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洁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工程建设项目制度改革情况19篇

发布时间:2022-11-18 12:40:03 来源:网友投稿

工程建设项目制度改革情况19篇工程建设项目制度改革情况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中存在问题的思考和建议-百度文库  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中存在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工程建设项目制度改革情况19篇,供大家参考。

工程建设项目制度改革情况19篇

篇一:工程建设项目制度改革情况

tle>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中存在问题的思考和建议-百度文库

  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中存在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是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手段和突破口,中央要求各级政府采取措施将企业开办时间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压减一半以上,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但由于带有浓重传统审批习惯的思想观念、利益格局、政治体制、职能转变及法律障碍等原因,使得在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中还存在着不少不适应现代行政理念和社会发展要求的问题,包括行政审批事项精简不够,行政审批事项保留、取消或者调整缺乏规范的程序约束,行政审批流程有待优化,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尚待加强,行政审批的制约监督机制尚需健全,行政审批法律法规有待完善等。

  标签:工程建设;行政审批;审批制度改革

  按照国务院关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实施意见,各地区加紧落实审批改革方案,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改进行政审批行为。推行“一个窗口”、“一张表单”、“并联审批”,“信息共享”、“限时承诺”等等举措。审批效果显著,但仍存着一些问题,例如,我们在对长春市“一门式、一张网”行政审批进行调研中发现,建设项目从立项到竣工,行政审批及备案事项中涉及20个政府机构,审批性环节35个,要求企业提供材料243条(项),其中,审批核心内容重点材料65条(项),含咨询机构出具各种报告17项种类,其余为申报申请书、一般性材料和各部门重复性收取的申报材料,如企业营业执照、资质、企业情况说明、法人代表、经办人身份证明等。仍反映出审批手续繁琐,审批要件繁杂,审批环节过多,审批周期过长。企业申报负担过重,审批结论不确定,企业市场风险加大。如长春市国土资源局在国有土地使用权新建项目审批中,该项审批过程向社会公示17个工作日,其中内设审批性环节15个,而其中局内各层级领导流转性签字占7个,且每个领导签批时限竟占时一个工作日,仅签字共占用7个工作日。审批效率低下,审批形式传统落后。上述问题,其它城市均有存在,共性问题比较突出。而发生这些问题城市的审批行为,已经是近两年当地政府加强法制化管理,完成了对各审批部门权责清单疏理之后,审批职责、审批内容,审批条件均已经被审核认定。上述暴露出的共性问题,地方政府在搭建电子政务系统从调研到设计都没能充分认识和治理,已至被带入到“互联网+政务服务”的体系内,从目前审批效果上看,距中央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影响了审批改革的成效。

  为此建议

  1、进一步整合、优化、建立以建设项目审批为核心的《行政审批法》法规体系,完善审批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建设

  将审批中涉及的产业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建设、环保、消防、人防、林业、水利、防灾减灾等各领域、各专业,应实现“多规合一”。目前,审批事项内的各环节和流程“无法可依”问题突出,这是制约建设项目审批改革重要因素,也是并联审批中难以统一的阻碍。建设项目行政审批是一项系统工程,但目前相关的法律依据散见于各领域、各部门内部使用的规范文件中,或含糊或缺

篇二:工程建设项目制度改革情况

tle>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总结供参考-百度文库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总结供参考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总结

  供参考

  20__年,建筑业治理科仔细贯彻落实《__省RM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__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__政办〔20__〕__号〕和《__市RM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__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__政办发〔20__〕__号〕的文件精神,根据__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支配的重点任务及相应的考核要求,全面推动改革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紧扣堵点,着力构建"五个一"审批治理体系。

  依据《__省RM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__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__政办发〔20__〕__号〕的文件要求,结合我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的实际状况,制定了《__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实施方案》从统一审批流程、统一信息数据平XX、统一审批治理体系、统一监管方式等几个方面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实施全流程、全覆盖改革,并将一般政府投资房建市政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审批时间压缩至

  90个工作日以内,政府投资线性市政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审批时间压缩至

  100个工作日以内,一般社会投资房建市政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审批时间压缩至

  70个工作日以内,一般工业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审批时间压缩至

  60个工作日以内,一般交通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审批时间1

  压缩至

  100个工作日以内,一般水利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审批时间压缩至

  120个工作日以内,其中一般社会投资房建市政项目中的

  中小型社会投资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审批时间压缩至

  68个工作日以内,带方案出让土地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审批时间压缩至68个工作日以内。

  "一个系统"市自然资源局牵头制定的我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多测合一"综合技术标准及相关工作制度和治理方法,主动与自然资源局对接__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推动"多评合一""多规合一""多测合一""多图联审""多验合一"等工作,为工程建设项目统筹实施提供基础保障。

  〔二〕紧扣痛点,全面落实各项改革任务。

  为落实协调联络机制,制定印发了《__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工作职责及工作制度》,明确了工改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和办公室的工作职责,为我市工改工作顺利进行做好制度保障;向工改小组各成员单位下发了《关于建立健全协调联络机制加快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通知》,确定了各成员单位的分管领导和联络员,切实做到上下联动、互联互通,并从涉及到工改任务较多的发改、工信、自然资源、住建、政管等部门各抽调了一名工作人员,组建了市工改领导小组专责工作组,为全力推动我市工改工作做好人力资源保障。

  根据《__省RM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__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1

  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__政办发〔20__〕60号〕要求,我省明确"由自然资源部门牵头统筹整合各类规划,划定各类操纵线,构建多规合一的一张蓝图。制定项目生成治理方法,依托工程

  建设项目审批治理系统,加强多规合一业务协同,统筹协调各部门对工程建设项目提出建设条件以及需要开展评估评价事项等要求",针对我市"一张蓝图"统筹项目实施中存在的推动慢推动难的具体问题,省工改办于

  12月

  23日对我市工改办和自然资源局进行工作督办,要求我市务必于

  20__年

  12月底前完成我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治理系统"多规合一"相关板块的建设和对接工作。市工改办多次发文并带队实地敦促自然资源局提供相关图像数据资料,主动进行"多规合一""一张蓝图"的系统对接。截至目前,市工改系统中"多规合一""一张蓝图"板块现已完成"三区三线"中"三线"〔生态爱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爱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线〕的地图数据的上传工作,影像图、定位查询功能还未实现,基本到达省工改办的要求。

  〔三〕紧扣难点,细心组织培训宣扬。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涉及部门多、业务要求高、改革难度大。为深入学习改革政策,提高业务素养,市工改办组织了__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审批清单和审批流程图协调会、工改清单梳理工作会和审批治理系统启动暨应用培训会、建设单位系统应用培训会等多轮次宣扬1

  和培训,共培训

  150余人次,为后续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治理系统的上线运行提供保障。

篇三:工程建设项目制度改革情况

tle>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最新)-百度文库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优化X区营商环境,加快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落实中、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相关政策,结合X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方案改革实施范围

  审批流程方面,涵盖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和公共设施接入服务的全过程。办理事项方面,主要包括行政许可等审批事项和技术审查、中介服务、市政公用服务以及备案等其他类型事项。

  项目类型为政府投资的审批类建设项目和社会投资的核准(备案)类建设项目,主要包括房屋建筑和城市基础设施等工程,不包括特殊工程和交通、水利、能源等领域的重大工程。水利、交通行业参照X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按照全省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总体要求,研究制定示范区水利、交通行业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二)工作目标

  X年上半年,初步建成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制度框架和信息数据平台。X年6月底完成与中省审批系统对接工作,X年底前,完成与相关系统平台互联互通。到X年底,通过工程建设项目审

  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整合优化审批流程,精简审批事项,提升审批效率,实现政府投资房屋建筑类、线性工程类项目从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到竣工验收和公共设施接入服务,审批时间控制在120个工作日内;一般社会投资项目从取得用地到竣工验收和公共设施接入服务,审批时间控制在90个工作日内;带方案出让用地的社会投资项目、小型社会投资项目从取得用地到竣工验收和公共设施接入服务,审批时间控制在70个工作日内。基本建成统一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和管理体系,确保审批效能在全省保持领先水平。

  二、统一审批流程

  (三)优化审批事项

  1.规范审批服务事项。制定审批事项清单,明确各项审批事项的适用范围和前置条件,对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审批事项坚决取消,清理不合理前置条件和“搭车”事项。取消房地产开发条件意见书、施工合同备案、建筑节能设计审查备案、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备案、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审批等事项。取消建设项目水资源认证报告审查,纳入取水许可。取消各类保证金、押金、保险、市容规费收缴、资金到位证明等施工许可前置事项,改为由建设单位在承诺时限内缴纳各种规费。各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力度,实行动态跟踪管理。(示范区行政审批局牵头,各相关职能部门配合)

  2.合理划分项目类型。根据工程建设项目类型、投资类别、规模大小等,将工程建设项目划分为五类:政府投资房屋建筑类项目、政府投资线性工程类项目、一般社会投资项目、带方案出让用地的社会投资项目、小型社会投资项目(建筑面积不大于3000平方米、建筑高度不大于15米、功能单一、技术要求简单的工程建设项目)。

  3.分类细化审批流程。梳理并公布五类工程建设项目的审批流程图,明确各类项目审批阶段、审批部门、审批事项和各阶段牵头部门、审批时限、全流程审批时限。政府投资房屋建筑类项目、线性工程类项目的审批流程划分为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四个审批阶段。一般社会投资项目及小型社会投资项目的审批流程划分为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三个审批阶段。带方案出让用地的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流程划分为工程建设许可、竣工验收两个审批阶段。

  立项用地规划许可阶段主要包括项目审批核准、选址意见书核发、用地预审、用地规划许可证核发等。工程建设许可阶段主要包括设计方案审查及概算审批、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核发等。施工许可阶段主要包括施工图、人防、消防等设计审核确认、施工许可证核发等。竣工验收阶段包括规划、消防、人防、档案等

  验收及竣工验收备案等。其他行政许可、强制性评估、中介服务、市政公用服务以及备案等事项纳入相关阶段办理,或与相关阶段并行推进。(示范区行政审批局牵头,示范区发改局、自然资源局、住建局、城管局分别负责)

  4.简化社会投资中小型项目审批流程。小型社会投资项目进一步减环节、压时限、强服务。(1)工程建设许可阶段,实行建设单位审批告知承诺制,直接办理工程规划许可事项,建设单位凭承诺书申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2)施工许可阶段实行即办制,人防工程质量监督手续、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手续与施工许可证核发同步办理,不再单独申报人防工程质量监督检查事项。(3)原则上不再强制要求进行工程监理,建设单位可以自主决策选择监理或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等其它管理模式,有条件的建设单位实行自管模式。(示范区自然资源局、住建局、行政审批局分别负责)

  (四)精简审批条件

  1.精简审批、核准前置条件。新增建设用地的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意见可作为使用土地证明文件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用地批准手续在施工许可前完成即可。政府投资的审批类建设项目及企业投资的核准类建设项目,只保留规划选址、用地预审两项前置审批,环境影响评价、节能评价、地震安全性评价等

  评价事项不作为项目可研审批或核准前置条件,地震安全性评价在工程设计前完成即可,其他评价事项在项目开工前完成即可。(示范区发改局、行政审批局、自然资源局、住建局、生态环境局分别负责)

  2.推行区域整体评估和虚拟业主制度。制定示范区区域评估实施细则。其中对于示范区相关园区内规划用途明确,以及产业布局相对集中的拟出让土地可由所在地的自贸办、工业园区公司、农科集团或X区政府所属部门以虚拟业主身份统一办理节能评价、压覆重要矿产资源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环境影响评价、地震安全性评价、文物保护和考古、水资源论证等评估评价事项。项目单位通过“招拍挂”取得土地使用权并缴纳相关税费后,直接承接虚拟业主先期办理的审批结果,相关审批部门不再要求项目单位重新办理上述手续,从而实现区域内建设项目共享评价结果、规划目标统一,缩短项目落地时间。(示范区住建局、发改局、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水务局、文旅体育局分别负责,X区政府、自贸办、工业园区公司、农科集团配合)

  3.推行告知承诺制审批模式。制定示范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告知承诺制实施方案。明确告知承诺的目标、范围、条件、事项、程序及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措施等。对于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豁免清单外的项目,梳理公布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实行审批制和告知承

  诺制的项目分类清单。建立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豁免清单制度,明确施工图审查豁免项目清单,对于施工图审查豁免清单内的项目,实行告知承诺制和设计人员终身负责制。对符合片区(产业园区)规划环评清单式管理的建设项目和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民生工程项目,实行环评文件审批告知承诺制。对已实施区域评估的工程建设项目,相应的审批事项实行审批告知承诺制。实行告知承诺制的事项,审批部门依据申请人承诺和信用状况作出审批决定,并督促企业限期补办相关手续。监管部门在规定期限内对企业履行承诺情况进行检查,发现没有履行承诺的,依法予以处理,并取消企业承诺资格,由企业承担违反承诺造成的法律责任和所有经济损失;依托信用中国等社会公共信用平台,对存在失信行为的企业,不得适用承诺审批制度模式。(示范区行政审批局牵头负责,各相关职能部门配合)

  (五)简化审批环节

  1.审批环节同步并行办理。对涉及共同审批办理的事项,由示范区政务服务中心统一协调,各阶段牵头单位组织相关审批职能单位同步开展联合评审、联合图审、联合踏勘、联合验收、多证联办,做到“一窗受理、并联审批、限时办结”。同时制定联合评审、联合图审、联合踏勘、联合验收等相关并联审批的管理办法,配套细化合并审批事项办理的具体要求及目录。其中采用

  招拍挂方式出让用地的项目,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与土地出让合同签订合并办理。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手续办理与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核发同步办理。其他管理内容相近或属于同一审批阶段的审批事项合并办理。(示范区行政审批局牵头,各相关职能部门配合)

  2.转变办理方式。对于能够用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方式替代的审批事项,调整为政府内部协作事项。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时,一并进行设计方案审查,由发证部门就初步设计方案、建筑节能设计、抗震设防、人防工程、绿色建筑等征求相关部门和单位的意见,其他部门不再对设计方案进行单独审查。同时进一步完善强化项目统一代码管理,以项目统一代码作为项目唯一身份,开展后续的审批及监管等业务。(示范区发改局、自然资源局、住建局分别负责,各相关职能部门配合)

  3.优化配套设施报装审批时序。供水、供电、燃气、热力、排水、通信等项目配套设施报装审批提前到施工许可证核发后可申请办理,在工程施工阶段同步完成相关服务配套设施建设,竣工验收后直接办理接入开通事宜。(示范区发改局、城管局、水务局分别负责,各相关职能部门配合)

  4.简化招投标手续。依法必须公开招标的项目,勘察、设计招标可同步办理,不再单独核准。对政府投资的公共服务建设项

  目,在保证招标投标工作质量前提下,招标人与投标人可协商确定投标文件编制时间。项目单位可依据可研批复或设计方案的核准意见办理工程总承包开标手续。非国有资金项目由建设单位自主选择发包方式,不再办理直接发包通知书等相关手续,依据发包施工合同方可办理后续相关报建手续。使用国有企业单位资金,施工总承包单项合同额3000万元以下的房屋建筑工程,招标条件备案、资格预审文件备案、招标文件备案和招投标情况书面报告全部简化为告知性备案。(示范区行政审批局、住建局负责,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配合)

  (六)实施缺席默认、超时默认、容缺预审、二次退件报告等强制性措施

  1.缺席默认:示范区行政审批局向审批职能部门分发转递申请材料,审批职能部门不受件或者不在规定时间内受件、不参加一体审查活动的,视为审批职能部门默认同意,引起不良法律后果的,追究审批职能部门及相关人员责任。

  2.超时默认:审批职能部门接受建设单位同步提交的申请材料,未在规定时间内反馈并签署审查意见的,视为审批职能部门默认同意,引起不良法律后果的,追究审批职能部门及相关人员责任。

  3.容缺预审:对申请材料主件齐全、基本审批条件具备,但

  部分材料和条件暂缺的重点建设项目,项目方提出容缺审查申请并承诺在期限内补齐完备的,审批职能部门可以受理并进行预审。预审通过的,审批职能部门开出“预审通过意见单”,保障项目审批快速转入后续环节。项目方承诺期限终了,审批职能部门根据项目方补齐完备材料和条件情况,出具正式审查意见。

  4.二次退件报告:审批职能部门认为项目方提交的申请材料需要进一步修改完善的,应以书面形式一次性告知项目方修改完善的全部内容(第一次退件);项目方按照审批职能部门要求作出修改完善后,审批职能部门应当出具“同意”的审查意见,一般不得作第二次退件处理;因项目方按照审批职能部门要求修改完善后提交的申请材料仍不符合法定审批条件、必须作“二次退件”处理的,由审批职能部门对“二次退件”作出说明,向一定层级领导呈交“二次退件报告”,同意后方可“二次退件”。(示范区行政审批局牵头,各相关职能部门配合)

  (七)提前介入、联合辅导

  针对不同类型项目性质,分门别类的提供前期服务,通过提前介入、上门服务、超前辅导等服务措施,指导建设单位充分做好前期各项准备工作,确保申报材料要件齐备、一次性达到窗口进件的规范要求。(示范区行政审批局牵头负责,各相关部门配合)

  (八)全面落实推行联合会审模式

  1.多评合审。优化各类评估流程,整合项目涉及各部门评估审核职能,将原串联模式调整为并联模式,实行同步评估、同步审批、同步反馈、控制周期。合审相关内容包括:可行性研究报告、节能评价报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社会风险稳定性评估、水土保持方案、文物保护与考古方案、地震安全性评价、环境影响评价、交通影响评价、工程设计方案(含消防、人防设计方案等)。由行政审批局统一组织各相关评估审查部门开展评审工作。(示范区行政审批局牵头,各相关部门配合)

  2.多图联审。制定并实施施工图设计文件联合审查管理办法。实行施工图文件统一受理、并联审查,各审批部门的审查内容包括建筑节能、绿色建筑、技防、消防、人防、园林绿化、管网、防雷、抗震等事项。按照“统一标准、整合机构、联合审查、结果互认、共同监管”的要求,对已取得综合图审资格的图审机构出具的审查报告,消防、人防不再单独进行相关技术审查,依据综合图审机构的审查报告进行统一认可。(示范区行政审批局、住建局牵头负责,各相关部门配合)

  3.联合踏勘。对多个部门需要现场踏勘验证的工程建设项目,由建设单位向示范区政务服务中心统一提出申请,行政审批局协调组织相关业务部门及专家集中同步联合进行现场踏勘,由示范区政务服务中心一次性向建设单位反馈意见。(示范区行政审批局

  牵头,各相关部门配合)

  4.联合验收。制定并实施联合验收管理办法。按照“一口进件、统一受理、联合测绘、以测代核、核审分离、多验整合、一口出件”的办理方式,统一组织规划、建设(人防)、城管、生态环境、消防、档案管理等部门联合完成相关竣工专业验收及配套验收、备案。同步实行“一次委托、统一测绘、成果共享”的工作方式,委托测绘机构进行竣工综合测绘,并将工程实体测量结果与批准的施工图进行比对,出具竣工综合测绘报告。相关部门和单位依据竣工综合测绘报告、专业检测报告等技术材料和其他必要的材料,实行限时联合验收,统一竣工验收图纸和验收标准,统一出具验收意见。实行竣工备案一次性即时办理。(示范区住建局牵头,各相关部门配合)

  三、统一信息数据平台

  (九)全面推行项目审批信息系统

  1.进一步细化、完善项目审批系统。制定并实施审批管理系统运行管理办法。依托示范区政务服务平台,在现行阶段审批系统运用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升级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使其具备“多规合一”业务协同、在线并联审批、统计分析、监督管理等功能,在“一张蓝图”基础上开展审批,实现统一受理、并联审批、实时流转、跟踪督办。X年全面接入X省投资项目在线

  审批监管平台、X省施工许可管理系统、竣工验收系统等省级审批在线平台,实现工程建设项目所涉及的报建事项及手续、环节完成一口式、同步并联在线办理。(示范区政务公开办牵头负责,各相关部门配合)

  2.深入推进“互联网+审批服务”。各阶段涉及的审批事项全部纳入审批管理系统,通过审批管理系统在线监管审批部门的审批行为,对审批环节进行全过程跟踪督办及审批节点控制,杜绝“体外循环”。

  将建设项目报建用地红线图、设计方案图、施工图和竣工测绘图等项目基本信息一网归集,与质量安全和市场监管信息等进行整合,推动项目审批与事中事后监管深度融合,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满足工程全寿命期质量安全管理需要,为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提供数据支撑。(示范区行政审批局、政务公开办牵头负责,各相关职能部门配合)

  四、统一审批管理体系

  (十)“一张蓝图”统筹项目实施

  全面梳理各类规划基础数据目录,制定推进“多规合一”形成“一张蓝图”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分工安排、实施步骤和工作重点,建立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多规合一”协调机构,将“多规合一”纳

  入各类规划与空间管控要素,提出形成数据目录、统筹整合各类空间规划的具体要求和时间节点。(示范区自然资源局牵头,发改局、生态环境局配合)

  制定项目生成管理办法,统筹协调各部门对工程项目的建设条件以及需要开展的评估事项等要求,为项目建设单位落实建设条件、相关部门加强监督管理提供依据。(示范区自然资源局、发改局、住建局负责)

  建立“多规合一”业务协同平台,基本形成“多规合一”的“一张蓝图”,整合空间管控数据,明确生态保护线、文物保护区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控制线,形成管控边界清晰、责任主体明确和管控规则明晰的空间规划图,实现依托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的“多规合一”功能策划生成项目。(示范区自然资源局、政务公开办负责)

  整合空间图层数据,完成差异图斑分析,消除空间规划矛盾和差异,并制定消除空间规划矛盾和差异的工作计划,提高项目生成效率。(示范区自然资源局负责)

  根据“一张蓝图”统筹安排年度项目,并制定工程建设项目年度实施计划。(示范区发改局、自然资源局负责)

  (十一)推行“一口受理”、“一张表单”

  依托X区行政审批局,在示范区政务服务中心设立工程建设

  项目联合审批服务窗口,制定示范区“一窗式”审批管理办法,集中相关职能部门业务,按照“一份办事指南,一张申请表单,一套申报材料,牵头负责,并联审批”的运行模式,统一接件、统一出件。每一个审批阶段申请人只需提交一套申报材料,不同审批阶段的审批部门应当共享申报材料,申请人不再重复提交,进一步细化各审批阶段的办事指南、申请表单、申报材料目录等事项。(示范区行政审批局牵头,各相关职能部门配合)

  (十二)“一套机制”规范审批运行

  基本建立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各阶段的配套制度,以及牵头部门负责制、协调机制、督查制度、“多规合一”协同规则、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运行规则、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制度等,并不断进行修改完善。(示范区行政审批局牵头,各相关职能部门配合)

  X年底前,对管委会及办公室出台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全面梳理,提请并调整改革涉及到的规范性文件内容,完成规范性文件的立改废工作。(示范区司法局牵头,各相关职能部门配合)

  五、统一监管方式

  (十三)强化中介管理,规范市政公用服务

  1.整合市政公用服务资源。将供水、供电、燃气、热力、排水、通信等市政公用服务统一入驻示范区政务服务中心。研究制

  定市政公用服务管理办法,规范服务环节、办理流程、服务时限和服务标准,实现“一窗式”受理办结。(示范区行政审批局牵头负责,发改局、城管局、水务局配合)

  2.规范中介服务事项。制定中介服务管理制度,依托政务服务网建立“中介服务超市”,推行“红黑名单”制度和服务承诺制,实现对中介服务行为全过程监管。规范中介服务收费标准,查处违法违规收费行为。(各行业监管部门负责)

  (十四)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建立示范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红黑名单制度和守信联合激励制度。依托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建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信用信息模块,与省级审批管理系统和全国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台(X)、信用中国(X)网站实现互联互通,共享市场主体的信用信息,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联合协同惩戒机制。(示范区发改局、网信办、政务公开办牵头负责,各相关部门配合)

  (十五)强化事中事后监管

  制定并实施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相关制度和监督检查办法,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对于实施告知承诺制的审批事项,承诺人未履行承诺的,审批部门要依法撤销行政审批决定并追究承诺人的相应责任,记入不良行为记录,向社会公开。(示范区各相关行业监

  管部门负责)

  六、保障措施

  (十六)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加强领导,夯实责任。各部门要切实增强自觉性和主动性,坚决服从改革大局,明确领导、明确专人,密切协调配合,进一步细化措施,落实任务分工内容。成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担任领导小组组长,管委会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担任小组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示范区住建局。

  (十七)加强沟通协作和业务培训。各部门应指定专门协调联络人员,畅通沟通联络渠道,及时反馈改革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各业务部门要制定涉及改革内容的培训计划,确定培训内容,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工作人员和企业办事人员的业务培训,切实把改革措施落到实处。

  (十八)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加强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宣传,引导企业和社会公众充分知晓改革内容,准确把握相关政策,自觉运用改革成果。大力宣传改革的经验做法,通报鞭策后进单位,营造全区上下“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十九)强化督导考核。制定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督导和评估办法,进一步加大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过程的监

  督力度,强化对改革措施落实情况的督查。定期组织分析和问效,对行动快、措施实、效果好的单位进行通报表扬,对懒政怠政、消极应付、推诿扯皮以及违反联合审批规定的有关行为严肃问责,并纳入相关部门的绩效考核,保障示范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顺利推进。同时建立社会公开制度,及时向社会公布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工作成效。坚持每月向省级领导小组报送改革工作进展情况。

篇四:工程建设项目制度改革情况

tle>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汇报-百度文库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汇报

  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优化营商环境

  根据国家、省委、省政府、XX市委

  、市政府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提髙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的效率和质量,切实加快我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进程。今年以来,我市所有工程建设项目全部在XX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中,通过工程建设审批综合窗口实现“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件事一次办”,进一步精简办理流程,提高办事效率,优化营商环境,切实提升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

  一、主要做法

  1.加强组织领导,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为贯彻落实《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甘政办发〔2019〕

  60号)和《XX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酒政办发〔2019〕108号)的部署要求,进一步推进我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2021年8月我市成立了XX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多次组织相关部门召开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推进会,明确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中各部门承担的改革任务,对照任务清单积极推进各项工作进度,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各部门之间形成上下联动机制,共同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

  2.优化审批流程,提速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一是

  2021年7月制定印发了《XX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配套制定了承诺制、并联审批、代办服务、高效审批、区域化评估、模拟审批、容缺受理、容缺+并联审批等八个配套制度,以及四个审批阶段的事项清单、资料清单、申请表单等,通过减事项、减层级、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间,优化办事流程,进一步提高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效率;

  二是全面推进“多审合一、多证合一”审批制度改革,通过“减、放、并、转、调”等措施,将一般政府投资房建市政项目的“立项用地规划阶段”压缩办理时限至12个工作日,将“工程建设许可阶段”压缩办理时限至18个工作日,实现了项目建设审批提质增速;

  三是我市按照“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的原则,在XX设置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区(C区),并设置一个综合窗口,一个内部协调会议室,所有工程建设项目通过综合窗口接件,推送各审批部门并联审批,做到应传尽传,实现了网上受理、在线审批,切实提升了办事服务水平。

  3.形成上下合力,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平台建设。积极参与XX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平台建设。完成了XX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中审批事项的办事指南、法律法规依据、所需材料清单,事项办理流程等录入工作,并在系统中配置了一般政府投资房建市政项目、一般社会投资房建市政项目、一般交通项目、一般水利项目的等XX个项目审批流程图。先后组织XX、XX局、XX局、XX局等部门工作人员赴XX、XX学习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平台运行管理,并于XX月XX日、XX月XX日邀请平台开发工程师到XX对我市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人员进行系统培训。进一步提升工作人员专业水平,切实加快我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进程。

  二、取得的成效

  为深化“放管服”改革,创造良好营商环境,自2021年我市启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通过建立健全组织制度、优化审批制度框架和管理系统,在统一审批流程,精简审批环节,完善审批体系上下功夫,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流程更优。我市将工程审批划分为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四个阶段,将工程建设项目划分为一般政府投资房屋市政项目、政府投资线性市政项目、一般社会投资的房建市政项目、一般工业项目、带方案出让用地项目、社会投资中小型工程项目、一般水利项目、一般交通项目等XX类建设项目,明确了各类项目四个阶段的牵头单位,制定了各类项目最优流程图及四个审

  批阶段的事项清单、资料清单、申请表单等,通过减事项、减层级、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间,优化办事流程,由以往的部门逐一审批的“串联”模式变为多方同时受理的“并联”模式,实现了“一家牵头、并联审批、限时办结”,进一步提高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效率。

  (二)事项更少。全面推进“多审合一、多证合一”审批制度改革,将《建设项目规划选址意见书》、《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意见》、《建设项目用地批准书》、《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许可证》等四个涉及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进行了合并,将“工程质量监督”和“施工许可证核发”合并办理,取消了施工、监理、勘察、设计合同备案等审批事项,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瘦身”。全面推行项目审批“容缺受理”机制打破了原来“申请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形式后再受理”的传统,补正材料与受理审核两步骤同时进行,为市场主体开辟了一条审批服务的“绿色通道”,极大加快了项目前期手续办理。

  (三)环节更简。自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以来,我市按照“一张蓝图、一个系统、一个窗口、一张表单、一套机制”的“五个一”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体系,通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综合窗口接件,推送各部门并联审批,进一步简化了办事环节。同时为解决“多头审、多头改、多套图”等问题,推行多测合一、区域评估、多图联审、联合验收、中介服务等把相互分割的单一测量、评价整合并联起来,减少评估,实行“一次委托、联合测绘、成果共享”,使审批环节更加简化,服务水平更加提升,让群众体验到了“最多跑一次”及“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等便捷,解决了企业反复、重复提交材料等问题。

  (四)时限更短。严格控制审批时限,按照“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的原则,在XX设置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区,并设置综窗,协调各审批部门并联审批,全面推进“多审合一、多证合一”审批制度改革,通过“减、放、并、转、调”等措施,通过一窗受理、并联审批、实时流转、信息共享及“多测合一”、“多图联审”、“联合验收”等方式,将工程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所需审批时间由原来的近300个工作日压缩至90个工作日以内,实现了项目建设审批提质增速。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现阶段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改革工作已逐步转向标准化建设,在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全方位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上,亟需规范工程审批系统使用,持续提高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工作规范化、审批流程标准化,切实提升申请人满意度和获得感。请各部门、各单位要落实主体责任,对照国务院、甘肃省及我市关于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部署要求,认真查找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原因,加强部门间的协调管理力度,加强改革宣传培训的深度和广度,同时进一步规范工程审批系统应用,切实优化当地营商环境,在达成国家及省级对工改的相关要求的基础上,把工改工作落实到位。

  下一步我市将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一是

  加强部门间协调管理,理清各成员单位职责,加快工作进程,规范行政审批事项的事中事后监管,理顺审批后管理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项目协调联动机制,畅通部门协调联动运行机制,形成上下联动、部门协作的良好工作局面,有效提高行政服务效能;

  二是加快我市“区域评估”、“联合测绘”、“联合审图”、“联合验收”等工作,进一步优化完善审批流程、信息数据平台和审批管理体系,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继续深入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

  三是坚持靠前服务,进一步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按照“线上审批、不见面办理”的审批工作要求,加大宣传力度,主动对接服务,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办理时限,确保工程建设项目行政审批改革制度落实到位。

  XXXX局

  XX年XX月XX日

  根据市政府安排,我局负责牵头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现将有关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进展情况

  (一)高位推动,部门联动。成立以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完善工作机制,层层压实责任。制定了《淮南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淮府

  〔2019〕30号),细化分解任务,明确责任部门,制定时间表、路线图,确保改革工作有序推进。

  (二)精简事项,再造流程。按照改革要求,从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四个阶段审批时间压缩至120个工作日以内,工业建设项目压缩至40个工作日以内。全面梳理审批服务事项,以市场和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为导向,以解决行政审批过程中的痛点和堵点为切入点,能减则减、能并则并、能转则转,不留死角,本次改革共精简事项8项,合并事项7项,转变管理方式4项。8月12日市城乡建设局行政审批服务窗口核发了全省第一张施工许可证电子证照,建设单位只要网上资料填报完整,即可生成带有防伪二维码电子证照,建设单位可自行打印、留存,实现了不见面审批。

  (三)创新机制,规范运行。减少前置、取消限制,推进审批运行全流程、政务服务全过程公开,完善“五个一”审批管理体系。提升“一个系统”,整合建设覆盖全市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建成、试运行市级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框架和信息数据平台,提升“一个系统”,整合建设覆盖全市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该系统试运行期间,部分审批数据已经实现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与省、国家相关系统平台互联互通。强化“一个窗口”,在市数据资源管理局设立市工程建设项目综合受理窗口,优化审批服务,规范统一受理、统一发件、统一回复。构建“一张蓝图”,通过“多规合一平台”,完成了“一张蓝图”图形数据展示推送功能。细化“一张表单”,各审批阶段均实行“一份办事指南,一张申请表单,一套申报材料,完成多项审批”的运行模式,制定统一的流程图和材料清单,审批阶段申请人只需提交一套申报材料,不同审批阶段的审批部门共享申报材料。完善“一套机制”,围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已制定出台了《淮南市工程建设项目“一窗受理”工作规范》《淮南市工程建设项目区域评估实施办法》、《淮南市工程建设项目联合测绘实施方案》、《淮南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告知承诺制管理办法》、《淮南市工程建设项目并联审批管理办法》等相关管理办法,明确部门职责,明晰工作规程,规范审

  批行为,确保审批各阶段、各环节无缝衔接。

  二、存在问题

  (一)部门配合协作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是一项系统性强、涉及面广、涉及部门多的工作。我市共有20余个部门参与其中,如有一个部门的空间信息、审批数据系统没有实现互联互通,都将影响这项工作的推进,难以实现国家、省、市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

  (二)配套制度的建立健全需要进一步加快。在“四个一”审批管理体系中,“一套机制”是保障,各相关部门要抓紧梳理完善相关规章制度,根据改革需要做好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立改废释”工作,建立依法推进改革的长效机制,为改革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三)审批系统使用推进的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已经基本建成,从8月20日开始试运行以来,只有在施工许可阶段有项目申报办理,而其他阶段尚无批件,各部门要将本部门系统主动与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对接并上线使用,引导建设单位从审批系统进行申报。同时,有关单位要加强综合服务窗口人员配置、管理,确保改革工作落到实处。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加强协调,积极推进,完成各部门系统与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的互联互通,完善配套制度,加强培训,努力打造“审批事项少、办事效率高、营商成本低、政府服务优、创新创业活力强”的服务环境,助力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正宗好范文!

篇五:工程建设项目制度改革情况

tle>市2022年上半年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总结-百度文库

  本文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

  〔二〕规范审批事项。对全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进行全面清理,统一审批事项和法律依据,形成统一的审批事项名称和申请材料并市2022年上半年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总结

  向社会公布,明确各项审批事项的适用范围和前置条件,实行动态管理。

  2022年以来,依据《兴仁市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三)推行联合验收和联合测绘。推行规划、土地、园林、消防、实施方案》,我办在加快推动我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以下简人防、档案等事项限时联合验收,统一竣工验收图纸和验收标准,统一称“工改”〕工作中,仔细贯彻落实上级工改办的方针政策,积极推动出具验收看法。制定联合测绘实施方法、综合技术规程,统一工程建设我市工改工作,完成了阶段性改革任务。为有效推动后续工作,现将我项目行政审批监管中建筑面积计算规章,明确联合测绘内容、精度、成市工改工作总结如下。

  果形式等要求,相关部门竣工验收监管所需测绘内容和技术要求纳入

  一、主要做法

  综合技术规程。验收涉及的测量工作,由建设单位实行“一次托付、〔一〕精简审批环节。通过“减、并、转、调”等措施,精简审批联合测绘、成果共享”。

  环节。“减”-取消不合法、不合理、不须要的审批事项,减削保留事项(四)推行区域评估。在工业园区等特定区域将原来由企业分头进的前置条件。“并”—合并审批事项,对由同一部门实施的管理内容相行的市政配套设施、绿化方案、节能评价、地质灾难危急性评估、地近或者属于同一办理阶段的多个审批事项,整合为一个审批事项。“转”震安全性评价、压覆重要矿产资源评估、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方—转变管理方式,对能够征求相关部门看法方式替代的审批事项,调整案、规划水资源论证、防洪影响评价、建设项目安全评价等各项评估为内部协作事项。“调”—调部分事项的整审批时序。

  市2022年上半年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总结

  本文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

  评审,推行由市政府统一组织编制区域综合评估评审,实行区域评估,将建设项目评估评审由单体把关转化为整体把关、申请后评审转变为申请前服务。

  二、改革推动状况

  〔一〕文件出台方面。2022年印发文件1件〔《兴仁市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2022年工作要点》〕,草拟文件1件〔《兴仁市工程建设项目联合验收实施方案》,待州级文件出台后修改完善印发〕。

  〔二〕工作调度方面。成立兴仁市工改工作群;

  定期调度督查工改工作状况,前后印发文件2件〔《关于对州督查组督查兴仁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中发觉问题进行整改的通知〔仁工改办通〔2022〕〕1号、《关于进一步做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相关事宜的通知〔仁工改办通〔2022〕2号〕》〕,进一步梳理审批事项清单,核实各审批事项责任单位、分管领导及审批人员,进一步提升工改系统办件质量和数量。截至目前,兴仁市工改系统办件已结案数为42件,其中市监局办结7件。

  〔三〕窗口配置状况。

  兴仁市政务大厅已严格根据“一窗受理”要求,采纳“1+2+n”模式设置了审批服务窗口,市发改局、市自然资源局、市住建局和供水、供电、燃气、排水、通信、燃气、广电等市政服务企业都已安排专职经办人员入驻政务中心集中开展工作。在窗口放置了各审批阶段办事指南,方便企业、群众办事。目前正在积极统筹推动“全省通办、一次办成”工作。

  〔四〕审批环节精简状况。市工改小组成员单位积极落实省、州、市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要求,有序开展精简审批业务工作。一是统一了审批流程,根据项目不同分类分别制定了我市四种类型的工程项目审批流程图。二是统一了信息数据,基本建立以政务网为主,各部门专业网接入的网络体系,网上共享数据信息,本文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

  避开重复提交资料。三是统一了审批管理体系,根据州工改办下发的办理流程图和时限要求,基本实行一个窗口统一收件、出件,前台受理,后台审核,一套申报材料表单,一次性告知,在适当的环节该取消的取消、合并的合并、该并行的并行、该联合的联合开展审批。如由发改部门审批核预备案环节,环评、节能评价等不再作为前置;

  由自然资源局审批的环节合并用地规划许可与用地预审、工程规划许可与土使运用证、审批阶段和规划验收阶段测绘等;

  由供水部门审批的临时用水和正式用水许可;

  由住建局办理的施工许可证由换发正本改成一次性核发正副本,已取消建筑节能设计审查及招标问价备案,将质量安全监督手续〔含消防、人防工程〕与施工许可证合并办理等。四是统一了监管方式,对于调整到事后落实和告知承诺事项,各部门按行业要求,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督促指导实施主体承诺事项落实到位。

  三、取得成果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省、州工改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指导下,我市工改工作有序推动,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一是根据上级改革文件精神讨论制订了《兴仁市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二是依据“一窗受理”工作规程,在政务服务中心设置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综合服务窗口,基本具备了窗口统一收件、发件、询问等业务办理,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的条件。三是依据上级改革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订印发了3个配套文件。并根据黔西南州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清单〔74项〕及流程图示范文本开展工作。四是工改系统办件量有所突破,截止目前,通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进行网上办件59件,结案42件,在办1件,不予受理8件,退件8件。五是办件时限大幅缩短,已实现办理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看法书核发办结用时9个工作日内,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核发办结用时2个工作日,施工许可证办结用时3个工作日内,施工前特种设备安装、修理、改造告知办结用时1个工作

  本文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

  日内,规划许可证核发在办结用时5个工作日内。

  四、存在问题

  〔一〕改革成员单位重视不够。工改各成员单位认识有偏差,存在“谁家牵头谁家事”的状况,文件精神贯彻不力,部分成员单位未根据《兴仁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任务分解表》《兴仁市2022年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要点责任分解表》中的工作任务积极贯彻落实,参加改革的积极性不高。

  〔二〕并联审批工作推动不抱负。自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上线以来,我市一次性申报2个以上事项的并联审批事项仍为0件,项目询问申报过程中各阶段牵头部门对申报单位的引导不够,对各业务部门调度不力,各业务部门参加度不高,除自然资源局、住建局、市监局,其他部门涉及的需要办理事项仍未纳入线上办理,造成并联审批工作推动不抱负。

  〔三〕审批管理系统应用有待加强。审批管理系统于2022年8月上线运行,已基本具备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业务“一网通办”功能,但办理事项较少。截止到6月20日,我市通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完成办结件42件,其中自然资源部门20件、住建部门15件、市场监管部门7件。其他部门〔单位〕目前线上办件仍为0办件。

  〔四〕部分审批部门未严格根据工改审批时限办结,调度困难,综合服务窗口功能发挥不抱负

  我市已在政务服务中心设置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综合服务窗口,但与国家、省、州对改革的要求还有肯定差距,目前综合服务窗口办理和审批的事项主要是自然资源和住建的业务,除市场监局办理了7各件外,其他部门完全没有参加。存在牵头部门作用发挥不好,业务审批责任部门不协作,政务服务中心统筹不到位,市政公用服务单位未全部入驻政务大厅实行统一规范管理等问题。

  五、下步工作打算

  〔一〕做好统筹调度。充分履行工作职责,严格根据《兴仁市2022

  本文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

  年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要点责任分解表》文件要求及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责任分解,加强改革事项的统筹调度分析,动态调度工作进展。

  〔二〕推动并联审批。积极组织市级改革各成员单位根据要严格根据《兴仁市行政审批项目联合审批实施方案》,实行“一家牵头、并联审批、限时办结”要求。市自然资源局、市住建局在所牵头的阶段,牵头梳理对应阶段涉及审批事项申报材料,申报流程;

  提前为建设单位梳理项目所涉及的审批事项,指导项目建设单位做好事项联合申报工作,并调度好涉及审批部门的做好审批工作。牵头部门对建设单位做好并联申报、审批指导、推广、宣扬工作,引导建设单位进行多事项联合申报,推动各事项审批部门并联审批,缩短建设单位办事时间。

  〔三〕提升审批系统申报审批引导各部门和市政公用服务单位所涉及工程项目审批事项根据应报尽报的原则全部采纳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进行申报和审批,提升工程项目审批系统运用率,避开系统外申报审批。

篇六:工程建设项目制度改革情况

tle>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总结供参考-百度文库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总结供参考

  20__年,建筑业管理科认真贯彻落实《__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__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__政办〔20__〕__号)和《__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__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__政办发〔20__〕__号)的文件精神,按照__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安排的重点任务及相应的考核要求,全面推进改革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紧扣堵点,着力构建“五个一”审批管理体系。

  根据《__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__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__政办发〔20__〕__号)的文件要求,结合我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的实际情况,制定了《__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实施方案》从统一审批流程、统一信息数据平台、统一审批管理体系、统一监管方式等几个方面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实施全流程、全覆盖改革,并将一般政府投资房建市政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审批时间压缩至90个工作日以内,政府投资线性市政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审批时间压缩至100个工作日以内,一般社会投资房建市政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审批时间压缩至70个工作日以内,一般工业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审批时间压缩至60个工作日以内,一般交通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审批时间压缩至100个工作日以内,一般水利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审批时间压缩至120个工作日以内,其中一般社会投资房建市政项目中的

  中小型社会投资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审批时间压缩至68个工作日以内,带方案出让土地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审批时间压缩至68个工作日以内。

  “一个系统”市自然资源局牵头制定的我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多测合一”综合技术标准及相关工作制度和管理办法,积极与自然资源局对接__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推进“多评合一”“多规合一”“多测合一”“多图联审”“多验合一”等工作,为工程建设项目统筹实施提供基础保障。

  (二)紧扣痛点,全面落实各项改革任务。

  为落实协调联络机制,制定印发了《__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工作职责及工作制度》,明确了工改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和办公室的工作职责,为我市工改工作顺利进行做好制度保障;向工改小组各成员单位下发了《关于建立健全协调联络机制加快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通知》,确定了各成员单位的分管领导和联络员,切实做到上下联动、互联互通,并从涉及到工改任务较多的发改、工信、自然资源、住建、政管等部门各抽调了一名工作人员,组建了市工改领导小组专责工作组,为全力推进我市工改工作做好人力资源保障。

  按照《__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__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__政办发〔20__〕60号)要求,我省明确“由自然资源部门牵头统筹整合各类规划,划定各类控制线,构建‘多规合一’的‘一张蓝图’。制定项目生成管理办法,依托工程

  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加强多规合一业务协同,统筹协调各部门对工程建设项目提出建设条件以及需要开展评估评价事项等要求”,针对我市“一张蓝图”统筹项目实施中存在的推进慢推进难的具体问题,省工改办于12月23日对我市工改办和自然资源局进行工作督办,要求我市务必于20__年12月底前完成我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多规合一”相关板块的建设和对接工作。市工改办多次发文并带队实地敦促自然资源局提供相关图像数据资料,积极进行“多规合一”“一张蓝图”的系统对接。截至目前,市工改系统中“多规合一”“一张蓝图”板块现已完成“三区三线”中“三线”(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线)的地图数据的上传工作,影像图、定位查询功能还未实现,基本达到省工改办的要求。

  (三)紧扣难点,精心组织培训宣传。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涉及部门多、业务要求高、改革难度大。为深入学习改革政策,提高业务素质,市工改办组织了__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审批清单和审批流程图协调会、工改清单梳理工作会和审批管理系统启动暨应用培训会、建设单位系统应用培训会等多轮次宣传和培训,共培训150余人次,为后续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的上线运行提供保障。

篇七:工程建设项目制度改革情况

tle>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分析-百度文库

  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分析

  摘要:为保持建筑行业发展的良性态势,适应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新要求与新变化,文章依托政策文件的科学解读,采取相应举措,加快建设项目审批进程,压缩中间环节,旨在营造出更为高效的市场环境。

  关键词: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方向;应对策略

  前言

  基于建筑行业健康发展的整体考量,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方案,要求各地区要切实做好政府职能转变,有序减少审批流程,释放企业活力,促进营商环境的快速形成。在这种背景下,需要着眼于地区特点、企业诉求,制定针对性的改革方案,以推动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深入进行。

  1.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基本要求

  对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基本内容的梳理,实现了思维认知水平的稳步提升,使得政府部门以及相关工作人员,准确把握审批制度改革的主要方向,为制度改革的平稳进行提供了方向性引导。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对政府、社会投资等主体投资的房屋建筑、公共基础设施,在项目审批环节,应当进行全方面、全覆盖的制度性改革,打造流程覆盖的全过程审批机制,从而将项目立项、竣工验收、接入服务等项目审批流程进行集约化管理,集约化的审批方式,大大提升了建筑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效能,突出了市场在建筑行业准入判定方面的作用。同时,技术审查、中介服务等事项也被纳入到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之中,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对于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体系的健全与完善,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但是

  必须明确的是,根据相关规定,交通、水利、能源等工程项目作为特殊工程,不纳入到本次审批制度改革之中。

  2.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主要原则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涉及内容较多,为更好地处理不同群体的利益关系,释放更多的政策红利。有必要明确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主要原则,逐步形成体系性、规范性框架,确保改革举措制定的有效性。

  2.1合规性原则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波及众多施工企业、工程项目,为保证制度改革方案的最优化,最大程度地防范改革风险,减少审批制度改革对于原有市场秩序的冲击。改革环节,政府部门、施工企业等主体,需要在合规性原则的指导下,着眼于现有的政策法规,对各项制度改革举措的合法性、合理性开展全面评估,避免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方案,与建筑行业发展需求相违背,对建筑企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了妨碍作用。

  2.2高效性原则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必要的改革措施,科学压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细化审批内容、审批方法、审批标准,以减少房屋建筑、公共基础设施审批周期,为后续设计施工以及服务接入等活动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有效消除过往审批制度存在的冗余审批要素过多、审批周期过长等情况,达到统一审批流程、打造信息平台、优化监管方式的改革目标。

  3.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核心举措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环节,要求政府部门、企业等相关主体,准确把握制度改革的基本要求,逐步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的简洁化、信息化,在缩短审批周期的同时,强化政府对建筑企业的管理能力。

  3.1建立统一的建设项目审批流程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对于审批流程的统一性、集中性有着严格的要求。基于这种改革要求,需要做好系统性评估,针对于不合理、不必要的审批环节,进行有效的审批简化或者合并。例如,取消工程建设项目中的节能设方案、施工合同备案、人防初步设计方案等审批环节,减少工程建设项目的前置审批条件,促进了市场作用的发挥。除了做好上述工作之外,对于需要审批的建设项目,可以设置预审环节,根据预审结果,结合实际的审核内容,对审查范围、审查标准以及审查方法做好调整,同时为夯实工作责任,建立起高职承诺制、首问负责制、终身责任制,借助必要的制度创建,激发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企业办事人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达到简政放权的目的,可以有步骤地下放工程建筑项目审批权限,在权限下放环节,严格遵循合规性原则、高效性原则,兼顾法律政策要求以及建筑企业发展,以确保主管部门可以发挥主体优势,更好地参与到项目审批之中。考虑到,工程建筑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涉及内容较多,涵盖多个政府部门,横跨各级政府,因此在实际的改革环节,各地区、各部门之间需要加强沟通,做好信息共享,梳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下放权限,制定审批清单,明确权责界限。同时,对相关工作人员做好培训,通过培训,使得工作人员更好地适应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提升审批效能的稳步提升。

  3.2打造信息化建设项目审批平台

  近些年来,我国建筑企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建筑企业体量大,数量多,为更好地服务于建筑企业发展需求,降低审批工作的压力,提升审批服务质量,加速政府职能的转变。在统一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的基础上,还应当做好审批信息化平台的创设工作,将计算机技术、大数据技术、数据源技术纳入到信息化平台之中,通过技术优势的发挥,增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效率,基本流程如图1所示:

  图1审批信息化平台构成图

  具体来看,对信息化建设项目审批平台的应用,应当逐步做好审批范围的延伸,打造横向、纵向的审批信息化平台,构建起“多规合一”的业务协同、业务合并审批等全新的审批体系,依托信息化项目审批平台,政府部门、施工企业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审批需要,开展信息录入、获取、评估以及应用等工作,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有效数据做好提取,无线之中,增强了政府相关部门对于建筑项目的监管能力,为相关管理活动的稳步开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3.3完善全过程建设项目监管机制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环节,由于审批权下放,建筑企业主体作用凸显,工作人员应当着眼于实际,根据项目审批要求,完善全过程建设项目监管机制,形成内外兼顾的管控方式。例如,根据部门、人员分工,制定内部监管制度,对部门职责、人员分工情况做好评估,对于工作不合规的人员,依规进行处理,规范项目审批活动。对于审批环节,提供虚假材料的建筑企业,根据法律法规,做好出发,通过必要的监管,为审批制度改革营造良好的氛围,促进建筑市场秩序的良性运转。

  结语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对于建筑行业的发展有着极大的裨益,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举措。文章多角度探讨审批制度改革的基本要求、基本原则,坚持结果导向,采取系列举措,确保改革成效,为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1]

  参考文献:

  [1]陈雄民.国务院要求在全国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J].就业与保障,2019(12):113-114.

篇八:工程建设项目制度改革情况

tle>工作总结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程序改革试点工作情况报告-百度文库

  工程建设项目

  审批程序改革试点工作情况报告

  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程序改革“回头看”工作专责小组:

  2003年市出台了《AA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程序改革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改革方案》),经过一年多的运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为巩固改革成果,去年2月,市政府对《改革方案》实施情况进行“回头看”,并明确以禅城区为试点,对《改革方案》加以完善和推广。在市监察局和市行政服务中心的指导下,区监察局会同区行政服务中心全力推进改革工作,制定了《AA市禅城区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程序改革试行方案》(以下简称《试行方案》)。《试行方案》自2005年8月1日起开始实施,取得了较好成效。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确保试点工作顺利开展

  区政府对工程报建审批程序改革试点工作高度重视,将试点工作作为我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求各有关单位要提高认识,切实把深化工程报建审批程序改革作为规范审批行为、提高工作效率、优化行政服务、改善投资环境的一项标志性工作来抓好抓实,并明确区行政服务中心具体负责对所有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过程进行管理、协调和监督,区监察局负责对试点实施过程中的行政效能进行检查和监督,确保试点工作顺利开展。

  (一)广泛宣传动员,明确任务要求

  在2005年8月全面启动深化工程报建改革试点工作前,为确保改革工作在我区顺利开展,区行政服务中心牵头召开工程报建有关审批单位窗口负责人和业务科长动员会议。会议强调,各职能部门要切实提高认识,落实责任,把工程报建审批程序改革工作落到实处。会议要求,改革方案涉及的所有审批和服务部门必须统一使用行政服务中心开发的网上并联审批系统,接受中心对审批流程的全程监管。同时,区直部门要主动与市对口部门加强沟通协调,积极主动开展各项工作。

  为扩大工程报建改革试点工作的宣传面,我区先后在行政服务中心网站、禅城区政务网站、AA日报等多家媒体广泛宣传报道,增强了参与改革部门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同时也充分调动各部门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组织培训,提高窗口工作人员并联审批系统操作水平

  《试行方案》的实施,必须通过信息化手段来实现。建立一支素质高、业务精的队伍,是改革成败的关键。区行政服务中心把提高窗口工作人员业务素质放在首位,为使其熟练使用中心并联审批系统,市、区两级行政服务中心于《试行方案》实施初期组织所有工程报建有关审批单位进行并联审批系统操作培训学习,培训对象为窗口接件人员和后台审批人员,每个单位指定科室及工作人员参加。通过培训,窗口工作人员普遍提高了并联审批系统操作技能,为迅速、准确启动并联审批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明确责任,加强协调配合,建立工程报建联络员制度

  《试行方案》涉及多个部门共同实施,任何一个部门配合不力都会影响改革工作的推进。为及时全面掌握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区行政服务中心建立了工程报建联络员制度,充分发挥联络员的纽带作用。实践证明,联络员队伍在推进工程报建改革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各单位联络员认真履行职责,较好地发挥了参谋、助手和纽带作用。这对发现问题,及时商讨解决方法,加大工作力度,提高工作效率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四)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学习先进经验

  工程报建审批工作涉及单位多,工作难度大,需要充分利用各部门现有的网上办公信息技术系统,通过新程序和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整合优化网上审批系统,建立高效、便民的工程报建审批制度。为此,区监察局会同区行政服务中心通过采取“走出去学习考察,请进来交流经验”的做法,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到苏杭、东北等地学习,借鉴对方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程序改革方面的成功经验,集思广益,创新工作,总结提炼出适合我区的改革模式,进一步提高了改革工作的整体水平。

  二、深入细致做好各项工作,改革工作落到实处

  面对《试行方案》实施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区监察局与区行政服务中心以强烈的工作责任感,抓好工作落实,做到问题一个个解决,工作一件件抓好,最终实现了工作目标。

  (一)充分发挥监察部门行政效能监察的作用,推进效能建设工

  作

  在改革工作推进过程中,区监察局积极开展行政效能监察活动,把效能监察融入到《试行方案》实施的各个环节中。通过效能监察,督促、帮助行政审批职能部门健全监督机制,完善管理办法,提高工作效率。去年9月上旬,市、区两级监察局会同市、区两级行政服务中心对参与《试行方案》实施工作的市、区两级有关审批单位服务窗口进行了专项监督检查;9月中旬,区监察局会同区行政服务中心组织我区参与改革的相关部门召开《试行方案》实施一个月“回头看”工作会议。通过以上监督检查活动,对《试行方案》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检查,提出监察建议和工作意见,督促参与改革的行政机关加强管理,积极履行职责。参与改革的部门工作作风明显改善,办事效率明显提高。

  (二)充分发挥行政服务中心协调跨部门审批服务职能,努力解决难点问题

  区行政服务中心利用自身集中办公的优势,充分发挥协调监督职能,协调有关部门做好联合审批工作。按照《试行方案》设定的报建流程,各审批阶段分别由牵头部门负责抄告联办部门,并协调和督促联办部门并联审批、限时办结。但在具体操作中,针对各有关部门在并联审批过程中出现难以协调的问题,区行政服务中心切实强化协调职能,建立受理部门主动协调、中心多方协调、分管领导专门协调的机制。一般协调事项由受理部门负责,对涉及多个部门或情况比较复杂的审批事项,由行政服务中心通

  过召开联席会议或协调会议,督促相关部门相互配合,积极办理,使工程报建审批流程在各部门顺利运作。

  (三)创新审批方式,加快电子政务建设

  信息化是推动各职能部门创新审批服务方式、提高行政审批效率的有效手段。为配合《试行方案》的实施,实现部门之间审批信息的互通,提高办事效率,方便审批监督,在加快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区行政服务中心充分发挥AA行政服务网络平台,设置工程报建办事指南栏目,向群众公布审批程序、内容、条件、时限、结果等内容,方便群众办事,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从而促使各部门对外提供更优质高效的行政审批服务。

  市行政服务中心于2003年开发了建设工程报建并联审批系统,在完善修订并联审批系统过程中,区行政服务中心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与参与改革的各部门保持密切的沟通及良好的协作精神,充分听取部门建议,结合实际对审批系统提出了数十次的修订完善建议,并拓宽思路、大胆创新,针对并联审批系统使用初期联办部门在没有得到牵头部门抄告信息时,无法开展并联审批工作的情况,与市中心和菲奈特公司多方商讨研究,提出在坚持“牵头受理、报送相关、并联审批、限时办结”的前提下,联办部门也可先行受理的新举措。此举具有较大的兼容性及灵活性,适应申办人的多方面需求,对《试行方案》的顺利实施起到积极的作用。

  (四)建立良好互动机制,加强监督管理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程序改革,是区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重要环节。要抓好改革实施工作,重点是加强行政效能监督,建立健全审批监督机制。去年,中央和省纪检监察机关的有关领导多次考察市、区两级行政服务中心的建设情况,对行政服务中心在行政效能监察工作中发挥的作用给予充分肯定。在开展行政效能监察过程中,特别是在行政审批服务这一重要领域,纪检监察机关和行政服务中心互相配合,为开展窗口督办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区行政服务中心根据区政府赋予的职责,充分发挥集中办公的优势,依托行政服务中心现有的场地和资源,结合行政服务中心统一的服务、协调、监督等运作管理模式全面开展《试行方案》实施工作,经常深入到各个部门、各个窗口跟踪了解情况,进行具体指导,及时收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反馈给区监察局共同研究解决办法,抓紧出台了多项配套措施。区行政服务中心与区监察局的良性互动,使改革工作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三、实施《试行方案》的主要成效

  《试行方案》经过一年的运作,尽管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机构改革、新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但绝大多数部门都能以高度的工作责任心积极参与改革试点工作,积极配合区行政服务中心,切实开展并联审批工作,改革工作取得较好成效。

  (一)提高审批效率,打造政府服务品牌

  开展建设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压缩了审批事项,简化了审批程序。通过推行《试行方案》中提出的“牵头受理、报送相关,并联审批,限时办结”的审批模式,大大缩短了审批时间,将大部分单个审批环节的时限压缩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同时大大提高了工程项目审批的整体效率,将施工前项目审批时限,由原来的200多个工作日压缩在45个工作日内完成,实现了行政审批工作简便、快捷、高效的原则。改革工作成为政府服务的一个品牌和亮点,各地有多批考察团前来行政服务中心参观学习,新闻媒体给予了高度评价,区领导充分肯定改革成果。

  (二)建立并联审批机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区行政服务中心充分利用行政资源集中的优势,根据区政府赋予的职能,指导和协调各职能部门对审批服务项目进行清理、调整,并致力于组织和推动跨部门的并联审批。并联审批推动了各部门审批职能的转变,推动了审批方式的改革、优化和创新。通过使用并联审批系统,部门之间主动加强了沟通互动,使信息不通、各自为政的状况得到改善,在很大程度上堵塞了过去因部门之间分割封闭、互设壁垒而被报建单位钻审批空子的漏洞。

  (三)编印办事指南,明确报建规则

  为落实工程报建改革的具体要求,向投资者和申办人提供较为明确的报建指引,经反复征求参与改革的市、区两级26个职能部门的意见,区行政服务中心组织编印了《工程建设项目报建办事指南》。对工程报建的流程和操作要求进行说明,列出各相关职能部门在工程报建审批过程中所处的阶段、环节,以及各审

  批事项名称、申请材料、颁发的证件、审批时限等具体内容,明确了工程报建审批规则。

  (四)狠抓落实,注重实效

  《试行方案》的实施,确立了工程报建审批规则,改变了过去“行内人说不清,行外人听不明”的状况,进一步增加了审批的透明度和提高了工作效率。据统计,从去年8月至今,按照并联审批程序进行的工程报建审批业务量2215件。其中,立项规划选址阶段131件,建设用地审批阶段92件,项目设计招标(审批)阶段1137件,监理、施工招标阶段398件,报建施工阶段457件。

  四、实施《试行方案》存在的问题

  工程报建改革试点实施工作尽管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监督力度问题

  《试行方案》的实施充分利用了行政服务中心集中办公的优势,进驻行政服务中心的部门已实施了改革试点工作。但因行政服务中心人员不足,难以对未进驻中心的审批部门进行全程协调监督。从工程报建审批业务情况分析,未进驻中心的部门至今仍未开展并联审批业务。

  (二)审批职能不明晰,审批规则不规范问题

  《试行方案》实施过程中,有些部门审批职能不明晰,市、区两级对口部门审批规则不规范、不统一的问题时有发生。具体

  表现在市、区两级对口部门上报的办事指南存在较大差异。

  (三)思想观念问题

  在思想观念上,有些同志观念陈旧,未能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开拓创新。遇到新情况、新问题时,一些部门往往墨守成规。未能设身处地为投资者着想,更不能积极地在政策许可范围内灵活变通。

  以上是我区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程序改革试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要在巩固改革试点成果的同时,结合实际,切实解决存在的问题,推动改革工作的深入开展。

  AA市

  禅

  城

  区

  监

  察

  局

  AA市禅城区人民政府行政服务中心

  二OO六年九月十一日

篇九:工程建设项目制度改革情况

tle>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最新)-百度文库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优化

  X区营商环境,加快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

  度改革,进一步落实中、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相关政策,结

  合

  X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方案改革实施范围

  审批流程方面,涵盖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和公共设施接入服务

  的全过程。办理事项方面,主要包括行政许可等审批事项和技术

  审查、中介服务、市政公用服务以及备案等其他类型事项。

  项目类型为政府投资的审批类建设项目和社会投资的核准

  (备案)类建设项目,主要包括房屋建筑和城市基础设施等工程,不包括特殊工程和交通、水利、能源等领域的重大工程。水利、交通行业参照

  X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按照全

  省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总体要求,研究制定示范区水利、交通行业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二)工作目标

  X年上半年,初步建成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制度框架和信息

  数据平台。

  X年

  6月底完成与中省审批系统对接工作,X年底前,完成与相关系统平台互联互通。到

  X年底,通过工程建设项

  目审

  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整合优化审批流程,精简审批事项,提升审

  批效率,实现政府投资房屋建筑类、线性工程类项目从立项用地

  规划许可到竣工验收和公共设施接入服务,审批时间控制在

  120个工作日内;一般社会投资项目从取得用地到竣工验收和公共设

  施接入服务,审批时间控制在

  90个工作日内;带方案出让用地的

  社会投资项目、小型社会投资项目从取得用地到竣工验收和公共

  设施接入服务,审批时间控制在

  70个工作日内。基本建成统一的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和管理体系,确保审批效能在全省保持领先水

  平。

  二、统一审批流程

  (三)优化审批事项

  1.

  规范审批服务事项。制定审批事项清单,明确各项审批事

  项的适用范围和前置条件,对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审批事项坚决

  取消,清理不合理前置条件和“搭车”事项。取消房地产开发条

  件意见书、施工合同备案、建筑节能设计审查备案、地质灾害危

  险性评估备案、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审批等事项。取消建设项目水

  资源认证报告审查,纳入取水许可。取消各类保证金、押金、保

  险、市容规费收缴、资金到位证明等施工许可前置事项,改为由

  建设单位在承诺时限内缴纳各种规费。各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加强

  事中事后监管力度,实行动态跟踪管理。(示范区行政审批局牵头,各相关职能部门配合)

  2.

  合理划分项目类型。根据工程建设项目类型、投资类别、规模大小等,将工程建设项目划分为五类:政府投资房屋建筑类

  项目、政府投资线性工程类项目、一般社会投资项目、带方案出

  让用地的社会投资项目、小型社会投资项目

  (建筑面积不大于

  3000平方米、建筑高度不大于

  15米、功能单一、技术要求简单的工程

  建设项目)。

  3.

  分类细化审批流程。梳理并公布五类工程建设项目的审批

  流程图,明确各类项目审批阶段、审批部门、审批事项和各阶段

  牵头部门、审批时限、全流程审批时限。政府投资房屋建筑类项

  目、线性工程类项目的审批流程划分为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

  建设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四个审批阶段。一般社会投资项

  目及小型社会投资项目的审批流程划分为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

  可、竣工验收三个审批阶段。带方案出让用地的社会投资项目审

  批流程划分为工程建设许可、竣工验收两个审批阶段。

  立项用地规划许可阶段主要包括项目审批核准、选址意见书

  核发、用地预审、用地规划许可证核发等。工程建设许可阶段主

  要包括设计方案审查及概算审批、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核发等。

  施工许可阶段主要包括施工图、人防、消防等设计审核确认、施

  工许可证核发等。竣工验收阶段包括规划、消防、人防、档案等

  验收及竣工验收备案等。其他行政许可、强制性评估、中介服务、市政公用服务以及备案等事项纳入相关阶段办理,或与相关阶段

  并

  行推进。(示范区行政审批局牵头,示范区发改局、自然资源局、住建局、城管局分别负责)

  4.

  简化社会投资中小型项目审批流程。小型社会投资项目进

  一步减环节、压时限、强服务。

  (1)工程建设许可阶段,实行建

  设单位审批告知承诺制,直接办理工程规划许可事项,建设单位

  凭承诺书申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2)施工许可阶段实行即办

  制,人防工程质量监督手续、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手续与施工许可

  证核发同步办理,不再单独申报人防工程质量监督检查事项。

  (3)

  原则上不再强制要求进行工程监理,建设单位可以自主决策选择

  监理或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等其它管理模式,有条件的建设单位

  实行自管模式。(示范区自然资源局、住建局、行政审批局分别负

  责)

  (四)精简审批条件

  1.

  精简审批、核准前置条件。新增建设用地的建设项目,用

  地预审意见可作为使用土地证明文件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

  证,用地批准手续在施工许可前完成即可。政府投资的审批类建

  设项目及企业投资的核准类建设项目,只保留规划选址、用地预

  审两项前置审批,环境影响评价、节能评价、地震安全性评价等

  评价事项不作为项目可研审批或核准前置条件,地震安全性评价

  在工程设计前完成即可,其他评价事项在项目开工前完成即可。

  (示范区发改局、行政审批局、自然资源局、住建局、生态环境

  局分别负责)

  2.

  推行区域整体评估和虚拟业主制度。制定示范区区域评估

  实施细则。其中对于示范区相关园区内规划用途明确,以及产业

  布局相对集中的拟出让土地可由所在地的自贸办、工业园区公司、农科集团或

  X区政府所属部门以虚拟业主身份统一办理节能评价、压覆重要矿产资源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环境影响评价、地震安全性评价、文物保护和考古、水资源论证等评估评价事项。

  项目单位通过“招拍挂”取得土地使用权并缴纳相关税费后,直

  接承接虚拟业主先期办理的审批结果,相关审批部门不再要求项

  目单位重新办理上述手续,从而实现区域内建设项目共享评价结

  果、规划目标统一,缩短项目落地时间。(示范区住建局、发改局、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水务局、文旅体育局分别负责,X区政

  府、自贸办、工业园区公司、农科集团配合)

  3.

  推行告知承诺制审批模式。制定示范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

  告知承诺制实施方案。明确告知承诺的目标、范围、条件、事项、程序及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措施等。对于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豁免

  清单外的项目,梳理公布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实行审批制和告知承

  诺制的项目分类清单。建立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豁免清

  单制度,明确施工图审查豁免项目清单,对于施工图审查豁免清

  单内的项目,实行告知承诺制和设计人员终身负责制。对符合片

  区(产业园区)规划环评清单式管理的建设项目和城市基础设施

  项目、民生工程项目,实行环评文件审批告知承诺制。对已实施

  区域评估的工

  程建设项目,相应的审批事项实行审批告知承诺制。

  实行告知承诺制的事项,审批部门依据申请人承诺和信用状况作

  出审批决定,并督促企业限期补办相关手续。监管部门在规定期

  限内对企业履行承诺情况进行检查,发现没有履行承诺的,依法

  予以处理,并取消企业承诺资格,由企业承担违反承诺造成的法

  律责任和所有经济损失;依托信用中国等社会公共信用平台,对

  存在失信行为的企业,不得适用承诺审批制度模式。

  (示范区行政

  审批局牵头负责,各相关职能部门配合)

  (五)简化审批环节

  1.

  审批环节同步并行办理。对涉及共同审批办理的事项,由

  示范区政务服务中心统一协调,各阶段牵头单位组织相关审批职

  能单位同步开展联合评审、联合图审、联合踏勘、联合验收、多

  证联办,做到“一窗受理、并联审批、限时办结”。同时制定联

  合评审、联合图审、联合踏勘、联合验收等相关并联审批的管理

  办法,配套细化合并审批事项办理的具体要求及目录。其中采用

  招拍挂方式出让用地的项目,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与土地出让合

  同签订合并办理。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手续办理与建筑工程

  施工许可证核发同步办理。其他管理内容相近或属于同一审批阶

  段的审批事项合并办理。

  (示范区行政审批局牵头,各相关职能部

  门配合)

  2.

  转变办理方式。对于能够用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方式替代的

  审批事项,调整为政府内部协作事项。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时,一并进行设计方案审查,由发证部门就初步设计方案、建筑

  节能设计、抗震设防、人防工程、绿色建筑等征求相关部门和单

  位的意见,其他部门不再对设计方案进行单独审查。同时进一步

  完善强化项目统一代码管理,以项目统一代码作为项目唯一身份,开展后续的审批及监管等业务。

  (示范区发改局、自然资源局、住

  建局分别负责,各相关职能部门配合)

  3.

  优化配套设施报装审批时序。供水、供电、燃气、热力、排水、通信等项目配套设施报装审批提前到施工许可证核发后可

  申请办理,在工程施工阶段同步完成相关服务配套设施建设,竣

  工验收后直接办理接入开通事宜。

  (示范区发改局、城管局、水务

  局分别负责,各相关职能部门配合)

  4.

  简化招投标手续。依法必须公开招标的项目,勘察、设计

  招标可同步办理,不再单独核准。对政府投资的公共服务建设项

  目,在保证招标投标工作质量前提下,招标人与投标人可协商确

  定投标文件编制时间。项目单位可依据可研批复或设计方案的核

  准意见办理工程总承包开标手续。非国有资金项目由建设单位自

  主选择发包方式,不再办理直接发包通知书等相关手续,依据发

  包施工合同方可办理后续相关报建手续。

  使用国有企业单位资金,施工总承包单项合同额

  3000万元以下的房屋建筑工程,招标条件

  备

  案、资格预审文件备案、招标文件备案和招投标情况书面报告

  全部简化为告知性备案。

  (示范区行政审批局、住建局负责,公共

  资源交易中心配合)

  (六)实施缺席默认、超时默认、容缺预审、二次退件报告

  等强制性措施

  1.

  缺席默认:示范区行政审批局向审批职能部门分发转递申

  请材料,审批职能部门不受件或者不在规定时间内受件、不参加

  一体审查活动的,视为审批职能部门默认同意,引起不良法律后

  果的,追究审批职能部门及相关人员责任。

  2.

  超时默认:审批职能部门接受建设单位同步提交的申请材

  料,未在规定时间内反馈并签署审查意见的,视为审批职能部门

  默认同意,引起不良法律后果的,追究审批职能部门及相关人员

  责任。

  3.

  容缺预审:对申请材料主件齐全、基本审批条件具备,但

  部分材料和条件暂缺的重点建设项目,项目方提出容缺审查申请

  并承诺在期限内补齐完备的,审批职能部门可以受理并进行预审。

  预审通过的,审批职能部门开出“预审通过意见单”,保障项目

  审批快速转入后续环节。项目方承诺期限终了,审批职能部门根

  据项目方补齐完备材料和条件情况,出具正式审查意见。

  4.

  二次退件报告:审批职能部门认为项目方提交的申请材料

  需要进一步修改完善的,应以书面形式一次性告知项目方修改完

  善的全部内容(第一次退件)

  ;项目方按照审批职能部门要求作出

  修改完善后,审批职能部门应当出具“同意”的审查意见,一般

  不得作第二次退件处理;因项目方按照审批职能部门要求修改完

  善后提交的申请材料仍不符合法定审批条件、必须作“二次退

  件”处理的,由审批职能部门对“二次退件”作出说明,向一定

  层级领导呈交“二次退件报告”,同意后方可“二次退件”。

  (示

  范区行政审批局牵头,各相关职能部门配合)

  (七)提前介入、联合辅导

  针对不同类型项目性质,分门别类的提供前期服务,通过提

  前介入、上门服务、超前辅导等服务措施,指导建设单位充分做

  好前期各项准备工作,确保申报材料要件齐备、一次性达到窗口

  进件的规范要求。(示范区行政审批局牵头负责,各相关部门配合)

  八)全面落实推行联合会审模式

  1.

  多评合审。优化各类评估流程,整合项目涉及各部门评估

  审核职能,将原串联模式调整为并联模式,实行同步评估、同步

  审批、同步反馈、控制周期。合审相关内容包括:可行性研究报

  告、节能评价报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社会风险稳定性评估、水土保持方案、文物保护与考古方案、地震安全性评价、环境影

  响评价、交通影响评价、工程设计方案(含消防、人防设计方案

  等)。

  由行政审批局统一组织各相关评估审查部门开展评审工作。

  (示范区行政审批局牵头,各相关部门配合)

  2.

  多图联审。制定并实施施工图设计文件联合审查管理办法。

  实行施工图文件统一受理、并联审查,各审批部门的审查内容包

  括建筑节能、绿色建筑、技防、消防、人防、园林绿化、管网、防雷、抗震等事项。按照“统一标准、整合机构、联合审查、结

  果互认、共同监管”的要求,对已取得综合图审资格的图审机构

  出具的审查报告,消防、人防不再单独进行相关技术审查,依据

  综合图审机构的审查报告进行统一认可。

  (示范区行政审批局、住

  建局牵头负责,各相关部门配合)

  3.

  联合踏勘。对多个部门需要现场踏勘验证的工程建设项目,由建设单位向示范区政务服务中心统一提出申请,行政审批局协

  调组织相关业务部门及专家集中同步联合进行现场踏勘,由示范

  区政务服务中心一次性向建设单位反馈意见。

  (示范区行政审批局

  牵头,各相关部门配合)

  4.

  联合验收。制定并实施联合验收管理办法。按照“一口进

  件、统一受理、联合测绘、以测代核、核审分离、多验整合、一

  口出件”的办理方式,统一组织规划、建设(人防)

  、城管、生态

  环境、消防、档案管理等部门联合完成相关竣工专业验收及配套

  验收、备案。同步实行“一次委托、统一测绘、成果共享”的工

  作方

  式,委托测绘机构进行竣工综合测绘,并将工程实体测量结

  果与批准的施工图进行比对,出具竣工综合测绘报告。相关部门

  和单位依据竣工综合测绘报告、专业检测报告等技术材料和其他

  必要的材料,实行限时联合验收,统一竣工验收图纸和验收标准,统一出具验收意见。实行竣工备案一次性即时办理。

  (示范区住建

  局牵头,各相关部门配合)

  三、统一信息数据平台

  (九)全面推行项目审批信息系统

  1.进一步细化、完善项目审批系统。制定并实施审批管理系

  统运行管理办法。依托示范区政务服务平台,在现行阶段审批系

  统运用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升级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使

  其具备“多规合一”业务协同、在线并联审批、统计分析、监督

  管理等功能,在“一张蓝图”基础上开展审批,实现统一受理、并联审批、实时流转、跟踪督办。

  X年全面接入

  X省投资项目在线

  审批监管平台、X省施工许可管理系统、竣工验收系统等省级审批

  在线平台,实现工程建设项目所涉及的报建事项及手续、环节完

  成一口式、同步并联在线办理。

  (示范区政务公开办牵头负责,各

  相关部门配合)

  2.深入推进“互联网

  +审批服务”。

  各阶段涉及的审批事项全

  部纳入审批管理系统,通过审批管理系统在线监管审批部门的审

  批

  行为,对审批环节进行全过程跟踪督办及审批节点控制,杜绝

  “体外循环”。

  将建设项目报建用地红线图、设计方案图、施工图和竣工测

  绘图等项目基本信息一网归集,与质量安全和市场监管信息等进

  行整合,推动项目审批与事中事后监管深度融合,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满足工程全寿命期质量安全管理

  需要,为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提供数据支撑。

  (示范区行政审批局、政务公开办牵头负责,各相关职能部门配合)

  四、统一审批管理体系

  (十)“一张蓝图”统筹项目实施

  全面梳理各类规划基础数据目录,制定推进“多规合一”形

  成“一张蓝图”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分工安排、实施步骤

  和工作重点,建立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多规合一”协调机构,将“多规合一”纳

  入各类规划与空间管控要素,提出形成数据目录、统筹整合各类

  空间规划的具体要求和时间节点。

  (示范区自然资源局牵头,发改

  局、生态环境局配合)

  制定项目生成管理办法,统筹协调各部门对工程项目的建设

  条件以及需要开展的评估事项等要求,为项目建设单位落实建设

  条件、相关部门加强监督管理提供依据。

  (示范区自然资源局、发

  改局、住建局负责)

  建立“多规合一”业务协同平台,基本形成“多规合一”的

  “一张蓝图”,整合空间管控数据,明确生态保护线、文物保护

  区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控制线,形成管控边界

  清晰、责任主体明确和管控规则明晰的空间规划图,实现依托工

  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的“多规合一”功能策划生成项目。

  (示

  范区自然资源局、政务公开办负责)

  整合空间图层数据,完成差异图斑分析,消除空间规划矛盾

  和差异,并制定消除空间规划矛盾和差异的工作计划,提高项目

  生成效率。(示范区自然资源局负责)

  根据“一张蓝图”统筹安排年度项目,并制定工程建设项目

  年度实施计划。(示范区发改局、自然资源局负责)

  (十一)推行“一口受理”、“一张表单”

  依托

  X区行政审批局,在示范区政务服务中心设立工程建设

  项目联合审批服务窗口,制定示范区“一窗式”审批管理办法,集中相关职能部门业务,按照“一份办事指南,一张申请表单,一套申报材料,牵头负责,并联审批”的运行模式,统一接件、统一出件。每一个审批阶段申请人只需提交一套申报材料,不同

  审批阶段的审批部门应当共享申报材料,申请人不再重复提交,进一步细化各审批阶段的办事指南、申请表单、申报材料目录等

  事

  项。(示范区行政审批局牵头,各相关职能部门配合)

  (十二)“一套机制”规范审批运行

  基本建立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竣

  工验收各阶段的配套制度,以及牵头部门负责制、协调机制、督

  查制度、“多规合一”协同规则、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运

  行规则、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制度等,并不断进行修改完善。

  (示范

  区行政审批局牵头,各相关职能部门配合)

  X年底前,对管委会及办公室出台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全面梳

  理,提请并调整改革涉及到的规范性文件内容,完成规范性文件

  的立改废工作。(示范区司法局牵头,各相关职能部门配合)

  五、统一监管方式

  (十三)强化中介管理,规范市政公用服务

  1.整合市政公用服务资源。将供水、供电、燃气、热力、排

  水、通信等市政公用服务统一入驻示范区政务服务中心。研究制

  定市政公用服务管理办法,规范服务环节、办理流程、服务时限

  和服务标准,实现“一窗式”受理办结。

  (示范区行政审批局牵头

  负责,发改局、城管局、水务局配合)

  2.规范中介服务事项。制定中介服务管理制度,依托政务服

  务网建立“中介服务超市”,推行“红黑名单”制度和服务承诺

  制,实现对中介服务行为全过程监管。规范中介服务收费标准,查

  处违法违规收费行为。

  (各行业监管部门负责)

  (十四)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建立示范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红黑名单制度和守信联合激励

  制度。依托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建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

  信用信息模块,与省级审批管理系统和全国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

  台(

  X)、信用中国(

  X)网站实现互联互通,共享市场主体的信用

  信息,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联合协同惩戒机制。

  (示范

  区发改局、网信办、政务公开办牵头负责,各相关部门配合)

  (十五)强化事中事后监管

  制定并实施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相关制度和监督检查办法,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肃查

  处违法违规行为。对于实施告知承诺制的审批事项,承诺人未履

  行承诺的,审批部门要依法撤销行政审批决定并追究承诺人的相

  应责任,记入不良行为记录,向社会公开。

  (示范区各相关行业监

  管部门负责)

  六、保障措施

  (十六)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加强领导,夯实责任。各部

  门要切实增强自觉性和主动性,坚决服从改革大局,明确领导、明确专人,密切协调配合,进一步细化措施,落实任务分工内容

  成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担

  任领导小

  组组长,管委会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各有关部门主要

  负责人担任小组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示范区住建局。

  (十七)加强沟通协作和业务培训。各部门应指定专门协调

  联络人员,畅通沟通联络渠道,及时反馈改革推进过程中遇到的

  问题。同时各业务部门要制定涉及改革内容的培训计划,确定培

  训内容,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工作人员和企业办事人员的业务

  培训,切实把改革措施落到实处。

  (十八)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

  等媒体,加强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宣传,引导企

  业和社会公众充分知晓改革内容,准确把握相关政策,自觉运用

  改革成果。大力宣传改革的经验做法,通报鞭策后进单位,营造

  全区上下“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十九)强化督导考核。制定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

  作督导和评估办法,进一步加大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过程的监

  督力度,强化对改革措施落实情况的督查。定期组织分析和问效,对行动快、措施实、效果好的单位进行通报表扬,对懒政怠政、消极应付、推诿扯皮以及违反联合审批规定的有关行为严肃问责,并纳入相关部门的绩效考核,保障示范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

  改革工作顺利推进。同时建立社会公开制度,及时向社会公布工

  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工作成效。坚持每月向省级领导小组

  报送改革工

  作进展情况。

篇十:工程建设项目制度改革情况

tle>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汇报2篇-百度文库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汇报2篇

  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优化营商环境

  根据国家、省委、省政府、__市委

  、市政府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提髙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的效率和质量,切实加快我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进程。今年以来,我市所有工程建设项目全部在__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中,通过工程建设审批综合窗口实现“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件事一次办”,进一步精简办理流程,提高办事效率,优化营商环境,切实提升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

  一、主要做法

  1.加强组织领导,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为贯彻落实《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甘政办发〔20__〕60号)和《__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酒政办发〔20__〕108号)的部署要求,进一步推进我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20__年8月我市成立了__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多次组织相关部门召开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推进会,明确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中各部门承担的改革任务,对照任务清单积极推进各项工作进度,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各部门之间形成上下联动机制,共同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

  2.优化审批流程,提速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

  一是20__年7月制定印发了《__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配套制定了承诺制、并联审批、代办服务、高效审批、区域化评估、模拟审批、容缺受理、容缺+并联审批等八个配套制度,以及四个审批阶段的事项清单、资料清单、申请表单等,通过减事项、减层级、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间,优化办事流程,进一步提高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效率;

  二是全面推进“多审合一、多证合一”审批制度改革,通过“减、放、并、转、调”等措施,将一般政府投资房建市政项目的“立项用地规划阶段”压缩办理时限至12个工作日,将“工程建设许可阶段”压缩办理时限至18个工作日,实现了项目建设审批提质增速;

  三是我市按照“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的原则,在__设置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区(C区),并设置一个综合窗口,一个内部协调会议室,所有工程建设项目通过综合窗口接件,推送各审批部门并联审批,做到应传尽传,实现了网上受理、在线审批,切实提升了办事服务水平。

  3.形成上下合力,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平台建设。积极参与__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平台建设。完成了__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中审批事项的办事指南、法律法规依据、所需材料清单,事项办理流程等录入工作,并在系统中配置了一般政府投资房建市政项目、一般社会投资房建市政项目、一般交通项目、一般水利项目的等__个项目审批流程图。先后组织__、__局、__局、__局等部门工作人员赴__、__学习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平台运行管理,并于__月__日、__月__日邀请平台开发工程师到__对我市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人员进行系统培训。进一步提升工作人员专业水平,切实加快我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进程。

  二、取得的成效

  为深化“放管服”改革,创造良好营商环境,自20__年我市启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通过建立健全组织制度、优化审批制度框架和管理系统,在统一审批流程,精简审批环节,完善审批体系上下功夫,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流程更优。我市将工程审批划分为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四个阶段,将工程建设项目划分为一般政府投资房屋市政项目、政府投资线性市政项目、一般社会投资的房建市政项目、一般工业项目、带方案出让用地项目、社会投资中小型工程项目、一般水利项目、一般交通项目等__类建设项目,明确了各类项目四个阶段的牵头单位,制定了各类项目最优流程图及四个审批阶段的事项清单、资料清单、申请表单等,通过减事项、减层级、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间,优化办事流程,由以往的部门逐一审批的“串联”模式变为多方同时受理的“并联”模式,实现了“一家牵头、并联审批、限时办结”,进一步提高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效率。

  (二)事项更少。全面推进“多审合一、多证合一”审批制度改革,将《建设项目规划选址意见书》、《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意见》、《建设项目用地批准书》、《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许可证》等四个涉及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进行了合并,将“工程质量监督”和“施工许可证核发”合并办理,取消了施工、监理、勘察、设计合同备案等审批事项,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瘦身”。全面推行项目审批“容缺受理”机制打破了原来“申请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形式后再受理”的传统,补正材料与受理审核两步骤同时进行,为市场主体开辟了一条审批服务的“绿色通道”,极大加快了项目前期手续办理。

  (三)环节更简。自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以来,我市按照“一张蓝图、一个系统、一个窗口、一张表单、一套机制”的“五个一”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体系,通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综合窗口接件,推送各部门并联审批,进一步简化了办事环节。同时为解决“多头审、多头改、多套图”等问题,推行多测合一、区域评估、多图联审、联合验收、中介服务等把相互分割的单一测量、评价整合并联起来,减少评估,实行“一次委托、联合测绘、成果共享”,使审批环节更加简化,服务水平更加提升,让群众体验到了“最多跑一次”及“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等便捷,解决了企业反复、重复提交材料等问题。

  (四)时限更短。严格控制审批时限,按照“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的原则,在__设置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区,并设置综窗,协调各审批部门并联审批,全面推进“多审合一、多证合一”审批制度改革,通过“减、放、并、转、调”等措施,通过一窗受理、并联审批、实时流转、信息共享及“多测合一”、“多图联审”、“联合验收”等方式,将工程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所需审批时间由原来的近300个工作日压缩至90个工作日以内,实现了项目建设审批提质增速。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现阶段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改革工作已逐步转向标准化建设,在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全方位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上,亟需规范工程审批系统使用,持续提高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工作规范化、审批流程标准化,切实提升申请人满意度和获得感。请各部门、各单位要落实主体责任,对照国务院、甘肃省及我市关于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部署要求,认真查找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原因,加强部门间的协调管理力度,加强改革宣传培训的深度和广度,同时进一步规范工程审批系统应用,切实优化当地营商环境,在达成国家及省级对工改的相关要求的基础上,把工改工作落实到位。

  下一步我市将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一是加强部门间协调管理,理清各成员单位职责,加快工作进程,规范行政审批事项的事中事后监管,理顺审批后管理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项目协调联动机制,畅通部门协调联动运行机制,形成上下联动、部门协作的良好工作局面,有效提高行政服务效能;

  二是加快我市“区域评估”、“联合测绘”、“联合审图”、“联合验收”等工作,进一步优化完善审批流程、信息数据平台和审批管理体系,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继续深入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

  三是坚持靠前服务,进一步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按照“线上审批、不见面办理”的审批工作要求,加大宣传力度,主动对接服务,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办理时限,确保工程建设项目行政审批改革制度落实到位。

  ____局

  __年__月__日

  根据市政府安排,我局负责牵头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现将有关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进展情况

  (一)高位推动,部门联动。成立以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完善工作机制,层层压实责任。制定了《淮南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淮府〔20__〕30号),细化分解任务,明确责任部门,制定时间表、路线图,确保改革工作有序推进。

  (二)精简事项,再造流程。按照改革要求,从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四个阶段审批时间压缩至120个工作日以内,工业建设项目压缩至40个工作日以内。全面梳理审批服务事项,以市场和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为导向,以解决行政审批过程中的痛点和堵点为切入点,能减则减、能并则并、能转则转,不留死角,本次改革共精简事项8项,合并事项7项,转变管理方式4项。8月12日市城乡建设局行政审批服务窗口核发了全省第一张施工许可证电子证照,建设单位只要网上资料填报完整,即可生成带有防伪二维码电子证照,建设单位可自行打印、留存,实现了不见面审批。

  (三)创新机制,规范运行。减少前置、取消限制,推进审批运行全流程、政务服务全过程公开,完善“五个一”审批管理体系。提升“一个系统”,整合建设覆盖全市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建成、试运行市级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框架和信息数据平台,提升“一个系统”,整合建设覆盖全市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该系统试运行期间,部分审批数据已经实现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与省、国家相关系统平台互联互通。强化“一个窗口”,在市数据资源管理局设立市工程建设项目综合受理窗口,优化审批服务,规范统一受理、统一发件、统一回复。构建“一张蓝图”,通过“多规合一平台”,完成了“一张蓝图”图形数据展示推送功能。细化“一张表单”,各审批阶段均实行“一份办事指南,一张申请表单,一套申报材料,完成多项审批”的运行模式,制定统一的流程图和材料清单,审批阶段申请人只需提交一套申报材料,不同审批阶段的审批部门共享申报材料。完善“一套机制”,围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已制定出台了《淮南市工程建设项目“一窗受理”工作规范》《淮南市工程建设项目区域评估实施办法》、《淮南市工程建设项目联合测绘实施方案》、《淮南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告知承诺制管理办法》、《淮南市工程建设项目并联审批管理办法》等相关管理办法,明确部门职责,明晰工作规程,规范审批行为,确保审批各阶段、各环节无缝衔接。

  二、存在问题

  (一)部门配合协作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是一项系统性强、涉及面广、涉及部门多的工作。我市共有20余个部门参与其中,如有一个部门的空间信息、审批数据系统没有实现互联互通,都将影响这项工作的推进,难以实现国家、省、市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

  (二)配套制度的建立健全需要进一步加快。在“四个一”审批管理体系中,“一套机制”是保障,各相关部门要抓紧梳理完善相关规章制度,根据改革需要做好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立改废释”工作,建立依法推进改革的长效机制,为改革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三)审批系统使用推进的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已经基本建成,从8月20日开始试运行以来,只有在施工许可阶段有项目申报办理,而其他阶段尚无批件,各部门要将本部门系统主动与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对接并上线使用,引导建设单位从审批系统进行申报。同时,有关单位要加强综合服务窗口人员配置、管理,确保改革工作落到实处。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加强协调,积极推进,完成各部门系统与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的互联互通,完善配套制度,加强培训,努力打造“审批事项少、办事效率高、营商成本低、政府服务优、创新创业活力强”的服务环境,助力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篇十一:工程建设项目制度改革情况

le>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进展情况-百度文库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进展情况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进展情

  况2篇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进展情况1

  自全州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开展以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州政府关于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意见的精神,努力构建科学、便捷、高效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体系,促进政府职能向减审批、强监管、优服务转变,推动我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一、承接落实省、州取消下放工程项目行政审批事项

  (一)精简审批事项。我县紧扣省州政府关于取消调整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这个重点,对全县行政审批事项进行清理清查,凡无法律法规规章依据的行政审批事项,一律取消,在此基础上取消非行政许可项目,调整为部门内部管理事项;对下放到县级的审批项目,明确承接部门、实施依据、办理要件和办理时限,做好承接落实工作。

  (二)完成权责清单制度工作。一是认真自查梳理,摸清权力底数。坚持职权法定、简政放权、便民高效的原则,认真梳理核查现行行政权力,明确责任事项。二是认真学习,强化业务培训。组织全县各部门权力清单工作业务培训会议,重点围绕法律、法

  规、规章和行政权力界定进行培训学习,为认真梳理各单位行政审批事项奠定了基础。二、优化和规范行政审批流程

  (一)优化并联审批,压缩审批时限。将政府投资房建、市政工程类项目以及社会投资类项目的审批流程分别进行并联审批,并按照“一家牵谢谢欣赏

  谢谢欣赏头、一口受理、并联审批、限时办结”的机制实施,同时将其他行政许可、强制性评估、中介服务、市政公用服务等事项纳入相关阶段办理或并行推进,确保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各阶段在12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流程。

  (二)入驻大厅集中管理,优化综合服务。我县坚持把“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落实到“优化服务”上,不断提高企业及群众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一是着力解决群众和企业办事难、办证难的问题。我县紧抓行政审批“集中进驻”、“并联审批”和“充分授权”三个关键环节,解决群众“多头跑”、“多次跑”等问题。目前相关单位已入驻政务大厅,设立办事窗口,配备工作人员,受理相关工程项目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基本做到了事项进驻、窗口授权、人员配备“三到位”,实现“清单外无审批、流程外无审批、平台外无审批”。二是做到办理业务公开透明。全县各单位将涉及审批内容和办理细则予以公布,方便群众办事,并接受社会监督,有效杜绝了执法不公、执法不严。三、完善审批体系,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一)完善“五个一”工作,健全审批体系。通过“一张蓝图”.“一个系统”、“一个窗口”“一张表单”。“一套机制”,加速项目生成,实

  施统一管理,提供综合服务,整合申报材料,规范审批运行,进一步建立健全工程项目审批配套制度,明确部门职责,明晰工作规程,规范审批行为,确保审批各阶段无缝衔接,确保改革工作取得成效。

  (二)推行随机抽查,规范事中事后监管。我县将随机抽查作为加强事中事后监督的有利抓手,加强各单位、各部门的沟通衔接,划分各自工作职责、明确工作任务。通过推广“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检查人员”的“双随机”抽查机制,改变原有监管方式,规范监谢谢欣赏

  谢谢欣赏管行为,强化市场主体自律和社会监督,着力解决当前部分存在的检查随意和执法扰民、执法不公、执法不严等问题,提升监管效能,激发市场活力。四、遇到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虽然我县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在有序推进,但也遇到了亟待协调解决的问题。一是政务服务运行方式有待改变。虽然我县政务集中服务工作在持续推行,但也只是实现了“空间集中”,多年形成的以部门为主体的行政审批体制没有实现根本改变,审批事项并没有全部放到政务大厅办理,很大程度上服务窗口只起到了收发作用,简政放权的效果不明显。二是精简审批事项不够彻底。在取消的审批事项中,部分事项只是取消了作为行政审批的前置条件,改为由行业部门建立专项核查机制,或是将-些相关的事项进行合并办理,最后看似精简了,但实际“瘦身”效果不明显。三是仍然存在“体外循环”现象。个别部门思想认识不到位,服务观念没有转变,仍然把行政审批紧抓不放,增加或变相增加

  行政审批流程,在工程项目审批的各环节中存在“体外循环,两头审批”的现象,没有真正达到简政放权的改革目下一步,我县将以工程项目审批改革为抓手,进一步加强与省州级部门沟通衔接,根抓工作落实,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实现全覆盖及分类管理项目。改革覆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过程,覆盖政府各部门的审批事项,推动流程优化和标准化,同时按照工程建设项目的资金、类别及规模进行全面分类,改变原有“一刀切”的审批管理模式,实施分类管理。二是建立动态管理机制。持续推进各部门联动,加强部门协作,加大工作力度,及时完善工程建设项目行政审批事项,优化办理流程,科学设置办理事项的办事步骤和审批流程,力求使流程标准化、规范化、高效化,真正做到谢谢欣赏

  谢谢欣赏改进服务质量,提高办事效率,方便群众办事。三是加快我县系统平台的建立和运营管理。坚持问题导向,完善“一个系统”的运营、“一个窗口”正常服务、“一张表单”审批方式等的建设,真正实现精简审批环节、完善审批体系、强化监督管理等措施,全面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效能。四是持续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将事中事后监督作为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有力抓手,提高认识,转变监管理念,创新监管方式,推广随机抽查,强化监管职能。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进展情况2

  一、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

  审批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o19〕11号)精神,提高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效率,根据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我局对照《铜陵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结合义安区实际,6月27日以两办名义印发了《铜陵市义安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根据《实施方案》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一是落实审批平台。根据《铜陵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要求,我区需自行建设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平台。经多次与市数据资源局、市多规办对接,明确我区不再单独建设审批系统,利用铜陵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平台在区政务中心设立分厅审批,同时,积极配合市多规办完善“一张蓝图”建设。目前,我区分厅审批平台已建设完成,同时多次组织相关单位参加铜陵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培训并在

  在区政务服务中心进行平台实际操作运行培训。已上报审核人员单位(区谢谢欣赏

  谢谢欣赏发改委、区住建局、区生态环境分局)帐号已分配到位可以运行。12月1日,安徽省城乡规划建设综合管理平台中施工图审查、施工许可、竣工备案三项申报功能已停用,我局施工许可、竣工验收二个阶段事项办理已通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平台义安区分厅办理。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二个阶段的办理从市平台推送。

  二是梳理审批事项清单。我局对照《铜陵市工程建设项目审

  批事项清单》,根据各部门上报的审批事项清单,经汇总整理,涉及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及市政公共服务事项共74项,其中属市级审批事项13项,区级初审市级审批事项13项,区级审批事项35项,政府部门内部协作事项1项,市政水、电气等公共接入12项。涉及我区审批部门11个审批单位及市政公共服务企业。其中审批主流程涉及区数据局、区发改委、区自规局、区住建局4个主要部门,其余单位为辅流程。

  三是制定办事指南及流程图。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过程划分为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四个阶段,各阶段牵头部门(区自然资源与规划分局、区住建局)主动与上级主管部门对接,结合市里出台的办事指南及办理流程图(含申请材料清单等),结合我区实际,完成了我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主流程图,部分辅流程正在加以完善。四个阶段的办事指南已梳理完成,由区数据资源局统一印发。

  四是设立“一窗受理”窗口。为合理设置窗口,各相关部门根据本部门审批事项测算出“一窗受理、集中并联审批”所需窗口和人员数量。经初步测算约需在政务中心设立15个窗口及部分后台。目前,区数据资源局已设置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综合服务区。区数据资源局、区住建局已安排人谢谢欣赏

  谢谢欣赏员入驻,其它审批单位待人员确定后即可入驻。

  二、提高审批效率

  一是压缩审批时限。根据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要求,采用并联办理方式,大幅压缩全流程总审批时间,财政投资房屋建筑和线性工程为67个工作日、一般社会投资工程为65-70个工作日、带方案出让工程为45-50个工作日、工业类项目为38-40个工作日。

  二是落实推进“承诺即开工”。根据义安区经济开发区工业项目“承诺即开工”工作规程,对铜陵义安区经开区工业类项目最大程度简化前置审批条件。目前,义安区经济开发区安徽富乐德年产180万枚半导体硅片再生项目按照“承诺即开工”模式进行建设,有效促进了项目早落地、早投产、早见效。我局将按照承诺事项督促企业加快办理相关手续。

  三是深入推进“容缺发证”。根据市住建局施工许可办理相关规定。将施工许可申请材料从17项压缩至7项,具备4项核心材料(用地、工程规划、图审合格、施工监理合同等)即可发证,其余3项(施工场地已具备条件、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的措施、建设资金已落实)在开工前补齐。简化了特殊工程申请材料,对市政园林等基础设施改造工程、不涉及土地使用权变动的线性工程、房屋二次装修等特殊工程的土地、规划申请材料,做出了免除或替代的规定(免于提交土地使用权证明文件、用审查通过的方案代替工程规划许可证),化解了想办证却办不了的难题(没有土地证办不了工程规划证和施工许可证)。今年以来,我局办理施工许可32件,其中2个项目提出了容缺申请均得到满足,加快了建设项目落地步伐。(二)推行全程网办

  谢谢欣赏

  谢谢欣赏目前我局共有12个事项已按要求调整为全程网办,并通过了区数据局审核,均为自然人法人共有事项。

篇十二:工程建设项目制度改革情况

le>关于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有关情况的汇报.doc-百度文库

  谢谢阅读

  关于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有关情况的汇报

  关于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有关情况的汇报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按照会议安排,现将我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推进情况

  (一)配套制度框架基本建立。建立改革相关配套制度是实行“四个统一”的重要保障。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四川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任务分解表》和《宜宾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政务服务非公经济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等主要牵头部门按照“减、放、并、转、调”的要求,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进行全流程、全覆盖改革,建立了将我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压缩至120个工作日以内的制度,在精简规范审批事项、分类制定审批流程图、建立并联审批机制、推行区域评估、一窗受理、事中事后监管以及审批管理系统建设等方面出台指导性文件18个,全新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体系正加快形成。

  (二)审批管理系统基本建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是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目标任务最重要的基础条件之一。中、省要求2019年上半年初步建成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信息数据平台,2019年年底前,实现谢谢阅读

  谢谢阅读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与相关系统平台互联互通。目前,全省已有19个市(州)建成市级审批管理系统,并与省级平台实现了数据对接,11个市(州)已运用审批管理系统开展项目审批。我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已完成基础平台建设,并与省级平台实现了数据对接,系统建设方案已报市财政局进行财评,待财评后开展招标。

  二、存在问题

  (一)审批管理系统未运行。由于报批、招标等工作程序滞后,未运用审批管理系统开展项目审批。系统平台未上线运行导致信息无法共享,审批部门的业务信息系统之间缺乏有效协调整合,审批事项无法由串联审批转变为并联审批,难以保证改革措施的有效落实。

  (二)部分改革制度文件未出台。此次改革涉及的部门多、事项多、环节多,各部门改革工作基础条件差异大,特别是“多规合一”的“一张蓝图”建设等相关工作处于起步阶段,目前还有10项工作未能按时完成。

  (三)改革工作力量不足。此次改革任务时间紧、任务重,部门承担的任务没有安排专班专人负责,有的工作为了达到时间要求,完成质量不高,需要在实践过程中进一步完善。

  (四)部分事项未纳入。此次未将一般政府投资项目财政评审、挂网招标等环节纳入改革范围。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和建议

  (一)加快完成审批管理系统建设。尽快完成财政评估和项目招标程序,11月底前全面完成审批管理系统平台建设,并实现项目上线运行的目标。

  (二)加快制定改革配套制度。11月底前印发并联审批、多测合一、“红谢谢阅读

  谢谢阅读

  黑名单”等制度文件,全面完成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体系和监管方式,确保审批全流程各阶段都有严密的制度保障。

  (三)确定压缩审批时限方案。按照市领导的工作安排,借鉴成都、北海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提出以下三个工作方案,供研究决策:

  方案一:审批时限120个工作日的改革模式。在建成运行审批管理系统,采取并联审批,实施告知承诺制的情况下,将我市五类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工作四个阶段时限由原来的200余个工作日压缩至120个工作日以内,提升效率50%以上。

  方案二:审批时限90个工作日的改革模式。参照成都模式,在审批管理系统完善、并联审批、告知承诺的基础上实行施工图数字化审查,并创新审图模式,在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环节,推行施工图设计信息化管理。将消防设计审核、人防设计审查等技术审查并入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由政府购买第三方机构服务,相关部门不再进行技术审查。通过再造审批流程、精简审批环节、完善审批体系等措施将审批时间压缩至90个工作日以内。

  方案三:审批时限68个工作日的改革模式。参照北海模式,在审批管理系统完善、并联审批、告知承诺、联合审图、政府购买服务的基础上,推行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审批事项由多部门审批变为一个部门审批,审批过程由外部循环转为内部循坏,全面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通过“四个融合并联审批”将审批时间压缩至68个工作日以内。

  方案一需要解决审批管理系统问题,运用审批管理系统开展项目审批,确保信息共享,审批流程、时限可控、可查、可监督。方案二需要解决审谢谢阅读

  谢谢阅读

  批管理系统、流程再造、时限再压缩、政府购买服务等问题。方案三需要在方案二的基础上创新体制机制,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制度改革。

  综上所述,经与相关部门多次座谈协商,结合宜宾实际,建议采纳方案二,在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压缩至120个工作日以内这个全国基准目标的基础上,对标成都市90个工作日对我市的审批事项、审批流程进行再压缩、再优化、再提升。

  (四)强化工作力度。此次改革涉及28个部门,工作量大、业务水平要求高,建议相关部门尽快充实改革工作的人员力量,抽调业务骨干,组建工作专班,开展2个月的集中攻坚,确保工作按时完成。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常态、长效联动工作机制,持续推动、巩固、创新改革工作。同时针对工作进展不平衡的情况,定期对改革工作开展督查,及时通报情况。

  谢谢阅读

篇十三:工程建设项目制度改革情况

le>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进展情况-百度文库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进展情况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进展情况1

  自全州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开展以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州政府关于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意见的精神,努力构建科学、便捷、高效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体系,促进政府职能向减审批、强监管、优服务转变,推动我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一、承接落实省、州取消下放工程项目行政审批事项(一)精简审批事项。我县紧扣省州政府关于取消调整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这个重点,对全县行政审批事项进行清理清查,凡无法律法规规章依据的行政审批事项,一律取消,在此基础上取消非行政许可项目,调整为部门内部管理事项;对下放到县级的审批项目,明确承接部门、实施依据、办理要件和办理时限,做好承接落实工作。

  (二)完成权责清单制度工作。

  一是认真自查梳理,摸清权力底数。坚持职权法定、简政放权、便民高效的原则,认真梳理核查现行行政权力,明确责任事项。

  二是认真学习,强化业务培训。组织全县各部门权力清单工作业务培训会议,重点围绕法律、法规、规章和行政权力界定进行培训学习,为认真梳理各单位行政审批事项奠定了基础。

  二、优化和规范行政审批流程

  (一)优化并联审批,压缩审批时限。将政府投资房建、市政工程类项目以及社会投资类项目的审批流程分别进行并联审批,并按照“一家牵头、一口受理、并联审批、限时办结”的机制实施,同时将其他行政许可、强制性评估、中介服务、市政公用服务等事项纳入相关阶段办理或并行推进,确保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各阶段在12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流程。(二)入驻大厅集中管理,优化综合服务。我县坚持把“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落实到“优化服务”上,不断提高企业及群众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

  一是着力解决群众和企业办事难、办证难的问题。我县紧抓行政审批“集中进驻”、“并联审批”和“充分授权”三个关键环节,解决群众“多头跑”、“多次跑”等问题。目前相关单位已入驻政务大厅,设立办事窗口,配备工作人员,受理相关工程项目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基本做到了事项进驻、窗口授权、人员配备“三到位”,实现“清单外无审批、流程外无审批、平台外无审批”。

  二是做到办理业务公开透明。全县各单位将涉及审批内容和办理细则予以公布,方便群众办事,并接受社会监督,有效杜绝了执法不公、执法不严。

  三、完善审批体系,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一)完善“五个一”工作,健全审批体系。通过“一张蓝图”.“一个系统”、“一个窗口”“一张表单”。“一套机制”,加速项目生成,实施统一管理,提供综合服务,整合申报材料,规范审批运行,进一步建立健全工程项目审批配套制度,明确部门职责,明晰工作规程,规范审批行为,确保审批各阶段无缝衔接,确保改革工作取得成效。(二)推行随机抽查,规范事中事后监管。我县将随机抽查作为加强事中事后监督的有利抓手,加强各单位、各部门的沟通衔接,划分各自工作职责、明确工作任务。通过推广“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检查人员”的“双随机”抽查机制,改变原有监管方式,规范监管行为,强化市场主体自律和社会监督,着力解决当前部分存在的检查随意和执法扰民、执法不公、执法不严等问题,提升监管效能,激发市场活力。四、遇到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虽然我县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在有序推进,但也遇到了亟待协调解决的问题。

  一是政务服务运行方式有待改变。虽然我县政务集中服务工作在持续推行,但也只是实现了“空间集中”,多年形成的以部门为主体的行政审批体制没有实现根本改变,审批事项并没有全部放到政务大厅办理,很大程度上服务窗口只起到了收发作用,简政放权的效果不明显。

  二是精简审批事项不够彻底。在取消的审批事项中,部分事项只是取消了作为行政审批的前置条件,改为由行业部门建立专项核查机制,或是将-些相关的事项进行合并办理,最后看似精简了,但实际“瘦身”效果不明显。

  三是仍然存在“体外循环”现象。个别部门思想认识不到位,服务观念没有转变,仍然把行政审批紧抓不放,增加或变相增加行政审批流程,在工程项目审批的各环节中存在“体外循环,两头审批”的现象,没有真正达到简政放权的改革目下一步,我县将以工程项目审批改革为抓手,进一步加强与省州级部门沟通衔接,根抓工作落实,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实现全覆盖及分类管理项目。改革覆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过程,覆盖政府各部门的审批事项,推动流程优化和标准化,同时按照工程建设项目的资金、类别及规模进行全面分类,改变原有“一刀切”的审批管理模式,实施分类管理。

  二是建立动态管理机制。持续推进各部门联动,加强部门协作,加大工作力度,及时完善工程建设项目行政审批事项,优化办理流程,科学设置办理事项的办事步骤和审批流程,力求使流程标准化、规范化、高效化,真正做到改进服务质量,提高办事效率,方便群众办事。

  三是加快我县系统平台的建立和运营管理。坚持问题导向,完善“一个系统”的运营、“一个窗口”正常服务、“一张表单”审批方式等的建设,真正实现精简审批环节、完善审批体系、强化监督管理等措施,全面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效能。

  四是持续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将事中事后监督作为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有力抓手,提高认识,转变监管理念,创新监管方式,推广随机抽查,强化监管职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进展情况2一、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o19〕11号)精神,提高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效率,根据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我局对照《铜陵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结合义安区实际,6月27日以两办名义印发了《铜陵市义安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根据《实施方案》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一是落实审批平台。根据《铜陵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要求,我区需自行建设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平台。经多次与市数据资局、市多规办对接,明确我区不再单独建设审批系统,利用铜陵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平台在区政务中心设立分厅审批,同时,积极配合市多规办完善“一张蓝图”建设。目前,我区分厅审批平台已建设完成,同时多次组织相关单位参加铜陵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培训并在在区政务服务中心进行平台实际操作运行培训。已上报审核人员单位(区发改委、区住建局、区生态环境分局)帐号已分配到位可以运行。12月1日,安徽省城乡规划建设综合管理平台中施工图审查、施工许可、竣工备案三项申报功能已停用,我局施工许可、竣工验收二个阶段事项办理已通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平台义安区分厅办理。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二个阶段的办理从市平台推送。

  二是梳理审批事项清单。我局对照《铜陵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清单》,根据各部门上报的审批事项清单,经汇总整理,涉及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及市政公共服务事项共74项,其中属市级审批事项13项,区级初审市级审批事项13项,区级审批事项35项,政府部门内部协作事项1项,市政水、电气等公共接入12项。涉及我区审批部门11个审批单位及市政公共服务企业。其中审批主流程涉及区数据局、区发改委、区自规局、区住建局4个主要部门,其余单位为辅流程。

  三是制定办事指南及流程图。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过程划分为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四个阶段,各阶段牵头部门(区自然资与规划分局、区住建局)主动与上级主管部门对接,结合市里出台的办事指南及办理流程图(含申请材料清单等),结合我区实际,完成了我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主流程图,部分辅流程正在加以完善。四个阶段的办事指南已梳理完成,由区数据资局统一印发。

  四是设立“一窗受理”窗口。为合理设置窗口,各相关部门根据本部门审批事项测算出“一窗受理、集中并联审批”所需窗口和人员数量。经初步测算约需在政务中心设立15个窗口及部分后台。目前,区数据资局已设置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综合服务区。区数据资局、区住建局已安排人员入驻,其它审批单位待人员确定后即可入驻。

  二、提高审批效率

  一是压缩审批时限。根据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要求,采用并联办理方式,大幅压缩全流程总审批时间,财政投资房屋建筑和线性工程为67个工作日、一般社会投资工程为65-70个工作日、带方案出让工程为45-50个工作日、工业类项目为38-40个工作日。

  二是落实推进“承诺即开工”。根据义安区经济开发区工业项目“承诺即开工”工作规程,对铜陵义安区经开区工业类项目最大程度简化前置审批条件。目前,义安区经济开发区安徽富乐德年产180万枚半导体硅片再生项目按照“承诺即开工”模式进行建设,有效促进了项目早落地、早投产、早见效。我局将按照承诺事项督促企业加快办理相关手续。

  三是深入推进“容缺发证”。根据市住建局施工许可办理相关规定。将施工许可申请材料从17项压缩至7项,具备4项核心材料(用地、工程规划、图审合格、施工监理合同等)即可发证,其余3项(施工场地已具备条件、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的措施、建设资金已落实)在开工前补齐。简化了特殊工程申请材料,对市政园林等基础设施改造工程、不涉及土地使用权变动的线性工程、房屋二次装修等特殊工程的土地、规划申请材料,做出了免除或替代的规定(免于提交土地使用权证明文件、用审查通过的方案代替工程规划许可证),化解了想办证却办不了的难题(没有土地证办不了工程规划证和施工许可证)。今年以来,我局办理施工许可32件,其中2个项目提出了容缺申请均得到满足,加快了建设项目落地步伐。

  (二)推行全程网办

  目前我局共有12个事项已按要求调整为全程网办,并通过了区数据局审核,均为自然人法人共有事项。

篇十四:工程建设项目制度改革情况

le>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汇报范文-百度文库

  在线分享

  总结报告

  知识改变生活

  在线分享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汇报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精神,努力构建科学、便捷、高效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体系,促进政府职能向减审批、强监管、优服务转变,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现根据市工改办《关于组织开展全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考核评价的通知》文件精神,现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改工作推进情况

  (一)综合窗口设立情况。坚持把“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落实到“优化服务”上,不断提高企业及群众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一是着力解决群众和企业办事难、办证难的问题。紧抓行政审批“集中进驻”、“并联审批”和“充分授权”三个关键环节,解决群众“多头跑”、“多次跑”等问题。目前相关单位已入驻政务大厅,设立办事窗口,配备工作人员,受理相关工程项目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基本做到了事项进驻、窗口授权、人员配备“三到位”,实现“清单外无审批、流程外无审批、平台外无审批”。二是做到办理业务公开透明。全县各单位将涉及审批内容和办理细则予以公布,方便群众办事,并接受社会监督,有效杜绝了执法不公、执法不严。

  (二)审批平台应用情况。自2019年底审批平台上线以来,积极配合上级部门,认真梳理事项清单,为能熟练操作、应用审批平台,多次组织各成员单位集中培训学习,至目前,共审批事项287件,均已正常办结,受理施工图审查22项,主要涉及政府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企业投资项目备案、水利基建项目初步设计文件审批、建设用地(含临时用地)规划许可证核发、建设工程规划类许可证核发、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手续办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核发、供水报装、通信报装等10类审批事项,主要审批部门包括发改局、自然资源局、住建局、水务局、自来水公司等6个部门。

  (三)审批体系完善情况。建立“一张蓝图”、“一个系统”、“一个窗口”“一张表单”机制。通过“一套机制”督促发改、自然资源局项目生成7项,实施统一管理,提供综合服务,整合申报材料,进一步建立健全工程项目审批配套制度,明确部门职责,明晰工作规程,规范审批行为,确保审批各阶段无缝衔接,确保改革工作取得成效。通过下发《关于组织全县工程建设项目中介服务机构开展基础信息网上录入的通知》(民工改办发〔2020〕4号)文件,录入

  5家中介机构,均已审核通过。

  (四)“容缺受理”机制推进情况。根据《关于印发县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试点方案(试行)的通知》(民政办发[20xx]28号)和《关于印发县投资项目并联审批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民政办发[20xx]121号)文件精神,县工改办坚持以服务企业为主线,进一步规范和优化投资项目审批运行机制,加快推进投资项目建设,将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时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与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容缺后置至办理施工许可时,最大限度的满足企业的办理时限,至目前,共容缺受理事项24项。

  二、存在的问题及下步工作打算

  知识改变生活

  在线分享

  虽然我们在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中取得了成效,但是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工改工作涉及单位多,审批事项多,协调难度大;二是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自运行以来运行,各个平台信息不能完全共享。

  下一步,将以工程项目审批改革为抓手,进一步加强与上级部门沟通衔接,根抓工作落实,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建立动态管理机制。持续推进各部门联动,加强部门协作,加大工作力度,及时完善工程建设项目行政审批事项,优化办理流程,科学设置办理事项的办事步骤和审批流程,力求使流程标准化、规范化、高效化,真正做到改进服务质量,提高办事效率,方便群众办事。

  二是做好统筹调度。充分履行工作职责,严格按照《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方案》文件要求及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责任分解。加强与县发改委、县自然资源和其他成员单位的沟通协调,确保项目各环节在系统中运行正常。

  三是持续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将事中事后监督作为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有力抓手,提高认识,转变监管理念,创新监管方式,推广随机抽查,强化监管职能。

  知识改变生活

篇十五:工程建设项目制度改革情况

le>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总结-百度文库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总结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总结1

  根据县政府工作安排,我局负责牵头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现将有关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拟定改革实施方案,积极推进改革开展。

  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府〔2021〕49号)、《湛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湛江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湛府〔2021〕50号)文件精神,我局结合实际情况,起草了《坡头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经多次征求相关审批部门的意见,对实施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并经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审定后2021年9月4日印发《坡头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湛江市坡头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湛坡府〔2021〕109号),全面组织推进我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全区统一审批流程、统一信息数据平台、统一审批管理体系、统一监管方式,明确各审批阶段工作任务、牵头单位、具体措施及完成时限,压实工作责任,有效推进改革工作开展。

  (二)牵头组织部署工作,明确改革工作任务。

  1、我局多次牵头组织召开全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部署会议,与区发展和改革局、区自然资源局、区政务服务数据局、区农业农村局等成员单位进行讨论研究,了解和收集各牵头单位的工作开展情况,协商解决存在的问题,有效加强各成员单位之间的协调配合,确保各项改革工作按时推进。

  同时协商各成员单位参照《湛江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清单》,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对涉及本单位具体的审批事项清单进行一一认领,全面梳理出《坡头

  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清单》共47项,涉及我区8个审批部门。同时根据梳理出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清单,分类制定了对应的政府投资房屋建筑类、政府投资市政线性类、社会投资房屋建筑类、社会投资市政线性类、社会投资工业园带方案出让类等五种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图。

  2、我局作为施工许可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的牵头单位,按照湛江市相关部门制定的配套制度和管理部办法的文件精神,牵头制定施工许可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的办事指南,根据实际情况,转发了《湛江市工程建设项目施工许可事中事后监管办法(试行)》、《湛江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红黑名单”管理办法(试行)》《湛江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联合审查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等相关配套制度和管理办法,切实加强我区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体系建设工作,全面推进改革工作实施开展。

  (三)设立综合窗口,实行一窗受理。

  我局联合区行政服务中心,整合所有涉及工程建设项目审批部门服务窗口,在区行政服务中心办事大厅组设置项用地规划许可阶段、工程建设许可阶段、施工许可阶段、竣工验收阶段设立四个综合服务窗口,并根据我区实际,从区发改局、区住建局、区自然资源局等部门抽调4名业务人员集中到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综合服务窗口受理业务。同时设立市政公共服务综合窗口,目前供水、供电、燃气等市政公用服务单位已入驻办事大厅;

  基本建立“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的政务服务模式。

  (四)规范系统管理,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为规范我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的线上审批,我局严格督促各相关审

  批部门,凡是涉及《坡头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清单》的47项审批事项必须通过湛江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进行线上受理审批,至今共在工程审批管理系统上受理17个审批事项,其中我局受理8项(包括施工许可7项、工程招标备案1项)、区生态环境局受理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估9项。

  (五)积极组织参加业务培训,确保改革工作有效推进。

  1、我局积极安排工作人员参加湛江市住建局举办的人防工程监督管理培训班及广东省住建厅举办的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业务培训班,积极对接人防、消防等新增业务事项,为有效承接改革工作中的新增业务工作以及日后组织实施工程项目联合验收做好基础铺垫。

  2、我局牵头组织开展全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培训工作,分别于9月27日、11月29日邀请“数字广东”工程师在区政府211会议室和区行政服务中心会议室举办坡头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培训班,重点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操作步骤进行解读,培训会议上各审批部门和区工改综合服务窗口的工作人员登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进行操作练习,提高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的熟练程度和审批工作效率。

  二、改革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我局的编制少,业务人员配备不足,业务水平和技术能力与市级部门仍有较大差距。

  2、湛江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正与广东省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进行数据对接,将于3月底在市工程审批系统实现施工许可证照电子化,系统的相关功能设置还需不断修改完善,区综合服务窗口的工作人员对施工许可电子证照化的相关系统操作使用不熟悉,需要进一步进行测试操作练习,确保在3

  月底全面实施开展施工许可证电子证照化。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加强组织领导。我局将牵头定期组织召开全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推进会议,切实加强与区发改局、自然资源局等相关成员单位关于改革工作的沟通协调,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督促各相关单位进一步压实改革工作责任,明确改革任务分工、任务措施、改革时间节点和责任部门,确保我区按时保质完成改革任务。

  (二)加强培训学习。我局将牵头组织开展工程建设审批系统的培训工作,进一步加强对我区工程建设项目综合服务窗口和各审批部门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切实提高我区审批部门业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效率,确保工程审批系统有效运行使用,尽快建立完善“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核、综合窗口出件”机制,有效实现“一窗通办”,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

  (三)加强制度执行。我局将联合区发改局、区自然资源局等牵头部门,按照《坡头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任务分工,狠抓湛江市的相关改革配套制度和办法的文件宣贯和落实,定期组织各有关审批单位、有关审批业务部门的工作人员认真学习研究,不断提高审批业务办事能力。

  (四)加强宣传推广。我局将继续加强宣传推广力度,通过官方网站、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多种形式,全面推广宣传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政策措施及改革进展成效,使得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家喻户晓,全面提升我区工程审批制度改革的工作效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总结2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要求,现将兴

  安盟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202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改革进展情况

  (一)加强组织实施

  兴安盟委、行署高度重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成立了由常务副盟长任组长,分管副盟长任副组长,盟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兴安盟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将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立在盟住建局,负责统筹调度改革日常工作。针对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难点,盟行署组织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调度,及时协调组织解决问题,确保工改工作顺利推进。

  (二)统一审批流程

  一是精简和规范审批事项情况。截至目前,已经取消审批事项5项,包括:建设项目报建登记手续、施工合同备案、建筑节能设计审查备案、建设资金到位证明(改为由建设单位提供建设资金已经落实承诺书)、农民工工资保障金。社会投资的房屋建筑工程,建设单位可以自主决定发包方式,按照规定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

  合并审批事项3项,包括:将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意见和选址意见书合并办理,规划核实与土地核验合并进行。工程质量监督手续与施工许可证合并办理。对用地要求明确、规划条件确定的项目、带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出让土地的项目,用地预审后选址和规模等无变化的项目,将土地供应、应建防空地下室的民用建筑报建审批、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同步办理;

  转变管理方式1项,即农民工工资保障金管理制度改为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管

  理制度;

  调整审批时序共计4项,包括:确需地震安全性评价的调整到工程设计前完成。将环境影响评价、节能评价和取水许可等事项调整到开工前完成。将供水、供电、燃气、热力、排水、通信等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报装提前到开工前办理。可以将用地预审意见作为使用土地证明文件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下放审批权限。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我盟将盟直部门、单位,中央、自治区直属单位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督、安全监督、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备案(包括历史遗留问题的后续审批办理工作)和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验收、备案和抽查工作职责权限全部下放至各旗县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

  二是合理划分审批阶段和分类制定审批流程情况。《方案》明确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划分为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四个阶段。立项用地规划许可阶段和工程建设许可阶段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由盟自然资源局牵头负责,施工许可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由盟住建局牵头负责。《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清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图》已印发,同时已在自治区住建厅备案。

  三是实行联合审图和联合验收情况。我盟已组织有关责任部门对自治区住建厅印发的《关于推进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联合审查工作的实施意见》《内蒙古自治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项目竣工联合验收实施意见》《内蒙古自治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许可阶段并联审批工作实施

  方案》进行了深入学习,对联合验收工作涉及的测绘工作,实行“一次委托、联合测绘、成果共享”。已印发《兴安盟工程建设项目并联审批管理办法(试行)》《兴安盟工程建设项目施工图设计文件联合审查实施细则(试行)》《兴安盟工程建设项目联合验收管理办法(试行)》《兴安盟联合测绘管理办法(试行)》等配套制度。

  四是推行区域评估情况。在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新区和其他有条件的区域,推行由政府统一组织对压覆重要矿产资源评估、环境影响评价、节能评价、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震安全性评价、水资源论证等评估评价事项实行区域评估。盟自然资源局已全面启动区域评估工作,已会同有关责任部门研究制定、印发《兴安盟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实施细则(试行)》《兴安盟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实施细则(试行)》)等制度文件。

  五是推行告知承诺制情况。对通过事中、事后监管能够纠正不符合审批条件的行为,且不会产生严重后果的审批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

  对已实施区域评估的工程建设项目,相应的审批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并制定印发《兴安盟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告知承诺制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了告知承诺制的具体要求和加强监管的措施。

  (三)统一信息数据平台

  一是协同平台建设情况。已印发《兴安盟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运行管理办法(试行)》《兴安盟多规合一管理办法(试行)》。正在积极推进对接多规合一业务协同平台工作,实现用地规划许可阶段、工程建设许可阶段审批过程、审批结果实时传送。

  二是实行联合审图情况。已与审图系统技术人员沟通交流,双方就业务流程、对接目标及对接方式进行探讨,并完成系统对接方案撰写,待审图系统技术人员反馈方案实施意见后,开展技术实施工作。预计7月中旬完成对接。

  三是系统内审批办理情况。截至目前,系统平台共办理工程建设项目26个,受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59项,实行并联审批46项。由于各项配套制度是在平台试运行前完成印发的,在平台试运行期间,部分配套制度与平台实际运行情况产生冲突或矛盾,现已及时与各责任部门沟通、协调并修改,共出台43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工作相关配套制度,并确保审批制度改革配套制度的可操作性和完善性。

  (四)统一审批管理体系

  一是“一张蓝图”统筹项目实施情况。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21〕11号)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的要求》(中发〔2021〕18号)要求,盟自然资源局正在积极贯彻“一张蓝图”统筹项目实施。为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统筹整合各类规划,盟行署成立了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统筹全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起草了《兴安盟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初步方案,正在修改完善。同时,为加快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盟自然资源局已开展了多项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估工作,现已开展对兴安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兴安盟盟域城镇体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估工作,并积极开展了兴安盟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和兴安盟物流园区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现已完成初稿;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即“双评价”)等专题研

  究工作现已开展相关基础资料收集的准备工作,全盟全国第三次国土调查工作正在紧张有序进行中。

  二是“一个窗口”提供综合服务情况。盟行政审批局制定了《兴安盟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一窗式”服务实施细则(试行)》《兴安盟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政务公开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兴安盟政务服务大厅市政公用“一站式”服务制度(试行)》等配套制度,全力推进审批制度改革有关服务工作,并督导旗县市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综合窗口设立、市政公用服务“一站式”专区建设和工程建设项目改革制度政务公开等工作。已在盟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政务大厅三楼为盟直部门、乌兰浩特市和科右前旗开设了综合服务窗口和市政公用服务“一站式”专区窗口。

  三是“一张表单”整合申报材料和“一套机制”规范审批运行情况。四个阶段审批事项清单、“一张表单”已正式印发。同时,结合自治区示范文本和其他试点地区先进经验,已建立健全相关事后监管及信用体系建设管理制度等配套政策。

  (五)统一监管方式

  一是实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标准化建设情况。我局和自然资源局已联合印发四个阶段的标准化服务指南、审批工作细则等相关制度文件。

  二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情况。已印发《兴安盟工程建设项目施工许可阶段牵头协调管理办法(试行)》《兴安盟工程建设项目竣工验收阶段牵头协调管理办法(试行)》《兴安盟工程建设目施工许可阶段审批告知承诺事中事后监管细则(试行)》等配套文件,平台系统已与自治区住建厅提供的信用平台接口对接,已实现查看企业红黑名单、行政许可记录、行政处罚记录等功能,预计2021年年底

  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中设置信用管理平台模块,重点对实行承诺制的项目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三是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情况。盟发改委已按照《兴安盟行政公署办公室关于印发兴安盟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兴安盟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兴安盟中心支行中共兴安盟委宣传部关于印发的通知》《关于完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代码制度加强项目代码管理和应用工作的通知》有关文件要求开展相关工作,将企业失信行为记录诚信档案。

  四是规范中介和市政公用服务情况。已印发《兴安盟工程建设项目领域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暂行管理办法(试行)》,盟发改委正在研究制定全流程中介服务事项清单,凡未纳入清单的中介服务事项,一律不在作为行政审批的受理条件。已印发《兴安盟工程建设项目市政公用服务管理办法(试行)》,规定水、电、气、热、通信等市政公用服务入住审批大厅,盟行政审批局正在积极指导各旗县市政务服务大厅提供“一站式”服务。我办已将水、电、气、热、通信等市政公用服务列入并行推进阶段。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信息系统平台应用水平缓慢。虽然兴安盟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运行和数据交换达到国家及自治区要求,但是仍处于试运行状态,应用水平与先进盟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是以多规合一为基础的一张蓝图工作推进缓慢。一张蓝图所需资料存在涉密问题,尚需做脱密处理;

  三区三线划定工作目前已将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和生态红线划定方案上报但未取得批复,城市开发边界尚未划定。

  三、2021年下半年工作安排

  一是及时修缮信息平台存在的问题。由于我盟工改平台开发建设稍晚,按照各先进盟市的经验来看,平台运行期间,会存在一定问题,我盟会充分借鉴先进盟市的经验,少走弯路,并及时做好平台的修缮工作,确保企业办事进度不受影响,进一步提高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效能。

  二是按计划组织培训。待各旗县市成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后,分别组织盟行署和各旗县市人民政府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有关领导干部、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审批的工作人员及审批事项申请单位进行培训,7月中旬完成6个旗县市的平台培训工作并投入使用。确保7月末按照自治区要求完成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平台正式上线运行。

  兴安盟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代章)

  2021年7月10日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共19篇)

  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汇报

  市农牧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汇报

  项目审批代办员工作总结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推进会上讲话

篇十六:工程建设项目制度改革情况

le>关于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有关情况的汇报-百度文库

  关于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有关情况的汇报

  按照会议安排,现将我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推进情况

  (一)配套制度框架基本建立。建立改革相关配套制度是实行“四个统一”的重要保障。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四川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任务分解表》和《宜宾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政务服务非公经济局、市自然资规划局等主要牵头部门按照“减、放、并、转、调”的要求,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进行全流程、全覆盖改革,建立了将我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压缩至120个工作日以内的制度,在精简规范审批事项、分类制定审批流程图、建立并联审批机制、推行区域评估、一窗受理、事中事后监管以及审批管理系统建设等方面出台指导性文件18个,全新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体系正加快形成。

  (二)审批管理系统基本建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是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目标任务最重要的基础条件之一。中、省要求20年上半年初步建成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信息数据平台,20年年底前,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与相关系统平台互联互通。目前,全省已有19个市(州)建成市级审批管理系统,并与省级平台实现了数据对接,11个市(州)已运用审批管理系统开展项目审批。我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已完成基础平台建设,并与省级平台实现了数据对接,系统建设方案已报市财政局进行财评,待财评后开展招标。

  二、存在问题

  (一)审批管理系统未运行。由于报批、招标等工作程序滞后,未运用审批管理系统开展项目审批。系统平台未上线运行导致信息无法共享,审批部门的业务信息系统之间缺乏有效协调整合,审批事项无法由串联审批转变为并联审批,难以保证改革措施的有效落实。

  (二)部分改革制度文件未出台。此次改革涉及的部门多、事项多、环节多,各部门改革工作基础条件差异大,特别是“多规合一”的“一张蓝图”建设等相关工作处于起步阶段,目前还有10项工作未能按时完成。

  (三)改革工作力量不足。此次改革任务时间紧、任务重,部门承担的任务没有安排专班专人负责,有的工作为了达到时间要求,完成质量不高,需要在实践过程中进一步完善。

  (四)部分事项未纳入。此次未将一般政府投资项目财政评审、挂网招标等环节纳入改革范围。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和建议

  (一)加快完成审批管理系统建设。尽快完成财政评估和项目招标程序,11月底前全面完成审批管理系统平台建设,并实现项目上线运行的目标。

  (二)加快制定改革配套制度。11月底前印发并联审批、多测合一、“红黑”等制度文件,全面完成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体系和监管方式,确保审批全流程各阶段都有严密的制度保障。

  (三)确定压缩审批时限方案。按照市领导的工作安排,借鉴成都、北海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提出以下三个工作方案,供研究决策:

  方案一:审批时限120个工作日的改革模式。在建成运行审批管理系统,采取并联审批,实施告知承诺制的情况下,将我市五类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工作四个阶段时限由原来的20余个工作日压缩至120个工作日以内,提升效率50以上。

  方案二:审批时限90个工作日的改革模式。参照成都模式,在审批管理系统完善、并联审批、告知承诺的基础上实行施工图数字化审查,并创新审图模式,在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环节,推行施工图设计信息化管理。将消防设计审核、人防设计审查等技术审查并入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由政府购买第三方机构服务,相关部门不再进行技术审查。通过再造审批流程、精简审批环节、完善审批体系等措施将审批时间压缩至90个工作日以内。

  方案三:审批时限68个工作日的改革模式。参照北海模式,在审批管理系统完善、并联审批、告知承诺、联合审图、政府购买服务的基础上,推行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审批事项由多部门审批变为一个部门审批,审批过程由外部循环转为内部循坏,全面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通过“四个融合并联审批”将审批时间压缩至68个工作日以内。

  方案一需要解决审批管理系统问题,运用审批管理系统开展项目审批,确保信息共享,审批流程、时限可控、可查、可监督。方案二需要解决审批管理系统、流程再造、时限再压缩、政府购买服务等问题。方案三需要在方案二的基础上创新体制机制,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制度改革。

  综上所述,经与相关部门多次座谈协商,结合宜宾实际,建议采纳方案二,在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压缩至120个工作日以内这个全国基准目标的基础上,对标成都市90个工作日对我市的审批事项、审批流程进行再压缩、再优化、再提升。

  (四)强化工作力度。此次改革涉及28个部门,工作量大、业务水平要求高,建议相关部门尽快充实改革工作的人员力量,抽调业务骨干,组建工作专班,开展2个月的集中攻坚,确保工作按时完成。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常态、长效联动工作机制,持续推动、巩固、创新改革工作。同时针对工作进展不平衡的情况,定期对改革工作开展督查,及时通报情况。

篇十七:工程建设项目制度改革情况

le>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总结-百度文库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总结(总2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总结

  2019年,建筑业管理科认真贯彻落实《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甘政办〔2019〕60号)和《嘉峪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嘉峪关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嘉政办发〔2019〕73号)的文件精神,按照甘肃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安排的重点任务及相应的考核要求,全面推进改革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紧扣堵点,着力构建“五个一”审批管理体系。

  根据《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甘政办发〔2019〕60号)的文件要求,结合我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嘉峪关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实施方案》从统一审批流程、统一信息数据平台、统一审批管理体系、统一监管方式等几个方面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实施全流程、全覆盖改革,并将一般政府投资房建市政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审批时间压缩至90个工作日以内,政府投资线性市政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审批时间压缩至100个工作日以内,一般社会投资房建市政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审批时间压缩至70个工作日以内,一般工业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审批时间压缩至60个工作日以内,一般交通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审批时间压缩至100个工作日以内,一般水利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审批时间压缩至120个工作日以内,其中一般社会投资房建市政项目中的中小型社会投资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审批时间压缩至68个工作日以内,带方案出让土地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审批时间压缩至68个工作日以内。

  “一个系统”市自然资源局牵头制定的我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多测合一”综合技术标准及相关工作制度和管理办法,积极与自然资源局对接嘉峪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推进“多评合一”“多规合一”“多测合一”“多图联审”“多验合一”等工作,为工程建设项目统筹实施提供基础保障。

  (二)紧扣痛点,全面落实各项改革任务。

  为落实协调联络机制,制定印发了《嘉峪关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工作职责及工作制度》,明确了工改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和办公室的工作职责,为我市工改工作顺利进行做好制度保障;

  向工改小组各成员单位下发了《关于建立健全协调联络机制加快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通知》,确定了各成员单位的分管领导和联络员,切实做到上下联动、互联互通,并从涉及到工改任务较多的发改、工信、自然资源、住建、政管等部门各抽调了一名工作人员,组建了市工改领导小组专责工作组,为全力推进我市工改工作做好人力资源保障。

  按照《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甘政办发〔2019〕60号)要求,我省明确“由自然资源部门牵头统筹整合各类规划,划定各类控制线,构建‘多规合一’的‘一张蓝图’。制定项目生成管理办法,依托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加强多规合一业务协同,统筹协调各部门对工程建设项目提出建设条件以及需要开展评估评价事项等要求”,针对我市“一张蓝图”统筹项目实施中存在的推进慢推进难的具体问题,省工改办于12月23日对我市工改办和自然资源局进行工作督办,要求我市务必于2019年12月底前完成我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2

  “多规合一”相关板块的建设和对接工作。市工改办多次发文并带队实地敦促自然资源局提供相关图像数据资料,积极进行“多规合一”“一张蓝图”的系统对接。截至目前,市工改系统中“多规合一”“一张蓝图”板块现已完成“三区三线”中“三线”(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线)的地图数据的上传工作,影像图、定位查询功能还未实现,基本达到省工改办的要求。

  (三)紧扣难点,精心组织培训宣传。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涉及部门多、业务要求高、改革难度大。为深入学习改革政策,提高业务素质,市工改办组织了嘉峪关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审批清单和审批流程图协调会、工改清单梳理工作会和审批管理系统启动暨应用培训会、建设单位系统应用培训会等多轮次宣传和培训,共培训150余人次,为后续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的上线运行提供保障。

篇十八:工程建设项目制度改革情况

le>2022年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情况汇报-百度文库

  2022年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情况汇报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情况汇报

  一、聚焦群众需求

  制定主题式“服务菜单”。

  一是实行“投资一件事”。在全市率先开展环评、水土保持、防洪、地震等区域评估,实现企业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全力推进环评“打捆”审批,对入驻同一产业园区、同一建设单位的多个同类建设项目采取“联合委托”方式进行“打捆”报批,减轻企业负担,提高环评审批效能。全面推行“拿地即开工”、“签约即投产”审批服务模式,对不同类型的入区项目实行个性化定制服务,通过告知承诺、提前预审、部门联动,大大缩短项目落地时间。

  在全市率先开展环评、水土保持、防洪、地震等区域评估,实现企业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全力推进环评“打捆”审批,对入驻同一产业园区、同一建设单位的多个同类建设项目采取“联合委托”方式进行“打捆”报批,减轻企业负担,提高环评审批效能。全面推行“拿地即开工”、“签约即投产”审批服务模式,对不同类型的入区项目实行个性化定制服务,通过告知承诺、提前预审、部门联动,大大缩短项目落地时间。二是实行“报装一件事”。合并水电气热信市政报装,企业提起联合报装申请后,联合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暖等专用公司进行现场踏勘,联合检查部门通过工程审批系统共享现场检查资料和信息,构建“主动介入、专窗申报、联合踏勘、多图联审、联合验

  收”工作模式,全面提升市政公用设施报装接入效率和服务水平。三是实行“验收一件事”。合并竣工后审批服务事项为联合验收意见书。将规划核实、竣工验收备案、消防竣工备案、档案验收、不动产登记申请等事项合并办理,企业通过工程审批系统进行申报,实行“一份办事指南、一张申请表单、一套申报材料、完成多个事项办理”运作模式,验收通过后当场发放联合验收意见书,对于房地产项目,提前预审转移登记申请资料,待不动产首次登记完成后,立即启动购房业主的不动产权证书办理工作,实现“联验即发证”、“交房即办证”。

  二、细化服务链条

  搭建精细化“中央厨房”。

  一是推行“专区受理”。

  按照企业全生命周期“一件事”“一次办”要求,设置各阶段“一件事”专区专窗,梳理申请材料、完善流程规范,推动业务整合,建立“一件事”服务指南,向项目提供“一窗受理、一次告知、一张表单、一套材料、一次提交、一键评价”的“点菜单”式服务。建立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组建项目专员服务队伍,按阶段并联审批,实时跟进项目手续办理进度,实现“一表申报、一窗受理、并联审查、限时办结”。二是推进“一网智办”。依托政务服务平台,将各领域“一网通办”业务系统接入总门户,加强部门信息共享,实现“进一张网办全部事”。开发“智慧云”现场勘验系统,创新推广应用电子证照、电子印章,实行“云评审”、“无感审批”,实现审批智能化。三是打造“全程帮办”。建立190余人的“红色政务帮办队”、“绿色项目帮办队”“蓝色园区帮办队”,群众可通过政务服务平台水城帮办专区、电话、QQ等方式实时申请帮办代办。申请人根据办事指南准备齐全材料,邮寄至帮办代办工作人员手中,由帮办代办工作人员帮助其办理审批业务。事项审批完成后,窗口工作人员根据审批意见完成出件(制证),按照申请人员所留地址,通过“政务免费快递”寄件,并做好信息登记和过程跟踪,确保办理结果及时送到申请人员手中,事项审批实现“一次不跑”。

  三、提升服务温度

  畅通多样化“供给渠道”。

  一是编制“一件事”服务指南,项目申报简便易懂。

  编制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投资立项、规划许可、施工许可“一件事”服务指南,将涉及投资项目全链条的“一件事”涉及事项进行了系统归纳总结,制定了详实的全过程材料清单,让企业了解审批更直观、申报审批更方便、投资建设更放心。二是定制“专员服务”。聚焦项目不熟悉手续办理流程的难题,建立项目专员服务制度,抽调10名业务精、能力强、有担当的部门骨干力量担任“项目专员”,推行“一个项目、一个专员、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走心服务”机制,从项目全链条阶段所需办理的所有业务全程进行帮代办,最大限度提高了办理速度和效率。截至目前,已提供“走心服务”20余次,解决各类疑难问题80余个,办理率和满

  意度均为100%。三是设立项目专区,审批服务更有温度。以企业和群众办事“只进一门、只到一窗”为目标,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专区,由项目专员负责为项目单位“量身定制”个性化全流程审批清单,协助做好申报材料准备、表单填写、网上申报等工作,并督促相关审批科室及时办理,有效解决基本建设项目链条长、环节多、企业多头跑的问题,变“政府配餐”为“企业点菜”,实现政务服务从“千人一面”的“标准化”审批到“千人千面”的定制化服务,推动投资项目快速落地。

篇十九:工程建设项目制度改革情况

le>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百度文库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36-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为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切实做好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和

  3月

  28日、4月

  18日全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以及《大善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善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改革内容。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进行全流程、全覆盖改革。改革覆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流程(包括从立项、用地许可、建设许可、施工许可到竣工验收和供水、供电、燃气、热力、排水、通讯等公共设施接入服务);主要是房屋建筑和城市基础设施等工程,不包括特殊工程和交通、水利、能源等领域的重大工程;覆盖行政许可等审批事项和技术审查、中介服务、市政公用服务以及备案等其他类型事项,推动流程优化和标准化。

  -37-(二)主要目标。按照省政府要求,尽快初步建成市级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框架和信息数据平台,并与省级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实现互联互通,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压减

  至

  120个工作日以内。到

  20XX年

  年年底,继续压缩至

  100个工作日以内,我市市级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与大善省政务服务平台、全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实现互联互通。20XX年

  年年底,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要求,基本建成统一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和管理体系。

  二、统一审批流程

  (三)精简审批环节。在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使

  用已批准建设用地进行建设的项目,不再进行建设项目用地预

  审;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缴纳不作为建

  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核发的前置条件。将政府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与选址意见书核发、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并联办理,与项目招标方案核准合并办理;将质量安全监督手续、施工图审查备案与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核发合并办理;合并办理建设项目

  选址意见书核发和用地预审,并联办理划拨土地和建设用地规划

  许可证核发;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的,在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后,并联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核发和建设用地批准(用地批复);将“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审批”和“矿产资源储量登记”合并为

  -38-“建设项目压覆重要矿产资源审批”,在土地供应前完成;将“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审批”并入“防空地下室建设审批”。将消防、人防、技防等技术审查并入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审查与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核发同步进行,在建设单位提交设计方案后,由审批部门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地震安全

  性评价在工程设计前完成;环境影响评价、节能评价等评估评价和取水许可等事项在开工前完成;将防空地下室设计条件核定提前到土地供应环节,并在土地供应方案中予以明确;可以将用地预审意见作为使用土地证明文件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将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报装手续提前到项目开工前办理,项目竣工验收后直接办理接入事宜。

  (四)规范审批事项。按照“合法、精简、高效”的原则,制定市级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清单,明确各项审批事项的

  适用范围和前置条件,实行动态管理。

  (五)合理划定审批阶段。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划分为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四个阶段,实行“一家牵头、并联审批、限时办结”。立项用地规划许可阶段和工程建设许可阶段由自然资源局牵头;施工许可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由住建局牵头;其他行政许可、强制性评估、中介服务、市政公用服务及备案等事项纳入相关阶段办理或与相关阶段

  -39-事项并联办理。

  (六)分类制定审批流程。将工程建设项目主要划分为政府

  投资房屋建筑类项目、政府投资基础设施线性工程类项目、社会投资类项目(除带方案出让用地项目及中小型社会投资项目)、社会投资带方案出让用地项目、社会投资中小型工程项目、水利

  工程类项目、公路工程类项目、电力工程类项目八大类,分别制定审批流程图。政府投资房屋建筑类项目、水利工程类项目、公

  路工程类项目原则

  上按四个阶段办理;社会投资类项目、社会投资中小型工程项目原则上按后三个阶段整合办理环节;不再对社会投资带方案出让用地项目的设计方案进行审查,将工程建设许可和施工许可合并为一个阶段。

  (七)实行“联合审验”。精简整合建设工程领域现场踏勘、设计方案审查、施工图审查、测绘测量、竣工验收等环节审查、审批、监管服务事项,建立协调统一的工作机制,实现“联合踏勘、联合审查、联合审图、联合测绘、联合验收”。

  (八)推进区域评估和多评合一。各类开发区、自主创新示范区、产业集聚区、工业园区、新区和其他有条件的区域,由管理机构统一组织对土地勘测、矿产压覆、地质灾害、节能、水土保持、文物保护、洪水影响、地震安全性、气候可行性、环境评价等事项实施区域评估;取消企业投资备案类项目中工业项目、-40-小型项目的各类评估,改由项目单位按照规定组织编制评估报告;将各类技术性评估事项由串联分散办理调整为并联集中办理,推行“多评合一”。

  (九)推行告知承诺制,实行“容缺办理”。制定工程建设项目告知承诺制管理办法及事项清单,审批部门可根据申请人的书面承诺和信用等情况直接作出审批决定。区域评估范围内的工程建设项目,对其相应的审批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对实行“容缺办理”的审批事项,先行出具预审意见,在办理施工许可时完善相关手续。

  三、统一信息数据平台

  (十)建立完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依托大善政务服务平台,对接大善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整合各行业业务办理系统,逐步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平台,审批系统将审批流程从立项到竣工验收涉及的审批事项全部整合纳入,通过审批管理系统在线监管审批部门的审批行为,对审批环节进行全过程跟踪督办及审批节点控制,做到审批过程、审批结果实时传达,杜绝体外循环。建立审批系统应用情况定期通报制度,实行审批系统外办件无效并问责的制度。

  四、统一审批管理体系

  -41-(十一)“一张蓝图”统筹项目实施。统筹整合各类规划,划定各类控制线,构建“多规合一”的“一张蓝图”。健全“多规

  合一”协调机制,依托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加强“多规

  合一”业务协同,统筹协调各相关部门对工程建设项目提出的建

  设条件以及需要开展的评估评价事项等要求,制定工程建设项目

  生成管理办法。制定工程建设项目年度实施计划。

  (十二)“一个窗口”提供综合服务。各县(市、区)政府和各管委会要依托政务服务中心,整合所有工程建设项目审批部门和市政公用单位分散设立的窗口,设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综合服务窗口,实行“一窗通办”,并与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线上线下融合。鼓励为申请人提供审批咨询、指导、协调和代办等服务。

  (十三)“一张表单”整合申报材料。各审批阶段牵头部门要组

  织协调相关部门分阶段制作一份办事指南、一张申请表单,一

  套申报材料由各审批部门共同使用。不同审批阶段的审批部门要共享申报材料,不得要求申请人重复提交。

  (十四)“一套机制”规范审批运行。建立健全工程建设项目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四个阶段的审批制度,以及牵头部门负责制、审批协调机制、跟踪督办机制、“多规合一”协同机制、审批管理系统运行机制等各项配套制度。加快改革涉及的相关地方性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立

  -42-改废释”工作。

  五、统一监管方式

  (十五)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建立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

  管机制。对实行告知承诺制的审批事项,要依法进行监督检查。

  (十六)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完善申请人信用记录,实施红黑名单制度。依托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建立信用信息平

  台,对接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实行信用分级分类管理,出台工

  程建设项目审批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

  (十七)规范中介和市政公用服务。制定实施中介服务和市政公用服务管理制度,实行服务承诺制,明确并公开各类中介服

  务标准、办事流程、办理时限、收费标准。供水、供电、燃气、热力、排水、通信等市政公用服务要全部入驻实体政务服务大厅。依托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建立中介服务网上交易平台,对中介服务行为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监管。鼓励有条件的项目实行全过程工程咨询。

  六、加强组织实施

  (十八)强化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市长为组长、常务副市长为常务副组长、分管副市长和相关副秘书长为副组长的市建设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

  -43-志为小组成员,建立议事制度,统筹协调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负责改革工作的协调组织和具体实施。针对改革试点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项攻坚,成立攻坚组,下设

  8个专项小组,将实施方案明确的各项任务细化分解落实责任部门,提出改革路线图和时间表,根据工作要求定期报送改革工作进展情况。各相关牵头部门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根据本方案明确的工作任务和时间节点,确定配合单位,制定相关方案和细则,加快推进改革试点各项任务,确保各项改革措施落地生效。

  (十九)加强沟通反馈和培训。建立上下联动的沟通反馈机制,逐步指导县(区)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督促指导县(区)研究解决改革中遇到的问题。要针对重点、难点问题,采用集中培训、网络培训和专题培训等方式,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工作人员和申请人的业务培训,对相关政策进行全面解读和辅导,提高改革能力和业务水平。

  (二十)严格督促落实。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

  作为市政府重点督导内容,20XX年

  年

  7月

  10日前,制定督导和评估评价办法。建立改革公开制度,将改革工作方案、审批流程图、审批事项清单、改革配套制度、评估评价标准、改革工作进度、评估评价和投诉举报核查情况通过政府官网等方式向社会公

  -44-开,接受社会监督。

  (二十一)做好宣传引导。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加强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宣传报道,引导企业和社会公众充分知晓改革内容,准确把握相关政策,自觉运用改革成果。

推荐访问:工程建设项目制度改革情况 制度改革 工程建设项目 情况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