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洁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红旗渠精神感悟6篇

发布时间:2023-07-29 19:00:12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红旗渠精神感悟

  

  18806【一】

  部内利用上周五学习日的机会,组织全体部内干部集中观看了红色教育片《红旗渠》,《红旗渠》主要讲述上世纪60年代河南林县解决世代缺水的问题,修凿“人工天河”红旗渠的感人故事,生动再现了林县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无私奉献、廉洁勤政的精神风貌,展现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红旗渠精神”质朴伟大纯粹悲壮的情怀给予了我一次理想信念的洗礼,现谈以下四点体会:

  一是学习红旗渠精神,就是学习他们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韧劲。古人讲“十年磨一剑、一朝试锋芒”,林县人是“十年修一渠、一举天下传”。在资金短缺、自然条件恶劣,施工设备差困难重重的情况下,林县人没有被困难吓倒、没有向大山屈服,凭着这种精神“十万大军战太行”,让红旗渠成为了“世界第八大奇迹。”作为新时代的一名党员干部,我们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韧劲去攻克工作中的问题、难题,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更好地完成领导和上级交给我们的任务。

  二是学习红旗渠精神,就是学习他们战天斗地,艰苦创业的拼劲。红旗渠精神就是身先士卒、无私奉献的精神,蕴含着党的领导,群众基础,干部作风,革命事业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力量,体现了党员干部和群众吃苦耐劳,战天斗地,不怕牺牲,无私奉献,勇敢顽强的拼搏精神,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工作作风,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豪情壮志。我们更要学习的,是林县人立足本地条件、依靠自己力量的自力更生精神,战天斗地、百折不挠的艰苦创业精神,顾全大局、齐心协力的团结协作精神,和不计报酬、不怕牺牲的无私奉献精神!

  三是学习红旗渠精神,就是学习红旗渠干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亲劲。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积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花大力气解决好人民群

  18806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真正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以实际行动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不断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做为一名共产党员,我要牢记宗旨、爱岗敬业,积极进取、以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红旗渠精神。

  四是学习红旗渠精神,就是学习杨贵勇于担当、实事求是的创业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红旗渠精神,就要认真学习以杨贵书记为代表的林县广大共产党员敢于担当的高贵品质,摒弃“为官不为”的消极思想,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拼劲,以锐意进取、敢作敢为的狠劲,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干劲,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破解发展难题,抓好工作落实,敢于担当、敢于负责,确保工作实效。

  【二】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充分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担当和情怀、风骨和操守。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在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精神财富。红旗渠精神不仅属于历史,更属于当代和未来。

  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需要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结合新的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

  当年修建红旗渠,既没有可供借鉴的经验先例,又缺乏充足的物资和技术条件,更面临着质疑和反对的声音,是党员干部以先锋模范的形象担当起红旗建设的中流砥柱,形成了建设红旗渠的强大凝聚力和感召力。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作为,广大党员干部只有一心为党为国为民,敢于担当勇负责任,才能不负重托、不辱使命,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

  18806【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红旗渠精神的时代价值和实践意义。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施“十三五”规划目标的关键时期,学习红旗渠修建过程中党员干部的高尚追求和优秀品质,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有益于广大党员干部获取善作善成的信念、勇气和方法,更好地践行“三严三实”、落实“四有”要求,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在红旗渠修建过程中孕育形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成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红旗渠精神"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巨大凝聚力,体现了立足本地条件、依靠自己力量的自力更生精神,战天斗地、百折不挠的艰苦创业精神,顾全大局、齐心协力的团结协作精神,不计报酬、不怕牺牲的无私奉献精神。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面对肩负改革攻坚的重大责任,党员干部更要从红旗渠精神中汲取艰苦奋斗的精神力量。

  一、以“革命精神”的传承弘扬作为能量源泉。党的全部奋斗历程,就是一部在革命精神鼓舞下砥砺奋进的历史。在修建红旗渠的过程中,也正是由于当时林县党员干部带领群众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矢志不渝、不怕牺牲,才创造了“人工天河”的奇迹。现在,实现中国梦,迫切需要党员干部进一步保持和发扬革命精神,使之成为固根守魂、凝心聚力的强大支柱。坚定理想信念,就要坚守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四个自信”,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都能秉持“革命理想高于天”的追求。保持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就要把对党、对人民的忠诚转化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实际行动,转化为拼搏进取、勇创佳绩的工作劲头,以“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深刻认知,迎难而上,勇挑重担。弘扬革命精神,既靠党员干部主动自觉,也需要党组织积极推动,强

  18806化革命精神传承,进一步发挥好鞭策、激励和引领作用。推动党性教育具体化、生动化、实效化,努力使革命精神持续焕发新的生命力。

  二、以“敢于担当”的干部作风投入党的事业。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当年修建红旗渠不是上级要求、不是硬性指标,而是林县县委基于对党的事业和群众利益高度负责的主动担当。面对技术设计稍有误差就可能引不来水的巨大风险,面对修渠遇到的种种困难,面对一些干扰和指责,杨贵和县委一班人从没有动摇过决心。红旗渠精神中蕴含的“敢做”真谛,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把担当尽责作为优良政德,坚持原则,忠诚履职,勤勉敬业。把清正严明作为担当的重要支撑,严守党的纪律和规矩,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在干净中提升担当的勇气和底气。弘扬担当精神,既需要党员干部争做践行者示范者,也离不开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当好引导者支持者,把“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作为重要职责,建立健全能上能下、考评问责、容错纠偏等机制,尤其是要看得准、选得上、用得好敢担当的干部,形成担当者受褒奖、不担当者受惩戒的鲜明导向。

  三、以“干事创业”的无限热忱作为奋斗导向。只有以干事创业为指向,艰苦奋斗才具有宝贵价值。红旗渠是当时林县在极为困难时期自力更生、自筹85%以上的建设资金修建的,是党员干部群众用双手和钢钎铁锤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凿出来的,集中体现了坚毅果敢的创业决心、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筚路蓝缕的创业历程。现在,我们离民族复兴从未如此接近,正处于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更需党员干部弘扬奋斗精神、鼓足创业干劲。要增强创业意识,破除小富即安、小进即满、无所用心、无所作为的观念,抢抓机遇、占领先机,勇于创业、奋斗不止,努力在谋发展、促改革、惠民生上创出新业绩。要破解创业难题,摒弃等靠要思想、观望态度,以“而困而知、而勉而行”的精神攻克改革难关、突破发展瓶颈,拆除制约利益调整的“篱笆墙”,补齐全面小康的“短板”。要强化创业保障,完善有利于干事创业的实绩考评机制,建立健全推动创业、支持创业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

  18806【四】

  一项工程历时近十年,当地干部、群众全都在一线,用着简陋的设施,克服着艰苦的条件,就拼着一股蛮劲、韧劲、狠劲,硬是从太行山腰引漳入林,建成了被人称之为“人工天河”的红旗渠。

  该工程共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红旗渠总干渠全长70.6公里(山西石城镇-河南任村镇),干渠支渠分布全市各乡镇,总长度达1500公里。这和愚公移山一样,坚韧不拔、自立根生、艰苦奋斗、敢于向穷山恶水开战,化不可能为可能;但又和愚公移山不一样,愚公是“一人移山,子孙代代无穷尽也”,而红旗渠建设共发动民工30余万人,团结协作、众志成城,集众人之力,化腐朽为神奇,红旗渠中的水流如今依然奔流不息。

  现在是一个大发展的时代,面对“四个全面”、“两个一百年”“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的宏伟目标,基层干部作为基层的建设者,更应该学习、发扬艰苦奋斗、脚踏实地、开拓进取、团结协作的红旗渠精神,明白一个干部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在新时代、新征程,红旗渠建设的那股凿开一座山蛮劲、十年如一日韧劲、舍得一身剐狠劲,是我们基层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法宝,红旗渠精神依旧是鼓舞我们锐意进取的宝贵精神财富和激励我们砥砺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

  【五】

  学习红旗渠精神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为中心就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红旗渠的修建,就是一个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没有群众的18806愿望和创造,不会产生修建红旗渠的想法;没有干部和群众的苦干精神,也不可能建成红旗渠。可以说,红旗渠是靠人民群众一锤一钎造出来的。我们党的看家本领就是密切联系群众。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以人民为中心,和群众心连心,坚持依靠人民,这是我们干好工作的根本遵循。

  学习红旗渠精神要坚持科学的精神。红旗渠的修建处处体现了实事求是、开拓进取的科学精神。引漳入林不是一时的头脑发热,是当时林县县委书记杨贵一班人走遍太行山,深入调研基础上做出的决策。工程开始时,林县县委提出“大战80天,引来漳河水”的目标。可开工不久,就遇到种种问题。关键时刻,他们顶住压力,勇于否定自己,破除大干快上的时代思维,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树立了长远作战和集中力量打攻坚战的思想,历时10年,建造起了红旗渠这条人工天河。当前,全球第三次技术革命面临重要关口,信息技术风起云涌,科学的决策需要大数据的支撑。

  学习红旗渠精神要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听着很虚,其实很实。对林县的党和群众,他们的理想信念,就是修好红旗渠,解决千百年来的干旱问题。为此,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为的就是实现林县人民祖祖辈辈对水的渴盼。40多年前铸就的“红旗渠”精神,令人钦佩,值得学习。40多年过去了,中国社会结构、价值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物质条件不断改善的同时,不少人却日益感到精神空虚,信仰迷失,道德失范,进而行为失据。在当前急剧变化的社会中,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价值追求?如何才能做到不迷失自己?可以说,现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信仰、更需要道德来给我们带来精神的力量。走在安阳的街道,路边的白墙上,不仅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且有仁义礼智信忠孝,中国传统文化、道德的核心内容。如果说前者调整的是公德,后者调整的就是私德。相信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信仰相融合,民族精神和时代

  18806精神入脑入心,不断调整着我们的日常行为,社会一定会变得越来越美好。

  【六】

  青山低首,渠水呜咽;苍天垂泪,盆地饮泣。我们在红旗渠纪念馆深切缅怀红旗渠总设计师杨贵书记。

  太行山天河——红旗渠是杨贵书记为我们创造的伟大奇迹,红旗渠精神是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的一座永恒精神丰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薪火相传,精神永恒,对我们广大纪检监察干部来说,最好的缅怀和纪念便是沿着英雄的足迹砥砺前行,补足“壮骨之钙”。

  学习红旗渠精神,就要学习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执着精神。26岁的县委书记杨贵上任之后,面对林县极度缺水的情况,修建了大大小小的水利工程,但仍不能彻底解决林县的干旱面貌,但他没有灰心,仍然不忘宗旨,负重前行,以“劈开太行山,引来漳河水”的壮举打磨出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肩负着党章赋予的神圣使命,更要从杨贵书记身上汲取精神力量,学习他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执着精神,学习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精神,以实际行动践行忠诚干净担当的铮铮誓言。

  学习红旗渠精神,就要学习牢记使命攻坚克难的奋斗精神。十年修渠,并不是一蹴而就,更多的是路上所经历的的艰难坎坷和流言蜚语,但杨贵书记和林县群众没有被困难所吓倒,“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没有石灰自己烧、没有炸药自己造、没有水泥自己制,硬是在这巍巍太行的层峦叠嶂中间,拉扯出了一条“蓝色曲线”。从事纪检监察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当年相差无几,当前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虽已经形成,但仍有个别腐败分子“垂而不死”,这就要求我们牢

  18806记党和人民的重托,筑牢反腐败的最后一道防线,绘就我们自己的“蓝色曲线”!

  时代会变,伟大的理想信念不会变,奋发向上的精神永远不会过时。红旗渠已从有形的物质变成的无形的精神,学习红旗渠精神无疑会进一步提升纪检监察干部的精气神,补足“壮骨之钙”,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七】

  为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修养,提高公安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切实打造一支“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公安队伍。6月24日至26日,我局组织50余名党员民警赴林州市实地感受红旗渠精神,接受红色教育洗礼。局党委副书记、政委任金瑞,副局长郑秀峰、副政委徐汝川,党委委员、县纪委监察委驻县公安局纪检监察组组长孙鑫仁及各科所队室负责人参加培训。开班仪式在红旗渠精神传承教育学院举行,林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岳东生致辞并为民警代表授班旗。

  任金瑞在讲话中指出,20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为了改变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恶劣环境,宁愿苦战不愿苦熬,宁愿流血不愿流泪,以“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豪迈气概,毅然奔赴太行山,从山西境内引漳河水入林县,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修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红旗渠精神是一面旗帜,凝聚一种力量,引领一个时代。红旗渠精神是一座不朽的丰碑,是我们全体中华儿女的传家宝,全体民警肩负着社会大局维稳的神圣职责,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当代红旗渠精神内涵,抓住其精髓,补足精神之钙,确保学有所悟、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得。任金瑞要求,一是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深刻理解把握活动意义。要真正达到心灵上受到洗礼,思想上得到升华,精神上受到震撼,把这种敢于创造、团结奉献的精神切身融入血脉、融入警魂,为我们今后的工作凝聚力量。二是要珍惜机会,联系实际,学深悟透教学各项内容。要边学习、边思考、边研究,真

  18806正把学习的成果,转化为党性锻炼、作风转变、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三是要潜心研修,严肃纪律,树立鹿邑公安良好形象。严格遵守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讲规矩、听安排,营造团结一致、朝气蓬勃的集体学习氛围,把鹿邑公安能干事、干成事、有作为的良好精神风貌展现出来。

  随后,参训民警聆听了林州市委党校副校长马东兴的《红旗渠精神及其时代价值》专题讲座,马东兴全面解读了红旗渠精神,系统阐释红旗渠带给我们的“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同人民在一起”、“发扬钉钉子精神”等当代启示。同时,我局还邀请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管理学院曹英教授为参训民警进行专题辅导。曹教授紧紧围绕环境文化、行为文化、领导文化、信仰文化及和谐警民关系等方面解读公安工作,授课思路清晰、重点突出、贴近实际、内涵丰富,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指导性。

  培训第二天,全体参训民警在任金瑞等领导的带领下沿着依山而建、紧贴山崖的渠道走近“红飘带”、“水长城”,参观了红旗渠总干渠的咽喉工程——青年洞,深刻体会了“愚公奋起十春秋,引来漳河润田禾”的艰辛和不易,实地见证了红旗渠工程的伟大。在青年洞前,参训民警庄重地举起右手重温入党誓词。

  当大家走进红旗渠纪念馆的那一瞬间,被馆藏展现出的一幅幅鲜活的红旗渠图片所震撼,感受到了红旗渠工程的宏伟与浩瀚,一幅幅生动的图片、一段段感人的故事、一件件珍贵的实物,让大家身临其境地感受了当年十万大军战太行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以及林州人民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的光辉历程。大家细细聆听讲解,深深感悟当年林县人民凭着一双手,历时十年,绝壁穿石,挖渠千里,把中华民族的一面精神旗帜,插在太行山上。

  培训第三天,参训民警走上太行天路,重温艰苦奋斗历程,目睹实景、深刻感悟,大家真正理解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感

  18806悟到“难而不惧、富而不惑、自强不息、奋斗不息”的新时代内涵,看林州人民“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四部曲坚定有力,使学员全方面感悟学习红旗渠精神的深刻内涵和启示,亲身感受林州市的变化。

  通过培训学习,参训民警全面了解了当时林县人民战山斗地、十年修渠的奋斗历程和英雄事迹,真实感受了共产党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了人民利益牺牲一切的大爱无疆,大家被红旗渠精神深深感染,纷纷表示,在以后工作中后,要增强党性修养,坚定信念,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以红旗渠精神为依托,助推鹿邑公安工作新征程、实现新跨越。

  【八】

  6月19日至22日,作为第二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培训班的工作人员,我与参训学员一起前往红旗渠干部学院进行了为期5天的学习,所见所想,感悟颇多。这是一片怎样的土地啊!竟然“孕育”出人工天河红旗渠,这是一群怎样的人民啊!竟然重新安排了太行河山。

  很小的时候,我看过《难忘岁月——红旗渠的故事》,当时就被里面的人物事迹深深打动。为了引来一渠水,人们耗时十年艰苦创业,生生劈开太行山,爆发出震惊中外的磅礴力量。

  这种力量与古代官府“征用民力”的劳动是完全不一样的。当时的县委完全可以不进行这项工程,中途遇阻也可以就此中断。但县委顶住压力党群一心,还是坚持将这项伟大事业进行到底。我认为,归根结底是因为这是从群众需要的角度出发:县委修渠是为群众,群众修渠是为自己,这就使得整个红旗渠焕发出不一样的光辉,真正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18806这种“党群一心”的感觉,我在观摩红旗渠纪念馆、重走红旗渠水长城、聆听当年劳模吐露心声、听取“红旗渠精神及其时代价值”讲座、观看话剧纪录片时,一直贯穿心中。千百年,人民缺水生活苦,共产党,带领修渠彻底变。在修渠过程中,人民群众表现出强大的创造力和凝聚力。党员干部更是立下铮铮誓言:“哪里困难到哪里去,怕死不当共产党员”、“只要渠能修好,命我都可以不要”、“我要奉献自己的全部去修渠,百死不悔!”他们的一言一行闪耀着伟大的人格光辉,令人动容——这一切逐渐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直到今天,我们进入林州市境内时,这种无形的力量还广泛存在着,感染着每一位来到这里的人。“祸兮福所倚。”当初的干旱使林州人民横下心来修成红旗渠,虽然历经千辛万苦,但再也不受缺水之苦,还使一代人的思想得到了大解放,使整个县的人建筑水平变得高超,改革开放后“十万大军出太行”赚到很多钱。扪心自问,如果没有党的坚强领导,没有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这一切可能实现吗?山外经济再发展,林州也许还在贫困的边缘挣扎。“红旗渠”,这个名字有很明显的时代印记,但是红旗似红心,我们共产党人不论何时何地,都是满腔的为民之情。

  【九】

  4月15日至18日,我随志丹县党政考察团赴河南省林州市考察学习。先后参观了红旗渠和红旗渠纪念馆,观摩了当地村级党组织建设、乡村旅游和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示范点,考察了林州重机、光远新材等企业。我深深的被“人工天河”红旗渠所震撼,被伟大的红旗渠精神所感动,被林州人民艰苦奋斗的创业史所感染。可以说,林州之行,启示和收获是多方面、全方位的,是一次党性的再锤炼,心灵的再洗礼,受益匪浅。红旗渠精神与延安精神一脉相承,是新时期延安精神在林州大地的生动实践。红旗渠精神源于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体现了当今中国人民的理想、信念和追求。红旗渠精神是跨越时代的伟大精神,至今仍闪烁着时代光芒。现结合组织工作实际,谈谈对红旗渠精神的认识和感悟。

  1118806——从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角度来看,红旗渠精神体现的就是忠诚、干净、担当,与干部队伍建设的要求是一致的。

  一是忠诚,就是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林县县委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农业生产生活用水问题入手,自下而上、由内而外,千方百计、千辛万苦去努力解决民生大计,体现的就是对党和人民赤诚之心。从3个月计划到10年工期,先后55万人上劳,没有这份忠诚是坚持不下来的。

  二是干净,就是廉洁自律,干干净净,坦坦荡荡。红旗渠工程历时十年、投资近亿元,未发生一起贪污或挪用修渠物资款项事件,没有一个干部失职渎职,连账单都有整有零,至今仍清晰可查。尽管有诸多质疑,但是查账查出的却是一片清白。靠制度得清白,靠作风亮清白,靠人格守清白,红旗渠就是作风的标尺,廉洁的标杆。

  三是担当,就是为党担当,为人民担当,为事业担当。林县上下以“林县人民多壮志”的创业豪情,提出“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战略,以“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开创引漳入林工程,体现的就是勇于担当作为。面对技术设计稍有误差就可能引不来水的巨大风险,面对修渠遇到的种种困难,面对一些干扰和指责,林县县委一班人从没有动摇过,而是争相担当责任,这就是为勇于担当者敢于担当。

  对志丹来说,就是要用好用活“三项机制”,把“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作为重要职责,理直气壮为担当作为的干部撑腰鼓劲,建立健全能上能下、鼓励激励、容错纠错等机制,看准、用好“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调整消极懈怠、不愿负责的干部,让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有舞台、受褒奖,让不作为慢作为的干部让位子、受惩戒,不断激励干部在时代有新担当新作为,为志丹的发展建设好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队伍。

  1218806——从干部教育培训角度看,红旗渠精神是干部党性教育培训的一座富矿。红旗渠干部学院以传承弘扬红旗渠精神而打造,充分利用了红旗渠精神资源和自然人文资源,办学特色鲜明,已经成为全国一流的地方特色党性教育基地。学院办学理念先进,突出“特色性、时代性、参与性”,开发的课程主题突出、内容新颖,现场教学和访谈教学生动感人,形成了以红旗渠精神教育为主题的品牌效应。河南省委、安阳市委、林州市委在挖掘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方面的成功实践,值得我们学习。志丹是“将军故里”,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应该积极发掘和传承。当前,在延安红色干部教育培训的大背景下,组建刘志丹干部学院正当其时,要按照“先启动运作、边建设规范、再逐步提升”的思路,全力推进。一是要理清办学思路。按照“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讲好志丹故事,助力追赶超越”的思路,立足志丹,依托延安,辐射周边,面向全国,办好刘志丹干部学院。二是要突出办学主题。讲好党中央定都志丹期间,战天斗地,扭转乾坤,领导中国革命走向更大胜利而至今鲜为人知的故事。传承好刘志丹革命精神,讲好“民族英雄、群众领袖”刘志丹将军及和他一起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战友的事迹。三是要明确办学定位。将刘志丹干部学院打造成为延安红色教育培训首选的承接地和延伸地。四是要加强课程研发和教学设计。打造赤都史、刘志丹革命精神、西北革命根据地史、志丹人文历史、保安记忆等六大类42项课程。五是要在实践中不断提升管理,改进教学和服务,扩大影响。

  ——从人才工作角度看,红旗渠工程是一个浩大的人才工程。林县以“敢于天下先,敢叫日月换新天,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奋斗精神修建红旗渠,其实也是在建设人才的“红旗渠”,他们在实践中培育了一大批工程师、技术员和能工巧匠,正是有了这些人才队伍支撑,红旗渠工程才得以完成。林州市现在的产业布局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更是证明了这一点。可谓是“战太行,烈火炼真金,一线育英才;出太行,拼搏创新业,一面红旗展”。林县的人才成长路径解决了人才队伍建设理想信念、能力水平两个方面的问题,值得我们借鉴。对志丹来说,就是要进一

  1318806步深化人才发展机制体制改革,建立完善培养人才成长机制,加大急需人才的引进力度,注重一线培养人才,开展好各类人才工程,为人才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让人才成为助推志丹发展的强大引擎。要加大从“两点六线”(典型示范点、艰难险重点;扶贫攻坚第一线、征地拆迁第一线、信访维稳第一线、果园管理第一线、环卫管理第一线、党建工作第一线)培养、锻炼党政人才的力度,让“奋斗在志丹、奉献在志丹、创业在志丹”的思想工作实践成为干部成长的立足点、出发点和人生的转折点。

  【十】

  “红旗渠”宛如一条玉带,蜿蜒曲折,流淌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之中,浮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见证。“光岭秃山头,水缺贵如油。豪门逼租债,穷人日夜愁。”

  水是生命之源,而林州境内山多水少,居民苦极,土薄石厚,凿井无泉。每逢干旱,居民悬釜待水,有取水十余里外者。老弱妇幼抱瓮提罐,远道取水,人畜疲极。林县的史册中记录着漫长的岁月因干旱缺水而留给人们的灾难与贫穷。旧中国的林县人民面对干旱缺水的生存压力是何等之大。在新中国成立不久的1960年2月,林县人民在县委书记杨贵的带领下,历时数年,在太行山中用鲜血、汗水和生命修建了号称中国水长城的水利工程——红旗渠,壮志撼山岳,胆略泣鬼神,天造山,人造渠,人工天河红旗渠。

  林县人民在艰苦的岁月里为了求生存引漳入林,跨越两省的崇山峻岭,利用有限的生产力改造大自然,重塑山河,这一伟大壮举,要何等的勇气和胆识,真正体现了共产党心系百姓,全心全意地为人民谋福利。带领林县人民战天斗地,同恶劣的自然环境做斗争。一群最朴实的人,用最简单的工具创造出了世界奇迹。林州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深深震撼了我们,打动了我们,鼓

  1418806舞了我们,心灵倍受触动、情操倍受陶冶、斗志倍受鼓舞、精神得到进一步升华。

  作为一名税务部门的共产党员,我们要发扬红旗渠精神,踏实工作,尤其在机构改革的重要关头,更加不能松懈,要吃苦耐劳、以身作则,用信念和实干精神投入到争先创优活动中,为税收事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十一】

  林州人民用勤劳的双手结束了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用坚韧的意志孕育、形成、发展着“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用拼搏的激情建设了今天繁华富强美好的林州。红旗渠工程的浩大令人震憾,林州人民战天斗地的豪情令人倾倒,林州的领导集体“敬业、为民、踏实、奉献”的党风正气更令人折服。现结合个人实际,谈以下三点学习体会:

  一、学习红旗渠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思想和行为的“总开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眼界就宽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经得起各种风险和困难考验,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六十年代初,林县县委在面临着资金缺乏,物资、粮食紧张和险恶施工条件等困难又承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误解和指责,甚至面临着丢官罢职的严峻考验,最后,能够带领全县人民最终修成红旗渠,战胜苦难,从根本上讲,是以杨贵书记为班长的林县县委牢固树立了“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崇高信念,坚定政治立场,坚守理想追求,把县委的决策部署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统一起来,凝聚起了修建红旗渠的磅礴力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红旗渠精神,首要的是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守住信仰的精神高地。红旗渠的“发扬自力更生、创新求实精神,用知识和智慧建设祖国美好的明天”的碑文,是林州人民“敢教天地换新颜”的豪迈心声,也应当是我们用昂扬的斗志、奋进的态度去开拓创新、求实求效、构建美丽和谐幸福志丹的坚定信念。

  1518806二、弘扬红旗渠精神,永葆党的先进性。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积极践行红旗渠精神,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花大力气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真正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以实际行动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不断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新的历史时期,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将有助于引导广大党员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夯实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提供精神支持。十八届六中全会提出,必须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半个世纪前,红旗渠的横空出世,彰显了理想信念的能动作用,生动体现了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的飞跃。新的历史时期,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将有助于引导广大党员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夯实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提供精神支持。

  三、践行红旗渠精神,做合格的共产党员。学习、弘扬和践行红旗渠精神没有终点,关键是把红旗渠精神落实在行动上,贯穿到日常工作中,运用到推动乡村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上。将红旗渠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精神与延安精神、刘志丹精神结合起来,用昂扬的斗志、奋进的态度去开拓创新,求真务实,认认真真地做好每一件事,兢兢业业干好每一分钟,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多做好事、多做实事;把“红旗渠”精神融入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之中,融入到工作生活之中,真正做到立足本职,开拓进取,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争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十二】

  1618806一、做红旗渠精神的学习者

  上世纪60年代,正值国家困难之时,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下,河南的林县人民为摆脱千年缺水干旱的困境,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依靠发动干群力量,克服万千困难,连续苦干十载,穿越太行山,修建了举世闻名的红旗渠。在这场由林州领导集体领导的气壮山河的伟大实践中,孕育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学习红旗渠精神,就是学习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团结一致、顽强抗争、不屈不挠、奋发向上的精神;要结合伟大的延安精神、刘志丹革命精神学,三者的本质都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一脉相传和辩证统一的,只有这样,才能更直观、更深刻的理解红旗渠精神。

  二、做红旗渠精神的宣传者

  红旗渠精神与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都是伟大民族精神的宝贵组成部分,也是党的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更是共产党人先进性的集中体现。广泛宣传红旗渠精神,要“身、心、情”面面俱到。一是身体力行。贵在知行合一、亲力亲为,就是党员干部要把红旗渠精神融入到自身的工作中,弘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团结一致的苦干精神,通过全体党员的身先示范实现从“干部干、群众看”到“干部干、群众跟着干”的转变。二要内心有责。心之所想,身之所往,宣传红旗渠精神,必须内心深处有责任,实实在在把精神内化于心,让红旗渠精神成为自己工作生活的强大动力。三要情真意切。红旗渠精神来源于群众,是最容易被广大干部群众接受的,要在内心深处做一名合格的服务基层、奉献基层,团结基层的“勤务员”。

  三、做红旗渠精神的实践者

  弘扬红旗渠精神,必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一是勤勉工作。“业精于勤,荒于

  118806嬉”,作为基层工作者,面对繁杂的工作必须锐意进取,横下一条心,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不断促进各方面工作再添新动力、再上新台阶。二是忠实履职。深刻明白无论在什么岗位,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是为党的执政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讲奉献、讲觉悟、讲大局、讲境界。正如杨贵同志,二十年如一日,无时无刻都在谋划着100多万林州人民的幸福,才解决了千年来困扰林州人民的缺水问题,成就了千年功绩,留下了光辉的红旗渠精神。

  四、做红旗渠精神的传承者

  在红旗渠漫长的修建过程中,广大干部群众体现出的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团结一致、顽强抗争、不屈不挠、奋发向上的精神和气节,是决定红旗渠成败的精神基石,也是共产党人光荣的优良传统。历史实践表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精神作支柱的民族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精神作支柱的政党也是难以立足的,因此,每名共产党员都应当传承这种宝贵精神财富。传承红旗渠精神,必须政治过硬,必须紧紧围绕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尽心尽力;传承红旗渠精神,必须本领过强,要坚持深入群众,深入一线,深入各项工作,向群众学习,真正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传承红旗渠精神,必须信念过坚,杨贵书记正是拥有坚定的信念,才能带领林州百姓十年如一日,凿开太行山,解决千年难题。身为基层一线干部,面对错综复杂的工作,更要沉下身子、埋头苦干,力争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将红旗渠精神与延安精神、刘志丹革命精神相融合,身体力行践行之。

  【十三】

  1949年建国以来,神州大地涌现出了许许多多“最美书记”。他们当中,有原林县县委书记、红旗渠总设计师杨贵,有“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有“绿了荒

  118806山,白了头发”的全国敬业奉献模范杨善洲,还有“新时期县委书记的榜样”王伯祥……

  “古有都江堰,今有红旗渠;古有李冰,今有杨贵。”红旗渠在国际上被誉为“世界现代第八大奇迹”。这简直就是开创人间奇迹,当然这一切只为造福百姓。

  但是,这不简简单单的只是一个造福于民的水里工程,“红旗渠,民族精神的脊梁”,它更是中华民族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精神的一个真实写照。向前,望不到首;向后,看不到尾;抬头,是陡峭的石壁;俯首,是无尽的深渊;脚下,却是清澈的流水。这正是被称为“人工天河”的红旗渠。

  “掘地尽石,凿井无泉。”《林县志》上的短短8个字,写出了当地人民求水无果的惨痛记忆。正是在这种极其艰难的条件下,身为县委书记的杨贵下定决心,“解决不了林县缺水的问题,我杨贵一辈子不离开林县!”

  杨贵身先士卒,遇到危险挺在前头,带领老百姓一凿一杵开创幸福未来。在杨贵的带领下,全县人民拧成一股绳。用十年的时间,逢山凿洞,遇沟架桥,至1969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硬是削平了1250个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凿通了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红旗渠修通后,林县全县摆脱缺水困境!

  毛主席对兴修水利的杨贵给予莫大赞许。周总理盛赞红旗渠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习近平总书记称赞:“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

  【十四】

  118806最近看到很多去红旗渠参观的新闻及报道,让我对此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于是找了一些书籍,参观了一些视频,网络了查看关于红旗渠精神的一些实质东西,让我深受启发。

  红旗渠位于太行山区的河南省林州市,那里有举世闻名的水利工程,被世人称之为“人工天河”的红旗渠。而红旗渠是上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用甚为简陋的工具,靠着每天6两粮食,奋战了10个春秋,建成了举世闻名的人工天河。当年的自然环境极其恶劣,不仅缺少机械设备和技术水平,还有三年的自然灾害也给林县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难,缺衣少粮十分艰苦。就是在这样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下,林县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不畏艰险、不畏困难、团结合作、无私奉献,用血泪和汗水浇灌出举世闻名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创造历史又一奇迹。

  想到如此,我万分感叹,红旗渠,已不是单纯的一项水利工程,它已成为民族精神的一个象征。红旗渠精神是多么的伟大,他们以独立自主为立足点,以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为核心,以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为导向,既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勤劳坚韧的优良传统,又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的理想信念和不懈追求。

  我明白,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是红旗渠精神的根本;敢想敢干、实事求是,是红旗渠精神的灵魂;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红旗渠精神的体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是红旗渠精神的保证。红旗渠的修建,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形成了一笔无价的精神财富,留给了人们无穷无尽的回味与思索。红旗渠的建设实践说明,只有为民执政,才能真正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使正确的决策变成现实。

  今天,我们己经迈入了21世纪,同20世纪60年代相比,各方面条件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变化是来之不易的,是前辈们历尽艰辛,流血牺牲换来的。

  218806越是条件优越越不能忘记过去,越需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在当前社会生活中,一些不良风气有所抬头,贪图享乐、铺张浪费、盲目攀比、追求高消费,甚至损人以利己、损国家以利己的腐败现象时有发生,严重破坏了社会风气以及党的形象,要想转变这种不良风气,就必须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学习和发扬红旗渠精神。

  我将告诫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遵纪守法,廉洁奉公,脚踏实地,无私奉献,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以实际行动不断把红旗渠精神发扬光大,为现代化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十五】

  众所周知,杨贵是林州市红旗渠的总设计师,没有杨贵就没有红旗渠。应该说,正是由于地球上的这条“红飘带”,让整个世界认识和了解了林州;应该说,正是由于红旗渠的引领作用,在那个特殊困难的年代在中国掀起了兴修水利的人民战争。而当时任林县县委书记的杨贵就是这支大军中的领头人。然而,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杨贵老人走了,永远离开了我们。但是,战天斗地、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红旗渠精神却永存史册。而且,红旗渠将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伟大精神财富。

  据新京报4月11日报道,4月10日0时48分,杨贵在北京方庄家中因病去世,终年90岁。去世前,杨贵告诉保姆王相云,自己最大的遗憾,是不能再回红旗渠看一看,不能再给因修渠身亡的民工扫墓。杨贵曾是河南林县(后改为林州市)的县委书记。从1954年到1973年,杨贵当了将近20年的县委书记。在任上,杨贵耗费十年时间,主持挖掘人工引水渠“红旗渠”,彻底解决林县地区干旱问题,杨贵因此蜚声海内外,被称为“红旗渠”总设计师。

  杨贵老人安详地走了,但他却放心不下那些曾经为修建红旗渠而牺牲的民工。他的仁者仁心,世人可见,天地可见;他高瞻远瞩的革命情怀,成就了他一生中伟

  2118806大的水利事业——红旗渠。据有关资料介绍,红旗渠以浊漳河为源,渠首在山西省石城镇侯壁断下。总干渠墙高4.3米,宽8米,长70.6公里,设计加大流量23秒/立方米。到分水岭分为3条干渠,南北纵横,贯穿于林州腹地。一干渠长39.7公里,二干渠长47.6公里,三干渠长10.9公里。红旗渠罐区共有干渠、分干渠10条,长304.1公里;支渠51条,长524.1公里,斗渠290条,长697.3公里,合计总长1525.6公里,加农渠总长度达4013.6公里。

  这么大的工程,当时没有任何机械化设备,全靠人工修建红旗渠。在新闻纪录片和电影电视剧中,我们看到了林州人民的艰苦奋斗精神,以任羊成为代表的除险队员身上系着一根绳子在悬崖峭壁间来回摆动,双手拿着抓钩将活动的石头除去,避免人员受伤。男女老少齐上阵,漫山遍野都是参战的民工,肩挑背扛,车拉,人抬,战天斗地的铁姑娘队,一个个抡起铁锤打炮眼。

  林县的干部,从县委书记杨贵到每个大队和生产小队的队长,都和群众吃住在工地,没有一个干部搞特殊化,没有一个干部叫苦叫累。正是干部的身先士卒和表率作用,团结和带动了广大人民群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也就是说,杨贵作为林县县委书记不仅带领干部群众修建了世界上罕见的红旗渠,而且为地方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吃苦耐劳和能带领群众干大事的干部队伍。红旗渠不仅解决了百姓日常生活的用水问题,而且解决了大量牲畜饮水问题,而且解决了农业灌溉的历史性问题。从此以后,过去十年九旱没收成的林县变成了太行山粮食高产的米粮仓。这一巨变,不能不说是红旗渠总设计师杨贵同志的功劳。

  杨贵走了,他的灵魂依然和林州人民在一起;杨贵走了,他带领人民群众修建的红旗渠将成为他一生中显赫的历史丰碑;杨贵走了,他的音容笑貌依然活在人民心中;杨贵走了,红旗渠的伟大精神财富将永载史册,与世长存。

  【十六】

  2218806一是不忘初心、坚定理想。面对历史上严重干旱缺水已出现“人相食”的情况时,当时杨贵等县委领导在酝酿“引漳入林”工程时,也是反复讨论,反复论证,因为就当时面临三年自然灾害、财政只有300万储备金、粮食3000万斤、全县水利技术人员只有28名,而且最高学历才是中等技术学校毕业生,要保证水量必须到漳河上游山西境内修坝引水等现实条件时,动工修建这么巨大的工程,吃苦受累不说,还要担很大的风险。弄不好自己被撤职、受处分,还劳民伤财,就要成为“千古罪人”!而且上级并没有指示,也没有人要求去干这个工程,他们完全可以按部就班地做“太平官”、“平安官”,可是他们经过深入讨论和科学论证后,毅然决定修建红旗渠。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心中装的是几十万林县百姓,他们深知自己是共产党的干部,党员干部就应该为人民谋利益,为人民服务就不能怕苦、怕累、怕担风险,正是持着共产党人这种救民于水火、为民谋幸福的信念,即使面临被罢官撤职的风险,也要挑起“引漳入林”的工程,来彻底改变林县人民的生活现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这一铿锵有力、深刻透彻的重要论述,充分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向世人宣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意志和坚守情怀。我们学习弘扬“红旗渠”精神,就是要使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站稳政治立场,经受“四大考验”和消除“四种危险”,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二是不忘初心,团结群众。红旗渠的建设,林县几十万群众功不可没。修渠民工自己动手,想尽各种办法解决住的问题;几块布撑起来,就是指挥千军万马的指挥部;民工们带着家里的铁镢、铁锹、小推车上了工地,用这些原始的劳动工具,2318806开始了修建红旗渠这样的大工程;修建红旗渠石灰供应不上成了修渠的主要障碍,指挥部发动群众,在全县招收烧制石灰的能手,东姚公社的"烧灰王"原树泉,自告奋勇献计烧石灰。河顺公社在学习原树泉烧灰法的基础上又创造了明窑堆石烧灰法,最终彻底解决了工地用石灰难的问题;石灰难问题解决了又出现了炸药难的问题。于是县委、县政府从全县58万人口中招聘制造炸药的人才。经过考核选拔,确定了人员,办起了工厂,解决了炸药难的问题;要办水泥厂,首先得有技术人才。听说合涧公社雪山大队有个老人,曾在太原水泥厂当过工程师,现在退休在家。指挥部工作人员不辞辛苦,翻山越岭徒步90多里登门邀请。老人凭着对家乡人民的无限崇敬,不顾自己年迈,下山筹办水泥厂,奉献出自己的光和热,保证了建渠的顺利进行等这些事迹无疑不体现着临县人民修筑红旗渠的伟大贡献!

  《红旗渠》话剧中有这样一个片段,一个叫继红的修筑工人在修筑过程中牺牲了,杨贵书记去给继红娘赔罪,可是继红娘却对杨贵说:“你是汲县人,来俺林县修渠为了谁?”对儿子的死,她说“继红是为谁死的?他是为他娘掀开锅盖能熬汤,打开缸盖有水吃,他死得值啊!”这个事例足以说明红旗渠能够修筑成功确实是林县上上下下众志成城、埋头苦干的结果。

  毛泽东同志说过:“只要我们依靠人民,坚决地相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因而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难也能克服,任何敌人也不能压倒我们,而只会被我们所压倒。”面对浩大的工程、苛刻的自然条件,林县县委号召、团结带领几十万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战胜各种困难,最终创造了人间奇迹。

  三是不忘初心,艰苦奋斗。红旗渠在面临多重困难时能够修筑成功,依靠的就是全县上下这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红旗渠工程总投资7154.7万元,国家拨款仅占14.3%,林县人民群众自筹占85.7%。为节省资金,民工口粮,群众

  2418806自筹;修渠工具,群众自带;施工器材,群众自己造;石灰自己烧,水泥自己造;杠子折了当钎把,钎把断了当锤把,锤把短了烧火做饭。30万干部群众矢志不渝,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十年如一日,用甚为简陋的工具,用自己的双手在太行山腰上修建了一条人工天河,筑成了一座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丰碑。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的传家宝,有人会说,现在物质条件丰富了,我们还要艰苦奋斗么?答案当然肯定的,从大的方面来说,我们国家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还很不平衡,还有很多群众生活条件差;从小的来说,艰苦奋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论什么时候,都应该保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以此来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25

篇二:红旗渠精神感悟

  

  学习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四篇

  学习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1近日,我有幸参加了区委组织的学习红旗渠精神的实地参观学习。当身临其境,一步一步的走近红旗渠,了解红旗渠,感知红旗渠后,真正感受到红旗渠设计者们的创新、建设者们的艰辛和领导者们的合心时,我心灵深处又一次受到强大的震撼。

  走在干渠的堤坝上,看着绵绵流淌的红渠水,感受着红旗渠的宏伟壮丽,惊叹和敬仰红旗渠的建设者们,当年在自然环境极其恶劣,不仅缺少机械设备和技术水平,还有三年的自然灾害,缺衣少粮十分艰苦。就是在这样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下,林县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穿越太行山的悬崖绝壁,险滩峡谷,遇山凿洞,遇沟架桥,开山劈路,用血泪和汗水浇灌出举世闻名的人工天河红旗渠,以无畏的精神和卓越的胆识,震撼太行、感召岁月。巍巍太行山记录着林县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丰功伟绩。红旗渠的建设不仅仅是建设了一个伟大的水利工程,更是树立了中华民族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伟大精神丰碑。

  通过这次参观红旗渠,使我身心倍受鼓舞,激发了对工作的热情,更加热爱本职工作,坚持发扬红旗渠精神,坚持学习文化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努力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效力,为我区的发展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

  学习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2一项工程历时近十年,当地干部、群众全都在一线,用着简陋的设施,克服着艰苦的条件,就拼着一股蛮劲、韧劲、狠劲,硬是从太行山腰引漳入林,建成

  了被人称之为“人工天河”的红旗渠。

  该工程共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2***万立方米,红旗渠总干渠全长70、6公里(山西石城镇-河南任村镇),干渠支渠分布全市各乡镇,总长度达1500公里。这和愚公移山一样,坚韧不拔、自立根生、艰苦奋斗、敢于向穷山恶水开战,化不可能为可能;但又和愚公移山不一样,愚公是“一人移山,子孙代代无穷尽也”,而红旗渠建设共发动民工30余万人,团结协作、众志成城,集众人之力,化腐朽为神奇,红旗渠中的水流如今依然奔流不息。

  现在是一个大发展的时代,面对“四个全面”、“两个一百年”“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的宏伟目标,基层干部作为基层的建设者,更应该学习、发扬艰苦奋斗、脚踏实地、开拓进取、团结协作的红旗渠精神,明白一个干部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在新时代、新征程,红旗渠建设的那股凿开一座山蛮劲、十年如一日韧劲、舍得一身剐狠劲,是我们基层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法宝,红旗渠精神依旧是鼓舞我们锐意进取的宝贵精神财富和激励我们砥砺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

  学习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3红旗渠精神党性教育培训学习是一次终身难忘的震撼心灵、启迪思想、增强党性的学习体验,是一次荡涤心灵、震撼人心的教育。林州受气候、地理、地形和地质条件影响,素有“十年九旱”之称,全县***个行政村中,远道取水的村就有***个,旱魃为虐造成的饥馑引发了对生命的摧残。林县人民要改变现状,全党动手,全民动员,重新安排林县河山,引漳入林。林县人民仅靠一锤、一铲、两只手,削平近上千个山头,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动土,奋战***个春秋,建成了举世闻名宏伟浩大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对林县人民不畏艰难、敢较天地的伟

  大气魄而肃然起敬;对林县人民坚韧不拨、勤劳勇敢的意志和精神而感到自豪和令人钦佩。

  红旗渠精神党性教育培训是一次深受启发,催人奋进的教育。今天的红旗渠已不单纯的是一项水利工程,已成为民族精神的象征,林县人民不计个人得失,智慧勇敢、团结协作,不怕苦的干劲,杨贵书记解放思想、勇于担当、决策果断、勇于战胜困难的决心,对于在基层工作的我深受感染和启发,构思未来,需要智慧和前瞻的眼光,需要大胆务实的憧憬和想像,实现梦想,需要敢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胆识,更需要脚踏实地的工作。在红旗渠精神的指引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心书写新时代留给信访工作的新答卷,为鸡冠区的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习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4小时候,我就听说过红旗渠的故事,看过《红旗渠》电影记录片,唱过《红旗渠》的电影主题歌——《定叫山河换新装》。通过此次参观学习,我更深刻的体会到:红旗渠精神是一面永恒的旗帜,一个民族需要有民族精神,一个时代需要有时代精神。

  历时10年奋斗,克服山高路险、资金短缺、物资匮乏、技术落后等困难,不计个人报酬,建成举世瞩目的红旗渠,解决了全县人畜饮水和良田灌溉,孕育出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红旗渠精神,让贫瘠的林州旧貌换新颜,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光辉篇章,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之不懈奋斗。

  新的历史时期,虽然条件好了,但前进道路上还有高山险阻,还有激流险滩。我们更需要弘扬红旗渠精神,赋予红旗渠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让红旗渠精神化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力量。弘扬红旗渠精神,有助于引导和激励广大领导干部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团结实干,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

  民办实事,办好事。红旗渠精神动人心弦,启人思考,催人奋进。它反映了时代的呼唤和人民的心声,红旗渠精神不会随着时代的远去而疏逝,而是历久弥新,光彩照人,长驻人民心中。站在新世纪新阶段,读一读红旗渠的故事,想一想我们今天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弘扬红旗渠精神,努力作好本职工作,为鸡冠区“一核五区”建设作出贡献。

篇三:红旗渠精神感悟

  

  学习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优秀4篇】

  篇一:学习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

  篇一

  红旗渠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林县人民在机器艰难的条件下,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工程,被世人称为“人工天河”,在国际上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站在渠边,看着滚滚的渠水向前流淌着,仿佛像是在诉说着当年修建时的悠悠历史。顺着渠水就来到青年洞景点,青年洞是总干渠最长的隧洞。“坚硬的石英岩一锤打下去一个白点,十数根钢钎打不成一个炮眼”,当年青年们面对这样的艰难困境,经过一年零五个月的奋战,于1961年7月15日凿通隧洞。为表彰青年们艰苦奋斗的业绩,故命名为“青年洞”。抬头看着赫然醒目的郭沫若题词“青年洞”,我似乎看到了一个个年轻的小伙子挥汗如雨搬地拼命工作,似乎听到那凿崖开洞时的声声的铁锹声,“誓言无悔,立誓立行,励志向前。拥护党的章程,履行党的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努力学习,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终身!”站在青年洞下,自豪地抬头挺胸,声声的誓词喊出了我们对于党的真真热爱和深深感情。

  工地上的工作质量要求高,红旗渠五十多年没有出现过一处漏水的地方,在当时没有工具、没有资金、没有粮食的年代,这是一项了不起的工程。林州人民用红旗渠的壮举,诠释了“责任”这两个字的真谛。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林县人民在修渠过程中孕育的红旗渠精神,已经成了激励、教育当代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

  我们年轻人要紧紧围绕在党的领导下,刻苦学习先进科学文化知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继承革命优秀主义传统,使我们的红旗渠精神代代发扬、创新!

  篇二:学习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

  篇二

  20世纪60年代末,地球上增添了一条蓝色飘带,太行山上出现了一条“人工天河”——红旗渠,一如中国人的脊梁在苍茫大地上的浮雕,奇迹般地展现在世人面前。从此,红旗渠,红旗渠精神,走向了全国,走向了世界。

  7月24日,内科系统党总支党员一行在魏书记的带领下参观了位于河南林州市的红旗渠。

  当我们看到红旗渠博物馆中那一幅幅真实的照片、一件件史料和依照当时艰苦劳动场面还原的浮雕,当我们行走在渠畔欣赏着那一个个巧夺天工的“艺术画卷”时,无不被林州人民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英雄气概所折服,无不被林州人民当年艰苦奋斗,撼天动地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所感动。从翠柏拥簇、渠水奔腾的分水苑到千仞峭壁之下的青年洞,我们看到的是他们凭借简陋的劳动工具,在恶劣的作业条件下,用昂扬的革命斗志,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以及重新安排河山的坚定决心,林县人民创造了人间奇迹。林县人民艰苦奋斗、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动人故事和千军万马战太行的丰功伟绩激励着每一个中华儿女。

  红旗渠的修建,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形成了一笔无价的精神财富,那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

  旗渠精神,这种精神对当代社会的我们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而且我们应赋予红旗渠精神更新的内涵。

  作为一名普通的医务工作者、共产党员,我们发扬红旗渠精神的最好表现就是踏踏实实立足本职工作,用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用实际行动投入到院党委号召我们的争创齐鲁先锋活动,用我们良好的个人素质争做“无投诉,无差错,无纠纷”职工,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为人民健康服务的伟大事业中去。

  篇三:学习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

  篇三

  第二批学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在上级安排部署下,单位内部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学习实践活动。从理论上对群众路线的重要意义有了全面的认识,对群众路线的具体实践有了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之上,当大家来到林州市,踏上红旗渠时,无一不被这座由人民群众创造的工程奇迹震惊了。在红旗渠的标志性工程青年洞,全体党员更是向着鲜红的党旗庄严宣誓,深刻感悟走群众路线的重要意义。

  20世纪60年代,安阳地区的林县(今林州市)人民,在共和国最困难的时期和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依靠自身力量,克服重重困难,连续苦干10个春秋,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修建了举世闻名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党领导下的这场气壮山河的伟大实践,再次印证了我党关于人民群众才是人类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原理的准确性。

  干旱缺水是历史上长期困扰林县人民生产生活的重大问题,在60年代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几十万林县人民为什么能够不怕流血流汗拼命修

  渠呢?还是因为当地政府修建红旗渠的决策代表的是林县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得民心、顺民意、解民忧、去民愁的正确决策。

  红旗渠是林州人民的“生命渠”、“幸福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红旗渠的修建成功,就是依靠群众力量,坚持走群众路线的真实写照。

  红旗渠精神体现了党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观点,要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用红旗渠精神鞭策自己,对照“四风”查找自身存在问题,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做为民、务实、清廉表率。

  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是红旗渠精神的根本,也是共产党人先进性的根本。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来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始终是最要紧的。

  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说到底就是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红旗渠精神充分体现了群众路线的无限潜力。经过参观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对实践群众路线的重要意义。

  一是在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中弘扬红旗渠精神。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活动主题,引导党员进一步认识红旗渠精神的时代价值和时代内涵,树立为党和人民长期奋斗的思想,树立执政为民的理念,增强实践党

  的群众路线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切实把红旗渠精神作为坚持群众路线的精神旗帜。

  二是在提高执政能力方面弘扬红旗渠精神。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在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既要有敢想敢干的雄心壮志,又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抢抓机遇,迎难而上,科学发展,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扩大对外开放的能力、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不断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水平。

  三是在端正党风政风方面弘扬红旗渠精神。要教育党员干部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作风,始终保持积极的工作热情,始终与人民群众同甘苦。要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为重点,想方设法解决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重点、难点问题,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使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要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兢兢业业干工作,实实在在创业绩,多干群众急需之事,多干群众受益之事,多干打基础的事,多干长远起作用的事。

  篇四:学习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

  篇四

  15日单位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奔赴太行山区的河南省林州市,参观了举世闻名的水利工程,被世人称之为“人工天河”的红旗渠。参观红旗渠给我最深的感受是,红旗渠精神以独立自主为立足点,以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为核心,以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为导向,既继

  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勤劳坚韧的优良传统,又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的理想信念和不懈追求。今天的红旗渠,已不是单纯的一项水利工程,它已成为民族精神的一个象征。

  林县人民在上世纪60年代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用甚为简陋的工具,靠着每天6两粮食,奋战了10个春秋,建成了举世闻名的人工天河《红旗渠》。

  走进林州人民用智慧和血汗创造的世界瞩目的人工天河红旗渠,走在干渠的堤坝上,看着绵绵流淌的红渠水,感受着红旗渠的宏伟壮丽,惊叹和敬仰红旗渠的建设者们,经过不断的艰苦奋斗,克服重重艰难险阻,穿越太行山的悬崖绝壁,险滩峡谷,遇山凿洞,遇勾架桥,开山劈路,有排山倒海的气魄,有无畏的精神和卓越的胆识,历时十余年,于1969年修建完成。

  红旗渠的精神震撼太行,感召岁月,巍巍太行山记录着林县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自力更生,无私奉献,艰苦创业的丰功伟绩。当年的自然环境极其恶劣,不仅缺少机械设备和技术水平,还有三年的自然灾害也给林县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难,缺衣少粮十分艰苦。就是在这样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下,林县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不畏艰险、不畏困难、团结合作、无私奉献,用血泪和汗水浇灌出举世闻名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创造历史又一奇迹。红旗渠的建设不仅仅是建设了一个伟大的水利工程,更是树立了中华民族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伟大精神丰碑。

  过去,林州“十年九旱,水贵如油,”是红旗渠的建成,才使那贫困的小山沟,彻底改变了干旱的局面。红旗渠,你告诉中国的人民,林州人是了不起的;你告诉全世界的人民,中国人是伟大的;你告诉全世界的人民,人生不应只贪图享受,应该想一想红旗渠人民的精神。

  通过这次参观红旗渠,使我身心倍受鼓舞,激发了对工作的热情,更加热爱本职工作,坚持发扬红旗渠精神,坚持学习文化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努力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效力,为单位的发展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

篇四:红旗渠精神感悟

  

  学习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优秀8篇】

  学习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

  篇一

  修红旗渠造就了无数的工匠,而外出盖楼却武装了无数的工匠。他们带来了先进的理念,带来了先进的信息,也带来了崭新的林州。

  是啊,林州人在扮靓祖国各地的同时,自己的家园同精神家园一样,都没有忘记,他们也在努力地跟上时代,跟上祖国发展的步伐,有了水,不等于富了,不等于生活好了,贫瘠的山头,枯燥的村庄,偏远的山区,就像修渠改变林州缺水的面貌一样,他们都纷纷动了起来,让贫瘠的山头变成绿林,让枯燥的村庄变成工厂,让偏远的山区变成旅游胜地,他们要用红旗渠精神改变自己的命运,而不是仰天长叹。

  没到过林州,不知道林州的地貌,没到过林州,不知道穷山恶水的真正含义。

  然而当你到过林州,看到如今的面貌,你才会真正体会到红旗渠精神的内涵。

  站在茫茫人海中,看着身边的摩肩擦踵的人,内心也许感觉很正常,没有纵向比较,没有放入到历史的浪涛中去击打,是体会不到自身的渺小的。

  时间飞一样的流逝,半个世纪的光阴一晃而过,站在红旗渠精神的发源地,不由得睹物思人,抚今追昔,看看别人,看看自己,不知道这个世界还会产生多少奇妙的变化,但至少对于一个勤于思考的人来说,至少一种精神代表着一种动力,一种期盼和希冀。有时候常常想,悠然面对一座山,和用锤凿山没有什么区别,现在,面对流淌着的红旗渠水,似乎感觉

  到这话的分量在蒸发,在飘荡。

  那么,至少拿出一种动力来吧,无论风云雷电,无论艰难困苦,面对着半个世纪的伟业,大喊一声“嘿哟”。

  红旗渠精神就像红旗渠水一样永远流淌着,它时时刻刻已经融入了林州人的血液。

  在这经济发展一日千里的日子里,喝上了红旗渠水长大的林州人,踏着田间的小径,眼却已经望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那地方有着高楼大厦,有着先进的科技,有着时尚的生活,有着先进的观念。林州人看着身边浇灌得绿油油的禾苗,已经把心放下,他们重新拿起修渠时的工具,背去行囊踏上了遥远的四面八方。

  学习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

  篇二

  周五,部里组织全体干部学习,观看了红旗渠电教片,通过影像深入的学习了红旗渠精神,被那种共产党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深深感动。

  林县人民十年奋战,愚公移山,一共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起了211个渡槽,凿通了211个隧洞,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盘山开凿,修建了总长近2000公里的红旗渠,从山西省平顺县侯壁断下绝引漳河水入林县。在60年代,没有大型工程机械,纯靠人力,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工程,林县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一锤一钎战太行,体现出的这种不畏艰难、自强不息、改天换地的气魄和精神,是值得我们铭记和学习的。

  红旗渠工程的浩大令人震撼,林县人民战天斗地的豪情令人倾倒,林县党员干部的敬业、为民、务实的精神更令人

  折服。敬业、为民、务实不仅仅是红旗渠精神带给当代党员干部的精神启示,也应成为我们为人做事的根本。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强化敬业精神,用更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理念。要坚持务实的工作作风,以求真务实的精神、百折不挠的韧劲、旺盛的工作热情,保质保量抓好每一项工作的落实。

  学习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

  篇三

  7月12日,队党委组织我队30余名党员同志前往有中国水长城之称的河南林州红旗渠进行红色教育。

  “蓝天白云做棉被,大地荒草当绒毡。高山为我放岗哨,漳河流水催我眠!”50多年前,林县人民以“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豪迈气概,在县委书记杨贵的带领下,苦战10个春秋,仅仅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用鲜血、汗水和生命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修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劈开了太行山,引来了漳河水,滋养了林县大地,也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伟大的事业铸就伟大的精神。“光岭秃山头,水缺贵如油。豪门逼租债,穷人日夜愁。”描述的就是林县人民自古以来的悲惨生活,但他们并没有对贫困的生活环境低头,更没有向贫瘠的自然环境屈服。在新中国成立不久的1960年2月,他们将看似天马行空的“引漳入林”方案付诸实施。他们住山洞,睡窝棚,吃咸菜,啃窝头,凭着不畏艰险、敢想敢干的劲头,奋战在悬崖绝壁之上,拼搏于险滩峡谷之中,逢山凿洞,遇壑搭桥。青年洞、神工铺等一个个响亮的名字就是红旗渠精神的现实体现,渠道上一块块有棱有角,裸露着道道凿痕的青石就是红旗渠精神的真实写照。红旗渠精神既充满了炎黄子孙开天辟地、战天斗地的豪迈壮志,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的创造力量;既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与高尚品质,又展现了当代中国人民崇高的理想信念和追求。

  学习红旗渠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来自人民,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自古以来,“十年九旱、水贵如油”,能吃上水、用上水成为了林县人民的梦想。党坚持把人民群众的需求放在首位,紧紧抓住吃水用水这一主要矛盾,领导开渠挖塘,劈山饮水,解百姓之疾苦。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有助于强化党员干部的担当意识,提升为民情怀,摒弃“官本位”特权思想,摒弃不作为的消极观念,破除束缚发展的陈规陋习、体制弊端,不断取得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胜利。

  学习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

  篇四

  红旗渠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林县人民在机器艰难的条件下,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工程,被世人称为“人工天河”,在国际上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站在渠边,看着滚滚的渠水向前流淌着,仿佛像是在诉说着当年修建时的悠悠历史。顺着渠水就来到青年洞景点,青年洞是总干渠最长的隧洞。“坚硬的石英岩一锤打下去一个白点,十数根钢钎打不成一个炮眼”,当年青年们面对这样的艰难困境,经

  过一年零五个月的奋战,于1961年7月15日凿通隧洞。为表彰青年们艰苦奋斗的业绩,故命名为“青年洞”。抬头看着赫然醒目的郭沫若题词“青年洞”,我似乎看到了一个个年轻的小伙子挥汗如雨搬地拼命工作,似乎听到那凿崖开洞时的声声的铁锹声,“誓言无悔,立誓立行,励志向前。拥护党的章程,履行党的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努力学习,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终身!”站在青年洞下,自豪地抬头挺胸,声声的誓词喊出了我们对于党的真真热爱和深深感情。

  工地上的工作质量要求高,红旗渠五十多年没有出现过一处漏水的地方,在当时没有工具、没有资金、没有粮食的年代,这是一项了不起的工程。林州人民用红旗渠的壮举,诠释了“责任”这两个字的真谛。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林县人民在修渠过程中孕育的红旗渠精神,已经成了激励、教育当代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年轻人要紧紧围绕在党的领导下,刻苦学习先进科学文化知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继承革命优秀主义传统,使我们的红旗渠精神代代发扬、创新!

  学习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

  篇五

  8月17日,部里组织观看了《红旗渠专题培训班汇报》,虽说未能亲身实地去感受红旗渠的宏伟壮观,但通过观看专题片仍然被修筑红旗渠的壮举所感动和震撼。无论是林县人民当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战天斗

  地的勇敢精神,还是谷文昌等同志心系群众、廉洁为政、勇挑重担、敢于担当的楷模形象,以及不畏艰难,一线为民的扁担精神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受益良多,深受感动,对发扬红旗渠精神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一要坚定理想信念。

  勤劳勇敢的30万林州人民,苦战10个春秋,仅仅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就修成了这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更是被称为第八大奇迹。这是林县人民在县委书记杨贵的带领下坚定信念不动摇的体现,学习红旗渠精神就要坚定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努力奋斗的理想信念。把握好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服从和服务于党的性质和宗旨。服从和服务于为人民的事业,进一步提高党性觉悟,增强四种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任何时候都不为风险所惧,不被干扰所惑。

  二要强化服务意识。

  红旗渠的建设实践说明,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执政为民、服务于民,才能真正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使正确的决策变成现实。今天,我们正处在“两个一百年”的交汇期,处在决战决胜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处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更应该要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认真履行好自己的责任,把抓党建工作与服务结合在一起,在日常工作中体现服务理念、展现服务热情、做出服务效果。始终坚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

  群众之所困,并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三要发扬创新精神。

  林县历史以来就严重干旱缺水,正是当时时任县委书记杨贵勇于创新,敢打敢拍,力排众议,做出了要重新安排林县山河的壮举,绵延1500多公里的红旗渠才得以建成,彻底改变了林县人世世代代贫穷缺水的命运,也在这伟大的人造奇迹中孕育产生了红旗渠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奋发进取,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作为新时代共产党员,要靠我们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医梦。更要求我在以后的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不墨守成规,积极进取,主动作为,热情服务,为庆安实现跻身全省综合实力强县目标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7月24日,内科系统党总支党员在魏书记的带领下来到了河南林州市参观了红旗渠那段震撼人心的历史,每个党员都被那种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所感动。

  “红旗渠”宛如一条玉带,蜿蜒曲折,流淌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之中,浮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见证。“光岭秃山头,水缺贵如油。豪门逼租债,穷人日夜愁。”

  水是生命之源,而林州境内山多水少,居民苦极,土薄石厚,凿井无泉。每逢干旱,居民悬釜待水,有取水十余里外者。老弱妇幼抱瓮提罐,远道取水,人畜疲极。林县的史册中记录着漫长的岁月因干旱缺水而留给人们的灾难与贫穷。旧中国的林县人民面对干旱缺水的生存压力是何等之大。在新中国成立不久的1960年2月,林县人民在县委书

  记杨贵的带领下,历时数年,在太行山中用鲜血、汗水和生命修建了号称中国水长城的水利工程——红旗渠!壮志撼山岳,胆略泣鬼神!天造山,人造渠,人工天河红旗渠。

  林县人民在艰苦的岁月里为了求生存引漳入林,跨越两省的崇山峻岭,利用有限的生产力改造大自然,重塑山河,这一伟大壮举,要何等的勇气和胆识,真正体现了共产党心系百姓,全心全意地为人民谋福利。带领林县人民战天斗地,同恶劣的自然环境做斗争。一群最朴实的人,用最简单的工具创造出了世界奇迹。林州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深深震撼了我们,打动了我们,鼓舞了我们,心灵倍受触动、情操倍受陶冶、斗志倍受鼓舞、精神得到进一步升华。

  作为一名普通共产党员,我们将发扬红旗渠精神,踏实工作,用信念和实干精神投入到争先创优活动中,为医院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学习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

  篇六

  10月30日至11月3日,我参加了自治区机构编制系统2017年党性教育培训班,专程赴林州市红旗渠干部学院学习培训。短短几天时间,通过现场实景教学、专家讲座、专题片播放、与当年劳模交流互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使我对新时期如何传承和弘扬红旗渠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启发。这种精神永不过时,值得在新时期学习践行,也值得各个地方学习借鉴。

  这次学员们首先进行了体验式教学,走红飘带,水长城;

  实地参观了红旗渠咽喉工程--青年洞;沿着蜿蜒崎岖的山路,仰望峻峭陡立的悬崖,看到水渠从地势险恶、石质坚硬的太行山穿腰而过,观摩“铁姑娘打钎”、“凌空除险”等重现的场景;零距离与红旗渠亲密接触,亲身感受和体验了那流淌在半山腰中、悬挂在绝壁上,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人间天河”的红旗渠;我心灵上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他们苦战10年,用苦和累、智与慧、;血和汗,用铁锤、钢钎,硬生生地在悬崖绝壁上凿出了全长1500千米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回想他们当年工程建设的艰苦卓绝,使我深刻感受到“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这一真谛;体会到真正用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实际行动来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真正做到无私无畏、身先士卒地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切实把群众关心的工作做好、做细、做实是第一任务。

  其次学员们观看了《巍峨山碑杨贵篇》、《红旗渠》的纪录片、话剧。从当年红旗渠建设的总设计师、组织者和指挥者、原林县县委书记杨贵身上,从他心系林县50万苍生疾苦、敢于舍出身家性命为民请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崇高人格风范,大家深刻感受到了一名真正的共产党人的大智大勇、大爱情怀和对人民的赤子之忱,也一次次为他的事迹而感动、而落泪。想当年,林县老书记杨贵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在县委常委会上,首次提出修建红旗渠的惊天构想,语惊四座,堪称天方夜谭,梦想神话。会场上惊讶者有之、感叹者有之、支持者有之、反对者有之,也有善意的劝告,此工

  程史无前例、凿山开渠从山西引水入林,战线长、障碍多、施工难、风险大,一旦功败垂成、必将身败名裂,建议他三思而行。“大家放心,出了问题我一人负责”杨贵在会上坚决表态,他敢想、敢干、敢担当,花了一年多时间,带领工程技术人员翻山越岭、调研勘探,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初步完成了红旗渠工程的设计和概算,可谓有备而来、胸有成竹,为浩大工程铸牢基石。在具体施工中,杨贵书记以求真务实、知错就改的风范赢得敬重,对设计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修正完善,并主动承担责任,作出自我批评,如此胸襟怎不叫人钦佩,何愁红旗渠不成。杨贵是一座不朽的丰碑,是红旗渠精神之魂。红旗渠的建成,正是以杨贵为代表的林县县委一班人,真正代表了群众利全益,顺民心、合民情,干群同心,因而大业必成、功在当代,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不能只是一种口号,而应当成为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谋事、干事、成事的执政原则,成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快速发展,早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执政责任。

  最后全体学员畅谈此次培训的感想、感受,学员们畅谈了学习的收获,交流了学习的体会。他们结合自己工作岗位实际,讲述了各自参加培训过程中的所学所感,表达了未来工作中对照红旗渠精神,为下一步工作的思考和打算。为期三天的的培训虽然结束了,但是,学习、弘扬和践行红旗渠精神没有终点,关键是把红旗渠精神落实在行动上,贯穿到日常工作中,运用到凝心聚力推动编制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上,红旗渠的“发扬自力更生、创新求实精神,用知识和智

  慧建设祖国美好的明天”的碑文,是林州人民“敢教天地换新颜”的豪迈心声,也应当是我们用昂扬的斗志、奋进的态度去开拓创新、求实求效、构建未来美好篇章的坚定信念。认认真真地做好每一件事,兢兢业业干好每一分钟,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多做好事、多做实事。把工作当作财富,把岗位当作事业的舞台,当作奉献社会的平台,科学客观地看待自身与工作岗位的关系,以端正认真的工作态度,扎实的工作作风发挥表率作用,赢取人生最大的成功。

  学习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

  篇七

  5月中旬我们来到位于太行山区的河南省林州市,参观了举世瞩目的水利工程红旗渠。红旗渠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特定的环境中、特定的时代建成的,被林州人称为“生命渠”,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民族精神的体现。在修建红旗渠的过程中,孕育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在参观学习红旗渠的过程中,我了解到历史上的林县十年九旱,水是这里每个人梦寐以求的东西。在林县,走几里甚至几十里去取水,是每个家庭每天必做的一件事。为一担水,有的要耗费一个劳动力半天、乃至大半天时间。曾经为争夺河水、井水而引发的械斗在这里并不罕见。面对这样的情形,林州人民决定要改变现状,用自己勤劳的双手重新安排林州的山河。然而,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当中开凿一条长1500公里长的红旗渠,特别是在60年代,其面对的困难是我们今天所无法想象的。可是英雄的林州人民做到了,创造了新中国的一个奇迹。

  在参观学习的这几天中,我深刻的感受到了什么是“红旗渠精神”,也为林州人民的这种精神所折服。最让我震撼的,莫过于青年洞的开凿。青年洞是一条六百多米长的隧洞,而且是开凿在悬崖绝壁上。太行山坚硬如钢的石英砂石,一锤下去,只能留下一个斑点,可想而知青年洞的开凿是多么的艰巨。可是林州人民做到了,他们用自己的双手、用自己的智慧、用自己的毅力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在大山中开凿出了一条总长度616米,高5米,宽6.2米的隧道。

  在修建红旗渠的过程中,也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英雄模范人物。除险队长任羊成带着他的队员们,在崖上荡秋千,飞荡数次,才能荡进虎口,除掉险石,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还有红旗渠总设计师吴祖太,吴祖太的母亲病故时,他仍然在工地上。他身怀六甲的妻子,因舍己救人牺牲。没过多久,王家庄隧洞工程发生塌方,这位当时少见的水利学校毕业生又献出了自己年仅27岁的生命,他的尸骨也与太行山永存。像任羊成、吴祖太这样的英雄人物还有很多,也正是有了这许许多多英雄的红旗渠儿女,我们才能见到今天被视为奇迹的红旗渠。

  通过学习红旗渠精神使我体会到人总是要有一点干劲的,越是艰苦的地方,越是复杂的环境,越是困难的事业,就越是需要一种力量的支撑,才能磨砺出像红旗渠精神一样顽强的红旗渠人。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也是靠艰苦奋斗不断发展壮大、成就伟业的。没有艰苦奋斗,就没有今天各项事业迅速发展的局面。

  身临其境参观了红旗渠,更深地领悟了红旗渠艰苦卓越的精神,使我更加坚定了共产党的信念,抛弃不良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继续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提高党员干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

  由红旗渠精神联系到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中,在面临严峻的挑战和考验时,在面对诱惑时,要以红旗渠精神为动力、为榜样,做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永远保持自强不息、勇于拼搏的精神。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时刻牢记党员身份,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时刻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使红旗渠精神永活心中。

  学习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

  篇八

  做为一名党务工作人员,非常荣幸地参加了市直机关党工委组织的红旗渠学习考察。短短两天的“观、听、感”三位一体的学习考察,让我的心灵受到一次次震撼和洗礼。

  观——“人工天河”红旗渠。红旗渠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林县人民在没有任何现代化施工手段、条件非常艰苦的情况下,靠一锤一钎“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从太行山的山腰引漳入林,在崇山峻岭、悬崖绝壁、险滩峡谷之间历时十年建成的“人工天河”,这项工程在国际上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走在红旗渠干渠的堤坝上,看着绵绵流淌的红渠水,感受着红旗渠的宏伟壮丽,不禁为当年建设者们的超凡智慧、卓越胆识和顽强毅力所惊叹和敬仰。红旗渠绝不仅仅是一个伟大的水利工程,更是中华民族插在太行之巅的一面

  精神旗帜。

  听——党校老师全面解读。林州市委党校老师用图文并茂的生动讲解为我们深刻阐释了红旗渠精神及其时代价值。“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短短十六字的红旗渠精神,字字千斤重,那是林县党和人民的智慧和勇气、鲜血和汗水的结晶,那是一面永不褪色的伟大旗帜,历久弥新。我们不仅要将红旗渠精神内化于心,更要外化于行,做红旗渠精神的传承者、实践者、发扬者,坚定理想、激发热情、锤炼品格、苦干实干,用勤劳和智慧创造出色业绩。

  感——党员群众齐心筑梦。在修建红旗渠的过程中,各级党员干部身先士卒,同修渠民工同吃、同住、同劳动。“干部能搬石头,群众就能搬山头;干部能流一滴汗,群众的汗水流成河”,这个感人至深的顺口溜是林县党员群众齐心筑梦的最好诠释。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坚强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冲锋在前、与群众同甘共苦,就会形成实现中国梦的无声无形却强大有效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篇五:红旗渠精神感悟

  

  关于学习红旗渠精神的心得体会(通用11篇)

  关于学习红旗渠精神的心得体会(通用11篇)

  当我们对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时,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有利于培养我们思考的习惯。但是心得体会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学习红旗渠精神的心得体会(通用11篇),欢迎大家分享。

  学习红旗渠精神的心得体会

  篇1爬过井冈山,参观过西柏坡,听过南街村王宏斌书记的讲座,着实去过不少红色教育基地,每个地方都给予我不同的感受,每个地方都有一些故事戳中我的泪点。红旗渠,跟别处不同。11月27日宣传司党支部全体到河南安阳红旗渠集体学习。对红旗渠的了解,让我从“一条烟”(一种叫做红旗渠的香烟)变成了一座精神丰碑。

  悬崖峭壁上的水长城。远望红旗渠,就像一条长蛇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蜿蜒盘旋,说红旗渠是世界第八大水利奇迹,一点都不为怪。漫步在纪念馆,听红旗渠的儿女讲述先辈们的英雄故事,就像在经历一次精神洗礼。60年代初,在中国经济社会环境极为困苦的时期,一位名叫杨贵的书记带领林州人展开了一场“千军万马战太行”的伟大行动。虽然没有经过充分的论证,但引漳入林从设想到行动,在最短的时间里,得到了林州人高度一致的支持,立下“大战八十天

  引来漳河水”的誓言。我第一次掉了眼泪,没有强烈的吃水、用水的愿望,怎么能够凝聚这样的共识?红旗渠在意料之中、意料之外延长了工期,用了近十年的时间。但每家每户的付出,每一个刻在石块上的名字,都用自己的血汗兑现了承诺。杨贵书记身先士卒战斗在工地上,直到八十多岁的母亲去世才答应离开工地回家奔丧;工程师吴祖太日夜绘制施工图纸,没来得及见到新婚妻子的最后一面,就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为了“有脸吃上红旗渠的水”有人家把十五岁的孩子送上工地,却再也没有等到孩子的归期;……一路泪水涟涟,直到那张万人欢庆红旗渠通水的照片浮现在眼前,感动的泪水化作发自内心的喜悦。真希望自己也生在那时,可以为了一个伟大的梦想奉献和付出,可以

  在现场分享胜利的喜悦。

  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红旗渠精神被概括为了十六个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为后人所传颂,其中的开拓创新最让我震撼。如此浩大的水利工程,且不说国家财政只占百分之十五,人力、物力、财力都是举全县之力,光是这一工程中体现出的劳动人民的智慧就足以让人震撼。没有先进的水利测量工具,就发明了用脸盆、板凳和水组合成的测量工具;为了尽快完成四千多米长的通道,从山顶掘了十三口井把两个工作面变成了二十六个工作面;红旗渠长藤结瓜的探索,将这项工程打造成了“引、蓄、提、灌、排、电、景”一体的大型灌区。除此以外,与山西省政府签订的补偿协议被誉为“最早的拆迁补偿”,修渠过程中责任到生产队、到村、到户的做法,与十多年以后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能不由衷地说,红旗渠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太行山上的五部曲。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福太行。靠着红旗渠精神名扬天下的林县儿女们并没有躺在先辈们的成绩上睡大觉,而是奏响了与我国时代发展步伐相一致的五部曲。六十年代,千军万马战太行解决生存问题,七十年代千军万马出太行解决温饱问题,改革时期千军万马富太行解决发展问题,新时代千军万马美太行、福太行,一个与时俱进的林州县向全国人民宣布:红旗渠精神永不过时、历久弥新、永放光芒。

  青年洞里的回声。踏着脚下的青石,扶着两边的栏杆,一路走到青年洞,仰望石壁上的中国共产党党旗,每一个人都举起了右拳,气壮山河的声音在山谷中回荡: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回程,这次活动已经成为过去,红旗渠却成了一座精神丰碑。循着红旗渠精神照耀的大路,心中无比明亮,国运昌盛、四海升平不仅仅是一种愿望,更是铿锵有力的回答:这样的中国梦,算我一份!

  学习红旗渠精神的心得体会

  篇2金秋十月,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在集团的组织下“走进红旗渠,接受再教育”。我们一行来到林州,参观游览了红旗渠展览馆。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个个沙盘模型,一件件简陋的工具,一身身破旧的棉衣,勤劳勇敢的十万林州人民,苦战十个春秋,一锤、一铲,用两只手生生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这全长1500公里被称为“人工天河”的红旗渠。林州人民用勤劳的双手结束了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用“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用拼搏向上的激情建设了今天繁华、富强美好的新林州。

  此次参观红旗渠,通过认真的听取讲解员的讲解,使我感受深刻:

  一、学习红旗渠精神就是学习林州人“十年修一渠,一渠成奇迹”。在资金短缺,自然条件恶劣,施工设备差,林县人没有被困难吓到,没有向大山屈服,发扬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我们应该学习那种攻克困难,解决困难的韧劲,应该把这种韧劲溶入到工作和生活中。

  二、学习红旗渠精神,就是学习林州人“吃苦精神、无私奉献”。当听到施工民工最困难的时候,每人每天只有6两粮,为了填饱肚子挖野菜充饥,甚至下河捞水草,这种吃苦的精神令人感慨万千。红旗渠的建设者们不计较个人得失,乐于奉献,不畏艰险在红旗渠修建过程中,牺牲人数就达80多人,受伤者不计其数。

  三、传承红旗渠精神。在当前社会中人民生活和物质都比较富有,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应该摒弃浮躁,脚踏实地,无私奉献,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以实际行动不断把“红旗渠”精神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为恒信的发展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学习红旗渠精神的心得体会

  篇3周五,部里组织全体干部学习,观看了红旗渠电教片,通过影像深入的学习了红旗渠精神,被那种共产党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深深感动。

  林县人民十年奋战,愚公移山,一共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起了211个渡槽,凿通了211个隧洞,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盘山开凿,修建了总长近2000公里的红旗渠,从山西省平顺县侯壁断下绝引漳河水

  入林县。在60年代,没有大型工程机械,纯靠人力,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工程,林县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一锤一钎战太行,体现出的这种不畏艰难、自强不息、改天换地的气魄和精神,是值得我们铭记和学习的。

  红旗渠工程的浩大令人震撼,林县人民战天斗地的豪情令人倾倒,林县党员干部的敬业、为民、务实的精神更令人折服。敬业、为民、务实不仅仅是红旗渠精神带给当代党员干部的精神启示,也应成为我们为人做事的根本。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强化敬业精神,用更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理念。要坚持务实的工作作风,以求真务实的精神、百折不挠的韧劲、旺盛的工作热情,保质保量抓好每一项工作的落实。

  学习红旗渠精神的心得体会

  篇4为了确保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虚不空不偏,中央和省委明确要求,既要认真落实统一部署,把规定动作做到位,又要结合各自实际,灵活安排好富有特色的自选动作。红旗渠是中国水利史上的经典工程之一,红旗渠精神实质就是为民务实清廉,是密切党和群众血肉联系的最好典型。参观红旗渠,把学习红旗渠精神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自选动作,作为党员干部照镜子、正衣冠的生动教材,更容易反思自己、检查自己、激励自己,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扎实的成效。

  为了更好地学习弘扬红旗渠精神,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好,我结合自己参观红旗渠,感悟红旗渠精神的重要性,谈几点体会,与大家共勉。

  一、深刻把握红旗渠精神内涵实质,自觉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不动摇

  在红旗渠修建过程中孕育形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成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红旗渠精神蕴含着党的领导、群众路线、干部作风、革命精神等十分深刻而丰富的内涵,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巨大凝聚力,体现了立足本地条件、依靠自己力量的自力更生精神,战天斗地、百折不挠的艰苦创业

  精神,顾全大局、齐心协力的团结协作精神,不计报酬、不怕牺牲的无私奉献精神。

  红旗渠就像一部浓缩的历史,把人们带回到那段难忘的岁月。更为重要的是,它带给我们许多新的思考。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革,在今天我们还需要学习弘扬红旗渠精神吗?这些困惑,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家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更好地坚持共产党人的理想追求和党性原则,如何永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思考。对此,郭庚茂书记明确指出:人们的思想观念会变,但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没有变;我们党的历史任务在不同时期会变,但党的性质和宗旨没有变;我们党的方针政策在不同历史时期会变,但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没有变;党的领导方式、工作方法会变,但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没有变;人们的价值理念会变,但我们党倡导的集体主义的价值导向、无私奉献的价值追求没有变;经济发展水平、物质生活条件会变,但我们党艰苦奋斗、迎难而上的政治品格没有变。从这六变六不变中我们可以看出,不管形势如何变化,党的性质、党的宗旨不能变,作为党性集中体现的红旗渠精神都会历久弥新。因此,我们一定要进一步增强学习弘扬红旗渠精神的自觉性、坚定性,从内心深处打牢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终生的思想根基。

  二、对照红旗渠精神,认真查找和整改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

  认真落实省委指示精神的同时,切实对照红旗渠精神,聚集四风问题,搞好四个对照。

  一是对照红旗渠精神,问一问自己是否坚持立党为公、一心为民、红旗渠的建造是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光辉典范。党中央一开局就制定了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这是促进领导干部带头坚持和发扬党的群众路线的一个重要措施。

  二是对照红旗渠精神,问一问自己是否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红旗渠精神体现了尊重客观实际、不说假话、不畏艰险、齐心协力、团结实干、敢于负责的求真务实精神。正是靠着这种精神,林州人民创造了人间的奇迹,把世世代代的期盼变成了现实。

  三是对照红旗渠精神,问一问自己是否坚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红旗渠的建设正是林县人民依靠艰苦奋斗,想了常人不敢想的事,做了常人不能做的事,付出了常人难以付出的努力。创业时期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生活条件好了同样需要艰苦奋斗精神。艰苦奋斗在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并不是要把艰苦奋斗与改善物质文化生活对立起来,也不是要把艰苦奋斗与贫穷落后等同起来,而是提倡积极向上,坚持与时俱进。

  四是对照红旗渠精神,问一问自己是否坚持无私奉献、廉洁奉公?

  修建红旗渠,总投资近7000万元。这样的投资不仅在当时是笔大投资,就是放到今天,也算是不小的投资。如此大的投资,在如此长的时间内,建设如此大的工程,参与的大小领导干部又是如此之多,竟没有发生过一起请客送礼、挥霍浪费的问题,没有一个干部贪污挪用修渠资金,没有一个负责同志盗用修渠物资,没有一个干部为自己的亲属谋私利。学习弘扬红旗渠精神,就是要像战斗在红旗渠建设工地的每位党员干部一样无私奉献、廉洁奉公。

  三、弘扬红旗渠精神,为实现中原崛起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党中央决定以整风精神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决策,是顺应群众期盼、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重大部署,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大举措。我们将弘扬红旗渠精神作为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自选动作,目的是促使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改进作风,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凝聚起我们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为实现中原崛起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与保障。

  学习红旗渠精神的心得体会

  篇5踏着重重叠叠的英雄足迹,我有幸参加了此次x市工商局系统非公党建的培训。踏进林州,走近红旗渠,听着感人肺腑的真实故事,感受颇多……

  红旗渠修建于上世纪60年代,这是个资源匮乏、贫瘠的年代。林县人民凭着"一锤一钎一双手",在太行山脉的半山腰修建了长达1500km的红旗渠,这是何等的伟大,何等的光荣。当大客车驶入林州境内,巍巍太行山变得郁郁葱葱,放眼望去,整齐的梯田和绿油油

  的远山随处可见,这番景象立即抹去了我心头对红旗渠略显灰蒙的"印象"。

  红旗渠的故事过去也曾听说过,但一切都只是"故事",抽象而遥远。当我们一行人来到分水苑、走过青年洞后,面对眼前的壮丽奇观,"故事"里的一幕幕情景浮现在眼前,让人联想到当年创业的艰辛,大家无不感慨万千。十万食不果腹的民工用简陋的工具、落后的技术手段,以一颗火红的心和坚韧的意志做出了愚公移山般的千古伟业。悠悠十年风霜雨雪,多少人把青春奉献给了山石险峰却无怨无悔,在这千里长渠上,又洒下了多少林县儿女的鲜血?昨日英雄今安在,一渠江水向东流!不由得,我对老一辈的林县劳动人民又多了几份敬畏之情,这种情,如同那峭壁上的磐石般坚实在而具体。

  通过参观我了解到,历史上的林县石厚土薄,十年九不收,解放后勤劳的林县人民不向命运低头,以"宁愿苦战、不愿苦熬,宁愿流血、不愿流泪"的超然心态,凭着一锤一钎一双手,以大无畏的"红旗渠"精神,逢山凿洞、遇河架桥,改变了林县面貌,创造人间一大奇迹。由此我又想到了我的工作,作为一名工程建设领域的技术人员,曾几何时我也感到压力大,节奏紧张,琐事繁多而且充满矛盾,现如今见识了修凿红旗渠艰辛苦难,才觉得,人的潜力是惊人的,做一件事,只要有决心、有勇气、有耐力,那么任何事情都难不倒我们,日常工作、学习上的小困难,更是如此。在参观红旗渠的同时,我的心中又油然而生一种骄傲,我们的先辈在几十年前那样艰苦的环境里创造出了如此辉煌的成就,作为一名后来者,我感觉骨子里也流淌着英雄先辈们的热血,更应该继承好这份红旗渠精神,带着一种乐观、坚韧的心态投入到工程建设中,在工作中更进一步!我想,只有这样,才能用实际行动去践行红旗渠精神,才能不枉此行!

  "红旗渠精神"是一面永恒的旗帜,鼓舞引领着我们。虽然我们现在的生活更加富足,但作为新时代工程建设领域的一名一线工作者,身上更要有这种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道路更宽广、桥梁更坚固……

  我决心,要学习"红旗渠精神",要学习这种"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更要结合我的工作赋予其更多新的内涵,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传统美德与新时期工程建设相结合,在工程建设之路上把"红旗渠精神"更好地发扬和传承下去。

  学习红旗渠精神的心得体会

  篇6大家好,我是国控x公司党群工作部的XX,今天代表x公司和大家分享一下本次红旗渠学习参观的感受。

  五年前,我曾经带领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来过这里,时隔五年,我再一次被这座由人民群众创造的工程奇迹所震撼。

  林州人民,苦战10个春秋,仅靠一锤,一铲,两只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劈开了太行山,引来了漳河水,滋养了林县大地,也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刚来时,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红旗渠精神源自什么?通过学习参观,我知道了,红旗渠精神源自群众力量,源自英雄模范,源自自力更生,源自科学创造,源自廉洁无私,更源自信仰信念。

  如今的林州,已经告别了“十年久旱,靠天吃饭”的时代,红旗渠也成为风景秀丽的红色教育基地,向世人讲述着“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壮志豪情。

  红旗渠精神虽然形成于上世纪60年代,但它并未随时光的流逝而过时,它穿越时空,历久弥新,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感召力和凝聚力。红旗渠精神是一种力量,催人奋进,红旗渠精神是一面旗帜,引领一个时代,红旗渠精神是一种动力,鞭策我们不能懈怠、不能偷懒。干事业要有热情,干事业要有激情,今后,我们要在工作中,发扬红旗渠精神,迎难而上、锐意进取、奋发有为,做到敢于担当、勇于担当。提升我们的正能量,为实现中国梦不断努力,让红旗渠精神在当代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学习红旗渠精神的心得体会

  篇7这个星期我有幸参加单位组织的“弘扬红旗渠精神加强党性修养”专题培训班,整个过程下来,我的内心最大的感受就是震撼,那一声声敲打山石的声音仿佛还在我的耳朵回荡,我知道那是林县人有力的心跳,向世人展示他们的勤劳和勇敢。

  刚拿到学员手册的时候,我就被满满当当的时间安排吸引了,于是,调整一下因坐了一天火车下来的困顿身心,立即用积极、开放的心态投入到课堂里去,果然无论是课程还是到野外实践体验都让人有非常多的收获,当时在干部学院,我连着两天发了朋友圈,表达了我感动于红旗渠精神,震惊于红旗渠成果,动容于红旗渠人民,感谢党,感谢祖祖辈辈的中华人,让我们能生活在有水喝,有饭吃,有衣穿的新时代!朋友圈发出,评论纷纷点赞,我相信他们跟我的感情是一致的,即便没有身处红旗渠的感动,可依然感恩于先辈们的奋斗带给我们的好生活,感恩于国家的强盛带给我们的民族自信心。

  这些天身浸在红旗渠中,我无法掩盖内心的震撼。红旗渠宛如一条玉带,蜿蜒曲折,流淌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之中,浮现在我眼前的是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见证。“光岭秃山头,水缺贵如油。豪门逼租债,穷人日夜愁。”这是在红旗渠纪念馆刚进馆不久的墙壁上写的。水是生命之源,而林州境内山多水少,居民极苦,那里土薄石厚,凿井无泉。据林县县志记载:从明正统元年即1436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514年中,林县曾发生自然灾害104次,大旱绝收达38次,更出现人吃人现象,且达5次之多。一部林县志,满卷荒旱史。旧中国的林县人民面对干旱缺水的生存压力是何等之大,纵然不能感同身受,也能够深有体会。带着对水的极度渴望,带着宁愿苦熬一代人,不愿苦等几辈子的殷切希望,在新中国成立不久的1960年2月,林县人民在县委书记杨贵的带领下,带着誓把林县河山重安排的气势,耗时10年,经历三年自然灾害,用一犒、一锤、两只手,硬生生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削平山头1250座,凿通隧洞211个,架设渡槽152个,挖砌土石2225万立方米,修成了那绵延1525公里被称为“水长城”的红旗渠。真乃壮志震撼山岳,胆略感动鬼神!天造山,人造渠,人工天河红旗渠,当之无愧。

  学习红旗渠精神的心得体会

  篇8金秋十月,我披着晨霞,怀着激动的心情,在九三学社市委组织下“走进红旗渠,接受再教育”。我们一行来到林州,首先参观游览

  了红旗渠展览馆。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个个沙盘模型,一件件简陋的工具,一身身破旧的棉衣,勤劳勇敢的十万林州人民,苦战十个春秋,一锤、一铲,用两只手生生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这全长1500公里被称为“人工天河”的红旗渠。林州人民用勤劳的双手结束了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

  接着我们身临其境参观了红旗渠,红旗渠是20世纪60年代,国家经济困难时期,历史上的林县极度缺水——林县。县委书记杨贵下定决心“宁可苦干、绝不苦熬”誓要劈开挡住漳河水的太行山。林县人民以“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豪迈气概,在党的领导下经过十年艰苦奋斗,战胜种种困难建成的大型水利工程,是一部与大自然搏斗的壮丽史诗。红旗渠总长1525.6公里,林县人民一锤一钎削平了1250个山头,架设了151个渡槽,凿通211个隧洞,共动用土石方2229万立方米,历时10年,他们打地铺、睡悬崖,自带工具、自烧石灰、自造炸药,256人重伤致残,189名干部献出了宝贵生命。堪称奇迹的红旗渠终于在林县人民愚公移山的韧劲下,修建成功,林州人民用智慧和血汗创造的世界瞩目的人工天河红旗渠,走在干渠的堤坝上,看着绵绵流淌的红渠水,感受着红旗渠的宏伟壮丽,惊叹和敬仰红旗渠的建设者们,经过不断的艰苦奋斗,克服重重艰难险阻,穿越太行山的悬崖绝壁,险滩峡谷,遇山凿洞,遇勾架桥,开山劈路,有排山倒海的气魄,有无畏的精神和卓越的`胆识,历时十余年,于1969年修建完成。

  这一浩大举世的工程(相当于一道从哈尔滨到广州的高3米、宽2米的“万里长城”)。红旗渠建成后,形成了以红旗渠为主体,南谷洞、引上水库及其他引、蓄水工程作补充调节,能引、能灌、能排、综合利用的水利灌溉网,使全县有效灌溉面积达到万亩,结束了林县世代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历史。红旗渠被世人称为“人工天河”,周恩来总理曾自豪地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红旗渠不仅是现代工程史上的奇迹,更是当代红旗渠精神的摇篮。修渠中孕育形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成为我们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

  学习红旗渠精神的心得体会

  篇9做为一名党务工作人员,非常荣幸地参加了市直机关党工委组织的红旗渠学习考察。短短两天的“观、听、感”三位一体的学习考察,让我的心灵受到一次次震撼和洗礼。

  观——“人工天河”红旗渠。红旗渠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林县人民在没有任何现代化施工手段、条件非常艰苦的情况下,靠一锤一钎“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从太行山的山腰引漳入林,在崇山峻岭、悬崖绝壁、险滩峡谷之间历时十年建成的“人工天河”,这项工程在国际上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走在红旗渠干渠的堤坝上,看着绵绵流淌的红渠水,感受着红旗渠的宏伟壮丽,不禁为当年建设者们的超凡智慧、卓越胆识和顽强毅力所惊叹和敬仰。红旗渠绝不仅仅是一个伟大的水利工程,更是中华民族插在太行之巅的一面精神旗帜。

  听——党校老师全面解读。林州市委党校老师用图文并茂的生动讲解为我们深刻阐释了红旗渠精神及其时代价值。“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短短十六字的红旗渠精神,字字千斤重,那是林县党和人民的智慧和勇气、鲜血和汗水的结晶,那是一面永不褪色的伟大旗帜,历久弥新。我们不仅要将红旗渠精神内化于心,更要外化于行,做红旗渠精神的传承者、实践者、发扬者,坚定理想、激发热情、锤炼品格、苦干实干,用勤劳和智慧创造出色业绩。

  感——党员群众齐心筑梦。在修建红旗渠的过程中,各级党员干部身先士卒,同修渠民工同吃、同住、同劳动。“干部能搬石头,群众就能搬山头;干部能流一滴汗,群众的汗水流成河”,这个感人至深的顺口溜是林县党员群众齐心筑梦的最好诠释。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坚强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冲锋在前、与群众同甘共苦,就会形成实现中国梦的无声无形却强大有效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学习红旗渠精神的心得体会

  篇107月12日,队党委组织我队30余名党员同志前往有中国水长城之称的x林州红旗渠进行红色教育。

  “蓝天白云做棉被,大地荒草当绒毡。高山为我放岗哨,漳河流

  水催我眠!”50多年前,林县人民以“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豪迈气概,在县委书记杨贵的带领下,苦战10个春秋,仅仅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用鲜血、汗水和生命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修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劈开了太行山,引来了漳河水,滋养了林县大地,也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伟大的事业铸就伟大的精神。“光岭秃山头,水缺贵如油。豪门逼租债,穷人日夜愁。”描述的就是林县人民自古以来的悲惨生活,但他们并没有对贫困的生活环境低头,更没有向贫瘠的自然环境屈服。在新中国成立不久的1960年2月,他们将看似天马行空的“引漳入林”方案付诸实施。他们住山洞,睡窝棚,吃咸菜,啃窝头,凭着不畏艰险、敢想敢干的劲头,奋战在悬崖绝壁之上,拼搏于险滩峡谷之中,逢山凿洞,遇壑搭桥。青年洞、神工铺等一个个响亮的名字就是红旗渠精神的现实体现,渠道上一块块有棱有角,裸露着道道凿痕的青石就是红旗渠精神的真实写照。红旗渠精神既充满了炎黄子孙开天辟地、战天斗地的豪迈壮志,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的创造力量;既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与高尚品质,又展现了当代中国人民崇高的理想信念和追求。

  学习红旗渠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来自人民,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自古以来,“十年九旱、水贵如油”,能吃上水、用上水成为了林县人民的梦想。党坚持把人民群众的需求放在首位,紧紧抓住吃水用水这一主要矛盾,领导开渠挖塘,劈山饮水,解百姓之疾苦。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有助于强化党员干部的担当意识,提升为民情怀,摒弃“官本位”特权思想,摒弃不作为的消极观念,破除束缚发展的陈规陋习、体制弊端,不断取得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胜利。

  学习红旗渠精神,砥砺奋进,艰苦奋斗。修建红旗渠的条件十分艰苦,林县人民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难,建成了“人间天河”。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发展深入,思想文化交融复杂激烈,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改革发展进入深水区,面临的矛盾风险挑战异常严峻。大力弘扬自力更

  生、艰苦奋斗的红旗渠精神,有助于夯实不畏艰险、不怕困难、矢志不渝、奋发图强的思想基础,激励党员干部迎接挑战,经受考验,战胜困难,朝着既定目标奋勇前进。

  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当前,党中央作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战略布局,红旗渠精神穿越时空、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依然是鼓舞我们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强大精神动力,依然是引领我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宝贵精神财富,激励我们将伟大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红旗渠最险要的路段青年洞旁,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在党旗下重温入党誓词,这是一份承诺,更是一份责任。“敬业、为民、踏实、奉献”,是此次红旗渠学习给我最深的思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秉承爱岗敬业的态度、贯彻为民服务的宗旨、发扬踏实肯干的作风、追求无私奉献的精神,时刻与党章对标,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

  还记得红旗渠纪念馆“发扬自力更生、创新求实精神,用知识和智慧建设祖国美好的明天”的碑文,这是林州人民"敢教天地换新颜"的豪迈心声,也应当是我们用昂扬的斗志、奋进的态度去开拓创新、求实求效、构建未来美好篇章的坚定信念。

  学习红旗渠精神的心得体会

  篇118月17日,部里组织观看了《红旗渠专题培训班汇报》,虽说未能亲身实地去感受红旗渠的宏伟壮观,但通过观看专题片仍然被修筑红旗渠的壮举所感动和震撼。无论是林县人民当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战天斗地的勇敢精神,还是谷文昌等同志心系群众、廉洁为政、勇挑重担、敢于担当的楷模形象,以及不畏艰难,一线为民的扁担精神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受益良多,深受感动,对发扬红旗渠精神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一要坚定理想信念。

  勤劳勇敢的30万林州人民,苦战10个春秋,仅仅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就修成了这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更是被称为第八大奇迹。这是林县人民在县委书记杨

  贵的带领下坚定信念不动摇的体现,学习红旗渠精神就要坚定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努力奋斗的理想信念。把握好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服从和服务于党的性质和宗旨。服从和服务于为人民的事业,进一步提高党性觉悟,增强四种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任何时候都不为风险所惧,不被干扰所惑。

  二要强化服务意识。

  红旗渠的建设实践说明,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执政为民、服务于民,才能真正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使正确的决策变成现实。今天,我们正处在“两个一百年”的交汇期,处在决战决胜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处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更应该要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认真履行好自己的责任,把抓党建工作与服务结合在一起,在日常工作中体现服务理念、展现服务热情、做出服务效果。始终坚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并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三要发扬创新精神。

  林县历史以来就严重干旱缺水,正是当时时任县委书记杨贵勇于创新,敢打敢拍,力排众议,做出了要重新安排林县山河的壮举,绵延1500多公里的红旗渠才得以建成,彻底改变了林县人世世代代贫穷缺水的命运,也在这伟大的人造奇迹中孕育产生了红旗渠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奋发进取,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作为新时代共产党员,要靠我们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医梦。更要求我在以后的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不墨守成规,积极进取,主动作为,热情服务,为庆安实现跻身全省综合实力强县目标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7月24日,内科系统党总支党员在魏书记的带领下来到了河南林州市参观了红旗渠那段震撼人心的历史,每个党员都被那种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所感动。

  “红旗渠”宛如一条玉带,蜿蜒曲折,流淌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之中,浮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见证。“光岭秃山头,水缺贵如油。豪门逼租债,穷人日夜愁。”

  水是生命之源,而林州境内山多水少,居民苦极,土薄石厚,凿井无泉。每逢干旱,居民悬釜待水,有取水十余里外者。老弱妇幼抱瓮提罐,远道取水,人畜疲极。林县的史册中记录着漫长的岁月因干旱缺水而留给人们的灾难与贫穷。旧中国的林县人民面对干旱缺水的生存压力是何等之大。在新中国成立不久的1960年2月,林县人民在县委书记杨贵的带领下,历时数年,在太行山中用鲜血、汗水和生命修建了号称中国水长城的水利工程——红旗渠!壮志撼山岳,胆略泣鬼神!天造山,人造渠,人工天河红旗渠。

  林县人民在艰苦的岁月里为了求生存引漳入林,跨越两省的崇山峻岭,利用有限的生产力改造大自然,重塑山河,这一伟大壮举,要何等的勇气和胆识,真正体现了共产党心系百姓,全心全意地为人民谋福利。带领林县人民战天斗地,同恶劣的自然环境做斗争。一群最朴实的人,用最简单的工具创造出了世界奇迹。林州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深深震撼了我们,打动了我们,鼓舞了我们,心灵倍受触动、情操倍受陶冶、斗志倍受鼓舞、精神得到进一步升华。

  作为一名普通共产党员,我们将发扬红旗渠精神,踏实工作,用信念和实干精神投入到争先创优活动中,为医院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篇六:红旗渠精神感悟

  

  关于红旗渠精神心得感悟5篇

  红旗渠精神心得1通过学习红旗渠将神使我体会到: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越是艰苦的地方,越是复杂的环境,越是困难的事业,就越是需要精神力量的支撑。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也是靠艰苦奋斗不断发展壮大、成就伟业的。没有艰苦奋斗,就没有今天各项事业迅速发展的局面。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必将在亿万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化为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

  改革开放的30多年,让我们沐浴春风,感受到了改革带来的幸福生活。但是,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部分党员,尤其是部分党的领导干部,不愿再做艰苦的工作,不能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了,不能密切联系群众了,甚至有脱离群众,高高在上的现象。如果不坚决防范和克服这种现象,党的事业就不能向前发展,甚至会遭受挫折。不论我们党取得什么样的成就,都必须长期坚持艰苦奋斗的精神,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色和宗旨,密切联系群众,不断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样我们党才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红旗渠精神的核心内容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这与目前进入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党员干部弘扬正气、抵御邪气、廉洁从政的有力武器。每个共产党员和国家公务人员,都应当把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作为自己的成事之基、立身之魂。

  实践证明,什么时候保持和发扬了艰苦奋斗的作风,我们党就有号召力、战斗力、凝聚力、向心力,就能引领广大人民群众同心同德地干事创业,就能不断取得革命和建设的新胜利。当前,面对各种歪风邪气的侵袭,更需要积极倡导、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红旗渠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红旗渠精神具有多方面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我们要充分发掘和运用红旗渠精神的时代价值,使红旗渠精神不断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红旗渠精神是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不论是坚韧的愚公,还是填海的精卫,不论是石大沟的郭变花,还是把最美的笑留在桃花洞的原海生,他们最美的诠释了无私奉献的精神,作为一名老师,更应该让祖国的花朵绽放在未来,为祖国的建设奉献他们的力量,为祖国的明天开启新的篇章

  红旗渠精神心得220世纪60年代,在新中国成立后最难熬的困难时期,受太行山天然屏障所困的林县人不甘命运安排,难而不惧,自力更生,靠双手和双肩,靠锤头和钢钎,硬是在太行山悬岩峭壁上凿出了让世界震惊的红旗渠。

  林县人民在修红旗渠中形成的红旗渠精神,像太行山一样雄浑,厚实和坚韧。

  红旗渠精神,是林县人民的脾气,是一种值得敬佩的民族之魂。我作为一名林州教育战线工作者,应该怎样去弘扬和学习红旗渠精神呢?红旗渠精神是什么?是团结协作,是艰苦奋斗,是自力更生,是自强不息。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神圣职责。我要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这种精神去激励自己,把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作为出发点,用自己对红旗渠精神的理解去影响学生。我生林州,长在林州,我亲眼目睹了林州人民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巨大成就,我真正能理解林州人民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的含义。我虽没有经历过修渠,但从小时起就时常能听到有关修渠的故事,比如怎么打洞,怎么打天井,怎样背沙轻巧一些,其中有一个大爷讲到为了赶进度不落后,打洞时炮响以后,用人快跑的方式把洞里的烟带出来。过去自己只是单纯的听故事,今天再回想这些故事,我真为当时那些修渠人而感动。

  进入新世纪,太行富了,太行美了,但林州人民没有迷失,没有困惑,而是在一座座新的无形大山和屏障面前挖山不止,奋斗不止。与时俱进,自强不息,这是新时代林州人民的脾气,比太行山还倔,还犟,这也是新时代林州人民赋予红旗渠精神的新的内涵。

  结合红旗渠精神,我要立足本职工作,在我市正在进行的“珍爱生命线,重修红旗渠”大会战中,自觉对照差距,为林州的教育事业再添光彩。如今教育系统开展的“高效课堂”活动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相信学生”,“给孩子们放手”“我的课堂我做主”,已成为师生的`座右铭,我要再转变观念,积极向课改标兵学习,积极的深入学生了解学生,把备教材和备学生紧密联系起来,力争实现高效课堂的目标“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打开报纸,新华社长篇报道“守望红旗渠精神家园的太行人”一文,写出了我们红旗渠人的骨气,写出了我们林州人践行红旗渠精神的决心。文中那一个个鲜活的形象杨贵、任羊成、许存山、张福根、郭变花、李广元、桑中生、万福生等,他们只是百万林州人民的代表,林州人民在山多土薄,交通闭塞的太行大山中,凭着难而不惧,富而不惑,自强不已,奋斗不息的红旗渠精神大力改革,积极发展,现在已经跃居全省前八强,我想,这就是我们林州人的倔犟吧。

  一个国家的真正财富,不仅在于拥有多少有形的物质财富,还在于拥有多少无形的精神力量。经济的发达,可以使一个国家贴上强大的标签,而唯有精神的力量,可以让一个国家扛得起伟大的字眼。

  “精神立市”是林州新一届领导班子确定的发展战略,弘扬和发展红旗渠精神,给红旗渠精神赋予更多更典型的新时代内涵是每一个林州人的义务,热爱林州,建设林州,让林州红旗渠精神如万泉湖里的水一样永不断流。我是一名教师,我特别关注林州的教育发展,教育是一切发展的基础,是一个地区发展的不竭动力,我多么希望我的家乡能涌现出更多的像李太生这样的高端人才,涌现出更多像李广元这样的优秀企业家,涌现出更多像张福根这样的好干部,涌现出更多像王生英这样的好老师,涌现出更多像万福生这样的大慈善家。

  难而不惧,富而不惑,自强不已,奋斗不息。勤劳朴实的林州人民,让我们团结起来,立足本职岗位,脚踏实地,为伟大的红旗渠精神注入新的活力而努力奋斗!

  红旗渠精神心得310月30日至11月3日,我参加了自治区机构编制系统

  2017年党性教育培训班,专程赴林州市红旗渠干部学院学习培训。短短几天时间,通过现场实景教学、专家讲座、专题片播放、与当年劳模交流互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使我对新时期如何传承和弘扬红旗渠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启发。这种精神永不过时,值得在新时期学习践行,也值得各个地方学习借鉴。

  这次学员们首先进行了体验式教学,走红飘带,水长城;实地参观了红旗渠咽喉工程--青年洞;沿着蜿蜒崎岖的山路,仰望峻峭陡立的悬崖,看到水渠从地势险恶、石质坚硬的太行山穿腰而过,观摩“铁姑娘打钎”、“凌空除险”等重现的场景;零距离与红旗渠亲密接触,亲身感受和体验了那流淌在半山腰中、悬挂在绝壁上,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人间天河”的红旗渠;我心灵上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他们苦战10年,用苦和累、智与慧、;血和汗,用铁锤、钢钎,硬生生地在悬崖绝壁上凿出了全长1500千米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回想他们当年工程建设的艰苦卓绝,使我深刻感受到“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这一真谛;体会到真正用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实际行动来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真正做到无私无畏、身先士卒地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切实把群众关心的工作做好、做细、做实是第一任务。

  其次学员们观看了《巍峨山碑

  杨贵篇》、《红旗渠》的纪录片、话剧。从当年红旗渠建设的总设计师、组织者和指挥者、原林县县委书记杨贵身上,从他心系林县50万苍生疾苦、敢于舍出身家性命为民请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崇高人格风范,大家深刻感受到了一名真正的共产党人的大智大勇、大爱情怀和对人民的赤子之忱,也一次次为他的事迹而感动、而落泪。想当年,林县老书记杨贵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在县委常委会上,首次提出修建红旗渠的惊天构想,语惊四座,堪称天方夜谭,梦想神话。会场上惊讶者有之、感叹者有之、支持者有之、反对者有之,也有善意的劝告,此工程史无前例、凿山开渠从山西引水入林,战线长、障碍多、施工难、风险大,一旦功败垂成、必将身败名裂,建议他三思而行。

  “大家放心,出了问题我一人负责”杨贵在会上坚决表态,他敢想、敢干、敢担当,花了一年多时间,带领工程技术人员翻山越岭、调研勘探,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初步完成了红旗渠工程的设计和概算,可谓有备而来、胸有成竹,为浩大工程铸牢基石。在具体施工中,杨贵书记以求真务实、知错就改的风范赢得敬重,对设计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修正完善,并主动承担责任,作出自我批评,如此胸襟怎不叫人钦佩,何愁红旗渠不成。杨贵是一座不朽的丰碑,是红旗渠精神之魂。红旗渠的建成,正是以杨贵为代表的林县县委一班人,真正代表了群众利全益,顺民心、合民情,干群

  同心,因而大业必成、功在当代,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不能只是一种口号,而应当成为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谋事、干事、成事的执政原则,成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快速发展,早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执政责任。

  最后全体学员畅谈此次培训的感想、感受,学员们畅谈了学习的收获,交流了学习的体会。他们结合自己工作岗位实际,讲述了各自参加培训过程中的所学所感,表达了未来工作中对照红旗渠精神,为下一步工作的思考和打算。为期三天的的培训虽然结束了,但是,学习、弘扬和践行红旗渠精神没有终点,关键是把红旗渠精神落实在行动上,贯穿到日常工作中,运用到凝心聚力推动编制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上,红旗渠的“发扬自力更生、创新求实精神,用知识和智慧建设祖国美好的明天”的碑文,是林州人民“敢教天地换新颜”的豪迈心声,也应当是我们用昂扬的斗志、奋进的态度去开拓创新、求实求效、构建未来美好篇章的坚定信念。认认真真地做好每一件事,兢兢业业干好每一分钟,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多做好事、多做实事。把工作当作财富,把岗位当作事业的舞台,当作奉献社会的平台,科学客观地看待自身与工作岗位的关系,以端正认真的工作态度,扎实的工作作风发挥表率作用,赢取人生最大的成功。

  红旗渠精神心得4近日,我们在校领导的组织下学习了《守望精神的太行人--红旗渠精神当代传奇》,重新学习和感悟了一下上几辈人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让我们有勇气有力量,更加努力地创造自己的幸福和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

  事实证明,红旗渠精神是激励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

  在上个世纪中叶,林州人民在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奋斗十年,建成举世瞩目的人工天河,不仅仅解决了缺水问题,也孕育了伟大的红旗渠精神。几十年来,红旗渠精神始终鼓舞着林州人民艰苦创业,奋勇前行,谱写了一曲又一曲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的壮丽诗篇。

  作为一个喝着红旗渠水长大的林州儿女,我更应该继承先辈们的伟大精神,让难而不惧,富而不惑,自强不息,奋斗不已永远飘荡在红旗渠畔,坚决完成当今林州儿女的光荣使命。

  红旗渠的的核心价值之一是自信,是对待大自然的自信,是对待恶劣自然环境的不屈,“人定胜天”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先辈们的伟大思想,是一种敢想,敢干,敢作为的伟大思想,要改变命运,全靠我们自己的努力,尤其是我们当代的学生,在就业日益激烈的今天,更应该敢想,敢干,敢作为,相信自己,努力拼搏,用自己的双手,绽放美好的明

  天。

  红旗渠的精神和信仰一直是那些战斗在一线的决策者和修建者的思想源泉,他们不服输,不放弃,始终为这同一个梦想努力着,直到今天。“半生辛劳富百泉,一腔热血为百姓”,这是他们的信仰,这是他们不屈的动力,这是他们的精神支柱。我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更应该守护这种精神,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才算是一位合格的红旗渠脚下的教师。

  红旗渠精神是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不论是坚韧的愚公,还是填海的精卫,不论是石大沟的郭变花,还是把最美的笑留在桃花洞的原海生,他们最美的诠释了无私奉献的精神,作为一名老师,更应该让祖国的花朵绽放在未来,为祖国的建设奉献他们的力量,为祖国的明天开启新的篇章,我会像先辈那样,如太阳,如春蚕,释放自己的光和热,把自己的青春,乃至生命无私奉献给党的教育事业。

  红旗渠精神更是一种团结精神,红旗渠的建成,凝聚了几代人的热血,凝聚了几代人的力量,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更多人团结一心的付出才能创造出奇迹,同样教育事业也需要这种团结协作的精神,用知识和智慧,建设一支优秀的金牌团队,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发扬自力更生,创新求实的精神,用知识和智慧建设学校,“敬业,为民,踏实,奉献”已经成为我们共同的心声和一致的想法,不仅仅是红旗渠精神给我们的启示,更是我们当今林州儿女做事的根本,红旗渠精神曾经响彻历史的岁月,同样可以振奋时代的精神。

  自强不已,奋斗不息,我们将继承和发扬红旗渠精神,在无数个日日夜夜里,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断超越,不断进取,为祖国的明天培养出一批批茁壮的精英,永不停步。

  我们一直在路上。

  红旗渠精神心得5县局“正风肃纪”集中整治暨部门内控机制建设动员大会结束后,分局利用周前会、周五政治学习的时间多次组织大家重新学习相关廉政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集中观看正反面典型案例教育片,并开展“身边人、身边事”警示教育活动和“廉政风险离我有多远”大讨论活动。通过学习和讨论,我深知自己作为一个党员干部,肩负的重大责任和使命,特别是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自己更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给其他同志树起良好榜样。对此,我感受颇深。

  一、要警钟长鸣,筑牢防线

  任何腐化、腐败行为都是从思想的蜕化开始的,都有一个思想演变的过程。平时,由于具体工作千头万绪,有时候甚至疲于应付,会造成自己思想上放松学习,廉洁自律的意识也随之淡泊,头脑里反腐倡廉的弦时紧时松,抵御外界诱惑的能力下降。这些都是非常危险的信号,稍有不慎就容易滑入腐败的深渊。因此,加强学习,时刻绷紧反腐倡廉这根弦至关重要,把牢思想这一关是最有效的预防,加强思想教育也是反腐倡廉的根本之策。

  二、自觉接受监督

  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滋生腐败;脱离监督的干部,往往会犯错误。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职工都要正确地对待监督。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是一面镜子,经常地照一照,检查一下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及时加以改正和纠正,对自己的成长进步大有裨益。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切实转变观念,彻底摒弃腐败落后的“官本位”思想,以税收征管和纳税服务为核心,“想纳税人所想、急纳税人所急”,以最大限度地让纳税人满意为我们纳税服务的唯一标准。平时,要多下去走走,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系统外部行风监督员会议,多听听纳税人的意见和建议。多向地方主动汇报现阶段的税收工作情况,在法律允许的前提下更好地契合地方党政领导的要

  求,为地方经济的又快又好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常被泼点冷水,常听点逆耳之言,可以使头脑保持清醒。

  三、要有求真的精神

  求真就要开动脑筋,勤于思考,学会用心,善于从普遍性问题中发现和找到规律性的东西,总结和提炼经验性的做法,用以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前进中的难题、工作中的症结。归集到税收工作中,就是要在认真学习相关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善于钻研,善于灵活运用,针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尽快在严格执法和优质服务之间找到一个合适的解决方法,在财政职能得到充分体现的同时把纳税服务落到实处,使税收工作不断迈向新的高度。总的来说就是既要有加快发展的高度热情,又要有扎扎实实的工作态度;使我们的各项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

  四、要管住自己

  要管住自己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党员干部蜕化变质,或在政治上打开缺口,或在经济、生活上倒下,都是因为理想信念动摇,进而带来政治上变质,生活上堕落。从大量的实际案例情况分析看,绝大多数腐败的典型都是从清正廉洁到贪得无厌的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都是从一开始

  “小意思”慢慢发展到来者不拒,进而主动出击,贪得无厌。因此,党员干部要管住自己,就必须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思想境界和道德觉悟,牢牢筑实政治和思想上的防线,牢记陈毅同志的名言”莫伸手,伸手必被捉”,思想上不能有丝毫的侥幸心理,理想信念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动摇。

  其次必须正确对待名利得失。正确对待名、权、利,正确对待职务升迁和岗位转变,是党员干部面对的一个现实的考验。我们应该有一个健康正常的心态,能上也能下,官升上去不志得意满,官职降下去不气馁,把握正确的价值取向,以平常心看待名、权、位、利,立志做大事,立志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而不是立志做大官。

  最后,要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力。我们每个党员干部都应深知,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拿来为党工作,为人民服务的,是一种责任和义务,而不是为个人捞取好处的工具。我们应当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权力观,牢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面对诱惑首先想到从政的宗旨和党的纪律,才能清清白白为官。

推荐访问:红旗渠精神感悟 红旗渠 感悟 精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