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洁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论述心得(11篇)

发布时间:2022-11-18 18:45:02 来源:网友投稿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论述心得(11篇)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论述心得中国现代化的反思读后感-百度文库  华侨大学化工学院课程论文  中国现代化的反思  —读《东方的崛起: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哲学反思》有感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论述心得(11篇),供大家参考。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论述心得(11篇)

篇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论述心得

tle>中国现代化的反思读后感-百度文库

  华侨大学化工学院课程论文

  中国现代化的反思

  —读《东方的崛起: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哲学反思》有感

  华美玉

  (化工学院,化学工程,1300507067)

  摘

  要

  中国式的现代化是一个具有深刻内涵的概念。本文拟对读《东方的崛起: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哲学反思》后感,从理论、历史和实践相结合的视角阐述中国现代化发展。重点阐述中国社会主义的产生及其必然性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及其历程,即中国是在世界历史中走向社会主义的;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尤其是哲学基础,说明邓小平是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中国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即邓小平哲学思想是当代中国的唯物辩证法。

  引言

  北京师范大学杨耕教授新作《东方的崛起: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哲学反思》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出版。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从第一章“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当代中国的实践”到第三章“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然性及其特征”为上篇,主要从理论上阐述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规定、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及其客观根据,以及经济较为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革命必然性的形成及其特征;从第四章“世界历史中的东方社会及其命运”到第十二章“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双重动力”为中篇,主要从理论、历史和实践相结合的视角阐述中国社会主义的产生及其必然性,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及其历程,改革开放的内在矛盾、根本动力、历史作用和伟大意义;从第十三章“邓小平理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到第十八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引导中国走向21世纪”为下篇,主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尤其是哲学基础,说明邓小平是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说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引导着中国走向21世纪。

  华侨大学化工学院课程论文

  一、中国:在世界历史中走向社会主义

  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是以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发展的“典型国家”为蓝本的,然而,中国却是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直接走向社会主义道路的。在这种“奇特”的历史现象面前,有的人重归于形而上学,或者认为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错误选择,或者认为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是错误理论。在本书作者看来,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确改变了世界历史的传统走向,但它本身又是资本主义开创的世界历史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冲突和渗透的必然结果。中国是在世界历史中走向社会主义的,同样,中国也将在世界历史中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

  世界历史即指整个人类历史,各民族、各国家进入全面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制约,使整个世界“一体化”以来的历史,它是相对于民族的地域狭隘性以及民族历史而言的。世界历史在今天已经是一个可经验的事实,但它却形成于现代,即资本主义时代。马克思以惊人的洞察力注意到了这一历史趋势,他用“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这一命题表征了这一历史趋势,并认为“世界史不是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这表明“世界历史”本身就是一个历史范畴。

  在世界历史形成之前,人类总体历史和具体民族历史之间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的关系。在世界历史形成之后,任何民族或国家的发展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世界历史的影响,并在这种影响下发生某种程度的“变形”。如果无视这种整体化的趋势,继续闭关自守,那么,前途只有一个,即最终被“强力”拖进世界历史的运行轨道。马克思指出:“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然而,“满族王朝的声威一遇到英国的枪炮就扫地以尽,天朝帝国万世长存的迷信破了产,野蛮的、闭关自守的、与文明世界隔绝的状态被打破,开始同外界发生联系”。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世界性以民族性为基础,但它又不是民族性的简单叠加。作为一种整合值,它具有相对独立性,能够使民族性在某种程度上发生“变形”,使之协调于世界性。在世界历史的背景中,某些落后民族或国家内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会较快地达到计划状态,并产生同发达国家“类似的矛盾”。马克思指出,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然而,“对于某一国家内冲突的发生来说,完全没有必要等这种矛盾在这个国家本身中发展到极端的地步。由于同工业化较发达的国家进行广泛的国际交往所引起的竞争,就足以工业比较不发达的国家内产生类似的矛盾”。

  在这种历史条件下,较为落后的民族就不必一切“从头开始”,亦步亦趋地沿着发达国家的发展道路走下去,在发达国家的“历史启示”下,它能够缩短矛盾

  华侨大学化工学院课程论文

  的解决过程,以“跳跃式”的发展走向世界先进行列。

  (二)、在世界历史中走向社会主义

  中国是在20世纪中叶跨越了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而直接走向社会主义的。20世纪中叶,中国的生产力具有一个显著特点,即落后与先进并存,个体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占90%,现代工业占10%。这表明,中国的生产力具有二重性。正是这种二重化的经济运动造成了“两个中国的命运”,决定了中国的未来发展具有两种可能性,即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或建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可能性中的哪一种能够成为现实,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以及世界历史的走向。

  在研究中国历史时,有的人总是不顾及历史必然性而沉湎于“如果?就?”的假言判断中。在他们看来,如果戊戌变法成功了,中国就不会如此落后;如果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选择资本主义,今天就如何如何。然而,历史运动有其内在逻辑,它并不以“如果?就?”的公式转移。实际上,对于历史研究来说,“如果?就?”的论断是永远不能被验证的,因而是没有科学意义的。沉湎在这种研究方式中,我们得到的就不是真实的历史,而是思辨的历史。这绝不是误认为风车为妖魔的堂·吉诃德式的战斗,而是实实在在的两种历史观,即唯物主义历史观与唯心主义历史观的对立。

  (三)、在世界历史中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在世界历史中,或者说在“开放的世界“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命题的深刻含义在于,一方面必须在对外开放和国际交往中建设中国的社会主义;另一方面必须把具有世界普遍意义的额东西变为自己自主活动的条件,变成创造自己”特色“的基础。

  正是由于深刻地洞察到世界历史对不同民族以致整个人类发展的重要意义,马克思对交往与开放的世界性发展寄予巨大的希望,并认为随着交往的普遍增长和交往的普遍发展,生产力的普遍增长和交往的普遍发展是实现共产主义的两大前提。“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就像共产主义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一样。中国是在世界历史中走向社会主义的,同样,中国也只有在世界历史中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走向共产主义。中国的未来发展与世界历史息息相关,只有在世界历史中发展起来并且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才能代表中国的未来。

  二、从“中国工业化道路”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现代化是人类文明的一次巨大嬗变,标志着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实现现代化,重构中华民族的生存方式和活动方式,构成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历史进程的悲壮主题,凝聚着几代中国人的思索与奋斗、光荣与梦想。新民主主义革命

  华侨大学化工学院课程论文

  开辟了通向现代化的现实道路,对“中国工业化的道路”的探索开启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先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终于“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一)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寻觅及其文化难题的解答

  按照毛泽东的观点,中国式被西方资本主义强行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的,西方资本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的结合,吧中国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资产阶级民族”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制度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因此构成了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重要矛盾。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任何一种社会运动要想获得成功,必须首先解决这种矛盾。

  所以,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必然性在中国实现,必须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个“不可轻易的必要的形式”。同时,由帝国主义入侵而引发的中国现代化运动,其价值目标就是使中国摆脱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地位,恢复民族赖以发展的自主独立,因此,当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时,它就不仅为社会主义创造了前提,而且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开辟了现实的道路。

  (二)、“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探索

  新民主主义革命开辟了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但它本身并没有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因此,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之际,毛泽东明确提出了“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的任务;在社会主义改造即将完成之际,又提出并探讨了“中国工业化的道路”问题。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根本内容,毛泽东对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探讨实际上就是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讨。

  在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中,首先就是国家工业化,使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其次是政治民主化,使“人民主权”由概念转化为实际生活。再次是建设现代文化,“创造出中国自己的、有独特民族风格”的社会主义文化。由此可见,毛泽东在探寻一条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式道路,即寻找“一条适合中国的路线”。尽管这条路线不是那么明晰,但毛泽东对“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探讨毕竟开启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先河,并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一条富有原创性和启示性的思路。

  三、邓小平哲学思想:当代中国的唯物辩证法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在社会主义运动史上的特殊地位就在于,他回答了向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在邓小平理论中,我们把握到了时代发展的脉搏,并透视出了一种融化于当代中国实践活动中的唯物辩证法,即邓小平哲学思想。在《哲学反思》中作者提到,邓小平理论就是一种哲学思想。在邓小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构想”中,深藏于背后并渗透于每一个具体“构想”

  华侨大学化工学院课程论文

  中的,就是其哲学思想。学者断然拒接这样一种观点,即邓小平理论“没有界定明确的哲学深度”。

  在经典的象牙塔中待长了,哲学就会成为一种玄思,它是符号、逻辑、概念群的深层运转。邓小平哲学思想就是这样一种哲学,它根源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孕育于毛泽东哲学思想,直接产生于邓小平独特的实践活动之中;它表现为一种高超的思维艺术,通过各种各样的具体思考过程和活动过程显示出来,并转化为中国人民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然而你要直接找到它,它却不见了;你要到这里来寻找各种哲学术语,这几乎是一种空想。这里,你要把哲学理解的模式倒过来。按照经典的框架操作,你将一无所获。邓小平虽然没有直接阐述其哲学思想,但由于他深悟哲学的实质,同时又由于他与中国半个多世纪发展息息相关,因而在新的时代能够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的身份,无比广阔地展开他那独具特色的哲学思想。只有从这一特殊的途径,我们才能发现邓小平哲学思想这一当代中国的唯物辩证法。

  结语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最突出特征和最重要意义就在于,它把现代化、市场化和社会主义改革这三重重大的社会变革浓缩在同一个时空中进行了,构成了一场史无前例、艰难复杂而又波澜壮阔的伟大的社会变迁,它必然引发一系列重大的哲学问题,也必然会给哲学思考开辟一个广阔的社会空间。关注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这一现实,探讨其中的规律性,思考并重建民族的生存方式、活动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

篇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论述心得

tle>中国现代化的反思读后感-百度文库

  华侨大学化工学院课程论文

  中国现代化的反思

  —读《东方的崛起: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哲学反思》有感

  华美玉

  (化工学院,化学工程,1300507067)

  摘

  要

  中国式的现代化是一个具有深刻内涵的概念。本文拟对读《东方的崛起:关

  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哲学反思》后感,从理论、历史和实践相结合的视角阐述中国

  现代化发展。重点阐述中国社会主义的产生及其必然性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的探索及其历程,即中国是在世界历史中走向社会主义的;

  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理论基础尤其是哲学基础,说明邓小平是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

  总设计师,是中国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即邓小平哲学思想是当代中国的唯物

  辩证法。

  引言

  北京师范大学杨耕教授新作

  《东方的崛起: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哲学反思》

  由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出版。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从第一章“科

  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当代中国的实践”到第三章“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革命的

  必然性及其特征”为上篇,主要从理论上阐述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规定、社会主

  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及其客观根据,以及经济较为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革命必

  然性的形成及其特征;从第四章“世界历史中的东方社会及其命运”到第十二章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双重动力”为中篇,主要从理论、历史和实践相结合的视

  角阐述中国社会主义的产生及其必然性,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及其历

  程,改革开放的内在矛盾、根本动力、历史作用和伟大意义;从第十三章“邓小

  平理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到第十八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引导中

  国走向21世纪”为下篇,主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理论基础尤其是哲学基础,说明邓小平是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

  计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说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引导着中

  国走向21世纪。

  一、中国:在世界历史中走向社会主义

  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是以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发展的

  “典型国家”为蓝本的,然而,中国却是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1

  华侨大学化工学院课程论文

  直接走向社会主义道路的。在这种“奇特”的历史现象面前,有的人重归于形而上学,或者认为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错

  误选择,或者认为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是错误理论。

  在本书作者看来,中国走向社

  会主义的确改变了世界历史的传统走向,但它本身又是资本主义开创的世界历史

  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冲突和渗透的必然结果。

  中国是在世界历史中走向社会主义

  的,同样,中国也将在世界历史中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

  世界历史即指整个人类历史,各民族、各国家进入全面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制约,使整个世界“一体化”以来的历史,它是相对于民族的地

  域狭隘性以及民族历史而言的。

  世界历史在今天已经是一个可经验的事实,但它

  却形成于现代,即资本主义时代。马克思以惊人的洞察力注意到了这一历史趋势,他用“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这一命题表征了这一历史趋势,并认为“世界史

  不是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这表明“世界历史”本身就是一

  个历史范畴。

  在世界历史形成之前,人类总体历史和具体民族历史之间的关系是一般与个

  别、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在世界历史形成之后,任何民族或国家的发展都不可避

  免地受到世界历史的影响,并在这种影响下发生某种程度的“变形”。如果无视

  这种整体化的趋势,继续闭关自守,那么,前途只有一个,即最终被“强力”拖

  进世界历史的运行轨道。马克思指出:

  “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

  条件”,然而,“满族王朝的声威一遇到英国的枪炮就扫地以尽,天朝帝国万世长

  存的迷信破了产,野蛮的、闭关自守的、与文明世界隔绝的状态被打破,开始同

  外界发生联系”。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世界性以民族性为基础,但它又不是民族性的简

  单叠加。

  作为一种整合值,它具有相对独立性,能够使民族性在某种程度上发生

  “变形”,使之协调于世界性。在世界历史的背景中,某些落后民族或国家内的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会较快地达到计划状态,并产生同发达国家

  “类似的矛

  盾”。马克思指出,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然而,“对于某一国家内冲突的发生来说,完全没有必要等这种矛盾在这个国家本身中

  发展到极端的地步。

  由于同工业化较发达的国家进行广泛的国际交往所引起的竞

  争,就足以工业比较不发达的国家内产生类似的矛盾”。

  在这种历史条件下,较为落后的民族就不必一切“从头开始”,亦步亦趋地沿

  着发达国家的发展道路走下去,在发达国家的“历史启示”下,它能够缩短矛盾

  的解决过程,以“跳跃式”的发展走向世界先进行列。

  (二)、在世界历史中走向社会主义

  中国是在

  20世纪中叶跨越了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而直接走向社会主义

  的。

  20世纪中叶,中国的生产力具有一个显著特点,即落后与先进并存,个体

  农业经济2

  华侨大学化工学院课程论文

  和手工业经济占

  90%,现代工业占

  10%。这表明,中国的生产力具有二

  重性。正是这种二重化的经济运动造成了“两个中国的命运”,决定了中国的未

  来发展具有两种可能性,即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或建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可

  能性中的哪一种能够成为现实,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以及世界

  历史的走向。

  在研究中国历史时,有的人总是不顾及历史必然性而沉湎于

  “如果,就,”的

  假言判断中。在他们看来,如果戊戌变法成功了,中国就不会如此落后;如果在

  20世纪

  50年代中国选择资本主义,今天就如何如何。然而,历史运动有其内在

  逻辑,它并不以“如果

  ,就,”的公式转移。实际上,对于历史研究来说,“如

  果,就,”的论断是永远不能被验证的,因而是没有科学意义的。

  沉湎在这种研

  究方式中,我们得到的就不是真实的历史,而是思辨的历史。

  这绝不是误认为风

  车为妖魔的堂?吉诃德式的战斗,而是实实在在的两种历史观,即唯物主义历史

  观与唯心主义历史观的对立。

  (三)、在世界历史中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在世界历史中,或者说在“开放的世界“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命题

  的深刻含义在于,一方面必须在对外开放和国际交往中建设中国的社会主义;

  另

  一方面必须把具有世界普遍意义的额东西变为自己自主活动的条件,变成创造自

  己”特色“的基础。

  正是由于深刻地洞察到世界历史对不同民族以致整个人类发展的重要意义,马

  克思对交往与开放的世界性发展寄予巨大的希望,并认为随着交往的普遍增长和

  交往的普遍发展,生产力的普遍增长和交往的普遍发展是实现共产主义的两大前

  提。“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就像共产主义只有作为世界历

  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一样。

  中国是在世界历史中走向社会主义的,同样,中

  国也只有在世界历史中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走向共产主义。

  中国的未来发展与

  世界历史息息相关,只有在世界历史中发展起来并且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才

  能代表中国的未来。

  二、从“中国工业化道路”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现代化是人类文明的一次巨大嬗变,标志着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

  实现

  现代化,重构中华民族的生存方式和活动方式,构成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历史进

  程的悲壮主题,凝聚着几代中国人的思索与奋斗、光荣与梦想。

  新民主主义革命

  开辟了通向现代化的现实道路,对“中国工业化的道路”的探索开启了中国社会

  主义现代化的先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终于

  “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

  路”。

  (一)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寻觅及其文化难题的解答

  按照毛泽东的观点,中国式被西方资本主义强行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的,西方资本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的结合,吧中国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

  “资产阶级民族”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制度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因此构成了鸦

  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重要矛盾。在

  20世纪3

  华侨大学化工学院课程论文

  上半叶的中国,任何一种社会运动要

  想获得成功,必须首先解决这种矛盾。

  所以,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必然性在中国实现,必须经过新民主主义革

  命这个“不可轻易的必要的形式”。同时,由帝国主义入侵而引发的中国现代化

  运动,其价值目标就是使中国摆脱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地位,恢复民族赖以发展

  的自主独立,因此,当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时,它就不仅为社

  会主义创造了前提,而且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开辟了现实的道路。

  (二)、“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探索

  新民主主义革命开辟了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但它本身并没有实现中国的现代

  化。因此,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之际,毛泽东明确提出了“使中国稳步地由农

  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的任务;在社会主义改造即将完成之际,又提出并探讨了“中

  国工业化的道路”问题。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根本内容,毛泽东对中国工业化道路

  的探讨实际上就是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讨。

  在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中,首先就是国家工业化,使中国“由农业国

  转变为工业国”。其次是政治民主化,使“人民主权”由概念转化为实际生活。

  再次是建设现代文化,“创造出中国自己的、有独特民族风格”的社会主义文化。

  由此可见,毛泽东在探寻一条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式道路,即寻找“一条适合

  中国的路线”。尽管这条路线不是那么明晰,但毛泽东对“中国工业化道路”的

  探讨毕竟开启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先河,并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一条富有

  原创性和启示性的思路。

  三、邓小平哲学思想:当代中国的唯物辩证法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在社会主义运动史上的特殊地

  位就在于,他回答了向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

  在邓小平理论中,我们把握到了时代发展的脉

  搏,并透视出了一种融化于当代中国实践活动中的唯物辩证法,即邓小平哲学思

  想。在《哲学反思》中作者提到,邓小平理论就是一种哲学思想。在邓小平关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构想”中,深藏于背后并渗透于每一个具体“构想”中的,就是其哲学思想。学者断然拒接这样一种观点,即邓小平理论“没有界定

  明确的哲学深度”。

  在经典的象牙塔中待长了,哲学就会成为一种玄思,它是符号、逻辑、概念群

  的深层运转。

  邓小平哲学思想就是这样一种哲学,它根源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孕

  育于毛泽东哲学思想,直接产生于邓小平独特的实践活动之中;

  它表现为一种高

  超的思维艺术,通过各种各样的具体思考过程和活动过程显示出来,并转化为中

  国人民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

  然而你要直接找到它,它却不见了;

  你要到这里

  来寻找各种哲学术语,这几乎是一种空想。

  这里,你要把哲学理解的模式倒过来。

  按照经典的框架操作,你将一无所获。

  邓小平虽然没有直接阐述其哲学思想,但

  由于他深4

  华侨大学化工学院课程论文

  悟哲学的实质,同时又由于他与中国半个多世纪发展息息相关,因而在

  新的时代能够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的身份,无比广阔地展开他那独

  具特色的哲学思想。

  只有从这一特殊的途径,我们才能发现邓小平哲学思想这一

  当代中国的唯物辩证法。

  结语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最突出特征和最重要意义就在于,它把现代化、市场化和

  社会主义改革这三重重大的社会变革浓缩在同一个时空中进行了,构成了一场史

  无前例、艰难复杂而又波澜壮阔的伟大的社会变迁,它必然引发一系列重大的哲

  学问题,也必然会给哲学思考开辟一个广阔的社会空间。

  关注当代中国的改革开

  放和现代化建设这一现实,探讨其中的规律性,思考并重建民族的生存方式、活

  动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

篇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论述心得

tle>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心得体会(精选多篇)-百度文库

  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上,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强调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上,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僵化停滞是没有出路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在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主要内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同经济、政治的改革和发展相适应,以“有理想、有道德、有化、有纪律”为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明。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问题上,提出基本实现现代化分三步走。在现代

  化建设的长过程中要抓住时机,争取出现若干个发展速度比较快、效益又比较的阶段,每隔几年上一个台阶。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同步富裕又是不可能的,必须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带动越来越多的地区和人们逐步达到共同富裕。

  在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问题上,强调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必须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不断改善和加强对各方面工作的领导,改善和加强自身建设。执政党的党风,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必须依靠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必须依靠各民族人民的团结,必须依靠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社会主义祖国的保卫者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在祖国统一的问题上,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按照这个原则来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完成。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还有其他许多内容,还要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在实践检验中继续丰富、完善和发展。

  邓小平同志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我国今后一百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制定了发展的步骤,使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化建设都纳入了正轨,是我们今后前进的一面旗帜。他强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要有点闯的精神,要勇于探索,走出有中国特色的道路。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经过一次次的洗礼后,更加显现出它的真理性、正确性、指导性,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我们的国家就会更加繁荣昌盛。

  20__、5、14第二篇: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心得体会

  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心得体会我通过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又有了进一步的深刻认识。邓小平同志在这篇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讲话中,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概念的理解,作了十分精辟的论断。一个是坚定不移地发展生产力,一个是不断地改善人民的物质化需要。这两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点。代表中国先进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因此,中国人民只有坚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发挥出自己的聪明和才智,才能在世界经济突飞猛进的历史大潮中使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远远超过资本主义。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发展生产力,沿着正确的发展方向前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任务就会实现。我们在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基础上,力求为改善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化生活。这是我们现阶段一项重要的历史任务,也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区别和分水岭。社会主义国家以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为目的,虽然在社会的初级阶段提出了允许“少数人先富起来”,但先富起来的少数人有带动后富起来的多数人共同富裕的任务。国家在发展生产力,解决部分低收入人群的生活困难问题时会不断地制定出鼓励和扶持的政策。我们相信,用不了多长的时间,我国的贫困人口数就会越来越少,而达到和超过小康生活水平的人口就会越来越多,我国的贫困和落后的状况就会不断地彻底地得到解决。到一定的历史阶段,实现共产主义伟大目标的理想就会明确地由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光荣地承担起来。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理想模式,是人类最进步、最明、最高级的理想境界,但是,它必须建立在生产力极大发展,社会的集体的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群众的思想化和道德素质极大地高尚的基础之上。我们现在所进行的物质明、政治明、精神明建设的同时,始终不渝地坚定而有效地以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速度要快出多少倍地去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相信,再过五十年、一百年,我们的国家一定会赶上、甚至超过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只要我们的后代始终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个共产党人的传家宝,到那时以后,我们的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一定能够实现的。虽然我们这一、二代,甚至四、五代人不能亲身经历,但我们现在为之而奋斗的共产主义的伟大事业,最终是一定能够实现的!

  百年的很长的历史阶段。他还制定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同时为我们国家制定了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邓小平同志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我国今后一百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制定了发展的步骤,使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化建设都纳入了正轨,是我们今后前进的一面旗帜。他强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要有点闯的精神,要勇于探索,走出有中国特色的道路。邓小平南巡后,我国人民的思想再次得到了巨大解放,经济建设再次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当我国经济出现通货膨胀时,我们党没有照搬照套资本主义解决通货膨胀的那一套理论,而是按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根据中国国情,创造性地制定了利用财政手段,紧缩银根,发展经济等多项政策,成功地遏制了通货膨胀,实现了软着陆。当亚洲金融危机肆虐而起时,我们党再次根据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一方面坚持人民币不贬值,另一方面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内需,增加投入,不仅摆脱了亚洲金融风暴的困境,而且使国内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发展的良势头,使世界为之侧目!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经过一次次的洗礼后,更加显现出它的真理性、正确性、指导性,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我们的国家就会更加繁荣昌盛。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从根本上来看()a由中共的政党性质决定b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c由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决定d是邓小平理论指导的结果

  4、下列叙述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无关的是()a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c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d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全之所以成为伟大的历史转折,主要是因为()a决定拨乱反正,解决冤假错案b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c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d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6、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1978年以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两者的共同点是()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坚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c坚持民主集中制d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首先是在()a沿海地区b农村c城市d国有企业

  8、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中国农业大发展的原因是()a变革了土地所有制b废除了人民公社c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d建立了乡镇企业9、“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是广

  大农民赞扬()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股份制改革c私有化改革d包工包料包销

  10、下列对国有企业改革表述错误的是()a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b改革的内容是建立公司制、股份制c导致了部分工人下岗失业d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

  1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逐步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的格局,其推进过程是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b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c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内地d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

  12、区别中国19世纪的对外开放开放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对外开放的标准是()a是否向所有国家开放b是否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c是否引进国外技术、经验d中国是否为主权国家

  13、经济特区有利于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资金、经验等。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是()a深圳b珠海c海南d浦东

  14、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根本大法制定于()a1954年b1976年c1982年d1992年15、改革开放后,新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等一系列法律颁布的意义有()①反映了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

  ②标志着我国已完全实现了依法治国

  ③反映了依法办事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

  ④表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民主法制建设

  a①④b②④c①③d②③

  16、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下列法律献属于这一时期颁布的有①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③《义务教育法》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a①④b②④c①③d②③

  17、1985年,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其本质含义是()a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b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c改变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d改革不适应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

  18、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被称为“国父”。下列人物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之父”的是()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d胡锦涛

  19、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该政府的精髓是()a发展是硬道理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c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d和平发展是时代主题

  20、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

  积极探索。探索的成果有()

  ①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③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a①④b②④c①②d②③

篇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论述心得

tle>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心得体会-百度文库

  精品办公文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心得体会

  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坚持,又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学习也是如此,我们既要充分的学习理论知识,同时又必须将理论与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实事求是的加以运用,因为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将所学理论运用于实践。革命战争年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在这种正确思想的引导下,中国取得大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摆脱了被奴役的、被压迫的命运;和平建设年代,马克思主义再一次与中国新的社会实际结合产生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八荣八耻社会荣辱观等先进的理论,真是在这些理论的引导下,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从以上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的行动指南,只有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它的真正作用,在当代马克思列宁主义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才能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中国,才能使我国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学习这些理论的过程中,我始终保持边学习边思考的做法,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问题去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通过学习获得如下几点心得体会: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全国人民、全党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产物,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当代发展和进步的旗帜。

  前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在中央党校发表的重要讲话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胡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之所以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这些重要论述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人一贯富于理论创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是个人的产物,是党与人民群众团结的产物。任何一个孤立的政党、脱离人民群众的政党,都不会执政太久,都不会产生科学的理论,国民党反动派就是这样,脱离广大人民群众,没有团结,最终被广大人民所抛弃。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毛泽东思想形成于革命时期,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则形成于改革和建设时期,都是属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我们只有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精品办公文档

  二、解放思想,事实求是,始终坚持与时俱进,与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保持一致。

  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则,是共产党人必须具备的思想作风和品格。与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保持一致,是党员必须遵守的政治纪律,是党保持强大凝聚力、战斗力的前提,这二者是并行不悖的。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并不排斥在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的前提下大胆探索,锐意创新。“不争论”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条重要方针,“不争论”主要是为了避免纠缠于一些“姓社姓资”之类的问题,而贻误了我们改革开放的进程。“不争论”不是不辨是非、不讲原则,而是让一些一时人们有争议的问题留待实践的检验。“不争论”正是有利于人们解放思想。例如,在如何进一步推进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等方面要加强研究和讨论。又比如,在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一些重大社会问题上,包括老百姓的教育、医疗、住房、就业、养老、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要加强理论研究和探讨。如果我们不在这些方面下功夫,我们就很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一步讲,如果我们怀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到争论中国社会发展方向问题上,我们就会贻误发展战机,很难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三、加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法治进程,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的出台,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法治在我国进人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它回应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保护市场公平竞争,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维护消费者利益和公共利益的立法意图。

  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无疑会赋予《反垄断法》某些中国特色。一穷二白、落后挨打,历史让中国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后发的跨越式发展有赖于政府主导,因而电信、石油、电力、铁路、民航、军工等由国有经济控制的程度较高,这意味着除自然垄断外,国有垄断和合法垄断的成分在我国比在以私有制主导的发达国家来得高。该法第7条规定,国有经济占控制地位的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行业以及依法实行专营专卖的行业,国家对其经营者的合法经营活动予以保护,可谓一项中国特色。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相信我们的社会能够尽快学会按照反垄断法的内在要求来实施《反垄断法》,以此为契机,加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法治进程,使之获得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提升。

  四、努力推动我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提升“软实力”。

  要推动我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首先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文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精神动力。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创造精神的充分发挥,国家的发展就会失去支撑,民族的振兴也就无从谈起。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是全面实施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只有充分认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

  精品办公文档

  迫性,深刻把握新形势下文化的作用越来越大、文化创新的要求越来越高、文化追求的层次越来越多、文化传播的渠道越来越广、文化建设的任务越来越重等文化发展的基本趋势,才能做到“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在开展文化建设、提升我国的“软实力”方面,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先进文化包括先进的思想道德和先进的教育科学文化两个部分。思想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作为思想上层建筑,它规定着整个文化的性质,支配整个文化发展的走向,是先进文化的主要标志。先进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它的重要职能是通过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来提高人的境界。因此,必须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当作大事来抓,努力使这一核心价值体系为广大社会成员所感知、所认同、所接受、所掌握,真正成为社会精神生活的主旋律,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生命线。同时,要把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最大限度地焕发广大文化工作者勇于创新的积极性,使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充分释放、文化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使当代中华文化更加多姿多彩、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重要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广泛的智力支持。

  总的来说,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使我明白的很多道理,我们学习知识的同时,既要肯定它,又要不断的对其进行创新。比如我们要利用一些成熟的理论来设计一个实验,但是我们不能照搬书上的试验方法,因为现实中有很多因素与书上是不同的,这时我们就需要根据当时的实验室条件,具体的实验内容来设计可行的实验过程。不过我们也不能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全都否定了,要继承优点并发扬它,这样才是正确的学习方法。通过学习,我体会到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的需要。世界在变化,形势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深入。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维、新知识、新经验,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因素。只有坚持共产党人的崇高追求,能始终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能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才能领导人民群众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希望我们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不仅要在理论知识方面有提高,更希望我们能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为我国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为推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篇五: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论述心得

tle>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及历史启示-百度文库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及历史启示

  第一,中国的现代化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必须始终坚持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公论。因此,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那么,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邓小平认为,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关键是要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他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就是说,生产力的不断解放和发展,以及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两者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缺一不可的,只有坚持了这两者的有机统一,才可以说坚持了社会主义方向,只有坚持了社会主义方向,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蓬勃地向前发展。而过去那种搞穷过渡、大搞阶级斗争的做法显然偏离了社会主义的方向。

  第二,中国的现代化必须坚持符合中国国情的原则。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曾走过了一段弯路,遭受了一些挫折。鉴于历史的经验教训,邓小平强调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这就是说,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既不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模式,也不能照搬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模式,而只能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第三,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必须有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制定的一整套建国方略和工业化发展战略是基本正确的。然而,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由于中国共产党在自身建设上的失误,加上其他多方面的原因,导致我国逐步走上了一条以阶级斗争为纲、单纯追求高指标、高速度,搞穷过渡,忽视综合国力提高的片面发展道路,使国民经济遭受了重大的损失。尤其是十年文化大革命,使国民经济几乎处于崩溃的边缘,间接经济损失就高达五千多亿元,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整体水平比西方国家至少落后了50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痛定思痛,果断地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重新恢复和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从而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历史证明,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始终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始终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衡量各项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目标。

  第四,中国的现代化必须既坚持独立自主、又坚持对外开放的方针。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政府和人民坚定不移地实行独立自主的方针,依靠自己的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国际上赢得了崇高的威望。但是,也应看到,由于左的思想的影响,我国在国际战略和外交方针政策的制定与执行等方面也曾出现过失误,未能正确处理好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的辩证关系,使自己长期处于与世界隔绝或半隔绝的状态,拉大了我们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实现全面的拨乱反正,制定了对外开放的一系列方针和政策,冲破了左的错误思想的束缚,利用外国的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先进管理经验以及外资,大力发展经济建设,使我国的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得到提高。历史经验证明,在坚持独立自主方针的前提下,只有坚定不移地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加速地向前发展。

  第五,中国的现代化必须是经济、政治和人的现代化全面发展的现代化。邓小平曾强调指出: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要在经济上赶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上创造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

  高更切实的民主,并且造就比这些国家更多更优秀的人才。达到上述三个要求,时间有的可以短些,有的要长些,但是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大国,我们能够也必须达到。显而易见,在邓小平看来,经济的现代化--赶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的现代化--创造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0,人的现代化--造就比这些国家更多更优秀的人才,是中国现代化的全方位任务和目标。这三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缺少任何一个方面的现代化都不是完整的现代化。过去,我们强调经济的现代化过多,强调政治和人的现代化过少,因而曾出现过抓物质文明一手硬,抓精神文明一手软的现象。在中共十三大会上,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为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的政治路线,强调我们的现代化目标是富强、民主、文明三位一体的现代化,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内容的认识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第六,中国的现代化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历史过程,不可指望一蹴而就。毛泽东在1962年1月召开的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曾明确指出:我国国情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

  这种基本特点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过程中无疑会制约经济发展的速度。因此,根据这些实际情况,毛泽东强调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时,宁肯把困难想得多一点,因而把时间设想得长一点,要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一百多年的时间我看是不行的。历史事实表明,毛泽东的这一思想是完全正确的过去,由于我们忽视了中国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这一国情,片面追求经济的高指标和高速度,幻想在较短的时间内建成社会主义,结果导致了1958年大跃进和1978年洋跃进的失误,使我国的经济建设不但未能向前发展,反而出现了倒退,这一深刻的历史教训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第七,中国的现代化是一项宏伟的系统工程,要完成这一伟大的历史任务,就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20世纪80年代末,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曾出现削弱党的领导的资产阶级自由化倾向,导致了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硬、抓精神文明建设一手软的局面,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这个教训也是值得我们认真汲取的。

  二、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历史启示

  中国的现代化历程在经历了一个半世纪之后进入了一个自主发展的阶段,与世界和亚洲其他国家现代化的发展历程相比,可以看出,中国的现代化历程是极为艰难和曲折的,其一个半世纪的坎坷历程给世人提供了有益的历史启示。

  第一,中国的现代化是在人口多、底子薄、现代性积累甚少的基础上艰难起步的。人口多,底子薄,没有多少现代性积累的中国的基本国情,也是中国现代化发展一度十分缓慢的根本原因。在工业化发生之前的人口急剧增长,使中国传统农业的生产潜力几乎被耗尽,人们的生存受到严重的威胁,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而且在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庞大人口的基本需求成为了现代化工业生产所需资本积累的制约因素。从人均收入水平来看,西方主要工业国在进入现代经济增长时,大约已经达到200美元至250美元,有的高达400美元至500美元,而中国按照各种估算都未超过100美元。可以说,中国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开始现代化进程的。同时,中国的现代化也是在外来压力的挑战下强行启动的。19世纪中叶,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战争时,中国还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自给自足的农业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即使在现代化起步之后,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传统的因素仍然占据着优势。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民的生产和生活资料的商品率才刚刚达到或超过50%,直到1998年,中国农产品的综合商品率才超过60%。而农民

  自给性消费的比重,经过改革开放近二十年的发展,才从1978年的59%降到1997年的3013%。在质量上,尽管现代性因素从19世纪中叶起就逐步出现并发展壮大。直到今天,中国社会在整体上还不能被称为现代社会,广大的农村更是如此。总之,中国的现代化是在西方资本主义的挑战下才启动现代化进程的,中国的科学技术、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条件远未准备就绪,其现代性的因素积累太少。因此,中国在制定现代化发展战略时,必须充分考虑这一因素。

  第二,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是在诸多挫折中艰难推进的。在中国一个半世纪的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内忧和外患交织在一起,矛盾错综复杂。由于中国是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封建历史的国家,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近现代文化在发生碰撞的过程中不免会发生激烈的冲突,这就使得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过程要比西方任何一个国家要艰难得多。自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由于连年的战争,使中国的经济不断遭到破坏,中国的经济总量仍然处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水平。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社会经济迅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但在1957年以后,由于受左的错误思想的干扰和影响,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又遭到了严重的挫折。直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的现代化才在改革开放的正确方针指引下重新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因此,在今后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的现代化要稳步而健康地发展,就要尽量避免重犯过去的错误,不断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始终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来开展现代化运动。

  第三,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模式要与国情相适应。美国学者摩尔在总结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时指出,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过渡,存在三种不同的政治发展模式:其一,最早出现的资产阶级革命道路,即以英国、法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与议会民主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其二,半截子的资产阶级革命,即来自上层的保守革命,也就是德国和日本资本主义与反动的法西斯结合的发展模式;其三,自下而上发动农民革命为主的道路,也就是俄国和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摩尔认为,这三种不同类型的现代化模式之间存在一定的历史联系,即一个国家所选择的现代化方式,会改变下一阶段另一国家按同一方式处理问题的程序,没有英国先行的民主方式的现代化,不大可能出现德国和日本所采取的反动方式,没有资本主义的经验与反面的教训,共产主义的方式纵然出现,也会全然不同。这话在现在看来,应该说还是有一定道理的。纵观中国一个半世纪的现代化发展过程,尽管中国现代化的实际目标是向工业社会过渡,但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和手段却处于不断探索与变换之中。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最早是单纯学习西方的工业器物;到中日甲午战争之后,尤其是戊戌维新时期,则力图效仿日本,走君主立宪的自上而下的现代化发展之路;戊戌维新运动失败后,又转而学习法国和美国式的资产阶级革命道路,并推翻了传统的宗法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的共和国。随后又是遭遇军阀割据和国民党黑暗统治。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在50年代初期走上了以苏联工业化模式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此后,从50年代中期起至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全面的拨乱反正,最终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历史表明,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模式即是一个对各国现代化发展模式的仿效和转换过程,也是一个探索自己发展之路的艰难选择过程。只有紧密结合中国的国情,才能走出一条健康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第四,中国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传统观念的转变是现代化发展的必要因素。中国的现代化起步晚,发展速度慢,尤其是在面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挑战时,久未作出强有力的反应,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受传统观念的束缚。两千多年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农业文明以及思想僵化的君主专制制度与儒家伦理,对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当近代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的大门之后,中国朝野仍然将其视为夷狄和藩邦,把自己看成是天朝上国而神圣不可侵犯,同时拒绝学习西方先进的科

  学技术。在这种思维定势下,中国现代化的启动无疑是十分艰难的。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当时的清政府并未认识到自己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造成的经济落后所致,而认为中国的战败只是因为军事部署失当和舰炮不若的缘故。因此,面对西方列强国家强迫与之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清政府不是在割地、赔款等条款上争夺民族利益,而是在给外国人冠以夷狄的称呼上做文章,在坚持祖宗规定的觐见礼仪上纠缠,并死抱华夏中心论的错误观念不放,竭力以中央之国自居。即使在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现代化之路后,清政府也仍然不忘因循千余年的抑商政策,不能从制度和法制等方面给民办企业和商人以合法的地位和权利。同时,在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先进的器物和科学技术的过程中,何必师事夷人的反感和憎恨情绪始终笼罩着人们的心中,这就成为了中国早期现代化发展的严重思想障碍。可见,在现代化演进的过程中,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尽管思想观念的转变一般都会落后于社会现实生活的变化,但是,如果没有这种思想观念的转变,要推进现代化的发展几乎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在中国这个有着悠久封建历史和民族传统的国度里,传统思想可以说是根深蒂固的,历史的积淀极为深厚,因此,在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实现传统观念的转变就显得尤为必要。历史事实表明,只有坚定不移地坚持对外开放政策,虚心学习人类的文明成果,我们才能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五,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我国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资源的利用率不高,环境污染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这些问题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也将给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负面的影响。高效率的经济增长要求资源利用的高效率,但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缺乏技术作为支撑,因而使经济的增长依赖于资源的大量投入,由此形成了产出与物耗比例的递升。据统计,我国工业产出与物耗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1978年为6419%,1985年为6714%,1989年则为7117%,成逐年上升的趋势。进入90年代以后,我国能源的利用率仅为30%;工业原材料的消耗量高于发达国家的一倍以上。据测算,由于资源的利用率过低,我国工业生产一年的损失就高达2000亿元,每年工业三废造成环境污染的损失也近2000亿元。中国所走过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实践表明,虽然我国的国民经济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是,这种依靠高投入、高能耗、高资本积累所带动的经济增长与工业化已经引发了一系列的经济和社会问题,给国民经济的持续而稳定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隐患。如果不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我国的能源和资源将难以为继,生态环境将不堪重负,国民经济也就难以持续而稳定地向前发展。因此,只有妥善地解决上述问题,才能走出一条可持续性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完成党和政府制定的在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篇六: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论述心得

tle>党校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心得体会-百度文库

  党校提高班课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感想

  2014年3月1日,我有幸听了党校提高班的课程,对老师所讲内容,我也有自己的一些感悟,在这里进行阐述。

  课程的主要内容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那么到底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对现阶段纲领的概括。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统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在适合中国特点的道路,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即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走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不照抄,照搬别国经验、模式,而是走具有中国特色的路。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有三部分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是社会主义制度。这三者之间的内涵与关系是我们应该认真体会和研究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应该是与中国梦、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机统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主题为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号角: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简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官当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彰显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之一的理想认识和清醒把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现途径:既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强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坚持改革开放。既强调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强调逐步实现,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历史回望,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复兴。这个振兴之路、复兴之路,不同与西方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不同与苏联高度集中、高度集体的计划经济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是我们党行动的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保障包括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创造公平公正的机会。

  虽然中国经过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但国内还是有些问题存在的。如:老三难——看病难、就业难、上学难;新三难——入托难、出行难、养老难。这些问题也考验着党的执政能力,因此党需要充分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正确的理论去指导实践,在实践中逐渐将老百姓生活中的难题解决。但也应明确中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

  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的事实。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在新的伟大实践中所作出的历史性选择,是一条光明之路、吉祥之路、希望之路,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将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下去,决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决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我相信国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能越走越远,实现中国梦!

篇七: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论述心得

tle>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读后感-百度文库

  《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读后感

  《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围绕着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国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基于严谨细致的专业研究,深入阐述了中共历届中央领导集体是如何创建、巩固、完善、发展中国国家基本制度的,并探讨了中国未来如何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书中运用大量翔实准确的数据和资料,分析了政府与市场、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中央与地方关系这几对重大关系演变的历史逻辑和未来发展,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之路的丰富内涵,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勇于开拓创新的智慧和勇气。此外,还从政治制度、治理机制、治理能力等层面对中国与欧盟、中国与美国的国家治理绩效进行了比较与分析,得出中国明显优于欧、美的结论,进而凸显了中国的制度优势。

  本书以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为主题,也是采取了自问自答的方式,解答了八个问题。我们力争从历史视角来梳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领导人如何进行现代国家制度建设,又是如何影响中国国家现代化总进程和总道路;也从国际视角来比较中国与其他国家特别是西方国家不同的发展道路及不同制度的变迁,从而展现中国道路的独特性与优越性,也从深层次角度展现中国制度的独特性与优越性,诸如中国如同东方巨人,“两只手”总是优于“一只手”,“两条腿走路”总是优于“一条腿走路”,“两个积极性”总是优于“一个积极性”。最后从实证分析的角度比较了中美国家治理绩效(2000—2012年),我们的结论是中国国家治理绩效优于美国,我们的总结论是“中国之路”优于“西方之路”,验证了“毛泽东预言”(1962年1月,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比较,有许多优越性,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会比资本主义国家快得多。”)、“邓小平预言”(1987年,邓小平同外宾谈话时指出:我们现在真正要做的就是通过改革加快发展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用我们的实践来证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要用两代人、三代人、甚至四代人来实现这个目标。到那个时候,我们就可以真正用事实理直气壮地说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优越了。

  在全书中我比较感兴趣的部分是作者对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关系的论述。中国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就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在世界上也是十分独特的,还具有十分强大的优势,这是因为它能充分发挥多种所有制的各自优势,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和创造性,是迄今为止世界各国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经济制度。不过,这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经历了先是肯定、后是否定、再来肯定的曲折的、长期的历史过程,还经历了“两条腿走路”转为“一条腿走路”再转为“两条腿走路”的历史过程。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了十分独特的社会主义混合经济。第一个特点具有十几种经济成分。根据不同所有制性质的投资主体共同出资、相互参股、联合生产组建的企业,逐步形成了至少11种经济成分,包括国有单位、城镇集体单位、股份合作单位、联营单位、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私营企业、港澳台商投资单位、个体工商户,以及未被统计的非正规就业者或自雇者,也包括艺术家、演员、导游等。其次,非公有经济已经成为就业主体、经济主体和税收主体。这就是为什么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首次将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视为“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存在决定了意识,而不是意识决定了存在。这个“存在”就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即中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谓“意识”,就是反映了中国的现实的需求,即为世界1/4的劳动力创造就业岗位,显然公有制经济还无法满足这一基本需求。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国非公有制经济所占GDP的比重超过60%,税收贡献超过50%,就业贡献超过80%,新增就业贡献达到90%,约有70%的技术创新、65%的国内专利发明和80%以上的新产品来自中小企业,其中95%以上是非公有制企业。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民营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超大规模,进入了历史上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黄金发展时期”。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历史只有30多年时间,却是爆发式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由于其特殊的背景和遗留问题一直是处于占用社会资源较大而发挥效用较小的情况,而现下中国最好的几个企业比如说BAT,全是民营企业,民营企业是经过市场检验的突破重重考验取得的成绩并在行业内占据领头羊的地位,并且它们仍然居安思危,招兵买马,不会停下商业拓展的脚步,遵从市场规则建立各自的商业生态圈。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国有企业经纪人,民营经理人,外企职业经理人都发展的很成熟,各行业也都纷纷涌现精英人士,然而这三者是并驾齐驱,在各自平行的道路上不断发展,这就导致了人员难以流动,资源难以互补,经验难以交流的情况。中国企业,无论它们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是创造物质财富的主体,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出口国;它们都

  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发明专利申请国、第四大国际专利申请国。它们都为中国崛起作出了重大贡献,国有经济和非国有经济共同发展才是中国经济日益繁荣、迅速强大的根本原因和基本特征。

  现今中国几乎已完成了现代化的道路,但是快速发展中所暴露出的发展不均衡,资源不对等的情况不容忽视,应该保质保量的完成现代化。

篇八: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论述心得

tle>心得体会: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贡献中国方案-百度文库

  心得体会: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贡献中国方案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展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的新贡献,坚定了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我们要深入学习这一重大论断,深刻理解中国在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方向上所具有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中国方案是对苏联和西方现代化发展模式的超越

  苏联模式是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在一段时间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让苏联从一个农业国迅速实现工业化,一跃成为与美国相抗衡的超级大国。苏联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资本主义的现代化道路,二战后成为社会主义国家争相模仿的样板。然而苏联发展却在1970年代后急剧下滑,直至最终解体。

  随着时代主题的变换和科技革命的发展,苏联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毛泽东早就觉察到苏联模式的某些弊端,提出“以苏为鉴”,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然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艰辛探索遭遇一些挫折失误,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等贻误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邓小平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比较、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历史教训,提出走自己的路,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此后,几代党和国家领导人接力探索,沿着这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继续前进,不把书本当教条,不照搬外国模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践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而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实现了对苏联模式的全面突破,使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和活力。

  欧美发达国家现代化发展道路不适合中国。中国是在资本主义坚船利炮的威逼下开启近代化历程的。回望历史,为完成中华民族“站起来”和“富起来”的两大重任,在中国历史的大舞台上,各种组织和政党纷纷登台,又都烟消云散了;各种主义和主张争相出场,又都破灭了;各种道路和方式都试行推销,又都碰壁了。历史和人民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党团结带领人民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

  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历史证明,“现代化就是西化”是错误的。西方国家现代化,通过建立殖民地、开拓海外市场去获得资源和商品销售市场,是一条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约瑟夫·熊彼特把资本主义的兴起称为开启了“海盗式的帝国主义时代”,因为它在开拓世界市场的同时,使“贸易与开拓殖民地相联系,与毫无节制的剥削殖民地相联系,与非公开的战争相联系”。这种侵略式扩张和掠夺,给许多国家造成无尽的灾难和痛苦。与西方现代化发展模式不同,社会主义的性质决定了中国不能走西方现代化老路。相反,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它不仅要消除阶级剥削、阶级压迫,而且反对侵略战争,摆脱和抑制对外扩张和对外掠夺。中国只能以社会主义道路选择融入全球性现代化进程之中。中国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几百年时间才能走完的工业化、城市化道路,为发展中国家开辟了一条创造美好生活之路。当代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由弱变强,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从1978年到2016年,我国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43元增加到23821元,农民人均收入从134元增加到12363元,不考虑物价上涨因素,分别增长69倍和92倍。2016年和2010年相比,国内生产总值累计增长56%,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2.6%,按照国际标准,我国1999年由低收入国家进入中等收入国家,目前人均国民总收入超过8000美元,属于中等偏上收入国家,与高收入国家门槛(2016年划分标准为人均12475美元)还有约34%的差距。

  正如英国学者、前欧洲外交事务委员会执行主任马克·里欧纳德所说:“从伊朗到埃及,从安哥拉到赞比亚,从哈萨克斯坦到俄罗斯,从印度到越南,从巴西到委内瑞拉的中等收入和贫穷国家的研究团体都在中国的城市和乡村穿行,寻找北京经验的启示。”这表明,备受世界关注的中国现代化发展道路,是一条成功之路。

  中国方案是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新探索

  总书记曾指出:“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国情,注定了中国必然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我们走出了这样一条道路,并且取得了成功。”这条现代化之路,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经济上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既强调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经济体制改革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市场经济本身没有制度属性,但有市场经济的一般和特殊。所谓市场经济的一般,就是市场经济的共性,也就是一些学者主张按照西方自由放任的模式发展经济。而中国则按照市场经济的特殊,即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特点,从中国国情出发去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尽管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或决定性作用,但国家却从来没有按照自由主义原则对市场采取放任的态度,而是通过经济杠杆、法律法规以及行政手段,对市场加以调节和引导。实践证明,中国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富民强国的成功之路。

  政治上逐步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与西方国家政治发展的历史差异,很大程度上表现在它们各自的政党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功能。在西方国家,先市民社会后政治整合的发展逻辑使他们的政党仅扮演着新政治秩序的维护者和完善者的角色。而中国现代政治是政治革命的产物,民族危机使中国共产党不仅要完成国家整合性的历史任务,即以国家统一、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目标,而且还扮演着国家现代化的领导者和推动者的角色。中国现代政治发展的逻辑,必然是既要符合政治革命的规定性,又不局限于政治革命,而要完成工业化的历史使命。因此,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

  国有机统一起来。这是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鲜明特色,也是中国与西方国家民主法治的最根本区别。

  文化上更加自信,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增强文化自觉,加快体制改革步伐,努力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既要保持传统的延续性,又要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推出300多项改革举措,积极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和文化单位在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基础上,努力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既不能放弃社会责任和文化责任,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也不能放弃市场经营和产业发展,空谈满足群众文化需求。发展文化产业既要保证政府对市场的调控能力,又要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在实践中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文化建设适应国际文化激烈竞争的形势,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据统计,文化产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1.81万亿元,提高到2016年的3.03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从3.48%提高到4.07%,电影票房从2012年的170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493亿元,电视剧生产达到334部、1.5万集,平均每天40集左右,产量连年稳居世界第一。

  中国方案是一条合作共赢、共建共享的文明发展新路

  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总书记果断提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以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

  “人类命运共同体”一词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就已提出:“合作共赢,就是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要“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同舟共济、权责共担,增进人类共同利益”。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对这一概念共提到100多次,从两岸“血脉相连”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到“亚洲命运共同体”,再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甚至“网络命运共同体”,进行了多维度、多视角阐述,是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体现了中国的对外战略和为人类未来发展制定的宏伟目标,构建了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全新的国际治理理念。弱肉强食不是人类生存之道,穷兵黩武无法带来美好世界。在逆全球化潮流涌动的今天,中国摈弃“零和博弈”“赢者通吃”的思维模式,提出“以合作取代对抗,以共赢取代独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当代国际关系发展与国际秩序的重建提供了全新的理念。这一价值理念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如外交部长王毅所说的,是对东方文化智慧中“兼爱非攻、亲仁善邻”“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合理念,“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民为邦本”的政治抱负和家国情怀,以及“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理想志向的认同和实践,是继承、弘扬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和升华凝练。总书记特别指出:“中国倡导的新机制新倡议,不是为了另起炉灶,更不是为了针对谁,而是对现有国际机制的有益补充和完善,目标是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中国对外开放不是要一家唱独角戏,而是要各方共同参与;不是要谋求势力范围,而是要支持各国共同发展;不是要营造自己的后花园,而是要建设各国共享的百花园。”

  “一带一路”是全球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一带一路”建设以亚洲国家为重点,以陆上和海上经济合作走廊为依托,涉及沿线60多个国家、44亿人口,GDP规模超过21万亿美元,是世界跨度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新兴经济带。2013年提出的“一带一路”建设倡议,现正在向落地生根、深耕细作、持久发展的新阶段迈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内容。4年来,全球140多个国家、80多个国际组织积极支持和参与其建设,经贸合作扎实推进。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投资累计超过500亿美元,贸易总额超过3万亿美元。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能合作不断深化,已同20多个国家签署了产能合作协议,同17个国家共建了46个境外合作区。目前设立的各类多双边

  产能合作基金总额已超过1000亿美元。中国与沿线国家广泛协商沟通,形成了与外部世界的良性互动。“一带一路”是中国构建“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尝试,是通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由之路。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首席研究员亚·弗·罗曼诺夫说,中国正在争取在世界事务中的话语权。“经济增长并没有使中国接受反而有意识地远离西方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不仅在国内政策,还包括在对外政策中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相结合,使之成为证明中国和平发展的一种方式”。那种认为中国专注于内部事务,无意参与解决全球问题的想法,越来越不符合实际,“中国希望增加其国际影响力,但不是通过武力,而是通过宣传本国的方案、理念和价值观”。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中国方案,不仅是中国现实成功经验的总结,而且在世界经济增长低迷、西方国家动能走衰之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活力,走向了一条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现代化道路,并在“一带一路”的尝试中,引领全球化实践。因此,在中国实践基础上产生的“中国方案”,具有了超越国界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旨在谋求本国发展的同时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共同创造人类美好的未来。

篇九: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论述心得

tle>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心得-百度文库

  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心得

  经济系

  100401班

  李文婷

  通过这学期的二级党校课程学习,我逐渐对中国共产党以及党领导的国家方针和路线有了较清楚的认识。而在这当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我国的发展中一直起着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至此,我来谈一下学习后的体会和心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则是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走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照抄、照搬别国经验、模式,走适合中国特点的道路。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实践的先决条件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完善。

  首先,我认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应该正确定位我国当今社会所处的历史阶段,这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新中国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这离不开当的正确领导,但最重要的是能客观的,理性的认识我国国情。其中,我国在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存在。比如城乡差距大,教育、医疗方面的民生问题仍没有较好的落实等,但这并不能否定整个社会的发展势头。

  其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国共产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而在长期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更应该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而将“建设”小康社会变为“建成”,也体现了这一点。

  值得一提的是,十八大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放在了首位,说明党更关心人民,眼光长远,是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从环境上改善民生,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无疑是解决民生的关键。由此看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利于党明确发展方向,具有重大的意义。

篇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论述心得

tle>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心得体会三篇(Word)-百度文库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心得体会三篇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心得体会一篇

  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胜利开拓的关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它的胜利开拓和不断进展,谱写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壮丽画卷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芒前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力地证明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推动创新进展的不竭动力,而改革开放也深刻表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平合作、开放融通、改革创新的本质特征和强大活力。我们今日已经充分感受到,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选择。如今进行回顾,仍旧感到犹如邓小平所说,我们的改革有很大的风险,但很有期望胜利,这个风险值得去冒。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社会主义经济会不会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被吞掉,中国共产党会不会在开放大门打开后被腐蚀掉,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价值观会不会被西方主流意识形态根本颠覆?这些担忧始终伴随着我们,但我们战胜了这些疑虑,取得了改革开放的辉煌成果。今日更值得去思索的是,我们为什么能够最终战胜这些风险,胜利地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改革开放之所以是正确的选择,就因为改革开放是中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的探究。除此之外,还有两条路,一是在强大的内外压力下被动开放,其结果必定是亡党亡国的全盘西化;另一条路是固守现状,结果必定是被时代潮流抛弃,最终如毛泽东所说,被"开除球籍"。我们的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主要是因为做到了以下三点:一是始终跟踪世界潮流,回应时代主题,追寻历史节拍,有着坚决正确的大方向;二是坚守"四项基本原则"的底线,尤其是坚决不移地坚持党领导改革开放;三是实行了正确的战略策略,包括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突破口的渐进式改革,把"三个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进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添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检验改革成败的推断标准,建立大胆试、大胆闯和准时总结评价的试验方式及纠错机制等。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心得体会二篇

  国际部党支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的和剧烈愿望。广大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改革开放,关怀和参加科学进展,这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繁华兴盛的力量源泉和期望所在。顺民心、应民意,就必需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深化改革,不断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切实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加权、表达权、监督权,扩大公民有序参加,使科学进展始终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在科学进展征程上能够集中更多的群众智慧,凝聚更多的社会力量。

  总之,只有继续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才能切实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进展观的思想观念,才能有效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进展的突出问题,才能把全社会的进展主动性引导到科学进展上来,进而为实现科学进展、和谐进展和又好又快进展提供有力的体制保障和不竭的动力源泉。

篇十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论述心得

le>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百度文库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池州市委党校

  胡雪梅

  近代以来,中国的许多政治力量和先进人士都曾经提出过现代化的构想,并作出过巨大的努力,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然而遗憾的是,没有人最终取得成功。中国共产党诞生后,责无旁贷地担负起了现代化的重任。但中国是一个既有着悠久历史,又曾经深陷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文化非常落后的国家。在这样的国家建设现代化,必然会受到基本国情的制约,所以必然要选择最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在现代化的每一个关头,都必须作出选择,因为每一次选择,都是一次探索,而每一次探索,都最终决定着中国的走向——是选择依附西方,任由民族危亡,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状态下争取现代化,还是选择救亡进步,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自立自主地建设现代化?是选择建设社会主义,通过社会主义走向现代化,还是选择资本主义,通过资本主义走向现代化?是选择照搬别国模式,以教条的态度建设现代化,还是选择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历史表明,正是在一次次选择和探索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着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理论体系的形成

  从新中国成立开始,中国共产党便努力探索适合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但由于当时还没有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所以这样的探索不仅没有能继续下去,而且还走了不少弯路。但也正是在经历了种种曲折和教训之后,我们的党才更加聪明起来,在实践和探索的基础上,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认识愈益深刻并不断及时地加以总结和概括,逐步明确和规范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内涵。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概括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十个主要原则;1987年,党的十三大上又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同时概括了相关的十二个重要观点,从而勾勒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轮廓;1990年,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的十二条原则;1991年,江泽民同志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

  论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形成了成熟和完整的理论体系,同年党的十四大上系统地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容;1997年,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并在基本路线的基础上制订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当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政策并不能完全等同于现代化的一整套内容体系,但无疑包含着现代化道路的内容在里面。所以,可以说随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及其指导地位的确立,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也愈益清晰,到目前为止,我们党已基本上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建设道路。

  沿着这样一条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我们党进一步制定了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战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提出了著名的“三步走”战略。在党和人民的不懈努力下,我们已经胜利实现了“三步走”战略前两步的战略目标。

  在此基础上,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又将邓小平的第三步战略进一步展开,提出了新的“三步走”战略,即1997年党的十五大上第一次明确提出的:“展望新的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全国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下个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二、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探索

  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包括经济方面,还包括政治、社会、文化乃至一切方面。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更是一项前无古人且无法简单照搬他国经验的艰巨工作。这项工作首先需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为先导,以解决诸如现代化的战略目标、现代化的实现方式等一系列的基本认识问题。国人有幸的是,中国共产党自领导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始,就一直不懈探索并不断调整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规律的理解和认识。从最初的“从落后的农业国向先进的工业国”战略目标的确定,至由求强到富民求强的认识转变,再到从单纯经济现代化到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由封闭式的自力更生到充满自信的对外开放,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日趋完善、精确。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运用也更趋游刃有余。

  首先,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必须坚持目标和过程的统一。

  现代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发达的里程碑,它通常以当代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为量度标准。但是,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因而现代化标准本身也应当是反映时代变化的动态标准;同时,现代化既是目标又是过程,而目标和过程并非任何时空条件下都是统一的。目标的合理性不等于目标的现实性,只有目标的合理性与过程的合理性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把合理性转化为现实性。中国的前途可能与先进的工业化国家更为相似,但要实现这一目标,却应当走自己的道路。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在确定现代化目标和道路方面,我们既要认真汲取人类文明的成果,借鉴别国的经验,又要有所创造、一切从时代特点和本国国情出发。中国共产党在经历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艰难探索后,最终确立了目标和过程有机统一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这方面,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最为功不可没。一方面,他赋予了中国式现代化新的内涵,认为四个现代化只是实现现代化的主要方面,并不是说现代化事业只以这四个方面为限;另一方面,在现代化目标的确定上,邓小平又把现代化标准中国化,把小康概念引入了现代化的范畴,把GDP(国民收入)和人均GDP确立为我国现代化的重要指标,这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体现了我国现代化既有自己的特色,同时又顺应世界潮流,与人类文明进步的路径接轨;再有就是邓小平设计了分阶段、有步骤的中国式现代化的部署,即前文提及的“三步走”战略。党的十六大确定了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以及新的“三步走”推进我国现代化的战略部署,科学地预测了我国现代化的发展趋势,规划了我国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和一整套发展战略,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更好地贯彻了目标和过程相统一的精神。

  其次,中国式的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2003年是我国现代化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刻,以胡锦涛同志为首的党中央作出了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全新发展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我国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根本的指导思想和体制保障。这种全新的发展观把“以人为本”和经济及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强调按“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改革与发展,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改善人们生

  存条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这种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建设理念的重大调整,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建设的规律把握和运用的升华和发展,标志着我们党摒弃了经济增长即等于现代化发展的传统的发展观,使眼光超越于人均GDP这样的衡量尺度,集中于人的生存条件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集中于经济增长、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不仅关注经济发展,同时注重社会变化,通过发展经济与完善管理来改造社会,寻求更公正和更高质量的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不仅要实现经济长达20年的高速、持续、健康的发展,由发展中国家的水平提高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还要在体制上完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如果没有全国人民最广泛的参与,不集中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不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这个宏伟目标就不可能实现。此外,进入信息化时代以后,旧有的英格尔斯的现代化标准显然已经落伍,它必然被能动态地反映国家和地区的信息化水平、知识化水平、竞争力水平、集约化水平、全球化水平、生态化水平、社会公平化水平、文明程度和社会道德水平、政府效率指数的所谓“第二次现代化”标准所代替。所以,科学的发展观既是我国现代化进程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顺应世界潮流的必然选择。

  再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必须协调好各种关系。

  一方面要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这三者关系是贯穿我国改革开放全过程的、不可回避的一个最基本的矛盾及发展的中心难题。如何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从中寻求最佳平衡点,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并通过改革和发展促进社会在新的基础上的稳定,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重大成就的最基本、最成功的经验之一。中国共产党对处理改革、发展、稳定这三者之间关系的重点、机制、政策及举措在不同历史时期会有相应的变化和区别,但在总体上是把这三者分别定位于: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另一方面,要处理好重点论、非均衡发展与均衡论、协调发展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条成功的经验就是交替实施非均衡发展与均衡发展两种战略。在区域发展上表现为在实施东部沿海地区优先发展战略之后,在继续支持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发展的同时,相继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振兴东

  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以缩小区域之间发展的差距;在实施以区域协调为目标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继续运用非均衡发展战略,提出了重点推进、分步实施、以线串点、以点带面的重点开发战略;通过对长江上游经济区等重点地区的开发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生产力的合理布局,使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在空间上实现最佳组合,科学地解决集中与分散、公平与效率、非均衡发展与均衡发展的关系。

  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功充分证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成功推动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进程。在新的世纪,中国的现代化已具备比较成熟的发展条件,其核心任务是通过跨越式的发展,全面推进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对于中国这样资源有限、制度不成熟、社会尚未完全发育的国家来说,要有序而规范地、全面而快速地建设现代化,就必须有强大的领导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现代化发展对共产党领导的内在要求,不但没有随着现代化发展而减弱,相反是日益增强了。在现代化发展已全面展开的今天,强大的领导力量对现代化发展成败将起决定性的作用。强大的中国共产党已成为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关键。

  新世纪中国现代化发展需要中国共产党的有效领导。而要做到有效领导,党就必须从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全局及其所提供的发展空间和资源出发,全面构建党建新战略,将党的建设与中国的现代化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党在新世纪建设和发展面临的最核心问题就是如何重新确立党与国家、社会关系的问题。不论是党与国家关系的协调,还是党与社会关系的协调,都同时关系到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关系到党的领导如何立于不败之地的问题,二是关系到中国现代化如何实现稳定、有效地健康发展的问题。显然,这两个方面的问题都关系到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全局,关系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否最终实现。在党、国家与社会的三者关系中,作为核心力量的党的建设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目标。我们的党只要高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通过理论、制度和政策的创新,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过

  程中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就一定能承担起领导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重任,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推荐访问: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论述心得 论述 现代化 道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