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洁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百户科技型企业深化市场化改革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专项行动方案16篇

发布时间:2022-11-14 11:20:03 来源:网友投稿

百户科技型企业深化市场化改革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专项行动方案16篇百户科技型企业深化市场化改革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专项行动方案  关于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建议  一、我县企业科技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一)核心技术的研发能力不强。企业专利申请多数是实用型或外观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百户科技型企业深化市场化改革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专项行动方案16篇,供大家参考。

百户科技型企业深化市场化改革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专项行动方案16篇

篇一:百户科技型企业深化市场化改革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专项行动方案

  关于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建议

  一、我县企业科技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一)核心技术的研发能力不强。企业专利申请多数是实用型或外观型的,发明专利不多,特别是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少。一些高新技术企业总体水平仍处于较低层次,产业核心技术不强,没有形成上规模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业。尤其是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研发能力更是非常薄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技术创新投入不足。全县研发经费投入达到销售额5%以上的企业只有少数几家,大多数中小企业,受困于资金、县场、效益等综合因素的影响,研发投入难有保障,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只占销售收入的1%左右。政府引导性投入效应难以对各个层次上的企业发挥作用。

  (三)技术创新人才匮乏。中高级技术人员不多,而且主要集中在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民营中小企业中分布少,特别是面多量广的中小企业中科技人才更少,高新技术人才匮乏,更缺乏高素质的技术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和创新型企业家队伍,国内技术领军人物更是少之又少。

  (四)技术创新服务体系有待完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滞后,服务功能不足,政府部门和各类社会中介组织尚未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在投入引导、沟通协调、信息传播,以及咨询、招标、风险投资、融资担保等综合服务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五)扶持政策尚需进一步落实。为了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我县已经制定了一定的扶持政策,但有些政策落实有难度。如技术开发费税前扣除政策,虽财政、科技部门已作了广泛的宣传,但企业受多种因素影响,执行比较困难,在部分企业不易落实。

  二、对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几点建议

  科技创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我县实现跨越发展的有效途径,是企业增强县场竞争力的客观选择,也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必由之路。我县在科技创新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加快发展的要求相比,仍需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实施进度,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一)进一步突出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激发自主创新的内在动力。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切实引导企业树立强烈的科技创新意识,使企业真正成为科技创新决策、投资、开发、成果转化和受益的主体。促进企业建立良好的科技创新机制,加强以企业研发中心为主要形式的研发机构建设,使其成为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引进与转化科技成果的主体力量。引导企业主要依靠自身力量在自主创新上有所突破,在一些关键领域掌握更多的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促进“技术企业化、企业技术化”。充分调动企业家的科技创新热情,发挥企业家在科技创新中的组织作用。大力引进创新人才,支持企业将创新能力、创新成果及其产业化程度作为重要的分配标准,充分调动科技人才的创新创业积极性。

  (二)建立多渠道的科技经费投入机制,完善多元化的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

  建立稳定的财政科技投入增长机制,确保科技经费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优化财政科技资金投向,建立追踪问效机制,明确支持重点,优先投向共性、关键性、前沿性技术研发和公共实验室、大型科学仪器、文献、数据等基础共享平台建设,切实提高财政科技资金的使用效益。

  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引导企业既要用足用好政策,又要有不等不靠的意识,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鼓励企业针对研发规划按销售收入提取一定比例资金设立自主创新专项基金,着重用于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

  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步伐,探索建立风险投资体系。通过政府设立启动资金,成立科技创业投资公司,吸引国际性专业性投资公司和国家政策性银行共同投资。逐步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在国内外资本县场上融资的外部环境,为高新技术企业进入资本县场提供中介服务,培育有潜质的优秀高新技术企业,并扶持上县,实现在国内外资本县场上的融资。积极发展信用担保机构,建立健全信用担保体系,为企业自主创新项目贷款提供金融风险支持。

  (三)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尽快提升为企业科技创新服务的功能。

  建立和完善研发服务平台、信息服务平台、人力资源服务平台、科技创业投资服务平台五大公共服务平台,使其成为推进科技兴县战略的主要抓手。

  整合我县现有的科技公共平台资源,充分发挥已有设备的最大效益,变资源的部门所有、单位所有为社会共有,为我县企业特别是广大中小型企业服务。尽快设立科技平台运行补贴专项资金,由财政对有关平台的运行经费先给予一定年限的补贴,到期后实现县场化运作。

  加快培育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无形资产评估、知识产权代理等科技服务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提高其承接从政府转移出来的职能和服务的能力。加快培育技术县场及金融、会计、法律、技术服务、信息咨询等现代服务业,为创新型企业提供良好服务。加大科技创业孵化器、高校科技园区建设力度,为我县的科技创新提供较好的载体和运作平台。

  (四)加强知识产权等项工作,重视创建企业无形资产。

  引导企业尽快实施知识产权等项工作推进计划,采取专利化、标准化和品牌化策略,发挥其对自主创新的促进作用。

  建立完善的专利管理、保护和服务支撑体系,增强行业协会对知识产权的协调管理,提高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运用能力。引导骨干企业以形成专利为目标的自主创新,促进其专利类型从外观设计、实用新型向发明专利转变,专利申请从注重国内向内外并重转变,对其发明专利、国外专利的申报给予资金扶持和奖励。

  推动企业建立研发与标准化同步的工作机制,及时将技术创新转化为技术标准。鼓励企业争取参加全国标准化委员会,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制定,增强核心竞争力,抢占县场制高点和主动权。引导扶持广大中小企业采用国际先进技术标准,为自主创新提供技术基础和操作平台。

  建立完善有利于品牌培育、发展和保护的机制,利用财税、金融等手段为企业开辟优秀品牌绿色通道。引导企业逐步实现经营模式由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转变,实现技术、资本和品牌资源在更高层次上的整合,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品牌。

  (五)加快实施“人才强县”战略,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充分发挥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关键作用,构建富有生机活力的人才机制,营造有利于各类人才发挥才干的良好环境。

  采用柔性策略和优厚条件吸引有专长、高层次科技创新和科技管理人才来连创业、工作。对于投资创业型人才和技术管理型人才的引进,采取不同的形式。政府把有限的资源用来吸引投资创业型人才,而技术管理型人才由企业自主选择,促进企业引进急需的技术骨干,勇于打破常规,高薪聘用。引导企业制定人力资本入股策略,采用股权、期权等激励措施更好地留住人才,使他们与企业的发展联系到一起,长期地为企业发展服务。在招商引资中注重招商选技,招商引才,吸引优秀人才加盟,有目的地引进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壮大我县科研力量。

  鼓励有条件的大型企业建立和完善国家级、省级技术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引导企业与全国有关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全面的有成效的合作,这样才有利于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注意培养“工人型专家”和技术创新能手,适时组织企业间的科技创新竞赛活动,对其成果显著者,给予重奖,并与技术职务晋升和提升工资挂钩,营造全员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逐步形成创新人才的群体。

  推动企业与有关高校、科研院所及其它社会科技资源紧密结合,打破现有的体制分割和隶属关系的界限,以课题为纽带,以行业领军人物为核心,整合现有的人才资源,创造产学研连结的人才流动新模式。

  (六)提高重点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培育和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

  扩张高新技术产业规模。通过计划引导、政策扶持、产学研联合等措施,切实加强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科技攻关,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立一批辐射带动作用较强的产学研联合体,培育、引进和壮大高新技术企业,推进重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

  充分运用本县优势产业,使之成为高新技术主导产业。加快培育主导产品的产业群,尽快形成技术和产业优势,以产业集群带动全县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

  加快运用高新技术提升传统产业的步伐。运用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机械、化工等传统行业。在工艺改进创新、技术装备改造、产品升级换代、能耗污染减少等方面,不断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增强传统产业的综合竞争能力

  -高氯酸对阿胶进行湿法消化后,用导数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技术测定阿胶中的铜、“中药三大宝,人参、鹿茸和阿胶。”阿胶的药用已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历代宫①马作峰论疲劳源于肝脏[J].广西中医药,2008,31(1):31.①史丽萍马东明,解丽芳等力竭性运动对小鼠肝脏超微结构及肝糖原、肌糖元含量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①王辉武吴行明邓开蓉《内经》“肝者罢极之本”的临床价值[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20(2):9.①杨维益陈家旭王天芳等运动性疲劳与中医肝脏的关系[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8.1运动性疲劳与肝脏①张俊明“高效强力饮”增强运动机能的临床[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89,():10117种水解蛋白氨基酸。总含量在56.73%~82.03%。霍光华②采用硝酸硫酸消化法和18():372-374.1995,206.②林华吕国枫官德正等.衰竭运动小鼠肝损伤的实验性J].天津体育学院党报,1994,9(4):9-11.②凌家杰肝与运动性疲劳关系浅谈[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3,()31.②凌家杰肝与运动性疲劳关系浅谈[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3,():1.②谢敏豪等训练结合用中药补剂强力宝对小鼠游泳耐力与肌肉和肝Gn,LDH和MDH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②杨维益陈家旭王天芳等运动性疲劳与中医肝脏的关系[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8.2.1中药复方2.2单味药33阿胶和复方阿胶浆③常世和等参宝片对机体机能影响的[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991,10():49.③聂晓莉,李晓勇等慢性疲劳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其对肝功能的影响[J].热带医学杂志,2007,7(4):323-325.3.1概述3.2关于阿胶和复方阿胶浆医疗保健作用的3.2.1营养成分和评价3.2.2阿胶的药理作用3.2.3阿胶的临床应用④XieMH,etal.EffectsofHongjingtiansheu"oneproductivexisfunctionandexercisecapacitiesnmen.The5⑤周志宏等.补肾益元方对运动小鼠抗疲劳能力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001,20():83-84202-204.5`"InternationalCourseandConferenceonPhysiologicalChemistrandNatritionofexerciseandtraining(Abstract)6⑥杨维益等.中药复方“体复康”对运动性疲劳大鼠血乳酸、p一内啡肤、亮氨酸及强啡肤l-13影响的实验研⑥。仙灵口服液可提高机体运动能力,加速运动后血乳酸的消除。F3口服液能调整PCO2⑧孙晓波等.鹿茸精强壮作用的[J].中药药理与临床,1987,():11.⑨于庆海等.高山红景天抗不良刺激的药理[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5,():83.⑩牛锐.淫羊藿炮制前后对小鼠血浆睾丸酮及附近性器官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1989,14(9):18.P<0.01),其他肝功能相关指标未见异常(P>0.05)。肝脏是动物机体重要脏器之一,Pi,同疲),肝主筋,人之运动皆由于筋,故为罢极之本”。人体肝脏的功能活动也必阿胶,味甘性平入肺、肝、肾经,具有补血止血、滋阴润肺的功效。《神农本阿胶又称驴皮胶为马科动物驴的皮去毛后熬制而成的胶块是中国医药宝库中阿胶、熟地配伍能使补而不滋腻,共奏益气补血之功,主要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气血阿胶对细有促进作用;提示阿胶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另外阿胶具阿胶具有很好的止血作用,常用来治疗阴虚火旺、血脉受伤造成的出血。比如,阿胶能治疗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贫血症状,阿胶对血小板减少,白细阿胶是一类明胶蛋白,经水解分离得到多种氨基酸,阿胶具有很多的药理作用和阿胶又称驴皮胶,为马科动物驴的皮去毛后熬制而成的胶块。中药界有句口头禅阿胶中的营养成分比较多,主要有蛋白质、多肽、氨基酸、金属元素、硫酸皮肤。把阿胶应用于运动员或人群中的实践应用性,具有很大的潜力和市场前景,白血病、鼻咽癌、食道癌、肺癌、乳腺癌等。阿胶不温不燥,老少皆宜,一年四季均伴随现代竞技体育的强度越来越大,运动员在大运动量训练后出现的各种疲劳征象,胞减少等症也具有效果明显效果;另外,经配伍,阿胶可用来治疗多种出血症。医学保健作用,阿胶具有耐缺氧、耐寒冷、抗疲劳和增强免疫功能作用;同时,阿胶具有本文的目的意义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通过阿胶的抗疲劳能力,来进一本以运动性疲劳相关症状明显的篮球运动员为对象,以谷丙转氨酶、谷表明,阿胶还用于治疗妊娠期胎动不安,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等。对于月经病步了解运动员服用阿胶以后,不但能够使男女运动员的谷草转氨酶含量水平、谷丙转参促进人体对糖原和三磷酸腺苷等能源物质的合理利用,并使剧烈运动时产生的乳草经》将其列为上品。《本草纲目》载阿胶“疗吐血衄血血淋尿血,肠风下痢,女草转氨酶、谷酰转肽酶、总胆红素、白蛋白和白蛋白球蛋白含量水平为测定指标,产生运动。从中医学的观点来看,筋就是聚集在一起的肌肉束,膜是筋的延长和扩布;常所说的肌腱和韧带等器官,韧带和肌腱坚韧有力。通过韧带和肌腱伸缩牵拉骨骼肌充在筋”,也就说明了筋的功能受到肝脏的调节,所以,医家大多从筋与肝相关的角除运动后的疲劳,已经成为运动医学领域的热点而中医药在改善、消除运动性促进肌肉和肝脏有氧氧化能力的作用③。红景天圣露能促进机体运动后的恢复和消除促进血液凝固和抗贫血作用,有提高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作用。到影响。的变化,主要表现为部分肝细胞破裂,内容物进入窦状隙,未受损的肝细胞糖原明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运动训练学所要克服的核心问题之一,疲劳是机体的一的滋补类药品;因始产于聊城东阿,故名阿胶,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生产历史;最早低分子肽含量分别是5%~45、10.97%~13.18%。霍光华③采用标准水解法和氨基低运动后血清尿素氮含量;加速体内尿素氮及血乳酸的清除速率;提高小鼠的游泳点、“肝之合筋”的观点、“肝者其充在筋”的观点、“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动领域的广泛应用。动性疲劳关系最为密切者当首推肝脏。动性疲劳后机体恢复作用和机制的十分活跃。动员和贮备,以及机体对运动刺激的适应和运动后的疲劳的恢复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度阐述肝与疲劳的关系,其实肝尚可通过脏腑气血等多个途径影响疲劳感的产生和度的DS标准液,加适量天青Ⅰ试液,36nm处测定吸收值建立

  阴影是人生的一部分。在人生的阳光背后,有阴影不一定都是坏事。我们应该感激伤害过自己的人,是他们让你的人生与众不同;感激为难你的人,是他们磨炼了你的心志;感激绊倒你的人,是他们强化了你的双腿;感激欺骗你的人,是他们增强了你的智慧;感激蔑视你的人,是他们警醒了你的自尊;感激遗弃你的人,是他们教会了你该独立。

  人生若要走向成功,有好多的阴影需要消除。

  必须消除自卑的阴影:自卑,是人生的一大阴影。我们要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对待自己。不要总把注意力始终停留在自己的短处上,你停留的时间越长,自卑心就越重,灰色的阴影就越多、越浓。

  必须消除受挫的阴影:真正的强者,不但要学会在顺境中稳步前行,更重要的是学会消除逆境中的阴影。真正的强者,不会因幸运而沾沾自喜,固步自封,也不会因厄运而一蹶不振,昏昏庸庸,而应该从逆境中找到光亮,时时校准自己前进的目标和方向,一往直前,从从容容。

  必须消除贪婪的阴影:知足者常乐,不知足者能进取,知足与不知足都蕴涵着辩证法的哲理。贪婪的人永不知足,寡欲的人一身轻松。人世间,凡事都想求全,但凡事不可能求全;凡事都应知足,因为只有知足,才能开开心心,才能挣脱贪婪的缰绳。假如过于贪婪,只会加重人们的心理负担,使自己永远处于无尽的烦恼之中!

  必须消除无事生非的阴影:本来已经身家百万,你却奢求千万;本来已经儿女双全,你却奢求千金一对,成双儿男;本来已经事业有成,你还依然好高骛远。你贪欲无尽,你奢求无限;本是众人眼中的佼佼者,你却忧郁连连;本来圆圆满满,你却无事生非,庸人自扰,画牢自钻圈。你为何不能快快乐乐,阳光一点?!

  四季更替,不可改变;花开花落,顺其自然;月缺月圆,规律使然。若遇人生之阴影,要勇敢面对,积极消除。拥抱阳光,微笑向暖,你一定会快乐无限!

  著名专栏作家哈理斯和朋友在报摊上买报纸,朋友礼貌地对报贩说了声“谢谢”,但报贩却冷口冷脸,没发一言。

  “这家伙态度很差,是不是?”

  他们继续前行时,哈理斯问道。

  “他每天都是这样的。”朋友说。“那么你为什么还是对他那么客气?”哈理斯问。

  朋友答:“为什么我要让他决定我的行为?”

  每个人心中都有把“快乐的钥匙”,但我们却常在不知不觉中把它交给别人掌管。

  一位女士抱怨道:“我活得很不快乐,因为先生常出差不在家。”她把快乐的钥匙放在先生手里。

  一位妈妈说:“我的孩子不听话,让我很生气!”她把钥匙交在孩子手中。

  男人可能说:“上司不赏识我,所以我情绪低落。”这把快乐钥匙又被塞在老板手里。

  婆婆说:“我的媳妇不孝顺,我真命苦!”

  这些人都做了相同的决定,就是让别人来控制自己的心情。

  当我们容许别人掌控我们的情绪时,我们便觉得自己是受害者,于是,抱怨与愤怒成为我们唯一的选择。我们开始怪罪他人,并且传达一个信息:“我这样痛苦,都是你造成的,你要为我的痛苦负责!”

  这样的人使别人不喜欢接近,甚至望而生畏。

  一个成熟的人能握住自己快乐的钥匙,他不期待别人使他快乐,反而能将自己的快乐与幸福带给周围的人。

  生活,就是一种苦苦撑下去的历程,没有谁的生活一帆风顺,也没有谁的红尘一直岁月静好,有的是一路坎坷,一路磨难,和一路的成长。只是当你撑不下去的时候,请保留内心最真实的温柔。

  想起看过的一幅漫画,一个人从十楼跳下,当她经过每一层邻居的窗口,她看见了每一家、每个人不为人知的那一面,也看见了别人的不易和自己生活的幸福。可是,当她坠地,她又成了所有不幸之人深思自己幸福的模板。只是她的幸福已经完结,别人照样经历着各种生活的不堪和不幸。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你以为的幸福从来都是在别人的眼睛里,而每个人真正的幸福或者不幸,往往都藏在心里。

  或许,我们在外人面前光鲜靓丽,却在某个时候,会被一句话或一首歌打动了心扉,触动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柔软,让你再也控制不住情绪的波动。或许,生活的艰难在某一刻让你泪流满面,却也会让你在哭过痛过之后,擦干眼泪依旧前行。

  人活在这世上,没有人能够真正体会你经历了怎样的生活、心灵的折磨,他们看到的只是一个人的表面。而生活的真实,却让你不得不一边崩溃着大哭,一边拼命地活着。是的,就是活着。

  一个人只有经历了生死之间的纠缠和折磨,才会懂得:活着,才是一种苦苦撑下去的坚持。没有人可以帮到你,只有你自己才是自己躲雨的那个屋檐。所以最难熬的日子里,你要学会一个人扛起所有的艰辛,一个人去面对生活所有的刁难,哪怕路途遥远,哪怕是一个个漆黑的长夜,你也要咬紧牙关地走下去,不负初心,不忘自己最初的本真……

  你知道吗?有时候当你以为生活走到尽头的时候,总是会峰回路转;当你孤苦无依的时候,总有一个人默默地帮助你,帮你走出生命的关口,帮你走过那些泥泞的路途。所以,千万不要放弃,只要活着,一切皆有可能。

  疲于奔命的时候,多想想那些比你还困难的人;情感失意的时候,多想可能会遇上的幸福,曾经得到的温暖和爱;走投无路的时候,多想到这是人生另一种方式的拐弯……

  人生没有重来的机会,生活却有让你重新选择活法的机缘。拨开乌云见太阳,最重要的是你要有坚持下来的信心、勇气和执着。其实,你只要有一颗坚持不懈的灵魂,你的脚下就有一片坚实的土地。

  那些难捱的时光,生活里过不下去的艰难,情感里滋生出来的失望,工作上无法摆脱的困顿,无论你怎样想放弃,你都要坚持走下去,走出生命的低谷,塑造出独一无二的自己。哪怕多年后提及,也要变成风轻云淡地过去。

  其实,人这一生的所有,都是一种坚持。坚持让自己快乐,坚持让生活变好,坚持让自己不断地提升,坚持让生命变得丰富,让心灵变得富足……

  X

篇二:百户科技型企业深化市场化改革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专项行动方案

  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专项行动方案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也是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企业。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和发展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优化中小企业结构的重要举措。根据省政府关于贯彻落实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决定,开展“八倍增、两提高”科技服务专项行动有关要求,制定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专项行动方案。

  一、实施目标

  根据《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决定》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八倍增、两提高”科技服务专项行动总体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目标是:2013年超过10000家;到2015年超过15000家,力争达到20000家;到2017年达到20000家以上,力争达到30000家。

  二、主要任务

  (一)大力鼓励科技人员创办科技企业

  1.鼓励科技人员创办科技型中小企业。鼓励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的科技人员自主创业,创办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鼓励国内外科技人员携带科技成果来我省创办科技型中小企业。鼓励现有大中型企业孵化、派生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强初创期的创业服务与创业资金的支持,促进创业资本与科技成果、创业人才-1-

  的对接,创办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把工业设计公司、信息软件公司、技术成果贸易中介服务机构、投资创业服务公司、工业工程公司等有助于制造业升级、服务业提升、技术市场活跃、新兴产业发展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培育重点,不断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全省中小企业中的比重。

  2.完善对科技人员的激励机制。贯彻落实《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小型微型企业再创新优势的若干意见》(浙政办发〔2012〕47号)文件精神,鼓励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运用科技创新成果和专利技术创办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入股比例最高可达70%。职务发明成果的所得收益,可按一定比例划归参与研发的科技人员及其团队所有。对到科技型中小企业从事技术研发、成果转让的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享受我省有关工资、社保、职称评定方面的优惠政策。省内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在职创业的,其收入归个人所有。

  (二)积极引导民间资本投向科技型中小企业

  1.推进民间资本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投资。发挥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杠杆作用,运用阶段参股、风险补助和投资保障等方式,支持民间资本创办或参股科技型中小企业。支持民间资本通过设立科技投资和管理机构、发行债券产品等方式引导民间投资投向科技型中小企业。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与市、县(市、区)有关管理部门、高新园区共同设立担保公司、融资-2-

  租赁公司等服务机构,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在高新园区设立小额贷款公司,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有效服务。

  2.完善对民间资本投资服务。鼓励行业协会、投资咨询和中小企业担保等中介服务机构为民间投资提供投融资等咨询服务,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建立民间投资平台,加强民间资本与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对接,通过网络和新闻媒体发布投资信息,引导民间资本投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市场潜力大、投资回报好的科技项目和科技成果。大力总结宣传星月、万向、正泰、银江等民营企业投资新兴产业的成功经验,营造有利于民间资本投资科技型企业的环境氛围。

  (三)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

  1.增强孵化能力。把科技企业孵化器、小企业创业基地、大学科技园作为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和支持各地、各类园区、大学和相关企业以多种方式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大学科技园,坚持“企业化、产业化、专业化”的发展方向,进一步扩大科技企业孵化器、小企业创业基地和大学科技园的发展规模,增强功能,提高质量,着力培育一批技术先进、潜力较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每年新增30万平方米以上孵化面积,新增700家以上在孵企业。

  2.加大支持力度。认定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或大学科技园的给予200万元资助,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或大学科技-3-

  园的给予300万元资助,资助经费主要用于公共实验室建设、设立种子基金和创投基金等。经认定为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或大学科技园的,其公用服务设施符合有关税收政策规定,可实行加速折旧。鼓励有条件的市、县(市、区)和高新园区对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或大学科技园内的在孵企业缴纳的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全额奖励给企业。

  (四)推动高新园区设立创业投资引导资金

  1.设立创业投资引导资金。各高新园区和省级特色工业设计基地都要设立不少于500万元的创业投资引导资金,并逐年增加。制定创业投资引导资金的运行和管理规则,明确引导资金支持的重点方向,积极争取国家、省、所在地政府和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支持,不断壮大引导资金的规模。要充分发挥引导资金的作用,引导国内外创业风险资本聚集高新园区,吸引国内外投资机构、创业风险投资人才集聚高新园区,加快创业风险资本和投资管理机构的集聚。

  2.发挥创业投资引导资金作用。通过政策性引导资金的导向作用,激发创业风险投资投向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增大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得创业投资的机会。围绕高新园区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聚焦高新园区内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优选一批、培育一批、引进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加以重点扶持。推动浙江股权交易中心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股份转让平台,促进创业投资机构的互动合作。

  -4-

  (五)完善科技创业服务体系

  1.发挥网上技术市场作用。推广适合中小企业使用的网上技术交易评估报价系统、技术合同网上登记系统,重点抓好中小企业技术需求信息库建设,引导中小企业利用信息网络获得先进适用技术。进一步落实技术市场税收优惠政策和科技中介机构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的税收扶持政策,促进技术市场加快发展。对中小企业通过浙江网上技术市场交易实施的产学研合作项目,地方财政可根据年销售收入、税收金额等给予一定额度补助。

  2.建设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已建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和省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作用,推动平台面向中小企业提供研发设计、检验检测、技术转移、项目咨询、知识产权、标准、质量品牌、人才培训等服务。出台推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的具体实施意见,探索实行“创新服务券”等购买公共服务方式,建立科研设施和仪器设备等科技资源向社会开放的运行机制。在高新园区、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科创基地、孵化器内,建设一批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区域创新服务平台或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鼓励引进风险投资公司、创投管理公司、民间投资机构、上市服务公司、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民间私募投资基金等组织,完善中小企业创业创新服务体系。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与多层次资本市场对接,建立适合科技型中小企业特点的直接融资体系。

  三、保障措施

  -5-

  (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

  贯彻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科学技术进步法》、《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和《浙江省高新技术促进条例》,在确保财政科技投入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的投入力度。省、市、县(市、区)和高新园区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用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教育培训和奖励等,合力推动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

  (七)支持关键技术研发应用

  每年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重大重点项目和成果转化工程项目。积极推荐有条件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申报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等项目,增强科技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八)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开发、申请、转让和许可实施国内外专利尤其是发明专利,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强对群体性、重复性侵权案件的调处,探索建立网络购物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监管长效机制,切实保护中小企业创新权益。

  (九)加强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的组织领导

  充分发挥各级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科教领导小组、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6-

  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科技主管部门要发挥牵头职能作用,形成工作合力,及时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发挥各中心城市、工业强县(市、区)、高新园区、孵化器的辐射和核心载体作用,完善体制机制,营造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发展的良好环境。

  附件:2013—2017年各设区市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目标分解

  -7-

  附件:

  2013—2017年各设区市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目标分解

  年度

  单位

  全

  省

  杭州市

  宁波市

  温州市

  湖州市

  嘉兴市

  绍兴市

  金华市

  衢州市

  舟山市

  台州市

  丽水市

  2012年

  总量(家)

  -

  -

  -

  -

  -

  -

  -

  -

  -

  -

  -

  -

  2013年

  总量(家)

  10000

  3000200012005006001200500200150500150增幅(%)

  -

  -

  -

  -

  -

  -

  -

  -

  -

  -

  -

  -

  2014年

  总量

  (家)

  141424230280216857108701700710285215720215增幅(%)

  41.441.040.140.442.045.041.742.042.543.344.043.32015年

  总量

  (家)

  20000

  60004000240010001200240010004003001000300增幅(%)

  41.441.842.842.440.837.941.240.840.439.538.939.52016年

  总量

  (家)

  2449572604980295012001500295012005003651220370增幅(%)

  22.521.024.522.920.025.022.920.025.021.722.023.32017年

  总量

  (家)

  30000

  90006000360015001800360015006004501500450增幅(%)

  22.524.020.522.025.020.022.025.020.023.323.021.6-8-

  -9-

篇三:百户科技型企业深化市场化改革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专项行动方案

  文档

  科改示X行动之“企业治理结构优化”

  完善的现代化企业治理结构对国有企业的持续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和重要意义。本文正略咨询将结合当前科技型国有企业在治理结构层面的突出问题,分析并提出优化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有关建议,深入推进国有企业现代化市场化改革。

  一、科改示X行动中“企业治理结构优化”的重要意义

  “科改示X行动”是继国企改革“双百行动”“区域性综改试验”后的又一个国企改革专项工程。针对“科改示X行动”中的企业治理体制机制完善工作,国务院印发的《百户科技型企业深化市场化改革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加快推动科技型企业董事会应建尽建、配齐配强;健全董事选聘、管理、考核、评价、退出等机制,提高董事会科学决策水平;全面落实科技型企业董事会依法行使重大决策、选人用人、薪酬分配等权利。”

  科技型国有企业作为国企改革的关键领域,公司治理结构的优化有助于推动科技型国企在企业架构方面实现转型升级,对其管理和发展有重要意义。通过构建“三会一层”的现代化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科技型国有企业可以建立有效的授权和监督机制,进而实现各治理主体之1/9

  文档

  间各司其职、权责清晰、管理科学、有效制衡。

  二、科技型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层面的普遍问题

  我国自1993年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来,国有企业逐步建立起规X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作为我国产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引领者,国有科技型企业自科技体制改革以来发展迅速,但受限于传统体制机制和企业规模,在企业治理和内部经营方面存在短板,比如董事会成员架构不合理导致决策机制不科学、部分企业“三会一层”人员高度重叠等。

  01、企业存在“一股独大”现象混淆企业管理和公司治理

  部分国有企业存在“一股独大”问题,企业发展受限于行政干预,企业管理和公司治理概念的混淆也限制了企业治理水平的提升。

  一方面,部分国有企业的大股东集中公司股权,间接操纵股东大会,同时控制董事会和监事会。公司其他治理主体与大股东在决策方面权利不对等,难以有效发挥职权。

  2/9

  文档

  另一方面,部分企业混淆了企业管理和公司治理的概念,影响了公司在治理结构方面的独立性。企业的重大经营决策权受限,导致企业无法依靠治理规则进行科学管控,这也是国有企业治理水平难以根本性提升的症结所在。

  02、治理主体权责界限不清晰

  部分国有科技型企业规模较小,治理机制不健全,内部缺乏明确的职责X围界定,导致各治理主体的权责界限不清晰。

  一方面,大多数国有企业由政府指派董事长以及总经理,导致经理层与董事会之间在职责管理方面定位不清晰,也使得董事会缺乏对经理层的有效监督与管理,造成公司的治理结构不科学、不规X、不合理。

  另一方面,部分科技型国有企业的负责人同时担任多个职务,导致企业领导层在决策和监督的公平性和专业性方面存在问题,同时各治理主体之间缺乏有效制衡。

  03、董事会决策机制不科学

  目前部分科技型国有企业的董事会建设不完善,企3/9

  文档

  业采用集权管理模式,导致董事会决策不够客观科学。

  一方面,企业创始人和内部董事在技术领域经验丰富,但不擅长市场化经营管理,导致在企业重大经营事项方面的决策不够科学。

  另一方面,科技型国有企业中内部董事比例较高,而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在董事会的合法席位较少,在人员架构方面不够均衡。

  同时,部分科技型国有企业的董事会缺少类似投资委员会、预算委员会等辅助机构,在决策过程中缺乏专业化的支持,影响董事会决策的专业性和科学性。

  04、监事会监督机制不完善

  部分科技型国有企业监督机制不完善,普通员工无法参与企业重大决策。

  一方面,由政府或者国资监管部门任命的监事会成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参差不齐,在监管过程中无法提出专业化的建议,使得监管流于形式,难以充分发挥监督职能。

  4/9

  文档

  另一方面,部分科技型国有企业监事会的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流于形式,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导致出现形式化监督。

  同时,企业层级限制导致企业普通职员无法参与公司重大事项决策,监督机制不够某某。

  05、经理层选聘和员工激励机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大部分科技型国有企业的经理层以上级任命为主,不符合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经理层选聘的市场化程度较低。此外在员工薪酬激励方面也存在一定问题。目前科技型国有企业的员工薪酬激励和绩效考核机制不健全,部分企业仍保留定额定酬机制,对核心研发人员薪酬激励不足,员工积极性不高,造成人才流失。

  三、科技型国有企业治理结构优化建议

  优化国有企业治理结构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一环。科技型国企内部治理结构僵化,需结合企业实际和发展阶段建立现代化的公司治理结构,切实推进国企现代化、市场化改革。

  01、从制度体系上规X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

  5/9

  文档

  制度建设是科技型国有企业实施变革的关键,可以从根本上保证企业治理结构的持续完善。

  一方面,结合企业实际发展情况修订公司章程,完善公司规章制度,建立健全“三会一层”,形成公开透明规X的议事规则和决策机制。

  另一方面,制定明晰的“三会一层”职责分工体系,充分发挥股东会财务管理、董事会决策、监事会监督以及经理层经营管理等职能,通过规X化、标准化的职责要求和更加明晰的权责界限保障法人治理结构发挥应有作用。科技型国有企业应该规X公司章程,摒弃原有僵化的体制机制,通过完善的企业制度体系有效提升企业的法人治理水平。

  02、打造内部制衡和外部监督相互协同的治理机制

  通过明确各治理主体的职责分工,实现各主体间相互制衡,进而保障企业合法合规地高速运转。

  一方面,建立健全董事会工作机制,引进外部独立董事以优化董事会结构,建立健全董事会管理制度体系,提高董事会的科学决策能力。

  另一方面,加强监事会制度建设,完善监督管理机制,适当引进外部6/9

  文档

  监事以实现规X化的监督管理,保证监事会有效监督公司的财务运作、合法经营和内部管理工作。

  同时,建立健全经理层市场化选聘机制,引进职业经理人,促进经营层更好地发挥职能,保障企业的长远发展。通过建立健全规X科学的“三会一层”管理监督体系,进一步打造内部制衡和外部监督相结合的企业治理结构。

  03、通过引入民营资本以及员工持股有序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随着科技型国有企业不断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三层一会”体系建设、企业治理结构和内部运作机制将逐步建立健全,从而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创新活力。

  一方面,提升科技型国有企业的股权多元化水平。优化公司股权结构,积极推进股权多元化,切实避免“一股独大”。积极引进与企业优势互补的民营资本以提升运营效率,明确各治理主体的职责界限以完善企业的治理结构。

  另一方面,逐步推行员工持股计划,建立健全员工薪酬绩效激励机制,积极引导员工参与企业治理以激发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更有效地监督企业的运营管理。通过国有企业在混合所有制改革方面的深入推7/9

  文档

  进,企业的股权结构将进一步优化,企业治理水平将不断提升。

  04、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党的建设

  党的建设在国企改革过程中发挥引领作用,科技型国有企业作为我国创新发展的引导者和推动者,需要坚持以党的建设为引领。明确党的建设在组织结构中的定位,发挥国企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增强党的建设与治理结构优化之间的关联性,完善企业治理结构的框架。加强企业思政教育宣传,弘扬企业核心价值观,提升企业治理结构的文化内涵,充分发挥党的建设在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国有企业需要以党的建设为依托,推进党的建设与治理结构的深度融合,不断优化完善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

  四、总结

  国企改革的目标是完善和建立现代化的企业制度。部分科技型国有企业存在“一股独大”、治理主体权责界限不清晰、董事会决策机制不科学、监事会监督机制不完善以及经理层选拔和员工激励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尚未真正建立现代化的企业治理结构。

  8/9

  文档

  通过完善制度规X、有机结合内外部监管机制、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强党的建设等举措,可以优化完善科技型国有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提升自身企业的竞争力和创造力。

  9/9

篇四:百户科技型企业深化市场化改革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专项行动方案

  国有科技型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难点分析

  孙舰

  摘要:科技型中央企业在国家推进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国企改革的关键领域。本文针对科技型央企的特点,进一步分析科技型央企在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战略制定、架构设计、员工持股、科研与经营协调等难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建议,为科技型央企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转型突破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科技型央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科技型中央企业,因其本身的行业领导地位以及科研投入的资本实力,在国家推动科技创新、促进行业技术进步的进程中被寄予厚望,是新一轮国企改革的重点目标[1]。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混合所有制为国企经济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作为中央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型企业在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方面一直在不懈努力,虽然国家一直在出台各项扶持政策、创造改革试点机会,但由于其传统的体制机制约束,改革的过程仍面临着不小的困难,需要人们深入细致地研究对策,制定有针对性的改革措施,才能確保改革要求落地实施。

  一、科技型中央企业的现状

  (一)科技型央企的发展背景

  2000年,建设部、交通部、铁道部等11个部门所属的134个科研机构开始向企业转制。经过几轮的央企并购整合,目前仅剩下10家规模较大的科技型央企;大部分科研院所并入央企,成为其旗下的子公司,这些

  成为央企或央企旗下全资子公司的企业是科技创新的“国家队”,是中央企业推动科技创新的“主力军”。

  (二)科技型央企特点

  1.体量小且行业分布集中

  科技型央企和其他制造型、服务型中央企业存在明显的区别。一是体量偏小,科技型企业的资产总额、利润总额等指标在国资委监管的央企总规模中所占比重较小,相比同行业的产业集团,也显得实力较弱。二是行业分布相对集中,大部分的科技型企业都分布在关乎国计民生的军工、通信、电力、石油化工、建筑、机械、冶金、电子等行业。

  2.重视科技研发,市场经营存在短板

  科技型央企以技术研发为主要任务,多年来依靠国家的科技投入,承担了为行业提供共性技术和高新技术产品的责任,为行业的技术进步、新产品开发推广、提高民族工业的竞争力作出了巨大贡献[2],同时也培育出了一大批行业顶尖的技术人才,但管理层也多为技术出身,这类人才存在一个共性特点,即具有科研人员的钻研和拼搏精神,但是在企业管理和市场经营方面存在短板,不擅长制度建设、组织管理、人才激励等专业的管理工作。

  3.内部管理机制相对落后

  科技型企业转制后,为适应市场,开展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对其原有的组织架构、经营方式、管理模式等进行了调整,将延续了数十年的院、所、研究室的组织构架逐渐改造成事业部与母子公司并存的公司制,初步形成了科技企业集团的架构[2]。但是,在内部管控方面,由于缺少专业的管理型人才,在资源的深度融合、市场的开拓与经营、科研与经营的相

  互促进、人才活力的进一步激发等方面还需要提升,健全的机制体制还未建立,导致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不高,主动创新意识不足,企业的快速发展受限。

  二、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的难点

  鉴于科技型央企的现状,建立适应市场化竞争的管理体系和体制机制迫在眉睫,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进一步激发企业的活力和动力是推动其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国家和相关部门制定了各种支持政策推动科技型企业的深化改革。然而,科技型企业在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方面还处于摸索阶段,仍然存在一些实际困难需要解决。

  (一)战略制定难点

  战略问题是很多企业容易忽视的根本问题,任何企业在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之前都需要想清楚改革的目标是什么,企业应该沿着怎样的道路走下去。科技型央企在转制之前依靠国家科技经费支持,潜心钻研科学技术,但转制为企业后,依靠自身力量参与市场竞争就不得不考虑到自身在市场上的竞争和存活问题。早期,由于国家迟迟没有明确转制后的中央科技型企业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定位以及资金投入渠道,导致科技型央企在战略定位上一直摇摆不定,在侧重服务于行业技术进步还是努力发展自身产业的道路踌躇不前[2]。当前混合所有制改革为企业探求新的发展道路提供了机会,是科技型央企在新时代、新形势下重新审视自身,建立符合其发展需求的战略良机。

  (二)架构设计难点

  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合理的架构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管理效率,规避潜在风险。科技型央企承担着行业共性、关键技术开发和大量标准制定

  及检测等公益性社会工作,是推动国家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载体,大量的专利、技术、知识产权甚至于一些涉及国家秘密的专业、先进技术是其相较于其他企业独特的无形资产。混改必然要引入非公资本,如何设计股本架构,能够在保证无形资产不外泄、国有资产不流失的同时确保发挥各种资本的积极作用,实现风险与利益的共同承担是科技型央企需要重点考虑的

  问题。

  (三)员工持股制度设计难点

  (四)科研与经营关系协调的难点

  企业的目标是实现利润的最大化,科技型央企集科研和经营于一体,作为科技创新主体的科研人员通常也承担着市场经营任务。科技创新是一项艰巨而又困难的任务,通常需要科研人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潜心研究,才有可能开发出利于行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突破性技术。市场经营也是一门艺术,需要具有探索精神和毅力的专业人员进行大量的市场调研分析和地域资源拓展。同时承担着科技创新和市场经营的科研人员精力有限,很难做到两者兼顾,顾此失彼在所难免,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过程中,通过资源的引入和调配,实现科研与经营关系的协同发展,也是科技型央企需要解决的难点之一。

  三、科技型央企混改难点的应对措施及建议

  (一)战略制定方面

  科技型央企虽然承担着研发先进技术、推动行业进步的重要使命,但同时也是以市场为导向、追求经济效益的企业实体。当前,在国家将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时代,科技型央企首先应主动承担起科技

  创新的重任,以服务行业技术进步为首要使命,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多渠道增强科技创新对企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源泉,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架构设计方面

  总体上说,国有企业、集体资本、社会资本、外资和自然人都可以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参与主体。科技型央企开展混改不能是形式上的改革,更应该通过引入先进的资本体系以实现传统的管理模式和经营机制改革。虽然科技型央企拥有大量技术、专利等无形资产,但当今世界处在一个开放共融环境下,合作是实现共赢的重要途径。因此,各类资本都可以作为考虑引入的对象,科技型央企需要关注的是选择利于企业发展和管理经营的合作伙伴,后续通过规范治理、分权制衡实现混改的最终目的。

  (三)员工持股方面

  员工持股不仅能够激发企业活力,同时也将员工与企业组成了利益共同体,员工将与企业共同担风险、享利益。科技型企业作为开展员工持股试点的“先行军”,在探索建立行之有效的员工制度过程中,需要注意员工持股不是全员持股,也不是平均持股,而是要在重要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中有选择地开展员工持股,进一步明确员工持股比例、入股价格及确定依据、持股方式、持股标准,合理确定持股人員名单,同步建立持股平台管理、股权分红确定原则和程序、股权动态调整机制等配套政策,确保员工持股公平、合理,严防国有资产流失。

  (四)科研与经营关系方面

  科技型企业的改革不是为了淡化企业科技创新功能,而是要实现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并驾齐驱,将科研与经营独立分割,一方面为科研人员集

  中精力研发技术、攻坚克难提供相对独立的研发环境;另一方面引入专业管理人才开展市场经营、组织管理、人才激励等专业的管理工作,同时构建加快科技成果应用转化的机制体制,形成科研成果提升经营业绩,经营业绩支撑科技研发的良性循环,搭建科研与经营相互独立又相互促进的健康发展模式。

  四、结语

  科技型央企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不仅是国企改革的要求,同时也是其突破制约,实现长久发展的有效途径。2022年末,《百户科技型企业深化市场化改革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专项行动方案》印发,旨在推动部分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科技型子企业在完善公司治理、市场化选人用人、强化激励约束等方面探索创新、取得突破,打造一批国有科技型企业改革样板和自主创新尖兵。不难看出,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型央企的改革工作。因此,抓住改革良机,解决制约改革的重点、难点,打破束缚发展的体制、机制,将进一步助推科技型央企未来实现快速发展。

篇五:百户科技型企业深化市场化改革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专项行动方案

  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实施措施

  一、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

  创新体系

  这是从体制机制上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条件。确立企业

  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在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只

  有以企业为主体,才能坚持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有效整合产学研的

  力量,加快技术创新成果的产业化。目前,因为发展模式、市场条

  件、政策和体制环境等多方面原因,不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热

  情不高。必须从各个方面加大企业自主创新的外在压力和内在动力,促使企业把创新作为自身发展的头等大事。要通过深化改革和体制创

  新,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研究开发的主体和科技成果应

  用的主体,带动市场导向和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活动蓬勃开展。

  包括:进一步消除各种体制机制性障碍,打破行业和市场垄断,创造

  各类企业公平竞争的环境;进一步使国内企业参与、融入国家科技计

  划和重大工程项目,建立由企业牵头实施应用性重大科技项目的机

  制;进一步整合为企业技术创新服务的科技资源,健全科技中介服务

  体系,为企业创新活动提供社会化、市场化服务;进一步支持企业建

  立研发机构,鼓励企业与科研部门、高校联合共建实验室、共性技术

  研发和工程化平台。同时,加快完善推动产学研结合的机制和政策,探索促进产学研结合的有效模式。在技术创新中发挥大企业的骨干作

  用,发挥

  民营企业的重要作用,加大对中小企业、高技术企业的政策

  支持。

  二、完善自主创新激励机制,落实鼓励和支持自主创新的财税政

  策、金融政策和政府采购政策

  积极发展创业风险投资,是各国政府普遍实行的引导和推动企业

  技术创新的政策措施。国务院已经出台了《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

  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若干配套政策》,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

  加强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扶持和激励政策。我们要认真研究

  wto框架下

  政府支持企业研发和创新的做法,形成政府支持企业创新的投入机

  制。在财税政策方面,要加大支持研发和创新的财政资金投入,形成

  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科技投入体系;完善和落实国家关于促进

  技术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以及设备更新等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积

  极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发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推进并完善企业研

  发投入的税前扣除等激励政策,实施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税收优

  惠政策;加快制定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加大对科

  技型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在金融政策方面,要通过完善相关政策,引导各类金融机构支持自主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改善对高新

  技术企业的信贷服务和融资环境,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金融支

  持;建立健全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的金融体系和信用担保制度,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良好条件。在政府采购政策方面,要改革政府采

  购的体制和机制,建立扶持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制度,扩大政府采购

  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作用;制定将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纳入政府采购

  主体范

  围的办法,优先购买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装备和

  产品。同时,积极支持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企业的风险创业投资

  和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抓紧研究推出二板市场,拓宽创业风险投资

  进入和退出的渠道。

  三、抓紧制定并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这是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支撑条件。推行国家知识产权

  战略,搞好知识产权保护,不仅是树立我国国际信用、扩大国际合作

  的需要,更是激励国内企业自主创新的需要。可以说,没有知识产权

  保护,就不可能有企业自主创新;保护知识产权,就是鼓励和支持企

  业自主创新。因此,一是在全社会提高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和观念。

  特别要引导企业提高创造、运用、管理和保护知识产权的理念和能

  力。二是有重点地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根据原始创新、集成创

  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不同特点,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加强知

  识产权保护。三是加快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和政策。进一步明确

  和细化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措施。加快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加大

  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严格查处和打击各种违法侵权行为。四是充

  分发挥政府在知识产权保护中的作用,建立健全激励企业技术创新、专利申请、成果转化等机制,加速自主知识产权成果的转化应用。

  四、继续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增强全民创新意识和能力

  这是从根本上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社会环境和民众基础。要

  大力加强科学普及工作,广泛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和尊重劳动、尊重

  知

  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风尚,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

  质。要在全社会培育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完善创新机制,大力

  提倡敢为人先、敢冒风险的精神,大力倡导敢于创新、勇于竞争和宽

  容失败的精神,努力营造鼓励科技人员创新、支持科技人员实现创新

  的有利条件。公务员之家

  :

篇六:百户科技型企业深化市场化改革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专项行动方案

  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课题组:彭留双

  姜中华

  陈瑾

  梁青建

  董含星

  科技创新平台是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具有技术转移、技术研发、资源共享、孵化企业等功能,是培育高科技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载体,是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更是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经济增长的助推器。为系统深入地把脉分析我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现状、查找不足,提出对策,我工委在常委会领导的带领下,走访了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并听取了市科技局专项工作汇报和市经济开发区关于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建设情况汇报,在此基础上,比较参照先行地区高新技术发展路径和科技创新平台运作模式,形成调研报告,以供参考。

  一、我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现状和特点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作为政府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举措来抓,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按照“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所企共赢”的发展理念,引导企业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强化研发平台建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初步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为基础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一是科技创新政策环境趋于良好。以创优环境为先导,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宏观推动,专门召开科技创新大会,明确提出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宏伟目标,深入开展创新型在全市营造浓烈

  的科技创新氛围;一手抓政策驱动,结合本市实际,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国家、省和常州市的一系列科技政策,先后出台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决定》、《关于鼓励和促进科技创新创业的若干政策意见》等,对企业实施科技创新过程中涉及到的税收政策、奖励政策、资金投入、人才引进、立项审批等方面,加大了扶持优惠力度,具有很高的含金量。

  二是产学研合作日趋活跃。为了适应企业日益迫切的产学研合作需求,我市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政府服务、企业发展,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的思路,以组织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为载体,致力于建立完善的产学研合作机制模式,不断开拓深化产学研合作的新领域、新途径、新方式,大力提高产学研的组织程度和合作层次,取得了良好成效。一是从政府层面上看,政府与重点科研院校的战略合作日益紧密,我市与浙江大学等5所科研院校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建立了清华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浙江大学溧阳合作服务中心、产学研专家数据库,通过组织有效活动、提供有效服务,为市校合作搭建平台,促进大学的技术成果向溧阳转移。近年来市政府共举办重大产学研活动12次,签订合作项目150项,引进可供转化的科技成果信息5000条,中国溧阳茶叶节“科技合作项目签字仪式暨信息发布洽谈会”等正逐步成为具有品牌效应的产学研合作平台。二是从企业层面上看,主动寻求产学研合作的动力显著增强,全市企业与全国百余所高校、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45家高新技术企业全部具有产学研背景,其中三分之二的企业与多家高校、院所有合作

  关系,85%的科技成果、90%的省级以上科技立项均有技术依托单位,企业在产学研合作关系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突出。

  三是创业中心建设步伐加快。加快推进区域公共创新平台建设,投巨资兴建了创业孵化园、规划建设了天目湖高新科技园,着力增强资源整合、产业集聚、承载项目的能力,积极吸引信息、技术、资金、人才为在孵中小科技企业服务。先后有50多家企业入孵,年入驻企业的实际孵化面积使用率达90%以上,已有20多家企业出孵,其中有5家企业被认定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在孵和毕业企业申请专利共计58件,通过ISO9000论证的企业10余家,累计开发新产品60多项,多项产品获各级科技部门的火炬、重点新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的认定,累累成果促使市高创中心今年一举通过省级孵化器认定,创业中心助推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四是各类服务平台日臻完善。一是技术服务平台雏形初显。建立了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信息网络中心、科技咨询服务等一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完善了江苏省产品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天目湖基地建设,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二是融资平台运行规模不断扩大。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的行政推动型投融资体系。政府投入以策划包装项目争取各级科技经费支持为主、本级财政科技三项经费投入为辅,近年来,全市实施科技项目1000余项,争取经费达5990万元,本级财政科技三项经费投入2680万元。政府投入带动效应明显,引导企业投入3.1亿元,政府每投入1元,带动项目投入10多元,政府资金使用效益显著放大。三是人才集聚平台建设成绩斐然。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以良好的宜居环境吸引高层次紧缺人才,以完善的配套服务留住人才,各类创业创新人才加快向溧阳流动,2007年全市引进硕研及高级职称以上的科技创新人才127名,引进海归高层次人才15名。

  五是“一站两中心”建设初具规模。坚持突出创新能力的提升和研发成果的转化两个重点,加快建设“一站两中心”,切实增强企业承接重大项目的能力、创造自主知识产权的能力、集聚高层次人才的能力和创造业绩的能力。目前全市已建成三级创新平台26个,其中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级技术中心4个,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家,省级博士后技术创新中心2家。

  六是科技创新平台支撑效应日益突出。据统计,我市科技创新平台基本分布于45家高新技术企业内,这45家高新技术企业集中了全市企业研发活动的91.2%,承担了88.6%的省级科技计划,分享了去年上级科技经费的77.45%,一批如正昌公司的SZLH858制粒机、生物质成品燃料产品及装备开发等项目入选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重点项目序列,带动高新技术产业链不断

  做长做粗,在规模扩张的同时,加快了我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进程。2007年全市45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值198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40%,撑起了工业经济的半壁江山。

  二、当前制约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问题和不足

  主要表现为:一是企业的创新意识不强。产业结构偏重、产业层次偏低,大多数企业处于竞争弱势地位,惧怕创新风险,重视固定成本,不在意风险成本、机会成本、边际成本产生的汇报,导致内在的创新动力不足,其外在的表现为安于现状,小富即满,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主动性不强,对建设创新平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重视不够、信心不足,新产品开发仅仅停留在跟随和模仿上,强调“短、平、快”,束缚了企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二是科技创新人才地位不高、结构不优、总量不足。企业人才观念陈旧,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的投入不足,企业科技开发人员地位和待遇偏低,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高层次的创新人才严重不足,产品开发能力较弱。三是创新投入不足。投入渠道单一,企业融资渠道狭窄,融资能力较弱,风险资本市场发育不够,全市R&D占比和企业研发投入规模远远低于发达地区,高新技术产业“高投入、高收益”的特征尚不明显。四是区域性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基本空白,尚未形成有效的创新要素整合机制,高新技术产业群发展缺乏技术支撑,制约了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五是创业中心建设相对滞后。规模较小、设备简陋、服务内容单一,孵化功能不尽完善,仍处于粗放型、低水平的发展阶段。六是企业创新的环境需进一步优化,主体创新、载体创新的氛围还不够浓,政府的激励政策特别是服务内涵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当前,我市正处在“建设高水平小康溧阳,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发展的要求更高、难度更大,面临

  的挑战更为严峻。特别是今年以来,面对全球经济放缓、国际市场疲软、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上扬以及宏观调控中货币、土地、节能减排“三道闸门”继续从紧等诸多不利因素,我市工业经济经受了巨大冲击,部分处于产业链低端的行业和企业走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以上情况充分表明,企业在国内外经济环境趋紧的形势下,优者更强、劣者更弱,两极分化、优胜劣汰的现象尤为明显。凡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的不仅没有受到影响,而且赢得了发展的新机遇,拓展了市场的新空间;反之,则步履维艰甚至难以为继。因此,作为企业,必须通过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作为苏南经济版块中次发达地区的溧阳,必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促进产学研更加紧密结合,吸引更多的高水平科技成果向溧阳转移、到溧阳转化,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在苏南优化发展的大潮中赢得主动、构筑优势。要着重在五个方面实现突破。

  (一)解放思想,在观念转变上实现突破。各镇各有关职能部门要解放思想,同心协力,将推进科技创新作为溧阳实现跨越发展的最大机遇来抓,全力以赴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集聚政策资源,结合工作实践,从政策层面上将好的经验和成熟做法不断系统化、规范化,为创新平台的建设和运行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既突出导向性,又突出实用性,更突出可操作性,促进创新资源的整合,推进产学研的紧密结合,发挥企业、高校与科研院所创新资源效益,形成全社会

  共同推进创新的合力。引导企业突破小富即安、急功近利的思想束缚,以长远的眼光制定打造百年企业的规划,塑造创新精神,将自主创新视为企业的生命线,突出创新平台的龙头地位,瞄准行业前沿尖端科技,强化新产品研发,促进产品向产业链高端延伸,培育企业持久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二)提升功能,在公共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上实现突破。公共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涵盖创业平台、行业公共研发平台和创新服务平台三个方面:一是科技创业中心建设要转换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按照“设施规模化、服务产业化、经营品牌化、资源网络化、运行市场化、发展专业化、功能效益化”方向发展,依靠市场的力量,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提高创业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控制企业的创业成本和风险,提高创业的成功率。二是行业公共研发平台建设要强化政策引导,搭建合作框架,完善共享机制,整合创新资源,立足我市规划打造的六大产业集群,组织建立技术联盟,加强产业源头技术的开发,继而辐射带动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技术进步,提升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力。三要重视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重点加强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形成网络化、专业化、规范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促进技术、市场与资本的结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三)创新机制,在推进产学研合作上实现突破。实现有效的产学研合作,重点和难点,在于如何建立完善的机制,拓展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形成创新资源良性循环模式。就政府而言,传统的“静态合作”机制过于形式化,不符合科技成果转化市场的

  规律。政府开展产学研合作,要积极搭建区域性科技创新平台,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形成战略合作机制,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建立产学研合作的前沿阵地和后方基地,充分挖掘和利用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智力资源,把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推动区域经济和创新体系的持续发展。就企业而言,建立紧密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关键要坚持项目为本,以项目为纽带,以企业创新平台为载体,紧紧依托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进一步激发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能量,加强信息双向交流,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推动高校和科研机构面向企业展示成果、对接成果、转化成果,努力构建务实高效、开放灵活、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产学研合作新机制。

  (四)多元投入,在融资规模上实现突破。科技创新具有高投入、高产出、高收益和高风险的特征,要建立“政策引导、企业主体、金融支持、政府扶持”的多层次、多形式的高新技术产业投融资体系,加强政府投资、创业投资和资本市场的结合。一要完善政府投入机制,增加财政投入,优化资金投向,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和推动企业和社会增加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形成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为补充的良性格局。二要建立贷款推荐制度,加强银企合作,完善中小企业担保基金管理模式,帮助企业获取更多的贷款支持。三要建立健全资本运作机制。鼓励高成长型企业上市,改善企业财务结构,增强企业资本实力;实施“双轮”驱动政策,大力扶持本地有实力企业组建风险投资公司,着力引进外地风险投资机构,不断壮大我市风险

  资本市场。四要继续全力以赴地做好科技项目的挖掘、包装、策划和组织申报工作,使更多的科技型企业能够享受科技资金扶持。

  (五)完善政策,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实现突破。学习借鉴先进地区高新技术创业中心的成功经验,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运营机制。一要进一步研究、制定并落实科技人才引进培养政策,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尽力为科技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努力营造适合科技人才成长、发挥专长的环境,将我市打造成吸引外来人才创新创业的乐土。二要强化企业吸纳人才的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建立科研工作站,完善人才柔性管理机制,引进本地发展急需的高新技术研发人才和紧缺人才。三要整合市内外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加大对本土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全面提高各类专业人才的素质,为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人才支撑。四要引导企业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深化人才队伍管理机制改革,完善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激发科研开发人员的创新激情,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高新技术人才队伍。

  (溧阳市人大常委会)

篇七:百户科技型企业深化市场化改革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专项行动方案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与建议范文

  近几年我市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企业经济效益实现较快增长。但作为一项重要核心竞争力——自主创新能力,还是我市大多数企业的“软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胡锦涛同志在考察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时指出,要坚持把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结构调整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这表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正在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增强国家竞争力的重大课题。

  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增强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目前,我国已进入加速工业化阶段,在过去的较长一个时期,我国大部分企业的技术来源主要依靠模仿和引进。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对传统工业化模式提出了挑战。决定产业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已从过去的自然资源条件和廉价劳动力转向创新能力、技术和管理优势,知识产权成为重要的竞争工具,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的拥有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已是世界制造大国,工业增加值居世界>>不是您想要的?去

  教育科技

  栏目浏览更多文章。<<

  三、我市企业创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企业虽然在向科技型企业发展的道路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应当看到,我市的科技型企业还存在着数量少、规模小,产品技术含量偏低的情况。在全市

  2万家企业中科技型企业不上百家,占百分之一都不到。在19家高新企业中,平均每家年产值只有8337万元,上亿企业只有三家。而企业的生产技术和产品,大都还停留在传统产业基础上的小改小革,而缺乏电子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等高精尖技术。所以从一定程度上讲,现在我市的科技型企业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分析影响我市企业向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因素有不少,其中的主要问题是:

  企业自身问题

  a、企业家的问题。温岭的企业家阶层大都是改革开放以后,在市场经济中摸爬滚打中成长起来的一批创业者,他们有二十多年来经营的经验,对传统意义上生产经营来说,他们是行家里手,但面对信息社会,面对新型工业化道路他们会感到陌生,感到力不从心计无所出。于是企业主中有些就存在“小富即满”的安逸思想,没有发展壮大的思想和物质准备。因为他们的起点都比较低,大多数在高中学历及以下。(就是在19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里,也只有2家的法人代表是硕士研究生毕业,还有2家大学、2家初中,其余都是高中毕业。)学识的一般化带来产品的一般化,他们大都依靠价格优势开展同质竞争,而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核心竞争力。

  b、管理模式问题。因为职业经理人阶层不够发达,企业投资者又对职业经理人不够放心,所以现在的管理模式绝大多数仍是家族式管理,所有者和经营者都没有分离,因而企业大都还固守着独断式管理模式,没有实行民主化、科学化的决策模式,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c、企业创新意识问题。许多中小企业缺乏创新意识,盲目乐观,认为本企业产品销路好,不再开发新产品作为支撑,导致企业经济效益不断下滑。据调查,温岭中小企业普遍对本企业产品寿命持乐观态度,有34.2%企业认为产品寿命在10年以上,25.1%企业认为在5--10年,19.2%企业认为在3--5年,只有20%左右的企业认为在3年以下。在经费投入上,大多数企业技术开发费用只占1%以下,而温岭大企业一般在1.5%以上,发达国家在5%左右。

  企业发展外部环境问题

  a、资金问题。中小企业由于规模、信誉等种种原因,其正常发展的资金往往都不能从银行融资得到满足,因此企业技术创新往往会碰到融资难的问题。由于温岭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有利于风险投资发展的环境,尤其是缺乏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所以还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风险融资手段。

  b、人才资源问题。虽然温岭市近年来科技人才资源量逐年在增加,但每万人口中拥有的专业技术人员比浙江省的平均水平都低,2001年温岭市每万人口拥有专业技术人员不足200人,而且高级职称人才奇缺。就在这些有限的科技人才资源中,又有近90%的专业技术人员从事的仍是与科技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工作。

  在对台州市107家上规模(职工人数在500人以上)非公企业科技人才情况的调查表明,职工总数中中专及以上学历占12.32%;高级职称人数占万分之11.79。而在省级高新技术企业中,中专及以上学历占32.13%,高级职称人数占万分之85.49,可见科技企业的人才比一般企业要高出好几倍。按此比例计算,温岭市30万工业企业职工中,还要培养或引进中专以上人才59430人,高级职称人才2211人,才能基本满足向科技型企业发展的需要,可见人才缺口之大。

  c、基础设施问题。温岭远离大城市,地处“长三角”的南端,接受上海幅射能力弱;不通火车、电力紧张,这些都是不利因素。但地处沿海,有高速公路、航空港、出海口,有利因素也不少。但与建设世界先进制造基地的要求相比,基础设施建设远远落后于时代的要求。

  d、服务保障问题。我国没有一部类似于日本的《中小企业基本法》的法律法规来保护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更是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资本结构优化扶持金和新增贷款很少与广大中小企业有缘。普遍存在着的企业征地难、贷款难、办事难,在阻碍着企业的发展。

  企业之间的联合和沟通问题

  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再要扩张,就要走资本经营的道路,联合和并购都在所难免,上市了的规模企业可以进行证券买卖,而中小企业就没有这么便利,在产权交易问题没有解决之前,并购是很困难的。现在政府提倡企业整合,实行强强联合,统一品牌、统一技术;或以产业链来组织,实现配套厂之间的联合,这样的松散型组织已有成功,而紧密型的往往因一山不容二虎而失败。

  首页123尾页

  >>不是您想要的?去

  教育科技

  栏目浏览更多文章。<<

  四、进一步加快科技型企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1.加强对新型工业化的宣传,走科技型发展之路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方针。结合温岭的实际,必须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高附加值产品,不断改造提升传统和特色产业,努力把温岭市建设成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用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的理论来指导工业发展,实现工业化和资源、环境、生态的协调发展。

  2.加强企业自身建设,努力提高企业主的素质

  应该建立经常性的培训制度,以不断学习来解决知识老化问题,可以经常组织企业主到先进国家参观考察,让他们从繁忙的事务中脱出一阶段,到先进同行中去找找差距,思考一些问题,从而激发出他们的创新思维,这样也可以解决一些“小富即安”的思想,以激励他们不断进取。要鼓励企业主培养和聘请职业经理人,这是一个企业长远利益所在,也是企业能长治久安的一个措施,3.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a、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鼓励发展风险投资事业。针对中小企业贷款规模小,数量众多,贷款成本高的特点,可以采取利息市场化或赋予银行更多的利息浮动权来解决。在风险基金设立上,应该由众多主体参与。引导企业、金融机构、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甚至个人等众多主体投向风险资本。

  b、进一步尊重知识和人才,提高全社会技术创新意识。要加快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通过提供住房、转移户口等各种安居政策,解决好他们的职称、人身保险等后顾之忧。企业也应实行灵活的利益分配政策向技术人员倾斜,如采取技术入股等方式,以吸引优秀人才。然后以点带面,逐步提高全社会的技术创新意识。

  c、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保持适度超前。按照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加快能源、交通、信息、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投资硬环境。加快城市道路和城市交通枢纽建设,建设沟通城区、泽国、大溪三角区域的主干道,实现“半小时经济圈”,尽快建好甬台温铁路。同时鼓励在工业园区中建立共用的技术开

  发中心、产品检测中心、生活服务中心等公共平台,大幅度提高企业发展的保障能力。

  4.加大政府引导作用,健全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日本、台湾在各县市都设有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内容有咨询服务、信息服务、技术创新服务、金融服务、财政服务、职业培训服务、产品销售服务、国际化服务、配套协作服务和组织化服务等10项。应由政府出面予以引导,才有可能建立一个完备的,能够提供各方面服务的体系。根据国外经验来看,我市应该从单纯金融服务转向金融与技术创新并重,并在信息、咨询上加大服务力度,提高中小企业的技术、工艺水平。

  5.加快产学研合作创业网络建设

  加强各类产业集群的建设,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以各类园区为载体,推广应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组织科研攻关,形成高科技企业孵化器网络。形成高新技术示范区、现代农业示范区、改造传统产业的示范区、出口产品基地等科技创新基地,推动区域经济创新、创业。已建立的浙江高校产学研创业中心要担负起高新技术项目的引进、孵化和培育等工作,为产学研服务的配套设施要跟上,孵化创业大楼要尽快建设。在这里,除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展示,技术检测,创业场地等为项目孵化提供各种服务外,还要使之成为产、学、研的结合点,成为高校向下延伸的落脚点,以促进科技成果企业化,生成新的小型高科技企业。

  首页123尾页

  >>不是您想要的?去

  教育科技

  栏目浏览更多文章。<<

篇八:百户科技型企业深化市场化改革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专项行动方案

  2019年12月27日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了《百户科技型企业深化市场化改革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专项行动方案》,各央企和地方企业都根据要求上报了试点企业;后续预入选企业也将按照工作要求在3月25日前提交本企业科改示范行动方案进行备案,备案通过后将正式入选。最终入选的百户科技型企业是继双百行动后又一批改革尖兵。我们公司结合双百行动的综合改革经验,就本次预入选的科技型企业在撰写企业科改示范行动方案上给予以下建议。

  一、企业行动方案的定位与要求

  行动方案的提交期正处在国企改革的三年行动方案出台的时间点,因此对百户科技型企业在本轮深化市场化改革中提出了更加明确的目标——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通知要求预入选企业提交改革方案+工作台账,并履行完规定的内部审批程序后报送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因此,本次方案定位既是一个深化市场化改革的设计方案,又是一个可跟踪可检查的工作台账,还是一个可量化、可考核的改革考核责任书。

  二、企业行动方案的设计核心

  首先,本轮百户科技型企业的行动方案可以参考前期的“双百行动”方案要求,借鉴方案结构。如“双百行动”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提纲模板)涉及六个方面:一是本企业基本情况,二是改革进展情况,三是存在的主要问题,四是改革的思路和目标,五是改革的重点任务措施,六是改革的组织保障。以上结构,可在本次行动方案的撰写中参考和借鉴。

  其次,本次企业在撰写行动方案时还需要注意在总结之前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和突出科技型企业的特点,提出针对性更强的市场化改革举措。

  本次入选企业的改革目标明确——通过深化市场化改革,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创新驱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因此,企业行动方案定位在“改革方案+工作台账+改革考核责任书”三

  合一的方案,需要考虑到这是一个深化市场化改革的三年方案。在具体方案的编制时,需要注意“一围绕、三明确、两验收”来设计。

  1、围绕战略目标制定改革目标

  本次入选的科技型企业具有共同改革目标——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但每个企业自身的创新驱动方式、高质量发展阶段都各有特点、各不相同,因此具体到每一个企业的改革目标一定还是围绕企业的战略目标制定。围绕战略目标制定改革目标,企业应该在十三五规划的总结基础上结合十四五规划,以创新驱动发展为手段,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结合过去已经开展的改革措施,确定企业具体的可量化、可考核的改革目标。此外,企业制定改革目标还需要与自身的使命定位相匹配、与企业在本集团公司中承担的重大科技创新任务相一致。

  2、明确改革目标剖析改革问题

  方案首先是一个改革方案,改革目标需要最终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原则:一是向高质量要效益,需要明确提出适当提高的经营业绩增长目标,体现深化改革带来的改革红利;二是向创新要新动力,创新发展是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驱动力,自主创新目标既要体现科技创新过程指标(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也要体现结果指标(科技成果的产出和转化)。

  行动方案是深化市场化改革方案,需要聚焦突出重点问题、难点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建议企业可以通过横纵双向比较分析明确改革问题:一是通过与标杆企业的横向对标比较找差距。对标需包括结果对标,也要包括措施对标。通过结果对标找差距,通过措施对标找路径。在对标过程中,要避免简单的数据比较和结果比较,更要重视措施对标找到差距产生的主要原因。例如:全员劳动生产率、人事费用率指标不理想可能是冗员问题,可能是流程问题,也可能是技术问题。二是通过纵向改革回顾分析找难点。企业在改革进展分析中需要挖掘分析改革重点、难点问题,并转化为本次深化改革的改革目标。例如:三项制度改革中最难啃的硬骨头干部能上能下问题,改革中下级好改本级难改,基层好改中高层难改的问题等。

  3、明确改革问题制定改革任务

  2号文一针见血指出不少科技型企业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市场化程度不高,发展新动能不足等影响了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通病;同时,也要认识到不同科技型企业的特色问题,即具体企业总是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过往改革进程也不尽相同。

  根据通知要求,本次改革任务既有必选动作又有自选动作。三项制度改革是国企改革的基础,是市场化经营机制的关键。在本次方案以必选动作的方式对企业提出深化三项制度改革的要求,并且给予明确的改革措施:通过市场化用工制度实现员工能进能出,通过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实现干部能上能下。

  自选动作可根据企业的特色问题在多个方面有所作为:在完善公司治理体制机制方面,企业可重点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非公资本),可重点开展加强董事会建设改革,也可重点开展授权体系改革;在市场化激励约束机制方面,可以重点开展技术核心人才的短期激励改革,也可以重点选择具体的中长期激励工具;在激发科技创新动能方面,企业可重点开展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的体系改革解决创新合力问题,也可聚焦在“三支人才队伍建设”的改革上解决创新人才不足的问题。建议企业选择自选动作组合时要结合实际抓住改革的核心关键,选择适合的改革任务在三年内需要重点突破,需要体现市场化改革的力度,不要面面俱到。

  4、明确改革任务制定工作台账

  明确改革任务后,企业需要制定工作台账;工作台账是具体工作安排,对照2号文的改革内容要求至少需要包括六个要素:有明确工作任务举措、有改革范围、有验收标准、有计划时间、有责任分工、有进度盘点。工作台账原则上按照中长期工作计划制定,坚持滚动完善。

  5、依据工作台账验收改革进展

  行动方案是一个中长期的行动方案(至少是2020~2022年),过程中需要坚持过程跟踪检

  查和滚动完善才能保证改革方向坚定不移,把握改革目标。每年根据年度工作台账验收改革进展。

  6依据改革目标验收改革成效

  行动方案是一份改革考核责任书,因此,改革目标制定必须清晰、明确、可量化、可考核,以改革成效作为检验改革目标达成与否的唯一标准。企业可以结合任期制和契约化的全面推行,将改革目标作为年度企业经营考核和任期经营考核中重要组成部分,压实改革责任,狠抓改革落实。

  三、编写行动方案应用好用足改革政策

  本次国改办的行动方案在很多政策上给予了大胆的改革突破,具体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以增强企业创新动能为目标,国有相对控股科技型企业可结合自身战略发展目标设定和解码,积极争取和探索在治理结构上创新,争取在集团内的差异化监管模式,更好激发和释放企业活力。

  二是进一步健全核心人才的配置和使用机制,根据工作需要和干部管理权限,用好退休核心骨干人员,可返聘继续参与科研工作,给与合理报酬,发挥经验和长处,为实现企业的创新突破继续贡献力量。

  三是以优化战略落地的资源配置效率为主线,系统梳理和健全与企业经营发展需求的人力预

  算、工资总额预算机制,积极抓住并使用好工资总额单列灵活高效管理的机会,通过更加市场化的薪酬体系建设,完善企业工资总额预算管理机制,重点是加强对核心人才引入和激励等方面发挥有效支撑。

  四是在迭代现有激励分配体系的基础上,用好不受中长期政策试点限制的政策,结合企业发展阶段、科技项目发展阶段的需求和特点识别,匹配差异化的中长期激励工具。如,创新项目开拓阶段可配置项目跟投工具,研究开发阶段可配置周期性管理的项目奖励,创新项目产业化阶段可配置收益分红,在快速成长阶段引入战略投资者可配置混改员工持股激励工具,在上市阶段可配置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工具等。同时,抓牢抓好科技人员可持有子企业股权的红利(报集团公司批准后实施,并报同级国资监管机构时候备案),进一步加大对核心人员激励,激发创新活力。

  中智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简称中智咨询)成立于2003年,隶属于中智国际技术智力合作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智集团,英文缩写CIIC),是中国优秀的管理咨询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和国资国企改革的高端智库,一直致力于推动企业战略思维和变革管理能力的提升。凭借精干专业的顾问团队、多元化的服务体系和创新的管理技术,已成为国内足具规模、功能齐全、实力雄厚、服务优质的中国管理咨询行业主力品牌。中智咨询恪守“智领中国”之企业精神,以“提供智力解决方案,助力组织和个人成功”为己任,始终遵循与国际趋势、中国国情和市场需求紧密接轨的方针,逐渐获得知名央国企和民企、世界500强等诸多企业的青睐,同时也为国家相关部委和各地政府提供智库服务,是国资委管理服务中央企业的重要服务平台,也是国资国企改革的优质合作伙伴。

  注:以上内容版权归中智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获得授权。

篇九:百户科技型企业深化市场化改革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专项行动方案

  科改示范行动之“企业治理结构优化”

  完善的现代化企业治理结构对国有企业的持续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和重要意义。本文正略咨询将结合当前科技型国有企业在治理结构层面的突出问题,分析并提出优化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有关建议,深入推进国有企业现代化市场化改革。

  一、科改示范行动中“企业治理结构优化”的重要意义

  “科改示范行动”是继国企改革“双百行动”“区域性综改试验”后的又一个国企改革专项工程。针对“科改示范行动”中的企业治理体制机制完善工作,国务院印发的《百户科技型企业深化市场化改革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加快推动科技型企业董事会应建尽建、配齐配强;健全董事选聘、管理、考核、评价、退出等机制,提高董事会科学决策水平;全面落实科技型企业董事会依法行使重大决策、选人用人、薪酬分配等权利。”

  科技型国有企业作为国企改革的关键领域,公司治理结构的优化有助于推动科技型国企在企业架构方面实现转型升级,对其管理和发展有重要意义。通过构建“三会一层”的现代化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科技型国有企业可以建立有效的授权和监督机制,进而实现各治理主体之

  间各司其职、权责清晰、管理科学、有效制衡。

  二、科技型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层面的普遍问题

  我国自1993年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来,国有企业逐步建立起规范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作为我国产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引领者,国有科技型企业自科技体制改革以来发展迅速,但受限于传统体制机制和企业规模,在企业治理和内部经营方面存在短板,比如董事会成员架构不合理导致决策机制不科学、部分企业“三会一层”人员高度重叠等。

  01、企业存在“一股独大”现象混淆企业管理和公司治理

  部分国有企业存在“一股独大”问题,企业发展受限于行政干预,企业管理和公司治理概念的混淆也限制了企业治理水平的提升。

  一方面,部分国有企业的大股东集中公司股权,间接操纵股东大会,同时控制董事会和监事会。公司其他治理主体与大股东在决策方面权利不对等,难以有效发挥职权。

  另一方面,部分企业混淆了企业管理和公司治理的概念,影响了公司在治理结构方面的独立性。企业的重大经营决策权受限,导致企业无法依靠治理规则进行科学管控,这也是国有企业治理水平难以根本性提升的症结所在。

  02、治理主体权责界限不清晰

  部分国有科技型企业规模较小,治理机制不健全,内部缺乏明确的职责范围界定,导致各治理主体的权责界限不清晰。

  一方面,大多数国有企业由政府指派董事长以及总经理,导致经理层与董事会之间在职责管理方面定位不清晰,也使得董事会缺乏对经理层的有效监督与管理,造成公司的治理结构不科学、不规范、不合理。

  另一方面,部分科技型国有企业的负责人同时担任多个职务,导致企业领导层在决策和监督的公平性和专业性方面存在问题,同时各治理主体之间缺乏有效制衡。

  03、董事会决策机制不科学

  目前部分科技型国有企业的董事会建设不完善,企

  业采用集权管理模式,导致董事会决策不够客观科学。

  一方面,企业创始人和内部董事在技术领域经验丰富,但不擅长市场化经营管理,导致在企业重大经营事项方面的决策不够科学。

  另一方面,科技型国有企业中内部董事比例较高,而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在董事会的合法席位较少,在人员架构方面不够均衡。

  同时,部分科技型国有企业的董事会缺少类似投资委员会、预算委员会等辅助机构,在决策过程中缺乏专业化的支持,影响董事会决策的专业性和科学性。

  04、监事会监督机制不完善

  部分科技型国有企业监督机制不完善,普通员工无法参与企业重大决策。

  一方面,由政府或者国资监管部门任命的监事会成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参差不齐,在监管过程中无法提出专业化的建议,使得监管流于形式,难以充分发挥监督职能。

  另一方面,部分科技型国有企业监事会的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流于形式,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导致出现形式化监督。

  同时,企业层级限制导致企业普通职员无法参与公司重大事项决策,监督机制不够民主。

  05、经理层选聘和员工激励机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大部分科技型国有企业的经理层以上级任命为主,不符合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经理层选聘的市场化程度较低。此外在员工薪酬激励方面也存在一定问题。目前科技型国有企业的员工薪酬激励和绩效考核机制不健全,部分企业仍保留定额定酬机制,对核心研发人员薪酬激励不足,员工积极性不高,造成人才流失。

  三、科技型国有企业治理结构优化建议

  优化国有企业治理结构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一环。科技型国企内部治理结构僵化,需结合企业实际和发展阶段建立现代化的公司治理结构,切实推进国企现代化、市场化改革。

  01、从制度体系上规范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

  制度建设是科技型国有企业实施变革的关键,可以从根本上保证企业治理结构的持续完善。

  一方面,结合企业实际发展情况修订公司章程,完善公司规章制度,建立健全“三会一层”,形成公开透明规范的议事规则和决策机制。

  另一方面,制定明晰的“三会一层”职责分工体系,充分发挥股东会财务管理、董事会决策、监事会监督以及经理层经营管理等职能,通过规范化、标准化的职责要求和更加明晰的权责界限保障法人治理结构发挥应有作用。科技型国有企业应该规范公司章程,摒弃原有僵化的体制机制,通过完善的企业制度体系有效提升企业的法人治理水平。

  02、打造内部制衡和外部监督相互协同的治理机制

  通过明确各治理主体的职责分工,实现各主体间相互制衡,进而保障企业合法合规地高速运转。

  一方面,建立健全董事会工作机制,引进外部独立董事以优化董事会结构,建立健全董事会管理制度体系,提高董事会的科学决策能力。

  另一方面,加强监事会制度建设,完善监督管理机制,适当引进外部

  监事以实现规范化的监督管理,保证监事会有效监督公司的财务运作、合法经营和内部管理工作。

  同时,建立健全经理层市场化选聘机制,引进职业经理人,促进经营层更好地发挥职能,保障企业的长远发展。通过建立健全规范科学的“三会一层”管理监督体系,进一步打造内部制衡和外部监督相结合的企业治理结构。

  03、通过引入民营资本以及员工持股有序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随着科技型国有企业不断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三层一会”体系建设、企业治理结构和内部运作机制将逐步建立健全,从而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创新活力。

  一方面,提升科技型国有企业的股权多元化水平。优化公司股权结构,积极推进股权多元化,切实避免“一股独大”。积极引进与企业优势互补的民营资本以提升运营效率,明确各治理主体的职责界限以完善企业的治理结构。

  另一方面,逐步推行员工持股计划,建立健全员工薪酬绩效激励机制,积极引导员工参与企业治理以激发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更有效地监督企业的运营管理。通过国有企业在混合所有制改革方面的深入推

  进,企业的股权结构将进一步优化,企业治理水平将不断提升。

  04、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党的建设

  党的建设在国企改革过程中发挥引领作用,科技型国有企业作为我国创新发展的引导者和推动者,需要坚持以党的建设为引领。明确党的建设在组织结构中的定位,发挥国企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增强党的建设与治理结构优化之间的关联性,完善企业治理结构的框架。加强企业思政教育宣传,弘扬企业核心价值观,提升企业治理结构的文化内涵,充分发挥党的建设在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国有企业需要以党的建设为依托,推进党的建设与治理结构的深度融合,不断优化完善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

  四、总结

  国企改革的目标是完善和建立现代化的企业制度。部分科技型国有企业存在“一股独大”、治理主体权责界限不清晰、董事会决策机制不科学、监事会监督机制不完善以及经理层选拔和员工激励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尚未真正建立现代化的企业治理结构。

  通过完善制度规范、有机结合内外部监管机制、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强党的建设等举措,可以优化完善科技型国有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提升自身企业的竞争力和创造力。

篇十:百户科技型企业深化市场化改革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专项行动方案

  “国资国企改革与混合所有制实施”汇编资料(实务手册)

  --最新政策权威解读、改革模式/实施路径、成功案例解析、实战操作技术、疑难解答、方案设计实例

  、高价值研究成果

  2015年8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对改革目标和原则、分类推进国企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完善国资监管体制等提出明确的意见,拉开了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的帷幕。四年多来,国务院办公厅、多个部委先后印发《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关于国有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的指导意见》、《关于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试点的意见》等多个政策文件,从国企分类和分层改革、改革国资管理体制、非国有资本参与混改、国有资产交易、员工持股试点等方面制定了更为具体的规定,为全国各地推进国企混改工作构建了基础性的政策框架。

  国资国企改革是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未来3-5年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项目。随着国资国企改革的政策体系逐步形成,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务院国资委多次明确要求“全面推进国企改革‘1+N’文件落地见效”。2019年11月12日,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召开第三次会议,明确提出“大政方针已定,关键是狠抓落实”,并将“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列为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可以说,随着国企改革“双百行动”、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科改示范行动”、第三批以及第四批混改试点的实施,国企改革正由点向面梯次铺开、范围逐步扩大,并呈现明显加速、向纵深推进的态势。

  国资国企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如果缺乏创新的思路、周密的策划、稳妥的实施,将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甚至可能留下改革后遗症。中电瑞华咨询公司整合国内顶尖的专家、学者资源,深入研究国资国企改革的重大理论和实务问题以及典型成功案例,编写了《“国资国企改革与混合所有制实施”汇编资料(实务手册)》(咨询热线:)。这套资料不仅政策依据权威可靠、成功案例丰富,而且专业性和操作性强,能够为准备实施改革的国有企业和国资监管机构领导提供高价值参考。

  ★

  汇编资料内容简介

  第一部分:国企改革背景与最新政策解读

  1、我国国企改革历程回顾与形成的经验教训剖析;2、历经30余年实践探索形成的国企改革中国模式及其面临的挑战;3、新一轮国企改革的背景、特点和方向;4、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理论起源及发展、实施逻辑与路径解析;5、国企改革“双百行动”、“科改示范行动”相关政策深度解析;6、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出台的国资国企改革最新政策文件解读(包

  括《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国务院关于改革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若干意见》、《关于国有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的指导意见》、《关于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试点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指导意见》、《关于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的实施意见》、《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方案》、《关于印发<国企改革“双百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关于支持鼓励“双百企业”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有关事项的通知》、《百户科技型企业深化市场化改革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专项行动方案》等最新政策文件的深入解读)。

  第二部分:国企改革的最新进展、疑难问题解析和改革路径选择

  1、中央企业改革试点和部分省市国企改革进展情况;2、国企改革新政下需着重理解、把握的十个重大问题;3、容易导致国企改革“豆腐渣工程”的几大错误倾向;4、新一轮国企改革的难点解析;5、推动国企改革的方法论和策略选择;6、撬动国企改革的“超级杠杆和支点”详解(顶尖专家的开创性研究成果)--有效解决国企混改、职工持股的五大关键性难题,实现国家、企业和职工多赢:7、当前深化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和实施路径。

  第三部分:国资管理体制改革的难点解析、策略/模式选择和实施路径

  1、新一轮国资管理体制改革的要点解析;2、如何实现从“管企业为主”到“管资本为主”的重大转变?3、如何建立三层次的国资管理体制框架?4、管资本的范围或边界如何界定?5、国有资本投资与运营公司的基本概念、主要特征和功能定位;6、国资监管机构与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职责边界;7、如何管理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8、如何从体制上破解长期存在的“一管就死、一放就乱”难题,真正增强国有企业经营活力?9、国有企业治理结构扭曲的症结解析及改革方略;10、全球国有资本经营典范――淡马锡模式详解;11、案例解析:三家大型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转型与专业化市场化运作的成功实践。

  第四部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操作模式、实战技术以及典型案例详解

  1、知易行难的混合所有制改革;2、为什么说混合所有制是一把金钥匙?如何确保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良好成效?3、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五大关键问题及应对方式和策略选择;4、国企混改的十大范式、适用范围以及对应的典型案例详解;5、国企混改的典型成功和失败案例解析(二十四个真实改革案例详解,2016-2020年最新案例);6、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基本流程、详细操作步骤及各主要环节的实战要点;7、如何打造国企混改的活力源?8、国企改革新政将掀起企业并购重组浪潮;9、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流程和操作要点;10、国企混改面临的主要风险点以及风险规避之道(含典型案例解析);11、决定混改成败的六个关键性因素。

  第五部分:国企职工持股的政策解读、经验教训总结、模式选择和实战操作技术

  1、全面梳理、解读与国企职工持股相关的政策规定(含最新出台的职工持股试点意见);2、十余年来国企推行职工持股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总结;3、国企推行职工持股的难点解析;4、职工持股新政下推行国企职工持股的“成功密码”――国企职工持股3684实施模型详解(三个可选突破口、六种持股模式、八大核心实施要素、四套辅助工具);5、在当前政策框架下,国企推行员工持股的五个实施路径(依照《关于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试点的意见<国资发改革[2016]133号>》,是推行员工持股的路径之一);6、目前尚不符合员工持股试点意见所要求条件的国企,如何创新设计改革方式和操作路径,依法依规分步推进混改和职工持股工作?7、国企混改与职工持股整合推进的六大模式、适用范围及对应的典型案例详解;8、职工持股的操作要点详述;9、职工持股的六种可选载体及其适用性、利弊分析;10、职工持股的管理机构设置及运作模式;11、国企混改中预留股权(用于新引进人才股权激励)的操作方法与技巧;12、国企或混合所有制企业职工持股的多个典型成功案例解析(含:认购权分配、股权流转和退出机制等);13、如何运用好“股权激励”这一重要的制度资源?

  第六部分:国有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的政策解析、操作模式及实战技术

  1、国有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政策的全面梳理与解析;2、股权激励的理论基础、历史演变及最新发展;3、股权激励的七种典型模式、适用范围及对应的典型案例;4、股权激励方案设计的“九定实战模型”;5、股权激励的相关财税问题处理;6、多个股权激励成功案例详解:如何让股权激励真正落地并取得预期成效;7、国有科技型企业实施股权和分红激励的成功之道;8、附录:股权激励方案的具体实施流程、方案实例及配套文书范本。

  第七部分:混改后企业的公司治理变革

  1、公司治理的经典模式与在中国的实践情况分析;2、混合所有制企业治理研究的五维度分析框架(包括企业的股权结构、核心高管职工的分配等)详解;3、对国内大量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治理结构分析以及所获得的研究发现;4、如何在混合所有制企业逐步构建商业化、可持续的公司治理结构?5、如何打造治理结构竞争力?6、揭开“高效董事会”的奥秘;7、世界一流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解析。

  第八部分:改制上市的模式选择、基本流程、实战操作要点以及典型案例解析

  1、我国资本市场的基本架构以及主板、创业板等四大证券市场的概况与差异分析;2、国企改制上市的十三种模式、适用范围以及对应的典型案例详解;3、国企改制上市的流程与具体操作步骤详解;4、改制上市前的具体准备工作;5、企业上市前常用资本运作模式解读;6、某大型国有企业集团近两年改制上市的历程及方案详解。

  第九部分:职工安置的政策解析、实战操作要点及疑难问题处理

  1、不同国企改革类型下的职工安置要点详解;2、全面梳理、解析国企改革改制所涉及的职工安置政策;3、哪些类型的国企改革需重点设计职工安置方案?哪些类型的国企改革不需重点关注职工安置问题?4、涉及职工安置的常见错误做法(极易形成隐患或改革后遗症);5、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职工安置方案实例(含各类典型的职工安置问题处理办法)。

  第十部分:央企及央企下属企业改革(2016-2020年)的成功案例解析

  基于国务院国资委等国家权威部门的内部交流材料,涵盖近四年来涌现的数十个国企改革成功案例(央企下属企业)解析,包括个性化的改革背景、具体做法及实际成效、专家点评等,改革范围涉及“落实‘1+N’系列政策文件、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公司治理体制、建立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企业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业务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等方面。

  上述标杆企业结合本企业实际和特点,坚持因地制宜、一企一策实施改革,不仅取得了良好的改革成效,而且受到国务院国资委的高度评价,能够为央企及其下属企业改革提供可参考、可复制的经验和借鉴,是真正权威、可靠的参考样板。

  第十一部分:地方国有企业改革(2016-2020年)的成功案例解析

  基于国务院国资委、各省市国资委等国家权威部门的内部交流材料,涵盖近四年来涌现的数十个地方国企改革成功案例解析,包括个性化的改革背景、具体做法及实际成效、专家点评等,改革范围涉及“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公司治理体制、企业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业务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等方面。

  上述标杆企业(均属各省市优秀的地方国有企业)结合本企业实际和特点,坚持因地制宜、一企一策实施改革,不仅取得了良好的改革效果,而且受到本省市国资委及国务院国资委的高度评价,能够为地方国有企业改革提供可参考、可复制的经验和借鉴,是真正权威、可靠的参考样板。

  第十二部分:改革方案设计实例以及配套文书写作范本(含近两年获批的多个最新改革方案)

  1、某大型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实施方案(获批稿);2、某央企集团下属子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实施方案(获批稿);3、某大型国有全资公司增资扩股实施方案(获批稿);4、某大型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方案(2019年获批稿,属员工持股试点企业);5、某中型国有企业职工持股实施方案(混改的配套子方案-获批稿);6、某大型国有企业职工持股实施方案(混改的同步实施方案-获批稿);7、某大型国有企业改制实施方案(获批稿);8、某大型国有企业改制职工安置方案(获批稿);9、某大型国有企业主辅分离与辅业重组改制方案;10、某大型国有企业厂办大集体改革实施方案;11、某大型国有全资公司以增资方式实施混改的公告(含增资方式、意向投资者资格条件、择优选择方案等);12、某中型国有全资公司以增资方式实施混改的公告(含增资方式、意向投资者资格条件及评判标准、竞争性谈判的评分要点

  等);13、某大型企业业务单元经营班子超额利润分红实施办法;14、某高新技术企业虚拟股权激励管理办法;15、某科技型企业核心员工股权认购权计划及管理办法;

  16、某高新技术企业股权激励方案;17、某大型企业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摘要);18、某股份公司股权激励计划考核管理办法;19、国有企业改制公告;20、募股说明书范本;21、自然人联合体协议书;22、国有产权交易合同;23、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决议范本;24、股权转让协议;25、吸收合并协议;25、债务转移三方协议书;26、股票期权授予协议书;28、职工股权管理办法……

  适合对象:全国各大行业的国有企业、国有全资和控股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副书记、财务总监、战略规划、企改、企划等部门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各级国资委、政府主管企业部门的负责人及相关人员。

  收费标准:*3980元/套*本资料约100余万字,共7册(精装本),不分拆出售*另外免费赠送《国有企业改革政策法规文件汇编》

  *购买两套以上,价格优惠10%购买方式:*请电话咨询,汇款并告知工作人员(包括汇款单位、快递地址及收件人联系方式)

  *收到汇款后两日内以快递方式寄出资料和发票(可开"资料费"、"图书"、"培训费"或"咨询费"发票)

  *咨询热线:(客服:)

  联系人:刘敏

  汇款账户:*公司全称:中电瑞华(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开户行:中国工商银行北京翠微路支行*账号:020008115768

  附:已订购国企改革汇编资料的部分典型企业

  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化股份有限公司、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武钢集团有限公司、乐凯华光印刷科技有限公司、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北京航天神舟软件技术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二研究所、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北方车辆研究所、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中远海运能源运输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中铁快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工艺集团公司、一汽吉林汽车公司、一汽模具制造有限公司、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公司、中核控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建港航局勘

  察设计院、大唐环境产业集团公司、大唐同舟科技有限公司、中国铁路通信信号股份有限公司、通号通信信息集团有限公司、大唐电信科技产业控股有限公司、攀钢集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下属的多个高科技子公司、中油瑞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中国南航集团地勤有限公司、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航科院(北京)科技发展公司、中国交通物资有限公司、西宁特钢集团公司、山西省工业设备安装集团公司、大同煤矿集团设计研究有限公司、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省晋能集团下属企业、同煤集团宏远工程公司、中国能建集团安徽电力建设第二工程公司、甘肃省物产集团公司;

  四川华丰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四川九洲电器集团公司、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四川德阳)、中国二重机械集团公司(四川德阳)、成都航利科技集团公司、四川交投置地有限公司、绵阳华晨瑞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四川泸州老窖房地产开发公司、山东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高速齐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济南城建集团公司、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公司、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淄博热力有限公司、济钢集团铁合金厂、山东中铁文化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重庆能源投资集团下属单位、天津市交通集团公司、天津城投集团下属单位、天津中环电子集团下属单位、天津长城房地产开发公司、天津南开房屋建筑工程公司陕西省西安爱生技术集团公司(西北工业大学365无人机研究所)、中航工业集团西安翔迅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陕汽集团下属单位、河南省公路工程局集团公司、河南高速公路实业开发公司、洛阳轴承下属单位、辽宁省华锦化工集团公司、辽渔集团公司、铁煤集团热电厂、铁煤集团水暖厂、黑龙江省大庆油田电力集团、大庆油田水务公司、大庆高新物业管理公司、黑龙江农垦建工路桥有限公司;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广新控股集团下属企业、广东省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粤海控股集团下属企业、广州南方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深圳中钞科信金融科技有限公司、中交四航局第一工程公司(广州)、国药集团广东省医学检验有限公司、江西赣粤高速股份有限公司、江西方兴科技有限公司、江西国科军工集团股份公司、江西省建材集团下属企业、江苏省医药有限公司、江苏交通控股公司下属单位、徐州市国有资产投资经营集团公司、浙江省盐业集团公司、杭州联华华商集团公司、浙能舟山煤电公司、湖北省交通投资集团公司、长江宜昌航道工程局、长江空间信息技术工程公司、湖南省华天实业控股集团、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博阳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电控研究所、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下属企业、河北国控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承德水务集团公司、新时代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广西省社会科学院、山东青岛市国资委、江苏南京市国资委、河南洛阳市国资委、四川巴中市国资委、宁夏银川市国资委、陕西宝鸡市国资委、新疆若羌县国资委、辽宁沈阳市审计局、中国能建集团公司下属单位、中国铁塔股份公司下属单位、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博大经开建设公司、天津某发动机研究所(军工单位)、河南平煤神马集团下属单位、甘肃定西交运集团公司、中南设计集团下属子公司、中石油吉化集团下属单位、全国各地众多律师事务所和会计师事务所……

  ★资料编写单位简介:

  中电瑞华咨询公司--国企改制与股权激励咨询专家!

  十余年来(始于2005年),中电瑞华咨询公司核心专家成功运作了产权改制、企业重组、资产和债务处置、主辅分离、职工持股、人员分流安置、公司治理、薪酬和用人管理机制变革等方面的大量咨询项目,客户范围涵盖发供电、勘察设计、工程施工、石油化工、钢铁、采矿、文化传媒等众多行业以及多个省、市级国资监管机构,积累沉淀了许多标杆型的成功案例以及丰富的改革实务经验。

  国企改革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性,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操作方式注定难以取得理想效果。中电瑞华咨询公司率先倡导、践行“集成化研究、全要素咨询、嵌入式服务”的咨询模式,并构建了阵容强大的专家顾问团队和全职咨询师队伍,致力于帮助客户解决兼具政策性、复杂性、敏感性的各类改革难题。如果您有国企改革方面的难题,请与我们联系

  (一)面向中小型国有企业的咨询服务

  (注:本系列注重运用成熟的解决方案和实务经验,力求以较低的咨询费支出,帮助客户获得显而易见的高价值咨询成果/回报。)

  1、“国企混改、职工持股以及治理结构变革”专题咨询服务;

  2、“全民所有制企业公司制改革与混改实施”专题咨询服务;

  3、“民营化改制与职工持股”专题咨询服务;

  4、“资产债务处置、企业重组及人员分流安置”专题咨询服务;

  5、“国有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专题咨询服务;

  6、“厂办大集体改革”专题咨询服务。

  (二)

  面向大型国有企业的咨询服务

  1、“国企混改、职工持股以及治理结构变革”方案设计及辅导实施服务;

  2、“全民所有制企业公司制改革与混改实施”专题咨询服务;

  3、“子公司股权多元化改革”专题咨询服务;

  4、“深化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专题咨询服务;

  5、“资产债务处置、企业重组、主辅分离及人员分流安置”专题咨询服务;

  6、“厂办大集体等历史遗留问题处理”专题咨询服务。

  (三)

  面向事业单位的咨询服务

  1、“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方案设计及辅导实施服务;

  2、“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混改与职工持股”方案设计及辅导实施服务。

  (四)中电瑞华的专业能力和经验

  1、服务于多家省、市级国资监管机构――自成立以来,中电瑞华咨询公司曾应多个省、市级国资委的邀请,受托制定“公司制企业混改操作指引”、“国有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操作指引”、“全民所有制企业改制操作指引”、“集体所有制企业改制操作指引”、“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操作指引”等方面的改革指导性文件,帮助指导所监管企事业单位改革重组的实务操作,均获得较高的评价。

  2、拥有国企改制重组咨询的“梦之队”――中电瑞华咨询公司汇聚众多改制专家、财税专家、资深律师、资深管理咨询专家,能够一揽子解决改制、重组、财务、税务、法律、管理等全维度的专业问题,从而帮助企业规避各种政策、法律风险,最大程度减少改革阻力、提升改革成效。

  3、掌握全要素国企改革的核心技术――多年秉承“创新超越、精益求精”的专业理念,潜心研究国有企业改制的核心理论问题以及成功的改革实战经验,较全面完成了从方法论、改制模式、七大板块方案设计到精细化的实战操作等完整的技术积累。在深入研究全国数十家改制成功企业和大量失败案例的基础上,中电瑞华咨询公司结合自身多年咨询实战经验,研发推出多项创新研究成果,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4、丰富的实战经验、庞大的改革案例库――专家团队核心成员曾深入数以百计国有企业生产经营现场,对企业内部诸多方面的共性和个性问题都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咨询辅导工作;专家团队投入大量时间与精力,对世界各地成功和失败的企业改革、经营管理实践进行全面深入的总结研讨,构建了庞大的“国企改革改制案例库”和“全球卓越绩效企业最佳实践库”。

  5、创新研发多项独到的研究成果,助力解决职工持股、国资交易、战投引入等方面的疑难问题--骨干职工持股、国有资产交易、战略投资者引入是此轮混改的核心议题,不仅政策性强、敏感度高,而且相关方案的设计质量将直接决定改革是否合法合规以及改革的成效高低。基于多年为国有大中型企业和省、市级国资委服务的丰富经验以及穿透式的政策法规研究,中电瑞华咨询公司专家团队创新研发多项独到的研究成果(涉及员工持股、国有资产交易等领域),能够帮助国有企业解决多方面的改革疑难问题,真正实现国家、企业、员工真正“多赢”的改革成效。

  ◆

  部分专家顾问简介

  1.王润秋:国务院国资委企业改革局原副局长、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高级研究员、中国国新控股公司党委常委、中电瑞华咨询公司特聘顾问。从国家经贸委到国资委,从事国企

  改革、重组、管理、发展研究指导二十余年。曾在地方大型国企从事一线经营管理工作,国资委成立后负责央企重组具体操作,涉及100多家50多组央企重大重组事项。2007年调入国务院派驻央企监事会,具体负责中石化等十多家企业监督检查工作。2009年重返国资委企业改革局,负责央企管理提升、风险管理、集团管控、改制上市、股东管理。作为理论造诣深厚、实务经验丰富的国企国资改革专家,曾担任国务院国资委“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研究课题”的主负责人、总执笔人,该课题研究成果以国务院国资委文件上报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并中央改革领导小组,最终修订形成2016年印发的《关于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试点的意见》。

  2.施明旺:中电瑞华咨询公司董事合伙人、专家委员会成员、国企改革实战专家;多年潜心于国企改革、员工持股、公司治理、标杆管理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咨询实践,主持完成对国内数十家改制成功企业和大量失败案例的深入研究分析,创新提出“商业类国企混改的十大范式”、“国企混改风险规避与价值倍增的六大方法论”、“国企混改中职工持股的3684实施模型”等咨询方法体系;曾接受某省级国资监管机构委托,制定“公司制企业混改操作指引”、“国有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操作指引”、“全民所有制企业改制操作指引”、“集体所有制企业改制操作指引”、“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操作指引”等方面的改革指导性文件,获得高度评价;参与或主持中国乐凯集团公司、江西中恒建设集团公司等数十家单位的咨询研究或辅导项目,具有丰富的国企改革咨询经验。

  3、曹凤岐教授:中电瑞华专家委员会成员,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并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投资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金融学会副会长等职。曹教授长期从事宏观经济管理、股份经济、金融与证券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是最早提出在中国要进行产权制度改革、推行股份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学者之一,在经济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方面具有很深的造诣,做出了突出贡献。

  4.颜雷:资深管理咨询专家,高级合伙人,国际内审师(CIA),注册会计师。曾任德勤中国高级顾问,为多家国内企业、跨国公司提供全面的财务、改制重组、资本运作和辅导上市服务,在企业改制重组、财务管理、薪酬与绩效管理、战略规划等方面有丰富的咨询经验。

  5.李继贞:资深财税专家,高级咨询顾问。曾担任大型企业集团财务总监十载,拥有近二十年的企业财税管理及筹划实战经验,担任多家大型集团及上市公司财税顾问,具有坚实的财税管理知识,丰厚的财税实战工作经验及管理技能。

  ◆专家团队咨询辅导过的部分企业

  中国乐凯集团公司、中国核电工程公司、武钢集团矿业公司、广东粤电集团公司、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江西中恒建设集团公司、鲁能瑞华电气公司、山东阳谷电缆集

  团、洛阳龙羽集团、新希望集团、三一重工、美的电器、TCL国际电工;山东省青岛市供电公司、济宁市圣地电业集团公司、山西省晋城市供电公司、临汾市供电公司、河南省洛阳市供电公司、周口市供电公司、河北省唐山市供电公司、安徽省宿州市供电公司、濉溪县供电公司、云南省曲靖市供电公司、国电集团九江发电厂、华电集团乌鲁木齐苇湖梁发电公司、广西水电集团、四川广安电力集团;中石油管道公司、中石油勘察研究院、广州石化、北京石化、兖州煤业、同煤集团、平煤建工;中国黄金、铁道部三院、东阿阿胶、航天科技、BP佳阳、金蝶软件、特变电工;北京卷烟厂、天津卷烟厂、许昌卷烟总厂、上海烟草印刷、福建省烟草公司、云南楚雄烟草;北京移动、上海移动、中邮科技、廊坊邮政、唐山邮政、南京速递物流局;长城汽车、福田汽车、南方汽车股份、东风汽车、江淮汽车、长安汽车、一汽青岛公司等。

  公司总部:北京市海淀区马连洼北路8号万霖科技大厦C座四层

  咨询热线:

  网址:

  山东运营中心:济南市经一路88号明珠商务港28层

  联系电话:

  ☆欢迎访问国企改革门户网站――中国国资国企改革网.cn

篇十一:百户科技型企业深化市场化改革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专项行动方案<

篇十二:百户科技型企业深化市场化改革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专项行动方案

 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途径

  企业创新,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任何方面都不能缺少。只有紧抓世界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新的历史机遇,改造企业的制度当中与发展无法适应的地方,提高国家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创造并掌握更多自主知识产权,才能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在实际的工作中,企业要根据自身的情况从找出自己的问题,抓住突破口和重点,积极创新,开发创新新局面。

  (1)确立自主创新战略,思维的创新。

  企业进行创新的关键在于观念及思维的创新。如果形成思维定势,那么会严重妨碍创新。如果不换脑筋只换人,不论如何招募新的人才,都无法改变旧模式,所以要对新观念和新思维有所期待,并接受消化,进行不断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发展战略,调整产业结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进行产学研结合,开发新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将原始的创新和系统集成的创新进行消化吸收,并结合创新,在关键领域以掌握更多地自主知识产权,在高技术领域拥有一席之地,具有自己的研发特色。把经济的发展方式转嫁到科技的进步和职工的素质上来,使其都有提高,推动产业结构战略优化,使经济具备可持续发展性。通过自主化的创新战略建设,带动和促进企业的目标、经营、品牌、人才等方面都有战略性的发展建设,形成科学战略创新体系,使企业的自主创新战略更具系统化。

  (2)组织制度的创新及法律体系的建立。

  组织的变革及管理理论基础是指系统理论、行为理论和情景理论。系统理论组织有开放、有机及动态三部分组成,具有三个子系统,分别是技术系统、行政管理系统、文化系统。三者相互联系,动一处其他会随之改变。世上没有什么一成不变,所以最好的管理方法,也会随之环境的变换而发生创新,以适应现实发展。企业进行组织变革及创新,可以改变员工的行为风格、熟练程度和价值观念,同时可以改变管理人员的认知方式。组织与制度创新主要有:以组织结构为中心的变革创新,可以重新进行部门划分和合并,改造流程,改变岗位和岗位职责,进行管理幅度调整。以人为中心的变革创新,可以改变员工态度观念,变革知识态度、改变个人行为甚至是变革整个群体的行为。以任务及技术为中心的变革创新,重新组合任务分配,设备更新,创新技术。我国创新法律体系仍存在不足,所以要进一步完善公司法、知识产权和科技进步法,使企业增强自主创新内在动力;完善竞争法、税法、劳动法等各种外部法律,使其有利于促进企业的自主创新。

  (3)促进企业管理创新。

  企业是生产力要素的载体,特别是与先进生产力相关,具备较高生产技术和有效信息网络,能够提供国民经济所需的大部分现代化设备,是科技进步的"重要载

  体。所以,中国企业如何管理,对社会生产力发展有着至关重要作用。很多企业的计划管理模式延续几十年,传统管理体制很难尽快解决。管理无法跟上企业的现代化市场进程。所以针对当前企业管理中存在的普遍突出问题,企业的管理制度要进行必要创新。以适应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进行积极有效调整,生产力合理配置,实现管理的有效性。

  (4)增加自主创新的资金投入、税收优惠和金融支持。

  增加大幅度科技投入,建设多元化及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使科技投入的水平能够与创新型国家的行列相适应。整合政府的资金,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激励企业进行创新;引导支持大型的骨干型企业对战略性的关键技术进行开发,研究重大装备;加大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基金支持力度。采用优惠税率或是低税率等一系列税收政策,激励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引导其积极创新。建立功能完备,拥有高效性的金融支持体系,是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关键。科技型的中小企业在进行创新时,可以向银行统一申请贷款,设立专业化科技发展银行用以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的自主创新。科技部门可以联合金融部门将重大科技专项资产进行证券化,用金融工具来进行融资,有效地弥补产业化资金缺口,实现科技、金融和政府、社会的多赢共利目标。注意发展资本市场,建立完善的创业投资机制,开发企业创新的直接融资渠道。

  (5)建立产学研相结合体系及联动机制。

  组建产学研的合作战略联盟,坚持实行政府引导及推动作用,搭建产学研的合作服务平台。坚持实行政府进行搭台,社会实施推动,共同营造良好产学研的交流合作环境氛围,建立大型的科技项目供需数据库。完善自主创新基础条件和技术装备,能够充分地发挥各型企业的技术中心和生产力促进中心、工程技术中心等技术创新共享平台作用,及时跟踪最新的科技动态,加快技术成果的开发及转化。

  (6)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产品创新。

  快速地完善知识产权制度,能够熟练地掌握运用知识产权规范,提高自主知识产权的创造实施和管理意识和水平、能力。用提高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能力作为目标,专利作为中轴,商标和版权作为两翼,企业和行业作为主体,科技创新作为先导,建立全面知识产权的现代化体系和运行机制。积极地推动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打造品牌意识和掌握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增加企业的产品创新和知识产权创新,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

  (7)强化企业的自主创新动力机制。

  加快推进企业的产权制度,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以及科技体制的改革,克服体制性研发投入障碍,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意识与内在发展动力,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发展提供制度基础与激励机制,使企业成为真正的创新主体。把企业创新

  规划列入企业的发展战略。将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和形成,建立企业各种激励自主创新的基金,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大投入科研经费。深化改革企业内部的收入分配制度,促进企业创新用人机制和激励机制,制定人才管理产权制度,实行公平竞争人才制度和宽松人才环境,激励人才和创新。鼓励企业将技术引进和创新的有效结合,促进引进技术进行系统的的消化吸收和集成化自主创新。

  (8)加强企业的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实施使用人才强化企业的战略,把创新人才的队伍建设合并到企业的发展战略当中,制订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吸引人才并将其留住,进而稳定人才,尊重知识、劳动、人才和创造,提高高层次人才待遇,进行合理的新型分配制度,引导并鼓励科技人才向本企业进行流动,规范人才的流动秩序,建立人才保障制度,创造合理的用人机制及自主创新环境。加强科研人员的引进和培训,树立全球化的人才竞争意识,制定创新人才争夺应对措施。

篇十三:百户科技型企业深化市场化改革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专项行动方案

 2019年12月27日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了《百户科技型企业深化市场

  化改革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专项行动方案》,各央企和地方企业都根据要求上报了试点企业;后续

  预入选企业也将按照工作要求在3月25日前提交本企业科改示范行动方案进行备案,备案通过

  后将正式入选。最终入选的百户科技型企业是继双百行动后又一批改革尖兵。我们公司结合双百

  行动的综合改革经验,就本次预入选的科技型企业在撰写企业科改示范行动方案上给予以下建

  议。

  一、企业行动方案的走位与要求

  行动方案的提交期正处在国企改革的三年行动方案出台的时间点,因此对百户科技型企业在

  本轮深化市场化改革中提出了更加明确的目标——以创新驱动高质呈发展,通知要求预入选企

  业提交改革方案+工作台账,并履行丸规走的内部审批程序后报送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

  办公室备案。

  因此,本次方案走位既是一个深化市场化改革的设计方案,又是一个可跟踪可检查的工作台

  账,还是一个可星化、可考核的改革考核责任书。

  二、企业行动方案的设计核心

  首先,本轮百户科技型企业的行动方案可以参考前期的"双百行动"方案要求,借鉴方案结

  构。如"双百行动"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提纲模板)涉及六个方面:一是本企业基本情况,二是

  改革进展情况,三是存在的主要问题,四是改革的思路和目标,五是改革的重点任务措施,六是

  改革的组织保障。以上结构,可在本次行动方案的撰写中参考和借鉴。

  其次,本次企业在撰写行动方案时还需要注意在总结之前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和突出科

  技型企业的特点,提出针对性更强的市场化改革举措。

  本次入选企业的改革目标明确——通过深化市场化改革,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创新驱动

  企业实现高质呈发展。因此,企业行动方案走位在"改革方案+工作台账+改革考核责任书"三

  合一的方案,需要考虑到这是一个深化市场化改革的三年方案。在具体方案的编制时,需要注意"一围绕、三明确、两验收"来设计。

  1、围绕战略目标制走改革目标

  本次入选的科技型企业具有共同改革目标——以创新驱动高质星发展的战略目标,但每个

  企业自身的创新驱动方式、高质量发展阶段都各有特点、各不相同,因此具体到每一个企业的改

  革目标一走还是围绕企业的战略目标制走。围绕战略目标制走改革目标,企业应该在十三五规划

  的总结基础上结合十四五规划,以创新驱动发展为手段,以高质星发展为目标,结合过去已经开

  展的改革措施,确走企业具体的可呈化、可考核的改革目标。此外,企业制走改革目标还霁要与

  自身的使命走位相匹配、与企业在本集团公司中承担的重大科技创新任务相一致。

  2、明确改革目标剖析改革问题

  方棄首先是一个改革方案,改革目标需要最终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原则:一是向高质量要

  效益,霁要明确提出适当提高的经营业绩増长目标,体现深化改革带来的改革红利;二是向创新

  要新动力,创新发展是科技型企业高质星发展的第一驱动力,自主创新目标既要体现科技创新过

  程指标(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也要体现结果指标(科技成果的产出和转化)0

  行动方案是深化市场化改革方案,需要聚焦突出重点问题、难点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建议

  企业可以通过横纵双向比较分析明确改革问题:一是通过与标杆企业的横向对标比较找差5巨。对

  标零包括结果对标,也要包括措施对标。通过结果对标找差S巨,通过措施对标找路径。在对标过

  程中,要避免简单的数据比较和结果比较,更要重视措施对标找到差距产生的主要原因。例如:全员劳动生产率、人事费用率指标不理想可能是冗员问题,可能是流程问题,也可能是技术问题。

  二是通过纵向改革回顾分析找难点。企业在改革进展分析中需要挖掘分析改革重点、难点问题,并转化为本次深化改革的改革目标。例如:三项制度改革中最难啃的硬骨头干部能上能下问题,改革中下级好改本级难改,基层好改中高层难改的问题等。

  3、明确改革问题制走改革任务

  2号文一针见血指出不少科技型企业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市场化程度不高,发展新动能

  不足等影响了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通病;同时,也要认识到不同科技型企业的特色问题,即

  具体企业总是处于不

  同的发展阶段,过往改革进程也不尽相同。

  根据通知要求茶次改革任务既有必选动作又有自选动作。三项制度改革是国企改革的基础,是市场化经营机制的关键。在本次方案以必选动作的方式对企业提出深化三项制度改革的要求,并且给予明确的改革措施:通过市场化用工制度实现员工能进能出,通过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实

  现干部能上能下。

  自选动作可根据企业的特色问题在多个方面有所作为:在完善公司治理体制机制方面,企业

  可重点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非公资本),可重点开展加强堇事会建设改革,也可重点开展

  授权体系改革;在市场化激励约束机制方面,可以重点开展技术核匕、人才的短期激励改革,也可

  以重点选择具体的中长期激励工具;在激发科技创新动能方面,企业可重点开展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的体系改革解决创新合力问题,也可聚焦在"三支人才队

  伍建设"的改革上解决创新人才不足的问题。建议企业选择自选动作组合时要结合实际抓住改革

  的核心关键,选择适合的改革任务在三年内需要重点突破,需要体现市场化改革的力度,不要面

  面俱到。

  4、明确改革任务制走工作台账

  明确改革任务后,企业雲要制走工作台账;工作台账是具体工作安排,对照2号文的改革

  内容要求至少需要包括六个要素:有明确工作任务举措、有改革范围、有验收标准、有计划时间、有责任分工、有进康盘点。工作台账原则上按照中长期工作计划制走,坚持滚动丸善。

  5、依据工作台账验收改革进展

  行动方案是一个中长期的行动方案(至少是2020-2022年),过程中需要坚持过程踉踪检

  查和滚动完善才能保证改革方向坚走不移

  把握改革目标。每年根据年度工作台账验收改革进展。

  6依据改革目标验收改革成效

  行动方案是一份改革考核责任书,因此,改革目标制走必须清晰、明确、可星化、可考核r

  以改革成效作为检验改革目标达成与否的唯一标准。企业可以结合任期制和契约化的全面推行,将改革目标作为年度企业经营考核和任期经营考核中重要组成部分,压实改革责任,狠抓改革落

  实。

  三、编写行动方案应用好用足改革政策

  本次国改办的行动方案在很多政策上给予了大胆的改革突破r具体体现在几个方面:

  -是以増强企业创新动能为目标,国有相对控股科技型企业可结合自身战略发展目标设走和

  解码,积极争取和探索在治理结构上创新,争取在集团内的差异化监管模式,更好激发和释放企

  业活力。

  二是进一步健全核心人才的配置和使用机制,根据工作需要和干部管理权限,用好退休核心

  骨干人员,可返聘继续参与科研工作,给与合理报酬,发挥经验和长处,为实现企业的创新突破

  继续贡献力星。

  三是以优化战路落地的资源配置效率为主线「系统梳理和健全与企业经营发展需求的人力预

  算、工资总额预算机制,积极抓住并使用好工资总额单列灵活高效管理的机会,通过更加市场化

  的薪酬体系建设,完善企业工资总额预算管理机制,重点是加强对核心人才引入和激励等方面发

  挥有效支屋。

  四是在迭代现有激励分配体系的基础上,用好不受中长期政策试点限制的政策,结合企业发

  展阶段、科技项目发展阶段的需求和特点识别,匹配差异化的中长期激励工具。如,创新项目开

  拓阶段可配置项目跟投工具,研究开发阶段可配置周期性管理的项目奖励,创新项目产业化阶段

  可配置收益分红,在快速成长阶段引入战略投资者可配置混改员工持股激励工具,在上市阶段可

  配置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工具等。同时,抓牢抓好科技人员可持有子企业股权的红利(报集团公司

  批准后实施,并报同级国资监管机构时候备案),进一步加大对核心人员激励,激发创新活力。

  中智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简称中智咨询)成立于2003年,隶雇于中智国际技术智力合作集

  团有限公司(简称中智集团,英文缩写CIIC),是中国优秀的管理咨询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和

  国资国企改革的高端智库,一直致力于推动企业战略思维和变革管理能力的提升。凭借精干专业

  的顾问团队、多元化的服务体系和创新的管理技术,已成为国内足具规模、功能齐全、实力雄厚、服务优质的中国管理咨询行业主力品牌。中智咨询恪守"智领中国"之企业精神,以"提供智力

  解决方案,助力组织和个人成功"为己任,始终遵循与国际趋势、中国国情和市场霁求紧密接轨

  的方针,逐渐获得知名央国企和民企、世界500强等诸多企业的青睐,同时也为国家相关部委

  和各地政府提供智库服务,是国资委管理服务中央企业的重要服务平台,也是国资国企改革的优

  质合作伙伴。

  注:以上内容版权归中智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获得授权。

篇十四:百户科技型企业深化市场化改革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专项行动方案

 借“科改示范行动”东风

  打造氢能装备“独角兽”

  作者:北京产权交易所

  来源:《产权导刊》2021年第11期

  “科改示范行动”推进一年来,大批优秀企业涌出。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作为此次“科改示范行动”中选定的204家国有科技型企业之一,于2020年12月通过北京产权交易所引入四家重量级投资机构,完成A轮融资,混改程度进一步加深;同时,该公司以“科改示范行动”为契机,在“引资本”基础上,依托“科改示范行动”赋予的改革自主权,紧紧抓住激发

  活力、提高效率的市场化改革主线,实现了体制机制创新与技术创新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为我们打造出这轮“科改示范行动”中的氢能模式。

  “氢”装上阵——入围“科改示范行动”名单

  自2020年4月起,在国资国企改革领域,“科改示范行动”成为继“双百行动”“区域性综改试验”后的又一国企改革专项工程。

  “科改示范行动”全称是“百户科技型企业深化市场化改革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专项行动”,该行动是国家在“高質量发展”框架下对“创新”核心发展理念的响应和落地,旨在选取204家国有科技型企业,通过一系列市场化改革来打造一批科技型国企改革样板和自主创新尖兵,并在此基础上复制推广成功经验。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电投集团”)旗下的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氢能公司”)就是这204家科技示范大军中的一员。

  氢能公司成立于2017年,由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电投中央研究院”)与北京未来科学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未来科学城公司”)按9:1的股权比例共同组建,是首个以氢能为主业的央企二级科技型企业,也是此轮“科改示范行动”中唯一的氢能企业。目前其主营业务包括:氢燃料电池关键技术研发与产品制造,氢能动力系统单元开发,制储氢关键技术研发,氢安全及相关技术研发。

  此次国务院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在确定“科改示范行动”入围名单时,除了强调企业科技属性外,更强调企业应具“改革代表性”“改革紧迫性”和“改革意愿”等特点,氢能公司正是这类公司代表之一。

  首先,从其所处行业看,氢能公司所属氢能产业是我国刚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当前,我国氢气多作为原料用于生产甲醇、合成氨等化工产品,少量作为工业燃料使用。但在全球能源行业大变革及脱碳背景下,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可持续能源,正被逐渐视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之一。截至2020年底,占全球GDP总量52%的27个国家中,16个已制定国家氢能战略,还有11个国家正在制定中。在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氢能产业也被列入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国家能源局正在组织编制的“十四五”规划中,也将氢能和氢燃料电池技术列为“十四五”期间中国能源技术装备的主攻方向和重点任务。

  近两年我国氢能产业正处发展窗口期,氢能正逐步应用于交通、储能、军事等领域。在交通领域,氢燃料电池汽车不产生污染,又比电动汽车加注时间短、续航远,正在成为氢能最大应用领域。2020年,全国超30个地方政府发布了未来3—5年的氢能发展规划,涉及加氢站数量超1000座、燃料电池车数量超25万辆。其中北京提出到2025年推广1万辆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目标;上海也提出到2023年要实现“百站、千亿(产值)、万辆”目标。企业层面,2021年

  以来,中石化、华电重工、阳光电源、珠海港、晶科能源、亿利集团等企业纷纷宣布加速向氢能产业进军,谋划布局未来市场空间。

  据业内推测,2020年以前是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示范导入期,主要车型以公交车和城市物流车为主;2020—2025年行业将进入商业化提升期,适用推广载重量大和长距离的中重卡、城际旅游客运车等车型;2025—2030年全行业将进入快速发展期,增加推广乘用车、长途客运车和牵引车等车型,届时将形成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全面推广态势。

  未来十年,将是中国氢能产业快速发展的黄金十年。简单说,氢能产业此时正站在风口上。

  其次,氢能公司是其控股方国家电投集团首批重点培育的“独角兽”企业,承载着集团推进氢能产业发展的重任。近两年,数家能源型央企面临低碳转型的迫切需求,加速进军氢能产业并持续发力,再加之民营企业的迅速跟进,行业竞争激烈。国家电投集团作为全国唯一同时拥有水电、火电、核电和新能源资产的综合能源企业集团,一直在寻求清洁能源解决方案,不仅在央企中率先牵头成立氢能公司,而且在氢能布局方面,也打造了氢能源和氢能装备两条业务主线。其中一条便是依托氢能公司打造的氢燃料电池装备自主研发与制造生产线,目前氢能公司已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掌握氢燃料电池全产业链自主核心技术的公司之一。氢能公司为此也成为国家电投集团确定的集团首批重点培育的“独角兽”企业。

  再次,从氢能公司自身发展阶段看,也有改革创新的需求。在氢燃料电池汽车领域,氢能产业链分为上游(氢气制取、储运、加注)、中游(氢燃料电池系统及配套部件和材料)和下游(氢能应用)几个环节,氢能公司主要专注于中游环节。就目前国内市场看,在中游环节从事氢燃料电池生产的公司虽然数量不少,但呈现规模小且市场分散等特点,主要以国外零配件组装为主,在核心器件以及催化剂、膜电极等基础材料上进口依赖度较高。这也是导致氢燃料电池成本高居不下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制约了整个行业的商业化进程。

  为解决上述领域中存在的“卡脖子”技术问题,氢能公司成立后,瞄准该产业链缺失及关键环节,搭建起六个研发实验室,数十个实验间,并同时在北京、宁波、武汉等地拥有中试生产线,围绕上述部分“卡脖子”技术,目前已实现了催化剂、质子膜、扩散层、膜电极、金属双极板等材料和部件的自主化。

  2020年9月,氢能公司自主化燃料电池电堆及系统产品“氢腾”正式发布,标志着氢能公司打通了从原材料、零部件到电堆的全自主产业链,补齐了我国氢燃料电池关键技术的短板。

  氢能公司坚信:只有实现从材料到关键技术的自主可控,才能实现成本可控。

  该产品的发布,也意味着氢能公司的氢能装备将正式步入产业化推广实施阶段,此时也亟须体制机制上的创新来迎接企业下一阶段的发展。

  为此,不管是从氢能公司所属行业、集团竞争环境还是自身发展阶段,氢能公司身上有着典型的“科改示范企业”标签。

  针对这类国有科技型企业人力资本更密集、涉及新兴产业或业务更多、改革空间更大等特点,国家适时推出的“科改示范行动”直面以往困扰企业的诸多问题,在改革公司治理体制、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中长期激励机制及考核等方面给足了政策;同时要求监管机构制定尽责合规的免责事项清单,对程序合规的投资、混改、重组、资产交易等产生的正常损失,按商业原则公平判断是非;并要求以较长周期客观综合评价功过。

  对氢能公司而言,这些政策举措既是下阶段发展的“定心丸”,更是“强心剂”。

  一见“氢”心——引战投迈出上市第一步

  作为“科改示范行动”的预热,2019年9月30日,国家电投集团发布《关于印发氢能公司总体改革方案的通知》。根据要求,氢能公司以增资扩股的方式,针对骨干员工,实施激励总额占企业总股本30%的股权激励。随后,国家电投集团收购国电投中央研究院所占氢能公司35%的股权,直接控股氢能公司。

  “科改示范行动”前,氢能公司的股权结构变为:国家电投集团占比35%,国电投中央研究院占比28%,骨干员工持股平台占比30%,未来城公司占比7%。

  2020年,随着“科改示范行动”序幕拉开,氢能公司在原有改革基础上,以“科改示范行动”为契机,结合企业实际,制定了产权制度改革和运营机制改革双管齐下,以变革激发企业创新动能的改革思路。

  在产权制度改革方面,氢能公司制定了混合所有制改革总体“三步走”战略,即2020年完成A轮融资,引入战略投资者,适当发挥非公资本作用,实现战略互补;2022年完成B轮融资,引入产业投资者和财务投资者,实现打造“独角兽”企业的目标,并计划于2023年启动科创板上市工作。

  按照“三步走”战略,2020年9月25日,氢能公司A轮融资正式启动,此次融资拟通过北京产权交易所(以下简称“北交所”)募集资金不低于1亿元不超过3亿元,拟征集投资方不低于两个,所募资金将用于补充研发、运营和产线建设,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加快科研成果产业化应用等。

  2020年12月18日,经过激烈的竞争性谈判和专家组严格评审,氢能公司增资项目最终引入4家投资方——农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天津万凯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三峡资本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和东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募资金额2.5亿元,释放股权比例24.19%。同时,原股东国家电投集团同步参与本次增资,增资完成后,国家电投集团仍保持第一大股东身份,持有氢能公司35%股权。

  此次增资引战也成为2020年氢能行业规模最大的非上市股权融资项目。

  A轮融资完成后,氢能公司净资产估值增长13倍,投后估值超10亿元,实现了国有资本大幅保值增值,在做大公司价值的同时引入氢能产业链上下游关键利益方,实现公司价值确认、优势互补、资源捆绑和市场锁定,为后续打造行业“独角兽”企业并推进IPO上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结合业务进展和工作计划,氢能公司2021年正在策划开展A+轮融资工作。

  “氢”注未来——以“改机制”破成长课题

  在氢能公司此轮参与“科改示范行动”的改革路线图中,增资引战只是第一步。

  氢能公司成立不到五年,作为此轮“科改示范行动”中的“创业期”公司,它和名单中其他30多家“创业期”公司一样,面临共同的成长课题:如何获得及持续发展核心技术,防范“技术夭折”风险?如何吸引和保留领军技术人才,防范“头雁离队”风险?如何从开始就构建一个新国企机制,防范“新人老病”风险?面对这些成长课题,氢能公司在“引资本”基础上,以“改机制”为抓手,打出一套漂亮的“组合拳”。

  首先,氢能公司所在领域属于新兴产业,业务模式和运营机制与传统业务差别较大,亟需更具针对性的管控模式。为此,在公司治理方面,氢能公司组建了新一届董事会,7名董事中,非执行董事4名,其中包括1名氢能行业中国工程院院士,以期进一步提高董事会专业化水平。此外在董事会下设战略、审计与风险、提名、薪酬与考核等专门委员会,进一步提高科学决策能力和水平。

  同时,氢能公司原经理层全部“转身”为职业经理人。身份转换后,经理层不再纳入集团公司干部管理序列,没有“行政级别”,不再保留原职级。而且氢能公司董事会与职业经理人签订劳动合同、聘任合同,并签订绩效合约,实施任期绩效与年度绩效相结合的考核方式,考核指标的设定“对标市场、优于同行”,强化绩效考核的同时也明确退出条件,建立正常的职业经理人流动机制。此外还对职业经理人实施差异化薪酬,职业经理人薪酬总水平与业绩“强关联”,拉大职业经理人年度薪酬固浮比,拉开绩效薪酬差距。

  其次,作为科技型企业,要持续发展核心技术,防范“技术夭折”,必须要求企业实施灵活的人才政策。

  为此,氢能公司围绕改革任务、公司战略目标和业务方向,建立健全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实施全员岗位聘任制,打破身份限制,坚决“去行政化”;实现能上能下,强化绩效考核,畅通退出渠道;实现能进能出,建立健全正常流动机制;同时针对不同岗位、专业、价值设置不

  同的薪酬系数,重点向科研一线倾斜,向价值创造倾斜,为能力付薪,为业绩付薪,合理拉开差距,实现能高能低。氢能公司还根据科技企业特性,针对行业高端紧缺人才,对标市场化水平,实行一人一薪,目前已聘任行业高端人才10名。

  再次,科研团队和科研带头人的能力決定了企业创新能力,为吸引和保留领军技术人才和骨干核心员工,防范“头雁离队”风险,氢能公司积极利用政策工具,进一步夯实骨干员工股权激励路径,完善中长期激励机制:一是在此前增资扩股,实行增量激励基础上,综合考虑激励股权数量、所做贡献、岗位价值等因素,把激励对象分为五层六档,既保证各层级之间有明显差别,也合理分配同一层级内不同档之间的差别。二是建立员工股权退出和约束机制,防止股权固化、僵化。三是以持续激励为目标,设立预留股权。按照增发30%的比例,首次激励拿出增发后不超过总股本20.9%的比例,通过当期实缴的方式,用以激励现有骨干员工;剩余9.1%作为预留股权,激励后续引进的高端人才。

  此轮股权激励大大激发了氢能公司员工创业创新活力。从首批员工实施股权激励以来,没有激励对象离职,稳定了公司核心团队,并通过预留股权,吸引了一批高端人才,解决了“高端人才进不来、现有人才留不住”的困局。

  经过这一轮产权制度和运营机制变革“组合拳”,氢能公司的内部活力和创新动能得以激发,更加灵活高效的体制机制得以形成,为氢能公司在自主研发基础上实现商业化和产业集聚打下坚实基础。

  2021年4月16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现场,国家电投集团在会场投放的10辆氢能大巴,正搭载着氢能公司自主研发的“氢腾”燃料电池系统,为大会提供着机场接驳、年会应急用车和特定活动用车等服务。这些氢能大巴加满氢仅需约20分钟,续航里程可达650公里。

  而这一切,对氢能公司来说,才刚刚开始。按照氢能公司规划:预计到今年年底,氢能公司推广的氢燃料电池总规模将达500台,搭载氢能公司氢燃料电池的车辆将服务2022年北京冬奥会。2025年前后,随着氢燃料电池成本大幅降低,加氢网络逐步完备,氢能公司氢燃料电池的推广应用也将迎来大规模商业化发展阶段。氢燃料电池领域的“独角兽”未来可期。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此时,正值“科改示范行动”推出一年之际,回望氢能公司的此轮改革,依托“科改示范行动”赋予的改革自主权,紧紧抓住激发活力、提高效率的市场化改革主线,实现了体制机制创新与技术创新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为我们打造出“科改示范企业”中的氢能模式。“科改示范行动”推出之际,既是我国“十四五”开局的重要阶段,又是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创新型企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相信“科改示范行动”将直接带动更大范围科技型国企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推动“科改示范行动”以点带面、呈星火燎原之势。

篇十五:百户科技型企业深化市场化改革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专项行动方案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主要内容143条

  新华社北京9月24日电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主要内容如下。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要求。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以来,中央对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为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央的改革决策,形成系统、全面、可持续的改革部署和工作格局,打通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通道,最大限度地激发科技第一生产力、创新第一动力的巨大潜能,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总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聚焦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构建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为目标,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推进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营造有利于创新驱动发展的市场和社会环境,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情与潜力,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为实现发展驱动力的根本转换奠定体制基础。

  (二)基本原则

  激发创新。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作为根本目的,以改革驱动创新,强化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充分发挥市场作用,释放科技创新潜能,打造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

  问题导向。坚持把破解制约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作为着力点,找准突破口,增强针对性,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进展,提高改革的质量和效益。

  整体推进。坚持科技体制改革与经济社会等领域改革同步发力,既继承又发展,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制定具有标志性、带动性的改革举措和政策措施,抓好进度统筹、质量统筹、落地统筹,增强改革的系统性、全面性和协同性。

  开放协同。统筹中央和地方改革部署,强化部门改革协同,注重财税、金融、投资、产业、贸易、消费等政策与科技政策的配套,充分利用国内国际资源,加强工作衔接和协调配合,形成改革合力,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有效率配置创新资源。

  落实落地。坚持科技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方向,统筹衔接当前和长远举措,把握节奏,分步实施,增强改革的有序性。明确部门分工,强化责任担当,注重可操作、可考核、可督查,确保改革举措落地生根,形成标志性成果。

  (三)主要目标

  到2020年,在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成果,基本建立适应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科技创新发展规律的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更加健全,企业、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等创新主体充满活力、高效协同,军民科技融合深度

  发展,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流动更加顺畅,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创新资源配置更加优化,科技人员积极性、创造性充分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氛围更加浓厚,创新效率显著提升,为到2030年建成更加完备的国家创新体系、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奠定坚实基础。

  二、建立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

  企业是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主要载体,解决科技与经济结合不紧问题的关键是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和协同创新的合力。要健全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和政府引导机制,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使创新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培育新的增长点,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一)建立企业主导的产业技术创新机制,激发企业创新内生动力

  1.建立高层次、常态化的企业技术创新对话、咨询制度,发挥企业和企业家在国家创新决策中的重要作用。吸收更多企业参与研究制定国家技术创新规划、计划、政策和标准,相关专家咨询组中产业专家和企业家应占较大比例。

  2.市场导向明确的科技项目由企业牵头、政府引导、联合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实施。政府更多运用财政后补助、间接投入等方式,支持企业自主决策、先行投入,开展重大产业关键共性技术、装备和标准的研发攻关。开展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后补助试点。

  3.开展龙头企业创新转型试点,探索政府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的新机制。4.坚持结构性减税方向,逐步将国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方式转变为以普惠性财税政策为主。

  5.统筹研究企业所得税加计扣除政策,完善企业研发费用计核方法,调整目录管理方式,扩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适用范围。

  6.健全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经营业绩考核制度,加大技术创新在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中的比重。对国有企业研发投入和产出进行分类考核,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考核机制。完善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

  7.建立健全符合国际规则的支持采购创新产品和服务的政策,加大创新产品和服务采购力度。鼓励采用首购、订购等非招标采购方式以及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予以支持,促进创新产品的研发和规模化应用。

  8.研究完善使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鼓励政策,健全研制、使用单位在产品创新、增值服务和示范应用等环节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推进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

  (二)加强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对中小微企业创新的支持方式

  9.制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条件和标准,为落实扶持中小企业创新政策开辟便捷通道。10.完善中小企业创新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创业孵化、知识产权服务、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等机构的专业化、市场化改革,构建面向中小微企业的社会化、专业化、网络化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11.修订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重点鼓励中小企业加大研发力度,将涉及文化科技支撑、科技服务的核心技术纳入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

  12.落实和完善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相关措施,完善政府采购向中小企业预留采购份额、评审优惠等措施。

  (三)健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强化创新链和产业链有机衔接

  13.鼓励构建以企业为主导、产学研合作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制定促进联盟发展的措施,按照自愿原则和市场机制,进一步优化联盟在重点产业和重点区域的布局。加强产学研结合的中试基地和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建设。

  14.探索在战略性领域采取企业主导、院校协作、多元投资、军民融合、成果分享的新模式,整合形成若干产业创新中心。

  15.制定具体管理办法,允许符合条件的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科研人员经所在单位批准,带着科研项目和成果、保留基本待遇到企业开展创新工作或创办企业。16.开展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设立流动岗位吸引企业人才兼职的试点工作,允许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设立一定比例流动岗位,吸引有创新实践经验的企业家和企业科技人才兼职。试点将企业任职经历作为高等学校新聘工程类教师的必要条件。

  17.改进科研人员薪酬和岗位管理制度,破除人才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科研人员在事业单位与企业间合理流动。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完善科研人员在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流动社保关系转移接续政策。

  三、构建更加高效的科研体系

  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是源头创新的主力军,必须大力增强其原始创新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深化科研院所分类改革和高等学校科研体制机制改革,构建符合创新规律、职能定位清晰的治理结构,完善科研组织方式和运行管理机制,加强分类管理和绩效考核,增强知识创造和供给,筑牢国家创新体系基础。

  (四)加快科研院所分类改革,建立健全现代科研院所制度

  18.完善科研院所法人治理结构,推动科研机构制定章程,探索理事会制度,推进科研事业单位取消行政级别。

  19.制定科研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暂行规定,规范领导人员任职资格、选拔任用、考核评价激励、监督管理等。在有条件的单位对院(所)长实行聘任制。

  20.推进公益类科研院所分类改革,落实科研事业单位在编制管理、人员聘用、职称评定、绩效工资分配等方面的自主权。

  21.坚持技术开发类科研机构企业化转制方向,对于承担较多行业共性任务的转制科研院所,可组建产业技术研发集团,对行业共性技术研究和市场经营活动进行分类管理、分类考核。推动以生产经营活动为主的转制科研院所深化市场化改革,通过引入社会资本或整体上市,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对于部分转制科研院所中基础能力强的团队,在明确定位和标准的基础上,引导其回归公益,参与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支持其继续承担国家任务。

  22.研究制定科研机构创新绩效评价办法,对基础和前沿技术研究实行同行评价,突出中长期目标导向,评价重点从研究成果数量转向研究质量、原创价值和实际贡献;对公益性研究强化国家目标和社会责任评价,定期对公益性研究机构组织第三方评价,将评价结果作为财政支持的重要依据,引导建立公益性研究机构依托国家资源服务行业创新机制。扩大科研机构绩效拨款试点范围,逐步建立财政支持的科研机构绩效拨款制度。

  23.实施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计划。发挥集科研院所、学部、教育机构于一体的优势,探索中国特色的国家现代科研院所制度。

  (五)完善高等学校科研体系,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24.按照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方案,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

  25.制定总体方案,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完善专业设置和动态调整机制,建立以国际同类一流学科为参照的学科评估制度,扩大交流合作,稳步推进高等学校国际化进程。

  26.启动高等学校科研组织方式改革,开展自主设立科研岗位试点,推进高等学校研究人员聘用制度改革。

  (六)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形成跨区域、跨行业的研发和服务网络

  27.制定鼓励社会化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意见,探索非营利性运行模式。

  28.优化国家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布局,按功能定位分类整合,构建开放共享互动的创新网络。制定国家实验室发展规划、运行规则和管理办法,探索新型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

  四、改革人才培养、评价和激励机制

  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改革和完善人才发展机制,加大创新型人才培养力度,对从事不同创新活动的科技人员实行分类评价,制定和落实鼓励创新创造的激励政策,鼓励科研人员持续研究和长期积累,充分调动和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七)改进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增强科技创新人才后备力量

  29.开展启发式、探究式、研究式教学方法改革试点,弘扬科学精神,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改革基础教育培养模式,尊重个性发展,强化兴趣爱好和创造性思维培养。

  30.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着力提高本科教育质量,加快部分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型高等学校转型,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试点,拓展校企合作育人的途径与方式。

  31.分类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科教结合的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新模式,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比例,增进教学与实践的融合,建立以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和导师项目资助制,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32.制定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力度。

  (八)实行科技人员分类评价,建立以能力和贡献为导向的评价和激励机制

  33.建立健全各类人才培养、使用、吸引、激励机制,制定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

  34.改进人才评价方式,制定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升人才评价的科学性。对从事基础和前沿技术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等不同活动的人员建立分类评价制度。

  35.完善科技人才职称评价标准和方式,制定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促进职称评价结果和科技人才岗位聘用有效衔接。

  36.研究制定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收入分配激励机制的政策意见,健全鼓励创新创造的分配激励机制。优化工资结构,保证科研人员合理工资待遇水平。推进科研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完善内部分配机制,重点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

  (九)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强化奖励的荣誉性和对人的激励

  37.制定深化科技奖励改革方案,逐步完善推荐提名制,突出对重大科技贡献、优秀创新团队和青年人才的激励。

  38.完善国家科技奖励工作,修订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

  39.引导和规范社会力量设奖,制定关于鼓励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的指导意见。(十)改进完善院士制度,健全院士遴选、管理和退出机制

  40.完善院士增选机制,改进院士候选人推荐(提名)方式,按照新的章程及相关实施办法开展院士推荐和遴选。

  41.制定规范院士学术兼职和待遇的相关措施,明确相关标准和范围。

  42.制定实施院士退出机制的具体管理措施,加强院士在科学道德建设方面的示范作用。

  五、健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

  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本质要求。要完善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制度,加大对科研人员转化科研成果的激励力度,构建服务支撑体系,打通成果转化通道,通过成果应用体现创新价值,通过成果转化创造财富。

  (十一)深入推进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强化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

  43.推动修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和相关政策规定,在财政资金设立的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中,将职务发明成果转让收益在重要贡献人员、所属单位之间合理分配,对用于奖励科研负责人、骨干技术人员等重要贡献人员和团队的比例,可以从现行不低于20%提高到不低于50%。

  44.结合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要求,尽快将财政资金支持形成的,不涉及国防、国家安全、国家利益、重大社会公共利益的科技成果的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全部下放

  给符合条件的项目承担单位。单位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对科技成果在境内的使用、处置不再审批或备案,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所得收入全部留归单位,纳入单位预算,实行统一管理,处置收入不上缴国库。总结试点经验,结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订进程,尽快将有关政策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45.完善职务发明制度,推动修订专利法、公司法等相关内容,完善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归属和利益分享机制,提高骨干团队、主要发明人受益比例。完善奖励报酬制度,健全职务发明的争议仲裁和法律救济制度。

  46.制定在全国加快推行股权和分红激励政策的办法,对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以科技成果作价入股的企业,放宽股权奖励、股权出售对企业设立年限和盈利水平的限制。建立促进国有企业创新的激励制度,对在创新中作出重要贡献的技术人员实施股权和分红激励政策。

  47.落实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成果转化奖励的相关政策,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对职务发明完成人、科技成果转化重要贡献人员和团队的奖励,计入当年单位工资总额,但不纳入工资总额基数。

  48.完善事业单位无形资产管理,探索建立适应无形资产特点的国有资产管理考核机制。

  (十二)完善技术转移机制,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

  49.加强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的知识产权管理,完善技术转移工作体系,制定具体措施,推动建立专业化的机构和职业化的人才队伍,强化知识产权申请、运营权责。逐步实现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与下属公司剥离,原则上高等学校、科研院

  所不再新办企业,强化科技成果以许可方式对外扩散,鼓励以转让、作价入股等方式加强技术转移。

  50.建立完善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年度统计和报告制度,财政资金支持形成的科技成果,除涉及国防、国家安全、国家利益、重大社会公共利益外,在合理期限内未能转化的,可由国家依法强制许可实施。51.构建全国技术交易市场体系,在明确监管职责和监管规则的前提下,以信息化网络连接依法设立、运行规范的现有各区域技术交易平台,制定促进技术交易和相关服务业发展的措施。

  52.统筹研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实行的科技人员股权奖励个人所得税试点政策推广工作。

  53.研究制定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技术入股形成的国有股转持豁免的政策。54.推动修订标准化法,强化标准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作用。

  55.健全科技与标准化互动支撑机制,制定以科技提升技术标准水平、以技术标准促进技术成果转化应用的措施,制定团体标准发展指导意见和标准化良好行为规范,鼓励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及学会、协会协调市场主体共同制定团体标准,加速创新成果市场化、产业化,提高标准国际化水平。

  六、建立健全科技和金融结合机制

  金融创新对技术创新具有重要的助推作用。要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创新机制,构建多元化融资渠道,支持符合创新特点的结构性、复合性金融产品开发,完善科技和金融结合机制,形成各类金融工具协同支持创新发展的良好局面。

  (十三)壮大创业投资规模,加大对早中期、初创期创新型企业支持力度

  56.扩大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规模,吸引优秀创业投资管理团队联合设立一批子基金,开展贷款风险补偿工作。

  57.设立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带动社会资本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早中期、初创期创新型企业发展。

  58.研究设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保留专注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投资方向。59.研究制定天使投资相关法规,鼓励和规范天使投资发展,出台私募投资基金管理暂行条例。

  60.按照税制改革的方向与要求,对包括天使投资在内的投向种子期、初创期等创新活动的投资,统筹研究相关税收支持政策。

  61.研究扩大促进创业投资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适当放宽创业投资企业投资高新技术企业的条件限制,并在试点基础上将享受投资抵扣政策的创业投资企业范围扩大到有限合伙制创业投资企业法人合伙人。62.结合国有企业改革建立国有资本创业投资基金制度,完善国有创投机构激励约束机制。

  63.完善外商投资创业投资企业规定,引导境外资本投向创新领域。

  64.研究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投资基金的相关政策,制定保险资金设立私募投资基金的办法。

  (十四)强化资本市场对技术创新的支持,促进创新型成长型企业加速发展

  65.发挥沪深交易所股权质押融资机制作用,支持符合条件的创新创业企业发行公司债券。

  66.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项目收益债,募集资金用于加大创新投入。67.推动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开展知识产权证券化试点。

  68.开展股权众筹融资试点,积极探索和规范发展服务创新的互联网金融。

  69.加快创业板市场改革,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健全适合创新型、成长型企业发展的制度安排,扩大服务实体经济覆盖面,强化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融资、并购、交易等功能,规范发展服务小微企业的区域性股权市场。加强不同层次资本市场的有机联系。

  (十五)拓宽技术创新间接融资渠道,完善多元化融资体系

  70.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市场化风险补偿机制,简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流程,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立科技保险奖补机制和再保险制度,加快发展科技保险,开展专利保险试点,完善专利保险服务机制。

  71.完善商业银行相关法律。选择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探索试点为企业创新活动提供股权和债权相结合的融资服务方式,与创业投资、股权投资机构实现投贷联动。

  72.政策性银行在有关部门及监管机构的指导下,加快业务范围内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创新活动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73.稳步发展民营银行,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监管制度,支持面向中小企业创新需求的金融产品创新。

  七、(略)

  八、构建统筹协调的创新治理机制

  深化科技管理改革是提升科技资源配置使用效率的根本途径。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加强科技、经济、社会等方面政策的统筹协调和有效衔接,改革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完善科技管理基础制度,建立创新驱动导向的政绩考核机制,推进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十八)完善政府统筹协调和决策咨询机制,提高科技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82.建立部门科技创新沟通协调机制,加强创新规划制定、任务安排、项目实施等的统筹协调,优化科技资源配置。

  83.建立国家科技创新决策咨询机制,发挥好科技界和智库对创新决策的支撑作用,成立国家科技创新咨询委员会,定期向党中央、国务院报告国际科技创新动向。84.建立并完善国家科技规划体系,国家科技规划进一步聚焦战略需求,重点部署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关键领域研究。进一步明晰中央和地方科技管理事权和职能定位,建立责权统一的协同联动机制。

  85.建立创新政策协调审查机制,启动政策清理工作,废止有违创新规律、阻碍创新发展的政策条款,对新制定政策是否制约创新进行审查。

  86.建立创新政策调查和评价制度,定期对政策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及时调整完善。

  (十九)推进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再造科技计划管理体系

  87.对现有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进行优化整合,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金)、基地和人才专项等五类科技计划重构国家科技计划布局,实行分类管理、分类支持。

  88.构建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建立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组建战略咨询与综合评审委员会,制定议事规则,完善运行机制,加强重大事项的统筹协调。

  89.建立专业机构管理项目机制,制定专业机构改建方案和管理制度,逐步推进专业机构的市场化和社会化。

  90.建立统一的国家科技计划监督评估机制,制定监督评估通则和标准规范,强化科技计划实施和经费监督检查,开展第三方评估。

  (二十)改革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建立符合科研规律、高效规范的管理制度

  91.建立五类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和资金管理制度,制定和修订相关计划管理办法和经费管理办法,改进和规范项目管理流程,提高资金使用效率。92.完善科研项目间接费管理制度。

  93.健全完善科研项目资金使用公务卡结算有关制度,健全科研项目和资金巡视检查、审计等制度,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完善科研项目和资金使用监管机制。

  94.制定加强基础研究的指导性文件,在科研布局、科研评价、政策环境、资金投入等方面加强顶层设计和综合施策,切实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完善稳定支持和竞争性支持相协调的机制,加大稳定支持力度,支持研究机构自主布局科研项目,扩大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学术自主权和个人科研选题选择权。在基础研究领域建立包容和支持“非共识”创新项目的制度。

  95.完善科研信用管理制度,建立覆盖项目决策、管理、实施主体的逐级考核问责机制和责任倒查制度。

  (二十一)全面推进科技管理基础制度建设,推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

  96.建立统一的国家科技计划管理信息系统和中央财政科研项目数据库,对科技计划实行全流程痕迹管理。

  97.全面实行国家科技报告制度,建立科技报告共享服务机制,将科技报告呈交和共享情况作为对项目承担单位后续支持的依据。

  98.全面推进国家创新调查制度建设,发布国家、区域、高新区、企业等创新能力监测评价报告。

  99.建立统一开放的科研设施与仪器国家网络管理平台,将所有符合条件的科研设施与仪器纳入平台管理,建立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制度和运行补助机制。

  (二十二)完善宏观经济统计指标体系和政绩考核机制,强化创新驱动导向

  100.改进和完善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方法,体现科技创新的经济价值。研究建立科技创新、知识产权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的创新驱动发展评价指标,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101.完善地方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办法,把创新驱动发展成效纳入考核范围。

  九、推动形成深度融合的开放创新局面

  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开展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深入实施“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加大先进技术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以更加积极的策略推动技术和标准输出,提升我国科技创新的国际化水平。

  (二十三)有序开放国家科技计划,提高我国科技的全球影响力

  102.制定国家科技计划对外开放的管理办法,鼓励在华的外资研发中心参与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开展高附加值原创性研发活动,启动外籍科学家参与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实施的试点。

  103.在基础研究和重大全球性问题研究领域,研究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积极参与大型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吸引国际知名科研机构来华联合组建国际科技中心。鼓励和支持中国科学家在国际科技组织任职。

  (二十四)实行更加积极的人才引进政策,聚集全球创新人才

  104.制定外国人永久居留管理的意见,加快外国人永久居留管理立法,规范和放宽技术型人才取得外国人永久居留证的条件,探索建立技术移民制度,对持有外国人永久居留证的外籍高层次人才在创办科技型企业等创新活动方面,给予中国籍公民同等待遇。

  105.加快制定外国人在中国工作管理条例,对符合条件的外国人才给予工作许可便利,对符合条件的外国人才及其随行家属给予签证和居留等便利。对满足一定条件的国外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取消来华工作许可的年龄限制。

  106.开展国有企业事业单位选聘、聘用国际高端人才实行市场化薪酬试点,加大对高端人才激励力度。

  107.围绕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全球引进首席科学家等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建立访问学者制度,广泛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来华)从事创新研究。

  108.开展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非涉密的部分岗位全球招聘试点,提高科研院所所长全球招聘比例。

  109.逐步放宽外商投资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的外资持股比例和最低注册资本金要求。鼓励有条件的国内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走出去与国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展合作,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

  (二十五)鼓励企业建立国际化创新网络,提升企业利用国际创新资源的能力

  110.进一步完善同主要国家创新对话机制,积极吸收企业参与,在研发合作、技术标准、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等方面为企业搭建沟通和对话平台。

  111.健全综合协调机制,支持国内技术、产品、标准、品牌走出去,支持企业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强化技术贸易措施评价和风险预警机制。

  (二十六)优化境外创新投资管理制度,鼓励创新要素跨境流动

  112.

  研究通过国有重点金融机构发起设立海外创新投资基金,外汇储备通过债权、股权等方式参与设立基金工作,积极吸收其他性质资金参与,更多更好利用全球创新资源。

  113.制定鼓励上市公司海外投资创新类项目的措施,改革投资信息披露制度。114.制定相关规定,对开展国际研发合作项目所需付汇,实行研发单位事先承诺、事后并联监管制度。

  115.对科研人员因公出国进行分类管理,放宽因公临时出国批次限量管理政策。116.改革检验管理,对研发所需设备、样本及样品进行分类管理,在保证安全前提下,采用重点审核、抽检、免检等方式,提高审核效率。

  十、营造激励创新的良好生态

  积极营造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环境,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改进新技术新产品新商业模式的准入管理和产业准入制度,加快推进垄断性行业改革,建立主要由市场决定要素价格的机制,形成有利于转型升级、鼓励创新的产业政策导向,营造勇于探索、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和社会氛围。

  (二十七)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鼓励创业、激励创新

  117.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研究降低侵权行为追究刑事责任门槛,调整损害赔偿标准,探索实施惩罚性赔偿制度。完善权利人维权机制,合理划分权利人举证责任。

  118.完善商业秘密保护法律制度,明确商业秘密和侵权行为界定,研究制定相关保护措施,探索建立诉前保护制度。

  119.研究商业模式等新形态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办法。

  120.完善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机制,推进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刑事案件审判“三合一”,积极发挥知识产权法院的作用,探索建立跨地区知识产权案件异地审理机制,打破对侵权行为的地方保护。

  121.健全知识产权侵权查处机制,强化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加强知识产权综合行政执法,将侵权行为信息纳入社会信用记录。

  122.建立知识产权海外维权援助机制,完善中国保护知识产权网海外维权信息平台建设和知识产权海外服务机构、专家名录。

  (二十八)打破制约创新的行业垄断和市场分割,营造激励创新的市场环境

  123.加快推进垄断性行业改革,放开自然垄断行业竞争性业务,建立鼓励创新的统一透明、有序规范的市场环境。切实加强反垄断执法,及时发现和制止垄断协议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垄断行为,为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拓展空间。

  124.打破地方保护,清理和废除各地妨碍全国统一市场的规定和做法,纠正地方政府不当补贴或利用行政权力限制、排除竞争的行为,探索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二十九)改进市场准入与监管,完善放活市场、拉动创新的产业技术政策

  125.改革市场准入制度,制定和实施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对未纳入负面清单管理的行业、领域、业务等,各类市场主体皆可依法平等进入。

  126.破除限制新技术新产品新商业模式发展的不合理准入障碍。对药品、医疗器械等创新产品建立便捷高效的监管模式,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多种渠道增加审评资源,优化流程,缩短周期,支持委托生产等新的组织模式发展。

  127.对新能源汽车、风电、光伏等领域制定有针对性的准入政策。

  128.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改进互联网、金融、环保、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领域的监管,支持和鼓励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发展。

  129.改革产业监管制度,将前置审批为主转变为依法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为主。130.明确并逐步提高生产环节和市场准入的环境、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质量和安全指标及相关标准,形成统一权威、公开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体系。健全技术标准体系,制定和实施强制性标准。

  131.加强产业技术政策、标准执行的过程监管。建立健全环保、质检、工商、安全监管等部门的行政执法联动机制。

  (三十)推动有利于创新的要素价格改革,形成创新倒逼机制

  132.运用主要由市场决定要素价格的机制,促使企业从依靠过度消耗资源能源、低性能低成本竞争,向依靠创新、实施差别化竞争转变。

  133.加快推进资源税改革,逐步将资源税扩展到占用各种自然生态空间。134.推进环境保护费改税。

  135.完善市场化的工业用地价格形成机制。

  136.健全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实现劳动力成本变化与经济提质增效相适应。(三十一)培育创新文化,形成支持创新创业的社会氛围

  137.发展众创、众筹、众包和虚拟创新创业社区等多种形式的创新创业模式,研究制定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

  138.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加强科学普及,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实现到2020年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0%。

  139.创新科技宣传方式,突出对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重大科技活动、优秀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典型事迹的宣传,在全社会营造崇尚科学、尊重创新的文化氛围和价值理念。

  十一、推动区域创新改革

  遵循创新区域高度集聚的规律,突出分类指导和系统改革,选择若干省(自治区、直辖市)对各项重点改革举措进行先行先试,取得一批重大改革突破,复制、推广一批改革举措和重大政策,一些地方率先实现创新驱动发展转型,引领、示范和带动全国加快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三十二)打造具有创新示范和带动作用的区域性创新平台

  140.遵循创新区域高度集聚的规律,在有条件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授权开展知识产权、科研院所、高等教育、人才流动、国际合作、金融创新、激励机制、市场准入等改革试验,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促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出台关于在部分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总体方案,启动改革试验工作。

  141.深入推进创新型省份和创新型城市试点建设。

  142.按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原则和整体布局,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强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先行先试。

  143.制定京津冀创新驱动发展指导意见,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改革,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领导小组要加强统筹协调、督促落实。各有关部门、各地方要高度重视,认真落实好相关任务。各牵头单位对牵头的任务要负总责,会同其他参与单位制定具体落

  实方案,明确责任人、路线图、时间表,加快各项任务实施,确保按进度要求完成任务。

篇十六:百户科技型企业深化市场化改革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专项行动方案

 企业改革创新双百行动

  一、明确"双百企业"混改方案审批主体

  (一)中央企业所属的主业处于充分竞争行业和领域的"双百企业"(商业一类)的混合全部制改革方案由中央企业审批;

  (二)中央企业所属的主业处于关系国家平安、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主要担当重大专项任务的"双百企业"(商业二类)的混合全部制改革方案由中央企业审核报国资委批准;

  (三)地方"双百企业"的混合全部制改革方案决策与批准程序根据各地国有资产监管相关政策执行。

  明律师解读:与《国务院国资委授权放权清单(2022年版)》的精神一样,除商业二类国企,商业一类"双百企业"的混改方案审批权下放到央企集团总部,不需要报国资委审批。

  二、细化"双百企业"公司治理的要求

  各中央企业和地方国资委要"一企一策"确定对"双百企业"的授权放权事项,建立差异化、科学化、精准化的管控模式和运营机制,充分落实"双百企业"董事会对企业中长期进展的决策权、经理层成员选聘权、经理层成员业绩考核和薪酬安排权、职工工资安排权等权利,充分保障经理层经营自主权。

  明律师解读:"双百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究竟如何完善?302号文给出细化要求,包括授权放权、管控模式、运营机制、董事会权责、经理层经营自主权等。

  三、推动"双百企业"转换经营机制

  各中央企业和地方国资委要指导推动"双百企业"全面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支持鼓舞"双百企业"根据"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差异化薪酬、市场化退出"原则,加快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对市场化选聘的职

  业经理人实行市场化薪酬安排机制,并实行多种方式探究完善中长期激励机制。

  明律师解读:属于"三项制度"改革的事项,302号文明确了"双百企业"是"全面"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加快"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传统的国企领导干部产生方式将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四、"双百企业"实施更加敏捷的工资总额管理

  各中央企业和地方国资委要根据分级分类管理的原则,对"双百企业"及所出资企业实施更加敏捷高效的工资总额管理方式,"双百企业"依法依规自主打算内部薪酬安排。

  (一)支持鼓舞各中央企业和地方国资委对商业一类"双百企业"实行工资总额预算备案制管理;

  (二)支持鼓舞各中央企业和地方国资委对"法人治理结构健全、三项制度改革到位、收入安排管理规范"的商业

  二类"双百企业",实行工资总额预算备案制管理;

  (三)对行业周期性特征明显、经济效益年度间波动较大或者存在其他特别状况的"双百企业",实施工资总额预算周期制管理,周期原则上不超过3年,周期内的工资总额增长应当符合工资与效益联动的要求。

  明律师解读:302号文突显对"双百企业"工资总额管理上的敏捷高效的导向,从工资总额预算备案制管理到工资总额预算周期制管理,总有一款适合你。

  五、支持"双百企业"建立正向激励体系

  各中央企业和地方国资委要指导推动"双百企业"综合运用好各种正向激励政策和工具,坚持短期与中长期相结合,坚持结合实际、能用完用,建立健全多层次、系统化的正向激励体系。

  "双百企业"可以综合运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国有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国有控股混合全部

  制企业员工持股等中长期激励政策,不受试点名额限制。实施各种形式股权激励的实际收益水平,不与员工个人薪酬总水平挂钩,不纳入本企业工资总额基数。实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可以结合企业改革进展状况合理设置授予业绩条件和有挑战性的行权(解锁)业绩条件。非上市"双百企业"可以结合本企业实际,借鉴国内外成熟有效的中长期激励实践阅历,在本企业大胆探究创新,实施不同方式的中长期激励。

  明律师解读:所谓正向激励,就是基于"增量效益"基础上的"增量激励",让员工能共享企业新增的效益和改革红利。302号文首次明确"双百企业"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无需申报试点,全部可以为我所用。

  六、突破不允许"员工持股上持下"的禁令

  依据《关于规范国有企业职工持股、投资的看法》(国资发改革〔2022〕139号)有关精神,"双百企业"及所出

  资企业属于科研、设计、高新技术企业的,其科技人员确因特别状况需要持有子企业股权的,可以报经集团公司批准后实施,并报同级国有资产监管机构事后备案。其中,地方"双百企业"为一级企业,且本级企业科技人员确因特别状况需要持有子企业股权的,须报经同级国有资产监管机构批准后实施。有关"双百企业"应当在相关持股方案中明确关于加强对实施、运营过程监督的详细措施,坚决防止利益输送和国有资产流失。

  明律师解读:这是自139号文出台后,第一次突破不允许"员工持股上持下"的禁令,针对属于科研、设计、高新技术企业的"双百企业"及所出资企业,科技人员确因特别状况需要持有子企业股权的,可以报经集团公司批准后实施,并报同级国有资产监管机构事后备案。

  七、加强"双百企业"党建工作

  各中央企业和地方国资委要指导推动"双百企业"明

  确党委(党组)在决策、执行、监督各环节的权责和工作方式,使"双百企业"党委(党组)发挥领导作用制度化、规范化、详细化,确保"双百企业"党委(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

  明律师解读:302号文进一步明确加强党建的措施和目标,即通过党委发挥领导作用的制度化、规范化、详细化,确保党委实现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目标。

  八、"双百企业"法无禁止即可为

  支持鼓舞"双百企业"根据"法无禁止即可为"的改革精神,主动探究、锐意创新。各中央企业和地方国资委要全面落实《关于进一步激励广阔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看法》要求,对"双百企业"改革创新过程中的失误错误进行综合分析,对该容的大胆容错,切实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同时,鼓舞各中央企业和地方国资委建立健全符合本企业、本地区特点的改革容错纠错机制。

  明律师解读:法无禁止即可为,还有改革容错纠错机制为你保驾护航,"双百企业"不要在等待观望了。

  九、支持"双百企业"用好政策和学习对标优秀企业

  各中央企业和地方国资委要指导支持"双百企业"综合运用好国企改革各项政策文件和前期各项改革试点取得的阅历成果,学习对标优秀企业,深化推动综合性改革。要准时发觉、总结和推广"双百企业"改革的典型阅历和成果,乐观组织媒体进行集中或专题采访报道,优先推举"双百企业"作为重大典型进行重点宣扬。

推荐访问:百户科技型企业深化市场化改革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专项行动方案 市场化 深化 专项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