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洁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中小学思政课的效果(13篇)

发布时间:2022-11-21 13:35:04 来源:网友投稿

中小学思政课的效果(13篇)中小学思政课的效果  论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增强中小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作者:白春娜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0年第35期  摘  要: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小学思政课的效果(13篇),供大家参考。

中小学思政课的效果(13篇)

篇一:中小学思政课的效果

  论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增强中小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作者:白春娜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0年第35期

  摘

  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教育政策的深入开展,教育界各个阶段的教师都逐渐重视起来课堂教学效果质量的提升。中小学的思想政治课程是素质教育的关键一环,为了提高中小学思想政治课堂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将课堂内容和形式进行完善。结合当前信息化时代的技术手段,教师将信息技术应用到中小学思想政治课堂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本文将围绕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增强中小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展开研究。

  关键词:中小学

  思想政治课

  信息技术

  教学效果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35.04近些年來,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同时得到了发展和增强,我国社会逐渐迈入了信息化的阶段。因此,信息技术开始走进人们的生活,对人们的实际生活带来了诸多的便捷。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得到了落实,中小学的思想政治课堂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重视。然而,传统的中小学思想政治课堂中却存在着诸多教学问题,教学问题制约着素质教育的教学效果。

  一、当前中小学思想政治课堂存在的教学问题

  1.思想政治课堂的教学程式化

  随着素质教育教学理念受到了教师的重视,中小学教师开始意识到思想政治课堂开展的教育意义。然而,当前的中小学思想政治课堂中仍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教学问题的存在影响了中小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使中小学生的素质教育无法得到保障。教学过于程式化是当前中小学思想政治课堂存在的主要教学问题。大部分教师意识到了素质教育的关键性,开始着手进行思想政治课的设计,然而教师对学生开展的思想政治课堂过于表面化,教师没有抓住素质教育的内涵和真谛,导致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较差。中小学思想政治教师过于注重课堂的教学形式,却忽视了教学效果的关键性。比如,教师为了顺应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在班级中开展的娱乐教学的实践活动,然而课堂的整体却更加偏向于娱乐,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意义没有达到,教师没有将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进行贯彻落实。教学过于程式化的弊端在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时也有着体现。比如,教师在运用多媒体展开教学时,为学生展示了过多的课件内容,课堂时间被具有趣味性的课件占据,然而教师却忽视了引导学生从课件中进行学习,因此课堂变得

  空有外壳,没有内涵。程式化是中小学思想政治课存在的主要教学问题,影响了中小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2.教师的主导性过强,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当前的中小学思想政治课堂中,教师普遍占据了课堂的主导地位,导致了中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忽视。由于教师的教学素养滞后,教师的教学理念并没有与时俱进。因此,大部分中小学教师存在着较强的自我意识,教师忽视了与学生沟通交流的重要性。中小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讲求时效性,因此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具有关键的教学意义。通过及时地沟通交流,教师可以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使自身的课堂教学得到完善。然而,当前大部分的中小学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过强,师生之间的关系并不密切,导致了学生无法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同时,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中小学生一直都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应当充分地发挥出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然而,中小学教师对学生开展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脱离了学生的主体,从而降低了学生参与到思想政治课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比如,教师对学生开展的思想政治课堂多为背诵、做题等形式,教师将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视野和内容也局限于课本教材之中,导致了中小学生学习知识面受到限制,不利于提升中小学思想政治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运用信息技术增强中小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的策略

  1.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思想政治课堂的教育目的在于为中小学生树立起来完善的价值体系、人生观念、法治观念、道德修养等。因此,学生是中小学思想政治课堂的主体。教师应当重视起来学生在思想政治课中的参与感和体验感。传统的中小学思想政治课堂模式中,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开展直白式的授课,导致了学生无法从课堂中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因此,教师需要将以往的教学形式和教学观念进行突破。为了确保中小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有效提升,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在班级中创设出教学的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学生的课堂体验。情境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信息技术的融入,情境教学法的形式也得到了创新和完善,有助于教师将更加生动的思想政治课堂呈现在学生面前。

  比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材中《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的内容时,教师便可以在多媒体中为学生创设出教学的情境。教师可以将我国各式各样的民间艺术以视频、图片的形式呈现在多媒体中,如剪纸、皮影戏等。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教师为学生创设出了生动形象的民间艺术情境,学生在教学情境中感受到了民间艺术的多姿多彩,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在直观地学习中感受到了我国民间艺术的魅力,有助于为学生树立良好的传统文化观念,使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得到培养。通过应用信息技术来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有效地增强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2.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社会中充满着激烈的竞争与合作,因此教师应当为学生培养起来综合素质能力,使中小学生可以在社会中站稳脚跟。中小学思想政治课堂的最终教学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得到有力的保障。因此,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进行应用,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信息技术手段有着大量的教学优势,教师可以为学生构建更加多元化的课堂,使学生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中培养综合素养。在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中,创新思维、想象创造力等素养的发展同样重要。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构建有效的课堂思考情境,促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发展,同时确保了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得到尊重。

  比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材中《做聪明的消费者》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中为学生展示不合理消费的视频内容。在学生对多媒体中的内容进行观看后,教师对学生进行提问:“如果你是视频中的主人公,你会选择如何购物?”“你认为合理消费有什么重要性?”通过多媒体的情境展示,学生认真地进行了学习观看。同时,在教师问题的引导下,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训练。在思考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拓展,有助于学生对合理消费的观念更加认同。同时,学生的主观能动效果在观看和思考的过程中得到了充分发挥,确保了思想政治课堂的教学效率提升,增强了中小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3.运用信息技术巩固优化学生的思想政治知识

  教师应当将自身的教学素养进行完善,思想政治课堂的教学广度应当得到延伸,因此教师需要重视起来学生在课下的学习效果。教师应当将小学生的课后学习重视起来。通过信息技术的手段应用,教师可以为学生构建更加有效的课后复习环节。教师可以将思想政治课堂中重点的学习内容制作为微课视频,在课下发送到学生手中,提供给学生复习观看。

  比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材中《同伴与交往》的内容时,课堂结束后,教师便可以将教材中的“我们的好朋友”“说话要算数”“当冲突发生”这三个板块的中心内容为学生进行整理,并将微课视频发送给学生的复习。学生可以对微课视频进行反复学习和观看,使自身的思想政治知识得到巩固优化,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教师需要对中小学思想政治课的形式和内容进行创新。结合信息化时代的技术,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思想政治课中,教学效果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邱秋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2]雍自元《理论联系实际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3]任成全《试论如何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吸引力》,《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第S1期。

篇二:中小学思政课的效果

  新课程下小学思政课教学效果研究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思政课不仅仅承担着德育教育的重任,更是发展小学生高尚道德观,帮助他们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的重要活动,教师转换传统的教学思想,善于利用个性化的指导方式,有效锻炼学生们主动学习知识要点,分析思考生活问题,充分满足了他们的个体需求,在和谐互动关系的支持下,教学工作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功。必须增强小学思政课的教学效果,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同时改善教学方法后,真正培育出大批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小学思政课;教学效果;对策研究

  小学思政课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时,必须做到有的放矢,促进学生们主动的探究学习,鼓励他们展开积极思考、善于小组合作等,从而实现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不断优化思政课的教学效果,更利于小学生们在良好的课堂氛围里优质完成学习任务,充分发挥主体优势,养成自主探究习惯,每名学生都有机会成为优秀人才,将在个性化成长的道路上走得一帆风顺。鉴于此,本文特意做了增强小学思政课教学效果的研究分析。

  一、小学思政课教学效果影响因素的分析

  (一)社会因素

  小学生平时上学、放学的路上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现象,例如,未成年人结对进入网吧、打架斗殴、街边争吵等。长时间的“耳濡目染”,小学生更难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世界观。小学生的思想尚未成熟,这些事情对于他们而言十分新奇,因此产生极大的模仿兴趣,直接影响身心健康成长。

  (二)学生因素

  小学生对于思政课程的内容不感兴趣,部分教师的“长期灌输”“填鸭教学”使他们的学习热情逐渐丧失。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记忆的一些知识要点,遗忘的速度极快,根本无法在日常生活及社会活动中“学以致用”。这样一来,小学生的道德意识不强,难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无法发挥最大的主体优势,将来为了社会现代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另外,小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习热情等,也给教师教学计划的具体执行带来了很大难度,教学效果越来越差,教学质量不尽人意。

  (三)教师因素

  部分思政课教师仍存在着教学思想落后的问题,他们不能应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授课方式,启发小学生在思政课内容的学习中突破自我,课堂教学过于形式化,导致师生互动关系的构建、整体教学效果的提升变得阻力重重。有些思政课教师不愿接受新技术、新观念、新方法,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打破,小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学科成绩进步空间也很有限,思政课程的引导作用发挥不出来,小学教育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加快难上加难。

  二、增强小学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对策研究

  (一)教师优化课堂设计,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为了增强小学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就要提前优化课堂设计,教师们认真做好备课工作、资源整合等。小学思政课教师应该尊重学生们的个体差异性,善于结合他们实际的发展情况,创新优化课堂设计,教学实践有的放矢。例如,小学思政课教师及时确认学生们必须掌握哪一部分的知识要点,最好选择哪一类型的教学方法,更容易激发学生们浓厚的学习兴趣;还要预留下充足的课堂时间,明确哪些知识应让学生们自主分析、自主学习、自主构建,或者提出一些问题,正向引导、及时点拨小学生大胆想象和创新。教师摸清了不同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在此基础上优化课堂设计,真正实现有的放矢,为了学生而服务,才有益于小学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增强,有助于小学生们学习能力的不断发展。

  (二)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以前,多数学生都认为思政课就是枯燥的、乏味的教学活动,因此缺乏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理论教学的部分所占比重较大,让学生们衍生出了严重的抵触情绪,指导工作推进困难,教学效果很不理想。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小学思政课教师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优化课堂设计后优化教学结构,想方设法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转变原来的看法,更加期待思政课的教学活动。例如,教师利用情境创设法,通过创设游戏情境、生活情境、故事情境等,充分激发小学生主动学习思政课知识内容的兴趣;组织不同形式的活动,如“角色扮演”,使小学思政课堂成为学生们展示独特个性的舞台,鼓励他们畅所欲言,意识到自己就是课堂的“主人翁”后,大胆提出质疑,提出不同看法,然后进行小组的讨论以及师生的互动,教学结构已经发生根本的改变,后续开设小组探究、辩论比赛、课外实践等活动,积极调动小学生多说、多讲、多练习,他们发现了思政课的魅力所在,主动学习水平自然有更大程度的提升。

  (三)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引导作用

  小学思政课教师既然承担着“教书育人”的光荣使命,就应该不断提高综合素质、专业能力,更好地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帮助小学生们有效学习基础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使每一名学生均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立志成为优秀的全能型人才。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直接影响到小学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发挥教师引导作用,是不断增强小学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笔者认为,我们教师要先系统的学习先进教育理论,懂得教育基本规律,再进行多元化的教学实践,在实践过程中活跃创新的思维意识。另外,我们教师必须深入学习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的专业知识,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状态,采用有效的疏导措施,调动他们主动探究思政课程内容的积极性,不断优化教学效果。教师掌握了丰富的知识,努力做到了融会贯通,学生们有了很好的学习榜样,也敢尝试举一反三、自主反思,他们基础知识的学习更加得心应手,课堂教学效果会有很大的不同。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思政课教师因材施教的能力越强,不断摸索教学规律,深入钻研教育理论,在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全心全意服务于全体学生,师生之间的距离不断拉近,小学生更加喜爱思政课,熟练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技能后,个性化发展之路就能走得越来越远。

  结语

  总而言之,必须增强小学思政课的教学效果,通过多样化、个性化教学方式的合理应用,充分满足学生们能力的发展需求,潜移默化中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

  成长。我们教师为了小学思政课高效化的教学实践付出更多努力,可以打开素质教育的新局面,最终为了社会建设提供大批优秀的人才力量。

  参考文献

  [1]鲍向阳,张华成.以美育德,让小学思政课焕发生命活力[J].现代教育研究,2019.05(01):337-33[2]陈淑珍,杨明,刘建.如何在政治学科教学中渗透科技力量的研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8.07(05):144-145[3]薛小梅.浅谈小学生高尚道德情操的培养[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9.30(08):160-162

篇三:中小学思政课的效果

  中小学教师共上一堂思政课心得与感悟

  中小学教师共上一堂思政课心得与感悟一

  在这一学期的师德师风学习当中,作为教师的我,心中也已有很多体会,现就将自身学习所得与体会做一总结:

  作为一名教师,其所参照的标准也就是教师准则。但所有职业或无职业的自由个人做每一样事情,都有一个共同的衡量标准,即是否凭着良心。当然这种间也就牵扯进了道德和作风的问题。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就是道德,这就是良心。当然,作为一名教师,不可或缺的应该是爱岗之心,敬业之德。

  所谓爱岗敬业,讲的就是一种敬业精神,淡然对于教师来说,就是教师乐于奉献教育的无私奉献精神。其劳动成果往往隐没在学生的成功里面,而自己则可能一生默默无闻。这种平凡的无私奉献正式教师的伟大和光荣所在。

  教师是连接人类社会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教师的职业因而是光荣的,神圣的,功德无量的事业。常言道: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就是说对一件事情由衷的热爱,从做好这件事情的过程中得到无限的乐趣。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育好人是教师的职责所在。所谓育人就是把学生培养教育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与人包括德育智育和体育诸方面。要把育人的工作做好,就要遵循教育规律,按教育规律办事。

  一些腐朽的资本主义思想乘机侵入,给德育工作带来了新问题,怎加了新难度。因此,更要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

  的思想品德,并且严禁传播有害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

  总之,时代对教育寄予厚望,対教师赋予重任,教师要以国家、社会的大业为己任,珍视自己所承担的职责,爱岗敬业,乐于为之奉献自己的宝贵年华!

  中小学教师共上一堂思政课心得与感悟二

  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是智慧的灵泉,是道德的典范,是人格的楷模,是学子们人生可靠的引路人。换而言之,教师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因此,我时刻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个字提醒自己。无私奉献、以德立教、以身示教,用高尚的人格为每颗纯洁心灵的塑造而竭尽全力。

  一、树立事业心,增强责任感热爱教育事业。

  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因此,我们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一个教育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以情育人,热爱学生;以言导行,诲人不倦;以才育人,亲切关心;以身示范,尊重信任”。尊师爱生,是一种理性化的高尚情感,对待学生,管而不死,严而不厉,爱在其中。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对学生冷漠,缺乏热情,决不是一个有良好师德的好教师。教师爱学生体现在“严”和“慈”上。常言道:“严师出高徒。”又说:“严是爱,宽是害”。对学生不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是难以培育出跨世纪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设者。“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

  纨绔少伟男”。所以,对学生不严不行。当然,严要得法,严要有度。慈,就是对学生要关心、爱护、宽容、尊重。充分鼓励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进步,使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爱护学生、保护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即是敬业精神的核心,又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自我表现,既是育人的目的,又是教师教书这个职业的具体表现。

  二、用无限的师爱,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师爱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无限的师爱,可以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我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洒向每个学生,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呼声,和学生产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让一切学生的心灵都感受到师爱的温暖。

  三、用规范的言行,净化每个学生的心灵。

  “无德无以为师。”真正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人。他对祖国的爱,对学生的爱,对事业和未来的爱,都表现在他对自己的高标准要求的落实上。率先垂范就是对学生真正的负责,就是潜够默化、影响深远的教育。作为小学教师的我们,肩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为祖国的未来夯实基础的重任。这就要求我们本身要有一定的人格魅力,而这种人格魅力表现为教师必须要有敬业精神,必须具备健康的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四、用奉献的人格,塑造每个学生的心灵。

  没有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精神,就不可能成为一名好教师,也决不可能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创造业绩,作出贡献。教师是园丁,学生是花朵,只有靠园丁辛勤无私的浇灌,花朵才能茁壮成长,芬芳世界。还有人将教师比作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默默地牺牲了自己,却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因此教师应该是无私的。

  身为教师,我们不能把教书育人降低到只传授知识的层面上。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通过学习不断地在思想上、政治上、文化上充实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从教素质。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去感染学生,以渊博的知识去培育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去引导学生,以真诚的爱心去温暖学生,以高尚的师德去影响学生,用健全的人格塑造一切学生的美好心灵,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学生,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中小学教师共上一堂思政课心得与感悟三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为祖国的建设与发展培养人才的历史使命。怎样才能不辜负“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光荣的称号,怎样才能完成党赋予的培养人才的责任,这是每个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并要用实践作出回答的问题。

  我认为,好教师首先必须有敬业精神,要毕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要做到这一点,就应充分认识教师工作的意义,从而深深地热爱教育事业。现代的时代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国与国的竞争主要体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靠的是教育,靠的是教师兢兢业业的工作。只有深深地认识这一点,才能激发对教师工作的热爱,也才能把这种爱倾注到对学生的教育中去。

  首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具体工作在于“传道、授业、解惑”,也就是说教师要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给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懂得、各种事理。这就要求教师应具有“学而不厌,悔人不倦”来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要有崇高的理想,完善的道德情操,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品质,并用它们对学生进行浅够默化的影响和熏陶。这样,才能培养出祖国需要的,全面发展的,能适应竞争形势的有用之才。

  其次,必须热爱自己的教育对象——学生。教师应该是一位雕塑大师,能将一块坯材,用自己的思想与感情,将它雕塑成一件艺术精品。从本质上看,学生并不存在好与差之分,“差生”之所以“差”,原因在于他们潜能被种种主客观因素所束缚,而未得到充分的释放而已。来自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和来自客观的影响。主客观的因素,都会严重束缚学生内在潜能的发挥,都会成为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的障碍。正因如此,我们教师对这些所谓的“差生”,更应加备的关爱与呵护。在他们身上,我们要倾注全部的爱,去发现他们学习上每一点滴的进步,去寻找他们生活中,品德上每一个

  闪光点,然后运用激励机制,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励,恢复感到温暖,增强自信,从而缩小师生间心灵上的距离,使他们产生“向师性”。这样,才会在他们成长与发展的道路上有一个质的飞跃。

  第三,一个好教师还必须十分重视“言传”外的“身教”,要以自身的行为去影响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表率使学生从教师身上懂得什么应为之,什么不可为。因此,教师的教学,待人接物,行为举止,一言一行都必须认真、稳重、规范、得体,切不可马虎、轻率、任性、不负责任。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和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心灵沟通,向学生畅开心灵,既可以向学生谈自己从人生中取得的宝贵经验,也可以向学生坦诚地公开自己的生活教训,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你不仅是良师还是益友。

  经过我不断的学习,我受益良多;师德师风的建设对于一个学校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个学校只有有良好的师德师风和良好的育人环境,学生才能健康茁壮成长;老师也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

  中小学教师共上一堂思政课心得与感悟四

  “教师”是一份平凡而又高尚的职业。我们常常问孩子,你今后想干什么?教师是被提及频率的一份职业,与其并驾齐驱还有科学家、宇航员,这类在长大以后实现几率极少的职业。可这份及其平凡的职业真的如其普遍性一样很好胜任吗?我们经过这五天的培训,学习美丽教师事迹后,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俞玉萍老师创造了闻名全国的“中国百合班”,这是一个把班歌唱到中央电视台的班级,也是一个多次打破进重点分数线名额的班级,更是一个弥漫着书香的班级。从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到学会倾听再到组织花样跳绳比赛,俞老师毫无保留地展示了她班级管理中的点点滴滴,让每一个孩子学会了倾听与思考,自知少年辛苦终事成,莫向光明惰寸功。有师如此,学生何求?

  我的初中班主任郑永喜老师这一次也被评为安吉美丽教师,回想起他的英语课,我既贪恋课堂上那些有趣的英语小故事,又惧怕每次犯错误时他铜铃般的双眼。我既感激他费心组建的五点英语club,又怨恨他月考后向家长打的小报告。但如今当我也成为一名教师时,竟觉得喜哥好生可爱,想起他每每深夜还在办公室伏案备课,总是涟漪荡漾心间。另一位不得不说的美丽教师就是咱们园的张海雯园长,第一次见面仍然记忆犹新,张园长走进我高中时期的舞蹈房,听我们讲述儿童故事,告诉我们语言的魅力以及如何将这份魅力呈现在孩子们面前。实习前期瞧见她拿着摄影机蹲在某个角落拍摄孩子们游戏场景我总会惊奇多瞄上两眼,慢慢的开始发现张老师不仅常出现在班级里和游戏场中,更是默默走在孩子们午睡后的走廊上,周而复始。有师如此,后辈敬之!

  在此之前,我曾无数次地思考过教师的职业价值,慢慢地我发现不同时期我有着不同的体悟。我家住在蓝天花园,窗台前望去便是小哈佛幼儿园。一个冬日的午后,我窝在阳台上晒着太阳,就见一名教师呼唤孩子们把小板凳放在阳光

  下,把小外套脱下平铺在小板凳上。这一幕从高中时期就印刻在我的心底,仿佛是有一股暖流化解冬日寒冰,平凡细微的举动却让我切身感受到幼儿老师暖心间的爱。

  之后的大学里,我去了甘肃陇西和海南海口支教,在陇西那片山连着山,风吹着黄土的地方,孩童灰扑扑带着单纯的笑脸眨巴着闪着星光的眼睛望着我,心都酥了。这里的一切,都带着西北特有的印记,质朴,厚重,笃实,安稳。我向孩子们介绍山外精彩有趣的世界,在这里我体会了教师的精彩价值:何以为师?示以美好,授以希望。在海南海口这块重经济忽视法制及教育的小港口,我体会到教师的重大职责: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木受绳则直,随心所欲不逾矩。之后的实习中,我在指导老师泮玉老师的身上学到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以及做一事成一事。每每组织完一次集体活动,她会把我的两页教案填上满满的批注。孩子们自主游戏时,泮老师总拉着我拍摄、观察、讨论、分析。环境创设时让我说一说自己的想法,而后露出蒙娜丽莎神秘般的微笑,周五的教研会拉着我参加旁听。这段难忘的实习日子,教会了我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要学会观察孩子,学会倾听孩子。当我作为校优秀毕业生站在讲台上向全校的学弟学妹们介绍我的专业和我今后的职业时,舞台的聚美灯光仿佛为我而打亮,为幼儿教师这一荣耀职业而打亮,更是为辛苦奉献在一线的幼教工作者而照射璀璨光芒。身边有如此多的游戏教师,遇见你们这么美好的事,就像森林听见风声,像天空容纳蓝色,一切不期而遇的陪伴,正如盛夏的光年。

  作为一名新教师,成为一名优秀的学前教育工作者是我将要奋斗一生的事业,我深感路漫漫而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中小学教师共上一堂思政课心得与感悟五

  8月26日,我校组织了暑期师德学习活动。在这些日子的学习过程中,使我对教师这个职业和教师的师德素养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1、热爱教育事业是师德的核心

  教师的道德是教师的灵魂,师德是教师职业理想的翅膀,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要以强烈的使命感为基础。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人,是要甘于寂寞,甘于辛劳的。就像曹阳珍老师一样,在班主任的位置上的默默耕耘。她心系学生,勤勤恳恳的在自己的岗位做着简单却又繁琐的工作,这种忘我的崇高精神是我们每个教师都必须学习的,也是师德的首要条件。

  2、热爱学生是师德的人格力量

  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的特征中显示出来。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塑造师,要想教人必须要知道怎样做人。教师只有以身作则、爱岗敬业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

  同时,教师的职业是一份特殊的职业,这个职业有苦也有乐,有得也有失。在教学过程中了解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是我们每个教师努力的方向。我们要明白: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教书育人的功能。

  3、做好本职工作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受到老师的影响而努力学习,不断进取。

  4、不断进取是师德的升华

  我们更深刻的体会到在科学和技术发展速度如此之快的背景下,如果不经常处于学习的状态,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很快就会落后于课堂实践的要求。面对当今时代的发展,教师要走在时代和学生发展的前头。

  做到“闻道在先”“术业有专攻,”。因此,我们要勤于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深入研究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方法等方面的知识,把教育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引入教学过程中,使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在我们的课堂上完整地统一起来。

  同时,要善于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恰当有效地选择教学方法和方式,直观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使教学知识的传授与创新思想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以创新求取的精神,积极开展教育和科学研究。在耕耘中拓展

  视野,在执教过程中提炼师艺,升华师德。

  承然,教育工作是辛苦而单调的,每天都进行着大量的平凡琐碎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着备课、上课、管理班级等同样的事情但“一年树木,百年树人。”为了这个远大的目标,我们会立足现今,着眼未来,以苦为乐,甘于寂寞,以各位先进教师为榜样,在教育教学的工作实践中,用高标准的师德观念,规范自身的行为,提高自身的素质,在平凡的岗位上,发挥出不平凡的力量。

  中小学教师共上一堂思政课心得与感悟2021

篇四:中小学思政课的效果

  2020中小学思政课研修总结

  桐柏县淮源镇初级中学

  曹祥义

  2020年11月我参加了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网络研修的学习,通过培训,我感触颇深,受益匪浅。

  做为一名思想政治课教师,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在培训中,我深深地觉得思想政治课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培养教育学生,让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成人成才,是我们的本职工作,也是应该尽到的责任,让正确的思想政治理论深入每一个孩子的心中,是教育必须的神圣使命。

  这次教师研修培训,再一次给我带入了一种求学的氛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一名优秀的教师没有先进的教学理论充实自己,那么,他的教学在到达必须程度后就难以提高了,而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就要努力地提高自身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潜力、课堂教学水平。经过这次培训,我觉得以前所学的知识太有限了,看问题的眼光也太肤浅了。过去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得有一桶水。”但是经过培训后我觉得教师绝对不是一桶水这么简单,它就应是一条有源头的溪流。我认为教师只有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教育思想才能跟上时代前进和知识发展的步伐,才能胜任复杂而又富有创造性的教育事业,“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不断否定自己才能不断进步,拥有的知识才能像“泉水”般沽沽涌出而不只是可怜的“一桶水”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透过不断的实践,才能把学到的观念和方法落实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帮忙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潜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用心性,为学生带给各种发展的机会,为学生服务,建立一个民主,宽容的课堂氛围。另外,教师就应把握社会发展对人的发展的基本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潜力和科研潜力,确立培养目标,打造新时代的人才。

  通过近段时间的网络研修学习,我聆听了各位专家的专题讲座,使我进一步懂得在思政课教学中提高思政课核心素养是我们的目标。同时使我明白备课是教学工作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我们要教什么?怎么教?课后写好教学反思。事先教师都要周密考虑,精心设计,教师只有对教材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方法等经过深思熟虑,才能把课讲得妙趣横生,引人入胜。在研修学习中,提高了我的专业素养,提高了我的思想认识、提升了我的学习理念、丰富了我的专业理论。

  现将我的研修心得小结以下几点:

  一、网络研修使我转变了思想,更新了观念。

  通过研修,使我明确如何提高学生的思政课核心素养,了解现代教育的本质,明确了教育对于教师提出什么样的素质要求;每一位老师都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充实自己,要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否则就被时代所淘汰。网络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是一门全新的课程,里面有很多全新的教学理念。

  二、网络研修,使我得到深刻的感悟。

  网络研修,为我营造了一个广阔的学习天地,使我掌握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我觉得在理论的形成方面有大幅

  度的提高。在培训中有大量的案例,深入浅出的阐明了理论,通过专家的真知灼见与精辟见解,以及同行的精彩点评,交流与感悟也让我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专家的讲座,每一专题的各个观点及案例,很好地解决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感到束手无策的问题,也使我得到了很好的借鉴和启迪。同时,对自己以前的教学有了一次彻底的反思。并把这些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培训学习不但学有所获,更重要的是做到了学有所用。

  三、立足课堂,在实践中提升了自身价值

  课堂是教师体现自身价值的主阵地,通过学习我深刻领悟了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观念,我会将自己的爱全身的融入到教学中。在教学中,我会将所学教学知识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力求让我的教学更具特色,形成独具风格的教学模式,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效乃至高效。

  四、通过网络培训的学习让我懂得学会与其他教师交流、互相合作,互助配合,和同行交流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通过培训,让我受益匪浅。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更重要的是收获的是一种理念,在教学工作中将如何提高学生的思政课核心素养为我们前进目标,一种带着现代技术投身于教育事业的信念。

篇五:中小学思政课的效果

  小学思政课工作建设活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XX精神,贯彻落实XX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XX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措施的通知》的相关要求,全面贯彻XX教育方针,高质量办好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制定学校思政课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一、思政课领导小组

  组长:XX副组长:XX成员:XX二、指导思想

  以XX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思想政工作规律,深入推进XX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构建一体化育人格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活动范围

  XX小学全体师生。

  四、基本原则

  1、坚持顶层设计

  2、坚持改革创新

  3、坚持分类指导

  五、总体目标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自觉将思政教育融入各类课程教学;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充分发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引导学生“以孝为先,爱党、爱国、爱家”。启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示范课堂构建思政课育人体系,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各类课程教学,促使学校全体教师各项教学活动与教书育人同向同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构建协同育人机制,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能力。

  六、活动任务

  1、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使学生牢固树立祖国观念,引导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2、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培养学生、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3、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七、工作安排

  1、建设思政课示范课程

  学校思政课领导小组每学期开始上一节思政示范课。学期末上一

  节每人上一节“防疫英雄思政课”。

  2、完善思政课育人评价体系

  3、开展思政课集体备课活动

  4、开展思政课授课评比活动

  2022中学思政课建设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XX思想和XX精神,贯彻落实XX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XX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精神,全面贯彻XX教育方针,用XX思想铸魂育人,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高质量办好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特制定杨湾中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XX思想为XX,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深入推进XX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构建“螺旋上升、循序渐进”的一体化育人格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健全领导机构,打牢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基础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XX副组长:XX成

  员:各处室负责人

  班主任

  全体道德与法治老师

  三、全面多方位开展思政课建设。

  紧紧围绕提高思政课建设质量这一工作目标,聚焦增强中学生获得感这一核心指标,突出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方法改革、课堂教学效果等关键环节,深入思政课堂、深入师生,精准查找在思政课教育教学上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研究制定解决问题的办法措施。

  1.教务处、德育处和教研组合力推进。开齐开足开好思政课,定期召开校务工作会议,围绕我校思政课建设体制机制,以及教学体系、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内容,开展专项讨论。教研组深入开展对我校思政课建设情况研讨,发现短板不足,总结经验做法,研究问题解决方案。

  2.思政教研活动全面开展。

  建立思政课教学协同联动机制。支持思政课教师积极参加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思政课教师教研团队,开展协同备课。组织开展思政课教师开展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组内互听互看、互学互鉴。提升我校思政课教师教学水平,提高思政课课堂教学效果。

  3.学生课外活动多样进行。

  学校在原有的课外文体活动、实践活动和研学旅行的基础上,按照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遵循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安全规范原则,结合地方特色增加红色主题实践活动和研学旅行基地。在传统节日和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学生参加富有教育意义的线上线下活动,举行思政教育公开课、公益广告宣传、传统文化宣讲、优秀学生选树等教育活动。

  四、突出队伍建设,提高思政课教师教学素质。

  重点围绕提高我校思政课教师教学水平、教研能力、学科素养,加强队伍建设工作,努力建设一支理想信念坚定、学识素养深厚、教学科研能力突出、适应思政课教育教学需要的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

  1.鼓励支持思政课教师开展科研课题研究。积极申报思政课教学教改的研究课题,引导教师开展教改研究,进一步推进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

  2.确实加强思政课教师培训研修工作。积极参加县教育局组织的思政课教师培训与学习活动。

  3.推进我校按规定比例配备思政课教师。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科建设,设立思政课学科带头人岗位。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班主任骨干兼任思政课教师。

  五、加强监督保障,扎实推进思政课教育教学提升

  为确保思政课教学质量专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强专项工作的组织领导。为保证我校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的各项工作扎实推进,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由校党政负责人担任组长。领导小组负责制定专项工作《实施方案》,统筹安排调度指导我校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的各项工作。

  2.切实把思政课教学专项工作纳入学校年度重点工作,确保我校思政课教学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3.加强对我校思政课建设情况督导检查。学校教务处在教育教学常规检查中专项加强对思政课建设情况的日常督查。

篇六:中小学思政课的效果

  增强小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的策略探讨

  Summary:小学思想政治教学要取得实效性,就必须遵照教育改革新标准,结合学生特点具体开展。教育改革为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提供明确方向。我们要抓住这一机会,打造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通过深入研究学生特点、学校教育现状和环境,尽可能把有限的教育资源充分运用起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不断改善师生互动氛围,突出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为学生营造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

  Keys:小学;思想政治;教学

  引言:进入新时代,面对新形势,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要结合学生思想状况进行优化调整。在具体的思想政治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当地学生的具体情况,准确把握学生的共性特征和个性喜好,基于具体环境和学生精神需求,把课程与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

  一、增强小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的原则

  (一)要有明确的教育目标,这是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教学目标具有导教、导学的功能,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确定教学目标后,教师应以学生接受程度为依据,结合教育实践环境、社会因素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小学生本身具备一定的心理和生理特征,其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知识和能力,对教学的内容也具有一定的兴趣和需求,因此针对学生学情来开展教学目标的设定,有利于将课程内容、教学内容和学习内容联系起来,实现从标准化到差异化的过渡,实现全方位教学目标的设定[1]。

  (二)灵活运用社会热点问题,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实践性体现出来。针对社会热点问题,教师可以采取议题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对社会热点问题探讨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和总结出比较正确、合理的观点或做法,进而将良好的思想成为生活实践的指导思想,并逐渐构建起良好的价值取向。

  (三)围绕生活进行深入思考,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体住提出问题。在进行活动设计的时候,教师要把握好两个原则,一是引导学生自主设计探索思路,二是把握学生原有的认知程度和生活经验,在此基础上进行活动的设计和有针对性的任务的布置,使学生能够跟依据自身认知基础来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直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已有经验,在遵循人生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活动探索[2]。

  二、增强小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的策略探讨

  (一)融入对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宣传教育。当今时代的主题是民族精神,在基本教育的过程中,校园文化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小学应该积极致力于创造一个积极的校园氛围,大力推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积极推广和赞扬并奖励校园内发生的良好的迎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和行为,并在

  校园内建立起对社会主义道德贯彻执行的监督体系。与此同时,充分发挥积极宣传的指导作用,将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与文化建设目标相结合,努力培养他们形成积极的生活兴趣和高尚的道德情怀,消除坏习惯,积极促进积极能量影响的扩张。抵制不健康思想和行为的伤害。

  (二)强化教师作风引领作用。在建立小学校园文化的过程中,教师的作风影响很广,尤其是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挥这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一,要使教师明白师者对学生的榜样意义。教师对国家的热爱、对法治的坚持、对事业崇敬,是学生效仿的品质。教育之根本,也是培养新一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这也学生长大成人后要投身的事业。第二,每一位教师都应认识到“爱生是立业之本”。教书育人,就是要让学生终身受益,以教授知识的过程,强大学生的内动力,达到育人的目的。第三,教育的目的是为国家、社会培养人才,是为推动教育事业发展贡献绵薄之力,不仅是为了工资,为了自己的利益。我们要善于运用这一思想,调整好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社会利益、集体利益的关系。第四,重视传导的作用,每一位教师都应当在教学实践的过程践行师风师德,首先要强化自己的心理素质,明白学生不仅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也是教育事业的重要参与者[3]。

  (三)优化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家庭环境。思想政治的教学,不是只有教师和学生的孤军奋战,教师和学校还要注意对学生家庭良好思想环境的营造。思政教师要尽快适应教育改革的所贯彻的主流思想,把学生思想教育、心理教育放在首位。学校也要帮助家长改变旧观点,排除小农思想和小市民思想的干扰,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是小学生必备的公民道德修养,这样才能把思想政治

  教育提升到意识形态层面,为学生真正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发挥有效作用。

  结语:小学思想政治教学存在着特殊性,要取得实效性,需要认真领会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思想特性,把思想水平提高到国家的期望上,提高到社会的需要上。小学思想政治的课堂应当是思想教育的主要阵地,要体现树立正确政治立场,坚定理想信念的作用,教师的行为举止应当充满感染力,教师形象应当能够充分感染到学生,以榜样的作用开展学生的思想教育。我们要抓住时代脉搏,全面研究学生特点、教育现状和环境,把有限的教育资源利用起来,进一步提高小学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水平。

  Reference:

  [1]石晓丽.试论新形势下如何有效提升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水平[J].教育革新,2020(05):4-5.[2]赵尊.谈新时期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才智,2019(31):46.[3]徐德元.重视隐性课程推进小学思想品德教育[A].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年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3.

  -全文完-

篇七:中小学思政课的效果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现状调研报告

  自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师座谈会召开以来,围绕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全国各地就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开展了积极有益的理论研讨和实践探索。X作为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先行地,其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建设状况值得学界关注。为此,本课题组对X市各大中小学校的思政课教师开展了广泛调研,以期通过对现状的把握来总结经验、分析不足、探索对策。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随机抽取X市各大中小学校思政课教师,通过网络发放问卷X份,回收有效问卷X份,有效率为X%。本次调查中,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共X人,其中,小学教师X人,初中教师X人,高中教师X人;城市学校教师X人,乡镇学校教师X人,农村学校教师X人。高校思政课教师X人,其中,师范类院校X人,非师范类院校X人。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分析

  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情况进行调查,该问卷包括高校思政课教师版与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版。正式施测问卷中,高校思政课教师问卷共X个题目,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问卷共X个题目,两套问卷中共X个内容相同的题目。参考现有的文献资料,并结合高校思政课专家的访谈和评定意见,将两个问卷的题目分为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师队伍、机制保障五个维度,保证了该问卷的内容效度。研究结果采用X进行处理与统计分析。

  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调查显示,X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情况总体良好,课程目标一体化评价积极,教材一体化建设和内容一体化衔接较为到位,一体化教学方式丰富多样,各学校对于学科德育和课程思政的重视程度较高,教师一体化教学意识明确、素养较高,一体化机制建设也得到重视。与此同时,一体化建设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目标一体化建设情况

  思政课教师对所在学段课程目标的认知有待加强

  X年X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思政课的课程目标是:大学阶段重在增强使命担当;高中阶段重在提升政治素养;初中阶段重在打牢思想基础;小学阶段重在启蒙道德情感。本次调查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正确作答比例为X%,初中思政课教师为X%,高中思政课教师为X%,高校思政课教师为X%。该问题的正确率没有达到预期水平。

  各学段课程目标衔接较好,局部问题仍然存在

  课程目标是课程发展的方向标,课程目标一体化是指导大中小学思政课程编制过程的关键准则。调查发现,过半数(X%)的思政课教师认为大中小学思政课的课程目标已经实现了各学段的有序衔接,但仍有X%的教师认为课程目标一体化方面存在问题。卡方检验结果表明,小学思政课教师更倾向于认为课程目标已实现有序衔接,中学思政课教师比较倾向于认为不存在问题或课程目标统一性不足,高校思政课教师则更多关注课程目标层次性不足的问题。

  不同学段思政课教师的教学目标衔接意识较强

  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讲好思政课,要注重不同学段间相同、相似主题教学目标的衔接。调查发现,多数思政课教师具有较强的教育目标衔接意识,能够经常(X%)或偶尔(X%)考虑到其他学段相同(相似)主题内容的教学目标。

  (二)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内容一体化建设情况

  思政课的一体化建设要根据总体目标和各学段目标要求,科学构建、合理优化各学段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形成分层递进、螺旋上升、纵向衔接的教学内容序列。

  教材文本一体化建设

  教材一体化建设情况良好,统筹规划仍需加强。就思政课教材一体化建设情况的调查显示,X%的教师选择“情况良好,既有统筹规划也有实施推进”,X%的教师选择“有一定衔接,但统筹规划仍存在不足”。这说明教材一体化建设取得

  了一定的进展,但仍需加强统筹规划。进一步的卡方检验结果表明,小学思政课教师比其他学段思政课教师更倾向于认为目前思政课教材一体化建设情况良好。这大概是因为小学思政课教师处在大中小学一体化建设的最前端,从某种角度来说,他们只需要发挥好本学段思政课教学的启蒙作用,做好各年级内容的有效衔接即可。此外,入职年限为X年以上的思政课教师更倾向于认为情况良好或有一定衔接但统筹规划不足;处于市区学校的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更倾向于认为目前教材一体化建设情况良好。

  思政课教师对其他学段教材的熟悉程度亟待提升。虽然思政课教材一体化建设情况总体较好,但思政课教师对于其他学段教材的熟悉程度仍然有待提升。调查发现,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熟悉自己所在学段及相邻学段教材内容的比例为X%,熟悉各学段教材内容的比例仅为X%。而高校思政课教师中,仅熟悉自己所教课程或所教学段教材内容的比例高达X%。在另一项调查中,有近三成(X%)的受访大学生认为教材内容是最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因此,如果高校思政课教师不了解大学生在中学学段的学情,就会简单重复讲授相关内容,无法实现对大学生思想深度和高阶思维的培养,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课程内容一体化建设

  思政课“每次改革创新都是通过落实到内容上来实现的,因而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的根本是课程内

  容的一体化”。调查显示,在设计教学内容的过程中,有X%和X%的思政课教师会经常或偶尔主动了解相邻学段的内容,并进行内容的衔接整合,这说明教师的课程内容一体化衔接意识较强。但在思政课课程内容的实际衔接方面,有X%的教师认为存在“内容断层脱节、内容倒置、简单重复”的问题。卡方检验结果显示,中学和高校思政课教师中认为存在课程内容衔接问题的比例显著高于小学思政课教师。因此,如何实现课程内容有效衔接,不仅需要思政课教师具备明确的意识,更需要科学设计教材内容的衔接,尤其是处理好中学与高校课程内容的衔接。

  (三)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方式一体化建设情况

  思政课的课程内容需要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转化到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如果教育教学方式的一体化处理不好,教学内容的一体化效力也难以实现。调查显示,思政课教师经常使用的教学方式按照使用频率高低依次为问题探究式教学法(X%)、讲授式教学法(X%)、小组讨论与合作学习法(X%)、实践教学法(X%)。这说明各学段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是丰富多样的。教无定法,在教学理念与教学原则一体化的思路下,思政课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发展要求,选择和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以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

  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成效,也要注重挖掘其他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双线并举,推进学科德育、课程思政建设。调查显示,X%的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认为所在学校重视

  语文等其他科目开展学科德育的探索,并且城市与乡村学校教师对该问题的认识差异不显著,这说明X中小学对学科德育的重视程度普遍较高。同时,X高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成效也较为明显,有X%的高校思政课教师认为所在学校对课程思政的重视程度较高,不同类型高校在这一问题上差异不显著。

  (四)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一体化建设情况

  思政课教师队伍是办好思政课的关键。不同学段思政课教师所承担的教学任务是不同的,但其所追求的育人价值是一致的。因此,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的一体化教学意识和素养决定着其教学过程是否能实现循序渐进与螺旋上升,直接影响着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实效性。

  思政课教师一体化教学意识与素养

  多数思政课教师具有思政课一体化意识。调查显示,多数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会考虑到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学段衔接,高达X%的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具备明确的思政课一体化意识。同时,一体化的意识也反映在教师对相关政策文件的主动了解与学习上。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以及《意见》精神,包括X在内的各省(区、市)都结合本地的具体情况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文件。调查显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表示自己经常或偶尔学习研究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相关文件的比例分别为X%和X%。这一结果在一定程

  度上反映了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在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方面的力度和效果。

  教师一体化教学的专业素养有待提升。在一体化专业素养方面,X%的思政课教师认为自身对一体化教学设计的认知和实践不足,X%的思政课教师认为自己尚未具备一体化教学能力。仅有X%的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表示自己熟悉大中小学各学段的教材内容。高校思政课教师中熟悉各学段教材内容的也只有X%,很了解中小学阶段思政课实际开展情况的比例仅为X%。因此,思政课教师对一体化的课程标准、教材内容、教学实际开展情况的熟悉程度有待提升。

  教师培训与指导

  思政课教师参加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相关活动较为普遍。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召开后,X市教育主管部门联合X师范大学、X师资培训中心举办了多场市级规模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观摩活动,各个区教育局也结合本区情况开展了主题纷呈、形态各异的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展示活动,为各学段思政课教师的一体化教学观摩学习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各学段思政课教师也积极参加了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相关的活动,其比例依次为一体化教学观摩或展示活动(X%)、交流研讨活动(X%)、集体备课活动(X%)、培训研修活动(X%)。不过仍有X%的教师未参加过任何相关活动,因此对于教师的培训工作仍有待加强。

  思政课教师对培训研讨活动的需求多样,一体化教学指导活动的需求突出。调查显示,思政课教师对于不同主题的一体化培训研讨活动都有所需求,其中对一体化教学指导活动的需求最为突出(X%)。小学思政课教师更加倾向于参加以不同学段学生思想道德及心理发展特点为主题的培训研讨活动,初中、高中和高校思政课教师更加倾向于参加以教学指导及课程与教材体系为主题的一体化培训研讨活动。因此,思政课教师培训研讨活动在主题选择等方面应当关注和把握不同学段思政课教师内在需求的差异,从而进一步提升培训研讨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五)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机制建设情况

  一体化建设需要多重机制保障,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一体化机制尤为重要

  调查显示,思政课教师普遍认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需要多重机制的保障,其中尤其需要建立健全课程建设一体化机制(X%)和教材建设一体化机制(X%)。

  部分一体化机制问题相对突出

  调查显示,思政课教师认为目前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保障机制中课程建设一体化机制(X%)、教材建设一体化机制(X%)、课程资源建设与共享机制(X%)面临着比较突出的问题。这说明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保障机制的建立健全具有突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三、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对策措施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X在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上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折射出一些共性问题。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从顶层设计上加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统筹管理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运用系统性、复杂性思维进行顶层设计。X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能够得以迅速有效地推进,得益于X教育主管部门的统筹管理,并从政策、资源等方面为思政课一体化体系的建构提供全方位的保障。一方面,以制度建设为基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制度建设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顶层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提高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水平的内在需要,是检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发展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需要把对思政课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把一体化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上升为规章制度并加以推广,从而确保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有章有规可依,促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由于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在顶层设计过程中,既要注重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制度供给能力,也要注重制度执行能力。应把制度执行纳入各级各类学校的年度考核指标,落实到对教材编写、课程设置、教研活动和教师队伍建设等具体项目的一体化评价中,切实把规则、制度作为解决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问题的依据和遵循。另一方面,要以宏

  观目标的规划与落实为重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顶层设计突出强调自上而下的系统谋划,始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来推进。宏观层面的目标作用在于:第一,有利于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系统运行提供方向指引。当思政课一体化的实践者在判断和选择上出现差异时,能用宏观目标来加以引导。第二,有利于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微观运行提供基本标准。各级各类学校和一线思政课教师对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把握,始终需要以宏观层面的目标作为标准,去制订次一级的目标来指导实践,逐级落实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工作。

  (二)搭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与高校思政课教师教研一体化的互动平台

  搭建教研一体化的互动平台,可以让高校与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相互了解其他学段的教学内容和教法,逐步形成内容与教法相衔接的研究机制,定期开展高质量教学研究和专项课题研究活动。X教育系统广泛开展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展示活动,为不同学段的思政课教师提供了交流互动的平台。调查显示,不同学段思政课教师仍存在各自为政的情况,在课程目标衔接和课程内容衔接方面存在不足,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与中学思政课教学内容存在简单重复现象。当然,有些内容的重复和反复是必要的,但如果是不区分层次的简单重复,容易降低高学段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兴趣。因此,必须加强一体化的平台搭建,促进大中小学思政课教

  师对不同学段的教学内容有整体性的了解,充分认识到思政课教学内容的递进性,才能有效避免内容重复,以实现不同学段的思政课各有侧重并螺旋式推进。同时,也要注重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的契合度,在教育实践过程和一体化沟通过程中探索适合本学段的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段学生的学习需要,切实提高思政课的教学实效。

  教研一体化也是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动力来源。搭建大中小学思政课教研一体化的互动平台,在遵循共建共享共治原则的基础上,以高校为中心,通过建立协同创新中心、理论研究中心,采用集体备课研讨制度、资源数据共享等方式,辐射各学段教学科研,建立纵向跨学段、横向跨学科的交流研修机制,深入开展相邻学段思政课教师教学交流研讨,让大中小学思想政治工作相关人员都能够参与到相应的教研活动中,实现教研平台共建、教研问题共治、教研成果共享。高校作为教研领头羊,要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辐射作用,主动对接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开发专门培训项目,并鼓励高校思政课教师走进中小学开展教学实践。此外,还应深化各学段学校的研究合作,通过共同申报科研项目,联合开展教研活动,准确把握各学段学生思想品德状况和成长需求,在协同合作中强化教师的一体化意识,从而提升教学改革的自觉性与针对性。

  (三)以一体化的理念观照思政课教师的专业发展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需要具备一体化意识的思

  政课教师的专业发展作为支撑。从思政课教师专业培养和发展的角度,需要有意识地把“一体化的教学设计”增设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的新领域,提升教师队伍的一体化能力。其一,从整体性视角出发,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都应具备扎实的本体性知识,除了具备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外,对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都要有所涉猎,能够综合运用本体性知识的储备,进行课程规划与设计。同时,教师对于大中小学思政课的整体布局与各学段之间的关系要有明确的认识,了解所处学段在一体化建设中的特定作用,力求达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教育效果。其二,从层次性角度出发,不同学段的思政课教师要加强条件性知识的学习,提升与该学段相匹配的教研能力,遵循相应学段的课程目标,合理安排教学计划,使教学内容呈现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层次性。其三,从关联性角度出发,不同学段的思政课教学是内容连续、目标一致、功能相似的整体,因此思政课教师应该加强对各学段思政课的理解能力与衔接能力,深挖思政课教材中的共通性内核,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方法的探索与创新,积极与其他学段思政课教师开展交流互通,将每一学段的教学目标具体落实到知识传授过程中,并不断探索各学段课程的内在关联性,关注所处学段学生的发展规律与身心特点,实现思政课教学的有序衔接。另外,各学段思政课教师对一体化的相关培训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因此教育主管部门还要统筹管理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的专

  业培养与培训,制订一体化的师资培养培训计划,引导思政课教师把握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与教学方式,使各学段思政课教师成为专业发展共同体。

  (四)完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保障机制

  健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机制,有利于增强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水平,实现各学段思政课的有机衔接、协同育人。首先,着力解决一体化机制建设的突出问题。目前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在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以及课程资源建设与共享机制上存在相对突出的问题。为解决这些突出问题,一是要完善课程建设一体化机制。要根据学生认知发展特点和学习心理规律在不同学段做好课程设置,使学生对同一知识点产生循序渐进的理解和强化,实现入耳、入脑、入心。二是要完善教材一体化建设机制。根据国家教材委员会和教育部教材局的政策推动和制度保障,依托一体化的教材研究基地,分析目前教材一体化建设面临的新问题和新形势,并结合本地区特有的教学资源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三是要完善一体化的课程资源建设与共享机制。发挥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教研中的领衔作用,搭建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教学资源库,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基地、教学数据、教学师资、教学资料的整合与共享,为各学段思政课教师提供资源获取的便捷通道。其次,不断完善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深层机制。一般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包括“动力、监测预警、调控、整合、激励、保障和评估等机制”。按照这一逻辑,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应主要围绕动力机制、监督机制、调控机制等方面进行建设。其一,加强动力机制建设。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被教育者认同,最根本的动力在于能够及时反映和满足他们的利益需求。因此,要使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动力机制能够长期有效,最重要的是真正反映教育者的利益诉求。其二,加强监督和评估机制建设。该机制的主要作用在于监督和反馈思政课相关人员是否按照相应的规章制度、政策文件精神等积极地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它不仅负责监督各级各类学校的职责是否落实到位,而且负责监督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是否积极作为,还负责收集和反馈相关人员的建议及意见,为管理部门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其三,加强整合和调控机制建设。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整合和调控机制的主要作用在于协调和解决各学段在推进思政课一体化过程中所产生的矛盾和冲突。这些矛盾本质上是利益分配问题所导致的,具体来说,包括责任、权益等。为此,需要建构切实可行的利益调控机制来进行协调。最后,扎实推进管理保障一体化机制改革。建立健全科学合理、权责清晰、组织严密的管理保障机制是有效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重要途径。X年X月,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成立,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进行领导、指导、咨询、示范、培训、研判等。该指导委员会的成立,能够加强对不同学段、不同类型思政课建设的分类指导,从宏观层面也为一体化建设提供了权威的、必要的机制保障,使中观与微观层面的机制建设有了根本的遵循。各教学单位应深化一体化管理体制改革,将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管理协同等内容全部纳入一体化的机制建设中,从顶层设计和实际教学中加强机制的指导与实施,加大发掘、整合、优化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资源的力度,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供切实保障。

篇八:中小学思政课的效果

  2022年中小学教师共上一堂思政课心得与收获

  师德是老师应有的道德和行为规范,是全社会道德体系的组成部分,是青少年学生道德修养的楷模之一。从实践的角度看,具有高尚情操、以下是我为大家打算了2022年中小学老师共上一堂思政课心得与收获五篇,欢迎参阅。

  中小学老师共上一堂思政课心得与收获一

  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老师的思想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干脆关系到中小学德育工作状况和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将来。所以,夸美纽斯说:“老师的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而师德则是其中最为刺眼的光辉。要使师德能发挥的作用,我们就必需做到依法执教,那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老师。

  暑假时,网络上出现了不少令人叹惜的新闻,其中就有与老师职业道德有关的,有个别老师因一己私欲而为所欲为,不仅是抹黑老师行业,更是给老师的教化行为实施增加了拦路虎——家长、学生对老师的不信任将使得教化的育人功能难以被接受。恰逢此时,学校为了增加我们的师德观念,把与师德相关的法律法规发给我们,让我们仔细学习。我把全部文件阅读后,深深地觉得,不管我们在工作中遇到多难的问题,作为老师,首要做到依法执教,才能正常地开展其他工作,才能成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首先,我们的学生年龄都偏小,或许有人会觉得这是为学生找借口,可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处于自我意识成长的关键期,他们貌似独立其实对许多事都是一知半解,对是非推断更是模模糊糊。所以,老师本身要熟识我国的法律学问,尤其是与教化相关的,与未成年相关的,我们不能信口开河,不懂装懂,至少要让学生明白法律的常识,明确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行为是错误的。这点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特别重要。

  我记得读小学时,升旗仪式是特别肃穆的仪式,国旗每天都会在校内上空飘扬,而学校也管理很严格,要求我们在上学或放学时遇到升旗,肯定要肃立。我不记得我有没有因为违反规定被罚过,我只记得,每天早上上学时遇到升旗时,全部在场的同学、老师都会自觉肃立,小声唱着国歌,看着国旗冉冉升起。可是,当我成为老师后,我看到的现象是,学生对国旗的不敬重,对国歌的不敬重,不管国旗是何时升起,不管国歌已经响起,都会有学生做着自己的事,仿佛一切与他无关,甚至有些学生以篡改国歌的歌词为嬉戏,只为了取得别人的欢乐。遇到这种状况我都会肃穆地教化学生,可是,除了爱国两字,教化起来实属懦弱无力。幸好_年,国歌法、国旗法通过并实施,此时,教化学生就有理可依,也可以明确告知学生,假如不敬重国旗国歌是要受到法律的惩处,我们还要爱惜作为国旗一角的红领巾。于是,依法执教下,仅仅是三年级的学生而已,已经能管理好自己,参与升旗仪式时肃穆仔细,爱惜红领巾的现象也明显好转,许多学生都不再用红领巾来玩嬉戏。有次我在课室时还听到一个学生在教化另一个学生:“红领巾是国旗的一角,是革命先烈的鲜血象征,不能随意乱放的。”我在惊异之余也感到欣慰,有法可依的状况下,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是毫无保留的,大是大非的观念也是正确的。

  其次,教书育人是要遵循教化规律的,实施素养教化也是要遵循教化规律的。谆谆教导,诲人不倦,因材施教是老师的本职。培育学生良好品德,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老师的目的。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是老师应有的公允。而全部的这些要求都是有法可依的,如《中小学老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师法》等。

  在教化过程中,我们总是会遇到一两个特别淘气,特别难教化的学生,此时,总会有人提出“体罚”的说法,网络上还出现了合理体罚的相关新闻。针对这一现象,番禺教化局出了一份文件《广州市番禺区教化局关于坚持正面教化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通知》。在通知里,明确说明,体罚、变相体罚,“以罚代教”、以罚代管的教化方式是违反党的教化方针,是阻碍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行为。

  是的,学生不懂事,不懂法,莫非我们作为成年人,要和他们一样吗?作为老师,面对学生不学习、不完成作业、不敬重他人、过于淘气等等的行为,有时真的是特别生气的,然而,体罚后学生肯定会变好吗?曾有不少家长和我说:“老师,你太不凶了,都不罚他们,他们不怕你的。”每当此时,我都会想:为什么学生怕的老师才是好老师?为什么老师就肯定要凶?为什么老师肯定要罚学生,做坏人?不是说亲其师,信其道吗?怕老师还会亲其师吗?还会信其道吗?假如我真的打骂学生,体罚学生,我都违反老师法,违反老师道德了,还能是老师吗?深思熟虑后,我还是坚持做我自己,做一个遵守法律的公民,做一个遵守法律的老师,即使学生很过分,我生气后还是要心平气和地去教化他,不管学生是否能记得,是否有很大的变更,我也只能尽职,我不情愿在他们的成长中留下任何一点与我有关的阴影。

  最终,通知上还提出,作为老师,对学生坚持正面教化,既要管教管导,严格要求,又要谆谆教导,诲人不倦。对于极个别屡教不改、错误性质严峻的学生,也要进行耐性细致的劝服教化工作,以理服人,不能采纳简洁粗暴和压服的方法,更不得体罚和变相体罚。这也是我最坚持的。不管熊学生还是乖学生,他们都只是十来岁的孩子,正面引导他们总比留下可以以暴制暴的教化要好吧?

  我遇到过许多熊学生,从教初中到教小学,有些学生的名字到现在我都无法遗忘,而这些珍贵的教化经验也在不断地提示我,作为老师,心平气和有多重要,依法执教有多重要。学生正因为不懂不会才成为学生,作为成年人的我们,是不应当与他们同一水平去做些不理智的事情,而是应当引导学生去理解自己的职责,去学会担当自己行为的结果,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长。

  综上所述,我认为,老师的师德很重要,老师的正能量很重要,而最重要的是老师要依法执教,在教化过程中还要有颗好学之心,不管是学习新的法律学问还是学习新的科技学问,做学生的好榜样,这样,应当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引导自己所宠爱的学生健康而欢乐的成长吧!

  中小学老师共上一堂思政课心得与收获二

  老师队伍是我国教化事业改革与发展的主导力气和确定因素。师德建设确定老师队伍建设的成败,也就确定了教化事业发展和改革的成败。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师德是老师最重要的素养,是老师的灵魂。师德确定了老师对学生的酷爱和对事业的忠诚,确定了老师执着的追求和人格的高尚,师德干脆影响着学生们的成长;老师的幻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干脆影响到学生的思想素养、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正是因为我校领导以及全体师生相识到了师德建设的必要性以及影响力,才举办了这次师德师风教化活动。而在听完校长对于优秀老师案例和反面案例的讲说之后,我更加清晰的意识到,关于老师在学校期间请假手续不规范、找寻他人代岗以及脱岗吃空饷等行为,在社会产生的不良影响。不管是领导还是一般老师,都应当相互监督,刚好发觉,刚好订正,这也是我们应尽的义务。

  总之,经过这次师德师风教化活动的学习,让我更加醒悟的相识到,作为一名老师,首先应当坚决政治方向,坚决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自觉爱国遵守法律,遵遵守法律律法规;传播优秀文化,创建文明校内;潜心教书育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关切爱惜学生,并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加强平安防范,增加平安意识,不得擅离职守;坚持言行雅正,以身作则;秉承公允诚信,不得有舞弊行为;坚持廉洁自律,严于律己,不收他人财物。我们这些青年老师作为学校的簇新血液不仅要教好课,更要办好相应的行政业务,为学校的发展做出贡献,创建出一个蓬勃向上、团结一样的老师团队。

  高尚而富有魅力的师德就是一部教科书,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气,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耳闻目睹的、受益终生的,我将不断向身边的的优秀老师学习,提升自己的师德修养,为学校建设和学生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气。

  中小学老师共上一堂思政课心得与收获三

  因为爱因为幻想,我努力学习,参与考试,成为真正的一名英语老师。踏入讲台虽然只有半年多,但与孩子们尤其是小学生们接触后,我感觉当一名老师不是只有喜爱就行,还要有更多的责任心,更好的专业学问,更先进的教学水平,独特的特性和一颗慈祥的心。

  为了能更好的教好学生,我学习了一些有关师德师风的理论,体会如下:

  一、爱岗敬业。

  首先,要酷爱教化事业,要对教化事业不遗余力。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作为新时期的老师,我们必需知道爱生是立业之本,读书是立生之本,每一位老师都要爱读书、读好书,用心教学,学习,反思。教化要让学生终身受益,而不是丢失学习爱好。我们只有从内心爱上这份职业,才不会叫苦叫累,学习让我明白了,作为一名老师,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

  二、敬重、关爱每一位学生。

  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和敬重。我们要与学生同等相待。作为一名老师,更要去关爱那些学困生,不能因为完成不了教学任务,或者学生没有完成作业而随意的呵斥学生或变相体罚学生,应当去了解缘由,联系家长多帮助孩子,上课更应当让这些孩子多发言,帮助他们找到自信。只有我们把学生看重了,学生得到老师的敬重了,他们才会敬重老师,情愿学习这个老师所传授的各种学问。用师爱铸就崇高的师魂,在教化中要做到严中有爱、爱中有严,假如我们把学生当成天使,那么我们就生活在天堂,相反,我们就会觉得自己生活在地狱。

  三、刻苦钻研业务。

  精通教学业务是老师之所以成为老师的关键。假如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总是不能精确地解答,老师在学生心中的威信就会逐步丢失,学生对老师也没有信念可言,对老师任教的学科也不行能有学习爱好,当然也不行能学好这门课程,老师要提高教学业务水平,就必需自觉坚持学习和参与业务培训,并在教学实践中熬炼和提高。作为一名农村小学英语老师,更要利用网络,书籍,音响提高自己的口语,听力,扩大自己的词汇量,学会营造纯英语的小学英语课堂,能够让学生接触更多的英语语言沟通的机会。同时,老师要多钻研,开拓更多的新的符合小学生心理的教学方法。提高孩子们的学习英语的爱好,同时老师要以一颗包涵的心对待每个孩子,增加孩子学习英语的信念。

  这些是我最近学习师德的浅薄的体会和心得。老师职业是一份神圣而又艰难的任务。随着社会的进步,老师更要不断的学习,总结,反思。我将接着学习,让自己能做得更好。

  中小学老师共上一堂思政课心得与收获四

  老师是学问的化身,是才智的灵泉,是道德的典范,是人格的楷模,是学子们人生牢靠的引路人。换而言之,老师是学生美妙心灵的塑造者。因此,我时刻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个字提示自己。无私奉献、以德立教、以身示教,用高尚的人格为每颗纯净心灵的塑造而全力以赴。

  一、树立事业心,增加责任感酷爱教化事业。

  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因此,我们老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遗忘,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一个教化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以情育人,酷爱学生;以言导行,诲人不倦;以才育人,亲切关切;以身示范,敬重信任”。尊师爱生,是一种理性化的高尚情感,对待学生,管而不死,严而不厉,爱在其中。教化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老师只有酷爱学生,才能教化好学生,才能使教化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说,酷爱学生是老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对学生冷漠,缺乏热忱,决不是一个有良好师德的好老师。老师爱学生体现在“严”和“慈”上。常言道:“严师出高徒。”又说:“严是爱,宽是害”。对学生不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是难以培育出跨世纪的牢靠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设者。“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所以,对学生不严不行。当然,严要得法,严要有度。慈,就是对学生要关切、爱惜、宽容、敬重。充分激励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关切学生的学习和成进步步,使学生全面发展。老师要与学生同等相处,敬重学生、信任学生、爱惜学生、爱护学生。老师对学生的爱,即是敬业精神的核心,又是老师高尚品德的自我表现,既是育人的目的,又是老师教书这个职业的详细表现。

  二、用无限的师爱,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化孩子。”师爱是老师必需具备的美德,也是老师的天职。无限的师爱,可以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因此,在教化工作中,我把信任和期盼的目光洒向每个学生,倾听学生的看法和呼声,和学生产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让一切学生的心灵都感受到师爱的暖和。

  三、用规范的言行,净化每个学生的心灵。

  “无德无以为师。”真正优秀的老师。肯定是以身作则、领先垂范的人。他对祖国的爱,对学生的爱,对事业和将来的爱,都表现在他对自己的高标准要求的落实上。领先垂范就是对学生真正的负责,就是潜够默化、影响深远的教化。作为小学老师的我们,肩负着培育教化下一代,为祖国的将来夯实基础的重任。这就要求我们本身要有肯定的人格魅力,而这种人格魅力表现为老师必需要有敬业精神,必需具备健康的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四、用奉献的人格,塑造每个学生的心灵。

  没有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精神,就不行能成为一名好老师,也决不行能为人民的教化事业创建业绩,作出贡献。老师是园丁,学生是花朵,只有靠园丁辛勤无私的浇灌,花朵才能强壮成长,芳香世界。还有人将老师比作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静默地牺牲了自己,却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因此老师应当是无私的。

  身为老师,我们不能把教书育人降低到只传授学问的层面上。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通过学习不断地在思想上、政治上、文化上充溢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从教素养。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去感染学生,以渊博的学问去培育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去引导学生,以真诚的爱心去暖和学生,以高尚的师德去影响学生,用健全的人格塑造一切学生的美妙心灵,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学生,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老师。

  老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老师是学问的传授者,更是引导学生如何做人的引路人。可以说,老师是除家长外,对学生的成长影响最大的人。特殊是小学生,平常在家都是父母监护,在学校视老师为最亲近、最信任、最崇敬的人,所以老师的道德、人品表现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其一生。所以,老师的师德不只是个人的问题,同时,一个老师只有有良好的师德,才能仔细对待教学工作,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因此,师德是老师的立身之本。而良好的师德师风,则是一个学校的立身之本。

  师德的表现是多方面的,老师常常与学生在一起,老师对工作的看法,对学生的看法、对社会的看法,甚至其举止等等,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所以,我们要时刻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为人表率。如上课时要衣冠整齐,精神饱满,不行将个人丝毫的不良心情表现在课堂上。更不行在课堂上发牢骚,埋怨学校或贬损其他老师。否则,不仅会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同时也会影响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正人先正己,育人比教书更重要,学问的缺乏可以后天弥补,但一个人的道德观、世界观一旦形成,就很难再变更。所以,老师的责任绝不是仅仅是讲几节课。

  师德也是仔细对待工作的前提,没有良好的师德,就不会有对事业的责任心,就不行能对工作兢兢业业。只有视教书育人为自己的神圣职责,视学生为自己的子女,才能有端正的工作看法,饱满的工作热忱,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我在改学生作业时,对每份作业对仔细批改,即使是两百多人的大班。这样虽然辛苦些,但可以精确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也可以了解整体学生对所学学问的驾驭状况和教学是否存在什么问题,再有针对性的改进。学生见老师如此仔细,自然也会仔细学习,而不会随意糊弄,从而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老师要时刻想着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企业的口号是“向8小时要效益”,而我们的一节课才45分钟,对学生来说是极其珍贵的,所以我授课的原则是“向45分钟要效果”,尽力使课堂学习效果最大化。当然,这就须要在课前仔细备课,特殊是对于专业课程,还要在课外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对背景学问的驾驭状况。如我在授课时发觉部分学生驾驭程度相差很大这种状况时。对于这种状况,就须要事先了解学生,然后对没有学过的和驾驭差的学生进行课外辅导补课,使他们能尽快赶上学习,绝不能不分状况地一味灌输。正如一位老老师所说“工夫到了,教学效果自然就有了”。

  老师就是要传道、解惑,对学生和同事在学术上不能有丝毫地保留。对于自己编写的教案、收集的资料等,都会毫无保留地供应给学生和同事,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也会赢得学生的敬重。同时别人的进步也是促进自己不断努力学习的动力,正如美国历史学家杜兰特所说“教化是一个逐步发觉自己无知的过程”。

  树立良好的师风须要每个老师的努力,都要从自身做起,培育良好的师德。希望能借评估的东风,“立师德,正师风,强师能”,使自己的德能更上一层,使我们的学校办得更好。

  中小学老师共上一堂思政课心得与收获五

  为了使老师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新时期老师形象,学校组织老师学习了《老师行为规范》手册,重审对老师的各项要求,组织座谈,沟通学习心得,并用《老师行为规范》要求,来规范老师行为。下面就是我的学习心得:

  虽然做一名职业老师也十多年了,可每每读到“老师道德”这一词语,都不免会惊醒端坐,如芒刺在背,不敢有些许的懈怠。十多年了,而我却愈发地感到了这一词语的深重,乃至感觉到——神圣!

  不断地扪心自问,还是觉得“良心如枕”,来形容我的境界比较恰当,清白的良心犹如一方温顺的枕头,伴我教书,还有育人……老师道德是老师的灵魂;师爱是师德的灵魂;师德是老师职业志向的翅膀……教化是一方充溢理性的天地,也是一片饱含情感的空间。姑且从志向境界的高度,来谈师德的高尚要求:

  1、师品,德高为师。老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须要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是要以剧烈的使命感为基础的。

  2、师智,学高为师。要培育高水平的学生,要求老师学识渊博,学业精深。特性显明的教化教学风格,把握教化问题的超群艺术,和谐感人的师生关系,无不出现着现代教化思想的才智之光。

  3、师能,技高为师。一是要有科学的施教学问,深化学习教化学、心理学、教化方法等方面的学问,把教化理论的探讨成果引入教学过程,使教化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高度完整地统一起来。二是娴熟驾驭现代教化技术的操作和应用。能够利用现代教化技术,恰当有效地选择教学方法和方式,直观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使教学学问传授与创新思维结合起来,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实力。三要有创新的精神。主动开展教化和科学探讨,探究新的科学的教化模式,在耕耘中拓宽视野,在执教中提炼师艺,升华师技。

  4、师表,身正为师。老师不仅是学问的传授者,还是思想教化者和道德示范者。我国汉代哲学家杨雄说:“师者,人之模范也”。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则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老师不仅要有这种做人的威望,人格的力气,令学生所钦佩,还要以的思想境界,精神状态和行为表现,主动地影响和教化学生,使他们健康成长。正如奥地利教化哲学家马丁。布贝尔所说:“老师只能以他的整个人,以他的全部自发性才足以对学生的整个人起真实的影响”。老师应把言传和身教完备结合起来,以身作则,行为示范;酷爱学生,关切学生,建立同等的师生关系;仪表端庄、举止文静,以自己的言行和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

  “高山仰上,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憧憬之。”

  2022年中小学老师共上一堂思政课心得与收获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篇九:中小学思政课的效果

  小学思政课教学实效性与质量提升实践研

  摘要:小学时期正是学生品德素质发展的关键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纵观现阶段小学思政课的教学现状来看,教学缺乏实效性,尤其是对于学生品德素质的培育成效不好,需要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对此,文章之中探究了小学思政课教学实效性与质量提升的途径,以期帮助学生实现思想修养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思政课;实效性;提升途径

  近些年来,教育改革工作的深入推进,对于未成年人的品德素质培育日渐关注。思政课作为小学学校开展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其教学实效性直接关系到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水平。由于现阶段小学思政课教学方面存在着诸多的影响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提升。所以,现阶段为了保证育人的效果,教师必须转变教学思想,探索多样化的教学途径,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一、合理设计教学内容,优化课堂育人效果

  目前,对于小学思政课教学工作的开展,为了确保其实效性和质量,当前则需要对课堂教学体系及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改进和设计,明确学生培育方向,改善思政课的育人效果。因此,作为思政课的教师,必须善于发掘教学资源,一是要发掘教材中的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二是要在生活中发掘教育资源,以数学熟悉的生活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从而真正的提升思政课的教学质量。所以,现阶段教师必须结合小学生的年龄发展规律,合理的选择与设计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相符的知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比如,在组织学生学习“交通与我们的生活”这一课的内容时,教师不仅要运用好教材中的内容,还需要立足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探究交通与我们生活之间的关系,这样既可

  以使得学生意识到交通带来的便利,还能够使得学生意识到交通工具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增强小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激活学生品德意识

  在小学阶段的教学工作开展期间,情境教学法的运用,既可以营造生动形象的场景,还能够增强教学内容的生动性,这对于激活学生兴趣、增强学生知识体验、理解思政教育内容、身心健康发展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新课标实施背景之下,对于小学思政课教学工作的开展,则需要思政教师善于运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在情境体验中获得人生哲理,实现自身身心健康的成长。比如,在教学“诚信是金”这一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创设故事情境,为学生讲一些关于诚信的趣味小故事。由于小学生阶段的学生思维较为活跃,精力较为旺盛,好奇心极强,所以对于这种趣味故事有着更深的感触,学生在这种趣味性、生动性的教学情境之中,有助于增强小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以及品质认知。可见,在思政课教学工作开展期间,教师需要立足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兴趣选用合适的情境,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来分析问你题,并获得知识,在亲身体验中实现自身品德意识的提升。

  三、灵活运用典型案例,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案例教学法属于思政课常运用的一种教学手段,该种教学手段主要是通过为学生展示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分析、讨论、表达等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在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人生,教师进行小结,这样对于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十分的关键。因此,在思政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围绕着教学内容选择一些典型的案例,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在理论分析和实践中进行自我教育,实现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比如,在教学“科技带给我们什么”这一课的教学上,教师以“手机的应用”作为案例,对于这一事物小学生并不陌生,且能够说出手机应用带来的便利。此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手机应用带来的不良影响,这样就可以使得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手机应用的优势和弊端,能够正确的使用这一设备。可见,在课堂教学期间,教师运用典型案例来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进行自我教育,从而帮助学生深刻的理解课堂教学内容,以此来巩固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四、优化思政实践教学,增强学生践行能力

  在思政课的教学中,实践教学作为重要的构成部分,对于实践教学工作的开展,必须有周密的计划和严密的组织,才能够确保实践教学的质量。通过实践教学,可以促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践行理论知识,实现自身品德素质的升华。因此,在小学时期的思政课教育中,教师必须重视实践教学工作的开展,组织多样化的课堂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能够获得情感体验、践行理论知识、服务社会,实现学生综合修养的提升。比如,在教学“祖国江山的保卫者”这一课后,学生会了解不同领域中祖国的保卫者,为了使得学生明确自身对祖国发展的价值及意义,教师可以组织各种各样的时间活动,如社区垃圾清理活动、交通志愿服务活动等,引导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之中,在亲身体验中明确自身的价值,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这样就可以有效的增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作为学生各项能力及素质形成的关键阶段,此时培育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今时今日小学生接触的事物比较多且复杂,对学生思想的影响比较大,对学校的思政课教学来说则是一个挑战。因此,现阶段针对小学生存在的不良问题,教师必须时刻关注小学生的思想动态,分析原因,采用多样化的手段来呈现知识,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教育,以此来增强思政课教学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王军东.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情境教学的思考[J].学周刊,2022(04):83-84.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04.039.

  [2]张晓龙.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生活化教学方法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2(01):139-140.

  [3]吴亚.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如何渗透红色文化教育[J].新课程,2022(03):231.

篇十:中小学思政课的效果

  2021年大中小学思政课集体备课心得体会

  2021年8月30日,我参加了大中小学思政课集体备课心得体会,让我有了深刻的感受,感受到了新理念、新思考、真可谓: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广阔舞台。通过观摩,我体会到了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接下来我就谈谈本次集体备课的心得体会。

  首先,贴近学生实际,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新时期,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道德与法治是开展小学生思品教育的主渠道,事关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人民教师,要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师德修养和教学水平,要结合学生实际,把社会核心体系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中积极开展师生、学生互动。

  其次,注重教学环节的设计,努力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学习,了解学生个体差异、学生已有经验,把握学生知识水平,从而较切合实际地确定教学的起点、深度和广度,并树立与每课相适应的教学理念。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布置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增强学生心理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知识,具有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的作业,让学生在感性认识中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生。

  最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好道德与法治课,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在这一阶段,他们能掌握一些基本的抽象概念,不过在掌握复杂的抽象概念时,他们仍需具体形象的支持。这就要求教师在

  讲授时一定要生动、形象、具体、深入浅出,循循善诱,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

  总之,通过本次培训,我受益匪浅,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不断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自身素质,努力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让自己的课堂越来越生动。

篇十一:中小学思政课的效果

 小学老师思政课培训心得体会

  曾几何时,我和广大学生、甚至是部分同事一样,觉得思政课只是副科,它的重要性远远低于语文、数学等主科,我认为只要老师课上给学生圈圈画画,学生课下读读背背,思政课就算上好了。今天,有幸聆听河南大学王黎明教师的《新时代中小学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探析》的讲座,我才认识到自己以前的想法有多么肤浅和片面,我深刻的认识到思政课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而这项任务就需要从学校抓起,从娃娃抓起!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教给他们正确的思想,引导他们走正路至关重要。而上好思政课是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提高学生思想觉悟,转变学生思想,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为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形成正确的政治思想态度奠定基础。

  加强思政课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学须先立志。志既立,则学问可次第着力。立志不定,终不济事。”要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实现个人价值同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当前,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既要重视信息技术和手段等“物”的因素,更要重视“人”的因素。“人”的因素是决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关键。加强思政课建设,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讲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让信仰坚定、学识渊博、理论功底深厚的教师来讲,让学生真心

  喜爱、终身受益。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荣誉感、责任感,调动思政课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听了王黎明教授的讲座,我明白了中小学思政课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如下:对思政课的重要性思想认识不到位、课堂教学效果需提升,研究力度需加大,思路需要拓展:教材内容不够鲜活;各类课程同思政课建设的协同效应还有待增强。同时,我也明确知道了小学思政课的主要内容是:首先养成讲文明、讲礼貌的好习惯,培养诚实、守信的高品质。其次是培养勤劳、艰苦朴素的品质。一转眼,我们的精神食粮已从最贵的变为免费。手机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人们的精神食粮往往都来源于此。充斥着大量娱乐性、速食性的网络产物也影响着青少年。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我们教师精心引导和栽培。思政课并不是单纯讲授一门知识,也不是教授一项技能,而是潜移默化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浇花浇根、育人育心,触动心灵的教育才是最成功的教育,而触动心灵的教育,就要从上好每一节思政课抓起。

篇十二:中小学思政课的效果

 中小学

  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视野下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模式综述

  摘要: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2019年提出的一项新的教育理念,它的教学目标是在中小学逐步形成一套循序渐进的、螺旋上升的课程教学体系,进而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为促使学生成为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

  关键词: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前言

  随着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逐渐深入,新时期思想政治课程的设置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当前,思想政治教学面临的挑战是:思想政治教学在以一体化结构为基础时如何突出课程的价值。今后,要进一步深化中小学思政课的一体化建设,把各种资源整合起来,进而不断提升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视野下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效率。

  1.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实施道德与法治的活动型课程

  在积极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活动型课程,并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突出活动型课程的实施特征,例如主题与活动计划、主题设置与发展、课堂教学与社会活动的关系。教师要有正确的价值观,有正确的教学能力和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进而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来进行教学,促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其在实践中的作用。首先要把学生的生活和思想现实联系起来,学生的生活、学习经历对他们的认知、思维、行为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必然会出现更多的问题,道德与法治课程既要解决学生知识上的困惑,又要解决学生思想上的困惑。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善于从学生感兴趣的热点问题等方面进行科学的剖析与批评,指导学生对各种思想进行辨别、过滤、净化学生的思维迷茫,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其次,要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实践是区别于其它学说的一个突出特点。例如,在初中阶段学生在活动型课程学

  习过程中,应强化学生的积极的动手能力和独立的思维经验,让学生在经验内化的过程中形成一种习惯,并巩固自己的思想基础。首先,教师要把目标定位在符合课程要求的基础上,并把道德教育目标和智育目标、应试目标和素质目标结合起来。其次,要根据时代特征灵活选择适活动环境,丰富活动环境来源,拓展活动环境氛围。最后,完善活动型课程的评估方式,并使评估工作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同时坚持自我评估和他人评估的有机统一。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大课堂,充分利用寒暑假等节日进行主题实践,进而使得道德与法治课程更具思想性、针对性。

  2.注重家校社互动,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近几年,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广义性观念得到了更多的关注。与传统的教育观念相比较,广义的教育观念并不局限于学校教育,而是包含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但是,在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背景下,单纯的学校教育教学效果明显不佳。因此,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中,教师既要与学生父母保持密切的关系,又要组织学生积极开展各种社会活动,使课堂教学由学校向社会、家庭延伸,从而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比如,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方面,老师就可以组织"清洁校园"活动,组织学生组成一个小团体清理校园周边的小广告和垃圾。当然,在植树节期间,老师还可以组织同学到学校外面的空地上进行绿化,向同学们介绍树木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帮助学生养成勤劳孝顺、乐于助人等优良品格方面,老师还可以安排"日行一善"的家庭作业,进而促使学生主动协助家长做家务、与外公外婆聊天。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就可以与学生父母保持紧密的关系,并让学生父母把孩子们在家里的表现记录下来,然后通过手机传给教师。通过这种方式,老师们可以把思政教学的情景延伸到学校之外,从而有效地把理论变为实践。

  3.充分发掘教材资源,提高思政教育针对性

  在思政一体化大背景下,要把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与学科课程相结合,这样可以避免重复教育现象,同时又能增强课堂的亲和力,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学科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社会紧密相连,因而具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如果教师能合理运用好教材,既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又[1]

  能促进学生的专业知识,实现共赢。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改进教学方法。比如,在学习九年级上册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时,教师可以将其与教材内容相结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案例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观看诸如《罗翔说刑法》等讲述刑法的短片,再由学生深入讨论,在此期间,学生会对我国的刑法及其入罪、出罪的基本原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从而扩大学生的认识范围。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在学习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我国法制的了解,提高学生的法制观念。

  4.结语

  道德与法治课的改革,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方式,在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前沿领域,呈现出诸多新的变革。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存在着探究式、情境式、混合式等诸多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模式一改以往“教师本位”的观念,转向重视学生主体,进而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到课堂中,帮助学生营造融洽的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雷芸.思政课一体化背景下道德与法治教学研究[J].高考,2020(29):58.

  [2]黄伟.道德与法治课一体化教学的实践理路[J].思想政治课教学,2020,9(9):16-20.

  [2]

篇十三:中小学思政课的效果

 中小学思政一体化教学中的相关思考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中小学思政一体化教学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为了能够提升学生的思政学习能力,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思政综合素养。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要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目标,这样才能够促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致。中小学思政一体化教师去建立更加明确的目标,这样才能够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字:中小学;思政;一体化教学

  引言:在对中小学阶段的学生进行思政教学时,教师要重视教学方式和内容的设计,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更加全面的成长。在目前的教育阶段中,中小学已经将思政进行一体化教学,这样可以丰富中小学思政课堂教学内容,还可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政观念。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去进行思政一体化教学,并且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这样可以让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意识,通过一体化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思政观念。

  1.

  思政一体化教学对中小学生的作用

  中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阶段,而且他们还没有形成正确的观念,因此教师利用思政一体化教学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观念。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属于低段,他们对一些新鲜的事物有很强的好奇心,因此教师要正确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充分的理解思政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政观念。教师还要重视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并且将其渗透进思政一体化教学中,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能够形成良好的素养。教师要利用多样的方式去对学生进行思政一体化教学,为学生开阔学习视野,进而能够促进学生身心更加健康的成长。对学生进行思政教学不仅仅是为了让他们形成正确的观念,还要让他们将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在实际问题上,这样可以培养学生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1.

  在中小学开展思政一体化教学的方法

  (一)重视思政一体化教学目标的制定

  在各教育阶段中教师都要重视学生正确人格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在现代中小学教育中,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政观念,并且结合学生的学习理解能力去进行教学目标的制定,以此来促进学生更加全面的发展。在实行思政一体化教学时,教师要综合学生的学习差异性去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在目标的引领下找到正确的学习方式。目前思政一体化教学是比较受欢迎的方法,它可以通过难度适中的内容去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观念,还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全面。在对中小学学生进行思政一体化教学时,教师要重视学生人格的培养,而且让学生能够通过学习理论知识而形成正确的观念。为了能够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要重视思政一体化教学的应用,并且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以此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而且教师首先要认可思政一体化教学方式,并且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这样可以快速的完成一体化教学目标。

  (二)丰富多方面的一体化教学内容

  思政课程对于学生正确三观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以往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只是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思政教材中大部分都是文字,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会遇到困难。随着思政一体化教学的开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而且要适应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对中小学生进行思政一体化教学时,教师要保证教学过程,不能够要求学生迅速的掌握知识点,而且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逐渐的形成良好的观念。小学阶段的思政知识难度要低一点,而且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中学阶段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因此教师可以适当的增加思政知识难度,从而可以锻炼学生的思政思维。在对中小学阶段学生进行思政一体化教学时,教师要保证教学内容能够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致,还要能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政素养。

  (三)创新多样的一体化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质量有很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教学方式的应用。因为思政教学比较枯燥,中小学阶段的学生会因为枯燥的教学内容而产生厌烦情绪,为了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将教学方式进行统一,这样可以有效激发中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兴致。随着思政一体化教学工作的开展,教师在教学前要对学生的认知能力进行详细的了解,这样才能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中小学阶段的学生非常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且抽象性较强的思政知识也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因此教师要结合实际案例对学生进行教学,让学生能够主动的学习知识,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政思维。而且中小学阶段的学生还没有形成正确的学习方式,并且复杂的思政课程更会让他们产生惧怕心理,因此教师要创新多种教学方式,这样可以让学生能够清晰的了解自己的学习差异性,并且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随着思政一体化教学工作的开展,教师也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各种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思政知识,而且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能够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政综合素养。

  (四)构建完善的一体化教学评价方式

  以往的思政课堂上,教师并不会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这样学生也不了解自己的学习弱点,而且还会将错误的学习方式进行继续使用。随着中小学思政课堂一体化,教师也要将课堂教学结构进行改变,重视对学生的评价,而且教师要创新多种的评价方式,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更加自信的学习思政知识。教师构建一体化教学评价方式时,要结合学生的各方面表现去进行,这样才能够发挥教学评价的最大作用。

  1.

  结语

  总而言之,在中小学思政一体化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进行教学目的的明确,这样才能够减少学生的抵触心理,而且能够让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水平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而且还要

  选择难度适中的教学内容。教师要创新多种的教学方式,因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要为学生完善评价方式,这样可以让学生产生学习思政知识的自信。通过思政一体化教学工作的推进,可以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政观念,以此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政素养。

  参考文献

  [1]甘文君,杨平.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的实践教学[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31):59-62.

  [2]王争录,张博.构建大中小学一体化的思政课教学体系[J].教学与管理,2021(24):94-96.

推荐访问:中小学思政课的效果 中小学 效果 思政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