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洁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国网营销作业安全管控措施(3篇)

发布时间:2023-07-18 14:33:02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国网营销作业安全管控措施

  

  电力营销中的业扩现场安全管理

  摘要: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电力企业应做好各项管理工作,业扩报装作为电力营销的重要业务,涉及到电力企业的各个方面,例如:配电专业、营销部、电力系统,如若忽视业扩现场安全管理,便会影响电力营销工作的顺利开展,无法提高客户的满意度。本文分别从:电力营销业扩现场安全管理问题研究、电力营销业扩现场安全管理对策分析,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字:电力营销;业扩;现场安全管理

  一、电力营销业扩报装项目

  所谓的业扩报装又被称之为电力业务扩充,具体是指电力用户办理新装、增容、变更用电及相关业务手续,答复供电方案,对用户受电工程进行审计与竣工验收,装表接电、签订合同、建立档案等一系列过程的总称。其中电力用户主要包括中、高压客户和低压客户。电力业扩报装是供电企业进行电力供销的受理环节,属于一种售前服务,它的产生与电力的特殊性有着密切的关联。大体上可将电力业扩报装工程分为两个部分,即对内和对外,具体内容如下:受理电力用户的用电业务,对客户用电需求方面的相关信息进行收集,深入客户用电现场了解其用电规模、性质以及该区域内的网架结构,同时对供电可能性及合理性进行调查,按照确定的供电方案,开展因电力业务扩充引起的设备新建和扩建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及送电,并对客户内部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情况进行审查,重点针对隐蔽工程进行检查验收。竣工验收合格后与电力用户签订供电合同,然后进行装表接电,最后建立完善的客户档案,对其进行相关管理。

  二、业扩现场安全管理的主要问题

  (一)忽视业扩情况,安全管理力度不足。我国已经有一部分企业认识到业扩问题的不完善,但由于可观原因造成我国安全管控力度的不足,并且在短期内,由于国内此方面的资料较少,供电企业也多只采取集中访视的管理办法,不能建

  立起相对完整的业扩现场安全管理制度,进而引发的施工安全问题的出现是很难避免的,不利于后续工作的展开[1]。

  (二)人员素质水平不足。在现场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工作人员的技能素质水平很可能直接影响现场的安全性,是十分关键的因素。但由于对企业文化的不看重,对员工的培训也觉得可有可无,导致大多数施工人员既无基础经验知识又无高技术水平,只是根据自己的施工经验来进行工作和判断问题。无系统无规范的施工,对设备和线路的通电没有进行检测,引发了安全事故,对后续的继续施工和社会影响均有不利之处。

  1.不科学的事前安全。企业在接受客户的用电申请时,施工人员不能考虑到事先的勘察和计划统筹,只能根据工作经验按照僵化模式的流程工作。一旦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流程与事实不相符,没有系统的知识整理思路,根据经验更改业扩工程,不仅影响工期,也会影响客户用电合同的签订。

  2.不合理的验收程序。在验收工程时,多数企业没有具体明确的验收方案,并且对现场的技术和安全措施都不甚明确,验收时的竣工图和有关资料管理不善,没有规范的验收流程,这种有明显漏洞的业扩管理,很难令客户增加信任度和满意感。

  (三)防护意识薄弱。电力工程作业并不是一项容易的工作,由于电的危险性较高,施工过程复杂,遇到的问题多难度高,并涉及需要高级专业知识和多种设备,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做好防护准备。仔细检查施工用具,保证其安全性达到要求。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施工人员的性命安全,所以防护用具的质量一定要高。但是,在利益当先的社会,总有一些企业为了缩减成本拔高利润,选择在防护用具上减少支出。有些施工人员对于安全防护意识的思想比较薄弱,自己不甚在意,若是防护用具的安全性不够,质量低,那现场的安全管理的风险就非常高了。

  三、业扩现场安全管理对策

  (一)梳理业扩报装工作流程,规范接火管理。组织业扩专业全面梳理业扩报装流程,对每一个环节的危险因素做了有效的分析。经分析业扩现场勘察、基础施工,中间检查、竣工验收等环节,均为不带电现场工作,电气伤害的几率低,现场只要管控住公司人员在基建施工现场不发生摔伤,碰伤的人身安全即可。为杜绝现场因接火环节提前导致的现场设备带电,而工作人员又不清楚导致的人员触电风险,工作人员严格把握接火环节这一关。编制了《业扩工程接火工作单》,规定竣工检验合格后由市场及大客户服务部签发“业扩工程接火工作单”,向配电运检工区提出接火申请,后者见联系单后方可安排接火计划,从而从流程环节上杜绝了人身伤亡事故的设备提前接火的安全隐患。

  (二)编制业扩报装安全管理规定。我们对照近年来国网系统发生在营销系统的安全事故,对照国网安规、《营销业扩报装工作全过程防人身事故十二条措施》和《营销业扩报装工作全过程安全危险点辨识与预控手册》等文件要求,结合省电力公司业扩报装管理有关规定,从业扩报装工程的现场勘察、中间检查、竣工检验、接火、装表、送电各个环节现场需要持的票、卡、单种类进行了明确,并且针对每个环节现场应该遵守的安全规定做了细致规定。通过编制规定,从制度上明确了管理要求,现场施工和检查做到了有据可依。

  (三)推行业扩报装工作票并落实“双签发、双许可”制度。对于高压客户业扩报装工作,现场实行业扩报装工作票,工作票履行供电方和客户方“双签发”制度,除供电方工作票签发人提前一天签发外,客户电气负责人也签发工作票,并且按照工作票所列要求布置安全措施。第二天现场工作时,由客户方电气许可人带领公司工作人员现场检查所布置的安全措施,挂接地线、验电等安全措施全部到位后,客户电气许可人许可公司人员可以开始工作,公司工作许可人在检查无误后,向现场工作负责人许可开工,形成了现场安全的“双保险”。

  (四)规范中间检查与竣工检验工作。目前各供电部门尤其是用电检查人员配备不足,各项工作都需要检查人员来处理,随着工作任务的不断增加,中间检查工作在很多时候成为一种敷衍,比如客户的接地、防雷、电缆沟等隐蔽工程未开展中间检查就进行下一步工作,导致设备带隐患运行。竣工检验中查看设备交接试验往往查看试验记录,一般情况下试验报告单上的记录都是在合格范围之内,但是否是试验的数据还是编写的数据不可而知。为确保中间检查工作到位到岗,首先与客户签订客户工程施工工期报告承诺书,要求客户遇到隐蔽工程时提前通知供电企业开展中间检查,用电检查人员现场检查时应留有记录及照片,采取谁检查谁负责的工作方式,确保人员到位,检查到位。针对试验报告记录不可信服,要求客户做试验时通知供电企业人员到现场监督,确保设备安全入网。

  (五)注重安全技能教育活动。开展安全教育是提升电力营销业扩现场安全管理质量的重要方式,电力企业需要全面认识到安全管控的重要价值。在实际的安全教育培训中,可以提升安全知识指导的重视程度,建立职责明确、方法丰富以及切实有效的安全教育体系,为电力营销业扩现场安全管理质量的全面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实际的安全技能教育活动中,教育培训的内容需要与电力营销业扩现场工作的实际内容相互关联,且电力营销业扩现场管理中,需要重点对现场安全技能、工作技能等进行指导,且需要注重内容的丰富性特点、技能的实用性特点。加强安全价值的教育,使每一位相关现场工作人员均能够认识到安全的意义,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思维方式转变,促使员工提高安全责任意识,最大限度降低各类安全问题发生率。

  四、结束语

  安全管理重于泰山。电力营销业扩现场中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电力企业需要全面认识到业扩现场安全管控的重要价值。在实际的电力营销业扩现场管理中,可以通过建立业扩现场规范化作业流程,构建现场安全监督评价制度以及注重安全技能教育活动开展等方式,发挥电力营销业扩现场安全管控的价值,最大限度降低各类不良问题发生率,为电力营销企业的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郭九龙.电力业扩报装速度的影响因素及解决方法[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21,29(05):127-130.

  [2]徐园园.电力业扩报装速度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J].企业科技与发展,2020(09):241-242.

篇二:国网营销作业安全管控措施

  

  国网电力营销中的业扩现场安全管理模式分析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社会上出现了以电为依托的各种辅业,其中一种是电力市场拓展,电力市场是我国的基础性工程,随着经济的发展,电力营销业扩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新兴产业。一般来说,电力营销业扩是供电公司根据电力需求、电力属性和电力市场现状,提出一种可行的电力供应计划,并对电力供应项目进行设计、验收,并签署电力供应协议。所以,加强对业扩区的安全管理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电力营销业扩;现场安全;管理模式

  前言:由于扩大电力商业化对促进工业扩建现场的安全管理越来越重要。电力商业化管理需要在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上不断创新,根据自身企业情况建立工业扩能现场安全长效管理机制,为现代售电企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1.电力营销行业推广现场安全管理模式的意义

  通过对电力营销拓展现场安全管理模式的分析,可以发现电力营销拓展现场的安全管理对整个行业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既强调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潜能,也创造了“安全稳定”的管理模式,实现现场管理零事故。这些积极意义不仅保证了企业人员的安全,也促进了企业的良性发展。在下文中,我们将重点介绍电力营销扩展网站。强调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潜能。在拓展工业拓展领域安全管理的售电业务的同时,需要考虑每个员工自身的独立性。所以在工作中,会考虑到员工自身的能力和特长。这一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凸显了人本管理的基本原则,通过对员工能力的培养,确保了电力营销综合管理的价值。在电力营销对外扩张的安全控制中,扩大电力商业化范围需要保证对外扩张的质量和相关人员的安全。创建“安全稳定”的管理模式,实现现场管理零事故。在现场安全检查中,应扩大电力销售行业,使其能

  够基于标准化管理原则。因此,有必要将“零事故”纳入现场管理,为电力企业的营销发展做出卓越贡献。在实施安全管理时,要保证员工积极参加各种安全教育活动,并对电力营销外联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估。同时,拓展售电部现场安全管控,要以规范作业为重点,建立标准化队伍和现场监督管理标准,在现场管理中结合安全绩效考核、安全制度教育和安全技术培训活动。加强对外拓展工作中的安全管理能力,这些管理项目的实施将在一定程度上打造“安全稳定”的管理模式,实现现场管理零事故模式,有效支撑电力营销对外拓展安全管理和电力营销部门的发展。

  2.电力营销拓展现场安全管理研究。

  2.1缺乏完善的安全管控制度

  我们要提的是安全管控的力度。目前国内大部分供电企业都忽略了产业扩张的问题。虽然一些企业也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但是在国内信息很少的环境下,无法在短时间内建立完善的工业扩张现场安全管理体系。这对安全管理控制的提高非常不利,导致施工安全得不到保证,后续工作也不容易。

  2.2缺乏规范的人才建设

  在电力企业中,施工人员的素质水平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工业扩建现场的安全。因此,施工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要进行科学的施工规范,检查线路和电气设备是否带电。然而,一些施工人员缺乏丰富的工作经验,没有提前试电,最终导致了一系列安全事故。

  2.3施工人员的防护措施和防护工具

  在一些企业中,企业为了节约成本,采购一些不符合标准的防护用品,一些安全问题往往直接发生在施工过程中。在电力方面,完善的保护措施是必不可少的,这直接关系到生命安全

  3.1加强现场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培训体系。

  加强岗位适应性培训,提高全体员工特别是一线岗位员工的专业技能和安全素养。坚持人防和技防并举,全面提高隐患治理能力和处置突发事件水平。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结合新形势、新要求、新标准,完善安全生产制度,以制度标准的刚性执行,系紧安全生产的“安全绳”。加大安全奖惩力度,层层传导安全压力,实行零容忍、重罚,让员工心生敬畏,停止行动,时刻保持安全警惕和危机感。要注意安全风险。

  3.2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

  安全隐患排查是作业现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有关部门必须严格执行营销制度,坚决采取“六查一整改”的政策,发现问题尽快解决,严格落实相关部门和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并进行一定程度的处罚。安全调查必须严格结合具体情况进行,营销人员在工作中必须采取高度认真负责的态度,严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3.3保证施工设备和防护用品的质量。

  施工设备和防护用品的质量是保证和提高施工现场安全的重要基础。以建筑设备为例。施工前,应检查所有设备,尤其是机械和电气设备。检查重点是绝缘、性能稳定性等。比如上面提到的打孔机,线路进入室内前,先检查打孔机,确定绝缘部分是否完好,然后启动打孔机,查明其功能状态,确定安全可用后,再进行施工作业,这一理念也应融人到电力扩建现场安全管控模式的建立过程中。

  3.4合理设计方案,规范业扩报装操作过程

  为了优化电力企业工业扩能安装的管理效率,建议优化工业扩能安装方案的设计,提高方案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确保工业扩能安装各环节环环相扣,各环节人员相互配合,规范工业扩能安装工作流程。在现代社会背景下,电力企业要想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就应该主动为客户提供服务,主动考虑客户的需求。建议根据客户的申请、现场调研等前期工作,加强扩能安装方案的设计,根据实际数据进行设计,保证方案的个性化和具体性,促进方案贴合客户,让客户享受“定制版”用电体验。在设计过程中,还要详细细化业务拓展和报装的各个流程,明确提出各个流程的要求、指标、标准和技术参数,确保业务拓展和报装的管理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充分发挥管理价值。

  3.5完善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体系

  为了保证电力营销作业现场安全管理的有效开展,首先,企业部门相关人员要增强安全管理意识,深化现场安全管理,建立相关管理制度,为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在具体实施中,应明确电力企业各部门的职责,遵循“谁组织、谁负责”的原则,确保人员安全责任的有效落实,提高现场安全管理水平。

  3.6严格执行安全管理规定

  在进行电力营销业扩工作时,应严格执行《安全规程》和《有限空间安全规程》的明确要求。作业前,应严格执行通风和测试措施,并设置足够的专门监护人。许可前,工作许可证应在现场检查作业队伍的相关设备,对工作负责人的评价和测试结果进行复测,确认后方可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在电缆隧道、电力管井和电缆夹层内作业时,应同时打开两个或两个以上井口,作业时应进行机械通风。井口监护人应使用气体检测仪连续监测井内工作面的情况,隧道作业人员应携带气体检测仪和应急逃生呼吸器。工作必须在确保人身安全的情况下进行。其次,企业现场安全负责人要对现场监督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当受限空间出现情况时,在受限空间作业的人员应立即撤离,并对受限空间进行封闭,设置警示标志。

  结论:完善电力营销现场安全管理体系,培训电力营销人员,规范其工作流程,加强作业现场安全管理,才能充分发挥电力营销行业安全管理模式的作用。一旦发现安全隐患,必须及时处理。全面提高电力工业扩建现场的管理水平,为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蒋维琳.电力营销业扩现场安全管理模式解析[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01):149-150.

  [2]刘晓智.电力营销业扩现场安全管控模式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23):120-121.

  [3]王德成.规范施工作业现场安全管理之浅见[J].农村电工,2015,23(11):7.

篇三:国网营销作业安全管控措施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作业安全风险管控工作规定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作业安全

  风险管控工作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深化作业安全风险管控工作,提升现场作业安全管控能力和事故防范水平,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及公司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范所指的作业安全风险(以下简称作业风险)是在生产施工作业过程中,有可能导致人身伤害事故的因素,涉及触电伤害、高空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中毒窒息等(详见附录1)。

  第三条生产施工作业类型主要包括:生产作业(运维、检修、改造)、营销作业(计量、业扩等)、输

  变电工程、配(农)网建设、迁改工程施工、息通作业,以及送变电公司和省管产业单位承揽的外部建设项目施工。

  第四条作业安全风险管控遵循“全面评估、分级管控”的工作原则,并依托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含移动APP)实施全过程管理(流程详见附录2)。

  —1—第五条本办法适用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总(分)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直属生产单位和省管产业单位(以下简称各单位)。公司各控股、代管单位参照执行。

  第二章职责分工

  第六条公司总(分)部门的职责

  (一)安监部负责建立健全作业风险管控工作监督机制,组织作业风险管控工作监督、检查、评价、考核,牵头组织总部风险管控工作督查会议。

  (二)装备部、市场部、基建部、uhv部、国调等专业部门负责建立和完善本专业操作风险相关管理制度的标准和制度,并组织实施;督促省公司级单位落实操作风险相关管控要求,参加总部风险管控督导会议。

  (三)各分行配合做好辖内操作风险管控的监督检查工作。

  第七条省公司级单位职责

  (一)安监部门负责建立健全作业风险管控工作监督机制,组织作业风险管控工作监督、检查、评价、考核,牵头组织风险管控工作督查会议。

  (二)设备、营销、施工、控制中心等专业部门。负责建立—2—完善本专业操作风险管控机制,具体落实

  公司风险管控工作的相关要求;督促属地公司级单位落实操作风险相关管控要求,参加本单位风险管控工作的督导会议。

  第八条地市(县)公司级单位职责

  (一)安监部门负责建立健全本单位作业风险评估、管控及督查工作机制;组织、协调和督导本单位作业风险管控工作,对所属单位作业风险评估定级、公示、管控措施制定和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和评价考核,牵头组织风险管控工作督查会议。(二)运检、营销、建设、调控中心等专业部门负责组织本专业作业计划编制、风险评估定级、管控措施落实等工作;按要求组织开展到岗到位工作;参加风险管控工作督查会议。第九条二级机构(项目部)职责

  负责组织实施作业风险管控工作,编制并上报作业计划,按照批复的作业计划,组织落实风险预控、作业准备、作业实施、到岗到位等各环节安全管控措施和要求。

  第十条班组职责

  负责落实现场勘察、风险评估、“两票”执行、班前(后)会、安全交底、作业监护等安全管控措施和要求。

  第三章计划管理

  第十一条各单位应根据设备状态、电网需求、基建技改及—3—用户工程、保供电、气候特点、承载力、物资供应等因素,按照作业计划编制“六优先、九结合”原则(详见附录3),统筹协调生产、建设、营销、调度等各专业工作,科学编制作业计划。第十二条各单位的作业任务应统筹考虑月度停电计划、管理和作业承载能力等情况,按“周”进行平衡安排,细化分解到“日”,形成作业计划。

  第十三条生产作业、营销作业、输变电工程、配(农)网建设、迁建改造工程建设、息通作业,以及输

  变电公司和省管行业单位承包的对外建设项目,应当纳入作业计划控制,严禁无计划作业。

  第十四条作业计划应当包括作业内容、作业时间、作业地点、作业人数、工作票种类、专业类型、风险等级、危险因素、作业单位、作业负责人、联系方式、值班人员息等内容。第十五条运行计划按照“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实行分级管理。各单位应结合平台的应用,指定各专业的计划管理人员,完善计划编制、审批和发布的工作机制,对计划编制、发布和实施的全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控制。

  第十六条运营计划实行刚性管理,禁止随意变更、增减运营计划。特殊情况下确需增加或变更作业计划的,应按专业要求履行审批手续后方可实施。

  第四章风险识别

  —4—第十七条作业任务确定后,各单位应根据作业类型、作业内容,规范组织开展现场勘察、危险因素识别等工作。

  第十八条对需要现场勘察的典型作业项目(详见附录4),一般应由工作负责人或工作票签发人组织,设备运维管理单位和作业单位相关人员参加。

  (1)承包项目运行由项目主管部门和单位组织,设备运维管理单位和运行单位参与。

  (2)涉及多个专业、多个单位的大型复杂作业项目,项目主管部门和单位应组织相关人员共同参与。

  (三)输变电工程现场勘察参照《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规程》执行。

  第十九条现场调查应当包括:工作场所停电范围、预留带电部分、工作场所的条件、环境和其他危险点、应采取的安全措施、图纸和说明等。应填写现场调查

  记录,并作为操作风险评估和分级、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负责人及相关方编制“三项措施”、填写和签(纸质或数字票)的依据。

  —5—第五章评估定级

  第二十条风险识别(现场勘察)完成后,编制“三措”、填写“两票”前,应围绕作业计划,针对作业存在的危险因素,全面开展风险评估定级。评估出的危险点及预控措施应在“两票”“三措”等中予以明确。作业风险评估定级一般由工作票签发人或工作负责人组织,涉及多专业、多单位共同参与的大型复杂作业,应由作业项目主管部门、单位组织开展。

  第二十一条作业风险根据不同类型工作可预见安全风险的可能性、后果严重程度,从高到低分为一到五级。作业风险定级应以每日作业计划为单元进行,同一作业计划(日)内包含多个工序、不同等级风险工作时,按就高原则确定。

  第二十二条生产作业、配(农)网工程施工作业、营销作业参照典型生产作业风险定级库(详见附录5)进行风险定级;输变电工程按照《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规程》执行;迁改工程施工作业参照上述对应专业风险定级要求执行。

  第二十三条一级风险作业不得直接实施,必须通过组织、技术措施降为二级及以下风险后方可实施。遇有恶劣天气、连续工作超8小时、夜间作业等情况宜提高风险等级进行管控。—6—第六章管控措施制定

  第二十四条作业风险评估定级完成后,作业单位应根据现场勘察结果和风险评估定级的内容制定管控措施,编制审批“两票”“三措一案”。

  第二十五条作业风险管控措施由作业班组、相关专业管理部门和单位分级策划制定,并经逐级审批后执行。

  (一)四、五级风险作业,风险管控措施应由二级机构组织审核;工程施工作业由施工项目部审核。

  (二)三级风险作业,风险管控措施应由地市级单位专业管理部门组织审核;工程施工作业由业主项目部审核。

  (三)二级风险作业,风险管控措施应由地市级单位分管领导组织审核;工程施工作业由建设管理单位专业管理部门组织审核。

  省公司级单位专业管理部门对本专业二级风险作业进行备案和审查。

  第二十六条因现场作业条件变化引起风险等级调整的,应重新履行识别、评估、定级和管控措施制定审核等工作程序。—7—第七章作业风险管控督查例会

  第二十七条各单位应围绕作业计划,以专业管理为核心,依托各级各类专业工作和安全例会,分层分级构建作业风险分

  析预控和监督工作机制,强化作业组织管理,规范开展作业风险分析辨识、评估定级及管控措施督促执行等工作。

  第二十八条总部、省公司、地市公司级单位按周组织作业风险管控工作督查会议,对所属单位作业风险管控工作情况进行督查。

  (一)总部每周应由安全总监主持、安监部门牵头召开督查会议,抽查各省公司级单位风险管控工作开展情况,对国调中心管辖范围内的主网停电计划、重点工程涉及的二级作业风险管控情况进行督查。

  (二)省公司级单位每周由副总师及以上负责同志主持、安监部门牵头召开督查会议,对本单位作业风险管控情况,各专业二级及以上作业风险评估定级、管控措施制定等进行督查。(三)地市级单位每周由副总师及以上负责同志主持、安监部门牵头召开督查会议,对本单位作业风险管控情况,各专业三级及以上作业风险评估定级、管控措施制定等进行督查。—8—第八章风险公示告知

  第二十九条地市(县)公司级单位、二级机构按照“谁管理、谁公示”原则,以审定的作业计划、风险等级、管控措施为依据,每周日前对本层级(不含下层级)管理的下周所有作业风险进行全面公示。

  第三十条风险公示内容应包括:作业内容、作业时间、作业地点、专业类型、风险等级、风险因素、作业单位、工作负责人姓名及联系方式、到岗到位人员息等。

  第三十一条地市(县)公司级单位作业风险内容由安监部门汇总后在本单位网页公告栏内进行公示;各工区、项目部等二级机构均应在醒目位置张贴作业风险内容。

  第三十二条各单位、专业、班组应充分利用工作例会、班前会等,逐级组织交待工作任务、作业风险和管控措施,并通过移动作业APP从上至下将“四清楚”(作业任务清楚、作业流程清楚、危险点清楚、安全措施清楚)任务传达到岗、到人。

  第九章现场风险管控

  第三十三条作业开始前,工作负责人应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一)核实作业必需的工器具和个人安全防护用品,确保—9—合格有效。

  (二)核实作业人员是否具备安全准入资格、特种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特种设备是否检测合格。

  (三)按要求装设视频监控终端等设备,并通过移动作业APP与作业计划关联。

  (四)工作许可人、工作负责人共同做好现场安全措施的布置、检查及确认等工作,必要时进行补充完善,并做好相关记录。安全措施布置完成前,禁止作业。

  第三十四条工作负责人办理工作许可手续后,组织全体作业人员开展安全交底,并应用移动作业APP留存工作许可、安全交底录音或影像等资料。

  第三十五条工作票(作业票)签发人或工作负责人对有触电危险、施工复杂容易发生事故的作业,应增设专责监护人,确定被监护的人员和监护范围,专责监护人不得兼做其他工作。第三十六条现场作业过程中,工作负责人、专责监护人应始终在作业现场,严格执行工作监护和间断、转移等制度,做好现场工作的有序组织和安全监护。工作负责人重点抓好作业过程中危险点管控,应用移动作业APP检查和记录现场安全措施落实情况。

  第三十七条各级单位应建立健全生产作业到岗到位管理制度,明确到岗到位标准和工作内容,实行分层分级管理。(一)三级风险作业,相关地市级单位或建设管理单位专—10—业管理部门、县公司级单位负责人或管理人员应到岗到位。(二)二级风险作业,相关地市级单位或建设管理单位分管领导或专业管理部门负责人应到岗到位;省公司级单位专业管理部门应按有关规定到岗到位。

  (三)输变电工程到岗到位要求按照《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输变电工程建设安全管理规定》执行。

  第三十八条各级单位应加强作业现场安全监督检查,充分发挥安全监督体系和保证体系作用,依托各级安全管控中心、安全督查队等对各类作业现场开展“四不两直”现场和远程视频安全督查。

  (一)省公司级单位应对所辖范围内的二级风险作业现场开展全覆盖督查。

  (二)地市公司级单位应对所辖范围内的三级及以上风险作业现场开展全覆盖督查。

  (三)县公司级单位对所辖范围内的作业现场开展全覆盖督查。

  第三十九条现场工作结束后,工作负责人应配合设备运维管理单位做好验收工作,核实工器具、视频监控设备回收情况,清点作业人员,应用移动作业APP做好工作终结记录。第四十条工作结束后班组长应组织全体班组人员召开班后会,对作业现场安全管控措施落实及“两票三制”执行情况总结评价,分析不足,表扬遵章守纪行为,批评忽视安全、违章作业等—11—不良现象。

  第十章评价考核

  第四十一条各单位应加强作业风险安全管控工作的检查指导与评价,结合周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督查例会,定期分析评估作业风险管控工作执行情况,督促落实安全管控工作标准和措施,持续改进和提高作业安全管控工作水平。

  第四十二条各级安监部门应将作业风险管控工作纳入日常督查工作内容,将无计划作业、随意变更作业计划、风险评估定级不严格、管控措施不落实等情形纳入违章行为进行严肃通报处罚。

  第四十三条对不严格执行本规定要求导致作业风险失控引发安全事故(事件)的,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事故(件)调查处理有关规定执行。公司将依据安全奖惩有关规章制度,严肃追究相关责任单位和人员责任。

  第十一章附则

  第四十四条本规定由国网安监部负责解释并监督执行。第四十五条各省公司级单位可结合实际,制定本单位作业风险管控工作实施细则。

  —12—第四十六条本规定自2021年7月1日起实行。

  危险因素

  2.作业风险管控工作流程图

  3.作业计划编制“六优先、九结合”原则

  4.需要现场勘察的典型作业项目

  5.典型生产作业风险定级库

  —13—附录1风险评估危险因素

  序号评估类别

  一、危险因素

  触电伤害

  1.设备检修时,工作人员与带电部位的安全距离小于规定值,造成人员触

  电。

  2.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围)栏不规范,造成人员触电。如:标示牌缺少、数量不足或朝向不正确,装设遮(围)栏不满足现场安全的实际要求等。

  3.高压设备的隔离措施不规范,造成误入带电设备触电。如:遮栏不稳固,高度不足,未加锁等。

  4.对难以做到与电源完全断开的检修设备未采取有效措施,造成人员触电。

  如:检修母线侧隔离开关时未将隔离开关母线侧引线带电拆除等。

  5.高压开关柜易误碰有电设备的孔洞,隔离措施不规范,造成人员触电。

  如:手车开关的隔离挡板缺失、损坏、封闭不严,封闭式组合电器引出电缆

  误入、误备用孔或母线的终端备用孔未采取隔离措施等。

  (一)登带电

  设备

  6.工作票上安全措施不正确完备,造成人员触电。如:应拉断路器、隔离

  开关等未拉开,有来电可能的地点漏挂接地线等。

  7.检修设备停电,未能把各方面的电源完全断开,造成人员触电。如:星

  形接线设备的中性点隔离开关未拉开,检修设备没有明显断开点,有反送电

  可能的设备与检修设备之间未断开等。

  8.高压设备名称、编号标志设置不规范、不齐全造成误入、误登带电设备

  触电。如:设备标牌脱落、字迹不清、更换名称标牌不及时等。

  9.现场安全交底内容不清楚,造成人员触电。如:工作负责人布置工作任

  务时未向工作班成员交待杆塔双重名称及编号,工作班成员登杆前未核对双

  重称号和标志导致误登带电杆塔触电。

  10.忽视对外协工作人员、临时工的安全交底,造成人员触电。如:使用少

  量的外协工作人员、临时工时,未进行安全交底。

  —14—

  11.检修人员擅自工作或不在规定的工作范围内工作,误入、误登带电间隔,造成人员触电。如:无票工作、未经许可工作、擅自扩大工作范围、在安全

  遮(围)栏外工作等。

  12.杆塔上传递材料时的安全距离不符合要求,造成人员触电。如:同杆架

  设多回路单回停电、平行、邻近、交叉带电杆塔上工作传递工器具材料。

  续表序号评估类别危险因素

  13.平行、邻近、同杆架设线路附近停电作业,接触导线、架空地线时感应

  电放电,造成人员触电。如:未使用个人保安线。

  误入、误

  (一)登带电

  设备

  14.穿越未经接地同杆架设低电压等级线路,造成人员触电。

  15.电力检修(施工)作业,未能准确判断电缆运行状态、盲目作业,造成

  人员触电。

  16.电缆接入(拆除)架空线路或开关柜间隔,误登带电杆塔或误入带电间

  隔,造成人员触电。

  1.现场使用吊车、斗臂车等大型机械时,对吊车、斗臂车司机现场危险点

  告知及检查不规范,造成人员触电。如:未告知现场工作范围及带电部位,致使吊臂对带电导体放电等。

  2.室内、室外母线分段部分、母线交叉部分及部分停电检修时忽视带电部

  位,造成人员触电。如:作业地点带电部位不清,误碰带电设备等。

  3.现场临时电源管理不规范,造成人员触电。如:乱拉电源线,电源线敷

  设不规范,使用的工具、金属型材、线材误将临时电源线轧破磨伤等。(二)

  错误的碰撞带

  电设备

  4.仪器的摆放位置不合理,造成人员触电。如:仪器摆错位置或摆放位置

  离带电设备太近等。

  5.容性设备进行试验工作放电不规范,造成人员触电。如:电力电容器、电力电缆未充分放电等。

  6.加压过程中失去监护,造成人员触电。如:监护人干其他工作或随意离

  去,注意力不集中等。

  7.仪器金属外壳无保护接地,造成人员触电。如:外壳未接地或接地不牢

  等。

  —15—

  8.试验现场安全措施不规范,他人误入,造成人员触电。如:遮栏或围栏

  进出口未封闭,标示牌朝向不正确,无人看守等。

  9.高压试验人员操作时未规范使用绝缘垫,造成人员触电。如:绝缘垫耐

  压不合格,绝缘垫太小,试验人员操作时一只脚站在绝缘垫上,另一只脚站

  在地面上等。

  10.绝缘工器具不合格或使用不规范,造成人员触电。如:受潮、破损、超

  周期使用,绝缘杆未完全拉开等。

  11.低压回路工作中无人监护误碰其他带电设备。如:工作人员身体裸露部

  分误碰带电设备等。

  续表序号评估类别危险因素

  12.在变电站内人工搬运较长物件不规范。如:梯子、金属管材、型材未放

  倒搬运等。

  (二)

  误碰带

  电设备

  13.检修设备的交、直流电源未断开,造成人员触电。如:未断开检修设备

  的控制电源或合闸电源等。

  14.拖拽电缆时未做防护措施,导致与带电设备距离不够,造成人员触电。

  1.电动工器具的使用不规范,造成人员触电。如:手握导线部分或与带电

  设备安全距离不够等。

  电动工

  (三)器具类

  触电

  2.电动工器具绝缘不合格,造成人员触电。如:外绝缘破损、超周期使用

  等。

  3.电动工器具金属外壳无保护,造成人员触电。如:外壳未接地或用缠绕

  方式接地。

  1.不具备操作条件进行倒闸操作,造成人员触电。如:设备未接地或接地

  不可靠,防误装置功能不全、雷电时进行室外倒闸操作、安全工器具不合格

  等。

  (四)

  倒闸操

  作触电

  2.倒闸操作过程中接触周围带电部位,造成人员触电。如:操作时误碰带

  电设备、操作未保证足够的安全距离等。

  3.操作过程中发生设备异常,擅自进行处理,误碰带电设备触电。

  4.操作人未按照顺序逐项操作,漏项、跳项操作导致触电。

  —16—

  5.操作时未认真执行“三核对”,走错位置,误入带电间隔,误拉隔离开关,导致触电或电弧灼伤。

  6.操作隔离开关过程中瓷柱折断,引线下倾,造成人身触电。如:站立位

  置不当、操作用力过猛绝缘子开裂或安装不牢固等。

  7.操作肘型电缆分支箱、箱式变压器时触碰相邻的带电设备,造成人员触

  电。

  8.对环网柜、电缆分支箱、箱式变压器操作时,不执行停电、验电制度,直接接触设备导电部分,造成人员触电。

  9.验电器、绝缘操作杆受潮,造成人员触电。如:雨天操作没有防雨罩,存放或使用不当等。

  10.装地线前不验电、放电,装、拆接地线时,方法不正确或安全距离不够,造成人员触电。如:装、拆接地线碰到有电设备,操作人与带电部位小于安

  全距离,攀爬设备构架等。

  11.装拆临时接地线操作不当,造成人员触电。如:装设接地线时接地线

  触及操作人员身体、装设接地地线时误碰带电设备、装设接地操作顺序颠倒。

  续表序号评估类别危险因素

  1.当值运维人员更换高压熔断器、贴试温蜡片、测温、卫生清扫等工作失

  去监护,人员误入、误登、误碰带电设备,造成人员触电。

  2.当值运维人员进行更换低压熔断器、二次设备清扫、更换灯泡等工作,工器具选择不当,未与带电设备保持安全距离,造成人员触电。如:清扫设

  运行维

  (五)护工作

  触电

  备时安全距离小于规定值、没有使用安全工器具、工具的金属部分未用绝缘

  物包扎等。

  3.高压设备发生接地时,巡视人员与接地之间小于安全距离没有采取防范

  措施,造成人员触电。

  4.雷雨天巡视设备时,靠近避雷针、避雷器,遇雷反击,造成人员触电。

  5.夜间巡视设备时,巡视人员因光线不足,误入带电区域,造成人员触电。

  6.汛期巡视设备时,安全用品、设备失效,造成人员触电。

  (六)

  交流低1.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开路,造成人员触电。如:试验短接线脱落、电流

  压触电互感器二次绕组切换步骤不正确等。

  —17—

  2.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上取放熔丝、测量电压、拆接线工作不规范,造成

  人员触电。如:未使用绝缘工具,未戴手套等。

  3.工作中试验方法不当,造成人员触电。如:接错线、试验表计未调至零

  位或未断开电源等。

  4.工作人员改接试验线时,未采取措施,造成人员触电。

  5.工作人员在二次回路加压,操作错误,造成人员触电。如:误合电压回

  路的空气开关,应断开的电压端子未断开等。

  6.带电收放临时电源线(保护用接地线),造成人员触电。如:未断开临时

  电源,误碰带电部位等。

  7.绝缘电阻表输出误碰他人和自己,造成人员触电。如:试验线有裸露部

  分、有其他人员在摇测绝缘的回路上工作、摇测绝缘时作业人员触及输出端

  子等。

  8.工作中误触相邻运行设备带电部位。如:同屏布置的二次设备检修时,相邻的运行设备未做安全隔离措施等。

  9.运行中的电流、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因为二次失去接地线,一次高压

  通过电容耦合等串入低压回路,造成触电。

  1.直流回路上工作,未采取防护措施造成人员触电。如:未使用绝缘工具,(七)

  直流低

  压触电

  未戴手套等。

  2.直流回路上工作,应断开电源的未断开,造成人员触电。如:操作电源、号电源、测控电源未断开等。

  续表序号评估类别危险因素

  1.变电站内一次高压设备拆、接引线不规范,造成人员触电。如:引线未

  接地、未戴绝缘手套、引线甩动、反弹幅度过大等。

  2.在变电站内一次高压设备上工作,因感应电造成人员触电。如:未装设(八)

  其他类

  触电

  3.动火工作过程不规范,造成人员触电。如:动火用具与带电设备安全距

  离不够,在较潮湿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电焊作业。

  4.雷雨天气在变电站内工作未采取安全措施。

  临时接地保护线或无其他保护措施等。

  —18—

  5.门卫制度不严格,造成他人进入变电站触电。如:外来工作人员随意进

  入变电站,导致与带电部位距离不满足安全要求或误入带电间隔。

  6.进行设备验收工作时,人与带电部位距离小于安全距离,造成人身触电。

  7.绝缘斗臂车工作位置选择不当,绝缘部位与带电距离不够,导致相间短

  路。

  8.带电作业人员不熟悉带电操作程序,导致触电。

  二、高空坠落

  1.高处作业时,防止高处坠落的安全控制措施不充分、高处作业时失去监

  护或监护不到位,造成人员高处坠落。

  (一)

  登塔、登

  杆作业

  2.梯子摆放不符合要求,造成人员高处坠落。比如角度不符合要求,不稳定。

  全帽或安全帽佩戴不正确、高处作业使用不合格的安全带或使用方法不正确,在登杆、登塔中不能起到防护作用等。

  1.更换绝缘子时,绝缘子锁紧销脱落等,造成人员高处坠落。

  绝缘子、(二)

  工作

  2.链条葫芦使用不规范,导致绝缘子掉串,造成人员高处坠落。如:超载、导线上制动装置失灵等。

  3.更换绝缘子时,滑轮组使用不规范,造成人员高处坠落。如:滑轮组绳

  强度不足、过载等。

  1.构架上有影响攀登的附挂物,造成人员高处坠落。如:照明灯、标示牌、支撑架、拉线等。

  2.攀登时,爬梯金属件或支撑物不符合要求,造成人员高处坠落。如:金(三)

  构架上属件缺失、松动、脱焊、锈蚀严重、支撑物埋设松动。

  工作3.构架上移位方法不正确,失去防护,造成人员高处坠落。如:未正确使

  用双保险安全带,手未扶构件或手扶的构件不牢固,踩点不正确或踏空等。

  2.脚手架上工作面湿滑,防护措施不当,造成人员高处坠落。例如,工作面

  割构件上或焊、割点附近及下风侧,工作人员在下风侧等。

  续表序号评估类别危险因素

  —19—

  1.梯头及软梯本身不符合要求,造成人员高处坠落。如:封口损坏、连接

  松动、脱焊、裂纹,软梯腐蚀、勾股、断股、挂钩保险损坏等。

  使用软

  (四)

  梯在软

  母线上

  工作

  2.软梯架设不稳固或攀登方法不正确,造成人员高处坠落。如:软梯与梯

  头连接不牢固,梯头与母线挂接不可靠,软梯不稳;跳跃攀登、双手未抓牢

  主绳、脚未踩稳等。

  3.梯头挂接不可靠或防护措施不当,造成人员高处坠落。如:梯头封口未

  可靠封闭,且安全带未系在母线上等。

  1.梯子本身不符合要求,造成人员高处坠落。如:构件连接松动、严重腐

  (锈)蚀、变形;防滑装置(金属尖角、橡胶套)损坏或缺失、无限高标志或

  不清晰、绝缘梯绝缘材料老化、劈裂;升降梯控制爪损坏、人字梯铰链损坏、限制开度拉链损坏或缺失等。

  2.梯子放置不符合要求,造成人员高处坠落。如:角度不符合要求、不稳

  使用梯

  子攀登

  (五)或在梯

  子上

  工作

  固;梯子架设在滑动的物体上、人字梯限制开度拉链未完全张开;升降梯控

  制爪未卡牢,靠在软母线上的梯子上端未固定等。

  3.上、下梯子防护措施不当造成坠落。如:无人扶梯、未穿工作鞋、脚未

  踩稳、手未抓牢、面部朝向不正确等。

  4.在梯上工作时,梯子使用不当或在可能被误碰的场所使用梯子未采取措

  施,造成坠落。如:站位超高、总质量超载、梯子上有人时移动梯子、在通

  道、门(窗)前使用梯子时被误碰等。

  5.水平梯使用方法不正确、失去防护,造成人员高处坠落。如:梯子固定

  不可靠或超载使用,导致水平梯脱落或断裂,且未使用双保险安全带等。

  1.脚手架本身不符合要求,造成人员高处坠落。如:组件腐蚀、拆裂、严(六)

  脚手架重机械损伤;组件裂纹、严重锈蚀、变形、弯曲;木(竹)制脚手板厚度不

  上工作合要求;安全网网绳、边绳、筋绳断股、散股及严重磨损,连接不牢;脚手

  架的承重不符合要求。

  —20—

  2.脚手架上工作面湿滑及防护措施不当,造成人员高处坠落。如:工作面

  有油污、冰雪、鞋底有油污、无上下固定梯子、在高度超过1.5m没有栏杆的脚手架上工作未使用安全带等。

  续表序号评估类别危险因素

  1.斗臂车本身不符合要求,造成工作斗下落,造成人员高处坠落。如:结

  构变形、裂缝或锈蚀;零部件磨损或变形;气(电)动、液压保险、制动装

  斗臂车

  置失灵;螺栓和其他紧固件松动;焊接部位开裂纹、脱焊;铰接点的销轴装

  (含曲臂

  置脱落等。

  (七)式升降

  2.斗臂车不稳固造成倾覆,造成人员高处坠落。如:地面松软、支撑不稳

  平台)上

  定。

  工作

  3.工作方法不正确,造成人员高处坠落。如:发动机熄火;下部人员误操

  作,且绝缘斗中工作人员未系安全带,导致绝缘斗中人员被其他物件碰挂等。

  电缆竖

  井作业

  变压器

  (九)顶盖上

  工作

  三、(一)

  高处作

  电缆竖井内设施不符合要求,工作方法不正确,造成人员高处坠落。如:爬

  梯或电缆支架缺失、松动、脱焊、锈烛严重;上下爬梯脚未踩稳、登高工作

  中未使用安全带等。

  变压器顶盖工作面湿滑,造成人员高处坠落。如:变压器顶盖有油污、鞋底

  有油污等。

  物体打击

  高空落物伤人。如:不正确佩戴安全帽、围栏设置和传递工具材料方法不正(八)

  业现场确等。

  工作平

  垮塌或落物伤人。如:工作平台、脚手架四周没有设置围网,杆脚搭设在不

  稳固的鹅卵石上等。

  1.操作隔离开关过程中,瓷柱折断伤人,操作把手断裂伤人。如:瓷柱有(二)台及脚

  手架

  电气

  操作

  (三)裂纹损伤,操作用力过猛等,操作把手有裂纹损伤等。

  2.操作时,安全工器具掉落伤人。如:绝缘罩、绝缘板或地线杆等掉落。

  —21—

  安装、检

  修隔离

  (四)

  开关、断

  路器等

  变电

  设备

  搬运设

  (五)备及物

  品

  (六)

  更换绝

  缘子

  绝缘子掉串伤人。如:绝缘子没有连接好突然掉落、控制绝缘子的绳子突然

  松掉等。

  重物失去控制伤人。如:搬运各种保护屏、柜、试验议器、等设备。

  设备支柱绝缘子断裂或倾倒砸伤人。如:设备本身质量有问题,焊接部位不

  牢;工作人员违章工作将安全带打在套管绝缘子或支柱绝缘子上等。

  续表序号评估类别

  (七)

  压力

  容器

  装运水

  (八)

  泥杆、变

  线盘

  (九)

  线路

  拆线

  立、撤

  杆塔

  水泥杆

  底、拉盘

  (十一)

  施工、铁

  塔水泥

  基础

  施工

  起吊或放置重物措施不当伤人。如:安放杆塔或拉线底盘时杆坑内有人工作

  等。

  倒塔和断线时伤人。如:倒杆(塔)、断杆砸伤人,断线时跑线抽伤人。

  水泥杆、变压器、线盘砸伤人。如:抬水泥杆时,水泥杆突然掉落;堆放水

  压器、泥杆时,水泥杆突然滚动等。

  喷出物或容器损坏伤人。

  危险因素

  (十)杆塔失控伤人。如:揽风绳、叉杆失控引起倒杆塔等。

  —22—

  (十二)

  放、紧线

  及撤线

  砍剪

  树竹

  敷设

  电缆

  挖掘电

  缆沟

  电缆头

  制作

  导线失控伤人。如:导线抽出伤人,手被导线挤伤、压伤等。

  (十三)树竹失控伤人。如:被倒下的树木或朽树枝砸伤等。

  (十四)人员绊伤、摔伤、传动挤伤。

  (十五)安全措施不当,导致伤人。

  操作不规范、措施不当,导致物体打击。如:坑、洞内作业未设置安全围栏

  等。

  机械伤害

  (十六)

  四、操作钻

  (一)

  床、台钻

  等机械

  设备

  设备防护设施不全,造成人员伤害。如:缺少防护罩、防护屏、戴手套操作

  钻床等。

  续表序号评估类别

  开关设

  备的储

  (二)能机构、装置

  检修

  (三)

  砍剪树

  竹

  敷设电

  缆

  起重机

  械

  使用的工器具质量不合格、操作不当或失控,造成人员伤害。如:油锯金属

  碎片飞出、锯掉的木屑、卡涩引起的转动异常、碰金属物、用力过猛误伤等。

  展放电缆挤压伤人,或使用电缆刀剥导线时伤人,造成人员伤害。

  吊车起重作业措施不当失控伤人,造成人员伤害。如:翻车、千斤断裂或系

  挂点脱落、起吊回转范围内有人等。

  机械故障导致的能量非正常释放,造成人员伤害。如:弹簧、测量杆伤人等。

  危险因素

  (四)

  (五)

  —23—

  五、夜晚、恶

  (一)劣天气

  作业

  特殊环境作业

  1.夜晚高处作业,工作场所照明不足,导致事故。

  2.恶劣气候条件下,在杆塔上作业未采取有效的保障措施,导致事故。如:

  雨、雾、冰雪、大风、雷电、高温、高寒等天气。

  1.未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或培训教育考试不合格,导致人身伤害。

  2.未严格实行作业审批制度,擅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导致人身伤害

  3.未做到“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或者通风、检测不合格,照明设施不(二)

  有限空

  间作业

  完善,导致人身伤害。

  4.未配备防中毒窒息防护设备、安全警示标志,无防护监护措施,导致人

  身伤害。

  5.未制定应急处置措施,作业现场应急装置未配备或不完整,作业人员盲

  目施救,导致人身伤害和衍生事故。

  六、1.设备固有防误装置

  误操作

  (1)防误闭锁装置功能不正常、强行解锁,造成误操作。如:程序出错、逻

  电气设

  (一)备防误

  装置

  (2)防误闭锁装置不完善,造成误操作。如:闭锁有漏点、没加挂机械锁等。

  (3)无法验电的设备、联络线设备的电气闭锁装置不可靠,造成误操作。如:

  高压带电显示装置提示错误、高压带电显示闭锁装置闭锁失灵等。

  辑关系错误、锁具或钥匙失灵等。

  续表序号评估类别

  2.防误装置逻辑和软件系统

  (1)防误装置有逻辑死区,造成误操作。如:逻辑关系漏编等。

  电气设

  (一)备防误

  装置

  (2)计算机监控系统中没有防误闭锁功能或功能不完善,造成误操作。如:

  操作程序漏编、错编等。

  (3)远方遥控操作,未实现对受控站的远方防误操作闭锁,造成误操作。如:

  未配置闭锁、闭锁未连接、逻辑关系设置错误或有遗漏等。

  危险因素

  —24—

  (4)防误装置主机发生故障时无法恢复数据或与实际不符,造成误操作。如:

  数据无备份、息变更时数据备份不及时等。

  1.人员行为导致误操作

  (1)操作人员、检修维护人员未做到“三懂二会”(懂防误装置的原理、性能、结构;会操作、维护),造成误操作。

  (2)操作及事故处理时注意力不集中、精力分散或过度紧张,造成误操作。

  (3)无调度指令或调度指令错误,造成误操作。如:无调度指令操作,操作

  任务不清、漏项、错项等。

  (4)无操作票或操作票错误,造成误操作。如:无操作票、操作票漏项、错

  项等。

  (5)倒闸操作没有按照顺序逐项操作,未进行“三核对”或现场设备没有明显

  标志,造成误操作。如:漏项或跳项操作,操作前未核对设备名称、编号和

  运维专

  (二)业误操

  作

  (6)操作任务不明确,调度术语不标准、联系过程不规范,造成误操作。如:

  操作目的不清、调度术语不确切、未互报单位和姓名、未复诵等。

  (7)设备检修、验收或试验过程中,误分合隔离开关或接地隔离开关,造成

  误操作。如:未按规定加锁、擅自操作、验收操作时未核对设备等。

  (8)操作时走错间隔,造成误分、合断路器,误带电挂接地线,造成误操作。

  (9)验电器选择或使用不当,造成误操作。如:验电器电压等级与实际不符、验电器损坏、验电位置错误等。

  (10)装设接地线未按程序进行,带电挂接地线,造成误操作。如:未验电、验电后未立即装设接地线等。

  (11)交直流电压小开关误投、误退,造成误操作。

  位置,操作设备无命名、编号、转动方向及切换位置的指示标志或标志不明

  显等。

  续表序号评估类别

  (二)

  运维专

  业误操

  危险因素

  (12)电流互感器二次端子接线与一次设备方式不对应,造成误操作。如:

  二次端子操作顺序错误等。

  —25—

  作(13)切换二次压板未考虑保护和自动装置联跳回路影响,造成误操作。如:

  母差保护回路、失灵联跳回路、负荷联切回路、备自投装置、跳闸压板切换

  等误(漏)投、退等。

  (14)两个系统并列操作时,未同期合闸,造成误操作。如:同期装置故障、

推荐访问:国网营销作业安全管控措施 作业 措施 营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