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洁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国际贸易中反经济全球化的案例(15篇)

发布时间:2022-11-20 21:35:02 来源:网友投稿

国际贸易中反经济全球化的案例(15篇)国际贸易中反经济全球化的案例  国际贸易争端是国际社会经济领域里所关注的最热点问题,它牵动众多国家的神经,而国际合作原则是国际法的一项最基本的原则,以下是分享给大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国际贸易中反经济全球化的案例(15篇),供大家参考。

国际贸易中反经济全球化的案例(15篇)

篇一:国际贸易中反经济全球化的案例

  国际贸易争端是国际社会经济领域里所关注的最热点问题,它牵动众多国家的神经,而国际合作原则是国际法的一项最基本的原则,以下是分享给大家的关于国际贸易争端案例,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国际贸易争端案例篇1:日美彩电诉讼案从1970年开始,到1986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作出终审判决,是日本应对美国彩电企业提起的反托拉斯诉讼并取得全面胜利的一个案例。该案由美国家电企业NationaUnionEectric和ZenithRadioCor分别提起,被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地方法院合并审理。该案中,原告起诉日本家电企业在日本国内市场达成维持高价格的价格协议,获得垄断利益,并以此为基础向美国市场廉价倾销彩电产品,致使原告遭受重大经济损失。为此,原告依据美国反托拉斯法的三倍赔偿原则,要求法院判处被告支付总额高达126亿美元的损害赔偿。本案涉及三个最重要的举证,一是日本家电企业在国内从事家电产品的价格协议,二是日本企业达成出口卡特尔协议,三是日本企业在美国市场进行以驱逐竞争者为目的的廉

  国际贸易争端案例篇2:日美胶片争端案是日美贸易摩擦最激烈时期的产物,也是日本第一次在多边贸易体制下应对日美贸易冲突并获得重大胜利的一个经典案件。该案同时触及WTO框架下的贸易和竞争问题,是对国家贸易壁垒和企业限制竞争行为提起申诉的一个关键案例。日美胶片争端案紧随在日美汽车和零配件争端之后,受到日美汽车和零配件争端解决的影响。[23]在日美汽车和零配件争端中,美国挥动贸易制裁和向WTO起诉的大棒威胁日本,最后考虑到自身的经济利益后又轻轻放下,这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日本政府坚决抗争到底的意志。事实上,在日美胶片争端开始,美国表达了一贯采用的希望通过双边谈判来解决争端的意愿,但是日本政府这时已经决定利用WTO多边争端解决机制来解决日美贸易冲突。所以,日美胶片争端案实际上是美国政府在骑虎难下的尴尬局面下,决定利用刚诞生的WTO争端解决机制好好教训一下日本,而日本也希望通过WTO多边贸易规则为自己打一个翻身仗。当然,日本选择在利用WTO多边争端解决机制来处理日美胶片争端,还因为胶片产业在日本产业结构中的地位不2高,在日美贸易中所占的份额不多,即便抗争到底对于日美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影响有限等诸多因素。

  国际贸易争端案例篇3:2022年底,国内A公司通过网站结识埃及X公司,并约定向该公司出售一批石材,付款方式为见提单附件付货款的70%,尾款以D/P方式支付。A公司随后将货装船运往埃及亚历山大港。货物发出后,X公司以各种理由强调经济困难,要求减价,并更改付款方式为风险度很高的银行汇票。X公司的行为导致我出口方进退两难。如同意对方做法,则一方面利润大幅缩减甚至无利可图,并且有可能完全无法收回货款,如不同意对方做法,由于货物已在埃港口,则须支付巨额的码头及相关费用。

篇二:国际贸易中反经济全球化的案例

  1,、伏特汽车,它的零部件来自世界各地,在这些优势资源的国家或地区设立常设机构,然后进行组装和生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对生产地的资源达到了有效的利用,提高了利用水平和就业率。

  2、娃哈哈集团,先后投资100多亿元从美国、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国引进360余条世界一流的自动化生产线。

  3、生产全球化:电脑=美国的CPU+日本的声卡+台湾的主板+中国的机箱。

  4、贸易全球化:沃尔玛、家乐福等大型超市的货物是各国产品的叠加。

  5、中国加入WTO。

  6、吉利收购沃尔沃。

  7、欧债务危机,经济危机,石油危机,次贷危机。

  8、1997年泰国的汇率危机,很快传染到整个东南亚地区以及韩国和日本,从而形成严重的地区性金融危机。随后又波及俄罗斯和拉美地区(一度包括美国),形成了事实上的全球性金融动荡。

  9、使财富越来越向少数国家或少数利益集团集中,导致贫富差距的扩大。据世界银行统计,1983年,低收入发展中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高收入发达国家的2.4%,即后者等于前者的43倍;到了1994年,这一比例降低到1.6%,即后者为前者的62倍。

  10、到

  2l世纪初跨国公司已有

  6万多家,其中最大的200家就垄断了世界经济活动的l/4,跨国公司的生产总量已占全球生产总量的1/3,其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技术转让费用占全球

  2/3。

  11、给各个国家提供了发展的机遇,但不利于本国民族企业的发展。

  12、1998年夏季,美国迪斯尼公司推出的影片《花木兰》,就借用中国的传说故事表现美国的文化理念,争夺中国的文化资源。以及《功夫熊猫》。

  13、“博帕尔是印度中部的一座中等城市,人口约50万。在那有一座属于美国的联合炭化物公司的大型化工厂,该厂生产的大量杀虫剂和其他药物,毒性很大,在生产、储备、运输的各个环节都有很大的危险。在美国,设立这样的工厂,要受到严格的限制。美国资本家为了达到直接在印度销售杀虫剂、利用当地廉价劳动力和赚取高额利润的目的,在印度设立了这家工厂。

  1984年12月3日凌晨1点,这家化工厂的三个地下储气库,由于化学反应失去控制,安全阀门没有关上,造成大量毒气的外泄。博帕尔全城的居民受到毒气伤害的多达20万人,10万人被送入医院治疗,5万人有失明的危险,几千人受重伤,2500多人死亡,其中包括许多天真烂漫的孩子,成千上万的家庭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14、为发展中国家吸收发达国家的资本输出创造了条件。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发布的《2003年世界投资报告》统计数据,2002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量为6510亿美元,比1998年增长25%,其中拉丁美洲吸收外国直接投资达560亿美元,增长了32%,亚太地区吸收950亿美元,非洲吸收110亿美元,中东欧经济转型国家吸收290亿美元。

篇三:国际贸易中反经济全球化的案例

  经济全球化弊端例子

  【篇一:经济全球化弊端例子】

  (二)经济全球化的代价

  经济全球化在给各国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付出了相当的代价。

  代价之一:全球经济的不稳定将成为一种常态。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空前加强。不少国家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已超过30%,个别国家达到了50-60%。在这种环境下,经济波动和危机的国际传染便成为经常性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任何一个国家的内部失衡都会反映为外部失衡,进而很快影响到与其具有紧密贸易和投资关系的国家,最后极有可能将所有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引入失衡与危机的境地。1997年泰国的汇率危机,很快传染到整个东南亚地区以及韩国和日本,从而形成严重的地区性金融危机。随后又波及俄罗斯和拉美地区(一度包括美国),形成了事实上的全球性金融动荡,便是危机传染效应的最新例证。

  国际游资的存在是全球经济不稳定的重要根源之一。作为一种超越国界的巨大的金融力量,国际游资一次又一次地扮演了全球性金融动荡的制造者或推动者,扮演了危机传染的主要媒介物。在经济全球化持续发展的今天,尽管仍然可以继续探索各种有效监管措施,但对国际游资的完全控制则是不可能的。

  代价之二:各国经济主权的独立性正面临日益严峻的考验。欧盟经济体发展的历程表明,随着一体化程度的逐步提高,各成员国经济主权独立性则不断下降。从早期的关税同盟、统一农产品价格、汇率联合浮动,到单一货币欧元出现以后的统一金融政策(1999年1月欧元利率区启动),无不说明各成员国的财税和货币主权已逐渐让渡给超国界的欧盟协调机制。而这种经济主权的让渡曾经使许多成员国付出不小的代价,甚至多次危及欧盟经济体的存亡。

  对于欧盟以外的世界其他国家来说,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其经济主权(特别是在财税和货币政策方面)的独立性,同样面临越来越严峻的考验。这种考验大致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经济主权的主动让渡。从关贸总协定的历次减税和贸易自由化谈判,到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为了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援助,被迫进行的经济调整,都是一定程度上的主权主动让渡。另一种是跨国私人经济力量对经济主权的侵蚀。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跨国公司。由于跨国公司的战略目标很少会同东道国的经济发展目标完全一致,因而,它们对于东道国为了实现既定的发展目标采取的许多政策措施,经常表现出一种本能的抵抗和规避。跨国公司在国际间进行了大规模资金转移,对东道国货币金融政策的消极作用同样是不可低估的。显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大量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国家,在这方面付出的代价,是应当引起人们高度重视的。

  代价之三:全球范围内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如前所述,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一个全球范围内的市场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竞争创造了效率,同时,也使财富越来越向少数国家或少数利益集团集中,导致贫富差距的扩大。据世界银行统计,1983年,低收入发展中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高收入发达国家的2.4%,即后者等于前者的43倍;到了1994年,这一比例降低到1.6%,即后者为前者的62倍。造成这种差距扩大的具体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两个因素不容忽视。其一,经济全球化的利益分配不均衡。虽然几乎所有参与全球化过程的国家在不同程度上从中受益,但并不意味着利益均沾。因为事实上,作为资本和先进技术的主要拥有者,发达国家总是处于全球化的中心地位。这种相对优势,使它们在价格制定方面具有主动权,在与发展中国家进行交换时获得更多的利益。其二,名义汇率下降,导致国民生产总值名义值减少。由名义贬值引起的实际贬值,又将导致贸易条件的恶化,进而在国际交换中付出更大的代价。

  【篇二:经济全球化弊端例子】

  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影响

  1、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例子:自我国加入

  wto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吃、穿、住、用、行等各个角度举出事例。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吃、穿、住、用、行等各个角度举出事例。

  2、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

  3、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际分工的提高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4、经济全球化促进了资源配置,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可用的句子:

  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极大的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迅速发展,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更离不开经济全球化,例如我国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迅速发展,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更离不开经济全球化,例如我国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

  于

  国家主席胡锦涛于2008年

  年11月

  月14日抵达美国华盛顿,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经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共商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的举措。可见,世界离不开中国,中国的发展也离不开世界。日抵达美国华盛顿,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经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

  会,共商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的举措。可见,世界离不开中国,中国的发展也离不开世界。

  音

  随着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据报道,由中国制造的新一代波音

  737尾翼目前正在美国西雅图波音尾翼目前正在美国西雅图波音737飞机组装工厂组装。可见,世界的生产日益国际化,这就有利于我国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促进了国际分工的提高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飞机组装工厂组装。可见,世界的生产日益国际化,这就有利于我国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促进了国际分工的提高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当前,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有

  跨国公司是当今国际经济活动的主体,我国已有3万多家企业开展跨国经营,投资遍布160的多个国家和地区,重大项目明显增多,跨国并购占对外投资的40%,可见,经济全球化使我们,可见,经济全球化使我们--------,促进了--------,所经经济全球化利大于弊。

  美国记者萨拉带领全家经历了一年不买中国商品的历险,为此写了《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感叹道:

  在美国不靠中国产品过日子,太难了。

  这表明中美两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世界离不开中国,中国的发展也离不开世界。美国记者萨拉带领全家经历了一年不买中国商品的历险,为此写了《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感叹道:

  在美国不靠中国产品过日子,太难了。

  这表明中美两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世界离不开中国,中国的发展也离不开世界。

  目前,对外贸易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重要的拉动力量之一,对外贸易总额世界排名第二,出口额世界第一。目前,对外贸易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重要的拉动力量之一,对外贸易总额世界排名第二,出口额世界第一。

  马路上的出租车大部分是羚羊品牌的,羚羊是中外合资企业,他性能好,比较省油,经济全球化使羚羊汽车大部分在我国生产,成本较低,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马路上的出租车大部分是羚羊品牌的,羚羊是中外合资企业,他性能好,比较省油,经济全球化使羚羊汽车大部分在我国生产,成本较低,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美国福特公司的莱特汽车,设计在德国,制动装置在韩国,燃油泵生产在美国,自动驱动器生产在加拿大,发动机生产在澳大利亚美国福特公司的莱特汽车,设计在德国,制动装置在韩国,燃油泵生产在美国,自动

  驱动器生产在加拿大,发动机生产在澳大利亚----------一部整车生产从设计到装配设计8个国家,可见个国家,可见----------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

  (1)实质:

  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

  发达国家具有经济和科技上的优势

  掌握着推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现代信息技术

  主导着世界市场的发展

  左右着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

  (2)这种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为严重。

  加剧全球化的不稳定性,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的危害。

  可用的句子: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剧,我国与其他国家经济摩擦日益增多,约

  全球大约6.5万家跨国公司。他们控制着世界生产总值的30%、世界贸易的60%、技术研究的、技术研究的80%、海外投资的90%,可见,跨国公司主导着世界市场的发展,左右着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的危害。,可见,跨国公司主导着世界市场的发展,左右着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的危害。

  石油是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与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近年来,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大幅上升,导致我国油价攀升,对我国经济产生了一系列的不利影响,可见,经济全球化意味着风险的全球化。石油是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与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近年来,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大幅上升,导致我国油价攀升,对我国经济产生了一系列的不利影响,可见,经济全球化意味着风险的全球化。

  1997年,泰国货币大幅度贬值引发的金融危机迅速波及整个东南亚,连经济发达的韩国和日本也未能幸免于难,其影响远远超出了亚洲。年,泰国货币大幅度贬值引发的金融危机迅速波及整个东南亚,连经济发达的韩国和日本也未能幸免于难,其影响远远超出了亚洲。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的经融危机,工厂倒闭,工人失业,给世界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加剧全球化的不稳定性,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的危害。所以我认为弊大于利。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的经融危机,工厂倒闭,工人失业,给世界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加剧全球化的不稳定性,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的危害。所以我认为弊大于利。

  口

  资料显示,目前,占世界人口16%的发达国家拥有全球90%的网络主机。发达国家平均每千人拥有的网络主机。发达国家平均每千人拥有300台个人电脑,而发展中国家每千人只拥有16台,发达国家因特网用户是发展中国家的台,发达国家因特网用户是发展中国家的150倍。可见,发达国家具有经济和科技上的优势,掌握着推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现代信息技术,主导着世界市场的发展,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倍。可见,发达国家具有经济和科技上的优势,掌握着推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现代信息技术,主导着世界市场的发展,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巨大的灾难。发达国家往往把一些高污染,高能耗的工厂设立在发展中国家,使发展中国能源、资源压力增大,生态环境问题不断出现。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巨大的灾难。发达国家往往把一些高污染,高能耗的工厂设立在发展中国家,使发展中国能源、资源压力增大,生态环境问题不断出现。国

  全国1/3有

  的城市人口呼吸着严重污染的空气,有1/3的国土被酸雨侵蚀。

  羚羊,日本技术,日本获利最大,--------可见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这种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为严重。可见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这种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为严重。

  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世界经济一直在全球化与被全球化的纠结中发展。中国的丝绸之路,是中国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但近二百多年来,中国一直被全球化。当初外国商品要进入中国,遭遇清政府的拒绝,于是就发生了鸭片战争,中国的大门被武力打开,中国从此因被全球化而陷入了半殖民地的状况。

  当中国企业进军非洲时,被西方说成是中国在非洲推行新殖民主义;中国的中铝集团收购澳大利亚矿产企业,却以国家安全为由被澳大利亚政府阻挠,如此等等。最近,中国的两家科技公司中信和华为进军美国市场,美国的利益集团却提出质疑并进行所谓的安全调查,为的是维护美国思科公司的利益。

  当然,阻止中国企业进入西方发达国家的市场,只是阻挠中国经济全球化的一种表现

  经济全球化,历来是强者与弱者的游戏

  中国改革

  开放以后,美国的一些产品垄断了中国的市场,尤其是一些科技产品,诸如微软、思科、苹果、高通等科技公司的产品几乎垄断了中国市场。汽车更是如此,满路上跑的都是外国企业的品牌汽车,时至今日也没有改变,曾经的想法是以市场换技术,技术没换来,市场却被占了。没办法,因为我们的科技落后,加上缺钱,只能这样做。这是融入经济全球化的一个痛苦过程。

篇四:国际贸易中反经济全球化的案例

  国际贸易反倾销案例

  反倾销案例

  我国是被别国反倾销频率较高的国家,根据记载,自1979年欧共体首次对我国实施反倾

  销以来,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启动反倾销手段,几百起案件涉及4000多种商品,造成

  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几百个亿美元。中国已成为世界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根据已发生的反

  倾销案例分析,我国在国外反倾销案中尽管有过少量的胜诉,但绝大多数还处在被动挨宰的地

  位,这在主观上与我们的企业不知如何应对有着密切的关系。武汉小蜜蜂食品有限公司一直是

  湖北省蜂蜜出口的“领头羊”,但在我国加入WTO后,一些国家针对我国出口商品的反倾销日

  益频繁,也使我公司的蜂蜜出口蒙上了一层厚重的阴影。

  2002年5月,武汉市小蜜蜂食品有限公司首次向美国出口蜂蜜,却遭到美国2000多蜂农

  对武汉小蜜蜂提起的反倾销诉讼。即被认定为倾销,裁定征收24%~183.3%的反倾销税。面对

  美国提出的反倾销诉讼,武汉小蜜蜂公司组成专班、聘请律师、整理材料、接受有关方面的问

  卷调查。同时不间断与美国商人的正常贸易往来。

  销税。12月29日,美国商务部初裁对从中国进口的钢格板征收高额反倾销税,税率13%-145%。5月29日,美国两家企业对中国出口美国的钢格板提起反倾销、反补贴诉讼,此案涉及18家中国钢铁企业,价值9000万美元。

  印度对华焦炭反倾销案1997年8月28日,印度商务部反倾销当局对中国出口到印度的冶金及焦炭正式立案调查。印度起诉方为BLA公司,该公司得到印度工商协会的支持,称中国出口到印度的焦炭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出口,给当地的焦炭行业造成了严重损害。

  原因

  针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和保障措施案件居高不下的原因,除了贸易保护主义外,还有发起国利益集团对政府政策的影响。一些国家仍然视中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而采取歧视性政策,再加上目前国内产业机构不尽合理,低水平重复建设较为严重,造成低价竞销的恶性循环。同时,很多被诉企业不应诉也加重了中国企业遭受的反倾销之苦。

  看法

  面对倾销与反倾销我们关于国际法规发律还处于发展阶段,这样促使我国在国际贸易中处于劣势地位,所以我们要在今后的国际贸易中:

  积极应对。

  反倾销是WTO赋予的合法武器,竞争对手拿起这个武器,维护自己的利益,虽说令我们

  难以接受,却是天经地义。在遇到国外反倾销时,国内大多数企业显得漠然,不敢应诉,惧

  怕应诉,到头来是任人宰割。1994年美国对我国出口一次性打火机的57家公司提出反倾销

  诉讼,结果国内只有3家企业挺身而出,而其他企业视而不应,最终被美方裁以

  197.85%的反倾销税率而丢掉了市场。其实,应诉与不应诉截然不同。最近,我国10家苹果汁企业应诉

  美国反倾销案就争到了自己应得的利益,美方终裁的反倾销税率由原先的91.84%降至

  —51.74%,应诉企业加权平均税率为

  14.88%,其中有1家企业为零税率,而未应诉企业税

  率为51.74%。

  齐心协力。

  倾销一般不是单个企业所为,一旦在国外受到调查或诉讼,当事的企业应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内外协调,共同应付。

  具体有两点:一是国内的有关企业应及时沟通、协调,包

  括请政府有关机构或行业组织牵头,相互通报和提供与反倾销有关的生产成本、运输费用、出口成交等资料,规范出口行为,力求出口价格呈现趋升的有利局面等。二是共同争取与进口国进口商联手应对,利用与他们之间的利益关系,以及他们熟悉本国法律及贸易的优势,来增强我方应对的有利条件。

  聘名律师。

  在反倾销起诉发生后,应对企业挑选律师则是必须的。要舍得花钱请当地的名律师,他们

  熟悉当地法律和复杂的诉讼程式及手续,富有丰富的办案经验,知己知彼,在“圈内”的知名

  度也会对原告方形成一定的威慑力,这对最终争取到对我有利或相对合理公正的裁定结果非

  常重要。上面提及的美诉我苹果汁倾销一案,我方重金聘请了在美国具有相当影响的格伦菲尔

  法律师事务所,该所提供的主办律师具有25年反倾销办案经历,从倾销程式的测算、“替代价

  格”选定到法庭听证和申辩,都体现出高超的职业素质,为企业争取到相对较好的终裁结果发

  挥了重要的作用。

  加强自律。

  这是应对反倾销的治本之策。

  恶性压价竞争,相互争抢出口跑道,毫无自律可言,结果授之

  于别人反倾销的把柄。因此,在控制总量和统一协调出口的条件下,加强企业自律,做到有序竞

  争是有效减少倾销或被反倾销的治本大计。

  在应对反倾销过程中,我们还要在战略上做好以下

  几方面:

  (1)、建立反倾销预警机制

  美国有“扣动扳机机制”,欧盟有“进口监测快速反应机制”,印度有“重点商品进口监

  测机制”,这些预警机制很好的防止了该国产业受到不正当竞争冲击的威胁。我国已全面启动

  重点行业进出口监测系统,初步建立了自己的“产业损害预警机制”。对企业自身而言,亟需

  建立起自己的反倾销预警机制,积极实施反倾销人才的储备,随时准备在国际市场上应对反倾

  销官司,维护自身的出口安全。

  (2)、对国外反倾销起诉的反应快

  许多国家的反倾销法案都规定了应诉期限,从调查公告到初裁,通常只有40天时间,留给

  企业回答几百页的问卷调查的时间,只有几个星期。若是超出了应诉时间,人家可是“过期不

  候”,视被调查企

  业为自动弃权,起诉国将立即对这些企业采取高关税。

  很多尝到反倾销败果的企业往往就输在了“起步”上,因此,“反应快”是应诉反倾销的成功

  先导。

  (3)、应诉企业应团结一致,集体应战

  反倾销针对的是一类产品,而不是一个企业,因此涉案企业最忌讳的就是自动弃权,这就

  意味着放弃了市场。总是一听说反倾销调查就开溜,这种心态正中起诉方下怀,给人留下中国

  企业好欺负的感觉,助长了国外反倾销的指控频率。

  (4)、应对反倾销起诉要精心准备,胆大心细,有问必答

  反倾销应诉是对企业基础工作,特别是数据工作严峻的考验。民营企业在数据管理上必须

  做好三点:一是数据完备;二是数据统一;三是数据保密。

  反倾销调查的涉案问题往往数以千计,长篇累牍一万多页,是国际诉讼文件中名副其实的宏篇巨作。涉案企业需要回答的问卷就达数百页,这就需要企业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充分准备,完整的填写,有问必答。再者,企业所面对的是量大、范围广、极为专业的问题,因此必须请专

  业人士谨慎把关,以免在答卷中给起诉方留下把柄,造成功亏一篑的遗憾。

  (5)、重视行业商会的作用:应诉反倾销,商会的作用应得到足够的重视。

  商会处于政府与企业之间,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公正性,同时在相关法律程序、信息渠道、外联经验等方面有较强的优势。很多发达国家,行业商会的作用甚至凌驾于政府之上,中国企

  业真正的谈判对象往往是国外的行业商会,行业商会拿出一些条款、技术规范约束企业行为,或者设置障碍,行业商会代表的正是该国行内企业最根本的利益。中国的行业商会在发挥应有

  作用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大段距离,这与中国企业的“单兵作战”传统有很大关系。因

  此,重视和正确发挥行业商会的作用已成摆在民营出口企业面前的一道必攻课题。

  (6)、企业应不断追求技术创新,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

  中国产品在走向国际市场的进程中,大多采用的是低价竞争策略,产品多集中在低端市

  场。而当前屡屡发生的对华反倾销行动,对方往往利用技术壁垒,针对的是技术含量不高的低

  档次产品。民营企业要做大、做强,首要的就是通过技术创新积极开发附加值高的高端产品,积极开拓新的市场。这也是规避反倾销起诉最有

  效的策略。

  (7)、企业要真正融入国际市场,真正的融入国际市场是化解反倾销、破解贸易壁垒的一

  方良药。对于民营企业,在面对接踵而至的贸易壁垒时,大胆融入国际大市场,在知己知彼中规避

  风险,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破解壁垒。中国民营出口企业应多发展出口对象,增加出口

  国,不在一棵树上吊死,积极、果断地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联合国内乃至国际大公司,走国际

  化竞争与合作道路。

篇五:国际贸易中反经济全球化的案例

  经济全球化与反全球化p52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正面影响:

  有效地利用世界各地的资源,为各国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时机,也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经济全球化使一些国家变得更具有竞争力、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从而使国家能富裕起来。全球化意味着新的经济增长,虽然在这期间存在着增长的风险,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国民财富在日益增长,都是全球化的受益者。由于世界范围的国际分工,经济全球化使每个民族和民族国家都在经济和技术的进步中得到自己应得的一份时机。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家间特别是大国间的协调与合作。经济全球化使南北关系长期以来的紧张态势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南北经济交往的规模和密切程度空前增强。一些发展中国家抓住新的发展机遇,缩短了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有所提高。推动了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发展。

  负面影响:

  由于民族国家内部和民族国家之间的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经济全球化可能会扩大南北的贫富差距。

  经济全球化会造成全球生态系统的过度开发与破坏,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经济全球化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他们往往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制定国际规则的便利,冲击着发展中国家的主权和转嫁危机,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就是例证。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由于南方国家间经济实力有限,经济结构趋同而缺少互补性,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也在扩大,使南南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受到限制,面临挑战。

  现在全球化是在生产贸易、金融、投资、消费、物流这些领域,全方位的都有表现。全球化大大提升了国际间的相互依存度,它不但表现为国家间相互更加依存,也表现在工业间相互更加依存、市场间相互更加依存、各种生产要素和物流采购相互更加依存、同时金融市场的关联度也越来越高。

  全球化所涉及的领域主要就表达在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国际旅游业等领域中。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就是,我们在统计的时候,经常把国际旅游作为国际贸易当中服务贸易的一块,但其实不太准确,它们还是有些不同的。贸易,简单来说,是相当于把产品送到世界各地的消费者手中去;而旅游,是把消费者搬到当地市场来消费。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二者还是有差异的。很有趣的是,从80年代以后,我们都知道,世界经济一直在上下波动,但是唯独国际旅游业始终发展的比较稳健,呈现平稳增长的态势。从85年前后到最近20年时间,全球旅游业的年均增长始终保持在5%到8%这个幅度,而且一直是保持一个比较平稳的增长态势。全球化使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依存度越来越高,国家间、市场间、各种生产要素和商品、物流采购相互依存着,同时金融、服务市场的关联度也越来越高。在早期,“中国制造”对美国一些当地的产业造成很大的冲击。这里举一个小例子。我在美国工作时的一位同事,一位社会学家。她提出一个命题,“现在市场上到处都是中国制造的产

  2.1反全球化的概念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深,“反全球化”的各种力量也在孳生、汇聚、增强,成为一种蓬勃发展的世界现象。从1999年11月30日的WTO西雅图会议到2001年的魁北克美洲国家组织会议、哥德堡欧盟峰会和热那亚八国集团峰会的“反全球化”游行示威活动,再到2002年12月份在意大利佛罗伦萨举行的规模空前的百万人“反全球化”大游行,无一不引起世人的极大关注。面对这种现象,人们不禁要问,在一个言必称全球化的社会里,是什么力量使“反全球化”运动能够成功地发动如此多群众,将许多具有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政治色彩乃至不同利益追求的群体集于“反全球化”旗帜之下呢?“反全球化”运动所要追求的目标又是什么?它的行为产生了一个什么样的效果?它将来的发展趋势又是怎样?这一系列问题对于处在全球化浪潮中的世界各国,尤其是对“反全球化”一词何时出现,现在无从考证,也许是西方主流媒体一种带有偏见的发明,具有相当的讥讽之意,因为它们把那些多少质疑、甚至反对“正统的”全球化意识形态与推动全球化的政策的行为都无端地描绘为反全球化。但这样界定“反全球化”不是完全准确的。理解“反全球化”的视角很多,可以从经济、政治、社会等不同角度去分析,其结果也不尽相同。但无论从哪方面出发,有一点是一致的,就是“反全球化”并不是要反对全球化这种趋势,不要全球化,转而寻求传统的发展道路。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选择,是任何反对力量都无法逆转的一种趋势,这种趋势是人为反对所阻止不了的。况且从本质上讲,“反全球化”本身也是一种全球化的结果,因为它的成员来自世界不同地方、不同行业、不同组织,拥有不同的政治观点,没有全球化带来的各种便利条件如交通、信息传递等,这些人是不可能走到一起来的。因此说,离开了全球

  化,“反全球化”也就不复存在。2.2反全球化的力量力量来源

  自从经济全球化成为一种世界潮流后,就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反对经济全球化的观点和意见虽然一直存在,但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还没有演变成有组织性、群众性的政治运动。在这之前,批评甚至批判全球化的观点和意见主要见诸报刊、杂志和书籍,在学界和政界流传E它从什么时候开始变成了目前这样的群众性的政治运动,国内外并无定说。但从上个世纪末开始,反全球化成了一种有组织的、国际性的、群众性的政治运动,并在国际上产生了重大影响、让人感到惊诧的是,全球化的中心与动力源自西方发达国家,反全球化的中心与动力也源自西方发达国家。

  反全球化运动的参与者成分庞杂,从参与者的个人成分看,大致可分为四种情况:一是反对现存国际秩序和资本主义制度的人,如抵抗新经济自由主义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左翼力量,担忧全球化将导致资本统治的民主派;二是对经济全球化持极端看法的人,如某些要求恢复孤立主义和自给自足状态的极端分子和狭隘民族主义者;三是经济全球化的受害者和弱势群体E四是环保主义者,性平等者、****分子、无政府主义者等。从总体上看,****分子、无政府主义者以及性平等者并不占据主导地位。运动的参与者主要是三部分人:一是在全球化潮流中利益受到损害的人和群体;二是对跨国公司行为以及对国际经济组织行动准则不满的人;三是对现存制度和秩序不满的人。目前参与运动的组织主要有以下几类:〔1〕工会组织,其中“美国劳工联合会与产业联合会”〔AFLCIO〕由1300多万名工人组成"在美国和世界许多地方有广泛的影响!它从多方面参与了在美国和世界许多地区进行的反全球化运动。〔2〕反对国际会议与国际机构的组织。其中“全球行动”〔GlobeAction〕提出要打破旧世界,建立一个自由、平等、健康的崭新社会,它曾号召人们站出来反对在西雅图举行的世贸组织部长会议。热那亚社会论坛〔GenoaSocialForum〕则认为“当今的社会极不公正,国际组织正面临社会正义、团结、公正、可持续发展的挑战”。该论坛的宗旨就是要迎接这些挑战"通过参加国际合作、环境保护、发展多种族社团等活动来实现社会公正的目标!而创建于1993年目前美国惟一全力关注全球化问题的组织“全球贸易观察”(GlobeTradeWatch)的主

  要目标是:反对世贸组织,揭露《国际投资规则》带来的危害,推进全球化的公共利益政策。〔3〕环保组织,这是反全球化运动的一支重要力量!其中“塞拉俱乐部”〔SierraClub〕是美国最有影响的环保组织。“绿色和平”〔GreenPeace〕是世界着名的国际环保组织,其宗旨除排除污染外,还追求一个无核的世界。〔4〕****组织、无政府主义组织、代表第三世界的组织等其他组织。上述各种组织代表了不同利益集团和群体的利益,它们并不都代表全球化的“受害者”和“弱势群体”,但在反对全球化的旗帜下它们集合起来,找到了某种利益的结合点。联合国秘书长安南2000年4月发表《千年报告该报告》的第一部分重点谈及全球化问题。他认为:“很少有人、团体或政府反对全球化本身,他们反对的是全球化的悬殊差异。第一,全球化的好处和时机仍然高度集中于少数国家,在这些国家内的分布也不平衡。第二,最近几十年出现了一种不平衡现象:成功地制定了促进全球市场扩张的有力规则,并予以良好实施,而对同样正确的社会目标无论是劳工标准,还是环境、****或者减少贫穷的支持却落在后面。更广义地说,全球化对许多人已经意味着更容易受到不熟悉和无法预测的力量的伤害,这些力量有时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造成经济不稳和社会失调,人们日益焦虑的是"文化完整性和国家主权可能处于危险之中#甚至在最强大的国家,人们不知道谁是主宰为自己的工作而担忧"并担忧他们的呼声被全球化的声浪淹没。2.3反全球化的深层原因

  福布斯集团董事会主席温伯格认为目前反全球化的呼声更大程度上是说明一种态度,认为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绝对不能在全球泛滥,反全球化的人只是在反对按照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来进行问题思考的人。

  当前的反全球化,已经对世界经济与政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它并未解决全球化产生的问题,全球化与反全球化两大势力还没有交集,而且两者的对立在升高。全球化的主张者没有也不会根本改变其必然性逻辑,而反全球化者也不可能接受这样的逻辑,双方对立将继续,因此,预料反全球化现象还要深入发展。但有一点是肯定的,类似西雅图或者布拉格那样的激进街头暴力抗议可能要降温,反全球化力量在重新思考他们的策略与手段,以使抗议取得真正的效果。

  由反全球化现象引发的一些思考当今世界经济外表上“繁荣”背后隐藏的问题与危机不是只有反全球化力量才看得到的。在曼谷联合国贸发会议上,联合国对全球化作了第一次全面的反省。2000年6月底,日内瓦联合国特别大会指出了贫困与不安全问题正在上升,世界绝对贫困人口已经从5年前的10亿增加到现在的12亿,除亚洲外的所有第三世界的贫困率与收入不平等都在增加。工业化国家与30多个最穷国家的人均收入相差至少74倍,世界上三个最富有的人的财富超过60个穷国国民生产总值之和。22在布拉格抗议示威时,IMF与世界银行官员极力显示他们对第三世界问题的同情,对抗议者指出的问题并没有异议,会上各国中央银行行长、财政部长,特别是来自西方七国的,对遏制全球资本主义的不稳定势头忧心忡忡。虽然草草收场,但布拉格会议谈论最多的是金融危机刚爆发时许多反全球化人士要求的对全球经济的监管、调节与透明,改革国际金融体系以及对石油价格上扬的深刻担忧〔但对降低石油税没有松口〕。

  反全球化是对冷战结束后美国一度流行的至今仍占上风的“历史终结”〔theendofhistory〕、“美国胜利”〔TheUStriumphalism〕的莫大嘲讽。1990年代欧美各国“中左翼”政治势力上台走“第三条道路”,外表上是对1970年代末开始的自由放任主义的一种矫正,以确立面向21世纪的新政治,但实际上“第三条道路”的出发点仍然是工业化国家的利益、其所代表选民与跨国公司的利益,其政策选择,既最大可能地以“市场”的名义所推动的自由贸易,要求劳工与中产阶级为“竞争力”作出最大的让步,压迫发展中国家别无选择地放松管制,已经充分说明了这点。不过,虽然做的不好,但欧美“中左翼”毕竟认识到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必然导致

  反全球化运动的兴起,所以才提出协调新劳资、国资的矛盾的“第三条道路”。

  新的世界矛盾正在这种反全球化运动中孕育。新的全球矛盾不是别的,仍然是穷者与富者的对立。但它新的各种形式,诸如社会抗议、贸易争端、民族冲突、宗教对立等形式表现出来。在全球化加速的情况下,未来世界的危险性是公司〔资本〕的统治、技术的统治与少数集团、少数国家统治,即全球民主赤字下的全球治理〔globalgovernancewithoutglobaldemocracy〕。因而新的世界矛盾与冲突不可防止。反全球化的去全球化在说明与预示这一点。我认为,未来世界不是没有冲突与战争,而是将面对新形式的冲突与战争,包括世界范围的冲突与战争。

  环境问题与全球化的关系不一定是直接的,但最近10年加速的全球环境恶化〔包括自然资源枯竭〕却正好与加速的全球化一致,因此非常值得研究全球化与全球环境变化的关系。如果全球化最后导致的是全球大多数人们没有得到利益,甚而失去家园、失去基本生存保障,那么全球化的后果将不堪设想。

  全球化使得民族认同与民族主义问题空前突出,许多国内冲突〔暴力与非暴力的〕与民族〔文化〕认同关系极大。与150多年前马克思与恩格斯〔他们关注与强调的是阶级与阶级斗争问题,而不是民族问题〕,具有挖苦意味的是,今天的世界现实是:不是工人无祖国,23而是跨国公司与那些不愿意打领带的精英阶层〔menwhodon’twearties〕则无祖国;那些无法在全球经济中支配自己命运的人更需要民族认同与民族国家。多元文化、认同、文明如何与单一经济共存是世界性挑战。

  “全球化要具有人性面”,这是目前世界的共同呼吁,但全球化的人性面不是靠联合国呼吁就能产生的,目前制约全球化黑暗面的只有这微弱的“反全球化”力量,这可能迫使政府与公司不得不增加全球化的人性面,特别是善待全球化中的少数者〔minorities〕问题。所谓少数者,指那些在全球化中最没有竞争力的、最容易受到伤害的群体、边缘化的最不发达国家与民族〔族群、部落〕、被排斥的人群、试图保护自己的特性不受影响的团体与个体等等。第三章

  全球化与反全球化的关系

  3.1反全球化为全球化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1〕反全球化不会阻碍全球化这一反映当代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趋势。全

  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发展的产物,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不可抗拒的趋势。全球化要求在全球范围内合理地配置生产要素,从而促进全球经济的共同繁荣,这是历史的进步。这一历史进程是不可抗拒和不可逆转的。实际上,反全球化本身也是全球化这一历史潮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大多数“反全球化”势力也都不反对全球化本身,而只是反对其中不合理、不公正的一面。

  〔2〕反全球化有助于人们更加全面、辩证地看待全球化,正视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在西方国家占有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全球化进程中存在着许多弊端以及许多不合理、不公正的现象。反全球化揭露了“全球化时代”存在的严重问题,积极反对霸权主义和殖民主义,促使各国政府及国际组织不得不正视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尖锐问题,努力促进国际协调管理机制的改革与完善。近年来在各种国际会议中,都认为反全球化不会阻碍全球化这一反映当代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趋势。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发展的产物,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不可抗拒的趋势。全球化要求在全球范围内合理地配置生产要素,从而促进全球经济的共同繁荣,这是历史的进步。这一历史进程是不可抗拒和不可逆转的。实际上,反全球化本身也是全球化这一历史潮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大多数“反全球化”势力也都不反对全球化本身,而只是反对其中不合理、不公正的一面。

  〔3〕反对全球化提醒我们,全球化本身是一把双刃剑。美国学者罗伯特?塞缪尔逊承认:“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是加快经济增长速度、传播新技术和提高富国和穷国生活水平的有效途径,但也是一个侵犯国家主权、侵蚀当地文化和传统、威胁经济和社会稳定的一个有很大争议的过程。”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承认:“全球化对美国是好事,对其他国家是坏事……

  因为它加深了贫富之间的鸿沟。”

  英国《卫报》发表的题为《全球化的受害者》的文章承认:西方国家利用全球化推行“新殖民主义”。甚至美国《华尔街日报》在1995年7月6日就发表文章承认存在“美国的新帝国主义”。

  人们都还记得,在经济全球化和自由化的压力下,泰国过早地、过度地开放金融市场,撤掉了所有自我保护的屏障,结果导致一场严重的金融危机。泰国金融危机很快发展成为东南亚金融危机,接着发展成为亚洲金融危机,还导致俄罗斯金融危机和巴西金融危机。这个极其深刻的历史教训无论如何也不能忘记。正是这一沉痛的历史教训提高了发展中国家的人们对全球化的认识,使几年前曾片面地热中于全球化的人们现在也转向于冷静地全面地看待全球化。我们可以通过全世界的反全球化浪潮,可以谨慎对待全球化。认识到全球化的利弊。

  3.2反全球化本身就是全球化的延伸

  反全球化是全球化的必然伴生物,其影响与规模已经构成另一种全球化。我们看到的反全球化只是围绕着国际经济会议展开的抗议行动,其实反全球化的表现形式很多。总体上看,反全球化者的动机多样、言论不一,有的甚至诉诸非理性和极端暴力的手段。但反全球化是全球化触角的延伸的最好证明。

  反全球化是让全球化的脚步走向更加公平、公正、自由的方向。反全球化浪潮更是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弱势群体的呐喊。应该让大多数人民真正参与全球化,只有广阔人民对全球化的利益与风险有了切身感受,全球化才能获得真正的动力源。就是说,全球化才会有可持续性。

  不能听任全球化进程只受市场力量支配,而必须有驾御全球化的相应制度安排,否则全球化的社会成本太高,将在根本上制约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为此,要形成三级国际制度。在国内,各国首先要加强适应全球化的制度建设。在国际,现存国际经济组织要加速机构改革,对各国政府与人民更加负责,增加机构与工作的透明度并接受全球各地公众的监督。地区是沟通全球与国家的中间环节,有关国家应在地区一级积极探讨多边合作、地区一体化的模式,争取使类似欧洲、东亚这样的地区在全球化的制度结构中扮演更大角色。

  从长远看,当前反全球化运动提供的最深刻教训应该是:世界各国应尽快探索“全球治理”之道。为了人类的共同未来,为了一个更均衡的、可持续性的全球化,民主、公正与合理的全球治理是非常必要而紧迫的。因为全球治理涉及各国的切身利益,各国之间达成一些能付诸实施的全球化问题框架非常困难〔如同关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世界贸易组织贸易谈判一样〕。

篇六:国际贸易中反经济全球化的案例

  程恩富:经济全球化与反全球化观析

  来源:文汇报

  程恩富教授在复旦大学的讲演(节选)

  我们不仅要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原因和特点,以及正负效应,而且要理解反全球化运动的特点和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处于激烈博弈中的世界经济态势,并选择和实施中国之最佳对策。

  ——程恩富

  什么是经济全球化?已经有不少定义,在我看来,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一般意义上说,经济全球化描述的是生产要素在各国之间流动加快的趋势,经济活动在各国之间联系日益紧密的趋势。然而单纯从善良的正面去了解经济全球化问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不仅要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原因和特点,以及正负效应,而且要理解反全球化运动的特点和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处于激烈博弈中的世界经济态势,并选择和实施中国之最佳对策。

  当今全球化成因与特点

  从资本主义国家开拓世界市场,向外扩张,并推行各种殖民主义措施开始,经济已经在渐渐全球化了。那么,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新一轮经济全球化有什么动因和特点呢?

  ——当今经济全球化是与知识经济,尤其是信息技术相适应的。在全球化的国际经济关系中,不仅有货物、劳务和资本的大规模国际交流,而且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给人们提供了一种便捷无比的国际交流手段,使国际经济关系更加紧密。没有信息化,就没有全球化。这部分地可以解释,为什么上个世纪70年代出现“小的是美好的”说法,把一些大型公司分解了,而90年代又重新掀起大规模的并购高潮。因为信息技术使跨国公司内外部的信息成本和管理费用降低了。

  ——当今经济全球化是以多元的行为主体来构成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的。除国家之外,企业,尤其是现代跨国公司和跨国银行的作用日趋增大。它们把自己的生产、投资、销售等活动的场所遍布全球各地,实行全球经营战略。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经营,形成了当代国际经济关系空前巨大和严密的全球网络,把世界各国和全球经济都包罗在内。据统计,眼下全世界有40%的产品是由跨国公司生产的。

  ——当今经济全球化是市场体系和市场经济体制来沟通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的。不仅国际货物贸易空前扩大,资本流动成百倍地增长,而且国外直接投资、劳务贸易、科技贸易、信息传播、人员流动、国际旅游等领域都有了迅猛的发展。这些领域互相促进,互相结合,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宽领域、多渠道的完整的发达的市场体系。这个世界市场体系和市场体制把各国的经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各国发生着广泛的各个领域的经济关系。二战后,以“经互会”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世界市场体系,90年代已不存在了。因为苏东社会主义国家倒退到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和越南转轨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古巴等仍被封锁和制裁,难以参与经济全球化。

  ——当今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主导的。最有竞争力的西方强国在国际事务上的垄断和霸权,力图将自身的生产方式逐渐扩展到所有的国家。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正如吉登斯所说,“美国深刻而突出地影响了新的全球秩序的形成。从某些方面看,……它企图把美国的宪法条款推及全球”。

  ——当今经济全球化同经济区域化和经济集团化并存。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统计,迄今为止,世界上已出现了144个区域性经济集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调查数为68个;而日本贸易振兴会推算数为101个。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公布的数字则显示,从1948年到1994年全世界先后出现过109个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其中2/3是90年代的产物。目前至少已经有146个国家和地区参加了以上各种形式的区域性经济集团。在集团化方面,迄今出现的经济集团有,七国集团、七十七国集团、二十四国集团等。全球化和区域化并存的一个印证是,随着全球化进程速度的加快,区域的内部经济流通也在加快。如1993年,北美、欧盟和东亚三个地区占全球出口贸易总量的76.8%。目前,欧盟国家有1/3的对外贸易是在其内部进行的,亚洲国家的一半外资也是来自其他亚洲国家。

  经济全球化的正负效应

  经济全球化的正面效应表现为以下几点:首先,它为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可能提供了新的有利条件。作为全球经济组成部分的各个国家,可以发挥自己特有的优势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实现优势互补,从而在总体上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增长。在这一过程中,发达国家凭借其在资本实力和科技上的优势,要比发展中国家获得更大的利益。

  其次,它使得世界市场成为一个不断扩大的统一的整体,客观经济规律将在全球范围内发挥作用。这自然是以各国市场经济体制部分趋同为基础的。在统一的世界大市场中,各国面对着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必须努力改善生产经营活动,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规模生产。这一切都会有效地扩大世界的总产出水平。同时,激烈的国际竞争还会刺激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使科技成果在世界范围内更快地转化为生产力,从而刺激全球经济的增长。

  再次,它加速了世界性产业结构的调整。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国际直接投资和技术转让这两个方面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促进,导致世界性产业结构不断得到调整和升级。在这一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引进发达国家的资金和先进技术,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管理经验,加快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加速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当然,发达国家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能够继续保持在这方面的优势地位。

  最后,它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可能提供有利的条件。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资源、人口等问题是各国发展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倘若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能充分认识到并采取积极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也就在全球范围内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负面效应有三个“可能加大”:一是可能加大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中占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他们的获益也大大超过发展中国家。这就使得南北国家的发展不平衡差距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扩大。特别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指标相差悬殊。这种发展的不平衡具体体现在对外贸易、科学技术力量等方面。

  二是可能加大世界经济发展的波动性。例如,1994年墨西哥发生的金融危机,1995年2月巴林银行的倒闭,1997年发生的东南亚金融危机,近年阿根廷金融和经济危机,以及与国际金融密切相关的苏东国家经济的大规模倒退,日本经济10多年启动不起来,处于新经济的美国也发生了衰退等等,都对世界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这充分暴露出,世界金融市场等发展过程中给世界经济带来的消极影响。

  三是可能加大世界经济发展的矛盾性。当代资本主义的矛盾错综交织,使全球经济充满了不平衡、不协调、不稳定和各种危机。在发达国家之间,以及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战、货币战接连不断,并波及到整个世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美国,凭借他们的经济实力和在世界中的优势地位,对别国的干预、制裁、威胁越演越烈,甚至发动军事侵略。这理所当然地引起其他国家的反击,从而加剧了世界范围内的矛盾、摩擦和斗争。这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同样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需要指出的是,经济全球化的利弊有三种可能性:利大于弊、弊大于利和利弊相当。对特定的主体来说,重要的问题是要弄清楚对谁利大于弊,对谁弊大于利。对少数发达国家来

  说,肯定是利大于弊;而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利弊具有不确定性;关键取决于原有基础和现行对策。前年,我国与非洲40个国家联合签署的“中非论坛公报”也提到,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风险大于机遇。

  德国《新德意志报》2000年7月22日发表《全球化、美国谋求霸权和基辛格的担心》一文,引用了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说的话:“全球化对美国是好事,对其他国家是坏事……因为它加深了贫富之间的鸿沟。”德国总理施罗德发起的有美国、德国、加拿大、法国、意大利等14国政府首脑参加的2000年6月3日柏林国际会议通过的《21世纪现代国家管理柏林公报》承认:不能听任全球化任意发展,因为“全球化没有给所有人,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带来利益。”联合国2000年《人类发展报告》也承认:“迄今为止的全球化是不平衡的,它加深了穷国和富国、穷人和富人的鸿沟。”

  世界反全球化运动

  20世纪末21世纪初,在我们这个地球上,一方面是全球化舆论越来越高,另一方面是反全球化运动风起云涌。我赞成中国人民大学吴易风、中国社科院项启源等资深经济学家所指出的,全球化和反全球化都是我们必须严肃认真地加以研究的重大问题。

  1999年11月底12月初发生在美国的“西雅图风暴”,拉开了世界范围的反全球化运动的序幕。有4万人组成的全球化抗议者队伍与警察在整个西雅图发生全面冲突,警察逮捕了310人,另有多人受伤。反全球化运动与推进全球化的国际峰会在同一时间和同一地点举行,前者与后者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这是反全球化斗争的第一种形式。

  第二种形式是,反全球化运动与推进全球化的国际会议在同一时间,但在不同地点举行。前者对后者进行远程对话和抗辩,但不会发生正面冲突,更不会出现暴力冲突。例如,2002年1月31日~2月5日,在世界经济论坛于美国纽约召开的同时,反全球化的世界社会论坛在巴西召开。在美国那边的世界经济论坛有10O多个国家参加,在巴西这边的世界社会论坛有150多个国家参加。世界社会论坛反对“由自由市场控制”的全球化,反对“新自由主义的过分做法导致的灾难、不平等和不公正现象”。宣言主题是“为了抵制新自由主义、军国主义和战争”。埃菲社说参加世界社会论坛的人数高达6万人。

  世界上不少地方举办的全球化论坛,有的实际上是反全球化运动的第三种形式。这种形式的反全球化国际运动,与推行全球化的国际会议不在同一时间和同一地点举行,而是一种独立行动。比如,哈瓦那全球化论坛已经举行了三届。又如,2002年11月6日至10日,欧洲社会论坛会议在佛罗伦萨举行。来自32个欧洲国家的约420个社会和民间团体的代表以及来自世界各地近4000个组织的代表共两万多人参加了会议。历时5天的会议举行了30次大会和160场研讨会,议题有“新自由主义与全球化”、“南方贫穷问题”、“公平贸易”、“战争与和平”等。11月9日,在佛罗伦萨,来自欧洲各国的上百万人参加欧洲社会论坛发起的大规模反全球化、反战大游行,示威者的口号有:“反对资本主义全球化”、“坚决反对美国对伊战争”、“反对美国称霸世界”、“反对新种族主义”、“反对公共服务私有化”、“打倒跨国金融资本”、“不要转基因食品”、“保护森林,保护水源”、“反对野蛮掠夺地球”等。

  依我所见,反全球化运动至少有如下特点:它是一种有广泛社会基础的特殊的国际运动,具有一定的进步性,其锋芒一开始就直接指向以美国为首的主导全球化的七国集团,指向依照七国集团制定的规则推行全球化的国际经济组织;其发展十分迅速和活跃,发生的频率很高,从1999年11月西雅图世界贸易组织会议到2003年1月28日第33届世界经济论坛,在3年时间内至少举行了21次大规模反全球化游行示威。

  那么,是什么人反对全球化?从西方媒体的报道中可以看出,参加反全球化的队伍是由许多国家的多种非政府组织和多方面、多阶层人士组成的,有相当的广泛性。既有来自西方国家的非政府组织,又有来自发展中国家的非政府组织。有的是来自西方国家的社会活动家、环境保护主义者、消费者利益保护者、宗教界领袖,有的是来自西方国家的工会领导人和劳

  工。既有全球化的直接受害者,更有全球化直接受害者的利益代表者。

  现在要进一步问:反全球化的原因是什么?从西方国家媒体的分析中可以看到,反全球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吴易风教授和我看来,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认为全球化扩大了贫富差距,既扩大了富国和穷国、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加深了南北矛盾,也扩大了各个国家内部的贫富差距。第二,认为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和跨国公司联手,利用贷款和债务进行不合理的国际分工,通过全球化推行包括金融殖民和技术殖民的新殖民主义,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灾难。第三,认为发达国家推行全球化会使本国工业空心化,会减少本国的就业机会。第四,认为全球化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第五,认为发达国家利用全球化向发展中国家转嫁环境危机,破坏发展中国家的生态平衡。第六,认为发达国家通过全球化侵犯发展中国家的主权,侵蚀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和传统,威胁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和经济稳定,损害发展中国家的独立。

  反全球化运动参加者的复杂性,决定了反全球化运动目标的复杂性。从要求废除贫穷国家债务到保卫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和传统,从维护民族独立国家的主权到反对新殖民主义和新帝国主义,从反对跨国公司接管世界到反对资本主义,从反对新自由主义到反对赌博资本主义,从要求建立一个没有军队的世界到要求建立一个没有公司支配的工人的社会,运动色彩斑斓,目标复杂多样。

  我国若干应对措施

  1、加快建立“三控型”民族企业集团。所谓“三控”,就是控股(资本)、控牌(品牌)和控技(技术),只有实行“三控”的企业才是较完全的民族经济。在全球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国家经济安全愈发显得重要,而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在于民族产业的安全。所谓民族产业安全或国民产业安全,是指在国际交往和竞争中由该国国民所有和控制的产业,其地位和权益可能受到外国产业影响和危害的状态。而民族产业的具体判别标准可以从资本、品牌和技术等多层面加以设定。为了在全球化中民族企业能不断发展壮大,国家必须发挥微观经济规制和宏观经济调控的积极效应,进而促使组建集团的各原子个体相容,并逐步成为“有机团结”。目前主要还是要靠整合好的国有控股公司,迅速进入市场阵地,参与在本土和国际上的激烈竞争。

  2、尽快对外资企业实行国民待遇。迄今为止,我国还在对外资实现种种“超国民待遇”。其结果,导致地区差距扩大、引起不平等竞争,反而恶化了市场环境,甚至出现了大量的假合资、被迫合资和主动受控制等现象。简言之,只有尽快取消这种对本国企业不利的超国民待遇,才能更好地为本国争取更好的国际竞争环境。

  3、加大教育和科技投入,创造知识资源。一些研究表明,中国具有高比较优势的14类产品,除少部分属于未加工产品外,大多数是属于适合我国现阶段资源禀赋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目前贸易状况同我国的教育和科技水平密切相关。科教在提高知识资源中的根本作用,以及我国目前科教现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都迫切要求把握时机,大力发展义务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有效地实施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真正把科教兴国落到实处,争取成为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弄潮儿。

  4、积极消除金融隐患,以确保国家金融安全。我国虽然未正式发生过金融危机,但近年始终存在一些金融隐患,金融风险不小。例如,银行资产质量不高,不良贷款比重较大;某些地方金融秩序混乱,非法集资;不规范运作的非银行金融机构较多;证券、期货和股份制运行与操作的漏洞明显;金融立法和执法均有松懈之处,使金融犯罪较为严重。面对金融日趋自由化的新态势,中国既要深化国内金融体制的改革,迅速提升本国金融机构的竞争力,也要循序渐进地适时开放金融领域,强调有理、有利、有节;还要加强对国际游资的防范与管理,严格监督外资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

  讲演者小传

  程恩富

  1950年生于上海。

  1987年获复旦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现任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海派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资本论》研究会、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中国经济规律系统研究会和上海市经济学会4个学会的副会长,中国海派经济论坛主席,以及彼得堡大学、北京师大、复旦大学等兼职教授和研究员。在《人民日报》、《中国社会科学》等报刊发表文章300多篇,独撰和合编《西方产权理论评析》、《现代政治经济学》等20多本著作。

  程恩富教授

  程恩富:中国经济学的重建与改革流派

  程恩富教授在日本经济理论学会和横滨国立大学的讲演(节选)

  中国理论经济学在具体演进中创新、改革与若干不良倾向是并存的。改革前的主要不良理论倾向在于模仿苏联经济学,改革后的主要不良倾向在于模仿西方经济学。重建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必须以世界经济和人类经济的发展历史为大背景,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多类模式相对照,重点从中外社会主义经济的多种实践中实证地描述出经济事物变动的基本现象,科学地提炼和抽象出合乎经济事物本质的规律性范畴和原理。

  1994年,我曾发表《21世纪:重建中国经济学》一文,指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发育成熟,系统地科学反映这一经济实践变化的中国理论经济学,在20世纪末的反思与论争及方法论的变革后,必将以全新的面貌出现于21世纪初。近10年来,关于“中国经济学”的讨论热烈而又深刻,表明中国理论经济学经过50年的多阶段的曲折发展,现在确实到了全面重建的新时期。

  中国经济学理论模式的缺陷是什么?

  新中国50多年,理论经济学总体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指导,以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实践为源泉,取得了人类经济学说发展史上的重大成果,并对高绩效的中国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体现出中华民族伟大的经济智慧,为全世界的经济学发展提供了具有“中国学派”色彩的系统经济理论。

  然而,中国理论经济学在具体演进中创新、改革与若干不良倾向是并存的。改革前的主要不良理论倾向在于模仿苏联经济学,改革后的主要不良倾向在于模仿西方经济学。总体上,我对传统和现有的中国经济学理论模式缺陷作如下概括:

  第一,在规范分析层面,单纯进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范畴和规律对比,缺乏研究深度。中国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受“苏联范式”的影响,在描述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现象和本质时,往往运用不同社会经济形态的简单对比来替代对其实证性的研究。实证性分析比重较少,规范性分析掩饰经济活动中的某些内在矛盾。有关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经济行为的一些价值性判断立意不高,理论视野不宽,甚至过于武断。尽管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初创阶段和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但这毕竟是弊端之处。

  第二,在实证描述层面,没有继承马克思经济学高度重视数学方法的优良传统,缺乏定量分析。凡是了解外国经济学说史的人都确认,与英国的斯密、李嘉图,法国的魁奈、西斯蒙第以及德国的李斯特等人相比,马克思是同时代经济学大师中运用定量分析最多和最好的典范。那种以为马克思经济学不重视定量研究的看法是一个误点,那种以现代西方经济学大量采用数学方法来抨击马克思经济学,则属于一种无规则和反认识论的苛求。然而,十分遗憾的是,在过去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中,的确没有继承和发扬马克思经济学的这一学术特色,没有借鉴当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些分析工具,不少经济范畴、经济规律、经济运行和经济行为的阐述毫无量的规定性。

  第三,在政策研究层面,一味地“唯上”和“跟风”,并作辩护性的解释,缺乏反思意识。一国的经济政策同经济实态和价值判断是紧密相连的,理论经济学的研究往往从不同的规范角度或实证角度推出相应的政策主张。问题在于,基于科学理论规范和实证描述之上的具体政策推导,同官僚主义的“唯意志论”的政策推行,有天壤之别。倘若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时时刻刻围绕主观多变的经济政策转,并以此来推导出实证性的结论和理论模型,那就会葬送这门学科。学界与官方的马克思主义往往是有联系,又有差别的。传统政治经济学演变的历史教训值得记取。

  第四,在学科重构层面,以所谓市场经济学取代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缺乏本质揭示。西方国家搞了数百年的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并未出现市场经济学,尽管其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一直是以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为分析背景,以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为研究对象的。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是研究计划经济的,改革后的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自然是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过,这属于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现实经济体制及相关内涵发生了变化,并不意味着可以取消理论经济学,而用主要研究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市场经济学这门具体学科,来替代作为各门具体经济学科理论基础和指导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笼统地以经济运行或资源配置的一般分析排斥特定经济关系的揭示,以经济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的一般分析排斥特定经济关系本质和根本经济制度的揭示,是不足取的。

  第五,在方法变革层面,简单照搬西方经济学的范畴和理论,缺乏创新精神。改革陈旧的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需要进行方法论的拓展,其中包括科学地借鉴国外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理论模型。但现有的某些中国理论经济学作品“食洋不化”,以为西方经济学讲的观点都是真理,用的方法都是科学的,以致在分析方法、范畴体系和理论框架上作单纯的模仿,甚至认为只要在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教科书中添加一些中国经济案例或实证资料,即为改革成功的现代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这种“短平快式改革”的思潮比较时髦,操作起来也省力,迎合了出书快和出名快的市场价值观。可是,这终究不是严谨的思想和学术创新。

  重建中国经济学的思路是什么?

  究竟应当怎样科学地重建中国理论经济学,也就是说,依据什么思想方法和理论原则来创新呢?我们主张,以中外经济实践为思想源泉,以马克思经济学和新创的主要假设为基点,积极吸纳古今中外各种经济思想的合理成分,广泛借鉴相关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可用方法,构造既超越马克思经济学范式,又超越西方经济学范式的新范式,即新建在世界经济大环境中主要反映中国初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独特性的经济学范式。

  (一)思想源泉:中外社会主义经济多种实践

  经济实践是经济认识的基础和检验经济学真理的唯一标准,科学的经济学理论永远是在经济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并随着经济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经济实践的内涵丰富多彩,并非单指一国一时一地的具体经济活动或实践。然而,人们在辨别某一经济理论的正确与否时,往往固执地引用某一时空范围内具体经济实践的案例来确立检验其真理性。局部的或短期的经济实践并不能全面检验某一经济学原理的正确性。从这个角度说,当代西方哲学中关于理论只能被“证伪”而不能被“证实”的认知方法有一定道理。即使是科学的经济学理论,也只能不断地被部分证实下去,而不可能通过一次或若干次具体实践就得到全面和永远地证实。

  以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能否有效结合的重要命题为例。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此都持否定意见,并援引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苏东国家改革后的蜕变和我国公有经济比重下降来佐证。其实,与西方私有产权学派张五常在此问题上混乱的逻辑相比,该学派的创始人科斯讲得比较客观,指出过去已有私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经验,至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能否相结合,这一点目前不能证伪。观察中外现有市场经济实践的表象和本质,可以部分地得到实证的说明,即社会主义或公有制与市场经济能有效结合。

  重建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必须以世界经济和人类经济的发展历史为大背景,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多类模式相对照,重点从中外社会主义经济的多种实践中实证地描述出经济事物变动的基本现象,科学地提炼和抽象出合乎经济事物本质的规律性范畴和原理。尽管恩格斯揭示过不成熟的经济关系与不成熟的经济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但这并不妨碍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某种前瞻研究。事实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转及其体制的不断完善,正有赖于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的变革与创新。即使是作为中国经济史的计划经济实践,也需要继续进行客观的实证分析和辩证的规范定性,以便成为新经济学的经济史基础。

  (二)理论基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主要假设

  在19和20世纪,社会主义的定义有100多种。其中有资产阶级右翼和左翼的社会主义、小资产阶级的激进社会主义、空想或批判的社会主义,也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既然要从根本上反映作为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代表的工人阶级利益,那就必定要以马克思经济学为理论指南。如果对以往“左”的教条主义采取矫枉过正的学术态度,便容易形成一种善意的折中主义或保守的右倾思潮,以为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只应进行“问题”的实证分析,而无须进行含有“主义”的价值判断,或者以为当代西方经济学教科书都是普遍真理,只要

  加点中国经济实例即为创新的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

  其实,每个经济学流派均或多或少地确立了特定“主义”的价值判断。斯密主义与李斯特主义,凯恩斯主义与货币主义等等,难道没有价值判断的“主义”之争?所以,症结不在于要不要“主义”一类的价值判断和思辨,而在于其客观性和科学性如何。

  过去,由于人们强调马克思经济学的真理性和现实性,因而一律偏好使用“普遍原理”或“基本原理”之类的词汇,不愿或不敢退一步,把其某些经济思想同时也视为一种“理论假设”,似乎假设都是脱离实际的或无意义的空想和幻想,进而贬低了马克思经济学原理的重要性。出于同当代西方经济学对话或论战的需要,应当改变近代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经济学的用语习惯,经常采用“理论假设”一词及其逻辑叙述方法。如同西方经济学同时把“生产三要素”、“私有高绩效”、“自私经济人”等说成是原理、公理和假设一样,我们也可以把“劳动二重性”、“公有高绩效”、“集体经济人”等说成是原理、公理和假设。在某一经济学理论假设算不算作公理的问题上,渗透着研究者主体的不同价值判断。基于不同的方法和立场,即使马克思主义者拿出再硬的实证史料和逻辑证据,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也不一定承认马克思经济学的一些基本理论是正确的,但会确认其为理论假设,这有益于讨论的简化和深化。

  此外,马克思经济学上某些被资本主义或前资本主义经济实践证明是正确的理论,以及属于对向社会主义过渡或社会主义的理论分析,均必须在中外社会主义经济实践中进行检验及展开逻辑体系的完善。从这个意义上说,那些原理、公理或理论预见,不妨都可称之为理论假设。

  简言之,采用马克思经济学的“劳动二重性”、“公有高绩效”和“集体经济人”(与西方经济学的“自私经济人”不同,“集体经济人”是利己与利他相结合的)等主要假设为理论基点,积极包容古今中外合理的经济思想,并由此构筑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的新假设和新范式,便能实现超越马克思经济学、苏联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创新目标。

  例如,从马克思经济学中概括出来的“公有高绩效”假设,是指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成员共同所有的公有制体系能达到社会绩效最大化。从邓小平经济理论中概括出来的“公有高绩效”假设,是指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能达到社会绩效最大化。但其中均存在多种复杂的假设前提,如不存在严重的社会腐败,委托代理双方权责是合理的,国企承担额外社会义务需另行核算,政府政策和操作没出现大失误,选聘的经营者有较高素质,等等。只有大体同时具备这些前提条件,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才能呈现高绩效。倘若过去或现实生活中搞好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假设条件不存在而导致低绩效,这并不能证明计划经济或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公有制经济不可行。可见,重建中的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必须借鉴西方经济学表述“科斯定理”、“帕累托最优”或“市场效率假设”等方式,精心研究马克思经济学经典和社会主义新经济理论所必然涉及到的这类假设及其前提条件,大幅度提高理论的科学解释力和预见力。

  (三)学术渊源:古今中外经济学说的合理成分

  广义地说,沿用式的继承、批判式的发展和否定式的摈弃等,均呈现出某种学术渊源联系。狭义地理解,也可将学术渊源界定为一种学术与另一种学术相互继承和发展的来源关系。重建中的中国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不能采取传统的做法,只强调马克思经济学经典作家的学术地位和渊源关系,而盲目排斥其他;或者反过来,只强调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经典作品的学术作用。

  综观人类经济理论变迁的历史,任何一种新的经济学术体系均难以彻底抛弃前人的思想,而往往是将超越和创新同继承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不同程度上有扬有弃。中国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的重建,应在保持与马克思经济学的主要学术渊源关系之外,放眼世界,综观历史,积极汲取古今中外一切经济学说的合理成分,并实现某些理论原创。其重点有两个:

  首先,创新的中国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必须科学地汲取当代外国经济思想。现代主流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和西方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理论,自然要高度重视,但也不能轻视发达国家非主流经济学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学说。譬如,美国的激进政治经济学和加尔布雷思的制度主义,英国的凯恩斯左派经济学,发展中国家的“中心-外围”、“依附”和“不平等交换”等国际贸易理论,日本的非正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以及关于经济全球化悖论的经济思想,等等。其中,西方激进政治经济学关于“市场社会主义”的各种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对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具有较直接的借鉴意义。

  其次,创新的中国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必须科学地汲取中国古近代经济思想。我国古代的消费思想、人口思想、财政思想、生态经济思想,康有为的社会主义“大同”经济学说,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经济理论等,均有一定的合理颗粒。台湾学者构建的“新儒学经济与管理”思想体系,加拿大华人学者倡导的“中庸经济学”理论,也值得高度关注。

  (四)方法泛化:相关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可用知识

  马克思精通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但在最后构建《资本论》3卷本政治经济学新体系时,并未主要沿用当时西方经济学的一套方法,尽管这些经济学方法也曾被视为学术前沿和最新工具。这是因为,马克思要实现对传统政治经济学的充分革命和全新超越,决不能用那套新方法。事实上,马克思在重视以往经济学方法论的同时,重点是批判地借鉴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论,采用原创的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来改造政治经济学旧程式的。

  要真正实现同时超越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必须学习马克思的这一独创精神,突破中外政治经济学说史上的某些方法局限,在重建中国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的过程中广泛借鉴和采用相关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可用知识,做到经济学方法论体系的有机整合。其中,我认为有以下10个关节点:

  ——借鉴现代哲学的方法和知识。在整个社会科学领域,包括科学哲学在内的哲学方法对理论经济学的功用将逐渐凸现为最大和全面性的。人本主义、解释学、总体异化论和范式说等,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借鉴现代政治学的方法和知识。尽管政治经济学名称中的“政治”原意并非指现代意义的政治,然而,理论经济学不是不要汲取政治学的营养。关于市场与国家或政府的关系,关于经济周期与行政推动或政治选举的关系,关于经济全球化与政治霸权主义的关系,无不需要结合一定的政治学方法和观点去透彻地解释之。

  ——借鉴现代法学的方法和知识。理论经济学在研究经济制度和经济权利时,必定要涉及到中外法学的分析方法和理论,尤其是有关现代企业制度、市场制度和国家决策制度的问

  题。

  ——借鉴现代社会学的方法和知识。社会学中关于社会阶层及其分化理论,人的交往理论,社会发展的综合动力理论,财富和收入分配及贫富分化理论等,对理论经济学深入阐发阶级、交换和交易、经济制度变迁以及国民财富,不无学术意义。

  ——借鉴现代伦理学的方法和知识。倘若说市场是第一只“看不见的手”和第一种调节经济的机制或力量,政府是一只“看得见的手”和第二种调节经济的机制或力量,那么,伦理便是第二只“看得见的手”和第三种调节经济的机制或力量。在个人、企业、市场、政府乃至全球经济活动中,伦理紧紧地与经济行为掺糅在一起,表现为对公平与效率、义与利、诚与信等不同理解。理论经济学理应纳进“道德”和“至善”等伦理学的概念(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已接受“败德”和“机会主义”的术语)。

  ——借鉴现代美学的方法和知识。美是事物具有的某种形式、结构、属性和法则,是一种能产生某种美感的客观性质。经济活动中存在美与丑的现象,也有股市这类“野兽之美”的状态。“经济美”可归属为与自然美相并列的社会美范畴,是指人类经济活动中具有制度公正、运行有序和发展和谐等属性。“经济学美”是指经济学理论体系形式上的完整和谐与该理论所揭示的内容上的完整和谐。应当用中外美学的某些思想来提高理论经济学的科学抽象度和学术品位。

  ——借鉴现代心理学的方法和知识。要改造西方经济学使用的“心理预期”、“心理偏好”和“主观效用”等范畴,吸收消费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和商业心理学基本理论层面的东西,并以现代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知识去拓展理论经济学。

  ——借鉴现代数学的方法和知识。不仅作为理论经济学重要内容的实证经济研究需要借助于各种数学方法,而且规范经济研究也需要采用数学工具。博弈论可以论证微观经济、宏观经济和宇观经济(全球经济)的许多理论问题。

  ——借鉴现代生物学的方法和知识。人类是生物进化的产物,其经济活动和演化过程仍有与生物相似的一面,呈现为一定的仿生性。按照恩格斯的提示,在废除私有制和市场竞争制度之前,人类没有最终脱离动物界。凭借现代生物学和社会生物学的方法和理论,理论经济学可以充分发掘“利己人”、“利他人”、“自由人”、“市场人”和“计划人”等经济行为特征,从而更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和演进规律。

  ——借鉴系统论、信息论和场态论之类的方法和知识。依据系统优于非系统的特性,将经济对象和经济行为作系统化分析;依据层次系统优于非层次系统的特性,将经济系统作层次化分析;依据开放系统优于封闭系统的特性,将经济系统作开放状态分析。不确定性、风险、信息的对称与不对称等信息学观点,“场”等物理学观点和“社会场”的观点,均对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的理论层面考察具有方法论的价值。

  日渐成型的三大改革理论流派

  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的成就与问题都是明显的,对于下一步如何发展和改革,不同的中国学者有着差别较大的思路,从而日渐形成了三大改革理论流派。在我看来,学术繁荣的重

  要标志是各种学派的存在和发展,可以供决策层科学选择或综合采用,也可由国内外公众自由评说。

  第一种:“四主型”的市场经济改革观

  “海派经济学”等许多学者主张,必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其初级社会主义经济公式是“四主型”的,也就是说:1、公有主体型的多种类产权改革观,强调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中外私有制经济。2、劳动主体型的多要素分配改革观,主张按劳分配为主体,多要素所有者可凭产权参与分配,经济公平与经济效率是交互同向和并重关系。3、国家主导型的多结构市场改革观,提出多结构地发展市场体系和发挥市场的基础性配置资源的作用,同时在廉洁、廉价、民主和高效的基础上发挥国家调节的主导型作用。4、自立主导型的多方位开放改革观,主张处理好多方位开放并引进国外技术和资本同自力更生的发展自主知识产权和高效利用本国资本等关系。

  第二种:社会公正的市场经济改革观

  也有一些学者以国际社会党的民主社会主义为指导,以北欧国家为心目中的样板,主张“社会公正+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公式,即1、公退私进的社会所有制改革观,认为公有制为主体不是社会主义的制度标志,且不可能同市场经济相容的。2、市场竞争收入均为合理的改革观,强调凡是通过市场获得的财富和收入都是合理的,贫富两极分化只要进行税收调节即可解决。3、一味淡化国家的市场化改革观,认为市场的作用越大越好,国家调控的作用越小越好,否定日本和韩国战后高速发展的国家主导作用和经验。4、全球化完全有利于中国的开放观,认为加入世贸组织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否认发展民族企业和民族经济的重要性。

  第三种:激进的市场经济改革观

  还有一批学者以西方资产阶级保守党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为导向,以美国为发展楷模,主张走俄罗斯激进改革道路,建立资本主义的自由市场经济制度。1、私有化的所有制改革观,主张应迅速把公有资产低价或卖或送给私人。2、多要素创造价值的分配观,否定活劳动创造新价值和大私有制具有经济剥削性,贫富两极分化是高效率的前提和正常现象。3、完全否定国家计划的市场经济改革观,把国家的作用仅限于“守夜巡警”的范围,反对马克思主义和新老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理论。4、保护即落后的完全开放观,主张中国的一切产业都无需保护,高新技术和建设资金也完全或主要从外国引进,比较赞赏拉美国家的新自由主义发展路子

篇七:国际贸易中反经济全球化的案例

  实用标准文案

  反倾销案例

  我国是被别国反倾销频率较高的国家

  ,根据记载,自197年欧共体首次对我国实施反倾

  销以来,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启动反倾销手段

  ,几百起案件涉及

  400多种商品

  ,造

  成

  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几百个亿美元。中国已成为世界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根据已发生

  的反

  倾销案例分析

  ,我国在国外反倾销案中尽管有过少量的胜诉

  宰的地

  位

  ,这在主观上与我们的企业不知如何应对有着密切的关系。

  司一直是

  湖北省蜂蜜出口的“领头羊”

  品的反倾销日

  ,但在我国加入

  ,但绝大多数还处在被动挨

  武汉小蜜蜂食品有限公

  WTO

  后

  ,一些国家针对我国出口商

  益频繁,也使我公司的蜂蜜出口蒙上了一层厚重的阴影。

  ,却遭到美国

  2000多蜂

  2002年5月,武汉市小蜜蜂食品有限公司首次向美国出口蜂蜜

  农

  对武汉小蜜蜂提起的反倾销诉讼。

  即被认定为倾销,裁定征收

  24%~183.3%的反倾销税。

  面对

  美国提出的反倾销诉讼

  ,武汉小蜜蜂公司组成专班、聘请律师、整理材料、接受有关方

  2003年的核查,美国商务部把案

  ,经调查其在美国

  面的问

  卷调查。同时不间断与美国商人的正常贸易往来。

  子翻过来

  了。2003年1市场的倾销

  年多时间的月,武汉小蜜蜂公司接到有关仲裁委员会的裁决

  行为不能成立,其产品在美国市场应享受平等待遇。

  应对挑战,勇于抗争,经过一

  小蜜

  据理力争,武汉小蜜蜂食品有限公司应诉美国反倾销终于取得阶段性成果。

  ,2004年,在美国蜂农的抗辩下

  蜂产品在美国市场有了暂时平等的地位。但是

  了。美国商务部调查后又裁定

  对小蜜蜂影响很大

  ,案子又翻过去

  ,对小蜜蜂当年出口美国的蜂蜜征收

  33%的反倾销关税。此举

  ,美国裁定的“扑朔迷离”

  ,令企业感到很迷茫

  ,很无奈。这使我们认识到;

  ,因此我们

  应对反倾销是

  一个长久和持续的过程,积极应对反倾销也是维护行业利益的体现

  采取“不害怕、部继续反倾销官司

  不回避、不让步”的态度积极面对国际贸易制裁

  ,争取合理的利率。

  ,目前公司正在与美国商务

  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中国彩电在欧洲的惨痛教训由于康佳公司不愿接受欧盟的现场认证调查

  ,2006年

  月

  28日,欧盟在布鲁塞尔发出文件

  ,将对中国彩电出口商征收

  44.6%的反倾销关税,即日起执行.

  2009年,美国将对中国钢格板征高额反倾销税。

  国进口的钢格板征收高额反倾销税,税率

  12月29日,美国商务部初裁对从中

  13%-145%

  。5月

  2日,美国两家企业对中国出

  18家中国钢铁企业,价值

  9000万美

  口美国的钢格板提起反倾销、反补贴诉讼,此案涉及

  元。

  印度对华焦炭反倾销案

  1997年8月28日,印度商务部反倾销当局对中国出口到印度

  BLA公司,该公司得到印度工商协会的支持,的冶金及焦炭正式立案调查。印度起诉方为

  称中国出口到印度的焦炭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出口,给当地的焦炭行业造成了严重损害。

  原因

  针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和保障措施案件居高不下的原因,除了贸易保护主义外,还有发

  起国利益集团对政府政策的影响。

  一些国家仍然视中国为

  “非市场经济国家”

  而采取歧视性

  低水平重复建设较为严重,造成低价竞销的恶性

  政策,再加上目前国内产业机构不尽合理,循环。同时,很多被诉企业不应诉也加重了中国企业遭受的反倾销之苦。

  看法

  面对倾销与反倾销我们关于国际法规发律还处于发展阶段,这样促使我国在国际贸易中处于

  劣势地位,所以我们要在今后的国际贸易中:

  积极应对。

  反倾销是

  WTO

  赋予的合法武器,竞争对手拿起这个武器,维护自己的利

  益,虽说令我们

  难以接受,却是天经地义。在遇到国外反倾销时,国内大多数企业显得漠

  然,不敢应诉,惧

  怕应诉,到头来是任人宰割。

  诉讼,结果国内只有

  1994年美国对我国出口一次性打火机的57家公司提出反倾销

  3家企业挺身而出,而其他企业视而不应,最

  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终被美方裁以

  197.85%的反倾销税率而丢掉了市场。其实,应诉与不应诉截然不同。最

  美国反倾销案就争到了自己应得的利益,美方终裁的反倾

  近,我国1家苹果汁企业应诉

  销税率由原先的91.84%降至

  —51.74%,应诉企业加权平均税率为

  企业为零税率,而未应诉企业税

  齐心协力。

  该心往一处想,时沟通、协调,包

  产成本、运输费用、率为51.74%。

  14.88%,其中有1家

  倾销一般不是单个企业所为,一旦在国外受到调查或诉讼,当事的企业应

  劲往一处使,内外协调,共同应付。具体有两点

  :一是国内的有关企业应及

  括请政府有关机构或行业组织牵头,相互通报和提供与反倾销有关的生

  出口成交等资料,规范出口行为,力求出口价格呈现趋升的有利局面

  利用与他们之间的利益关系,以及他们熟悉本

  等。二是共同争取与进口国进口商联手应对,国法律及贸易的优势,来增强我方应对的有利条件。

  聘名律师。

  在反倾销起诉发生后,应对企业挑选律师则是必须的。要舍得花钱请当地的名律师,他们

  熟悉当地法律和复杂的诉讼程式及手续

  内”的知名

  度也会对原告方形成一定的威慑力

  裁定结果非

  响的格伦菲尔

  ,富有丰富的办案经验,

  知己知彼,在“圈

  ,这对最终争取到对我有利或相对合理公正的,我方重金聘请了在美国具有相当影

  25年反倾销办案经历,从倾销程式

  常重要。

  上面提及的美诉我苹果汁倾销一案

  法律师事务所,该所提供的主办律师具有

  格”选定到法庭听证和申辩

  挥了重要的作用。

  的测算、“替代价

  较好的终裁结果发

  ,都体现出高超的职业素质,为企业争取到相对

  加强自律。

  这是应对反倾销的治本之策。

  言,结果授之

  于别人反倾销的把柄。因此

  恶性压价竞争,相互争抢出口跑道,毫无自律可

  ,加强企业自

  ,在控制总量和统一协调出口的条件下

  律,做到有序竞

  争是有效减少倾销或被反倾销的治本大计。

  在应对反倾销过程中,我们还要在战略上做好以下几方面:

  (1)、建立反倾销预警机制

  美国有“扣动扳机机制”,欧盟有“进口监测快速反应机制”,

  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印度有“重点商品进口监

  击的威胁。我国已全面启动

  测机制”,这些预警机制很好的防止了该国产业受到不正当竞争冲

  重点行业进出口监测系统,初步建立了自己的“产业损害预警机

  ,积极实施反倾销人才的储备

  ,随时

  制”。对企业自身而言,亟需

  建立起自己的反倾销预警机制

  准备在国际市场上应对反倾

  销官司,维护自身的出口安全。

  (2)、对国外反倾销起诉的反应快

  告到初裁,通常只有

  是超出了应诉时间

  企业采取高关税。

  应诉反倾销的成功

  许多国家的反倾销法案都规定了应诉期限

  ,从调查公

  40天时间,留给

  企业回答几百页的问卷调查的时间

  ,人家可是“过期不

  候”,视被调查企业为自动弃权

  ,只有几个星期。若

  ,起诉国将立即对这些

  ,因此,“反应快”是

  很多尝到反倾销败果的企业往往就输在了“起步”上

  先导。

  (3)、应诉企业应团结一致

  ,集体应战

  反倾销针对的是一类产品

  涉案企业最忌讳的就是自动弃权

  这种心态正中起诉方下怀

  ,而不是一个企业

  ,因此

  ,

  ,这就

  意味着放弃了市场。总是一听说反倾销调查就开溜

  企业好欺负的感觉

  ,胆大心细,有问必答

  ,助长了国外反倾销的指控频率。

  ,给人留下中国

  (4)、应对反倾销起诉要精心准备

  反倾销应诉是对企业基础工作,

  做好三点:一是数据完备;二是

  ,长篇累牍一万多页,是国际

  ,这就需要企业能在

  特别是数据工作严峻的考验。民营企业在数据管理上必须

  数据统一;

  三是数据保密。

  反倾销调查的涉案问题往往数以千计

  诉讼文件中名副其实的有限的时间里充分准备

  宏篇巨作。

  涉案企业需要回答的问卷就达数百页

  ,完整的填写,有问必答。再者,企业所面对的是量大、范围广、极为

  ,造成功亏一篑

  专业的问题,因此必须请专

  业人士谨慎把关,以免在答卷中给起诉方留下把柄

  的遗憾。

  (5)、重视行业商会的作用

  :应诉反倾销,商会的作用应得到足够的重视。

  府与企业之间,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同时在相关法律程序、商会处于政

  信息渠道、外联经验等方

  ,中国企

  业真正的谈判

  面有较强的优势。

  很多发达国家,行业商会的作用甚至凌驾于政府之上

  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对象往往是国外的行业商会

  ,行业商会拿出一些条款、技术规范约束企业行为

  ,或者设置障碍

  ,

  行业商会代表的正是该国行内企业最根本的利益。中国的行业商会在发挥应有

  作用方面与

  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大段距离

  ,这与中国企业的“单兵作战”

  传统有很大关系。

  因

  此

  ,重视和

  正确发挥行业商会的作用已成摆在民营出口企业面前的一道必攻课题。

  (6)、企业应不断追求技术创新

  ,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

  中国产品在走向国际市场的进程

  ,

  中,大多采用的是低价竞争策略

  ,产品多集中在低端市

  场。而当前屡屡发生的对华反倾销行动

  对方往往利用技术壁垒

  ,针对的是技术含量不高的低

  档次产品。

  民营企业要做大、做强

  ,首要

  ,积极开拓新的市场。

  这也是规避反倾销

  的就是通过技术创新积极开发附加值高的高端产品

  起诉最有效的策略。

  (7)、企业要真正融入国际市场,真正的融入国际市场是化解反倾销、破解贸易壁垒的一

  方良药。对于民营企业,在面对接踵而至的贸易壁垒时,大胆融入国际大市场,在知己知彼

  中规避

  风险

  ,在“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中破解壁垒。中国民营出口企业应多发展出口对象

  ,

  增加出口

  国,不在一棵树上吊死

  ,积极、果断地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

  ,联合国内乃至国际大公

  司,走国际

  化竞争与合作道路。

  精彩文档

篇八:国际贸易中反经济全球化的案例

  案例名称:国际社会的反全球化运动

  案例适用:经济全球化的客观必然性

  案例内容:

  近些年来,国际社会有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那就是反对经济“全球化”的群众性示威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几成燎原之势。自1999年西雅图世贸组织会议遭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数万抗议者围困、堵截而发生大规模骚乱以来,凡是全球性或区域性的重大国际会议,都成为反全球化示威的目标,而且每一次几乎都会演变成严重的暴力冲突。

  2000年3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捷克首都布拉格召开年会,数万名来自欧美各地的抗议者,包围了会议,堵断了交通,强烈反对国际金融资本推行全球化的计划,并与警方发生了激烈的冲突,街道商店受到严重破坏。

  2001年4月21日,第三届美洲国家组织首脑会议在加拿大魁北克举行,来自美洲国家(古巴没有参加)的大批反对组建自由贸易区的示威群众情绪激昂,频频冲突会场。

  2001年6月15日,瑞典哥德堡欧盟首脑会议发生大规模骚乱,大规模群众抗议“全球化”行动。

  仅十天后,西班牙巴塞罗那近万示威群众聚集抗议世界银行年会在此举行,并和警方发生冲突,有几十人受伤,世界银行被迫取消在此开会的计划。

  2001年7月20日,八国首脑会议在意大利的热那亚举行,抗议群众展开声势浩大的反全球化行动。峰会期间,警方一直无法完全控制当时持续了数天的骚乱,事件最后导致一名示威者被警员在近距离枪杀,有超过200多人受伤,近300人被捕,引起国内外许多强烈不满,批评声浪四起。这种现象在2002年也时有发生。

  2002年6月26日,G8峰会的东道主加拿大总理克雷蒂安把会议地点选在了偏远的落基山脉度假小镇卡纳纳斯基斯,以避免大规模的反全球化示威抗议活动。但仍有各种抗议行为发生。

  2003年6月2日—3日,八国峰会在法国小城埃维昂召开。此次高峰会议除了正式参加会议的八国首脑外,还邀请了包括亚洲、非洲在内的多国元首参加南北领导人非正式对话会议。与会国家领导人除少数下榻在埃维昂附近外,绝大多数都入住在瑞士莱蒙湖畔的洛桑和日内瓦。反全球化运动的10余万抗议者从全球各地汇集到日内瓦、洛桑和距离埃维昂很近的法国边境小镇安娜马斯,展开和平抗议活动,试图阻止八国集团会议的召开。其中有数百人使用暴力与军警对峙。他们连续几天在上述城市的政府机关大楼、会场外举行示威,向标志性建筑物乱掷石块、硬木、啤酒瓶,军警不得不用催泪气体和高压水枪驱散示威者。抗议者星期天晚上纵火焚烧建筑物和车辆的暴力抗议活动造成了数百万美元的损失。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反全球化运动?这种运动将给世界带来什么后果?有许多值得思索的地方。

  当今的反全球化思潮越来越成为一场世界运动,反全球化运动本身已经全球化了。来自全球

  各地的(主要是西方发达国家)工会、环保主义者、性别平等主义者以及无政府主义者与极端主义者等,因为反全球化走到一起。全球化的中心与动力源自西方发达国家,反全球化的中心与动力也源自西方发达国家。

  反全球化运动产生的原因大致如下:

  1、资本主导的全球化使国家之间、人与人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不平等、不公正进一步加剧。

  2、发达国家普遍把“旧经济”部门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污染了不发达国家,造成大多数人类生存环境全面恶化。

  3、资本全球化使发达国家出现了贫困化与边缘化。垄断跨国资本为了增加竞争力,而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投资,西方原有“福利国家”制度在全球化冲击下开始崩溃,大批合法与非法的外来移民进入西方社会,于是当地居民把自己失业与收入下降的原因归咎于全球化。这也使西方发达国家成为反全球化中心的起源。

  4、在发展中国家,富人阶层进入全球体系,但穷人、弱势群体仍然度日艰难。金融危机又使得成千上万的人收入大幅下降。

  资本主导的“全球化”和反对它的浪潮已成为国际社会反资本主义的最新一轮较量。马克思早在《资本论》中就指出,资本的本质就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资本在“全球化”的趋势中最大限度地追逐利润时,必然要寻找成本最低廉的地区投资。在过去10年里,垄断资本的膨胀使贫富差距拉大,引起社会有关方面的不满,起而反对经济全球化。

  2001年意大利热那亚八国首脑会议期间,警察发射催泪弹驱散游行人群

  2001年热那亚,聚集在八国首脑主会场附近的抗议者

  2002年加拿大八国首脑会议时,反全球化人士的示威

  2001年7月反全球化示威者反对八国峰会的召开

  2003年法国八国首脑会议,法国军人在维护防空导弹系统

  案例讨论:

  1、为什么迄今为止的反全球化运动大都发生在发达国家?

  2、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应如何应对,才能使自己的利益尽可能地得到保护?

篇九:国际贸易中反经济全球化的案例

  反倾销案例

  我国是被别国反倾销频率较高的国家,根据记载,自1979年欧共体首次对我国实施反倾

  销以来,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启动反倾销手段,几百起案件涉及4000多种商品,造成

  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几百个亿美元。中国已成为世界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根据已发生的反

  倾销案例分析,我国在国外反倾销案中尽管有过少量的胜诉,但绝大多数还处在被动挨宰的地

  位,这在主观上与我们的企业不知如何应对有着密切的关系。武汉小蜜蜂食品有限公司一直是

  湖北省蜂蜜出口的“领头羊”,但在我国加入WTO后,一些国家针对我国出口商品的反倾销日

  益频繁,也使我公司的蜂蜜出口蒙上了一层厚重的阴影。

  2002年5月,武汉市小蜜蜂食品有限公司首次向美国出口蜂蜜,却遭到美国2000多蜂农

  对武汉小蜜蜂提起的反倾销诉讼。即被认定为倾销,裁定征收24%~183.3%的反倾销税。面对

  美国提出的反倾销诉讼,武汉小蜜蜂公司组成专班、聘请律师、整理材料、接受有关方面的问

  卷调查。同时不间断与美国商人的正常贸易往来。2003年的核查,美国商务部把案子翻过来

  了。2003年10月,武汉小蜜蜂公司接到有关仲裁委员会的裁决,经调查其在美国市场的倾销

  行为不能成立,其产品在美国市场应享受平等待遇。

  应对挑战,勇于抗争,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据理力争,武汉小蜜蜂食品有限公司应诉美国反倾销终于取得阶段性成果。小蜜蜂产品在美国市场有了暂时平等的地位。但是,2004年,在美国蜂农的抗辩下,案子又翻过去了。美国商务部调查后又裁定,对小蜜蜂当年出口美国的蜂蜜征收33%的反倾销关税。此举对小蜜蜂影响很大,美国裁定的“扑朔迷离”,令企业感到很迷茫,很无奈。这使我们认识到;应对反倾销是

  一个长久和持续的过程,积极应对反倾销也是维护行业利益的体现,因此我们采取“不害怕、不回避、不让步”的态度积极面对国际贸易制裁,目前公司正在与美国商务部继续反倾销官司,争取合理的利率。

  中国彩电在欧洲的惨痛教训由于康佳公司不愿接受欧盟的现场认证调查,2006年3月28日,欧盟在布鲁塞尔发出文件,将对中国彩电出口商征收44.6%的反倾销关税,即日起执行.

  2009年,美国将对中国钢格板征高额反倾销税。12月29日,美国商务部初裁对从中国进口的钢格板征收高额反倾销税,税率13%-145%。5月29日,美国两家企业对中国出口美国的钢格板提起反倾销、反补贴诉讼,此案涉及18家中国钢铁企业,价值9000万美元。

  印度对华焦炭反倾销案1997年8月28日,印度商务部反倾销当局对中国出口到印度的冶金及焦炭正式立案调查。印度起诉方为BLA公司,该公司得到印度工商协会的支持,称中国出口到印度的焦炭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出口,给当地的焦炭行业造成了严重损害。

  原因

  针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和保障措施案件居高不下的原因,除了贸易保护主义外,还有发起国利益集团对政府政策的影响。一些国家仍然视中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而采取歧视性政策,再加上目前国内产业机构不尽合理,低水平重复建设较为严重,造成低价竞销的恶性循环。同时,很多被诉企业不应诉也加重了中国企业遭受的反倾销之苦。

  看法

  面对倾销与反倾销我们关于国际法规发律还处于发展阶段,这样促使我国在国际贸易中处于劣势地位,所以我们要在今后的国际贸易中:

  积极应对。

  反倾销是WTO赋予的合法武器,竞争对手拿起这个武器,维护自己的利益,虽说令我们

  难以接受,却是天经地义。在遇到国外反倾销时,国内大多数企业显得漠

  然,不敢应诉,惧

  怕应诉,到头来是任人宰割。1994年美国对我国出口一次性打火机的57家公司提出反倾销

  诉讼,结果国内只有3家企业挺身而出,而其他企业视而不应,最终被美方裁以

  197.85%的反倾销税率而丢掉了市场。其实,应诉与不应诉截然不同。最近,我国10家苹果汁企业应诉

  美国反倾销案就争到了自己应得的利益,美方终裁的反倾销税率由原先的91.84%降至

  —51.74%,应诉企业加权平均税率为

  14.88%,其中有1家企业为零税率,而未应诉企业税

  率为51.74%。

  齐心协力。

  倾销一般不是单个企业所为,一旦在国外受到调查或诉讼,当事的企业应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内外协调,共同应付。具体有两点:一是国内的有关企业应及时沟通、协调,包

  括请政府有关机构或行业组织牵头,相互通报和提供与反倾销有关的生产成本、运输费用、出口成交等资料,规范出口行为,力求出口价格呈现趋升的有利局面等。二是共同争取与进口国进口商联手应对,利用与他们之间的利益关系,以及他们熟悉本国法律及贸易的优势,来增强我方应对的有利条件。

  聘名律师。

  在反倾销起诉发生后,应对企业挑选律师则是必须的。要舍得花钱请当地的名律师,他们

  熟悉当地法律和复杂的诉讼程式及手续,富有丰富的办案经验,知己知彼,在“圈内”的知名

  度也会对原告方形成一定的威慑力,这对最终争取到对我有利或相对合理公正的裁定结果非

  常重要。上面提及的美诉我苹果汁倾销一案,我方重金聘请了在美国具有相当影响的格伦菲尔

  法律师事务所,该所提供的主办律师具有25年反倾销办案经历,从倾销程式的测算、“替代价

  格”选定到法庭听证和申辩,都体现出高超的职业素质,为企业争取到相对较好的终裁结果发

  挥了重要的作用。

  加强自律。

  这是应对反倾销的治本之策。恶性压价竞争,相互争抢出口跑道,毫无自律可言,结果授之

  于别人反倾销的把柄。因此,在控制总量和统一协调出口的条件下,加强企业自律,做到有序竞

  争是有效减少倾销或被反倾销的治本大计。

  在应对反倾销过程中,我们还要在战略上做好以下

  几方面:

  (1)、建立反倾销预警机制

  美国有“扣动扳机机制”,欧盟有“进口监测快速反应机制”,印度有“重点商品进口监

  测机制”,这些预警机制很好的防止了该国产业受到不正当竞争冲击的威胁。我国已全面启动

  重点行业进出口监测系统,初步建立了自己的“产业损害预警机制”。对企业自身而言,亟需

  建立起自己的反倾销预警机制,积极实施反倾销人才的储备,随时准备在国际市场上应对反倾

  销官司,维护自身的出口安全。

  (2)、对国外反倾销起诉的反应快

  许多国家的反倾销法案都规定了应诉期限,从调查公告到初裁,通常只有40天时间,留给

  企业回答几百页的问卷调查的时间,只有几个星期。若是超出了应诉时间,人家可是“过期不

  候”,视被调查企业为自动弃权,起诉国将立即对这些企业采取高关税。

  很多尝到反倾销败果的企业往往就输在了“起步”上,因此,“反应快”是应诉反倾销的成功

  先导。

  (3)、应诉企业应团结一致,集体应战

  反倾销针对的是一类产品,而不是一个企业,因此涉案企业最忌讳的就是自动弃权,这就

  意味着放弃了市场。总是一听说反倾销调查就开溜,这种心态正中起诉方下怀,给人留下中国

  企业好欺负的感觉,助长了国外反倾销的指控频率。

  (4)、应对反倾销起诉要精心准备,胆大心细,有问必答

  反倾销应诉是对企业基础工作,特别是数据工作严峻的考验。民营企业在数据管理上必须

  做好三点:一是数据完备;二是数据统一;三是数据保密。

  反倾销调查的涉案问题往往数以千计,长篇累牍一万多页,是国际诉讼文件中名副其实的宏篇巨作。涉案企业需要回答的问卷就达数百页,这就需要企业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充分准备,完整的填写,有问必答。再者,企业所面对的是量大、范围广、极为专业的问题,因此必须请专

  业人士谨慎把关,以免在答卷中给起诉方留下把柄,造成功亏一篑的遗憾。

  (5)、重视行业商会的作用:应诉反倾销,商会的作用应得到足够的重视。

  商会处于政府

  与企业之间,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公正性,同时在相关法律程序、信息渠道、外联经验等方面有较强的优势。很多发达国家,行业商会的作用甚至凌驾于政府之上,中国企

  业真正的谈判对象往往是国外的行业商会,行业商会拿出一些条款、技术规范约束企业行为,或者设置障碍,行业商会代表的正是该国行内企业最根本的利益。中国的行业商会在发挥应有

  作用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大段距离,这与中国企业的“单兵作战”传统有很大关系。因

  此,重视和正确发挥行业商会的作用已成摆在民营出口企业面前的一道必攻课题。

  (6)、企业应不断追求技术创新,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

  中国产品在走向国际市场的进程中,大多采用的是低价竞争策略,产品多集中在低端市

  场。而当前屡屡发生的对华反倾销行动,对方往往利用技术壁垒,针对的是技术含量不高的低

  档次产品。民营企业要做大、做强,首要的就是通过技术创新积极开发附加值高的高端产品,积极开拓新的市场。这也是规避反倾销起诉最有效的策略。

  (7)、企业要真正融入国际市场,真正的融入国际市场是化解反倾销、破解贸易壁垒的一

  方良药。对于民营企业,在面对接踵而至的贸易壁垒时,大胆融入国际大市场,在知己知彼中规避

  风险,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破解壁垒。中国民营出口企业应多发展出口对象,增加出口

  国,不在一棵树上吊死,积极、果断地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联合国内乃至国际大公司,走国际

  化竞争与合作道路。

篇十:国际贸易中反经济全球化的案例

  经济全球化与反全球化运动

  经济全球化与反全球化运动

  摘要:20世纪80年代,全球化作为世界经济的新趋势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使得资源在全球范围内配置,意味着资源的更加有效利用,扩大了全球商品和生产要素流动规模,全面调整了世界经济格局,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随着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世界经济发展出现了种种问题,批判和抨击的声浪也日益高涨,出现了反全球化运动。对于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和反全球化运动的认识,本文将用一种辩证的眼光来看待它。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反全球化运动

  一、经济全球化

  (一)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实质与表现形式

  1.内涵

  用“经济全球化”这一概念来概括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目前已被人们所广泛接受。但使用这一概念的学者对经济全球化的内涵至今仍有着不同的界定。一般来说,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简单的说,也就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2.实质

  作为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国际化发展的新阶段,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由于劳动分工在国际层面的重组、扩展和深化而引发的,资源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全球化发展,是国际劳动分工水平和效率配置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

  各国经济在贸易、金融资本以及国际生产上的相互融合,或者说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也就构成了国际分工演进的必然结果,即随着分工演进导致的生产的提高,经济国际化程度也不断提高,到了一定高度,就进入经济全球化阶段。经济全球化作为一个经济发展的自然过程,其产生、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而经济全球化作为跨越国界、全球资源配置的同义词,反过来又有力地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

  3.主要表现形式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和加速主要表现在国际贸易规模与产品结构的变化、全球资本流动规模的扩大与深化以及跨国公司的发展三个方面:

  (1)全球商品贸易迅速增长,规模不断扩大

  产的40%,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其生产能力,充分利用世界各地的技术、资本、劳动力和市场进行生产和经营,占据了世界经济的半壁江山。

  (4)政府间政策协调机制的深化

  政府间的政策协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发达国家质检的政策协调,比如G7等;二是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政策协调,二战后,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获得政治独立,成为独立的经济实体,他们积极参与世界经济活动,并相互建立了合作(如南南合作)、联盟(如东盟)等机制;三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政策协调,主要通过“南北对话”、贸易谈判等方式得以体现。

  (5)国际组织的发展及其影响力的扩大

  市场需要规则,经济活动全球化需要市场规则全球化。以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代表的国际组织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不仅其成员得到了迅速的扩充,而且其作用也日益显著,被喻为影响世界经济的“三驾马车”。

  (二)经济全球化的后果

  1.对于发达国家的影响

  (1)积极影响

  经济全球化为发达国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经济活动空间,它们凭借已有的经济地位和垄断优势,通过建立有利于自身的国际经济秩序,在国际贸易、国际投资、跨国公司和国际金融方面谋取了广泛而庞大的经济利益。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GB3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自由贸易中获得好处。贸易自由化的进程有利于发达国家经济活动的全球扩张,极大地推动了发达国家对外贸易的发展。

  表120__年世界贸易组织给世界各国带来的贸易和收入增长效果

  货物出口增长率(%)

  收入增长(亿美元)

  美国

  21.71224欧盟

  19.41635日本

  18.3267发展中国家

  36.71161世界合计

  23.55100同时,经济全球化也极大地促进了发达国家海外投资和跨国公司的发展,就20__年统计数据来看,全球共有6.7万家跨国公司,其国外分支机构超过87万家。其中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为5.05万家,占79%,而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中的美、日、欧等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占据95%以上。全球生产的40%左右,国际贸易的50%-60%,国际技术贸易的60%-70%,科研与开发的80%-90%,国际投资额的90%都被发达国家的扩过公司所控制。发达国家从中谋取了大量的利润。

  =2\*GB3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制定规则而获得好处。发达国家主导着经济全球化的规则和制度的制定,这种制度安排使得发达国家可以获得更多的利益,承担更少的成本。发达国家通过控制着主要的国际经济组织,不但占据了多边贸易体制中的主导地位,而且规定了国际资本流动的交易规则和交易方式,这使得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方面处在强势群体的地位。

  =3\*GB3③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政府的双重政策调控获得好处。对外方面,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达国家制定各种优惠政策,扩大出口,同时大力促进资本对外扩张:在财政、税收、金融、保险和技术等方面给予本国在境外投资的跨国公司以优惠政策;必要时还会通过外交手段,同东道国签订双边投资保护协定,为跨公司创造一个安全的投资环境;面向全球开放证券市场等。对内方面,发达国家以相对低廉的价格,进口大量中低端商品满足国内居民的需要,动辄高举反倾销的大气或者利用其它理由,对相关国家进行贸易制裁以保护国内产业和公司。

  (2)消极影响

  由此可见,发达国家无疑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但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经济全球化也在一定程度给发达国家带来消极影响。

  =1\*GB3①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就业产生了不利影响。全球化使包括美国在内的发达国家,在享有资本和商品全球扩张新机遇的同时,也面临来自世界各地更加激烈的竞争。发展中国家出口贸易规模的扩大,对发达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就业造成了冲击,这些产业向外转移减少了本国劳动力的就业机会。同时跨国公司的全球化发展,更多的雇佣国外的劳动力,也减少了对本国劳动力的需求。

  =2\*GB3②经济全球化使发达国家出现资本外逃和投机现象。因为资本的趋利性,在国际资本流动的限制条件提议宽松的形势下,发达国家大量富余的资本在国际间寻找各种投资以及投机的机会。这一方面使得发达国家的资本未能全部为国内服务,另一方面由于发达国家的金融交易电子化程度较高,金融衍生品种丰富,从而很容易受到国际流动资本的冲击。

  =3\*GB3③经济全球化使发达国家面临经济安全的新形势和新挑战。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家面临的金融风险增大了。例如对于发达国家来说,跨国公司的发展既增强了国家的力量,也使发达国家的主权受到了挑战。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增加了社会的不平衡和不稳定,同发展中国家相比,全球化给发达国家经济安全构成的威胁显得较为隐蔽和缓和,但这样的问题仍然是存在的。

  2.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1)积极影响

  从总体上说,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多数发展中国家也因此在不同程度上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这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GB3①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全球资源加速流动,弥补了发展中国家国内资源的不足。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起步之初,为实现工业化,需要投入巨额资本和先进的工业技术,而现实情况是,它们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却缺乏资金和技术,这种资源供给结构不能满足工业化的需求。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发达国家对外转移过剩资本和低附加值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发展中国家利用这一机会吸引资本、技术,接手外来产业,加快国内工业化的完成,有利于改善国内资源供给结构,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

  =2\*GB3②经济全球化可以使发展中国家利用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发展中国家因经济发展水平和国民收人较低,市场容量相对较小,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这一问题更加突出。经济全球化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契机,,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不断扩大的国际市场解决产品销售问题,以对外贸易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3\*GB3③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追赶发达国家创造了机遇。经济全球化的最显著特征就是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配置,这使得各国利用国际生产要素发展经济成为可能。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提供各种优惠条件大力吸引外国直接投资,逐渐淘汰附加值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发电子信息、生物工程、人工智能、新能源及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业升级,增强经济竟争力,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同时发展中国家还可以借助投资自由化和比较优势组建大型跨国公司,积极参与经济一体化进程,从经济全球化中换取更大的利益。

  (2)消极影响

  全球化在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利益和机遇的同时,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一些挑战和负面影响也是很明显的:一是发展中国家对国际经济依赖性增强,容易受到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二是外来资本和跨国公司投资增加,冲击着本国的民族工业,并影响到国民经济的控制权;三是国际资本流动的增加容易带来金融风险;四是发展中国家受到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经济规则和秩序的制约。由于发达国家在国际投资、贸易和技术等方面占据主导地位,经济全球化总体上有利于发达国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导致南北经济技术不断扩大,总体上削弱了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经济地位。此外,发达国家利用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主导地位加紧推行政治、文化霸权和经济上的新殖民主义,势必引发一系列新的矛盾,导致国际社会的动荡。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双重的。其积极影响是它加速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形成全球统一的大市场,从而有利于克服资源分布不均和资源使用效率差异对经济发展的制约,推动生产要素的流动,推动技术进步,从总体上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各国福利的改善。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特征是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实际上也将市场经济的消极方面如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弱点全球化了。由于各国、各地区之间经济交往频繁,相互依赖日益加强,一国内部或地区的经济波动往往会迅速扩散到世界各地,增加了各国经济发展的脆弱性。全球化还造成南北差距扩大,严重的失业、资源危机、债务危机、环境污染、战争扩散、恐怖主义等全球问题。此外,它会对国家主权提出挑战,不同程度地削弱了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主权。

  二、反全球化运动

  鉴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有人据此激烈地批判、否定“全球化”,发起了反全球化运动。他们认为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一手策划的,其目的在于贪婪地掠夺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他们揭露道:世界经济强权正和一小部分跨国公司联手,打着帮助贫穷国家建设的招牌,利用发达国家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优势,进行不合理的国际分工,强迫经济落后国家接受新殖民主义,发展中国家越来越被巨额债务、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人口危机、产业结构危机、资源危机所困扰,经济发展步履艰难。

  (一)反全球化运动的兴起

  针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全球化进程加快世界发展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批判和抨击的声音日益高涨,到90年代末,终于形成了一股颇有声势的反全球化运动。

  反全球化运动目前已经是一种有组织的全球活动。世界上最大的反全球化组织是“人民全球行动”,它于1994年1月1日即《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当天在墨西哥南部的恰帕斯州成立。其宗旨是发动全世界的工人、农民、青年学生反对全球化和自由贸易,并通过上街游行等非暴力抗议示威活动,同大型跨国公司、世界贸易组织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进行斗争。

  1999年6月18日,2000余人在英国伦敦举行抗议活动,矛头指向当时在德国科隆举行的八国首脑会议。这次抗议活动演变成一场流血事件,被认为是反全球化运动的开端。同年11月29日至12月3日,在美国西雅图发生了反对WTO部长级会议的大规模示威活动,抗议全球化的浪潮此起彼伏。

  20__年9月,“人民全球行动”在玻利维亚中部城市召开第三次国际会议,同时召开世界反全球化运动大会。墨西哥、美国、意大利、法国和英国的一些著名的反全球化组织参加。

  自从20__年第一次反全球化大会之后,这个大会每年召开一次,与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几乎同时举行,参加会议的人数越来越多,声势越来越浩大,关注和讨论的问题越来越广泛。反全球化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兴起。

  (二)反全球化运动的实质

  反全球化运动的实质是反对资本主义的全球化。从反全球化运动提出的口号来看,他们最直接的反对目标有三类:一是全球著名的跨国公司,如耐克、麦当劳、微软等;二是大型国际组织,如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三是多边贸易协议,如北美自由贸易区协议等。反全球化者为公司全球化开列的罪名主要有:违反民主原则、破坏生态环境、践踏人权、弱肉强食、唯利是图、剥削劳工、破坏文化的多样性等。

  当今的世界在全球化进程中产生了许多严重的问题,尤其是社会问题,这主要体现在贫富分化和环境恶化及其他许多问题上,这些问题表明世界经济表面“繁荣”背后隐藏着的严重社会问题和危机。应该说,这些问题是由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矛盾所引起的,在不触及制度的情况下是没有办法解决的。反全球化源于人们对这些问题的不满,也就是人们对当今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与反抗。

  (三)对于反全球化运动的认识

  反全球化的产生和发展,有利于促使国际社会对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反思,其矛头主要指向西方发达国家和现行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对西方发达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不公正做法是一个有力的牵制,也促使相关的国际机构对自身进行改革和完善,有利于推行全球化进程的民主化,使全球化朝着更加公正、合理、透明可控的方向健康发展,进而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从这一方面看,反全球化运动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反全球化运动者要求改变目前经济全球化的不公正和不平等状态,要求对全球化进行管理,规范跨国公司的行为,改造现存的国际秩序和国际经济组织。这些反全球化运动在国际上也得到了一些回应。八国集团领导人迫于反全球化示威者的压力,不得不专门发表声明,强调全球化必须以全人类的共同福利为出发点。一些西方国家开始意识到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负面问题的严重性,表示要关注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承诺对最贫困国家减免债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也表示要听取抗议者的意见和建议,对自身机制和政策进行改革。

  但是,只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存在,只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依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力量,诸如两极分化、环境恶化等全球性社会问题就难以避免,反全球化运动可以唤起国家社会对经济全球化消极后果的关注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但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三、经济全球化和反全球化运动

  经济全球化的利弊之争由来已久,并不断升温,它一方面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使一些国家和部分人从中受益,另一方面又给世界经济的发展带了许多新的问题,使另外一些国家和部分人的利益受到损害。反全球化运动则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现象,参加反全球化抗议的并非都反对全球化,提出反全球化要求的也有其特定的背景,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对世界各国来说,既是机遇,也是严峻的挑战。反全球化运动针对的并不是全球化的正面成果,而是对全球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反全球化运动是人们在全球化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的反思的结果,是对自身利益的捍卫,是社会的进步,但是这种以彻底否定“全球化”来消除经济全球化负面效应的观点和做法应当是不可取的。在世界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中,究竟如何以一种更为有效的方式来规避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效果,使得经济全球化能够更好地为人类社会服务,将会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王广谦.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__.

  [2]

  李综.

  经济全球化新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__.

  [3]

  何自力.经济全球化的后果与反全球化运动.政治经济学评论:20__卷第3辑(总第7辑),20__.[4]

  黄一超.

  论经济全球化和反全球化的关系.新疆师范大学学报:

  [5]

  唐海燕.当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及其后果.台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推荐访问:国际贸易中反经济全球化的案例 经济全球化 国际贸易 案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