持制定壬子·癸丑学制,规定小学男女同学,高小以上依然分校。1915年,《国民学校令》规定:只允许小学一、二年级男女同校学习,三年级以上男女只能同校不能同班。1919年准高小男女同学,1920年之后推及全国。

  五四运动前,小学男女同学已成风气,高等学校相对于其他教育形式而言,男女同学实现的也算较早。在高等学校是男女分设的,男性大学向来是不招收女生的。1919年5月,甘肃女青年邓春兰写信给蔡元培,要求北京大学能够招收女生,实行男女同学。但五四运动正值高潮期,蔡元培辞职离开了北京大学,邓春兰的愿望未能实现。9月,蔡元培返京恢复北京大学校长职位后,明确表示同意女生入学。1920年,查小园、王兰等女生第一批入北大文科学习。但没有得到教育部的同意,加上考期过了,她们只能作旁听生,从而中国高等教育中的男女同校学习得以实现。据1922年中华教育改进社调查,北京大学有女生11人,北京政法大学7人,北京师范大学15人,北京农大4人,北京医专14人,东南大学44人,武昌高师19人,上海商大18人,广东高师13人,厦门大学4人,河北大学13人,东陆大学8人。〔1〕可见高等学校男女同校学习风气大开。

  (二)女性的自我意识水平低

篇五:近代女子教育的发展

  姓

  名:

  学

  号:

  学

  院:管理学院

  专

  业:市场营销

  报告题目:中国女性教育的发展

  指导老师:

  完成时间:2013/1/6

  摘

  要:中国的教育起源于商代,但女性的教育却一直严重滞后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制度的不断改善,人们的思想水平不断提升,中国女性教育在教育内容,教育形式,受教育比例、阶层,影响程度及范围都在发展进步,许多人为女性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然其发展与国家政治,经济密不可分。教育是强国之路,女性教育的发展给社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折射着不同阶段社会的经济,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

  关键词:

  女性教育

  日趋

  发展

  学校

  权利

  目录

  摘

  要

  ??????????????关键词

  ??????????????引

  言

  ??????????????一

  中国女性教育的概述

  ??????????????二

  中国女性教育内容的发展

  ??????????????(一)中国古代女性教育的内容

  ??????????????(二)中国近代女性教育的内容

  ??????????????(三)中国现代女性教育的内容

  ??????????????三

  中国女性教育形式的发展

  ??????????????(一)中国古代女性形式的发展

  ??????????????(二)中国近代女性形式的发展

  ??????????????(三)中国现代女性形式的发展

  ??????????????四

  中国女性教育思想的发展

  ??????????????五

  中国女性教育的比例及阶层

  ??????????????

  322444445666778

  (一)古代女性受教育比例及阶层??????????????8(二)近代女性受教育比例及阶层??????????????8(三)现代女性受教育比例及阶层??????????????8六

  为中国女性教育做出贡献的人??????????????9七

  中国女性教育发展的原因

  ??????????????9八

  中国女性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

  ?????????????10引言:国远兴衰,系之教育。女性进步,教育为先。发展女性教育,提高妇女素质,事关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大计,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内容,所以我们必须关注中国女性教育的发展与前进的方向。

  一

  中国女性教育的概述

  中国的女性教育一直严重滞后发展,在古代,女子没有接受学校教育的权利。至清末及近代,由于社会经由于西方男女平等思想的广泛传播和教会女学的日渐发展以及西方教育制度对人们的启示,女学像一棵破土而出的鲜嫩小草般顽强地生长;此后,随着女子逐渐在小学、师范、中学、实业等学校教育制度方面取得了法定的地位,小学、大学和中学男女同校也相继得以实现。直至现代,已基本实现了男女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利与义务,我国已经制定了《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推出了“春蕾计划”与“巾帼扫盲行动”等系列旨在提高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女性素质的活动并取得了较大的实际效果,但是,目前的女性教育还是令人担忧的,女童失学和辍学率高于男童,女性教育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落后于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二

  中国女性教育内容的发展

  (一)中国古代女性教育的内容

  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私人讲学,后来又相继出现了官办学堂、私塾等,历朝中大量中产阶级及贵族男性青年接受了教育,然而女性教育史却与悠久的中国教育史不相称。为了维护男性在社会各项事务中的主宰地位,封建统治阶层倡导“女子无才便是德”,古代女子教育的内容仅限于家庭伦理教育,要求女子“宽裕慈惠,温良恭敬,慎而寡言”。

  妇女教育的内容,主要是三纲五常,三从四德,“三从”,女性一生,从幼儿到青年、到老年只能依附三代男性,即父、夫、子,妻子只能在丈夫之下。东汉《女诫》中对“四德”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即: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此外学习一些织绣祭祝之类的家庭知识。汉代之后,女子也学习一些诗词歌赋,到了明朝,妇女中以诗词著名的并不鲜见,但封建礼教却认为是为妓的根源,因此禁止女子学诗作词,明朝末年便成了“养女多不教其读书识字的社会”。

  (二)中国近代女性教育的内容

  1844年英国传教士爱尔德赛在宁波建立的女塾,是中国本土上的第一所女校,教会女学开始发展。教会女校的教学内容分为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四书、女儿经、圣经、术、地理、历史、生物、生理学等。但中心科目还是中外两种“圣经”:一是基督教《圣经》,二是中国儒家经典。宁波长老会女校1849年课程规定:“凡女生均教以本国之文学。彼等不习中国经书,惟诵读含有基督教教训之课本及接近之科学书籍而已,复以口头上之问答,彼等熟习圣经中之一部分,而尚有两学生,则并习英语焉”。

  另一类型是旨在把学生培养成贤妻良母式,要学会技能,如育儿、厨事和美化家庭,掌握基本的西学知识(如算学、西方史地)和儒家经典。这类学校不重视英文课,但要信仰基督教并能履行日常宗教礼仪。此外还开设唱歌、纺织、园艺、缝纫等课,以配合贤妻良母的培养。

  戊戌变法之时,上海成立中国人办第一所女子学校.梁启超为该校撰写的《创设女学堂启》阐明了办学宗旨:"上可相夫,下可教子,近可宜家,远可善种。妇道既昌,千室良善"。经正女学的课程设置,规定中西文各半,拟开设中文、西文、算学、医学、法学、女红六门,并附设幼儿师范。其中法学、医学的设置,显然超越,了相夫教子、宜家善种的范围,显示了与学诸人冲出家庭藩篱,走向社会大天地的潜在愿望。

  辛亥革命之后,女性教育的重点转向为独立人格的培养。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女性教育的内容虽有局限但大力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师范、医科类等,极少涉足工、农、法、商等科类。

  (三)现代女性教育的内容

  建国后,随着女子在政治上的解放,女子高等教育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与空间,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女子不仅获得了与男子完全平等的受教育

  权利,而且受教育层次不断提高,所进入的科类领域也日益广泛。改革开放之后女生的科类分布仍主要集中在语文、医药、师范等传统女性领域,但闯入理工、农林、政法、财金等传统男性领域的女大学生比例均在不断提高,较之建国前均有相当大的提高,财金类尤甚,女生比例已接近一半,似乎很难再将它归为传统男性领域科类了,女生接受理工教育的比例不断攀升。

  在义务教育方面,现代的女子中学除开设国家规定的中学必修课程外,还开设了女性修养类课程,比如:女性心理、女性形体、文学、钢琴;充分发挥女性优势的课程,比如:艺术特长班、演讲与口才、健美操;还有一些弥补女生弱点的课程,例如,女子防身术,化学实验、生命科学入门等。

  三

  中国女性教育途径的发展

  (一)中国古代女性途径的形式

  先秦:史载,当时的宗法贵族之家,都给自己的女儿从十岁起就请有了傅母、慈、保等所谓的老师。女师必须具备条件:一是大夫之妾或士之;二是年老无子;三是“明于妇道”。

  女性文化教育中,延师教授是一个很重要的方式。延师教授的形式:教师到家中教读;两家共请先生来教其女儿;家中有私塾,与兄弟共学于私塾。

  (二)中国近代女性教育的途径(学校)1.教会女学的兴起

  1844年,英国"东方女子教育协进社"派遣女修士在宁波开办了第一所女子学校,就社会结构言,无异给中国注入了一个新的因素,给中国女子展示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的示范。女学的开设,可谓石破天惊,空前之举,阻力亦重重,招生极其困难。她们的存在,打破了传统社会女子无学的旧格局,使中国社会产生了一个新的阶层,为中:国创办自己的女子学校做好了师资和办学形式上的某种准备。教会学校的个别学生甚至开始出国留学。1844年到20世纪初,教会女学的小学、中学、大学逐步建立,体系日趋完善。

  2.国人自创的女子学校

  1898年4月,由经元善创办的"经正女学"(也称"女学会书塾")在上海城南桂墅里成立。1901年苏州兰陵女学成立;1902年严复于天津创办严氏女塾,吴怀疚在上海设立务本女塾,蔡元培开办爱国女学。至20世纪初,中国民间创办女子学

  堂已形成一股不可扭挡的社会潮流,"女子无学"的旧堤堪已被完全冲决。清廷在1904年1月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史称"葵卵学制",开始在全国范围推行新教育。葵卵学制将整个学制系统中的学前阶段"蒙养院"向女子开放,规定:"令女师范生为保姆教之",实行蒙养家教合:一的教育方式,"以蒙养院辅助家庭教育,以家庭教育包括女学"。

  3.民国时期的教育形式的发展(学校)

  1912年1月19日,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蔡元培发布《普通教育暂行办法通令》,规定"初等小学,可以男女同校"。女子高等教育在新文化运动中开始。1910年,我国自办的第一所女子高等教育机构-北京女子师范学校高等部成立,1919年4月,正式改组为北京女子面等师范学校,但局限于师范一科。新文化运动的后期,国民要求高校招收女生,享受与男生平等的权利。1920年2月,北京大学第一次招收9名女生入文科旁听,开创了中国大学内男女同校的先例。北大榜样带动了全国,不久,所有大学都开始招收女生。女子留学教育,也在民国时期发生了较大变化。民国时期的留学方向,包括美、日、法、英、德、俄、意、比、西、荷、印度、菲律宾等国,但以美、日为主。风气前期重日,后期多趋向美国。

  (三)中国现代女性教育的发展(学校)

  在现代社会里,女性在法律上享有与男子同等的权利。教育形式既包括以女性为专门教育对象的女子院校,也包括普通院校的教育。其中,女子教育院校包括女子中学,女子职业中学,女子中等职业学校,高等教育层次的女子大学,女子职业学院,面向女性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或文化素质的机构。尤其是女性高等教育的发展,办学层次和类型更加的丰富,办学指导细想更加的明确,政策实施力度不断加强。

  四

  中国女性教育的思想发展(近现代)

  伴随着中国革命的近代化历程,女子教育作为“救亡图存”和“妇女解放”的突破口,在近代思想文化领域引起了一场深刻的变革。近代思想家和有觉悟的知识女性关于“相夫教子”、“保种强国”、“独立自养”、“伸张女权”、“男女平等”等女子教育思想的提出,是围绕着女子教育的目的这一基本点而展开的。一方面从振兴中华的高度正面阐述女子教育的重要性,另方面针对女性自身的局限从反面说明女子教育的迫切性。

  “相夫教子”的女子教育思想是当时最具代表性的一种观点。“相夫教子”的女子教育思想贯穿于近代女子教育的始终,从当时正反两方面的诸多资料看,直至五四运动以后依然在就此展开争论。“保种强国”的女子教育思想以维新派领袖梁启超为代表,在近代教育史上曾产生过一定的影响。这种思想和“相夫教子”的女子教育思想一脉相承,其目的都是为了治平天下。但前者侧重于“相夫”,而后者则侧重于“教子”。

  “独立自养”的女子教育思想主要是从经济基础的角度展开论述的。其出发点不仅注意到了女子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而且注意到了女子教育对女性自身解放的意义。“伸张女权”的女子教育思想以知识女性中的女权主义者为代表,她们以西方“天赋人权”的理论为基点,把矛头直接指向压抑中国妇女几千年的男权势力。“男女平等”的女子教育思想是近代女子教育思想发展的最高阶段,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倡导和推行使之日臻完善和成熟。这一思想的真正内涵不仅仅指女子有受教育的平等权利,更主要的是指平等的教育是男女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平等的基础和前提。

  五

  中国女性教育的比例及阶层

  (一)古代女性受教育比例及阶层

  2500年前孔子提出并躬身施行的“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是具有永恒价值的先进理念。然而对“类”的理解,却被长期限制在不同阶层、不同出身、不同才质等方面,而对占人口一半的女子,则一直未能享有与男子同等的接受教育并由此获得发展的权利。由于封建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只有极少数的女子受过私塾教育,而且集中在官宦人家或是富裕商家,普通老百姓家的女子一般都没有接受过文化教育,只是受一些家庭教育,女红之类的。

  (二)近代女性受教育比例及阶层

  由于近代女子教育途径及其思想的兴起发展,戊戌变法时期,知识妇女群体初步形成并日益崛起。但她们多是维新派的系属或是与维新拍有关的人,随着后来女性教育的日益发展,女性受教育人群扩大,但也仅仅局限在开放较早的大都市里的中上层阶级,受教育人数所占比例还是只有一小部分。农村属于相对隔绝状态,上层社会的零星呐喊对下层社会造不成多大影响,在农村的广大女性还是

  无法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

  (三)现代女性受教育比例及阶层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宪法保障了女子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加之新中国各级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中国女性的受教育比例大幅提高。从女性人口总体来看受义务教育的比例最大,文盲只占14%,而且主要是老年妇女。同时,接受高等教育的女性人口比例不断上升,高校在校女生比例接近一半,女性人口的受教育结构日趋完善。女性教育达到了全民教育,各个阶层的女性都有了受教育的权利,从城市到农村从上层到下层,知识改变命运的思想深入到每个女性。

  六

  为中国女性教育做出贡献的人

  女性教育的发展和扩大离不开有先进思想和奉献精神的大批人。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人民受到了更多的压迫,但不可否认的是,它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技术与思想,比如,女学的兴起。教会女学的发展是中国近代女学的起源,在中国创办的最早的女子学校是阿尔德塞于1844年在浙江宁波设立的女塾。这也激发了更多的爱国人士想要创办自己的女校。这其中戊戌变法和新文化运动的人士为代表。

  1892年,郑观应《盛世危言》71行,他在书中特别列出《女教》一章,将西方男女平等的教育体制为座标,同"战贼肢体"、"步履艰难"的中国女子对比,认为女子无学,是中国"礼教之不讲,政化之所由日衰"的社会根源。但由于这批新知识分子地位低下,不足启动朝廷的视听。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维新人士纷纷著书立说,提倡女子教育,梁启超在1896年发表的《论女学》,集中概括了维新派人士的意见,他说,中国二万万女子无知无识,分利困顿,是中国积弱的根本,他以为,"西人之强"、"日本之勃兴",无不得益于男女平权及女学之提倡。

  1915年9月,陈独秀开始在《新青年》杂志上激烈抨击封建女子观发表《今日之教育方针》,呼吁以广大人民为施教对象-要求一切教育机关向全民开放,并从第二卷第六号特辟"女子问题"一栏,进行专题讨论。1918年9月,胡适发表《美国的妇人》,以西方女子为楷模,提出"超贤妻良母"教育主张,宣传美国妇女独立自主的榜样。1919年2月14、15日,李大钊于《晨报》发表《劳动教育问题》,提出在教育上应全台电一个人人均等的机会。1920年,蔡元培开启了男女同校的先例,随后,陶行知所在的南高师也实行男女同校。

  正是有了这些先辈们的无限创举才有了我们后来女性教育的快速发展。

  七

  中国女性教育发展的原因

  1、整个社会和人民思想的变化。“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到后来“男女平等”的思想的转变。

  2、经济发展水平与女性受教育程度密切相关,经济发展水平高,则对教育的投入也多,这将极大地促进女性教育的发展,反之亦然。而当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高科技成果的大量应用,经济水平日渐提高,女性教育的发展随着加快。

  3、法律的日趋完善。一个种族、一个阶级或一个性别在社会中的地位总是体现在有关国家的法律与政治制度中。当代女性虽较以往有了较大的发展,地位有了显著的提高,但事实上女性还是在很多方面与男性不平等,实现女性与男性平等必须有国家政策的支持与法律的保障。女性教育上,中国关于妇女受教育权的有关立法日趋健全,男女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

  4、整体教育事业的发展。女性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女性教育影响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而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也制约着女性教育的发展。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集中到人才素质的竞争,有鉴于此,中国政府加快了对教育的发展,教学设施、教学场所、师资力量不断完善,促进了女性教育的发展。

  5、社会环境的变化。马克思曾经说过“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女性教育发展的一大因素是社会环境。现在,大多的女性不再受繁忙的家务事占用学习时间,较多的学习场提供了女性的学习机会,一些媒体对女性成长和发展正确的引导提升了妇女学习的积极性,创造一个有利于女性成才的社会环境。

  八

  中国女性教育发展的意义

  1、女性教育的发展促使女性健康水平提高。女性健康是女性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资本,而在危害女性身体与心理的多种疾病和相关因素中,因生育造成的孕妇死亡是女性健康的最大障碍。这归根到底是由于受教育程度不高,使女性不了解科学的生育与保健知识,严重危害着女性的生理与心理健康,限制着女性个人发展及对社会贡献。

  2、女性教育的发展促进女性就业。女性是经济发展潜在的劳动力,她们为促进社会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女性的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一些女性的经济状况的提高、世俗观点的转变,有了长远的目光,发展的意识,掌握了一些时代发展所需要的技术与知识,一些行业所需的技能,致使获得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由于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女性就职的行业开始转入高收入、技术含高的行业,高科技领域、政治领域的。

  3、女性教育的发展促进男女拥有平等的权利。随着时代的变迁,女性地位有了很大提高,大国家法律明文规定“男女平等”,女性开始有了选举与被选举权,有了受教育权,有了劳动就业权,开始走出厨房,踏入社会,从事各项工作。一个受过教育的女性更有条件争取平等,更有能力使自己和别人脱变以及更充分地参与民主社会。

  4、女性教育的发展使婚姻家庭更加美满。女性教育是改善家庭内保健、营养和教育的重要因素,女性受教育程度高有利于创造一个有良好家风的家庭环境,有利于提高家庭成员的素质。女性由于文化层次高,经济不依赖于男性,对孩子的教育有科学的方式。

  5、女性教育的发展促进女性权益的保护。女性权益受到了极大的损害,但受损的权益很大程度上没有得到相应的赔偿,这与女性受教育程度有一定的关系,很多女性由于不懂法律,不会拿起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已的权益,致使权益受损;一些女性由于受教育少,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低,易上当受骗。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有利于妇女用法律保护自已与他人,有利于用智慧与犯罪分子作斗争。

  6.女性教育的发展促使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必将促进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水平。对中国的各项事业的发展都产生重大的影响。

  结束语:我国女性教育历经了一条数量上从无到有、层次上由低走高、科类分布上从狭窄到广泛的发展道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所以,今后,我国要从各方各面出发,更加积极的促进女性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庄俞,贺圣鼎,《最近三十五年之中国教育》上海商务印书馆,1999年出版

  11

  2.张建奇,《高等教育中女性地位研究》,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

  3.王立新,《美国传教士与晚清现代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出版

  4.汤清,《中国基督教百年史》.香港道声出版社,1987.

  12

篇六:近代女子教育的发展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近代中日成人女子教育发展特点比较研究

  作者:马千帆

  来源:《东方教育》2015年第09期

  【摘要】在中日两个东方文明的代表性国家中,近代的成人女子教育由于发展历程产生了迥异的发展特点。本文在总结了近代中日成人女子教育发展历程异同基础上,试着对两国成人女子教育发展特点的迥异做以探究。

  【关键词】近代;中国成人女子教育;日本成人女子教育

  一、近代中日成人女子教育发展概况

  在当闭关自守的国门被西方帝国主义的大炮轰开,中国进入了一个屈辱的时期,同时也进入了一个救亡图存、思想文化反省与重建的时代。洋务派通过办洋务传播了大量西方女子教育问题的观念,使得传统女子教育在新的历史背景下由适应到发展,形态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鸦片战争之后到民国期间女子教育进行了曲折的发展历程。

  日本近代女子教育始于明治维新前的日本封建社会时期,这个时期只有少数的贵族女子和武家女子可以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明治维新后,日本出现了自上而下的文明开化浪潮,建立近代体制首当其冲。在这一背景下,欧美各国的女子教育思想被源源不断介绍到日本。在不断地吸收外国先进文化时形成了教育文化的兼容性和多样性。随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寺子屋开始接纳平民女子接受教育,日本女子教育开始普及。

  二、中日两国近代成人女子教育的特点比较研究

  首先,中国近代成人女子教育起步较晚。日本在明治维新后人们就逐渐认识到进行女子教育、提高女性素质的重要性。19世纪70年代,当日本启蒙思想家提出“国家富强之根本在教育,教育之根本在女子教育”之时,中国仅有一些西方教会创办的女子学校,不仅中国自办的女校尚且没有,连提倡女子教育的人也不多见。甲午战争失败后,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才开始为女学奔走呼号。而此时,日本文部省已经发布了“高等女学校令”,确定了良妻贤母的女子教育理念。1905年清政府设立学部,仍将女学归入家庭教育法。直到1906年,迫于高涨的翻地反封建运动的压力,才不得不将女学列入学部职掌。1907年才有了《奏定女子小学堂章程》和《奏定女子师范学堂章程》。而此时日本女子小学入学率已经达到96.1%。中国在1912年到1916年间,在国民学校、高等小学、中学、师范学校、高等师范学校、专科学校等各种学校中,男女学生的总人数都分别有所增加。但是女生的增加速度却比不上男生,男女人数的差距在逐年拉大。而日本的教育普及程度无论从时间还是程度上都远远超过中国。

  其次,中日两国近代成人女子教育的理念不同。受儒家影响的日本在女子教育中当然也有儒教的内容,如对“女德”的重视。虽然日本也要求女德教育,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在日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本却难以认同。不仅如此,日本的女子教育非常重视才智。在平安时代,贵族为了争权夺利不惜利用女儿们,所以女儿如果有才学会更有益处,于是教女性才学在贵族中十分流行。那一时期有许多有名的女性文学家诞生,如藤原道纲的母亲、清少纳言、和泉式部、紫式部等。到了寺子屋接受平民子弟的时候,学习的内容已经遍及近代的科学技术领域。因此,日本女性不仅有东方的贞淑,也接受了西方的现代文明。相反,在中国却强硬坚持“三从四德”,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妇人识字多淫乱”,于是不教女子知识,只教儒家思想。女性和才智几乎完全没有关系。古今流传的故事中,也只是讴歌如岳母、孟母这样完美完成教子任务的贤明母亲。女性之能作为女儿,作为妻子,作为母亲,安守本分,别的一概不行。如果识字,就能明白学问和道理,反而妨碍了其安守本分。所以在女子教育上,中国的教育家及统治者将“才”和“德”对立了起来。

  最后,近代中日成人女子教育的普及率差异大。早在1872年颁布《学制》时,日本就明确提出了普及全民教育的方针,要赋予女子教育以合法的地位。近代中国的女子教育得到官方承认经过了很长的时间,并且不是像日本那样有政府自上而下地推广,而是由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自下而上推动的结果。维新变法失败后,维新志士们发展女子教育的思想随之受挫。近代中国直到1907年学部颁布才颁布了最初的女学章程,女子教育第一次取得了初步的合法地位。中国女子教育起步晚,女子制度的建立更晚,所以女子教育的普及率无法与同时期的日本相比。在明治四年,文部省成立了《学制》调查委员会;次年9月,明治政府颁布了《学制》。在《学制》的九项施行计划中,第三项计划规定:“令一般女子与男子平等受教育。“1871年《学制》调查委员会成立的同月,文部省发布了建立官立女子学校的布告,表明明治政府对女子教育的重视。次年,东京女子学校、京都府女子学校、开拓使女子学校相继成立。19世纪末时,当中国的女子教育刚刚开始起步时,日本已经基本普及了女子六年制义务教育。日本在经历过明治维新及其以后的改革,迅速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强国,女子教育随之取得了很大发展。相比之下中国则沦为半殖民半封建国建,女子教育却迟迟不能起步。

  三、总结

  本文通过对中日女子教育的产生发展,以及特点异同分析,使我们可以让我们更加客观的认识到在中日成人女子教育的发展状况以及特征,并从中找到不同的历史与社会背景对不同国家的女子教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在分析日本近代女子教育的发展特点的同时,我们也在反思近代中国的女子教育发展特点,反思可以让我们更清晰的认识并超越自我。教育关乎国家百年大计,教育强国家才能够有光明的未来,对于女性教育的重视,更是我国教育中不可或缺并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只有我们充分认识到自身的落后,并找到落后的原因,才能真正的实现女子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慧荣.近代日本女子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2]熊贤君.中国女子教育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3]周萍萍.近代日本女子学校的发展与特征[J].历史教学(高校版).2007[4]李春英.论民国初期女子教育的嬗变特点及对当代女性教育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1[5]刘登秀.清末女子教育特点简析[J].四川大学学报.2004[6]阎文芬.中国女子教育的近代化历程-特点及启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6[7]李卓.良妻贤母与贤妻良母的不同命运-近代中日女子教育比较[J].日本学论坛.2006[8]粟玲.日本近代女子教育历史进程的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2008

篇七:近代女子教育的发展

  精心整理

  近代中国女性教育的发展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教育是使上下五千年中华文化得以传承与延续的重要手段之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便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无论身份与地位,无论贫富与国籍,一概可以拥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但纵观历史,其实不然,直至近代,女性教育才开始大规模地发展起来,并逐渐占据了人类教育中的一半比重,其地位也越来越不可或缺。而在两千五百年前的孔圣人的时代,只空有“无类”的主张,却做不到真正的无差别教育,这从女性教育权利的被剥夺中可窥见一斑。

  中国从父系社会时期开始,女性便一直处于附庸地位。生产能力的低下以及封建道德规范的束缚使得女子在古代社会一直处于劣势,其对于自身低下地位的反抗通常也不了了之。儒家礼教提倡男尊女卑,对女性的行为作出了“三从四德”的要求,这更进一步加强了男性社会对于女性权利的剥夺力度和对女性身份的贬低。由此,与身份地位相关联的教育也对女性关上了大门,中国产生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古训。

  虽然历史上不乏着名的才女,但她们与古代发达的男性社会相比,只不过是凤毛麟角罢了,她们的卓越才华经常得不到表现,不能获得深造的地位,更有甚者,受到男性的打压。而在古代社会,受到良好教育的女性大多分为两类——名门之后与青楼女子。前者因家庭环境良好,故获得了受教育的机会;后者因生活环境较为无束缚,常与骚客迁人往来,杯盏之间才情毕露。但绝大部分的古代中国女子,还是被困于“早起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家庭生活之中,纵是钟灵毓秀,也只眼看他起朱楼。

  世事变迁,鸦片战争后,西方侵略者获得了在中国兴办教会学校的权利,这为中国女性教育开辟了新道路,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同时这也是近代中国女性教育的开端。在同一时期,中国的先进女性亦为谋求自身受教育权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海外留学。中国早期的女性留学生主要有两类,举家迁徙海外并在当地接受高等教育的女性,以及受在华传教士资助外出留学的女性。无论是教会学校或是海外留学,都为闭塞的中国以及守旧的中国教育体制带来了一丝曙光,中国女性的教育权也开始有了希望。

  清末郑观应曾于1892年发表《女教》一文,表明中国应向西方学习,重视女性教育。维新派代表人物梁启超也曾经撰写《论女学》一文,尝试在女性教育方面有所发展,与维新运动相辅相成,以达到复兴中国的目的。二十世纪初,状元实业家张謇率先创办女子师范学校,采用“中体西用”的思想,使西方先进的女性教育与中国文明将结合,为我所用。虽然这所女子师范学校存在的时间不长,但对当时的中国来说,不可谓不是一次有意义有价值的创新与尝试。

  精心整理

  中国近代女性教育真正的发展,是在戊戌变法至五四运动时期出现的。戊戌变法激起了中国人自己兴办女学的愿望,而辛亥革命时期社会风气的变化及三民主义的提出,推动了女子教育的普及。

  1898年,经元善等官员开办经正女学堂,梁启超为其起草《倡设女学堂启》及《女学堂试办略章》,可惜不久后关闭。1902年,蔡元培开办上海爱国女学。此时的女性学堂多为私人兴办,未获统治者的直接肯定。

  至1906年,慈禧太后下令“振兴女学”,次年,清政府颁布《女子小学堂章程》及《女子师范学堂章程》。这意味着中国女性教育正式被纳入中国教育制度的范畴,中国女性的教育权终于获得了承认。同一时期,妇女解放运动也悄然拉开序幕,“不缠足会”及各类女性团体开始兴起。

  此时的教育为双轨制,以性别划分受教育者,女性获得的教育相较于男性未曾真正平等。至1920年,北大校长蔡元培首开单轨教育之风,后中国各大高校陆续效法。两年后,新学制确立,全国统一采用单轨制教育,不分性别进行教育。1929年,中华民国政府颁布《中华民国教育宗旨及实施其方针》,这是中国政府在历史上第一次对男女受教育机会平等进行法律上的明确规定,是中国女性教育的第一份法律成文。至此,我国女子教育开始走入正轨。

  俗话常说,女性是人类的半边天,但在古老的中国,从古至今几千年的历史都不曾正视过这半边天的受教育权利。近代社会的女性教育虽道阻且长,发展缓慢,最终还是冲破了旧社会旧礼教所设置的藩篱;而近代社会的女性在接受了教育之后,积极地投身于历史社会洪流中,为中国的发展与建设贡献出了不容忽视的力量。

篇八:近代女子教育的发展

  精品文档(可编辑)

  值得下载

  近代日本的女子教育

  作者简介:赵亭(1988.11-),女,汉族,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义桥镇东张村,内蒙古大学外国语学院,专业:日语语言文学,年级:2013级硕士研究生。

  摘要:在当今的日本社会,女性在家庭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父亲外出工作,几乎没有时间和孩子们交流,更别说指导孩子的功课了。几乎都是母亲和孩子们每天相处。母亲不仅要出去工作,而且还担任教育孩子的重任。所以,女子教育在日本社会变得越来越重要。日本的女子教育从明治时代开始到现在,经过不断地改革已经日趋成熟,同时女子的社会地位也变得越来越高。本论文主要分析日本女子教育的变化过程,着重分析明治初期的女子教育以及日本传统教育对现代女子教育的影响。

  关键词:日本女子教育;影响

  女子教育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在历史上,女子教育要比男子教育晚一步,并且女子教育的发展是以为了赶上男子教育的形式而发展的,这种形式几乎在社会上是通用的。在学制上规定男女在平等上接受教育,但是在现实当中却有很多困难难以实现女子教育。

  从明治时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日本社会,女子教

  精品文档(可编辑)

  值得下载

  育是社会教育的中心理念,并且制作了传统的儒教女性像和不同的新时代女性像。以“贤母”为中心的性别作业分工,随着19世纪的“工业化”或者“近代家族”的诞生,在西洋社会产生了女子教育的思想。日本引进西洋女子的教育观,改变传统的儒教女性形象,出现了一种“贤妻良母”新时代的女性形象。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女性教育和社会价值观等的转变,对于女子的形容也从“贤妻良母”到“男主外,女主内”的方向变化。

  (一)日本女子教育的历史过程

  1.女子教育

  狭义的女子教育是指在学校的女子教育,广义的女子教育是指以女子为对象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在社会教育中,又分为男子教育和女子教育。之所以把社会教育分为男子教育和女子教育有三个原因:女性的能力比男性弱;由于男性和女性的生理差异,社会分工也不同,应该给予符合女性的育儿家事教育;对于女性来说,为了保障和男性拥有同样的教育机会和教育内容,要特别重视对女性的教育。女子教育在每个时代,每个社会上的女性观以及女性的社会地位都息息相关。

  2.女子教育的变化

  明治以前,日本的女子教育,在日本,702年实施的大宝律令,虽然女子可以上学,但是,女子只能在药铺或者

  精品文档(可编辑)

  值得下载

  乐室当女医生或者乐师。在平安时代,从万叶假名里形成了女性文字,贵族女子可以学习练字,绘画以及教育,特别是在和歌的学习上尤其突出。在镰仓时代,成为僧尼的孩子可以进入寺子屋,到了室町时代,庶民的子女也可以进入寺子屋学习。到了江户时代,虽然有限定女子的寺子屋,但是出现了男子和女子一起学习的状态,很多女子可以学习“读,写,算数”等内容了。

  明治维新以后,高等女子学校的实施颁布以后,特别是再加上基督教的宣传教师,办私学的人的呼吁,女子教育振兴,科学,技术,地理教育,习字,艺术,家政以及体练等等这些内容成了“贤妻良母”的理念。另一方面,涩泽荣一和伊藤博文等人发起女子教育奖励会。日本女性与欧美贵妇的对峙成为日本女性教育的目标,同时,也促进了女性参加社会活动和国际化教育的发展。

  随着时间的发展女子高等学校的教员开始养成,女子师范学校建立。同时,确立了女子中等教育制度,政府以及民间开始创办女子学校,虽然女子高等教育的呼声越来越强烈,但是,女子还是被拒之于大学教育的校门外。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教育基本法的实行,女子教育伴随着美国教育使团的报告书,打出男女一起上学的口号,推动公立学校的宫雪花,在高等学校设立了专业课程,短期大学以及以私学为中心发展的教育。贤妻良母中最重要的家

  精品文档(可编辑)

  值得下载

  庭科目教育成为男女学生的必修科目。

  在明治时代,当时的明治政府提倡“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等政策,为了推进新政策的实行,培养人才成为重要的一个内容。日本的第一部学校教育法令有“女子有像男子一样接受教育的权利”“现在的女儿是未来的妈妈”等口号提倡女子教育的重要性。

  明治初期的初级女子教育是“学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成为文明开化的关键。而中级女子教育与普通的中学校和工业,商业等专科院校是不同的。中级女子教育主要培养理解欧美文化的女性为主,并且由私立学校来担当此任务。

  (二)女子教育的影响

  女子教育在日本受到重视,“妇女问题”的意识在日本也成为一种社会问题被很多人来讨论,在日本,也有很多女子像欧美女子一样掀起了一场参政运动,同时,也有各种各样的杂志刊行妇女问题特集号发表各种有关“妇女问题”的言论。随之而来的便是日本女性解放运动,女子得到了解放,从事教育或者记者的女性越来越多,女性地位得到了提高,各种各样的女性团体发起,女性运动越来越多,同时也得到了政府的重视。(作者单位:内蒙古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精品文档(可编辑)

  值得下载

  [1]深谷昌子.贤妻良母主义的教育[M].日本.黎明书房.1998[2]徐晓光.日本明治初期的女子教育[A]2004[3]赵东.日本传统女子教育思想对现代女性高等教育的影响[D]上海机电学院

篇九:近代女子教育的发展

  浅析近代妇女教育发展的原因

  近代是中国社会剧的转型时期,伴随着近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改革,西方先进的文化思想冲击着人们旧有的观念,妇女教育正是在这一时期得到发展,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它代表着近代社会进步的同时也推动着近代社会的发展。妇女教育的发展也有着外部、内部原因的推动。

  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鸦片战争中国被强行打开国门,近代中国经济无可避免地被卷入西方资本主义市场,而国内农民起义也此起彼伏。面对内忧外患的形势,中国急需改革原有的经济制度,将国家的经济提上去,因此各种民办官办企业应运而生。为了更好提高经济效益,这些缫丝厂、纺织厂对知识女工的需求也在增长。妇女为了谋生,提高自己在企业用人中的竞争力,摆脱原有的家庭生活模式,也必须接受一定的职业教育,从而在客观上推动了妇女教育的发展。

  传教士与教会兴学的推动。近代中国被打开国门后,西方教会派遣传教士们来到中国,希望实现在中国传播他们的基督教,而兴办学校就是他们的手段。首先他们宣扬女子教育的重要性,如《万国公报》的创办者林乐知称“愚女术”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两大害之一,“愚女术”所带来的危害便是造成“其家庭决不能清洁而安康,其社会决不能和乐而高尚”。他指出女子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与国家是否强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然后他们便在中国兴办女学,中国的第一所女子学校就是由西方传教士爱尔德赛1844年在宁波建立的。之后为了吸引生源他们也采取了免除学费、食宿费,供应三餐等的优惠措施。虽然教会女校建立是为了传教而服务,通过文化侵略的手段培养中国基督教的宣传者,但它在客观上打破了中国封建的男女教育思想观念,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妇女教育的发展,为中国教育带来一股新风气。

  资产阶级与有识之士的影响。随着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和发展,他们在批评封建政制的同时也给予了妇女教育的重视。早期的维新派就提出过男女的主张,1892年郑观应在其所写的《女教》一文中曾提及要效仿他国,兴办女学的主张,但并有将此推行的具体措施。到了后期维新派才明确地指出妇女教育之于国家的重要性:梁启超在《时务报》上著文《倡设女学堂启》,指出“男女平权,美国所盛;女学布

  ,日本以强”,所以中国也要创办女学,“兴国智民”,并刊登了《女学堂试办略章》

  。而资产阶级革命派中更是不乏积极分子。陈天华也主张“兴女学,培植根本。”即通过女学来提高妇女的素质,增强救国的实力;在创办爱国女校时,蔡元培指出“本校以教育女子,增进其普通知识,激发其权利义务观念为宗旨。”;孙中山对妇女人才的培养十分重视,派出自己最信任、最得力的助手廖仲恺接办广东女子师范学校,并于1912年5月6日亲自到校宣讲“女子教育之重要”。而近代有些因为特殊的家庭背景因而能在国内或国外接受教育、受到新观念与知识冲击的女性,她们也成为了推动近代妇女教育发展的重要人物。如女权运动先驱方君瑛曾撰文《兴女学以复女权说》,在文中她提到,“我国女子之失权也已数千年。……中国女子之无权,实由于无学。即以无学而无权,则欲倡女权,必先兴女学。要求女性获得受教育权,倡导兴办女子学校。林宗素创办“爱国女校”,张馥桢创办尚侠女学,陈婉衍创办宗孟女学等等都为女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政府教育政策、法令的改革。1901年8月,清政府命令各地“多设蒙养学堂”。1903年在《奏定学堂章程》中强调“以蒙养院辅助家庭教育,以家庭教育包括女学”。但到了1907年,政府才承认女子教育在学制中的地位,并开始倡导。“益知开办女学,在时政因为必要之图”。民国时期颁布的癸丑学制,规定了男女受教育的年限是一致的,且女子的受教育程度也比清末提高,在晚清,女子只能接受初等教育,在民国还可以接受中等、高等教育。民国政府还规定,在初等小学校,男女可以同校。政府还制定女子中学规程,规定女子同样有接受中等教育的权利。在《师范教育令》中“规定师范学校的体系为师范学校、女子师范学校、高等师范学校、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和私立师范学校。女子师范学校以造就小学教员及蒙养园保姆为目的,女子师范学校除附设小学校外,还应附设蒙养园以及保姆讲习科。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以造就女子中学和女子师范学校教员为目的,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需附设女子中学、小学校及蒙养园。”这样使妇女教育有了师资和设施上的保证。

  妇女运动的推动。辛亥前十年间,妇女界就掀起一阵女权思想的热潮,他们通过自办女报,组织妇女团体等活动来鼓吹女权。据统计,1898至1919年,妇女所办的报刊,全国约有40种,大多数集中在上海、北京和长江中下游一带,以及日本的东京。此外,她们还积极与男性一起进行办报刊、兴女学、戒缠足等活动。同时,伴随着女子出国留学热潮的兴起,一大批知识女性开始创办报章杂志,著书立说,捍卫和宣扬女权。据相关数据显示,从1902到1912的十年间,全国各地陆续创办的各种妇女报刊共约43种。在1903年在拒俄运动的呼声中,中国最早的妇女团体——共爱会宣告成立,接着,在全国各地,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女子团体纷纷出现。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直接推动了近代中国妇女参政运动的发生,“欲弭社会革命之惨剧,必先求社会之平等;欲求社会之平等,必先求男女之平权;欲求男女之平权,非先与女子以参政权不可。”1911年11月,由留日女学生同盟会员林宗素等人在上海发起组织的“女子参政同志会”,是中国最早的妇女参政团体,其宗旨是“普及女子之政治学识,养成女子之政治能力,期得国民完全参政权”,并开办了上海女子政法讲习所以此培养和提高妇女的参政能力。五四运动前后,妇女解放的呼声日渐高涨。妇女解放以接受教育为根本,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共识。在女子教育恢复发展的过程中,强烈要求大学开放“女禁”,这是当时知识女性和社会各界所关注的热点。在强大舆论形势引导、广大女性的呼吁以及教育界人士的努力下,北京大学率先开始招收女生,后各地高校纷纷效法。大学为女性的开放,是妇女教育发展完善的一个重要标志。

  近代妇女教育的发展充满着艰难与险阻,但它无疑为促进女性自由、提高女性地位,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篇十:近代女子教育的发展

  LiaoningNormalUniversity(2012届)

  史学论文写作

  题

  目:民国初期的女子教育

  学

  院:

  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专

  业:

  历史学(师范)

  班级序号:

  2班9号

  学

  号:

  201221012531学生姓名:

  何媛媛

  指导教师:

  李玉君

  2015年6月

  目

  录

  摘要(关键词)

  ......................................................................................................................................1前言

  ..........................................................................................................................................................1一、民国初期女子教育持续发展的背景..............................................................................................1二、民国初期女子教育的发展概况......................................................................................................1(一)女子学校教育..........................................................................................................................1(二)女子社会教育..........................................................................................................................2(三)女子家庭教育..........................................................................................................................3三、民国初期女子教育的特点和社会影响..........................................................................................3(一)女子教育的特点......................................................................................................................3(二)社会影响

  ..................................................................................................................................3参考文献

  ..................................................................................................................................................4

  i

  民国初期的女子教育

  [摘要]

  在中国近代妇女史的研究中,近代妇女运动和思想解放占有重要地位。民国初期,女子教育活动在此前的基础上继续进行,并取得了许多新的成就,出现了许多可喜的新亮点,为中国的妇女解放和现代新女性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近代女子教育制度的确立,是近代中国妇女最早获得的女权。民国初期女子教育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妇女的整体素质。

  [关键词]

  民国初期

  女子

  教育史

  前言

  在中国近代妇女史研究领域中,学者们通常将目光聚焦在近代妇女运动和解放思想方面,这些内容是中国妇女进步的反映,也是历史发展的客观事实,值得探讨。而这些问题的切入点,一般认为是不缠足运动和兴女学运动。其中不缠足是形体上的解放,女子教育则是思想解放的前提,是妇女进步的关键所在。

  在思想复杂、局势动荡的民国初期,女子教育活动在此前的基础上仍继续进行着,取得了许多新的成就,为中国的妇女解放和现代新女性的产生作出了突出贡献,并从不同侧面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本文试以民国初期的女子教育为题,讨论此期的女子教育问题和女子教育与妇女运动及妇女生活的关系,从妇女的侧面展示历史。

  一、民国初期女子教育持续发展的背景

  女子教育在封建社会几经反复、几经曲折,其传承与嬗变的轨迹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逐渐被重视的。

  中国古代女子教育的形式几乎是数千年一贯制,直到近代女子教育史上的骤变———经正女学的诞生才有所突破。据《礼记》记载,西周时期女子教育由家庭承担,家庭是她们“破蒙的学校”,也是“毕业的学校”。自西周以降,家庭始终是女子受教育的主要场所,这种抱残守缺、凝滞不变的形式,束缚女子教育达2000年之久。

  自中国被动地卷入近代世界体系后,在中西方对抗与交流中,社会变迁的速度比以往有所加快。社会发展需要新知识、新人才。人们开始讲求新式教育,而新式教育强调普及和实用。在这种情况下,20世纪初期女子教育应运而生。

  这一时期的女子教育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并取得突破,与所处的时代是分不开的。

  首先,女子教育的发展与资产阶级的提倡和实践有密切关系。中国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自形成一种政治力量后,对妇女教育问题也给予了重视,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指出妇女受教育与否事关国家的前途,天下积弱之本,必自妇女不学始。所以他们积极提倡女子教育。

  女子教育的发展是近代女权运动强烈呼唤的重要产物。20世纪初期,女权运动的重要内容就是争取教育权。中国妇女争取教育权的斗争,对女子教育的合法地位的取得,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另外,近代女子教育也是西方在华教会兴学活动的客观产物。众所周知,西方教会来华兴办学校的直接目的是为其传教,为其经济、政治侵略服务,最终目的是要实现中国的基督化,但其客观上,也促进了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兴起。

  近代女子教育制度的确立,是近代中国妇女最早获得的女权。民国初期女子教育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妇女的整体素质。

  二、民国初期女子教育的发展概况

  (一)女子学校教育

  中国新式女子教育是在晚清之际兴起的,其表现就是女子教育开始走出家庭教育的民国初期的女子教育

  圈子,出现社会化、普及化的趋势。最早的女子学校是1844年由英国“东方妇女教育促进会”派出的阿尔德赛女士在浙江宁波创立的。这一举动既是西方教会在华创办女学之始,也开创了近代中国女子学校教育的历史。直到1898年6月,中国人自己创办的女子学校才在上海产生。女子学校在1907年以前增长很慢,进入民国,女子学校有了较大发展。

  1.教会学校。

  经过学校数量少、程度低、学生以贫民子女为主的初期阶段后,教会学校在民国时期形成了从小学到大学规格齐全的教育体系。1919年国内共有基督教中学265所,3年后增加到291所,其中女子中学为82所。天主教创办的女子学校在1920~1921年就达2615所,学生53283人。至1925年,各类教会女校的学生已达116251人。

  教会女校一般都设有自然科学方面的课程,同时还设立了一些介绍西方社会科学的科目,其中有圣经、国文、算术、地理、世界历史、天文、生理、音乐、体操、物理、化学、英语、动物学、植物学、生物学、人文地理、代数、几何、三角等等课程,这些科目是中国传统女子教育未曾有过的,为在读女生和中国女界接触民主和科学开辟了一个渠道。

  2.自办教育。

  1912年1月19日颁布的《普通教育暂行办法》14条标志着民国教育的开端。1912年2月,上海女子政法学堂开学,标志着女学教育开始培养从事国政的人才。3月,上海女子护士学校成立。3月20日,中国第一个女学教育领导机构———湖北女子教育总会成立,该会以“扩张女学,补助共和,期达于完全美满之目的”为宗旨。此外,女子中学、各类女子职业专科及教会和私立女子大学相继建立,说明女学教育已开始摒弃“贤妻良母”主义,培养新型女知识分子,中国女子的素质随之开始发生变化。

  据统计,1916年全国女中学生仅724名,1922年增加到3249名,1925年增加到7956名,1928年达24870名,前后短短12年,增加33倍有余。除教会学校外,1922年全国入高等学校的女生已达665人,925年增加到972人,1928年达到1835人。

  3.留学教育。

  20世纪初,女子留学教育也出现了。开始是女子以个人自费形式出现。民国成立后,美日为了达到进一步侵略中国的目的,利用庚款等形式发展中国留学教育,同时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急需向外国学习,这样中国女子留美留日人数便有所增加。由学校派遣女子留学也规范化了,如1914年清华学校开始利用美国庚子退款每隔1年选派10名女学生留美。随着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及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开展,女子留学欧洲的人数也不断增加,成为一支与国内女子高等教育并行发展的教育队伍。

  (二)女子社会教育

  从19世纪末期报刊等印刷媒介的兴起与繁荣,到20世纪初期广播等新媒介的出现及其不可遏制的发展势头,大众传媒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愈来愈重要,不仅成为人们离不开的精神食粮,而且其信息传递功能和宣传教育功能也已经影响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和生活习惯。

  自戊戌维新中国第一份《女学报》问世,经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妇女报刊的创办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掀起高潮,1898~1922年所出版的妇女报刊就有近80种。这主要是指以妇女理论、妇女生活、妇女解放实践为主要内容的专门性妇女报刊,若将1898~1949年整个民主革命阶段创办的妇女报刊,以及其他各类报纸和期刊开辟的有关妇女的副刊、专栏、专页、专号,各女子学校创办的校刊、校报都计算在内,数量就更为可观。综观各妇女报刊的出版宗旨,尽管其侧重和篇幅各不相同,但整体而言,大都包含了以民国初期的女子教育

  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传播新思想、抨击旧观念、传授科学知识、探讨妇女问题。

  (三)女子家庭教育

  此期的家庭教育依然是以传统教育为主,其目的仍不外乎培养贤妻良母,维护封建礼教。中国古代虽无女子学校教育,但是有女子家庭教育,而且家庭教育是女子教育的主要形式。近代女子家庭教育和古代女子教育在内容思想、宗旨目的、类型方式以及理论根据上没有本质的差别。

  民国初期的女子家庭教育教材非常庞杂。考察这些教材,可以看出它们的思想纲领不外乎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其目的在于培养所谓的贤妻良母,“使女子坚定执行封建礼教的信念,从而为君、父、夫三位一体的男权中心社会提供更为牢固的观念和行为结构”

  三、民国初期女子教育的特点和社会影响

  (一)女子教育的特点

  大量的历史事实表明,民国初期女子教育的兴起和发展促进了女性身体和精神的解放,不断改造着中国传统的伦理习俗,为女性的发展创造着宽松的社会环境,同时提高了女性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为实现男女平等奠定了基础。此期的女子教育与民国前的女子教育相比,有如下新的特点:

  1.教育价值观的演进。

  虽然中国女性温柔敦厚、吃苦耐劳、勤俭持家的优良传统和文化性格与传统女子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封建社会的女子教育强化的是女子对男子顺从与服侍的义务。

  近代以来,列强的侵略使一些开眼看世界的中国人痛定思痛,认识到女子是富国强兵的极大人力资源。这时女子教育的价值,已经从训练统治者和男子寻欢作乐、生儿育女、传宗接代的工具提高到了优化国民素质的高度了。

  2.教育内容的拓展。

  从《列女传》、《女诫》到后世的《闺范》、《女训》、《内训》等封建时代的女子教科书,都不厌其烦地讲述“卑弱”、“夫妇”、“敬慎”、“妇行”、“专心”、“曲从”和“淑姝”七个方面的内容,这严重束缚了女子才智的发展,强化了“女子无才便是德”。

  民国初期,女子教育内容形成了既保留女子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家政等内容,又照顾到女子性别的差异特色。

  另外,随着女子教育的社会化,女子报刊、妇女团体等新的社会宣传工具也不断推出新内容,大力倡导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社交自由等新理念,为知识女性展示自我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为保障妇女大众的权益提供了有力的舆论支持,为社会关注女性架起了一道桥梁。

  3.教育形式的更易。

  自西周以降,家庭始终是女子受教育的主要场所,传统单一的教育形式的打破,是在宁波女塾创办以后。民国初期,女子教育的形式更是多种多样,家庭教育仍在继续,同时出现了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后二者逐渐成为女子教育的主流形式。在学校教育中,不单单有细分的教育单位,另外在自办教育中,从办学主体看,出现了官立、公立和私立并举的现象,而私立又可分为官员、乡绅、新式知识分子创办;就性别来说,既有男子也有女子创办女学;就创办者的政治属性划分,既有洋务派创办,也有立宪派创办,还有革命派创办。办学主体的多样化使得办学宗旨和教育形式都有区别。女子留学更是前无古人的新的女子教育形式。

  (二)社会影响

  民国以前的中国是一个父权极强的封建社会,系统教育是男子独享的特权,而女子民国初期的女子教育

  教育是一个国家进步的标志,马克思曾说“社会的进步可以用女性的社会地位来精确衡量。”所以民国初期的女子教育的发展不论是在妇女解放史上还是在中国教育史上,甚至在中国历史上都有着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民国初期女子教育的发展启迪了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为近代妇女解放运动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民国初期女子教育为近代中国教育制度的确立、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民国初期女子教育促进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推动了中国社会文明化的进程。

  民国初期的女子教育是在新旧思想激烈交锋中,冲破封建专制主义教育的藩篱而创兴,又逐步摆脱“贤妻良母”模式而走向近代化的,它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它的创兴和发展是中国教育史上的重大创举,引起了中国教育制度的重大改革,这是中国教育的进步。它不仅提高了中国女子的整体素质,而且对妇女的解放,壮大新的社会力量,乃至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推动社会进步都起着重要作用。

  民国初期的女子教育是中国现代女子教育发展的重要阶段。在清末萌芽的基础上,民国初期的女子教育呈现出学校、社会教育发展迅速的特点,在教育价值观、内容和形式等方面都有所突破。民国初期女子教育的发展,改变了中国女性的存在形态,她们用新知识充实和武装自己,勇敢地冲破浓厚的封建阴霾,对变革社会风气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作出了贡献。

  参考文献

  [1]

  梁启超:《变法通论·论女学》.载《饮冰室合集·文集》.中华书局.1989年版.

  [2]

  司德敷:《中华归主》(中国基督教事业统计1901~1921)(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3]

  刘巨才:《中国近代妇女运动史》.中国妇女出版社.1989年版.

  [4]

  张海钟:《教育理论与高师教学改革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5]

  吴俊生《中华民国教育志》.台湾:中华文化出版事业委员会.1955年版.

篇十一:近代女子教育的发展

 女性教育的现状及理性分析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女性在当今社会的作用越来越大,其社会地位也愈发重要。不到一个世纪前,女性还深受裹足之痛与“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等传统思想之苦,如今,她们已经成为中国的半边天,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如今,女性维持着自己的工作,拥有自己的职业地位,女性在各行各业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下,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女性要想在社会上拥有属于自己的半壁江山,就必须不断通过接受教育提高自身职业技术与综合素质。

  一、重视女性教育的必要性

  长久以来,女性作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提高女性社会地位,重视女性教育,既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又是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措施.受教育程度是衡量教育地位的重要指标之一,而教育地位则是现代社会女性地位的核心内容.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我们通常将受教育程度代表教育地位。受教育程度既是反映女性地位的指标之一,也是影响女性地位与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女性就业问题越开越受到社会关注,当今女性就业较男性困难、就业率低的现实是我国女性就业的现状。因此,加强专业技能培训、提升文化素质和就业服务指导对女性就业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女性也迫切希望通过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与能力提高社会竞争力.女性择业就业时最看重的是发展前景、其次是工作能否发挥专长、然后是经济收入、个人兴趣、工作环境与稳定程度、社会地位等。此外,对于女性就业来说,面临的困难依次为自身能力不足、高校扩招带来的竞争压力以及学历不够高,大部分女性择业就业困难将主要原因归于自身能力不足与专业技能的匮乏。正是由于认识到自身能力或者专业技能不足,女性显示出改变现状的决心,接受进一步教育成了女性的一大重要选择。

  二、女性教育的变迁

  (一)、近代女性教育的萌芽

  晚晴时期,西方先进思想传入中国,“天赋人权”、“男女平等”与妇女解放思想的涌入促进了近代中国的觉醒,同时促进了中国女性的觉醒。中国近代女性教育由此起步,反封建、反迷信,提倡自由、民主、平等、公平、科学与真理的女性教育逐步打开局面。

  在女性教育的萌芽时期,由于受到当时政治经济条件的限制,女性教育步履维艰。1905年,由外国传教士创办的中国第一所女子大学华北协和女子大学成立,为女性接受更高的教育提供了可能.其后20年间,提倡男女平等的教育风气在全国逐渐蔓延,这不但推动了近代女性教育的发展,还直接培养出众多具有先进思想的知识女性,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尤其是近代妇女解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二)、现代女性教育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女性教育进入了空前发展时期,广大女性不仅同男性一样享有政治上、经济上的平等权利,而且也享有受教育的平等权利。新中国通过扫盲和普及中小学教育,使很多女性识字、脱盲,使女童能够上学,女性人口中的文盲比例逐渐降低。

  但是,封建意识的影响并不会随着政治经济制度的改变而完全消失.不重视女性教育在社会与家庭观念中依然占据着牢固地位。

  (三)、女性教育的飞跃

  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它不仅引起了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也引起了人们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透过现象看本质,改革开放给女性发展带来的推动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其加快女性解放的步伐也是有目共睹的。

  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要求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该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确定推行义务教育的步骤.到1999年,全国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已经达到99%,女童入学率的变化最快,已经接近总的入学率,从近十年的情况来看,小学适龄男女儿童已经达到了性别平衡.而9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更促进了高等学校入学率的快速提升。女性人口受教育程度的结构改善,是与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密不可分的。在高等教育中,女性所占比例从1980年的23.6%上升到35.4%,到2004年,女性占本科在校生比例已经上升到45.7%,女性受教育程度的发展速度是前所未见的。

  改革开放是对我国传统不重视女性教育思想的冲击,女性教育的直接任务是为女性的发展和取得社会上与男性平等的地位提供教育的保障。因此,女性教育尽管以女性为对象,但它的意义与价值远远超出女性本身,在推动人类教育向更高水平发展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女性受教育的现状

  中国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存在着显著的地区差距与城乡差距,即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受教育程度高于西部地区,城市人口的受教育程度高于农村人口;同时,从总体受教育程度来

  看,中国人口的受教育程度仍存在着性别差距,即男性受教育状况好于女性受教育状况,具体说来,城市中男女受教育差距较小,农村中男女受教育差距较大,而贫困地区男女受教育教育则更大。

  从女性人口总体来看,小学和初中受教育程度的人口占比例最大,文盲只占14%,其中主要是老年女性;同时,接受过高中和大专以上教育的女性人口占比例仍然不高,只占20%。由于新中国成立之前教育制度落后,导致中国受教育整体水平不高,能够接受教育的女性不多,这种历史因素的积淀表现为目前中国人口受教育水平依然普遍偏低。

  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等方面实现了质的飞跃,在教育方面,通过扫盲教育与普及义务教育,使很多女性脱盲识字,女性人口中的受教育程度逐渐提高.但是由于我国经济基础薄弱、社会生产能力不足,中国在十三大明确提出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因此要解决教育现状尚有待时日。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分析,中国人口受教育程度的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性别差距均在缩小,但是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仍然高于西部地区,城市人口的受教育程度仍然高于农村人口,男性受教育水平依然高于女性受教育水平.在女性受教育程度的问题中,中专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教育阶段,男女性别比例在中专教育相对较低,女性受中专教育的比例相对较高。这与初中女生的升学条件与个人期望不无关系,更与劳动力市场需求有着紧密联系。

  总之,中国女性受教育状况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女性受教育机会大大提高,女性受教育比例逐渐增加,女性受教育构成逐渐由初级教育向中高等教育靠近。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仍然存在着不小差距,因此,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坚持教育为本,把教育摆在国家建设的重要位置,提高我国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将是我国坚持的一条长期化基本路线。

  四、女性教育的理性探讨与建议

  (一)、坚持以女性为主的教育观念

  教育一直强调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因此在对女性的教育中,更应该坚持以女性为主,以女性为中心的原则,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深入挖掘女性的潜能,把女性放在培养成既适合社会需要又能全面发展的人才.(二)、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女性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受教育过程中受到诸多因素的困扰,如传统观念的禁锢、生理条件的差异以及就业环境等诸多影响,虽然女性在处理问题时表现出强烈的自立意识,但是缺乏自信仍是女性处理问题时表现出的明显特征。

  当前女性就业难的现状,对女性在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上提出了更高要求.专业技能的锻炼、职业能力的培养、综合素质的塑造对女性来说必不可少,只有拥有了必需的职业技能与综合素质,女性才能顺利就业并取得了事业上的成功.因此,在教育工作中,能否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对女性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生观是指教育者对学生的基本看法,它支配着教育行为,决定着教育者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式。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的、发展中的、有着完整生命表现形态的生命个体。在教育工作中,教室者要树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因材施教,充分发掘女性的个人潜能,尊重女性的个性差异与人格发展,从而促进女性获得良好的发展空间。

  1健全女性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即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具体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具有健全的自我意识,才能对自己的思想与行为进行有效的调节与控制了,形成完整的个性.首先,要引导女性完整的认识自我,尤其是客观看待作为女性的优势与劣势,要认清自我、接纳自我、欣赏自我。

  其次,要引导学生根据社会需要、个人爱好与个人特点树立理想自我,制订一个奋斗目标和一份自我锻练计划,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奋斗目标,充实学生的学习生活,通过不断努力实现自我。

  2培养女性的自信心

  首先,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采取以肯定、鼓励、褒扬为主的教育策略,增加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保持健康、积极、进取的心态.其次,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成败,使学生相信自己的能力,减少因错误归因而出现的消极情绪,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培养正确的人生观

  人生的道路曲折漫长,在人的一生中充满着成功与失败、顺境与逆境,对挫折我们不能消极地忍耐或回避,而应直面正视人生挫折,积极寻求克服和战胜挫折的有效途径,向人生的成功目标奋斗。女性应通过生活管理、挫折训练等,提高对自身行为的自制力,合理宣泄不良情绪,增强自我调节能力,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1)树立正确的挫折观。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挫折也一样,它能给人以打击、痛苦,也能使人奋进、成熟。“自古雄才多磨难",女性要树立正确的挫折观,认识到凡是取得成功之人几乎无不经历过挫折和失败,这样才能正确面对挫折,以积极饱满的姿态迎接未来的挑战。

  (2)挑战自我。要战胜挫折,首先要战胜自我.勇于挑战的人会从中体验战胜挫折,超越自我的快乐。正如巴尔扎克说的:“挫折就像一块石头,对弱者来说是绊脚石,使你停步不前,对强者来说是垫脚石,它会让你站的更高。"五、结束语

  教育的最根本任务是人才的培养,女性教育也相应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女性人才的任务。女性教育应结合我国教育现状,紧跟时代发展,根据女性教育的特有规律与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找到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女性教育之路。

推荐访问:近代女子教育的发展 近代 女子 发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