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洁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萧萧的社会意义11篇

发布时间:2022-11-13 11:00:04 来源:网友投稿

萧萧的社会意义11篇萧萧的社会意义  萧  萧  沈从文  一、作者介绍:  沈从文,苗族人,1902年生于湖南凤凰县〔今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一个军旅家庭。原名沈岳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萧萧的社会意义11篇,供大家参考。

萧萧的社会意义11篇

篇一:萧萧的社会意义

  萧

  萧

  沈从文

  一、作者介绍:

  沈从文,苗族人,1902年生于湖南凤凰县〔今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一个军旅家庭。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懋琳、璇假设、假设琳、甲辰、炯之、上官碧等。著名作家,文艺批评家,古文物专家。

  沈的家庭是凤凰名流。祖父沈宏富,是曾国藩湘军部署,满清时曾任提督、云南昭通镇守使和贵州提督,这使他家长期存在“再出一个将军”的梦。父亲沈宗嗣,曾作过裨将、上校军医官。母亲黄英,出自当地开明的文化名流世家。这一切使他具有一个优裕开明自由的成长环境。他从小进入私塾学习,1917年,他小学毕业以后,因家境败落而加入湘西土著部队,随后六年随军移防,由预备兵到上士司书,辗转流徙,足迹普及川、湘、黔、鄂交界地带及沅水流城,他体验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和形形色色的社会人生等,湘西沅水流域的风俗人情、山川景物给他深刻的印象。也成为他日后文学创作的重要题材来源。他饱览世事沧桑,杀戳和死亡,使他厌倦了政治。此间他继续学习传统文化,接触五四新思想。

  1922年,他告别湘西和沅水,到北京,去追寻文学之梦。只有高小文化程度的他报考大学失败,他边做小职员,边旁听于北大,自学于京师图书馆,在公寓中伏案写作,经郁达夫、林宰平、徐志摩及胡也频等人的鼓励和帮助,自1924年起,他开始发表作品。此后,其作品大量见诸于《晨报副刊》,《现代评论》及《小说月报》等报刊上。从此一发不可收,开始了文学之旅。

  1928年,他南下上海,与胡也频、丁玲等自筹资金,创办《人间》,《红黑》杂志。尔后,他受胡适、杨振声等聘请,以一个小学毕业的作家身份,任教于上海中国公学、武汉大学、青岛大学。在中国公学时认识了苏州名门淑女张兆和。

  1931年任教于青岛大学,教授“小说习作”课,云天海水使之心境虚廓,眼目明爽,因之写成《月下小景》、《从文自传》等书,艺术臻于成熟。

  1933年由青岛去北平,9月与张兆和在北平成婚,任教于北京大学,同时开始主编《大公报·文艺》副刊,培养了大批年轻作家。此间并写成《边城》,成为“京派”小说的柱石。

  1937年抗战爆发后,沈从文南下昆明,任教于西南联大。同时发表长篇小说《长河》,中篇《看虹摘星录》。1946年,抗战胜利后北上北平,任教于北京大学。并同时担任天津《益世报》,北平《经世报》、《平明日报》、《大公报》四家报纸文艺副刊的编辑工作。

  由于他在40年代受到左翼代表人物的攻击,他被文艺界批判。解放后他被分配到历史博物馆工作,他基本上中断了创作,潜心中国历史文物研究,渐渐淡出文坛。50年代他早年作品的纸型甚至被销毁,其作品价值未被肯定。1978年,他转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1980年应邀赴美访问,受到美国文化学术界热烈欢送。随后,首先从国外开始对他的评价日趋于高。1988年5月10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他是难得的“文体家”,其作品在思想内涵上,开创了既有别于“国民性批判”又不同于阶级斗争学说的独特的乡村生活的观照点。在艺术上他创作了诗化小说〔或小说的诗化〕

  他一生著述甚丰,文学作品代表作有:《边城》、《长河》、《从文自传》、《湘行散记》、《湘西》等;另有历史文物研究成果《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此为周总理亲自委托研究的课题,1981年由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出版,成为我国领导人出访时赠送给外国国家元首的礼品。

  沈从文著作有三联书店香港分店与花城出版社合作出版的十二卷本《沈从文文集》,此外,有人民文学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先后出版的《沈从文小说选集》《沈从文散文选集》《沈从文选集》等多种选本。

  〔关于“京”派,是相对于“海”派而言的。“京”派和“海”派,分别指上世纪30年代活跃于北京、天津等北方城市的作家群体和活跃于上海的作家群体。不能算作严格意义上的文学流派,因为这所谓的两派,无结社,无明确的纲领。但学术界多数还是勉强视之为流派。“京”派以沈从文、废名、萧乾、李健吾、林徽因、学习文档

  仅供参考

  卞之琳、何其芳、李广田、林庚、芦焚、朱光潜等为代表,主要是自由主义作家群体,“海”派以苏汶、鲁迅等人为代表,主要是左翼文学、时髦的现代派文学以及流行的商业化文学作家团体,相对来讲,京派文学总体上多写乡土中国和平民现实的题材,在审美趋向上采取从容节制的古典方式,也有比较成熟的小说样式,总体上疏离政治,远离商业功利。“海”派,其实成分比较复杂,有典型的商业化的流行文学和堕落文学,有以张爱玲为代表的融传统和现代于一体的文学,有新感觉派之类的前卫文学,还有富于使命感和革命性的左翼文学等。“海”派在题材上多写都市各阶层现代文明生活,形式上借鉴海外文学成分较多,呈现实验、创新、开放、多变色彩,商业色彩浓厚,作品与现实生活和社会政治关系密切。“京”派和“海”派曾经在30年代发生过一场争论,“京”派沈从文认为,“海”派文学缺乏尊严感,存在“名士才情”和“商业竞卖”倾向,缺乏“老实与质朴”;“海”派苏汶则辩白说,海派则代表现代都市文明文学,是现代机器文明的产物。鲁迅则各打五十大板,“文人之在京者近官,没海者近商”,“京派是官的帮闲,海派是商的帮助”。其实,两派之争,不甚明了,多少有文人的意气和派性的意味。但“京”派对“海”派浮泛作风的批评不无中肯,但也显偏狭。〕

  二、作者的思想

  1、政治思想:自由主义,疏远政治

  作者在政治上是个自由主义者,一生对政治厌倦,远离政治,未加入过任何党派。

  2、文学思想:张扬文学本体性,强调艺术的自然和个性化,讲究艺术形式

  〔1〕强调文学的独立自主精神,反对文学对政治和商业的依赖,重视文学的与人生的关系。

  他认为,“文学作品不能忍受任何拘束”,文学不能为“狭义的时代”,不能缺少必要的“暇裕”,追求文学的独立性,主体性,自由性,要求文学应该对抗政治与商业的压力和诱惑,不能成为政治和商业的附属物和奴隶。但他也主张文学应该写人生,反映和关注人生。

  〔2〕强调作者的人格和作品的个人性〔尊重各自风格〕,反对虚伪的“风雅”和媚世的“俗气”。

  出于对文学独立性,主体性的重视,他强调个人风格的特异,他憎恶文学流行虚伪的“风雅”:幽默,也憎恶文学为了商业利益和政治功利的媚俗。

  〔3〕重视共通人性,讲究艺术形式,注重文学功力

  这主要表达于他的文学批评和创作。他的文学批评,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创作,是朴素和自然而为之。他说:“我以为一个作品的恰当与否,必须以‘人性’作为准则。……一个作家对于这一点缺少理解,文字又平常而少生命,必然失败。”从批评实践上,他也从人性和技巧方面切入较多,如他说朱湘的诗多是:“飘飘心头留在纸上的人生淡淡的哀戚,”这是从人性的角度进行的,同时又说,朱湘做诗追求“外形的完整与音调的柔和”,“保留的是中国旧词的韵律节奏的魂灵”,这是从形式方面进行的。其文学创作,着力表现山乡蛮野的自然人性美,采用诗化的语言,娓娓述来,深得古典诗词的韵致。所以他有“文体作家”的美誉。

  三、作者作品的艺术风格

  1、沈从文小说的内容

  沈从文的小说总体上由“沉沦病态虚伪的都市”和“充满生命活力的乡村”两大世界的比照观照。

  〔1〕“湘西小说”展现两种不同的人生形式——现实的人生形式和理想的人生形式〔“人性”和“神性”〕对于“湘西世界”多采用歌颂的态度。

  如:《边城》反映的是人性化的人生形式,而《媚金,豹子,与那羊》反映的则是神性化的人生形式。

  〔2〕“都市人生小说”——“我是为你们高等的人造一面镜子”,展示都市上层社会道德的堕落和人性的沦丧。对于“都市人生”多采取讥讽批判的态度。

  如:《八骏图》、《绅士的太太》、《都市一妇人》等作品,常用讥讽调侃文笔,刻写城市各色人物,特别是“高等人”的虚伪、无聊、压抑和变态,民现“文明”的绳索如何反过来相辅相成绑人类自己,导致生命力缺乏的“阉寺病”(阉寺,指宦官,阉寺性,指柔弱,缺乏生命力)。

  两个世界中,都有大量的性爱题材,他以此作为观察和表现两个世界生命形态的切入点,从而揭示不同文化制约之下的人性的健全或病态。

  2、沈从文小说创作的独特价值

  学习文档

  仅供参考

  自然人性、化外风俗和诗化笔墨是沈从文小说创作的重要支架,也是他小说创作的重要特色。

  〔1〕自然人性

  人性探索是沈从文在动乱不安的政治社会环境中,以宁静的或超越的态度坚持纯艺术道路的思想中枢。

  “这世界或有想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山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使我理想的建筑。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

  乡村生命形式的美丽,以及与它的对照物城市生命形式批判性结构的合成,使沈从文提出了他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本与自然、回归自然的哲学。

  沈从文人性选择的基本思路是:扬卑贱而抑豪绅、非都市而颂乡野、疏政治而亲人性。

  〔2〕湘西世界

  美丽蛮荒的自然风光、特异的风土人情、质朴的人生形式,表现出边城人民质朴的生活形式,没有现代人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循着特有的朴素的自然的规律生活。

  〔3〕诗化笔墨

  这是一种抒情笔墨,表达出空灵而又仪态万端的艺术风格。

  A、善于驱遣多种文学体式的因素,是指搭配、交织、融合,从而使其结构体制非常活跃、千姿百态。

  B、小说的结构,不仅讲究内在自由,而且追求外在自由,即追求篇与篇之间的不重复、不粘滞,翻出新意新姿。

  C、“文字组织的美丽”,语言柔韧含情,清通爽利、新鲜自然。

  语言新鲜活泼,句法短峭简练,忧郁的情绸与诙谐的风致糅合,在描写人物事情时,往渗入民情风俗的联想。

  “我的文章并无何等哲学,不过是一堆习作,一种‘情绪的体操’罢了。是的,这可以说是一种‘体操’,属于精神或情感的那方面的。一种使情感‘凝聚成为渊潭,平铺成为湖泊’的体操。一种‘扭曲文字试验它的韧性,重摔文字试验它的硬性’的体操。”

  3、沈从文研究和评价回忆

  30年代,苏雪林《沈从文论》,认为其作品是“想借文字的力量,把野蛮人的血液注意身到老万龙种颓废腐败的中华民族身里去使他兴奋起来,年青起来,为在20世纪舞台上与别个民族争夺自下而上权利”。批评沈文体“富有单纯的美”,但又有“玩手法”的毛病。

  40年代,他受到左翼代表人物郭沫假设、巴人、冯乃超等人的攻击,说他是“一直有意识的作为反动派而活动着”,是“桃红色”的文艺家,他的作品被归入“粉红色”系列。

  50年代,他从文坛上消失,1951年,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称之为“多是以趣味为中心”,“鼓吹一种原始性的野蛮的力量”,“写法是梦想的”,“文字是优美的”,“一方面固然表现他不满于现实但不自觉地其实对过去时代寄予了一些怀恋”。

  60-70年代,他在海外备受重视。1961年,美国学者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说他是现代中国文学最伟大的印象主义者。1977年美国学者金介浦以沈从文作博士论文,后又出《沈从文传》,注意沈笔下的乡土中国描写的特色,将其与契诃夫并论。

  80年代,开始对沈作“重新评价”,为其翻案。如:朱光潜《从沈从文先生的人格看他的文艺风格》说:“目前在全世界提到公认的中国新文学作家,也只有沈从文和老舍”。凌宇的《沈从文论》则系统阐析了沈从文的作品。深得其壶奥的弟子汪曾祺的《沈从文的寂寞》则肯定他“民主主义的基本倾向”和“重造民族品德的思想”。这些都倾向其作品思想内容方面的评价。80年代后期开始从审美价值方面去评价他。突出收获是对沈从文文体的研究。汪曾祺的《沈从文和他的〈边城〉》明确提出所谓“沈从文体”的概念,赞扬他语言的功力和技巧,认为其物色是“充满泥土气息”和“文白杂糅”,“朴实则有情致”。凌宇重新写成的《沈从文论》从思想价值和文艺内涵上对沈从文加以审视。

  90年代后,沈从文研究相对沉稳,有多本较为系统的著作出版。如赵学勇的《沈从文与东西方文化》〔兰州大学1990年版〕吴立昌《人性的治疗者》〔不少文艺1993年版〕,向成国《回归自然与追寻历史》〔湖南师大1997年版〕。最值得提及的是王晓明《潮流与旋涡》〔中国社科院1991年版〕中的一篇《沈从文:“乡下人”的文体与“土绅士”的理想》,他认为,沈从文描写湘西风情的作品用的是“地方志式的文字”,是“笨拙而独特的文字句式”,“木讷迂缓的叙事方式”,以及放弃逼真描写而追求“暗示和象征”,都是为了传达他那“乡下人学习文档

  仅供参考

  的感觉与梦想。并指出他的文体有矫情的毛病。认为他渲染特歌情致主要来自他都市生活中的受挫的情绪和“乡下人”的自卑心理,所以他在他表达朦胧感受的湘西小说中有意无意地赞美那睦与城市文化对立的东西,不管是原始的性爱还是愚昧的迷信。

  四、作品赏析

  《萧萧》这篇小说是属于沈从文描写自然人性的“湘西小说”的范围之列的。阅读欣赏这篇小说可以以萧萧这个女孩的命运历程为走向,贯穿起小说中对于自然景观、风俗人情、礼俗制度以及生存命运描写的思考,从而去体味沈从文在该小说中融注的“真味”。

  1、小说梗概

  无依无靠的孤儿萧萧,十二岁嫁给一个年仅三岁的小丈夫作童养媳。由于天真、单纯,在哄丈夫的过程中,因为打枣和唱山歌而与工人花狗亲近,从而在不经意中被花狗变成了妇人。怀孕之后,随着腹部日惭隆起,而惊慌失措。她想与花狗私奔城里过自由生活,花狗却先溜之大吉,她想跟了女学生走的路上城,没动身被家人发现。等待她的是“沉潭”和“发卖”,大伯舍不得她“沉潭”,于是“发卖”,但没有来买,她在等待人来买的过程中生下儿子。萧萧最后做了小丈夫的大妻子。

  2、人物形象分析

  萧萧这个女孩和沈从文笔下的《边城》中的翠翠、《长河》中的夭夭等女孩子有着共同的特色,都天真、单纯、美丽、质朴,都有着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都有着美好向往的失落。不同的是作家在处理这些类似的题材时因采取了不同的手段,所以,从文本中渗透出的内涵有着这样那样的差异。

  《萧萧》这篇小说中比较直观地塑造了萧萧这样一个女孩子的形象。首先,她天真、单纯。尽管早年失去父母,只能跟着大伯长大,并随后被当作童养媳嫁了出去,但萧萧是快乐的、自由的。在不被关注的情况下,自然长养着她,“风里雨里过日子,像一株长在院角落不为人注意的萆麻;大枝大叶,日增茂盛。”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家境的困苦并没能阻挡住天生的纯真与快乐,无论生活在何种情形下,萧萧都会是快乐的,即便是被长工花狗睡大了肚子之后有着短暂的忧虑,但随之而来的仍旧是愉悦。其次,她单纯、天真得无知无识,对自我的命运毫无所虑。在现代人眼里,萧萧天真、单纯的美丽、可爱,但是正是在这种单纯与天真中显示出了她的无知。无论过去在“娘家”,还是现在在婆家,萧萧从来没有真正思考过自己的生活、命运,所以,坐上花轿别人荷荷大哭,但她是笑着的;被长工诱惑了,她是糊糊涂涂的;事情败露之后,她是听命于家长的。即使在出事之后,她想到过死,想到过要逃出去,但终究因为对生的留恋、对逃往缺乏积极能动性,最终一样也没能实现,只能是任凭家长处置。在以家长为核心的传统家庭里,我们不能否认萧萧缺乏对未来的认知,只是这种认知仅仅是村里人的只言片语,并且是朦胧的只言片语,所以,从来没有接触过城市文明的萧萧也就自然不会有清醒的意识,她只能和其他人一样被生活的习惯裹挟着向前走。所以,萧萧在生下了和花狗的儿子之后,仍旧做着小丈夫的大妻子,还为小丈夫生下了另一个儿子。可以说,生活在萧萧那里并没有因为曾经怎样而发生着改变,婆家因为她生了儿子善待着她,而生活依旧按既定的程序向前流淌。

  3、主题意蕴阐释

  在萧萧身上,以及萧萧周围的生活环境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传统依旧存在,文明未起波澜。任何事情的发生,人们遵循的依旧是传统的方式去处理,而在蛮荒的夹缝中渗透进的所谓的“自由”只能使人们茶余饭后的插科打诨,没能在这个偏远的地带起到真实的影响。所以,萧萧最终也只能在朦胧的意识中与“自由”擦肩而过。

  其实,可以这么说,作家沈从文自己也因为矛盾而是忧郁的,因为从萧萧的命运中,从湘西人的生存状态中他既看到了人们的质朴与善良,但同时也看到了原始的愚昧与宗法制度的残酷。尽管这愚昧与残酷中展示着湘西人的人情美、人性美,但是,没有文明渗透的生活毕竟是少了点什么,至少那种愚昧和残酷是不能洗去的。所以,作家在常规的对于原始人性的礼赞与向往中,开始思考和批判着这种生存方式。乡下人的萧萧虽然天真、单纯,犯下了失贞的大错,但乡下人的伯父、家人却在善良本性中原谅了她,接纳了她,一切皆在乡下人自然的人性中发端和消释。客观上,作者歌颂那种湘西乡人原始的、质朴的、善良的人性美。但这其中又传达出作者对乡下人愚昧、缺乏自主自由意识的隐忧和同情,以及对宗法制的残酷的批判。

  4、作品的艺术特色

  学习文档

  仅供参考

  〔1〕二元对立的叙事结构

  作为女儿的萧萧与城里的女学生的生活的二元对立。作品关于萧萧的生活是前台的显明的表达和描绘。作为后台的潜隐的是城里女学生的生活的描述,主要借祖父之口描述了城里女学生生活。乡下人的生活单纯、有序、自在,城里人的生活无聊、错乱、不可思议。但乡下人却在无知与麻木在生活中,而城里人却在清醒与自主中生活着。透出作者对乡下人喜忧参半的思索。

  〔2〕淡化的情节处理

  作品所写事件存在尖锐冲突的可能性,作者无意于对故事情节的精心编织和对矛盾冲突的刻意渲染。意在通过娓娓的表达表现乡下人的天真、质朴和蔼良的自然天性,展示湘西风土人情特有的地方魅力。

  〔3〕富于地方色彩的风俗人情的描绘

  如关于结婚风俗的描写,关于对失贞女人的原始的残酷的处置方式的描写,表达出浓郁的地方特色。一些景物和场景的描写也表达了这一特色,如对夏夜光景的描写:“坐到院心,挥摇蒲扇,看天上的星同屋角的萤,听南瓜棚上的纺织娘子咯咯咯拖长声音纺车,禾花风悠悠吹到脸上。”表达出湘西乡村地域特色。

  〔4〕简短凝练、、富于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的诗化语言。

  语言句法短峭简练,使用大量短句,更符合乡村人的语言、思维习惯。同时语言清新活泼,读来如清风扑面,富于地方色彩,使人似能嗅出一股泥土气息,与恬淡静谧的湘西世界的描绘相得益彰。语言中还透出作者一股扰郁的情调,有诗化的感觉。

  五、思考与练习

  1.比较萧萧和废名《竹林的故事》中的三姑娘,说说这两个少女形象的异同。

  答:和三姑娘的清纯不同,萧萧是个无依无靠的孤儿,“风里雨里过日子,像一株长在园角落里不为人注意的蓖麻,大枝大叶,日增茂盛”。她和沈从文《边城》中的翠翠、《长河》中夭夭一样,天真、单纯、无知无识,无法把握自己命运,只是被习惯的生活裹挟着向前。身为“童养媳”的萧萧却被长工花狗把肚子睡大,她梦想着和花狗“到城里去自由”,花狗却自己一个人溜之大吉。萧萧“预备跟了学生走的那条路上城去自由”,还没动身就被家人觉察,萧萧想到过死,却舍不得死,这样她的命运得由本族的人决定,“沉潭”是读过“子曰”的族长们做的事,萧萧的伯父没读过“子曰”,于是决定“发卖”,可远处却没人来买,而萧萧又生下了儿子,萧萧最后还是做了小丈夫的大妻子。在这样一个形象的塑造中,隐含着作家对原始冒昧与封建宗法错综交织的湘西世界的思考。

  2.阅读沈从文的《边城》,结合《萧萧》看看作家写出了一个怎样的“湘西世界”。

  答:《边城》的“化外之境”,表现了原始、质朴、和谐的“生命形态”。《萧萧》中“化外之境”已经注入了宗法制社会的内容,而且现代文明也开始渗入。

  学习文档

  仅供参考

篇二:萧萧的社会意义

  灯火的阅读答案萧萧

  这篇《灯火》让作者不时想起与它共处的那段时光,它是作者人生中的“永恒之火”;面对这样一盏摇曳的灯火,仿佛可以跟古人促膝而谈。下面由店铺为你带来关于灯火的阅读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灯火的阅读材料

  乌黑油污的煤油灯,一经火柴点燃,便有了亮晃晃的“生命”。

  “生命”的意义就是它会让你想起与它共处的那段时光。生命的最简单意义可以是一个字:“动”!那昏黄的煤油灯的火舌,就是那样闪动着,那样引逗着你的眼,那样闪着古老的昏黄。

  在朝兴村,这样的煤油灯不知与我们共处了多少年,小的时候,我们叫它“番仔油灯”。番仔油和番仔火(火柴)一样,都是由洋人传来的。番仔油的味道呛鼻难闻,打来的油通常都放在墙角不显眼的地方,煤油灯缺油的时候才提出来添加,小心翼翼的,一方面怕弄脏了衣物、桌子,一方面怕易燃的煤油引来祝融肆虐,回禄嚣张①。

  家用的煤油灯主体是大约十公分高的玻璃瓶,外围有铝片为套,瓶口是一个铅皮的盖子,中间钻一个小洞,棉纱捻成的灯芯就插在这个洞里,灯芯可以一直伸向瓶底,将煤油汲吸上来,油润的灯芯,火柴一点就燃着了,昏黄摇曳的光芒,就这样温暖着我们的童年。

  夜深的时候,面对这样一盏摇曳的灯火,仿佛可以跟古人促膝而谈,读一点诗词,雅兴随之而起,如果能翻阅几则“聊斋”,或许更增加一些古奥之趣,可惜,当时年纪小,只认识李白的铁杵、王冕的荷花!最温暖的当然不是这摇曳昏黄的灯光,而是灯光下两个相对的人影,一老一少,祖孙两人从“人初静”,守到夜更深,守着永夜,守着灯火,守着长长的一段祖孙相牵系的深情记忆,那是祖母无怨的爱,无尽的心,所有的怀念都从这样温馨的画面进入、泛起……

  当灯芯烧黑了,我们用个小竹片剔亮它,挑灯夜战原来就是这样的啊!那情景仿佛剪烛西窗一般,灯芯越烧越长,就要用小剪刀剪除碳化的那小小一截,光,就更亮了!

  煤油灯的火焰很容易将墙壁、屋梁熏黑,因此悬挂的地方一直是固定一处,不随便改换,以免房子到处留下乌黑的油烟。

  那样的煤油灯,我们家好像只有三盏,人在客厅的时候,灯随我们在客厅,夜读如果是在祖母的房间,灯就随着我过去。有时,书读到一半,要到客厅拿东西,那得提着灯过去,脚步不能太急,免得走路的风息将灯吹熄。不知你是否记得我们家是土埆厝②?风随时可以从破落的竹篾片之间随意进出,风大的时候,我

  们就得一手举灯,一手遮风护火,步步为营,仿佛临深履薄的人,战战兢兢。

  那情景仿佛护着累世的家产。

  在那样的灯火下,一切都荡漾着温馨。

  虽然,煤油灯有效的亮度不过是一两尺而已,那样的光晕却是不灭的永恒之火,一直亮在童年的心中。

  多少风与云吹送过去了,我们长大了,家里安装电灯了,刚开始,我们只要五烛光的灯泡,五烛光的亮度刚好模拟煤油灯的古意,却免除了油烟的熏染、风动的闪烁,那样笃定而拘谨的五烛光灯泡,是我们使用“电火”的第一步。

  此后,四十烛光、六十烛光的灯泡陪伴着我们成长,日光灯一到,黄光从此成为白光,那又更向前跨过了一步,这时,伴读的祖母早已回到天上去了,惨白的日光灯下总觉得缺少了昔日那份盈满的温馨,总觉得身边嘘寒问暖的声音就这样沉寂了下去,我怅怅然在良好的灯光下写作。

  继之而来的美术灯、霓虹灯,将我们的家、我们的城装扮得更美,耀眼、闪烁的灯,增添了一些妖媚,每个家、每个众人进出的地方,都安装了无数的、千奇百怪的灯,入夜以后的都市和乡村,比白天更多了一些新奇和眩惑。

  有一次,我从华冈上望向台北,万家灯火里哪一盏是为我而开的?喃喃自语的我在无边的夜里迷失在灯与灯之间。

  四十年了,从摇曳昏黄的煤油灯下,我们来到一个全新的世界,坐在讲求爱眼照明的桌前,如果祖母还在,那会是什么样的一种情境?我常有一个奇怪的想法,在一个万灯闪亮的夜晚,陪祖母静静欣赏这

  一些光影缤纷!我说不出喜欢煤油灯的理由,但我知道灯火在我心中的意义。

  (有删节)【注】①祝融、回禄:传说中的火神,借指火灾。②土埆厝:台湾的一种民居。

  灯火的阅读题目

  1.文章细致地描写了煤油灯的外形和使用方法,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2.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1)那情景仿佛护着累世的家产。

  (2)喃喃自语的我在无边的夜里迷失在灯与灯之间。

  3.文章在人称的使用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文章最后一段说:“我说不出喜欢煤油灯的理由,但我知道灯火在我心中的意义。”综观全文,灯火在作者心中具有什么样的意义?灯火的阅读答案

  1、①寄托作者对童年时光生活的深切留恋和怀念;②使童年的生活图景更真实、具体、生动,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③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1)①即使是普通的煤油灯,在贫困的年代里也是很宝贵的;②灯下的温馨和苦读,是更值得珍惜的人生的宝贵财富。

  (2)①曾经拥有的灯下的温馨已经逝去,“我”有一种不知身在何处的怅惘;②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失去了一些美好的东西。

  3、第一问:①文章以第一人称作为全文的基本视角;②偶尔插入第二人称,构成两种不同人称的相互交叉。

  第二问:①不同人称的出现丰富了文章的叙事手段,有助于作者思想情感的表达;②营造了一种亲切的气氛,拉近了作者和读者之间的距离。

  4、①灯火让作者不时想起与它共处的那段时光,它是作者人生中的“永恒之火”;

  ②灯光下的祖孙相牵,使作者贫穷的童年生活变得温馨而富有诗意;

  ③作者的成长离不开灯光下的夜读,这是作者人生的重要一步。

篇三:萧萧的社会意义

  灯

  火

  萧

  萧

  乌黑油污的煤油灯,一经火柴点燃,便有了亮晃晃的“生命”。(点题)

  “生命”的意义就是它会让你想起与它共处的那段时光。(引起下文)生命的最简单意..........................义可以是一个字:“动”!那昏黄的煤油灯的火舌,就是那样闪动着,那样引逗着你的眼,那样闪着古老的昏黄。(以上是第一部分:灯火触发了作者对儿时美好生活的回忆,引起下文。)

  在朝兴村,这样的煤油灯不知与我们共处了多少年,小的时候们我们叫它“番仔油灯”。番仔油和番仔火(火柴)一样,都是由洋人传来的。番仔油的味道呛鼻难闻,打来的油通常都放在墙角不起眼的地方,煤油灯缺油的时候才提出来添加,小心翼翼的,一方面怕弄脏了衣物、桌子,一方面怕易燃的煤油引来祝融肆虐,回禄嚣张

  家用的煤油灯主体是大约十公分高的玻璃瓶,外围有铝片为套,瓶口是一个铅皮的盖子,中间钻一个小洞,棉纱捻成的灯芯就插在这个洞里,灯芯可以一直伸向瓶底,将煤油汲吸上来,油润的灯芯,火柴一点就燃着了,昏黄摇曳的光芒,就这样温暖着我们的童年。(以上是第二部分:宕开一笔,对煤油灯的名称来历及外形等进行了详细地描写与介绍,并且是饱含深情地描写与介绍。这样写是因为:从文章写作方法上来看,这是一篇借物抒情的文章,只有对所借之物进行详细地描写介绍,物的形象在读者头脑中才会更加具体、鲜明;这样,才能很好地融情于物,借物来寄托自己的情感,文中的煤油灯就寄托了作者对儿时温馨美好时光的留恋与怀念;对煤油灯的描写与介绍已经是回忆儿时生活的一部分,因此,使儿时的生活,真实、具体;此外,介绍煤油灯也增加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深夜的时候,面对这样一盏摇曳的灯火,仿佛可以根据古人促膝而谈,读一点诗词,雅兴随之而起,如果能翻阅几则“聊斋”,或许更增加一些古奥之趣,可惜,当时年纪小,只认识李白的铁杵、王冕的荷花!(片段一:灯下苦读,雅趣盎然。)

  最温暖的当然不是这摇曳昏黄的灯光,而是灯光下两个相对的人影,一老一少,祖孙两人从“人初静”,守到夜更深,守着永夜,守着灯火,守着长长的一段祖孙相牵系的深情记忆,那是祖母无怨的爱,无尽的心,所有的怀念都从这样温馨的画面进入、泛起……(片段二:灯下祖孙相依相守,温情无限。也有对祖母的怀念,此为最是温馨的画面之一。)

  11

  ①

  当灯芯烧黑了,我们用个小竹片剔亮它,挑灯夜战原来就是这样的啊!那情景仿佛剪烛西窗一般,灯芯越烧越长,就要用小剪刀剪除碳化的那小小一截,光,就更亮了!(片段三:挑灯剪烛,诗意无限。)

  煤油灯的火焰很容易将墙壁、屋梁熏黑,因此悬挂的地方一直是固定一处,不随便改换,以免房子到处留下乌黑的油烟。(因“煤油灯的火焰很容易将墙壁、屋梁熏黑,因此悬挂的地方一直是固定一处,不随便改换”,为下文的“移灯护火”情景的描写做铺垫。)

  那样的煤油灯,我们家好像只有三盏,人在客厅的时候,灯随我们在客厅,夜读如果是在祖母的房间,灯就随着我们过去。有时,书读到一半,要到客厅拿东西,拿得提着灯过去,脚步不能太急,免得走路的风息将灯吹熄。不知你是否记得我们家是土埆厝风随时可以从破落的竹篾片之间随意进出,风大的时候,我们就得一手举灯,一手遮风护火,步步为营,仿佛临深履薄的人,战战兢兢。(片段四:提灯护火,惜灯如宝。)

  那情景仿佛护着累世的家产。

  在那样的灯火下,一切都荡漾着温馨。(

  ................虽然,煤油灯有效的亮度不过是一两尺而已,那样的光晕却是不灭的永恒之火,一直亮在童年的心中。(以上是第三部分,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写了对儿时灯下生活片段的回忆。本部分由四个温馨美好的儿时的生活片段组成。)

  多少风与云吹送过去了,我们长大了,家里安装电灯了,刚开始,我们只要五烛光的灯泡,五烛光的亮度刚好模拟煤油灯的古意,却免除了油烟的熏染、风动的闪烁,那样笃定而拘谨的五烛光灯泡,是我们使用“电火”的第一步。

  此后,四十烛光、六十烛光的灯泡陪伴着我们的成长,日光灯一到,黄光从此成为白光,那又更向前跨过了一步,这时,伴读的祖母早已回到天上去了,惨白的日光灯下总觉得缺少.............................了昔日那份盈满的温馨,总觉得身边嘘寒问暖的声音就这样沉寂了下去,我怅怅然在良好的........................................灯光下写作。(社会在发展,而温馨在逝去。)

  ......继之而来的美术灯,霓虹灯,将我们的家、我们的城装扮得更美,耀眼、闪烁的灯,增添了一些妖媚,每个家、每个众人进出的地方,都安装了无数的、千奇百怪的灯,入夜以后的都市和乡村,比白天更多了一些新奇和眩惑。

  有一次,我从华冈上望向台北,万家灯火里哪一盏是为我而开的喃喃自语的我在无边的

  22

  ②

  夜里迷失在灯与灯之间。(第四部分:写各式各样的电灯,但没有了过去灯火下生活的温馨。此部分,意在反衬儿时生活的温馨美好,也表达了一个深刻的的主题:社会进步了,而一些美好的东西却消失了。)

  四十年了,从摇曳昏黄的煤油灯下,我们来到一个全新的世界,坐在讲求爱眼照明的桌......................................前,如果祖母还在,那会是什么样的一种情境我常有一个奇怪的想法,在一个万灯闪亮的夜........................................晚,陪祖母静静欣赏着一些光影缤纷!(此段写与祖母欣赏万家灯火的幻想,既有对过去美.................好生活的留恋,也有对组母的深切怀念。)

  我说不出喜欢煤油灯的理由,但我知道灯火在我心中的意义。(有删节)(第五部分:怀念过去,怀念祖母的感情达到高潮,收束全文,呼应开头。)

  [注]①祝融、回禄;传说中的火神,借指火灾。②土埆厝:台湾的一种民居。

  【导读】本文是一篇借物抒情的文章。“灯火”触发了作者对儿时温馨美好生活的回忆。文章通过对灯火下几个生活片段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儿时温馨美好时光的留恋与怀念,及对祖母的深切怀念;也表达了社会进步了,而一些美好的东西却消失了的深刻主题。

  【试题:】

  14、文章细致地描写了煤油灯的外形和使用方法,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6分)

  15、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1)那情景仿佛护着累世的家产。

  (2)喃喃自语的我在无边的夜里迷失在灯与灯之间。

  16、文章在人称的使用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17、文章最后一段说:“我说不出喜欢煤油灯的理由,但我知道灯火在我心中的意义。”综观全文,灯火在作者心中具有什么样的意义(6分)

  参考答案:

  14.【答案】①寄托作者对童年时光、童年生活的深切留恋和怀念;②使童年的生活图景更真实、具体、生动,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③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5.【答案】

  33

  (1)①即使普通的煤油灯,在贫困的年代里也是很宝贵的;②灯下的温馨和苦读,是更值得珍惜的人生的宝贵财富。

  (2)①曾经拥有的灯下的温馨已经逝去,“我”有一种不知身在何处的怅惘;②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失去了一些美好的东西。

  16.【答案】

  第一问:文章以第一人称作为全文的基本视角;②偶尔插入第二人称,构成两种不同人称的互相交叉。

  第二问:①不同人称的出现丰富了文章的叙事手段,有助于作者思想情感的表达;②营造了一种亲切的气氛,拉近作者和读者之间的距离。

  17.【答案】①灯火让作者不时想起与它共处的那段时光,它是作者人生中的“永恒之火”;②灯火下的祖孙相牵,使作者贫穷的童年生活变得温馨而富有诗意;③作者的成长离不开灯火下的夜读,这是作者人生的重要一步。

  44

篇四:萧萧的社会意义

  灯

  火

  萧

  萧

  乌黑油污的煤油灯,一经火柴点燃,便有了亮晃晃的“生命”。(点题)

  “生命”的意义就是它会让你想起与它共处的那段时光。(引起下文)生命的最简单意..........................义可以是一个字:“动”!那昏黄的煤油灯的火舌,就是那样闪动着,那样引逗着你的眼,那样闪着古老的昏黄。(以上是第一部分:灯火触发了作者对儿时美好生活的回忆,引起下文。)

  在朝兴村,这样的煤油灯不知与我们共处了多少年,小的时候们我们叫它“番仔油灯”。番仔油和番仔火(火柴)一样,都是由洋人传来的。番仔油的味道呛鼻难闻,打来的油通常都放在墙角不起眼的地方,煤油灯缺油的时候才提出来添加,小心翼翼的,一方面怕弄脏了衣物、桌子,一方面怕易燃的煤油引来祝融肆虐,回禄嚣张

  家用的煤油灯主体是大约十公分高的玻璃瓶,外围有铝片为套,瓶口是一个铅皮的盖子,中间钻一个小洞,棉纱捻成的灯芯就插在这个洞里,灯芯可以一直伸向瓶底,将煤油汲吸上来,油润的灯芯,火柴一点就燃着了,昏黄摇曳的光芒,就这样温暖着我们的童年。(以上是第二部分:宕开一笔,对煤油灯的名称来历及外形等进行了详细地描写与介绍,并且是饱含深情地描写与介绍。这样写是因为:从文章写作方法上来看,这是一篇借物抒情的文章,只有对所借之物进行详细地描写介绍,物的形象在读者头脑中才会更加具体、鲜明;这样,才能很好地融情于物,借物来寄托自己的情感,文中的煤油灯就寄托了作者对儿时温馨美好时光的留恋与怀念;对煤油灯的描写与介绍已经是回忆儿时生活的一部分,因此,使儿时的生活,真实、具体;此外,介绍煤油灯也增加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深夜的时候,面对这样一盏摇曳的灯火,仿佛可以根据古人促膝而谈,读一点诗词,雅兴随之而起,如果能翻阅几则“聊斋”,或许更增加一些古奥之趣,可惜,当时年纪小,只认识李白的铁杵、王冕的荷花!(片段一:灯下苦读,雅趣盎然。)

  最温暖的当然不是这摇曳昏黄的灯光,而是灯光下两个相对的人影,一老一少,祖孙两人从“人初静”,守到夜更深,守着永夜,守着灯火,守着长长的一段祖孙相牵系的深情记忆,那是祖母无怨的爱,无尽的心,所有的怀念都从这样温馨的画面进入、泛起……(片段二:灯下祖孙相依相守,温情无限。也有对祖母的怀念,此为最是温馨的画面之一。)

  当灯芯烧黑了,我们用个小竹片剔亮它,挑灯夜战原来就是这样的啊!那情景仿佛剪烛西窗一般,灯芯越烧越长,就要用小剪刀剪除碳化的那小小一截,光,就更亮了!(片段三:挑灯剪烛,诗意无限。)

  1①

  煤油灯的火焰很容易将墙壁、屋梁熏黑,因此悬挂的地方一直是固定一处,不随便改换,以免房子到处留下乌黑的油烟。(因“煤油灯的火焰很容易将墙壁、屋梁熏黑,因此悬挂的地方一直是固定一处,不随便改换”,为下文的“移灯护火”情景的描写做铺垫。)

  那样的煤油灯,我们家好像只有三盏,人在客厅的时候,灯随我们在客厅,夜读如果是在祖母的房间,灯就随着我们过去。有时,书读到一半,要到客厅拿东西,拿得提着灯过去,脚步不能太急,免得走路的风息将灯吹熄。不知你是否记得我们家是土埆厝?风随时可以从破落的竹篾片之间随意进出,风大的时候,我们就得一手举灯,一手遮风护火,步步为营,仿佛临深履薄的人,战战兢兢。(片段四:提灯护火,惜灯如宝。)

  那情景仿佛护着累世的家产。

  在那样的灯火下,一切都荡漾着温馨。(

  ................虽然,煤油灯有效的亮度不过是一两尺而已,那样的光晕却是不灭的永恒之火,一直亮在童年的心中。(以上是第三部分,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写了对儿时灯下生活片段的回忆。本部分由四个温馨美好的儿时的生活片段组成。)

  多少风与云吹送过去了,我们长大了,家里安装电灯了,刚开始,我们只要五烛光的灯泡,五烛光的亮度刚好模拟煤油灯的古意,却免除了油烟的熏染、风动的闪烁,那样笃定而拘谨的五烛光灯泡,是我们使用“电火”的第一步。

  此后,四十烛光、六十烛光的灯泡陪伴着我们的成长,日光灯一到,黄光从此成为白光,那又更向前跨过了一步,这时,伴读的祖母早已回到天上去了,惨白的日光灯下总觉得缺少.............................了昔日那份盈满的温馨,总觉得身边嘘寒问暖的声音就这样沉寂了下去,我怅怅然在良好的........................................灯光下写作。(社会在发展,而温馨在逝去。)

  ......继之而来的美术灯,霓虹灯,将我们的家、我们的城装扮得更美,耀眼、闪烁的灯,增添了一些妖媚,每个家、每个众人进出的地方,都安装了无数的、千奇百怪的灯,入夜以后的都市和乡村,比白天更多了一些新奇和眩惑。

  有一次,我从华冈上望向台北,万家灯火里哪一盏是为我而开的?喃喃自语的我在无边的夜里迷失在灯与灯之间。(第四部分:写各式各样的电灯,但没有了过去灯火下生活的温馨。此部分,意在反衬儿时生活的温馨美好,也表达了一个深刻的的主题:社会进步了,而一些美好的东西却消失了。)

  四十年了,从摇曳昏黄的煤油灯下,我们来到一个全新的世界,坐在讲求爱眼照明的桌......................................前,如果祖母还在,那会是什么样的一种情境?我常有一个奇怪的想法,在一个万灯闪亮的........................................夜晚,陪祖母静静欣赏着一些光影缤纷!(此段写与祖母欣赏万家灯火的幻想,既有对过去..................

  2②

  美好生活的留恋,也有对组母的深切怀念。)

  我说不出喜欢煤油灯的理由,但我知道灯火在我心中的意义。(有删节)(第五部分:怀念过去,怀念祖母的感情达到高潮,收束全文,呼应开头。)

  [注]①祝融、回禄;传说中的火神,借指火灾。②土埆厝:台湾的一种民居。

  【导读】本文是一篇借物抒情的文章。“灯火”触发了作者对儿时温馨美好生活的回忆。文章通过对灯火下几个生活片段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儿时温馨美好时光的留恋与怀念,及对祖母的深切怀念;也表达了社会进步了,而一些美好的东西却消失了的深刻主题。

  【试题:】

  14、文章细致地描写了煤油灯的外形和使用方法,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6分)

  15、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1)那情景仿佛护着累世的家产。

  (2)喃喃自语的我在无边的夜里迷失在灯与灯之间。

  16、文章在人称的使用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17、文章最后一段说:“我说不出喜欢煤油灯的理由,但我知道灯火在我心中的意义。”综观全文,灯火在作者心中具有什么样的意义?(6分)

  参考答案:

  14.【答案】①寄托作者对童年时光、童年生活的深切留恋和怀念;②使童年的生活图景更真实、具体、生动,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③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5.【答案】

  (1)①即使普通的煤油灯,在贫困的年代里也是很宝贵的;②灯下的温馨和苦读,是更值得珍惜的人生的宝贵财富。

  (2)①曾经拥有的灯下的温馨已经逝去,“我”有一种不知身在何处的怅惘;②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失去了一些美好的东西。

  16.【答案】

  第一问:文章以第一人称作为全文的基本视角;②偶尔插入第二人称,构成两种不同人称的互相交叉。

  第二问:①不同人称的出现丰富了文章的叙事手段,有助于作者思想情感的表达;②营造了一种亲切的气氛,拉近作者和读者之间的距离。

  17.【答案】①灯火让作者不时想起与它共处的那段时光,它是作者人生中的“永恒之火”;②灯火下的祖孙相牵,使作者贫穷的童年生活变得温馨而富有诗意;③作者的成长离不开灯火下的夜读,这是作者人生的重要一步。

篇五:萧萧的社会意义

  1.《大同》

  研习与思考

  1.你认为大同思想在当今全球化的社会进程中还有没有价值?

  答:这一点可以结合阅读康有为的《大同书》

  (重点读《序》,原文见为"教师备

  课资料光盘”部分)或分析孙中山“天下为公”的思想来讨论。也可以就此结合中国

  近现代史中对共产主义思想的接受现象来谈。可以结合当前的全球化过程中的人类价

  值与伦理危机来讨论大同思想的现代与未来价值。

  2?《大同》篇的艺术感染力除来自儒家用世的情感之外,还来自于文字的表达,试总

  结其中最主要的修辞手法。

  答:(

  1)注意找出文字的谐韵现象,女口

  “公”、“睦”、“终”、“用”、“归”、“公”。再如“礼”、“纪”、“里”、“知”、“起”。再如“让”、“常”、“殃”、“康”。先秦许多散文中都注意谐韵。

  (2)注意这篇文章的文字的铺陈与对偶现象。在对偶中善于变化句式,因此便造成了铺张扬

  厉的气势。(3)文章的开头安排一个孔子与子游对话的场景,具有起兴的作用,使得文中陈

  述的思想充满了情感与感性,造成了文情并茂的效果。

  2.乡土本色

  六、研习与思考

  1.

  理解中国传统基层社会的“乡土本色”。。而“乡土性”最直观的就是

  答:乡土本色是说“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

  体现在乡下人身上的泥土气。在这里,中国基层社会土地与人的关系被作者准确地揭示出来。

  2.

  “乡土性”是如何从时间和空间上规定了中国传统基层社会人与人的关系的?

  答:土地与人的关系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立和隔膜”以及从时间里的“熟悉”

  这就是人与人在空间排列关系上的

  “孤,进而这种人与人在时间和空间缔结的生态状态,又直

  接构成中国基层社会独特的习俗和生活方式的规定性。

  3.

  选择一个你所熟悉的社区,尝试运用“社区分析”的比较研究的方法去提炼出它的

  特性来。

  答:略。

  七、练习

  3?简答题

  (1)

  作者认为,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原因大致有哪些?

  答:参见课文第九段。

  (2)

  试讨论作者眼中的乡下人“土气”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离不开土地(土气因不流动而产生)

  会)。

  ;孤立和隔阂;熟悉;礼俗社会(而非法理社

  3.肃肃

  3?简答题

  (1)

  《萧萧》里的“女学生”象征什么?

  答案要点:自由、妇权、新生事物。

  (2)

  萧萧对于自由与爱的追求是怎样产生的,结果如何?

  答案要点:内心对自由和爱的渴求;外界新事物的影响;结果是爱情失败,走上

  传统妇女的老路。

  八、研习与思考

  1.

  比较萧萧和废名《竹林的故事》中的三姑娘,说说这两个少女形象的异同。

  答:和三姑娘的清纯不同,萧萧是个无依无靠的孤儿,“风里雨里过日子,像一株长

  在园角落里不为人注意的蓖麻,大枝大叶,日增茂盛”

  。她和沈从文《边城》中的翠翠、《长河》中夭夭一样,天真、单纯、无知无识,无法把握自己命运,只是被习惯的生活

  裹挟着向前。身为“童养媳”的萧萧却被长工花狗把肚子睡大,她幻想着和花狗“到城

  里去自由”,花狗却自己一个人溜之大吉。

  萧萧“预备跟了学生走的那条路上城去自由”

  还没动身就被家人发觉,萧萧想到过死,却舍不得死,这样她的命运得由本族的人决定,“沉潭”是读过“子曰”的族长们做的事,萧萧的伯父没读过“子曰”,于是决定“发,卖”,可远处却没人来买,而萧萧又生下了儿子,萧萧最后还是做了小丈夫的大妻子。

  在这样一个形象的塑造中,隐含着作家对原始冒昧与封建宗法错综交织的湘西世界的思

  考。

  2?阅读沈从文的《边城》,结合《萧萧》看看作家写出了一个怎样的“湘西世界”

  答:《边城》的“化外之境”,表现了原始、质朴、和谐的“生命形态”

  “化外之境”已经注入了宗法制社会的内容,而且现代文明也开始渗入。。。《萧萧》中

  4惊梦

  3简答题

  (1)

  简要评析杜丽娘的性格。她为情

  答:杜丽娘性格中最大的特点是在追求爱情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坚定执着。

  而死,为情而生。坚定的追求、强烈的反叛,使杜丽娘成为中国古代女子与

  “命定”相抗争的典型。同时,她又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人性的舒展与理学的压抑在她

  身上交织着。情与理的尖锐冲突,直指程朱理学对人性的压迫和摧残,使杜丽娘

  形象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杜丽娘冲破精神枷锁,追求“天然之情”,寻求对人的

  承认与尊重的行为,具有了个性解放、人性觉醒的光辉,也使这一形象显现出深

  层的文化内涵。

  (2)

  举例分析《牡丹亭》的艺术特色有哪些?

  答:A.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来显示人物内心的思想感情。

  如杜丽娘

  的梳妆打扮突出她的美丽风姿,显示她爱美的天性;扫兴而归则突出了她内心的

  哀怨和痛苦。B.通过景物描写,烘托反衬人物内心的思想感情。

  如景物都是通过

  主人公的眼睛看到的,饱含着杜丽娘浓厚的主观感情色彩,看到满园春色空对断

  井颓垣,烘托出自己美丽容颜徒对四壁的无奈和愁苦等等。

  C.通过直接倾诉和间

  接虚

  写来突出人物内心情感。如“剪不断,理还乱,闷无端”是直接倾诉杜丽娘

  的烦闷和哀怨,人立小院、懒于女工的情景则是间接虚写人物内心的愁苦。

  八、研习与思考

  1.

  杜丽娘极尽千娇百媚之容、柔情似水之态,文中是怎样描写与突显这一点的?

  答:直接描写外貌,与古代美人作比,与满园春色相映,写她娇弱的动作、细腻的心

  理。

  2.

  细细吟诵开场[步步娇]和[醉扶归]两段曲文,体味词句的优美是怎样与表现人物结

  合起来的。

  答:描写内容的美与用词措辞的美相结合,并运用了押韵、配律、字音平仄相间等修

  辞手法。

  3.

  课外观摩昆曲《牡丹亭?惊梦》一折,体会真实的戏剧表演和文学剧本之间存在的

  差异。

  答:重在让学生体会昆曲演出的美感。不同的演员在表现技术与侧重点上有高低,教

  师可作点指导,使学生体会传记的戏剧艺术样式的高雅美质。

  5敬告青年

  3?简答题

  请简要列举陈独秀提出的青年人六项标准。

  答: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陷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

  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八、研习与思考

  1.

  反复阅读,感受作品文辞的号召力与鼓动性。

  答:(1)舍弃讨论,“不由分说”,直接进入话题的核心;(2)旁征博引,纵横捭阖,情

  绪激昂地直接呼吁,具有巨大的号召力与鼓动性。

  2.

  从我们青年人的角度,谈谈读了本文的体会。

  答:可以联系自己所处的时代与现实进行思考。

  6.|老子五章

  七、练习

  3.

  简答题

  (1)老子思想的历史地位是什么?

  ①

  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的哲学家。

  ②

  老子的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老子》的艺术成就是什么?

  老子善于譬喻论证,如将“上善”比作水,将“人之道”与“天之道”对比等,的语言韵散结合,辞意洗练,行文参差错落,局势连环而多变,文气流畅而富有诗意,抽象

  的哲理和思辩的命题通过美的语言表达了出来,是古代哲学思想最精彩的表达形式之一。

  《老子》

  八、研习与思考

  1.

  《老子》第四十章云:“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四十二章又云:“道生

  一,一生

  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请结合所选第一章、第二十五章阐述老子的宇宙论。

  答:(1)

  “道”是一切存在的根源;

  (2)

  “道”不受任何时空限制,具有无上的超越性;

  (3)

  “道”是万物产生的始源;

  (4)

  “道”(“无”)

  -“一”------?

  “二”

  ---“三”

  -------万物

  丨

  .......................

  丨

  2?阅读《老子》第六十六章:

  你认为这一章在思想和表现手法上与所选的哪些章有共同之处?

  答:主要思想:包容大度,谦退冲和,先民为民,与民不争。

  表现手法:以江海作比喻。

  与第八章相似。

  3.孔子在《论语》中也多次提到“道”,试论孔子的“道”与老子的“道”之间的异同。

  答:孔子的“道”:纳仁入礼的道德思想,属于社会伦理范畴;老子的“道”:是万

  物存在的哲学体系的核心。

  7|大自然在反抗

  3.简答题

  ?分析这篇文章的写作手法和艺术特色。

  答案:参见“课文分析”。

  2?为什么说昆虫是我们在保持自然平衡斗争中的同盟军?

  答案:根据文中介绍的昆虫生活特点来回答。

  3.面对越来越严重的杀虫剂污染,人类应该如何应对?

  答案:人们制定了一个计划,最大限度利用自然的控制作用,并把杀虫剂的使

  用压缩到最低程度。

  八、研习与思考

  1.

  指出卡逊文中谈到的,人们在制定控制昆虫计划时忽视的两个重要事实以及造

  成的后果。

  答:第一是,对昆虫真正有效的控制是由自然界完成的,而不是人类;第二

  是,一旦环境的防御作用被削弱了,某些昆虫的真正具有爆炸性的繁殖能力就会

  6—

  8自然段。

  复生。其造成的后果,课文有明确的说明,请参考选文的

  2.

  思考作品中理想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作者所阐扬的人文精神。

  答:请参考选文以“捕食者一一”起头的自然段及以“习性更加奇特的是寄生

  性昆虫”起头的自然段。

  3.

  人与自然应该是怎样的关系?卡逊在书中阐扬了一种怎样的人文精神?

  答:本题可灵活处理,“作者资料”、“文本资料”及“延展资料”的文献都有分

  析和论述,请参考。

  8|西铭

  3?简答题

  简述《正蒙》在儒学史上的重要意义。

  答案:《正蒙》是张载的主要作品,也是儒家经典之一。张载在《正蒙》中首先使用了

  “天人合一”四字,并提出了

  “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命题。

  《西铭》中所体现的道德理

  想新建构基本解决了宋以前儒者所面临的理论困难。

  4.

  翻译

  (1)

  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

  答:充塞于天地之间的气也充塞、是我的天性。

  (2)

  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答:人类是我的同胞,天地万物是我的朋友

  ?

  构成了我的身体;

  气在天地之间的流行化运的秉性也

  八、研习与思考

  1.

  说说《易经》与《孟子》对《西铭》的影响。

  答:(1)乾称父、坤称母,以《易经》中的乾坤思想建构宇宙观念,以人类为天地宇宙

  之子,生命的过程顺从于天地的变化规律。

  大化中的一分子;

  (2)《盂子》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可从注释中找出张载引用《孟子》的字句。可以集

  中地发现,他的人性论、存心养性,知天知命的观念都受到孟子影响。

  其中涉及到人如何了

  这个宇宙不是人类中心主义的,而是以人为宇宙

  解自性,完成天赋予人的道德使命,完成人的生命价值等问题,包涵了信仰与宗教的情绪。

  2?阅读下列《孟子》中的文字,结合孟子所说的“美”

  讨论《西铭》一文的美学价值。

  答:孟子这段话,表现了一个道德主体体验出的一种层层递进的精神境界。

  由善而真(信)、“大”、“圣”、“神”等观念,而美而全(人),再进为圣与神,主体与宇宙合为一体。在《西铭》中,我们也发现张载与

  孟子一样,皆能以主体的道德生命为基础,来不断深入地体验弥漫于整个宇宙的精神境界。

  其体为宇宙之塞,其性为大地之帅,民为同胞,物为所与,这种与天地宇宙共为一体的精神,是孟子所说的“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人焉”

  (《尽心上》)的境界。

  9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3简答题

  (1)

  课文中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答案要点: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己”,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

  用的,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不正确的。

  (2)

  丁教授认为古代“格物致知”思想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答案要点: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

  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七、研习与思考

  1.

  《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说《大学》倡导的“格物致知”的目

  的,其真正意义被埋没了?造成这种错位的原因何在?

  答:请参考课文的第2、3、4自然段,文章作者对这一问题有明确的说明。

  中的《朱熹格物致知论》(任守愈)和《从心性论看朱熹哲学的历史地位》

  文章可作深入分析时的参考。

  2?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

  答:请参考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文章作者对这一问题有明确的说明。

  “作品资料”

  “延展资料”

  (蒙培元)两篇

  对这一问题有具体的分析。

  3.讨论传统中国教育的目的及其弊病。

  答:请参考课文的第

  11、12自然段,文章作者对这一问题有明确的说明。

  “延展资料”

  中的《丁肇中谈家庭教育》

  一文也可作为参考。“作品资料”对这一问题有具体的分析。

  10春江花月夜

  ?翻译题

  请翻译“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答案见译文)

  ?简答题

  请简要介绍一下本文春、江、花、月、夜五个意象之间的关系。

  答案:(1)以月为中心,月亮的意象几乎贯穿全篇。

  (2)春、江、花、夜皆为陪衬。。八、研习与思考

  1.

  请简要勾画出《春江花月夜》的诗境。

  答:全诗以月为中心,春、江、花、夜作为月的陪衬,主客巧妙地配合,敷以斑澜

  的色泽,构成一幅如梦如幻般的空明纯美的诗境。全诗由皎洁的月光,铺写到海潮、芳

  甸、花林、白云、青枫、玉户、闲潭、落花、海雾、江树、良辰美景又与人生的短暂与

  愁苦构成对应,抒发了诗人淡淡的感伤和幽幽探索的心境。

  ?一首《春江花月夜》奠定了张若虚在唐代诗歌史上的地位,闻一多称“这是诗中的

  诗,顶峰上的顶峰”,“孤篇压全唐”。《春江花月夜》究竟何以能够获得这样的美誉?文

  学创作的数量和质量有什么关系?

  答:(1)数量和质量不成正比;(2)生前的名利和身后的名声不尽一致;

  重自身质的提高,不应过于追名逐利;

  品也是不多的。

  11李白诗二首

  1?作品概述

  李白是我国唐代伟大的诗人,被誉为“诗仙”。在李白流传下来的九百多首诗中,有对圭寸建权贵的轻蔑的鲜明表现,有对当时民生疾苦的反映和对政治黑暗的揭露和抨击,也有对祖国壮丽山川的赞美。他的诗风豪迈瑰丽,想象丰富,语言清晰明快,音律和谐

  多变,是古典浪漫主义诗歌的颠峰作品。

  (3)应注

  (4)即使是数量很多的作家,真正为人传诵的作

  八、练习:4?简答题

  分析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的艺术特色。

  (参见课文讲解部分)

  九、研习与思考

  1.李白是创作歌行体和乐府诗的能手。在这两种诗歌体裁中,李白独特的艺术个性得

  以充分展露。试将《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与他的乐府诗名篇《将进酒》相比较,看

  看两者在风格、气势、感情、语言

  等方面有什么相似之处。

  答:风格:浪慢豪放,浮想联翩;气势:壮大奔放,气势磅礴;感情:粗犷而多变,真

  切而浓重;语言:色泽明朗,自由奔放。

  12秋兴八首

  三、作者生平

  杜甫(712—

  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一个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杜甫是我国

  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不仅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他一生写了一千四百多首诗,博得后人广泛的称赞。他的诗

  而且充溢着热爱祖国、热爱

  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人民的崇高精神。他的诗歌反映了唐代由盛转衰时期的社会面貌,成为那个时期阶级斗争、民族斗争和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一面镜子,他的这类脍炙人口的诗歌很多。

  杜甫大量的诗篇除了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外,还具有高度的艺术性。杜甫善于从丰富

  的社会生活中提炼主题,从普遍现象中概括出本质,塑造出许多具有时代特征的典型形象,并寄寓了自己的爱憎感情。

  3.简答题

  第八首颔联正常的次序应该是:

  “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悟枝。”杜诗的原意

  是描写唐开兀时长安太平富裕的景象,请问诗人变化词序的原因是什么?

  答:目的有二:(1)突出描写的对象:香稻、碧梧;(2)协调诗歌格律,按照格律,这一句的平仄应该是“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13|《无题》二首

  关于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征。前人评他是

  深情绵邈”、包蕴密致”、寄托深而措

  寄托遥深、辞婉”、沉博艳丽”,等等。大致而言,他的诗歌在表现技巧上具有构思缜密、语言清丽、用典精切、格律严整的特点。具体说其诗有以下几个特点。

  1)

  主观化倾向。他总是把自己的灵魂赋于所咏的风景、事物或历史人物,使对象

  带上强烈的象征色彩,在很大程度上和作者融为一体,甚至成为作者的化身。

  2)

  他的诗表现出很浓的感伤倾向,可以说感伤色调是贯穿他诗歌的主旋律。

  )善用典故,对仗精工,语言清丽。典故的运用,可以丰富诗歌的内涵,使诗歌

  的包蕴更丰富、更耐人寻味,并能深化诗歌的主题。李商隐的用典是非常突出的,也是

  非常精当的。他诗歌

  沉博艳丽”、包蕴密致”的特点的形成,即与此有关。

  七、研习与思考

  1.

  有学者认为李商隐的《无题》诗可以看作古代诗歌中的“意识流”作品,请以

  第一首为例说说诗中情与景的描写呈现出什么特点。

  答:诗歌由星辰、夜风到画楼、桂堂,由春酒、蜡灯到走马、兰台,由实有之景物到虚

  拟的期盼,诗意随着诗人心绪和想象的转移而转移,不完全按照时空的顺序先后排列。

  2.

  李商隐的《无题》诗向以诗意朦胧著称,清人冯浩玉便说过:

  “自来解《无题》诸诗

  者,或谓其皆属寓言,或谓其尽赋本事,各有偏见,互持莫决。余细读全集,乃知实有寄托

  者多,直作艳情者少,夹杂不分,令人迷乱耳。

  ”(见《玉谿生诗集笺注》)再阅读若干首李

  商隐以“无题”为名的诗歌,试阐发其中寄托的主题,然后以“解读李商隐’无题’诗”为

  题写一篇短论。

  答:对于“无题”诗的主题,是写男女之情还是寄托自己身世感慨,或者其他种种,我

  们认为因为各首非一时一地之作,难以也不必指实,主要应抓住“无题”诗所寄托的“浓厚

  的感伤”和“朦胧的意境”所构成的美,体会诗人内心的主观情情愫是怎样通过幽眇的诗境

  和清丽的语言表现出来的。

  3.

  中国古典诗词对于爱情有多种表现方式,作比较,说说两者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有什么异同。

  答:抓住《长恨歌》重具体事实,重实景实情的表现,即可,是我国传流诗歌的两种抒情方式。

  《无题》则偏于虚无缥渺,隐约朦胧

  试以李商隐的《无题》与白居易的《长恨歌》

  14|鹊踏枝

  冯延已是一位善于写情的抒情词人。

  他并不隐讳自己的感情,在词中还表达得相

  当直白;但虽直白却不浅不露,意境深远,情韵悠长,感情深挚、缠绵、执著,因而

  有“旨隐”、“词隐”之誉(冯煦《阳春集序》)。

  3简答题

  词中哪一句刻画出了词人的自我形象?

  答:词人的自我形象:“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

  八、研习与思考

  1.试体会《鹊踏枝》由“花前”到“青芜”、“堤上柳”,由“病酒”到“独立小桥”、“平

  林新月”,词人是怎样表现时光的流逝的?在岁月流逝中,词人又怎样表现了心中的愁思?

  答:以景物描写的不断转移和词人行动路线的不断移动的双重线索表现时光流逝。

  词人

  心中的愁思在景物的描写和时光的流逝中不断增强,是词人内心的感情外化到自然景物上,同时由景物的观赏又增强了词人内心的感情。

  2?《鹊踏枝》中“独立”一句描摹了词人的形象,清人陈廷焯竟叹此为“仙境!梦境!

  断非凡笔也”。试分析这首词中的词人形象。

  答:突出:愁眉不展,朱颜瘦,略带酒意的旧式文人形象。可参照评析部分。

  15|破阵子

  1、前期诗词:

  前期的词已表现出他非凡的才华和出色的技巧

  情爱。

  2、后期诗词:

  到了后期,李煜由小皇帝变为囚徒。屈辱的生活,亡国的深痛,往事的追忆,"此中日,但题材较窄,主要反映宫廷生活与男女

  夕只以眼泪洗面”,使他的词的成就大大超过了前期。主要抒写自己凭栏远望、梦里重归的

  情景,表达了对"故国"、”往事”的无限留恋,抒发了明知时不再来而心终不死的感慨。

  3、李煜诗词的成就:

  ①

  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在李煜之前,词以艳情为主,内容浅薄,即使寄寓一点怀

  抱,也大都用比兴手法,隐而不露。而李煜词中多数作品则直抒胸臆,倾吐身世家国之

  感,情真语挚。所以王国维说:

  大夫之词。”(《人间词话》)

  ②

  具有较高的概括性。李煜的词,往往通过具体可感的个性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中

  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境界。深刻而生动地写出了人生悲欢离合之情,引起后世许多读者

  的共鸣。

  ③

  语言自然、精炼而又富有表现力。

  他的词不镂金错彩,而文采动人;不隐约其词,却又情味隽永;形成既清新流丽又婉曲深致的艺术特色。

  ④

  在风格上有独创性。《花间集》和南唐词,一般以委婉密丽见长,而李煜则出之

  以疏宕。

  ”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

  161八声甘州

  柳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他大力创作慢词,铺叙

  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广为流传。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

  坛上由小令一统天下的局面。同时,柳永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趣味,即变"雅”为

  “俗”,着重运用通俗化的语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另外,在题材取向上柳永朝着

  自我化的方向拓展,重在表现自我独特的人生体验和心态。

  3.翻译题

  ①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答案:面对着潇潇暮雨从天空洒落在江上,经过一番雨洗的秋景分外寒凉清朗。

  ②

  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答案:怎么知道我,倚着栏杆的时候,正这样地愁思凝重。

  4.简答题

  简要分析《八声甘州》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答案:《八声甘州》的思想内容:

  它描写了羁旅行役之苦,抒发了词人怀念家乡的凄苦心情。上阙寓情于景,下阙因景

  抒情,将景物、离愁、恋情巧妙地交织在一起。

  《八声甘州》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其一,动静相生的表现手法。

  其二,采用细腻的白描,委婉地抒情。

  其三,为对方设想的写法,虚实结合,富于曲折变化。

  其四,语言质朴,纯朴流畅。

  七、研习与思考

  1.

  王国维说过:“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词话》)请你谈谈《八声甘州》中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是怎样融合起来的。

  答:情景的交融主要体现在这样三个方面:

  (1)

  词人对景的有选择的采入,如“暮雨”

  (2)

  词人在描景时有意选择主观性的词语:如

  “减”、“休”等;

  、“霜风”、“残照”等;

  “潇潇”、“清秋”、“冷落”、“衰”、”(见《人间

  (3)

  词人对景物采用一些特有的描写手段,如拟人,“无语”等。

  2.

  柳词善用虚字,使词意一气贯注。这首词中便用了

  “对”、“渐”、“望”、“叹”、“误”等一串去声字,请问它们在表现力度上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仄声字相对于平声字而言,节奏短促,有力度,在舒缓的语流中造成停顿,以引起思索,渲染气氛。这首词作中冷情、凄凉的悲伤情调正是通过这些词贯通起来,通过汉字声调的作

  用加深了感情在读者心中的份量。

  17|祭石曼卿文

  3简答题

  简要介绍一下《祭石曼卿文》在抒情方面的特点。

  答案要点:反复咏叹;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相结合;运用对比、联想的手法。

  八、研习与思考

  1.

  本文主体部分由三句“呜呼曼卿”提起,每一句之后分别是从哪个方面追思亡友

  石曼卿的?

  答:参课本上的评析第二段。目的在于让学生抓住文章结构框架。

  2.

  清人林云铭感叹《祭石曼卿文》

  “文情浓至,音节悲凉,不忍多读”

  (见《古文析

  义》)。由此分析作者在文中的抒情方式。

  答:参课文上的评析第三段。

  (1)直接抒发与托物寓情相结合;

  (2)情景交融,尤其是第三段;(3)所用词藻色泽灰暗,给人悲冷的气息。

  18|赤壁赋

  3?翻译题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答案:江水旷远啊,船儿像凌空驾风而行,不知道将停留到什么地方;飘飘然,又像脱离尘世,无牵无挂,变成飞升仙果的神仙。

  八、研习与思考

  1?《前赤壁賦》向以情景兼备著称,文中写景的是哪些语句?这样的景色给人一种怎样

  的感觉?在全文中又起了什么作用?

  答:写景主要集中在第一段,从中表现出幽美、澄澈的景色与轻松愉悦的心情构成开阔

  明朗的艺术境界,而那种渺渺茫茫、若有若无的虚幻感觉,直接为后文写超然物外的人生哲

  理作了铺垫,体现出作者高超的表达能力和语言技巧。

  2?阅读苏轼《后赤壁赋》:

  比较苏轼《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在主题思想、感情抒发和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的不同。

  答:主题:《前》通过赤壁秋夜泛舟的情景和主客间的对活描写,表达了作者陷入现实

  人生的苦闷而又仍然旷达开朗的复杂、矛盾的心情。

  《后》通过赤壁冬夜凄凉景色和对道士化鹤的奇特梦境的描写,进一步表现了作者在现

  实人生中的苦闷和挣扎,以及企图超尘绝俗的思想,比《前》带有更多消沉情绪和虚无色彩。

  结构:《前》以写景贯串全篇,舒卷自如,而且还沟通了全篇的感情脉络与起伏变化。

  《后》以叙事写景为主,叙述了游赤壁前的活动和准备,尾。

  后描写赤壁夜景,最后以梦结

  表达:《前》、《后》均洋溢着诗情画意,用词生动优美,出神入化。而《前》波澜起伏,简洁和谐,意趣横生,更胜一筹。

  19醉花阴

  她前期词章,多为描写闺中生活情趣及大自然的绮丽风光,风格清新明丽。

  北宋灭亡后,李

  清照夫妇仓皇南渡。公元

  1129年,赵明诚在建康(今南京市)病故,李清照只身经历了国

  破家亡的不幸遭遇,因此后期的作品多反映战乱流离失所的悲惨生活,文风沉郁凄怆。李词的艺术特色主要是在于运用朴实的白描手法,平淡而通俗的语言蕴含丰富雅趣和清新的意境。

  3.

  名词解释

  易安体:李清照的词被称为“易安体”,其特点是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以寻常语

  感时伤世,怀旧思乡,善于描写细腻的感情变化,度入音律”,“倜傥有丈夫气”。

  4.

  简答题

  1)李清照词论的核心是什么?

  李清照的《词论》可能作于她的青年时期,宋人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三曾引

  录,这是一篇全面而深刻地阐述传统词派的论文。

  及其创作的得失,而且特别强调词的文辞和音乐的关系,文中不仅评论了许多作家词作风格的异同

  指出词当属于诗文之外的

  “别是一

  家”。它的主要特点是既要铺叙又要典重;既有情致又要故实,高雅、流畅、轻灵,严守声

  律。词“别是一家”的理论,直接影响了李清照词的内容和风格。

  2)李清照的生活及词的创作以何为界可以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后期词的创作发生了

  怎样的变化?

  李清照的生平与创作,可以靖康之难为界分为前、单纯澄净。因而前期的作品绰约轻倩、自然妩媚,后两个时期。前期的生活富足而美满,即

  不少作品表现了年轻女性的天真活泼,即

  使丈夫赵明诚不时宦游外出,不免寂寞、孤独,也仍不离愉悦、充实的氛围,思想感情比较

  使写相思离别也真挚缠绵,朴素深刻,显示出一种极细腻的儿女柔情。后期她经历了国亡、家破、夫死的惨痛打击,过着长期流落江南的动荡生活,恨乡关之思。

  5.论述题

  1)试论述李清照词作的题材内容及艺术特色。

  李清照词的创作以靖康之难,分为前、后俩个时期。前期的作品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

  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描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然妩媚。

  李清照后期的词虽因家国之痛,表现了迭遭丧乱、受尽磨难后的悲愁,但总的说来,题材还

  意境清俊疏朗,风格轻倩绰约、自

  感情变得越来越沉挚、悲凉以至凄

  切。因此,她在词里诉说着迭遭丧乱、受尽磨难的凄惨心情,倾吐哀愁凄苦的内心感受,表

  现了她的家国之不够广阔,主要还是离情、闺怨、写景、咏物。她的词“别是一家”的观念限制了她的创作。

  论述“易安体”的艺术特点。

  所谓“易安体”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1)

  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以寻常语度入音律”。、(2)

  既保持了唐五代以来婉约词的本色,又创造了以时代悲剧为背景,以个人身世位内涵

  的艺术格调。

  (3)

  温婉中含遒逸之气,旖旎中透刚健、俊爽之美。李

  八、研习与思考

  1.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见江淹《别赋》)《醉花阴》化用此句而轻婉细腻过之。

  试分析令词人销魂的触发点是什么。

  答:触发点正在于同人丈夫去世所带来了孤寂的生活、凄谅的心情。

  学创作极为重要的主题,历代均有名篇佳制。

  2.

  李词擅长炼字,如“人比黄花瘦”的“瘦”字,历来为识词者所惊叹。李清照另有名句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见《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表

  现手法和表达效果上的异同。

  答:“瘦”字是李词重视炼字的结果,用得别开生面、精妙清亮,风韵天然。

  《醉花阴》

  。试比较这两个“瘦”字在

  “生离死别”是文

  中“瘦”是真实的形容,将人与菊花同向比喻,从而得出人更瘦,这是就词人内心主观情愫

  而言的;《如梦令》中“瘦”则是纯粹的内心感观效果,是反向衬托,一肥更显一瘦。

  20临安春雨初霁

  因此,陆诗中既现实主义的特点,又运用浪漫主义的技巧,将两种诗风巧妙地融合在

  一起。

  3.

  翻译题

  请将“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译成现代文。

  译文:我在小楼听了一夜淅淅沥沥的春雨,明早就会听到深巷中杏花的叫卖声。

  4.

  简答题

  简要回答“小楼”这一意象表现了陆游何种思想情感?

  “小楼”是忧伤惆怅的代名词,古人登高场生发出一股悲凉的情绪。如李煜的《虞美

  人》写道“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通过“小楼”意象将离愁别绪、国难

  家仇的伤感抒发的淋漓尽致。陆游也是如此,在“小楼”听了一夜的春雨,正是惆怅所至,抒发自己的落寞情怀。

  八、研习与思考

  1.清人贺裳评价陆游诗歌曰:“一诗中必有一联致语,如雨中草色,葱翠欲滴。间出新

  脆之句,犹十月海棠,枯条特发数蕊,妖艳撩人。亦时为激昂磊落之言,颇有祢衡塌地来前,嵇康扬锤不辍之态。”(见《载酒园诗话》)请结合《临安春雨初霁》说说贺评是否切当。

  答:贺裳三句话分别针对诗歌的领联、颈联、尾联而发,贺氏用比喻的方式道出了他

  读陆游诗歌的体会,抓住的是每一联最为突出的特色。

  其实每一联的内容和内含的感情并不

  如此单一。

  2?阅读陆游《游山西村》诗,并结合《临安春雨初霁》的学习体会,为这首诗写一篇

  赏析文字。

  答:《游山西村》描写了宁静的村景和淳朴的民风,表达了体者对和平宁静的乡村生活

  的向往;《临安春雨》则将北南春雨和书斋闲适的生活与京华红尘的厌倦作对比,从而突出

  诗人对闲情逸致的追求。

  21摸鱼儿

  辛词现存六百多首,是两宋存词最多的作家。

  其词多以国家、民族的现实问题为题材,抒发

  慷慨激昂的爱国之情。如《水龙吟》、《水调歌头》、《满江红》等,表现了恢复祖国统一的豪

  情壮志;《贺新郎》、《菩萨蛮》、《破阵子》等,表现对北方地区的怀念和对抗金斗争的赞扬。

  《摸鱼儿》、《贺新郎》、《鹧鸪天》、《永遇乐》等,表现对南宋朝廷屈辱苟安的不满和壮志难

  酬的忧愤。这些作品大都基调昂扬,热情奔放。此外,其描写农村景物和反映农家生活的作

  品,如《清平乐》、《西江月》、《玉楼春》等,都富有生活气息,给人以清新之感。其抒情小

  词,如《丑奴儿》、《青玉案》

  等,写得含蓄蕴藉,言短意长。

  3简答题

  (1)

  简述《摸鱼儿》中主要用了哪个典故?

  答案:陈皇后为了博得武帝宠幸,请司马相如作《长门赋》的典故。

  (2)

  试析“玉环飞燕皆尘土”的寓意。

  答案:影射那些暂时得势、以谄媚进谗为务的小人,警告他们终将化为历史的尘

  土。

  八、研习与思考

  1.

  “以文为词”是辛词的突出特点,其中用典便是最突出的表现之一,辛词用典逐

  层深入,与言志抒情有机地融合为一体。说说这种现象在《摸鱼儿》中的表现。

  答:词用了“长门事”、“玉环”、“飞燕”三个典故,看似互不相干,实则在对南宋朝廷

  的讽喻中有机结合起来,由“娥眉见妒”的感慨串联起来,以古托今,表达了个人仕途失意

  的怨恨和对当局昏庸的愤懑。

  2.

  清人吴衡照评论苏、辛词:“东坡之心地光明磊落,忠爱根于生性,故词极超旷,而意极和平;稼轩有吞吐八荒之概,而机会不来,正则可以为郭(子仪)、李(光弼)、岳(飞)、韩(世忠),变则为恒温之流亚,故词极豪雄,而意极悲郁。苏辛两家,各

  自不同。”(见《莲子居词话》)试举苏轼、辛弃疾两家的词作为例加以说明。

  答:抓住以下三点:

  (1)

  苏词清旷放逸,富于文人雅士之美;辛词雄豪悲慨,别具英雄侠客之风。

  (2)

  苏词的豪放在气势的宏伟,意蕴的丰赡;辛词的豪放则在于多宏大内容,多生活

  悲慨。

  (3)

  苏词天趣独到,无迹可寻;辛词则手法多样,可作具体落实。

  22《论语》十二章

  ?翻译题

  ①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答案:他聪敏而又爱好学习,并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因此用‘文’做他

  的谥号。

  ②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答案:学《诗》可以激发志气,可以观察天地万物及人间的盛衰与得失,可以使人懂

  得合群的必要,可以使人懂得怎样去讽谏上级。

  ?简答题

  简要说明课文中关于学习的主要内容。

  答案:《论语》中关于学习的思想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这些思想概

  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关于学习态度。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孔子自己对学习知识的要求十分强烈,他也同时这样要求他的学

  生。同时,孔子还提倡和赞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其二,关于学习的方法。最著名的莫过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

  其三,关于学习内容。孔子主张学习要博、要广,不能偏颇、单一。他提出要用四种东

  西作为自己的学习纲要,就是“文、行、忠、信”

  守信约。,即文化知识,品德修养,忠诚笃厚,坚

  。与此同时,孔

  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他说: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要求人们把学

  习积累和钻

  其四,关于学习的目的。孔子认为,学习的目的在于“为己之学”,追求自我完善。

  七、研习与思考

  阅读以下文字,说说你对孔子“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的理解。

  答:君子通过学习来塑造自我,完成自我的价值,学习的目的是“成人”,己立则能立

  人。而不是通过学习来沽名钓誉,谋求利禄,或者是为学而学。前者便是为己之学,后者便

  是为人之学。钱穆先生说:

  “为已履道而行,为人,徒能言之。”(见《论语新解》)

  23文学与人生

  七、练习

  1.选择题

  (1)下列哪位作家不是拉美作家?(

  A加西亚?马尔克斯

  C.卡勒德?胡赛尼

  答案:

  C

  BD)

  .胡利奥?

  科塔萨尔

  ?巴尔加斯?略萨

  八、研习与思考

  1.结合本文的观点,谈谈你对文学的作用的理解。

  答:可由学生自由发挥。

  2.

  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论述文学的作用的?

  答:文章从以下几个角度论述文学的作用:

  (1)

  文学有助整合文化、理解人类、创造生活;

  (2)

  文学对促进社会交流起了重要作用;

  (3)

  文学是推动社会进步、民主、平等的重要保障。

  3.

  本文在论述观点时,列举了大量的例子,能否结合这些事例所说明的观点,将其中

  的一两个换成你所熟悉的另外的例子?

  答:本文论证严密,论据充分。同学们可自由选择其中的论据进行替换。比如,本

  文提到,我们一说起“博尔赫斯式”,就立刻疏远了平庸和理性的现实,进入了一个

  幻想、严谨和优美的精神状态,而提到卡夫卡和乔治

  ?奥威尔,则会令人想到独裁、专政及其带来的压迫、焦虑和荒谬。

  同样,我们提到李白的诗,就能想到李白的豪迈

  奔放、清新飘逸,而提到杜甫的诗,则能感受到沉郁顿挫、悲天悯人的诗人情怀。

篇六:萧萧的社会意义

  萧萧读后感(精选9篇)

  萧萧读后感(精选9篇)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萧萧读后感(精选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萧萧读后感1“乡下人吹唢呐接媳妇,到了十二月是成天会有的事”——小说《萧萧》就从萧萧的出嫁开始,作者用这个平和的陈述句,定下了小说的基调。

  小说写萧萧的成长,是一种原生的,自然的成长,她没念过书,所以对于身处其中的婚姻制度,礼法制度从来没有过自觉地反抗,但是成长中的自然的人性,却与制度不可避免的冲撞在一起。

  沈从文这样写道:“几次霜降落雪,几次清明谷雨,一家人都说萧萧是大人了。天保佑,喝冷水,吃粗砺饭,四季无疾病,倒发育得这样快。”

  于是男小女大的婚姻中存在的矛盾便暗暗地呈现出来——萧萧对花狗与丈夫之间的关系有了微妙的变化。“她有时觉得害怕,不许丈夫走开;有时又像有了花狗在身边,打发丈夫去反倒好一点”,这一句淡淡的点染,道出了这个迷迷糊糊的女孩子心里,隐隐的有了害怕与争执。

  因为沈从文笔下的萧萧,是近乎完全自然的,听从的是自然人性的召唤。于是,萧萧在花狗的歌声中变成了妇人,当她有了孩子,具体的身体变化让她害怕,于是她想逃走,“收拾一点东西预备跟了女学生走那条路上城。”可是没有动身,就已经被发现了。出了这样的事情,家里是“生气的生气,流泪的流泪,骂人的骂人”,不过沈从文添了一句有意思的话“各按本分地乱下去”。萧萧于是因为家人的消极执行,有惊无险地避了过去。

  在人性与礼法制度的对抗中,沈从文写的是人性的胜利。对于婚

  姻,萧萧以天然的人性来对抗,对于礼法,家人以农人纯朴的天性来对抗。这样的对抗,都是不自觉的,甚至是自我抑制的,这样的力量看上去是弱小而偶然,但是却隐藏在这些“种田的庄子”里,在“这些种田的庄子”里,沈从文不动声色地在搭建他心中的爱与美。然而,即便沈从文是将矛盾尽量的淡化,但他还是不得不写进残酷的现实与制度。

  萧萧的命运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她仿佛是幸运的,可她的一生却只能服从于外在力量的摆布。她的快乐里头,潜伏着无知与麻木。人性的力量是天然的,却带着蒙昧的面目,于是小说中还有另一个人群与萧萧完全不同,她们就是女学生。女学生,是她们引进了自觉地反省与反抗的力量。

  小说中对女学生的叙述是虚写的,她们就像是小说的后景,不停地从庄子边“过身”,农人有着关于他们的种种荒诞不经的传闻,他们对女学生的感情是复杂而有趣的,夹杂着歆羡与轻蔑,而对于这群他们不了解的人,他们不了解的生活,保持着距离与好奇。对萧萧来说,女大学生完全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萧萧》作为小说是与众不同的,它的着重点不在于冲突矛盾以及应之而生的高潮,它描写是人性,而且态度宽和,笔致从容,情节舒缓,细节丰富而微妙,这里体现了一个艺术家突破固有思想的感受,带给人新的启示的决心。

  《萧萧》可以说是沈从文的避风港,保留他乡下世界中一贯的完美与朴实,是他的理想世界的绘图。而萧萧的乡间是他心中永远的寂寞的风景。这就是沈从文向往的未受动乱世事染指的宁静、恬美的乡村世界,这就是他要努力揭示的优美、质朴、善良、宽容的人性美和人情美,这就是民族的精神!

  萧萧读后感2有华丽的词藻堆砌,没有雄浑气魄的叙事场景,没有情节起伏跌宕的振荡感,《萧萧》给我的似乎一直是这样平坦的心境。闭上眼,静静地把它捧在手上,却仿佛又有一抹说不明深浅的淡淡的哀伤,道不清,剪不断,小心翼翼地在另一头牵动着心绪。

  在沈从文先生的笔下,总能感受到那流露出的淳朴的乡村气息,朴素勤劳的民风,小桥流水人家的生活仿佛是非常平静的姿态,而在这安宁的表象下总有那么几处汹涌澎湃,或许是泥沼,拉着你一直往下掉。

  萧萧,故事的主人公,单纯而又善良,总让人情不自禁地联想到《边城》里的翠翠,但不同的是,萧萧是一个更悲情的女子,集众多苦难于一身。她是个孤儿,从小寄养在伯父家。她十二岁的时候,糊里糊涂地做了童养媳,丈夫竟然比她小九岁,还只有拳头大。用当时的乡村说法“媳妇年纪大,才能诸事作帮手,对家中有帮助”,这种习俗对于现在的我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在肯定它对家中劳动力增加的部分意义的情况下,换种角度我觉得它荒诞的近乎可笑。

  首先,萧萧和小丈夫之间,“丈夫有些时候对于萧萧的怕同爱,比对于父母还深切”这已然是一种类似于血浓于水的母子之情,若说是夫妻,怎么能连一点点的情爱都没有呢?其次,萧萧“像一株长在圆角落不为人注意的蓖麻,大叶大枝,日增茂盛”,而丈夫还是那么小,对于追求者有着强健体魄的花狗,她的心里总怀着对爱情朦胧的情愫,单独一人时,想让花狗留下,却又害怕他留下。在单纯的少女情怀下,天真的她以为赌了咒一切就都有了保障,糊里糊涂地变成了妇人。这不仅仅是萧萧的错,谁能说这样的习俗就不要负些责任呢?

  一家人对于萧萧怀孕事件“生气的生气,流泪的流泪,骂人的骂人,各按本分乱下去”好像是明文规定该这样做似的,这是不是就表明这些族长只是在表面做事给人看呢?在萧萧等待“发卖”的时候,她的小丈夫知道了这事,但不愿萧萧离去“大家全莫名其妙,只是照规矩像逼到要这样做,不得不做,究竟是谁定的规矩,是周公还是周婆。也没有人说的清楚”

  由此可见,“乡下规矩”的条条框框,框住了这一代代淳朴无罪的乡民。他们只是机械地在自己说不清为什么要这样的情况下循规蹈矩卑微地生活。或许有人曾想过要反抗,比如,曾经年轻的人,那时的萧萧是年轻的。她想要挣脱出这个框,渴望像女学生一样,那么神气,那么自由。于是在花狗引诱她又狠心抛弃她之后,她决然地要出

  逃,去寻找自由的脚步,任自由带领她飞翔。但是这样的梦终究做得太美,不是说太美的东西连神都会因妒忌而从你手中夺走么?醒来的时候,梦到底碎了一地,这一地的玻璃渣子,戳得人眼生疼,心更疼,一瞬间的坍塌,早已寻不到自由的方向。该怎么弥补拼凑着重来?

  在幸运地脱离“发卖”后,她被迫屈服,只留下曾用激烈的血气,挣扎在宿命深渊的美丽剪影。生命,自此寂寂。当多年后的萧萧抱着新生的毛毛,在屋前榆蜡树篱笆间看牛儿娶亲,完全习惯了这样平庸的生活之后,也许连她自己也会忘记,她曾经仅有一次地,逐着自由的方向出逃过。

  十几年前的唢呐声萦绕着,萦绕着,在耳际,挥之不去。又一回,倒带般吹唢呐接媳妇的喜事开始了,而我听到的绝非是唢呐无限膨胀的喜悦声,倒是一曲悠扬的牧歌,在欢悦的背后总有抹不去的淡淡的哀伤,一直一直单曲循环,像是生命褪去所有浮华繁盛后苍凉的底色。

  萧萧读后感3《萧萧》作为沈从文的代表作,从中我们可以看见他作品中鲜明的`艺术特色。沈从文喜欢把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赋予温柔如水,恬淡自守的品格。小说中的萧萧也不例外。我们可以看到萧萧不仅拥有者美丽的面庞,更加有一颗朴实,纯净的心。萧萧没有受过教育,也没有完整的家庭,从萧萧的生存状态和生活背景来看萧萧是不幸的。

  但在沈从文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作品中强烈的乐观主义色彩,从小说开头萧萧被嫁当童养媳,到后来因萧萧爱情萌动而越界怀孕,花狗因不愿付负责任的出逃,萧萧因怀孕被囚禁,甚至可能会被沉塘而失去生命,这一连串的事件对于一个只有十几岁的女孩来说,无疑是具有强烈的悲剧色彩的,但我们从小说的从头到尾,都体会不到悲剧小说的味道,散文化的笔调和抒情化的叙述风格,纯朴的民风,善良朴实的人们,美丽的景色等等构成了一幅美丽湘西的风景画卷和一个有着美好人性的边城世界,这些正是沈成文作品中最具艺术特色之处。

  正是萧萧没有受过教育和家庭关系的空白,赋予了萧萧不同于常人的乐观,自由,坚强,纯净,朴实的品格,她所有的品格都是这湘

  西世界所给予她的,她从小就只受到这美丽自然景色世界的滋养和熏陶,她的性格可以说是和这美丽的湘西世界互相呼应的。萧萧的生活完全顺从于自己的本能反应,这也是她之所以会越界怀孕的主要原因,她的生活是由她的心出发的,完全不受世俗道德的约束,致使她不顾后果的和花狗做了越轨的行为。

  沈从文把萧萧描绘成追求自由,梦想爱情的女性。颇有农村女性人性解放的味道。萧萧幻想成为”女学生”,渴望“女学生”自由的生活从中可以看出。沈从文在小说给我们展现了湘西世界和城里世界的冲突,湘西世界人们对城市女性因陌生距离而存在的偏见,也可以感到城市生活对湘西世界人们思想的影响。

  萧萧戏剧性的逃过了被沉塘,发卖的命运,这和沈从文追求人性美,人情美,有着直接的联系,也和萧萧对于自身可怜生命有关。萧萧顺利的产下了私生子,意外的被夫家重新接受。但她的儿子毛毛也娶了童养媳,又有女孩和她相同的命运,似乎一切又回了原点,这是小说最显悲的地方,也是沈从文作品思想核心美丽总是让人忧愁的体现。

  萧萧读后感4沈从文先生是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屈指可数的文学大师之一。沈从文先生的文学创作旨在“表现1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沈从文以乡村为题材的小说是典型的乡村文化小说,正如沈从文先生所说,“我只想造希腊小庙”“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因此在沈从文先生的作品中无不透露着人性美,人性是沈从文先生小说作品的表现中心,在小说《萧萧》中也深深的透露着1种淳朴、自由的人性美。

  《萧萧》描述了1个农村少女萧萧作为童养媳的故事。小说语言朴实、自然,寓技巧于平实之中,小说通篇洋溢着浓重的民间乡土气味的同时,也透露着1种浓厚的人性美,这主要体现在小说塑造的几个人物形象和描写的乡风民俗上。

  《萧萧》的主人公萧萧是在自然里长着的1个农村少女,在她的

  成长中无不彰显着1种人性美。萧萧是1个童养媳,在风气淳朴的乡村,“在这些小女人心中,做新娘子,从妈妈身边离开,且准备做他人的妈妈,从此将有许多新事情等待发生。像做梦一样,将同1个陌生男子汉在1个床上睡觉,做着承宗接组的事情,当然十分害怕,所以照例觉得要哭,就哭了”,在萧萧做新娘子时,“出嫁只是从这家转到那家。因此到那一天这女人还只是笑。她不害羞,又不怕。她是什么事也不知道,就做了人家的新媳妇了。”,面对着比自己小9岁的丈夫,她整天带着他玩,干杂货,倒也不觉得怎么苦;面对爷爷喊她“女学生”时,她是既排斥又向往;15岁发育成熟的萧萧在与长工花狗懵懵懂懂发生了关系后,她并没有害怕,只是在怀孕后身体发生变化时才产生了恐慌,并萌生了逃跑的念头。沈从文先生笔下的萧萧有着优点的同时也是存在着缺点,这是1个有血有肉的灵魂。沈从文先生从这些点点滴滴向人们展示了萧萧纯真、善良、懵懂的天然之美,这种天然之美成长在偏僻的山村,正是人性美的最好诠释!

  在《萧萧》中,除了萧萧展示了人性美之外,其爷爷、伯父、丈夫及婆家也展示了人性美。夕阳西下,爷爷叼着烟袋,和萧萧开着“女学生”的玩笑,这是祖孙的天伦之乐;伯父抚养萧萧,在萧萧意外怀孕时伯父并没有选择“沉潭”萧萧,这是对生命的尊重;丈夫自幼与萧萧长大,当得知萧萧意外怀孕要被嫁到远处去时,他不愿意了,萧萧婆家最后也因为萧萧生了儿子而没有把萧萧再次嫁出去,这是对亲情的珍惜。人性美是对人的本性的赞美和歌颂,可能爷爷、伯父、丈夫及婆家对萧萧的感情并不一定是至真至善的,但那也是发自内心的,是从人的本性出发的,所以这也是人性美的体现!

  人性美,除了在人物形象上有体现外,我觉得在乡风民俗上也有体现。如小说开头的“乡下人吹唢呐接媳妇,到了十二月是成天有的事情”,描写了岁末年关山乡盛行抬花轿接媳妇之风,“到秋八月工人摘瓜,在瓜间玩,看硕大如盆、上面满是灰粉的大南瓜……”,这是乡下收获季节时喜悦的场景。虽说这些都是乡风民俗,但是在这些乡风民俗中深深透露着人性美:淳朴、至真。在萧萧意外怀孕时,虽然有损风俗,但是最后乡亲们还是没有让萧萧沉潭,这从另一方面说明

  了我们在痛心边地风俗落后的同时也听到了人物内心灵魂深处的人性的呼唤,乡亲们并没有受到大城市文明的影响而变得麻木冷漠,“沉潭”这种风俗是封建落后的,但是乡亲们的人性并没有“封建落后”,他们仍然有着1种隐藏在内心的人性美。这也是人性美的体现!

  《萧萧》这是1个平凡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我们看到了平静的生活中寓有一丝躁动,看到了作品中的人物并不是为了伟大的事业而碌碌一生,牵动他们的还是身边的生老病死、婚丧嫁娶。这就是生活,有生活的地方就会充满着人性美。“时时刻刻为人生现象自然现象所神往倾心”,沈从文先生在《萧萧》中将生命形式和生活形式高度统一,所以我们在《萧萧》中看到啦人们的淳朴、善良的人性美!

  萧萧读后感5“凤凰”这词于我的神圣感,仅次于西藏。因沈从文先生,因它的文化氛围,因湘西的淳朴,因古镇的厚重。《边城》《萧萧》《长河》一次又一次地讲凤凰推浮出水面,露出她娇羞欲滴的脸孔。

  萧萧这样的女子,在湘西就如叹息一样轻微,沉入水底不会漾起过多的涟漪。在沈从文先生的笔下,她“风里雨里过日子,像一株长在园角落不为人注意的蓖麻;大枝大叶,日增茂盛”。湘西女孩儿漂亮的不多,自给的不多,有智的不多,萧萧只是万千尘埃中平淡落定的一颗。作为童养媳,她过上了能吃饱饭的日子;害怕成为城里短头发,穿洋服的大学生;被长工花狗大把肚子睡大后却幻想和他一起去城里去自由;逃跑失败后等待着被“沉潭”还是“发卖”;生了儿子后却继续做小丈夫的大妻子………宿命与自由,落后与文明一次次地沉默碰撞。

  沈从文先生就像是遥远故乡的使者,用文字絮絮地向世人传递着湘西的文化与印象。他不停叙说着底层平民的生活,丝毫不抹去人们透露着的愚昧和封建,用着他那扎根在故乡生活的土壤的语言。故事中没有波澜起伏的情节,却刻刻都是小高潮。不用刻意去渲染人物间的矛盾冲突,只消几处景,几处主人公的小动作,几处纠葛的心理活动。不要矫情的语言,日常对话更展示了湘西人民的“自在状态”。

  然,乡下里的日子也如世界上的一般日子,时时有不同。有人把

  日子糟蹋,也有人把日子吝惜,各人皆有所得,各人皆为命定。在城市文明人把一个夏天全消磨到软绸衣服精美饮料以及种种美好事物上时,萧萧类的一家却要消耗在几斤细麻和担瓜上。沈老先生的文字里透着同情,透着无奈,透着哀怨,像电影一样忧伤,担在现实中一触即及。那是凤凰,那是湘西,那是底层人民尚不可更的命运!

  而凤凰终究是要在这种内敛中舒张开来的。沈老先生赋予她的厚重文化,她会接纳;现代社会赋予她的先进文明,她会接纳;旅游开发赋予她的喧嚣人流,她会接纳。她是拥有多大的胸襟!

  我知道她是有不被人涉足的角落,任凭月光再皎洁也无法将她照透。静默不是因为她软弱,而是因为她实在婉约得犹如深居简出的大家闺秀。她早已不会被生活裹挟着向前。我是如此期盼,期盼着与当地人民的笑脸,与长满青苔的石阶,布满隙痕的古墙来场华美的邂逅。

  有什么理由,不去看看萧萧翠翠过后的,这位素朴坚韧的姑娘?

  萧萧读后感6一提到“萧萧”两个字很自然的就会给人以一种凄凉悲伤的气氛。譬如:“风萧萧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时自然环境的凄凉萧瑟。而我今天所要写的“萧萧”则是被中国的旧制度所压迫的一位典型的农村的淳朴的劳动妇女。下面就一起和我走进《萧萧》吧!

  这篇文章的题目是《萧萧》,主人公也是萧萧。她是一位值得敬佩的女性,但同时她也是一位令人感到十分惋惜的女性。在她的身上,有中国传统乡村妇女的勤劳、朴素、善良等等一切女性的优点;在她的身上,也深刻形象的体现了一个被中国传统的旧制度所压迫的一位女性,这在某些方面也暴漏了中国旧制度的不合理。在我看来,中国的旧制度确实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人们的传统美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是,它也有其不利的一面,那就是非常严重的压抑了人性!萧萧就是其中的一位受害者。

  这篇文章大致讲述了一位童养媳的故事,萧萧是一位童养媳,她比自己的丈夫打九岁。当她做媳妇时,她的丈夫仅有三岁,仍然在吃

  奶!这一切的事实就注定了萧萧要在她的“丈夫”没有成年时要一个人过!她没有朋友,就连平时能和她说话的朋友都没有,也根本没有人是真正的关心她的。在她的潜意识里,她渴望有一个人能真正的关心她、呵护她、理解她的人。因此,当“热心”的花狗向她示爱的时候,一个从没有谈过恋爱的人,而且,正值花季一样的年龄,再加上,她长期以来的寂寞孤独之感使她坚定的认为花狗就是那个一直给她温暖并呵护她的人,但又有谁知道?花狗对萧萧只是一种生理需求,她被骗了!

  当族人知道萧萧坏了花狗的孩子时,按照那个时代的风俗习惯是要沉潭或者是发卖的等等。在那个时代,一个已经嫁人的妇人若做出对不起丈夫的事情,这是犯了大忌的,严重的触犯了道德标准,其惩罚在我看来更是没有人情味!在这篇文章中,萧萧并没有被沉潭也没有被二次嫁到外地,原因是她为公公婆婆家增添了一个“苦力”,当萧萧生下了一个儿子时,家里人忙里忙外的,很细心的照顾她,渐渐的时间久了,全家人也从心里接受了萧萧以及那个孩子,。其实,在我看来,全家人接受萧萧的原因并不仅仅是她生了一个儿子,为家里增添了一个“苦力”,我想更多的还是亲情吧!长时间的与公公婆婆还有自己的小丈夫以及家里人的相处,使得他们之间已经有了一种难以磨灭的亲情。萧萧这么多年来任劳任怨的苦干精神已经在无形中取得了公公婆婆的信任,而且,小丈夫从小就和萧萧生活在一起,这使得小丈夫越来越依赖她。因此,她并没有被赶出家门,而是被家人们在一次的接受了。这就是说明了任何道德规范,任何制度都不外乎人情。制度确立的目的就应该是服务人民的,就是应给保护人情的,当现实摆在眼前时,任何旧的制度,旧的思想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的消逝的!

  我觉得这篇文章的好处就在于:它虽是一篇批判中国的旧制度戕害人的事实的文章,而实质上却从最后萧萧的结局来深刻的反映了旧制度的坏处。其实,萧萧嫁给小丈夫并不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她和小丈夫存在着年龄上的差距,小丈夫也会有长大的那一天,他也会遇到自己心爱的女孩子的,在他们之间有的就只是亲情,有的是相互关心

  与照顾。小丈夫是人,不是神,当爱情来临时,他也会为了爱情而抛弃萧萧的,这对萧萧来说无疑将是一场悲局!作者的这种以欢喜衬悲的写作手法使文章更加显得悲凉!但其实,最悲的还是萧萧的未来所要面对的事情,就像文章结尾写得一样,她的儿子也娶了一个比他大六岁的童养媳,那一天“萧萧抱了自己新生的月毛毛,却在屋前榆蜡树篱笆看热闹,同十年前抱丈夫一个样子。”让人觉得可悲的是,萧萧的悲局又会继续上演,而却没有人可以制止住这场悲局的发生,这样下去,将会有更多的受害者的!这样的结局让我很是为萧萧感到悲哀,当然,更多的还是为中国的旧制度感到悲哀!

  萧萧读后感7沈从文的《萧萧》,在清丽淡雅的湘西山村背景下,以平淡舒缓的笔调描写了一个童养媳女孩萧萧苍白愚昧的生命状态,作品在淡淡的悲喜交织中,展示了一类人生命底蕴上的苍凉无奈,引人回味深思。

  20世纪20年代的湘西山村还流行着古老的大媳妇小丈夫的习俗。小说主人公萧萧正是这样背景下的一个童养媳。萧萧“没有母亲,从小寄养到伯父种田的庄子上”,没有母亲的关爱照顾,她出嫁的时候并没有向其他女孩那样都哭,萧萧不哭,“又不害羞,又不怕”认为“出嫁只是从这家转到那家”,这就显示出萧萧的生命状态是愚昧懵懂的,没有人生阅历,没有受过教育开化,所以不懂得珍惜自己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幸福与价值,就连自己的身体和命运是被别人摆布的,也不知道悲伤。到了婆家,除了带丈夫外,还要渍麻,纺车,洗衣,浆纱织布,打猪草等繁重的劳动,但受到的待遇却只是“喝冷水,吃粗粒饭”,“婆婆虽生来像一把剪子,把凡是给萧萧暴长的机会都剪去了,但乡下的日头同空气都帮助人长大”,萧萧“风里雨里过日子,像一株长在园角落不为人注意的蓖麻,大叶大枝,日增茂盛”,这表面看上去虽是喜人的场景,实则内里蕴藏了深深的悲哀——生命对苦难的麻木。然而萧萧又是善良可爱的,文中描写萧萧对弟弟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写尽了她人性的善和美,使萧萧更显得可爱可怜,惹人关注。

  我看来文中有三处萧萧生命的觉醒,虽然对于这种觉醒她本人是

  无知的。第一次,梦到“捡到大把大把的铜钱,吃好东西,爬树,自己变成鱼到水中各处溜。或一时仿佛身子很小很轻,飞到天上众星中。”这些平时被压抑的生命的渴望只有在梦中才得以满足,她吓醒来心还只是跳。她的梦是如此的质朴单纯,对快乐的定义还停留在如此原始的状态,让人看到萧萧的单纯,也看到她的愚昧和混沌,叫人心酸。第二次,是对女学生朦胧的好奇与向往,祖父所描述的女学生的生活是萧萧那个封闭落后的山村从未有过的“稀奇古怪”,“岂有此理”,对于女学生大家只是把它当成夏日的谈资,引起种种的打趣,哄笑和奚落,但是“萧萧心中却忽然有了一种模模糊糊的愿望,以为倘若她也是个女学生,她是不是照祖父说的女学生一个样子去做那些事情?不管好歹,女学生并不可怕”并且经常梦到女学生,同她们一排走路。萧萧内心深处有着追求自身独立价值与幸福的渴望,但这渴望也只能以梦的形式达成。第三次,是被花狗的情歌和男性特有的魅力所吸引,女儿的天性萌发,变成了妇人。在社会环境的约束下,似乎只有这三次主动的流露出萧萧的生命渴望,其他时候,她总是受着社会环境的限制,由于缺少人生经验和文化教养,萧萧对于这压制处于麻木无知状态。所以当失身怀孕的私情暴露后,决定萧萧命运的只能是统治这个小山村的种种封建宗法的规矩和观念,萧萧的生死祸福也就完全掌握在别人的一念之中,由他人任意地安排了。

  好在萧萧的命运看似不错,由于萧萧的婆家与娘家长辈中没有一个是读过“子曰”的人物,萧萧才有被决议发卖的可能,好处是他们可以得点钱;又因为一时找不到买主,萧萧才能暂时留住;又因生了一个儿子,婆家有了种接代,萧萧终于不卖,而留在婆家了。这看上去皆大欢喜,但是小说结局,当萧萧与丈夫圆房生下第二个儿子时,她的私生子——第一个儿子又在迎娶大媳妇了。读者会震惊地意识到,这可怕的无意识的生命形式正一代一代轮回着,他们依旧愚昧麻木地在封建统治的安排下生老病死,过完一生,这实际上是极其可怕的生命底蕴的苍凉与无奈。作者在看似平淡,看似一切都好的氛围中赤裸裸地为我们呈现了处于底层人民的一种可悲的苍凉的生命形式,叫人心惊。不同于一般悲剧直接将人生撕裂给人看,作品揭露的是人类精

  神世界的荒芜,比死了还不如,这份生命底蕴上的悲凉与麻木,才是人生最沉重的悲剧。

  作品显示了作者对人的命运的深沉关切与忧患意识,自然,隽永的叙述中揉和了真挚的关怀,使作品格外饱满丰赡,是文学史上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萧萧读后感8萧萧,一个美丽纯真的女孩,却在十二岁出嫁为童养媳,丈夫是尚未断奶的三岁小孩。从一开始,“童养媳”三个字就奠定了她命运的基调。原来是一个可以恣意享受生命的孩子,却已经失去了寻找爱的权利。十五岁被引诱“怀孕”,引诱者花狗撇下她一走了之。她本想步花狗后尘,也想逃走,但却被家里人发觉了。于是她将面对或“沉潭”或“发卖”的严厉处分。最终因偶然的因素而幸免于难。

  沈从文是仁慈的,这样一个集多重苦难于一身的悲情女子的经历并没有演绎成一个悲情故事。既没有林黛玉寄人篱下的辛酸,也没有萧红《呼兰河传》中童养媳的凄惨命运。最终萧萧顺利产下一个“团头大眼,声响洪壮”的婴儿。丈夫一家人都喜欢这个花狗撒下种子的儿子,“把母子二人照料的好好的,照规矩吃蒸鸡同江米酒来补血,烧纸谢神”。缺失了血缘关系,却没有缺失关爱和亲情。十年后,萧萧正式同丈夫拜堂圆房,花狗的儿子喊萧萧的丈夫做大叔,“大叔也答应,从不生气”。这似乎是个圆满的结局,然而萧萧却再也不是以前那个萧萧。她再也不会做着会走路的匣子的梦,再也不会到水边去,用手捏着辫子末梢,设想没有辫子的人的那种神气,那点趣味。她羡慕自由,同为女性,她也希望能像女学生一样自由自在,然而她是“童养媳”,这样的一个身份定位就注定她的悲剧,她的人生不能由自己掌控,而是被命运操纵,自由于她只是一个奢望。她的人生只是为夫家延续香火,做劳力。女学生成为她少女时代的梦,永远都不会实现的梦。或许怀孕事件是一个波澜,然而最终萧萧还是留在了那里,抱了她新生的毛毛,像当年自己抱着丈夫一样,命运几经转折,却又回到了起点。死水即使激起一点点波澜,不久又复归于平静了。

  萧萧仿佛是幸运的,她躲过了被“沉潭”或“发卖”的结局,然

  而她又是不幸的,因为她一生都在被命运所摆布,或许当她听说有女学生过路,就会像睁眼做过一阵梦,愣愣的对日头出处痴了半天时,她心里会闪过那样一丝想法——随女学生去,随自由去。可是她最后没有走出那一步。我们不能怪她,只能怪当时的社会,只能于沈从文的文字中咀嚼萧萧的悲哀。没有变化,如死水一样的乡下,萧萧迎来了自己的媳妇,一个和自己同命运的女人。没有挣扎就没有变化,一个又一个轮回,只要这童养媳的制度还存在,就会有无数个悲哀的萧萧,无数个轮回。

  无可否认《萧萧》一文中的村人其道德风貌与人生形式,与过去的世界紧密相连,显然出于原始淳朴的文化环境,他们热情,勇敢,忠诚,正直,善良,品行纯洁高尚趋近于天然,但是这些天然的美物也不免会相伴着理性的愚昧无知,这又使他们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运幄自己的思维,从而导致其精神悲剧。这种悲剧不但表现在种种有悖于人性的雇佣制,童养媳制等丑恶的社会现象中,而且正表现在对自我现实状态的无知与愚昧。

  如主人公萧萧从没有反抗过自己的命运,只是一直在被命运摆布,成为童养媳,面临被“沉潭”或“发卖”,她始终没有反抗,而村人们呢?面对萧萧被花狗引诱怀孕的事情,生气的生气,流泪的流泪,骂人的骂人,各按本分骂下去。最终还是祖父从实际出发,想出个聪明主意,请萧萧本族的人来说话,是“沉潭”还是“发卖”。幸运的是,伯父不读“子曰”,不忍把萧萧当牺牲。最后的结局还是比较圆满的。原始野蛮的陈规陋俗没有掩盖古朴,健康,优美的人情美,严厉的道德审判与惩罚也让位于宽容,善良。自然的人性的裁决。我们该庆幸村人是善良的,不然世界上将又会多一个悲剧,而不幸的女子将又添上一个。然而我又觉得悲哀,为何结局还是大牛娶一个比自己大六岁的媳妇,又出现了一个萧萧?

  原因是村人的愚昧和无知。不错,他们是善良的,他们的决定使萧萧免除一死,但他们又是愚昧的,不然怎么会想出“沉潭”或“发卖”这样泯灭人性的惩罚,又怎么会出现童养媳这种制度。有人说是由于环境决定的,我想这是一个原因,但更重要的是他们本身。他们

  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世世代代沿袭着这种残酷的惩处方法。他们并没有觉得这是在残害生命,是十分残忍的,相反的他们觉得这一切是理所当然的。他们的脑子里始终存在着这种想法,并且认为这都是对的,老祖宗留下来的怎么会错呢?不知道他们已经成了封建礼教的奴隶,成为制造悲剧的刽子手,成为“吃人”的人。

  在《萧萧》一文中,无论是萧萧自己还是村人,都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一代又一代活在自己的愚昧和无知里,任凭命运将他们带往何处。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做法有什么不对,从来没有想过要改变,要反抗。外在的压迫很可怕,但是比之更可怕的是自己本身根本不觉得自己被压迫了,这是一种最难以改变的精神悲剧。而村人们就是活在这样的悲剧里。

  只要这种愚昧和无知不消除,那么童养媳制度一直会存在,那么像萧萧一样的悲剧会一直轮回,而我们也只能对萧萧的轮回报以无奈的叹息罢了。

  萧萧读后感9“萧萧是个可怜的女子”,看过沈从文的《萧萧》的人都那么说。

  是的,在湘西那个落后、保守甚至残忍的地方,保留着童养媳的陋习。萧萧十二岁时嫁作童养媳,不明人事时被花狗玷污,夫家伯伯本打算把她发卖,但她却生下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子,夫家又没舍得,又留了下来。作为一个童养媳的典型,萧萧受人愚弄、摆布。她自己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她的人生是操纵的被安排的人生。她渴望变成女学生,却始终与她们无缘,没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她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痛苦和受人践踏,生活在无知当中。

  但是,从另一种眼光来看,萧萧的乡间也有现代人所羡慕不来的东西。

  萧萧的乡间是很有情味也很现实的乡间,它永远给人出路。它像是世外,有着自己的质朴简单的存活的原则,自生自灭。世界上风起云涌的大革命,没有一点矛头是指向萧萧的乡间,它和哪一种革命都不沾边,因此,任何激烈的对峙都与它无关。在人性与制度的对抗中,沈从文写得是人性的胜利。正因为如此,萧萧在与礼法制度的冲撞中,可以因为家人的消极执行,而有惊无险地避了过去。

  湘西民风质朴,湘西人勤劳而善良。萧萧并没有感觉到自己的可怜,相反,其实她很享受她的生活,旁人又有什么权利置喙?萧萧,是近乎完全自然的,听从的是自然人性的召唤。她和弟弟相处愉悦,她夫家的人也没有亏待她。即使是她因为被花狗玷污怀有生孕时,家里人因为当地的规矩准备把她发卖,他们仍旧收留着她,在等待发卖的时候,他们反而可以正常的生活,即使最后萧萧是因为生了个男孩而不必被卖,这还是表现出了湘西民众的善良淳朴。

  反观书中的“女学生”,她们对于制度有着自觉的反省与反抗,她们是先进的群体,是萧萧羡慕却一生都无法达到的位置。但是,她们的生活,却是奢侈而缺少温情的。小资生活,不一定就比乡人的淳朴无知来得幸福。《萧萧》中有这样一段话:世界上人把日子糟蹋,和萧萧一类人家把日子吝啬是同样的,各有所得,各属分定。许多城市中文明人,把一个夏天完全消磨到软绸衣服、精美饮料以及种种好事情上面。萧萧的一家,因为一个夏天的劳作,却得了十多斤细麻,二三十担瓜。湘西人在自己的辛勤劳作中,收获幸福,所谓的文明人,却在随意消磨浪费时间,过着近乎糜烂的生活,竟然还自诩为文明人。孰是孰非,谁也不能下定论,幸不幸福,只有当事人自己才清楚。

  萧萧,那个小女子,在湘西的某个小乡村,过着无知却没有忧愁与烦恼的生活,别人可怜她,她却依然幸福着自己的幸福。

篇七:萧萧的社会意义

  解读古诗词中的“萧萧”和“潇潇”

  “萧萧”和“潇潇”是古诗词中两个常见的叠音词。诗词总汇网站(sczh)收录古代诗歌近27万首,含“萧萧”的2507首,含“潇潇”的304首;郑州大学全唐诗库(www3.zzu.edu/qts)收唐诗42863首,“萧萧”357首,“潇潇”15首。可以说,每一百首古诗词里就有一首含“萧萧”或“潇潇”。本文拟分析“萧萧”“潇潇”二词在古诗词中的丰富内涵及其艺术特色。

  一、从“萧”到“萧萧”

  (一)“萧”与“萧萧”词义的演变

  《说文解字》曰:“萧,艾蒿也。从艸肃声。”[1]可见,“萧”本义“艾蒿”,是一种香草。“萧”作为草木名的本义在先秦常见,如“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但在先秦之时,“萧”就已经有了“萧条”之义,如“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宋玉《九辩》)。大概古人注意到“萧”这一类的草木在秋冬之季枯萎凋零,故以“萧”形容环境的荒凉萧条和内心的凄凉。而且,当时也已出现“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屈原《九歌?山鬼》)、“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易水歌》)、“萧萧马鸣,悠悠旆旌”(《诗经?小雅?车攻》)这样的句子,可见先秦之时人们已经开始使用“萧”的叠音“萧萧”来模拟

  落叶声、风声、马鸣声等许多萧索凄凉的声音。另外,“萧萧”后来又用来形容头发的稀疏,如“觉来忽觉天窗白,短发萧萧起自梳”(陆游《剑南诗稿?杂赋》),这也是由秋冬之际草木的稀稀落落引申而来的。

  总之,我们可以看到“萧”和“萧萧”的词义由具体到抽象的演变过程:

  香草名→草木凋零、环境冷清、内心悲凉→模拟凄凉之声/比喻头发稀疏

  在古诗词中,“萧”主要表示“冷清、萧条”;而“萧萧”一词有两种用法,一则“状貌”——作形容词表荒芜悲凉和白发稀疏,二则“拟声”——作拟声词模拟凄凉之音,下面分别举例赏析。

  (二)状貌:状枯萎、萧条、孤独之景,抒伤感之情

  有的诗句直接以“萧萧”修饰草木的枯黄凋零,如“萧萧半叶死,未忍别故枝”(杜甫《桔》);有的诗以“萧萧”形容环境的凄清,如“白日变幽晦,萧萧风景寒”(韩愈《谢自然诗》);有的诗句则以“萧萧”形容鸥鸟的孤零零,如“几群沧海上,清影日萧萧”(杜甫《鸥》)。

  草木的凋零、环境的冷清或事物的孤零零,这些都脱离不了写景的范畴,但是“萧萧”并不是一个纯写景词,景物的萧条往往与人心的悲凉交织在一起。“萧萧”其实是包含枯萎、萧条、孤独之景与伤感之情等诸多内涵的混合体,它的魅力正在于情景

  交融中言说不尽的意蕴。

  (三)拟声:拟落叶声、风雨声、马鸣等凄凉之音

  “萧萧”常常代表着草木摇落声,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其实,这里既可以理解为摹落叶之声,也不妨当作状落叶之貌,想象万千落叶在寒风中次第翻滚、飘落,满目金黄,簌簌作响,声音和画面合二为一,景象何其壮烈。

  而最令诗人触景伤怀的莫过于秋风扫木叶的情状,所以“萧萧”又用来书写秋风或寒风,如“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杜甫《秋雨叹二首(其一)》)。这里的“萧萧”二字在寒风扑面的凛冽中夹杂着年老多病、孤苦无依的凄凉。

  “萧萧”还可以形容马的哀鸣,如“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杜甫《兵车行》)、“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李白《送友人》)。形容马鸣有很多拟声词,如“马嘶嘶”、“马啾啾”,这些词突出马叫声的雄壮高昂,而此处独用“萧萧”,显然另有深意。意义上,“萧”有苍凉之意;音韵上,“萧”是齐齿呼,开口度小,听感尖细。《兵车行》控诉兵役之苦,《送友人》表达离别之悲,用“萧萧”正意在凸显马鸣的凄凉而非雄壮,更能模拟出马叫声的尖细苍凉,从而渲染出诗人悲伤的心境。

  另外,“萧萧”也常常用于形容雨声,本文将在第二部分论及。

  二、从“潇”到“潇潇”

  (一)“潇”与“潇潇”词义的演变

  对“潇”字的本义人们看法不一。“潇”字最早见于《山海经》:“澧沅之风,交潇湘之浦。”《水经注》解释道:“神游洞庭之渊,出入潇湘之浦。潇者,水清深也。”有人认为[3],“潇”本是说明水清而深的形容词,用于修饰湖南的“湘水”,所以早期的“潇湘”就是指湘江。到了唐代,“潇”被用来命名湘江的支流“潇水”,“潇湘”开始成为两条河的总称并用来泛指湖南。

  不管“潇”的本义如何,“潇”总是与水有关的。“潇潇”最早见于《诗经?郑风?风雨》:“风雨潇潇,鸡鸣胶胶。”可见,早在先秦时人们就用“潇”的叠音“潇潇”形容下雨。

  “潇”的字义不如“萧”字多变,古诗词中的“潇”主要就两个意义:一是河名,二是写作“潇潇”模拟雨声,下面结合“萧萧”雨举例赏析。

  (二)拟声:“萧萧”雨和“潇潇”雨

  一般人有一个误解,以为“萧萧”与“潇潇”的区别就是前者写风声,后者写雨声。但其实,“萧萧”也可以代表雨声,只是“萧萧”雨继承了“萧萧”一词凄冷的色彩,而“潇潇”雨则不带固定的感情色彩,有的格调灰暗悲凉,也有的斗志昂扬。

  “萧萧”雨声与寒风相伴,与冷清、孤独等感受联系在一起,如“天雨萧萧滞茅屋,空山无以慰幽独”(杜甫《大雨期土将军不至》)。

  “潇潇”雨声则有两种,一种是毛毛细雨,如“暮雨潇潇郎不归,空房独守时”(白居易《长相思》)。这里“潇潇”大概指的是那一片绵延不断的牛毛细雨,恰如萦绕心头的愁绪,看似淡然,实则“剪不断,理还乱”。另一种则是疾风骤雨。岳飞的《满江红》写到:“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这里的“潇潇”交织着岳飞满腔的报国热血和家仇国恨,正如那来去匆匆的暴雨,慷慨激昂,富有力度。

  三、“萧萧”“潇潇”二词的艺术特色

  “萧萧”和“潇潇”最常见的用法是作拟声词,它们为诗句增添了别样的艺术特色。

  首先是冷清悲凉的音乐感。作为拟声词,必须要做到语义与语音、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既要要符合“冷清凄凉”的语义,又与马鸣声、风雨声、落叶声类似。而“萧萧”“潇潇”两词听感细弱尖锐,用来描绘冷清低沉的马鸣、风雨、落叶声十分合宜。

  其次是声音背后丰富的形象感。“萧萧马”可以想见瘦马正在仰天长啸,“萧萧风”给人寒风扑面的凛冽,“萧萧落叶”写出木叶飘落的动态,“萧萧雨”和“潇潇雨”则有着雨丝拂面的触感,拟声与状貌合二为一,声音的背后无不隐藏着丰富而耐人寻味的形象。

  四、附:“萧”与“潇”的潇洒义

  “萧”与“潇”还有一个意义,这里补充说明。

  《世说新语?容止》说:“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这里的“萧萧”不是冷清凄凉之意,反倒是形容人的超逸脱俗,我们也有“潇洒(萧洒)”的说法,可见“萧”和“潇”另有一义,可以联系“潇洒(萧洒)”中的“洒”分析。

  “洒”原义是洒水,引申为抛落,又引出了不拘束,洒脱之义。正如“洒”字一样,“萧”本形容草木的凋零,“潇”本形容雨滴的飘落,由物及人,“萧”和“潇”亦可形容人的自由洒脱。

  这种“潇洒(萧洒)”首先体现在没有压力、自由舒畅的身心状态,如“行止辄自由,甚觉身潇洒”(白居易《兰若寓居》)。但更重要的是要有超脱俗世,不为名利牵绊的精神,如“萧洒身无事,名高孰与齐?”(姚合《过李处士山居》)。“萧”和“潇”的这个意义,就是说人要像那飞扬的落叶和雨滴一样,活得无拘无束,活得自在乐观。

  “萧”本是草木名而演变为草木凋零之义,“潇”本形容水的清深而演变为雨水飘落之义。从消极的一面看去,“萧萧”“潇潇”都引申出了凄冷哀愁的意味;然而从积极的一面看去,“萧萧”“潇潇”又能形容人自由洒脱的精神境界。消极与积极之间,令人沉吟。

篇八:萧萧的社会意义

  1.《大同》

  研习与思考

  1.你认为大同思想在当今全球化的社会进程中还有没有价值?

  答:这一点可以结合阅读康有为的《大同书》(重点读《序》,原文见为“教师备课资料光盘”部分)或分析孙中山“天下为公”的思想来讨论。也可以就此结合中国近现代史中对共产主义思想的接受现象来谈。可以结合当前的全球化过程中的人类价值与伦理危机来讨论大同思想的现代与未来价值。

  2.《大同》篇的艺术感染力除来自儒家用世的情感之外,还来自于文字的表达,试总结其中最主要的修辞手法。

  答:(1)

  注意找出文字的谐韵现象,如“公”、“睦”、“终”、“用”、“归”、“公”。再如“礼”、“纪”、“里”、“知”、“起”。再如“让”、“常”、“殃”、“康”。先秦许多散文中都注意谐韵。(2)注意这篇文章的文字的铺陈与对偶现象。在对偶中善于变化句式,因此便造成了铺张扬厉的气势。(3)文章的开头安排一个孔子与子游对话的场景,具有起兴的作用,使得文中陈述的思想充满了情感与感性,造成了文情并茂的效果。

  2.乡土本色

  六、研习与思考

  1.理解中国传统基层社会的“乡土本色”。

  答:乡土本色是说“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而“乡土性”最直观的就是体现在乡下人身上的泥土气。在这里,中国基层社会土地与人的关系被作者准确地揭示出来。

  2.“乡土性”是如何从时间和空间上规定了中国传统基层社会人与人的关系的?

  答:土地与人的关系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就是人与人在空间排列关系上的“孤立和隔膜”以及从时间里的“熟悉”,进而这种人与人在时间和空间缔结的生态状态,又直接构成中国基层社会独特的习俗和生活方式的规定性。

  3.选择一个你所熟悉的社区,尝试运用“社区分析”的比较研究的方法去提炼出它的特性来。

  答:略。

  七、练习

  3.简答题

  (1)

  作者认为,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原因大致有哪些?

  答:参见课文第九段。

  (2)试讨论作者眼中的乡下人“土气”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离不开土地(土气因不流动而产生);孤立和隔阂;熟悉;礼俗社会(而非法理社会)。

  3.萧萧

  3.简答题

  (1)《萧萧》里的“女学生”象征什么?

  答案要点:自由、妇权、新生事物。

  (2)萧萧对于自由与爱的追求是怎样产生的,结果如何?

  答案要点:内心对自由和爱的渴求;外界新事物的影响;结果是爱情失败,走上传统妇女的老路。

  八、研习与思考

  1.比较萧萧和废名《竹林的故事》中的三姑娘,说说这两个少女形象的异同。

  答:和三姑娘的清纯不同,萧萧是个无依无靠的孤儿,“风里雨里过日子,像一株长在园角落里不为人注意的蓖麻,大枝大叶,日增茂盛”。她和沈从文《边城》中的翠翠、《长河》中夭夭一样,天真、单纯、无知无识,无法把握自己命运,只是被习惯的生活裹挟着向前。身为“童养媳”的萧萧却被长工花狗把肚子睡大,她幻想着和花狗“到城里去自由”,花狗却自己一个人溜之大吉。萧萧“预备跟了学生走的那条路上城去自由”,还没动身就被家人发觉,萧萧想到过死,却舍不得死,这样她的命运得由本族的人决定,“沉潭”是读过“子曰”的族长们做的事,萧萧的伯父没读过“子曰”,于是决定“发卖”,可远处却没人来买,而萧萧又生下了儿子,萧萧最后还是做了小丈夫的大妻子。在这样一个形象的塑造中,隐含着作家对原始冒昧与封建宗法错综交织的湘西世界的思考。

  2.阅读沈从文的《边城》,结合《萧萧》看看作家写出了一个怎样的“湘西世界”。

  答:《边城》的“化外之境”,表现了原始、质朴、和谐的“生命形态”。《萧萧》中“化外之境”已经注入了宗法制社会的内容,而且现代文明也开始渗入。

  4惊梦

  3.简答题

  (1)

  简要评析杜丽娘的性格。

  答:杜丽娘性格中最大的特点是在追求爱情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坚定执着。她为情而死,为情而生。坚定的追求、强烈的反叛,使杜丽娘成为中国古代女子与“命定”相抗争的典型。同时,她又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人性的舒展与理学的压抑在她身上交织着。情与理的尖锐冲突,直指程朱理学对人性的压迫和摧残,使杜丽娘形象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杜丽娘冲破精神枷锁,追求“天然之情”,寻求对人的承认与尊重的行为,具有了个性解放、人性觉醒的光辉,也使这一形象显现出深层的文化内涵。

  (2)举例分析《牡丹亭》的艺术特色有哪些?

  答:A.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来显示人物内心的思想感情。如杜丽娘的梳妆打扮突出她的美丽风姿,显示她爱美的天性;扫兴而归则突出了她内心的哀怨和痛苦。B.通过景物描写,烘托反衬人物内心的思想感情。如景物都是通过主人公的眼睛看到的,饱含着杜丽娘浓厚的主观感情色彩,看到满园春色空对断井颓垣,烘托出自己美丽容颜徒对四壁的无奈和愁苦等等。C.通过直接倾诉和间

  接虚写来突出人物内心情感。如“剪不断,理还乱,闷无端”是直接倾诉杜丽娘的烦闷和哀怨,人立小院、懒于女工的情景则是间接虚写人物内心的愁苦。

  八、研习与思考

  1.杜丽娘极尽千娇百媚之容、柔情似水之态,文中是怎样描写与突显这一点的?

  答:直接描写外貌,与古代美人作比,与满园春色相映,写她娇弱的动作、细腻的心理。

  2.细细吟诵开场[步步娇]和[醉扶归]两段曲文,体味词句的优美是怎样与表现人物结合起来的。

  答:描写内容的美与用词措辞的美相结合,并运用了押韵、配律、字音平仄相间等修辞手法。

  3.课外观摩昆曲《牡丹亭·惊梦》一折,体会真实的戏剧表演和文学剧本之间存在的差异。

  答:重在让学生体会昆曲演出的美感。不同的演员在表现技术与侧重点上有高低,教师可作点指导,使学生体会传记的戏剧艺术样式的高雅美质。

  5敬告青年

  3.简答题

  请简要列举陈独秀提出的青年人六项标准。

  答: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陷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八、研习与思考

  1.反复阅读,感受作品文辞的号召力与鼓动性。

  答:(1)舍弃讨论,“不由分说”,直接进入话题的核心;(2)旁征博引,纵横捭阖,情绪激昂地直接呼吁,具有巨大的号召力与鼓动性。

  2.从我们青年人的角度,谈谈读了本文的体会。

  答:可以联系自己所处的时代与现实进行思考。

  6.老子五章

  七、练习

  3.简答题

  (1)老子思想的历史地位是什么?

  ①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的哲学家。

  ②老子的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老子》的艺术成就是什么?

  老子善于譬喻论证,如将“上善”比作水,将“人之道”与“天之道”对比等,《老子》的语言韵散结合,辞意洗练,行文参差错落,局势连环而多变,文气流畅而富有诗意,抽象

  的哲理和思辩的命题通过美的语言表达了出来,是古代哲学思想最精彩的表达形式之一。

  八、研习与思考

  1.《老子》第四十章云:“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四十二章又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请结合所选第一章、第二十五章阐述老子的宇宙论。

  答:(1)“道”是一切存在的根源;

  (2)“道”不受任何时空限制,具有无上的超越性;

  (3)“道”是万物产生的始源;

  (4)“道”(“无”)

  “一”

  “二”

  “三”

  万物

  “有”

  2.阅读《老子》第六十六章:

  你认为这一章在思想和表现手法上与所选的哪些章有共同之处?

  答:主要思想:包容大度,谦退冲和,先民为民,与民不争。

  表现手法:以江海作比喻。

  与第八章相似。

  3.孔子在《论语》中也多次提到“道”,试论孔子的“道”与老子的“道”之间的异同。

  答:孔子的“道”:纳仁入礼的道德思想,属于社会伦理范畴;老子的“道”:是万物存在的哲学体系的核心。

  7大自然在反抗

  3.简答题

  1.分析这篇文章的写作手法和艺术特色。

  答案:参见“课文分析”。

  2.为什么说昆虫是我们在保持自然平衡斗争中的同盟军?

  答案:根据文中介绍的昆虫生活特点来回答。

  3.面对越来越严重的杀虫剂污染,人类应该如何应对?

  答案:人们制定了一个计划,最大限度利用自然的控制作用,并把杀虫剂的使

  用压缩到最低程度。

  八、研习与思考

  1.指出卡逊文中谈到的,人们在制定控制昆虫计划时忽视的两个重要事实以及造成的后果。

  答:第一是,对昆虫真正有效的控制是由自然界完成的,而不是人类;第二是,一旦环境的防御作用被削弱了,某些昆虫的真正具有爆炸性的繁殖能力就会复生。其造成的后果,课文有明确的说明,请参考选文的6—8自然段。

  2.思考作品中理想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作者所阐扬的人文精神。

  答:请参考选文以“捕食者——”起头的自然段及以“习性更加奇特的是寄生性昆虫”起头的自然段。

  3.人与自然应该是怎样的关系?卡逊在书中阐扬了一种怎样的人文精神?

  答:本题可灵活处理,“作者资料”、“文本资料”及“延展资料”的文献都有分

  析和论述,请参考。

  8西铭

  3.简答题

  简述《正蒙》在儒学史上的重要意义。

  答案:《正蒙》是张载的主要作品,也是儒家经典之一。张载在《正蒙》中首先使用了“天人合一”四字,并提出了“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命题。《西铭》中所体现的道德理想新建构基本解决了宋以前儒者所面临的理论困难。

  4.翻译

  (1)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

  答:充塞于天地之间的气也充塞、构成了我的身体;气在天地之间的流行化运的秉性也是我的天性。

  (2)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答:人类是我的同胞,天地万物是我的朋友.八、研习与思考

  1.说说《易经》与《孟子》对《西铭》的影响。

  答:(1)乾称父、坤称母,以《易经》中的乾坤思想建构宇宙观念,以人类为天地宇宙之子,生命的过程顺从于天地的变化规律。这个宇宙不是人类中心主义的,而是以人为宇宙大化中的一分子;

  (2)《盂子》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可从注释中找出张载引用《孟子》的字句。可以集中地发现,他的人性论、存心养性,知天知命的观念都受到孟子影响。其中涉及到人如何了解自性,完成天赋予人的道德使命,完成人的生命价值等问题,包涵了信仰与宗教的情绪。

  2.阅读下列《孟子》中的文字,结合孟子所说的“美”、“大”、“圣”、“神”等观念,讨论《西铭》一文的美学价值。

  答:孟子这段话,表现了—个道德主体体验出的一种层层递进的精神境界。由善而真(信)而美而全(人),再进为圣与神,主体与宇宙合为—体。在《西铭》中,我们也发现张载与孟子—样,皆能以主体的道德生命为基础,来不断深入地体验弥漫于整个宇宙的精神境界。其体为宇宙之塞,其性为大地之帅,民为同胞,物为所与,这种与天地宇宙共为一体的精神,是孟子所说的“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人焉”(《尽心上》)的境界。

  9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3.简答题

  (1)课文中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答案要点: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己”,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不正确的。

  (2)丁教授认为古代“格物致知”思想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答案要点: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七、研习与思考

  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说《大学》倡导的“格物致知”的目的,其真正意义被埋没了?造成这种错位的原因何在?

  答:请参考课文的第2、3、4自然段,文章作者对这一问题有明确的说明。“延展资料”中的《朱熹格物致知论》(任守愈)和《从心性论看朱熹哲学的历史地位》(蒙培元)两篇文章可作深入分析时的参考。

  2.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

  答:请参考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文章作者对这一问题有明确的说明。“作品资料”对这一问题有具体的分析。

  3.讨论传统中国教育的目的及其弊病。

  答:请参考课文的第11、12自然段,文章作者对这一问题有明确的说明。“延展资料”中的《丁肇中谈家庭教育》一文也可作为参考。“作品资料”对这一问题有具体的分析。

  10春江花月夜

  3.翻译题

  请翻译“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答案见译文)

  4.简答题

  请简要介绍一下本文春、江、花、月、夜五个意象之间的关系。

  答案:(1)以月为中心,月亮的意象几乎贯穿全篇。

  (2)春、江、花、夜皆为陪衬。

  八、研习与思考

  1.请简要勾画出《春江花月夜》的诗境。

  答:全诗以月为中心,春、江、花、夜作为月的陪衬,主客巧妙地配合,敷以斑澜的色泽,构成一幅如梦如幻般的空明纯美的诗境。全诗由皎洁的月光,铺写到海潮、芳甸、花林、白云、青枫、玉户、闲潭、落花、海雾、江树、良辰美景又与人生的短暂与愁苦构成对应,抒发了诗人淡淡的感伤和幽幽探索的心境。

  2.一首《春江花月夜》奠定了张若虚在唐代诗歌史上的地位,闻一多称“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孤篇压全唐”。《春江花月夜》究竟何以能够获得这样的美誉?文学创作的数量和质量有什么关系?

  答:(1)数量和质量不成正比;(2)生前的名利和身后的名声不尽一致;(3)应注重自身质的提高,不应过于追名逐利;(4)即使是数量很多的作家,真正为人传诵的作品也是不多的。

  11李白诗二首

  1.作品概述

  李白是我国唐代伟大的诗人,被誉为“诗仙”。在李白流传下来的九百多首诗中,有对封建权贵的轻蔑的鲜明表现,有对当时民生疾苦的反映和对政治黑暗的揭露和抨击,也有对祖国壮丽山川的赞美。他的诗风豪迈瑰丽,想象丰富,语言清晰明快,音律和谐多变,是古典浪漫主义诗歌的颠峰作品。

  八、练习:

  4.简答题

  分析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的艺术特色。

  (参见课文讲解部分)

  九、研习与思考

  1.李白是创作歌行体和乐府诗的能手。在这两种诗歌体裁中,李白独特的艺术个性得以充分展露。试将《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与他的乐府诗名篇《将进酒》相比较,看看两者在风格、气势、感情、语言等方面有什么相似之处。

  答:风格:浪慢豪放,浮想联翩;气势:壮大奔放,气势磅礴;感情:粗犷而多变,真切而浓重;语言:色泽明朗,自由奔放。

  12秋兴八首

  三、作者生平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一个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一生写了一千四百多首诗,博得后人广泛的称赞。他的诗不仅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而且充溢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崇高精神。他的诗歌反映了唐代由盛转衰时期的社会面貌,成为那个时期阶级斗争、民族斗争和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一面镜子,他的这类脍炙人口的诗歌很多。

  杜甫大量的诗篇除了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外,还具有高度的艺术性。杜甫善于从丰富的社会生活中提炼主题,从普遍现象中概括出本质,塑造出许多具有时代特征的典型形象,并寄寓了自己的爱憎感情。

  3.简答题

  第八首颔联正常的次序应该是:“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悟枝。”杜诗的原意是描写唐开元时长安太平富裕的景象,请问诗人变化词序的原因是什么?

  答:目的有二:(1)突出描写的对象:香稻、碧梧;(2)协调诗歌格律,按照格律,这一句的平仄应该是“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13《无题》二首

  关于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征。前人评他是“深情绵邈”、“包蕴密致”、“寄托深而措辞婉”、沉博艳丽”,等等。大致而言,他的诗歌在表现技巧上具有构思缜密、寄托遥深、语言清丽、用典精切、格律严整的特点。具体说其诗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主观化倾向。他总是把自己的灵魂赋于所咏的风景、事物或历史人物,使对象带上强烈的象征色彩,在很大程度上和作者融为一体,甚至成为作者的化身。

  2)他的诗表现出很浓的感伤倾向,可以说感伤色调是贯穿他诗歌的主旋律。

  3)善用典故,对仗精工,语言清丽。典故的运用,可以丰富诗歌的内涵,使诗歌的包蕴更丰富、更耐人寻味,并能深化诗歌的主题。李商隐的用典是非常突出的,也是

  非常精当的。他诗歌“沉博艳丽”、“包蕴密致”的特点的形成,即与此有关。

  七、研习与思考

  1.有学者认为李商隐的《无题》诗可以看作古代诗歌中的“意识流”作品,请以第一首为例说说诗中情与景的描写呈现出什么特点。

  答:诗歌由星辰、夜风到画楼、桂堂,由春酒、蜡灯到走马、兰台,由实有之景物到虚拟的期盼,诗意随着诗人心绪和想象的转移而转移,不完全按照时空的顺序先后排列。

  2.李商隐的《无题》诗向以诗意朦胧著称,清人冯浩玉便说过:“自来解《无题》诸诗者,或谓其皆属寓言,或谓其尽赋本事,各有偏见,互持莫决。余细读全集,乃知实有寄托者多,直作艳情者少,夹杂不分,令人迷乱耳。”(见《玉谿生诗集笺注》)再阅读若干首李商隐以“无题”为名的诗歌,试阐发其中寄托的主题,然后以“解读李商隐‘无题’诗”为题写一篇短论。

  答:对于“无题”诗的主题,是写男女之情还是寄托自己身世感慨,或者其他种种,我们认为因为各首非一时一地之作,难以也不必指实,主要应抓住“无题”诗所寄托的“浓厚的感伤”和“朦胧的意境”所构成的美,体会诗人内心的主观情情愫是怎样通过幽眇的诗境和清丽的语言表现出来的。

  3.中国古典诗词对于爱情有多种表现方式,试以李商隐的《无题》与白居易的《长恨歌》作比较,说说两者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有什么异同。

  答:抓住《长恨歌》重具体事实,重实景实情的表现,《无题》则偏于虚无缥渺,隐约朦胧即可,是我国传流诗歌的两种抒情方式。

  14鹊踏枝

  冯延已是一位善于写情的抒情词人。他并不隐讳自己的感情,在词中还表达得相当直白;但虽直白却不浅不露,意境深远,情韵悠长,感情深挚、缠绵、执著,因而有“旨隐”、“词隐”之誉(冯煦《阳春集序》)。

  3.简答题

  词中哪一句刻画出了词人的自我形象?

  答:词人的自我形象:“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八、研习与思考

  1.试体会《鹊踏枝》由“花前”到“青芜”、“堤上柳”,由“病酒”到“独立小桥”、“平林新月”,词人是怎样表现时光的流逝的?在岁月流逝中,词人又怎样表现了心中的愁思?

  答:以景物描写的不断转移和词人行动路线的不断移动的双重线索表现时光流逝。词人心中的愁思在景物的描写和时光的流逝中不断增强,是词人内心的感情外化到自然景物上,同时由景物的观赏又增强了词人内心的感情。

  2.《鹊踏枝》中“独立”一句描摹了词人的形象,清人陈廷焯竟叹此为“仙境!梦境!断非凡笔也”。试分析这首词中的词人形象。

  答:突出:愁眉不展,朱颜瘦,略带酒意的旧式文人形象。可参照评析部分。

  15破阵子

  1、前期诗词:

  前期的词已表现出他非凡的才华和出色的技巧,但题材较窄,主要反映宫廷生活与男女情爱。

  2、后期诗词:

  到了后期,李煜由小皇帝变为囚徒。屈辱的生活,亡国的深痛,往事的追忆,"此中日夕只以眼泪洗面",使他的词的成就大大超过了前期。主要抒写自己凭栏远望、梦里重归的情景,表达了对"故国"、"往事"的无限留恋,抒发了明知时不再来而心终不死的感慨。

  3、李煜诗词的成就:

  ①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在李煜之前,词以艳情为主,内容浅薄,即使寄寓一点怀抱,也大都用比兴手法,隐而不露。而李煜词中多数作品则直抒胸臆,倾吐身世家国之感,情真语挚。所以王国维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人间词话》)

  ②具有较高的概括性。李煜的词,往往通过具体可感的个性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境界。深刻而生动地写出了人生悲欢离合之情,引起后世许多读者的共鸣。

  ③语言自然、精炼而又富有表现力。他的词不镂金错彩,而文采动人;不隐约其词,却又情味隽永;形成既清新流丽又婉曲深致的艺术特色。

  ④在风格上有独创性。《花间集》和南唐词,一般以委婉密丽见长,而李煜则出之以疏宕。

  16八声甘州

  柳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他大力创作慢词,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广为流传。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上由小令一统天下的局面。同时,柳永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趣味,即变“雅”为“俗”,着重运用通俗化的语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另外,在题材取向上柳永朝着自我化的方向拓展,重在表现自我独特的人生体验和心态。

  3.

  翻译题

  ①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答案:面对着潇潇暮雨从天空洒落在江上,经过一番雨洗的秋景分外寒凉清朗。

  ②

  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答案:怎么知道我,倚着栏杆的时候,正这样地愁思凝重。

  4.

  简答题

  简要分析《八声甘州》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答案:《八声甘州》的思想内容:

  它描写了羁旅行役之苦,抒发了词人怀念家乡的凄苦心情。上阙寓情于景,下阙因景抒情,将景物、离愁、恋情巧妙地交织在一起。

  《八声甘州》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其一,动静相生的表现手法。

  其二,采用细腻的白描,委婉地抒情。

  其三,为对方设想的写法,虚实结合,富于曲折变化。

  其四,语言质朴,纯朴流畅。

  七、研习与思考

  1.王国维说过:“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见《人间词话》)请你谈谈《八声甘州》中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是怎样融合起来的。

  答:情景的交融主要体现在这样三个方面:

  (1)词人对景的有选择的采入,如“暮雨”、“霜风”、“残照”等;

  (2)词人在描景时有意选择主观性的词语:如“潇潇”、“清秋”、“冷落”、“衰”、“减”、“休”等;

  (3)词人对景物采用一些特有的描写手段,如拟人,“无语”等。

  2.柳词善用虚字,使词意一气贯注。这首词中便用了“对”、“渐”、“望”、“叹”、“误”等一串去声字,请问它们在表现力度上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仄声字相对于平声字而言,节奏短促,有力度,在舒缓的语流中造成停顿,以引起思索,渲染气氛。这首词作中冷情、凄凉的悲伤情调正是通过这些词贯通起来,通过汉字声调的作用加深了感情在读者心中的份量。

  17祭石曼卿文

  3.简答题

  简要介绍一下《祭石曼卿文》在抒情方面的特点。

  答案要点:反复咏叹;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相结合;运用对比、联想的手法。

  八、研习与思考

  1.本文主体部分由三句“呜呼曼卿”提起,每一句之后分别是从哪个方面追思亡友石曼卿的?

  答:参课本上的评析第二段。目的在于让学生抓住文章结构框架。

  2.清人林云铭感叹《祭石曼卿文》“文情浓至,音节悲凉,不忍多读”(见《古文析义》)。由此分析作者在文中的抒情方式。

  答:参课文上的评析第三段。(1)直接抒发与托物寓情相结合;(2)情景交融,尤其是第三段;(3)所用词藻色泽灰暗,给人悲冷的气息。

  18赤壁赋

  3.翻译题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答案:江水旷远啊,船儿像凌空驾风而行,不知道将停留到什么地方;飘飘然,又像脱离尘世,无牵无挂,变成飞升仙果的神仙。

  八、研习与思考

  1.《前赤壁賦》向以情景兼备著称,文中写景的是哪些语句?这样的景色给人一种怎样的感觉?在全文中又起了什么作用?

  答:写景主要集中在第一段,从中表现出幽美、澄澈的景色与轻松愉悦的心情构成开阔明朗的艺术境界,而那种渺渺茫茫、若有若无的虚幻感觉,直接为后文写超然物外的人生哲理作了铺垫,体现出作者高超的表达能力和语言技巧。

  2.阅读苏轼《后赤壁赋》:

  比较苏轼《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在主题思想、感情抒发和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的不同。

  答:主题:《前》通过赤壁秋夜泛舟的情景和主客间的对活描写,表达了作者陷入现实人生的苦闷而又仍然旷达开朗的复杂、矛盾的心情。

  《后》通过赤壁冬夜凄凉景色和对道士化鹤的奇特梦境的描写,进一步表现了作者在现实人生中的苦闷和挣扎,以及企图超尘绝俗的思想,比《前》带有更多消沉情绪和虚无色彩。

  结构:《前》以写景贯串全篇,舒卷自如,而且还沟通了全篇的感情脉络与起伏变化。

  《后》以叙事写景为主,叙述了游赤壁前的活动和准备,后描写赤壁夜景,最后以梦结尾。

  表达:《前》、《后》均洋溢着诗情画意,用词生动优美,出神入化。而《前》波澜起伏,简洁和谐,意趣横生,更胜一筹。

  19醉花阴

  她前期词章,多为描写闺中生活情趣及大自然的绮丽风光,风格清新明丽。北宋灭亡后,李清照夫妇仓皇南渡。公元1129年,赵明诚在建康(今南京市)病故,李清照只身经历了国破家亡的不幸遭遇,因此后期的作品多反映战乱流离失所的悲惨生活,感时伤世,怀旧思乡,文风沉郁凄怆。李词的艺术特色主要是在于运用朴实的白描手法,善于描写细腻的感情变化,平淡而通俗的语言蕴含丰富雅趣和清新的意境。

  3.名词解释

  易安体:李清照的词被称为“易安体”,其特点是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以寻常语度入音律”,“倜傥有丈夫气”。

  4.简答题

  1)

  李清照词论的核心是什么?

  李清照的《词论》可能作于她的青年时期,宋人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三曾引录,这是一篇全面而深刻地阐述传统词派的论文。文中不仅评论了许多作家词作风格的异同及其创作的得失,而且特别强调词的文辞和音乐的关系,指出词当属于诗文之外的“别是一家”。它的主要特点是既要铺叙又要典重;既有情致又要故实,高雅、流畅、轻灵,严守声律。词“别是一家”的理论,直接影响了李清照词的内容和风格。

  2)

  李清照的生活及词的创作以何为界可以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后期词的创作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李清照的生平与创作,可以靖康之难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的生活富足而美满,即使丈夫赵明诚不时宦游外出,不免寂寞、孤独,也仍不离愉悦、充实的氛围,思想感情比较

  单纯澄净。因而前期的作品绰约轻倩、自然妩媚,不少作品表现了年轻女性的天真活泼,即使写相思离别也真挚缠绵,朴素深刻,显示出一种极细腻的儿女柔情。后期她经历了国亡、家破、夫死的惨痛打击,过着长期流落江南的动荡生活,感情变得越来越沉挚、悲凉以至凄切。因此,她在词里诉说着迭遭丧乱、受尽磨难的凄惨心情,倾吐哀愁凄苦的内心感受,表现了她的家国之恨乡关之思。

  5.论述题

  1)

  试论述李清照词作的题材内容及艺术特色。

  李清照词的创作以靖康之难,分为前、后俩个时期。前期的作品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描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意境清俊疏朗,风格轻倩绰约、自然妩媚。

  李清照后期的词虽因家国之痛,表现了迭遭丧乱、受尽磨难后的悲愁,但总的说来,题材还不够广阔,主要还是离情、闺怨、写景、咏物。她的词“别是一家”的观念限制了她的创作。论述“易安体”的艺术特点。

  所谓“易安体”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1)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以寻常语度入音律”。、(2)既保持了唐五代以来婉约词的本色,又创造了以时代悲剧为背景,以个人身世位内涵的艺术格调。

  (3)温婉中含遒逸之气,旖旎中透刚健、俊爽之美。李

  八、研习与思考

  1.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见江淹《别赋》)《醉花阴》化用此句而轻婉细腻过之。试分析令词人销魂的触发点是什么。

  答:触发点正在于同人丈夫去世所带来了孤寂的生活、凄谅的心情。“生离死别”是文学创作极为重要的主题,历代均有名篇佳制。

  2.

  李词擅长炼字,如“人比黄花瘦”的“瘦”字,历来为识词者所惊叹。李清照另有名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见《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试比较这两个“瘦”字在表

  现手法和表达效果上的异同。

  答:“瘦”字是李词重视炼字的结果,用得别开生面、精妙清亮,风韵天然。《醉花阴》中“瘦”是真实的形容,将人与菊花同向比喻,从而得出人更瘦,这是就词人内心主观情愫而言的;《如梦令》中“瘦”则是纯粹的内心感观效果,是反向衬托,一肥更显一瘦。

  20临安春雨初霁

  因此,陆诗中既现实主义的特点,又运用浪漫主义的技巧,将两种诗风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3.

  翻译题

  请将“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译成现代文。

  译文:我在小楼听了一夜淅淅沥沥的春雨,明早就会听到深巷中杏花的叫卖声。

  4.

  简答题

  简要回答“小楼”这一意象表现了陆游何种思想情感?

  “小楼”是忧伤惆怅的代名词,古人登高场生发出一股悲凉的情绪。如李煜的《虞美人》写道“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通过“小楼”意象将离愁别绪、国难

  家仇的伤感抒发的淋漓尽致。陆游也是如此,在“小楼”听了一夜的春雨,正是惆怅所至,抒发自己的落寞情怀。

  八、研习与思考

  1.

  清人贺裳评价陆游诗歌曰:“一诗中必有一联致语,如雨中草色,葱翠欲滴。间出新脆之句,犹十月海棠,枯条特发数蕊,妖艳撩人。亦时为激昂磊落之言,颇有祢衡塌地来前,嵇康扬锤不辍之态。”(见《载酒园诗话》)请结合《临安春雨初霁》说说贺评是否切当。

  答:贺裳三句话分别针对诗歌的领联、颈联、尾联而发,贺氏用比喻的方式道出了他读陆游诗歌的体会,抓住的是每一联最为突出的特色。其实每一联的内容和内含的感情并不如此单一。

  2.阅读陆游《游山西村》诗,并结合《临安春雨初霁》的学习体会,为这首诗写一篇赏析文字。

  答:《游山西村》描写了宁静的村景和淳朴的民风,表达了体者对和平宁静的乡村生活的向往;《临安春雨》则将北南春雨和书斋闲适的生活与京华红尘的厌倦作对比,从而突出诗人对闲情逸致的追求。

  21摸鱼儿

  辛词现存六百多首,是两宋存词最多的作家。其词多以国家、民族的现实问题为题材,抒发慷慨激昂的爱国之情。如《水龙吟》、《水调歌头》、《满江红》等,表现了恢复祖国统一的豪情壮志;《贺新郎》、《菩萨蛮》、《破阵子》等,表现对北方地区的怀念和对抗金斗争的赞扬。《摸鱼儿》、《贺新郎》、《鹧鸪天》、《永遇乐》等,表现对南宋朝廷屈辱苟安的不满和壮志难酬的忧愤。这些作品大都基调昂扬,热情奔放。此外,其描写农村景物和反映农家生活的作品,如《清平乐》、《西江月》、《玉楼春》等,都富有生活气息,给人以清新之感。其抒情小词,如《丑奴儿》、《青玉案》等,写得含蓄蕴藉,言短意长。

  3.简答题

  (1)

  简述《摸鱼儿》中主要用了哪个典故?

  答案:陈皇后为了博得武帝宠幸,请司马相如作《长门赋》的典故。

  (2)

  试析“玉环飞燕皆尘土”的寓意。

  答案:影射那些暂时得势、以谄媚进谗为务的小人,警告他们终将化为历史的尘土。

  八、研习与思考

  1.“以文为词”是辛词的突出特点,其中用典便是最突出的表现之一,辛词用典逐层深入,与言志抒情有机地融合为一体。说说这种现象在《摸鱼儿》中的表现。

  答:词用了“长门事”、“玉环”、“飞燕”三个典故,看似互不相干,实则在对南宋朝廷的讽喻中有机结合起来,由“娥眉见妒”的感慨串联起来,以古托今,表达了个人仕途失意的怨恨和对当局昏庸的愤懑。

  2.清人吴衡照评论苏、辛词:“东坡之心地光明磊落,忠爱根于生性,故词极超旷,而意极和平;稼轩有吞吐八荒之概,而机会不来,正则可以为郭(子仪)、李(光弼)、岳(飞)、韩(世忠),变则为恒温之流亚,故词极豪雄,而意极悲郁。苏辛两家,各自不同。”(见《莲子居词话》)试举苏轼、辛弃疾两家的词作为例加以说明。

  答:抓住以下三点:

  (1)苏词清旷放逸,富于文人雅士之美;辛词雄豪悲慨,别具英雄侠客之风。

  (2)苏词的豪放在气势的宏伟,意蕴的丰赡;辛词的豪放则在于多宏大内容,多生活悲慨。

  (3)苏词天趣独到,无迹可寻;辛词则手法多样,可作具体落实。

  22《论语》十二章

  3.翻译题

  ①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答案:他聪敏而又爱好学习,并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因此用‘文’做他的谥号。

  ②《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答案:学《诗》可以激发志气,可以观察天地万物及人间的盛衰与得失,可以使人懂得合群的必要,可以使人懂得怎样去讽谏上级。

  4.简答题

  简要说明课文中关于学习的主要内容。

  答案:《论语》中关于学习的思想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这些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关于学习态度。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孔子自己对学习知识的要求十分强烈,他也同时这样要求他的学生。同时,孔子还提倡和赞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其二,关于学习的方法。最著名的莫过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与此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要求人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

  其三,关于学习内容。孔子主张学习要博、要广,不能偏颇、单一。他提出要用四种东西作为自己的学习纲要,就是“文、行、忠、信”,即文化知识,品德修养,忠诚笃厚,坚守信约。

  其四,关于学习的目的。孔子认为,学习的目的在于“为己之学”,追求自我完善。

  七、研习与思考

  阅读以下文字,说说你对孔子“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的理解。

  答:君子通过学习来塑造自我,完成自我的价值,学习的目的是“成人”,己立则能立人。而不是通过学习来沽名钓誉,谋求利禄,或者是为学而学。前者便是为己之学,后者便是为人之学。钱穆先生说:“为已履道而行,为人,徒能言之。”(见《论语新解》)

  23文学与人生

  七、练习

  1.选择题

  (1)下列哪位作家不是拉美作家?()

  A.加西亚?马尔克斯B.胡利奥·

  科塔萨尔

  C.卡勒德·胡赛尼D.巴尔加斯·略萨

  答案:C八、研习与思考

  1.结合本文的观点,谈谈你对文学的作用的理解。

  答:可由学生自由发挥。

  2.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论述文学的作用的?

  答:文章从以下几个角度论述文学的作用:

  (1)文学有助整合文化、理解人类、创造生活;

  (2)文学对促进社会交流起了重要作用;

  (3)文学是推动社会进步、民主、平等的重要保障。

  3.本文在论述观点时,列举了大量的例子,能否结合这些事例所说明的观点,将其中的一两个换成你所熟悉的另外的例子?

  答:本文论证严密,论据充分。同学们可自由选择其中的论据进行替换。比如,本文提到,我们一说起“博尔赫斯式”,就立刻疏远了平庸和理性的现实,进入了一个幻想、严谨和优美的精神状态,而提到卡夫卡和乔治?奥威尔,则会令人想到独裁、专政及其带来的压迫、焦虑和荒谬。同样,我们提到李白的诗,就能想到李白的豪迈奔放、清新飘逸,而提到杜甫的诗,则能感受到沉郁顿挫、悲天悯人的诗人情怀。

篇九:萧萧的社会意义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楚辞·山鬼》中“木萧萧”之释义探析

  作者:孙明星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2年第09期

  摘

  要:现代注释者对《山鬼》中“木萧萧”的释义多有分歧。本文将通过对古注的梳理和分析,结合古注和今释,力求探明其真实的含义。

  关键词:山鬼;古注;释义

  中图分类号:H10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6-0201-01

  《九歌·山鬼》最后一章是“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貁夜鸣。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离忧”。对于该章中“木萧萧”的释义,现代注释者多有分歧,注释也因此也多有不同。

  我们首先说一下关于“萧萧”意义的解释,“萧萧”的意思明确了,那“木”为何指自然就清楚了。王澧华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上册》将“萧萧”注为“落叶声”,笔者感觉这个注释值得商榷,遂查找了其他一些收录该文的著书之中对这一部分的解释(当然都是现当代人的注解),这些解释有这几种,第一,就是上面的这种解释,将“萧萧”解释为“落叶声”;第二,解释为“风吹树木的声音”;第三,解释为“风吹树叶的声音”;第四,将其理解为“风吹落叶的声音”;第五,风吹树木,动摇做声;第六,风吹叶落的声音;第七,草木摇落的声音。这七种解释都是将萧萧理解为象声词,但对其具体拟什么的声音,理解不同。可以概括为这五类:叶落声;风吹落叶发出的声音;风吹树木的声音;风吹树木动摇的声音;草木动摇坠落的声音等。

  实际上,对于此处的解释,古代注家也有分歧。东汉王逸在《楚辞章句》中,将该章的章旨概括为:“言己在深山之中遭雷电暴雨,猿貁号呼,风木摇动,以言恐惧,失其所也。”在这里明显看出王逸对“萧萧”的解释是风吹草木摇动做声。而洪兴祖在《楚辞补注》中,注曰:“萧萧,《文苑》作搜搜。补曰:飒,苏合切。搜搜,动貌,与萧同。”朱熹《楚辞集注》:“萧,叶音搜,《文苑》作搜。”王夫之在《楚辞通释》中将“萧萧”解释为“木叶落也。”今人马茂元《楚辞选》注为:“萧,古音搜”。

  前辈时贤的这些解释都各自有其合理之处,但是我们认为洪兴祖在《楚辞补注》中的解释更为合理,他引《文苑》中的异文,通过异文来作解释印证,应该是比较可靠的。在《文苑》中“萧萧”作“搜搜”,在解释时将其解释为“动貌”即动摇的样子,这是比较合理的。但在全句之中,前面“飒飒”是风声,后面的肯定也是声音,这样才更合适。我们认为即使如此,也并不与洪注矛盾,草木摇动之中定然是有听觉也有视觉,只是此处强调的是视觉而非听觉。再者,此种解释和整章的结构对应,本章首句是“雷填填兮雨冥冥”,“填填”是指雷声,“冥冥”是晦暗的样子,一个是听觉一个是视觉,对于这两个词的解释并没有疑问,各个版本及注家都一致。这一句式和后面的“风飒飒兮木萧萧”是一样的,我们当然可以解释“萧萧”为动摇的样子。另外,《文苑》中收录《山鬼》写作“搜搜”。《汉语大辞典》对于“搜搜”的解释中有“动貌”这一含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义。在《庄子·寓言》中有“搜搜也,奚稍问也?”陆德明“搜,本又作叟……又音萧。”程玄应疏:“叟叟,无心运动之貌。”故此,认为“萧萧”在此处当作“动貌”即动摇的样子解释。当然王逸在《楚辞章句》也将该句解释为“风木摇动”,也并不为过,只是其所作的解释不如洪兴祖更为明确。但是《汉语大辞典》中所载的“萧萧”这一词条之下的解释中并没有此一种,与该处相关的是第一个义项:象声词。常形容马叫声、风雨声、流水声、草木摇落声、乐器声等。笔者以为《汉语大辞典》中该词条所收释义或有疏漏,因该词的“动貌”这一义项中,也包含感官中的听觉方面,只是侧重点稍有不同,而编者忽略了这一方面。

  对于其中“木”字该做何解释,据前面所述解释中也无定论,不过“萧萧”释义的问题解决了,那此章中“木”字就较之容易了。既然“萧萧”是动摇的样子,那么这里的“木”就不可能是“落叶”了。在古注中,王夫之将其解释为“落叶”,是很有问题的。笔者查阅了《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辞典》“木”都没有“落叶”这一义项。而且在古文的实际用例当中也并没有发现“木”作“落叶”解的实例。而仅仅有“树叶”这一义项而已。即使这样“木”作“树叶”解,具有这一义项,也是相当后出的,最早见于庾信《哀江南赋》“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此处的“木”作树叶讲,在此之前并未发现“木”有树叶的意思。屈原在《九歌》中有“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其中“木叶”是树叶的意思,当然“木”也只是树木的意思,连“树叶”这个意思都不具备,更不可能直接就有了“落叶”这一义项了。庾信在《哀江南赋》中所用“落木”可能是化用《九歌》中的句子,是用典故,故王夫之的解释是不合适的。除了“落叶”之外,还有“树叶”和“树木”这两种解释,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树叶”这一义项出现也是后来的事情,在《楚辞》中确定为屈原所作的23篇中所用的“木”字共有18处,其中均无表示树叶这一义项的用法。所以,此处的“木”就应当解释为其本义“树木”。

  综上,我们认为《山鬼》中的“风飒飒兮木萧萧”解释为“狂风大作,树木摇动”,其中“萧萧”侧重视觉指“摇动的样子”,“木”则是指“树木”。

  参考文献:

  [1](宋)洪兴祖.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2]王澧华.中古古代文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3](宋)朱熹.楚辞集注[M].江苏:江苏广陵书社有限公司,2010.

篇十:萧萧的社会意义

  从《世说新语》谈魏晋风度的精神内涵及其时代意义

  关键词:魏晋风度;精神内涵;时代意义

  魏晋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奇异、最另类的时代,是人的意识觉醒,追求精神自由、人格尊严及生命价值的时代。正如宗白华先生所说:“漢末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政治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奠定了后代文学艺术的根基与趋向。”魏晋名士将自己的人生艺术化,以一种异于流俗的、超群洒脱的方式生活着并重新思考、诠释生命的意义,构筑了文学史上一道绚烂夺目的风景。

  一、魏晋风度的精神内涵

  魏晋时代是美的自觉的时代,《世说新语》中晋人发现了人物的美,包括人物的自然美,行为美,更重要的人格美。如果说道家求真,儒家求善,那么魏晋时期的士人们则求美,他们赋予美特殊的内涵。宗白华先生说:“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魏晋时期品评人物即是从人物外貌到人物的精神气质,以一种艺术审美的眼光对人物精神风韵进行关注。

  对于自然美,魏晋士人特别追慕姿容行止的洒脱俊逸,大都非常重视修饰,出门前非但要傅粉施朱,熏衣修面,还要带齐羽扇、麈尾、玉环、香囊等各种器物挂件,方能从容出入,飘飘若仙。《世说新语》专门有《容止》篇来表现时人的仪容之美。王右军见杜弘治,叹曰:“面如凝脂,眼如点漆,此神仙中人。”时人目王右军:“飘如游云,矫若惊龙。”当时以白皙、瘦弱、清俊为美,魏晋士人这种瘦削俊逸的形貌也恰增添了一些仙风道骨的清逸之气。

  对于人格美,受魏晋玄学“得意忘象”和佛学“略形取神”审美标准的影响,这一时期的人物品评活动重视人的内在神韵。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山公曰:“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王戎云:“太尉神姿高彻,如瑶林琼树,自然是风尘外物”。魏晋人常喜爱用自然之物来比喻人物,这是人格美的一种整体表现,这种描述方式使自然美与人格美相互映衬。

  魏晋风度的精神内涵更体现在魏晋名士们的率性而为,举止言谈放诞不羁,勇于追求自由。魏晋名士生逢乱世,对儒家名教的虚伪性深恶痛绝,追求一种自由独立的人格理想。面对统治者的残酷迫害,他们又不得不明哲保身、远嫌避祸,于是纷纷走向了崇尚老庄、酗酒佯狂、傲啸山林、不与时务的道路,开创了一种率性而为的风气。

  “竹林七贤”就是以率性而为和追求自由相标榜。嵇康为人刚直,才学高深、性情放诞而率真,崇尚老庄、不附流俗,傲然漠视名教之徒。《晋书》本传载:“康早孤,有奇才,美词气,有凤仪”,“远近不群、高亮任情。少年时,不守儒家正

篇十一:萧萧的社会意义

 广东省高州农校教案

  课程

  授课时间

  课题

  教学目的

  教学重点

  文学鉴赏

  班级

  文秘200901班

  2010年10月

  日

  (第六周星期

  )第

  节

  第三章

  小说

  第二节

  《萧萧》

  体会20世纪初湘西的淳朴民风和原始的社会状态。

  了解乡土文学的特色,对沈从文的乡土小说作一定的探讨和了解。

  教学难点

  了解乡土文学的特色,对沈从文的乡土小说作一定的探讨和了解。

  教学方法

  课型

  涵咏、赏读、点拨、讲析相结合。

  单一

  教具

  一、学习要点

  内容提示

  《萧萧》写湘西少女萧萧12岁就嫁给比她小九岁的丈夫做童养媳,尽管在婆家带丈夫、做杂事很苦很累,但压制不住花季少女渴望自由与爱情的心。她被那个在她家做工名叫花狗的年轻人诱惑而怀了身孕。花狗因此不辞而别,萧萧亦试图出逃,但失败了。依照当时封建习俗,她面临沉潭或发卖的惩处。由于娘家与婆家两方都没读过“子曰诗云”,故决定将她发卖。但待到萧萧十月足胎生了儿子,也未曾有人来买。萧萧侥幸逃过了惩罚,并留在婆家正经地做了丈夫的媳妇,抱着新生的毛毛,就如同当年抱着小丈夫一样。

  二、作者生平

  在中国现代文坛上,沈从文是一位自学成才且勤奋多产的著名作家。他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独具一格的创作成就,沉浮不定的人生命运,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传奇”。

  1902年12月28日(旧历冬月二十九日)沈从文出生于湖南凤凰。父母为之取名沈岳焕。沈的家庭是凤凰名流。祖父沈宏富,20岁即获满清提督衔,曾任云南昭通镇守使和贵州提督;父亲沈宗嗣,也任职军中,作过裨将,当过上校军医官。沈从文的母亲黄英,出自当地文化名流世家,外祖父黄河清,乃凤凰最早的一名贡生,后来做本地守庙的书院山长,为人开明有头脑,凤凰的第一个剪去辫子的人就是他。黄英的哥哥办了凤凰第一家邮局,开了凤凰第一家照相馆。这一切使沈从文的母亲思想远较当时湘西妇女开明,从而使沈从文兄妹数人得以有一个较为开明自由的家庭成长环境。沈从文的大哥沈岳霖便成为凤凰第一个穿西服的本地人称为“土洋人”的青年人。

  军人世家的期望使沈从文很早即进入私塾学习,然而,他无法规范于那逼仄的天地,他经常逃学,与大自然为友,耽于幻想,更喜欢投身社会“去读那本色香具备内容充实用人事写成的大书”。近代中国社会战乱频仍,政权更迭如走马灯,沈家每况愈下,家境渐渐败落。14岁的沈从文终于离开学校,加入湘西土著部队,开始他的少年从军生涯。

  在部队先后六年,他随军移防,辗转流徙,足迹遍及川、湘、黔三省交界地带及沅水流城,饱览“人生这本大书”。太多的杀戮,太多的死亡,沈从文厌倦了政治,更反感政治操纵下的“死亡游戏”,倒是六年行伍生涯,使他得以体验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和形形色色的社会人等,他也从在部队结识的文姓秘书和一位印刷工人那里,开始认识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五四新文学。

  1922年,20岁的沈从文告别湘西,告别那哺育他生命的沅水,背一个小包袱,从“边城”走向北京,去追寻文学之梦。学那“永远学不尽的人生”。

  到北平后,他报考大学失败,又不愿仰人鼻息做小职员,他在失业、贫穷和世人的讥讽奚落中苦苦追寻他的文学之梦。他旁听于北大,自学于京师图书馆,在他自命的“窄而霉小斋”公寓中伏案写作,是郁达夫、林宰平、徐志摩及胡也频等人的帮助,使他解除了投稿无门的困厄,坚定了信心,获得了有力的鼓舞。沈从文说:“这友谊同时也决定了我此后的方向。”从此后,沈从文的作品大量见诸于《晨报副刊》,《现代评论》及《小说月报》等报刊上。

  1928年,沈从文南下上海,与胡也频、丁玲等自筹资金,创办《人间》《红黑》杂志,终因资金不足而先后夭折。尔后,他受胡适、杨振声等聘请,以一个小学毕业的作家身份,任教于上海中国公学及武汉大学、青岛大学。在中国公学时认识了苏州名门淑女张兆和。

  1933年9月,沈从文与张兆和在北平成婚。同时开始主编《大公报·文艺》副刊,培养了大批年轻作家。

  抗战爆发后,沈从文南下武汉、长沙,经贵州西行入滇,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抗战胜利后才回到北平,任教于北京大学。并同时担任天津《益世报》、北平《经世报》《平明日报》《大公报》四家报纸文艺副刊的编辑工作。

  解放后,“由于历史的误解”,沈从文被分配到历史博物馆工作,他虔敬本职,潜心中国历史文物研究,基本上中断了创作,渐渐从中国文坛上销声匿迹。1978年,沈从文转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1980年应邀赴美访问,受到美国文化学术界热烈欢迎。1988年5月10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三、作者作品

  1.作品概述

  沈从文一生著述甚丰。其代表作有蜚声中外的《边城》及《长河》、《从文自传》《湘行散记》《湘西》等。历史文物研究成果最著名的有周总理亲自委托交待的课题《中国古代服饰研究》。该书1981年由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出版,并成为我国领导人出访时赠送给外国国家元首的礼品。

  沈从文著作有三联书店香港分店与花城出版社合作出版的十二卷本《沈从文文集》,此外,有人民文学出版社、潮南文艺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先后出版的《沈从文小说选集》《沈从文散文选集》《沈从文选集》等多种选本。

  2.重点作品

  《边城》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展示给读者的是湘西世界和谐的生命形态。《边城》发表于1934年,小说描写了山城茶峒码头团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与摆渡人的外孙女翠翠的曲折爱情。青山,绿水,河边的老艄公,16岁的翠翠,江流木排上的天保,龙舟中生龙活虎的傩送??

  《边城》中的一切都是那样纯净自然,展现出一个诗意的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然而最终美好的一切只能存留在记忆里:天保与傩送一个身亡,一个出走,祖父也在一个暴风雨的夜晚死去,一个顺乎自然的爱情故事以悲剧告终。

  四、创作背景

  《萧萧》作于1929年,原载《小说月报》21卷1号。当时沈从文由湘西来到上海,失望于现代物质文明浸染下的都市人的人性异化失落,试图用体现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社会理想的“湘西世界”来抵御现代物质文明对人的生命异化和人性扭曲。《萧萧》中写湘西农村小丈夫娶大老婆的陋俗,但沈从文把这种本来十分痛苦的不合理的关系写得非常谐和而亲善。萧萧十二岁时嫁给三岁的小丈夫,每天哄他睡觉,帮他洗尿布。她逐渐发育成熟后,就难免感到寂寞。家中长工花狗的情歌挑逗起她青春的欲望,并使她糊里糊涂地怀孕,而花狗则逃之夭夭了。照当地规矩等待萧萧的命运或被发卖,或是被沉潭淹死。但沈从文却对这种习俗以回避的方式进行了粉饰:对于没有读过“子曰”的善良的乡下人来说,一切都从现实出发,采取的是恬静、不计较儒家贞节伦理的态度。因此,萧萧既没有被沉潭,又没有被发卖,而是被留下来了。在萧萧生下一个团头大眼的男孩后,一家人都欢喜,“大家把母女二人照料得好好的,照规矩吃蒸鸡同江米酒补血,烧纸谢神。”再后来同丈夫圆了房,又生下了毛毛,过着一种恬然自足的生活。这种超越了世俗观念的湘西社会观念作为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与都市文明乃至传统道德对人肉体欲求的极端压抑,和那虚伪的贞洁观相比,他们无疑是健全人性的代表。沈从文在这里以性爱为焦点透视社会人生,并旨在与都市世界人性压抑与扭曲的虚伪的两性关系形成鲜明对照,从而获取一种文化上的优越感。

  五、课文讲解

  1.

  课文朗读

  有感情朗读。

  2.课文分析

  “乡下人吹唢呐接媳妇,到了十二月是成天会有的事情。”——小说《萧萧》,就从萧萧的出嫁开始。作者用这个平和的陈述句,定下了小说的基调。

  这个女孩子才十二岁,生在长在种田的庄子上,出嫁,就是从这家转到那家。她的丈夫还不到三岁,不过她也不为这婚姻愁烦——她不想也不懂得愁烦,在抱抱丈夫,做做杂事中,像棵蓖麻一样长大起来。小说写的萧萧的成长,是一种原生的、自然的成长,她没念过书,对于身处其中的婚姻制度、礼法制度从来没有过自觉的反抗,但是成长中的自然的人性,却与制度不可避免地冲撞在一起。

  沈从文这样写道:“几次降霜落雪,几次清明谷雨,一家人都说萧萧是大人了。天保佑,喝冷水,吃粗砺饭,四季无疾病,倒发育得这样快。”于是男小女大的婚姻中存在的矛盾暗暗呈现出来——在这个小说中,矛盾都被放在情节与细节之后,作者从不正面描写冲突,但是萧萧在丈夫与花狗之间的关系,却有了微妙的变化:“她有时觉得害怕,不许丈夫走开;有时又像有了花狗在身边,打发丈夫走去反倒好一点。”这一句淡淡的点染,说出这个糊糊涂涂的女孩子心里,隐隐地有了害怕与快乐的争执。

  因为没有受过教育,萧萧不可能去反抗她的婚姻,也因为没有受过教育,她没有强烈的贞洁观。——沈从文笔下的萧萧,是近乎完全自然的,听从的是自然人性的召唤。于是,在花狗的山歌声中,她变成了个妇人。

  变成妇人的萧萧,并不是因为失去了贞洁而痛悔,这种抽象的道德观念倒并不使她恐惧,可是她有了孩子,具体的身体变化让她害怕,她也明白这是切实的罪证,于是打算逃走,“收拾一点东西预备跟了女学生走的那条路上城。”可是没有动身,就被发觉了。

  于是萧萧此刻要面对的是礼法制度。出了这样的事情,自然家里是“生气的生气,流泪的流泪,骂人的骂人”,不过沈从文添了一句有意思的话:“各按本分乱下去。”好像生气流泪骂人也都是应尽的义务,尽完便也罢了。而对

  萧萧的惩罚措施,依法倒是十分严厉:“沉潭”或“发卖”,伯父不忍将萧萧沉潭,而发卖也找不到人家,萧萧就又住下了,丈夫与她还是像姐弟一般。家人依旧对她好,住到生了个儿子,“照规矩吃蒸鸡同江米酒补血,烧纸谢神”。

  萧萧在与礼法制度的冲撞,终于因为家人的消极执行,也有惊无险地避了过去。

  在人性与制度的对抗中,沈从文写的是人性的胜利。对于婚姻,萧萧以天然的人性来对抗,对于礼法,家人以农人纯朴的天性来对抗。这样的对抗,都是不自觉的,甚至是自我抑制的,这样的力量看上去是弱小而偶然,但是却隐藏在这些“种田的庄子”里,在这些“种田的庄子”里,沈从文不动声色地在搭建的是,是他心中爱与美的,永恒的“人性的希腊小庙”。

  然而,既便沈从文是将矛盾都尽量淡化,在冲突的弱化中进展情节的,但他还是不得不写进了残酷的现实与制度。——萧萧的命运带有这样大的偶然性,她仿佛是幸运的,可她的一生却只能服从于外在力量的摆布,从来没有过对于自己的命运的自主的权力。她的快乐里头,潜伏着无知与麻木。人性的力量是天然的,却带着蒙昧的面目,于是小说中还有另一群与萧萧们完全不同类的人,“女学生”,是这群人,引进了自觉的反省反抗的力量。

  在《萧萧》中,对女学生的叙述完全是虚写,她们就像是小说的后景,不停地从庄子边“过身”,农人有着关于她们的种种荒诞不经的传闻,他们对女学生的感情是复杂而有趣的,夹杂着歆羡与轻蔑,而对于这群他们不了解的人,他们不了解的生活,保持着距离与好奇。对萧萧来说,女学生完全就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但是在她要逃走的时候,她却是要从“女学生走的那条路”走的,虽然她不可能真正地踏上这样的旅程。

  “女学生”的意义,不仅仅在于给小说一个时代的背景,她们暗示着一种对于制度的自觉的反省与反抗的力量,这种力量与小说的前景中的人性的力量像是处于不同的系统之中,可是它们是否有可能相结合?在天性的自然发展中,同时以教育使人脱离蒙昧?从而人能够对不合情理的制度,有更大的对抗的能力。小说不是条理如此明晰的论说,沈从文也不可能是在观念的指导下安排结构,但小说家的感性直觉却可能是与理性结论相通的。有趣的是,一九二九年小说的原作结尾是这样的:

  “这一天,萧萧抱了自己新生的月毛毛,却在屋前榆蜡树篱笆看热闹,同十年前抱丈夫一个样子。”

  而一九五七年校改字句的时候,沈从文加了这样的一句关于女学生的话:

  “小毛毛哭了,唱歌一般地哄着他:?哪,毛毛,看,花轿来了。看,新娘子穿花衣,好体面!不许闹,不讲道理不成的!不讲理我要生气的!看看,女学生也来了!明天长大了,我们也讨个女学生媳妇!?”

  在一种轮回之中,新的变数也正在酝酿与萌芽。

  作为小说,《萧萧》是与众不同的。它的着重点不在于冲突、矛盾以及应之而生的高潮,它描写人性,态度宽和,笔致从容,情节是舒缓的,细节却丰富而微妙——这里体现出一个艺术家的感受,这种感受本身就可以突破某种固有的思想的藩篱,而带给人新的启示。在《萧萧》中,种田的庄子里闻得到草料的香,听得到山歌在唱,农人们的生活是勤苦而狭隘的,但却又有质朴的生机。沈从文用《萧萧》谱出了一曲牧歌,虽然调子中也有沉痛与疑问,但总体却是明朗的、优美的,在湘西那方自然的土地上回响。

  我们知道,对湘西完美人性的思考与表现,是沈从文小说在思想上的又一个显著的特色。《边城》中所表现的“优美、自然”的人性思想在作品中又重复得到体现。《萧萧》写童养媳生活,写一个如野草般在山野春风中生长的顽强生命,与一般于婆媳的复杂关系中展示童养媳命运的作品不同,它把大量笔墨用于风俗描绘,在人物命运和风俗场景之间进行精细的结构处理,笔锋往返,跌宕有致,灵便活泼,形成一幅以社会风俗为浓厚背景的人物画。为表现完美人性的理想,作者以表现青年男女的情爱作为切入视角与中心话题。在《萧萧》中作者安排了欢喜的结局,肯定了自主自为,自然形态的爱,显示出

  “神即自然”的思想。但现代理性的缺乏,使他们最终无法摆脱自身的悲剧命运。

  3.课文难点讨论

  请讨论一下沈从文笔下的湘西有哪些特点。

  答:要点:原生态、自然、淳朴、原始宗法社会、新事物渐渐出现、美丽的自然风光、少数民族风俗等

  4.相关评论

  走出凤凰(节选)

  王安忆

  沈从文先生的小说《萧萧》里面,祖父常说的“女学生过身”,是从哪条路上来,又往哪条路上去呢?我觉得,女学生就像是水样,流过水道河床,流向四面八方。而萧萧就像是水边的石头,永远不动,当水流过的时候,听着水响。湘西的村寨,常常是是扎在水边,竹子的房柱浸在水里,变了颜色,千年万代的样子。“女学生过身”是萧萧心里最奇妙的风景,可是萧萧却从未有一次亲眼目睹。这是沈从文安排于萧萧和女学生之间的神秘的幕幛?还是命运的沟壑?小说里说,每年六月天就是女学生过身的日子,因为放“水假”了。“水假”这个词也很有趣,它给人一种流动欢畅的气氛。而萧萧始终没有看见女学生,萧萧和女学生没缘分。

  女学生还被祖父用另一个名词代表,这名词就是“自由”,祖父说:“萧萧你也把辫子剪去好自由”。“自由”是比女学生更抽象,更叫萧萧不懂得的东西,萧萧只懂得往水里照她假如没有辫子的模样是什么神气,还有就是当长工花狗把她肚子睡大时,她说:“花狗大,我们到城里去自由”。她这时明白,“自由”是解决她目下困境的一个办法。可是花狗显然不需要这个

  “自由”,他悄悄收拾起东西溜之大吉,只剩下萧萧一个,于是她也收拾起东西,“预备跟了女学生走的那条路上城”。这就是山外边水外边,轰轰烈烈的变化着的世界传给萧萧的信息,是萧萧在无办法可想的境地中的唯一可想的一点办法。

  可是萧萧还没动身就被家里人发觉了,我们期待着萧萧给我们一个壮烈的结局,将这倒霉事升华成一出悲剧。可萧萧那里的事情是与外面大舞台上的戏剧完全不同的事情。萧萧想到过死,悬梁、投水、吃毒药,可她终究舍不得死,萧萧不是女英雄,连女学生也不是。萧萧自己不死,祖父便请萧萧本族的人来决定,是“沉潭”还是“发卖”。“沉潭”是读过“子曰”的族长们做的事,萧萧的伯父没有读过“子曰”,不晓得礼教比萧萧的性命宝贵,就决定“发卖”去远处。可远处没有人来买,而后萧萧又生下一个儿子,于是“发卖”也免了。萧萧还是做她的小丈夫的大妻子。

  萧萧的乡间是很有情味也很现实的乡间,它们永远给人出路,好叫人苟苟且且地活着,一代接一代。它们像是世外,有着自己的质朴简单的存活的原则,自生自灭。世界上风云涌的大革命,没有一点矛头是指向萧萧的乡间,它们和哪一种革命都不沾边,因此,哪一种革命似也救不了它们。任何激烈的对峙都与它无关。外头世界的天翻地覆,带给这乡间的气象,便是“女学生过身”。女学生是什么样的人呢?女学生是怪物一样的人。女学生的世界是什么样的世界呢?也是怪诞可怕的世界,是样样叫萧萧的乡党们好笑与嘲弄的。

  其实,萧萧和女学生之间,仅仅是一步之遥。倘若萧萧逃跑的计划再作周密一些,行动再迅速一些,或许已成为女学生中的一员,可是萧萧的计划失败了,失败就只能按失败的说了。萧萧只得留在了乡间,做媳妇,生儿子,然后再做婆婆。不过,她似乎想做“女学生”的婆婆,她对小毛毛说:“明天长大了,我们讨个女学生媳妇!”萧萧能做女学生的婆婆吗?这只是萧萧那一次未遂的革命留给她的一句戏言。

  萧萧没走成,可是沈从文却走成了,并且还给他的乡人们留下了出走的好榜样,还有那个画家黄永玉。据说凤凰的青年中,习文弄画的特别多。其实沈从文就是“水假”时从萧萧乡间过身的女学生以外的一个男学生,岸边的石头从他眼中历历而过,一副地老天荒的样子。沈从文走到了宽阔的江面,风也浩大凛冽起来,激荡着他的帆,喧嚣声四起。而萧萧的乡间是他心中永远的寂寞的风景。

  ——《沈从名作欣赏》,中国和平出版社,1993年版

  六、练习

  1.选择题

  (1)沈从文的《萧萧》作于(

  )年。

  A.1928

  B.1929

  C.1930

  D.1931

  答案:B

  (2)沈从文的小说大多描写(

  )的风土人情。

  A.湘东

  B.黔西

  C.湘西

  D.滇东

  答案:C

  (3)沈从文不曾在下面的哪所大学任教?

  A.北京大学

  B.武汉大学

  C.复旦大学

  D.青岛大学

  答案:C2.填空题

  (1)沈从文最具代表性的小说是(

  )。

  答案:《边城》

  (2)1929年,沈从文和丁玲、胡也频主办了(

  )和(

  )。

  答案:《人间》《红黑》

  3.简答题

  (1)《萧萧》里的“女学生”象征什么?

  答案要点:自由、妇权、新生事物。

  (2)萧萧对于自由与爱的追求是怎样产生的,结果如何?

  答案要点:内心对自由和爱的渴求;外界新事物的影响;结果是爱情失败,走上传统妇女的老路。

  八、研习与思考

  1.比较萧萧和废名《竹林的故事》中的三姑娘,说说这两个少女形象的异同。

  答:和三姑娘的清纯不同,萧萧是个无依无靠的孤儿,“风里雨里过日子,像一株长在园角落里不为人注意的蓖麻,大枝大叶,日增茂盛”。她和沈从文《边城》中的翠翠、《长河》中夭夭一样,天真、单纯、无知无识,无法把握自己命运,只是被习惯的生活裹挟着向前。身为“童养媳”的萧萧却被长工花狗把肚子睡大,她幻想着和花狗“到城里去自由”,花狗却自己一个人溜之大吉。萧萧“预备跟了学生走的那条路上城去自由”,还没动身就被家人发觉,萧萧想到过死,却舍不得死,这样她的命运得由本族的人决定,“沉潭”是读过“子曰”的族长们做的事,萧萧的伯父没读过“子曰”,于是决定“发卖”,可远处却没人来买,而萧萧又生下了儿子,萧萧最后还是做了小丈夫的大妻子。在这样一个形象的塑造中,隐含着作家对原始冒昧与封建宗法错综交织的湘西世界的思考。

  2.阅读沈从文的《边城》,结合《萧萧》看看作家写出了一个怎样的“湘西世界”。

  答:《边城》的“化外之境”,表现了原始、质朴、和谐的“生命形态”。《萧萧》中“化外之境”已经注入了宗法制社会的内容,而且现代文明也开始渗入。

  九、相关艺术作品展示

  1.沈从文图传

  打开李辉的新著《沈从文图传》,我们仿佛打开了一扇历史的大门,充满诗情画意的凤凰城,以及一幅幅穿过历史烟尘的老照片映入我们的眼帘。李辉用散文的手法,带领我们走进湘西,走进沈从文的人生四季。

  该书以作者的采访为线索,为我们断断续续记录下沈从文的一些人生经历,作者不是按照时间顺序,而是按照自己的思路,记录了一些沈从文先生的人生片断。作者从沈从文幼时写起,然而却用极其俭省的笔墨,勾勒了沈从文的童年时光。年幼的沈从文因为一场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改变了父亲对他寄予的“当一个将军”的厚望。然而,自此沈从文全身心浸泡在清清的溪水中,在城外的阳光下、大自然中,自由地开始他对艺术、对世界的体验。

  对于沈从文的个性,作者着墨较多。作者通过综合研究沈从文的作品、家信后,认为沈从文是一个充满自信的天才,并且一直带有湘西人的侠气。沈从文的自信,正是他精神的支柱,灵魂的色彩,甚至到了五十年代,在家书里他仍然直抒胸怀,把自己和曹雪芹、曹子建进行比较,发出历史的感慨。沈从文和胡也频、丁玲夫妇有着很深的交往,胡也频遇难后,沈从文创作了《记胡也频》,在丁玲被捕后,他又创作了《记丁玲女士》,两部传记的写作,又表明了沈从文的侠义之气。书中也忠实地记录了沈从文与萧乾之间的误会,在沈从文去世前夕,二人已有和好之意,然而,未能等到二人相见,沈先生就驾鹤西去,留下了无尽的遗憾??

  沈从文的最大魅力还是他的文字,该书分析了湘西地域对沈从文的影响,也用大量的事实印证了沈从文一生对文字的挚爱。其中,沈从文夫人张兆和、沈从文的表侄黄永玉等人的回忆,更让我们对这位大师有了较深刻的了解。春夏秋冬,寒来暑往,沈从文的人生四季起伏跌宕,但他用善良真诚、自信倔强、侠气柔肠,给我们留下许多平淡朴素却又感人的故事。捧读《沈从文图传》,其实就是在捧读一段记忆,一段历史,带给我们诸多感慨。

  2.电影《湘女萧萧》

  片名:《湘女萧萧》

  类型:伦理

  摄制:北影青年电影制片厂

  语种:国语

  电影简介

  民国初年,湘西边远小山村杨家坳,迎来了一顶花轿。花轿里走出12岁的小姑娘萧萧。她睁大好奇的眼睛,觉得一切都那么新奇。当了妻子的萧萧还没脱孩子气,常在苦涩的生活中自寻其乐。她白天带着比自己还小几岁的丈夫玩,夜晚要哄“丈夫”睡觉,还要帮婆婆洗衣喂猪。6年后,萧萧长成了大姑娘,漂亮丰满,婆婆给萧萧裹上缠胸布。萧萧听了人们讲的镇上的女学生的新鲜事儿,一颗沉睡的心萌动了,她向往自己也像女学生那样,过自由平等的生活。萧萧家的长工叫花狗,身强体壮,幽默风趣。他喜欢萧萧,萧萧心里也有他。一天,萧萧在房中换衣裳,花狗闯了进来,俩人大胆相爱了。此后,他们常常幽会。不久,萧萧怀孕了。这时,正遇村中寡妇巧秀娘与铁

  匠相好被人捉了奸。按照族规铁匠被打断双腿,巧秀娘被沉了潭。萧萧开始为自己的命运担忧,胆怯的花狗因惧怕惩罚不辞而别。为打掉胎儿,萧萧求神拜佛,吞食香灰,都无济无事。走投无路的萧萧连夜逃跑了,可又被抓回,关进了库房。萧萧面临着被“沉潭”或者“发卖”的悲惨境地。后因族人的迷信和家人的善良,萧萧躲过了死劫又住在家中。萧萧生了个胖小子,她和她的儿子被接纳为家中的成员。10年过后,萧萧那颗曾是炽热的心,已经被旧的生活习俗腐蚀了,变得冷漠麻木。不久,她也按照乡俗,为10岁的儿子接来了个大媳妇。

  十、延伸阅读

  金介甫:普通乡下人的世界

  沈从文笔下的乡下人到底有些什么特点(像翠翠、三三这样的姑娘除了年轻外,还有什么隐私),从一些具体事情上就可以用比较简单的观点来体会。从牵强附会的城市人观点来看,他们对世界的理解非常片面,对新生社会力量的了解更显得不够。乡下人曲解城市人的放任自流,说农村也有这种“不听话的汉子”。他们对世界的看法很天真,把日常现象都赋予不同的,颇富新意的内容。这种新的富于诗意的形象,城里人不能理解。这就形成了沈从文写地区作品的田园诗特色。同时,沈从文还为他的乡下人提出两种社会论点:在当今世界乡下人站不住脚,然而,他们颇有感召力量,尽管从世界商业价值看它是不屑一顾的。此后,沈从文就从田园诗风格上写表达一定讽刺结构内容的作品。他笔下的蒙昧无知乡下人,用不正统的价值观来观察当今世界,当然对目前的变革抱着既甜蜜又辛酸的讽刺看法。

  例如三三,就不能理解在照料一个城市生客来养病的护士,怎样闯进她生活里来。她以为这位太太必定是个小老婆,对她这样年纪人来说,这是非常奇妙的事,那位没有出息的病人使得三三很不理解,因为她不熟悉病人的不正经的生活方式,这又一次提出一个什么是正常,什么算变革的问题。三三认为城市生活必定非常有趣味,在她的想象中,当地统治阶级必然有一座极大的石头垒就的城,城里有许多好房子,每一栋好房子里住了一位老爷同一群少爷,坐在家里什么事也不作,屋子里还有许多跟班和丫头。城里有洋人,还有大衙门,许多官员威风凛凛,日夜审案。

  因为没有读过书,三三和其他乡下人必须从日常生活中寻找快活。沈从文爱写他们的生活,都非常生动,甚至富有故事和音乐意味。农村很少演戏(三三认为,城里成天有人唱戏,成天有人看戏),这使得他们更欣赏演戏。他们唱着戏里的曲子,像唱军歌和婚礼歌一样。干活完了休息时,他们就吹奏自己造的笛子,或者玩点手工艺活,如用杂草编织动物。沈从文笔下的年轻姑娘梦中都在筑小坝、采花。这些乡下人精神上孤独,像会明和光棍贵生一样,可以列为一穷二白的笨拙农工。然而沈写到这些普通人在社团,特别是在家里时,他们的世界立刻就活跃起来。

  小说《渔》写土家苗族边区一个寨子里,整个吴姓家族在夏天夜里去河上捞鱼。男人、女人、孩子,携箩背刀,手持火把。只要听到山上天王(苗族特别敬重的神,也许起源于于土家族)庙鼓声一响。河两边两个敌对家族的人就会收紧鱼网。沈从文写了年轻的一对孪生兄弟,“为生存竞争,子弟皆如虎如豹”。他们只等上游信号一响,他们就把一般石灰、蓼草、松脂倒进河里。这样把河中鱼毒死,漂浮到水央上来。孩子全会泅水打架,能够听得出深山野兽的叫声。他们看天上星星和点燃香来计算时间,使他们能按规定时间玩炸鱼的把戏。

  沈从文虽然坚持认为农村的艰苦活使得乡下人身体健康,但沈在作品中很少写农村的苦活(他只写水手和拉船的纤夫)。写农民像牲畜般干苦活,却不写他们内心的潜在能力,沈从文没有写过饥饿这个主题。

  所以,沈从文作品中的农业劳动全是写手工劳动的快手,而不是写壮劳力(这是南方人的资产)。作品中写的是手工艺品,妇女在江边洗衣服,男人堆木柴,烤烟草,或者把麻线绞成套索,年轻人到山中采蕨菜,农场工人打草鞋,妓女在鞋上绣凤凰。这类活计烘托出一种小乡镇的气氛。因为这类活计天天都在干,而且这类活大都在室外进行,除了制鞋和绞绳索,活计显然都在江边、山头上,林子中干。人的劳动跟大自然密不可分。在沈从文的描绘下,活可以在讲故事的火堆边干,烧着山中砍来的柴火。这种描述把乡下人干的活计变成了一幅画面。但这种描绘当中也包含着深思熟虑过的社会学因素。特别是30年代沈的成熟作品中,乡村劳工已进入了人格化的风景画。它把乡村景色写成鸟瞰式的全景画。作为后来变革的序幕。沈从文概括了各个行业、各阶层人士的活动,说明每个集团都在自谋生活,有时还写明他们的收入。对从事社会学研究的人来说,这是极有兴趣的,虽然这种作法不免成了老套,与故事没有多大关系。

  虽然乡下人从他们日常活计中感到舒心得意。沈从文还说,从三三身上看到她“从幻想中得到快乐”。沈小说中的女主角像翠翠,就是生活在梦想、幻想当中。这种幻想是她们希望与忧虑的混合体。如翠翠就害怕被鱼咬,害怕爷爷的死亡。这些梦想已成为沈笔下的乡下人内心生活的一个侧面。乡下人意识不到自己的感情,也不会把外界社会的行为加以分门别类,而只能分析这些事情的本质,赋予新的意义。三三怀念她死去的父亲,那个永远蒙着一身糠灰的碾坊工人,那位脸色灰白如茶花的客人,和他的白帽子护士——白色显然预兆着死亡,跟翠翠的情况有些类似。

  农民语言的牧歌式比喻可以作为沈从文30年代作品中民间风味对话的有趣鉴证。虽然这种对话有时显得造作(不像沈20年代的方言对话作品)。建国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也多半使用这种“农民语言”。沈用农民的比喻话来表达乡下人的思想和说法。在《边城》中,用比赛唱歌来向女方求爱,叫“出车”,管媒人主亲叫“跳马”是用象棋的比喻。乡下人总爱说有韵合辙的警句,如《贵生》中,鸭毛伯伯说的“牛肉炒韭菜,各人心里

  11

  爱。我们五爷(不像你们的四爷)花姑娘弄不了他的钱,花骨头可迷住了他。”后来杜老板为了打消贵生的疑虑,以为没有人愿嫁他,就示意贵生说,要追求他的女儿就别磨蹭了。

  谁相信天狗吃月亮(民间对日蚀的解释)?你尽管不信,到时天狗还是把月亮咬了,不由人不信。我和你说,山上竹雀要母雀,还自己唱歌去找。你得留点心学它们!

  贵生终于听了他的话,可已经迟了。他产生了这样的念头:“熟米打粑粑,一切得趁早,再耽误不得。”后来他漫不经心地说了一个发人深省的真理:他的有双重含义的说法被另一个人误解,这是沈喜爱的一种手法。贵生不久就发现五爷在贵生不在的时候,娶了老板的女儿(贵生心爱的人)做小老婆。当时贵生正在准备聘礼哩。“贵生一脚踹到一个烂笋瓜上头,滑了一下,轻轻地骂自己,”“鬼打岔,眼睛不认货!”鸡毛伯伯以为贵生是骂杜老板的女儿,就说:“这倒是认货不认人!”

  沈从文当然也写了一些喜剧角色,如大牛伯、会明和《长河》中的满满。乡下人看事情很简单,往往用错了可笑的词,或者无意地用了局部代表全体的说法,如把汽车说成“一个大匣子,人只要钻进去,那匣子就可带她到某地,不必走路”。他们自己对这种说法是很欣赏的。正如三三可算是个未被人认识的诗人,《长河》中的人物也可算是国家大政命运的预言家。他们“误解”了国民党的新生活运动,把它看得太实在,后来才发觉这个运动把他们全部生活中的梦想一扫而光。他们对城里人政策没有多少直觉经验,但能分辨出那些漂亮口号的实质,因而有着预见的能力。

  乡下人精美手工艺品的价值,也在于它丰富了手工艺人的梦想。说明这些卑贱的人不是不懂得周围的美,也不是不能创造他们自己的美。手工艺品是为生活服务,它们本身并非是生活的终结,像威廉·莫里斯等反工业化主义者一样。沈从文也没有给手工艺品以拉斯金式的理论说明。因为沈从文只是凤凰县的小娃娃,他被湘西的一切制造工艺和设计所吸引,如铸造工厂就使他看得入迷了,因此他看不出机器生产的丑陋的一面。沈是理想主义者,认为到处皆是美,这样使得他不愿写城市的贫民窟,他看作是乡村理想生活的否定的反映。在《泥涂》和《腐烂》中,他着意写过泥泞、残羹剩饭和人的粪便。然而,由于舍不得他的诗意的描写笔调,他把这些东西都写得很美,像闻一多《死水》中写的渣滓一样。同样,他写一个长满疥癣,不成人样的小孩子从垃圾堆上捡饭吃时,沈的人道主义怀也使他把小孩写得非常有趣。在《长河》中,沈批评过城市产品挤垮了农村工业,但他只归罪于机器在乡村有着巨大经济影响,认为机器不过是“官僚资本主义”工具的烙印而已。(而沈的同事们想到的,却是外国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威胁。)

  沈从文笔下的乡下人在获得知识上态度也非常保守,特别是妇女。《萧萧》中的老年人,《三三》中的女性,都嘲笑女学生和读过书的妇女,如《三三》

  12

  中的女护士。但萧萧本人却想到过做女学生,来逃出目前的可悲困境。会明是典型的乡下傻子,却也有他自己的理想。他只是军队中一个伙夫,一直是大家取笑的材料。他傻就傻在自以为相貌很突出,应当是个将军。但他却有着打帝国主义开拓边疆的爱国思想。这些思想是多年前从他的湖南同乡蔡锷都督那里灌输给他的,说明他的思想多么执着、顽强。(20年代冯玉祥和阎锡山都在西北提倡过类似的开拓计划。)会明对生物(如他的鸡)也有着天赋的珍惜之情。

  最后沈从文对于乡下生活方式的消失、手工艺材料的退化和跟大地不能和谐相处等,都不太关心,他关心的是他们淡泊生活中在人际关系上那种不加计较的道德,在趋于衰退。他在谈到那些被同化的苗族水手“他们那点老实、忠厚、纯朴、憨直性格——原人的性情,因为住在山中,比城市人保存得多点罢了。”

  沈从文笔下的乡下人不会说谎,不会作伪。他们喜欢善意的作弄,却不使用卑鄙手段,特别是对客人——他们对城市中盛行的那一套手法全无瓜葛。这从他们交换从大自然得来的产品上分明看得出来,特别是在出售丰产商品时不贪便宜。《长河》中写过,地方上桔子丰收,他们宁肯让它烂掉,也不卖给不正当的人。乡下人也不愿接受人的施舍。贵生得了财主礼物,就坚决要用自己礼物还报。他们不懂得怎样跟别人做买卖,像那些长沙来的军官那样。这些外乡人却懂得趁桔子丰收去小赚一笔钱,让种桔子的人吃亏。

  这种写法就把乡下人写得理想化了些,虽然其中也有真理的内涵。研究苗民的人特别注意到苗民的性情开朗,容易受骗上当,他们不像儒家,不惜倾家荡产来招待别人。然而,沈从文在《牛》和《贵生》中,研究过贫苦农民的物质主义。他笔下的农民会算账。他们担心市场情况会影响自己收入。他们也梦想发小财,虽然他们没有资产阶级那种贪得无厌的心计。乡村上层阶级一般还有一种不是资产阶级的想法,那人要发了财,那是出于天命(不像生计那样,只要干活就有活路)。大财来得容易,去得也容易,这跟人的社会地位无关。《贵生》中的下层阶级只会凑在厨房里惊叹主人赌博时挥霍无度,会买小城市妓女来取乐,这种挥霍浪费乡下人连想都不敢想。可是等到后来发现他们得到报应时,便不再责怪这些上层阶级了。在另一个喜剧故事中,一个人因为赌输了钱,逼得母亲精神错乱上了吊,他却把他的大部分家产做成千上万纸元宝锞子,几十个丫头老妈子,好让他母亲鬼魂在阴间来世有钱花、有仆人侍候。这说明一切全是命里注定,把钱存起来等着发财,倒是莫名其妙地人与命争。“花脚狗不是白面猫,各有各的脾气,银子到手‘哗啦哗啦’花,这哪成!钱财像是命里带来的。命里注定它要来,门板挡不住;命里注定它要去,索子链子缚不住。”(《贵生》)

  当然,这些平凡人的物质主义跟上层阶级有些不同。像大牛伯那样,他们是根据当前现实来计算,小牛伯原来想杀掉耕牛,后来害怕因此丧失生计,13

  才改变主意。大牛伯梦想发横财,只是一个幻想,而不是经过计算。他踌躇着设想出一个打牛的数字。

  “打一百下?是呀,若是我在背脊上打一百下,它仍然会为我好好做事。”

  “打一千下?是呀,也挨得下,我算定你是捶不坏牛的。……

  “打一千下?是呀,……”

  “打两千下也不至于……”

  “打两千下,是呀……”

  说到这里两人都笑了,因为他们在这闲话上随意能够提出一种大数目,且在这数目上得到一点仿佛是近于“银钱”“大麦的斛数”那种意味。

  有恒心是乡下人的另一种品德:他们是忠诚可靠的。沈从文把他们的生活加以象征化。让他们干摆渡、推磨坊等活计。他们喜爱这种熟悉的活计,懂得这种活计是一种鞭策。可靠性的背后是他们的倔强和真诚,像阿金追求那个寡妇一样。另一个嗜好赌博则使他落了空。更具典型意义的是,乡下人赌博尽量不下大赌注,免得走《贵生》中五爷倾家荡产的老路——实际上是他们下不起赌注。

  乡下对他们的节日异常热心,像对待其他生活方面的重大事件一样。他们对节日的迷恋狂欢程度,简直像入了神,不过这种宗教热忱并未达到主宰他们生活的地步(不像《凤子》,那是以苗民为背景的)。城市人把乡下人看作“小孩”,却不像欧洲农民文学里那样有着孩子式的“虔诚”。相反,一种更初步的宗教意识把乡下人区分开来,即人生是一场戏——在诸神面前演出的戏、用更高的规模演出的更有形象化效果的戏。这样,在写正式民间宗教时,沈从文把它写成一种例行公事,对习俗对神同样忠诚,把家庭和社区合成一体。

  这一家人都俨然无宗教信仰,但观音生日、财神生日、药王生日、以及一切传统中的神佛生日,却从俗敬香或吃斋,出份子给当地办会首事人,一切农村社会传统的节会与禁忌,都遵守奉行,十分虔敬。正月里出行,必翻阅通书选个良辰吉日。惊蛰节,必从俗做养耙吃。寒食清明必上坟,煮腊肉饭到野外去聚餐。端午节必包裹粽子,门户上悬一束蒲艾,于五月五日午时造五毒八宝膏,药配六一散,痧药,预备大六月天送人。全家喝过雄黄酒后,便换好了新衣服,上吕家坪去看赛船,为村中那条船呐喊助威。六月尝新,必吃鲤鱼、茄子和田地里新得包谷新米。收获期必为长年帮工酿一缸江米酒,好在工作之余,淘凉水解渴。七月中元节作佛事有孟兰盆会,必为亡人祖宗远亲近戚焚烧纸钱。女孩儿家为此事将有好一阵忙,大家兴致很好地封包,用锡箔折金银锞子。俟黄昏时方始到河边去焚化。且作荷花灯放到河中漂去,照亡魂往升西天。八月敬月亮,必派人到镇上去买月饼,办节货,一家人团聚赏月。九月重阳登高,必用紫芽姜焖鸭子野餐。秋高气爽,又是一番风味。冬天冬蛰,在门限边用石灰撒成弓形,射杀百虫。腊八日煮

  14

  腊八粥,做腊八豆……总之,凡事从俗,并遵照书上所有办理,毫不苟且,从应有情景中,一家人得到节日的解放欢乐和忌日的严肃心境。(《长河》)

  沈从文这样不厌其烦列举每年的节日风俗是一本正经的,比起他20年代常常写的要详细得多(尽管这些只在社会学上有意义,从艺术上说没有多大意思)。沈在早期作品中自发地写了当地风俗,并在这些节日风俗上寄托青年人的喜爱之情:

  小孩子们谁个不愿意过年呢?有人说中国许多美丽佳节都是为小孩的,这话一点不错。但我想有许多佳节小孩子还不会领会,而过年则任何小孩都会承认是真有趣的事!端午可以吃雄黄酒、看龙船;中秋可以有月饼吃;清明可以到坡上去玩,接亲的可以见到许多红红绿绿的嫁妆,可以看那个吹唢呐的吹鼓手胀成一个小球的嘴巴,可以吃大四

  喜圆子;还愿的可以看到光头老师傅穿起红缎子大法衣大打其筋斗,可以偷小爆仗放

  ——但毕竟过年的趣味要来的浓一点且久一点。(《更夫阿韩》)

  跟部族中人一样,乡下人在各种社区庆祝会中,也有他的娱乐之道,像小说《长河》中最后一章《社戏》中所描绘的那样(戏班子是外来的巡回剧团)。人们在这种习俗中祈祷一家平安,福星高照。整个社区精神都是祝愿互相关照。他们愿拿出钱来,救济水灾造成的损失,修好翠翠家后面的佛塔,参与诸如此类的公益好事。

  沈从文对宗教非常慎重小心,说明了他的兴趣不在于振兴宗教,而是为它找到一种新的形式。为现代人找到一种宗教的代替品。《贵生》实际上是对迷信危害的一种讽刺。这个长工爱杂货店老板的女儿金凤,却迟迟不敢开口提亲。因为算命的人说她命里克夫,对农村上层阶级的人来说,迷信也是个愚昧的祸害,它使贵生丧失了一切。不管出身如何,老板的女儿毕竟是个闺女,五爷要的就是她的童贞的血,来冲洗他在赌博上的晦气。所以五爷把金凤从贵生手中夺走了。出于同样的民间“科学”,贵生也清楚了他的生肖属虎,而金凤则属鼠,金凤的生肖远非贵生的对手。所以在五爷的结婚礼上他不能在场,不然他会因冲犯老鼠而倒霉。最后鸭毛伯伯建议让他别出去,这是命中注定,劝说使贵生心里稍稍好过些。贵生一气之下离开了五爷的家。最后客人们看到大火从杂货铺烧起来,贵生的房子也起了火。我们不知道这场大火中有无幸存者,但人们却把这场不幸归罪于那位年轻姑娘,而不怪贵生。

  然而,说沈从文笔下的乡下人容易上迷信的当,实际上他们对人,特别是城里人,甚至对神佛的彻底怀疑要厉害得多。《长河》中写的迷信只说明他们听天由命,遵循先例、权威,非常谨慎、认真、虔诚。把权威看作一股遥远的、稳定的、无法亲近的力量,却算不得内在的,撼动大地的力量。正如《从文自传》中说的,“地方统治者分数种:最上为天神、其次为官,又其次才为村长同执行巫术的神的侍奉者。人人洁身信神,守法爱官”。乡下人都听这些社会的、天神的话,对它们毫无隐私,可以说过分天真,但在内

  15

  心深处其实是有些怀疑的,也许因为这一点,因为神毕竟虚无缥渺,比官员更不可捉摸,所以乡下人便敢于同天神开玩笑。

  乡下人对什么人都非常慎重对待,要了解他们的背景。这一点在沈从文后来作品中可以看出来。我们看得出,作者多么热心于了解他们的社会细节(可能是受到他在课堂教过的中国古典白话小说的影响),使得他像编公报似的把地方出产、节日、丧礼习俗,甚至沅水流域妓女唱的歌谣都一一记下来。沈在30年代作品中写到一个人出场时,总要并代他的生平历史。这样,就为他的社会风景画加上一个时间界限——写社区里的绅士子女如何选择自己伙伴,变成革命家,最后返回家园,才发现跟家人之间已隔着可怕的代沟,差一点被不明真象的地方当局杀掉。算教诲也好,暗示也好,这种出身故事表达了作者对人物来历的关心。王老板是怎么来到这里的?他跟我们一样赤手空拳,还是靠城里的遗产发家?城里的生活怎样改变了老板娘的发型,以及她怎样对待张老太太?沈还说乡下人跟城里人不一样,并不刺探别人隐私,但沈说这句话也许是对那些海派造谣专家的抱怨。在《凤子》里,沈写过在凤凰西边某个汉苗杂居地区,当地人对城市客人说,本地的风俗容许远方客人问他们各种私人问题。乡下人的生活就是一本打开的书。

  沈从文很少写他的自由自在的乡下人感受到什么家庭压迫。《萧萧》是写家长统治的少数小说之一。沈笔下的乡下人都生活在一个核心家庭里面。家人间关系充满爱和关心,很少提到家长权威;死亡带来家庭破败,所以家中每个成员都异常珍贵。然而,父亲得鼓励儿子去山中打猎或下水划船,让他们锻炼成人,有出息,让年轻人独立作主,生存付之天命。很少管他们的婚配。在《边城》中,唱歌求爱成为风尚,托人说媒倒被人耻笑。

  沈从文笔下乡下人的交际本领也许值得争议,贵生与会明、翠翠与三三,都不会社交。而沈喜欢探索隔代人之间的误解与交往上的鸿沟这条死胡同。如翠翠跟她爷爷的关系。《边城》总的来说是写人类灵魂的相互孤立,但在沈的社会场景中,乡下人还是喜欢聚在一起就某一话题谈论不休,正像《长河》中生动描绘的枫木坳大路的集市,或《贵生》中那个杂货铺和五爷厨房里的情况一个样。他们爱听人讲故事,说笑话。像毛弟的妈一样,很多人都健谈。

  沈从文在探索人类灵魂奥秘的孤立中曾经指出,他的乡下人,特别是家里的人,不用依仗多少语言就能交流他们的思想感情。他们的直觉,以及对手势、漫谈的敏感,就足够调查彼此心灵的深处。沈认为沉默倒能够增长乡下人对人事的思索力,增加了梦。在上一章里我们看到“愚蠢”的沉默与“傻子”式的微笑正是他们精神上能够欢天喜地的原因,聂华苓甚至认为这是乡下人体验到了存在主义窘境的象征。会明和贵生几乎都是傻子;他们的朋友也认为他们是傻子。翠翠和三三自然都未成年,还处在变成少妇的边缘。

  沈从文真的认为沉默是一种幸福,代表一个人天真无邪(他在文学评论中也称道沉默,用意是不想参加文学论争)。他在小说《牛》中特别指出这

  16

  一点。大牛伯真心实意地向他打伤的牛表示要改过,因为牛不会说话。说话太多的人倒往往说谎、推托。老牛伯体恤小牛办法是在后面推犁时多使一点力气。他打伤的是条不能说话的牛,它也听不懂话,这没有关系,因为沈在寓言中已把小牛充分地人格化了。

  最后,乡下人在城里人面前沉默寡言可以理解为是一种社会反应,表明卑微的人尽量不同比他高贵的人打交道,以免弄得狼狈不堪,因为他们生活不同,高贵的人不能了解乡下人的感情。只有城里爱唠叨的人才会跟乡下人用啰嗦语言来问他们一种难于表达的感情。一个豆腐小贩怎么会去挖掘死去爱人的尸体?对三三和她母亲来说,她们为什么不敢去堡子里见那位总爷?只有城里人习惯于问这种问题。乡下人无法用循辞、假话来回答城里人的问讯,只能“什么也不好说,只按照一个乡下人的方法,望望略显黄瘦了的白帽女人笑着”。他们中有的乡下人也并不那么冷淡。说实在的,他们比那些现代的小心谨慎的太太们要强得多,那种人“被冤了,不赌咒,也不哭”。“乡下人到集市做生意时,也要嚷嚷骂骂,加上习惯成交以前要盟神发誓,成交后还得在附近食棚子里去喝酒挂红,交易因而特别热闹。”(《长河》)

  在上一章中我们曾提到过,男女之间的爱情是民间活力的又一象征。沈从文在小说中特别爱写青春期乡下姑娘这种神秘玄妙的魅力。《柏子》中写水手柏子这种粗人,可算写得淋漓尽致,认为是男人活力的根源。在沈的小说中,爱情没有因为社会地位不同把性爱分隔开来,而受到不同的对待。贫穷雇农也有得到爱的机会,如《萧萧》和《雨后》,写了他们获得了乡下姑娘的爱情。在《柏子》、《丈夫》和《边城》中,沈从文想指出爱情的买卖(对当事人来说是经济上的必需)并不能阻碍乡下人跟所爱的人形成长期伴侣关系。妓女在尝到性的刺激的同时,还要与钟爱的人建立真诚的友谊,尽管她要靠接待客人来维持生计。《丈夫》中的主角也是出于妒忌吃醋,而不是由于谨慎小心。

  《夫妇》和《萧萧》中出现的人物则更为保守。儒家的态度是谴责一切婚外的性关系。然而,小说《萧萧》指出了童养习俗的不近人情,只惩罚怀了孕的人,生下来的如是个男孩,却一切罪过都不追究。当然,孩子的性别是由命运决定的;小说强调了萧萧无能为力的危险处境,使得她想变成一个女学生好离家外走。在别的小说里,如写边疆山区的阿黑、五明那种性的饥渴人物的圈子里,成年人简直可以宽恕那些通奸行为,特别是在青年和寡妇之间的有伤风化的行为。

  沈从文笔下的天真无邪的少女,也大都胸部隆起,洋溢着女性的魅力。在《边城》这类小说中,容许他们主动找对象,在汉人社会中这是少见的(苗民中可并不少见)。阿黑的爱情故事说明她年纪大些,比她喜欢的小伙子五明更有经验。然而在《采蕨》中,却是小小的五明采取主动。这就使这场两性之间的爱恋显得单纯自然。沈从文这位城市作家,把男女爱慕写成是太阳和暖引起的自然反应,那时雨后新晴,蕨草冒出了卷曲的新芽,阿黑姑娘对

  17

  爱情比五明要认真得多,可以说“过于认真”。表面上她对同小伙子五明办那件事心情十分矛盾,既喜欢又害怕。但她发现五明只是一个小孩子,因为在他把阿黑百般追求到手之后,似乎想悄悄不声张。

  沈从文写成年男人,特别是水手,就要粗鲁得多,把他们的男女之间关系写得毫不含糊,淋漓尽致。这种沅水流域的风情画沈曾一再描写过。他说,下层人民的咒骂,跟他们的绰号一样都富于创造性。他用有声有色的对话证明这一点。他们的咒骂,跟平常人的打架、喝酒、追女人一样,表现了他们生活中的果敢的一面,正像他们遇到危险时挺身而出、毫不畏缩一样。他们不像城里人,例如阿金,他们随时都准备冒险一试,跟人较量,把一切听之于命运。

  那么,什么是克制呢?在中国传统中对苦难命运逆来顺受,历来认为是乡下人的另一种果断形式。然而在20世纪,这种美德在优胜劣败的民族生存斗争中却是一种弱点,或者说是怯懦。沈从文现实主义作品中的乡下人,常常说起他们生活中的那个抽象命运,或者佛家说的前生罪孽报应。沈似乎也认为相信命运是使穷人能活下去的一种力量,虽然他在《湘西》这本游记里批判过他的同乡的保守退避思想和自暴自弃心情。在小说《会明》中,他又让他的主角的英雄主义在两方面出现。会明默默地随了所有同事的凌辱。然而他想到蔡锷将军的精神,使把同事们的自鸣得意都放在脑后,认为别人都不了解蔡将军。

  沈从文并没有完全掩饰乡下人的阴暗面。贵生由于“不能支配自己”而纵火,可能杀人或者自杀。《夫妇》写农村道德的一个弊病:不宽恕不遵守当地习俗的外人。《牛》写了乡下人最复杂的一面形象。大牛伯这名字说明他本人就像条牛。他穷,住在山寨里,吃的白薯饭,瞪眼看着他的牛被打伤。在这篇小说里,乡下人本身就是“压迫者”,因为他打伤了自己的“长工”,他认为是自己造的孽,几乎不敢在牛的跟前承认自己的弱点。牛会跟他过不去吗?可这位乡下人很冷静,他把所有家业都拿出来救他的“朋友”,用投资来偿还自己的罪孽。故事结尾是公家把全乡的牛都征用走了,老牛伯才后悔早知如此结局,不如当初索性把牛杀掉。这个故事不仅直截了当地反映了乡下人的心情,还表达了乡下人的社会地位。

  这样,沈从文不像张天翼那样,成为优秀的正统“现实主义”作家。张天翼笔下的乡下人既粗野又肮脏的形象能够令人信服。沈从文说他在《边城》中创造了一种“人生形式”,即“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就是说,它能使读者永志不忘,虽然这种写法并非出于杜撰。他的笔总带着深厚感情和地区偏爱,想在中国假设的单纯社会集团中找到希望。他了解中国穷乡僻壤的状况,为之写作。如果说,他把下层阶级理想化是因为自己地位提高了,感到有些负疚,可是你在他自然性的作品中找不到任何暗示。沈从文还是孩子时,出于年幼无知,曾经以“小少爷”身份取笑过更夫阿韩,可他在1926年写的小说中,并没有表示什么内疚。许多人

  18

  看不出沈从文作品中现实主义的广度,因为他坚持认为,中国下层人物能够活下来,完全是因为他们不单是一个物质的、社会的存在。看不到沈从文作品的社会广度,你就体会不到他的作品道义上的深远意义。再说,如果没有沈从文在他的作品里对他的故乡作了全面而现实的反映,许多中国人可能到现在仍会对湘西乡下人的言语、谈吐、行为和思想了解甚少。

  ——《沈从文传》,湖南文艺出版社,1992年

  19

推荐访问:萧萧的社会意义 萧萧 意义 社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