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洁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心得体会 >

2022年基于核心素养课堂教学心得体会【10篇】(全文完整)

发布时间:2022-12-04 10:15:17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基于核心素养课堂教学心得体会【10篇】(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2022年基于核心素养课堂教学心得体会【10篇】(全文完整)

篇一: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核心素养”是一个教育热点话题,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重视。今年寒假有幸阅读了余文森教授的《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不只是导向学生的核心素养,也是教师的核心素养导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师与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互为因果。在师、生、教材碰撞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因素更为能动,或者说教师促使学生更为能动,才是素养形成的课堂,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新课程改革,教师的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才是改革的源头。

一、“核心素养”的认知

1、2014年3月,“核心素养”首次出现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并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首要位置,成为研制学业质量标准、修订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重要依据。

2、核心素养的内涵为“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3、就实际表现而言,核心素养指的是个体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境时,能够综合运用特定学习方式所孕育出来的跨学科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结构化的跨学科知识和技能,以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内的动力系统,进行分析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结果的综合性品质。综合表现为9大素养: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社会参与方面);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文化素养方面);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自主发展方面)。

4、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研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根本出发点是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提升21世纪国家人才的核心竞争力。2016年9月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确定了核心素养的框架和内涵。2016年年底,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新课程标准修订稿在全国范围征求意见,现已进入正式颁布的倒计时。核心素养开始进入课程,走进中小学。中国基础教育已迈入核心素养的新时代。

二、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

1、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落地的抓手,是学科教育的灵魂。学科核心素养指的就是受过这门学科教育的人所展现出的形象、气质、行为、习惯、能力、素质,这些素养构成了与没受过这门学科教育的人的差别。

2、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生物学课程学习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实际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学科核心素养中,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之间,是彼此关联的立体结构,其中生命观念居于突出的位置,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生物学特征。它们都需要以生物学概念为支撑,又在价值观、品格与能力层面走向一致,具有整体性。

三、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解读

(一)生命观念

课程标准中生命观念的定义是指:“对观察到的生命现象及相互关系或特性进行解释后的抽象,是人们经过实证后的观点,是能够理解或解释生物学相关事件和现象的意识、观念和思想方法。”生命观念不等同于生物学概念,它更为上位。概念必须是严格界定的,具有清晰的内涵和外延,其意义在于区分不同的客观事物;观念是对客观事物整体考察而获得领悟的结果,具有模糊性和广泛性,可以反映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生命观念的建立需要以概念学习为基础,对于学生来说,不一定要求他们记住生命观念的名称,而应重在理解其实质意蕴,重在概念整合,重在指导解决实际问题。

(二)科学思维

在课程标准中,对科学思维的阐述是:“尊重事实和证据,崇尚严谨和务实的求知态度”“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能力”。

生物学课程中的科学思维,要以生物学事实、概念为基础,生物学概念是思维的细胞。同时,生物学概念的建立,生物学所揭示的生命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和生物学规律,也无法离开科学思维为工具。在尝试获取证据、运用证据与逻辑的过程中,需要设计并进行实验,需要科学思维。在思维过程中,抽象与概括、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又彼此关联。

(三)科学探究

关于科学探究,课程标准的定义主要指探究能力提升,同时,在进一步说明时,阐述了应该在探究过程中建立探究精神、养成科学态度、善于团队合作、勇于创新。可见,在课程标准中对科学探究活动的目标追求,包括掌握探究思路方法,包括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关键能力,也包括探究精神、科学态度、团队精神、创新精神等品格。

(四)社会责任

课程标准对社会责任的定义是指:“基于生物学的认识,参与个人与社会事务的讨论,做出理性解释和判断,解决生产生活问题的担当和能力”。“担当和能力”至少包括:形成造福人类的态度和价值观,科学态度,生态文明观,关爱生命、健康文明生活观念等态度和观念;具备关注社会议题并参与讨论、作出理性解释、辨别迷信和伪科学、尝试解决现实生活问题、参与环境保护实践、做健康中国的促进者和实践者等行动能力。这里,既有价值观念,也有能力和品格。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里融入了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生态中国、健康中国的理念。引领学生做生态中国、健康中国的促进者、实践者,是生物学科发挥育人价值、立德树人的要求。

四、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的结合

余文森教授从理论、观念、操作三个层面对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进行了系统阐述,包括核心素养的意义、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观重建、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基本策略三大主题,旨在帮助教师提升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树立立德树人的教学意识和教学观念,培养新时代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静下心来反思自己多年来的教学,我认为要做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应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懂得教育的规律,具有教学和教育的各种能力,今后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教学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学生的健康、幸福、尊严和个性的发展以及内心的自由。受应试教育作祟,我们常把分数的高低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于是,很多人陷入围绕“分数”而教的怪圈,忽视了人的本性发展。通过学习,我更加坚信:强调学生全面发展,学有所长的做法是对的。智力、能力的培养是重要的,同时德育、美育、体育等各方面的渗透及全面进步,才能塑造健康、健全的人格。

2、学生才是学习和发展的真正主人。通过学习,我意识到要着重在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上下功夫,改革课堂教学设计,根据学生的心理、年龄、生理特点,设计学生乐于接受的趣教,在课堂中做到少讲精练,着力体现训练过程,提问问在重点上,问在难点上,问在语言文字上。教师“少讲”、“少问”便节约出时间进行多种形式的练习,把练习有机地结合在讲问之中,训练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在训练中,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引导学生“乐学”、“学会”,让学生在生动活泼愉悦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学会知识,提高能力。

3、经常反思,不断提高。反思是教师得以成长和不断进步的必备条件。素质教育和新教育已悄然来到了我们身边,教育工作既要有实干精神,又善于开动脑筋,善于在反思中运用新技术、新理念解决教育教学存在问题。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必经途径,反思是教师进步的一大阶梯。我们要在反思中扬长避短,在新形势下以自己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为目标。当然,反思不仅仅是停留在脑海中,更重要的是撰写教育和教学反思。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会反思和积累,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积极改进。通过自己的努力将良好道德作用于学生的心灵,塑造有创造力的学生,并能在新教育的路上不断成长。

以上所述,仅是我阅读学习后的一点浅显体会,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一项长期的过程,而且还有待于我们去实践和研究。借助互联网资源等在内的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养。我将不断学习新理念,并付诸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在学习中进步,在进步中学习。

篇二: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在平时的日常教学中,我时常有这样的苦恼:有些知识点课堂上讲了好多遍,自以为已经讲得很详细、很透彻,练习得也够充分,可是一到检测环节,就发现自己之前的努力“事倍功半”。教来教去,发现自己卖力地想拉着学生往前跑,可是学生却慢悠悠不迈步子,尽管还有很多家长很给力地在学生身后做“推手。”

我曾经一直在思考背后的原因,但找不到精准的答案。读了《从教走向学》这本书,我的思维才渐渐清晰。这本书让我明白,课堂上落实“核心素养”,才能真正让学生走得更远。

什么是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每一个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关键能力和价值观。

作为教师,如何在课堂上落实核心素养?《从教走向学》这本书立足于核心素养的实践性和操作性,以教师的视角,结合已有的经验和探索,通过具体案例阐述在课堂上落实核心素养的维度、策略与方法,给大家提供落实核心素养的路径、工具和脚手架,提示一些容易出现的误区。这本书从七个维度阐述在课堂上落实核心素养的策略和方法,下面我主要从“从课程标准到教学目标”这一维度谈感受。

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从课程标准到教学目标,是课堂上落实核心素养的基本原则和出发点,是教师首先要学习和研究的内容。教师每天备课都要写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从哪里来,主要来自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是依据课程标准制定的。反观自己的教学,教学目标的制定主要依据的是教材,依据的是学情,依据的是考试说明,甚至是教辅资料,依据课程标准制定教学目标的次数真的是屈指可数。一个不研读课程标准的教师,如何保证教学质量达到国家的基本要求。我的教学活动距离课程标准的要求有一定距离,文中的四个问题为我以后依据课标制定目标提供了方向。我的教学目标是否将课程标准进行了系统化的落实?我的教学目标是否从知识维度上升到了素养维度?我的教学目标是否将问题解决作为了重点目标?我的教学目标是否关注了对学科大概念的理解?课标指导教师,应更加关注人的培养,综合品质的提升;要更加关注真实生活,聚焦真实的问题情景,聚焦现实问题的解决;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在学生的真实学习和深度体验中,培育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的核心素养。

课程标准如此重要,能直接当作教学目标吗?在课堂上,教师不能直接将课程标准当作教学目标,应将课程标准转化为具体的教学目标,而教学目标应基于学科核心素养来制定。这就要求老师要再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习目标。这是在课堂上落实核心素养时容易忽略的一个环节,但却是从教走向学的前提和保障。

人们常常以为,“教学目标”就是“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就是“教学目标”,两者没什么区别。其实不然。过去大家写教学目标时,是不是通常这样描述:“理解……”“掌握……”“解释……”?那么,什么是“理解”呢?学到什么程度叫“掌握”呢?从哪些维度去“解释”呢?对这些问题,教师是清楚的,教师知道该做什么、该讲到什么程度、该从哪些维度去解释。也就是说,这样的目标是写给教师的,是教学目标。

这样描述的目标,学生是看不懂的,更不知道该如何做。不知道学习目标的学生如同旅游时不知道目的地,不知道要到哪里去,不知道自己是否走在通往目标的路上。在落实核心素养的课堂上,教师需要将自己熟悉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清晰的学习目标,让学生看得懂,听得明白,知道如何做,让学习真实发生。

王易春老师给出了几个制定目标的原则让我豁然开朗。

第一,制定目标要遵循整体性原则。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育人,所以,制定教学目标时,既不能割裂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彼此的关联,也不能割裂这三者的统一,制定教学目标从整体性出发,就是强调要定位于人的培养,立足核心素养来制定教学目标。整体性还体现在课程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是一个目标体系,彼此要有连贯性,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第二,主体性原则。教学目标是对学生要达到的学习结果的描述,目标是由学生来实现的,因此,教学目标的制定要从学生的视角出发。首先,教学目标要描教述清晰,学生能看得懂,看得明白。其次,教学目标应难度适中,既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已有经验,又处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最后,教学目标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要设计得有层次、有梯度,学生有选择的空间。

第三,可操作性原则。教学目标要描述具体,能实施,能测量。忌空话、套话,大而不当。要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通盘考虑,厘清关系,设计出能落实、可评价的教学目标,教师知道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学生知道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

在课堂上落实核心素养,教学目标的设计要从知识的了解和记忆,转变为关键能力、必备品格的培育,特别强调教学目标与课程标准对接。教学目标要定位于核心素养的落实。培训学生素养的一个重要切入口是问题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认知,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也就是说,应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学习解决问题,提升能力和素养。

教学目标是否落实了核心素养,一个检验标准就是看教学设计是否给学生提供充分体验、探究的机会,是否将问题解决贯穿课堂,是否将说所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建立联系。例如,语文学科的课程内容,从语文的学科特点和学习语文的规律处罚,以语文学科素养为指导,以语文实践为主线,设计了“语文学习任务群”。这样就指导教师走出单篇课文的教学,从整体和任务出发,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和观念。

对教学来说,课程标准具有导向性作用,是展开教学活动的方向,是“纲”。依据课程标准,制定教学目标,意味着教学的大方向是正确的;按照落实核心素养的要求,设计教学活动,意味着教学实施走在了有效教学的路上。

新课标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指明了教学方向。课程标准提出的核心素养是课程的总目标,它与具体的教学目标之间还有很多小台阶,将核心素养转化为一系列的具体目标后,只要系统中的每个具体目标落实到位了,核心素养的总目标也就达成了。核心素养这个总目标的落实,是在每节课、每个单元、每个模块中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系统化的落实。由此可见,课程标准转化为教学目标是一个复杂过程。教师要系统、学习研究课程标准,特别是“课程的性质理念”、“课程的总目标”、“学业质量标准”、“课程结构内容”,用课程总目标统领具体目标,将课程理念贯彻到每个具体目标上。然后教师根据学业质量标准的不同水平,结合学情,将课程标准中的核心素养向一系列目标转化,即转化为课程具体目标、模块具体目标、单元具体目标、课时具体目标。

这本书,让我看到了自己教学中的种种不足和局限,也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落实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学生才能成长得更快,学生未来的发展才更有潜力。

篇三: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而好的教师不但拥有深厚的知识底蕴,还要有丰厚的文化素养。素养和知识有什么区别呢?素养来自于知识技能,又高于知识技能,素养是智慧,是文化,是精神。而教师的核心素养包括学科素养和教育素养。

有学科素养的教师一定痴迷和深爱所教学科。有了这种痴迷与深爱,他会主动学习学科知识,钻研教材,博览群书,努力开拓知识面,深挖知识层,不断把知识扩展和深化。他咀嚼吸收其中的精华,在课堂上深入浅出地教给学生。并且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积累智慧,迸发教育学灵感,形成教育素养。

我最开始从教时,觉得编写教案的人很优秀,他们往往能够抓住文本的核心问题,巧妙设问,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去解读、探究文本,而我竟什么也看出来。随着工作时日的增加,我也慢慢积累了经验,当然这也得益于对教材反复研读,积极吸取他人经验,再结合自己的体悟日积月累而成。

譬如这学期我们学习选修教材《外国文学》这本书,这本书每一单元有一个主题,这些主题都是小说的基本要素,也是我们在做文学类文本阅读中经常碰到的概念。第一单元的主题是“叙述”,包括叙述角度,叙述人称,叙述腔调和速度控制几个概念。如果在以前我总是着重讲解本单元的第一课海明威的《桥边的老人》,而让学生自己读读《墙上的斑点》和有关话题“叙述”的理论性文字。但今年再去教这单元时,我把重心放在了主题“叙述”上,而把《桥边的老人》《墙上的斑点》作为例子去解读,这也符合编写者的意图。除此之外,我还选取了《伊索寓言》中《狐狸和乌鸦》的故事,让学生分别从狐狸和乌鸦的角度采用第一人称去叙述。学生对这个拓展的问题兴致很高,演绎了不同版本的《狐狸和乌鸦》,有的甚至改变了叙述腔调,加入了网络文学中“快穿”的手法,还让乌鸦角色崩塌。学生们的表现令我惊异,而我也相信,通过这次训练他们一定深刻的理解了什么是叙述角度,叙述角度的改变会带来什么样的效果。之所以前后教学的理念发生变化,我想这得益于这几年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听教学名家的讲座,知识视野开阔,对教材的把控上也更容易高屋建瓴,解读教材也就更深入。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教师所知道的东西,就应当比他在课堂上要讲的东西多十倍,以便能够应付自如地掌握教材,到了课堂上,能从大量的事实中选出最重要的来讲。”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应当博览群书,广泛吸取营养,才能厚积薄发,收到让学生“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奇效。

篇四: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有幸拜读了余文森老师的《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让我醍醐灌顶。

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大部分学校的教师仍然把分数的高低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导致陷入了“唯分数论”的怪圈。学生学习压力大,家长对于学生的关心也仅局限在于“考了多少分?名次怎么样?”学生压力大,但也只能每日埋头苦学,但真正增长的只有那可怜的分数,导致最后培养的都是只会学习的书呆子。随着双减政策与核心素养一词的提出,学校、教师、家长开始弱化对分数的计较,转向关注孩子的能力、品格的培养。而这一举措,终于将教育的关注点真正放到了孩子的成长上,是以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的教育理念!

余老师在文中强调,六大核心素养落地的抓手就在于学科素养。著名教育学家培根曾有过经典阐述:“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辨。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各个学科所学的知识,只是我们获取目的的工具和手段,而最终要形成的能力与品格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现在做的是把工具和手段神话了,却把目的边缘化,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该如何捡起这颗“西瓜”,这正是我们新教师要学习的东西,在文中余老师也详细为我们提出来解决办法。

作为一名资历尚浅的教师,在以后的每一次备课中都应做到深研深究,透过知识追寻其本质,明白其中指向的核心素养,从而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在教学设计中,要多添加一些孩子们感兴趣的自主学习的活动,提高孩子们自主求学的兴趣,做到将课堂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交流的品格、乐于求学的态度等。总之,在每一次备课中,都要谨记一个原则,就是以培养核心素养为目的,知识的运用为媒介,实现每一堂课都能有百分之一百的付出和百分之二百的收获。并且,作为一名新教师,要做到每堂课后及时反思,总结优点,反思不足,我们要在反思中扬长避短,在新形势下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余老师对我们的建议中肯而实用,需要我们反复咀嚼,学以致用!

感谢余老师的书让我犹站在巨人肩膀上前行!

篇五: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今年我有幸拜读了余文森的《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这本书让我真正认识了:什么是核心素养?什么是学科核心素养?课堂教学怎样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等一系列的问题,收获颇多、受益匪浅。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明确把核心素养的内涵界定为“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而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在特定学科(或学习领域)的具体化,是学生学习一门学科(或特定学习领域)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成就(包括必备品格和关键水平),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核心素养是非常重要的,教师拥有什么,才能够给予学生什么。教师只拥有知识,就只能给学生知识。唯有智慧启迪智慧,唯有素养才能培育素养。学科老师是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主要条件,要从知识教学走向素养教学,教师必须从知识型教师转变成素养型教师。

心灵是人之根本,更是教育教学之根本,学科教学要进入学生的道德与心灵世界。唯有进入学生情感、生命、灵魂深处的教学,才能内化为学生高尚的道德生活与丰富的人生体验,才能逐步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地发展。我认为要做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应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懂得教育的规律,具有教学和教育的各种能力,而且必须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教育应当是个人一生中连续不断的学习过程,终身学习将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今后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教学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学生的健康、幸福、尊严和个性的发展以及内心的自由。真正的教学是教人,而不是教书,数学教师也不是教数学,而是用数学教人。各门学科的性质、任务有所不同,但在育人的使命和任务是一样的,人才是教学的共同对象,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人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确,在现有的体制下,追求分数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以牺牲儿童的健康、幸福、品行为代价来换取所谓的高分。通过学习,我更加坚信:让学生“全面发展,学有所长”。

2、学生才是学习和发展的真正主人。学生是课堂的中心,教师的眼睛要看着学生,心里要想着学生,并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组织、实施和调整教学。通过学习,我意识到要着重在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上下功夫,改革课堂教学设计,根据初中生的心理、年龄、生理特点,设计学生乐于接受的趣教,在课堂中做到少讲精练,着力体现训练过程,提问问在重点上,问在难点上,教师“少讲”、“少问”便节约出时间进行多种形式的练习。在训练中,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引导学生“乐学”、“学会”,让学生在生动活泼愉悦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学会知识,提高能力。

3、经常反思,不断提高。反思是教师得以成长和不断进步的必备条件。只有通过反思,教师才会不断地剖析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优缺点,细致地、冷静地加以推理总结,具体地对于某一个问题的对策、某一教学环节中学生的质疑,甚至某一个辩论回合展开思考。在反思中,已有的经验得以积累,成为下一步教学的能力,日积月累,这种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将日益形成。所以我们必须要经常反思,总结经验,进而提高自己的能力。

总之,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教学过程,还需要我们每一位学科老师去研究和实践。教育总在不断地完善与改进,只要有一颗真正爱学生的心,从心出发,从实际行动出发,我们就能不断进步。

篇六: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NO。01

先学后教

自从我参加工作以来,我们学校的教案的撰写就有一个“自主学习”的环节,即每节课在教师开始讲课之前,先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自己看书、学习,然后教师才开始讲课。刚开始的时候,我并不是太理解这样做的意义和作用有哪些。随着教学阅历的丰富,慢慢地也开始有了一些理解。

到近日读到余森教授的《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书中第五章《基于学生学习的教学》,其中第二节《先学后教》专门用一节的篇幅来解读“先学后教”。这一节从先学后教的基本内涵、先学后教的立论依据、先学后教的理论创新等三个方面展开,为我们揭开了“先学后教”的神秘面纱。

余森教授认为,学生都是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的。这种独立性可以在学习中体现出来,“先学后教”则是学生独立性的一种很好的体现。

NO。02

以学定教

在我看来,“先学后教”的现实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先学后教”可以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体。这是每个教师都明白的道理。但是,怎样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却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讲清楚的,教师在课堂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无可替代,但是,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知识的传播者,学生学习的陪伴者,绝不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要明确这一观点,学生“先学”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后教”是“以学定教”。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得以充分发挥。

其次,“先学后教”可以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我们之前的课堂多的是教师讲什么,学生学什么,至于不同程度的学生能学会多少,我们很难把控。“先学”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这样的问题:学生已经对要学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了自己的难点在哪里,在听课的时候就更容易抓住重点,加深理解。“后教”可以让教师根据课堂反馈,及时调整不同知识点的讲课时长,做到详略得当,进而提高课堂效率。

再次,“先学后教”可以体现教学的完整性。完整的课堂应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二者都是课堂的有机部分,缺一不可。传统的课堂教学因为过于注重教师“教”的形式和方法,往往容易弱化或忽视学生“学”的重要性。“先学后教”将“学”放在“教”之前,让我们随时不忘“学”的存在,体现了完整的教学过程。

第四,“先学后教”可以提升课堂的有效性。“先学”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可以得到提高。通过小组合作、兵教兵等形式,优生可以给同伴讲解,得到巩固提升;中等生可以得到同伴的帮助,取得更大的进步;学困生也可以获得小组的帮助,提升自己的学习水平。如此,再通过教师的“后教”加以辅助,整个课堂的效率便会有较大的提高。

最后,“先学后教”是贯彻核心素养的必然要求。核心素养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的,它要求学生掌握的是适应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换言之,学生要学会的是学习的方法,而不是具体的知识。自主学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只有这样,才是为学生的未来奠基。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多学少教是现代教师必须明确的观点,必须落实的措施。我们要切实转变观念,给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性,让他们在自主的前提下自由学习,去探索更多的奥秘。

篇七: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1月28日从学校教务处拿到余文森教授《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这本书时,我就迫不及待地研读起来。书中对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形成的机制和路径、核心素养究竟如何落地、课堂教学怎样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等方面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做出了系统的阐述。

余教授在书中指出:2014年3月,“核心素养”首次出现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并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首要位置,成为研制学业质量标准、修订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重要依据。核心素养开始进入我们的视野。

核心素养是贯穿国家课程标准修订的一根红线,是课程实施和教学改革的总纲和方向。我们首先就要弄清楚核心素养的内涵。如果概念不清、理论不明,且战且行,改革必然会迷失方向,走入误区。所以在研读中,我首先弄清了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的区别及联系,明晰了核心素养中的核心品质及关键能力的内涵。那么学科核心素养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当然学科核心素养不可能凭空形成,学科知识是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载体,而学科活动则是核心素养形成的主要路径。能力只有在需要能力的活动中才能得到培养,素养只有在需要素养的活动中才能形成。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教师拥有什么,才能够给予学生什么。教师只拥有知识,就只能给学生知识。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改革首先必须确立以素养为导向的教学观念。基于立德树人的教学是就教学方向而言,真正的教学是教人,而不是教书,学科老师不是教学科,而是用学科来教人,这是培育学科核心素养首先必须确立的教学观念。基于课程意识和学科本质的教学是就教学内容而言,课程意识本质上就是课程观,教师的课程意识就是教师对课程的理解、看法、观点和态度。课程观决定教学观,教师怎么理解课程会从根本上决定怎么理解教学。也就是说,教师不能就教学论教学,就教学谈教学,而一定要有课程的高度、课程的视野,即课程的意识,否则,教学就会陷入就事论事的弊病。基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是就教学主体而言。学是教学的出发点、落脚点,教学的中心、重心在学而不在教,教学应该围绕学来组织、设计、展开。基于学生学习的教学不仅是教学本质的体现,也是学生形成学科素养的必然要求。

读完《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一书,我认为最有价值的是本书提出了核心素养背景下六项基本策略,分别是:整体化策略、情境化策略、深度化策略、活动化策略、自主化策略、意义化策略。策略是从观念走向行动、从理论走向实际的路径和方法。有了正确的教学观念,还得进一步把观念转化成操作的策略。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一项长期的过程,而且还有待于我们去实践和研究。借助互联网资源等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养。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学习新理念,并付诸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在学习中进步,在进步中成长。

篇八: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近几年,总是听到有关“核心素养”的相关内容,但真的要说一说“核心素养”,对它的了解却又少之又少。

近几个月,在工作坊的引领下,阅读了余文森教授的《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这本书,读完以后,对“核心素养”,有了初步的了解。

全书分为了三篇内容,分别论述了核心素养的意义、核心素养导向教学观重建以及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基本策略,读完后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核心素养的内涵,也意识到了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同时有了以下感触。

从教育的角度讲,我们必须凸显素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即核心素养,它是学校教育的据焦点和着力点。在教学中,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教会学生知识,而是要教会他们怎样去学。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是教的出发点、落脚点,教学的中心、重心在学而不在教,基于学生学习的教学不仅是教学本质的体现,也是学生形成学科核心素养的必然要求。我们要把学习的权力和责任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到引领者的作用,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主发现、自主讨论从而学会自主成长,只有通过自主建构的知识才能真正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

书中讲到了立德树人的教学,真正的教学是教人,而不是教书,学科教师不是教学科,而是用学科来教人,这是培养学科核心素养首先必须确立的教学观念。那种只见学科不见人、只关注成绩不关注学生的做法从根本上背离了教育基础,是会被教育规律排除在外的。

这就需要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以及他们的不足之处,要注重因材施教,更应该以尊重包容的态度去引导他们,让他们最终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知识里边所蕴含的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道理和能力,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具备优秀的社会品格。

作为老师的我们,每天都在和学生打交道,我也经常会思考我们与学生到底应该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更有利于他们的成长,我在这本书里找到了答案。

首先要善于发现儿童,当我们无论是在备课还是上课以及一节课过后,我们都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以孩子的思维方式去思考,以孩子看问题想问题的角度去提问,以孩子感兴趣的方式去讲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到与孩子连接的桥梁,我们才能把知识运输到他们的世界中去。

其次要学会欣赏儿童,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作为老师的我们要善于用发现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看到他们的每一次进步,看到他们每一次的积极参与,看到他们每一次独立解决问题的智慧,做到与他们一起成长。

培养核心素养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老师进下心来,潜心钻研。真正做到了解自己所教学科。了解自己所教的每个孩子。在教学的道路上,我们要坚定信念,砥砺前行!

篇九: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一、核心素养概念的正确解读

最近明星、网红因个人各种各样的品格问题而跌落神坛,让人大跌眼镜。让我反思的是他们的人生中不缺能力、不缺努力,缺的正是自身品格、德行等方面的问题。

深入了解核心素养之后更深知一个人从小习得的核心素养对于长远的整个人生来说是多么的重要,核心素养是个体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境时,能够综合运用特定学习方式所孕育出来的(跨)学科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结构化的学科知识和技能,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内的动力系统,进行分析情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结果的综合品质。

作为一个音乐老师用美育的方式直达孩子心灵,可以更巧妙的用各种音乐活动促进核心素养的形成,任重而道远,但我此刻想到“教师是塑造灵魂的工程师”这句话觉得特别的幸福!

二、立德树人教学本质与目的

对于“立德树人”的解读刚开始觉得是大概念,深读之后方能感知国家教育的远见。真正的教育是教人。

一个人成绩再好,连基本的正误是非观念都分不清;国家辛苦培养了很多年却沦为卖国的公知;流量明星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影响的是一代代的青少年……

这些没有把德行放在第一位的高知、高报酬的人对社会造成的影响更恶劣。

立德树人要和学科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从小学到高中大学的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学科知识特有的道德教育资源,进入学生的生活和行为、进入学生的道德和心灵世界,内化为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对真、善、美由准确地辨识能力,焕发出内在外在的激情、生命的活力、坚强不屈不挠的意志力、永不停息的精神探索、永远不满足于现状的批判与创造的欲求,以德先行进而树人为教学之本!

三、基于课程意识的学科教学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作为教师要站的高望的远,不能深深陷入教学“表面知识”的漩涡,横向拓宽学科教学的广度,课堂教学也只是一种教学资源,教师对课程的理解、看法、观点、态度,直接影响孩子们的知识面。纵向深入学科教学的深层,挖掘教材的本质和能够形成终身核心素养的教学意图。

有课程意识的学科教学要加强以学生为主的参与式学习,先学后教、探讨式学习的教学模式让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同时要让课堂教学与课堂、课外活动紧密结合,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实践活动中学生综合素质才能不断提高。课程意识下的学科教学不一定只在教室进行教学校园、野外、大自然、互联网、外太空教学,不断拓宽可以使用的教育资源,让每个孩子在有课程意识的教学中闪闪发光!

以及书上对于教材的正确使用,学生原生态学习,都是我将要探索并实践在课堂上非常好的内容,思维改变行为,实践促动创新。希望自己在实践方面有更多的参与,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才会不断摩擦出思维的火花,促进课堂的革新!

篇十: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一个好的老师可以影响学生一辈子,一个好的团队可以成长一批人!刚拿到《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这本书,我随手翻了几下,觉得这本书还不错,但是一周过去,自己也没多大进展。

后来在张玉佩老师的带领下,开始了打卡活动。就算每天再累,事情再多,也跟着老师跟着团队,坚持阅读并写出感悟,不知不觉将近一个月了,这本书已经阅读结束,非常感谢这个团队!回顾这个月的读书状态,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忙碌并收获着。

这本书以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主线,层层深入地告诉大家在核心素养的导向下,我们的课堂教学目标应该是怎样的,怎样达到这个目标,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我们要关注什么,为什么要关注这些等等。下边我就介绍一下这本书带给我的收获。

一、核心素养的概念

“核心素养”这个词,我们常听到,但它具体指什么,却一直都是含糊不清的。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明确把核心素养的内涵界定为“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其中关键能力是指阅读能力、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必备品格指自律、尊重、认真。也就是说,我们教学的最终指向是培养他们的三种能力和三种品格。而这三种能力和三种品格都是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出来的,不是老师灌输的,而是学生自己学会的。

二、教育到底是什么

教育到底是什么呢?书中明确告诉我们,教育的真谛是:让学生有价值感,让学生对未来充满信心,让学生成为快乐人。而让学生成为快乐人有两方面意思,一是让学生具有寻找快乐的能力,二是带给学生快乐。

如果教育本身不能给学生带来快乐,他又如何去寻找快乐呢?所以,让学生“乐学”是教师的一大任务,只有在“乐学”中,学生才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进而成为一个快乐的人。在我们的教学中,完成教学任务固然重要,但不能忽视这个过程所带给他们的情绪体验,否则会有“舍本求末”之嫌。

三、将关注点转移到学生上来

聚焦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其关注点应该有所转变。以前的课堂教学模式,基本上是教师确定了教学目标,然后把任务完成,再在作业、评讲时查缺补漏。至于学生怎么学的,关注不多,只要他学会了解题就行,能做那一类题就好了。读了这本书,才发现自己的关注点出现问题了。

在课堂上,我们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关注他们的情绪状态:是兴奋的还是有气无力的,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关注学生的参与状态:是少数精英参与了,还是大多数孩子参与了;关注学生的交往状态:是否真的在讨论,是否陈述了自己的观点,并有理有据;关注学生的思维状态:有没有问题提出来,是怎样解决的;关注学生的生成状态:他们从这一课时学到了什么解决问题的方法,还发现了什么新问题。

四、教学中,把握好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的度

文中第二章提到:“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一个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结合的过程,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交错、相互渗透的,两者总是具体地统一在一定的认识水平之上的。”

由此我想到了音乐学科,由于它的性质决定了音乐教学是兼具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音乐教学过程既要培养学生的审美体验,又不能轻易淡化“双基”的学习。因为音乐审美的过程需要音乐的专业知识来支撑。

譬如:想要唱好一首歌,表现出歌曲的情绪,必须把歌谱中的节奏和旋律唱准确。没有一定的音乐能力,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就不能够深入。

新课标指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该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强调在音乐审美的基础上学习知识,在实践的过程中掌握和运用。即使是一些概念性的基础知识也要通过音乐的聆听体验来进行,不能脱离音乐情境。只有这样,两者才能相得益彰,互相促进。

在所有学科中,音乐课恰恰是最能放松身心、陶冶学生的性情、树立健康的审美情趣,还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情感世界、思想情操以及道德观念的渗透,促进学生德智美的发展。因此,在小学教育中,我们音乐教师要重视音乐这门学科带给学生的影响,正确地运用教学手段,发挥这门学科的真正价值,体现它的真正意义。

总之,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教学过程,还需要我们每一位学科老师去研究和实践。教育总在不断地完善与改进,只要有一颗真正爱学生的心,从心出发,从实际行动出发,我们就能不断进步。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是更加具有人文性的教学,是更加具有科学性的教学,是更加具有可发展性的教学。

相信,如果我们真的把核心素养作为圆心,以学生为半径,那么画出的一定是教育的圆满!

推荐访问:课堂教学 心得体会 素养 基于核心素养课堂教学心得体会【10篇】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