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洁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全国各省水稻种植面积排名7篇

发布时间:2023-07-13 20:44:17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全国各省水稻种植面积排名

  

  稻谷种植面积统计表

  单序号

  位村名

  XX名称

  (盖组数

  章户数

  人口):日期

  :

  备注

  土地确权面枳

  稻谷种植面积

  1231组

  160164816182.215858.510111213141516111221222324统计

  说明

  备注

  乡镇(长)签字:分管领导签字:农经站长签字

篇二:全国各省水稻种植面积排名

  

  欧阳计创编2021..02.11中国水稻种植区划

  时间:2021.02.11创作:欧阳计

  水稻是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2000年,水稻播种面积29962千公顷,占粮食播种面积的27.6%,稻谷产量18791万吨,占粮食产量的40.7%。中国是世界上种植水稻最古老的国家,稻作历史约有七千年,是世界栽培稻起源地之一。

  一、水稻的分区

  水稻属喜温好湿的短日照作物。影响水稻分布和分区的主要生态因子:①热量资源一般≥10℃积温2000-4500℃的地方适于种一季稻,4500-7000℃的地方适于种两季稻,5300℃是双季稻的安全界限,7000℃以上的地方可以种三季稻;②水分影响水稻布局,体现在“以水定稻”的原则;③日照时数影响水稻品种分布和生产能力;④海拔高度的变化,通过气温变化影响水稻的分布;⑤良好的水稻土壤应具有较高的保水、保肥能力,又应具有一定的渗透性,酸碱度接近中性。

  全国稻区可划分为6个稻作区和16个亚区。

  Ⅰ.华南双季稻稻作区

  位于南岭以南,我国最南部。包括欧阳计创编2021..02.11欧阳计创编2021..02.11闽、粤、桂、滇的南部以及台湾省、海南省和南海诸岛全部。包括194个县(市)(暂不包括台湾省)。水稻面积占全国的17.6%。

  Ⅰ1.闽粤桂台平原丘陵双季稻亚区

  东起福建的长乐县和台湾省,西迄云南的广南县,南至广东的吴川县,包括131个县(市)。年≥10℃积温6500-8000℃,大部分地方无明显的冬季特征。

  水稻生长期日照时数1200-1500小时,降水量1000-2000毫米。

  籼稻安全生育期(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始现期至≥22℃终现期的间隔天数,下同)212-253天;粳稻(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始现期至≥20℃终现期的间隔天数,下同)235-273天。稻田主要分布在江河平原和丘陵谷地,适合双季稻生长。

  常年双季稻占水稻面积的94%左右。稻田实行以双季稻为主的一年多熟制,品种以籼稻为主。主要病虫害是稻瘟病和三化螟。今后,应充分发挥安全生育期长的优势,防避台风、秋雨危害;选用抗逆、优质、高产品种;提倡稻草过腹还田、增施钾肥;发展冬季豆类、蔬菜作物和双季稻轮作制。

  Ⅰ2.滇南河谷盆地单季稻亚区

  北界东起麻栗坡县,经马关、开远至盈江县,包括滇南41个县(市)。地形复杂,气候多样。

  最南部的低热河谷接近热带气候特征。年≥10℃积温5800-7000℃。

  生长季日照时数1000-1300小时,降水量700-1600毫米。安全生育期:籼稻180天以欧阳计创编2021..02.11欧阳计创编2021..02.11上,粳稻235天以上。稻田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种植高度上限为海拔1800-2400米。多数地方一年只种一季稻。白叶枯病、二化螟等为主要病虫害。今后,要改善灌溉条件,增加复种,改良土壤,改变轮歇粗耕习惯。

  Ⅰ3.琼雷台地平原双季稻多熟亚区

  包括海南省和雷州半岛,共22个县(市)。年≥10℃积温8000-9300℃,水稻生长季达300天,其南部可达365天,一年能种三季稻。生长季内日照1400-1800小时,降水800-1600毫米。籼稻安全生育期253天以上,粳稻273天以上。

  台风影响最大,土地生产力较低。双季稻占稻田面积的68%,多为三熟制,以籼稻为主。主要病虫害有稻瘟病、三化螟等。今后,要改善水肥条件,增加复种,扩大冬作、发挥增产潜力。

  Ⅱ.华中双季稻稻作区

  东起东海之滨,西至成都平原西缘,南接南岭,北毗秦岭、淮河。包括苏、沪、浙、皖、赣、湘、鄂、川8省(市)的全部或大部和陕、豫两省南部,是我国最大的稻作区,占全国水稻面积的67%。

  Ⅱ1.长江中下游平原双单季稻亚区

  位于年≥5300℃等值线以北,淮河以南,鄂西山地以东至东海之滨。包括苏、浙、皖、沪、湘、鄂、豫的235个县(市)。年≥10℃积温4500-5500℃,大部分地区种稻一季有余,两季不足。欧阳计创编2021..02.11欧阳计创编2021..02.11粳稻安全生育期159-170天,粳稻170-185天。

  生长季降水700-1300毫米,日照1300-1500小时。春季低温多雨,早稻易烂秧死苗,但秋季温、光条件好,生产水平高。双季稻仍占2/5-2/3,长江以南部分平原高达80%以上。一般实行“早籼晚粳”复种。稻瘟病、稻蓟马等是主要病虫害。今后,要种好双季稻,扩大杂交稻,并对超高产品种下功夫,合理复种轮作,多途径培肥土壤。

  Ⅱ2.川陕盆地单季稻两熟亚区

  以四川盆地和陕南川道平原为主体,包括川、陕、豫、鄂、甘5省的194个县(市)。年≥10℃积温4500-6000℃,籼稻安全生育期156-198天,粳稻166-203天,生长季降水800-1600毫米,日照7000-1000小时。盆地春温回升早于东部两亚区,秋温下降快。春旱阻碍双季稻扩展,目前已下降到3%以下,是全国冬水田最多地区,占稻田的41%。以籼稻为主,少量粳稻分布在山区。病虫害主要有稻瘟病和稻飞虱。今后,要创造条件扩种双季稻,丘陵地区增加蓄水能力,改造冬水田,扩种绿肥。

  Ⅱ3.江南丘陵平原双季稻亚区

  年≥10℃积温5300℃线以南,南岭以北,湘鄂西山地东坡至东海之滨,共294个县(市)。年≥10℃积温5300-6500℃,籼稻安全生育期176-212天,粳稻206-220天。

  双季稻占稻田的66%。生长季降水900-1500毫米,日照1200-1400小时,春夏欧阳计创编2021..02.11欧阳计创编2021..02.11温暖有利于水稻生长,但“梅雨”后接伏旱,造成早稻高温逼熟,晚稻栽插困难。稻田主要在滨湖平原和丘陵谷地。平原多为冬作物--双季稻三熟,丘陵多为冬闲田--双季稻两熟,均以籼稻为主,扩种了双季杂交稻。稻瘟病、三化螟等为主要病虫害。水稻单产比其它两亚区低15%。今后,有条件的地区可发展“迟配迟”形式的双季稻,开发低丘红黄壤、改造中低产田。

  Ⅲ.西南高原单双季稻稻作区

  地处云贵和青藏高原,共391个县(市)。水稻面积占全国的8%。

  Ⅲ1.黔东湘西高原山地单双季稻亚区

  包括黔中、东、湘西,鄂西南,川东南的94个县(市)。气候四季不甚分明。年≥10℃积温3500-5500℃。籼稻安全生育期158-178天,粳稻178-184天。生长季日照800-1100小时,降水800-1400毫米。北部常有春旱接伏旱,影响插秧、抽穗、灌浆。大部分为一熟中稻或晚稻,多以油菜--稻两熟为主。水稻垂直分布,海拔高地种粳稻,海拔低地种籼稻。稻瘟病、二化螟等为主要病虫害。粮食自给率低,30-50%县缺粮靠外调。今后,仍需强调增产稻谷,它是脱贫的基础。低热川道谷地应积极发展双季稻。

  Ⅲ2.滇川高原岭谷单季稻两熟亚区

  包抱滇中北、川西南、桂西北和黔中西部的162个县(市)。区内大小“坝子”欧阳计创编2021..02.11欧阳计创编2021..02.11星罗棋布,垂直差异明显。年≥10℃积温3500-8000℃,籼稻安全生育期158-189天,粳稻178-187天;生长季日照1100-1500小时,降水530-1000毫米,冬春旱季长,限制了水稻复种。以蚕豆(小麦)--水稻两熟为主,冬水田占稻田1/3以上。稻田最高高度为海拔2710米,也是世界稻田最高限。多为抗寒的中粳或早中粳类型。稻瘟病、三化螟等为害较重。今后,在海拔1500米以下河谷地带积极发展双季稻,在1200-2000米的谷地发展杂交稻为主的中籼稻并开发优质稻。

  Ⅲ3.青藏高寒河谷单季稻亚区

  适种水稻区域极小,稻田分布在有限的海拔低的河谷地带,其中云南的中旬、德钦和西藏东部的芒康、墨脱等7县,有水稻。由于生产条件差,水稻单产低而不稳,但有增产潜力。

  我国北方稻区稻作面积常年只有3千万亩,约占全国水稻播种面积的6%,以下仅作概括性的介绍。

  Ⅳ.华北单季稻稻作区

  位于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关中平原以东,包括京、津、冀、鲁、豫和晋、陕、苏、皖的部分地区,共457个县(市)。水稻面积仅占全国3%。

  本区有两个亚区:Ⅳ1.华北

  北部平原中早熟亚区。Ⅳ2.黄淮平原丘陵中晚熟亚区。≥10℃积温3500-4500℃。欧阳计创编2021..02.11欧阳计创编2021..02.11水稻安全生育期约130-140天。生长期间日照1200-1600小时,降水400-800毫米。冬春干旱、夏秋雨多而集中。北部海河、京津稻区多为一季中熟粳稻,黄淮区多为麦稻两熟,多为籼稻。稻瘟病、二化螟等为害较重。今后,要发展节水种稻技术,对稻田实行综合治理。

  Ⅴ.东北早熟单季稻稻作区

  位于辽东半岛和长城以北,大兴安岭以东,包括黑、吉全部和辽宁大部及内蒙古东北部,共184个县(旗、市)。水稻面积仅占全国的3%。

  本区有两个亚区:Ⅴ1.黑吉平原河谷特早熟亚区;Ⅴ2.

  辽河沿海平原早熟亚区。≥10℃积温少于3500℃,北部地区常出现低温冷害。水稻安全生育期约100-120天。生长期间日照1000-1300小时,降水300-600毫米。近几年来,水稻扩展很快。品种为特早熟或中、迟熟早粳。

  稻瘟病和稻潜叶蝇等危害较多。今后,要加快三江平原建设,继续扩大水田,完善寒地稻作新技术体系,推广节水种稻技术。

  Ⅵ.西北干燥区单季稻稻作区

  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祁连山与青藏高原以北。银川平原、河套平原、天山南北盆地的边缘地带是主要稻区。水稻面积仅占全国的0.5%。

  本区有三个亚区:Ⅵ1.北疆盆地早熟亚区;Ⅵ2.南疆盆欧阳计创编2021..02.11欧阳计创编2021..02.11地中熟亚区;Ⅵ3.甘宁晋蒙高原早中熟亚区。≥10℃积温2000-5400℃。水稻安全生育期100-120天。生长期间日照1400-1600小时,降水30-350毫米。

  种稻完全依靠灌溉。基本为一年一熟的早、中熟耐旱粳稻,产量较高。

  稻瘟病和水蝇蛆为害较重。旱、沙、碱是三大障碍。要推行节水种稻技术,增施农家肥料,改造中低产田。

  二、水稻生产布局结构的调整和商基地的选建

  1.随着耕作制度的演变,水稻布局和结构的变化,大幅度地增加了

  夏种面积和粮食产量。今后一段时期的调整建议:①从全局稳定双季稻面积,在局部地区进行适当调整。要稳步发展长江中下游地区双季稻生产;逐步创造条件扩大四川和西南河谷平原地带双季稻面积;②积极发展北方水稻旱种,重点在东北和华北地区扩种旱稻。③建立集中稻区水稻--饲料作物--经济作物的合理结构。扩种豆类作物和利用绿肥作为饲草;积极发展玉米和豆类间作,发展饲料稻生产。

  2.有步骤地选建商品稻谷基地,是保证国家稳定地得到必要的商品

  大米的重大措施。基本要求是,能够不断地向省外调出必要的商品稻谷。一般说,要求商品基地人均占有稻谷能超欧阳计创编2021..02.11欧阳计创编2021..02.11过500公斤,商品率在20%以上。为此建议:①重点建设中产稻区商品基地。主要是赣中丘陵、鄱阳湖平原、江汉平原、江淮平原。②巩固提高高产稻区商品基地。主要是洞庭湖平原、湘中丘陵、太湖平原。③逐步改造低产的稻谷生产基地。主要是赣南、湘西南、桂东北、桂南。只要坚持多种途径治理,也可能逐步增加商品稻谷的调出。

  全国稻区可划分为6个稻作区和16个亚区

  Ⅰ.华南双季稻稻作区

  位于南岭以南,我国最南部.包括闽,粤,桂,滇的南部以及台湾省,海南省和南海诸岛全部.包括194个县(市)(暂不包括台湾省).水稻面积占全国的17.6%.Ⅰ1.闽粤桂台平原丘陵双季稻亚区

  东起福建的长乐县和台湾省,西迄云南的广南县,南至广东的吴川县,包括131个县(市).年≥10℃积温6500-8000℃,大部分地方无明显的冬季特征.水稻生长期日照时数1200-1500小时,降水量1000-2000毫米.籼稻安全生育期(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始现期至≥22℃终现期的间隔天数,下同)212-253天;粳稻(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始现期至≥20℃终现期的间隔天数,下同)235-273天.稻田主要分布在江河平原和丘陵谷地,适合双季稻生长.常年双季稻占水稻面积的94%左右.稻田实行以双季稻为主的一年多熟制,品种以籼稻为主.主要病虫害是稻瘟病和三化螟.今后,应充分发挥安全生育期长的优势,防避台风,秋雨危害;选用抗逆,优欧阳计创编2021..02.11欧阳计创编2021..02.11质,高产品种;提倡稻草过腹还田,增施钾肥;发展冬季豆类,蔬菜作物和双季稻轮作制.Ⅰ2.滇南河谷盆地单季稻亚区

  北界东起麻栗坡县,经马关,开远至盈江县,包括滇南41个县(市).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最南部的低热河谷接近热带气候特征.年≥10℃积温5800-7000℃.生长季日照时数1000-1300小时,降水量700-1600毫米.安全生育期:籼稻180天以上,粳稻235天以上.稻田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种植高度上限为海拔1800-2400米.多数地方一年只种一季稻.白叶枯病,二化螟等为主要病虫害.今后,要改善灌溉条件,增加复种,改良土壤,改变轮歇粗耕习惯.Ⅰ3.琼雷台地平原双季稻多熟亚区

  包括海南省和雷州半岛,共22个县(市).年≥10℃积温8000-9300℃,水稻生长季达300天,其南部可达365天,一年能种三季稻.生长季内日照1400-1800小时,降水800-1600毫米.籼稻安全生育期253天以上,粳稻273天以上.台风影响最大,土地生产力较低.双季稻占稻田面积的68%,多为三熟制,以籼稻为主.主要病虫害有稻瘟病,三化螟等.今后,要改善水肥条件,增加复种,扩大冬作,发挥增产潜力.Ⅱ.华中双季稻稻作区

  东起东海之滨,西至成都平原西缘,南接南岭,北毗秦岭,淮河.包括苏,沪,浙,皖,赣,湘,鄂,川8省(市)的全部或大部和陕,豫两省南部,是我国最大的稻作区,占全国水稻面积的67%.Ⅱ1.长江中下游平原双单季稻亚区

  位于年≥5300℃等值线以北,淮河以南,鄂西山地以东至东海之滨.包括苏,浙,皖,沪,湘,鄂,豫的235个县(市).年≥10℃积温欧阳计创编2021..02.11欧阳计创编2021..02.114500-5500℃,大部分地区种稻一季有余,两季不足.粳稻安全生育期159-170天,粳稻170-185天.生长季降水700-1300毫米,日照1300-1500小时.春季低温多雨,早稻易烂秧死苗,但秋季温,光条件好,生产水平高.双季稻仍占2/5-2/3,长江以南部分平原高达80%以上.一般实行"早籼晚粳"复种.稻瘟病,稻蓟马等是主要病虫害.今后,要种好双季稻,扩大杂交稻,并对超高产品种下功夫,合理复种轮作,多途径培肥土壤.

  Ⅱ2.川陕盆地单季稻两熟亚区

  以四川盆地和陕南川道平原为主体,包括川,陕,豫,鄂,甘5省的194个县(市).年≥10℃积温4500-6000℃,籼稻安全生育期156-198天,粳稻166-203天,生长季降水800-1600毫米,日照7000-1000小时.盆地春温回升早于东部两亚区,秋温下降快.春旱阻碍双季稻扩展,目前已下降到3%以下,是全国冬水田最多地区,占稻田的41%.以籼稻为主,少量粳稻分布在山区.病虫害主要有稻瘟病和稻飞虱.今后,要创造条件扩种双季稻,丘陵地区增加蓄水能力,改造冬水田,扩种绿肥.Ⅱ3.江南丘陵平原双季稻亚区

  年≥10℃积温5300℃线以南,南岭以北,湘鄂西山地东坡至东海之滨,共294个县(市).年≥10℃积温5300-6500℃,籼稻安全生育期176-212天,粳稻206-220天.双季稻占稻田的66%.生长季降水900-1500毫米,日照1200-1400小时,春夏温暖有利于水稻生长,但"梅雨"后接伏旱,造成早稻高温逼熟,晚稻栽插困难.稻田主要在滨湖平原和丘陵谷地.平原多为冬作物--双季稻三熟,丘陵多为冬闲田--双季稻两欧阳计创编2021..02.11欧阳计创编2021..02.11熟,均以籼稻为主,扩种了双季杂交稻.稻瘟病,三化螟等为主要病虫害.水稻单产比其它两亚区低15%.今后,有条件的地区可发展"迟配迟"形式的双季稻,开发低丘红黄壤,改造中低产田.

  Ⅲ.西南高原单双季稻稻作区

  地处云贵和青藏高原,共391个县(市).水稻面积占全国的8%.Ⅲ1.黔东湘西高原山地单双季稻亚区

  包括黔中,东,湘西,鄂西南,川东南的94个县(市).气候四季不甚分明.年≥10℃积温3500-5500℃.籼稻安全生育期158-178天,粳稻178-184天.生长季日照

  800-1100小时,降水800-1400毫米.北部常有春旱接伏旱,影响插秧,抽穗,灌浆.大部分为一熟中稻或晚稻,多以油菜--稻两熟为主.水稻垂直分布,海拔高地种粳稻,海拔低地种籼稻.稻瘟病,二化螟等为主要病虫害.粮食自给率低,30-50%县缺粮靠外调.今后,仍需强调增产稻谷,它是脱贫的基础.低热川道谷地应积极发展双季稻.

  Ⅲ2.滇川高原岭谷单季稻两熟亚区

  包抱滇中北,川西南,桂西北和黔中西部的162个县(市).区内大小"坝子"星罗棋布,垂直差异明显.年≥10℃积温3500-8000℃,籼稻安全生育期158-189天,粳稻

  178-187天;生长季日照1100-1500小时,降水530-1000毫米,冬春旱季长,限制了水稻复种.以蚕豆(小麦)--水稻两熟为主,冬水田占稻田1/3以上.稻田最高高度为海拔2710米,也是世界稻田最高限.多为抗寒的中粳或早中粳类型.稻瘟病,三化螟等为害较重.今后,在海拔1500米以下河谷地带积极发展双季稻,在1200-2000米的谷地发展杂交稻为主的中欧阳计创编2021..02.11欧阳计创编2021..02.11籼稻并开发优质稻.Ⅲ3.青藏高寒河谷单季稻亚区

  适种水稻区域极小,稻田分布在有限的海拔低的河谷地带,其中云南的中旬,德钦和西藏东部的芒康,墨脱等7县,有水稻.由于生产条件差,水稻单产低而不稳,但有增产潜力.

  我国北方稻区稻作面积常年只有

  3千万亩,约占全国水稻播种面积的6%,以下仅作概括性的介绍.Ⅳ.华北单季稻稻作区

  位于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关中平原以东,包括京,津,冀,鲁,豫和晋,陕,苏,皖的部分地区,共457个县(市).水稻面积仅占全国3%.本区有两个亚区:Ⅳ1.华北

  北部平原中早熟亚区.Ⅳ2.黄淮平原丘陵中晚熟亚区.≥10℃积温3500-4500℃.水稻安全生育期约130-140天.生长期间日照1200-1600小时,降水400-800毫米.冬春干旱,夏秋雨多而集中.北部海河,京津稻区多为一季中熟粳稻,黄淮区多为麦稻两熟,多为籼稻.稻瘟病,二化螟等为害较重.今后,要发展节水种稻技术,对稻田实行综合治理.

  Ⅴ.东北早熟单季稻稻作区

  位于辽东半岛和长城以北,大兴安岭以东,包括黑,吉全部和辽宁大部及内蒙古东北部,共184个县(旗,市).水稻面积仅占全国的3%.

  本区有两个亚区:Ⅴ1.黑吉平原河谷特早熟亚区;Ⅴ2.辽河沿海平原早熟亚区.≥10℃积温少于3500℃,北部地区常出现低温冷害.水稻安全生育期约100-120天.生长期间日照1000-1300小时,降水300-600毫米.近几年来,水稻扩展很快.品种为特早熟或中,迟熟早粳.稻瘟病和稻潜叶蝇等危害较多.今后,要加快三江平原建设,继续扩大水田,完善欧阳计创编2021..02.11欧阳计创编2021..02.11寒地稻作新技术体系,推广节水种稻技术.

  Ⅵ.西北干燥区单季稻稻作区

  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祁连山与青藏高原以北.银川平原,河套平原,天山南北盆地的边缘地带是主要稻区.水稻面积仅占全国的0.5%.本区有三个亚区:Ⅵ1.北疆盆地早熟亚区;Ⅵ2.南疆盆地中熟亚区;Ⅵ3.甘宁晋蒙高原早中熟亚区.≥10℃积温2000-5400℃.水稻安全生育期100-120天.生长期间日照1400-1600小时,降水30-350毫米.种稻完全依靠灌溉.基本为一年一熟的早,中熟耐旱粳稻,产量较高.稻瘟病和水蝇蛆为害较重.旱,沙,碱是三大障碍.要推行节水种稻技术,增施农家肥料,改造中低产田.

  我国水稻集中产区主要在北方,即秦岭—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这里主要属于单季粳稻分散区。

  我国北方水稻分散产区的播种面积占全国稻谷总播种面积的5%左右。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

  具体地说,主要分布在以下三个水源较充足的地区:

  1、东北地区水稻主要集中在吉林的延吉、松花江和辽河沿岸

  2、华北主要集中于河北、山东、河南三省及安徽北部的河欧阳计创编2021..02.11;

  欧阳计创编2021..02.11流

  两岸及低洼地区;

  3、西北主要分布在汾渭平原、河套平原、银川平原和河西走廊、新疆的一些绿洲地区。

  北方分散产区的水稻以一季粳稻为主,稻米质量较好。

  南方是我国的水稻集中产区,分布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大地区,水稻面积占全国的95%左右。

  按地区差异,又可分为三个区:

  ①华南双季籼稻区。包括南岭以南的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和台湾等五省区。该区属于热带和亚热带湿润区,水、热资源丰富,生长期长,复种指数大,是我国以籼稻为主的双季稻产区。海南等低纬度地区有三季稻的栽培。

  ②长江流域单、双季稻区。包括南岭以北、秦岭—淮河以南的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上海等省市和豫南、陕南等地区。该区地处亚热带,热量比较丰富,土壤肥沃,降水丰沛,河网湖泊密布,灌溉方便,历年来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2/3欧阳计创编2021..02.11欧阳计创编2021..02.11左右,是我国最大的水稻产区。该区以长江三角洲、里下河平原、皖中平原、鄱阳湖平原、赣中丘陵、洞庭湖平原、湘中丘陵、江汉平原以及成都平原等最为集中。长江以南地区大多种植双季稻,长江以北地区大多实行单季稻与其他农作物轮作。籼稻和粳稻均有分布。

  ③云贵高原水稻区。本区地形复杂,气候垂直变化显著,水稻品种也有垂直分布的特点,海拔2000米左右地区多种植籼稻,1500米左右地区是粳、籼稻交错区,1200米以下种植籼稻。本区以单季为主。

  水稻在全国种植普遍,可结合各地的种植制度来确定其种植和收获季节。如东北地区,一年一熟,则是春种秋收;长江中下游地区一年两熟,有的田地是种双季稻(即一块地中一年种两次水稻),双季稻中,早稻是春种夏收(一般是5。1前插完秧苗,8。1前抢收早稻,抢插晚稻,故将7月下旬至8月上旬这段时间称为双抢),晚稻是夏种秋收(11月初收完)。还有一种是稻麦连种,即当地的冬小麦收获后再种水稻,则这种水稻是夏种秋收(它收获不久再种小麦或油菜)。一般考试只考双季稻。在南方有些地区(如海南)可种三季水稻。

  东北为一年一季水稻播种时间约为每年的7,8月份东北的亚寒带气候是主要原因华北等地区一年两季南方部分地区一年三季东北水稻生长时间长,腐殖质土壤营养丰富,欧阳计创编2021..02.11欧阳计创编2021..02.11所以东北可产出优质大米,是我国稻米中质量最好的时间:2021.02.11欧阳计创编2021..02.11创作:欧阳计

篇三:全国各省水稻种植面积排名

  

  ....中国水稻种植区划水稻是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2000年,水稻播种面积29962千公顷,占粮食播种面积的27.6%,稻谷产量18791万吨,占粮食产量的家,稻作历史约有七千年40.7%。中国是世界上种植水稻最古老的国。,是世界栽培稻起源地之一一、水稻的分区水稻属喜温好湿的短日照作物。影响水稻分布和分区的主要生态因子:①热量资源一般≥,,10℃积温2000-4500℃的地方适于种一季稻5300℃是双季稻的安全界限,4500-7000℃的地方适于种两季稻;②水分影响水稻布局,7000℃以上的地方可以种三季稻体现在“以水定稻”的原则;③日照时数影响水稻品种分布和生产能力化,通过气温变化影响水稻的分布应具有一定的渗透性;④海拔高度的变、保肥能力,又;⑤良好的水稻土壤应具有较高的保水,酸碱度接近中性。全国稻区可划分为6个稻作区和16个亚区。Ⅰ.华南双季稻稻作区位于南岭以南,我国最南部。包括闽、粤、桂、滇的南部以及台。包括194个县(市)(暂不包括台湾省)。水稻面积占全湾省、海南省和南海诸岛全部国的17.6%。Ⅰ1.闽粤桂台平原丘陵双季稻亚区东起福建的长乐县和台湾省,西迄云南的广南县,南至广东的吴川县,包括131个县(市)。年≥10℃积温6500-8000℃,大部分地方无明显的冬季特征。水稻生长期日照时数安全生育期(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253天;粳稻(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200-1500小时,降水量1000-2000毫米。籼稻,下同)212-,下同)23510℃始现期至≥22℃终现期的间隔天数≥10℃始现期至≥20℃终现期的间隔天数.下载可编辑.

  ....-273天。稻田主要分布在江河平原和丘陵谷地,适合双季稻生长。常年双季稻占水稻面,品种以籼稻为主。主要病虫害是稻,防避台风、秋雨危害;选用抗积的94%左右。稻田实行以双季稻为主的一年多熟制瘟病和三化螟。今后,应充分发挥安全生育期长的优势逆、优质、高产品种;提倡稻草过腹还田轮作制。、增施钾肥;发展冬季豆类、蔬菜作物和双季稻Ⅰ2.滇南河谷盆地单季稻亚区北界东起麻栗坡县,经马关、开远至盈江县,包括滇南41。年≥10℃积温个县(市)。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最南部的低热河谷接近热带气候特征5800-7000℃。生长季日照时数1000-1300小时,降水量700-1600毫米。安全生育,种植高度上限为海拔。今后,期:籼稻180天以上,粳稻235天以上。稻田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1800-2400米。多数地方一年只种一季稻。白叶枯病、二化螟等为主要病虫害。要改善灌溉条件,增加复种,改良土壤,改变轮歇粗耕习惯Ⅰ3.琼雷台地平原双季稻多熟亚区包括海南省和雷州半岛,共22个县(市)。年≥10℃积温8000-9300℃,水稻生长季达300天,其南部可达365天,一年能种三季稻。生长季内日照1400-1800小时,降水800-1600毫米。籼稻安全生育期天以上。台风影响最大,土地生产力较低。双季稻占稻田面积的籼稻为主。主要病虫害有稻瘟病作、发挥增产潜力。253天以上,粳稻27368%,多为三熟制,以、三化螟等。今后,要改善水肥条件,增加复种,扩大冬Ⅱ.华中双季稻稻作区东起东海之滨,西至成都平原西缘,南接南岭,北毗秦岭、淮、豫两省南部,河。包括苏、沪、浙、皖、赣、湘、鄂、川8省(市)的全部或大部和陕是我国最大的稻作区,占全国水稻面积的67%。Ⅱ1.长江中下游平原双单季稻亚区位于年≥5300℃等值线以北,淮河以南,鄂西山地以.下载可编辑.

  ....东至东海之滨。包括苏、浙、皖、沪、湘、鄂、豫的235个县(市)。年≥10℃积温4500-5500℃,大部分地区种稻一季有余,两季不足。粳稻安全生育期159-170天,粳稻170-185天。生长季降水700-1300毫米,日照1300-1500小时。春季低温多雨,早稻易烂秧死苗,但秋季温、光条件好,生产水平高。双季稻仍占2/5-2/3,长江以南部分平原高达80%以上。一般实行“早籼晚粳”复种。稻瘟病、稻蓟马等是主要病虫害后,要种好双季稻,扩大杂交稻,并对超高产品种下功夫壤。。今,合理复种轮作,多途径培肥土Ⅱ2.川陕盆地单季稻两熟亚区以四川盆地和陕南川道平原为主体,包括川、陕、豫、156-198鄂、甘5省的194个县(市)。年≥10℃积温4500-6000℃,籼稻安全生育期天,粳稻166-203天,生长季降水800-1600毫米,日照7000-1000小时。盆地春温回升早于东部两亚区国冬水田最多地区,秋温下降快。春旱阻碍双季稻扩展,目前已下降到3%以下,是全。病虫害主要有稻,改造冬水田,扩,占稻田的41%。以籼稻为主,少量粳稻分布在山区,丘陵地区增加蓄水能力瘟病和稻飞虱。今后,要创造条件扩种双季稻种绿肥。Ⅱ3.江南丘陵平原双季稻亚区年≥10℃积温5300℃线以南,南岭以北,湘鄂西山地东坡176-至东海之滨,共294个县(市)。年≥10℃积温5300-6500℃,籼稻安全生育期212天,粳稻206-220天。双季稻占稻田的1200-1400小时,春夏温暖有利于水稻生长晚稻栽插困难。稻田主要在滨湖平原和丘陵谷地66%。生长季降水900-1500毫米,日照,但“梅雨”后接伏旱,造成早稻高温逼熟,。平原多为冬作物--双季稻三熟,丘陵。稻瘟病、三化螟等为主“迟配迟”形式的双多为冬闲田--双季稻两熟,均以籼稻为主,扩种了双季杂交稻要病虫害。水稻单产比其它两亚区低15%。今后,有条件的地区可发展季稻,开发低丘红黄壤、改造中低产田。.下载可编辑.

  ....Ⅲ.西南高原单双季稻稻作区国的8%。地处云贵和青藏高原,共391个县(市)。水稻面积占全Ⅲ1.黔东湘西高原山地单双季稻亚区(市)。气候四季不甚分明包括黔中、东、湘西,鄂西南,川东南的94个县158-178。年≥10℃积温3500-5500℃。籼稻安全生育期天,粳稻178-184天。生长季日照800-1100小时,降水800-1400毫米。北部常有春,多以油菜--稻两熟为旱接伏旱,影响插秧、抽穗、灌浆。大部分为一熟中稻或晚稻主。水稻垂直分布,海拔高地种粳稻,海拔低地种籼稻。稻瘟病、二化螟等为主要病虫害。粮食自给率低,30-50%县缺粮靠外调。今后,仍需强调增产稻谷础。低热川道谷地应积极发展双季稻。,它是脱贫的基Ⅲ2.滇川高原岭谷单季稻两熟亚区包抱滇中北、川西南、桂西北和黔中西部的162个县(市)。区内大小“坝子”星罗棋布,垂直差异明显。年≥10℃积温3500-8000℃,籼稻安全生育期158-189天,粳稻178-187天;生长季日照1100-1500小时,降水530-1000毫米,冬春旱季长,限制了水稻复种。以蚕豆(小麦)--水稻两熟为主,冬水田占稻田1/3以上。稻田最高高度为海拔早中粳类型。稻瘟病、三化螟等为害较重2710米,也是世界稻田最高限。多为抗寒的中粳或。今后,在海拔1500米以下河谷地带积极发展。双季稻,在1200-2000米的谷地发展杂交稻为主的中籼稻并开发优质稻Ⅲ3.青藏高寒河谷单季稻亚区适种水稻区域极小,稻田分布在有限的海拔低的河谷地带,其中云南的中旬、德钦和西藏东部的芒康水稻单产低而不稳,但有增产潜力。、墨脱等7县,有水稻。由于生产条件差,我国北方稻区稻作面积常年只有性的介绍。3千万亩,约占全国水稻播种面积的6%,以下仅作概括.下载可编辑.

  ....Ⅳ.华北单季稻稻作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关中平原以东,包括京、津、3%。冀、鲁、豫和晋、陕、苏、皖的部分地区,共457个县(市)。水稻面积仅占全国本区有两个亚区:Ⅳ1.华北北部平原中早熟亚区10℃积温3500-4500℃。水稻安全生育期约。Ⅳ2.黄淮平原丘陵中晚熟亚区。≥130-140天。生长期间日照1200-1600小时,降水400-800毫米。冬春干旱、夏秋雨多而集中。北部海河、京津稻区多为一季中熟粳稻,黄淮区多为麦稻两熟,多为籼稻。稻瘟病、二化螟等为害较重。。今后,要发展节水种稻技术,对稻田实行综合治理Ⅴ.东北早熟单季稻稻作区和辽宁大部及内蒙古东北部位于辽东半岛和长城以北,大兴安岭以东,包括黑、吉全部3%。,共184个县(旗、市)。水稻面积仅占全国的本区有两个亚区:Ⅴ1.黑吉平原河谷特早熟亚区积温少于3500℃,北部地区常出现低温冷害;Ⅴ2.辽河沿海平原早熟亚区。≥10℃。水稻安全生育期约100-120天。生长期间日照1000-1300小时,降水300-600毫米。近几年来,水稻扩展很快。品种为特早熟或中、迟熟早粳。稻瘟病和稻潜叶蝇等危害较多水田,完善寒地稻作新技术体系。今后,要加快三江平原建设。,继续扩大,推广节水种稻技术Ⅵ.西北干燥区单季稻稻作区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祁连山与青藏高原以北。水稻面积仅占全国的。银川平原、河套平原、天山南北盆地的边缘地带是主要稻区0.5%。本区有三个亚区:Ⅵ1.北疆盆地早熟亚区;Ⅵ2.南疆盆地中熟亚区;Ⅵ3.甘宁晋蒙高原早中熟亚区。≥10℃积温2000-5400℃。水稻安全生育期1400-1600小时,降水30-350毫米。种稻完全依靠灌溉耐旱粳稻,产量较高。稻瘟病和水蝇蛆为害较重稻技术,增施农家肥料,改造中低产田。100-120天。生长期间日照。基本为一年一熟的早、中熟。旱、沙、碱是三大障碍。要推行节水种.下载可编辑.

  ....二、水稻生产布局结构的调整和商基地的选建1.随着耕作制度的演变,水稻布局和结构的变化,大幅度地增加了夏种面积和粮食产量。今后一段时期的调整建议:①从全局稳定双季稻面积,在局部地区进行适当调整。要稳步发展长江中下游地区双季稻生产谷平原地带双季稻面积建立集中稻区水稻;②积极发展北方水稻旱种;逐步创造条件扩大四川和西南河。③,重点在东北和华北地区扩种旱稻--饲料作物--经济作物的合理结构,发展饲料稻生产。。扩种豆类作物和利用绿肥作为饲草;积极发展玉米和豆类间作2.有步骤地选建商品稻谷基地,是保证国家稳定地得到必要的商品大米的重大措施。基本要求是,能够不断地向省外调出必要的商品稻谷品基地人均占有稻谷能超过。一般说,要求商500公斤,商品率在20%以上。为此建议:①重点建设中产稻区商品基地。主要是赣中丘陵、鄱阳湖平原、江汉平原、江淮平原。②巩固提高高产稻区商品基地。主要是洞庭湖平原、湘中丘陵、太湖平原。③逐步改造低产的稻谷生产基地,也可能逐步增加商品稻谷。主要是赣南、湘西南、桂东北、桂南。只要坚持多种途径治理的调出。全国稻区可划分为6个稻作区和16个亚区Ⅰ.华南双季稻稻作区省和南海诸岛全部位于南岭以南,我国最南部.包括闽,粤,桂,滇的南部以及台湾省).水稻面积占全国的,西迄云南的广南县17.6%.,海南Ⅰ1.闽.包括194个县(市)(暂不包括台湾省东起福建的长乐县和台湾省粤桂台平原丘陵双季稻亚区,南至广东的吴.水稻生长川县,包括131个县(市).年≥10℃积温6500-8000℃,大部分地方无明显的冬季特征期日照时数1200-1500小时,降水量1000-2000毫米.籼稻安全生育期(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下载可编辑.

  ....10℃始现期至≥22℃终现期的间隔天数始现期至≥20℃终现期的间隔天数,下同)212-253天;粳稻(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适,,防避,下同)235-273天.稻田主要分布在江河平原和丘陵谷地94%左右.稻田实行以双季稻为主的一年多熟制.今后,应充分发挥安全生育期长的优势合双季稻生长.常年双季稻占水稻面积的品种以籼稻为主.主要病虫害是稻瘟病和三化螟台风,秋雨危害;选用抗逆,优质,高产品种;提倡稻草过腹还田物和双季稻轮作制.Ⅰ2.滇南河谷盆地单季稻亚区,增施钾肥;发展冬季豆类,蔬菜作,经马关,开远至盈江.年≥10℃北界东起麻栗坡县县,包括滇南41个县(市).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最南部的低热河谷接近热带气候特征积温5800-7000℃.生长季日照时数1000-1300小时,降水量700-1600毫米.安全生育期:籼稻180天以上,粳稻235天以上.稻田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多数地方一年只种一季稻,种植高度上限为海拔1800-2400米.,增加复.白叶枯病,二化螟等为主要病虫害..今后,要改善灌溉条件种,改良土壤,改变轮歇粗耕习惯Ⅰ3.琼雷台地平原双季稻多熟亚区包括海南省和雷州半岛,共22个县(市).年≥10℃积温8000-9300℃,水稻生长季达300天,其南部可达365天,一年能种三季稻.生长季内日照1400-1800小时,降水800-1600毫米.籼稻安全生育期稻273天以上.台风影响最大,土地生产力较低稻为主.主要病虫害有稻瘟病潜力.Ⅱ.华中双季稻稻作区.双季稻占稻田面积的253天以上,粳68%,多为三熟制,以籼,三化螟等.今后,要改善水肥条件,增加复种,扩大冬作,发挥增产,南接南岭,北毗秦岭,淮河.,占东起东海之滨,西至成都平原西缘包括苏,沪,浙,皖,赣,湘,鄂,川8省(市)的全部或大部和陕全国水稻面积的67%.,豫两省南部,是我国最大的稻作区Ⅱ1.长江中下游平原双单季稻亚区位于年≥5300℃等值线以北,淮河以南,鄂西山地以东至东海之滨.包括苏,浙,皖,沪,湘,鄂,豫的235个县(市).年≥10℃积温4500-5500℃,大部分地区种稻一季有余,两季不足.粳稻安全生育期159-170天,粳稻170-185天.生长季降水700-1300毫米,日照1300-1500小时.春季低温多雨,早稻易烂秧死苗,但秋季温,光条件好,生产水平高.双季稻仍占2/5-2/3,长江以南部分平原高达80%以上.一.下载可编辑.

  ....般实行"早籼晚粳"复种.稻瘟病,稻蓟马等是主要病虫害对超高产品种下功夫,合理复种轮作,多途径培肥土壤..今后,要种好双季稻,扩大杂交稻,并Ⅱ2.川陕盆地单季稻两熟亚区以四川盆地和陕南川道平原为主体,包括川,陕,豫,鄂,甘5省的194个县(市).年≥10℃积温4500-6000℃,籼稻安全生育期156-198天,粳稻166-203天,生长季降水800-1600毫米,日照,秋温下降快.春旱阻碍双季稻扩展,目前已下.病虫7000-1000小时.盆地春温回升早于东部两亚区降到3%以下,是全国冬水田最多地区害主要有稻瘟病和稻飞虱扩种绿肥.,占稻田的41%.以籼稻为主,少量粳稻分布在山区,丘陵地区增加蓄水能力.今后,要创造条件扩种双季稻,改造冬水田,Ⅱ3.江南丘陵平原双季稻亚区年≥10℃积温5300℃线以南,南岭以北,湘鄂西山地东坡至东海之滨,共294个县(市).年≥10℃积温5300-6500℃,籼稻安全生育期176-21266%.生长季降水900-1500毫米,日照1200-1400小时,,晚稻栽插困难.稻田主要在天,粳稻206-220天.双季稻占稻田的春夏温暖有利于水稻生长滨湖平原和丘陵谷地,但"梅雨"后接伏旱,造成早稻高温逼熟.平原多为冬作物--双季稻三熟,丘陵多为冬闲田--双季稻两熟,均以籼稻.稻瘟病,三化螟等为主要病虫害.水稻单产比其它两亚区低,改造中低产田.8%.15%.今后,Ⅲ.西南高Ⅲ1.黔东为主,扩种了双季杂交稻有条件的地区可发展原单双季稻稻作区"迟配迟"形式的双季稻,开发低丘红黄壤地处云贵和青藏高原,共391个县(市).水稻面积占全国的湘西高原山地单双季稻亚区包括黔中,东,湘西,鄂西南,川东南的94个县(市).气候四季不甚分明.年≥ 10℃积温3500-5500℃.籼稻安全生育期158-178天,粳稻178-184天.生长季日照800-1100小时,降水800-1400毫米.北部常有春旱接伏旱,影响插秧,抽穗,灌浆.大部分为一熟中稻或晚稻,多以油菜--稻两熟为主.水稻垂直分布,海拔高地种粳稻,海拔低地种籼稻.稻瘟病,二化螟等为主要病虫害.粮食自给率低,30-50%县缺粮靠外调.今后,仍需强调增产稻谷.Ⅲ2.滇川高原岭谷单季稻两熟亚区,它是脱包抱滇中.年贫的基础.低热川道谷地应积极发展双季稻北,川西南,桂西北和黔中西部的162个县(市).区内大小"坝子"星罗棋布,垂直差异明显.下载可编辑.

  ....≥10℃积温3500-8000℃,籼稻安全生育期158-189天,粳稻178-187天;生长季日照1100-1500小时,降水530-1000毫米,冬春旱季长,限制了水稻复种.以蚕豆(小麦)--水稻两熟为主,冬水田占稻田中粳或早中粳类型1/3以上.稻田最高高度为海拔.稻瘟病,三化螟等为害较重2710米,也是世界稻田最高限.多为抗寒的.今后,在海拔1500米以下河谷地带积极发展.Ⅲ3.青藏高寒河,其中云南的中旬,但有增产潜,双季稻,在1200-2000米的谷地发展杂交稻为主的中籼稻并开发优质稻谷单季稻亚区适种水稻区域极小,稻田分布在有限的海拔低的河谷地带德钦和西藏东部的芒康力.,墨脱等7县,有水稻.由于生产条件差,水稻单产低而不稳我国北方稻区稻作面积常年只有Ⅳ.华北单季稻稻作区3千万亩,约占全国水稻播种面积的6%,以下仅作概括性的介绍.位于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关中平原以东,包括京,3%.本区有两个亚津,冀,鲁,豫和晋,陕,苏,皖的部分地区,共457个县(市).水稻面积仅占全国区:Ⅳ1.华北北部平原中早熟亚区稻安全生育期约.Ⅳ2.黄淮平原丘陵中晚熟亚区.≥10℃积温3500-4500℃.水130-140天.生长期间日照1200-1600小时,降水400-800毫米.冬春干旱,夏,黄淮区多为麦稻两熟.,多为籼稻.稻瘟Ⅴ.东北早熟单季秋雨多而集中.北部海河,京津稻区多为一季中熟粳稻病,二化螟等为害较重稻稻作区.今后,要发展节水种稻技术,对稻田实行综合治理位于辽东半岛和长城以北,大兴安岭以东,包括黑,吉全部和辽宁大部及内蒙古东3%.本区有两个亚区:Ⅴ1.黑吉平原河谷特早.水稻北部,共184个县(旗,市).水稻面积仅占全国的熟亚区;Ⅴ2.辽河沿海平原早熟亚区.≥10℃积温少于3500℃,北部地区常出现低温冷害安全生育期约100-120天.生长期间日照扩展很快.品种为特早熟或中1000-1300小时,降水300-600毫米.近几年来,水稻.今后,要加快三江平.Ⅵ.西北干燥区单季,迟熟早粳.稻瘟病和稻潜叶蝇等危害较多,推广节水种稻技术原建设,继续扩大水田,完善寒地稻作新技术体系稻稻作区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祁连山与青藏高原以北.水稻面积仅占全国的0.5%..银川平原,河套平原,天山南北本区有三个亚区:Ⅵ1.北疆盆地早盆地的边缘地带是主要稻区.下载可编辑.

  ....熟亚区;Ⅵ2.南疆盆地中熟亚区;Ⅵ3.甘宁晋蒙高原早中熟亚区.≥10℃积温2000-5400℃.水稻.安全生育期100-120天.生长期间日照1400-1600小时,降水30-350毫米.种稻完全依靠灌溉基本为一年一熟的早,中熟耐旱粳稻,产量较高.稻瘟病和水蝇蛆为害较重,增施农家肥料,改造中低产田..旱,沙,碱是三大障碍.要推行节水种稻技术我国水稻集中产区主要在北方散区。,即秦岭—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这里主要属于单季粳稻分我国北方水稻分散产区的播种面积占全国稻谷总播种面积的的特点。5%左右。具有大分散、小集中具体地说,主要分布在以下三个水源较充足的地区:1、东北地区水稻主要集中在吉林的延吉、松花江和辽河沿岸;2、华北主要集中于河北、山东、河南三省及安徽北部的河流两岸及低洼地区;3、西北主要分布在汾渭平原、河套平原、银川平原和河西走廊、新疆的一些绿洲地区。北方分散产区的水稻以一季粳稻为主,稻米质量较好。.下载可编辑.

  ....南方是我国的水稻集中产区积占全国的95%左右。,分布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大地区,水稻面按地区差异,又可分为三个区:①华南双季籼稻区热带和亚热带湿润区。包括南岭以南的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和台湾等五省区。该区属于,水、热资源丰富,生长期长,复种指数大,是我国以籼稻为主的双。季稻产区。海南等低纬度地区有三季稻的栽培②长江流域单、双季稻区。包括南岭以北、秦岭—淮河以南的江苏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上海等省市和豫南、浙江、安徽、江西、,热量比较、陕南等地区。该区地处亚热带丰富,土壤肥沃,降水丰沛,河网湖泊密布,灌溉方便,历年来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2/3左右,是我国最大的水稻产区。该区以长江三角洲、里下河平原、皖中平原、鄱。长江阳湖平原、赣中丘陵、洞庭湖平原、湘中丘陵、江汉平原以及成都平原等最为集中以南地区大多种植双季稻均有分布。,长江以北地区大多实行单季稻与其他农作物轮作。籼稻和粳稻③云贵高原水稻区。本区地形复杂,气候垂直变化显著,1500米左右地区是粳,水稻品种也有垂直分布的特点,海拔2000米左右地区多种植籼稻籼稻。本区以单季为主。、籼稻交错区,1200米以下种植水稻在全国种植普遍.下载可编辑.,可结合各地的种植制度来确定其种植和收获季节。如东北地区,一

  ....年一熟,则是春种秋收;长江中下游地区一年两熟,有的田地是种双季稻(即一块地中一(一般是5。1前插完秧苗,8。1前抢收早),晚稻是夏种秋收(11月初收年种两次水稻),双季稻中,早稻是春种夏收稻,抢插晚稻,故将7月下旬至8月上旬这段时间称为双抢完)。还有一种是稻麦连种,即当地的冬小麦收获后再种水稻,则这种水稻是夏种秋收(它收获不久再种小麦或油菜)。一般考试只考双季稻。在南方有些地区三季水稻。东北为一年一季水稻播种时间约为每年的7,8月份东北的亚寒带气候是主要原因华北等地区一年两季南方部分地区一年三季东北水稻生长时间长,腐殖质土壤营养丰富,所以东北可产出优质大米,量最好的.下载可编辑.(如海南)可种是我国稻米中质

篇四:全国各省水稻种植面积排名

  

  中国水稻种植面积

  袁隆平领衔的超级杂交稻项目从2000年第一期目标的亩产700公斤、2021年第二期的亩产800公斤、2021年第三期亩产926.6公斤,到2021年的第四期亩产1026.70公斤,杂交水稻育种研究在14年里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四连跳”。目前,袁隆平及其团队正在开展第五期超级稻研究,“我们将向每公顷16吨攻关,一直攻关到20吨”。

  我国现在水稻种植分布区域以南方为主,水稻生产越来越向优势区域集中。近年来,我国水稻生产逐步向长江中下游和黑龙江水稻产区集中。目前南方稻区约占我国水稻播种面积的94%,其中长江流域水稻面积已占全国的65.7%,北方稻作面积约占全国的6%。以2021年为例,水稻播种面积和产量较大的省份有湖南、江西、广西、广东、四川、安徽、江苏、湖北、浙江、福建、云南等12个省

  区,其播种面积和产量占全国的85%左右。分品种来看,早稻生产共有13个省,全部分布在南方,其中湖南、广西、江西、广东等4省区播种面积占全国的75以上;中稻及一季稻生产分布在除广东、海南和青海以外的全国各地,其中四川、江苏、黑龙江、安徽、湖北、云南、湖南、重庆等8省市播种面积占全国的70%以上;晚稻生产分布在南方15个省,与早稻分布相近。

  我国的稻谷在生产上大体土可划分为南北两大稻区:按秦岭一淮河一线分界,长江流域的主要省市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湖南、湖北、江西、四川及贵州、云南、广东、广西、福建等省市自治区,以及陕西和河南南部为中国南方稻区,以种植籼稻为主,籼粳并存;北京、天津、山西、内蒙古、山东、河南中部和北部、黑龙江、吉林、辽宁、陕西中部和北部、宁夏、甘肃、新疆等省市自治区为中国北方稻区,基本上种植粳稻。南方稻区是中国水稻生产的主要生产地区,2000-2021年,播种面积在全国前8位的湖南、江西、广西、广东、四川、安徽、江苏、湖北均为南方稻区,其播种面积占全国的67.92%.其产量占全国的68.02%。

  1籼稻的种植分布

  目前籼稻主要分布于中国南方16个省市、区,即海南、广东、广西、湖南、湖北、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福建、江西、浙江、江苏、安徽、陕西和河南。其中四川、重庆、江西、广西、广东、福建和海南水稻种植基本上全部是籼稻,按面积计,湖北水稻87%以上、安徽70%以上、贵州92%以上、河南75%以上均为籼稻,浙江约65%、云南32%、江苏17%的水稻为籼稻。按照2000-2021年各省区籼米产量进行统计,湖南、四川、江西和湖北四个省份生产出全国50%以上的籼米。

  2粳稻的种植分布

  粳稻主要分布于东北粳稻生产区、华北粳稻生产区、西北粳稻生产区、长江中下游粳稻生产区和西南云贵高纬度粳稻生产区。包含东北三省、内蒙、华北、西北除青海外及湖北、安徽、江苏、上海、浙江和云南等省市。按照2000-2021年各省区籼米产量进行统计,江苏和黑龙江两个省份生产出全国48.8%的粳米。

  我国常年稻谷种植面积为2680-3000万hm2。稻谷是中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播种面积、总产和单产均居粮食作物首位。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稻总产占粮食总产比例呈下降趋势,由1980年的43.05%下降到2021年的37.31%。

  1980年后,中国水稻总产呈现阶段性的变化特征。1980-1984年为第一个快速发展阶段,水稻产量由1980年的年均增长达到959万吨;

  1985-1994年为缓慢发展阶段,年均增长只有82万吨;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篇五:全国各省水稻种植面积排名

  

  四川省各地市(州)县(市、区)水稻种植面积

  单位:亩辖区县(市、区)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新都区温江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水稻2447586597551357489522897154106300071948137202364394057383534094166881876843401292270162635261564381654733349466339751202409633014856037291045250512245202048402703881331855664454751103002972599802210245成都市都江堰市彭州市邛崃市崇州市金堂县双流县郫县大邑县蒲江县新津县合计自流井区贡井区大安区自贡市沿滩区荣县富顺县合计江阳区纳溪区龙马潭区泸县合江县叙永县古蔺县合计泸州市

  四川省各地市(州)县(市、区)水稻种植面积

  单位:亩辖区县(市、区)旌阳区中江县罗江县水稻2613553804441660363868972913613781061864199109125219780344490378420345150125921618501727253525174765711970021134103841222453003553053855094592360581119311430358245315015240002130584180064265107209987108435178788德阳市广汉市什邡市绵竹市合计涪城区游仙区江油市三台县安具平武县梓潼县盐亭县北川羌族自治县合计元坝区朝天区旺苍县青川县剑阁县苍溪县市中区合计市中区东兴区资中县隆昌县戚远县合计船山区安居区蓬溪县大英县射洪县绵阳市广元市内江市遂宁市

  四川省各地市(州)县(市、区)水稻种植面积

  单位:亩辖区县(市、区)合计市中区五通桥区沙湾区金口河区键为县井研县夹江县沐川县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峨眉山市合计顺庆区高坪区嘉陵区南部县仪陇县西充县蓬安具营山县阆中市合计东坡区仁寿县彭山县水稻842381194568106608633031022299132229125177291109101141753663313589613668549690016000522242029182533406519630524165037300524922521654005791175908751814641722691119361138121749473253843514185207225300063247920208290乐山市南充市眉山市洪雅具丹棱县青神县合计翠屏区宜宾县南溪县江安县长宁县宜宾市高县

  四川省各地市(州)县(市、区)水稻种植面积

  单位:亩宜宾市辖区县(市、区)珙县筠连县兴文县屏山县合计广安区岳池县武胜县邻水县华蓥县合计通川区达县宣汉县开江县大竹县渠县万源市合计雨城区芦山县名山县天全县水稻1185779130519231593835222755850245556040030261035254593420181143058968580020489420221250486000514155178100252791388200350821124105625351252651283724190704525034653452506952316453198001267485285000639615259500广安市达州市雅安市荥经县宝兴县汉源县石棉县合计巴州区通江区巴中市南江县平昌县合计雁江区安岳县资阳市乐至县

  四川省各地市(州)县(市、区)水稻种植面积

  单位:亩资阳市辖区县(市、区)简阳市合计汶川县九寨沟红原县若尔盖县理具茂县松潘县金川县小金县黑水县马尔康县壤塘县阿坝县合计康定县丹巴县炉霍县九龙县甘孜县雅江县新龙县道孚具白玉县水稻370995155511095126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221887甘孜州理塘具德格县乡城县石渠县稻城县色达县巴塘县泸定县得荣县合计西昌市76793126926792四川省各地市(州)县(市、区)水稻种植面积

  单位:亩辖区县(市、区)木里县盐源县德昌县会理县会东县宁南县普格县布拖县金阳县昭觉县喜德县冕宁县越西县甘洛县美姑县雷波县合计东区西区仁和区米易县盐边县合计总合计水稻42007800083810145140730303606429040518982471803116000123979370351753145002854710210351200186057525820204740019000529810580凉山彝族自治州攀枝花市

篇六:全国各省水稻种植面积排名

  

  全国水稻种?植区域分布?

  中国稻区辽?阔,南至海南省?,北至黑龙江?省,东至台湾省?,西达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低如东南沿?海的潮田,高至西南云?贵高原海拔?2000多?米的山区,都有栽培。但主要稻区?分部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主要在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东南丘陵、云贵高原、四川盆地等?等),并以栽培籼?稻为主,而在此以北?则以粳稻为?主。在此线以南?,太湖流域多?种粳稻,云贵高原海?拔较高之处?宜种粳稻。按省统计,除青海省外?,其余各省均?有水稻栽培?。

  1、华南双季稻?稻作区。包括闽、粤、桂、滇的南部以?及台湾省、海南省和南?海诸岛全部?。该区水稻面?积占全国的?18%。

  2、华中双季稻?稻作区。包括苏、沪、浙、皖、赣、湘、颚、川8省(市)的全部或大?部和陕、豫两省南部?,是我国最大?的稻作区,占全国水稻?面积的68?%。

  3、西南高原单?双季稻稻作?区。地处云南和?青藏高原,共319个?县(市)。改区水稻面?积占全国的?8%。

  4、华北单季稻?稻作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关中平原移?动,包括京、津、冀、鲁、豫和晋、陕、苏、皖的部分地?区,工457个?县(市)。该区水稻面?积仅占全国?的3%。

  5、东北早熟单?季稻稻作区?。

  6、西北干燥区?单季稻稻作?区。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祁连山与青?藏高原以北?。银川平原、河套平原、天山南北盆?地的边缘地?带是主要稻?区。该区水稻面?积仅占全国?的0.5%。

  据调查统计?表明,2008年?,水稻种植面?积大约达到?4.3亿亩,总产约1.89亿吨。

篇七:全国各省水稻种植面积排名

  

  段斌等:信阳地区粳稻晚播气候资源利用率分析 中固蒂米2016,22(6):42—45

  Analysis of Climate Resources Utilization Efifciency of Late Sowing Japonica Rice in Xinyang Area DUAN Bin,SONG Shizhi,HE Shijie,LI

  Huilong,SONG Xiaohua,ZHEN Caihong (Xiny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Xinyang,Henan 464000,China;1st author:.dumab@163.com)

  Abstract:Based on global solar radiation,daily average temperatures and rainfall in rice growth period during the past 30 years (1981—2010)in Xinyang City,the yield of 7 500 kg/hm2,using the predecessors research climate resource utilization analysis

  method,the climate resource utilization were calculated after delayed sowing of

  japonica ric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solar energy increased by O.03 percentage point.th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thermal energy increased by 1.74%,and the utilization efifciency of

  precipitation increased by 10.85%after

  delayed sowing ofjaponica irce in Xinyang City.

  Key words:japonica iree;late sowing;climate resource utilization efifciency;Xinyang City ?—+一“+一+”+-+一+-+-+-+-—+一?

  ?综合信息?

  2014年全国及各省(市、区)粮食及水稻播种面积和产量 北京 12.o2 63.9 5

  320 O-o2 0.1 6943

  0.O2 O.1

  6943 天津 34.58 176.0 5088 1.46

  12.1

  7414 1.46

  12.1

  7414 河北 633.2O 3 360.2

  5 307 8.48 54.2 6 383

  8.48 54-2 6383 山西 328.64 1 330.8

  4049 0.o9 0.6 6 889 0.09 0.6 6 889 内蒙古 565.10 2 753.0 4 872 7.81

  52.4 6 704 7.81

  52.4 6704

  辽宁 323.51

  1 753.9 5421

  56.21

  451.5 8032 56.21

  451.5 8 o32 吉林 50o.07 3 532.8

  7O65 74.71

  587.6 7 866 74.71

  587.6 7 866 黑龙江 1169.64 6 242.2 5 337 3加.55 2 251.0 7 023

  3加.55 2 251.0 7 023 上海 16.49 112.5 6 826 9.84 84.1 8 544

  9.84 84.1

  8 544

  江苏 537.61

  3490.6 6493 227.17 1

  912.0 8 417

  227.17 l 912.0 8417 浙江 126.68 757.4 5

  979 82.42 59o.1

  7160 l1.64 71.5 614

  58.77 444.0 7 555 12.O1

  74.6 6 2ll

  安徽 662.89 3 415.8 5153 221.73 1

  394.6 6 289 22.53

  128.3 5 693 175.35

  1137.3 6486 23.85 l29.0 5408 福建 l19.77 667.0 5 569 80.45 497.1

  6l79

  l8.92

  I13.9 6020 30.66 194.1

  6 333 30.87 189.0 6122 江西 369.73 2143.5 5

  797 333.95 2 025.2 6 064 139.46 820.1

  5 881

  39.45 272.5 6907 155.40

  932.6 6015 山东 744.00 4 596.6 6178 12.24 101.0 8 252 12.24 101.0 8 252 河南 1

  020.98 5 772.3

  5 654 46.97 528.6 8136 46.97 528.6 8136 湖北 437.04 2 584.2 5

  913 214.04

  l

  729.5 8067 41.24

  238.7 5 787 125.86 1167.9 9 279 47.29 322.9 6 828 湖南 497.51

  3001.3 6 033 412.07 2634.0 6392

  145.33 854.8 5 882 ll7.37

  816.5 6957 l49.38 962.7 6445 广东 250.70 l 357.3

  5414 189.33 1

  o91.6 5 766 8932 523.2 5 857 O.00 l0o.O1

  568.5 5 684 广西 3o6.77 1 534.4 5

  002 202.62 l166.1

  5 755 91.76 543-3 5 921

  l4.89 97.5 6 549 95.97 525.3 5 473 海南 39.40 186.6 4 736 31.22 155.4 4979 1433 81.O 5 65O 0.0o 16.89 74.5 4410 重庆 224.25 l 144.5 5 104

  68.97 503.2 7 296 68.97 503.2 7 296 四 I

  466.74 3 374.9 5 218 199.18 l

  526.5 7 664 0.o8

  0.4 5 00o 199.10 1 526.1

  7 665 贵州 313.84 1138.5 3 628 68.2O 043.2 5 913

  68.2O 403-2

  5 913 云南 45O.82 l 860.7 4127 114.47 666.1

  5 819 4.89 26.1

  5 337 105.82 623.1

  5 888 3.76 16.9 4495 西藏 17.46

  98.0 

推荐访问:全国各省水稻种植面积排名 水稻 种植 全国各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