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洁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探讨孔子提出的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并分析其现实借鉴意义7篇

发布时间:2022-11-13 16:45:03 来源:网友投稿

探讨孔子提出的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并分析其现实借鉴意义7篇探讨孔子提出的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并分析其现实借鉴意义  《论孔子的政治理念》作文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本文探讨了孔子提出的“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并分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探讨孔子提出的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并分析其现实借鉴意义7篇,供大家参考。

探讨孔子提出的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并分析其现实借鉴意义7篇

篇一:探讨孔子提出的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并分析其现实借鉴意义

  《论孔子的政治理念》作文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本文探讨了孔子提出的“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并分析了其现实借鉴意义。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诸子各家,在推出自己的政治主张时,就表达出对清廉政治的向往。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可以说是廉政思想理论的倡导者,他主张仁政德治的同时,“礼治”却始终贯穿其中。孔子在充分借鉴西周初期“明德慎罚”思想的基础上,主张以德治国。用道德手段来达到治国安民的目的,对后世封建统治阶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论语.为政》篇中,孔子把实行德治放到了治国的核心地位,他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这种思想在当时虽未被认同,但却为西汉以后的历代统治者提供了—条治国良策。

  在孔子看来,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是必然的,而且每一种进步,都是以前一种社会形态为基础而自然孕育的,所以他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论语.为政》但国家的兴衰,政权的存亡,则主要取决于统治集团是否贤明。

  认为只有统治集团的贤明,才能够实施“爱民、惠民”、“使民于义”的德政,反之,则实行暴政,必然会导致天下大乱,最终丧失政权。所以,对于商汤伐桀、周武伐纣给予了肯定,认为“德丧”,是夏桀、商纣失去天下的根本。同样,对于春秋社会的那场混战,权力倾轧的局面,孔子认为是“礼乐崩坏,天下无道”的结果。为变天下无道为天下有道,孔子周游列国,提出了“为政以德”的政治思想,企图通过对西周社会制度的“改良”(即损益),为新兴的封建领主阶级开劈—条治国平天下的政治路线。

  一、礼治,是实现“为政以德”的根本保证

  礼治,是孔子“为政以德”思想的具体施政纲领,更是“为政以德”思想得以实现的根本保证。孔子认为必须通过教化来开启天下人之“仁”心,通过人的道德自觉来实现礼治,因此,他特别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并进一步论述了“仁”与“礼”的辨证关系,指出,“仁”是“礼”赖以存在的灵魂,“礼”是“仁”的具体表现形式。失去“仁”则“礼”无存在的意义,反过来,没有“礼”的规范制约,则“仁”无法表现亦无以保证,同样发挥不了作用。因此,他说:“礼云礼云,玉帛乎哉?”(《阳货》),“人而不仁如礼何”?指出一个人,如果不“仁”,即使知“礼”,也不过上虚伪的摆设罢了,充其量是一个伪君子。礼的存在与巩固,要以人的道德自觉为基础,并举例说:

  “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学而》)。“孝悌”是仁之本,而“犯上”与“作乱”,乃大逆不道之举,为“礼”法之所不容,一个人,如果具有“孝悌”这样的仁心,就自然不会产生“犯上”的动机而作乱。因此要想成为真君子,则必须以仁为本,修心养性。反过来,一个人若徒有仁德之心,而不“修礼”,则同样难成君子。他说:“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蒽,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泰伯》)一个人,如果只有恭、慎、勇、直等德性而不知礼,则其行为无以指导、规范,他的仁德不仅表现出来,甚至会事与愿违,走向反面,因而,“礼”自然应成为君子修心养性的基本内容之一,知礼的程度,标志着君子德性修养程度。

  二、“以民为本”是“为政以德”的政策纲领

  “以民为本”,是“为政以德”思想的政策纲领,要求当政者在制定具体的“使民”政策时,必须充分考虑民众的利益,不过度的“伤民”、“害民”,而尽可能地“利民”、“惠民”,给民众提供一个相对宽松的修养生息的政治环境,绝不能与民争利而厚征敛聚,剥削过度。因此,他极力反对季孙提高对农民征收税率的做法,指出:“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以其薄”(《左传.鲁哀公十一年》);在回答子张“如何从政”的提问

  时,提出了要“因民之利而利之”,“择可劳而劳之”(《尧曰》)的“役民主张”;不仅如此,孔子更进一步提出对百姓要“富而后教”︰子适卫,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子路》)所谓“教之”,就是要通过教化手段。提高百姓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使百姓能够正确理解当政者的“善政举措”,自觉自愿地服从统治,拥护统治。他反对用单纯政令刑罚强迫百姓顺从其统治的做法。尖锐地指出:“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意即有失身份)。”(《尧曰》)并将此谓之“四恶”而加以批判。

  孔子只所以提出要“以民为本”,是他认识到了民心是政权的基础,人民主宰历史的真理。因此他提出了著名的“载舟覆舟”论断:“丘闻之,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将焉而不至矣!"(《荀子.哀公》),这在春秋时期,是难能可贵的。正因为孔子看到了人民的力量,所以他告诫当政者,“足食、足兵、民信”是治理好国家的3个基本要素,尤以“民信”最为重要。

  三、“德主刑辅”是“为政以德”的法治理念

  孔子的“为政以德”思想,并不排斥以政令刑罚为基

  本特征的法律手段,而是认为,法律作为一种明辨是非,教人“可为与不可为”的国家强制手段,本身必须符合“仁”的原则和“礼”的规范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惩罚得让百姓诚服而自觉维护统治者的意志,否则,“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子路》)并且他进一步指出,法律,只是治理国家的一个辅助手段,而不是根本。统治阶级只有将其政治统治建立在道德教化的基础上,培养起符合其统治意志的社会道德观念,依靠人的道德自觉,才是保障天下太平的根本。所以,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就是说,单靠法律禁令来引导百姓,用刑罚来强迫百姓的行为,百姓只会为避兔犯罪受罪而被迫遵守法令,并没有犯罪的羞耻感,但若用道德教化来引导百姓,用礼制来约束百姓的行为,百姓就会有了羞耻之心,就会自觉地走上正道,(即维护统治者的统治,遵守统治者的统治秩序)。他的这种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法制工作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仍然具有相当重要的借鉴意义。

  四、结语

  总之,孔子所建构的为政以德的政治思想理论,在中国政治思想发展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不朽的价值,因而受到历代政治思想家的高度重视,对于稳定中国古代社会

  的政治秩序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孔子的“为政以德”思想,仍然值得继续研究,剔除糟粕,汲收精华,为进一步完善民主法治服务。

篇二:探讨孔子提出的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并分析其现实借鉴意义

  孔子德政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提要: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以“仁”为核心,建构了以轻徭薄赋、惠民富民、宽猛相济、导之以德、尊贤使能、礼治德教等为主要内容的德政学说。孔子的德政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今天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及安邦治国仍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关键词:孔子

  德政

  意义

  一、孔子德政思想的理论基础

  孔子继承了周公重德、“明德慎罚”、“怀保小民”等思想,把它们加以完善化和理论化,从而提出了“为政以德”的德政学说。孔子德政思想的基础是“仁”的学说。何谓“仁”?孔子有多种多样的解释,其中有几种最基本的解释。例如樊迟问仁,子曰“爱人”。①所谓“爱人”,就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是“泛爱众而亲仁”,②这是仁的第一义,这种“爱人”不仅仅是指爱自己父母、兄弟、宗亲,而是爱所有一切人。“仁”的第二义便是自己想达到、想完成的,也要帮助别人达到、完成;由此引伸出:不要把自己不喜欢的强加在别人身上,即“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仁”的第三义便是“复礼”。但是此“礼”已非西周之“礼”,而是春秋时代的“礼”。他曾讲过,殷“礼”“损益”了夏“礼”,周“礼”“损益”了殷“礼”,而后世“损益”周“礼”也是必然。西周大一统已不复存在,“礼”何以能“复”?“礼”只是孔子化民为“仁”的一种方法手段。

  “仁”属于主观道德情操,而这种道德情操是要通过人的行为表现出来。人的行为的表现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这种原则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就是一定的秩序和形式,这种秩序和形式也就是“礼”。所以我们说,孔子所复之“礼”不是周礼,而是一种赖以维持社会稳定、和谐、秩序的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孔子要求人们“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③如果人们都能够按照礼的要求去做,也就在整个社会上实现了“仁”的理想。

  二、孔子德政学说的具体主张

  孔子由个人的道德情操而推及人类社会,于是提出了“德政”学说,所谓“德政”就是把人主的“仁爱”之心体现在治国方略之中,其核心是爱人爱民,有了爱人的思想,才能行仁政德政。孔子的“德政”说,并非只是对其所理想的政治的一种原则性说明,关于如何实行仁德政治,孔子提出了一套具体的主张,其内容是相当丰富的。

  在经济方面,他主张:(1)养民也惠。德政的一个重要前提同时也是德政的归旨就是“养民也惠”,要“因民之所利而利之”。①孔子深恤民众疾苦,主张为政者“所重:民、食、丧、祭”,②使国库有足够的粮食储备,以备不豫之需。“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③把足食放在为政的首位。孔子认为,民富与君富是紧密相连的,“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④只有民富,才能君富。

  (2)发展生产,“使民以时”。孔子的学生南宫适向他提出禹、稷躬稼而有天下的问题,他称赞南宫适说:“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⑤孔子之所以称赞南宫适“尚德”,就是因为南宫适肯定了“耕稼”,重视生产的发展。以此出发,孔子提出:“节用而爱民,使民以时”⑥的主张,要求统治者要力戒奢侈,不加重百姓的负担,役使百姓要不违农时,不妨碍耕作生产。

  (3)轻徭溥赋。孔子主张“敛从其薄”、“使民如承大祭”、“博施于民”,劝戒统治者应慎重力役之征,爱惜民力民生,决不允许横征暴敛。郑国子产在这一点上做得很好,颇得孔子赞扬:“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已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⑦经济措施和手段的目的在于富民,使人们得到维持生存的最基本的生活资料,这是实行仁德政治的基础。德政不仅要有经济为后盾,还需要相应的政治举措,为此孔子主张:(1)国君要以身行道。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⑧“为政以德”的基本要求首先是统治者自己身正,自己注意道德修养,“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

  从”。⑨其次是以德教育人,为政之人同时就是教育者,化人之人,教育者身教重于言教,化人者必先自化“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只要为政者自觉地行仁践义,百姓就会心悦诚服,自愿地讲仁重义。

  (2)宽猛相济。孔子斥责和反对苛政,主张慎用刑罚,实行宽猛相济的统治方法,他所拥戴的君主都是关心百姓疾苦,除暴安良,彰善瘅恶的圣明君主。对周文王爱护百姓,不象殷纣那样虐杀无辜臣民的做法,孔子十分赞赏。在孔子看来,“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⑩《颜渊》载: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

  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当然,孔子并非反对使用暴力手段,而是要把宽猛有机结合起来。如当得知郑国子产尽杀“萑符之盗”时,孔子赞赏说:“善哉,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3)导之以德。孔子说:“道(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里的“导之以德”,不仅仅是讲“德教”,而且是从治理和统治的方法上提出问题。在孔子看来,统治者虽然可以用政制禁令,以至于刑罚的办法进行治理,但被统治者是由于害怕刑罚,而不敢为非的,并不是由于羞耻心而自觉地为善而不为非,因此政刑的治理方法,不是好的治理方法,因为这种治理方法不能使老百姓有羞耻心,有自觉性,而“导之以德”的治理方法,却可以有更好和效果。

  (4)尊贤使能。孔子主张,士应出仕为政,任用贤能为政是实现德政重要一环。具体来说:一是举贤才,当做季氏家臣的仲弓向孔子问政时,孔子答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二是举直错诸枉,孔子曾在答哀公问“何为则民服”时,说道:“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以正直之人治理邪佞之辈,能起到以正压邪的社会正效应。相反,一旦用人不当,让小人得志,必坏民风,终将导致民怨国危。三是无求备于一人。孔子认为,用人应当赦小过,提倡“过则勿惮改”,主张选取人时应有“无求备于一人”的态度。在教育方面,孔子认为要实施德政,必须用“礼治德教”作保证。孔子十分推崇周礼,但同时指出,对周礼要作一番“损益”。即将“仁”的内容渗入到“礼”的体系之中,而要实现礼治又必须从上做起,“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不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①主张“正

  人先正已”,“修已”方能“安人”。其次,对老百姓不仅要“庶之”、“富之”,而且还要“教之”,强调教化的作用,提倡“有教无类”,以期“齐之以礼”。

  三、孔子德政思想的现代意义

  孔子的德政思想,奠定了儒家民本思想的理论基础,曾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产生过深刻影响,很值得今天去批判继承。

  首先,孔子对道德与政治、官风与民风的内在联系所给予的精辟论述,对今天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具有借鉴价值。孔子认识到:政治家的道德素质优劣关系到政令的行止和社会道德风尚的好坏,甚至进而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为政者有德则国兴,失德则国亡。据此他们认为,国家权力应该由品德高尚之人执掌,欲治国,欲施德政,必先“正百官”,立官德是实行仁德政治的首要前提。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关系到国家兴亡的根本问题,相对于国民的道德建设,带有根本的、指导的示范作用。党风兴,民风兴;党风败,民风败。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因此,抓道德教育首先抓政德、官德教育。

  其次,孔子尊贤使能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治理国家的客观要求。今天,任人唯贤,大胆启用德才兼备的能人、贤人,这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保证改革开放走向成功的关键。邓小平同志告诫我们,一定要破除论资排辈的传统观念,把那些德才兼备的人选拔到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岗位上来。与此同时,还要建立行之有效的干部选拔、任免和

  监督制度,使贤能者在位,使碌碌无为者退位下台。

  其三,孔子德政理论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仍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孔子一方面强调为政必须坚持君臣父子的伦理差别,强调权威与服从的不可逆性;另一方面又强调彼此的相互

  制约性,强调关心人、爱人、和睦相处,特别是管理者严以律已、宽以待人的重要性,主张彼此尊重。日本和亚洲一些国家把孔子的思想用于企业管理,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从侧重科学管

  理到侧重人性管理,从X理论到Z理论,是西方管理学发展的趋势。然而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强调管好个人是管好社会的起点,强调自身道德修养的必要性、重要性和修养的方式方法,并以此实现“仁爱”、“仁义”、“德政”的境界,达到社会有序稳定的目的。这种推已及人的人道主义管理方式,不能不说是他的思想以至东方文化的极大高明之处。

  其四、孔子的“富而好礼”、“富而后教”明确了道德

  教化的前提是经济的富裕,物质生活的一定满足,从而置道德教化于坚实的物质基础之上。当然,“富而后教”更揭示了这样一个更深层的理念:富而后必教。孟子从人类本质的意义上将此理念作了最明确的阐释:“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故要“教以人伦”。②富后兴教化行教养,不仅是行政管理的必然,更是人文逻辑的设定,这一杰出的政治人文思维思路于经济日益繁荣的今日中国其现实价值不言自明。经济的繁荣、物质的丰富是道德教化的必要前提。然而,当生活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道德文化的建设、人文教化的拨升就成为至关重要的了。不然的话,金钱至上、物欲横流、道德沦丧,国将不国,人将不人。

  历史和现实的经验告诉我们:单纯孤立的德治或法治都不可能将国家治理好,社会生活需要法治也需要德治。值此新的世纪,重新解读儒家创始人的“德政”思想,回顾其渊源,解剖其蕴含,分析其价值,不仅极富思想史研究的理论学术意义,更富当代安邦治国的现实实践意义。

  论孔子的德政原则

  摘要:孔子主张德政,提倡把政治道德化,政治与道德合一是孔子政治理论的特色。从根本上说,孔子德治理论是为维护当时社会秩序服务的,但其中也包含着对任何社会政治行为都有益的普适性原则。这些原则主要有仁爱原则、正义原则、重民原则、廉洁原则。虽然这些原则具有历史的局限或封建的糟粕,但至少是可以批判地汲取其合理内核,作为历史的借鉴,以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

  关键词:仁爱;正义;民本;廉洁

  在孔子的政治理论中,政治与伦理的合一是一个重要特点。孔子主张德政,他要求把道德贯彻于政治之中,并对德政进行了全面的论述,提出了一整套的政治行为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这些原则和规范,虽具有历史的局限,但也包含不少符合政治发展和社会进步一般规律的合理因素。它不仅对当时社会健康运转有指导作用,而且对当代的以德治国也具有现实的借鉴价值。因此,本文拟就孔子德政原则作一探讨和分析。

  一、仁爱原则

  孔子学说以仁为核心。他主张以仁爱之心治国,以惠爱民众之仁施之于政,反对统治者对老百姓横征暴敛,以严刑酷法统治民众。这就是在政治领域中孔子所讲的仁爱原则。具体说来,这一原则主要包括如下内容与意涵:其一,为政者应有仁爱之心。孔子仁的内涵非常丰富,但要求为政者对全民的亲切和关怀则是仁的一个重要意义。他说:“仁者,人也。”[1]“仁者,爱人”[2],“泛爱众,而亲仁”[3]。可见,仁意含一个人,尤其是当政者对全民的关爱之情。所谓仁爱,即是要求承认人的主体性存在,尊重人,把人当人看,反对把人当牲畜和工具使用,要关心人、同情人、爱护人。孔子曾诅咒“始作俑者,其无后乎”[4]!反对那种杀人殉葬的野蛮制度和习惯,并强调要关心和尊重人,这就是他所说的“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2]。孔子认为,仁所体现的这种人与人之关系和态度,是为政者不可缺少的认识和情感,如果没有

  这种认识和情感,则国家不得治,人民也不得安。所以,孔子特别强调为政者的仁爱意识,要求统治者做到“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5]其二,以仁心施行政。孔子说:“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6],“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7]。显然,孔子主张把孝、悌、恭、宽、信、敏、惠这类仁的道德推行到当政者身上,并施之于政。为此,他提出了“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主张,并把它作为调整

  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关系的准则。

  其三,反对暴政。仁政是相对于暴政而言的,坚持仁政,就要反对暴政。孔子曾感叹:“苛政猛于虎也。”在《论语》中,我们亦可看到孔子对这类现象的愤懑与抗争。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2]“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8]当然,孔子主张仁爱,但并不排斥刑罚。他说“:善哉,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9]他任鲁国司寇时,也曾动用过大刑,杀少正卯。但刑在孔子看来,只能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最后一着,他主张德主刑辅,先教后刑,强调以刑辅政,目的只是为了“胜残去杀”。在治国工具选择的次序上,按孔子的逻辑就是“礼乐政刑”。这些都说明了孔子是主张为政以德,反对苛暴之政的。同时,这也是仁爱原则在政治中的具体体现。

  二、正义原则

  正义原则也是孔子主张的德政的一个重要原则。在孔子看来,所谓正义,就是指合于义,归于正,显为直,本于中的行为与措施。

  第一,合于义。孔子说:“君子义以为质”[10],“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11]。可见,孔子明显地主张把“义”作为君子为人立身的原则及治事的标准。那么,什么叫“义”?“义”是相对于“利”而言的,按照孔子的义利论,他把“义”规定为公,即社会整体利益,把“利”规定为私,即个人的一己之私利。在对待义利态度上,孔子的基本主张是重义轻利,以义制利,即强调社会整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利益必须服从社会整体利益。因之以“义”作为为人处事的原则及价值标准,即是要求人们的行为不以一己之私利为目的,而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维护社会整体利益,并以此作为判断自己行为正当与不正当、合理与不合理、义与不义的标准。这种道德要求贯彻到政治领域,就是要求国家各级行政官吏,应该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以国家的根本利益为义,并以此作为行政行为的根本准则,做到不以权谋私,不以私害公,为维护和促进国家利益尽职尽责,公而忘私,当公私利益、家国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去私为公,舍家为国,甚至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直至生命,即做到所谓“杀身成仁”。

  第二,归于正。孔子有关“正”的思想最重要的在“正身”与“正名”。二者都是治理国家,建立社会秩序之基础。孔子认为,在任何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中,执政者与臣民的关系是最基本的。而在二者当中,孔子又最注重执政者的作用,认为执政者的品行决定社会治理的好坏。因此,他对执政者提出了“正身”的道德要求。当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

  者,正也;子帅以正,熟敢不正?”[2]又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12]“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12]这就是说,从事政事,是在使国家社会进入“正道”,因此,从政必须有“正”的方向、“正”的理念以及“正”的方策,也就是要遵循“正道”。从政者不但要确定“正道”所在,而且自己要力行而推动之,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和道德感召力去治理民众,也就是正己正人。这样,才能造就一个具有良好秩序的社会,使整个社会步入“正道”。孔子所谓“正”或“正道”是什么?“正道”就是合乎人性之德,也就是为善之道。孔子指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2]可见,“正”与人之善与德有关,“正”也是人之德与善所表现出来的行为规范,也可说是合乎义与德的规范。“正身”即正己,正己就是使自己的行为合乎正道,也就是合乎义与德的规范。因此,“正身”即是要求为政者以身作则,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社会正义,以实现安人安百姓之目的。孔子之“正”的观念,重点在正人方面。但孔子也很重视按照秩序、规范、制度来治理国家。这层意思乃见之于孔子“正名”方面的主张。孔子主张为政要以“正名”为先。《论语·子路》

  中记,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先正名乎!”子路

  曰:“有是哉,之子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一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可见,“正名”与维持社会秩序之重大关系。“正名”是什么?“正名”就是指国家社会里的每一个人都应安守本分,名实相符,尽其应尽的职责,行其当行的职守。也就是孔子提出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所包含的主张。孔子认为,要维持社会秩序,就需要建立一套行为规范和制度,并按照这些规范和制度行事。这些规范、制度统可命之为名,“正名”就是要使这些规范、制度历之于正,并使人们严格遵守。“正名”落实到政治中,也就是要以“礼”的规范、制度为基础来管理社会,治理国家。“礼”即封建宗法等级制度。在这里我们不管孔子“正名”之主观目的如何,但我们不容忽视“正名”所代表的实现及达到社会秩序之价值与正义精神,故“正名”亦构成为孔子正义原则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三,显为直。与“正”、“义”相关的一个观念是“直”。孔子首先肯定“直”是人之本性,是与生俱有的。他说:“人之生也直。”[13]这种与生俱有的性质可以说是一种正直感,一种对正理的直觉。孔子认为“直”是与“义”相连的,“质直而好义”[2],他认为,这样的人在社会与人群中自然会得到别人爱戴。而不正直的人则是社会所不容许的,“罔之生也幸而

  免”[13]。可见,“正直”是人所依归的德行,也是社会生活的基础。基于这个认识,孔子认为任何国家和社会必须把“正直”当作立人及立政立制的标准,以求获得人民的接受,并使政治步入正轨。所以孔子说“:举直错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6]枉是直的反面,亦是“不直”,不直不足以服人,故一国的政事须选举正直的人来担任。直人领导政事,小则可使不直的人免于为乱,大则可化不直以为直。所以,孔子又说:“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2]坚持“直”就是要求为政者秉公办事,不徇私情。晋国大夫叔向主张处死徇私枉法的弟弟叔鱼,孔子称

  赞叔向“不隐于亲”、“杀亲益荣”,是“可谓直矣”,“古之遗直”。在孔子看来,身为国家卿相和法官,肩负以道治国的特殊责任。如果在政治法律活动中丢掉正义原则以徇私情,那是不能原谅的。即使是亲戚也不能偏袒,而应当绳之以礼、处之以刑。叔向是明于大体的,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不徇私情,对此,孔子极为赞赏。可见,直是为政的准绳,亦是人民爱戴的德行。

  第四,本于中。“中”的观念是与“义”的观念相通的。《中庸》说:“义者宜也。”所谓“宜”就是合于时宜,也就是《中庸》所说的“时中”。可见,“义”是合乎中道的。所谓中道,孔子说“允执其中。”[8]《中庸》引孔子的话说:“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两端”就是“过”与“不及”,“允执其中”也就是说既不要“过”,也不要“不及”。孔子在评论弟子时说:“师(子张)也过,商(子夏)也不及”,“过犹不及”。[14]孔子认为子张激进(过),子夏保守(不及),两人都不符合中道,所以说“过犹不及”。显而易见,既无过,又无不及,就是中道。由此可知,“中”是指不过分和不欠亏,也就是“无过与不及”,即相当于西方哲学中的公平之意。故公平亦即为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中道”。中道是道之至中至重者。《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就人性而言,“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1]。“中”是人性之本体,是根本的价值标准;“和”是天下之达道。“中和”是使天地立位,万物发育之大原则,大德性。因而亦是正义之体现,也是为政者为人治事的根本原则。

  三、重民原则

  在君权制社会结构中,君民关系是全部社会关系的主干,它对君主的地位,人民的处境和整个社会的治乱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本来君民关系在客观上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然而,由于君权的至高无上和民众的至卑至贱,一般君主只看到一种单向的主宰关系和支配关系,好像民众只能听从君主的摆布,这是历代君主垮台的一个重要原因。儒家的智慧就在于早就发现了还有一种自下而上的反向关系,这就是民对君的根基关系和君对民依赖关系。这两种关系相比较,后者比前者更重要。所谓“重民”之意义也正在于此。

  孔子高度重视民众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他认为,民心的向背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趋势,决定着统治者政权的兴衰。他把君与民的关系比喻为舟与水的关系:“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将焉而不至矣。”可见,孔子认为,统治者政权的巩固或崩溃,归根到取决于民众的拥戴或反对。因此,他强调统治者应从民众的行为中去把握历史发展的趋势,注意民心的向背,争取百姓的拥戴,不能为一己之私,损害民众的利益,而应尽量满足民众的需要,争取民心,以巩固自己的统治。这落实到具体的政治生活中,即是要求为政者要宽民、惠民、利民、富民、教民。孔子要求统治者对劳动人民要“宽”、“惠”减轻对人民的剥削和压迫。“宽”就是要求为政者对老百姓要宽厚一点。“惠”是指给老百姓一定的物质利益。他说:“宽则得众”,“惠则足以使人”。役使人民要有所节制,要谨慎为之,“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13]。对老百姓要富而教之,富”就是使老百姓富有。他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2]那么,如何才能使百姓富起来?孔子主张轻徭薄赋、尚俭节用、安富恤贫,还要“因民之利而利之”[8],多做一些对老百姓富裕有利的事。这就是孔子的富民之道。“教”就是指对老百姓要进行道德教化。在孔子看来,教化是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

  他认为:“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5],“小人穷斯滥矣”[10]。贫穷是犯罪的客观原因,道德观念之有无是犯罪的主观原因。因此,要消灭犯罪,维持社会秩序,就必须对民“富而后教”。

  总之,孔子认为,为政者要以忠厚为心,以宽大为政,要关心民众生活,解救民众困苦、尊重民众意愿、满足民众需要,反对残酷剥削和压迫民众,以及“不教而杀”的苛暴之政。也就是要求为政者以民心向背决定自己的方针政策,以人民利益作为国家和社会的价值尺度,以达到社会安定,天下大治之目的。

  四、廉洁原则

  政府官吏代表国家行使管理社会事务的权力,这种特殊的地位赋予了他们相应的特殊身份。执政者既可以运用手中的权力为社会民众谋福利,尽职尽责,也可以利用它谋取个人的私利。对此,孔子从德治出发,反对官吏利用职权谋取个人私利,强调执政者应当公忠为国,把清正廉洁作为自己基本的行为准则。此处所讲的廉,主要指对待物质利益特别是个人利益的正确态度,认识到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本质关系,理解了自己所负职责的责任和义务,自觉地克制自己的私欲,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利用手中的权利贪图国家和他人之利。简言之,所谓廉洁就是不以权谋私,不利用社会赋予的权力作为谋求任何个人私利的手段。孔子十分重视当政者的为政廉洁。他认为当时社会动乱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政不廉。对于鲁国季康子统治的地区所发生的“患盗”,孔子认为是由于季康子贪欲太大,大肆聚敛财富,为政不廉所致。“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2]因此,孔子一再告诫为政者执政要廉洁:“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12]这是提倡廉洁(俭),反对腐败(奢)。据《论语》记载,季氏的财富超过了鲁国的国君,而冉有继续要帮他聚敛钱财,孔子知道后大发雷霆“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14]将冉有逐出了师门,可见孔子对廉政的向往和对贪政腐败的痛恨。廉洁原则之具体要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廉于自身。即要求政府官吏保持艰苦朴素、勤俭淡泊的生活作风,不追求奢侈,不放纵自己的欲望,衣食住行“自奉俭约”。二是廉于职守。居官不擅权谋私,不贪污受贿,尽职尽责,刚正不阿,不谀上虐下,不循私枉法。三是廉于社会。即要求政府官员革奢倡俭,去浮省费,节省财政开支,减轻社会负担。孔子认为要做到廉洁,最根本的是加强官吏的道德修养。在生活上安贫乐道:“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3]在名位上淡泊明志,“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3]。“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11]在利欲上不为诱惑,“放于利而行多怨”[11],“见利思义”。在处事上犯而不校(计较),宽宏大量。总之,孔子要求官员廉洁自守,决不能用手中的权力去谋取一己的不义之利,危害国家和民众之利。做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8]。惟有如此,才能使执政者建立威信,取信于民,稳定社会,发展生产,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篇三:探讨孔子提出的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并分析其现实借鉴意义

  孔子“为政以德”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探微

  孔子“为政以德”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探微

  2009-ff-2fl号上旬刊又教费

  孑L子"为政以德"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探微

  管建莉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97;金肯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系,江苏南

  京211156)摘要:孔子提出的"为政以德"的主张在历史上曾

  发生过积极的作用."为政以德"的精华部分对当今仍有

  借鉴意义.关键词:孔子"为政以德"必要性基本内容

  现实意义

  孔子在谈论学问及国事的时候,始终是把伦理思想

  同政治思想联系在一起的,其鲜明标志就是他所讲的"为,政以德"."为政以德"按照《论语疏义》的解释,就是"明明

  德以亲民,本仁心以施仁政,保民而王,非自求尊荣与富

  贵也.是谓为政以德".这就是说,"为政以德"的要义有

  三:一是"明明德以亲民".就是为政者首先要注重自己的

  道德修养,以德亲民,以德化民.二是"本仁心以施仁政",就是要求为政者本着仁义之心,实行仁义之政."己所不

  欲,勿施于人",兴民之利,除民之害.三是为政是为了"保

  民",而不是为了求得自身的名利和地位,为政者要淡泊

  名利.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一

  ,"为政以德"的必要性

  孔子十分强调"为政以德",他认为,首先,为政者的

  道德表率作用对百姓的道德言行进而对社会的稳定起着

  关键作用.社会治乱首先表现为民德民风的好坏,而民众

  对道德的情愫取决于为政者对道德的情感态度.因为统

  治阶级倡导的道德从实质上说是体现统治集团利益的道

  德,若统治集团的成员都不能自愿践行,何望百姓自觉遵

  守?再者,为政之人同时就是教育者,化人之人,教育者的

  身教重于言教,化人者必先白化.居上位者能厚爱而不弃

  亲族故交,老百姓就会亲近仁德,而不至冷淡无情.总之,孔子坚信只要为政者能自觉地行仁践义,百姓就会心悦

  诚服.自愿地讲仁重义.其次,是由道德的特殊作用所决定的.孔子日:"道之

  以德,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

  格."(《为政》)这就是说,用政令来规范人民,用刑罚来强制

  人民,人民虽然会服从,但并非产生了自觉羞愧之心,只是

  为了免于受罚而已.即使不敢为非于政令和刑罚规定的范

  围之内,也会作恶于政令和刑罚不及之处.只有用道德来

  诱导人民,用礼教来规范人民,使人民有了知耻之心,人民

  就会自觉改恶从善.从而起到政令和刑罚起不到的作用.孑L子指明了道德在为政中有着特殊重要的作用.与

  政令和刑罚相比,道德教化虽然缺乏强制性,不易收到立

  竿见影的效果,但政令和刑罚终究有涉及不到的地方.而

  且终究是要人去遵守的,而靠人的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

  来维系得到的却无所不在.只有提高了人们的道德水平,使人民有了自觉的知耻之心,才能保证政令畅通和刑法

  的执行.也就是说,孔子认为,道德是比政令和刑法更为

  重要和有效的约束方式.二,"为政以德"的基本内容

  "为政以德"的内容相当丰富,对于为政者应具备的

  道德,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端正其身.

  孔子认为,为政即正民,为政者的管理过程就是一个

  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影响感化民众的过程.政治被赋予了

  浓厚的道德教化色彩.既然为政者是正人之人.而正人必

  先自正."自正"有两层含义,一是修练自己的德性,二是

  坚持原则办事公道.简言之."自正"即严己垂范.孔子在

  《论语》中不厌其烦地论及"自正"的重要意义:"其身正,不令而行.""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所谓上行下效,只要

  在上位的统治者重德贵义,言为师,行为范,即"先有司","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就能"不令而行".总之,为政者能

  起到先锋模范作用,为政时必会得心应手,一帆风顺,"苟

  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反之,自己不正,必不能正人.因

  此,为政者正与不正,关系到全部为政活动的成败.进而

  关系到国家兴废存亡.2.严于律己.由于为政者处在政治舞台的中心,其过失如"日月之

  食焉,过也,人皆见之",危害大影响坏,因此,为政者必须

  做到严于责己,学习他人的优点,警戒他人的缺点.如果

  不慎犯错,决不能文过饰非.律己与宽人是辩证的.是二

  而一的关系,为政者在律己的同时,还要能"薄责于人",对他人"赦小过".3.正直无私.为政者必须作风正派,不循私情,一切出于公心,不

  被廉价的奉承所障蔽而错用奸妄之辈,也不抱个人成见

  而不纳善言.他必须以谋公利为己任,因此,"易事而难

  说,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为政者大公

  无私,所以容易与其共事,但他不容易被取悦,因他对不

  属正道的谄媚之语不屑一顾.君子为政,原则坚定,爱憎

  分明,敢于公开表达对好人之爱,对恶人之恨.4.务实立功.孔子反对空谈,主张事功,他的事功思想没有一己之

  利,而在于为天下,为国家,尤重利民.为政者应当是实干

  家,而不是空谈家,他决不夸夸其谈,而是"敏于事而慎于

  言",甚至是"讷于言而敏于行".因此"君子耻其言而过其

  行",以言多行少为耻.

  要"敏于事"就得有真功夫.所以,不怕人不知,只怕己无能."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已

  知也",不愁做不了官而愁无做官的真本领.为政不图虚

  名,而重实绩.三,"为政以德"的现实意义

  无可否认,孔子倡导"为政以德"是维护统治阶级的

  统治地位,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若摈弃孔子德治思想中的

  阶级反动性和唯心主义,不难发现其中积极的历史作用

  !l孟子诚信思想的基本内容及特点

  马凌锋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41000)摘要: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之说.并把自己的

  诚信思想建立在这个理论平台之上.他确立了"信"德的

  地位,确立了"惟义所在"的诚信思想原则.同时孟子在人

  才选拔和教育上也很强调诚信.这些都对后世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当然,孟子的诚信思想也有其时代局限性.本

  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关键词:孟子诚信思想基本内容特点局限性

  一

  ,孟子诚信思想的基本内容

  诚信是中国传统道德中的一个重要范畴.自先秦社

  会以来,诚信就一直倍受人们的关注并为人们所大力提

  倡.孟子便是大力提倡诚信的一代思想家.生活在战国中

  期的孟子,针对当时社会诚信缺失之状况,不仅大力呼吁

  人们讲诚信,而且对诚信思想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丰富了

  中国传统诚信道德的内容.和x,l-现实的重要借鉴意义.1-孑L子的"为.mZ以德"的思想使为.mZ者确立"民主官

  仆"思想.

  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使社会公仆成为

  社会主人,真正的社会主人却变成奴仆.人们在思想上逐

  "的观念.这种观念不仅在为政

  步积淀形成了"官主民仆

  者的思想里深深扎根,而且统治着普通百姓的头脑.因

  此.为政者心安理得地以天生的统治者和"民主"自居.他

  们中的一些人多多少少实行一点"为政以德",也似乎是"主人"对"奴仆"的一种赏赐,是一种高贵者对低贱者的"慈善"态度和"德行",而不是~41-x,l主人的应尽义务和

  必要服务.而普通百姓对于特权者,除了敬畏,顺从和顶

  礼膜拜以外,往往也是希望特权者从上面赐予"德政".中

  国传统文化中的帝王崇拜,"清官"情结.不就是这两方面

  融合的结果吗?我们应当通过科学的分析批判.摒弃"官主

  民仆"型的"为政以德",确立"民主官仆"型的"为政以德".我们的干部们应当自觉摆正自己与人民的关系,树立科学

  明智的权力意识,增强"领导就是服务"的观念,实践国家

  对干部职业道德的要求,即:"公正廉洁,忠诚积极,全一tk,全

  意为人民服务,反x,l-官僚主义,弄虚作假,利用职权谋取私

  利."并且将当代社会公正论的原理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

  合,把"为政以德"贯彻到分配公正,用人公正,办事公正等

  方面去,使之更具操作性,产生更显着的效果.2.孔子提倡的"为政以德".使为政者摈弃"伦理政

  治"型.确立"综合协调"型

  以儒学为主干和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坚持伦理本

  位,是一种伦理型文化.孔子提倡的"为政以德",也是这种

  伦理政治的重要内容.在传统社会中,这种伦理政治适应

  封建宗法的政治制度及家族一村落一国家三位一体的行

  政体制的需要,发挥着服务于特权政治,并为这种特权政

  治进行"上应天命.下合人情"的粉饰的作用,因此历久而

  不衰.现在时代不同了,政治与道德的内涵及其相互之间

  的关系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摈弃"伦理政治"型,是"为政

  以德"现代转换的题中应有之义.然而,由于伦理与政治,经济,社会关系的复杂性,特别是我们在指导思想和实践

  的重大失误,因而在摈弃"伦理政治"的过程中,在相当大

  的程度上

  又以政治代替了伦理.由传统的伦理社会的伦

  理,滑向了政治社会的伦理.而到了建立市场经济的阶段,又出现了"以经济社会伦理取代一切"的倾向.这种经济社

  会的伦理,既表现为伦理与政治的分离,使政治放弃了对

  伦理的要求,同时又使伦理失去了政治的有力推动和保

  障.于是"一手软"的现象,伦理的疲软,就是不可避免的

  了.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继续推进包括"为政以德"在内

  的传统伦理转换时,不仅应该扬弃传统的"伦理政治".而

  且应该扬弃以政治代替伦理,以经济代替伦理的现象.在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我们要通过伦

  理实体,经济实体,政治实体的系统整合,在全新的基础上

  实现伦理,经济,政治的"三位一体",使这三个方面在整体

  之中,在整体的制约之下综合协调地发挥作用.形成强大

  的系统"合力".以推动人与社会的综合协调发展.3.确立"法德互补"型.孑L子的道德论具有明显重视德治的倾向.他在提倡"为政以德"的时候将德治作了一个比较:"道之以政,齐

  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毫

  不掩饰地认为德治比法治好.这种"重德轻法"型的"为政

  以德"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是行之不远的,难以收到良好

  效果,然而它在当今的现实中却还有其一定的影响.在当

  代,"为政以德"的正确性,有效性,必须一方面建立在社

  会主体首先是国家的干部懂法,守法的基础上.另一方面

  有赖于主体像康德所比喻的那样,自觉地把"至善"的道

  德义务当成对自己的"绝对命令",虔诚地加以服从和自

  觉地付诸实践,通过法令与道德的相互结合,相互补充.使"为政以德"得到正确有效地执行,充分发挥其约束力

  与调适性,从而收到促进"法德互补",政通人和,国家兴

  旺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1]论语疏义.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2]樊浩.中国伦理精神的现代建构.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

  [3]理明,赵炳起."为政以德"及其理论价值和现实意

  义——《论语》德治观述评.学海,1998.5.[4]周安伯.论"为政以德"的现代转换.南京社会科

  学,1998.12.77

篇四:探讨孔子提出的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并分析其现实借鉴意义

  儒家“为政以德”的行政管理观及现代意义

  【摘要】我国古代的思想家为维护和巩固封建专制的统治,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行政管理措施。尤其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政治思想,把教化与刑罚作为维护专制统治的两手政策,并有效的发挥了它的作用。时至今日,这种政策仍有益于当代社会的治理与安定。

  【关键词】儒家;管理观;孔子;孟子;荀子;意义

  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长达几千年之久,专制统治之所以能够维持,不仅有它赖以存在的小农经济基础,而且还有一些行之有效的行政管理措施,,这些措施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德礼教化和刑罚政令。教化和刑罚,作为维护专制统治的刚柔相济的两手政策,有效地发挥了它的作用。

  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已设立教训之官,以教化百姓。同时也设立了刑罚,以惩罚不道。教化与刑罚,真正参与到政治领域之中,当是国家形成以后。从此,他就成为政治思想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周人建立了周人教化与刑罚的依据。“礼”的主要原则是“亲亲”与“尊尊”,“亲亲父为首”、“尊尊君为首”。这便成为教化的主要内容,而非礼的行为则要受到严惩,不忠不孝更是弥天大罪。因此,周公明确提出“明德慎罚”的主张,“明德”即宣扬宗法精神,实行礼治教化,即使对殷民,也以教化相对待,“勿用杀之,姑惟教之”。“慎罚”则是君子不施其亲,也不提倡连罪,即所谓的“父子兄弟,罪不相及”。但是对违反宗法礼治的人,绝不放过。周公所制定的统治方针对后世产生里极大影响。

  儒家继承和发扬了西周以来的礼治原则和周公“明德慎罚”的思想,提倡德礼教化,重视人治。儒家认为芸芸众生,不论是性善还是性恶,通过后天的学习,可以发扬先天的善性或改变其先天的恶性。因此,儒家提倡“为国以礼”、“为政以德”。施行以德礼教化为主的政治统治。

  1孔子的“德政”思想

  “德治”,是儒家政治的基本原则。孔子指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里的“道”,即“导”,引导、诱导的意思。这里的“政”,指政法,并不是广义上的国家行政管理。这里的“格”字,本来多义,但在此解释为“人心为服”。孔子原话的大意是:用政法来诱导他们,用刑罚来整顿他们,人民只是暂时地免于罪过,却没有廉耻之心;如果用道德诱导他们,用礼教来整顿他们,人民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人心归服。

  孔子这一思想直接来自周公且进一步发挥之,强调为政要以道德教化为根本,而不应该片面强调刑罚杀戮。《论语》中还有一段记载:有一次,季康子向孔子请教政治,说道:“如杀无道,以就有道,如何?”即“假若杀掉坏人来亲近好人,怎么样?”孔子答道:“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其意思是说:您治理政治,为什么杀戮?您想把国家搞好,百姓就会好起来。君子的德行像风,小人的德行像草,风一吹,草必然是随风而到。说的就是为政要“道之以德”的意思。

  孔子倡导“为政以德”,并以此作为治国理政的基础方针。他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在孔子看来,以道德为准则来处理政务,就可以像北极星一样安居在自己的位置上,自然受到人们的拥护和爱戴。所以,他强调在处理政务,治理国家方面要坚持道德原则,重视对人民进行道德上的教化。

  统治者要做到“为政以德”,也要修己,加强自身的主观修养。而要加强主观修养,自

  身先要大胆公开错误,勇于改正错误。孔子的弟子曾评价孔子对待错误的态度,“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认为君子的错误有如日月之食,错了大家看得见,改正错误时,大家看得明了。同时君子还要做到严于律己,向内心世界寻求真理,做到“内省”“自讼”,通过自己主观修养的提高去带动别人。其次,统治者还要做到“恭、宽、信、敏、惠”,这不仅是从政的需要,也是为政以德的具体措施。因为“恭则不悔,宽则得众,信则人仁,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即庄重便不致受辱;宽厚便受大众拥护;诚实便会得到别人的任用;勤快敏捷便会有高的工作效率;布施恩惠便能容易地使唤人。这就是孔子主张的“五德”。他关系到统治者自身的荣辱,关系到民众的向心力,关系到事业的成功,也关系到能否使民的大问题,所以是统治者必须注意的。因此,当子路问怎样才能成为君子时,孔子回答道:“修己以敬”。子路未明真谛,又问道仅仅做到这些就行了吗?孔子回答道说:“修己以安人”。可见统治者修己的目的是为了使民众安定,也就是使民众安于被统治的地位。

  从“为政以德”的思想原则出发,孔子斥责和反对“苛政”,主张慎重刑罚,实行“宽猛相济”的统治方法。他所拥戴的君主,都是关心百姓疾苦的,除暴安良的圣君明主。对周文王爱护百姓,不像殷绉那样虐杀无辜臣民的做法,孔子十分赞赏。他反对用暴虐、杀戮、残酷的手段治理国家。当然,孔子主张慎用刑罚,但并不完全反对刑罚,他反对的是“刑罚不中”,(即刑罚不得当)以及不先进行教育便加杀戮。由此可见,孔子视“德”为主要管理手段,而非唯一手段。在刑罚与德治中孔子首选德治,是因为他认为“德”能治本,而“刑”仅治表。以“德”为主,辅之以刑,先德而后刑,这应该是“为政以德”的应有之义。

  2孟子的“仁政”学说

  孟子将孔子的“德政”思想发展成完整的“仁政”学说。在孟子看来,当时有两种政治思想,两条统一中国的道路:一条叫王道、仁政,以德服人;另一条就是法家主张的霸道,它假借仁义之名,以力服人。这就是王霸之争。孟子反对霸道,说:“以力假人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凭借武力而假托仁义的人可以称霸,称霸必须依靠国力的强大;依靠道德实行仁义的,可以统一天下,统一天下不必仗恃国力的强大。“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以德服人着,中心悦而诚服也”。这就是说,以“力”征服别人的,不能使人心服;只有用“德”才能使人内心服气而甘愿诚服。当然,孟子反对“以力服人”,也并不是完全不要刑罚、暴力,而是主张以刑辅德,要“德”“刑”兼施,不过要以“德”为主。

  孟子对孔子为政以德学说做了进一步的发展。其主要表现为,孟子已不是简单地将“为政以德”作为政的基本要求,而是将能否做到为政以德,推行仁政,与天下的得失和国家的兴旺联系起来。如孟子从三代历史的分析得出结论,认为:“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兴废者亦然。”夏、商、周三代能够得到天下是因为实行了仁政,它们丧失天下是因为不实行仁政,国家的衰败与兴盛、生存与灭亡也是同样地道理。所以统治者要保有天下,实现长久统治,就必须加强自己的主观修养,通过自己主观修养的提高,推己及人,广施仁义,推行仁政,去统一天下,不仅如此,孟子还认为统治者加强道德修养对被统治者还是一种示范作用。所谓“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政。一政君而国定矣。”君主仁,就没有人不仁;君主义,就没有人不义;君主正直,就没有人不正直。把君主的过错纠正了,国家也就安定了。因此,君主的“仁”在很大程度上已不属于纯粹个人的道德范畴,而成为关乎国家兴衰的政治范畴,即,君主的“仁”本质上已不是一种“私德”,而成为一种“公利”。当然统治者成为仁者也是有条件的,那就是有赖于统治者“使有菽粟如水火,”使民众的收成“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而民焉有不仁者乎?”圣人治理天下,应该使人民的粮食像水火那样多,百姓生活有保障,安康乐业,哪有不仁爱的呢?基于这种认识,孟子对春秋以来各诸侯国之间连年发动的兼并战

  争进行了分析,认为这些战争是非正义的,给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严重的灾难,是应该加以斥责道的。孟子还针对人民苦于兵灾,憔悴于虐政的心态,指出统治者只有推行仁政才能统一天下,实现社会安定。所谓“以德行仁者王”,“行仁政而王”,并且认为行仁政不仅可以称王天下,也是“莫之能御”的。只要实行了仁政来统一天下,没有人能阻止它。因为只有推行仁政才能得到民众拥护,而民心向背又关系到天下得失,所谓“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不仅如此,孟子还认为:“不仁者,得国,有之矣;不仁者得天下,未之有也。”不仁道却得到一个国家,有这样的事;不仁道而却能得到天下,从未有过。而且,能否推行仁政也关系到统治者自身的荣辱,所谓“仁则荣,不仁则辱。”

  3荀子“隆礼”“重法”的治国之道

  荀子作为一个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家,适应当时的历史发展趋势和潮流,继承和改造了儒家的王道和礼治思想,有总结和吸取了法家推行的霸道,实行法制的经验,将礼治和法制、王道和霸道结合起来,提出了“隆礼”“重法”的治国之道,为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和巩固集中统一的封建国家奠定了理论基础。认为两者都是治理国家不可缺少的。他说:“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就是说,礼是法度的标准,是法度的根据和总纲,而法则是礼的体现,礼的确认。在荀子那里礼和法是统一的,有时在用词的含义上也是一致的。

  荀子将礼和法连用,反映了战国后期地主阶级在确立其统治地位过程中,已积累了不少经验,阶级斗争和思想斗争的发展,使荀子认识到只讲礼义,不讲法度;只重教化,不重刑罚,都不足以建立和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秩序。

  因此,荀子改造了儒家重德轻刑的理论观点,吸取了法家“壹赏”的主张,提出礼法连用,教化与刑罚并重的思想。他说:“故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诛而不赏,则勤励之民不劝;诛赏而不类,则下疑俗俭而百姓不一。”这是说,对老百姓如果不先进行教育就加以诛罚,那就会使刑罚繁琐,奸邪不胜其多;若是只实行教导而不加以诛罚,那就会使奸邪的人受不到惩处;若只有诛罚而没有赏赐,那就会使勤勉的人不积极;若是赏罚都不当,那就会使民发生疑虑,风俗险诈,因而使百姓不能齐一。荀子这套论述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为地主阶级提供了一套维护其专制的完整理论。荀子还认为:“治之经,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明德慎罚,国家既治,四海平。”就是说,治理国家的根本原则是礼与法(刑政),统治阶级按照礼来培养道德,老百姓从地主阶级的刑法与统治,国家内政搞好了,就可进行平定四海,统一中国。荀子的礼法兼治、德刑并用的政治主张,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总之,诸子对治世问题的探索,有其不可抹杀的理论价值,其中尤以儒家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影响为巨。儒家时时提醒统治者要仁者爱人,为政以德,这种基于理想秩序而采取的情理说教,有时也会收到效果,因为中国权力结构更替频繁,并且有作为反叛依据的“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的民本理论的推动。历史上,在民本主义的旗帜下,臣僚~,民众造反,都曾作为控制统治者的有效方法,这使统治者为了平息动乱,被迫顺应民情,从而修改有关的政策。当民众能够组织起来以表达他们的不满时,动荡和不安就常常别儒家作为有效的警告和控制统治者的方式。

  教化与刑罚,作为维护专制统治的两种政策,也的确在历史上起了巨大的作用。时至今日,教化与刑罚的相互辅济之功,仍有益于当代社会的治理与安定。历史上几乎所有的农民反抗朝廷的暴乱,都是标举“均贫富”、“等贵贱”、“惩贪官”、“伸天理”等民本口号,因为民本主义的理想能够将暴民政治演变成一场旷日持久的社会对抗。民本主义是靠理想价值权威精神来实现社会公正的模式,这种旨在根据某种理想方案摧毁或重建某种结构的学说,酒气社会意义来说,都将迅速导致集权主义。它最终是向执政的官僚新贵提供特权,而使人民大众的道德主体感失落,当反权威化的现象不断蔓延时,由此加速了个人与社会的疏离。这是儒家学说作为主流化秩序建构时不断溢出的负面效应。

  对中国古代社会思想,我们应既看到其积极的方面,又要审视其落后于时代的因素、缺点。要对其进行历史的、具体的分析和批判才能使其重新充满活力和生机。

  4现代意义

  21世纪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在这个时期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立足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是一个积极而又科学的时代主题。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离不开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遗产。其中不仅有丰厚的哲学、文学思想,同时也有相当丰厚的社会、管理思想,而且对当今社会及企业的发展和管理有着重要的借鉴启发意义。

  在传统的社会理想观中,儒家提出的以德治国的政治思想,是当时理论上一个巨大的创建,在当今也是极大的进步意义。

  就我国的现实来说,毫无疑问随着改革事业的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逐步健全完善,我们将会建立起一套强有力的社会调控机制,但这也并不意味着道德作为一种调控人们行为的手段将失去它存在的意义,而只能意味着要求它在更高的层次上得到强化。这是因为从理论上讲,尽管建设民主与法制对于改善社会政治更加具有根本性的意义,但它与提高为政者的素质及强化人们的道德自觉并不是一种矛盾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我们今天要求建设的民主与法制,它本身就要求为政者具有更高的道德素质。另一方面,事实上民主与法制的完善,也不可能完全脱离人们的道德水平的提高。今年来改革开放过程中,我们的民主与法制建设比过去进了一大步。然而,由于忽视了良好社会道德风尚的建设,好多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被视为落后的东西加以反对,甚至连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艰苦斗争中形成的优良品德也开始被丢弃,致使出现了某些党风不正、政风不廉的现象,整个社会也开始出现一种非道德化的倾向。那种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群体利益的责任感和道义感往往难以得到理解,而个人利益至上、崇拜金钱、追求享乐的价值观念则往往能找到更多的共同语言,从而为以权谋私、以钱乱法以及新中国成立后本来已经消灭的一些丑恶社会现象的重新泛滥提供了精神土壤。这种深刻的教训清楚地告诉我们,在今天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在我们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走向完善的过程中,道德作为一种调节人们行为的机制不仅不可以消弱,而且必须得到强化。

  进一步说,即使在社会政治获得了高度完善的将来,也不能指望用制度来包医一切。道德不是解决社会关系问题的唯一手段,但人类的道德是与人类社会相始终的,无论文化模式、社会关系以及人类道德本身的内容有何种变化,道德作为调节人的行为、处理各种社会关系的一种手段都将是人类无法放弃的。

  总之,无论历史、现实和未来,道德作为调控人们行为的一种手段都有它存在的价值。所以,尽管孔子所提倡的道德内容在今天看来有许多缺陷,他在社会政治中给予道德的地位也并不恰当,但他所提出的用道德来调控人们行为的原则在今天和将来都是有价值的。而且,在如何提高人们道德水平的问题上,孔子充分肯定了国家倡导的重要作用,充分估计了为政者对民众的影响作用,看到了政治人才的标准对于人们的道德价值取向的影响,这些在今天也都是有其实借鉴意义的。

篇五:探讨孔子提出的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并分析其现实借鉴意义

  孔子“为政以德”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探微

  孔子“为政以德”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探微

  2009-ff-2fl号上旬刊又教费

  孑L子"为政以德"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探微

  管建莉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97;金肯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系,江苏南

  京211156)摘要:孔子提出的"为政以德"的主张在历史上曾

  发生过积极的作用."为政以德"的精华部分对当今仍有

  借鉴意义.关键词:孔子"为政以德"必要性基本内容

  现实意义

  孔子在谈论学问及国事的时候,始终是把伦理思想

  同政治思想联系在一起的,其鲜明标志就是他所讲的"为,政以德"."为政以德"按照《论语疏义》的解释,就是"明明

  德以亲民,本仁心以施仁政,保民而王,非自求尊荣与富

  贵也.是谓为政以德".这就是说,"为政以德"的要义有

  三:一是"明明德以亲民".就是为政者首先要注重自己的

  道德修养,以德亲民,以德化民.二是"本仁心以施仁政",就是要求为政者本着仁义之心,实行仁义之政."己所不

  欲,勿施于人",兴民之利,除民之害.三是为政是为了"保

  民",而不是为了求得自身的名利和地位,为政者要淡泊

  名利.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一

  ,"为政以德"的必要性

  孔子十分强调"为政以德",他认为,首先,为政者的

  道德表率作用对百姓的道德言行进而对社会的稳定起着

  关键作用.社会治乱首先表现为民德民风的好坏,而民众

  对道德的情愫取决于为政者对道德的情感态度.因为统

  治阶级倡导的道德从实质上说是体现统治集团利益的道

  德,若统治集团的成员都不能自愿践行,何望百姓自觉遵

  守?再者,为政之人同时就是教育者,化人之人,教育者的

  身教重于言教,化人者必先白化.居上位者能厚爱而不弃

  亲族故交,老百姓就会亲近仁德,而不至冷淡无情.总之,孔子坚信只要为政者能自觉地行仁践义,百姓就会心悦

  诚服.自愿地讲仁重义.其次,是由道德的特殊作用所决定的.孔子日:"道之

  以德,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

  格."(《为政》)这就是说,用政令来规范人民,用刑罚来强制

  人民,人民虽然会服从,但并非产生了自觉羞愧之心,只是

  为了免于受罚而已.即使不敢为非于政令和刑罚规定的范

  围之内,也会作恶于政令和刑罚不及之处.只有用道德来

  诱导人民,用礼教来规范人民,使人民有了知耻之心,人民

  就会自觉改恶从善.从而起到政令和刑罚起不到的作用.孑L子指明了道德在为政中有着特殊重要的作用.与

  政令和刑罚相比,道德教化虽然缺乏强制性,不易收到立

  竿见影的效果,但政令和刑罚终究有涉及不到的地方.而

  且终究是要人去遵守的,而靠人的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

  来维系得到的却无所不在.只有提高了人们的道德水平,使人民有了自觉的知耻之心,才能保证政令畅通和刑法

  的执行.也就是说,孔子认为,道德是比政令和刑法更为

  重要和有效的约束方式.二,"为政以德"的基本内容

  "为政以德"的内容相当丰富,对于为政者应具备的

  道德,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端正其身.

  孔子认为,为政即正民,为政者的管理过程就是一个

  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影响感化民众的过程.政治被赋予了

  浓厚的道德教化色彩.既然为政者是正人之人.而正人必

  先自正."自正"有两层含义,一是修练自己的德性,二是

  坚持原则办事公道.简言之."自正"即严己垂范.孔子在

  《论语》中不厌其烦地论及"自正"的重要意义:"其身正,不令而行.""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所谓上行下效,只要

  在上位的统治者重德贵义,言为师,行为范,即"先有司","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就能"不令而行".总之,为政者能

  起到先锋模范作用,为政时必会得心应手,一帆风顺,"苟

  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反之,自己不正,必不能正人.因

  此,为政者正与不正,关系到全部为政活动的成败.进而

  关系到国家兴废存亡.2.严于律己.由于为政者处在政治舞台的中心,其过失如"日月之

  食焉,过也,人皆见之",危害大影响坏,因此,为政者必须

  做到严于责己,学习他人的优点,警戒他人的缺点.如果

  不慎犯错,决不能文过饰非.律己与宽人是辩证的.是二

  而一的关系,为政者在律己的同时,还要能"薄责于人",对他人"赦小过".3.正直无私.为政者必须作风正派,不循私情,一切出于公心,不

  被廉价的奉承所障蔽而错用奸妄之辈,也不抱个人成见

  而不纳善言.他必须以谋公利为己任,因此,"易事而难

  说,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为政者大公

  无私,所以容易与其共事,但他不容易被取悦,因他对不

  属正道的谄媚之语不屑一顾.君子为政,原则坚定,爱憎

  分明,敢于公开表达对好人之爱,对恶人之恨.4.务实立功.孔子反对空谈,主张事功,他的事功思想没有一己之

  利,而在于为天下,为国家,尤重利民.为政者应当是实干

  家,而不是空谈家,他决不夸夸其谈,而是"敏于事而慎于

  言",甚至是"讷于言而敏于行".因此"君子耻其言而过其

  行",以言多行少为耻.

  要"敏于事"就得有真功夫.所以,不怕人不知,只怕己无能."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已

  知也",不愁做不了官而愁无做官的真本领.为政不图虚

  名,而重实绩.三,"为政以德"的现实意义

  无可否认,孔子倡导"为政以德"是维护统治阶级的

  统治地位,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若摈弃孔子德治思想中的

  阶级反动性和唯心主义,不难发现其中积极的历史作用

  !l孟子诚信思想的基本内容及特点

  马凌锋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41000)摘要: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之说.并把自己的

  诚信思想建立在这个理论平台之上.他确立了"信"德的

  地位,确立了"惟义所在"的诚信思想原则.同时孟子在人

  才选拔和教育上也很强调诚信.这些都对后世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当然,孟子的诚信思想也有其时代局限性.本

  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关键词:孟子诚信思想基本内容特点局限性

  一

  ,孟子诚信思想的基本内容

  诚信是中国传统道德中的一个重要范畴.自先秦社

  会以来,诚信就一直倍受人们的关注并为人们所大力提

  倡.孟子便是大力提倡诚信的一代思想家.生活在战国中

  期的孟子,针对当时社会诚信缺失之状况,不仅大力呼吁

  人们讲诚信,而且对诚信思想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丰富了

  中国传统诚信道德的内容.和x,l-现实的重要借鉴意义.1-孑L子的"为.mZ以德"的思想使为.mZ者确立"民主官

  仆"思想.

  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使社会公仆成为

  社会主人,真正的社会主人却变成奴仆.人们在思想上逐

  "的观念.这种观念不仅在为政

  步积淀形成了"官主民仆

  者的思想里深深扎根,而且统治着普通百姓的头脑.因

  此.为政者心安理得地以天生的统治者和"民主"自居.他

  们中的一些人多多少少实行一点"为政以德",也似乎是"主人"对"奴仆"的一种赏赐,是一种高贵者对低贱者的"慈善"态度和"德行",而不是~41-x,l主人的应尽义务和

  必要服务.而普通百姓对于特权者,除了敬畏,顺从和顶

  礼膜拜以外,往往也是希望特权者从上面赐予"德政".中

  国传统文化中的帝王崇拜,"清官"情结.不就是这两方面

  融合的结果吗?我们应当通过科学的分析批判.摒弃"官主

  民仆"型的"为政以德",确立"民主官仆"型的"为政以德".我们的干部们应当自觉摆正自己与人民的关系,树立科学

  明智的权力意识,增强"领导就是服务"的观念,实践国家

  对干部职业道德的要求,即:"公正廉洁,忠诚积极,全一tk,全

  意为人民服务,反x,l-官僚主义,弄虚作假,利用职权谋取私

  利."并且将当代社会公正论的原理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

  合,把"为政以德"贯彻到分配公正,用人公正,办事公正等

  方面去,使之更具操作性,产生更显着的效果.2.孔子提倡的"为政以德".使为政者摈弃"伦理政

  治"型.确立"综合协调"型

  以儒学为主干和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坚持伦理本

  位,是一种伦理型文化.孔子提倡的"为政以德",也是这种

  伦理政治的重要内容.在传统社会中,这种伦理政治适应

  封建宗法的政治制度及家族一村落一国家三位一体的行

  政体制的需要,发挥着服务于特权政治,并为这种特权政

  治进行"上应天命.下合人情"的粉饰的作用,因此历久而

  不衰.现在时代不同了,政治与道德的内涵及其相互之间

  的关系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摈弃"伦理政治"型,是"为政

  以德"现代转换的题中应有之义.然而,由于伦理与政治,经济,社会关系的复杂性,特别是我们在指导思想和实践

  的重大失误,因而在摈弃"伦理政治"的过程中,在相当大

  的程度上

  又以政治代替了伦理.由传统的伦理社会的伦

  理,滑向了政治社会的伦理.而到了建立市场经济的阶段,又出现了"以经济社会伦理取代一切"的倾向.这种经济社

  会的伦理,既表现为伦理与政治的分离,使政治放弃了对

  伦理的要求,同时又使伦理失去了政治的有力推动和保

  障.于是"一手软"的现象,伦理的疲软,就是不可避免的

  了.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继续推进包括"为政以德"在内

  的传统伦理转换时,不仅应该扬弃传统的"伦理政治".而

  且应该扬弃以政治代替伦理,以经济代替伦理的现象.在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我们要通过伦

  理实体,经济实体,政治实体的系统整合,在全新的基础上

  实现伦理,经济,政治的"三位一体",使这三个方面在整体

  之中,在整体的制约之下综合协调地发挥作用.形成强大

  的系统"合力".以推动人与社会的综合协调发展.3.确立"法德互补"型.孑L子的道德论具有明显重视德治的倾向.他在提倡"为政以德"的时候将德治作了一个比较:"道之以政,齐

  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毫

  不掩饰地认为德治比法治好.这种"重德轻法"型的"为政

  以德"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是行之不远的,难以收到良好

  效果,然而它在当今的现实中却还有其一定的影响.在当

  代,"为政以德"的正确性,有效性,必须一方面建立在社

  会主体首先是国家的干部懂法,守法的基础上.另一方面

  有赖于主体像康德所比喻的那样,自觉地把"至善"的道

  德义务当成对自己的"绝对命令",虔诚地加以服从和自

  觉地付诸实践,通过法令与道德的相互结合,相互补充.使"为政以德"得到正确有效地执行,充分发挥其约束力

  与调适性,从而收到促进"法德互补",政通人和,国家兴

  旺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1]论语疏义.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2]樊浩.中国伦理精神的现代建构.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

  [3]理明,赵炳起."为政以德"及其理论价值和现实意

  义——《论语》德治观述评.学海,1998.5.[4]周安伯.论"为政以德"的现代转换.南京社会科

  学,1998.12.77

篇六:探讨孔子提出的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并分析其现实借鉴意义

  论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

  摘要: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本文探讨了孔子提出的“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并分析了其现实借鉴意义。

  关键词:孔子;为政以德;思想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诸子各家,在推出自己的政治主张时,就表达出对清廉政治的向往。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可以说是廉政思想理论的倡导者,他主张仁政德治的同时,“礼治”却始终贯穿其中。孔子在充分借鉴西周初期“明德慎罚”思想的基础上,主张以德治国。用道德手段来达到治国安民的目的,对后世封建统治阶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论语.为政》篇中,孔子把实行德治放到了治国的核心地位,他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这种思想在当时虽未被认同,但却为西汉以后的历代统治者提供了一条治国良策。

  一、“为政以德”思想的提出

  在孔子看来,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是必然的,而且每一种进步,都是以前一种社会形态为基础而自然孕育的,所以他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论语.为政》)但国家的兴衰,政权的存亡,则主要取决于统治集团是否贤明。认为只有统治集团的贤明,才能够实施“爱民、惠民”、“使民于义”的德政,反之,则实行暴政,必然会导致天下大乱,最终丧失政权。所以,对于商汤伐桀、周武伐纣给予了肯定,认为“德丧”,是夏桀、商纣失去天下的根本。同样,对于春秋社会的那场混战,权力倾轧的局面,孔子认为是“礼乐崩坏,天下无道”的结果。为变天下无道为天下有道,孔子周游列国,提出了“为政以德”的政治思想,企图通过对西周社会制度的“改良”(即损益),为新兴的封建领主阶级开劈一条治国平天下的政治路线。

  二、礼治,是实现“为政以德”的根本保证

  礼治,是孔子“为政以德”思想的具体施政纲领,更是“为政以德”思想得以实现的根本保证。孔子认为必须通过教化来开启天下人之“仁”心,通过人的道德自觉来实现礼治,因此,他特别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并进一步论述了“仁”与“礼”的辨证关系,指出,“仁”是“礼”赖以存在的灵魂,“礼”是“仁”的具体表现形式。失去“仁”则“礼”无存在的意义,反过来,没有“礼”的规范制约,则“仁”无法表现亦无以保证,同样发挥不了作用。因此,他说:“礼

  云礼云,玉帛乎哉?”(《阳货》),“人而不仁如礼何”?指出一个人,如果不“仁”,即使知“礼”,也不过上虚伪的摆设罢了,充其量是一个伪君子。礼的存在与巩固,要以人的道德自觉为基础,并举例说:“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学而》)。“孝悌”是仁之本,而“犯上”与“作乱”,乃大逆不道之举,为“礼”法之所不容,一个人,如果具有“孝悌”这样的仁心,就自然不会产生“犯上”的动机而作乱。因此要想成为真君子,则必须以仁为本,修心养性。反过来,一个人若徒有仁德之心,而不“修礼”,则同样难成君子。他说:“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泰伯》)一个人,如果只有恭、慎、勇、直等德性而不知礼,则其行为无以指导、规范,他的仁德不仅表现出来,甚至会事与愿违,走向反面,因而,“礼”自然应成为君子修心养性的基本内容之一,知礼的程度,标志着君子德性修养程度。

  三、“以民为本”是“为政以德”的政策纲领

  “以民为本”,是“为政以德”思想的政策纲领,要求当政者在制定具体的“使民”政策时,必须充分考虑民众的利益,不过度的“伤民”、“害民”,而尽可能地“利民”、“惠民”,给民众提供一个相对宽松的修养生息的政治环境,绝不能与民争利而厚征敛聚,剥削过度。因此,他极力反对季孙提高对农民征收税率的做法,指出:“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以其薄”(《左传.鲁哀公十一年》);在回答子张“如何从政”的提问时,提出了要“因民之利而利之”,“择可劳而劳之”(《尧曰》)的“役民主张”;不仅如此,孔子更进一步提出对百姓要“富而后教”:

  子适卫,冉仆。子曰:“庶矣哉!”

  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子路》)

  所谓“教之”,就是要通过教化手段。提高百姓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使百姓能够正确理解当政者的“善政举措”,自觉自愿地服从统治,拥护统治。他反对用单纯政令刑罚强迫百姓顺从其统治的做法。尖锐地指出:“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意即有失身份)。”(《尧曰》)并将此谓之“四恶”而加以批判。

  孔子只所以提出要“以民为本”,是他认识到了民心是政权的基础,人民主宰历史的真理。因此他提出了著名的“载舟覆舟”论断:“丘闻之,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将焉而不至矣!”(《荀子.哀公》),这在春秋时期,是难能可贵的。正因为孔子看到了人民的力量,所以他告诫当政者,“足食、足兵、民信”是治理好国家的3个基本要素,尤以“民

  信”最为重要。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己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颜渊》)

  四、“德主刑辅”是“为政以德”的法治理念

  孔子的“为政以德”思想,并不排斥以政令刑罚为基本特征的法律手段,而是认为,法律作为一种明辨是非,教人“可为与不可为”的国家强制手段,本身必须符合“仁”的原则和“礼”的规范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惩罚得让百姓诚服而自觉维护统治者的意志,否则,“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子路》)并且他进一步指出,法律,只是治理国家的一个辅助手段,而不是根本。统治阶级只有将其政治统治建立在道德教化的基础上,培养起符合其统治意志的社会道德观念,依靠人的道德自觉,才是保障天下太平的根本。所以,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就是说,单靠法律禁令来引导百姓,用刑罚来强迫百姓的行为,百姓只会为避免犯罪受罪而被迫遵守法令,并没有犯罪的羞耻感,但若用道德教化来引导百姓,用礼制来约束百姓的行为,百姓就会有了羞耻之心,就会自觉地走上正道,(即维护统治者的统治,遵守统治者的统治秩序)。他的这种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法制工作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仍然具有相当重要的借鉴意义。

  五、结语

  总之,孔子所建构的为政以德的政治思想理论,在中国政治思想发展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不朽的价值,因而受到历代政治思想家的高度重视,对于稳定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秩序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孔子的“为政以德”思想,仍然值得继续研究,剔除糟粕,汲收精华,为进一步完善民主法治服务。

  论文在线:s://

篇七:探讨孔子提出的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并分析其现实借鉴意义

  孔子“德”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作者:张娟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4年第42期

  张娟

  (鲁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烟台264000)

  摘要:“德”思想是孔子的重要思想,他以“仁”和“礼”为核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君子”的人格理想和“为政以德”的国家管理原则,孔子的“德”思想对我国当前的学校教育和社会和谐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孔子;“德”思想;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2-0244-03

  “德”是孔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孔子一生的活动都奉献给了“德”。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孔子把孝弟、谨信、仁爱等“德”的修养放在“学文”之前,体现了孔子进德在前,修业在后的原则。“德”是孔子首先要实现的目标。

  一、孔子“德”思想的内容

  (一)“仁”、“礼”是孔子“德”思想的核心

  在孔子“德”思想中,“礼”是社会关系中人们的行为准则,“仁”是这些准则中包含的基本的精神。也就是说,“礼”是肉体,是人的外在表现,“仁”是灵魂,是人的内在思想。在《论语》中,孔子讲“仁”的次数最多,其次就是讲“礼”的次数较多,他认为解决人们为“仁”的问题,就是要使人们知“礼”。“不知礼,无以立也。”(《尧曰》)也就是说人们要思想上要存“仁”,行为上要循“礼”。孔子的弟子颜渊问“仁”,孔子明确提出“克己复礼为仁”(《颜渊》)。他要求他的弟子言行要合乎礼度,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同上),自觉抵制外界的各种不良影响,坚持以“仁”的思想做指导。在孔子的思想中,“仁”是“礼”的内在主导因素,“礼”是“仁”的外在表现形式,其两者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二)培养“君子”的理想人格是孔子“德”思想的目标

  “正人君子”一词在中华民族的语汇中有很强的生命力和溢美性,追究其根源可以说是出于孔子的思想。“女为君子儒”(《雍也》)这是孔子对子夏提出的明确要求,同时也阐明了孔子最希望培养出来的人格理想目标。正是如此,孔子对“君子”的品格塑造特别重视,“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孔子认为在任何情况下,“君子”都不应违背“仁”的原则,“君子”是行“仁”的人,是对“礼”的具体体现。但是,孔子所培养的“君子”,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圣人”,而是现实生活中可以寻找到的常人,“圣人,吾不得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述而》)。凡是存在于世间的常人,则一定会有过错,孔子认为“君子”面对自己的过错要“勿惮改”(《学而》),“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子张》)。即便如此,做“君子”也并非易事,孔子自己曾说过“吾未之有得”(《述而》),但是孔子还是循循善诱教育弟子们努力做好“君子”。在《论语》中,孔子把“君子”应具备的“德”都罗织在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的网络中,形成了系统的可操作的道德体系。

  (三)“为政以德”是孔子“德”思想的政治运用

  孔子重视“德”思想,不仅仅针对个人修身这一问题,更在于把全社会的人们引到“德”的轨道中来,以“和为贵”(《学而》)。孔子把“礼”建在“仁”的基础上,把“仁”纳入“德”的思想之中,又把“德”作为社会的准则,这种紧密相连的关系组成了孔子的社会思想体系。他试图探索当时突出的政治问题,这时的“德”就起到了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孔子把这种思想具体到社会中的人身上,使每一个人都在“仁”的基础上“礼”的约束下进行社会活动,推动社会的良好快速发展,创造一个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和谐大环境。孔子同时强调“德”政,他提出政治家要“为政以德”(《为政》),统治者要以“德”来治理国家,主张以道德教化作为治理国家的原则。“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同上)这句话中孔子将“德”、“礼”与“政”、“刑”对立起来,并明确指出两种做法所产生的不同结果和影响。在孔子看来德治高于法治,以德化民,人民才能心服口服,统治者在处理“德”、“政”的关系上,应该是先“德”后“政”,“政”只是对“不德”之人起到的惩罚的作用。

  二、孔子“德”思想的现实意义

  孔子“德”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必不可少的精神资源,继承了孔子“德”思想里的精华成分,对于建构新的学校德育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意义。当然,孔子“德”思想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必然会随着时代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和发展,这是根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所得出的必然结论。

  (一)学校教育,德育为先

  孔子一生从教,并始终将“德”的教育放在首位。孔子教育弟子的目的在于使之“成人”,内容是如何“做人”,所涉及的范围也是由内而外、由近及远、由小到大的启发式教育。孔子的“德”育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这对我国当前的学校德育具有很重要的启示和作用。

  (1)重视德育工作,为学生步入社会做准备

  在个人未踏入社会之前,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所以学校在学生德育方面承担着重要的责任。但是由于我国目前教育制度的不完善,学校德育已然变成了一门具体的学科———《思想政治》而直接服务于考试。里面的内容也“远、大、空”,又多偏重于政治理论,这严重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导致了学生认知和行为、理论和实际出现偏差。教师已不能很好地扮演“为人师”的角色,只有教书的职责而没有育人的义务了。这就使得社会中出现了“高分低能”、“智商很高,情商很低”的现象,学校当前所忽视的德育更能引导学生今后的工作生活!这就警示我们,在学校教育中,要以德育为先,重点加强学生的德育工作。学校应从育人的高度来培养学生,不能仅仅为了学校升学率将学生变成一个个考试的“机器”。学生离开校园,踏入工作岗位后,要的不仅是高智商,更要有高情商来点燃工作的激情。

  (2)开展德育活动,践行德育内容

  学校在进行德育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德育常识,这点并不难做到,难的是如何将思想转化为行动,孔子强调“听其言而观其行”(《公冶长》)。“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孔子认为内在的素质和外在的表现同时具备才算是大雅“君子”。这就要求学校德育在思想感化的同时,要积极开展有意义的德育活动,帮助学生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开始,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从行为举止彬彬有礼开始,于细微处做起,由外在的约束进而印证内在的思想,努力朝着“君子”的方向发展。

  (3)开展德育工作,要重视教师的作用

  孔子一生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述而》)的认真态度,忠诚地履行了一个教师的义务和职责。孔子对他的弟子们总是充满着耐心,循循善诱。尽管是这样,孔子还是谦虚地说:“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同上),这正是我们当代教师应努力学到的精神!有了谆谆的言教,可以启迪学生的心灵了,如果再加上教师的身教,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的身教对于学生的影响更大!只说不做,那是“巧言乱德”(《卫灵公》)的伪君子形象。“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颜渊》)这句话很形象地说明了教师榜样的力量。教师要用“德”来为学生做榜样,这种“德”不是强制的,而是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慢慢地发挥出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行为。教师的引导不是强制的,学生的接受也不是被迫的,一切都是以一种自然的“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渗透到学生的言行当中去。

  (二)以德治国,创和谐社会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孔子这一形象的比喻告诉我们以道德教化作为治国的原则,对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为政以德”在现在我们可以把它概括为以德治国,但是我们现在所讲的以德治国比孔子当时的“为政以德”更为具体深刻。

  (1)政府讲德,民信而立

  “政者,正也。”(《颜渊》)政府的头等大事,就是要自身端正,如果政府腐败昏庸,那么“民无信不立”(同上)。相反,如果政府在公民中始终保持着极高的信誉,那么公民就会拥护政府,国家也会很快强盛起来。那么如何让公民信任政府呢?这就要求政府在任用官员时要“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为政》),官员高尚正直,人们才能尊重他,服从于他;对于已经在位的各级官员,尤其是高级官员,应该时时加强道德自律,为下级为社会做出表率,“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于正人何?”(《子路》)。这样既可以防止腐败,又可以提高政府在公民中的威信,凝聚人心,加快“中国梦”的实现。

  (2)公民讲德,社会和谐

  社会所追求的和谐秩序,最终都会追溯到一点上———公民道德,想要社会和谐有序,必须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使社会主义道德成为广大公民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述而》),孔子十分重视自身的修养,希望通过陶冶个人的情操,达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从而达到社会有序稳定的目的。孔子倡导“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这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更难做到,通过提高公民以及全社会的道德最后达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公冶长》)的和谐目的。这也正是我们现在社会想要达到的目的。

  (3)以德治国为主,依法治国为辅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子路》)孔子并不反对“刑”治,只是要求“刑”治要在“礼”治的基础上进行,不加强“礼”治的宣传,人们分不清好坏,“刑罚”处置就不能符合人心。归结到当下,就是治理国家要在“德”主导的前提下,不排除对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人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以德治国为主,依法治国为辅。国家依靠“德”发挥最大程度的和谐,而在“德”无能为力的地方,“法”就作为一种强制手段出现,以防止社会陷入无序的状态,同时为更有效和更持久地运用“德”做准备。由此可见,由“德”获得的秩序是根本的目的,而由“法”建立的秩序只是为了达到更高目的的暂时性手段而已。对国家而言,使公民从单纯的不敢违法到不愿违法,变强制的约束力为内在的心理自觉,这是相当和谐文明的治国方法。

  参考文献:

  [1]安德义.论语解读[M].北京:中华书局,2007.

  [2][美]郝大维,安乐哲.孔子哲学思微[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

  [3]赵林安;简论孔子的思想学说和地位[J].教育教学论坛,2013,(21).

  [4]华军;论儒家道德本原的二重建构———以孔子为例的考察[J].孔子研究,2013,(14).

  [5]张文惠,邱爱玲.论孔子道德教育思想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科教导刊,2011,(06).

  [6]董连祥.孔子集大成的部分文化成果及现实意义[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6).

  作者简介:张娟(1987-),女,山东莱州市人,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学科教学政治。

推荐访问:探讨孔子提出的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并分析其现实借鉴意义 孔子 为政 借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