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洁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如何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与资源利用的关系4篇

发布时间:2022-11-18 11:25:03 来源:网友投稿

如何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与资源利用的关系4篇如何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与资源利用的关系如何开发和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百度文库  如何开发和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  综合实践活动课应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而生,是一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如何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与资源利用的关系4篇,供大家参考。

如何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与资源利用的关系4篇

篇一:如何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与资源利用的关系

tle>如何开发和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百度文库

  如何开发和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

  综合实践活动课应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而生,是一门“新”学科,国家只着眼于对课程的宏观指导,而不作统一的具体规定,各地区、各学校须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确定具体合适的学习内容。于是,如何开发和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是摆在众多学校面前的一个大问题。基于此,我认为:

  开发和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首先就需开发利用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最有活力的资源,是发展潜力最大的资源。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范围和水平不仅影响着综合实践活动课设计的科学性和实施的实效性,而且影响着这门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范围和水平。

  (1)开发利用校内人力资源

  校内人力资源主要是教师、学生。

  教师资源

  作为教育系统中的人既是一种课程资源,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利用者。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新开设的课,过去不仅没有专职教师,而且缺乏课程资源的积累。因此,从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角度讲,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组织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培训,让教师了解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性质、基本理念、目标、内容、实施策略、评价方式等。认识到,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是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也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素质教育逐步推进的必然结果,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是这门课程的主要设计和实施者,应勇敢地肩负起这一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更重要的还要丰富知识,提高能力。综合实践活动涉及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涉及许多科学知识和社会知识,要让学生运用或获取这些知识,教师首先要了解熟悉这些知识。综合实践活动提倡自主探究大胆创新,一旦学生有什么新想法或新发现而教师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就难以鉴定评价。因此,教师不仅要精通本学科知识,还应熟悉其他学科的知识,了解社会和生活知识。综合实践活动有新的理念、新的内容、新的模式、新的方法,设计和实施这门课程,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综合实践活动提倡自主学习,教师要有效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极积性,让学生在实践中经历体验和积累经验,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没有相应的能力,这些问题解决起来会十分棘手。

  利用教师这一人力资源,就是要合理使用,使每位教师都能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发挥各自的作用,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学生资源

  学生,对于综合实践活动来说,既是课程资源的消费者,又是一种课程资源,还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利用者。学生由于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和各种各样的家庭成员以及方方面面的社会人士有联系,作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他们开发的课程资源在涉及的范围上,在品类的多样性上,都是教师难以达到的。

  开发与利用学生这一人力资源,首先,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明白,综合实践活动有助于他们在实践中经历体验,积累经验;有助于他们认识自然、社会、自身和三者的关系;有助于他们获取新知,增强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张扬个性,弘扬创新精神;有助于他们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个性品质。教师要把学生作为展开课程的合作者,让他们参与资源的开发,参与课程设计和实施的过程,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尊重他们的兴趣爱好,发挥他们的特长,让他们享有确定活动目标、活动主题、活动形式、活

  动成果展示方式的决策权,使他们感到自己确实是活动的主人,参与活动是快乐的,是能够成功的。

  其次,使综合实践活动既有挑战性又有适应性。活动的主题有挑战性才能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但是,如果目标太高或者设计不切合学生或学校现有条件的实际,学生一开始就看不到胜利的曙光,尽最大努力又仍然难有收获,那必然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另外,还要积极评价学生。

  (2)开发利用校外人力资源

  校外人力资源主要有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

  家长、社会人士,队伍庞大,构成复杂,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之中,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个性、兴趣爱好千差万别,拥有不同的知识、技能和经验,有的拥有特殊才能,有的拥有稀缺资料。这种特点,在满足综合实践活动的多样性和适切性上,是校内人力资源不可企及的。

  2.开发利用物力资源

  物力资源是一种条件性资源。这种资源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有很大影响。物力资源受制于学校、社区条件,开发必须从本校、本地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尽最大努力。

  (1)开发利用校内物力资源

  校内物力资源主要有综合实践活动展开需要的资料、设施、设备、环境等。

  的。

  学校要加强校园环境建设,使校园环境便于师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宽敞、整洁、美观,丰富多彩,人文性和科学性有机统一,这是对校园环境的基本要求。

  利用用校内物力资源,最重要的是做到物尽其用,不要让已经开发出来的课程资源闲置不用或少用,更不能让其毁损或流失。还要慎重选择,使物力资源服务于实践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话动的兴趣,有利于增强学生运用所学和发现新知识的能力,有利于学生认识自我、社会、自然及其三者的关系。

  (2)开发利用校外物力资源

  校外物力资源主要有县、市、省、国家图书馆,大中小学图书馆,各地的博物馆、科技馆、展览馆、档案馆、陈列室,机关、团体、社会人士的资料室、收藏室,单位或个人的实施、设备、工具或用品等,本地的乡镇、村、组、街道、厂矿、机关、企事业单位是活动开展的重要场地。校外的物力资源丰富多彩,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满足各种综合实践活动在场地、工具和材料方面的需要,尤其是一些稀缺的用品、器材、工具的需要。

  开发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要从本地、本校实际出发,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篇二:如何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与资源利用的关系

tle>对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与对策的几点思考-5页精选文档-百度文库

  对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与对策的几点思考

  综合实践活动不同于以往传统的课程教学,它需要教师和学生发挥主动参与课程建设的意识,去开发、整合和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农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与城市相比有自己的独特优势,丰富多彩的自然资源,异彩纷呈的民俗风情,得地利人和之优势的乡土课程资源更是城区学校难以具备的。农村学校应因校制宜,利用农村的天时、地利,充分整合开发地方课程资源,把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得有声有色。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对策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高度综合的课程,是国家计划规定的独立的课程,是直接经验取向的课程,它不以获得系统知识为主要目的,强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背景、生活感受到的问题与需要为中心,强调学生经验在课程中的独特地位,实施是建立在学生的活动经验和活动过程基础之上,强调学生亲身经历、接触社会、反思自我的过程,就是学生不断获得新的经验重组人生的过程,通过经验的获得产生体验和感悟,在经验的基础上有所知,有所得,有所悟。通过学生在“调查”、“考察”、“访问”、“设计”、“实验”和“探究”等系列活动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因此应以学生自主发展为目标,以丰厚的地域文化和丰富的社区资源为依托来更好地切入综合实践活动这个有机整体。

  那么,要想开发并利用好农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就先要弄清楚“课程资源”的概念。“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一个突出的重要概念,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数;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提倡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指的是相对广义的课程概念,也就是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和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从课程目标实现的角度看,凡是对之有利的所有因素都应该归属于课程资源。当前在执行新课程计划中,综合实践课程资源应当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即扩展课程资源概念的外延,可以说,形成综合实践课程的因素来源与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都是综合实践课程资源。而农村小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实质上就是依托农村特有的教育资源,探寻一切有可能进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能够与综合实践活动联系起来的所有资源。这对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来说,影响尤为突出,因为它是活动型的综合课程。当前在执行新课程计划中,综合实践课程资源应当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即扩展课程资源概念的外延,可以说,形成综合实践课程的因素来源与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都是综合实践课程资源。

  所谓农村小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实质上就是依托农村特有的教育资源,探寻一切有可能进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能够与综合实践活动联系起来的所有资源。能否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课程资源,对该课程的实施及其教学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关系。对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来说,影响尤为突出。因为它是活动型的综合课程。《纲要》指出:“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学校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师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广泛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话课程资源。”

  课程的资源是多元而丰富的,它的类型大致分为:自然物质资源、社会人力资源、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等。随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逐年推进,老师们对于什么是课程资源、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途径和方法、如何拓宽获取课程资源的渠道等,不仅在观念上已经了解和接受,而且在教学实践中也想方设法地加以运用。但是在不同层次、类别的活动指导中,我们往往可以看到,由于种种原因,指导老师不能合理有效地利用课程资源,出现了一些误区,以致影响了教学效果。我们可以对这些误区进行梳理和分析,并寻求相应的对策,以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的要求,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实效。

  一、家乡自然物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亲近与探索自然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维度之一。无论是花草树木还是飞禽走兽,所有的一切都是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取之不竭的课程资源。我们资源案例搜集,开展本土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将家乡的一些自然资源形成系统的活动资源包,开发成校本教材,引领学生扎实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二、农村社会人力资源的开发

  体验与融入社会也是综合实践活动维度之一。家乡的农村社会生活同样是丰富多彩的,长辈的辛勤劳作、身边的发展变化、先进的人物等,通过搜集,开发出本土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可以将家乡的社会生活开发为系统的活动资源包,形成方便使用的校本教材,引领学生有效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三、农村家乡特色文化资源的开发

  流传至今的民风、民俗总会荡人情怀;充满乡情的民歌、民谣依然在人们口中传唱;风味独特的农家小吃依然散发着诱人的芳香……所有这些同样可以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通过开发利用,可以引领教师对家乡的文化习俗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整理,形成独特的课程资源。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强调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和勇于实践,必须让学生在“动”中学,“动”中体验,在“动”中获得真知,获得能力和发展,和情感升华形成良好的态度和价值观。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还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1.从学生实际出发,选择贴于实际生活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方法

  在农村小学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应根据课程宏观指导及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纲要,规划本地小学综合实践的基本类型、基本内容和具体活动方案,围绕学生与自然关系,学生与自我关系,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化验,灵活选择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方法。切忌本本主义。一切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农村孩子生在农村,长在农村,选用他们身边的人和物,他们会身同亲受,身临其境。如蔬菜的种植和管理,起苗前为什么要浇足水?定苗后又为什么要浇透水?这就是孩子们身边的生活,就在他们的面前,可以说一问就懂,一讲就透。

  2.利用好农村环境优势,提高综合实践活动教育质量

  多种多样的活动基地是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质量不可缺少的基础工程,也是必备条件。选好、用好综合实践活动教育基地是任课教师的职责。农村综合实践活动教育基地可以说是种类繁多,仅农业方面就可以利用好校园基地、家庭基地、社会基地,还有养殖场、种植田、果树园、科教示范试验田等。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课是让学生在动态、多维的天地里,把心灵深处的内在感悟转化为一种精神产品。教学中要改变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灌输为基本特征的传统教学模式,实现学习方式的革命;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发展打下坚实而全面的基础,塑造完善的人格个性。综合实践活动,让我们为之探索,为之思考。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1、世事忙忙如水流,休将名利挂心头。粗茶淡饭随缘过,富贵荣华莫强求。

  2、“我欲”是贫穷的标志。事能常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3、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人生至愚恶闻己过。

篇三:如何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与资源利用的关系

tle>农村小学综合实践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百度文库

  农村小学综合实践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和水平,在实践中体验情感,发展个性品质;强调以学得直接经验为主,从生活中自主选择感兴趣的问题为研究对象。所以,应以学生自主发展为目标,以丰厚的地域文化和丰富的社会资源为依托来更好地切入综合实践活动这个有机整体。

  一、开发课程资源,确立课题

  展开综合实践活动,首先是选题问题。恰当选题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与效果起着关键作用,这就要求课题贴近学生实际,使研究有一定的活力和潜力。活动课题的确立,应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来完成,只有这样,活动才具有

  生命和活力,学生才能带着浓厚的兴趣去研究。

  形成怀疑和探索思维的初步水平,培养探索的兴趣和水平,同时使学生初步学

  会科学的调查研究方法,增强学生对自然、社会的注重。

  1.利用和开发学校资源,展开综合实践活动。如:把实践活动与学科整合;从校园环境中开发和利用;结合少队活动,安全教育,健康教育等;以及师生交往、学生自我理解也将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资源的开发内容。

  2.利用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展开综合实践活动。如:热爱大自然,争当环保卫士;垃圾的危害;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水资源的利用;民间谚语的收集等。

  (二)以现实生活为主题,开发课程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的展开,对课程资源有一定的要求。农村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必须从农村实际出发,充分利用一切能够利用的课程资源来展开综合实践活动。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方面,我们一是开发学校课程资源。抓好学科间的整合,超越单一学科知识体系的局限,要求学生学会综合使用所学知

  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有力。二是开发自然资源。研究和分析地方和社区的背景和条件,充分挖掘地方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文化状况、社区文化传统等方面的课程资源,力求体现课程资源的地方性特色。如:蔬菜大棚的蔬菜种类;我们的校园;污染河流的调查;家乡的变化;我是合格小公民;关心残疾人、老年人;为家乡献一计;我是花草的小主人;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调查。

  所以,综合性学习应该指引学生从生活实践中发现问题,从中提取综合性学习的主题,发挥“其中的生活意义”,唤醒人的生命意识,启迪人的精神世界,构建人的生活方式,以实现人的价值生命。

  (三)拓展学科内容,开发课程资源

  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妥善处理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的关系,是值得我们广大教师深入探究的课题。在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时,教师们要引导学生综合、延伸、重组学科知识,将综合实践活动与某种学科综合起来实行,从而拓宽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领域。实践证明,综合实践活动可与某些学科综合起来实行。例如,围绕某一主题,对课本实行探究阅读。阅读一至六年级相关课文,摘抄和分析相关描写家乡的文字,分析其描写内容、方法、作用,并将其实行比较,求同存异,归纳综合,找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二、合理实施课程,有效利用资源

  新课程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表现的教学形态,有一种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主动参与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的,教师的主要做是指导和组织儿童的活动。综合实践活动怎样展开才能有效呢?根据教学实际,我认为应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对活动的目标、内容、结构、形式等都要做细致的考虑,具体说,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教师有效指导是前提

  1.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角色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主体性、实践性课程,是学生通过实践来学习知识、通过实践来获得发展的重要形式,学生是课程实施的重要主体。学生的实践是任何教育者都难以替代的。所以,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尽可能的让学生自主活

  动,在活动过程中起指导或引导作用,防止包办或代替。

  2.教师教学设计具有生成性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具有综合性强、开放性强、不确定因素多和课程资源极其宽泛等特殊的复杂性。所以,精心预设指导方案,努力为课程的实施准备较充分的工具和资料,是综合实践活动能否顺利实施的基本条件,也是教师有效指导的必要前提。

  3.活动目标要具体化

  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具有导向、激励、调控和评价作用,只有明确、具体、贴近学生生活、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的教学目标,才能使教学活动有效。但是,如果活动目标不切实际,没有明确的目的性,仅仅是在追求活动的形式,那么,即使活动看起来丰富多彩,热热闹闹,一节课下来,学生究竟体验到什么,感悟到什么,往往不知其所以然。所以,实践活动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要使目标具体、明确,教师必须读懂教材,把活动要求与学生的实际结合起来。

  (二)学生自主探究是关键

  1.增强趣味性,引发自主探究

  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实行的一种批判性、反思性、研究性的实践,它强调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尊重主体,就要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

  和天生的求知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动思维的活跃,保持学习的持久。所以,展开综合实践活动的活动项目首先是要学生真正感兴趣的内容,是学生真正想了解的,能真正“吊”起学生的“胃口”,使学生一

  上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就来劲,就跃跃欲试的讲究趣味性,“乐”中学习。

  2.重视过程评价,引发自主探究

  重视隐性目标、长远目标必定要重视过程的评价赏识。评价赏识中,既要考虑到个体,又要考虑到群体,既要顾及情感态度,又要估计水平成果,更要努力建设即时、公正、激励、合理的评价机制,积极关切地加以赏识。让每一位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注重,感受到对自己的认可,感受到对自己的鼓励,由此引发学生的自主探究。

  充裕的时间是综合语文实践活动的翅膀,广袤的空间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舞台。学生在动态、多维的天地里,才能把心灵深处的内在感悟转化为一种精神产品,人生才能得以精彩,生命才能得以健康成长。教学中要改变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灌输为基本特征的传统教学模式,实现学习方式的革命;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水平,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发展打下坚实而全面的基础,塑造完善的人格个性。综合实践活动,让我们为之探索,为之思考。

篇四:如何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与资源利用的关系

tle>浅谈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地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百度文库

  力行而后知真

  ——高中开设地理课外考察校本课程初探

  湖州市第五高级中学

  郎婷婷

  摘要:

  为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和特色学科工程建设的需要,我校高中地理教研组积极筹划在高中各年级开设“高中地理课外考察”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课外实践活动,首要任务是开发课程资源,就是利用当地的“乡土地理资源”,确立野外考察活动的地点和主题内容。本文主要就这一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设计加以论述。

  关键词:校本课程

  课外考察

  实践

  主题

  正文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地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地理课外考察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地理课堂理论知识的实践和延续。开展地理课外考察活动,利用丰富的乡土地理资源,因地制宜的让学生了解周边的地质、地貌、水文、植被、资源开发、土地利用、城市发展、环境和生态问题等,不但可以扩展学生的地理知识领域,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更能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

  一、地理实践活动的提出

  高中地理课程改革,淡化了对具体知识的要求,而强化了对地理技能和地理素养的要求,突出了技术和能力的培养。地方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占有相当的比例,这就要求学校必须开发出适合本地特色的校本课程。我校作为湖州高中地理特色学科工程承办学校,目前仍没有较好的关于地理综合实践课的教学资源。因此,开发高质量的地理校本课程既是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学校发展的需要。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走出课堂,可以使学生获益良多:

  1.学习地理学观察世界的方法

  地理学致力于地理表层系统的特征和组织发展,研究某一特定地域的自然与人文现象之间的互动方式;地理学偏重于产生地域特征的各种现象与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从属性质,以及各地域间的物质、能量、信息的流向和强度,及研究地域特征“时间序列”的综合,又研究不同尺度地域的空间联系。与其他学科总体上不注重空间联系相比,地理学研究各类过程和现象时的“区位观”提供了分析过程与现象的“横断方式”。

  2.重视地理研究基础数据的获取

  地理研究的主要实验室在课外。课外地理研究的前提是相关信息的获取和筛选。传统的地理教学多数缺乏区域视野下的综合,偏重于分支学科的单一深入,侧重于专题要素的提取,多要素的综合作用往往放在次要地位;目前的地理教学资料过于重视各种渠道来的海量数据,但对这些数据的科学性很少考虑,导致对影响这些数据的真实性的地理格局未加考虑,影响了准确性。

  3.提升现代地理素养

  陶行知说:“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使手脑联盟。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现代地理素养的培养不是局限于书本中的。地理课外考察与人文地理学的若干地理现象连贯起来,实现自然和人文的有机融合。以自然地理内容为基础,以人地关系为主线,是学习内容更加全面综合。这种形式不仅增加了知识的负载量,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观察和综合分析的能力以及辩证的系统思维。

  二、课程主题内容的确立

  为实现以上目标,该“课程”主题内容确立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综合性、统整性原则

  地理课外活动的主题内容应该是综合性的。这不仅能扩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体验,也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

  课外考察活动的内容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不是若干内容的拼凑。应具有统整性,即内容的联系和综合。一是加强本学科内教学内容的联系和综合,二是将强学科间的联系和综合。实现各科教学内容的立体化和网络化。

  如:安吉龙王山野外考察(后附案例),内容主题是了解龙王山地区的生物、土壤地带性特征和垂直分异。但因其区域的综合地理特征非常典型,因此在活动中穿插了地质地貌观察、水质情况调查等相关地理内容,并联系了其他科目如生物、历史等相关知识。使这个课外实践活动成为了在地理科目基础上学生认识环境,了解社会的综合实践活动。

  2、开放性、生成性原则

  活动主题内容是对学生的探究领域的限定,为学生的活动确立一个方向和框架,而不是对整个活动的过程给予规定。因此,这个主题要有概括性、开放性,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创造广阔的空间。面向每一个学生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目标具有开放性;给予个人探究学习的空间,随着学生的生活学习变化而变化,内容具有开放性。

  对活动的设计不是限制而是为了其生成性发挥的更具有方向感和成效。要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新的目标不断生成,学生的兴趣不断浓厚,知识和体验不断深入,创造性思维不断涌现。

  如:湖州环境问题的调查研究,为学生确定研究方向,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想要了解的主要环境问题,分组或个人确定研究主题和目的地,并自己设计活动目的和活动方案,在活动过程中积极发现新的问题,并不断解决。学生针对某一环境问题展开研究,会遵循“认识现象——了解原因——解决办法”这一思路,自主研究探讨。

  3、层次性、渐进性原则

  由于学科知识的逻辑系统性和学生认识发展的渐进性,课外实践活动也应该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逐步深化的过程。为此,活动主题必须以年级为单位,在各个学段设计不同的内容,而不是设置一贯性的内容。

  因而,在不同的学段开展不同内容的活动主题如:学习与自然,学生与社会,知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逐步适应三个年级的三个阶段的知识学习和能力要求。

  4、生动性、趣味性原则

  实践活动实施过程的展开以学生的自主选择为线索,学生的兴趣是探究的出发点。所以在设计主题时还应考虑主题涉及内容的生动性、趣味性,所确立的主题应该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兴趣。

  5、生活化、可操作原则

  实践活动倡导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促进教育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发掘课程资源,而非在学科知识的逻辑序列中构建课程,为此,活动的主题设计应遵循生活化的原则,从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入手,引发学生探寻“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兴趣。

  同时,活动内容设计不仅要从问题本身的价值性角度出发,我们还要考虑现实的条件,主要是从学校当地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兼顾学校所处区域的自然条件、可获得的人资源条件、可获得的器械、可获得的探究资料等。使活动具有可操作性。

  三、湖州地域资源的案例选择

  实践活动是沟通学生生活世界与教育世界的桥梁。课外考察内容的选择要从区域的实际情况出发,既满足发展需要,又贴合区域特征。因此,因地制宜开展地理课外实践活动是最重要的工作。

  湖州地区无论从自然地理因素还是从人文地理环境来看,内容都十分丰富,涉及地质、地貌、气象、水文、土壤、植物、土地利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城市化发展、旅游资源开发等,有许多典型地点可供考察。

  湖州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丘陵、河流有机地组成一体,地貌典型丰富,地层构造现象明显。北部的太湖平原是观察平原地区河流水文特征、泥沙沉积规律的典型场所。南部丘陵山区物种丰富,地带性植被、土壤发育典型。长兴县煤山剖面既是二叠系与三叠系界线的标志,又是中生界与古生界之间的标志,被认为是地质历史上三个最大的断代“金钉子”之一。另这里区位优越,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就有人类定居,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和“丝绸之府”;近代工业发展早,交通发达,开放程度高。为学生课外实践活动提供了丰富的地域资源。

  为充分利用湖州的地域资源,我们初步制定以下学习主题和内容(部分)。

  湖州五中高中地理课外考察课程主题内容(计划):

  主适用年题

  习

  与

  自然

  生

  与

  社会

  知识与

  发地质岩石

  金钉子

  地形、水文

  太湖

  浙北商圈

  级

  天文观测;气象,气候观测,气压测定;水能的开发利用等

  岩石的形成特点,地质构造;化石

  流水侵蚀、搬运、沉积等作用;水文特征

  CBD的特点

  实践方向

  实践地点

  实践功能

  学高一上

  天文、气象

  天荒坪

  生物、土壤

  莫干山;龙王山

  生物多样性;地带性植被,土壤;垂直分异规律

  学高一下

  商业

  交通

  工业区

  红旗路工贸大街

  城市交通拥堵及解决探究

  凤凰经济技术开工业区为选择;

  发区

  新型农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城市的区位;城市化发展表现;

  旅游资源及开发

  生活垃圾(环境问题)状况调查

  湖笔发展史研究;湖州历史名人

  农业基地

  郊区农庄

  高二

  城市

  旅游

  湖州

  湖州周边

  环境问题

  某住宅小区

  历史文化

  莲花庄

  区

  案例1:湖州安吉龙王山野外考察

  展

  高三

  区域综合

  山区,平原,湖某区域经济发展出路探究

  安吉龙王山主峰海拔1587.4米,是浙北、华东长江三角洲地区第一高峰,是黄浦江最主

  要的水源地。龙王山蕴藏着丰富的生态环境资源,富有原始森林、峰岩涧溪、碧潭等自然景观,空气清新、水体纯净、环境幽雅。物种丰富,是浙江省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其特点为富、野、清、险、秀、旷;组合形成独特得“龙王九景”;黄浦江源、松峰天堑、幽峡仙踪等。历史遗迹——近代艺术大师吴昌硕的故乡;神话传说等人文景观资源非常丰富。

  项目

  活动主题

  设计思想

  活动内容

  内容

  生物多样性,地带性植被、土壤的考察

  引导学生利用节假日结合自己或团队的能力,试试课外观察考察活动,提高对地理知识和理论的理解能力。

  1,调查地质地貌环境状况;2、观察动植物;3、考察亚热带山地植被、土壤变化;4、水质状况调查5、了解沿途地理资源与文化

  过程

  准备工分组、确定线路、仪器设备、学校家长后勤准备

  作

  日程安1、黄浦江源水质调查;观察鸟类植物分布情况;

  排

  案例2:湖州城市环境问题调查研究

  大家是否觉察到我们周围的环境正在日益被严重破坏?如乱砍树木,污染水源与空气,破坏生态环境等等。无数的事实已经告诉我们,环境保护刻不容缓,保护环境不仅是国家和政府部门的责任,也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

  城市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每天都面临着很多的环境问题。关注这些环境问题,并为改善生活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

  项目

  活动主题

  设计思想

  活动内容

  内容

  认识湖州城市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些环境问题

  引导学生利用节假日结合自己或团队的能力,试试课外观察考察活动,提高对地理知识和理论的理解能力。

  1、调查生活中某种环境问题的表现

  2、了解这一环境问题的成因

  3、寻求解决环境问题的办法

  过程

  准备分组、确定区域、准备仪器设备、学校家长后勤准备。

  工作

  日程1、选择制定行动计划和区域

  安排

  2、第四纪冰川遗迹;峡谷瀑布地貌景观;

  2、周末实施活动计划

  3、整理资料,汇总,写实践报告

  都说“素质教育,创新是灵魂”,我认为,没有实践,就不会有创新。通过课外地理综合实践活动,锻炼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协作能力,采集第一手数据资料,将地理各方面如自然、人文等知识相互融合,提高理解能力的同时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从安全性、教学资源、教育资金和师资等角度考虑,高中地理野外实习课程设置仍存在诸多困难,我们要继续努力,在摸索中前进,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地理课程标准解读》

  湖北教育出版社

  2.赵媛

  《南京地区地理综合实习指导纲要》

  科学出版社

  3.黎奇

  《校本教研基地建设模式》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4.张丰

  《校本研修的活动策划与制度建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5.熊梅

  《综合实践活动开发与设计》

  高等教育出版社

  6.孟凡丽

  《多元文化背景中地方课程开发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7.《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

推荐访问:如何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与资源利用的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 课程目标 理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