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洁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党课下载 >

关于党课参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四篇】

发布时间:2023-08-17 18:55: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党课参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四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关于党课参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四篇】

党课参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4篇

【篇1】党课参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来源:瞭望

ISSN:1002-5723

年:2012

卷:000

期:048

页码:41-41

页数:1

中图分类:E20

正文语种:chi

关键词: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军队现代化建设;军队建设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军队历史使命;军事战略方针;发展利益;国家安全

摘要: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必须以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党关于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为指导。要适应国家发展战略和安全战略新要求,着眼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贯彻新时期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

【篇2】党课参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党课讲稿)

前言

大家好,今天的讲题是大力推进农村现代化。

十三五规划提出通过十三五期间的发展,我们要实现到2020年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为了实现2020年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在十三五规划中,我们对发展的理念进行了创新,而在创新的发展理念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创新。在创新中,包括了七个方面内容,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农业现代化,所以今天的题目就集中在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这个题目上。

说到农业现代化,肯定就说到农业、农村。大家知道我们有粮食安全,农业所生产的农产品相当于战略物资,我们可以没有住的、没有穿的,但是绝对不能没有粮食。由于粮食产品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在我们国家农业一直被认为是最重要的产业,而且是技术产业。

从农村来看,2020年全面实现或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在农村,特别是在农村生活的贫困人口。我们在2020年的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过程中我们提出来要全面脱贫,也就是有7017万的贫困人口要脱贫。这部分人怎么去脱贫呢?分类。有的纳入保障,有的进行搬迁,有的进行转移培训,但是大部分还是产业扶贫,也就是通过农业中产业的发展实现产业扶贫。农业现代化、农村产业的发展,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义非常重要。如果再从长远来看,未来中国的现代化也取决于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的进程。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对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中国未来的现代化、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今天在讲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中,我想分成三个部分来介绍:

一、我国农业现代化面临的难题

首先介绍第一部分的内容,我国农业现代化面临的难题。

(一)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于第二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

说到农业现代化,说到农业和农村的时候,大家马上会想到的可能是386199部队,38是妇女,61是儿童,99是老人,就会想到农村经济的空心化,农村农民的老龄化,还有农村儿童的留守化。在这个过程中,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从农村流向城市,成为产业大军中的重要一员。

为什么农村发展相对来说滞后,特别是和城市比起来滞后?根本的原因在哪里?我想有很多政策方面的原因,但是最主要的原因是农业这个产业和工业、和服务业比起来存在劳动生产率低下的问题。劳动生产率之所以低下,对于中国的农业而言,应该说问题是更加严重的。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低下,主要源于中国农村的小农经济,而这种小农经济就是小规模的经营,农民自给自足,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农民的生产的产品主要用于自己消费,多出来的才到市场进行销售。当然中国的地域广大,不同的地方农业发展的状况也不同,比如说我们到新疆兵团看它农业的发展,或者我们到黑龙江去看它农业的发展,大规模现代化的生产是存在的,但是从中国总的来看,农业应该说是小农经济占主导。

说到小农经济占主导,大家可以从一个数字中来看。我们现在在农村有2亿多的农户,我们有多少亩地呢?大家知道我们有个口号,叫做十八亿亩的红线不能破,也就是我们十八亿亩的耕地这个数量要保障。这个数量的保障实际上就保障农民农业的生产,进而是保障我们中国人的粮食安全问题。2亿多的农户来耕种这18亿亩的土地,平均每个农户不到十亩的地,所以农村小农经济占主导也就成立了。在土地规模这么小的情况下,在农村就有句话,说这么小的规模,即使种金子也赚不了多少钱,而且如果说每个农户都去种同一种作物,这种作物就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所以我想为什么农村发展滞后?就源于农业这个产业对我国来讲,它的劳动生产率低下,最主要的根源就是小农经济,一家一户小规模的小农经济,这种小农经济也导致我们国家的农产品在整个国际上竞争力低下。大家知道现在也在热议,我国农产品的价格和国际上农产品的价格倒挂,倒挂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说汇率的问题,比如说从世界上来看大宗产品价格走低的问题,我们国家对农产品的保护政策,特别保护价格不断走高这些问题。但是这些问题还都不是最根本的,最根本的问题是我们小规模经营的农业和国外一些国家大规模的农业比起来竞争力低下,我们一户农民不到十亩地,而国外,大家看到是几十公顷、上百公顷、上千公顷土地经营的规模。在小规模和大规模的竞争中,我们的成本不断地抬升,所以小规模的小农经济,也导致了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低下,也使得目前我们国家农产品的价格跟世界上农产品的价格在一些品种上是倒挂的。所以这是制约农业现代化最根本的一个要素,这个要素就是土地的规模。所以大家可以注意到在十三五规划中是将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作为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首要的任务提出来的。

说到农业现代化制约因素,除了土地之外,还有劳动力的素质,特别是到现在,我们许多劳动力都是六七十岁的老人,这种年龄段的劳动力接受新的知识、接受新的理念要远远落后于我们的年轻人。所以劳动力素质的制约使人们去想,怎么样才能让青壮年劳动力留在农村务农,这已经成为一个问题提出来了,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指向了职业农民的培养问题。

再有一个制约农业现代化的因素,我想应该是资本或者叫资金。当农业这种小规模的经营效益低下的时候,自然银行就不去光顾它,银行对于这种收益低的小规模小农经营投资的兴趣就不大,所以农村就出现了农民的存款通过银行被导入到城市,发放了贷款,而农民获得贷款比较难。所以农民的土地规模、劳动力素质、资金短缺,方方面面对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都构成了制约,这是从农业上来看。

(二)城乡分治

农业的发展需要的是国家对农业农村大量的扶持、补贴,从我们国家来看,我们还存在第二个我要讲的制约因素——城乡分治。人被人为地分成农村人跟城里人,农村人享受农村的待遇,城里人享受城市的待遇,最早的时候我们说农村的事情农民自己办,到现在我们越来越突破了原来的这种理念,开始强调城市的基础设施向农村去延伸,开始强调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尽管我们有这么多举措,但是对城市和农村来讲,我们投资的程度仍然是不同的。所以对农业农村投资的力度相对来说比较弱化,也使得依靠国家的投资、补贴来扶持、来推进的农业现代化受到了制约。

(三)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

第三个制约的因素就是我们国家提出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我们提出这个方向,但从目前来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更多的是一种口号,而没有落到实处。从目前来看,我们国家更多在推的应该是城乡要素的平等交换,工业和农业的平等发展,或者说是农民来公平地参与到现代化的进程中,来公平的分享现代化的成果。所以我们现在更注重的应该是平等——农业和工业、农村跟城市的平等,也就意味着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没有落实也导致了依靠补贴而来推进的农业现代化进程相对缓慢。

这就是我第一部分要介绍的内容,农业现代化有哪些制约因素。从农业本身来看,农村土地经营规模的狭小,农村劳动力素质的低下,农村资金的短缺,这些问题制约它。如果从大的政策来看,城乡分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目前还没有得到落实,就导致对农业农村的补贴,对农业农村的扶持力度不够,也间接制约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这是第一部分的内容。

二、改造传统农业的理论

第二部分内容,我想讲一下改造传统农业的理论。既然我们国家存在着城乡的二元结构,城市相对来说发达,农村相对来说落后,存在着农业现代化的这么一个历史重任,存在着农业现代化还没有实现的问题。我们怎么去实现农业现代化呢?有没有理论是比较可用的?这就是第二部分要介绍的内容,改造传统农业的理论。改造传统农业的理论有很多,时间的关系我只突出介绍一个理论,就是舒尔茨理论。舒尔茨专门写过一本书,这本书的题目就叫做《改造传统农业》,也就是如何把弱小的传统农业改造成为一个高生产率的经济部门。在这本书中,舒尔茨是怎么样论述改造传统农业的?或者说他提出了哪些方法去改造传统农业?这些方法可不可以用?有没有的地方在实践,实践体现了这些方法?这就是我第二个部分要介绍的内容。

舒尔茨写《改造传统农业》这本书的时候,从严谨的理论进行分析,首先他研究什么叫传统农业,大家说小规模的小农经济叫传统农业,他进一步去界定什么叫传统农业。舒尔茨给它的界定是什么呢?农民用的生产要素是世代相传,父亲传给儿子,儿子再往下一代代传下去。所以大家可以注意到有的时候我们会讨论,说你看农民工二代地也不会种、城市也留不下,说农民工二代怎么办?在这个问题的争论中,实质上人们潜意识的想法就是农民工二代要会种地,应该他的父亲教给他怎么去种地,这实际上是典型传统农业的一种思维。传统农业是父亲教给儿子,儿子教给儿子。实际上当我们去讨论农村工二代不会种地的时候,其实我们可以问另外一个问题,为什么农村工二代就一定要种地?他就不可以到城市么?他就不可以变成新的城里人么?当然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按照舒尔茨的界定,传统农业就是农民世代使用同样的要素一代代地传下来,然后接着舒尔茨就研究为什么银行家不光顾传统农业。舒尔茨就说到,是因为向农民世代使用的生产要素投资,收益率是很低的,也就是对传统农业进行投资的话收益率很低,既然它的收益率很低,人们就不去投资了,在不去投资的情况下,小规模的传统农业就一代代地传了下来。

接着舒尔茨研究怎么去改造传统农业,他就想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思路,就是说要引进新的生产要素,把现代的生产要素,特别是技术进步引进来。当生产要素一代代地传下来,现在改变了,这些要素不再是一代代父亲传给儿子,这些要素发生改变了,在发生改变的过程中,按照舒尔茨的观点就是进行投资了,对于农村进行人力资本的投资,进行物质资本的投资。通过人力资本的投资,劳动力这个主体发生变化了,通过物资资本的投资,农业生产的条件方方面面都得以改善,所以舒尔茨所说的改造传统农业,就是把农村农业进行生产的各种要素都要改变。怎么改变呢?投资。所以舒尔茨的改造传统农业,实际上就是把农业生产中所用的各种要素都要改变,而不再是一代代传下来。

这个理论大家可能感觉到它有一些枯燥,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一些实践,在这些实践的发展过程中实际上就体现着这个理论的运用?我想有这样的实践,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浙江省的湖州市所做的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实践,或者说农业现代化的实践。浙江省有一个美丽村庄建设,这种美丽乡村的建设的发源地就是在湖州。一般说来,既然进行美丽乡村建设就应该在农村开始,但是湖州市进行美丽乡村建设刚开始起步的时候不是在农村,最早的起步应该是湖州市和浙大市校合作协议的签订。浙大里的教授们在农村一些技术研究上是有成就的,所以这些教授们就把农业上各种各样的研究成果,甚至是最先进的研究成果都在湖州市找到了展示、实践的平台。所以我们当时在湖州市参观的时候就看到了它很多种养殖技术的培育基地。我当时记得印象非常深刻的是有的作物是在水里来生长,而我到湖州去的时候看到这个作物是在空气中进行生长。

大家知道浙江是非常重商的,从历史上浙江就重商,因为它是八山一水一分田,自然资源这种状况导致了它的重商。在这种重商的文化、理念下,当这些教授们把好的成果运用到农村的实践中去,农民就和教授结成了利益共同体。农民就说到,当教授给我们带来了好的品种、带来了好的栽培技术,我的收益增加了,收益增加中的一部分要给教授作为补偿,所以就形成了利益共同体,而这种利益共同体中就把科研机构、大学里的好的技术传入到了农村,技术这一大要素就发生变化了。

说到农村要素,还有一个是人。湖州市怎么做的呢?它成立一个农民大学,种粮大户或者是合作社的成员到农民大学中学习两到三年,政府给他一个大专的毕业文凭,给他中级农业技师的资格。这些人学完之后回到农村,相当于什么呢?相当于这些农民,种粮大户也好、合作社的组织者也好,他们在城市接受了先进的经营管理的理念,经受了一些农业技术方面的培训,这就是人发生了变化,变成了懂经营、会管理、能赚钱的职业农民了。所以他是把劳动力这个要素也变化了。

大家知道浙江省民营经济发展得很好,当时说到的离土不离乡,就地城镇化,在浙江省做的是很好的,这就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大量的人从农村中转到二三产业中就业,也就意味着农村有很多人把土地拿出来进行流转,当转移到二三产业就业的时候,土地就进行流转了,我们调研的时候发现,从村、到乡、到县,成立了三级的土地流转机构,土地进行流转。当人从农业中脱离出来到二三产业中就业,当土地流转之后,土地经营规模就变大了,当土地经营规模变大,当这些农民在城市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良好的培训回到农村去,变成职业农民,当这些科学家们、教授们研究的技术被运用到农村去的时候,相当于农村的劳动力变了,技术变了,土地的规模变了,当所有的这些变的时候,传统农业就自然而然转变为了现代农业。回到舒尔茨的理论,就是对农业引进新的生产要素,进行人力资本的投资,进行物资资本的投资,这是改造传统农业。

这是从理论中来看,我介绍了舒尔茨的改造传统农业理论,我以浙江省湖州市美丽乡村的建设,特别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这个案例,从这个案例中来看,这个理论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这是第二部分我要介绍的内容。

三、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举措

第三部分介绍的内容,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举措。

说到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举措,我想把十三五规划中关于农业现代化的内容,十三五规划中关于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内容和我们国家通过的一个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结合起来,陈锡文对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答记者问的时候他就讲到,他说制定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的实施方面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制定十三五规划中关于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关于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过程,二者是结合在一起的。所以,今天在我讲第三部分的时候,也是把这两个重要文件中关于如何去推进农业现代化结合在一起来讲。

(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

在十三五规划中,专门提到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中有一些内容,比如说讲到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讲到对农业的支持、补贴,如果从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来看,它实际上就讲到了五个内容,所以我首先来讲农村的集体产权制度。说到农村的集体产权制度实际上就是说到了中国的特色。中国特色的特点就是公有制,而公有制从土地上来体现,国有土地归全民所有,而农村土地是归集体所有。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制是公有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就包括农村的土地,包括农村的房屋,包括农村的集体资产。而土地也好、房屋也好、资产也好,都涉及到农民和村集体的之间的关系。

说到农村的集体产权制度的时候,我想说到了一个重要内容——土地。土地大的方向应该是个市场化,它和整个中国的改革市场和方向是高度吻合的。说到市场化方向的变革,我给大家举个例子让大家好理解。大家知道三中全会的时候,我们通过了一项改革,关于农村的改革就是赋予农民对承包地经营权抵押担保的权能,赋予了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的权能,赋予了农民集体资产股份抵押担保的权能。在有的地方进行了实践,叫三权抵押。

比如说我曾经去贵州进行调研,在贵州调研的就是三权抵押,到贵州省铜仁市来进行调研。三权抵押涉及到三种权力,一个是农村土地的承包权,一个是农民住宅的财产权,还有一个是林地、林权。这种三权抵押就是当农民需要贷款的时候,拿这三种权力中的某一种或者某几个组合到银行来进行抵押,有了抵押户之后银行就会发放贷款。这实际上是想通过这种抵押担保来破解农村资金短缺的问题,破解农民贷款难的问题。现在农村实际上叫信用贷款,有信用户、信用村,当这个村不是信用村的时候,它获得贷款就很难了,需要抵押。而在三中全会之前,我们并没有出台这个文件,没有抵押和担保这么一个文件,只是在三中全会的时候提出抵押担保。通过抵押担保,农民拿土地承包经营权,拿农村住宅的财产权,拿着林权到银行抵押来获得贷款。

我们在铜仁进行调研的时候,走访了农户,走访了银行,对于农民来讲,对三权抵押是非常欢迎的,可以说解决了他们许多的燃眉之急。对于地方政府来讲,也是非常认同的,通过这种三权抵押可以唤醒农村沉睡的资本。当农村沉睡的资本被唤醒之后,农村经济的发展就打开了新的局面。农村欢迎、政府欢迎,银行态度如何呢?银行也在做,但银行做的时候银行就说了,我的风险怎么办,万一这种抵押出了风险,那我的风险怎么来分摊、怎么去化解?所以当地政府针对银行这个想法建了几千万的风险基金,如果出了问题,从这个风险基金中给银行补偿,所以就解决了银行风险大的问题。

但是当我们跟银行去座谈三权抵押的时候,银行就提出了另外一个问题:当农民把这块土地拿到我这儿来进行抵押担保的时候,我对这块地怎么来评估?当我把这块土地评估成十万,按照50%我贷给农民五万,如果我把它评估为二十万,按50%我贷给农民十万,关键是对这块土地评估的价格怎么来确定。这实际上就意味着什么?一定有一个市场价,一定是有农民土地流转形成一种市场,甚至通过农民土地转让形成一种市场,这种产权交易的市场中形成价格,根据价格银行来进行评估。所以我想是不是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在三中全会通过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农民住宅地财产权抵押担保的政策中,就暗含着一个政策,这个政策就是农村土地市场化方向的变革,一定有这些产权交易的场所,其中农村土地的承包权、农民住宅的财产权,在产权交易的市场中形成价格,银行据此价格来进行评估,然后进行抵押担保、发放贷款。所以农村土地是一个市场化方向的变革,从土地也好、宅基地也好、农村集体财产的股权也好,都是市场化方向的变革。

在这次通过的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中,亮点是非常非常多的,首先对于农村土地。农村土地市场化方向变革涉及到农村经营性的集体建设用地的入市,涉及到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试点,这都跟农村土地联在一起,农村土地市场化我们还强调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农村这些土地征地未来的方向是什么?用于经营性的集体建设用地能不能入市,怎样入市?农村的宅基地怎么去改革?这些问题就都冒出来了。

在这次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中,对于农村土地的征地范围越来越缩小,给予农民的补偿越来越公平、越来越公正。这次在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中就提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股、租赁这些方案,这些方案实际上是巨大的进步。但是我想未来还有一些制度要不断地深化,比如说我们讲土地在市场化的过程中城乡土地或者城乡要素、要素中土地平等交换。怎么才能体现平等交换呢?我们所说的同地、同价、同权的改革。同地同价好理解,同权,哪些权力是同的?

农村的集体土地当政府征地之后,土地性质就变了,它就从农村种地变成了城市的国有土地了。当农村土地被征地之后、土地变性之后,变成了国有土地,国有土地就可以招拍挂了。所以我们征地有一个价格、招拍挂有个价格,这两个价格有差额,就构成了土地的增值收益。对于土地的增值收益怎么去分配,就有不同的分配方案,已有的一些方案不合理,所以农民就会认为补偿款低,实际上征地中是有严格的公示的,国土资源部对征地补偿的额度有专门的规定,但是当农民看到,征地得的补偿金少,而这块地被招牌化之后价格高的时候,农民心理的失衡也导致了各种各样问题的发生。这是说到同地、同价、同权,农村土地只有变性才能够被招拍挂,如果以后真正实现同地同价同权了,农村土地可不可以在没有被征地的时候就具有跟国有土地同等的权力,就可以直接招拍挂。如果这个方面我们有一些试点、有一些突破,城乡之间的利益、城乡之间的关系将是一种根本性的大调整。这次我们在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中提出农村经营集体建设用地租赁、入股等,已经是往前走了一步,我想还会继续地往前不断地改革。

对于农村宅基地改革的试点这次亮点也比较多了,农村宅基地改革的自愿、转让、有偿使用都提了出来。通过农村土地的建设用地,通过承包地,通过农村的宅基地,大家可以看到一个非常明确的一个方向,市场化、转让、有偿转让,特别是宅基地有偿使用、自愿转让。

三、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举措

(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

【篇3】党课参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推进路径
作者:
来源:《新经济导刊》2014年第09期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推进路径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为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总的方向。

        “治理”背后的战略意义

        “治理”是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西方国家出现的社会公共管理的新术语,相对于“管理”而言,更富有社会进步的时代内涵。有国际知名人士于1992年成立的全球治理委员会曾对治理的内涵予以界定:治理是或公或私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各种方式的总和。除此之外,我认为,管理,通常多是指上对下、主对从,而国家治理则更具有社会各类成员共治之意。其实,“治理”在中国古已有之,我国浩如烟海的政治典籍里有太多诸如“治国安邦”、“资治通鉴”、“治大国,如烹小鲜”的表述,指对国家事务的管理。纲举目张,我们党提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指我们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方式和能力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把握世界大势、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深刻研判现代政治文明发展阶段,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的时代宣言。可以说,我国的现代化事业,又增添了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伟大部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有了好的国家治理体系才能提高治理能力,提高治理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其中国家治理体系发挥着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的作用;
但没有有效的治理能力,再好的治理体系也只是个空架子。那么,如何才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如何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篇4】党课参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作者:邹祥勇
作者机构:中共达州市通川区委党校,四川达州635000 出版物刊名: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 页码:27-31页
年卷期:2018年 第3期
主题词:社会主义;现代化;两步走;三步走

摘要:实现现代化, 是中华民族确立的奋斗目标, 也是中国共产党历来追求的核心目标和基本选择.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过程中, 先后制定过分步走战略.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 “两步走” 战略设想, 改革开放时期 “三步走” 战略设计, 新时代的 “两步走” 战略征程, 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对现代化的孜孜追求和不懈奋斗, 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人对现代化的不断实践和认知深化, 为不同历史时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指明了方向、 勾画了蓝图.从中可以得出一些启示 走向现代化是国家富强的必由之路, 推进现代化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现现代化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

推荐访问:党课 现代化 推进 关于党课参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四篇】 党课参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