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洁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泽东与民粹主义的关系再分析(11篇)

发布时间:2022-11-19 12:15:02 来源:网友投稿

泽东与民粹主义的关系再分析(11篇)泽东与民粹主义的关系再分析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赛先生在中国还是客人?  作者:饶毅  来源:《民主与科学》2014年第04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泽东与民粹主义的关系再分析(11篇),供大家参考。

泽东与民粹主义的关系再分析(11篇)

篇一:泽东与民粹主义的关系再分析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赛先生在中国还是客人?

  作者:饶毅

  来源:《民主与科学》2014年第04期

  作为观念的“德先生”(democracy)和“赛先生”(science)进入中国,曾被认为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五四运动九十五周年的今天:“德先生”踪影难觅,“赛先生”身份不明。

  对“赛先生”的争议,表面上早就没有了。不过,虽然不能说中国毫无科学思想之萌芽,但近代意义的科学基本是舶来品;虽然不能说中国人完全缺乏对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关注,但是那种出于好奇心对自然奥秘的求索在传统文化中隐而不彰,而与科学密切相关的技术常被负面视为“奇技淫巧”。今天仍待商榷:科学在精神上是否根植于我国文化,科学在实质上是否成为我国发展的支柱。

  在条件改善的今天,我们需要知耻而后勇。2014年5月,美国副总统拜登批评中国连一个创新都没有。就算术而言,他显然错了。就现代生活而言,我们的原创性贡献确实与泱泱大国的地位不相称。主要原因恐怕不在于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有问题,而是科学基础的薄弱和创新动力的缺乏。

  我们还不能忽视社会环境变化引起的新问题:我国离全面小康尚有距离,而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已呈下降趋势,可能成为中国科学后继乏人的征兆。如不未雨绸缪,恐怕尚未小富即安,抑或将来出现危机。

  中国科学三十年赶上日本仍然是很大的挑战,百年内全面成为世界一流并非定数,达到二流后停滞不前并非完全不可能。

  传统阙如

  文化和科学史显示,中国古代从军事谋略到诗词歌赋等都有创造性,也有包括四大发明在内的原创技术,但我国传统文化对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关注在广度和深度上均长期远远落后于西方。

  所谓“中国古代科学先进、明清才衰弱”的说法并不符合历史实情。那是有些人出于良好愿望而编造出来的,通过英国学者李约瑟出口转内销而起到一定作用,包括良性作用。这是我国近代意识到落后情况下的自我鼓励,如果现在还用就是自我麻痹。

  两千年前,我国没有欧几里得几何学式的系统性、严密性、合谐性与完备性;今天,世界上绝大多数教科书中基本没有中国的贡献,我国教科书含中国首创的内容也极少,皆因我国的科学不强。

篇二:泽东与民粹主义的关系再分析

  毛泽东早期教育思想溯源

  20世纪初,湖南教育界、知识界兴学之风,盛极一时。早期毛泽东深受这一思潮的影响,在从军未果的情况下,考入了师范学校。求学期间,就利用担任学生组织「学友会」总务的机会,开办工人夜校;将毕业时,首先设想的是兴学从教;毕业后即进行「工读互助」的实验。他自称「教育是我的职业」1,终其一生,都在致力于打破正统的教育模式,建立自己的理想教育模式。本文着重讨论毛泽东早期的教育思想及其渊源。

  一

  毛泽东青年时代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存在「君子」、「小人」两分的社会结构观念。就「君子」的社会责任来说,正如他的同乡曾国藩所说的:「行仁义于天下,使万物各得其分。」2儒家为维护封建纲常论理而行「仁政」,是基于尊卑差别,也就是贤愚差别,把教育「小人」视为「天」授予「君子」的政治义务。

  1913年春,时年二十岁的毛泽东考入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预科。第二年,四师合并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至1918年6月毕业,接受了长达五年半的师范教育,开始了他一生对教育的特别关注。

  1913年10-12月,毛泽东在笔记《讲堂录》中就说3:

  体有贵贱,有小大。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一个之我,小我也;宇宙之我,大我也。一个之我,肉体之我也;宇宙之我,精神之我也。

  1917年8月,毛泽东给既是老师又是同乡的黎锦熙写信:「自揣固未尝立志,对于宇宙、对于人生、对于国家、对于教育,均茫乎未定,如何教书、办事?」信中说他「久思组织私塾,采古讲学与今学校二者之长,暂以三年为期,课程则以略通国学大要为准」。

  这封信叙述了他所怀抱的理想和通过教育「救世」的计划。他说:

  小人累君子,君子当存慈悲之心以救小人。……此小人者,吾同胞也,吾宇宙之一

  体也。吾等独去,则彼将益即于沉沦,自宜为一援手开其智而蓄其德,与之共跻于圣域。

  这是说,因为「小人」同为「吾宇宙之一体」,君子应「援手开其智而蓄其德」,「君子」对「小人」有教育的责任。

  他试图通过教育来弥补人的「天禀之不齐,境遇之不同」。他认为4:

  草木鸟兽,同兹生类,尤宜护惜,何况人乎?小人原不小了,他本不是恶人,偶因天禀之不齐,境遇之不同至于失学,正仁人之所宜矜惜,而无可自诿者。

  几个月后,这种设想通过「筹办夜学」获得实现。

  1917年10月,一师的学生组织「学友会」改选,毛泽东当选为总务兼教育研究部部长,实际主持会务,并筹办夜学。

  1917年10月30日,毛泽东用白话文写出适合工人看的〈夜学招学广告〉,列举工人「最不便益」的几件事:「讲了写不得,写了认不得,有数算不得」,广告夜学教学的内容、时间等。同时,以学友会名义致函校友,函称:「敝会发起夜学,原欲灌输常

  识于社会,经尽师范天职。尊处工人极多,想不乏热心求学之人,……望先生广为劝导,俾早来报名。」通过广告宣传,报名夜校者达百余人5。

  1917年11月,毛泽东在《夜学日志首卷》中,介绍了欧美的经验6:

  欧美号称教育普及,而夜学与露天学校、半日学校、林间学校等不废;褓姆有院,聋盲有院,残废有院,精神病者有院,于无可教育之中,求其一线之可教育者,而不忍恝置也。

  为佐证通过教育救「小人」的思想,在上述给黎锦熙信中,毛泽东还引用了儒家经典论据7:

  孔子知此义,故立太平世为钨,而不废据乱、升平二世。大同者,吾人之鹄也。立德、立功、立言以尽力于斯世者,吾人存慈悲之心以救小人也。

  这里所说的从「据乱、升平二世」,进「太平世」,是指汉代儒家的「公羊三世说」和近代改良派理论家康有为的「大同观」。毛泽东说:「大同者,吾人之鹄也。」反映出他

  对康有为主张的儒学传统大同思想的认同。

  中国自从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就出现了人们对大同的追求。到秦汉之际,《礼记·礼运》中提出了对中国影响深远的社会理想,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同。康有为把公羊三世说与《礼记·礼运》中的「大同」加以阐释,认为人类社会是按照据乱、升平、太平的顺序发展的,封建社会是「据乱世」,资本主义是「升平世」、大同社会是「太平世」。他说:「盖自据乱至为升平,升平进为太平,进化有渐,因革有由,验之万国,无不同风。」康有为「上览古昔,下考当今,近视中国,远览全地」,他借用西方进化论,提出的中国近代大同论,建立在历史进化论之上。其目标是批判封建制度,推崇「天赋人权」,主张推进民主,发展经济,建立新式学堂,培养现代人才。他的学生梁启超以此作为发展教育的理论依据:「吾闻之,春秋三世之义,据乱世以力胜,升平世智力相互胜,太平世以智胜。」他以近百年来,欧洲各国以智取胜为例,得出了「世界之运由乱而进于

  平;胜败之源,由力而趋于智。故言自强于今日,以开民智为第一义」的结论,作为兴学的依据,这在19世纪末的晚清是十分先进的思想9。

  当然,康有为的大同观,承认发展是一个不断演进和过程,但不承认人类社会的发展更是一个不断实现社会变革的过程,有它的局限性。对康有为的大同思想,在40年代末,毛泽东还曾反复提及,年青时的「大同者,吾人之鹄也」,当然不再是「消灭国家权力」,而是要在「工人阶级领导和共产党领导下」,「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消灭阶级和实现大同。」10二

  从价值取向看,中国古代「大同观」,往往是儒家理想与道家乌托邦想象杂置并陈。在研究毛泽东早期教育思想中,还可明显反映出「大同」与外来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并呈的现象。

  空想社会主义在五四时期作为国际社会主义思潮的一种派别传入中国,由于它与

  当时中国反帝反封建的主流文化相一致,吸引了一批向往革命的青年人。但空想终究是一种凭借激情随意想象的幻假图景,这种图景只能导向虚无缥缈的境地。中国一些青年知识份子受到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有多个来源,对早期毛泽东影响较大者,有日本学者小路实笃的新村主义和十九世纪俄国的民粹主义思想。

  新村主义是将克鲁泡金的互助主义、托尔斯泰的泛劳动主义、北美的工读主义烩于一锅的小资产阶级空想社会主义,认为不需要实行暴力革命,也不需要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只要在乡村组织和推广共同劳动、共同消费,实行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新村并普及教育。

  早期的毛泽东抱着一种强烈的理想主义价值追求,多次进行了「工读互助」和「新村」实验。不过,他所设想的只是遥远而虚幻的田园牧歌,与以大机器生产为基础的现代职业教育的「半工半读」有质的区别。

  1918年6月,毛泽东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本科毕业。毕业后与蔡和森等到岳麓

篇三:泽东与民粹主义的关系再分析

  公共基础知识综合试题及答案

  已排版,适合打印及阅读!

  一、选择题Ⅰ: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每小题1分,共15分)

  1.哲学与具体学科之间表现为

  A.一般和特殊的关系

  B.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的关系

  C.无限和有限的关系

  D.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2.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

  A.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B.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C.需要与满足需要的关系

  D.评价与被评价的关系

  3.“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宝贵”所包含的哲理是

  A.认识经历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发展

  B.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通过现象认识本质

  C.认识不能停滞,而应该不断扩展和深化

  D.改造世界比认识世界更重要

  4.信用货币的主要形式是

  A.支票

  B.期票

  C.汇票

  D.银行券

  5.产生相对过剩人口的直接原因是

  A.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B.劳动力供给的增加

  C.资本集中

  D.资本积累

  6.马克思所提出的关于社会资本再生产运动的一

  系列基本条件所表达的中心思想是

  A.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是社会资本再生产运动的核心问题

  B.社会总产品必须在价值形态和实物形态同时得到实现

  C.社会资本再生产运动保持着比例关系的平衡

  D.社会资本再生产要求比例关系的协调平衡

  7.“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主要依据是

  A.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B.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生产资料的矛盾不可调和

  C.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和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D.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尖锐化

  8.总结我们党的历史得出的最基本的经验是

  A.坚持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和党的建设

  B.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

  C.坚持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D.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9.在1957年1月,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提出建设规模大小必须和国家财力物力相适应的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

  C.邓小平

  D.陈云

  10.区别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的根本标

  志是

  A.革命指导思想不同

  B.革命前途不同

  C.革命领导权不同

  D.革命对象不同

  11.中国对外政策的宗旨是

  A.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B.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C.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D.同世界上一切国家友好交往,平等相待

  12.实施依法治国的核心是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13.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各民族的A.平等

  B.团结

  C.共同繁荣

  D.融合

  14.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本质在于

  A.坚持与时俱进

  B.坚持执政为民

  C.保持党的先进性

  D.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15.第5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接纳的联合国第190个正式会员国是

  A.瑞士

  B.奥地利

  C.马耳他

  D.黑山共和国

  二、选择题Ⅱ: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30分)

  16.在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上

  A.唯心主义回答都是否定的B.唯物主义回答都是肯定的C.有些唯心主义回答是肯定的D.有些唯物主义回答是否定的E.不可知论者的回答都是否定的17.辩证思维方法“由抽象上升到具体”,是指

  A.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过程

  B.在思维中再现具体的过程

  C.思维生成现实具体的过程

  D.由抽象规定,经过逻辑中介,形成思维具体的过程

  E.在思维中形成“许多规定的综合”和统一的过程

  18.作为生产商品的抽象劳动,它是

  A.商品价值的实体

  B.人类劳动力的支出

  C.人们的脑力和体力的支出

  D.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E.使用价值的实体

  19.下列关于资本的划分,哪些是正确的A.按资本各部分在价值增殖过程中不同的作用,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B.按资本各部门价值周转方式不同,资本可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C.按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作用,资本可分为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

  D.按资本在流通过程中不同的作用,资本可分为生产资本、商品资本、货币资本

  E.按资本在循环过程中采取的不同职能形式,资

  本可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20.加快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是

  A.每次生产过程的剩余价值率提高

  B.年剩余价值率提高

  C.每次生产过程的剩余价值量增多

  D.年剩余价值量增多

  E.维持同样生产规模所需的预付资本量减少

  21.在数量上相当于平均利润的剥削收入有

  A.产业利润

  B.商业利润

  C.借贷利息

  D.银行利润

  E.地租

  22.在毛泽东关于人民军队建设的思想中,强调军队政治工作的主要原则是

  A.官兵一致

  B.军民一致

  C.军政一致

  D.瓦解敌军

  E.优待俘虏

  23.红军到达陕北后,毛泽东系统论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的代表著作是

  A.《反对本本主义》

  B.《实践论》

  C.《矛盾论》

  D.《改造我们的学习》

  E.《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

  24.根据城乡居民收入情况,当前应采取下列政策

  A.保障低收入人群的基本生活

  B.减少中等收入人群的比重

  C.调节高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D.提高农民的收入

  E.在城镇居民中,形成“两头大中间小”的格局

  25.当今时代的主流是

  A.世界要和平

  B.人民要合作

  C.国家要发展

  D.社会要进步

  E.经济要发展

  26.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要

  A.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B.努力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

  C.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D.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E.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收外国文化有益成果

  27.“三个代表”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主要体现在它们有着共同的A.哲学基础

  B.理论品质

  C.价值取向

  D.历史背景

  E.政策方针

  28.选拔任用领导干部必须坚持的原则是

  A.党管干部原则

  B.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原则

  C.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原则

  D.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

  E.民主集中制原则

  29.在当今世界,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都渴望

  A.世界持久和平

  B.过上稳定安宁的生活

  C.建立公正合理的国家新秩序

  D.实现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E.促进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共创人类美好的未来

  30.2002年1月至10日,我国与下列国家建交

  A.斐济

  B.瑙鲁

  C.马其顿

  D.巴拿马

  E.东帝汶

  三、辨析题(共4题,共18分)。要求对所给命题或观点进行辨别分析,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31.共产主义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因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应强调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5分)

  32.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土地成了买卖对象,土地价格是土地价值的货币表现。(5分)

  33.“所谓民粹主义与“毕其功于一役”一样,都是主张直接由封建社会发展到社会主义社会,中间不经过发展资本主义的阶段。”(4分)

  3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国家权力机关的一部分。(4分)

  四、分析题(共3题,每题9分,共27分)。结合所学知识和原理分析材料并回答问题。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35.试用文化的本质和功能分析说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努力创建先进文化的重要意义。

  36.江泽民2001年“七一”讲话中指出,“三个代表”要求,与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致的。2002年“5·31”讲话进一步强调指出,“三个代表”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试述“三个代表”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本质联系。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Ⅰ: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1分,共15分)1.A2.C3.C4.D5.A6.D7.B8.D9.D10.C11.B12.B13.C14.B15.A

  二、选择题Ⅱ: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30分)

  16.BCE17.BDE18.ABCD19.ABE20.BDE

  21.ABD22.ABDE23.BC24.ACD25.ABCD26.ABCDE27.ABC28.ABCDE29.ABCDE30.BE

  三、辨析题(共4题,总18分)。要求对所给命题或观点进行辨别、分析,观点正确,言之成理。

  31.(5分)[答案要点]

  (1)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个人在各个方面的充分或最大限度的发展。共产主义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社会是“自由人联合体”,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

  (2)由于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但是,没有起点就没有终点,这个起点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实现了社会关系的根本性变革,为人的全面发展开辟了无限广阔的前景。社会主义实践表明,要保持社会主义强大的生命力,要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社会主义的不同发展阶段都要追求人的全面发展。通过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党的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这是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所决定的。

  32.(5分)[答案要点]

  (1)土地和山脉、河流一样,都是天然存在的自然物,而不是人类劳动的产品,因此,它本身并没有价值,也没有价格。

  (2)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土地成了买卖的对象,因而也就有了价格,但由于土地没有价值,因此,土地的价格并不是“土地价值”的货币表现。在土地私有制条件下,土地占有者可以凭借土地所有权取得地租收入,土地所有者出卖土地,实质上是出卖获得地租收入的权利,因此,土地的价格实际上是土地提供的地租的购买价格。也就是说,土地所有者把出卖土地获得的货币存入银行所带来的利息,必须和地租收入相等,否则,他就不会出卖土地。所以说,土地价格实质上是地租收入的资本化。

  (3)土地价格的决定,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地租额的大小,二是银行存款利息的高低。土地价格同地租额成正比,与利息率成反比,可以用公式表示

  如下:

  土地价格=地租额

  利息率

  33.(4分)[答案要点]

  (1)民粹主义与“毕其功于一役”思想一样,都是主张超越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直接跨越到社会主义社会。中间不经过发展资本主义阶段。

  (2)但是,民粹主义与“毕其功于一役”思想也有不同之处。第一,民粹主义侧重在经济上主张,直接由封建经济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毕其功于一役”思想则侧重在政治上主张使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同时完成;第二,民粹主义主张依靠农民,实现社会主义;而王明等人的“毕其功于一役”主张依靠工人阶级(不依靠农民)实现社会主义。

  34.(4分)[答案要点]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我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重要组织形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2)在建国初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曾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在建立全国政权方面起过重要作用,具有政权性质,但它是过渡性质的机关,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后,这种职能即中止。

  (3)人民政协按其性质不同于国家权力机关,不具有国家权力机关的权力与职能。但是它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是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实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合作共事的重要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于一般的人民团体。

  四、分析题(共3题,每题9分,共27分)。结合所学知识和原理分析材料并回答问题。仅简单复述材料者酌情扣分。

  35.[答案要点]

  (1)文化在本质上是人类在改造世界包括改造人自身的对象性活动中所展示的,体现人的本质、力量、尺度的方面及其成果,是人类所创造的“人工世界”及其人化形式。文化的内涵既体现在人们的活动成果和活动方式中,也体现在人们的精神生产、观念形态和思维方式中,文化作为自然的人化,是人和社会的存在方式。

  (2)文化具有知识传承功能;教化、培育和塑造人的功能;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认识功能;建构民族心理、塑造民族性格,形成民族传统的功能。

  (3)努力创建先进文化,引导社会全面发展。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它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并将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创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促进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引导和推动我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经济、政治和文化协调发展。

  36.[答案要点]

  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指出:“三个代表”要求,与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一致的。这一论断,深刻地揭示了“三个代表”要求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本质联系。

  (1)“三个代表”要求坚持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过程;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是否拥有和代表先进文化决定着一个政党、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成败;人民群众是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主体,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先进阶级和政党最显著的特点。“三个代表”要求依据这些贯穿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之中的基本原理,从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先进文化前进,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

  这三个方面,高度概括了马克思主义对党的建设和党的各项工作提出的最本质要求,体现了与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一致性。

  (2)“三个代表”要求坚持了毛泽东和邓小平关于党的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提出,党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必须领导人民推翻束缚中国生产力发展的“三座大山”,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须领导人民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反复告诫全党,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今后党的主要任务是搞经济建设;要领导人民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兼收并蓄、推陈出新”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要努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面对新的历史条件,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党要始终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三个代表”要求,集中体现和反映了毛泽东和邓小平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正如江泽民所指出的:“三个代表”的要求,是根据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历史经验、现实需要提出来的,也是为了在新的时期新的实践中更好地全面落实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要求提出来的。

  (3)“三个代表”要求坚持了贯穿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之中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精髓和活的灵魂。“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理论勇气,坚持从新的时代特点出发,把蕴含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之中的若干重要思想和原理,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和新的实践的要求,加以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构成一个新的、完整的科学概念和理论体系,从而更为鲜明、更为集中地揭示了新时期党的建设和党的各项工作的本质要求,赋予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新的理论内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又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篇四:泽东与民粹主义的关系再分析

  个人收集整理资料,仅供交流学习,勿作商业用途

  2008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A.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B人生观的基本问题

  c.发展观的基本问题

  D.哲学的基本问题

  2.唯物主义的古代形态是

  A.机械唯物主义

  B庸俗唯物主义

  c.朴素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3中国宋代哲学家朱熹提出“理在事先”,把“天理”说成是世界万物的本原。这是一种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4.白菜、芹菜、油菜、菠菜等同蔬菜的关系属于

  A.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

  c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D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5下列选项中,强调外因在事物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的是

  A.出污泥而不染

  B.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

  c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D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

  6.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会导致两种错误理论,一种是经验论,另一种是

  1/11个人收集整理资料,仅供交流学习,勿作商业用途

  A.唯理论

  B.庸俗进化论

  c激变论

  D庸俗唯物论

  7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在真理观上的对立表现在是否承认

  A.真理是发展的B.真理中包含着错误

  c真理来源于客观世界

  D真理具有客观性

  8“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是一种

  A历史宿命论观点

  B机械决定论观点

  c.历史唯心论观点

  D.历史唯物论观点

  9.社会基本矛盾有两对,一对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另一对是

  A先进社会势力和落后社会势力的矛盾

  B人口因素和自然资源的矛盾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D政治制度和思想观念的矛盾

  10.下列各项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是

  A.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B国家政权和意识形态

  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关系

  D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11.人民群众之所以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由于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

  者,还由于

  2/11个人收集整理资料,仅供交流学习,勿作商业用途

  A人民群众的愿望决定生产力的水平

  B人民群众的要求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c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D人民群众的活动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12.下列各项属于经济社会形态系列的是

  A古代社会

  B农业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信息社会

  13个人的社会价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A.个人对社会所作贡献的大小

  B个人社会地位的高低

  c.个人知识的多少和才能的高低

  D个人从事职业的重要程度

  14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蕴含这三方面基本思想的著作是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井冈山的斗争》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反对本本主义》

  15.1945年中共七大的突出贡献是

  A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B.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c.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

  D.提出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3/11个人收集整理资料,仅供交流学习,勿作商业用途

  16.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包括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

  A.民主主义

  B民生主义

  c民本主义

  D.民粹主义

  17.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于

  A.1840年鸦片战争

  B.1911年辛亥革命

  c.1919年五四运动

  D.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l8民族资产阶级是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A领导者

  B主力军

  c先锋队

  D基本动力之一一

  19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重要特点是

  A.长期性

  B过渡性

  c独立性

  D稳定性

  20毛泽东在论述三大法宝的相互关系时指出,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是

  A.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

  B.统一战线和党的建没

  C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D.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

  21.1947年12月,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总结出十大军事原则,其核心是

  A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B一诱敌深入,积极防御

  c.多种作战形式,适时转变D.避其主力,打其虚弱

  22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是毛泽东在

  4/11个人收集整理资料,仅供交流学习,勿作商业用途

  A.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中提出的B.1945年中共七大政治报告中提出的C.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政治报告中提出的D.1950年中共七届三中全会政治报告中提出的23.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适用的历史时期是

  A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B.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土地改革完成

  c.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开始

  D.从土地改革完成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24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问题是中国

  A工业化道路的主要问题

  B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问题

  C.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问题D加强国防建设的主要问题

  25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6.中共卜七大报告指出,中国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是

  A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B.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5/11个人收集整理资料,仅供交流学习,勿作商业用途

  c.建设创新型国家D.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27.邓小平在恢复和发展党的思想路线方面,不仅恢复了毛泽东倡导的实事求是,还突出地

  强调了

  A.开拓创新

  B.与时俱进

  C.解放思想D.勇于变革

  28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证明,我国的强国之路是

  A.依法治国

  B.改革开放

  C和平共处D.以德治国

  29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最基本的市场主体是

  A.政府

  B.政党

  C.企业D·公民

  30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是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人民当家作主

  C人民民主专政D.维护安定团结

  31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

  A.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社会主义荣辱观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32.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

  A.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B.民族矛盾、宗教纠纷

  6/11个人收集整理资料,仅供交流学习,勿作商业用途

  c.领土争端、地区冲突

  D经济动荡、贫富悬殊

  33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民族问题的实质是

  A.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B.民族冲突问题

  c.阶级矛盾问题

  D.地区差别问题

  34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必须放在首位的是

  A反腐倡廉建设

  B.思想建设

  c组织建设

  D.制度建设

  35.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时间是

  A.1984年12月20日

  B1987年4月13日

  C.1997年7月1日

  D.1999年12月20日

  36.2007年lO月24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这颖

  卫星称为

  A.探索者号

  B.发现者号

  c.嫦娥一号

  D.月亮女神号

  372007年12月27日,巴基斯坦前总理、人民党领导人在首都伊斯兰堡附近举行的竞选集

  会上遭遇袭击不治身亡。这位领导人是

  A贝·布托

  B谢里夫

  c.阿里·布托

  D.穆沙拉夫

  38.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4、66万亿元,比2002年增长65.5%,年均增长O.6%,从世界第六位上升至b9ZFNjIgJI

  7/11个人收集整理资料,仅供交流学习,勿作商业用途

  A第二位

  B第三位

  c.第四位

  D.第五位

  39.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境外最后一站的传递于2008年4月29日顺利结束,为奥运圣火和谐之旅”的国外行程画上了句号。圣火境外传递的最后一站是b9ZFNjIgJI

  A.哈萨克斯坦阿拉本图

  B.土耳其伊斯坦布尔

  c.印度尼西亚雅加达

  D.越南胡志明市

  40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西部发生特大地震灾害,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的损害。这次地震的震中位于b9ZFNjIgJI

  A青川县

  B.汶川县

  c.茂县

  D北川县

  二、辨析题:41—4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

  41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

  42.教育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

  三、简答题:43~45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43.简述实践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44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下,如何缩小收入差距,防止两极分化?

  45.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为什么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

  8/11个人收集整理资料,仅供交流学习,勿作商业用途

  四、论述题:46小题,20分。

  46依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论述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新道路的必要性。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2.C3.B4.B5C6.A7.A8.D9.C10.B

  11.C12C13.A14.D15.A16.B17.C18.D19.B

  20A21·A

  22B23.A24.A25.D26.C27.C28.B29.C30.B

  31·D

  32·A

  33A34.B35.C36.C37.A38.C39.D40Bb9ZFNjIgJI

  二、辨析题

  41.答案要点:错误。

  (1>如何回答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认为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主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是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意识是第一性的,主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是历史睢心主义。b9ZFNjIgJI

  9/11个人收集整理资料,仅供交流学习,勿作商业用途

  (2>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都承认社会意识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只不过历史唯心主义片面夸大了社会意识的作用,从而得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错误观点。b9ZFNjIgJI

  42.答案要点:正确。

  (1>教育是一个民族发展和振兴的最根本的事业。

  (2>教育是现代科技发展的智力基础。

  (3>发展教育是经济持续增长、科技发展创新、社会全面进步的必要条件。

  (4>发展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必由之路。

  三、简答题

  43.答案要点:

  (1>实践是指人能动地改造外部世界和人自身的物质性活动。

  (2>实践具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客观现实性。实践是一种变革现实的感性的物质活动。

  第二,自觉能动性。实践是人有意识、有目的的创造性活动。第三,社会历史性。实践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是历史地发展着的。b9ZFNjIgJI

  44.答案要点:

  (1>依法保护合法收入。

  (2>取缔非法收入。

  10/11个人收集整理资料,仅供交流学习,勿作商业用途

  (3>整顿不合理收入。

  (4>调节过高收入。

  (5>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

  45答案要点:

  (1>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维护国家的政治、经济的独芷自主权利,决不允许别国干涉。

  (2>我国是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现代化建设不可能依靠别人,必须立足于依靠本国人民的力量。

  (3>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可以凋动全国人民的积极

  申明:

  所有资料为本人收集整理,仅限个人学习使用,勿做商业用途。

  11/11

篇五:泽东与民粹主义的关系再分析

  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是其精髓之一,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中无论在何种意义上,产生了城市与农村和农村包围城市关系,因此乌托邦幻想成为命题。苦行与反传统破除中国传统巫家,道家,儒家,以及中国化佛教,基督教等等宗教斗争结果产生公民文化精神信仰倒退的史实。

  毛泽东试图将一个农业大国建成社会主义制度国家,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毛泽东反复强调中国实现工业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但毛泽东思想被人为中国式神化,造成了持久动荡的革命造反有理形势。以阶级斗争为纲,十年特殊时期结果是无论造反派,保皇派,工农总部,走资派等等全都成为阶级斗争历史牺牲品,已至中华民族危急到分裂程度。但是留下大量宝贵图片和文字档案警醒人民前师不忘,后世之师。在社会化过程中可能产生超意识形态和超政治法治体制,它是一种“政治颠覆”产物,民粹主义是极为复杂现象,它不仅为所谓的共产主义,自由主义,民主主义,也为法西斯主义者,无政府主义者,皇权主义者,宗教主义者,以及被政治野心家所运用,其思想之源《易经》有解。

  列宁:“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1957年的中国一些所谓“左”的思想出现,《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

  官>》

  一文发表于1965年11月的上海《文汇报》,文章发表后,得到了毛泽东的支持,成为“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到1976年近20年时间里,中国道路探索曲折多错,凡是毛泽东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泽东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集团,邓小平在1977年拨乱反正,不负重望,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迈出和开劈了新空间,中国特色和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样“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思想开始形成。邓小平理论逐渐成为命题。

  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产生于2000年2.25号江在广东视察工作时一次讲话:“只要我们党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此后官场“三多”现象大量出现,十数年间社会风气和公民道德观扭曲,今多名高官和省县级官员被党规法律“零容忍”。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是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思想精髓的唯物辨证和为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体现。

  古人言:“术有专攻”。“又红又专”发展能文能武的红色传人,总的思路应为正确。如今国人以认识到没有传统文化根源的“文”是低级没有生命力的文,前些年“为人民服务”被扭曲为“为人民币服务”,新官僚阶层逆向思维先富和红色政权逐日变色之危,红二代大多

  数人政治思想应是合格的继承了上一代的革命光荣传统,永远忠诚祖国,成为时代先锋。国人应牢记毛泽东正确的思想观,修正毛泽东错误的精神指示,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人以群分,物以类聚,中国古人的思想无论是阴阳太极思想,《四书五经》等等,以及琴,棋(围棋),书,画等等,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文化和外来先进文化中国化和先进技术改良发明,才是国人从新成为继往开来的宝典,走向中华文明复兴的正确选择。马克思主义只能成为引进中华文明大树上的一个分枝,如同东汉佛教传入中国,如今成为中国禅宗,任何想颠覆中华传统文明的人和以及所谓的各种党派,宗教等等无论何色,命运和结果都将是失败告终。

  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不走老路,不走邪路,不被任何干扰所惑,使中国特色道路越走越广,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领导一切团结各党,各组织爱国人士,珍惜人民用鲜血打出的共和国,建设中国特色的文化,培育有思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有民族信仰的公民,面向将来,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文化,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改良修正毛

  泽东思想,吸收借鉴适合中国国情的世界所有民族的优秀文化精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高矮胖瘦各有所用,重文重武,以史为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为地,大地包容万物。

篇六:泽东与民粹主义的关系再分析篇七:泽东与民粹主义的关系再分析

  编号:

  时间:2021年x月x日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页码:毛泽东思想民粹主义研究论文

  【内容提要】某些西方学者在毛泽东思想的研究中,认为毛泽东思想中存在着根深蒂固的民粹主义因素,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伪装的民粹主义。本文概括出这种观点得以提出的四个主要依据,即所谓关于历史发展的主观唯心论、所谓对知识分子的不信任与农民自发意识的推崇、关于革命道路上对农民革命的偏爱和所谓对落后优越性的浪漫主义赞赏,并逐一对它们进行分析,从中得出结论:毛泽东思想中存在民粹主义因素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正文】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维系我们民族和国家的重要的精神支柱,也是我国进行革命和建设的思想保证。同时,毛泽东思想作为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日益引起国外学者的重视。但是由于观点和方法的偏差,有些学者对毛泽东思想有种种曲解。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曲解就是认为毛泽东思想中存在着根深蒂固的民粹主义因素,并有断言,正是这种民粹主义因素在某些方面左右着中国革命的进程。美国学者莫里斯·梅斯纳在其论著《毛泽东的中国及其发展》中说:“民粹观念的冲动曾是革命时代的毛泽东主义的特点。”([美]莫里斯·梅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其发展》第167页)同时他又认为,在革命胜利后,民粹主义还存在于毛泽东思想中并影响社会的进程。因此他断言:“毛泽东不仅是一个在马克思主义伪装下民粹主义者而且民粹主义思想和要求还深刻地影响了他修改和运用马克思的方法。”(同上书,第51页)有些日本学者也认为,“毛泽东不是马克思主义者,而是俄国民粹主义者”,象“群众路线这个后来由毛

  编号:

  时间:2021年x月x日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页码:泽东定型化的革命观和人生观念,可以从俄国民粹主义中找到它的背景”,“在毛泽东思想背景下有俄国民粹主义”,“民粹主义作为他终生不变的思想上的潜流在持续不断地流动着。”(《日本学者视野中的毛泽东》第26-30页)

  这个观点涉及一个根本的原则问题,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运用和发展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扭曲或变形、甚至是一种与马克思主义本身相悖的“马克思主义”?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民粹主义是十九世纪后期出现在俄国的小资产阶级思潮,其一系列观点的形成和演变始终反映出小生产者的目光短浅、互相隔绝,对自己单独经营的田园生活方式的依恋心理,它充其量是一种狭隘的、落后的社会主义思潮,是与马克思主义格格不入的。在哲学上,民粹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地把适合“人类天性”的社会理想等主观意识看作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认为历史只是人类理性的产物;在历史主体问题上,民粹主义断言英雄创造历史,而视群众为“群氓”;在历史进程问题上,民粹主义否认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和历史作用,主张在小生产基础上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在革命力量问题上,民粹主义否认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而断言农民是“本能的社会主义者”和“天然的革命者”,只要唤起农民、发展农民“村社”就可以建成社会主义。但是,民粹主义并不真正代表农民的利益,正如列宁所说的,它只是从小资产阶级立场上代表农民的利益。对民粹主义的这些思想,普列汉诺夫和列宁做了大量的工作进行批判,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传播和工人运动的发展扫除了障碍。

  认为毛泽东思想中存在民粹主义因素的根据之一,是所谓毛泽东思想关于历史发展的主观唯心主义因素。梅斯纳说,“强调觉悟在创造历史和革命方

  编号:

  时间:2021年x月x日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页码:面的作用,这反映出毛泽东主义长期存在的唯意志论和民粹主义倾向”。([美]莫里斯·梅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其发展》第55页)他说:“毛泽东主义者认为‘主观能够创造客观是首要的信念’”,(同上书,第337页)“对毛泽东来说,决定历史进程的根本因素是人的有意识的活动,而且革命的最重要因素是人们的思想和他们从事革命的意愿。”(同上书,第55页)

  我们先来看看,毛泽东思想究竟有没有把精神性的意识、意志和觉悟看作社会发展的首要因素。毛泽东曾清楚指出,“感觉和思想是社会生活的产物”,(《毛泽东哲学批注集》第145页)“世界是物质的,不是精神的。物质决定精神,不是精神决定物质。”(同上书,第296页)“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384页)“社会的变化,主要地是由于社会内部矛盾的发展,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阶级之间的矛盾,新旧之间的矛盾。由于这些矛盾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前进,推动了新旧社会的代谢。”(同上书,第302页)

  当然,毛泽东思想并不是一种机械唯物主义,在坚持物质因素的首要作用的前提下,毛泽东思想的确具有重视精神、意识、觉悟作用的特点。例如1936年毛泽东在总结战争的经验教训时就说过:“战争的胜负,主要地决定于作战双方的军事、政治、经济、自然诸条件,这是没有问题的,然而不仅仅如此,还决定于作战双方主观指导的能力”。他又说过,“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力量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同上书,第182页)毛泽东还从哲学理论的角度指

  编号:

  时间:2021年x月x日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页码:出:“当着如同列宁所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的时候,革命理论的创立和提倡就起了主要的决定的作用”。(同上书,第326页)

  这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毛泽东思想关于物质的作用和精神的作用并不是等量齐观的。毛泽东思想将物质的作用看作本原性的、第一性的作用,而精神的作用、甚至决定作用是在一定的具体条件下、就一定意义上讲的。如果坚持了物质决定作用就不能肯定精神的巨大作用,那就贬低了人的主体价值和作用,最终必然陷入宿命论。假如强调精神、意识在一定条件下的决定作用就是民粹主义因素的话,那么恩格斯的“赢得战争胜利的是人而不是枪”,“枪自己是不会动的,需要有勇敢的心和强有力的手来使用它们”(《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5卷第232页;第16卷第211页)的论述也是民粹主义的了。

  毋庸讳言,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的某些阶段,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人的确犯过某种主观主义、唯意志论的错误,但是我们认为,这些错误并不是民粹主义潜流的显现,而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人在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过程中的挫折和偏差,其中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和复杂的社会原因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挖掘。然而从根本上说,毛泽东思想关于历史发展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展开。

  认为毛泽东思想中存在民粹主义因素的依据之二是所谓它对职业专长的敌视,对知识分子和专家的极不信任态度和对群众特别是农民自发意识的推崇。([美]莫里斯·梅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其发展》第48页)梅斯纳说毛泽东十分欣赏农民天生的“智慧”而很不信任城市知识分子所带来的知识。(同上书,第192页)永野英身把毛泽东与巴枯宁作类比,断定毛泽东是个民粹主义者而不是

  编号:

  时间:2021年x月x日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页码:马列主义者。他说,毛泽东说的“农民的眼睛,全然没有错的”与巴枯宁的“农民是不自觉的社会主义者”是一致的,甚至他认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与巴枯宁说的“只有人民自发的行动,才能创造人民的自由”是相似的,(《日本学者视野中的毛泽东思想》第30页)毛泽东的群众路线是典型的民粹主义路线。

  我们认为,这些观点中存在着很多误解。长期以来,我们党对知识分子在革命中的作用是极为重视的。毛泽东早在抗战时期就指出:“没有知识分子参加,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618页)“全党同志必须认识,对于知识分子的正确的政策,是革命胜利的重要条件之一”。(同上书,第620页)因此,毛泽东提出,共产党必须善于吸收知识分子,加强革命知识分子队伍的建设。之后毛泽东还指出:“社会的财富是工人、农民和劳动知识分子自己创造的。”(《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227页)“为了建成社会主义,工人阶级必须有自己的技术干部队伍,必须有自己的教授、教员、科学家、新闻记者和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同上书,第462页)“无产阶级没有自己的庞大的技术队伍和理论队伍,社会主义是不能建成的。我们要……建立无产阶级知识分子队伍”。(同上书,第472页)

  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04页)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就是群众史观。毛泽东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提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103页)并确立了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与巴枯宁推崇人民自发意识的思想相反,在肯定人民历史创造作用的同时,毛泽东思想也强调教育群众的编号:

  时间:2021年x月x日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页码:重要性,克服群众行动的自发性,增强其自觉性。毛泽东说,“我们要教育人民认识真理,要动员人民为解放自己而斗争”。(《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322页)

  事实上,毛泽东思想与民粹主义的本质区别在这里特别突出。民粹主义否认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作用。它认为创造历史的是“个别杰出人物即‘英雄’;群众、‘群氓’、人民、阶级是盲目地跟着英雄走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第12-13页)而毛泽东思想坚持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的历史唯物主义原则,认为,“只要我们能够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信任群众,紧紧地和群众一道,并领导他们前进,我们是完全能够超越任何障碍和战胜任何困难的,我们的力量是无敌的”。(《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260页)

  对于谁是革命的基本骨干力量,西方一些学者认为毛泽东特别推崇农民阶级而完全不重视城市工人阶级,从而把毛泽东思想与民粹主义扯上关系。然而实际上,毛泽东及其战友始终把无产阶级作为革命的基本骨干力量,革命的领导者和生力军。毛泽东说:“社会的发展到了今天的时代,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责任,已经历史地落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98页)“没有工人阶级的领导,革命就要失败,有了工人阶级的领导,革命就胜利”。(《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479页)虽然中国无产阶级有其不可避免的弱点,例如人数较少(和农民比较),年龄较轻(和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比较),文化水准较低(和资产阶级比较),然而他们终究成为中国革命的最基本的动力。

  同时毛泽东指出,“中国无产阶级应该懂得,他们虽然是一个最有觉悟和最有组织性的阶级,但是如果单凭自己一个阶级的力量,是不能胜利的。而要

  编号:

  时间:2021年x月x日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页码:胜利,他们就必须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下团结一切可能的革命的阶级和阶层,组织革命的统一战线。”(《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645页)而作为农村中的半无产阶级的贫农和中农是无产阶级天然的和最可靠的同盟者,是革命动力的重要部分。”贫农和中农只有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才能得到解放;而无产阶级也只有和贫农、中农结成坚固的联盟,才能领导革命到达胜利,否则是不可能的。”(同上书,643-644页)这与列宁的工农联盟观点是完全一致的。列宁曾深刻指出:无产阶级要弄真正成为“全体劳动者和被剥削者的先锋队,在推翻剥削者的斗争中作为他们的领袖来出现和行动”,就必须“把农村群众团结在城市无产阶级的共产党周围”。(《列宁全集》第31卷第132页)而且,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重视农民在革命中的作用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即使如此,毛泽东思想也并不回避农民的弱点和缺点。毛泽东指出:“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农民的经济是分散的,根据苏联的经验,需要很长的时间和细心的工作,才能做到农业社会化”,(《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477页)才能走向社会主义。显然这是与民粹主义的农民是本能的社会主义者和天然的革命者观点大相径庭的。

  认为毛泽东思想中存在民粹主义因素的依据之三是所谓毛泽东思想对农民革命道路的偏爱。梅斯纳认为,领导农民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是毛泽东思想的民粹主义观念,它与俄国民粹主义的“到民间去”,通过发展农民“村社”过渡到社会主义观点是一致的。

  的确,马克思等对农民“革命”的局限性曾进行过科学而深刻的分析,但他们是根据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情况进行分析的。由于中国革命在对象、性质、内容上有着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的特点,因而照搬马克思等的结论显然是愚

  编号:

  时间:2021年x月x日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页码:蠢的,也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毛泽东正是在对中国革命发展阶级进行马克思主义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农民问题乃是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中国革命乃是农民革命”的。

  中国的民主革命是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而广大农民正是封建地主阶级剥削的直接对象,因此中国农民革命必定是对封建制度的致命打击。诚然一般来说,农民革命本身并不代表先进的生产方式,但是,在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因其自身的软弱性而不能完成本应由它来进行的推翻封建制度的革命,而农民革命在得到代表先进生产方式的无产阶级的领导的特殊情况下,农民革命完全可能成为一种解放生产力、推动生产力发展的进步的民主革命。并且,中国农民革命由于所处的时代及革命的内容,它也完全可能成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的一部分”,并成为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准备。

  民粹主义则相反,它是在俄国已经进入了资本主义的条件下,企图用农民落后的生产方式来抗拒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所以它所倡导的“农民革命”不仅不是革命的而且是保守的,因为这种“革命”是在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力图使历史的车轮倒转。

  可见,毛泽东思想关于农民革命的理论与民粹主义的“到民间去”、通过农民“村社”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观点是风马牛不相及的。毛泽东思想的这个理论正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一大贡献。

  关于革命的具体道路,马克思、列宁曾认为革命一般是通过城市武装起义然后以城市为中心推及农村的道路进行的。而中国革命则是从农村入手,由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这到底是不是否定了马克思主义革命道路的理论

  编号:

  时间:2021年x月x日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页码:呢?是不是民粹主义“到民间去”,用农民“村社”抵抗城市资本主义观念的表现呢?

  列宁指出:马克思是严格根据他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一切前提确定无产阶级策略的基本任务的。只有客观地考虑某个社会中一切阶级相互关系的全部总和,因而也考虑该社会发展的客观阶段,考虑该社会和其他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成为先进阶级制定正确策略的依据。毛泽东思想关于革命具体道路的理论正是依照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原则,在对中国国情科学分析和对革命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基础上提出的。

  毛泽东指出,强大的帝国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反动同盟军,总是长期地占据着中国的中心城市,如果革命的队伍不愿意和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妥协而要坚持地奋斗下去,如果革命的队伍要准备积蓄和锻炼自己的力量,并避免在力量不够的时候和强大的敌人作决定胜负的战斗,那就必须把落后的农村造成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毛泽东不仅指出了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必要性,而且还分析了这条革命道路在中国的可能性。他说,第一,中国是一个“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国家”,“地方的农业经济(不是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和帝国主义势力范围的分裂剥削政策”造成了“白色政权间的长期的分裂和战争,”“使一块或若干小块的共产党领导的红色区域,能够在四周白色政权包围的中间发生和坚持下来”(《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49页)。第二,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农民是革命的主力军。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只要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就能调动广大农民的革命积极性,就能获得战胜一切敌人的人力物力等各种力量,从而形成强大的革命战争态势。第三,中国是一

  编号:

  时间:2021年x月x日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页码:个富有农民革命战争传统的国家,历来农民战争都是首先在农村开始和发展,最后夺取城市,这就为民主革命提供很好的经验。第四,有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强有力的领导,从而可以使农民具有崭新的内容即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实践证明,这条道路是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同时,中国共产党选择这条道路决不是以农民革命对抗城市经济的发展,相反,它正是为了驱逐外敌压制,清除封建桎梏,为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开辟道路。例如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就再三强调保护好城市民族工商业的重要性,他指出,在城市或乡镇破坏工商业“是一种农业社会主义思想,其性质是反动的、落后的、倒退的,必须坚决反对”。(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事件的回顾》上卷第7页)可见,这与民粹主义的以农民“村社”抵抗城市近代经济的发展是根本不同的。

  认为毛泽东思想中存在民粹主义因素的依据之四是所谓它对落后的优越性的浪漫主义赞美。毛泽东在1958年4月曾说过:“除了个别特点之外,中国六亿人口的显著特点是一穷二白。这些看起来是坏事,其实是好事,穷则思变,要干,要革命。一张白纸,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画。”梅斯纳认为,“从‘一穷二白’这一论点中的含义看,它是一个与19世纪俄国民粹主义思想中心论点有惊人相似的概念,即设想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不会有那种已经扼杀了西方先进国家革命精神的历史‘过分成熟’和道德堕落之弊病,因而比其他国家更有革命的潜力。正如俄国民粹主义声称的,工业化前的俄国比工业化的西方国家更接近社会主义,因为它们比较缺乏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毛泽东也同样宣称中国革命有一穷二白的特殊优点并看到工业化前的中国正在开辟通往世界范围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未来之路。”([美]莫里斯·梅斯纳:《毛泽东

  编号:

  时间:2021年x月x日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页码:的中国及其发展》第238页)

  毛泽东的确谈到过“一穷二白”的特点,即穷则思变,激励人民革命,但是这与民粹主义沉湎于落后的优越性情感有原则的区别。毛泽东并不认为贫穷离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更近,相反他认为,工业化是建成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他说,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建国后,毛泽东提出,我们”力求在一个不太长久的时间内改变我国社会经济、技术方面的落后状态,否则我们就要犯错误”,(《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卷第849页)“只有经过十年至十五年的社会生产力的比较充分的发展,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才算获得了自己的比较充分的物质基础,我们国家才算充分巩固,社会主义社会才算根本上建成了。”(《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462页)毛泽东一贯认为革命就是为了改变贫穷落后。他说“一穷二白”的优点是穷则思变,努力朝着富裕方向前进,他绝对不是在提倡穷则安逸,这里体现的是毛泽东对贫穷的辩证理解,它与穷则没有希望的悲观思想是相对立的。从事实看。建国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就致力于经济建设,努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虽然其中也有曲折和挫折,但是其思想一直未变,几十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创造性运用和发展的理论结晶,而不是什么马克思主义伪装下的民粹主义。诚然,毛泽东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革命的实践中曾犯有一定的错误,走过曲折的道路,但这只能说明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工程。

  编号:

  时间:2021年x月x日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页码:西方有些学者喜欢用毛泽东或其他人在某种特定场合、针对某个特定问题的某些话来猜测他们思想中具有什么“潜流”,并把中国革命与这种“潜流”主观地挂起钩来,而不研究他们一贯的基本的思想特征。这种做法——如果不从学者们意识形态方面的虚假性和片面性讲——也许很新奇,但并不全面;也许很独特,但并不客观。科学的研究必须以严肃的态度面对对象,而“忌带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

篇八:泽东与民粹主义的关系再分析

  关于正能量叙事作文600字初一

  不知什么时候起,“正能量”一词闯入了我们的生活中,各大*络、媒体都习惯用这个新兴词汇表达正义,鼓励人们多做公益事业。平时,我们也都在用“正能量”的精神鼓舞着自己,不放弃、不气馁,不管做什么事,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正能量叙事作文600字初一,供大家学习。

  关于正能量叙事作文600字初一1乐观、豁达、宽阔的胸襟传递出正能量。济公的“数枝淡竹翠生光,一点无尘自有香”传递出豪放不羁的正能量;苏轼的“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放”传递出淡定从容的正能量;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传递出达观的正能量。这些正能量会使你的生活充满希望,像永不断电的发动机,驱动着你人生之车勇往直前。

  淡定从容的正能量能让对手胆怯,为壮举奠定基础。具有这种正能量的人不会沉醉于花花世界,一定拥有远大志向。

  班超投笔从戎,志在报国,在对匈奴一战中从容不迫,沉稳冷静,终弘扬国威,不教胡马度阴山。林则徐斩钉截铁,志在禁烟,在与洋人交往中不卑不亢,稳中含刚,终虎门销烟,让洋人胆战心寒。周总理志在报国,对西方来访的外交官的刁难发问,从容应对,巧妙的回答化解了尴尬,也使他深受人民爱戴。

  有了淡定从容的正能量,便能将眼光放得更远。在面对自己追求志向道路上的阻碍时,能迅速沉着镇定下来,采取理性、巧妙的方式化解困扰,把阻挡道路的巨石用淡定从容的正能量改造为登上成功之峰的基石!

  同情、善良的正能量能为社会点亮一盏明灯,为身陷混沌、困境的人们驱散黑暗。

  南丁格尔自愿离开名门富有之家,做一名护士,支援前线,带去爱心和抚慰;陈光标,不是中国首富,却是中国首善,留给家人的是精神财富,将金钱用在需要它的人身上;白芳礼,白发苍苍的推车老人,却屡次将自己的血汗钱捐献给贫困山区的学生们,送去的是祝福和希望。

  金钱总会有花光的时候,若干年后,没有人会记得你曾是全国首富抑或是全

  球首富。每一次的捐款,不论多少,不论捐献人的贫富差异,都饱含着同情善良的正能量,而这种正能量也必会在社会中传递,引发更多人的共鸣!

  让我们用正能量的泉水来浇灌心灵的绿洲,它必定会生机盎然,满目苍翠!

  关于正能量叙事作文600字初一2这是一洌清泉,洗涤着人们的心灵;

  这是一种能量,冲击着人们的灵魂。

  ——题记

  在这人心上了锁的时代,人与人之间,早已没有了最初的信任、最初的关怀,社会也都变的冰冷了。但是,想起那一年的3月5日,想起动力十足的雷锋精神,便觉得这雷锋精神给社会注入了一股全新的正能量。

  有人说:“现在的社会是人吃人的社会:”或许这个说法是正确的,不然也不会有这么多人同意。虽然我从未否认过强者生存,弱者淘汰的道理,但是我始终相信:无论变强或弱,人与人之间的爱是不会变的。可是到了最后,我发现我错了,单纯的我低估了人们的欲望。放眼望去,多少人纸醉金迷,多少人醉生梦死,整个社会都充斥着铜臭的味道。但是转变就发生在1963年3月5日,自泽东同志为雷锋题词后,社会上出现了一股清风,刮走了污浊,刮走了阴暗。

  随着雷锋精神在社会上盛行开来,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受着雷锋同志的感染,主动献身社会,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他人,推进着社会的发展。从拦惊马救儿童壮烈牺牲的着名烈士刘英俊,到后面的奋力扑火的英雄少年赖宁,无私奉献的丛飞和此生不需浮名伴的朱光亚等等。这些都是新时期的雷锋式人物,他们用自己的力量奉献着,感染着他人,他们浑身散发着一股正能量,感染着社会。

  当今的社会确实有些不完善的地方,但是我相信,有了这种雷锋精神,这社会定能迅速向前发展,不过这些需要多数人的参与,正如雷锋同志所说的:“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一个人先进总是单枪匹马,众人先进才能移山填海。”如果有一天,雷锋精神在社会上蔚然成风了,这社会就一定会像古代人们所向往的“大同”社会一样,人与人之间讲信修睦,互帮互助,大家可以夜不闭户,坦诚相待,而这个时候,也就到了我们所期盼的共产主义时代。

  雷锋精神,不是一个任务,不是一个称号,这是一种习惯,一种素质。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们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让生命从此充满意义。

  雷锋精神像是一阵暖和的春风,吹暖了冰冷的社会;雷锋精神又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人们封锁了多年的心锁。

  我相信,雷锋精神:

  是一洌可以洗涤人们心灵的清泉;

  是一种可以冲击人们灵魂的能量。

  关于正能量叙事作文600字初一3“正能量”这个*络热词,有人很熟悉,有人却对它一概不知。通过上个星期亲身经历的一件事,让我对它有了重新的认知。

  上个星期六,我去官厅市场上课,坐车的时候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我上车后随便找了个座位坐了下来,随后,上来了一位看起来毛毛糙糙的男孩,他的头发好像许久没剪了,身穿的牛仔裤破了一个洞,坐在了我的前面,光是这些我的心里就对他产生了浓浓厌恶感。

  过了一会儿,上来了一位老太太,老太太的头上就只剩几根黑发了,车上很挤,老太太只能靠边站着,我心想:到底要不要给这位老太太让座呢?最终的结果还是让座。车上的人好像没有看到这位老太太似的,都无动于衷。正当我要站起来时,我前面的男孩了个身。

  看见了这位老太太,他一刻也没有犹豫,站起来对老太太说:“奶奶,您坐吧!”这句话有点让我吃惊,又感觉很平常。吃惊的是这位在我心里厌恶感极强的男孩,竟然也有善良的一面,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啊!而平常的是这句话我也听过很多次,已经很熟悉了。

  老太太对男孩说:“谢谢你呀,小朋友!”乘客们都向男孩投向了赞许的眼神,我心里却有点嫉妒,因为我原来也要让座的,可是却晚了一步;我心里又有点自愧不如,因为我身为一个高年级的学生,连让座还要犹豫,我又有点羞愧…….

  通过这件事,我对正能量的认知是这样的: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心、关爱、这样,我们彼此的心里都会感到甜蜜和温暖!

  关于正能量叙事作文600字初一4想要获得正能量,其实很简单。

  首先要有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而这种态度其实并不狭隘也不浅薄。伏

  尔泰在《老实人》中百般戏谑和嘲弄的时行的盲目乐观主义,就并不是一种正能量。当时的欧洲天灾人祸并出,教廷搬出一套“一切都是上帝创造的,一切都是为了考验你的品德并替你赎罪”的理论,表面上是乐观,实际上则成了麻痹民众意志的工具。

  或许你要问,这与“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观点有什么区别,答案是:有。看了孟子此段话的人,感到一种使命感的降临,树立了志向,振作了精神,明白了自己受苦是“将以有为”的标志,因而达到了勉励效果,是正能量。而教廷的那套并不激人奋进,只告人以忍受,我看来就不那么像回事,反而伏尔泰的批判更正能量一些。

  批判也是正能量?我想你又要叫起来。确实,现实中随处可见“喷子”,以批判之名,为批判而批判,建设性意见少,一张嘴却不饶人。曹林在《时评写作十讲》中建议人写时评文章时少说“治标不治本”这种很多时候像鸡蛋里挑骨头的套话;他说除非你列出“治本”的方法,否则这句话没有丝毫建树性。我深以为然。关于批判我认为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谈到对哲学家的态度时有一段话很精彩:“……我们要先有一种假设的同情,直到他有哪些是可接受的为止。直到此时我们再采取一种批判的态度,这种态度更接近一个人抛弃了此前全部信仰时的那种态度。”这种“假设的同情”,我想是现在的键盘侠们所缺少的。

  对于正能量,我认为态度尤为重要,因为你对一件事的态度决定了你的行为。而完全相信和完全悲观则又都不是正能量。确实,世界看起来糟透了:特朗普批准了对中国的贸易审查;中印边境冲突就过来了;西班牙遭遇恐怖袭击;委内瑞拉直接拉着拉美国家站队;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和民粹主义抬头……而对这些事,我引罗素一句话,表达我对正能量态度最标准的看法:“……类似于山居者与风雪搏斗了一晚后,当这些回忆逐渐淡去,在回忆中便留下了某些晨光熹微中照耀的分外明媚的峰峦景色,并保存着一种知识,那就是乌云之后仍然保存着阳光,并且随时可以显现出来。”

  我们不仅要看到乌云,也不要只看到乌云:我们坚信乌云背后仍然有阳光。这就是我心中的正能量。

  获得正能量很简单,你只需要一个正能量的态度。

  关于正能量叙事作文600字初一5正能量是什么?是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而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又是什么?是高尚的品质。而高尚的品质又是什么?是勇于担当、宽容大度、诚实守信

  在扬大附中就有一位勇于担当的高中生徐砺寒。那天他骑车撞了宝马车,急着上学的他在车上贴了字条并留下自己电话。车主凌先生说:“孩子,谢谢你,你让被尘俗污染太久的大人的心灵好好清洁一回”。并且表示不会追究孩子的责任,“修理的费用跟他的品质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徐砺寒同学的勇于担当和诚实让车主变得宽容大度。其实在生活中,只要你勇于承认自己不故意犯的错误并勇于担当,我想任何人都会原谅你的。

  正能量不止是勇于担当,宽容大度、善待他人也是。

  就像楚庄王一样他在一次宴请群臣时忽然灯火全灭,爱妃告诉他有人非礼自己,非礼者的帽缨被拽了下来,要求楚庄王点灯察看,但楚庄王阻止了她,让所有的大臣都离开了。后来在一次恶战中,楚国惨败,仅一员虎将单枪匹马舍命护救楚庄王突围。经询问,楚庄王才知道那个舍生忘死救自己的人竞是那次宴会中自己宽恕善待的人。

  楚庄王的宽容大度、善待他人换回来了自己的性命。这个事例不正说明了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的道理吗?

  其实正能量不止是宽容大度、善待他人、勇于担当和诚实守信,只是这些是我们身边最常见的,但这种常见也以不常见,因为现在大多数的人的心灵以让尘俗污染的太久。

  人生三重境界:敢于承认、敢于面对、敢于担当。人生三乐:知足常乐、自得其乐、助人为乐。人生三错:追求完美、责备求全、苛求圆满。人生三为:和为贵、善为本、诚为先。人生三变:乐极生悲、无事生非、绝处逢生。人生三幸:衣食无忧、身心健康、亲情无限。人生三有:真心爱人、知心朋友、自已。这其实就是最原本的正能量。

篇九:泽东与民粹主义的关系再分析

  马立诚:中日和解是唯一的救赎之路

  经济观察网马立诚2014-06-2608:24[摘要]中日矛盾恰好包含了领土问题、历史正义问题、社会制度问题、权力转移问题和民族主义互相刺激的问题。问题如此复杂,出路何在。

  一

  欧盟成员国各自出让部分国家主权,形成共同体促进了欧洲团结。这一巨大的探索和进步,迟迟未在东亚引发回响。也许是发展阶段的差异,目前,东亚各国围绕主权问题,民族主义情绪四处延烧,愈演愈烈。形势已经发展到这一步,仿佛谁要是在渺无人烟的小岛礁做一点点妥协,就会导致国家全盘失败;谁激怒了别国,反而能提升支持率。难怪韩国外长近日警告说,东亚小摩擦有变成战争的危险。

  最近的例子是越南。在南海争议中,越南借机推动“民族大团结”,激发“爱国精神”,号召全国民众“人人参与到保卫海洋权益的斗争中来”。尽管中国经济规模相当于越南50倍,但越南人却说:“我们虽然小,但我们不怕中国”。5月13日,越南反华大游行震惊世界。

  军力远不如越南的菲律宾也不示弱。除了将中国告上国际法庭,连续拘押审判中国渔民之外,还高调向各国购买军舰。6月8日,菲律宾军队登上越南占据的南海岛屿,两国军人举行排球赛,一起喝啤酒大秀团结,向中国施压。

  柬埔寨与泰国为了两国边境一座庙宇所占的一小块土地打得不可开交。两国军队多次武装冲突,2011年还动用了重炮和坦克,总计造成28人死亡。直到2013年11月,国际法院裁定,柬埔寨拥有这座古寺(柏威夏寺)周围的领土主权并宣布其为非军事区,泰国接受这一裁决,争斗才告一段落。

  至于新当选的印度总理莫迪(Modi),也被媒体挖出出身于极端民族主义团体——印度教RSS组织。英国《金融时报》最近说,莫迪的雄心超越了国境,他认为印度在国际舞台上应该与中国平起平坐并由此作出一些让中国不快的种种事端来。

  在这一波东亚民族主义浪潮中,作为东亚国际关系主轴的中日关系,也受到民族主义膨胀的掣肘与拖累。

  就中国情况而言,李泽厚、易中天等学者早就指出,我们的民族主义正在燃烧。1999年《中国可以说不》问世,成为大众民族主义崛起的地标。强力推进的爱国主义教育,从某种程度上为民族主义增添了助燃剂。《说不》作者宣称:“我号召中国人记住仇恨!”实际上,正确的认识刚好相反:“仇恨没有未来”——这是法国前总统希拉克2004年6月在纪念盟军登陆诺曼底60周年纪念仪式上,对德国总理施罗德讲的话。这句话切中了欧洲一战、二战的沉痛教训。二战结束以来,正是在这种理念指导下,法德实现和解,成为欧盟各国关系的基石。但东亚比较缺少这种宽容精神。

  二

  在这方面,邓小平给我们做出了榜样。1978年,邓小平会见日本天皇时说:“过去的就过去了,今后一切积极向前看。”“过去的”指什么呢?指日本侵华战争。邓小平是抗日战争领导人之一。按说,离战争越近的人,对仇恨记得越清楚,离战争越远越淡化。邓小平离战争那么近,还能这样说,令人为之感慨。在邓小平时期,有些城市在“8·15”时并不鸣汽笛,现在又鸣了起来。不鸣汽笛,难道就可以说邓小平那个时候不爱国吗?邓小平在访日之后指示说:“要把日本当代电影拿到中国来放”。当时上映了《追捕》、《阿信》、《阿童木》、《一休》等日本影视节目,很多中国人成了高仓健的粉丝。而前些日子,据说电影院要上映一部日本电影《贞子》,很多人都接到短信说:“谁要看这部电影谁就是汉奸”。汉奸是有明确定义的,怎能说看一部日本当代电影就成了汉奸?社会认识糊涂到了如此地步,着实令人痛心。

  1984年3月,邓小平在会见当时的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时说:把中日关系放到长远的角度来考虑,来发展,要永远友好下去,这件事超出了我们两国一切问题的重要性。

  看到邓小平的话说得如此斩钉截铁,有些青年人不禁要问,在邓小平当政时期,中日关系有没有摩擦?有的。今天两国关系出现的问题如钓鱼岛问题、参拜问题等,在邓小平时期都反复出现过。邓小平站得高,具体问题具体应对,但是在战略层面的把握上,不能把日本驱赶到对立面。今年5月9日,俞正

  声在北京会见日本自民党代表团的时候说,中日两国应该成为好邻居,通过双方努力,两国可以克服当前的困难局面。俞正声这个讲话体现了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思想。我们当然应该揭露日本右翼的言行,坚持钓鱼岛主权,这是没有疑义的,但怎样区分不同情况(比如极少数右翼和绝大多数日本国民的区别),有斗有和,则是高难度的课题,需要学习邓小平的智慧。

  前一段时间,中国的电视台播出了300多部反日电视剧,观众的反映是过多过滥,很多电视剧非常无聊。北京就有四种报纸发表文章说,这些电视剧实在看不下去,这不是播种仇恨吗?另外,在钓鱼岛争端中,我们一度中断与日本友好城市交流,中断高中生交流,还把日本图书下架等等。其实,文化交流是不应当中断的。2012年,85个城市反日游行打砸抢烧,陈晓鲁接受采访时说:“这是文革再现,太野蛮了。”

  更有甚者,有的人在媒体上放话说:“要降伏日本”,“中国需要一场新的对日战争洗雪过去的耻辱”,“要把日本作为中国导弹的靶场,把日本打成一片火海。”还有人说:“到了在南海动武的时候了”,“一周内把越南打成植物人”。意识形态被狂热的民族主义绑架如此,不能不令人担忧。历史事实表明,利用民族主义解决国际争端的做法往往效果不佳,反倒会加剧困境,使周边国家对中国的动向产生疑虑,使他们希望美国力量介入东南亚,以维持平衡。美国最近高调“重返亚洲”,与东南亚国家的需求一拍即合。中国社科院前副院长刘吉前些天对我说,我们国内一些人在媒体上威胁和谩骂日本,其实帮助了安倍,使安倍在日本国内获得更多资源,并且使日本的主张在国际上获得更多支持。

  日本的民族主义同样对中日关系产生了负面作用。我在2002年发表的《对日关系新思维》就批评了石原慎太郎,指出他散布狂热的民族主义言论,骂美国是“前门虎”,骂中国是“后门狼”,煽动日本民众与美国对峙并要遏制中国,从而危害日本长远利益。之前中日钓鱼岛风波的直接起因,也出自他的“购岛”谋划。除了石原之外,日本不时会冒出几个“大嘴巴”口无遮拦,掩盖历史罪行,伤害两国关系。日本维新会领导人桥下彻宣称“慰安妇必要论”即是其中之一。桥下彻的言论遭到国际社会驳斥之后,这位“政治新星”随即暗淡下来,希望日本政治人物以此为鉴。

  日本民族主义的传统是“排西反中”,既反对美国也打压中国。著名的《日本可以说不》一书,就是针对美国的。但在当前形势下,多数右翼民族主义者觉得反美并不明智,特别是中国经济力量超越日本之后,日本需要以美国为依

  托对抗中国。因此,当前日本民族主义的矛头,主要针对中国和韩国。一段时间以来,东京的民族主义组织“在特会”煽动一些人周末去大久保地区游行,咒骂韩国人,要求日本政府取消对在日韩国人的孩子入学的优惠照顾。

  日本媒体近来风行批评中国。一些媒体竞相热炒中国威胁论,说中国充斥着反日活动,中国军费年年增加随时准备动武给日本带来巨大威胁,中国很多地方污染无法居住,中国没有法治,大多数官员都很腐败等等,挑动日本民族主义情绪。在出版界,批判中国的书容易出版,促进两国和解的书却很难出版。与此同时,新的“脱亚论”复苏抬头,表明有的日本学者对亚洲文明失去信心。小说《永远的零》的作者,日本新起的右翼文学家百田尚树在演讲中说:“美国空袭东京和投掷原子弹才是大屠杀”,并且他以此与南京大屠杀对比,听众感到了他对美国的仇恨。他在小说中满怀无奈与惆怅,描述“爱国”、“爱战争”的主题,传达出当今日本右翼民族主义的观点和情绪。

  英国《金融时报》近日发表专栏作家菲利普·斯蒂文斯的文章说,安倍希望重新解释日本战后宪法,放宽使用武力限制。他提议的改动乍看上去并不大,但放在时局下看,体现出一种构筑安全联盟对付中国的策略。安倍急欲解禁集体自卫权的行动,也遭到日本国内舆论质疑。《朝日新闻》6月11日发表文章说,安倍以这种匆忙手法改变日本的发展路线,是对后世不负责任的态度。日本一些人说参拜靖国神社是日本内政问题,不能听从外国人指挥等等,但这些人考虑过曾经遭受日本侵略的受害国的感受吗?

  三

  东亚民族主义燃烧的原因是什么?

  首先,东亚诸多国家在上世纪40年代的时候还处于殖民地状态。与欧洲国家相比,东亚的现代国家建构、国家理性建构姗姗来迟,非理性的民族主义得以勃兴。体现在东亚国家间政治方面,就是情绪化的民族主义犹如约束不住的猛兽不时猛扑出来,导致国家间关系处于紧张状态。相互猜忌代替了相互谅解,相互对峙代替了相互融合。

  其次,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东亚是两个阵营冷战的前沿阵地之一。两种制度、两个阶级的较量你死我活,十分激烈,掩盖和压抑了民族矛盾。毛

  泽东在1963年8月说:“民族斗争,说到底,是一个阶级斗争问题。”可以视为当时局势发展的诠释。当时盛行“只问阶级,不问民族”。中国当时全力支持东亚的共产主义运动,也是众所周知的事实。1990年代初,苏东剧变,冷战结束,情况变了。在世界范围内,阶级斗争让位,民族主义登台。东亚的政治博弈随之变换角色和内容,民族主义潮流渐次涌起。

  再次,2013年11月11日,法新社发表文章评述柬埔寨和泰国的古庙之争时说:“这一场争端点燃了两国的爱国主义情绪。专家指出,两国政府都在利用此事争取扩大国内的支持度,尽可能转移国内政治的注意力。”这句话点明了东亚民族主义产生的内驱动力。历史经验表明,民族主义是国家内部问题和外交问题相通相连的产物,有政治精英主导,也有民众自发情绪。在多数情况下,政治精英的主导起了主要作用。比如2012年8月10日,韩国前总统李明博登上0.18平方公里的独岛(日本称竹岛)宣示主权,触发了韩日两国的民族主义。韩国一些媒体认为,李明博此举首先出于个人政治需要。当时他的兄长和亲信陷入腐败丑闻,他本人有被牵连的危险,李明博想通过这个举动博得人气。另外,由于韩国政府不久前秘密批准《韩日情报交换协定》受到各方质疑,李明博不得不采取行动,缓解舆论对政府的压力。李明博此举取得了一定效果,他登岛后支持率上升。

  中国的民族主义复兴,与1980年代末遭受西方制裁引起的反弹密切相关。面对社会凝聚力流失、市场经济体制运行以后传统意识形态遭遇困境、执政资源受到挑战,民族主义勃兴发挥了平衡支撑作用。正因如此,在当代中国社会思潮中,与老左、新左、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新儒家等思潮相比,民族主义成为主流思潮并与民粹主义思潮多有重合。许多学者指出,中国民族主义的特点是,早年的屈辱经历和今天的虚骄之气未经理性过滤而混合在一起,产生了躁动型民族主义。用一些大学生的话说就是“点火就着”,一位有影响的媒体人士则宣称“国强必霸”,这都是躁动型民族主义的粗野表现。中国现在强大了,不能动不动以力服人。中国文化传统是泽被远方,仁者无敌,就是永远高举和平的旗帜。应该以这样的心胸处理中国与周边国家包括日本的关系。能否处理好中日关系,是中国能不能顺利融入全球化的一个关键,这对我们是一个考验。

  日本民族主义的特点是什么?今天中国经济规模已经相当于两个日本,这是100多年来两国力量对比的巨变。我去年到日本见到一些朋友,他们都说害怕中国,不知道中国这么大的力量怎么使用。再加上日本经济增速缓慢,少子化和老龄化日趋严重,日本十分焦虑。现今日本的民族主义,其实是在中国巨大压力下的反弹,以便能使日本多少获得一些平衡。

  东亚民族主义勃兴,争的是什么?争领土?争资源?争历史正义?都有。但是有学者指出,更重要的是争尊严,争国际地位,争国际话语权。

  中日两国为了钓鱼岛这样紧张,本质是什么呢?我认为是新兴大国向原有大国提出挑战,即国际关系理论中的“修昔底德陷阱”。过去以日本为首的东亚权力平衡,由于中国崛起被打破了,这是地区权力转移。有日本朋友对我说,日本要适应中国强于日本,至少需要10年左右的心理时间。摩根索在《国家间政治》一书中说,德国和捷克在1938年9月关于苏台德地区的主权争执,实质上并不是苏台德地区的归属问题,而是对整个中欧的主导权问题。中日两国关于钓鱼岛之争,实质是东亚主导权之争。法国学者克劳德·迈耶在2010年出版的《谁是亚洲领袖,中国还是日本》一书中说,中日之间的争斗,实质上是争夺东亚的主导权,争夺更高的外交地位。

  中日矛盾恰好包含了领土问题、历史正义问题、社会制度问题、权力转移问题和民族主义互相刺激的问题。问题如此复杂,出路何在?

  在这里,介绍几位德高望重的智者的一些看法,或许有助于我们探讨。

  一位是原中联部部长、人大常委会外事委员会主任朱良,今年90岁。朱部长给我写了一封信说:2002年的时候,你写文章提出对日新思维,很有勇气,我完全同意你的观点。朱部长是老革命了,他说:“应该对人民,特别是对青年进行这样的引导”。

  第二位是何方老人,92岁,1938年到延安,曾任张闻天总书记的秘书、国务院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副总干事。他创办了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并任首任所长。他两次对我说,中日关系不能以历史为基础,而应该以现实战略利益为基础,如果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以历史为基础,那么美国与英国、法国与德国、俄国与德国、美国与日本根本就不可能搞好关系。

  第三位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傅高义,80多岁了,写过《日本第一》和《邓小平时代》,在中日两国都有很大影响。他今年1月来中国,我和他就中日两国关系交换了意见。他对我说,中国现在经济规模超过了日本,而且中国的民族主义比较厉害,日本受到很大压力,很紧张。目前中日两国关系的主导面是中国,中国掌握着中日两国关系的主动权。日本现在兴起的民族主义,是对中国压力的一种反弹,但基本的态势是日本害怕中国,其实日本是可以成为中国的朋友的。

  第四位是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余英时,著作等身的大学者,也80多岁了。今年春节,我跟余先生通电话,他在电话中对我说,中国和日本只有和解这一条路可走,别的路都是死路。

  我赞成以上诸贤的意见。我认为,致力于推动两国和解的对日新思维,是唯一的救赎之路。中日关系两千年,绝大部分时间是和平交往的。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两国老一辈政治家、活动家致力于中日友好,打下了和解基础,至今仍是两国关系的宝贵传统。今年6月5日,中日友好协会会长唐家璇访日的时候说:“我是为中日友好而来的”,这是在困难时刻表达了中国有识之士的战略远见。

  如今,欧元区各国出让了货币制造和发行权、海关权以及部分财政政策制定权和部分司法权,建立了欧洲理事会、欧洲议会和欧洲法院,实现了人员、产品、金融、企业自由流动,创建了最利于人的自由发展的制度,东亚应当见贤思齐。虽然目前谈东亚一体化言之过早,但总可以从欧洲60年前的煤钢联盟学起,以经济为前导,化干戈为玉帛,逐渐融合。中国与东盟已经建立了贸易自由区,中日韩三国自由贸易区谈判正在艰难进行中。中国应当学习法国的宽容胸怀,日本应该学习德国的反思精神,各自克制民族主义,为建设自贸区共同努力。当前最急迫的问题是防止两国“擦枪走火”。庆幸的是,对于这一点,两国是有共识的。

  也有缓和消息。有报道说,今年1月,日本发放中国人旅游签证11万个,相当于去年同期10倍。另据报道,今年春节到东京最高级的三家百货商店购物的中国人比去年增加了325%,三家商店销售额比去年增加了400%。上海2013年十大百货公司销售额第一名就是日资八佰伴浦东新区总店。今年春天,在武汉和北京观赏樱花的民众挤爆了公园。就此而言,中国国内正在产生反思民族主义的健康因素。北京海淀区大学城有一个学生自主交流的“706空间”,学生们近来举办系列讲座,讨论日本的文化、动漫、科幻。民间这些活动,为化解两国矛盾做出积极的基础性贡献,值得鼓励。

篇十:泽东与民粹主义的关系再分析

  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还是民粹主义?

  【内容提要】某些西方学者在毛泽东思想的研究中,认为毛泽东思想中存在着根深蒂固的民粹主义因素,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伪装的民粹主义。本文概括出这种观点得以提出的四个主要依据,即所谓关于历史发展的主观唯心论、所谓对知识分子的不信任与农民自发意识的推崇、关于革命道路上对农民革命的偏爱和所谓对落后优越性的浪漫主义赞赏,并逐一对它们进行分析,从中得出结论:毛泽东思想中存在民粹主义因素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

  正

  文

  】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维系我们民族和国家的重要的精神支柱,也是我国进行革命和建设的思想保证。同时,毛泽东思想作为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日益引起国外学者的重视。但是由于观点和方法的偏差,有些学者对毛泽东思想有种种曲解。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曲解就是认为毛泽东思想中存在着根深蒂固的民粹主义因素,并有断言,正是这种民粹主义因素在某些方面左右着中国革命的进程。美国学者莫里斯·梅斯纳在其论著《毛泽东的中国及其发展》中说:“民粹观念的冲动曾是革命时代的毛泽东主义的特点。”([美]莫里斯·梅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其发展》第167页)同时他又认为,在革命胜利后,民粹主义还存在于毛泽东思想中并影响社会的进程。因此他断言:“毛泽东不仅是一个在马克思主义伪装下民粹主义者而且民粹主义思想和要求还深刻地影响了他修改和运用马克思的方法。”(同上书,第51页)有些日本学者也认为,“毛泽东不是马克思主义者,而是俄国民粹主义者”,象“群众路线这个后来由毛泽东定型化的革命观和人生观念,可以从俄国民粹主义中找到它的背景”,“在毛泽东思想背景下有俄国民粹主义”,“民粹主义作为他终生不变的思想上的潜流在持续不断地流动着。”(《日本学者视野中的毛泽东》第26-30页)

  这个观点涉及一个根本的原则问题,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运用和发展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扭曲或变形、甚至是一种与马克思主义本身相悖的“马克思主义”?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民粹主义是十九世纪后期出现在俄国的小资产阶级思潮,其一系列观点的形成和演变始终反映出小生产者的目光短浅、互相隔绝,对自己单独经营的田园生活方式的依恋心理,它充其量是一种狭隘的、落后的社会主义思潮,是与马克思主义格格不入的。在哲学上,民粹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地把适合“人类天性”的社会

  理想等主观意识看作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认为历史只是人类理性的产物;在历史主体问题上,民粹主义断言英雄创造历史,而视群众为“群氓”;在历史进程问题上,民粹主义否认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和历史作用,主张在小生产基础上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在革命力量问题上,民粹主义否认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而断言农民是“本能的社会主义者”和“天然的革命者”,只要唤起农民、发展农民“村社”就可以建成社会主义。但是,民粹主义并不真正代表农民的利益,正如列宁所说的,它只是从小资产阶级立场上代表农民的利益。对民粹主义的这些思想,普列汉诺夫和列宁做了大量的工作进行批判,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传播和工人运动的发展扫除了障碍。

  认为毛泽东思想中存在民粹主义因素的根据之一,是所谓毛泽东思想关于历史发展的主观唯心主义因素。梅斯纳说,“强调觉悟在创造历史和革命方面的作用,这反映出毛泽东主义长期存在的唯意志论和民粹主义倾向”。([美]莫里斯·梅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其发展》第55页)他说:“毛泽东主义者认为‘主观能够创造客观是首要的信念’”,(同上书,第337页)“对毛泽东来说,决定历史进程的根本因素是人的有意识的活动,而且革命的最重要因素是人们的思想和他们从事革命的意愿。”(同上书,第55页)

  我们先来看看,毛泽东思想究竟有没有把精神性的意识、意志和觉悟看作社会发展的首要因素。毛泽东曾清楚指出,“感觉和思想是社会生活的产物”,(《毛泽东哲学批注集》第145页)“世界是物质的,不是精神的。物质决定精神,不是精神决定物质。”(同上书,第296页)“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384页)“社会的变化,主要地是由于社会内部矛盾的发展,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阶级之间的矛盾,新旧之间的矛盾。由于这些矛盾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前进,推动了新旧社会的代谢。”(同上书,第302页)

  当然,毛泽东思想并不是一种机械唯物主义,在坚持物质因素的首要作用的前提下,毛泽东思想的确具有重视精神、意识、觉悟作用的特点。例如1936年毛泽东在总结战争的经验教训时就说过:“战争的胜负,主要地决定于作战双方的军事、政治、经济、自然诸条件,这是没有问题的,然而不仅仅如此,还决定于作战双方主观指导的能力”。他又说过,“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力量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同上书,第182页)毛泽东还从哲学理论的角度指出:“当着如同列宁所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的时候,革命理论的创立和提倡就起了主要的决定的作用”。(同上书,第326页)

  这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毛泽东思想关于物质的作用和精神的作用并不是等量齐观的。毛泽东思想将物质的作用看作本原性的、第一性的作用,而精神的作用、甚至决定作用是在一定的具体条件下、就一定意义上讲的。如果坚持了物质决定作用就不能肯定精神的巨大作用,那就贬低了人的主体价值和作用,最终必然陷入宿命论。假如强调精神、意识在一定条件下的决定作用就是民粹主义因素的话,那么恩格斯的“赢得战争胜利的是人而不是枪”,“枪自己是不会动的,需要有勇敢的心和强有力的手来使用它们”(《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5卷第232页;第16卷第211页)的论述也是民粹主义的了。

  毋庸讳言,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的某些阶段,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人的确犯过某种主观主义、唯意志论的错误,但是我们认为,这些错误并不是民粹主义潜流的显现,而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人在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过程中的挫折和偏差,其中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和复杂的社会原因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挖掘。然而从根本上说,毛泽东思想关于历史发展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展开。

  认为毛泽东思想中存在民粹主义因素的依据之二是所谓它对职业专长的敌视,对知识分子和专家的极不信任态度和对群众特别是农民自发意识的推崇。([美]莫里斯·梅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其发展》第48页)梅斯纳说毛泽东十分欣赏农民天生的“智慧”而很不信任城市知识分子所带来的知识。(同上书,第192页)永野英身把毛泽东与巴枯宁作类比,断定毛泽东是个民粹主义者而不是马列主义者。他说,毛泽东说的“农民的眼睛,全然没有错的”与巴枯宁的“农民是不自觉的社会主义者”是一致的,甚至他认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与巴枯宁说的“只有人民自发的行动,才能创造人民的自由”是相似的,(《日本学者视野中的毛泽东思想》第30页)毛泽东的群众路线是典型的民粹主义路线。

  我们认为,这些观点中存在着很多误解。长期以来,我们党对知识分子在革命中的作用是极为重视的。毛泽东早在抗战时期就指出:“没有知识分子参加,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618页)“全党同志必须认识,对于知识分子的正确的政策,是革命胜利的重要条件之一”。(同上书,第620页)因此,毛泽东提出,共产党必须善于吸收知识分子,加强革命知识分子队伍的建设。之后毛泽东还指出:“社会的财富是工人、农民和劳动知识分子自己创造的。”(《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227页)“为了建成社会主义,工人阶级必须有自己的技术干部队伍,必须有自己的教授、教员、科学家、新闻记者和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同上书,第462页)“无产阶级没有自己的庞大的技术队伍和理论队伍,社会主义是不能建成的。我们要……建立无产阶级知识分子队

  伍”。(同上书,第472页)

  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04页)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就是群众史观。毛泽东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提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103页)并确立了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与巴枯宁推崇人民自发意识的思想相反,在肯定人民历史创造作用的同时,毛泽东思想也强调教育群众的重要性,克服群众行动的自发性,增强其自觉性。毛泽东说,“我们要教育人民认识真理,要动员人民为解放自己而斗争”。(《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322页)

  事实上,毛泽东思想与民粹主义的本质区别在这里特别突出。民粹主义否认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作用。它认为创造历史的是“个别杰出人物即‘英雄’;群众、‘群氓’、人民、阶级是盲目地跟着英雄走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第12-13页)而毛泽东思想坚持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的历史唯物主义原则,认为,“只要我们能够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信任群众,紧紧地和群众一道,并领导他们前进,我们是完全能够超越任何障碍和战胜任何困难的,我们的力量是无敌的”。(《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260页)

  对于谁是革命的基本骨干力量,西方一些学者认为毛泽东特别推崇农民阶级而完全不重视城市工人阶级,从而把毛泽东思想与民粹主义扯上关系。然而实际上,毛泽东及其战友始终把无产阶级作为革命的基本骨干力量,革命的领导者和生力军。毛泽东说:“社会的发展到了今天的时代,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责任,已经历史地落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98页)“没有工人阶级的领导,革命就要失败,有了工人阶级的领导,革命就胜利”。(《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479页)虽然中国无产阶级有其不可避免的弱点,例如人数较少(和农民比较),年龄较轻(和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比较),文化水准较低(和资产阶级比较),然而他们终究成为中国革命的最基本的动力。

  同时毛泽东指出,“中国无产阶级应该懂得,他们虽然是一个最有觉悟和最有组织性的阶级,但是如果单凭自己一个阶级的力量,是不能胜利的。而要胜利,他们就必须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下团结一切可能的革命的阶级和阶层,组织革命的统一战线。”(《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645页)而作为农村中的半无产阶级的贫农和中农是无产阶级天然的和最可靠的同盟者,是革命动力的重要部分。“贫农和中农只有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才能得到解放;而无产阶级也只有和贫农、中农结成坚固的联盟,才能领导革命到达胜利,否则是不可能的。”(同上书,643-644页)这与列宁的工农联盟观点是完全一致的。列宁曾深刻指出:无产阶级要弄真正成为“全体劳动者和被剥削者的先锋队,在推翻剥削者的斗争中作为他们的领袖来出现和行动”,就必须“把农村群众团结在城市无产阶级的共产党

  周围”。(《列宁全集》第31卷第132页)而且,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重视农民在革命中的作用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即使如此,毛泽东思想也并不回避农民的弱点和缺点。毛泽东指出:“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农民的经济是分散的,根据苏联的经验,需要很长的时间和细心的工作,才能做到农业社会化”,(《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477页)才能走向社会主义。显然这是与民粹主义的农民是本能的社会主义者和天然的革命者观点大相径庭的。

  认为毛泽东思想中存在民粹主义因素的依据之三是所谓毛泽东思想对农民革命道路的偏爱。梅斯纳认为,领导农民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是毛泽东思想的民粹主义观念,它与俄国民粹主义的“到民间去”,通过发展农民“村社”过渡到社会主义观点是一致的。

  的确,马克思等对农民“革命”的局限性曾进行过科学而深刻的分析,但他们是根据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情况进行分析的。由于中国革命在对象、性质、内容上有着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的特点,因而照搬马克思等的结论显然是愚蠢的,也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毛泽东正是在对中国革命发展阶级进行马克思主义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农民问题乃是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中国革命乃是农民革命”的。

  中国的民主革命是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而广大农民正是封建地主阶级剥削的直接对象,因此中国农民革命必定是对封建制度的致命打击。诚然一般来说,农民革命本身并不代表先进的生产方式,但是,在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因其自身的软弱性而不能完成本应由它来进行的推翻封建制度的革命,而农民革命在得到代表先进生产方式的无产阶级的领导的特殊情况下,农民革命完全可能成为一种解放生产力、推动生产力发展的进步的民主革命。并且,中国农民革命由于所处的时代及革命的内容,它也完全可能成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的一部分”,并成为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准备。

  民粹主义则相反,它是在俄国已经进入了资本主义的条件下,企图用农民落后的生产方式来抗拒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所以它所倡导的“农民革命”不仅不是革命的而且是保守的,因为这种“革命”是在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力图使历史的车轮倒转。

  可见,毛泽东思想关于农民革命的理论与民粹主义的“到民间去”、通过农民“村社”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观点是风马牛不相及的。毛泽东思想的这个理论正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一大贡献。

  关于革命的具体道路,马克思、列宁曾认为革命一般是通过城市武装起义然后以城市为中心推及农村的道路进行的。而中国革命则是从农村入手,由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这到底是不是否定了马克思主义革命道路的理论呢?是不

  是民粹主义“到民间去”,用农民“村社”抵抗城市资本主义观念的表现呢?

  列宁指出:马克思是严格根据他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一切前提确定无产阶级策略的基本任务的。只有客观地考虑某个社会中一切阶级相互关系的全部总和,因而也考虑该社会发展的客观阶段,考虑该社会和其他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成为先进阶级制定正确策略的依据。毛泽东思想关于革命具体道路的理论正是依照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原则,在对中国国情科学分析和对革命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基础上提出的。

  毛泽东指出,强大的帝国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反动同盟军,总是长期地占据着中国的中心城市,如果革命的队伍不愿意和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妥协而要坚持地奋斗下去,如果革命的队伍要准备积蓄和锻炼自己的力量,并避免在力量不够的时候和强大的敌人作决定胜负的战斗,那就必须把落后的农村造成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毛泽东不仅指出了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必要性,而且还分析了这条革命道路在中国的可能性。他说,第一,中国是一个“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国家”,“地方的农业经济(不是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和帝国主义势力范围的分裂剥削政策”造成了“白色政权间的长期的分裂和战争,”“使一块或若干小块的共产党领导的红色区域,能够在四周白色政权包围的中间发生和坚持下来”(《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49页)。第二,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农民是革命的主力军。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只要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就能调动广大农民的革命积极性,就能获得战胜一切敌人的人力物力等各种力量,从而形成强大的革命战争态势。第三,中国是一个富有农民革命战争传统的国家,历来农民战争都是首先在农村开始和发展,最后夺取城市,这就为民主革命提供很好的经验。第四,有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强有力的领导,从而可以使农民具有崭新的内容即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实践证明,这条道路是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同时,中国共产党选择这条道路决不是以农民革命对抗城市经济的发展,相反,它正是为了驱逐外敌压制,清除封建桎梏,为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开辟道路。例如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就再三强调保护好城市民族工商业的重要性,他指出,在城市或乡镇破坏工商业“是一种农业社会主义思想,其性质是反动的、落后的、倒退的,必须坚决反对”。(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事件的回顾》上卷第7页)可见,这与民粹主义的以农民“村社”抵抗城市近代经济的发展是根本不同的。

  认为毛泽东思想中存在民粹主义因素的依据之四是所谓它对落后的优越性的浪漫主义赞美。毛泽东在1958年4月曾说过:“除了个别特点之外,中国六亿人口的显著特点是一穷二白。这些看起来是坏事,其实是好事,穷则思变,要干,要革命。一张白纸,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画。”梅斯纳认为,“从‘一穷二白’这一论点中的含义看,它是一个与19世纪俄国民粹主义思想中心论点有惊人相似的概念,即设想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不会有那种已经扼杀了西方先进国家革命精神的历史‘过分成熟’和道德堕落之弊病,因而比其他国家更有革命的潜力。正如俄国民粹主义声称的,工业化前的俄国比工业化的西方国家更接近社会主义,因为它们比较缺乏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毛泽东也同样宣称中国革命有一穷二白的特殊优点并看到工业化前的中国正在开辟通往世界范围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未来之路。”([美]莫里斯·梅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其发展》第238页)

  毛泽东的确谈到过“一穷二白”的特点,即穷则思变,激励人民革命,但是这与民粹主义沉湎于落后的优越性情感有原则的区别。毛泽东并不认为贫穷离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更近,相反他认为,工业化是建成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他说,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建国后,毛泽东提出,我们“力求在一个不太长久的时间内改变我国社会经济、技术方面的落后状态,否则我们就要犯错误”,(《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卷第849页)“只有经过十年至十五年的社会生产力的比较充分的发展,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才算获得了自己的比较充分的物质基础,我们国家才算充分巩固,社会主义社会才算根本上建成了。”(《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462页)毛泽东一贯认为革命就是为了改变贫穷落后。他说“一穷二白”的优点是穷则思变,努力朝着富裕方向前进,他绝对不是在提倡穷则安逸,这里体现的是毛泽东对贫穷的辩证理解,它与穷则没有希望的悲观思想是相对立的。从事实看。建国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就致力于经济建设,努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虽然其中也有曲折和挫折,但是其思想一直未变,几十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创造性运用和发展的理论结晶,而不是什么马克思主义伪装下的民粹主义。诚然,毛泽东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革命的实践中曾犯有一定的错误,走过曲折的道路,但这只能说明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工程。西方有些学者喜欢用毛泽东或其他人在某种特定场合、针对某个特定问题的某些话来猜测他们思想中具有什么“潜流”,并把中国革命与这种“潜流”主观地挂起钩来,而不研究他们一贯的基本的思想特征。这种做法——如果不从学者们意识形态方面的虚假性和片面性讲——也许很新奇,但并不全面;也许很独特,但并不客观。科学的研究必须以严肃的态度面对对象,而“忌带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

  (《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312页)

篇十一:泽东与民粹主义的关系再分析

 民族资产阶级革命的两面性

  中国历来是国富民强,然而随着1840年的鸦片战争的爆发,中国的大门也被帝国主义的炮弹所轰开。因为清政府的腐败,懦弱和对帝国主义的妥协,与帝国主义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例如《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天津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也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阶级矛盾日益激化。

  在当时,作为商人的资产阶级是没有社会地位的,但是他们经济实力雄厚,许多人选择出国留学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这些人也成为了日后资产阶级革命的骨干力量。

  维新变法失败后,许多有识之士意识到只有进行一场全国性的革命才能救中国。于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先驱成立了“中国同盟会”,确立了“驱除鞑靼,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并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思想。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初步描绘出中国还不曾有过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对推动革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影响。

  列宁在《中国的民主主义与民粹主义》一文中写道:“孙中山的纲领的字里行间都充满了战斗的、真诚的民主主义。它充分认识到“种族”革命的不足,丝毫没有忽视政治问题,或者说,丝毫没有轻视政治自由或容许中国专制制度与中国“社会改革”、中国立宪改革等等并存的思想。这是带有建立共和制度要求的完整的民主主义。它直接

  提出群众生活状况及群众斗争问题,热烈地同情被剥削劳动者,相信他们是正义的和有力量的。”列宁对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给与了充分的肯定。民族资产阶级革命率先提出了“民主共和”的口号,与当时的封建专制制度形成了强烈的对抗。辛亥革命的爆发,将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推动中国社会进一步向前发展。

  日民族资产阶级革命在孙中山等革命者的领导下,取得了成功,然而,这一成功的果实很快就被袁世凯窃取了。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胜利的果实后,建立了代表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利益的北洋军阀反动政权,并且从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思想上对辛亥革命进行了全面的反攻到算,中国重新落入了黑暗的深渊。正如孙中山本人所描绘的当时的现状:“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比前清更盛,人民困苦日甚一。”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既有其成功之处又有其失败之处:其成功之处在于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代表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统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并给人们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使民主共和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失败之处在于革命的不彻底性,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的口号,甚至想通过妥协的方式来换取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的承认与支持,而且其资产阶级的革命性质也决定了它的薄弱的群众基础【这也是它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民族资产阶级是带两重性的阶级。一方面,民族资产阶级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又受封建主义的束缚,所以,他们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矛盾。从这一方面说来,他们是革命的力量之一。在中国革命史上,他们也曾经表现过一定的反帝国主义和反官僚军阀政府的积极

  性。们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并未完全断绝经济上的联系,所以,他们又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这种情形,特别是在民众革命力量强大起来的时候,表现得最为明显。

  民族资产阶级的这种两重性,决定了他们在一定时期中和一定程度上能够参加反帝国主义和反官僚军阀政府的革命,他们可以成为革命的一种力量。而在另一时期,就有跟在买办大资产阶级后面,作为反革命的助手的危险。”正如毛泽东在其《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进行的分析阐述。

  民族资产阶级,殖民地、半殖民地或民族独立国家中同帝国主义联系较少的资产阶级。是在本国封建主义解体,外国资本主义入侵过程中形

  成和发展起来的。它要求民族独立,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因受帝国主义压迫和封建主义束缚,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另一方面,因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千丝万缕

  的联系,经济政治力量弱小,反帝反封建不彻底,具有妥协性。在民族独立

  国家,它掌握国家政权,实行一定程度的政治经济改革,但又实行资产阶级专政,剥削和压迫劳动人民。民族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之间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对抗性矛盾。在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民主革命时期有革命性的一面,又有妥协性的一面,不能领导中国民族民主革命取得胜利,只能充当无产阶级的同盟军。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有剥削工人取得利润的一面,又有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是人民的一部分。

  可以说,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是中国人民在救国道路上的一次探索,为即将到来的社会主义革命积累了经验。

推荐访问:泽东与民粹主义的关系再分析 再分 主义 关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