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洁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发言稿 >

莫言文艺座谈会的发言12篇

发布时间:2022-11-14 15:50:04 来源:网友投稿

莫言文艺座谈会的发言12篇莫言文艺座谈会的发言  莫言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莫言  莫言  莫言(1955年2月17日-),原名管谟业,生于山东高密县,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香港公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莫言文艺座谈会的发言12篇,供大家参考。

莫言文艺座谈会的发言12篇

篇一:莫言文艺座谈会的发言

  莫言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莫言

  莫言

  莫言(1955年2月17日-),原名管谟业,生于山东高密县,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他自1980年代中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写的是一出出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传奇”。莫言在他的小说中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般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神秘超验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2011年8月,莫言凭借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2012年10月11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中文名:

  莫言

  别名:

  管谟业

  国籍:

  中国

  茅盾文学奖

  山东省高密市大鼎钧双年文学奖

  出生地:

  主要成栏乡

  颂福冈亚洲文化大奖

  就:

  出生日1955年2月17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

  期:

  日

  读书人年度文学类最佳书奖

  职业:

  作家

  代表作《红高粱》《檀香刑》《丰乳肥臀》《酒国》《生死疲毕业院品:

  劳》、《蛙》

  解放军艺术学院

  校:

  处女作:

  《春夜雨霏霏》

  主要成诺贝尔文学奖

  就:

  http://t.sina.com.cn/moyanblog新浪微博:

  目录

  人物年表

  名人评价

  创作年表

  主要作品

  所获奖项

  诺贝尔文学奖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福冈亚洲文化奖

  全国中篇小说奖

  其他

  日译版本

  读者评价

  登顶作家实力榜

  莫言生活照

  人物年表

  莫言,作家,1955年2月生于山东高密,童年时在家乡小学读书,后因文革辍学,在农村劳动多年。1976年

  加入解放军,历任班长、保密员、图书管理员、教员、干事等职。

  1981年

  开始创作生涯,发表了《枯河》、《秋水》、《民间音乐》等作品。

  1986年

  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

  1991年

  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创作研究生班并获文艺学硕士学位

  1997年

  以长篇小说《丰乳肥臀》夺得中国有史以来最高额的“大家文学奖”,获得高达

  十万元人民币的奖金。

  1997年

  脱离军界,转至地方报社《检察日报》工作,并为报社的影视部撰写连续剧剧本。

  2000年

  《红高粱家族》获亚洲周刊选为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

  2001年

  《檀香刑》获台湾联合报读书人年度文学类最佳书奖。

  2003年

  《檀香刑》获第1届鼎钧双年文学奖。

  2005年

  再次失手于茅盾文学奖。《四十一炮》获第2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获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当代著名作家莫言文学作品《蛙》

  2006年

  出版第一部章回小说《生死疲劳》获颂福冈亚洲文化大奖。

  2006年12月15日,【2006第一届中国作家富豪榜】重磅发布,莫言以十年345万元的版税收入,荣登作家富豪榜第20位,引发广泛关注。2007年9月11日,中国作家富豪榜的子榜单【中国作家实力榜】发布,由包括朱大可、谢有顺、陈晓明在内的十位文学评论家共选出了58名作家上榜,其中莫言以9票高居榜首,余华、史铁生、阿来和王安忆以6票同居次席。

  2007年7月出版散文集《说吧,莫言》。这套书分为三卷,约100万字,全面展示了莫言的心路历程。

  2008年

  《生死疲劳》获第2届红楼梦奖首奖。

  长篇小说《四十一炮》系第七届茅盾文学奖最终入围作品。

  2009年12月,出版长篇小说《蛙》,创作手法别具一格,小说由四封长信和一部话剧构成,讲述了一个乡村妇产科医生的人生经历,表现一个时代的难和痛。

  2011年8月,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2011年11月,受聘请为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1]。

  莫言参加活动

  2011年11月24日下午,中国作家协会第八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投票选出中国作协第八届全委会副主席,莫言当选副主席。

  2012年5月受聘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兼职教授。

  2012年10月11日19时(北京时间),莫言获得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名人评价

  瑞典著名汉学家、诺贝尔文学奖终审评委马悦然评点莫言说:“莫言非常会讲故事,太会讲故事了。他的小说都是很长的,除了在《上海文学》发表的《莫言小说九段》。”,“我感觉他写得太多了,他的书有现在的一半厚就更好了。”他还曾亲自对莫言说:“你的小说太长了,你写得太多了。”,莫言幽默地回答:“我知道,但是因为我非常会讲故事,只要开始了就讲不完。”日本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认为,莫言是中国作家中有资格问鼎诺贝尔文学奖的人选。

  创作年表

  1981年

  开始创作生涯。迄今有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天堂蒜苔之歌》等,中短篇小说集《透明的红萝卜》、《爆炸》等。另有《莫言文集》五卷。

  1981年秋,在河北保定市的双月刊《莲池》第5期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春夜雨霏霏》。

  1982年,在《莲池》第二期发表短篇小说《丑兵》、第五期发表短篇小说《为了孩子》。

  1983年春,在《莲池》二期发表短篇小说《售棉大路》并被

  《小说月报》转载。秋,在

  当代著名作家莫言参加文学活动发言照片

  《莲池》五期发表短篇小说《民间音乐》,此文得到老作家孙犁赏识。孙在一篇短文中说这篇小说有一种空灵之感。1984年春,在《长城》双月刊二期发表小说《岛上的风》、五期发表《雨中的河》。秋天,得到军艺文学系主任、著名作家徐怀中先生赏识,进入该系学习。

  1985年春,在《中国作家》二期上发表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引起反响,《中国作家》组织在京的作家与评论家在华侨大厦举行讨论会讨论该作。是年,在多家刊物上同时推出中篇小说《球状闪电》(收获)、《金发婴儿》(钟山)、《爆炸》(人民文学)、及短篇小说《枯河》(北京文学)、《老枪》(昆仑)、《白狗秋千架》(中国作家)、《大风》(小说创作)、《三匹马》(奔流)、《秋水》(奔流)、等。

  1986年春,小说集《透明的红萝卜》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在《人民文学》第三期发表中篇小说《红高粱》。该作一发,引起轰动。随即发表系列中篇《高粱酒》(解放军文艺)、《高粱殡》(北京文学)、《狗道》(十月)、《奇死》(昆仑),同时还发表中篇《筑路》(中国作家),短篇小说《草鞋窨子》(青年文学)、《苍蝇、门牙》(解放军文艺)等。夏天,与张艺谋等人合作,将《红高粱》改编成电影文学剧本。

  1987年春,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由解放军文艺社出版。中篇小说《欢乐》在《人民文学》一、二期合刊发表,受到批评,事过多年,始有作家和评论家对该作得新评价。秋天,中篇小说《红蝗》发表([收获]三期),该作因强烈的个性风格和大胆和亵渎精神,连号称新潮的评论家也不能接受,纷纷著文批评。也是多年之后,才有评论家对该作发出了另外的声音。

  1988年春,电影红高粱获西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引起世界对中国电影的关注。在《十月》杂志发表长篇小说《天堂蒜薹之歌》,同年四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单行本。《青年文学》第十发表《复仇记》、《马驹横穿沼泽》(这两篇收入《食草家族》)。秋天,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在故乡高密联合召开“莫言创作研讨会”,有关论文汇编成《莫言研究资料》由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1992.8)。九月,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创作研究生班。小说集爆炸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

  1988年秋,长篇小说《十三步》首发(文学四季)随

  即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此书出版后,大概只有一个名叫林为进的人,在河北的(文论报)发表过一篇评论文章。后来又有港台的几个人写过评论。作者认为此书是一部真正的“先锋”之作。

  1989年三月,小说《白狗秋千架》获台湾联合报小说奖。四月,中短篇小说集《欢乐

  十三章》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六月,在《人民文学》发表中篇小说《你的行为使我恐惧》。冬天,开始创作长篇小说《酒国》。

  1990年,中篇小说《父亲在民夫连里》在《花城》发表。继续创作《酒国》。

  1991年春,在高密家中创作中篇小说《白棉花》(花城)、《战友重逢》(长城)、《怀抱鲜花的女人》(人民文学)、《红耳朵》(小说林),夏天,创作《神嫖》、《夜渔》、《鱼市》、《翱翔》等短篇小说十二篇。秋,中短篇小说集《白棉花》由华艺出版社出版。

  1992年,创作中篇小说《幽默与趣味》(天津小说家)、《模式与原形》、《梦境与杂种》(钟山)。

  1993年,二月,长篇小说《酒国》在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三月,中篇小说集《怀抱鲜花的女人》由社科出版社出版。十二月,长篇小说《食草家族》由华艺出版社出版。十二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短篇小说集《神聊》。

  1995年春节,在高密创作长篇小说《丰乳肥臀》。秋,五卷本《莫言文集》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冬,《丰乳肥臀》在《大家》连载,并获首届“大家文学奖”。单行本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电影《太阳有耳》获柏林电影节银熊奖。

  1997年创作话剧《霸王别姬》(与人合作)。

  以长篇小说《丰乳肥臀》夺得中国有史以来最高额的“大家文学奖”,获得高达十万元人民币的奖金。

  脱离军界,转至地方报社《检察日报》工作,并为报社的影视部撰写连续剧剧本。

  1998年,发表中篇小说《牛》([东海]六期,[小说月报]九期、[小说选刊]九期转载)、《三十年前的一场长跑比赛》(《收获》六期,短篇小说《拇指铐》([钟山]一期,[小说选刊]转协)、《长安大道上的骑驴美人》([钟山]五期)、《白杨林里的战斗》([北京文学]七期)、《一匹倒挂在杏树上的狼》([北京文学]十期)、《蝗虫奇谈》([山花],[小说选刊]五期选载)。十二月,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散文集《会唱歌的墙》。

  1999年,发表中篇小说《师傅越来越幽默》([收获]二期)。作品讲述一个下岗的老工人在湖边的僻静处开了个“黄色小屋”,专供人男女野合……这就是《师傅越来越幽默》的梗概。张艺谋用这个故事进一步编开去,就有赵本山和董洁主演的电影《幸福时光》,几个名人一煽惑,电影和小说都赚钱。小说集《师傅越来越来越幽默》由解放军文艺社出版。

  《我们的七叔》([花城]一期),短篇小说《祖母的门牙》([作家]一期),另有中篇小说《野骡子》、《司令的女人》[收获]、《藏宝图》[钟山]发表,短篇小说《儿子的敌人》[天涯]、《沈园》[长城]发表。三月,海天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红树林》。十二月小说集《长安大道上的骑驴美》人由海天出版社出版。

  主要作品

  当代著名作家莫言文学作品檀香刑小说

  文学作品《透明的红萝卜》封面

  《檀香刑》

  《生死疲劳》

  《丰乳肥臀》

  《红高粱家族》

  《透明的红萝卜》

  《丰乳肥臀-增补版》

  《藏宝图》

  《四十一炮》

  《天堂蒜薹之歌》

  《拇指铐》

  《白狗秋千架》

  《莫言精选集》

  《莫言作品精选》

  《酒国》

  《食草家族》

  《白棉花》

  《红树林》

  《月光斩》

  《老枪·宝刀》

  《会唱歌的墙》

  《司令的女人》

  《良心作证》

  《锁孔里的房间》

  《什么气味最美好》

  《传奇莫言》

  《莫言散文》

  《莫言中篇小说选》

  《莫言王尧对话录》

  《战友重逢》

  《蛙》

  其中《罗汉大爷》(节选于《红高粱》)收入到人教版高中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第十八课

  莫言、作品与读者

  所获奖项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莫言问鼎诺贝尔文学奖

  2012年10月11日,北京时间19点,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中国作家莫言获奖。

  诺贝尔委员会给其的颁奖词为:TheNobelPrizeinLiterature2012wasawardedtoMoYan"whowithhallucinatoryrealismmergesfolktales,historyandthecontemporary"。

  2012年文学诺奖获得者莫言授奖词

  莫言作品将现实和幻想、历史和社会角度结合在一起。他创作中的世界令人联想起福克纳(美国作家,1949年诺奖得主——编者注)和马尔克斯(哥伦比亚作家,1982年诺奖得主,代表作《百年孤独》——编者注)作品的融合,同时又在中国传统文学和口头文学中寻找到一个出发点。

  ——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2011年8月20日,莫言小说《蛙》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蛙》以新中国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为背景,通过讲述从事妇产科工作50多年的乡村女医生姑姑的人生经历,在形象描述国家为了控制人口剧烈增长、实施计划生育国策所走过的艰巨而复杂的历史过程的同时,成功塑造了一个生动鲜明、感人至深的农村妇科医生形象。

  福冈亚洲文化奖

  日本福冈“第17届福冈亚洲文化奖”

  2006年7月7日,日本福冈市政府宣布,把“第17届福冈亚洲文化奖”的大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第17届福冈亚洲文化奖评审委员会将于今天下午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向中国发布此消息。莫言是继巴金之后获此殊荣的第二位中国作家。除巴金外,我国社会学人类学家费孝通,导演侯孝贤、张艺谋,考古学家王仲殊曾荣获大奖,经济学家厉以宁、现代艺术家徐冰先后获得过该奖的学术研究奖和艺术·文化奖。

  全国中篇小说奖

  电影《红高粱》

  作为中国当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莫言在国际国内享有很高的声誉,获得过很多重要的奖项,比如:1987年《红高粱》获第四届全国中篇小说奖,根据此小说改编并参加编剧的电影《红高粱》获第38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其他

  1988年《白狗秋千架》获台湾联合文学奖,根据此小说改编的电影《暖》获第16届东

  京电影节金麒麟奖;2001年获第二届冯牧文学奖;2001年《酒国》(法文版)获法国“LaureBataillin”?儒尔·巴泰庸

  外国文学奖;2001年《檀香刑》获台湾联合报2001年十大好书奖;2002年《檀香刑》获首届“鼎钧文学奖

  ”;2004年4月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2004年3月获法兰西文化艺术骑士勋章;2004年12月获第三十届意大利NONINO国际文学奖;2005年12月被香港公开大学授予荣誉文学博士。

  《莫言精选集》封面

  在世界上,莫言的作品获得了众多读者的喜爱,很多重要的作品被翻译成各种文字出版。《红高粱家族》有英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文、日文、西班牙文、希伯来文、瑞典文、挪威文、荷兰文、韩文、越南文;《丰乳肥臀》被译为英文、法文、日文、意大利文、荷兰文、韩文、越南文、西班牙文、波兰文、葡萄牙文、塞尔维亚文。《檀香刑》有越南文、日文、意大利文、韩文、法文版本等等。今年刚完成的《生死疲劳》也已经与越南、日本、韩国、意大利、法国、瑞典等国的出版社签订出版合同,现正在翻译当中。许多国家还出版过莫言的多种中短篇小说集和散文集。

  日译版本

  吉田富夫为日本著名汉学家、翻译家,莫言的一些作品的日文版译者。当代中国作家中,在日本最有名的无疑是莫言。其他几位在中国当红的作家,虽然在研究中国文学的学者中被广泛阅读,却缺乏一般读者。

  当代著名作家莫言电影红高粱

  众所周知,莫言最初是以张艺谋导演拍摄的电影《红高粱》的原作者身份在日本为人所

  知的。回首往昔,电影夺得1988年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并非仅仅是电影界的大事,也是令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为世界所知的划时代的大事。而作家莫言因之在日本声名鹊起,可以说是既幸运又不幸的。不言而喻,幸运指的是能借助有强大传播效果的电影一举成名,然而同时他的名字又总会和电影同时被提起,这样对文学作品的评价就有可能会流于肤浅。是否能够摆脱这样的局面只能看作家的实力,幸运的是在这以后莫言连续发表了多篇力作,又都被翻译成日语介绍过来,所以在日本,他成功地摆脱了上述困境,获得了稳定的评价。

  翻译长篇小说《红高粱》而将莫言最早介绍到日本的是井口晃,他翻译的是《红高粱》(1989年)和《红高粱(续)》(1990年),均被收入日本最早的“新时期文学”集大成的《现代中国文学选集》系列(德间书店)。然而,遗憾的是最初翻译过来的作品所附的译者解说对作品不无指摘,尽管如此还是要感谢译者将莫言介绍给了日本。

  自此,1991年出版了藤井省三·长堀佑造翻译的《来自中国农村——莫言短篇集》(宝岛社)。里面收录了包括《秋水》、《枯河》在内的早期作品。1992年出版了藤井省三翻译的小说集《怀抱鲜花的女人》(JICC出版局)。里边收录了《透明的红萝卜》、《苍蝇·门牙》等早、中期作品。

  1996年出版了藤井省三翻译的《酒国》(岩波书店)。译者藤井省三在这本难读的小说日译本的标题下加了《特派检察官丁钩儿的冒险》作为副标题,而且还在丁钩儿上面用扑克牌的J——“JACK”作了注音标注。而且,他不仅在导读中作了中肯的评价,并且将作品指为“出自中国农村的魔幻现实主义

  ”,指出了福克纳以及马尔克斯的影响。

  接下来,1999年出版了由吉田富夫翻译的《丰乳肥臀》(平凡社)。为了让现代的日本读者更加了解作品的历史背景,译者下了一番功夫,将每一章都加了原文没有的小标题,比如《第一章、日本鬼子来了》、《第二章、抗日arabesque(音乐:阿拉伯式的华彩乐段;芭蕾舞蹈:一种舞姿——作者注)》等等,还添加了一些帮助解说那一章历史背景的译注。

  当代著名作家莫言在签名售书

  之后2003年出版了由吉田富夫翻译的《檀香刑》(中央公论新社)。这部小说一半以上是作者虚构,以说唱风格的山东省地方戏“猫腔”为主调,每一章开头都有一段“猫腔”。译者翻译时作了一些努力,将其转化成日本的“五七调”,并在开头部分加上一个“□”以表明这是一段唱腔。这本译著受到多方好评,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的井波律子教授说:“最精彩的就是(作品)将埋在中国近代史底层的黑暗部分,用鲜艳浓烈的噩梦般的手法奇妙地显影出来。”

  这些年来陆续出版的莫言译作还有,吉田富夫翻译的《至福时刻——莫言中短篇选集》(收录了《红蝗》等4篇)(2002年,平凡社),吉田富夫翻译的《白狗秋千架——莫言自选短篇集》(收有早期作品14篇)(2004年,日本放送出版协会),吉田富夫翻译的《四十一炮》(2006年,中央公论社)等等。

  如上所述,莫言的主要作品被翻译成日语介绍给众多读者,受到很好的评价。必须阅读文字的文学作品,与电影相比传播力度可能较弱,但它产生的影响力之深,是其他媒介无法比拟的。因此,在日本,莫言文学读者层的扩展有着特别重大的意义。

  读者评价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教学文摘

  →嗜血魔王莫言

  2008-09-24莫言,中国当代最好的小说家之一。

  我崇拜他痛恨他,所以给他树碑立传。

  莫言主要作品有《红高粱家族》、《生蹼的祖先们》、《丰乳肥臀》、《檀香刑》、《四十一炮》等等,自从《红高粱家族》被张艺谋改编成电影并获了国际大奖,妖魔化中国人的风气便一发不可收拾。

  《群像》第一篇写谁,我考虑了很久,最后选择了莫言,幻剑诸君谁想知道什么叫暴力什么叫血腥什么叫变态什么叫魔幻什么叫妖魔横行的世界,去看我老乡莫言的大作,决不会失望。当然,假如您有心脏病,我劝你尽量离他远点。

  莫言总喜欢把人写成妖魔,下笔极其血腥残忍,穷凶极恶屎尿横流极尽渲染之能事,中国作家里没谁比他更擅长写杀戮写酷刑,他把变态升华成了美学,字里行间透着血腥和疯狂。

  莫言说他受日本文学影响很大,事实正是如此,作品里总是影影绰绰闪动日本美学的魅影,相比之下,马尔克斯的影响只是表面现象,看完他的小说总忍不住怀疑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嗜血魔王,是个恐怖的文字暴徒。他在《生蹼的祖先们》里大肆叫嚣“食草家族子孙拉得屎比进口香蕉漂亮为什么不能大声赞美”,这已经不止是间离而是对读者阅读快感对传统美学的赤裸裸的挑衅。

  莫言

  莫言还喜欢描写牛马骡子之类的家畜,可是我实在不明白他为什么用暧昧的笔调来写,仿佛那些东西不是畜生而是女人,让人觉得文字背后藏着一双恋兽色情狂的眼睛。

  莫言曾说文学是一种悲愤的抵抗,可是他的抵抗未免有些过火,抹煞了一切关怀和温情,中国传统文学里的含蓄美被他全盘破坏,一切情绪全用魔鬼般的疯狂来展现。

  莫言喜欢大篇幅写景,写景中肆无忌惮的使用通感,用混乱的色彩进行渲染,叫人看着触目惊心。

  莫言从不具体写性爱,《丰乳肥臀》被日本人当成黄书其实很冤枉,可是也不冤枉,他的书里没有赤裸裸的性描写却又远比性描写更刺激更可怕更邪恶的东西。

  不管《丰乳肥臀》还是莫言的其他作品,统统充满了过于横暴的力量,他是个精力充沛的家伙,他的作品同样精力充沛并且过于充沛,大红大绿大仇大恨大喜大悲被浓墨重彩涂抹的淋漓尽致,泛滥的激情淹没了叙事,有足够热烈的爱和恨却严重缺乏悲悯与温情,这一点他还不如余华来得聪明。

  莫言还说纯文学应该学习武侠小说的技法,这一点在他的创作实践里有明显体现,《红高粱家族》与《丰乳肥臀》里都出现了日本兵杀人的描写,那种钢铁般冷冽的笔法在我看来

  11远比任何武侠小说里的打斗场面更恐怖更真实,那是真正的杀人现场,相比之下,金庸小说中你来我往的过招算得上文质彬彬,古龙笔下的剑客刀客也委实有点艺术家的情调,只有莫言是真杀人,真把杀人与酷刑当成乐趣来享受,与之相比温瑞安不过是小儿科。

  《红高粱》剐了一个罗汉大爷,《二姑随后就到》里天、地兄弟展示了多姿多彩的屠杀技巧,《丰乳肥臀》一开篇就对驴生骡子女儿临产进行了血乎淋拉的自然主义的描写,《檀香刑》干脆就把酷刑作为标题。有时候人不够杀作者就拿畜生充数,狗和乌鸦是他笔下经常出现的牺牲品,杀法千奇百怪精彩绝伦。

  当代著名作家莫言在大会发言中

  莫言受了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影响,作品里魔幻气息很浓重,《生蹼的祖先们》里表现的最突出,那个鬼魅横行的红色沼泽与红树林之间栖息着生蹼家族与食草家族,前者酷似恐怖电影里的妖魔鬼怪,后者完全是土匪世家。同时来自拉美文学的影响还有结构主义理论,先是《红高粱家族》被切的七零八碎,空缺无处不在,到了《丰乳肥臀》,第一卷用第三人称叙事,第二卷则改成了第一人称,并且这个“我”居然有着全知视角,可以在襁褓之中看到母亲“第一眼就看到了我双腿间那只蚕蛹般的小鸡巴”,现实逻辑在他作品里遭受了不屑一顾的待遇,与此同时,叙事获得了最大程度的自由。

  莫言是个创作精力旺盛的作家,可是他的作品里也总是出现一而再再而三的自我模仿,比如“XX在日本北海道深山老林”这一桥段,多次出现在他各个阶段的作品中,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有意为之。

  莫言笔下的世界只能是妖魔化的农村,他写不出城市生活,他笔下的角色也很难出现可以被接受的知识分子,《红蝗》里那个“我”至少有大学以上学历,昆虫是他的专业,可是回到老家以后他居然买了一本关于蝗虫的科普读物,并且看得津津有味,行为与经历明显不符,也许是受了福克纳的影响,他笔下曾出现了无数疯子傻子,这个身为知识分子的“我”也有点神经病。我就奇怪,难道他写不出一个正常人?

  每次读完他的东西,我总感到他笔下的高密东北乡跟我所在的山东不在一个地球上,那简直是妖魔横行的地狱。我这里不好摘取作品原文,免得影响列位就餐。

  以上主要针对长篇,莫言的中短篇又是一种风格,与长篇差别很大。我喜欢《三十年前的一次长跑比赛》,让我了解到嗜血魔王也有幽默的一面。不得不说莫言是一位出色的文学家。

  登顶作家实力榜

  中国作家实力榜

  莫言高居榜首

  新京报

  (记者姜妍)继去年发布了引发热议的中国作家富豪榜后,作家富豪榜创始人吴怀尧昨日又策划推出了中国作家实力榜,由包括朱大可在内的十位文学评论家共选出了58名作家上榜,其中莫言以9票高居榜首,余华、史铁生、阿来和王安忆以6票同居次席。

  12朱大可:主流作家都处于衰退期

  本次活动由昨日开始公测的排行榜网站发起。参与评选实力作家的十位文学评论家分别是朱大可、谢有顺、白烨、张闳等,每个人可以任意选择10名自己认为最具实力的中国当代作家。

  朱大可说,进行这个评选首先不能混淆概念,作家的实力、影响力和赚钱的能力是三个不同概念,有实力的作家在今天未必最有影响力,他认为吴怀尧制作这样一个榜单,要比之前的作家富豪榜有很大飞跃。

  朱大可曾经炮轰中国文坛成为一个垃圾场,对此他解释说,因为主流作家都处于衰退期,包括以9票问鼎的莫言在内,衰退是每个作家都会面临的问题。朱大可认为80后作家没得奖不奇怪,因为中国文坛的后继力量薄弱,尽管他们市场号召力很强,但是市场的胜利并非文学的胜利。朱大可还表示,“这个榜单是总结过去,没有显示未来,让80后拿自己的作品去和老一辈作家最好的作品去比,也是不现实的。”

  北村:作家实力与影响力不一致

  在这份58人的大名单中,诗人多多以4票与格非、铁凝并列位于第11位,80后的作家无一人入选。

  朱大可对多多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如果有一天,像多多这样的诗人能够排名靠前了,中国的文学素质就有飞跃了。”

  由于这个58人大名单将会被挂上排行榜接受公众投票,公众投票结果最终决定这份榜单的终极结果,因此朱大可称自己比较担心网络上出来的结果和专家的评选结果会存在较大差异,从实力排行转变成了影响力的排行。

  与苏童、北岛、阎连科、贾平凹共同排名第六的北村在提及这个榜单时,认为作家们不应该太在意这样的评选,最终的结果作家很难控制,作家的实力和影响力是不一致的,而每个人最大的市场是在心灵深处。[5]

  中国作家实力榜榜单(出品人:吴怀尧)

  莫言问鼎中国作家实力榜

  9票:莫言

  6票:余华、史铁生、阿来、王安忆

  5票:北村、北岛、苏童、阎连科、贾平凹

  4票:格非、多多、铁凝

  3票:韩东、王朔、林白、陈忠实、张炜、韩少功、于坚

  2票:残雪、翟永明、范稳、李锐、张承志、刘亮程、东西

  1票:朱文、陈希我、阿城、毕飞宇、叶兆言、都梁等31人。

  十大评委:朱大可、张闳、谢有顺、葛红兵、何三坡、解玺璋、陈晓明、白烨、李建军、唐晓渡。

  13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人及获奖作品目录

  第一届茅盾文学奖(1982年)获奖名单:

  1、姚雪垠:《李自成》

  2、古华:《芙蓉镇》

  3、魏巍:《东方》

  4、莫应丰:《将军吟》

  5、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

  6、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第二届茅盾文学奖(1985年)获奖名单:

  1、刘心武:《钟鼓楼》

  2、张洁:《沉重的翅膀》

  3、李准:《黄河东流去》

  第三届茅盾文学奖(1988年)获奖名单:

  1、路遥:《平凡的世界》

  2、凌力:《少年天子》

  3、刘白羽:《第二个太阳》

  4、霍达:《穆斯林的葬礼》

  5、孙力

  余小惠:《都市风流》

  荣誉奖

  1、肖克:《浴血罗霄》

  2、徐兴业:《金瓯缺》

  第四届茅盾文学奖(1994年)获奖名单:

  1、陈忠实:《白鹿原》

  2、刘斯奋:《白门柳》

  3、刘玉明:《骚动之秋》

  4、王火:《战争和人》

  第五届茅盾文学奖(2000年)获奖名单:

  1、阿来:《尘埃落定》

  2、王安忆:《长恨歌》

  3、张平:《抉择》

  4、王旭烽:《茶人三部曲》

  第六届茅盾文学奖(2005年)获奖名单:

  1、熊召政:《张居正》

  2、张洁:《无字》

  3、徐贵祥:《历史的天空》

  4、柳建伟:《英雄时代》

  5、宗璞:《东藏记》

  第七届茅盾文学奖(2008年)获奖名单:

  1.麦加《暗算》

  2.贾平凹《秦腔》

  3.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

  4.周大新《湖光山色》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2011年)获奖名单:

  141.张炜《你在高原》

  2.刘醒龙《天行者》

  3.毕飞宇

  《推拿》

  4.莫言《蛙》

  5.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和获奖作品

  1991至今

  ?

  维·苏·奈保尔

  (2001抵达之谜)

  ?

  凯尔泰斯·伊姆雷

  (2002无命运的人2001-20121991-20001901~19901981-1991971-198生)

  ?

  库切

  (2003耻)

  ?

  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

  (2004钢琴教师)

  ?

  哈罗德·品特

  (2005生日派对*看门?

  费利特·奥尔罕·帕慕克

  (2006我的人*回乡)

  名字叫红)

  ?

  多丽丝·莱辛

  (2007金色笔记)

  ?

  勒·克莱齐奥

  (2008战争)

  ?

  赫塔·米勒

  (2009呼吸秋千)

  ?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

  (2010世界末日之战)

  ?

  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

  (2011)

  ?

  莫言

  (2012)

  ?

  内丁·戈迪默

  (1991七月的人民)

  ?

  德里克·沃尔科特

  (1992西印度群岛)

  ?

  托妮·莫里森

  (1993所罗门之歌)

  ?

  大江健三郎

  (1994个人的体验)

  ?

  希尼

  (1995)

  ?

  维斯瓦娃·辛波丝卡

  (1996呼唤雪人)

  ?

  达里奥·福

  (1997我们不能也不愿意付钱)

  ?

  若泽·萨拉马戈

  (1998修道院纪事)?

  君特·格拉斯

  (1999铁皮鼓)

  ?

  高行健

  (2000灵山)

  ?

  埃利亚斯·卡内蒂

  (1981迷茫)

  ?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

  (1982百年孤独)

  ?

  威廉·戈尔丁

  (1983蝇王·金字塔)

  ?

  雅罗斯拉夫·塞弗尔特

  (1984紫罗兰)

  ?

  克洛德·西蒙

  (1985弗兰德公路)

  ?

  沃莱·索因卡

  (1986雄狮与宝石)

  ?

  约瑟夫·布罗茨基

  (1987从彼得堡到斯德哥尔摩)

  ?

  纳吉布·马哈富兹

  (1988街魂)

  ?

  奥克塔维奥·帕斯

  (1990太阳石)

  ?

  巴勃鲁·聂鲁达

  (1971情诗·哀诗·赞?

  海因里希·伯尔

  (1972女士及众生诗)

  相)

  151961-1971951-1961941-195?

  帕特里克·怀特

  (1973风暴眼)

  ?

  埃温特·约翰逊

  (1974乌洛夫的故事)

  ?

  哈里·埃德蒙·马丁逊

  (1974露珠里?

  埃乌杰尼奥·蒙塔莱

  (1975生活之的世界)

  恶)

  ?

  索尔·贝娄

  (1976赫索格)

  ?

  阿莱克桑德雷·梅洛

  (1977天堂的影子)

  ?

  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

  (1978魔术?

  奥德修斯·埃里蒂斯

  (1979英雄挽师·原野王)

  歌)

  ?

  切斯拉夫·米沃什

  (1980拆散的笔记簿)

  ?

  伊沃·安德里奇

  (1961桥·小姐)

  ?

  约翰·斯坦贝克

  (1962人鼠之间)

  ?

  乔治·塞菲里斯

  (1963“画眉鸟”号)

  ?

  萨缪尔·约瑟夫·阿格农

  (1966行为之书)

  ?

  奈莉·萨克斯

  (1966逃亡)

  ?

  米格尔·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

  (1967玉米人)

  ?

  川端康成

  (1968雪国·千只鹤·古都)?

  萨缪尔·贝克特

  (1969等待戈多)

  ?

  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

  (1970癌病房)

  ?

  帕尔·费比安·拉格奎斯特

  (1951大?

  温斯顿·丘吉尔

  (1953不需要的战盗巴拉巴)

  争)

  ?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

  (1954老人与海)

  ?

  拉克司内斯

  (1955渔家女)

  ?

  胡安·拉蒙·希梅内斯

  (1956悲哀的咏叹调)

  ?

  阿尔贝·加缪

  (1957局外人·鼠疫)

  ?

  鲍利斯·列奥尼多维奇·帕斯捷尔纳克

  (1958日瓦戈医生)

  ?

  萨瓦多尔·夸西莫多

  (1959水与土)?

  圣·琼·佩斯

  (1960蓝色恋歌)

  ?

  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

  (1945柔情)?

  约翰内斯·威廉·扬森

  (1944漫长的旅行)

  ?

  哈辛特·贝纳文特·伊·马丁内斯

  (1922不吉利的姑娘)

  ?

  赫尔曼·黑塞

  (1946荒原狼)

  ?

  安德烈·纪德

  (1947田园交响曲)

  ?

  托马斯·斯特尔那斯·艾略特

  (1948荒原)

  ?

  威廉·福克纳

  (1949我弥留之际)

  ?

  伯特兰·罗素

  (1950哲学—数学—文学)

  16?

  埃利克·阿克塞尔·卡尔费尔德

  (1931?

  约翰·高尔斯华绥

  (1932福尔赛世荒原和爱情)

  家)

  ?

  蒲宁

  (1933米佳的爱)

  1931-1940?

  尤金·奥尼尔

  (1936天边外)

  ?

  路伊吉·皮兰德娄

  (1934寻找自我)

  ?

  罗杰·马丁·杜·加尔

  (1937蒂伯—

  1921-1931911-1921901-191家)

  ?

  赛珍珠

  (1938大地三部曲)

  ?

  弗兰斯·埃米尔·西兰帕

  (1939少女西丽亚)

  ?

  威廉·巴特勒·叶芝

  (1923丽达与天鹅)

  ?

  弗拉迪斯拉夫·莱蒙特

  ?

  萧伯纳

  (1925圣女贞德)

  ?

  格拉齐亚·黛莱达

  (1926邪恶之路)

  ?

  亨利·柏格森

  (1927创造进化论)

  ?

  西格里德·温塞特

  (1928新娘—主人—十字架)

  ?

  保尔·托马斯·曼

  (1929布登勃洛克一家)

  ?

  辛克莱·刘易斯

  (1930大街)

  ?

  阿纳托尔·法郎士

  (1921苔依丝)

  ?

  莫里斯·梅特林克

  (1911花的智慧)

  ?

  盖哈特·霍普特曼

  (1912群鼠)

  ?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

  (1913吉檀迦?

  罗曼·罗兰

  (1915约翰—克利斯朵利)

  夫)

  ?

  魏尔纳·海顿斯坦姆

  (1916朝圣年代)

  ?

  卡尔·耶勒鲁普

  (1917磨坊血案)

  ?

  施皮特勒

  (1919奥林比亚的春天)

  ?

  克努特·汉姆生

  (1920大地硕果—畜牧曲)

  ?

  苏利·普吕多姆

  (1901孤独与深思)

  ?

  特奥多尔·蒙森

  (1902罗马风云)

  ?

  比昂斯滕·比昂松

  (1903挑战的手套)

  ?

  弗雷德里克·米斯塔尔

  (1904金岛)

  ?

  何塞·埃切加赖

  (1904伟大的牵线?

  亨利克·显克维支

  (1905你往何处人)

  去)

  ?

  乔祖埃·卡尔杜齐

  (1906青春诗)

  ?

  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

  (1907老虎!老虎!)

  ?

  鲁道尔夫·欧肯

  (1908精神生活漫?

  塞尔玛·拉格洛夫

  (1909骑鹅旅行笔)

  记)

  ?

  保尔·约翰·路德维希·冯·海塞

  (1910特雷庇姑娘)

  118

篇二:莫言文艺座谈会的发言

  名人演讲稿——:

  ?

  ?

  ?

  ?

  ?

  ?

  ?

  ?

  ?

  名人演讲稿——《后会无期》制片人方励演讲:感谢你给我机会上场

  名人演讲稿——

  张小龙在腾讯内部长达8小时的演讲

  名人演讲稿——马云在首届“创变者”颁奖典礼上的演讲:机会就在被抱怨的地方

  名人演讲稿——奥巴马演讲稿:男人的责任(英文版)

  名人演讲稿——李嘉诚汕头大学演讲:柠檬汁人生观

  名人演讲稿——北大才女卢新宁励志演讲稿:你有光明,中国便不再黑暗

  名人演讲稿——ted演讲

  谁在推动学习革命?

  名人演讲稿——乔丹名人堂演讲中英文版本

  名人演讲稿——马丁·路德·金(被暗杀前的最后一次演讲)演讲稿:我已达至峰顶

  ?

  ?

  ?

  名人演讲稿——李彦宏南京大学与90后面对面交流

  名人演讲稿——财经作家吴晓波演讲:诚信,是你唯一需要保全的财产

  名人演讲稿——励志电影《勇敢的心》里华莱士的战前的励志演讲稿

  :为自由而战

  ?

  ?

  ?

  ?

  ?

  ?

  ?

  ?

  ?

  ?

  ?

  ?

  ?

  名人演讲稿——肯尼迪就职演讲稿(中英文)

  名人演讲稿——美国总统罗斯福就职演讲稿(中英文)

  名人演讲稿——美国总统奥巴马连任胜选演讲稿

  名人演讲稿——李开复清华大学励志演讲稿:我在美国的经历看中国

  名人演讲稿——金庸北大演讲稿

  名人演讲稿——富兰克林·罗斯福演讲稿:四大自由(中英文)

  名人演讲稿——俞敏洪: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学会不把自己当人看

  名人演讲稿——周其仁:没有春天播种,何来秋天收获

  名人演讲稿——马云:我本身就充满争议(对投资者说的心里话)

  名人演讲稿——马丁路德金经典演讲:我有一个梦想(中英文对照)

  名人演讲稿——李雪健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用角色和观众交流

  名人演讲稿——高盛CEO演讲稿:要与野心人为伍(中英文)

  名人演讲稿——俞敏洪“互联网教育国际高峰论坛”演讲稿:教育之道在于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

  名人演讲稿——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联合国大会第68届会议开幕式上的致辞

  ?

  ?

  ?

  名人演讲稿——莫言在东亚文学论坛上的演讲稿:哪些人是有罪的名人演讲稿——台湾作家张德芬:勇敢活出你自己

  名人演讲稿——马云在IT领袖峰会上的演讲:中国的企业不缺创新,而是缺乏管理思想

  ?

  ?

  ?

  ?

  ?

  ?

  ?

  ?

  ?

  ?

  ?

  ?

  ?

  ?

  ?

  ?

  ?

  ?

  名人演讲稿——郎咸平在吉林大学的演讲

  名人演讲稿——上将刘亚洲在一次龙虾宴的演讲:残忍是会遭天谴的名人演讲稿——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登基60周年演讲稿(中英文对照)

  名人演讲稿——美国总统罗斯福演讲稿:民主政治的超级军火库(中英文)

  名人演讲稿——分众传媒CEO兼董事局主席江南春:没钱是进步的最大动力

  名人演讲稿——任志强:东北振兴,重走老路便是死路

  名人演讲稿——杨洁篪在21世纪理事会北京会议上的演讲稿(中英文)

  名人演讲稿——美国总统罗斯福珍珠港演讲稿(中英文)

  名人演讲稿——美国对伊战争退伍老兵反战演讲稿

  名人演讲稿——麦克阿瑟告别演讲稿:老兵不死(中英文)

  名人演讲稿——莫言获诺贝尔奖后在北京师范大学的演讲稿

  名人演讲稿——人民日报副总编马利内部演讲稿:不变革媒体就真老了

  名人演讲稿——美国总统尼克松辞职演讲稿(中英文)

  名人演讲稿——马丁·路德·金演讲稿:打破沉寂

  名人演讲稿——钱文忠关于诚信的讲话:从传统文化中寻找诚信

  名人演讲稿——周国平关于诚信的讲话:诚信需依凭法治和信仰

  名人演讲稿——王石:担心下一个倒台的就是万科

  名人演讲稿——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宗庆后:中国经济还会有一个20年的高速增长期

  ?

  ?

  ?

  名人演讲稿——马云:要扛得起输赢(观看了恒大在亚冠1/4决赛次回合)

  名人演讲稿——俞敏洪:改变自己来赢得世界

  名人演讲稿——掌握传媒创始人简昉的讲话:“高信商”是财富,“低信商”就负分滚粗!

  名人励志演讲稿:

  ?

  ?

  名人励志演讲稿——俞敏洪:从零开始,规划未来

  名人励志演讲稿——李立群:青春经不起等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名人励志演讲稿——NBA著名篮球明星科比·布莱恩特:如果你永不畏惧

  名人励志演讲稿——濮存昕:人生不只一个起跑线

  名人励志演讲稿——贵州大学校长郑强:你为什么读大学?

  名人励志演讲稿——成龙:没人能替你奋斗

  名人励志演讲稿——《我是歌手》第二季总决赛亚军邓紫棋:爱自己的独一无二

  名人励志演讲稿——李娜退役后首秀:最好的时间说再见

  名人励志演讲稿——秦怡:我是“90后”(活得越老,追求越多)

  名人励志演讲稿——罗志祥:走好你的下坡路

  名人励志演讲稿——《是真的吗》节目主持人黄西:不完美,怎么了?

  名人励志演讲稿——王力宏:梦想造就软实力

  名人励志演讲稿——第一位进入美国内阁的美籍华人赵小兰:永远不要将门关上

  名人励志演讲稿——新东方创始人之一徐小平:出发,什么时候都不晚

  名人励志演讲稿——俞敏洪:永远保持阳光般的心态

  名人励志演讲稿——80后歌手张杰:磨难是最好的礼物

  名人励志演讲稿——易中天:这是我的选择

  名人励志演讲稿——陈坤:人生路,莫慌张

  名人励志演讲稿——邓超:给生活找点快乐

  名人励志演讲稿——80后超级演说家陈州:我找到了幸福

  名人励志演讲稿——著名作家毕淑敏:别给人生留遗憾

  名人励志演讲稿——黄怒波:苦难是一种财富

  名人励志演讲稿——中国乒乓球总教练刘国梁:奥运背后是成长

  名人励志演讲稿——罗纳尔多退役演讲稿

  名人励志演讲稿——台湾80后流行男歌手萧敬腾:给青春一个出口

  名人励志演讲稿——台湾著名主持人陶晶莹:我不完美,但我很美

  名人励志演讲稿——《天天向上》汪涵:不要轻视行动的力量

  名人励志演讲稿——复旦大学80后女老师陈果:你好,好奇心!

  名人励志演讲稿——周杰伦:你可以不平凡

  名人励志演讲稿——周润发:心平常,自非凡

  名人励志演讲稿——六小龄童章金莱:每个人都是“孙行者”

  名人励志演讲稿——李亚鹏:心有所愿,行而成立

  名人励志演讲稿——黄海波:如果能,就别凑合

  ?

  ?

  ?

  ?

  ?

  ?

  ?

  ?

  ?

  ?

  ?

  ?

  ?

  ?

  ?

  ?

  ?

  名人励志演讲稿——文章:越幸运,越努力

  名人励志演讲稿——龚琳娜:寻找真实的路

  名人励志演讲稿——青年表演艺术家李玉刚:做一朵迎风盛开的花

  名人励志演讲稿——万达集团总裁王健林:再坚持一会儿

  名人励志演讲稿——马云互联网创业十年历程的励志演讲

  名人励志演讲稿——俞敏洪:考了状元不等于人生的成功

  名人励志演讲稿——著名演员海清:人生路,我们都是新手

  名人励志演讲稿——《裸婚时代》导演滕华涛:停下来,做点无用的事

  名人励志演讲稿——奥运拳击冠军邹市明:没有人永远会赢

  名人励志演讲稿——《最强大脑》节目主持人蒋昌建:在悲情中认识自己

  名人励志演讲稿——当代著名学者、作家周国平:幸福的哲学

  名人励志演讲稿——李兰妮:好好活着

  名人励志演讲稿——著名实力派演员斯琴高娃:痛苦是传奇人生的一种养分

  名人励志演讲稿——“两弹一星”核武老人魏世杰:苦,才是人生

  名人励志演讲稿——任泉:勇敢迈出第一步(毕业季)

  名人励志演讲稿——王潮歌:梦想,非得实现吗?(毕业季)

  名人励志演讲稿——《舌尖上的中国》导演陈晓卿:舌尖上的好奇心

篇三:莫言文艺座谈会的发言

  对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争议,大致有两种声音。一种声音来自民间,认为莫言的作品语言冗长怪诞,充满对丑恶事物不加掩饰的描写,以猎奇粗鄙为卖点,获奖是因为这些东西刻骨地出卖中国底层的丑陋,“能博洋大人一笑”。另一种声音则来自于知识分子的批判,这后者又有两种名堂。其一以德国汉学家顾彬为代表,认为莫言“写的就是荒诞离奇的故事,用的是18世纪末的写法”,迎合大众对民间野史的消费需要;认为现代小说应该更看重对人性的刻画,应该去学习普鲁斯特和乔伊斯。另一方则将矛头指向作家本人的“真诚”,对莫言参与手抄延安文艺座谈讲话的行为表示失望,指责他作为作家—名副其实的公共知识分子,却没有恪守“内心的价值底线”。

  可以说,这三种争议将莫言的获奖归结为“媚洋”、“媚俗”、“媚上”的泛政治化结果,这三种不同的指责,归根结底为一句话—对批评者来说,他们在新科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身上,没有看到作家个人的道德立场和超然品格,这不符合他们对诺贝尔文学奖抱有的期望。

  这种争议是否合宜?笔者认为,讨论文学奖与作家与政治、道德的关系,还得回到文学本身来考察。

  川端康成的启蒙

  莫言的文学起点,始于1981年在《莲池》上发表短篇小说《春夜雨霏霏》。此时的莫言,是在部队里辛苦熬着提干的士兵。从1981年到1985年,莫言发表了10几篇短篇,这些小说都以军队生活或农村改革为题材,在当时的环境中,不折不扣地属于主流文学。

  然而,莫言对文学的追求显然不止于此。1999年莫言在京都大学作了名为《我变成小说的奴隶》的演讲,明确提到了自己当时在文学创作中遇到的困惑。

  “我刚开始创作时,中国的当代文学正处在所谓的‘伤痕文学’后期,几乎所有的作品,都在控诉‘文化大革命’的罪恶。这时的中国文学,还负载着很多政治任务,并没有取得独立的品格。我模仿着当时流行的作品,写了一些今天看起来应该烧掉的作品。”

  1984年冬天,莫言读到了川端康成的《雪国》,这段经历同样被他写到《神秘的日本与我的文学历程》中。他读到了这样一句:“一只黑色壮硕的秋田狗,站在河边的一块踏石上舔着热水。”莫言感到眼前出现了一幅鲜明的画面,仿佛能够感受到水的热气和狗的气息—原来狗也可以堂而皇之地写进小说。

  就在这一天,莫言写下类似的一句开头:“高密东北乡原产白色温驯的大狗,绵延数代之后,很难再见一匹纯种。”这是他的小说中第一次出现“高密东北乡”,这时是1984年冬天。这篇小说就是后来与《透明的红萝卜》并称莫言早期代表作之一的《白狗秋千架》。而直到第二年的春天,莫言才接触到了日后被认为对他的文学风格产生重大影响的马尔克斯和福克纳。

  与川端康成作品的接触,无疑成为了莫言最早打破小说现实主义束缚的一个催化剂。这并不是偶然。1985年左右,川端康成的作品在中国得到了比较系统的翻译引进。与莫言同为1985年文学先锋派的余华则早在1982年就读到了川端康成的《伊豆的舞女》,在之后的相当长时间里,都在学习川端康成的写作方法。对这一批新锐的文学力量来说,当时流行的川端康成作品,与稍后进入视野的卡夫卡、马尔克斯、福克纳一样,同时成为了他们对抗教化意味浓重的现实主义文学,消解在文学创作中过于浓重和功利的载道传统的工具。

  这一趋势,正好与20世纪20年代以川端康成、横光利一为代表的“新感觉派”的文学取向相一致。“新感觉派”认为文学的象征远比现实重要,他们否定一切旧的传统形式,主张进行文体改革和技巧革新。

  这种主张,恰恰契合了莫言、余华这一批作家的需求。相比起1985年前的张贤亮等“右派”作家和韩少功、王安忆等知青作家,莫言和余华、刘索拉更为年轻,受“文革”的政治

  冲击较为轻微。面对物质水平逐渐提升、外来事物冲击更直接、社会变革更为激烈的新时期,这一批年轻人迫切需要从承担政治任务的文学立场中脱身,用更直接更有效的方式来描写自己的人物和社会。

  1985年,在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的座谈会上,莫言针对《高山下的花环》作者李存葆的新作发表了批评,他俏皮地表示,这篇类似报告文学的小说“有一种连队小报油墨的芳香”。莫言的发言是这次座谈会上唯一的批评意见,会后受到极大的压力,为了证明自己,莫言交出了一篇新作,发表在1985年第二期的《人民文学》上,这篇小说叫做《透明的红萝卜》。

  按照惯例,军队出身的作家写出的作品,当时都应该属于军旅文学。然而,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军旅文学,不仅没有歌颂高尚的军人或者先进代表,连时代背景都淡化到了无关的地步。

  《透明的红萝卜》在当时的文坛形成了轰动效应,拉开了1985年中国先锋文学“爆炸”的序幕。这篇改编自莫言亲身经历的小说之所以造成巨大的影响,在于它营造出强大的象征氛围,具有细腻又浓烈的表意能力。这个通过孤儿黑娃的眼睛展现出来的通奸与爱情故事,通过各种爆炸般的感官描写,获得了极为炫目的艺术效果,黑娃眼中那个“被火光舔熟的透明的金色萝卜”,象征着孤独孩子眼中最为绚烂的人间诱惑,用当时《人民文学》的编辑朱伟形容,“在1985年,还没人能用文字,写出这样一种油画般的感觉”。

  莫言在小说里描写人性的兽性、人性的奴性,他还通过叙述者黑娃的视角,来描述残酷的现实,通过儿童视角的过滤,让笔下的世界笼罩了一层魔幻、荒诞的色彩。朱伟后来描述他对莫言的认识,认为“这种孩子的视角本身是一种病态,以这病态故意去践踏实际对美的向往,而这病态恰恰来自过度的自卑与自尊”。

  这种审美上的追求,使得莫言在后来的创作中,在很多方面上呈现出与川端康成的相似。比如捕捉瞬息即逝的自然感官感受,用新奇的文体表现小人物扭曲、压抑的心理,热衷于自然主义的描写等等。然而,莫言毕竟不是川端康成的私淑弟子,农民出身的莫言语言恣肆汪洋,想象力充沛,与川端康成细致、遁世的气质全然不同。也许,川端康成对于莫言的意义,在于打开了一扇窗口。这扇窗口指引莫言走向了一条不同的道路—文学不需要“载道”,而是忠实于作家自己的经验。

  重返农村

  莫言与川端康成毕竟不同,他不是出身于城市破落家族,而是不折不扣的中国农民。

  成名之后,莫言在北京和高密县城都有家。他最早的阅读,是《聊斋志异》、《水浒传》,从小听得最多的,是充满聊斋般想象的鬼故事,还有水浒般彪悍豪义的土匪传说。

  这些传承,在莫言的写作经验中成为了“高密东北乡”这个虚构神话的一部分。

  1990年,曾经的先锋作家们纷纷下海。而莫言则退回到故乡高密县,买了栋房子,每天发呆,剩下的时间就用来写《酒国》和《十三步》。在经历过《红高粱家族》的大红大紫和《欢乐》、《天堂蒜薹之歌》饱受争议之后,这两部小说在国内并没有获得成功,却反而被翻译到国外,获得一些口碑。莫言在这两部作品中做了大量的文学技巧的实验,曾经有国外读者抱怨,自己用了5种颜色的笔来标记句子,才勉强能读懂《十三步》,而莫言则回应道:“如果我现在来读,恐怕要用到6种颜色的笔才能弄清楚我当时到底写了什么。”

  当年通过阅读马尔克斯、福克纳获得的经验,已经逐渐融入莫言自己的写作风格之中。这之后的莫言,也尝试过写城市题材的作品,如被张艺谋改编为电影《幸福时光》的《师傅越来越幽默》。然而,这些作品并没有如同他的农村题材作品一样受到欢迎。

  这大概让莫言坚定了,自己应当自觉地定义为农民。而后,从《丰乳肥臀》开始,到《檀香刑》、《蛙》、《生死疲劳》,莫言迅速地重回农村叙事中。

  在这几部作品中,莫言已经明确了自己的野心:要重建自己的民间叙事。他逐渐建立起自己的文学世界:在这里,畜生、野兽与人共同繁衍,充满怪力乱神,凭借野性和充沛生命活力生存的主人公们,用各种技艺、本能和心机维系家族或者灵魂的传承。

  这确实如他的批评者所言,至少在表现的形式上,民间野史构成了莫言作品的基本骨架。然而,这并不妨碍他的“真诚”。

  莫言并不避讳时代的变革对他的高密东北乡的冲击,恰恰与此一致,他积极地将变革投射到东北乡神话中的每个人物的身上。这些时代强加的东西恰恰组成了这些人物人性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这个时代,这个国家的人物身上,多少总会带有或多或少的政治性。然而,莫言构建的这个文学世界,毕竟离政治体制的核心比较遥远,充满荒凉野蛮的气味,基本上不是一个现代政治能够插足的世界。正是在这样光怪陆离的世界里,莫言用荒诞的视角,对主流和现存的话语体系、社会状态进行了无畏的颠覆和尖锐的质疑。

  他可以让母亲在充当叙述者的儿子眼中变得丑陋不堪,“跳蚤爬满了那个我的脑袋曾经从那里出来的阴道”,同时又在儿子的心目中显得无比伟大。每一个叙述者掌控的小说,都充满了这种不稳定的、有时候自相矛盾的语言结构。

  莫言的小说中担当叙述者的人物,常常暴露出自身的不足、缺憾、失误。在这些叙述者的眼里,社会现实也往往呈现出扭曲、残暴、丑陋的一面。在这些农民和农民知识分子的叙述者身上,莫言自觉投射了对自己身处的这个族群的理解:淳朴、野蛮、狡黠、坚忍、懦弱、鲁莽、固执、残暴、温顺、无知以及具有天生的敏锐,各种矛盾如此和谐地统一着。

  他并不回避敏感的政治问题,只是,以作家本人的生活经验,他只能将各种社会矛盾投影到自己熟悉的农村环境中,投射到广阔的历史语境中。莫言在《天堂蒜薹之歌》中描写群体性事件中人的群像,在《蛙》追问生育制度在历史中的意义,试图在文学作品中还原这些即使放到微博上都是敏感政治命题的社会现实。

  也正是在《蛙》中,莫言甚至还专门用了一章来描写被称为知识阶层的群像。这些曾经积极支持计划生育的知识分子,在具有经济基础后仍然不能摆脱“传宗接代”的传统思想,不惜花钱支持“代孕”产业。这对下层知识分子的“心口不一”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知识分子的自觉与作家的体验

  当然,作家莫言在农民莫言的身份以外,还有着知识分子这一特殊身份,这也是他的矛盾之处。

  作为知识分子,对底层的苦难,他必须拥有置身局外的清醒,以便能做出鞭辟入里的评判。而作为作家,更重要的是作为农民作家,他又必须对苦难有切身且感性的体认。

  日本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非常欣赏莫言。在与大江健三郎交流写作经验时,莫言曾说道:

  “我是从乡村出发的,也坚持写乡村中国,这看起来离当今的现实比较远,如何把我在乡村小说中所描写的生命的感受延续到新的题材中来?因为我写的是小说,不是写大批判的文章,后来我在《天堂蒜薹之歌》中找到了一个诀窍,这就是把我要写的内容全部移植到一半虚构一半真实的高密东北乡来。《天堂蒜薹之歌》本来是发生在山东西南地区的一个故事,后来我把它放在我的家乡来写,一下子找到了感觉,儿时那种对生命和大自然的感受在这种政治题材的小说中得到了延续。我写这类政治小说还是植根于乡土的,它不是为了事件而事件,而是充满了一个作家对生命的深刻体验,有了这些东西小说就会有感觉。”

  也正是因为这种投入,莫言近年的写作也陷入一种两难的境界,要忠于自己对生命体验的真实,就不能回避一些真切的痛苦。莫言近年的写作中对自然主义近乎病态的执著,导致了他的小说中充斥着超乎常人能够容忍的丑陋与残酷,不加节制,这多少损伤了莫言作品的艺术性和思想性。但无论莫言使用了多少表现的手段,魔幻现实主义也好,“新感觉派”也好,“猫腔”也好,“章回小说”也好,要表达的无非是一个母题—人,生存之不易。在中国的农村,这种生存不仅是不易,更是真实的苦难,真实到了极其残酷的地步。

  这种文体,这种主题,注定不可能让普通的读者能消遣地阅读下去。这样的作品与其说

  是“媚俗”,还不如说是激怒世俗。与其说是道德缺场,毋宁说是作家本人采取了让作为知识分子的作者退场的手段,而将属于作家自己的文学现实直接呈上,这或许才是真正“真诚”的表现。

篇四:莫言文艺座谈会的发言

  莫言莫言,一将功成万骨枯

  莫言:尊敬的国王、王后陛下,尊敬的王室成员,女士们、先生们,我的讲稿忘在旅馆了,但是我的话记在脑子里了。获奖以来,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由此也可以见证到诺贝尔奖确实是一个影响巨大的奖项,它在全世界的地位无法动摇的。我是一个来自中国的山东高密东北乡的农民的儿子,能够在庄严的殿堂里领取这样一个巨大的奖项,很像一个童话,但它毫无疑问是一个事实,我想借这个机会,向诺贝尔基金会,向支持诺贝尔奖的瑞典人民表示崇高的敬意。要向瑞典皇家学院坚守自己信念的院士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感谢。

  我还要感谢这些把我的作品翻译成是世界很多语言的翻译家们,没有他们的创造性的劳动,文学只是各种语言的文学,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劳动,文学才可以变成世界的文学,当然我还要感谢我的亲人、我的朋友们,他们的友谊、他们的智慧都在我的作品里闪耀光芒。文学和科学相比较,的确是没有什么用处,我想但是文学最大的用处也许就是它没有用处,谢谢大家。

  莫言的成功,是文学艺术的胜利,却是社会文化的失败

  从来文章憎命达、自古才命两相妨。这就像一个邪恶的“蛊”,几千年附在文人的身上。今年中国最火的文人自然是莫言,不知道他能不能打破这个魔咒,成为一个幸福的文人。至少这几日,身为一个作家,“万里赴瑞典,关山度若飞,报纸十二卷,卷卷有爷名”。一时风光,也算是登峰造极了。

  我个人不喜欢莫言的小说,觉得他的小说透着一股山东大蒜味,冲而古怪,而我大蒜过敏。但我的太太挺喜欢他的作品,觉得那些文字神经叨叨的,特别酷。而且她在农村住过,对高粱地里的东西特有亲近感。那些骡子啊,牛啊,怪胎啊,性饥渴的老农啊,一片片的庄家啊,她都有记忆原型。不管多少人不喜欢莫言,莫言都是成功的,因为他的文字确实感染到了很多人,比如我的太太。文艺的评价标准,最重要的就是有很多人被感染,能够做到这一点,不管别人怎么诽谤,都是有生命力的作品。莫言有自己的受众,所以他虚构的文字世界是相当成功的。至于这个成功到了哪个程度,是不是一代宗师,或者当地政府所说的山东第二个圣人,这还值得商榷,很可能成为一个冷笑话。

  莫言书中有句话我挺喜欢:“在年生里,我们因无知荒唐而美丽。”

  实事求是的讲,如今热捧莫言的人,百分之九十八不懂文学,百分之九十九不懂莫言。大多数人都是来看热闹的。因此,网友最关心的是莫言领奖时穿燕尾服还是穿唐装,房子是小别墅还是三室一厅。

  至于《檀香刑》好不好,他既然得了诺贝尔那就只好说“好”了。还有很多人守着电视机,想看中国人去瑞典“升国旗”,这样与有荣焉,实在无言以对。这种“群氓”心态窃以为鲁迅刻画得最深刻,现在也并不过时。对于一个作家,大家不去谈文学本身,而去谈国家伟大成就,去谈奖金在北京五环可以买多大的房,这一点确实非常讽刺。

  莫言很清醒也很无奈。于是他拼命强调:这是文学的胜利,这是个人的胜利,这不是国家的胜利。

  但茶前饭后,没看过他作品的人们还是一遍又一遍的算,莫言赚了多少钱?哪一级的领导会接见他?

  所以还是从文学角度谈一谈吧。虽然我不是他那一流派的拥趸,但只要是讨论文学,莫言也好其他文人也罢,总会高兴一点。

  莫言的作品缘何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莫言作品为什么能得奖,因为他是差不多中国第一批用西方手法描写东方农村的人,这也是大导演张艺谋国际上得宠的原因与玩法。这种西式手法对于东方读者来说确实是一种视觉冲击,文艺理论上叫陌生化处理。所有的艺术其实都是一种组合,音乐是声音的组合,美术是

  色彩的组合,文学就是语言的组合,组合得够不够档次。有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就是能不能让人被感染的同时觉得耳目一新,也就是俗称的创新。所以莫言的陌生化处理,魔幻现实主义的引进,确实是他对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重要贡献。当然这种处理自然也有生晦一面,几乎不可能符合大多数普通百姓的口味,老百姓更喜欢金庸,孩子更喜欢郭敬明。所以莫言的作品在中国卖得不算火,也注定不火。但在西方却受到了一定的欢迎。莫言作品里大量愚昧无知的中国乡下人可爱可怜,又有取之不尽的奇特乡俗和夸张离奇的人物心理,也有些悲天悯人的普世价值,西方人都是感兴趣的。这种既符合了西方读者的阅读习惯,又同时满足了对东方的神秘想象的文艺。总是能得到外国人的青睐,就像我们也喜欢看非洲人讲打狮子,猎人头的故事。我认为这是一种取巧型的伟大胜利,他这种中西合璧的写作似乎就是冲着西方评委来的。

  做为魔幻现实主义门徒,莫言在中国算很成功,下一个成功者,很有可能是作家残雪。但山寨毕竟是山寨,魔幻现实主义已经有马尔克斯了,莫言算不上开门立派,所以莫言算是有成就者,应该还算不上宗师。

  莫言的语言确实有自己的特点。他的手法不是纯中国式典雅风格的,以他的文化水准也不可能是西方式的,它是一种杂碎。艺术本身就不是科学,所以读者能不能接受都没有关系——你一个好好的人,它是一本好好的书,最忌讳别人得了一个奖就强迫自己去看。莫言的东西很多人应该是接受无能的,这一点没有什么值得自卑的地方。莫言就说过:“提笔伏案之年,窗边,是心灵奔向青春的黑色河流,突兀的世界”。至于突兀是硬伤还是一种美,这就像吴莫愁的《痒》,见仁见智了。内容上看,莫言也并不提供新颖的思想,更没有什么超越性的成分。只是在气氛烘托和民俗表达上,稍微有点特点。诺贝尔文学奖的高标应该是拓展人类的精神世界:第一是探索人性,如日本一些作家所做的;第二是记录民族的苦难,如前苏联的一些作家,这两点莫言都没有(《蛙》有一点,虽然隐晦)。

  文学界有种公认的看法,诺贝尔文学奖里有巨作,也有一些平庸的作品。至于莫言的算哪种,我觉得是后者。当然作家都是慢慢锤炼出来的,也许下一部会石破天惊。

  中西方文学大同小异,并没有历史与文化之分

  我倒是觉得莫言获奖后头脑清醒很不简单,他也说不要把诺奖看得太高(当然别人兴许是谦虚,没得的人这样说会被人笑)。但被笑还是要说,老有人讲中西文化的差距,我觉得在文学上这差距并不大。文学的载体是语言,载体都不同,如何能去比较。你认为关汉卿不如莎士比亚的原因是什么?我甚至不怎么相信外国专家能很懂中国的文学,这一点就好像中国留学生去澳大利亚攻读古代汉语一样透着荒谬。迄今为止还没有人能把“白日依山尽”翻译成好的英文,语言鸿沟在,文学就不具备可比性。以外国人的文学奖项来做为中国文学的春药,这也是魔幻现实主义的一种。中国物理、化学、生物都可能落后西方很多。单单文学,这个出过唐诗宋词的民族,这个几千年前就开始写诗歌的民族,并不缺乏它独特的美好,也并不该把西方的认可看得太重。《卧虎藏龙》是中国第一部国际得奖的武侠片,它在中国武侠文学里又能算老几?

  当然,中国的现当代小说在内容和形势上都有些单调,这也是事实。这个事实最大的原因是政治环境。我们在不远的过去,还在把稍微像点样的作家调去扫厕所,从全国只有八个样板戏,发展成现在这样的规模,这说明只要对文学宽松一点,以中国人的千年文学传统,加上汉语言的独特张力,根本不用担心文学发展的。语言天才会一茬一茬地冒出来。

  无形的“狗链”束缚了文艺创作者的自由

  对莫言争议最大的还有他抄了文艺座谈会的讲话。一个不可否认的史实是,这个讲话堪称大量作家扫厕所的源头——我可以很负责地讲,中小学语文书上出现过的现当代文学大家,若贫贱不能移,则没被迫害过的很少。具体的案例不再陈述,请随意查阅任何一本严肃点的现

  当代文学史。所以莫言的得奖引起了大量作家的不满与抗议,甚至被冉云飞等讥讽为文化馆作家。对此莫言的说法是,他并不觉得文艺座谈会讲话完全不对,当然也有很多不对的地方,而且他的创作已经超越了座谈会精神。这又是一次非常取巧又非常辩证唯物主义的表态。

  其实我理解莫言,莫言是在恐惧。

  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理论本身,我觉得并非完全没有道理。中国文字多是风花雪月,才子佳人,确实少有服务底层大众的东西。从逻辑上看,座谈会讲话也是一个能够自圆其说的话语体系,至少可备一说。但最大的问题时,一旦他不再作为学术的一种,而和权力结合成为鞭子,成为独裁的判定标准,那么文学的多样性就一定毁了。怎样才能大胆探索、百花齐放,才能实事求是,摸着石头过河。前提就是承认人类包括领袖都有自己的认知局限,真理也有限制性。所以允许有不同观点同时竞争。退一万步说,至少也要做到学术问题不用暴力解决。在现代社会里,你可以信仰印度教,但不能不允许其它人吃牛肉,更不能引自己的经据自己的典烧毁别人家里的书。这就叫霸道、这就叫思想专制。延安文艺理论也非原创,其实来自于前苏联的文艺理论,这种文艺理论虽然在全世界大多数国家都被嗤之以鼻,但本身能够自圆其说,也正因此自圆其说能够循环论证,这对于缺乏逻辑训练又崇拜权力的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是很致命的东西,因为它会成为预设正确,对非此理论的作品出现本能反感。武汉大学何国瑞教授就写过好多论文,认为莫言的作品是反动文学,一条一条的分析得头头是道,若是几十年前,莫言已经可以死了。有兴趣的可以去查查,现在还在。延安的文艺讲话强调:文艺要做政治的驯服工具,要有阶级立场,要有现实战斗的意义——上年纪的人很多仍持这样的观点(因为他们根本没有接触过其它观点)——是否正确姑且不论,我只从客观事实上讲,按这个标准,大多数文学名著都要被扫进垃圾箱。

  那些《诗经》里谈情说爱的“风”、那些宋代的源于花间词派的婉约词、那些明清的性灵散文,按照这个标准还有什么存在意义?更不用谈劳伦斯《查泰来夫人的情人》、波特莱尔的《恶的花》、川端康成的《伊豆的舞女》了。真按这标准筛选,能读的书能剩几本?至于那些穿越、种马、暗黑、小清新你就更别指望读了。

  不成为高级别的教徒你连庸俗一下的权力都没有。这前车之鉴并不遥远,文革时除了八个样板戏,全国就一本小说可以看。名字叫《金光大道》,作者叫浩然。我出于好奇看了看这个作品,看完后半天回不过神来,出于对已故前辈的尊重,那水平我就不去评价了。但如果放在天涯文学上,我估计点击应该不超过一千。

  一个正常的社会里,文学自然有独立的价值,不仅文学,历史、法律、政治、经济各司其职,互相制约。这样才能长治久安。但中国的文学较长时间里确实是政治的附庸,听话有几颗枣,不听话就要挨打。

  所以莫言抄书了,作为个体没有什么好说的。以莫言的洞察力(作家整体智商不好说,但洞察力应该都不错),不可能不明白这事有政治含义,但他还是签了。现在只好一次又一次的表明自己只是讲故事的,明显想避免麻烦。胡适(可能不是)说:历史只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而我看来,文学在很多时间里,连小姑娘都不算,纯粹就一歌舞伎,高兴时当你艺术家叫你唱几句:诗多好的少,不高兴时说你是毒草你就是毒草,扔到井里面砸几块石头还要你先写几天检讨。当然,值得庆幸的是,等你死了很久后,是有可能被平反重新当做大师的。

  莫言为何只是故事大王而不能成为文学大师呢?

  所以,我宽容莫言,我略学过些历史。莫言学历不高,不一定通读了文学史,但以他的年龄肯定亲眼见过太多一言不慎终身痛苦甚至妻离子散的悲剧。就连他自己,也曾经因《丰乳肥

  臀》被单位领导逼着写过检讨书,不肯写就让大着肚子的同事陪着他不准下班,莫言巨大压力之下还亲自打电话让出版社停止印刷自己的书籍(诺奖以前,市面上流传的很多都是盗版)。书是作者的孩子,大家能体会莫言曾打电话时要求杀掉自己孩子时的心情吗?(以上资料来自于莫言的出版商,都有媒体报道)。

  有一说一,就这还多亏时代进步了,否则就凭《丰乳肥臀》、《四十一炮》这样的标题,都不用文化部门出手,居委会的大妈找几个城管就把丫灭了。若旁边还有台摄像机,再找几个计生委的女干部演受毒害青年的妈妈,就更师出有名了。

  我们都是红旗下的蛋,所以都别装外宾,面对一个权力无限的怪兽,文学家必然战战兢兢。现在很多人敢说些话,一是自己勇敢,二也是现在政策相对比较宽松,时代有些进步而已。

  我们无权去羞辱一个有政治恐惧症的中老年人,他们的阅历不同。作家的恐惧从来不是一个民族的光荣,也不是被嘲笑的对象,而是伤疤。《苏东坡突围》里面就有这样打动人心的句子“贫瘠而愚昧的国土上,绳子捆扎着一个世界级的伟大诗人,一步步行进。苏东坡在示众,整个民族在丢人。”

  所以在瑞典,莫言不断讲文学,谈自己成长时鸡毛蒜皮,讲最普世最不会被争议的母爱。这很好,对于他个人是最经济最理性的选择,尽管对于国家言论进步未必。我知道这样会让他继续受更多非议,觉得都诺贝尔了还怕什么?对此我只能冷笑,诺贝尔了不起啊,说这话的不仅是没知识,而且还没常识。莫言其实一直在用文学做了一个安全的壳,这是他的权力。很多现实的弊端莫言不是不知道,是不去说,或者拐着弯说。毕竟你只要是虚构的小说,不直接得罪地方领导,又有个名头,被找麻烦的可能性了相当的小,这样才就有了文学的空间。莫言很聪明,反思计划生育,写个《娃》肯定出事,所以他谐音写成《蛙》。中国文化人,只要还能在文艺圈蹦跶的人,都有这种生存本能,比如拍《1942》,绝不拍1962。偶尔也调戏下社会,比如《动物庄园》这种书居然当成儿童文学问世了(我一直觉得这纯粹是欺负领导不看书)。这也是电视剧穿越、偶像、胡编轮流上的一个原因,你看看偶有一个现实剧,也必然是统统遮住车牌,地名统统叫滨城或江城的。文人没法子啊,连《蜗居》都禁播,你压根不知道那根线在哪里?我曾经问过一个级别相当高的出版署官员,什么不能写。他犹豫了一会告诉我:“什么都能写吧,我们有言论自由,创造自由。但能不能过,要考虑当时的状态,”当场不知道该怎么接了。

  现实的作品有多少暗地里的制约,外行根本无法体会。冯小刚有一次看个话剧,讲民国时一个艺术家被文化检察官各种刁难,当场嚎啕大哭,几乎痛不欲生。我刚出了个武侠,本来就是想着今年开会,武侠审批松,好过。结果连清朝的武侠也被审了好几个月好几遍,最后还是删改了一章,因为书里面出现了康熙年间的山东衍圣公,出版社说他的后人还在山东,怕有麻烦坚决整章删除——真觉得天雷阵阵。有人会跟我讲,就是就讲气节。自己的东西坚决不改,宁愿不出版,死了就火了。我只好说了一声:“滚”了。

  正因为如此,莫言成为故事大王就是他的极限,他成不了大宗师。他还是在媚。尽管媚的姿势在文人中不算难看,写文章也确实勤快,还写了些尖锐问题。但他为权贵抄书,这是媚权。为书商更改香艳的书名,这是媚俗。在现实的环境中,这些都不可厚非,但终归还是损伤了一个作家的纯粹。

  文学的皇冠属于索尔仁尼琴,属于决不妥协的纯粹灵魂。至于莫言,他就继续平安生活,继续编一些故事吧,继续做作协的领导吧。这或许是他的幸运,或许也是文学的不幸,这是时代的局限性,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也无权要求太多。

  好的作家,更应该是启蒙的先知,而不是名利场的附庸。

  说实话,作家是一个不错的职业。这倒不是指赚钱,作家富的有,但穷的更多,就要看你的水平与造化了。我的感觉是在江湖上有个号的,混个小康应该可行。但大富大贵可能性极小,莫言未得奖前,房子不也就九十多平吗?韩寒、郭敬明、唐家三少那是特例。金字塔尖的在哪个行业都有。据我观察,作家这个行业年薪过百万的比例,应该没有卖夜宵的多。

  但作家还是比较占便宜的。至少从名的角度来说,作家是很讨巧的,好歹动不动在媒体露个脸,搞个啥知名博客,一天点击数相当于一个县。这是对虚荣心的巨大补偿。作家的影响力跟唱歌的、踢球的可能差点,但七十二行里,曝光程度也可以进入前几位了。你要知道,郭敬明的文章都写成那水平了,还是大把人仰慕他。而中国研究植物的最好的专家,除了圈里面的,有谁知道?名这东西虽然很虚,但你不能不承认也是很多人的一种追求。滚滚红尘,尚未解脱之辈,也就争“名利”二字。

  作家还有些潜在好处,比如一般没人来欺负,你想的话泡个妞啥的相对方便,这个圈子有多少女人不是本事,只有一个女人才是本事。而且作家这种生物,有些生活白痴或生活怪癖,都会被轻易原谅。作家嘛,有点不正常那很正常嘛。就算哪天自杀了,也许光环更盛,很多人会觉得他看透人生、悟到天机啥的。有个天涯走出的作家就说过:人不能决定自己的出生已经输了一半,不能决定怎么死就亏大。好像哪天自杀了,大家该送个红包恭喜。真是什么怪人都有。

  这样才对,古今中外有成就的搞艺术的都有些怪。艺术是美,知道什么是美吗?花朵最美。花朵又是植物的生殖器,又注定会凋零。它代表着性和绝望。人的本能就是生存和繁衍,而生存必然终结,繁衍必须性感,所以最打动人心的就是绝望与性。不同的艺术只是靠不同的载体表达最完整的人而已,这是大多文艺人都认可的一个观点。但这就更需要表达的自由。

  作家是个不错的职业,风吹不着雨打不着,自然也该承担一定的义务。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两点,一是把文章尽力写漂亮,写得性感和绝望;二是不断去客服恐惧,推动人类的表达自由。

  作为低标,莫言就是个榜样。虽然写作是个老天赏饭吃的职业,但勤奋努力必然成功概率高点。这样独善其身的文人,也是值得尊重的。就像每个辛勤工作的人。有人喜欢用道德杀人,余秋雨啊、于丹啊,都被鄙视得像瘟疫。但他们的文章其实写得真不错,我特别喜欢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从散文的角度来说,这已经算是汉语言的极品了。那些骂骂咧咧的,大都不是从文学角度来议论。因言废人固然是一种中世纪遗留的野蛮,但因人废言照样是文学史的损失。牛顿就是一个小人,但这根本不损他在物理学上的成就。能把西湖、莫高窟、苏州写成那样精致可人,在文化散文领域,余秋雨算是大牛了。虽然我厌恶他的含泪劝告,一派人道。但这是两回事。于丹讲论语也确实有故意曲解,不提儒家现实反抗的一面,但她的文笔也有些味道,她的《最美唐宋诗词》,我看了两遍。要记住,文学有独立价值,就像小孩子搭的一个沙塔。漂亮就是它存在的理由。

  而做为高标,作家们确实应该去推动言论的自由,不断在游戏规则内扩展言论的边际,既然你享受了这么多权力,这个义务你就应该负责。莫言可能觉得自己躲在“讲故事里”就绝对安全。事实上,退后一步是黄昏。现在时代进步了,所以你才能讲故事安全,倒退一点照样死路一条。有长辈就曾忧心忡忡地对我讲,少写点东西,现在是没事,若文革就死定了。说得我心惊胆战,后来一想,文革都不死,这不是骂我没文化吗?也就释然了。为了自身的安全,作家们该做的也是推动进步,反对倒退。而且这不仅是为了自己,我曾经看文学史,觉得文人是言论不自由最大的受害者,对干涉自由、迫害文人的高官咬牙切齿。后来看了很多

  历史书,发现这些官员也很难善终,才发现这不是一个职业的事情。大家可以读读罗点点回顾父亲罗瑞卿公开发表的文章,你会发现官员间的你死我活,简直不能用惨烈形容。看完后脖子凉飕飕的。所以没有言论自由,绝不是文人受害而已,而是整个民族谁都不会有安全感。谁能不说错两句话?谁能没点牢骚?大人物也千万别觉得手上有权能怎样,没有法治保障,你能保证一辈子都是宦海赢家?你的能力和地位能高过刘

  少

  奇去?所以不让任

  建宇这样的小年轻说话,当官的出了事时,自然也不准说话。

  没有了真相,只剩下恐惧,权力就仍然是怪兽,可以吞噬任何一个人。法治社会也就成了丛林社会。什么叫和谐?和是禾与口,谐是言和皆,都有饭吃,都敢说话,社会就和谐了。作家,更应该在这方面冲在前面,而不仅仅是一味的捞钱与泡妞。

  在莫言得奖的这一年,知名作家马原在云南被打,引起高度重视。知名作家阎连科房子被强拆,写了些牢骚话,发表在《纽约时报》,问题没有解决。阎连科的亲人都劝他说话注意点,最好写点肥皂剧。这好像是每个作家都经历过的意味深长的叮嘱。

  结语:我们不能说这个时代好或者不好,我们是时代的一部分。我感觉,中国确实在进步,下一步是好和不好取决于每个人的努力,当然包括作家。世界上没有一种力量比暴力更直接,但也没有一种力量比文学更持久。三千年后也许不会有人记得现在的封疆大吏,但一定还有人看莫言、金庸的小说。我真希望若干年后回忆这一个时代,是一个文坛群星璀璨的时代。而不仅仅是有一个文人得了大奖,笔名叫做不说话。

篇五:莫言文艺座谈会的发言

  文艺座谈会72名与会者名单:

  作家、文艺理论评论界:

  铁凝(中国作协主席)

  王蒙(中国作协全委会民誉副主席)

  莫言(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院院长、中国作协副主席)

  冯其庸(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红楼梦学会名誉会长)

  王安忆(中国作协副主席)

  叶辛(中国作协副主席)

  贾平凹(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

  冯骥才(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

  张抗抗(中国作协副主席)

  麦家(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浙江省作协主席)

  徐贵祥(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主任)

  阿来(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四川省作协主席)

  梁晓声(当代作家)

  熊召政(湖北省文联主席)

  周小平(网络作家)

  花千芳(网络作家)

  高洪波(中国作协副主席)

  玛拉沁夫(蒙古族著名老作家)

  王树增(报告文学作家)

  曹文轩(儿童文学作家)

  戏剧界:

  李维康(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剧协副主席)

  张建国(国家京剧院三团团长)

  尚长荣(中国剧协主席、上海京剧院艺术指导)

  茅善玉(上海沪剧院院长、一级演员)

  李军(上海京剧院一级演员)

  史依弘(上海京剧院一级演员)

  陈彦(陕西剧协主席)

  叶少兰(北京军区战友京剧团导演、一级演员)

  谭孝曾(北京京剧院一级演员)

  音乐界:

  李谷一(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民族声乐歌唱家)

  赵季平(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

  谭利华(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北京交响乐团团长)

  叶小纲(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

  赵塔里木(中国音乐学院院长)

  殷秀梅(中国广播艺术团女高音歌唱家、一级演员)

  关峡(中国交响乐团团长、作曲家)

  阎肃(空政文工团一级编剧)

  张千一(总政歌舞团团长、一级编剧)

  俞峰(中央歌剧院院长、一级指挥)

  关牧村(天津歌舞团一级演员)

  徐沛东(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音乐分党组书记)

  赵大鸣(总政歌舞团创作室主任)

  舞蹈界:

  冯双白(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

  赵汝蘅(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

  陈爱莲(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

  赵青(中国歌剧舞剧院一级演员)

  美术界:

  冯远(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中国文联副主席)

  范迪安(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

  靳尚谊(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原主席、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刘大为(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许江(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杨晓阳(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国家画院院长)

  范曾(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杨飞云(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书法界:

  欧阳中石(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张海(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

  摄影界:

  吕厚民(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中国摄影家协会顾问)

  曲艺界:

  姜昆(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副理事长)

  刘兰芳(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一级演员)

  杂技界:

  边发吉(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杂技家协会主席)

  阿迪力·吾尔休(中国杂技家协会副主席、新疆杂技团一级演员)

  吴正丹(广州军区战士杂技团演员、一级演员)

  影视界:

  田华(电影表演艺术家)

  六小龄童(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演员剧团一级演员)

  李雪健(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

  王朝柱(总政话剧团一级编剧)

  陈凯歌(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电影集团一级导演)

  冯小刚(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北京电视艺术中心一级导演)

  陈道明(北京电视艺术中心一级演员)

  顾长卫(电影导演、摄影师)

  兰晓龙(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电视艺术中心二级编剧)

篇六:莫言文艺座谈会的发言

  在“祝贺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座谈会”上的发言

  作者:

  莫

  言

  来源:《艺术评论》2012年第11期

  王院长、杨主席,各位领导、各位朋友,非常感谢大家在百忙当中参加这个会议。我除了感动之外,也确实感觉,诺贝尔文学奖当然是一个举世瞩目的奖项,获得这个奖项好像确实挺不容易的。但我也非常清楚地知道,在全世界有许多杰出的作家,都有资格获得这个奖项。在我们中国,也有许多作家,写的作品跟我同样的好,他们也都有资格获得这个奖项。但是这个奖今年授予了我,所以我的内心深处深感惶恐。

  当年我拿起笔来开始写作的时候,也绝对没有想到过获什么奖项,不仅是诺贝尔文学奖,甚至连国内的什么奖都没有想过。那时候之所以要写作,一方面有功利的原因,就是想改变自己的处境。另一方面,确实感觉到心里有很多话要说,有写作的冲动和欲望,这种冲动和欲望就是对文学的迷恋和爱好,想用艺术的方式把自己的生活、把自己所看到的故事再描述给别人听。我从小特别迷恋的一种人,特别崇拜的一种人是讲故事的人。在我们乡村的广场上,在我们的集市上,在寒冬腊月生产队的喂牛、喂马的饲养棚里,我们都可以聆听到各种各样的说书人,给我们讲述古今中外各种各样的故事。那个时候我既是一个故事的聆听者,也是一个故事的传播者。我听了这样的故事,我就忍不住想对别人说。我回家对我的父亲母亲讲,对我的哥哥姐姐讲。他们刚开始对我的这种讲述非常反感,但是很快他们会被我的这种讲述所吸引。而且我母亲后来也对我网开一面,允许我在集上听人说书,允许我到别的村庄里听村子里的人讲故事。回来以后,晚上面对很小的油灯,她做棉衣的时候,我在旁边讲我听到的故事。当然有的时候我记不全了,我就开始编造,当然我编造可能编得还不错,以至于我很小的时候也成了一个说书人。

  后来我从事文学写作,写小说、写剧本,可能就是从开始给我母亲讲故事开始。这几十年的文学创作体会很深,感触很多。写一篇作品可能还比较容易,但是一直要不断地写作,难度很大。要不断地写作、不断创新,不愿意重复自己,实际上就要跟自己斗争,不断地要向自己发起挑战。所以我主观的愿望很强烈,创新的意愿也非常强烈。但是一个人总还是有限度,究竟能创新到什么程度,是不是每一篇作品都有新的元素,是不是自己所有的作品都没有重复,这个我不敢说。我知道我的创作有很多的问题,我知道很多批评家都非常敏锐地看到了我创作的弱项和不足,这几十年来我也聆听了很多的赞扬,当然我也非常认真地听了很多的批评,包括很多非常刺耳的批评。我觉得赞扬鼓励可以使我继续前进,批评使我为下一步做好准备。所以我感谢几十年来表扬和批评过我的朋友们,也感谢我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众多的媒体,包括诸多的网友对我文学创作的评价,对我文学作品的评价,以及对我个人道德方面、人格方面的各种各样的评说。我觉得这些对我来讲都是非常有利的。

  我也说过,将近一个月来,我经历了一场人生的洗礼,围绕着诺贝尔文学奖这个问题,诸多的争论是一面镜子,透过这面镜子我看到了人心、看到了世态,当然更重要的是我看到了我自己。当时我在高密举行记者招待会的时候也有人问,这样讲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通过这个看到自己?我说这是时代提供的一种可能,如果十年前没有互联网的时候,这种可能性是不存在的。那个时候我们只能看到报纸,只能听到别人传谁谁谁怎么评价我。现在面对庞大的网络,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想法都可以在上面说。所以包括很多对我尖刻的嘲讽、挖苦我都可以看到,这尽管听了让我不舒服,但是我想还是有它的道理。所以不论是批评还是赞扬,都是对我有利的,就像把我放到社会的显微镜下,我看到的这个人不是自己,而是一个叫莫言的写作者,我反而变成了一个旁观者,看到大家都在指指点点进行评价,所以这样的机会我千载难逢,必将是受益终身。非常感谢院里的同仁对我的赞扬,感谢大家的热情!

  我知道中国艺术研究院确实是藏龙卧虎,有在各自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艺术家,我一直怀着谦卑的心情仰望他们,他们能用乐器奏出感动人灵魂的音乐来,有的能用泥巴捏出人物形象来,各自有各自的特长。在他们熟悉的领域面前,我确实是一个小学生,所以我想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艺术氛围。我通过跟他们的交流,与他们结交成为朋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也从跟他们的交往中获得了许许多多的灵感,也为我将来的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启发。非常感谢大家,欢迎大家对我进行批评。

篇七:莫言文艺座谈会的发言

  在“祝贺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座谈会”上的致辞

  作者:王文章

  来源:《艺术评论》2012年第11期

  尊敬的莫言先生,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中国艺术研究院在这里举行祝贺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座谈会。欣闻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个消息让大家欢欣鼓舞。莫言获奖在国内外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特别是作为中国艺术研究院莫言的各位同仁,我们更是怀着非常激动的心情,为莫言获奖感到高兴,发自内心地祝贺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我想今天的座谈会,就是我们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同仁向莫言同志祝贺的一个座谈会。同时我们还邀请了院外的一部分著名的作家和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来参加我们的会议。我想大家坐在一起是作为一家人来表达我们对莫言的祝贺之意。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应该是实至名归。现在是我们中国当代的文学创作、文化发展的形势、成果和环境最好的时期。莫言的获奖也说明了我们这个发展时期、发展成果,得到了国际间的普遍认定。当然,不论国际社会认定或者不认定,我们都在发展,但是国际社会的认定也是非常重要的。当今整个国际社会一体化发展,在这个世界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时代,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融入整个世界发展的格局是十分重要的,会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作出重要贡献。我们不能孤立自己,我们的文学、我们的艺术创作成果,应该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定。我想这次莫言获奖,就说明了国际社会对莫言文学创作和我们当代文学创作、以及中国文化的发展,在关注、在肯定,这个很重要。莫言获奖后,莫言的文学作品,会得到世界上更多读者的关注和阅读,也会带动世界对当代中国文学的创作和发展的关注,我想这个是很重要的。

  所以我们应该感谢莫言,因为他作为中国当代文学创作这个杰出群体里最优秀的代表之一,为我们中国人赢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由此,带动中国当代文学及中国文化在与世界对话中的意义不言而喻。我为中国艺术研究院拥有莫言这样一位举世瞩目的优秀作家深感骄傲。莫言获奖后,中国艺术研究院的许多同志给我来电都表达了这样一种心情,并建议要开一个座谈会为莫言祝贺。我今天在这里特别代表中国艺术研究院所有的同仁,发自内心地祝贺莫言获奖。我想莫言创作的成绩,今天我们很多的评论家会加以总结。莫言同志作为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院的院长,跟我院所有的学者和作家、艺术家一样努力尽职尽责,为我们这个时代文化艺术的发展在奉献他的聪明才智。

  去年范曾先生获得法国总统骑士勋章,我们也开了座谈会。我们院里很多的学者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者和专家。我想这次莫言的获奖,给了我们更多的激励,激励我们更好地发挥聪明才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心,为我们的文学艺术创作以及我们的学术研究,为我们国家和时代的文化艺术发

  展贡献力量。我简单做一个开场白,代表中国艺术研究院所有的同仁真诚地祝贺莫言获奖,他为我们国家和中华民族赢得了荣誉,我们应该感谢他。希望莫言同志不断有新的创作成果问世。谢谢大家!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

  王文章

篇八:莫言文艺座谈会的发言

  民间文化与当代乡土小说写作——以莫言的《蛙》为例

  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脉络中,民间扮演着一个不可缺失的角色,并参与到当代小说的写作中。在描写民间乡土的作家中,莫言成为独树一帜的风景,他因为对于高密东北乡的人、物、事乃至精神意义的独特阐释,把塑造一个民间传奇经典变成了可能。20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发展遇到转折,城市社会从各个方面冲击着乡村,作家的敏感使民间文学受到高度关注,在此背景下,贾平凹、张炜、莫言、韩少功、刘震云等作家,激发了读者了解民间的热情和阅读民间小说的兴趣。我们看到“乡土民间”在知识分子这里,不单纯的是与社会问题和政策紧密联系,更是形成了独特的文学描述。

  一、什么是“民间文化”

  讨论“民间文化”就要先界定什么是“民间”,而在“民间”中,“民”又是什么?关于“民”的讨论自古有之,由于我们需要讨论的是当代范畴的小说,我们不妨从五四时期说起。五四时期的民族危机和反殖民斗争的背景,使中国学者将西方

  (如格林兄弟)所讨论的“民”,理解为“民族全体”或“国民”,而在中国这样一个农民占总人口绝大多数的国家,“民”的意义便被转化为“农民”。但是,这一概念的含义绝不仅仅是今天人们认为的那样,即“民”是平民化、底层化以及待启蒙的民众,反而是“也包含了现代中国知识分子自我想象和自我认同的形象,同时还混杂着‘民族全体’的意义指向

  (至少在精神象征上被认为是如

  此)。这至少说明,在中国现代民间文学或民俗学的话语体系中,‘民’、‘民间’或‘民众’并非含义透明而单纯的概念。”[1](P129-130)

  在“民”和“民间”被赋予了这种概念以后,周作人和胡适等人号召进行白话文写作,对平民文学的讨论,以及后来收集民歌的实践尝试,都使得现代作家对“民间”有了更确切的说明,即“‘民间’这意义,本是指多众不文的民众。”[2]“五四”的文学研究者们意识到,“民”的这种数量众多和缺少文化的特点,恰恰是进行政治和革命动员的主体对象,通过对“民”的研究和启蒙,有助于中国革命队伍的壮大。而在这种为了革命胜利的愿景中,知识分子也就将其自身对启蒙、自由甚至国家的概念和追求放置在文学研究以及创作中,这一思想和脉络甚至延续到新中国建立。在建国初期,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提到的“民间”,有一个广泛的群众团体:工农兵。知识分子不仅要去描写民间,更要进入民间,去吸收贴近生产与生活的创作灵感,创作出反映劳动和建设的具有民间风格的文学作品,而这次《讲话》将民间与文学写作更进一步地联合在了一起。

  在当代写作和文学研究中,“民间”通过“民间文化”的转变融入到小说创作,尤其是乡土小说创作中,并表现出多种分支。包括:民间风俗、民间信仰、民间仪式、民间歌曲、民间舞蹈、民间传说、民间歌谣等。这些分支因为被作家们更加娴熟地运用在乡土小说创作中,而变得更加具有地域独特性。但“民间”和“民间文化”所代表的意义不是固定的、铁板一块的,当西方的“现代性”和“时间”观念引入到中国当代小说创作和分析中,“民”和“民间”的概念又与“本土”发生了关系。在西方现代化还未完全进入和影响中国的时候,“民”和“民间”经常被用来区分平民与贵族;而当“现代”的概念引入后,“民”又象征了“传

  统”与“过去”,甚至“被想象成现代性的反面,并且在它与现代性构成的否定关系中获得界定。”

  乡村和民间自由、远离政治以及丰富的传统背景和广泛的包容性,使民间在传统、非现代色彩之上,成为更具有原生态意味的文学土壤。90年代,陈思和先生在讨论文学的时候,将民间纳入到文学史内部,使其作为一个对象来讨论,认为它联系着现实的民间文化,也饱含着知识分子对于民间的价值立场与态度。“知识分子的‘想象民间’和‘民间想象’是有区别的。‘想象民间’是知识分子从自身角度对民间的想象,包含着知识分子自身对民间的认识、感悟与理解;‘民间想象’则更多的体现出依据民间自身的文化特点、心理逻辑对于生活的想象。”对于莫言而言,一面是高密东北乡——生他养他的故土,一面是自己的文学身份:与故乡产生距离的知识分子,所以,他对于“民间”范畴的领悟包含着“想象民间”的同时,也包含着“民间想象”的成分。正是这样的情感,使他的文学内核扩大到对现代社会人的精神感悟上。正是有他这样的渲染与写作,才让今天的“民间”书写变得更加重要。

  在莫言描写乡土的系列小说中,“民间文化”的引入主要围绕着以下几个内容:民间文学、民间神话传说、民间风俗、民间信仰与民间仪式。他对高密东北乡的理解始终都可以用一种“酒神”精神来阐释,即他所描述的民间乡土是高度自由的。如果说《红高粱家族》是对于酒神精神的崇尚与向往,那么,《蛙》则是对酒神精神的怀念与追溯,甚至是借助描述“酒神”精神被国家政策所困囿,来表达个人在民间所遇到的困扰以及民间在当下社会中面临的生存困境。“从民间的价值立场来说,就是理解、尊重、承认民间的完整、自足,并依据民间固有的价值原则去理解民间的生命与生活。”在莫言这里,民间本土的文化复杂性突出

  了地方性特点和多种人性的矛盾并存,并呈现出一种无法用道德和法律评判的方式进入民间内部,支撑着民间中的人。《蛙》中最为集中的是对“计划生育”的表达:在一个以道德伦理和血缘宗法所组织的乡土社会,一方面是如何落实国家政策,抑制宗法社会的人口扩张;另一方面,生命的繁殖与繁衍又是作者对于民间内部的一种膜拜与信仰。

  在《蛙》这部文学作品中,“民间”上演着国家政治政策和传统之间的冲突,它不仅仅是作家笔下的“世界”,更是作家回应政治的一种途径。

  二、《蛙》中的民间内涵及其与政策的冲突

  “民俗是一个民族集体创造、传承和享用的生活文化,民间文学则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口耳相传的语言艺术。从文学史的角度来看,‘民间文学’是一个社会群体集体拥有,世代相传的文学传统,是这个群体的集体记忆。”[4](P1)在陈建宪这里,民俗成为了民间文学的核心和精髓,更是群体记忆的重要载体。而《蛙》延续了莫言一贯的写作风格:用高密东北乡特有的民间风俗来刻画一个复杂的生活群体,并在这群人中建立奇特的民间想象。

  《蛙》的描写总是动态的:动态的人,动态的民俗节日,动态的生长与死亡……这种“酒神”一样的狂欢,渗透到胶州大地的每一寸土壤和每一立方空气当中:“那个坐在麒麟上的女子,面如银盆,目若朗星,怀里抱着一个粉嘟嘟的婴儿”

  “送子娘娘的仪仗在广场上巡行一圈,停留在中央,排成阵势。古乐停,一头戴高冠、身披绛袍、怀抱笏板的官员——其身份让人联想到帝王戏中的太监——手持黄卷,高升宣呼:皇天后土,滋生五谷;日月星辰,化育万民。奉玉皇大帝之名,送子娘娘殿下携一宁馨儿,下降高密东北乡,特宣善男信女王良夫妇前

  来领子——那扮演王良夫妇的,总是来不及领到儿子,那宁馨儿——泥娃娃——就被广场上渴盼生子的女人抢走。”

  民间风俗和信仰植根于民间乡土上,当它被政治、政策所打压和抑制的时候,会表现出能屈能伸的特征:“此地原有一名为‘娘娘庙’的小村,村中有一座娘娘庙,村因庙而得名。我幼时曾随母亲到这小庙烧过香,虽事过多年,但印象犹存。那座小庙在‘文革’初期即被夷为平地,新建的娘娘庙,殿堂巍峨,红墙黄瓦。庙前甬道两侧,挤满卖香烛、泥娃娃的摊位。”

  这里的民间,跟政治、政策形成了冲突,却没有因为政治、政策甚至革命运动的风起云涌而默不作声、偃旗息鼓;而是在这场冲突中,通过躲避政治政策的“出击”,巧妙寻求自身在民间建立的信仰根茎,最后生长出新的信仰对象。可以说,在这场民间与政治、政策的对抗中,民间无疑是胜出者。

  有学者认为,“一个作家如果善于学习民间文学,善于在作品中表达和传承自己的族群记忆,无疑更容易获得族群的共鸣与拥戴,也更容易引起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的兴趣。”如果说,文学自

  “五四”以来从未放弃过承担启蒙的作用,)那么到了莫言这里,尤其是从他80年代以后写民间文学开始,他的作品便不再依附于启蒙,不再过多受限于政治意识形态,而是转向一种文化的、情感的、生命的民间书写。庙会的“狂欢”寄托着人们在乡土社会中,对于生命和传宗接代的重视和崇拜,并通过信仰神灵来使这种生殖期待神秘化,幸福化。在民间乡土社会里,血缘宗法成为维系家族甚至村落正常发展和繁衍的重要依据,而生殖是维系家族命运的唯一正统的方式,家族中的每一位成员都将其作为义务和责任,并发自内心地去完成和实践。但当国家层面的政治影响或干预到这种乡土传统时,人们的情感受到伤害,道德良知体系遭到动摇。莫言恰恰是发现了在乡土中展开的关于民间与政治之间的张力与博弈,他试图利用作家对于民风习俗和民间传统的认知,来表达自己对于乡土社会最崇高的繁衍的敬畏;另一方面,也试图站在国家权力的角度,进行论争:“计划生育是国家大事,人口不控制,粮食不够吃,衣服不够穿,教育搞不好,人口质量难提高,国家难富强。我万心为国家的计划生育事业,献出这条命,也是值得的。”[5](P107)

  《蛙》的核心人物是执行计划生育的乡间医生万心,对莫言所塑造的万心的人性大家是众说纷纭。在民间与政治的博弈中,万心的形象是分裂的,甚至是扭曲的,因为她既对生命饱含尊重,又对即将成为生命的胚胎心狠手辣,甚至不惜逼死孕妇。万心的工作精神和对于党的忠诚使得她不得不抛弃原有的民间风俗和民间传统,她为了自己的政治信仰和国家政策,接受着民间乡亲们的审视与憎恨,民间的传统和对生命的赞美在她这里已经变得一无是处。然而,作为乡土社会中的一员,她始终无法摆脱自己在“民间”生长的“根”,她的情感和精神归宿,最终也要回归到这片土地中来:“我明白,姑姑是将她引流过的那些婴儿,通过姑父的手,一一再现出来。我猜测,姑姑是用这种方式来弥补她心中的歉疚,但这不能怨她啊。她不做这事情,也有别人来做。而且,那些违规怀胎的男女们,自身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姑姑上完香,站起来,喜笑颜开地说:小跑,狮子,你们来的正好我的心愿完成了。你们好好看看吧,这些孩子,各个都有姓名,我让他们在这里集合,在这里享受

  我的供奉,等他们得了灵性,便回到他们该去的地方投胎降生。姑姑引领我们逐格观看,一一对我们讲解着他们或她们的去处……。”[5](P270)

  在莫言这里,民间与乡土的意义战胜了国家政治,当万心结束了自己的工作以后,她又回归到对生命的向往与生殖的崇拜之中。民间和政治之间的博弈在她这里形成了妥协的同时,民间在精神上也最终战胜了国家政治。

  作家自己曾说“:我想人类最早面临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人类的生育、繁殖、种族的延续。所以‘蛙’很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一种生殖崇拜的对象。”莫[6]言回归到了人类所面临的最初问题,即生命的传承与延续,在现代“民族—国家”中,政治成为维护和支撑人类共同体运转的有形的程序,但莫言却告诉读者,内在于精神的信仰与崇敬,贴近民间的传统与积淀才是人类共同体得以维系的内核。正如莫言在《红高粱家族》中所表达的情感一样,当自己的行为对得起祖先留下的信仰的时候,自己的心才能平静与安详,而在民间以外的一切,早已变得不值一提,毫无意义。在这里,现代社会和国家政治并不为作者所抹杀、蔑视,而是以此说明在精神层面,民间比国家政治更能支撑个人自由、自在地生存下去。

  在《蛙》的后半部分,万小跑所看到的是畸形的生殖场面,由于越来越多的人为了繁衍后代和满足生育需求,商业化的“代孕”行为渐渐出现。而对生殖崇拜的万小跑面对今天的生育方式却感到“恶心”,并且报以抨击的态度,就连自己所做的“代孕”行为,也觉得应当被唾弃。莫言通过陈眉看似发疯的举动,来控诉那些脱离甚至违背了原始民间繁衍以及对于生殖崇拜的本真诉求的人和群体。我们说虽然万心在工作中做出了违反信仰和崇拜的行为,但此时这些看似追求生育和生殖的人,背后所蕴含的是更为丑陋的人性和沾染铜臭的道德沦丧。在

  作者看来,他们的行径已不配让他们驻足在高密东北乡的土地上了,这时,民间在与现代社会产生的冲突中,又一次成为了胜利者。

  三、个人写作与民间文学

  以莫言为代表的一批民间文学作家,通过自己对民间故土的感知与理解,不断地将故乡的神秘和未知升华,虚幻却不乏真实。他们越来越习惯于以一种分散的零碎的,近似于口头传播的文字方式,将民间区域刻画在文学史的版图上。莫言说自己的创作故乡——高密东北乡,“这个从这个地方

  (指访谈所在地高密县城。——编者注)往东北方向—

  —高密县城的东北方向的几十个村庄,我们习惯就叫做高密东北乡……我也要把‘高密东北乡’安放在世界文学的版图上。在世界地图上可能很难找到这个地方,但是在世界文学地图上,应该有一个‘高密东北乡’。”的确,他的创作给民间提供了一种正规进入文学史的机会和可能。

  [6]中国文学曾在一段时间里极为重视国家建设和个体内心,一些作家虽对民间有偶尔的关注,但并未形成气候。一直到寻根文学思潮出现后,文坛才有回归乡土民间的趋向,并一直延续至今。其实,民间文学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一种,甚至比其他方式的文学更贴近人民生活,更贴近人们生存、生长的精神根脉。但由于城市化、全球化等社会进步促使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包括来城市里谋生的农民们,越来越远离了民间乡土的土壤,读者中形成了一种以阅读乡土民间小说作为“拓宽视野”的现象,而这恰恰是本末倒置的。因为每一位所谓的“城里人”,追根溯源都是农民,都会在某一处民间地域中找到自己的精神之根。而现在越来越严重的城市意识,使得现代本已精神虚无的个体更失去了方向:龌龊、迷惘、漫无目的、满身被束缚……这些看似是民间蕴含的“疾病”,何尝不在城市中表现

  得更为突出?当类似《蛙》这样的当代乡土小说展开关于民间社会的写作后,才给人们提供了一种寻求自由的机会与可能。甚至说,它通过对于原始生命的诉求与敬仰,讽刺了今天被金钱和权力所泯灭的人性与人的本心,而这正是莫言在高密东北乡这片土地上极力呼唤和召回的宝藏。莫言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能在叙述“民间”的同时,不单一专注于“民间”本身,而是伴随着自己作为现代人的立场去看待民间和当代社会。在这层意义上,民间文化的价值不仅仅是中国当代小说众多分支的一支或一个简单的组成部分,它更是填充和重构了一个新时代语境下,中国社会的另一种面貌以及中国人在当代所表现出的精神状态。莫言个人的写作经历紧紧围绕着高密东北乡,他尽可能挖掘这片土地上生长和孕育出来的民间文化,尤其是可以唤醒人民大众的那种“本土的”、“原始的”精神内涵。他实践并始终相信,中国民间的文化力量可以在今天的中国社会营造出一块纯净、原始、鲜活的土壤,来充实和改变人们空洞的内心与萎靡的思想。

  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不仅需要反映当下人们所需要的关于物质的向往以及对社会政治的态度;同时,也应关注并关照中国土地上广袤的民间地域以及地域上的共同体。民间提供给世人的,应该是一种不同于西方的“民族—国家”的存在方式,它更是一种还原中国传统社会的具有精神纽带和血缘支撑的联合体。民间与政治不应该成为对立的双方,而应该成为相互支撑的两极,一面承继中国本土的民间精神,一面接洽全球化所带来的新观念。民间尤其是民间文化,它内在蕴含的民间风俗、民间神话和民间信仰,都应成为当代文学写作所吸纳的成分,这样才能还原给读者一个完整的民间。就像莫言的乡土小说一样,充斥着民间的味道,并试图寻找回归的途径,来解决今天看似艰难的生存和精神问题。如果我们单一地去叙述、指定民间的一个区域,虽有精湛的写作手法和灵敏的感知,仍

  会将民间写得大同小异,缺少独特性、传奇性。因为现在摆在民间文学作家面前的不仅仅是如何写好民间,而且更是在写好民间的基础上,如何写出一个独特的民间。

篇九:莫言文艺座谈会的发言

  [莫言的个人空间]莫言

  莫言篇1:莫言的故事:成名前不为人知的故事

  莫言的故事:成名前不为人知的故事

  1955年,莫言出生在高密东北乡的一个偏僻小村落里。村里有习俗,产妇分娩时,身子下面垫着一层浮土,婴儿呱呱坠地时,就落在那层浮土上,应和“万物土中生”的道理。

  浮土是父亲从大街上扫回来的,它是莫父与这个世界交流的第一种物质,混同着浮土里牛羊粪便、野草种子等等味道,充满了养分,似乎这浮土也滋养了莫言的笔端,滋养了他文字的繁茂生长,让他这一作家当得挺靠谱!

  一

  儿时的莫言不遭人待见,在新书《聆听宇宙的歌唱》里,他对自己总结很不客气:丑、懒、馋,不遭一大家子人待见。儿时经历混在一场国家的运动中,让家中长辈行事说话都小心翼翼,对孩子说的最多的也是:别在外面给我惹麻烦。

  十二岁那边,莫言因为拔了生产队的一个红萝卜,被罚跪在毛主席像前请罪,回家后被父亲用蘸了盐水的绳子抽打。至于么有着些许世外仙人气质的爷爷也是这么说的:“不就是拔了个萝卜吗!还用得着这样打”但终究,“中农”出生的家庭让每个人在这场运动中都得小心翼翼,老老实实,才能苟且偷安。

  莫言的童年是压抑的,压抑的童年让人想逃离。所以在选了四年兵之后,莫言终于在1976年爬上了装运新兵的车,别家孩子都与亲人流泪告别,他则雀跃如同飞出牢笼的鸟,满脑子想的都是新疆西藏、天涯海角......只是车在开了三百华里之后,停了。从高密到黄县,一路上的欣喜瞬间变成失望。雪花覆盖,来路无影。

  莫言记得当时新兵连设置在黄县县城西北角一座叫丁家大院的豪宅里,那座豪宅在胶东半岛都赫赫有名。进去时,首先看见的是一座高大的影壁,上面刻着“紫气东来”四个大字。数十个新兵站在影壁前听一个干部点名。“管谟业。”“到”。“跟着班长进去。”“是”。他随着一个老兵进到一栋雕梁画

  栋的大房子里,把背包一放,好了,莫言的军旅生涯就这样开始了。

  虽说未能实现“天涯海角”的愿望,可“树挪死,人挪活”的古话还是在莫言身上有了些许的应验。在家里吃不饱穿不暖,整天吃一种口感差到要命的杂交高粱,到了这里,托后方基地农场的福,他不仅每顿都能吃得饱饱的,还是那种用小麦磨成的精粉!

  他觉得,当兵还是蛮靠谱的。

  两年匆匆而过。

  二

  从第三年开始,莫言开始给战友们上课,学习内容是三角函数的基础知识。

  这事儿看起来蛮不靠谱!莫言没有上过多长时间的学,因为历史原因,少年时期的他不仅没有圆了大学梦,就连初中都没上完。但他的学识是有的。莫言的父亲上过私塾,因此全家人对知识文化都很重视,莫言也继承了父亲极强的自学能力,他还“自动升级”成了现在的现学现卖!

  因为授课认真,莫言被调到上级机关工作。说是工作,其实就是等待提干。可一位领导觉得莫言刚过来,直接提干不太合适,就说要考察一年,结果考察完一年,关于战士提干有的新要求“必须进过考学,或者......”失望是当然,莫言倒是没闹什么脾气,那个年代,包括童年的记忆让他成了内敛的人,也有压抑的成分。

  两年后,郑州工程学院在莫言所在的部队开了一个学习点,问莫言能不能当老师给学员们授课。莫言也不客气,揽下活就开始研究教材,他从三角函数老师,自己给自己换科目成了哲学与政治经济学。照样有领导来听课,一位颇为惜才的副主任在听完莫言的讲课后还提了要求如“不要背书,要口语化”等。当时莫言已经在《莲池》等杂志有发表作品。那位副主任拿着莫言的作品就到北京总部“推荐贤良”。莫言也因此得到了去解放军艺术学院学习的机会。

  “这段时间”的人物经历是混乱的,局促的,可以一带而过的,但关于莫言的写作,“这段时间”又是不可或缺,使莫言得到宝贵的关于自己的反面教

  材并最终确定写作方向,从此,中国文坛上竖起了一面新旗,号:高密东北乡。

  当时,他提笔想写很多东西,因为固执的认为童年是酸涩到不堪的,他在文字有意“去高密”化。“我努力抵制着故乡的声色犬马对我的诱惑,去写海洋、山峦、军营,虽然也发表了几篇这样的小说,但一看就是假货......”为了让小说道德高尚,他给主人公的手里塞一本《列宁选集》,为了让小说有贵族气息,他让主人公日弹钢琴三百曲,等等等等,脱不了泥腿子的附庸风雅,满鼻子牛屎味儿的胡编乱造!

  莫言的这些“评价”完全出自他的《聆》,他总是喜欢把他自己逼到绝境,退无可退之时,好好修理一把,用严重的自虐倾向得到最敲打人心的语句。只是“这段时间”他完全做不到这一点,直到《白狗秋千架》的诞生,“这段时间”才被终结。

  有一位作家说:莫言的小说都是从高密东北乡这条破麻袋里摸出来的。他本是讥讽莫言,但莫言把这话当成是对自己的最高嘉奖。他扛着“高密东北乡”的旗号啸聚山林、打家劫舍,在自己的文字天地里当起了开天辟地的圣者,发号施令的皇帝,先前的那些钢琴、面包、原子弹、臭狗屎、摩登女郎、皇亲国戚、假洋鬼子。统统被他塞到高粱地里去了。“我认为文学是吹牛的事业但不是拍马的事业,骂一位小说家是吹牛大王,无疑等于拍了他一记响亮的马屁。”莫言对自己身上能绑上一条高密东北乡的“破麻袋”相当高兴,“在这条破麻袋里,狠狠一摸,摸出一部长篇,轻轻一摸,摸出一部中篇,伸进一个指头,拈处几个短篇。”

  这么一条“破麻袋”是莫言独此一家的Logo,让他的文字有了自己独有的风格。

  三

  时间晃晃荡荡,走到1984年,莫言圆了他的大学梦。那一年,解放军艺术学院(以下简称军艺)恢复招生。

  莫言的大哥在60年代初期考入了华东师范大学。在那个闭塞的小地方,别说是大学生,就是大学生的家人,也是受到格外的尊敬,当然也不乏嫉恨,小

  时的莫言就经常在自家的院子里,听见有人压低了嗓子议论“别看这家房子破,可是出了一个大学生”、“这家是中农,竟然出了一个大学生”。他不管听了多刺耳的话,心里也是相当的受用,有一次趁着大哥睡着了,他还偷偷把大哥的校徽摘下来别在自己胸前,小伙伴讽刺说:“是你哥考上大学,又不是你上,烧包什么!”莫言因此按下决心,长大了一定要考上大学。但最终,因为历史原因,他的大学梦被击碎了。

  得到消息后,莫言很兴奋,没想到37岁“高龄”的他居然有机会重圆自己的大学梦。拿着几篇作品,他就跑到军艺,一打听,人家招生工作已经结束了好一段时间。幸运的是,他的小说《民间音乐》让时任文学系主任的徐怀中先生看到了,徐先生大赞:“这个学生,即便文化考试不及格我们也要了。”

  补了名字进考生表里,莫言一颗心放了下来,他这些年的老师不是白当的,文化考试里虽然有点点小插曲,但最终考得第二名,伙同作文最高分,他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了军艺文学系,成了一名年近三十的大专生。

  当时军艺正大修大建,四处都是泥浆黄土,相当的接地气。莫言接着地气,在学习期写出了诸多精品之作,《透明的红萝卜》就是其中之一。

  1984年初冬的一个早晨,莫言在宿舍里做了一个梦,身穿红衣的丰满姑娘手持一柄鱼叉,从地里叉起一个红萝卜,高举着,迎着太阳......从起床号响起,他就沉浸在这个辉煌的梦境里,上课时,他一边听课,一边把整个梦境用笔头“勾”出来,两周后,稿子出来。他拿不定主意,甚至连算不算小说都说不上来。他把稿子拿给系里一位干事看,干事看完后很兴奋:“这不仅是一篇小说,还是一首长诗。”徐怀中看完后还拿给自己的夫人看,结果得到女性角度的评价:“小说里那个黑孩子让我很感动。”系里更是召集几个同学座谈了这篇小说。

  1985年3月,刚创刊不久的《中国作家》第二期发表了这篇小说和座谈纪要,主编冯牧先生在华侨大厦主持召开了小说研讨会,汪曾祺、史铁生、李陀、雷达、曾镇南等名家参加了会议。自此,《透明的红萝卜》成了莫言的“成名作”。

  “前年,因为编文集,我又重读了这篇小说,虽然能从中看出许多笨句和

  败笔,但我也知道,我再也写不出这样的小说了。”莫言的话明显有惆怅,看来不管是名家还是俗者,谈及过去,都有惆怅味道。那时的自己,可能青涩单纯、可能幼稚可笑,但满满的,都是青春!

  军艺毕业后,他被分到一个部队,直到1997年离开部队,这些日子,他生活围绕着笔尖穿行......

  简介:莫言,山东高密人,中国当代着名作家,先后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研究生班,获文艺学硕士学位。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着有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酒国》、《檀香刑》、《生死疲倦》、《蛙》等十一部,中篇小说《爆炸》、《透明的红萝卜》等二十余部,短篇小说《白狗秋千架》、《冰雪美人》等八十余篇,还创作有《霸王别姬》、《我们的荆轲》等话剧,电影文学剧本,获国内外多种奖项,作品被翻译成二十多种外文一百多种版本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

  莫言篇2:莫言母亲的启示

  在万众瞩目的诺贝尔文学奖领奖台上,莫言说他最感谢的是母亲。他深情回忆起了几件事。

  对时下千千万万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母亲来说,非常值得分享和回味。

  自己孩子打碎了家里唯一的暖水瓶,处在苦难中的母亲并没有迁怒于他,她只是抚摸着他的头,发出长长的叹息。孩子无意中做错了事,本身已经害怕的躲起来了,这位母亲没有打骂孩子,表现出爱怜、克制和宽容,她只是用叹息让孩子去领悟生活的艰辛。该大人承受的,就不去责难孩子。

  对于曾经欺负自己的麦田看守人,面对要冲上去报仇的儿子,莫言母亲的宽容更是高达一种慈悲的境界,这个人就是那个人,她却告诉儿子,这个人并不是那个人,他已经不看守麦田了,而且是个白发老头了。她对事情的态度,她对他人的态度,孩子都会在一旁默默的注视,并且受到浸染,这种身教胜过多少唠叨啊。

  对于乞讨的老人,莫言母亲把自己难得吃到的饺子毫不保留的送给他。一

  个对劳苦大众有着深刻同情的女性,这种毫不修饰的本色的行为,闪耀着人性光辉的同时肯定影响了儿子,舍掉一碗饺子,得到的是一个同样悲悯生命的作家儿子。

  诺贝尔文学奖是世界性的奖项,具有世界性作品的作家才有机会获奖,世界性并不复杂,其中之一就是人性。

  天下母亲尽可以认真做你做为人的本色行为,如果你有人性的本色,也不必过于担心孩子的性情。

  对于儿子有意多算一毛钱坑人的行为,母亲哭了。请注意,她并不是发怒而是泪流满面,而且她告诉儿子,自己因为儿子而觉得丢脸。伟大的母亲都不必专门上情商课程,但是她们都通晓如何表达自己感受的同时,又收到让孩子内疚和改正的效果。这种不责怪孩子而自己难受的流露,及时有效的教育了孩子,并且没有引起孩子的抗拒。

  母亲在病魔缠身时表现出坚强和豁达,她对儿子说:你放心,阎王爷不叫我,我是绝对不会自己去的。

  对于别人欺负相貌丑陋的儿子,她竭力保护儿子,深深爱儿子的同时,她想方设法让儿子找到自信和自尊,她告诉儿子:你不丑,你不缺鼻子不缺眼,你善良,你做好事,你美。这种精神的营养挺直了丑儿子的脊梁,有什么比母亲的信任和支持对一个孩子更重要呢?我们再一次看到语言具有了惊人的预言性,当一些父母粗暴辱骂孩子笨、懒、傻时,你有没有想到,他的自尊、自信正一点点的被你毁灭?也难怪我们会看到一些身穿名牌的帅少男美少女们有着颓废堕落的行为,他们形象并不丑,可是精神却被母亲的打骂、批评、指责、抱怨摧残的病态十足。

  莫言母亲自己虽然没有文化,但有着对文化的敬重。对于儿子爱听说书爱讲故事,母亲虽然有担忧,但并不粗暴干涉,反而大开方便之门。如果母亲局限于自己对于说书人的认识,并且拿出塑

  造人的劲头,把老实本分爱干活做为对儿子的要求,恐怕山东高密东北乡会少一位世界著名的作家,而仅仅多了一个老农民。

  莫言母亲也许并不是有意的,冥冥之中她无意中塑造了一位世界级作家的童年少年,对于当下在书本和讲座中苦苦

  寻觅育儿高招的母亲们来说,做好自己何尝不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呢。

  莫言篇3:沉潜,成功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繁华多彩的,而不管我们是在干吗。读书,工作或是生活,有时侯,沉潜是为明天的成功,蓄势是为了更多的辉煌。

  成功之路有束缚,所以我们要学会沉潜蓄势力。

  诺贝文学奖的获得者

  ——莫言,几十年的沉潜蓄势造就了他今日的成功,人们都阅读平凹的作品,对莫言却没那么大热情,可是莫言却坚持写作,沉潜蓄势,终于跳跃上岸,一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多年的辛苦得到回报,沉潜蓄势,须学。

  古语说得好,“自古英雄多磨难”。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许多仁人志土都在隐忍之间培养自己的意志。

  生活之道多磨难,所以我们要学会沉潜蓄势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在自己的国家被征服后,勾践并没有含恨而去,而是学会隐忍,隐姓埋明,蓄势待发,终于一举败吴王,明成祖朱楗,沉潜势,才一举夺下皇位,这些故事,只告诉我们沉潜蓄势,须学。

  生活之中多困难,所以我们要学会沉潜蓄势。

  要知道,不是所有的人都抵卸不了意志的消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气风发的李白,对前途充满着无限的憧憬,他想通过?场仕途一展才华,报效国家,挥洒人生,然而多年的?场生活,多年仗剑游历,让李白反思起来,有过得意,也有过失意,他终于看清了从仕之路的艰辛和黑暗,高力士为其穿?实则铐住了他的双脚,李白沉潜蓄势须学。

  学会沉潜蓄势,爆发出人生的光彩!

篇十:莫言文艺座谈会的发言

  莫言(1955年2月17日-),原名管谟业,生于山东高密县,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1980年代中以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莫言在小说中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神秘超验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2006年荣登中国作家富豪榜第20位,2007年问鼎中国作家实力榜第1名,2011年凭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2012年10月11日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他自80年代中期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

  1981年

  开始创作生涯,发表了《枯河》、《秋水》、《民间音乐》等作品。

  1986年

  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

  1991年

  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

  红高粱剧组照(巩俐、莫言、姜文、张艺谋)

  学院创作研究生班并获文艺学硕士学位

  1997年

  以长篇小说《丰乳肥臀》夺得中国有史以来最高额的“大家文学奖”,获得高达十万元人民币的奖金。

  1997年

  脱离军界,转至地方报社《检察日报》工作,并为报社的影视部撰写连续剧剧本。

  2000年

  《红高粱家族》获亚洲周刊选为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

  2001年

  《檀香刑》获台湾联合报读书人年度文学类最佳书奖。

  莫言笔下作品(20张)

  2001年6月4日受聘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兼职教授。

  2002年至今任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导师。

  2003年《檀香刑》获第1届鼎钧双年文学奖。

  2003年11月受聘为汕头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

  2005年

  再次失手茅盾文学奖。《四十一炮》获第2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获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2005年,获意大利诺尼诺国际文学奖。[3]

  2006年

  出版第一部章回小说《生死疲劳》获颂福冈亚洲文化大奖。

  2006年11月28日受聘为青岛理工大学客座教授。

  2006年12月15日,【2006第一届中国作家富豪榜】重磅发布,莫言以十年345万元的版税收入,荣登作家富豪榜第20位,引发广泛关注。2007年9月11日,中国作家富豪榜创始人吴怀尧策划发起【中国作家实力榜】,由包括朱大可、谢有顺、陈晓明在内的十位文学评论家共选出了58名作家上榜,其中莫言以9票高居榜首,余华、史铁生、阿来和王安忆以6票同居次席。

  2007年7月出版散文集《说吧,莫言》。这套书分为三卷,约100万字,全面展示了莫言的心路历程。

  2008年

  《生死疲劳》获第2届红楼梦奖首奖。

  长篇小说《四十一炮》系第七届茅盾文学奖最终入围作品。

  2008年11月8日,受聘为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驻校作家。

  2009年3月,受聘为潍坊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名誉院长。

  2009年开始使用新浪微博,一共发微博28条,1043056粉丝,关注5人。

  2009年12月,出版长篇小说《蛙》,创作手法别具一格,小说由四封长信和一部话剧构成,讲述了一个乡村妇产科医生的人生经历,表现一个时代的难和痛。

  当代著名作家莫言文学作品《蛙》

  2011年3月,应邀成为军赋文学院特约作家。

  2011年8月,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2011年11月,受聘请为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

  2011年11月24日下午,中国作家协会第八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投票选出中国作协第八届全委会副主席,莫言当选副主席。

  2012年5月受聘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兼职教授。[4]

  北京时间2012年10月11日19:00,莫言获得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5]

  2012年10月13日,青岛科技大学领导马连湘等人赴山东高密对莫言先生表示祝贺。

  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院院长、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导师、潍坊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名誉院长、青岛理工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军赋文学院首席作家。编辑本段创作年表

  1981年

  开始创作生涯。迄今有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天堂蒜苔之歌》等,中短篇小说集《透明的红萝卜》、《爆炸》等。另有《莫言文集》五卷。

  红高粱家族

  1981年秋,在河北保定市的双月刊《莲池》第5期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春夜雨霏霏》。

  1982年,在《莲池》第二期发表短篇小说《丑兵》、第五期发表短篇小说《为了孩子》。

  1983年春,在《莲池》二期发表短篇小说《售棉大路》并被

  《小说月报》转载。秋,在《莲池》五期发表短篇小说《民间音乐》,此文得到老作家孙犁赏识。孙在一篇短文中说这篇小说有一种空灵之感。1984年春,在《长城》双月刊二期发表小说《岛上的风》、五期发表《雨中的河》。秋天,得到军艺文学系主任、著名作家徐怀中先生赏识,进入该系学习。

  1985年春,在《中国作家》二期上发表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引起反响,《中国作家》组织在京的作家与评论家在华侨大厦举行讨论会讨论该作。是年,在多家刊物上同时推出中篇小说《球状闪电》(收获)、《金发婴儿》(钟山)、《爆炸》(人民文学)、及短篇小说《枯河》(北京文学)、《老枪》(昆仑)、《白狗秋千架》(中国作家)、《大风》(小说创作)、《三匹马》(奔流)、《秋水》(奔流)等。

  当代著名作家莫言参加文学活动发言照片

  1986年春,小说集《透明的红萝卜》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在《人民文学》第三期发表中篇小说《红高粱》。该作一发,引起轰动。随即发表系列中篇《高粱酒》(解放军文艺)、《高粱殡》(北京文学)、《狗道》(十月)、《奇死》(昆仑),同时还发表中篇《筑路》(中国作家),短篇小说《草鞋窨子》(青年文学)、《苍蝇、门牙》(解放军文艺)等。夏天,与张艺谋等人合作,将《红高粱》改编成电影文学剧本。

  1987年春,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由解放军文艺社出版。中篇小说《欢乐》在《人民文学》一、二期合刊发表,受到批评,事过多年,始有作家和评论家对该作得新评价。秋天,中篇小说《红蝗》发表([收获]三期),该作因强烈的个性风格和大胆和亵渎精神,连号称新潮的评论家也不能接受,纷纷著文批评。也是多年之后,才有评论家对该作发出了另外的声音。

  1988年春,电影红高粱获西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引起世界对中国电影的关注。在《十月》杂志发表长篇小说《天堂蒜薹之歌》,同年四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单行本。《青年文学》第十发表《复仇记》、《马驹横穿沼泽》(这两篇收入《食草家族》)。秋天,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在故乡高密联合召开“莫言创作研讨会”,有关论文汇编成《莫言研究资料》由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1992.8)九月,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创作研究生班。小说集爆炸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

  1988年秋,长篇小说《十三步》首发(文学四季)随

  即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此书出版后,大概只有一个名叫林为进的人,在河北的(文论报)发表过一篇评论文章。后来又有港台的几个人写过评论。作者认为此书是一部真正的“先锋”之作。

  1989年三月,小说《白狗秋千架》获台湾联合报小说奖。四月,中短篇小说集《欢乐十三章》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六月,在《人民文学》发表中篇小说《你的行为使我恐惧》。冬天,开始创作长篇小说《酒国》。

  莫言作品《生死疲劳》

  [6]

  1990年,中篇小说《父亲在民夫连里》在《花城》发表。继续创作《酒国》。

  1991年春,在高密家中创作中篇小说《白棉花》(花城)、《战友重逢》(长城)、《怀抱鲜花的女人》(人民文学)、《红耳朵》(小说林),夏天,创作《神嫖》、《夜渔》、《鱼市》、《翱翔》等短篇小说十二篇。秋,中短篇小说集《白棉花》由华艺出版社出版。

  1992年,创作中篇小说《幽默与趣味》(天津小说家)、《模式与原形》、《梦境与杂种》(钟山)。

  1993年,二月,长篇小说《酒国》在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三月,中篇小说集《怀抱鲜花的女人》由社科出版社出版。十二月,长篇小说《食草家族》由华艺出版社出版。十二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短篇小说集《神聊》。

  1995年春节,在高密创作长篇小说《丰乳肥臀》。秋,五卷本《莫言文集》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冬,《丰乳肥臀》在《大家》连载,并获首届“大家文学奖”。单行本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电影《太阳有耳》获柏林电影节银熊奖。

  1997年创作话剧《霸王别姬》(与人合作)。

  以长篇小说《丰乳肥臀》

  莫言代表作

  丰乳肥臀

  夺得中国有史以来最高额的“大家文学奖”,获得高达十万元人民币的奖金。

  脱离军界,转至地方报社《检察日报》工作,并为报社的影视部撰写连续剧剧本。

  1998年,发表中篇小说《牛》([东海]六期,[小说月报]九期、[小说选刊]九期转载)、《三十年前的一场长跑比赛》(《收获》六期,短篇小说《拇指铐》([钟山]一期,[小说选刊]转协)、《长安大道上的骑驴美人》([钟山]五期)、《白杨林里的战斗》([北京文学]七期)、《一匹倒挂在杏树上的狼》([北京文学]十期)、《蝗虫奇谈》(山花,小说选刊五期选载)。十二月,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散文集《会唱歌的墙》。

  1999年,发表中篇小说《师傅越来越幽默》([收获]二期)。作品讲述一个下岗的老工人在湖边的僻静处开了个“黄色小屋”,专供人男女野合……这就是《师傅越来越幽默》的梗概。张艺谋用这个故事进一步编开去,就有赵本山和董洁主演的电影《幸福时光》,几个名人一煽惑,电影和小说都赚钱。小说集《师傅越来越来越幽默》由解放军文艺社出版。

  《我们的七叔》([花城]一期),短篇小说《祖母的门牙》([作家]一期),另有中篇小说《野骡子》、《司令的女人》[收获]、《藏宝图》[钟山]发表,短篇小说《儿子的敌人》[天涯]、《沈园》[长城]发表。三月,海天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红树林》。十二月小说集《长安大道上的骑驴美》人由海天出版社出版。编辑本段所获奖项诺贝尔文学奖

  2012年10月11日,北京时间19点,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中国作家莫言获奖。[5][7]

  诺贝尔委员会给其的颁奖词为:TheNobelPrizeinLiterature2012wasawardedtoMoYan"whowithhallucinatoryrealismmergesfolktales,historyandthecontemporary"(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8]

  在作品中摹刻了一出出“东北乡”传奇的莫言对自己的家乡一往情深,“我的故乡和我的文学是密切相关的,”莫言说:“高密有泥塑、剪纸、扑灰年画、茂腔等民间艺术。民间艺术、民间文化伴随着我成长,我从小耳濡目染这些文化元素,当我拿起笔来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这些民间文化元素就不可避免地进入了我的小说,也影响甚至决定了我的作品的艺术风格。”

  在回答“您作品中的什么地方打动了评委”时,莫言说:“我想最主要的是我的作品中的文学素质。这是一个文学奖,授予的理由就是文学。我的作品是中国文学,也是世界文学的一部分,我的文学表现了中国人民的生活,表现了中国独特的文化和风情。同时我的小说也描写了广泛意义上的人。一直是站在人的角度上,一直是写人,我想这样的作品就超越了地区、种族、族群的局

  限。”

  在此之前,对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舆论众说纷纭,也有一些人对他提出质疑。对此,莫言说:“感谢那些支持我的朋友,也感谢那些批评我的朋友。我终于得到了一个把自己放在众声喧哗之中的机会。持续半个月之久的网络大战,也是认识自我的最佳机会,让我知道我有哪些缺陷和不足,也让我知道了有哪些宝贵的东西需要坚持、发扬。”

  对于此次同样呼声很高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树,莫言说,他与村上没有直接交往,但互相也通过信息,“我想他也创造了他独特的文体,他也描述他所熟悉的这种生活。他的作品也是非常优秀的,完全具备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资格”。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2011年8月20日,莫言小说《蛙》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蛙》以新中国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为背景,通过讲述从事妇产科工作50多年的乡村女医生姑姑的人生经历,在形象描述国家为了控制人口剧烈增长、实施计划生育国策所走过的艰巨而复杂的历史过程的同时,成功塑造了一个生动鲜明、感人至深的农村妇科医生形象。

  茅盾文学奖获奖感言

  莫言(5张)

  这是我的创作《蛙》出版近两年,期间多次接受过媒体采访,许多人也问我这部小说到底写什么的,我说写人,写姑姑这样一个从医50多年乡村妇科医生的人生传奇,她的悲欢离合,她内心深处的矛盾,她的反思与忏悔,她的伟大与宽厚,她的卑微与狭隘,写出她的职业道德与时代的对抗与统一,写的看似一个人实则是一群人。《蛙》其实也是写我的,学习鲁迅,写那个躲在旗袍里小时候的我,几十年来我一直在写他们、写外部事件,这次写自己、写内心,是吸纳心情、排除毒素,揭露社会阴暗面容易,揭露自己内心阴暗困难,这是人之常情。作家写作必须洞察人之常情,但又必须与人之常情对抗,因为人之常情经常制造罪恶。在《蛙》中我自我批判的彻底吗?不彻底,我知道今后必须向彻底的方向努敢对自己下狠手,不仅仅是忏悔而是剖析,用放大镜盯着自己写,盯着自己写也是盯着人写的重要步骤。得了茅盾奖当然是好事,但得了奖则忘乎所以是可耻的行为,必须清楚的知道与这个时代相匹配的好小说还没被发明出来,要把目光往那个方向看,盯着那个在荆棘丛生没有道路的地方,那里有绝佳的风景,那里有伟大的小说在向我们招手。

  最后感谢中国,感谢读者、感谢评委,感谢那些批评过我、表扬过我的朋友们。感谢那些用他们的真诚情感不断激励我写作的朋友们![9]福冈亚洲文化奖

  日本福冈“第17届福冈亚洲文化奖”

  莫言参加活动(21张)

  2006年7月7日,日本福冈市政府宣布,把“第17届福冈亚洲文化奖”的大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第17届福冈亚洲文化奖评审委员会将于今天下午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向中国发布此消息。莫言是继巴金之后获此殊荣的第二位中国作家。除巴金外,我国社会学人类学家费孝通,导演侯孝贤、张艺谋,考古学家王仲殊曾荣获大奖,经济学家厉以宁、现代艺术家徐冰先后获得过该奖的学术研究奖和艺术·文化奖。

  全国中篇小说奖

  作为中国当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莫言在国际国内享有很高的声誉,获得过很多重要的奖项,比如:1987年《红高粱》获第四届全国中篇小说奖,根据此小说改编并参加编剧的电影《红高粱》获第38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编辑

  本段写作风格

  写作风格素以大胆著称

  曾屡次获奖!

  北京时间2012年10月11日晚7点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在瑞典揭晓,中国作家莫言获奖,成为首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10]。

  莫言于1956年生于山东省高密县,童年时因经济贫困和政治上受歧视,直接影响了他后来的小说创作。12岁读五年级时因“文革”辍学回家,在农村劳动多年。1976年应征入伍,历任战士、政治教员、宣传干事。曾在解放军艺术学院和鲁迅文学院研究生班学习。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莫言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虽然早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但其写作风格素以大胆新奇著称,作品激情澎湃,想象诡异,语言肆虐。例如成名作《红高粱家族》里,不断出现的血腥场面中充满着强烈的感情控诉,在“屎尿横飞”的场景之间,是演义现代革命历史。

  在经历《红高粱家族》的写作高峰后,莫言继续寻求突破,创作了大量中短篇作品及数部极具份量的长篇小说。其中,《丰乳肥臀》曾获中国有史以来最高额的“大家文学奖”,《檀香刑》曾获台湾《联合报》读书人年度文学类最佳书奖、第一届鼎钧双年文学奖,《红高粱系列》获第二届冯牧文学奖,《生死疲劳》获第二届红楼梦奖,《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此外,莫言还曾获法兰西文学与艺术骑士勋章、意大利第三十届诺尼诺国际文学奖、福冈亚洲文化奖等奖项,并曾位列第一届中国作家富豪榜第20位,中国作家实力榜第一位。

  然而,莫言曾义正言辞地说,我永远不会为了一个奖去写作,不管是茅盾文学奖,还是诺贝尔文学奖。他始终认为自己的文学成就是“世无英雄,竖子成名”。

  迄今为止,莫言有三部作品被改编为电影。其中,由中篇小说《红高粱家族》改编的电影《红高粱》,曾获1988年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由短篇小说《白狗秋千架》改编的《暖》,曾获第十六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麒麟奖。而莫言自己却认为,只有《丰乳肥臀》可以拍成气势磅礴的巨片。

  由于童年大部分时间在农村度过,莫言深受民间故事或传说所影响。幼时在乡下流传的鬼怪故事,成为莫言许多荒诞小说的材料。如《十三步》中出现了神秘的南美洲魔幻写实,《红树林》实现了小说题材的时空转换和创作方法的探索更新。莫言的作品,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想象成为其最大特色。张大春在为《红耳朵》作序时曾说:“千言万语,何若莫言”!

  莫言创作于80年代中期的“红高粱”家族系列小说,对于新时期军旅文学的发展产生过深刻而积极的影响。很多人说,这是一部“强悍的民风与凛然的民族正气的混声合唱”,振聋发聩。冯牧文学奖曾评价说,他用灵性激活历史,重写战争,张扬生命伟力,弘扬民族精神,直接影响了一批同他一样没有战争经历的青年军旅小说家写出了自己‘心中的战争’,使当代战争小说面貌为之一新。

  莫言的《蛙》则折射出中华民族在生存斗争中经历的困难和考验。小说以新中国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为背景,以一位乡村妇产科女医生的人生经历为线索,重点回顾了“计划生育”政策的深刻变化与影响,以多端视角呈现历史和现实的复杂苍茫,表达了对生命伦理的思考。

  莫言的文学作品不仅在国内影响较大,在国际上也已享有名望。法兰西文学与艺术骑士勋章对其评价称,您以有声有色的语言,对故乡山东省的情感、反映农村生活的笔调、富有历史感的叙述,将中国的生活片段描绘成了同情、暴力和幽默感融成一体的生动场面。[11]编辑本段相关新闻奖金用途

  此前,莫言在接受一次媒体采访时表示:如果依靠写作去买房子,现在真的是很难的事。靠写作过上像郭敬明样的生活,全国估计也就只有郭敬明了。

  13日,莫言在接受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专访时笑说:“我准备在北京买套房子,大房子,后来有人提醒我说也买不了多大的房子,5万多一平米,750万也就是

  120多平米。”网友调侃,真不愧是魔幻现实主义啊![12]其他

  1988年《白狗秋千架》获台湾联合文学奖,根据此小说改编的电影《暖》获第16届东京电影节金麒麟奖;2001年获第二届冯牧文学奖;2001《莫言精选集》封面

  年《酒国》(法文版)获法国“LaureBataillin”?儒尔·巴泰庸

  外国文学奖;2001年《檀香刑》获台湾联合报2001年十大好书奖;2002年《檀香刑》获首届“鼎钧文学奖

  ”;2004年4月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2004年3月获法兰西文化艺术骑士勋章;2004年12月获第三十届意大利NONINO国际文学奖;2005年12月被香港公开大学授予荣誉文学博士。

  在世界上,莫言的作品获得了众多读者的喜爱,很多重要的作品被翻译成各种文字出版。《红高粱家族》有英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文、日文、西班牙文、希伯来文、瑞典文、挪威文、荷兰文、韩文、越南文;《丰乳肥臀》被译为英文、法文、日文、意大利文、荷兰文、韩文、越南文、西班牙文、波兰文、葡萄牙文、塞尔维亚文。《檀香刑》有越南文、日文、意大利文、韩文、法文版本等等。今年刚完成的《生死疲劳》也已经与越南、日本、韩国、意大利、法国、瑞典等国的出版社签订出版合同,现正在翻译当中。许多国家还出版过莫言的多种中短篇小说集和散文集。

  央视采访

  在被央视主持人董倩追问“你幸福吗”时,莫言干脆地回答说“我不知道,我从来不考虑这个问题”。

  这是因为,在他看来,“幸福”就是什么都不想,一切都放下,身体健康,精神没有什么压力。“我现在压力很大,忧虑重重,能幸福么?”莫言说,“我要说不幸福,那也太装了吧。刚得诺贝尔奖能说不幸福吗?”[13]编辑本段作家实力榜

  中国作家实力榜

  莫言高居榜首

  新京报:继去年发布了引发热议的中国作家富豪榜后,作家富豪榜创始人吴怀尧昨日又策划推出了中国作家实力榜,由包括朱大可在内的十位文学评论家共选出了58名作家上榜,其中莫言以9票

  莫言问鼎中国作家实力榜

  高居榜首,余华、史铁生、阿来和王安忆以6票同居次席。

  朱大可:主流作家都处于衰退期

  本次活动由昨日开始公测的排行榜网站发起。参与评选实力作家的十位文学评论家分别是朱大可、谢有顺、白烨、张闳等,每个人可以任意选择10名自己认为最具实力的中国当代作家。

  朱大可说,进行这个评选首先不能混淆概念,作家的实力、影响力和赚钱的能力是三个不同概念,有实力的作家在今天未必最有影响力,他认为吴怀尧制作这样一个榜单,要比之前的作家富豪榜有很大飞跃。

  朱大可曾经炮轰中国文坛成为一个垃圾场,对此他解释说,因为主流作家都处于衰退期,包括以9票问鼎的莫言在内,衰退是每个作家都会面临的问题。朱大可认为80后作家没得奖不奇怪,因为中国文坛的后继力量薄弱,尽管他们市场号召力很强,但是市场的胜利并非文学的胜利。朱大可还表示,“这个榜单是总结过去,没有显示未来,让80后拿自己的作品去和老一辈作家最好的作品去比,也是不现实的。”

  北村:作家实力与影响力不一致

  在这份58人的大名单中,诗人多多以4票与格非、铁凝并列位于第11位,80后的作家无一人入选。

  朱大可对多多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如果有一天,像多多这样的诗人能够排名靠前了,中国的文学素质就有飞跃了。”

  由于这个58人大名单将会被挂上排行榜接受公众投票,公众投票结果最终决定这份榜单的终极结果,因此朱大可称自己比较担心网络上出来的结果和专家的评选结果会存在较大差异,从实力排行转变成了影响力的排行。

  与苏童、北

  岛、阎连科、贾平凹共同排名第六的北村在提及这个榜单时,认为作家们不应该太在意这样的评选,最终的结果作家很难控制,作家的实力和影响力是不一致的,而每个人最大的市场是在心灵深处。

  中国作家实力榜榜单(出品人:吴怀尧)

  9票:莫言

  大作家莫言的书法作品(13张)

  6票:余华、史铁生、阿来、王安忆

  5票:北村、北岛、苏童、阎连科、贾平凹

  4票:格非、多多、铁凝

  3票:韩东、王朔、林白、陈忠实、张炜、韩少功、于坚

  2票:残雪、翟永明、范稳、李锐、张承志、刘亮程、东西

  1票:朱文、陈希我、阿城、毕飞宇、叶兆言、都梁等31人。

  十大评委:朱大可、张闳、谢有顺、葛红兵、何三坡、解玺璋、陈晓明、白烨、李建军、唐晓渡。[14]编辑本段成名作品

  发表于1985年春天的《中国作家》,在作品中,莫言通过小说人物黑孩诉说了他少年时代吃过的苦,生活环境的寂寞荒凉,无人理睬却又耽于幻想的那一段时光。当时冯牧先生主编《中国作家》,为这篇作品,该刊召开过一个规模很大的讨论会,连汪曾琪先生都与会说了不少赞扬的话。莫言曾坦言:“我发现《透明的红萝卜》有一种朴素的、原始的东西——那时说完全不懂文学夸张了一点,可以说几乎不懂文学,在这样的一种状态下,我靠个人生活的累积和对艺术的直觉写出了这样的作品,所以它是朴素和浑然天成的。”

  主要作品:

  1、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食草家族》、《酒国》、《四十一炮》、《檀香刑》、《生死疲劳》

  、《天堂蒜薹之歌》、《十三步

  》、《红树林》、《丰乳肥臀》、《蛙》。

  2、中篇小说:《金发婴儿》、《爆炸》、《高粱酒》、《高粱殡》、《狗道》、《奇死》、《筑路》、《欢乐》、《红蝗》、《父亲在民夫连里》、《白棉花》、《战友重逢》、《怀抱鲜花的女人》、《红耳朵》、《梦境与杂种

  》、《模式与原形》、《幽默与趣味》、《牛》、《师傅越来越幽默》。

  3、短篇小说集:《白狗秋千架》、《与大师约会》、《透明的红萝卜》。

篇十一:莫言文艺座谈会的发言

 从文艺民俗学视角解读莫言小说中的婚姻及丧葬习俗

  作者:刘爱杰

  毛海莹

  来源:《文教资料》2020年第22期

  摘;要:

  婚丧嫁娶作为高密百姓心中的盛大仪式,与之相关的习俗自然留存在莫言的记忆深处,莫言的小说中经常出现相关风俗礼仪的印迹。本文借助文艺民俗学的学科研究方法,以《红高粱家族》中的婚姻习俗和丧葬习俗为例,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探析作品中婚姻、丧葬习俗背后的审美文化意义,深入理解作家的创作心理,揭示作家对故乡特色民俗仪式的颂扬与批判之情。

  关键词:

  婚姻习俗;丧葬习俗;《红高粱家族》;文艺民俗学

  陈勤建教授在《文艺民俗学》中指出:“民俗与我们每个人都有割不断的联系,任何人都是自身所属民俗文化圈的一部分。”①(70)莫言生长于山东高密,深受齐鲁文化的影响,二十年民间生活对他来说是一生不可磨灭的记忆,在这一民俗世界里所获得的深厚的农村经验是莫言小说民俗学创作模式得以创立的基础。

  “从作家创作论的角度来看,作家的创作题材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他本人的生活经验”②(71)。莫言正是在对东北乡的讲述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学风格,他所构建的高密东北乡成为一个神秘的王国,不断吸引着广大的读者畅游其间。下面笔者就以小说《红高粱家族》中涉及的婚姻习俗和丧葬习俗为例,从文艺民俗学的角度探究莫言小说创作中的民俗视野及背后的深刻意义。

  一、封建父权制下的婚姻习俗

  婚姻是维系人类生存和繁衍的最基本的形式,但在传统的农耕社会中,由血缘所维系的封建宗法制度根深蒂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直是一条择偶铁律,男女婚姻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父母宗族的控制。小说《红高粱家族》中“外曾祖父”因看中单家家业,私自做主把“我奶奶”在十六岁的时候卖给了大财主单家做儿媳妇,根本不管单家的儿子患有严重的麻风病。当“我奶奶”坚决反对时,外曾祖父却理直气壮地说:“丫头,你打算怎么着?千里姻缘一线串。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你爹我不是高官显贵,你也不是金枝玉叶,寻到这样的富主,是你的造化,也是你爹我的造化。你公公一开口就要送我一头大黑骡子呢,多大的气派……”③(79)在外曾祖父眼里,婚姻就是买卖,“大黑骡子”一直在他脑海中盘旋,恩格斯曾指出:“当父权制和一夫一妻制随着私有财产的分量超过共同财产及随着对继承权的关系而占了统治地位的时候,婚姻的缔结便完全依经济上的考虑为转移了。”④(75)由于我的外曾祖父一门心思地觊觎单家的财产,在这种受封建家长制制约的婚姻民俗下,“我奶奶”根本没有选择反抗的权利。这种现象在当时是普遍存在的,更多没有勇气冲破世俗封建思想的女子仍在痛苦的婚姻中无声挣扎。

篇十二:莫言文艺座谈会的发言

 莫言资料

  1981年

  开始创作生涯。迄今有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天堂蒜苔之歌》等,中短篇小说集《透明的红萝卜》、《爆炸》等。另有《莫言文集》五卷。

  红高粱家族

  1981年秋,在河北保定市的双月刊《莲池》第5期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春夜雨霏霏》。

  1982年,在《莲池》第二期发表短篇小说《丑兵》、第五期发表短篇小说《为了孩子》。

  1983年春,在《莲池》二期发表短篇小说《售棉大路》并被

  《小说月报》转载。秋,在

  《莲池》五期发表短篇小说《民间音乐》,此文得到老作家孙犁赏识。孙在一篇短文中说这篇小说有一种空灵之感。1984年春,在《长城》双月刊二期发表小说《岛上的风》、五期发表《雨中的河》。秋天,得到军艺文学系主任、著名作家徐怀中先生赏识,进入该系学习。

  1985年春,在《中国作家》二期上发表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引起反响,《中国作家》组织在京的作家与评论家在华侨大厦举行讨论会讨论该作。是年,在多家刊物上同时推出中篇小说《球状闪电》(收获)、《金发婴儿》(钟山)、《爆炸》(人民文学)、及短篇小说《枯河》(北京文学)、《老枪》(昆仑)、《白狗秋千架》(中国作家)、《大风》(小说创作)、《三匹马》(奔流)、《秋水》(奔流)、等。

  当代著名作家莫言参加文学活动发言照片

  1986年春,小说集《透明的红萝卜》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在《人民文学》第三期发表中篇小说《红高粱》。该作一发,引起轰动。随即发表系列中篇《高粱酒》(解放军文艺)、《高粱殡》(北京文学)、《狗道》(十月)、《奇死》(昆仑),同时还发表中篇《筑路》(中国作家),短篇小说《草鞋窨子》(青年文学)、《苍蝇、门牙》(解放军文艺)等。夏天,与张艺谋等人合作,将《红高粱》改编成电影文学剧本。

  1987年春,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由解放军文艺社出版。中篇小说《欢乐》在《人民文学》一、二期合刊发表,受到批评,事过多年,始有作家和评论家对该作得新评价。秋天,中篇小说《红蝗》发表([收获]三期),该作因强烈的个性风格和大胆和亵渎精神,连号称新潮的评论家也不能接受,纷纷著文批评。也是多年之后,才有评论家对该作发出了另外的声音。

  1988年春,电影红高粱获西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引起世界对中国电影的关注。在《十月》杂志发表长篇小说《天堂蒜薹之歌》,同年四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单行本。《青年文学》第十发表《复仇记》、《马驹横穿沼泽》(这两篇收入《食草家族》)。秋天,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在故乡高密联合召开“莫言创作研讨会”,有关论文汇编成《莫言研究资料》由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1992.8)九

  月,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创作研究生班。小说集爆炸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

  1988年秋,长篇小说《十三步》首发(文学四季)随

  即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此书出版后,大概只有一个名叫林为进的人,在河北的(文论报)发表过一篇评论文章。后来又有港台的几个人写过评论。作者认为此书是一部真正的“先锋”之作。

  1989年三月,小说《白狗秋千架》获台湾联合报小说奖。四月,中短篇小说集《欢乐十三章》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六月,在《人民文学》发表中篇小说《你的行为使我恐惧》。冬天,开始创作长篇小说《酒国》。

  1990年,中篇小说《父亲在民夫连里》在《花城》发表。继续创作《酒国》。

  1991年春,在高密家中创作中篇小说《白棉花》(花城)、《战友重逢》(长城)、《怀抱鲜花的女人》(人民文学)、《红耳朵》(小说林),夏天,创作《神嫖》、《夜渔》、《鱼市》、《翱翔》等短篇小说十二篇。秋,中短篇小说集《白棉花》由华艺出版社出版。

  1992年,创作中篇小说《幽默与趣味》(天津小说家)、《模式与原形》、《梦境与杂种》(钟山)。

  1993年,二月,长篇小说《酒国》在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三月,中篇小说集《怀抱鲜花的女人》由社科出版社出版。十二月,长篇小说《食草家族》由华艺出版社出版。十二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短篇小说集《神聊》。

  1995年春节,在高密创作长篇小说《丰乳肥臀》。秋,五卷本《莫言文集》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冬,《丰乳肥臀》在《大家》连载,并获首届“大家文学奖”。单行本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电影《太阳有耳》获柏林电影节银熊奖。

  1997年创作话剧《霸王别姬》(与人合作)。

  以长篇小说《丰乳肥臀》

  莫言代表作

  丰乳肥臀

  夺得中国有史以来最高额的“大家文学奖”,获得高达十万元人民币的奖金。

  脱离军界,转至地方报社《检察日报》工作,并为报社的影视部撰写连续剧剧本。

  1998年,发表中篇小说《牛》([东海]六期,[小说月报]九期、[小说选刊]九期转载)、《三十年前的一场长跑比赛》(《收获》六期,短篇小说《拇指铐》([钟山]一期,[小说选刊]转协)、《长安大道上的骑驴美人》([钟山]五期)、《白杨林里的战斗》([北京文学]七期)、《一匹倒挂在杏树上的狼》([北京文学]十期)、《蝗虫奇谈》(山花,小说选刊五期选载)。十二月,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散文集《会唱歌的墙》。

  1999年,发表中篇小说《师傅越来越幽默》([收获]二期)。作品讲述一个下岗的老工人在湖边的僻静处开了个“黄色小屋”,专供人男女野合……这就是《师傅越来越幽默》的梗概。张艺谋用这个故事进一步编开去,就有赵本山和董洁主演的电影《幸福时光》,几个名人一煽惑,电影和小说都赚钱。小说集《师傅越来越来越幽默》由解放军文艺社出版。

  《我们的七叔》([花城]一期),短篇小说《祖母的门牙》([作家]一期),另有中篇小说《野骡子》、《司令的女人》[收获]、《藏宝图》[钟山]发表,短篇

  小说《儿子的敌人》[天涯]、《沈园》[长城]发表。三月,海天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红树林》。十二月小说集《长安大道上的骑驴美》人由海天出版社出版。

  主要作品

  《檀香刑》

  《生死疲劳》

  《丰乳肥臀》

  《红高粱家族》

  《透明的红萝卜》

  《丰乳肥臀-增补版》

  《藏宝图》

  《四十一炮》

  《天堂蒜薹之歌》

  《拇指铐》

  《白狗秋千架》

  《莫言精选集》

  《莫言作品精选》

  《酒国》

  《食草家族》

  《白棉花》

  《红树林》

  《月光斩》

  《老枪·宝刀》

  《会唱歌的墙》

  《司令的女人》

  《良心作证》

  《锁孔里的房间》

  《什么气味最美好》

  《传奇莫言》

  《莫言散文》

  《莫言中篇小说选》

  《莫言王尧对话录》

  《战友重逢》

  《蛙》

  莫言作品有什么特点

  他是中国新一辈极具活力的作家之一。自上世纪80年代以一系列乡土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写的是一出出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传奇”。莫言在他的小说中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般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神秘超验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

  其写作风格素以大胆著称,小说中总是充满进攻型的语言。例如成名作《红高粱家族》里,不断出现的血腥场面中充满着强烈的感情控诉,但在“屎尿横飞”的场景之间,其实正是演义着一段现代革命的历史。故事中那片广袤狂野的高粱地,也被描绘成一个把历史、传统、城乡纵横交错的辽阔炫丽空间。

推荐访问:莫言文艺座谈会的发言 座谈会 文艺 发言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