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洁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家庭社会学校政府在抚养孩子方面各自的责任(8篇)

发布时间:2022-11-19 09:10:05 来源:网友投稿

家庭社会学校政府在抚养孩子方面各自的责任(8篇)家庭社会学校政府在抚养孩子方面各自的责任浅谈未成年人保护的家庭责任、学校责任、社会责任-百度文库  浅谈未成年人保护的家庭责任、学校责任、社会责任  作者:顾安然  来源:《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庭社会学校政府在抚养孩子方面各自的责任(8篇),供大家参考。

家庭社会学校政府在抚养孩子方面各自的责任(8篇)

篇一:家庭社会学校政府在抚养孩子方面各自的责任

tle>浅谈未成年人保护的家庭责任、学校责任、社会责任-百度文库

  浅谈未成年人保护的家庭责任、学校责任、社会责任

  作者:顾安然

  来源:《法制与社会》2020年第30期

  关键词未成年人保护

  家庭责任

  学校责任

  社会责任

  未成年人是国家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是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责任。随着国家法治化进程的不断完善和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进行过两次修订后,于2013年1月颁布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对家庭、学校和社会需承担的责任划分侧重点各有不同:其中家庭责任的划分:主要从对未成年人的抚养、教育、婚姻自由等方面的侧重点进行区分。

  学校责任则主要侧重于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利,如九年义务教育等。

  社会责任主要侧重于开展形式多样的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活动,设立适合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所需的生活场所和设施,同时禁止不利于未成年人成长的社会环境和社会活动,包括向未成年人开放不利于其健康成长的社会场所。

  法律的保护只是基于对于成年人保护的法律层面,但未成年人的生活不是简单的只存在于家庭与学校,不是法律条款就可以全部涵盖了的,还要在社会和各种复杂环境中去接触和生活,其中可以接触到健康的、积极地、向上的、优秀的一些师长、长辈和同辈,但也不免要接触品行不良的、法律意识淡薄、生活方式低级庸等消极因素,这些都会对未成年人的成长带来影响,甚至损害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如何应对法律层面之外的未成年人保护问题才是家庭、学校和社会更应该关注和侧重的方向。

  一、未成年人保护责任在法律层面之外存在的问题

  在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青少年犯罪方面我国虽然出台了很多法律法规,但是宣传教育和还不到位,尤其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责任还是不够明确,还是存在一些欠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家长普遍认识不够全面,家庭教育质量不高

篇二:家庭社会学校政府在抚养孩子方面各自的责任

tle>浅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关系-百度文库

  浅谈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关系

  近年来,总是觉得学校对“教育”所承担的责任过多过重,而且还在向更多更重的方向发展。这些过多过重的责任有的是由于社会和家长的逃避与推卸而来的,有的则是学校自不量力或越俎代庖而揽来的。比如,儿童和青少年存在的一切不良现象和问题,几乎都归咎于学校教育的不足与失误;学生的安全、犯罪、吸毒等问题都被说成是学校的责任。有人说:生活与教育联系,就将家务活动中的洗衣、做饭、叠被子等这些本该是家庭教育的事,都弄到学校来了。某校一名成绩优秀的学生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被该班两名成绩较差的学生打死后,三位学生家长跑到学校来说这是学校的责任,是学校的教育不够,就连政府和公安部门都这样认定。事实上,这远远超出了学校教育的本质和力所能及的范畴,是一种夸大和泛化学校功能,以及推卸责任的一种可怕现象。

  学校是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场所,他的功能在于促进,并非包揽,学校教育只是对学生实施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并非全部,除了学校,还有更多的教育环节和教育承担者。

  一、教育的主阵地是学校,但家庭和社会也有教育的职责和义务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有了人类就有了教育。学校教育在体现政治意志、宗教观念、道德取向、人生价值追求和做人的原则等方面,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能力方面;在适应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方面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一个人从婴儿——童年——少年——青年——成年,都是谁在影响着他的成长,都是谁在管理和促进他各方面的发展,他的性格、能力和信念及责任心的形成都是在家庭环境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一个成长中的孩子在学校是一名学生,同时他也是家庭中的孩子,一个社区的人。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在影响着他的成长。

  追寻教育的实质,面对不足的现实,我们不得不重申:教育,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必须承担责任,因为,我们大家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二、学校教育至关重要,但家庭和社会的教育更不可忽视

  教育是培养新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学校教育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家庭、社会及他本人的教育功能各有特性,是不可轻视和无可替代的。

  1、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家庭是一个人首先接受教育,而且又可以对其终生施教的地方。“养不教,父之过”。正是说一个孩子的成长和教育,家庭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当然,家庭教育没有学校教育系统、专业,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个性、人格、意志、是

  非观念和品性等方面的影响是学校教育远不能及的。我们常常发现有好些父子俩和母子俩走路的姿势,说话的风格都很相近。这样的事实就足以证明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何等重要。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长期的教师,是终生的教师!家庭是一个人出生以后的第一个生活环境,孩子在家庭中生活的时间长,其身心成长关健在家庭,对孩子影响最深的人往往也在家庭。因此,家庭教育在家务劳动,青春期的教育,个性意志的形成,生活习惯,道德行为的养成等方面都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2、社会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社会教育是多方面的,社会教育无处不在,随时发生,有政府的,社会团体的,社区的。比如:网吧就是社区的一个“教育场所”。社会发展的动向,社区的一次活动,社区人情的生活习性,社区发生的某一事件和人们对此的评价和看法,对孩子来说都是一个生动活泼的教育过程。

  三、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承担教育的责任,三者之间相互协调,紧密联系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三者之间要紧密联系、相互协调、理念合拍、方法相容、经常沟通、形成合力。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设的“生活教育”,实践和倡导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思想对我们的影响极其深远。教育由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担任,他们之间不可分割,紧密联系,相互协调。

  总之,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承担教育责任,这是新世纪中构筑并形成的一个优良局面,也是我们创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教师和学校要认清自己的角色和位置:“我们是教师!我们爱学校!我们更爱自己的职业!”

  (作者单位:551619贵州省大方县大水乡中心小学)

篇三:家庭社会学校政府在抚养孩子方面各自的责任

tle>培养孩子是学校与家庭的共同责任-百度文库

  培养孩子是学校与家庭的共同责任,现实中,学校与家长的认识有不尽一致的地方,作为一名小学校长,我愿与家长们交流看法。

  把孩子由“自然人”培养成“社会人”。一个孩子由一个自然人最终走上社会自食其力,成为一个适应社会的公民,这个过程就是社会化的过程。因此我们的教育准确地说是公民教育。这个社会化的过程中,学生主要在校园和家庭中度过,家庭养育“自然人”,学校教育是在塑造“社会人”。我们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因此,学校、家庭当以引导学生做人为最大责任,摒弃和消除社会功利主义和浮躁情绪,让孩子能够全面和谐地发展。

  小学教育是一项为了未来的事业,我们的责任是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祖国所需要的人。全面发展学生的才能,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发展,重视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只会死读书、读死书的人在现代社会上的发展面就比较窄。有人曾做过统计,发现世界上非常有成就的人,往往在学校上学的时候排在班里第十名左右,有人称这是“第十名现象”,这种说法未必准确,但可以给我们以启示。总之,教育者的责任是把每一个学生都看成是人才加以培养,为他们成才铺平道路。

  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是教育的一个根本问题。有的家长可能更重视分数,甚至对孩子说:“只要你把学习搞好了,别的什么都不用你管。”我们不这么想,我们认为不能只传授知识,应该更注重能力的培养。在当今教育中,在“学知”和“做人”上学校应更多地关注“做人”;在“知识”和“能力”上应更多地关注“能力”。我认为,教育工作者一方面必须面向明天培养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另一方面也必须着眼于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按照个性发展的需要培养人。

  长期以来,我们坚持“以德育人”的办学思想,学校因地制宜,形成了手球、乒乓球、舞蹈、美术、书法、合唱、管乐团等兴趣小组,努力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并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把孩子培养成自强、自立的人。教师的责任是,不仅让学生感受到爱,更要让学生享受到爱,还要让学生学会去爱,让学生做到爱学习、爱老师、爱同学,这比教会知识更重要。

  应该怎样爱?家长可能更多地考虑孩子的吃呀、穿呀??请家长朋友们记住:过高的期望,带来孩子的无望;过度的保护,带来孩子的无能;过分的溺爱,带来孩子的无情;过多的干涉,带来孩子的无奈;过多的指责,带来孩子的无措。

  我们是播种者,让我们在春天里,在孩子的心理播下行为、习惯、性格的种子,播下真、善、美的种子,这样才能使学生成为未来的好公民,成为祖国的有用之才,才能适应新世纪的竞争和挑战。

篇四:家庭社会学校政府在抚养孩子方面各自的责任

tle>学校教育_家庭教育_社会教育要形成合力-百度文库

  近年来,总是觉得学校对“教育”所承担的责任过多过重,而且还在向更多更重的方向发展。这些过多过重的责任有的是由于社会和家长的逃避与推卸而来的,有的则是学校自不量力或越俎代庖而揽来的。比如,儿童和青少年存在的一切不良现象和问题,几乎都归咎于学校教育的不足与失误;学生的安全、犯罪、吸毒等问题都被说成是学校的责任。有人说:生活与教育联系,就将家务活动中的洗衣、做饭、叠被子等这些本该是家庭教育的事,都弄到学校来了。某校一名成绩优秀的学生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被该班两名成绩较差的学生打死后,三位学生家长跑到学校来说这是学校的责任,是学校的教育不够,就连政府和公安部门都这样认定。事实上,这远远超出了学校教育的本质和力所能及的范畴,是一种夸大和泛化学校功能,以及推卸责任的一种可怕现象。

  学校是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场所,他的功能在于促进,并非包揽,学校教育只是对学生实施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并非全部,除了学校,还有更多的教育环节和教育承担者。

  一、教育的主阵地是学校,但家庭和社会也有教育的职责和义务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有了人类就有了教育。学校教育在体现政治意志、宗教观念、道德取向、人生价值追求和做人的原则等方面,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能力方面;在适应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方面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一个人从婴儿——童年——少年——青年——成年,都是谁在影响着他的成长,都是谁在管理和促进他各方面的发展,他的性格、能力和信念及责任心的形成都是在家庭环境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一个成长中的孩子在学校是一名学生,同时他也是家庭中的孩子,一个社区的人。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在影响着他的成长。

  追寻教育的实质,面对不足的现实,我们不得不重申:教育,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必须承担责任,因为,我们大家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二、学校教育至关重要,但家庭和社会的教育更不可忽视

  教育是培养新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学校教育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家庭、社会及他本人的教育功能各有特性,是不可轻视和无可替代的。

  1、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家庭是一个人首先接受教育,而且又可以对其终生施教的地方。“养不教,父之过”。正是说一个孩子的成长和教育,家庭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当然,家庭教育没有学校教育系统、专业,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个性、人格、意志、是非观念和品性等方面的影响是学校教育远不能及的。我们常常发现有好些父子俩和母子俩走路的姿势,说话的风格都很相近。这样的事实就足以证明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何等重要。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长期的教师,是终生的教师!家庭是一个人出生以后的第一个生活环境,孩子在家庭中生活的时间长,其身心成长关健在家庭,对孩子影响最深的人往往也在家庭。因此,家庭教育在家务劳动,青春期的教育,个性意志的形成,生活习惯,道德行为的养成等方面都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2、社会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社会教育是多方面的,社会教育无处不在,随时发生,有政府的,社会团体的,社区的。比如:网吧就是社区的一个“教育场所”。社会发展的动向,社区的

  一次活动,社区人情的生活习性,社区发生的某一事件和人们对此的评价和看法,对孩子来说都是一个生动活泼的教育过程。

  三、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承担教育的责任,三者之间相互协调,紧密联系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三者之间要紧密联系、相互协调、理念合拍、方法相容、经常沟通、形成合力。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设的“生活教育”,实践和倡导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思想对我们的影响极其深远。教育由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担任,他们之间不可分割,紧密联系,相互协调。

  总之,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承担教育责任,这是新世纪中构筑并形成的一个优良局面,也是我们创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教师和学校要认清自己的角色和位置:“我们是教师!我们爱学校!我们更爱自己的职业!”

  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三者缺一不可,好比土壤里的氮、磷、钾三要素,相互作用,相互渗透。

  家庭教育主要以感性教育为主,家长通过言传身教,更多的是用自身行为来影响、感染孩子。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成年人在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你们不在场时,也在教育儿童。你们怎样穿戴,怎样同别人谈话,怎样对待朋友或敌人,怎样微笑,怎样读报,这一切对孩子都有意义。”家庭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

  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它的教育方针,教育理论,教育方法,教育手段都是家庭所不具备的,作为从教人员的老师也是家长所不能替代的。学校教育是以系统的理性教育为主,无论是做人的道理,还是众多学科的学习,都要引导学生既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真正把学生领进科学的殿堂,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人文素质和科技素质。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引申和完善,是连接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枢纽。

  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最大的不同,就是把整个社会作为教育资源。狭义的社会教育是指学校教育之外的教育机构,包括青少年宫、文化馆、体育馆、博物馆、图书馆等开展的一切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广义的社会教育,是指除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外的—切方式,包括看电视、网络、交谈、他人的示范行为等—些无组织无意识的带有教育性质的活动。社会教育对任何人来讲都具有终身性,即活到老学到老。良好的社会风气、道德、习惯会在无形中影响孩子成长。

  我个人认为,家庭教育对个人的人品素质影响最大。因为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父母的言行举止、价值观等,对于孩子都是一本无字的书,在孩子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可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至于哪种教育对社会的贡献最大,这真不好选择,就如同手和脚,哪个贡献最大呢?——缺少了哪个,哪个就会显得重要

  现在学校和家长,学生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老师对于学生那是骂不得,打不得,爱不得,骂了家长说老师对孩子人格侮辱,打了更是体罚学生,爱了有人说老师收受礼品了。老师很被动,家长对老师的要求却越来越高,学习要管,生活要管,思想也要管,这本身就是教育方式的一种误区。

  如果家长认为所谓的教育就是考试考高分,毕业找到好工作的话,我想说,其实家长大可不必去难为孩子,你自己努力点成为李刚,按中国的现状我爸是李刚的孩子才是最有出息的。自己成不了李刚,却要让孩子成为李刚,多可笑可悲的想法!教育应该是教会孩子如何正确是看待和思考生活工作中发生的现象,是对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一种教育。很显然三观教育光凭学校是很难做到全面的,至少我们很少听说哪个孩子的脾气象他老师,总是说像他爸妈的多吧?其实真正在影响孩子的还是我们看不见的“教育”,而过分的强调和加重学校教育,其实是一种家长和社会推脱责任的表现,将自己的教育责任推卸给学校,甚至不惜通过送礼课外补习等方式尽量减少家庭教育的时间,一旦教育失败则将责任推给老师不尽职或者孩子不努力。这是其实一种成人世界下一种以成人价值观为中心的教育论,说白了就是家长强奸了孩子的意志,让老师让了替罪羊。

  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分析下,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就可以知道,其实学校教育的作用本来就弱于其他两项。

  1:受教育的时间,以孩子8岁上小学,24岁大学毕业来说,每天7个小时的在校时间,还要去除周末和寒暑假,远少于孩子在家的时间。

  2:学校教育,是一个老师对几十个孩子的教育,家庭教育是2个甚至更多的家长对一个孩子的教育,社会教育是全社会对一个人的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对孩子的专注度影响力无疑远高于学校教育。

  3:学习教育是一种被动教育,孩子本身带有逆反心理,对一些教育内容带有心理抵抗性;而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包围式教育,孩子无时无刻不是在主动或者被动的接受教育,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内容,教育的效果显然要比学校填鸭式教育显著。

  4:学校教育是家长付出学费让别人教育自己,在学生看来自己是付出的一方,对于教育的态度难免有所轻视和抵触;而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中,孩子通常是索要的一方,一个很简单的道理,让你有求于人时,总是更容易听对方的话,而如果是觉是自己是付出方时,则比较难服从对方。

  分析一下中西方的教育,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在学期初期,特别是中小学的成绩和科学知识远超西方的学生,但是到了大学之后却难有突出的作为和成就呢?很重要的一点,我们的教育是畸形的,过分的注重学科教育,忽略人格教育和思维教育,而其实就是注重学校教育,忽视家庭教育和社会的结果。在没有一个完整的人格道德观念和思维价值体系的支撑下,孩子在结束被动接受式教育后陷入入迷茫,因为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没有给予他们自我辨别自我学习自我纠正的能力,而这些能力是学校教育无法给予的,所以才会出现孩子到了高中,大学,脱离了老师和家长的管理后生活放纵道德迷失的社会现状。

  我们不能把老师当成一个圣人来要求,毕竟那是只是一份工作,教育孩子的全部责任不可能全部由他们来承当,他们也没有这个能力。如果家长刻意如此,那局面将是现在这样的惨状,家长一边送礼一边骂老师,孩子过的不快乐也不见得有出息,老师工作压力大又不真正受人尊敬的“三输”局面。

  真正良好的关系是,学科教育的主要责任让学校来承担,人格教育的主要责任让家庭教育来承担,社会教育负责给予教育内容实践的机会,锻炼自我辨别,自我学习,自我纠正的能力。

  教育真正要给予孩子的不应该是一张文凭或者一门技艺,应该是一个健康的心灵和清醒的头脑。

  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

  社会教育要形成合力

  腰堡中学

  王凤贤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为了适应世界发展变化的形式,党中央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全面实施创新教育,已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搞好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紧密结合,形成科学有效的教育网络,营造健康向上的教育环境是我国目前实施创新教育的基本途径。

  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负担着把年轻一代培养成创新人才的任务。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效果上均有各自的特点。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在三方面教育中,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具有较强的知识性和统一性特点;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和孩子之间存在着亲密的血缘关系,父母和家庭环境无时无刻不对还资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家庭教育带有浓重的感情色彩;社会是青少年的大课堂,学生每年有

  160多天在学校以外生活和活动,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及各种社会现象必将对青少年身心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社会教育体现出多样性、实用性、纪实性、补偿性等特点。三个方面之间不存在任何隶属关系,各有相对的独立地位和独特功能,它们之间的关系可概括为:互相依存、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因此,只有把学校教、家庭社会各方面的教育统一起来,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形成目标一致,功能互补的教育合力,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为了有效地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实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努力。

  一、学校教育要主动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相互促进

  (一)学校要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和帮助

  1、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让家长走出误区。

  让家长的人才观由只重视“专家学者型”转到“多层次型”由“重智轻德型”转到“德才兼备型”;监护观由“保姆型”转到“自由型”,由“专制型”转到“民主型”学校要帮助家长掌握教育艺术,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孩子,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因材施教,顺其天性,循序渐进。

  2、广开学校指导家庭教育的渠道。一是开办家长学校,有计划、按步骤对所有家长进行培训,二是每学期召开两次家长会,主要让班主任对家长进行有针对性的交流指导,三是领导和教师经常进行家访,四是每月举行一次“家长开放日”活动,向家长开放课堂、实验室等,五是开设意见箱,开通热线电话和校园网,广泛与家长交流。

  (二)家庭教育要与学校教育相对应,通力合作

  1、家长应该参加家长学校和学校的活动,依靠学校,建设学习家庭,指导孩子规范、健康上网,充分利用最新信息技术,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家长应该经常与学校尤其是班主任进行交流,询问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了解孩子的思想表现,及时进行鼓励和教育,争取最佳效果。

  二、构建学校管理的社会参与体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社会对学校具有十分强大的影响力,必须大开发社会教育资源,充分利用社会中对学校教育有益的一面,暮秋社会对学校工作的支持,确保教育的效果。

  (一)积极吸纳社会各方面参与学校的教育工作

  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和教材改革,国情教育、环境教育、交通法规教育等正逐步进入课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是大有裨益的。但学校缺乏合适的教学人员,这就需要社会力量的大力支持。学校应该聘请有关专家作为学校兼职教师,开辟学校与社会志愿共享的有效途径,使其制度化、规范化,让学生享受更广阔的教育空间。

  (二)“走出去”、“请进来”,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为了及时帮助学生摆脱某些困惑和迷茫,学校应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对学生进行教育。“走出去”就是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到本地名牌企业、人才交流中心、烈士陵园、历史文化景点进行参观、学习、调查,拜访先进人物,目睹社会发展的真实情况,指导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分析现实生活中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现象,评价社会思潮;“请进来”就是经常邀请有关专家和各界先进人物来学校作专题报告,对学生进行国际国内形势、国防、法制、环保、交通、消防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爱党爱国、敬业奉献、积极进取的精神,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三、统一思想、建立组织、完善制度、建立“三结合”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是我国教育事业已向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探索、实践和努力。

  搞好宣传教育,营造社会舆论,让全社会认识到“三结合”教育的重要意义。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形成全社会关注“三结合”的氛围。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密切配合,相互促进,形成通心、同步、同向、]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大教育模式,中国教育定将呈现“事事有人关心,处处有人留心,时时有人操心”的明媚春天,培养出大量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创新型人才。

篇五:家庭社会学校政府在抚养孩子方面各自的责任

tle>从一个家长的角度谈教育的责任-百度文库

  从一个家长的角度谈教育的责任

  当前人们更多热衷于教育的效率与公平、学校的安全与升学

  率等问题,唯对教育的责任很少有人给予足够的重视。

  笔者想从

  一个家长的角度谈一谈普遍意义上的教育的责任,以及学校、家

  庭、社会在实现这一教育责任过程中应承担的义务。

  一、学校的责任

  1、在学生的成长、成才过程中,学校的教育责任是:教书

  育人,为社会培养人才。在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学校的根本责任

  是教书育人。然而,当学校出现食物中毒、学生在校发生人身安

  全事件之后,学校不管干什么,先考虑安全问题,只要有安全隐

  患则一律取消。于是很多对孩子们来说非常有意义的活动都停

  了,如春游、如组织学生社会实践、如组织学生到生产一线参观

  学习等等。学生只能在校园和班级那几十平米的小圈子里活动。

  教书育人才是学校的根本责任,为社会培养人才才是学校的第一

  要务。作为学校掌舵人——校长,在面对外界的喧嚣,面对舆论

  的责难,在其他人茫然不知所措时,为了教育的理想,为了理想

  的教育,您要有身处危难之时而毅然突出重围气魄和勇气,力排

  众异,大义凛然地坚持正确的教育方向。

  2、教师的责任。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教师作为学校教育工

  作的主要承担者,是最真切、最彻底、最直接的守望者,当他们

  面对一双双明亮、信任的眼神时,一种神圣的责任感便随之而

  来。

  他们必须通过自身的知识、形象、智慧、人格、感召力、使命感

  和道德责任感来实现对学生的教育。

  当教师对学生所具有的权威

  不是以武力形式出现,而是以爱护、情感,以及孩子内在的接受

  时,教师才能对孩子实施教育的有力影响。

  教师要有专业精神和

  责任感,即要具有自主判断力,而不被社会其他各方的违背教育

  精神的观点和潮流所左右。老师,应不断的自我提升,不断的自

  我完善,做一个对教育、对学生、对社会都能很好地负责的人。

  二、家长的责任

  1、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虽说教育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和

  家庭的共同努力和配合,但家庭教育却是最早也是最重要的教育

  方式,家庭教育对子女来说,既是人生奠基性教育,也是一种终

  身性教育。俗语: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可见

  一个家庭父母的素质、家庭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的不同,会影响

  了个人的一生,从而影响一个国家和社会的未来。

  2、改变家庭教育观念。中国的父母受传统思想影响较深,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加上多年来国家在

  大学录取和人才选拔的过程中都采用考试的方式,因此应试教育

  在家长和社会中的认知中根深蒂固。

  最终培养出来的孩子除了比

  较善于考试外,没有实践能力,没有创造力,缺乏生活自理能力。

  家长们,请首先改变你们的家庭教育观念,变有用性教育观念为

  有意义的教育观念。

  3、不要将教书育人以外的责任强加给学校。一场校园意外

  事故发生后,在家长和舆论的压力下,学校不得不将主要精力放

  在安全管理上,最后学校的安全责任喧宾夺主地超过了教育责

  任。为了避免安全事件,不让孩子乱说乱动,也不让孩子走出指

  定范围,孩子很多方面的能力都得不到锻炼,学校的教育教学质

  量得不到保证,最终损害的还是我们的孩子。其次,作为家长,要信任学校,要多理解和体谅学校,对学校不能太苛求,学校的

  责任和功能都是有限的。

  所以我们都一味的指责学校,对学校不

  依不饶,则有悖情理。

  三、社会和政府的教育责任

  1、供给“公平”的教育政策是政府基本的教育责任。从

  20世纪

  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政府行政职能改革的一个基本

  趋势是把公平作为公共行政的基本目标。

  至于教育政策的公平

  性,从一个家长的角度来讲应该包括以下三层意思:一是教育,尤其是政府所办的教育必须惠及全体公民;

  二是全体公民享有平

  等的受教育的权力;三是在高考以及人才选拔等方面机会均等。

  其中第三点尤其重要,没有了第三点,前两点就失去了存在的意

  义。公平关系一个国家、整个社会的稳定。政府在制定各种政策

  时,一定不要小觑了中国的中情——人情无处不在。

  比如说高校

  的自主招生,如果没有有力的监督,那就不要轻易实行,否则这

  个环节就将成为教育腐败的又一个发源地。

  2、重建政府和社会对学校和人才的考核和评价体系。不能

  再以升学率为评价一个学校的唯一标准了。

  尽出产些高分低能的

  产品算是一个好学校吗?也不能简单地用一张试卷来评判一

  个

  学生的优劣。

  一卷定终身的状况一定要改变,否则只能孕育出应

  试教育学校、应试教育家长和只会考试的学生。

  3、政府应该通过立法的方式,将学校从安全等其他责任,特别是安全责任中解脱出来。因为责任太多、太沉,就会是严实

  地捆住学校的手脚。

  虽然国家教育部颁布了相关规定:

  “学校对

  未成年学生不承担监护职责”,但一旦出现安全问题,迫于舆论

  压力和对家长的无耐,最后大多还是由学校承担了责任。

  所以政

  府要为学校的自主教育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和有效的法制

  环境。

  4、政府有义务开办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再教育”。教

  育理念决定教育行为。

  我国大多数家长持有错误的教育理念,导

  致病态的家庭教育,严重影响我国人才培育质量。

  要改变我国的

  家庭教育现状,政府有义务开办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素质,更新

  家庭教育观念,引导和指导家庭教育,促进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

  长、成才。

  结束语:

  作为一个学生家长,一个高校工作者,虽然教育的责任路漫

  漫其修远兮,但我们相信,在新一届党中央的领导下,在新一届

  政府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教育定会向正确的方向不断

  迈进,我们的子女通过教育,定能成为身心健康、心智成熟、能

  很好地适应社会并改造社会的有价值的人。

篇六:家庭社会学校政府在抚养孩子方面各自的责任

tle>学校、家庭、社会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后疫情时代家校社共育的几点思考-百度文库

  学校、家庭、社会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后疫情时代家校社共育的几点思考

  内容摘要:

  史无前例,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爆发,冲击着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面临生存危机,人类社会发展陷入困境。在这一人类危机、世界困局中,教育潜伏着怎样的新机,值得我们教育者工作思考。

  关键词:

  后疫情时代

  与时俱进

  适应变局

  家、校、社共育

  正文:

  人类社会自从有了家庭就有了家庭教育,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出现了学校教育,从孩子接触到了除家庭以外的人,事、物、社会就潜移默化地对其产生了影响,即有了社会教育。因此,就出现的时间看,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远早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伴随着人的一生,它具有启蒙性、一贯性、实践性和无序性。学校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定程度的产物,它具有后续性、阶段性、智能性和系统性。广义的社会教育应该自人类产生就存在着,它同和家庭教育一样具有终身性,并兼有广阔性、复杂性和相长性。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各自的特点决定了它们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随着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改变,以及人自我本能的积极程度的差异,它们的地位和作用也在不断变化着。

  远古时代,家庭教育占主导地位,作坊式的工匠教育担当着培养社会精英的重要任务。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规模化学校的出现,家庭教育逐渐退居辅助地位,学校教育逐渐占主导。

  随着大信息时代的到来,学校教育虽然仍占主导地位,起着任何教育模式都取代不了的作用,但社会教育对其冲击力绝不容忽视。家庭教育则处于懵懂尴尬的境地。

  2020年的春天,史无前例,世无前例的新冠疫情爆发,冲击着整个人类及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面临生存危机,人类社会发展陷入困境。危机中潜伏着新机,困局中定然隐藏着变局。在这一人类危机、世界困局中,教育潜伏着怎样的新机,隐藏着怎样的变局?我从自身的工作实际出发,就家校社共育谈几点思考:

  一、疫情期间学生的学习状态

  自2020年1月27日教育部发布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通知后,省、市、县陆续下发了有关开学工作的通知,开学时间一推再推,直至疫情基本可控后的9月,中小学才正式全面复学。

  在漫长的师生居家期间,学生的学习状况如何?

  为最大限度减小疫情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根据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停课不停学”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自2月10日起,我校全体师生进入“线上教学”状态。

  学生线上学习,根据疫情控制进展可分为“摸索高热”期、“疲倦懈怠”期和“放任自由”期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又分为几种类型,有“自主学习型”、“家长助学型”、“家庭互助型”(同一家庭里有不同学段的孩子,他们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帮助)、“自由散漫型”和“零上线型”。

  摸索高热阶段,2月10日至3月6日。在这一阶段,家长、老师都没有线上教学辅导经验,都在边教学辅导,边摸索探讨。家长与老师之间,老师与老师之间,家长与家长之间都在相互学习。学生则对“线上教学”表现得尤为新奇,学习热情很高,除因家庭条件限制(有的没手机、电脑等线上学习工具,有的因网

  络问题找不到教学资源等),没有参加“线上学习”的少数学生外,多数学生都能坚持上线,按要求完成听课(看课)任务。但这一阶段的学习效果并不好,孩子们大多是凭新鲜感、好奇心参与“线上学习”的,他们脱离了老师的视线,自我管控能力尚达不到真正自觉、认真完成学习任务的境界,来自家长(家庭)的管控又因相处模式和相处环境的原因,缺乏规范性和严密性,加上孩子们各自居家,脱离了班级这一同龄集体,没有了比较和参照,学习的有效动力大打折扣,这些因素使得学生这一阶段的学习看似热火朝天,但实际收效甚微。

  疲倦懈怠阶段,3月7日至4月8日。近一个月的“线上学习”,家长要顶着居家抗疫(或出勤抗疫)和全天候监管孩子生活学习的双重压力;老师既要在线上教学,管别人家的孩子,又要管自家的孩子的线上学习,还要完成其它抗疫工作;孩子们不能外出,既失去了很多放飞自我的机会,又要整天面对平板、手机、电脑这些缺乏“生机”的物件,还要不停地听着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唠叨。家长、老师都疲倦了。孩子们最初的新奇心过后也懈怠了。但由于老师、家长都有了一定的经验,孩子们也由最初的浮躁、高热逐渐趋于平静;使这一阶段的学习效果并不比前一阶段差。

  放任自由期,4月9日至6月17日。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好转,复工复产有序进行,家长们逐渐走出家门,走上各自的工作岗位了,但孩子们仍在居家“线上学习”,这便让“线上学习”变得放任自由了。家长们因为复工无法监管孩子,只能放任孩子自由学习。老师们因为前期的经验积累和不断学习探讨,有了灵活自由的线上教学方法和丰富的线上教学资源库。孩子们因为家长的复工自由了,但同时也失去了“帮手”。又因老师更“厉害”了,他们不再有偷机取巧、混水摸鱼的机会,所以,他们自由了,但更忙了。因此,学习效果便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自律、自控能力强的孩子,学习高效优质。自律、自控能力弱的孩子,他们越忙越放任,加上又缺乏家长监管,所以他们的学习低效劣质。

  在上述的三个阶段中,因为学习类型的不同,不同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一样,自主学习型的孩子,不管在哪一阶段,他们的学习效果都要较其他类型强,特别是后期的放任自由阶段,他们的学习效果与正常到校学习并无多大差异。家长助

  学型的孩子,到第三阶段学习效果滑坡严重。家庭互助型的孩子,在第一阶段的学习效果较其他类型(除零上线型外)稍弱。

  二、家、校、社共育的重要性

  通过疫情期间孩子“线上学习”的情况能明显看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学校、社会都在不同程度发挥着各自的作用,承担着各自的责任,他们互为补充,缺一不可。

  学校教育是主体,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无论是育人功能、育人环境还是爱教育的时间,它都有着不可替代且不容忽视的优势。

  家庭教育是基础,是对学校教育的调整和补充,它影响着孩子的一生。良好的家庭教育能更好地提高学校教育成效,使孩子终身受益。反之,不良的家庭教育会降低学校教育成效,使孩子终身受累。

  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伸,它促进着学校教育的发展。身处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学生可以不断增强分析能力、应急能力,可以在社会大课堂中体验、学习、养成、适应、参与。它也有着其特定的难以替代的功能。

  在疫情防控这种社会环境中,全人类都在接受着社会教育,这种教育因着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政治经济因素而产生着不同的教育效果。在我国,2020年的新冠疫情防控这一特殊教材,教给了我们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如何保持身心健康,怎样愉快且有为地生活。教给了我们和我们的孩子为什么要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因为没有强大的祖国,便没有了危难时刻可供我们栖息的“家”;没有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便没有了为守护我们安康而勇敢逆行的一线“将士”和日夜蹲守的小区“干群”;没有团结一心的人民群众,便没有了可供我们依靠的根基和后盾。这一特殊教材还教给了我们如何爱家、爱家人。

  这些鲜活、真实、近身的社会教育因子,通过各种途径影响着学生,让社会教育变得有形,让学校教育变得有样,让家庭教育变得有效,让受教育者刻骨铭心。

  三、后疫情时代,学校教育的新机与变局

  新冠疫情对全人类、全社会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在这种巨大的危机与困境中,教育左冲右突。学校教育从最初的“线上教学”匆忙应对,到后来的“线上教学”渐入佳境,直到全面复学后的“线上线下”双向结合。在短短的三、四个月时间里,学校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生活、卫生、办公条件进一步改善,办学行为更加规范,师生对到校上学、上班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和向往。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空前高涨,他们实现了由“督查员”到“兼职教师的”蜕变。老师不仅实现了由面对课桌、黑板的课堂“现场指挥”到面对摄像头和网络的空中“摇控指挥”的蜕变,还兼修成长成了“心理咨询师”、“健康营养师”等。这是以前多年的在职培训,网络研修都未能达到的效果。新冠疫情催生了教师的快速成长,加快了教师知识结构的新陈代谢,让学校教育更快地适应社会发展,使学校教育更具生机和活力。

  同时,通过这次疫情,我们必须承认,学校教育若不能与时俱进,不能在变幻莫测的复杂环境中迅速、准确找到自己的位置,把握自己的机遇,在互联网日益发达和智能机器盛行的当今和未来,它的地位也并非“铁饭碗”。教师职业永远存在,但其不稳定性会与日俱增。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这场疫情馈赠的财富,适应后疫情时代,教育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带来的新挑战,把握新机,适应变局,坚守爱和教育大道,让家、校、社三者找到新的支点,保持新的平衡。

篇七:家庭社会学校政府在抚养孩子方面各自的责任

tle>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与政府、家庭、社会角色之定位-百度文库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与政府、家庭、社会角色之定位

  摘

  要:目前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剧增,其教育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以陕西为例,从政府、家庭、社会的角度进行分析,确定各自职能,寻找对策,从而共同关注和切实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更好地推动陕西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发展。

  关键词: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教育;

  角色定位

  一.陕西省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已成为我省构建和谐大省要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留守儿童现象也是我省在转型期间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在国家大力推进义务教育,促进教育的持续均衡发展,义务教育从理论和现实两个方面都得到充分保障的今天,却有近5800万儿童因长期与父母分离,得不到来自父母的亲情关怀和教育。本文从家庭,社会和政府多方面出发,来分析留守儿童的现状。

  (一)家庭教育的现状

  1.留守儿童的监护情况。

  本研究对陕西临潼、蓝田、渭南、户县、周至、长安区等地共发放问卷310份,有效回收276份,有效回收率达89%。通过调查,留守儿童的基本生活情况主要有四种方式,一是父母中的一方监护,占总调查比例的23.7%。二是隔代监护,主要由爷爷奶奶或者祖父祖母监护占总调查比例的49%。三是上代监护,即孩子由亲朋

篇八:家庭社会学校政府在抚养孩子方面各自的责任

tle>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教育-百度文库

  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教育策略研究

  。本文就此问题谈一点看法。

  (一)学校、家庭、社会在教育中要各自发挥作用

  (1)学校教育的作用。学校教育在青少年的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这是毋庸置疑的,也是青少年健康成长所不可少的。青少年在校接受教育期间,正是他们身心发育的最佳阶段,人生观、世界观正处于形成时期,智力发展也处于最好时期,求知欲、接受能力最强,学校教育目的明确、计划具体针对性强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健康成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较之其他方面的影响具有更多的优势。

  (2)家庭教育的作用。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父母是孩子们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素质决定家庭教育的层次。家长自身的知识、品德、情趣、修养、仪态、举止、言谈等会使孩子先入为主,对子女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学习质量产生一定的导向和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而且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具有长期性、持久性,一个孩子从出生到步入社会前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甚至走向社会后仍然离不开家庭的影响,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终身的,是非常重要的。瑞士教育家斐斯塔洛齐讲:“道德教育最主要的场所是家庭”。

  (3)社会教育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各种信息的不断增加,单纯依靠学校一个渠道来传授知识,学生只限于课堂来获取知识,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了。所以各种校外教育机构在吸引青少年参加有益的活动、占领校外教育阵地、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中,无疑对学校教育起到了一个补充和促进的重要作用。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社会条件限制以及错误思想影响,使我国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互相联系不够,配合不好,出现脱节的现象。

  家庭教育不能配合学校教育。大部分家长的教育随意性非常强,缺乏科学性。尤其是我们农村小学,家庭条件都比较一般,家长文化水平一般,老师在他们心目中已不再像过去那么神圣,而他们自己却忙于工作和应酬,无暇研究自己的孩子,不了解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也不观察思考社会对孩子的内心世界的影响,不懂教育规律,因而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他们需要孩子有优良的成绩,而对孩子的思想品德不加重视,孩子迟到帮着说情,孩子作业拖拉帮着找理由,甚至孩子和老师闹矛盾也护着孩子到学校闹事等等。对孩子娇宠溺爱,他们只关心孩子的分数名次,其他一切都好商量。孩子所提的要求哪怕是无理要求也百依百顺,从而使孩子们染上好吃懒做、自私自利、贪图享受、惟我独尊的恶习,一旦私欲得不到满足,就不择手段,损人利己。家庭教育表现的重智轻德的特点不能全面培养子女,削弱了教育的作用。

  社会教育呈现出无力的状态。首先,人们对社会教育不够重视,对它的作用认识不清,认为孩子还小,不会与社会扯上关系,因为社会教育的作用有隐形性、长效性、不能立竿见影。其次,有些社会活动的意义没有体现时代特点,激发不起学生的认识。目前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在个别领域歪风邪气还在不同程度地盛行,以权谋私、官僚主义、拉关系、走后门以及利用工作之便损公肥私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冲淡了正确教育的作用,削弱了学校与家庭教育的力量。社会效应机构数量少,活动内容以及方式还不能适应青少年的需要。有的以营利为目的,更是起到了

  相反的作用。

  (三)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结成教育网络

  根据目前教育中出现教育分力,影响教育效果问题,我们提出要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网,发挥各自的作用,又形成一股合力。在教育过程中不能忽视或放弃任何一个方面,否则,会出现残缺的、不成系统的教育,遗患无穷。为此,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教育要求的一致性。苏联普通学校改革的基本方针中指出“教育效果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家庭、社会、学校和劳动集体的共同努力和对学生要求的一致”

  (2)教育作用的互补性。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家庭、学校、社会都各自发挥着作用,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那么,要使家庭、社会、学校的教育形成合力,结成教育网,除了统一要求外,还要充分发挥好各自的作用,使其各有侧重,形成互补。家庭教育应该侧重于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使他们心情舒畅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健康成长;社会应该通过各种活动和宣传,使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抱负,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的竞争意识,提供各种追求和选择的目标及达到目标的条件,创造成功的机会,使学生感受到人生活的意义和奋斗的乐趣;学校则应该按照教育目标,从德智体美劳多方面培养学生,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基础,还应根据个人的特点,因材施教,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使他们的自我价值得到体现。

  (3)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在家庭、社会、学校三方面的教育中,学

  校教育更自觉,目的性更强一些,并且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进行,因此,我们提出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学校要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与配合,如向家庭宣传教育方针、政策、介绍正确的教育方法,还可以举办家长学校,召开家长会,设立家庭教育辅导站等,以推动家长和学校教师共同研究教育经验和规律,普及科学教育知识、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另外,还可以采取与家长书面联系、对话等形式与家长沟通,互通情况,共同制订教育计划、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家庭教育在学校的指导与配合下取得良好的效果。学校也要同社会教育取得联系和密切配合,发挥学校教育优势,使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相互联系、支持,校内外结合,控制学生所处环境,减少消极影响,充分体现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全社会关心和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形成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同学校教育密切结合的局面,进一步提高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推荐访问:家庭社会学校政府在抚养孩子方面各自的责任 抚养 孩子 家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