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洁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中学作文教学所需素养19篇

发布时间:2022-11-13 16:55:03 来源:网友投稿

中学作文教学所需素养19篇中学作文教学所需素养  核心素养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分析  摘要:在当前核心素养教育教学理念的发展和应用过程中,教师对于核心素养教学原则作出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学作文教学所需素养19篇,供大家参考。

中学作文教学所需素养19篇

篇一:中学作文教学所需素养

  核心素养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分析

  摘要:在当前核心素养教育教学理念的发展和应用过程中,教师对于核心素养教学原则作出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通过对个人教学方法的设计、教学模式的开发、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教学理念的创新,实现了对课堂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在这一背景下,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得到了相应的进步,且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这一背景下,研究将针对核心素养教学背景下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工作进行问题的探索和策略的研究,同时会提出全新的教学看法和教学建议,希望能够将来的初中语文写作工作开展提供保障和支撑。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语文;写作教学;问题分析;方法研究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时候,需要结合核心素养教学方法的应用,对学生开展深度培养。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写作热情,促进学生的写作感情、写作思维,调动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水平。在这一背景下长期发展,学生的写作质量会得到稳步的提升,且教师能够在这一潜移默化的教学环境中逐渐分析得出学生的写作问题,然后设计符合学生学习思维与学习方法的问题解决策略,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提供高效保障。同时,教师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写作素材来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应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写作认知能力。

  一、优化写作策略,创新写作方法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传统模式的语文写作教学产生的强烈的冲击。首先充教学方面来讲,传统的语文写作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当今教育的要求。因为传统的语文写作教学一直是沿用教师范文讲解、规定写作方向、黑板列出提纲、学生打草稿、修改文章最终让教师批阅,整个过程需要占用两到三节课的时间才能完成,而且对学生来说,课堂枯燥无味,压抑难耐。而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设计课堂开展教学,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或即时通讯软件规定写作方向,给出学生大体提纲,让学生在电子设备上进行写作。

  例如:在遇到写景文章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分析范文,对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开头结尾重点讲解,教师在规定写作方向时可以建议学生描写自己旅游过的城市、或者学生看见过最美的风景,同时教师再推介给学生几篇范文,让学生阅读理解,结合教师课堂所讲结合使用写作技巧,然后完成作业。在学生将作业通过网络提交给教师后,教师可以直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批阅,批阅过后直接发给学生,通过网络平台指出学生的错误和不足。

  二、鼓励独立起草,锻炼自主能力

  教师要锻炼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这一阶段也是写作的主要阶段,学生把经过讨论和研究列好的提纲通过整体的结构和思考撰写成稿子,教师在这个阶段要积极鼓励学生,让学生放开思维,大胆的去创新,并且融入自己的写作技巧和内心感受来对文章进行雕琢。

  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设定一个作文方向,如《远方的自己》、《消失在地平线的脚印》这类题目,然后让学习小组之间展开讨论交流,设计文章的提纲,在提纲设计完成之后,教师先让学生基于自己的开放思维在文章中自由发言。经过教师的大力支持和鼓舞,学生在写作的时候会更加认真投入,而且会针对提纲进行文章整体结构的设计和挖掘。学生可能会从“诗和远方”来下笔,也可能从“学海无涯苦作舟”来下笔,还有可能从“一场说走就走的远行”来下笔,亦或从“外出求学”来下笔。不管学生从哪个角度下笔写作,都是经过学生自己深思熟虑后的结果,当学生完成作文后,教师在批改的过程中要合理的利用评价法则,以鼓励为主,批评为辅,并且在提出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时要委婉,这样学生在改正的时候也会更快更有效,不会对作文产生抵触心理。

  三、严肃批阅过程,养成慎独思维

  教师在应用过程性写作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写作能力提升与培养的过程中,不仅需要通过前期准备和初稿校对的方法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同时还需要让学生明白如何基于前前期工作的开展,融合教师的修改和批阅内容对个人的写作综合素养做出有效的发展和建设。

  例如:教师在对学生的习作内容进行批阅的时候,需要结合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第一是对扣题程度的批阅;第二是对体裁应用格式的批阅;第二是对语句通畅性的批阅;第四是对逻辑陈述能力的批阅;第五是对语法错误的批阅;第六是对开头与结尾的批阅。借此,学生能够基于教师的批阅内容对整篇文章做出问题的分析与查找,结合教师给出的意见分析个人的写作弊端与不足,进而通过教师提出的方法,科学合理的改正个人存在的写作问题,为后续的写作能力提升和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促进学生的写作水平有着重要的帮助和现实意义,且对于过程性写作教学方法的效能发挥与价值体现有着明确的表征。

  综上所述,基于核心素养的写作教学工作开展从本质上分析是一种范例教学结构,该方法的应用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了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服务与指导作用,符合新课程的核心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吕红艳.初中语文的生活化阅读与写作方法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9(32):117.

  [2]宋衍英.初中语文学生写作能力培养之我见[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8):70.

篇二:中学作文教学所需素养

  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作文教学策略探究

  作者:刘海波

  来源:《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2020年第09期

  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基本的训练目标,并且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中体现这一点。教师要采取开放的教学模式,合理利用现有的各种教学素材和资源,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教师要夯实学生的语言基础,这是进行系统化写作训练的依托。教师可以随着教学的不断推进,逐渐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由浅入深地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分析文章运用的修辞手法

  很多学生的习作之所以缺乏可读性,质量较差,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语言积累和语言表达能力不足。首先,学生语言素材的积累不够丰富,即使有想要表达的内容,也难以很快找到准确的语言素材。另一方面,学生对语言表达方法和技巧的运用不够熟练,尤其是各种修辞手法的使用。这些都是实际教学中应当予以强化的方面,教师要明确训练重心和培养方向,做系统的、科学的教学设计。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学习一些典型范文中的修辞手法,以此来丰富语言积累。学生直观感受了这些修辞方法的使用,理解起来也更容易,能够起到很好的教学训练效果。

  比如在教学《紫藤萝瀑布》一文时,该文章是描写景物的经典,文章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如“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一句,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一句,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这篇文章时仔细分析品读其中的语句,感受这些修辞手法的效果,培养自身的语言感受能力。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自己的习作中尝试使用这些修辞手法,优化习作的语言,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达成核心素养理念下作文教学的训练目标。

  二、丰富写作素材的积累

  丰富学生作文素材的积累,对于学生作文能力的提升非常重要。很多学生的习作之所以读起来十分空洞,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作文内容乏味。素材的匮乏使得学生在作文时找不到可以描绘的内容,写作时会碰到各种障碍,习作质量也不好。丰富学生作文素材积累的方法有很多,教师可以先从课本内优质的范文出发,让学生仔细品读,学习其中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加以吸收,在今后的作文中运用,以提升习作的整体质量。

  课本中很多文章都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范例。比如《社戏》一文,有一些可取的写作技巧——运用感官及修辞进行景物描写,应用各种描写手法刻画人物形象;《桃花源记》中,也有可学习的地方——游记写作技巧精妙,采用一步一景的写作方式,将读者带入到自己所描写的

  景物中。教师在分析解读这些文本时,既要让学生读懂文章,也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累其中好的作文素材。这样才能够达到训练的目标,提升学生的作文能力,让学生的核心素养不断提升。

  三、展开有效的作文教学评价

  教师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写作教学指导,也要合理构建作文评价体系。教师在评价学生的习作时要采用合适的方法,既要有针对性地指出学生习作中存在的典型问题,给学生提出改进的建议,也要看到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开展赏识教育,给学生积极正面的激励。这样的评价方式能够取得最好的效果,不仅能够给学生的写作练习指引方向,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建立学习信心。教师在教学训练中要做好教学评价,推动学生不斷进步,让写作训练的多元目标有效达成。

  比如在结合“怎样选材”这个主题进行作文训练时,教师给学生规定了一个具体的作文方向——做好自己,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要合理选材,表现这个主题。学生完成习作,教师要采用合理的教学评价模式,可以先组织大家进行口头作文,在学生自我介绍后,其他的同学针对学生的自我介绍表达自己的意见。在其他学生表述后,教师再评价时,要肯定学生的表现,尤其要关注学生的选材,让学生对自己的优点及缺点进行总结。这种评价模式能够带给学生具体的指导,并且让学生的作文思路逐渐清晰起来。有了这种交互过程,教师再组织学生将刚才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学生的写作过程会更加顺畅,作文教学的训练目标也可以很好地达成。

篇三:中学作文教学所需素养

  语文核心素养与作文教学

  语文核心素养与作文教学

  王小军

  内容摘要:“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文章写作是一个人思想的外化,体现着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与理想追求。所以,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与写作的过程是中学生语言构建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的重要途径。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XX年版)》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对高中的作文教学与写作指明了方向,也是高中生作文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

  作文教学

  策略研究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XX年版)》提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四个核心要素均与作文密切相关。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考语文的重头戏。因此,在高中作文教学中贯彻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显得尤为必要。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现提出以下教学策略:

  一.高中写作教学中的语言建构与运用

  语言建构是指在言语活动中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和经验,良好的语感,在积累的语言素材之间建立有机联系,将自己获得的语言素材整合成有机的系统,理解和掌握汉语言文字使用的基本规律,以及个体语言经验的形成;语言使用是指利用语言规则能够有效地完成交际活动,并能够根据具体的语言情况有效地使用书面语言与不同的对象进行交际。

  当前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的作文模式化、套作作文大量涌现。究其原因,学生没有积累较为丰富的语言材料。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就要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汉代场雄说能读千赋,则能为之。”唐代大诗人杜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千赋”与“万卷”、说明多读书才能作好文章,西晋机说:“咏世德之骏烈,通千人之清芬。游文章之体府,嘉丽藻之彬彬,概投1

  简而援笔,聊宣之乎斯文。”他认为文章是作者畅游书林文府时所产生的感受的表现与敷陈。17版课程标准在学习任务群中提出的整本书阅读,能让学生接触到足够的丰富的语言。拿高中课本节选的

  《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一节来说,从这一篇节选的单篇短章中学生很难积累到丰富的语言,实际上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的语言运用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有许多的语言材料值得学生去积累、模仿与运用。比如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时,她第一次见到贾府那样的阵势,吓呆了,曹雪芹就用一“蹭”字就把刘姥姥走路时因为害怕,脚提不起来,在地上磨的样子、神态描写的淋漓尽致。刘姥姥二进贾府时,知道了平儿的身份,“忙跳下地来问‘姑娘好”。75歲的老太太,一下跳下地,虽年纪大,但身体硬朗,动作利落,活画了庄户人家的特点。贾母从来不会“跳”,林黛玉也不会“跳”的,薛宝钗也不会;再比如贾政打宝玉时,“盖了三四十下”。一“盖”字,写出了贾政在用整个身体的力量在打,四声的“盖”比三声的“打”体现出打的动作更重。象这些动词的妙用,如不进行整本书的阅读,学生一般不会有所感知和积累的。

  二.高中写作教学中的思维发展与提升

  思维发展能力是实践创新的前提与基础,是学生自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在整个语文学科体系中对人的思维、语言表达以及文化传承起到了独特而又综合的作用。

  目前,高中语文教材的编写偏重阅读教学,而忽视写作教学。阅读是从外向内吸收和借鉴的内化过程,写作是从内向外表达的外化过程,阅读和写作是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学十二韵》中曾说过:“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思真;作者胸有镜,入境始与亲。”叶老先生的句子告诉我们,每篇文章都有一个写作思路和清晰的主线。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四册第一课《林黛玉进贾府》为例,文章的第八自然段是对“荣禧堂”的描述。曹雪芹在描写这一部分时,首先描写了荣禧堂的位置,把握了荣禧堂在整个庭院中的地位。其次,描述了荣禧堂屋内的布局。从整体到局部,从室外到室内,从物理环境到人文环境。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首先让学生总结,通过直观的语言体验,分析和探索作者的写作逻辑,形成自己的理解;其次,教师安排课外写作练习,运用课堂所学的写作逻辑,介绍一个地方,如图书馆介绍。教科书中所选的文章都是国内外古典文2

  学作品,经典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资源,通过对语言和文学形象的分析,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概括逻辑规律,读写结合,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核心语文素养。

  三.高中写作教学中的审美鉴赏与创造

  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活动中体验、欣赏、评价、表达和创造美的能力和素质。写作是人们形成审美体验、发展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写作中,学生通过阅读、欣赏优秀作品、欣赏语言艺术,体验丰富的情感,激发审美想象,体验思想魅力,领悟人生哲学,逐步学会用书面语言来表达美和创造美,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和主体意识,来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

  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阅和点评。在作文批阅中,学生也可以成为主体,通过学生对作文的相互评价,使学生能够感受、体验和识别其他学生作品的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更好地修改自己的文章。叶圣陶先生在《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中》表示,让学生参与作文评价,发展思维,提高欣赏和创造美的能力。具体操作如下:

  (1)在学生互评作文之前,教师先说明高考作文的写作目的、写作要求和评分标准。学生可以从某一角度对作文进行评价或综合批阅。比如:结构、表达、概念、主题。由于评价要求较多,教师应在每个学生相互评价前对学生进行指导。

  (2)学生评价。学生评价作文的能力也是需要逐步发展的。因此,在学生互评作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指导。学生可以从全文开始,然后看每个段落的字词、句子和格式,最后看看全文。

  (3)教师总结,学生自己修改作文。学生作文互评的过程是一个欣赏和识别美的过程,是一个互相学习、弥补缺点的过程,在评价学生作文的基础上,学生有兴趣积极修改作文,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水平。作文互评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策略。

  四.高中写作教学中的文化传承与理解

  文化,简单理解,就是某一地区人类的生活要素形态的统称,体现了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和精神家园,体现了一个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反映了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比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人为本,3

  讲究诚信,强调和谐,重视教育,倡导德治”等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对于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使全国人民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高中阶段的学生正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中坚力量,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古典文学作品,积累国内外古典文学资料,继承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理解和借鉴外国文化,吸收人类文化的精华,在广阔的文化视角下创作自己的作品,不断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近年来,高考高分作文大多是具有文化品位和思想内涵的文章。在高中作文教学中,应该始终贯穿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具体操作如下:

  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XX年版)》中“阅读与讨论学习任务组2本全书”的要求,选择3-5本作品进行两学期的阅读。高中第一学期,教师可以根据《红楼梦》、《巴黎圣母院》、《哈姆雷特》等教材“名著导读”中的部分来选择自己的作品。通过整本书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拓宽自己的文化视野,积累写作材料,写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為写作奠定基础。然后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图书馆、档案馆等阅读文章,通过各种媒体了解时事,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分析对当前文化的理解,阐述自己独特的见解,不断提高文化理解,练习分享,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综上所述,在高中作文教学中,首先,我们应该通过阅读整本书来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欣赏水平,从而批判地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从而创造出自己的优秀文章。

篇四:中学作文教学所需素养

  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作文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用语言文字实行表达和交流的综合性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基本的适合实际需要的书面语言表达水平的活动。作文水平是学生语文素养的体现,作文教学过程是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过程,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有全局把关的作用,是其他各项教学的统帅,语文教学的成败很大水准上取决于作文教学的成败。不过“作文难”却时常困扰着广大师生。针对这个“难”,我通过三年的教学实践培育出了一小株作文教学之花。夯实基础为学生作文提供肥沃的土壤;读、悟、写、评使其生出茁壮的枝芽;教学设想的稳步推动必将开出了朵朵秀美的小花。

  一、夯实基础,把好作文教学第一关。

  学生字、词、句、段、篇知识的积累与使用和听、说、读、写的水平直接影响到作文,所以,抓好基础知识教学就给作文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字是学好语文,提升写作水平的首要条件,教学中结合作品,严格按课标要求从音、形、意、书写等方面训练,不折不扣的让学生充分掌握3500个常用字。丰富的词汇对写好作文也至观重要,平时要求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持续的发现和积累,中学毕业至少有9000多个词汇存储在自己的心理词典上,并能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能根据具体语境从感情色彩、语体色彩、文体色彩以及语义的轻重、大小范围和虚实需要等对同义词、近义词实行辨析,明确关联词语的搭配,注重成语的积累和使用。句子是表达完整意思的基本单位,熟悉各种句子的构造、用处,才能造出完整通顺的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教学中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着重培养学生学生语文实践水平,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表达,强化课内外诗文佳句背诵增强知识储备量,通过病句的辨识与修改练就学生识别、使用句子的火眼金睛,同时强化标点符号的准确使用,使句子表达更趋完美。段落是文章的骨干,能按一定逻辑顺序组织句子,才能构成合理的段落。篇章结构就是说话的条理,说话的条理反映思考的步骤,想事情想的清楚,理出了头绪说话就能顺理成章,有条不紊,写下来就会成为层次清楚,结构严密的文章。段落、篇章知识主要通过平时的作品阅读赏析(古诗词赏析、记叙文阅读、说明文阅读、议论文阅读、文言文阅读)逐步渗透、加深、强化。

  听、说、读、写水平是架起知识与使用的桥梁。教学中结合综合性学习与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听、说、读、写水平。口语交际将听、说水平的培养互为贯通,提升听、说水平首先让学生能耐心、专注地听,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能自信负责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然后训练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使听说水平持续提升,同时就适当话题做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课内外经常展开辩论赛和问题讨论等,内化听、说水平。综合性实践活动将学习与生活紧密相连,在这个环节上通常放手让学生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平时经常提出学习、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定计划,搜集资料,讨论分析,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研究报告。关心学校、本地区、国内外大事,能就共同注重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并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等

  展示学习成果。在办报、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有了丰厚的语文基础知识,学生就不会惧怕作文,同时头脑中蕴积的知识越多,就会催生出表达的热望,这个表达就是作文教学的突破口。

  二、注重读、悟、写、评的深层挖掘。

  语文教学中读、悟、写、评,无处不在。但怎样才能使他们的功用发挥到极至,是需要深层挖掘的,我在教学中的做法是:

  1、重读。在强化课内精品文阅读的同时注重课外阅读,包括读经典名著,读时文(各类中外优秀作品、适合中学生读的报刊杂志、当地的报刊杂志等)读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分阶段、按计划实施,每学期读完三部名著(按课标要求),各类中外优秀作品至少10篇,中学生报刊或杂志一份,当地报刊或杂志一份。让每个学生给自己建立阅读档案,以便随时了解阅读进度,可随时评价、表扬或督促。三年下来学生阅读量持续增加,知识和思想也就日渐富足,不光会使学生产生写作的欲望,还会在内容、构思、语言等方面对写作产生多方面深刻的影响。

  2、重悟。这里的“悟”包括悟作品、悟生活。悟作品:教学中要求学生只要读了就要悟,悟作品的内容,悟作品的现实生活,悟作者的写作意图、写作方法,悟由作品中引发的思考等,一方面提升阅读的悟性,另一方面也积累了写作的间接经验。悟生活:平时要求学生多观察、多思考,积累生活经验,能用心去感悟生活,让生活中的点滴都能触动他们的种种联想,诱发他们更深入的理解事物的欲望,发展理解水平同时让这些感悟激活平时所积累的语言材料,提升语言使用水平。通过“悟”学生的经验持续丰富,对生活的体验也越来越深刻,写出的文章就越有个性、越有感染力。

  3、重写。一方面要求学生勤写,只要想表达就赶快写下来,强化对生活素材的记忆,完成材料到理解的第一转化,养成一面学习、一面积累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对自己的学习、成长乃至对成就一生的事业都至关重要。一方面要求学生巧写,每单元围绕一个话题实行写作,根据不同的生活感悟,不同的体验写出很有个性的文章,同时也结合平时对课本选文的阅读实行仿写、扩写、续写、改写、缩写等相关练习,提升写作水平。

  4、重评。先自评,要求学生写完一篇文章后要多读几遍对自己认为不妥的地方实行修改,写出简短的文章评价和修改理由。然后,学生互评,利用课堂上作文的时间让作文完成快的先开始评,进而组织全班轮评,这样,一个人的文章往往有几个人评,看法也不会完全一致,形成交往互动的作文学习氛围。最后,教师评,我评作文时坚持鼓励的原则,赏识学生,赏识他们的作文,评语多用鼓励的话语,对待作文中的问题以探讨式的口吻提出自己的建议。多给学生创造发表的机会,在小组内发表(读给小组同学听),在班内发表(班内办“蓓蕾初绽”班报,)在校内发表(投到校广播室),在报刊上发表(将学生文章推荐到报刊)让学生产生成功的感受,给作文教学注入不竭的动力。

  这丰富的文学底蕴、深刻的人生体验、扎实的写作实践、宽松的评改氛围,为作文教学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按板块儿稳步推动教学进程。

  前面谈到的基础知识的夯实,读、悟、写、评的深层挖掘是就知识的总体分类把握来说,重理论阐述,是教学中的宏观把握,按板快稳步推动教学进程则是把前两项内容融入实际教学中,使之形成一张强大的、错综复杂的知识网,重实际操作,是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操作过程,是作文教学成败的关键。

  语文教材的编排是每单元为一个整体,包括选文阅读、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写作,单元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写作。教学中以单元为板块儿,以课堂为主阵地,稳步推动。阅读每一篇文章都增强学生对字、词、句、段、篇知识的掌握,仅仅根据不同文章的特点有所侧重,课堂引导学生大胆思维、大胆表达,给其充足的读、悟空间,并使其充分交流,课后多留开放性的、能触动其创造性思维的作业加以巩固,课余时间引导学生阅读,丰富知识,参与生活实践,体验生活,让学生的每一天都是新的。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扎实实行,每单元都围绕一定主题展开相对应的活动,充足开发利用好一切有用的课程资源,然后,指导作文必定是水到渠成的,重视评的环节,使本次写作趋于完美,为以后写作积累经验。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工夫都应下在平时。作文教学不能仅局限于作文课,而应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立足课堂,抓好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各项水平的训练;合理使用课余时间,拓展学习空间,让知识持续延伸,稳中求实,必将会实现作文教学的一个又一个飞跃。

  综上所述,作文教学是融于语文教学全过程的,而不是游离于语文教学的一个独立存有的部分。语文教学是否扎实有效,决定作文教学的成败,作文教学的成败,也可透视语文教学的情况。作文教学与语文教学虽有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但在实际教学中仅仅各自侧重点不同,具体操作是同步的。语文教学必定渗透作文教学,作文教学也必将强化语文教学,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如若将语文教学比做土壤,那作文教学就是生长于其中的一株小苗,小苗的成长、壮大、开花、结果,就是这语文教学精心的培育过程。但愿语文教学的土更肥,作文教学的花更艳。

篇五:中学作文教学所需素养

  浅谈作文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

  精品资料

  浅谈作文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教学主要是为了转变学生学习语文的方式,通过更加有效地方式进行语文能力的培养,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使学生掌握语文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的语文技能与综合能力,从综合性的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使学生可以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满足其发展所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通过对有关内容进行综合性的阐述,提供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方法。

  一、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当前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与综合能力已经成为教学中非常重要的话题之一,当前有很多教师就相关内容进行综合性的研究,而这一问题也成为当前语文专家与教师探讨的热点问题,成为教育改革中的重点之一。怎样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当前语文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之一。需要结合现有的教学内容,使用更加科学合理的方法,为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提供更大的保障。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同时需要学生掌握良好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运能力使学生建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在不断地学习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2

  精品资料

  作文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方法

  二、作文教学中的思维能力锻炼

  思维能力是人脑对事物的观察与总结,在这一过程中,思维会对人脑进行支配,会对外界进行分析与处理。这是人们对于外界进行分析与处理,是人们对外界的认知过程。这一过程并不是非常复杂,对于人大脑来讲是瞬间完成的过程。作为思维的训练却并不是在短时间之内完成的,必须通过长时间的锻炼,才能获得非常好的效果,但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忽视作文锻炼的问题,通过自身的渠道随意找出一些的内容让学生进行写作锻炼,没有对有关内容所能获得效果进行深入的分析。教师没有对学生的思路进行限制,但是却同样没有提供相应的指导,是一种开放式的写作方式,但是教师没有对学生进行指导,也没有帮助学生对材料进行分析,学生不能完全读懂材料,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无法有效地实现预期。

  三、作文教学中学习能力的?炼

  学习能力是学生做基本的素质,学习能力不仅仅是使学生认识字词等知识,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自身的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虽然对学生理解文章的能力要求并不是非常高,也没有要求学生背诵有关内容,但是学生最好可以在写作的过程中应用其中的内容。要想达到这一层次,需要通过一定的锻炼才能实现,写作学习并不简单的模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3

  精品资料

  仿,否则会使学生的文章没有灵魂。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不能立刻下笔,而是需要对有关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因为写作并不是技术,而是将自身的生活感悟写出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为学生提供科学的方法,使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进行思考,才能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学习水平也会有明显的提升,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是学生进行写作的锻炼,不用写太长的内容,简单的一段内容,使学生进行简单的锻炼,教师还可以通过相关的模仿锻炼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材料,使学生可以自己进行材料的解析工作。

  四、作文教学中合作能力的锻炼

  基础教育正处在不断的推进过程中,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有非常紧密的练习,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需要从学生的社会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合作能力对于学生来讲,不仅仅在当前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对学生的培养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当学生遇到问题之后,需要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解决相关问题。但是教师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为学生创造出良好的环境,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合作解决相关问题。而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的重点是学生探讨。教师不能为所有的学生提供针对性的辅导,所以需要让学生之间进行讨论,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教师在分组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人数,并注意男女人数差不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4

  精品资料

  多,使讨论内容更加全面。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适当参与,启发学生,使所有的学生都可以表达自身的想法与意见,提升自身的交流能力。

  结论:在社会竞争之中,教育的重要性愈加明显,对人才的培养工作也越来越重,对人才的培养工作已经成为当前的热点工作。教师意识到在对学生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在语文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对高中语文写作创新,教师需要全面的了解教材并创造出全新的环境,为学生创造出更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可以更好的发展,帮助学生有更大的进步,在作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生有更好的发展。

  ★作者通联:湖北宜昌市第一中学。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5

篇六:中学作文教学所需素养

  新课程对作文教学的要求

  新课程对作文教学的要求

  导语:积极进行教育实践,提高师德修养,不断完善自我,强化专业素质,适应教材需要,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坚持教育科研,走以研促教之路,加强心理按摩,保持心理健康,新课标对中学语文教师的素质要求

  关键词:新课标;教育观念;教育实践

  新课标的教育,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样的素质教育是充分弘扬人的主体性,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精神力量的教育。

  新课标的具体实施,归根结底要依靠的还是我们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教师本身是否具备高素质,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的成败。所以,为培养新世纪的一代新人,教师就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

  新课标的实施对中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怎样的素质要求呢?

  本人以为,除了政治思想、道德伦理素质之外,再即,专业文化素质,教学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学科综合素质和教育科研素质等等,其中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最为重要。如何使自己具备这些素质呢?

  一.转换教育观念,积极进行教育实践

  教师的教育观念,直接影响到自己的教育态度和行为。然而目前能真正意识到自己的观念需要彻底更新的还不多。所以,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确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关键中的关键。

  教师要努力转变教学只为升学服务的教育观,树立“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诸育全面发展的“四有”人才,即以育人为本的教育观;要努力转变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标准来衡量学生水平的质量观,树立以学生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生理心理等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和优化,个性专长充分发展为标准综合评价的质量观;要努力转变只有考上大学的人才是人才的观念,树立教育要为各行各业培养合格的劳动者,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高素质的建设者的观念,确立评价学生重综合素质、重实际能力的人才观。教师要用上述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来指导自己的教育和教学,做到“三要”:一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二是要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教学的结果是使学生成为知能一致,知情协调,一般能力与创造品质并重,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统一,德才兼

  备,身心和谐发展的人,最终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三是要让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发展。有句话“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似乎说的就是这个理。应试教育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而素质教育则是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由此可见,教师唯有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才能不断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只有不断增强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师,才能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

  二.提高师德修养,不断完善自我

  大教育家夸美纽斯早就指出教师品德的重要性:“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学生具有向师性的特点。教师的言论、行动、为人处世的态度,都对学生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我们自己不断地提高教师素养就成了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

  第一,提倡敬业、奉献精神。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要有当一名人民教师的光荣感、责任感、使命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一名教师对学生的影响绝不仅仅是学识上的影响,更有思想的、人格的影响。教师作为一个人,作为社会中的一个人,作为对于处在变化、成长时期的青少年有着巨大的又是潜移默化的影响的人,他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人格力量。这正如雪莱所说的“除了道德和才能以外,任何人无权凭其它条件而受人尊敬。”教师的人格会对学生产生长远的甚至是终生的影响。

  第二,建立现代师生关系,摆脱粗放式的教育教学模式。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建立现代师生关系。素质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让教育能够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进步。传统的方法把教书视为职业,习惯于抓两头促中间,习惯于以点带面,习惯于按分数排队。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这就需要静下心来仔细研究自己的学生。今天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阶层,遗传因素和家庭环境各不相同,阅历、经验、价值观千差万别、风格各异、兴趣爱好多样。如果教师“目中无人”,如果还象过去那样按老习惯试图把学生统一在自己的旗下,搞所谓的“令行禁止”,把得意的学生捧上天,让其他学生得不到尝试的机会,那怎么谈得上让每位学生都取得成功呢?

  现代教育论认为,教师工作的"最大特点在于它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和学生都是有思想、有感情的活动的个体。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的基本关系,师生关系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而不断进步。现代的师生观倡导的是以尊重学生的人格、因材施教,平等地对待学生、以热爱学生为基础,同时看到学生是处在不成熟的、发展变化中的,对他们正确引导、严格要求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帮助关系。这样,才能彻底改变那种粗放式的教育教学模式,真正把精力放在研究每个学生的特点上,努力发现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进步。

  第三,增强依法从教意识。教师要认真学习、坚决执行《教育法》、《教师法》增强依法从教的意识。要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来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严禁体罚学生和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以身立教,做遵纪守法的楷模。

  三.强化专业素质,施应教材需要

  跨进新世纪,进入知识经济社会,知识更新,信息传递将飞跃发展。当今的学生是伴着电视长大的一代,电脑网络的出现使学生的视野发生深刻的变化。从学科结构看,学科在高度分化的同时,出现了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综合的趋势。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它顺应时代的需求将推出,新实验教材亦将使用。新课标新教材强化了语文学科同其它学科间的横向联系,构建了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动的课程系统。如果我们不会分析新情况、研究新问题、寻找新方法就难免误人子弟。因此,教师除必须具备较厚实的语文素养还应有宽广的史地、艺术等人文知识基础,乃至理科与之相关渗透交叉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学养,增强学科综合素质,是教师的当务之急。

  据介绍,新课标新教材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和基本任务。特点: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任务: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把握人文性、实践性、母语性等这些学科特点,着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果我们依旧沿袭习惯的老一套教学模式,教学方式,诸如程序化的教学模式,确定教学目标、启发学生思考、阅读课文、当堂讨论、练习,当堂知道结果、小结。或是串讲的模式,写作背景、作者简介、词句分析、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的一套,教学内容仍然被固化在“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的框框内,那么,“新课标”只能是一纸空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只能停留在口号上。传统教学,重“教”轻“学”,重灌输轻获取。灌输充其量只完成知识的传递,教师如果只关心给学生传递信息,却从不关心学生怎样收集信息、应用信息,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求知的过程被忽视,积累、感受、实践、创新的学习活动被剥夺,又怎样能指望学生语文素质得到提高、人格品质得到完美呢?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习方式是决定学习质量的重要环节。学生学习与发展好坏受多种因素制约,而主要因素是看其参与学习的过程及学生的实践体验。比如,语文教学中语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如何培养?语感就是直觉,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学生加强语言积累,加强感悟,加强体验,唯有对文学、文化作品进行审美的体验和感悟,才能深入到达作者潜意识的层面,理解作品。

  教师要摆脱当教材内容更新、丰富时或学生思维活跃时一筹莫展,惊叹“这书没法教了”的尴尬局面,唯有不断充电,提高自己的学养。站得高才能望得远。李叔同先生正是我们最好的榜样。现代教育家夏丐尊先生在谈到著名教育家、艺术家李叔同先生时曾说过:“李先生教图画、音乐,学生对图画、音乐看得比国文、数学更重要。这是有人格作背景的原故。因为他教图画、音乐,而他所懂得的不仅是图画、音乐:他的诗文比国文先生的更好,他的书法比习字先生的更好,他的英文

  比英文先生的更好,这好比一尊佛像,有光,故能令人敬仰。”李先生的人格是以深厚的学养为基础的,仰慕李先生人格魅力的后人,不是更要注重提高自身的学养吗?

篇七:中学作文教学所需素养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初中教学;写作能力;有效方法;语文素养;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着重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提升相关写作水平,重视对文章主旨的领悟,引导学生们的语文写作能力进步,并进行相关性的文学写作。教师在对学生的教学中,要以提升学生语文的写作能力为标准,从而来制定相关方案,促使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热情达到提高,愿意主动的去学习作文知识,感受文章的内容,并学习到其中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手法,建立起对优美文章的欣赏能力,让学生们认识到写作的魅力,下面我将列举一些有益于提升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方法。

  一、重视语文素养的提高,提升相关知识储备

  语文素养是学生在写作学习中的必备素质之一,而教师应该以此展开相关教学,例如从文字与词语的方面,写作不管是什么时候,都与文字和词语息息相关,文字与词语组成段落,而这些段落则构建处一篇完整的文章。学生应该对文字和词语加以重视,理解字词所蕴含的大意,感受到不同字词有不同字词的独特用法,通过独立思考,来理解这些字词。而教师要做的就是对学生进行引导,对于学生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词,要对此进行讲解,并鼓励学生们独立思考,从字词的不同方面为切入点,以此理解文章

  的内容,这样可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在平时文章的学习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们先通读全文,大概的理解文章内容,对于不理解的字词要标注出来,并对文章所运用到的手法进行注释,例如在学习《春》时,其中包括了欣欣然、嘹亮、酝酿、抖擞等词汇,教师应对这些词汇进行解释,让学生们理解到欣欣然就是极其高兴的样子,嘹亮就是声音圆润而响亮,酝酿是造酒的发酵过程,比喻做准备工作,抖擞是振作、旺盛的样子。理解了各项词汇后,还要对文章所运用到的手法加以理解,例如比喻、拟人这些修辞手法,学生应该加以学习并记录,在课后应该加强复习与记忆,将其变为自己的东西,提升语文知识储备。并将这些词汇进行积累,教师可以布置利用这些词汇来写作的作业,以此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适当进行提问,引起学生的思考

  课堂提问同样是写作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教师在对文章进行教学时,除了要让学生们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愿意主动的去写作文章、理解文章。还要设置相关的问题,对学生进行课堂提问,让学生们自己进行对问题的思考,并形成自己对于文章的见解与认知。学生们对于问题要明白所问问题的关键点是什么,再结合文章内容和自己的思考,得出正确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提示。学生在分析问题时,也要去理解文章内容的表达与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样才能更加深刻的体会文章内容,而教师也要让学生们多思考,根据文章内容作出自己的

  理解,活跃思维,提升语文写作的思考能力。通过设置种种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从而培养学生在面对写作时的独立思考能力。并且要根据文章内容写出读后感,拓展学生的想象力。

  三、组织相关活动,感悟文章之美

  教师的写作教学不能太过死板,而是要进行创新,开展不同的活动来让学生们有兴趣学习。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们对于写作的积极性,也可以促使学生们更好的理解文章大意。在组织相关活动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们对文章进行思考,体悟其中独特的语言魅力,学习到其中所运用到的各种写作手法,加強自己对文章对思考能力和认知。学生们会因此提升对语言的鉴赏能力和对文章的审美水平,感受到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独特之美。教师所引导的活动内容,可以选择诗词朗诵,对文章相关的歌曲进行演唱,或是分享与文章相关的故事,通过不同方式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减少相关的枯燥性,让学生们感受到课堂的有趣与写作之美。通过各种探究活动,学生们会更加深刻的认识到文章内容,这对于课堂教学与学生们的文学知识积累,是相当有效的,同时学生还要多读优美的文章,感受其中独特的语言,体悟到文章之美,从而提高学生们在面对写作时愿意用心去感受文章的这种素养。然后要求学生以文章中所运用的手法来写一篇文章,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理解文章情感,提升综合素质

  教师在写作教学中除了要让学生们提高相关的写作能力,还

  要从各个方面去体悟文章所表达的情感,这一点可以鼓励学生们在课外去查询作者的相关资料与文章的时代背景,结合这些方面去写作整篇文章。教师要引导学生们去寻找文章中所蕴含的深意和作者的思想,让学生们进行相关思考,例如从这篇文章中可以学到什么,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去做这些问题,以此加强学生们对文章的探究能力,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深意,以此提升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在初中选文的文章中往往蕴含了许多优秀的品质:孝顺、善良,勇敢、诚实、不惧困难等多种品格,这些都会在文章中的人物体现出来,而在课外中也有许多经典名著,其中包含了许多优秀品质,而教师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们理解这些优秀品格,鼓励学生们在生活中也要以此为标准,全面的去提高综合素质,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生和优秀的人。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总结课文中的优秀品质,并用一段话来对这些品质进行描述,在所写文章中要包括对这些优秀品质的赞美与描述,从而丰富文章内容。

  总结:教书要以提升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的内容为标准,落实其中的方法与建议,学生也应该学会独立写作,还要感受所学文章的内容与作者想表达的思想,并对此进行独立思考,作为教师应该在这些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支持,从各方面来提升学生对于写作的认知与水平。

篇八:中学作文教学所需素养

  中学语文教师具备的素养

  素养是人们在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修养,由各种基本品质和能力构成。那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需要具备什么素养呢?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一些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学语文教师具备的素养:职业道德素养

  1、思想修养:优良的思想修养在教学活动中有定向支配作用,是教师修养的指导,是教师的“灵魂”,是语文教师做人的根本。

  ①立场坚定,遵纪守法。现代语文教师必须有坚定的政治方向,能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能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懂得教育发展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相互关系,理解有关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现代语文教师应是具有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精神的教师,能把爱国主义精神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同时又能认真地学习和吸收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现代语文教师是遵纪守法的教师,他们一身正气,情操高尚,能按照美的规律教育学生,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道德观和积极的人生观。

  ②举止文明,为人师表。教师的言谈举止、服饰仪表是教师个人内在道德情操、审美观念和生活习惯的外部反映,是教师文化行为的主要组成部分。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于天真幼稚,好奇心强,喜欢模仿的学生来说,起着潜移默化作用。对教师来说,生活细节也是大事,应时时处处在一切方面检点自己,为人师表。为此教师讲话要文明,举止要端庄,礼貌待人,衣着整洁大方,做到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仪表美。

  语文教师的思想修养体现在教师工作的方方面面,蕴涵在教师的一言一行中。

  2、敬业精神:语文教师的敬业精神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热爱教育,尽职尽责。教师要有强烈的职业自豪感和责任感,敬业、乐业忠于教职,全身心地投入培养下一代的教育事业中,用自己智慧的钥匙,为学生打开科学文化宝库的大门,用自己崇高的品德,去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

  ②教书育人,诲人不倦。教师既要做好“经师”更要做好“人师”,对学生全面发展负责。为了学生的成长成才,教师必须任劳任怨,自觉地用自己的知识、能力和品德行为对学生言传身教,并持之以恒,诲人不倦。

  ③热爱学生,视生若子。热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要求。教师的这种情感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也是取得成功的奥妙所在。陶行知先生倡导“爱满天下”,夸美纽斯主张让学生在“和蔼可亲和愉快的气氛中喝下科学的饮料”。苏霍姆林斯基则主张“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教师要热爱每一位学生(包括后进生),要满腔热情地关怀学生,保护学生健康成长,使其身心不受各种不良影响的危害。热爱学生、尊重和信任学生,同时也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到慈严相济。

  ④严谨治学,锐意进取。为了适应教书育人的需要,教师要自觉、积极、坚持不懈地更新知识和提高自己的素养,具有严谨的学风和教风及锐意进取的精神。严谨的学风主要是指老实认真谦虚的学习态度,自觉遵守教育规律,用科学的方法培养训练学生,以及有错必纠的求是精神。这种精神是教师提高自身素养和劳动质量的必要条件,是对学生、对工作负责的表现。锐意进取是指教师要根据时代发展要求和科技发展的趋势,始终不满足于现状,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做到高屋建瓴,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常教常新,质量不断提高。

  ⑤敢于负责,乐于协作。教师劳动是个体性与整体性相统一的劳动,这种劳动要求教师要勇于负责,敢于承担教育教学责任,充分发挥个性潜能,创造性地完成自己所承担的教育教学任务;要乐于协作,自觉主动地与其他教师、管理人员及学生家长密切配合,形成一种教育合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中学语文教师具备的素养:

  专业素养

  一名语文教师,在汉语言文学专业领域必须具有深厚的学养。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不断地加深和提高学养,跟上本专业的学术进展,占据时代的学术前沿。语文教师尤其要树立继续教育、终

  身教育的观念,要努力使自己术业专精、闻道在先。许多教师的落伍,就是因为其在任教以后树立了教参就是一切的观念,放弃了专业上的进取精神。作为“平等对话”中的教师的权威,不是外部赋予的,而是靠教师自身的深厚学养自然而然形成的。将来,不学无术的教师是无法在讲台前立足的。

  一个人的语文能力是多方面的,一般认为包含听、说、读、写四种。善读、能说、会写,应是语文教师汉语言文学专业素养中的最基本的素养,也是语文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体现。

  在语文教师的能力结构中,会写是基础,是前提。会写,势必会读;不会写,也就不会读。这一点已得到语文界较为普遍的认同。老一辈教育家叶圣陶就非常强调教师自身写作经验的作用,他说:“经常写些东西,语文教师更有必要。……自己动手写,最能体会到写文章的甘苦。自己的真切的体会跟语文教学结合起来,讲解就会更透彻,指导就会更恰当。”他认为“凡是有关作文的事,老师实践越多,经验越丰富,给学生的帮助就越大”。虽然叶圣陶对教师个人的写作经验的作用似乎过于看重,不免有经验主义之嫌,但是,他主张语文教师应经常动笔,应联系自己的写作实践进行教学,则是合理的要求。

  语文教师应是一个热爱阅读和写作的人。“读者”和“作者”的素质,是语文老师所应具备的一切素质中最具普遍性、基础性和延展性的素质。一名语文教师,如果能经常地与学生交换阅读和写作的心得,向学生推荐自己喜欢的作品,坦诚地和学生交流感受,给学生读自己写的作品,谈自己写作的生命体验,倾听学生的意见,长此以往,学生会不喜欢阅读和写作吗?中学语文教师具备的素养:教学素养

  教学不是技术,而是艺术。一名优秀的教师,须是一个对教育和课程有着较为透彻的理解和领悟、懂得教学规律、深知学生学习心理、巧于驾驭教学过程、善于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活动的人。

  语文教师仅止于能读会写还不足以教好语文。任何个人的直接的经验都是有局限性的。教师善读、能说、会写,从教学的角度看,他所能给予学生的,除了情意因素的正面影响外,就是个体的、经验层

  面上的对读、说、写的体认。而真正能对学生的阅读、口语交际、写作具有普遍指导作用的,应是从众多的个体读、说、写的实践经验中概括抽象出来的理论。而不论是言语表现的经验还是理论,都得通过教师适当的课堂教学行为、创造性的教学设计和组织,通过师生间的交往与对话、合作与互动,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过程中,有效地传递给学生。而这些都有赖于教师教学素养的提高。

  教师教学能力有一些基本的要求,这些要求都是与时俱进的,日本教育学者臼井嘉一指出:“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使教师直面从未有过的教学形态。诸如电脑教育、开放教育、社区教育,等等。……对教师来说,这是一个需要重新学习的课题。关于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特别是‘顺应种种教学形态的能力’‘适应学生个性的指导能力’‘从实践中学会教学的能力’,受到关注。”钟启泉也认为这些教学能力的培养是当今世界教师教育的共同课题。他对日本学者把教师“教学能力”界定为“教学能力=(教材把握力)×(儿童把握力)×(指导技术力)×(精神能量)”的观点表示认同。钟启泉认为这其中有两个要点:“其一,各个要素是相辅相成的,彼此是互补的关系。如果一个要素的值小了,作为总体的值也会变小。其二,把‘精神能量’作为一个重大要素。所谓‘精神能量’包含了两个侧面的要素:1、朝气、热情、动力,2、接纳、肯定。‘精神能量’低的教师,往往不善于接纳并肯定儿童的反应,教学效果不佳。”针对上述教师教学能力结构的四要素,臼井嘉一认为:“联接公式之中四个要素的关键是教师的CR能力。所谓‘CR能力’指的是,教师准确地捕捉和应对学生的反应的能力,亦即‘Catch&Response’能力。‘教材把握力’是指抓住教材的目的,设想学生的反应。‘儿童把握力’和‘指导技术力’的提高是同教学过程中作用于儿童、准确地应对学生的反应以便实现教学目标相关的。‘精神能量’则是接纳与肯定的咨询作用,当然是重要的要素。他们全都同CR能力相关的。这样看来,CR能力正是教学能力的核心要素。”这里所谓的“精神能量”,主要体现的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这里揭示的教学能力结构的四要素,可视为教师教学素养的基础。教师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要有意

  识地对此加以培养和提高。

  语文教学能力又有其特殊性。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主要靠的不是简单的行为纠正,而是靠认知上的感染熏陶、潜移默化和揣摩体悟。教师所做的最重要的工作是“导悟”,即引导、诱导(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学生自己领悟到言语的规律和要求,从而形成良好的语感、文体感和言语行为调控能力。由此看来,语文教师应是一名熟谙教学规律的、循循善诱的“导师”。

篇九:中学作文教学所需素养

  浅谈如何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

  作者:栗丹丹

  来源:《校园英语》2019年第13期

  文/栗丹丹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包括语言能力、英语思维、文化差异意识、学习能力和情感塑造。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能够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还需要培养他们的英语逻辑思维、人际交流能力等等。英语核心素养符合新时代下对人才的需求。因此,本篇文章结合教学实例,对如何在英语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探索,并总结出有效的教学对策。

  【关键词】初中英语;核心素养;教学对策

  【作者简介】栗丹丹,安徽省利辛中学。

  引言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写作作为重要的一部分能够有效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逻辑思维和语言能力。写作在中考中也占有很大的分值,因此许多教师对这部分的教学很重视。但是在考试中,作文常常以命题、材料等形式出现。许多学生还是十分“畏惧”作文。那么应该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提升写作教学效率和激发学生的兴趣?

  一、在初中英语作文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的问题分析

  1.缺乏良好的语言基础,写作过程受阻。语言基础知识是写作的核心,语言运用能力是英语核心素养的关键。只有巩固语言基础,不断提升语言运用能力,才能够有效提高中学生的英语写作质量。在目前的写作教学中,许多教师非常关注学生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开展写作训练也主要包括这两部分。然而许多教师却忽略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语言运用能力包括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对语言的理解和有效地表达。因此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即使背了许多单词和学了许多语法,依旧常常因为缺少语言运用能力而写作不流畅。

  2.逻辑思维不够严密,忽视英语交流对写作的促进作用。学生的思维逻辑和想象能力能够在作文上直接反映出来,这也是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衡量标准之一。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中占据主导地位,采用“一言堂”或者

  “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向学生传授写作知识。学生失去了主动用英语交流的机会,逻辑思维也没有得到训练。最终写作水平仍旧没有提高。

  3.缺少有效的学习方法,没有丰富的情感认知。许多教师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学内容局限于课本。但是教材中的情感知识有限,很难够丰富学生的认知。一些教师没有有效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获取更多的写作资源。再加上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情感的互动,一些学生在写作学习中,甚至会出现厌学和逆反心理。失去对英语写作的兴趣,让写作教学变得更加困难。除此之外,有的学生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写作能力提升效果不显著。

  二、英语核心素养下的写作教学策略

  1.创设丰富的情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通过情境教学法,为学生营造不同的写作情境,让他们在情境中获取知识和增强情感认知,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前进的创造需要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将情境生活化,不仅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引导他们将理论知识实践起来。此外,也有利于他们将英语带到实际生活中。比如,遇到题目“描述你最喜欢的中国传统节日。”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一些和传统节日相关的小短篇,播放一些和某个传统节日相关的歌曲。从而营造传统节日的热闹氛围,并引导学生用英语描述和传统节日相关的句子。当学生将自己放置于这个情景之中后,再让他们挑选自己喜欢的节日进行写作。

  2.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以拓展写作思维。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关键的是抛弃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教师做主导。反之,教师应该将学习主动权归还给学生,明确学生在写作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例如,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自主的合作学习。教师则是在一旁积极的引导和点播。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可以一起讨论写作题目、思考写作的关键点。此外,在完成写作之后,还可以开展小组互评。通过他人的角度知道自己写作中的不足。然后让每个小组推荐出优秀的作文,在班级内部进行展示。整个自主合作学习的过程,充分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也提升了他们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学生也能够在取长补短中实现写作上的进步。

  3.丰富写作教学内容情感。教师不应该只是依赖于英语课本,而是应该充分利用资源丰富的网络,为学生带来更多的写作素材,拓宽他们的眼界。而对于英文课本中的文章,教师应该深度挖掘,让他们明白文章中的情感。此外,在课堂中,与学生更多的情感交流。包括对学生多一些鼓励和表扬。让学生从老师和文本中共同获得情感,以此提升核心素养,最终提高写作能力。

  4.加强写作基础知识和方法指导。首先,教师可以在写作教学中,让学生开展模仿写作。在模仿的过程中,体会英文写作的逻辑思维和措辞等等。其次,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写作流程和与写作题目相关的内容。向学生提问和引导他们将写作的主旨和基本框架拟出提纲。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减少学生对写作的

  “畏惧”,让他们在写作练习中更加自信和“顺畅”。再者,教师需要加强学生的愉快训练。愉快训练包括了词汇量和语法。这有利于学生减小写作中的小错误。

  三、结束语

  本篇文章对目前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核心素养培养的角度下,总结了有效的教学策略。总而言之,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从多角度出发。教师需要坚持引导学生,巩固语言基础和掌握一些写作技巧,在日常学习中坚持写作训练,明确学生在写作中的主体地位。此外,教师也需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与时俱进以更新教学观念,用最好的教学方法,挖掘学生的写作潜能,实现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郭佳佳.核心素养教下的英语写作教学[J].中学生英语(初中版),2014,05.

  [2]朱云.写作教学问题及对策[J].语文学刊,2015,23.

篇十:中学作文教学所需素养

  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作文教学策略探究

  作者:唐小兰

  来源:《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2020年第12期

  初中阶段要求学生的作文内容要真实,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健康,积极向上。要达到这一要求,不仅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素养,也需要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不仅要丰富学生的写作知识,更要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本文从四个方面谈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作文教学策略,以期为同仁提供一定参考。

  随着时代的发展,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对作文的要求不再仅仅是文笔优美或语言运用能力出众,更注重文章体现出的学生个人素养及三观。也就是说作文教学不再是简单地增加学生的课外文学知识积累,在此基础上还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通过课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绝对不像书本上的知识点一样,靠教师讲解学生就能理解,教师要制定相关的教学策略,将核心素养理念融入到作文教学中,还要高质量地完成教学大纲对作文的要求。

  1.初中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核心素养

  现代社会的核心素养具有9个要素,其中包含了23个基本点,分别从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蘊、科学精神、审美情趣、学会学习、身心健康和实践创新这9个方面出发,涵盖了个人在社会生活及家庭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初中生还未步入社会,思想观念还没有完全成熟,因此不能要求他们在这9个方面形成全面的核心素养理念。他们暂时不需要社会责任和国际理解这两方面的核心素养,教师要培养初中生其余几方面的核心素养。学生不仅要积累丰富的知识,还要健全人格,增强体质,培养高尚的艺术情操,拥有科学创新精神,还要拥有国家认同感。具备了这些条件后,学生才能在更深层次的学习中拥有社会责任感,在学习不同文化后具备国际理解能力。

  2.初中作文怎么写

  初中生学习写作,目的是为了写出有感情有质量的好文章,为中考做准备,所以绝大多数人只注重文笔是否优美和语言使用是否正确,会忽略挖掘素材的内涵。例如,学生在写议论式记叙文时会引用爱国诗人的例子,像屈原怒沉汨罗江的事例,文天祥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辛弃疾的诗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学生运用时可能只知道是哪个方面的例子,知道写什么样的文章可以用,但没有对这些例子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没有认真了解这些名人背后的故事。他们深入研究这些名人以后,就不会仅仅是把这些例子放在作文中,而是用从这些名人身上学到的东西来建立自己的国家认同感,之后再用自己的国家认同感去赋予这些例子血肉,使所运用的例子有灵魂,引起读者的共鸣。

  3.核心素养理念在初中作文中的体现

  初中生写作文主要以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作为文章的主要内容,因此教师可以从学生的文章中了解学生的想法和心理,进而了解学生的性格及三观。这和相由心生是一个道理,学生如果具备良好的核心素养,写出的作文一定能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并引起读者的共鸣。学生要让读者在读文章时感受到自己的思考,明白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包括文章中所举的事例,也可以给读者新的发现,使读者眼前一亮。

  4.如何制定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作文教育策略

  教师的作文教学通常是先教会学生列作文提纲,然后给出范文,让学生借鉴,学习写作技巧,再按照自己的风格写作。但教师授课都是以口头讲解为主,想要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就需要教师先了解核心素养理念的内涵,并将之融入到范文讲解中,或者根据自己对核心素养理念的理解来选择范文,将前人的经验化作学生更容易理解的语言,以让学生了解核心素养理念并感受核心素养的魅力。让学生对核心素养理念从被动且浅层的理解,到主动深入的了解,并思考为什么要学习这些,只有这样才能使核心素养理念成为学生的行为标准,并时时刻刻以这种标准要求自己。

  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作文教学不仅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考验教师对于核心素养理念的理解以及运用。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前提是教师要对教育目标及学生有深入的了解,并且自身有较高的素质,如此才能完成教学任务。

篇十一:中学作文教学所需素养

 高中语文的写作素养培养

  写作素养主要包括学生应该具备写作的技能、写作的情感、写作的习惯、写作的动机、写作的思维等。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对高中学生写作素养的培养上,主要利用了阅读教学和写作训练两种教学方式,并没有认真的研究新课标中对写作素养的要求,因此要把各方面的因素有机的融合起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前提

  (一)多表扬和鼓励学生

  每个人都渴望获得成功,都希望受到别人的表扬和鼓励,高中学生也不例外,也需要获得这样的情感。作文写的好的学生应该多表扬,受到表扬后不但可以促使他们更努力的学习写作方法,提高写作水平,而且可以使他们获得被别人表扬的满足感,从而在思想意识上对作文的写作重视起来;而对作文写的差的学生更应该多鼓励、多表扬,特别是在表扬的时候,要表扬的有根有据,要善于发现差作文中存在的闪光点,并对这些闪光点给予及时的肯定;切记对写作水平不高的学生写的作文吹毛求疵,提出过多的苛刻要求,那样只会打击他们的写作兴趣和激情。例如,某个差生在写作时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但是这个新观点具有不合理的地方,这时候语文老师要对合理的部分进行表扬,对于不合理的地方要鼓励学生多多进行思考,以改进新的观点,使其更加合理。

  (二)鼓励学生从生活中挖掘写作素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提到写作文有些学生就发怵,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缺乏写作素材,提笔写作时总感到脑中空空,不知道写啥,该怎样写,面对这样的情况即使有生花的妙笔也不可能写出好的作文。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在写作时有话可说,能够写出丰富的作文内容,就需要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所以应该鼓励学生去生活中挖掘写作素材,激发他们的写作灵感,发现生活中存在的美。生活中处处存在着可供学生写作的素材,高中学生入学参加军训,个人的旅游经历,学校组织的体育运动会,大型的诗歌朗诵会,唇枪舌战的辩论大赛,乃至在课外阅读一本有意义的图书等,都是学生可以应用的写作素材。例如,在让学生写作命题作文《面对挫折》时,由于高中生的生活阅历少,对挫折的感觉是不够深刻的,他们所知道的挫折大部分都是考试成绩不理想,这样他们写出的作文就缺乏新意,没有真情实感表现出来是不能沁人心脾的。因此,在平时要让学生把生活中遇到的挫折随手记录下来,无论是听到的、看到的,还是自己经历的,能够记下来,积累起来,就能够在以后的写作进行应用。

  (三)老师和学生一块写作

  如果老师敢于且乐于和学生一块写作,就会形成老师和学生百舸争流的情形,这样的写作气氛可极大地把学生的写作热情激发出来。等到老师和学生的作文都写好后,可让学生欣赏和品评老师写的作文,一是为了让学生学习老师作文中用到的经典的词语和句子,文章的写作结构等,二是为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例如,在写作课上当我把写作题目告诉学生,并对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进行了指导后,会对学生说:“这个题目我现在和大家一块进行写作。”学生听后写作兴趣大增,很想知道老师写的作文和他们的有何不同。在其乐融融的写作环境下,学生们的写作热情倍加迸发。就像教育家叶圣陶说过的“语文老师教学生作文,要是老师经常作跟学生相同的题目,或者另外写些什么,就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快学生的进步。”学生和老师都写完后,老师就可以当场把

  自己的作文向学生诵读,诵读完后再具体分析作文的写作手法,文章中用到了哪些精彩的词语和句子,文章是怎样组织语言表达主题的,用到了哪些写作技巧,写作时是如何构思的,如何谋篇布局的等,这样学生通过了解这些,就会在心中默默地和自己进行对比,从而了解自己的写作状况和写作水平,以采取更合适的措施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写作素养。

  二、加强学生的写作训练是手段

  (一)同步训练与题型训练相结合

  在进行作文写作训练时,应该既要根据单元作文的写作要求有序地进行同步写作训练,还要在学生掌握了基本写作方法和技巧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拓展训练,尽量选择一些贴近学生实际生活,能够引起学生写作兴趣,还能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的主题,让学生放开去写,不给他们过多的限制和约束。为了提高学生的高考语文成绩,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一定要对高考常考的题型进行训练,比如对话题作文、看图作文、材料作文、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等进行写作训练。这样的写作训练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应试写作能力,而且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写作素养,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并能确保学生在语文高考时,轻松应对,从而获得好成绩。

  (二)强化限时作文和应用作文的训练

  在写作课堂上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写作给定的作文题目,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写作思维,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速度,并且可以遏制学生作文时进行抄袭的现象,锻炼学生在紧张气氛中进行写作的能力,为适应高考中在有限的时间内写出高质量的作文打下基础。但是也应该看到,限时写作使学生产生了紧张心理,学生写作思路的扩展容易受到抑制,更可能使“为情造文”的现象出现。应用作文主要指让学生练习写作申请书、通知、随笔、日记等,这些写作形式容易使学生的真情实感表露出来,更给学生的课堂写作、考场作文提供和积累了写作素材。例如,学生在观看学校组织的体育运动会时,就可以把某些精彩的比赛项目、某个选手的精彩表现等以随笔的形式记录下来,这些文字都是对比赛现场的描述,具有一定的真实性,能够在当时的气氛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灵感,把学生的写作水平充分地发挥出来。

  三、抓好作文评改是关键

  (一)掌握正确的讲评方法

  为了让学生拿到评改后的作文能够很快的理解老师的评改意见,掌握对作文的修改之处,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认识本人作文中存在的优点和缺点,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对文章中用到的精彩词语、句子等可用固定的符号标记出来,要做到醒目,便于学生识别。对于学生文章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要写出来正确的,告诉学生错在哪里,应该怎样改正。对学生作文的评语,要做到言简意赅,学生一看就能明白,而不是含糊其辞,让学生去猜。学生对老师的讲评方法掌握了,就可以很快地了解老师的评改意图,在更短的时间内明白自己作文中存在的问题,这样就方便学生采取合理的措施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二)运用合理的评改形式

  学生作文的评改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单一进行,也可以互相结合进行。通常情况下的作文评改形式有:老师对作文进行评析和讲解,就是老师对全班学生的作文进行评改,对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以使学生明白问题出现的原因,应该怎样去解决这些问题,保证在以后的写作中杜绝这些问题的出现;老师和学生一起对作文进行讲评,就是老师和学生共同评改学生写的作文,并在评改中进

  行交流,提高学生的认识;学生进行自评或互评,就是学生自己评改自己的作文,或两个学生互评,或两个小组互评,这种形式利于学生互相吸取各自作文中的优点。作文评改实践中要合理的运用三种评改形式,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防止单一评改形式的运用使学生产生枯燥感。

  (三)重视评改后学生的反馈

  学生的作文评改后,要抽出一定的时间给学生讲评或欣赏写作优秀的文章,让学生知道好文章的优秀所在之处,在此过程中要对学生反馈的问题认真的进行答复和解决,语气一定要平和,要让学生感觉到被尊重的感觉。长此以往,反馈交流就能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提高,写作素养得到提升。总之,教学实践中,采取一定的教学措施激发写作兴趣,强化写作训练,抓好作文评改,就会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

篇十二:中学作文教学所需素养

 中学作文教学(共8篇)

  第一篇:作文教学问题的理论辨识和分析?

  我国实施新课程已经十多年了,但是很多地方的作文教学依然犹如一辆沉重的老车,在缓慢地碾着自己的那道辙!诚然,《语文课程标准》对于作文教学的核心问题均已制定了原则性标准,并提出了相应的“实施建议”,而且近年来的高考、中考作文命题也在不断优化,这些都对作文教学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但是,不得不承认作文教学现状依然不容乐观,特别是在广大农村薄弱学校尤其如此.所以,我们有必要对作文教学的有关理论问题作进一步辨识,对作文教学作进一步反思。?

  一、作文课程的本质性———作文是什么

  弄清“作文是什么”这一本源问题,是我们探讨作文教学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一般地,写作被解释为“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学生作文包含于这一范畴,同时又具有自身的特性。首先,学生作文的目标主要是学习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情达意;其次,学生作文的体裁范围有所侧重,主要包括记叙文、议、散文、说明文及简单的应用文;再次,学生作文的过程有课时限制,学生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写作内容和字数。这三个特点既确定了作文教学的“写作基础训练”的特性,同时又为作文教学明确了目标、任务、方案.然而,在教学中,作文教学的目标常常被聚焦于应试作文,作文教学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在中、高考中拿高分,作文教学的方案就是不惜一切地搞应试技法训练.这样的作文教学看似紧密结合考试,学生作文的水平短期内也看似有所提高,但以的眼光看,这对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非但无益反而有害。因为,这样的作文教学已经偏离了作文课程的本质性,学生的思维火花没有被点亮,文字功夫没有得到真正训练,情感态度价值观没有得到升华。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是生活,而不是生活的点缀”;“作文同吃饭、说话、做工一样,是生

  活中间缺少不来的事情。生活中间包含许多项目,作文也是一个”.我们不应该把作文“看作一件特殊的事情”,并且有理由认为,开口说生活、提笔写生活就是作文,作文的本质就是生活的表达与沟通,学生作文就是在练习这种表达与沟通。这就是作文教学的立足点和出发点,脱离这一点必定是南辕北辙。

  二、作文教材的系统性-——教师依托什么教、学生依托什么学?

  自近代以来,不少专家学者对此颇有研究,也有过不少“作文教程”问世。但现实的情况是,除人教版高中语文的《文章写作与修改》等作文专门教材外,几乎没有哪一套作文教程被广泛推行.在文选形式的语文教材中,作文教学的内容零散地分布在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模块中。这些训练内容与课程标准的阶段目标要求缺乏对应关系,在生活认知基础、语言表达能力、文体训练方向、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缺乏单元之间、学段之间的层级性和连续性。相对于阅读教学而言,作文教学在总体上一直处于有纲无本的状态。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一线老师来说,仅凭课程标准中的纲领性表述去高效地实施现有语文教材中的作文训练内容是比较困难的,更不必说去开发校本课程了。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2013年5月第3版对作文教学进行了改编.以七年级上册为例,教材将学期写作训练具体化为“从生活中学习写作”、“说真话抒真情"、“文从字顺"、“突出中心”、“条理清楚"、“发挥联想和想象”六个专题,循序渐进,这的确是从教材建设高度对作文教学作出的大力改进。?

  三、作文内容的确定性—-—教师教学生写什么

  王荣生教授指出,“我国语文教学的问题和困难,主要出在教学内容上,而不仅仅是教学方法上.”如果连“教学内容还没有着落、还稀里糊涂、还有扭曲错漏,还一个劲地‘研究’怎么教”,那么,“即使不是缘木求鱼,也一定是‘越研究越糊涂",越糊涂越费事".由于缺乏系统的作文教材,老师不得不自行规划教学内容.对于优秀语文老师来说,作文教学设计或许比较容易.但是,对于大多数的普

  通语文老师来说,这项工作难度极大。特别是在广大农村薄弱学校,教研组、备课组未能充分发挥组织作用,作文教学事实上处于一种“散兵游勇”状态。一个学期之中的十几次习作、一个学段之内的几年习作,其训练内容常常是教师临时拍脑袋的结果,缺乏层级性和连续性,即作文教学内容的序列性。不少学校尚未实现循环教学,语文老师无法“跟班走",这也在客观上导致作文教学内容的不连续性。课内作文尚且如此,课外练笔则更是随意、盲目甚至缺失。总之,作文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使得教师难以进行科学有序的教学,作文教学的有效性被大打折。因此,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制定明确的作文教学内容序列,是当前许多学校亟待实施的作文教学工程。?

  四、作文教学的目的性——-教师为什么而教、学生为什么而写

  从作文的功用看,作文是生活和工作的需要,是人们交流思想、抒发情感、表现理想的需要,是生活的表达与交流。从语文教育的角度看,作文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归根结蒂,作文教学应该是以人为本的。遗憾的是,在作文分值占据语文试题“半壁江山”的严峻现实面前,作文教学的目的性被严重功利化.教师为什么而教作文?学生为什么而写作文?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能不能获得能力和人格完善?我们对这些关乎“人”的因素考虑得越来越少。作文教学普遍存在着重“短期速成”不重“习惯养成"、重“范式标准”不重“多元个性”、重“应试分数”不重“素养能力”等急功近利的倾向。试想,如果老师所教的作文、学生所写的作文,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考完了也就一无所用,那么,我们的作文教学不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吗?古人说,“文如其人",这体现了为文与做人的统一。倘若我们不能或不愿坚守纯正的作文目的,那么我们的作文教学最终只会“文害其人”。?

  五、作文指导的有效性——-教师怎么教学生写?

  巴班斯基说过,“是教学目的和内容‘选择’方法,而不是其相反"。如前所述,由于作文教学内容不确定性较大,作文教学目的功利性极强,由此会“选

  择”出什么样的作文教学方法呢?有两种极端倾向值得注意。一种是不作为的作文指导。主要表现如下:备课缺少优质的作文指导教案,教学设计实际上等于空白;上课缺少指导过程和方法,老师只是把题目往黑板上一写,然后“看堆儿";批改与评价缺少科学性,恰当的评价和修改建议太少;作文课时、课内作文次数、课外练笔量严重不足;学段之间、学年之间、学年之内的作文训练缺少系统性,无序低效。另一种是应试至上的作文指导。这一类老师擅长并热衷于指导学生对付作文,审题迅速、立意高远、取材新颖、构思精巧、表达优美等所谓“作文技法”、“秘诀”被广泛推行。于是乎,学生就忙着背范文、套结构、摹开头、仿结尾、搬事例、引名句……希望用这些雕虫小技同命题者和评卷者博弈。再放眼,“简快作文"之类的各种比比皆是,。网络上,作文软件更是,地实现了作文自动化生产。我们不禁想问,是这些作文指导方法科学先进还是我们的作文教学已误入歧途?我们是否意识到,这种杀鸡取卵、唯利是图的作文教学才是导致学生作文水平普遍较差的症结所在?要除此顽疾,切实提高作文指导的有效性,正确的做法应当是让作文教学回归到指导学生观察感知、阅读吸收、思维建构、语言表达等基本功训练的正道上来。?

  六、作文评价的科学性———采用什么评价标准和方法?

  由于作文是一种具有一定创造性的个性化的语言活动,所以作文评价的科学性至关重要,科学的评价体系既是对作文教学价值的也是对作文教学方向的引领。根据作文性质,姑且将作文评价体系分为作文评价和习作训练评价两个子系统。作文评价注重测试结果,突出标准性、选拔性。2000年以后,高考作文主要依据“内容"和“表达”设定“基础等级”分,依据“特征"设定“等级"分,缺题目、字数不足、错别字、用错标点等相应减分,这些标准较客观地体现了作文好坏的三六九等。机器阅卷后,专家们又规定了误差在5分以内的加权平均确定得分,误差超过5分的由组长重新批阅.这些方法为准确评价、规避风险尽了最大的努力,体现了评价的科学性。当然,具体操作过程中也有一些待改进之处,如评卷者对标准的理解程度、阅读爱好等因素直接影响分数高低,再如评卷者因怕出纰漏

  而打“保险分”。相比之下,我们对习作训练评价子系统研究很少。习作训练评价应注重能力培养,突出过程性、针对性。由于学段层次、训练目标、学生基础等因素的差异,习作训练评价的标准也必须是相对、具体、动态的。好习作的标准上不封顶,下有底线。这条底线应与具体教学目标相配套,与具体学生作文能力的“最近区”相一致,与学生作文能力的提升相互动。在教学中,我们固然应该鼓励学生极力追求文章的完美,但我们更应该为每一个学生量身定制评价标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写出属于自己的好作文,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并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长远.然而,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常常忽视了这一点,或者虽然意识到了但也没有认真做.相反,我们却常常粗暴地把许多不切实际的高标准强加给了学生,把习作训练推向了绝路!

  七、语文教师的专业性-——教师有多少水平教

  作文“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作文教学对语文教师的专业性要求最高,优秀的语文老师是搞好作文教学最宝贵的。虽然很多语文教育前辈都不止一次地阐述过这一问题,虽然老师们也都知道自身的写作水平对搞好作文教学的重要性,但是能自觉践行的人不是很多。不少语文老师平时不爱读书,懒得动笔。久而久之,肚子里从前的那点墨水渐渐干涸了,写作素养渐渐枯竭了。阅读课上讲起名篇佳作来似乎还可以滔滔不绝,实在不行也能照本宣科,但一上作文课便不知所云,因为连自己都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了,这样还有什么底气和水平去教学生写好作文呢?所以,在作文教学现状令人堪忧的事实面前,语文教师真的需要尽快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从读书和下水作文做起,在积累生活阅历、磨练文笔功夫的同时,不断学习研究作文教学规律,科学地指导学会生作文。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最大程度地、科学有效地突破客观条件的制约,切实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篇十三:中学作文教学所需素养

 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思考

  摘要

  初中是学生身心成长的重要阶段,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核心素养教学的背景下,初中语文教育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课题,而写作能够充分体现中学生的综合素养,是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一种形式。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培养学生发现和观察生活存在的美,让学生的情感更加丰富,形成正确的三观,健康成长。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升。将学生的核心素养融入中学语文教育也是众多专家的研究方向。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培养出国家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确保教育实践符合未来社会发展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因此,初中语文写作课程应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深入探讨实施核心素养的重要性,改进和创新现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核心素养教育水平,实现语文作文教学的目标。

  一、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语文教学没有重视学生的作文教学

  作文一直是语文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大部分教师没有重视对作文教学的培养。在对教学内容进行规划的过程中,作文教学没有进行设计,缺乏系统的培训,缺乏可操作性,有的教师不重视作文教学的作用,反而会减少作文教学的时间,更多地关注教学文本。

  (2)语文教学过分重视应试作文教学

  语文作文教学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经常制定作文指南来应对考试。根据考试形式、级别或其他要求实施有针对性的培训。由于学生被动接受和背诵各

  种试卷,学生学习动力不足,作文缺乏真实情感,不利于学生提高作文水平。需要加强对学生素质建设的教育和引导,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二、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策略

  (1)通过语文教学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积累

  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材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资料。初中语文教材蕴含古今中外古典文学,蕴含深厚的思想精神和宝贵的人文情怀,对学生文化素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有效资源。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本内容对学生进行文化素养教育,使他们在阅读和学习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发展感性、发展智慧,积累作文教学所需的感性和素材。

  中学语文教师应充分挖掘课文文章的文化元素,引导学生在获取课文语言知识的同时,体验文化意义。例如,在《散步》的课文中,体现出了尊老爱幼的美德,体现了中国国家的道德观念。教师抓住这一点,引导学生与家人进行沟通,教育氛围鼓励学生形成情感共鸣,鼓励他们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实现内心体验的深化,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概念,树立正确的文化意识。

  (2)注重考题思路,提高学生审美水平

  在作文教学中,学科复习是一个关键环节,只有通过学科复习才能彻底理解一个命题的内涵。构思决定了构图的高度,也是学生审美水平的重要体现。在作文教学中,教师比较重视对写作技巧的讲述,没有重视对学生审美水平的培养,因此学生在复习题和构思方面往往保持相对简单。面对同一个写作题目,可以从新颖的角度来看待,而有的同学的想法相对陈旧,而试题的深度和想法的高度与学生的审美水平有很大关系。

  中学生的身心尚不成熟,在分析问题时,容易从感性和直觉的角度去理解,可能会出现思维深度不够的问题。对此,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问题和想法的复习引导,让学生有自己的见解和观点,但必须遵循基本的审美标准,与主流社会价值观保持一致,避免消极的价值取向和狭隘的写作角度。需要积极向上,鼓励正能量。

  (3)营造舒适和谐的教育氛围

  当进行语文作文教学时,老师一直是班级的领导者。教师采用独特的教学方法,学生只能被动地进行学生。教学方法模式单一,因此学生对枯燥的课堂没有兴趣,也很难培养积极性。不能有效地传达课堂知识,不利于教师进行教学。这种模块化的课程强化了学生的思维方式,阻碍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不能满足核心素养的要求。因此,教师应注重在核心素养下营造更加舒适和谐的课堂氛围。对教学的模式进行创新,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以教育课件代替传统的黑板书写,增加课件中视频和图像的使用,增加课堂兴趣,增加学生作文教学的兴趣。同时,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上共享的资源,找到针对同一主题使用不同写作方法的范文,丰富作文教学的内容,给学生更多的写作角度和风格选择。

  结语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是初中语文教学进行改革的重点,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升。初中语文教师应明确核心素养对写作教育的要求,以核心素养作为写作教育的理论指导,通过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审美水平、思维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让作文教学更加的有效,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梁丽斌.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初中写作教学探索[J].汉字文化,2018(19):104~105.?

  [2]姚芳.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04):137.

  [3]于凤娟.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写作生活化思考[J].科学咨询,2018,(42):21.

  [4]李守怡.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思考[J].课外语文(上),2018,(11):178.

篇十四:中学作文教学所需素养

 语文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写作教学探索

  摘要:核心素养是近年来教育领域不断强调的概念,在新课标中,提出了初中生要发展核心素养,学生要具备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和品格,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需要不断渗入核心素养,尤其是在写作教学中,核心素养成为了一个授课目标。写作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写作过程是学生对知识重组的过程,基于核心素养的写作教学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作文可以展现学生的经验和知识水平,同时是考试中一个主要的得分项目,所以学生要积极面对作文,老师要基于核心素养做好写作教学。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语文;写作探究

  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了语言建构与运用、文化传承与理解、审美鉴赏与创造、思维发展与提升,初中教师在课堂上要落实核心素养,在写作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表达情感和思想,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要培养学生的价值观。语文写作教学要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还要让学生通过优秀作品激发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拓宽眼界,学会发现美、表达美、创造美。

  1.网络化教学,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学生在学习任务的压力下,缩小了活动范围,大部分是“学习——家庭”这两点一线,由此写作素材略显匮乏,初中生的写作水平难以提高。现在是教育信息化时代,互联网的强大信息量可以给学生提供大量的素材,可以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因此作文教学网络化对初中写作教学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初中教师可以在作文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播放与作文主题相关的影视作品来给学生带来写作的灵感,也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查找资料,允许他们随时记录自己的所观所感。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只要老师引导好,一定可以填补学生的知识空白,充实他们的写作思想。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这个口号我们都知道,可是生活中大家都做到了吗?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通过播放与环境有关的图片、视频、影片、综艺等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大家写一篇主题为爱护环境的作文。学校教育中一直呼吁全体师生保护环境,从点滴小事做起,互相监督,共同保护我们生存的家园。可是社会上随手扔垃圾、随地吐痰、浪费水资源、破坏植被、随意捕杀野生动物等等与环境做斗争的现象比比皆是,通过网络上的素材,可以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好现象要多多学習,对环境有害的行为要尽量避免。通过网络教学,给学生提供情感切入点和随时记录感受的平台,升华学生的思想感情。

  2.生活化教学,结合生活开展教学实践

  知识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写作水平更是如此,为了让学生实现自我提升,丰富写作灵感,积累写作素材,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写作课堂应该去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观察生活,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写作能力的培养是长期积累的过程,学生要走进生活、走进社会,提高描写方面的能力,还要养成随时随地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记录生活的习惯,同时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正确判断事物,形成正确的行为。

  例如,让学生以“节日”为题写一篇作文,可以是春节、端午节、也可以是国庆节、劳动节及其他节日,可以描述节日的场面,写一下人们在节日里的心情。拿春节为例,让学生回想自己家过春节前后的准备工作,一些和家里亲朋好友过节的有趣的场面,和同学朋友庆祝春节的快乐瞬间及新年愿望,一些美好祝福和感动的时刻等,鼓励学生把事实描述清楚,把感情真实表达出来,通过运用自己掌握的修辞手法,围绕春节抒写出过节的气氛和春节的味道。

  3.自主化教学,鼓励学生自主写作

  语文新课程主张学生自主写作,这也是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写作课堂实现高效的必要手段,可以减少学生的写作束缚,给学生提供广阔的空间,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创意表达。因此不规定写作内容,大致划分选材范围,让学生自由选取感兴趣的熟悉的题材来练习写作,可以有效的解放学生被束缚的思想,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写出色彩纷呈的好文章。

  例如让学生围绕“情感”展开写作,情感是态度整体中的一部分,是态度在生理上一种较复杂而稳定的体验,它包括道德感和价值感两个方面。对于初二学生来说,最主要是是亲情、友情,有的学生有强烈的爱国情等,对于情感种类不做限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擅长的情感描写,可以通过家庭小事来感恩亲情,通过朋友间的互帮互助记录友情,有能力和想法的同学也可以抒发自己对国家的情感。学生把自己的切身想法表达出来,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同时也可以写出好文章。

  4.结语

  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帮助学生有效提高自己的语文写作能力和写作素养,通过网络化教学让学生成为语文作文课的主体,通过生活化教学丰富学生的素材积累,通过自主化教学让学生抒发真情实感,教师要做好辅助作用,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的核心素养不断完善,写作水平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王超群,韦冬余.初中写作教学的问题及其对策——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理论的分析.教育探索,2016.[2]赵莹莹.语文核心素养与初中语文教学改进.青海师范大学,2017.[3]梁丽斌.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初中写作教学探索.汉字文化,2018.

篇十五:中学作文教学所需素养

 新课标理念下的中学作文教学

  [内容摘要]新课标理念下的中学作文教学为作文的教学的探索和研究指明了方向,在作文教学中要加强目的性和计划性,要注意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要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做到勤积累而厚积薄发,善创新而另有洞天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好采文来。

  [关键词]新课标、积累、创新、主体意识、人文素养、语文素养。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和重点,也是师生均感头疼的一个问题,如何教作文,如何写作文,一直困扰着老师和学生。作文教学改革难者有之,心中没底,难以见效;各种作文选、作文辅导等刊物满天飞,让众多的学生感到无所适从。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为当前中学作文教学指明了方向。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笔者在教学第一线的实践中,有如下的做法和体会:

  一、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

  新课标观念下的作文教学是在作文指导过程中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充分尊重和相信每一位学生,让他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老师再给以明确的具体的而有效的指导和帮助,或者组织引导学生互相帮助,引导学生先在生活实践中探究体验,用心灵去观察人、事、景、物,用心灵去感悟人生,学会将自己真切的思想和情感倾注于作文的字里行间,变被动写作为自主参与,实践探究,创意写作,尽显作文生命的原色。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而传统的中学作文教学过程通常是老师讲得多、讲得深、讲得透,等到老师作文指导结束,学生已经失去了作文的兴趣。如何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当前作文教学改革的焦点。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新课程标准对当前的作文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语文素养中的"养"字,反映出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持续的自主发展作用,对应了叶老"国文教学的目标,在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的技能"的"养成"思想。它的形成不是单纯"教"的结果,更不是一种终结状态,而是必须由学生自己借助语文课程将优秀的语文文化成果内化成生命个体的一部分,如同父母给的手下足之于生命。《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表现"。这告诉我们,写作能力不仅是认识能力和表达能力的体现,而且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现,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表现。因此,发展学生的写作能力,不能就写作论写作,而应是既立足于大语文教育观,培养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又要遵循作教学的规律,使之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二、加强作文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老师要认真进行作文备课,不能放任自流或者单纯的完成数量任务。语文教材每个单元后面都有作文训练题,要求把阅读和作文紧密结合起来,借鉴名人名家的作品进行指导性训练。老师上作文课不能把题目一出就不管不问了。整个中学阶段要有个长远规划,一学期要有短期计划,每一节课都有训练目标,定期要检验训练效果。比如,初一可以从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入手,老师提供写作线索和素材,学生进行发挥性作文。比如,老师讲《最后一课》、《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故事梗概,学生构思成篇,老师设置小品场景,学生观察成篇等等,学生既感兴趣,又觉得有内容可写,而且可以自由想象,往往能写出又长又生动具体的文章来。学生对写作有了兴趣,又写得比较顺手下时,再逐步提出更高的要求,进行必要的写作指导,要求写好写精,学生容易接受,也乐于完成,提高效果比较明显。学生见到自己作文

  成绩提高,作文的劲头也就足了。从中学生的心理素质看,他们接受新事物快,易培养他们的兴趣,但持续性较短,因此老师可根据学生的兴趣及他们较强的竞争意识,组织学生参与作文竞赛或写作征文活动,很有必要。学生获奖后,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甚至可以影响终生。中学作文教学有法可依,但无定法。具体怎么才能真正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全靠老师的教学实践。我想只要功夫深,没有办不好的事情,中学作文教学也是如此。

  三、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主体意识

  《新课程标准》突出强调了语言的积累,有了丰富的语言积累,学生才能准确生动地表情达意。相反语言积累贫乏,将会影响学生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那么,怎样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呢?

  (一)厚积薄发,活水长流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要写好作文,语言材料和生活感悟的积累是基础。语言是写作文章的建筑材料,要有意识的积累,建立自己的心理词典,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积累中善于学习课文的语言材料,富有表现力的字、词、句、段要积累。语文课本在书前"说明"中指出:"多数课文后面介绍一则与课文有关的、有趣味的小知识(小资料、小言论、小趣闻等),以便扩大学生的视野,增加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随便读读,不检查,不考试。"确实如此,课本的大多数课文的后面,都有一段被学生称为"花边文学"(放在小花方框中)的文字。如在《紫藤罗瀑布》后有一段唐弢关于生命的名段;《梅岭三章》后加上了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练成的》的名句"人,最宝贵的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在每一篇古文后基本上都有典故,可在丰富我们的古文化知识。这些语言知识的积累可供学生在记叙文中展开纵横驰骋的联想;可供学生作为议论文的依据,已足以应付一般性的作文需要了。

  一篇篇课文组成的语文书,本身就是一本小小的百科全书,文中天文地理、古今中外、名人逸事、凡人琐事等都有涉足,只要作一番整理归类,不少内容都可作为写作的材料,真所谓是"就地取材"。

  观察是积累素材的重要方式,也是作文的必要前提,这对学生来说尤为重要我常常指导他们细心观察周围的人和事,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展现人或事物独特的美或丑,以之震撼读者的心灵。例如:让学生充当防骗"小侦探",让大家留意生活中骗人者玩弄的种种伎俩,通过仔细观察,反复揣摩,揭穿他们的假面具,并组织学生在班上即兴表演或讨论。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写作兴趣,又可以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美丑的能力。为提高学生的创作兴趣,我还要求他们在每篇日记下边画上一幅与内容相关或相符的主题画,图文并茂,画龙点睛,这对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是大有裨益的。

  开展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既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又能开阔其眼界,培养其竞争意识,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生动活泼的写作素材。如果教师在活动过程中指导学生留心观察,那么,学生将想有路头,写有源头。如演讲比赛、书画竞赛、小制作小发明比赛、智力竞赛等,学生由不会到会,由失败到成功,由灰心失望到欣喜若狂,感触细腻,作文也自然就血肉丰满,颇具感染力了。利用各种节日活动,在提高学生思想素质的同时,让他们积累素材。如"妇女节"为妈妈和妇女老师制作贺卡、献花或送小礼物等,让他们品味母亲的激动、老师的欣慰和自己的兴奋、幸福等情感。让爱充满学生的生活空间,使之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当他们情绪高涨,欲罢不能之时,再引导他们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说出来,写下来。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写,我口述我心,我手写我口,情真意切,异采纷呈……学生从"奴隶"到"将军",真正成了作文的主人!

  我还要求学生每天听新闻,收看"焦点访谈"、"今日说法"等节目,并准备一个本子,随时把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有价值的内容记下来,不断从生活中引进鲜活之水,以弥补

  "三点一线"的生活模式的不足。久而久之,生活的积累丰富了,写作也就"发于心而形诸于外",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了。

  (二)互改互评,百家争鸣

  传统的作文教学,学生写,老师改;学生应付,教师忙碌;费时费力,劳而无功。教学中,我尝试把学生从被动中解放出来。每次学生作文结束之后,我都根据训练目的提出具体的评改目标,再引导学生自改、互改,并建立互助组(优生1人,中等生2-3人,后进生1-2人)。评改时,先让作者朗诵习作,谈自己的构思,再听取其他成员对自己文章的评改意见,作者本人也可以针对别人的意见谈看法,表明写作意图。最后将有代表性的习作交给老师批阅,教师再选取典型的作品在班上组织学生评改,以点带面,提供示范。这样,学生各抒己见,在学习借鉴别人的成功之处外,还可指出别人习作中需要修改的地方,积极参与,真正成了作文评改的主人,而不是消极应付,被动服从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生活是复杂多样的,作文形式当然也不能刻板划一;可以书面作文,也可以口头作文。课前三两分钟,让学生轮流演讲:或叙事或抒情,或奇闻逸事,名言佳句。总之,把学生看作活的现实发展的主体,唤醒他们的主体意识,使之精心构思,自然表达。

  学生喜欢把自己的成就和智慧展现在众人面前,以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享受成功的喜悦。因此,教师要善于发掘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并满怀激情地加以肯定和赞美,使之成为一种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为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你还可以编辑《日记集锦》、《妙言佳句选》、《优秀作文选》等,也可以把特别优秀的习作推荐到有关报刊,让学生的作品打出去,使之阔步走上领奖台。通过稿发表或参加各种竞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变"要我写"为"我想写"。这剂良药就可以使学生从"奴隶"到"将军",真正成为作文创新的主人。

  "授之以鱼,仅可供一餐之用,而授之以渔,则终身享用不尽"。作文教学中如果多教给学生方法注重挖掘学生的潜能的话,学生就将会得到极大的效益,学生的写作能力就会得到明显的提高,就会写出一篇篇美文佳作来。我们的作文教学就会呈现出绚丽多姿,别有洞天的美景。

  参考文献:

  [1]焦月正《如何提高中学语文教学质量》,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1998.3

  [2]胡一敏《中学语文教学点滴谈》,九江师专学报,1994.1

  [3]哈森《改革作文教学方式

  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0.6

  [4]谢廷绕《作文教学要重视观察习惯的培养》,高师函授学刊,1994.1

  [5]张雪梅《作文评改"五步法"》,中华素质教育,2004.4

  [6]苏开明《学生作文心理障碍与对策》,语文教学与研究,2002.11

  [7]任秀梅《三步法提高作文质量》,宁夏教育,2000.7

篇十六:中学作文教学所需素养

 作文教学中语言素养的培养途径

  摘要:语言是语文学科表情达意的基础,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是作文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的途径有很多,其中主要的有:一是向名人学习,苦练妙语。二是积累中运用,推陈出新。三是擅长用辞藻,生动形象。

  关键词:作文教学;语言素养;培养;途径

  文章是由一个个字、词、句和段组合构成,而字、词、句和段又是语言的外在表现。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是作文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因此,作文教学应重视锤炼学生的语言,培养良好的言语习惯,力求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具体为:

  一、向名人学习,苦练妙语

  在作文教学中,用名人锤炼语言的例子激励学生爱语言、学语言、用语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名人的语言大都具有简洁、含蓄、深邃、灵动、形象、生动的特点,这些正是学生所需追求的。

  如斯大林的《论列宁主义基础》给“列宁主义”下了一个科学的定义:“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与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这简要的语句不仅揭示了列宁主义的性质——马克恩主义,还阐明了列宁主义的特征——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它还告诉读者,列宁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具有国际性质。如此言简意赅的语言在名人名作中屡见不鲜,举不胜举。教师应多给学生介绍、赏析、仿写和创新这些语言,使之逐渐养成良好的语言思维习惯,提高语言能力。

  言简意赅、妙语连珠、形象生动等作文语言,既不能信手拈来,也不能一蹴而就,它是经过“千锤百炼”才形成的。正如唐朝的杜甫所说的“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释归仁说的“日日为诗苦,唯论春与秋。一联如得意,万事总忘忧。”皮日休说的“百炼成字,千炼成句。”可见,多练语言是多么的重要。教师应制订作文语言的训练计划,引导学生反复训练,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同样,苦练也是很重要的。贾岛说“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可见他的苦练精神之可贵。宋朝王安石写的诗《泊船瓜洲》中有“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其中的“绿”字是经过反复苦练修改才确定下来的。一开始用“到”字,用完却感到“到”字太死,缺乏诗意,就改为“过”字,但又感到“过”带有一掠而过之意,没能写出自己急切赶回金陵的心情,就先后改为“入”“满”等字。经过十多次的反复修改,不断推敲,最后改为“绿”字,把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动人景象表现出来。

  又如,清代著名小说家曹雪芹为了写好《红楼梦》,曾“批阅五载,增删五次”,做到字字皆辛苦,终于写出了著名的鸿篇巨著。

  所以,教师应结合写作训练,引导学生自觉钻研,强化修改,反复提炼,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如要想让学生的语言出彩,除了引导学生钻研练字,还应强化各种句式灵活运用的训练,提高各种修辞手法的应用能力。

  二、积累中运用,推陈出新

  苦练是必须的,但还应在积累中运用,推陈出新。

  一是要广泛地积累优美的语言。在平时的阅读教学和写作训练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累那些言简意赅、富有哲理、生动形象的优美句子,最好能分门别类地整理抄写在摘抄本上,并且利用早晚读和课余时间来朗读与背诵。

  二是教会学生运用优美的语言。学以致用,教师应激发学生运用语言的欲望,教会学生运用语言的方法。要擅长引用。要抓住所积累语言与所表现的内容或感情的相似点或相同点来确定所引用的语句。如表现朋友离别时的安慰之情时,可引用“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表现无限的愁闷之情时,可引用“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或“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表现悲凉之情时,可引用“杨柳岸晓风残月”等。

  要善于模仿。大多数学生是从模仿中学习语言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优美语言内容上和形式上的特点,然后进行模仿训练。如朱自清的《春》的一、二两段分别是“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

  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这两个文段内容上主要写了春天苏醒的情景,形式上用叠词、拟人、比喻等,根据这些特点,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语言训练。北京101中学一位叫邓思锐的学生在《假期》一文这样模仿《春》这两段来写:“盼望着,盼望着,APEC来了,小长假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08年奥运会的样子,悄悄回到了北京。天蓝起来了,水绿起来了,空气的质量高起来了。”教师经常让学生这样在模仿中训练语言,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会逐步提高的,还要推陈出新。教师应引导学生在熟练运用语言的基础上,活用语言,创造出具有个性化的语言。可引导学生从多种媒体中吸收其中有活力的语言。如“政策不公开——暗箱操作”“二次成功——梅开二度”“玩笑过分——国际玩笑”等;旧瓶装新酒,活用语言。如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由庾信的“落霞与芝盖齐飞,杨柳共青旗一色”改造而来的。鲁迅的“煮豆燃豆萁,萁在釜下泣——我烬你熟了,正好办酒席”是化用曹植的《七步诗》。

  三、擅长用辞藻,生动形象

  俗话说:“三分长相七分装”,这是说“人”的。同样,学习语言也这样,根据表达的内容、对象、场合等,恰如其分地选择有关的辞藻来表达,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选择语言要注意相应的语音、词汇、语法、辞格等,多让学生学习有关范例,掌握辞藻的运用。

  如语汇方面,前总理朱镕基在一次答记者问关于经济问题时说:“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要义无反顾,勇往直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里用“地雷阵”“万丈深渊”两个词语形容艰难困苦和障碍险阻,很形象生动,凸显了一个激情洋溢、不畏艰难险阻的坚强的领导人形象。

  教师应引导学生在积累的基础上,做到活学活用,常用常新,不但正确地使用语言,而且追求生动形象的境界。

  作文教学是一门艺术。语言素养的培养是作文教学的基础,教师应想方设法为学生的写作打好坚实的基础,为学生稳健地走入这艺术殿堂打开第一扇门。

  作者简介:黄本芸,广西钦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作者单位:广西钦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535000)

篇十七:中学作文教学所需素养

 优秀的作文教师必备的素质要求

  程民

  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界的难题,难的主要原因在于语文教学对教师的个人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个教师要想教好作文,以下几种素质必须达到一定的要求,金笔作文教师更是如此。

  一、具备一定的文学功底,写作能力。

  作文教学是教会生如何写作文,那我们作为教师、教练,首先自己要会写,要有写作的经验,知道写作是一个怎样的过程。纵观国内的作文教学名家,他们都具备一定的文学功底与写作能力。他们都能写出很好的,值得大家去品味的文章;至少他们写的大多数文章,让大多数感觉到可以,大多数人写不出来。

  大多数语文教师教不好作文的重要原因就是自己不会写,自己没有写的体验。对于我们现在从事金笔作文教学的教师来说,可能现在我们也不具备比较好的文学功底,自己写作的能力也十分有限。但是我们要想长期从事金笔作文教学,要想在这个行业有所发展,必须首先要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在实际的努力过程中,我们可能短期内可能写不出太好的,让大多数认可的文章。但我们可以从写下水文入手,让学生写一篇作文前,我们要提前写一篇下水文。最初我们可能写得不好,甚至没有优秀的学生有灵感。但我们长期坚持,一点点会发生明显的进步,自己的写作能力会得到明显的提升。在这种能力提升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我们的作文教学能力也在提高,而且会一点点的产生对写作的感情,爱上写作。如果我们因为不会写,不具备这种能力而不去积极主动的提升,那我们永远也不会在这个行业中有发展。所以各地的学校,应该要求从事金笔作文教学的教师首先修炼的功夫就是自己的写作能力。

  二、较强的课堂调控能力。

  任何教学要想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都要组织课堂,让所有的学生遵行一定的纪律来学习。所以课堂调控能力也是金笔作文教师必备的一种能力。

  为什么把这种能力要求直接提出来说明。就是因为在实际的教学中,课堂调控能力强的教师并不是特别地多。很多教师就是因为课堂调控能力不足,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无论我们的知识多么地丰富,我们要有办法,有能力让学生愿意学,愿意听你所讲的知识。如果尽管你讲的很好,但学生不听,或是整个课堂秩序混乱,不想听的管不了,想听的听不成,那教学效果根本无从谈起。我们各地学校在选择教师的过程中,要注意所挑选的教师是不是具备一定组织管理能力。他的声音、状态、性格、能力是不是足以控制课堂?如果我们的教师具备基础的课堂调控能力,那再学习与作文教学相关的知识与悟性就能成为一名好的作文教师。

  三、良好的精神状态。

  金笔作文是一门挑战性很强的学科,它能够激发起人的灵感与激情。从事这样的教学活动,要求我们的教师进行大量的创造性工作,不断地突破自我,实现飞越。

  激情、阳光、真诚、真实是金笔作文教师的授课要求。我们都知道,一个快乐的人会带动周围的人一起快乐。试想,如果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是一种无精打采的精神状态,那么学生呢?我们的学生都是自制力和注意力需要提升的小学生,如果老师的课堂没有激情来吸引学生,感染学生的话,那么这一堂课很容易就变成枯燥乏味的说教课,让人听来昏昏欲睡,和其他的课堂就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了。但是,作为民办教育的教师,要想真正的在这个行业里走的远,走的稳,就需要一方面靠知识,另一方面靠课堂风格和模式来吸引学生。如果说知识可以大同小异的话,那么要想保持自己课堂的魔力和吸引力,就需要在自己的授课风格上下功夫。正是基于这一点,要想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金笔作文老师,就需要在自己的课堂

  上融入快乐的元素,用激情感染和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较强的文化素养。

  文化素养是一个人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它不仅仅是指一个人对知识的掌握的广度和深度。总体看来,一个知识渊博的人的文化素养要比知识浅薄的人要高,举手投足,言谈举止都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文化素养。俗语说:文如其人。也就是说,文章可以折射一个人内心世界,他的灵魂,金笔作文是教学生写作文的,也是真正把育人理念切实融入了课堂。但是育人的真正实现不仅仅体现在授课环节的完成,老师的一言一行,甚至一个细微的动作或者不经意间的一个眼神都可能会让学生模仿学习。正因为如此,古人总结得出了“为人师表”这个词语,但是大多数老师并没有真正把这四个字的含义,也没有落到实处。可以说,教师是一个要求很高的职业,需要良好的道德情操,更需要较强的文化素养。但是文化素养的提高并不能在短期内速成,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因此,要想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称职的金笔作文老师,更需要在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方面苦下功夫。

  五、专业的语文知识。

  在中国,作文是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篇完整而成形的作文离不开各种语文知识的正确的综合运用。相对而言,专业的语文知识相比较高的文化素养的难度要低许多。目前在教金笔作文的教师中,有很大一部分都不是学中文科班出身的,因此语文知识谈不上专业,致使许多教师在实际授课中出现专业性的错误,或者学生作文中出现有关语文知识的错误,教师发现不了,从而达不到规范学生语言、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目的。因此,只有不断充实自己的语文专业知识,才能在自己的实际课堂中避免明显的或者硬伤性的错误。

  2011年9月23日星期五

篇十八:中学作文教学所需素养

 作文教学中学生写作心理素质的培养

  写作心理指的是学生在整个写作过程中一系列有益于写作的心理活动,包括感知、记忆、想象、思维、情绪、情感、能力等主要环节。要想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收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就应该在中学阶段就开始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心理。在多年的教改探索中,我将心理学的原则融合到作文教学中来,设计出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并提高自己运用教学方法的自觉性,收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稳定而积极的写作心理呢?

  一、重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给学生以激励和鼓舞。学生只有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肯经常练笔,认真写作,才能写出好的文章来。

  现在有很多学生怕作文或讨厌作文。一是对作文抱有神秘感,以为自己缺乏写好作文是能力:二是他们作文的动机不纯,只是“奉命作文”,为老师检查和考试而不得不写。这些心理障碍不克服,就不可能培养良好的写作兴趣,调动写作的积极性,作文教学的目标也就无法实现。

  克服心理障碍,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我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对学生做出恰当的心理估计:

  每一个学生的作文,都有长处和短处,即使差生也有写得好的地方。可是很多学生不能意识到自己的长处,失去了写好作文的勇气。因此,作为教师要对每个学生的作文做出正确的估量,应看到他们作文中闪光的东西,并及时把这些信息反馈给学生,使学生产生写好作文的自信心,这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前提。

  2.力争将写作变为学生的自觉需要

  兴趣来源于需要,因为需要才喜欢。有的学生特别喜欢看电影电视,有的则喜欢听广播、看报纸,我就抓住这一点,不失时机地跟他们讲:电影电视之所以能吸引人,感染人,是因为有好的剧本,人们之所以愿意坐下来听广播、看报纸,是因为其文章的内容能吸引人,人们想听、想看。因此,电影电视,广播报纸等都离不开写作。写作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就在我们身边。这样,学生们不仅认识到了写作在今后工作、生活中的作用,而且意识到写作知识需要学习,写作能力需要培养。兴趣导致了行动,行动实现了目标;实现目标是为了满足需要,满足需要则使目标、行动、兴趣构成作为训练中的良性循环,从而转化为学生实现作文目标的内驱力。

  3.要使学生感到作文成功的愉快

  为了使学生感到作文成功的愉快,我经常创造条件使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

  的机会。具体做法是: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评价作文的标准应有区别。每次作为训练的目标不可太多,最好只设一个。例如记叙文的训练,每次可侧重于一个目标:或自然环境描写,或人物外貌描写,或心理描写,或选材的新颖,或欲扬先抑手法的运用等。学生只要达到这一目标,就予以表扬,使他们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不断克服自己怕作文的心理障碍,看到自己的进步。特别是差生,要让他们尝到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乐趣,感到自己有能力写好作文,促使他们今后有更大兴趣去练习作文。

  4.为学生创造一个适宜的写作情境

  创造一个适宜的写作心理情境,并在这一过程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法,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刺激写作欲望,引起写作兴趣。为了消除学生怕写不好作文的心理。我往往为他们创设一个宽松的情境,针对其心理特征,知识状况、志趣、爱好命题,诱发学生倾吐内心感受,让学生大脑神经细胞兴奋活跃,不拘一格,自由抒怀,写放胆文。

  二、写作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

  作文教学中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开掘写作的源泉

  文章是客观现实的反映,而这个反映是以人的心理为中介的。写文章必得有客观存在的“境”,人的心理才能有所反映,然后再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因此,作文教学必须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引导他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引导他们经常有意识的观察生活,提炼生活,储备生活材料,帮助他们从平凡的生活中,善于发现新的美的事物,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能分辨客观事物的是非正误,能理解自己生活的意义。

  2.培养联想的能力

  写作知识迁移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联想起着桥梁的作用。没有它,写作迁移活动就无法进行。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富于幻想,也是理想开始形成的时期。我经常用列夫?托尔斯泰善于联想的例子来启发学生的联想能力。列夫?托尔斯泰在他的自传性三步曲《童年?少年?青年》中,曾十分生动地描述了他青少年时期的想象或幻想:“有时我想象自己……加入了骠骑兵团,前去打仗。敌人从四面八方向我冲来,我挥舞着佩刀,杀死一个,挥了一下,又杀死一个,接着又是一个。最后由于受伤和疲倦,我没有一点力气。就倒在地上,喊道:“我胜利了”。”我们今天的时代和列夫?托尔斯泰所处的时代不同,青少年想象的内容自然也不同,但他们富于幻想的特点,却有相似之处。因此,作文时,我就抓住这一点,引导学生根据题目要求和题目揭示的范围,进行多方面的联想,找出平时记忆中储备材料之间的联系,或质同,或神似,或相关,或形像,或意反等,经过沟通融化,使单薄的材料丰富充实,原不相连的材料组合粘结,通过联想,学生把储存在记忆中的知识调动起来,迁移过来,写作时自然旁征博

  引,左右逢源。

  3.引发内潜力

  初中学生自我意识增强,有自己的思想和独立的表达愿望,因此,教师指导作文不能代替学生思考,而要重在引发学生的内潜力。引发,一要抓住时机,二要诱发在兴奋点上。在课堂上,我经常这样引发内潜力:开始写作,学生经过联想、想象而获得的材料是庞杂的,粗糙的,哪些可迁移到作文中来,常感茫然,这时我就予以点拨,帮助学生筛选、提炼,他们便会心明眼亮。写到中途,有的学生可能又感到困惑,迁移受到阻碍,这时我就在思路上略作引发,使学生豁然开朗,进入柳暗花明的境界。写完作文,有的学生修改不下去,我再在关键处引发一下,学生往往能发现症结所在,茅塞顿开。

  以上是我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写作心理素养的一点粗浅尝试。在培养学生健康稳定积极的写作心理的三个环节中,重视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是重要前提,写作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是关键,快速作文训练是主要途径。三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篇十九:中学作文教学所需素养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作文教学设计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作文教学设计

  陈经国

  摘

  要:作文教学虽然在书写形式没有过多的局限性,但是其最终的教学目标是相同的,都是用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各学科的教学目标均发生了改变,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实践期间,教师将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作为根本目的,将这一目的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结合,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这项工作落实到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课堂之中。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语文;作文

  为了能够落实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顺利开展育人、育德工作,教师需要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方面。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期间,更是需要教师贯彻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本文以“学习描写景物”为例,基于核心素养下进行了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设计。

  一、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以及目的

  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XX年版》中,对语文核心素养进行了详细的概述,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而语言建构与运用则是其中最为重要,也是最为基础的一方面。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着重培养学生对于语言的理解与运用,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这样才能够达到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写作作为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还能够体现出学生对于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期间,由于写作这项教学内容较为单调,如果教师无法掌握合适的教学方式、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那么势必会导致课堂枯燥无味,使得学生们丧失写作的兴趣。传统的写作教学流程基本上固定的,都是由教师命题,然后学生根据要求进行写作,写作完成后再由教师进行统一审核。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效率较低,同时也无法调动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今的教学需求,语文写作教学不再是词句的堆砌,而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基于新课改的背景下,现今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目的已经发生了变化,教师的教学目的不再局限于好词好句的堆砌,而是知识的理解、运用与创新。在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1

  教学目标的阐述比上一轮课程改革所提倡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更加全面和深刻。教师在明确教学目的期间,需要注意核心素养与教学目的之间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将教学目的与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行接轨,才能够确保学生在课堂中获取更多的知识,从而使得各方面能力都能够得到有效提升[1]。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设计

  1.利用教学情境。真实的情境能够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为写作提供灵感。因此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期间,教师可以合理的为学生创设相关的情境,或者是通过身边的真实情境引领学生学习写作。将日常生活中的写作资源融入到情境之中,这种教学设计方式能够使语文写作变得浅显易懂,在面对难度较大的写作任务时,教师通过教学情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语言、运用语言,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学习描写景物”这节课中,教师可以以身边的实际情境入手,例如校园内的风景,这样能够使学生产生代入感,从而更好的融入到课堂之中。在写作教学期间,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校园中的某处景色”进行描写,分析学生在写作期间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检查,然后由同学之间相互阅读彼此的文章,继续进行修改,最后由教师审核最终的文章内容,针对不同学生的问题提出不同的修改建議,使学生能够在写作实践中提升自身的语言运用能力,并且掌握景物描写的方式[2]。

  2.基于教学评价了解学生核心素养的达成情况。教学评价工作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率,对于语文写作课堂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语文写作教学的目的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知识灌输,而是偏向于以核心素养为指导的能力培养。而教学评价的目的则是由传统的知识掌握程度逐渐向能力与品质的发展程度靠拢。所以,教师在进行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设计期间,需要结合教学目的选择合适的教学评价方式,例如问答、课后作业等等。通过这些评价方式教师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从而对学生在写作期间遇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在“学习描写景物”这节课中的教学评价包括:对学生“校园中的某处景色”这一写作练习进行审核后,能够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有一个大概的认知。然后通过学生自我修改、探讨修改这一过程,能够了解到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最后对学生进行提问“在写作期间你学到了什么?”“你是怎样解决写作过2

  程中遇到的难题?”等评价性的问题,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能够判断其是否已经达成了相应的学习目的。通过教学评价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将心灵感悟转变为语文素养[3]。

  三、结语

  基于新课改的背景下,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了各学科教师的教学重点。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局限于“教”和知识获取的“量”,而是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的提升。高效的教学并没有固定的教学形式,而是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与接受能力,采取合适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够实现高质量课堂教学。但是究其根本,教学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能力。在初中语文作文课堂中,教师需要推陈出新,组织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使得核心素养能够渗透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

推荐访问:中学作文教学所需素养 所需 素养 作文教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