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洁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总结 >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总结隐患点销号8篇

发布时间:2023-08-04 19:55:03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总结隐患点销号

  

  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总结报告

  按照《关于深入开展地质灾害和防汛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的紧急通

  知》(石地灾指(20xx)1号)文件通知要求,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结合我乡实际,庚即进行安排部署,组织开展地质灾害安全隐患排查,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统一思想,精心部署。

  组织召开专题工作会,强化地灾防治工作,统一思想,分析我乡

  当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杜绝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牢固树立“防范胜于救灾”的理念,始终把地质灾害工作作为“牛?命工

  程”来抓。按照“坡要到顶、沟耍到头叩勺要求,严格落实“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工作要求,突出重点、全面覆盖的排查原则,从6月10日至7月10日,在全乡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地质灾害安全隐

  患排查丁作。

  二、强化落实,取得实效。

  按照区域分解,明确责任,实行乡、村、组、监测员四级联动,迅速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隐崽排查防治工作。凡是有人居住、有工程活

  动的地段、区域逐点逐段排查核查,实现隐患排查全覆盖。重点对学

  校、聚居点等人口密集区动态排查,找准薄弱环节、及时化解风险,强化问题整改。对已通过各种措施处理销号的隐患点进行“回头看",检查治理工程运行情况,核查周边地质环境是否有新的变化。同时在

  排查工作中同步开展地灾防治宣传工作,组织汛期每月开展一次应急

  避险演练,增强干部群众临灾避险、自救互救的意识和实战能力,确

  保发生灾情、险情时临危不乱,快速、有序、安全撤离。

  三、加强信息收集报送,认真总结工作经验。

  按照“一日一移交""的原则,及时将排查结果汇总上报县地质灾害

  应急指挥部,对排查出的隐患点逐一细化避让、监测、治理等措施,对险情紧迫的,第…时间组织受威胁人员聚散转移,并及吋与县国土

  资源局与华地公司联系,对排查隐患情况进行指导,确保工作措施安

  全到位。同时,注重做好隐患排查工作经验的总结,取长补短,优化

  方案,完善措施,把地灾防治工作做实,打赢防灾硬仗,保障群众生

  命财产安全。

篇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总结隐患点销号

  

  XX市地质灾害防治

  工作手册

  XX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年

  月

  目

  录

  一、地质灾害排查核查制度……………………………………………1二、地质灾害两案编制制度……………………………………………7三、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培训制度……………………………………13四、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演练制度……………………………………16五、隐患点管理制度…………………………………………………18六、能力建设制度……………………………………………………30七、XX市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专职监测员管理制度………………42八、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记录本……………………………………48九、避让撤离制度……………………………………………………51十、地质灾害汛期督导检查制度……………………………………52十一、XX市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工程工作制度………………57十二、关于印发XX市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项目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5…………

  地质灾害排查核查制度

  一、为及时、全面、准确掌握地质灾害隐患点变化情况和地质灾害防治措施落实情况,特制定地质灾害汛期排查核查制度。

  二、地质灾害汛期排查核查是群测群防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以县为主导、乡镇为主体、村组为基础,坚持群众自查与专业调查相结合,每年由县自然资源局会同地质灾害指挥部成员单位在不同时期有针对性地组织实施。

  三、汛前排查核查

  (一)汛前排查是指在每年汛期前,对辖区内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分布、类型、规模、特征、威胁范围与对象、稳定性和危害性及防治措施落实情况等进行全面调查分析,为编制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等提供依据。

  (二)排查主要内容:包括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对群众生命财产构成威胁的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县(市、区)应充分借助专业单位力量,广泛发动干部群众,对所有可能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人员居住地和活动场所进行一次全面的排查复核。排查的重点区域是矿山企业、学校、医院、水库、沿河堤路、重点工程、人口集中区域、依山傍水的建房农户等。对急需处置的险情,要在第一时间上报并迅速组织应急处置。对排查出的隐患要

  —

  1—

  逐一登记造册,及时确定防灾责任人,编制、完善隐患点防灾预案,逐一针对性地落实监测、避让、治理等措施,加快整治销号;对暂时不能消除的,必须做到预案覆盖率、群测群防网络覆盖率和隐患告知率100%,并提前逐一落实避让、处置措施。

  (三)汛前排查应在每年的3月底前完成,编制地质灾害汛前调查报告,向本级政府和上一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报告。

  (四)每年汛前排查由区市县(园区)自然资源规划主管部门组织专业力量对辖区内地质灾害隐患防灾责任和措施进行一次全覆盖的集中排查。在集中排查中,要重点突出七个方面(简称“七查”)的工作:一是要核查隐患变化情况。要逐点踏勘地质灾害隐患变形变化状况,并努力发现新的隐患点。确保对所有地质灾害隐患点及可能存在隐患风险的人员居住地和活动场所进行一次全面的拉网式排查复核、尤其是学校、医院、旅游景点、村寨、集中安置点等重点地段(区域)。

  二是要核查防灾责任落实情况。对排查出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要逐一登记造册,及时完善“一表两卡”并张贴,及时确定防灾责任人、监测员,及时更新入库并公告公示。

  三是要核查防灾避险预案编制落实情况。要逐点编制、完善隐患点防灾预案,有针对性地逐一落实监测、预警、避

  —

  2—

  让、治理等措施,务必做到预案覆盖率、群测群防网络覆盖率和隐患告知率三个100%,并逐点建立核查档案备查。尤其是针对监测员老化及受威胁群众老弱现象较普遍、避险响应能力较差的“空心村”,要逐一核实登记并建立台账,逐村添措补短,逐户结对帮扶。

  四是要核查监测预警网络运行情况。要逐点健全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网络,逐一完善警示标识标牌、避险场所。要加强自动化专业监测网络及设备检查、维修和调试,确保运转有序顺畅。

  五是要核查培训演练开展情况。要及时组建培训宣讲队伍,编制培训宣讲教材、音像挂图,开展分层级、多渠道、多形式的宣讲培训及避险演练、确保辖区相关部门(责任单位)负责人乡镇村社干部、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员及受威胁群众、项目建设单位有关人员等进行一轮全覆盖的防灾知识培训和防灾避险演练。每个隐患点至少应开展一次培训和一场演练,要加强与各级团委和林草部门的衔接,尽可能把基层志愿者和护林防火人员纳入培训体系,努力增添防灾力量

  六是要核查专职监测员信息动态完善更新情况。结合机构改革及撒乡并镇人员变动调整情况,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责任人、专职监测员等变更情况的动态掌握,及时更新登记入库确保工作不断档、信息不掉链。

  —

  3—

  七是要核查其他防灾措施落实情况。检查汛期值班值守及领导带班安排是否到位,部门内部防灾机制建设是否健全、运转是否顺畅,检查信息发布传递“最后一公里”是否打通,部门联防联动机制是否健全顺畅,隐患点防灾责任移交告知是否到位,相关责任单位(部门)防灾措施落实是否到位等。

  (五)区市县(园区)自然资源规划主管部门原则上要在4月20日前完成地质灾害防治汛前“七查”专项行动工作,并将相关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地质灾害防治汛前工作总结,作为专项内容进行报告。各地“七查”工作部署落实情况从3月10日起每旬末向市局报送一次工作进度情况。

  (六)区市县(园区)自然资源规划主管部门在开展“七查”专项行动和调研指导过程中要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省政府十项规定精神,以及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规定,坚持“四不两直”,注重实效。

  四、汛中巡查

  (一)汛中巡查是指在汛期由各级政府及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各相关部门组织人员对辖区内地质灾害防治措施落实情况、地质灾害险情等进行巡回检查。

  (二)巡查主要内容:一是年度防治方案的编制和执行情况;二是组织保障和防治责任制落实情况;三是值班值守、监测预报、宣传培训、应急演练等各项具体防治工作开

  —

  4—

  展和落实情况;四是实地检查辖区内易发区域和重点区段。重点检查值班、监测、巡查、速报、“两卡”发放等记录和台帐;监测、报警和通讯等设备运行情况;应急处置程序的有效性、应急转移路线和临时安置场所的安全性、避险标识与警示标牌的齐全性以及防灾责任人和监测人对辖区隐患点、监测报警、应急处置程序等熟悉掌握程度。

  (三)汛中巡查在5月1日到9月30日之间实施,实行定期和不定期巡查。市、县两级自然资源部门组织每月一次定期巡查,达到每一个月市、县两级隐患点全覆盖。不定期巡查视雨情水情和地质灾害气象等级预报等情况适时开展。

  (四)每次巡查要有书面记录,并建立巡查工作台帐。巡查发现的险情应及时报告和处置,对存在的问题必须责令限期整改到位。

  五、汛后核查

  (一)汛后核查是指汛期结束后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变化及防治情况进行核查,为下一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基础。

  (二)核查主要内容:一是已登记在册的地质灾害点,逐点将变化情况逐一记录填表;二是对汛期发生的地质灾害灾情险情,开展受灾情况核查和技术调查;三是对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应急预案执行情况和群测群防实施情况进行检查。

  —

  5—

  (三)汛后核查工作由县自然资源局组织相关部门和技术人员进行。

  (四)凡汛后核查发现地质灾害隐患点情况出现异常的,必须重新修改相关基础数据,落实监测、群测群防、防灾预案等各项措施。重大事项报上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认定或备案。

  (五)汛后核查工作在每年的10至11月实施。在排查核查工作中,如发现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区市县(园区)自然资源规划主管部门应及时责成责任单位进行治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六、为督促基层防灾工作落实,市局以“地质灾害防治中心”为主,对区市县(园区)自然资源规划主管部门各项防灾工作以明察暗访的形式,开展定期和不定期巡查,对发现的问题责令限期整改。

  —

  6—

  地质灾害两案编制制度

  一、为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四川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市(州)及县(市、区)级自然资源部门需制订本级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简称“两案”)。

  二、区市县(园区)自然资源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建地质灾害指挥部成员单位依据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拟订两案,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

  三、区市县(园区)自然资源规划主管部门应指导乡镇级人民政府编写辖区内隐患点应急预案,填写《XX市地质灾害隐患点应急预案表》并签字报区市县(园区)自然资源规划主管部门,实现“一点一预案”,并组织监测员、受威胁群众学习。

  四、“一点一预案”应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内容包括地质灾害点的发现时间、位置、灾害类型、灾害规模、威胁对象、撤离路线等基本内容,并明确防灾责任人,预警发出者,组织撤离责任人,安置负责人等信息。

  五、区市县(园区)自然资源规划主管部门两案编制内容格式参考附件1、附件2,乡镇级隐患点预案表参考附件3。

  —

  7—

  附件1_____区市县(园区)____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一、地质灾害现状与特征

  (一)地质灾害基本情况

  (二)地质灾害的主要特征

  二、___年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一)_____年降水情况

  (前一年降水情况)

  (二)_____年度气候趋势预测

  (当年气象趋势预测)

  (三)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四)地质灾害隐患点威胁的范围。

  (各类型地质灾害易发区分区)

  三、地质灾害防范重点

  (一)重点防范期。

  (二)重要隐患点。

  (威胁人数达30人以上的地灾点)

  (三)重点防范对象

  四、地质灾害防治的主要措施

  —

  8—

  附件:1.__区市县(园区)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指挥图

  2.__区市县(园区)地质灾害值班报警电话

  3.__区市县(园区)地质灾害防治指挥部人员名单

  4.__区市县(园区)地质灾害指挥部成员单位

  重点部门职责

  5.__区市县(园区)__年地质灾害隐患点统计表

  6.__年__区市县(园区)重点地质灾害隐患防治表

  7.__区市县(园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___年地质灾害防治汛期值班安排表

  —

  9—

  附件2___区市县(园区)___年度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一、总则

  (一)工作原则

  (二)适用范围

  (三)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分级

  1.特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

  2.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

  3.中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

  4.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指挥机构及职责

  (二)区市县(园区)地质灾害指挥部成员单位职责

  (三)工作机构及职责

  (四)应急调查队伍

  三、制度保障

  (一)地质灾害速报制度

  (速报时限和速报内容)

  (二)预防和预警

  1.预防

  —

  10—

  2.预警

  (1)信息收集

  (2)预警分级

  (3)预警信息发布

  (4)预警行动

  四、应急准备

  五、应急响应

  六、附则

  附件:1._____区市县(园区)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指挥图

  2._____区市县(园区)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人员名单

  3._____年重点地质灾害隐患防治表

  —

  11—

  附件3四川XX市地质灾害危险点防御预案表

  地质灾害名称:

  编号:

  1、位置

  2、灾害类型

  3、灾害规模

  及主要特征

  4、影响因素

  5、危害程度

  规模:

  主要特征:

  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

  主要控制因素:

  可能发生时间:

  6、灾害预报

  活动体规模:

  可能造成人员、财产、经济损失:威胁

  户人,威胁资产

  万

  简易治理措施及落实情况:

  监测

  措施

  7、防灾措施

  组织单位:

  责任人:

  监测方法:

  报警措施:

  疏散

  措施

  组织单位:

  责任人:

  疏散路线:

  老弱病残人员姓名(负责老弱病残应急撤离人员姓名):

  8、主管单位

  主管领导签字(章):

  年

  月

  日

  9、主要责任人

  签

  字(章):

  年

  月

  日

  —

  12—

  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培训制度

  一、为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培训工作,增强广大干部群众防治地质灾害的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特制定本制度。

  二、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培训工作由市、县两级自然资源规划主管部门牵头组织实施,同级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各乡镇人民政府、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要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在汛前统筹专业力量开展分层次多渠道宽领域的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培训,进一步提升基层干部群众识灾防灾水平和避险能力。

  三、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培训工作是地质灾害防治的基础工作和常规工作,要做到有计划、有落实、有检查、有效果、有总结。

  四、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培训的主要内容有地质灾害防治的基本知识和政策,宣传培训的主要方式是会议、课堂、多媒体、宣传册、宣传板报、宣传标语、宣传车、知识竞赛等。

  五、要充分利用“4·22”地球日、“5·12”防灾减灾日、“6·25”土地日等时间节点,采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提高宣传效果。

  六、市、县两级自然资源部门应每年举行一次以上地质

  —

  13—

  灾害防治知识培训会,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原则对辖区相关部门(责任单位)负责人、乡镇村社干部、专职监测员、工程建设单位及项目管理人员等进行一轮全覆盖培训。专职监测员接受培训考核通过后,由县(市、区)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统一发放上岗证(样式参考附件)。受威胁群众由专职监测员以“院坝会”、现场会、短信等多种方式进行培训。

  七、在地质灾害排查、核查期间,要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培训。对受隐患点威胁群众发放防灾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时,要详细讲解相关内容,让持卡人对相关内容理解透彻。

  八、通过宣传培训,基层地质灾害防治人员要掌握“四应知”(应知辖区隐患点情况和威胁范围;应知群众避险场所和转移路线;应知险情灾情报告程序和应急处置办法;应知灾害点监测时间和次数)、“四应会”(应会识别地灾发生前兆;应会使用简易监测仪器和监测方法;应会对监测数据记录分析和初步判断;应会指导防灾和应急处置)。

  —

  14—

  附件:监测员上岗证样式

  —

  15—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演练制度

  一、为提高人民群众应对地质灾害的临灾自救、互救能力,提升地质灾害防治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二、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演练是指组织地质灾害防治指挥部成员单位和地质灾害隐患点受威胁群众进行应急响应和疏散避险的演练,可分为地质灾害综合演练和地质灾害避险演练。

  三、地质灾害综合演练由市、县两级人民政府组织,县级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和受威胁对象都要参与;地质灾害避险演练由乡镇人民政府或相关部门、单位组织,可只由组织者和受威胁对象参与。

  四、区市县(园区)自然资源规划主管部门每年年初制定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演练计划,报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后,通知相关部门和单位组织实施,区市县(园区)自然资源规划主管部门负责检查和督促。

  五、地质灾害演练前应制定科学可行的实施方案,方案应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汛期技术督导单位应参与方案的编制。区市县(园区)自然资源规划主管部门负责方案审查、备案。对由乡镇人民政府或相关部门、单位组织的地质灾害应急避险演练,区市县(园区)自然资源规划主管部门应派专业人员到现场指导。

  —

  16—

  六、区市县(园区)自然资源规划主管部门可采取集中与分散、综合与单项相结合等多种方式,确保在汛期来临前每个地质灾害隐患点至少开展1次演练,实现“一点一演练,一点一方案”。县级地灾隐患点演练应在每年4月10日前完成,乡镇级地灾隐患点演练应在每年4月20日前完成。

  —

  17—

  隐患点管理制度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四川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实施意见》(川府发〔2011〕43号)、《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加强全省地质灾害隐患点动态管理工作的通知》(川国土资发〔2013〕116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对隐患点新增及销号管理工作的有关制度。

  一、隐患点新增管理制度

  对基层发现上报的新增隐患点由县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组织现场核实并出具核查意见(附件1),同时组织具有地质灾害防治勘查资质的单位(或汛期地质灾害驻守督导单位)出具地质灾害初步调查书面报告(附件2),附件1、2需报送市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核实完成备案,县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在四川省地质环境管理信息系统中完成对新增隐患点基本信息填报工作。

  县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负责指导乡镇人民政府组织落实地质灾害群测群防防灾责任人、监测责任人、专职监测员的确定,并填写四川省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专职监测点申报表(附件3),完善防灾预案表、防灾明白卡及避险明白卡的发放工作。县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根据调查评价结果和灾险情发展趋势分析,及时将新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纳入预案,—

  18—

  实行防灾预案动态管理,对预案内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员发生变动的,适时对新上岗人员进行培训,并及时将变动情况在村、社公告栏进行公示。市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对县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新增隐患点管理工作进行督促指导检查。

  二、隐患点销号管理制度

  地质灾害隐患点销号是指经确认险情已经消除或已无威胁对象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不再纳入全省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专职监测体系(全省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专职监测数据库)的管理行为。对拟进行销号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实行备案登记制度。

  (1)对地质灾害险情已经消除或已无威胁对象的群测群防专职监测点,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及时组织现场确认,同时在征求当地村委会(居委会、社区、街道)意见的基础上据实填报地质灾害隐患点销号登记材料(附件4)并予以销号,报县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备案。

  (2)县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统一核实汇总辖区已进行销号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并按月报送到市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审核备案。

  (3)县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在四川省地质环境管理信息系统中对销号隐患点进行信息更新填报录入工作。

  各乡镇人民政府对已销号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要及时将

  —

  19—

  相关信息在当地村委会(居委会、社区、街道)进行公告公示,保障群众知情权并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附件

  1.四川省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点现场核实表

  2.

  XXX危岩/崩塌/滑坡/泥石流初步调查报告

  3.

  四川省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专职监测点申报表

  4.

  四川省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点销号申报表

  5.XX市地质灾害隐患点台账

  6.XX市地质灾害隐患点基本信息表

  7.隐患点公示牌、警示牌、撤离路线、应急避难场所牌指示牌样本

  —

  20—

  —

  21—

  —

  22—

  —

  23—

  —

  24—

  附件5XX市地质灾害隐患点台账

  经纬度位置

  县市区

  隐患点名称

  类型

  经度

  纬度

  乡镇

  村

  社

  体积(万方)危险区面积(万m)2行政位置

  灾害体规模

  稳定性评判

  威胁对象

  防治防灾责任人

  监测责任人

  监测人

  规模分级

  现状

  趋势

  类型

  户数

  人数

  财产(万元)

  手段

  姓名

  电话

  姓名

  电话

  姓名

  电话

  —

  25—

  附件6隐患点基本信息表

  名称

  野外

  编号

  室内

  编号

  统一

  编号

  □已发生:

  发生

  时

  □潜在:

  间

  长度(m)外形

  特征

  宽度(m)

  平面形态

  □半圆

  □矩形

  □舌形

  □不规则

  降雨与变形的关系

  近期发生时间

  主要特征

  造成灾害

  变形迹象

  组合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地理位置

  县级邮编

  四川省

  县

  乡(镇)

  村

  社

  坐标

  (m)X:

  Y:

  海拔

  (m)趾

  冠

  经度:E

  °

  ′

  ″

  纬度:

  N

  °

  ′

  ″

  厚度(m)

  面积(m2)

  体积(m3)

  坡度(°)

  剖面形态

  □凸形

  □凹形

  □直线

  □阶梯

  □复合

  坡向(°)

  基

  本

  特

  征

  近

  期

  变

  形

  迹

  象

  □拉张裂缝

  □剪切裂缝

  □地面隆起

  □地面沉降

  □剥、坠落

  □树木歪斜

  □建筑变形

  □渗冒浑水

  —

  26—

  地

  质

  因

  素

  影

  响

  因

  素

  □节理极度发育

  □结构面走向与坡面平行

  □结构面倾角小于坡角

  □软弱基座

  □透水层下伏隔水层

  □土体/基岩接触

  □破碎风化层/基岩接触

  □强/弱风化层界面

  地貌因素

  □斜坡陡峭

  □坡脚遭侵蚀

  □超载堆积

  物

  理

  因

  素

  人

  类

  因

  素

  □风化

  □融冻

  □胀缩

  □累进性破坏造成的抗剪强度降低

  □孔隙水压力高

  □洪水冲蚀

  □水位陡降陡落

  □地震

  □削坡过陡

  □坡脚开挖

  □坡后加载

  □蓄水位降落

  □植被破坏

  □爆破振动

  □渠塘渗漏

  □灌溉渗漏

  主要诱发

  □降雨入渗

  □地震

  □风化切割卸荷

  □河流冲刷坡脚

  □崩塌堆积物加载

  因

  素

  □开挖坡脚

  □建筑加载

  □爆破振动

  □车辆振动

  □采石取土

  □井巷采矿

  □渠塘田水渗漏

  稳定性

  评

  估

  滑坡发育阶段

  目前稳定状况

  发展趋势分析

  危害对象

  滑坡造成

  的损失或

  危害评估

  潜在危胁

  已造成危害

  □蠕动变形

  □强烈位移

  □滑动

  □暂时稳定后重新复活

  □基本稳定

  □稳定

  □基本稳定

  □不稳定

  □稳定

  □基本稳定

  □潜在不稳定

  □民房

  □公路行车

  □市政基础设施

  □河道

  死亡(人)

  威胁户数

  重伤(人)

  威胁人口

  毁房(间)

  威胁房屋(间)

  直接经济损失(万元)

  威胁资产(万元)

  建议搬迁安置:

  户

  人

  防治

  对策

  监测方法

  □定期目视检查

  □安装简易监测设备

  □地面位移监测

  □深部位移监测

  其他:

  群测人员

  村长

  联系电话

  防治措施

  □制定防灾预案群防

  □汛期临时避让

  □专业监测

  □工程治理

  □生物治理

  □搬迁安置

  平面图(范围、可能危害范围、威胁的对象的分布)

  示意图

  填表人:

  审核人: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

  27—

  附件7隐患点公示牌样本参考

  说明:蓝底白字,80*110cm,杆长250cm,金属材质。

  地灾警示牌样本参考

  说明:黄底黑字,50*70cm,杆长200cm,金属材质。

  —

  28—

  撤离路线牌样本参考

  撤离方向撤离方向

  说明:蓝底白字,40*50cm,塑胶材质。

  说明:绿底白字,50*100cm,金属材质。

  应急避难场所样本参考

  —

  29—

  能力建设制度

  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川办函〔2011〕41号)、《关于转发省政府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通知的通知》(川国土资电发〔2011〕43号)、《关于切实加强紧急信息报送和应急值守工作的通知》(川委办发电〔2016〕8号)、《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做好2019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值班值守和气象风险预警工作的通知》(川自然资发〔2019〕34号)、《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关于深入推进政府购买地质灾害专业监测预警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川自然资规发〔2019〕1号)、《四川省地质灾害专业监测技术要求》(试行)(四川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2019.1)等文件精神及技术规范要求等,为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加强地质灾害信息报送管理,提升地质灾害防治科技能力建设,充分依靠信息化手段和科技创新防范地质灾害,结合本市实际,在信息报告、自动化监测方面制定相关制度。

  一、地质灾害信息报告制度

  地质灾害信息报告工作包括地质灾害速报和月报。

  (1)地质灾害速报

  地质灾害速报是指发生地质灾害灾情、险情时,在规定时间、按照规定程序和途径报告情况。汛期地质灾害日报由

  —

  30—

  当日值班人员负责向上一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报;

  1、报送范围。辖区内发生的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地质灾害灾情和险情以及成功预报的实例,都要按照相关报送时限及要求及时准确向上一级地质灾害防治值班室报。

  2、报送内容。重大以上灾情首报按附件1格式要求报送,处置过程中及时续报事态进展。发生重特大突发地质灾害灾险情,各辖区要及时将参与抢险调查情况按附件2格式报送上一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将抢险调查工作织织开展情况,取得的成效及经验梳理总结并形成专报上报。灾险情按附件3、附件4(表一、表二)上报,明确发生时间、地点、信息来源、基本过程、影响范围、已造成的损失、发展趋势和已经采取的措施、领导到场情况等事项。尚未完全掌握情况的,按照“快报事实、慎报原因”原则报告初步情况。成功避险案例除在附件5(表三)中填写外,应以文档形式描述成功避险经过、主要做法和成功经验,并附现场照片。

  4、根据“有事报信息、无事报平安”的工作要求,各辖区汛期每日10:00时前将前一日辖区内灾险情、转移人数、巡排查、电话抽查、雨情等信息汇总后报省厅地质灾害防治值班室,上报表格格式见附件6(表四)。各地须在一周(7天)内对辖区内所有隐患点防灾责任人和监测人员上岗履职情况完成查询一次。

  —

  31—

  5、各辖区汛期每月最后一周的周五前向上一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报送演练、培训、灾险情处置工作等信息,上报表格格式见附件7(表五)。

  (2)地质灾害月报

  地质灾害月报是指在每月底,将本月内发生的地质灾害灾险情以及成功预报实例统计汇总报上一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按照省厅《关于试运行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灾情统计月报网络直报系统的通知》(川国土资办发〔2013〕7号)文件要求执行,各辖区每月月底将辖区上月26日至当月25日灾情信息汇总后上报上一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

  (3)值班人员玩忽职守,未按本制度要求上报地质灾害灾险情、延误抢险救灾造成损失的,将依纪依规追究责任。

  二、自动化监测体系建设规范化制度

  为进一步规范我市地质灾害自动化实时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切实做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作,提升监测预警能力和防灾减灾水平。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地质灾害自动化实时监测体系建设工作相关制度。

  (1)自动化监测购买服务内容。除包括监测点调查与选定、建设方案编制、设备安装、辖区内监测站点(含已建)的运行和管护等服务外,还包括地质灾害监测数据分析处理、预警信息发布、预警参数确定、应急响应处置(含突发灾情险情巡查排查、防灾宣传培训、应急避险技术指导等)

  —

  32—

  及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求的其它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支撑服务事项。购买服务双方应及时签订购买服务合同,重点在服务内容、期限、数量、质量、价格、目标、任务以及资金结算方式、绩效考核指标、双方权利义务、违约责任、合同解除与终止等方面明确权贵。按照国家和省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合理确定履约期限。

  (2)自动化监测信用体系建设管理。县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应按照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建设市场相关信用管理规定,加强对承接主体的信用管理。购买服务双方在签订合同时,应将信用管理的有关条款添加至合同内,并将因预警报警滞后、监测设备在线率低、不配合主管部门开展抢险救灾、未履行合同约定等行为列为终止合同条款;对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或严重后果的,还应依法依规按程序移送有权机关调查处理。在合同执行中,县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应及时将承接主体失信行为报有权部门进行相应的信用记录和管理。因终止合同而重新确定承接主体所造成的损失按合同约定执行。

  (3)自动化监测项目建设管理。监测点调查与选定、建设方案编制、系统平台、设备的选型、软硬件配置和互联互通、设备安装、监测站点的运行和管护、竣工验收程序要件资料等应严格参照《四川省地质灾害专业监测技术要求》(试行)(四川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2019.1)中的标准和规定进行项目建设管理,遵循规定的验收程序进行竣工验收。

  —

  33—

  附件:1.重特大地质灾害灾情信息(首报)模板

  2.重特大地质灾害抢险调查情况信息报送模板

  3.地质灾害灾情基本情况调查表

  4.地质灾害险情(隐患)报告表

  5.地质灾害成功预报实例报告表

  6.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概述及降雨信息统计表

  7.汛期地质灾害灾险情处置情况统计表

  —

  34—

  —

  35—

  —

  36—

  —38—

  —39—

  —40—

  —41—

  XX市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专职监测员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专职监测员队伍建设,明确工作职责,规范日常管理,提高群测群防工作水平,尽最大努力避免和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现结合我市实际,规范相关制度如下。

  一、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专职监测员(以下简称“监测员”)是指按照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专职监测的工作要求,承担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巡察、记录、发布预警信号、组织提前避让撤离、信息报送等工作的专职人员。

  二、根据专业技术人员排查,发现系自然因素诱发,且对城镇居民及乡村农户生命财产安全构成现实或潜在威胁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必须及时落实防灾责任人、监测责任人及专职监测员,完善防灾预案,发放防灾避险明白卡。

  三、每处地质灾害隐患点至少配备1名监测员,省、市级预案点可根据规模大小、威胁程度聘请2~3名监测员。原则上每个监测员只能负责1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工作。

  四、监测员须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一)在当地居住或工作,熟悉当地地形、地质环境、周围人居等情况;

  (二)年龄一般在60周岁以下,身体健康、责任心强、热心公益、心理素质好,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组织能力;

  —42—

  (三)具备一定文化知识,能够担任地质灾害监测、巡察、预警信息发布、组织避让撤离、灾险情及时报告等工作,能够使用现代通讯工具;

  (四)申请人为受地质灾害隐患点威胁的村民、居民或企事业单位人员的,优先考虑。

  五、监测员的选拔坚持“自主、自愿、公平、公开”原则,由本人提出申请,村(居)委会书面推荐,报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审核同意,并经公示无异议后上报县级自然资源规划主管部门。

  六、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要及时与选拔出的监测员签订聘用合同(协议书),明确监测内容、要求、责任、义务和待遇等。合同(协议书)一式四份,监测员、乡镇(街道办)、县级自然资源规划、财政部门各执一份。原则上,聘用合同(协议书)一年一签。

  七、经专业技术人员调查并经县级以上自然资源规划部门认定为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当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应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监测员的配备工作,并按程序及时将相关信息上报县级自然资源规划主管部门。对应由其他行业管理的地质灾害隐患,自然资源规划主管部门应督促、指导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落实群测群防措施。

  八、监测员应履行的主要职责。

  (一)掌握地质灾害隐患识别、监测、成灾方式、临灾

  —43—

  前兆、预警发布、避让撤离等基础知识,熟知所负责监测地质灾害隐患点位置、灾害类型、规模、危险区范围、发展趋势、威胁对象及人数、监测内容和方法、预警方式、信息传送、撤离路线、临时避险场所等基本情况。

  (二)按要求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日常监测及巡查排查。遇强降雨或连续降雨时段,应加密观测次数,做到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及时掌握隐患点的变化发展趋势。当强降雨来临前或出现险情时,及时发布预警信号,迅速报告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并协助组织受威胁群众提前转移到安全区域或应急避险场所。

  (三)严格执行汛期和地质灾害高风险期值班值守制度,遇有极端天气和汛期应24小时保持通讯畅通。认真做好值班记录,如实完整填写监测记录,定期向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报告监测情况。

  (四)妥善保管好配发的装备物资,切实维护好地质灾害隐患点的警示牌、标识牌及监测设施设备等。

  (五)协助发放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积极主动宣传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知识,及时劝阻和上报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人为活动,协助开展防灾应急演练工作。

  (六)积极参加上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举办的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做好与地质灾害防治相关的其他工作。

  九、县级自然资源规划主管部门负责监测员日常业务指

  —44—

  导,应采取集中或分散等多种形式进行业务培训,每年至少汛前集中培训一次,按照“一点一演练”组织开展防灾演练。及时在地灾防治系统更新监测人员信息。

  十、汛期,监测员原则上不得离开本地,确需外出或离开当地的必须提前向当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和县级自然资源规划主管部门报告,由该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安排代班或更换人员后方可离开,监测员或联系方式变更的须及时报县级地质灾害指挥部办公室备案。

  十一、市、县自然资源规划主管部门及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要加强对监测员履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督查暗访,发现无故脱岗、电话关机、无人接听、无法接通、监测工作不熟悉等问题及时反馈并通报,限时整改到位。

  十二、县级自然资源规划主管部门结合本地实际细化监测员管理考核办法,并会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成立地质灾害监测员考核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考核管理工作。监测员考核分为日常考核及年度考核。日常考核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会同同级自然资源规划部门完成,考核要充分征求乡(镇)包村干部及村、社(单位)负责人和群众的意见,注重工作责任心、日常出勤、记录完备程度等。考核结果作为监测补贴发放的依据。年度考核由县级自然资源规划主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在日常考核的基础上进行,注重业务能力考核。年度考核结果作为是否续聘的主

  —45—

  要依据。

  十三、县级地质灾害指挥部应积极为监测员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应为监测员配备钢尺、记录本、笔、雨具、手电筒、报警工具等必要的监测装备,并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

  十四、在上级下达监测经费的基础上,各县市区(园区)要将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专职监测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保障每个预案点补助不低于3600元,专项用于监测员的监测补助、监测预警、通讯补助等工作。

  十五、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应于每年11月30日前将辖区内监测员考核结果及补贴发放情况据实上报县级自然资源规划、财政部门。县级自然资源规划、财政部门应于每年12月15日前将辖区所有监测员年度考核结果及补助补助发放情况据实报送上级自然资源规划、财政部门。

  十六、县级自然资源规划主管部门会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负责监测员的日常管理及监测补助的发放。对日常考核合格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应按时足额发放监测补贴。对日常考核不合格的,应酌情扣减直至停发监测补贴,并及时更换监测员。

  十七、监测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市、县自然资源规划主管部门予以通报表扬和奖励。

  (一)及时发现并上报地质灾害前兆信息,避免了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

  —46—

  (二)及时通知群众撤离、协助政府部门组织群众避让,使受威胁的人员和财产得到及时转移,避免了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

  (三)认真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工作,连续五年没有因发生地质灾害造成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的。

  十八、监测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通报批评,扣减补助,情节严重的取消监测员资格,并视情节追究责任。

  (一)发现地质灾害隐患或隐患点出现加剧征兆后,不上报、无故拖延或故意隐瞒的;

  (二)监测工作中责任心不强或疏忽大意,未能及时发现地质灾害变形变化迹象和险情,发生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

  (三)未按照要求开展地质灾害巡查和隐患点监测,未切实履行巡查、监测职责的;

  (四)被上级部门通报的,日常考核不合格且无正当理由的,或年度考核不合格的,应解除聘用合同并取消监测资格。

  —47—

  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

  编号:记

  录

  本

  记录人(监测人)

  联系电话

  检查人(监测责任人)

  联系电话

  XX市XX县(市、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印制

  监测时间:2年

  月

  日至2年

  月

  日

  —48—

篇三: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总结隐患点销号

  

  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总结

  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总结

  总结在一个时期、一个年度、一个阶段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发扬成绩,为此要我们写一份总结。那么总结有什么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总结1我县是地质灾害多发区,通过构建地质灾害预警体系,摸清地质灾害危险点,监测预警地质灾害险情,及时采取防灾避险措施,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是我县防灾减灾的重要途径,是我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点。为此,根据我县地质灾害防灾形势,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渠县国土资源局决定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强化监测人员的管理,建立健全全县地质灾害预警体系,包括地质灾害防治、预警、监测的基础信息,群测群防和专业监测互为补充的监测网络,适应快速反应科学处置的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系统和应急处置系统,以提高我县防御地质灾害的能力。

  一、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

  以乡镇(社区)两级为主导,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企事业单位和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为主要防治方式。要加强宣传,提高防范意识。各镇和有关基层国土资源所要采取张贴标语、发放防治小手册等行之有效的宣传方式,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地质灾害防治基本知识宣传,提高群众防范地质灾害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增强防灾减灾意识。要把地质灾害点所在村组群众作为宣传对象的重中之重,要进村入户,反复宣传,真正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全面提高广大基层干部和群众的识灾、报灾、避灾和防灾能力。明确防灾责任人和监测人,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的监测预警。

  二、夯实基础,抓好监测预警。

  对全县416个地质灾害点,要采取科学有效的监测手段,努力提高监测准确度,全面提升监测预警水平。要逐一落实监测责任人和具

  体监测人,逐级签订责任书,夯实工作责任,真正实现“点点有人管、处处有人抓”。

  要实行动态监测,及时掌握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发展变化趋势,捕捉灾害发生的前兆信息,做出准确的判断和预报。对有明显垮塌、滑坡迹象的隐患点,要及时转移危险区内的群众,确保不发生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资金到位,人员到位,工作到位。

  按照省厅要求,对个地质灾害点的监测人员的工作经费,由以前的500元/人/年,调整为3000元/人/年。各地要对所有的监测人员进行核对排查和必要的调整。对各地质灾害点的监测人员年龄老化的、居住地距离地灾点较远的,责任心不强的要做必要的调整,原则上要求监测人员就在灾害点受灾害威胁的人员中安排,确保对地灾的24小时监控。以后对各乡镇的主要责任人和各监测点的监测人员的工作变化的,要把有关情况及时上报县局,及时调整地质灾害台账的人员动态变化联系资料。确保灵通信息,加强衔接。国土资源所在汛期每月25日前、其他时间每季度月末25日前向县局书面报告有关监测人员的工作情况。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应急值守工作,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监测点巡逻人员要认真负责,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发现异常情况要第一时间通知辖区群众转移,并逐级上报情况。各镇要针对每个隐患点的不同情况,分别制定应急方案,明确撤离路线、确定安置点、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做到灾前科学防备、灾中有效应对、灾后积极治理。值班人员要坚守岗位,及时掌握灾情信息。一旦发生地质灾害,要及时报告,在第一时间赶到灾害现场,查明相关情况。

  四、加强领导,严明工作纪律。

  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建立完善地质灾害防治领导责任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扎实推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将灾害危险点监测防治任务落实到具体,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认真组织开展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预警、搬迁避让等工作。要严明工作纪律,对地质灾害监测防范工作不重视、措施不得力的,要在全县进行通报批评,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要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同时,对20xx年度地质灾害有关资料进行整理成册,摸清了全县地质灾害隐患点416处的分布情况及威胁对象,给监测工作提供了可靠依据。

  2、认真学习《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为了落实监测责任,县地环站对20xx年预案内的416处隐患点分别落实到每一位职工,并签定了20xx年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目标责任书。

  3、指导23个片区国土所及60个乡镇编制20xx年的防灾预案,发放两卡工作,同时提供了《20xx年渠县地质灾害监测防御工作指导要点》,全面落实防灾制度,正确处置突发地质灾害,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4、开展培训工作,组织全县地质灾害监测人员及乡(镇)、村监测责任人学习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提高干部群众的防灾识灾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不受损失。

  5、组织开展了汛前、汛中巡排查工作。对预案内416处地灾点采取了不同形式巡查和监测工作,同时对渠县20个重点地灾隐患点开展了详查工作,对60个乡镇场镇、居民聚集区、地质灾害易发区进行了巡排查,并给各乡镇提出了书面监测避让建议书。

  6、强化24小时值班制度,做好应急预案,成立了应急分队,随时处于临战状态,做好应急准备,各国土资源所坚守岗位,要求一旦有地灾报警,以最快速度赶赴现场。地环站组织人员对雨量较大地区,易发生地质灾害地区进行了巡排查,尽可能加大巡查范围,对可能发生灾害的隐患点采取必要避让措施,减少预案外地质灾害可能造成损失的发生。对地质灾害点的住户避让情况进行了检查。

  7、全县预案内地质灾害点达到416处,其中滑坡338处,崩塌69处,地面塌陷5处,地面沉降2处,不稳定斜坡2处;分布为大型3处,中型31处,小型382处。地灾隐患点涉到乡镇57个,村230个,落实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416人,发放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416份,地质灾害避险明白卡4330份,潜在威胁人数19000余人

  在今年汛期,一定要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地质灾害防治原则,建立健全“群测群防、群专结合”的监督体系,以积极、科

  学的态度,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搞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总结2根据简安办〔20xx〕51号及简地灾指办发〔20xx〕2号通知要求,XX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狠抓落实,严格按照通知的要求,认真开展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提高认识,增强做好地质灾害隐患排查防治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由于今年XX镇前段时间出现单点性大雨、暴雨和雷暴天气,为此,XX镇按照上级相关文件再次对地质灾害隐患点位进行排查,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精心组织,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

  面对当前严峻的地质灾害防治形势,镇党委、政府召开会议进行了专题研究,落实人员进行了再次排查工作。严格落实四项制度(即地质灾害巡查制度、24小时值班制度、灾险情速报制度、半月信息报送制度),安排各村对各地质灾害重要危险点和隐患点定期进行巡查,镇直各单位、各村在实行24小时值班,确保上情下达。同时,做好灾情的速报工作。

  三、狠抓落实,认真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整治

  开展工作以来,全镇加强了对地质灾害隐患的排查,对历年的隐患点位及新发现的点位进行了重点监测,对学校周边及农户房后加强巡查。截至目前,经过多日“横向到底、纵向到边、不留死角”的全面排查,XX镇辖区内的6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及1个取消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均无明显变化,尚未发现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进一步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层层落实责任,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二是进一步搞好汛期值班和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完善和坚持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险情排查和巡查制度、地质灾害速报制度,加大辖区内地质灾害巡查和排查力度,随时掌握灾情动向。

  三是进一步做好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应急抢险救灾工作。

  对发现地质灾害险情和隐患,及时进行处置和报告,地质灾害一旦发生,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搞好抢险救灾。

  四是将继续发挥监测员及“群测群防”体系作用,加大对隐患点排查,做好各项应急准备等工作。

  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总结3按照《关于深入开展地质灾害和防汛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的紧急通知》(石地灾指〔20xx〕1号)文件通知要求,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结合我乡实际,庚即进行安排部署,组织开展地质灾害安全隐患排查,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统一思想,精心部署。

  组织召开专题工作会,强化地灾防治工作,统一思想,分析我乡当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杜绝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牢固树立“防范胜于救灾”的理念,始终把地质灾害工作作为“生命工程”来抓。按照“坡要到顶、沟要到头”的要求,严格落实“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工作要求,突出重点、全面覆盖的排查原则,从6月10日至7月10日,在全乡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地质灾害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二、强化落实,取得实效。

  按照区域分解,明确责任,实行乡、村、组、监测员四级联动,迅速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防治工作。凡是有人居住、有工程活动的地段、区域逐点逐段排查核查,实现隐患排查全覆盖。重点对学校、聚居点等人口密集区动态排查,找准薄弱环节、及时化解风险,强化问题整改。对已通过各种措施处理销号的隐患点进行“回头看”,检查治理工程运行情况,核查周边地质环境是否有新的变化。同时在排查工作中同步开展地灾防治宣传工作,组织汛期每月开展一次应急避险演练,增强干部群众临灾避险、自救互救的意识和实战能力,确保发生灾情、险情时临危不乱,快速、有序、安全撤离。

  三、加强信息收集报送,认真总结工作经验。

  按照“一日一移交”的原则,及时将排查结果汇总上报县地质灾

  害应急指挥部,对排查出的隐患点逐一细化避让、监测、治理等措施,对险情紧迫的,第一时间组织受威胁人员聚散转移,并及时与县国土资源局与华地公司联系,对排查隐患情况进行指导,确保工作措施安全到位。同时,注重做好隐患排查工作经验的总结,取长补短,优化方案,完善措施,把地灾防治工作做实,打赢防灾硬仗,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篇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总结隐患点销号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市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监管工作情况的通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重庆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07.09.20?

  【字

  号】渝办发[2007]262号

  【施行日期】2007.09.20?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机关工作

  正文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市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监管工作情况的通报

  (渝办发[2007]262号)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今年以来,我市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严峻。截至8月底,全市共发生地质灾害3176起,转移安置2.9万人,经济损失约4亿元。其中突发性地质灾害40起,因灾50人死亡、3人失踪、58人受伤。为进一步做好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监管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全市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监管工作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监管工作情况

  (一)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情况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年度工作安排和市领导的指示,各区县(自治县)组织开展了汛前拉网式排查。市政府安排市国土房管局等有关部门于4月下旬组织6个检查组对各区县(自治县)汛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一是各区县(自治县)均已印发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本行政区域2007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检查核实了各区县(自治县)7141处影响较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单点防灾预案和应急处置程序;二是各区县(自治县)通过治理和避让搬迁,已销号899处地质灾害隐患点;三是查明全市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4381处,目前全市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点共11783处;四是各区县(自治县)督促有关部门和乡镇、街道在国土部门技术支持下,对灾害点实施了群测群防。对危害严重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施了专业监测,设立了警示牌,明确了报警信号和人员疏散路线等。目前,全市已经设立11270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点,发放地灾防灾工作明白卡21528份,地灾防灾避险明白卡139394份,基本建立健全了群测群防监测网络。

  (二)地质灾害监管工作情况

  1.对彭水等7个受强降雨影响地质灾害频发的区县(自治县)实施汛中重点监测。在市专家巡查组的技术指导下,对重大和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现场调查和踏勘,并提出了处置建议。这些区县(自治县)政府及有关部门按照市专家巡查组的建议及时进行了整治。

  2.其余33个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按照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有关通知要求,在汛前排查的基础上,对行政区域内地质灾害点进行汛中巡查检查工作,发现灾情险情,及时处置,消除隐患。

  3.各区县(自治县)在专业技术单位的帮助指导下,积极开展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处置工作。成功处置了3136处地质灾害,及时疏散了险区群众。成功预报规模较大的灾害19起,避免了近2000人的伤亡。

  4.深入灾区,指导应急抢险救灾工作。7月23-26日,市政府救灾办、市国土房管局、市民政局、市水利局和市烟草局组成灾情调查工作组,赴部分区县

  (自治县)帮助指导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救灾工作。

  5.分类指导区县(自治县)抓紧开展灾后重建工作。帮助指导区县(自治县)开展实施搬迁避让或应急治理,加强对灾后重建房屋选址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确保

  了新选址房屋地质安全。

  6.下达了1681万元市级地灾资金,用于补助各区县(自治县)部分重大地质灾害应急治理项目经费,缓解了区县(自治县)资金不足的问题。

  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个别区县(自治县)地灾防治专项资金没有落实到位,导致部分急需搬迁的群众未得到及时搬迁,急需治理的灾害点未得到及时治理。

  (二)全市还有8个区县(自治县)没有建立地质环境监测站。建立了地质环境监测站的,又存在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的问题。

  (三)地灾治理工程后期维护责任单位没有落实到位,导致一些重要部位的地灾治理设施被损毁,并对水文地质环境造成了新的破坏,引发了新的地质灾害。

  (四)部分区县(自治县)存在重开发建设、轻灾害防治现象。发展改革、规划、国土房管、矿产资源、建设、水利、交通等部门在审批项目业主落实地质灾害防治“三同时”制度时不严,项目业主没有按照地灾危险性评估报告提出的防治建议严格落实地灾防治措施。

  三、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监管工作的要求

  (一)继续抓紧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灾后恢复重建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要督促国土房管、民政、建设、交通、水利、市政等有关部门按照《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通知》

  (渝府发[2007]100号)、《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力做好房屋及市政交通等设施防汛抗洪救灾工作的紧急通知》

  (渝办发[2007]201号)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民政局重庆市灾民倒房重建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渝办发[2007]232号)要求,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强化管理、突出重点,分别做好房屋及市政交通等设施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抓紧实施危岩、滑坡等地质灾害应急治理或搬迁避让工程,及时排除地质灾害险情

  隐患;加强对灾后重建房屋选址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确保新选址房屋地质安全。

  (二)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职责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灾后地质灾害隐患点巡查排查工作,对新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要及时邀请技术支撑单位赴现场调查,划定危险区、设置警戒线和警示牌,向当地群众发放“两卡”,并按照《中共重庆市委办公厅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落实责任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

  (渝委办[2007]77号)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专项预案的通知》

  (渝府发[2007]74号)规定,将本行政区域内已查明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和新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治工作责任逐一落实到国土房管、建设、市政、交通、水利、安监等行业主管部门和具体责任人,并向社会公示。同时,各有关部门要相互配合,及时汇总地质资料和灾情、险情信息,并督促建设项目业主落实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提出的防灾措施建议,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三同时”制度落到实处。

  (三)落实地灾防治专项资金、健全地灾防治机构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要尽快落实本级地质灾害防灾专项资金,解决地质灾害调查和监测经费,保证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防治经费,确保本行政区域内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顺利开展;对未成立地质环境监测站的,要尽快成立地质环境监测站;对已成立地质环境监测站的,要进一步优化技术人员配置,使监测站有能力为本行政区域地质灾害防治提供技术支持。

  (四)进一步加大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建设投入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要进一步做好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加大群测群防资金投入,并积极开展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预警达标活动,使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规范化、群测群防监测信息数据化。进一步提高地质灾害监测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因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五)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管理

  对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要加强治理项目业主、合同、设计审查和施工质量监督管理,确保地灾治理工程保质按时完工。同时,对地灾治理资金,特别是市级地灾补助资金,要按照《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渝财建[2005]441号)规定,切实加强地灾防治项目资金管理,确保资金专款专用。

  二00七年九月二十日

篇五: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总结隐患点销号

  

  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报告

  最新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报告

  33篇

  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报告第

  1篇

  进入主汛期以来,市遭受多次连续强降雨影响,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形势严峻、任务艰巨,根据省、州关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批示、工作安排部署,结合《州自然资源局关于集中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的紧急通知》文件要求,我局高度重视,立即组织我市驻守督导专业技术人员对县域内所有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再排查,现将排查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群测群防责任落实情况乡镇人民政府是所在辖区地质灾害调查、监测、预报工作的责任单位,把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预警工作责任切实落实到了每个预案点、落实到了具体监测员。本次排查共核实

  14名防灾责任人,100名监测责任人,396名专职监测人员,签订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专职监测目标责任书

  396份。(二)宣传培训工作落实情况为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我局组织驻守督导专业技术人员重点对聚集区、场镇、学校等人员密集区域进行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讲解,主要宣讲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类型、发生的前兆现象、逃生撤离路线、简易监测方法等内容。本轮共宣传培训

  2场次,人数达

  70余人,发放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单

  50余张。(三)避险演练工作落实情况在各乡镇原有的避险演练的基础上,再次组织演练,提升群众对应急预案及一表

  两卡的熟悉程度,做到三个准备,五个清楚,即:自救指挥体系准备、抢险队伍准备、自救物资准备,点上人员清楚(动态掌握)、危险点在哪里清楚、报警信号清楚、安全撤离线路清楚、安全避灾场所清楚。本次共组织避险演练

  3场次,参演人数达

  75余人。(四)督导检查工作落实情况为确保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落实到位,本次采取抽查的形式,重点对镇、沙尔宗镇、龙尔甲乡、脚木足乡

  4个乡镇的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情况、内业软件资料整理更新情况、各隐患点一表两卡发放情况、各隐患点标示标牌完善情况、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培训及突发性地质灾害避险演练、地质灾害应急救援物资储备等汛期地质灾害防范工作整改情况进行了督促检查。(五)巡排查工作落实情况一是下发通知要求各乡(镇)全面排查辖区内地地质灾害隐患点。经排查,我市共有

  396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已落实所有地灾隐患点的防灾责任人、监测责任人、专职监测人员,确保地质灾害隐患点处处有人管、点点有人抓。二是对公路沿线、重大建设工程区、旅游区、中小学校舍等重点区域,以及房前屋后高陡边坡、山边、河边及低洼地带、矿山等地质灾害危险区域进行重点排查。三是对巡排查发现的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及时上报排查结果,做到一日一移交。并组织驻守督导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现场踏勘核实隐患点情况,落实专职监测人员,完善一表两卡,纳入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体系。本轮排查未发现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五)应急调查工作落实情况本轮排查过程中,重点对镇菜农一村二组

  1号房前边坡隐患、镇州编译局后山泥石流隐患、龙尔甲乡尕渣村各尔洛村滑坡隐患

  3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了

  3次应急调查,派出专业技术人员

  15人

  次,出车

  3次,无人机

  1台,通过实地核查,确定隐患点实际情况,提出应急处置措施建议,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六)值班值守及信息报送情况全面落实地质灾害汛期

  24小时领导带班、专人值班值守制度,落实值班值守人员,确保相关人员信息畅通。不断加强对汛期雨情、水情的监测分析,实时掌握雨情、水情变化及趋势。如遇紧急情况,主要领导均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科学决策,及时果断处理。信息报送做到及时、准确、规范,一旦灾情发生,严格按照边核实、边报告,边处置、边报告的原则,严格执行汛期值守和信息报送制度。严格按照一周轮查一遍要求,对各乡镇值班情况以及各隐患点监测人员在岗履职情况进行不定时抽查,以确保群测群防各级相关负责人在岗在位。

  二、采取的措施

  一是充分利用已有地质灾害调查和研究成果,采取群专结合、人技结合、点面结合等方式,全面摸排地质灾害隐患,科学评估灾害风险,逐点登记造册入库,逐一完善防灾预案,落实处置措施,明确防灾责任人、监测责任人和专职监测员。二是采用对已有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核查和对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调查相结合的逐点排查方式进行,坚持重点排查和一般排查相结合。坚持逐村入户,沟到头、坡到顶,排查是否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确保工作不留盲区、不留死角。

  三、存在的问题

  (一)监测手段较落后、记录较随意。目前我市剩余未安装自动化监测设备的地质灾害隐患,监测手段只能以巡视、巡查为主,监测精度难以满足预警、预报及指导地质灾害防治的要求。专职监测人员

  能力不强,专业知识不够,监测记录较随意,不按监测要求的监测周

  期、监测内容进行记录,很多记录无雨情记录,不能给地质灾害的预警、预报及综合防治提供有效信息。(二)预警设备较落后。目前预警设备为铜锣、哨子,其发出的预警信号传报范围极其有限,对危险区范围小、危害对象少且集中的隐患点尚有效,对危险区范围大、成灾时噪音巨大的隐患点(如泥石流)有效性极差。(三)可能发生链式灾害的隐患点未能建立有效的预警网络。全市可能发生链式灾害的隐患集中于泥石流,主要表现局部强降雨诱发上游爆发泥石流或支沟群发性泥石流,进而引发主沟泥石流或洪水,对中下游构成严重危害(如大郎足沟泥石流、松岗镇足木沟泥石流群等),对此类型的灾害点、灾害群目前监测预警网络较为单一上游与下游之间的有效联系较差,给地质灾害预警带来隐患。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进一步强化工作部署清醒认识当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进一步强化政治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牢固树立防范胜于救灾的理念,坚决克服麻痹松懈思想,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再动员、再强调、再督查,确保各项防灾措施再落实。(二)进一步强化隐患排查继续做好地质灾害隐患动态排查工作,对所有可能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人员居住地和活动场所,尤其是学校、医院、旅游景点、集中安置点及工矿企业等进行重点复査评估,确保不留死角。对排查出的隐患逐一登记造册,及时确定防灾责任人,采取有针对性的防灾手段,逐一编制、完善隐患点防灾预案,逐一落实监测、避让、治理等各项防灾措施。(三)进一步强化监测预警继续加强与气象、地震等部门的沟通衔接,密切关注雨情变化,充分利用各种预警信息发布手段,实时动态的发布监测预警信息,并确保监测预警信息第一时间传达至本区域内各级防灾责任人以及各地质灾害隐患点具体监测人员,传达至辖区内工程建设项目

  及矿山企业业主和施工单位负责人。各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和工程建设项目及矿山企业安全责任人要及时上岗到位,加强监测,加密巡查,发现险情及时预警,果断组织受威胁人员撤离。(四)进一步强化主动避让深刻把握主动避让、提前避让、预防避让的工作原则,继续深入强化主动预防避让机制的高效运转。在强降雨来临前,提前组织地质灾害高易发地段受威胁人员安全疏散转移。特别是安置点、场镇等人口密集区及各类在建工程、工矿企业,要根据雨情果断实施提前预防避让,避免因灾伤亡事件发生。在组织人员转移至安全地带后,要加强管控并在危险区域设置警戒标识,避免相关人员进入危险区。并在前期培训演练工作基础上,持续深入开展地质灾害宣传培训和避险演练工作,不断提升广大干部群众主动识灾、避灾的能力和意识,为防灾避险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五)进一步强化值班值守进一步加强汛期值班值守,严格落实

  24小时值班制度。按照一周轮査一遍的频率,加强对各级防灾责任人和监测人员上岗履职情况的电话抽查,督促各级防灾人员到岗到位,履职尽责。提前做好各项防灾人员力量和物资准备工作,一旦发生地质灾害险情、灾情,要迅速组织力量及时赶赴灾害现场,科学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同时,严格按照要求时限做好灾险情信息报送工作,加强灾情续报和信息反馈,确保信息传达及时准确。

  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报告第

  2篇

  按照《关于深入开展地质灾害和防汛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的紧急通知》(石地灾指〔2021〕1号)文件通知要求,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结合我乡实际,庚即进行安排部署,组织开展地质灾害安全隐患排查,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统一思想,精心部署。

  组织召开专题工作会,强化地灾防治工作,统一思想,分析我乡当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杜绝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牢固树立防范胜于救灾的理念,始终把地质灾害工作作为生命工程来抓。按照坡要到顶、沟要到头的要求,严格落实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工作要求,突出重点、全面覆盖的排查原则,从

  6月

  10日至

  7月

  10日,在全乡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地质灾害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二、强化落实,取得实效。

  按照区域分解,明确责任,实行乡、村、组、监测员四级联动,迅速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防治工作。凡是有人居住、有工程活动的地段、区域逐点逐段排查核查,实现隐患排查全覆盖。重点对学校、聚居点等人口密集区动态排查,找准薄弱环节、及时化解风险,强化问题整改。对已通过各种措施处理销号的隐患点进行回头看,检查治理工程运行情况,核查周边地质环境是否有新的变化。同时在排查工作中同步开展地灾防治宣传工作,组织汛期每月开展一次应急避险演练,增强干部群众临灾避险、自救互救的意识和实战能力,确保发生灾情、险情时临危不乱,快速、有序、安全撤离。

  三、加强信息收集报送,认真总结工作经验。

  按照一日一移交的原则,及时将排查结果汇总上报县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对排查出的隐患点逐一细化避让、监测、治理等措施,对险情紧迫的,第一时间组织受威胁人员聚散转移,并及时与县国土资源局与华地公司联系,对排查隐患情况进行指导,确保工作措施安全到位。同时,注重做好隐患排查工作经验的总结,取长补短,优化方案,完善措施,把地灾

  防治工作做实,打赢防灾硬仗,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报告第

  3篇

  根据省文件精神,我们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现将贯彻落实和排查情况报告如下:一、高度重视,落实责任我市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治制度和突发险情处置机制,安排部署了

  2021年汛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强化了责任意识,健全防灾减灾措施。1.31磨溪地震后对全市地灾隐患点进行了全本文来自面的排查,确定了监测人,发放了明白卡,落实了责任人。结合抓好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建设工作,认真落实县(区)防灾责任制,及时组织开展了地质灾害隐患巡查、排查,努力使地灾隐患点逐年减少,确保汛期或突发地灾时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二、认真排查,摸清情况三、强化措施,确保工作落实根据省厅检查组指示,我局再次向县、(区)政府及园区管委会提出书面要求:对属于必须组织避让搬迁的农户,要立即动员搬迁;对学校、公路、水利设施等,能在今年治理的,应制定规划,落实资金及时采取治理措施,不能在今年治理的应落实监测措施,责任到人,严防死守,确保安全。同时,根据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精神,及时制定了遂宁市地质灾害防治知__识宣传培训方案,以明传电文发至县、(区)政府、园区管委会,要求全市各级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培训,提高防治能力。四、落实资金,保障经费五、下一步工作措施(一)按照省厅、市委、市政府的部署,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明确落实责任,深入督查,确保工作落实。(二)加强对全市

  719处地质

  灾害隐患点的排查、巡查、监测、预警,加大排查的广度和深度。(三)按照省、市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在全市范围内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培训工作,将宣传普及到社区、街道、学校、乡、村、社,落实到最基层的干部群众。(四)积极推行地质灾害预案的公示制度,真正实现点点有人管,处处有人抓。(五)继续推进群测群防体系建设,深入落实防灾预案,落实两卡到监测人和人民群众;普及安装裂缝报警器和滑坡伸缩仪,提高防灾预警的科技含量。(六)抓好申报项目跟踪,协调落实地质灾害防治经费,保障工作顺利开展。(七)加强汛期地灾值班。

  严肃纪律,坚持汛期地质灾害

  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与水利、气象部门的沟通,积极收集地质灾害灾情,及时准确上报,确保信息通畅。

篇六: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总结隐患点销号

  

  认真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和防汛减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的实施方案

  为坚定贯彻X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认真贯彻落实全省防汛抗旱减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防汛减灾部署要求,坚决打好防灾减灾安全度汛这场硬仗,按县政府工作安排,决定从6月10日-7月10日集中开展全县地质灾害和防汛安全隐患排查防治工作,现将有关事项制定方案如下。

  一、工作总体要求

  各乡镇(街道)、县级各部门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县委县政府工作安排上来,高度重视,充分认清当前地质灾害防治和防汛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以对人民群众

  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态度,牢固树立“防范胜于救灾”理念,始终把地质灾害和防汛减灾工作作为“生命工程”来抓,迅速行动起来,扎实开展地质灾害和防汛安全隐患排查防治工作。此次排查工作务必在7月10日前完成,确保不留空白、不留死角。

  二、工作主要任务

  (一)突出重点开展排查。一要突出山洪泥石流、滑坡等灾害防治,对X河、X河、X江流域乡镇(街道)以及山洪地质灾害偏重的山区乡镇等重点区域开展排查,特别是要重点排查全县107处地灾隐患点、3处重点河道、80座重点水库电站、51处山洪灾害危险区,确保全覆盖、无遗漏。二要对山地或河谷地区村镇、集市、学校、医院、道路、旅游景点、新村聚居点等人群密集区进行重点排查并督促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加强管理。三要全面加强重点企业、重点道路桥梁、重点施工现场和尾矿库、电站、水库特别是病险水库汛期安全监管,找准薄弱环节,及时化解风险,强化问题整改。

  (二)做深做细隐患排查工作。此次排查,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各乡镇(街道)要充分结合辖区实际,求真务实,认真研判灾害发展趋势,按照“坡到顶、沟到头”的原则,对地质和洪涝灾害易发区凡是有人居住、有工程活动的地段、区域逐点逐段排查,科学评估预判灾害发生趋势,实现隐患排查全覆盖。排查工作要采取群众普查与专业技术单位调查相结合、重点调查与一般核查相结合方法,统筹整合广大人民群众、干部职工和专业技术公司等各方面防灾力量,通过资料收集、群众普查、专业调查、反复核查等方式,借助遥感、航测等新技术新方法,对已有隐患点、已实施治理工程进行复查复核,对近3年已销号隐患点进行再评估、再检查,及时开展“回头看”,重点检查治理工程运行情况、评估周边地质环境是否有新变化、查看避险搬迁群众有无返回居住等情况。对已排查处的地灾隐患点要实时监测,详细记录,重点校核其发展变化情况。对新排查出的地灾隐患点,县国土部门要迅速组织技术单位全面调查其类型、规模、成因及发展趋势。对已实施或正在实施的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要调查其防灾减灾效果,并组织技术单位对已建工程的安全性、有效性进行复核评估;对在建工地重点要重点查看其地灾危险性评估防范措施、防汛减灾措施、预警撤离等措施落实情况。

  (三)健全完善应急机制。县防办、县地灾办要认真梳理排查工作制度机制短板,一要健全统一高效的指挥调度工作体系,在主汛期坚持“一日一会商、一日一调度”。二要健全完善权威及时的信息发布工作机制,确保将预警预报信息迅速准确传递到每名群众,并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统一发布汛期灾情。三要建立健全协调联动的抢险救灾工作机制,确保各部门、各类救援力量紧急响应、快速反应。

  (四)同步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各乡镇(街道)、县级各部门要充分发挥群众防灾避险的自主作用,在开展排查工作的同时,利用培训、演练、发放明白卡、树立警示牌、划定避险线路等简单易行方式同步做好隐患点周边群众的宣传培训工作,教会隐患点群众如何观测灾害征兆、如何撤离转移、如何参与应急救援等,增强干部群众临灾避险、自救互救的意识和实战能力,确保发生灾情、险情时临危不乱、快速有序安全撤离。

  三、强化工作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乡镇(街道)、部门是本次隐患排查的组织主体和责任主体,要全面落实党委政府主体责任和行业主管责任,实行一把手负总责,迅速成立排查工作领导小组,健全齐抓共管、联防联动的组织体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县交通运输、规建和住房保障、安监、旅游、教育、发经、国土、水务等部门既要主动

  开展本行业本领域的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又要负责指导乡镇(街道)做好本行业、领域的隐患排查、监测和治理工作。

  (二)强化防治措施。各乡镇(街道)、部门要对排查出的隐患点逐一登记造册入库,逐一完善防灾避险预案,追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逐一明确防灾责任人、落实专职监测人员,建立完善警示标牌,逐村、逐点搞好宣传培训和避险演练。要加强工作沟通,按照“一日一移交”原则,及时将排查结果移交属地乡镇(街道)或行业主管部门,实现信息共通共享。对排查出的隐患点要逐一细化避让、监测、治理等措施,及时消除隐患;对险情紧迫的,要第一时间组织受威胁人员疏散转移,确保安全。对已建灾害治理工程,要做好维护管理工作,确保发挥正常功效。对排查发现问题的业主单位和施工企业要督查整改,及时开展整改“回头看”,确保整改措施到位。

  (三)强化工作联动。要进一步健全整体联动工作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县级相关职能部门特别是地灾办、防办、气象、水文等部门要及时掌握、发布重要气象预报和重大雨情、水情和险情信息,做好监测预警;民政、国土、水务、住建、交通、卫计等部门要按照职能做好灾害防治和抢险救援工作,既各司其职快速反应、迅速行动,又联防联动高效运转。县目督办、县政府应急办要加强对各乡镇(街道)、部门值班值守、通讯畅通等情况的督查检查,确保工作力量时刻充沛,应急通讯24小时畅通。

  (四)强化痕迹管理。各乡镇(街道)、部门要牢固树立痕迹意识,做到有排查必有记录,有问题必有责任清单、措施清单、整改清

  单,有工作进展和成效必有图片简报。各乡镇(街道)要分门别类建立工作档案;县级职能部门要及时收集掌握乡镇工作情况,结合自身工作职责健全完善工作台账,做到工作全链条痕迹管理。

  (五)强化信息报送。要建立工作联络员制度,实现信息互通共享。各乡镇(街道)、部门要落实专人负责排查工作的信息收集报送工作。7月12日前,县防办、县地灾办要对全县排查工作开展情况形成正式总结报县政府。

篇七: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总结隐患点销号

  

  精品文章

  《县地质灾害隐患点汛前排查情况报告》

  县人民政府:

  根据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核查及排查工作的通知》(崇地灾领字〔202x〕1号)文要求,我局于2月20日至28日派出16人分4个小组,分别对全县16个乡(镇)排查工作进行了督查,同时对销号和新增隐患点进行了实地核查。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2x年全县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665处,其中滑坡220处、崩塌430处、地面塌陷7处,泥石流8处,严重威胁1261户5899人。通过这次排查核实,共核减地质灾害隐患点105处,核减受威胁户207户1018人;新增隐患点38处,新增受威胁户49户154人。到目前为止,全县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598处,比202x年减少67处,其中滑坡199处,崩塌387处,地面塌陷7处,泥石流5处,威胁1103户5035人。隐患点分布较多的乡(镇)有横水、麟潭、过埠、关田、文英、金坑、铅厂、扬眉、龙勾、长龙。

  二、主要特点

  通过核实,我县地质灾害隐患点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地质灾害隐患点个数及受威胁人数呈下降趋势。与202x年相比,隐患点下降10%,受威胁户下降12.5%。其主要原因:一是广大人民群众防灾意识有所提高,高陡坡切坡建房现象呈下降趋势,群众护坡治理有所增多;二是近年来开展地灾移民、深山移民、新农

  精品文章

  村建设、土坯房改造等民生工程,搬迁避让工作成效明显,消除了部分地灾隐患;三是各乡(镇)及国土规划部门对农村建房选址加强了管理和指导,控制了部分违章切坡建房;四是房屋的抗灾能力得到增强,由原来的土坯房改为砖混结构,更牢靠更稳固了。

  (二)地质灾害隐患规模等级也有所下降。目前新增隐患点主要是单户型较多,所威胁人员较少,均为小型。

  (三)隐患点类型基本不变。202x年新发生的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崩塌,占80%,其主要是农村切坡建房,未采取护坡措施所导致。目前,崩塌还是我县地灾的主要类型,但数量同比有所下降。

  三、发展趋势分析

  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和工程建设人工开挖及农业、林业、果业的开发,地质灾害发生总体趋势为:一是老地质灾害隐患点将逐步减少,呈在销旧增新趋势;二是区域性发生地质灾害次数增多,如去年“5.16”杰坝、金坑等乡镇;三是由于工程建设导致的地质灾害(隐患)点逐渐增多;四是高位滑坡类型逐渐增多;五是受恶劣天气及台风影响,特定时期内地灾防治工作任务与压力日趋加重。

  四、存在问题

  (一)排查工作各乡(镇)重视程度不一,本次排查点多面广,时间紧任务重,更多是依靠村组干部提供数据来源。个别乡(镇)排查工作不到位、资料上报不及时、重视程度不够高,导致本次排查资料存在准确性不够的问题。

  (二)有个别乡(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人员变化频繁,工作未

  精品文章

  衍接不够好,导致情况不熟悉,业务不熟练。

  (三)有部分地质灾害隐患点已异地新建房屋,但是老房未拆,导致无法销点,仍然存在安全隐患。

  (四)乡(镇)对防灾工作宣传力度还不够,导致对隐患点的上报存在模糊认识,有多报多得经济补偿的偏见。

  五、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尽快发布202x年度地灾防治方案。根据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核实数据,更新隐患点信息,调整我县重点隐患点个数及对象,重点防控。

  (二)督促各乡(镇)及时发放地质灾害防灾工作和避险明白卡。

  (三)充分发挥村级协管员和群测群防员力量,加强对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巡查、监测,信息跟踪,及时更新《xx县地质灾害隐患点基本信息表》。

  (四)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科普知识宣传,提高人民群众的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充分利用宣传车、现场解答和发放宣传单形式,大力开展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科普知识的宣传教育,特别是125名协管员尚未接受过系统的地灾防治业务培训,乡(镇)领导班子调整后,大多数分管地灾防治工作的同志对防治业务知识不够熟悉,拟于近期举办乡(镇)干部、村级协管员的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班。

  (五)加大对农村空心房的拆除力度。对不愿意拆除空心房的,要明确责任主体,加强监测,避免出现人员伤亡事故。

  (六)依托今年1。5万地质灾害调查工作成果,对全县地质灾

  精品文章

  害隐患点进行全方位调整,重点核查新增和销号的隐患点,建立真实可靠的隐患点台帐,为地灾防治提供详细资料。

  市国土资源局立即启动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相关人员上岗到位,安排专人值班,收集各县区受灾情况。截止4月20日19时30分,我市掌握情况为:

  1、xx区太安乡孟家村3社发生一起小型崩塌,厨房轻微受损,未造成人员伤亡,崩塌体方量约5个立方,直接经济损失约1万元,现已组织受威胁群众撤离,并在现场设置警戒线,确定了专人进行24小时监测。

  2、xx县新桥镇太和村1组印把子山危岩变形加剧,受威胁41人已全部撤离,在现场设置警戒线,确定了专人进行24小时监测。

  3、xx县连界镇反帝9组塌陷,崩塌体方量15立方,无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现已组织受威胁群众撤离,并在现场设置警戒线,确定了专人进行24小时监测。

  4、xx县靖和镇华家7组崩塌,崩塌体方量2立方,无人员伤亡,墙体轻微受损,直接经济损失202x元,现已组织受威胁群众撤离,在现场设置警戒线,确定了专人进行24小时监测。

  5、全市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受“4.20”地震影响,有变形加剧趋势。

  地震发生后,xx市国土资源局高度重视,为切实加强地震灾区地质灾害防灾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目前,我局所做的主要工作:

  精品文章

  1、市国土资源局组织相关人员进行24小时值班。

  2、通知各县区24小时值班,相关人员及时上岗到位,保持通讯畅通,加强地灾巡查,及时收集统计灾情。

  3、市国土资源局领导分为五组,分赴各县区了解灾情、督促检查防灾减灾工作情况。

  近年来,县地税局在县委、县政府和市地税局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以政务公开示范点建设为契机,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积极构建公正、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机制,推动全县地税系统政务公开工作再上新台阶,有效地促进了税收中心工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按照鲁政办发〔202x〕22号、菏政办发〔202x〕45号和定政办发电[202x]26号文件精神和有关要求,对政务公开情况进行了自查完善,现将有关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做法

  (一)组织保障有力,推动政务公开高效实施。县地税局党组高度重视对政务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将其作为密切税企关系、提升纳税人满意度和遵从度的重要工作来抓,建立健全以“一把手”为组长的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领导小组,进一步巩固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组织协调,职能部门齐抓共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实现政务公开“有人过问、有人领导、有人督促、有人落实”的良好局面。在充分发挥领导小组职能作用的基础上,局领导率先垂范,积极参与政务公开组织实施工作,近年来,局长走进“定陶

  精品文章

  民生面对面”,参加税企恳谈会,现场解答群众和企业提出的热点难点问题,体现阳光办税理念。

  (二)公开重点突出,主动全面公开政务信息。主动把政务公开工作置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下,在政务公开内容上,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和省市地税局的要求,重点公开与纳税人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以及纳税人最关心、社会最敏感、反映最强烈的热点问题。根据实际情况,确立了以下八项重点公开内容:一是税收政策。将税收法律法规和税种、税率、税收优惠等基本政策通过散发宣传明白纸向纳税人和社会公开,将税务登记、发票管理政策在本局外网上公开。二是办税程序。办理涉税事项的工作流程、审批项目在本局外网上向社会公示并公开办理。三是纳税定额。对个体工商业户及财务核算不健全的小型工商企业实行定期定额征收,对定额标准、定额程序、定额结果在本局外部网站及县城繁华街道电子显示屏上公开。四是税收减免。对纳税人应当享有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及办理税收优惠的有关事项、行政审批情况向纳税人公开。五是行政审批信息公开。编制权力目录,绘制行政职权流程图并向社会公开,将行政权力清单内容(共17项)和行政审批事项(共14项)按时提交县编办,在县政府网站进行公开。六是服务标准。将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义务和权利,以及为纳税人提供服务的有关工作制度、行为规范、服务承诺等主要内容向纳信息税人和社会公开。七是财政资金和政府采购信息公开。将202x年和202x年1-9月发生的“三公”经费(公务用车维护费、公务接待费和因公出国费用)以及专项资金信息、政府采购情况

  精品文章

  在本局外网上进行公开。

  (三)公开形式多样,不断拓宽政务公开渠道。坚持不断创新公开方式,丰富公开载体,着力打造内容齐全、功能完善、运行稳定的政务公开平台。一是建立税收宣传月品牌。以每年一度的税收宣传月为契机,深入集市街道等人口密集区散发税法宣传明白纸和纳税指南,免费向纳税人发放;积极举办“地税局长服务日”活动,深化税法宣传效果,把涉税知识向纳税人公开,体现阳关办税理念,实现税收宣传品牌化。二是建设办税服务厅平台。取消全县各乡镇地税服务窗口,设立一个办税服务厅,迁入县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征收和审批,向纳税人提供涉税信息查询,设立自助服务区,定期公开涉税热点信息,并设置意见箱,自觉接受县政务服务中心和社会监督。三是打造精品门户网站。在定陶网站主战分设地税网站,开辟政务公开专栏,公布相关涉税事项,并不断更新内容。四是完善“12366”税收热线。及时宣传各项税收政策和办税规定,受理和解决纳税人的投诉、咨询和建议,所有咨询问题均在服务承诺的时限内答复。五是携手各类新闻媒体。在《定陶报》、定陶电视台,多次编发稿件宣讲说法;并走进了“定陶民生面对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六是建立公示栏公布制度。在县局一楼显著位置设立公示栏,将三公经费支出等情况在局公示栏公布,并及时更新。七是完善税管员与纳税人沟通平台。对个体工商业户及财务核算不健全的小型工商企业实行定期定额征收,对定额标准、定额程序、定额结果由税管员直接向纳税人出示定期定额核定通知书,当面说法释疑。。。。

  精品文章

  (四)监督考核措施得力。为确保政务公开工作长效机制正常运转,使其有一个良好的约束环境,强化了监督考核措施,实行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相结合的监督制度。内部监督由局纪检监察部门负责实施监督政务公开工作,外部监督由各部门聘请行风建设义务监督员实施监督;设立行风征求意见卡,虚心接受外界监督;设立举报电话、举报箱,整理后向政务公开领导小组汇报,进行妥善处理。

  二、主要工作成效

  (一)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行政职权清理、目录及行政职权运行流程图编制等工作,经局长办公会严格审议,并通过门户网站对外公布。三公经费及时公开,并不断得到压缩控制,有效地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全局上下普遍感到一股清风迎面扑来。

  (二)征纳和谐度进一步增加。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强化县局领导公开接访制度,对群众举报、投诉的问题做到事事有登记,件件有回音;加大办税服务厅窗口建设,不断提升纳税服务水平,争创一流业绩,为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便捷服务,6月份,xx县地税局办税厅由于其优质的服务及骄人的业绩,xx县政务服务中心7月5日,在第29期简报上对地税窗口给予充分肯定表彰。

  三、202x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具体措施和推进方式

  (一)总体要求

  紧紧围绕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公开条例》和鲁政办发

  精品文章

  〔202x〕22号、菏政办发〔202x〕45号和定政办发电[202x]26号文件精神和有关要求,进一步深化全县地税机关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把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作为推进地税机关依法行政的重要手段,增加地税机关依法治税的透明度,不断提升信息公开服务能力,增强信息公开实效,提高地税机关的执法公信力。

  (二)目标任务

  进一步健全完善xx县地税局政务公开平台建设,继续深化行政权力运行信息公开工作,加大地税信息公开力度。

  (三)具体措施及推进方式

  1.继续推行行政权力清单制度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在全面清理、集中审核的基础上,征求相关方面意见,提出清理规范意见反馈各职能科室核实,并逐步纳入网上平台运行管理。

  2.充分发挥地税局政务公开平台作用,及时准确向社会公布地税机关权力运行涉及民生等便民利民的改革措施。

  3.畅通依申请公开信息公开渠道,严格按照信息公开相关要求,及时规范办理依申请公开相关信息,切实保障社会公民对地税工作依法享有的知情权。

  4.认真做好政务公开平台网络的后台维护建设工作,紧跟形势发展,扎实有效推进地税政务公开平台栏目的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政务公开平台功能,拓展社会公众了解地税服务管理的渠道。

  内容仅供参考

篇八: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总结隐患点销号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二是重宣传。对山洪易发区的茴利村六屯、天南村天南屯、品力村龙茶屯的每户村民发放了一份“躲灾避灾明白卡”和避灾防灾手册

  地质灾害工作总结1等资料。

  进结镇20XX年地质灾害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县

  三是强培训。通过以会代训和预防地质灾害演练。对镇村两级的国土资源局的大力指导下,得到了认真、全面的贯彻落实,现将工作情干部,特别是对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的两个村组干部进行针对性的培况汇报如下:

  训,进一步提高了镇、村干部的防灾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以及防汛抗

  一、认真落实地质灾害防灾预案,加大地质灾害隐患巡查

  灾自我保护意识。

  在全镇召开的各种的会议上,指导群众建立、健全隐患点防灾责任

  三、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责任

  制和群测群防体系;协调各部门按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规定,认

  健全完善了汛期值班制度,灾情速报制度,险情巡查检查制度和真落实本部门的防灾责任,对所辖范围内的地质灾害情况进行全面检查,通讯保障体系建设,在我镇的10个灾情点设了10个监测人员,监测并定期、不定期进行了多次巡查。

  人员及值班人员都必须24小时开机,以保障信息的畅通。镇党委、镇

  二、宣传教育到位

  政府针对镇人员变动等情况,及时调整充实了镇防汛抢险指挥部领导

  一是早启动。4月初,镇防汛指挥部就启动了防汛工作。镇防汛抢成员,使防汛领导力量尽早明确、提前介入,力求防汛工作主动。一险指挥部下发专门通知,对汛前工作进行了布置,要求各村在抓好去年是落实防汛行政首长负责制。确定镇长为本辖区防汛工作第一责任人,水利修复工程扫尾的同时,全面做好防汛前准备工作。

  地质灾害工作总结(5篇)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其他负责人分片包干,各负其责;确定全镇7座水库防汛行政责任人、技术责任人和水库管理责任人,并以文件下发到村;二是建立防汛责任追究制。为认真做好今年防汛准备工作,5月上旬,镇主要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深入到全镇各重点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水库、涵闸实地检查,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确保责任真正落实到位。

  四、充分做好防汛救灾的准备工作

  落实好专业抢险队伍和民防队伍,确保危急时刻拉得出、顶得上,抢得住,切实做好防汛抢险救灾物资、装备以及运输工具等的储备工作。为把防汛工作做实做细,我们制订了20XX年防汛预案,突出抓好山洪地质灾害防御预案落实,详细制定完善了六个水库的大坝防守、洪水控蓄和下游人员转移等预案。各村也根据自身的防汛特点,制定了相应的预案。同时,镇、村两级严格对照预案狠抓防汛物资和防汛队伍的落实,随时做好抗大灾救大险的准备。

  由于全镇防汛工作部署及时,要求严格,目前汛前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即使遇到灾害的考验我们也有足够的信心能够安全的度过汛险期。

  地质灾害工作总结220xx年以来,安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关心指导下,积极努力地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现将20xx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加强我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安监局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杨德君担任组长,副局长沈天义任副组长,各股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安监局综合股,负责开展安监局行业领域内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二、提前谋划,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为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安监局提前部署,研究制定了《20xx年汛期地质灾害工作方案》及《20xx年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案》,并下发至各股室和辖区内各相关企业,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落实地质灾害和汛期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开展汛前地质灾害等安全生产自查工作,做到超前预防有力、严密防控到位,做好地质灾害应急准备。

  三、加强安全宣传

  积极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基础知识、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普及,并结合“安全生产月”活动,对行业企业进行防灾减灾科普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企业员工的自我防御意识和自救能力,克服松懈麻痹思想,有情况及时上报,形成群测群防的工作格局。

  四、加强地灾防治值班值守

  安监局认真制定并执行了汛期值班带班制度、险情巡查制度、灾情速报制度;严格按要求开展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有效确保了汛期及时收集上报行业领域内地灾信息。

  五、加强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安全检查

  安监局认真分析我区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等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形势,列出工作内容,把握监管重点,加强对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等企业的安全生产检查工作。按照检查方案,安监局重点检查了四川永晟化工有限公司、中石油新店加油站、XX市汇泽建材有限公司、XX市永恒机砖制造有限公司等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及非煤矿山企业汛期安全工作。重点查看了企业安排部署汛期安全生产工作情况、汛期应急预案制定、应急演练情况、应急救援物资储备情况等,督促企业做好应急预案修订和应急避险演练工作,加强汛期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加强值班值守。

  地质灾害工作总结3根据长治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迅速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摸底的通知》(长政办发电[20XX]93号)精神,我县立即组织开展了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摸底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地质灾害现状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我县目前地质灾害包括人为地质灾害和自然地质灾害两大类,共有各类地质灾害122处,其中人为地质灾害64处:地裂缝46处,地面塌陷18处;自然地质灾害58处:滑坡19处,崩塌3处,不稳定斜坡36处。列为重大监测隐患45处:滑坡14处,不稳定斜坡18处,地面塌陷7处,地裂缝6处。

  二、地质灾害防治情况

  地质灾害防治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群众的安居乐业。我县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非常重视,建立了防灾抗灾长效机制。

  (一)领导重视,认识到位

  我县成立了地质灾害防治领导组,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各有关部门为成员。制定了《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严格按照两个方案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二)网络健全,监管到位

  一是加强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建设和地质监测预警工作。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群防群测网络,在45个地质隐患设置警示牌,确定责任单位、责任人、监测人、联系电话、避灾信号、疏散路线,县政府每年拨付10余万元监测经费,保证监测工作正常开展;二是联合气象局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三是加强巡查,在“防”上下功夫,绷紧安全弦,监测人员做到每周巡查一次,并做好监测记录,在汛期监测工作做到日查日报。(三)制度完善责任到位。

  为加强地质灾害治理工作,我县先后制定了《地灾预报制度》、《地灾速报制度》、《地灾巡查制度》、《地灾监测制度》等10余项工作制度,明确各级各部门在地灾防治中的职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地灾防治工作机制。

  三、地灾隐患排查情况

  为汲取7月6日吕梁市方山县大武镇王家庄村黄土滑坡地质灾害教训,我县以乡镇为单位认真组织了各类地质灾害隐患摸底排查。经排查,我县未发现因近日连续降雨而诱发的地质灾害隐患威胁。为有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效防范因连续降雨诱发的地质灾害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各级各部门要严格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以及各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制度扎实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要制定防范和迁移预案。对各类地质灾害努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地质灾害工作总结420xx年,在市国土资源局领导下,按照省、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要求发布两案,完善网络,强化重点,明确责任,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下面,就汛期防治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布置

  1、编制了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应急预案。

  今年汛期来临之前,兴城市政府及时发布了《兴城市20XX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兴城市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制定了防治方案、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包括险情发生时受威胁群众的撤离信号、路线和安置场所。在方案和预案中,明确了各级防灾责任人以及各重点隐患点的监测责任人,进一步完善了群测群防监测网络。签定崩塌滑坡防灾明白卡12份,崩塌滑坡防灾避险明白卡2份。

  今年的突出特点是:及早动手,精心安排,保证了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全面开展。

  2、明确目标责任,完善监测网络

  6月3日,兴城市政府召开了专门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副市长刘希杰亲自讲话布置,与林业局及7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签订了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书12份。强化了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明确了地质灾害防治的责任和任务;今年从两个方面着手进行:一是继续完善了市、乡、村三级监测网络,及时调整人员,明确责任,对于全市承担地质灾害防治任务的村级干部进行了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二是巩固乡镇(街道办事处)地质灾害防治的监测网络,明确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了重点任务。通过这些措施,全市汛期的地质灾害防治做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杜绝了防治死角。

  3、开展多种形式巡查

  汛期前,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了全面巡查。另外,在节假日前及每次降雨活动前有针对性的对学校、矿山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了巡查。进行地质灾害巡查80余人次。汛期中,12个重要地质灾害点全部检查到位,一般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了不间断巡查,其他区域也进行了拉网式检查。汛期防治工作进入重点防治期中,严格实行速报制度,提高了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水平。及时发放“两卡”,全市共计发放了明白卡12份,避险卡2份,重点防治区域均发放到位。八月初,在特大暴雨来临之前,我局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当成首要工作来抓,牢固树立防大汛、救大灾思想,领导亲自到位。8月3日,局长亲自到地质灾害易发点华山街道办事处绿化村郭成伟家做搬迁思想工作,使其转移到安全地带。8月4日晚,我局接到省地质灾害预报预警信息,我市普降大到暴雨、特大暴雨,发生地质灾害可能性较大,局长亲临一线,并对易引发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点的各乡镇政府发出紧急通知,加强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巡查和监测,对危险区域要指定专人进行监测和预警,发现险情立即报告,做好地质灾害的防范工作。使这场罕见的特大暴雨未造成人员伤亡。8月7日,局长又带领监测人员到兴西公路三道沟界碑处崩塌点查看,发现该处存在很大安全隐患,立即向市政府报告,并提出具体的治理建议。

  4、落实防灾制度

  认真执行值班制度。在汛期,实行了严格的干部值班制度。每天有专人值班,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保证了地质灾害各类防治信息的上传下达。

  二、问题和建议

  1、目前,乡级公路均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地质灾害隐患。今后应当强化公路建设中对沿线边坡的治理力度,地质灾害防治部门应当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参与验收。

  2、要继续完善“两卡”发放的制度,从汛期的工作中可以发现,发放“两卡”的地方警惕性高,群众重视,没有发放的地方则有一定的差距。

  3、要加强地质灾害核查检查工作,从近年的工作中发现,灾害隐患点逐年增加,特别是今年汛期雨水多,新出现的隐患点随之增多,超出核查的数量。所以,核查应当每年进行一次。

  地质灾害工作总结5按照《关于深入开展地质灾害和防汛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的紧急通知》(石地灾指〔20xx〕1号)文件通知要求,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结合我乡实际,庚即进行安排部署,组织开展地质灾害安全隐患排查,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统一思想,精心部署。

  组织召开专题工作会,强化地灾防治工作,统一思想,分析我乡当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杜绝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牢固树立“防范胜于救灾”的理念,始终把地质灾害工作作为“生命工程”来抓。按照“坡要到顶、沟要到头”的要求,严格落实“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工作要求,突出重点、全面覆盖的排查原则,从6月10日至7月10日,在全乡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地质灾害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二、强化落实,取得实效。

  按照区域分解,明确责任,实行乡、村、组、监测员四级联动,迅速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防治工作。凡是有人居住、有工程活动的地段、区域逐点逐段排查核查,实现隐患排查全覆盖。重点对学校、聚居点等人口密集区动态排查,找准薄弱环节、及时化解风险,强化问题整改。对已通过各种措施处理销号的隐患点进行“回头看”,检查治理工程运行情况,核查周边地质环境是否有新的变化。同时在排查工作中同步开展地灾防治宣传工作,组织汛期每月开展一次应急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避险演练,增强干部群众临灾避险、自救互救的意识和实战能力,确保发生灾情、险情时临危不乱,快速、有序、安全撤离。

  三、加强信息收集报送,认真总结工作经验。

  按照“一日一移交”的原则,及时将排查结果汇总上报县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对排查出的隐患点逐一细化避让、监测、治理等措施,对险情紧迫的,第一时间组织受威胁人员聚散转移,并及时与县国土资源局与华地公司联系,对排查隐患情况进行指导,确保工作措施安全到位。同时,注重做好隐患排查工作经验的总结,取长补短,优化方案,完善措施,把地灾防治工作做实,打赢防灾硬仗,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推荐访问: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总结隐患点销号 工作总结 隐患 地质灾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