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洁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自然辩证法科技工作者应该具备的科学精神(9篇)

发布时间:2022-11-22 21:55:02 来源:网友投稿

自然辩证法科技工作者应该具备的科学精神(9篇)自然辩证法科技工作者应该具备的科学精神  科学诚信:  诚信精神是科学研究的最低要求  ·社会诚信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  ·科学诚信在整个社会诚信体系中起引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自然辩证法科技工作者应该具备的科学精神(9篇),供大家参考。

自然辩证法科技工作者应该具备的科学精神(9篇)

篇一:自然辩证法科技工作者应该具备的科学精神

  科学诚信:

  诚信精神是科学研究的最低要求

  ·社会诚信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

  ·科学诚信在整个社会诚信体系中起引领与向导作用;

  ·科学研究本质上是认识客观规律的过程(容不得半点虚假和欺骗);

  ·科学家负责人从事科研时最基本要求;

  ·如果科学家的诚信出问题,科研成果的可信度可能出问题;

  ·科研活动中任何背离诚信的思想和行为,不仅损害科学家个人,也会动摇社会对科研群体的信任。

  科学诚信有哪些要求?

  中国科协——科技工作者道德与权益专门委员会曾发布《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的“无不”行为守则》

  第一,不由“第三方”代写论文;

  第二,不由“第三方”代投论文;

  第三,不由“第三方”代投论文内容进行修改;

  第四,不提供虚假同行评审人信息;

  第五,不违反论文署名规范。

  科学精神

  敬业精神、诚信精神、求证精神、怀疑精神、坚韧精神

  敬业精神:科学精神首先需要敬业精神,热爱事业,爱岗敬业,热爱方能持久创新

  诚信精神:追求真理,探索规律,来不得半点虚伪;诚信是科学研究的根基。

  求证精神:客观为实,追求真理;科学认识必须建立在充分可靠的检验基础上。

  怀疑精神:尊重并探索客观规律,盲从和迷信,理性怀疑,敢于挑战,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坚韧精神:研究对象永无止境,科学探索永无止境,唯有坚忍不拔才有可能取得创新性的成果。

  2科学研究与诚信精神

  自然辩证法

  包括三大部分:自然观、科学观、科学方法论

  为什么要学习自然辩证法

  ·文理交叉,扩大知识面;

  ·树立科学的自然观;

  ·培养科学精神,增强科技意识;

  ·了解科学发展的规律;

  ·学习科学方法。

  黄禹锡事件:

  2006年1月10日,随着韩国首尔国立大学关于黄禹锡论文造假事件最终调查结论的公布,黄禹锡论文造假事件得到确认。

  黄禹锡事件产生的社会、文化因素

  黄禹锡造假事件产生的最主要原因可能与压力有关,拿了政府那么多钱,做不出东西来。

  当然压力再大也不能成为造假的理由。

  社会对科学家的这种压力在每个国家或多或少都存在。中国和韩国一样,也是经济高速发

  展的国家,如果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进入到世界的前几位,那么每年的一定时候就要提下一步的目标,实际上这种民族、社会的心态对科学家的压力是很大的.在对学生、青年科学工作者的教育中,应该把青年科研人员的社会责任感,作为科学工作

  者

  责

  任

  心

  教

  育

  的主

  要

  内容。

  科学研究具有不可预测性

  黄禹锡这件事从根上讲也是个教育问题,是在某种社会文化生态当中产生出来的,这个基础不解决,即使不发生黄禹锡事件,也可能会产生其他的事情。

  科学发现的不可预测性告诉我们,不能太着急,不能太规定时间、地点、任务,这不叫

  科学,这叫工程。科学成果的产生也有一个积累过程,过于强调亮点,几年内要出多少文章,这些都是不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的。

  从制度上加强对科研的监管

  科学家不要追求一时的风光。从科学家本身来说,要自律,要慎独,做学问、做科学不光要踏踏实实,而且要老老实实,不要弄虚作假,不要走歪门邪道。

  应该注意加强科学研究领域当中的监督、核查,特别是对一些重大的科学研究的数据核查。

  这当中也涉及到一个课题组管理中的民主讨论的气氛,而不是压制人家不敢提出不同的意见。

  由于科学上没有第二,只有第一,你发表了我就不用发表了,就不能再做了。要建立一套公认的程序来保护科学家。

  这一事件凸现了伦理问题的重要性

  诚实创造了科学。科学品质、科学道德素养对于高层科学家、科学界的领军人物来讲特别重要。越是成名的人,越是要守住这个底线。我们要建立并遵守符合国际规范的生命伦理规范。

  领军人物的科学素养尤为重要

  科学品质,科学道德的素养对于高层科学家、科学界的领军人物来讲特别重要。越是成名的人这个底线一定要守住。

  做科研必须踏踏实实,老老实实

  科学家要追求的还是老老实实地做工作,而不要追求一时的风光。对科学家的科学成就评价应该来自学术上的评价,而不是通过作不适当的报告,也不要像明星、歌星一样地追捧,更不要炒作。

  科学职业化对科学伦理有什么要求?

  1.从社会大系统来看,作为社会一员的科学家以及科研机构工作人员应当承担伦理责任;

  2.作为科学共同体的成员,在促进科学知识增长过程中科学家应遵循的伦理规范。(普遍性、公有性、无私利性、有条件的怀疑精神等)。

  科学建制发展的过程也是科学走向专业化和职业化的过程。20世纪以后,科学家队伍迅速扩大,科学活动早已不只是少数社会精英的兴趣爱好而是千百万人谋生的职业,科学家之间

  对科学研究资源的竞争日益激烈。科学与金钱、地位、名利、身份等日益密切。由于科学的职业伦理规范已经将其认知目标分解到对各类利益主体的责任之中,便意味着科学建制的职责不再仅是拓展确证无误的知识,而是向着为人类社会及其生存环境谋取更大福利这一目标努力。科学活动的基本伦理原则应该是对科学的社会规范的伦理拓展。由此产生

  了科学活动的两大基本伦理原则:

  (1)科学活动的客观公正性强调,科学活动应排除偏见,避免不公正,这既是认知进步的需要,也是人道主义的要求。客观公正性作为科学活动的基本原则,反映了科学和伦理的内在统一。如果说客观性所强调的是确保认知过程中信念的真实性,那么客观公正性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突显科学活动中涉及的人的行为的公正性。

  (2)公众利益优先性原则是科学活动的另一项基本原则。这条原则的出发点是,科学应该是一项增进人类公共福利和生存环境的可持续性的事业。一切严重危害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公共福利,有损坏境的可持续性的科学活动都是不道德的。依据公众利益优先性原则,在科学研究中,科学家首先要对研究中的个人(如接受试验者)和研究成果的运用可能影响到的公众的利益负责。

  如何减少科学不端行为?

  1首先,强化对科技工作者的科技伦理规范;

  2其次,营造宽松的学术氛围;

  3最后,正确对待、严肃处理学术造假。

  为什么科研造假会如此普遍?

  什么是科研造假现象:

  简而言之,科研论文应该具备如下几个特点:

  1、原创性或至少是独到性,这种原创性又可分为两个层次,其一是提出了原创性思想和方法,或者对某重要事物或规律的原创性发现;其二是尽管没有提出原创性思想方法,但对别人的思想方法进行了发掘或归纳总结,而这种归纳和发掘具有独到性。

  2、别人有价值的生产实践或科研,读了你的论文能有显著的实质性帮助。

  3、自己在发论文时,内心里绝对没有这样的主观故意:明知自己的论文或“科研”并无实质性价值,却为了蒙“业绩”,捞好处,而故意为之。

  应该说,科研论文若不具备上述几条,就是造假。

  从具体表现来看:

  1、明显的拔高修改实验数据是造假;

  2、将局部的、并无实质价值的、量的优势,虚夸为全面的、质的优势无疑也是造假。

  科学造假的内在动因(舍恩事件)

  美国著名的贝尔实验室舍恩的造假事件。这一造假案件虽然结束了,但是留给我们很多思考,导致舍恩科学造假的动机值得我们深思。任何事物的产生、发展和灭亡都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科学造假也不例外,内因是事物变化的关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

  研究者极端心态的负面影响:舍恩的学习生涯并不长,基础功底并不扎实,而科学研究的艰

  苦性与创造性发现的偶然性,导致了舍恩在贝尔实验室生存下去并有所发展是困难重重的。

  舍恩初入贝尔实验室的异常表现:他渴望得到学术界成员的认同从而进入这个圈子。他虽没有进行科学造假的明显迹象,但同样他也没有养成缜密分析的习惯,他总是尽可能地试着使他的研究结果看起来整洁好看。当有人指出他的某些方法得出的结果没有意义时,舍恩或者表示同意,或者餘食肩而不作声的方法来逃避。

  进入调查中舍恩的表现:是一个从狡辩——不承认——逐渐承认——最后的承认——得出错误的反省,没有正确认识到问题的根本性的过程。

  在贝尔实验室舍恩学会了发表文章的技巧:舍恩认识到了跟期刊审稿专家们搞好关系的重要性,要对他们的宝贵意见表达万分的感谢。

  他可以赞同任何别人希望听到的内容;他有一种“不可思议的能力”,可以在任何情况下面对任何要求,并重复地给出一些看起来似乎很合理的答案;他常常表现的非常友好和值得信任。这些品质将伴随着他,他可以很幵心地更换一个研究领域。他擅长妥协,也足够灵活变

  通,当科研体制自我纠错时,他甚至也可以“自我更正”。

  科学造假的社会动因分析

  科学对社会的渗透日益显著:全社会对科学的期望日盛一曰,在这种全社会对科学近乎宗教般狂热的迷恋和推崇之下,科学彷佛成为这个时代新的宗教,凡事一旦被打上科学的标签,似乎就具有了某种绝对的真理性。

  科学对社会的依赖越来越强:科学对社会的依赖主要表现为科学家对科研设备以及资金的依赖。科学资助也就不可避免地带有某种利益色彩,受到社会的影响和干涉。当研究进展又

  不尽如人意的时候,一旦科研的评价机制再缺乏必要的宽容和理性,科学造假就呼之欲出了。

  社会对科学的要求越来越迫切:科学技术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象征,对社会的发展起着越来

  越重要的推动作用,全社会都越来越注重科学的实用价值,对科学成果的评判也主要以其现实价值来评价。

  政治经济原因

  政治方面:一方面,国家政府借科学权威之手来达到维护其自身利益和统治地位的目

  的。另一方面,有的科学家通过科学造假的方式来迎合领导的政治意图和需要来达到个人的政治目的。

  经济方面:执政政府希望自己在任期间有更多的科研发现来推动科学的进步和发展,所以比较注重投资那些有短期时效性的研究而不是浪费时间的基础研究。科学研究的艰难性和长期

  性以及科学发现的偶然性,使得面对国家政府短期时效性急切需求的科学家可能会铤

  而走险,通过造假这一“捷径”来满足其需求。当科研进展不尽如人意的时候,或者科研所

  限时间到期而课题还没有结果的时候,他们会通过造假的方式给出让国家政府满意的“成果”。

  文化层面的原因

  科学文化的目标与实现手段之间的矛盾导致科学造假:在科研资源和科研资金有限、科学家人数激增、竞争越来越激烈科研环境里,他们的目标不再是争夺优先权获得同行的承认,而是要在激烈竞争的科学界生存并发展,然后去换取这些声望和名誉带给自己的物质财富,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社会文化的趋利性以及市场经济的急功近利导致科学造假:在日益浮躁的社会文化环境下,市场经济的急功近利的氛围下,当付出的努力得不到回报,而投机取巧的行为又不被惩罚的情景下,科研人员可能会做出造假行为。

  学术道德教育以及科学家道德自律的缺乏导致科学造假:其一,缺乏学术道德教育。重智轻德的教育结果使得科研工作者被要求他们只注重对自己学术和业务的提高,而不注重培养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得他们淡忘了遵守学术职业道德和对治学态度和学术精神的追求。其二,科学家自身缺乏道德自律。虽然单纯从道德上谴责科研工作者不讲学术规范的道德自律固然是软弱无力的,但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他们不能用真诚、严谨等道德要求来自律,不正确对待科学自律的重要性,科学造假就难以从根本上得到根治。其三,道德规范体系不完善。道德控制的效果已在逐渐减弱。再加上道德自身固有的特点,模糊性和非强制性等决定了它的无能为力和无法作为有效的制恶惩恶手段。

  社会制度的原因

  科学内部的制度原因:其一,约定成俗的科学规范制度缺乏强制性和适应性。对其的违反只是得到良心上的和道义上的谴责,科学规范已经不是面面俱到了,再加上在日益复杂浮

  躁和急功近利的社会氛围。其二,科学评价制度不完善。科学界评价制度的重数量轻质量,科学评价制度对不同性质的研究使用同一标准,科学评价所带来的连带效应或者利益效应,加剧了研究者急于求成和浮躁的心理。其三,科学奖励制度不健全。过度注重对优先权的强调,过度注重物质奖励以及其带来的连带利益。

  法律制度原因:立法层面(法律规范的缺失,制度安排滞后于科学变迁),执法层面(政策执行发生阻梗),法律监督缺位(监督缺位或乏力扩大了科学造假)。

  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哲学、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一般方法的科学。

  ·1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概念来源: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

  1245·作为一门学科的自然辩证法

  ·为什么要学习自然辩证法?

  古希腊的科学:

  ①永恒不变的东西为什么这么值得追求呢?因为它独立不依、自主自足,它是“自由”的终极保证。只有永恒不变,才有“自己”。恪守“自己”就是“自由”。“认识你自己”就是追求自由的最后根基。

  ②中国人对身份的不同认识。

  1、知识即自由

  ?希腊人着眼于“知识”来理解“自由”。

  ?知识本身就是最高的目标,获得知识就是获得自由。

  ?希腊人所谓知识,是确定性知识、内在性知识,不是一般的经验知识。

  ?西方理性主义传统的本质在于寻求不变形性、确定性。知识、科学的本质在于确定性。

  2、自由学术的非实用性

  科学之所以是希腊人的人文,原因还在于,希腊人的科学本质上就是自由的学术。自由的学术有两个基本特征:一、希腊科学纯粹为“自身”二存在,缺乏功力目的、实用目的;二、希腊科学不借助外部经验,纯粹依靠内在演绎来发展“自身”。

  中世纪的科学、宗教

  一、中世纪宗教神学的自然观:

  中世纪宗教神学刚要:

  传统观念认为:

  中世纪的光辉:

  (二)中世纪欧洲的自然观:

  基督教的兴起

  《圣经》的产生

  柏拉图学说与奥古斯丁的神学:

  亚里士多德与阿里那宗教哲学

  (二)中世纪阿拉伯的自然观

  (三)中世纪印度的自然观

  二、中世纪宗教神学的自然观的特点:

  中世纪宗教神学自然观的基本点:

  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一)文艺复兴的总特征:

  以复兴古典文化为手段

  歌颂人性、反对神性;

  提倡人权,反对神权;

  提倡个性自由,反对宗教禁锢;

  赞颂世俗生活,反对来世观念和禁欲主义。

  (二)文艺复兴精神的代表

  莱昂纳多·达·芬奇

  达芬奇艺术思想中的科学萌芽?

  达·芬奇认为知识起源于实践,只有从实践出发,通过实践去探索科学的奥秘。他提出的这一方法,后来得到了伽利略(主要是定量研究)的发展,开创了近代实验自然科学,后由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从理论上加以总结(定性研究),形成归纳逻辑,成为近代自然科学的最基本方法。

  达·芬奇的创造性思维,及其这种思维在科学与艺术中的体现,有助于科学家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促进科学与艺术的融合,发现科学探索中的感性因素与艺术创作中的理性因素,以及科学与艺术的审美考察;追溯科学的形成,从中发现前科学范式时期的科学观,和这种科学观对科学人文性的重建;提出人才全面发展的培养所依靠的多种因素。

  文艺复兴初期,传统的文科七艺还主要是指语法学、修辞学、逻辑学、几何、算术、天文学和音乐,而近代科学是不独立存在的。下村寅太郎指出,伦理学和数学到了近代成

  为普遍性的学问,哲学则超越它们作为“形而上学”而存在,但是双方之间并不是对立或

  者相反的关系,而是作为可以调和的形而上和形而下的统一和谐的秩序关系,而近代科学

  则作为与传统学问所不同的“新学问”出现。作为自然科学的科学这一时期还属于哲

  学的一个分支,它与人文主义并不处于分离的状态,而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文艺复兴

  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更是科学家的先驱,其中达·芬奇便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他在科学与艺

  术领域取得的成就前文已经做了叙述。作为一名艺术家他在科学领域的研究之广,涉及程

  度之深令人称奇,他的实验研究方法更是十分接近近代科学研究方法。

  从达·芬奇的思想出发,我们能够看到,艺术作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主要表现

  手段,它实际上与科学是一种相互融合的关系,达·芬奇将绘画看做一门科学既提高了绘

  画的地位,也为近代科学找回它的人文归宿提供了契合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与科

  学之间主要是一种包容和被包容、相互依赖和相互促进的关系。甚至科学进入二十世

  纪与技术紧密联系衍生出应用科学,这一点也能从文艺复兴时期找到原因。科学从一开始

  就具有技术的性格,这和它是从艺术家的手工作坊诞生出来密切相关。达·芬奇对机

  械学的重视使他惯于从实用方面接近科学,这种机械“科学”更倾向于当今的“技术”领

  域,这对技术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发展有着进步意义。科学一直都有两个传统,一个是哲学

  家传统,一个是工匠传统,在文艺复兴之前,“工匠”的地位始终低于“哲学家”,自然哲

  学家对自然的研究非常排斥工匠所采用的方法。达·芬奇则从观察和实验入手,以实用的方式把具有近代意义的“技术”引入了那个黑暗的时代。但与当今社会通常把技术与经济

  效益挂钩不同,达·芬奇的技术具有科学的纯粹性与非功利性,是对自然的一种认识手段,体现的是科学探索精神与艺术创作精神的结合,这本身就是一种科学人文性的体现。

  近代科学的诞生与发展脱离不了以理性为指导的科学思维方式。科学的理性思维使人

  们可以最大限度的掌握自然的规律,揭示宇宙的变化与发展。十八世纪之后,科学逐渐从

  人文的怀抱脱离,科学理性开始占主导地位,它压倒科学中的非理性因素,引领社会进入

  一个快速发展的理性时代。特别是十九世纪以来,科学越来越出现压制人文主义的趋势,甚至人们高歌科学主义,理性失去了原本的价值理性,只剩下技术理性引导社会的发展,现在社会普遍出现一种重理轻文的现象就是科学理性思想模式的写照。

  从词源上看,理性在古希腊有两个来源,分别是“逻各斯”和“努斯”,“逻各斯”

  强调理性的逻辑规范性,“努斯”则指一种精神性力量。因此从理性的词源上看,它并不

  否定心灵与精神性力量。

  在艺术领域,人们张扬主观性,追求心灵的自由发展,尤其强调精神的创造性,艺术

  更是与感性和非理性因素紧密相连。通过对达·芬奇科学与艺术思想的研究,我们看到,科学在研究过程中也不是绝对理性主义的,它也常常需要审美的指引,也是一种创造过程,其中体现着精神的价值引导。非理性因素也在科学探索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都

  对重建科学的人文性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二十世纪以来,虽然科学主义在社会的发展过

  程中越来越具有支配地位,加速了科学与人文的进一步分裂,但是值得庆幸的是,也有着

  越来越多的科学哲学家甚至科学家看到了科学研究过程中非理性因素的作用。其中科学

  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等都从多层面、多角度揭示了科学活动过程中的感性因素、审

  美因素、社会因素等多元化因素的影响。社会建构主义打开了科学的黑箱,马尔库塞则把

  理性与艺术结合在一起,提出了“艺术理性”。许多新的领域、新的流派都在为重建科学

  人文性,融合科学与人文的分裂做着努力。达·芬奇的科学与艺术思想研究正是立足于科

  学思想史的角度。科学史家萨顿相信,科学史知识的更加深刻化以及更大的普及将会有助

  于新的“人文主义”的兴起,所以他会不厌其烦地反复论及科学史与新人文主义的关系。而科学与艺术相结合,正是科学迈向人文性,使人类重新认识科学的一个重要支撑。

  人类的创造性思维有着相同的因素,以达·芬奇为例,解读创造性思维形成过程中的因素:

  第一,基本的观察力。达·芬奇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开始从对自然广泛而深入的观察与

  思考中展开,这也是众多因素中最基本和最主要的。观察是思维主题的感官感觉,它是人

  类认识自然现象,进而认识现象的本质,进行创造性活动必不可少的有效方法,也是科学

  与艺术活动中所要具备的前提基础。前文论述达·芬奇的科学方法论时我们已经看到,达·芬奇重视经验的作用,主张科学知识来源于感觉经验。经验是基于感官对外界的观察

  所获得的,所以观察是达·芬奇对自然中资料的考察、搜集与整理,然后经过综合分析,形成有用的经验。观察力是达·芬奇创造力的构成与基础,在当时的意大利,还没有出现

  纯粹的风景画,风景只是作为宗教画或传说画的背景使用,纯粹的风景画是在十六世纪出

  现在意大利的。但是达·芬奇笔记中的某些素描作品作为纯粹的风景画,是达·芬奇对自

  然现象的观察记录,也是他在科学研究中的参考资料,是其科学观察力在艺术作品中的体

  现。从这些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中,可以窥探到达·芬奇创造性思维的形成经过。

  第二,慎密的分析力。在创造性思维形成的过程中,能够通过细致的观察充分运用身

  边的经验与知识是一方面,但是如果在观察的基础上能够利用慎密的分析能力突破经验的迷惑性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建立在观察力之上,达·芬奇对分析能力也十分重视,他在论述分析的必要性时指出:“我们肯定知道,视觉是无比迅捷的,瞬息之间便能感知

  无数形状,不过,它一次只能看到一个物体??因此,我对天性受到这一艺术吸引的你说

  啊,若你希望获得物体各种形态的全面知识,那你就先从学习细节开始,直到你将第一项

  铭记于心并在实践中融会贯通,你才能够继续第二项”。观察有时只能看见现象的一

  部分,而分析则能根据具体的细节区分隐藏在现象后面的本质,是达·芬奇以及许多科学

  家和艺术家对观察资料的重新组合与建构,是一种综合性的思维能力。而综合与分析相互

  依存、相互渗透,贯穿于整个创造性思维的形成过程中。这表现在达·芬奇身上,便是他

  科学思想中方法论的形成与应用,他通过实验对观察资料进行分析,然后通过合理的逻辑

  推理对其进行综合整理,最后得出结论。

  第三,强烈的好奇心。在达·芬奇的创造性思维形成的过程中,观察力和分析力都是

  一种理性因素,与理性因素相对,作为感性因素的好奇心也是达·芬奇创造性思维形成中

  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好奇心是对自己所不了解的事物觉得新奇而感兴趣的心理状态,它

  是一个人力求认知和趋向于解决某个问题的个性特征。达·芬奇的好奇心十分旺盛,他曾经像顽皮的孩童将大肠充满气体吓唬当时的文人墨士,他也像孩子一样大脑中充满对

  自然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是达·芬奇能够在众多领域取得优异成绩的驱动力和最好的印

  证。无法想象如果达·芬奇不对鸟类的飞行充满好奇,他可以坚持不懈设计飞行器,如果

  他好奇心的触角没有伸进机械领域,他可以发明这么多与机械相关的武器设备。有人不明

  白为什么达·芬奇作为一个反战主义者会设计这么多武器,其实大多数情况下,他的发明

  都是出于一种好奇心与兴趣。达·芬奇设计的军事武器不乏奇思妙想,大多都有着一定的理论做基础,但后来人们发现,他的这些武器几乎没有一件可以被实际制造出来。当然我

  们不排除他确实在力学、数学等基础科学上的理论有所缺乏以致他的设计有缺陷,但他的这些发明创造是非功利的,只是对自然的好奇心与探索欲在不同领域的展现。因此,好奇

  心可以激发人们的灵感与想象,使从事科研与创新的工作者们能够广泛的接触更过的事

  物,获取更多的信息,加上出色的观察力与分析力,使他们的创造力得到最大体现。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客观条件:

  天文学:康德-拉布拉斯星云学说

  地质学:赖尔的“地质渐变论”

  物理学: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化学:原子论的确立和人工合成尿素

  生物学:细胞学说

  生物进化论

  1.天文学方面

  2.地质学方面

  3.物理学方面

  4.化学方面

  (二)辩证唯物自然观的创立

  (三)辩证唯物自然观的基本内容:

  1.自然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物质系统

  2.人化的自然的思想

  3.自然、人与社会相统一的大自然的思想

  (四)辩证唯物自然观的基本特点:

  1.是一种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2.所揭示的自然观包括了人化的自然界,体现了天然自然与人化自然的统一;

  3.将自然、人类与社会历史统一起来,将其看成一个统一的历史过程,遵循着统一的辩证法规律,体现了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

  4.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在任何时候,人的能动性的发挥都不是无限的和绝对的,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

  科学方法论

  穆勒五法:求同法、差异法,求同差异共同法,共变法,剩余法。

  形式思维方法:归纳推理方法、演绎推理方法,类比推理方法,数学方法

  形式思维方式:包括形式逻辑方法和数学方法。

  一、归纳推理方法

  归纳法是从个别或特殊事物概括出共同本质或一般原理的逻辑发现方法。

  全称归纳法,即以全称命题的形式表达其归纳成果的一种归纳法。

  1完全归纳法

  完全归纳法是根据某类事物的全部对象的考察,而作出关于该类事物的一般性结论的推理方法。例如,化学中关于“所有零族元素都是惰性元素”的结论;“九大行星都绕太阳公转”的结论。

  完全归纳法的根据是充分的,因为它对每一个对象作了考察,抽取其共性,然后得出普遍性结论。但完全归纳法的创造性是极其有限的,并且这种方法只适用于被考察的对象不多的场合。

  2简单枚举

  简单枚举归纳法即为从若干有限的单称命题集合的前提推出一个全程命题的结论。

  简单枚举这种不完全归纳法的优点在于,它能够给人们提供超出前提内容的超量信息,是一种重要的创造性探索工具。但它是一种可靠性程度较小的方法,前提真并不能保证结论一定真,这种推理具有一定的或然性。例如,有人根据硫酸、硝酸、磷酸都含有氧元素的例子,推出一切算都含有氧的结论,但盐酸、氢氟酸等却是不含氧的酸。

  3科学归纳

  科学归纳推理是简单枚举归纳推理的发展。

  科学归纳推理是根据对某类中部分对象及其属性之间的必然联系的认识,推出有关该类对象的一般性的结论。

  例如:

  科学归纳与简单枚举的区别:

  4探明因果联系的归纳法

  主要是穆勒五法:

  (1)求同法:如果现象A的发生,总是与现象a相关联,则A与a之间可能存在因果联系。

  (2)差异法:如果现象A发生,a现象也相应发生;现象A不发生,现象a就不发生,则现象A与现象a之间可能存在因果联系。如巴斯德液体发酵试验。两瓶同样的液体,一瓶密封,一瓶启口与空气相通,后者发酵而前者否,这说明空气中的细菌作用是液体发酵的原因。

  (3)求同差异共同法:即上述两种方法的合用。

  如果A、B、C等喉患者因及时注射血清而痊愈;D、E、F等候症患者注射同样的血清,但因不及时而失治。这说明注射血清及时与否是喉症治愈与否的原因。

  (4)求变法:现象a只有在条件A发生变化而其他条件都无变化情况下,才与A发生相应的变化,则a与A之间可能有因果关系。如波义耳发现,在温度相同的情况下,气体的体积变化与其所受到的压力成反比,从而发现了著名的波义耳定律。

  (5)剩余法:根据已知全部条件,都不足以说明现象a变化的原因,则必有其他某一或一些条件是现象a变化的原因。如海王星的发现就是运用此法。科学家们发现天王星轨道不符合引力理论的偏差,法国人勒威烈与英国人亚当斯就推断天空中必有某一尚未发现的行星,其引力导致了天王星捏动的发生。1846年人们发现了海王星。

  穆勒五法发展了归纳逻辑,但并没有在理论上根本解决归纳逻辑的可靠性。

  如求同法,只有考虑到所有的因素时才有意义,如果漏掉一个因素,就无法保证其推论的必然性;另外,多因性的存在也使得这种简单的归纳方法出现问题。在差异法中,多因素的存在,使我们无法判定究竟是哪能一个因素最终导致了结果的产生。

  探明因果联系归纳法的性质和特征与简单枚举归纳法一样。

  5统计归纳

  统计归纳法是以概率命题的形式表达其归纳成果的一种方法。它是发现大量随机事件的概率统计定律的主要手段。统计归纳发也有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之分。但大多数的统计概括是应用不完全归纳法的或然性概括,即抽取一部分个体作为样本,由对样本的考察概括出总体的概率统计特性。应用统计归纳法进行统计概括,其逻辑模式为:“样本中百分之几的S是P;所以,总体中的百分之几的S是P。”

  统计归纳法的性质和特征与全称归纳法一样。

  6归纳问题

  归纳是从单称命题(观察或实验结果的报告)推导全称陈述(假说或理论)的推理。但从逻辑观点看,无论有多少单程陈述,都不能证明从中推导出来的全称陈述为真。归纳推理能否证明或如何证明就是归纳问题。

  归纳原理:“如果人们在各种条件下观察到大量现象A毫无例外具有性质B,因此凡A均有性质B”。

  但归纳推理本身的可靠性无法通过归纳方法加以证明,否则就是循环论证。即使是用概率来挽救归纳法,也存在问题:理论包含无限多的陈述,而观察到的陈述总是有限的,因为根据归纳推导出的理论为真的概率总为零。

  二、演绎推理方法

  演绎推理是从具有一般性的原理、原则中推出关于个别事物的结论。演绎推理的主要形式是三段论。

  三、类比推理方法

  四、数学方法

  科学和人文的关系

  关于科学:广义的科学可以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三种,它们分别研究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他人,人与自己的关系。狭义的科学指自然科学。随着社会科学例如经济学、人口统计学的发展,社会科学逐渐地向自然科学靠拢,更多地采用了数学、定律形式的定量定性

  的研究方法。

  关于人文:“人文”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从广义的“人文”来看,是在“人”作为一定社会创造“文”的主体和“文”作为“人”创造的成果,也就是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活动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①。从狭义的“人文”来看,在人作为一定社会进行“人”的教化的主体或是接受“文”的教化的受体和“人”是依据一定的“文”而化之的意义上,包括了对人教化的社会道德规范和人文科学。

  科学与人文的差异:

  (1)

  二者研究内容不同:第一,科学属于纯粹理性的范畴,人文基本上可以归入价值理性的范畴。科学在于创造旨在满足人类的生存需要的物质财富,而人文的目的则在于回答人生的种种问题。第二,科学,就其作为一种教育科目而言,其任务明显在于培养理科与工科的各种专家,至于人文教育的任务则与此相反,基本上在于培养韦伯所说的“有学养的人”。第三,科学家都普遍倾向于认为,包括人的肉体在内的一切事物都受物理的化学的必然规律的支配,甚至人的精神过程也被某些决定因素。而人类的自由意志恰恰是人文文化所特别看重的东西。

  (2)

  二者追求目标不同:科学追求的是真,而人文追求的则是善与美。第一,科学包括技术的发展必然表现为一种不断进步的状态或者有如波普尔所说的不断逼近真理的过程,但是,在人文领域里,一般来说我们却不大可能用进步一词去描述其历史的发展过程。第二,科学文化的评判标准是明白和确定的,而人文文化的评判标准却与此完全不同。

  (3)

  二者存在方式不同:科学总是倾向于把世界简单化,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把握世界及预测未来。而人文,特别是其中的文学、艺术,为了有助于人们更好地感受及品味人生,了解社会,常常借助于各种手法使人生及社会变得更加丰富与多样,人文突出独特性、复杂性和创造性。、科学与人文的融合:

  (1)科学与人文的融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科学技术越进步,人类社会就越是迫切

  地需要那些高瞻远瞩地指导科学技术的应用并使之合乎人道、合乎理想的思想精神、道德规范和价值准则。而这些精神、规范和准则又决非科学技术本身所固有的。

  (2)科学与人文的融合是作为个人生存、发展与自我实现的必然要求:人类的个体有着各种需要,而且只有在这些需要不断地得到满足的条件下,他或她才能够生存、发展并不断自我完善。这些需要的满足必须要求人具有一定的创造和获取物质财富的能力。人社会化的一面使之还具有对真、善、美,对友爱、爱情、尊重,对自我实现的精神需要。人类个体需要的多元性与整体性也必然要求科学与人文走向融合。

  (3)科学与人文的融合也是二者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①科学人文,互异互补相融

  第一,科学与人文相互区别,互为补充首先表现在科学与人文主导了人类认识世界的两个重要维度。第二,科学与人文相互促进,相互渗透。其次,人文科学追求善的目标需要以求真作为基础。

  ②科学人文,同源共生互融

  第一,科学与人文在源头处是统一的。在古希腊人的观念中,科学和艺术是相通的。这种源头的统一,为二者分化后再度复归于统一提供了根据。第二,科学与人文交融是脑功能定位使然。第三,科学与人文有着共同的探求未知的目标。第四,科学与人文交融以促使人的全面发展为归宿。第五,科学与人文交融是社会的未来走向。

  中国人及西方人思维方式不同

  1、感性直觉思维与理性逻辑思维: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感性的、直觉的,因而是模糊的;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则是理性的、逻辑的,因而是清晰的。我们把两千多年前的墨家几何学和欧几里德几何学来进行比较,墨家几何形成“端”、“尺”、“区”、“中”、“平”等概念,而欧氏几何则形成“点”、“线”、“面”、“长”、“宽”、“高”等概念,显然“点”比“端”、“线”比

  “尺”、“面”比“区”,要抽象得多,已经是一个抽象概念。

  2、整体性思维与解析性思维:中国文化的整体功能的理论的根源在于中国文化气的宇宙观,是气的宇宙观的具体展开。中国传统文化从不离开整体来谈部分,也不离开功能来谈结构。中国人形成了几千年来不变的思维方式,即部分(个体)依赖于整体,整体决定部分(个体)而不是部分(个体)决定整体。正由于此,古代中国人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个人没有独立的人格尊严和价值,个人的权利得不到真正的保护。与中国文化不同,西方文化的宇宙观是实体的宇宙观,实体在虚空中生存、发展并且实体可以从虚空中独立出来,这样,必然走向形式逻辑和实验,推动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并产生对新的事物的认识。西方人的这种思维模式决定了西方人崇尚个人英雄主义,由此形成了西方人个性的多元化、思想的多元化以及政治的多元化和民主化。

  3、伦理思维与科学思维:中国是一个伦理的国度,伦理思维模式已经深入到了民族骨髓,而西方人则更注重科学思维。中国社会气的宇宙观决定了中国人对天的崇拜。与古代中国人思维方式不同,西方人更注重科学的思维方式,西方人面对世界,通过理念或逻辑结构,使之变成一种可以交流的东西,以便所有人都能够依据公认的统一尺度决定对它的取舍。

  4、曲线的思维方式与直线的思维方式:中西方人的思维轨迹是不同的,中国人的思维轨迹是圆形的、曲线的,西方人的思维轨迹是直线的。中国文化是圆形文化、曲线文化。西方文化发展的历史线索就是一个不断地毁灭和新生的直线型的历史。

  5、一元的思维方式与多元的思维方式:中国气一元化的自然观,必然导致对天的崇拜。与中国人一元思维方式不同,西方人则善于多元思维方式。在希腊文化中的天界,没有神圣的、绝对的、至上的核心,没有一统至尊,每一个凡人都可能成为天界的神。

  近代科学为何没有在中国产生?

  一、科学精神的内涵和起源

  科学精神是科学研究者们在科学实践活动中所必须具备的求真、探索、批判、怀疑、宽容、无功利等各种精神素质的总和,是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古希腊是科学精神的发源地。不仅是因为希腊人拥有发达的逻辑思维和理性的自然观,最主要的还是

  “他们热爱自由,不肯屈服于暴君,其民主体制年轻而富有活力;他们热爱生活,天性乐观,他们崇尚理性和智慧,热爱真理,对求知有一种异乎寻常的热忱”。

  二、科学精神要求有相应的人文精神

  古希腊的教育十分注重对人的智力、情感、体育等方面的全面培养,因为古希腊人认为人才是决定一切的因素。西方的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正是体现了西方世界对希腊学术遗产的继承和对人文精神的弘扬,其在文学与艺术领域里都有充分反映。正是因为人文精神在西方深入人心,才使科学精神得以大力发扬,在科学精神的推动下,西方人创造出了改变历史进程和人类生活的近代科技。

  三、近代中国缺乏科学精神的原因

  价值观

  (一):中国的科技以“统治者为中心”:在中国古代,虽然科技也曾达到世界顶峰水平,但科技发展的动力来源却只是封建统治之需。

  为了实现思想专制、维护政治稳定,中国的天文学、数学、建筑学甚得封建统治者重视。中国的四大发明虽然对世界近代文明和科学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但在中国,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也只是为封建统治和封建迷信服务。

  价值观(二):中国的科技以“学而优则仕”为价值取向:由于封建专制统治,中国人的价值观发生了扭曲,“学而优则仕”一直是中国社会的价值取向。人们的思想自由被极大禁锢,导致人们视野狭隘,对科技没有全新的要求,知识的存在也只是为了满足个人利欲之需。

篇二:自然辩证法科技工作者应该具备的科学精神

  四川大学研究生试卷

  院(所)

  学号

  姓名

  记分

  课程名称

  教师签名

  考试时间

  2014年

  4月

  18日

  关于科学精神的思考

  摘要:根据当前只重视科学带来的物质成就而忽视科学的精神价值的现状,讨论了科学蕴涵的精神价值,并且针对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缺失的现象,讨论了应该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

  关键词:科学精神;缺失;培养

  一、引言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科学技术成了第一生产力。因此,科学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大的重视。但是不可否认,当今社会,人们对科学的重视更多的是关注科学的物质成就及其发挥的社会作用,而对科学所能够蕴涵也应该蕴涵的精神意义却有所忽视[1]长期过分地注重科学的物质成就而忽视科学的精神价值将不仅导致科学本身的危机,而且将导致整个人类的危机。因此,必须关注科学的精神价值。

  二、科学精神的内涵

  科学精神是指人类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逐渐积累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具有规范和指导价值的特殊气质:它不仅是科学文化结构中最为稳定的要素,是科学的生命和灵魂,而且它还是构成个体科学素养的最为基本的要素[2]。

  第一,科学精神首先是怀疑的精神。它要求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凡事都要问“为什么”,不轻信盲从苹果落地这件很平常的事引起牛顿的怀疑,苹果为什么会落地呢?在这个基础上,他不断的思考,经过长期的的艰苦探索,终于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第二,科学精神是人文精神。科学的人文精神表现为科学的献身精神,研究中的团结、民主、合作精神。居里夫人长期从事核物理研究,将自己的毕生精力奉献给科学事业,并三次荣获诺贝尔奖,最后因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而死于白血病。

  第三,科学精神是求真精神。建设创新型国家中,我们要有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和只争朝夕的奋斗精神。在解决事关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医疗、住房、教育、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上,也要具有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解决民生问题,首先需要对百姓有感情,但也要有科学的办法和措施。唯有科学态度、科学精神,才能真正地而不是在口头上为群众分忧解难。

  第四,科学精神是创新精神。江泽民同志在1998年6月1日接见两院院士时指出:“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创新,勇于创新”。

  历史上的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无一不是创新的结果。21世纪相对论、量子论、基因论、信息论的形成,都是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创新思维的结果。

  三、当代大学生该如何培养科学精神

  知识经济时代,大学既承担知识创新的重要职能,也担负用科学理性精神教育、培养人的使命。一些大学出于对市场利益过分的追求,而表现为对大学科学精神的漠视。当前,弄虚作假、顺从迎合、实用功利、等不良风气正不断侵蚀着这种精神品质,影响着大学文化的建设和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中国科普研究所,“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课题研究组自1992年起,曾多次对我国公众科学素养进行测评,结果表明:我国公众达到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仅为0.2%(1996年),1.4%(2001年),1.98(2003年)。实践证明,只有在良好的科学文化氛围中,大学科学精神才能得以发扬光大。我认为,培养大学科学精神主要应该鼓励创新意识和怀疑精神。大学是传授知识的地方,更是创造知识的地方。大学在传授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让老师和学生都勇于生疑、勇于质疑,勇于发现与提出问题,善于思考,善于批判。科学精神、创新能力就是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个性特长、潜在优势和怀疑精神。因此,要通过教师引导、专家示范、成才典型教育和学生相互切磋等手段,使学生消除自卑感、创新神秘感、权威神圣感等心里障碍。大学应有一个相对宽松的外部环境,要有适应人才能力培养的机制和环境,让大学能够通过独特的教和学,使教师的传授知识变成学生努力思考,使学生把被动的学习变成主动的学习。怀疑是科学研究的起点,求真是科学研究的过程,献身是科学研究的主观条件,自由和宽容是科学研究的社会环境条件,而创新则是科学精神的自然结果。只有具备了这种学术自由,才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大学才能真正称之为大学,才能去努力开拓和创新知识,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3]。

  参考文献

  1.王金福,宋新康:《论科学精神》,苏州大学学报,2009(5)

  2.王建平:《论科学精神》,沧桑,2009(4)

  3.庾光蓉:《关于重塑大学科学精神的思考》,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

篇三:自然辩证法科技工作者应该具备的科学精神

  论科学工作者的信仰和科学精神

  摘要:

  我们应该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进一步的认识哲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积极倡导科技工作者树立正确的哲学信仰与科学精神.这是因为哲学思想携带的科学精神,既是推动科学不断发展的精神源泉,也是人类科学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种关键的精神力量.哲学要演绎时代精神,离不开自然科学的推动;而自然科学要推动社会的进步发展,离不开哲学的指导.人类社会离不开哲学思维的追问和反思,也离不开科学的实践.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把哲学和科学统一于实践过程中,创造一个绿色和谐的社会。让我们人类与赖以生存的环境可以达到一种平衡,这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所以就需要我们的科技工作者有一个正确的信仰和一种科学的精神来完成这项艰巨而伟大的任务。

  关键字:哲学

  自然科学

  信仰

  精神

  社会

  科学与人文是人类理解世界的两种方式,它们如人的双脚、鸟的两翼相互依存。科学需要人文关怀,人文也需要科学提升,科学与人文的互摄产生了“科学文化”这种崭新的文化形态,凭以消解科学异化与人文浮躁的社会现象。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科学与人文的对话与交融成为时代的鲜明特色。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科技工作者也应该注重中西文化之间、新旧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互补,为自身科研的开展以及自身素质的培养提供理论支撑、哲学指导以及思想的后盾。

  一、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对现代自然科学观的启迪

  日本物理学家汤川秀树曾这样说过:“早在两千多年前,老子就已经预见到了今天人类文明的状况[1],甚至已经预见到了未来人类文明所将达到的状况。”同样普里高津也指出:“中国的思想对于那些想扩大西方科学的范围和意义的哲学家和科学家来说,始终是个启迪的源泉。”玻尔和普里高津则是在创立自己的科学理论后,才发现在道家思想中存在着其理论的一种哲学的解释;霍金虽然不知道道家思想到底为何物,但其现代宇宙学的理论与老子的宇宙创生论相呼应。一向以严密思维和实验操作著称的西方科学家,渐渐地把目光移向了中国,在道家思想中寻找某种寄托,这是对东方文化主要是中国古代哲学合理性的充分肯定[2]。李约瑟一直坚持认为,不应把传统的中国科学视为近代科学的一个失败的原型。他在其《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五卷第二分册的序言中说,道家思想保存着“内在而未诞生的、最充分意义上的科学”,它的发展最终会导致现代科学。他认为现在的科学不是终极的而是暂时的,今天的科学决不是未来的科学。在保持其普遍性和连续性的前提下,科学还要变革。在设想科学变革潜力时,李约瑟为中国科学在产生世界新科学的过程中安排了更崇高的地位:中国科学传统将为科学的未来发展开辟道路[3]。

  二十世纪把目光转向东方的科学家,决不是屈指可数的。一群在第一线工作

  的西方科学家,重视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自觉地从中吸取营养,推动自己的研究工作,这是20世纪自然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它对当代科学思想的演变有重要的影响。古老的道家文化不是一种历史陈迹,而是具有超越时代的深刻哲理的活的文化,这一点不仅在中国,也在西方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认可。当然,现代的科学家们所推崇的是道家思想与现代科学的耦合,而不是道家科学技术本身,但无论如何,道家思想中那些可为现代科学观所用的那部分值得重新定位的。正如董光璧所指出:“我确信重新发现道家具有地球船改变航向的历史意义。黄土文明与海洋文明的融会,有如黄颜色和蓝颜色调和出绿色,将产生人与自然和谐的新的绿色文明[4]。”

  二、哲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统一与差异

  既然把哲学与科学作为两种不同的思想体系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那么“何谓哲学”、“何谓科学”的问题便不可跨越地成为我们探讨哲学与科学关系的起点。其实,无论是哲学还是科学,人们都无法给出一个普遍认可的概念。最简单的原因莫过于个体理解角度的差异,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从学科的对象、目的、功能或者是该学科所运用的主要方法等角度来进行不同的定义。如果再深入探求,就会发现,哲学和科学是动态变化的,本身就是纷繁庞杂的体系。尤其是哲学,本身就学派林立。由于哲学并不像科学那样具有可实证性,完全对立的学说可以在哲学体系内一直共存,如此一来,观点对立的学派可以得出相悖的概念。况且,语言也只是思维的一种表现,自身也存在对对象的无法穷尽之处,因此,关于哲学与科学的定义议论纷纷,莫衷一是也便是自然而然的事了。虽然,我们不能从两个确定的概念中获得关于哲学与科学异同的清晰认识,但是通过比较两个思想体系中那些已被公认的主要特征还是可以基本廓清两者的范围。

  如果说哲学与科学有共同之处的话,那它们最大的相同点就在于两者都建立在理性基础之上。作为思想体系,哲学和科学都是人类通过判断、推论、概念等理性思维建立起来的。更重要的是它们的研究过程主要运用的是理性思维。既然哲学和科学都是用理性去认识世界,那为什么哲学不是科学,而科学也不能被称作哲学?哲学与科学的最大差别体现在三个方面:从研究领域的方面来看,哲学关注的是宇宙的全体,因而它的问题是整个宇宙的终极,即宇宙的原因、存在和发展。而一切科学都取宇宙的某一部分做研究的对象;从研究的方法来看,科学总要假定一些事物而不穷其究竟,而科学终止之境就是哲学起始之处。一切科学都假定了一个宇宙便了事,而哲学却要问这个宇宙究竟是怎样来的。从研究问题的结果来看,科学的结果具有可实证性。一种科学理论总是可以在后来的实践中得到其正确或错误的评价。而哲学的问题似乎千百年来都不曾有多少新意添加进来,无论是承认还是否认终极问题,哲学家们始终绕不开它,“不可能解决”甚至成为哲学问题的标志[5]。

  三、哲学与科学统一于人类展开其存在的过程

  哲学与科学都曾经一度傲视群雄,自以为君临于其它学科之上。的确,他们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引导力量。哲学作为一种思考、追问的学问是构建社会发展模式的重要力量。到了近代,对科学的崇拜表明唯理智主义达到了顶峰。由此看来,一种社会的形成,必然可以追溯出其思想根源。就如学者马利坦所说的那样:福音在原有社会上撕开口子,慢慢渗透,改变了世界。哲学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引领社会前进的方向。科学,作为推进人类现代化文明的手段,极大地丰富

  了社会的物质条件,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人类社会在科学为其提供的条件下越来越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这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人类按自己的意愿塑造生活方式能力的增强。但是,无论是哲学还是科学,最终,它们都感到了自身无法解决的局限。哲学善于思考,它所提供的更多的是指导性的知识,其产生实际效果的周期往往很长,缺乏具有冲击力的瞬间效应;哲学思想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却也经常陷入进退维谷的困境。科学善于改造,但却也时常遇到其抽象规律无法把握的东西;科学忙于行动,却常常使人类得不偿失。正如尼采所说:“科学受它强烈妄想的鼓舞,毫不停留地奔赴它的界限,它的隐藏在逻辑本质中的乐观主义在这界限上触礁崩溃了。”这里的界限指的就是永恒生成的生命本身。科学的极限体现了人的极限[6]。

  四、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人类文明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是在人类文明进程当中逐步发展形成的。一个科学工作者应具备如下几点科学精神:

  1.

  求实精神、科学认为世界是不依人们主观意志决定的客观存在,科学活动要求人们从事各种物质创造活动时应该遵循“实事求是”的态度,要求正确认识客观世界的运动,因此,客观唯实、追求真理是科学精神的首要要求。科学精神,就是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也即实事求是精神。“解放思想,客观唯实,追求真理”是科学精神的实质。科学认为世界的发展、变化是无穷尽的,因此,认识的任务也是无穷尽的。不断求知是科学精神的要求。科学要追求真理,不盲从潮流,不迷信权威,不把偶然性当必然性,不把局部看作全体。

  2.实证精神

  实证精神要求一切科学认识必须建立在充分可靠的经验基础上,以可检验的科学事实为出发点,运用公认为正确的研究方法完成科学理论的构建。实证精神是一种客观的态度,在思考和研究中尽力地排除主观因素的影响,尽可能精确地揭示出事物的本来面目。同时,这种客观性又必须满足普遍性的要求,即,客观知识必须是能够重复检验的公共知识,而不是个体的体验。实证精神,就是尊重事实、诚实正直,并进行符合逻辑的思维,是科学的重要品质。

  3.探索精神

  探索精神是由作为科学研究对象的客观世界的无限性和复杂性所决定的。研究对象永无止境,科学永无止境,科学探索永无止境,思想解放亦永无止境。科学的最基本态度之一就是探索,科学的最基本精神之一就是批判。科学研究不仅是一种智慧的劳作,也是一种精神的探险,古往今来,任何一项科学发现和发明,都不是凭空出现的,都经历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样一个完整过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经历过不断探索真理、不断追求真理、不断坚持真理这样一个艰难过程。

  4.理性精神

  理性精神是对理智的崇尚,是科学认识主体通过概念、判断、推理、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逻辑性的思维活动所体现出来的。理性精神把自然界视为人的认识和改造的对象,它坚信客观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人可以凭借智慧和知识把握自然对象,甚至控制自然过程。要求人们尊重客观规律,探索客观规律,并把对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作为人们行动的指南。科学认识的过程和对象十分复杂,单凭直观、感觉是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人们必须仰仗理性思维才能超越此岸世界并最终达到彼岸世界。

  5.创新精神

  如果说求实精神深刻反映了人们对客观规律的探索与尊重,那么创新精神则充分体现了人类特有的主观能动性。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并不是要人们墨守成规。科学精神倡导创新思维和开拓精神,鼓励人们在尊重事实和规律的前提下,敢于“标新立异”。科学精神的本质要求是开拓创新。科学领域之所以不断有新发明、新发现、新创意、新开拓,之所以充满着生机和活力,就在于不断更新观念,大胆改革创新。因此,科学的生命在于发展、创新和革命,在于不断深化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规律的理解。

  6.怀疑精神

  怀疑精神是由求实精神引申而来,它要求人们凡事都要问一个“为什么”,追问它“究竟有什么根据”,而决不轻易相信一切结论,不迷信权威。合理怀疑是科学理性的天性,著名的科学方法论学者波普尔说:正是怀疑、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发展知识,去实践,去观察[7]。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科学的历史就是通过怀疑,提出问题并解答问题的历史。在科学理性面前,不存在终极真理,不存在认识上的独断和绝对“权威”。怀疑精神是破除轻信和迷信,冲破旧传统观念束缚的一把利剑。缺乏怀疑精神,容易导致盲目轻信。

  7.独立精神

  独立精神是对从事科学活动的主体必备的基本要求。科学产生和发展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所以要受到社会舆论、社会道德、社会政治等因素的影响。而科学作为一种理性活动,以追求真理为目标,只能实事求是,不能屈服于任何外界的压力,所以,对于科学家而言,必须具备独立精神;对于社会而言,则必须具备民主精神。民主是科学发育不可缺少的社会环境,民主是科学发展的必要条件;随声附和,或为了迎合某种需要而随意编织自己的见解是与科学精神决不相容的。

  8.原理精神

  科学是发现规律,揭示事物最本质和原理。科学不仅要回答是什么,还要回答为什么。同时,普遍性是规律的基本特征,不具有普遍性的不是规律。科学就是根据事物的普遍性去处理事物的特殊性。最基本、最本质的,同时是最普遍、最共同的。在理性社会,人类的行为模式已经从“生产—技术—科学”转向“科学—技术—生产”,也就是先通过科学研究,弄清事物的原理,以科学理论指导自己的行为,这是理性社会的重要特性。

  五、科技工作者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历史和现实证明,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对崇高科学的信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实践性、革命性和创新性特征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的、实践的和革命的精神,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为人的全面发展创设了一个高远的人生理想境界。从社会的角度来说,它提出的社会理想是建立共产主义社会。从人的角度来说,它为人确立了一种乐观、积极向上、“不竭创造”的人生态度和人生理念,是对有意义人生的一种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决定了我们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而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入理解,又能为我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提供科学的思维方法、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8]。总而言之,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要求,而且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卡耐基说:“一个没有信仰的人就如

  同一艘没有航标的生命之舟,他不知道自己将驶向何方”。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才能使我们青年科技工作者树立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才能自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奉献力量、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信仰能够驱使人们共同应对不幸和灾难,促成整个社会的相互作用和支持信仰支柱体现着人生价值的可靠落实,其最根本的意义就是能够赋予短暂人生以永恒的意义。这种精神可以说是人生价值的追求,人生价值的实现决不能离开社会的进步与文明发展的要求,也就是说,人生价值的实现是建立在信仰支柱的基础之上的。信仰有科学信仰和非科学信仰之分。非科学信仰是盲从和迷信。科学信仰来自人们对实质和理想的正确认识。宗教信仰是一种非理智的信仰,它只要求人们相信它的教义,而不必知道“为什么”。还有很多信仰是建立在理智地了解所信仰的思想和学说的意义的基础上。如科学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等

  马克思主义是当今世界上最科学的真理,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当今世界上最科学的信仰。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对于指导人们创造美好的人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科学信仰建立在正确的认识基础之上,只有真正地认识马克思主义,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才能坚定地信仰马克思主义。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深刻体会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科学信仰的形成不仅建立在思想观念的基础上,而且还要建立在实践体验的基础上。只有在实践之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自己的行动,反复用实践的结果来检验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才能坚定地信服马克思主义。同时,科学信仰形成的过程又是一个意志的过程,只有在反复社会实践的过程中,经历困难、曲折和失败的磨难,才能形成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不移的信仰。因此,要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就要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之中,反复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指导人们的行动,用社会主义实践的伟大成就证明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努力识别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错误思想经常地、大量地存在,并且每时每刻都在影响和侵袭着人们的思想,干扰着人们的科学信仰。要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就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自己的头脑。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着重认清它们的思想实质。在分析和鉴别的基础上,摒弃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建立科学的信仰[9]。

  六、应进一步认识并加强科技工作者的人文素质培养

  自然科学的日益繁荣,带来了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然而,随着科技革命的愈演愈烈,它所引发的文明危机和全球问题也日益深重。自然科学的繁荣在给人类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也打开了装有灾难和祸害的“潘多拉魔盒”,而且一发不可收。能源枯竭,物种濒危,人口爆炸,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自然灾害肆虐等,一个个灭顶之灾向人类袭来。毫无疑问,人类发展自然科学利用科技的初衷只是改造自然造福人类而绝无害人之意,然而在实践过程中随着负效应和失控现象的加剧,危害结果又实实在在存在且有上升蔓延趋势,人们不禁疑窦顿生:到底谁之过?为什么人类社会越是利用狂飙突进的科学技术走向文明和进步,而文明危机却愈加严重,人类对待自己的同类和异类也愈加冷酷无情,甚至残忍凶狠,这样的文明和进步到底是造福人类还是毁灭人类?面对文明危机的加重,追根求源,还应追溯到自然科学和哲学在某种程度的脱节上,危害结果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类对科技的不计后果的滥用上。现代人的急功近利,对大自然的疯狂掠夺等都是导致科技发展悖论的罪魁祸首。自然科学赋予人类的是一种求知精神,任务是认识自然,回答自然界本身“是什么、为什么”

  等问题。哲学赋予人类的则是仁爱精神和信仰精神,任务是从最一般原则的高度指导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回答人类对自然界究竟要“做什么和怎样做”等问题,对自然科学起着一种价值评判和导向作用。自然科学的研究必须在哲学最一般原则的指导下进行,哲学的研究亦不能游离于自然科学之外,二者必须紧密结合不能脱节。然而,像马克思和恩格斯那样的百科全书派式的思想大师毕竟是凤毛麟角,像一些西方哲学家那样不仅在自然科学领域卓有建树,而且在哲学领域也独领风骚的双栖明星也是少之又少,所以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哲学或自然科学素养的缺乏导致不能正确处理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关系而造成的脱节现象时有发生。其后果之一:由于自然科学的研究缺少了哲学的导向和价值评判作用,所以任何一项科技发明被盲目滥用的可能性将呈递增趋势,一些自然科学家和自然科学工作者由于缺乏哲学素养,将会更少的从为人类造福的视角下去考虑利用科学技术,取而代之的将是肆无忌惮和为所欲为,甚至会仅仅为了功利、兴趣和仇恨而去滥用某项科技发明,可怕的科技伦理问题也会纷至沓来,整个自然科学领域将呈现无秩序的混乱状态,所谓的科学充其量也只能称为伪科学。后果之二:由于哲学的研究游离于自然科学之外,所以哲学的建构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缺乏自然科学素养的哲学家和哲学工作者将无法揭示知识的本质、生命的意义和历史运动的目标,无法对知识、人生对世界做出解释,最终将陷入空洞、简单、庸俗化的泥潭,改造世界的任务更无从谈起。整个哲学领域将朝畸形发展,甚至于萎缩,勉强幸存的哲学也只能称为伪哲学。由此可见,如果不能正确处理好哲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关系,无论对哲学,自然科学还是人类社会来说都是一种致命的损害。

  哲学和自然科学有其自身的运动发展规律,同时也是人类认识发展和历史发展的产物。自然科学不深入到有价值的哲学形态中,从人类思维精华中吸收有益成份,没有对自然科学的哲学分析,科学的进步将受到阻碍。而科学既是旧哲学的掘墓人,也是新哲学的助产士。从人类认识发展的趋势看,科学和哲学将日益呈现出合流的倾向,科学将越来越渗透哲学精神,而哲学问题的解决也日益依赖于自然科学本身的进步。自然科学史上大凡蔑视理论思想的科学家,结果都不能不受到惩罚。恩格斯指出:“这些科学家失足的原因就在于他们“单凭经验、非常蔑视思维”,所以必然“陷入最荒唐的迷信中,陷入现代降神术中去了”历史经验证明,“不管自然科学家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他们还是深受哲学的支配。问题只是在于他们是愿意受某种坏的时髦的哲学支配,还是愿意受一种科学理论思想的支配。”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尊重自然科学,始终把自然科学当作哲学的重要基础和动力。马克思和恩格斯都要求确立辩证法中又有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一定要具备数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正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自自然、社会和思维三大领域知识的总结,所以它又能反过来指导人们进行认识与改造主客观世界,人们通过认识和改造自然,为自然科学家提供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指明科学的理论思维的道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结成同盟,完全是一种相互信任、共同发展的关系。其目的是为了促进自然科学和哲学的繁荣。在我国当前是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做出贡献。事实上近代大批的目然科学家也都在接近辩证唯物主义。这里显然有两条路可供选择:一条是由于自然科学的发现本身所具有的力量可达到辩证唯物主义,这是一条漫长的、又艰苦曲折的道路;另一条就是通过学习,做一个自觉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科学家。

  哲学要奏出时代的强音,演绎时代精神,离不开自然科学的推动;自然科学要推动社会的进步发展,要造福人类,离不开哲学的指导。求知精神靠自然科学去培养,仁爱精神和信仰精神则要靠哲学去催生;没有融入哲学的自然科学是盲目的,

  没有汇通自然科学的哲学是虚浮的。缺乏哲学素养的自然科学家是残缺的;缺乏自然科学素养的哲学家是蹩脚的。哲学不能并吞六合、包含环宇;自然科学也不能一味驰骋旁骛、为所欲为。总之,繁荣哲学,发展自然科学,消解人类文明危机,创建和谐社会,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万世开太平,必须要对哲学和自然科学进行整合,既要实现哲学和自然科学的珠联璧合,又要打造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的强强连手。

  近代科学史上有很多事实说明,不少著名的科学家对哲学的关心,成为他们取得成就的必要条件。因为他们的哲学理论始终与自然科学的发展同步前进,所以他能从哲学角度对自然科学提出了一系列精辟的见解,指导自然科学的发展。我们现在面临着高科技发展时代,现代自然科学以几何级数迅速增长。科技工作者如果不关心和注意自身的人文素养,就很难在当代的科学技术领域独树一帜、引领前沿。总之,作为科技工作者,只有不断掌握和学习哲学知识,确立自身的科学信仰和科学精神,才能在科研过程中站在最前沿。同时,只有有了坚定的信仰和科学精神,在面对科学过程中的疑难和挫折,我们才能做到锲而不舍,勇往直前。

  参考文献:

  [1]玻尔著《原子物理和人类知识续编》,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19页。

  [2]李恩军,道家思想对现代科学观的启迪,武汉大学,2007.11。

  [3]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45页。

  [4]董光璧,《易学与科技》,沈阳出版社,1997年5月第1版,第245-246页。

  [5]宋羽雅,关于哲学与科学关系的历史反思,浙江师范大学,2007.02。

  [6]李莉,对哲学与自然科学关系的再认识,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6.06。

  [7]温日锦,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分析,广西教育学院学报,1996.01。

  [8]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先秦两汉编[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364.[9]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C].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284.

篇四:自然辩证法科技工作者应该具备的科学精神

  大学研究生学位课程论文

  课

  程论

  文名

  称:

  自然辩证法概论

  题

  目:

  科学精神是什么

  科学精神是什么

  内容提要:

  但凡在一个文化中要提倡一种观念,如果不能用习用能详的语言,必然是难以奏效的。如果语焉不详、似懂非懂,反而会让人感觉这个东西很玄,遥不可及;或是很虚,一个口号而已。因此弄清楚科学精神是什么是非常必要的。有关这方面的问题,许多贤哲都做过论述。而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想结合这些观点,从科学精神的定义和内涵两方面来谈谈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

  科学精神、定义、内涵

  科学精神这四个字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报纸上、电视上、广播上经常有这几个字眼,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我们也会用到它们。比如说:大力弘扬科学精神、以科学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科学精神教育、提高大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素养等等;再比如去年闹了好久的“华南虎照片事件”,从中折射出的科学精神与利益追逐的冲突,再一次唤起了提倡科学精神的号召。提倡科学精神对我们做学问、做人、做事乃至对国家对社会都是有重要意义的。但是但凡在一个文化中要提倡一种观念,如果不能用习用能详的语言,必然是难以奏效的。如果语焉不详、似懂非懂,反而会让人感觉这个东西很玄,遥不可及;或是很虚,一个口号而已。因此弄清楚科学精神是什么是非常必要的。有关这方面的问题,许多贤哲都做过论述。而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想结合这些观点,从科学精神的定义和内涵两方面来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科学精神的定义

  科学精神顾名思义,就是说科学的精神(scientificspirit)或者科学之精神(spiritofscience),既然它的定义与科学有关,就不得不先说清楚科学的定义。

  关于“科学”这个术语,“事实上,在中国的传统语汇中,甚至根本就没有‘科学’这样一个词”①。

  “‘科学’一词译自泰西,襲自东洋。泰西原字science,词义其实是中国的学问,或德国的②

  wissenschaft。日本人译为科学,意指分科之学,其实合适作为复数sciences的翻译。如果当年年把science译为学问,把提倡科学精神说成提倡‘学问精神’,就要好得多”。按照西方科学的定义,“所谓‘科学’,就是指公元1450年之后的科学,实际上就是现代科学,是指在近代欧洲出现的科学理论、实验方法、机构组织、评判规则等一整套东西。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思想对科学的定义的理解是存在差异的,关于科学的定义,在牵扯到中国古代有无科学这个问题时是存在很大争论的。“尽管人们至今对科学没有下一个令人满意的定义——也许根本就不可能下这样的定义——但是科学的内涵(‘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研究活动和社会建制)和外延(自然科学以及部分社会科学)大体上还是清楚的”。科学精神恰恰也与之对应的体现在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气质(ethos)这样三个方面”

  2③

  “科学精神”这个术语在西方也早已有之,“英国哲人科学家皮尔逊1892年在他的科学哲学名著《科学的规范》中,就洞察到科学的一些特质和精神要素,如普遍性、客观性、实证性、合理性、怀疑性等等,将其提升,并称之为科学精神(scientificspirit)、科学的心智框架(thescientificframeofmind)、科学的心智习惯”“科学精神这个词在西方用得非常多,哲学、历史(特别是研究文艺复兴时期的)著作中也常见。科学精神为scientificspirit或spiritofscience,二者不做区分”。“前者中带有限制性定语‘scientific’,似乎指称科学家、科学共同体乃至每一个公民应该有的一种精神;后者的‘ofscience’带有‘属于科学的’、‘与科学有关的’、‘具有科学性质和内容的’之意义,似乎指称科学自身内在的、固有的精神。二者之间是有微妙差别的。我们一般对它们不作特别区分。统称为‘科学精神’”

  在我国,科学精神一词,可能最早是见之于任鸿隽先生1916年发表的“科学精神论”一文。⑤

  ④⑤④就像我们很难对“科学”下一个满意的定义一样,再加上“精神”这个词的含义的丰富多彩性,我们也很难对“科学精神”下一个严格的定义。但是按照一般意义上的理解,科学精神也是有个清楚的定义的。“科学精神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

  从这个定义我们可以得出几个推论,第一,科学精神是我们做学问应该有的精神。“科学精神是从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运行等过程当中抽象出来的关于科学本性、科学方法论的一般性描述”。

  “它是多数科学家事实上或多或少具有的精神,也是非科学家应该领悟和学习的精神”.第二,并不是所有做学问的人都具有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一种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是一种理想的精神状态。“由于是抽象出来的,某种意义上它必然带有规范性质,而非代表实际的情况。但是规范与实际之间需要协调。规范与实际差太多,也就不成为规范。实际情况是多样性的,作为一种一般性的规范不可能照顾到各种可能的实际情况,于是规范与实际总是有距离的”。

  ⑩

  百度词条

  ⑩⑨⑧

篇五:自然辩证法科技工作者应该具备的科学精神

  科技工作者的信仰和科学精神

  摘要:

  在全球化背景下,应进一步认识哲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联系,积极倡导科技工作者树立正确的哲学信仰与科学精神.因为哲学思想携带的科学精神,既是推动科学不断发展的精神源泉,也是人们科学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种精神力量.哲学要演绎时代精神,离不开自然科学的推动;自然科学要推动社会的进步发展,离不开哲学的指导.人类社会离不开哲学思维的追问和反思,也离不开科学的实践.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把哲学和科学统一于实践过程中,创造一个绿色和谐的社会。

  关键字:哲学

  自然科学

  信仰

  发展

  社会

  正文:科学与人文是人类理解世界的两种方式,它们如人的双脚、鸟的两翼相互依存。科学需要人文关怀,人文也需要科学提升,科学与人文的互摄产生了“科学文化”这种崭新的文化形态,凭以消解科学异化与人文浮躁的社会现象。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科学与人文的对话与交融成为时代的鲜明特色。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科技工作者也应该注重中西文化之间、新旧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互补,为自身科研的开展以及自身素质的培养提供理论支撑、哲学指导以及思想的后盾。

  一、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对现代自然科学观的启迪

  与李约瑟同时的玻尔,在1937年访问中国时发现了道家的太极图,为互补原理找到了哲学上的基础。因为道家太极图的阴阳鱼互咬正是体现了阴阳相生相克,相反相成的哲理。面对着诱人的中国传统文化,他说:“我们在这里面临着人类地位所固有的和令人难忘的表现在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些互补关系[1]。”这似乎表明他深刻地认识到道家的太极图正是他心目中对互补原理的最佳表述。中国古代伟大思想家的真知灼见曾使玻尔倾倒。量子论的中心思想是互补性。这种思想在西方似乎是革命性的,在中国却是一种自然的思想方法。惠勒在宇宙学研究中提出了“从无到有”的生成假说,使他惊讶的是,中国哲学家早在三千年前就已提出了这种思想。他的“质朴性原理”同老子的“道”也是相通的。“耗散结构理论”的创立者普里高津认为中国的道家思想中具有“自组织”和“自发运动”的思想,这与西方传统结合起来,也许能导致一种面向未来的自然模型。他乐观地指出,“一个非常有希望的迹像是,科学现在能够把与其它文化传统相联系的观察能力集合起来,因此能够促使这世界的经历了不同进化路径的各部分互相尊重和理解。”这里的其它文化传统,首先是指中国道家文化的传统。美国物理学家卡普拉,对现代科学文化进行深刻反思,并从东方文化中汲取养分以后提出一种“科学文化观”。他在《转折点》一书中指出,现在我们正面临着认识模式的转折。“物理学已发生了数次观念革命,它们清楚地揭示了机械论世界观的局限性,并且走向有机的、生态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与古老中国哲学显示出一致性。”

  日本物理学家汤川秀树曾这样说过:“早在两千多年前,老子就已经预见到了今天人类文明的状况,甚至已经预见到了未来人类文明所将达到的状况。”

  同样普里高津也指出:“中国的思想对于那些想扩大西方科学的范围和意义的哲学家和科学家来说,始终是个启迪的源泉。”玻尔和普里高津则是在创立自己的科学理论后,才发现在道家思想中存在着其理论的一种哲学的解释;霍金虽然不知道道家思想到底为何物,但其现代宇宙学的理论与老子的宇宙创生论相呼应。一向以严密思维和实验操作著称的西方科学家,渐渐地把目光移向了中国,在道家思想中寻找某种寄托,这是对东方文化主要是中国古代哲学合理性的充分肯定[2]。李约瑟一直坚持认为,不应把传统的中国科学视为近代科学的一个失败的原型。他在其《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五卷第二分册的序言中说,道家思想保存着“内在而未诞生的、最充分意义上的科学”,它的发展最终会导致现代科学。他认为现在的科学不是终极的而是暂时的,今天的科学决不是未来的科学。在保持其普遍性和连续性的前提下,科学还要变革。在设想科学变革潜力时,李约瑟为中国科学在产生世界新科学的过程中安排了更崇高的地位:中国科学传统将为科学的未来发展开辟道路[3]。

  二十世纪把目光转向东方的科学家,决不是屈指可数的。一群在第一线工作的西方科学家,重视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自觉地从中吸取营养,推动自己的研究工作,这是20世纪自然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它对当代科学思想的演变有重要的影响。古老的道家文化不是一种历史陈迹,而是具有超越时代的深刻哲理的活的文化,这一点不仅在中国,也在西方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认可。当然,现代的科学家们所推崇的是道家思想与现代科学的耦合,而不是道家科学技术本身,但无论如何,道家思想中那些可为现代科学观所用的那部分值得重新定位的。正如董光璧所指出:“我确信重新发现道家具有地球船改变航向的历史意义。黄土文明与海洋文明的融会,有如黄颜色和蓝颜色调和出绿色,将产生人与自然和谐的新的绿色文明[4]。”

  二、哲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统一与差异

  既然把哲学与科学作为两种不同的思想体系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那么“何谓哲学”、“何谓科学”的问题便不可跨越地成为我们探讨哲学与科学关系的起点。其实,无论是哲学还是科学,人们都无法给出一个普遍认可的概念。最简单的原因莫过于个体理解角度的差异,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从学科的对象、目的、功能或者是该学科所运用的主要方法等角度来进行不同的定义。如果再深入探求,就会发现,哲学和科学是动态变化的,本身就是纷繁庞杂的体系。尤其是哲学,本身就学派林立。由于哲学并不像科学那样具有可实证性,完全对立的学说可以在哲学体系内一直共存,如此一来,观点对立的学派可以得出相悖的概念。况且,语言也只是思维的一种表现,自身也存在对对象的无法穷尽之处,因此,关于哲学与科学的定义议论纷纷,莫衷一是也便是自然而然的事了。虽然,我们不能从两个确定的概念中获得关于哲学与科学异同的清晰认识,但是通过比较两个思想体系中那些已被公认的主要特征还是可以基本廓清两者的范围。

  如果说哲学与科学有共同之处的话,那它们最大的相同点就在于两者都建立在理性基础之上。作为思想体系,哲学和科学都是人类通过判断、推论、概念等理性思维建立起来的。更重要的是它们的研究过程主要运用的是理性思维。既然哲学和科学都是用理性去认识世界,那为什么哲学不是科学,而科学也不能被称作哲学?哲学与科学的最大差别体现在三个方面:从研究领域的方面来看,哲学关注的是宇宙的全体,因而它的问题是整个宇宙的终极,即宇宙的原因、存在和发展。而一切科学都取宇宙的某一部分做研究的对象;从研究的方法来看,科学总要假定一些事物而不穷其究竟,而科学终止之境就是哲学起始之处。一切科学都假定了一个宇宙便了事,而哲学却要问这个宇宙究竟是怎样来的。从研究问题的结果来看,科学的结果具有可实证性。一种科学理论总是可以在后来的实践中得

  到其正确或错误的评价。而哲学的问题似乎千百年来都不曾有多少新意添加进来,无论是承认还是否认终极问题,哲学家们始终绕不开它,“不可能解决”甚至成为哲学问题的标志[5]。

  三、哲学与科学统一于人类展开其存在的过程

  哲学与科学都曾经一度傲视群雄,自以为君临于其它学科之上。的确,他们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引导力量。哲学作为一种思考、追问的学问是构建社会发展模式的重要力量。到了近代,对科学的崇拜表明唯理智主义达到了顶峰。由此看来,一种社会的形成,必然可以追溯出其思想根源。就如马利坦所说的那样:福音在原有社会上撕开口子,慢慢渗透,改变了世界。哲学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引领着社会前进的方向。科学,作为推进人类现代化文明的手段,极大地丰富了社会的物质条件,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人类社会在科学为其提供的条件下越来越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这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人类按自己的意愿塑造生活方式能力的增强。但是,无论是哲学还是科学,最终,它们都感到了自身无法解决的局限。哲学善于思考,它所提供的更多的是指导性的知识,其产生实际效果的周期往往很长,缺乏具有冲击力的瞬间效应;哲学思想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却也经常陷入进退维谷的困境。科学善于改造,但却也时常遇到其抽象规律无法把握的东西;科学忙于行动,却常常使人类得不偿失。正如尼采所说:“科学受它强烈妄想的鼓舞,毫不停留地奔赴它的界限,它的隐藏在逻辑本质中的乐观主义在这界限上触礁崩溃了。”这里的界限指的就是永恒生成的生命本身。科学的极限体现了人的极限。

  四、应进一步认识并加强科技工作者的人文素质培养

  自然科学的日益繁荣,带来了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然而,随着科技革命的愈演愈烈,它所引发的文明危机和全球问题也日益深重。自然科学的繁荣在给人类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也打开了装有灾难和祸害的“潘多拉魔盒”,而且一发不可收。能源枯竭,物种濒危,人口爆炸,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自然灾害肆虐等,一个个灭顶之灾向人类袭来。毫无疑问,人类发展自然科学利用科技的初衷只是改造自然造福人类而绝无害人之意,然而在实践过程中随着负效应和失控现象的加剧,危害结果又实实在在存在且有上升蔓延趋势,人们不禁疑窦顿生:到底谁之过?为什么人类社会越是利用狂飙突进的科学技术走向文明和进步,而文明危机却愈加严重,人类对待自己的同类和异类也愈加冷酷无情,甚至残忍凶狠,这样的文明和进步到底是造福人类还是毁灭人类?面对文明危机的加重,追根求源,还应追溯到自然科学和哲学在某种程度的脱节上,危害结果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类对科技的不计后果的滥用上。现代人的急功近利,对大自然的疯狂掠夺等都是导致科技发展悖论的罪魁祸首。自然科学赋予人类的是一种求知精神,任务是认识自然,回答自然界本身“是什么、为什么”等问题。哲学赋予人类的则是仁爱精神和信仰精神,任务是从最一般原则的高度指导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回答人类对自然界究竟要“做什么和怎样做”等问题,对自然科学起着一种价值评判和导向作用。自然科学的研究必须在哲学最一般原则的指导下进行,哲学的研究亦不能游离于自然科学之外,二者必须紧密结合不能脱节。然而,像马克思和恩格斯那样的百科全书派式的思想大师毕竟是凤毛麟角,像一些西方哲学家那样不仅在自然科学领域卓有建树,而且在哲学领域也独领风骚的双栖明星也是少之又少,所以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哲学或自然科学素养的缺乏导致不能正确处理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关系而造成的脱节现象时有发生。其后果之一:由于自然科学的研究缺少了哲学的导向和价值评判作用,所以任

  何一项科技发明被盲目滥用的可能性将呈递增趋势,一些自然科学家和自然科学工作者由于缺乏哲学素养,将会更少的从为人类造福的视角下去考虑利用科学技术,取而代之的将是肆无忌惮和为所欲为,甚至会仅仅为了功利、兴趣和仇恨而去滥用某项科技发明,可怕的科技伦理问题也会纷至沓来,整个自然科学领域将呈现无秩序的混乱状态,所谓的科学充其量也只能称为伪科学。后果之二:由于哲学的研究游离于自然科学之外,所以哲学的建构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缺乏自然科学素养的哲学家和哲学工作者将无法揭示知识的本质、生命的意义和历史运动的目标,无法对知识、人生和世界作出解释,最终将陷入空洞、简单、庸俗化的泥潭,改造世界的任务更无从谈起。整个哲学领域将朝畸形发展,甚至于萎缩,勉强幸存的哲学也只能称为伪哲学[6]。由此可见,如果不能正确处理好哲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关系,无论对哲学,自然科学还是人类社会来说都是一种致命的损害。

  哲学和自然科学有其自身的运动发展规律,同时也是人类认识发展和历史发展的产物。自然科学不深入到有价值的哲学形态中,从人类思维精华中吸收有益成份,没有对自然科学的哲学分析,科学的进步将受到阻碍。而科学既是旧哲学的掘墓人,也是新哲学的助产士。从人类认识发展的趋势看,科学和哲学将日益呈现出合流的倾向,科学将越来越渗透哲学精神,而哲学问题的解决也日益依赖于自然科学本身的进步[7]。自然科学史上大凡蔑视理论思想的科学家,结果都不能不受到惩罚。恩格斯指出:“这些科学家失足的原因,就在于他们“单凭经验、非常蔑视思维”,所以必然“陷入最荒唐的迷信中,陷入现代降神术中去了”

  历史经验证明,“不管自然科学家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他们还是深受哲学的支配。问题只是在于他们是愿意受某种坏的时髦的哲学支配,还是愿意受一种科学理论思想的支配。”

  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尊重自然科学,始终把自然科学当作哲学的重要基础和动力。马克思和恩格斯都要求确立辩证法中又有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一定要具备数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正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自自然、社会和思维三大领域知识的总结,所以它又能反过来指导人们进行认识与改造主客观世界,人们通过认识和改造自然,为自然科学家提供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指明科学的理论思维的道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结成同盟,完全是一种相互信任、共同发展的关系。其目的是为了促进自然科学和哲学的繁荣。在我国当前是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出贡献。事实上近代大批的目然科学家也都在接近辩证唯物主义。这里显然有两条路可供选择??

  一条是由于自然科学的发现本身所具有的力量可达到辩证唯物主义,这是一条漫长的、又艰苦曲折的道路;另一条就是通过学习,做一个自觉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科学家。

  哲学要奏出时代的强音,演绎时代精神,离不开自然科学的推动;自然科学要推动社会的进步发展,要造福人类,离不开哲学的指导。求知精神靠自然科学去培养,仁爱精神和信仰精神则要靠哲学去催生;没有融入哲学的自然科学是盲目的,没有汇通自然科学的哲学是虚浮的。缺乏哲学素养的自然科学家是残缺的;缺乏自然科学素养的哲学家是蹩脚的。哲学不能并吞六合、包含环宇;自然科学也不能一味驰骋旁骛、为所欲为。总之,繁荣哲学,发展自然科学,消解人类文明危机,创建和谐社会,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万世开太平,必须要对哲学和自然科学进行整合,既要实现哲学和自然科学的珠联璧合,又要打造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的强强连手。

  近代科学史上有很多事实说明,不少著名的科学家对哲学的关心,成为他们取得成就的必要条件。因为他们的哲学理论始终与自然科学的发展同步前进,所

  以他能从哲学角度对自然科学提出了一系列精辟的见解,指导自然科学的发展。我们现在面临着高科技发展时代,现代自然科学以几何级数迅速增长。科技工作者如果不关心和注意自身的人文素养,就很难在当代的科学技术领域独树一帜、引领前沿。总之,作为科技工作者,只有不断掌握和学习哲学知识,确立自身的科学信仰和科学精神,才能在科研过程中站在最前沿。同时,只有有了坚定的信仰和科学精神,在面对科学过程中的疑难和挫折,我们才能做到锲而不舍,勇往直前。

  参考文献:

  [1]玻尔著,《原子物理和人类知识续编》,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19页。

  [2]李恩军,道家思想对现代科学观的启迪,武汉大学,2007.11。

  [3]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45页。

  [4]董光璧,《易学与科技》,沈阳出版社,1997年5月第1版,第245-246页。

  [5]宋羽雅,关于哲学与科学关系的历史反思,浙江师范大学,2007.02。

  [6]李莉,对哲学与自然科学关系的再认识,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6.06。

  [7]温日锦,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分析,广西教育学院学报,1996.01。

篇六:自然辩证法科技工作者应该具备的科学精神

  四川大学研究生试卷

  院(所)

  学号

  姓名

  记分

  课程名称

  教师签名

  考试时间

  2014年

  4月

  18日

  关于科学精神的思考

  摘要:根据当前只重视科学带来的物质成就而忽视科学的精神价值的现状,讨论了科学蕴涵的精神价值,并且针对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缺失的现象,讨论了应该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

  关键词:科学精神;缺失;培养

  一、引言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科学技术成了第一生产力。因此,科学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大的重视。但是不可否认,当今社会,人们对科学的重视更多的是关注科学的物质成就及其发挥的社会作用,而对科学所能够蕴涵也应该蕴涵的精神意义却有所忽视[1]长期过分地注重科学的物质成就而忽视科学的精神价值将不仅导致科学本身的危机,而且将导致整个人类的危机。因此,必须关注科学的精神价值。

  二、科学精神的内涵

  科学精神是指人类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逐渐积累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具有规范和指导价值的特殊气质:它不仅是科学文化结构中最为稳定的要素,是科学的生命和灵魂,而且它还是构成个体科学素养的最为基本的要素[2]。

  第一,科学精神首先是怀疑的精神。它要求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凡事都要问“为

  什么”,不轻信盲从苹果落地这件很平常的事引起牛顿的怀疑,苹果为什么会落地呢?在这个基础上,他不断的思考,经过长期的的艰苦探索,终于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第二,科学精神是人文精神。科学的人文精神表现为科学的献身精神,研究中的团结、民主、合作精神。居里夫人长期从事核物理研究,将自己的毕生精力奉献给科学事业,并三次荣获诺贝尔奖,最后因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而死于白血病。

  第三,科学精神是求真精神。建设创新型国家中,我们要有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和只争朝夕的奋斗精神。在解决事关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医疗、住房、教育、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上,也要具有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解决民生问题,首先需要对百姓有感情,但也要有科学的办法和措施。唯有科学态度、科学精神,才能真正地而不是在口头上为群众分忧解难。

  第四,科学精神是创新精神。江泽民同志在1998年6月1日接见两院院士时指出:“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创新,勇于创新”。

  历史上的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无一不是创新的结果。21世纪相对论、量子论、基因论、信息论的形成,都是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创新思维的结果。

  三、当代大学生该如何培养科学精神

  知识经济时代,大学既承担知识创新的重要职能,也担负用科学理性精神教育、培养人的使命。一些大学出于对市场利益过分的追求,而表现为对大学科学精神的漠视。当前,弄虚作假、顺从迎合、实用功利、等不良风气正不断侵蚀着这种精神品质,影响着大学文化的建设和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中国科普研究所,“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课题研究组自1992年起,曾多次对我国公众科学素养进行测评,结果表明:我国公众达到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仅为0.2%(1996年),1.4%(2001年),1.98(2003年)。实践证明,只有在良好的科学文化氛围中,大学科学精神才能得以发扬光大。我认为,培养大学科学精神主要应该鼓励创新意识和怀疑精神。大学是传授知识的地方,更是创造知识的地方。大学在传授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让老师和学生都勇于生疑、勇于

  质疑,勇于发现与提出问题,善于思考,善于批判。科学精神、创新能力就是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个性特长、潜在优势和怀疑精神。因此,要通过教师引导、专家示范、成才典型教育和学生相互切磋等手段,使学生消除自卑感、创新神秘感、权威神圣感等心里障碍。大学应有一个相对宽松的外部环境,要有适应人才能力培养的机制和环境,让大学能够通过独特的教和学,使教师的传授知识变成学生努力思考,使学生把被动的学习变成主动的学习。怀疑是科学研究的起点,求真是科学研究的过程,献身是科学研究的主观条件,自由和宽容是科学研究的社会环境条件,而创新则是科学精神的自然结果。只有具备了这种学术自由,才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大学才能真正称之为大学,才能去努力开拓和创新知识,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3]。

  参考文献

  1.王金福,宋新康:《论科学精神》,苏州大学学报,2009(5)

  2.王建平:《论科学精神》,沧桑,2009(4)

  3.庾光蓉:《关于重塑大学科学精神的思考》,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

篇七:自然辩证法科技工作者应该具备的科学精神

  一、为什么说学习自然辩证法有利于提高科学技术研究的创造性?

  自然辩证法又称科学技术哲学,是以科学技术的历史发展及其社会运行为基础,运用马克思主要的基本观点,借鉴当代人文社科新成果,力图对科学技术的一般问题做出回答。因此自然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演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自然辩证法所以研究和揭示的是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一般规律,即自然界的辩证法,人类通过科学技术实践活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规律,即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法,以及作为一种认识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科学技术发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即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自然科学观和自然科学方法论,对于我们认识自然界和自然科学以及认识和处理与自然有关的各种现实问题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对科研具有指导作用;2)当代科研需要辩证法思维;3)著名科学家重视自然辩证法的研究;4)学习自然辩证法有利于少走弯路,做出创造性研究;5)学习自然辩证法有利于提高新科技管理能力。

  自然辩证法目的在于促进科学技术的自我意识和哲学反思。通过这种反思,科学技术对自身的发展方向会更明晰。社会公众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和社会定位的理解也会更加明确。具体来说,自然辩证法在科技工作者思想建设中有如下六个方面的作用:

  1.自然辩证法为科学研究提供正确的哲学指导思想,学习自然辩证法有利于拓展科技工作者的知识面,更好的参与现代化建设,有利于增强科学研究的预见性、科学性、系统性和创造性,克服科学研究中的盲目性、机械性、摇摆性和曲折性。自然辩证法作为一种哲学,它并不能代替具体科学,但可以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对科学知识和技术知识进行本体论抽象形成自然观,对科学和技术研究活动进行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抽象形成科学技术方法论,对科学技术与其它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进行价值论抽象形成科学技术观,这些对科学技术研究特别是超前研究提供了哲学基础和方法论。

  2.学习自然辩证法有助于科技工作者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树立勤奋、敬业、创造、协作、民主、爱国、奉献的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方法,形成具有良好综合科学素质和健全人格,增强科学理念、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思维修养。

  3.自然辩证法认识当代大科学,高新技术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引导科技工作者了解前沿学科、相关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使科技工作者理工结合,工文相通,有助于启发思路、改进方法、获取突破性进展。它关于当代科技思想、科技方法、科技伦理的研讨,提供了研究对象和活动领域的一种“理解方式”。

  4.自然辩证法培养科技工作者从事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相结合的能力,提高新科技工作者的科技规划、科技管理、科技组织、科技决策水平。自然辩证法有助于培养和提高新科技工作者的理论思维和科技实践能力,有助于形成正确的科学思维、思路、方法和精神。

  5.自然辩证法增强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激励科学技术发明创造精神,用科学技术知识造福人类社会,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和国防科技建设,有助于青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

  6.自然辩证法培养科技工作者的科学伦理道德,提倡求实、创新和献身的优良学风,提倡博学拼搏的创新精神,警惕和反对伪科学以及伪技术。

  二、什么是创造性思维?青年科技人员怎样提高创造性思维?p182创造性思维是指突破传统的思维习惯和逻辑规则,以新颖的思路来阐明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它是综合运用各种思维方式,对已有的知识信息进行新的思维加工组合,形成新的思想、观点、理论的思维过程,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即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开创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是以感知、记忆、思考、联想、理解等能力为基础,以灵活性、艺术性、探索性、风险性和独创性为主要特征,具有综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的高级心理活动。

  创造性思维有四个阶段:1准备阶段。搜集信息、整理资料、做前期准备。由于对要解决的问题、存在许多未知数、所以要搜集前人的知识经验,来对问题形成新的认识。从而为创造活动的下一个阶段做准备。2酝酿阶段。对前一阶段所搜集的信息、资料进行消化和吸收,在此基础上,找出问题的关键点以便考虑解决这个问题的各种策略。3豁朗阶段,也即顿悟阶段。经过前两个阶段的准备和酝酿,思维已达到一个相当成熟的阶段,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常常会进入一种豁然开朗的状态,这就是灵感。4验证阶段,又叫做实施阶段。把通过前面三个阶段形成的方法、策略,进行检验,以求得到更合理的方案。

  创造性思维能力必须靠自觉地锻炼和培养,在长期的积累中提高。提高创造性思维需要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洞察力、创造性的想象、执着的追求和艰辛的探索、善于进行思维调整。作为青年科技人员,无论是青年教师或学生,我们可以有意识地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及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

  1.展开“幻想”的翅膀。想象力是人类运用储存在大脑中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推断和设想的思维能力。在思维过程中,如果没有想象的参与,思考就发生困难。特别是创造想象,它是由思维调节的。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幻想不仅能引导我们发现新的事物,而且还能激发我们作出新的努力,探索,去进行创造性劳动。

  2.培养发散思维。所谓发散思维,是指倘若一个问题可能有多种答案,那就以这个问题为中心,思考的方向往外散发,找出适当的答案越多越好,而不是只找一个正确的答案。人在这种思维中,可左冲右突,在所适合的各种答案中充分表现出思维的创造性成分。

  3.发展直觉思维。所谓直觉思维是指不经过一步一步分析而突如其来的领悟或理解。很多心理学家认为它是创造性思维活跃的一种表现,它即是发明创造的先导,也是百思不解之后突然获得的硕果,在创造发明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4.培养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这些是创造力的三个因素。

  5.培养强烈的求知欲。激发自己创造性学习的欲望,使自己具有强烈的求知欲。

  同时,除了不断解放思想,开拓思维创新的视野外,理论的加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的锻炼,这些都是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内在基础。首先,将普遍原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去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性地进行科学研究。其次,由于知识本身蕴涵着创造力,知识的贫乏往往是创造性思维的桎梏,因此,青年科技人员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法律法规知识和管理知识外,还要掌握市场经济知识、社会知识和必要的专业知识,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再次,青年科技人员必须迎接时代的挑战,勇于实践。实践出真知、铸智慧、长才干,积累丰富的经验知识,才能更好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实事求是地强化创造性思维能力,避免思维无边际的发散。

  三、为什么说高新技术产业化是新型工业化的必由之路?p205依靠技术创新,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化,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途径。高新技术产业化是当代技术创新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当代技术发展影响社会系统的一种特殊机制。

  高新技术产业化是指在高新技术的基础上形成新兴产业的过程,它是把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为技术商品,投放市场,获得经济与社会效益的过程。其实质就是技术创新,是当代技术创新的重要表现形式。高新技术创新就是实施与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途径。发展高新技术的根本着眼点就是实现产业化,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只有形成产业,才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历史经验来看,科技产业化的进程一直是国家兴衰的命脉。

  高新技术产业化具有以下特点:

  1.高投入,知识密集。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初始阶段需要大量的资金投人,特别是需要风险基金的投人。这是因为其设备要求高,更新速度快;人员素质高,培训费用支出多。而且,高新技术产业化一旦形成一定规模,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高新技术产业更需要大量的知识或智力等无形资产的投人,无形资产在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群体化。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来看,或以某一种高新技术为核心繁衍出高新技术经济体系,或以几种高新技术相互渗透构成高新技术群落。但实际上,高新技术较少由单一技术发展起来,而大多采取群体技术的形式,这是现代高新技术与传统技术之间、高新技术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3.超前性。高新技术产业所需的技术,大多是正在迅速发展的前沿技术,它属于超前发展的技术产业领域,前景广阔。

  4.高渗透性。从总体上看,高新技术和高新技术产业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和扩散性,具有潜在的巨大经济价值,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高新技术的群体化,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应用科学领域作用突出,已渗透到其它许多方面。

  5.技术创新速度快,产品生命周期短。近年来,从科学到技术的周期大大缩短,科学理论研究成果的工程应用的步伐也在大大加快,技术创新速度明显加快,科学技术在短期内直接产业化,并在全世界普及已成为现实。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可以在同一个人手中完成,促进了技术成果的商业化进程,产品的生命周期也在相应地缩短。

  纳米技术、微型机械、微型潜艇、微型刀具、量子晶体管等产品的蓬勃发展,预示着当今世界高新技术研究朝着极限化逼近。另外,软件设计、材料设计、药物设计、基因设计、虚拟设计,这些都表明当今世界高新技术朝着设计化方向发展。

  当今世界,科技已经成为引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技术创新不仅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而且已成为现代国家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支持技术创新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共同的战略选择。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科学技术尤其是高新科技处于关键地位,高新科技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发展,将产生经济上的生产力、政治上的影响力、军事上的战斗力和社会发展上的推动力。国家创新系统是促进创新、提高创新能力的关键,而作为科技最前沿的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是当代技术创新的一种特殊形式,对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发展中国家的高新技术产业可以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中加快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有利于在重要领域迅速追赶世界先进水平。

  四、技术预测方法的基本类型有哪些?简述本人所学专业发展趋势。P172技术预测,就是从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出发,依据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社会条件,对技术未来发展状态、趋势、动向、成果及其影响的预见和推测。由于技术发展的复杂性、特殊性,以及预测者所掌握信息的不充分性等原因,技术预测的经验色彩浓厚,准确性较差,其科学性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随着技术预测方法的不断完善,目前已形成了近百种具体预测方法。这些方法大致可归结为类比性预测、归纳性预测、演绎性预测和人机结合预测几种基本类型。

  1.类比性预测方法。如果在两个技术形态的发展过程之间存在着许多相似性,那么就可以根据一个技术形态的发展历程,类比推演出另一个技术系形态的发展趋势。这种在类比推理的基础上,推演出预测结论的方法,称为类比性预测。

  2.归纳性预测方法。归纳预测就是从关于同一技术发展的众多个别性预测中,归纳概括出比较全面的技术。未来发展趋势。归纳推理是归纳性预测方法的逻辑原型,共性寓于个性之中的哲学原理是该方法的哲学基础。

  3.演绎性预测方法。演绎性预测就是根据技术预测对象的历史和现状资料,建构一个恰当的数学模型或绘制出它的发展趋势曲线,从中推演出该技术的未来发展状况。如趋势外推法、计算机模拟方法等。

  4.人机结合预测方法。

  本人所学专业为机械设计及理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产品复杂性及功能要求的增加,更新换代速度加快致使寿命期缩短,对产品方案的机械设计要求越来越高。现代机械设计的特点是面向市场和用户的设计,现代设计不仅要实现产品的基本功能,更应体现人性化和环境保护的设计理念。

  机械产品的现代设计方法要向智能化、系统化、模块化以及基于产品特征知识方向发展。

  1.智能化。根据设计方法学理论,借助于三维图形软件、智能化设计软件和虚拟现实技术,以及多媒体等工具进行产品的开发设计、表达产品的构思、描述产品的结构。

  2.系统化。将设计看成由若干个设计要素组成的一个系统,每个设计要素既具有独立性又存在着有机的联系,并具有层次性,所有的设计要素结合后,即可实现设计系统所需完成的任务。

  3.模块化。视具有某种功能的实现为一个结构模块,通过结构模块的组合,实现产品的方案设计。

  4.基于产品特征知识。用计算机能够识别的语言描述产品的特征及其设计领域专家的知识和经验,建立相应的知识库及推理机,再利用已存储的领域知识和建立的推理机实现产品的方案设计。

  机械设计技术会向优良性能设计技术、竞争优势创建设计技术、全寿命周期设计技术和绿色产品设计技术趋势发展

  1.优良性能设计技术以提高机械产品综合性能为目的,在对机械及其零件进行材料、结构和尺寸设计的前提下,运用摩擦学及断裂力学等一系列科研成果,从个体设计到系统设计,并从深度和广度上拓展此项设计技术的内涵和外延。

  2.竞争优势创建设计技术在保证功能和质量的前提下,通过降低成本来提高产品经济性以加强竞争优势;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和计算机虚拟现实系统建立实际或联想的系统模型;构思与表达由计算机辅助设计效果图及电子模型和由快速成型方式完成精确效果模型。

  3.全寿命周期设计技术在设计阶段就要考虑到产品生命历程的所有环节,以求产品全寿命周期设计的综合优化。在产品开发的初始阶段,即规划和设计阶段,就以并行的方式综合考虑其生命周期中所有后续阶段,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4.绿色产品设计技术在产品生命周期中,按符合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率最高、能源消耗最低的要求进行设计。

  五、论述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如何提高创造性思维?p182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特点是:

  1.思维成果的创新性。是具有生成、产生、建立或制造出世界上前所未有的、独一无二的东西的特性。创新性就是在科研活动中发现新事物、新现象、新问题,提出新规律、新概念、新原理,建立新理论、新假说、新模型,探索新方法、新工具、新途径。

  2.思维形式的反常性。通常表现为思维发展的突变性、跳跃性或逻辑的间断性。创造性思维主要不是现有概念、知识循序渐进的逻辑推理,而是依靠灵感、直觉或顿悟等非逻辑思维形式,打破常规、另辟蹊径,通过与常人不同的思维角度和认识方式,揭示出与旧理论、旧思想和旧方法截然不同的新理论、新思想和新方法。

  3.思维过程的辩证性。思维活动中既包含有抽象思维,也包含有形象思维;既有逻辑思维,又有非逻辑思维;既包含有发散思维,也包含有收敛思维;既有求异思维,又有求同思维。两者构成对立面,既相互区别、否定、对立,又相互补充、依存、统一,由此构成了创造性思维的矛盾运动,推动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4.思维空间的开放性。创造性思维需要全方位、多侧面、非线性、动态地考察问题,而不再局限于逻辑的、单一的、线性的、静态思维模式,由此形成了发散思维、逆向思维、侧向思维、求异思维、非线性思维及开放式思维等多种创造性思维形式。

  5.思维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思维是创造主体的一种有目的的活动,而不是客观世界在头脑中直接的、被动的、简单的反映。思维主体应富有兴趣、激情、好奇心和惊讶感,这些都是科学创造与技术发明的基础。在科学创造过程中,认识主体和思维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至关重要。

  6.思维结果的现实性。新颖的思想、独特的创意如果不能产生有益于社会的实际效果或形成科学理论,产生新颖的科学和技术产品,就不能看成是科学创造。科学创造并不是一墩而就的,在鼓励创新的同时,应当承认存在失败的可能,宽容失败。

  创造性思维能力必须靠自觉地锻炼和培养,在长期的积累中提高。提高创造性思维需要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洞察力、创造性的想象、执着的追求和艰辛的探索、善于进行思维调整。作为青年科技人员,我们可以有意识地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及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

  1.展开“幻想”的翅膀。想象力是人类运用储存在大脑中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推断和设想的思维能力。在思维过程中,如果没有想象的参与,思考就发生困难。特别是创造想象,它是由思维调节的。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幻想不仅能引导我们发现新的事物,而且还能激发我们作出新的努力,探索,去进行创造性劳动。

  2.培养发散思维。所谓发散思维,是指倘若一个问题可能有多种答案,那就以这个问题为中心,思考的方向往外散发,找出适当的答案越多越好,而不是只找一个正确的答案。人在这种思维中,可左冲右突,在所适合的各种答案中充分表现出思维的创造性成分。

  3.发展直觉思维。所谓直觉思维是指不经过一步一步分析而突如其来的领悟或理解。很多心理学家认为它是创造性思维活跃的一种表现,它即是发明创造的先导,也是百思不解之后突然获得的硕果,在创造发明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4.培养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这些是创造力的三个因素。

  5.培养强烈的求知欲。激发自己创造性学习的欲望,使自己具有强烈的求知欲。

  六、生态文明的内涵有哪些?当代工程师的生态伦理观是什么?p81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将使人类社会形态发生根本转变。

  首先是伦理价值观的转变。生态文明认为,不仅人是主体,自然也是主体;不仅人有价值,自然也有价值;不仅人有主动性,自然也有主动性;不仅人依靠自然,所有生命都依靠自然。人类要尊重生命和自然界,人与其它生命共享一个地球。生态文明是一个人性与生态性全面统一的社会形态,这种统一不是人性服从于生态性,也不是生态性服从于人性。以人为本的生态和谐原则即是每个人全面发展的前提。

  其次是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工业文明的生产方式,从原料到产品到废弃物,是一个非循环的生产;生活方式以物质主义为原则,以高消费为特征,认为更多地消费资源就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生态文明致力于构造一个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社会经济文化政策为手段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共赢,关键在于人的主动性。人的生活方式就应主动以实用节约为原则,以适度消费为特征,追求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

  生态文明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文明。生态文明下的物质文明,将致力于消除经济活动对大自然自身稳定与和谐构成的威胁,逐步形成与生态相协调的生产生活与消费方式;生态文明下的精神文明,更提倡尊重自然、认知自然价值,建立人自身全面发展的文化与氛围,从而转移人们对物欲的过分强调与关注;生态文明下的政治文明,尊重利益和需求多元化,注重平衡各种关系,避免由于资源分配不公、人或人群斗争以及权力滥用而造成对生态的破坏。

  生态文明从文明重建的高度,重新确立人在大自然中的地位,把关心其它物种的命运视为人的一项道德使命,把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视为人的一种内在的精神需要和文明的一种新的存在方式。生态文明把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自然界理解为一个整体,认为自然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是有机的、内在的、动态发展的,人与自然不存在统治与被统治、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和谐共处、共同促进的关系。

  生态伦理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宗旨,以人类持续发展为着眼点,强调人的自觉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友好相处、共存共荣。人只是自然界的一个物种,人的一切活动都应以保持自然界的原貌和生态平衡为前提。工程是人类以利用和改造客观世界为目标的实践活动,是人类将基础科学的知识和研究成果应用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创造出具有使用价值的人工产品或技术活动的有组织的活动。因此,当代工程师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承担起保护自然的道德义务和道德责任,其生态伦理观的建构标志着人类道德的进步和完善,是人类道德建设的新境界。当代工程师的生态伦理观应该包括以下几点。

  1.有绿色低碳发展的观念,提倡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和低碳社会生活消费模式;

  2.有科技创新意识,用新科技新技术来不断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

  3.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是相互依赖的,不能因为利益而去破坏这种平衡;

  4.能预测评估有关科学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并对民众进行科学教育;

  5.能够权衡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在决断项目内容和研究目标时,要考虑是否符合道义以及存在的风险。

篇八:自然辩证法科技工作者应该具备的科学精神

  自然辩证法在科技工作者思想建设中的实践作用

  哲学是教导人们善于处理和驾驭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学问,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我们科技工作者学习、研究和运用自然辩证法对我们自然科学的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自然辩证法概述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成果与活动进行哲学概括与总结的产物。

  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科学技术进步的密切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对科学与社会关系成果的概括和总结。它以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为研究对象。它是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方法论来研究自然科学的认知过程、认知方法、认知发展的规律和自然科学在社会中的发展和作用的具体体现。

  马克思主义哲学系统分为两大层次:第一层次是总体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第二层次是三大并列的自然哲学(自然辩证法)、社会哲学(历史唯物主义)、精神哲学(辩证思维逻辑)。自然辩证法居于科学技术的具体学科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原理之间,在总体哲学和自然科学之间起着桥梁作用。正是由于自然辩证法自身特殊的位置,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哲学学科。

  自然辩证法作为“自然界辩证法”,其内容植根于自然科学,但形式上超越了自然科学。它通过吸取和概括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并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的完善和发展着。它准确地勾画了自然哲学的基本框架,从而使得以哲学面目出现的自然辩证法成为真正的科学哲学;它作为关于自然界一种科学哲学,不仅大量的促进了边缘学科与交叉科学的发展,而且推动着现代横断学科和统一科学的发展;它以建立在人类社会科学知识

  和科技进步基础上的思维方式,启迪着科技工作者们的智慧,加快了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脚步。

  二、科学技术的内涵

  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提高人类的认知能力、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变革和协调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等方面。马克思认为,技术是现实生产力,是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技术是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劳动过程中所掌握的手段、方法和知识等各种活动方式的总和。从起源上看,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史,从骨针、石器到造纸、火药,从“奇技淫巧”到生产机器,从机械化大生产到飞行、航天等等,直接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大批体现生产力的具体技术,无不体现了科技成果和科技进步的巨大贡献。技术在发展过程中成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变换的“媒介”、实现对社会调节的手段,是人类战胜迷信、愚昧,提高对自然的认知能力,加快社会进步的强有力的动力。

  现代科学技术由于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的辩证发展而形成了一个门类繁多、纵横交错、相互渗透、彼此贯通的网络结合。可大致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最高层次的科学,为各种科学的研究发展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其中包括自然辩证法、历史辩证法、认识论、数学哲学、系统论等;第二层次是相互并列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数学、系统科学等基础科学;第三层次是各类应用基础理论把基础科学同工程技术联系起来的学科群,第四层次是工程技术。

  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实施的方法。科学技术方法是关于科学技术研究中常用的一般方法,包括有适用某些学科的特殊研究方法、适用于各门自然科学或技术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即适用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的普遍研究方法)。这里无不体现着人类的智慧和哲学的思维。一个进步的科学思想不但会加深对科学及其发展的认知,而且会有助于从事科学研究、进一步去探索自然规律,从而促进科学的发展。

  自然辩证法告诉我们,科学技术始终是一种在历史上起着推动作用的、进步的、革命的力量。

  三、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技术的辩证关系

  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是同科学技术的进步密不可分的。马克思、恩格斯开创了自然辩证法这个研究领域,他们不但对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给予极大的关注,而且花费了很大的精力去研究自然科学的问题,对重大的科学技术成果进行了哲学的概括。这充分体现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哲学思想。

  “自然科学的进步决定着哲学家的前进”,这句话也说明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决定着哲学的发展。自然辩证法就是植根于当时的科学与认知,并从中吸取养分,经过缜密、深刻的思考和提炼而产生的。现实中,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和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总是受到科技发展水平的制约,科学技术的一步步地发展,才使人们才有了更多、更好的发现其客观规律的条件和机会。随着科学的继续发展和进步,现在无法解释的问题,到将来终将被人类所破解。就如同人们常说的今天的科幻就是明天的科学。

  自然辩证法在对科学与技术的研究中,不只是把科学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现象来探讨和研究它的规律,同时把与科学紧密相关的技术也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现象来研究,从总体上探讨技术的性质和特点、技术发展的条件和规律,进而为科学技术政策的制定、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划、科学技术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自然辩证法与自然科学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当一个科技工作者去研究分析一个问题的时候,不可避免的要思考它哲学层次的问题,同时依据哲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这个问题,而哲学层次的问题也需要从自然科学的研究中去总结、归纳、解决。可

  以说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科学的指导,技术是哲学的具体材料。比如机器能不能思维这个问题,科学层次上在研究人工智能,如果说自然辩证法已经明白了机器和人脑思维的差异,那么对于人工智能的研究方向就有指导意义。由此可见,自然辩证法是通过科学、技术和工程来实现和验证的。可以说,科学是认识世界的方式和方法,技术是改造世界的方式和方法,工程是改造世界的具体活动。

  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为科学技术的深层研究提供了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为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的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强调了自然科学与人类社会、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的相互联系,使自然科学真正成为人的科学,而科学的进步给自然辩证法提出了新的课题、研究方向和思维,进而又推动了科学的进一步发展。

  四、发挥自然辩证法在科技工作者思想建设中的实践作用

  自然辩证法作为一种哲学,它并不能代替具体科学,但可以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自然辩证法促进了科技工作者在科研过程中的自我意识和哲学反思。通过这种反思,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和研究方法会更加明晰。其在科技工作者思想建设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对科学知识形成自然观,提炼出科学技术方法论,进而应用到科学研究和技术实现上;二是自然辩证法有助于培养和提高科技工作者的理论思维和科技实践能力,有助于形成正确的科学思维和方法,有助于启发思路、改进方法、获取突破性进展;三是自然辩证法有助于拓展科技工作者的知识面,增强科学研究的预见性、创造性、系统性、科学性,进而取得先进性的成果。

  纵观科学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树立正确的唯物史观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往往起着重大的影响作用,任何自然科学的重大成果实际上都是在自觉或不自觉中运用了唯物论和辩证法,这体现了我们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重要性。

  学习和运用自然辩证法,可以对科技工作者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可以

  对自然科学未来发展趋势做出科学预言,并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指明方向,可以帮助科技工作者自觉地运用正确的科研方法来探索和掌握自然界的奥秘并取得成功。

  在研究学习中,我们应该将学习到的自然观理论联系实际,将其利用到我们的学习和工作中,充分认识自然观对科学技术的指导作用以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与作用。一要提高理论思维能力。自然辩证法研究的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掌握了普遍规律,就可以更加客观的、全面的认识特殊规律,避免主观性和片面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加强理论思维,进而提高科技思维能力;二是提高辩证的综合能力。现代自然科学早已突破了分门别类的局限,各学科之间纵横交错、相互渗透、彼此贯通,由此而形成了新的学科和边缘学科,这些学科在高度分化的同时日益趋向整体化,这就更加要求我们要有较高的辩证综合能力;三是要提高逻辑能力。现代社会进入了一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技术的快速更新、科技知识的爆炸式引入,都要求我们要有较强的收集归纳、逻辑整理的能力,取其精华为我所用。

  自然辩证法对我们今天的自然科学来说是最重要的思维方式,掌握辩证思维方式虽不能代替具体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工作,但能够使我们在认识自然、发展自然科学中提高科研能力、取得先进性成果,从而取得一流的成就。总之,我们在学习和实际科研中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敢于创新,要与其他学科建立广泛的联系,以广阔的视角拓展科研范围,要及时掌握国内外自然科学发展的新动态,才能时刻站在科学技术的潮头。

篇九:自然辩证法科技工作者应该具备的科学精神

  如何成为合格的科技工作者

  科技工作者是指现代社会中,以相应的科技工作为职业,实际从事系统性科学和技术知识的产生、发展、传播和应用活动的人员。可以说科技工作者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是科技知识和现代文明的传播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力量。而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科技工作者是提高生产力,促进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下面从三个方面就此问题展开讨论。

  一、二、科技工作者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思维特征?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我们科学认识的发展都是通过问题展开的,而如何才能提出有创新性切合重点的问题,则需要科学的思维。

  在科学认识活动中,科学抽象和科学思维方法是同一认识过程中的两个侧面,科学思维是形成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的必要手段。科学思维包括逻辑思维,非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逻辑思维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理性认识过程。又称理论思维。它是作为对认识着的思维及其结构以及起作用的规律的分析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只有经过逻辑,人们才能达到对具体对象本质规定的把握,进而认识客观世界。逻辑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概念、、。逻辑思维方法包括分析与综合、分类与比较、归纳与演绎、抽象与概括

  非逻辑思维的反映形式和对经验材料的取舍不是以常规的逻辑形式和方法进行,而是以一种异于常规的跳跃性、突发性、快捷性表现出来。非逻辑思维包括形象思维,直觉思维,灵感思维想象思维几种类型。

  托马斯·爱迪生一生拥有1039项专利,这个记录迄今仍无人打破。他就是给自己和助手确立了创新的定额,每10天有一项小发明,每半年有一项大发明。有一次他无意将一根绳子在手上绕来绕去,便由此想起可否用这种方法缠绕碳丝。这就是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即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开创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它往往表现为发明新技术、形成新观念,提出新方案和决策,创建新理论。创造性思维是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的统一,是和的统一,是和的统一,是和的统一,是和的统一。

  三、四、科技工作者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知识结构

  李政道说:“我是学的,不过我不专看物理书,还喜欢看杂七杂八的书。人们认为:在年轻的时候,杂七杂八的书多看一些,头脑就能比较灵活。”

  辨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的联系之中,这就说明对于一个科技工作者来说,学习是构建一个合理知识体系的过程,而在各个学科之间又存在着普遍联系与差别。这就要求科技工作者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首先要有整体性,首先知识结构具有整体性。一切都是有机的整体,知识结构与其它事物一样,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组成整体的各部分之间,都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如果知识结构只有数量的优势,而没有相互协调、配合融通,就很难产生知识结构的整体优势知识结构的异动性。知识结构本身就是发展变化的,它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止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在社会不发达的阶段,知识结构相对而言较为简单,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人们根据社会的需要,对知识结构应经常进行调整、充实、提高。如不更新知识,就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其次,知识结构要有有序性。从一般知识结构的组成来看,是从低到高,从核心到外围的层次。由低到高是指从基础知识到专业技术知识,直至前沿科技知识,要求知识由浅入深的积累,并逐步提高。从核心到外围是指在核心知识确立的情况下,将那些与核心知识有关的知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构成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突出核心知识的中心作用。否则知识结构杂乱无章,主次不分,发挥不了知识结构的整体作用。

  五、六、科技工作者应该有什么样的心理品质

  心理品质是指的优劣、健全及协调性.它包括个体在认知、情感和意志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动机、态度、性格及等.良好的心理品质主要有自信、乐观、认真、勤奋、乐群、坚强、执着、开拓等。由此可见心理品质不仅仅是指遇事后的反应,还包括个人情感、意志、兴趣、能力、性格等。

  良好的兴趣习惯造就伟大的成功,学习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艰苦的,大量的脑力劳动,很难想象一个对某个领域没有兴趣的人,能在这个领域的研究中付出多少努力,就是被迫付出,也是学浅学不深,学表不学里,而能在某个领域作出突出成绩的都是对其有浓厚兴趣的。

  发明电灯使之大放光明的是美国发明家爱迪生。爱迪生在认真总结了前人制造电灯的失败经验后,制定发详细的试验计划,分别在两方面进行试验:一是分类试验1600多种不同耐热的材料;二是改进抽空设备,使灯泡有高真空度。他还对新型发电机和电路分路系统等进行了研究。

  爱迪生将1600多种耐热发光材料逐一地试验下来,唯独白金丝性能量好,但白金价格贵得惊人,必须找到更合适的材料来代替。1879年,几经实验,爱迪生最后决定用炭丝来作灯丝。他把一截棉丝撒满炭粉,弯成马蹄形,装到坩锅中加热,做成灯丝,放到灯泡中,再用抽气机抽去灯泡内空气,电灯亮了,竟能连续使用45个小时。就这样,世界上第一批炭丝的白炽灯问世了。1879年除夕,爱迪生电灯公司所在地洛帕克街灯火通明。

  为了研制电灯,爱迪生在实验室里常常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有时连续几天试验,发明炭丝作灯丝后,他又接连试验了6000多种植物纤维,最后又选用竹丝,通过高温密闭炉烧焦,再加工,得到炭化竹丝,装到灯泡里,再次提高了灯泡的真空度,电灯竟可连续点亮1200个小时。

  锲而不舍坚持不懈是科技工作者不可或缺的意志品质,科学研究是个漫长的枯燥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挑战新问题的过程,科学研究可以说在一个未知的领域不断开创新的道路的过程,前路的未知以及各学科知识的综合交互要求,都加大了科技研究者工作的难度,而在面对困难的时候,锲而不舍,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是驱使科技工作者不气馁不放弃的唯一动力。成大事者无一不是有着超于常人意志品质之人。

  科技工作者是时代发展的先驱者,我们可以看到每一个成功的科技工作者在他们的领域默默的打拼着,造福了一代又一代人,而我们上面所讨论的科技工作者的思维特征,知识结构以及心理品质,并不仅仅适用于科技工作者,在很多其他领域都需要这些的品质。

  以下无正文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только

  длялюдей,которыеиспользуютсядляобучения,исследованийинедолжны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вкоммерческихцелях.

  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notforcommercialuse.

  Nurfürdenpers?nlichenfürStudien,Forschung,zukommerziellenZweckenverwendetwerden.Pourl"étudeetlarechercheuniquementàdesfinspersonnelles;pasàdesfinscommerciales.

推荐访问:自然辩证法科技工作者应该具备的科学精神 辩证法 科技工作者 应该具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