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洁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微信平台传统文化数字纪录片资源库建立方案(20篇)

发布时间:2022-11-21 14:15:04 来源:网友投稿

微信平台传统文化数字纪录片资源库建立方案(20篇)微信平台传统文化数字纪录片资源库建立方案  纪录片策划方案三篇  篇一:徽州纪录片策划方案  具有了特别重大的意义。  二、背景浅析  1、社会背景:就本片而言,社会背景可分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微信平台传统文化数字纪录片资源库建立方案(20篇),供大家参考。

微信平台传统文化数字纪录片资源库建立方案(20篇)

篇一:微信平台传统文化数字纪录片资源库建立方案

  纪录片策划方案三篇

  篇一:徽州纪录片策划方案

  具有了特别重大的意义。

  二、背景浅析

  1、社会背景:就本片而言,社会背景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是世界观众层次,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兴趣,渴望看到客观公正的纪录片;第二是海外华人层次,渴望看到徽州文化的“根”和祖国对徽州文化的尊重;第三是国内观众,希望看到中国人自己制作的国际水平的中国文化类纪录片。这三个层次的需求都比较强烈;

  2、政策背景:作为和谐社会的要求,也需要有一档思想深度与情境乐趣兼具,人文教化与专业引领并重的达到国际制作水平的地道的徽州文化纪录片;

  3、国际需求:BBC、国家地理等著名世界级纪录片制作厂商一直重视中国题材的纪录片,但是由于中国政策环境的限制,他们往往采用购买中国人制作的纪录片,但是由于水平有限,他们很难购得满意的作品;

  三、企划动机

  1、文化内涵深厚:徽州初创、发展了千余年,国内对“徽州文化”的研究也将近一个世纪。有大量研究成果和考察样本。完全可以保证素材需求;

  2、细节表现丰富:除了理论研究,徽州还有大量的实际存在的建筑、书信、书画、器物等,可以反映徽州文化的细节,小中见大,让观众领略徽州文化的美丽,我们可以再运用时尚的拍摄手法,让故事更具看点,画面更具美感;

  3、准备工作充分:(暂略);

  4、商务运作乐观:(暂略);

  1、基准定位

  1)市场定位:

  世界15-55岁左右的电视(视频)观众群体,以英语言为主;

  2)主题定位:

  以徽州文化流传下来的呈现形式,通过细节,视觉展现徽州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成就;

  3)风格类型定位:

  纪录片,但是可以安排情节(增加可看性);

  4)题材定位:

  写实、精美、细节展现充分;

  2、制作简况

  1)故事背景:现代,从某个线索(方向),探寻徽州文化的根;

  2)拍摄地点:北京、徽州古地(一府六县,安徽、江西各一部);

  3)题材类型:记录片,实拍为主;

  4)投资金额:250万元,制作周期1年(详细预算表格后附);

  5)策划时间:20XX年4月底前;

  6)运作时间:20XX年5月开始;

  7)完成时间:20XX年4月底前完成;

  3、主题和方向

  主题:寻找徽州文化的根(但不一定要在片子中硬性呈现)

  1)徽剧中的徽州文化——

  文字素材来源:研究资料、剧目、唱词、法度等;

  视觉素材来源:现存大量徽剧各分支流派演出资料等;

  优势:素材充分、室内场景多,制作成本可控;

  不足:权威性稍不足;素材可能稍显单一;

  总体评估:中上;

  2)器物中的徽州文化——

  文字素材来源:研究资料、博物馆资料、考古资料;

  视觉素材来源:实拍、后期制作等;

  优势:素材充分、室内场景多,制作成本可控;

  不足:深度和专业化方面可能稍显不足,但足以满足观众需求;

  总体评估:上;

  3)建筑中的徽州文化——

  文字素材来源:研究资料;

  视觉素材来源:现存建筑、图片等;

  优势:素材充分;

  不足:室外拍摄量大,深度和专业化方面可能不足;

  总体评估:中上;

  4)备选1:书画中的徽州文化——

  文字素材来源:(暂略)

  视觉素材来源:现存书画、图片等;

  优势:素材充分、室内场景多,制作成本可控;

  不足:真迹难于拍摄到;

  总体评估:中;

  5)备选2:宗族中的徽州文化——

  文字素材来源:宗族谱牒、文件、研究资料等;

  视觉素材来源:现存牌坊、祠堂、文件等;

  优势:文字素材充分、室内场景多,制作成本可控;

  不足:视觉呈现稍不足;

  总体评估:中;

  4、纪录片时长

  1)国际惯例:1小时以内,一般在50分钟左右;

  2)视拍摄情况,可制作为上下集,每集50分钟左右;

  二、节目简介

  1、类型及风格定位

  本片是属于纪录片类型。除了作为纪录片应有的大量纪实类内容外,还从徽州文化的“身份”及文化的基准价值观出发,构筑有机、连贯的情节。就情节本身而言,以一个徽州文化爱好者通过某个文化呈现进行“寻根”,可以串起全片,有种洞彻了然,掩卷遐思的意韵。

  基本结构:

  1)、缘起:徽州文化的一个呈现形式,使主人公产生了“寻根”的情结;

  2)、主体:在3-5个不断深化,不断接近目标的过程中,小中见大,为观众揭示徽州文化的价值观和悠远的魅力;

  3)、高潮:展示徽州文化的神韵——“根”;

  4)、结局:用很短的时间来展望一下徽州文化的未来发展;

  2、纪录片人物设定(暂定)

  1)、第一群体:线索人物——寻根者

  考虑到国际观众的审美需求和目前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现状,这个人物应该是中年以上,老成、持重,富于理想,办事理性;

  2)、第二群体:再现人物——参与者

  这部分包括徽州地方戏演员、宗族祭拜仪式参与者、生活演员等;

  3)、第三群体:专家

  研究徽州文化的专家。应该包括国内专家和国际专家至少各一人;

  3、观点(示意)

  说明:所有观点应在取得充分的材料后提炼总结得到——

  1)徽州文化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最后避风港;

  2)徽州人的生活一直贯穿着儒家的教义;

  3)研究、继承、发展徽州文化,就是延续中国传统;

  三、制作预算

  (后附表格)

  篇二:纪录片策划方案

  一、创作理念

  关注社会中另一生存环境下的被托管的中小学生,从细节处着眼,展现隐藏在这一社会现象背后的学生们的生存状态。强调叙事纪实,不仅要善于发现,还要善于选择,舍弃,重视过程,完善结果在纪录片里贯注理性思维,谨记纪录片的本性:客观与真实,适当地施与人文关怀。

  二、风格地位

  将平民化的视角和平实化的语言贯穿整部纪录片的始终,以真实的故事为主线,拍摄学生们生活中的一天,以采访老师和学生为配合画面,描绘这一群体的生活,体现在当今社会背景下被托管的孩子的生活状况以及父母的忙碌对孩子造成的影响,引发人群的思考。

  三、主要内容

  在世纪城的小区里,有着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的父母多是外地来昆经商的商人,生活的压力让父母们每天忙于奔波,没有时间去照顾自己的孩子。于是,在这里应运而生了许多托管的培训班。培训班里的老师负责这些孩子的日常起居,孩子们从小学生到初中生不等,有日托的,也有全托的。日托的孩子们,老师负责早上接到他们送去学校,然后中午再接到培训班吃午饭,再送去学校,下午接到培训班辅导他们作业,照顾饮食,直到作业做完由家长接走。而全托的孩子们还要留在培训班里睡觉,通常一周才能回家一次。

  这里的孩子们大多都有着优越的物质生活,由于家长在精神生活上无法满足他们,只有给予他们丰厚的物质生活,但是,对于十几岁的孩子来说,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是什么对他们最重要呢?培训班的老师,所谓收人钱财,替人消灾,他们在精心照顾孩子们的饮食和学习的过程中,真的能给孩子们带来精神上的欢愉吗?带着这些问题,用镜头探究这些孩子的生活状况,采用开放式的方式,展现这一现象对于这群孩子们的影响,留给观众充分的思考空间。

  四、目标人群

  显性受众:家长(尤其是中小学生的家长),教育工作者

  隐性受众:对这一社会现象有兴趣和共鸣的一般大众

  五、拍摄对象

  托管班的学生们,托管班的老师。

  托管班里必然有老师和学生两个角色,主要内容是围绕学生们的生活,因此,学生是整个纪录片的中心人物,是整个事件的推动者,他们与老师会发生深切的联系,而对老师的采访和拍摄也会形成冲突的交锋点。

  六、拍摄地点

  世纪城某托管培训班、学校门口、其他地点根据拍摄具体情况安排。

  七、拍摄目的反映在当今社会背景下被托管的孩子的生活状况以及父母的忙碌对孩子造成的影响。

  八、前期准备工作

  题材的选择

  从故事情节的选取来说,通过这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的生存状态,来表现家长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也是以小见大的一个方式,采用开放式的形式,留给观众思考的空间。

  前期采访

  (1)阅读相关资料和书籍,做好拍摄纪录片的准备

  (2)考察被拍摄对象的生存环境以及生活状态,从而对被拍摄对象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主要对老师进行采访,了解学生们的生活、学习情况。

  (3)与被拍摄对象面对面的交流,与对方建立一种融洽的人际关系,得到对方的信任,从而了解更为真实的信息作为拍摄的辅助资料,当然临场发挥也是重中之重。在学生们无意识的情况下,设置一些问题进行提问,以方面后期的拍摄工作。比如:在这里(培训班)和家里有什么区别?多久见一次自己的父母?平常的零花钱有多少?等等这样的问题。

  构思立意

  明确拍摄的主题,谨记自己需要拍摄的目的,需要告诉观众什么,从而有计划有目的的选取素材,使纪录片的拍摄主题显得更深刻更合理。

  切入点

  以学生们一天的生活为着眼点,实际上表现的是他们通常的一种生活情况,通过对此的真实记录,表述一个完整的主题。

  九、拍摄现场操作

  (1)拍摄技巧

  多景别多角度高低机位有变化的拍摄,多运用各种长镜头,捕捉各种细节,保持情节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注意场景和构图,掌握好场面调度,留足空镜头。

  (2)现场采访与声音采集

  用聊天式提问,语调清晰,尽量做到短少准。注意素材声音的完整性,同期声的录制要注意声音的质量,多采集丰富的现场音。

  十、后期制作

  采用叙事性剪辑和表现性剪辑相结合的方法,先看素材,再段落剪辑,再初剪,精剪,最后加少量特技,用AE做一个合适的片头,解说词用启发式解说,最后配乐,完成字幕。

  篇三:丽江梦专题纪录片策划方案

  一、拍摄背景

  随着丽江旅游的飞速发展,加上丽江本土人士对丽江文化的推广,丽江的美通过各式各样的渠道向世界传播,越来越多的人对丽江产生了梦,即所谓的身未动,心已远。这些人怀揣着自己的梦和理想来到丽江,产生了一段又一段美丽动人的故事……各种各样的故事组成了今天的丽江。

  二、拍摄目的今天的丽江作为一个国际化的旅游城市,其本身神秘感已渐渐消失,商业氛围越来越重,本片目的在于从不同时期来丽江寻梦的人的视角及丽江本土人士的经历故事还原一个最原始的丽江,通过一个又一个的故事,展现不同时期的丽江的美和丽江的历史文化及各个故事主角的动人事迹,给人以思考和深思。

  三、拍摄主题

  大主题:丽江梦

  有的人走了,把梦留下了;

  有的人干脆留下了,继续着自己的梦。

  分题:待定(需通过对每一个寻梦人故事的研究与分析制定)

  四、影片内容

  待定【可分为几大板块:1、来丽江寻梦的人的事迹2、丽江本土人士(可是是小人物,平明百姓)寻梦的事迹3、丽江成名人士寻梦的事迹(宣科,于勇等)4、丽江高速发展后来丽江寻梦的人的事迹。具体内容需采集资料后,制定每一集内容】

  五、影片风格

  以真实的故事为主线,以现实环境与人物精神状态为配合,加如丽江安逸、悠闲得生活画面配以丽江的美景,全方位展示故事情节,将一个个平凡朴实,精彩动人的故事通过镜头与解说词娓娓道来。

  六、拍摄操作

  通过简单平和的镜头叙述各个故事,大量使用旁白及同期声,可加入部分的聊天试提问。注意多景别多角度高低机位有变化的拍摄,多运用各种长镜头,捕捉各种细节,保持情节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注意场景和构图,掌握好场面调度,留足空镜头。

  七、前期准备

  1、收集人物资料,进行筛选

  2、前期采访(考察被拍摄对象的生存环境以及生活状态,从而对被拍摄对象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与被拍摄对象面对面的交流,与对方建立一种融洽的人际关系,得到对方的信任,从而了解更为真实的信息作为拍摄的辅助资料)

  八、附录

  1、拍摄预算:待定

  2、拍摄团队:待定

  3、拍摄地点:丽江及周边

  4、拍摄时间:待定

  5、后期制作:待定

篇二:微信平台传统文化数字纪录片资源库建立方案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基于微信平台的高职《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实践与研究

  作者:胡迪辉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第27期

  【摘要】本文探讨微信平台传播中国传统礼仪道德规范的缺陷,指出高职《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存在的问题,教学模式更新不及时,无法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没有及时纠正学生的思想误区,让学生继续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迷茫前行。针对上述问题,提出运用微信平台提高教育效果的策略,资源创作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优化学生和教师的沟通渠道,创新资源形式,便于受众理解。

  【关键词】微信平台;多元文化;微场景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7-0011-02引言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形成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一个国家内部人民素质的高低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影响,同时也反映国家的文明程度。但是当前社会存在部分公民道德素质低下,不尊老爱幼,不遵守交通规则,无视老师、无视长辈。个别人缺失礼仪修养,不利于社会的发展。随着微信时代的到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迎来了一个新的契机。

  一、微信平台传播中国传统礼仪道德规范存在的问题

  微信平台应用于高职《中国传统文化》教学从人际关系、礼仪道德入手是科学的措施。我们知道微信建立的人际关系网络是以熟人为主,通过虚拟的网络将现实中的人群联系起来。假如在朋友圈内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礼仪,有望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因为发起者与友人本身具备一定信任基础,而且在微信逐渐发展的道路上,受众参与交往活动更加人性化,也越来越私密化,也为受众全程参与提供平台支撑[1]。现如今微信已经从众多的社交软件中脱颖而出,更是如今社交时代的主流动力。通过微信传播传统文化礼仪知识本身是一把双刃剑。有利的方面是传统文化礼仪的传播更加便捷,不利的是有些微信公众号传播的內容已经被证实是虚假的,传播虚假信息势必会对社会造成不利的影响。现如今自媒体的运营环境十分宽松,也就是说传播传统文化礼仪知识有可能来自于个人,也有可能来自于组织机构。运营者自身储备的知识观点良莠不齐,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微信官方的监管难度,其中技术风险和监管风险更是难以预料的。

  二、高职《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一)更新教学模式速度慢,缺乏创新意识

  《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归属于思政范围内,在思政教学方面,不仅是高职院校,就连各大高校运用的教学模式都已经过于老套,教学模式更新不及时,课堂上老师上课照本宣科,为了应付考试,直接勾画重点内容,让学生死记硬背。由于教学模式过于刻板,学生的排斥心理十分明显。思政教学本应该是端正学生思想,优化学生素质,是最容易走进年轻人心灵的课程,但是实际情况却不尽如人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无法吸引学生注意力,也无法保证学生参与度,明显忽略了学习者的课堂主体地位,而且这种教学方式也极度不符合现代人的特点。如今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知识内容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是教学模式却没有及时更新,缺乏对新技术新手段的应用。职业院校的办学特点是工学结合,但是关于传统文化的教学却没有体现这一方面。

  (二)学生思想受到多元文化的巨大冲击

  在网络信息十分发达的今天,高职学生的思想受到了多元文化的冲击,思想观念摇摆不定,难以平复内心情绪。长期以来中国人受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崇尚节俭,崇尚高雅,但是由于外来文化的冲击,高职学生的思想开始发生变化,有时候这种变化是被动的,很多学生崇尚节俭,但是这种思想却受到打压,最为典型的就是拜金主义和奢靡之风的出现。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这种思想是错误的,会让人们过上腐朽的生活而不自知。但可悲的是这样的思想却在网络环境中盛行,商家的炒作行为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来到高职院校求学的年轻人思想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由于刚刚成年,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仍然不成熟,加之多元文化的融入,学生的思想意识就更加模糊。中国传统文化不能丢失,西方文化中的错误思潮必须要有效抑制。

  三、基于微信平台的高职《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实践策略

  (一)推送的内容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紧密关联

  高校运用微信公众号宣传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很强的动力。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信息推送量不足,没有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为了更好开展高职《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活动,并取得一定教学成果,学校要建立专门的微信公众号,并构建特色的传统文化栏目,定期向同学们推送文章,文章的内容要从学生的生活方面入手,贴近学生心理,吸引更多的同学浏览文章,留下的印象越深,起到的教育效果越明显。比如某学校的微信公众号向同学们推送了一篇名为《在某校,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的文章,内容和友谊有着密切的关联[2]。借此题目宣传中国的传统友谊文化,是有效的策略,而且使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宣传传统文化也不会过于枯燥。

  (二)微信平台为教学活动提供信息资源和传播渠道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作为校方微信公众号运营团队,要重视微信平台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性。发表的文章要含有可讨论的话题,也要适当安排一些线上与线下的结合活动,让网络上虚拟的内容现实化。充分调动微信平台受众的积极性,提高宣传传统文化的活跃性。比如学校的微信运营团队为高职《中国传统文化》课堂教学制作教学课件,老师在平台上发布预习的任务、课后的知识巩固作业。在课堂上针对微信平台上的话题展开讨论,创建良好的课内与课外的紧密结合形式,更新教学模式,丰富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当代年轻人在童年时期接受的思想道德教育几乎都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因此高职学生在思想意识深处更加认可中国传统文化。为此教学内容的安排应该以坚定学生思想为目标,增加中国古代名人传、中国古代哲学的内容。让高职学生具备良好的社会公民素养,实现人格的全面发展。

  (三)运用创新思想,构建新颖的资源形式

  微信运营团队在制作教学资源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筛选,在制作前夕认真策划内容,准备丰富的资料,运用创新思想,尝试构建新颖的资源形式。找到传统文化与当代年轻人的兴趣切合点,切实强化高职院校微信公众号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效果。加工传统文化的内容可以使用幽默风趣的语言,也可以是幽美高雅的,要制作精美的页面,保证宣传的思想通俗易懂,增加传统文化对高职学生的亲和力。很多中国传统文化可以用一本正经来形容,针对这些内容应该进行适当的改编,在尊重文化内涵的前提下,让受众更加容易接受。

  (四)运用微场景展示技术,增加高职学生对文化的热爱之情

  通过微信平台向同学们推送微场景展示页面,其优势在于能够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能够成功吸引学生的目光。微场景和微信平台之间有着良好的兼容性,需要通过Html5编码技术来编辑内容,是一种新型展示信息的形式[3]。该技术能够将多种媒体元素融合在一起,包括文本、音频、动态图片、静态图片、视频。具备多种交互功能,包括翻页和链接。在展示传统文化礼仪活动时,使用这一技术进行展示,会更加细致,便于受众理解。页面推送的渠道可以是二维码,也可以是链接。校方微信公众号应积极扩大影响力,除了教师要求学生关注以外,还要实现对同学们的持续影响,培养高职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崇尚态度。

  总结

  综上所述,在高职《中国传统文化》教学中应用微信平台少不了创建微信公众号,而运营一个微信公众号必定要实现团队化,也要达到一定专业水平。在这样的技术趋势下,教育事业有必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建设专业的团队,吸引多领域人才加入,让校园的中国传统微信公众号能够向受众推送精彩丰富的内容。

  参考文献: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1]郝志刚.论中国传统茶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J].福建茶叶,2018(12):158-159.[2]刘爱霞,王雅藤.“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中国文化双语课程建设探究[J].河北职业教育,2018(06):60-62.[3]史博姣.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旅游英语教学的实践性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51):129-130.

篇三:微信平台传统文化数字纪录片资源库建立方案

  “互联网+”时代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推广策略探讨

  作者:马

  骏

  来源:《河南图书馆学刊》2017年第7期

  关键词:互联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摘要:“互联网+”思维突破了各行各业原有的形态和结构,通过“融合、创新、互联”的模式给各行各业带来机遇和无限可能,为传统行业注入活力和助力。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积极开创“互联网+传统文化”的发展模式,加深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探索与公共服务机构、社会各界等不同领域的跨界融合与协同创新,创造性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优质产品、品牌和传播平台,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推广新模式、新形态和新风格。

  中图分类号:G2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7)07-0079-03“互联网+”概念以其“融合、创新、互联”的思维模式,促进了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跨界融合,并将信息通信技术深度嵌入社会经济发展中,创新发展模式和结构,形成“开放、平等、交互”的新生态战略。“互联网+”概念自2012年被提出以来,对各行各业的转型、创新和发展带来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尤其是提升了传统行业的生命力、创新力和竞争力。

  “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外来文化、数媒阅读、新技术新媒体的冲击下,迫切需要整合、转型和提升,应借“互联网+”之东风,突破固有思维束缚和时空限制,认真分析国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需求和国民阅读行为,以“互联网+传统文化”的全新思维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与其他领域、行业的协同创新和渗透融合,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推广开拓新模式、新形态和新风格。

  1“互联网+传统文化”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意义及必要性

  1.1“互联网+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互联网是传播人类优秀文化、弘扬正能量的重要载体。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促进交流互鉴。发挥互联网传播平台优势,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充分利用“互联网+传统文化”模式,有利于通过信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数字化转化,使之与当代文化需求相适应、与现代社会阅读习惯相协调,创造多元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载体形式,扩大在全民阅读中的传播与交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互联网、多媒体等平台进行更广范围、更深层次的传播与交流。

  1.2“互联网+传统文化”推动跨界协作、创新共赢

  在各行各业跨界融合的过程中,由于业态结构、资源配置与技术标准的差异,难免制约和阻碍跨界融合的协作发展。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传承工程的跨界融合同样存在各种阻力,需要探索和嵌入“互联网+传统文化”的思维和路径,互联网技术有助于汇聚社会资源和力量,实现与不同社会组织、公共服务机构之间技术共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互惠共赢模式,突破原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推广思路,延伸和扩展传播交流的覆盖面,提高和加深传播交流的影响力,共同挖掘、开发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品、形态和领域,协同创新、合作共赢。

  1.3“互联网+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

  互联网技术摒除了时空制约,构架了无形的互通之路,实现了无时无处无人不相连,不断缩小、消除区域之间、群体之间的信息鸿沟。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促使国民阅读行为逐步由传统阅读转向现代阅读、由平面阅读转向立体阅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通过“互联网+传统文化”模式,可更快速、更广泛、更流畅地向世界传播,让世界更生动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把当代中国文化创新的成果传播出去。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推广的现状及问题

  2.1外来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

  现今,外来文化已深入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严重冲击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文化结构和文化模式。国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敬畏感、珍重感在逐步减弱,文化需求、文化精神普遍淡化,尤其在青少年人群中存在片面追求外来文化、忽视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现象,导致国民的传统文化素养明显降低。

  2.2与当代文化需求和阅读习惯的脱离

  据第十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受数字媒介迅猛发展的影响,数字阅读尤其是手机阅读发展迅速,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平板电脑阅读等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64.0%,移动阅读、社交阅读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然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时代转化上,未能根据当代文化需求开展全面、科学、系统的挖掘,未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置于当代文明中进行转化,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时代精神和适宜的形式,导致中华传统文化无法与当代文化需求接轨。从语言表现上,没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科学的通俗化阐释,易用性,普及性及辨识度不足,影响了优秀传统文化在全民阅读中的传承效果;从阅读习惯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多以纸质媒介为载体,不适应时下发展迅速的数字阅读,制约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速度和覆盖面。

  2.3社会资源参与、互动、合力的缺乏

  无论是挖掘、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还是了解与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都离不开文化传播阵地和传播平台的支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一直以“四馆一站”(博物馆、图书馆、纪念馆、美术馆、文化站)为阵地和平台,以政府主导和包办为主要传承推力和支撑,导致出现政府独办、各自为政的局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一个惠及全民的公共服务体系,最终依赖于全社会的文化自觉和文化参与,需要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其他行业及个人等各行各业主动参与、协同创新,形成合力。

  2.4新技术、新媒体应用不充分,传承平台不健全

  随着新技术、新媒体的发展和普及,我国在传承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除了竞赛、培训、讲座、展览、表演等传统的线下推广方式,也应积极利用网站、微信、微博等线上平台进行推广。然而,无论线上线下都是一种单向推送,这种程度的互联网介入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模式、载体、途径都比较单一,影响及作用很快消散在碎片化的海量信息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通过合力搭建交互式的平台,将资源与资源、资源与人、人与人相连,构建成白发性、长效性的服务机制和体系。

  2.5传统文化产品良莠不齐,品牌特色不明

  因合力程度、互联网技术渗透不足,目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产品开发缺乏科学的挖掘、统一的标准和合理的监管,产品品质良莠不齐,载体形式单一。各省、市级公共文化机构打造的推广品牌活动也存在“重形式轻内容”“千篇一律”“后续无力”等现象,难以满足国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需求和精神追求。

  3“互联网+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推广策略

  3.1利用“互联网+”思维构建各级管理机构、管理机制,统筹协调

  以广泛参与、创新共赢、资源整合、技术渗透、互助互补为原则,形成灵活多样的社会参与机制和跨界融合管理机制,成立相关指导服务组织和省、市、区各级议事协调机构,形成政府统筹引导,文化机构主管调控,其他部门、社会组织、行业、个人配合协助的组织机制,对外能横向融合,对内能纵向贯通,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跨界融合提供机构支撑。

  3.2利用“互联网+”思维搭建全社会参与协作平台

  利用计算机技术及互联网技术,开发搭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跨界融合的协作平台,通过平台推动参与各方的协调工作、组织工作、实施工作等各环节的无缝衔接、协同联动和智能感知,有机整合、合理配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跨界融合中的人、事、物,运用智能信息技术手段感知、分析推进中的数据,并及时做出响应、判断、决策和行动,保证协调工作的及时性和实时性,从技术支撑上保障参与各方保持良性沟通和有效协作,保障各形态、各层次、各类型体系间相互协作、配合和促进。2013年11月,由文化部主办,中国人民大学文化科技园建设运营的全国首个国家级公共服务平台——中国文化产业项目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该平台整合了政府、文化企业和金融机构三方资源,并通过自主研发的文化金融分析系统,对企业项目各项数据进行精准分析。平台提供的全方位、全天候、数字化展示服务,使政府、企业、金融机构三方可以准确了解项目价值,从而找到合作契机,推动项目的顺利进行。

  3.3制定、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保障机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的顺利推进和持续发展需要强有力的保障体系,一个健全的保障机制应当具备政策保障、法律保障、组织保障、经费保障、资源保障、理论保障、技术保障和载体保障等,健全支撑体系,明确价值导向,充分保证全社会主动参与的权利,从而调动国民白发性参与的积极性。针对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的相关机构、社会组织、行业和个人可以制定具体化、细节化的激励制度:一是可从奖励、评估、晋升、税收等层面完善和健全有形激励方式。二是塑造“乐在其中”全民参与的无形激励氛围。三是针对不同群体制定个性化的激励方法,针对不同区域制定特色化的激励方法。例如:为了进一步促进木版年画的发展,2004年文化部将杨柳青木版年画列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项目”,开启了年画的历史追溯、整理及研究工作。2006年,国务院将杨柳青年画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进行重点保护。2007年,杨柳青画社被命名为天津老字号,成为天津标志性品牌商铺。

  3.4利用“互联网+”思维开创和升级优质传播平台

  以“互联网+”思维将文化产业系统、科技产业系统、传媒营销系统、教育研发系统、旅游服务系统等进行跨界融合,打造一个资源丰富、功能齐全、方便快捷、优势互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平台,充分利用各种公共场所和媒介载体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推广的窗口,创新传播路径和维度,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达到传承推广的最佳效果。天一琴茶对于古琴的传播就充分运用了“互联网+”思维。2009年,天一琴茶的创始人吴遐和蒋萃林开始了初期创业,他们研发了一款APP软件教初学者为古琴调音定弦,并且用了四年多的时间将古琴的奇、古、润、透、静、圆、清、匀、芳等九德用现代声学表现出来,通过各项分值的高低引导用户练习古琴。历经八年的时间,天一琴茶已经成为整个古琴行业的标杆,2016年更是获得Pre-A轮融资,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认识古琴、学习古琴的行列。另外,吴遐还制订了“青年琴人计划”,旨在推动古琴的传承,帮助更多的人了解国乐项目和非遗文化。

  3.5利用“互联网+”思维创造性转化传统文化产品

  要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并向文化品牌延伸,首先应立足文化本身,探索、研究、挖掘及提炼文化创意成果,注重与科技、教育、传媒、营销的深度融合,即以文化为主体或核心元素的一种跨业态的融合,形成以文化为内生驱动力的产业发展新模式。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大胆创新,开发多元化、个性化、智能化的高品质文创产品。通过引入项目化管理的方式,打造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的特色文化品牌和区域特色文化示范区,这是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促使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转化。我国首个省级文化品牌——“多彩贵州”的成功创立,就是贵州文化企业在深入发掘本地文化特色后,打造出来的具有鲜明贵州文化特质的品牌。多彩贵州文化产业集团着力推动“多彩贵州”品牌的市场化运作,与金融、房产、白酒、茶叶等十多个行业深度融合,拉动投资数十亿,形成了产业集群,提升了“多彩贵州”的品牌效益和社会影响力,以文化特色打造产业品牌,在推动产业发展的同时繁荣了文化产业,形成了双赢的格局。

篇四:微信平台传统文化数字纪录片资源库建立方案

  基于微信平台的移动图书馆建设

  任越美

  【摘

  要】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移动终端的不断更新,以及智能手机的不断普及,使手机已经替代了传统的个人电脑成为数量最大的上网终端设备,全国各大图书馆开始尝试为读者提供移动信息服务,手机图书馆的服务模式逐渐扩展到信息查询、移动阅读、视频服务等多个方面.根据目前多个图书馆的平台使用体验,微信移动图书馆的功能性、交互性及其“营销”意识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期刊名称】《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卷),期】2017(033)004【总页数】4页(P81-84)

  【关键词】智能手机;微信;移动图书馆

  【作

  者】任越美

  【作者单位】陕西省图书馆,陕西西安71600【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G258.21世纪初期,全国各大图书馆开始尝试为读者提供移动信息服务,主要形式包括短信服务模式(SMS)和无线应用协议模式(WAP)两种,这一举措极大促进了移动信息服务的发展,是一次开拓性的尝试。之后在逐步从手机图书馆向移动图书馆过渡的过程中,手机图书馆的服务模式逐渐扩展到信息查询、移动阅读、视频服务等多个方面。伴随着数字出版的蓬勃发展,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不断涌现,使得

  读者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享受到图书馆的服务。国家图书馆首先推出“掌上国图”,之后又开发了多个电子书软件,例如“四大谴责小说”“三言二拍”“艰难与辉煌”“文锦经典诵读”“国图选萃”等多个电子书APP方便读者下载阅览。上海图书馆在这一方面也走在前列,推出的上海图书馆市民数字阅读APP中提供数十万种方正电子图书,还包括丰富的新华e店图书、盛大文学网络小说以及多种期刊资源[1]。各大高校图书馆大多采用数据库厂商开发的产品或由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开发商研制的软件。例如清华北大等4所高校图书馆采用的是北京书生的移动图书馆设计方案,支持UOML文档交换以及多种馆藏资源的数据格式转换,转换后的文本可以在各类手机上直接访问;西安交通大学等11所高校图书馆采用的是超星公司的产品,超星平台支持的移动阅读、全文阅读功能已成为国内移动图书馆服务的基本内容;南京大学等13所高校图书馆采用的是汇文自动化管理系统及其子产品“掌上汇文”[2],可以基本实现本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的集成、馆藏资源的一站式搜索及与读者交流互动等多种功能。

  微信公众平台是由腾讯公司在2012年8月推出的一项服务,平台基于微信移动客户端为载体实现,是面向商业、教育、政府等各种机构的一个综合性信息服务平台。自诞生以来,以其方便快捷的信息传递形式,得到了迅速的推广,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接受并使用。目前已有数万商业、教育、政府机构开通了公众平台,提供信息服务。基于微信平台建立的移动图书馆相比较图书馆的传统服务,其操作具有方便性、智能性、低成本的优势;用户群体数目庞大,可以对移动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产生巨大的推动力;传统实体图书馆,不论是后台管理、借阅流通还是信息咨询均受限于人力资本与时间空间。移动数字图书馆用户通过网络就可以享受到图书馆提供的数字资源,突破了时间空间限制,实现了图书馆的全时服务。

  2012年11月起,相对具有更高敏感度的高校图书馆首先开发与利用微信平台,2013年下半年至2014年上半年期间,地区图书馆也逐渐参与其中。截至2014年4月5日,全国112所211工程高校图书馆中,89所(79%)图书馆开通了移动图书馆服务,39所(35%)图书馆开通了微信服务;全国45家省级、副省级公共图书馆中,有22家(62.22%)开通了移动图书馆,11家(24.44%)开通了微信账号。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各家图书馆对新技术有一定的敏感度[4],但对开通之后的更新、开发、互动重视不足,平台发展进展缓慢。

  微信公众平台制定的信息发布机制为:认证用户可以在一天中推送3次信息,未认证用户一天可以推送1次信息,并且每次推送不可以超过7条内容。微信平台每一次发布的信息对象是关注该微信平台的所有用户,即一对多的形式。与传统信息服务相比,微信平台二维码、语音、视频推送拥有核心竞争力,并且还可以配备有预约、投票、互动、信息填写等多种互动功能。微信服务号的平台功能更为灵活,可以通过合理的设计导航栏使得信息推送功能更为清晰明了,代替原先难以记忆的特别制定反馈信息的方式,加强了用户主动获取信息的意愿,使得信息推送更容易满足用户的需求,降低了信息推送的无效性,提高了推送效率。此外,服务号可以通过绑定个人身份信息的方式提供更多的服务种类,不再局限于个人借阅信息管理,还可以实现讲座预约、馆藏预定、荐书信息等多种功能,极大提高了用户与后台的双向互动,增加了对用户信息的接受和反馈;还可以提供多种检索途径与检索入口,大大提高用户的检索效率;还设有常见问题、问答之类的栏目,使得微信平台更加生活化。但针对目前多个图书馆的平台使用体验来看,微信移动图书馆的建设仍有很大的空间可以改进。

  2.1功能性有待开发

  1)微信独特功能的利用率低。从各图书馆微信平台体验来看,对于微信独特功能的利用率非常低,大多没有实现视频音频俱全,而多以图文形式单向发布内容,缺乏与读者之间的双向互动,不能够满足用户双向互动的需求,易导致用户的兴趣与关注率持续走低,使信息服务功能大打折扣。图书馆推送内容过于单一化,基本以事

  务公告(图书馆各类事务性信息,包括开闭馆时间、帮助指南、通知信息等)、活动宣传(讲座、展览、少儿培训等活动)、传统文化知识普及等为主要内容,只有单纯的信息分享教育功能,不具备图书馆基本的借书预约、还书查询、馆藏查询、参考咨询等服务功能,只停留在浅层服务上,没有体现出微信公众平台吸引用户的重要价值,没有突破传统意义的网络平台信息发布概念,缺少对于微信平台功能特殊性的捕捉利用。

  2)微信平台功能利用改进措施。①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因为微信平台可以提供极为便捷的用户管理系统,因此后台管理者可以利用微信数据,基于不同的学科与兴趣,将用户分组管理,从而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甚至可以通过微信,使用户能够与某个学科的管理人员或者专家进行直接联系,为参考咨询服务提供便利,并且可以提高信息服务的效率和质量。②创建信息共享空间。图书馆还可以创建信息共享空间,为读者提供服务。信息共享空间是一种新型的、有助于用户形成良好信息素养的学习模式,可以提高图书馆信息的使用效率。传统的信息共享空间的搭建需要突破物理空间以及不菲的成本限制,现在利用微信技术,图书馆可直接在互联网中以很低的成本搭建出一个虚拟的信息共享空间。微信平台上的信息传播是免费的,并且传播速度很快,可以突破时空限制,让很多用户随时随地分享到信息,实现信息利用的最大化,并促使用户更加主动地通过微信平台使用移动图书馆,促进移动图书馆的发展。

  功能的改进可以从权限与分工着手,设置管理员权限,自动发布部分信息,节省人力物力,并且与微博、网页同步,扩大受众面;并将一部分权限下放给个人或部室,例如举办活动与讲座的负责人等,专业信息由相关学科的馆员管理,常规信息可由行政办公室负责,通过任务的分工与权限明晰来确保内容丰富、功能齐全与条理清晰。

  2.2交互性需要提高

  1)提高可用性与可操作性。订阅用户在后台发送的信息多种多样,很难与提前设计好的指令完全匹配,因此如何对用户发送的消息进行智能语义分析并给出相应的合理反馈十分重要,图书馆可以开发智能应答系统,对用户给出的指令或问题进行智能分析,并且进行智能匹配合并给出回复,充分利用微信后台一对一对话的功能,提高互动性,更好地识别用户的需求并提供真正有需求的信息,使微信平台具有更高的可用性与可操作性。

  2)提高信息传播的有效性。尽管微信平台有时信息推送繁多,但由于缺乏精准的受众分析定位,会导致受众对繁杂的信息无所适从,降低了信息传播的有效性;而通过用户自己选择订阅信息和相关资源推荐就能实现主动筛选的目的。例如订阅某个喜爱的栏目或者参与感兴趣的活动——以晋江图书馆为例,其公众号提前让用户在微信上预约,推出多期英语角、各种亲子活动[2],使得信息推送的有效性极大提升,非常值得推广。

  3)提供灵活多样的服务方式。在线咨询服务是移动图书馆十分重要的一项交互服务,但微信平台上的推广并不理想,主要有用户数量少,移动图书馆客户端开发不及时,提供的服务质量较差,用户接受度不高等多方面原因[4]。微信平台的优势在于它的即时性与多样性,基于微信庞大的用户群与开放性的交流方式,图书馆可以在微信平台上打造在线咨询服务系统。用户采用多种方式例如文字、语音、图片等方式展开咨询,平台也可以采用相同方式进行回复,使图书馆的形象不至于死板,信息传递更加便捷和准确。

  目前多数的图书馆微信平台界面极其简单粗糙,界面的可读性不高,缺乏功能性与互动性、缺失服务意识,不便于操作。因此在设计移动图书馆、平台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手机用户的使用体验,例如视觉美感、舒适度、便捷度、易操作等方面;有些互动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例如读者答疑、资源查询等,这些方面只要投入足够的重视并付诸行动都是易于解决的。

  2.3提高服务与营销意识

  1)服务即营销。在移动图书馆从理论层面向实践层面转向的过程中,初期由于受到移动通信网络的限制,移动图书馆发展并不顺利,所提供的信息与服务也不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虽然在实体图书馆中谈论营销在某种程度上有些违和,但在互联网中,营销与服务实则是联系在一起且无法分离的。用户如果没有好的使用体验,可以直接卸载这个软件,或者取消微信关注,从这个角度来说,服务亦即营销。服务本身就是最基本的营销,是一切其他营销活动的前提[5]。因此,移动图书馆想要得到好的发展,就必须先从改善信息服务入手。

  2)研究微信用户。移动图书馆的各项服务都是基于实体图书馆的服务产生的,也就意味着即使是处于互联网中的移动图书馆,它的服务对象大多也是倾向于本地用户而非外地用户。微信作为一种基于用户关系的即时通信工具,能够在微信平台关注的用户一般都已经是对应的用户群,不需要再进行进一步的筛选,因此他们对于图书馆所开展的活动就不会产生很抵触的情绪,甚至可能会主动转发图书馆的推送信息,无形中降低了很多图书馆的营销成本。

  一般来说,拥有越多的用户群对图书馆而言越好;但就综合图书馆实际的运营能力来说,盲目过快的扩展用户数量有可能导致服务质量的下降,反而造成负面效果[7]。因此可以尝试先通过微信平台巩固一个忠实的用户群体,不断充实移动图书馆的功能与提高服务质量,尽量增加用户浏览图书馆信息的可能性,增强自身的趣味性与实用性,之后再进行扩充与发展。

  3)制定营销措施。在微信平台上制定具体的营销措施,首先要根据用户的年龄、职业、不同的学科背景等种种因素将微信用户细分成不同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活动。其次时刻牢记将提升产品服务作为营销核心,在宣传的过程中主动、详细地介绍移动图书馆所提供的服务以及具体的操作办法,并可以进行教学活动:事前做好相关的视频等推送给用户。还要树立一个好的产品形象,从微信平台的头像、宣

  传语、二维码等一切与用户直接互动之处设计识别度高、容易被欣赏的图案;在用户咨询时减少千篇一律的机器回复,采用人工回复或有分辨性与异质性的答复,使用户体验到个性化与人情味。宣传过程中可以选择用户容易共鸣的话题或热点话题进行分享,增加移动图书馆的影响力。

  与微博等其他社交网络不同,微信不仅具有社交媒体普遍具有的用户黏度与交互性,同时还具有高关注、高活跃度与相对低成本的优势,既能够拓展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又可以促进传统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交流沟通,还具有一对一互动的功能,可以成为今后移动图书馆个性化定制服务的发展基础。尽管目前图书馆使用微信平台不在少数,但大部分的移动图书馆功能都不够完善,距离真正有效、高活跃度的移动图书馆的建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随着移动图书馆的逐步搭建,服务号将逐渐取代公众号,功能由单纯的信息推送变为满足读者的图书馆功能需求,利用开发功能建立出真正适合微信平台的、可以与之优势融合的新一代移动图书馆,使移动图书馆也可以成为日后新的学习潮流。

  【相关文献】

  [1]李白杨,白广思.面向知识咨询的图书馆移动服务设计与实现——以微信公共平台为例[J].图书馆学研究,2013(19):69-72.[2]苏美香.微信媒介在移动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以福建省内的图书馆为例[J].武夷学院学报,2015(4):53-56.[3]陈荣,吴迪,孙济庆.以微信为媒体的高校移动图书馆服务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7):85-91.[4]黄国凡,肖铮.图书馆新媒体服务的实践与思考——以厦门大学图书馆为例[J].情报资料工作,2014(6):85-88.[5]朱显军.基于微信的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与营销策略研究[J].兰台世界,2014(17):138-139.[6]刘昊.基于用户认知结构的高校移动图书馆微信平台信息服务研究[J].科技广场,2016(8):95-99.

篇五:微信平台传统文化数字纪录片资源库建立方案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路径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新媒体

  1.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精神价值维度上承继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和理念。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包涵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思想品格、道德规范和精神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广度和内蕴深度。因此,全社会,特别是作为实现“中国梦”后备军的年轻人要深入了解、学习传统文化,寻得民族的根,充分认识文化传承的现实意义,自觉地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伟大复兴。

  2.新媒体时代传播特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催生了互联网、数字技术、移动通讯革命性的发展,出现了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一系列文化传播的新形式。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迅速成熟,丰富文化传播载体的同时,也改变和建构着大众新阅读习惯和层次。新媒体形式是以传统媒体形式为参照物,是继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介形式之后,随着科学技术革新而出现的文化的新载体。较之传统媒体,新媒体中数字化元素的出现和数字化形式,改变了传统的以纸质媒介或是信号作为传播方式。新媒体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文化传播呈现出多向性、非线性、个性化与互动等新的形式特征,其使用人群多为80后,90后。这些代际的年轻人是在电视、电脑与手机陪伴下成长起来的“电子一代”亦或是“读图一代”。新媒体的诞生,颠覆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改变着大众接受心理、行为状态和阅读习惯,在某种意义上讲改变着人们的交流方式、生存态式和生存状态。今天,新媒体的技术支撑体系已经日趋成熟,终端设备的普及所提供的最基本的物质支持产生了一个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的群体。新媒体和数字技术手段的日臻完善,也丰富了艺术表现手段。新媒体技术在综合了不同媒体特点的基础上,增加了二维制作、三维制作、虚拟空间、电子感应等技术手段。新媒体在文化传播方面,呈现出为立体、真实,实时互动的态势。传统文化的代际之间的传承,不仅取决于传统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内在张力所彰显的蓬勃生命力,还取决于它是如何被传播,如何让大众接受。新媒体时代,以互联网技术和数字化技术为标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实现传播的现代化转变,在新型媒体中如何展现,以及如何充分利用新媒体人人都可以进行大众传播的特点,发挥新媒体受众群体的主动性的优势,最大限度的规避新媒体劣势带来的负面影响,使中国传统文化发挥德育建设中引领作用,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二、新媒体时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1.建设中国传统文化电子数据库是文化传播的新载体

  互联网时代,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要依赖新媒体进行传播、普及和弘扬。几千年来传统文化传播的方式都是以纸质媒介,通过传统购买和阅读完成为传播。新媒体时代,将中国传统文化转化为数字化存储方式是革命性的变化。国家图书馆启动的“中国基本古籍库”项目,目的是把纸质媒介存储转化为数字,建立数字化数据库,可以说是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工程。中国传统文化数字化建设项目共分20个大类,细分100个子录,涵盖哲学、社科、史地、艺文等学科。先后,将自先秦时代开始,直至民国年间历朝历代经典文本典籍1万余册通过电子扫描,实现了纸质媒介存储方式到电子数据存储方式的转变。具不完全统计,文字资料可达20亿字,图像资料累计超过2000万页。电子存储内容总量是《四库全书》的3倍。中国传统文化数字化工程是一项努力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网上运行传播的系统工程,馆藏模式体现着其核心理念。终端是建设一定数量规模宏大的、地域上分布广泛的、可以实现跨库检索的数字化文化信息资源电子库。中国传统文化数字化工程建设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方方面面内容,用数字技术重现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和当代文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数字化数据库是网络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媒介和平台。

  2.数字化出版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新方式

  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化存储的同时,磁介质的电子出版物兴盛发展起来。伴随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的出现,数字化技术模糊了图书、报纸、杂志、电视、音乐等传统媒体的之间的界线。中国传统文化的所有内容经过数字化转换,都能够图文并茂的在相应的终端电子设备上表现出来。方便、快捷便于携带和阅读的优势使以电子介质为载体的电子出版物成为传统文化传播的新宠。电子出版物在版权许可的范围可以在最广大范围内销售,也能够成为电视、计算机网络资源的原点。据有关方面预测,网络出版将会在未来5―10年内成为文化出版和传

  播的重要载体和模式,更新着文化传播的方式和范畴。通过网络购买和下载数字化的传统文化产品,加速传统文化传播的广度和幅度,便于传统文化价值的交流和推广。

  3.通俗化传播成为传统文化传播的新手段

  新媒体受众群体的阅读特点和接受习惯,要求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要有所改变。传统文化不在是高高在上的“阳春白雪”,通俗化传播成为传统文化传播的新手段。通俗化传播就是采取通俗的方式来满足普通文化层次观众对传统文化的需要。通俗化传播是在充分考虑到现实社会中的传统文化生存环境和社会大众的接受水平,采用的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文化普及和传播。经过时代的发展,老庄思想、儒家学说、《三国演义》《红楼梦》这样的经典著作对于普通大众而言,晦涩难懂。通俗化传播就是将这些典籍翻译成通俗易懂的白话文,成为人人可懂的现代读本,实现手机终端网络阅读。电视、网络媒体播放则是采用学者真人秀的形式,通过学者幽默风趣的讲解,使晦涩难懂的古籍变得通俗易懂又趣味横生。抑或是以电视、网络为平台,采取诗词、典故比赛的形式,将古代历史事件和人物,演变成故事,通过网络或电视使原本束之高阁的历史传统文化惠及大众,让人们在竞赛的刺激中,在故事讲述中去了解历史。另外,传统的蒙学读物则是以动漫的方式,把瀚如烟海的古代励志的典故和劝诫故事展现出来,寓教于乐,从而实现蒙学教育的现代化转变。综观这些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宗旨的电视节目,《百家讲坛》无疑是其中成功的典范。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大多数普通大众,和新媒体使用者而言,是熟悉的陌生人。说熟悉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经过岁月的沉淀已经内化为民族文化心理,大家从小耳濡目染的都或多或少接触过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对于传统文化有所了解,但又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与传统文化渐行渐远。《百家讲坛》节目将深埋在历史长河暗处的中华文明瑰宝挖掘出来,接续了割断了一百多年的传统文化,并以大众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传播,激发最大数量的普通民众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百家讲坛》节目火爆,不仅是借助传统文化热之势,更是巧妙地运用电视、网络的平台,以通俗化的方式延续传统文化,成功地让传统文化在电视网络中的传播,实现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转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意义不是让传统文化高阁在书斋中吸收年轮的气息,而是在于我们如何在更大范围内汲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构建社会主义道德大

  厦。

  三、新媒体时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机遇与挑战

  1.新媒体时代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机遇

  新媒体形式的传播是一种全新的传播形式。它的数字化技术和终端设备的发展,让文化传播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新媒体传播开放性与丰富性,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打开了一片崭新的天地,而技术保证上又为新媒体传播提供了空前的便利。新媒体的网络和手机客户端平台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在人类文化和文明的发展史上,一种新的文化介质的出现必然会带来文化传播的革命性发展,其中也会产生一些新的文化特征。当代文化传播的态势和演进是以互联网技术和数字技术发展为基本的技术条件,随着人们阅读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渗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全新传播媒介和手段对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弘扬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2.新媒体时代中国传统文化传播面临的挑战

  新媒体传播为弘扬传统文化提供新的表现形式的同时,也承担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在实现传统文化传播的实践时,我们要摒弃现代技术对传统文化的简单的阐释和堆砌,利用数字技术语言的图文并茂的优势,寻求中国传统文化在新媒体时代纵深层面延展的可能。我们在利用新媒体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时要充分认识“内容至上”的原则和坚持传播传统文化的基本底线,将中国灿烂辉煌的传统文化资源和当代文化成果制成数字化产品,以优秀的传统文化占据网络资源优势,实现世界文化交流。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五千年的代代传承过程中,每一次技术的更新必然会带来了传播方式的变化,新的传播方式反过来又会推动文化的传播、文明的进步和传播技术的更新。在新媒体语境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机遇和挑战并存。

篇六:微信平台传统文化数字纪录片资源库建立方案

  传统文化训练与校园文化建设融合的调研报告

  伴随新媒体时代到来,利用微信进行中华传统文化训练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融合势在必行。将中华传统文化训练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面临引导性不足、大学生意识不够等问题。需要从建立自上而下的线上推广体系、塑造把关人、拓宽活动延展性等方面更好地推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转型,实现基于微信平台的中华传统文化训练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相融合。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一)有助于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引领

  我国各高校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不仅要留意校园文化活动的实践性、参与性、训练性、丰富性,也应当留意每一次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否能够实现对大学生正确的思想引领,是否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否能够拓宽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和思想境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原本就有包含当代大学应当形成的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很多思想有利于大学生的道德养成和人格修养的塑造,为大学生逐步建立乐观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乃至世界观丰富了精神内容,拓宽了方法渠道。

  (二)有助于增加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效性

  当前高校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缺少明确的建设评价标准。从而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也难以确定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效性。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文件多,期盼多,活动多,目标多,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效性并不强,面临着形式大于内容,活动浮于表面,缺少深度,缺少延展性等问题。

  (三)有助于抵挡多元化文化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冲击

  伴随新媒体的进展,人们可以越来越便捷地了解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文化。但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渗透,有助于增加青少年的推断力、防范意识,增加对外来多元文化的有效识别,抵挡外来文化通过输出文化产品等对我国青少年思想的侵蚀。

  二、借用微信平台进行中华传统文化训练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相融合的必要性

  当下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社交平台,以其便捷的媒介属性和便捷的社交聚合性在大学生群体中广泛使用,借助微信平台实现中华传统文化训练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相融合势在必行。

  (一)微信沟通的即时性与互动性

  不同于以往高校在进行思想文化传播训练时开展的课堂宣讲、班会讲座等传统模式,微信的使用打破了时间和场

  所的限制,便于学生更便利、快捷地接触和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了解校园文化的最新动向。目前高校的大部分工作人员,包括任课老师和辅导员群体在内,都已开通并机敏使用微信。各高校也涌现出各种各样的微信公众平台,最大可能得实现老师群体与学生公平的、即时的沟通和共享,从而更高效得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渗透。

  (二)微信对阅读习惯和渠道的转变

  微信等移动社交平台拓宽了校内师生和校外大众了解高校校园文化的渠道,转变了距离对文化传播的制约。受众阅读不再受时空限制,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微信了解校园文化动态。微信作为目前最常使用的手机移动App,借助微信来实现中华传统文化传播和校园文化信息时,能够使学生更简洁认可和接受,可以更为便利得调动学生的参与乐观性。传统的中华传统文化训练和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一般需要在指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接收信息的渠道相对单一,简洁受到包括来自人力、物力以准时间和空间等方面的限制。借助于微信平台,转变了传统的阅读和信息传播渠道,让高校校园文化传播无处不在。

  三、基于微信平台的中华传统文化训练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相融合的现状

  (一)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训练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融合现状

  现在很多高校已经开头认识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训练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相融合的重要性并着手推动,但是仍存在很多问题。很多大学生不能意识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对传统文化缺乏学习、甚至于接触的爱好。他们更多的精力乐意投入到像歌手大赛、主持人大赛、啦啦操等时尚性和消遣性强的活动中,对新颖科技的爱好度也大于传统文化。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活动屈指可数、项目单一,大学生参与度不高。喜爱传统文化的学生可参与项目的选择种类不足,而已有的活动乏陈可新,缺少大众吸引力。校园文化建设中对传统文化的引导亦不足,参与渠道相对单一。微信、微博、贴吧等新媒体尚未被高校很好的利用,没有作为舆论和文化的引导窗口来宣传中华传统文化。很多高校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播还停留在师者讲学、悬挂海报横幅等传统做法,没有很好地利用当下流行新媒体在建设校园文化的同时更好地推动中华传统文化训练。

  (二)利用微信进行中华传统文化训练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相融合面临的困难

  高校工作人员对微信的应用水平亟待提高。目前大部分高校的管理者还不能更好地将微信用于校园文化建设。“互联网+”的新形态对高校管理者应用推广微信等新媒体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利用微信推动中华传统文化训练与校园文化建设融合的时候,假如把关不严或者某些敏感信息被曲解传

  播,很简洁在短时间内进行大范围传播,甚至升级为群体性大事。作为一种即时通讯工具,当应用微信平台作为文化输出和学台时,很简洁受到包括好友消息、朋友圈回复、玩耍回归邀请等的影响和干扰而产生中断,导致留意力转移。

  四、基于微信平台进行中华传统文化训练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相融合的实施路径

  (一)建立自上而下的线上推广体系

  若要在高校充分开展中华传统文化训练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融合工作需要完善一个自上而下的微信平台应用体系,要求高校全部校园文化建设的工作者要形成共识。包括高校团委、学生处、教务处在内的各个行政部门及辅导员要全员开展微信平台运用的培训活动,使线下工作能够在微信平台上得到连续和更加的发挥,激发微信平台的应用优势,更好地推动中华传统文化训练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融合工作。

  (二)加强微信“把关人”的塑造

  所谓新媒体“把关人”就是指在网络传播的过程中,经常给大家供应网络消息,同时发表的言论有肯定影响力的人。想要更好地推动基于微信平台的中华传统文化训练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相融合的商量,塑造微信“把关人”至关重要。针对当前高校的现状,微信“把关人”绝大多数由老师担任。这就要求高校领导者和管理者肯定要重视老师信息素养的培养,包括老师对信息的认识,对信息价值、信息训练价值的认识,娴熟应用信息技术,坚守信息道德等。老师的信息素养不提升,任何技术硬件都是无用的,最终都会成为摆设。提高老师信息素养,一方面要提高老师运用新的信息技术为教学服务力量,一方面要帮忙老师树立“服务”学生的职业理念。通过日常“积累新媒体资源、使用新媒体资源和创建新媒体资源”这由表层到深层的“三部曲”培训,有目标、有计划、有成果地提升自己,用现代训练技术和现代训练理论“装备”自己,有效地消退传统老师的“自卑感”,切实提高老师的自信念和成就感。只有具备优秀媒介素养的高校一线工作者才能更好地运用微信处理相关事务,将传统训练的方式和理念与新媒体平台特性相结合,更好地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工作。

  (三)微群和微信公众号的建立

  依据不同目的建立主题不同的微群。基于大学生喜爱利用微信进行通信与沟通的特征,利用微群将喜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生聚集起来,促进大学生通过微信进行深度学习沟通,亦鼓舞老师、辅导员等引导学生的学习沟通活动。鼓舞高校利用微信公众号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既可以在具有影响力的校级微信公众平台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微信推文,也可以在某些微信公众平台设置传统文化主题板块,甚至可以建立以推广中华优秀传统为主的校园微信公众平

  台。

  (四)提高传统文化活动的多样性

  高校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可加大对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关的包括国学社、汉服社等社团的扶持力度,鼓舞并辅导学生组建更多的相关社团,并帮忙该类社团做线上微信宣传推广;乐观举办“国学达人挑战赛”“古诗词大赛”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竞赛活动,活动内容跳出传统活动的设计形式,既要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又要兼顾活动的趣味性;参与方式也突破以往传统文化相关的竞赛类活动线下报名方式,可以通过微信进行线上答题选拔。甚至可以推出微信小玩耍,借助微信平台以玩耍答题的方式获得更多人的关注和爱好,从而加入相关活动行列。通过广泛的微信线上推广和创新传统文化活动形式,打响传统文化类社团的校园知名度甚至社会影响力,吸引更多的同学加入传统文化类社团。新媒体环境下利用微信更好地拓宽中华传统文化训练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相融合的实施路径,推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转型任重而道远,是需要我们连续深化商量的课题。

篇七:微信平台传统文化数字纪录片资源库建立方案

  传统文化基于短视频平台的创新性传播

  摘要:我国拥有着无比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新媒体时代移动短视频平台为传统文化的创新性传播提供了新的载体。文章在对当前传统文化基于短视频平台的传播概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移动短视频平台传播传统文化的审美价值及数字时代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播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在新媒体时代为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播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传统文化

  短视频平台

  动态美学

  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和生命基因,蕴含着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情感理想、思维方式和审美意识,对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近年来传统文化的传承价值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借助于新的传播手段使传统文化更好地焕发出生命力也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1.传统文化基于短视频平台的传播概况

  自2013年中国第一个移动短视频应用上线以来,短视频迅速崛起。调查显示,短视频主力用户集中在18-35岁之间,用户使用频次、使用时长较之前增幅明显,更多的海外受众倾向于通过短视频等新媒体了解中国文化,年轻群体更是如此。2019年4月,抖音短视频平台正式宣布推出“非遗合伙人”计划。该计划通过加强流量扶持、提高变现能力、打造非遗开放平台及开展城市合作等方式,全方位助力非遗传播,帮助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和市场价值。短视频平台以其广泛的用户基础、先进的技术支持、品质的文化内涵、完善的传播渠道等优势成为传统文化创新传播的重要平台。

  2.移动短视频平台传播传统文化的审美价值

  移动短视频是以传统视频为基础诞生出的一种新型传播方式,其借助移动设备传播,内容以时长较短的视频为主,通过竖屏化、视觉化、场景化、故事化等的方式,营造出传统文化独特的意境之美,展现出中华文化的审美风范。

  2.1艺术性

  短视频以其丰富的视觉画面优势,融合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动画等多种媒体视觉元素,通过情景化、故事化、多媒体化等的方式,呈现传统文化的意境之美。系列短视频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每集用5分钟的时间讲述一件文物,介绍国宝背后的中国精神、中国审美和中国价值观,带领观众读懂中华文化。李子柒所制作的美食类短视频不仅在国内短视频平台拥有超级点播量,在海外视频播放平台如Facebook、YouTube平台等也获得了数百万的播放量,视频中恬静的生活画面、美丽的乡村场景等向受众展现了富有神韵的东方美食文化。

  2.2思想性

  全媒体时代,短视频平台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全新阵地,其思想性与审美价值不仅体现在传统文化本身富含有思想性,也体现在文字、图片、视频等视听影像在与传统文化内容相互交织的过程中在文化情感上的相互促进,而其激发的思想情感多侧重中华民族精神、中华美学精神、文化自信等深层次的文化情感。西瓜视频推出的“国风发现计划”,以全新表现形式展现更多元的国风特色,既有民乐、舞蹈等艺术形式,又有刺绣、汉服等兴趣圈层。西瓜视频上的视频创作人在都市起舞、在西方街头演奏民乐,不断地将国风文化带入大众视野。视频平台与传统文化结合的形式使得传统文化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

  2.3时尚性

  短视频的平台优势助力了传统文化实现由“静观美学”向“动态美学”的转变。首先,短视频的制作门槛低、传播基础广泛,也更容易让更多人享受到“信息红利”。再者,短视频平台作品的全屏、高清与音乐结合等特点也可以将传统文化最美、最真实、最吸引人的一面呈现出来。传统文化需要走进大众,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的强社交性、互动性、制作成本低等特征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广泛传播,在坚守传统文化之根的同时融入现代元素和表达方式,丰富短视频的表现形式和创意性,如博物馆日“文物戏精”的抖音短视频、“网红景点”直播等新的展示方式和参与方式,点燃了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热情;李子柒、滇西小

  哥等团队通过在各大视频平台持续不断地输出高品质、题材新颖的视频而把中国的美食文化传播到海外。

  3.数字时代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播策略

  3.1融合艺术形式,打造“动态美学”

  传统意义上,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在数字时代,艺术形式开始融合重组,实现“静态美学”向“动态美学”的转变。各大短视频平台上所开发的多种多样的传统文化的动态特效,动态地展现了传统文化之美,通过动态画面、动态音效等,使用户感受到传统文化的乐趣,呈现给用户不一样的动态体验。

  3.2推动传统文化的跨界融合

  在数字时代,大众对于文化创新的需求更加强烈,内容更新不断加速。这需要文化在内容上不断打破领域界限,吸收更多文化元素,随着时代更新艺术观念。比如,古老的艺术也可以囊括现代元素,传统文化可以实现和流行文化的跨界融合。以西瓜视频平台为例,其在站内发起的“国风发现计划”中,不少视频创作人的作品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元素融合从而达到了更佳的传播效果,如视频作品唢呐高燃演奏《霍元甲》将传统乐器与流行歌曲进行融合不仅再现了传统乐器的魅力,也让传统文化与潮流文化实现碰撞与融合;在魔都隐秘的古宅前飒爽起舞尽显国风韵味,将古典音乐、服饰等多种国风文化要素进行糅合,再现江湖侠客的快意恩仇,激活了大众对于传统文化的新的认知。

  3.3借助技术手段,激发大众参与和互动

  大众是传统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及对象,要想更好地创新传统文化的传播,需要利用好技术及运营手段,降低大众的参与门槛,提高大众艺术创作和互动的积极性。如川剧变脸作为一项操作复杂的传统文化,非专业演员难以掌握,借助于短视频平台特效的助力,大大降低了戏曲表演的门槛,普通大众也可以借助短视频平台体验变脸的魅力。

  4.传统文化基于短视频平台传播的反思

  作为更加便捷、更加日常的传播载体短视频平台以全新的内容样态解码传统文化,降低理解语境,拉近以年轻人为主的用户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距离,更好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当前,各大短视频平台上也已经形成了巨量的传统文化视频,但是也存在视频作品良莠不齐,叙事方式、视觉语言、影像质量等专业水平差距较大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短视频传统文化的传播效果。因此,一方面需要不间断的知识传播培育传统文化的关注者、爱好者、跟随者和创新者,另一方面也需要短视频传播平台担负更多的责任,通过技术手段优化短视频传统文化传播者的影像叙事能力。

  参考文献:

  [1]刘佳.中华传统文化创新性传播的路径与对策[J].传媒,2021(10).

  [2]彭聪,赵昆.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活态的传播创新——以安新芦苇画短视频呈现为例[J].出版广角,2019(1).

  [3]朱海婷,李书琴等.抖音平台传统文化类短视频的发展现状、趋势及运营建议[J].视听,2020(1).

  基金课题:本文为2020年度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IP资源的创造性转化研究”(项目编号:ZD202008303)阶段成果;2020年度山东省艺术教育专项课题“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校影视艺术教育的融合化发展探究”(项目编号:ZY20201519)阶段成果;2020年度山东省“传统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专项课题“文化强省视域下齐鲁传统文化融媒体传播及产业化发展研究”(项目编号:ZC202011148)阶段成果。

  作者简介:张丽丽(1985—),女,青岛滨海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媒介与文化传播。

篇八:微信平台传统文化数字纪录片资源库建立方案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传统主流媒体微信公众号的运营策略及思考

  作者:刘晋

  来源:《新媒体研究》2019年第10期

  摘;要;运用个案研究法,对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多家传统主流媒体微信公众号的定位、内容、阅读量等进行分析,探讨其基于微信公众号的运营策略,并从盈利模式、技术前沿、用户参与等方面进行思考,总结出传统媒体要善用优势,利用简洁生动的标题与原创转载相结合的内容,在向用户展现强亲和力的同时注重差异竞争,从而为自身发展探求更多空间。

  关键词;传统媒体;微信公众号;运营策略;思考

  中图分类号;G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360(2019)10-0061-02近几年来,随着网络数字技术以及新媒体平台的蓬勃发展,大数据时代已悄然来临,为了与新媒体在互联网空间抢占市场与话语权,作为国家的重要思想文化阵地的传统主流媒体身先士卒,利用其原有的公信力、人脉及资源等优势率先开启转型。微信公众号(以下简称“公众号”)诞生于新旧媒体融合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其在内容生产、平台功能等方面都给传统媒体提供了新的运营思路。综观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主流媒体公众号,每天都能诞生数篇“10万+”文章,由此可见传统主流媒体在公众号运营上取得了一定成果。

  1;传统主流媒体微信公众号的运营策略

  1.1;善用优势,主推时政新闻

  报道时政新闻一直是传统主流媒体的优势所在,因此在公众号运营过程中不能摒弃优势,反而要善用并扩大自身优势,澎湃新闻做到了这一点。澎湃新闻自開启转型之时就提出“时政”和“思想”两大口号,主打时政新闻,注重思想分析,力求内容的高品质与原创性。“澎湃新闻”公众号每天及时推送惠民政策与措施、用户感兴趣的国内外重大新闻并赋上专业化的内容解读,让用户在了解国内外最新动态的同时,学会用专业的眼光去多角度地看待问题。例如,俄罗斯总统普京与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于今年4月25日在符拉迪沃斯托克进行首次会晤,会晤的日程安排、谈话内容成为中国媒体乃至世界媒体当天争相报道的重点,澎湃新闻自然也不例外。然而在次日的推送中,一则《普京金正恩互赠刀剑,一个细节很有意思》则吸引了读者的眼球。推文的主要内容围绕着“在俄罗斯传统文化中,赠人武器是不吉利的,应该需要对方向自己做出购买的动作”而展开,所以当两位领导人在交换礼物时,会先给对方一枚硬币。澎湃新闻不仅主推时政新闻,对新闻内容的深度解读恰好也印证了其“内容为王”的宗旨。

  1.2;互动交流,展现强亲和力

  传统主流媒体成立之初的宗旨是做党、政府和人民的重要喉舌,对国家、社会实施舆论监督。但是在新媒体时代,想要将信息准确传达给受众并使之乐意接受,就必须真正地和受众交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朋友,达成一种你说我听的默契交流。公众号及时便捷地与用户沟通的功能,给传统媒体努力改变这种难以接近的“刻板印象”提供了一个契机。作为传统主流媒体之一的新华社在转型之初就力图改变过去的传播方式,其公众号在秉持着重大新闻报道时的专业权威性之外,还会运用各种方法与用户拉近距离。比如在一篇推文《哇!原来我们这么合~》中,该推文主要是推送一款小游戏供用户娱乐,通过测试自己的性格植物并与好友分享,从而测试好友之间的匹配度,实现与用户的互动。在推文中不但有网络表情包、网络流行语等搞笑元素的加入,而且还会在留言栏积极地对留言进行回复,如“怪我咯~”“00后都成年了大哥…”。这种活泼元素的加入与留言回复的趣味性,都在极力向用户传递一种生动形象的强亲和力。

  1.3;摆脱冗长,标题一目了然

  在日新月异的网络新媒体时代,碎片式的数字化阅读成为了当下人们使用新媒体的常态。2018年4月18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调查显示,2017年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为73.0%,超过半数的成年国民倾向于数字化阅读方式[1]。然而用户每次使用移动设备进行数字化阅读的时间及精力都是有限的,尤其是每天面对众多公众号轰炸式的消息推送,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吸引受众的关注,自然成为每一个新媒体运营者亟待解决的问题。“人民日报”公众号别出心裁,采用标题前附上小标题的方式吸引用户眼球,如【关注】【提醒】【夜读】【健康】【荐读】,这样既醒目又能有效地进行信息分类推送。在今年5月1日推送的推文《【关注】凉山这几起森林火案告破,得知真相后网友坐不住了》,简洁活泼且一目了然的标题瞬间引起受众驻足,激起他们“戳”开的欲望,在推送当天阅读量就达到了10万+。此外,人民日报做到了媒体应该坚守的底线,拒做“标题党”,就像其一直倡导的口号:“参与、沟通、记录时代。”一样,邀请用户一起做时代的见证者。

  1.4;原创转载,内容双管齐下

  媒体技术发展迅速的今天,究竟是技术、品牌、流量、服务、渠道、用户数量等因素为王,还是以优质内容为王,这些争论一直此起彼伏,但是,当技术、渠道的发展比较平衡、同步时,媒体的竞争力就会递减,内容就成为媒体竞争的根本要素,“内容为王”就可能成为媒体发展的制胜法宝和铁律[2]。在海量信息时代,只有做出优质的原创性内容,才能聚集稳定的用户。

  对于粉丝量庞大的传统主流媒体来说,在坚持“内容为王”的同时,也要尽可能满足用户多方面的需求。但是一个公众号运营团队出品的原创文章毕竟有限,风格也未免有些固定单一。于是传统主流媒体实行“融百家之言”措施,选取其他媒体推送的优质内容进行转载,做到资源共享,双管齐下。比如,“人民日报”曾转载“新华社”的文章——《如果你认识王梓陈!》;“新华社”曾转载“澎湃新闻”的文章——《衢州政府机关这波“五一通知”,网友都说赞!》。其实不仅仅是媒体之间互相转载,“央视新闻”也曾转载过“现代快报”的文章——《高甜!爸爸开网约车,10岁女儿写纸条“求包容”》。这种原创与转载相结合的方式,不仅使公众号推送的文章风格多样,让用户时刻保持新鲜感,也能将公众号与用户进行有效连接,建立长期稳定的互动关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1.5;差异竞争,打造品牌栏目

  经过几年来传统主流媒体坚持不懈的努力与探索,其公众号的运营日趋成熟并逐渐形成自身的经营之道。如何有效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努力塑造差异,从而在众多同类型公众号中拔得头筹,自然而然成为媒介运营团队们下一步需要仔细考量的问题。而打造有影响力的品牌栏目,似乎已经成为众多运营团队之间不约而同的选择。以“央视新闻”公众号为例,其公众号的首页就专设了一个板块叫做“名牌栏目”,该栏目下的两个子栏目分别是“深度解读”与“央视快评”。“深度解读”栏目会精选近期重大时事事件进行深入剖析,“央视快评”则是由央视评论员针对社会热点或痛点提出看法或见解,带领读者紧跟社会步伐,把握社会趋势。无独有偶,“新华社”公众号在2018年1月1日正式推出“新青年YouthTalks”栏目,该栏目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新青年演讲”,主讲人有“90后”器官捐献协调员、中国消防员等,他们会进行5~10分钟的个人故事分享;二是以访谈录形式呈现的“青年说”。栏目推出之后好评如潮,几乎每一期栏目的阅读量都能达到10万+,这一档栏目通过讲述新时代的青年故事,分享新时代的青年态度,从而向社会传递青春正能量。

  2;对传统主流媒体基于微信公众号运营之路的思考

  2.1;探索盈利模式

  无论是传统主流媒体还是其他媒体,在达到社会效益目标的同时,都会希望产生相匹配的经济效益。在传统主流媒体公众号运营前期,运营重心是打造精良品牌、创造优质精品内容。目前看来,传统主流媒体公众号已经渡过粉丝量、美誉度与信任度的积累期,并获得了大量用户的关注。笔者认为,探索行之有效的盈利模式,是传统主流媒体公众号需要思考的长久之道。纵观目前的趋势发展,传统主流媒体已经开始付诸实践。比如,“人民日报”公众号将每晚推送的【夜读】板块的文章汇总成系列图书《日思夜讀》,现已在当当、京东客户端上正式发售;新京报在公众号平台上也已开通“掌上订报”业务,为新京报客户端的进一步推广打下基础;2018年12月21日,“新华社”公众号正式上线“新优选商城”,这是一款打造“媒体+电商”全新形式的微信小程序产品,主要依托于权威媒体矩阵,致力于打造新型购物体验,从而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商品。传统主流媒体也许是因为有国家政策、人脉资源等方面的扶持,似乎并没有接受商业化广告合作项目,但是若想要谋求更多发展,为潜心打造更多的精品优质内容提供一些物质保障,则需要付诸一定的时间与精力对盈利模式进行积极探索。

  2.2;关注技术前沿

  科技改变生活,在传媒业,媒介技术层面上的加持有利于丰富用户接受信息的渠道与方式。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用户体验”越来越成为媒介运营者的重要考虑因素,谁能在与用户的听觉、视觉、互动设计上有所创新,就能在媒介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人民日报”公众号别出心裁的将“人民日报FM”小程序与公众号进行连接,让用户可以无时无刻方便快捷地“听新闻”;在迎接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利用小程序推出“脑力冲冲冲”有奖答题小游戏,增加与用户的互动交流。新华社利用小程序技术推出“新优选商城”,提供线上电商服务;其公众号则推出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全球首个“AI合成主播”,人工智能主播播报新闻,这种新兴技术带来的有趣体验能够迅速抓住用户的眼球。央视新闻在报道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期间,与“形色App”进行合作进而打造“识花世园会”H5,利用“形色App”提供的形色识花AI技术,给用户提供“拍照识花”功能。技术推动产业发展,传媒业要始终关注技术前沿,这样才能不断丰富用户的使用体验。

  2.3;注重用户参与

  我们正处于运用媒介愈发成熟的时代,当用户体验到媒介带来便利生活的同时,自然会渴望参与到媒介运转的环节之中,因为参与能够让用户获得自我认同并收获归属感,对于媒介而言,这种用户所追求的归属感也可以起到稳定用户的作用。新华社与澎湃新闻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并为之付诸行动。“新华社”公众号在首页专门设置“爆料热线”服务;“澎湃新闻”也设置了“我要投诉”服务。这是媒介运营团队向用户发出的邀请,一种邀请用户共同参与公众号建设的行为,所以在设置之初就能够赢得用户的好感。再者,这种重视用户参与体验的行为,不仅能够利用用户来给自身提供内容资源,让用户去担任内容“生产者”,也提升了用户的参与感,让用户能够找到自我价值,从而获得归属感。另外,“澎湃新闻”公众号还设立了“在澎湃工作”板块,这不仅仅是单纯的向互联网索取内容,而且还是利用互联网招揽人才的思维。这种一举多得的行为,自然能够为其公众号甚至是其他业务的发展与延伸提前抢占先机,值得其他传统媒体进行效仿。

  参考文献

  [1]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发布[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8,27(3):38.[2]朱杰,张丽娟.从“内容为王”的角度看微信公众号的兴衰[J].新闻论坛,2019(1):7-10.

篇九:微信平台传统文化数字纪录片资源库建立方案

  互联网思维下传统纪录片的革新——以微纪录片《早餐中国》为例

  秦川儿;段慧宁

  【期刊名称】《《西部广播电视》》

  【年(卷),期】2019(000)01【总页数】3页(P5-7)

  【关键词】《早餐中国》;微纪录片;互联网

  【作

  者】秦川儿;段慧宁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正文语种】中

  文

  1互联网背景下传统纪录片的创新发展

  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逐渐成为人们接收信息的主要方式。加之目前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闲暇时光越来越少。时间长、线性传播、叙事宏大、内容丰富的传统电视节目在互联网媒介上传播趋势也逐渐发生着改变,越来越向微趋势发展,微信、微博、微电影的相继出现,使微纪录片应运而生。

  1.1微纪录片的界定

  微纪录片的概念最早是由凤凰卫视提出的,凤凰卫视从2009年就开始了微纪录片的制作和播出,随后,各大视频网站和卫视开始跟进,其内容涉及文化、地理、政治、民生等方面,受到业界越来越多的认可。微纪录片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以适

  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它由传统的纪录片发展而来,真实性是其核心,以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作为拍摄对象,采用现场拍摄的方式,记录下真实的生活场景,或正在发生的人和事,并在后期加以艺术化处理,以此表达创作者的某种情感,并且能够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和思考。时长一般在5~25min,适用于互联网即时、碎片化传播的要求,其创作成本低、制作周期短。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可以与广大网民实时互动,不断扩大微纪录片的影响力,丰富微纪录片的创作内容和传播渠道。

  1.2互联网思维对微纪录片发展的影响

  互联网相较于传统电视媒体而言,互动性和灵活性更强,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互联网接收信息,使得微纪录片打破了传统纪录片的束缚,在叙事结构、传播方式、受众定位上都发生了变化。

  传统纪录片以宏观叙事为主,时间冗长,采用“主题先行+解说词”的模式,其目的是通过大篇幅的画外音阐述,使主题更加明确。而微纪录片以微观叙事为主,注重对百姓生活的记录,从而表达创作者的情绪和观点,让人们关注身边正在发生的事情和变化。

  传统纪录片传播渠道单一,只能通过平面媒体、电视媒体进行传播。而互联网时代微纪录片的传播渠道变得多样化。平面媒体、电视媒体、网络媒体等都可以进行微纪录片传播,网络媒体中有丰富的视频网站,如爱奇艺、腾讯、优酷等,这些视频网站一方面极大丰富了其传播渠道,另一方面使微纪录片的传播竞争力加剧。,促使微纪录片创作者树立精品意识,要在制作、传播、营销等各个环节下功夫,用高质量的作品吸引受众眼光。

  传统纪录片在电视媒介上传播,主要以传者为本位,忽视受众对影片的反馈。而微纪录片在互联网上进行传播时,以受众为本位,注重影片与受众的互动性。因此,创作者要擅于利用互联网思维进行微纪录片的营销和推广,以此来吸引受者众目光,加强与受者的互动。微信、微博成为其宣传的主要平台。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的话题讨论、视频网站的弹幕等形式扩大微纪录片的传播面和影响力。

  2微纪录片《早餐中国》的革新

  2.1台网融合,以网突破

  《早餐中国》从内容制作到传播营销都运用互联网思维,一改往日纪录片说教的模式,加入悬念、综艺等元素,增强了影片的趣味性和娱乐性,迎合了互联网时代市场的需求、受众的审美风格。同时,《早餐中国》采用台网联播的模式拓宽受众面,扩大节目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每周一至周五早8点腾讯视频全网独播,每日晚间登陆海峡卫视。

  《早餐中国》作为一档美食类微纪录片,自然深受大众喜爱。节目在腾讯平台播出后,播放量过亿,微博话题传播量近3亿,相关话题互动量过百万,人民日报等官方主流媒体都纷纷为节目做宣传。《早餐中国》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话题讨论,拓宽了节目传播渠道,提高了节目传播效率。首先,在节目正式上线之前,节目组就在官方微博和腾讯视频客户端上推出宣传视频,为节目的正式播出做好了准备。其次,微博“送我家的早餐C位出道”“一朝一食,打卡幸福”的话题讨论,掀起了全民对美食、早餐、故乡的讨论,无形中扩大了节目传播力。最后,微信公众号中充满中国水墨韵味的海报和暖心的生活金句,用多元的方式表达了早餐中有激荡人心、早餐中有地久天长的主题。

  2.2碎片传播,以微取胜

  《早餐中国》不同于《风味人间》《舌尖上的中国》等美食类纪录片每集四五十分钟,它每集用五分钟的时间将食物、制作者、食客三者浓缩在一起,讲述一个地方的特色早餐,通过地方小吃体现当地的饮食文化和风土人情。《早餐中国》在五分钟内讲述一个早餐故事,利用美食快速吸引受众,在短时间内传播最有价值的信息,以此给受众留下深刻印象。

  互联网用户以18~35岁的年轻人居多,他们生活节奏快,竖屏、便携、即时的互

  联网终端是他们接收信息的方式,《早餐中国》每集5分钟的体量正好抓住互联网用户碎片化时间,五分钟浓缩了早餐好吃的秘诀、络绎不绝的食客、老板的单曲循环、市井生活的剪影,使观众产生了意犹未尽之感,勾起了观众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2.3贴近生活,以歌动人

  微纪录片在互联网上传播速度变快、数量变大。那么,片子如何在短时间内吸引观众注意力就显得至关重要了,贴近生活的叙事内容、平民化的叙事视角,可以快速抓住观众眼球,将观众带入到影片的叙事情境中,使观众产生情感共鸣,增强影片的艺术表现力,达到引人入胜的传播效果。

  《早餐中国》以小店老板第一人称的叙事口吻带领观众走进早餐店的日常,让观众对老板制作美食的过程、对生活的体悟有直接的认识和感受。第一人称叙事包含讲述者的主观情感、个人情感的渗透,使作品有更强的情感渲染力,拉近了作品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减少了信息传播的间离感。影片以美食作为中介,通过老板的自我讲述,带领观众一同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方言、口语化的表达,使影片更加贴近生活,增加了影片的真实性。

  《早餐中国》运用大量的同期声,如嗦粉声、打粉声、叫卖声、泼油声等,这些声音真实、直接地表现了食物的美味,刺激了受众的味觉,人们被屏幕里的美食所吸引。背景音乐与画面内容相辅相成,使节目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早餐中国》在每集的最后,都会播放老板的单曲循环,用歌声打动观众,使节目得以升华。影片不再是对早餐店日常营业状态的简单记录,而是通过歌曲表达小店老板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歌声也寄托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平凡而感人。

  2.4精品意识,以质赢人

  微纪录片短小的内容正迎合了互联网时代受众的接受习惯和审美方式。一方面,简短的视频内容便于在互联网中快速传播;另一方面,微纪录片的门槛要求低、制作

  成本低,互联网中有海量的微纪录片资源,要从众多的微纪录片中脱颖而出,需要创作者树立精品意识,使作品成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早餐中国》是微纪录片中的精品,做到了收视和口碑的双丰收。

  《早餐中国》每集选取的早餐店是有十几年历史的老店,每家店都有一道经典的食物,流传甚广。这些店之所以能够存在这么久是制作者用心烹饪美食的体现,表现了一种工匠精神。靠品质和信誉吸引食客,招揽了许多回头客。《早餐中国》多运用特写镜头表现细节,食客们忘我的表情、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等特写镜头真实表达了人们对美食的喜爱,节目以美食为载体,通过对细节的表现,强化了观众的视觉感受,激起了观众对美食的向往,对故乡的怀念。节目结尾处,伴随着老板的单曲循坏,镜头由特写转成全景,表现跳广场舞的大妈、带孩子的老人、集市中的人群,像一首MV一样让普通的市井生活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影片结束时会出现小店的地址、营业时间,这也实现了影片的商业价值,通过互联网对小店进行商业宣传,扩大了小店的影响力。“只要早起,就能找到故乡”这句话也牵动了无数游子的心。

  3从《早餐中国》看微纪录片的机遇与发展

  3.1文创思潮的涌现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越来越多影视从业者把文化通过镜头很好地联系在了一起,《从舌尖上的中国》《人间一串》到今天的《早餐中国》,无不呈现出对我国民俗民风、民族文化的记录与彰显。从古至今,“民以食为天”,饮食文化不仅体现了整个民族的文化内涵,也让更多人了解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被国民所认可、被世界所接受。《早餐中国》通过直接的视觉呈现,不仅反映出了民族特色,还展示了不同城市的地域特色,使每个区域的饮食特点在独特的环境中孕育而生,最终以独特性汇集成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被世界上更多的人所了解。以独具中国特色的标识,沿袭老祖先的智慧,一日三餐四季的饮食文化成为中

  国人特有的标识符号。清朝末年,南甜北咸的饮食习惯就早已在我国形成,因此,《早餐中国》凸显出了不同城市的文化底蕴,陕西人吃油条麻花、河南人吃胡辣汤、贵州人吃米粉,湖南人吃油条甜酒蛋……饮食文化带来的差异,对纪录片形式下的媒介传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呈现饮食文化的独特性,还要强调区域文化的差异性,这对纪录片更好地以传统文化为载体记录不同的主题带来了巨大挑战,文创思潮的涌现促进了影视作品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融合。

  3.2受众本位的创新

  受众作为传播过程中主要的信息接收群体,在面对如今信息渠道多样化的今天,他们大改过去被动接收信息的方式,主动有选择性地接收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在新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受众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接收媒介信息,在文化传播过程中产生文化互动。《早餐中国》的推出,又一次掀起了美食纪录片的狂潮,它以独特的创意,聚焦到琐碎而又不平凡的日常早餐饮食中,唤醒了大众对“家乡”的归属感。以其特有的短小精炼、真实细微打动了受众,不仅迎合了当下受众的碎片化接收习惯,还将朴实无华的民风和地域文化很好地融合在了一起。接地气的创作风格,无论是拍摄过程中普通百姓的采访和记录,还是后期的弹幕交流,都是受众本位的独特创新之处。符合当今受众的心理逻辑思维,增强了游走在异乡或是曾经驻足过那个地方受众的心理认同感。早餐,一个直观反映当地特色的快餐文化,通过镜头语言下的市井生活表达对乡土的记忆。

  3.3平民视角的回归

  微纪录片是新媒体时代的产物,它以短小精炼的篇幅取代了鸿篇巨制,满足了受众的碎片化传播需求,成为新媒体时代下的宠儿。

  《早餐中国》以每期五分钟的片长,讲述了中国不同城市大街小巷的早餐店老板如何在浮躁的社会,用双手创造财富,不仅展现了本土特色和当地的风土人情,也呈现了一个平凡百姓背后的真实故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通过记录小人物的生活

  使选题更贴近生活,他们兢兢业业地打理着自己的早餐店,在介绍不同早餐食物的同时,把普通的市井百姓带入到了故事中,揭示每个小人物的平常心境,呈现出乐观坚守的精神,让故事讲得更为生动、更具感染力。而以小人物为主题的纪录片,将成为未来创作的一种新趋势,着眼于记录呈现普通百姓的生活,去反映平民视角下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生活变化。

  4从《早餐中国》看微纪录片的问题与对策

  新媒体环境下的微纪录片具有互动性、草根性、定制性的特点。但面对媒介融合的时代潮流,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为了融合而忽视内容的精品化,片面地流于形式;不健全的产业链运作,商业性收入不乐观。

  4.1匮乏的优质资源分享

  一直以来,纪录片相对于影视作品而言盈利较少,但并不能否定它的艺术价值。新媒体发展背景下,各媒介平台都在追求优质的内容。可目前我国纪录片市场,受众对于纪录片的关注度不高,所占总点击量比例较少,这是我国纪录片发展受限的环境因素。要想突破这一难题,必须从内容优化入手,通过合作、采购的方式提升内容质量,在题材、类型、形式上打破传统思维,提升品质创新,不能仅局限于制作美食、匠人之心为题材的纪录片,要拓宽选题和内容优化,弥补市场不足。只有抓住互联网时代的传播特性,在媒介融合的基础上,打造精品的优质内容,树立品牌意识,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

  4.2不健全的产业链运作

  新媒体时代下的纪录片生产,应在商业合作的基础下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但到目前为止,从制作、运营到后期的商业化运转,至今没有形成供大众广为流传的制作流程。资本回收仅能通过项目来做分析,广告投放资金不足,会使IP自制面临很大的风险。同时,在整个经济环境的影响下,生产受益产业链无法有效运作,商业收入会面临很多挑战。因此,需要积攒更多实践经验,对体制和人事进

  行岗位细分和调整,形成一套可以经得起考验的制作模式和运营模式,实现效益最大化。

  5结语

  《早餐中国》在互联网背景下应运而生,凭借其短小精炼的内容、浓厚的地域特色在纪录片的行列里脱颖而出。平民视角下的快节奏剪辑,IP内容制作在互联网的催化下通过多渠道传播,使纪录片发展突破了传统纪录片的制作模式和呈现效果,被受众所接受。其迅速走红并非偶然,而是在贴近生活,坚持内容为王、受众本位的创作思维下,呈现的一部高制作、流行化的优秀纪录片,给传统纪录片革新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相关文献】

  [1]祝云光.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创新与突围[J].新闻实践,2013(8):59-60.[2]陈真.媒介融合形势下传统电视媒体的突围[J].记者摇篮,2017(5):10-12.[3]苏煜雅.从受众视角探析中国纪录片媒介融合实践的困境与突破[D].南京:南京大学,2017.[4]冯梅.用户视角下短视频创作的时代性与创新性——以《早餐中国》为例[J].东南传播,2019(4):6-8.

篇十:微信平台传统文化数字纪录片资源库建立方案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路径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新媒体

  1.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精神价值维度上承继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和理念。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包涵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思想品格、道德规范和精神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广度和内蕴深度。因此,全社会,特别是作为实现“中国梦”后备军的年轻人要深入了解、学习传统文化,寻得民族的根,充分认识文化传承的现实意义,自觉地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伟大复兴。

  2.新媒体时代传播特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催生了互联网、数字技术、移动通讯革命性的发展,出现了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一系列文化传播的新形式。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迅速成熟,丰富文化传播载体的同时,也改变和建构着大众新阅读习惯和层次。新媒体形式是以传统媒体形式为参照物,是继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介形式之后,随着科学技术革新而出现的文化的新载体。较之传统媒体,新媒体中数字化元素的出现和数字化形式,改变了传统的以纸质媒介或是信号作为传播方式。新媒体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文化传播呈现出多向性、非线性、个性化与互动等新的形式特征,其使用人群多为80后,90后。这些代际的年轻人是在电视、电脑与手机陪伴下成长起来的“电子一代”亦或是“读图一代”。新媒体的诞生,颠覆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改变着大众接受心理、行为状态和阅读习惯,在某种意义上讲改变着人们的交流方式、生存态式和生存状态。今天,新媒体的技术支撑体系已经日趋成熟,终端设备的普及所提供的最基本的物质支持产生了一个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的群体。新媒体和数字技术手段的日臻完善,也丰富了艺术表现手段。新媒体技术在综合了不同媒体特点的基础上,增加了二维制作、三维制作、虚拟空间、电子感应等技术手段。新媒体在文化传播方面,呈现出为立体、真实,实时互动的态势。传统文化的代际之间的传承,不仅取决于传统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内在张力所彰显的蓬勃生命力,还取决于它是如何被传播,如何让大众接受。新媒体时代,以互联网技术和数字化技术为标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实现传播的现代化转变,在新型媒体中如何展现,以及如何充分利用新媒体人人都可以进行大众传播的特点,发挥新媒体受众群体的主动性的优势,最大限度的规避新媒体劣势带来的负面影响,使中国传统文化发挥德育建设中引领作用,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二、新媒体时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1.建设中国传统文化电子数据库是文化传播的新载体

  互联网时代,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要依赖新媒体进行传播、普及和弘扬。几千年来传统文化传播的方式都是以纸质媒介,通过传统购买和阅读完成为传播。新媒体时代,将中国传统文化转化为数字化存储方式是革命性的变化。国家图书馆启动的“中国基本古籍库”项目,目的是把纸质媒介存储转化为数字,建立数字化数据库,可以说是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工程。中国传统文化数字化建设项目共分20个大类,细分100个子录,涵盖哲学、社科、史地、艺文等学科。先后,将自先秦时代开始,直至民国年间历朝历代经典文本典籍1万余册通过电子扫描,实现了纸质媒介存储方式到电子数据存储方式的转变。具不完全统计,文字资料可达20亿字,图像资料累计超过2000万页。电子存储内容总量是《四库全书》的3倍。中国传统文化数字化工程是一项努力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网上运行传播的系统工程,馆藏模式体现着其核心理念。终端是建设一定数量规模宏大的、地域上分布广泛的、可以实现跨库检索的数字化文化信息资源电子库。中国传统文化数字化工程建设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方方面面内容,用数字技术重现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和当代文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数字化数据库是网络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媒介和平台。

  2.数字化出版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新方式

  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化存储的同时,磁介质的电子出版物兴盛发展起来。伴随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的出现,数字化技术模糊了图书、报纸、杂志、电视、音乐等传统媒体的之间的界线。中国传统文化的所有内容经过数字化转换,都能够图文并茂的在相应的终端电子设备上表现出来。方便、快捷便于携带和阅读的优势使以电子介质为载体的电子出版物成为传统文化传播的新宠。电子出版物在版权许可的范围可以在最广大范围内销售,也能够成为电视、计算机网络资源的原点。据有关方面预测,网络出版将会在未来5―10年内成为文化出版和传

  播的重要载体和模式,更新着文化传播的方式和范畴。通过网络购买和下载数字化的传统文化产品,加速传统文化传播的广度和幅度,便于传统文化价值的交流和推广。

  3.通俗化传播成为传统文化传播的新手段

  新媒体受众群体的阅读特点和接受习惯,要求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要有所改变。传统文化不在是高高在上的“阳春白雪”,通俗化传播成为传统文化传播的新手段。通俗化传播就是采取通俗的方式来满足普通文化层次观众对传统文化的需要。通俗化传播是在充分考虑到现实社会中的传统文化生存环境和社会大众的接受水平,采用的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文化普及和传播。经过时代的发展,老庄思想、儒家学说、《三国演义》《红楼梦》这样的经典著作对于普通大众而言,晦涩难懂。通俗化传播就是将这些典籍翻译成通俗易懂的白话文,成为人人可懂的现代读本,实现手机终端网络阅读。电视、网络媒体播放则是采用学者真人秀的形式,通过学者幽默风趣的讲解,使晦涩难懂的古籍变得通俗易懂又趣味横生。抑或是以电视、网络为平台,采取诗词、典故比赛的形式,将古代历史事件和人物,演变成故事,通过网络或电视使原本束之高阁的历史传统文化惠及大众,让人们在竞赛的刺激中,在故事讲述中去了解历史。另外,传统的蒙学读物则是以动漫的方式,把瀚如烟海的古代励志的典故和劝诫故事展现出来,寓教于乐,从而实现蒙学教育的现代化转变。综观这些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宗旨的电视节目,《百家讲坛》无疑是其中成功的典范。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大多数普通大众,和新媒体使用者而言,是熟悉的陌生人。说熟悉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经过岁月的沉淀已经内化为民族文化心理,大家从小耳濡目染的都或多或少接触过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对于传统文化有所了解,但又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与传统文化渐行渐远。《百家讲坛》节目将深埋在历史长河暗处的中华文明瑰宝挖掘出来,接续了割断了一百多年的传统文化,并以大众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传播,激发最大数量的普通民众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百家讲坛》节目火爆,不仅是借助传统文化热之势,更是巧妙地运用电视、网络的平台,以通俗化的方式延续传统文化,成功地让传统文化在电视网络中的传播,实现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转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意义不是让传统文化高阁在书斋中吸收年轮的气息,而是在于我们如何在更大范围内汲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构建社会主义道德大

  厦。

  三、新媒体时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机遇与挑战

  1.新媒体时代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机遇

  新媒体形式的传播是一种全新的传播形式。它的数字化技术和终端设备的发展,让文化传播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新媒体传播开放性与丰富性,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打开了一片崭新的天地,而技术保证上又为新媒体传播提供了空前的便利。新媒体的网络和手机客户端平台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在人类文化和文明的发展史上,一种新的文化介质的出现必然会带来文化传播的革命性发展,其中也会产生一些新的文化特征。当代文化传播的态势和演进是以互联网技术和数字技术发展为基本的技术条件,随着人们阅读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渗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全新传播媒介和手段对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弘扬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2.新媒体时代中国传统文化传播面临的挑战

  新媒体传播为弘扬传统文化提供新的表现形式的同时,也承担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在实现传统文化传播的实践时,我们要摒弃现代技术对传统文化的简单的阐释和堆砌,利用数字技术语言的图文并茂的优势,寻求中国传统文化在新媒体时代纵深层面延展的可能。我们在利用新媒体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时要充分认识“内容至上”的原则和坚持传播传统文化的基本底线,将中国灿烂辉煌的传统文化资源和当代文化成果制成数字化产品,以优秀的传统文化占据网络资源优势,实现世界文化交流。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五千年的代代传承过程中,每一次技术的更新必然会带来了传播方式的变化,新的传播方式反过来又会推动文化的传播、文明的进步和传播技术的更新。在新媒体语境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机遇和挑战并存。

篇十一:微信平台传统文化数字纪录片资源库建立方案

 古村落传统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

  作者:黄学军

  来源:《人民论坛》2020年第08期

  【关键词】古村落

  文化遗产

  数字化保护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

  古村落文化遗产集中反映出某一地域的民俗文化、生产生活习惯,青砖绿瓦、粉黛白墙的钟灵毓秀之美,是传统古村落最为突出的文化表现形式,体现出乡土中国得天独厚的人文底蕴。依托数字化摄影技术、虚拟化数字处理软件、大数据信息管理技术,对古村落历史文档、古建筑文化遗产进行扫描与处理,存储至相应的数字化信息平台,可以达到古村落文化遗产永久保护与传承的目的。

  中国乡村社会的文化属性包含多个维度,传统人文景观、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都属于传统村落独具特色的文化内容,也是千年以来中国农业文明不断发展变迁的重要见证。根据《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统计数据显示,自2012年以来已经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名单的乡村集体共有4153个,这些传统村落保留着丰富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与非物质文化景观资源,是区域民族文化、民俗文化繁衍生息的根基。但与此同时,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0~2010十年时间内,我国自然村由360万个减少至270万个,且多数为文物普查部门认定的古村落或文物建筑,且自然村落仍以平均每天250个的速度继续消失。而且不容忽视的是,不少古村落由于常年失修或无人居住,已经出现了严重的采光通风、结构损伤等问题,这对古村落文化遗产的现代化保护提出新的要求。

  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后,各地区加大了对古村落的文化传承与保护,但仍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一是采取古村落保护与旅游开发相结合的模式,依托古村落开展大型旅游景区、文

  娱旅游线路等的建设,这一开发模式对古村落的人文环境破坏较大,古建筑内部结构的大拆大建、商业化改造,使其丧失了原本的文化底蕴,千城一面成为古村落保护面临的主要难题。二是以保护古村落原始性为理由,对那些已经发生严重锈蚀、坍塌的古建筑不管不顾,任其在长时间腐蚀中逐渐消失,以上两种古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模式都不可取,难以保证具有历史价值、文化艺术价值的建筑得到有效保护。

  近年来,随着我国各地区城镇化进程的深入推进,自然村中空心型古村落问题普遍存在,多数村民人文审美理念薄弱,在古村落文化传承中缺乏保护意识,基层村委会村落保护相关经费不足,对于古村落文化遗产景观的修复与建设,仍然处于对文物古迹研究的初级阶段。如河北井陉县大梁江村古村落,主要为明清时期古建筑,建筑用材仅仅包括水泥、砖瓦等廉价材料,长年风吹雨打侵蚀下,古村落原始的建筑样貌、自然景观已经破败不堪,但村委会却难以拿出足够资金对其进行修缮与重建。由于古村落处于深山之中,交通不太便利,难以吸引到旅游开发商、游客参与古村落建筑的观光和修复,这就使得古村落文化保护与传承面临着一定难题,那些传统历史遗存很可能在自然或人为力量作用下而逐渐消失。因此,对古村落进行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是破除文化实体难以保存的唯一路径,也是推动古村落文化永续传承的主要途径之一。

  依托数字化信息采集与处理技术,如高清摄像或扫描技术,以及AdobePhotoshop、AutoCAD、3dsMAX、MicrosoftWord等软件,加强古村落实体文化景观、非物质文化遗存分类记录与呈现,形成传统历史文化、现有文化资源之间的一一对应,以实现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与文脉传承的目标。首先,由地方政府指派专业管理人员负责,依托古村落的纸质档案、数字化档案,从多个维度对古村落历史风貌、人文特色进行数据采集,并将其建构成为完整的时间链序列,其中不同时间阶段存在多元化的文化景观要素,分别被存储于数据库的多个信息板块之中。在古村落实体博物馆,运用互联网技术将三维立体仿真建筑物、模擬动画视频,呈现给游客,供前来参观的游览者观赏古村落的历史文化演变进程,以及丰富多样的数字文化遗产、民俗文化形式,同时还可以在微博、微信公众号中,与旅游项目开发商、游客进行互动交流,以此完成古村落传统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

  传统古村落数字化保护与开发,需要对多维文化遗产数据信息,进行多元分层次的统计分析、存储与展示,为后续古村落文化遗存的重新修缮、保护研究及开发等提供数据服务支持。

  其一,借助于数字摄像技术、互联网信息技术,建立古村落数字化服务平台。由村委会工作人员,使用数码相机、三维激光扫描仪等设备,对区域古村落内存在的传统文化遗产素材进行一一拍摄、扫描与归档,包括古村落平面纸质文档扫描,以及传统古建筑三维结构数据的立体化扫描,并将扫描后数据信息,上传至大数据云计算平台进行处理分析,然后分类存储至相应数据库中,构建起具有海量数据资源的古村落一体化服务平台,由此从多个维度形成古村落实体文化、虚拟文化资源转换与传承之间的互相对应。

  其二,加快古村落数字化博物馆的建设,为广大游客提供网络化的文化交互体验。在对古村落文化遗产完成数据扫描、录入后,利用AutoCAD、AdobePhotoshop、3dsMAX等软件,展开古村落建筑平面建筑的三维贴图、立体仿真模拟,构建起与实物相仿的古村落三维模型结构,将其投射于数字化的网络信息控制面板界面,其中GIS虚拟仿真面板包含古村落位置、自然景观概况、人文景观介绍、文化保护与开发现状等信息。城市游客群体可以在数字化博物馆网站页面,使用手机端、平板电脑端登录至古村落网页平台,浏览古村落不同时期历史文化的演变进程,从而直观感受到古村落丰富的历史人文景观、非物质文化遗产。

  其三,围绕古村落独特的民俗文化元素,开发数字化创意产品。近年来流行的“口袋古村落”创意产品,包括数字手办、民风民俗猜谜、观光游览卡牌等数字化游戏互动产品,便于游客在古村落文化旅游中寓教于乐,发现乡村鲜为人知的传统民族文化与民俗文化,提高古村落文化旅游产业的品牌附加值和经济收益。比如:以敦煌莫高窟为主体的《恋恋敦煌》数字化创意产品,就是以数字微电影形式,全方位展现敦煌地区古村落特色历史文化、民风民俗风貌,游览者可以在手机APP客户端、微信小程序等平台,了解古村落文化背景、数字化旅游产业发展状况,以及数千名敦煌居民扎根大漠、修复与治理莫高窟的事迹。通过古村落微电影、创意动画等形式进行生动展示,使旅游开发商、城市游览者从真实的影像中,感受到古村落传统文化传承、文化资源保护的紧迫性,继而参与到古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之中。

  (作者为衡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

  【注:本文系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方言学视域下的江华瑶族民歌研究”(项目编号:18YBA049)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陈思屹:《古村落旅游可持续性评估的初步研究——以世界文化遗产地宏村为例》,《旅游学刊》,2010年第1期。

  ②罗小龙:《古村落遗产可持续开发利用模式探研——以南京江宁区杨柳村为例》,《中国农史》,2014年第4期。

  ③姜玉峰:《古村落保护与文化传播意义——以上九山古村落为例》,《青年记者》,2017年第26期。

  责编/孙垚

  美编/杨玲玲

篇十二:微信平台传统文化数字纪录片资源库建立方案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基于数字媒介的传统民间艺术文化互动传播研究

  作者:戴砚亮

  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19年第07期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数字信息化使人們的物质精神生活逐渐丰富,传统民间艺术文化又再次登上历史的舞台,受到人们的关注,但很多的传统民间艺术仍逃脱不了消亡的命运。数字媒介和民间艺术的有效结合,能够提升民间艺术的传播效率和传播效果,为传统民间艺术文化搭建起交流展示的平台。采用先进的数字技术,科学地借助新媒体力量是民间艺术在现代社会传承的重要途径。本文从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文化的现状入手,深入分析如何基于数字媒介对传统民间艺术文化进行有效传播。

  【关键词】数字媒介;传统民间艺术文化;互动传播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朝代更迭,造成审美风格的遽然更替,民艺中所包含的形式、种类变化万千,也就因此形成了有别与西方文化体系的中国艺术史,而传统的民间艺术是中国艺术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民间艺术相比所谓的“宫廷艺术”“贵族艺术”等殿堂级别的造物工艺与艺术水准而言是一个“相形见绌”的存在,但这并不代表民间艺术没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传统民间艺术不单单指具有形制的物饰,更是指一种民族语言和民族精神。传统民间艺术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民间艺术,是劳动者为满足自己的生活和审美需求而创造的艺术,包括民间工艺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和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狭义上的民间艺术,是指民间造型艺术,包括民间美术和和工艺美术各种表现形式。当今社会基于信息数字化发展,媒介多元的传播方式和良好的互动性能够有效带动传统民间艺术的发展,将传统民间艺术融入新的艺术文化市场中,并形成新的文化创意产业链。

  一、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文化的现状

  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承载着华夏儿女过往的记忆和文化,但在这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传统的民间艺术丧失了原本应有的活力,许多民间艺术文化面临着无法摆脱的消亡的命运。如何在新时代下保护并传承民间艺术文化成为现今迫在眉睫的问题。民间艺术文化来源于广大人民群众,对其保护传承也应该融入普罗大众的生活圈中,仅仅将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圈于一方天地中,隔绝和群众的联系,将其奉为曲高和寡的文化,这将极其不利于传统民间艺术文化的长久发展。

  (一)传统民间艺术文化受众对象的缺失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传统民间艺术文化来源于人类的历史活动、精神文明等,寄托着人们美好的向往与祈愿。民间艺术起源于人,也因为受众对象的缺失而急速衰落。传统民间艺术文化受众对象的缺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民间艺术文化后继无人。传统的民艺人找不到合适的传承者将传统民艺延续下去;二是广大的普通群众对民艺的认知并不全面,以偏概全地认为传统民间艺术文化就是过时且落后的存在。传统民间艺术文化面临着没有观众、没有消费群体的尴尬局面,没有观众、没有可以让民间艺术文化魅力展现的对象,意味着没有关注度,而缺少关注度的民间艺术也就缺少了愿意传承的受众对象,这样的恶性循坏就会导致传统民间艺术文化逐渐衰落,跟不上时代的脚步,被时代所遗弃。

  (二)传统民间艺术文化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

  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之下,传统民间艺术文化响应着“引进来走出去”的文化战略,但在传统民间艺术文化进行变革、进行文化交流的同时,“引进来”的一些带有冲击性的文化会侵扰本土的民间艺术文化,而“走出去”的文化也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传统的民间艺术文化受到冷落,但近年来的文化热潮把传统民间艺术文化推至顶峰,这样大起大落的变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加民艺的曝光度、唤醒人民的传统意识,从而大范围地关注民间艺术,但这样的关注是没有灵魂的,也是不会长久的。全球化的进程在加快,多方面的娱乐文化在冲击着岌岌可危的民间艺术文化,一旦民艺热冷却下来,将难以逃避消亡的命运。

  二、基于数字媒介的传统民间艺术文化互动传播

  传统民间艺术具有巨大的精神文明价值,是中华儿女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随着互联网移动数据的发展,中国的传统民间艺术文化也将进入全新的数字化传播时代。在新技术的支撑下,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手段,通过互联网等多种途径,能增加大众的参与度、保护民间艺术的原生态,让传统民间艺术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渗透进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扩大传统民间艺术文化的传播面,推动民间艺术和文化广阔的发展,增强人民的文化认同感,让中华文化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基于数字媒介保护传统民间艺术文化

  1.建立数据资源库

  对于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文化,最基本的就是要对其进行合理科学的保护。以纸质为载体的传统民间艺术文本为例,纸质的文本不易保存,经过长时间的风雨洗礼,很多保存在纸本上的民间艺术文化淹没在历史长河中,因而,利用现代技术对传统民间艺术文化文本进行数字化保护是历史必然的选择。民间艺术资料数字化流程主要包括了数据采集、文档整理、文档存储、图片文本化和文本校对。建立数字化的艺术信息库,不仅可以将传统民间艺术文化文本整理成移动数据,还可以储存影像资料作品,例如传统民间艺术皮影的制作,可以采用影像的方式将其复杂精细的制作过程如实记录下来,便于今后的保存查阅。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民间艺术的数字化保护,为民间艺术的保存、再现提供了平台上的支持,也为学术研究和民艺产品产量化、商业化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行性。基于数字媒介,可以将偏远落后乡村原生态的已经消失了或是将要消失的民间艺术进行数据化储存,通过数据库的收集整合,使用移动终端将其再现至大众眼前,让民众们能更全面地了解民间多姿多彩的艺术,弘扬传统文化。数字媒介不仅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民间艺术的原生态,还解决了民间艺术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时出现的“水土不服”现象,更为民间艺术产品的商业化提供技术、数据援助,为有效传播民间艺术文化提供可能。

  2.基于数字媒介传播传统民间艺术文化

  无论是传统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数字媒介,还是新兴的网络数码终端等新媒体数字媒介,都对民间艺术文化有着多方面的推动影响。数字媒介能拓展传统民间艺术的空间,在打破时间、空间限制的同时引发新的表现形式,还能在传播的途中重塑传统民间艺术文化的形式和内容。通过研究当代大众文化与流行趋势,可以将民间艺术文化与当代文化有机结合,提取传统民间文化中经典的艺术特征和符号并进行再设计,从而改变部分民间艺术文化的面貌和内在的特征,促使其能够适应当代市场,创造兼具艺术性与商业性的崭新民间艺术文化。

  (1)建立数字化博物馆

  新型的数字化艺术博物馆借助音频讲解、虚拟体验、交互技术等手段对传统民间艺术文化进行全方位的展示,数字化博物馆是在数字媒介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智慧型博物馆,能够实现对传统民间文化以及民间艺术产品的保护、对传统民间手艺进行再现。虚拟化的数字博物馆创建,可以将传统的民间艺术文化置于更为广泛开放的平台,实现人和系统之间的交流,通过体验让参与者完全沉浸于虚拟的幻觉中,让大众亲身参与到民间艺术创作中,打破时空限制,仿佛亲眼观看到民俗表演、亲手制作民间工艺品等。这样就为观众提供了与民间艺术互动的趣味化方式,满足了观众对民间艺术深度了解的愿望,加强了民间艺术传播的现代感。

  (2)借助影视作品传播民间艺术文化

  新媒体虽然具有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媒体将会被新媒体所取代,传统的大众传媒同样也可以成为推进民间文化艺术发展的一大助力。一部火遍大江南北的影视剧《延禧攻略》就将非物质物化遗产南京绒花、缂丝等民间手工艺品带入公众的视野中。随着该剧的大火,剧中的服饰、道具等成为了人们津津乐道的内容,这样大众更加相信,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民间艺术文化不是过时落伍的存在。

  3.基于数字媒介互动体验传统民间艺术文化

  基于数字媒介传播传统民间艺术文化具有单性向,而民间艺术文化要想经久不衰需要和受众对象进行双向互动,让受众对象在互动中潜移默化地传承民间艺术文化,在培养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同时,将文化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建立“两微一端”平台:传统的民间手工艺文化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形式主要为博物馆机构通过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和手机APP进行的融合传播。以北京故宫博物院为例,故宫博物院建立“两微一端”平台后,粉丝数过百万,活跃的微博平台、微信平台定时和粉丝们进行俏皮的互动,发布更新馆内藏品介绍、故宫资讯等有关内容,手机APP、网页端上还有主题互动游戏等功能。基于数字媒介的互动式交流让民间传统的工艺、文化渗透到生活各个方面,利用大众碎片化的时间,将传统的民间艺术文化潜移默化地植根在人民的心中。

  三、小結

  基于数字媒介对传统民间艺术文化进行互动传播,首先要做到对传统民间艺术文化进行保护,通过建立数据资源库有效保存民间艺术文化,再利用数字媒体资源进行传播,最后进行双向的艺术文化互动,才能真正使传统民间艺术文化借助数字媒介获得长足发展,将中国传统文化继承与活化。

  参考文献:

  [1]周鸣勇.民间艺术数字化保护的措施或方法[J].艺科论坛,2017.[2]周明磊,潘雨青.民间艺术资料数字化系统研究与设计[J].前沿观察,2017.[3]张淑华,于凤丽,冯东.民间艺术新型数字化传播途径探索[N].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吕行佳,宋世桢.民间手工艺文化传播考察——兼论新媒体环境下民间手工艺的产业化实践[J].文化艺术研究,2017.

  作者简介:戴砚亮(1986-),男,汉族,辽宁,讲师,硕士,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研究方向:数字艺术与交互、数字出版、动态影像设计。

篇十三:微信平台传统文化数字纪录片资源库建立方案

 工作心得:数字化平台与传统民俗文化的保护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社会科学界在城市化、现代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方面研究成果斐然,例如:城市化进程中社会阶层的分化与多元利益群体的形成;城市快速变迁所带来的社会组织方式的转型;随着城市房地产业的兴起和住房商品化的进程,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尤其是居住空间结构的变化;城市流动人口的就业与管理问题等。但有个十分重要的课题被忽略了,那就是社会变迁与本土文化建设以及传统文化的保护问题。我们知道,从社会变迁的基本规律及模式来看,只有以健全的文化心态传承传统文化,吸收多元文化,在理解、尊重和互补中丰富现代文化,才能在全球化竞争中保持中国自己的文化优势。中国文化的特色,它赖以同其他国家和民族文化相区别的本质性特征,是需要载体来承载的,而民俗文化就是重要的载体之一。作为民众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传统在当代社会呈现出中断与传承并存,断裂与延续交织的复杂局面。尤其是全球化背景下为数不少的传统民俗文化濒临灭绝,有的甚至消失殆尽,这绝非危言耸听。因此,迅速采取保护措施,通过建立文化生态的追踪调查和评估系统,对民俗文化遗产保护对象做出监测评价,以确保优秀传统民俗文化在现代社会中传承下去是当务之急。

  传统民俗文化保护模式

  近年来,传统民俗文化保护工作逐渐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不仅启动了一些全国性、整体性的系统工程,而且公众的认同和参与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当前我国民俗文化保护工作存在三种模式:

  一是政府模式,亦可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2004年,我国政府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11年2月,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加上我国出台的一系列重要政策规定,基本健全了我国的非遗保护体系。其特点是以政府为主导,通过制度建设推进民俗文化传承,实现保护中国多元文化特色和民族民俗文化遗产的目标。我国政府启动了《“十二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发展规划》等规划的编制工作,建立了四级名录保护体系。2006年6月份公布的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518项,2008年公布的第二批名录510项,目前,第三批名录已经审批完毕,接近300项。截止2010年,我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总计达到1400项左右。

  尽管目前专家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尚有分歧,但民俗文化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则毫无争议。作为吸收了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的综合成果所形成的现代知识体系,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出现,使我国政府对于传统民俗文化的价值有了新的认识,对于传统民俗文化保护的实践也有了制度性设计,它表明传统民俗文化逐渐成为民族历史、传统文化和情感价值倾向的承载实体,促进了民俗文化被认同为人类遗产,从而得到有效的保护。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指出: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保护和利用好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除此之外,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倡导的旅游观光业对传统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也起到重要作用,各地政府建立了一批民俗旅游村和民俗博物馆,在不同程度上起到了民俗就业、地方扶贫和文化传承保护的作用。事实表明,开展传统民俗文化保护工作,不仅有利于保护传统文化,而且有利于提高民族认同感,是增强社会凝聚力、维持社会稳定以及促进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

  二是学者模式。比如,以作家冯骥才为代表的一批知识分子,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公民的社会责任感,数十年如一日,积极参与传统民俗文化的保护与抢救。目前在民俗文化保护与抢救工程第一线的工作人员,主要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的近万名成员,其中很多都是民俗学、人类学或社会学的学者,他们的特点是拥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和精神素质,以及宽阔的视野和超越自身的济世情怀,对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有强烈的责任感。2003年2月18日,由冯骥才倡导发起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此项工程被列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施项目,计划在10年内,用文字、录音、摄影和摄像等现代技术立体地记录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大批搜集和收藏中国民俗代表性实物,建立中国民俗图文资料数据库。2009年初,该工程启动编纂“中国民间四库全书”,即《中国民间故事全书》、《中国歌谣全书》、《中国谚语俗语全书》和《中国民间史诗叙事诗全书》。此书采用按县分类方式,原则上每县一卷,小部分两县一卷,每卷30万字左右。目前,全国共有2800余县,如此计算,“四库全书”的总卷本有近万之多,总字数约8亿4千万,属当今世界最大的编纂工程。冯骥才模式的出现,表明了作为维系社会稳定的最重要的社会力量,中国知识分子阶层从历史意

  识、个性风度和审美欣赏的现实出发,将自身视作承载传统文化的主体,并逐渐成为民俗文化保护的呼吁者、志愿者和实践者。

  三是民间模式。比如,以赵本山为代表的草根精英,通过吸收传统民俗文化的精华,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概念产品和应用产品,重新整合民俗资源并使其获得新的生命力。工业化和城市化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一些文化艺术种类在人们的忽视、漠视中面临消亡的危险,作为地方剧种之一的二人转,也一度岌岌可危。它本是来自乡野田间地头的艺术,一直难登大雅之堂。然而,在赵本山等人的改造下,重新焕发光彩,不仅登上“春晚”舞台,而且以“刘老根大舞台”为载体轰动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二人转得以保护并传承的关键所在,一方面城市剧场让来自田间地头的二人转获得了更大的市场空间,演出形式也发生变化,即不光讲究“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还吸收了大鼓、评书、杂技以及其他地方戏的精华,甚至加进了摇滚等现代元素;另一方面,商业化的运作能力和产业化的制作经验也提供了整合观众的新的可能性,并且预示了民俗文化发展的某些新的趋向。由此可知,民间自觉地培育和发展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生态环境,能够保证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工作有可持续发展的源头活水。

  构建数字民俗文化生态

  三种模式的开拓和创新,初步构成了当前我国传统民俗文化的保护机制。下一步工作的关键,是如何将三者加以有机的整合,探索建立政府、学者和民间等多元实体相结合的社会支持体系,构建新型的保护模式。从近年来的实践看,方兴未艾的数字化平台建设是值得尝试的方法。以数字信息理念和技术手段构建数字民俗文化生态,把传统的民俗生活和人文环境转化成数字程序、数字典藏和数字研究,从技术手段上解决传统民俗保护、传承和分类整合的难题,其优势有三:

  首先,数字化平台使传统民俗文化资源获得高科技的人文表达形式,是将搜集、整理、保护和利用加以整合的有效途径。在政府、学者和民间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传统民俗宝库日渐丰富,但同时也出现了保护和管理难题。传统博物馆式的单一陈列展示,已经很难满足时代的需求。由于民俗资源的脆弱性,在展览时必须十分注重自然环境,如光线及空气湿度等要求。即便如此,长时间展览后,展品依然会遭受难以挽救的损坏。为了保护某些珍贵的稀有资源,常常不得不采用仿制的手段。采用数字化展示平台就可以突破上述限制,其所兼具的记录、保存、展览、搜索和共享等功能,有利于对民俗文化资源进行规范和安全管理,开

  辟了文化遗产保护、开发与利用的新天地。另外,社会剧烈变迁过程中,方言载体和文化隐喻随着承载群体及其世代居住环境的消失变成了永久的秘密。数字化平台的应用,不单纯是对传统民俗文化进行记录,把其变成“活化石”,还能利用数字技术还原民俗文化遗产特有的自然和人文生态,包括生存环境、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文化人格等组合的立体空间,挖掘其现代价值,开展历史成就和未来传承统一性的价值评价。

  其次,数字化平台能够将民俗文化保护与民俗主体和共享者联系在一起,探索将传统民俗文化纳入民族文化遗产的公众教育之路,增强在社会变迁过程中以数字化产品传承民族人文财富的手段。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学习方式等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字化集声、像、图、文、通讯等为一体,以最直观的方式表达和感知信息,以可触摸(触屏)的界面操纵信息处理的技术,为民俗文化的传承提供生动、直观、高效的信息服务,向社会公众普及民俗文化知识。通过数字化平台使民俗保护成为广大民众自愿接受和实行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一方面普通民众将更加了解传统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到自己是属于同一民族共同体的亲切心理;另一方面

  也由此增强了传统民俗文化保护的意识和自觉性。当然,运用信息技术构筑数字化平台,提供共享性资源,开展社会公众教育活动,构造文化遗产学习体系,培养与未来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各类人才,也是在多元文化共享中保存自我文化主体性的策略之一。例如,中国民族民间文艺十大集成(民歌、舞蹈、戏曲部分)数字地图空间演示模型,通过演示文化传承对青少年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还能增强民族民间文艺工作者的自信心,鼓舞海外华人热爱民族民间文艺的热情,提升中国人文科学的表现力。

  第三,数字化平台可为传统民俗文化遗产评估和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提供学术咨询,并辅助建立文化遗产保护的评估标准。通过数字化平台的评估,建立传统民俗文化保护标准的工作框架,将成为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传统手工业民俗文化基础数据系统,在民俗文化研究的基础上,增加了政府政策、社会组织网络和经济要素的数据。这一系统以北京传统的手工行业为切入点,以居住空间、经济空间、社会空间和信仰空间的网络关系为对象,搜集和储存数据,补充和对照社会调查成果,进行行业网络和行业文化的关系研究,重点研究行业技术知识传承在行业社会网络中的作用及其社会运作。以数据库的形式将政府、学者、企

  业和民众四者结成整体,沟通运作,建立起较为完备的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相结合的综合数据源,有利于建立民俗评估的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体系。此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这个系统还将以调查研究获得的数据,为传统民俗文化保护和都市和谐文化环境的重建提供智力支持,并为老字号文化传统的开发提供有益的咨询服务。

  一言以蔽之,借助高效的数字化技术手段对传统民俗文化资源重新整合,使其成为对社会公众普及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教育的平台,同时也为传统民俗文化在现代社会的持续生存与发展提供新的保护模式。

篇十四:微信平台传统文化数字纪录片资源库建立方案

 新媒体时代下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播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精神的血脉,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新媒体依托其直观生动、互动连通、传播迅速的优势,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焕发出新活力。本文从新媒体在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优势与影响入手,分析了新媒体传播传统文化存在的弊端,提出了新媒体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希望能为未来新媒体更好地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提供借鉴价值。

  关键词:新媒体;优秀传统文化;文化传播

  一、引言

  中华文化在五千年的开展历程中不断推陈出新,开展壮大,凝聚了全民族的精华,孕育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强烈的中国特色与历史感,是延续我国精神的血脉,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总书记强调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修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而在日新月异,信息爆炸的当代,在外来文化的输入下,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也要顺应时代的开展,革故鼎新,才能防止出现文化传承的失衡。

  二、新媒体在传播传统文化方面的优势

  〔一〕直观生动的视觉呈现与交互式信息传播在新媒体中,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具有直观性、互动性与连通性。新媒体用户主要通过短视频、图像、公众号推文接触优秀传统文化,平台给予用户直观生动的视觉呈现,观看者可以在碎片化时间中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与学习。如?千年客韵》微信公众号不仅对自身纪录片进行宣传还定期推送关于客家文化的相关资讯,文章内容兼具学术性与娱乐性,受到读者喜爱;“儒风大家〞微信公众号创作组由文史类专业的硕士、博士等人员组成,重点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盛内涵,在平台中获得较高的关注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作者通过微博、哔哩哔哩动画、抖音等新媒体平台随时发布自己的作品,观看者在观看时可以评论、收藏、分享、转发,在这个过程中,作者与观看者进行互动与反应,建立起实时有效的沟通,作者就可以收获意见,改良作品质量并开掘观看者的兴趣点,形成良性循环。如抖音举办的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活动,内容包括国画、诗词、舞蹈、皮影、京剧变脸等,通过话题挑战的形式激发人们互动参与。还推出“非遗合伙人〞活动,帮忙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培养年轻人对非遗的兴趣。

  〔二〕传播迅速、传播范围呈指数级增长截至2008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手机网民规模达8.47亿,比例达99.1%;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7.59亿,占网民整体的88.8%。①新媒体的传播更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用户可以在时时刻刻接受传播与发散传播,如在智能手机上看到的内容,在地铁的数字电视上看到的内容,在大厦广告屏上看到的内容,新媒体渗入到人们的方方面面,不只是特定的媒介。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2月,抖音上传统文化短视频超过6500万条,累计播放量超过164亿次,累计点赞数超过44亿次,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抖音平台上的主流话题和近两年来最具现象级的传播事件之一。②在大数据算法下,平台会根据用户点击的作品给用户推送内容,发现更多潜在用户,用户观看到的内容又可以分享给其他用户,使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范围可以更广大,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新媒体传播可以由“家庭式继承〞转变为“集体性继承〞。

  〔三〕新媒体流量变现促进传统文化传播广告营销是流量的主流变现形式,在内容中植入商业广告或者进行原生广告的生产,是流量变现的普遍途径。③如故宫文化创意馆推出具有浓厚中国风的故宫书画、故宫汉服、故宫陶瓷、故宫扇子及故宫中国节等系列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使文物藏品以新的形式呈现在消费者面前,目前已经研发了10000多种文创产品,年销售额超过15亿元。还有短视频作者李子柒、滇西小哥、华农兄弟等已经逐步从UGC〔用户生产内容〕转变为PUGU〔专业用户生产内容〕的KOL〔关键意见领袖〕,他们的作品以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美食为主,具有庞大的粉丝根底,对国内国外都产生巨大的影响。李子柒的广告收益加淘宝店铺收益加总一年过千万,但她仍然以优秀文化输出为主,开设“东方非遗传承〞系列视频,成为成都非遗推广阔使,与人民日报合作。在流量变现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者出现,为新媒体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带来力量。

  三、新媒体对传播传统文化的影响

  〔一〕对内的影响在外来文化输入的情况下,如复仇者联盟系列电影中暗含的英雄主义,韩国潮流文化中的选秀造星模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处于劣势,但在新媒体时代,进行局势逆转指日可待。优秀传统文化经过新媒体的包装和打造之后更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因而也更容易被群众理解和接受,从遥不可及慢慢过渡到身体力行。张艺谋在?影》这部电影作品运用中国元素和水墨格调构建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武侠世界,用中国太极哲学观念为电影注入灵魂;?叶问》系列通过讲述中国武术宗师叶问的辉煌时刻展示了中国咏春的魅力,这两部电影都用中国元素讲好了中国故事,传播了不畏强暴、惩恶扬善的中国武侠精神,引起国人对武术的兴趣,争相模仿。在李子柒的微博与微信公众号中,李子柒会把自己在视频中用到的办法分享出来,而粉丝们在观看视频后,也会跟着李子柒的步骤做“作业〞,即复刻李子柒的作品。在这个过程中,传统文化的传播真正落到最后的目的——传承。

  〔二〕对外的影响文化输出是国家主观能动地将其传统的价值观传播到其他国家的过程。近年,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崛起感到恐惧,掀起新一轮的“中国威胁论〞,抵抗中国文化输出。在这种情况下,图书、影视、录音制品等方式的文化输出受到妨碍,外国民众更愿意相信非官方的信息,新媒体是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新路径。自媒体人李子柒、办公室小野、滇西小哥在中国区中名列前茅。截止至2020年5月31日,李子柒的微博粉丝数为2490万;在4月29日,李子柒的频道在上突破1000万订阅者,累计全球粉丝过亿,在2008年春季发布的年货零食合集观看量达5200多万。李子柒的短视频为外国民众呈现出自然恬静、安居乐业的中国式生活画卷,展现出中国人勤劳诚恳、淳朴热情的良好形象,展示的木活字印刷术、蜀绣、蓝印花布等中国技术更让外国民众赞叹,做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输出。人民日报、共青团中央等官方媒体都为她点赞,中国的确需要更多像她这样的人对外进行优秀文化输出,而新媒体平台是他们的舞台。

  〔三〕新媒体成了特色产品的带货渠道中国作为历史悠久的国家,美食文化不可无视,其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还体现着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在信息化环境下,以新媒体为带货渠道,如微博,抖音,快手,淘宝直播等自媒体传播平台与中国特色产品的有机结合,更加能够激发更多的国内外友人对中国特色产品的购置欲望,让其品尝的同时又能了解其的文化内涵。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特殊时期,“新媒体+特色产品〞的带货模式更具意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贫困地区的经济开展起到帮忙,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交流,还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当地文化。“湖广熟,天下足〞,作为全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地——湖北。由于受到疫情影响,很多湖北优质的农副产品面临待销困境。为了解决这一困境,央视新闻新媒体联合各大电商平台、社交和生活效劳平台启动“谢谢你为湖北拼单〞大型公益活动,为湖北的经济复苏奉献一份力量。这场公益直播吸引了1091万人观看,两小时内累计卖出总价值4014万元的商品。由此可见新媒体是一条不可藐视的带货渠道。

  四、新媒体传播传统文化存在的弊端

  各大社交平台的迅速崛起,为新媒体的传播带来了快捷性,而各大网络平台也具有极强的开放性特点。当快捷性和开放性相结合时,这会让居心叵测的不法分子有机可乘,为了博得观众眼球,发布一些负能量信息,其中包括歹意炒作、低俗低劣低质量、封建迷信等黑产信息的传播,该类信息都严重影响社交平台中的新媒体使用方式,加上传播速度快,范围广,没有健全系统的法律法规的管束。在新媒体的背景下,还有一些自媒体博主为了吸粉,迷失自我,创作的内容只为一味讨好受众,导致了传统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出现过度娱乐化的现象,这就丢失了传统文化本身的价值。前不久发生的虎牙“网红〞莉哥直播侮辱国歌视频事件,后被平台监管部门封号严肃处理。传统文化娱乐化严重只会让人愈易丢失本心。国家文化不容任何人侵犯,尽管无意侵犯,也应为自己所做的事情承当相应的后果。

  五、新媒体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策略

  〔一〕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需要更多的权威媒体及其热衷于传统文化专业或非专业人士的大力传承和弘扬。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提到,要认真汲取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各自媒体人应该紧跟的步伐,需要有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去挖掘和阐发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用心,细心地制作好每一份作品,创作内容的初心就是向群众展示中华民族长期生产活动中所形成和传承的审美观、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利用好新媒体传播平台,让世界更多的人了解到中国文化,展示我国的文化自信。

  〔二〕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形式方面在传播形式方面,我们应该丰盛新媒体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叙述形式,结合时下的网络用语、视频、摄影图片等有趣的叙述形式进行创新,或是结合Html5技术和VR全景技术等数据化技术,在大数据与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新技术的植入是新时代背景下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2008年由腾讯、敦煌研究院等单位合力打造的公益H5作品?王者·现敦煌》,它运用移动网页技术实现与受众之间的交互,通过游戏互动和视频内置等新媒体技术伎俩,让受众亲历敦煌壁画色彩逐渐剥落的过程。又如首都博物馆为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开掘四十周年,采取电视播放3D动画+VR〔虚拟技术〕眼镜相结合的形式,借助VR技术制作的墓室全景视频,使得带上VR眼镜的受众即可亲身体验到墓室的结构布局。形式多样化能够提高展示和传播效果,激发人们观看的兴趣。多元化形式的传播更有利于国内外受众接受,让国内外的观众喜欢上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数据化等先进技术的运用也更好地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注入新的活力。

  〔三〕建立完善新媒体使用的管理体系为了保障新媒体使用健康、标准有序地进行,离不开各大自媒体人传播真实,积极向上,富有正能量的信息内容,让粉丝对所创作的内容有共情力,传递中国文化自信。而作为新媒体受众的我们,提高个人素质,也应该自觉遵循国家文明上网自律公约,自觉抵抗低俗沉迷、消极颓废等黑产信息,坚定抵抗“键盘侠〞。要让新媒体更好地开展,最离不开的就是各大新媒体平台管理部门、国家政府部门对其的监管。政府部门应针对现发生的不良新媒体使用的事件,不断去更新,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各大新媒体平台管理部门要与国家政府部门强强联手,相辅相成,保持“零容忍〞的态度,对于一些发布谣言等虚假信息、挑战法律底线的新媒体平台用户,采取封号处理,造成社会带来恶劣影响的,应承当相应的法律责任。形成高效的监管体制,才能增强新媒体用户的体验感,才能让新媒体更好地效劳于我们的生活,更好地去弘扬和传播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六、结语

  优秀传统文化就是我们民族的纽带,对外的武器。新媒体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新的传播途径,其特有的优势与影响有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但也要好好管控,制定好应对策略。我们要把握好这一新途径,让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播、传承,增强民族认同感、民族自信与文化软实力,让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

  参考文献:

  【1】杨晓.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文化传播的价值迷失与精神重构.记者察看:中,2008(1):30-31.

  【2】曹冉.KOL助力传统文化传播——以李子柒视频为例.传媒论坛,2008(16).

篇十五:微信平台传统文化数字纪录片资源库建立方案

 作者:韩庆雪[1];张名章[1]作者机构:[1]昆明理工大学,650500出版物刊名:汉字文化

  页码:46-47页

  年卷期:2019年

  第6期

  主题词:微信小程序;传统媒体;文化转型

  摘要:2017年被称为"微信小程序元年",从提出构想到如今仅仅一年多的时间,小程序这种别开生面的传播方式成功吸引了各行各业的关注,带去的流量也甚是可观。微信小程序作为微信文化的一种衍生品又能给这个愈加复杂化的媒体文化环境带来什么?本文以微信小程序为例,从小程序的现状出发,深入研究小程序对传统媒体文化的新机遇。

篇十六:微信平台传统文化数字纪录片资源库建立方案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中原特色传统文化数据库建设研究

  作者:白广思

  来源:《河南图书馆学刊》2010年第02期

  关键词:中原特色传统文化;特色数据库;特色信息资源;中原文化

  摘

  要:通过中原特色传统文化数据库建设推动河南文化强省宏伟目标的实现。中原特色传统文化有自己突出特点,依照这些特点制定建设中原特色传统文化数据库的原则和方法。在建设过程中要注意特色化问题、标准化和规范化问题、数据库维护与更新问题、建库人员素质问题以及版权问题。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0)02-0002-031中原特色传统文化数据库建设的必要性

  信息作为一种经济资源,在当代社会的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社会拥有信息资源数量的多少、质量的优劣以及开发和利用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该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效益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以河南为中心的中原地区曾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灿烂的黄河文化曾经在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从野蛮走向文明的历史进程中起过十分重要的凝聚和促进作用。今天正在迈向现代化的中原人,在急剧发展变化的世界的辽阔背景下,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眼光重新审视中原特色文化,就会看到其中既有凝重、朴实,至今仍闪耀着鲜活生命力的精华,又有封闭、守旧,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糟粕。本着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原则,认真分析研究中原文化,扬其精华,弃其糟粕,使其为经济振兴、社会进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乃是我们关注中原特色传统文化的目的所在。

  河南省政府在2005年就提出河南建设文化强省,并制定了2005年到2020年河南省文化强省规划纲要,开启了中原文化研究的高潮,中原特色传统文化的发现、研究、产业化、创品牌等更是搞的热火朝天,如河洛文化、三国文化、殷墟文化等中原特色传统文化的发现与研究都有了较大进展,河洛文化度假村、河洛文化旅游节等做得相当有起色。如何把中原特色传统文化发现与研究的成果及时公布于社会、如何把中原特色传统文化发现与研究的成果统一起来打造河南文化产业品牌、如何通过对中原特色传统文化的发现与研究实现河南省文化强省的宏伟目标等问题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建立中原特色传统文化数据库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2中原特色传统文化的特点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建设中原特色传统文化数据库必须对中原特色传统文化特点进行总结与归纳,中原特色传统文化特点的研究是建立中原特色传统文化数据库框架结构的基础。

  2.1中原特色传统文化最能体现中国文化、最能代表中国文化,是最为正宗的、最具主流的中国文化。早在数十万年前,中原地区便有人类活动的足迹。史前文化谱系不断,三皇五帝等人文始祖与河南关系密切。自夏代开始至宋金时期的近3500年间,共有200多位帝王建都或迁都于河南,夏、商、东周、东汉、北宋、金等朝代,均以河南为政治中心。中国八大古都中,郑州、安阳、洛阳、开封名列其中。河南名人辈出,群星璀璨,谋圣姜太公、道圣老子、墨圣墨子、商圣范蠡、画圣吴道子、字圣许慎、医圣张仲景、科圣张衡、诗圣杜甫、律圣朱载癱等名人,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河南是广义中原的主体,是狭义中原的全部,因此作为地域文化的中原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干和根源。可以说,讲中华传统文化离不开中原。中原特色传统文化所具有的正统性、原创性、连续性、辐射性,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干、根、系、脉。因此,中原特色传统文化最能体现中国文化、最能代表中国文化,是最为正宗的、最具主流的中国文化。

  2.2中原特色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特质与表象特征。中原民族在浩浩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厚重坚实的泱泱华夏文明,形成了辉煌灿烂的中原传统文化,无不体现着其独有的民族特色,其中一些精粹的思想和精神在悠悠千载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已被广大人民群众接受、认同和实践,进而化作具有强大凝聚力和感召力的民族精神,也就是中原特色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2.3发展是中原特色传统文化的生命。在挖掘和总结中原特色传统文化发展才是硬道理,也是创造文化精品的必由之路。先进文化之所以具有鲜明的与时俱进的品格,是基于它的发展精神。文化是人创造的,是人类创造活动的产物,它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先进文化的创新是没有穷尽的。任何先进文化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它跟不上时代和社会前进的步伐,就可能变成落后文化。为此,我们强调文化创新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民族科学文化发展的前沿,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善于吸纳世界上一切优秀文化成果,通过不断创新,塑造出新型的社会主义文化。只有吸纳世界科学文化的最新成果,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才能促进文化的发展,始终保持文化的先进性。

  2.4中原特色传统文化要发展首先须继承。历史给中原留下了灿若星辰的遗迹。而珍贵的历史遗存必须得到有效的保护,才能发挥更大的功效。1983年,《河南省实施办法》出台,成为全国最早的地方文物立法。此后,《洛阳龙门石窟保护管理条例》等8个地方文物保护法规相继出台,为全省文物保护工作打下坚实的法制基础。据统计,截至目前,我省共有龙门石窟、安阳殷墟等两处世界文化遗产,18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4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各项事业均走在全国前列。为了树立民族自豪感,增强公众对中原文化的认同感,2005年11月,河南省率先在全国实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活动,免费向公众开放的73处历史文化遗址和博物馆、纪念馆,两天时间就接待观众460多万人次,直接促成了全国文化遗产日的产生。省社科院有关专家表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让匆匆行走在现代化道路上的人们渴望回望历史,找寻自己曾经失落的精神家园。文化遗产日的设立,为寻找精神家园开辟了回望历史的新途径。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3中原特色传统文化数据库建设的原则

  根据中原特色传统文化的特点,中原特色传统文化数据库建设必须坚持计划性、适用性、标准化、资源共享、结构合理等原则。

  3.1计划性原则。中原特色传统文化数据库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通过整体规划,采取合理布局、重点投资、分布实施、从易到难、讲究实效等措施,才能使数据库尽早投入实施运行阶段。数据库建设是一种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工作,没有良好的计划和规划就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人力物力的浪费。建立一个组织机构是必要的,可从宏观对该数据库的建设进行统一领导,合理分工,制定出科学的规划与设计。

  3.2实用性原则。从本质上说,数据库只是工具层面的东西,实用才是其目的。中原特色传统文化数据库建设要充分考虑到用户的需求,看其能否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3标准化原则。标准化、规范化是数字资源建设的生命,是建设高质量特色数字资源产品的根本保证,只有标准化的数字资源系统才具有真正的活力。中原特色传统文化数据库建设前必须根据国家有关文献著录和标引原则确定统一的著录标准和标引方式,规范机读格式,保证检索标识的规范化,为信息资源的共享和网络化提供充分的保障。

  3.4资源共享原则。中原特色传统文化数据库建设是河南省文化强省重要组成部分,是河南文化品牌对外的窗口,是河南省文献信息资源保障系统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必须坚持资源共享原则,尽快打破各自为政的局面,实行分工协作、联合建库,共同建立起独树一帜的中原特色传统文化数据库,为文化强省奠定坚实的基础。

  3.5结构合理原则。在第二部分已经对中原特色传统文化的特点进行了探讨,由于中原特色传统文化本身固有特色,所以中原特色传统文化数据库的建设不同于其他地方特色数据库,特别是在数据库结构上要根据中原特色传统文化的特点,在该数据库建设初期规划出合理实用数据库框架。

  4中原特色传统文化数据库建设的方法

  4.1确立中原特色传统文化数据库内容范围。中原地区的政治安危关乎天下兴亡,经济发展关乎国家盛衰,文化繁荣关乎民族荣辱,在中国历史进程中发挥着无可比拟的作用。中原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孕育地,华夏文明在这里起步;中原地区是众多王朝的建都地,政治风云在这里际会;中原地区是农耕文明的至高地,经济发展在这里兴盛;中原地区是元典思想的诞生地,核心文化在这里光大;中原地区是兵家必争的战略地,逐鹿中原在这里上演;中原地区是四大发明的发端地,科学技术在这里繁荣;中原地区是炎黄子孙的祖根地,华夏民族在这里融合;中原地区是文学艺术的昌盛地,文化瑰宝在这里闪耀。这些都应该是中原特色传统文化,但把这样丰富的内容全部浓缩到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一个数据库里工作量太大、范围太广。要从中划定范围,把最有代表性的中原特色传统文化作为建立中原特色传统文化数据库的内容。

  4.2构建合理数据库结构。数据库是指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为各种用户共享。数据库的结构一般分为层次数据库结构、网状数据库结构、关系数据库结构和面向对象数据库结构等几种,根据中原特色传统文化的特点,选取后两种数据库结构比较合理。

  4.3已有中原特色传统文化资源整合。中原地区一些文化部门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整理工作已经拥有相当丰富中原特色传统文化资源,有的已经形成相当完备的体系,其资料的历史性和独特性是从别处无法获得的。这些资源其表现形式多样,如纸质印刷型、光盘型、磁带型、缩微胶片型、联机数据库型等,将各种载体上的相关信息整合,规范到一个系统中,建立题录数据库,对于较为重要的资料,则应该以全文的形式纳入数据库。

  4.4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网络信息资源内容极为丰富,在各种专业网站、综合网站及各类型的数据库中,既有专著、期刊、学术报告、会议论文、学位论文、内部出版物、专利等,还包括学科方面最前沿的各种最新研究动态信息。其形式多种多样,有全文数据、题录文摘、图片资料、多媒体信息等,图书馆应根据自己馆藏特色数据库的需要,有选择地利用和下载,以提高和扩充中原特色传统文化数据库的质量和数量。

  4.5及时收集和整理中原特色传统文化新项目发现和研究新成果。河南省政府2004年就提出文化强省,掀起了新的中原文化发现与研究高潮,中原特色传统文化新发现、新研究成果不断涌现,要把这些中原特色传统文化新发现、新研究成果及时整理纳入到中原特色传统文化数据库中。这项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5中原特色传统文化数据库建设要注意的问题

  5.1特色化问题。这是建立中原特色传统文化数据库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没有了特色,中原特色传统文化数据库的建设就毫无意义,而且会造成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因此,在建立中原特色传统文化数据库之前要根据中原特色传统文化资源分布状况做认真细致的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确定范围和方向。对收集到的信息资料进行组织、加工、整理,揭示其价值,从而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中原特色传统文化数据库。

  5.2标准化和规范化问题。中原特色传统文化数据库的标准化、规范化程度如何,直接影响到数据库的使用效果,更决定其应用前景。因此在中原特色传统文化特色数据库的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数据加工处理标准化、语言描述和标引规范化,数据组织系统化和逻辑化才能向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信息资料,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5.3数据库的维护与更新问题。对于数据库建设中出现的一些错误以及由于网络信息资源的不断变化而产生的无效链接进行及时更正是确保数据库质量的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在数据库建成后,还必须不断补充新资料、新信息,才能使数据库具有生命力,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果不及时更新,将会使得数据库最终无人访问。

  5.4建库人员的素质问题。中原特色传统文化数据库的建设需要一批综合素质较高的专业人员。他们不仅要拥有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还应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技术、外语知识以及对信息的敏锐鉴别能力,以便对信息进行取舍、组织、评价与解释。可以说没有高素质的建库人员,数据库的质量就很难得到保证。

  5.5版权问题。在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时,必须尊重版权。对于受到版权保护的信息应与对方联系,通过购买等方式取得使用权,对不能取得使用权的可在中原特色传统文化数据库中建立题录,标出网络地址,建立超文本链接,为用户提供网络导航。

  6结语

  国家的发展和壮大,民族的独立和振兴,人民的幸福和安康,离不开先进文化的支撑,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文化的协调、提升和超越。可用“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来概括和评价河南历史文化在中国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原地区的政治安危关乎天下兴亡,经济发展关乎国家盛衰,文化繁荣关乎民族荣辱,在中国历史进程中发挥着无可比拟的作用。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必将掀起中原特色传统文化的发现与研究的高潮,通过建立中原特色传统文化数据库,就可以把中原特色传统文化发现与研究的成果及时公布于社会、就可以把中原特色传统文化发现与研究的成果统一起来打造河南文化产业品牌、就可以实现河南文化强省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1]武铁传.全球化对中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影响及对策[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9,(1).[2]田非.广西客家传统民居对中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J].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级.[3]朱学荣.河南省特色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9,(9).

篇十七:微信平台传统文化数字纪录片资源库建立方案

 传统文化与新媒体传播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新媒体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国家富强、民族的强盛,是以文化的兴盛作为支撑点。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中国梦”的伟大梦想,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提高文化软实力是其中重要内容和目标。党的十八大提出,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精神价值维度上承继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和理念。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包涵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思想品格、道德规范和精神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广度和内蕴深度。

  (二)新媒体时代传播特点

  新媒体形式是以传统媒体形式为参照物,是继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介形式之后,随着科学技术革新而出现的文化的新载体。较之传统媒体,新媒体中数字化元素的出现和数字化形式,改变了传统的以纸质媒介或是信号作为传播方式。新媒体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文化传播呈现出多向性、非线性、个性化与互动等新的形式特征。今天,新媒体的技术支撑体系已经日趋成熟,终端设备的普及所提供的最基本的物质支持产生了一个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的群体。新媒体和数字技术手段的日臻完善,也丰富了艺术表现手段。新媒体技术在综合了不同媒体特点的基础上,增加了二维制作、三维制作、虚拟空间、电子感应等技术手段。新媒体在文化传播方面,呈现出为立体、真实,实时互动的态势。

  传统文化的代际之间的传承,不仅取决于传统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内在张力所彰显的蓬勃生命力,还取决于它是如何被传播,如何让大众接受。新媒体时代,以互联网技术和数字化技术为标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实现传播的现代化转变,在新型媒体中如何展现,以及如何充分利用新媒体人人都可以进行大众传播的特点,发挥新媒体受众群体的主动性的优势,最大限度的规避新媒体劣势带来的负面影响,使中国传统文化发挥德育建设中引领作用,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二、新媒体时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一)建设中国传统文化电子数据库是文化传播的新载体

  互联网时代,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要依赖新媒体进行传播、普及和弘扬。几千年来传统文化传播的方式都是以纸质媒介,通过传统购买和阅读完成为传播。新媒体时代,将中国传统文化转化为数字化存储方式是革命性的变化。国家图书馆启动的“中国基本古籍库”项目,目的是把纸质媒介存储转化为数字,建立数字化数据库,可以说是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工程。中国传统文化数字化工程是一项努力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网上运行传播的系统工程,馆藏模式体现着其核心理念。终端是建设一定数量规模宏大的、地域上分布广泛的、可以实现跨库检索的数字化文化信息资源电子库。中国传统文化数字化工程建设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方方面面内容,用数字技术重现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和当代文化建设的

篇十八:微信平台传统文化数字纪录片资源库建立方案

 周运集团微信公众号建设方案

  三鼎春天微信方案

  第一部分

  微信平台框架规划

  一、集团介绍

  1、企业简介

  2、企业文化

  3、成员企业

  4、董事长致辞

  二、****

  1、微官网

  (1)项目简介

  (2)项目配套

  (3)户型赏析

  (4)实景展示

  (5)区域价值

  2、学区概况(重点学区介绍及学区房区位及价值解读)

  3、360度看房(样板间360°解析)

  4、微单页(项目形象动画,内容涉及到规划,产品,园林水系,学区等配套)

  5、联系我们(包含预约看房,交通地图,地图导航,一键拨打)

  三、多彩生活

  1、活动展示

  2、新闻热点

  3、营销活动

  3页脚内容

  周运集团微信公众号建设方案

  第二部分

  微信发布模块规划

  1、【企业篇】:

  本部分主要内容为企业介绍。

  2、【项目篇】:

  本部分为项目介绍、项目相关信息释放,如户型、新品加推等。

  3、【活动篇】:

  本部分主要内容为项目线上营销活动预告及活动后续报道。

  4、【新闻篇】:

  本部分主要内容为全国及**房地产新闻、政策、社会时事热闻、娱乐新闻等。

  5、【欣赏篇】:

  本部分主要内容为创意之作、名车、大品牌故事赏析等。

  6、【分享篇】:

  本部分主要内容为各季养生、励志文章、人生智慧、好书推荐等。

  7、【文化篇】:

  本部分内容主要为传统文化、茶道、香道等分享,若项目有相关活动,将在本部分进行相关活动文化介绍。

  8、【祝福篇】:

  本部分主要内容为各节假日祝福。

  9、【提示篇】:

  本部分主要内容为活动相关的提示,如提前提示微信活动开始或暖场活动开始时间、报名时间等。

  第三部分

  微信模块发布计划

  星期

  星期一

  星期二

  页脚内容星期三

  3星期四

  星期五

  周运集团微信公众号建设方案

  日期

  发布计划

  日期

  发布计划

  日期

  发布计划

  日期

  发布计划

  备注

  11月3日

  【企11月4日

  【新闻11月5日

  【企业11月6日

  【分享11月7日

  【活动业篇】(企篇】【欣赏篇】(企业文篇】【文化篇】【提示业介绍)

  化)

  篇】

  篇】

  篇】

  11月10日

  【企11月11日

  【新闻11月12日

  【项目篇】

  11月19日

  【项目篇】

  11月26日

  【项目篇】

  11月13日

  【欣赏篇】

  11月20日

  【欣赏篇】

  11月27日

  【分享篇】

  11月14日

  【活动篇】

  11月21日

  【活动篇】

  11月28日

  【活动篇】

  业篇】(发篇】【文化展历程)

  篇】

  11月17日

  【项目篇】

  11月24日

  【项目篇】

  11月18日

  【新闻篇】【分享篇】

  11月25日

  【新闻篇】【欣赏篇】

  篇】【分享篇】【提示篇】【文化篇】【提示篇】【文化篇】【提示以上计划仅供参考,如遇特殊时期,可进行调整。

  页脚内容3

篇十九:微信平台传统文化数字纪录片资源库建立方案

 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的制作传播策略分析

  摘要:新时期背景下,随着4G不断普及,以及5G时代的到来,各个社交媒体和短视频逐渐发展,给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都带来很大影响。当前社交短视频的发展不仅给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的制作传播工作带来很大机遇,但是也给其制作传播工作带来很大挑战。所以,为了有效提升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制作传播发展水平,规范短视频发展形态,需要结合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的制作传播优势、现状,探究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的制作传播策略,以此提升短视频制作和发展的水平。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制作与传播

  引言

  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中,文化发展工作应该结合短视频时代发展的优势和特征,全面优化传统文化传播主体,加强对传统文化内容生产和传播方式的创新,这样才能积极地结合短视频制作和传播优势,构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体系,推动文化的有效传播。

  一、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的制作传播优势

  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的制作与传播优势,从以下几方面体现出来。第一,根据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制作与传播短视频内容,有利于满足受众的审美特点和认知需求。在短视频的制作与传播中,优秀传统文化的视频内容可以符合受众的认知特点,还能通过受众可以接受的话语表达形式传递出去。现阶段很多短视频的创作者都来自于基层,这些基层人民不仅了解相关人民的认知和需求,还能在短视频的制作和传播中,分析和考虑到受众教育程度和区域发展特色。从而让优秀短视频的传播内容更好地突出时代和大众化特征。在传播形式方面,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制作者会运用幽默和发人深省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向受众传递优秀传统

  文化和内涵,更好地引起人们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内容的共鸣。尤其是在当下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其压力逐渐提升。通过短视频内容,可以帮助受众获得相关信息,还能达到愉悦心情的目的。并且短视频的制作机会和成本低,其具有较高的时间性价比,可以被广泛的传播和推广下去。第二,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的制作,具有程序简单、互动性强的特点。短视频的制作具有大众化的特征,对于传播者的受教育程度也没有较高要求。所以,在视频制作或传播中,只需要平台审核通过即可,然后上传至网络空间,吸引更多人观看和学习视频内容。在视频上传以后,还能快速地在短视频平台进行传播和互动,受众也可以及时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当然,传播者和受众之间可以运用直播的形式,提升实时互动和交流效果。这也能让受众对于优秀传统文化信息的学习和接收方式变得更加直接,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发展和进步。

  二、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的制作传播现状

  现阶段短视频的制作和传播发展出现内容低俗化和同质化的现象。其主要原因在于一些短视频平台的审核不够严谨,从而使得一些不良的短视频内容传播出去。还有一些不良视频作者为了博取眼球和受众的关注,假借传播传统文化的名义,对一些低俗,甚至违法的信息内容进行传播。这样不仅会使受众对短视频的内容产生抵触情绪,还会影响短视频在网络平台中的更好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的制作与传播出现平台准入门槛较低的问题,这就使得很多人员入驻短视频平台,通过短视频传播的形式,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发展,这就造成短视频的内容严重同质化。而且许多视频内容跟风严重、大同小异,缺少一定的创新性。长时间如此,不仅会给大众带来审美上的疲劳,还会降低受众对于短视频的兴趣。此外,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在制作中没有丰富文化传播的内容和形态,其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内容相对单一和落后,从而不利于达到提升文化传播效果的目的。

  三、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的制作传播策略

  (一)拓展传统文化传播受众

  在新时代发展过程中,新媒体具有较强的群众基础,还拥有数量庞大的群众和受众。但是,新媒体短视频在制作和传播的过程中都以年轻群体为主,一些基

  层和老年群体处于传统文化传播的薄弱地带。所以,为了提升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的制作与传播效果,需要积极挖掘新媒体平台和短视频制作过程中数量可观的潜在受众,从而吸引更多受众参与到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弘扬中去,这样也能最大程度地达到受众群体的优化目标。尤其是在基层群众与传统文化发展等方面,要解决其断层的问题。为了吸引更多的基层群众参与到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中,北京故宫博物馆采用在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增添宣传渠道,推动品牌文化和资源传播等形式,让其传播效果得到显著提升。所以,其他地区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的制作,可以借鉴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的宣传发展方式,提升群众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的热情,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合理传播。

  (二)创新传统文化传播平台

  为了提高国家文化的软实力,优秀传统文化在与网络平台协同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创新传统文化传播平台。相关地区可以借助新媒体力量,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方式的有效拓展,还要提升传播参与者参与短视频制作的积极性合作动性。在创新传统文化传播平台中,可以采用市场和政策激励的形式,构建专业文化机构和社交平台,让其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制作和文化传播的生力军。比如,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制作,可以结合抖音、火山等短视频平台优势,对传统文化传播平台和内容进行有效创新,鼓励有关传统文化的视频内容,在抖音或者火山等视频平台进行制作与传播,还可以采用创作者和受众之间有效交流等形式,为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的传播和发展工作提供保障。此外,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也可以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制作与传播的基地,将更多优质的传统文化短视频内容通过新媒体平台传播出去,提升其良好的发展质量。

  (三)丰富文化传播内容形态

  为了努力实现传统文化资源的“活化”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的制作,需要在继承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取其精华、气质糟粕,还要在对传统文化旧有表现形式创新的基础上,融入更多与新时代发展有关的内涵、表达形式等,从而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需求相适应,促进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协调进行。在丰富文化传播内容形态中,可以让优秀传统文化历史知识和现代教育内容之间融合,然后通过视觉化、通俗化、碎片化的传播方式,吸引受众兴趣。并

  且还可以将苦涩难懂的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视频、数字、综艺等形态内容,也可以运用视频、图像等形式,将传统文化实物化、通俗化、情景化等。比如,在近几年开始热播的《中国诗词大会》这个传统文化益智节目中,不仅让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传播方式进行融合,还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开发,并通过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日常生活之间融合发展等形式,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进而让其在视频制作和发展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结语

  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在进行短视频制作和传播的过程中,需要结合短视频制作和传播发展特点,拓展传统文化传播到受众。从而避免让短视频在制作和传播过程中与普通民众产生一定距离感,通过接地气的形式来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弘扬。还要创新传统文化传播平台、丰富文化传播内容形态,增加传播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利用视角下短视频产业创新发展路径探析[J].出版发行研究,2020,05:30-37.

  [2]王樊.植根优秀传统文化,讲好时代中国故事——探寻李子柒短视频成功之道[J].新媒体研究,2020,615:116-119.

  [3]王友帝.助力传统文化短视频大有可为——以传统文化在抖音上的传播为例[J].西部广播电视,2019,17:14-15.

  [4]文卫华.让传统融入现代让经典走进生活——近年来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创新实践[J].电视研究,2018,02:11-13.

  [作者简介]秦亮(1979.10-),男,汉,陕西省西安人),硕士,兰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影视制作。

篇二十:微信平台传统文化数字纪录片资源库建立方案

 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平台的开发建设

  耿艳妍;张海荣

  【期刊名称】《《中国建设信息化》》

  【年(卷),期】2019(000)012【总页数】2页(P74-75)

  【关键词】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中国;开发;保护价值;国家文物局;国土资源部;国家旅游局

  【作

  者】耿艳妍;张海荣

  【作者单位】[1]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信息中心(创新中心)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TU-098.4一、建设背景与目标

  自2012年以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会同原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原国土资源部、原农业部、原国家旅游局等部门开展传统村落调查挖掘工作,先后分4批将4153个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标志着我国已经形成了世界规模最大、价值丰富的农耕文明聚落群。2017年初两办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开展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工程,建设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

  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集中展现了优秀中国传统村落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孕育的农

  耕文明,向世界宣讲中国传统村落的故事,突出展现中华文化,同时,对提高村落地位、扩大村落影响、推动村落保护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架构设计与开发实现

  1总体架构

  开发建设之初,通过对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这两部分核心要素的深入分析,确定传统村落数博产品的定位是利用多媒体、虚拟现实、可视化展示、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建设的数字化平台。综合馆(图1)提炼中国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艺术、科学、社会的宝贵价值,村落馆(图2)逐个展示建馆的中国传统村落全貌。传播载体提供电脑端及手机端(图3)。依据统一设计、可扩展、标准化、高可靠、个性化的设计原则,其整体技术架构如图4所示,分为五个层次基础设施层、数据层、支撑层、应用层、门户层,同时建立标准规范及安全保证体系,基于面向服务SOA.的架构。

  2平台系统的设计及实现

  2.1开发技术介绍

  在具体的开发实现中,选用微软的.NETFramework架构平台、B/S的设计体系模式以

  及WebServices、Json、Angular、html5等相关技术,结合360全景及三维模型,通过可视化界面及个性化的技术服务,将村落馆的资源信息生动的展示给大众。同时通过图片预加载以及视频的懒加载模式,提高系统平台的运行效率。

  2.2数据库设计及开发

  本平台数据库采用MicrosoftSQLServer2012软件开发设计。通过对现有传统村落各种类型的多源异构数据进行规范化整理,形成同一规范编码及统一的数据分类字典。从而建立数据库管理系统并进行基础数据入库、持续接收和动态管理数据、建立依托行政业务工作积累数据的机制等任务。根据数据分类和管理需要的不同,将中国传统村落数据库分为多个子数据库,如建筑数据、历史要素数据、专题管理

  数据、研究数据、文件存储数据等。各子数据库采用相同的系统技术管理,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可跨库检索和并发处理。其中关于村落概况、规划,建筑、历史要素、人文景观等数据构成了中国传统村落资源基础数据库的核心内容,其数据关系如图7所示。

  2.3功能设计

  根据系统架构和所需实现的功能,平台设计为一套智能化、网络化的,集信息采集、在线审核、个性化展示于一体的智能管理展示平台。平台主要包含申报系统、模板配置系统、中国传统村落博物馆三个子系统功能。

  (1)申报系统

  建馆村落将制作完成的材料通过此平台向县级申报,县级对此材料进行初审,并将合格的建馆村落材料通过申报系统推荐给省级部门进行审核,从而完成了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申报的整个流程,实现了申报相关工作的电子化流程。此平台的资料录入模块主要分为九大主题,包括:村落概况、自然地理、选址格局、传统建筑、历史环境要素、生产生活、民俗文化、村志族谱、交通导览。

  (2)模板配置系统

  根据申报系统录入并审核通过的资料,定义配置村落馆页面的展示数据以及展示方式(图文、文字、图片列表、视频等),可预览及发布已经配置的页面。

  (3)中国传统村落博物馆

  中国传统村落博物馆展示了中国传统村落整体历史、文化、艺术、科学等价值,是中国传统村落的专属门户,将中国的传统村落风貌以综合馆、村落馆(平台端)、村落馆(移动端)的方式展现出来。

  a.综合馆

  采用地图互动、空间分析、大数据挖掘、可视化展示等多种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展示全国传统村落分布,同时集中展示了建筑、格局、非遗等信息,并提供信息检索

  及地图检索等功能。主要功能模块包含:村落、地图、专题、特展、活动、文创。

  b.村落馆(平台端)

  村落馆的数据来源于申报系统中的数据。通过全景、三维模型、音频视频、图文的方式全方位的展示了中国传统村落的独特的风貌。依据简洁、通俗、友好、易用的设计原则,村落馆设置了八大模块:村落概况、全景展示、历史文化、环境格局、传统建筑、民俗文化、美食物产、旅游导览。

  c.村落馆(移动端)

  移动端村落馆定位为传统村落文化传播与服务平台,主要完成对村落单馆的展示及公众交流互动。同时支持后台批量上传村落信息,及区分不同的传统村落类型,审核发布互动信息,自动生成定制程序等功能。移动端功能还包括生成区域热力图、用户行为分析等,通过用户的实时定位,观察不同的村落对于用户的吸引程度,了解用户需求,方便进一步为传统村落改进建设提供思路。

  三、开发建设的创新点

  1多源多形式的数据库集群及高效检索的建立

  围绕传统村落这个本系统的核心研究对象,对它的描述内容、采用的手段进行研究,确定九大方面的研究内容:村落基础信息、村落历史、自然地理、选址格局、传统建筑、历史环境要素、民俗文化、生产生活、旅游导览。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360全景、三维实景模型等多种形式来展示村落。多种形式及内容丰富的数据,除在村落馆逐一呈现外,还需要在综合馆快捷检索,以主题展的形式,打碎村落数据、再按照新的分类规则,重新组织与展示,如图5所示。

  图1传统村落博物馆-综合馆

  数据库集群的建设采用SQLSERVER数据库作为索引数据库、也是核心数据库,文字数据、系统数据、关系数据存储于此。建立文件服务器,存储、图片、音频、视频。地理信息及相关数据存于ARCGIS数据库。建立支持360全景、三维实景

  模型引擎的服务。发挥各专业数据库的分析、存储优势,通过索引数据库建立数据之间的关联。

  2网页动态展示技术的应用

  在村落馆的展示中,统一与个性呈现需要兼得,申报数据解决了统一的数据录入,网页动态展示技术的应用也将特色呈现变成可能。具体解决办法是将网页内部划分区域,各区域提供12种展示方式,最终生成的静态网页文件中表明各区域的关系及区域内容的格式要求,每个区域的数据存储于单独的json格式的文件中。

  3WebGIS的空间分析技术的应用

  综合馆的建设中为突出传统村落在空间分布的特征,研究传统村落与地理空间的关系,利用高德地图的数据渐进式加载及数据静态化技术,实现空间分析的互动效果(图6)。

  四、总结与展望

  各地方通过申报系统的报送,单馆网页配置系统的编辑,目前传统村落数据博物馆已收录第一批165个村落(2.3TB的数据容量)。综合馆、手机端的一期也已经开发建设完毕。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下一步任务是提升单馆展示效果,完善综合馆内容,开展第二批村落建馆工作,推动线上线下活动,促进全社会对传统村落的关注。技术层面上将建立多套单馆展示模板,同时利用更多的可视化展示技术,展示传统村落的特征。另外进一步提高空间数据检索效率,空间数据的实时分析能力,带来更专业、流畅、友好的用户体验。让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成为传统村落综合性的权威数字化平台。

  图2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手机端

  图3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手机端

  图4开发技术架构图

  图5数据库建设路线图

  图6传统村落空间分析系统

  图7数字博物馆核心数据库关系分布

推荐访问:微信平台传统文化数字纪录片资源库建立方案 资源库 纪录片 传统文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