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洁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文化症候名词解释11篇

发布时间:2022-11-18 15:35:03 来源:网友投稿

文化症候名词解释11篇文化症候名词解释女性艺木中反女性主义的文化症候-百度文库  女性艺木中反女性主义的文化症候  陈凤珍  【期刊名称】《邢台学院学报》  【年(卷),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化症候名词解释11篇,供大家参考。

文化症候名词解释11篇

篇一:文化症候名词解释

tle>女性艺木中反女性主义的文化症候-百度文库

  女性艺木中反女性主义的文化症候

  陈凤珍

  【期刊名称】《邢台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9(024)003

  【摘

  要】现实实践意义.

  【总页数】3页(P32-34)

  【作

  者】陈凤珍

  【作者单位】邢台学院中文系,河北,邢台,054001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I206

  【相关文献】

  1.当女性主义遭遇大众文化——论当代大众文化中女性意识的困境[J],吴素萍

  2.异质文化下华裔女性的“声音”——后殖民女性主义解读《接骨师之女》中的“失语”与“文化认同”问题[J],范开梅;张旭

  3.西方文化语境下《暮光之城》的反女性主义视角探究[J],肖亚娟

  4.《美丽新世界》:女性主义视阈下反乌托邦文学中的女性形象[J],周素素;张弛

  5.《美丽新世界》:女性主义视阈下反乌托邦文学中的女性形象[J],周素素[1];张弛[1]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篇二:文化症候名词解释

tle>中国文艺电影的一个文化症候:从《白日焰火》说起-百度文库

  中国文艺电影的一个文化症候:从《白日焰火》说起

  张贞

  【期刊名称】《电影评介》

  【年(卷),期】2014(000)017

  【总页数】4页(P11-14)

  【作

  者】张贞

  【作者单位】江汉大学武汉语言文化研究中心

  【正文语种】中

  文

  电影《白日焰火》剧照

  作为第五部获得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的中国影片,《白日焰火》不仅成就了中国第一个柏林电影节影帝廖凡,更创造了海外电影节获奖华语文艺片的票房新纪录,上映20天票房即破亿,成为“口碑和票房共赢”的影片佳作。不可否认,擒熊成功给《白日焰火》带来了绝妙的市场契机,但获奖并不意味着赢得观众,多年来,在各大国际电影节上风光过的文艺片,如《三峡好人》、《孔雀》、《图雅的婚事》等,票房都比较惨淡。与这些影片相比,《白日焰火》的成功,归根结底来自于主创方“文艺与商业并行”的制作和营销路线,这一策略也使《白日焰火》成为当代中国电影文艺片的一个文化症候。

  一、精英主义的文艺内核:拷问人性“真实”

  导演刁亦男在接受采访时曾说过,他对生活中真实与荒谬相纠缠的情况和人性的多变很感兴趣,而他镜头下的所有人物都游离在现实与梦幻的边界上。《白日焰火》

  要追溯的,正是这样一种理性与欲望、清醒与迷离、温暖与冷酷相互交织的复杂的人性真实。

  什么是“真实”?“真实”应该如何表现?一直是各个电影美学流派追问的重大命题之一。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秉从巴赞的纪实美学,提出把摄影机扛到大街上去,认为如实记录普通人的现实日常生活就是电影能够做到的真实。到了新浪潮,特吕弗、戈达尔等人开始关注现实日常生活中的混乱和无序,提醒观众“真实的生活有很多无逻辑和非理性”。随后,左岸派进一步探讨内在的“心理真实”,《去年在马里昂巴德》用各种意识流镜头、声画对位手法来解读“意识活动”对主体行为的支配作用:无论事情是否真实发生过,只要主体在心里认为它发生过,那它就是真实的存在并且影响主体的外在行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白日焰火》正是沿着这一精英主义的思考路线,抽丝剥茧式地追问“人性之真实”。

  影片首先要剥开的是消费社会中的“仿真和幻象”,还原世俗日常生活中的真相。所谓“仿真和幻象”,按波德里亚的解释,是指现代社会中的物不再是“对某个领域、某种指涉对象或某种实体的模拟。它无需原物或实体,而是通过模型来生产真实:一种‘超真实’”。[1]在仿真和幻象盛行的年代,人们更愿意接受各种电子工具制作出来的“超真实”,而不是真正的日常生活现实。具体到电影,因为长期以来受戏剧性美学观的影响,观众们已经习惯在银幕上看到各种与现实日常生活相背离的矛盾冲突,比如说截然对立的善恶之分、拥有超能力的英雄人物、超乎日常生活的各种奇特景观和大团圆式的美满结局等。然而生活的真相并非如此,人们在现实中更多地遭遇到日复一日的烦琐、卑微、无奈和隐忍。《白日焰火》要做的,就是如何还原这种鲜活的日常生活“真实”。简易滥俗理发店里,面对突然从疑犯衣服口袋里掉落的手枪,两个警察茫然无措,意识恢复比子弹要慢得多;被枪声震惊的张自力下意识回头射杀两个疑犯,然而拔枪动作的迟疑、开枪时晃动的胳膊和脸上因惊慌而颤抖的肌肉,如此清晰地勾勒出长期凡俗生活对所谓英雄式人物的侵

  染。相比于香港电影中那些潇洒开枪、与匪徒激战的场面,这一幕突如其来又仓促收场的枪战,少了许多戏剧性,却因为太真实而让人久久不能平静。

  我们太长久地生活在意识形态锻造的想象世界中,要做到真实,着实不易。多年后,被离婚、目睹队友被杀、受伤离职等多重心理创伤困扰着的张自力醉倒在寒冷的哈尔滨街头,一个路人靠近他,关切地问“大哥,你怎么了”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一个温馨的画面。可事实是,当路人印证张自力已醉得毫无行动力之后,迅速留下自己的破旧电动车,骑上张自力的摩托车飞速离去。多么讽刺而又现实的黑色幽默,你在哄然大笑之后,不得不承认这才是极其荒诞的真实。更绝妙的是,导演对人性的剖析并未止步于此。在这场戏之前,是一个意味深长的长镜头,镜头跟着路人的破旧电动车,从张自力身边慢慢驶过,在前方几十米处调头,再次从张自力身边慢慢驶过,几十米后再调头,接近张自力。在这来回两次的“经过”中,你无法感知路人的心理变化,但是镜头用了充分的时间告诉你,这个路人,在用破旧电动车换走张自力的摩托车之前,是有心理变化的。从刚开始的无视,到之后关切地询问,再到戏剧化地换车,一念善,一念恶,念起念灭间又有多么复杂的心理变化,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关心,可是,它一直隐忍地、沉默地站在那里,执拗地告诉你:这,才是真实!“真实”是什么?“真实”不是简单化一的因果关系,而是在现实中跌跌撞撞一路走来的各种混乱、无序和纠结。谁的人生不是千疮百孔?但是又有多少人用表象的冷漠来掩饰这背后的山呼海啸……吴志贞日复一日地忍受洗衣店老板的欺辱是真实,失手杀人并且接受丈夫一次次杀死自己所爱之人也是真实;张自力背叛和出卖吴志贞是真实,对吴志贞的情欲和等待也是真实;梁志军为妻子甘当“活死人”是真实,一次次用冰刀冷酷杀人也是真实;洗衣店老板的卑微猥琐和大卡车里的变态癖好是真实,在吴志贞被警察带走后敲打车窗要给她递围巾的一点点温情也是真实;夜总会老板娘三姐的富贵庸俗是真实,跌落浴缸后的文艺腔追问也是真实……弗洛伊德

  把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在漫长的一生中,每个人都有可能表现出自己不同层面的人格真实。我们习惯了在人们面前展示“自我”,谦卑而低调,冷静且理性;也看惯了他人的“人格面具”,擦肩而过,笑而不语。但潜意识时时有爆发的冲动,你越压抑,它的力量越强大。所以《白日焰火》在揭露消费社会中的“虚拟现实”、呈现现实日常生活的客观真实之后,又进一步深入探究内在心理尤其是充满本能欲望的潜意识真实。

  从现实日常生活表象的真实到内在潜意识本能的真实,《白日焰火》追问的是复杂多变的人性,这也决定了影片的精英主义文艺内核。现实生活中常见的是冷静理性的自我,但偶尔也有本我歇斯底里般的发作,比如说网吧里的一个小孩玩游戏走火入魔,发疯般砸灭火器;白日焰火夜总会的老板娘哈哈大笑后掉进浴缸里哭,要廖凡开价告诉她,她的老公在哪儿。孤独、冷漠和背叛是人性中的真实本我,每个人的人格结构中或多或少都有这种黑暗本能,《白日焰火》只不过是把这些人性中的黑暗本能极端化、延长化。刁亦男说,“白日焰火”是一种幻想,是人们用以抵御现实世界较残酷一面而采用的一种宣泄方式。正是在影片所表现的隐忍而充满张力的情绪中,我们宣泄并净化了人性中的黑暗面。[2]

  二、大众娱乐的商业包装:充分尊重“市场”

  刁亦男拍过3部影片:《制服》、《夜车》和《白日焰火》,均是走文艺路线的独立制作电影,也均在国际电影节上获过奖。但只有《白日焰火》在国内公映,原因是2008年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让海外文艺片市场缩水,导演们只能把希望转投国内。这也决定了《白日焰火》从一开始就充分尊重和依赖市场。

  据导演刁亦男介绍,《白日焰火》准备了8年,剧本三易其稿,最初是个纯文艺故事,走典型的精英主义路线;第二个版本受佘祥林案启发,让凶手和警察面对过去的冤案进行挣扎,探讨如何面对历史、承担责任,主流意识形态色彩比较浓。一直到第三个版本,加入了爱情线、悬疑线,才使这个剧本具备了一定的商业气息。

  很多人说《白日焰火》有《白夜行》和《嫌疑犯X的献身》的影子,实际上,它们的共通之处都在于用一个通俗的商业化故事来剖析人性,相对而言,《白日焰火》对复杂人性的勾勒更为完整。

  拥有了碎尸、畸恋等充满商业化噱头的故事之后,《白日焰火》在外推和宣传上也充分立足“商业化”路线。影片在2014年2月获得柏林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奖和最佳男主角银熊奖,借助得奖影片的影响力,迅速在3月份公映,这个时期又是国产大片和好莱坞影片淡季,非常适合文艺片生存。此前票房业绩不错的文艺片《桃姐》和《观音山》也都是3月份上映。在占据“天时地利”的基础上,《白日焰火》又投入和影片投资不相上下的1500万宣传费用,在各大媒体全面展开宣传。尤其是与网络媒体、电商媒体、电视媒体、APP客户端、线下实体店等多层次的客户展开全范围的捆绑式营销,包括与大热电视节目《我是歌手》的合作等,都打造了文艺片宣传营销新型战略。

  与时代紧密接轨的营销战略迅速提高了《白日焰火》在观众中的知名度,而在宣传定位上,主创方一再强调要淡化其文艺色彩、强化其商业色彩。所以,最后公开的《白日焰火》影片简介是:外表冷艳的吴志贞(桂纶镁饰)身上散发着熟女的魅力,这对于男人来说是一种致命的诱惑,对于与她曾有过一面之缘的警察张自力(廖凡饰)来说更是如此。五年前,吴志贞的丈夫梁志军(王学兵饰)被警方认定死于一桩离奇碎尸案,当时张自力破案后击毙了持枪拒捕的凶手。五年后,又发生了类似的连环案件,并且这些死者都曾与吴志贞相恋,心结未了的张自力主动接近吴志贞,却飞蛾扑火般的爱上了这个女人,两人遭遇重大生活挫折的人逐渐从惺惺相惜到相爱,随着更加亲密的接触,张自力发现了五年前的真相……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部犯罪片,也可以理解成一部爱情片,而且充满悬疑色彩。这些都足以吸引普通观众。

  电影是视觉艺术,劳拉·穆尔维曾说过,在电影世界中,看本身就是快感的源泉,从血肉横飞的战争场面到波澜壮阔的自然美景,从对身体的展示到隐秘心理的探寻,甚至是虚拟出来的科幻空间,电影的视觉画面在带给人们身临其境的真实感的同时,也满足了人们的观看癖(窥淫癖)和自恋心理。近年来,随着视觉消费时代的到来和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奇观电影逐渐取代叙事电影,各种奇特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动作场面所带来的视觉冲击成为电影吸引观众的首要元素。在这个大环境中,《白日焰火》的宣传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视觉效果:宣传海报上整幅画面是光滑洁白的旱冰和冰面上倒映的两个手拉手滑旱冰的人影,一道犀利的血淋淋的刀痕正从画面中间划过,把两个倒映的人影切割成两部分,片名“白日焰火”的火字最后一划由一团血构成,洁白与罪恶、情感与凶杀,造成剧烈的矛盾冲突和视觉冲击。终极预告短片的开场是个声画分离镜头,画面上镜头急速向躺倒在路边的一个男人推进,背景音响充斥着嘈杂的人声和一声女人的尖叫,悬疑色彩浓厚;随后,翻滚的煤堆、抛尸、跟踪、追捕、枪击、冰刀杀人、情色床戏、激情之吻……可谓是把影片中所有的视觉刺激画面剪辑在一起,极具视听诱惑。

  从公映前的整体推广宣传策略上来看,《白日焰火》走的是标准的商业路线:首先是借助明星效应,柏林影帝廖凡和金马影后桂纶镁本身就吸引了大批观众;其次,成功的“媒体炒作”借用了商业片的营销策略,营造出浓厚的观影氛围;更重要的是,电影从剧本创作开始就充分尊重“市场”,充分尊重“奇观电影盛行”这个大环境,在一个充斥着颓废、迷离、冰冷、破旧气息的东北小城讲述一个关于凶杀、罪恶和情欲的传奇故事,无论是对外媒还是对中国观众,都有足够的吸引力。《白日焰火》的高票房收入,与这些因素密不可分。

  三、中国文艺电影的一个文化症候:艺术与商业如何并行

  多年来,中国的文艺电影一直步履蹒跚,或者不能公映,或者票房惨淡。《白日焰火》的出现,似乎扭转了这一局面。影片得奖并在国内公映后,有外媒盛赞这部“黑色惊悚片”有可能成为中国电影的游戏规则改变者,认为它既获得影片人的支持,又捕获了观众,还得到了官方的支持肯定,创造了奇迹般的成就。但也有人认

  为,《白日焰火》只是一个偶然现象,并不能说明中国文艺电影即将迎来自己的春天。

  其实,任何一个现象背后都有很多未说出的内容。阿尔都塞提出过症候阅读法,认为我们在阅读时不能仅仅满足于对文本字面意义的垂直阅读,而是要通过表层症候中的空白、沉默与语言的虚无,去发掘文本潜在的问题式,对文本本身进行反思。如果我们把“《白日焰火》现象”作为一个文本去阅读,就会发现它某种程度上揭示了中国文艺电影谋求更好发展的一些症候。

  首先,文艺电影应该选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单从故事本身来看,《白日焰火》选用的是一个集犯罪嫌疑与情欲畸恋于一体的惊悚片。剧本改过三遍,最后一稿商业性最强。导演刁亦男说,学习商业化的过程是痛苦的,但后来他意识到,自己一直喜爱的新浪潮当年选用的也是通俗故事,比如说戈达尔,是用作者电影来讲述一个低端的故事。文艺电影是冲着挖掘人性去的,通俗故事恰好能为复杂的人性提供舞台,同时又满足了电影“讲一个好看的故事”的基本诉求。

  谁都知道通俗故事比较讨巧,但问题是,一不小心,通俗故事就容易拍成一个类型片,而柏林电影节绝不会把奖项颁给一个典型的惊悚片、悬疑片,影评人也不会对一部纯粹的商业片百般剖析。所以,刁亦男的巧妙在于,用镜头语言对通俗故事重新裁剪,牺牲了本来可以更加活色生香的情节,而把隐秘的情绪表达延展到极致,成就了一部真正的文艺片。

  电影是视听艺术,影片的整体内涵不能只靠故事情节来传达,更重要的是通过镜头语言来展示,通过画面来表述“那种即便千言万语也难以说清的内心体验和莫名的感情。这种感情潜藏在心灵最深处,决非仅能反映思想的言语所能传达的;这正如我们无法用理性的概念来表达音乐感受一样。面部表情迅速地传达出内心的体验,不需要语言文字的媒介”。[3]尤其是在奇观电影盛行的现在,如何在艺术与商业之间取得平衡?《白日焰火》的探讨告诉我们:关键在于镜头语言。如果说商业电

  影中的奇观画面可以令观众念念不忘的话,艺术片中的奇观画面就是刺激观众去思考故事内涵和隐喻的绝妙利器。《白日焰火》中,警察去居民会调查时,走廊里莫名其妙出现一匹马,与周围环境极不和谐,居民会工作人员的对话告诉观众,这匹马属于收废品的人,而收废品的人已经消失了好几天。这个没有前因后果的突兀画面会植入观众脑海中,让观众在看完电影之后再三品味其蕴意:现实生活中人会莫名其妙地失踪,而周围的人似乎也毫不在意。这种与现实格格不入的奇观画面,在影片中的精彩绽放当属结尾处那场白日焰火,平时只在黑暗中释放光芒的焰火,突然出现在白天,看起来苍白无力,却又似乎在倔强地表达着一些温暖。你可以把这场“白日焰火”理解成张自力对吴志贞的一种承诺,也可以把它理解成张自力对冷酷现实的一次徒劳无力的反抗。关键在于,它会在电影结束后久久回荡在你的脑海中,刺激你不断思考这部电影到底在说些什么。

  一部电影,用了8年时间,导演刁亦男带领主创人员一丝不苟地探索着中国文艺电影如何让“艺术与商业并行”,为了获得市场,他们精心打磨了一个包容精英主义文艺内核的通俗故事外壳,又最大限度地使用了商业推广策略。同时,他们又始终坚守着艺术的内涵与表达方式,在满足观众窥视欲的基础上,执著地用镜头语言提醒大家去思考什么是真实的人性。制片人文晏女士称《白日焰火》是“商业作者”电影,它不是文艺向商业的妥协,也不是商业对文艺的乞讨,而是让两者各自发挥所长,调和出一道和谐的视听盛宴,也为中国文艺电影的发展探索出一条新的道路。

  参考文献:[1]王先霈,王又平.文学理论批评术语汇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87.

  [2]TonyRayns.对话刁亦男:《白日焰火》是抵御现实残酷的方式[EB/OL].(2014-02-16)[2014-09-01]http://ent.ifeng.com/movie/special/64berlinale/content-

  1/detail_2014_02/16/33854408_0.shtml.

  [3](匈)贝拉·巴拉兹.电影美学[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25.

篇三:文化症候名词解释

tle>新轴心时代与新轴心世代——80后世代写作与当代中国社会变迁及文化转型研究刍议-百度文库

  新轴心时代与新轴心世代——80后世代写作与当代中国社会变迁及文化转型研究刍议

  刘俊峰

  【摘

  要】80后世代处身的文化环境并不是由观念之物组成的抽象世界,而是一个涌动着焦虑和欲望、妥协和抗争的生命世界.作为文化建构的象征,80后的世代书写提供了一个观照当代中国社会变迁与文化转型的视窗或镜像.80后的世代书写不仅见证了一个古老的东方民族的社会变迁与文化转型,而且参与和鼎助了这一历史进程,并成为这一进程的有力推动者.

  【期刊名称】《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卷),期】2011(002)002

  【总页数】5页(P108-112)

  【关键词】80后世代写作;社会变迁;文化转型

  【作

  者】刘俊峰

  【作者单位】广东商学院80后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320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I207

  80后文学与文化是当代中国社会变迁与文化转型过程中出现的青春文化繁荣、文化媒介的转型和新的审美范式的建构等一系列新的文化现象,探索这些文化现象产生的深层原因和深刻影响,尤其是在广阔理论视野观照下,以青年群体与青春文化

  为视域观察当代中国的社会变迁与文化转型,理解与阐释这一世代存在的文化意义与文化功能,无疑是这一课题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

  我们首先要做的或许是,从社会变迁与文化转型这一宏观视角入手,将80后文学与文化的研究,放置到其产生的原初的文化语境与历史脉络之中,回到其原初场景,通过这种内在理路的梳理,来重新思考80后文学与文化的许多重要而被长期忽视和遮蔽了的问题。正如一位学者所指出的那样,“要从‘历史’高度把握‘一个时代的文学’,并不意味着直接将‘文学史’和‘政治史’、‘社会史’对应起来,甚至线性地强调后者对前者的决定作用。相反,虽然需要在‘终极意义’上将‘文学’放入‘社会历史’语境之中,但‘文学文本’与‘社会历史语境’之间却是繁复多样、灵活开放的‘多重决定’的关系:一方面,社会历史不单只在内容层面上进入文学文本,更重要的是它必须转化为文学文本的内在肌理,成为‘形式化’了的‘内容’;另一方面,文学在文本层面上对‘巨大的社会历史内容’的把握,同样不能是‘反映论’式的,而是想象性地建构新的社会历史图景,把文本外的世界转化为文本内的‘有意味’的‘形式’。因此,‘写什么’和‘怎么写’的辩证法应该统一在‘文本’上,也就是社会历史语境需要以‘文本化’的方式进入‘文学’,同时‘文学’对‘社会历史内容’的呈现,端赖于对新的文本形式的创造。”[1]因此,80后文学与文化的研究在方法上应从文学出发,结合、借鉴、吸收现代社会学、历史学、文化人类学、思想史等领域的一些新方法、新理论、新成果,突破从文本到文本,从理论到理论而脱离孕育文学与文化的特定文化土壤的研究模式,使这一研究视野更为开阔,是80后文学与文化研究得以深化与细致的路径之一。

  80后文学与文化的命题之所以存在,就在于它蕴藏的无限可能性。循此我们要问,为什么从这一代人开始,我们这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民族开始有了自己的代际言说,而且以这一代人划界,其他代际因而也有了自己的代际属性与代际命名。从某种意

  义上说,没有儿子便没有爸爸,没有孙子便没有爷爷,没有弟弟便没有了哥哥,那么,在当下的中国,没有“80后”的命名,便也没有了前此的“70后”,“60后”,“50后”,以及后来的90后、零零后等等,正是因为“80后”的命名,使得此前此后的“代级”有了自己的代际归宿与代际定义。

  虽然我们需要承认并指出,这一代人如以往及以后的任何一代一样,每个独立的个体都是不同的,都是无法命名的,但是我们却不应该让这成为对80后这一代际研究课题的障碍。把80后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进行研究,探究这代人理解与把握世界的方式。这样的命名也多少系于一代人作为一个整体的某种“共同性”。当80后作为一代人被关注时,实际上是关注的这代人与其他代际之间共同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恰恰构成了这一代人的实质。因而,如果某种文化现象可以被恰当地当做一个时代的文化症候,那么80后无疑是最合适的选择,它无疑在多重意义上都可被当做当代中国文化的一个极具症候意味的文化网结点。在这个消费主义时代,不能不说,“80后”这个概念也被过度消费了。那么,在笔者看来,这个以代际命名的概念,首先不是一个标签,而是一个文化症候。每代人都不能被“标签化”,但却可以被置于“世代”的视野里去观察。每个世代都会觉得自己是特别的、独一无二的一代,那么为什么会以80后这一世代开始命名?在我看来,“这种命名,不是彰显一种‘年龄主义’,而是由世代区隔昭示的一种文化品格”[2]。

  “不论我们是否愿意,我们总是属于自己的时代。”[奥古斯特·孔德(AugusteComte)]你来到这个世界走一遭,没被安排在其他时空,就正好是这个时代,世代书写者无可逃避,必须回应时代给出的考卷。从某种意义上说,所有生活在1980年代之后的中国人都很幸运:东方这个古老的民族由20世纪80年代进入到90年代一直迄今,发生了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变化大转折。变化之巨,只能用那句耳熟能详的话来形容——

  “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那么,接下来的核心问题就成为:在当代中国,为什么80后会成为代际命名的开始?

  为什么这一世代在当代中国变得如此重要?简单地回答是,当代中国重大的政治、经济、社会变迁与文化转型,始于1980年代。由此开启了中华民族的又一个“新轴心时代”。这一时代诞生并成长的“80后”,成为当代中国这个“新轴心时代”的“新轴心世代”。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在怎样的范畴里认定与使用“轴心时代”这一概念?“轴心时代”是德国哲学家亚斯贝尔斯提出的,他认为在人类思想发展的历史上,公元前6、7世纪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代,这一时期世界上的各大文明都出现了一批重要的思想家,如西方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出现了“百家争鸣”。这一时期产生的思想,大大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所以称之为“轴心时代”。另外,西方学者认为“文艺复兴”是西方文明的第二个“轴心时代”。这是“轴心时代”这个概念的一个基本内涵,而轴心时代的另外一个重要内涵则如亚斯贝尔斯所说的“到那时为止被无意识地接受的观念、习惯与环境,都受到审查、质疑与清理”。

  因此,本文既是在一个古老文明当代“复兴”的语境里使用这个概念,更是在“到那时为止被无意识地接受的观念、习惯与环境,都受到审查、质疑与清理”这一范畴里重新定义这个时代。

  这样做不仅仅是为了方便起见,因为采纳一个分析家的解释要比从杂乱的“直接”描述性材料中开始分析更容易些。而且是因为如果分析的目的是为了了解80后的文化性格与文化环境的关系,那么,把文化环境作为分析80后文化性格的背景知识时,从文化上可能更容易感受它们。这种研究可以将研究者们从描绘研究对象的难题中解放出来,从而使人们能够研究文化事象是如何汇集在核心问题周围的。直面80后这一问题的复杂性,而不是使这种复杂性消失在标签化的描述中。从80后世代书写探究其文化品格,进一步从世代面相上探究当代中国的社会变迁与文化的转型,应当成为当代中国文学与文化研究中一个重要的取向。从这种意义上说,80后这一世代概念,不能仅仅当做描述用语,而应该成为分析的概念。现有的描述性成果固然提供了一种贴近对象过程的现象描绘,而后来的研究者如欲从文学书写出发进一步从世代角度探讨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与文化转型,则必须在理论分析上再加以提升精进。这或许是“新轴心时代”里的“新轴心世代”这一理论命题之于80后的意义。

  如果说,1980年代中国进入历史的轴心时代,那么诞生与成长于这个时代的80后,便成为这个不断成长时代里的正在成长中的生命。他们属于青春的中国,属于成长的力量。或者说,他们的青春恰恰与一个古老民族的走向复兴的历史际遇重合了,是一个大的时代托举出一个世代。那些经历青春的觉醒、迷惘转化,具有鲜明的世代认同,在青春书写中定位自我、世代与社会的逐渐成熟的知识青年所构成的80后世代,就其在当代中国的当下与未来的社会与文化上的重要性来说,我们可称之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途中的“新轴心世代”。正是在当代中国的社会变迁与文化转型中,80后世代反思自我的处境与角色,对这种世代差异倍加敏感。这一代人因而有着鲜明的集体记忆建构与世代意识。他们的世代认同镶嵌于青春的书写,依附于社会变迁与文化转型而展开。他们在青春叙事中自我定位、寻求存在的意义与美学救赎,这代人的文学书写与文化实践,成为当代中国社会变迁与文化转型的重要承载者。

  由此不难看出,80后世代,是个体生命阶段、社会变迁文化转型与全球化进程辐辏际遇的结果。被当代中国文化所形塑的世代认同,成为这代人行动的重要动力,既是特定社会变迁的产物,也是激发进一步社会变迁的动力。80后的文化再现与知识建构活动,涉及集体记忆与集体认同、青春书写与文化语境的关系。80后的集体记忆是一种集体经验被“结构化”或“模式化”的青春写作。集体记忆并非这一代人现实生活实践与实际经验的简单呈现,不是许多个体对现实零散记忆的总和,而是80后文学的写作者们在公共领域里借着修辞论述,将这些生活(心灵)经验与

  零散记忆与其他引发不满与关注的社会文化议题结合起来所表征化的青春书写。它传达出一代人的成长焦虑生存焦虑与文化焦虑,并最终成为这个时代社会变迁与文化焦虑的症候性文本。80后的集体记忆与这个时代的文化焦虑互相建构,而成为一体的两面。从世代出发,分析当代中国社会变迁与文化转型,呈现世代与时代、解构与结构、自我与时代的密切关联。因而,从“新轴心时代”里的“新轴心世代”出发,这个意义上的80后世代研究,便必然地构成了对当代中国的价值观念、观念基础、文化背景之理解,乃至对其总体的政治格局、社会变迁、经济趋势、文化转型、教育体制等等之理解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关节点。

  这无疑是中国历史上到目前为止最具个性风采的一个世代,也是中国历史上到目前为止思想光谱最斑驳陆离的一个世代。迄今为止,没有一个世代的个体的“我”的分裂与矛盾来得像这一代人这样激烈。时代的矛盾困境似乎更多地纠结在这一世代身上。就如一位杰出的小说家所说,“历史的加速前进深深改变了个体的存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个体的存在从出生到死亡都在同一个历史时期里进行,如今却要横跨两个时期,有时还更多。尽管过去历史前进的速度远远慢过人的生命,但如今历史前进的速度却快得多,历史奔跑,逃离人类,导致生命的连续性与一致性四分五裂”。(米兰·昆德拉《加速前进历史里的爱情》)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经历了50年代的革命传统价值观、60年代的“文革”阶级斗争价值观、80年代的改革开放价值观、90年代的跨国公司价值观,及2000年后的互联网和娱乐化价值观几个断代,这些价值基因都在这一世代的思想光谱里留下斑驳的光影,他们出生于西方思潮大量涌入的20世纪80年代,成长于消费主义兴盛的90年代,得意于自由精神泛滥的互联网时代。与前辈世代不同的是,他们的成长过程里,像是取消了线性的时间之箭,转向多层历史交叠的圆形时间,从这一世代开始,人常常要处于两个,甚至是更多的历史时区,个人独特的经验不免断裂、毁坏,折冲在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两难与可能性之间。

  应该说,80后的命名与言说,与媒体有着分不开的关系,而媒体似乎对80后怀有极大的兴趣,在媒体大量的“表述宣传”中,似乎真实地描述了大多数可观察的表层现象,这是媒体眼里这代人的肖像:没有哪个世代像80后这样给出两个分裂而矛盾的形象:一方面,他们是中国移动制造的一代,“我的地盘我作主”;是超女一代,想X就X;他们是耐克JUSTDOIT一代,是不提民主自由只知及时行乐的我世代。另一方面,他们是中国走向世界最有竞争力的一代,在扁平世界舞台上是竞争压力最大的一代;他们有着与生俱来的民族主义情怀又是最全面履行普世规则、认同全球价值观的一代。

  在新轴心时代的语境里谈论新轴心世代的写作谱系,最容易让我们想到的是韩寒的《一座城池》,它“显然是当今社会的寓言,这个城池就是围困着‘我’看似规范严整实际充满阴暗的社会”。在这篇小说里,“韩寒抓住中国当下社会中比较普遍的现象加以提炼,揭示出当代生活的虚假性”。春树的《北京娃娃》

  “非常细致地展现了‘80后’新人类独特的成长经历,尤其是揭示了这代人在个人情感和社会期望之间的深刻冲突,展示了个人的心理与家庭伦理之间的复杂矛盾”。[3]李傻傻的书写则呈现了当代中国转型过程里“乡村与都市的双重梦魇”。“在李傻傻笔下,传统的乡村主题和都市主题就这样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对乡村文明‘冤家式的’爱恨交加的情感,挥之不去的潜意识记忆;对都市文明执着的向往,以及承受失败体验的现代素质和勇气”。[4]……在当代中国巨大的社会转变迁与文化转型中,“一切坚固的都烟消云散了”(马克思语)。“信不足焉,又不信焉”,网络流行的那个段子,颇能反应出一个时代的社会心理:“看了《色戒》觉得女人不可靠,看了《投名状》觉得兄弟不可靠,看了《集结号》觉得组织也不可靠……”从这一世代的中国人开始发现,面对世界,他们失去了最基本的确定性。宇宙基础的危机、社会基础的危机和认识基础的危机联合在一起,形成同一个危机复合体。80后的世代书写呈现出的文化品格具有深刻的二重性:他们

  有如此多的清醒、敏锐、发现、发明、验证,但经常是在同一人的思想中又有如此多的谬误、盲目、幻觉、谵妄。人的精神的自我追求与社会组织的控制,这两种过程正在从相同的源泉出发向前挺进,并互相争斗。新的极权对个体的无法抵御的统治与个体解放的要求的紧张与博弈一直在这一世代进行着。时代巨大激流的漩涡冲击着这一代华夏子孙,仿佛时而把他们推向分解和离散,时而又把他们引向复杂与斑驳。我的方向在哪里?我是否能把自己的青春游荡变为生命旅程?我无法排除对自己的现实的不确定感和对一切未来命运的不确定感。我只能打赌,并承担自己的赌注。这个赌注就是,精神、人类、社会、历史相应地具有发挥自己的复杂潜力的可能性。这个时代正处在一片混乱之中,各种文化印记和规范化正在不断地解体和重建。各种文化试图相互齿合,但同时又像一个打散的拼版画一样分裂成千万个碎片。自我经常看不见自己。这个时代的巨大的精神疑难还在于,合适的提问在哪里?恰当性在哪里?在这种复杂性中,复杂性究竟是什么?“或许我们最终还是要回到休谟那里,像他那样去要求一个怀疑主义者的特权。但这种怀疑的态度同时也可以成为一种‘好的怀疑主义’的开端。它会促使我们以一种积极地态度去重新把握那些最原初的世界经验、重新品味那些最根本的生活感受。图根特哈特便说,‘以往的大多数时代都曾相信知道,什么是善,而在这些时代中产生的各个哲学体系则恰恰可以说,什么是真正的善的生活的观念,黑格尔也是如此。我们今天已经失去了这种可靠性。但这种损失也可以是一种赢得。正因为不再相信拥有真理,我们便可以重新体会苏格拉底的经验:正是在不知的知中,对善的展望才被给予我们,而且在这种被回掷到我们自身的状态中,我们才学会珍视,我们可以去探问真正的善’。”[5]这意味着从这个时代这个世代开始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将要重建自己的新文明,这个文化的转型无疑是一个很长的过程。它需要从这个世代开始,却非这个世代能够完成。

  总之,80后世代文化品格带着各种复杂性(互补、对立、矛盾),正体现出当代中

  国社会变迁与文化转型的全部复杂性。因此,对80后文化的理解/阐明可以照亮当代中国文化。正是在这一世代身上,“到那时为止被无意识地接受的观念、习惯与环境,都受到审查、质疑与清理”,所有这些,都凿痕累累地割穿过这一世代的作品,成为当代中国社会岩层巨变的化石见证。这时,我们便可以允许自己朝着复杂性的难结方向溯源而上,复杂性的难结不仅表现为80后与当代中国所有文化问题都难解难分地连在一起,而且把80后文化与时代、社会、历史问题也难解难分地连在一起,而凡诸这些复杂纠结的文化语境正是这一世代生长的“灵魂气候”。桑塔耶纳(GeorgeSantayana)在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直住在伦敦,后来写了一册《英伦独语》,据他说:决定英国人性格的,乃是他内在的氛围、他灵魂的气候,亦即植根于灵魂深处已经定型的性格倾向,它赋予他生活的方向感。这种内在氛围,倘若非要具体用语言说出来,可能只会像政治口号般,是几句简短的语句或过于简化的理论。因为单纯的语言无法表达这种内在氛围,它的思想层次远比任何语言或想法都要深邃,它是无言的本能和静默的坚持。以之来描述80后的文化品格,恐怕恰好适用。这种灵魂的气候,在抽象的话语系统里,可以落实为一种观念的现实。而80后世代处身的文化环境并不是由观念之物组成的抽象世界,而是一个涌动着焦虑和欲望、妥协和抗争的生命世界。而这一世代的文学书写与文化实践则无不呈示了这个迤逦的世界。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文·瓦戈说过:“第二个千年伊始,变迁依然到处发生、无所不在,而且不时让人陷于不安与困惑之中。社会各界人士对它或是谈论,或是冀求,或是反对,或是害怕,有时他们甚至试图赋予它某种意义。”[6]作为文化建构的象征,我以为80后的世代书写提供了一个观照当代中国社会变迁与文化转型的视窗或镜像。从某种意义上说,80后的世代书写不仅见证了一个古老的东方民族的社会变迁与文化转型,而且参与和鼎助了这一历史进程,并成为这一进程的有力推动者。元人高则诚在《琵琶记》里说道:“今来古往,其间故事几多般,少甚佳人才

  子,也有神仙幽怪,琐碎不堪观。正是不关风化事,纵好也徒然。”中国向有“兴观群怨”的诗学传统,80后文学与文化正是新轴心时代里新轴心世代的“兴观群怨”之文化大观,反过来,经由80后文学与文化“观”当代中国的社会变迁与文化转型,以虚击实,将为当代中国文学与当代中国文化的研究拓展一个丰饶的思想空间。

  [责任编辑

  薄

  刚]

  【相关文献】

  [1]罗岗.“读什么”与“怎么读”——试论“重返80年代”与“中国当代文学”[J].文艺争鸣,2009,(8).[2]刘俊峰.自我的发现与建构——试论“80后”世代写作的文化意义[J].文艺争鸣,2010,(12).[3]陈晓明.中国当代文学思潮[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4]张柠.乡村与都市的双重梦魇——谈李傻傻的创作[J].南方文坛,2007,(4).[5]倪梁康.自识与反思——近现代西方哲学的基本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6][美]史蒂文·瓦戈.社会变迁[M].王小黎,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篇四:文化症候名词解释

tle>文化症候什么意思【文化安全视野下档期电影市场的症候式分析】-百度文库

  文化症候什么意思【文化安全视野下档期电影市场的症候式分析】

  [摘要]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安全问题愈发凸显,作为影响最大的文化类型之一,中国电影及其市场发展值得关注。从经济战略而言,电影市场是文化市场的重要一极;从文化战略而言,电影市场是精神生活的重要方式。中国档期电影中的贺岁片偏爱形式的大制作,忽视内容的创新,甚至脱离了贺岁片的宗旨。文化安全视野下中国贺岁片出现井喷,出现征婚片趋势。“口红效应”的影响对贺岁片质量的要求提高,多元化营销成为必然选择,但是要慎用隐性广告策略。

  [关键词]文化安全;档期电影;贺岁片;征婚片;“口红效应”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安全问题愈发突出,作为影响最大的文化类型之一,中国电影及其市场发展值得关注。从经济战略而言,电影市场是文化市场的重要一极;从文化战略而言,电影市场是精神生活的重要方式。电影作为当代文化传播的重要形式,在主流文化解构的背景下,①在多方面涉及文化安全。金融危机阴影下的2008年底贺岁档,《非诚勿扰》迅速成为票房冠军,已经成为冯氏影片最卖座的一部。如果说《中国式离

  婚》让中国影视进入了“后结婚时代”,那么近年频繁上映的征婚影片又让我们体会到一种更猛烈的征婚文化的影响力。征婚片作为贺岁片,在大事频仍的2008年获得成功,其中缘由值得深思。

  一、档期电影时代的中国贺岁片

  随着商业片的发展,档期电影的时代已经来临。好莱坞等成熟电影市场已把档期研究透彻,影片可能还没开拍就确定好了档期。超前的档期安排甚至在导演、演员、剧本甚至故事大纲这些电影最基本的要素完成之前,而这在中国以前看来还不可想象。

  档期已有,组合难成。除了贺岁片档以外,中国电影有了情人节档、奥斯卡档、暑期档等,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全国电影市场的发展,电影拍出之后开始学会在不同的档期寻找到自己最可能有价值的位置,而档期也越发理性地排列自己能够掌握的影片资源。但是,目前的中国贺岁档等电影档期还远未形成自己的特色,一年冷,一年热,题材不固定,票房不稳定。而美国的档期电影无论是内容还是票房收入都有明显的标志,如“暑期档”票房通常能占到全年的40%,主要观众群是正在放假的青少年,以商业片为主,如热闹的动画片、刺激的科幻片、动作片和搞笑的喜剧片。档期的最大价值是将所有的电影资源按照最合理的市场原则进行组合,并将这一组合理念贯穿

  影片的宣传、制作、放映等各个环节,而不只是单纯的后期放映策略,更不是时间上的押宝。而目前贺岁档等档期还没有很好地组合在一起,甚至出现不顾题材的成堆影片都来冲击一个档期的情况。

  偏爱形式的大制作,忽视内容的创新,甚至脱离了贺岁片的宗旨。众多贺岁片在票房上的成功吸引了更多的资金、导演和技术,后者又推动前者逐渐开始了大制作。大制作无可厚非,但是往往让形式上的恢宏、炫目、夸张、刺激取代了内容上的细腻、感人、丰富、创新。如2007年岁末贺岁档期《投名状》《集结号》等虽然视听震撼,人物性格和动作鲜明抢眼,票房火爆,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贺岁片。作为贺岁片,题材上温暖爱情、吉祥或优美的故事为首选,风格上以欢庆热闹的喜剧为最合适,目标观众以老少咸宜为主,主题的人情和道理要通俗易懂,这才能让绝大多数的观众都顺畅接受。而无论是《投名状》的血腥杀戮还是《集结号》的灰色战争,都已经偏离了贺岁片的方向。要突破文化资本化思维,②尊重艺术规律。

  二、贺岁片中的征婚电影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结婚方式的变化巨大,但是在电影上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反映。这一方面是由于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深不可测的文化底蕴让历史剧、战争片长时间占据中国当代影

  视大量空间,个人的私生活很难取而代之。另一方面,是近年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中国人思想、生活方式、文化观念等重要主题的放映也主要以对社会影响较大的宏大叙事为主。

  相比之下,对于中国人私人空间――尤其是结婚方式变化的关注明显不足。而征婚电影的井喷既是填补这一需要的极端表现,又让人不得不反思档期电影市场中金融危机下的表现。其实,征婚片对婚姻文化的反映多是一种戏剧化、喜剧化方式。《爱情呼叫转移》中12女对1男,《爱情呼叫转移2》中12男对1女的征婚方式其实和现实中有的征婚相比也许并不是太夸张,但足以让人感受到征婚这一社会现象的重要性。

  《桃花运》讲述围城内外的男女寻找婚姻、爱情的故事,主要以五个不同年龄的女性为视角,情节相对独立,展示婚姻的多种可能性。成功小白领(李小璐饰)可以争取到广大白领阶层,懂得享受小资生活,婚姻理想是找个有钱的男人当靠山,而现实却是别人介绍的有钱人各有缺陷,让她明白,只有主动出击寻找有钱而且有才的男人,才能让她满意。一个富商的女儿(宋佳饰),得到一大笔遗产,一心想找一个真心实意对自己好的另一半,结局完美,过程戏剧,纯情但不做作。一个农村女孩(梅婷饰),对夫妻生活传统保守的观念与当今社会格格不入,坚持认为只有婚姻里的关系才是最长久的,是返璞归真的爱情想象,最淳朴的爱情观也最能获得大多数女孩的认

  同。还有中老年爱情,以历经沧桑的人生,无论是婚姻厌倦型还是心甘情愿型,感情把握自然到位,感觉真实,惹人怜悯,用爱情博得同情和感叹也是贺岁片的重要策略。

  《非诚勿扰》讲述大龄青年秦奋在征婚中遇到一位陷入婚外恋的空姐笑笑,想用自己的真诚和爱来帮助笑笑,可惜笑笑始终跳不出不伦恋,反将自己逼入绝境。作为典型的贺岁片,几乎看不到明显的批判和讽刺,即使是批评也是调侃式的。《非诚勿扰》的灵感来自陈国富的电影《征婚启事》,《征婚启事》做的是一个结合虚构与纪录的艺术实验,最大的创作动机是找一个借口来看遍“人的嘴脸”,具有深刻的批判性和现实性。而《非诚勿扰》惟一深沉、深刻的话可能是秦奋对邬桑告别感言:“钱对我来说不是问题,我就是缺朋友,原来最好的几个,现在都各奔东西了,有的时候真的会特别孤独。”这个情节是借用顾晓阳的小说《洛杉矶蜂鸟》,那个小说结尾是,刘小刘在洛杉矶开着车,一边唱一边就忍不住泪流满面。影片试图从感情的角度去解释和解决婚姻中的情感死结,可惜最终只能让笑笑以自杀的形式来摆脱这段感情。

  总之,征婚电影作为典型的贺岁片,以一种热闹的方式表现浮躁的情感世界,非诚勿扰之“诚”是“心诚”之“诚”,而诚心成了快节奏现代结婚中最宝贵、最缺乏的要素。影片内容具有贴近性、时事性,用网络征婚这一社会现象的直接反映

  很具代表性,以至于越来越靠近央视的春晚小品,要对一年来发生的大事进行总结点评。无厘头、戏谑的语言具启发性,它让观众在影片故事层面得到情感的共鸣,在信息方面得到满足,如《非诚勿扰》对2008年发生的地震和金融风暴的提及就引起了观众会心的反应。

  三、“口红效应”与隐性广告策略

  所谓“口红效应”是指一种有趣的经济现象,在美国,每当经济不景气,人们的消费就会转向购买廉价商品,而口红虽非生活必需品,却兼具廉价和粉饰的作用,能给消费者带来心理慰藉。2008年的世界经济金融危机,恰恰给“口红”带来了市场。美国媒体称,口红、面膜的销量眼下开始上升,而做头发、做按摩等“放松消费”也很有人气,这与其他大宗商品和奢侈品的低迷销量呈现出鲜明的对比。“口红效应”开始显现,“口红效应”一词也在海外媒体上不断亮相。日本市场调研机构近日发布的消费统计数据显示,虽然其他行业走冷,游戏机行业中的任天堂和索尼PSP,却销量大增,其中很大一部分将作为圣诞节和新年的礼物,成为日本玩家迎接新年的伴侣。

  “口红效应”一词在国内走红,源自电影行业的一场讨论,还主要是理论的附会。2008年的世界经济金融危机,很容易让人联想起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那时几乎所有的

  行业都沉寂趋冷,好莱坞的电影却乘势腾飞,热闹的歌舞片大行其道,给观众带来欢乐和希望,还让秀兰?邓波儿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有人因此认为,中国电影也可借“口红效应”,找到一次逆境上扬的机会。同时也有学者指出,由电影借“口红效应”推广开去,其他文化娱乐产业也可以从“口红效应”中获益。但是,贺岁片的井喷,尤其是《非诚勿扰》的票房成功并不是金融危机直接的反映,而是有深层的社会原因和经济规律。

  2008年是中国大事年,大悲大喜不断,观众对喜剧的需求饥渴。大悲有南方雪灾、汶川地震、金融海啸等,大喜有奥运成功举办、神七胜利升空、两岸三通等,国人心理大起大落,急需释放紧张压抑,越是经济危机的时候,人们越是需要喜剧,需要寻找一种精神的释放和寄托。

  档期成就《非诚勿扰》,占尽天时地利。天时主要是,除了周末档外,还有圣诞档和元旦档,这两个节日档足以让《非诚勿扰》狂揽票房。相比之下《梅兰芳》虽是一部投资上千万美元的“超级大片”,但却后继乏力,《叶问》也对《非诚勿扰》形不成威胁,同时避开了可能形成威胁的《赤壁》,这给《非诚勿扰》留够了足以抬高票房的时间。如果不是《梅兰芳》提前公映,《非诚勿扰》也就不会提前公映,继而档期也不会赶这么好、这么巧。

  商业营销多元化,隐性广告策略化。电影成功再出书的策略已经不再新鲜,但是多元化的营销仍然是电影市场成功的利器。出版商把《非诚勿扰》的剧本称为长篇小说,以图书、互联网、阅读器、手机阅读等四种形式同步传播,再加上图书里的广告以及电影以外的广告,冯小刚在商业运作上可谓得心应手。

  隐性广告的硬性植入在保证投资的同时伤害了艺术原则。葛优刚演完哭戏,观众尚在回味时,一张某银行信用卡突兀地被丢在了桌上,粗糙的植入很容易伤害了观众的情感。影片中植入的广告涉及餐厅、酒、汽车、邮轮、信用卡、手机、网站、笔记本电脑、景区、墓地等品牌,皆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出现在电影的画面或对白中。

  从社会思想来说,也要警惕以电影为载体的外来文化侵蚀,社会文化转型时期日益增长的虚无主义、浮躁文化、西方现代非理性思想等,③对中国电影、思想文化的影响不可忽视。这样广告满天飞的形势必会影响电影艺术的自由发挥,尤其是结尾大团圆的结局显得牵强。影片在最后部分生硬地一转:笑笑跳海被救,重生以后抛弃了过去的感情包袱,和秦奋好好地重新经营一段新的感情,同时,秦奋还从自己的发明中看到泛红的股票指数,象征着一切都会好起来。对商业妥协以后看起来皆大欢喜,但实际已经把影片的整体感破坏殆尽,一

  部出色的悲喜剧变成了博人一笑的肥皂剧。虽然这么多的广告连导演都自觉脸红而出来道歉,但显然这种道歉不能挽回电影在艺术上的损失。电影艺术的创新,还是要内入手,尝试叙事结构的创新和叙事策略的打磨,④只有这样才能保持电影市场的活力。

  注释:

  ①卢衍鹏:《主流文化的解构与文化研究的重生》,《内蒙古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

  ②王冬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再出发》,《学术论坛》,2011年第7期。

  ③卢衍鹏:《反理性思潮与文学研究的现代性》,《当代文坛》,2009年第4期。

  ④卢衍鹏:《叙事伦理、情爱叙事与信仰重塑》,《电影文学》,2011年第5期。

  [作者简介]纪蔚蔚(1961―),女,江苏南通人,江苏警官学院科研处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公安科学学。

篇五:文化症候名词解释

tle>30种精神病名称、特征及症状-百度文库

  1、第欧根尼综合症:

  Diogenes又名肮脏混乱综合症或众议院综合征

  症状特点:

  1.生活脏乱,2.极度自卑感

  3.又强迫性的囤积行为,无法舍弃财物,过度的购买欲

  4.有强烈的隐居欲望,拒绝他人帮助

  5.主要出现在老年人上,有时伴随老年痴呆症

  2、外地口音综合症:

  Foreignaccentsyndrome:外国口音综合症(Foreignaccentsyndrome)是一种临床上很罕见的病症通常伴随着严重的脑损伤,此病导致患者说母语时如同带有外国口音,例如:一个美国人可能说话带着法国口音

  3、科塔尔综合症

  科塔尔综合征(Cotardsyndrome):以虚无妄想(nihilisticdelusion)和否定妄想(delusionofnegation)为核心症状患者主要是认为自身躯体和内部器官发生了变化.部分或全部已经不存在了如某患者称自己的肺烂了肠子也烂了甚至整个身体都没了.

  患者认为自己已经死了不复于人世或者五脏六腑已经被掏空即使正和外人说话也不认为自己是活着的

  4、卡普格拉妄想综合症:

  卡普格拉妄想症(Capgrasdelusion)命名自第一个介绍这个心理疾病的法国心理医师,患有这种病的人会认为,自己的爱人被一个具有同样外貌特征的人取代了

  5、Fregoli妄想综合症

  又名人身变换症和卡普格拉妄想症(Capgrasdelusion)相反,这类患者认为身边许许多多的人其实都是同一个人的伪装,以上都属于错觉认知综合症的一种

  6、被爱妄想症(Erotomania)

  是一种少见的心理疾病,患者会陷入另一个人(通常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他谈恋爱的妄想之中。被爱妄想症又被称为克雷宏波综合症,“oldmaid’spsychosis”、“eroticparanoia”、“eroticself-referentdelusions以纪念法国精神病学家克雷宏波(1872-1934)于1921年发表了题目为“LesPsychosesPassionelles”的一篇论文。

  7、幻肢症phantomlimb

  做过截肢手术的或意外丧肢的人有时会觉得失去的肢体仍然长在身上甚至感觉到冷暖,痒,挤压,气密性和刺痛,通常还会觉得不见的肢体比正常变短或处在扭曲的位置上。这种感觉间歇发生,会随着时间消失。

  8、Somatoparaphrenia

  是一种妄想monothematic在否认拥有肢体或整个一侧的身体。作为一个例子,一个病人会认为他/她自己的手臂将属于医生,或其他人。

  9、爱丽丝漫游综合症

  AliceInWonderlandSyndrome(AIWS)

  患病时间:多发于儿童时期。症候:长时间观察一种事物,会突然像爱丽丝漫游仙境一样,周遭的事情忽然变大,或者忽然变小。

  10、大雄-胖虎综合症(のび太?ジャイアン症候群,英译:nobitagiansyndrome),这是日本针对先天性脑机能障碍中注意力不足过动症(ADHD)及注意力缺失症(ADD)这类精神官能障碍的名称。ADD是指AttentionDeficitDisorder,也就是注意力缺失症;ADHD是指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disorder,也就是俗称过动儿的过动症。前者所指的就是大雄在书中的性格,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散漫以及做事常失败,而造成容易被欺侮的对象。后者所指的就类似胖虎在书中的性格设定一般,冲动、不容易冷静且有暴力倾向,是个霸凌其他同学的过动儿。

  11、Lesch-Nyhan综合症(Lesch-Nyhansyndrome):

  也称为自毁容貌症,是X一连锁隐性遗传的先天性嘌呤代谢缺陷病,(居俺的理解是某种先天痛风伴智力低下病)

  自毁容貌症患者在发病时会毁坏自己的容貌,用各种器械把脸弄得狰狞可怕.

  这种疾病患者常常被束缚在床上或轮椅上.

  自毁容貌症患者大多死于儿童时代,很少活到20岁以后.

  12、天使症候群/快乐木偶综合症(AngelmanSyndrome,简称AS)

  是由基因缺陷引起,病征包括经常发笑、痉挛、缺乏语言能力及智障,因此被称为“快乐木偶综合症”,全球约有1.5万名病患者,多数为儿童。

  13、格斯特曼综合症Gerstmann-Strausslersyndrome,GSS)

  格斯特曼综合症的症状为运动功能障碍和痴呆,潜伏期长达30年以上,患者通常在发病2—6年后死亡。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是一种无法睡眠,始终处于做梦状态的疾病,患者的自律神经和运动神经受到伤害,在发病6—18个月后死亡

  14、威廉姆斯综合症(Williamssyndrome)

  威廉姆斯综合症是一种非遗传性症状。在活着出生的婴儿中,大约每两万人就有一个患有威廉姆斯综合症,发生前无法预测。

  患有此病的人会非常喜欢与人交谈说话,甚至在一些正常人应该觉得害怕和焦虑的场合也无法产生这种感觉。他们非常喜欢与人交流,甚至是陌生人,但是他们会对另外一些事物,如:蜘蛛、站在高处有莫名的恐慌。他们非常容易对音乐产生共鸣,并投入很深的感情。

  15、身体畸形恐惧症(bodydysmorphicdisorder)

  患者强烈认为自己身体某部分不好看。无法接受整形手术,也会「自己动手做」来整形。身体畸形恐惧症病人,往往抱怨与脸部、头部想象中或实际上的轻微缺陷有关,例如头发稀疏、有疤痕或两边脸不对称等。BDD病患对于身体的任何一部份均可能产生不满,并夸大这些「缺陷」。BDD病患可能在不同的时刻,对不同的身体部位产生不满;或在同一个时期,对两种以上的部位不满(如:抱怨“双下巴”及“太鼓的腮帮子”)。BDD与厌食症患者或变性症患者不同之处,在BDD患者对身体的不满是局部的,而非整体的bodyimage的不满。BDD患者倾向于过度强调「美丑的吸引力」及夸大「自身的缺点」。

  16、长单词恐惧症,学名hippopotomonstrosesquippedaliophobia

  是指持续的、反常的、没有根据的对长单词的害怕

  它的英文名称本身就能令人非常直观地感受到这个长单词是多么可怕,因为这个专有名词是英文中最长的单词之一。

  17、虹膜异色症(日虹彩异色症;英heterochromia)

  虹膜异色症是一种身体异常状况,指两眼的虹膜呈现不同颜色的性状。眼睛的颜色,特别是虹膜的颜色是由虹膜组织的色素沉淀及分布决定的。因此在形成过程中任何因素影响以上的色素分布就会造成眼睛颜色的不同。

  18、斯德哥尔摩综合症(Stockholmsyndrome):

  斯德哥尔摩效应,又称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或者称为人质情结或人质综合症,是指犯罪的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这个情感造成被害人对加害人产生好感、依赖心、甚至协助加害人.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起源:

  1973年8月23日,两名有前科的罪犯JanErikOlsson与ClarkOlofsson,在意图抢劫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市内最大的一家银行失败后,挟持了四位银行职员,在警方与歹徒僵持了130个小时之后,因歹徒放弃而结束。然而这起事丅件发生后几个月,这四名遭受挟持的银行职员,仍然对绑架他们的人显露出怜悯的情感,他们拒绝在法院指控这些绑匪,甚至还为他们筹措法律辩护的资金,他们都表明并不痛恨歹徒,并表达他们对歹徒非但没有伤害他们却对他们照顾的感激,并对警丅察采取敌对态度。更甚者,人质中一名女职员Christian竟然还爱上劫匪Olsson,并与他在服刑期间订婚。

  19、lima综合症:

  lima综合症讲的是人质犯被人质所同化,与人质的立场趋于一致,把攻击心态转变的现象,lima综合症的起源:1996年一批持械匪徒绑架日本驻秘鲁lima的大使馆绑架大量人质,在大使馆的工作人员光辉的人格辉映下,在几天后匪徒就主动释放了大部分的人质

  20、巴黎综合症:

  巴黎综合症是日本人在法国巴黎工作或度假时发生的一种精神紊乱状态。

  其主要症状有恶心、失眠、抽搐、难以名状的恐惧感、自卑感、蒙羞感以及被迫害妄想症,甚至是有自杀倾向。

  法国心理学家赫夫?本阿默指出:“心理脆弱的游客可能会失去承受力,当他们了解的关于这个国家的介绍跟自己所发现的事实不符时,就会引发危机。”

  有法国精神医师表示,这些人的临床抑郁症是由于他们对巴黎的浪漫看法与现实无法调和而导致的。

  日本人对巴黎的热爱由来已久,巴黎吸引日本人的是巴黎人优雅的举止、精美的法国食物和路易威登箱包等奢侈品。在法国的28000名日本侨民大多数都生活在巴黎,而每年有几百万日本人到巴黎旅游。

  已经在法国当导游15年的日本籍导游长谷川明说:“我接待的游客经常对巴黎感到格外失望。他们以为巴黎应该很干净,巴黎人应该很有礼貌、很友好。结果恰恰相反……他们心目中所期待的是老法国——充满了像让?加宾和阿兰?德隆那样的人。”

  有媒体指出,巴黎人对所有不会说法语的人都不够友好,并不只是针对日本人。问题只在于日本人对西方的生活方式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他们到世界各地参观时总是一大帮人聚在一起,很少跟当地人接触,所以当真正近距离接触时,文化冲击在所难免。

  21、耶路撒冷综合症:

  耶路撒冷综合症是一种由于访问耶路撒冷城而触发的精神现象,包括一些宗教主题的激烈的思想困扰、错觉或其他类似精神病的体验。它并不局限于某一种宗教或教派,犹太人和许多不同宗派背景的基督徒都受到影响。

  耶路撒冷综合症并不存在普遍的表现,不过产生这种现象的患者先前并无精神病的任何征兆,只是在到达耶路撒冷后才开始发病。而几周后,或者离开耶路撒冷后就彻底痊愈。

  22、munchhausen综合症:

  munchhausen综合症以德国男爵的名字命名。表现为病人到处求医,千方百计咬住医院,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可通过说谎吹牛,甚至伤害自己的身体等手段,编造出许多虚假的症状。注入医院中场和工作人员冲突,稍不如意立即出院,反复辗转于多个医院。

  症状特点:

  1.吹牛说谎向医生提供虚假的急诊住宿和症状。

  2.不惜破坏自己的身躯使人相信。

  3.辗转反复进入多所医院。

  4.病人多数为较年轻的女性从事医务工作,并与医院某些人有特殊关系。

  5.多数病人有精神创伤,但到处求医甚至伤害自己但目的性不明。

  23、司汤达综合症:

  司汤达综合症(Stendhalsyndrome)司汤达综合症或佛罗伦萨综合征,是指在艺术品密集的空间里,观赏者受强烈美感刺激,引发的心身疾病,导致心跳加快,头昏眼花,混乱,甚至产生幻觉时的症状。

  它的名字命名来自著名的19世纪法国作家司汤达,他在那不勒斯和佛罗伦萨游记一书描述了他的经验。

  24、监狱精神病Gansersyndrome

  犯罪或者死囚容易出现一种Gansersyndrome症状包括意识模糊,觉得自己躯体被转换了(应该是觉得自己是其他人),有压力,认为个人身丅份证遗失,对于看似很简单的问题非要给出很荒谬的答丅案例如,“一只猫有多少腿?”,而这个问题的回答可能’3’。

  名字也是来自于最早发现的医师

  25、学者综合症(Savant-Syndrome)

  是指有认知障碍,但在某一方面,如对某种艺术或学术,却有超乎常人的能力的人。

  自闭患者中有10%是学者综合症(故称自闭学者,Autisticsavant),大脑损伤患者中则约1/2000的机率。(50%自闭症患者,50%大脑损伤患者)。他们的IQ大部分低于70,但在一些特殊测试中却远胜于常人,故俗称为白痴天才(IdiotSavant)。他们的天赋有多种不同的形式,有演奏乐器、绘画、记忆、计算及日历运算能力。

  典型:雨人,周周。

  26、高大罂粟花综合症(TallP0ppySyndrome)

  社会心理症侯,不属于精神病

  高大罂粟花综合症(TallP0ppySyndrome)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一个流行用语,用来形容一种在社群文化中,集体地对某类人的批判态度,属于意识形态表达的一种方式。当任何一个人在社会上达到某程度上成功的时候,而惹来社群中不约而同的,自发性的,集体性的批评。通常,这种批评也会从社区领袖们口中而出,亦带有反智主义,特别是对知识分子的怀疑和鄙视。

  这个用语源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著作《政治学》第5卷第10章与意大利历史学家李维《罗马史》第1卷。亚里士多德写到:希腊哥林多暴君Periander向米利都暴君Thrasybulus用行动来献计:将粟米的顶部切去。意思即是:“我们一定要经常将最成功的人铲除。”另外,李维亦提到罗马暴君LuciusTarquiniusSuperbus儿子Sextus的信使向他传递他儿子的信息:“我已控制大局,下一步应该怎样做?”父亲一言不发,走到花园里拿着一条棍子用力一扫,把最高大的罂粟花顶部切去。信使等得不耐烦,干脆回程把他所看见的告诉暴君的儿子。Sextus听到这件事后,意会到他父亲希望他能够将Gabii这地方最具势力的人士杀掉。

  27、阿斯伯格综合症(Asperger’sSyndrome简称AS)

  是神经发展障碍的一种,可归类为自闭症(AutisticSpectrumDisorder)其中一类[1]。在外界一般被认为是“没有智能障碍的自闭症”。在精神病学常用的美国心理学会的诊断基准(DSM-IV-TR)当中,则称之为亚斯伯格障碍。人际关系的障碍,对他人情绪的推测力,也就是有精神理论(Theoryofmind)障碍的特徴。对特定的范畴会表现出特别执着,运动机能也会显现出轻微障碍。但像自闭症一般带有语言障碍与智力障碍则较为少数。对视觉和背诵方面的表现普遍良好,许多科学家和数学家也患有阿斯伯格综合症。

  被诊断为阿斯伯格综合症的儿童,必须具有以下三种征状:社交困难(Socialdeficit)、沟通困难(communicationdeficit),和固执或狭窄兴趣(rigidityorrestrictedinterest)

  典型:GA里的新心脏科医生,BostonLegal里的律师

  28、彼得潘综合症

  (这个好像只是个流行语,不是已被确诊的心理病症)

  童话中出现的彼得潘,离开了大人们居住的世界,永远像少年一样的活着。因此,人们就把这种即使年纪已经很大了,但行动与个性却都还表现得像小孩子的人称为「彼得潘症候群」患者。患了彼得潘症候群的大人,比起跟其他大人相处,他们更喜欢自己一个人玩模型或娃娃,怀念小时候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照,所以即使长大了,行为还是像小孩子一样,而这也被称为大孩子(kidult),也就是像小孩的成人。

  患者有不少孩子的弱点,如优柔寡断、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渴望被人接受又害怕被人拒绝等。因此,他们的行为与年龄很不相称。患“彼得潘综合症”的人渴望永远扮演孩子的角色而不愿成为父母.

  29、偏侧空间失调症:

  neglectsyndrome也称为hemiagnosia,hemineglect,患综合症的人,没有把相等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个空间两边的能力。患这种病的人,当他画一个人的时候常常剩下一边的手臂和腿不画,被问之时会说这看起来很完美了。

  30、道林格雷综合症(DGS):

  DorianGraySyndrome是指文化和社会现象,特点是过分关注个人自身,伴随难以应付老龄化进程及老龄化所要求的成熟。有时伴随抑郁症的发作和自杀危机

  道林格雷综合征患者大量使用化妆品的医疗程序和产品(其中包括整容植发ETC),以保持他们的青春。

  和彼得潘综合症一样,属于流行语,不被认为是确诊的心理病症,两者都属于自恋型人格失调

  名字来源于奥斯卡王尔德的著名小说:道林格雷的肖像

  (据观察很多女明星有此症状)

篇六:文化症候名词解释

tle>能指过剩:叙事新变与文化症候-百度文库

  作者:魏然;王伟

  作者机构:福建社会科学院,福建福州350001出版物刊名: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页码:130-133页

  年卷期:2015年

  第11期

  主题词:能指过剩;叙事新变;文化症候

  摘要:符号系统中的能指与所指相互依赖、相辅相成。作为艺术思维的典型特征,能指过剩意味着对现实经验的重新编码。其中的叙事新变既蕴含着影响的焦虑、反叛的能量,也可能演绎为空洞的形式游戏。后者愈演愈烈,成为当今时代文化修辞的明显症候。

篇七:文化症候名词解释

tle>网络女尊小说的女性书写和文化症候-百度文库

  网络女尊小说的女性书写和文化症候

  网络女尊小说是网络小说的一种特有类型,其最大的特点是它的作者主要为女性、写作对象主要为女性、读者主要为女性,从行文到传播都充满了女性意识。由于其叙事主要为女尊男卑甚至包含男性怀孕生子等颠覆传统文化的内容,许多人将网络女尊小说列入激进女性主义的范畴。网络女尊小说透露出来的极端女性主义意识以及女性文学的一些时代焦虑和文化症候,已经严重阻碍了它的发展和壮大。为了使网络女尊小说健康发展,探索其所显现出来的文化症候,研究其发展误区,对当前来说必不可少。论文主要对网络女尊小说所透露出来的女性意识和文化症候进行解读,分析了网络女尊小说对男权社会的反抗和对女尊社会的重铸,并对此进行了评价和反思。

篇八:文化症候名词解释

tle>从“文化自觉”谈“中国英语”-百度文库

  从“文化自觉”谈“中国英语”

  摘要

  英语已经发展成为一门国际性语言,而英语的全球化引起了英语广泛的本土化。本文以英语变体之一的“中国英语”在音位、词汇、语篇等层面的特点研究为基础,试图阐述中国文化自觉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文化自觉

  中国英语

  中图分类号:h08文献标识码:a一

  引言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艰难历程中,政治经济现代化正在转型成为中国特色的现代化,而文化领域的“西学东渐”新历程却出现了巨大的文化逆差。无论是季羡林的“西方文化将让位于东方文化”的预言,或者金岳川的关于“文化症候”的论述,我们应明确一点的是,在文化翻译与文化输出之间还有一种意义重要的中间状态,就是我们的文化自觉。而英语实践领域,从改革开放之初的如何“请进来”到当下国力发展的能否“走出去”,尤其是在跨文化交际领域的探索愈发受人关注。更具体的说,基于一种文化自觉的思想,对于英语实践和地域文化体验模式建构的考量,意义深远。

  二

  “中国英语”的定义

  学习者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所构建的介于母语和目标语之间的过渡性语言被称为中介语。(塞林格,1969)人类文化史上的梵语和拉丁语发展过程见证了这点。一些情况下,中国学习者在英语交际中所输出的英语既不是标准的英语,也不是简单的汉语对译,而

篇九:文化症候名词解释

tle>二十世纪西方文论名词解释-百度文库

  《20世纪西方文论》名词解释

  陌生化: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家什克罗夫斯基认为,对于文学来说,“陌生化”是最基本的艺术手法,通过夸张、变形等手段,赋予人们习以为常的事物以新的感知,破除习惯性思维的制约,增强艺术感受的新奇性。是俄国形式主义文论中最具影响的概念。

  文学性:雅各布逊认为,所谓“文学性”就是使一部文学作品之所以成为文学作品的东西。他认为文学性不存在于某一部文学作品中,它是一种同类文学作品普通运用是构造原则和变现手段,如结构、韵律、节奏、修饰等。因此,文学研究的对象不是文学作品的外在特征,而是“文学性”。

  语义分析:是英国文学批评家瑞恰兹提出的文学批评方法,是指在具体的文学批评过程中,从文学语言入手,强调以分析语言在读者心理上产生的效果为主的一种分析方法。这种分析认为一部作品统一、连贯,符合逻辑,就具有艺术上的真实性。语义分析其中包含两个理论要素,即语言分析和心理上的分析。

  语境:新批评学派理论奠基人瑞恰兹的语境理论,他把意义产生的条件和环境称为“语境”,其语境理论一是强调词语意义在作品中不是固定的,而是变动的,意义的确定游词语具体的语言环境决定,二是认为词语意义的确定既受过去所发生事件的影响,又受具体使用时的环境的制约。

  非个性化:是艾略特在《传统与个人才能》中提出的文论观点,艾略特主张的核心理论是反对浪漫主义文学观念的抒情原则,倡导一种消除个性、力求科学的文学批评观念,强调文学研究应该回到“诗”本身,“文学传统”才是文学批评的标准和价值所在。

  客观对应物:是艾略特在《哈姆雷特》一文中提出的文论观念,他认为《哈姆雷特》是一部在艺术上失败了的作品,失败原因是在于情感与外界事物没有准确对应。艾略特说用艺术形式表现情感的唯一方法是寻找“客观对应物”,也就是用一系列实物、场景,一连串事件来表现某种特定的情感。他强调诗人应将自己的情感客观化,使内在情感变成外部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而不是让诗歌成为诗人感情的简单宣泄。

  集体无意识: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在弗洛伊德的基础上发展了个人无意识理论,提出了集体无意识的概念。他认为,在个体无意识背后,还有更深层的存在,就是集体无意识。它是集体的、普遍的、非个人的,由各种遗传力量形成的心理倾向或种族记忆。荣格认为它是文学艺术活动的根源,艺术家也受集体无意识的支配,文学艺术就是集体无意识的表现。

  原型:原型是理解荣格集体无意识的一个关键概念。原型就是原始意向,是一种通过遗传形成的心理模式。原型不是人生经历过的事情在大脑中留下的记忆表象,而且深深地埋藏在心灵之中,因此,当它们不能在意识中表现时,就会在梦、幻想、和神经症中以象征的形式表现出来。荣格指出四种最基本的原型分别是:人格面具、阿尼玛或阿尼姆斯、阴影和自性。

  镜像阶段:法国思想家、精神分析学家拉康提出了着名的镜像阶段理论,主要阐释的是主体心理状况。拉康提出,婴儿在出生的6个月之前只能被动接受外界信息,对外界的印象是零散的、混沌的,脑中没有整体性和同一性,这个阶段是前镜像阶段。6-18个月的时候会区别镜子中的镜像和自己的身体,这是一种自我认证、自我确立的标记。拉康称这个阶段为镜像阶段。

  零度写作:来源于法国文学理论家罗兰·巴特1953年发表的一篇文章《写作的零度》,通俗的说就是那种中性的、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写作,他把这种写作看作是对资产阶级写作形式的有力反拨,其中隐含的思想对结构主义的理论发展有重要的启发,但他的“零度写作”理论拒绝表现意义,特别是剔除了社会历史文化的深刻内涵,实际上把文学推向了一种科学化的追求当中,因此存在一定的不足。

  现象学还原:胡塞尔在其著作中先后提出“现象学还原”的方法。现象学还原首先是一种现象学的“不看”,反对传统哲学思维方式,拒斥形而上学的思辨,不使用未经检验的哲学认识。其次它又是一种现象学的“看”,主张在直观中把握事实本身。现象学还原一方面意味着对非本质性理念的排斥,另一方面则表明向本质性理念的回归,从而使哲学研究能真正“回到事物本质”。现象学还原可分为三个层次:悬置、本质还原和先验还原,彻底消除了主客体二元对立结构,将客体还原为纯粹的先验意识的构造,结果只剩下“纯粹的先验意识”。

  此在:“此在”是海德格尔提出的存在主义哲学的理论概念。他认为,哲学应当研究的是存在,而不是存在者。领悟着人的存在即“此在”,此在最基本的状态就是在世,在世就是人处在“被抛弃的状态”,人生在世的基本状态是“烦”“畏”“死”,个体体会到了自己真正的生存状态就是领悟到了真正的存在。海德格尔认为,只有从感性个体的本真状态出发去考察艺术作品,才能把握艺术的真髓。

  介入说:萨特在《什么是文学?》中提出介入说,充分体现了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基本特点。萨特认为,介入是写作的本质,也是某种要求自由的方式,它的目的在于揭露社会和人性的弊端。政治上的介入只是一种浅层次的介入,深层次的介入是一种无形的间接介入。“介入”不是单纯的干预现实,而是一种思想和价值上积极有效的渗透影响。

  解释学:又称诠释学、解释学美学,解释学的希腊词根“赫耳墨斯”是向人们传达神的旨意的希腊神使。解释的前提是理解,因此解释学源于对古代经典的诠释。施莱尔马赫使解释学从语文学和解经学脱离出来,狄尔泰建立以人的历史发展过程为核心的解释学,海德格尔推动解释学从方法论到存在论的转向,伽达默尔正式创立现代解释学。

  视域融合:这是伽达默尔提出来的解释学概念。视域是不断形成、不断发展、不断扩展的,永远不会固定下来。伽达默尔认为,作品是一个“准主体”,代表一种文本视域,读者是另一种读者视域,阅读的过程就是两种视域的融合。

  解释的循环:这是解释学的核心概念,指的是理解过程中“整体的理解来自于个别,而个别的理解只能来自于整体”的循环特征。施莱尔马赫认为解释的循环能保证解释学成为一门避免错误的学问。伽达默尔认为解释的循环不是一种方法论的循环,而是描述了一种理解中的本体论事件。

  期待视野:是姚斯提出的接受美学概念。姚斯认为期待视野是读者在阅读作品之前对作品的一种定向性期待,由三方面的内容组成,一是以前的审美经验,二是接受者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以及由此决定的价值观和审美观,三是接受者的生活经历。

  文本的召唤结构:这是接受美学的一个概念,由德国著名接受美学家伊瑟尔提出来的。指的是文本具有一种召唤读者阅读的结构机制。“召唤结构”指艺术作品因布满空白点和未定点,呈现为一种开放性的结构,这种结构本身随时都在召唤着接受者能动的参与进来,通过再创造将其充实、确定,使其得到具体化。

  法兰克福学派:是20世纪20年代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理论流派,主要致力于大众文化批判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该学派的成长和发展极大地促进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进步,其社会政治观点集中反映在霍克海默、阿多诺、本雅明、马尔库塞、弗洛姆等人的著作中。

  文化工业:文化工业是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者阿多诺在《启蒙辩证法》中提出的概念,用以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下大众文化的商品化及标准化。阿多诺认为,文化工业使艺术丧失了创造力,是资本主义社会意识形态的同谋,具有欺骗性。

  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这是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的核心观念。他认为,国家机器分为镇压性的国家机器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镇压性的国家机器包括政府、军队、法庭、监狱等,依靠暴力手段维护国家的统治。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包括教育、宗教、文化机构等,以意识形态的方式塑造人的观念来维护国家统治。

  症候阅读:是阿尔都塞意识形态批判理论中提出的理论观念。症候阅读要求读者放弃自己的标准深入作品中去阅读。由于作者个人经历、政治立场、学术背景等形成看问题的视域的制约,所以他作品中只能写出他看见的一部分问题,还有他看到却没表露出来的问题隐藏在作品的空白处,症候阅读则是追寻所读作品的空白,让隐藏的问题凸现出来。

  性的政治:是美国女性主义批评家凯特·米利特提出的理论观念。米利特从多方面指出历史上男性和女性的关系一直是一种权利支配的关系,它构成了人类文化中最为根深蒂固的压迫关系,具有政治属性。性的政治对男权制社会和文学中男性话语霸权进行批判,是女性主义批评中旗帜鲜明的反对父权制文化的代表。

  双性同体诗学:从起源上说,“双性同体”指人类未受压抑、未分割前的性别混沌状态,也是完整和完美的状态。英国女性主义思想先驱伍尔夫在《一间自己的房间》中提出并使用“双性同体”的概念。伍尔夫认为现实中的女性作品具有很强的性别意识而损害到文学的美学风格,使读者无法将注意力全完集中在作品本身,卓越的作家应该是两性融合的。

  性别批评:性别批评是女性主义批评从本质论向建构论立场的转变,法国思想家米歇尔·福科在《性史》中把“性行为”与“性”区分开来,认为前者只是性的技巧,而后者则是更多由文化所构建,由此产生了被人们成为“中性”、“非性”或“无性”的“性别批评”。性别批评认为男女差异是人为造成的,其存在是不合理的,其研究目的在于消除男女差异。

  后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是工业社会进一步发展的产物,是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提出的理论概念。贝尔用后工业社会来描述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贝尔认为,后工业社会中理论知识占据重要作用,社会中心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转变为人与人的关系,信息、时间处于更加重要的地位。

  拼贴、戏仿:在美国文学批评家杰姆逊看来,后现代文化在基本表现形式方面的特征是“拼贴”与“戏仿”。所谓“戏仿”,就是作品对其他作品独特之处进行借用,以达到对原作嘲笑与颠覆的目的。而“拼贴”与“戏仿”一样,是一种特殊风格的模仿。杰姆逊指出,“拼贴”与“戏仿”是后现代“主体之死”与个性终结的标志。

  东方学:是美国批评理论家赛义德在《东方学》中提出来的理论术语与理论观念。东方学是以研究东方人为目的的一门包括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和语言学的学科,它带有早起欧洲殖民主义政治色彩。赛义德的东方学用来描述西方世界与东方世界之间的后殖民关系。

  理论的旅行:这一观点是赛义德在《理论的旅行》中提出的,旨在说明理论有时可以“旅行”到另一个时代和场景中,而在这一“旅行”的过程中,它们往往会失去某些原有的力量和反叛性。

  互文性:是法国女性主义思想家克里斯蒂娃提出的概念。“互文”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文本之间在叙事结构、情节化模式等方面的互相借鉴;二是指作为一种特殊话语形式的文本与其他话语系统在文化形成中相互影响和作用的过程。

  文本间性批评:是新历史主义理论家结合克里斯蒂娃提出的“互文性”概念,并在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实践中展现出来的批评策略与方法。它是在文本之间的共时性研究中探寻它们是如何互相影响、促进文本的历时性变化的,以此尽可能找回文学文本最初创作和消费时的历时情况。

  文化霸权:又称文化领导权,是葛兰西在《狱中札记》中提出的概念。葛兰西强调了文化霸权的这样一面:通过大众同意进行统治的方式。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统治方式不是通过暴力,而是通过宣传,通过在道德和精神方面的领导地位,让广大的人民接受他们一系列的法律制度或世界观来达到其统治的目的。文化霸权既是一个文化或政治的问题,也是一个经济问题。

  大众文化:大众文化作为一个专门术语,有时有一定的贬义色彩,有时是中性的。特征有:它以大众群体数量的激增为基础,以生产方式和传播手段的现代化为技术支持,以刺激大众的审美、娱乐和消费为目的,以感官刺激为主要方式,以生产的模式化和传播的密集化为手段,同时也有着意义、深度和价值的消失等局限。

篇十:文化症候名词解释

tle>当代文化及其精神症候-百度文库

  sunshine

  □张柠

  当代文化及其精神症候

  一、需求、欲望和解放的幻觉

  20世纪90年代初期(92年或93年),是我们讨论当代文化和精神状况的分水岭。十几年来,当代社会和经济领域的巨大变化有目共睹,但隐藏在这种社会现实变化背后人的精神状态、价值观念和文化形态的变化,一直处于一种暧昧不明的状态。这种暧昧状态的根源在于,传统宏观意识形态的微观化、分子化,日常生活化,导致价值判断中简单二元对立(善恶、美丑、真假、苦乐、爱恨)尺度的失效,以至于我们已经无法按照传统意识形态批判的思维来解释现实。

  我们正面临一系列新的问题:为什么写得差、唱得差的能够畅销、流行?为什么低俗的压倒了高雅的?为什么戏剧斗不过小品、电影斗不过电视剧、文字斗不过图像?为什么“恶搞”语言广受欢迎?为什么粗鄙化风格成了时尚?这些呈现出来的事实究竟有没有意义?它与欲望和解放的关系是什么?文艺创作领域的改朝换代(70后、80后、90后)是否能赶上商品更新换代的速度?那些打着“底层”、“平民”名义的符号生产,与真正的正义话语有什么区别?面对一切以文化的名义而生产的商品,我们是否具备足够的判断力和批判武器?我们还有没有能力将微观意识形态问题从经济活动和日常实践中分辨出来?用所谓“犬儒主义”这一概念能否概括当代精神状况?如何阐释这一系列新问题的意义?

  意义不是真理。真理无需争辩和解释,而意义是在阐释中呈现出来的。一个客观事实的存在是否有意义,很大程度取决于我们如何阐释、能否发现它的意义。因为我们陈述事实的语言是有限的,有时候甚至是陈腐的,因此需要重新阐释。世界呈现给我们的许多事实,之所以常常被视为无意义,是因为阐释的单一化、简单化囚禁了“意义”本身。面对新的问题,我们必须重新开始学习说话。

  我们可以认为当代复杂暧昧的精神状态,是个人行为空间和行动自由度扩大所必须付出的代价。欲望或者快感的实现,也的确是“解放”的重要标尺。但这种“行为自由”是可疑的,这种“空间”是虚幻的。因为支配行动自由的,既可以是能够自控的理性精神,也可以是无法控制的精神分裂症。在当代日常生活意识形态中,当物质诱惑和消费快感支配下的“行为自由”,与理性知识和思想自由脱节的时候,“欲望”就成了主体,“快感”就成了意义。恢复主体意识,是20世纪初和20世纪80年代启蒙思潮的主要目标。当代“欲望主体”的sunshine

  sunshine

  诞生,宣告了传统启蒙方法的失效。当“需求-意义”理论的解释捉襟见肘、无能为力的时候,“欲望-快感”理论就来到了前台。

  近十几年来,中国社会开始由传统的“生产-需求”体系进入现代的“消费-欲望”体系。传统农业文明是典型的生产体系,计划经济是它的现代翻版。“生产-需求”体系是有结构的,一种中心确定的结构,或者一种“父权制”式的权力结构。而“消费-欲望”体系本质上是没有结构的,或者说一种“弑父”状态下的混乱结构。正是后面这种混乱结构给我们一种“解放”的错觉。消费狂欢和欲望膨胀,培养了大量的物质发烧友和“恋物癖”,整个社会都像一个饕餮之徒,像一个“庞大古埃”。相反,精神已经萎缩成“侏儒”状态。我们所做的与我们所想的还有没有关系?或者我们只做不想?

  问题的关键在于,没有人认为自己是处于“蒙蔽”(传统启蒙理性的对象)状态,所有的人都出奇地“清醒”。他们无须启蒙,他们在“快感”中完成了自我启蒙,他们都是一部宏大的欲望和快感“蒙学丛书”的作者,身体和对身体的幻觉(想象)就是他们的书写工具,再加上现代科技的支持,书写的节奏越来越快。于是,被物质和传媒挑逗起来的欲望和被自我启蒙(想象和幻觉)了的快感,既是手段也是目的。由于“快感”和“欲望”的非历史性,决定了其行为自由是一种假相、其肉体解放是一种幻觉。

  二、快感问题及其分类

  欲望是个体无法控制的心理黑洞,精神分析学认为它长期处于一种匮乏状态。快感是对这种匮乏的回报,否则,实现欲望的行动就难以为继。快感给予的回报支撑着“行动”,压倒了“思维”,并打着感官解放的名义大行其道。在此,对存在进行追问的超感官领域被抛弃。这是一个生命的“肉化”过程,或者说一个主体的客体化过程。

  1、我知道斗酒、打麻将、赌博不好,但就是控制不住。我们已经被一种毁坏的逻辑,或者说“成瘾”的逻辑所控制,时间和历史的理性规划在此失效。因为这种有害行为中包含了瞬间的快感、违反的快感、毁灭的快感。快感因此战胜了意义。健康主体向病态主体转移,是一种自杀欲望支配下的“反意义快感”。

  2、我知道电视上的连续剧、娱乐节目的“恶搞”不是什么好东西,但我就是喜欢看。我知道武打小说、言情小说、“青春写作”不是什么好东西,但我就是喜欢看。这些东西指向的不是“美学”价值,而是“逗乐子”。以欲望的“低俗化”、身体化为代价,民间的“逗乐子文化”摆脱了高雅文化的“美学”诡计(因为其中经常被偷偷夹带意识形态的私货)。sunshine

  sunshine

  因此,审美主体向快感主体转移,是一种隐秘“恋污癖”欲望支配下的“反审美快感”。

  3、我们知道那个作恶多端的强人不是我喜欢的人,但我们被他的强力和“坏”所吸引,被他的反现代人格的“卡理斯玛”(恶棍人格)所吸引,所以我们依然崇拜他,甚至暗恋他,在暗恋之中享受一种受虐的快感。他就是我们想象自身的一个伟大的幻象,是我们卑微的人格的一种“完形”形式。他就是我们的妄想和幻觉,把自己交给自己的妄想和幻觉,并因此得到满足和安全。爱的主体向受虐主体转移,是一种受虐欲望支配下的“反人格快感”。

  4、我知道贪污、腐败、包二奶、倚强凌弱都是不好的事情,但我就是忍不住。我甚至还要为自己的行为辩护,认为“清教徒”式的道德主体会阻碍个人的创造力和社会进步。凡是干这些事情的人都不是因为需求的匮乏,同样是被个人欲望所操纵。在干这些事情的过程中,他们得到了一种对禁忌“违反”的快感。道德主体向欲望主体转移,是一种犯禁欲望支配下的“反道德快感”。

  5、我发现了财富分配的不公正,知道城乡贫富分化的现状,并发现了一种谎言无处不在的话语系统,但我觉得我的沉默和超脱比这更重要、更真实,并因为自己侥幸不在其中而获得一种变态的快感。这已经接近汉娜·阿伦特所说的“平庸的邪恶”了。公民主体向臣民主体转移,是一种在寻求安全欲望支配下的“反正义快感”。

  在“欲望主体”的支配下,为了为“快感主体”辩护,所有价值准则都可以被解构:诚实是不诚实的极端形式,真理是谬误的极端形式,道德是放荡的极端形式,爱是恨的极端形式,爱情是性欲的极端形式。一切界限都消失了,个人欲望或者快感的获取,成了评价的唯一标准。在一个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两者都不自足、界限极其混乱的局面下,个人快感(自由)的标准,挪移到社会评价中;社会批判(关怀)的标准,挪移到个人评价中。大家都愤世嫉俗、同时悠然自得。这种双重错位导致我们的评判标准的双重混乱。在欲望和肉体快感的支撑下,上述各种反向价值选择,正是“贱文化”兴起的根源。

  三、贱文化的人格学和风格学

  今天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相比,当时流行的“酷风格”和“个人英雄主义”人格已经消失。“贱文化”已经成了一种时尚。问题的复杂性在于,我们面对的不是人格意义上的“贱”,而是一种风格学意义上的,或者说“美学”、“符号学”意义上的“贱”。我们面对的每一个人似乎都很高雅、很理性、很自尊,很绅士,但他一张嘴表达,话语风格学层面的“贱”就出来了。道德批判在这里几乎完全失效。

  sunshine

  sunshine

  把“贱风格”视为草根文化、平民美学的一种表现形态,并从政治公共领域的角度大加赞赏,完全是误解。这种误解单一地从身份的角度理解“贱”的含义,忽略了精神现象及其发生学视角。“贱”的本意是价格低,引申为身份低下(无位曰贱),孔子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司马迁说:“(蔺)相如素贱人”,都是说他们的身份低下和贫贱,并没有说他们“犯贱”,更没有说他们的精神和人格低下,隐含的意思是:身份可以贱,精神和人格不能贱。可见,身份意义上的“贱”与精神和人格意义上的“贱”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越王勾践是资格最老的“贱人”之一,他当众品尝吴王夫差的大便。韩信也是一位老牌“贱人”,他当众钻别人的胯裆。这两个人的身份都不低贱,却在历史上留下了著名的“贱行”案底。我们知道,他俩都是在假装“贱人”,为的是给敌人制造烟幕弹。所谓“大丈夫能屈能伸”,为了更高的理想,不惜牺牲自己的人格,让自己犯贱受辱,并借此积蓄更大的复仇能量,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摆脱“贱”的地位。他们的“贱行”背后,隐藏的是一种“英雄人格”和政治家的谋略,其“贱人格”只是一种假相。

  当强力还存在,但敌人已经消失的时候,“贱人格”的出现就有了可能性,并从战争或者政治领域,进入了日常意识形态领域。在日常行为中,“贱人格”有两种基本类型:第一种是被动型贱人,首先是对强力的屈服与和解,然后是对和解的否定性自虐;和解是公开的,自虐是隐蔽的。面对人格的丧失,自虐成了一种个人隐秘的救赎仪式。宫廷奴才多属这一类型,因为这一类人面对的不是敌人,而是身份意义上的主子。第二种是主动型贱人,自觉或不自觉地与权势和解,自愿放弃人格和尊严,并能够从另一个角度获得快感和回报,比如经济利益。请注意,“犯贱”人格没有自虐,只有快感。《金瓶梅》中的应伯爵属于这种人格的典型,这一类人面对的也不是敌人,而是利益上的主子。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犯贱”。

  人格学意义上的“犯贱”所关注的问题,不是本体意义上“我到底是谁?”所引起的焦虑,而是政治身份意义上“我应该在哪里?”引起的焦虑。因此,“贱人格”隐含着一种微妙的权力争斗,就是出让部分人格和尊严,并从中赎买一部分权利,以期达到跟对象平起平坐的效果。从社会学意义上看,这一微观权力争斗的目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但从个体身体形态角度(行为、表情、姿态等)看,其精神秘密就暴露无遗。因此,“犯贱”是通过行动表现出的身体姿态(包括语用学意义上的语言系统)体现出来的。道德批判的目的,就是试图纠正这种姿态,中国传统的礼仪也是要实现这一目的。当“贱”不表现为行动,而是一种话语形态和风格学问题的时候,也就没有什么行为可以纠正的了。

  从“贱人格”向“贱风格”的转移,首先是将问题变成一种行动缺失的话语游戏。肉体sunshine

  sunshine

  的秘密因此隐藏起来了。风格是一种不被人所知的肉体秘密(人格隐藏到了符号内部)。它是一种在实践意义上的潜伏状态的东西。但它常常通过叙事学和符号学表现出来。这样,“贱人格”才转化为“贱风格”这样一个“美学”问题或“符号学”问题。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王朔和王小波等人对其小说中人物形象,一开始就进行了“贱化”的处理。从创作的角度看,他们用这种感官化、欲望化了的人物行动,抵御那种抽象虚假的“英雄人格”,从而产生了批判意义。从阅读角度看,他们笔下的人物,实现了读者试图“犯贱”的隐秘欲望,在阅读和想象中“犯贱”,并因此享受到一种“受虐”的快感,同时逃避了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审判。“下半身”、“垃圾派”诗歌,也是在用一种肉体化的“犯贱”语言,用一种“污秽叙事”作为武器,对语言洁癖导致的道德禁锢进行解构。支撑这一类创作的背后,还隐含着某种“个人英雄主义”的残余。

  新世纪以来,情况急转直下。“贱”已经不是工具,而变得越来越自足了。“贱语言”与意义合而为一,成为一个风格学问题,甚至带有思潮性质。网络论坛的恶搞语言、以木子美为代表的网络日记、芙蓉姐姐在各种虚拟场所的表演、周星驰的无厘头、大话经典、电视娱乐节目中的恶搞、“康熙来了”、“性爱学分”、“快乐大本营”、礼品店里的“软胶粪便”、手机短信和黄色笑话,等等。人们在“贱风格”中获得了快感,在嬉笑中获得了“升华”、在想象中完成了批判、在符号的掩护下获得了安全。至于东亚地区流行文化对中国大陆的影响及其形态的异同,这里不展开分析,但在“贱文化”这一点上,他们一拍即合。

  从需求转向欲望——从欲望转向快感——从快感转向行动(贱人格)——从行动转向符号生产(贱风格),主体终于完成了单向度的客体化(感官化、肉化、贱化、狂欢化

  )过程。这种转移速度之快、局面之乱,导致了阐释的无力和失效。有海外华裔学者用“当代犬儒主义”概念描述今天的精神状况。“当代犬儒主义”由于被物质操纵,被欲望困扰,被快感诱惑,被权力压抑,人格处于一种分裂状态。这种分裂状态上面已经进行了详细描述,并且避免了“犬儒主义”概念的含混性。这一概念之所以含混乃至无效,一是“当代犬儒主义”的人格分裂症无法靠“犬儒主义”概念本身来阐释。二是“犬儒主义”这一概念及其演化的复杂性和欧化色彩,中国人感到隔膜,从而削弱了文化批评的效果。三是“当代犬儒主义”概念带有单向审判的色彩,既掩盖了文化中欲望、快感、“贱风格”的深层病理机制,也将批评者自身置之度外。谁能置之度外?正如周星驰所说:“谁是贱人?这里都是贱人。”面对新的问题,面对老概念和话语陷阱,文化-文学批评必须重新开始学习说话。

  sunshine

  sunshine

  欢迎阅读本文档!

  sunshine

篇十一:文化症候名词解释

le>30种精神病名称、特征及症状-百度文库

  1、第欧根尼综合症:

  Diogenes又名肮脏混乱综合症或众议院综合征

  症状特点:

  1.生活脏乱,2.极度自卑感

  3.又强迫性的囤积行为,无法舍弃财物,过度的购买欲

  4.有强烈的隐居欲望,拒绝他人帮助

  5.主要出现在老年人上,有时伴随老年痴呆症

  2、外地口音综合症:

  Foreignaccentsyndrome:外国口音综合症(Foreignaccentsyndrome)是-一种

  临床上很罕见的病症通常伴随着严重的脑损伤,此病导致患者说母语时如同带有

  外国口音,例如:一个美国人可能说话带着法国口音

  3、科塔尔综合症

  科塔尔综合征(Cotardsyndrome):以虚无妄想(nihilisticdelusion)和否

  定妄想(delusionofnegation)为核心症状患者主要是认为自身躯体和内部器官

  发生了变化.部分或全部已经不存在了如某患者称自己的肺烂了肠子也烂了甚至

  整个身体都没了

  ?

  患者认为自己已经死了不复于人世或者五脏六腑已经被掏空即使正和外人

  说话也不认为自己是活着的

  4、卡普格拉妄想综合症:

  卡普格拉妄想症(Capgrasdelusion)命名自第一个介绍这个心理疾病的法国

  心理医师,患有这种病的人会认为,自己的爱人被一个具有同样外貌特征的人取代了

  5、Fregoli妄想综合症

  又名人身变换症和卡普格拉妄想症(Capgrasdelusion)相反,这类患者认为身

  边许许多多的人其实都是同一个人的伪装,以上都属于错觉认知综合症的一种

  6被爱妄想症(Erotomania)

  是一种少见的心理疾病,患者会陷入另一个人(通常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

  他谈恋爱的妄想之中。被爱妄想症又被称为克雷宏波综合症,“oldmaid"spsycho

  sis”、“eroticparanoia、“eroticse-feferentdelusions以纪念法国精神病学家克

  雷宏波(1872-1934)于

  1921年发表了题目为

  “LesPsychosesPassionelles的”篇论文。

  7、幻肢症

  phantomlimb做过截肢手术的或意外丧肢的人有时会觉得失去的肢体仍然长在身上甚至

  感觉到冷暖,痒,挤压,气密性和刺痛,通常还会觉得不见的肢体比正常变短或

  处在扭曲的位置上。这种感觉间歇发生,会随着时间消失。

  8、Somatoparaphrenia是一种妄想monothematic在否认拥有肢体或整个一侧的身体。

  作为一个例

  子,一个病人会认为他/她自己的手臂将属于医生,或其他人。

  9、爱丽丝漫游综合症

  AlicelnWonderlandSyndrome(AIWS)

  患病时间:多发于儿童时期。症候:长时间观察一种事物,会突然像爱丽丝

  漫游仙境一样,周遭的事情忽然变大,或者忽然变小。

  10、大雄-胖虎综合症(①厂太?

  症候群,英译:nobitagiansyndrome),这是日本针对先天性脑机能障碍中注意力不

  足过动症(ADHD)及注意力缺失症(ADD)这类精神官能障碍的名称。ADD是

  指

  AttentionDeficitDisorder,也就是注意力缺失症;ADHD是指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disorder,也就是俗称过动儿的过动症。前者所指的就是大雄在书

  中的性格,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散漫以及做事常失败,而造成容易被欺侮的对象。

  后者所指的就类似胖虎在书中的性格设定一般,冲动、不容易冷静且有暴力倾向,是个霸凌其他同学的过动儿。

  11、Lesch-Nyhan综合症(Lesch-Nyhansyndrome):

  也称为自毁容貌症,是X一连锁隐性遗传的先天性嘌呤代谢缺陷病,(居俺的理解是某种先天痛风伴智力低下病

  自毁容貌症患者在发病时会毁坏自己的容貌,用各种器械把脸弄得狰狞可怕

  这种疾病患者常常被束缚在床上或轮椅上?

  自毁容貌症患者大多死于儿童时代,很少活到20岁以后.

  12、天使症候群/快乐木偶综合症(AngelmanSyndrome,简称AS)

  是由基因缺陷引起,病征包括经常发笑、痉挛、缺乏语言能力及智障,因此被称为

  快乐木偶综合症”,全球约有1.5万名病患者,多数为儿童

  13、格斯特曼综合症

  Gerstmann-Strausslersyndrome,GSS)

  格斯特曼综合症的症状为运动功能障碍和痴呆,潜伏期长达

  30年以上,患

  者通常在发病2—6年后死亡。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是一种无法睡眠,始终处

  于做梦状态的疾病,患者的自律神经和运动神经受到伤害,在发病6—18个月后

  死亡

  14、威廉姆斯综合症(Williamssyndrome)

  威廉姆斯综合症是一种非遗传性症状。

  在活着出生的婴儿中,大约每两万人

  就有一个患有威廉姆斯综合症,发生前无法预测。

  患有此病的人会非常喜欢与人交谈说话,甚至在一些正常人应该觉得害怕和

  焦虑的场合也无法产生这种感觉。他们非常喜欢与人交流,甚至是陌生人,但是

  他们会对另外一些事物,如:蜘蛛、站在高处有莫名的恐慌。他们非常容易对音

  乐产生共鸣,并投入很深的感情。

  15、身体畸形恐惧症(bodydysmorphicdisorder)患者强烈认为自己身体某部分不好看。

  无法接受整形手术,也会「自己动手

  做」来整形。身体畸形恐惧症病人,往往抱怨与脸部、头部想象中或实际上的轻

  微缺陷有关,例如头发稀疏、有疤痕或两边脸不对称等。

  BDD病患对于身体的

  任何一部份均可能产生不满,并夸大这些「缺陷」。

  BDD病患可能在不同的时

  刻,对不同的身体部位产生不满;或在同一个时期,对两种以上的部位不满(如:

  抱怨双下巴”及太鼓的腮帮子”。BDD与厌食症患者或变性症患者不同之处,在BDD患者对身体的不满是局部的,而非整体的bodyimage的不满。BDD患者

  倾向于过度强调「美丑的吸引力」及夸大「自身的缺点」。

  16、长单词恐惧症,学名

  hippopotomonstrosesquippedaliophobia是指持续的、反常的、没有根据的对长单词的害怕

  它的英文名称本身就能令人非常直观地感受到这个长单词是多么可怕,这个专有名词是英文中最长的单词之一。

  因为

  17、虹膜异色症(日虹彩异色症;英heterochromia)虹膜异色症是一种身体异常状况,指两眼的虹膜呈现不同颜色的性状。

  眼睛

  的颜色,特别是虹膜的颜色是由虹膜组织的色素沉淀及分布决定的。

  因此在形成

  过程中任何因素影响以上的色素分布就会造成眼睛颜色的不同。

  18、斯德哥尔摩综合症(Stockholmsyndrome):斯德哥尔摩效应,又称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或者称为人质情结或人质综合症,是指犯罪的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

  这

  个情感造成被害人对加害人产生好感、依赖心、甚至协助加害人

  ?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起源:

  1973年8月23日,两名有前科的罪犯

  JanErikOlsson与ClarkOlofsson,在

  意图抢劫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市内最大的一家银行失败后,挟持了四位银行职

  员,在警方与歹徒僵持了

  130个小时之后,因歹徒放弃而结束。然而这起事丅

  件发生后几个月,这四名遭受挟持的银行职员,仍然对绑架他们的人显露出怜悯

  的情感,他们拒绝在法院指控这些绑匪,甚至还为他们筹措法律辩护的资金,他

  们都表明并不痛恨歹徒,并表达他们对歹徒非但没有伤害他们却对他们照顾的感

  激,并对警丅察采取敌对态度。更甚者,人质中一名女职员

  Christian竟然还爱

  上劫匪Olsson,并与他在服刑期间订婚。

  19、lima综合症:

  lima综合症讲的是人质犯被人质所同化,与人质的立场趋于一致,把攻击心

  态转变的现象,lima综合症的起源:1996年一批持械匪徒绑架日本驻秘鲁lima的大使馆绑

  架大量人质,在大使馆的工作人员光辉的人格辉映下,在几天后匪徒就主动释放

  了大部分的人质

  20、巴黎综合症:

  巴黎综合症是日本人在法国巴黎工作或度假时发生的一种精神紊乱状态

  其主要症状有恶心、失眠、抽搐、难以名状的恐惧感、自卑感、蒙羞感以及

  被迫害妄想症,甚至是有自杀倾向。

  法国心理学家赫夫?本阿默指出:心理脆弱的游客可能会失去承受力,当他

  们了解的关于这个国家的介绍跟自己所发现的事实不符时,就会引发危机。

  ”

  有法国精神医师表示,这些人的临床抑郁症是由于他们对巴黎的浪漫看法与

  现实无法调

  和而导致的。

  日本人对巴黎的热爱由来已久,巴黎吸引日本人的是巴黎人优雅的举止、精

  美的法国食物和路易威登箱包等奢侈品。在法国的

  28000名日本侨民大多数都

  生活在巴黎,而每年有几百万日本人到巴黎旅游。

  已经在法国当导游15年的日本籍导游长谷川明说:

  我接待的游客经常对巴

  黎感到格外失望。他们以为巴黎应该很干净,巴黎人应该很有礼貌、很友好。结

  果恰恰相反??…他们心目中所期待的是老法国

  一一充满了像让?加宾和阿兰?德隆

  那样的人。”

  有媒体指出,巴黎人对所有不会说法语的人都不够友好,并不只是针对日本

  人。问题只在于日本人对西方的生活方式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他们到世界各地

  参观时总是一大帮人聚在一起,很少跟当地人接触,所以当真正近距离接触时,文化冲击在所难免。

  21、耶路撒冷综合症:

  耶路撒冷综合症是一种由于访问耶路撒冷城而触发的精神现象,包括一些宗

  教主题的激烈的思想困扰、错觉或其他类似精神病的体验。它并不局限于某一种

  宗教或教派,犹太人和许多不同宗派背景的基督徒都受到影响。

  耶路撒冷综合症并不存在普遍的表现,不过产生这种现象的患者先前并无精

  神病的任何征兆,只是在到达耶路撒冷后才开始发病。而几周后,或者离开耶路

  撒冷后就彻底痊愈。

  22、munchhausen综合症:

  munchhausen综合症以德国男爵的名字命名。表现为病人到处求医,千方

  百计咬住医院,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可通过说谎吹牛,甚至伤害自己的身体等手

  段,编造出许多虚假的症状。注入医院中场和工作人员冲突,稍不如意立即出院,反复辗转于多个医院。

  症状特点:

  1.吹牛说谎向医生提供虚假的急诊住宿和症状。

  2.不惜破坏自己的身躯使人相信。

  3.辗转反复进入多所医院。

  4.病人多数为较年轻的女性从事医务工作,并与医院某些人有特殊关系。

  5?多数病人有精神创伤,但到处求医甚至伤害自己但目的性不明。

  23、司汤达综合症:

  司汤达综合症(Stendhalsyndrome)司汤达综合症或佛罗伦萨综合征,是指在

  艺术品密集的空间里,观赏者受强烈美感刺激,引发的心身疾病,导致心跳加快,头昏眼花,混乱,甚至产生幻觉时的症状。

  它的名字命名来自著名的19世纪法国作家司汤达,他在那不勒斯和佛罗伦

  萨游记一书描述了他的经验。

  24、监狱精神病

  Gansersyndrome犯罪或者死囚容易出现一种

  Gansersyndrome症状包括意识模糊,觉得自己

  躯体被转换了(应该是觉得自己是其他人),有压力,认为个人身丅份证遗失,对于看似很简单的问题非要给出很荒谬的答丅案例如,一只猫有多少腿?

  ”,而

  这个问题的回答可能’3"名字也是来自于最早发现的医师

  25、学者综合症(Savant-Syndrome)

  是指有认知障碍,但在某一方面,如对某种艺术或学术,却有超乎常人的能

  力的人。

  自闭患者中有10%是学者综合症(故称自闭学者,Autisticsavant),大脑

  损伤患者中则约1/2000的机率。(50%自闭症患者,50%大脑损伤患者)。他们

  的IQ大部分低于70,但在一些特殊测试中却远胜于常人,故俗称为白痴天才(IdiotSavant)。他们的天赋有多种不同的形式,有演奏乐器、绘画、记忆、计算

  及日历运算能力。

  典型:雨人,周周。

  26、高大罂粟花综合症(TallPOppySyndrome)

  社会心理症侯,不属于精神病

  高大罂粟花综合症(TallP0ppySyndrome)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一个流行

  用语,用来形容一种在社群文化中,集体地对某类人的批判态度,属于意识形态

  表达的一种方式。当任何一个人在社会上达到某程度上成功的时候,而惹来社群

  中不约而同的,自发性的,集体性的批评。通常,这种批评也会从社区领袖们口

  中而出,亦带有反智主义,特别是对知识分子的怀疑和鄙视。

  这个用语源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著作《政治学》第

  5卷第10章与意

  大利历史学家李维《罗马史》第1卷。亚里士多德写到:希腊哥林多暴君

  Periander向米利都暴君Thrasybulus用行动来献计:将粟米的顶部切去。意思即是:

  我们一定要经常将最成功的人铲除。”另外,李维亦提到罗马暴君

  LuciusTarquiniusSuperbus儿子Sextus的信使向他传递他儿子的信息:

  我已控制大局,下一

  步应该怎样做?

  ”父亲一言不发,走到花园里拿着一条棍子用力一扫,把最高大

  的罂粟花顶部切去。信使等得不耐烦,干脆回程把他所看见的告诉暴君的儿子。

  Sextus听到这件事后,意会到他父亲希望他能够将

  Gabii这地方最具势力的人士

  杀掉。

  27、阿斯伯格综合症(Asperger"sSyndrom简称AS)

  是神经发展障碍的一种,可归类为自闭症(AutisticSpectrumDisorder)其中一

  类[1]。在外界一般被认为是

  没有智能障碍的自闭症”。在精神病学常用的美国

  心理学会的诊断基准(DSM-IV-TR)当中,贝U称之为亚斯伯格障碍。人际关系的障

  碍,对他人情绪的推测力,也就是有精神理论(Theoryofmind)障碍的特徴。

  对特定的范畴会表现出特别执着,运动机能也会显现出轻微障碍。但像自闭症一

  般带有语言障碍与智力障碍则较为少数。

  对视觉和背诵方面的表现普遍良好,许

  多科学家和数学家也患有阿斯伯格综合症。

  被诊断为阿斯伯格综合症的儿童,必须具有以下三种征状:社交困难

  (Socia

  Ideficit)、沟通困难(communicationdeficit),和固执或狭窄兴趣(rigidityorrestrictedinterest)

  典型:GA里的新心脏科医生,BostonLegal里的律师

  28、彼得潘综合症

  (这个好像只是个流行语,不是已被确诊的心理病症)

  童话中出现的彼得潘,离开了大人们居住的世界,永远像少年一样的活着。

  因此,人们就把这种即使年纪已经很大了,但行动与个性却都还表现得像小孩子

  的人称为「彼得潘症候群」患者。患了彼得潘症候群的大人,比起跟其他大人相

  处,他们更喜欢自己一个人玩模型或娃娃,怀念小时候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照,所

  以即使长大了,行为还是像小孩子一样,而这也被称为大孩子(

  kidult),也就

  是像小孩的成人。

  患者有不少孩子的弱点,如优柔寡断、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渴望被人接受又

  害怕被人拒绝等。因此,他们的行为与年龄很不相称。患

  彼得潘综合症”的人渴

  望永远扮演孩子的角色而不愿成为父母?

  29、偏侧空间失调症:

  neglectsyndrome也称为

  hemiagnosia,hemineglect,患综合症的人,没有

  把相等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个空间两边的能力。

  患这种病的人,当他画一个人的时

  候常常剩下一边的手臂和腿不画,被问之时会说这看起来很完美了。

  30、道林格雷综合症(DGS):

  DorianGraySyndrome是指文化和社会现象,特点是过分关注个人自身,伴随

  难以应付老龄化进程及老龄化所要求的成熟。

  有时伴随抑郁症的发作和自杀危机

  道林格雷综合征患者大量使用化妆品的医疗程序和产品

  (其中包括整容植发

  ETC),以保持他们的青春。

  和彼得潘综合症一样,属于流行语,不被认为是确诊的心理病症,两者都属

  于自恋型人格失调

  名字来源于奥斯卡王尔德的著名小说:道林格雷的肖像

  (据观察很多女明星有此症状)

推荐访问:文化症候名词解释 症候 名词解释 文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