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洁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发达城市的老人的文化水平10篇

发布时间:2022-11-13 21:35:02 来源:网友投稿

发达城市的老人的文化水平10篇发达城市的老人的文化水平  老年人公共文化消费形态分析  我国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城市老年群体规模不断扩大,分析他们的消费形态和发展变化趋势,为之提供更多的优质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发达城市的老人的文化水平10篇,供大家参考。

发达城市的老人的文化水平10篇

篇一:发达城市的老人的文化水平

  老年人公共文化消费形态分析

  我国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城市老年群体规模不断扩大,分析他们的消费形态和发展变化趋势,为之提供更多的优质服务,为之提供更加全面、高质量的文化产品,推动文化消费升级,让老年人得到更多的精神满足,安享晚年,建设我国更加美丽的中国新时代。

  城市老年人;公共文化消费;状况;形态;趋势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跑步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这是我国社会进步重要体现,是我国医疗事业发展的重要贡献,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体现。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口比重越来越高,基数越来越大,与之相对应的老年群体规模不断扩大。

  老年人很多都是新中国成立后为新中国建设、改革开放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充分重视他们的身体和养老现状,研究他们的公共文化消费形态和需求,为之提供更加全面、高质量的文化产品,让老年人得到更多的精神满足,享受我国文化发展的优秀成果。

  中国梦也是更是老年人的梦,让老年人能够更好地享受晚年幸福,建设我国更加美丽的中国新时代。

  1老年人的公共文化消费状况分析济南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是山东经济文化中心,济南又是山东第一人口大市,老年人的数量不断增加。

  而山东是我国的文化大省,曲阜是我国的儒教圣地,是中国几千年正统思想文化的发祥地,济南成为山东的文化政治中心有着较长的历史,这是济南文化消费资源丰富的重要原因。

  20世纪是中国社会最为复杂多变的时代,这个100年中国经历了封建帝制的消亡、辛亥革命,经历了几十年的军阀割据混战,也遭受了外敌入侵最为残酷的日本侵华战争。

  山东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与清帝都距离不远,又是我国的沿海省份,更是帝国主义侵略最为集中的地区,历次外敌入侵都会经过山东,被德国、日本反复争夺,各国的传教士都集中在山东活动。

  在对我国造成极大侵略伤害的同时,也给山东带来了更多的异域文化,丰富了济南文化的表现形式。

  同时,济南是我国南北的中间地接,向北北方文化中心——北京,往南是江

  南文化富集地,京杭大运河南北文化连接,在济南形成交接,因此,济南文化极为繁荣。

  每年南来北往的国人在济南驻足或者定居,带来更加稳定而又变化发展的济南文化形态。

  济南很多老年人祖籍是全国各地,这就决定了济南文化的多元性,他们在融入济南文化圈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加多元的文化。

  老年人的公共文化消费形式丰富多样,消费需求呈现不同的层次性,结构较为复杂。

  济南老人主要的文化消费形式还是公共文化,老年人还是习惯传统的文化表现形式,习惯集体性消费,这和老年的经历和心理有关,喜欢剧院戏剧、街头曲艺、茶馆相声等。

  体育休闲文化也是老人的主要文化消费形式,尤其是非常适合老年人健身娱乐的散步、拳剑、门球、骑行等,这与山东的体育文化有着直接的历史联系,山东人习武练拳,当年的义和拳就是最为重要的代表,著名的水浒英雄等。

  街舞或者广场舞现在成为老年妇女的主要体育休闲文化消费形式。

  这一代人受到文化教育的束缚,很多人没有接受较为系统的文化教育,也就没有养成阅读文化消费的习惯。

  少数人喜欢将阅览图书作为休闲娱乐活动,他们主要阅读一些书法、民风民俗、新闻时事等相关的内容,一些退休老人主要转向了曲艺和书画类的特色文化消费[1]。

  2老年人的特色文化消费形态分析济南是山东文化中心,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历史文化名城,传统特色文化形式丰富多样,传统文化艺术社团较多,传统文化艺人众多,很多人有着较为浓厚的兴趣和文化艺术表现特长。

  目前,济南有着各种形式的大小文艺社团,还有各种自发组织的微型表演团体,这些社团为济南老年人提供了较为正式的公共文化娱乐消费平台,不断培养强化更多的文化艺术群体,满足更多老年人的文化消费需求。

  济南老年人亲历了传统文化艺术的发展历程,在很长的历史时期,我国没有形成成熟的文化市场,精神文化产品相对缺少,很多老年人都只能观赏这些传统的文化艺术表现形式,他们在传统文化艺术形式的氛围中成长并走向了老年,传

  统文化艺术表现与他们有着非常特殊的情结。

  与剧院文艺消费相对应的是街头文化艺术形式,这种形式非常简洁,更适合老人,可以在市场,可以进社区,可以在公园,也可以老年人自编自演。

  形式灵活多样,内容贴近老年人生活实际,时间地点非常灵活自由,更有利于老年人消费。

  李涛是1963年出生地地道道的济南人,表演相声、快板、活词剧、牛胯骨说唱。

  曲艺的艺术很多就是乞丐艺术,街头曲艺表演成为济南老人的最爱,各种快板、评书、梆子等,随时能够观看,随地驻足就能欣赏。

  在公园社区,可以观看,可以与几个共同兴趣和特长的老人组建一个小艺术队,不缺乏观众捧场。

  遍及各个社区、广场、公园的老年人广场舞今天更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不仅是山东济南,更是全国各地,都是如此。

  3我国城市老人公共文化消费发展趋势分析31老人公共文化消费不断增长和提升。

  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均寿命不断提升,老年人口自然增长不断加快,济南老龄人口会越来越多,公共文化消费需求将会不断增长。

  济南又是山东最大的省会城市,是很多人争相融入的大都市。

  济南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老龄人口将会不断增多,城市的吸引力将会推动老龄人数量快速增多,进一步增加公共文化消费需求。

  同时,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居民的消费水平不断提升,尤其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较快,城市老龄人口增多的同时,文化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会进一步推动我国城市公共文化消费质量提升,对公共文化发展和管理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

  各种传统曲艺文化艺术社团和机构需要不断提升管理水平,能够为城市老人提供更多高水平的公共文化产品。

  需要针对当前城市设施建设和公共社区建设,做好老年人的公共文化消费实际,为之提供更多的文化消费和展示平台,让更多的老年人能够参与或者消费各种传统文化形式,为一些微型社团提供必要的设备支持,为老年人街舞和广场舞

  表演提供相应的场地安置。

  针对当前城市老人公共文化消费需求实际,做好各种引导和督查,引导新闻、文艺、戏剧、影视、广播、出版等文化艺术面向老年公共文化消费市场需求,提供更多的优质文化产品。

  32城市老人公共文化消费走向创新和多元化。

  据统计,我国在2016年城市和乡村居民人均文化消费达到4523亿元和1650亿元,增速高达12和15,这和我国当前大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大公共文化供给、推动文化消费市场发展密不可分。

  城市老人公共文化消费需求越来越大,文化消费的层次越来越高。

  我国城市的老年人结构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城市人口流动不断加快,加入老人队伍的数量不断增多,这些老人有着不同的工作经历,来自不同的经济文化发展环境,有着不同的文化层次。

  这不仅是济南城市老人的结构特点,也是我国各地城市老人的结构特点。

  有些老人年轻时在外地工作,接触的是外地传统的文化;有的是在最早改革开放的南方,晚年回到了济南或者自己家乡所在的城市,他们接受的多元的开放文化;有很多是城市化发展的结果,很多人从农村走向了城市;也有不少有着出国经历,他们接触了更多的异域文化。

  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不断加快,不仅是城市建设加快,经济总量增加加快,还有思想观念和文化事业发展非常迅速。

  这些都是影响我国城市老人公共文化消费变化的重要原因,且这些因素还在不断变化着,城市老人公共文化消费在走向多元化的同时,也在不断创新发展。

  为老年人提供的公共文化消费服务必须不断丰富和创新,允许多元文化形态并存,引导消费观念的多元风格转换,鼓励更多多元文化服务产品和形式进驻,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自主选择权。

  比如,设定文化创意街区,鼓励开设个性书屋和特色小剧场;比如,扶植李涛的芙蓉馆,引入乡村大舞台、德云社,开放济南大剧院,规范和鼓励广场与公园主题文化演出等,满足城市老人多元化的文化消费需求,推动城市公共文化创新发展[2]。

  33积极推动便捷文化消费渠道建设。

  社会经济发展较为迅速,老人的文化消费也需要更加丰富,老人的文化消费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城市老人公共文化消费需要提供更多的消费途径,让老人更好地消费和享受生活。

  不少老人渴望得到更多的消费,由于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交通和人口拥堵问题给来人带来更多的不便。

  无论是公交还是地铁,虽然已经在不断加大建设和投入,但是,交通依然紧张,很多老人乘坐地铁或者公交去较远的地方消费,不仅困难,还容易发生各种意外,影响他们的消费欲望,也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

  城市公共文化建设需要充分考虑老人的需求,积极推动便捷文化消费渠道建设,建设社区文化场馆,积极推动十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建设,加大电影城小剧场文化茶馆等设施建设,提供更多的离家近、票价低、适合老人文化消费的公共文化场馆。

  随着我国社会综合养老体系建设不断不断加快,各种养老机构在城市不断兴建,政府提供的社区综合养老模式也在不断推广,充分发挥我国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体系的积极作用,在综合服务结构中融入更多的老人文化消费内容,让城市老人不出社区在养老院就能获得全面丰富的便捷文化消费。

  34积极推动城市老人公共文化消费升级。

  我国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社会经济发展一直高速增长,老人的文化消费也在不断升级,虽然传统的文化产品和模式依然受到老人的欢迎,但是,他们对档次和服务的要求不断提升,且很多老人也在消费更多的新颖文化。

  文化是社会经济的反应,文化消费最能体现经济的发展程度,我国不断提升的社会经济发展必然会给老人消费提供更多的支持,也会进一步推动老人文化消费升级。

  城市老人公共文化服务需要紧跟社会经济发展变化,优化老人公共文化消费结构,推动文化服务升级。

  在做好传统公共文化服务的同时,提供更多的新型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发展,举办兴建老人会展,或者老人戏剧影院,发展更多的老人创意文化产业。

  也能让老人与时俱进,跟上社会的发展,更能推动推动我国养老事业发展,构建更加美好的中国[3]。

  总之,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城市是我国老人较为集中的地方,城市公共文化服务需要充分考虑老人的生活实际和需求,分析他们的消费形态和发展变化趋势,为之提供更多的优质服务,满足他们的消费需要,更能够推动他们的消费升级,让老人真正享受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福利。

  参考文献[1]朱晨曦文化消费的可持续性问题研究[]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3[2]刘雅琼老年人文化娱乐活动参与状况的研究[]合肥安徽大学,2012[3]彭桂芳老年人社区公共文化消费影响因素研究——以武汉市为例[]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17,3702106-111作者张妮娜单位山东管理学院

篇二:发达城市的老人的文化水平

  关于老年文化教育发展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摘要:我国老年人口比例不断上升,人口老龄化深入发展,老年文化教育发展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课题。文章针对老年文化教育发展的现状,推断出老年教育发展的趋势,指出老年文化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老年文化教育发展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老年;教育发展;问题;实践;探索

  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不断上升,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深入发展,老年文化教育发展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课题。老年文化教育发展是以老年人为教育发展实践主体,以满足老年人需求、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为最终评价尺度的为老教育发展活动。在教育发展中增强老年人的生存发展能力,保障老年人受教育发展权利,最终推动老年人、家庭、社区和社会和谐发展。老年文化教育发展的目的是提升老年人的生活水平,更应体现全员平等的原则。社会应为所有老年人提供充分的教育发展资源并保证其进入老年教育发展领域。

  一、老年文化教育发展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老年文化教育发展的现状

  我国老年文化教育发展事业产生于老龄化社会到来之前,是国际老年文化教育发展发展史上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老年文化教育发展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现已形成以示范性老年大学为主,各类社区老年学校和老年电视大学为辅的老年文化教育发展格局。

  1.老年大学是中国老年文化教育发展的起点和代表模式

  随着社会和公众对老年事业的重视,老年大学已经由专门面向退休老干部向社会所有老年人开放,目前全国大部分省市都建立了老年大学。老年大学由政府直接进行政策支持、引导和人、财、物的投入,是中国老年文化教育发展的主体。尤其是近十年迅速发展的老年电视大学,这种远程教育发展成为一种新兴的老年文化教育发展模式而逐渐被广大老年人所接受。它以现代化远程教育发展传播手段为教育发展载体,是在发展广播、电视、函授等远程教育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信息网络,集学校、报刊、广播、电视等多种教育资源于一身进行教育的方式,是一所通过电视向广大老年学员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没有围墙的大学”。老年电大有覆盖面率高、收视方便、师资水平优良、成本低廉等优点。远程网络教育打破了传统教学方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学员可以通过印刷、影像、光盘等方式自主学习,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同步学习,这种集传统教学与现代远程教育为一体的教育服务体系为老年人提供了灵活的、开放的、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的学习形式,符合老年人的需求。老年电视教育发展是一种开放式的普及式的教育发展模式,受教育发展的对象可以扩展到全社会的老年人,是“有教无类”的教育发展。远程教育利用现代传媒技术,结合学校教育,为老年教育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正如成人教育家保罗·朗格朗所说:“为了确保人们能得到日益增长的知识以及各类训练,教育工作将不仅仅局限于现在正规的学校教育。的确,教育不能局限在传统教育的范

  围内,而要通过大规模地求助于传播知识和提供训练的各种广泛的现代媒介,才可能实行。”

  2.社区老年文化教育发展

  20世纪90年代后老年人逐渐被纳入社区文化教育发展发展的框架之内。社区教育以行政划分的居民生活区为实施教育的范围,充分利用地区各种教育资源,旨在提高社区居民的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老年人退休后,其主要生活环境除家庭外,就是自己所在的社区。同其他成年群体相比较,老年人在社区活动的时间更长,社区成为老年人退休后的主要人际交往场所。

  社区老年文化教育发展的场所、设施建设以及组织管理等获得了政府公共资金的支持和保障,并且专门设置了负责开展群众教育发展活动的人员,由他们来具体负责社区老年文化教育发展活动的开展。社区老年文化教育已经成为我国老年教育发展的重要形式。老年人既是新型社区建设的力量,又是社区服务群体中工作量最大的对象。社区不仅要多渠道满足老年人衣食住行、医疗保健等基本要求,还要本着“活到老、学到老”的理念,鼓励、支持并组织、推进老年文化教育发展,使老年人参与社会、融入时代,共建社区文明。社区老年文化教育发展活动可使老年人人学近、时间少、成本低地享受到教育发展的乐趣,老年人可以自由地从事喜爱的活动,讨论大家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在沟通中产生共鸣,从而消除老年人的孤独感、寂寞感,还可以让老年人产生一种归属感。通过学习可

  以让老年人更好地了解当今社会的变迁,掌握更多的新知识、新规范、新形势,了解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减少代际冲突,促进老年人与其家庭成员的沟通,也有利于老人调剂好社会关系。因此,开展社区教育可以融合社区的各种资源,提高老年教育的质量。老年教育是社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教育促进老年教育的发展,丰富老年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3.家庭教育主要指家庭成员之间的代际教育

  近年来传统的父及子的代际传承模式受到了挑战,亲代开始失去了天赋教化的地位,逐步演变成子代施教于亲代、影响亲代的“文化反哺”现象成为亲子关系的新模式。因此,现代老年家庭教育主要体现为晚辈对老年的“反哺”教育,包括子女对父母的教育和孙子女对老年人的教育。此外,家庭教育还有家教形式,即请教师到家中对老年人进行辅导。现代社会知识和信息增长速度之快,令青年人都难以完全紧跟其后,更不用说老年人了。家庭的相互教育可以各取其长,不仅年轻人可以学习老年人的生活经验和成熟稳重的处世方式,而且老年人也可以向年轻人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充实自己,开阔眼界,开明思想,从而促进家庭和谐。

  4.其他

  主要有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开展的老年文化教育发展和图书馆、博物馆等各种非营利性公共文化活动场所。目前,在博物馆、电教馆、乡镇成人教育发展中心等社会文化教育发展机构,相应地

  举办了老年专题培训班、信息咨询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成立非正式学习小组、义务宣传队送教上门等特殊的形式。同时突出了大众媒介工具的优势,诸如“夕阳红”等电视节目,使我国的老年文化教育发展真正适应了“白发浪潮”发展趋势的要求。

  (二)老年文化教育发展的发展趋势

  1.老年教育的发展得到了政府、机构、工会、慈善团体和社会福利机构及个人的支持

  老年文化教育发展社会资源的整合,尤其是非政府组织将在老年文化教育发展方面加大支持和投入。目前,我国对老年文化教育发展的主要投入是政府直接进行政策支持、引导和人、财、物的投入,而民间机构虽然参与老年文化教育发展,但是与老年人口的迅速增长相去甚远。政府在政策上给予他们更大的权利,多方位地发展老年文化教育发展,致力于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2.教育发展手段应不断发展

  利用光纤电缆、闭路电视和网络等现代化设备满足不同居住地和不同文化层次老年人对学习的要求。因特网是传媒领域的一次革命,提供了一个更好的传播信息的方式和途径。信息技术对于社会生活的革新意义在老年文化教育发展领域日益明显。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接触网络,所以基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老年文化教育发展将会继续发展。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有益补充和丰富。

  3.课程和教学内容应不断更新

  把现代语言、信息技术、营养保健、艺术欣赏等作为教学内容,使老年人的知识结构与信息的获取不落后于社会的发展。这一方面帮助老年文化教育发展课程设计和教学组织符合老年人的特点和要求;另一方面也将帮助老年人更好地了解自己、调整自己。

  4.符合老年人特点和兴趣的学习形式日趋多样化

  老年文化教育发展不仅包括课堂教学,还有文化参观旅游、社区公益活动、组织多种形式的科技服务学习小组和组织专家演讲等,以满足不同兴趣爱好的老年人的需求。国际第三年龄大学协会(aiuta)主席路易·波吉瓦(louisbourgeois)也指出,老年教育发展有广阔的未来,老年人的教学内容是无限制的,各方面的内容都可以,老年人的教育发展,前途是无限的,要以新的知识、技术来充实我们的生活。

  二、老年文化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中国的老年教育发展只有二十多年历史。二十多年来,虽然老年教育发展取得长足的进展,但与铺天盖地而来的“白发浪潮”,对于日益增长的老年教育发展需求而言,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还比较滞后。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对于老年文化教育发展而言,更应该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一)老年文化教育发展的管理制度化程度低

  在目前看来,首先,政府还没有设立统一的老年文化教育发展的

  领导和组织机构。其次,由于老年文化教育归属部门繁多,有的归老龄委、老干部局或民政部门管理,有的则归教育或文化部门管理,还有的归社区管理,这样的局面虽有利于各显神通,但却造成教育发展资源的浪费和发展的不平衡。但要真正落到实处还须列人市政府监督的范围。老年文化教育发展工作的发展程度,多数取决于各部门领导的关心和重视程度,因此,对政府有关部门老年文化教育发展的职责还需进一步明确,目前对老年文化教育发展思想认识不统一造成老年文化教育发展工作的参差不齐。

  (二)对老年文化教育发展认识不足

  一是老年人自身对老年文化教育发展的认识不足。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以居家养老为主的养老方式,特别是农村老年人由于受传统观念和当前经济条件的制约,往往对老年文化教育发展对他们健康生活、服务社会、实现自我价值所具有的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不够,这势必给老年文化教育发展的社会地位带来影响,导致老年人缺乏社会参与力度。二是社会缺乏对老年文化教育发展的正确认识。认为老年文化教育发展是休闲教育发展,老龄工作重点应放在老有所养、老有所医方面,老年文化教育发展可有可无。他们没有认识到老年文化教育发展对于创建学习型社会,建立终身教育发展体系,综合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具有的重要意义。正是由于社会上对老年文化教育发展认识存在种种偏见,一定程度阻碍了我国老年文化教育发展的更好更快发展。

  (三)老年文化教育发展的模式相对单一

  教育发展应具有时空的整体持续性,即使是老年文化教育发展阶段,教育发展的内容与形式是多样的,教育发展对象的需求也应是多样的,这就决定了教育发展主体应当是多元的。主体单一难以担负老年文化教育发展,产生了供不应求的突出问题。我国老年文化教育发展的实际状态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和经济较发达地区的老年大学,而接受老年文化教育发展的老年人数量少,,多数老年人尤其是农村老年人没有得到应有的受教育发展权利,主要参加老年文化教育发展的是退休公务员、教师、国企工人,而面广量大的老年农民极少参加。因为忽视了广大农民的教育发展,所以城乡老年文化教育发展极不平衡。老年文化教育发展照此发展,形成了“马太效应”,这与教育发展公平相违背。多数老年人一般都希望参加学习,即使是在生活难以自理的情况下,也需要有一个对疾病与临终的正确认知,处理好怎样乐观对待人生的问题。

  (四)老年文化教育发展内容贫乏

  目前,老年大学中所开设的课程以健身休闲类的课程为主,如书法、戏曲、缝纫、烹调健身操、太极拳、绘画、唱歌、舞蹈等课程居多,还包括一些生活知识和时事新闻类课程,课程种类单一。将老年文化教育发展仅局限于生活实用课程,缺乏对其心理状态和健康状态的引导。此外,老年大学无法做到为老年人寻找心理寄托、寻找良好的生活环境而创造条件,也无法使老年人在接受教育发展

  的同时祛除孤独感、寂寞感、失落感,摆脱觉得自己是负担的错误想法。

  在老年人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发展方面,缺少“死亡教育发展”与退休前教育发展,实行老年文化教育发展是为了保护老年人、“准老人”心理健康,帮助他们平稳过渡到老年阶段,适应老年生活。“而我国的老年教育发展体系中对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发展关注程度还不够,因此导致不少离退休人员在初期无法适应这种闲适的退休生活,从而引发一系列生理与心理上的不适,严重者甚至会引起精神方面的疾病”。因此,老年文化教育发展,就应该在提升广大老年人科学素质和人文关怀教育发展方面,开展和谐科技文化教育发展,使老年人在自立、自强、自信、自尊中,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不断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在社会进步和社会保障中,实现新的人生价值。

  三、发展老年文化教育发展的对策

  (一)建立和完善老年文化教育发展的管理体制

  老年文化教育发展应形成在各级党委领导下的政府主管、分级管理、区县为主的管理体制。首先,要明确政府部门职责。数字化时代,对教师的角色观念必须有新的认识和定位。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受制于条件,教学大都以教师为中心,教学结构是线性的,以教师的单向传播为主,多数情况下学生是被动的接收者,学习的自主性

  难以体现。教师的专业背景,知识取向和个人喜好等因素均对教学内容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中心和权威地位,掌握着主要的话语力。应该说,在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尚不发达的时代里,传统的单向传播式(也称广播式)的教学模式,几乎称得上是最佳选择,并在人类的教育史和文明史上起过并还在起着重要作用。但数字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以往的教与学的结构模式形成巨大的挑战,学习知识的渠道和媒介也不再是单一的,不仅有纸媒文化,还有电子媒介尤其是网络上的各种数字化知识和资源,都对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挑战。网络和信息面前人人平等,教师和学生具有同等的信息条件,面对同样的信息资源,这无疑给教师提出新课题。学生在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方面所表现出的优越性,教师不仅不能回避和视而不见,更应给予鼓励和激发,“弟子不必不如师”,教育的本质重在超越,这才是教育的本质性的目的和诉求。

  其次,面对数字化时代教学的新挑战和新课题,教师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同时也必须思考和实施新的教学策略与方法。面对新的教学形势和教学条件,教师一方面要积极激发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和创新创造能力,另一方面更应重新确立教育教学的侧重点。由于教师与学生面对的是同样的数字信息资源,教师必须将教学内容重点定位在学科和课程的前沿性和前瞻性上,在教学中适度加入自己通过研究分析归纳,对学科与课程的重点问题做出自己的整理、评价和前瞻,并将本学科中出现的前沿性问题加以介绍讲解,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形成敏感的问题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对其未来的发展也提供了知识系统的延伸和引导,益于专业素质的培养。

  此外,教学内容重点还应锚定在知识的深度性方面,即教学必须向深度挖掘。在教学中加强内容的深度性不仅是信息时代使然,更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师在课堂上针对某一问题应尽可能的提供有见地的个人见解,这也是学生异常欢迎的和希望听到的。这无疑会使教师的教学与教研形成良性的链接与互动,真正实现以教学带动教研,以教研促进教学深化的良好局面,这无疑是教师这一职业的理想境界。各级政府负责本行政区的老年文化教育发展工作,将老年文化教育发展纳入本地社会和教育发展发展计划。根据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制定老年文化教育发展事业的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制定老年文化教育发展机构的设置标准和管理办法;进行老年文化教育发展的业务指导,组织教育发展督导与评估工作;负责老年文化教育发展基本信息的统计、分析和发布。其次,建立老年文化教育发展统计制度。为全面反映老年文化教育发展发展情况,也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应将老年文化教育发展发展情况纳入教育发展统计序列,每年进行一次老年文化教育发展统计。应把老年文化教育发展发展情况作为有关干部考核和文明单位评比的条件之一。再次,建立老年学校评估体系。每年或定期组织专家

  对各级各类老年学校,特别是市级和区级老年学校进行评估,从而使老年学校在办学条件、办学质量、制度建设等方面都有更快的提高,促进老年文化教育发展更健康地发展。最后,建立定期表彰制度。为促进老年文化教育发展事业的持续发展,应定期举行评选和表彰老年文化教育发展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活动,对在发展老年文化教育发展事业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投资者、办学者、教育发展人员与管理人员。各区(县)、街道(镇、乡)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表彰制度,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老年文化教育发展工作。

  (二)建立和完善老年文化教育发展的运行机制

  首先,建立政府主导和社会各界参与的办学体制,初步形成政府办学与社会力量办学共同发展的格局。其次,加强区县政府统筹。各地区县政府应统筹本地区教育发展、文化、体育等资源,鼓励利用现有的教育发展、文化设施和老年人活动场所,开展老年文化教育发展。老年文化教育发展工作的重点在社区,应充分利用社区、学校、成人学校开展老年教育发展。有条件的区县、社区应创办示范性的老年大学或老年学校。最后,完善街道、乡镇办学网络。街道、乡镇是老年文化教育发展发展的重点,要依托社区建立不同类型的老年文化学校,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开展老年文化教育发展活动。进一步健全居委会、村的老年学校分校的设置。各级各类老年学校应自主开展各种类型的老年文化教育发展活动,提高办学质量提高老年人的入学率,开展适合老年人特点的思想、政治和文化教

  育发展活动,帮助老年人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提高对老年文化教育发展认识

  老年文化教育发展是一个新兴的事业,由于社会上甚至老年人自身缺乏对老年文化教育发展意义的认识,妨碍了老年文化教育发展的快速发展,导致了各地区老年文化教育发展的发展水平不平衡。因此,必须大力宣传老年学校的办学宗旨,办学的成绩和老年人思想的进步,认识到老年文化教育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更是提高老年人整体素质、促进身心健康、实施积极健康老龄化的有效途径。老年人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积极投人文化消费的新观念。通过文化教育发展促进老年群体优化,带动整个老龄事业的发展,带动社会和谐。

  老年文化教育发展是衡量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当前,我国正面临老龄人口的迅速增长、即将步入老龄社会的现实,在这样的新形势下,老年文化教育发展面临着新的发展要求和更繁重的任务。

  参考文献:

  [1]刘加霞,申继亮.国外教学反思内涵研究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3,(10).[2]申继亮,辛涛.关于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培养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01).[3]李小红.教师个人理论刍议[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2002,(06).[4]王继华.教育经济全球化呼唤校长职业化[j]继续教育,2001,(06).

篇三:发达城市的老人的文化水平

  我国老龄化社会的特点、问题和对策

  一、我国老龄化趋势及特点

  (一)老龄化速度快于全国总人口增长速度

  2000年11月底第五次人口普查,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8811万人,占总人口6.96%,60岁以上人口达1.3亿人,占总人口10.2%,以上比例按国际标准衡量,均已进入了老年型社会,老龄化己成为21世纪不可逆转的世界性趋势,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与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65岁以上老年人口为2620万人相比较,47年中增长了2.36倍,年均递增2.6%,快于全国人口递增1.6%的一个百分点,占总人口的比重由4.4%提高到7.0%,提高了2.6个百分点,近十年老龄化速度加快,每年递增3.4%,快于全国人口递增1.1%的2倍多,如按3.4%的速度推算,2002年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9420万人,占总人口7.3%。如按2003中国统计年鉴中的2002年1%人口抽样调查,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占调查人口总数的8.16%,按此比例推算,全国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已达10482万人,比人口普查数增加1671万人,年均递增9.0%。老龄人口的增长量和增长速度是很惊人的,80岁以上高龄人口将以平均百万人的速度增长。

  (二)我国老龄化速度快于世界老龄化速度

  据联合国预测,1990-2020年世界老龄人口平均年增速度为2.5%,同期我国老龄人口的递增速度为3.3%,世界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1995年的6.6%上升至2020年9.3%,同期我国由6.1%上升至11.5%,无论从增长速度和比重都超过了世界老龄化的速度和比重,到2020年我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将达1.67亿人,约占全世界老龄人口6.98亿人的24%,全世界四个人中就有一个是中国老年人。

  发达国家老龄化进程长达几十年至100多年,如法国用了115年,瑞士用了85年,英国用了80年,美国用了60年,而我国只用了18年(1981-1999年)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而且老龄化的速度还在加快。

  (三)我国老龄化速度快于经济发展速度,呈现了“未富先老”的特征

  由于老龄化的加速,老年抚养比由1964年的6.4%上升到2002年的11.6%,城镇离退休人员由1978年的314万人增加至2002年的4223万人,24年增长了12.4倍,与在岗职工的比例由1978年的31人降为2.5人,离退休金由1978年的17.3亿元增至3646亿元,增长了210倍,年均递增25%,按可比价格计算,实际递增18.9%,快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递增9.4%的速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0.5%上升至3.6%,上述数字均反映了城镇离退休金的增速快于经济的增速。

  瑞典、日本、英国、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在进入老龄化时,人均GNP己达1~3万美元,在全球72个人口老龄化国家中,人均GNP达一万美元的占36%,一万至三千美元的占28%,而我国在2002年只有980多美元,就提前进入了老龄化。说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尚处于世界中下水平时,老龄化程度却己进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呈现了“未富先老”的特征。老龄化的加速对经济社会都将产生巨大的压力。

  (四)

  经济发达地区率先进入老龄化

  据2002年人口抽样调查,65岁及以上占全国人口比重,平均为8.2%,比2000年人口普查7.0%高1.2个百分点;按地区分,老龄化程度以上海最高达13.4%,进入8%以上的地区是浙江11.2%,北京10.8%、天津10.7%,江苏9.9%,重庆9.2%,湖北8.8%,湖南、广西、四川均为8.6%,山东8.5%,安徽8.2%,辽宁8.1%,陕西8.0%,共14个省市总人口达6.9亿人,占全国总人口54%。西北地区和云贵藏等17个

  省区均在8%以下,呈现了经济发达地区率先跨入了老龄化社会。按城乡分组,2000年人口普查,城镇老龄化比例为7.3%,高于农村6.3%的一个百分点。

  2002年全国平均老年抚养比为11.6%,以上海为最高,达17.7%,浙江15.4%,天津14.4%,北京13.9%,江苏13.9%,湖北12.9%,重庆12.8%,广西12.5%,在12%以上的还有安徽、四川、湖南;以青海、宁夏为最低,在8%以下。

  (五)老年人生活质量有所提高

  据老龄科研中心2000年底对20省2万多名60岁以上老年人的抽样调查,在1992-2000年的八年中平均收入水平,城市老人增长3.1倍,农村老人增长1.7倍,城市老人每户拥有住房3间多,户均面积约70平方米,90%以上老人有单独住房,农村老人户均住房4间,面积达80多平米,城市老人主要家电已基本普及,农村老人户电视机普及率己达76%,对生活的满意度,城市达70%,农村达60%。

  城镇离退休人员的人均离退休金,由1978年的551元提高到2002年的8849元,增长了15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实际增长2.4倍,年均递增5.2%,离退休金占社会保险福利费的比重由1978年的22%上升至70%左右。社会保障杂志社2001年对1080离退休人员的调查,认为养老金收支平衡的占60.4%,略有结余的占19.4%,两者共占八成。

  (六)社区服务为老年人提供了生活方便

  据民政部统计,2002年城镇社区服务设施达19.9万处,便民服务网点有62.3万处,社区服务中心7898个,每百万城镇人口拥有15.7个,农村社会保障网络覆盖率己达50%。以上的社区服务设施都方便了老年人,据老龄科研中心调查,在城市社区为老年人看病和做家务服务的达40%以上,己建立日间托老的达38%,在农村上门看病服务的占60%以上,城乡社区文化设施和文体设施遍布各地,活跃了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和健身活动,老年人还享有多方面的优待。

  (七)老年人的文化素质有所提高

  2000年和1992年比较,城市老人的文盲率由41%降为28%,农村老人的文盲率由74%降至57%,初中和高中文化程度,城市老人由32%提高到38%,农村老人由5.6%提高到7.0%。城镇离退休人员中大专及以上程度占9.0%,其中60-64岁老人中占12.9%。

  二、老龄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老龄化速度过快、社会养老压力加大

  劳动年龄人口负担老年人口的系数,据2002年抽样调查为11.6%,比1982年8.0%上升了3.6个百分点。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的几代同堂已逐步解体,老少分住、家庭小型化已成为必然趋势。

  城镇离退休人员增长过速,企业负担过重,养老金入不敷出,离退休人员从1978年的314万人增至2002年的4223万人,24年增长12.4倍,平均年递增12.1%,同期离退休金从17.3亿元增至3646.2亿元,增长210倍,每年递增25.8%,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年均递增6.4%,慢于同期GDP年均递增9.4%的速度,离退休金占GDP的比重,由1978年的0.5%提高到3.6%,1978年31个职工有一退休人员,2002年

  2.5个在岗职工中就有一个离退休人员,反映了离退休人员增长过速,给国家和企业增加了沉重的负担。由于养老保险金在文革后没有按规定预留,中断了养老保险金的提取和积累,养老保险的隐含负债的补偿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据有关专家的估算缺口高达5万亿元左右;一些效益差的企业欠交保险费的现象很普遍,累计欠交达1500亿元,致使社保基金不足,个人帐户空帐运行,给养老保险造成很大困难。

  (二)城乡老人收入水平较低,增长慢

  首先是城镇人均离退休金的增幅低于在岗职工工资的增幅,1979-2002年24年平均,人均离退休金按可比价格计算,递增5.2%,慢于同期职工平均工资年均递增6.2%、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递增6.7%的增幅,前者比后两者低1个和1.5个百分点,人均离退休金相当于平均工资的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由改革开放初期1979-1982年的94%降为2002年的71%,退休金低于工资的金额由221元扩大至3573元,近年来政府虽采取措施补发了大量被拖欠的退休金,但至2002年还有约四分之一的离退休人员不能足额领取,2002年新增拖欠9.5亿元,累计拖欠还有75.8亿元,其中以辽、吉、黑、湖南、天津、四川拖欠较多。据社会保障杂志社调查,退休金不能足额发放的占18.4%。越是退休早,收入越低,一般只有300-500元,由于退休人员退休金增长慢、部分退休金被拖欠,使部分老人生活拮据,约有五分之一入不敷出,五分之一略有结余。城市老年户家庭财产的平均水平大大低于青壮年户,据国家统计局2002年对4000户城市居民的调查,60-70岁老年户家庭财产为16.2万元,70岁以上为15.7万元,比35-40岁的28.2万元低43%。

  农村养老金制度受农民收入增长慢的制约进展缓慢,老年人主要靠家庭养老,由于青壮年大都外出打工,加大了老年人的劳动负担,七八十岁还需以劳动谋生,只有部分富裕地区建立了养老金制度,至2001年底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只有12.4%,领取养老金的仅有108万人,养老金5.2亿元,人均481元。此外,农村敬老院覆盖率和五保户覆盖率分别为13.6%和63.8%,有21.9%的老人依靠低保救助。

  (三)空巢老人、高龄老人增长较快,老人服务和养老方式面临挑战

  目前全国约有2340多万65岁以上的空巢老人,据一些大城市调查,目前空巢家庭已占30%,京、沪、津大城市己达30%以上;第五次人口普查,在65岁以上老年人中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有1199万人,占13.6%,丧偶的老人占38%。此外,患慢性病和老年痴呆症的就有一千多万人,以上几类老人共有几千万人,他们极需社会养老和社区服务。

  随着独生子女家庭增多、家庭小型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家庭养老己面临挑战,代际之间的孝道、赡养、照料老人的观念日益淡化,家庭对老人提供最基本生活保障的传统不断削弱,获得子女经济支持的老人比例下降,据老龄科研中心调查,城市老人经济支持率为30%,农村为60%左右。在精神慰藉方面更为缺乏,还有一些虐待老人和侵权、占据房产、财产的现象时有发生,对老人身心健康带来较大冲击,一些孤独老人因无人照料导致早亡等现象应引起社会关注,传统的养老方式和观念应向社会养老转变,而当前社会养老和社区服务都还较为薄弱。据民政部统计,2001年老年收养性覆盖率只有78%,农村五保户由集体供养的占64%,由敬老院供养的占13.6%,还有114万人占五分之一的五保户得不到供养,城镇的孤老残幼有150万人,大部分靠低保救助,只有13%由福利机构收养。据调查,全国约有1400多万老年人要求进入老年福利机构养老,而目前各类福利院的床位只有一百多万张,远远满足不了老年人的需要,但当前也存在养老机构总量满足不了需要和养老院利用率不高的矛盾,利用率远低于发达国家老人进福利院5-7%的社会供养比例。

  (四)医疗保险覆盖率低,农村缺医少药

  老年人是疾病的高发人群,据卫生部调查,老年人发病率比青壮年要高3-4倍,住院率高2倍,老人因病和高龄老人生活不能自理的有一千多万人。

  城镇医疗保险覆盖率较低。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2002年底参加医疗保的离退休人员为2474万人,仅占全部离退休人员的61%,还有39%未参保,己参保的人员中需自付个人医疗费负担过重,约占30-50%,还有部分企业因效益不佳,医药费报销不了,不能报销的约占一半左右,能报1000-3000元的占32%。值得注意的是:用于离退休人员的医疗费总额从2000年的347亿元降至2002年的266亿元,人均医疗费从913元降至645元,下降了29.4%,医疗费在离退休社会保险福利费中所占比重,从1995年的15.5%降为2002年的6.9%。因医疗费过高,有许多老年人有病不敢看,就诊率约下降了二成。

  农村老年人由于医疗资源分配不合理,缺医少药、看不起病的现象更普遍,据卫生部调查,在贫困地区患病未就诊的达72%,应住院而未住院的高达89%,因病致贫和返贫的达50%。

  城乡老年人不能得到完全的医疗保障,主要原因是:

  政府投入的卫生支出增长缓慢、比例下降,在全社会医疗总费用中,政府投入比例从1991年的22.8%降至2001年的15.5%,个人支出比例从38.8%上升到60.5%,在医疗资源十分紧缺的情况下,又有80%集中在城市,农村卫生经费比例从1991年的20%降至2000年的10%。其次是医疗费用增长过快,综合医院每一诊疗人次的医疗费,由1990年的10.9元上涨至2002年的99.6元,上涨了8.1倍,同期平均每一住院者的医疗费由473元上涨至3598元,上涨了6.6倍,医疗费的上涨幅度超过了域乡居民收入的增幅和承受能力。

  由于广大农村缺乏基本的养老和医疗保障,致使全社会的养老、医疗保障的覆盖面均较低,基本保障的覆盖面还达不到国际最低标准。

  三、养老保险地区发展极不平衡,地区差距呈扩大趋势

  为了综合反映各地区的城乡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障的水平,笔者选择了18个主要指标组成养老保险的指标体系,用综合评分法评出了各地区的综合分,从中可反映各地区的差距和问题,以便推动养老保险和老龄事业的发展。(详见附表12、13)

  2001年评价的结果是∶综合得分最高的是北京为74.3分,居2-10位的是江苏、上海、浙江、山东、广东、天津、辽宁、吉林、云南,得分在72.3—54.9分之间;居11~20位的是福建、安徽、河北、江西、青海、广西、湖北、贵州、河南、黑龙江,得分在54.5~48.9分之间;居21~31位的是新疆、西藏、宁夏、重庆、陕西、内蒙古、甘肃、四川、山西、湖南、海南,得分在48.3~37.4分之间;居前的大多为沿海地区,居后的为中西部地区。

  分子系统看,城镇养老保险由离退休人员与在岗职工比例、人均离退休金、离退休金与工资比、城镇孤老获低保比例、人均低保费、百万人口社区服务中心六个指标组成。全国平均为20.5分,得分最高的是西藏为29.3分,山东、浙江、云南、北京、贵州、青海都在24分以上,得分较低的是湖南、新疆、四川、黑龙江、海南;居前的地区主要是人均离退休金较高,西藏、青海达1.7万和1.1万元,达万元的还有北京、浙江,海南最低只有5462元,重庆、四川、辽宁均在6500元左右,离退休人员为在岗职工的比例,最高为上海,每1.2人中就有一个离退休人员,其次为辽宁、天津、重庆在1.8人左右;离退休金与工资比,全国平均为71%,以江西、山东、甘肃、云南、河北为最高,均在90%以上,最低是上海只有33%,广东、北京、天津也只有51%和56%,这些地区在岗职工的工资均较高。

  农村养老保险由养老保险覆盖率、人均养老金、敬老院覆盖率、五保户供养率、老人低保比例、人均低保费、社保网络覆盖率七个指标组成,全国平均为18.5分,最高为上海、浙江、北京、江苏、辽宁、山东在30.9~22.3分之间,西部地区均较低,甘肃、宁夏、西藏在6分以下;敬老院覆盖率是指收养性福利机构收养孤老残比例,全国平均只有13.6%以京、沪、津、辽为最高,在60%以上;五保户供养率平均为64%,京、津、沪、江苏、安徽、重庆均为100%,西藏、甘肃、宁夏最低,只有10%左右;农村孤老获低保比例平均为22%,上海最高,天津、浙江、广东均在80-60%之间,重庆、宁夏、西藏、新疆、云南等地区基本未开展。

  医疗保障由每万人口医生、每村乡村医生、无医疗点村比例、城镇离退休人员人均医疗费、65岁以上死亡率五个指标组成。全国平均为17.1分,最高为江苏、广西、北京、上海、天津均在21分以上,最低是陕西、山西、甘肃,均不足14分。每万人口医生以京、沪、津最多,达30人左右,山西、辽宁、内蒙、吉林、黑龙江、新疆、均在20人以上,最低是安徽、河南,不足12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每村也只有1.8人,除沿海和东北地区在2人左右外,西部地区除云南外大多均不足2人;农村还有10.3%的村无医疗点,无医疗点村的比例以辽宁、上海、云南、广西为最低均在2%左右,最高是西藏、浙江为38%和36%,北京、海南、四川、贵州也在20~16%之间;离退休人员的人均医疗费平均为793元,比上年下降了13%,最高为北京达2086元,其次是浙江为1466元,云南、广东、西藏均在千元以上,最低是海南和黑龙江,均不足400元,内蒙古、辽宁、上海、湖南、吉林也较低,在488-409元之间。

  从上述分析看,总的情况是东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但差距小于经济发展水平,主要是国家在养老和医疗保障方面较多扶持了中西部贫困地区,如经济发展水平居后的云南、贵州,城镇离退休金和医疗费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西藏、青海、甘肃、宁夏城镇养老保障水平均居于前十位,使这些地区的社会保障总水平高于经济发展水平;值得注意的是,上海由于老龄化水平最高,离退休人员发展迅速,负担过重,养老措施滞后,使人均离退休金和人均医疗费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养老保障水平由上年的第3位降至20位,其它如福建、重庆、四川、湖南、海南等地区也出现了综合社会保障水平低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反常现象。分子系统看,城镇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差距较小,农村养老保险差距较大,最高的上海与最低的西藏相差9倍,比1997年的2倍多扩大了1倍多,医疗保障的城乡和东西部差别也有所扩大,实际是城乡的医疗资源分布不均所致。

  四、几点建议

  (一)老年人应分享社会发展成果,同步进入小康社会

  目前已步入老龄阶段的人群,都是在60年代及以前参加工作的,他们在解放战争和新中国建设事业中均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长期以来在收入低、劳动报酬没有全部到位,生活质量差的情况下,过度透支,早退休的退休人员,退休金只有一二百元,加上补助也只有二三百元,一些效益差、濒临破产的企业,不能享受足额的退休金和医疗保障,有相当一部分退休人员生活窘迫;农村老人基本不享受社会保障,主要靠自己劳动和子女赡养,由于农民整体收入水平低下,中西部贫困户还占较大比例,就决定了农村老人生活质量更低于城镇老人,因此,无论从收入水平、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一亿多老年人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全社会都应关注老年人的贫困问题,努力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

  老年人过去的社会劳动,为国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财富,当前社会发展成果和财富积累中包括了老一代的成果在内,老年人应分享社会发展成果,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过去没有提取的养老保险5万

  亿元左右的隐含负债,应从现有的国有固定资产中提取一部分,补偿给退休人员,这是他们应得的份额,不能再拖欠养老金和医疗费,对于目前生活无着、处于贫困状态的老年人应采取积极的扶持、救助,作为重要的社会问题认真对待。据预测,未来十年将是老龄化高峰到来的时期,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将以平均每年百万人以上的速度增长,如何安置好老年人的生活,使他们同步进入小康社会,是值得全社会关注的社会问题。

  (二)

  老有所医,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关键

  老年人是疾病的高发人群,医疗费是退休人员的“活命钱”,近三年来城镇离退休人员的医疗费逐年下降,个人医疗费却呈逐年上升趋势,个人交纳的费用越来越多,使相当部分的退休人员不敢看病。今后首先要解决医疗费的报销问题,政府在解决拖欠医疗费的力度要像解决拖欠养老金那样,应被各级领导所重视,要迅速扭转退休人员医疗费下降的问题;其次要加快医疗保险制度、医疗卫生体制、药品生产流通体制三项改革,“三改”的核心是整顿药品市场秩序,要切实整顿医生的“红包”和药品在流通中的“回扣”,把虚高的医疗费和药价降下来;要打破垄断,鼓励医药卫生领域的竞争机制,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要从全社会改善医疗条件,实现政府提出的“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目标”,应增加公共卫生经费投入比例,从目前占GDP的0.5%提高到1%以上,并纳入社会发展规划中;必须调整和优化卫生资源的配置,加强农村卫生工作,使基本卫生服务均等化,在全社会扩大医疗覆盖面,在城镇加快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在农村应建立由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总的目标是,用比较低廉的价格提供较优质的医疗服务,以满足老年人的基本医疗需求。

  (三)建立以社区为中心的老年福利服务体系

  根据当前家庭小型化、空巢家庭和独居老人的增加趋势,家庭赡养功能弱化的特点,最贴近老年人生活需求、医疗保健的是社区福利服务机构中最迫切的需求,而且需求不断增加,民政部实施的“星光计划”是推进社区福利建设的有效形式,各地应采取有力措施,落实资金、加快实施。据调查老年人中约1100万人生活不能自理,急需社区和福利机构提供服务,而福利机构只有100多万张床位,因此,应建设一批老年福利服务设施,健全社区老年福利服务网络,如社区医疗保健站、托老所、养老院、护理院、照料中心、文化活动中心等,要把老年社区福利服务网络建设纳入社区建设中,并列为重点,以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的各种需求,有条件的大中城市,应建立空巢、孤寡老人的社会照料系统,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门服务,组织志愿者为老人看护和日常服务。发展以社区为中心的老年服务体系,逐步走社会化、产业化的道路,不仅可以解决老年人及其家属的实际困难,而且还可以提供上千万人的就业岗位。

  在农村,仍要坚持以家庭养老主,但近年来,农村家庭养老功能也呈弱化趋势,需加强社会养老功能,应把有条件的敬老院建成综合性、多功能、面向农村老人的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并完善社会救济和五保户的供养制度,倡导村民互助。教育年轻人要孝敬老人,加强法制观念。对农村弧寡老人都能过上有吃有穿有住有医有葬的五保生活,对入贫困老人应通过最低生活保障线获得救助。

  (四)开发老年消费产业,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

  目前全国有一亿多的老年人,是一个很大的消费群体,但长期以来,老年人需要的商品奇缺,精神文化生活单调贫乏,据调查,有90%左右的老人对现在的老年消费品不满意,老年人的消费额占的比例很小,主要原因是消费市场对老年人消费的特点、潜力还未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据估算,城市老年人的人均消

  费额约为6000多元,消费总额就有2700亿元,占城市消费额10%左右。这是低估的不全面数字,如按城镇离退休人员一年的离退休金就达3440亿元(不包括医疗费及其化),按80%消费就是2750亿元,社会上还有不拿退休金的老人和农村老人约有6200多万人,按居民最低消费额2000元计算,就有1240亿元,城乡共计约4000亿元,占居民消费总额只有8.2%,这还是低水平的消费,亟待进一步开发。发达国家老龄产业已成功地走向市场,老年人的公共支出是年轻人的三倍,己成为占第三产业比重很大的产业,相比而言,我国尚处于创建阶段,发展的空间和潜力是很大的,为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面对日益庞大的老年消费群体,有关部门应对发展老龄产业高度重视,把它作为扩大内需的一个重要方面,制订发展老龄产业的优惠政策,鼓励和扶持老龄产业,要根据老年人的特点和需要提供专用商品及精神文化用品、保健用品、老年服务业、咨询业及旅游业等,都是大有发展潜力的老年消费产业。预测在十年之后,现在五十多岁的人进入老龄社会以后,他们的收入水平高,老年市场的巨大购买力将会充分显示出来。

  (五)充分利用老年人才,让老年人才参与发展做贡献

  据调查,我国现有离退休人员中科技人员约有600多万人,占全部科技人才的五分之一,其中70岁以下具有高中级职称、身体健康、有能力继续发挥作用的约有200多万人,随着离退休人员的迅速增长,老年人才的队伍将不断扩大。这是一笔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儿十年知识的积累,有扎实的知识功底,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目前我国中高级人才缺口很大,有关专家指出,到2010年,我国对人才的需求将达到一亿人,在人才竞争激烈、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应充分利用老年人才资源,不仅可为现代化建设作贡献,也可为老年人增加收入,提高生活质量,建议对老年人才举办各种招聘会吸纳外,还应根据行业特点,适当对某些行业延长退休年龄或进行返聘等多种办法吸纳老年专业人才。目前老龄办己组织东部地区的老年人才援助西部大开发的“银龄行动”,这对西部开发和发挥老年人才资源都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书目∶

  2003年中国统计年鉴、民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计年鉴

  卫生部2003年卫生统计提要、1998年第二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分析报告上册

  中国老龄科研中心:2000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一次性抽样调查

  中国社会保障杂志社2001年对离退休人员的问卷调查

  中国社科院2003年社会形势发展和预测等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杂志2003年第6期吴忠民文

  2001年各省市区养老保障指标体系得分排序

  注:本表是根据18个指标用综合评分法综合计算而得。

  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年科研基金研究课题

篇四:发达城市的老人的文化水平

  我国老龄化社会的特点、问题和对策

  一、我国老龄化趋势及特点

  (一)老龄化速度快于全国总人口增长速度

  2000年11月底第五次人口普查,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8811万人,占总人口6.96%,60岁以上人口达1.3亿人,占总人口10.2%,以上比例按国际标准衡量,均已进入了老年型社会,老龄化己成为21世纪不可逆转的世界性趋势,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与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65岁以上老年人口为2620万人相比较,47年中增长了2.36倍,年均递增2.6%,快于全国人口递增1.6%的一个百分点,占总人口的比重由4.4%提高到7.0%,提高了2.6个百分点,近十年老龄化速度加快,每年递增3.4%,快于全国人口递增1.1%的2倍多,如按3.4%的速度推算,2002年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9420万人,占总人口7.3%。如按2003中国统计年鉴中的2002年1%人口抽样调查,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占调查人口总数的8.16%,按此比例推算,全国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已达10482万人,比人口普查数增加1671万人,年均递增9.0%。老龄人口的增长量和增长速度是很惊人的,80岁以上高龄人口将以平均百万人的速度增长。

  (二)我国老龄化速度快于世界老龄化速度

  据联合国预测,1990-2020年世界老龄人口平均年增速度为2.5%,同期我国老龄人口的递增速度为3.3%,世界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1995年的6.6%上升至2020年9.3%,同期我国由6.1%上升至11.5%,无论从增长速度和比重都超过了世界老龄化的速度和比重,到2020年我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将达1.67亿人,约占全世界老龄人口6.98亿人的24%,全世界四个人中就有一个是中国老年人。

  发达国家老龄化进程长达几十年至100多年,如法国用了115年,瑞士用了85年,英国用了80年,美国用了60年,而我国只用了18年(1981-1999年)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而且老龄化的速度还在加快。

  (三)我国老龄化速度快于经济发展速度,呈现了“未富先老”的特征

  由于老龄化的加速,老年抚养比由1964年的6.4%上升到2002年的11.6%,城镇离退休人员由1978年的314万人增加至2002年的4223万人,24年增长了12.4倍,与在岗职工的比例由1978年的31人降为2.5人,离退休金由1978年的17.3亿元增至3646亿元,增长了210倍,年均递增25%,按可比价格计算,实际递增18.9%,快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递增9.4%的速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0.5%上升至3.6%,上述数字均反映了城镇离退休金的增速快于经济的增速。

  瑞典、日本、英国、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在进入老龄化时,人均GNP己达1~3万美元,在全球72个人口老龄化国家中,人均GNP达一万美元的占36%,一万至三千美元的占28%,而我国在2002年只有980多美元,就提前进入了老龄化。说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尚处于世界中下水平时,老龄化程度却己进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呈现了“未富先老”的特征。老龄化的加速对经济社会都将产生巨大的压力。

  (四)

  经济发达地区率先进入老龄化

  据2002年人口抽样调查,65岁及以上占全国人口比重,平均为8.2%,比2000年人口普查7.0%高1.2个百分点;按地区分,老龄化程度以上海最高达13.4%,进入8%以上的地区是浙江11.2%,北京10.8%、天津10.7%,江苏9.9%,重庆9.2%,湖北8.8%,湖南、广西、四川均为8.6%,山东8.5%,安徽8.2%,辽宁8.1%,陕西8.0%,共14个省市总人口达6.9亿人,占全国总人口54%。西北地区和云贵藏等17个

  省区均在8%以下,呈现了经济发达地区率先跨入了老龄化社会。按城乡分组,2000年人口普查,城镇老龄化比例为7.3%,高于农村6.3%的一个百分点。

  2002年全国平均老年抚养比为11.6%,以上海为最高,达17.7%,浙江15.4%,天津14.4%,北京13.9%,江苏13.9%,湖北12.9%,重庆12.8%,广西12.5%,在12%以上的还有安徽、四川、湖南;以青海、宁夏为最低,在8%以下。

  (五)老年人生活质量有所提高

  据老龄科研中心2000年底对20省2万多名60岁以上老年人的抽样调查,在1992-2000年的八年中平均收入水平,城市老人增长3.1倍,农村老人增长1.7倍,城市老人每户拥有住房3间多,户均面积约70平方米,90%以上老人有单独住房,农村老人户均住房4间,面积达80多平米,城市老人主要家电已基本普及,农村老人户电视机普及率己达76%,对生活的满意度,城市达70%,农村达60%。

  城镇离退休人员的人均离退休金,由1978年的551元提高到2002年的8849元,增长了15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实际增长2.4倍,年均递增5.2%,离退休金占社会保险福利费的比重由1978年的22%上升至70%左右。社会保障杂志社2001年对1080离退休人员的调查,认为养老金收支平衡的占60.4%,略有结余的占19.4%,两者共占八成。

  (六)社区服务为老年人提供了生活方便

  据民政部统计,2002年城镇社区服务设施达19.9万处,便民服务网点有62.3万处,社区服务中心7898个,每百万城镇人口拥有15.7个,农村社会保障网络覆盖率己达50%。以上的社区服务设施都方便了老年人,据老龄科研中心调查,在城市社区为老年人看病和做家务服务的达40%以上,己建立日间托老的达38%,在农村上门看病服务的占60%以上,城乡社区文化设施和文体设施遍布各地,活跃了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和健身活动,老年人还享有多方面的优待。

  (七)老年人的文化素质有所提高

  2000年和1992年比较,城市老人的文盲率由41%降为28%,农村老人的文盲率由74%降至57%,初中和高中文化程度,城市老人由32%提高到38%,农村老人由5.6%提高到7.0%。城镇离退休人员中大专及以上程度占9.0%,其中60-64岁老人中占12.9%。

  二、老龄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老龄化速度过快、社会养老压力加大

  劳动年龄人口负担老年人口的系数,据2002年抽样调查为11.6%,比1982年8.0%上升了3.6个百分点。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的几代同堂已逐步解体,老少分住、家庭小型化已成为必然趋势。

  城镇离退休人员增长过速,企业负担过重,养老金入不敷出,离退休人员从1978年的314万人增至2002年的4223万人,24年增长12.4倍,平均年递增12.1%,同期离退休金从17.3亿元增至3646.2亿元,增长210倍,每年递增25.8%,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年均递增6.4%,慢于同期GDP年均递增9.4%的速度,离退休金占GDP的比重,由1978年的0.5%提高到3.6%,1978年31个职工有一退休人员,2002年

  2.5个在岗职工中就有一个离退休人员,反映了离退休人员增长过速,给国家和企业增加了沉重的负担。由于养老保险金在文革后没有按规定预留,中断了养老保险金的提取和积累,养老保险的隐含负债的补偿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据有关专家的估算缺口高达5万亿元左右;一些效益差的企业欠交保险费的现象很普遍,累计欠交达1500亿元,致使社保基金不足,个人帐户空帐运行,给养老保险造成很大困难。

  (二)城乡老人收入水平较低,增长慢

  首先是城镇人均离退休金的增幅低于在岗职工工资的增幅,1979-2002年24年平均,人均离退休金按可比价格计算,递增5.2%,慢于同期职工平均工资年均递增6.2%、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递增6.7%的增幅,前者比后两者低1个和1.5个百分点,人均离退休金相当于平均工资的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由改革开放初期1979-1982年的94%降为2002年的71%,退休金低于工资的金额由221元扩大至3573元,近年来政府虽采取措施补发了大量被拖欠的退休金,但至2002年还有约四分之一的离退休人员不能足额领取,2002年新增拖欠9.5亿元,累计拖欠还有75.8亿元,其中以辽、吉、黑、湖南、天津、四川拖欠较多。据社会保障杂志社调查,退休金不能足额发放的占18.4%。越是退休早,收入越低,一般只有300-500元,由于退休人员退休金增长慢、部分退休金被拖欠,使部分老人生活拮据,约有五分之一入不敷出,五分之一略有结余。城市老年户家庭财产的平均水平大大低于青壮年户,据国家统计局2002年对4000户城市居民的调查,60-70岁老年户家庭财产为16.2万元,70岁以上为15.7万元,比35-40岁的28.2万元低43%。

  农村养老金制度受农民收入增长慢的制约进展缓慢,老年人主要靠家庭养老,由于青壮年大都外出打工,加大了老年人的劳动负担,七八十岁还需以劳动谋生,只有部分富裕地区建立了养老金制度,至2001年底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只有12.4%,领取养老金的仅有108万人,养老金5.2亿元,人均481元。此外,农村敬老院覆盖率和五保户覆盖率分别为13.6%和63.8%,有21.9%的老人依靠低保救助。

  (三)空巢老人、高龄老人增长较快,老人服务和养老方式面临挑战

  目前全国约有2340多万65岁以上的空巢老人,据一些大城市调查,目前空巢家庭已占30%,京、沪、津大城市己达30%以上;第五次人口普查,在65岁以上老年人中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有1199万人,占13.6%,丧偶的老人占38%。此外,患慢性病和老年痴呆症的就有一千多万人,以上几类老人共有几千万人,他们极需社会养老和社区服务。

  随着独生子女家庭增多、家庭小型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家庭养老己面临挑战,代际之间的孝道、赡养、照料老人的观念日益淡化,家庭对老人提供最基本生活保障的传统不断削弱,获得子女经济支持的老人比例下降,据老龄科研中心调查,城市老人经济支持率为30%,农村为60%左右。在精神慰藉方面更为缺乏,还有一些虐待老人和侵权、占据房产、财产的现象时有发生,对老人身心健康带来较大冲击,一些孤独老人因无人照料导致早亡等现象应引起社会关注,传统的养老方式和观念应向社会养老转变,而当前社会养老和社区服务都还较为薄弱。据民政部统计,2001年老年收养性覆盖率只有78%,农村五保户由集体供养的占64%,由敬老院供养的占13.6%,还有114万人占五分之一的五保户得不到供养,城镇的孤老残幼有150万人,大部分靠低保救助,只有13%由福利机构收养。据调查,全国约有1400多万老年人要求进入老年福利机构养老,而目前各类福利院的床位只有一百多万张,远远满足不了老年人的需要,但当前也存在养老机构总量满足不了需要和养老院利用率不高的矛盾,利用率远低于发达国家老人进福利院5-7%的社会供养比例。

  (四)医疗保险覆盖率低,农村缺医少药

  老年人是疾病的高发人群,据卫生部调查,老年人发病率比青壮年要高3-4倍,住院率高2倍,老人因病和高龄老人生活不能自理的有一千多万人。

  城镇医疗保险覆盖率较低。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2002年底参加医疗保的离退休人员为2474万人,仅占全部离退休人员的61%,还有39%未参保,己参保的人员中需自付个人医疗费负担过重,约占30-50%,还有部分企业因效益不佳,医药费报销不了,不能报销的约占一半左右,能报1000-3000元的占32%。值得注意的是:用于离退休人员的医疗费总额从2000年的347亿元降至2002年的266亿元,人均医疗费从913元降至645元,下降了29.4%,医疗费在离退休社会保险福利费中所占比重,从1995年的15.5%降为2002年的6.9%。因医疗费过高,有许多老年人有病不敢看,就诊率约下降了二成。

  农村老年人由于医疗资源分配不合理,缺医少药、看不起病的现象更普遍,据卫生部调查,在贫困地区患病未就诊的达72%,应住院而未住院的高达89%,因病致贫和返贫的达50%。

  城乡老年人不能得到完全的医疗保障,主要原因是:

  政府投入的卫生支出增长缓慢、比例下降,在全社会医疗总费用中,政府投入比例从1991年的22.8%降至2001年的15.5%,个人支出比例从38.8%上升到60.5%,在医疗资源十分紧缺的情况下,又有80%集中在城市,农村卫生经费比例从1991年的20%降至2000年的10%。其次是医疗费用增长过快,综合医院每一诊疗人次的医疗费,由1990年的10.9元上涨至2002年的99.6元,上涨了8.1倍,同期平均每一住院者的医疗费由473元上涨至3598元,上涨了6.6倍,医疗费的上涨幅度超过了域乡居民收入的增幅和承受能力。

  由于广大农村缺乏基本的养老和医疗保障,致使全社会的养老、医疗保障的覆盖面均较低,基本保障的覆盖面还达不到国际最低标准。

  三、养老保险地区发展极不平衡,地区差距呈扩大趋势

  为了综合反映各地区的城乡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障的水平,笔者选择了18个主要指标组成养老保险的指标体系,用综合评分法评出了各地区的综合分,从中可反映各地区的差距和问题,以便推动养老保险和老龄事业的发展。(详见附表12、13)

  2001年评价的结果是∶综合得分最高的是北京为74.3分,居2-10位的是江苏、上海、浙江、山东、广东、天津、辽宁、吉林、云南,得分在72.3—54.9分之间;居11~20位的是福建、安徽、河北、江西、青海、广西、湖北、贵州、河南、黑龙江,得分在54.5~48.9分之间;居21~31位的是新疆、西藏、宁夏、重庆、陕西、内蒙古、甘肃、四川、山西、湖南、海南,得分在48.3~37.4分之间;居前的大多为沿海地区,居后的为中西部地区。

  分子系统看,城镇养老保险由离退休人员与在岗职工比例、人均离退休金、离退休金与工资比、城镇孤老获低保比例、人均低保费、百万人口社区服务中心六个指标组成。全国平均为20.5分,得分最高的是西藏为29.3分,山东、浙江、云南、北京、贵州、青海都在24分以上,得分较低的是湖南、新疆、四川、黑龙江、海南;居前的地区主要是人均离退休金较高,西藏、青海达1.7万和1.1万元,达万元的还有北京、浙江,海南最低只有5462元,重庆、四川、辽宁均在6500元左右,离退休人员为在岗职工的比例,最高为上海,每1.2人中就有一个离退休人员,其次为辽宁、天津、重庆在1.8人左右;离退休金与工资比,全国平均为71%,以江西、山东、甘肃、云南、河北为最高,均在90%以上,最低是上海只有33%,广东、北京、天津也只有51%和56%,这些地区在岗职工的工资均较高。

  农村养老保险由养老保险覆盖率、人均养老金、敬老院覆盖率、五保户供养率、老人低保比例、人均低保费、社保网络覆盖率七个指标组成,全国平均为18.5分,最高为上海、浙江、北京、江苏、辽宁、山东在30.9~22.3分之间,西部地区均较低,甘肃、宁夏、西藏在6分以下;敬老院覆盖率是指收养性福利机构收养孤老残比例,全国平均只有13.6%以京、沪、津、辽为最高,在60%以上;五保户供养率平均为64%,京、津、沪、江苏、安徽、重庆均为100%,西藏、甘肃、宁夏最低,只有10%左右;农村孤老获低保比例平均为22%,上海最高,天津、浙江、广东均在80-60%之间,重庆、宁夏、西藏、新疆、云南等地区基本未开展。

  医疗保障由每万人口医生、每村乡村医生、无医疗点村比例、城镇离退休人员人均医疗费、65岁以上死亡率五个指标组成。全国平均为17.1分,最高为江苏、广西、北京、上海、天津均在21分以上,最低是陕西、山西、甘肃,均不足14分。每万人口医生以京、沪、津最多,达30人左右,山西、辽宁、内蒙、吉林、黑龙江、新疆、均在20人以上,最低是安徽、河南,不足12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每村也只有1.8人,除沿海和东北地区在2人左右外,西部地区除云南外大多均不足2人;农村还有10.3%的村无医疗点,无医疗点村的比例以辽宁、上海、云南、广西为最低均在2%左右,最高是西藏、浙江为38%和36%,北京、海南、四川、贵州也在20~16%之间;离退休人员的人均医疗费平均为793元,比上年下降了13%,最高为北京达2086元,其次是浙江为1466元,云南、广东、西藏均在千元以上,最低是海南和黑龙江,均不足400元,内蒙古、辽宁、上海、湖南、吉林也较低,在488-409元之间。

  从上述分析看,总的情况是东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但差距小于经济发展水平,主要是国家在养老和医疗保障方面较多扶持了中西部贫困地区,如经济发展水平居后的云南、贵州,城镇离退休金和医疗费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西藏、青海、甘肃、宁夏城镇养老保障水平均居于前十位,使这些地区的社会保障总水平高于经济发展水平;值得注意的是,上海由于老龄化水平最高,离退休人员发展迅速,负担过重,养老措施滞后,使人均离退休金和人均医疗费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养老保障水平由上年的第3位降至20位,其它如福建、重庆、四川、湖南、海南等地区也出现了综合社会保障水平低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反常现象。分子系统看,城镇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差距较小,农村养老保险差距较大,最高的上海与最低的西藏相差9倍,比1997年的2倍多扩大了1倍多,医疗保障的城乡和东西部差别也有所扩大,实际是城乡的医疗资源分布不均所致。

  四、几点建议

  (一)老年人应分享社会发展成果,同步进入小康社会

  目前已步入老龄阶段的人群,都是在60年代及以前参加工作的,他们在解放战争和新中国建设事业中均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长期以来在收入低、劳动报酬没有全部到位,生活质量差的情况下,过度透支,早退休的退休人员,退休金只有一二百元,加上补助也只有二三百元,一些效益差、濒临破产的企业,不能享受足额的退休金和医疗保障,有相当一部分退休人员生活窘迫;农村老人基本不享受社会保障,主要靠自己劳动和子女赡养,由于农民整体收入水平低下,中西部贫困户还占较大比例,就决定了农村老人生活质量更低于城镇老人,因此,无论从收入水平、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一亿多老年人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全社会都应关注老年人的贫困问题,努力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

  老年人过去的社会劳动,为国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财富,当前社会发展成果和财富积累中包括了老一代的成果在内,老年人应分享社会发展成果,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过去没有提取的养老保险5万

  亿元左右的隐含负债,应从现有的国有固定资产中提取一部分,补偿给退休人员,这是他们应得的份额,不能再拖欠养老金和医疗费,对于目前生活无着、处于贫困状态的老年人应采取积极的扶持、救助,作为重要的社会问题认真对待。据预测,未来十年将是老龄化高峰到来的时期,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将以平均每年百万人以上的速度增长,如何安置好老年人的生活,使他们同步进入小康社会,是值得全社会关注的社会问题。

  (二)

  老有所医,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关键

  老年人是疾病的高发人群,医疗费是退休人员的“活命钱”,近三年来城镇离退休人员的医疗费逐年下降,个人医疗费却呈逐年上升趋势,个人交纳的费用越来越多,使相当部分的退休人员不敢看病。今后首先要解决医疗费的报销问题,政府在解决拖欠医疗费的力度要像解决拖欠养老金那样,应被各级领导所重视,要迅速扭转退休人员医疗费下降的问题;其次要加快医疗保险制度、医疗卫生体制、药品生产流通体制三项改革,“三改”的核心是整顿药品市场秩序,要切实整顿医生的“红包”和药品在流通中的“回扣”,把虚高的医疗费和药价降下来;要打破垄断,鼓励医药卫生领域的竞争机制,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要从全社会改善医疗条件,实现政府提出的“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目标”,应增加公共卫生经费投入比例,从目前占GDP的0.5%提高到1%以上,并纳入社会发展规划中;必须调整和优化卫生资源的配置,加强农村卫生工作,使基本卫生服务均等化,在全社会扩大医疗覆盖面,在城镇加快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在农村应建立由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总的目标是,用比较低廉的价格提供较优质的医疗服务,以满足老年人的基本医疗需求。

  (三)建立以社区为中心的老年福利服务体系

  根据当前家庭小型化、空巢家庭和独居老人的增加趋势,家庭赡养功能弱化的特点,最贴近老年人生活需求、医疗保健的是社区福利服务机构中最迫切的需求,而且需求不断增加,民政部实施的“星光计划”是推进社区福利建设的有效形式,各地应采取有力措施,落实资金、加快实施。据调查老年人中约1100万人生活不能自理,急需社区和福利机构提供服务,而福利机构只有100多万张床位,因此,应建设一批老年福利服务设施,健全社区老年福利服务网络,如社区医疗保健站、托老所、养老院、护理院、照料中心、文化活动中心等,要把老年社区福利服务网络建设纳入社区建设中,并列为重点,以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的各种需求,有条件的大中城市,应建立空巢、孤寡老人的社会照料系统,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门服务,组织志愿者为老人看护和日常服务。发展以社区为中心的老年服务体系,逐步走社会化、产业化的道路,不仅可以解决老年人及其家属的实际困难,而且还可以提供上千万人的就业岗位。

  在农村,仍要坚持以家庭养老主,但近年来,农村家庭养老功能也呈弱化趋势,需加强社会养老功能,应把有条件的敬老院建成综合性、多功能、面向农村老人的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并完善社会救济和五保户的供养制度,倡导村民互助。教育年轻人要孝敬老人,加强法制观念。对农村弧寡老人都能过上有吃有穿有住有医有葬的五保生活,对入贫困老人应通过最低生活保障线获得救助。

  (四)开发老年消费产业,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

  目前全国有一亿多的老年人,是一个很大的消费群体,但长期以来,老年人需要的商品奇缺,精神文化生活单调贫乏,据调查,有90%左右的老人对现在的老年消费品不满意,老年人的消费额占的比例很小,主要原因是消费市场对老年人消费的特点、潜力还未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据估算,城市老年人的人均消

  费额约为6000多元,消费总额就有2700亿元,占城市消费额10%左右。这是低估的不全面数字,如按城镇离退休人员一年的离退休金就达3440亿元(不包括医疗费及其化),按80%消费就是2750亿元,社会上还有不拿退休金的老人和农村老人约有6200多万人,按居民最低消费额2000元计算,就有1240亿元,城乡共计约4000亿元,占居民消费总额只有8.2%,这还是低水平的消费,亟待进一步开发。发达国家老龄产业已成功地走向市场,老年人的公共支出是年轻人的三倍,己成为占第三产业比重很大的产业,相比而言,我国尚处于创建阶段,发展的空间和潜力是很大的,为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面对日益庞大的老年消费群体,有关部门应对发展老龄产业高度重视,把它作为扩大内需的一个重要方面,制订发展老龄产业的优惠政策,鼓励和扶持老龄产业,要根据老年人的特点和需要提供专用商品及精神文化用品、保健用品、老年服务业、咨询业及旅游业等,都是大有发展潜力的老年消费产业。预测在十年之后,现在五十多岁的人进入老龄社会以后,他们的收入水平高,老年市场的巨大购买力将会充分显示出来。

  (五)充分利用老年人才,让老年人才参与发展做贡献

  据调查,我国现有离退休人员中科技人员约有600多万人,占全部科技人才的五分之一,其中70岁以下具有高中级职称、身体健康、有能力继续发挥作用的约有200多万人,随着离退休人员的迅速增长,老年人才的队伍将不断扩大。这是一笔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儿十年知识的积累,有扎实的知识功底,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目前我国中高级人才缺口很大,有关专家指出,到2010年,我国对人才的需求将达到一亿人,在人才竞争激烈、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应充分利用老年人才资源,不仅可为现代化建设作贡献,也可为老年人增加收入,提高生活质量,建议对老年人才举办各种招聘会吸纳外,还应根据行业特点,适当对某些行业延长退休年龄或进行返聘等多种办法吸纳老年专业人才。目前老龄办己组织东部地区的老年人才援助西部大开发的“银龄行动”,这对西部开发和发挥老年人才资源都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书目∶

  2003年中国统计年鉴、民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计年鉴

  卫生部2003年卫生统计提要、1998年第二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分析报告上册

  中国老龄科研中心:2000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一次性抽样调查

  中国社会保障杂志社2001年对离退休人员的问卷调查

  中国社科院2003年社会形势发展和预测等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杂志2003年第6期吴忠民文

  2001年各省市区养老保障指标体系得分排序

  注:本表是根据18个指标用综合评分法综合计算而得。

  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年科研基金研究课题

篇五:发达城市的老人的文化水平

  城市“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与问题分析

  一、背景

  当我们在关注农民工问题,关注“80后”成长历程,关注社会发展、城市变迁时,我们的目光是否错过了他们?他们是外出打工子女的父母,是在城市中打拼的“70后”“80后”的双亲,是失去老伴独留空房的老人。他们是数目不断增长的庞大群体,他们在城区各处静静地生活,数着日子盼儿女回家,守着电话等儿女的问候。

  因为孤单,面临着很多问题:生活无人照料、病痛不能及时妥善治疗、抑郁烦闷的情绪无法排遣。他们被称作城市里的空巢老人,“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已成为空巢老人生活的真实写照。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空巢老人越来越多,他们的生存现状已成为无法回避的社会问题。

  城市中空巢老人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是怎么样?有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怎样解决这些问题。这是本文研究主要内容。本文主要利用文件综述法,采访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进行论文编写。由于家中有亲戚在社区居委会工作,以下采访资料均来自于此。

  二、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花苑社区位于桂城南边,东至宝翠南路,南至桂城中心村交界处,西至天佑六路,面积约1.5平方公里。社区有旧的小区花苑广场、桂兴住宅区。新的有鹿璟村、御景城市花园,还有一个商住结合的桂南名都小区。居民住宅楼178幢,住户约有6000多户,总人口约13000多人,其中60岁的老人有1350多人,老龄人口占社区总数11%9月24日起,围绕着老年人在生活物质、情感、身体和医疗状况等问题,分别对南海桂城花苑社区居委会的10户老年人进行采访上门调查。以下就列举其中的几个案例:

  1.具体采访对象:

  案例1鹿璟村小区的关德全

  关伯今年65岁,有一儿一女,是一个国企退休的老职工,现在和老伴刘姨一起居住在鹿璟村的一厅两室的商品房里,儿女则分别在怡翠花园和保利星座那里买了房子。通过交谈了解到关伯对自己的生活现状还是很满意的,每个月和老伴都有退休金,而且儿女逢年过节也给了不少的钱。平时关伯的主要活动是每天早上和以前的旧同事去喝喝早茶,跟着和老伴一起到市场买菜,下午就到小区的公园里下棋、聊天,然后就到花苑幼儿园去接小孙子。晚上吃完饭后,就跟老伴刘姨去散步。关伯还说,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是很喜受下厨煮饭的,所以儿子和儿媳每天晚上还是回来吃饭的,至于女儿就是每个周末有时间的话就一起聚聚吃饭。最后,关伯说,现在最大的问题还是医疗问题,虽说现在有医疗保险,但医院的普遍报销比例还是比较低的,并没有做到五成报销,而且门诊还要定点,我觉得每一个医院都有自己比较好的优势,如果跟禅城一样,取消定点门诊,对于我们老人来说,那绝对是一件好事。

  案例2花苑广场新区的许秀莲

  许奶奶是一个年过七旬的老太太,独自居住在一套商品房,她丈夫原在台湾,现已去世,她的子女都在外工作。大约是调养得当的关系,老人身体还是很健康的。老人的生活比较殷实,不愁吃穿;家里十分整洁,因为她很爱干净。当我们问起她是否满意现状时,她很无奈地笑笑,说:“我哪里图什么富贵?只要和孩子们平安快乐在一起啊,人老了,只求能享享儿孙福。”老人表示她非常想念在外头的儿孙们,她向我展示了她孙子的照片,脸上满是笑容,可转眼又有一种愁绪笼罩眼睛,她说他们已经好久没来了。

  这位老人享受着充实的物质生活,却感到心灵的空虚。只因为亲情的距离太远了。对老人,尤其是孤寡老人而言,看看自己的儿孙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事,这就不得不让我们反省,作为小辈,我们连这点愿望也不能让他们满足吗?空巢老人最怕的就是寂寞,老人希望用一切换来珍贵的亲情。老人们通常喜欢小孩子,他们愿意把小孩子当作自己的亲人,也许只有年幼单纯的孩子肯倾听他们的诉说,这也正反映出我们人心的悲哀。

  2.存在的问题

  (1)老年人普遍存在孤独感。

  步人养老阶段,老年人交流的对象多是一些老相识,孤单时更多是与他们交流、向他们倾诉,子女多忙于工作。反映了老年人生活的寂寞,与年轻人缺乏交流。

  (2)老年人生活单调。

  走访中发现,由于西部老年人文化素质不高,经济水平低下,以致缺少丰富的娱乐活动。只有少数人选择打牌下棋、听戏、看电视等娱乐项目,同时大部分养老院等福利机构的娱乐设施也不完备。大多数老人表示,只要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就会参加体育锻炼。随着老年人社会责任及家庭责任的相对弱化,使得他们有更多的空闲时间和多余精力,而相比较于他们单调的娱乐活动,这就使得他们更缺乏集体归属感。

  (3)缺乏照顾、经济问题重和看病难造成老年人的心理负担。

  对于身体健康的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由于身体机能不断减弱,离不开家人的关心、照顾。更何况患有疾病的老人就更加需要有人在身边照顾。这不仅给老人带来极大的精神痛苦、心理负担,还带来了极其沉重的经济负担。

  (4)老年疾患令人担忧。

  老年阶段是疾病的高发期,有些疾病会影响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如脑动脉硬化,使脑组织供血不足,使脑功能减退,促使记忆力减退加重,晚期甚至会发生老年性痴呆等。还有些疾病,如脑梗塞等慢性疾病,常可使老年人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以致产生悲观、孤独等心理状态;患有老年抑郁症的老年人,生命都受到极大的威胁。

  三、解决城市空巢老人养老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

  空巢老人的日渐增多以及由此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已经引起了苏州市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尤其老城区已经采取了不少措施主动应对这一状况,但依然有很多问题尚未解决。针对城市空巢老人养老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特提出如

  下对策建议,供政府及相关部门决策时参考,希望能够对改善城市空巢老人的生

  活质量有所帮助。

  1.不断完善城市的养老保障制度

  在基本养老保险这一块,要切实保证老年人口的养老金增长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保持一致,使老年人口能够共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尤其要适当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水平。在配偶遗属补贴、社会老人补贴等方面,也要

  适时不断提高这方面的待遇水平,以使那些主要依靠这些收入来源生活的老人能够维持起码的基本生活。

  2.重视老年人的医疗保障及医疗服务

  老年人口的身体状况决定了他们对医疗社会保障水平的需求要高于一般人(如年轻人),而与此同时,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又使得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日益增大,这就导致了老年人口的医疗需求日益增大。如以药物的消费来看,老年人口消费了市场总药物的25%。就中国目前的情况而言,在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尚未定型的背景下,设立专门的老年医疗保险制度显然并不可行,但提高老年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水平应该还是可以做到的。此外,目前中国应继续大力推进城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部分医疗卫生资源向社区的转移,从而增加社区老年医疗卫生服务的供给能力;而社区对老年人口提供的医疗服务应是全方位的,它不仅应包括疾病的治疗,还应包括其他方面的服务,如医疗咨询、对疾病防治的大力宣传、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普及老年照料和护理知识等。

  3.加快社区照料服务的发展

  政府应加大在这方面的投入力度。目前能够享受到社区提供照料服务,政府买单的老年家庭数量极少。因此,政府应考虑到部分老年家庭的特殊状况,放宽实施免费服务的条件限制,以使更多的老年家庭获益,比如可以考虑将夫妻一方有重病,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空巢家庭纳入其中。政府也可以考虑适当增加免费服务的数量,以使社区免费照料服务确实有助于提升老年家庭的生活品质。

  4.关注“空巢”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首先,要大力倡导“敬老、养老、助老”的传统美德。教育空巢老人的子女在精神慰藉方面履行赡养义务,常回家看看,多关心老人。动员和组织广大青年和社会公众(尤其是空巢老人的邻居)加入到为空巢老人服务的志愿者行列中来,充分发挥志愿者在空巢老人精神慰藉方面的作用。

  其次,要加强社区文化体育设施及场所的建设。要想方设法增加社区的文体设施及场所的建设(尤其老城区更要这样),要动用政府和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力量。社区现有设施和场所也要充分利用,不能成为摆设。辖区内各单位的老年服务设施也应面向社会,提高利用率,尽可能地向所有老年人开放。

  再次,社区要经常组织开展老年人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活动形式要尽可能丰富,只有这样才能满足较多老人的需求,将更多的老人吸引到社区中来,社区也才能够取代单位成为空巢老人新的精神支柱。

  最后,社区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要充分发挥主动性,了解社区空巢老人的基本情况,多多关心和探望他们,尤其要经常探望那些因种种原因不常出门活动的空巢老人,了解他们的需求并尽可能予以帮助。要特别关心独居空巢老人。

篇六:发达城市的老人的文化水平

  城市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

  侯志阳

  【摘

  要】文章利用2009年福州、厦门和泉州三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的抽样调查数据,描述分析了城市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的满意度,并借助多元回归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居家养老服务在试点过程中还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影响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满意度的因素包括:老年人的文化程度、生活自理能力、居住情况、婚姻状况、退休前的职业和收入状况以及阶层认同状况.

  【期刊名称】《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0(026)003

  【总页数】7页(P31-37)

  【关键词】城市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满意度

  【作

  者】侯志阳

  【作者单位】华侨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福建,泉州,362021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C913

  人口老龄化是一个世界性问题。面对滚滚而来的银发浪潮,欧美很多发达国家都已经做了较好的准备;但中国还缺乏相对完善的应对体系。学界将这种差别概括为“未老先富”与“未富先老”。为迎接“未富先老”的挑战,很多“先知先觉”的中国学者从上个世纪90年代就提出要发展居家养老服务。近年来,中国政府也高度重视老龄化问题。2008年全国老龄办联合9部委出台《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

  服务工作的意见》(简称国务院10部委文件),力争“十一五”期间,全国城市社区基本建立起多种形式、广泛覆盖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于是,居家养老服务在全国各地遍布开花。各省、市纷纷出台关于开展居家养老服务试点的文件。一场造福老人的“银龄行动”迅速展开。但从理论界的研究成果和实际工作重点看,大家关注更多的是居家养老服务的供给主体、供给方式、供给内容,很少人将目光投向需求方(老年人)的满意情况。我们认为,老年人是居家养老服务政策的接受者,他们对居家养老服务的评价是改进这项政策绩效的重要依据。因此,学术界很有必要就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展开深入的研究。

  本研究的数据主要来自2009年福建省福州、厦门和泉州三个城市居家养老服务试点状况的抽样调查。本次调查只在试点社区中进行,采用二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样本。具体操作如下:首先,在各个城市的试点社区中按随机的原则抽取2个社区;其次,在每个社区中以门牌号为抽样框随机选取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作为受访对象。本次调查共发放1080份问卷,回收862份,回收率79.81%,有效问卷706份,有效率81.9%。

  在这706个成功访问的对象中,男性占52.8%,女性占42.8%。从年龄结构看,60-79岁的低中龄老年人占85.8%,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较少。

  从老年人的生活能力看,83.4%的老年人能够完全自理,半自理的占13.9%,不能自理的只有2.3%。从现有的子女数量看,82.5%的老年人拥有2个或2个以上的孩子。这与当时中国还未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有关,同时也暗示着这一代老年人的家庭养老基础较好。从老年人的婚姻状况看,67%的老年人配偶健在,且生活完全自理,7.2%的老年人配偶尚在,但只能半自理,2.1%的老年人配偶尚在,但不能自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23.2%的老年人配偶不在,这部份老年人可能是居家养老服务要格外关注的对象。从老年人退休前所从事的职业类别看,将近一半的老年人所从事的

  工作是较“体面”的,24.5%的人在政府机关或企事业单位工作,从事医生、教师、律师等专业技术工作的有24.6%,个体户的有9.9%,商业从业人员的有8.1%,生产运输及有关人员的有6.1%,服务业从业人员有7.2%。“下岗或无业”占14.9%,这部份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可能是居家养老政策推行过程中要注意的。从老年人上一年度的经济状况看,包括退休金、兼职收入、子女亲属支持等,年收入在5000元及以下的占32.2%,5001-10000元的占15.7%,10001-15000元的占19.1%,15001-20000的占7.9%,而20001元以上的占21.5%。

  居家养老服务是指政府和社会力量依托社区,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医疗护理、精神慰藉、信息咨询、文体娱乐、老年教育等方面服务的一种服务形式。由此,我们通过24个项目测量城市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的满意现状(参见表1)。表中问题的答案全部用李克特量表三级量表的形式,分为“满意”、“说不清”、“不满意”3个等级,分别赋值1至3分,即分值越低,满意度越高。

  调查显示,城市老年人比较满意的居家养老服务项目(满意度达到50%以上)有:子女或亲属生活照料的次数、时间、方便程度;与子女亲属、老年朋友、邻居的交流;参与文体娱乐的方便程度等。

  值得注意的是,一定比例的老年人对许多居家养老服务项目表示“不满意”。其一体现在志愿者服务方面,分别有21.2%、15.3%、13.9%的老年人对志愿者服务的次数、态度和质量表示不满意。其二体现在信息咨询方面,分别有15.8%、17.3%、18.1%的老年人对信息咨询的费用、方便度和效果表示不满意。其三在家政服务质量和价格上,也分别有10.3%和14.1%的老年人表示不满意。其四,高达15.7%、12.4%和18.4%的老年人分别对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的医疗水平、方便程度和治疗费用表示不满意。其五,在老年教育方面,分别有13.0%、12.2%和14.7%的老年人对老年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次数表示不满意。

  可见,居家养老服务在试点过程中还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这也启发我们今后要针对地改进某些服务项目,真正满足老年人的需要。

  为了更好地探讨影响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满意度的因素,我们运用主成份法对以上24个测量项目进行因子分析。经过最大方差法旋转,共抽取8个因子,根据因子负载,分别将这些因子命名为:子女亲属照顾、老年教育、社区文体娱乐、志愿者服务、家政服务、信息咨询、社区医疗服务、邻里交流。8个新因子特征值分别为,2.707,2.671,2.523,2.488,2.483,2.455,1.705和1.603,总解释量为77.650%,除了“邻里交流因子”以外,信度均大于0.6(见表2)。

  在本项研究中,多元回归模型的因变量是通过因子分析后得到的八个因子。自变量包括我们对老年人进行社会分层的5个变量:性别、受教育程度、年收入、退休前的职业和生活自理能力。另外,还包括老年人的居住情况、婚姻情况以及他们的阶层认同。[1]各自变量的具体赋值如下:性别、受教育程度、生活自理能力、居住情况、婚姻情况等五个变量采取虚拟变量形式,其参照变量分别为“男性”、“小学及小学以下”、“不能自理”、“住养老院”和“配偶健在”。

  收入变量是一个定距变量。按收入由低到高分别赋值1-5,即“5000元及以下”=1,“5001-10000元”=2,“10001-15000元

  ”=3,“15001-20000元

  ”=4,“20001元及以上”=5。

  我们将老年人退休前的职业,按职业声望[2]由高到低分为政府机关办事及相关人员或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如教师、医生等)、个体户、商业从业人员、生产运输及有关人员、服务业从业人员、下岗或无业等7类。显然,它是个定序变量,但为了分析方便,我们也将其近似地处理为定距变量,分别赋值1至7分。

  另一个重要的预测变量老年人的“阶层认同”,这是一个定序变量,但为分析方便,我们可将其近似地作为一个定距变量来处理。测量老年人阶层认同的答案分为“上层”、“中上层”、“中层”、“中下层”和“下层”5个等级,分别赋值1至5分,即得分越高,地位越低。

  下面我们来分析多元回归的结果。

  (1)从模型的拟合效果看,8个模型均有一定比例的被研究变量的方差得到解释。其中5个模型的样本决定系数在0.01水平上具有统计显著性,2个模型在0.1水平上具有统计显著性,1个模型不具统计显著性。这说明,所构建的模型对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评价具有一定的解释能力。

  (2)受教育程度对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满意度的影响性质与程度。老年人的文化程度在模型2、3、6、7中都有显著的影响。在模型2中,随着老年人受教育水平的提升,他们对老年教育服务的满意度也逐步提高。这可能是因为老年教育服务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更适合文化水平较高的老年人。当然,这也告诉我们要注意文化水平较低的老年人老年教育问题。在模型3中,“初中”、“高中或中专”学历的老年人比“小学及小学以下”学历的老年人对社区文体娱乐服务满意度要高,但奇怪的是,“大专”学历的老年人却比“小学及小学以下”学历的老年人对社区文体娱乐服务满意度要低。这可能是因为不同教育程度的老年人对文化娱乐服务的期望值不同引起的。在模型6中,“高中或中专”和“本科”学历的老年人对信息咨询服务的满意度显然要比“小学及小学以下”的老年人高。这可能是因为,如今的信息咨询服务更多是针对受教育水平较高的老年人开设,而受教育水平较低的老年人想咨询的又无法及时获得。“初中”、“大专”两个层次对老年人的满意度影响却没有统计的显著性。在模型7中,老年人对社区医疗服务满意度是随着他们受教育水平的上升而下降。个中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文化程度越高的老年人对社区医疗服务的需求更高,但正在运行的社区医疗服务又无法满足他们的需要。可见,居家养老服务要加强社区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

  (3)生活自理能力对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满意度的影响性质与程度。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在模型1、7、8中都有显著的影响。在模型1中,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对子女亲属照顾的满意度比完全自理和半自理的老年人要低。这可能是因为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对生活照顾的需求更高,但子女亲属的照料无法满足他们的需要。在模型7中,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对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满意度比完全自理和半自理的老年人要低。这可能是因为我们针对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开展得还不够。在模型8中,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对邻里交流的满意度显然比完全自理和半自理的老年人要低。这里可能的原因是他们身体不便,大部分时间呆在家里,寂寞、孤单、空虚,渴望邻里间的交流。可见,居家养老服务运行过程中,要格外注重生活不能自理老年人的生活照顾、医疗卫生服务和邻里交流服务。

  (4)居住情况对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满意度的影响性质与程度。老年人的居住类型在模型1、8中有显著的影响,在模型6中有微弱影响。

  在模型1中,与子女一起居住的老年人显然比住在养老院的老年人对生活照顾的满意度要高。在模型8中,“自己住”或“与子女居住”的老年人对社区邻里交流服务的满意度明显比住在养老院的老年人高。以上两点发现,在某种程度上也预示着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比机构养老会更好,他们的生活会更惬意。在家居住的老年人相比住在养老院的老年人而言,他们对生活照顾服务和邻里交流服务的满意度要高。

  (5)婚姻状况对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满意度的影响性质与程度。老年人的婚姻在模型8中有显著的影响,在模型6中有微弱影响。在模型8中,“配偶尚在,但只能半自理”的老年人相对“配偶健在”的老年人来说,他们对邻里交流的满意度低。这可能是因为这部份人大部份时间呆在家里,要照顾老伴,更需要邻里间的交流。而“未婚”的老年人显然更需要邻里交流,消解寂寞。在模型6中,“配偶

  尚在,但只能半自理”的老年人和“未婚”的老年人比“配偶健在”的老年人对信息咨询服务的满意度较低。这可能是因为这两类老年人需要咨询的信息更多,而当前的信息咨询服务又无法满足他们的需要。

  (6)老年人退休前的职业状况对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满意度的影响性质与程度。老年人的职业状况只在模型7中有显著的影响。在模型7中,可以发现,老年人退休前的职业声望得分越低,他们对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满意度越低。下岗职工或无业人员,他们可能更需要医疗卫生服务,但如今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可能还不尽如人意。

  (7)收入状况对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满意度的影响性质与程度。老年人的收入情况只在模型1、5中有显著的影响。在模型1中,与我们的预想相反,收入高的老年人比收入低的老年人对子女亲属照顾的满意度反而低。我们认为,可能是因为他们的期望值比较高。在模型5中,老年人对家政服务的满意度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而提高。(8)阶层认同状况对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满意度的影响性质与程度。老年人的阶层认同情况只在模型1、6中有显著的影响。在模型1中,与收入状况的影响相似,老年自我认同的阶层地位越高,他们对子女亲属照顾的满意度反而越低。是不是也因为他们的期望心理引起的,尚待进一步分析。在模型6中,老年自我认同的阶层地位越高,他们对居家养老服务提供的信息咨询的满意度反而越低。可能是因为地位越高的老年人对信息的内容、形式要求更多,而当前的信息咨询服务无法满足他们的需要。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居家养老服务在试点过程中还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部分受访老年人对志愿者服务、信息咨询服务、家政服务、社区医疗服务以及老年教育都表示较高程度的不满意。影响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满意度的因素包括:受访老人的文化程度、生活自理能力、居住情况、婚姻状况、退休前

  的职业状况、收入状况以及阶层认同状况。老年人的文化水平与他们对老年教育服

  务、社区文体娱乐服务、信息咨询服务的满意度成正比,但与医疗服务满意度成反比。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越低,他们对子女亲属照顾的满意度、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满意度以及邻里交流的满意度也越低。在家居住的老年人相比住在养老院的老年人而言,他们对生活照顾服务和邻里交流服务的满意度要高。老年人退休前的职业声望得分越低,他们对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满意度越低。老年人的收入状况与他们对子女亲属照顾的满意度成反比,但与对家政服务的满意度成正比。老年人的阶层认同状况与他们对子女亲属照顾的满意度和对信息咨询服务的满意度成反比。

  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我们提升居家养老服务政策绩效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一是坚持以老年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居家养老服务作为一项公共政策,涉及的行动主体主要有政策的制定者、执行者、接受者、评估者,具体讲包括各级政府(尤其是民政部门、老龄委和街道办)、社区、老年人等参与主体。要把这项惠民工程做好,真正提高老年人的福利水平,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都要以老年人的需要为核心。二是要格外注意改进文化水平较低老年人的老年教育、社区文体娱乐、信息咨询等服务,加强文化水平较高老年人的医疗卫生服务。比如,老年教育方面,可采取更加生动、易于接受的教育方法,丰富教育内容,寓教于乐,让更多的老年人能老有所学。三是更加关照生活自理能力差的老年人。创新孝道文化的弘扬方式,引导子女亲属乐于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加强社区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提高医疗方便程度(如家庭病床);发展老年邻里互助服务,如建立时间储蓄银行、老年生活合作社。四是加强居家养老服务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重点发展专业的社区工作者、努力壮大志愿者队伍和积极引导业务素质好的医生、教师下社区服务。五是加强信息化建设,比如推行居家养老的电话服务系统、一卡通服务、社区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等。

  【相关文献】

  [1]

  侯志阳.城乡青年阶层认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0(3).[2]

  许欣欣.从职业评价与择业取向看中国社会结构变迁[J].社会学研究,2000(3).

篇七:发达城市的老人的文化水平

  从“城乡调查”看我国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历史一年半的“中国老年人口状况一次性抽样调查”项目(以下简称“城乡调查”)已经结束了。这是我国第一次由国家拨出专款并以政府的名义进行的全国老年人口调查。本次“城乡调查”涉及京、津、沪等全国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60个县(市)、640个街道(乡)、2000个居委会(村),取得有效样本量为20255份。经过研究人员整理出来的宝贵数据烟若浩渺,可供国家制定政策时参考或供科研人员进行探讨分析的素材实据数不胜数。适逢全国“提高老年人生活、生命质量研讨会”即将召开之际,拟从“城乡调查”中,挂一漏万地总结提炼出几条实证分析,说出几个基本观点,权作是对这次重要会议的全力支持和一点贡献。

  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及其内涵

  首先应该肯定,如今我国开展老年人生活、生命质量的调查研究,这是国家经济发展,生存环境的好转,医疗水平提高的一种表现。同时,也是科技发展,社会进步,以及人类自我认识提高和关注自我发展的必然结果。本次“城乡调查”中的许多调查款项,也都涉及到老年人的这一问题。比如,此次调查问卷中列有老年人的“社会养老保险”、“家用电器设施”、“附近的文化娱乐场所”、“享受到的医疗保障”、“您对自己生活的满意程度”等等。这在过去“有吃有喝就算不错”的年代里,奢侈地去调查上述问题是绝对不可能的。

  那么,什么是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现在是众说纷纭,没有统一的定义。有的说,生活质量是一个内涵广泛的概念,是指个体对自己生活诸方面美满程度的客观评价。有的讲,生活质量系指全面衡量生活优劣的尺度,它涉及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全部社会与自然条件的综合水平。有的学者更进一步提出了“中国特色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并进一步从民族特色、区域特色、传统特色、伦理特色等诸多方面阐释出老年人在经济生活、家庭生活、婚姻生活、健康生活、教育生

  活、情趣生活、从业生活、环境生活、政治生活、人文生活等10几个方面的带有浓郁特点的中国特色的老年生活质量的内容。上述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而且含意相近,只是缺少一个更加科学和准确的界定。

  本文的观点是什么呢?我们先围绕这次“城乡调查”谈点个人的感受。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的老年人口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低龄老年人占多数,60—69岁老年人占60.4%。高龄老年人目前所占的比重虽只有10%,但增长比较快;二是女性多于男性,在80岁以上高龄组中,女性占62.2%以上;三是老年人口的文化素质总体水平低,而且大多数居住在农村;四是丧偶率高,城市老年人的丧偶率为30.5%,农村为40.7%。尤其是女性和高龄老年人情况更甚,75岁以上组82.2%的女性老年人失去了配偶。五是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同职业、不同年龄老年人的情况各异,差距很大。因此,讨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不能不考虑到我国老年人口的这些特点。

  另外,本次调查,我们还发现居住在大城市、文化程度较高、生活条件相对较好的离退休干部和职工,在“生活态度上”,近七成的老年认为“我越来越跟不上社会的发展”。一半以上的老年人认为“老年人是社会的负担”。两成以上的老年人经常感到“孤独”,三成多的老年人“担心生活不稳定”。而相反,一些生活条件比较差,文化水平也很低的农村或山区的老年人,认为如今吃得饱,穿得暖,有一个比较好的居住条件,儿女们有孝心,他们就“知足常乐”,感到满意、满足了。还有一些“乐观豁达、淡泊自我”的老年人,追求的是“淡泊其物欲,奢侈其精神”的清贫生活,他们坚定地认为“过去的老年人没有我们这一代老年人幸福”。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是人们对自己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健康水平、生活环境等诸多方面美满程度的感受和评价尺度。它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既有物质方面的客观因素,也包含着精神方面的主观因素。

  二、不断提高中的我国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本次调查显示,我国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老年人的经济收入明显增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老年人的经济状况有了较大的提高。大部分老年人认为自己的经济有保障。从老年人对自身经济状况的主观评价来看,有一部分老年人(城市21.5%,农村11.1%)认为自己的经济状况为“够用有余”,半数左右的老年人(城市56.8%,农村49.7%)认为自己的经济状况为“大致够用”。尤其在城市,70.3%老年人认为与以前的老离退休职工相比,“经济上有了保障”。在农村,86.1%的老年人认为与过去在生产队里的老年人相比,“生活水平提高”了。由于农村土地承包制的广泛推行使得农村经济得到较大发展,农村老年人对经济状况的改善感受比城市老年人更为明显。

  2、老年人的住房条件大大改善。调查显示,城市老年人家庭平均拥有住房面积66平方米。90.2%的老年人有自己单独的住房。农村老年家庭平均住房面积87平方米,91.1%的老年人有自己单独的住房。在城市,66.8%的老年人对自己的住房拥有所有权。在农村,老年人的家庭住房属于个人的比重占到96.8%。

  3、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医疗保健服务逐步改善。本次在“老年人健康状况自我自评”调查中显示,认为“很好”、“较好”、“一般”、“较差”、“很差”的,城市老年人中的比例分别为6.0%、23.6%、49.3%、17.0%、4.1%。农村老年人中的比例分别为5.0%、20.9%、45.8%、20.9%、5.0%。不论城市或农村,老年人自认为健康状况“还可以”的占一半以上。在医疗保健服务方面,老年人总体上感到看病还比较方便,城市和农村老年人中认为看病“不方便”的比例仅占10.5%左右。城市和农村老年人享受公费医疗的比例分别为62.3%和1.8%。

  4、老年人的受教育程度逐渐提高。本次调查显示,城市老年人受教育状况,没上过学的占28.4%,私塾、小学占33.3%,初高中(中专),占30.1%,大专以上占8.2%。农村老年人中,没上过学的占57.3%,私塾、小学占35.7%,初高中(大专)占6.8%,大专以上占0.2%。低龄老年人的文化素质好于高龄老年人。75岁以上老年人中没上过学的占69.0%,而60—74岁组,这一比例下降至48.2%。总体上看,我国老年人口的文化素质在不断提高。

  5、老年人闲暇时间活动的内容有所增加。人际交往是老年人生活中的一项主要内容。从居住类型来考察,居住在商业小区、单位家属区、旧街道(胡同)和其他居住情况的老年人,以串门方式经常与邻里交往的分别为19.6%、15.3%、25.9%、20.4%。在城市,独居和老夫妇俩人家庭的老年人以串门方式经常与邻里交往的分别为23.3%和18.6%。在农村,分别为37.4%和35.2%。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上,60—69岁是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人数较多的群体。在同龄组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男性老年人当中,群众为48.6%,党员为49.6%;女性中分别为82.0%和17.2%。在上述诸项社会公益活动中,有13.5%的老年人表示愿意承担社会治安员的工作,参加义务劳动的占26.9%,参加志愿组织的为8.1%,参加青少年教育工作的为11.3%。闲暇时间,参加老年活动室的老年人占20.2%。其中,男性为24.5%,女性为15.9%。其中党员占28.8%,群众仅为16.8%。参加老年大学的老年人中,人数虽然不多,比例不高,可老年人求知/求学的热情却愈来愈高。

  6、老年人的养老观念逐渐发生着变化。老年人的生活安排是反映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方面。从老年人居住意愿上,城市老年人愿意与子女住在一起的占44.5%,无所谓的占13.3%,不愿意的占42.3%。农村老年人愿意与子女住在一起的占66.2%,无所谓的占12.7%,不愿意的占21.1%。调查表明,在社会经济转型以及家庭小型化、社会流动性频繁化、家庭观念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在多数老年人愿意与子女共同生活的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倾向于老年夫妇或老年人单独居住,老年人的独立意识日益增强。由于许多老年人身体健康,他们

  不愿意成为子女的“累赘”,在健康状况许可的条件下,会尽量自力更生地解决自己的问题。

  调查之后,我们眼前呈现的是一个“夕阳无限好,晚霞更辉煌”的老年群体。他们健康长寿,精神旺盛,生活丰富多彩,这一切都实实在在地证明,我国老年人的生活、生命质量正在不断地提高。

  二、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社会养老保障覆盖面窄,不少老年人养老有后顾之忧

  本次调查显示,老年人的经济收入和其他人口群体相比较低,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较窄。无论城市或农村,还有相当比例的老年人感到“养老不保障”。在城市有24.4%,农村44.5%的老年人认为经济仍有后顾之忧。究其原因,主要是:

  1、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刚刚起步,目前受益的老年群体还很有限。调查表明,城市老年人在社会养老保险中的参保率为13.3%,在农村仅有1.0%,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的总参保率仅4.2%;企业养老补贴在当前老年群体的覆盖面更小,在城市为6.3%,在农村只有0.4%。月人均补贴城市为135元,农村为48元;购买商业保险的老年人的比例很低。分别参加人寿险、医疗险、意外伤害险、财产险、社会养老保险的,城市老年人仅占1.7%、1.0%、0.3%、0.6%、13.3%,农村老年人更少,分别只占1.4%、0.6%、0.2%、2.9%、1.0%。

  2、老年人的存款利息的收入极其有限。无论城市还是农村,绝大部分老年人都没有为自己的晚年作储蓄准备。在城市虽然有27.7%的老年人有养老储蓄。其中认为自己的储蓄能养老的只占一半。在农村7.8%的老年人给自己存了一笔养老钱,只有26.2%的老年人认为这笔钱能够养老。

  3、子女下岗削弱了家庭养老的经济支持。本次调查表明,我国家庭养老仍在继续,亲属之间的经济交往仍是老年人重要的经济保障。但是,当子女的经

  济状况不佳时,他们很难有能力尽赡养老年人的义务,从而也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调查发现,子女经济状况有些困难的老年人占37.5%,经济十分困难的占12.6%。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城市中比较普遍的下岗现象,目前有54.5%的老年人家中有下岗子女,平均每个家庭有下岗子女1.3人。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在城市里家中无子女下岗的老年人中,平均每月可获得子女的经济资助为66元,而有下岗子女的老年人仅可以获得44元的经济帮助。

  (二)离退休人员的“两费”拖欠现象依然存在

  调查表明,到2000年底,仍有10.0%(约285万人)的离退休人员不能及时领取离退休金,人均拖欠8.4个月,人均拖欠金额2222元。在不同所有制单位中,拖欠较为严重的依次是集体企业(13.7%)、国有企业(9.9%)、党政机关(8.3%)、事业单位(7.4%)、其他(8.3%)。

  调查显示,有19.9%的老年人存在医疗费拖欠问题,人均未报销的医药费达880元。有拖欠问题的老年人中,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的老年人所占比例分别为7.4%、19.0%、55.4%、16.5%。其中国有企业拖欠的覆盖面最大,为55.4%。拖欠的平均金额分别为886.6元、766.4元、870.3元、942.3元,其中集体企业拖欠的金额最高,为942.3元。造成“两费”拖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提前退休”现象是一个重要原因。目前,我国法定的退休年龄是男性为60岁、女性为55岁(某些特殊行业和人群除外)。但在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曾出现“顶替”、“内退”等现象。提前退休者平均提前5.4年(男性为5.3、女性为5.6)。而我国城市60岁老年人的平均预期余寿,男性为16.3年,女性为19.3年。提前退休现象造成了退休金的提前领取,从而无形中加大了国家养老金的支出负担,相当于额外增加246万离退休人员,是城市现有退休人员总数的10.2%。

  (三)不同老年群体之间存在有差距

  本次调查显示,老年人的离退休金,城市老年群体占70.8%,农村仅为3.6%;劳动收入,城市老年群体占9.8%,农村占63.9%;家庭资助,城市老年群体占41.8%,农村占72.0%。从老年人生活消费结构看,城乡老年人在总支出上有显著差异。城市老年人的月平均总支出为733.1元,是农村老年人(181.5元)的4倍。就平均水平而言,城市老年人每个月的收入扣除生活费支出之后还略有节余,但是在农村多数老年人都属于“钱不够花”,就全国情况来看,处于“钱不够花”状况的男性为31.3%,女性为41.8%。城乡的差异更为明显,城市男性为18.1%,女性为44.2%,农村男性为35.9%,女性为41.0%。此外,随年龄的增高这种情况更加突出。全国60—69岁的老年人中,无结余的占34.6%,而80岁以上的老年人则上升至41.6%。

  在老年群体内,同样也存在着严重的分配不平等现象。我们将老年人按最高收入、较高收入、中等收入、较低收入和最低收入分为五个等级。在城市中,最高收入阶层的人均收入是最低阶层的42倍左右(1794元∶43元);在农村,为39倍(816元∶21元)。

  (四)老年人空巢家庭逐渐增多

  根据调查,城乡老年人口平均有3.7个子女,其中城市老年人有子女数为3.4个,农村老年人为3.9个。在老年人口中2.0%的人没有子女,农村无子女的老年人(2.3%)多于城市(1.3%),男性无子女的老年人(3.2%)多于女性老年人(0.9%)。

  与子女共同生活是我国老年人主要的居住方式,60.0%的老年人与子女或孙子女共同生活。一个人单独生活的老年人占8.7%,城市老年人独居的比例(7.1%)低于农村(9.3%)。女性老年人独居的比例(10.5%)高于男性老年人(6.9%)。本次调查还显示,27.0%的老年人生活在夫妇两人户中,城市老年人居住在夫妇两人户的比例(30.7%)高于农村(25.7%)。

  近些年来,农村的劳动力过剩,许多年轻人去城市做工,是造成农村老年人“空巢家庭”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在城市,子女出国留学,异地工作以及住房条件的改善,致使一些老年人居住在“空巢家庭”里。如果将独居户和仅与配偶一起居住户视为“空巢家庭”,2000年,城乡35.1%的老年人处于空巢家庭。其中城市空巢家庭的比例37.3%(独居占6.6%,仅与配偶居住的30.7%)。农村为32.9%(独居为7.6%,仅与配偶居住为25.3%)。1990年我国空巢家庭占24%。本次调查显示,空巢家庭的比例明显升高。

  四、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政策的几点建议

  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根本在于加强经济发展,壮大国家经济实力。但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过程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又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因此,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政府、社会、家庭和老年人自身的共同努力,从多方面采取综合措施。

  1、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

  我国现行的城市保障制度已显落后,改革势在必行。结合本次调查,当前我国应实行“逐步转向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重点放在扩大覆盖面,多渠道筹集养老保险基金;对已退休人员实行养老补偿办法,解决好养老保险基金、个人账户“空账”问题;保证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强化政府宏观调控职能,淡化国家行政干预作用。农村老年人的经济保保障机制亟待完善。国家应在继续鼓励老年人自养、家庭赡养的基础上,在条件成熟的地方,应着手兴办老年福利设施,开展农村老年服务。

  2、加强对老年病的研究与防治工作

  老年人身体及精神发病率很高,全面的卫生保健服务是改善老年人健康状况的重要措施。首先,政府有关部门要建立专门的老年病研究研究与防治机构,大力开展老年人健康教育,改变一些人不良的生活习惯和不合理的营养摄入,定期

  开展健康检查,做好老年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病,控制疾病发展,降低常见老年病的发病率和致残率。农村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多种形式和合作医疗制度,扩大统筹范围,加强医疗保险资金管理。建立健全二级医疗预防保健网,满足老年人基本医疗需求,不断加大卫生下乡、卫生扶贫的力度。坚持全程健康教育和管理。

  3、大力发展社区助老服务,满足老年人的特殊需求

  本次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城乡老年人社区建设和服务有了一定的发展和提高,但距老年人的需求仍有相当大的差距。当前,应努力完成国家下达的发展社区服务的任务。国家民政部、教育部、国家体改委等14个部委联合发文,提出社区服务业的发展目标,本世纪初,基本建成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服务门类齐全、服务和管理水平较高的社区服务网络。85%以上的街道兴办一所社区服务中心,一所老年公寓(托老所),一所残疾人救托所和一所以上的托幼机构。开展老年服务最重要的是要创建以政府扶持、非政府机构承办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既要避免完全由政府包办,又要避免完全推向市场的倾向。其次,要建立一支以专业社会工作者为主、志愿服务者为辅的队伍,将老年服务作为一项重要社会工作开展起来。

  4、关心和重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老年人的需求大致可分为:健康需求、工作需求、依存需求、和睦需求、安静需求、支配需求、直爽需求、求偶需求。由此可见,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既表现在物质上,更表现在精神上。本次调查中,与老年人交谈,他们表达着一个共同的心声,人到老年,对生活已没太多的要求,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得到感情上的安慰,尤其是得到儿女们的体贴和关怀。所以,弘扬中华民族养老、敬老、助老的传统美德在当前仍有现实意义。

  社区应针对老年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建立和完善老年人协会等老年社团组织,兴办老年大学、老年健身和文化设施、老年活动中心等老年活动场所,引导他们参加各类积极健康的社会活动。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敬老、爱老、助老的环境,政府部门要制定敬老优待政策,切实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老年人所在的社区要定期地走访、慰问老年人,使他们感到社会在关心他们;消除他们的社会隔离感。

  让我们共同努力,以创造性的工作真正让老年人融入到一个“夕阳红似火,喜庆艳阳天”的社会大环境之中。

篇八:发达城市的老人的文化水平

  老年人赡养调查报告

  篇一:老年人家庭赡养调研报告

  第一部分:调研背景

  社会背景

  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

  “以此标准,XX年第五次全国普查时,我国的老龄化比例为%,这标志着中国已经基本进入老龄化社会,到XX年第六次全国普查,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XX年人口普查上升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XX年人口普查上升个百分点。由,此可看出我国人口龄化的速度极剧加快。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增长如此之快原因主要有两个:

  其一是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老年人口数目最多的国家。因此,控制我国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成为国家的当务之急,20世纪末,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随着计划生育的实行和推广,我国的人口出生率逐步下降,最终到XX年出生率下降至“严重少子化”程度。而中年人口数不变,且依然在衰老,相对而言,我国的老龄化阶段逐渐到来。

  其二是随着社会的进度以及科技的发达,我国公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保健意识加强,医疗水平提高,公民的平均寿

  命延长,导致老龄人口数目上升。

  二者共同作用,导致我国迅速进入老龄化社会。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也随之产生。如劳动力相对变少,劳动生产创造的财富要更多的分配给老年人,老年人的养老费用剧烈上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养老问题成为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提到“应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那么城市和农村的家庭赡养情况是什么样的呢,这些要求是否贯彻落实了呢

  一、城市老年人家庭赡养状况:

  在人口老龄化加剧的背景下,城市的老年人赡养问题相对于农村并不严重。这不仅因为城市受教育程度总体水平比农村高,还因为城市的老年人保障机制比农村更为健全,实施更加到位。

  中国的养老,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目前主要还是以家庭养老为基础。无论商品经济发展到何种程度,无论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及家庭结构发生怎样的变化,中华民族传统

  的伦理道德仍然是维系人们正常生活的基本准则。因为,在家庭中,由于长期共同生活而形成的融洽的亲情关系,是任何其他社会关系所无法替代的。

  家庭养老是以家庭为载体的,老人们在家庭中所遇到的

  养老问题可归结于以下方面:

  一、生活方面

  城市的公民工作较忙,一方面要不耽误工作,另一方面要照顾孩子,最后还要照顾老人,生活节奏较快,生活压力大,因此日常生活照料就会出现照顾不周的现象。

  二、医疗保健:

  城市生活条件整体水平比农村高,医疗保健制度较为健全,老人们生活较为富裕,因此,医疗保健就成为老人们忽视的一个方面。

  三、心理保健: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心理素质逐渐弱化,表现出进取心差、风险承受能力弱、害怕估计、情感脆弱、容易灰心等心理症状。这些症状比寂寞更折磨人,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派遣和慰藉,会导致老年人痴呆等一系列精神和生理疾病。

  四、文化娱乐

  城市的健身器材和设施相对农村较齐全,老人们健身运动的机会相对农村老人较多。另外城市的经济较发达,老人们在物质生活充裕的情况下有更多的精力去发展自己的爱好,参与文化娱乐活动。

  五、参与社会:

  城市老人一般是上世纪老一代的知识分子,掌握着熟练的知识技能,是年轻一代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劳力去

  学习的东西,他们渴望发挥余热,因此还希望参与到社会的建设中去,因此老人们并不缺少精神上的补充。

  六、权益保护:

  城市老年人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对自身的权益有更高的认识,因此,老人们的权益保护更容易落实到位。

  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的基本国策虽然有效地控制和解决了我国人口过快增长的问题和矛盾,但是也随之出现了家庭中“上有四个老人,中间有一对夫妻,下有一个子女”的家庭结构,给未来老年人和独生子女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困扰和众多压力。

  二、农村老年人家庭赡养状况

  近年来随着工业城市化的迅速发展,我国大量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留守老人急剧增加。由于体制和生活中的诸多原因,使得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面临诸多问题:

  家庭状况

  (一)健康问题:

  由于生理因素的影响,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项技能随之下降,容易引发各种疾病,目前我国老年人中有70%以上患有各种老年疾病,其中15%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

  (二)缺乏精神慰藉:

  子女工作忙,没时间陪伴照顾老人。老人的精神文化生

  活单调,长期导致亲情上的疏离和心灵上的煎熬。

  (三)传统的家庭养老保障弱化:

  古代的“父母在,不远游”的思想已经极度弱化,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家庭赡养老人的意识薄弱,甚至逐渐淡化。

  其他状况:

  一、农村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

  农村的经济比较落后,社会保障制度不能像城市那样顺利地完成。另外农村社会福利、政府救济和低保投入出现严重不足的现象。

  二、劳动经济负担大:

  农村不仅要管理田地还要通过其他劳动来维持家庭的经济,劳动量大,导致生活上照顾老人不足;经济负担重,导致不能完全满足老人生活和医疗等其它方面的经济需要;两种因素综合起来间接地导致老人的生活幸福感不足。

  三、老人自身的难题:

  老人的平均寿命延长、患病率和伤残率上升,自理能力下降。还有些农村老人存在封建的家庭观念,老人必须有儿子抚养,且不愿接受社会的帮助,一旦儿子经济不足或赡养意识薄弱,老人的生活将陷入困境。

  四、缺少社会的帮助:

  农村老人存在的困难多,老人人口数量大,需要的社会帮助尤其多。

  五、隔代教育心理负担重:

  子女们外出打工,留下正在成长的子女陪伴老人,老人们就担负起教育抚养孙子孙女的责任和义务。由于祖孙间年龄相差较大,心理差异也很大,导致老年人照顾和教育孩子不到位,心理产生担忧和焦虑。

  篇二:社会调查报告: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

  关于农村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的调查

  一、前言

  进入21世纪,我国老年人口数量逐年增加,如何让老年人更好地实现老有所养已经成为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而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急剧增多,维权护老俨然成为了新世纪的一个广泛性的社会问题。

  当下,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也日趋严重,在庞大的老年群体中,农村人口约占到老年人口总数的80%。由于社会历史等原因,农村老人老有所养的问题,比城镇老人更为艰难。

  (一)

  调查缘由

  我国是一个具有优秀传统美德的社会主义国家,历来以抚养子女赡养老人互相帮助等为民族传统。其中的赡养,是指子女对父母的供养,即在物质上、经济上和精神上为父母提供必需的生活条件。

  当今社会,如何让老人安度晚年,已经不仅仅是一种道德层面上的义务,它更是一种法律上规定的强制性义务,无

  论是儿子或是女儿,都有同等的赡养老人的义务,否则不仅要受到道德上的谴责,而且还会受到法律上的制裁。

  山东省苍山县人民法院曾经对1990年以来的102起赡养纠纷案件进行过调查分析,发现老年人的赡养问题已经不容乐观,尤其是关于农村老年人家庭赡养条件的改善更是寸步难行。

  鉴于我国农村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为了更

  充分地认识我国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的现状,调研者特做本次社会调查。

  (二)

  调查目的

  从本次调查的地点和调查的对象上看,出于目前对本次社会调查的认知和理解,本次调查的目的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5、农村老年人的物质生活状况;

  农村老年人的经济来源;

  农村老年人的精神生活现状;

  农村老年人与家人子女间的关系情况;

  农村老年人对我国目前在老年人生活保障措施方面的了

  解。

  (三)

  调查经过

  本次社会调查主要是在7月20―7月21日进行。7月20日主要是对本次调查课题在乡里以知识问卷的方式进行

  调查,7月21日主要是对乡里的群众以问答的方式进行调查,其间也有问卷调查。

  (四)

  调查方式

  采用问询群众和问卷调查的方式,总结整理各种信息,得出研究结论。

  (五)

  参与调查人员

  二、实践概况及调查结果

  我国是世界上老龄人最多的国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一个国家60岁及以上人群即为老年人,联合国将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超过7%定义为“老龄化社会”,依此标准,XX年全国人口普查时,中国已经完全进入老龄化社会。XX年老龄化比例为%,XX年达到%(老龄人口为10055万),虽然XX人口普查中关于人口的年龄比例还没有具体确定,但是根据前几次的结果来看,形势不容乐观(民政部统计的数据显示,我国目前60岁以上老年人口超过

  1.95亿,占总人口的10%以上)。在国家经济实力还不够强、社会保障体制尚未健全的情况下,如何赡养老龄人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

  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亿左右,老龄人口增加,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医疗卫生条件改善的成果,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但是,也给经济社会带来许多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就会导致家庭、社会矛盾,对改革、发展、稳定产生不良作用。老有所养解决的尚好的,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部队离退休老年人,企业退休职工的供养依据经济效益而定,有些企业较好,而有些企业退休职工的退休金、医疗费也保证不了。

  至于农村老年人的赡养问题,许多农村集体经济也给予老年人适当的生活补助,有些地方还建有敬老院和老年活动中心、图书阅览室等,这些地方的老年人多能欢度晚年,但是这些比较有代表性的农村毕竟只是少数,很多农村老年人还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走访了一些农村老年人的家庭,参观了村里的一些老年人的活动,并对农村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生活情况作了一些粗略调查。我国在这亿老年人中,就有近亿老年人生活在农村,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必须重视和加强农村老龄工作,促进各方面关注贫困老年人,解决他们的基本生活问题。

  为全面、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全乡农村老年人的赡养状况,笔者对卓水乡农村老年人赡养问题进行了抽样调查。本次抽样调查对象主要对50户人口进行调查。

  以下即是本次社会调查的结果:

  (一)调查人口情况

  1、调查人口年龄:

  20岁以下2人

  20-30岁8人

  31-40岁10人

  41-50岁15人

  51-60岁10人

  60岁以上5人

  2、家中是否有老人:

  80%左右家里有老人,只有不到20%家中没有老人或者老人已经过世。

  (二)

  老年人家庭赡养情况

  1、与老人是否一起居住:

  篇三:城乡赡养老人状况调查报告

  城乡赡养老人状况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孝,一直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赡养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子女赡养父母是不可推卸的法律义务和责任,各级人民政府也从各方面、各层次采取各项措施以不断加强对老年人权益的保护。我国1950年制定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即已明确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自1981年1月1日起,我国开始施行新《婚姻法》,该法在保留旧法“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的基础上,又明确规定了“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子女付给赡养费

  的义务”。1996年8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该法明确了赡养义务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经济上的供养、生活上的照料和精神上的慰籍。

  可以说,针对老年人赡养问题,法律法规以及各项规章制度都在日趋完善,以期更好地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但是,由于公民道德水平和法律意识参差不齐,仍不可避免地产生这样或那样的赡养纠纷,为此,我对我区的老人赡养情况进行了调查。

  1调查时间:8月15号~8月22号2调查地点:陕西省榆林市某城镇及一个乡村3调查人:郭姣姣4调查方法:抽样调查与问卷调查

  二、当前城乡老人生活情况

  从调查的情况看,农村很多老人的晚年呈现出不同于城镇老年人的生活特点。

  生活条件较差,生活方式单调

  农村老人的生活方式主要有四种,即三世同堂型、不分不离型、分担赡养型、独自生活型。三世同堂型即老人与子孙共同生活,生产生活中的事物主要由子女、儿媳决定,老人除干点家务活帮助照看孩子外,别无其他生活,生活比较单调;不分不离型是指老人与子女虽没有分家,但是不与子女一起居住,生活费用由子女供应这种类型的老人在子女少的家庭中占有相当的比例;分担赡养型主要集中在多子女的老人家庭中,子女按比例分担老人生活所必需的粮食及日用品,老人

  也不与子女一起生活;独自生活型是指单身老人或老年夫妇单独生活,生活费用由自己承担,责任田里的重体力活由亲朋好友或子女帮助,这种类型的老人既有孤寡老人也有多子女帮助,这种类型的老人既有孤寡老人也有多子女或单子女的老人。许多不分离型、分担赡养型、独自生活型的老人大多居住在村庄周围低矮破旧的房子里,在有的地方,村庄周围甚至出现了老年人聚居的“老年村”,其生活条件普遍较差。

  老人生活要求低,渴望但不苛求精神赡养

  与城镇老人呼吁精神赡养不同,农村老人虽然也希望儿女精神赡养,但相当一部分老人是只要生活有保障,不致挨饿受冻就很满足了,而不太注重营养保建、参加娱乐活动等。

  生活来源单一,完全依赖子女,农村老人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极少,他们中很多人因年老疾病而丧失失劳动能力后,生活只能依赖子女,没有其他出路,这是农村老人与城镇老人的一个显著区别。

  三、分析成因

  1、分家不公。在农村,老年人大多在子女成年或成家后将家庭财产分配给各子女,因为每个人对财产分配标准的理解不同,也就导致了子女之间以及子女与父母之间的矛盾冲突,从而导致赡养纠纷。

  2、婆媳矛盾。婆媳矛盾一直以来都是家庭不和睦的主要因素,在农村,这种情况则更为普遍。婆婆太过挑剔或儿

  媳太过任性都可能导致婆媳矛盾,而长此以往的结果就是待到老年人年迈需要赡养时,或者是婆婆仍百般挑剔,提出许多无理要求,或者是儿媳不配合儿子履行赡养义务,结果导致赡养纠纷的产生。

  3、农村社会养老体制不健全,养老方式单一落后。绝大部分老人至今仍靠子女扶养,他们年轻时扶养子女,为子女上学、结婚耗尽了全部积蓄,有的老人甚至把住房也全部让给了子女。由于农村养老保险体制不健全,老人大多没有经济来源,到年老时在经济上便完全受制于子女,致使有的子女特别是个别儿媳视老人为负担,老人在家里经常受气。

  4、部分子女道德伦丧,只知向老人索取,却不愿回报老人。有的儿媳。有的儿媳视娘家人为自己人,公公、婆婆为外人,“内外”差别大,不赡养甚至虐待公婆,有的儿子抱着息事宁人的态度,使父母饱受委屈。据宁阳县法院统计,1990年以来全镇诉讼到法院的虐待老人案件达16件,而实际上没诉诸法律的虐待现象远大于这个数字,因为很多老人即使受到虐待也往往采取迁就忍让的态度,造成隐隐性

  虐待较多。

  农村养老问题严重干扰了农村的正常生活秩序,影响了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带来了负面效应,因此必须正视这一问题。

  四、解决办法

  1、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提倡农村青年为自己和老人参加养老保险,使农村老人减轻对子女的物质依赖程度。从长远的观点看,通过社会保障体系使老人安度晚年,将是解决农村养老的一个重要途径。

  2、搞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在全社会提倡敬老爱老的优良传统,建立团结和谐的农村家庭关系。当前甚至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在农村,子女仍将是养老的主要承担者,因此,必须将敬老爱老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渗透到农村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3、依法养老。目前,关于保护老年人权益的立法工作已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婚姻法、刑法、民法通则等法规中都有专门的条款,国家还专门制定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对不尽赡养义务的人可以视情况追究其民事和刑事责任,从而为农村老人依法养老打下了法制基础。当前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让全社会了解保护老年人权益的重要性,老年人特别是农村老人更应学法懂法,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五、总结

  农村老年人赡养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做好农村老年人的赡养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应不断分析新情况、探索新办法、解决新问题,使赡养难得到较好解决,确保老年人都舒心地安度晚年。

篇九:发达城市的老人的文化水平

  城乡老年人收入来源的差异及其经济性影响

  钱雪飞

  【摘

  要】对江苏省南通市1440位城乡老年人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表明,与1994年和2000年相比,目前城乡老年人的主要收入来源除了自己现在劳动所得的比例保持相对稳定外,子女补贴的比例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都呈现出下降趋势,且在老年人收入来源中的排序由第一位下降为第二位,收入来源是自己的离退休金的在城市老年人排序第一,在农村老年人虽仍排第三,但人数比例有较大程度的上升;城乡老年人的收入来源随其年龄、文化程度、性别、婚姻状态、60岁前从事职业等个人和社会经济特征的不同而存在差异;老年人收入来源与其收入水平和经济状况存在相关关系.

  【期刊名称】《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1(010)001

  【总页数】10页(P104-113)

  【关键词】城乡老年人;收入来源;差异视角;经济性影响

  【作

  者】钱雪飞

  【作者单位】南通大学,法政与管理学院,江苏,南通,226019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C913.6

  “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不仅是一个人口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更是一个经济问

  题”[1]。在老龄化诸多的经济问题中,老年人收入来源是一个基础性问题。杜鹏、武超依据1994年国家统计局人口变动抽样调查的数据,研究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中国老年人收入来源的构成情况[2-3];依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2000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一次性抽样调查”数据,伍小兰分析了二十一世纪初不同收入层次的中国老年人收入来源的差异状况[4],韦璞探讨了老年人收入来源及其对养老模式和居住方式的影响[5]。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老年人收入来源构成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目前老年人收入来源构成现状如何?与1994年和2000年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在我国,老年人总体上往往被当作一个弱势群体,老年人内部的差异性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事实上,老年人横向上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异、性别差异、文化水平差异和贫富差异,纵向上存在年龄差异。那么,这些差异是否也会影响到老年人的收入来源?收入来源的差异性又与城乡老年人的收入水平、经济状况具有怎样的关联性?现有研究中还鲜有对上述问题的探索。因而非常有必要对老年人的收入来源进行调查与分析,以及时掌握老年人经济生活的变化。本研究主要基于江苏省南通市1440名城乡老年人的问卷调查,尝试回答以上问题。

  一、数据来源、调查方法及样本基本情况

  江苏省南通市是全国著名的长寿之乡,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全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有76万,占同期总人口的10.2%,先于全国18年进入老年型人口社会。此后,老年人口每年以3%左右的速度递增,到2005年末,全市老年人口达148万多人,占同期总人口的18.9%。短短23年,老年人口净增72万,几乎翻了一番。据预测,到2015年南通市老年人将突破200万大关,达202.25万人,占届时总人口的26%;至203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最高峰,为282万,平均每2.8人中将有一位老人。老龄化的高峰期,也将比全国提前15年至20年[6]。因为南通市的人口老龄化时间早、程度高,对其进行的研究具有一定典型代表意义。

  为了解全市老年人的生活状况,更好地开展老年服务工作,2009年11月,特开展江苏

  省南通市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此次调查共涉及南通市区四个区及所辖五个县市,在每个县市区各调查160位老年人,具体包括100名城镇老人和60名农村老人。具体抽样时,在每个县市区的三个不同方位的城镇社区中,各抽查33—34位城镇老年人;在每个县市区两个不同镇的农村社区中各抽查30位农村老年人。此次调查主要运用标准化访谈法,由受过社会调查方法专业培训的南通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承担具体的标准化访谈工作,共回收有效问卷1440份。

  1440位被调查城乡老人的性别、年龄、婚姻状态及文化教育程度等具体情况参见表1。经独立样本T检验,老年人的性别结构、年龄结构和婚姻状态结构都不存在城乡差异,只有文化程度存在城乡差异。城市老年人的文化程度整体上比农村老年人高,初中、高中或中专、大专、大学本科及以上的城市老年人分别比农村老年人多13.2%、5.5%、2.4%和2.3%,文盲、小学的农村老年人比城市老年人多11.2%和12.2%。如果按文盲=0年,小学=5年,初中=7年,高中=9年,大专=11年,大学及以上=13年来计算平均受教育年限,农村老年人是4.2976年,城市老年人是5.6726年,二者相差1.3752年,独立样本T检验Sig值=0.000,小于0.05,在总体中,城市老年人比农村老年人平均受教育年限要多。

  表1老年人基本情况的城乡差异城

  市农

  村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独立样本T检验Sig值(2-tailed)有无城乡差异性别男41049.730449.40.920无女41550.331150.60.920无60~64周岁25931.419631.90.848无65~69周岁20725.115425.00.983无年龄70~74周岁18222.111919.30.208无75~79周岁819.86410.40.714无80周岁及以上9611.68213.30.333无未婚40.530.50.994无有配偶,属初婚59772.425171.70.784无婚姻状态有配偶,属再婚273.3111.80.070无丧偶18922.915525.20.315无离婚40.520.30.642无其他40.530.50.994无文盲16520.019231.20.000有小学23628.625140.80.000有文化程度初中24329.510016.30.000有高中或中专11914.4558.90.001有大专

  394.7142.30.010有大学本科及以上232.830.50.000有

  二、城乡老年人收入来源的差异分析

  (一)老年人主要收入来源的城乡差异

  从表2可看到,城市老年人排前三位的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依次是自己的离退休金(61.21%)、自己的劳动所得(18.18%)和子女补贴(16.97%),农村老年人依次是自己现在劳动所得(37.56%)、子女补贴(29.11%)和自己的离退休金(21.3%)。城市老年人靠自己离退休金的比农村老人多39.91%,农村老年人靠自己现在劳动所得和子女补贴的,分别比城市老年人多19.38%和12.14%。其他如个人储蓄、配偶离退休金、商业保险养老金和社会救助的选择人数比例均不存在差异。可见,城乡老年人三大主要收入来源虽同,但排序有异,且三大主要收入来源选择人数占比均存在城乡差异。

  (二)年龄与城乡老年人收入来源的差异

  从表3可看到,随着年龄的增长,相同年龄段老年人的收入来源选择人数占比存在城乡差异的项目逐渐减少。年轻老年人(60~69岁)在自己的离退休金、配偶离退休金、子女补贴、自己现在劳动所得和其他共五个收入来源项目上存在城乡差异;中年老年人(70~79岁)在自己的离退休金、子女补贴、自己现在劳动所得和其他共四个收入来源项目上存在城乡差异;老年老年人(80岁及以上)在自己的离退休金、自己现在劳动所得和其他共三个收入来源项目上存在城乡差异。可见,自己的离退休金、现在劳动所得、其他等三个收入来源在三个年龄段中的老年人中都存在城乡差异,配偶离退休金这一收入来源只有年轻老年人存在城乡差异,老年人到了80岁及以上时子女补贴已不存在城乡差异。

  表2老年人收入来源的城乡差异收入来源总体城市农村独立样本T检验Sig值有无城乡差异自己的离退休金44.0%61.21%21.3%0.000有自己现在劳动所得26.0%18.18%37.56%0.000有子女补贴22.0%16.97%29.11%0.000有配偶离退休金9.0%10.18%7.48%0.077无个人储蓄5.6%5.82%5.37%0.711无社会救助

  10.5%10.55%10.41%0.932无商业保险养老金2.2%2.55%1.79%0.322无其他5.6%3.03%9.59%0.000有

  表3相同年龄老年人收入主要来源的城乡差异60~69岁70~79岁80岁及以上城市农村Sig值城市农村Sig值城市农村Sig值自己的离退休金59.01%19.17%0.00067.68%27.32%0.00054.17%14.63%0.000配偶离退休金11.37%6.57%0.0169.51%10.38%0.7616.25%4.88%0.694子女补贴16.52%24.29%0.00714.83%34.97%0.00025.00%36.59%0.098自己现在劳动所得23.18%48.57%0.00013.69%25.68%0.0026.25%17.07%0.028个人储蓄5.79%5.43%0.8236.84%6.56%0.9063.13%2.44%0.784社会救助7.30%8.29%0.60112.55%7.65%0.08520.83%25.61%0.453商业保险养老金2.58%1.14%0.1232.28%2.73%0.7633.13%2.44%0.784其他3.65%8.00%0.0122.28%9.29%0.0042.08%17.07%0.001城乡差异项目数543通过ANOVA检验,城市老年人内部和农村老年人内部在个人储蓄、配偶离退休金、商业保险养老金和其他共四个收入来源上不存在年龄差异,而在自己的的离退休金、子女补贴、自己现在劳动所得和社会救助共四个收入来源上存在年龄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其收入来源是子女补贴和社会救助,越来越少的老年人收入来源是自己现在劳动所得,可见,老年人年龄越大,其经济独立性越弱。而年龄与收入来源是自己的离退休金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中年老年人收入来源是自己的离退休金的人数最多,年轻老年人其次,最少的是老年老年人。原因何在,还有待进一步地探讨。

  (三)性别与城乡老年人收入来源的差异

  从表4可以看到,无论男老年人还是女老年人,自己的离退休金、子女补贴、自己现在劳动所得和其他等四项收入来源的选择人数占比都存在城乡差异,在配偶离退休金这一收入来源上只有男老年人存在城乡差异。可见,城乡男老年人收入来源选择

  人数占比存在城乡差异的项目数多于城乡女老年人之间。

  城市老年人内部,男老年人选择人数最多的前三项依次是自己的离退休金(67.56%)、自己现在劳动所得(19.27%)和子女补贴(14.88%),城市女老年人选择人数最多的前三项依次是自己的离退休金(54.70%)、子女补贴(19.04%)和自己现在劳动所得(17.11%)。通过ANOVA检验,城市老年人只在自己的离退休金这一收入来源上存在性别差异,男老年人比女老年人多12.86%。而在农村老年人内部,男老年人选择人数最多的前三项依次是自己现在劳动所得(39.80%)、自己的离退休金(28.95%)和子女补贴(24.34%),女老年人选择人数最多的前

  表4相同性别老年人收入主要来源的城乡差异男老年人女老年人城市农村Sig值有无差异城市农村Sig值有无差异自己的离退休金67.56%28.95%0.000有54.70%13.83%0.000有配偶离退休金8.78%4.28%0.014有11.57%10.61%0.686无子女补贴14.88%24.34%0.002有19.04%33.76%0.000有自己现在劳动所得19.27%39.80%0.000有17.11%35.37%0.000有个人储蓄6.59%5.92%0.718无5.06%4.82%0.884无社会救助9.27%7.57%0.422无11.81%13.18%0.578无商业保险养老金1.71%1.64%0.945无3.37%1.93%0.222无其他2.44%9.54%0.000有3.13%9.65%0.001有

  三项依次是自己现在劳动所得(35.37%)、子女补贴(33.76%)和自己的离退休金(13.83%)。ANOVA检验表明,在自己的离退休金这一收入来源上,男老年人要比女老年人多15.12%,在配偶离退休金、子女补贴、社会救助三个收入来源上,女老年人分别比男老年人要多6.33%、9.42%和5.61%。二者在自己现在劳动所得、个人储蓄、商业保险养老金及其他方面不存在性别差异。可见,无论是在城市老年人内部和农村老年人内部,男老年人收入来源的独立性均高于女老年人。

  (四)文化程度与城乡老年人收入来源的差异

  这1440位老年人平均受教育年限为5.1222年,将小学及以下定义为较低文化程度,

  将初中、高中及中专定义为中等文化程度,将大专和大学及以上定义为较高文化程度。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从表5可看到,较低文化程度的老年人在自己的离退休金、子女补贴、自己现在劳动所得、社会救助和其他共五个收入来源项目上选择人数占比存在城乡差异,中等文化程度的老年人在自己的离退休金、子女补贴、自己现在劳动所得和商业保险养老金等四个收入来源项目上选择人数占比存在城乡差异,较高文化程度的城乡老年人仅在配偶离退休金和子女补贴等两个收入来源项目上选择人数占比存在城乡差异。可见,随着文化程度的增高,相同文化程度老年人的收入来源选择人数占比存在城乡差异的项目逐渐减少。

  表5相同文化程度老年人收入主要来源的城乡差异较低文化程度中等文化程度较高文化程度城市农村Sig值城市农村Sig值城市农村Sig值自己的离退休金46.88%13.09%0.00072.10%38.71%0.00090.32%76.47%0.233配偶离退休金7.23%4.29%0.06912.43%17.42%0.15716.13%0%0.001子女补贴22.44%33.86%0.00011.60%18.71%0.04712.90%0%0.004自己现在劳动所得21.70%38.60%0.00017.13%36.13%0.00016.1%2353%0.057个人储蓄3.99%5.64%0.26174.6%4.52%0.1768.06%588%0.767社会救助18.45%12.87%0.02635.9%4.52%0.6180%0%—商业保险养老金1.25%2.03%0.3733.59%0.65%0.0124.92%5.88%0.875其他2.99%11.06%0.0003.04%5.81%0.1943.23%5.88%0.701城乡差异项目数542通过ANOVA检验,不同文化程度的城乡老年人在除了商业保险养老金和其他以外的六项收入来源上都存在差异。无论是农村老年人内部,还是城市老年人内部,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收入来源是自己的离退休金、配偶的离退休金和个人储蓄,越来越少的老年人收入来源是子女补贴、自己现在劳动所得、社会救助。农村老年人在其他收入来源上还存在文化程度差异。城市老年人内部和农村老年人内部,都是文化程度越高的老年人其经济独立性相对越强。

  (五)婚姻状态与城乡老年人收入来源的差异

  我们根据目前有无配偶将老年人的婚姻状态分为两类,一是目前有配偶,包括初婚有配偶和再婚有配偶;二是目前无配偶,包括未婚、丧偶、离婚。从表6可看到,目前有配偶的城乡老年人在自己的离退休金、配偶离退休金、子女补贴、自己现在劳动所得、其他共五个收入来源上选择人数占比存在城乡差异,而目前无配偶的城乡老年人只在自己的离退休金、子女补贴和其他共三个收入来源上选择人数占比存在城乡差异。可见,目前有配偶的城乡老年人收入来源选择人数占比存在城乡差异的项目多于目前无配偶的城乡老年人。

  表6相同婚姻状态老年人收入主要来源的城乡差异目前有配偶目前无配偶城市农村Sig值有无差异城市农村Sig值有无差异自己的离退休金64.42%24.12%0.000有51.24%13.50%0.000有配偶离退休金12.55%7.96%0.014有2.99%6.13%0.160无子女补贴15.54%24.56%0.000有21.39%41.72%0.000有自己现在劳动所得19.23%43.81%0.000有14.93%20.25%0.189无个人储蓄5.93%5.31%0.665无5.47%5.52%0.984无社会救助7.69%8.63%0.579无19.40%15.34%0.308无商业保险养老金2.09%1.77%0.711无3.98%1.84%0.220无其他3.37%9.29%0.000有1.99%10.43%0.001有

  经独立样本T检验,在城市老年人内部,有配偶的老年人比目前无配偶的老年人中有自己的离退休金和配偶的离退休金的人数比例更高,有社会救助的人数比例更低。在农村老年人内部,有配偶的老年人比目前无配偶的老年人有自己的离退休金和自己现在劳动所得的人数比例更高,有子女补贴和社会救助的人数比例更低。可见,无论是城市老年人,还是农村老年人,目前有配偶的老年人其经济独立性都更强些。

  (六)60岁前从事职业与城乡老年人收入来源的差异

  我们把老年人60岁前不同职业分为两大类,一是白领阶层职业,包括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二是蓝领阶层职业,包括工人、农民、个体工商户和其他职业。从表7可看

  到,60岁前从事白领职业的城乡老年人只在自己的离退休金这一收入来源上选择人数占比存在城乡差异,而60岁前从事蓝领职业的城乡老年人则在自己的离退休金、子女补贴、自己现在劳动所得和其他等四个收入来源项目上选择人数占比存在城乡差异。60岁前从事蓝领职业的城乡老年人收入来源选择人数占比存在城乡差异的项目多于60岁前从事白领职业的的城乡老年人。

  表760岁前从事相同职业老年人收入主要来源的城乡差异白领职业蓝领职业城市农村Sig值有无差异城市农村Sig值有无差异自己的离退休金85.26%69.64%0.023有54.02%16.46%0.000有配偶离退休金16.84%10.71%0.221无8.19%7.16%0.504无子女补贴12.63%7.14%0.197无18.27%31.31%0.000有自己现在劳动所得8.42%16.07%0.157无21.10%39.71%0.000有个人储蓄7.89%8.93%0.804无5.20%5.01%0.883无社会救助4.21%3.57%0.832无12.44%11.09%0.471无商业保险养老金3.16%3.57%0.879无2.37%1.61%0.354无其他4.21%3.57%0.854无2.68%10.20%0.000有

  经独立样本T检验,60岁前从事白领阶层职业的城乡老年人有自己的离退休金的人数比例更高,而收入来源是子女补贴、自己现在劳动所得和社会救助的人数比例更低。城市老年人内部60岁前从事白领阶层职业的有配偶的离退休金的人数比例更多,农村老年人内部,60岁前从事白领阶层职业的老年人其他收入来源的人数比例更低。由此可见,无论城市老年人内部与农村老年人内部,60岁前从事白领阶层职业的老年人其经济独立性更强。

  (七)城乡老年人收入来源总数的差异

  通过均值比较,从表8可以看到,城市老年人比农村老年人的的收入来源总数平均要多0.0567种,两者之间存在城乡差异。退休前职业为白领职业的城市老年人要比退休前职业为蓝领职业的城市老年人的收入来源总数要多0.1871种,存在职业差异。

  目前有配偶的城市老年人比目前无配偶的城市老年人收入来源总数要多0.0909种,目前有配偶的农村老年人比目前无配偶的农村老年人收入来源总数要多0.1054种,存在婚姻差异。概括地说,就是城乡老年人收入来源总数存在城乡差异和婚姻差异,不存在年龄差异和文化程度差异,城市老年人收入来源总数存在职业差异。

  表8收入来源总数的差异性分析收入来源总数均值Sig.有无差异城乡差异

  城市老年人1.28760.050有

  农村老年人1.2309性别差异城市老年人男1.31050.260无女1.2651农村老年人男1.22700.852无女1.234760~69岁1.2989城市老年人70~79岁1.29660.360无年龄差异80岁及以上1.208360~69岁1.2229农村老年人70~79岁1.25140.814无80岁及以上1.2195文盲1.1939小学1.2966城市老年人初中1.28810.186无高中中专1.3613大专1.3846文化程度差异大学及以上1.3182文盲1.2083小学1.2311农村老年人初中1.26000.061无高中中专1.2727大专1.0000大学及以上2.0000职业差异城市老年人白领职业1.43160.001有蓝领职业1.2445农村老年人白领职业1.25000.771无蓝领职业1.2290婚姻差异城市老年人目前无配偶1.21890.032有目前有配偶1.3098农村老年人目前无配偶1.15340.012有目前有配偶1.2588三、城乡老年人收入来源的经济性影响

  (一)城乡老年人部分收入来源与其收入水平、经济状况相关

  从表9可看到,城市老年人在每个收入水平上的人数百分比都和农村老年人存在差异,500元以下的人数百分比要比农村老年人少34.1%,其他收入水平的人数百分比都比农村老年人高。经计算,城市老年人人均月收入水平为1003元,而农村老年人其平均收入水平为607元,城市老年人整整比农村老年人高395.61元。

  老年人的经济状况不容乐观,高达31.8%的城市老年人和45.9%的农村老年人目前的经济状况是入不敷出。城市老年人目前的经济状况要好于农村老年人,城市老年人中入不敷出的比农村老年人少14.1%,略有积余和有较多积余的分别多8.59%和

  5.51%。

  表9城乡老年人目前每月的收入水平和经济状况比较城

  市农

  村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独立样本T检验Sig值(2-tailed)有无城乡差异500元以下23528.538562.60.000有501~1000元21425.910617.20.000有1001~1500元20925.36911.20.000有收入水平1501~2000元576.9243.90.011有2001元以上11013.3315.00.000有平均月收入水平1003.33元607.72元0.000有入不敷出36231.828245.90.000有经济状况略有积余48458.730850.10.001有有较多积余799.5254.10.000有

  从表10我们可以看到,老年人有没有自己的离退休金与城乡老年人的收入水平和经济状况都相关,老年人收入来源中是否有配偶退休金仅与城市老年人的收入水平相关,是否有子女补贴与农村老年人的经济状况相关,是否有其他收入与城市老年人的经济状况相关,是否有社会救助与城市老年人的收入水平相关。

  表10城乡老年人收入来源与经济状况、收入水平之间的Lamda相关系数收入来源收入水平经济状况城市农村城市农村自己的离退休金0.259***0.091***0.109**0.110**配偶离退休金0.022**0.0040.0000.006子女补贴0.0530.0000.0000.104***自己现在劳动所得0.0170.0000.0000.020个人储蓄0.0050.0000.0000.000社会救助0.076**0.0000.0210.023商业保险养老金0.0020.0000.0000.003其他0.0000.0000.032**0.036注:**表示在5%的水平上显著;***表示在1%的水平上显著。

  (二)城乡老年人的大部分收入来源伴随着收入水平和经济状况的差异

  从表11,我们可以看到,有自己的离退休金、配偶离退休金、个人储蓄的城市老年人其收入水平高,有子女补贴、自己现在劳动所得、社会救助和其他收入来源的城市老年人其收入水平低。有自己的离退休金、配偶离退休金的农村老年人其收入水平高,而有子女补贴、社会救助和其他收入来源的城农村老年人其收入水平低。

  在数据分析中,令入不敷出=1,略有积余=2,有较多积余=3,老年人的经济状况平均值越大,意味着其经济状况越好。从表12我们可以看到,城市老年人的经济状况不因老年人有没有子女补贴而有差异,但其他的收入来源伴随着经济状况的差异。有自己的离退休金、配偶离退休金、个人储蓄、商业保险养老金的城市老年人的经济状况更好,而有自己现在劳动所得、社会救助和其他收入的城市老年人的经济状况差。有自己的离退休金、配偶离退休金的农村老年人其经济状况更好,而有子女补贴、社会救助和其他收入来源的农村老年人的经济状况差。

  表11城乡老年人各项收入来源的有无对收入水平差异的影响收入来源城市老年人收入水平农村老年人收入水平平均值Sig值有无差异平均值Sig值有无差异自己的离退休金无1.63860.000有1.40290.000有有3.06362.8702配偶离退休金无2.42910.000有1.63620.000有有3.19052.6957子女补贴无2.64530.000有1.89910.000有有1.82861.2682自己现在劳动所得无2.63850.000有1.75780.213无有1.91331.6450个人储蓄无2.47100.002有1.70450.310无有3.08331.9091社会救助无2.65850.000有1.78220.000有有1.21841.1406商业保险养老金无2.48940.057无1.71360.760无有3.04761.8182其他无2.53870.000有1.77520.000有有1.38101.1525表12城乡老年人各项收入来源的有无对经济状况差异的影响收入来源城市老年人经济状况农村老年人经济状况平均值Sig值有无差异平均值Sig值有无差异自己的离退休金无1.48600.000有1.48550.000有有1.96621.9389配偶离退休金无1.75840.005有1.55890.000有有1.95241.8696子女补贴无1.79270.123无1.64220.000有有1.70711.4358自己现在劳动所得无1.81480.000有1.55470.124无有1.61331.6277个人储蓄无1.75290.000有1.57220.073无有2.18751.7576社会救助无1.81170.000有1.59530.093无有1.49431.4688商业保险养老金无1.76960.020有1.57950.549无有2.04761.7273其他无

  1.79300.000有1.60070.013有有1.23811.4068(三)城乡老年人收入来源总数与经济状况相关

  将老年人的经济状况中略有积余和有较多积余合并为有积余,从表13我们可以看到,城市老年人与农村老年人的收入来源总数与经济状况相关。随着收入来源数的增加,老年人入不敷出的比例越来越少,而有积余的比例是越来越高。

  表13城乡老年人收入来源总数与经济状况的相关情况经济状况城市老年人收入来源总数农村老年人收入来源总数123451234入不敷出35.9%20.3%11.4%0%0%49.9%33%11.1%0%有积余64.1%79.7%88.6%100%100%50.1%67%88.9%100%Gamma=0.429Sig=0.000Gamma=0.428Sig=0.000(四)城乡老年人收入来源总数的变化伴随着收入、经济状况的差异

  表14的数据表明,总体上看,当城乡老年人的收入来源的总数逐渐增加时,他们的收入水平逐渐变高,经济状况越来越好,但当城市老年人的收入来源总数超过4种、城市老年人的收入水平又有所下降,经济状况变差,当农村老年人的收入来源总数超过3种时,农村老年人的经济状况变差,收入水平进一步提升。ANOVA检验表明,城乡老年人收入来源总数的变化伴随着收入、经济状况的差异性。

  表14城乡老年人收入来源总数对经济状况差异的影响城市老年人农村老年人收入水平经济状况收入水平经济状况收入来源总数为1种2.47471.71361.69621.5352收入来源总数为2种2.46411.92811.60821.7216收入来源总数为3种3.14292.20002.50002.0556收入来源总数为4种3.50002.50003.66672.0000收入来源总数为5种2.50002.0000——ANOVASig值0.0450.0000.0000.000有无差异有有有有

  四、小结与讨论

  根据已有研究,1994年我国老年人主要经济来源中,占第一位的是由子女或其他亲

  属的经济帮助,57.1%的老年人主要靠子女或其他亲属提供经济帮助,排在第二位的是老年人自己的劳动收入,占25.0%,第三位才是离退休金,占15.8%。此外,社会保险和救济只占1.2%,其他来源占1.0%[3]。2000年时,72.2%的城市老年人收入以退休金为主,5.8%的农村老年人享受退休金。城市中,获得子女经济支持的老年人为38.0%,农村老年人达64.3%。城市老年人有10.0%仍在从事有收入的工作,而农村老年人仍在继续干农活的比例高达39.7%[7]。而本次的调查数据表明,与1994、2000年时相比,江苏省南通市老年人的收入来源除了自己现在劳动所得的比例保持相对稳定外,子女补贴的比例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都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且在老年人收入来源中的排序由第一位下降为第二位,这会给老年人养老带来怎样的影响值得人们关注。老年人收入来源是自己的离退休金的比例与1994年相比有较大幅度的上升,但与2000年比又相对较低,在城市老年人排序第一,在农村老年人虽仍排第三,但人数比例有较大程度的上升,江苏省南通市城市老年人收入来源是退休金的比例偏低,可能与近几年的城市区划范围扩大有关,现在的城市中包括了较多原来属于农村的老年人。

  老年人收入来源与其收入水平和经济状况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则启示人们,一方面,可从老年人收入来源判断其收入水平和经济状况;另一方面,要改善老年人的经济状况、缩小老年人之间收入水平的差距,建设一个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和谐社会,应注意从收入来源这一源头上对老年人收入进行调控。

  城乡老年人的收入来源随其年龄、文化程度、性别、婚姻状态、60岁前从事职业等个人和社会经济特征的不同而存在差异,这说明老年人是一个相同性和差异性共存、差异性甚至大于相同性的群体,针对老年人的相关经济与社会政策,应逐渐建立差异视角。在出台旨在提高老年人收入水平、改善其经济状况的相关政策时,要更为关注目前无配偶、文化程度低、60岁前从事蓝领职业、性别为女性、高龄、身处农村以及收入来源总数过多与过少的老年人,而在增加老年人收入来源的举措中,

  提高这部分老年人退休金制度的覆盖面及其保障水平尤为关键。

  本研究的缺陷在于对老年人的收入水平仅有一个总体的水平,对老年人的不同收入来源各自可以获得的收入数没有调查,这在以后的调查研究中要加以改进。

  参考文献:

  [1]王树新.老年社会工作[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21.[2]杜

  鹏,武

  超.中国老年人主要收入来源之分析[J].中国社会工作,1998,(3):7-9.[3]杜

  鹏,武

  超.中国老年人的主要经济来源分析[J].人口研究,1998,(4):51-57.[4]伍小兰.中国老年人口收入差异研究[J].人口学刊,2008,(1):54-58.[5]韦

  璞.我国老年人收入来源的城乡差异及其养老模式选择[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12):26-29.[6]顾嘉禾,顾乐鸣.构建新型养老体系的思考[J].江海纵横,2006,(6):37-38.[7]韦

  璞.我国老年人收入来源的城乡差异及其养老模式选择[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12):26-29.

篇十:发达城市的老人的文化水平

  城市老年人生活质量问题浅析

  一、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内涵

  学术界对生活质量的研究已近半个世纪,但对生活质量内涵的理解仍尚未统一,主观派把生活质量定义为幸福感、满意度和主观生活水平;客观派把生活质量定义为“一个国家或地区人们生活条件的优劣程度。”(冯立天,1996);综合派认为“生活质量就是环境提供给人们生活条件的充分程度以及人们生活需求的满足程度,是在一定物质基础之上卜,社会成员对自身及其自身所处的各种环境的感受和评价。”(周兴城,20XX年)。

  我们认为客观生活条件的优劣是决定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同时,生活质量的高低也决定于社会对个人的供给和个人对生活的需求。人的素质是人体自身的素质,不是人体之外的客观条件,人的素质既可影响客观生活条件的优劣,也是主观满意程度的基础,人的素质应作为生活质量的一个独立的组成部分。所以,生活质量就是指人的素质和客观生活条件的优劣程度,以及对生活的满足程度。

  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群体,其生活质量也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为身体健康状况是反映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敏感指标,因为健康状况与长期客观生活条件的优劣程度紧密相关,也直接影响老年人对生活满足程度的评价。所以,身体素质应作为老年人生活质

  /8

  量的重要指标。

  二、不同性别城市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根据对老年人生活质量内涵的理解,我们选择了月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居住面积作为客观生活条件指标;选择主观满意度作为主观满足程度指标;选择文化程度和身体健康状况作为人的素质指标,采用评分平均数的方法①对辽宁城市老年人生活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lOcalHost各指数基础数据来自于我们20XX年对辽宁城市老年人口的抽样调查。不同性别城市老年人生活质量指数如表

  1:

  从表1可以看出,城市男性老人生活质量综合指数为70.2,明显高于女性老人。男性老人文化素质明显高于女性,根据问卷调查统计,男性老人文盲半文盲占11.4%,平均受教育年龄为8.3年;女性老人文盲半文盲占34.3%,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5.5年。文化程度的高低决定了主要经济来源和收入水平,男性老人文化程度较高,主要经济来源为离退休金的占83.6%,只有6.8%依靠子女提供;女性文化程度低,主要经济来源为离退休金的仅占66.2%,依靠子女提供的却高达21.6%。男性文化程度高,不仅有离退休金保证了稳定的经济收入,而且也有比女性更多的再就业机会,问卷统计表明,男性老人再就业率为

  3.1%,女性仅为0.9%。结果,男性人均月可支配收入在600元以上的占53.1%,低于200元的占8.3%;女性在600元

  /8

  以上的仅占26.8%,低于200元的却占21.0%。

  男性老人的身体素质也明显高于女性。男性老人健康和一般者占88.4%,较差和有重病的占11.6%;女性老人健康和一般者占75.3%,较差和有重病者24.7%。老年女性体弱多病,经济收入又偏低,普遍存在看病就医难的问题,疾病长期困扰,生活质量自然会低于男性老人。

  三、不同年龄城市老人的生活质量

  仍以上述指标体系和方法对不同年龄城市老人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分析,各项生活质量指数计算结果如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城市老年人生活质量综合指数随年龄增长明显降低。表明城市老年人生活质量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其中客观生活条件指数80岁以下的中低龄老人差别不大,80岁及

  80岁上高龄老人明显偏低,这又与月人均可支配收入分指数和人均居住面积分指数均明显偏低有直接关系。80岁及80岁以上高龄老人月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200元的占28.4%,比其它年龄组高10.5~17.5个百分点;月人均可支配收入在500元以下的占26.1%,比其它年龄组低16.5―19.9个百分点。80岁及

  80岁以上高龄老人月人均可支配收入明显偏低,而又与其主要经济来源有关,从问卷调查统计数据看出,其主要经济来源中离退休金占56.1%,比其它年龄组低19.0―24.6个百分点;子女提供占42.7%,比其它年龄组高28.3―36.2个百

  /8

  分点。离退休金是老年人最具有保障的生活来源,高龄老人却显著偏低,使一部分高龄老人的生活质量难以保障。同时,既或是能领取退休金的高龄老人,由于其退休早,领取的退休金很少,也难以依靠退休金使生活质量达到中低龄老人的水平。

  80岁及80岁以上高龄老人人均居住面积20平方米以下的占58.0%,比其它高龄组高4.3―8.5个百分点,其中人均居住面积低于5平方米的占9.1%,比其它年龄组高2.3~3.8个百分点。人均居住面积偏低的高龄老人,经济收入也偏低,又多数得不到子女的关照,生活质量难以保障。

  主观满意度指数与年龄增长的关系同客观生活条件指数同年龄增长的关系基本相反,60―64岁和65―69岁低龄老人的指数值低于70―74岁和75―79岁中龄老人的指数值,而80岁及80岁以上高龄老人的指数值最高。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老人对生活标准的要求随年龄增长而降低,年龄越大越易于满足生活现状,主观满意度也越高。这与其实际生活水平相矛盾,是对真实生活质量的扭曲,好在各年龄组指数值相差绝对值不大,对综合指数不会造成明显的负向影响。

  人的素质指数随年龄增长明显下降。文化素质分指数由

  60-64岁年龄组的50.1下降到80岁及80岁以上年龄组的

  24.2,降幅51.7%。问卷调查数据表明,60―64岁文盲半文盲占10.2%,随年龄增长逐渐升高,80岁及80岁以上则高达

  47.7%;60―64

  /8

  岁平均受教育限为8.6年,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80及80岁以上降为4.3年。低龄老人文化程度明显高于中龄和高龄老人,这也是我国建国以来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和真实写照。正是由于文化程度随年龄增长明显下降,高龄老人的经济收入才明显偏低。

  身体素质分指数随年龄增长明显下降,表明老年人身体健康生活质量随年龄增长明显降低。

  问卷调查数据表明,60―64岁身体健康人数占41.0%,有重病的占3.4%,生活不能自理的占

  0.7%;80岁及80岁以上老人身体健康的人数仅占24.1%,有重病的人数却高达10.3%,生活不能自理的人数也高达10.3%

  。如果把身体较差也视为未达健康长寿标准,那么低龄老人有

  13%不能实现健康长寿,中龄老人和高龄老人分别有20%和

  34%不能实现健康长寿。可见,城市老人随年龄增长,健康问题更为突出。

  四.不同文化程度城市老人的生活质量

  不同文化程度城市老人生活质量指数如表6:

  从表6可以看出不同文化程度的城市老人随文化程度提高,综合指数明显上升,表明城市老人文化程度越高,生活质量也越高。客观生活条件指数、主观满意度指数和人的素质指数与综合指数完全一致,表明城市老人的客观生活质量和主观生活质量与

  /8

  文化程度也呈正相关。

  老年人的文化程度基本决定了老年人的经济收入、生活水平和客观生活条件。文化程度高,不仅较高的离退休金成为其主要经济来源,而且继续就业或再就业的机会也较多,容易获取更多的劳动收入。文化程度低,离退休前在非国有企业工作的比例相对较高,离退休后得不到离退休金的比例相对较大,既或能得到,数额也很低。由于没有一技之长,继续就业或再就业的机会也很少,很难继续获得劳动收入。对辽宁城市老人的抽样调查表明,大学文化程度老人的主要经济来源的97.8%是离退休金和劳动收入,月人均可支配收入800元以上者占66.7%,低于200元者仅占4.2%;文盲半文盲主要经济来源的57.8%是离退休金和劳动收入,还有31.0%靠子女提供,月人均可支配收入800元以上者仅占10.6%,低于200元者却高达28.8%。

  居住条件是老年人客观生活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对主观生活质量和健康生活质量也有重要影响。文化程度较高的老年人经济收入较高,也有更多机会获得优惠住房的条件,比低文化程度老人的住房条件明显优越。辽宁城市老人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均居住面积10平米以下的占4.1%,50平米以上的占19.8%;文盲半文盲人均10平米以下的占26.3%,50平米以上的仅占

  0.4%。

  在一般情况下,经济收入水平较高,容易产生幸福感,尤其

  /8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经济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于那些生活水平提高较快的人们,对生活的满意程度自然也会很高。对辽宁城市老人的调查表明,文盲半文盲对生活满意的人数占43.2%,不满意的占8.1%;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对生活满意的占

  57.3%,不满意的占2.1%。主观生活质量随文化程度提高而提高。

  文化程度对身体素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一般情况下,文化程度较高,经济收入也较高,为疾病的防治提供了保障;同时,文化素质较高,精神状态也会较好,可以延缓衰老,缩短残寿期;文化素质较高,家庭易于和睦,丧偶率低,有利于保持健康长寿。对辽宁城市老人的问卷调查表明,以初中文化程度为界,具文盲半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的老人丧偶率分别为42.1%和21.1%,身体健康的别分占20.2%和29.0%;具初中、高中和大学文化程度的老人丧偶率分别占12.2%、17。4%和7.4%,身体健康的均高于37.0%。可见,文化程度对身体素质也具有正相关关系。

  五、几点启示

  1.我国城市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除具高中和大学文化程度的老年人达到小康水平以外,其余老年人生活质量均在小康水平以下,其中一部分老年人构成城市贫困群体、弱势群体,应引起全社会关注,应采取有效措施使他们能得到过去对社会所做贡献的

  /8

  应有回报。这也是当代人的一种道义上的责任。

  2.保障城市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最重要因素是离退休金,目前执行的政策是:在岗职工调整工资水平时,养老金调整水平不超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的60%。按这一政策,老年人经济收入的绝对值与在岗职工的差距将越拉越大。在岗职工还有其它一些灰色收入,与老年人之间的贫富差距只能更加悬殊。在国家经济实力允许的条件下,应调整现行政策,尽量缩小差距,避免因代际贫富悬殊形成新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必须看到,如不能恰当地调整,随着老年群体的逐渐膨大,很可能会出现一种积重难返的效应。

  3。对老年人生活质量产生负向影响的最主要因素是老年人的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老年人的文化素质随高龄老人的逐渐谢世将不断提高;老年人的身体素质,尤其不断进入高龄阶段的老人的身体好坏将直接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尽快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对保障和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将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8

推荐访问:发达城市的老人的文化水平 发达 老人 水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