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洁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小学思政课教案模板范文6篇

发布时间:2023-08-06 11:44:02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小学思政课教案模板范文

  

  小学思政课知识教案模板7篇

  小学思政课知识教案模板篇1教学目标:

  1、熟悉老师和同学。

  2、学习人际交往的基本技能,消除与人交往的陌生感和羞怯感。

  3、表现对老师与同学的喜爱,锻炼口头表达和情感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与人交际的基本技能以及自我介绍时的口头表达能力。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

  1、学生在家中由父母指导自己制作“小名片”,将姓名、住址、电话、爱好等写在上面,可以用笔画,也可以用电脑制作,但是前提是必须自己亲手制作。

  2、在家中准备自己的特长和爱好,上课时进行展示。

  3、自己制作的作品。

  4、准备上课自我介绍的内容。

  教学器材:录音机、实物投影机,《找朋友》、《我们都是好朋友》等歌曲。教学课件:学校老师照片投影片,任课教师小时的照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用小兔贝贝为主题人物放投影,背景音乐为《你的名字叫什么》,学生根据音乐演唱歌曲并按歌曲内容说出自己的名字,进行边表演边唱。

  二、熟悉本校的老师。播放投影片,让学生说出每一张投影片中的老师的姓氏以及所任学科,学生不知道的老师介绍。(不用将学校所有老师的照片都让学生进行辨认,可以先让他们辨认任课老师或与他们接触的老师。)

  三、做《找朋友》的游戏。(这是贯穿本节课始终的一条线)

  1、任课老师做自我介绍。(用自己的照片)并进行才艺展示。(这是为学生自我介绍和自我展示起到示范作用,介绍时口齿清楚,声音洪亮,主要介绍自己的姓名、爱好。)

  2、由老师第一个进行“找朋友”,找到的“朋友”再进行自我介绍和自我展示。依次往下顺延。(学生在自我介绍的过程中,可能会

  出现胆怯、害羞的表现,教师要多加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对于学生的自我展示,老师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颁发“小兔贝贝奖章”引导其他同学也应给展示的同学一些鼓励,表示对他人的尊重。

  3、由于学生单独做自我介绍,如果每个学生都做介绍,一节课的时间肯定不够用,可以用其他时间再进行介绍。

  四、最后用《我们都是好朋友》作为本节课的结束,在音乐的伴奏下,学生交换自己制作的“小名片”,而后,教师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总结,大家同唱歌曲结束本节课的内容。

  小学思政课知识教案模板篇2一、教学目标:

  根据现代教育精神突出“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的育人要求和“学会关心”到21世纪教育主体,引导学生确立“尊重、关爱、责任”的基本价值目标,引导学生珍惜初中生活,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珍爱生命,正确、客观地认识自己,主动把握自我、发展自我。引导学生品味生活、做情绪的主人,学会拒绝不良诱惑,了解自我保护的措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学做生活的主人。

  二、教学主要内容:

  本册书分四个单元。

  第一单元做自尊自信的人。第一课“珍惜无价的自尊”,第二课“扬起自信的风帆”,是要让学生懂得自己尊重自己和尊重他人。

  第二单元“做自立自强的人”有二课组成,它们分别是“走向自立人生”、“人生当自强”,学习这已单元是要学生学会自立自强,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挫折都要勇于面对。

  第三单元“做意志坚强的人”共有两课组成,“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和“为坚强喝彩”。学习这已单元是要学生学会用乐观的精神面对人生。

  第四单元“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本单元有“感受法律的尊严”和“法律保护我成长”组成,学习这已单元是要让学生树立法律意识,无论是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都知道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做一个自尊自信的人,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对其学生的思想素质进行升华,让他们学会做人,做到做知法、守法、用法,并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教学难点: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做人的方法,学生优良品质的培养,引导学生珍惜初中生活,学做生活的主人。

  四、学情分析:

  这届学生刚进入新的学校又赶上新课改,有一定的学习积极性,据了解学生的基础不是太差,只要教师严格要求学生、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就能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但也要注意有一部分学生在小学就不认真学习,成绩较差,要做好他们的工作。

  五、教学措施:

  1、教师要转变观念,转变教学方法,不能用老方法较新教材。

  2、要联系学生实际,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上好每一堂课。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做学习的主人。

  4、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

  小学思政课知识教案模板篇3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具备哲学、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和教育学等多学科基本理论知识,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现代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在中等以上学校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教学、科研的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教学技能和科研写作等方面的基本技能的训练,具备从事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与科研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①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与发展动态;

  ②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正确分析社会问题和思想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的初步能力;

  ③了解党和国家关于宣传、教育、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方针、政策与法规;

  ④掌握本专业及相近专业的文献检索、资料查阅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⑤具有宽厚的文化修养和良好的审美修养,有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创新精神;

  ⑥掌握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技术和教育方法,具有较扎实的双语能力和计算机操作能力,具备在中等学校进行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组织课外活动和从事教育研究的能力。

  ⑦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知识,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三、学制与学位

  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法学或教育学学士

  四、学程时间安排

  全学程共208周。其中课堂讲授128周,教育实习6周,社会实践(劳动与军训)6周,毕业论文6周,复习考试16周,寒暑假44周。

  小学思政课知识教案模板篇4一、指导思想

  要充分体现《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等有关文件精神,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为根本依据。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为依据,根据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修订说明,准确把握教材变化。通过学习我国基本国情,了解基本国策,认识生产关系一定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通过了解宪法规定的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认识人民是国家主人的真正含义。通过实践履责活动、探究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尝试参与社会政治生活

  等,了解社会、融入社会;通过了解现阶段的共同理想,树立艰苦奋斗精神,辩证的看待社会生活,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贯彻教学的针对性原则,在教学中注意联系国际、国内政治和经济生活中的实际以及学生的思想实际,做到知识、能力、觉悟共同提高。使全体学生都能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

  第一,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突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面向全体学生,发挥学生的个性特征。

  第二,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充满激情地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并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中展现出自己的教学风采。通过师生之间的思维互动、情感互动、心灵互动,实现了师生在知识与能力的共同发展。

  第三,学生积极主动、自主探究的学习。在教学中,要特别关注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启迪学生思维,让学生在积极主动、自主探究的学习中有机地整合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统一。

  第四,努力践行。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思想品德情感、意识的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都离不开实践。因此,思想品德课强调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的紧密联系,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提倡参与、体验、讨论、探究等多种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新教材较大幅度地增加了实践教学。在教学时间安排中,至少要有20%的课时,用于开展学生课堂活动和相关的实践活动,做到知行统一。

  三、教材分析:

  《思想品德》九年级(全一册)教材共分四单元十二课。从总的设计思路来看,第一单元“世界大舞台”,第二单元“共同生活”,第三单元“法治时代”第四单元“从这里出发”。

  1、教学理念新

  新教材遵循课程功能的多元化指向,十分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使课堂不仅是知识传授的殿堂,更是人格养成的殿堂。为此,教材渗透着情感、态度、价值

  观的内容,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生动丰富的道德、人文因素。为教师创造性地展示教学才能提供了平台,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创造性地自主学习和多渠道获取知识1提供了空间。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也是教材的主人。教材十分关注教师与学生交往、互动,为师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提供了时间与空间,从而使教师和学生实现知识共享、教学相长,达到共同发展。

  2、内容结构新《思想品德》九年级教材突破学科化倾向,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对九年级这一年龄段学生所需知识进行了整合,将心理、道德、法律、国情知识进行有机的交融,形成一个新的贴近学生实际需要的结构体系。

  3、呈现方式新

  根据新的课程理念,在编写教材时,教材突出了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适应学生的实际水平,采用主题探究、情境导入、用图说理、师生互动、相关链接等方式呈现教学内容,留有展示学生才能的空间,同时也为教师开展创造性教学提供平台。教材内容的呈现是多样化的形式,它包括:

  正文——学习的主体内容,全部用宋体字。

  师生互动——主要是探究性学习,用虚线框标识。探究活动内容丰富、形式生动活泼,有情境、思考问题、实践活动等;情境有图片、材料,实践活动有写、说、看、做、查等。

  名人名言——选择一些伟人、名人、学者的经典名言,穿插在教材中。

  相关链接——对事例、资料、数据的引述。插图——配合教材内容的照片、图片等。

  总之,新教材的呈现方式新颖、生动活泼,适合初中学生阅读和使用。

  4、鲜活的信息资料

  教材在信息材料的选择上,突出了时代性、国际性、民族性的特色。为遵循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利于学生体验、感悟,在选择材料时,注重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让学生学起来亲切。

  5.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方式评价方式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着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注重情感、知识、能力、行为等方面的综合评价,强调教师与学生的自我反思,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通过评价,努力创设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学习的氛围

  四、学生情况分析

  (一)对思想品德学科学习的认识

  全校学生对思想品德学科的目的不明确,一部分学生误认为主科语、数、外就是兴趣,中考要考的高分科目就是兴趣。兴趣对一些基础不好的学生来说尚无定型,随着年级升高、任课老师变化而变化。中考压力越大,对主要学科兴趣越高,对一般学科兴趣越低,并呈现兴趣的多样性。喜欢某老师,则某老师所任的学科就是最大的兴趣。兴趣的变化不稳定,反映出学生在兴趣上的不确定性,没有形成自己的独特兴趣,学习目的不明确。

  (二)学生学法上的不恰当。

  通过上学期未统考来看,学生会读图、识图、漫画分析的只有三分之二。还有近六分之一的学生不能独立完成作业。学生考“抄书本”的要占36.%。鉴于以上情况,许多学生还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他们停留在“上课记笔记,考试考笔记,抄书本,考后不理解”的应试教育的一套。还是不会“注意观察”、“思考理解”、“识记联想”、“应用迁移”。停留在“搀着走”,甚至“牵着走”或“推着走”的水平上,碰到不懂的问题,任其自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自己不会查找材料,不能分析资料、运用资料独立完成布置的学习任务,要靠老师、家长指导才能完成。造成考试成绩很低。

  九年级学生即将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学业,面临着人生的一次重大选择。每位同学都能够很好地把握自己的人生航标,对成才和择业之路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因而在学习上有一定的2学习兴趣,学习比较认真刻苦,经过两年多的学习积累了丰富的学习经验,有了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做到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不仅能对简单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分析而且还能对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进行分析综合。在学习过程中主要适应探究性学习,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教学措施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树立为学生的终身服务的教学思想;

  2、采用互动式教学,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活跃课堂,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3、扎实基础、突出重点,培养学生坚强意志,能够坚持学习。

  4、充分运用新课程理念,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注重教学的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落实。

  小学思政课知识教案模板篇5一、指导思想

  以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为指导,以课本为依据,充分研究高考。增强政治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应试的能力,从而提高政治课的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以课本和课程标准为基本,充分研读考纲,从整体上把握复习的要求。让学生详读教材,记忆和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2、改变教学观念,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给予学生以思考和消化的时间和空间。

  3、加强教研,研究高考和高考试题,把热点与教材知识的有效结合,注重知识的迁移与运用,精选习题,避免陷入题海中。

  4、进行有效的知识落实。把课堂的知识落实作为主渠道,及时进行“小结”、“单元过关”和“月结”。

  5、学生的学科成绩在优生率、平均成绩和及格率上有一定的提升。

  三、高三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文科学生总体水平不是很好,优生与差生相差很大,且拔尖人才又少。今年升级考就是说明了这一问题。所以既要抓重点又是照顾全体。

  2、缺乏对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深入研究。在政治课的课程标准中有对知识掌握程度的明确要求,如“识记”、“理解”和“运用”。在考试说明中有明确的考核目标和要求,并有详细的解读说明。

  小学思政课知识教案模板篇6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学校,了解自己所在学校的环境,知道学校是个可爱的地方。

  2、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爱学习、喜欢上学的情感,并且学会利用学校中的任何设施来解决自己学习、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爱学习、喜欢上学的情感,并且学会利用学校中的任何设施来解决自己学习、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时间:

  共三课时,其中参观活动1—2课时,总结交流1课时。

  教学准备:

  水彩笔、铅笔、纸、参观需要的手持扩音器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学生活动时间约32分钟)

  一、导入。

  师:小朋友,开学了,步入新的校园学习也好几天了,谁来大声的告诉老师和其他小朋友你是在什么学校哪个班学习吗?(指名数人回答:育才小学一年级一班)师板书:育才小学。师:喜欢我们的学校吗?为什么?学生发言。

  师:你去过学校的那些地方(场所),你对学校哪里印象深刻呢?说来听听。学生发言

  可能还有一些小朋友还不了解学校,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去看看我们的育才小学,好吗?板书:看看我们的育才小学

  二、活动准备阶段。

  1、(出示校园实景图)小朋友,看图,你们知道这是学校的哪里吗?你们喜欢校园的什么地方,这节课我们就先参观那儿。

  2、学生商量、确定参观的内容和路线。(学校大门、传达室、宣传栏、体育馆、大礼堂、儿童食堂、大操场、教学楼、科技楼、厕所、小花园……)

  3、学生排队,选出小组长,由老师带队集体参观。

  三、活动进行。

  方式:集体参观,学生观察,不明白的地方老师解说。

  1、参观学校大门,提示观察大门上的字及匾牌荣誉,感受学校的好。

  2、参观传达室,要求学生向传达室的周爷爷问好,教育学生要尊敬学校教职员工,使学生初步了解学校传达室做什么用的,平时怎样利用传达室的功能来解决自己生活中的问题。

  3、参观宣传栏、体育馆、大礼堂、儿童食堂、大操场,感受校园的美好。

  4、参观教学楼,数一数有几楼,有几间教室,看一看教室里有什么?教育孩子们路过教室时要轻轻地,不能影响别人,使他们明白在学校里的主要活动是在课堂上学习,大家一起学习,就必须按统一的纪律要求约束自己的行为。

  四、回教室,总结参观情况。交代还有不明白的下课后与同学再去看看。

  六、布置:下节课小朋友可带照相机、水彩笔、铅笔等东西来。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二、继续参观校园。

  形式:学生自由组合分组,自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参观。

  1、老师布置:带了照相机的小朋友可把自己看到的感兴趣的校园一景拍下来;带了水彩笔的小朋友可把自己看到的感兴趣的校园画下来;还可以小组一起说说我们的校园,可以编儿歌……

  2、学生自主参观。

  三、回教室,总结活动情况。交代还有没照完、没画完、没编完、没说完的下课后与同学继续搞完。

  四、布置:下节课将画的画、拍的照等带到教室来。

  第三课时

  一、导入。

  二、以“我们的发现”为主题汇报交流。

  汇报的形式可多样,答案可多种。

  1、学生选出主持人。

  2、将学生分组,将画、写、编、唱、照、说等不同的同学各自一组。

  3、先各自交流,再集体交流。(学生为主,老师做听众,利用电脑或显示屏展示学生成果。)

  学生自由发言。

  我知道……

  我能找到……

  我觉得……

  我还想……

  画了画的同学和拍了照的同学说完后,老师要求现场将画和照片粘贴在教室后面的作品栏内。

  三、活动小结。

  四、活动延伸:

  1、班级办墙报,主题为“我心中的学校”。

  2、回家,向家长介绍学校,也可在休息时间时以导游的身份带家长来参观学校。

  小学思政课知识教案模板篇活动目标

  1、使学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公用设施,了解他们的作用,体验公用设施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2、让学生正确认识公用设施遭受破坏这一现象,在为“朋友”说话的过程中,激发他们保护公用设施的情感,初步形成爱护公用设施人人有责的公德意识。

  3、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

  活动准备

  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绘制简易的公用设施图片。

  3、组织学生课前调查:公共场所有哪些东西是为我们大家服务的。

  活动过程

  一、说我认识的“朋友”

  1.同学们,通过课前调查,你知道公共场所有哪些东西是为我们大家服务的?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和大家交流。(谜语、儿歌、图片、描述等)指名交流后,其他学生在小组里交流。(学生把图片贴到黑板上)

  3、同学们了解得真多,老师也想把自己了解到的和你们分享。脑示:水坝、灌溉渠、室外健身器(画面),你能说出他们的用处吗?

  小结:是呀,所有这些东西对我们都很有用,给予我们很大的帮助,可真像是我们的“朋友”。(板书)

  4、这些“朋友”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公用设施(板书),你能告诉大家什么是公用设施吗?

  5、同学们说得对不对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脑示小资料)

  小结:正像同学们说得一样,公用设施是我们不可缺少的“朋友”。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中指出:“儿童的品德与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以上活动从学生日常生活入手,让他们说自己所认识的“朋友”,回顾自己熟悉的或曾经使用过的公用设施,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自己去认识去归纳什么是公用设施。]

  二、我为小区请“朋友”

  1、瞧!这是一个正在建设中的小区,我们来当一回小设计师,为小区请进一些不说话的朋友,愿意吗?

  2、我们分小组合作设计,你可以用老师提供的图片在小区规划图上贴一贴。哪一组到上面来?

  3、学生活动,老师巡视。(提示学生:有些朋友的图片老师没提供,可以写一写、画一画。)

  4、交流:

  ①上面的一组先交流:请了哪些“朋友”?为什么请这些“朋友”?

  ②其他组补充。

  5、同学们,你们真行,为小区请进了这么多的好朋友,假如你

  就生活在这种公用设施齐全的现代化小区里(脑示现代化小区图),你感觉如何?

  6、小结:看来,这些“朋友”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方便。同学们你们喜欢这些“朋友”吗?

  [设计意图: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富有生活情趣的“我为小区请朋友”这一活动,让学生充分利用自己使用公用设施的已有经验,在和小组成员一起说说、贴贴、写写、画画的过程中体验到公用设施给人们带来的方便,认识到公用设施就是我们不说话的“朋友”,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从而激发学生对公用设施的喜爱、感激之情。]

  三、我替“朋友”说说话

  1、可是,在我们的生活中也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画面(脑示椅子、路灯、公用电话被破坏的画面),你看椅子、路灯、公用电话,他们都受到了伤害,你还看到过哪些类似的画面呢?

  2、(脑示一组画面)我们身边竟然有这么多“朋友”受到了伤害,看到这样的情景,你有什么感受?

  3、看到我们的这些朋友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同学们感受强烈,都有很多话想说,可是我们的朋友不会说话(板书),假如,你就是受伤害的椅子、路灯、公用电话……你想说些什么呢?

  4、交流。(学生替“朋友”说说话,师给说话的同学戴上“朋友”的头饰)

篇二:小学思政课教案模板范文

  

  小学思政课教案模板

  作为一位小学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小学思政课教案怎么写呢?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小学思政课教案,希望大家喜欢!

  小学思政课教案篇1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学校,了解自己所在学校的环境,知道学校是个可爱的地方。

  2、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爱学习、喜欢上学的情感,并且学会利用学校中的任何设施来解决自己学习、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爱学习、喜欢上学的情感,并且学会利用学校中的任何设施来解决自己学习、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时间:

  共三课时,其中参观活动1—2课时,总结交流1课时。

  教学准备:

  水彩笔、铅笔、纸、参观需要的手持扩音器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学生活动时间约32分钟)

  一、导入。

  师:小朋友,开学了,步入新的校园学习也好几天了,谁来大声的告诉老师和其他小朋友你是在什么学校哪个班学习吗?(指名数人回答:育才小学一年级一班)师板书:育才小学。师:喜欢我们的学校吗?为什么?学生发言。

  师:你去过学校的那些地方(场所),你对学校哪里印象深刻呢?说来听听。学生发言

  可能还有一些小朋友还不了解学校,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去看看我们的育才小学,好吗?板书:看看我们的育才小学

  二、活动准备阶段。

  1、(出示校园实景图)小朋友,看图,你们知道这是学校的哪里吗?你们喜欢校园的什么地方,这节课我们就先参观那儿。

  2、学生商量、确定参观的内容和路线。(学校大门、传达室、宣传栏、体育馆、大礼堂、儿童食堂、大操场、教学楼、科技楼、厕所、小花园……)

  3、学生排队,选出小组长,由老师带队集体参观。

  三、活动进行。

  方式:集体参观,学生观察,不明白的地方老师解说。

  1、参观学校大门,提示观察大门上的字及匾牌荣誉,感受学校的好。

  2、参观传达室,要求学生向传达室的周爷爷问好,教育学生要尊敬学校教职员工,使学生初步了解学校传达室做什么用的,平时怎样利用传达室的功能来解决自己生活中的问题。

  3、参观宣传栏、体育馆、大礼堂、儿童食堂、大操场,感受校园的美好。

  4、参观教学楼,数一数有几楼,有几间教室,看一看教室里有什么?教育孩子们路过教室时要轻轻地,不能影响别人,使他们明白在学校里的主要活动是在课堂上学习,大家一起学习,就必须按统一的纪律要求约束自己的行为。

  四、回教室,总结参观情况。交代还有不明白的下课后与同学再去看看。

  六、布置:下节课小朋友可带照相机、水彩笔、铅笔等东西来。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二、继续参观校园。

  形式:学生自由组合分组,自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参观。

  1、老师布置:带了照相机的小朋友可把自己看到的感兴趣的校园一景拍下来;带了水彩笔的小朋友可把自己看到的感兴趣的校园画下来;还可以小组一起说说我们的校园,可以编儿歌……

  2、学生自主参观。

  三、回教室,总结活动情况。交代还有没照完、没画完、没编完、没说完的下课后与同学继续搞完。

  四、布置:下节课将画的画、拍的照等带到教室来。

  第三课时

  一、导入。

  二、以“我们的发现”为主题汇报交流。

  汇报的形式可多样,答案可多种。

  1、学生选出主持人。

  2、将学生分组,将画、写、编、唱、照、说等不同的同学各自一组。

  3、先各自交流,再集体交流。(学生为主,老师做听众,利用电脑或显示屏展示学生成果。)

  学生自由发言。

  我知道……

  我能找到……

  我觉得……

  我还想……

  画了画的同学和拍了照的同学说完后,老师要求现场将画和照片粘贴在教室后面的作品栏内。

  三、活动小结。

  四、活动延伸:

  1、班级办墙报,主题为“我心中的学校”。

  2、回家,向家长介绍学校,也可在休息时间时以导游的身份带家长来参观学校。

  小学思政课教案篇2活动目标

  1、使学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公用设施,了解他们的作用,体验公用设施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2、让学生正确认识公用设施遭受破坏这一现象,在为“朋友”说

  话的过程中,激发他们保护公用设施的情感,初步形成爱护公用设施人人有责的公德意识。

  3、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

  活动准备

  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绘制简易的公用设施图片。

  3、组织学生课前调查:公共场所有哪些东西是为我们大家服务的。

  活动过程

  一、说我认识的“朋友”

  1.同学们,通过课前调查,你知道公共场所有哪些东西是为我们大家服务的?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和大家交流。(谜语、儿歌、图片、描述等)指名交流后,其他学生在小组里交流。(学生把图片贴到黑板上)

  3、同学们了解得真多,老师也想把自己了解到的和你们分享。脑示:水坝、灌溉渠、室外健身器(画面),你能说出他们的用处吗?

  小结:是呀,所有这些东西对我们都很有用,给予我们很大的帮助,可真像是我们的“朋友”。(板书)

  4、这些“朋友”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公用设施(板书),你能告诉大家什么是公用设施吗?

  5、同学们说得对不对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脑示小资料)

  小结:正像同学们说得一样,公用设施是我们不可缺少的“朋友”。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中指出:“儿童的品德与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以上活动从学生日常生活入手,让他们说自己所认识的“朋友”,回顾自己熟悉的或曾经使用过的公用设施,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自己去认识去归纳什么是公用设施。]二、我为小区请“朋友”

  1、瞧!这是一个正在建设中的小区,我们来当一回小设计师,为小区请进一些不说话的朋友,愿意吗?

  2、我们分小组合作设计,你可以用老师提供的图片在小区规划图上贴一贴。哪一组到上面来?

  3、学生活动,老师巡视。(提示学生:有些朋友的图片老师没提供,可以写一写、画一画。)

  4、交流:

  ①上面的一组先交流:请了哪些“朋友”?为什么请这些“朋友”?

  ②其他组补充。

  5、同学们,你们真行,为小区请进了这么多的好朋友,假如你就生活在这种公用设施齐全的现代化小区里(脑示现代化小区图),你感觉如何?

  6、小结:看来,这些“朋友”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方便。同学们你们喜欢这些“朋友”吗?

  [设计意图: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富有生活情趣的“我为小区请朋友”这一活动,让学生充分利用自己使用公用设施的已有经验,在和小组成员一起说说、贴贴、写写、画画的过程中体验到公用设施给人们带来的方便,认识到公用设施就是我们不说话的“朋友”,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从而激发学生对公用设施的喜爱、感激之情。]三、我替“朋友”说说话

  1、可是,在我们的生活中也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画面(脑示椅子、路灯、公用电话被破坏的画面),你看椅子、路灯、公用电话,他们都受到了伤害,你还看到过哪些类似的画面呢?

  2、(脑示一组画面)我们身边竟然有这么多“朋友”受到了伤害,看到这样的情景,你有什么感受?

  3、看到我们的这些朋友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同学们感受强烈,都有很多话想说,可是我们的朋友不会说话(板书),假如,你就是受伤害的椅子、路灯、公用电话……你想说些什么呢?

  4、交流。(学生替“朋友”说说话,师给说话的同学戴上“朋友”

  的头饰)

  小学思政课教案篇3(一)活动背景

  新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中国,给全国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疫情当前,举国同心。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各行各业的人挺身而出,众志成城,筑起了抗疫的钢铁长城。他们用牺牲自我的精神,负重前行,书写大爱诗篇,谱写感天动地的生命赞歌。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英雄用生命守护生命。作为小学生,我们应该学习英雄的精神,努力学习知识,不断增强本领,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

  (二)活动对象

  小学高年级学生

  (三)活动目标

  1、通过音频、视频、图片让同学们认识何为英雄。

  2、激发学生向英雄学习的热情,引导学生悟懂英雄精神。

  3、让学生明确自身的责任和努力的方向。

  (四)活动过程

  1、激情导入,点明主题

  师:孩子们,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们经历了一个不一样的春节,经历了一个超长版的宅家假期,经历了一种特殊的学习方式——居家网课。特殊时期,特殊学习,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特殊班会课,这节班会课的主题是——《英雄,向您看齐》。

  2、认识英雄

  (1)释义英雄

  师:春天已至,希望在前,我国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态势,我们即将取得抗击疫情的伟大胜利。面对疫情,全国动员,全民参与,团结一致,各省之间展现出非凡的团结行动力。中国的方法被事实证明是成功的!新冠肺炎全球多点暴发并扩散蔓延,意大利彻底炸开,疫情彻底失控。世卫组织专家说:“中国为世界树立了标准。各国应借鉴中国疫情防控经验。”

  师:在他们身上,我理解了什么是英雄?英雄具有哪些精神品质?(播放抗击疫情·有声特辑《英雄》)

  师:英雄是爱祖国、勇敢、有责任、有担当、无私忘我,不辞艰险,为人民利益而英勇奋斗,令人敬佩的人。

  (2)话英雄

  (出示图片:钟南山、李兰娟、王春天、汪勇……)

  师:在这次抗疫战争中,有无数的战士奔赴抗疫前线,无数的医务人员,主动请缨,昼夜奋战在疫情的最前线。是他们这些逆行者的苦苦坚守,换来我们大多数人的岁月静好。他们是——真正的英雄!

  (3)寻英雄

  师:孩子们,在我们身边也有默默奉献的英雄,让我们一起来寻找吧。

  (出示图片:交警、工人、环卫工人、快递员、教师……)

  师:他们平凡普通,却有着不平凡的担当;他们默默无闻,却有着一心为民的情怀;他们无私奉献,凝聚起众志成城的战“疫”力量。他们是这个时代的英雄,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3、英雄榜样践行方向

  师:孩子们,在这次抗疫战争中,英雄用生命守护生命!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奉献精神,看到了爱国情怀,更看到了中国力量。亲爱的孩子们,少年强,则国强!祖国的希望在你们身上,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少先队员,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4、拓展

  师:孩子们,祖国守护了我们,我们要报效祖国!希望你们向英雄学习,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到学习中、生活中,努力成长为有知识、有品德、有作为的新一代接班人。我们今天的微班会到此结束。

  小学思政课教案篇4班会背景:

  随着校园安全事件的不断发生,学生安全成为学校的头等大事。而让学生树立强烈的安全意识、防范意识,掌握基本的校园安全常识,体会个体生命成长的不容易,真正认识到生命的价值,是防止学生生命受到伤害的根本之举。为此,我决定召开一节有关“生命”的主题班会。

  班会目的:

  1、掌握基本的校园安全常识,增强学生安全防范意识。

  2、懂得敬畏生命,激发学生对个体生命进行思考。

  班会准备:

  多媒体课件、每位学生小时候的照片、搜集相关材料

  班会过程:

  一、组织课堂

  学生听音乐进教室,营造宽松的环境。

  二、出示题目《敬畏生命》:

  师:说说你理解的“敬畏”是什么意思?学生个别发言。师小结:敬畏:敬重害怕,是对生命一种深层次的尊重。

  三、讲讲照片背后的故事

  师:为什么我们需要对生命心存敬畏?学生讨论发言。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具体感受:算算从出生到现在,花了父母多少钱?讲讲照片背后的故事,体会自己生命成长过程中父母的付出。

  四、生命之脆弱:讲讲你亲身经历或亲眼目睹的安全事故(事件),你的感受是什么?

  师结:在这些事故(事件)面前,生命真的是太脆弱了。所以,同学们必须要有防范意识、掌握基本的安全常识。

  五、防患于未然:

  学生主持:讨论校园生活中存在哪些安全隐患?

  分四个方面:上下楼梯;宿舍安全;体育运动安全;饮食安全。

  小结:齐诵安全歌:

  (一)、上下楼梯歌:上下楼梯靠右走,不滑栏杆不推搡,走廊转角藏危险,追逐打闹出意外,遵守规则除隐患,安全时刻记心间。

  (二)、宿舍安全歌:宿舍规则严遵守,电器蜡烛不能用,火魔凶险太可怕。睡上铺莫马虎,梦醒时刻要当心,熄灯铃后安静睡,充

  足睡眠精神好。

  (三)、体育运动歌:体育器材练身体正确使用保平安。足球、篮球忌强进,避免碰撞受伤害,不循规则图乐趣,出事方悔已经晚。突发事件须报告,及时处理效果好。有疾病、早报告,适量运动少跑跳。

  (四)、饮食安全歌:病从口入要记牢,购买食品要注意;不洁食品莫入口,肚子遭罪又花钱,重三餐不偏食,零食少吃身体好。句成千词上万,安全大事重泰山,学会保护与防范,安全人生最灿烂,安全人生最、灿、烂。

  六、生命中的风雨彩虹:

  案例分析:七年级学生莹莹,学习成绩一直不错,因一次数学成绩亮“红灯”,被母亲责备了几句,竟离家出走。二天后,被警察送回了家。原来,她在江边徘徊时,被好心人报了警。见到了痛哭流涕的母亲,她还理直气壮地说:“我爱干什么就干什么!你管不着,我的生命我做主!”“我的生命我做主”你赞成这个观点吗?为什么?

  学生根据自己的观点,展开辩论。

  七、写写本节课的收获。

  八、班主任寄语:敬畏生命,健康成长!

  小学思政课教案篇5一、班会主题

  抗击新冠肺炎,我们共同努力

  二、班会背景

  由于突发的疫情,使得过年期间正应该是走亲访友,与小伙伴玩耍的机会没有了,学生被要求进行自我保护,不能与外人进行接触,长时间的封闭生活使得学生出现了浮躁、懒散、害怕、焦虑的情况,影响身体健康。

  三、班会目的1、懂得新冠病毒的危害,学会正确认识病毒。

  2、做好疫情期间的预防,学会基本预防常识。

  3、了解焦虑与突发状况的关系。

  四、班会准备

  1、将自疫情发生以来的相关事件进行搜集。

  2、分享缓解心理压力的方法。

  五、班会过程

  老师以直播的方式

  1、介绍此次班会的流程,介绍了班会召开的背景。

  2、将重点部分进行详细讲解,结合实例,做正向分析。

  (1)什么是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类病毒,因形态在显微镜下观察类似王冠而得名。目前为止发现,冠状病毒仅感染脊柱动物,可引起人和动物呼吸道、消化道和神经系统疾病。

  本次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已命名为“20__-nCOV”,即20__新型冠状病毒。

  (2)临床表现有哪些?

  一般症状包括发热、乏力、干咳、逐渐出现呼吸困难等,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严重者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出凝血功能障碍等。多数患者症状为轻、中度,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3、就容易引发的焦虑情绪与突发状况的关系进行明确。

  (3)什么是焦虑?

  心理焦虑:是由生物学因素(遗传因素、生化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为什么会产生焦虑?

  (2)怎样缓解焦虑情绪?

  ①认知疗法:改变不良认知或进行认知重建。

  正确看待冠形病毒的危害,对它有一个深入的认识,了解自己身边的具体疫情,做好适当的防范,不要过度害怕和紧张,按照要求正常应对即可。比如:做好日常的消杀、测温、配合管控、尽量不出门、多关注时事……

  ②行为疗法:呼吸训练、松弛训练。

  做深深呼吸、眺望远方等放松训练,或是干一些可以使自己放松下来的事情,比如瑜伽、看书、做手工、画画、弹奏乐器、唱歌等,并且适当进行身体锻炼,增加身体的免疫力。

  4、就自我防护过程中的细节部分进行讲解。

  5、学生连麦,提出自己的疑问,老师对大会内容进行总结:

  (1)正确认识新冠形病毒,从自己身边做起,做好自我防范,不为医疗人员麻烦;

  (2)正确看待新冠病毒,树立正确的心态,积极应对,积极配合。

  六、班会教学设想

  安排这节《抗击新冠肺炎,我们共同努力——疫情期间缓解心理情绪》主题班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真正了解新冠肺炎,调节心理情绪,学会自我防护。

篇三:小学思政课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思政教案格式模板(共5篇)

  第1篇:思政教案

  第四章

  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

  第一节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一)道德的起源

  1、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产生的客观条件

  2、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人类最初的道德以风俗习惯等形式表现出来。

  (二)道德的本质

  道德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

  二、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三、道德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一、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

  二、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

  1、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以上诗句,都显示了强烈的为国家、为民族、为整体的献身精神。正是从国家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原则出发,在个人对他人、对群体、对社会的关系上,儒家传统伦理认为在“义”和“利”发生矛盾时,应当“义以为上”、“先义后利”、“见得思义”和“见利思义”,主张“义然后取”,反对“重利轻义”和“见利忘义”的思想行为。这些思想不但在中华民族的长期发展中起着有益的作用,对提高我国现实的道德水平仍有积极作用。

  2、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仁者爱人”;墨子:“兼相爱、交相利”、“爱人若爱其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以上充分体现人本主义思想,这有利于协调家庭、社会的各种人际关系,也能够由强调整体利益而成为社会变革的一种力量。

  3、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4、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5、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

  中国传统道德认为,人们的精神需中,最高尚的需要就是道德需要,它是对自己所信仰的理想人格的追求,是对他人、对社会作贡献而不是向社会索取。儒家传统伦理思想把道德上的“理想人格”,作为学习的根本要求。孔子主张在物质生活基本满足的情况下,人们应追求一种崇高的精神生活,并把它看作是人生的最大快乐。墨子“尚贤”,推崇“圣王”、“贤人”,把为大众谋利的牺牲精神,作为人生最值得的追求。以上对崇高精神境界的追求,又总是同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人生哲学与生活态度相联系。

  6、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

  重视修养践履,通俗地说,就是强调道德主体在完善自身中的主体能动作用。中国历史上的儒、墨、道、法各家都认为,在树立起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道德人格的同时,最重要的就是要奋发志气、养心修身、变化气质,以达到最高的理想人格的目的,这就是通常说的成“仁”。为到达道德的理想境界,要“克己”、“养心”、“慎独”,强调“诚意”、“正心”、“修身”、“齐家”,强调对自己道德品质的严格要求。

  孔子说:“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三人行必有我师”,“见善如不及,见不善为探汤”;孟子讲“养性”、“养气”,认为

  通过自己的“持其志”的修养功夫,可以涵养成一种“塞于天地之间”、“至大至刚”的浩然正气;宋代朱熹强调“道问学”和“尊德性”,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爱国爱民、廉洁奉公、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艰苦朴素、勤劳节俭、孝敬父母、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尊师敬业等等,已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熟悉,并一直为人民所传颂并实行。此外,还形成了刚健有为、自强不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仁民爱物、奋发图强的人生哲学和生活态度。中华民族在长达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虽然经历过无数患难与困苦,但始终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同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优良的传统伦理道德的作用是分不开的。

  三、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

  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有着自己的独有的民族特点,但我们决不能固步自封,唯我独尊,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的同时,还要善于吸收和借鉴世界上所有民族的一切优良道德加以改造,并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现实,以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道德体系。

  在文化的继承问题上,应反对所谓的“西方中心论”。世界上的许多民族,在人类发展的不同时期,对人类文明、对人类的伦理道德,都做出过不同程度的贡献。如古代的希腊、埃及、印度,以及文艺复兴以来的资产阶级思想家们,对于人和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和道德原则,对于有关伦理道德的许多问题,都有过深刻的、值得我们批判继承的思想和理论。

  当然,对于一切外国的文化伦理思想,同样要批判地继承,决不可以无批判地“兼收并蓄”。

  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

  “民族虚无主义”思想及评析。这是一种不加分析地全盘否定一个民族的文化、思想的理论。表现:对传统文化遗产采取形而上学的态度,全盘加以否定,极力鼓吹西方资产阶级的文化,不但颂扬资产阶级的所谓“民主”、“自由”和“人权”,而且宣扬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思想,宣扬西方的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甚至宣扬一

  切西方资产阶级的腐朽道德。从五四运动时以胡适为代表,到现在一些人所主张的“全盘西化”思想,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持民族虚无主义态度的典型表现。他们认为只有全盘西化,包括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伦理道德,中国的现代化才有可能。评析:“民族虚无主义”主张全盘西化,对于中国几千年的文化遗产,不区分精华和糟粕,采取绝对否定的态度。他们意识到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伦理道德,在经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批判继承之后,同样是抵御西方个人主义文化伦理道德的一个重要力量,因而把反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否定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作为他们宣扬资产阶级自由化和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些由于羡慕西方发达国家的物质生活,从而盲目崇拜西方的文化艺术和价值观念,甚而全面否定自己民族的伦理道德的思想,对于发展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和建设社会主义新道德,极端有害。

  “文化保守主义”思想评析。与“民族虚无主义”相反“文化保守主义”在传统文化上主张全盘复古,不加批判地全盘继承。表现:所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理论和所谓“物质上可以开新,道德上应该复归”的思想,都是坚持在道德上“全盘复古”的思想。近百年来,在如何对待传统伦理道德的问题上,有所谓道统论、国粹派等,它们都曾经赤裸裸地主张复古。康有为先主张“维新变法”,后来也鼓吹“尊孔读经”,提倡儒家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国内出现的所谓新儒家学派,主张

  “复兴儒学”,实际上是一种无批判的继承。目前在海外及港台,一些人研究新儒学,只强调要认同、继承、弘扬儒学的基本的精神价值,而不主张对儒家伦理精神的批判和改造,甚至主张以儒家资本主义来代替社会主义,更是错误的。评析:从中华民族的传统伦理道德来看,在以儒家伦理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体系中,“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思想,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愈到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三纲”思想就发展得愈加严重,严重束缚人们个性发展方面;在中国历史上,封建统治阶级极力提倡“愚忠愚孝”,利用政权和社会舆论的力量,大力提倡所谓“忠孝节义”的楷模,褒扬烈女节妇,大树贞节牌坊,使封建的“三纲”成为严重束缚人们的一种精神枷锁。因此,对以维护

  封建等级制度为目的的一切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都必须进行彻底的批判,以清除其封建遗毒。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对中国道德传统文化,既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对民族文化遗产的全盘否定,又要反对不分糟粕和精华的“全盘复古”的错误态度,而应坚持辩证的、一分为二的分析态度,去了解、批判、吸收和改造。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思想中往往是精华和糟粕相交织、相融合,因而我们既要善于吸取其中合理的思想,又必须善于剔除其中的消极内容。正如毛泽东所说,在总结和继承我们的传统文化时,必须要“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即要批判继承、弃糟取精、综合创新、古为今用。其中尤其要强调古为今用,要批判地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以适应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适应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的道德体系的需要。

  第三节

  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一、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提出及其意义

  中共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提出: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纲要》的颁布与实施,对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克服市场经济带来的道德上的各种负面影响,提高全体公民的道德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纲要》提出的20个字可以细分为10个基本道德规范,即: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爱国”,主要是规范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强调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要求每个公民必须确立中华民族的意识和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自觉维护祖国的独立、统

  一、尊严和利益,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守法”,也主要规范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强调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它要求每个公民在社会生活中自觉做到

  学法、懂法、用法、守法。

  “明礼”,主要是规范公共场合的公共道德行为,强调讲究起码的礼节、礼仪和礼貌,即讲文明、讲礼貌。

  “诚信”,主要是规范公共关系中的道德行为,强调诚实、诚恳、信用、信任。诚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

  “团结”,主要规范公民与公民之间的道德关系,强调公民之间的亲和力,强调人们为实现共同的理想、完成共同的目标,在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达到和谐统一的状态。团结就是力量。

  “友善”,注重公民个人之间的亲善关系,强调待人处世态度友好,珍重友谊,珍视友情,为人善良等等,这是人们更好地融入社会的前提。

  “勤俭”,主要是对公民个人提出来的道德要求,要求每个公民具备勤劳、勤奋、俭朴、节俭等良好的道德品质。“自强”,是要求每个公民都要自尊、自重、自励、自立,具有不屈不饶、顽强拼搏的精神。

  “敬业”,主要是规范公民与职业的道德关系,要求公民有职业责任感,珍惜岗位,忠于职守,钻研业务,精益求精,恪守职业道德,尽职尽责等。

  “奉献”,强调克己奉公,助人为乐,服务社会,造福国家、社会和他人等。作为一种美德,奉献历来被人们崇尚。

  (三)诚实信用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

  “诚”是指诚实,多指“内诚于心”,“信”是指守信,偏重于“外信于人”,合起来指:诚实正直,言而有信。诚信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要以信用取信于人;二是对他人要给予信任。诚是信的基础与前提。只有诚信于心,才有言行一致。诚信道德是成为公民的立人之本、家庭之道、经商之宝、交友之道、为政之道。

  诚信是人之为人的基本道德品质,是走向成功的重要条件,能为个体在社会中获得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古今中外任何社会都把诚信作为美德加以推崇,诚信的人总能优先赢得别人的赞赏或认可。一个人很难靠孤军奋斗获得成功,需要他人的帮助、支持和理解,具备诚

  信品质的人,值得信赖,可以赢得更多的朋友、合作者和更多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也能最大限度地得到别人的帮助;诚信的人,能够诚实待己,全面客观地审视自我,既不妄自尊大、自欺欺人,也不妄自菲薄、自我贬低,所以往往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真诚能让我们最大程度地把握自己的命运。诚信能使你在与人交往中,展现出巨大的人格魅力。古人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要取信于人,就要真心诚意,表里如一,毫无矫揉造作地待人处事。如果“逢人只讲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只能拉大与别人的心理距离,难以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帮助。

  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的一项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就此而言,诚信是企业的生命,是商品交换和经济交往的纽带,是竞争力量和优势产生的源泉。一个企业拥有了诚信,就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步步为营,节节胜利。

  诚信能为成功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其实就是由大大小小的诚信构成的。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享受着诚信带给我们的好处:

  反过来讲,不讲诚信最终只能是害人害己。守信是人格确立的重要途径,也是人与人之间交往得以继续的前提。没有人愿意与不讲信用的人交往,只要欺骗别人一次,就永远失去了别人的信任,更谈不上别人对你的重用。现在,一些人不讲诚信,为了眼前的利益,造假惑人。这不仅损害个人信誉,还破坏整个社会的信用机制,使人与人之间缺乏最起码的信任。到头来,不仅自己无法得到他人诚信的回报,还人为地加大了自己成功的成本。因为没有安全感,每个人不得不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以防止被欺骗。结果人人都生活在紧张和压抑之中,生活的幸福感大大降低;同时由于信用被破坏,社会就不能很好的发展,经济不能正常的增长,个人也难以顺利的达到成功。

  二、大学生与诚信道德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诚实守信意味着端正学习态度,踏实学习,虚心求教,不懂不装懂,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坚守学术道德规范,正确对待学习成绩,不抄袭、不剽窃等。目前我们在诚信道德建设方面存在诸多不足,部分同学缺少诚信和正义感;个别甚至偷窃、抢劫,敲诈,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一些学术腐败现象对青年学生已经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有的同学骄狂浮躁、自命不凡,或好高骛远、不切实际,有的作业偷工减料、考试抄袭剽窃,个别甚至为了沽名钓誉而不惜铤而走险。?这些迫切要求我们加强诚信道德建设。

  我们都渴望成功,因此应主动成为诚信的忠实卫士,而不要埋怨世态炎凉,人心不古,美好的一切就在你我手中。要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播种诚信,当诚信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时候,我们离成功就不远了。

  三、努力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一)道德修养贵在自觉

  (二)认识和把握道德修养的途径与方法

  第2篇:安全教育思政教案

  一年级安全教育教案

  第一课

  认识交通标志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一些交通标志。

  2、了解这些交通标志的作用,遵守交通规则。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平平是一名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了。一天,他在爸爸的陪同下来到学校,爸爸教了一首儿歌给平平。

  2、一起背儿歌“红灯停,绿灯行,黄灯警示要看清;过马路,左右看,交通规则记心中。”

  二、教授新课

  1、交通信号灯

  (1)同学们,过马路的时候你们注意过交通信号灯吗?(2)谁说说交通信号灯是什么样子的?

  (3)你们知道这三种不同颜色的信号灯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吗?

  (4)老师给大家讲解三种颜色信号灯表示的不同意思:红灯表示禁止通行,绿灯表示通行,黄灯表示警告。(5)我们在上学的时候,应该怎么根据各种颜色的信号灯安全的过马路呢?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这个问题,互相补充,然后各组选出代表汇报。

  2、认识交通安全标志

  (1)出示几种交通安全标志让学生辨认。(直行、向左转弯、向右转弯、人行横道、步行)

  (2)人行横道是专门为行人设置的安全通道,行人走路要走人行横道。没有人行横道的地方,要靠路边行走,一定要注意前后左右的车辆,否则容易发生意外。

  (3)机动车车道是道路中间的车道,供汽车等机动车行驶。(出示图,边讲边让学生辨认)

  (4)非机动车车道是两边的车道,供自行车等非机动车行驶。(出示图,边讲边让学生辨认)

  三、扩展练习

  1、除了刚才我们说过的这几种交通安全标志,你还知道哪些交通安全标志?

  2、画一画你知道的交通安全标志,让大家猜。

  第二课

  认识简单的危险标志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一些简单的危险标志。

  2、了解这些危险标志所表示的意义,避免危险的发生。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注意到了吗?在街上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个牌子,上面画着一个大大的感叹号,像这样(出示图片),你们知道它代表什么意思吗?

  2、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像它那样的标志,它们都属于危险标志一类,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们吧!

  二、教授新课

  1、禁止标志

  这类标志用红色来表示,形状呈圆形,里面有图案或者表示“禁止”“强制”意思的文字。用圆形来表示,是因为圆形给人的感觉比较直接,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

  (1)圆形里面有一根燃着的火柴,再打一斜杠,你们知道这表示

  什么吗?

  (2)圆形里面有一支点燃的烟,再打一斜杠,你们知道这表示什么吗?

  (3)圆形里面有一个人,外面画了一个斜杠,你们知道这表示什么吗?

  (4)圆形里面有一个手掌,外面画了一个斜杠,你们知道这表示什么吗?

  (5)你还看到过类似的标志吗?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2、认识警告标志

  (1)这类标志用黄色三角形来表示,意思是有危险,要注意安全。(2)出示同学们都比较熟悉的交通警告标志:三角形里面有一个感叹号,表示要注意安全。

  (3)再向学生介绍几种常见的警告标志:当心火灾、当心爆炸、当心有毒、当心触电等。

  3、生活中的危险标志

  你们见过生活中有哪些危险标志吗?

  三、做游戏认标志

  选出十人,分为五组,每组两人。第一组的一个同学站在讲台上,手里拿一张画有危险标志的图片,第一组的另一个同学来表演。第一组表演完,第二组表演,比一比哪个组表演的好。

  第三课

  社区和室内活动安全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社区和室内存在的安全隐患。

  2、在社区和室内做正当的游戏,注意安全。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有一个和你们一样大的小男孩,名叫欢欢。他聪明活泼,总是活蹦乱跳的,即使回到家里还是跳个不停,他从凳子上跳到沙发上,又从沙发上跳到床上,爸爸妈妈怎么哄他都不听。结果当他正准备从床上跳下来时,不小心碰到柜子脚上,头上撞了一个大包,疼的他哇哇大哭。

  2、你们喜欢他吗?为什么?

  二、教授新课

  1、在社区做安全的游戏

  (1)小朋友们休息的时候,在社区玩耍,应该注意些什么呢?(2)同学们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其余的同学可以根据发言同学所说的发表自己的见解。

  (3)师生总结社区做游戏的安全(不要打弹弓、投掷小刀;不要爬屋顶、爬树、跨横沟、从高处往下跳;捉迷藏不要躲在汽车底下,不要故意躲在隐蔽的地方去吓唬别人等)

  2、在家里玩也要注意安全

  (1)家是小朋友们的乐园,那家里有没有安全隐患呢?(2)为什么不能和小朋友们在房间里追跑打闹?

  (3)如果在床上蹦蹦跳跳是不是就没有什么危险了?为什么呢?(4)有的小朋友特别喜欢做手工,总是把剪刀等尖锐物品放在床上,你们说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三、扩展训练

  1、有个叫康康的小朋友在家爱看电视,他最爱看动画片和少儿节目,如《大风车》、幼儿知识竞赛或者智力竞赛等等。他参加竞赛还得过奖呢!爸爸妈妈经常表扬他,说他越来越聪明。你们喜欢看什么电视节目?

  2、我们在家里,还可以做哪些有益又安全的游戏?

  第四课

  用电安全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一些用电的安全常识。

  2、使学生学会正确、安全的用电。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有一个和你们差不多大的小朋友明明,有一天,他在家里看电视,忽然想吃苹果,就起身急匆匆的洗了一个苹果,也忘了擦手。等他回来一看,喜欢的电视节目已经结束了,他便走到电视机前去换频道。你们猜,这时候发生什么事了?

  2、明明刚一碰上去,手便被打了一下,原来是触电了,从此以后他再也不敢用湿手去碰电器了。你们在家里发生过这样的事吗?

  二、教授新课

  1、安全用电标志

  (1)你们了解安全用电标志吗?

  (2)安全用电标志分为颜色标志和图形标志。颜色标志常用来区分各种不同性质、不同用途的导线,或用来表示某处安全程度。图形标志一般用来告诫人们不要去接近有危险的场所。

  (3)红色、黄色、蓝色、绿色、黑色,你们知道都是用来标志什么的吗?

  (4)老师结合图片向学生讲解不同颜色标志代表的不同含义。

  2、预防触电

  (1)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几乎都存在电。你们知道怎样预防触电吗?

  (2)师生共同总结用电尝试:家电停止使用时,要拔掉电源插头;手、脚和身体湿的时候不要触摸电器;不要把手伸进运转的电风扇、搅拌机和水果榨汁机里等等。

  3、触电后怎么办

  (1)触电后应立即拉下电源开关或拔掉电源插头。(2)迅速拨打电话,你们知道应该拨打什么电话号码吗?(3)如果无法及时找到或者断开电源,应该怎么办?

  三、总结

  1、我们经常看到电池,你们说摸电池会触电吗?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今天这节课,你们学到了哪些用电安全知识

  第3篇:思政教案

  两岸关系

  教

  案

  任课教师:

  课程名称:

  形势与政策

  任课班级:农村区域发展13-1经济学2013-1二○一

  五

  _二○一

  六

  学年第2学期

  思政教案:

  第十课第二框

  两岸关系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大陆和台湾的渊源和联系,分析目前台湾对于大陆的态度的变化,增加学生对于台湾的了解对于祖国目前状况的关切,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明确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学重、难点

  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原则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案例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明确本框题的知识要点:

  台湾自古是祖国大陆的一部分2台湾问题的由来3两岸关系

  二、组织教学

  (一)、导入新课

  “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这首歌曲里面的阿里山在什么地方在座的同学有没有知道的?对,答案就是台湾,宝岛台湾。

  (二)、师生共同学习新课

  1、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中国最早的史书《尚书》中就有关于台湾的记载。当时将台湾的居民称为“岛夷”。三国时期,吴主孙权曾派遣将军卫温、诸葛直率领军队到过台湾。之后隋炀帝也曾3次派人去过台湾。南宋时开始屯戍澎湖。元朝已开始在澎湖设“巡检司”,负责管理台湾和澎湖地区的民政,行政上隶属福建泉州同安县(今厦门),已正式成为中国行

  政区的一部分。据1980年在台东县阜南乡考古发掘出的大批二三千年前的台湾居民遗物,可以确认他们来自大陆,是从东南沿海渡海过来的古代越仆族人。几千年中,大陆沿海居民总是不断有人渡海前往台湾、澎湖定居谋生。例如唐朝进士施肩吾就率族人渡海到澎湖定居。明朝时福建大旱,为解决饥民的生计,曾有计划地向台湾移民,共招饥民数万到台湾垦殖。现在台湾居民绝大部分来自大陆,可以说台湾与大陆血肉一体,手足相连。台湾古有“贷與”、“瀛洲”、“东鲲”、“夷洲(州)”、“琉求(球)”等多种名称。到明朝时,常以局部地名如鸡笼、淡水、大丹等代替全岛的名称。台湾这个名称起于清康熙二

  十三年,即1684年。当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从此,台湾成为代表全岛的正式名称,一直延用至今。

  台湾与祖国的三次分离

  第一次:明末(1642年),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第二次:1895年甲午战争后,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台湾被日本割占。1945年日本投降,台湾再次回归祖国。第三次:1946到1949年的解放战争,国民党战败,退到台湾。为什么说台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从历史看,台湾自古就属于中国。从秦朝开始,台湾就与祖国大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2.海峡两岸的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占台湾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斗争。如郑成功收复台湾、台湾人民的抗日斗争等。3.国际社会公认台湾属于中国。如《开罗宣言》和《波兹坦公告》均承认台湾是中国领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4.从地理上来说,现代科学证明,台湾不仅是东海大陆架的一部分,其基本地形也与大陆的地块相同。在地质成为上,台湾是与福建、浙江两省相同的酸性成岩体,后来有人送给台湾一个雅号——“浮福建”,意思是说,台湾是福建省漂浮在海上的部分。2.台湾问题的由来

  1949年,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军队兵败如山倒,覆灭已成定局,蒋介石便开始寻求将台湾作为最后的退路,并积极进行部署。中国解放战争基本结束,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势力全面撤

  退台湾。自此,台湾再次陷入了与祖国大陆的分离状态之中,也开始了国民党在台湾的长期统治,也成为今日台湾问题的起源。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1949年以后,刚刚败退台湾的蒋介石集团犹如汪洋中的一条船,处在风雨飘摇之中。然而,就在中国人民解放台湾指日可待的时候,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基于冷战的需要,又一次采取了“扶蒋反共”的对华政策,立即派出美军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第13航空队进驻台湾,美国总统杜鲁门并正式抛出所谓“台湾地位未定论”;1954年12月2日,美国和台湾当局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台湾躲进了美国的保护伞下,美国为两岸的统一设置了更大的障碍,其结果是造成台湾海峡地区长期的军事对峙,台湾问题自此也成为中美关系中的核心问题。台湾问题得以形成、发展乃至今天悬而未决,不仅是蒋介石挑起内战的结果,更是美国等国际反华势力插手、干涉的结果。3.两岸关系

  是在台湾海峡两岸的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关系的简称。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

  1979年元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示了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两岸关系发展由此揭开新的历史篇章。《告台湾同胞书》明确提出,实现中国的统一,是人心所向,大两岸关系势所趋;一定要考虑现实情况,完成祖国统一的大业,在解决统一问题时尊重台湾现状和台湾各界人士的意见,采取合情合理的政策和办法,不使台湾人民蒙受损失。《告台湾同胞书》明确提出,大陆方面寄希望于台湾人民,也寄希望于台湾当局。《告台湾同胞书》明确倡议,通过商谈结束台湾海峡军事对峙状态,撤除阻隔两岸同胞交往的藩篱,推动自由往来,实现通航、通邮、通商,开展经济文化交流。《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标志着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理论和实践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自1949年台湾问题形成以来,大陆方面始终把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中国的发展从此进入历史新时期。

  《告台湾同胞书》就是在这个重要历史背景下发表的。30年来,大陆方面为促进台湾问题的解决,提出了一系列对台方针政策。邓小平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从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和国家发展战略全局出发,在毛泽东、周恩来关于争取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思想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为确立“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的方针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江泽民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丰富和发展了对台方针政策。党的十六大以来,大陆方面就对台工作作出重大决策部署,提出一系列新主张新举措,赋予对台方针政策新的内涵。反分裂国家法的制定和实施,把大陆方面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大政方针法律化,表达了大陆方面坚持和平统一的一贯立场和最大诚意,同时表明了全中国人民坚决反对“台独”、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共同意志和坚定决心。

  《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以来,在两岸同胞和各界人士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发生重大变化。1987年底,两岸同胞长期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同胞交往日益密切,两岸经济合作蓬勃发展,形成互补互利的格局。1992年,两岸达成“九二共识”,双方在此基础上举行首次“汪辜会谈”。2005年,国共两党领导人实现历史性会谈,达成“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2008年3月,台湾局势发生积极变化,两岸关系迎来难得历史机遇。2008年5月以来,本着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的精神,两岸协商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得到恢复并取得重要成果,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迈出历史性步伐。双方妥善处理一系列问题,保持两岸关系改善和发展势头,推动两岸关系展现出和平发展的前景。今天,两岸同胞往来之频繁、经济联系之密切、文化交流之活跃、共同利益之广泛是前所未有的。中国人民维护台海和平、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事业日益赢得国际社会理解和支持,世界各国普遍承认一个中国的格局不断巩固和发展。

  九二共识:

  九二共识是用于概括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海峡交流基金会在1992年香港会谈中就“一个中国”问题及其内涵进行讨论所形成之认识见解的名词。其核心内容与精神是“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1.中国政府对台湾政策的发展变化

  (1)新中国成立后,明确提出解放台湾。

  (2)20世纪50年代中期,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3)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确立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

  (4)在邓小平一国两制的构想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5)1995年初,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的八项主张,成为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指导思想。

  对我国统一台湾的看法(必然性)

  1.从历史角度看,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从民族角度看,海峡两岸同根同源,血脉相连,完成中华民族的统一大业是全体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

  3.从现实角度看,海峡两岸日益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4.从法律角度看,《反分裂国家法》的颁布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

  5.从可行性来看,香港、澳门的回归和持续繁荣为统一台湾提供了范例。

  小结

  台湾自古是祖国大陆的一部分2台湾问题的由来3两岸关系

  第4篇:程鹏飞

  思政教案

  教

  案

  院

  系: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专

  业:

  思想政治教育学院

  班

  级:09思本

  学

  生:

  程鹏飞

  案例:邓小平“三落三起”

  一、背景分析

  中国共产党探索正确的革命和建设道路的艰难历程,是党的曲折发展史的真实写照(20年代中期,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封建军阀的矛盾,北伐战争就是证明;20年代后期,国共两党的阶级矛盾,1927年大革命时期的国共合作破裂,内战是证明;20世纪30年代初至40年代中期,中华民族和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抗日战争是证明;40年代后期,中国人民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解放战争是证明;(拥护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抵制王明“左”倾错误路线;错估形势的毛泽东领导和发动了“文化大革命”,邓小平对党中央工作中“左”的思想倾向进行抵制,被扣上“党内第二号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的帽子受到错误的批判和斗争;由于系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而为毛泽东所不能容忍,再次被打倒)

  二、主题思想

  (打不到的小个子)敢于坚持真理、实事求是(坚强刚毅的性格、宽阔的胸怀、无私无畏、坚忍不拔的意志与精神、不怕挫折和困难)

  三、教学内容

  时间段:三起三落(20世纪30年代——70年代末期)(1933——1977.7)邓小平的一生,是20世纪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的缩影。政治上三落三起的特殊生涯,使他成了中国乃至世界政治舞台上的传奇人物。(1979年1月1日的期刊,邓小平被评为本年度的风云人物。标题写着: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1986年1月6日,邓小平再一次成为年度风云人物)邓小平“三落三起”的坎坷经历都是与党的失误与成功密切联系的。凡是党的路线发生失误的时候,他就“落”;凡是党的路线走向正确的时候,他就“起”。

  (一)一落一起(邓小平的第一次“落”和“起”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

  1、一落

  时间:1933年

  原因:拥护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抵制王明“左”倾错误路线

  1933年初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迁人苏区,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开始在党内占据主导地位,他们不但反对毛泽东的正确方针,将毛泽东排挤出红军,而且对其他抵制“左”倾错误的同志进行残酷打击,错误地批判福建的罗明和江西的邓、毛、谢、古(邓

  小平、毛泽覃、谢唯俊、古柏)就是其中的两个典型事例。中共福建省委代理书记罗明因主张在根据地边沿地区保留一定的地方武装,开展游击战争,被临时中央视作“对革命悲观失望的、机会主义的、取消主义的逃跑路线”而遭到批判和打击。邓、毛、谢、古则被视为江西的“罗明路线”。邓小平在这次残酷的斗争中被撤销了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长职务,并被给予党内“最后严重警告”处分。此际,邓小平还遭遇了个人生活的一个大变故,就是妻子金维映与他离了婚。

  2、一起

  时间:1933年

  原因:中央军委副主席兼红军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提议调邓小平到总政治部任秘书长

  1933年的政治磨难,并没有使邓小平屈服和消沉。他的才能,依然受到很多同志的赏识。中央军委副主席兼红军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深知邓小平精明强干,提议调邓小平到总政治部任秘书长。1934年10月他随中央红军长征。1934年底中共中央在黎平开会,毛泽东得到了多数人的支持,而一直拥护毛泽东的邓小平,经毛泽东提议,当上了中央秘书长。1935年1月他参加了著名的遵义会议。此后,他的人生和党的事业一样,从一个辉煌奔向另一个辉煌。

  (二)二落二起(邓小平的第二次“落”和“起”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文化大革命”期间)

  1、二落

  时间:1966年

  原因:错估形势的毛泽东领导和发动了“文化大革命”,邓小平对党中央工作中“左”的思想倾向进行抵制,被扣上“党内第二号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的帽子受到错误的批判和斗争

  由于受“左”倾思想支配,毛泽东认为国内阶级斗争越来越严重,错误地领导和发动了“文化大革命”运动。在运动之初,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就被作为“中国第二号修正主义分子”受到错误的批判和斗争。从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成员变成了专政的对象,从党的总书记的职务上一下子被贬到江西“劳动改造”。

  1969年10月,邓小平被下放到江西省新建县拖拉机修造厂劳动。他的长子邓朴方被迫害致残,儿女都分散在各地乡下插队。(修正主义是一种资产阶级思想.修正主义者抹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区别,抹杀无产阶级专政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区别.他们所主张的,在实际上并不是社会主义路线,而是资本主义路线”。)

  2、二起

  时间:1973年

  原因:“九一三”林彪事件后,毛泽东重新起用老干部

  1971年“九一三”林彪叛逃,摔死在蒙古的温都尔汗,邓小平终有了复出的机会。林彪的事在精神上对毛泽东打击很大,他开始反思自己以前的一些做法。1972年1月陈毅元帅逝世,毛泽东亲自参加追悼会,有了重新起用老干部的念头。毛泽东说,邓小平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周恩来马上示意陈毅的子女,把毛对邓的评价传出去。对于邓小平的文韬武略,毛泽东多次给予高度评价。他多次称赞邓小平是“柔中寓刚,绵里藏针”,“政治思想强”,“人才难得”。在毛泽东的过问下,邓小平的复出之路柳暗花明。1973年3月10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恢复邓小平同志的党的组织生活和国务院副总理的职务的决定》。4月12日晚,邓小平出席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欢迎西哈努克亲王的宴会。邓小平的出现,引起了国外舆论的广泛关注,西方一家杂志就此称他为“打不倒的东方小个子”。在纷繁复杂的问题面前,邓小平从铁路交通人手,继而在钢铁、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大刀阔斧开展了全面整顿。在1975年召开的中共十届二中全会和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邓小平先后出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第一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在周恩来总理因病住院期间,由邓小平主持国务院工作,不久,又确定由他主持党中央日常工作。9月,周恩来接受手术前,握着邓小平的手大声说:“这一年你比我干得好!”

  (三)三落三起(邓小平的第三次“落”和“起”是在他第二次复出三年之后)

  1、三落

  时间:1976年

  原因:由于系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而为毛泽东所不能容忍,再次被打倒1975年下半年,毛泽东的病情逐渐加重,此时他内心非常矛盾。他支持邓小平搞整顿、抓生产,但不希望邓小平改变对“文化大革命”的定性。毛泽东提出,由邓小平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作出一个肯定“文化大革命”的决议。总的评价是“七分成绩,三分缺点”。他想再给邓一次机会,希望邓能够就此妥协。邓小平是坚持原则的人,没有接受这个建议。一向倚重邓小平的毛泽东失望了。在“四人帮”的蛊惑下,一场“反击右倾翻案风”的运动开始了。1976年1月15日,邓小平代表中央为周恩来逝世致完悼词后,便在中国的政坛上消失了。1976年的清明节前夕,全国不少地方出现了自发悼念周总理、反对“四人帮”、拥护邓小平的群众活动。**广场成了声讨“四人帮”的主战场。4月4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在江青等人的左右下,**广场的悼念活动被定性为“反革命事件”。邓小平被指控为“**事件总后台”,第三次被打倒,被撤销了党内外一切职务,保留党籍,以观后效。

  2、三起

  时间:1977年

  原因:“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中央顺应民心,恢复邓小平所有职务

  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持续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也随即结束,始终乐观地相信未来的邓小平再一次迎来了他政治生涯中的辉煌岁月。1977年3月,中共中央召开工作会议,会上陈云作了书面发言,提出让邓小平重新参加党中央领导工作,是“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需要”。1977年7月的中共十届三中全会,恢复了邓小平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的职务。次年有国外报刊称:“邓小平时代”开始了!7月30日,邓小平出现在北京国际足球邀请赛的看台上面。这个镜头成为73岁的邓小平第三次复出的象征性画面。

  四、启示

  (一)邓小平“三落三起”对党的启示(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

  纵观“三落三起”的每一个过程,都与党的主要领导者的工作作风与工作方式、思想认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说明,加强和改善我们党的领导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三落三起”虽已成为历史、但反观历史,对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对我国的改革开放及现代化建设却大有裨益。从“三落三起”中我们可得到如下几个方面的启示:第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主观片面的工作作风。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党制定方针政策的立足点。没有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将给我们的工作、我们的事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第二,坚持民主集中制,反对专断与独裁。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根本的政治制度与组织原则。领导干部带头遵守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可减少作的盲目性,增加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提高行政办事效率。

  第三,坚持继承与发展相结合的学习风气,反对因循守旧、思想僵化的工作态度。邓小平同志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曾语重心长的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根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可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党的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应加强自身理论素质的修养,切忌教条主义,思想僵化。当前,尤其应自觉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作指导,努力探索党的执政规律,提高党的执政水平,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重大贡献。

  (二)邓小平“三落三起”对大学生的启示

  人生需要有远大的目标,并为之孜孜追求,韬光养晦、奉献一生树立起远大的理想,面对逆境不折不挠、韬光养晦,为祖国时刻准备着贡献自己的力量。须知,机会永远都是为有准备的人留着人生在世希望一帆风顺是不现实的,目标越是远大,在实现的过程中遇到的挫折往往也越大,这时候需要用顽强地毅力去克服困难和挫折,永不放弃的精神是成功的重要保证,缺乏毅力的人做事常常会半途而废或者功败垂成。时机总是偶尔闪现,而不是天天来找你。当时机不成熟的时候,要为自己的计划和目标做积极的准备,一旦时机来临,才有可能更有把握的抓住机会,不让它溜走。目标应该藏在心里而不是挂在嘴上,行动才会有成绩,空谈到老无成。

  五、案例点评

  邓小平之所以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成为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立者并不是偶然的,是同他的崇高品格和丰富的革命实践分不开的。政治上三落三起的特殊生涯,使他成了中国乃至世界政治舞台上的传奇人物。

  邓小平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创立者。他传奇式的“三落三起”的特殊经历,不仅使他对马克思主义有深邃而独到的理解,而且铸就了他的崇高品格和风范。当他受到打击、处于逆境的时候,他从不消沉,总是无私无畏,不屈不挠,沉着坚韧,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贞,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充满信心,并总是由此更加深刻地思索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和根本规律问题,发愤要有新的作为。这使他能够顺应历史和时势的要求,在经历逆境之后重新起来担当重任。特别是他在“文化大革命”中的起落,更引起他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深刻反思,从而使他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坚定的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开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在开拓新道路的进程中,他尊重实践,敏锐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和契机,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既借鉴别国经验又不照搬别国模式,从中国的现实和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出发,去总结新经验,创新新办法,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六、教学建议

  (一)本案例的教学目的和用途

  本案例回顾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政治生涯“三落三起”的传奇经历,赞扬了他无私无畏、坚忍不拔的意志与精神。通过本案例的教学,使学生加深对一代伟人邓小平的全面了解,深刻感受他的人格魅力,进而学习他的光辉品格和革命风范。

  (二)本案例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使用本案例时应注意结合史实引导学生分析邓小平“三落三起”的原因以及这些特殊经历对邓小平形成坚强刚毅的性格和宽阔的胸怀的作用。大学是人生发展的新阶段,每个大学生都会面临一个如何适

  应和发展的问题,都要遭受一些成长的“痛”。教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特别是要对学生进行抗击挫折的教育,邓小平在政治生涯中“三落三起”的传奇经历就是极好的范例。

  思考讨论

  1.透过邓小平“三落三起”的坎坷经历,你能感受到一代伟人邓小平有哪些宝贵的人格特征?这些人格特征对于邓小平理论的创立有何意义?

  2.邓小平“三落三起”的传奇人生经历,对当代大学生有怎样的启示?

  板书设计

  一、背景分析

  中国共产党探索正确的革命和建设道路的艰难历程,是党的曲折发展史的真实写照

  二、主题思想

  (打不到的小个子)敢于坚持真理、实事求是

  三、教学内容

  时间段:三起三落(20世纪30年代——70年代末期)(1933——1977.7)

  (一)一落一起(邓小平的第一次“落”和“起”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

  1、一落

  时间:1933年

  原因:拥护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抵制王明“左”倾错误路线

  2、一起

  时间:1933年

  原因:中央军委副主席兼红军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提议调邓小平到总政治部任秘书长

  (二)二落二起(邓小平的第二次“落”和“起”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文化大革命”期间)

  1、二落

  时间:1966年

  原因:错估形势的毛泽东领导和发动了“文化大革命”,邓小平

  对党中央工作中“左”的思想倾向进行抵制,被扣上“党内第二号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的帽子受到错误的批判和斗争;

  2、二起

  时间:1973年

  原因:“九一三”林彪事件后,毛泽东重新起用老干部

  (三)三落三起(邓小平的第三次“落”和“起”是在他第二次复出三年之后)

  1、三落

  时间:1976年

  原因:由于系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而为毛泽东所不能容忍,再次被打倒

  2、三起

  时间:1977年

  原因:“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中央顺应民心,恢复邓小平所有职务

  四、启示

  对党;对大学生;

  第5篇: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教思政厅﹝﹞5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

  教思政厅[2011]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教育工作部门、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教育规划纲要以及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精神,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化建设,进一步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我部制定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现印发给你们,请据此并结合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制定科学、系统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请将有关情况和意见建议反馈我部思想政治工作司。

  附件: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doc教育部办公厅

  二〇一一年五月二十八日

  附件: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造就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举措,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为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教育部

  卫生部

  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005?1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的通知?(教思政厅?2011?1号)等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基本要求。各高校要根据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结合本校实际,制订科学、系统的教学大纲,组织实施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普遍接受心理健康课程教育。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课程。课程旨在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切实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自我认知三个层面达到以下目标。

  知识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基本概念,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了解大学阶段人的心理发展特征及异常表现,掌握自我调适的基本知识。

  技能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自我探索技能,心理

  调适技能及心理发展技能。如学习发展技能、环境适应技能、压力管理技能、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人际交往技能和生涯规划技能等。

  自我认知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树立心理健康发展的自主意识,了解自身的心理特点和性格特征,能够对自己的身体条件、心理状况、行为能力等进行客观评价,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在遇到心理问题时能够进行自我调适或寻求帮助,积极探索适合自己并适应社会的生活状态。

  二、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了解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

  通过本部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了解异常心理的表现,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能够自主地调整心理状态,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

  教学内容:

  1.认识心理活动的特点和实质;

  2.了解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3.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4.了解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活动、案例分析

  (二)大学生心理咨询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心理咨询的基本概念和功能、心理咨询的内容与类型,建立正确的心理咨询观念以及自助求助的意识。

  教学内容:

  1.心理咨询的概念和功能;

  2.大学生心理咨询的意义和特点;

  3.大学生心理咨询的内容与类型。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活动、角色扮演

  (三)大学生心理困惑及异常心理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常见的大学生心理困惑及异常心理,了解心理疾病,懂得哪些状态可以通过自我调整或心理咨询进行解决,哪些心理疾病需要专业医疗机构诊治。

  教学内容:

  1.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惑及异常心理;

  2.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疾病及其应对。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小组讨论、案例分析

  第二部分:了解自我,发展自我(一)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与培养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自我发展的重要性,了解并掌握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能够识别在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及原因,并能够对其进行调适,建立自尊自信的自我意识。

  教学内容:

  1.自我意识概述;

  2.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3.大学生自我意识偏差及其调适;

  4.自我意识的评估。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心理测试、案例分析、体验活动

  (二)大学生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人格的基本知识、当代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和自我人格发展状况,掌握大学生常见人格缺陷的表现、形成原因及调适方法。

  教学内容:

  1.人格概述;

  2.大学生的人格特征;

  3.人格发展异常的表现与评估;

  4.大学生人格完善的途径和调适方法。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心理测试、案例分析

  第三部分: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

  (一)大学期间生涯规划及能力发展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在大学期间需要发展的能力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对自己的大学生涯进行规划,有目的地安排自己的时间,更好适应大学生活,获得自我发展。

  教学内容:

  1.大学生活的特点及生涯规划;

  2.大学生能力概述及发展目标;

  3.大学期间生涯规划的制定;

  4.学会时间管理。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小组讨论

  (二)大学生学习心理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大学学习活动的基本特点与学习心理特点,了解大学生学习心理障碍的表现及成因,学会调适学习心理障碍,使自己拥有良好的学习心理状态。

  教学内容:

  1.大学生学习特点与心理机制;

  2.大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及潜能开发;

  3.大学生常见的学习心理障碍及调适。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

  (三)大学生情绪管理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自身的情绪特点,掌握情绪调适的方法,自主调控情绪,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教学内容:

  1.情绪概述;

  2.大学生情绪特点及其影响;

  3.培养良好的情绪;

  4.不良情绪的表现及调适。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情景表演、案例分析、团体训练

  (四)大学生人际交往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人际交往的意义、特点及类型,理解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因素,掌握基本的交往原则和技巧,了解

  人际关系障碍的类型及调适方法,增强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内容:

  1.人际关系概述;

  2.大学生人际交往及影响因素;

  3.大学生人际交往原则及技巧;

  4.大学生人际关系障碍及调适。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情景表演、案例分析、团体训练

  (五)大学生性心理及恋爱心理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自身性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认识大学生恋爱心理的特点,了解大学生在性心理和恋爱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形成对性心理和恋爱心理的正确认识。

  教学内容:

  1.性心理的发展和大学生性心理的特点;

  2.大学生性心理问题及调适;

  3.大学生恋爱心理发展的规律特点和常见问题;

  4.培养健康恋爱观和择偶观。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

  (六)大学生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正确理解压力和挫折,了解大学生压力及挫折的主要来源,了解压力与挫折对人生的意义,学会正确管理压力和应对挫折。

  教学内容:

  1.压力和挫折概述;

  2.大学生压力和挫折的产生与特点;

  3.压力和挫折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

  4.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心理测试、案例分析、小组讨论

  (七)大学生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帮助大学生识别心理危机的信号,掌握初步的干预方法,预防心理危机,维护生命安全。

  教学内容:

  1.生命的意义;

  2.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表现;

  3.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干预。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心理测试、角色扮演、小组讨论

  三、课程设置与教材使用

  按照?基本要求?,各高校应当根据学生培养目标,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设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以下是两种课程开设方式,供设计课程体系时参考:

  1.开设一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程,覆盖全体学生。

  2.在第一学期开设一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程,在其他学期开设相关的公共选修课程,形成系列课程体系。有条件的可以增开与大学生素质教育、心理学专业知识有关的选修课程。

  每种方式的课程内容由学校结合实际科学确定,但应包括?基本要求?的主要教学内容。

  课程教材使用优质教材。

  四、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1.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既有心理知识的传授,心理活动的体验,还有心理调适技能的训练等,是集知识、体验和训练为一体的综合课程。课程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2.课程要充分发挥师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开展课堂互动活动,避免单向的理论灌输和知识传授。

  3.课程要采用理论与体验教学相结合、讲授与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如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心理测试、团体训练、情境表演、角色扮演、体验活动等。

  4.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运用各种资源,利用相关的图书资料、影视资料、心理测评工具等丰富教学手段。也可以调动社会资源,聘

  请有关专家,举办专题讲座等各类活动补充教学形式。

  五、教学管理与条件支持

  1.要把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主干教育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设置2个学分,32—36个学时。延伸教育课程可根据学生情况和需要分布在不同学期开设。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要建立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师资队伍,加强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工作,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团队教学,参与心理咨询和心理训练。可以聘请有关方面专家加入教学队伍,创造性地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促进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的不断提高。鼓励有条件的辅导员参与相应课程教学。

  3.要积极创造条件,为课程教学提供必要的设备和资料,如心理测评系统、心理教育软件、音像教学资料等,配备合适的教学场所。

  六、组织实施与教学评估

  1.高校学生工作部门、教务部门、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机构及相关学科教学研究单位共同组织实施课程开设工作。

  2.课程教学评估内容包括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学生心理调适能力的提高等方面,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评估重点。

篇四:小学思政课教案模板范文

  

  思政课教案模板

  一、标题:

  XX年XX月XX日思政课:XXXX

  二、教学内容:

  1.实施宪法和法律的原则;

  2.公民道德和社会公德规范;

  3.社会公约和国际公约的遵守;

  4.国家机关的尊重和支持;

  5.社会伦理要求的关注和维护。

  三、教学目标:

  1.增强学生对实施宪法和法律的认识;

  2.让学生了解公民道德和社会公德的重要性;

  3.激发学生拥护社会公约和国际公约的意识;

  4.鼓励学生尊重和支持国家机关;

  5.培养学生注重社会伦理要求。

  四、教学重点:

  1.实施宪法和法律的原则;

  2.公民道德和社会公德规范;

  3.社会公约和国际公约的重要性。

  五、教学方法:

  1.以线索和探究等形式开展课堂活动;

  2.分组讨论调研实践方式;

  3.示范、讲解等方法巩固所学内容;

  4.让学生查找相关资料,结合实际情况发表研讨。

  六、板书设计:

  1.实施宪法和法律的原则

  2.公民道德和社会公德规范

  3.社会公约和国际公约的遵守

  4.国家机关的尊重和支持

  5.社会伦理要求的关注和维护

  七、教学反思:

  1.___________

  2.___________

  3.___________

  4.___________

  5.___________。

篇五:小学思政课教案模板范文

  

  《城市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方案

  一、基本信息

  英文课名:UrbanEconomics

  课程代码:1AU32206课程性质:专业教育限选课

  学

  时:32学

  分:2适用专业:城乡规划

  二、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课程思政目标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课程思政目标2.建立规划法治观念遵循行业规范

  课程思政目标3.塑造规划师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课程思政目标4.遵守规划师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

  课程思政目标5.培养学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意识

  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思政目标

  毕业要求

  1基础知识

  了解经济学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相关的基本概念,了解城市经济学的研究范畴、研究方法与途径,掌握城市形成与发展的经济原因及规律,熟悉城市产业经济的运行机制。

  思政目标1思政目标2思政目标3思政目标2思政目标4思政目标5思政目标2思政目标3思政目标4毕业要求

  2分析问题

  毕业要求

  4系统研究

  掌握城市经济学领域常用的城市空间结构理论及模式,了解城市土地、住房、交通、基础设施等部门经济问题,具备运用城市经济学相关知识和理论分析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中的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能够根据课程要求,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调查等方式获取资料,并能够从经济学视角分析与评价城乡规划与发展的相关问题,形成研究报告,训练学生的专业分析能力。

  说明:①毕业要求、毕业要求指标点按照《课程教学大纲》的相关内容填入。

  ②思政目标参照《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省教育厅关于深入推进全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课程内容进行具体化。(主要是纲要中“三、明确课程思政建设目标要求和内容重点”)。

  三、教学内容与课程思政目标的关系

  教学内容对课程思政目标的支撑关系

  序教学内容

  学时

  对应的课程思政融入点

  思政元素

  思政内容

  思政案例

  号

  思政目标

  (1)再论我国大城市化的现实意义、发展目标和应对策略

  (2)精明增长与城市经济发展:以高科技公司为例研究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关系

  (3)经济转型时期的规划供给

  (1)城市经济发展经济学的基础理论

  重点:经济学中的生产者、消费者理论、经济学理论知识、(1)

  熟悉经济学分析2思政目标2思政目标3问题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经济学的有关基本概念。

  (1)规划师职业伦理、工匠精神、使命担当

  (2)坚定规划师服务人民的职业信念

  (3)强化学生规划道德法制观念

  在理论中增强城市研究的文化素养

  导论

  重点:城市经济学的诞生与发1展历史,城市经济学的概念与内涵,经济学的流派与分支

  难点:理解城市经济学的研究范畴。

  思政目标1思政目标3思政目标5(1)

  了解城市经济学研究的历史、基本范畴与发展趋势

  (2)

  掌握城市经济学概念与内涵。

  (1)

  规划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

  (2)

  规划师依法依规从业;

  (3)

  科学规划思想价值、精神内涵;

  强化城市经济学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政府与市场

  难点:经济学基本理论内容和概念,如供给与需求,政府与市场等。

  关键空间研究综述

  (2)世界经济格局和世界城市体系的关联分析

  (3)经济新常态下的中国城镇化发展模式转型

  网络时代的城市经济学发展研究

  田园城市学说之形成及其思想来城市形成与发展的经济学解释

  3重点:专业化分工成因说、集聚经济成因说、城市创新源泉说等城市经济学基本理论。

  2思政目标2思政目标3思政目标4(1)了解现代城市理论研究的内容和发展趋势

  (2)熟悉现代城市分(1)规划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

  (2)规划师依法依规从业;

  理解城市形成发展的经济学原理,增强经济学文化素养

  难点:基于经济学理论解释城市的意义及形成成因。

  类的方法

  (3)掌握现代城市的涵义、基本特征,以及城市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地位和作用

  (3)科学规划思想价值、精神内涵

  (4)规划师职业伦理、工匠精神、使命担当

  源研究

  20世纪上半叶田园城市运动在“非西方”世界之展开

  (1)跨越我国城乡(1)

  熟悉城市经济及城市经济及产业

  重点:城市产业及部门分类,4城市产业结构划分,经济发展理论

  难点:城市经济及产业有关的概念及理论知识。

  思政目标2;

  思政目标3;

  思政目标4产业有关的概念及理论知识

  (2)

  掌握城市经济产业结构及部门划分

  (3)

  了解国家经济发展战略。

  (1)

  坚定规划师服务人民的职业信念

  (2)

  强化学生的规划道德法制观念

  增强城市研究的文化素养

  发展的刘易斯拐点——“机器换人”现象引发的理论研究及政策思考

  (2)武汉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产业空间布局研究

  (3)基于资金流的西部城市产业时空特征研究——以遵义市为例

  中国的城市化之路怎么走

  (1)

  了解城市化的发城市化

  重点:城市化的经济学解释、5城市化的动力机制、世界和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难点:运用经济学理论解释我国城市化规律与特征。

  思政目标2;

  思政目标3;

  思政目标4展趋势,熟悉城市化研究的若干理论和发展阶段、发展趋势

  (2)

  掌握城市化的涵义、特征和主要评价方法。

  (1)

  规划师职业伦理、工匠精神、使命担当

  (2)

  坚定规划师服务人民的职业信念

  增强城市规划与城市化研究的文化素养

  当代美国城市化的动力及经验教训

  (3)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的探索与建议

  (1)探究最优城市(1)规划师职业理想、城市规模与发展周期

  重点:城市规模的经济学解释6理论,城市规模预测的原理方法,城市的生长周期学说

  难点:从城市经济学角度探析城市规模的内涵。

  思政目标2;

  思政目标3思政目标4(1)

  了解规模报酬的基本原理

  (2)

  掌握城市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的内涵与主要预测方法。

  职业道德;

  (2)规划师依法依规从业;

  (3)科学规划思想价值、精神内涵

  (4)规划师职业伦理、工匠精神、使命担当

  规模的“斯芬克司之谜”——论城市规模的经济学解释

  (2)禀赋特征、生活满意度与流动增强对城市发展规律的认识,运人口社会融合—用科学发展观解释城市发展规律

  —基于不同地区、城市规模的比较分析

  (3)城市人口规模的战略视角分析——以武汉人口规模专题编制为例

  文化创意产业空间集聚特征与园区布局规划导引策略——基于上海中心城区的企业选址解析

  开发商的住宅开发区位选择偏好

  保障性住房适建性评价及其空间区位与选址

  重点:有关地租和区位等相关7的基础性概念和理论。

  难点:企业和家庭选址的影响因素。

  思政目标2思政目标3思政目标4(1)

  了解地租和区位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2)

  掌握企业及家庭区位选址的影响因素及特征。

  (1)

  规划师依法依

  增强城市土地开发的法治意识

  规从业;

  (2)科学规划思想价值、精神内涵

  区位选择——以杭州为例

  (1)广州市空间结构(1)

  了解城市经济学竞租与城市空间结构组织

  重点: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进8展,竞租理论,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

  难点:城市经济学领域常用的城市空间结构理论及模型。

  思政目标2思政目标3思政目标4领域的常用空间结构表达方式

  (2)

  掌握竞租理论的有关概念及理论主张

  (3)

  熟悉城市空间结构模型的形成机制。

  (1)

  规划师职业伦理、工匠精神、使命担当

  (2)

  坚定规划师服务人民的职业信念

  增强城市规划理论学习的规律性认识

  与绩效研究:职住空间的视角

  (2)基于跨城功能联系的上海都市圈空间结构研究

  (3)大城市“空间结构-交通模式”的耦合关系研究——对厦门市的多情景模拟分析和讨论

  (1)长三角:从区域城市体系与区域结构

  重点:城市差异与体系化,城9市体系分析的模型,城市区域的空间结构

  难点:理解城市作为体系的经济社会特征

  思政目标2;

  思政目标3;

  思政目标4(1)

  了解经济学视角下的城市体系与城市区域结构

  (2)

  掌握城市体系的分析方法

  (1)

  强化学生的规划道德法制观念

  (2)

  科学规划思想价值、精神内涵

  增强城市规划理论学习的规律性认识,重点学习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

  合作到一体化发展

  (2)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空间分工

  (3)国外区域一体化对产业影响研

  究综述

  (1)

  了解我国城市土地经济改革的历城市土地经济

  重点:城市土地的涵义与经济10特征,中国城市土地市场制度

  难点:城市土地的供需关系与特征,我国城市土地经济改革制度变迁。

  思政目标1思政目标3思政目标4程

  (2)

  熟悉城市土地市场构成

  (3)

  掌握城市土地供给与需求理论、价格制定机制以及政府调控原则、目标和手段。

  (1)规划师依法依规从业;

  (2)科学规划思想价值、精神内涵;

  (3)规划师的社会责任、专业伦理

  增强城市土地开发的法治意识

  发展规划:重视土地利用的利益关系

  制度转型中土地租金在建构城市空间中的作用:对城市更新的影响

  城乡统筹发展规划中的土地经济租金、“乡乡差别”与社会公平

  (1)土地改革、住(1)

  了解我国城市土城市住宅经济

  重点:城市住宅经济及相关概11念。

  难点:城市住宅经济理论,我国城市住房制度的改革制度变迁。

  思政目标2;

  思政目标3地经济改革的历程

  (2)

  掌握城市住宅经济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3)

  熟悉我国城市住房制度演变及政策走向。

  (1)

  规划师依法依规从业

  (2)

  科学规划思想价值、精神内涵

  (3)

  规划师的社会责任、专业伦理

  增强城市住房发展与社会民生的规律认识

  房保障与城乡转型发展——集体土地建设租赁住房改革的机遇与挑战

  (2)改善老年人的住房与社区环境:规划设计如何应对衰弱与独居的挑战?

  (3)中国大城市非正规住房与社区营造:类型、机制

  与应对

  (1)新国土空间规(1)

  掌握城市交通的城市交通

  重点:城市交通概念及其特点,城市交通供给与需求,城12市公共交通政策

  难点:城市交通与城市发展、城市土地利用、城市空间结构的关系。

  思政目标2思政目标3思政目标5概念与特性

  (2)

  基于城市经济学角度掌握城市交通的供需模式

  (3)

  熟悉城市交通政策,了解城市交通与城市发展关系。

  (1)

  规划师依法依规城市基础设施

  重点:城市基础设施的概念与特性,城市基础设施的供给与13需求。

  难点:城市基础设施的产业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规划

  思政目标1思政目标3思政目标4(1)

  了解城市基础设(2)

  基于城市经济学角度掌握城市基础设施的内涵、特征与供需模式。

  从业

  值、精神内涵

  (3)

  规划师的社会责任、专业伦理

  (4)

  坚定规划师服务人民的职业信念

  (5)

  强化学生的规划施的概念与特性

  (2)

  科学规划思想价(1)

  强化学生的规划道德法制观念

  (2)

  规划师依法依规从业;

  (3)

  科学规划思想价值、精神内涵

  理解城市交通与城市规划的耦合关系

  划体系下交通规划的适应性变革——以厦门为例

  (2)权力、社会与生活空间——中国城市街道的演变和形成机制

  (3)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一体化发展评价

  新一轮大城市总体规划的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编制转型策略

  增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系统观

  浅议新基建背景下城市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趋势

  智慧社会基础设施新类型拓展与

  道德法制观念

  数据基础设施规划编制探索

  城市土地开发

  重点:城市开发的概念与类14型,城市开发的经济特征、城市更新与土地再开发

  难点:城市土地开发的模式、城市开发中的政府干预

  思政目标2;

  思政目标3思政目标4(1)

  了解城市开发的原理,土地财政在城市开发中的作用与机制

  (2)

  掌握我国当代城市更新的基本类型

  (1)

  规划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

  (2)

  规划师职业伦理、工匠精神、使命担当

  (3)

  坚定规划师服务人民的职业信念

  增强城市土地开发的法治意识的道德修养

  土地开发权的权利性质探究——基于英美的制度设计背景与我国的研究争议

  基于产权重构的土地再开发——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地方实践与启示

  基于村庄集体土地开发的农村城市化模式研究——佛山市南海区为例

  思政目标1思政目标215专题讨论

  4思政目标3思政目标4思政目标5(1)掌握从经济学视角分析城市问题的基本方法

  (2)锻炼学生发现问题、主动思考的能力,以及文献查找、(1)

  规划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

  (2)

  规划师依法依规从业

  (3)

  科学规划思想价值、精神内涵

  强化城市经济学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政治认同

  (1)城市存量工业用地转型的理论分析与制度变革研究——以上海为例

  (2)增量规划、存

  汇总分析的能力

  (4)

  规划师的社会责任、专业伦理

  量规划与政策规划

  (3)面向存量的城市规划体系改良:深圳的经验

  注:①思政融入点:指课程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内涵的教学内容、环节。

  ②思政元素:指专业知识中具有的政治方向、理想信念、爱国情怀、社会责任、专业伦理、道德法治、科学精神、思维方式、人文精神等内涵的育人要素。

  ③思政内容参照《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省教育厅关于深入推进全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和思政元素进行具体化。(主要是纲要中“三、明确课程思政建设目标要求和内容重点”)。

  ④思政案例:指融入课程思政内涵的教学内容、环节中,具有典型的富有育人意义的事件。

  四、典型章(节)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第四章

  城市经济及产业

  思政教学设计

  4城市经济及产业

  教学内容

  重点:城市产业及部门分类,城市产业结构划分,经济发展理论

  难点:城市经济及产业有关的概念及理论知识。

  (1)熟悉城市经济及产业有关的概念及理论知识

  学

  时

  学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2)掌握城市经济产业结构及部门划分

  (3)了解国家经济发展战略。

  能力目标

  (1)掌握城市经济学相关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从经济学视角树立正确的城乡规划价值观。

  (2)了解城市形成与发展的经济学解释及城市发展的规律;促进学生从城市发展规律出发分析城市发展中面临的城市社会经济问题。

  (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思政目标

  (2)建立规划法治观念遵循行业规范

  (3)塑造规划师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思政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思政教学的方法和实施

  思政教学重点

  城市经济的相关概念,我国产业经济的基本情况等专业内容与育人元素的有效结合。

  思政教学难点

  思政案例的编制,学生的思政交流活动组织。

  (1)教学方法:教师课堂讲授、学生查阅资料与调研思辨(围绕教学目标与思政元素);

  (2)实施过程:课前布置本次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求学生查阅资料并开展课堂交流(围绕教学目标与思政元素)

  课堂教学

  教师活动

  教学组织

  基本教学内容

  思政融入点

  思政元素

  思政内容

  思政案例

  课程思政教学

  学生活动

  思政设计

  目的思政目标

  (1)现代城市理论研究的内容和发展趋势

  (2)现代城市分类的方法

  城市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地位和作用

  城市经济发展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地方政府经济治理水平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关键作用。

  提问与互动;

  现代城市的经济学涵义是怎样的知识回顾

  (3)现代城市的涵义、基本特征

  (4)城市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地位和作用

  思政目标1思政目标3引导学生将国家、社会、公(1)熟悉城市经济及产业用城市产业发展城市经济及产业相关理论知识

  规划师的职业理想与社会责任

  阶段理论来解释我国城市产业发展与城市化水平互动的关系

  中国的城市化之路怎么走

  提问与互动;城市产业结构的演变理论

  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

  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并自觉践相关概念,理解(1)城市经济与产业的概念与范畴

  产业经济的核心概念

  科学规划的精神内涵

  城市经济与产业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

  当代美国城市化的动力及经验教训

  课前学生查阅:

  城市产业经济的基本范畴

  行行业的职业精神和职业规范,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

  思政目标3思政目标4思政目标2思政目标4课程教学有关的概念及理论知识

  内容导入

  (2)掌握城市经济产业结构及部门划分

  教学内容

  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并自觉践课前学生查(2)城市产业和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

  城市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

  城市研究者的科学规划思想

  城市产业和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

  阅:

  城市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

  行行业的职业精神和职业规范,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

  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并自觉践课前学生查(3)城市产业及部门分类,城市产业分类

  城市研究者的科学规划思想

  城市产业及部门分类

  阅:

  城市产业分类的方法

  行行业的职业精神和职业规范,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

  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设计规范规划师在产业规(4)城市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的分类

  划中依法依规从业与使命担当

  产业结构反映了城市发展的基础

  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的探索与建议

  课前学生查阅:

  苏州市城市产业结构的特点

  的内涵、增强职业责任感,培养遵纪守法、爱岗敬业的职业品格和行为习惯。

  本课,讲了三个知识点:

  (1)熟悉城市经济及产业

  思政目标2思政目标4思政目标2思政目标4思政目标2思政目标3思政目标5教学小结

  有关的概念及理论知识

  (2)掌握城市经济产业结构及部门划分

  (3)了解国家经济发展战略。

  本课需要同学们:

  (1)了解国家经济发展战略。

  (2)掌握城市经济产业结构及部门划分

  (3)熟知城市经济及产业有关的概念及理论知识

  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苏州城市经济和产业结构底蕴,思考苏州城市化发展中的产业经济问题。

  理解中国城市化城市化

  中国城市化进程

  科学规划的精神内涵

  发展的规律,中央对城市规划工作的高度重视

  了解分析苏州2000年以后城市化发展的特征

  文献查阅、讨论交流

  强化文化自信,增强规划师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思政目标3思政目标4课后

  思考题

  苏州市的产业结构转型经历了有哪几个阶段,有何特征?

  科学规划的思想价值、生活更美好的使命担当

  下次课讲课主要内容

  论文分析:中国的城市化之路怎么走

篇六:小学思政课教案模板范文

  

  小学思政课教案模板(共8篇)

  第1篇:思政课教案

  第三课

  同侪携手共进

  第一框

  同学·朋友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人际交往中受欢迎的品质和不受欢迎的品质,知道什么是青春期闭锁心理及其危害,能够说出交友的原则。

  能力目标:能够绘制自己的人际关系树轮图,并能够据此分析、概括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能够用自己的话概括什么是友谊,能够对教材中提供的交友案例提出适当的解决方法,能够运用友谊的原则指导自己与同学的交往,能够恰当的解决自己的交友的困惑与冲突,能够作出负责任的选择。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愿意和同学交往,不封闭自我。在与同学交往中,尊重他人,宽容诚信,追求友谊,但不失原则。接受自己的人际关系现状,愿意改变自己,悦纳他人,培养开朗活泼的性格。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懂得在同学交往中“开放自我,积极交往”态度的重要性及受人欢迎的品质。

  2、教学难点: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友谊,怎样才能更好地呵护同学间的深厚友谊。

  三、课前准备

  搜集一些班级中同学交往的典型案例,调查班级同学对朋友、友谊的不同看法、倾向性的意见。

  四、板书设计

  1、我的人际圈

  (1)了解自己的人际关系。(2)受欢迎的同学具有的品质。

  2、与友同行

  (1)什么是友谊。(2)友谊的作用。(3)怎样建立和发展真诚的友谊。

  五、教学设计

  活动一:创设情境课堂导入

  播放和欣赏周华健的歌曲《朋友》Flash。你想知道你的朋友吗?你了解自己的人际关系吗。活动二:填写“人际关系树轮图”

  请同学们一起填写“人际关系树轮图”,了解有多少人进入你的人际圈,并在组内进行交流。

  自我分析:你对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满意吗?

  活动三:采访同学,传授交友秘方

  每小组评出一个“朋友最多的同学”,并让其他同学采访他(她):“你是怎样去跟同学打交道的?怎样去交朋友的?”

  (小结)交朋友应该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真诚、友好、善良、负责任等品德会使我们在与同学交往中具有持久的吸引力、较强的沟通意识和沟通能力,也会使自己在集体中具有更高的人气指数。活动四:案例讨论理解朋友的涵义

  什么是真正的朋友,请你用“朋友是......可以......”的句型编写。(播放歌曲《朋友》的背景音乐)同学相互赠送自己编写的“赠言”,传递朋友间真诚的友情。活动五:讲故事,谈友情

  讲述自己与朋友相处的故事,谈谈自己的友情。在故事会后,让学生归纳建立和呵护同学友谊的原则。活动六:齐唱歌曲升华友情

  齐唱歌曲《朋友》。结束上课。

  教学课题(教学章节或主题)

  教学课型、上课班级、时间、节次、课室、教师。

  一、教材内容分析(含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五、课前准备

  教学环境及教具准备,如计算机、网络、投影机,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的准备。

  六、课时安排:(如2课时)

  七、教学过程

  1.复习思考与组织教学2.引入新课3.讲授新课4.巩固深化

  5.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设计内容包括教学内容、时间分配、教学方法、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运用等。)

  八、板书板画设计

  九、教学反思

  第2篇:思政课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11-3姓名:郑喜娟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市场三班的学生郑喜娟,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交流。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苏格拉底曾说: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漫漫人生,唯有激流勇进,奋力拼搏,方能中流击水,抵达光明的彼岸。如果说社会是大海,人生是小舟,那么远大的理想、崇高的信念就是引航的灯塔和推进的风帆。所以,树立正确远大的理想信念对我们大学生具有重要意义。

  理想信念能够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同时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理想信念对人生历程起着导向作用,是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定向器,是激励人们向着既定目标奋斗前进的动力,是人生力量的源泉。一个人有了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就会以惊人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成就事业、创造奇迹。理想信念作为人的精神生活的核心内容,一方面能使人的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统一起来,使人的内心世界成为一个健康有序的系统,保持心灵的充实和安宁,避免内心世界的空虚和迷茫;另一方面又能引导人们不断地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提升精神境界,塑造高尚人格。当代大学生肩负着祖国和民族的希望,承载着家庭和亲人的嘱托,满怀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大学期

  间,我们不仅要提高知识水平,增强实践才干,更要明确做人的根本,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信念。

  那么,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该如何树立远大的理想与崇高的信念呢?

  首先,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积极学习马克思主义,正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实际中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由马克思主义严密的科学体系、鲜明的阶级立场和巨大的实践指导作用决定的,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长期探索的历史选择。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想信念的理论基础,是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理论前提。当代大学生只有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才能深刻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深刻认识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把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统一起来,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其次,我们要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形成的,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艰苦斗争中的选择。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取得胜利地关键,只有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坚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信心、紧密的团结在党的周围才能将自己的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联系在一起,同人民紧密结合,为祖国奉献青春,才能大有作为。

  再次,将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相结合。立志当高远,立志做大事,同时立志需躬行。志当存高远就是放开眼界,不满足于现状,也不屈从于一时一地的困难和挫折,更不要斤斤计较个人私利的多与少、得与失。当然,雄心壮志只能建立在踏实的基础上,通往理想的路是遥远的,但起点就在脚下,在一切平凡的岗位上,在扎扎实实的学习和工作中。实现远大的理想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平凡的学习中做起。就像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的:“雄心壮志需要有步骤,一

  步步地,踏踏实实地去实现,一步一个脚印,不让它有一步落空”。

  最后,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顺境和逆境。迎高潮而快上,乘顺风而勇进,这是身处顺境的学问,是善于抓住机遇不断丰富与完善自己的方式;处低谷而力争,受磨难而奋进,这是身处逆境的学问,是将压力变成动力之所为。在追求理想的旅途中没有永远的顺境,也没有永远的逆境。因此,身处顺境时,切莫得意忘形,因为顺境可能只是一时的,必须做好遇到逆境的准备;身处逆境时,也勿悲观失望,只要勇于战胜逆境,顺境就在前面。只要善于利用顺境,勇于正视逆境和战胜逆境,远大的理想就一定能够实现。

  谢谢大家!

  第3篇:思政课

  濠西园社区物业管理状况调查与研究

  住宅小区建设,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政府的形象工程,德政工程,物业管理则是这项形象工程和德政工程的深化和延续,是建设城市、管理城市和经营城市的重要内容之一。重建设、重形象、更应重管理,而城市管理中的物业管理尤为重要。为此,搞好社区建设,优化社区环境,完善社区功能,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保障小区居民的生活安定,无疑是市委、市政府抓好经济建设工作的头等大事,更是城市建设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务之一。针对近年来居民对物业管理的纠纷越来越多,于是我们对附近的一个小区进行了一个详细的调查,对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作了认真的分析和研究,并就如何规范物业管理市场、改善小区生活居住条件提出了粗浅的整改意见。

  我们所调查的小区是位于濠西路的濠西园小区,这个不算太大的小区是由市土地总物业管理公司负责的,该公司的管理人员向我们介绍了濠西园小区的基本情况:濠西园小区占地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630户居民,绿化面积是建筑面积的35%以上。他们的宗旨是服务于小区,服务于居民,对住户提供全方位服务,他还告诉我们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文明度的不断提高,物业管理将成为有待发展的第三产业,物业管理公司的前景非常广阔。听了他们的介绍,我们对物业管理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他们的管理工作是否也存在着不足之

  处也引起了我们的兴趣。

  接着,我们来到该小区进行了实地的考查,进入这里以后,总体感觉还是不错的,整齐的楼房,大面积的绿化带,但是我们相信第一感觉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接下来,我们精心准备了许多的调查题目,并复印了很多张到小区进行问卷调查,小区的住户们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大家都很热情。

  我们总共抽查了15位小区住户,在分析了居民的问卷调查结果和我们的实际调查结果以后,我们发现濠西园小区的物业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大部分楼下的大门都是虚掩着或者是大门的锁已坏,经常有推1销人员或者是不明来历的人进出大楼,给居民的治安等日常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2.建筑垃圾的处理存在着问题,用不完的建筑垃圾就堆积在空地甚至是街道上,阻碍了交通,浪费了空间,更加影响了小区的整体环境

  3.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存放缺乏管理,车辆失窃严重,平均一个月就有2至3台摩托或自行车失窃,小区的自行车棚是有的,自行车乱放的现象根本原因应该在住户的身上,但是我们并没有发现供外来机动车辆停放的场地,这可能物管部门的疏忽

  4.小区的生活垃圾处理存在不足之处,最明显的就是垃圾桶的数量设置的不够,致使居民只好把垃圾堆积在某处等待清洁工的回收。所以,增加垃圾回收点刻不容缓

  5.小区的路灯数量过少,这种情况给夜间行走的住户造成了很大绿化面积令人满意,但是缺少园艺人员的修整,显得有点杂乱,小区的娱乐、健身、活动场所缺少,小区老人的娱乐项目过于

  小区的宠物管理需要整顿,宠物太多,晚上叫起来扰民,白消防器具不完备,在小区倒是有看到消防栓,但是却很少看到的不便

  6.特别是在经历了一个夏季的时间,杂草似乎过于茂盛

  7.单调、乏味

  8.天放养的话对小区的卫生环境会造成很大的影响9.灭火器这样小型的消防器材

  10.小区附近有一条臭水沟,它呆在那里已经有很长时间了,既不美观,而且一到夏天就滋生蚊蝇,散发恶臭,小区的居民对它意见很大

  上面十个问题是我们总结出来的濠西园小区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小组的成员专门组织了讨论活动,经过大家交换意见,我们从物管部门的角度着手,制订出以下几个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1.加强治安管理

  物管公司应该定时对小区大楼门口的门锁进行检查、维修,对坏了的锁要及时更换。对居民多宣传治安防盗知识,加强一下晚上的治安巡逻

  2.打扫小区

  物管公司对小区每隔一段时间要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洁工作,包括路面的垃圾、楼道的垃圾、公共设施的杀菌消毒等等,并增设垃圾回收设施,真正做到每个单元楼的楼道口都有垃圾存放处,这样的话居民也会很配合的将生活垃圾存放在此,方便清洁工人的回收

  3.完善设施

  首先要给小区的道路上多设置一些路灯,为夜晚行走的住户提供方便;其次要增加消防器材特别是小型的灭火器,未雨绸缪,以防万一;再次,清空小区空地上的建筑垃圾和存放物,将空地利用起来,增设健身器材或公共娱乐器材,满足住户的这方面要求,这样既利用了空地又丰富了居民的业余生活;最后,定期为小区的绿化植被进行修剪和整理,让绿化带不仅仅是面积大,更要美观大方,而不是杂草丛生

  4.管好自己的宠物

  物管部门组织一次培训活动,针对宠物的饲养问题对住户进行必要的讲解,并借此机会希望大家都能真正管好自己的宠物,而不光是宠着它们:宠物不能放养,如果需要带出来散步,请准备好供宠物排泄的工具,不要让他们随地处理;晚上为了他人能够安静的休息,请管好您的宠物,不要让它们叫个不停;定期为您的宠物进行检查,及

  时注射必要的疫苗,保证您的宠物干净无恙

  5.文明停车

  物管公司可以适当降低停车费用,说服大家将车辆都停放在车棚,不要为了方便或是省钱而将车辆停放在外面,既妨碍了交通也破坏了环境,如果丢失的话索赔上也会有争议;对于外来的车辆,物管部门可以建一个专门供这些车辆停放的场地,可以利用闲置的空地或另外建一个车棚

  6.覆盖臭水沟

  小区边上的这条臭水沟很长,光靠一个物业公司可能很难处理。所以,可以考虑和政府部门合作出资覆盖这个臭水沟,再在其上面种上草坪植上树,这样做既能为居民摆脱臭水沟的滋扰,又能为居民增加一个休息好去处做好这件事,的居民都将受益匪浅

  7.按实收费,服务到位

  真正建立起物业企业为业主负责、服务和业主提供服务方便的有效机制。物业企业管理小区,按实际价格收取服务费,并在办证合法的手续后,为业主的生活设施、安全负责。业主应按照如期交纳服务费,尽量让企业保本

  以上就是我们针对濠西园小区物管的现状对市土地总物业管理公司所提出的几点建议,我们带着这样的建议又走访了一次该物业公司,工作人员和上次一样热情,在听取了我们的建议和方案后,他们欣然接受了我们所拟方案的文字稿,并表示会参考我们的建议对小区的物业管理进行改善,且向我们表示了感谢。我们也很高兴物管公司的叔叔阿姨们能够听取我们的建议。

  几天后,我们又来到了濠西园小区,再次参观了这个我们让我们牵肠挂肚的小区,我们惊喜的发现,小区的环境似乎有了改观,虽然不是很大,但是人人都可以看得出来的变化:自行车乱停的现象也几乎看不见了,到车棚一看,原来它们都老老实实的在那呆着呢;路面上的建筑垃圾也不见了,路面干净多了,也没什么生活垃圾了;再也没有看到一只宠物在外面闲逛了,可能都被主人看得紧紧的了吧……我们感到很欣慰,因为我们的努力是有效果的,虽然有些方面依然存在

  问题,但我们相信有开始就是好的,既然濠西园的物管部门在努力,濠西园的业主在努力,我们在努力,那么濠西园的新形象相信很快就会展现在我们大家的面前。

  淮阴工学院

  “思政课”社会实践报告

  题目:_濠西园社区物业管理状况调查与研究_

  学院:_交通工程学院_

  班级:_物流1102_

  姓名:__蒋洋____

  学号:_1101508216__

  指导教师:__衡朝阳___

  承诺书

  我是淮阴工学院交通工程学院物流1102班学生蒋洋。我承诺:2012年暑假,我认真仔细地开展了“思政课”社会调查实践活动,所写实践报告《濠西园社区物业管理状况调查与研究》,内容真实,绝无抄袭现象。

  承诺人:

  日期:

  第4篇:思政课策划

  附件3:

  (团队、小组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策

  划

  书

  实践选题:

  所在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联系方式:

  目录

  一、实践背景

  二、实践主题

  三、实践时间及地点

  四、实践目的五、实践内容

  六、实践预案

  七、实践注意事项

  附录:实践人员信息(团队实践必须填写)

  要求:

  1、统一使用A4纸,单面打印;

  2、页面设置:页边距上、下各2.5cm,左3cm,右2.5cm;

  3、字体全部用宋体,题目(宋体小二号字加黑),标题(宋体四

  号字加黑),正文(宋体小四号字),行间距:1.5倍,字符间距:标准;

  4、封面:单独打印,样式见上页;5、左侧装订。

  第5篇:思政课论文

  思政课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题

  目

  大学生就业观念调查

  题

  目

  大学生就业观念调查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调查对象: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

  正文:暑假是学生放松的好时候,虽然有部分大学生选择做暑假工以锻炼自己或补贴家用,但更多的人还是选择在家里好好地享受难得的清闲,于是我们利用这个机会,对身边的大学生朋友们做了一项题为“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调查。

  题目不难看出我们这次调查是希望通过问卷的方式来了解当代大学生关于即将面临的就业问题有什么样的观点和想法,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总结,在结果中寻找存在的问题与结论,再把这些结果反馈给学校或者企业,使学校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就业需求从而更好的培养他们,使企业更好的了解大学生的就业期望以便提供给他们更合适的就业岗位。

  从网上,电视媒体上到处充斥的关于大学生就业难的报道、新闻中我们不难感受到现代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压力,而大学生无疑正是最关注这种现象的群体,所以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调查结果会显示大部分大学生对于未来的就业形势很不乐观了,或者从另个角度看问题也可以说官二代富二代的存在还是占少数滴······但是即使现实这么残酷,但是我们依然有梦想,有抱负,所以我们当中的大多数在毕业后会选择考研,希望通过完善自己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以便能有更

  好的前程;抑或是会选择自主创业或直接就业,以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相反的,只有少数会选择考取铁饭碗公务员,不能否认,当前社会上掀起的公务员热潮所导致的问题是我们选择避开这一选择的原因之一,另外更大一方面的原因则是公务员晋升空间有限且发展潜力一般,这是一腔热血的我们不愿意看到的未来。究其原因,还是与我们对于未来工作的期许有关,从我们的角度出发,二十出头的年纪,刚出大学校门的心情,没有经历过什么挫折,应该可以想象得到在择业的时候,我们最看重的肯定是未来的发展潜力,毕竟路还长,如果没有空间,何谈让我们进步,或许会被人批评说是年轻冲动,好高骛远,但我们依然执拗的不远改变初衷,谁让我们这么年轻?再说到发展,最理想的就业区选择当然是东南沿海发达城市,有风险,同样也有机遇。做问卷的的过程中,我们很惊喜的发现有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表示在毕业后愿意去西部偏远地区支教,锻炼自己也好,是发扬精神也罢,最终不得不承认,大学生依然是最单纯的一群人,永远在传递着正能量!当然,我们当中的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再就业的时候就不得不把父母也考虑在内,这就导致了一部分大学生倾向于在自己家乡或者家乡附近就业,以便于将来更好的照顾父母亲。

  有趣的是,当被问到对于将来薪资的期望值时大家普遍很乐观,期待月薪在五千块以上的受访者超过半数,这与之前对于就业前景的忧心忡忡的态度刚好相反,又或许这就是所谓理想丰满而现实骨感?毕竟薪资对于我们的影响太大了,有期望,总是好的。调查就显示,当被问到择业时会主要考虑的因素时,几乎是全部的受访者都把薪资待遇问题放在首要的位置,其次则是工作地点,相较之下,父母的期望反而显得不怎么重要,看起来对于就业问题,现在的大学生越来越自主了。再说说关于对于以后就业企业的选择,九成的受访大学生期望在国企工作,一成选择在外企,而机关和民营以及学校之类则不在考虑范围之内。至于在是否在否在乎专业是否对口的问题上,70%的受访大学生表示,这个真的无所谓了,或许是被残酷的现实逼的实在无奈,对口不对口的真的不是我们说了就算的。

  再来看看大学生如何看待毕业生违约的现象,70%的受访者认为

  这既事关学校毕业生的形象又有损个人的诚心度,应该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最后是对于学校关于就业指导方向的问题,大部分的学生希望学校可以给出尽可能详细的就业市场需求分析方面的指导,还有一部分则倾向于得到就业政策与程序方面的指导,而对于受访中的大四学生,他们则表示更希望得到关于面试技巧的一些指导。

  这是一个求职大军遭遇失业恐惧的时代,是一个追逐挑战又渴望成功的时代。求职择业对当代大学生来说既是难得的机遇,又是严峻的挑战。现代大学毕业生的职业

  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倾向,择业意向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他们追求自我发展,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重视经济利益。毕业生中出现的盲目乐观、奉献

  意识与艰苦奋斗精神缺乏、诚信缺失等心态,不仅会影响

  我们要知道,大学生就业的问题是一个需要高校,政府,学生甚至整个社会的努力才有可能解决的问题。例如来自于社会把工作分作三六九等的世俗眼光,或者是有

  人单位不合适的岗位分配,或者是学校不够详细系统的就业指导,都有可能导致大学生空有一身本领而得不到展示,从而造成了人才资源的浪费到毕业生眼下的择

  业,同时还会进一步影响到以后的成长与职业发展。当然大学生自身的能力与修养还是在就业过程中占主导地位,所以对于调查中所出现的问题与现象,我们对现代大学生有以下建议:

  一、大学生毕业后不能仅仅只有就业意识,因为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会在一定程度上饱和,现在尤为严重。因此我们要树立创业意识而不能把眼光仅仅限于就业。

  二、要踏踏实实地做事,一步一个脚印,要有灵通的就业信息和强硬的个人素质。要不断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有人说“好关系是泥饭碗,会碎的;文凭是铁饭碗,会锈的;而只有能力才是金饭碗,走到哪里都会闪闪发亮。”在当今社会,只有有能力的人,才不会被时代所淘汰,只有有能力的人,成长的舞台才会无禁区。

  三、要搞好人际关系,广交益友。朋友多了不是坏事。一个人在外难免会遇到挫折,此时朋友的帮助对你来说很重要。

  四、在选择职业时,要从实际出发,准确把握人才市场的供需信

  息。人才招聘会每周都在办,人才市场天天都开放,准确掌握人才市场的供求信息,对于当代大学生

  择业尤为重要。当今社会是信息时代,谁能及时有效地获取信息,谁能从实际出发,准确审视就业形势,谁就能早日步入理想的职业岗位,为祖国,为人民奉献知识

  和才华。

  五、要敢于面对挫折,不放弃,不服输,要敢闯!

  总之大学生对所学专业只是能说了解,要真正读至硕士才可以说自己学了这个专业。大学生要锻炼各方面能力,不仅要学习书本方面的有字之书,还要去生活中读那本无字之书,这样我们学子才会有美好的未来。

  第6篇:思政课感想

  关于齐教授讲座感想

  听了齐教授的讲座,我感触特别深刻,我们要学习好一个IT专业,就好比我们要如何才能学好知识还有如何规划我们的大学生活。学好一门专业,不单单要有信心,还要有毅力,最重要我们应该有计划,并且把计划一步一步的实行,并且付诸行动,这样,我们才能学好IT专业,学好我们的大学!

  首先,要有规划地学。一般我们大一时都要写一份大学规划,也会听到师兄师姐在班会上跟我们强调说要有做人要有目标,其实这就是我们要有规划地学,我们要有目标地去想好做每一件事,不要盲目地去做一些无谓的事情,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这是不合算的。在自己的规划书中我们已写完了三年的规划,但很少人能真正地做到,这涉及到个人毅力和其他方面的问题。我认为大一时我们还没接触到很多专业课程,对专业知识根本没一个概念,此时我们只知道我们要学好,但要学好什么呢?大一的时候就应该参加多一点活动,让自己在能力方面有一个提升,同时接触到不同的人,可以从别人身上看到自己的不足,加以修正,也扩大了自己的人际网。但要注意,学习还是学生的根本,要把学习摆在第一位,很多人都会这样说,但实际上没多少人做到,都是考前临时抱佛脚,也许挂科对当时来说没什么,但是你到了大二就知道当初多不应该。

  其次,要有良好的学习态度。本身我们的这个专业的学生就会遇

  到很多相关的理论课,不要因为是理论课就觉得枯燥无味,大二,我们就开始接触到专业课,千万不要有厌学的心理,想要有更强的操作技能,必须懂得一些基本理论和概念。

  另外,在这个阶段,我们也应该要花点时间去关注一下与自己专业有关的工作和一些信息,例如明确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然后去考取一些必要的证书,那才代表你真的有学过这些知识。对自己以后就业有很大帮助。不过建议不要为了毕业而盲目地去考一些没必要的证书,并不是证书越多越好,重要的是要专业。“专而广”才是好的。

  最后,在平时课余时间给自己“充电“也是必须。这个“充电”包括很多,可以通过在学校利用有限资源,也可以通过在社会上的一些兼职和实践活动之类的提升自身的能力和扩大知识面。平时有空时就不要老是呆在电脑旁,学校的图书馆里资源丰富,多看一些专业相关的书籍会让自己受益匪浅,再者,也可以看其他的书籍,扩大自己的视野。总而言之,忙碌得当会让自己感觉到自己的大学生活充实。而当自己到了大三,也就是即将毕业,会面临要继续升本呢还是就业的选择。在此,我认为,这样的选择在大二时就应该要有明确的答案,而且要毫不动摇地为自己的选择努力。相信自己,会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大学生活。

  第7篇:思政课论文

  思政课社会实践论文

  ----论中国社会的法制教育

  吴雪婷

  外语系英语(1)班

  241397122摘要:近些年来,中国法制建设取得了有目共睹的辉煌成绩,但离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一定差距。党的十八大报告从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和全局着眼,高屋建瓴、言简意赅地对过去五年民主法制建设成就做出了评价,并提出了到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民主法制建设目标。未来中国法制发展的总体思路,应当努力实现四个基本转变,即从法制到社会主义宪政的转变、从法律体系构建到法制体系建设的转变、从注重立法到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的转变、从法

  制的表面“维稳”向深层次解决社会公平正义和权力腐败问题的转变。全社会应当尽快把对中国法制状况的认识和评价统一到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制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战略部署上来,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中国民主法制建设事业做出新贡献。

  关键词:

  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大学生法制教育

  目录

  一、绪论

  二、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三、当代法制教育及分析

  四、利用思政课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必要性

  五、利用思政课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方法

  六、总结

  一、绪论

  法律素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则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因此利用思政课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便成为高校思政课老师所必需肩负的重要任务。本文主要浅谈对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现状以及思政课的性质和任务等问题的分析以期对利用思政课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相关问题做一个初步的探讨。

  二、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现代学校法制教育是教育青少年学生知法、守法,减少青少年犯罪的最有效途径。青少年犯罪是我

  国当前最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从数量上看,青少年作案成员占全部刑事犯罪作案成员的比例逐年增长,在九十年代一个时期以来曾经高达

  73%。他们以“财”、“色”、“霸”为作案目的,以暴力型、故意型、团伙型为主要方式,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同时,犯罪趋于低龄化,在校学生犯罪占青少年犯罪人数的比例

  大有增长之势,江泽民同志在

  2000年初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所举的几个实例,更让我们对在校学生的法

  律素质充满忧虑。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局面,社会变革的原因固然有之,但更主要的一个因

  素就是我国学校

  多年来忽视甚至放弃法制教育的结果。“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要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法制教育要

  从娃娃抓起,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邓小平同志的讲话指出了青少年犯罪的根本原因,指明了

  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有效途径,也就是加强教育,尤其是学校法制教育。因此,只有加强学校法制教

  育,利用学校优势,根据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的放矢地施加法制影响,使青少年学生知法懂法,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从而有效地扼制青少年犯罪。这也是现代学校对建设法制国家和维护社会稳定

  应尽的法律责任。

  三、当代中国的法制教育及分析

  (一)当前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现状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一直以来非常重视的问题。早在1986年邓小平同志在《在全体人民中树立法制观念》的讲话中就指出“这么多青年人犯罪无法无天没有顾忌一个原因是文化素质太低。所以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要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1同年国家教委决定在高等学校开设法制教育课1987年进一步规定法律基础课是一门公共必修课正式纳入各高等学校的教学计划。自此各高等院校非法律专业的学生都正式接受了法律基础课或称法学概论课程的教育。除利用课堂来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以外社会各界也都积极地参与到了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行列中去。比如从1985年起全国上下共举行了五次大规模的普法教育其中青少年又是每一次普法教育的重点对象之一。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我国在大学生法制教育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广大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得到了普遍的提高对依法制国基本方略的认同感得到增强为我们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高校思政课概况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我国高等教育中一直占有着重要的地位。早在1950年教育部就规定在大学开设以“新民主主义论”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改革开放后国家对高校思政课进行了调整。1980年4月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印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的联合通知高校普遍开设“马列主义理论课”。1992年国家教委印发《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

  品德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提出了“两课”教学的概念。1998年《邓小平理论》课开始在全国推行。同时为了加强对毛泽东思想的学习中国革命史课也相应调整为毛泽东思想概论。这次的课程调整方案又被称为“98方案”。2005年3月9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颁布了《〈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简称“05方案”把“两课”改称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目前思政课已成为各高校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体现了社会主811义大学的本质要求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取得了很大成绩在引导大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利用思政课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必要性

  思政课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必要性正如前文所说思政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这就决定了我们要利用思政课来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必要性。一方面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包含有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内容虽然在思政课中没有开设专门的马克思主义法学课程但是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有关于法律基础知识的介绍而这部分知识就是以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为基础所以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也是对他们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内容之一。另一方面法制教育也是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中提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加强民主法制教育增强遵纪守法观念。”在《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中也提到要“开展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这说明我们已经把法制教育纳入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范围利用思政课来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是该门课的应有之义。

  五、利用思政课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方法

  在教学目标上应着重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和法制精神的培养同时使他们对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在过去的教学中我们往往侧重于对学生进行法律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对他们进行法律意识和法律精神的培养所以很多大学生在校期间虽然接受了法律知识的教育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并没有树立起良好的法律意识不会运用法律的思维方式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比如有些大学生在打暑期工时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不知道如何运用法律的武器进行维权。所以我们任课老师应该明确我们教学目标不是使他们成为律师或法官而是使他们具备基本的法律素养树立遵纪守法的观念同时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六、总结

  现代法制社会建设需要每个人从自身做起,遵守法律法规既是觉悟、也是义务,法制大厦的建设需要全社会出力,我们青年更要努力学好法律,运用法律,不触犯法律,做一个中国好公民。

  参考文献

  :(1)娜华

  高校非法律专业大学生法制教育的若干思考

  (2)罗国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吴树青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4)陈非飞

  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缺失及对策(5)王剑松

  对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几点思考

  第8篇:思政课软件

  思政课软件

  软件定义:

  思政课软件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是一个全新的理念,它是运用网络系统传递、接受和处理,创新和制作德育信息,实现传统德育形式和内容、理论和实践、课堂和现场、可能和现实、对象和主体的真正有机统一和整体综合创新或再造。

  软件意义:

  思政课软件对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思政课使用数字化教学平台对于规范教学、实现科学管理;对于节约学校资源、减少上课教室、考试教室、监考人员和印刷试卷;对于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由于班大、学生人数多,过去经常性的一对一的师生互动很难做到,而数字化平台完全可以做到,且必须一对一互动);对于提高学生大量阅读、研究式学习等意义。

  软件功能介绍:

  1.词汇表功能

  所谓词汇表功能就是教师可以方便的添加关于课程的某些比较难理解的名词或概念的解释,从而形成该门课程的词汇表。当在系统中建立了词汇表之后,当课程中在别的地方如网页,文本中出现该词汇时,系统会自动添加该名词或概念的链接。该功能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社区中,当遇到疑难词汇时,随时随地查找词汇表获得相关知识。

  2.互动评价模块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改革过程中提出多元评价机制在实现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小组之间进行相互评价时,需要印制相应表格,最后完成成绩汇均需要人工进行,是一项很繁琐的工作,无疑会增大教师工作量。而该互动评价机制完全可以通过网络进行,通过在系统中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完成不同的任务,在组织完每次合作学习任务之后,教师可以组织一次互相评价活动。其中可以指定小组中组员之间的互评、组员自评以及教师评价所占比例,成绩汇总和报表是计算机自动完成。后力支撑

  目前提供思政课软件的公司只有“天空教室“这一教学平台。“天空教室“是国内知名教育技术厂商南京易学教育软件有限公司创办的教学系列产品的品牌。南京易学教育软件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一家专业从事教育软件开发研制的高新技术企业。

推荐访问:小学思政课教案模板范文 模板 小学 课教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