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洁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观后感 >

银行员工观看国家监察观后感(3篇)

发布时间:2022-11-22 16:10:05 来源:网友投稿

银行员工观看国家监察观后感(3篇)银行员工观看国家监察观后感  《国家监察》观后感精选范文  《国家监察》观后感精选范文(1)  1月12日,反腐电视专题片《国家监察》首播,掀起了一阵观看热潮。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银行员工观看国家监察观后感(3篇),供大家参考。

银行员工观看国家监察观后感(3篇)

篇一:银行员工观看国家监察观后感

  《国家监察》观后感精选范文

  《国家监察》观后感精选范文(1)

  1月12日,反腐电视专题片《国家监察》首播,掀起了一阵观看热潮。老虎们现身说法,在镜头面前深刻反省自己的违纪违法行为,深刻进行了自我剖析和忏悔,令人惋惜。反观这些反面典型,如何做好当下党员干部队伍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工作,如何让广大党员干部旗帜鲜明讲政治、清正廉洁知敬惧,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要用好用实制度管人。要不断完善从严管理和监督干部制度体系,对于干部的管理要有章可循。要用实用好干部管理制度,对干部的日常管理严格按照规矩办事,对干部的奖罚做到分明有据。不立规矩,不成方圆,对干部的问责要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当前,随着廉政、纪律的进一步压实,许多党员干部存在的安于现状、工作不在状态等问题,要切实用好干部管理制度,让不作为、慢作为的党员干部受到提醒,让能干事、敢做事的党员干部得到提拔和重用,真正用身边人、身边事来警醒干部,在干部队伍里真正营造起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二是要优化选拔选优用人。优化干部队伍,打造一支能干事、敢担当、清风廉政的干部队伍,尤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要选好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选人用人要突出政治标准,这对我们的干部选拔和使用提出了明确要求。新形势下,干部的选拔使用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政治导向,坚持任人唯贤、优中选优的原则,切实落实新形势下的干部选拔标准,并且对干部的选拔任用工作要实行全方位、无死角的监督,确保抓住干部队伍的管理核心不松,确保干部队伍的来源可靠。

  三是要做到问题及时提醒。问题的产生都是由小到大,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从《国家监察》中不难看出,一些党员干部最开始的初心是好的,但是渐渐的就抵制不住诱惑,逐渐走向违纪犯罪的深渊。因此,对于干部的日常管理监督要做到早教育、早提醒,监督要体现在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批评与自我批评要经常性开展。一旦发现苗头性问题,抓早抓小,防微杜渐,第一时间开展提醒谈话、批评教育。让干部知晓监督就在眼前、组织就在身边,杜绝小毛病发展成为大问题。

  《国家监察》观后感精选范文(2)

  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党委政府凝心聚力,党员干部奋发有为,社会各界众志成城,同时也离不开监督执纪问责、廉洁阳光扶贫的强力保障。要切实加强监督执纪问责,坚决实现廉洁扶贫,对扶贫资金实行最严格的监管。

  一是要切实加强监督执纪问责,为脱贫攻坚保驾护航。坚决遏制扶贫领域腐败现象,是全面从严治党、厚植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做好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必须把纪律挺在前面,突出重点,精准发力。要加强监督,增强发现问题能力,多渠道收集问题线索。要严格执纪,以零容忍的态度快查严处群众反映强烈的扶贫领域腐败问题。要强化问责,把责任一级一级压实。

  二是要全面落实各级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确保廉洁扶贫。落实好主体责任,核心是各级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要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领导者、执行者、推动者,把党风廉政建设纳人脱贫攻坚总体布局去谋划和部署;落实好监督责任,关键要加强对扶贫开发资金和项目监管,形成省市县乡村上下联动和相关职能部门相互联动的监督机制,把监督覆盖到脱贫攻坚的各个环节和方面。

  三是要标本兼治,织密扎牢制度的笼子,建立起不敢腐、不能腐的长效机制。反腐倡廉的核心是制约和监督权力,各级领导干部要把党的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筑牢纪律和法治两条防线,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坚决杜绝不作为乱作为等行为,对庸政懒政怠政慢政等行为严肃处理、坚决问责;同时,建立完善党政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三位一体监督体系,实施扶贫资金违规使用责任追究制度,对虚报冒领、截留私分、贪污挪用、挥霍浪费扶贫资金等问题,坚决从严惩处。

  力抓廉洁扶贫、阳光扶贫,建立一支既勇于干事创业,又切实廉洁干净的干部队伍,确保扶贫资金使用更精准、更到位,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凝聚和带领全省人民在脱贫攻坚的征程中,向着全面小康的彼岸,攻坚克难,砥砺前行!

  《国家监察》观后感精选范文(3)

  农村基层干部的腐败问题多种多样,但是总体来讲离不开权钱二字。因此,治理农村基层微腐败要抓住这两个关键,从三方面发力。一是要靠制度和法律法规建设,以更加严格的法律发给为支撑,把村官的权力同样关进制度的笼子,加大权力制约和监督的力度,驯服权力,加强基层政务、财务公开,让小官的一言一行接受阳光暴晒,不给他们将公权转为私权的机会,让他们的关注点在干事而不是弄权;二是要把好选人用人关,上级党委和组织部门要擦亮眼睛,为农村选好配好带头人,把那些能力突出、党性强、守规矩、想干事、能干事的人选出来,真正为群众服务,为农村基层党建夯实堡垒;三是畅通监督和举报的渠道,构建网络、电话、信函等多种形式的问题反映渠道,让微权力在阳光下规范运行,主动接受群众、媒体和全社会的监督,保证群众的呼声能传达到位,问题能够真实反映。

  集中整治和查处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是贯彻中央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要求的重要举措,是进一步改进干部作风、推动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建设向基层延伸的重要载体。基层是权力的神经末梢,但绝不是管党治党的盲区、死角,也不是权力监督的空白地带,微腐败实际人数不少,潜在数额不低,危害严重,查处不易,就更需引起足够重视。对于农村基层微腐败要严加查处,查处一起严惩一起,真正起到警示作用,杜绝小祸程大患,让群众看到党管党治党的决心,夯实党在基层执政的基础。逐步形成村官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良好态势。

  《国家监察》观后感精选范文(4)

  古往今来,面对受贿我们都有五花八门的思考来衡量每个时代的官员,为他们所谓的受贿找到的种种借口,也早已麻痹,但是笔者认为应整治基层微腐败!

  党的十九大之后查处的领导干部,很多在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上没有收手,贪图享乐,大吃大喝,花天酒地,骄奢淫逸,依然我行我素。特别在受贿问题上彰显出高昂的姿态,因此说,全面从严治党任务依然艰巨,必须持续保持高压态势。

  其实不难看出,这些人禁不住诱惑,没有紧绷廉政这根弦,放松了警惕才导致信念动摇,最终使自己身败名裂,身陷囹圄。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如果自己能保持洁身自好,又岂会给苍蝇可乘之机呢?乃至与苍蝇们同流合污,成为人民见

  之厌之,见之恶之之辈,甚至走向不归之路。

  当前,基层干部队伍主流是好的,但在一些地方、部门、单位,基层干部在受贿问题还易发多发、量大面广。有的搞雁过拔毛,挖空心思虚报冒领、克扣甚至侵占惠农专项资金、扶贫资金;有的在救济、补助上搞优亲厚友、吃拿卡要;以上所有都证实了在受贿面前的杀伤了仍是不足。当前,有的地方和部门正气不彰、邪气不祛;明规矩名存实亡,潜规则大行其道;求真务实、埋头苦干的受到排挤,好大喜功、急功近利的如鱼得水。这种风气不纠正、不扭转,对干部队伍杀伤力很大,致使部分官员留下了受贿的阴霾。

  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站稳立场、把准方向。要始终忠诚于党,不折不扣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从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对组织坦诚,相信组织、依靠组织、服从组织,自觉接受组织安排和纪律约束;始终正确对待权力,立志为人民做好事、做实事,安分守己为党工作;始终牢记政治责任,襟怀坦白,言行一致,自觉维护党的形象!

  《国家监察》观后感精选范文(5)

  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是***总书记反复强调的大事,与腐败作斗争,与不正之风作斗争,是聚党心得民心的政治工作。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

  相对于隐藏更深的巨贪老虎,群众对眼皮子底下嗡嗡乱飞的小贪苍蝇更为厌烦。微腐败也是腐败,之所以它更加惹百姓厌烦,是因为它往往渗透在和老百姓息息相关的生活当中,直接损害着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啃食的是群众的获得感、影响的是人民的幸福度,挥霍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长此以往最后看似很小的微腐败,可能就成为了影响党群关系的大祸害。

  十九大以来,在当前我党从严治党,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高压态势下,有一部分的基层干部仍然心存侥幸,违规吃喝、奢靡浪费、虚报、截留、冒领、挤占、挪用民生惠民补贴、民政救济金、集体资产、资源等,在为群众办事的过程中,主动收取索要或不拒绝人民群众的钱财、礼物等。除此之外,基层干部在直接面对群众的工作中,巧立名目擅自收取费用,群众对此心生怨言,但是碍于求着办事盖章,被收取的金额又小,也就听之任之。钱是给了,怨也在

  老百姓的心里落下了。

  基层干部这种侥幸心理存在的根本原因,就是特权思想严重,服务意识和公仆意识淡薄,在为群众办事的过程中有着小贪不是贪、不拿白不拿、给谁不是给的封建陈腐思想。得民心是一件浩大的工程,我们全党上下都在为此付出着努力,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基层干部的贪腐行为看着像蚂蚁一样微不足道,长此以往听之任之的直接后果就是让人民群众对我党的向心力日趋疲软,民心溃散。

  解决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绝不能忽视和松懈基层干部思想道德意识的建设,试问一个没有牢固的宗旨意识、深厚的为民情怀的基层干部,怎么可能竭尽全力、全心全意为民服务?同时也要加强对基层干部法纪法规方面的法律意识教育和廉政教育,知法才能懂法,了解才有敬畏。在开展先进典型正面引导教育的同时,也不松懈典型案例的警示教育,在干部心中形成强大震慑,明白贪腐无大小,伸手必被捉的道理。

  《国家监察》观后感精选范文(6)

  古往今来,面对受贿我们都有五花八门的思考来衡量每个时代的官员,为他们所谓的受贿找到的种种借口,也早已麻痹,但是笔者认为应整治基层微腐败!

  党的十九大之后查处的领导干部,很多在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上没有收手,贪图享乐,大吃大喝,花天酒地,骄奢淫逸,依然我行我素。特别在受贿问题上彰显出高昂的姿态,因此说,全面从严治党任务依然艰巨,必须持续保持高压态势。

  其实不难看出,这些人禁不住诱惑,没有紧绷廉政这根弦,放松了警惕才导致信念动摇,最终使自己身败名裂,身陷囹圄。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如果自己能保持洁身自好,又岂会给苍蝇可乘之机呢?乃至与苍蝇们同流合污,成为人民见之厌之,见之恶之之辈,甚至走向不归之路。

  当前,基层干部队伍主流是好的,但在一些地方、部门、单位,基层干部在受贿问题还易发多发、量大面广。有的搞雁过拔毛,挖空心思虚报冒领、克扣甚至侵占惠农专项资金、扶贫资金;有的在救济、补助上搞优亲厚友、吃拿卡要;以上所有都证实了在受贿面前的杀伤了仍是不足。当前,有的地方和部门正气不彰、邪气不祛;明规矩名存实亡,潜规则大行其道;求真务实、埋头苦干的受到排

  挤,好大喜功、急功近利的如鱼得水。这种风气不纠正、不扭转,对干部队伍杀伤力很大,致使部分官员留下了受贿的阴霾。

  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站稳立场、把准方向。要始终忠诚于党,不折不扣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从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对组织坦诚,相信组织、依靠组织、服从组织,自觉接受组织安排和纪律约束;始终正确对待权力,立志为人民做好事、做实事,安分守己为党工作;始终牢记政治责任,襟怀坦白,言行一致,自觉维护党的形象!

篇二:银行员工观看国家监察观后感

  银行警示教育片的观后感3篇

  银行警示教育片观后感篇一

  近日,支行组织全体员工对一系列银行内部犯罪案件进行了学习,选取多个典型案例,集中反映和揭露了金融腐败分子蜕变的轨迹和社会危害:涉及贪污、职务侵占、挪用公款、盗用资金、受贿、玩忽职守、违规发放贷款、非法出具金融票证等。

  这些人中,既有曾经辉煌的银行家,又有金融精英;既有高管人员,又有普通职工。他们不仅仅毁了自己,害了家庭,而且也损害了党和国家的金融事业,其教训刻骨铭心,令人深思。不凡的履历、骄人的业绩、光荣的称号,这些,他们都曾经拥有。遗憾的是,在事业如日中天之时,在人生道路的关键之处,他们却居功自傲,得意忘形,滥用手中的职权,亲手书写了令自己痛悔终生的人生败笔,毁掉了大好前程,断送了政治生命。他们的可悲之处在于,不能正确对待荣誉和权力。通过这次案件防范学习活动,我的主要心得体会如下:

  这次警示教育活动,采用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反面典型案例教育形式,使我从中得到一些深层次启示和警醒。分析典型案例,没有加强对权力监督制约是产生腐败的关键。通过警示教育,深刻反思自己,认识到自身在理想信念方面、在政治生活学习方面、在改造自己主观世界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我决心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尽快克服和纠正。

  一、静下心来学习,努力改造世界观,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始终要坚持政治理论学习,要坚定理想信念。作为银行从业人员,只有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才能确保高质量地完成好银行交给的工作任务。在学习中,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反面案例与正面教育相结合,注重学习效果,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准。

  二、抵制住诱惑。始终坚持银行利益至上的宗旨,完成好银行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最根本的就是要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与银行利益的关系,在任何时候都要把银行利益放在首位。要时刻注意树立警醒意识,在大是大非面前坚持正确立场和态度,自觉维护银行的利益。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进行自我批评和自我教育,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端正思想作风,提升思想境界。

  三、管得住小节,谨防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正确看待和行使自己手中的权力,始终以银行利益为重,按照规章制度办事。耐得住艰苦,管得住小节,挡得住诱惑,做一个清清白白的人。

  银行警示教育片观后感篇二

  前几日内控监察部组织全行员工进行了合规操作警示教育片的观看,通过这次影片的观看,我对职业道德诚信、合规操作意识和监督防范意识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十个案件九违章”有章不循,违规操作,检查不细,监督不力,实属出现违规操作的重要根源,无数案件、事故、教训,都反映出柜员风险意识淡薄、内控制度存在漏洞。

  作为一名一线柜员,违规操作屡查屡犯现象的深层原因包括一下几方面:{银行警示教育片观后感}.

  一、合规意识淡薄。员工不同程度的存在合规意识淡薄,对制度缺乏敬畏,存在“想当然”和“打擦边球”思想,有的员工错误地认为为了方便客户或业务拓展需要,踩点红线违点规没有关系,以为踩线不越线就没事,导致如查库制度、授权制度流于形式;没有坚持重要岗位轮换和相互制衡机制等各种违规行为的发生。

  二、责任心不强,放松自我要求。部分员工认识欠缺容易导致违规行为,虽然清楚规章制度的禁止性条款,对有章不循违章操作的后果也心知肚明,但为了贪图方便,往往心存侥幸,经常性减少流程环节行事、不按程序操作,如离岗不退屏、不锁箱、现金柜员单人封箱等。责任心不强,不注重工作中的细节,对小的违规行为习以为常,呈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状态,如工作中经常出现遗漏凭证、客户漏签字、凭证要素不全,账号、户名不符等现象。这些员工在潜意识中总认为出了差错改了就行,只要不是重空、现金错了就行。认为出现小问题

  属于正常现象,员工长期操作习惯和淡薄的风险控制观念导致违反同类违规问题屡屡再现。不严格要求自己,无视规章制度有存在,视风险如儿戏,工作责任心不强,或麻痹大意,盲目信任,有章不循,违章操作,职业操守缺失,从而导致违规违纪现象发生。{银行警示教育片观后感}.

  三、技能欠缺或操作陋习引起的习惯性违规行为。目前普通柜员相对到上级分行培训的机会很少,培训多是在晨会、例会或办理业务时通过负责人的口头强调、提醒,而柜员往往一边做业务一边听,与

  自己有关的就记下来,没接触过、不熟悉的则听过就忘,造成柜员对流程操作了解不够,领会不深,执行不力,导致此查彼犯,屡查屡犯。

  为了彻底防范、减少和完全杜绝违规事件的再次发生,我行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行整改:

  首先,强化员工风险意识,提高合规经营理念,增强防范操作风险的自觉性。在银行经营中,依法经营、合规经营、按章操作是银行一切工作的基本要求,是每个银行员工应尽的基本职责,把合规经营理念贯穿到员工的日常行为之中,使之成为自觉的习惯,把操作风险管理的各项措施细化落实到每个岗位、每个环节、每个节点。使每个员工认真做到合规经营从我做起,全面提升基础管理水平和员工合规经营的意识。

  其次,增强责任意识,提高规章制度执行力。只有加强员工责任心和执行力的教育和培养,不断提高全体员工对违规操作后果的认识,增强风险意识和合规意识,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屡查屡犯现象。要摒弃

  “他那样做我也可以这样做”的错误观念,改变业务处理中不讲制度、不讲标准、不讲程序,以操作习惯、人情、信任代替制度的错误做法,以责任心、执行力作为履职的标准,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最后,加强监督检查,利用关键风险点监控检查等方式加强对风险易发环节和部位的检查。一是充分发挥监控录像在监督管理中的作用,消除对日常操作的检查盲区,实现全过程监控。二是善于抓住重点,对容易导致事故、案件和造成损失的薄弱环节、岗位和人员要进

  行重点监控。建立对重点网点、重点环节、重点时段、重点对象的监控制度,提高检查的效率和针对性。三是推行管理问责制,建立对违规违纪事项的举报制度,做到约束和激励并举。

  作为一名柜员,要坚持“合规操作,从我做起”,使制度变成行为、行为变成习惯、习惯就成自然,柜面业务操作中将最终实现零差错、零违规,做一名合格的银行人。

  银行警示教育片观后感篇三

  为切实加强我行全体员工廉洁从业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按中国银行省行的要求,我行今天组织全体员工观看了警示教育片。片中例举的案例无不令人痛心疾首,发人深省。作为一名中国银行员工,这些案例对我的触动非常深刻。

  首先,案件的发生是银行在经营管理上存在着许多漏洞,有章不循,违章操作。片中的每一个案件,在作案的每一个细节中,如果能把规章制度放在首位,在某个细节上就能把漏洞堵上,就不会造成如此重大的“代价”。每个案件的发生都堪称违章大全,因此,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更重要,要从操作和管理环节,一个制度一个制度的落实,加强监督、检查和学习,切实保障每一位员工都能做到有规必依,按章办事,合规操作。

  其次,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正确对待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利。在工作中,我们要严格按照上级单位的文件精神和规章制度办事,增强自身免疫力,努力使自己成为业务上的行家能手,真正成为适合时代发展要求的银行业合格员工。在工作中我们要保持清醒

  头脑,经常剖析自己,时时检查自己的弱点、缺点和错误,切实做好批评和自我批评,面对物质的诱惑和复杂的社会关系,坚持立党为公、掌权为民的原则,把人民的利益置高于一切的地位,绝不以权谋私。在行为上严格督促自己,慎重交友,在实际工作中,不该去的地方不去,不该说的不讲,不该见的人不单独见,时刻保持高度的政治警觉,不以任何理由为借口,去干违纪违法的事情,不以权谋私,公私分明,严格要求自己的亲属提高反腐败的警惕性,经常教育严格要求、防止利用自己职权和影响做违法之事。时时警敲自己,天天反思自省,最后,我们要管得住小节,谨防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正确看待和行使自己手中的权力,始终以银行利益为重,按照规章制度办事。

  耐得住艰苦,管得住小节,挡得住诱惑,做一个清清白白的人。

  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这些看来是那样空洞无力的字眼,苍白没有力度。但就是这样的字眼,却如明灯一样照耀我们前进的步伐。如果我们忘记了对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改造。如果我们忘记了尊重生命,尊重工作,尊重生活,那么,我们的人生将停滞前进的脚步,任由生命的车轮滚滚向前,思想却没有了更新,也将失去最终的自我。

  通过这次警示教育,从中得到一些深层的警醒。我们金融从业人员要深刻认识到严于自律的重要性,自觉的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要把握好自己,洁身自好,清廉自守,处处为民着想,事事为民解困。在思想上要筑起一道防腐、防贪、防变的思想防线,要使这一防线做到牢固,必须正确树立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一步增强自己的法规意识,以自己的行动在实际工作中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做到尽职尽责。

篇三:银行员工观看国家监察观后感

  学习观看《国家监察》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

  《国家监察》专题片观后感【篇1】

  正在热播的电视专题片《国家监察》第二集《全面监督》,揭露了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赖小民的案情。赖小民搞政治投机,捞取政治资本;讲排场、摆阔气,挥霍浪费国家财产;任人唯权、任人唯利、任人唯圈,严重污染企业政治生态……其案件违纪违法数额、危害程度、犯罪情节、犯罪手段让人触目惊心、瞠目结舌,一度刷爆了朋友圈。

  金融领域腐败涉及范围广、链条长、方式复杂,隐蔽性和传染性较强,监管制度和措施存在不少空白。且金融领域腐败往往与市场风险、政治风险交织在一起,容易引发系统性风险,对金融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国家监察》以赖小民为反面典型,正是因为赖小民案反映了金融领域腐败问题的突出特征。

  党的十九大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之一。去年初召开的中央纪委三次

  全会明确提出,紧盯事关发展全局和国家安全的重大工程、重点领域、关键岗位,加大金融领域反腐力度,对存在腐败问题的,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数据显示,2019年金融领域反腐成为亮点之一,2019年1至10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审查调查金融系统违纪违法案件5500余件。

  梳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的审查调查信息,2019年接受审查调查的中管干部中,金融领域案件涉及国家开发银行原党委书记、董事长胡怀邦和中信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委员、执行董事赵景文。在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国企和金融单位干部中,从年初通报的交通银行发展研究部总经理李杨勇,到年末通报的汇达资产托管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陶晓峰,共18人接受审查调查。在省管干部中,涉及金融领域24人。这些被查处的领导干部分别来自银行、保险、信托、担保、投融资等多个部门,覆盖金融领域的方方面面。

  严惩赖小民们背后,是改革释放出的治理效能。在2019年派驻机构改革中,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向各大国有银行,以及国开行、中信、人保等总计15家中管金融企业直接派驻纪检监察组,并赋予相应监察权。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印发指

  导意见,明确对中管金融企业纪检监察机构和其他纪检监察机关(机构)之间商请协助的办理程序等作出细化规定。派驻“一行两会”和15家中管金融企业纪检监察组在做实做细日常监督上下功夫的同时,也加强了与地方纪委监委联合办案的力度。比如,驻中国银保监会纪检监察组去年底相继通报的内蒙古监管局刘金明、贾奇珍案件,就是与内蒙古自治区纪委监委联合开展审查调查的。据悉,2019年驻银保监会纪检监察组查办案件37件,对22名主要涉案对象采取留置措施。

  金融领域反腐败不只是“打虎”“拍蝇”,更要标本兼治,“三不”一体推进。刚刚闭幕的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明确指出,要继续深化金融领域反腐败工作。全会将金融领域反腐败作为2020年一项重点工作,要持续有效消减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特别是对于损害群众利益、影响深化改革大局、危害金融安全的行为和腐败案件,坚决亮剑,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国家监察》专题片观后感【篇2】

  基层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以及腐败问题需要聚焦重点难点精准发力,围绕制度措施落实责任,推进全面从严

  治党向基层延伸,对任务目标进行再明确,对有关纪律进行再强调,进一步提振基层干部作风,坚决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增强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

  一要严格自查自纠。我们党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使党员干部能够正确的看待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始终谨记“自查从轻,被查从严”,心存敬畏,不要心存侥幸,全力做好“集中整治”查漏补缺工作,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及时整改到位,避免侥幸心理。

  二是要严格责任追究。责任传导要到位,强化担当,狠抓关键。“第一责任人”要强化执纪问责,亲自部署、亲自协调、亲自狠抓落实;各级纪委要强化监督问责,加大通报曝光力度;各级党委要落实主体责任,履行责任清单,切实耕好“责任田”。

  三要严防源头腐败。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要沉下心来深入群众,及时把苗头性问题扼杀在萌芽期。需要两把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第一把锁用来锁住民心,实实在在地走近基层,倾听民心,与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让“老虎”、“苍蝇”都无处可逃;第二把锁用来锁住党员干部的私心,应把“常”、“长”二字贯彻于整治工作中,这样才能及时发

  现苗头性问题,扼杀萌芽期的私心。

  《国家监察》专题片观后感【篇3】

  1月12--13日,央视播放的专题片《国家监察》共五集,分别为《擘画蓝图》、《全面监督》、《聚焦脱贫》、《护航民生》、《打造铁军》通过观看该专题片,原来对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理解不深不到位,看了专题片,理解深刻了,也比较到位了。不仅让思想和灵魂受到洗礼,受到了警示教育。“严”字当头,磨砺依规执纪的利刃。党的十八大以来,强化党风廉政建设,重拳出击反腐倡廉,以党内监督作为重要抓手,以建章立制固本培元,全面从严治党取得辉煌成就。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作风建设一直在路上。《条例》从原来的13条扩充到27条,严字当头的主基调始终不变,全面从严治党从治标为主走向标本兼治、纵深发展。从思想到行动,从线下到线上,党纪法规的“牙齿”日益齐整、锋利,已然成为带电的高压线,威慑力不断增强。“实”字为本,厚实实事求是的基石。党的十八大以来,各位阶、各领域、各层面、各环节的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有序展开,形成了以党章为根本、若干配套党内法规为支撑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体现了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强决心和科学部署,为贯彻落实新时代

  党的建设总要求提供了可靠制度保障。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党内法规的生命力在于实施,问责的震慑力来自公信力,事实、依据、程序是公信力的基石,《条例》始终将“依规依纪、实事求是”作为党的问责工作的首要原则,在执行实施过程中必须紧抓不放、一以贯之。“准”字落脚,激发负责守责的动力。《条例》新增加了“权责一致、错责相当,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同时将原本的“分级负责、层层落实责任”修改为“集体决定、分清责任”,体现了党的问责工作精准性进一步提升,为持续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激情和活力注入动能。弘扬正气、祛除邪气是健康党的肌体的目标,如何精巧使用问责的“手术刀”是当前摆在各级纪检监察组织面前的重大课题。各级党组织要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让有为者有位,既要问责一人警示一片,又要防止问责泛化简单化,在彰显党纪刚性的同时体现组织的温暖。国有国法,党有党规,党纪严于国法。精准使用从严治党的利器,提高党的问责工作政治性、精准性、实效性,必将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走深走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坚强保障。

  《国家监察》专题片观后感【篇4】

  观看了《国家监察》后,作为一名从事纪检工作多年的干部,我感触颇深。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迈出的关键一步,填补了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的空白,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改革。

  我组驻在单位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之前与群众接触非常密切的外聘城管队员曾是一个监督盲区。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后,对这一群体实现了监督覆盖,打通了监督“最后一公里”,维护了群众利益,给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改革的实效在基层很明显。作为派驻纪检监察组,我们要增强对公权力和公职人员的监督全覆盖,把握好“重点”,抓住“关键少数”,切实推进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保障公权力真正服务于民。

  《国家监察》专题片观后感【篇5】

  前段时间正好思考到何谓君子何谓小人,为什么儒释道三种看似截然不同的思想能在我国人民心中留下如此深刻影响?近日刚好看到《国家监察》前两集,从中找到一些答案。

  每个落马官员都是一个共同的原因——贪!“贪”字,上从“今”,下从“贝”,“贝”字繁体字写成“貝”,八目。

  从下往上看,就是八只眼睛只盯着现在的钱,叫做“贪”。

  小人,只看眼前,不顾长远;只贪小利,不知大义。

  君子,高瞻远瞩,舍小取大,轻生重义,顺应天道。孔子说:余庆余殃。老子说:天道循环。释迦说:因果报应。三位圣人之所以是圣人,就因为看到的不仅是这世这代,更考虑长长久久的将来,子孙,来世。贪图小利是小人,最终会因小失大,奉劝那些在人生道路迷失自我的人们,迷途知返,不为自己,也为子孙后代多加考虑。

推荐访问:银行员工观看国家监察观后感 观后感 监察 员工

相关文章:

Top