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洁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胸怀天下感悟(8篇)

发布时间:2022-11-23 09:40:03 来源:网友投稿

胸怀天下感悟(8篇)胸怀天下感悟  道德讲堂学习心得体会精选5篇  道德讲堂学习心得体会1目前正在开展的道德讲堂活动,给我们的心灵进行了一次道德的洗礼。道德一词由来已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胸怀天下感悟(8篇),供大家参考。

胸怀天下感悟(8篇)

篇一:胸怀天下感悟

  道德讲堂学习心得体会精选5篇

  道德讲堂学习心得体会1目前正在开展的道德讲堂活动,给我们的心灵进行了一次道德的洗礼。道德一词由来已久,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古代的著作中就出现了"道德"这个词语。"道"表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则;"德"表示对"道"认识之后,按照它的规则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当。从中国儒家的创始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开始,千百年来,人们就一直重视道德问题。道德是发展先进文化,构成人类文明,特别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我们通常讲的道德是指人们行为应遵循的原则和标准。道德的定义可以概括为: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向人们提出的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各种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这一概念说明,道德是以善恶为标准,调节人们之间和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道德总是扬善抑恶的。道德与法律不同,它是依据社会舆论、传统文化和生活习惯来判断一个人的品质,主要依靠人们自觉的内心观念来维持。

  "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人教身边人",刚才通过台上的黄显标和谢德浩两位"好人代表、道德模范代表"在道德讲堂与我们交流他们的先进事迹,我获益良多,在我的"榜样"词典里又多了像你们这些闪烁的名字,我们再一次以热烈的掌声送给他们。心情依然很激动,一股暖流仍在我心中涌动、翻腾,"身边好人、道德模范"来自基层,虽然平凡,但却有着一颗无私奉献、尽忠职守捍卫国家财产安全的高贵的心,我十分感动于你们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感动于你们对工作的一丝不苟、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在你们身上,我感受到了社会上洋溢着的那股道德力量,感受到了凡人善举的人性光辉的美。

  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无论是对个体还是整体的社会都是至关重要的,常言道:"人无德不立,业无德不兴,道德乃是君子立身处世之本"。曾经"小悦悦事件、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等一系列的事件,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更是掀起我们对道德、人性美的深刻反思,但此时此刻,我们又再次感受到了道德和人性美的浓厚氛围,那束重新闪耀的光芒依旧让我们相信道德尚在、人性美尚在。其实,人活在世上就应该尽力做一些有意义又能帮助到别人的事,作为大

  学生村官,更应该树立道德模范的作用,发扬好人好事的助人为乐精神,促进社会主义这种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

  高尚的道德并不非得做出惊天动地的事情,而往往在我们的日常行为中。我们播下一个动作,便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个习惯,便收获一个品格;道德已被人们放在心里的一个重要位置,时时刻刻在与文明交谈,千万不要把行为习惯看作小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每个人的举手投足之间都传递着丰富的信息,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道德讲堂学习心得体会2聆听了戴星光老师的道德讲座,内心感慨万千,情不自禁地对道德问题思索起来。

  道德是发展先进文化,构成人类文明,特别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我们通常讲的道德是指人们行为应遵循的原则和标准。道德的定义可以概括为: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向人们提出的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各种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这一概念说明,道德是以善恶为标准,调节人们之间和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道德总是扬善抑恶的.。道德与法律不同,它是依据社会舆论、传统文化和生活习惯来判断一个人的品质,主要依靠人们自觉的内心观念来维持。道德一词由来已久。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古代的著作中就出现了“道德”这个词语。“道”表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则;“德”表示对“道”认识之后,按照它的规则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当。从中国儒家的创始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开始,千百年来。人们就一直重视道德问题。

  我们播下一个动作,使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个习惯,使收获一个品格;文明已被人们放在心里的一个重要位置,时时刻刻在与文明交谈,千万不要把文明行为习惯看作小事。每个人的举手投足之间都传递着丰富的文明信息,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做文明学生,管住我们的口,不随地吐痰;管住我们的手,不乱扔垃圾;管住我们我们的脚,不践踏花草。一个人只要活的诚实,守信用,就等于有了

  一大笔财富。一个人要诚实,守信用,不贪图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人生最重要的是诚实,讲信用,这是比物质财富更加珍贵的财富。所以,我们要在生活中诚实、守信,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

  德国哲学家、天文学家康德说过:世上有两种东西,我们越是对它们加以深入地反复思考,就越是对它们充满无限的敬畏,那就是我们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文明是城市之魂,道德是立身之本。中华民族素有崇德向善的优良传统,人们崇尚道德、赞颂道德、践行道德。纵观中华民族的历史,五千年的中国可谓“道德之邦”。几千年前,道德的种子便撒在了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并生根发芽、抽枝吐叶,开出千姿百态的花。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这片道德文化底蕴丰饶的土地上更是孕育出“道德讲堂”的奇葩,且一朵忽先变,百花其后香,信仰道德、传承道德、践行道德在全社会蔚然成风。道德可以很小,一个温暖的眼神,一次真心的谦让,一抹淡淡的微笑和一场真诚的对白都可以使人们感到道德的存在。道德也可以很简单,简单到仅仅伸出友谊之手即可,简单到轻抬自己的双脚让稚嫩的小草免于践踏。道德也可以很大,可以胸怀天下,博爱万物;道德可能很难,难到你必须跨过沟沟坎坎,难到你以自己的生命换取他人的生命!人的一生中有一些道德超越了个人,是为了他人,为了集体而无私奉献,是为了国家为了民族而牺牲自我,甚至为了全人类的利益而献身。这是人生之大德,是我们应终生追求的目标。

  道德讲堂学习心得体会3为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进一步巩固文明单位的创建成果,近日,焦作市SS局举办了首期主题为“行孝道感亲恩”的“道德讲堂”。此次“道德讲堂”分为唱歌曲、学模范、诵经典、发善心、送吉祥五个环节。自己通过唱《公民道德歌》、观看洛阳监狱一级警督――王春来及聆听身边人――张慧孝敬老人的感人事迹、诵读“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秧。”等中华经典以及局长王国政作的《懂孝道念亲恩》主题宣讲等,使得自己感受颇深。人,从呱呱落地到长大成人,一路走来,风风雨雨几十年。为了自己的事业,为了家庭;也为了上孝敬父母,下抚养儿女,更为了让家人过上好日子,拼死拼活的干,辛辛苦苦一辈子。等儿女长大了父母也老了,也干不动了。父母为了儿女付出了自己一生的心血。当年的英俊少年和窈窕淑女,到如今都已变成了步履蹒跚、白发苍苍、多灾多难的老人。

  人老了最怕孤独,也最怕自己的儿女对自己不好,或被儿女遗弃,更怕自己生病卧床不起给儿女找麻烦。人老了都喜欢有一个和睦的家庭和对自己孝顺的儿女,和老有所养。其实父母对儿女的要求并不高,只要有一日三餐的粗茶淡饭,和有一个遮风避雨的港湾,以及儿女对自己的关心就够了。

  做儿女的能在父母健在的时候,经常回家看看,和父母说说心里话,为父母排忧解难,让父母衣食无忧,幸福地安度晚年;当父母疾病缠身,生活不能自理时,我们做儿女的能精心照料他们,不嫌弃父母脏,给他们洗洗涮涮是我们做儿女的应尽的责任,不要认为是一种负担而怕麻烦。这个时候也就是我们做儿女的对父母尽的最大的孝道,也是最好的行孝方式。

  儿女都是父母生父母养。当我们做儿女的衣食无忧,想想我们的父母,他们过的怎么样?对得起天对得起地,更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和父母,不是说在嘴上,而是要在行动上,让我们的爱和孝心伴随父母的每一天。

  我的感悟是:行孝,重在行,贵在恒。

  道德讲堂学习心得体会4下午,参加一个“道德讲堂”活动,深受启发。道德讲堂是中央文明委推广的__省常州市“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的惠民利民创新之举”。作为文明城市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__市率先在__的省级以上文明单位试行。这项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升全社会的公民文明素质,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

  这次活动按照市上的统一安排部署,借用__州的经验,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的方式,安排了本单位一位先进模范人物,通过“道德讲堂”这种形式,讲述自己经历的工作中很有创意的三个故事,以及工作中的教训,表明公务人员做人做事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他们还从市环卫处请来一位“__十大女杰”,讲述她在环卫工作一线的酸甜苦辣,以期对本单位干部职工一些启示和教育。下午尽管只用了一个多小时,但效果很

  好!

  退下来的老同志讲述的,都是他自己亲自经历的工作中的几件事,所以讲得很生动很有吸引力。我归纳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是肯动脑筋。在排污管带水过江敷设、体育馆异型结构吊装工作中,想方设法创新工艺提高效率,减少消耗降低成本。

  二、是敢于担当。重大活动供电上出了故障,主动承担责任保护干部;抗震救灾中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了灾后重建有序推进。

  三、是坚持原则。为了工作和整体利益,心底无私天地宽不怕得罪人,不管相对方官衔和来头,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四、是善于总结。经常以“树立大局观念、维护领导权威、团结协作为重”自律,不断完善提高自己。

  环卫工人虽然被誉为“城市美容师”,但真正愿意主动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并不多。环卫工人三班倒,早班每天早上四五点钟就上班,晚班要十一二点才能回家。成天跟垃圾打交道,保持城市的清洁卫生,人们是瞧不起又离不得。下午一位管着320多位环卫工人的大班长,讲述她搞好环卫工作的三点体会:

  一、是心态放平和,在人们肯定中感悟成就;

  二、是敬业放首位,在默默无闻中成就事业;

  三、是人本为核心,在相互关爱中展现凝聚力。

  道德范畴很宽泛,每个人所说的一句话所做的一件事,都可以折射出道德的影子;不同的岗位和职业也都肩负着不同的社会责任。我们每一位有责任感正义感的社会人,都要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积极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认真践行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使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尊老爱幼、助人为乐,夫妻和睦、勤俭持家等中华传统美德一代一代地发扬光大。大家都这样做了,个人素质就高了,文明城市就有了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整个中华民族也就有了希望。

  道德讲堂学习心得体会5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书记、各位朋友:

  大家,下午好!

  初夏时节,江海大地,生机盎然。江城五月,江海儿女,豪情满怀。很高兴,我们欢聚一堂,共同启动老干部"道德讲堂",感受道德的花香,重温仁爱的美德。道德讲堂是根据市文明委的统一部署,按照"以德育人、以文化人"的理念,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人教身边人"的形式,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风尚。

  在道德讲堂开讲之前,我首先向大家隆重介绍出席今天道德讲堂的领导和嘉宾,他们是: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叶晓平,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曹金海,市文明办综合联络处处长颜静,市级机关工委宣传处翟一余同志,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各位领导和嘉宾莅临指导!参加今天讲堂的还有市直企事业单位和部省属单位的老干部党支部书记以及市委老干部局的干部职工,谢谢大家的热情参与!

  毛泽东同志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我市一向以精神文明建设"南通现象"而著称。今天,在我们身边,又一位道德楷模深深感动着每一位江海儿女。她坚守共产党人的信仰,一辈子矢志不渝跟党走,一辈子为群众做好事,一辈子保持革命本色。她一生俭朴,却毅然捐出毕生百万积蓄,设立"姜美善、宋英"慈善基金,用于资助贫困党员和学生。她,就是通州区95岁高龄的老党员、离休干部宋英。宋英的凡人善举和崇高品德,感人至深,让人钦佩。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心声,那就是"以宋英为榜样,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这也正是我们今天"道德讲堂"的主题。

  今天的"道德讲堂"一共有这样五个环节:诵一段经典、看一部短片、讲一个故事、作一番点评、唱一首歌曲。下面我们就进入第一个环节:诵一段经典。

  毛泽东同志曾经教导我们: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段经典名言曾经指引我们老一辈革命者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建设无私奉献,不懈努力,更激励他们在离退休后,继续发挥各自的优势作用,为南通文明建设添砖加瓦。今天,我们重温这段经典,依然觉得意义非

  凡,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诵读。(请看大屏幕)…下面让我们一起进入讲堂的第二个环节:看一个短片。

  默默地奉献,慷慨地付出,宋英正是一个一辈子做好事的人,是一名高尚的、纯粹的共产党员,是一位当之无愧的"中国好人"。宋英式的老干部,是我们民族历经苦难而不断迎来辉煌的道德脊梁。短片给我们一次心灵的沐浴,精神的洗礼。毫无疑问,宋老的奉献一生,虽说平凡,但她的脚印却处处大写着人性的温情;捐献巨款,虽为壮举,但却是她信念坚守的必然选择。宋英捐献的是一百万元存款,更是储蓄了一辈子的大爱!这一切,彰显出一个真正共产党人的纯洁与无私,让我们感受到老人那质朴无华中的大爱无边,淡泊高远中的大善无垠!

  宋英的先进事迹得到了中央、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各级老干部党支部纷纷开展学习讨论宣传活动,市老干部革命传统教育团、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团也积极参与其中,组建宣讲队,广泛宣传宋英先进事迹。

  下面,进入第三个环节:有请教育团副秘书长、原市委党校副教授、副调研员董剑南为我们作"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守共产党人精神家园"专题辅导…谢谢董教授的专题辅导。

  大家都知道,我市正处在"奋力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阶段。光荣的使命呼唤我们勇担历史的责任,火热的时代给予我们实现自我的舞台。姜美善、宋?二老的高尚的品德节操、纯洁的党性坚守是我们行走在爱心奉献之路上的一盏明灯。身为南通儿女的我们,要学习、传承和发扬宋英同志高尚无私、克己奉公的思想境界,艰苦朴素、淡泊名利的革命本色,心系群众、扶贫济困的大爱情怀,时刻铭记人民公仆的神圣职责,在落实"八项工程"、实现"八个领先"中创先争优,努力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党的光辉业绩,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读了经典、看了短片、听了辅导,相信大家一定有许多感受、感想和感悟,下面我们就进入讲堂的第四个环节:作一番点评。

  首先请我们老同志谈一谈。有请市二中老干部党支部钱井泉书记谈一谈对

  宋英无私奉献善举的看法…谢谢钱书记。

  再请一位。有请通大退休第三支部李洪荣书记谈一谈自己的感想…谢谢李书记。

  下面,我们年轻同志也谈一谈。请我局市直处副处长王磐新谈一谈学习宋英事迹的心得体会…,刚才,两位老书记和王处长的发言,虽简短质朴,但道出了我们共同的心声。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现场点评就进行到这里,很多老同志未能参加交流,过后可以通过支部讨论、网站论坛、书面交流等多种形式畅谈所思、所想、所悟。

  为了使"道德讲堂"深入、广泛、持久地开展下去,我局专门成立了由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曹金海担任组长的道德讲堂领导小组。曹部长对此项工作非常重视,并作出专门部署。下面有请曹部长讲话。大家欢迎。谢谢曹部长精彩的讲话,我局开办"道德讲堂",得到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的关心、重视和指导,今天叶部长从百忙中抽出时间亲临讲堂并现场指导。下面有请叶部长讲话。掌声欢迎。谢谢叶部长热情洋溢的讲话。

  洗涤心灵,感悟道德,从而践行道德,这是我们开设道德讲堂的根本宗旨。"积小善为大善,积小德为大德",我们真诚地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向刚才两位领导所提出的,成为道德的传播者、践行者和受益者,同时勇当道德建设的宣传者、推动者和引领者,为我市建设更高水平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再作新贡献。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讲堂的最后一个环节:唱一首歌曲。

  有请老教师合唱团心灵之约组合为大家献上道德讲堂主题歌《心灵之约》。接下来请欣赏《爱的奉献》。有请全体起立!让我们一起用激扬的歌声、澎湃的热情和积极的行动,唱响我们心中的爱!让我们齐唱:《爱的奉献》。各位老领导、老同志,让我们携起手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我们坚信:只要人人都付出一点爱,世界就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

  美德似碑,默然耸立,感召他人;

  美德若冰,高洁无暇,净化心灵;

  美德如巢,筑在人心,情暖万家!

  今天,"道德讲堂"的启动是文明的传承,是爱心的接力。愿道德清风时时吹拂,净化我们的心灵,升华我们的境界。"存好心,做好事,当好人,有好报",让我们共同祝愿:厚德善行,吉祥相伴!

  各位领导、各位书记、同志们,今天的道德讲堂到此结束,再次谢谢大家!

篇二:胸怀天下感悟

  高中生爱国演讲稿汇编:身在校园,胸怀天下

  一、《丧钟为谁而鸣》

  高2019届1班

  喻馨瑶

  今年是卢沟桥事变八十周年,八十年前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的第一枪在卢沟桥畔打响,此后日军在中国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八十年过去了,沧海桑田,但是被践踏的中国冤魂的哀嚎仍然萦绕在这段屈辱的历史中不能散去,他们向华夏子孙控诉着,向世界人民控诉着,那滴着血的屠刀,那冒着烟的枪口,那罪恶的战争……

  战争是罪恶的,是永远没有正义与不正义之分的!无论是在南京大屠杀中被蹂躏的30万同胞,还是在广岛、长崎的两颗原子弹爆炸时支离破碎的千千万万个日本普通家庭,无论是在利比亚战争中失去家园苦苦挣扎的人们,还是伊拉克战争中失去父母目光呆滞的儿童——他们都在告诉我们:当和平之鸽被无情地杀害,当战争的号角被急促地吹响,当死亡的丧钟被沉默地敲响,哪里还有什么正义不正义,只有漫天的炮火,流淌的献血,遍地的尸体;只有不可估量的痛苦与灾难!

  死亡的丧钟究竟为谁而鸣?这丧钟为在战争中苦苦挣扎的人民而鸣;为在战争中支离破碎的家庭而鸣;为在战争中不复存在的国家而鸣,也为那些残忍的军国主义者、帝国主义者而鸣!

  同学们,和平才是永恒的话题。当硝烟不再弥漫,当献血不再流淌,当死亡丧钟不再鸣响,当战争永远地我们离去,当鸽子飞上美丽的蓝天,当笑容浮现在每个人的脸上,当鲜花开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我们方能长长的出一口气——和平的歌声将响彻世界!

  二、《中国信心》

  高2019届1班

  唐浩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而且是其中唯一一个文明从未中断的,称为文化强国毫不为过。过去五年年均GDP增速7.2%,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供给侧改革不断深入,逐渐向世界展示一个真正的经济强国形象。我们应该昂起头让世界看到一个自信的,崭新的中国。

  在日本产品制造业接连爆出丑闻,神钢等企业材料出现严重不合格现象的同时,无数中国人仍然奉各种日产为潮流前沿。诚然,中国产品的质量和设计可能还有待提高,但这种盲目推崇只能表现出对国家的不自信。

  回顾历史,唐宋元明甚至更早的朝代,中国推动着历史的齿轮。但是群雄逐鹿,你方唱罢我登场。19世纪,悲剧从海上而来,一次次海战的失败摧残着中国人的信心。开始我们败在远方的英美手里,败在英国和法国手里。但是最后又败在我们原来一个小徒弟日本的手里——甲午海战。至此,中华文化自信崩溃。当时英国德国法国的一些学者写书,说“这么大的一个赔款,如果落在任何一个富裕民族的头上,叫谁赔,谁也将贫困得万劫不复!"但这更应该成为我们自信的资本,一百多年后今天,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没有万劫不复,我们的外汇储备现在是全球第一!

  每次想到这里,我都会忍不住动容,中华民族实在是饱经风霜……但中华文明确确实实走过来了。在灾难的时候,这个民族一定有一种临危意识;在灾难的时候,这个民族他有一种历史的光荣被调动起来。这种光荣来自于5000年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信心。这种信心,是艰苦奋斗,是自强不息,是修己慎独,是心怀天下。这种信心让我们革故鼎新,与时

  俱进,让我们学会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回顾过去,今年卢沟桥事变80周年,80年前的一幕幕仿佛就在昨天被无数人提起。着眼当下,中国正越来越靠近世界中心。展望未来,中国必将屹立不倒,繁荣昌盛。请大家对这个由无数先烈血液染红过的国家,这个用无数为国捐躯的英雄证明它不可侵犯的国家,这个正走在日益富强道路上的国家,保留最真诚的敬意与信心!

  三、《沐浴国学清辉

  弘扬传统文化》

  高2019届2班

  余禹菲

  罗曼罗兰曾说过:“一个民族的政治生活只是它生命的浮面;为了探索它内在的生命——它的各种行动的源泉——我们必须通过它的文学、哲学和艺术而深入它的灵魂,因为这里反映了它人民的种种思想、热情和理想。”

  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文明历史,一个又一个伟大智者的思想凝结成了无数国学经典。这些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博大智慧和美好情感的结晶,其价值历久而弥新。

  为什么要读国学经典?

  首先,从文化传承与发展角度讲,我们作为现代人,不能不熟知传统;作为一个中国人,更不能不了解国学。《诗经》中先民们的往来酬唱,那些咏之于江边白露、吟之于月下乔木的诗句,展示了黄河流域的平和、安详与先民们的朴实敦厚;《楚辞》中那些感情奔放,想象奇特的诗篇,至今读来屈原对祖国的深厚情感仍能深深浸润我们的心田;《论语》中“君子”所强调的社会价值与精神固守千百年来熔铸着中国的脊梁、中国的精神;唐诗中的四时吟唱、送别怀友、田园野趣、报国热血、天涯羁旅、凭栏吊古将幽深的思念、真挚的倾听、豪迈地想象,凝聚、沉淀在唐诗的意韵中;宋词则集抑扬顿挫的音韵、长短不齐的句式和真切感人的性情于一体,让曲折深藏的情感在吟咏间打动着我们的心弦。这些国学经典是有灵魂的,是有境界的。虽然国学经典浩如烟海,终其一生都难通万一,但是国学经典所蕴藏的深刻文化,能不断增加我们的精神高度,使我们对人生、对审美有着更加深刻的感悟与体会。

  其次,国学经典对于人格精神的塑造,道德素质的培养也有重要意义,是数千年来中国人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高度总结,是中国人信仰的天空和大地。中国的传统文化,大致有四个层次,即个人道德素质的全面养成、人

  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其核心是崇尚“和谐”。这既是一种哲学原则,也是一种社会秩序和理想,是和当代社会追求个人健康、家庭幸福、国家安定、世界和平完全一致的。国学提倡对理想人格的不懈追求,这与功利主义、拜金主义是截然相反的。处于这种精神熏陶之下的中国古代知识分子,逐渐形成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使命意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意识,“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忧患意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济世情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路线和“天人合一”的终极理想。学习国学不仅能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更能使我们骨子里的那份美德得以永存。

  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我们更应该学会用精神文明充实自我,建筑抵御的城墙。小悦悦事件不是个案,老人对施救者反咬一口也是事实,此类事件传递的无不是人性的缺失、道德的滑坡。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上对物质利益和个人享受的无节制追求,对人们的道德底线和社会承载力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缺乏社会责任感、违背道德理念、违背社会公德的行为日渐增多。学习国学,可以帮助我们确立稳定的信仰与价值观,启迪良知,明心见性,为个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前

  进的动力。

  国学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高尚灵魂,是炎黄子孙的精神脊梁!历史和现实都昭示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伴随着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让我们一起沐浴国学清辉,以史为鉴,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让中国这条巨龙腾飞在世界的东方!

  四、《少年爱国说》

  高2019届2班

  覃杨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发动了震惊世界的“七·七事变”,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在这国危民难之际,四万万中华同胞迸发出强烈的爱国热情,经过多年浴血奋战,中华民族凭借高昂的爱国热情,用鲜血和生命把入侵者赶出了中华大地。八十年过去了,我们伟大的祖国迈进了又一个新时代。作为这个新时代的青年,今天,我想跟大家说一说爱国。

  首先我要说什么是爱国。

  爱国,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第一条。从字

  面意思来看,爱国就是热爱你的祖国,用你真诚而热烈的感情,合情、合理、合法地去爱你脚下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去爱你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去爱你每天都在学习的5000年传承的优秀中华文化。

  接着,我要说我们为什么要爱国。

  我们对祖国的感恩之情应该用爱国来表达。看看我们的身边吧!稳定和谐的生活环境,日益增长的生活水平,源远流长的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哪一项不是我们的祖国给予的?这样的中国,难道不值得我们去感激,去爱吗?

  祖国能给我们强烈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我们没有理由不爱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首艘航母辽宁号的下海试航,展现了我国的军事风采;首颗量子卫星墨子号的成功上天,标志着我国在前沿科学领域的领跑;“一带一路”伟大构想的提出和杭州G20峰会的召开让我们的国际地位迅速提高。这些不是让我们感到自豪、产生归属感的吗?更加能够说明的是发生在2017年的也门撤侨事件,试想如果你是一名当地华侨,当你在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异国他乡,看见了飘扬着五星红旗的战舰来接你回国,回到安全的港湾时,你的心中涌起的该是多么强烈而真实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最后,我想说我们应该如何爱国,这是我最想说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即使是在国家和谐稳定、生活富强充实的今天,也依旧有两类人,损坏着我们爱国的基石。一类是不成熟的“愤青”,他们打着爱国的旗号,却发表一些不合实际的言论,做一些有损国家形象的事情。这样的“愤青”根本不是爱国,简直是在给祖国抹黑!还有一类人,享受着国家提供的资源、环境,却忘恩负义,散播一些不利于国家的言论,把一些莫须有的问题扣在祖国头上,这一类人,难道不应该早都人们唾弃吗?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我们自然不能做这样的人,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爱国呢?首先,我们应该在思想上牢记并且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爱国作为一种自然而高尚的情感。在行为上,首先要敢于对损害国家、分裂国家的言行说不。其次应该有所追求,心系祖国,怀抱远大的理想,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地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要静得下来,学得进去。努力发展自己,提升自己,把自己完善成为自己想要的满意的样子。一百多年前,在民族危难的时刻,梁启超先生说:“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强则国强。”而在一百年后的今天,这句话任然适用。我们的样子,就是中国未来的样子。为了祖国的未来更富强,为了祖

  国的未来更民主,为了祖国的未来更文明,为了祖国未来更和谐,同学们,难道我们不应该让爱国热情在我们的心中熊熊燃烧吗?难道我们不应该让这熊熊燃烧的爱国热情照出我们的辉煌人生、祖国的光辉未来吗?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请允许我用鲁迅先生的一段话来结束我的演讲: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五、《本固才能叶茂》

  高2019届3班

  罗瑞桐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一个国家的护照,其强大不在于可以免签多少个国家,而在于战火纷飞时,能否带你回家。”而这句话让我想到《战狼Ⅱ》这部电影的最后出现的一行字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当你在海外遭遇危险,不要放弃!请记住,在你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而一个强大

  的国家就好比是一棵树深厚的根,而我们就是这棵树上的叶。是祖国的强大安定,给了我们芊芊学子一张张平稳的课桌,供我们书写精彩人生。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如果你不是生在今日这般强大安定的中国,而是生在多年战乱动荡不安的叙利亚等中东国家,你是否还有坐在这里的机会?而你是否还有做梦的资格?而我们呢?我们不会因为身边随时会掉落的炸弹失去生命,而是在阳光下盛放着生命之花。这就是中国给予中国国民的安全感。这份安全感意味着你生活得心安理得,意味着你不需要担心因为国破家亡而流落他乡。

  有一位中国留学生曾在她的演讲中提到:在她的班上,有一位来自叙利亚的同学在得知她即将毕业回到中国的时候说:“我很羡慕你啊,我的国家长年在内战,我的身份是叙利亚难民,而你的身份,是中国国民。”同学们,国民的身份意味着你可以自由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你可以自由地选择生活的方式,你可以自由地追逐自己的梦想。这就是强大的安全感所带来的自由选择的权利,就是我们的国家给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最好的礼物。

  有人曾说:“如果你觉得活得舒服,那是因为有很多人在默

  默付出;如果你觉得活得安全,那是因为有很多人在为你承担风险。”他们是终年守卫着祖国边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他们是常年在他国浴血奋战的维和部队;他们是在国际舞台上用得体漂亮的语言为中国赢得尊严的外交官。是他们的不懈努力,让祖国变得更加强大安定。而正是祖国的强大安定,给了我们做梦的资格;给了我们选择的自由;祖国给了我们放心去看这个世界的底气。

  同学们,我们何其有幸,在这个并不和平的年代,长在这片和平的土地上。但这并不代表着我们可以高枕无忧。因为即使有不计其数的中国人不懈努力,我们的祖国还是面临着很多挑战。

  六、《方兴未艾》

  高2019届3班

  杨晨斓

  悠悠华夏,千年文明。纵有千古,横有八荒。潜龙腾渊,鳞爪飞扬。追梦富强,一泻汪洋。改革创新,方兴未艾!我们的祖国已经走在了富强的道路上,让我们来读一读她的富强!

  在我眼中,富强不仅仅是逐年增长GDP,还是我们身边的点点

  滴滴。从1978年的春天到现在的金秋十月,祖国变成了即将全面小康的社会主义强国,变成了依法治国的民主法治强国,变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强国!那我们呢?我们身边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你还记不记得爷爷奶奶曾说过,他们啃过树根,吃过观音土。再看看晚我们现在,我们吃过巴西秘制烤肉,美国加州披萨,泰国新鲜榴莲,中坝的巧克力味草莓……你还记不记得父母说过,他们原来都是穿哥哥姐姐的旧衣服,而我们现在可以穿上C罗的同款球衣,库里的同款球鞋,还有阿迪,耐克的各种新款!

  还有啊,富强是由内而外的。中国的国旗不仅在北京天安门飘扬,还在联合国总部自信地飘扬;我们的汉语不仅被13亿中国人说出,还在各地的“孔子学院”精彩地讲述着中国故事;我们的丝绸之路不再是古都西安的几尊骆驼雕像,而是世界的伟大构想“一带一路”。一带一路带给我们的好处,就拿铁路来说吧!以前,货物要运到欧洲,可以选择空运,或者漫长的水路;但是,有了一带一路啊,就只用空运八分之一的经费和缩短一个月的水运时间,搭乘蓉欧快铁运输班列从成都青白江直达波兰。你再想想,有了“一带一路”,哈萨克斯坦的小朋友可以品尝到攀枝花芒果,土耳其民众可以吃到西藏耗牛肉,阿富汗的老爷爷可以品味中国的香茗……“一带一路”的伟大构想,正积极推动着沿线各国发

  展战略的对接与耦合,让沿线各国人民相逢相知、互信互敬,共创和谐、安宁、富裕的新生活!

  而且不是过去式,富强是现在进行时和将来时。这不,创新型国家建设进展良好,正涌现出一大批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成果。富强正在上演——祖国的人民乘上了“复兴号”高铁,在400km每小时的车厢内饱览神州的大好风光;登上了首艘国产航母,雄踞海洋,傲视全球;踏上了“蛟龙号”潜水器,去探索期盼已久的深蓝海底,看到了水下7062米的马里亚纳海沟……还没完呢!祖国展开国产大飞机C919的机翼,在华夏的天空中快乐的飞翔。富强啊,又还在将来——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正紧锣密鼓地开展着,各个代表都在激动地绘制着手中的蓝图,3年后,我们就是实现见证全面小康的一员了;前些日子,国务院和党中央才召开了会议,是说2022年的冬奥会,那时,世界各国人民都是富强中国的见证者;还有,贵州的天文望远镜,他会不会看到和我们地球一样美丽的星球,以后我们会搬家吗?

  祖国,您的富强由远及近,由内而外,由现在到未来,你的各项建设方心未艾!我爱您迈着矫健的步伐,勇立时代的潮头;爱您吹响发展的号角,奏响富强的乐章!拿什么热爱您呢,我的祖国——唯有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迈开大步,奔

  向未来的华夏大地,拥抱更加富强的祖国!

  七、《听见你的声音》

  高2019届21班

  牟思颖

  考试前的一个星期,我们度过了一个相当愉快的国庆,所以我想借这次演讲的机会谈一谈“关于爱国”,所以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爱国篇”。

  先来说说我们的周围吧。周一的校园里,操场上挤满了黑压压的学生,我们注视着一面鲜艳的国旗冉冉升起,唱国歌的时候,虽然张着嘴,但发不出声音,国歌原有的歌声盖过了几千人的声音,单纯是国歌在发出空响。初中的时候,我许多次站在主席台上主持升旗仪式,朝下看时,黑压压的人头不停地在晃动,不时还会有交头接耳的声音,更有同学希望抚平头上那一撮不羁的头发。

  应该说,爱国是一种坚不可摧的信念,不会随着时代的变迁和老人机一起淘汰;爱国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尽管历史的年轮转动了五千年之久,爱国的血液依旧在我们血管中汹涌澎湃。

  2017年八月我和妈妈又去了北京,为什么说是又呢?因为我外公曾经是个军人,所以小时候外婆带着我和外公走了许多地方。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北京。上了初中我已经开始学习历史,所以当我在我相隔十年重新去到北京的时候,我的第一个目的地就定在了国家博物馆,我要到那里亲眼去看看只在书本上看过的珍贵文物,感受到来自远古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浑厚呼吸。

  在国家博物馆浩如烟海的展品面前,我仿佛游历在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那一个个被封在玻璃展台中的青铜器皿、书画作品、玉器陶瓷,都带着千年穿越而来的古朴大气,讲述着这一年又一年古代中国的兴衰更替。我听见了他的声音。

  年轮推动着时光不停地前进,古代中国的历史也在继续往前编撰。我想说却又不愿说,同学们也曾都看到曾经近代中国的懦弱,历史课本里在圆明园被烧焦的废墟上,我看祖国是一摊血;在邓世昌勇猛的“致远舰”上,我看祖国是一团火。但我们的祖国并没有沉没。在亚细亚的东部,她用宽厚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将炎黄子孙揽于怀中;用茅草和土砖修复残缺的岁月;用野菜和稀粥喂养饥饿的生活。孙中山先生

  在黑夜里开始规划治国方略,毛主席在贫瘠的土地上支撑民族的血肉与骨骼;邓小平把饱经沧桑的瞳孔放大,指引多灾多难的祖国从世纪的风雨中神奇地走过!

  作为理科生,我却还清楚的记得高一的历史课上陈老师给我们说,那天早晨她孩子问她,“妈妈,为什么我有两个家,为什么爸爸妈妈的家是我的家,祖国也是我的家呢?”(21班的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当时陈老师是怎么说的吗?)我记得当时陈老师是这么说的:“因为与生俱来的民族精神。”

  再说到我们身边的升旗仪式,作为新时代的高中生,爱国并不一定是要指挥千军万马浴血疆场,也不要求我们一定要“粉身碎骨浑不怕”,热爱祖国是一种最纯粹,最温柔,最热烈也最永存的感情。我们虽然已不需要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历史的恩恩怨怨,国危的声声呼号也融进了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但是,国旗,这中国的象征,是中国人心中最激越的旋律、当国歌奏响,我们从溢满喜悦的笑颜上,我们应当体会到了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乘着爱国的翅膀,我们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撑开爱国的风帆,我们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心;踏着爱国的道路,我们一定会让我们引

  以为豪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篇三:胸怀天下感悟

  于丹论语心得君子之道

  论语心得君子之道有感

  在《论语》中,孔子常把"君子"与"小人"比较而论,从多方面指出两者根本的区别,教导我们如何成为君子,那么于丹又是如何解读君子之道的呢?下文是论语心得君子之道感想,希欢迎阅读。

  论语心得君子之道篇一

  于丹《论语》心得出版已有10年之久,《论语》更是历经千年,其中真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无论如何,不能否认《论语》的经典与伟大。之前为大家分享了心得之一:天地人之道;心得之二:心灵之道;心得之三:处世之道,今天接着分享心得之四:君子之道。

  君子的第一个标准:做一个善良的人。胸怀天下,奋发有为。

  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始终走的是一条正路。而小人则一心看重私利,在一己私利驱使下很容易走上邪路。

  君子和小人的不同表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每天牵挂的是自己的道德修养,小人则惦记的是自己的家乡;君子心中始终有一份规矩、法度,不得超越,小人则满脑子想的是一些小恩小惠,小便宜。

  君子的第二个标准:恒心。无恒产而有恒心。

  君子的第三个标准: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周"就是能够团结照顾到很多人,他以道义为准则与人交往,所以有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比",字形像两个人紧挨在一起。小人是喜欢结成小圈子,他不会融入大集体。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与君子和小人相处的不同?

  "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说,同"悦"。一个君子,你很容易与他相处,但是你又难以取悦他。假如1你想以不正当的手段取悦他,他反而不高兴。得到他真正使用你的时候,他就根据你的才干,给你安排一个合适的位子。

  小人的特点是你很容易取悦他,但是你很难与他相处。当他用你的时候,就会求全责备。

  君子的言行,应该如何?

  君子是"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君子在社会扮演的角色是变通的、与时俱进的。他不是作为一个器具存在的,也就是说不是为了某个职业存在的。孔子说:"君子不器"

  论语心得君子之道篇二

  孔子有句话,出自《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此家喻户晓之言,既是其一生自我修养之总结,亦可视作古代读书人终生奋斗之目标。为何以此为标杆?在于它极好地概括了达到君子的几重境界。

  晚明大儒顾宪成曾如此剖析孔子心目中"君子"之境界:"这章书,是夫子一生年谱,亦是千古作圣妙诀……夫子自十五志于学至四十而不惑,是修境;五十知天命,是悟境;六十耳顺至七十从心,是证境。"这段话堪称将如何养成君子的三重境界概括得甚是精辟到位:修境即不断学习、完善自我、确立志向、积极进取的过程;悟境即随着人生经验日益丰富,阅历的不断积淀,真正了解自身短长,领悟世界本质,走向成熟的状态;证境则是对人生顺逆已了然于胸,对世事无常已泰然处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繁杂的规矩中可以求得自由的化境。

  那何为"君子"?孔子身处时代,"君子"具有两层含义:一指那些出身高贵、地位较高的统治者;二指那些具有很高的道德修养、能够遵循礼乐的人。故《论语?学而》指出,"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可知君子有其专门关注之事、用力之处,"本"即事情的根本之处。换言之,君子要做好本身工作,尽其职责,道便由此产生。

  若要闻道,先须自修,这当从"修境"入手,此即古时读书人求学之始。它分为三个层次:志于学、而立与不惑。志于学,便是自此开始,立志于要把一生奉献给学问,奉献给追求真理,这意味着人生目标的确定。意义在于:首先,学术研究和道义探讨成为了人的终身事业,道统开始独立于政统并高于政统;其次,此乃知识独立、士人独立的标志;再次,士人不再是专家,不再是专业技术人员,而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担当天下道义的君子儒。读书人从此真正成为社会核心价值的承担者,即担道之士。著名学者钱穆先生曾对君子担道的重要性有过至论:

  道,人生之大道。人生必有死,死又不可预知。正因时时可死,故必急求闻道。否则生而为人,不知为人之道,岂不枉了此生?若使朝闻道,夕死即不为枉活。因道亘古今,千万世而常然,一日之道,即千万世之道。故若由道而生,则一日之生,亦犹夫千万世之生矣。

  从此,道统意识油然而生。

  所谓而立,简言之:其一,个人政治身份得到肯定;其二,有了自己的事业。此乃个人事业之起步期。试想一个人经过孜孜以求、苦苦努力,达到了而立,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学业有成,事业确立,身份得到充分认可,理想看似越来越近,那么这个人应呈奋发有为、跃跃欲试,踌躇满志、锐气十足之态。这种状态固然颇佳,但尚远远不够。他的见识、修为、眼光、气度还不足以应对这个纷纭复杂的大千世界。所以,还需要继续修炼,以至"不惑",即对自己的人生追求不再疑惑,对自己的人生方向不再动摇,对世间种种光怪陆离、纷纭复杂的现象,皆能泰然处之,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悟境"指个人修为之瓶颈期与突破期。虽说知天命是悟境,但并不意味着学习之终结,恰恰相反,这是君子修养的又一个起点。孔子讲:"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既然"天命"是"上天"给你下达的"命令"、是"天"规定了的你的"使命",那么你立身在世,所能做的事,只是去努力完成"天""分配"给你的"任务",这是你应该做的,也是你可以做的。于是你的人生经验给你的人生"定了位"。有了这个"位置",你如果再"越位""僭越",或者放弃这个"位置"而"不到位",则是为"不仁",就不是"君子"。"定了位"不等于"到了位",你还得努力才能使自己"到位",故"知天命"相当于人生事业的再出发。唯有继续前行,才能抵达君子修养的终点,也就是证境--耳顺和从心所欲。

  "耳顺即舜之察迩言,所谓善与人同,乐取于人以为善也。顺者,不违也。舍己从人,故言入于耳,隐其恶,扬其善,无所违也。学者自是其学,闻他人之

  言,多违于耳。圣人之道,一以贯之,故耳顺也。"这是清代学者焦循对"耳顺"的解释。说的是君子能以一己所持的正确意见不排斥他人的正确意见,能以公认为正确的意见为标准,同时吸取他人意见中符合标准的正确意见。顺,就是通达不违碍,入耳即入心。君子不固持自己的异义,能采纳他人的意见,那么无论什么话听来就不违于心、不逆于耳,能够从他人的意见中分辨出正确的看法予以表扬,又能从他人的意见中分辨出不正确的看法而不予计较,不斤斤萦怀于心,如此就能顺利通达,入耳入心。

  耳顺之后,便达至化境。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指出:"孔子七十而纵心,彼其纵之也,度不逾矩,而后纵之。"换言之,柳氏认为孔子之所以能够从心所欲,是因孔子自认内心的欲望不会超出社会规矩的范围,孔子有这样的道德自信,可以估量内心欲望是在规矩法度之内的。依柳宗元之理解,规矩是内心欲望的隐形前提,只有"不逾矩"的欲望才可"后纵之"。反过来讲,"逾矩"的欲望不可以随便遵从。其实儒家亦承认人在现实生活中,确有各种不合礼法、不合规矩的欲望。在这一基本预设下,人心的各种欲望若不加限制,不以"道心""天地之性"加以引导,人便随着自身欲望之横流而蒙蔽良知,从而生出恶念、做出恶行。孔子的"从心所欲,不逾矩",即经过长期的自我修养和自我控制,达到一定的人生境界,内外打通,社会的规矩即我自身的规矩,社会规范内化为个人的生活信念,因而社会规矩对我而言,就不再是约束,反而是内外相证、从心所欲的试金石。这种"自由"是一种道德境界,是此心纯然天理的境界,是一种不去挑战世俗礼法的心理自在。因为此时,心就是法,法就是心,人在规矩允许的范围里体会从心所欲的自在。

  当然,世上诸事,往往知易行难。至于此三重境界,钱穆曾指出,"学者所能用力,亦在志学与立与不惑之三阶程。至于知天命以上,则非用力所及,不宜妄有希效。知有此一境,而悬以存诸心中则可"。或许凡人终其一生,也难将修境、悟境与证境践履殆尽,唯有默默悬于心间。君子何为?便是读书人在不断学习、修炼中竭力向理想状态靠近而已。这恐怕便是"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妙处所在吧。

  论语心得君子之道篇三

  片头语:

  孔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孔夫子在教育他的弟子时常以小人和君子之分来明辨是非。那么,何为君子?何为小人?我们如何来分辨君子和小人?于丹教授又是如何解释论语中对君子与小人的界定?请收看《于丹心得》之《君子之道》。

  于丹:

  大家读《论语》会发现这里面做人最经常出现的一个标准就是两个字"君子",其实这是我们在今天也经常说到的一个标准,说某某人非常君子。但是究竟什么是君子?我们今天就说说《论语》中的君子之道。

  画外音:

  "君子"是孔夫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一部短短的两万多字的论语,其中"君子"两个字就出现了一百多字,即便是今天人们还是希望自己能做君子,我们怎样才能做一名君子呢?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将为我们讲授《于丹心得》之《君子之道》。

  于丹:

  其实我们把孔子对于君子所有的言语、界定、描述总结在一起,会发现大概做一个君子要有几个层次上的要求。

  首先一个标准,君子都是那些内心完满富足,先自我修缮了修养,而后才表现出来一种从容不迫的人。也就是说,君子的力量始自于人格和内心。

  大家知道人格和风格永远都是相关的,当我们说一个人在风格上表现为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有那么一副与世无争与人恭敬的气度,这种风格的力量一定来自于人格。

  孔子有一个学生司马牛曾经问老师:

  画外音:

  "老师,什么叫君子呀?"

  "君子就是心中没有担忧,没有恐惧。"

  "哦,没有担忧没有恐惧就是君子了,这也太简单了!"

  于丹:

  学生很不以为然,一下子没听明白,觉得这么简单,就又追问了一句说:"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这就能叫君子啦?老师还是淡淡地跟他说:"内省

  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也就是说,我们老百姓的语言系统说,半夜敲门心不惊。一个人夜里面睡得踏实,这就叫内省不疚。一个人内心反省自己的行为,反省自己在社会上所作的一切的时候没有愧疚,这就可以做到不担忧不恐惧。

  在孔子看来,一个人"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这就是一个君子的标准。那么这个标准呢,说低也低,我们每个人可以做到,说高,这也是一个至高无上的标准。

  孔子在给学生讲课的时候曾经很认真地跟他们谈过这个问题。孔子一上来先很谦虚,他说"我们今天来说说君子"。说"君子道者三",做一个君子有三点是要做到的,然后他很客气的先谦虚了一下说"我无能焉",我反正是做不到,是哪三点呢?叫做"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也就是说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每天行于世间百态之中,真正要做到内心的坦然,要做到一种仁义的大胸怀,让自己没有那么多的忧伤、忧思、忧恐、担忧,全都没有,这一切来自于什么呢,来自于你内心的仁厚。由于你宽和,所以你可以忽略了很多细节不计较,由于你心怀大志所以你可以不纠缠于这个世界给你小的得失。

  第二点就是要做到"智者不惑"。

  其实我们看汉字的构成很有意思。这个"惑"字,迷惑的惑啊是上面一个"或者"的"或",下面一个心字底,对吧?其实"或者",数学上叫或然率。什么意思啊?就是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此为"或者"。那么当世界面临众多的抉择,你可以这样走,也可以那样走的时候,就要看你这个心字底托得是不是足够大。如果你心中有判断,有定力,你明确,你就不至于被世界上诸多的选择压垮。

  对于我们当下的人来讲,我们的痛苦不是没有选择,而是选择太多,这也是孔子所谓的过犹不及。在过去有人说区区半个世纪之前,每一个人从职业上一生可能就在一个单位,从婚姻上一生不会有任何变动,从居住上一生就是一个大杂院的邻居,但是在今天选择太多,视野广阔,这是一个繁荣时代给我们带来的迷惑。怎么办呢?我们不能去左右外在的世界,我们能够让自己内心的选择能力更强大,这就是让自己成为一个智者。

  那么第三点就是"勇者不惧"。

  当这个世界上有了太多的畏惧、恐惧、惧怕,这一切压来的时候,我们记得

  老百姓的一个说法,叫做"两强相遇勇者胜"。也就是说,当你自己的心足够勇敢,足够开阔,你自己知道有一种勇往直前的力量,那么你自然而然就不再害怕了。所以孔夫子说,我认为一个真君子就是要做到内心的仁、智、勇,所以就少了世界上很多的忧、惑、惧。他说就这么个道理我做不到。他的学生子贡就笑了,说"夫子自道尔。"您说的这三个标准就是你自己,也只有你这样的人,真正身体力行了,所以可以把这样的感受说出来。其实这就是他所说的君子。

  其实孔子给我们做人的标准是什么呢?他没有说你要追缅古圣先贤,你要流芳后世,他所说的就在现世,就在此际,就从自我修养做起,做一个真君子。所以什么人是君子?君子不去过多的苛责外在世界,而把更多有限的时间、精力、修养用来苛责内心,这就是孔子所谓的"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一个人内心对自己要求更严格一点,对别人相对会厚道一点。

  我们今天老说做人要厚道,什么是厚道,厚道不是窝囊,而是他的人格可以包容和悲悯别人很多的过错,可以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立场上,能够自内心厚道而去薄责于人。少苛责于人这就是君子。一个真君子,他那种坦荡情怀,是一种由内而外洋溢出来的人格力量,所以君子从来不抱怨,不哭天抢地,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不怨天,不尤人,既不抱怨说老天爷不给我机会,也不抱怨这个世界没有人了解我。人能做到这样吗?不容易啊。

  话外音:

  其实我们经常会听到身边有人抱怨社会的不公,抱怨自己的怀才不遇,于丹教授认为,《论语》中对于学习的论述很有意思,它认为学习者有两个目的,一种是为君子学,一种是为小人学,难道在学习的问题上也有君子与小人之分吗?

  于丹:

  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其实这个观点后来在儒家的一个大师荀子《劝学篇》中又得到了发挥和解读。

  什么叫"古之学问为己"呢?说真正尊崇学问的人,远古的遗风是学术为了人心灵的建树。真正人去做学问是为什么?就像今天的读书,从小读到大,无非是学会一种把握幸福的能力,学会让自己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教养,而且有内心忠诚的公民,再让自己能够在这个社会上安身立命,学习就是为了完成这么一个自我角色的建立和提升。

  那么那种为人之学又是什么呢,就是学了一点知识以后把它当工具,比如说去写文章、评职称,作为一种技能谋一份职业,用这样的知识和学问来取悦他人,在社会上为自己谋得一份福利,这就是被孔子所说的那种为人之学。

  所以孔子曾经直接了当跟他的学生说:"汝为君子学,不为小人学。"何谓君子学,就是让我们更超乎功利一点,让我们所学的一切,更多的不要想着实用,而要想着修养。因为一个人,只有你内心修养真正有了一种从容淡定,了解自己在这个坐标系上的位置以后,你才不能够有那样一种起起伏伏的欢喜或者沮丧。应该说这是孔子对于标准一个明确的界定。

  什么是君子?君子永远着眼于当下,君子永远要做自己内心一个完善的人,君子的目标从来不好高骛远。我们看到了,孔子从来不说君子就要象谁谁谁那样,孔子这里提出的君子永远是做一个最好的你自己。按照你自己的坐标系,从眼前做起,从今天开始学习,让自己成为心目中完善的自我。

  其实这让我想起一个小故事。

  说在一条小街上开了三家裁缝店,每一家都在想:我一定要招到最多的客人。所以就力图把自己说得非常非常大。第一家店说"我是本省最好的裁缝",把这个大牌子挂出去了。第二家一看,觉得我要比他更高一点,所以做了一个更大的牌子,说"我是全国最好的裁缝"。第三家想了想说,"我难道还能做全世界最好的裁缝吗?"想了半天,最后他做了一块很小的牌子摆在那儿,结果那条街上的所有客人都来了第三家,前两家变得冷冷清清。这第三家牌子写得是什么呢?他写得是"我是这条街上最好的裁缝"。也就是说,他把这个视线放回到眼前,从当下做起。

  画外音:

  做好自己的事,当一个善良的人,这是《论语》对于"君子"的第一条界定,但是不是做一个善良的人就可以称之为君子呢?于丹教授认为光做一个善良的人是远远不够的,君子还要有第二个标准,这是一个什么标准呢?.

  于丹:

  也就是说第一个标准他只是一个善良的人,但是第二个标准他是一个伟大和高尚的人,他必须得是胸有大志,是宏阔的,那么这种宏阔之志可以要求一个人不是太顾及眼前的生活。

  孔子曾经说"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一个人如果成天想的都是他自己住的房子怎么样,自己过的日子怎么样,那么这个人她就不能够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君子应该是胸怀天下的。

  孔子的学生曾子曾经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这样的一份担当就演化成了中国儒家传统文化中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其实我们想一想,中国人的人格理想很有意思,儒家和道家从来不是彻底分立的,甚至是针锋相对的两个流派,它其实是人格理想的两端。用林语堂先生的话来讲:"中国每一个人的社会理想都是儒家,而每一个人的自然人格理想都是道家。"这就是我们经常的一种表述,叫做"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一个人在发达的时候就要想到天下己任,而一个人在穷途末路困窘于一个不堪境地的时候还要不放弃个人修养,这就是君子了。一个君子只有在困境中不断的完善,磨砺自己,然后他走到真正发达的时候,他才有可能去帮助别人。

  所以我们看中国古代,在孔子之后,经过唐宋,我们能看到诸多名士,他们都是在自己极其穷困潦倒的时候还能做到胸怀天下,这点其实你想来是不可思议的。比如说杜甫,他有一首著名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他说自己的家里面,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那样一片穷困潦倒的时候,他心中想到的是什么呢?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想到的是有更多好房子让所有人都住上;再比如说范仲淹,范仲淹说一个人他即使是处江湖之远的时候,他不可能居庙堂之高的时候,他要求自己仍然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那么这样一些情怀都是什么呢?就是君子大志。

  其实一个人有如此的一个志向,有如此一种宏阔的眼界,这在《论语》中是一直得到鼓励的。孔子说:"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里仁)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君子和小人每天心中惦记的事情是不同的,君子每天在牵挂的就是自己的道德,我的道德又修缮的怎么样了;而小人怀土呢,每天就惦记自己家的房子,他不会想到大蔽天下寒士,他想的都是说我怎么样能够多买一套房啊,我怎么样能够再利用一下福利分房,另外我商品房自己还可以再多得一点啊,每天就在算计着衣食居住,所有的物质生活这些人。这被孔子或者说被整个儒家学派称为是小人的心思,当然这也没有太大的过错,但是如果人

  心就居囿在这么一点点利益上,而没有道德的话他就很危险了。它会导致什么结果呢,这就是下一句,所谓"君子怀刑",而"小人怀惠"。

  君子从来是尊重法制的,这个"刑"就是刑法。也就是说一个国家的规矩、尺度,所以君子怀刑就是因为他心中始终有一份规矩、法度,不得超越,他尊重这个社会的制度,就像我们每一个人走路过过街天桥、走人行横道、等待红灯,这些看起来都会给我们生活多多少少带来一点限制,但是这点限制让你在一种尊重制约的前提下,可以形成一种社会默契,尊重他人,保障自己的安全,这就是君子怀刑。

  但是小人是干吗呢?怀惠。这个惠是小恩小惠,小便宜的意思,也就是说,钻小空子、占小便宜,一次两次,这里面潜藏的危机肯定要吃大亏。一看说红灯跟绿灯中间闪着黄灯,可以跑过去,就赶紧跑过去吧,一看说车赶紧刹车了,等着我过去了,觉得这件事情占了个小便宜,久而久之,这里面有多大的隐患大家都心知肚明。所以什么是小人呢,就是没有大眼界,抢占眼前小便宜的人。

  那么说回到君子,今天要做一个君子不妨从倡导的恒心开始。恒心二字不容易啊,我们现在这个社会由于有了多元选择,所以我们是兴奋的,我们是欢喜的,我们是激情的,我们是在众多选择中跳来跳去寻找众多价值的。在今天我们都是一个聪明人,但是我们缺少的是什么呢?是在浮华选择中真正的恒心,而恒心是成为君子的前提。让我们多一点恒心与定力,这就让我们接近了君子的标准。

  其实每一个人,当他走向这个社会的时候都会怀抱一番志向,希望建宏图伟业,希望能够在社会上有一番作为,但是很快这个幻影会象肥皂泡一样一一破灭。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恒心的那个光环没有足以支撑我们做下去。所以做一个君子我们不见得都能够做到无恒产有恒心那么高的境界,但是如果我们真正有一番定力,有一个宏阔的境界,那么离君子已经不远了,这是第二个标准。

  孔子还有第三个标准。

  画外音:

  于丹教授认为,《论语》中所说的君子并不是高山仰止,可望不可及的,君子其实永远是我们的邻居,我们的朋友。而君子第三个标准恰恰能使我们在同事之中、在朋友圈里辨别出君子与小人的不同,这第三个标准到底是什么呢?

  于丹:

  一个真君子的第三个标准就是好处事,他的人际关系一定是融洽的、友善的,而这个人最终在团队的合作中有所作为。所以孔子曾经说君子跟小人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君子"群而不争,矜而不党"。

  君子是合群的,他在一大群人里面他从来是不争的,不跟别人有太多的纠纷争执,他一个人内心可以是骄傲的,可以是矜持的,但是他决不结党营私。什么是党,我们今天有一个词叫做党同而伐异,就是结党营私,君子从来不结党营私,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是什么标准呢,和而不同,这么多人在一起,我们的观点肯定不一样,当我们说出自己观点的时候,一个真君子会认真的倾听他人,然后他能够理解每一个人观点的合理性,但他仍然能够坚持自己的标准,这叫和而不同。

  孔子有一个表述,说:"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篇第二)什么概念呢?周就是这么多人在一起,大家是周全的、周到的,一个真君子他有多少朋友,他都会象空气里的氧气一样让朋友们感觉到很欢欣,但是他不张扬自己,他让所有的人都受到照应;但是小人是什么,是比,我们看比这个像形字是两个相似的匕放在一起,也就是说,小人聚小圈子,他不会照顾大家的情绪。比如说开一个PARTY,一个君子会让这里面远近亲疏所有人都觉得很舒服,但是道德标准稍微低点的人呢,他就会来了以后找他最意气相投的人,然后到一个角落去嘀嘀咕咕,他会觉得说我跟你好的不得了,但是不顾他人的感受。所以这就叫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而这种人的前提就是"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为什么会出现那种比啊,会出现结党营私啊,就是因为他自己心里嘀嘀咕咕,他老希望也有人跟他一起嘀嘀咕咕,而君子不屑与此,坦荡荡的人就是要目光看到所有人的眼睛,想到所有人是不是都是欢欣的快乐的,这就是一个坦然的人。

  其实中国一直所倡导的古典美是一种和谐为美,而和谐是在坚持不同声音不同观点的前提下对于他人的一种宽容,一种溶注。其实这就是一个君子之道,君子从来都是好处事的。所以孔夫子曾经有这样一段很生动的描述,他说:"君子易事而难说也,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论语.子路》)

  一个君子他容易处事,但是你难以取悦他。大家能够在一起做事,做得很好,但是这中间他喜怒不形于色,不会说轻易你给他一个小恩小惠他就给你大开绿灯

  11大开后门。"说之不与道,不说也。"你想取悦他,但是你不合乎道理,你给他一点贿赂,你给他一点个人私利,他是不会高兴的。"及其使人也,器之。"等到这个君子真正使用你的时候,他会把你量身订做安排在一个位子上。我们知道每个人能力都术有专攻,一个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定有他自己能力不及的地方。真君子用人从不勉强别人,而是审时度势,根据这个人的材料去放他的一个功能,这就叫器之,把你自己放在最合适的岗位上,不刁难你。这种人就是很容易处事,但是你很难取悦他的人,这就叫君子。

  好,再看相反的例子。论语的这种叙事方式特别容易懂,就是因为它老是把君子和小人放在一起,换一个相反的角度你就知道什么叫小人了。

  "小人难事而易说也",小人就是那些特别容易高兴,能取悦他,但是你很难处事的人。我们想想,就"难事而易说"这五个字勾勒出来的多生动,我们周围有很多这样的人吧。比如说你给他施一个小恩小惠,你帮他一个小忙,你投其所好,哪怕你请他喝一顿酒,或者说请他去桑拿,去按摩,这个人很快他就高兴了,一个真正这么容易被收买的人就能够好合作吗,这个人是不容易共事的,为什么呢,因为你取悦他的这种方式是不合乎道的。这就是孔子所说的,"说之虽不以道,说也。"你取悦他的虽然不合乎道德但他也高兴。那么你取得了一时的欢心,你以为他以后就会非常忠诚的一路给你开绿灯吗,等到真用人的时候,"及其使人也,求备焉。"备是完备的备,什么意思呢,就是求全而责备,你这个时候费了很多力气,花了很多钱财打通了关节,接上了关系,终于有一天他来为你办事了,你觉得他会为你铺开一条坦途了吧?这个时候他该求全责备了,他开始觉得你这儿不够格了,那儿不达标了,你为什么不怎么怎么样,你还可以更好一点吗,当提出所有这些要求的时候,会被对方觉得很尴尬,很为难,这就是君子和小人的区别。

  画外音:

  论语中为我们描述的君子必须是一个善良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很好相处的人。于丹教授认为君子还有一个重要的标准,那就是一个人的言行,也就是说话和做事的标准,一个君子的言行应该是怎样的呢?

  于丹:

  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子是"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一个君子不要把自己的12话先说出来。是你想说什么吗,先去做,这叫先行其言,把事都做完了而后从之,淡淡地再说出来,我无非是想做一件什么事,现在就做完了。对孔子来讲,那些夸夸其谈,能够描述得天花乱坠的人被他说成"巧言令色鲜以仁"。一个人说得如此光鲜,那么他内心真正仁义的含量就很少很少了。

  什么人是仁义的,什么人是君子的,孔子说:"刚毅木讷近仁。"一个人内心是坚定的,刚毅的,而表面上可能是木讷的,他可能没有那么多的言谈,这就是所谓的君子要"敏于行而讷于言",就是一个君子行为上要格外敏捷,但是在语言上宁可慎重。

  大家知道,在西方,在《圣经》里面有一个说法,说这个世界上最追不回来的有三件事,就是射出的箭、说出的话和失去的机会。其实说出去的这些话有的时候就像覆水难收,你是收不回来的,所以一个真君子宁可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到。所以这就是孔子的标准,"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这留在今天是一个成语,叫言过其行。一个人说的比他做得要多的话是君子之耻。

  所以做一个君子,一定是与他人和谐的、好处事的、保持着对这个世界和对每一个个体的尊重,在此前提下让自己的事情从容不迫的做完。君子的力量永远是行动的力量,而不是语言的力量,但是一个真正的君子其实在融会贯通之后还有一个很高的标准,就是君子从来不是作为一个固定的职业,一个小角色被摆在那里的,他们是变通的,他是与时俱进的,是在这个社会整个的大变革里面随时调整。由于他不断进步而能够有一个更好的地位,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四个字,叫做"君子不器"。君子在这个世界上不是作为一个器皿存在的,君子不是个容器。其实,容器是什么呢,就是你合格地,中规矩地摆在那儿做一份职业而已。也就是说,比职业主义更高一层的境界是理想主义。一个君子重要的不在于他的所为,而在于他的所为背后的动机。

  人很奇怪,我们是思维决定行动的动物,也就是说态度决定一切。我们在这个社会上,每天所作的事情大体相同,但为什么做这样的事情解释各有不同。我曾经看到十五世纪一个宗教改革学家他写的一本书,在这里面他讲了自己青年时代的一个小故事,这个故事改变了他的一生。他说有一天,他路过一个烈日炎炎下的巨大的工地,所有人都在那儿汗流浃背地在那儿搬砖。他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他去了以后就问第一个人,他说你在干什么呢,那个人特别没好气地回答他,13说你看不见啊,我这不是服苦役搬砖呢;他想了想还是不知道为什么,就去问第二个人,他说你在干什么,这个人态度比第一个人要平和很多,他把手里的砖先给码齐,看了看跟他说,我砌这堵墙;后来他又去问了第三个人,他说你在干什么呢,那个人脸上一直有一种祥和的光彩,他把手里的砖放下,擦了一把汗,很骄傲的跟这个人说,他说你在问我吗,我在盖一座教堂啊。

  其实大家可以看一看,这三个人手中做的事情是一模一样的,但是他们给出来的解读是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我把他称为悲观主义者,也就是说我们今天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你都有理由认为这是生活给你的一份苦役,对吧,我们总要付出吗,你当然可以看到当下的辛苦他是确实存在的;第二种人的态度,我把他成为职业主义的态度,你知道砌一堵墙,他是一个局部的成品,这就像是你的一份薪水,你的一个职务和职称,你知道你要对得起今天的岗位,所以呢你不低于职业化的底线,但是你没有更高的追求。这个境界是什么,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器的境界,作为一个容器存在你合格了;而第三个层次,我把他成为理想主义者的境界。也就是说,你眼前的每一块砖,每一滴汗,你都知道它通往一座圣殿和教堂,你知道,你最终会有一个梦想。你是为了梦想在走着从脚下到达梦想的历程,你的每一步路都是有价值的,你的这种付出一定会有最终的成全。走在这样一条路上,你所做的事情绝不仅仅作为一个器皿。

  其实,"君子不器"这是简简单单的四个字,但是这四个字深刻的内涵就在于我们融注前面几个层次的君子要求之后,当我们真正把自己投入到使用中的时候,不要满足于眼前所作的当下的事情,而要看到这个事情背后的诠释,他相关于我们的生命,相关于我们的梦想,相关于我自己在整个这个社会坐标中,能不能够建筑起来一座教堂。可能由于一个人自己的努力成全了这个教堂,而也因为有一个教堂梦想的笼罩而成全了一个个体。

  大家都知道,曾子所谓日三省乎己之说,每天反省自己好多遍,他都反省什么呢,有这么几件事:

  第一是为人谋而不忠乎。也就是说作为一个社会的角色,他去做事,他是不是真正忠于职守,做到了他的岗位了;第二一个是与朋友交不信乎。就是他作为一个社交角色,跟朋友之间的相处,他是不是真正做到是忠诚的,守然诺的;曾子的第三个标准很可爱,叫做传不习乎。你所学的这些个知识,你又温习了吗。

  14这是一个学习的标准,就是一个人你是不是又在今天进步了一层,你自己的内心是不是又拓展了一个新的心灵境界,你能不能又有所提升了,这其实就是君子"日三省乎己"的一种标准。

  由此可见,"君子"这在《论语》中是出现的最多的一个字眼,那么在这个字眼的背后,他的道理永远是朴素的,是温暖的,是和谐的,他不存在两千多年前的古圣先贤的典籍里面,他其实就存在当下,我们眼前的选择中,也存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所。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每一个人可以成为一个真君子。

  画外结束语:

  我们都知道这样一句话,"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论语》中对交友有非常明确的标准,谓之"益者三友""损者三友",那么,我们如何来分辨好朋友和坏朋友呢?朋友对我们的生活和事业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猜你喜欢:

  1.于丹论语心得君子之道读后感

  2.于丹论语心得理想之道读后感

  3.于丹论语心得心灵之道读后感

  15

篇四:胸怀天下感悟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家风

  摘要:《礼记·大学》中这样记载:物格而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我们由此可知,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的来之不易。河山一统是个漫长而好大的工程,然而与这相对比的又是修身这一件如此精细的事情。在这条漫漫长路上,修身与齐家无疑与家风息息相关。由此,良好家风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关键词:家风;齐家;个人;社会

  一、什么是家风

  家风即门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长期以来形成的能影响家庭成员精神、品德及行为的一种传统风尚和德行传承。

  二、家风的形成

  1、家风形成的因素

  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齐家是至关重要的一点,也是承上启下的一个关键词,同样地,这也是儒家思想传统中知识分子尊崇的信条。在不断完善自我的基础上,通过治理家庭,最终可以一统天下,换得天下太平。这便是自古至今无数学者心中的最高理想。然而事实是,成功的机会少,失望的时候多。也应了那句“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于是又出现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积极而达观的态度相互结合补充,几千年中影响始终不衰。由此可见家风的形成不仅与家庭修养、社会大环境有关,同样与经济条件以及其他外部条件有关。

  2、良好家风的形成

  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的家风不好,然而家风就现实而言确实有好有坏。有的家庭可以从小给小朋友灌输尊老爱幼、文明礼让的思想,而有的家庭则是以恃强凌弱、钻社会缝隙“榜样”教育小朋友。都言“养不教父之过”,可鉴,父母的家庭教育对子女所具有的影响是巨大的。良好家风的形成也在于父母的言传身教,出自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即便经济条件等外在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良好家风的形成,为人父母,依然要为子女的未来以及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负责。做到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这样,才能有助于良好家风的形成。

  三、家风的影响

  家风不仅有影响与个人的成长成才,同样作用于社会的发展。在家庭中,父母的言行举止无疑对子女存在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条件以及父母的感情状况等问题固然会影响到良好家风的形成,然而,好的家庭更应该教育子女如何面对各种社会中的不良影响,防止子女误入歧途。这能间接性地保障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拥有正确地、积极向上的思想道德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同样地,人们常说的一个家庭可以影响一个社会,也影射出社会中出现的弊病。

  2、家风对个人成长、成才起到的作用

  杨树桐先生认为,一个家庭或家族的家风要正,首先是要注重以德立家、以德治家。其次,还要书香不绝。坚持走文化兴家,读书树人之路。

  要想以德立家,做到以德治家,第一重要的是一家之长在道德方面的表率作用和开创作用。也就意味着父母的言传身教尤为重要。美国爱德华家族之所以能够英才辈出,是因为第一代爱德华德行高洁,为他的后代树立起了一座崇高的道德灯塔。他的道德光芒,长久地指引着后代们踏上成人成才的正道。同样,我国清代著名的民族英雄林则徐,挺身捍卫国家民族利益的壮烈行为和“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情怀,为后辈树立起一座伟大的道德丰碑,受其德恩泽被,其子孙至今已传至九代,代代都是卓有建树的政治家和科学家。因而,一家之长一定要端庄自己的言行,因为那是榜样的力量。家庭其他成员也要规范自己的行为,因为正面的行为,会在家庭内交相辉映,而负面的,则会发生交叉感染,最终一发不可收拾。鉴于此,司马光在《温公家范》中谆谆告诫,长辈们一定要“以德业遗子孙”。意在让前辈们、家长们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教育子女仁爱敦睦、明理向善,愈发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其次,还要书香不绝。坚持走文化兴家,读书树人之路。中国是一个高度重视学习、重视读书的国度。特别是从隋大业年间开设以科举考试擢拔才俊的制度以来,不仅高门大户,便是寒门庶户,也要倾力供孩子读书,期盼学子金榜题名,以光耀门庭。可以说,绵延了一千二百多年的科举制度,不仅是我国育才选材制度上的一个伟大创举,而且在提升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素质方面,也居功甚伟。这种“学而优则仕”的选材制度,也造就了千万个“书香门第”,使文化的因素在匡正家风的进程中发挥了强大的影响力和渗透力。书香不绝不仅有可能改变家庭的命运,它还能改变一个人、一个家庭的精神面貌。读书,不仅可以正身,还可以医愚、医俗、医贫,教我们明是非,从而提高个人修养,获得人生感悟,对子

  孙后代的教育意义而言也是不可小觑的。家风的培养,也许就在于读书与否上存在了差距。

  眼下,家风似乎已被不少的家庭遗忘了,据说是因为家规束缚孩子成长的思维。然而,我们经常在大街上或是在单位里听到对某人的评价中会带有“家风不好、缺教养”这样的词汇,虽然听起来会有些刺耳,但其中反映出的问题就是家长并未做好表率作用。

  举一个极为简单的家风作为参考。在餐桌上,作为晚辈,在饭菜上桌之前,应该摆摆餐具、端端菜之类的事情;开饭前,应该是先等长辈动筷子,晚辈才可动;吃饭时,要做到食不言;饭后要主动承担一些家务、收拾桌面;敬酒时,应当在长辈的杯沿之下等等。这些看似琐碎的事情,如果放到青少年未来的生活中时,才发现,餐桌礼仪竟是如此重要。而在一家之风中,餐桌礼仪尚且如此,日常生活中,需要教育的地方便可想而知并不少,也并不简单了。

  2、家风对社会发展起到的作用

  治国之道的第一条就是“奉公勤政,报国恤民”。虽说古人把从政做官当作毕生志向,但是

  “胸怀天下”是古代行政伦理的核心。“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在家训中就表达了奉公为国的精神。

  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主张的仁、德、礼。不仅做好了孔氏的表率,致使孔氏家族在至今为止的几千年中人才辈出,仍影响着一代代中国人。从一开始的不被接受,到最后,这种家风俨然成为了国风。

  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庭是社会和国家的细胞,家风则是国风的天然基石和集中体现。中国社会转型加速,但家庭作为个人肉体和心灵港湾的作用未发生根本改变。优良家风传统的传承培育,既是国家社会的责任,也是家庭和个人的使命。只有好的家风,才有好的国风;只有重温家风,才能重整国风!根据如此古今圣贤的说法,家风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风可以代表一个国家的风气。而国家说到根本边是人民的家,由此观之,家风就更重要了。只有一家人相互和睦,互相帮助,一个国家方能够繁荣昌盛。只有社会风气好的国家,才能称得上是富国强民,才能从真正意义上说是个强国。

  四、传统家风在新时期下的重要性

  传统家风作为社会文化的一方面的体现,在道德意识、伦理观念的灌输和培养有相当的借鉴意义。家风既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家庭这个社会细胞的特殊体

  现,又承担着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任;它是古今人生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人们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积累起来的教育思想的精华所在,起到了自觉在社会普及道德教育的脊梁作用。

  五、大学生应如何批判地继承现有家风

  社会在进步,人类科技日新月异。科学技术知识已在人类社会显示了它超凡的本领,帮助人类解决很多问题。然而科学只是手段,却不能解决现实世界的信仰危机和道德滑坡。文化与道德的缺失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将会演变为人类的灾难,不只是在思想上,在经济、政治、环境等等方面,凡是涉及思想的正统上都会产生分歧。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很多不符合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传统风尚的事件频频发生:公交车上不让座、见到有人跌倒不扶、见到有人遇难旁观,随地乱扔垃圾、随地吐痰、随地大小便等等。这些本应做好的事情,竟然愈发演绎成为现代国人缺乏的道德之一,真的是令人心痛。

  传统家风固然存在值得我们思考与改进的地方,正如在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吸收西方的民主独立精神,年轻人自主意识比以前强烈,反对教条束缚。然而,在社会道德体系面临挑战的时候,我们自然明白时代在不断的进步、变化,在探讨当代家风的过程中,我们必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优秀的文化传统得到发扬光大,发挥出家风的作用。家风文化在封建社会里,在传播文化、教育后代及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均起过巨大的作用。虽然传统家风中有很多是讲君臣之礼,父子之道,有很明显的封建烙印,但其中的勤俭持家、睦邻乡里、助人为乐、勤奋治学、谨言谦恭、立志高远等内容在当代还是有其丰富的内涵,特别是对我国现代的家庭教育更有重要意义。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道德文化的复兴,终将体现于教育体系之中,传统家风对现代家庭教育的意义,对于创立具有新时代精神的中国家庭教育内容,发挥其伦理教化与维护社会稳定等功能,古为今用,显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再者,由于国家愈发倡导计划生育政策与人权政策,鼓励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以及鼓励家长做孩子们的好朋友,导致现在的孩子们早已成为小公主、小皇上,家长则扮演着宫女、丫鬟、佣人或是老妈子的角色,试问,这样的现在是否造就了很多高分低能的青年?这样的年轻人走向社会之后不置可否适应现实的社会,或是说,越来越多的现象发生之后,社会会不会随之发生可怕的变化?这些都是不敢想象的后果。

  “爱子有道,养正于蒙”。传统家训非常强调早期蒙养教育的重要性。“家训鼻祖”的《颜氏家训》中就提出:“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这样方有利于孩子的成长。颜之推自己从小就勤于学习,所以对后代子孙的教育中都强调早期教育的重要性。这也是传统家风教育为现代人提供的现实参考。

  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流传的“重人文、重教育、重亲情”的文化精神,以一个家庭为一个基本的单元或是团体,应努力发挥先贤的优势作用,结合现在科技知识带给我们全新的认知,同时又要纠正科学现代化带来的人情淡薄、人心冷漠的弊端,恢复理想、信仰、道德的尊严与热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做到理智地对待事物。批判继承传统家风的同时,辩证地对待家风在社会中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杨树桐.感悟集[M].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0:197-206[2]曾子.大学[M].孙虹钢,译.北京: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100-271[3]王应麟.三字经[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10-45[4]颜之推.颜氏家训[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4:300-248

篇五:胸怀天下感悟

  志存高远,胸怀天下——用大视野大情怀歌颂祖国情

  随着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与高考综合改革的深入推进,新高考不断强化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在写作方面呈现出宏大主题作文命题的新趋势、新特点。所以,高考语文积极主动地呼应国家总体战略和宏伟蓝图,倾心倾力地凸显战略决策,反映热点话题,坚持服务大局,打造思想高地。通过大量生动鲜活的事例,引导考生在展示语文学习成果的同时,从世界看中国,从历史看当下,正确把握国家的历史坐标、个人的时代坐标,也向整个社会传递正能量,传播好声音。

  如17年高考全国卷三道作文题,17年北京卷“共和国,我为你拍照”、18年全国Ⅰ卷“我和2035有个约定”、18年北京卷“新时代青年或绿水青山图”等,均反映时代主题,正面传递价值观念,突出高考的思想性和育人功能。

  因此,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志存高远、胸怀天下”的理想和抱负,以正确的立场和方法认清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大势,在此基础上“讲好中国故事”,用大视野大情怀歌颂祖国情。

  下面让我们用两个具体的作文题目来阐释当代青少年如何用大视野大情怀歌颂祖国情,正确处理小人生和大时代的辩证关系。

  【写作训练题目一】

  喜迎70华诞,深情告白祖国。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2019年,我们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70年经历了这样一些大事件:开国大典、大庆油田、三年自然灾害、两弹一星、平反冤假错案、三峡工程、非典、载人飞船、中国梦、走进新时代、反腐败、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等等。

  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正处于这个历史与未来的时间节点。这些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你将对祖国说些什么呢?请以此写一篇作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

  【限制性】

  1、时间节点限制:“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正处于这个历史与未来的时间节点”,因此在行文中必须突出历史感和未来展望,同时还要联系现实、立足当下。

  2、关键词语限制:“70年经历了这样一些大事件”限制了“触发联想与思考”的范围,即所触发的联想和思考需要来自于材料中所给出的事件,并且要使所选取的事件之间形成有机关联。

  3、交际情境限制:“新时代的青年”“你将对祖国说些什么呢”“70周年华诞”,这些引导语要求考生必须以“新时代的青年”的身份,围绕建国“70年”的“披荆斩棘”“风雨兼程”向“祖国”进行告白。

  4、价值取向限制:“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你将对祖国说些什么呢”,考生要表达的是爱国、上进、责任、担当等正向的价值观;若以消极颓废的思想写作则将被判为不及格或零分。

  【开放性】

  1、文体开放:“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既可以展开洋洋洒洒的议论,写成议论文;也可以讲述见微知著、打动人心的故事,写成记叙文或散文。文体若再进行特色化细分,则还可以写成书信、演讲、报告等。

  2、思维开放:“70年经历了这样一些大事件”,材料中所给的事件思维面广泛,既有“开国大典”“中国梦”“走进新时代”;“大庆油田”“三峡工程”;“三年自然灾害”“非典”;“两弹一星”“载人飞船”等同一领域按纵向时间序列发展的事件,又有“反腐败”“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等横向比较的思辨性。

  3、立意开放:“你将对祖国说些什么呢”,根据材料中所提供的事件,情感上可以阐释对家国的热爱、可以呼吁对未来的责任担当、可以回顾和学习历史人物的可贵精神……

  【解题】

  该写作命题所用的材料充分体现了“交际情境”的限制和材料间的“有机关联”——70周年华诞背景下,青年站在历史与未来的节点对祖国告白。这一命题紧扣“立德树人”的指向,与高考作文的命题趋势和特点相吻合。试题中的“交际情境”设置,要求考生在作文中必须有“新时代的青年”——“我”的体现,突出作者意识;同时又要求“对祖国说”,强调了要有写作对象意识;材料中所引用的事件要在行文中形成有机关联,很好地考查了考生的逻辑思维和思辨能力。

  就本题目而言,难点在于如何在交际情境中使得所选取的“大事件”形成紧密的有机关联,从而使文章情理兼具、文质兼美。因此:

  1、以纵向发展的时间序列为线,选取“大庆油田”“三峡工程”“中国梦”等大事件,形成经济建设的有机关联,联系当前社会实际,以拼搏、进取精神展望未来。

  2、以横向思辨式思维为线,选取“走进新时代”“反腐败”“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等大事件,形成在反思中前进的有机关联,联系当前社会实际,以反思、奋进的精神展望未来。

  3、以多向度思维为线,选取“大庆油田”“两弹一星”“载人飞船”等多个领域内的大事件,形成拼搏奋进、克难攻坚、坚忍不拔等精神方面的有机关联,联系当前社会实际,以“追梦人”的精神展望未来。

  无论以何种思维为线,最重要的是,在论证的过程中要有“我”与“祖国”的对话。

  【参考立意】

  正确立意:

  1.继往开来,扬帆逐梦。

  2.新时代新青年,再铸中国梦。

  3.走好新一代的长征路。

  4.踏时代征程,逐世纪之梦。

  5.新时代,新起点,新青年,新梦想。

  6.走进新时代,我有一个梦想。

  7.迎向时代奔跑,接力祖国圆梦。

  ......

  错误立意:

  1.有束缚才有破茧成蝶。

  2.改革开放40年,中国在成长。

  3.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

  ......

  【问题警示】

  1、论证说理有机关联性不强。如选取了“大事件”后,将重点放在了叙述“大事件”上,而未能将“大事件”之间所具有的共同的精神特质提炼出来,进而形成论证的层次关联。

  2、重视文采修饰,忽视论证说理。“以言明理”在作文中体现得不够明显,使用富有文采的语言的主要作用还是修饰,与说理中心的关联较小等。

  3、情境交际意识差。“你将对祖国说些什么呢”,这一限制要求在作文的开始就要体现出“我”,但很多作文仍然是到了联系实际这一环节才出现“我”,未能紧扣“情境交际”这一要求。

  【学生佳作展示】

  新青年敢作为,共铸中国梦

  风雨砥砺,岁月如歌,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中国已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处在这个关键节点的我们,应不负前贤之努力,继往开来,在新节点上敢于作为,共同铸就伟大的中国梦!

  七十年来,新中国以令世界惊叹的速度从雨后初生,到如今的枝繁叶茂。在这一中国速度的背后,是几代青年人的青春,是他们的无私奉献,是他们的勇敢创新,是他们的弃小家以成大家的精神。所以,处在新时期节点上的我们,不应故步自封,而要将自己的梦想与中国梦紧密相连,勇于作为,共铸中国梦!

  新时代青年,当求真务实,勇于反思,勇于改错,彰显复兴决心。祖国的七十年岁月并非一帆风顺,亦有过迷茫和徘徊,但终于在反思中开始了改革的阵痛。一九七八年开始的平反冤假错案,吸取经验教训,便是体现大国风范;1979年改革开放开始了改变二十一世纪世界格局的伟大壮举;新时期来临前夕,开始了大规模的反贪反腐的行动,;“求真务实”是从那之后的座右铭,在这一思想的引领下……这一切的一切都只为一个目标——中华复兴!

  处于新时期的我们更应继承这种求真务实、勇敢反思的精神,在实现梦想途中不断反思,不空谈,要实干。要坚信,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勇立潮头,敢于创新;大国青年,应勇敢地站在时代的潮头,树立创新精神。“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站在祖国七十年华诞的节点上回望先前的奋斗者,不难发现他们所共有的品质——创新。三峡工程,让世界瞩目;载人航天,全球关注;二十年青丝白发的“天眼之父”南仁东,几十年隐姓埋名的“两弹元勋”“氢弹之父”于敏……他们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科技成就强国,创新铸就未来。故,处于新节点的我们应该勇立潮头,敢为人先,勇于创新。运用新思路和新方法攻破梦想之路上,乃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的一个又一个困难。

  处在这个时代的我们,应脚踏大地,走好新一代的长征路。在泥泞之中,也要坚定求真务实、敢于创新的信念。这必将给我们带来与众不同的人生,而这样的人生也必将与我们的时代交相辉映。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新青年,敢作为,共铸中国梦!

  【教师点评】

  本文论证思路严密,具有深度。首先,作者紧扣“新青年”这一情境交际限定,以“勇于作为,共铸中国梦”将材料中所给的“大事件”形成有机关联,以“复兴”目标连接“求真务实”和“创新”,形成论证的自然过渡。另外,所选取的“平反冤假错案”“改革开放”“反腐败”等大事件与后面奋斗者们的创新精神形成了思辨的深度。当然倒数第二、三段的衔接还需要打磨。

  【写作训练题目二】回看祖国70年巨化,你想对30年后的青年说些什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今年,是我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

  70年,时光带走了许多,也带来了许多。从泥泞的土路到平整的柏油路,从吃不饱到减肥茶,从笔墨书信到智能手机,从遥望天空到载人航天……你可曾了解那些沧桑巨变的细节、那些改天换地的故事;可曾思考是什么使我们的国家日益强大、让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见解或感悟,使共和国一百周年时的青年人读到你的文章,能从一个角度了解历史,了解我们时代的时代精神。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

  【限制性】

  1、对象限制。材料中“使共和国一百周年时的青年读到你的文章,能……了解”限制考生是要写给共和国一百周年时的青年看的,要有“作者身份意识”“对象感”和“对话感”,要设想一下30年后的情形,即要对“共和国一百周年时的青年”说些什么。

  2、内容限制。材料中“你可曾了解那些沧桑巨变的细节、那些改天换地的故事”限制考生要结合建国70周年以来的历史,来反映巨变的细节或故事,必须体现“披荆斩棘”“风雨兼程”的“历史性”;还要展望未来,提出建议、表达期望和鼓励,写出青年人的责任担当、家国认同意识以及对个人与国家、历史与未来的认知和思考等内容。

  因此,行文须围绕“时代精神”“建国70周年的巨变”“一百周年时的青年人”等关键词来写,须突出历史感和未来展望。不能使用古代例证,而要立足当下、联系现实。“细节、故事、历史”并非重点,客观认识国家前进的历史、提炼时代精神,表达自己的“思考、见解、感悟”才是核心,否则当属偏题、离题。

  3、思维限制。材料中“可曾思考是什么使我们的国家日益强大”,限制考生要思考是什么样的“时代精神”使我们的国家日益强大:可以是艰苦奋斗、锐意进取、积极创新、无私奉献等精神,可以表达爱国、上进、责任、担当等正向的价值观。要有感悟和原因分析,若只罗列建国70年来的巨变事略,则不妥;当然更不能有消极颓废的思想。

  【开放性】

  1、立意角度是自由的。提示语“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见解和感悟,使共和国一百周年时的青年人读到你的文章,能从一个角度了解历史,了解我们时代的时代精神”,意味着可写“自强不息”“拼搏奋进”“攻坚克难”“坚忍不拔”“勇于开拓”等精神。

  2、联想和思考是自由的。围绕“70年来的变化+原因(时代精神)+身份(作者)、对象(共和国一百周年时的青年)”等要素,突出自己对“变化”的思考、感悟与体验,写明“是什么样的时代精神使我们的国家日益强大”即可,对具体素材的联想与思考是自由的。

  3、文体是自由的。从“明确文体”的表述来看,考生可以展开洋洋洒洒的议论,可以讲述见微知著、打动人心的故事。但因中学生不易表达深刻的思想,甚至可能犯低幼化毛病,所以写记叙文或散文时须慎重选择;当然若能以巨变细节(故事)为主,并能通过形象、场面、情节或议论抒情等深刻反映时代精神(原因)的也可以得高分。还可以写成书信、演讲、报告等应用文体。

  【解题】

  此题目从形式到内容都沿袭了2018全国高考一卷的命题思路。材料提示了建国70年来,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也有了可喜的变化。两处省略号意味着变化不止材料所引,因此,文章只要能扣住国家、人民的“进步与变化”来写自己的“联想和思考”,并由此谈自己对“时代精神”的见解和感悟,即可视为符合题意。提示语的“使共和国一百周年时的青年人读到你的文章”也要作为判断作文符合指令与否的一个重要元素。

  【参考立意】

  正确立意:

  1.追梦时代,青春是用来奋斗的。

  2.笃步前行,奋斗不止。

  3.扬奋斗之帆,逐复兴之梦。

  4.时代精神的重要内核是创新。

  5.奋斗铸造美好。

  6.初心不改,奋斗正当时。

  7.时代精神决定时代命运。

  8.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9.争做时代弄潮儿。

  10.科技创新,造福中国。

  11.改革创新,铸造时代辉煌。

  12.做建设美好家园的追梦人。

  13.弘扬开拓精神,争当时代先锋。

  14.弘扬铁人精神,勇做时代排头兵。

  15.继往开来,勇敢开拓。

  16.自强不息,拼搏创新。

  片面或错误立意:

  1.多难兴邦

  2.弘扬大国工匠精神

  3.吸经验教训,展大国风范

  4.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5.坚持文化自信

  【学生佳作展示】

  奋斗青春追梦时代

  (标题简洁,用八个字四个词精准体现审题,切中要害。)亲爱的青年们:

  你们好!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共和国七十华诞仿佛还在昨日,今便已是百年诞辰。或许属于我的时代已成过去,但那段奋斗的追梦年华依然沸腾于心,不禁想与你们分享那岁月。(开头对象感、对话意识明显,落实了“使共和国一百周年时的青年人读到你的文章”的要求,完成了一个重要的“驱动任务”。“或许属于我的时代已成过去,但那段奋斗的追梦年华依然沸腾于心”呼应标题,强调本文论点。“不禁想与你们分享那岁月”很自然地引出下文。)

  我们的时代是变革的时代,我们的时代精神是奋斗精神。改革的号角引领着我们奋斗、前进。七十年前,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从此改革开放的春雨便滋润了大江南北。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大漠,我们的国家一步步打开大门迎接世界。电视机、手表、汽车接踵而至,飞入寻常百姓家。泥泞的土路变成了平整的柏油路,荒芜的渔村变成了高楼林立的大都市。老百姓从吃不饱到小康,再到全面发展的美好的生活需要。人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一天比一天热闹。那积贫积弱的旧中国早已一去不复返。而在世界上,中国更是真正“站了起来”、强了起来。我们有蛟龙下海、神舟探月,有时速三百五十公里的“复兴号”,有世界第一的量子卫星“墨子号”,我们有看得最远的望远镜“FAST”天眼。这一切都离不开两个字——奋斗。正如晚清留学生羡慕外国车水马龙一样,如今的我们也迎来大变革:我们也有了令人羡慕的“大国名片”。听从时代浩浩汤汤之大潮,顺应改革的号角,年轻的人们,接过奋斗的接力棒,你们准备好了吗?(第二段是主体部分第一层,段首句“我们的时代是变革的时代”为分论点一。作者擅长用比喻、引用、反复、对比等手法,语言概括力强,意蕴丰厚有张力,生动形象。后半段用重笔介绍“站了起来”的中国的种种令人羡慕的变革表现。)

  我们的时代是追梦的时代,我们的时代精神是奋斗精神。七十年艰苦追梦路漫漫,不觉回首遍地花开。伟大的变革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中华赤子的追梦奋斗。新中国成立之初,当美苏早已展开“星球大战”逐鹿太空时,中国却只能遥望天空做着“航天梦”,钱学森、邓稼先等一批爱国科学家毅然回国,投身航天事业,从此我们先是有了“东方红”卫星,不久又迎来了“神舟”载人飞船,再到如今“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我们从无到有,从落后到领先,中国人不仅在太空留下了身影,还骄傲地向世界证明:中国是第一个登陆月背的国家。或许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那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中国梦已实现,但请年轻的人们不要忘却了那个追梦的时代,还有那用青春浇灌共和国梦想之花的前辈们。(第三段是主体部分第二层,段首句“我们的时代是追梦的时代”为分论点二。用对比手法,表达追梦时代志士先贤的爱国情怀和强国表现。呼吁年轻的人们勿忘实现伟大变革的前辈。)

  奋斗是我们的时代精神,也是我们永远的使命。生命不息,奋斗不息。奋斗筑造我们的时代。可曾想过,是什么使我们的国家日益强大?是什么让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是天时地利,不,是奋斗不息!中华民族从来生于忧患,从来勇于面对多灾多难,但正因为奋斗,我们战胜洪水,战胜病疫。正因为奋斗,我们让滚滚黄沙成绿洲。没有那些笃志创新的“科技先锋”,没有那些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以及无数坚守奋斗的人们,哪得如此成就?奋斗吧,青年们,让我们拉起袖子加油干!创造更辉煌的未来!(第四段是主体部分第三层,段首句“奋斗是我们永远的使命”为分论点三。本段用设问句巧妙地诠释了“是什么使我们的国家日益强大?是什么让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之问。多重间隔反复句“正因为奋斗,我们战胜洪水,战胜病疫。正因为奋斗,我们让滚滚黄沙成绿洲。没有那些笃志创新的“科技先锋”,没有那些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以及无数坚守奋斗的人们,哪得如此成就”,使内容充实丰满。段尾新时代领路人的金句,时代感鲜明,口号响亮,有感召力!)

  我的时代在那头,你的时代在这头,中间连接着奋斗。年轻的人们,你们了解了我们的时代,那你们准备好迎接你们的时代了吗?(第五段是结尾部分,仿用余光中诗句,表达你我关联,拳拳之心呼唤后辈要随时迎接时代的挑战。)

  祝青年们:梦想成真,幸福美好,未来更辉煌!

  一个你们的前辈

  2019年3月

  【教师点评】

  文章自始至终体现时代之变,思索时代精神——时代呼唤变革、追梦、奋斗。作者以书信体格式明确写作对象,能将自己代入题目设置的角色中,表达上切合题目语境,表达得体自然。尤其是首段中“或许……但……”的句式使用恰当,“不禁想与你们分享……”的表达就是生活中自然的交流用语。文章立足材料,用好材料。以变革为时代精神,比较了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变化,有画面感;以追梦为时代精神,回顾了建国七十年来中国人的航天梦;以奋斗为时代精神,知往观来,叩问青年人的历史使命,语言有气势。结尾语言简练,分得清此时彼时,蕴含哲理。

  【材料借鉴】

  1、几十年前,人们的生活是单调无味的。大家都穿一身灰蓝色卡其布,谁要是有件翻口上衣配条收脚线裤,或是的确良衬衫口袋中放包牡丹牌香烟,便是有腔调了。如今我们的选择多种多样,这离不开服装企业的开拓创新。正如上海蔓楼兰企业,从非遗大师手中学来正统海派旗袍制法,又引入了3D打印的高端制衣技术,让人们能一品海派旗袍的典雅大方。

  2、在这一时代,你能感受到人们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正如新时代领路人所说:“未来是干出来的。”我们生活的进步,离不开这种“干到底”的拼搏精神。以往我们以笔墨通信,近十年来,我们有了便捷的智能手机,它拉近了人们之间的时空距离,打造了智能生活。

  3、几年前,智能手机市场上苹果、三星、诺基亚三足鼎立,近年来华为等国产品牌异军突起,靠的正是拼搏精神。华为具有深厚的“床垫文化”,许多员工的桌旁都有一张薄床垫。这可不是偷懒用的,许多华为员工夜以继日努力工作,有时几天才回一次家,这样的刻苦造就了“床垫文化”,造就了强大的华为,造就了更强大的国家科技实力与人们的美好生活。未来是拼出来、干出来的,这是我们时代的最好名片。

  4、以往我们曾犯过“大跃进”“唯GDP”论的错误,这样的错误使我们的环境迅速恶化,使人们的生活质量低到极点。如今,在人地和谐、持续发展观念的引领下,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变。我们看到乡村的矿山变成了万里竹海,轻风拂过的竹声喧响取代了机器的轰鸣声;我们看到东北阿尔山的砍伐林场重新长出了大树,砍木的电锯声化作了鸟语与游人的嬉笑。秉持这一理念与精神,我们的地球将山秀水清,人们的生活将快乐无忧。

  5、建国初,我们收下了国民党的烂摊子——国库亏空,物价飞涨,民不聊生。而现在,中国经济一年年腾飞,在2010年,中国生产总值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七十年间的改天换地背后,是什么支持着巨龙腾飞?是奋斗精神。

  6、可曾记得,大庆油田上,铁人王进喜奋身跳入油浆,用自己的身体搅动油池,那奋斗的姿态是第一代石油工人拼搏的剪影。又可曾记得,袁隆平先生为寻找一株雄性败育株苦苦探索,十余

  年踏遍山南水北的水稻田,孜孜不倦,顶着日晒雨淋那奋力寻找的身姿,是每一位中国科研人的写照。七十年来奋斗的又何止他们,每一位农民的辛勤耕耘,每一位工人的汗流浃背,每一位白领的通宵加班,都是巨龙腾飞的引擎。

  7、新时代,除了奋斗,还应有创新。创新让中国拥有源源不断的新血液,新动力。邓小平同志提出社会主义市场化经济,让中国举步维艰的计划经济得到解脱,成为一泉活力,迸发生机,这是创新的成果。美的创始人何享健秉承“唯一不变的就是变”的精神,带领美的公司在股份制上锐意创新,最终让美的公司成为首家上市的乡镇企业。这是创新精神的壮举。时代精神的重要内核是创新,是创新让巨龙在新时代更能迎风飞翔。

  8、有志青年是抓住机遇、挑战的先锋者。著名企业家马云坚定地瞄准了互联网发展的新方向,不断更新试验平台运营,让电子商务这棵幼苗成功地茁壮成长起来,如今仍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方向。青年,需勇当时代的弄潮儿,坚定目标,笃步前行。

  9、我国的航天科技,实现了由“并跑”到“领跑”的转变,首次在月背着陆,成为“领头羊”。种种壮举数不胜数。这通通都是奋斗的结果。

  10、中国率先使用移动支付新型支付方式,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共享单车”的出现解决了“最后一公里难题”。这些崭新事物的出现都来源于创新精神。创新,是科技发展最珍贵的原料,我们这个时代,用“日新月异”已经不足以描述变化的速度。我们的新科技成就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全球首个量子通讯卫星“墨子号”、全球最大的射电望远镜FAST、“玉兔”在月球背面首次软着陆……无数科技进步与科研成果,都是创新引领着前进。更不用说物美价廉的智能手机,全球第一的民用无人机大疆以及人工智能家居。若没有创新,新科技产品永远不会出现。

篇六:胸怀天下感悟

  志存高远,胸怀天下——用大视野大情怀歌颂祖国情

  随着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与高考综合改革的深入推进,新高考不断强化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在写作方面呈现出宏大主题作文命题的新趋势、新特点。所以,高考语文积极主动地呼应国家总体战略和宏伟蓝图,倾心倾力地凸显战略决策,反映热点话题,坚持服务大局,打造思想高地。通过大量生动鲜活的事例,引导考生在展示语文学习成果的同时,从世界看中国,从历史看当下,正确把握国家的历史坐标、个人的时代坐标,也向整个社会传递正能量,传播好声音。

  如17年高考全国卷三道作文题,17年北京卷“共和国,我为你拍照”、18年全国Ⅰ卷“我和2035有个约定”、18年北京卷“新时代青年或绿水青山图”等,均反映时代主题,正面传递价值观念,突出高考的思想性和育人功能。

  因此,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志存高远、胸怀天下”的理想和抱负,以正确的立场和方法认清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大势,在此基础上“讲好中国故事”,用大视野大情怀歌颂祖国情。

  下面让我们用两个具体的作文题目来阐释当代青少年如何用大视野大情怀歌颂祖国情,正确处理小人生和大时代的辩证关系。

  【写作训练题目一】

  喜迎70华诞,深情告白祖国。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2019年,我们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70年经历了这样一些大事件:开国大典、大庆油田、三年自然灾害、两弹一星、平反冤假错案、三峡工程、非典、载人飞船、中国梦、走进新时代、反腐败、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等等。

  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正处于这个历史与未来的时间节点。这些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你将对祖国说些什么呢?请以此写一篇作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

  【限制性】

  1、时间节点限制:“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正处于这个历史与未来的时间节点”,因此在行文中必须突出历史感和未来展望,同时还要联系现实、立足当下。

  2、关键词语限制:“70年经历了这样一些大事件”限制了“触发联想与思考”的范围,即所触发的联想和思考需要来自于材料中所给出的事件,并且要使所选取的事件之间形成有机关联。

  3、交际情境限制:“新时代的青年”“你将对祖国说些什么呢”“70周年华诞”,这些引导语要求考生必须以“新时代的青年”的身份,围绕建国“70年”的“披荆斩棘”“风雨兼程”向“祖国”进行告白。

  4、价值取向限制:“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你将对祖国说些什么呢”,考生要表达的是爱国、上进、责任、担当等正向的价值观;若以消极颓废的思想写作则将被判为不及格或零分。

  【开放性】

  1、文体开放:“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既可以展开洋洋洒洒的议论,写成议论文;也可以讲述见微知著、打动人心的故事,写成记叙文或散文。文体若再进行特色化细分,则还可以写成书信、演讲、报告等。

  2、思维开放:“70年经历了这样一些大事件”,材料中所给的事件思维面广泛,既有“开国大典”“中国梦”“走进新时代”;“大庆油田”“三峡工程”;“三年自然灾害”“非典”;“两弹一星”“载人飞船”等同一领域按纵向时间序列发展的事件,又有“反腐败”“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等横向比较的思辨性。

  3、立意开放:“你将对祖国说些什么呢”,根据材料中所提供的事件,情感上可以阐释对家国的热爱、可以呼吁对未来的责任担当、可以回顾和学习历史人物的可贵精神……

  【解题】

  该写作命题所用的材料充分体现了“交际情境”的限制和材料间的“有机关联”——70周年华诞背景下,青年站在历史与未来的节点对祖国告白。这一命题紧扣“立德树人”的指向,与高考作文的命题趋势和特点相吻合。试题中的“交际情境”设置,要求考生在作文中必须有“新时代的青年”——“我”的体现,突出作者意识;同时又要求“对祖国说”,强调了要有写作对象意识;材料中所引用的事件要在行文中形成有机关联,很好地考查了考生的逻辑思维和思辨能力。

  就本题目而言,难点在于如何在交际情境中使得所选取的“大事件”形成紧密的有机关联,从而使文章情理兼具、文质兼美。因此:

  1、以纵向发展的时间序列为线,选取“大庆油田”“三峡工程”“中国梦”等大事件,形成经济建设的有机关联,联系当前社会实际,以拼搏、进取精神展望未来。

  2、以横向思辨式思维为线,选取“走进新时代”“反腐败”“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等大事件,形成在反思中前进的有机关联,联系当前社会实际,以反思、奋进的精神展望未来。

  3、以多向度思维为线,选取“大庆油田”“两弹一星”“载人飞船”等多个领域内的大事件,形成拼搏奋进、克难攻坚、坚忍不拔等精神方面的有机关联,联系当前社会实际,以“追梦人”的精神展望未来。

  无论以何种思维为线,最重要的是,在论证的过程中要有“我”与“祖国”的对话。

  【参考立意】

  正确立意:

  1.继往开来,扬帆逐梦。

  2.新时代新青年,再铸中国梦。

  3.走好新一代的长征路。

  4.踏时代征程,逐世纪之梦。

  5.新时代,新起点,新青年,新梦想。

  6.走进新时代,我有一个梦想。

  7.迎向时代奔跑,接力祖国圆梦。

  ......

  错误立意:

  1.有束缚才有破茧成蝶。

  2.改革开放40年,中国在成长。

  3.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

  ......

  【问题警示】

  1、论证说理有机关联性不强。如选取了“大事件”后,将重点放在了叙述“大事件”上,而未能将“大事件”之间所具有的共同的精神特质提炼出来,进而形成论证的层次关联。

  2、重视文采修饰,忽视论证说理。“以言明理”在作文中体现得不够明显,使用富有文采的语言的主要作用还是修饰,与说理中心的关联较小等。

  3、情境交际意识差。“你将对祖国说些什么呢”,这一限制要求在作文的开始就要体现出“我”,但很多作文仍然是到了联系实际这一环节才出现“我”,未能紧扣“情境交际”这一要求。

  【学生佳作展示】

  新青年敢作为,共铸中国梦

  风雨砥砺,岁月如歌,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中国已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处在这个关键节点的我们,应不负前贤之努力,继往开来,在新节点上敢于作为,共同铸就伟大的中国梦!

  七十年来,新中国以令世界惊叹的速度从雨后初生,到如今的枝繁叶茂。在这一中国速度的背后,是几代青年人的青春,是他们的无私奉献,是他们的勇敢创新,是他们的弃小家以成大家的精神。所以,处在新时期节点上的我们,不应故步自封,而要将自己的梦想与中国梦紧密相连,勇于作为,共铸中国梦!

  新时代青年,当求真务实,勇于反思,勇于改错,彰显复兴决心。祖国的七十年岁月并非一帆风顺,亦有过迷茫和徘徊,但终于在反思中开始了改革的阵痛。一九七八年开始的平反冤假错案,吸取经验教训,便是体现大国风范;1979年改革开放开始了改变二十一世纪世界格局的伟大壮举;新时期来临前夕,开始了大规模的反贪反腐的行动,;“求真务实”是从那之后的座右铭,在这一思想的引领下……这一切的一切都只为一个目标——中华复兴!

  处于新时期的我们更应继承这种求真务实、勇敢反思的精神,在实现梦想途中不断反思,不空谈,要实干。要坚信,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勇立潮头,敢于创新;大国青年,应勇敢地站在时代的潮头,树立创新精神。“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站在祖国七十年华诞的节点上回望先前的奋斗者,不难发现他们所共有的品质——创新。三峡工程,让世界瞩目;载人航天,全球关注;二十年青丝白发的“天眼之父”南仁东,几十年隐姓埋名的“两弹元勋”“氢弹之父”于敏……他们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科技成就强国,创新铸就未来。故,处于新节点的我们应该勇立潮头,敢为人先,勇于创新。运用新思路和新方法攻破梦想之路上,乃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的一个又一个困难。

  处在这个时代的我们,应脚踏大地,走好新一代的长征路。在泥泞之中,也要坚定求真务实、敢于创新的信念。这必将给我们带来与众不同的人生,而这样的人生也必将与我们的时代交相辉映。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新青年,敢作为,共铸中国梦!

  【教师点评】

  本文论证思路严密,具有深度。首先,作者紧扣“新青年”这一情境交际限定,以“勇于作为,共铸中国梦”将材料中所给的“大事件”形成有机关联,以“复兴”目标连接“求真务实”和“创新”,形成论证的自然过渡。另外,所选取的“平反冤假错案”“改革开放”“反腐败”等大事件与后面奋斗者们的创新精神形成了思辨的深度。当然倒数第二、三段的衔接还需要打磨。

  【写作训练题目二】回看祖国70年巨化,你想对30年后的青年说些什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今年,是我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

  70年,时光带走了许多,也带来了许多。从泥泞的土路到平整的柏油路,从吃不饱到减肥茶,从笔墨书信到智能手机,从遥望天空到载人航天……你可曾了解那些沧桑巨变的细节、那些改天换地的故事;可曾思考是什么使我们的国家日益强大、让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见解或感悟,使共和国一百周年时的青年人读到你的文章,能从一个角度了解历史,了解我们时代的时代精神。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

  【限制性】

  1、对象限制。材料中“使共和国一百周年时的青年读到你的文章,能……了解”限制考生是要写给共和国一百周年时的青年看的,要有“作者身份意识”“对象感”和“对话感”,要设想一下30年后的情形,即要对“共和国一百周年时的青年”说些什么。

  2、内容限制。材料中“你可曾了解那些沧桑巨变的细节、那些改天换地的故事”限制考生要结合建国70周年以来的历史,来反映巨变的细节或故事,必须体现“披荆斩棘”“风雨兼程”的“历史性”;还要展望未来,提出建议、表达期望和鼓励,写出青年人的责任担当、家国认同意识以及对个人与国家、历史与未来的认知和思考等内容。

  因此,行文须围绕“时代精神”“建国70周年的巨变”“一百周年时的青年人”等关键词来写,须突出历史感和未来展望。不能使用古代例证,而要立足当下、联系现实。“细节、故事、历史”并非重点,客观认识国家前进的历史、提炼时代精神,表达自己的“思考、见解、感悟”才是核心,否则当属偏题、离题。

  3、思维限制。材料中“可曾思考是什么使我们的国家日益强大”,限制考生要思考是什么样的“时代精神”使我们的国家日益强大:可以是艰苦奋斗、锐意进取、积极创新、无私奉献等精神,可以表达爱国、上进、责任、担当等正向的价值观。要有感悟和原因分析,若只罗列建国70年来的巨变事略,则不妥;当然更不能有消极颓废的思想。

  【开放性】

  1、立意角度是自由的。提示语“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见解和感悟,使共和国一百周年时的青年人读到你的文章,能从一个角度了解历史,了解我们时代的时代精神”,意味着可写“自强不息”“拼搏奋进”“攻坚克难”“坚忍不拔”“勇于开拓”等精神。

  2、联想和思考是自由的。围绕“70年来的变化+原因(时代精神)+身份(作者)、对象(共和国一百周年时的青年)”等要素,突出自己对“变化”的思考、感悟与体验,写明“是什么样的时代精神使我们的国家日益强大”即可,对具体素材的联想与思考是自由的。

  3、文体是自由的。从“明确文体”的表述来看,考生可以展开洋洋洒洒的议论,可以讲述见微知著、打动人心的故事。但因中学生不易表达深刻的思想,甚至可能犯低幼化毛病,所以写记叙文或散文时须慎重选择;当然若能以巨变细节(故事)为主,并能通过形象、场面、情节或议论抒情等深刻反映时代精神(原因)的也可以得高分。还可以写成书信、演讲、报告等应用文体。

  【解题】

  此题目从形式到内容都沿袭了2018全国高考一卷的命题思路。材料提示了建国70年来,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也有了可喜的变化。两处省略号意味着变化不止材料所引,因此,文章只要能扣住国家、人民的“进步与变化”来写自己的“联想和思考”,并由此谈自己对“时代精神”的见解和感悟,即可视为符合题意。提示语的“使共和国一百周年时的青年人读到你的文章”也要作为判断作文符合指令与否的一个重要元素。

  【参考立意】

  正确立意:

  1.追梦时代,青春是用来奋斗的。

  2.笃步前行,奋斗不止。

  3.扬奋斗之帆,逐复兴之梦。

  4.时代精神的重要内核是创新。

  5.奋斗铸造美好。

  6.初心不改,奋斗正当时。

  7.时代精神决定时代命运。

  8.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9.争做时代弄潮儿。

  10.科技创新,造福中国。

  11.改革创新,铸造时代辉煌。

  12.做建设美好家园的追梦人。

  13.弘扬开拓精神,争当时代先锋。

  14.弘扬铁人精神,勇做时代排头兵。

  15.继往开来,勇敢开拓。

  16.自强不息,拼搏创新。

  片面或错误立意:

  1.多难兴邦

  2.弘扬大国工匠精神

  3.吸经验教训,展大国风范

  4.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5.坚持文化自信

  【学生佳作展示】

  奋斗青春追梦时代

  (标题简洁,用八个字四个词精准体现审题,切中要害。)亲爱的青年们:

  你们好!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共和国七十华诞仿佛还在昨日,今便已是百年诞辰。或许属于我的时代已成过去,但那段奋斗的追梦年华依然沸腾于心,不禁想与你们分享那岁月。(开头对象感、对话意识明显,落实了“使共和国一百周年时的青年人读到你的文章”的要求,完成了一个重要的“驱动任务”。“或许属于我的时代已成过去,但那段奋斗的追梦年华依然沸腾于心”呼应标题,强调本文论点。“不禁想与你们分享那岁月”很自然地引出下文。)

  我们的时代是变革的时代,我们的时代精神是奋斗精神。改革的号角引领着我们奋斗、前进。七十年前,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从此改革开放的春雨便滋润了大江南北。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大漠,我们的国家一步步打开大门迎接世界。电视机、手表、汽车接踵而至,飞入寻常百姓家。泥泞的土路变成了平整的柏油路,荒芜的渔村变成了高楼林立的大都市。老百姓从吃不饱到小康,再到全面发展的美好的生活需要。人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一天比一天热闹。那积贫积弱的旧中国早已一去不复返。而在世界上,中国更是真正“站了起来”、强了起来。我们有蛟龙下海、神舟探月,有时速三百五十公里的“复兴号”,有世界第一的量子卫星“墨子号”,我们有看得最远的望远镜“FAST”天眼。这一切都离不开两个字——奋斗。正如晚清留学生羡慕外国车水马龙一样,如今的我们也迎来大变革:我们也有了令人羡慕的“大国名片”。听从时代浩浩汤汤之大潮,顺应改革的号角,年轻的人们,接过奋斗的接力棒,你们准备好了吗?(第二段是主体部分第一层,段首句“我们的时代是变革的时代”为分论点一。作者擅长用比喻、引用、反复、对比等手法,语言概括力强,意蕴丰厚有张力,生动形象。后半段用重笔介绍“站了起来”的中国的种种令人羡慕的变革表现。)

  我们的时代是追梦的时代,我们的时代精神是奋斗精神。七十年艰苦追梦路漫漫,不觉回首遍地花开。伟大的变革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中华赤子的追梦奋斗。新中国成立之初,当美苏早已展开“星球大战”逐鹿太空时,中国却只能遥望天空做着“航天梦”,钱学森、邓稼先等一批爱国科学家毅然回国,投身航天事业,从此我们先是有了“东方红”卫星,不久又迎来了“神舟”载人飞船,再到如今“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我们从无到有,从落后到领先,中国人不仅在太空留下了身影,还骄傲地向世界证明:中国是第一个登陆月背的国家。或许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那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中国梦已实现,但请年轻的人们不要忘却了那个追梦的时代,还有那用青春浇灌共和国梦想之花的前辈们。(第三段是主体部分第二层,段首句“我们的时代是追梦的时代”为分论点二。用对比手法,表达追梦时代志士先贤的爱国情怀和强国表现。呼吁年轻的人们勿忘实现伟大变革的前辈。)

  奋斗是我们的时代精神,也是我们永远的使命。生命不息,奋斗不息。奋斗筑造我们的时代。可曾想过,是什么使我们的国家日益强大?是什么让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是天时地利,不,是奋斗不息!中华民族从来生于忧患,从来勇于面对多灾多难,但正因为奋斗,我们战胜洪水,战胜病疫。正因为奋斗,我们让滚滚黄沙成绿洲。没有那些笃志创新的“科技先锋”,没有那些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以及无数坚守奋斗的人们,哪得如此成就?奋斗吧,青年们,让我们拉起袖子加油干!创造更辉煌的未来!(第四段是主体部分第三层,段首句“奋斗是我们永远的使命”为分论点三。本段用设问句巧妙地诠释了“是什么使我们的国家日益强大?是什么让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之问。多重间隔反复句“正因为奋斗,我们战胜洪水,战胜病疫。正因为奋斗,我们让滚滚黄沙成绿洲。没有那些笃志创新的“科技先锋”,没有那些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以及无数坚守奋斗的人们,哪得如此成就”,使内容充实丰满。段尾新时代领路人的金句,时代感鲜明,口号响亮,有感召力!)

  我的时代在那头,你的时代在这头,中间连接着奋斗。年轻的人们,你们了解了我们的时代,那你们准备好迎接你们的时代了吗?(第五段是结尾部分,仿用余光中诗句,表达你我关联,拳拳之心呼唤后辈要随时迎接时代的挑战。)

  祝青年们:梦想成真,幸福美好,未来更辉煌!

  一个你们的前辈

  2019年3月

  【教师点评】

  文章自始至终体现时代之变,思索时代精神——时代呼唤变革、追梦、奋斗。作者以书信体格式明确写作对象,能将自己代入题目设置的角色中,表达上切合题目语境,表达得体自然。尤其是首段中“或许……但……”的句式使用恰当,“不禁想与你们分享……”的表达就是生活中自然的交流用语。文章立足材料,用好材料。以变革为时代精神,比较了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变化,有画面感;以追梦为时代精神,回顾了建国七十年来中国人的航天梦;以奋斗为时代精神,知往观来,叩问青年人的历史使命,语言有气势。结尾语言简练,分得清此时彼时,蕴含哲理。

  【材料借鉴】

  1、几十年前,人们的生活是单调无味的。大家都穿一身灰蓝色卡其布,谁要是有件翻口上衣配条收脚线裤,或是的确良衬衫口袋中放包牡丹牌香烟,便是有腔调了。如今我们的选择多种多样,这离不开服装企业的开拓创新。正如上海蔓楼兰企业,从非遗大师手中学来正统海派旗袍制法,又引入了3D打印的高端制衣技术,让人们能一品海派旗袍的典雅大方。

  2、在这一时代,你能感受到人们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正如新时代领路人所说:“未来是干出来的。”我们生活的进步,离不开这种“干到底”的拼搏精神。以往我们以笔墨通信,近十年来,我们有了便捷的智能手机,它拉近了人们之间的时空距离,打造了智能生活。

  3、几年前,智能手机市场上苹果、三星、诺基亚三足鼎立,近年来华为等国产品牌异军突起,靠的正是拼搏精神。华为具有深厚的“床垫文化”,许多员工的桌旁都有一张薄床垫。这可不是偷懒用的,许多华为员工夜以继日努力工作,有时几天才回一次家,这样的刻苦造就了“床垫文化”,造就了强大的华为,造就了更强大的国家科技实力与人们的美好生活。未来是拼出来、干出来的,这是我们时代的最好名片。

  4、以往我们曾犯过“大跃进”“唯GDP”论的错误,这样的错误使我们的环境迅速恶化,使人们的生活质量低到极点。如今,在人地和谐、持续发展观念的引领下,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变。我们看到乡村的矿山变成了万里竹海,轻风拂过的竹声喧响取代了机器的轰鸣声;我们看到东北阿尔山的砍伐林场重新长出了大树,砍木的电锯声化作了鸟语与游人的嬉笑。秉持这一理念与精神,我们的地球将山秀水清,人们的生活将快乐无忧。

  5、建国初,我们收下了国民党的烂摊子——国库亏空,物价飞涨,民不聊生。而现在,中国经济一年年腾飞,在2010年,中国生产总值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七十年间的改天换地背后,是什么支持着巨龙腾飞?是奋斗精神。

  6、可曾记得,大庆油田上,铁人王进喜奋身跳入油浆,用自己的身体搅动油池,那奋斗的姿态是第一代石油工人拼搏的剪影。又可曾记得,袁隆平先生为寻找一株雄性败育株苦苦探索,十余

  年踏遍山南水北的水稻田,孜孜不倦,顶着日晒雨淋那奋力寻找的身姿,是每一位中国科研人的写照。七十年来奋斗的又何止他们,每一位农民的辛勤耕耘,每一位工人的汗流浃背,每一位白领的通宵加班,都是巨龙腾飞的引擎。

  7、新时代,除了奋斗,还应有创新。创新让中国拥有源源不断的新血液,新动力。邓小平同志提出社会主义市场化经济,让中国举步维艰的计划经济得到解脱,成为一泉活力,迸发生机,这是创新的成果。美的创始人何享健秉承“唯一不变的就是变”的精神,带领美的公司在股份制上锐意创新,最终让美的公司成为首家上市的乡镇企业。这是创新精神的壮举。时代精神的重要内核是创新,是创新让巨龙在新时代更能迎风飞翔。

  8、有志青年是抓住机遇、挑战的先锋者。著名企业家马云坚定地瞄准了互联网发展的新方向,不断更新试验平台运营,让电子商务这棵幼苗成功地茁壮成长起来,如今仍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方向。青年,需勇当时代的弄潮儿,坚定目标,笃步前行。

  9、我国的航天科技,实现了由“并跑”到“领跑”的转变,首次在月背着陆,成为“领头羊”。种种壮举数不胜数。这通通都是奋斗的结果。

  10、中国率先使用移动支付新型支付方式,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共享单车”的出现解决了“最后一公里难题”。这些崭新事物的出现都来源于创新精神。创新,是科技发展最珍贵的原料,我们这个时代,用“日新月异”已经不足以描述变化的速度。我们的新科技成就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全球首个量子通讯卫星“墨子号”、全球最大的射电望远镜FAST、“玉兔”在月球背面首次软着陆……无数科技进步与科研成果,都是创新引领着前进。更不用说物美价廉的智能手机,全球第一的民用无人机大疆以及人工智能家居。若没有创新,新科技产品永远不会出现。

篇七:胸怀天下感悟

  论语心得君子之道有感

  在《论语》中,孔子常把“君子”与“小人”比较而论,从多方面指出两者根本的区别,教导我们如何成为君子,那么于丹又是如何解读君子之道的呢?下文是论语心得君子之道感想,希欢迎阅读。

  论语心得君子之道篇一

  于丹《论语》心得出版已有10年之久,《论语》更是历经千年,其中真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无论如何,不能否认《论语》的经典与伟大。之前为大家分享了心得之一:天地人之道;心得之二:心灵之道;心得之三:处世之道,今天接着分享心得之四:君子之道。

  君子的第一个标准:做一个善良的人。胸怀天下,奋发有为。

  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始终走的是一条正路。而小人则一心看重私利,在一己私利驱使下很容易走上邪路。

  君子和小人的不同表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每天牵挂的是自己的道德修养,小人则惦记的是自己的家乡;君子心中始终有一份规矩、法度,不得超越,小人则满脑子想的是一些小恩小惠,小便宜。

  君子的第二个标准:恒心。无恒产而有恒心。

  君子的第三个标准: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周”

  就是能够团结照顾到很多人,他以道义为准则与人交往,所以有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比”,字形像两个人紧挨在一起。小人是喜欢结成小圈子,他不会融入大集体。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与君子和小人相处的不同?

  “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说,同“悦”。一个君子,你很容易与他相处,但是你又难以取悦他。假如你想以不正当的手段取悦他,他反而不高兴。得到他真正使用你的时候,他就根据你的才干,给你安排一个合适的位子。

  小人的特点是你很容易取悦他,但是你很难与他相处。当他用你的时候,就会求全责备。

  君子的言行,应该如何?

  君子是“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君子在社会扮演的角色是变通的、与时俱进的。他不是作为一个器具存在的,也就是说不是为了某个职业存在的。孔子说:“君子不器”

  论语心得君子之道篇二

  孔子有句话,出自《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此家喻户晓之言,既是其一生自我修养之总结,亦可视作古代读书人终生奋斗之目标。为何以此为标杆?在于它极好地概括了达到君子的几重

  境界。

  晚明大儒顾宪成曾如此剖析孔子心目中“君子”之境界:“这章书,是夫子一生年谱,亦是千古作圣妙诀……夫子自十五志于学至四十而不惑,是修境;五十知天命,是悟境;六十耳顺至七十从心,是证境。”这段话堪称将如何养成君子的三重境界概括得甚是精辟到位:修境即不断学习、完善自我、确立志向、积极进取的过程;悟境即随着人生经验日益丰富,阅历的不断积淀,真正了解自身短长,领悟世界本质,走向成熟的状态;证境则是对人生顺逆已了然于胸,对世事无常已泰然处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繁杂的规矩中可以求得自由的化境。

  那何为“君子”?孔子身处时代,“君子”具有两层含义:一指那些出身高贵、地位较高的统治者;二指那些具有很高的道德修养、能够遵循礼乐的人。故《论语·学而》指出,“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可知君子有其专门关注之事、用力之处,“本”即事情的根本之处。换言之,君子要做好本身工作,尽其职责,道便由此产生。

  若要闻道,先须自修,这当从“修境”入手,此即古时读书人求学之始。它分为三个层次:志于学、而立与不惑。志于学,便是自此开始,立志于要把一生奉献给学问,奉献给追求真理,这意味着人生目标的确定。意义在于:首先,学术研究和道义探讨成为了人的终身事业,道统开始独立于政统并高于政统;其次,此乃知识独立、士人独立的标志;再次,士人不再是专家,不再是专业技术人员,而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担当天下道义的君子儒。读书人从此真正成为社会核心价值的承担者,即担道之士。著名学者钱穆先生曾对君子担道的重要性有过至论:

  道,人生之大道。人生必有死,死又不可预知。正因时时可死,故必急求闻道。否则生而为人,不知为人之道,岂不枉了此生?若使朝闻道,夕死即不为枉活。因道亘古今,千万世而常然,一日之道,即千万世之道。故若由道而生,则一日之生,亦犹夫千万世之生矣。

  从此,道统意识油然而生。

  所谓而立,简言之:其一,个人政治身份得到肯定;其二,有了自己的事业。此乃个人事业之起步期。试想一个人经过孜孜以求、苦苦努力,达到了而立,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学业有成,事业确立,身份得到充分认可,理想看似越来越近,那么这个人应呈奋发有为、跃跃欲试,踌躇满志、锐气十足之态。这种状态固然颇佳,但尚远远不够。他的见识、修为、眼光、气度还不足以应对这个纷纭复杂的大千世界。所以,还需要继续修炼,以至“不惑”,即对自己的人生追求不再疑惑,对自己的人生方向不再动摇,对世间种种光怪陆离、纷纭复杂的现象,皆能泰然处之,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悟境”指个人修为之瓶颈期与突破期。虽说知天命是悟境,但并不意味着学习之终结,恰恰相反,这是君子修养的又一个起点。孔子讲:“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既然“天命”是“上天”给你下达的“命令”、是“天”规定了的你的“使命”,那么你立身在世,所能做的事,只是去努力完成“天”“分配”给你的“任务”,这是你应该做的,也是你可以做的。于是你的人生经验给你的人生“定了位”。有了这个“位置”,你如果再“越位”“僭越”,或者放弃这个“位置”而“不到位”,则是为“不仁”,就不是“君子”。“定了位”不等于“到了位”,你还得努力才能使自己“到位”,故“知

  天命”相当于人生事业的再出发。唯有继续前行,才能抵达君子修养的终点,也就是证境——耳顺和从心所欲。

  “耳顺即舜之察迩言,所谓善与人同,乐取于人以为善也。顺者,不违也。舍己从人,故言入于耳,隐其恶,扬其善,无所违也。学者自是其学,闻他人之言,多违于耳。圣人之道,一以贯之,故耳顺也。”这是清代学者焦循对“耳顺”的解释。说的是君子能以一己所持的正确意见不排斥他人的正确意见,能以公认为正确的意见为标准,同时吸取他人意见中符合标准的正确意见。顺,就是通达不违碍,入耳即入心。君子不固持自己的异义,能采纳他人的意见,那么无论什么话听来就不违于心、不逆于耳,能够从他人的意见中分辨出正确的看法予以表扬,又能从他人的意见中分辨出不正确的看法而不予计较,不斤斤萦怀于心,如此就能顺利通达,入耳入心。

  耳顺之后,便达至化境。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指出:“孔子七十而纵心,彼其纵之也,度不逾矩,而后纵之。”换言之,柳氏认为孔子之所以能够从心所欲,是因孔子自认内心的欲望不会超出社会规矩的范围,孔子有这样的道德自信,可以估量内心欲望是在规矩法度之内的。依柳宗元之理解,规矩是内心欲望的隐形前提,只有“不逾矩”的欲望才可“后纵之”。反过来讲,“逾矩”的欲望不可以随便遵从。其实儒家亦承认人在现实生活中,确有各种不合礼法、不合规矩的欲望。在这一基本预设下,人心的各种欲望若不加限制,不以“道心”“天地之性”加以引导,人便随着自身欲望之横流而蒙蔽良知,从而生出恶念、做出恶行。孔子的“从心所欲,不逾矩”,即经过长期的自我修养和自我控制,达到一定的人生境界,内外打

  通,社会的规矩即我自身的规矩,社会规范内化为个人的生活信念,因而社会规矩对我而言,就不再是约束,反而是内外相证、从心所欲的试金石。这种“自由”是一种道德境界,是此心纯然天理的境界,是一种不去挑战世俗礼法的心理自在。因为此时,心就是法,法就是心,人在规矩允许的范围里体会从心所欲的自在。

  当然,世上诸事,往往知易行难。至于此三重境界,钱穆曾指出,“学者所能用力,亦在志学与立与不惑之三阶程。至于知天命以上,则非用力所及,不宜妄有希效。知有此一境,而悬以存诸心中则可”。或许凡人终其一生,也难将修境、悟境与证境践履殆尽,唯有默默悬于心间。君子何为?便是读书人在不断学习、修炼中竭力向理想状态靠近而已。这恐怕便是“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妙处所在吧。

  论语心得君子之道篇三

  片头语:

  孔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孔夫子在教育他的弟子时常以小人和君子之分来明辨是非。那么,何为君子?何为小人?我们如何来分辨君子和小人?于丹教授又是如何解释论语中对君子与小人的界定?请收看《于丹论语心得》之《君子之道》。

  于丹:

  大家读《论语》会发现这里面做人最经常出现的一个标准就是两个字“君子”,其实这是我们在今天也经常说到的一个标准,说某某人非常君子。但是究竟什么是君子?我们今天就说说《论语》中的君子之道。

  画外音:

  “君子”是孔夫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一部短短的两万多字的论语,其中“君子”两个字就出现了一百多字,即便是今天人们还是希望自己能做君子,我们怎样才能做一名君子呢?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将为我们讲授《于丹论语心得》之《君子之道》。

  于丹:

  其实我们把孔子对于君子所有的言语、界定、描述总结在一起,会发现大概做一个君子要有几个层次上的要求。

  首先一个标准,君子都是那些内心完满富足,先自我修缮了修养,而后才表现出来一种从容不迫的人。也就是说,君子的力量始自于人格和内心。

  大家知道人格和风格永远都是相关的,当我们说一个人在风格上表现为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有那么一副与世无争与人恭敬的气度,这种风格的力量一定来自于人格。

  孔子有一个学生司马牛曾经问老师:

  画外音:

  “老师,什么叫君子呀?”

  “君子就是心中没有担忧,没有恐惧。”

  “哦,没有担忧没有恐惧就是君子了,这也太简单了!”

  于丹:

  学生很不以为然,一下子没听明白,觉得这么简单,就又追问了一句说:“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这就能叫君子啦?老师还是淡淡地跟他说:“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也就是说,我们老百姓的语言

  系统说,半夜敲门心不惊。一个人夜里面睡得踏实,这就叫内省不疚。一个人内心反省自己的行为,反省自己在社会上所作的一切的时候没有愧疚,这就可以做到不担忧不恐惧。

  在孔子看来,一个人“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这就是一个君子的标准。那么这个标准呢,说低也低,我们每个人可以做到,说高,这也是一个至高无上的标准。

  孔子在给学生讲课的时候曾经很认真地跟他们谈过这个问题。孔子一上来先很谦虚,他说“我们今天来说说君子”。说“君子道者三”,做一个君子有三点是要做到的,然后他很客气的先谦虚了一下说“我无能焉”,我反正是做不到,是哪三点呢?叫做“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也就是说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每天行于世间百态之中,真正要做到内心的坦然,要做到一种仁义的大胸怀,让自己没有那么多的忧伤、忧思、忧恐、担忧,全都没有,这一切来自于什么呢,来自于你内心的仁厚。由于你宽和,所以你可以忽略了很多细节不计较,由于你心怀大志所以你可以不纠缠于这个世界给你小的得失。

  第二点就是要做到“智者不惑”。

  其实我们看汉字的构成很有意思。这个“惑”字,迷惑的惑啊是上面一个“或者”的“或”,下面一个心字底,对吧?其实“或者”,数学上叫或然率。什么意思啊?就是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此为“或者”。那么当世界面临众多的抉择,你可以这样走,也可以那样走的时候,就要看你这个心字底托得是不是足够大。如果你心中有判断,有定力,你明确,你就不至于被世界上诸多的选择压垮。

  对于我们当下的人来讲,我们的痛苦不是没有选择,而是选择太多,这也是孔子所谓的过犹不及。在过去有人说区区半个世纪之前,每一个人从职业上一生可能就在一个单位,从婚姻上一生不会有任何变动,从居住上一生就是一个大杂院的邻居,但是在今天选择太多,视野广阔,这是一个繁荣时代给我们带来的迷惑。怎么办呢?我们不能去左右外在的世界,我们能够让自己内心的选择能力更强大,这就是让自己成为一个智者。

  那么第三点就是“勇者不惧”。

  当这个世界上有了太多的畏惧、恐惧、惧怕,这一切压来的时候,我们记得老百姓的一个说法,叫做“两强相遇勇者胜”。也就是说,当你自己的心足够勇敢,足够开阔,你自己知道有一种勇往直前的力量,那么你自然而然就不再害怕了。所以孔夫子说,我认为一个真君子就是要做到内心的仁、智、勇,所以就少了世界上很多的忧、惑、惧。他说就这么个道理我做不到。他的学生子贡就笑了,说“夫子自道尔。”您说的这三个标准就是你自己,也只有你这样的人,真正身体力行了,所以可以把这样的感受说出来。其实这就是他所说的君子。

  其实孔子给我们做人的标准是什么呢?他没有说你要追缅古圣先贤,你要流芳后世,他所说的就在现世,就在此际,就从自我修养做起,做一个真君子。所以什么人是君子?君子不去过多的苛责外在世界,而把更多有限的时间、精力、修养用来苛责内心,这就是孔子所谓的“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一个人内心对自己要求更严格一点,对别人相对会厚道一点。

  我们今天老说做人要厚道,什么是厚道,厚道不是窝囊,而是他的人

  格可以包容和悲悯别人很多的过错,可以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立场上,能够自内心厚道而去薄责于人。少苛责于人这就是君子。一个真君子,他那种坦荡情怀,是一种由内而外洋溢出来的人格力量,所以君子从来不抱怨,不哭天抢地,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不怨天,不尤人,既不抱怨说老天爷不给我机会,也不抱怨这个世界没有人了解我。人能做到这样吗?不容易啊。

  话外音:

  其实我们经常会听到身边有人抱怨社会的不公,抱怨自己的怀才不遇,于丹教授认为,《论语》中对于学习的论述很有意思,它认为学习者有两个目的,一种是为君子学,一种是为小人学,难道在学习的问题上也有君子与小人之分吗?

  于丹:

  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其实这个观点后来在儒家的一个大师荀子《劝学篇》中又得到了发挥和解读。

  什么叫“古之学问为己”呢?说真正尊崇学问的人,远古的遗风是学术为了人心灵的建树。真正人去做学问是为什么?就像今天的读书,从小读到大,无非是学会一种把握幸福的能力,学会让自己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教养,而且有内心忠诚的公民,再让自己能够在这个社会上安身立命,学习就是为了完成这么一个自我角色的建立和提升。

  那么那种为人之学又是什么呢,就是学了一点知识以后把它当工具,比如说去写文章、评职称,作为一种技能谋一份职业,用这样的知识和学问来取悦他人,在社会上为自己谋得一份福利,这就是被孔子所说的那种为人之学。

  所以孔子曾经直接了当跟他的学生说:“汝为君子学,不为小人学。”何谓君子学,就是让我们更超乎功利一点,让我们所学的一切,更多的不要想着实用,而要想着修养。因为一个人,只有你内心修养真正有了一种从容淡定,了解自己在这个坐标系上的位置以后,你才不能够有那样一种起起伏伏的欢喜或者沮丧。应该说这是孔子对于标准一个明确的界定。

  什么是君子?君子永远着眼于当下,君子永远要做自己内心一个完善的人,君子的目标从来不好高骛远。我们看到了,孔子从来不说君子就要象谁谁谁那样,孔子这里提出的君子永远是做一个最好的你自己。按照你自己的坐标系,从眼前做起,从今天开始学习,让自己成为心目中完善的自我。

  其实这让我想起一个小故事。

  说在一条小街上开了三家裁缝店,每一家都在想:我一定要招到最多的客人。所以就力图把自己说得非常非常大。第一家店说“我是本省最好的裁缝”,把这个大牌子挂出去了。第二家一看,觉得我要比他更高一点,所以做了一个更大的牌子,说“我是全国最好的裁缝”。第三家想了想说,“我难道还能做全世界最好的裁缝吗?”想了半天,最后他做了一块很小的牌子摆在那儿,结果那条街上的所有客人都来了第三家,前两家变得冷冷清清。这第三家牌子写得是什么呢?他写得是“我是这条街上最好的裁缝”。也就是说,他把这个视线放回到眼前,从当下做起。

  画外音:

  做好自己的事,当一个善良的人,这是《论语》对于“君子”的第一条界定,但是不是做一个善良的人就可以称之为君子呢?于丹教授认为光做

  一个善良的人是远远不够的,君子还要有第二个标准,这是一个什么标准呢?.

  于丹:

  也就是说第一个标准他只是一个善良的人,但是第二个标准他是一个伟大和高尚的人,他必须得是胸有大志,是宏阔的,那么这种宏阔之志可以要求一个人不是太顾及眼前的生活。

  孔子曾经说“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一个人如果成天想的都是他自己住的房子怎么样,自己过的日子怎么样,那么这个人她就不能够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君子应该是胸怀天下的。

  孔子的学生曾子曾经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这样的一份担当就演化成了中国儒家传统文化中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其实我们想一想,中国人的人格理想很有意思,儒家和道家从来不是彻底分立的,甚至是针锋相对的两个流派,它其实是人格理想的两端。用林语堂先生的话来讲:“中国每一个人的社会理想都是儒家,而每一个人的自然人格理想都是道家。”这就是我们经常的一种表述,叫做“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一个人在发达的时候就要想到天下己任,而一个人在穷途末路困窘于一个不堪境地的时候还要不放弃个人修养,这就是君子了。一个君子只有在困境中不断的完善,磨砺自己,然后他走到真正发达的时候,他才有可能去帮助别人。

  所以我们看中国古代,在孔子之后,经过唐宋,我们能看到诸多名

  士,他们都是在自己极其穷困潦倒的时候还能做到胸怀天下,这点其实你想来是不可思议的。比如说杜甫,他有一首著名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他说自己的家里面,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那样一片穷困潦倒的时候,他心中想到的是什么呢?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想到的是有更多好房子让所有人都住上;再比如说范仲淹,范仲淹说一个人他即使是处江湖之远的时候,他不可能居庙堂之高的时候,他要求自己仍然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那么这样一些情怀都是什么呢?就是君子大志。

  其实一个人有如此的一个志向,有如此一种宏阔的眼界,这在《论语》中是一直得到鼓励的。孔子说:“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里仁)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君子和小人每天心中惦记的事情是不同的,君子每天在牵挂的就是自己的道德,我的道德又修缮的怎么样了;而小人怀土呢,每天就惦记自己家的房子,他不会想到大蔽天下寒士,他想的都是说我怎么样能够多买一套房啊,我怎么样能够再利用一下福利分房,另外我商品房自己还可以再多得一点啊,每天就在算计着衣食居住,所有的物质生活这些人。这被孔子或者说被整个儒家学派称为是小人的心思,当然这也没有太大的过错,但是如果人心就居囿在这么一点点利益上,而没有道德的话他就很危险了。它会导致什么结果呢,这就是下一句,所谓“君子怀刑”,而“小人怀惠”。

  君子从来是尊重法制的,这个“刑”就是刑法。也就是说一个国家的规矩、尺度,所以君子怀刑就是因为他心中始终有一份规矩、法度,不得超越,他尊重这个社会的制度,就像我们每一个人走路过过街天桥、走人行

  横道、等待红灯,这些看起来都会给我们生活多多少少带来一点限制,但是这点限制让你在一种尊重制约的前提下,可以形成一种社会默契,尊重他人,保障自己的安全,这就是君子怀刑。

  但是小人是干吗呢?怀惠。这个惠是小恩小惠,小便宜的意思,也就是说,钻小空子、占小便宜,一次两次,这里面潜藏的危机肯定要吃大亏。一看说红灯跟绿灯中间闪着黄灯,可以跑过去,就赶紧跑过去吧,一看说车赶紧刹车了,等着我过去了,觉得这件事情占了个小便宜,久而久之,这里面有多大的隐患大家都心知肚明。所以什么是小人呢,就是没有大眼界,抢占眼前小便宜的人。

  那么说回到君子,今天要做一个君子不妨从倡导的恒心开始。恒心二字不容易啊,我们现在这个社会由于有了多元选择,所以我们是兴奋的,我们是欢喜的,我们是激情的,我们是在众多选择中跳来跳去寻找众多价值的。在今天我们都是一个聪明人,但是我们缺少的是什么呢?是在浮华选择中真正的恒心,而恒心是成为君子的前提。让我们多一点恒心与定力,这就让我们接近了君子的标准。

  其实每一个人,当他走向这个社会的时候都会怀抱一番志向,希望建宏图伟业,希望能够在社会上有一番作为,但是很快这个幻影会象肥皂泡一样一一破灭。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恒心的那个光环没有足以支撑我们做下去。所以做一个君子我们不见得都能够做到无恒产有恒心那么高的境界,但是如果我们真正有一番定力,有一个宏阔的境界,那么离君子已经不远了,这是第二个标准。

  孔子还有第三个标准。

  画外音:

  于丹教授认为,《论语》中所说的君子并不是高山仰止,可望不可及的,君子其实永远是我们的邻居,我们的朋友。而君子第三个标准恰恰能使我们在同事之中、在朋友圈里辨别出君子与小人的不同,这第三个标准到底是什么呢?

  于丹:

  一个真君子的第三个标准就是好处事,他的人际关系一定是融洽的、友善的,而这个人最终在团队的合作中有所作为。所以孔子曾经说君子跟小人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君子“群而不争,矜而不党”。

  君子是合群的,他在一大群人里面他从来是不争的,不跟别人有太多的纠纷争执,他一个人内心可以是骄傲的,可以是矜持的,但是他决不结党营私。什么是党,我们今天有一个词叫做党同而伐异,就是结党营私,君子从来不结党营私,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是什么标准呢,和而不同,这么多人在一起,我们的观点肯定不一样,当我们说出自己观点的时候,一个真君子会认真的倾听他人,然后他能够理解每一个人观点的合理性,但他仍然能够坚持自己的标准,这叫和而不同。

  孔子有一个表述,说:“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篇第二)什么概念呢?周就是这么多人在一起,大家是周全的、周到的,一个真君子他有多少朋友,他都会象空气里的氧气一样让朋友们感觉到很欢欣,但是他不张扬自己,他让所有的人都受到照应;但是小人是什么,是比,我们看比这个像形字是两个相似的匕放在一起,也就是说,小人聚小圈子,他不会照顾大家的情绪。比如说开一个PARTY,一个君子会

  让这里面远近亲疏所有人都觉得很舒服,但是道德标准稍微低点的人呢,他就会来了以后找他最意气相投的人,然后到一个角落去嘀嘀咕咕,他会觉得说我跟你好的不得了,但是不顾他人的感受。所以这就叫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而这种人的前提就是“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为什么会出现那种比啊,会出现结党营私啊,就是因为他自己心里嘀嘀咕咕,他老希望也有人跟他一起嘀嘀咕咕,而君子不屑与此,坦荡荡的人就是要目光看到所有人的眼睛,想到所有人是不是都是欢欣的快乐的,这就是一个坦然的人。

  其实中国一直所倡导的古典美是一种和谐为美,而和谐是在坚持不同声音不同观点的前提下对于他人的一种宽容,一种溶注。其实这就是一个君子之道,君子从来都是好处事的。所以孔夫子曾经有这样一段很生动的描述,他说:“君子易事而难说也,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论语.子路》)

  一个君子他容易处事,但是你难以取悦他。大家能够在一起做事,做得很好,但是这中间他喜怒不形于色,不会说轻易你给他一个小恩小惠他就给你大开绿灯大开后门。“说之不与道,不说也。”你想取悦他,但是你不合乎道理,你给他一点贿赂,你给他一点个人私利,他是不会高兴的。“及其使人也,器之。”等到这个君子真正使用你的时候,他会把你量身订做安排在一个位子上。我们知道每个人能力都术有专攻,一个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定有他自己能力不及的地方。真君子用人从不勉强别人,而是审时度势,根据这个人的材料去放他的一个功能,这就叫器之,把你自己放在最合适的岗位上,不刁难你。这种人就是很容易处事,但是你很难取悦他的人,这就叫君子。

  好,再看相反的例子。论语的这种叙事方式特别容易懂,就是因为它老是把君子和小人放在一起,换一个相反的角度你就知道什么叫小人了。

  “小人难事而易说也”,小人就是那些特别容易高兴,能取悦他,但是你很难处事的人。我们想想,就“难事而易说”这五个字勾勒出来的多生动,我们周围有很多这样的人吧。比如说你给他施一个小恩小惠,你帮他一个小忙,你投其所好,哪怕你请他喝一顿酒,或者说请他去桑拿,去按摩,这个人很快他就高兴了,一个真正这么容易被收买的人就能够好合作吗,这个人是不容易共事的,为什么呢,因为你取悦他的这种方式是不合乎道的。这就是孔子所说的,“说之虽不以道,说也。”你取悦他的虽然不合乎道德但他也高兴。那么你取得了一时的欢心,你以为他以后就会非常忠诚的一路给你开绿灯吗,等到真用人的时候,“及其使人也,求备焉。”备是完备的备,什么意思呢,就是求全而责备,你这个时候费了很多力气,花了很多钱财打通了关节,接上了关系,终于有一天他来为你办事了,你觉得他会为你铺开一条坦途了吧?这个时候他该求全责备了,他开始觉得你这儿不够格了,那儿不达标了,你为什么不怎么怎么样,你还可以更好一点吗,当提出所有这些要求的时候,会被对方觉得很尴尬,很为难,这就是君子和小人的区别。

  画外音:

  论语中为我们描述的君子必须是一个善良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很好相处的人。于丹教授认为君子还有一个重要的标准,那就是一个人的言行,也就是说话和做事的标准,一个君子的言行应该是怎样的呢?

  于丹:

  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子是“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一个君子不要把自己的话先说出来。是你想说什么吗,先去做,这叫先行其言,把事都做完了而后从之,淡淡地再说出来,我无非是想做一件什么事,现在就做完了。对孔子来讲,那些夸夸其谈,能够描述得天花乱坠的人被他说成“巧言令色鲜以仁”。一个人说得如此光鲜,那么他内心真正仁义的含量就很少很少了。

  什么人是仁义的,什么人是君子的,孔子说:“刚毅木讷近仁。”一个人内心是坚定的,刚毅的,而表面上可能是木讷的,他可能没有那么多的言谈,这就是所谓的君子要“敏于行而讷于言”,就是一个君子行为上要格外敏捷,但是在语言上宁可慎重。

  大家知道,在西方,在《圣经》里面有一个说法,说这个世界上最追不回来的有三件事,就是射出的箭、说出的话和失去的机会。其实说出去的这些话有的时候就像覆水难收,你是收不回来的,所以一个真君子宁可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到。所以这就是孔子的标准,“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这留在今天是一个成语,叫言过其行。一个人说的比他做得要多的话是君子之耻。

  所以做一个君子,一定是与他人和谐的、好处事的、保持着对这个世界和对每一个个体的尊重,在此前提下让自己的事情从容不迫的做完。君子的力量永远是行动的力量,而不是语言的力量,但是一个真正的君子其实在融会贯通之后还有一个很高的标准,就是君子从来不是作为一个固定的职业,一个小角色被摆在那里的,他们是变通的,他是与时俱进的,是在这个社会整个的大变革里面随时调整。由于他不断进步而能够有一个更

  好的地位,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四个字,叫做“君子不器”。君子在这个世界上不是作为一个器皿存在的,君子不是个容器。其实,容器是什么呢,就是你合格地,中规矩地摆在那儿做一份职业而已。也就是说,比职业主义更高一层的境界是理想主义。一个君子重要的不在于他的所为,而在于他的所为背后的动机。

  人很奇怪,我们是思维决定行动的动物,也就是说态度决定一切。我们在这个社会上,每天所作的事情大体相同,但为什么做这样的事情解释各有不同。我曾经看到十五世纪一个宗教改革学家他写的一本书,在这里面他讲了自己青年时代的一个小故事,这个故事改变了他的一生。他说有一天,他路过一个烈日炎炎下的巨大的工地,所有人都在那儿汗流浃背地在那儿搬砖。他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他去了以后就问第一个人,他说你在干什么呢,那个人特别没好气地回答他,说你看不见啊,我这不是服苦役搬砖呢;他想了想还是不知道为什么,就去问第二个人,他说你在干什么,这个人态度比第一个人要平和很多,他把手里的砖先给码齐,看了看跟他说,我砌这堵墙;后来他又去问了第三个人,他说你在干什么呢,那个人脸上一直有一种祥和的光彩,他把手里的砖放下,擦了一把汗,很骄傲的跟这个人说,他说你在问我吗,我在盖一座教堂啊。

  其实大家可以看一看,这三个人手中做的事情是一模一样的,但是他们给出来的解读是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我把他称为悲观主义者,也就是说我们今天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你都有理由认为这是生活给你的一份苦役,对吧,我们总要付出吗,你当然可以看到当下的辛苦他是确实存在的;第二种人的态度,我把他成为职业主义的态度,你知道砌一堵墙,他是一个局部的成品,这就像是你的一份薪水,你的一个职务和职称,你知道你要

  对得起今天的岗位,所以呢你不低于职业化的底线,但是你没有更高的追求。这个境界是什么,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器的境界,作为一个容器存在你合格了;而第三个层次,我把他成为理想主义者的境界。也就是说,你眼前的每一块砖,每一滴汗,你都知道它通往一座圣殿和教堂,你知道,你最终会有一个梦想。你是为了梦想在走着从脚下到达梦想的历程,你的每一步路都是有价值的,你的这种付出一定会有最终的成全。走在这样一条路上,你所做的事情绝不仅仅作为一个器皿。

  其实,“君子不器”这是简简单单的四个字,但是这四个字深刻的内涵就在于我们融注前面几个层次的君子要求之后,当我们真正把自己投入到使用中的时候,不要满足于眼前所作的当下的事情,而要看到这个事情背后的诠释,他相关于我们的生命,相关于我们的梦想,相关于我自己在整个这个社会坐标中,能不能够建筑起来一座教堂。可能由于一个人自己的努力成全了这个教堂,而也因为有一个教堂梦想的笼罩而成全了一个个体。

  大家都知道,曾子所谓日三省乎己之说,每天反省自己好多遍,他都反省什么呢,有这么几件事:

  第一是为人谋而不忠乎。也就是说作为一个社会的角色,他去做事,他是不是真正忠于职守,做到了他的岗位了;第二一个是与朋友交不信乎。就是他作为一个社交角色,跟朋友之间的相处,他是不是真正做到是忠诚的,守然诺的;曾子的第三个标准很可爱,叫做传不习乎。你所学的这些个知识,你又温习了吗。这是一个学习的标准,就是一个人你是不是又在今天进步了一层,你自己的内心是不是又拓展了一个新的心灵境界,你能不能又有所提升了,这其实就是君子“日三省乎己”的一种标准。

  由此可见,“君子”这在《论语》中是出现的最多的一个字眼,那么在这个字眼的背后,他的道理永远是朴素的,是温暖的,是和谐的,他不存在两千多年前的古圣先贤的典籍里面,他其实就存在当下,我们眼前的选择中,也存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所。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每一个人可以成为一个真君子。

  画外结束语:

  我们都知道这样一句话,“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论语》中对交友有非常明确的标准,谓之“益者三友”“损者三友”,那么,我们如何来分辨好朋友和坏朋友呢?朋友对我们的生活和事业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

篇八:胸怀天下感悟

  高中生爱国演讲稿汇编:身在校园,胸怀天下

  一、《丧钟为谁而鸣》

  高2019届1班

  喻馨瑶

  今年是卢沟桥事变八十周年,八十年前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的第一枪在卢沟桥畔打响,此后日军在中国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八十年过去了,沧海桑田,但是被践踏的中国冤魂的哀嚎仍然萦绕在这段屈辱的历史中不能散去,他们向华夏子孙控诉着,向世界人民控诉着,那滴着血的屠刀,那冒着烟的枪口,那罪恶的战争……

  战争是罪恶的,是永远没有正义与不正义之分的!无论是在南京大屠杀中被蹂躏的30万同胞,还是在广岛、长崎的两颗原子弹爆炸时支离破碎的千千万万个日本普通家庭,无论是在利比亚战争中失去家园苦苦挣扎的人们,还是伊拉克战争中失去父母目光呆滞的儿童——他们都在告诉我们:当和平之鸽被无情地杀害,当战争的号角被急促地吹响,当死亡的丧钟被沉默地敲响,哪里还有什么正义不正义,只有漫天的炮火,流淌的献血,遍地的尸体;只有不可估量的痛苦与灾难!

  死亡的丧钟究竟为谁而鸣?这丧钟为在战争中苦苦挣扎的人民而鸣;为在战争中支离破碎的家庭而鸣;为在战争中不复存在的国家而鸣,也为那些残忍的军国主义者、帝国主义者而鸣!

  同学们,和平才是永恒的话题。当硝烟不再弥漫,当献血不再流淌,当死亡丧钟不再鸣响,当战争永远地我们离去,当鸽子飞上美丽的蓝天,当笑容浮现在每个人的脸上,当鲜花开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我们方能长长的出一口气——和平的歌声将响彻世界!

  二、《中国信心》

  高2019届1班

  唐浩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而且是其中唯一一个文明从未中断的,称为文化强国毫不为过。过去五年年均GDP增速7.2%,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供给侧改革不断深入,逐渐向世界展示一个真正的经济强国形象。我们应该昂起头让世界看到一个自信的,崭新的中国。

  在日本产品制造业接连爆出丑闻,神钢等企业材料出现严重不合格现象的同时,无数中国人仍然奉各种日产为潮流前沿。诚然,中国产品的质量和设计可能还有待提高,但这种盲目推崇只能表现出对国家的不自信。

  回顾历史,唐宋元明甚至更早的朝代,中国推动着历史的齿轮。但是群雄逐鹿,你方唱罢我登场。19世纪,悲剧从海上而来,一次次海战的失败摧残着中国人的信心。开始我们败在远方的英美手里,败在英国和法国手里。但是最后又败在我们原来一个小徒弟日本的手里——甲午海战。至此,中华文化自信崩溃。当时英国德国法国的一些学者写书,说“这么大的一个赔款,如果落在任何一个富裕民族的头上,叫谁赔,谁也将贫困得万劫不复!"但这更应该成为我们自信的资本,一百多年后今天,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没有万劫不复,我们的外汇储备现在是全球第一!

  每次想到这里,我都会忍不住动容,中华民族实在是饱经风霜……但中华文明确确实实走过来了。在灾难的时候,这个民族一定有一种临危意识;在灾难的时候,这个民族他有一种历史的光荣被调动起来。这种光荣来自于5000年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信心。这种信心,是艰苦奋斗,是自强不息,是修己慎独,是心怀天下。这种信心让我们革故鼎新,与时俱进,让我们学会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回顾过去,今年卢沟桥事变80周年,80年前的一幕幕仿佛就在昨天被无数人提起。着眼当下,中国正越来越靠近世界中心。展望未来,中国必将屹立不倒,繁荣昌盛。请大家对这个由无数先烈血液染红过的国家,这个用无数为国捐躯的英雄证明它不可侵犯的国家,这个正走在日益富强道路上的国家,保留最真诚的敬意与信心!

  三、《沐浴国学清辉

  弘扬传统文化》

  高2019届2班

  余禹菲

  罗曼罗兰曾说过:“一个民族的政治生活只是它生命的浮面;为了探索它内在的生命——它的各种行动的源泉——我们必须通过它的文学、哲学和艺术而深入它的灵魂,因为这里反映了它人民的种种思想、热情和理想。”

  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文明历史,一个又一个伟大智者的思想凝结成了无数国学经典。这些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博大智慧和美好情感的结晶,其价值历久而弥新。

  为什么要读国学经典?

  首先,从文化传承与发展角度讲,我们作为现代人,不能不熟知传统;作为一个中国人,更不能不了解国学。《诗经》中先民们的往来酬唱,那些咏之于江边白露、吟之于月下乔木的诗句,展示了黄河流域的平和、安详与先民们的朴实敦厚;《楚辞》中那些感情奔放,想象奇特的诗篇,至今读来屈原对祖国的深厚情感仍能深深浸润我们的心田;《论语》中“君子”所强调的社会价值与精神固守千百年来熔铸着中国的脊梁、中国的精神;唐诗中的四时吟唱、送别怀友、田园野趣、报国热血、天涯羁旅、凭栏吊古将幽深的思念、真挚的倾听、豪迈地想象,凝聚、沉淀在唐诗的意韵中;宋词则集抑扬顿挫的音韵、长短不齐的句式和真切感人的性情于一体,让曲折深藏的情感在吟咏间打动着我们的心弦。这些国学经典是有灵魂的,是有境界的。虽然国学经典浩如烟海,终其一生都难通万一,但是国学经典所蕴藏的深刻文化,能不断增加我们的精神高度,使我们对人生、对审美有着更加深刻的感悟与体会。

  其次,国学经典对于人格精神的塑造,道德素质的培养也有重要意义,是数千年来中国人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高度总结,是中国人信仰的天空和大地。中国的传统文化,大致有四个层次,即个人道德素质的全面养成、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其核心是崇尚“和谐”。这既是一种哲学原则,也是一种社会秩序和理想,是和当代社会追求个人健康、家庭幸福、国家安定、世界和平完全一致的。国学提倡对理想人格的不懈追求,这与功利主义、拜金主义是截然相反的。处于这种精神熏陶之下的中国古代知识分子,逐渐形成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使命意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意识,“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忧患意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济世情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路线和“天人合一”的终极理想。学习国学不仅能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更能使我们骨子里的那份美德得以永存。

  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我们更应该学会用精神文明充实自我,建筑抵御的城墙。小悦悦事件不是个案,老人对施救者反咬一口也是事实,此类事件传递的无不是人性的缺失、道德的滑坡。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上对物质利益和个人享受的无节制追求,对人们的道德底线和社会承载力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缺乏社会责任感、违背道德理念、违背社会公德的行为日渐增多。学习国学,可以帮助我们确立稳定的信仰与价值观,启迪良知,明心见性,为个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前进的动力。

  国学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高尚灵魂,是炎黄子孙的精神脊梁!历史和现实都昭示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伴随着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让我们一起沐浴国学清辉,以史为鉴,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让中国这条巨龙腾飞在世界的东方!

  四、《少年爱国说》

  高2019届2班

  覃杨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发动了震惊世界的“七·七事变”,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在这国危民难之际,四万万中华同胞迸发出强烈的爱国热情,经过多年浴血奋战,中华民族凭借高昂的爱国热情,用鲜血和生命把入侵者赶出了中华大地。八十年过去了,我们伟大的祖国迈进了又一个新时代。作为这个新时代的青年,今天,我想跟大家说一说爱国。

  首先我要说什么是爱国。

  爱国,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第一条。从字面意思来看,爱国就是热爱你的祖国,用你真诚而热烈的感情,合情、合理、合法地去爱你脚下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去爱你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去爱你每天都在学习的5000年传承的优秀中华文化。

  接着,我要说我们为什么要爱国。

  我们对祖国的感恩之情应该用爱国来表达。看看我们的身边吧!稳定和谐的生活环境,日益增长的生活水平,源远流长的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哪一项不是我们的祖国给予的?这样的中国,难道不值得我们去感激,去爱吗?

  祖国能给我们强烈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我们没有理由不爱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首艘航母辽宁号的下海试航,展现了我国的军事风采;首颗量子卫星墨子号的成功上天,标志着我国在前沿科学领域的领跑;“一带一路”伟大构想的提出和杭州G20峰会的召开让我们的国际地位迅速提高。这些不是让我们感到自豪、产生归属感的吗?更加能够说明的是发生在2019年的也门撤侨事件,试想如果你是一名当地华侨,当你在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异国他乡,看见了飘扬着五星红旗的战舰来接你回国,回到安全的港湾时,你的心中涌起的该是多么强烈而真实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最后,我想说我们应该如何爱国,这是我最想说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即使是在国家和谐稳定、生活富强充实的今天,也依旧有两类人,损坏着我们爱国的基石。一类是不成熟的“愤青”,他们打着爱国的旗号,却发表一些不合实际的言论,做一些有损国家形象的事情。这样的“愤青”根本不是爱国,简直是在给祖国抹黑!还有一类人,享受着国家提供的资源、环境,却忘恩负义,散播一些不利于国家的言论,把一些莫须有的问题扣在祖国头上,这一类人,难道不应该早都人们唾弃吗?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我们自然不能做这样的人,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爱国呢?首先,我们应该在思想上牢记并且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爱国作为一种自然而高尚的情感。在行为上,首先要敢于对损害国家、分裂国家的言行说不。其次应该有所追求,心系祖国,怀抱远大的理想,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地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要静得下来,学得进去。努力发展自己,提升自己,把自己完善成为自己想要的满意的样子。一百多年前,在民族危难的时刻,梁启超先生说:“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强则国强。”而在一百年后的今天,这句话任然适用。我们的样子,就是中国未来的样子。为了祖国的未来更富强,为了祖国的未来更民主,为了祖国的未来更文明,为了祖国未来更和谐,同学们,难道我们不应该让爱国热情在我们的心中熊熊燃烧吗?难道我们不应该让这熊熊燃烧的爱国热情照出我们的辉煌人生、祖国的光辉未来吗?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请允许我用鲁迅先生的一段话来结束我的演讲: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五、《本固才能叶茂》

  高2019届3班

  罗瑞桐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一个国家的护照,其强大不在于可以免签多少个国家,而在于战火纷飞时,能否带你回家。”而这句话让我想到《战狼Ⅱ》这部电影的最后出现的一行字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当你在海外遭遇危险,不要放弃!请记住,在你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而一个强大的国家就好比是一棵树深厚的根,而我们就是这棵树上的叶。是祖国的强大安定,给了我们芊芊学子一张张平稳的课桌,供我们书写精彩人生。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如果你不是生在今日这般强大安定的中国,而是生在多年战乱动荡不安的叙利亚等中东国家,你是否还有坐在这里的机会?而你是否还有做梦的资格?而我们呢?我们不会因为身边随时会掉落的炸弹失去生命,而是在阳光下盛放着生命之花。这就是中国给予中国国民的安全感。这份安全感意味着你生活得心安理得,意味着你不需要担心因为国破家亡而流落他乡。

  有一位中国留学生曾在她的演讲中提到:在她的班上,有一位来自叙利亚的同学在得知她即将毕业回到中国的时候说:“我很羡慕你啊,我的国家长年在内战,我的身份是叙利亚难民,而你的身份,是中国国民。”同学们,国民的身份意味着你可以自由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你可以自由地选择生活的方式,你可以自由地追逐自己的梦想。这就是强大的安全感所带来的自由选择的权利,就是我们的国家给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最好的礼物。

  有人曾说:“如果你觉得活得舒服,那是因为有很多人在默默付出;如果你觉得活得安全,那是因为有很多人在为你承担风险。”他们是终年守卫着祖国边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他们是常年在他国浴血奋战的维和部队;他们是在国际舞台上用得体漂亮的语言为中国赢得尊严的外交官。是他们的不懈努力,让祖国变得更加强大安定。而正是祖国的强大安定,给了我们做梦的资格;给了我们选择的自由;祖国给了我们放心去看这个世界的底气。

  同学们,我们何其有幸,在这个并不和平的年代,长在这片和平的土地上。但这并不代表着我们可以高枕无忧。因为即使有不计其数的中国人不懈努力,我们的祖国还是面临着很多挑战。

  六、《方兴未艾》

  高2019届3班

  杨晨斓

  悠悠华夏,千年文明。纵有千古,横有八荒。潜龙腾渊,鳞爪飞扬。追梦富强,一泻汪洋。改革创新,方兴未艾!我们的祖国已经走在了富强的道路上,让我们来读一读她的富强!

  在我眼中,富强不仅仅是逐年增长GDP,还是我们身边的点点滴滴。从1978年的春天到现在的金秋十月,祖国变成了即将全面小康的社会主义强国,变成了依法治国的民主法治强国,变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强国!那我们呢?我们身边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你还记不记得爷爷奶奶曾说过,他们啃过树根,吃过观音土。再看看晚我们现在,我们吃过巴西秘制烤肉,美国加州披萨,泰国新鲜榴莲,中坝的巧克力味草莓……你还记不记得父母说过,他们原来都是穿哥哥姐姐的旧衣服,而我们现在可以穿上C罗的同款球衣,库里的同款球鞋,还有阿迪,耐克的各种新款!

  还有啊,富强是由内而外的。中国的国旗不仅在北京天安门飘扬,还在联合国总部自信地飘扬;我们的汉语不仅被13亿中国人说出,还在各地的“孔子学院”精彩地讲述着中国故事;我们的丝绸之路不再是古都西安的几尊骆驼雕像,而是世界的伟大构想“一带一路”。一带一路带给我们的好处,就拿铁路来说吧!以前,货物要运到欧洲,可以选择空运,或者漫长的水路;但是,有了一带一路啊,就只用空运八分之一的经费和缩短一个月的水运时间,搭乘蓉欧快铁运输班列从成都青白江直达波兰。你再想想,有了“一带一路”,哈萨克斯坦的小朋友可以品尝到攀枝花芒果,土耳其民众可以吃到西藏耗牛肉,阿富汗的老爷爷可以品味中国的香茗……“一带一路”的伟大构想,正积极推动着沿线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与耦合,让沿线各国人民相逢相知、互信互敬,年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那一个个被封在玻璃展台中的青铜器皿、书画作品、玉器陶瓷,都带着千年穿越而来的古朴大气,讲述着这一年又一年古代中国的兴衰更替。我听见了他的声音。

  年轮推动着时光不停地前进,古代中国的历史也在继续往前编撰。我想说却又不愿说,同学们也曾都看到曾经近代中国的懦弱,历史课本里在圆明园被烧焦的废墟上,我看祖国是一摊血;在邓世昌勇猛的“致远舰”上,我看祖国是一团火。但我们的祖国并没有沉没。在亚细亚的东部,她用宽厚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将炎黄子孙揽于怀中;用茅草和土砖修复残缺的岁月;用野菜和稀粥喂养饥饿的生活。孙中山先生在黑夜里开始规划治国方略,毛主席在贫瘠的土地上支撑民族的血肉与骨骼;邓小平把饱经沧桑的瞳孔放大,指引多灾多难的祖国从世纪的风雨中神奇地走过!作为理科生,我却还清楚的记得高一的历史课上陈老师给我们说,那天早晨她孩子问她,“妈妈,为什么我有两个家,为什么爸爸妈妈的家是我的家,祖国也是我的家呢?”(21班的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当时陈老师是怎么说的吗?)我记得当时陈老师是这么说的:“因为与生俱来的民族精神。”

  再说到我们身边的升旗仪式,作为新时代的高中生,爱国并不一定是要指挥千军万马浴血疆场,也不要求我们一定要“粉身碎骨浑不怕”,热爱祖国是一种最纯粹,最温柔,最热烈也最永存的感情。我们虽然已不需要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历史的恩恩怨怨,国危的声声呼号也融进了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但是,国旗,这中国的象征,是中国人心中最激越的旋律、当国歌奏响,我们从溢满喜悦的笑颜上,我们应当体会到了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乘着爱国的翅膀,我们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撑开爱国的风帆,我们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心;踏着爱国的道路,我们一定会让我们引以为豪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推荐访问:胸怀天下感悟 胸怀 感悟 天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