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洁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浅谈当前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缺失及解决途径6篇

发布时间:2022-11-13 10:40:05 来源:网友投稿

浅谈当前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缺失及解决途径6篇浅谈当前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缺失及解决途径  大学生劳动教育现状及对策探讨  作者:袁华高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7年第26期  摘要:劳动教育是大学生成长的重要基础,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浅谈当前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缺失及解决途径6篇,供大家参考。

浅谈当前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缺失及解决途径6篇

篇一:浅谈当前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缺失及解决途径

  大学生劳动教育现状及对策探讨

  作者:袁华高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7年第26期

  摘要:劳动教育是大学生成长的重要基础,但高校劳动教育长期受到忽视。在大众创业和高考招生“双轨制”改革背景下,重视劳动教育,有利于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可以采取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开设劳动教育课程、由学生承包校内服务型岗位和加强家校合作等方式开展劳动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劳动教育;缺失;意义;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6-0005-02

  一、高校劳动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国内部分高校开展了劳动教育活动,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教训,比如南昌大学在2014年9月1日在全校推行学生“自主保洁”,活动开展不到一周就遭到抵制,学生反对的理由主要是交费了就该享受服务,不该义务保洁;2015年贵州师范大学在全校推广劳动教育,通过义务劳动和有偿劳动相结合的形式,净化、美化了校园环境,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劳动意识。上述案例总体上反映了我国当前高校劳动教育的状况,即:

  (一)劳动教育普遍缺失

  高校几乎没有开展劳动教育。劳动教育没有列入国家教育大纲,导致高校普遍没有开设劳动教育课程。部分开展了劳动教育的高校存在劳动教育缺乏计划性、系统性和连续性,制度、师资、组织和场地保障薄弱,课程的教学计划不明确、教学内容单一、与学生专业和兴趣结合较少,实践教育缺乏、有劳无教和无用劳动等情形。

  (二)大学生综合素质欠缺

  1.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相对较差。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2010年国民体质检测公报》指出“大学生的耐力、速度、爆发力、力量素质继续出现下降”[1],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太少;大学生心理素质较差。主要表现为意志薄弱、依赖性强、情绪不稳、承受能力差、不适应环境等,容易因情感压力、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等导致抑郁乃至自杀。

  2.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薄弱。在应试教育环境及较大的就业压力下,大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习目的比较功利。由于在教学中理论与实践存在较大脱节,理论教育“窒息、摧残和扼杀创造性的禀赋和才能”[2],导致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较为薄弱。

  3.自我中心意识普遍较强,人际关系紧张。多数大学生从小脱离劳动,养成了自我中心意识,不懂得尊重和感恩。此外,由于升学和就业竞争激烈,导致一些大学生变得自私、冷漠,加剧了人际关系紧张。

  4.生活自理能力和职业素养较差。大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不强。家长和学校长期忽视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剥夺了学生发展生活技能的机会,导致许多大学生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由于缺乏劳动技能训练,学生缺乏认识自己的能力和相关规划,导致就业困难和不适应工作,需要重新培训才能适应工作。

  二、高校劳动教育缺失的原因

  大学生综合素质欠缺与劳动教育长期受忽视和缺乏相应的开展条件有密切关系。

  (一)应试教育模式的单一评价机制是导致劳动教育长期不受重视的主要原因

  高校重科研、轻教学和育人的办学导向使得劳动教育不受重视。高校的招生指标和教学经费等与科研项目挂钩,导致大部分高校关心教学基础设施和设备投入、课题申报等可量化的硬件指标,不关心软件建设。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对初次就业率的考核导致削减课外实践活动。一些高校为了抓就业率,到大二下学期就会“鼓励”学生减少社会实践,准备各类考试。

  (二)

  招生规模扩张迅速是导致劳动教育缺乏现实条件的重要原因

  由于高校扩招太快,教学基础设施和管理跟不上学生的需要,开展劳动教育缺乏相应的现实条件。由于劳动教育没有纳入考核,高校开展劳动教育需要付出大量的人、财、物资源以及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而进行理论教学的成本较低,导致许多学校没有开展劳动教育的动力和压力。

  三、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意义

  (一)劳动教育是促进人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

  教育与生产劳动实践相结合是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马克思指出,“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成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3],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指出,“教育与生产一体化的重要性,不仅在于这样做可以造就更熟练的劳动力,而且使教育与日新月异的劳动条件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并且有助于个人的全面发展。”[4]劳动教育是促进人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要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应使“智育、体育、德育、劳动教育和审美教育深入地相互渗透和相互交织在一起,使这几个方面的教育呈现一个统一的完整的过程。”[5]他特别强调劳动教育的作用,明确指出,“劳动以外的教育和没有劳动的教育是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的”[6],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劳动情感,充实精神生活,为生活做好准备,成为一个身心健全的人。

  (二)劳动教育是我国历史上的一条可贵经验

  我国历史上一直比较重视劳动教育。中国古代社会有“耕读传家”的传统,强调读书的目的在于“经世致用”,重视“知行合一”的教育方法。如《曾国藩家书》把曾氏家教的内容总结为八个方面:猪、蔬、鱼、书、早、扫、考、宝,其中养猪、种菜、养鱼、扫除等属于劳动教育。新中国成立后重视在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如1994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实施意见》第二十条强调指出:“各级各类学校都要进一步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采取多种形式促进学校教育与社会紧密结合”。可见,从历史经验看,割裂教育与劳动的联系会对人才培养带来不利影响。

  四、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对策

  (一)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计划

  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计划并进行考核。由于劳动教育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国家应将劳动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措施加以规定,并进行相应的考核,将劳动课程作为必修课程,学生的劳动素质状况作为评奖评优的重要依据,从政策上保障高校劳动教育的正常开展;建立劳动教育管理机制和保障机制。高校要建立校级和院级劳动教育管理

  机构,制定可行的实施方案,并在经费、师资、场地和工具等方面加强保障。设置劳动教师岗位,聘请社会优秀人才担任专兼职教师,重视对劳动课程教师进行教学技能培训。

  (二)开设劳动教育课程和基地

  坚持“生活即教育”的观点,开设贴近学生生活的劳动教育课程。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离开智育、德育,离开创造、兴趣和需求,劳动便成为学生的负担和累赘”[7],因此,要坚持以需求和兴趣为导向,开发丰富、实用、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如家政、礼仪、写作、工艺品和小吃制作等。帮助大学生提升生活技能、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为未来生活做好准备;统筹校内外资源建设劳动教育基地。整合高校乃至社会资源,跨学院、跨部门、跨校乃至跨社区共建劳动教育基地。整合校内军事训练、勤助岗位、体育文化艺术节、实习基地、科技园等实践平台,建立校企合作企业、农场、工厂和商场,为学生提供技能训练场地。

  (三)将校内服务型岗位面向学生承包

  将校内涉及学生服务的岗位划为义务服务岗和有偿服务岗。将部分后勤管理、环境卫生、学习辅导等岗位承包给学生,鼓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申请岗位,以提高办学效率,节约办学经费,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劳动技能。

  (四)加强家校合作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开展劳动教育需要加强学校与家庭的合作,通过开展劳动教育讨论,建立家长学校,开设家长网站、微信和热线等方式,增强学校与家长的互动,提高家长参与劳动教育的意识,建立家长督促学生完成劳动教育的制度,共同促进学生发展。

篇二:浅谈当前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缺失及解决途径

  当前大学生劳动教育缺失的原因分析

  1劳动的概念及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认为:劳动,是发生在人与自然界之间的活动。劳动的实质就是通过人的有意识的、有一定目的的自身活动,来调整和控制自然界,使之发生物质变换,即改变自然物的形态或者性质,从而达到为人类生活和自身需要服务的目的。因此,马克思认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劳动是整个生命世界共有的现象。英国著名人类学家在对人类及动物界的起源及进化过程进行了科学、系统的研究论证后得出结论,即从生物进化论的观点来看,劳动不仅仅存在于人类自身。事实上,自然界的所有动物种群都是通过不同形式的劳动来维持其自身的存在与进化的。我国新文化运动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严复,在对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所著的《物种起源》一书进行翻译后,得出生物进化的核心理论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一观点,从本质上也说明动物通过劳动来适应自然条件的变化的意义。因此,有理由认为,劳动是动物进化的重要手段,而且是唯一手段。

  那么,劳动的具体概念是什么呢?通常认为,劳动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使用劳动工具所进行的有目的的生产活动,是生产的最基本内容。劳动是人类本身对自然界与社会关系的积极改造,其根本标志在于制造工具。劳动是整个人

  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它既是人类社会从自然界独立出来的基础,又是人类社会区别于自然界的重要标志。

  人类通过劳动所生产出的所有财富,都是劳动力、生产工具、劳动对象这三种基本要素共同作用的产物,而劳动力则是其中的决定因素。众所周知,劳动不仅创造了文明,劳动也创造了财富,劳动又促进了人类发展,推动人类历史不断前进。

  劳动是生存的需要,是生活的需要,也是生命的需要,更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需要。人们只有通过劳动,才能改变自己,改善生活,改造世界。劳动是人类健康和智慧的源泉,也是快乐和进步的手段。人与大多数动物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人类的劳动是主动的、有智慧的劳动,是通过制造工具来达到目的的劳动,而大多数动物则是被动地劳动。然而,笔者认为,尽管动物不能够制造工具来进行劳动,但是譬如蜜蜂筑巢、蚂蚁“盖楼”等行为,足以说明动物也在运用它们的手脚和头脑来进行劳动。唯一遗憾的是,动物在劳动中体现出来的智慧与快乐,人类到目前为止还不足以完全地读懂它们而已。

  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时候,常常会提到人性。人们都明白,既然人类来源于动物,那么人类也必然具有动物的很多本性,即动物性。也就是说,人性存在两面性,即人性的一面和动物性的一面。换言之,就是人性的善与恶并存于一身。人性的善表现为勤劳、善良、克制、节俭、尊重、感恩等;而人性的恶则表现为懒惰、邪恶、放纵、浪费、好斗、无情等。作为教育者,如何

  通过教育来弘扬人性,扼制动物性,使人类社会健康、有序、稳定地发展和进步,就是需要共同思考的重要命题。而这一切教育的根本,就在于劳动教育。

  劳动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马克思说:“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个小孩子都知道的。”更何况所面对的是具有一定知识积累和文化底蕴的大学生。因此,面对目前大学生劳动意识淡薄,劳动习惯缺失的现象,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并且认真分析研讨,找出教育的针对性。

  2当前大学生劳动教育缺失现象及原因分析

  与多年以前的往届大学生相比,最近几年大学生劳动教育缺失现象越来越严重,其主要表现为:1)缺乏劳动意识,好吃懒做,作风散漫,思想懒惰;2)缺乏环境意识,随地丢垃圾现象严重,部分班级整体卫生状况堪忧;3)缺乏责任心,自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非值日时间不肯义务劳动,缺乏奉献精神;4)浪费现象严重,消费奢侈,不珍惜父母和别人的劳动果实,尤其是浪费粮食;5)缺乏吃苦耐劳精神,抗挫折能力下降,性格脆弱,易怒,任性,娇气等;6)大学毕业生就业反馈信息中,不能适应工作环境、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较差等反馈评价比例呈上升趋势。

  上述现象越来越多地表现在大多数学生身上,现状令人担忧。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综合上述现象,认真分析和研究造

  成这些现象的原因,笔者认为,以下几种因素值得注意和引起思考。

  1)中国特殊的独生子女现象,造成过分集中的家庭关爱,正在日益剥夺孩子劳动的意识和权利。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尤其是在计划生育政策下,独生子女成为每个家庭的重中之重,掌上明珠。以前分给几个甚至十几个子女的爱,全部集中在一个孩子身上。由于两代长辈共同关爱一个孩子,导致家长承担了孩子成长过程中所应承担的一切自我劳动的义务,家庭的溺爱和事事包办,于无意识中剥夺了孩子成长所必需的劳动意识教育和劳动权利。比如,每天都会看到在接送孩子上学的路上,年迈的爷爷、奶奶或者父母任劳任怨地替孩子背着书包;在公共汽车上,已经十几岁的孩子心安理得地坐在座位上,对旁边站着的家长视而不见,脸上看不到丝毫的同情与感恩,对于孩子时常表现出的谦让,家长总是会理所当然地回绝,将孩子感恩的火花无情地熄灭,并且认为这就是爱。

  2)社会和家庭条件的优越,弱化了孩子对劳动的需求。家境优越、社会富有、时代进步为当代学生提供了优越的成长条件。但大部分学生并没有充分利用,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出现好逸恶劳的不良发展倾向。很多孩子甚至连最基本的生活用品都分辨不清,连最基本的生活能力都不具备。作为教师,经常会看到,每年新生入学时,学生的一切事务全部由家长代为打理,很多女孩子连袜子都不会洗,甚至连床铺都不会整理,这种由于家长的

  爱而剥夺孩子劳动能力和生存能力的现实,着实令人担忧。

  3)高考制度下的学校对学生劳动教育的削弱甚至消除。绝大部分中小学一味抓升学率,重智育轻劳动教育的现象普遍存在。劳动这一概念,在很多学校被个别教师扭曲异化成为惩罚“问题”学生的手段,导致更多学生对正常劳动产生反感和抵触情绪,完全背离劳动光荣这一积极概念,反而形成劳动可耻的错误观念,进而躲避、厌恶劳动。而好逸恶劳的恶习一旦养成,绝非朝夕之力所能改变。

  4)纷繁复杂的网络环境给学生带来的种种消极影响。偶像剧的盛行,是影响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因素,很多剧中角色都是富家公子或小姐,优越的生活环境,使他们恃宠而骄、任性放纵。而这样的一些角色塑造,给学生带来的更多的是负面影响,他们向往剧中角色的优越生活,却不知道用什么方式达到目的才是正确的选择。因此,他们不能面对现实,对自己的父母、学校及生活环境形成越来越严重的抱怨情绪,不劳而获却不觉得满足,而且毫不感恩。

  此外,造成当前大学生劳动教育缺失的原因还有很多,必须认真分析,高度重视,深刻剖析,并认真探索和实践,帮助学生填补缺失,使他们形成健康、正确的劳动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3结语

  劳动是构建和谐社会大厦的基石。社会主义荣辱观中提出“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特别强调了劳动的光荣

  与劳动教育的重要性。笔者认为,劳动光荣不同于一般的道德观,它对人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是非观上,更表现在实践和行为中。从意识到行为是一个长期的内化过程,而这个内化过程,就需要教育机构和教育者经过不懈的探索和努力,才能帮助学生完成。

篇三:浅谈当前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缺失及解决途径

  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路径

  作者:吴玉涛

  冯雅静

  来源:《教育文化论坛》2021年第02期

  摘要:在高校开展劳动教育,对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育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具有民族特色的贵州高校作为劳动教育研究对象,深刻剖析目前劳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就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路径提出建议:因地制宜开展劳动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不断提升劳动技能,改善高校劳动教育现状,使高校劳动教育更具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关键词:高校;劳动教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40-01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615(2021)02-0074-05DOI:10.15958/j.cnki.jywhlt.2021.02.00112020年3月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作出了部署[1]。加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涵养深厚的劳动情怀,对实现人才培养“五育”并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从高校劳动教育的角度出发,论述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价值,并通过对高校劳动教育现状的分析,提出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路径。

  一、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价值

  高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承担社会服务职能的载体与结合点,立足于融入地区、服务地区,与地区同步,特色与地区辉映,文化与地区交融,服务与地区共赢。首先,高校承担着输送人才的重要任务,劳动教育不仅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础,更是关系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未来;其次,劳动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抓手,对塑造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大学生具有重要意义,劳动教育可使青年学生获得正确的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劳动情感、劳动精神,有利于形成自主多元的、积极的择业观、就业观,提升创新创业主动性。

  1.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成为社会发展的专业人才

  “互联网+”、大数据信息微传播的时代,给良莠不齐、愚昧低俗的劳动价值观传播带来可乘之机,对大学生劳动价值观产生了不利影响,在高校一定程度上存在不爱劳动、轻视劳动、逃避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一些大学生沉浸在“上了大学就可以一劳永逸”的美梦中,认为只要大学毕业就能轻轻松松地找到工作,大学期间的劳动教育纯属浪费时间,是可有可无的形式主义。对于学校组织的劳动活动,部分同学片面地认为会影响学习,打乱学习计划,从而加重学习的负担和压力,“进而排斥劳动、不想劳动、不愿劳动”[2]。还有部分大学生由于被父母过度娇宠,自理、自立能力差,缺少主动劳动的意识……这些现象均与他们具有不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有很大关系。因此,高校开展劳动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引导他们尊重每一个劳动者,珍惜来之不易的劳动成果;可以促使他们亲身体验劳动,认同并自觉践行劳动观,不断提升各方面的能力。

  2.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积极的就业观,提高就业技能

  近年来,高等教育不断发展,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也在不断攀升,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在多元化的社会,各种不良社会思潮影响着大学生的劳动观,从而制约了大学生的就业观:一方面,部分学生在校期间缺少劳动实践,求职过程中空有理论而缺乏动手实践能力,对企业的专业培训心高气傲、眼高手低,缺少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劳动精神。另一方面,学生对就业问题重视程度不高。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主体就业意识淡薄,部分毕业生三月份才开始准备就业;更有的甚至消极待业,存在“佛系”的就业观,认为找工作就是“找关系,走后门”,对“逢进必考”的就业形势缺少了解,存在急功近利的就业观。因此,在高校开展劳动教育,能够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从而在就业过程中树立积极向上的就业观,理性地选择就业岗位,有效应对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最后,高校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能够调动学生的劳动积极性,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情怀。学生们积极参加学校、社会组织的志愿者服务、社会实践等劳动教育,可以积累经验,提高各方面的劳动实践技能和能力,补齐自身“短板”;增强对最新就业形势的了解,在提升自身劳动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同时,为就业所需的技能奠定良好基础,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就业率,改善就业难的现象。

  二、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现实困境

  1.劳动教育课程弱化,缺少特色劳动实践课程

  在课程设置方面,劳动教育存在“只见课表,不见课堂”的现象。首先,部分高校在劳动教育课程设置时更多地会考虑不占用学生上课时间,不影响专业课的时间,安排在学校没课的时间,形式单一,内容单调,缺少特色。部分高校认为,“劳动教育会耽误大学生学习文化知识、消耗资金、浪费师生的精力和时间”[3],对劳动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认识和理解不够。在课程讲授过程中更多的是倾向于理论宣讲,泛泛而谈,缺乏深度和高度,同时弱化了劳动观念的引导与教育,“课程设置不连贯、不联动,实施方式不衔接、不兼容,缺乏整合效应”[4],使大学生对劳动教育这一概念模糊不清。资源和资金投入有限,对于劳动教育实践所需的设备、工具和场地等物资保障不能很好地进行相应的配备,影响了劳动教育实践开展的效果。其次,受错误劳动观影响,部分学生轻视劳动、厌恶劳动、鄙视劳动。同时,对劳动教育的认识还不到位,重视程度不高。部分高校过度强调劳动与实践,把劳动教育简单理解为打扫卫生、清洁校

  园、綠化、除草,劳动的教育功能被弱化,在劳动教育课程中未能充分体现劳动价值观的宣传和引导,缺少对劳动习惯和劳动观念的培养。再次,高校在劳动教育课程方面,“民族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不足,没有充分挖掘地方具有地域性、民族性和文化特性的劳动课程资源”[5],未能打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课程体系,劳动教育课程特色不明显。劳动教育课程缺乏与地区发展实际相结合来开设课程,特色劳动课程没能得到很好的重视和发展。

  2.劳动意识淡薄,劳动素养不高

  大学生学习能力强,接受新鲜事物快,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中心感,但受亚文化、短期功利主义等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部分学生劳动意识淡薄。例如,在面对劳动课程时习惯性地思考劳动教育“有用”或“无用”的问题。由于父母的溺爱和纵容,部分学生养尊处优,学习怕苦怕累,劳动意识淡薄,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多元思想文化的交流碰撞中,一些大学生的劳动观念偏离了主流价值观,从而出现了劳动认同危机。例如,部分大学生迷恋于吃喝玩乐的幸福观,奉行享乐主义,崇拜金钱,互相攀比,追求名牌,超前消费。这些现象都是大学生劳动观念扭曲、劳动意识淡薄的表现。

  3.劳动价值观认识偏失,择业观、就业观虚化

  “90后”“00后”的大学生受各种不良社会思潮的冲击,佛系、宅男宅女等的背后是劳动价值观认识偏失的体现。首先,在校期间缺少相关劳动教育价值观的引导和培养,导致部分大学毕业生在择业、就业过程中形成了一种“佛系”就业观:“高薪”已不再是他们求职的最终目标,而是选择“慢就业”等方式,大量毕业生热衷于考公务员、事业单位、考研或出国深造;对待职场不走心,工资待遇不关心,热衷于健身房、下午茶等个人工作环境舒适度。“佛系”就业观的出现,正是高校劳动教育引导缺失的体现。对大学生而言,劳动观影响择业观,正确的劳动观是大学生顺利就業、择业的前提条件。在“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就业趋势下,大学生更应该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来引领择业观、就业观。其次,国家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部分学生仅凭一股热情就去创业[6],对创业的未知风险预估不足。以上现象的存在,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学校劳动教育价值观引导弱化,劳动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不足,劳动教育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

  4.劳动教育考核机制不健全,师资队伍薄弱

  部分高校劳动教育管理和考核机制不健全,缺乏规范化的劳动教育管理和考核标准、评价制度体系,不同高校劳动教育考核机制和标准也存在较大差异。例如,部分高校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虽然设立了劳动教育专题课程,但结果导向明显,育人导向及过程性考核不足”[7],劳动课程配套资源缺乏。部分高校虽然组织了学生在校内外开展劳动实践活动,但学生对劳动教育的重视度不高,甚至成为部分学生观光游玩的体验,劳动教育异化为“乡村一日游”“观光旅游、参观考察”[8]。还有一些高校对劳动教育的认识不足,停留在传统开设课程、完成课程的教学模式上,导致劳动教育只有劳动而缺少教育引导。

  高校劳动教育师资队伍是影响劳动教育开展效果的关键性因素。高校教育长期以来就存在师资力量薄弱的现象,“具有专业基础、专业功底的劳动教师数量严重不足”[9],缺少专职和专兼职结合的劳动教育教师,师资整体水平有待提升。同时,受经济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投入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经费极为有限,师资保障政策相对滞后,教学条件艰苦;受待遇保障、编制、职称评定、考核机制、工作条件等因素影响,对高层人才吸引力弱,存在人才流失现象,专兼职教师整体数量偏少,阻碍了劳动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师资短缺现象较为突出。

  三、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路径

  1.创新劳动教育课程形式,增加特色劳动课程建设

  首先,创新劳动教育实践课程形式,增开特色劳动教育实践课程,增强劳动教育时代性,开创劳动教育“互联网+”新形式。可以开设特色实践课程,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室,开展特色校园文化活动等。例如,在贵州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创建中,可深入挖掘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传统生产工艺和技术,增强民族民间文化课程资源开发、技术技艺创新和教育传承培养。依托民族民间劳动教育创新创业团队、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名师工作室等,鼓励绣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参与高校劳动教育课程,聘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担任高校专兼职教师、民族特色教育实践带头人、教学顾问、专兼职教师等,旨在打造具有贵州民族特色的劳动课程,进而实现贵州民族民间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传承。一方面,可以锻炼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大学生传承民族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文化技艺的传承。在营造高校优秀传统文化校园氛围的同时,增强特色劳动课程的创建,打造丰富多彩的特色劳动教育模式,培养一批传承贵州民族民间特色文化的技能人才。另一方面,可与云计算、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相衔接,创新劳动教育新形式,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搭建网络空间、虚拟环境教学情景,鼓励学生运用多元学科知识,开展创造性劳动。在特色劳动课程创建过程中,应注重“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化元素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重点构建民间艺术与文化创意、民族工艺与文创旅游商品开发、传统技艺与3D数字媒体传承保护等劳动课程,创建特色劳动教育与时代特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其次,加快特色劳动教育平台的搭建,打造“双创+劳动教育”模式[10],通过已有的“校农结合”模式,借助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及民族地区高校资源,创建、联建或共享劳动实践基地,推动特色劳动教育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相结合等一系列“劳动+”课程,创建形式多样、更加健全的特色社会实践平台。加快课堂教学平台与特色社会实践平台融合,实现平台间的有效联动,搭建课上课下、校内校外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平台,将劳动教育与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职业技能学习相融合。

  2.增强劳动意识,提高劳动素养

  首先,要从改变劳动教育观念,增强大学生劳动意识,提高劳动素养和劳动的积极性开始。应将“三全育人”“五育并举”有机融合,把劳动教育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方式。在高校开展劳动教育课程的过程中,应把劳动课程理论学习、实践锻炼、习惯养成等纳入劳动教育的全过程,旨在加强“劳动思想教育、劳动技能培育和劳动实践锻炼”[11]。

  其次,在学校成立劳动教育工作委员会,出台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推动劳动教育的落地。学校可以通过毕业实习、社会实践、创新创业、民族特色手工课、志愿者服务等多种方式,丰富劳动教育的形式,增强高校学生劳动教育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参与式、体验式等多种形式深刻领会劳动文化传统,体验劳动,在劳动中学、做、悟,增强劳动意识,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通过劳动不断提高自身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提高劳动素养。

  大学生学习能力强,接受新鲜事物快,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中心感,但受亚文化、短期功利主义等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部分学生劳动意识淡薄。例如,在面对劳动课程时习惯性地思考劳动教育“有用”或“无用”的问题。由于父母的溺爱和纵容,部分学生养尊处优,学习怕苦怕累,劳动意识淡薄,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多元思想文化的交流碰撞中,一些大学生的劳动观念偏离了主流价值观,从而出现了劳动认同危机。例如,部分大学生迷恋于吃喝玩乐的幸福观,奉行享乐主义,崇拜金钱,互相攀比,追求名牌,超前消费。这些现象都是大学生劳动观念扭曲、劳动意识淡薄的表现。

  3.劳动价值观认识偏失,择业观、就业观虚化

  “90后”“00后”的大学生受各种不良社会思潮的冲击,佛系、宅男宅女等的背后是勞动价值观认识偏失的体现。首先,在校期间缺少相关劳动教育价值观的引导和培养,导致部分大学毕业生在择业、就业过程中形成了一种“佛系”就业观:“高薪”已不再是他们求职的最终目标,而是选择“慢就业”等方式,大量毕业生热衷于考公务员、事业单位、考研或出国深造;对待职场不走心,工资待遇不关心,热衷于健身房、下午茶等个人工作环境舒适度。“佛系”就业观的出现,正是高校劳动教育引导缺失的体现。对大学生而言,劳动观影响择业观,正确的劳动观是大学生顺利就业、择业的前提条件。在“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就业趋势下,大学生更应该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来引领择业观、就业观。其次,国家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部分学生仅凭一股热情就去创业[6],对创业的未知风险预估不足。以上现象的存在,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学校劳动教育价值观引导弱化,劳动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不足,劳动教育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

  4.劳动教育考核机制不健全,师资队伍薄弱

  部分高校劳动教育管理和考核机制不健全,缺乏规范化的劳动教育管理和考核标准、评价制度体系,不同高校劳动教育考核机制和标准也存在较大差异。例如,部分高校对劳动教育的

  重视程度不高,“虽然设立了劳动教育专题课程,但结果导向明显,育人导向及过程性考核不足”[7],劳动课程配套资源缺乏。部分高校虽然组织了学生在校内外开展劳动实践活动,但学生对劳动教育的重视度不高,甚至成为部分学生观光游玩的体验,劳动教育异化为“乡村一日游”“观光旅游、参观考察”[8]。还有一些高校对劳动教育的认识不足,停留在传统开设课程、完成课程的教学模式上,导致劳动教育只有劳动而缺少教育引导。

  高校劳动教育师资队伍是影响劳动教育开展效果的关键性因素。高校教育长期以来就存在师资力量薄弱的现象,“具有专业基础、专业功底的劳动教师数量严重不足”[9],缺少专职和专兼职结合的劳动教育教师,师资整体水平有待提升。同时,受经济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投入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经费极为有限,师资保障政策相对滞后,教学条件艰苦;受待遇保障、编制、职称评定、考核机制、工作条件等因素影响,对高层人才吸引力弱,存在人才流失现象,专兼职教师整体数量偏少,阻碍了劳动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师资短缺现象较为突出。

  三、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路径

  1.创新劳动教育课程形式,增加特色劳动课程建设

  首先,创新劳动教育实践课程形式,增开特色劳动教育实践课程,增强劳动教育时代性,开创劳动教育“互联网+”新形式。可以开设特色实践课程,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室,开展特色校园文化活动等。例如,在贵州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创建中,可深入挖掘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传统生产工艺和技术,增强民族民间文化课程资源开发、技术技艺创新和教育传承培养。依托民族民间劳动教育创新创业团队、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名师工作室等,鼓励绣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参与高校劳动教育课程,聘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担任高校专兼职教师、民族特色教育实践带头人、教学顾问、专兼职教师等,旨在打造具有贵州民族特色的劳动课程,进而实现贵州民族民间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传承。一方面,可以锻炼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大学生传承民族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文化技艺的传承。在营造高校优秀传统文化校园氛围的同时,增强特色劳动课程的创建,打造丰富多彩的特色劳动教育模式,培养一批传承贵州民族民间特色文化的技能人才。另一方面,可与云计算、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相衔接,创新劳动教育新形式,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搭建网络空间、虚拟环境教学情景,鼓励学生运用多元学科知识,开展创造性劳动。在特色劳动课程创建过程中,应注重“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化元素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重点构建民间艺术与文化创意、民族工艺与文创旅游商品开发、传统技艺与3D数字媒体传承保护等劳动课程,创建特色劳动教育与时代特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其次,加快特色劳动教育平台的搭建,打造“双创+劳动教育”模式[10],通过已有的“校农结合”模式,借助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及民族地区高校资源,创建、联建或共享劳动实践基地,推动特色劳动教育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相结合等一系列“劳动+”课程,创建形式多样、更加健全的特色社会实践平台。加快课堂教学平台与特色社会实践平台融合,实现平台间的有效联

  动,搭建课上课下、校内校外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平台,将劳动教育与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职业技能学习相融合。

  2.增强劳动意识,提高劳动素养

  首先,要从改变劳动教育观念,增强大学生劳动意识,提高劳动素养和劳动的积极性开始。应将“三全育人”“五育并举”有机融合,把劳动教育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方式。在高校开展劳动教育课程的过程中,应把劳动课程理论学习、实践锻炼、习惯养成等纳入劳动教育的全过程,旨在加强“劳动思想教育、劳动技能培育和劳动实践锻炼”[11]。

  其次,在学校成立劳动教育工作委员会,出台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推动劳动教育的落地。学校可以通过毕业实习、社会实践、创新创业、民族特色手工课、志愿者服务等多种方式,丰富劳动教育的形式,增强高校学生劳动教育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参与式、体验式等多种形式深刻领会劳动文化传统,体验劳动,在劳动中学、做、悟,增强劳动意识,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通过劳动不断提高自身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提高劳动素养。

  大学生学习能力强,接受新鲜事物快,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中心感,但受亚文化、短期功利主义等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部分学生劳动意识淡薄。例如,在面对劳动课程时习惯性地思考劳动教育“有用”或“无用”的问题。由于父母的溺爱和纵容,部分学生养尊处优,学习怕苦怕累,劳动意识淡薄,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多元思想文化的交流碰撞中,一些大学生的劳动观念偏离了主流价值观,从而出现了劳动认同危机。例如,部分大学生迷恋于吃喝玩乐的幸福观,奉行享乐主义,崇拜金钱,互相攀比,追求名牌,超前消费。这些现象都是大学生劳动观念扭曲、劳动意识淡薄的表现。

  3.劳动价值观认识偏失,择业观、就业观虚化

  “90后”“00后”的大学生受各种不良社会思潮的冲击,佛系、宅男宅女等的背后是劳动价值观认识偏失的体现。首先,在校期间缺少相关劳动教育价值观的引导和培养,导致部分大学毕业生在择业、就业过程中形成了一种“佛系”就业观:“高薪”已不再是他們求职的最终目标,而是选择“慢就业”等方式,大量毕业生热衷于考公务员、事业单位、考研或出国深造;对待职场不走心,工资待遇不关心,热衷于健身房、下午茶等个人工作环境舒适度。“佛系”就业观的出现,正是高校劳动教育引导缺失的体现。对大学生而言,劳动观影响择业观,正确的劳动观是大学生顺利就业、择业的前提条件。在“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就业趋势下,大学生更应该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来引领择业观、就业观。其次,国家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部分学生仅凭一股热情就去创业[6],对创业的未知风险预估不足。以上现象的存在,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学校劳动教育价值观引导弱化,劳动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不足,劳动教育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

  4.劳动教育考核机制不健全,师资队伍薄弱

  部分高校劳动教育管理和考核机制不健全,缺乏规范化的劳动教育管理和考核标准、评价制度体系,不同高校劳动教育考核机制和标准也存在较大差异。例如,部分高校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虽然设立了劳动教育专题课程,但结果导向明显,育人导向及过程性考核不足”[7],劳动课程配套资源缺乏。部分高校虽然组织了学生在校内外开展劳动实践活动,但学生对劳动教育的重视度不高,甚至成为部分学生观光游玩的体验,劳动教育异化为“乡村一日游”“观光旅游、参观考察”[8]。还有一些高校对劳动教育的认识不足,停留在传统开设课程、完成课程的教学模式上,导致劳动教育只有劳动而缺少教育引导。

  高校劳动教育师资队伍是影响劳动教育开展效果的关键性因素。高校教育长期以来就存在师资力量薄弱的现象,“具有专业基础、专业功底的劳动教师数量严重不足”[9],缺少专职和专兼职结合的劳动教育教师,师资整体水平有待提升。同时,受经济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投入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经费极为有限,师资保障政策相对滞后,教学条件艰苦;受待遇保障、编制、职称评定、考核机制、工作条件等因素影响,对高层人才吸引力弱,存在人才流失现象,专兼职教师整体数量偏少,阻碍了劳动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师资短缺现象较为突出。

  三、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路径

  1.创新劳动教育课程形式,增加特色劳动课程建设

  首先,创新劳动教育实践课程形式,增开特色劳动教育实践课程,增强劳动教育时代性,开创劳动教育“互联网+”新形式。可以开设特色实践课程,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室,开展特色校园文化活动等。例如,在贵州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创建中,可深入挖掘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传统生产工艺和技术,增强民族民间文化课程资源开发、技术技艺创新和教育传承培养。依托民族民间劳动教育创新创业团队、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名师工作室等,鼓励绣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参与高校劳动教育课程,聘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担任高校专兼职教师、民族特色教育实践带头人、教学顾问、专兼职教师等,旨在打造具有贵州民族特色的劳动课程,进而实现贵州民族民间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传承。一方面,可以锻炼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大学生传承民族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文化技艺的传承。在营造高校优秀传统文化校园氛围的同时,增强特色劳动课程的创建,打造丰富多彩的特色劳动教育模式,培养一批传承贵州民族民间特色文化的技能人才。另一方面,可与云计算、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相衔接,创新劳动教育新形式,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搭建网络空间、虚拟环境教学情景,鼓励学生运用多元学科知识,开展创造性劳动。在特色劳动课程创建过程中,应注重“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化元素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重点构建民间艺术与文化创意、民族工艺与文创旅游商品开发、传统技艺与3D数字媒体传承保护等劳动课程,创建特色劳动教育与时代特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其次,加快特色劳动教育平台的搭建,打造“双创+劳动教育”模式[10],通过已有的“校农结合”模式,借助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及民族地区高校资源,创建、联建或共享劳动实践基地,推动特色劳动教育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相结合等一系列“劳动+”课程,创建形式多样、更加健全的特色社会实践平台。加快课堂教学平台与特色社会实践平台融合,实现平台间的有效联动,搭建课上课下、校内校外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平台,将劳动教育与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职业技能学习相融合。

  2.增强劳动意识,提高劳动素养

  首先,要从改变劳动教育观念,增强大学生劳动意识,提高劳动素养和劳动的积极性开始。应将“三全育人”“五育并举”有机融合,把劳动教育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方式。在高校开展劳动教育课程的过程中,应把劳动课程理论学习、实践锻炼、习惯养成等纳入劳动教育的全过程,旨在加强“劳动思想教育、劳动技能培育和劳动实践锻炼”[11]。

  其次,在学校成立劳动教育工作委员会,出台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推动劳动教育的落地。学校可以通过毕业实习、社会实践、创新创业、民族特色手工课、志愿者服务等多种方式,丰富劳动教育的形式,增强高校学生劳动教育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参与式、体验式等多种形式深刻领会劳动文化传统,体验劳动,在劳动中学、做、悟,增强劳动意识,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通过劳动不断提高自身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提高劳动素养。

篇四:浅谈当前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缺失及解决途径

  大学生劳动教育缺失现象及解决措施

  劳动教育是以个体直接参与实践活动为基础,强调实际动手操作为原则,使个体身心等各方面得到相应发展的教育理念。内容包括:生产技术劳动、社会公益劳动、生活服务劳动。大学生劳动教育以大学生为研究本体,探讨劳动教育对大学生的影响,为更好地适应社会做好早期教育准备。

  一、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必要性

  1.从生物进化论观点来看,劳动教育是人类乃至动物进化的重要手段[1]。

  人类从类人猿进化到人的漫长历史进程中,由于偶然的协同以保证生命活动的延续,使人逐步从自然属性中解放出来。在共同的劳动实践中,逐步学会了各种生产生活技能。恩格斯详细地考察了劳动使人从猿到人进化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指出劳动是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以至于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2]。他强调劳动是区别人与猿的唯一手段。由于劳动,我们的身体各项机能获得相应的发展,从而灵活地适应各种复杂的环境变化,产生更多的、复杂的动作技能。劳动是人类健康和智慧的源泉,也是快乐和进步的手段[3]。离开了劳动,人类将难以生存,社会的有序运转将会受到威胁。因此任何一个民族要生存、发展、强盛,民众要幸福安康都必须以劳动作为基本前提。2.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认为,劳动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是指具有一定劳动能力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借助一定的工具改造客观物质对象,以满足自己需要的有目的活动。人类在各项社会劳动中,生理、心理、智能获得不断发展,使得各种知识、技能、文化不断创新和传承。改造客观物质对象满足需要的过程,实际上是参与社会化的过程,通过劳动,人类逐步掌握了社会化的经验、规律,使自身的价值追求、行为准则趋于社会主流价值取向。同时,劳动过程也是塑造个性化的过程,在劳动中砥砺劳动者本身的个性特征。

  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是人类社会形成、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马克思曾指出,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就会灭亡。劳动于个人身心发展于社会进步的作用表明,实现共产主义没有捷径,只有依靠踏实有序的劳动。

  /4

  3.从社会学角度认识,劳动与生活息息相关。

  我国人民素以勤劳、勇敢对外著称,热爱劳动,尊重劳动是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劳动创造财富和幸福生活已得到广泛认同,并成为人们生生不息、顽强奋斗的动力。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社会主义荣辱观鞭笞着我们义无反顾地争做勤劳节俭的民众,任何轻视劳动,将自身凌驾于劳动之上的行为都,是与社会发展背道而驰的。

  劳动与个体具体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在日常生活中,无时无刻不享受着他人的辛苦劳动给我们带来的便捷,在享受别人的劳动成果的同时,个体也应当履行劳动的义务。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偏废其一,必须在享受他劳动成果的同时付出自己的劳动作出相应的回报。

  4.从现实生活角度看,劳动教育的缺失正成为当代大学生自我发展的瓶颈。

  近些年来,由于劳动教育的缺失,大学生群体中暴露出许多问题:自立自强性较差,缺少吃苦耐劳埋头实干精神,好吃懒做……大学毕业生就业反馈信息显示,不能适应工作环境,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较差等评价意见呈增加趋势[4],因为缺少对大学生进行劳动教育而导致的问题,已经影响到大学生未来的工作、生活,应当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二、当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缺失的原因分析

  1.知识本位思想根深蒂固。

  我国传统儒学注重对知识的传授,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对立起来,甚至轻视体力劳动,这种思想在当今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仍有影响,一些大学生只重视书本知识的学习,轻视劳动实践,把获取知识、文凭作为重要目标,关注学生理论的积累,忽视了劳动实践对提高自身综合能力的作用。

  2.社会风气影响劳动价值选择。

  当前急功近利的风气在社会各领域大行其道。为了追求成果的速显性,人们变得功利、急躁和冒进,忽略了生活过程中的细节问题。相比劳动实践获得的直接经验和知识,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呈现间接经验或知识显得更加方便快

  /4

  捷。在自己没有真正体会、理解的时候,对别人的成果加以应用,解决实际问题,达到不劳而获的“效果”。

  3.劳动管理机制未落实处。

  部分学校虽然开设了大学生劳动教育课,但仅是考查科目作为学期考核,缺乏激励性的管理方案,导致部分师生轻视劳动课,弄虚作假的行为频频出现。粗放式的教学管理方式,造成学生综合素质普遍降低。由此可见,没有相关制度的保障,是劳动教育缺失的原因之一。

  三、大学生劳动教育势在必行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明确指出:“加强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教育,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和内容。”大学生作为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群体,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产生广泛而普遍的影响,大学劳动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知识结构、人格、能力的健全及奉献社会将产生深远影响。

  1.劳动教育回归教育改革体系。

  上世纪六十年代,受苏联劳动教育思潮的影响,我国学校教育中开展了广泛的劳动教育,“上山下乡”、“知识青年接受劳动再改造”的口号,在当今社会功利性盛行的年代,仍然很有必要。劳动教育不能成为一纸空文,应纳入教育改革长期发展规划,制度化、规范化。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将劳动教育纳入学校绩效考核与学生成绩考核之中。各级教育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各级各类学校劳动教育实施状况的监管,做好指导高校劳动教育的工作。

  2.生活劳动回归学生个体。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自我清理环境卫生,在大学却被相关卫生管理人员包办了。这一劳动活动的中止,使大学生的劳动活动更少,滋生了懒惰情绪,丧失了劳动责任感。因此,大学应当把学生清洁校园的责任和义务归还学生,在环卫劳动中接受教育,增强劳动光荣感和责任感,强化劳动意识,营造一种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校园氛围。

  3.家校双边协同推进。

  /4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两种教育形式,应当有效地统合起来,共同做好大学生的劳动教育工作。对家庭而言,大学生的心理、生理各项指标已趋于成熟,拥有独立处理生活事务的能力。因此,家长要放“权”,给予更多的生活自理,必要时对他们进行适当的劳动锻炼,切勿包办一切事情。在学校,应当优化整合勤工俭学以及社会实习实践资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热心于社会劳动实践的学生给予相应奖励。以激发周边同学的劳动意识,鼓励更多的大学生投入到劳动实践中。

  总之,劳动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生存发展意义重大,是大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自我的重要途径。笔者呼吁:全社会应当重视大学生的劳动教育,将大学生真正培养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四有”新人。

  /4

篇五:浅谈当前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缺失及解决途径

  大学生劳动教育缺失现象及解决措施

  摘要: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针对当前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严重缺失问题,分析缺失的主要原因指出大学生劳动技能的必要性,旨在引起社会对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视,做好大学生劳动教育工作。

  关键词:大学生劳动教育必要性原因分析

  劳动教育是以个体直接参与实践活动为基础,强调实际动手操作为原则,使个体身心等各方面得到相应发展的教育理念。内容包括:生产技术劳动、社会公益劳动、生活服务劳动。大学生劳动教育以大学生为研究本体,探讨劳动教育对大学生的影响,为更好地适应社会做好早期教育准备。

  一、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必要性

  1.从生物进化论观点来看,劳动教育是人类乃至动物进化的重要手段[1]。

  人类从类人猿进化到人的漫长历史进程中,由于偶然的协同以保证生命活动的延续,使人逐步从自然属性中解放出来。在共同的劳动实践中,逐步学会了各种生产生活技能。恩格斯详细地考察了劳动使人从猿到人进化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指出劳动是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以至于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2]。他强调劳动是区别人与猿的唯一手段。由于劳动,我们的身体各项机能获得相应的发展,从而灵活地适应各种复杂的环境变化,产生更多的、复杂的动作技能。劳动是人类健康和智慧的源泉,也是快乐和进步的手段[3]。离开了劳动,人类将难以生存,社会的有序运转将会受到威胁。因此任何一个民族要生存、发展、强盛,民众要幸福安康都必须以劳动作为基本前提。

  2.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认为,劳动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是指具有一定劳动能力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借助一定的工具改造客观物质对象,以满足自己需要的有目的活动。人类在各项社会劳动中,生理、心理、智能获得不断发展,使得各种知识、技能、文化不断创新和传承。改造客观物质对象满足需要的过程,实际上是参与社会化的过程,通过劳动,人类逐步掌握了社会化的经验、规律,使自身的价值追求、行为准则趋于社会主流价值取向。同时,劳动过程也是塑造个性化的过程,在劳动中砥砺劳动者本身的个性特征。

  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是人类社会形成、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马克思曾指出,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就会灭亡。劳动于个人身心发展于社会进步的作用表明,实现共产主义没有捷径,只有依靠踏实有序的劳动。

  3.从社会学角度认识,劳动与生活息息相关。

  我国人民素以勤劳、勇敢对外著称,热爱劳动,尊重劳动是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劳动创造财富和幸福生活已得到广泛认同,并成为人们生生不息、顽强奋斗的动力。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社会主义荣辱观鞭笞着我们义无反顾地争做勤劳节俭的民众,任何轻视劳动,将自身凌驾于劳动之上的行为都,是与社会发展背道而驰的。

  劳动与个体具体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在日常生活中,无时无刻不享受着他人的辛苦劳动给我们带来的便捷,在享受别人的劳动成果的同时,个体也应当履行劳动的义务。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偏废其一,必须在享受他劳动成果的同时付出自己的劳动作出相应的回报。

  4.从现实生活角度看,劳动教育的缺失正成为当代大学生自我发展的瓶颈。

  近些年来,由于劳动教育的缺失,大学生群体中暴露出许多问题:自立自强性较差,缺少吃苦耐劳埋头实干精神,好吃懒做……大学毕业生就业反馈信息显示,不能适应工作环境,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较差等评价意见呈增加趋势[4],因为缺少对大学生进行劳动教育而导致的问题,已经影响到大学生未来的工作、生活,应当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二、当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缺失的原因分析

  1.知识本位思想根深蒂固。

  我国传统儒学注重对知识的传授,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对立起来,甚至轻视体力劳动,这种思想在当今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仍有影响,一些大学生只重视书本知识的学习,轻视劳动实践,把获取知识、文凭作为重要目标,关注学生理论的积累,忽视了劳动实践对提高自身综合能力的作用。

  2.社会风气影响劳动价值选择。

  当前急功近利的风气在社会各领域大行其道。为了追求成果的速显性,人们变得功利、急躁和冒进,忽略了生活过程中的细节问题。相比劳动实践获得的直接经验和知识,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呈现间接经验或知识显得更加方便快捷。在自己没有真正体会、理解的时候,对别人的成果加以应用,解决实际问题,达到不劳而获的“效果”。

  3.劳动管理机制未落实处。

  部分学校虽然开设了大学生劳动教育课,但仅是考查科目作为学期考核,缺乏激励性的管理方案,导致部分师生轻视劳动课,弄虚作假的行为频频出现。粗放式的教学管理方式,造成学生综合素质普遍降低。由此可见,没有相关制度的保障,是劳动教育缺失的原因之一。

  三、大学生劳动教育势在必行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明确指出:“加强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教育,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和内容。”大学生作为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群体,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产生广泛而普遍的影响,大学劳动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知识结构、人格、能力的健全及奉献社会将产生深远影响。

  1.劳动教育回归教育改革体系。

  上世纪六十年代,受苏联劳动教育思潮的影响,我国学校教育中开展了广泛的劳动教育,“上山下乡”、“知识青年接受劳动再改造”的口号,在当今社会功利性盛行的年代,仍然很有必要。劳动教育不能成为一纸空文,应纳入教育改革长期发展规划,制度化、规范化。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将劳动教育纳入学校绩效考核与学生成绩考核之中。各级教育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各级各类学校劳动教育实施状况的监管,做好指导高校劳动教育的工作。

  2.生活劳动回归学生个体。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自我清理环境卫生,在大学却被相关卫生管理人员包办了。这一劳动活动的中止,使大学生的劳动活动更少,滋生了懒惰情绪,丧失了劳动责任感。因此,大学应当把学生清洁校园的责任和义务归还学生,在环卫劳动中接受教育,增强劳动光荣感和责任感,强化劳动意识,营造一种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校园氛围。

  3.家校双边协同推进。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两种教育形式,应当有效地统合起来,共同做好大学生的劳动教育工作。对家庭而言,大学生的心理、生理各项

  指标已趋于成熟,拥有独立处理生活事务的能力。因此,家长要放“权”,给予更多的生活自理,必要时对他们进行适当的劳动锻炼,切勿包办一切事情。在学校,应当优化整合勤工俭学以及社会实习实践资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热心于社会劳动实践的学生给予相应奖励。以激发周边同学的劳动意识,鼓励更多的大学生投入到劳动实践中。

  总之,劳动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生存发展意义重大,是大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自我的重要途径。笔者呼吁:全社会应当重视大学生的劳动教育,将大学生真正培养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四有”新人。

篇六:浅谈当前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缺失及解决途径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作者:袁晓辉

  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06期

  摘

  要:作为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教育在实现立德树人和大学生成长成才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然而在劳动教育的长期实践中受机制体制不完善、重视度不够等因素的影响,往往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严重制约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综合发展,影响教育的实效性。本文针对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试探性提出几点有效对策,以便相关人士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问题;对策

  劳动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教育与劳动的结合成为高校办学应遵循的重要原则,也是我国一项基本的教育方针,关系到受教育者的成长成才[1]。现阶段,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劳动教育被淡化,尤其是高校劳动教育的社会功能有所弱化,无法发挥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应用价值,影响大学生的综合发展,因此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研究显得尤为关键。

  一、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①普及度不高。当前高校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诸多平台或机会,如勤工助学岗、青年志愿大队等,但这些岗位数量相对有限,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实际需求,只能让极少数学生获得锻炼机会;同时许多学生会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与志愿服务活动只局限于学生会干部,普通学生很少有机会参与活动。一般因信息渠道不够畅通等原因的限制,大学生无法掌握全面的信息,加上高校考虑到安全隐患,基本持消极态度,因而忽视劳动教育,导致其普及程度不足。

  ②认识不足。通常对劳动教育的认识不足多表现为劳动教育的功利化、片面化、肤浅化,其中功利化是指将劳动与利益、金钱相联系或对等,致使大学生因功利性动机而参与劳动,而不是通过劳动来历练自己[2]。片面化只对劳动的外在形式加以关注,强调智力至上,对劳动的育人价值予以忽视,如传统劳动教育的重心就是课堂教学,这样虽能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但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肤浅化是指学生在家只需看书做作业,家务都由父母承担,学校亦是如此,致使学生错误理解“劳动”。

  ③时代性和专业性不强。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形势下,所有事物每天都有新的变化,然而高校组织的大部分活动都只能勉强与劳动教育沾上边,如义务劳动打扫卫生、探访敬老院或孤儿院等,这些活动缺乏新颖性和时代性,难以吸引学生,且明显不符合学生所学专业,无法

推荐访问:浅谈当前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缺失及解决途径 劳动教育 浅谈 缺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