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洁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减税降费政策效应6篇

发布时间:2023-07-30 15:11:02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减税降费政策效应

  

  我国减税降费政策及成效分析

  摘要:减税降费执行至今取得了成效显著,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减税降费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速经济增长、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工具。本文从减税降费的概念入手,概述近年来我国减税降费的主要政策,分析成效、发现问题,提出优化减税降费政策的建议。

  关键词:减税降费;政策实施;效果评估

  一、减税降费的概述

  (一)减税降费的概念

  减税降费是指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下,通过优惠政策,调节收入分配比例,使不同层级的纳税人享受到红利政策,是提升企业经济活力的重要方式,包括税收减免和非税减征两个部分[1]。减税降费的主要目的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刺激经济增长和活力,通过反周期调整,促进经济高质量增长,使中国的宏观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范围内[2]。

  (二)税收激励理论

  税收激励是指国家利用税收,通过调整税收政策,促进资本增值,对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进行激励,推动企业发展的一种经济调节行为。

  税收激励的特性包括目的性、导向性、多样性和实效性四种,是指国家短期内期望通过一定的税收激励政策,综合利用多项举措,来达到特定的激励目的,进而引导社会资源的流向,以体现政府的意图。一般而言,税收激励的手段主要包括五种,分别为税收豁免、税收扣除、税收抵免、税率优惠、税收饶让。

  二、我国减税降费的主要政策及实施效果

  (一)我国减税降费政策

  我国的减税政策开始于2008年的企业所得税法改革,显著的减轻了企业的纳税负担,增加了企业的利润,是企业有充足的资金进行创新转型,切实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到了2012年,开始营业税改革,逐渐将营业税向增值税转换,直到2016年实现了政策全覆盖,营业税全部转变为增值税的征收方式,改善税制结构,解除了双重纳税的缺点,切实减轻了企业的纳税负担[4]。2018年,将17%的增值税应税销售行为调整为16%、进口货物税率调减一个百分点至10%、出口退税率整体调增1-3个百分点。2019年,又将制造业等行业销售行为增值税税率在16%的基础上下调三个百分点,将交通运输业和建筑业的销售行为税率在10%的基础上下调一个百分点。所有企业的研发费用的加计扣除比例增加25%,实行75%的比例缴纳企业所得税。2018年实施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纳税政策,同时将原来起征点的基础上上调1500元,并增加了五项专项附加扣除,切实降低了居民的税负。在城镇土地使用税中,减半征收物流公司的仓储用地的使用税,对符合条件的创业公司土地实行免征收;同时对于创业企业的房产税也予以免除;就小规模纳税人而言,对于资源税、房产税等多项税项实行减半征收政策。

  2019年,核定调低养老保险缴费基数,规定了养老保险单位缴费上限16%;失业保险缴费比例降低2个百分点;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也给出了比例限定区间。为促进制造业发展,降低企业用电成本,将电价降低十分之一。降低过路过桥费,取消或降低部分铁路、港口收费。收费政策改革还包括对中介服务的收费情况进行专项治理、继续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等举措。

  (二)我国减税降费政策效果分析

  2020年我国实现减税降费2.3万亿元,2021年超过2.5万亿元,全年税收收入下降2.6%,经济市场的活力明显提升。从长期的视角来看,减税降费政策大大促进了经济增长,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影响[5]。在普惠性与结构性减税政策的共同效应下,减税降费的效果日益凸显,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运行越发趋于平稳,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也日趋提升。

  1.降低企业税负,推动企业创新转型

  实施减税降费政策,降低企业的成本,减缓了企业的经济压力和税务负担,减缓经济困境,进一步激发了企业活力,推动企业发展[6]。通过减税降费可以释放企业资金,刺激企业生产规模和内部研发,提升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企业开展自主研发,开始转型升级,研发费用不断增加,企业利润也大幅度提高,就业问题也不断改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逐渐增加,发展形势十分可观,带来巨大的经济效应。

  2.优化税制结构,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全面落实所得税管理制度,并继续推动税费改革,有利于降低了企业在生产运营活动中的税收比重,对于优化企业税种体系、改变行业所得税政策具有重要意义。利用中性税收和结构性减税政策来提升市场资源配置效益,利用优先发展重点行业和实现现代化建设来优化经济结构,通过减少重复征税,进一步完善减免环节。

  3.刺激消费投资,促进就业

  个人所得税改革有效降低了居民的税收负担,增加了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带动了消费市场活力。同时,通过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对于高新技术产业和创业企业、小微企业进行激励,企业可以利用资金改善经营,扩大生产规模,增加更多的岗位需求,促进就业。降低社保费率,降低企业的用工成本,减少裁员发生的概率,稳定就业形势。

  三、我国减税降费政策存在问题及优化建议

  (一)减税降费政策存在的问题

  1.政策实施存在时滞现象

  由于政策的发布和实际实施之间有一定的时间,到企业实际可以享受的时候存在时滞,使得企业已知晓了相关政策但无法申请;部分政策由于涉及特定的税种、特定的时点或特定的企业,使得给企业实际带来的减税效果可能并没有很突出[7];由于企业自身税务政策了解不够,缺乏对政策的解读,使得企业没有享受到政策优惠。

  2.政策条件多、门槛高

  部分减税降费政策有明确目标,因此制定了严格的条件和标准,使得惠及面低;部分政策条件和标准不符合实际,与企业发展现状不相符,导致企业难以享受优惠政策;部分政策存在申请享受减税的成本较高的现象,导致企业不愿意去申请享受税收优惠。

  3.减税降费的空间不断缩小

  我国通过简化税率档次、降低税率等方式,推动税费改革。然而,随着减税和减费程度越来越深入,进一步减税和减费的空间越来越小,越来越难以推进。

  (二)优化建议

  1.完善相关措施,促进政策落实

  完善相关措施,及时出台适当的配套措施,积极推进减税降费方案。适当减少减税政策的条件约束,扩大普及面。及时修订相关优惠政策中的适用条件与标准,提升政策的可操作性,使可以享受优惠的企业切实受益。提升税务服务水平,降低申报成本,提升企业参与积极性。

  2.增发国债,转变职能,为减税降费创造新的空间

  短期内适度的增加国债,可以平衡国家财政支出,能够填补因为减税降费政策的实施而给国家财力所带来的短缺问题,从而使得减税降费的政策或措施也能够持续顺利实施,从而减少了由于我国政府财务压力过大而限制减税降费政策或措施执行的情形[8]。从长远看,通过转换地方政府职能可以缓解地区财政在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的财政开支压力,通过推进地方财政管理机构改革,实行扁平化管理模式,有效降低地方财政开支,使减免税降费的优惠政策更好地落到实处、落到人民,为推动地方减免税降费政策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9]。

  3.多措并举,优化营商环境

  关注企业原料、能源、物流、资金、人员等重点领域,结合减税降费的政策,全方位减轻企业负担。通过加大宣传,普及宣贯政策措施,打通信息渠道,帮助

  企业享受到应该享受的优惠政策。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办事效率[10]。

  参考文献:

  [1]王欣悦.减税降费政策实施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21.

  [2]王芳卉.减税降费[D].安徽财经大学,2020.

  [3]郭磊.经济新常态下减税降费政策的成效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20.

  [4]龚辉.我国减税降费政策的回顾与梳理[J].经济研究导刊,2021(07):14-16.

  [5]王静伊.我国减税降费政策效应研究[D].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021.

  [6]刘自娟.实施减税降费,以促进经济稳健运行[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20(08):42-43.

  [7]张学诞,梁季,许文,陈龙,施文泼,刘昶.近年来我国减税降费政策效果评估[J].地方财政研究,2019(03):11-17.

  [8]冼艳.我国减税降费政策实行现状及效果探讨[J].纳税,2021,15(16):17-18.

  [9]陈小亮.中国减税降费政策的效果评估与定位研判[J].财经问题研究,2018(09):90-98.

  [10]潘婷.我国减税降费政策的进程、成效及展望概述[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20(09):76-77.

篇二:减税降费政策效应

  

  2021年10月第24卷第20期中国管理信息化ChinaManagementInformationizationOct.,2021Vol.24,No.20减税降费政策对我国财政收入的影响效应分析杜昭君(武汉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武汉

  430072)[摘?要]2018年以来,为缓解经济下行压力,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实施减税降费可有效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增强市场活力,但也会影响财政收入,给财政收支平衡带来压力。文章采用数据对比分析的方法,从财政收入、财政赤字规模、财政收入结构、地方财政收入4方面研究减税降费对财政收入的短期影响,并从供给派理论视角分析长期影响,进而对地方政府部门如何应对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供参考。[关键词]减税降费;财政收入;政府预算;供给派理论doi:10.3969/j.issn.1673-0194.2021.20.072[中图分类号]F8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21)20-0155-030?????引?言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跃升,需要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下,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制造业等实体经济面临巨大挑战。为稳定市场信心,2018年初中央制定了“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的经济工作方向,明确提出“研究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政策”,将减税规模提高到2万亿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应对复杂经济形势。2020年,为应对疫情冲击,党中央、国务院迅速出击,继续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出台实施了7批28项有针对性的减税降费措施,为企业新增减负超过2.5万亿元,服务于“六稳”“六保”大局。减税降费的实施一方面降低了企业的税负,使企业释放出更多资金进行投资和加大科研项目投入,增强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大规模的减税降费会影响财政收入,给财政收支平衡带来较大挑战。1?????减税降费对财政收入短期影响效应分析?1.1减税降费对财政收入的影响2017—2020年财政收入情况如表1所示。减税降费政策“减”的是税收收入,“降”的是行政事业性收费,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影响较大。由表1可以看出,2018—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rossDomesticProduct,GDP)不断攀升,经济发展保持平稳增长;2018—2019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税收收入持续上涨,2020年有所回落。从占GDP的比重来看,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GDP占比从2018年的20.37%逐渐下降到2020年的18.00%,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即宏观税负)从2018年的17.37%逐年下降到2020年的15.19%。在增长速度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增长速度从2018年的6.2%下降到2019年的3.8%,下降了2.4个百分点,下降明显;税收收入增长速度从2018年的8.33%下降到2019年的1.02%,下降了7.31个百分点,这正好符合2019年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的背景。增长速度和占GDP比表1??2017—2020年财政收入数据统计财政项GDP/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亿元税收收入/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GDP的比重/%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速度/%税收收入增长速度/%国内增值税增长速度/%企业所得税增长速度/%个人所得税增长速度/%2017年820754.30172592.77144369.8721.0317.597.4010.758.0011.3218.612018年900309.50183359.84156402.8620.3717.376.208.339.149.9815.922019年990865190390.0815799219.2115.943.801.021.335.61-25.112020年101598618289515431018.0015.19-3.90-2.33-8.91-2.3611.35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官网、国家统计局官网[收稿日期]2021-08-11CHINAMANAGEMENTINFORMATIONIZATION

  /155Copyright?博看网www.bookan.com.cn.AllRightsReserved.

  财政与税收重不断下降,一方面说明减税降费政策得到了有效落实,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减税降费对财政收入的减收效应。从税收收入来看,2018年以来实施的减税降费政策涉及的主体税种包括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等。表1数据显示,2018—2019年税收收入增速放缓,2020年出现负增长。2018—2019年增值税税率连续下调,小微企业普惠性优惠政策升级,使得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收入增长幅度减小,2020年这两大税种税收收入均呈下降趋势;2019年个人所得税新政策正式施行,释放改革红利,个税收入降低,2020年有所上涨。1.2减税降费对财政赤字的影响2017—2020年财政收支增速和赤字率变动趋势如图1所示。10.00增长速度、赤字率/(%)8.006.004.002.000.00-2.00-4.00-6.0020172018年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速度财政赤字率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速度20170.002020所占的比重呈增长趋势,但其每年所占比重较小,维持在1%左右。80.0070.00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0072.9461.0170.0759.7768.2756.6630.3165.0554.8833.251.702020比重/(%)25.971.09201728.821.112018年份1.42201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三本预算”比重税收收入占“三本预算”比重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占“三本预算”比重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占“三本预算”比重8.178.143.728.776.244.178.134.893.836.172.82图2??2017—2020年“三本预算”各因素占比变动情况1.4减税降费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图3为2017—2020年地方财政“三本预算”各预算收入占比情况。1.551.260.920.8946.5843.7741.7738.3210.0020.0030.0040.0050.0060.0051.8754.9757.3060.8070.00-3.94201920192020年份2018图1??2017—2020年财政收支增速和赤字率变动趋势财政赤字是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差值,赤字率是赤字规模占名义GDP的比重。2018—2020年公共财政账户的真实赤字率分别为4.17%、4.89%、6.17%,明显超过政府公布的2.6%、2.8%、3.6%的预算目标,而且财政赤字规模和赤字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从图1中可以看出,2018—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速度始终小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增长速度,且2018—2019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呈断崖式的下降趋势,然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速较稳定,维持在8%左右。特别是2020年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3.9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却同比增长2.82%。显然,2018年以来,为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减税降费力度加大,财政赤字规模明显增加。1.3减税降费对财政收入结构的影响图2为2017—2020年“三本预算”各因素占比变动情况。从财政收入结构来看,在一般公共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这“三本预算”收入中,规模最大的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其中又以税收收入为主。如图2所示,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措施以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在“三本预算”中所占的比重逐年下降,从2018年的70.07%降至2020年的65.05%,其中税收收入占比从59.77%减少到54.88%;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在“三本预算”中所占的比重逐年上升,从2018年的28.82%升至2020年的33.25%,在财政收入中的重要性持续提升;虽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在“三本预算”中比重/(%)地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占“三本预算”比重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占“三本预算”比重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三本预算”比重图3??2017—2020年地方财政“三本预算”各预算收入占比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受减税降费的影响,增速放缓,为了维持收支平衡,需要寻求其他收入来源,其中包括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政府性基金收入和国有资本经营收入。2018—2020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三本预算”的比重从57.30%一路下降到51.87%,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占“三本预算”的比重从41.77%持续上升到46.58%,地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比重尽管逐年升高,但所占比重较小,维持在1%左右(见图3)。再加上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有严格的制度,地方政府无法左右,因此地方政府可能会更加依赖政府性基金收入,特别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国家财政部官方数据显示,该项收入占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的比重从2018年的91.21%上升到2020年的93.57%,占地方财政收入总额的比重从2018年的38.10%持续上升到2020年的43.59%。地方财政收入结构的这种变化格局表明地方财政面临较大的收入压力。2?????供给派理论视角下减税降费对财政收入的长期影响?2.1减税降费促进经济增长供给派理论认为,减税降费短期内虽减少了财政收入,但降低了企业的税费成本,激发了企业和市场活力,为稳定增长156/CHINAMANAGEMENTINFORMATIONIZATIONCopyright?博看网www.bookan.com.cn.AllRightsReserved.

  ??财政与税收提供了动力,其最终的实施效果会拉动经济增长。2018年以来,在大规模实施减税降费政策的情况下,我国经济发展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GDP从2018年的900309.50亿元逐年增长,2020年达到1015986亿元。詹姆斯·P.齐利亚克(JamesP.Ziliak)、慕克吉(Mukherjee)、冉晓荣、杨朝合、李慜劼、刘永禄、白景明等学者认为,减税降费促进经济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帮助居民提高收入,从而促进居民消费、扩大内需[1-2];二是引导企业进行科技创新,加快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3-4];三是降低企业资金压力,进而扩大规模、拉动投资,促进高质量发展[5-7];四是促进就业,巩固民生之本[2]。从长远来看,减税降费实际上是用政府收入的“减法”来换取企业效益的“加法”和市场活力的“乘法”。2.2经济增长助力财政收入增长财政收入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离不开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的基本面支撑,以及企业盈利能力增强、新动能新产业快速发展带来的税源基础拓宽。黄浩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对1994—2013年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经济总量的稳步增加有利于财政收入增长[8]。张晓清运用Granger(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分析了1978—2010年的统计数据,发现GDP每增长1%,财政收入相应增长0.215%,说明经济增长有助于财政收入[9]。高劲、吴晨鸽通过对1978—2019年的数据进行建模分析,得出我国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呈高度显著的正向关系的结论[10]。3?????地方政府保持财政可持续性的建议?减税降费背景下,政府部门财政收支缺口会有所增加,根据“用脚投票”的理论,如果政府选择削减公共产品的投入,人才、投资等会转向其他地区,那么该如何应对减税降费带来的短期影响?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3.1加强财政资金管理减税降费有助于节省企业资金,扩大固定资产投资,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大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改善企业的盈利能力,而企业的创收有利于财政增收,这是“放水养鱼、做大蛋糕”的举措。鉴于此,政府应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加强财政资金管理,优化支出结构。一是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将各部门的财政资金收支情况纳入信息管理系统,增强预算审批、支付等各流程环节的透明性,健全财政支出绩效评审制度,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用,进一步完善财政资金直达机制,使资金管得严、放得活、用得准,力求“精准滴灌”到需求终端。二是调整资金支出结构,大力扶持国家重点项目和高尖端领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增强地方实体经济实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形成新的税收增长点。三是开源节流控制支出,降低政府行政支出和公共管理成本,压缩不必要的支出。3.2合理组织财政收入一是依法依规组织收入。政府部门应压实征收部门责任,严格遵守政策边界,应征不漏、应免不征,不能随意“搭车”,充分运用综合治税,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的格局,强化征[1]ZILIAKJP,KNIESNERTJ.TheEffectofIncomeTaxationonConsumptionandLaborSupply[J].JournalofLaborEconomics,2005(4):769-796.[2]MUKHERJEEA,SINGHM,?ALDOKASA.DoCorporateTaxesHinderInnovation?[J].JournalofFinancialEconomics,2017(1):195-221.[3]冉晓荣.论减税降费对企业的影响[J].山西财税,2019(5):46-48.[4]杨朝合.减税降费对石油化工企业影响几何[J].中国石油企业,2019(4):19.[5]李慜劼.减税降费推动我国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J].财务与会计,2019(8):41-44.[6]刘永禄.减税降费对煤炭企业的影响及应对[J].财务与会计,2019(10):59-61.[7]白景明,张学诞,梁季,等.减税降费政策评估报告:基于高质量发展视角的分析[J].财政科学,2020(1):5-22.[8]黄浩.中国财政收入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6(4):135-137.[9]张晓清.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湖北工程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2013(12):124-127.[10]高劲,吴晨鸽.我国财政收入、时滞效应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时代金融,2021(3):77-79.收管理和税源监控,严厉打击逃税违法行为。二是招商引资扩税基。要强化对各政府部门的收入预期管理,分解目标任务,持续督导管理,落实奖惩措施,激励各相关部门挖掘潜在税源,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三是合理发行地方债券,可以按照风险可控的原则适度提高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带来的财政压力。四是优化营商环境,对辖区内的市场主体情况进行摸底,分析研判企业困境和发展点,宣传相关优惠政策,主动上门服务,做好企业发展的顾问和贴心人,用店小二精神助力企业发展。3.3调整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比例公共财政账户划分为中央和地方,其中属于中央的收入包括关税、进口货物增值税、出口退税、消费税、车辆购置税、船舶吨税等,属于地方的收入包括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车船税、耕地占用税、契税等,国内增值税在中央和地方之间五五分成,纳入共享范围的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由中央和地方六四分成。近年来,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中央与地方占比稳定在47%与53%,在减税降费后,地方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加大,可探索推动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改革的路径,合理增加地方分成比例。另外,研究财税制度改革,使其与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例如,加快推进消费税改革,可试行将部分消费税品目的征收环节由生产端后移至批发或零售端,将消费税增量部分下划地方,拓展地方收入来源,引导地方改善服务水平,促进商业繁荣。主要参考文献?CHINAMANAGEMENTINFORMATIONIZATION

  /157Copyright?博看网www.bookan.com.cn.AllRightsReserved.

篇三:减税降费政策效应

  

  我国小微企业减税降费政策效应分析■??历晓君??谭??敏??毕纪光/??文??小微企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就业的主渠道,小微企业的未来一定程度上就是中国经济的未来。但是小微企业在发展中存在规模小、研发投入不足、专业化程度低、可持续性不强等问题。近年来,我国在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方面采取了多种减税降费措施,本文主要分析近年来相关措施取得的主要成效、推行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小微企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就业的主渠道,截至税降费政策,在促进企业发展、创新能力提升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综合来看我国的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的负担正在大幅减轻,近两年更有着跨越式的改变。2017年末,我国有小微企业法人约2800万户,个体工商户约6200万户,小微企业(含个体工商户)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占GDP的比例约60%,纳税占国家税收总额的比例约50%,减税降费政策对小微企业的发展促进作用至关重要,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近年来,我国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政府通过减相关政策推出后对小微企业产生的影响(一)大幅减轻小微企业经营负担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以来,中央小微企业;减税降费;政策效应?3实施的各项清理规范政府性基金收费项目每年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超过1500亿元;2016年阶段性降低社保公积金费率,每年为企业减负1000亿元;电价下调,每年减轻企业负担470亿元;2016年5月至2017年末,我国全面推开营改增,适用营改增政策的小规模纳税人有934万户,占全部试点纳税人的87%,其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税负平均下降26.7%,累计减税14075亿元,综合平均税负降低约15%。2018年前三个季度,小微企业共减税1437亿元,同比增长41.3%;截至2018年末,全年减税降费总规模达1.35万亿元。采取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清理各种收费等措施,近五年来共减轻市场主体负担3万多亿元。(二)小微企业营商环境总体向好近年来,国家从国务院、财政部、税务总局到各级政府部门先后出台了多种措施,极大优化了我国的税收营商环境,具体包括优化税制,将现行的税收条例上升为法律,实施国地税机构改革,推行数字化纳税申报,开展“互联网+税务”行动,全国范围全面运行优化后的金税三期系统,为纳税人提供大量涉税培训,从“一厅通办”到“一窗通办”,压缩办理时间和办理环节,进行“最多跑一次”改革等等,极大提高了小微企业纳税便利性。世界银行《2019年营商环境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营商环境名列第46位,相较上年进步了32位,纳税改革表现亮眼,纳税时间从2004年的832小时压缩至2017年的142小时,同比上年降低31%,“营改增”全面推行以及印花税全面在线申报,使“纳税次数”40从9次缩短为7次,企业办税便利水平持续提升,税收数字化正在颠覆取代传统的办税模式,中国成为本期《报告》中东亚及太平洋地区唯一入列十大最佳改革者名单的经济体。现阶段我国小微企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我们真切地看到国家为解决发展中的不平衡,打出各种减税降费“组合拳”,2018年连续出台的“超1.3?万亿”减税降费措施支持了小微企业发展,成果已经日益显现,但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小微企业税负降低同时,还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市场环境,部分小微企业经营状况并没有明显好转,减税效应尚未充分显现。(一)税负仍然较重1.社保缴费负担较重。2017年我国五项社会保险缴费合计达到企业工资总额的39.25%。根据世界银行的计算,2016年中国的“总税率”为68%,社保缴费占48.8个百分点,是占比最高的一项,明显高于发达国家也显著高于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历史原因,不得不给在职人群制定较高的费率标准,导致养老金费率难以下调。虽然近两年国家出台了针对困难行业和小微企业的调减政策,但面对沉重的员工社保缴费负担,采取各种方式逃避或减少缴税是一种大概率事件。2.留抵税额退还不及时。增值税留抵税额不退实质就是财政从企业借款支出,提高了企业的杠杆率和融资成本。但是退税会在短期内对财政现金流带来压力。营改增后,增值税留抵税额退还不及时对重资产企业的影响尤为严重。这对于处于初创期企业,在没有实现销售收入时就要为设备和原材料缴税,占用企业大量资金,制约创业企业发展。虽然2018年我国采取了部分退还政策,但大部分企业的压力依然巨大。3.退税时间较长。对于出口退税企业来说,大部分是外向型劳动密集企业,利润微薄。之所以能够生存,出口退税是企业得以弥补成本、勉强生存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在当前中国增值税税率较高,更为依赖增值税退税。企业所在地的增值税退税与缴税之间通常有时间差异,造成由于出口退税到账时间较晚而占压企业资金的问题,尤其是在民营企业融资困难、融资成本高昂的情况下,严重制约着企业的正常生产运营。4.以票定税问题长期存在。企业所得税是一种直接税。按照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但在实际业务中,发票几乎成为扣除税款的唯一凭证,税务执法人员站在规避自身风险的情况下通常采取税负从高原则方式进行征税。而在向小微企业和初级资源产品的采购过程中,难以取得发票仍是常见情况。比如餐饮行业及企业食堂采购农副产品、建筑企业采购砂石及支付农民工劳务费用等都很难取得发票或合规纳税证明。还有一些因为产品周期长,大量的支出无法及时取得发票而被提前征收企业所得税的现象也较为常见,因此,企业所得税负担就会远超过名义税率。(二)尚未建立真实、诚信的交易市场环境

  税收作为企业的成本,左右着企业盈利的变化。因此,企业有偷逃税费的意愿。比如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低,“五险一金”等负担重,企业则采取压低雇员工资,变相增加用人数量,以补贴等形式作为变相工资,减少纳税金额。以票定税以票管税的模式,也让企业对发票有大量冲账需求,为了降低税负成本,虚开发票成为一种解决办法。高额的残保金增加企业对残疾人员的需求,残疾人不用劳动就获得社保和工资,公司仅凭社保金和低廉的工资就可以免交大量的残保金。看起来皆大欢喜的交易,却破坏了社会的公平性,毁掉了社会经济的诚信基础,并且涉嫌违法,此类情况难以杜绝。思考和建议(一)持续推进减税降费政策我国当前正处于经济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增长的重要转型时期,面对当前新一轮全球制造业的竞争、以及可能出现的国际“税收竞争”,?我国只有持续推进更大规模和更加细化的减税降费政策,才能助力小微企业茁壮成长。2019年小微企业已迎来新一轮减税降费红包,将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从月销售额3万元提高到10万元;放宽小微企业标准至企业资产总额5000万元以下、从业人数300人以下、应纳税所得额300万元以下并加大优惠力度,应纳税所得额100万以下所得税率5%,100-300万之间10%;已有31个省(区、市)明确小微企业“六税两费”按50%幅度顶格减征;扩展初创科技型企业优惠政策适用范围至从业人数不超过300人,资产总额和年销售收入不超过5000万元。一般工商业平均电价在降低10%。(二)深入推进税制改革1.增值税的流转税属性需要进一步凸显。减税并档的改革还在路上,2019年两会提出新的增值税下调政策,将制造业等行业从16%降至13%,将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10%降至9%。从长期来看,应推动完善增值税抵扣链条,加强征收管理制度的完善,更为注重保障纳税人的权益,减少税制中存在的扭曲效益,真正实现增值税的流转作用。2.降低企业社保缴费费率。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下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各地可降至16%,这将有效快速缓解企业压力。从长期来看,一方面应将养老金筹资模式从现收现付制转为与基金积累制相结合,做实个人养老账户,使账户产权更为清晰,调动个人参加社保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加大国有资本划转社保的力度,弥补养老金历史欠账,保证社保基金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可持续性。3.税制改革需进行长远规划。我国当前是“流转税为主”的税制模式,应尽快研究简化税种,结合企业增值的各个环节进行综合考虑,实现从间接税为主的税制向直接税为主的税制模式转变,从长远上、根本上有效实现生产和流通环节减轻税负。4.推进各税种立法进程。应加快建立更加清晰稳定的主体税种和地方税种立法时间表,积极推进现行税种和地方税的立法进程,完善从中央到地方税种的改革和培育,使各项税收以立法的形式加以确定,确保有法可依,建立公平诚信市场环境。5.推行长期稳定的低税低费模式。减税降费政策带来的实际效果毋庸置疑,但存在时效阶段性和政策调整的不确定性,从我国经济增长的长远上来看,推行长期稳定的低税模式,逐渐取代运动式的减税降费政策,不但可以为小微企业减轻实际上的成本压力,还有助于给予企业更稳定、更长期的预期,更能促进企业的投资和创新积极性。(三)推行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直接作用于实体经济,传导路径短、见效快、力度较强,能有效支撑经济增长。应进一步细化转移支付制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盘活国库资金,助力我国小微企业蓬勃发展。1.降低非税负担。落实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降低企业非税负担、不断优化、调整支出方向,提供更多公共服务和公共物品,降低企业从生产到终端各环节的经营成本。2.尝试创新方式解决税收负担。现行的税收管理制度并不完善,将长期存在部分企业实际税收负担增加的实际情况,财政部门可尝试将企业未来可流转、可抵扣、可退回税款部分提前补贴给企业,或为小微企业提供保证担保以便获得低成本的融资渠道,缩短税款对企业的资金占用周期,有效解决小微企业的资金流转问题。??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牡丹江市中心支行责任编辑:高原41

篇四:减税降费政策效应

  

  减税降费政策对企业的影响及实施效果

  一、减税降费政策及其实施效果

  减税降费是两项独立性工作的合称,即“税收减免”和“取消或停征行政事业性收费”,本文分析的重点为“减税”。我国2016年5月份开始推行减税降费政策,并以试点的方式逐步向全国推广,尝试继续完善营改增试点政策,同时对企业所得税减半征收优惠范围进行调整,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比例由50%提高到了75%,个税起征点、劳务报酬等也出现变化。2018年9月20日,国家税务总局印发《关于进一步落实好简政减税降负措施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2019年预计减少企业税金总额达到2万亿元(累计额)。

  從实施效果上看,2016年实现减税3500亿元以上,增值税的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到2017年5月,政策推行一年后的增值税增长率为-8.3%。到2018年底,该数字为-8.1%。在工业领域,通用设备、专用设备、通信设备等高端制造业税收增速也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2015年底为11.8%、13.1%、7.6%,2018年底已经降低至-5.4%、-7.7%、-5.8%的水平。受2015年金融风波影响,各地市场资本明显不足,减税政策推行后,企业资本力量有所加强,2018年国内新增企业数、增长率较2016年提升4.3%和5.6%。尽管中央政府财政收入出现下降,但各地方经济形式出现好转,尤其是市场活力,明显得到恢复Ⅲ。

  二、减税降费政策对企业的影响

  (一)减轻企业负担

  减税降费政策实施后,直接作用为减少了企业的负担。如从事装备制造的企业,长期以来面临国外优质产品的竞争,利润较低,难以获取足够资金用于研发等工作。在减税降费政策推行后,更多资金能够投入到装备的更新、生产线引入等活动中,企业面临的税负负担直接下降,产品的竞争力也得到提升。研究人员在针对辽宁省部分工业企业的研究中发现,112家企业的应税额度平均下降了6.3%左右,部分企业负责人则明确表示,减税降费政策推行后,企业拥有了更大的资金灵活性,可启动更多研发项目,对未来发展助力良多。

  (二)活跃市场环境

  市场经济发展使减税降费政策得到提出和推行的基础,也能反作用于经济环境,使市场的活跃程度得以提升。如部分企业在减税降费政策的鼓励下,以现有市场态势为基础,尝试引入更多的经营方式、拓展更多渠道,因应税额度减少,企业无需大量纳税,愿意更积极的进行经营活动。数据调查支持了这一观点,研究人员结合我国江苏、浙江、山东、辽宁等省份的政府工作报告内容,结果上看,除辽宁省外,其余省份的GDP增长速度均能保持稳定,辽宁省则避免了增速的进一步下滑。而在投资市场规模上,上述各省份的增长比例均得到5%以上,其中来自企业间投资占比为86%。

  (三)加剧竞争态势

  减税降费政策的另一个主要影响在于,增加了市场竞争水平。由于所有企业均在减税降费政策下获益,企业的资本力量、资金规模得到提升,但市场消费能力没有在短时间内出现对应提升,同类企业的经营变动,必然以提升经济效益为直接目标,这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态势明显加剧。如来自沈阳的国产机床可能需要参加全国各地的展销会,以谋求提升销售额和利润,而其他地区的装备制造企业也会在减税降费政策和资金支持下更新技术,提升自身的市场吸引力,这种竞争的积极价值在于提升经济发展环境的完善程度,但其负面影响同样不容忽视,需要在后续工作中设法应对、降低。

  三、对小微企业的影响

  1、小微企业获得感明显

  对小微企业的普惠性减税措施当中,有一项是将增值税“起征点”由之前的月销售额3万元提高到10万元。不仅是月销售额不超过“起征点”的小微企业免征增值税,符合相关规定的小微企业,还能够享受到企业所得税减税。

  国家税务总局最近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两月累计新增减税1828.5亿元。而随着绝大多数小微企业在4月征期实行季度申报,特别是更大规模增值税减税等政策的实施,减税降费效应将更加充分地显现出来。

  中央财经大学税收筹划与法律研究中心主任蔡昌认为,普惠性减税着重考虑扩大减税的覆盖面,使更多的小微企业减轻税收负担,享受政策带来的“利好”。“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扩大了小型微利企业享受税收优惠的范围,涉及企业1798万户,税收优惠力度也大幅增加,这能够让小微企业有明显减税降费获得感。”

  2、带来更多就业创业机会

  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贡献了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财税政策与应用研究所所长李旭红认为,数量众多的小微企业能够为社会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对于稳就业、惠民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小微企业实施普惠性税收减免,大幅扩大了政策受益面,是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壮大、更大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举措。这不仅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小微企业吸纳就业主渠道的关键性作用,更能够为许多敢想敢干、创新创业的年轻人提供实现梦想的广阔舞台。”

  3、企业发展壮大意愿增强

  小微企业普遍存在资金实力薄弱、市场影响力低等问题,对于税费等直接现金流出的承受能力相对脆弱,有时候一笔现金流负担不起,企业经营便难以为继。因此,减税对于减轻小微企业资金压力的效果更加明显,使得企业能够拥有更多的可支配资金,增强企业发展壮大的意愿和能力,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

  “小微企业是发展的生力军、创新的重要源泉。推出一批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措施,有利于降低创业创新成本,增强小微企业发展动力。这将有助于进一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李旭红说,“长远来看,任何企业的成长都要经历从小到大的过程,大量培育具有发展潜力的小微企业,能够为发展更多具有领先技术水平和国际影响力的大企业奠定坚实基础。”

篇五:减税降费政策效应

  

  支持高质量发展减税降费效应分析及优化路径郭矜沈阳110031)(辽宁社会科学院,内容提要:税收作为经济调控的重要工具,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取得了积极成效,要作用。本轮减税降费在某种程度上契合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税制设计尚有很多优化空间。本文从建立竞但仍存在着诸如政策传导机制不佳等问题,扩宽地方财源、优化税收营商环境、落实争税制体系、完善涉企税制、推动直接税改革、落细减税降费等方面提出了优化减税降费、提升税收治理水平的对策建议。关键词:减税降费高质量发展税制结构供给侧税收治理中图分类号:F810.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544(2021)01-0081-09我国目前正处在经济发展方式快速转变、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和增长动力不断转换的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我国未来一段时期内宏观调控的指挥棒,是有效化解经济发展不充分与不平衡发展的着力点。自2013年开始,我国减税降费的目为经标导向就从稳定宏观税负转为降低宏观税负,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一针“兴奋剂”。伴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影响逐渐扩大,减税降费的导向又逐渐转向为降成本,致力于为企业营造出有序市场环境并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为了更好地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有必要对减税降费的效应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优化路径从而推动税收治理水平迈上新台阶。要在于“营改增”实施效果和评价。如申广军(2016)提出,降低增值税税率短期内会刺激企业增加投资,长期看会有效改善供给效率,这一结论尤其适用于中西部地区的非出口企业与私营企业。董根泰(2016)建立了双重差分模型研究“营改增”对大中型企业的减税效果,结果显示“营改增”对大中型企为大中型企业转型困难业税收负担率无显著影响,提供了新角度。范子英(2017)认为,由于增值税抵扣链条的不完整,导致“营改增”并没有从更广层面上降低企业税负,只有产业关联度高的企业,才会更受益于减税降费的政策。陈小亮(2018)通过对我国2008年-2018年十年间的减税降费政策效果进行评估,得出2015年前的结构性减税使我国宏观后,宏观税负不降反升,2016年实施全面“营改增”税负开始下降,但减税效果仍然较弱。他还提出,由于受减税空间不断缩小、民生支出刚性化态势严重一、文献综述2018年以前,理论界关于减税降费的关注点主〔收稿日期〕2020-11-06〔作者简介〕郭矜,经济所副研究员,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为财政理论与实务。地方财政研究圆园21年第1期81和人口老龄化加剧等因素影响,未来我国实施减税降费的难度会进一步加大。论界2018关于年减在税大降规模费的研究的减税主降要费集政策中实在施以下以来几,个理方面:首先,关于减税降费的性质与必要性。对于减税降费的性质,高培勇(2019)认为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减税降费应致力于结构调整与降成本,无论是结构优化还是供给效率提高,都会推动经济发展,这是我国经济平稳运行的长久策略。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形势较为复杂,受多重因素影响,经济结构正在向纵深调整。何代欣(2020)认为,现阶段的减税降费对于扩大内需、优化产业结构是必要的。邓力平(2020)也认为大规模的减税降费会激发企业创新能力,从而实现企业转型升级。胡怡建、宫映华(2020)指出我国经济目前面临四大挑战,分别是新冠疫情、经济转型、收入两极化严重和逆全球化思潮,为了应对危机与挑战,应继续坚持减税降费,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其次,关于本轮减税降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申广军(2018)分析了结构性减税对企业杠杆率的影响,得出“营改增”在不同类别的企业中存在异质性这一结论。陈苏珍(2018)认为缺乏依法治税的理念是目前减税降费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而刘畅(2019)认为现行税制结构本身制约了减税降费的收入空间。郭庆旺(2019)、叶青(2019)虽然承认我国现行的减税降费政策减轻了企业负担,但会给基层政府带来巨大的财政压力,表现为地方财政收入增速会持续放缓,赤字规模会继续扩大,税收法治化程度也会受到影响。魏升民(2019)通过对我国东部某省的企业调查中问卷显示,减税降费中重复征税、企业获益不一的问题仍普遍存在。闫坤2020)认为,虽然我国目前实施的减税降费总体上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仍存在着新动能增加不足和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的问题。淤政文策章。中出现的本轮减税降费特指2018年至今的大规模减税降费82地方财政研究圆园21年第1期最后,关于如何深入推进减税降费。王乔(2019)认为,税制改革可以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未来的减税降费可以从财政可持续性与税收法定方面持续加力。而李华(2019)则提出,未来的减税降费应该以提高企业获得感为出发点,尽可能地降低减税约束条件,以普适性减税为主。庞凤喜、牛力(2019)研究发现,与原有短期性的减税降费相比,新一轮减税降费的目标是如何“简税”,即如何优化涉企收费提高征收效率,深化简政放权改革。何代欣(2020)建议将减税降费政策与金融、投资和就业政策统筹实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政策效应。李水军(2020)提出在保持现有宏观税负水平的基础上,通过健全地方税体系可以提升市场主体的获得感。综合以上研究成果可知,理论界对本轮淤减税降费中的关注点主要在于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主要税种改革探讨和减税降费对国家经济的影响,但是关于税收优惠政策作用于特定微观主体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研究并不多。二、本轮减税降费特点分析(一)长期性与稳定性并存这次减税降费中涉及的个人所得税、增值税、社会保险费改革与以往最大的不同在于本轮改革是制度性的。制度性的减税降费相较于政小微企业的发展,如制造业增值税税率降为13%、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标准提高到10万元、上调小微企业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标准的年纳税额至100万元、小规模纳税人减半缴纳资源税和城市建设税等。(三)契合高质量发展的目标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更多地依靠创新驱动引领发展,本轮减税降费非常重视对企业创新行为的鼓励与引导,企业对减税的获得感也更为直接。如高新技术企业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亏损结转年限延长至10年、扩大对“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75%的政策”的适用范围、针对境外委托对科技型企研发费用可以在一定标准下加计扣除、业可按投资额的70豫抵扣应纳税所得额等。据科技部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研发支出占GDP的比重为2.19%,这一比重在全球位居14位,整体创新能力大幅度提升,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逐渐缩小。(四)与供给侧改革相吻合本轮减税降费直接降低了企业成本,而供给侧增值税改革中的核心就是降成本。对于企业来说,税率下调属于普适性的减税,直接降低了企业综合成本,疫情等特殊时期的税收减免降低了企业其他成本,资源税的减半征收降低了企业用能成本,社保缴费比例降低直接减少了企业用人成本等。(五)投资驱动向消费驱动转化改革开放40余年使我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社会生产力水平稳步提高。在生产力快速扩张后的一段时期,减税降费改革在促进消费方面也在持续发力。2019年新个税改革出台是分税制改革以将个税扣除来个税受惠面更广、减负最多的一次,标准提高到5000元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居民消费能力,减轻了中低收入者的纳税负担,培育了很多具有新兴业态模式的中高端消费市场。且减税降费还可以从其他方面如通过降低增值税税率进而降低商品价格、提高出口退税率并优化税率结构、对境外机构投资境内债券市场取得的债券利息免收所得税等方面刺激消费,提高居民消费动机。三、本轮减税降费效应分析(一)减税降费成效分析太久,多方面的经济和社会影响还需要持续关注,但对市场活力激发、消费促进与市场信心重塑已经初步显现,有力的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1.减税的政策效应持续显现2019年,我国新增减税降费2.36万亿元,占税2018年以来减税降费政策实施的时间并没有收收入的14.2%,其中第三季度增值税累计减税8609亿元,规模位居第一;2020年前三季度,我国17.6%,其中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分别同比下降13.5%、5%和4.9%,增值税降幅最快。通过对比近五年我国GDP增速与税收收入增速情况可知(见图1),GDP增速与税收收入增速的差距呈不断扩大趋势,表明宏观税负持续降低,预计未来减税的政策合力会进一步释放。新增减税降费20924亿元,占全部税收收入的图12015年-2019年我国GDP与税收增速情况(单位:%)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地方财政研究圆园21年第1期832.有力促进了制造业转型升级造业同比增加8.8%、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见图3)8.4%,远远高于GDP增速。从投资规模看,2019年全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同比增加5.4%,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加17.7%,利好形式高技术制造业是最本轮增值税改革中制造业、大受益者,“提高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政策”有力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从规模情况看,近年来的减税降费举措使制(见图2)造业增加值稳步提升,增量部分主要来源于高技术制造业。2019年我国制造业及其相关环节在增值税减税规模中占比近70%,居所有行业之首,而对GDP拉动作用最强的也是制造业,拉动经截止2019年济增长1.6个百分点。从增速情况看,底,我国GDP同比增加6.1%,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5.7%,略低于GDP增速,但高技术制也带动了服务业发展,使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增加16.5%,而制造业投资与第二产业投资规模增速相差不大。可见,无论从投资规模还是增速看,高技在本轮减税降术产业发展远远好于工业与制造业,费中获益最多。从区域情况看,第二产业占比较大这是由于增值税税率下的省份在改革中受益较大,降最多的行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图22015年—2019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单位:亿元)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图3(单位:2019年我国投资规模增速对比情况%)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9086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占7.1%、第二产业增加值占38.9%、第三产业增加值占53.9%,同比分别增加3.1%、5.7%与6.9%。与全国的3.产业结构、内需结构与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平,这与各类减税降费政策落实后带来的消费增加本轮减税降费在增有紧密关系。在去产能背景下,加个人可支配收入、拉动消费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个人所得税同比下降得税,是减税中的“重头戏”。居民可支配收入大幅25.1%,涉及1.09亿人的工薪所得无需缴纳个人所GDP增速相比,只有第三产业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84地方财政研究圆园21年第1期

  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733元,同比增长社会消费57.8%,高于资本形成总额26.6个百分点,8.9%,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费政策效应评估报告》显示,本轮减税降费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个百分点,在新业态新模式的助推下,中高端消费市场升级提质。可见,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持续显现,内需结构不断优化。品零售总额达到411649万亿元,同比增长8%,居民购买力不断提升(见图4)。根据《2019年减税降图42019年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构成(单位:元)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我国财税部门积极主减税降费政策实施以来,动落实,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据《全球营商环境报告2020》显示,我国营商环境由2019年的46位提升至31位,其中纳税指标提升9位。在税务总局开展中显示,我国纳的“2019年纳税人满意度专项调查”税人满意度综合得分较2018年提高了1.44分,达到了84.42分。4.增加就业与企业获得感本轮减税降费中民营经济与小微企业受益明显,而两者又是增加就业的重要载体。据统计,2019年我国民营企业减税1.26万亿元,占全部减税数额的65.5%。而2019年我国的外贸进出口总值达到31.54万亿元,较2018年增加3.4%,其中民营企业较进出口达到13.48万亿元,占外贸总值的42.7%,2018年提高3.1个百分点。这充分说明民营企业已减税降费拉动就业增加376万人,有50.2%的企业将减税降费红利用于增加就业岗位和提高员工工企业获得感不断资。随着减税降费效应逐渐扩散,提升。数据显示,本轮增值税改革使企业营收水平平均提高了5.07%,其中制造业与民营经济营收分别增加7.38%与6.82%,使6.7%的制造业企业扭亏为盈。根据财政部发布的《2019年全国国有及国有我国国有及国有控制企控制企业税负变动》报告,业的营业收入税负率从7.85%降至7.37%,显著提高了企业利润率。(二)减税降费过程中面临的问题1.部分产业链条税收转嫁不充分增值税税率降低后,最终产品价格也会随之下很可能引发降,但由于增值税贯穿于全产业链条,产业链条上利益的重新分配。以制造类行业为例,使中处在制造产业链下游企业要求降低产品价格,间环节企业让出增值税税率下调的税负部分,而上导致中间环节游企业并没有相应的下调供应价格,企业受上游与下游企业挤压。对于处在产业链中间环节的企业来说,虽然降低了增值税税负,但企业成本却增加了,这种传导机制使减税成效在不同企业之间分布不均。地方财政研究圆园21年第1期反映出减税对民经成为我国最大的外贸经营主体,营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我国小微企业在2019年减税规模高达2832亿元,约有456万新增小微企业享受到增值税免税条例,626万户的小微企业享受到所得税减免。民营经济与小微企业所享受到的《2019普惠性政策势必对促进就业产生积极效应。年减税降费政策效应评估报告》中显示,2019年的85对2.再于生再资生源资增源值税税问抵扣题,仍是有与困再难制造产业①紧密相联的。目前我国对于再制造产业发展的并不理想,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会有更多的制造业产品走出国门,提供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增值服务会为产业提升竞争力开辟新路径②。为了更好地开展再制造试点工作,就必须对现有再生资源增值税抵扣问题加以完善,实现降低企业综合税率和成本最低化的目的。由于再制造的原材料几乎都是零散采购,很难取得进项发票,企业税负无法显示真实财务状况,所以即使再生资源增值税经历多次调整③,但抵扣问题仍然存在,加之贷款利息尚未纳入到增值税进项抵扣范围,导致增值税抵扣链条不完整。此外,现行增值税中对小规模纳税人的简单计税方式客观上造成了不同纳税人税负的差异化,也容易引发增值税抵扣链条中断,而对于小规模纳税人来说,代开专票又增加了纳税成本。一致3.某些税收优惠政策设计与企业激励目标不首先表现为某些企业可能会对“加速折旧”缺乏积极性。虽然“加速折旧”本身可以改善企业现金流,促进企业发展,但对于“加速折旧”带来不高的减税额度与其增加的财务成本相比,很多企业宁可不选择该项税收优惠,毕竟“加速折旧”在某种程度上会降低企业业绩。其次表现为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落地仍有困难。虽然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促进企业创新意义重大,但在实施过程中很多因素会影响税收政策落地。在自主研发中,现有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需由科技行政主管部门事先认定委托研发费用,这相较于外购技术---虽然成本颇高却可以直接在增值税进项税额中抵扣,企业可能更倾向于选择后者,说明了在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方淤技再术制手造段产业作为一对工程机械种、机绿色床、生汽车产模零式部,件指等产在原品有的产业进行修复基础与改上造,利的用批量于化务以过辽程宁,省实的北方现废旧重产工品为的例性,未能提来升五年。仅盾构机回购维修再制造业盂就优最超惠近过政一策次10的调整亿元范围是,企,按在业深照2015感不同年,资金品国压种家力设扩巨置大大。70%了再、50%生资和源行30%业的享即受征增值即税退政策。86地方财政研究圆园21年第1期面,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仍存在优化空间。加之研发活动较为复杂,如何核算研发费用十分困难,税务部门往往不能从专业角度给予准确认定,对企业申报时要求的审核手续复杂,很多材料的真实性无法保证,而研发费用真实准确是企业享受加计扣除政策的基础条件,即税务部门审核与监管力度不够直接影响了税收政策的落地效果。4.首个先税改革,本轮减仍税有降优费化中空间针对个税改革的部分主要指劳务所得,而针对资本所得如财产转让所得、股息、红利所得等税收调节作用发挥不足。据统计,2018劳务报年酬我部国分个占人比所高达得税中77.5%来自,工加资之、直薪接金税对、经营存与量财产涉及较少,既不利于居民收入公平分配,也不利于财富的代际转移。其次,部门之间信息共系。未来更需要在更多的领域探索中央与地方财权事权关系,对于中央与地方责任划分、省以下财权与支出责任均要形成清晰框架,地方财政完成主要领域的责任划分改革,降低地方政府竞争的内在压力。另一方面,税制结构要与经济发展形式变化相适应。为了配合供给侧改革,税制改革要更加倾向于产业转型,形成一个引导地方政府为高质量供给而不断创新的税制体系,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空间。(二)激发市场活力,完善涉企税制1.首进先一,进步一深步化推制动造制业造增值业税改革增值税税率三档并两档改革。改革后的一档基本税率应由13%向10%逐渐靠拢,而优惠税率则继续保持6%,形成“标准税率+低税率”模式,充分发挥增值税中性原则,降低企业税收风险。其次,放宽增量留抵退税条件,适时推出存量留抵退税政策。从制造业企业入手完善抵扣链条,尽量使用零税率而非直接免税,避免免税可能引发的增值税抵扣链条断裂,将存量进项留抵税额纳入到退税范围中,按比例实施退税,并将企业贷款利息支出纳入增值税进项税额,减少企业占用资金压力。最后,提高制造业增值税出口退税率。对融资租赁进口机器设备免征或减半征收进口增值税,鼓励出口。在此过程中避免出现“异地退税”情况,使各地增值税留抵退税更加公平合理。首2.为先企,设业计自主出针创对新创提新供过激程励而相非容制创度安新结排果的税制体系。短期内,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简化企业研发费用扣除的相关认定环节。长期建立一整套以内在激励(自主创新)为重点的税收优惠政策,逐渐将税收优惠政策从产品销售转为新产品研发与基础研究环节,面对创新结果,交给市场机制进行奖励。其次,设计出分散创新风险的税收激励机制。一方面对风险投资者在研发领域所取得的收益,从制度上给予一定程度的所得税减免,且投资收益再次投入研发项目的,可以用来抵扣企业所得税。另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到高收益背后的高风险,对风险投资产生的高收益不应该采取高税收政策,应出于改善金融供给结构的目的给予税收优惠政策补贴,形成完备的金融服务体系。最后,逐渐从外在激励转为内在激励。为确保国内设备具有同等的经济环境,对国内外设备一律免征增值税,确保企业内在激励自主创新)的税制成本低于外在激励(技术外购)的税制成本。3.现完有善企企业业所所得得税税导支向持性不政策足,存在“政策多、碎片化严重”的问题,亟需建立鼓励创新研发的普惠性税收体系。第一,提高所有企业购置固定资产的税收抵扣标准。固定资产投资是企业生产与设备更新改造的基础,提高抵扣标准可以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高资本积累能力。第二,降低技术转让门槛。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转让所得应减半征收,并适当提高居民企业转让技术所有权所得的500万元所得税标准。第三,全面激发科研人员创新能力。目前实行的法人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可以逐步扩大到个人独资企业---由企业所得税扩展到个人所得税,提高企业技术人员工资与奖金税前扣除比例,降低企业人力业投资机构在高新技术企业投资的额度高于其总投资一定比例后,可以按15%比例缴纳企业所得税。在此基础上针对产业发展情况及时调整税收政策目录,纳新除旧,确保新产业、新项目及时补充到税收优惠目录中来,更好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三)优化税制结构,推动直接税改革首先,进一步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收入日益多元化使资本类所得占高收入群体总收入的比重越来越高,未来个税改革应逐步将财产租赁与转让、经营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等资本所得并入综合所得范畴,提高对资本收入的调节力度。并定期调整专项附加扣除标准,在技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实现以家庭为单位进行个人所得税专项扣除。省级税务部门应致力于信息系统的平台建设,真实无遗漏的收集个人收入财产信息,确定收入来源地,为开展个税“多退少补”政策打好基础。其次,加快房地产税改革。房地产税改革应在“立法先行”的基础上分步推进,在经济下行背景下,立法时机尽可能减轻居民增量税负压力与社会舆论压力,在厘清房地产建设、交易与持有房产的逻辑关系的前提下,以大多数城镇居民可以享受的免税点作为起步税负,采取先企业后个人、先城市后乡镇的步骤分阶段实施。在征管权限方面,地方政府可以适当增加持有环节税负,降低房地产建设与交易环节税负,结合本地特征因地制宜的确保房地产税平稳落地。(四)完善地方税体系,扩宽地方财源在减税降费的背景下,地方税体系的建设不仅关乎民生,也关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首先,重塑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体系。从宽口径税基着手,合理划分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税种的央地分享比例。关于增值税,短期内维持央地五五分成不变,依据“地方社会消费品总额占全国社会消费淤望2019在“十年四11五”月时底期,实增现值。税法征求意见稿发布,意味着增值税立法有88地方财政研究圆园21年第1期品零售总额的比例”、“基本公共服务支出需求”等指标划分地方政府收入,长期逐步降低地方政府分成比例,抑制地方投资。关于所得税,逐渐从税额分享向税率分享转变。其次,适当扩大地方政府税权。在坚持中央立法的前提下,适当扩大省级政府关于明确属于地方税种的税收管理权限,包括税率确定、税目增设、税收优惠政策的调整等,建立地方政府激励约束机制,提高地方政府治理能力。最后,深化资源税与消费税改革。资源税改革虽然可能导致企业投入负担加重,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要素稀缺程度与供求关系,为企业创新转型传递信号,实现倒逼企业改革的目的。资源税改革的核心是调整资源税费比例,构建全国统一的资源品市场,利用资本市场推动市场化价格的形成,对稀缺性、非再生性与非替代性资源课以重税。对于消费税改革,逐步尝试设立地方特色的消费税税目,扩大消费税征收范围,避免地方政府对低端消费品的同质化竞争,落实消费税下放地方。(五)依法治税,优化税收营商环境依法治税要在税收法定方面持续用力。目前在我国实施的18个税种中,除了9个税种已经立法或已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仍有9个未进入人大立法监管效率,将事中事后监管与取消行政审批无缝对接,创新管理制度监控涉税风险。(六)高质量发展目标下减税降费的再推进未来减税降费应该在高质量发展目标下转变模式,在政策制定与执行方面深入推进,精准发力同时兼顾均衡,并与其他社会政策有效衔接,致力于提振经济和改善民生。取向1.基于不断深化供给侧改革的减税降费政策首先,经济下行期应该采取以降低税率和税额为主的普适性减税,避免税收优惠的隐性化。考虑到企业税负在下行期的转移难度会加大,为了更好地减轻企业资金流转压力,增值税仍是减税重点。其次,实施税费联动改革,降低企业综合税费负担。以社会保险缴费为例,将社会保险缴费征管移交至税务部门这一问题就可能导致企业税降费升、加重企业综合负担。最后,充分考虑征管水平提高对减税的影响。征管技术进步可能带来管理性征收,未来应在实际征管水平的约束下制定减税计划,充分考虑财政承受能力。2.首落先实,厘落清细全产业增值税链价减税降格费传政导策机制。在增值税税率不断下调的过程中,相关部门要对全产业链上的企业定价进行全方位监管,提高减税红利成果共享的覆盖面。其次,进一步聚焦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抗压能力较弱导致其对减税“无感”,新一轮减税可以将中小企业的增值税税率从3%下调到1%,切实增强中小企业“获得感”。最后,适时缩小增值税减免优惠政策的范围。随着经济好转,逐步用“贷款利息增值税抵扣”取代现有增值税减免政策,确保税收中性原则。3.经济密切下关行背景注减税下降的费减对税基降层费财政的势必影响会给基层财政带来增收减支的压力,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建立完善税式支出预算,强化对减税降费政策效果的跟踪管理与绩效评价,提高财政透明度,协调好税收征管与落实减税降费的关系。一方面,基层政府要在坚持零基预算的前提下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除刚性和重点支出外,严格缩减其他支出,建立对民生支出的安全预测,注重政策的针对性和可持续性,集中财力保障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地,不必坚持国内通行的3%赤字率底线。另一方面,提高财政支出的确定性。转移支付制度要以支出绩效为导向,构建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资金考核制度,加强预算监督。参考文献:1〕闫少譞.关于加快构建适应高质量发展的现代税收制度研究[J].税务研究,2020(3):116-119.2〕李华.高质量发展目标下税收体系构建与减税降费再推进[J].税务研究,2019(5):25-29.3〕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降成本”税费成本调研组.减税降费政策评估报告[J].财政科学,2019(12):5-15.4〕新华网.http://www.gov.cn/xinwen/2018-02/08/content_5265033.5〕郑htm良.海,侯英.税收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选择[J].税收经济研究,2020(1):12-17.6〕田志伟,王再堂.增值税改革的财政经济效应研究[J].税务研究,2020(7):26-30.7〕王乔,黄瑶妮.减税降费: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J].税务研究,2019(10):78-81.8〕刘尚希,樊轶侠.论高质量发展与税收制度的适应性改革[J].税务研究,2019(5):12-16.9〕刘飞扬.中国房产税的历史演进趋势与改革启示[J].地方财政研究,2020(3):106-112.10〕张明志,姚鹏.产业政策

篇六:减税降费政策效应

  

  G甘肃金融ANSUFINANCE基于宏观税负视角的减税降费政策效应研究——以Q市为例◎中国人民银行庆阳市中心支行青年课题组【内容简介】本文梳理了减税降费的文献成果和相关政策,以Q市为例,从宏观税负、分行业税负、小微企业经营、减税降费项目四个角度分析了减税降费政策在Q市发挥的作用。通过检验宏观税负对GDP增长的抑制效应,指出“营改增”以来,减税降费效果明显,Q市的宏观税负对GDP增长率存在反向抑制作用,Q市房地产业的发展速度对GDP增长的带动作用相对较强,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输、公共服务和公共安全支出越大,宏观税负对GDP增长的抑制作用越弱。最后提出了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完善政策传导机制、合理调配财政收支、强化政策监督等政策建议。【关键词】营改增;减税降费;宏观税负;政策效应关于减税降强费的文献综述(一)基于经济增长的视角龚剑成(2019)基于经济增长理论,测算减税降费对GDP增长的拉动作用并预测减税降费后市场利率的走势,研究表明在价格水平不变的前提下,短期内实施减税降费政策能够促进总产出水平的提高。2019年2万亿元的减税降费可拉动GDP增速增长0.78个百分点,市场利率预计先下降后上升,减税降费政策实施一年半以后会出现拐点[1]。陈小亮(2018)通过对我国减税降费政策效果评估得出,2015年之前我国减税降费政策的效果不佳,宏观税负不断上升,“营改增”之后,减税降费效果不断显现,宏观税负逐渐下降。[2]。赵丹(2019)对成都市温江区2016年以来减税降费政策效应进行分析[3]。研究表明,减税降费政策的执行确实降低了温江区的宏观税负、减轻了绝大部分企业的实际税课题组组长:邹海双课题组成员:孟小丽苏波涛拓文娜负,总体减税效果明显,但部分企业的“税感”仍然较重。马晓玲(2019)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减税降费背景下河北省宏观税负每增加1%会使经济增长率降低1.15%,且宏观税负的下降会助力下一阶段经济快速增长[4]。(二)基于地方财政体制研究的视角崔晨涛(2019)等通过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方式,考察河南省沈丘县的地方财政和减税降费政策执行情况,发现通过减税降费政策的执行,进一步缓解了沈丘县的地方经济财政压力、加快了当地实体经济快速发展、推动了外贸企业扩容增资[5]。黄婕(2019)基于海门市财政减税降费背景下的收支实况进行具体分析,重点落脚于如何将财政收入压力传导至政府各部门支出的“神经末梢”,形成共识推动整体财政支出结构重构,实现资金效益最大化,从而推动减税降费政策落地生根和地方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6]。蔡昌(2019)在肯定减税降费政策带来较大效果的50/2021年第2期

  同时,分析减税降费存在地方财政收入与地方支出差距逐年扩大、压缩“三公”经费、分税制弊端等财政风险,提出普惠与结构性减税并举、中央与地方减税降费步调一致、化解收支矛盾等实施路径[7]。李明(2020)等基于减税降费的特征事实,从经济增速下滑、减税降费效应、财税体制弊病、职能转变滞后、债务制度约束五个方面对新时代我国央地财政收支矛盾原因进行深入探析[8],提出破解当前财政压力,须短中长结合,标本兼治。从短期来看,重在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推动高质量发展;从中期来看,重在完善央地财权与事权划分机制,构建与之相匹配的现代财政体制;从长期来看,重在从系统论出发,明确政府与市场边界、创新财政融资模式、盘活政府财力资源、培育地方主体税种等路径纾解以往局部性改革造成的现实困境,从根本上破除地方财政压力的深层体制机制梗阻。(三)基于企业获得感和分税种研究的视角魏升民(2019)从企业减税降费“获得感”视角出发,通过问卷调查方式研究发现:2016年至2018年某省60%以上的企业减税降费获得感明显,影响企业减税降费获得感的重要因素有环保规制趋紧、融资难融资贵、劳动力成本快速上涨等[9]。马秀丽2019)基于无差别平衡点综合增值率视角,研究现行减税降费优惠政策下,企业通过自主选择纳税身份制定节税策略降低增值税负[10]。结果表明:年应纳税销售额500万元以下的企业具有通过自主选择纳税身份降低增值税负的可行性,企业自主选择纳税身份时应综合考量所处行业特点、税率、实际综合增值率与行业无差别平衡点综合增值率、企业规模及销售额等因素。赵冠林2019)等从减税降费政策执行和企业获得感两个角度考虑,对广东省400户企业开展实地调研,组织召开了15户企业座谈会[11]。调查发现,从细分行业来看,营改增大部分行业实现减税,基本上都低于原营业税征收率水平,服务业、金融业以及房地产业减税效应较为明显,减税幅度在[-21.20%,-3.00%]。其中,48%的企业反映营改增后税负有所下降或者大幅下降、27%的企业反映税负变化不大、24.73%的企业反映营改增后税负上升。税负上升的原因主要有小微企业业务量小、部分企业处于亏损阶段暂时未享受到减税降费优惠政策、政策实施时间较短、中小型企业申请财政补贴存在困难。锦州市税务局减税降费效应分析课题组按照税负不转嫁原则,以辽宁省7863户制造企业税收调查数据为样本,深入分析2019年辽宁省减税降费效应[12]。研究EMPIRICALANALYSIS实证分析表明,2019年,辽宁省企业职工个人所得税减少10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900元;小规模纳税人减免税费1000万元,小微企业盈利水平大幅上升;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减免100亿元,销售税负下降0.6个百分点;企业社保费资金节约20亿元,从各个方面为企业减轻税费负担。叶红林(2019)等针对云南省昭通、普洱、迪庆和怒江四个市州中不同类型企业主体,以问卷形式就现行的减税降费政策执行情况进行调研[13]。研究得出,云南省四个市州的减税降费效果比较显著,但仍存在不同性质的企业减税降费获得感不一、纳税人对减税降费政策把握不精准、企业享受减税降费政策过程申请成本大、财务技术支持匮乏、减税降费与政府刚性支出增长冲突等问题。李雪璐(2020)等以安徽省蚌埠市为例,研究其结构性减税效应得出,增值税增加大幅度促进地区经济总规模扩大,企业所得税增长会提高资本要素的生产弹性而降低劳动要素的产出弹性,个人所得税与企业所得税效应相反。整体减税降费效果不佳,原因在于税制结构失衡、部分减税降费政策在当地难以落地生根[14]。王业斌(2019)等基于“中国小微企业调查(CMES)”数据,实证分析了减税降费对小微企业劳动生产率造成的影响[15],研究表明,一是减税降费能够有效提高小微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小微企业的实际税费负担与其劳动生产率之间存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二是减税降费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小微企业对减税降费的敏感程度由强到弱依次为: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同时,为了摸清减税降费政策落实和企业税费成本情况,评估减税降费政策实施效果,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2019年降成本税费专题调研组”前往12个省(区、市)就企业税费成本情况进行实地调研[16]。研究发现,减税降费政策对市场主体信心、活力以及纳税人负担的正面影响显著,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但是,在企业总体受益同时,减税降费政策还存在诸如政策传导机制不佳以及地方政府财政可持续等方面问题。因此,后续的减税降费政策应在原则指引、制定和执行等方面改进和完善。减税降费政策梳理随着经济社会的综合发展,减税降费成了顺应新时代发展的产物和研究者研究的热点研究话题,特别是“营改增”后,减税GansuFinance/甘肃金融/51((G甘肃金融ANSUFINANCE降费政策频繁落地,2019年迎来了史上最大规模的减税降费,各行各业不同程度地享受到了减税降费政策的普惠性红利,现将“营改增”之后相关减税降费政策梳理见表1。表1减税降费政策梳理列表个人所得税实施日期减税降费项目文件名称由分类征收改为分类和综合相结合征收,纳税人在2018年关于2018年第四季度个2018年10月1日10月1日后实际取得的工资、人所得税减除费用和税率薪金所得,基本减除费用标准适用问题的通知每月由3500元提高到5000元纳税人未享受5000元/月税改关于严格按照5000元费2018年10月1日红利,可以依法向税务机关申用减除标准执行税收政策请退还多缴的税款的公告增加子女教育、继续教育、住2019年1月1日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大病关于印发个人所得税专项医疗、赡养老人等6项专项附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的通知加扣除增值税实施日期减税降费项目文件名称2016年5月1日“营改增”全面实施,营业税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增值税试点的通知2017年7月1日增值税率由17%、13%、11%、关于简并增值税税率有关6%简并到17%、11%、6%三档政策的通知2019年4月1日增值税税率下调至13%、9%、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6%三档政策的公告纳税人销售自产磷石膏资源综2019年9月1日合利用产品,可享受增值税即关于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征即退政策,退税比例为70%政策的公告2019年10月1日允许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按照至2021年12月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关于明确生活性服务业增31日15%,抵减应纳税额值税加计抵减政策的公告小微企业减税降费(企业所得税)实施日期减税降费项目文件名称将小微企业的年应纳税所得额上限由30万元提高至50万元,2017年1月1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50万关于扩大小型微利企业所元(含),减按50%计入应纳得税优惠政策范围的通知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2018年9月1日对金融机构向小型企业、微型关于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至2020年12月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放小额贷款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政31日取得的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策的通知小微企业放宽条件:企业资产总额5000万元以下、从业人数300人以下、应纳税所得额300万元以下。对小微企业年关于进一步扩大小型微利2019年1月1日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范围元、100万元到300万元的部的通知分分别减按25%、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使税负降至5%和10%对小微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19年1月1日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关于实施小微企业普惠性对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万税收减免政策的通知元但不超过300万元的,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52/2021年第2期对小微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关于实施小型微利企业2019年1月1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万普惠性所得税减免政策元但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有关问题的公告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社会保险费率实施日期减税降费项目文件名称2017年1月失业保险总费率为1.5%1日至2018年的省(区、市),将总费关于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有4月30日率降至1%关问题的通知下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2019年5月保险单位缴费比例至关于印发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综合1日16%,继续执行降低失业方案的通知和工伤保险费率政策支持创业创新税收优惠政策实施日期减税降费项目文件名称创投企业选择按单一投资基金核2019年1月算的,合伙人所得和股息红利,1日起至2023按照20%税率缴纳个税。年度所关于创业投资企业个人年12月31日得整体核算的,按照“经营所得”合伙人所得税政策问题项目、5%-35%的超额累进税率缴通知纳个税2019年1月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关于继续实行农产品批1日至2021年(包括自有和承租)专门用于经营发市场城镇土地使用税12月31日农产品的房产、土地,暂免征收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优惠政策的通知其他税收优惠政策实施日期减税降费项目文件名称对按照去产能和调结构政策要求2018年10月停产停业、关闭的企业,自停产关于去产能和调结构房1日至2020年停业次月起,免征房产税、城镇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政12月31日土地使用税。企业享受免税政策策的通知的期限累计不得超过两年2019年1月对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1日至2020年他组织转让旧房作为公租房房源,关于公共租赁住房税收12月31日且增值额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20%优惠政策的公告的,免征土地增值税2019年6月提供社区养老、托育、家政服务关于养老、托育、家政1日至2025年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税;承受等社区家庭服务业税费12月31日房屋、土地用于提供社区养老、托育、家政服务的免征契税优惠政策的公告2019年12月31日执行到期的税收2020年4月优惠政策,期限延长至2023年12关于延续实施普惠金融1日月31日。已征的而应予免征的增有关税收优惠政策的公值税,可抵减或予以退还告Q市减税降费效应分析Q市的税源是以石油化工企业和烟草、通信等国有企业为主,2019年Q市地区生产总值742.94亿元,人均生产总值32690元。Q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0.43亿元,同比增长8.10%,其中由税务部门组织完成的税收收入149.54亿元,同比增长5.46%,非税收入完成46.21亿元,同比增长36.69%。分税种看,2019年Q市国内增值税收入41.14亿元,企业所得税收入5.55亿元,个

  人所得税收入2.02亿元,分别增长3.71%、-9.92%、-37.72%。(一)基于宏观税负视角的分析近十年,Q市的宏观税负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从2010年的16.85%增加至2015年的25.45%,宏观税负达到峰值,2016年“营改增”及各项减税降费政策陆续落地之后,宏观税负发生了转折,持续下降至2019年底的22.94%,下降了2.96个百分点,年均下降0.74个百分点。其中,Q市增值税负波动幅度较大,表现为先降后升再降再升变化趋势,从2012年的41.49%持续下降至2016年32.58%,增值税负跌到谷值,年中恰逢营业税退出历史舞台,全部改征增值税,增值税收入大幅增长,增值税负增至201816%,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小规模纳税人的年销售额标准由年的41.14%。2018年5月1日,将增值税税率从17%降至50万元和80万元上调至500万元,2019年4月1日,又将增值税税率调整至13%、9%、6%三档,通过增值税税率多次下调,Q市的增值税负逐渐下降至2019年底的40.02%。Q市企业所得税负增减幅度较小,基本维持在4.00%左右,2015年达到最大税负4.98%,之后逐渐趋缓下降,保持比较稳定的小幅下降态势。Q市个人所得税负近十年来基本保持在1.50%左右,2018年10月1日,个人所得税由分类征收改为分类综合相结合征收,对纳税人实际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基本减除费用标准由3500元/月提高到5000元/月,因此,个人所得税负由2018年的2.28%下降至2019年的1.35%,着实减轻了纳税人的税费负担(见图1)。(二)基于分行业税负角度的分析Q市的主要税负行业为制造业、房地产业和建筑业等,其制造业税负略显较重,2012年达到47.83%,为近十年制造业税负最高点,随后波动幅度增减不定。2018年5月1日,将制造业等行业增值税税率从17%降至16%,制造业税负逐渐减轻,从2016年的43.68%持续下降到2019年的37.94%;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税图1Q市宏观税负变化趋势图EMPIRICALANALYSIS实证分析图2Q市主要产业税负变化趋势图负变动范围基本维持在[1.74%,4.69%],近十年来其税负均无太大波动。其中,2016年之前,Q市的房地产业税负一直低于2.00%2.94%,从,为近十年来最大税负点;建筑业税负在2016年开始,房地产业税负逐渐加重,到20152018年达到最大年增至税负点4.69%,2018年,将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行业及农产品等货物的增值税税率从11%降至10%,而建筑业税负从2018年的3.18%增加至2019年的4.16%,建筑业税负不减反增,可能由于Q市区域代表性不足等因素,导致减税降费效果不明显或滞后见图2)。(三)基于小微企业经营视角的分析为进一步了解减税降费对小微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精准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对Q市10家具有代表性的小微企业进行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调研显示,截至2020年5月底,为Q市10家小微企业共减免税款13.25万元,为企业分担了不少压力,但受疫情等各方面综合因素的影响,小微企业的贷款压力大,经营状况不是很好,减税降费政策落地存在一定偏差。(四)基于减税降费项目角度的分析从减税降费项目来看,2019年Q市新增减税降费9.22亿元,新增减税6.07亿元,新增降费3.15亿元。其中,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包括放宽小微企业标准加大企业所得税优惠力度、提高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税标准、减征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六税两费等政策的实施,Q市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2.29亿元,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减税0.34亿元,深化增值税改革减税3.44亿元。降低企业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Q市降费3.15亿元。2020年1—3月份减税降费共计1.53亿元,其中1—3月份,新出台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税费优惠政策新增减税降费0.14亿元,2019年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在今年继续实施形成减税1.36亿元,降费0.03亿元。2020年以来,Q市实施了暂免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GansuFinance/甘肃金融/53(G甘肃金融ANSUFINANCE金优惠政策新增降费11.15万元,继续实施2019年年中出台政策在2020年翘尾新增减税降费0.89亿元,其中,深化增值税改革翘尾新增减税0.86亿元;降低社保费翘尾新增降费0.03亿元;非税收入翘尾新增降费(文化事业建设费、国家重大水利建设基金降费)8.16亿元。总之,Q市认真落实国家财政及各项减税降费政策,正确处理减税降费与依法收入的关系,着力让国家减税降费政策落到实处,让纳税人真正享受到普惠性减税降费政策红利。宏观税负对GDP增长抑制效应的检验(一)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结合地方实际,文章选择中口径(见表2),即财政收入同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作为研究宏观税负的指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作为被解释变量。按税种税负分析,解释变量主要包括增值税负、消费税税负、企业所得税负、个人所得税负、资源税负担和城市维护建设税负;按行业税负分析,解释变量主要包括房地产业税负、制造业税负和建筑业税负;税收收入作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其作用是为了保障居民生活和公共服务等刚性支出,所以文章同时引入财政支出的主要项目来分析宏观税负的经济影响,解释变量主要包括生产型支出(农林水事务和交通运输支出)、服务型支出(一般公共服务和公共安全支出)等,相关变量描述与说明详见表3。表2宏观税负口径定义名称口径公式定义小口径税收收入/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值/国内生产宏观税负中口径大口径政府收入预算收入基金预算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国内生产总值+社会保险为便于比较税负变化,文章选择数据范围包括“营改增”前后五年,即2010年至2019年,相关数据来源于Q市统计年鉴、统计局和县域经济数据库等。(二)实证分析1.平稳性检验为了检验Q市宏观税负对GDP增长的抑制作用,需要进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首先使用Eviews8.0软件对各变量进行平稳性(ADF)检验,检验结果显示,RGDP和个人所得税负54/2021年第2期表3各相关变量描述名称代码变量描述被解释国内生产总值增变量长率RGDPGDP年度同比增长率宏观税负MTB财政收入/国内生产总值增值税负Tax1增值税收入/财政收入消费税负Tax2消费税收入/财政收入企业所得税负Tax3企业所得税收入/财政收入个人所得税负Tax4个人所得税收入/财政收入解释资源税负Tax5资源税收入/财政收入城市维护建设税Tax6城市维护建设税收入/财政收入变量房地产业税负Retb房地产业税收收入/财政收入制造业税负Matb制造业税收收入/财政收入建筑业税负Cotb建筑业税收收入/财政收入生产型支出Qpe(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输)支出/财政支出服务型支出Qse(一般公共服务+公共安全)支出/财政支出注:税负率测算,以增值税为例,增值税负率=实际缴纳增值税税额/不含税的实际销售收入*100%,而实际销售收入不便统计,为了统一口径,文章将当期的财政收入作为税负率的分母。Tax4)指标序列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平稳,其余指标经过一阶差分后均为平稳序列(见表4)。表4ADF检验结果统计表变量ADF检验值5%临界值Prob.*结论RGDP-7.911-1.9880.000平稳MTB-0.143-1.9950.604非平稳Tax10.013-1.9880.661非平稳Tax20.010-1.6000.659非平稳Tax30.130-1.9880.699非平稳Tax4-2.349-1.9880.002平稳Tax50.097-1.9880.689非平稳Tax6-0.463-1.9880.485非平稳Retb-0.681-1.9880.844非平稳Matb0.247-1.9880.735非平稳Cotb-0.321-1.9880.541非平稳D(MTB)-7.859-4.4500.001平稳D(Tax1)-4.245-3.3200.001平稳D(Tax2)-3.346-2.8010.004平稳D(Tax3)-3.403-1.8670.003平稳D(Tax5)-3.396-3.0020.002平稳D(Tax6)-5.215-3.3200.004平稳D(Retb)-4.582-3.3200.001平稳D(Matb)-8.231-3.4030.000平稳D(Cotb)-5.477-3.3210.001平稳2.协整检验根据平稳性检验知,各变量均为I(1)序列,满足了协整检验的条件,首先按主体税种税负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下:(7.353,0.001)(-5.464,0.001)R2=0.996F=78.964(检验说明,回归结果显著、拟合较好。Q市宏观税负(MTB)与GDP增长率(RGDP)之间存在负向变动关系。即Q市宏观税负每下降一个百分点,GDP增长率就增长1.32个百分点。同时,对残差序列进行了平稳性检验,结果显示残差序列平稳,表明Q市宏观税负与GDP增长率之间存在唯一的协整关系。从主体税种税负与GDP增长率回归结果看,共选Q市六大主体税种中,城市维护建设税负对GDP增长速度的抑制作用最强,即城市维护建设税负每增加一个百分点,GDP增长率就会下降5.34个百分点,个人所得税税负抑制作用次之,其余税种抑制作用由高到低依次为资源税负、增值税负、消费税负、企业所得税负。可见,Q市属于地地道道的欠发达地区,大型企业较少,消费能力不足,仅有的石油化工集团等国有企业的增值税和消费税作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税源单一,Q市综合发展指数不高。其次,按分行业税负进行回归如下:RGDP=1.68-5.51Retb-2.25Matb-2.06Cotb(12.241,0.000)(-5.656,0.001)R2=0.979F=59.701从行业税负与GDP增长率回归结果,Q市房地产业税负对GDP增长的抑制作用最显著,制造业税负次之,建筑业税负抑制作用最小,影响系数分别为-5.51、-2.25和-2.06。研究表明,房地产业税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Q市GDP的增长速度,制造业税负和建筑业税负对GDP增长的抑制作用基本相当,且不起决定性作用。3.格兰杰因果检验为了证明Q市宏观税负与GDP增长率之间存在因果关系,需要进行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如表5所示。检验结果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Q市宏观税负与GDP增长率互为因果关系,但宏观税负作为原因更加显著一些。表5Granger检验结果NullHypothesis:F-StatisticProb.MTBdoesnotGrangerCauseRGDP1.964570.6672RGDPdoesnotGrangerCauseMTB0.464750.47484.基于税收用途考虑下的抑制效应检验通过平稳性检验知,生产型支出与服务型支出序列均在一阶差分之后表现平稳,即为I(1)单整序列。回归结果显示,一是宏观税负对GDP增长率存在反向抑制作用;二是宏观税负与生产型支出影响系数均为负,说明生产型支出越大,宏观税负对GDP增EMPIRICALANALYSIS实证分析长的抑制作用越弱;三是宏观税负与服务型支出的影响系数为相反,说明服务型支出越大,宏观税负对GDP增长的抑制作用越强,见表6。表6宏观税负与支出回归结果RGDPMTBQpeQseRGDP1.000-3.528-0.9190.159(0.000)(0.000)(0.006)(0.582)结论及对策建议综上研究,Q市的减税降费政策效果很显著,尤其是“营改增”以来,减税降费力度更大,Q市各行各业的纳税人均享受到了普惠性减税降费政策红利。一是Q市的宏观税负对GDP增长率存在反向抑制作用,宏观税负每下降一个百分点,GDP增长率就增长1.32个百分点;二是Q市以个别国有企业所纳税款为主要财政收入,税源结构单一,加之减税降费政策红利,税收收入进一步减少,城市综合发展相对滞后;三是Q市房地产业的发展速度对GDP增长的带动作用相对较强;四是农林水事务和交通运输支出越大,宏观税负对GDP增长的抑制作用越弱;五是一般公共服务和公共安全支出越大,宏观税负对GDP增长的抑制作用越强。由于一般公共服务和公共安全支出属于政府预算软约束,不同于刚性支出,容易形成道德风险,进而反向影响经济运行效率;六是调研结果显示,Q市小微企业享受到了税费减免,但是税务局将小微企业减免的税费与该企业下期缴纳税费分批进行冲减,不做直接退回,这不符合减税降费政策规定。文章针对以上研究结论及Q市减税降费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政策建议。(一)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提振市场发展信心,攻坚克难战胜疫情从研究结论看,Q市的宏观税负对GDP增长率存在1:1.32的反向抑制作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对Q市实体经济影响较为明显,所以,Q市相关政府部门应结合疫情实际,对国家“六保六稳”经济调控政策进行深刻领会,大胆探索通过更大力度的减税降费政策,切实降低存在资金困难但发展前景较好企业的税费,使Q市在这个特殊节点上形成与其他地区明显的弯道超车优势。Q市当地企业应当树立克服困难的决心,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目前面临的困境,以保证生产经营平稳运行。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在贷款程序、贷款手续费等方面大力配合出台相应优惠政策,使减税GansuFinance/甘肃金融/55G甘肃金融ANSUFINANCE降费政策在企业融资领域有所体现,树立与地方企业相互支持,长期共赢的合作关系。(二)完善政策传导机制,增强企业获得感,杜绝政策红利流失当前减税降费政策优惠类型多、覆盖面广、政策多样、设计也较为复杂,要使现有减税降费政策切实落地,不断完善和调整现有政策,确保企业享受减税红利,需要税务部门多措并举,优化政策执行机制。不断完善减税政策传导机制,引导企业享受减税降费政策,增强企业享受减税降费的获得感,杜绝部分企业过度攫取减税红利,促使减税收益全产业链共享。(三)合理调配财政收支,拓宽培养税源,确保财政收支平衡生产性支出不仅可以带来就业岗位,为当前经济注入活力,还可以为经济后续发展打牢基础。疫情影响背景下,Q市政府应加大基本建设投资,抓紧已列入中央和各级地方基本建设计划的建设项目落地,尽快安排一些计划内投资与更新改造项目,加快棚户区改造项目实施,改造更新老旧城区和偏远山区道路、给水、排水、供电、供热、通信、平整场地等基础设施工程,大力支援粮食生产和农技改造工程,适当增加物资储备,减少用于支付非商品性服务消费;减少办公费、印刷费、会议费、差旅费、劳务费等各方面支出。同时,加大对Q市的税源培养,逐渐摆脱税源结构单一的局面。(四)强化政策监督,做好政策宣传,持续发挥翘尾效应积极贯彻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加强减税降费政策效果评估、跟踪管理和绩效评价,合理引导企业利用好减税降费政策,加大研发投入,扩大有效投资。降低部分优惠政策享受门槛,加强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的有序衔接。做好减税降费舆论宣传,明确未来减税政策方向,引导企业中长期预期。加大对减税降费政策落实的监督,以监督促落实,持续发挥减税降费政策的翘尾影响。F参考文献:[1]龚剑成.减税降费、经济增长与市场利率[J].债券,2019(8):57-61.[2]陈小亮.中国减税降费政策的效果评估与定位研判[J].财政与税收,2018(9):90-98.56/2021年第2期[3]赵丹.减税降费政策效应分析——以成都市温江区为例[J].税收经济研究,2019(5):19-26.[4]马晓玲.减税降费背景下宏观税负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关系研究——基于河北省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9(28):95-96.[5]崔晨涛,崔玉亮.减税降费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及对策建议——基于河南省沈丘县的调查[J].财政科学,2019(5):134-141.[6]黄婕.减税降费背景下基层财政的可持续发展——以江苏海门为例[J].地方财政研究,2019(11):39-45.[7]蔡昌,朱凯达.我国减税降费的财政风险及实施路径研究[J].财政监督,2019(17):15-19.[8]李明,尤小燕.减税降费背景下地方财政压力的现实困境及破解路径[J].当代经济管理,2020(5):85-93.[9]魏升民,戎晓畅,向景.减税降费对企业获得感的影响分析——基于企业问卷调查[J].地方财政研究,2019(12):67-73.[10]马秀丽.减税降费政策环境下企业增值税节税策略选择[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9(6):133-136.[11]赵冠林,孙莉,王淑玲,陈红雄.减税政策执行及企业获得感情况的调查研究——以广东省为例[J].财政监督,2019(18):12-16.[12]高翔,李华刚,董卫民,董庆文.辽宁省制造业减税降费政策预期效应分析——基于税收调查数据的观察与思考[J].辽宁经济,2019(12):7-10.[13]叶红林,范正兴,张一永,李永芳.云南省深度贫困地区减税降费政策效果调查——以昭通、普洱、迪庆、怒江四州市为例[J].时代金融,2020(4):81-83.[14]李雪璐,郭永芳.欠发达地区结构性减税政策实施及地方经济效应分析——以安徽省蚌埠市为例[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20(2):99-103.[15]王业斌,许雪芳.减税降费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来自小微企业的微观证据[J].税务研究,2019(12):16-21.[16]白景明,张学诞,梁季,施文泼,刘昶.减税降费政策评估报告——基于高质量发展视角的分析[J].财政科学,2019(12):5-22.(编审:黄楠编辑:宋亚校对:张悦)

推荐访问:减税降费政策效应 减税 效应 政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