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洁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高三政治选修一单元同步练习题(全文)

发布时间:2023-05-15 18:25:05 来源:网友投稿

正如你现在根据自己的爱好想确定某个专业领域的研究,就可以查阅资料哪个心仪的大学有这样的专业,再查阅该大学近几年的录取分数线,那就应该你现在就读的学校历年升学情况,估算出应该在年级的排名,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三政治选修一单元同步练习题(全文),供大家参考。

高三政治选修一单元同步练习题(全文)

  【导语】正如你现在根据自己的爱好想确定某个专业领域的研究,就可以查阅资料哪个心仪的大学有这样的专业,再查阅该大学近几年的录取分数线,那就应该你现在就读的学校历年升学情况,估算出应该在年级的排名,这就是你现阶段的目标,并争取实现。高三频道为你准备了以下文章,在浩瀚的学海里,助你一臂之力!
  

【篇一】

  
  1.某些专家学者为了物质利益,已经几乎完全沦落为房地产商的代言机了。作为漫画中的经济活动参与者,应该

  A.意识到自己是“经济人”

  B.遵守诚实守信的市场戒律

  C.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消费观

  D.通过失信惩戒制度治理“潜规则”

  2.需求的发展加速了4G时代的到来。2011年2月召开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印度、日本、美国、欧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宣布,将采用我国主导完成的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建设4G商用网络。据预测,到2015年,全球4G产业规模将达到1510亿美元,4G用户将达到9000万户。上述材料说明

  ①建设4G商业网络需要企业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②新的消费需要将促进移动通信产业的升级和成长

  ③技术在全球范围内流动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④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能够扩大世界市场份额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经济活动应该自觉地遵循和利用价值规律。根据下图,下列属于生产者自觉遵循和运用价值规律的是

  ①跟着价格走,在A处扩大生产规模,在B处缩小生产规模

  ②无论是在A处还是在B处,均需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

  ③在B处立即停止该商品的生产,转产其他产品

  ④在B处更要降低成本,维持生存,以便在价格上升时占据主动地位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4.某寄宿学校食堂给师生提供一次性餐具。对此,有进餐的学生发表评论。甲:“早该取消的,因为一天的碗筷钱就花我一块多!”乙:“这样有什么不好?吃完走人,方便快捷!”丙:“是该取消,绿色消费是世界潮流、大势所趋!”对此的评述正确的是

  A.甲坚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的原则,是理智的消费

  B.乙显示出求实主导的消费心理,这种消费无可厚非

  C.丙虽倡导环保,但从众消费不可取

  D.食堂管理者应注重消费的可持续性

  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外贸总额已跃居世界第一位。目前,中国已成为日本、韩国、东盟、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第一大贸易伙伴。读下表并回答题。

  注:多年来,我国保持较大外贸顺差,一方面,由此增加的外汇储备贬值压力不断增大;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国际贸易摩擦。

  5.上述材料说明2010年我国

  ①进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

  ②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成绩明显

  ③民营企业机制灵活,在技术等方面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

  ④外贸的增长对世界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6.纵观世界经济史,“出口状元”往往会招致更多的贸易壁垒。2011年10月3日,美国参议院通过提案逼迫人民币加速升值,我国政府对此坚决反对,呼吁美方摒弃保护主义,不要把经贸问题政治化。这表明

  ①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发展中国家任人宰割

  ②增加进口有助于消除贸易壁垒

  ③汇率对世界经济贸易有重要影响

  ④我国政府坚持独立自主,维护国家利益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7.漫画《城管,别牛》启示政府相关部门

  ①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②要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

  ③要公正执法、文明执法

  ④要加强执法监督,提高立法质量

  A.①③B.①④

  C.②④D.②③

  8.某同学在上学途中发现街道中间隔离护栏预留的行人横穿马路的缺口太少且间隔太长,给行人横过马路带来极大不便。该同学准备以“城市隔离护栏设置应人性化”为题对有关部门提出建议。他可以通过,以形式反映此问题。

  ①街道居委会民主管理②人大代表民主监督

  ③交通管理部门民主监督④政协参与议政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9.2011年9月10日前夕,某县一些教师向媒体反映:自己的365元工资被教育局慈善捐助了,且不知民政部门是如何使用“被捐款”的。对这些教师的行为认识正确的是

  ①有利于推进政府依法执政

  ②有利于监督政府权力的行使

  ③公民应增强自觉履行义务的意识

  ④公民权利意识在不断增强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②④

  10.2011年9月6日,胡锦涛出席首届亚太经合组织林业部长级会议时强调,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应该深化合作、携手共进,让森林永远造福人类,为亚太和世界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胡锦涛主席之所以这样强调,是因为

  ①亚太各国在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方面具有共同的利益

  ②生态问题是影响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

  ③保护森林是亚太各国的根本利益所在

  ④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有利于推动亚太地区经济的绿色发展

  A.③④B.①②C.①④D.②③

  11.文化重建是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重要内容。三年来,当地政府积极恢复都江堰古建筑群等一批文化遗产,重视培养羌绣、羌笛演奏等传统艺术的新传人,鼓励编排《羌魂》等原生态歌舞作品。灾后恢复重建之所以重视继承传统文化是因为

  ①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

  ②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③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2.2011年10月13日下午5时30分,在佛山南海黄岐的广佛五金城里,两岁小女孩悦悦化名在路上被一辆面包车撞倒和碾轧。而之后将近7分钟时间,还有呼吸的悦悦一直孤零零地躺在路边,18个路人先后经过,但都当没看见,其间悦悦又被一辆货车碾轧过去。最终悦悦被第19名路人抱到路边,随后被送往医院急救。这名路人是一名捡破烂的阿姨。对小女孩被撞一事,社会上议论纷纷,有不少人频频感叹道德滑坡、世风日下。对此有人批评指出:“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燃蜡烛。”这句话启示我们

  A.要提高道德认识B.要遵守道德准则

  C.要重视道德实践D.要加强道德监管
  

【篇二】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长鞭呀,那个一呀甩呀,啪啪地响哎,……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这是过去的一首老歌的歌词,它反映了农民满怀豪情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心情。你知道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在

  A.社会主义经济居主导地位后

  B.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公布之后

  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编制

  解析: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经济居主导地位,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故选C项。

  答案:C

  2.“一五”计划的完成,奠定了我国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这主要是指

  A.加强西部地区交通建设

  B.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C.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D.实现了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解析:“一五”计划是新中国第一个发展国民经济的中长期计划,其指导方针是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1957年,“一五”计划的完成,为我国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答案:C

  3.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的建成投产,表明

  A.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的初步奠定

  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取得成效

  C.提前完成了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的任务

  D.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完成

  解析: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等建成投产,是一五计划的成果,开始改变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故选A项。B、D两项与此无关,排除。C项中还包括三大改造,但材料中未涉及。

  答案:A

  4.1952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49%。这主要是由于

  A.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B.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

  C.没收官僚资本D.农业集体化道路的起步

  解析: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农民获得了土地,大大提高了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A发生于1949年,D发生于1953年,都与“1952年”不符。C属于工业,与粮食产量无关。

  答案:B

  5.有学者认为,改革开放前新中国经济发展仅有两种典型发展战略模式,即一五建设模式和“大跃进”模式,前者的实质是

  A.坚持工业和农业同时并举

  B.经济战略是全面跃进

  C.注重市场机制

  D.借鉴苏联经验,优先发展重工业

  解析:全面跃进是“大跃进”模式,排除B;当时的中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排除C;在一五建设时,也进行了对农业的改造,因此是坚持工业和农业同时并举。

  答案:A

  6.新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实现了“和平过渡”。这里的“和平过渡”是指

  A.工商业资本家由剥削者向劳动者的过渡

  B.工商业由初级社向高级社的过渡

  C.工商业公私合营向全行业公私合营的过渡

  D.工商业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

  解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指的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和平过渡”即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故选D项。

  答案:D

  7.图一至图三是按时间顺序反映某一时段中国工业经济成分的变化情况以工业总产值为100,不包括手工业,判断其反映的时段是

  A.1927~1949年B.1950~1956年

  C.1956~1978年D.1979~1999年

  解析:从三个图中看出社会主义工业成分不断增加,说明的是建国后我国进行的三大改造。

  答案:B

  8.1958年一些农村吹哨上工,农民听到后,“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这一顺口溜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农村的生产关系中已经出现了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

  B.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这是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形式

  D.经济建设的速度超越了客观规律

  解析:题目中材料反映了人们对生产劳动的积极性不高,主要是由于过于超前的生产关系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相适应。B、C两项都是对材料的高度肯定;D项与题意无关。

  答案:A

  9.“奇唱歌来怪唱歌,养个肥猪千斤还要多。脑壳谷箩大,宰了一个当三个。三尺锅子煮不下,六尺锅子煮半个。”这首歌谣体现哪个时期的特色

  A.大跃进时期B.农业合作化时期

  C.*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

  解析:从“养个肥猪千斤还要多”等信息可以判断是大跃进时期,浮夸风盛行。

  答案:A

  10.1959年某部门根据历年全国工业生产统计数据制订了下表。从下表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工业生产取得巨大成就

  B.工业生产基础比较雄厚

  C.中国已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D.工业生产的增长率是最低增长率的近12倍

  解析:1953~1957年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这一时期我国进行以重工业为主要内容的工业化建设并取得巨大成就,1958年发动“大跃进”运动,但就工业而言也有了很大发展。

  答案:A

  11.“中央公布总路线,跳上快马坐火箭,新的纪录纷纷传,报喜锣鼓敲破天,原子时代搞建设,一天等于二十年。”这段文字出现的时期大约是

  A.建国后经济恢复时期B.“大跃进”时期

  C.“*”时期D.一五计划时期

  解析:材料中“坐火箭”、“一天等于二十年”等信息反映了急躁冒进的思想,故选B项。

  答案:B

  12.“先抓吃穿用;实现农轻重”,横批“综合平衡”。这是1962年周恩来总理在中央财经工作会议上的即兴对联。此对联是对当时党中央哪一国民经济建设方针的注解

  A.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

  B.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C.人民公社化和“大跃进”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解析:1958年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给中国经济造成巨大损失,对此,中央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故选D项。

  答案:D

  13.下表为“*”期间部分年份工农业总产值变化的情况,这些数据表明

  A.“*”开始后,经济开始出现回升

  B.“*”虽是政治动乱,但仍促进了经济发展

  C.在周恩来、邓小平主持工作期间,进行了全面整顿,取得了明显成就

  D.八字方针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

  解析:从表格中可以看出,1972年以后,工农业总产值逐步回升,而这正是周恩来、邓小平调整和整顿国民经济的时期。A、B两项明显错误;D项出现于1960年,皆排除。

  答案:C

  14.1962年到1965年国民经济逐渐恢复,在这一过程中城镇出现了集市贸易,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这一现象说明了

  A.中央已经纠正了“左”倾的指导思想

  B.中央开始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调整”在农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D.当时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

  解析:中苏关系恶化、自然灾害、“大跃进”等“左”倾错误造成当时农村的极度困难,1960年冬天实行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重点是调整农轻重的比例问题。材料中出现的现象即是“调整”所达到的效果,它促使国民经济逐渐得以恢复。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1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白城县岭下、胜利、建政三村阶级结构变动情况表单位:户

  雇户贫户中户富户新富农地主其他

  材料二1952年2月,中共中央在一份文件中指出:“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的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的工业原料,同时也能提高农民的购买力,使国家的工业品得到广大的市场,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

  ——依据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学系资料室:

  《农村政策文件选编》一

  材料三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现行农村政社合一的体制显然很不适应。宪法已明确规定在农村建立乡政府,政社必须相应分开。

  ——引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1983年

  请回答:

  1运用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反映的农村阶级结构发生变动的根本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1953年时的农村状况与国家工业化发展目标之间的矛盾。中国共产党如何解决这一矛盾的?

  3材料三中提到的“农村政社合一体制”具体指什么?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它为什么不适应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

  4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回答,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解析:第1问,材料一反映出农村阶级结构的变动是地主和富农消失了,而雇农和贫农的数量也大大减少了,结合时间来分析,发生这种变动的根本原因是新中国开展土地改革运动。第2问,从材料一可以看出,土改后农村仍然是分散的落后的小农经济,分散的落后的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家工业化发展的需要。第3问,材料三中提到的“农村政社合一的体制”具体是指人民公社体制。作为一种经济体制,它必须同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才能够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第4问,这是一道开放式问题,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阐明对我国建国以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认识即可;基本的启示就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必须适应并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答案:1土地改革。

  2小农经济经营分散,与国家工业化对商品粮和工业原料需求急剧增加之间的矛盾。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先后建立了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和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3人民公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而人民公社的经营管理过于集中,分配上平均主义严重,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4启示:必须实事求是,合乎经济规律,把握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必须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73年国民经济计划完成情况

  工农业总产值3967亿元比上年增长9.2%

  国家财政总收入809.7亿元比上年增长5.6%

  国民收入2318亿元比上年增长8.3%

  材料二1975年国民经济回升情况部分

  工农业工业农业

  总产值或收入4504亿元3219亿元1285亿元

  比上年增长11.9%15.1%4.6%

  材料三“*”十年,我国国民经济损失总计5000亿元,相当于建国30年全部建设投资的80%,超过建国30年全国固定资产的总和。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中各项数据上升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2结合材料指出,国民经济与政治局面存在怎样的关系?

  解析:本题以“*”中的国民经济为主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第1问要联系中共中央对“左”倾错误的纠正来分析。第2问要从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方面来理解分析。

  答案:1材料一:①九一三事件后,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提出整顿企业的措施,恢复被破坏的各种规章制度。②在农村,重申必须坚持按劳分配原则。

  材料二: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以铁路整顿为突破口,对交通运输、钢铁工业等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顿,国民经济开始复苏和发展。

  2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同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也要靠经济的持续发展才能持久保持

推荐访问:练习题 选修 单元 高三政治选修一单元同步练习题 高三政治选修一单元同步练习题 高一政治必修三第一单元测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政治选择题训练 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一单元PPT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