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洁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信息时代的数字公民教育8篇

发布时间:2023-08-05 11:11:03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信息时代的数字公民教育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数字公民”培养途径

  在当今高科技时代,人们越来越依赖数字技术来获取和处理信息,因此数字技术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其实在信息技术教育中,数字公民的培养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目标。数字公民是指具备数字素养和数字性格的人,能够熟练地运用数字技术,具备良好的网络安全意识和信息素养,善于利用数字技术来拓展学习、工作、交流等方面的能力。那么,如何培养高中学生成为优秀的数字公民呢?下面是几条建议。

  一、重视数字技术教育

  数字公民教育应该从小学开始,在高中阶段完善。据调查,我国学生的数字素养“普遍较低”,面对新媒体和信息技术缺乏正确的认识和应对能力。因此,学校和教育机构应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数字技术教育课程,为学生提供了解和掌握数字技术的机会。在高中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技能,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数字技术。

  二、提高数据处理能力

  数字公民必须有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能够快速正确地提取、过滤、分类和利用数据。学生可以通过数据分析课程来提高自己的数据处理能力,这些课程可以涵盖基本的数字技术工具和统计学知识。此外,还可以利用各类互联网网站和软件来练习和测试自己的数据处理能力。

  三、加强网络安全意识

  网络安全意识是数字公民必须具备的一项素质,应该在数字技术教育和网络安全教育中进行强化。学生必须清楚安全措施,不能随意轻信第三方网站,保持跳过不明邮件的良好习惯。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内容也不尽相同。

  四、加强信息素养培养

  信息素养是数字公民的文化素质之一,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为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学校应该配备更多的实践教育平台,可以安排学生参加各种数字技术知识的实践探究活动。同时,学校也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可以获取信息的渠道,如图书馆或互联网。

  五、创造自主学习机会

  数字公民必须具有自主和独立学习能力,而这种能力只有在学生自己的努力中才能得到良好发展。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课程教学中,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教育模式,为学生创造使用数字技术学习的条件,鼓励他们自己探究、发现知识。

  六、推动数字公民教育的落地

  数字公民教育是一项重要的社会问题,在学校进行的信息化教育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教育、家庭和社会共同推动,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数字素养和数字性格。因此,学校需要与家长和社会展开合作,共同推动数字公民教育的落地。

  总之,高中阶段是学生接受数字技术和网络安全方面关键信息的时期。在数字技术教育中,学校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丰富的学习资源,提高学生的数字素养和数字性格,并且注重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才能培养出优秀的数字公民。

篇二:信息时代的数字公民教育

  

  数字公民培养计划

  数字公民培养计划是一项旨在提高公众数字素养的计划。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数字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数字公民培养计划的目的是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字技术,以便更好地适应数字时代的生活和工作。

  数字公民培养计划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公众的数字素养。数字素养是指人们在数字环境中获取、处理和传达信息的能力。数字素养包括了许多方面,如信息搜索、信息评估、信息管理、信息安全等。数字公民培养计划旨在通过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教育,帮助公众提高这些方面的能力。

  数字公民培养计划的另一个目标是促进数字公民意识的提高。数字公民意识是指人们对数字世界中的权利和责任的认识。数字公民应该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和安全,如何遵守数字版权法律,如何避免网络欺凌等。数字公民培养计划通过提供相关的信息和教育,帮助公众提高这些方面的意识。

  数字公民培养计划的实施需要多方合作。政府、学校、企业和社会组织都可以参与其中。政府可以提供相关的政策和法规支持,学校可以开设相关的课程和培训,企业可以提供相关的技术和服务,社会组织可以提供相关的宣传和支持。

  数字公民培养计划的实施还需要广泛的参与和支持。公众应该积极

  参与相关的培训和教育,提高自己的数字素养和数字公民意识。同时,公众也应该积极参与相关的讨论和活动,为数字公民培养计划的实施提供支持和建议。

  数字公民培养计划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计划,它可以帮助公众更好地适应数字时代的生活和工作。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其中,提高自己的数字素养和数字公民意识,为数字时代的发展做出贡献。

篇三:信息时代的数字公民教育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数字公民”培养途径

  接受新版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最直接对象是2000年后出生的孩子,这群“00后”可谓是数字时代的“原住民”——借助各种电子设备,使用互联网,在数字化的环境中完成学习、社交、娱乐等方方面面的活动内容几乎是他们与生俱来的技能。然而,尽管出生于数字时代,但他们仅仅会用计算机玩游戏,用平板电脑上网,在移动终端刷屏,终究只能算是“数字土著”。《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关于课程目标的描述,指出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旨在全面提升全体高中学生的信息素养”以及“帮助学生在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过程中形成对人和世界的多元理解力,负责、有效地参与到社会共同体中,成为数字时代的合格公民”。因此,将自然成长起来的“数字土著”培养成为符合未来数字时代与社会发展需求的合格“数字公民”,是在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应有的责任担当与价值追求。

  ●聚焦核心素养的培养与落实

  根据“数字公民”的内涵,作为一名合格的数字公民,必须能胜任信息社会赋予的权利并具备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的意识与能力,而这就要求必须养成相应的信息素养,这种信息素养就是能够支持个人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017版课程标准将这种信息素养明确为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四个核心素养: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同时,课程标准也针对各个课程模块,列出了不同的课程内容所应培养的核心素养。以下从两个必修模块及粤教版教材(本文均以粤教版教材为例)中,列举课程标准内容、课程教材内容及核心素养培养的对应分析表(如下页表)。

  身处数字时代,学生经常在不同场合,基于不同需求,面对并处理不同的数字化学习环境、资源和工具。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从学生发展的角度(而非学科知识的角度),明确了在持续的、变化的数字社会活动中始终适应时代要求,有效经营学习、生活和工作应具备的能力素质与品格特征。只有养成相应的核心素养,才能牢固树立坚持数字化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学会合理评估与选择数字化技术和方法,具备运用数字化手段提高学习、工作效率的能力,也才能实现终身学习与自主发展,成为“合格”的“数字公民”。

  ●开展基于项目的学习与活动

  基于对“培养合格的数字公民,就是要培养与之相匹配的核心素养”的内涵理解,在探寻培养数字公民的有效途径时,我们可以参考2017版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所提到的:“基于项目的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发现问题,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开展方案设计、新知学习、实践探索,具有创新特质的学习活动。基于真实情境的项目学习能促进学生对信息问题的敏感性、对知识学习的掌控力、对问题求解的思考力的发展,各种能力的综合也促进了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而另一方面,项目学习的开展形式与特点也符合数字公民的“社会性”,因为公民终究是社会中的一员,数字公民的培养就是需要将个体投放到数字化的社会环境与活动中,使其学会运用数字化的平台、资源和工具,去交流合作,去探究实践,去解决一个个真实的社会生活中的问题。而旨在在真实世界中发现问题,并使用科技手段研究、分析、协作、创作、解决问题的项目学习正好为这一培养需求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例如,在必修1与必修2教材中就针对各章设计了不同的项目学习,如“剖析典型的信息系统”“设计智能系统”“设计旅行路线方案”等。以《数据与信息》一章为例,本章让学生通过数据与信息的处理,感知数据与信息及其特征、价值,笔者在试教这一章时设计开展了“让数据说话”的项目,引导学生从社会、校园和生活中提出问题并开展数据调查与分析的活动,运用数字化工具采集、加工数据,提炼信息,最终形成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案报告。基于此项目,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是否应严禁学生将电子产品带入课堂、中学生趴睡现象与学业负担的关系、共享单车是否可以进小区、交通乱象屡禁不止的背后原因等。根据问题,学生运用一系列数字化工具实施项目,如用线上问卷工具“腾讯问卷”等采集数据,利用问卷工具的后台功能“导出数据”“制作图表”“交叉分析”等,并结合Excel等专业数据处理工具整理数据、提取信息,最后运用在线可视化工具如“简书”“WPS写得”等撰写方案报告。在方案报告中,学生阐述了运用数字化工具实施项目的过程与方法,根据采集的数据与分析得到的信息,提出对问题解决的观点、方案或倡议,并将在线可视化报告借助网络进行发布分享。学生在项目学习中,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自觉、主动地寻求恰当的方式获取与处理信息,培养了“信息意识”;在运用计算机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一系列思维活动,培养了“计算思维”;选择常见的数字化工具有效地管理学习过程,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形成项目成果作品,培养了“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关注集体、社区和社会问题,运用信息技术的手段开展调查与实践行动,为公共事务和民生问题分享观点、建言獻策,培养了“信息社会责任”。

  ●运用数字化学习的工具与平台

  传统的信息技术课程,以培养学生掌握信息获取、评价、加工、管理和分享交流的基本技能为主要任务,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大众化、普及化,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简单的信息处理的技能已成为人们的通识能力,而充分运用数字化工具和数字化平台,在数字化环境中开展自主学习、协作交流、探究创新则逐渐成为人们适应当下及未来数字化社会发展的时代诉求。如今,各种支持数字化环境下学习的数字化工具与平台越来越丰富,它们具有便捷化、共享化、多媒化、网络化、智能化等优势,为学生开展个性化学习与合作、创造性地探究与解决问题提供了有利的支撑。立足于培养数字公民的信息技术课程的着力点因此也不应仅仅停留在简单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的习得上,而应挖掘更加多元有效的数字化工具和数字化平台,引导学生在数字化环境中开展自主探究、群体协作及创造创新。

  在设计项目学习时,笔者就将数字化的学习工具与平台贯穿于项目规划、项目实施、项目成果制作以及成果发布交流的完整过程中。其中,在项目规划阶段,学习小组进行头脑风暴,讨论项目主题、分工、进度、工具和方法等,并利用思维导图工具如Xmind、Freemind等进行梳理表达。在项目实施阶段,学生利用各种线上协同编辑平台完成协作与分工,例如,在项目学习“让数据说话”中学生开展问卷调查时,小组就运用了“腾讯问卷”等线上问卷设计平台并利用其所具有的协同编辑功能,协作完成问卷的设计、发布、回收与数据分析。又如,使用“石墨文档”“腾讯文档”等文档协作编辑平台,利用其支持多人同步编辑文档的功能,各小组在课堂上与课堂后随时上线,实时讨论问题,记录讨论结果,共享学习资源,汇总各人学习成果,使合作与交流更有效。在项目成果制作与发布阶段,学生利用在线可视化编辑工具编制项目成果,如“美篇”“WPS写得”等工具不仅可制作出图文并茂的多媒体作品,还能插入动画视频、背景音乐、思维导图、投票互动、地理定位等元素,使得学生可以把自己完整的项目实施过程和结果进行整合表现,如将项目规划的思维导图、展示实验过程的表格、演示作品制作的视频等一一呈现。不仅如此,这些在线可视化编辑工具往往还提供了可在计算机、平板、手机等不同设备上实现在线编辑、实时保存、屏幕自适应显示和一键分享等功能,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创作并使成果获得广泛的分享交流。总之,数字化工具与平台的运用,不仅拓宽了学习空间,使学习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从线下延伸到线上,又创新了学习方式,使学生可以获得在数字化的环境中开展自主探究与交流互助的沉浸式体验,而这也将是数字化时代常态的学习与工作方式。

  ●创设数字化学习的环境与设施

  目前,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环境通常是多媒体网络教室,其“标配”是计算机+软件+网络,然而数字时代下数字化应用已渗透到人们日常活动的方方面面,若脱离了现实的数字化应用而仅仅局限在常规的教室中学习信息技术,那么数字公民的培养就是纸上谈兵、空中楼阁。事实上,必要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和设施设备是信息技术课程培养数字公民的客观前提和物质基础,因为具有一定数字化应用情境的学习环境与具有一定数字化功能的设施设备,可以为学生进行直观式、开放式的学习和亲历式、深入式的探究提供条件,使其在课堂习得的知识技能得以在现实的信息社会活动中应用,是培养具有信息社会适应力与创造力的合格公民的有效保障。例如,学习信息系统及其组成,既可以让学生在教室里体验并分析上网订票系统,也可以利用校园内的现有资源,如图书借阅管理系统、自动饮料售货机、食堂打饭系统等,让学生在信息系统的使用与操作中去理解概念性知识。又如,在学习组建信息系统、组建无线局域网、开源硬件项目设计等技术性知识时,则可以通过建设计算机实验室及提供相关的实验器材,让学生在制作与组建活动中去探究原理、掌握技能。

  以《认识物联网》一课教学为例,物联网对大多数学生而言是个比较“新鲜”的名词,而其实物联网的应用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校园一卡通系统就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信息系统,因此在这一课中,为了让学生理解物联网的概念,笔者取得学校支持,组织学生在校园内选择某一处或多处校园一卡通应用(门禁、考勤管理、食堂管理、图书馆管理)终端进行使用体验、采访管理人员、分析记录,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理解了物联网是一种“通过射频识别装置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和管理的网络”。而为了更好地理解物联网的特征,笔者又开展了一次“组建简易物联网信息系统”的实验,由教师为每个小组提供智能插座和温湿度传感器,学生选择从家中带来各种常见家用小电器,如加湿器、小夜灯等,教师引

篇四:信息时代的数字公民教育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数字公民素养教育大家谈

  作者:柯雅琴

  来源:《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6年第19期

  参加调查前,对“数字公民素养”这个概念仅限于听说,但觉得十分重要。在浏览问卷各个题项的时候,诸如沉溺网络、不良信息侵害、伤害视力等字眼以及平时在媒体中和现实生活中感受到的低幼学童数字公民素养方面缺失的案例通通都浮现在眼前了。这才体会到,我们已经两脚跨入数字时代,也到了该正视数字公民素养教育的时候了。

  小学生具有很强的行为与态度的可塑性,小学也是实施数字公民素养教育很有效的阶段。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觉得这确实在提醒我们应该整合学校、教师、家长的力量,正视、研究并迎接这一挑战,毕竟数字化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因为在问题面前,正面的引导干预越缺失,就越容易陷入数字公民素养缺失的旋涡。另外,对于很多一线教师而言,其实大家对数字公民素养这一概念还仅限于感性认识层面,因此,教育管理部门和教师培训机构,有必要对教师加强这方面的培训与指导。

  现在很多中学都为避免学生上网而禁止学生带手机,这往往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而使问题更加难以应对,看了阮博士的调查报告后,结合日常生活的体会,我确实感觉到这只是问题的冰山一角,背后的原因还在于数字公民素养以及相关教育引导的缺失。

  在学生的数字公民素养教育问题上,我觉得除了当前学校和教师经常采用的禁止使用策略外,更应该考虑的是给予学生正确使用信息技术方面的指引与锻炼。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开展一些教学活动,或者通过班级群弥补不在校时师生之间沟通的缺失,等等。学生在体会到信息技术带来个人学习发展的成就感的同时,往往也压抑了技术使用失范行为的概率。

  同时作为一名二年级孩子的家长,我觉得家长在数字公民素养教育方面的作用十分巨大。我的选择是让孩子尽早接触网络,培养良好的上网习惯,如和孩子约定上网时长,陪同孩子玩一些智力思维的游戏和学习型APP等。另外也希望学校要在育人目标中纳入数字公民素养教育,而且将其贯穿于青少年学习成长各个阶段,利用家长和学校的共同力量来为社会培养有责任、有担当、有涵养的数字公民。

  数字公民素养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根植于“数字化”这个技术背景,二是它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在对中小学生实施数字公民素养教育时,我认为应该注重四个“合”,具体如下:

  第一,与学校管理的“结合”。一方面学校应该在办学目标中整合数字公民素养教育,另一方面学校也应该具有“数字素养”,即学校的管理理念及业务运行方式应体现数字时代的特点。

篇五:信息时代的数字公民教育

  

  媒介素养:信息时代的公民教育

  张鹏

  【期刊名称】《徐州工程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5(020)006【摘

  要】信息时代公众面对媒介的机会日益频繁,而我国公众人对媒介影响的认识不足,因此媒体素养教育是信息时代公民教育的重要一环.目前,我国推行公民媒介素养教育,有待政府、教育界与学术界共同的努力.

  【总页数】3页(P59-61)

  【作

  者】张鹏

  【作者单位】徐州工程学院,江苏,徐州,22100【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G206.2【相关文献】

  1.公民教育与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性研究[J],陈晓慧;刘铁珊;赵鹏

  2.基于公民教育视域的我国小学媒介素养课程标准与目标设计研究[J],陈晓慧;张哲;赵鹏

  3.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与公民教育的相关性研究[J],吴帅帅;王静静

  4.媒介素养:信息时代的公民教育[J],张鹏

  5.媒介素养:信息时代的公民教育[J],张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篇六:信息时代的数字公民教育篇七:信息时代的数字公民教育

  

  数字公民培养计划

  在现代数字化时代,数字技术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公民的培养也日益重要。数字公民是指那些在数字时代中具有数字技能和数字意识的人,他们能够理解和利用数字技术,保护自己的隐私和安全,并参与到数字化世界中去。数字公民培养计划是一种旨在提高数字公民能力的计划,它包括许多方面的培训和教育,旨在使人们成为具有数字技能和数字意识的公民。

  数字公民培养计划的目的是培养人们在数字时代中具有正确的数字技能和数字意识,并使他们能够对数字技术的安全和合理使用负责。其中包含许多要素,如数字素养、网络安全、隐私保护、社交媒体、数字游戏等。这些培养的方法可以通过学校、家庭以及数字技术公司等多个渠道来实现。

  数字素养是数字公民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素养是指在数字时代中使用数字技术的能力和技能,包括使用和理解数字设备和软件、进行信息搜索和整理、评估和分析信息、有效沟通以及进行数字创作等方面。数字素养是数字公民成功融入数字时代的关键要素,因为它能够为人们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使他们能够适应现代数字化时代的发展。

  网络安全是数字公民培养计划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进步和现代化,人们使用互联网的频率也越来越高。这使得网络安全成为对数字公民至关重要的问题。数字公民需要学习如何避免网络欺诈、毒害和欺骗等问题,如何保护自己的信息隐私以及如何使用安全密码和博弈技术等。数字公民还需要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常识和风险,以便他们在使用数字技术时能够避免遭受攻击和被盗窃。

  隐私保护也是数字公民培养计划的重要部分。在数字时代中,个人隐私已经成为了最重要的话题之一。在社交媒体、电子邮件、移动设备和云等数字渠道里,个人信息、位置信息和行为记录等随时都可能被窃取、分享或滥用。数字公民需要学习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信息,包括控制对于信息的访问、限制一些应用申请许可等。

  社交媒体是数字公民培养计划的另一个重要部分。随着社交媒体的出现和普及,人们的社交方式和方式也发生了改变。数字公民需要学习如何使用社交媒体,如何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如何判断真伪信息,避免网络欺诈等问题。数字公民还需要学习如何维护自己在网络世界中的形象和声誉,如何避免脸书瘾、网瘾等问题。

  数字公民培养计划还包括数字游戏方面的教育。数字游戏在现代社会中已经成为了一种很受欢迎的休闲娱乐方式。数字公民需要了解游戏内容和模式,以及防止过度游戏的策略。此外,数字公民还需要了解游戏的魅力和不足,并学习如何分辨数字游戏中的真伪和避免陷入游戏上瘾的情况。

  数字公民培养计划的落实需要通过各种渠道和资源,如学校、社区教育活动、数字市场等。学校可以通过开设数字素养课程、网络安全培训课程、社交媒体教育等方式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数字公民教育。社区教育活动可以为居民就数字公民问题提供有关的培训和咨询。数字市场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数字产品和服务的合法信息和有用资源。

篇八:信息时代的数字公民教育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信息时代的数字公民教育

  作者:杨浩

  徐娟

  郑旭东

  来源:《中国电化教育》2016年第01期

  摘要:人们进入信息时代,同时在传统的现实空间和虚拟的数字空间里生存,享受两种空间带来的权利和便利的同时,也需要受到两种空间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制约。身为信息时代的数字公民,人们有一套在数字空间里需要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该文分析、梳理了有关数字公民的研究与实践,阐述了数字公民教育的标准、要素及其分类,并从数字公民教育的视角对当前我国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及教育信息化发展中所面临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如教育公平、教育国际化、大数据分析、新兴教学方式等进行了解析,以期对我国的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教育信息化创新和数字公民教育发展有所启发。

  关键词:信息化教育;数字公民;数字公民教育;教育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

  一、数字公民和数字公民教育:内涵、标准与演变

  信息时代,人类在两种空间里生存:一是现实的物理空间,另外一个是虚拟的数字空间。数字技术的革命在给人们的生活和沟通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利用网络实施诈骗、窃取他人隐私或国家机密、滥用黑客技术、网络暴力损害他人身心健康、数字鸿沟引发各种社会不公等。如何在信息时代虚拟的数字空间里谋求自我的生存和发展并与他人和谐相处,相关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仍处于不断探索中。这表明在信息社会的今天,数字公民教育的重要性正日益凸显出来,不但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也成为当今世界信息化教育体系中极为关键的基础组成部分。为促进我国的数字公民教育,有必要厘清数字公民教育科学研究和实践发展的基本状况,明确数字公民教育的主要涵义和相关标准。

  (一)数字公民和数字公民教育的涵义

  现实社会中,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数字公民则是一个应新兴数字环境变化而产生的概念。在信息社会,传统的公民概念已不足以表达个人身份。正如美国社会学者杰森·欧勒所言:“当今人们除了拥有传统田野式社区中的公民身份之外,还增加了一重现代数字式社区的数字公民身份,即在虚拟空间中运用数字技术从事学习、工作和生活”。有关数字公民的定义,学界尚无统一定论。维基百科将数字公民界定为“利用信息技术参与社会活动、政治活动和政府活动的人”。这个定义强调了信息技术和参与的重要性。美国肯特州立大学政治学教授克伦·墨斯伯格在其《数字公民:互联网、社会与参与》一书中认为,数字公民是“定期且有效地使用互联网的人”。这一定义则凸显了互联网使用的重要性,但却忽视了其他数字技术设备的使用,因此具有一定局限性。

推荐访问:信息时代的数字公民教育 信息时代 公民 数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