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洁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价值中有哪些与社会主义思想相契合?请举例。7篇

发布时间:2022-11-18 09:00:05 来源:网友投稿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价值中有哪些与社会主义思想相契合?请举例。7篇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价值中有哪些与社会主义思想相契合?请举例。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价值中有哪些与社会主义思想相契合?请举例。7篇,供大家参考。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价值中有哪些与社会主义思想相契合?请举例。7篇

篇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价值中有哪些与社会主义思想相契合?请举例。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着每个中国人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体现了民族绵延不绝的精神基因,承载着海内外华人情感凝结的精神纽带,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达根基”“丰厚土壤”和“雨露阳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着每个中国人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达根基”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这种“大”“深”“远”“长”,不仅体现在它内容的丰富、学理的完备、历史的悠久和思想的深邃,更根本地是体现在它早已渗透到每一个中国人为人处世和家道伦常之中。一句话,它已内化到每个中国人的心中。毋宁说,中华传统文化就是每个中国人的信念和操守。

  但是,传统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并不能直接画等号。从历史上看,传统文化产生并发展于农业文明下的中国古代社会,历史的复杂性决定了其内容的复杂性,其中既有显而易见的精华,也有同样明显的糟粕,但更多的则是精华与糟粕纠缠在一起的矛盾统一体,因此就需要我们对传统文化做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批判分析。优秀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有着积极的历史作用、至今具有重要价值的思想文化”,这些具有重要价值的思想文化的精髓就是凝聚于传统文化中的“真精神”。这类文化,始终陪伴着每一个中国人取得事业上的成功与辉煌,也支撑着每一个中国人渡过人生中的险境与难关,它们正是中国人安身立命、求得心灵慰藉的精神家园。

  中国共产党人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提出要从与不同国家的历史比较中,从中华民族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中挖掘中国特色的内涵,努力在全体人民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如何才能让核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我们以为,只有从经过千百年历史淘洗并被人们广泛接纳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发达根基”中去开掘,才可能成功,也只有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发达根基”,才能真正生发出广大人民群众最期盼最向往的共同价值目标和价值。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民族绵延不绝的精神基因,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厚土壤”

  从历史维度审视世界各国发展历程不难看出,经济社会的发展转型必然要带来抑或伴随思想价值体系的转换,而这种思想价值体系的转换又必须建立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

  考察中国近现代史可以得出相似的结论。不论是在国家强盛、文化繁盛的“高势”期,还是国家沉沦、文化衰败的“低势”期,要想传播、实践新时期的核心价值理念,都必须牢牢扭住文化传统的优秀因素,努力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到维系民族传承绵延不绝的精神基因,并将之发扬光大。

  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注意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早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就特别注重发挥中国文化的作用。毛泽东说,“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抗战期间,延安创办了《中国文化》杂志,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就是在它的创刊号上问世的。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更为深刻,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也更加自觉。十六大强调要“发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十七大更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而

  党的十八大更是明确提出“文化是民族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指出“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随着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认识逐渐走向深入,必然要引导公民确立文化自信和自觉,重视传统文化的价值,将公民对传统文化的温情与敬意升华为根深蒂固的情感,为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提供“丰厚土壤”。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凝结着海内外华人情感的精神纽带,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雨露阳光”

  众所周知,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而文化又有先进和落后之分。判断一种文化或曰价值观是否先进,一个比较直观的标准便是看它的影响面有多广泛。这一标准一方面指出先进文化和先进价值观的广泛作用效果,另一方面也说明,先进的文化和价值观一定是开放而非封闭的,否则就难以“仁德怀远”“泽被后世”。如果一国的价值观仅仅拘泥于本国民众而没有世界眼光,那么它终将在封闭中走向僵化,进而走向破产。

  海外华侨华人与世界潮流联系最紧密,接触到的各种思潮也较其他群体复杂,如果能够通过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这一国家价值观来凝聚海外华侨华人,不仅能够激发他们支持祖国建设的力量和决心,更能使他们成为在世界范围内宣传代言核心价值观的桥头堡和排头兵。而这就要求在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始终围绕着能够凝结着海内外中华儿女情感的精神纽带,这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必然责无旁贷。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现代交通通讯手段的进步,国家间原有的以国界为基础的壁垒被打破,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这些事实不仅为人们的思想观念意识形态交流创造了物质前提和技术基础,同时也给国家核心价值观建设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课题。“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句话生动地体现出了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关系。世界性寓于民族性之中,民族性是世界性的载体,没有丰富多样的民族性,世界性就失去了存在的可能;形式各异的民族性又体现着世界性因素,民族性依循着世界历史理论所揭示的规律从封闭走向开放,最终达到世界性的彼岸,而这个彼岸,并不是民族性的消失,而是民族性自我扬弃后在更高层次上的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从上古先民至今,中华文化虽历经曲折变化,不断改易,然顽强地一以贯之地延续了下来,没有被外来文化的冲击所中断。特别是近现代以来,一代又一代爱国志士为了国家独立、人民解放不惜流血牺牲,究其深层的文化根基,都能找到民族精神的影响和作用。从这一点上说,中华文化逐渐形成了内在自我的独特精神,且具有很强的包容融合、吸取消化并进而同化不同文化的能力。正因如此,我们说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我国也在努力适应新世纪新变化,实施了文化走出去战略。推动“文化走出去”,既是发展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的需要,也是向世界展示当代中国形象、维护文化多样性、提高国际话语权的需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的显著提高,特别是我国在处理各种国际事务中的出色表现,进一步提升了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也印证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等思想,进一步凸显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维护世界和平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由此不难看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是我们做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佳切入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所构成的文化软实力,必将被世人所折服,也必将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的“雨露阳光”,激励海内外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梦想贡献青春和力量。

篇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价值中有哪些与社会主义思想相契合?请举例。

  ***

  中华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的心得体会

  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且提出了对待传统文化要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要求。这一重要论述不仅抓住了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而且提出了具体的方法和要求。

  我国改革进入深水区,面临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在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中,最大问题就是共同价值观的确立。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面对国际国内条件变化造成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多元、多样、多变,树立国家伦理价值共识,保障我国文化健康发展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自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共产党一直反复强调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问题,正是从战略高度提升国家伦理价值认同的需要。党的十八大更

  是概括了包括“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12个价值理念“作为美好的价值目标,展现着人们为之奋斗的

  前景与指向,激励着人们奋勇前行;作为基本的价值尺度,为人民提供了衡量各项建设事业得失成效的重要依据,引导

  ***

  ***

  着社会的发展航向;作为明确的价值范畴,确立了党和国家、全体社会成员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

  习总书记的系列讲话中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坚持“尊道而贵德”的好传统,“道”就是世界上永恒运动着的最根本规律;而“德”则是人类对于“道”的认识和把握,以及它在人生和社会中的体现。如今,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开始面对新的“道”和“德”:这个“道”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个“德”,狭义说就是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的道德,广义来说,就是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承载着我们民族、我们国家的精神追求,是提高国家伦理认同的“铸魂工程”。

  我国是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使全体人民同

  心同德、团结奋进,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需要我们概括和总结

  ***

  ***

  出反映全国各民族人民“最大公约数”的价值理念,更需要找到全国人民乐于接受的途径方法,而这一切均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要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充分体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总书记多次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要立足于中华传统美德,真正找到了问题的根源,他指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

  一个民族的传统、传统文化就是这个民族的自我意识,是凝结在这个民族中的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中华民族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

  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

  方面需要我们破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从中剥离出能够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又与当代世界发展相契合的优质基因,汲取丰厚养分;另一方面需要我们利用中国人

  ***

  ***

  乐于接受的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中国学术界需要“讲清楚”什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搞不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就找不准在历史发展长河中的位置,就不清楚我们需要继承和扬弃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什么,我们应该反对什么,追求什么。如此带来的只能是表象的“国学热”的虚假繁荣景象,而没有真正把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要旨。

  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厚的思想资源,而且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它是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文化基因。但是传统文化不会自动实现现代转化,优秀传统文化也不能天然地发挥功能和作用,它需要我们尊重文化发展规律,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进行自觉的转换和推动。习总书记指出:“要继承和弘扬我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的传统美德,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坚持社会主义道德观,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引导人

  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让13亿人的每一分子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创造

  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双创”要求就是对待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和方法。

  ***

  ***

  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现形式,激活其生命力。任何一种文化

  传统,作为一种历史的遗存,必然带有无法剔除的天然缺陷,其精华与糟粕总是纠缠在一起,思想高度与思想限度总是瑕

  瑜互见。这就需要我们理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破译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梳理出“古今通理”的价值理念和精神标识,并赋予其时代内涵,推进其向现代的延续和发展。这是浩瀚繁杂的过程,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是以独立的完整的形态存在着,而是存在于历代中华儿女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之中,为代代中华儿女口传身行;或者存在于浩瀚的古籍文本之中,其诸多具有超时空有益价值的因素被层层厚重的幕幔所遮蔽。创造性转化的过程,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传统文化抽丝剥茧的过程,更是根据时代发展需要赋予其新生命的化蛹为蝶的过程。

  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如果说,在历时性上,“创造性转化”是从过去如何走向现在的话,那么,“创新性发展”就是从现在如何走向未来,即如何赋予“传统”以现代生命,促其拓展、完善和发展。无论任何时候,活在今天的“传统”都将与负

  ***

  ***

  载着传统的“现代”纠葛在一起,以物质遗存和精神遗存的形式,为现代社会的人们、为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提供思想资源,持续地发挥影响。立足于优秀传统文化培

  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是要对十八大概括的12个价值理念搞“古已有之”的一一对应,而是根据我国国情

  和时代发展需要扩充其内涵,完善其表现形式,与时俱进地发展。唯有如此,才能保持“传统”的现代生命力。

  ***盘山县沙岭学校

  孙

  会

  2018年10月

篇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价值中有哪些与社会主义思想相契合?请举例。

  中国传统文化中哪些要素可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组成部分,为什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们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如何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考察和评价各种物质的、精神的现象及主体的行为对个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社会的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是我们民族长期秉承的反映社会主义本质原则和价值观念的理性集结体。

  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必须与本国的文化背景联系起来。所谓核心价值体系,除了具有普世价值因素之外,还具有文化的因素。几乎所有国家的核心价值体系都与本国的文化土壤、时代背景联系在一起,并形成具有本国文化特色的价值目标、理念、规范等。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过程中,只有大量地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养分,才能不断丰富理论,取得实效。事实上,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从没有也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

  一、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源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来源于诸多方面,其中,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中不可或缺的思想源泉。

  第一,中国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是一种社会主义的观念体系。这种观念体系是在特定的民族文化环境中发展起来的。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任何时代的社会意识,都和以前时代的社会意识有着联系,它的产生和发展都要以前人所积累的思想材料作为前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成分,才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第二,中国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思想文化传统。中国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中国文化传统,它贯穿于中国人的价值观、思维方式、风俗习惯、道德礼仪等各个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的理论体系,其中的各个方面都贯穿着中国文化传统。如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包容会通”、“见利思义、诚信为本”“勤俭廉政、精忠爱国”、“仁爱孝悌、谦和好礼”、“克己奉公、修身慎独”等精神,通过改造融入了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之中。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升华和创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非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盘继承,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升华和创新。

  首先,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吸收、改造、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毛泽东思想在形成过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收和改造表现得非常充分。以“群众路线”为例。西周政治家周公提出的“敬德保民”等思想,开启了中国民本思想的先河;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政得其民”的历史兴亡规律;荀子进一步提出“君舟民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民本思想,都被毛泽东思想改造成为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主张,也吸收和改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贵和尚中”思想。孔子在创立儒家学说时,十分重视“和”的价值与作用。他强调“和为贵”,把“和”视为做人处事、治国理政的价值判断标准。他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的“和同”思想,也是既承认差异,又要求和合,通过互补互济,达到事物的矛盾统一,形成和谐的状态。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他认为,万事万物都包含着阴阳两个矛盾的方面,阴阳相互作用构成“和”。“和”是宇宙万物的本质以及天地万物生存的基础。充分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贵和尚中”思想

  的现代价值,提炼出适合当代社会发展的“和谐文化”,提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是一个创造。

  其次,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的过程中,吸收和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内容,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综合创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它围绕爱国主义这个核心,包含了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内容。民族精神这些方面的内容,都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中凝练下来的,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墨子·兼爱上》:“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故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亡有。”表现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是一种反映社会进步的发展方向、引领时代进步潮流、为社会成员普遍认同和接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规范,是一个社会最新的精神气质和精神风貌的综合体现。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特征和精神特征。《周易》:“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无穷谓之通。”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汤《盘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是推动时代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是在当代中国人民的伟大奋斗中不断创造新的辉煌的力量源泉。

  再次,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的改造与创新。社会主义荣辱观继承了中国古代的“知耻”文化传统,吸收了中国古代思想家所提出来的“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仁则荣,不仁则辱”、“无羞恶之心,非人也”、“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等荣辱思想的精华,把这些思想改造成为易懂易记、朗朗上口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三、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五千年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国脉传承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面临严峻挑战以及各种复杂环境屹立不倒、历经劫难而百折不挠的力量源泉。中国传统文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丰厚的精神资源,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坚实基础。

  充分重视我国的传统文化资源,处理好批判与继承的关系。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玛雅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都中断、失落了,唯有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生生不息、承前启后、薪火相传。之所以如此,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华文明有着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作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没有中国传统文化之根,就没有中华民族精神之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无法建立。关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问题,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就说明,我们的和谐社会建设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相通之处,我们当代构建的价值体系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密切联系。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我们要做到:

  第一,要充分重视。我们要认真对待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把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放到一定的高度上来认识。

  第二,要认真发掘。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乃至人类的瑰宝。它历史悠远、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宝贵的思想资源,如“和合”、“民本”、“天人合一”、“制天命而用之”、“民胞物与”、“格物致知”、“即物穷理”、“知行合一”等命题和认识,都值得很好地发掘。

  第三,要批判地继承。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对中华文化传统的弘扬,必须采取“扬弃”的辩证态度,才能从中汲取积极的因素,构建出能够反映国人共识的科学的核心价值体系。

  总而言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联系紧密,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升华和创新,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行不悖、互相促进。大力的发掘传统文化中有益于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要素,既令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又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使二者相得益彰。出师表

  两汉: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篇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价值中有哪些与社会主义思想相契合?请举例。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文文化在哲学方面的

  契台性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作为人

  类文明的两种文化,存在一定的共性,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的科学社会

  主义之间在哲学观点方面有这种共性、相通性、契合性,才使社会主义能在中

  华大地生根、发芽、开花和结果。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文化的有力

  补充和突破,才增强社会主义文化的生命力、适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

  发展需要。

  论文关键词: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哲学文化;契合性

  哲学是文化的最高表现形式。中国传统文化与来自西方的社会主义文化虽

  然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文化,但作为人类文明的共同表现形式,在哲学层次上有

  着共通或者相通之处,也正是这种相通之处才使马克思主义这种外来的社会主

  义文化得以中国化。进一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在哲学根基上的

  相通性,不仅为中华文化实现中西马的结合找到契合点,而且也能为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开辟新的道路。

  社会主义的文化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体系,社会主义哲学

  的灵魂是辩证法,辩证法的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对立面的统

  一和斗争的规律。社会主义文化哲学的斗争性具有重要的社会历史价值。在无

  产阶级遭受剥削和压迫的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只有反抗和斗争,才有出

  路和希望。特别是在旧中国,遭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

  大山”的压迫,使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国家千疮百孔,饱受伤害和

  屈辱。只有斗争哲学才能鼓动人民的反抗,解除社会危机,实现中国人民的翻

  身解放。

  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道德占据着决定性的支配地位,纲常伦理、长幼

  尊卑的秩序是天理,是牢不可破的,人们的社会行为必须按照道德责任和义务

  来实践。中国传统文化观察社会人生的角度是抱着现实的态度,关注的焦点是

  现实的人生,而不是未来的解放和自由。这种现实的眼光把理想落实在现世中

  实现,而不关心对未来的向往。因此在近代中国传统的文化没有能力应对解除

  社会危机,实现中国人民的翻身解放。但是今天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

  推进,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命题的提出,中国传统文化对

  于原创社会主义的批判精神和斗争哲学的矫正作用就彰显了出来,这种矫正是

  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文化的有力补充和突破,是增强社会主义文化生命力、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必由之路。

  在社会主义文化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

  基石。中国传统文化有许多哲学思想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

  理相契合。

  一、“天下一气”与物质统一性原理相契合

  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里,唯物主义思想源远流其主要的理论形式就是“天

  下一气”这一朴素唯物主义的命题:“气”是世界的本原,万事万物都统一于

  物质性的“气”。老子在(老子》第四十二章里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在这里,老子指出,“道”产生

  “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互作用(“冲气以为和”)而产生万事万物。庄子在

  《知北游》中,以人的生死为例阐明了

  “天地一气”的思想。他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是其所美

  者为神奇,所恶者为臭腐;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日:?通天

  下一气而?。圣人故贵一。”在庄子看来,宇宙万物,包括人在内,无一例外

  地都“受气于阴阳”,都为一

  “气”所幻所化,气的聚散就形成了物质的存在

  与毁灭,人的生死也是如此。秦汉之际的思想家还提出了

  “精气”、“元气”

  的概念。管子也在《管子?内篇说:“精也者,气之精者也”,即精也是气,它是气的精粹和精华的部分。而“元气”

  一般是指在天地之先、天地之始时的

  一种“存在”。关于“天下一气”与世界万物的关系,张载在《正蒙?乾乖里

  说:“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可见,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

  不仅认为在天地之先就有“元气”,“气”是万物统一的基础,而且认为“气”

  是客观存在的。这与马克思主义所说的“物质”概念己经比较接近了。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下一气”哲学

  思想认为,世界的本源是物质性的“气”,世界万物有统一性,它们都统一于

  “气”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下一气”的哲学思想已经

  直观地猜测到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但是,我们仅把“天下一气”看作是

  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物质观,它带有明显的直观性、猜测性和不彻底性,与马

  克思主义的辩证的科学的物质观既具有相通性,又具有重大差别。马克思主义

  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克服了旧唯物主义者“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

  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

  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的缺陷,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观与历史观、本体论与认识论、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奠定了彻底的唯物主义基础。

  二、“阴阳学说”与对立统一规律相契合

  中国传统文化原始的阴阳学说就认为,在天地之间有“阴”、“阳”

  二气,它们的流转决定了气候的转移以及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上古时代伏羲画八卦的

  传说中,就用阴爻(一一)和阳爻(——)来表示宇宙间事物普遍具有的相反的两

  个方面。西周时期,阴阳学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国语?周语》里记载如伯

  阳甫曾用它来解释地震,“伯阳甫日:?周将亡矣。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

  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老子说: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四十二章)在这里,老子不仅

  指出任何事物都有对立的两个方而,而且指出对立的阴阳二气可以在相互作用

  中实现统--------“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学说不仅发现矛盾的两个方面

  (即“阴”和“阳”)之间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不能截然分开,而且指出,正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即“阴”和“阳”)的相互作用,推动了事物的发展变化。

  在《易传》就有“一阴一阳谓之道”的思想,把对立而的相互作用看作事物运

  动变化的总根源和根本规律。宋明时期,理学更加强调阴阳互补,化生万物的

  作用,周敦颐在书?理性命)中提出:“二气五行,化生万物。五殊二实,二本

  则一。”张载认为:“一物两体,气也。一故神,两故化,此天之所以从叁

  也。”明清之际的王夫之在《张之正蒙注?太和篇》里指出:“万殊之生,因

  乎二气;二气之合,行乎万殊。”认为世界万事万物都由于内部蕴藏着阴阳二

  气而存在和发展,阴阳二气的对立统一贯穿于万事万物之中。在中国古代文化

  的辩证法中,除了有阴阳这对矛盾之外,还有其它一些矛盾,如(老子》和《孙

  子兵法》等书还列举了有无、男女、刚柔、强弱、吉凶、祸福、长短、难易、胜负、奇正、战和等等,这些矛盾的两个方而都是互相依存、互相渗透、互相

  转化、相反相成的,它们和阴阳这对矛盾一起构成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丰富的

  辩证法思想。

  “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

  圈作为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对立统一规律认为,矛盾存在于每一事物发展过

  程的始终,事物的发展变化是由于其内部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结果。中国

  古代的阴阳学说认为,“阴阳”是万事万物的基本属性,既对立又统一的阴阳

  二气相互作用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总根源,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学说既

  展示了中国古代辩证法的民族特色,又显示了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与马克思主

  义唯物辩证法的内在的相通性,也可以说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辨证法的对立统

  一规律的朴素表达。但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阴阳学说作为古代的朴素辩证

  法,并没有脱离经验形态,更不能与马克思主义的矛盾学说相提并论。也正如

  毛泽东所指出的那样,古代的辩证法,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还不可能有完

  备的理论,因而不能完全解释宇宙,后来就被形而上学所代替。”

  三、“理势合一”与唯物史观相契合

  中国传统文化在历史观方面的优良传统集中体现在“理势合一”的思想上,“理”在先秦已有fi然规律的涵义,后来被用于社会历史领域,是指人类社会

  发展的内在规律。“势”在先秦主要被法家和兵家所使用,指权势、威势、形

  势等等,后来才逐渐有了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历史趋势的涵义,所谓“理势

  合一”是指出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是统一的。

  在先秦时期,已经开始了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探讨,春秋战国时期的苟子在

  《天中开篇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

  乱则凶。”肯定了社会历史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主张把S然界和人事划分开

  来(“明于天人之分”),反对天人感应、祥瑞灾异的宗教思想。唐代的柳宗元

  在《封建论》中指出:“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的命题,认为郡县制代替分

  封制是为客观必然的趋势所决定的。

  明确提出并完整论述“理势合一”思

  想的是王夫之,他在《读四书大全说》里提出:“迨得其理,则自然成势,又

  只在势之必然处见理。”认为合乎历史发展规律就自然会形成为发展的趋势,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中体现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即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一

  个“理”与“势”相统一的过程,所以他强调“将理势作一合说”。尤其可贵

  的是,他还看到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提出:“人也,即天

  也,天视自我民视也。”(《读通鉴论》卷十九)。在这里,虽然没有提出人民

  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但已经猜测到社会历史发

  展的规律和趋势与人民意志是一致的。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历史进程是受内在一

  般规律支配的。”

  “历史事件似乎总的说来同样是由偶然性支配着的。但是,在表面上是偶然性在起作用的地方,这种偶然性始终是受内部的隐蔽着的规律

  支配的。”恩格斯指出,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意义就在于:“历史破天荒第

  一次被安置于它的真正的基础上,一个很明显而以前完全被人忽略的事实,即

  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就是说首先必须劳动,然后才能争取统治,从

  事政治、宗教和哲学等等。这一很明显的事实在历史上的应有之义此时终于获

  得了承认。”而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势合一”思想也强调社会历史发展具有不

  可抗拒的必然规律和趋势,而且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与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有

  关,可见,它与历史唯物主义无疑具有相通性。

  四、“经世致用”与实践观点相契合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虽然也有空谈心性,追求出世的思想,但从总体来说,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经世致用的学术品格和实事求是的学术精神。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多以现实的社会政治为基本研究对象,致力于探索安邦

  定国之道,并形成了以重政务为特征的经世思想,这种经世思想强调把自己所

  学的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并通过实践来实现自己的社会理想,这是中国传

  统文化的显著特色。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的精神,尤以其主

  流——儒家学说为甚。孔子曾告诫其弟子:“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语?子路))据语》记载:“子不语

  怪、力、乱、神。”(语?述而》)孔子反对谈鬼,更不追求来世,主张所有学

  说都应该是为了解决现实的问题。后代儒家把这种现实世界的目标概括为:

  “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明清之际的知识分子更注重学

  以致用,王充重实事、疾虚妄;陈亮、叶适倡导“义利双行”;黄宗羲认为:

  “经术所以致用,方不为迂儒之学”;王夫之则强调研究学问的目的是为了

  “述往以为来者师”,以实现“经世之大略”。(王夫之:《渎通鉴台》卷6);这种经世致用的学术品格,反映在治学上就是实事求是的精神。孔子提出“知

  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语?为)班固在书》中记载:汉景帝之子

  刘德,喜好学问,收集典籍,可与朝廷媲美,故称他:“休学好古,实事求

  是”。后来实事求是就流传下来,并被后代提倡,特别是近代,更是提倡实事

  求是的精神,梁启超在起草的京师大学堂的办学章程时说:“本学堂以实事求

  是为主。”中华民族的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的精神对于维系中华民族的存在和

  发展起到了根本性的作用,但由于它主要是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农业社会的历

  史条件下孕育、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也有忽视物质生产实践、偏重经验和容易

  流于功利之弊。陈寅恪曾认为:中国古人素擅长政治及实践伦理学,与罗马人

  最相似。其言道德,惟重实用,不究虚理,其长处短处均在此。长处即修齐治

  平之旨;短处即实事利害只讲得失,观察过明,缺乏精深远大之思。李泽厚把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种精神归结为“实用理性”,认为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具有

  这种“实用理性”,才使它能够在吸收外来学说时(包括马克思主义),不受盲

  目信仰束缚,积极追求改善自己。“不管传统的、外来的,都要由人们的理智

  来裁定、判决、选择、实用,这种实用理性正是中国人数千年来适应环境而生

  存发展的基本精神。”虽然李泽厚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归结为“实用理

  性”未必准确,但中国传统文化中确实存在着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的精神。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实践理论在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

  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实践哲学。

  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充分肯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指出:“人的思维是否

  具有客观的真理性,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又强调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指出:“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

  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始终同社会实践保持着最密切的联系,它把科学地认识世界和革命地改造世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正是中国传统政治

  哲学的“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务实知行观才使中国人有了天然的革

  命传统,当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时才能毫无困难地接受马克思主义革命

  斗争理论。

  总之,社会主义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在哲学方面有大量的相通之处,也正是这些相通之处奠定了中华民族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基础,也为中国的

  马克思主义者在理解马克思主义时奠定了心理基础,也为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

  国化、时代化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篇五: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价值中有哪些与社会主义思想相契合?请举例。

  中国传统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中国新文化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既有民主性精神,也有封建性糟粕。对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来说,传统文化是一种可利用潜力巨大的社会资源,我们应当以现代化为参照系,对我国民族文化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并赋予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以现代内涵,注入新的时代精神,使其传统文化更加辉煌。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巨大的复合体,它是包含了不同时期的不同民族,不同流派的文化要素。在中国历史上它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不断吮吸外来文化的成果。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受制于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包括大陆性地域的地理环境,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经济基础,以家族制度、专制制度以及“家国同构”为特征的社会结构,相对封闭的国际条件等诸多因素,相互影响和制约,构成了一个稳定的生存系统。与这个系统相适应,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自成一体,具有鲜明的特色。就其主体内容而言包括以下几点。

  一:内圣外王型文化特点

  中国封建社会里,政治权力最高的是君王,伦理权威的最高代表是圣人。君师合一,就是政治与伦理合一。

  二:以人为本

  以认为本的人文主义或人本主义,向来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是中国文化精神的重要内容。“以人为本”就是指以人为考虑一切问题的根本,用中国传统方式来说,就是肯定在天地人之间,以人为中心,在人与神之间,以人为中心。人本思想的确立,不仅有助于人们合理地对人与神的关系增强人的主体意识,而且有助于抵制宗教神学。

  三:以和为贵

  中国文化重和谐统一。中国传统文化植根于农耕文明,表现出一种“静态的特征,重视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人自身的身心和谐等。中国传统文化以和为贵的“和,合”精神最为典型地体现在“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中。

  在中国无论是儒家和道家,都主张天人合一,反对天人对立。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和为鬼”的思想观念主要侧重于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

  的和谐统一,孔子的“礼之用,和为贵”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思想可以印证。“以和为贵”的思想作为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也是双重的,一方面积极做到了保持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维护,无疑有着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全民族在贵和尚中观念上的认同,中国文化缺乏如西方文化中的竞争,进取精神,这对社会的发展有不利的影响。

  尽管中国传统文化有少许的不足,但是它的有利方面却是我们中国文化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生命力,我们要一分为二的看待中国的传统文化,剔除糟粕,弘扬精髓。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在新世纪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的崛起已经成为一个不争是事实。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使我们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获得新的生命形式,是中国文化面临的新的历史性选择。无庸置疑,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将使人类文明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要使中国文化更辉煌,在当代必须要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文化,以下是笔者建设中国新文化的一点看法。我认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要做到四点:

  一、坚持指导思想不变。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要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中国社会主义当代我们应该坚持从实际出发,不断创新和发展,使其更加辉煌。不管在什么时候我始终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二、文化建设要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人是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先进文化建设的基本价值取向。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三、提高科学文化知识水平。

  提高科学文化水平,才有利于人们更清楚地认识一些文化的有利作用和负面影响,才能不让一些人盲目的去崇拜一些不好的文化,和歪曲一些优良的文化。再说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前提,是培育“四有”新人,建设中国当代先进文化的基础性工程。第四,整合与创新中国传统文化,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中国近现代在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上,曾经展开过几次比较大的争论,有过“中体西用”、“西体中用”、“会通以求超胜”、“全盘西化”、“儒学复兴”、“民族大众文化”、“创造性转换”、“综合创新”等观点。笔者认为,张岱年先生提出来的“综合创新”论在中国文化论争中是一种极具价值的学说。这种文化主张,是在研究和分析了中国近现代文化论争中各种学说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抛弃了中西对立、体用二元的僵化思维模式,排除了盲目的华夏中心论和欧洲中心论的干扰,特别是提出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注意吸收“会通以求超胜”论、“民族大众文化”论中的合理因素,认为只有辩证的综合创造,才是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坦途。

  毛泽东指出:“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对待外来文化,“如同我们对待食物一样,必须经过自己的口腔咀嚼和胃肠运动,送进唾液胃液肠液,把它分解为精华和糟粕两部分,然后排泄其糟粕,吸收其精华,才能对每位的身体有益,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所谓?全盘西化?的主张,乃是一种错误的观点”。这就是说,对古代和外国文化遗产都要加以批判的分析,剔除其封建性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精华,并通过吸收、借鉴进行我们的革新创造。

  进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文化建设,十分需要从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中吸取有益的成分,使之与现代精神、中国特色相融合,并进一步发扬光大。

篇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价值中有哪些与社会主义思想相契合?请举例。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渊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继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具有深远的历史价值,对于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价值影响;中国传统文化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二十四个字为基本内容。但是,短短的二十四个字,却是内容丰富、层次分明的。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适应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要求和目标,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当前世界文化多元化的新形势下,积极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探析

  1、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渊源

  (1)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基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富强,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和兴旺发达。中国

  传统文化中"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生动表达了国家富强,人民共享经济发展繁荣的幸福场面。

  "民为重,君为轻";的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的民主内涵则是当今民主建设的重要文化来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终要求就是要建设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大同社会,早在中国传统文化《礼记》中就有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人民和睦的和谐大同社会是当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源泉。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平等,就是要实现人人平等的社会;公正就是要促进社会公平。在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

  "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平处于公,公出于道";、"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则蕴含着的公正平等的文化内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基础。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爱国,就是热爱祖国,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中国传统文化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当今爱国精神的文化基础。诚信,在中国传统化中历来受到世人的青睐,"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海岳尚可倾,口诺终不移";中蕴含着诚信精神是营造良好诚信风尚的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蕴含着中华民族丰富的传统文化,有利于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的同时,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精神动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推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改革和发展的精神力量,也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对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凝聚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2)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础。中国传统文化是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基础。具体表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位卑未敢忘忧国";等孕育着深刻的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爱国主义思想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愚公移山";蕴含着不屈不挠的改革发展精神,"因材施教";、"审时度势";、"与日俱新";则包含着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这些深刻的优良传统文化构成了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的思想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深刻的思想精神,既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的思想基础,同时,也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基础。在新时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相辅相成,紧密联系。不仅与中华民族美德相承接,而且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中国社会主义法律法规相协调。为人民群众进行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判断行为得失,规范日常生活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继承发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精神文化中自强求富、尚和合、求大同的文化内涵。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精神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崇正义的继承和发扬。同时,个人价值准则中的爱国、敬业、诚信、友爱的内容继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爱祖国、守诚信、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追求,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之中,具有牢固的文化基础。抛弃传统,丢弃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活力和命脉。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传统中国文化是我国当前在世界文化多元化交流融合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神支柱和精髓。其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内涵,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不断创新发展,发展具有时代鲜明特色的文化价值理念。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时,也注重吸收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从中汲取其丰富深厚的文明成就。在继承吸收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时俱进,充满生机和活力。

篇七: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价值中有哪些与社会主义思想相契合?请举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宋乃庆

  《

  光明日报

  》(2014年10月07日

  06版)

  今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对于正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概括和提炼。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层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牢牢把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青年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四个方面下功夫。

  准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升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营养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和完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延续,二者在内在上是统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沃土,离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

  从国家层面来看。中华文化历来强调“民本”。《尚书·五子之歌》中讲:“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指的就是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和基础,唯有百姓富足安康,国家才能和谐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富强”“民主”要求一切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关注民生,唯有人民安居乐业,国家才能富强昌盛,这是民本思想在当今时代的升华。中华文化强调“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天人合一”意指人类活动应顺应自然规律,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和而不同”则强调在与人交往之中既能与之保持和谐友善关系,又能坚守自己的立场,不完全附和对方。这种理念要求人们在与人相处时应“求同存异”,保持人与人之间自由、民主、平等的关系,在与自然的相处中尊重自然,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这反映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即是“和谐”思想的体现。

  从社会层面来看。《论语·卫灵公》中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指要顾及他人感受,不能将自己不愿做的事情强加到别人身上。《孟子·滕文公上》中讲:“出入相友,守望相助。”教导人们要彼此关心、互相扶助。《孟子·梁惠王上》中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指在赡养老人、抚育孩子时,也应顾及与自己无血缘关系的老人及小孩。这些强调博爱的论述都是以“和谐”为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反映。体现在当代,就是要求致力于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从公民层面来看。《周易·乾》中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指君子应发奋图强、勇于拼搏、永不停息。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谈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意指国家存亡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要求人们以国家兴亡为己任。《论语·里仁》中讲:“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要求人们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以德修身。《论语·述而》中讲:“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要求人们待人接物懂得包容,以宽厚胸怀承载万物。《论语·子路》中讲:“言必信,行必果。”强调做人讲求信用,答应别人的事要办到。《论语·为政》

  中讲:“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证了“诚信”的重要性。《孟子·离娄下》中讲:“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指仁者是充满慈爱之心,满怀爱意的人。《孟子·公孙丑上》中讲:“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指要待人善良、乐于助人。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关公民层面的论述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社会上存在着诸多矛盾与问题,教育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乎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切身利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反映的民族精神、文化理念和价值追求在当今仍有借鉴价值意义。新的时代,应正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作者系西南师范大学原校长)

  吴潜涛:弘扬传统文化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

  2014年08月08日10:53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人民网北京8月8日电

  (万鹏)为深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中央宣传部理论局今年组织编写了通俗理论读物《改革热点面对面》。今日上午,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吴潜涛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话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吴潜涛在访谈中讲到,总书记在谈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指出,它是一种德,这种德,是大德,是国家的德,同时也是社会的德,还是个人的德。国家没有德是不能兴的,一个人没有德,是不能立的。因此,我们国家强调核心价值观,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我们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一个迫切需要,也是我们国家繁荣发展以及国民自身的全面发展的一个需要,核心价值观是

  为国家民族的发展提供价值的支撑,同时为国民自身素质的提高,也提供了价值的力量。

  吴潜涛认为核心价值观有一个自身的特点就是民族性。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它都是以本民族的历史发展密切相关,它蕴含了民族的一种特点。我们中国现在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说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密切相关的。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当中,它积淀着最深层次的中国人的精神追求。因此,我们今天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跟我们过去发生的、至今对社会仍然有影响的这种优秀的传统文化,应当说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总书记在几次重要的讲话中讲得非常好,他讲这是一个源泉。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思想之源,另外还强调,中国传统的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固有之本。这样的思想之源和固有之本的关系,我觉得讲得非常精辟。

  吴潜涛讲到,今天我们讲的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从三个层面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国家的层面、社会的层面和个人的层面。为什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这三个方面来概括呢?这就与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传统的核心价值观的这种概括是密切相关的。我们在传统文化中讲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就是对传统的核心价值观的概括,传统核心价值观的思维模式,也就是从个人、国家、社会这三个层面来概括。因此我们现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身概括的思维模式,也是与中国传统的核心价值观的概括是紧密相传承的、相衔接的。

  吴潜涛认为,从价值上来看,中国传统文化里有很多优秀的价值理念,这些优秀的价值理念具有民族性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超过时空的。就是任何时代的都可以用的,都可以根据时代的发展赋予它新的内涵。我们现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里面的很多价值理念,很多都是与中国先哲提出的价值理念是密切相关的。在一定意义上,我们找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价值理念,再结合时代的特点、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给它赋予新的内涵,本身就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以,我们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优秀的传统文化,不能离开这个根基。离开了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你这种核心价值观就没有生源。任何一种核心价值观要想生生不息,就必须具有民族性,没有民族性的东西,那是不可能长久的。

  吴潜涛指出,我们在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非常凸显的一个问题,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的关系问题,总书记也特别关注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有了很多重要的精辟论述。我们现在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这种密切的关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要建立在立足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吴潜涛讲到,我们说立足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根基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不是对过去哪一个先哲原话的照搬或者经典著作的照搬,我们要把握它的精神实质。对于弘扬传统文化,要把握好创造性转换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既要找到共性的价值理念,我们讲信用、讲仁义求大同,求和合;过去讲义以为上、义以为质、以德治国、以文化人等。总书记在五四讲话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传统文化优秀的价值理念、优秀的成果作了非常系统的概括。我们把这些东西找到以后,再结合着实际,进行一些创造性地阐释,这才是创造性的发展、创造性地转换。因此,弘扬传统文化,对于我们目前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需要我们深入探索性的一个关键性的问题,也是我们当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要抓住的一个重要的关键点和把手。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渊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继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具有深远的历史价值,对于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价值影响;中国传统文化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二十四个字为基本内容。但是,短短的二十四个字,却是内容丰富、层次分明的。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适应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要

  求和目标,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当前世界文化多元化的新形势下,积极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探析

  1、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渊源

  (1)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基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富强,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和兴旺发达。中国传统文化中“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生动表达了国家富强,人民共享经济发展繁荣的幸福场面。

  “民为重,君为轻”的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的民主内涵则是当今民主建设的重要文化来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终要求就是要建设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大同社会,早在中国传统文化《礼记》中就有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人民和睦的和谐大同社会是当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源泉。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平等,就是要实现人人平等的社会;公正就是要促进社会公平。在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

  “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平处于公,公出于道”、“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则蕴含着的公正平等的文化内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基础。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爱国,就是热爱祖国,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中国传统文化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当今爱国精神的文化基础。诚信,在中国传统化中历来受到世人的青睐,“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海岳尚可倾,口诺终不移”中蕴含着诚信精神是营造良好诚信风尚的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蕴含着中华民族丰富的传统文化,有利于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的同时,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的精神动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推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改革和发展的精神力量,也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对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凝聚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2)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础。中国传统文化是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基础。具体表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行健,君子以自

  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位卑未敢忘忧国”等孕育着深刻的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爱国主义思想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愚公移山”蕴含着不屈不挠的改革发展精神,“因材施教”、“审时度势”、“与日俱新”则包含着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这些深刻的优良传统文化构成了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的思想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深刻的思想精神,既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的思想基础,同时,也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基础。在新时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相辅相成,紧密联系。不仅与中华民族美德相承接,而且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中国社会主义法律法规相协调。为人民群众进行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判断行为得失,规范日常生活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继承发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精神文化中自强求富、尚和合、求大同的文化内涵。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精神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崇正义的继承和发扬。同时,个人价值准则中的爱国、敬业、诚信、友爱的内容继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爱祖国、守诚信、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追求,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之中,具有牢固的文化基础。抛弃传统,丢弃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活力和命脉。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传统中国文化是我国当前在世界文化多元化交流融合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神支柱和精髓。其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内涵,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不断创新发展,发展具有时代鲜明特色的文化价值理念。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时,也注重吸收世

  界文明的有益成果,从中汲取其丰富深厚的文明成就。在继承吸收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时俱进,充满生机和活力。

  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意义

  1、对于继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具有深远的历史价值

  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源远流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对于继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具有深远的历史价值。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内容极为丰富。热爱祖国,矢志不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维护统一,反对分裂;同仇敌忾,抗御外侮都是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千百年来,融入民族意识中的爱国主义传统成为激励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支柱。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始终凝聚着中华各族儿女的共同心愿,引领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方向。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爱国主义在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凝聚作用。同时,爱国主义也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力量源泉,爱国主义精神为个人实现人生价值提发展舞台和指明方向。

  2、对于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和主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对于培育和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时代特征,最能激励中华儿女的锐意进取。改革创新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改革创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求,是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风貌写照,是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的强大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体现和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思想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基础

  和思想基础的源泉是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不仅对于继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具有深远的历史价值,而且对于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分析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国传统文化意蕴,有利于弘扬共同理想,凝聚精神力量、引领建设道德风尚。建设全民族奋发向上,团结和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有利于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华民族国富民强、人民幸福、民族振兴的中华梦。同时,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四

  个全面发展战略的体现,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更加富强、更加民主、更加和谐、更加文明、更加美丽的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使中华民族更加自信、更加自强的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

  参考文献:

  [1]房广顺,张宏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文化意蕴探析[J].理论探讨(上半年刊),2015(01).

  [2]崔宜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再认识[J].道德与文明(上半年刊),2014(05).

  [3]孔宪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兼论中国共产党关于传统文化的新认识[J].教学与研究(上半年刊),2015(01).

推荐访问: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价值中有哪些与社会主义思想相契合?请举例。 中有 契合 传统文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