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洁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简介工作法3篇

发布时间:2023-08-10 11:55:07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简介工作法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20年第6期新时代基层党组织服务力的提升策略魏振英(中共聊城市委党校,山东聊城252000)摘要:基层党组织是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其中,服务力是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一环。从夯实执政根基、号召凝聚群众、打造硬核基层队伍层面弘扬时代价值,并正视当前面临的挑战和瓶颈,找到问题产生症结,力求在健全服务机制、提升能力本领、创新服务方式等方面提出解决之道。关键词:服务力;基层党组织;新时代中图分类号:D2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8431(2020)06-0016-03治国安邦重在基层,管党治党重在基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可以说,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社会基层组织的重要细胞,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服务力作为基层党组织必须具备的能力,在推进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工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服务功能的提升不仅能充分发挥出党支部凝聚力,而且为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和引领力提供强有力支撑。一、基层党组织服务力提升的时代价值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执政根基之所在,是做好新时代群众工作的主力军。对于推进基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有重大现实意义。(一)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夯实执政根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底色,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党的根脉在人民、血脉在人民。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准确把握人民服务需求,回应人民诉求,通过〔收稿日期〕2020-06-02〔作者简介〕魏振英(1975-),女,中共聊城市委党校哲社教研室讲师。服务贴近群众、团结群众、引导群众、赢得群众。在实践中多措并举地增进民生福祉,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搭建起党与人民心连心的服务平台。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引领基层党建工作,使服务成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鲜明主题,推动基层党组织在强化服务中更好地发挥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使党的执政基础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二)凝聚党心人心,成为群众“主心骨”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服务群众是基层党组织的重要职责,通过服务群众、宣传群众、充分发挥出基层党支部的号召力和凝聚力,成为群众信任的“主心骨”,搭建起党与群众直接有效的沟通桥梁。基层党组织在服务群众中能够做好国家政策的上传下达,让群众能够更加准确地了解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通过关注基层群众生活、倾听群众声音,帮助他们切切实实解决实际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拉近与群众距离,达到凝聚党心人心。(三)转变工作作风,打造过硬基层队伍的“硬核”基层党组织是社会治理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核心,是打造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环节。人民群众对党的窑16窑

  印象直观反映在基层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上。要想打造基层党组织的“硬核”,除了有过硬的业务素质外,还应具有较强的服务水准,实现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目标和任务,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为群众做实事,切实提高亲和力,协调好各方资源,全面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二、新时代基层党组织服务力面临的挑战党的十九大以来,基层党组织服务力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从整体来看,还面临新时代挑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正视这些问题,才能找到制约瓶颈,推动基层党组织的健康发展。(一)基层党组织的为民服务体系尚未完全发挥作用1.服务群众机制不完善。完善为民服务体系需要建章立制,用制度来管人管事,更好地为群众服务,不断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但实践中,有些基层党组织并没有实现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职能转变,不能发挥出实际效应。2.服务功能欠缺。政治功能是“魂”,服务功能是根”。在实践中,有些党组织虽然建立党群服务中心,但没有突出服务的政治功能,没有把党的根本宗旨与服务群众统一起来,没有把解决群众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失去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引导力,发挥不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同时,整合基层党组织人才队伍、基层党组织活动阵地、党员服务站点的规划建设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3.服务模式不合理。基层党组织大多仍然采用自上而下的服务模式,通过省市县区一级一级传导服务内容,下一级被动执行上级行政命令,很难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为民服务,因此在给当地群众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上不够细化。4.公共服务资源相对不足。对于基层群众的公共服务需求,配套资源不完整,在硬件的改善和软件的完善上存在滞后的现象。在硬件方面,有些党群服务中心没有考虑群众的实际需求;在软件方面,服务管理存在不规范、不到位,网络服务平台不能及时更新,很难实现“互联网+”服务的线上线下相协调的运行。(二)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欠缺1.主动服务意识不强。由于有些基层党组织的服务理念还是停留在过去的思维,没有真正树立人民利益至上的服务宗旨,没有从群众利益出发来考虑工作,也不能俯下身子来倾听群众诉求,自觉服务意识跟不上。《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20年第6期2.服务质量跟不上。部分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水平和质量没有随着时代发展和群众需求而有所提升,在服务群众过程中遇到问题和困难就裹足不前,坐等上级给出解决方案;全盘考虑能力不够,只顾完成眼前的服务项目,而不顾群众实际需求,引起群众厌烦情绪;宣传动员群众能力和沟通调研能力缺乏,掌握不到群众真实想法,影响到为群众服务实效。3.服务队伍参差不齐。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党员队伍出现断层现象,存在服务队伍老龄化与后备力量不足的尴尬境地。有些基层党组织党员由于年龄偏大,工作中的精神状态不佳,缺乏开拓创新意识,造成与群众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存在较大差距;而基层年轻党员缺乏实践经验,无法与群众打成一片,与群众沟通渠道不畅通,后备人才存在不足现象。(三)基层党组织服务平台不完善1.服务趋于形式化。在为群众服务的过程中,形式大于内容,有些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完成相关材料,只顾完成政治任务,形式主义严重,不能站在群众立场去真实感受他们的所思所盼,使党组织服务的工作效果脱离实际目标。2.内容单一缺乏特色。习惯于按老思路、旧办法《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20年第6期学评估反馈监督机制,保障服务实效。2.提升服务功能。着力拓展基层党组织的服务领域、服务渠道、服务载体,不断完善服务功能,发挥出灵活高效特点和优势,自觉地服务好群众。对于不同性质基层党组织,应结合实际,明晰自身功能定位,农村党组织应围绕脱贫攻坚、维护农村稳定强化服务功能,社区党组织应围绕和谐社区强化服务功能,企业党组织应围绕促进生产经营强化服务功能。(二)提升服务能力本领1.提高主动服务意识。转变思想,更新理念,从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接近群众,解决为谁服务的问题,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宗旨意识和为民服务理念,从内心认同,保持与群众情感,真正践行群众路线。要把群众视为自己的亲人,用心去做每一件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和他们多拉家常,把群众的事当做自己的事,贴近群众,与群众多交流、多沟通,主动拉近与群众的距离,真正实现由“父母官”向“人民公仆”的转变,树立秉公办事、高效运行、优质服务的新风正气。2.增强服务群众本领。新时代,基层党员干部要想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效果,就必须练就过硬本领,在工作中不断深入群众,把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转化为服务群众的本领,提高洞察民意的能力,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在了解群众真实所需的前提下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不能为了业绩而主观认为群众需要,结果造成群众不需要而实际“被需要”的尴尬境地,造成不必要的人才物力浪费,达不到预期效果;提高解民忧的能力,切实为群众多办实事、多办好事,提升服务质量;提高惠民生的能力,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上来,切实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3.提高服务质量。以提高组织力为核心,执行力为关键,战斗力为重点,全面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服务水准和质量。不断推进“三会一课”、基层党组织民主生活会的制度化常态化发展,不断提升党性修养和自我素质,更好履职尽职、有所作为,强化自身能力建设,有针对性地开展政治素养和政策业务培训。基层党组织要做到懂服务、会服务,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效能,为此,必须加强学习教育培训,及时对党员干部进行“充电”,多给年轻同志一些实践锻炼的机会,使他们在服务群众中得到成长。从而提升能力素质。4.加大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基层组织负责人后备队伍建设,加大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后备人选的18窑选拔力度,使基层组织负责人有“源头活水”。依托青年人才党员,充分发挥青年人才党支部示范引领作用,重点培养骨干服务队伍,在关键时刻能顶得上去,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着力培养“有信念、有担当、有活力、有作为”的“四有”基层优秀后备干部。(三)打造特色服务平台1.创新服务方式。整合各方资源,进行市场化运作,为群众提供高效优质的特色服务。实施服务群众的项目,既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也可以通过市场招标的方法开展服务,或者通过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伍,比如山东茌平韩集乡的红色挎包服务队,用贴心的服务为群众办实事。2.创新服务载体。要充分利用党群服务中心活动场所、党员干部教育基地等设施,使其在服务群众方面发挥好应有作用,同时在微信、微博平台的基础上,充

篇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简介工作法

  

  2020年10月第21卷第5期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TheJournalofYunnanProvincialCommitteeSchoolofCPCOctober.2020Vol.21No.5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以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为例——张洁云(中共南通市通州区委党校摘教育科,江苏通州226300)要: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如何以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使人民安居乐业、基层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筑牢党长期执政的坚实基础,成为新时代党的建设和社会治理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近年来,江苏省通州区积极探索“融合党建”新路径,推进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开展基建党建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现实借鉴。关键词: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路径中图分类号:D262.3文献标识码:ADOI:10.13410/j.cnki.ypcscpc.2020.05.006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强调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1]习近平总书记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文章编号:1671-2994(2020)05-0030-05通州区拥有2200余个基层党组织和5.7万名党员。通州区委以上率下,切实加强对社会治理的统一领导、统筹协调,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一是构建社会治理的党组织街道)党委-村(社区)党总支-体系。首创以镇(二级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群众示范户)为主要内容的“五位一体”党建惠民联动工作体系,街道)党(工)委为龙头,242个村以15个镇((社区)党总支为主体,下设757个二级党支部、2921个党小组、9855个党员中心户(群众示范户),织密基层组织之网,形成县域社会治理的党组织体系。建立创业富民、帮困助民、服务便民、调解安民、文体乐民的功能型特色党小组1557个,把党建工作的链条延伸到社区每一个领域。二是压区、园、街道)党(工)委实党建责任。强化镇(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抓党建“一岗、基层党组织书记“直接责任”,严格基层党双责”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确保全面从严治党落到实处。三是构建区域党建共同体。按照条块结合、优势互补原则,着力打破行政隶属壁垒,整合党建资源,把街道社区、驻区单位、新兴领域的党建工作“治国安邦重在基层,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强调:[2]”支撑在基层,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如何以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使人民安居乐业、基层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筑牢党长期执政的坚实基础,是新时代党的建设和社会治理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一、南通市通州区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做法与成效近年来,通州区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新时代江苏基层党建“五聚焦五落求,认真落实《)》,积极推进基实”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取得明显成效。(一)强化核心引领,健全区域化的组织体系收稿日期:2020-03-24作者简介:张洁云(1978-),女,江苏南通人,中共南通市通州区委党校教育科科长,高级讲师。研究方向:经济学,政治学。基金项目:《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以南通市通州区为例》2019年度江苏省党校系统调研课题(XT1998-28)。·30·

  统筹起来,打造了“组织联动、文明联创、发展联心”的区域党建共同体。[3]四是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力。通州区推出党建“五基达标、五星争创”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以“标准+示范”建设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深化“融合党建”,扎实推进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活动、基本制度、基本保障“五基达标”和党建领航星、富民强村星、生态美丽星、稳定和谐星、乡风文明星“五星争创”,加强基层党建标准化建设,促进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着力打造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通州样板”。(二)推进互联互动,完善多元化的治理体系通州区委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整体联动,完善以党组织为领导核心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一是构建党建工作同心圆。吸收和借鉴枫桥经验”,确立分工负责、多元合作、齐抓共管的基层社会治理责任链条,努力实现在城乡管理方面由“单一管理”向“多元共治”转变;在维稳工作方面,进一步由“被动应对”向“主动出击”转变;在公共服务方面,由“一般服务”向“精准服务”转变。形成党建工作的同心圆,将党建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二是汇聚社会治理合力。全面拓展社会力量有序参与社会治理的深度和广度,推动多元合作共治,充分调动不同主体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发挥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组织动员群众、宣传教育群众方面的优势,形成社会治理合力。三是注入社会治理活力。通州区全面推进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建设,在南通市率先实现镇村“全覆盖”,在党的领导下依靠群众解决群众自己的事情,将协商民主嵌入到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全过程。四是探索“微治理”模式。通州区从微党建”“微平台”“微单元”“微机制”“微服务”微文化”“微公益”七个方面入手,将现有的244个城乡社区,广泛参与“微治理”的实践,在社区矛盾的痛点上寻求突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19年,通州区顺利通过第一批全省现代社区治理创新实验区结项验收,金沙街道育才社区获得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称号,先锋街道花园村的“微治理”凸显南通乡村创新治理新风尚,在《新华社》人民论坛》等媒体上被专题报道。[4](三)有效整合资源,构建社会化的平台载体通州区树立开放融合思维,推动管理重心下移,努力实现从管理向治理转变。一是构建县域综合治理“一张网”。通州区把党支部建到网格上,有效整合党建、生态环保、控违拆违、信访维稳、安全生产五张“网”,实现网格管理的“五网合一”和全覆盖”,形成“重心下移、关口前移、无缝覆盖”的县域综合治理“一张网”,织密和加粗公共服务网络,延伸服务触角,提早消除矛盾和隐患。二是筑牢基层治理平台。全面推进“综治工作、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便民服务”等基层治理“四个平台”建设,以平台建设为依托,延伸网格触角,对乡镇和部门派驻机构进行职能模块归并、工作流程再造和工作机制完善,实行“网格式管理、捆绑式责任”的工作机制,逐步实现数据共享、信息共通、人员共用、风险共治。三是强化城市基层党组织统筹协调功能。通州区推进党建互联互动,扩大新兴领域党建覆盖,瞄准拆迁安置矛盾突出、资源保障乏力、群众需求多元等难点问题,推行城市社区党建品牌项目“孵化”,通过“建链-补链-强链”三位一体工作模式,有效扩大了城市社区党建品牌的社会影响力。开展“在职党员干部进社区志愿服务”“阳光扶贫”等活动,全区8100多名党员干部组成15个工作团、242个工作队,既当好富民强企服务员,又当好党建工作指导员,在优化服务中凝聚党心民心,在教育引导中汇聚民意民力。(四)创新方式方法,打造精细化的党建品牌通州区把党的领导贯彻到社会治理全过程,切实把党建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党建活力转化为治理活力。一是抓素质提升。全区举办“四问通州干部大讲坛”,以实际行动回答好“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新使命、以什么样的工作实践开创新境界、以什么样的能力素质实现新作为、以什么样的作风形象展现新气象”的问题。围绕党建与发展等主题,晒工作、比思路、亮业绩,引导领导干部解放思想、追赶超越。选派年轻干部到招商、项目、信访、拆迁、维稳等基层一线和急难险重岗位锻炼,促进其更好更快成长。二是抓示范引领。全区设立“基层党建创新创优成果奖”,引导基层党组织立足工作实际、融入中心任务,加强对基层党建重大问题和难点问题的研究探索和先行实践,每年评出10个基层党建最佳品牌进行面上推广。[5]三是抓分类指导。在农村,从严选派驻村“第一书记”,举办“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工作讲坛”,把农村基层组织建成脱贫致富的战斗堡垒;在城市社区,创新街道党建联席会、社区党建共治会、网格党建理事会“三会共治”工作模式;在国企、学校、“两新”组织,分类制定党建工作标准流程。近年来,通州党组织推行的“贴心服务一线凝聚群众、生动宣讲一线教育群众、身边典型一线感染群众、法治理念一线引导群众、文明力量一线影响群众”的“五个一线”工作法和寻找“最美共产党员”活动,在中组部《组工信息》予以专题推介。[6]通州“融合党建”相关经验在《人民日报》《群众》等·31·““““《“作了推介报道,“一创三争”“四问讲坛”“培考讲评”等多项工作在省、市主流媒体频频亮相,打响了特色品牌。二、目前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的制约因素(一)在思想观念上,对基层党建与社会治理融合发展认识有待进一步提升从通州的实践探索看,一些基层党组织对党建引领的认识理解上仍然存在不少误区,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意识不强。一是对基层党建重要性认识不足。基层党政机关重视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产业升级等工作,在潜意识中把党建看成“虚功”。非传统领域的党建工作比较薄弱,思路不宽。二是对新时代社会治理思想理解模糊。基层管控、维稳的观念仍根深蒂固,习惯于用传统思维和办法去处理问题、解决矛盾。三是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基本内涵把握不准。党建工作成为封闭的内循环,存在基层党建工作与社会治理工作“两张皮”的现象。一些党组织把“引领”理解为“包办”,分不清主次,导致社会治理的自治力不强。(二)在体制机制上,基层党组织统揽各方的联动协作机制有待进一步顺畅由于社会治理的联动协作机制尚未健全,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治理易流于形式且参与持续性不足。一是党建工作制度落实不到位。基层党建的考核奖惩办法、党员的教育管理及激励约束机制还流于形式,存在台账式检查考核的现象。二是基层行政管理机制建设滞后。社会治理中“万能政府”机制仍存在,联动协作机制不健全,基层工作行政化、机关化、事务化现象还比较普遍。三是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的体制机制不健全。基层社会治理中缺乏社会组织参与的渠道和机制,一些社会组织行政色彩浓厚,社会组织作用发挥不够;民众权利意识不断增强,但由于渠道不畅、信息不对称,导致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公共责任意识不强。(三)在权责分配上,基层党组织的承担职责和管理权限有待进一步厘清基层社会治理中存在着责任边界模糊、条块不顺畅、权责不对等问题。一是基层党组织的职权和资源相对不足。在理解处理党的领导权、政府行政权、基层自治权和人民参与权的关系上有偏差,基层党组织在整合资源和引领思想的领导作用上不足。二是行政自治事务事项不清晰。由于没有明确界定基层的行政事务和自治事务,政务服务清单化、便民化不统一、不全面,行政管理和群众自治不能有效衔接。三是基层管理力量和服务力量相对·32·薄弱。服务和管理力量向基层倾斜、重心下移还浮于表面,基层负担仍然较重,缺少创新动力和活力,尤其是村民自治制度的执行力和创造力不强,党建领航服务站、党群服务中心的服务内容和范围需进一步拓展。(四)在领域覆盖上,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有待进一步拓展新兴领域党建工作依然存在着党的建设淡化、弱化、边缘化的问题。一是党建工作制度机制还不够健全。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不完善,新兴领域组织和工作存在薄弱点和空白区。二是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融合度不高。新兴领域组织由于担心党组织开展活动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把企业的发展与党的建设对立起来,造成党建与业务工作“两张皮”现象。三是党建工作功能发挥不足。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总体上还没有打破企业的门槛和界限,没有真正融入到园区、楼宇的大家庭”中,没有融入到城市基层党建的“大家庭”中,在参与志愿服务、基层治理和服务群众中发挥共驻共建作用方面存在不足。(五)在服务力量上,基层党组织创新服务能力和干部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增强一些基层党组织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缺乏执行力和创造力,极少数基层党组织纪律涣散,作风不良。一是部分基层党组织从严从实抓基层党建的主动性、坚定性还不强,贯彻执行党内制度的力度不够,存在制度停留在纸上、挂在墙上、落实不到行动上的问题。二是一些党员干部政治站位不高,懒政怠政和不作为现象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还有市场,“衙门”作风时有发生。三是一些基层党员干部处理矛盾的能力较弱,特别是农村社区党员干部年龄老化,工作满足于“依葫芦画瓢”,缺乏针对性、创造性,缺少社会治理的手段和方法。三、新时代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的路径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汲取各地基层探索的实践经验,以发挥政治功能为根本,以理顺治理体系为前提,以健全引领机制为关键,以探索创新为重点,以强化队伍建设为抓手,以满足群众需求为指向,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一)以发挥政治功能为根本,把准社会治理方向1.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凸显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属性和政治功能,切实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教育引导党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引领群众听党话、跟党走,扩大共同的政治基础,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发展活力。2.牢固树立党建引领理念。强化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学习,开展社会治理主题教育培训,准确把握引领的含义,正确认识基层党建与社会治理的关系,使基层党组织深刻把握社会结构、组织形式、群众诉求的变化,找准社会治理多元主体的利益“最大公约数”,善于在协调各个主体参与社会治理中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效落实,切实担负好引领的职责,做到既不“包办一切”也不“放任自流”。[7]3.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力。党组织是社会治理能否有效推进的关键。要全面开展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加大“两新”组织党组织的组建力度,推进“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转化,确保党的基层组织有形有效覆盖,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战斗力。要重视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作用,推动一把手树标杆,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8](二)以理顺治理体系为前提,打造社会治理新格局要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将“内部循环小党建”转变为“内外循环大党建”,[9]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1.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整合与统筹功能。党的全面领导要靠党的严密组织体系去实现。要整合基层党组织内部体系,建立基层区域化党建体制与协同机制,探索建立城乡基层党建联席会制度,定期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推进并提升基层党建工作,实现基层党建和社会治理的有机融合、互动互进。2.落实社会治理的政府职责。以党政机构改革、“放管服”改革和推进基层减负为抓手,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建立科学合理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服务清单和负面清单,赋予基层必要的决策权、财权、事权、用人权等,推动工作重心向基层下移,切实把资源、服务、管理放到基层,有效提升基层政府治理效能和便民服务能力。3.推动社会组织有效参与。大力培育生命力强的基层社会组织,多渠道筹措社会组织经费,保证社会组织依法依规履行职能,充分发挥其独特优势,引导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工作,注重发挥行业协会自律功能,提升各类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4.提升公众参与的主动性。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重视家庭家教家风的重要作用,发挥道德教化在社会治理的作用。通过完善政策、细化措施、拓展渠道,为公众规范有序参与社会治理提供依据和方便。同时,强化公众听证在社会公共决策中的作用,引导人们积极参与有关切身利益的治理活动。[10](三)以健全引领机制为关键,加强社会治理权威1.建立党组织引领机制。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探索建立“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治理决策和宣传引领机制,更好地广纳民智、广聚民力,充分挖掘、盘活和集约化使用政治资源,使最大多数主体积极行动起来落实党组织的治理主张。2.完善党员教育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党员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强化对党员教育工作的统筹协调和具体指导,落实党员经常性教育机制,增强党员的党性观念和党性觉悟。严格党员发展标准,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为党输送新鲜血液。以尊崇党章、遵守党规为基本要求,加强对党员的日常管理,建立健全党内评优机制,激发党员在各方面各领域发挥引领带头作用。3.完善群众诉求表达机制。要认真落实人民群众的决策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探索建立群众诉求收集和反馈机制,搭建公民参政议政平台,畅通信访信息和排忧解难渠道,使不同群体的诉求都有充分表达的空间,并得到及时合理的解决,及时化解社会怨气、消除社会戾气。4.完善社会治理推进机制。建立主体多元、层级科学的社会治理责任体系,将行政管理、综治执法、公共服务有机整合,完善部门间协同共治体制机制,构建切合实际的激励约束机制,提升社会治理的精准度和靶向性,推动社会治理落实落细,实现社会治理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良性互动。(四)以探索创新为重点,聚合社会治理资源1.平台创新。要推进区镇两级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平台建设,把分散在各部门的社会治理职能汇聚到一个平台,实现一个体系领导、一个机制运行、一个窗口服务,对基层综治、公安、司法、信访及城管、工商、质监等人力物力和信息资源实行联勤联动,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功能科学聚合,形成信息采集、处理过程、结果运用等全流程闭环管理,实现矛盾联调、平安联创、服务联动。开展基层党建示范带”建设,打造基层党建示范点,把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成为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重要阵地,面对面解决问题。2.方式创新。要全力打造“智慧党建”,创新互联网+社会治理”方式,着力推动现代科技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运用好微信、社区论坛、学习强·33·““国等新媒体,打造智能化治理新模式,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更多科技支撑,提升社会治理的科学化、信息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3.手段创新。要全面整合各类资源,科学合理划分网格范围,将组织、综治、民政、公安、司法行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国土资源、环保、住房城乡建设(房管)、城管、卫生计生、文化、农林、水利、市场监管、安监、消防、财政、交通等涉及基层社会治理的部门工作纳入网格,构建社会安全稳定“全科网格”,强化网格化治理功能,让“微治理”释放出大能量。(五)以强化队伍建设为抓手,提高社会治理能力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核心在人。要建立基层人才培育和关爱制度,为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提供足够的人才支撑。1.拓宽引才渠道。要牢固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开展“双招双引”(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工作,采用柔性策略吸引和集聚人才,从政策引才、项目育才、环境留才三个层面精准发力,有计划地引进党建工作、社会工作方面的专业人才,加强对引进的人才的政治引领、政治吸纳,力求人才引得进、用得上、留得住,着力补齐社会领域人才短板。2.培养领头雁队伍。要围绕新时代基层治理供给需求和治理短板,分层分类培养一支专业过硬的党组织书记队伍,大力提升基层党员干部政治领导能力、服务群众能力、依法办事能力、矛盾预防化解能力、狠抓落实能力,加强党组织书记之间的交流与互相学习,通过各种形式的集中培训提升党组织书记的理论素养和实干能力。3.培育治理人才。把产业带头人、“田秀才”土专家”、电商达人、群众组织负责人、热心公益人士、社区义工人才等群众中的“能人”纳入人才资源库,统一建档、动态管理。[11]将符合任职条件的优秀分子、积极分子,放到基层岗位锻炼培养,发挥其专长特长,协助基层党组织开展社会治理工作,在工作实践中提升治理能力。4.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考核评价体系,并将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成效纳入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体系。坚持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公开民主原则,加强社会治理的实效考核和人民满意度测评,把社会治理考核结果作为基层干部选拔任用和激励约束的重要依据,激发各级党组织负责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六)以满足群众需求为指向,提升社会治理效能1.聚焦主要矛盾。根据人民群众需求的增长点,找准各方利益的结合点,在社会治理创新供给侧精准发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个性·34·化的需求,努力让最广大人民群众成为社会治理的参与者、受益者及评判者。2.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基层社会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德治、法治基层治理体系,把党的领导植根于基层、植根于人民群众,培植和提升群众参与社会治理法治意识和文明意识,增强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责任感、荣誉感,催发正能量,最大程度凝聚共识、形成合力。3.办好民生实事。要紧扣民生难题,加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扎实开展党建富民实践,推广支部+电商”“支部+专业合作社”等发展模式,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为群众提供精准有效的服务和管理,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真正实现全民共建共治共享。4.勇于破解难题。在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面临一些原有的深层次问题在短时期内难以革除,而新问题又接踵而至。党员干部要强化使命担当,将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工作放在党建工作的重要位置,努力在社会治理“底片”上增添现代化“亮色”,走出一条多元协同的社会治理道路,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参考文献:[1]《〈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30.[2]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抓基层强基础纪实[DB/OL].新华社,2017-06-28.[3][5][6]江苏南通通州区:推进融合党建汇聚发展合力[DB/OL].人民网,2017-03-07.[4]赵秦卫.城市社区精细化治理的策略研究[J].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0(01)[7][8][10]陈东辉.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的探索与路径[J].理论与改革,2019(05).[9]吴锦良.基层社会治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234.[11]岳勇.抓实基层党建引领路径深入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发展[J].四川党的建设,2018(11)责任编辑:李美婷““

篇三: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简介工作法

  

  2021年2月总第224期第1期··社会学研究大庆社会科学DaQingSocialSciencesFeb.,2021SerialNo.224No.1“枫桥经验”促进基层社会治理弘扬新时代马新欣(中共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委党校,黑龙江杜蒙166200)[摘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受到党和国家要]“枫桥经验”为当时的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重要经验,,枫桥经验”的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扩大,形成了新的格局,达到了的高度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新的高度。进入新时代,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意义重大,任务繁多,大力弘扬“枫桥经验”仍是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仍然具有较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基层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关键词]“枫桥经验”[中图分类号]C91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341(2021)01-0112-04一、“枫桥经验”的内容和特征(一)“枫桥经验”的主要内容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的干部群众在运统一部署,全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通过组织发动群众,对当时存在的“地、富、反、坏”四类分子进行评动中勇于实践、积极探索,创造了“坚持矛盾不上交、审、说理和监督改造,在全国率先完成了对四类分子的全部脱帽,“枫桥经验”。1963年11月22日,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经验,即是最初的毛泽[1]推广去做。”东主席亲笔批示:“要各地效仿,经过试点,事实证明,“枫桥经验”对当时全国开。按照党中央的1.初创时期的“枫桥经验”20世纪60年代,为了更好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展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起到了很大的指导作用。在全国率先制定了《治安公约》,变化,枫桥镇将工作重心转向对违法犯罪分子的帮教改造,建立首次提出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概念。同时创新了帮教改造违法犯罪人员的有关制度,了以公社为单位的三级调解组织机制。政府主抓、了“四前工作法”和“四早四先”工作机制,形成了党委领导、依靠群众、源头预防、新态势。依法处理、减少矛盾、促进和谐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收稿日期]2020-08-07[作者简介]马新欣(1987-),女,黑龙江七台河人,助教,主要从事公共事业管理研究。窑112窑“枫桥经验”。2.改革开放时期的1978—1988年间,随着改革开放基层社会治理情况的新“枫桥经验”。1998—2010年间,坚持发展和稳定并重,创造3.21世纪初期的“枫桥经验”

  位,是新形势下对“枫桥经验”的肯定和鼓励。诸暨市抓住这个契机,通过深入开展各个方面的形成了以建设和美幸工作,首次提出了“自治、德治、法治”三治融合的基层社会治理新理念,影响很大。福的现代化社会为目标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目前这种模式在全国普遍应用,(二)“枫桥经验”的鲜明特征的基本问题,也是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枫桥经验”从诞生到丰富,一直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出发,通过深刻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出符合实际的解决办法,符合现实生活实际、具有示范意义的基层社会治理良方。成为符合不同时期要求、反复尝试、反复论证得作者通过大量艰苦的实践得来的,是经过不断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践——的科学逻辑,因而才能成来的,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典范。根据新时期的社会发展特征不断地创新,不断地丰富,不断站在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前沿,通过不断地创新获得的。始终3.创新性特征。创新是事物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枫桥经验”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2.实践性特征。“枫桥经验”不是人们“闭门造车”的结果,而是基层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实事求是。基层社会治理是社会发展进步1.现实性特征。认识处理事物必须依据现实,“枫桥经验”。4.新形势下的2010年8月,中央将诸暨市列为全国社会治理创新综合试点单都是地推动着新理念的诞生、新方法的出台、新机制的应用,所形成的理论成果和制度成果,“枫桥经验”的基本途径二、新时代弘扬(一)坚持群众路线,以人为本“枫桥经验”尽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变化,但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最早的依靠和发动群众改造“四类分子”到改革开放,直至近年来的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有一点从未变过,就是始终坚定不移地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走群众路线这条基本线从未变问题和矛盾具有多样性、复杂性、随时性的特点,而基层工过。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艰巨复杂,所以仅靠政府少数管理者的努力是很难完成的。因此,无论作又存在任务重、人员少的问题,政府都必须紧紧依靠群众、相信群众、发动群在什么时候,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要想做得更好,众,和人民群众携手共建和谐社会。小问题不解决,就会积累成大问琐碎小事,都是实实在在的大事。小事不解决就会出大事,2.“枫桥经验”的宗旨一直非常明确,始终以为人民谋取最大利益为目标。百姓的每一件也是新时代推进1.在党的领导下,依靠人民群众治理国家是由我国的制度性质决定的,做到切实关注民情,切题。因此,新时代弘扬“枫桥经验”仍然要紧紧抓住人民利益这个根本,得到实改善民生,决不出“花拳绣腿”。由此,“枫桥经验”才能具有足够的韧性和足够的张力,不断的丰富、弘扬。(二)坚持统筹发展,与时俱进“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的基层1.“枫桥经验”最终形成的窑113窑

  这完全符合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社会治理新理念,其核心要义就是统筹发展。求,已经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的共识。新时代在不断精简职能的大背景下,政府只有更广泛、更深入地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让社会各界都积极而又有序地参与到基层使之相互促进,最终实现社会社会治理中,同时把基层社会治理纳入到全局的发展部署中,的全面进步。理必须适应社会发展中问题和矛盾的不断变化,无论是在问题和矛盾的认识上,还是在解决新的问题和矛盾又会出现,基层社会治2.社会发展不断加快,旧的问题和矛盾解决了,在新时代仍然问题和矛盾的方法上,都必须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不但要让“枫桥经验”工作方法等方面有创新,从而能为不断发展变化的基层社会治理有活力,还要在理论成果、所应用,作出新的贡献。三、新时代弘扬“枫桥经验”的对策和措施(一)大力加强自治、德治、法治建设紧密依靠当地群众进行自我治理。例如,通过村规民约进行自理必须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治,其实是谋求乡村自治的古老传统,在新时代更要重视充分发挥村规民约的积极作用。2018年12月,民政部等七个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工作的指导意[2]见,要求到2020年全国所有村、社区普遍制定或修订出务实管用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各1.加强自治建设。自治是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自我治理。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基层社会治地基层要认真贯彻落实,使其在新时代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家风建设就是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注重家教、注重家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风建设、注重家庭建设、[3]家风的重视,风。”可以通过举办家训评比赛等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重拾百姓对家训、体现在很多方面。例如,良好的2.加强德治建设。德治是靠道德的力量来教化和约束人,再如,针对社会现实中存在的做好人好事反被形成全社会各家庭争建良好家风的积极氛围。加大对好人诬赖,导致大家遇见困难不敢帮忙的消极现象,政府应制定更详细的管理细则,见义勇为的信心。要通过开展各种切实有好事的奖励和宣传力度,重拾人们对做好人好事、效的活动促进人们争当道德模范的积极性。德治的基础是法治,社会主义建设离不开健全法治作保障。法治3.加强法治建设。自治、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要切实推动法律服务下沉,为基层自治就是要引导民众自觉守法、提供法律保障。乡村社区的网格员是社会矛盾纠纷的早期发现者,选择网格员担任法院的兼增强网格员参与基层矛盾纠纷调处的能力。要职调解员,通过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共同参与矛盾调解和司法结果确认,从而减少基层社会治采取法官与网格员结对子的方式,理中的各类纠纷。(二)大力加强基层党政组织和社会组织建设窑114窑“枫桥经验”的政治优势是把党的领导始终贯穿于基层社1.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会治理全过程。要始终坚持党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领导地位,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总览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目前,基层党组织面临一些实际而是问题,例如,有些党员事业心、责任心不强,不太关注基层社会治理方面的问题和工作,组织、作风等多个方面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教忙于个人事务。这就需要在思想、育工作,使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的领导核心。目前存在着人员少、任务重、素质不高、待遇偏低、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需适当增加基层工作加强三项工作:一是切实增加基层社区、村委财政投入,保证其活动场所,通过采取更多更有效的具体措施鼓励更人员待遇;二是切实在吸引和留住人才上加大力度,多年轻有志之士投入到基层社会治理的艰苦工作中;三是适当增加有关职能单位的社会工作者进驻社区,增强社区、村镇工作人员力量。动员其他社会主体共同工作,这就需要更多的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据统计,截至2020年6月,全国登记社会组织约为88万个,平均每万人拥有的社会组织数量约为6.3个。而发达国发展中国家一般10个左右,所以我国的社会组织在家的社会组织数量是每万人50个左右,基层社会治理方面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新时代进一步激发社会组织活力需要政府为社会组在业务扶持上,针对社会公共服务领域中缺乏专业性社织提供有利于其发展的土壤和条件。会组织的问题,可通过指导和培训进行培育孵化。在资金扶持上,可为社会组织提供一定金应不断建立完额的公益创投基金。在技术服务上,可帮助建立公益资源网络。在人才建设上,使更多的专业人才积极从事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善有利于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各类激励制度,如,上海市出台了一整套社工保障体系可供参考:他们将社工设置为三岗十八级,分为工作社工已经人员、主管、负责人三个岗位;一至十八个级别,级别越高工资越高,而且逐年升高,成为大家羡慕的职业,呈现出高学历、年轻化的趋势。购买等方式,利用全现代高科技作用,主要是网络的使用。政府可以帮助基层组织通过学习、实现基层社会治理互联互通、共建共享。例如,在国其他地方已经成功开发应用的科技手段,应将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应用到对违法犯罪、危险事态基层社区治安防控这个重要方面,使老百姓出入放心,生活安心。的预警预防上,〔参考文献〕[2]民政部,中央组织部,中央政法委,中央文明办,司法部,农业农村部,全国妇联.关于做好村规民约中国农村治理样板[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赵义.枫桥经验:2008:21.2.全面加强政府基层组织建设。政府基层组织是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具体承担者,仅靠政府远远不够,必须3.进一步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基层社会治理要取得更大进步,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必须充分发挥4.充分发挥现代高科技作用。在高科技现代化条件下,和居民公约工作的指导意见[Z].民发〔2018〕144号.2015-02-17.[3]习近平.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都要重视家庭建设———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N].新华网,张〔责任编辑:俊〕窑115窑

推荐访问: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简介工作法 新时代 实践 简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